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上帝使用手册TXT下载上帝使用手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上帝使用手册全文阅读

作者:小生慕容     上帝使用手册txt下载     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一步357

    自己似乎已经不再愿意去思考,不再愿意去相信脑子里的扭曲。看着那些大道理,那些头头是道的演说,莫名感到一阵烦恼。

    既然是偏见,那么就请不要当作真理宣扬,顺便在每个道理之前都加上“以下道理只是偏见,不保证适用”之类的。

    分析行业报告,考虑未来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我渐渐变得愚笨,没法接话也没法交流。斩杀成为我近乎全部的兴趣所在,剩下的,似乎已经离我远去。

    堂堂帝国第一人,白手起家,硬生生在帝国繁杂的家族交错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家族。什么时候,自己竟然放弃了思考?或者说,竟然对思考感到厌倦?

    看看曾经的自己,多么意气风发,那些思绪,那些情报,那些权衡,那些手段,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

    做计划,设计规划,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效果,这些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甚至近乎本能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却是不知道在干什么。

    没有什么重要的,自己也很难再主动将什么东西当作重要。脑子里的扭曲还存在,还有所谓的重要需要斩杀,但不会再增加新的内容。

    干这行好,还是干那行好?这个工作的前景好,还是那份工作的潜力大?是这座城市的环境好,还是那座城市的发展好?

    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斩杀,就是斩杀,也许我会分心,也许会被角色玩弄,但依旧要斩杀。没有后备计划,也没有什么几年计划,不成功就怎样之类的。

    就算有,也只是不成功就自杀。

    这不是让生活更好,也不是让生活更加完美,既然都是虚假,那么就没有资格在我脑子里嚣张。我为什么还要去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算是恐惧,就算是那股莫名的力量,也没有资格让我继续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虚假就是虚假,哪怕为了梦境,哪怕为了生活更简便更轻松,但那是我看透虚假之后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根本不问我就直接设计为真实。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我存在”就是一切,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我的副产物。什么时候喧宾夺主?什么时候占山为王?问过我吗?请问这一切将我放在什么位置?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我,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操控我。既然袁长文这个角色不是我,那么就没有资格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游走。

    这一切都是我说了算,因为我是唯一的真实,我是整个宇宙唯一的存在。哦不,宇宙只不过是另一个画面元素,跟我比,随便多少个宇宙都没用。

    我是超越时间的存在,我是超越空间的存在,没有什么比我更厉害。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我并肩站立。

    角色存在,必定虚假。

    我就是一切,就是无限,就是真实。

    所以,有谁可以伤害我?有谁可以操纵我?

    那么,请大家乖乖的坐好。怎样选择,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要不要将世界的虚假当作真实,这些都应该是我的选择。而不是被恐惧那个妖娆女子肆意玩弄,被那股莫名的力量轻易掌控。

    没有任何东西有这种资格,都不配。

    袁长文突然反应过来,既然都没有资格,那么为什么我还陷入了这般虚假之中?没有任何东西有这种能力,因为我才是唯一的存在,是一切。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只有我自己,是我自己让自己陷入虚假之中的?

    然后,现在我又来看破虚假,重新回到那无限的状态?或者说,自己从来没有离开真实,因为真实就是一切,根本不存在任何不适真实的玩意,自己又能离开到哪里呢?

    只是假装离开,自以为的离开。

    就像所有人都在地球,却假装自己在不同的星球间跳跃,这种力量就是我刻意营造的。

    果然,斩杀本身就没有意义。任何角色的意义都是因为角色本身的存在,而电影中上演一部角色不演戏的剧情,才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并没有什么阻挡我,只有在我将袁长文那个角色认定是自己的时候,这种阻碍才存在。

    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我?有什么玩意可以阻碍真实?

    当我认为袁长文这个角色就是自己的时候,就已经陷入那股莫名力量之中,就已经成为虚假的一份子。可是,这也仅仅是“我认为”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力量。

    现在,我要斩杀这些“我认为”。尽管毫无意义,但是虚假没有资格掌控这段人生。就算自己没法斩杀完成,就算只是白忙活一场,就算思维根本不足以看破那股莫名的力量,难道自己就不斩杀了吗?

    为什么要平静?为什么要祥和?仿佛人生中平静就是正确的,烦躁就是错误的。那些时刻保持平静的人被称为大师,也许大师会很平静,但绝对不会将平静作为自己的角色属性。

    需要暴躁的时候,甚至顺流需要大师出手打人的时候,如果大师不愿意,那么大师就不是大师。仅仅是一个努力克制将人性的善良集中在一起的角色,仅此而已。

    角色平静,角色暴躁,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哪里有好坏?

    追求平静跟追求金钱是一回事,没有什么物质比心灵更低,也没有什么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心灵之类的屁话。那些东西不过是脑子里的扭曲,不过是为了让角色的言行看起来合理,为了让角色高人一等所宣扬的理念罢了。

    依旧还是角色,一个根本不是我的玩意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就算是为了享受梦境,也不是我停止斩杀的理由。

    袁长文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冰冷的湖水中坠落多久,但斩杀还没有完成,根本不是停下来的时候。看看之前,多少章之前就认为自己快要接近巅峰?

    但事实上呢,自己依旧在不停的斩杀,并且最近几章才领悟“都只是画面元素”的真正含义。

    可是,我又怎么能确认,这份领悟就是最终的领悟呢?既然我能鄙视之前的自己,那么会不会将来鄙视现在的我呢?

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步358

    又是恐惧,真是如影随形呐,这股莫名的力量不断施加,仿佛所有事情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我沉睡就是让我将这一切当作真实。

    我还在相信那些因果关系,所以才会被恐惧吃得死死的。

    没锁门,所以家里会被偷。真的是这样吗?家里被偷真的跟锁门有关系吗?没锁门就一定会被偷吗?

    这些都是画面元素,用画面元素来解释画面元素,那么永远都不是恐惧的对手。

    我并不知道画面元素究竟会如何呈现,那些因果关系也只是显得有因果关系,但究竟是不是有因果关系,我并不清楚。而那份觉察就是一切,因果关系也就必然虚假。

    也许事情会这样发生,也许事情会那样发生,谁知道呢?

    我就想惊涛骇浪中的小舟,不断想要控制不断想要活下去。用仅有的知识,那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不停的控制小舟不要覆灭。但事实上,认为小舟会被海浪弄死,这本身就是脑子里的扭曲。

    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同样也只是画面元素解释画面元素。所以,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要发生,就是要发生,那些解释那些因果关系,只是为了让这一切显得真实。

    因为因果关系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假设之上,我根本无法确定那些“一个小时之前发生的”影响了“半个小时之前发生的”,统统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我怎么知道记得“一个小时之前发生的”就是一个小时之前发生的?那些影响,那些因果关系,那些前者导致后者,分明就只是自己的关联罢了。

    尽管看起来很简洁,看起来非常真实,也似乎确实是这样。但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这样认为的。这种因果关系仅仅是情绪化的产物,也只是我为了应付惊涛骇浪而一厢情愿相信的玩意。

    我鼻息相信什么,那些脑子里的扭曲是最好的东西,不停的抓住不停的丰满,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学识丰富,可以更好的掌控小舟。

    真是弱智。

    恐惧的内容很有道理,这本身就已经说明恐惧的内容就是扯淡。因为道理本身就是偏见,就是片面的,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

    相信脑子里的扭曲,还不如去找几根枯草算命来得舒服。

    那些道理只是毫无根据的肯定句,就像“我扔了苹果导致苹果落地摔碎”,于是我宣称“不要摔苹果,会把苹果摔碎。”

    真的会把苹果摔碎吗?我怎么知道下次仍苹果会将苹果摔碎?我只是认为下次会跟上次发生的情况一样,只是一厢情愿的相信,只是被科学洗脑了而已。

    那些道理只是对于曾经的归纳,也就是用画面元素解释画面元素,并企图做出预测。但是归纳并不意味着能够预测,其规律本身是否存在,我并不知道。

    哪怕科学理论正确上亿次,也无法确定下一次依然成立。

    层次,恐惧的层次感非常强。

    首先,是因果关系,那些恐惧的内容都非常有道理,让我根本没法反驳。

    其次,就算没有因果关系,我也会直接恐惧结局的发生,因为那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最后,只要我认为自己是真实的,那么就无法逃脱恐惧的魔爪。因为我是真实的,那么必然我会为了自己而争取一些东西。

    任何角色属性,都是恐惧可以利用的。

    画面元素怎样呈现我不知道,但当其呈现的时候,就只能这样呈现。那些解释,那些猜测,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控制。

    没有必要,我要放手,任由小舟被巨浪吞噬,任由画面元素呈现。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也许认命之后,画面元素会呈现很棒的内容。也许臣服之后,画面元素会呈现各种悲惨。

    无所谓,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我。

    没有人会受苦,因为根本没有人,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所以在担心什么?只有将自己当作真实,才会担心,因为我是真的,所以任何伤害我都会承受。

    这辈子都在通过脑子里的扭曲强行控制,不断加强自我定义,不断与充满敌意的宇宙相搏斗。毫无意义的挣扎,充满悲伤的恐惧之虫。

    没有关联,画面元素之间毫无关联。所有的理解,都是自以为是,都是想当然的“我认为”而已。不仅仅是什么人生道理,就连自己是个人也只是一厢情愿的相信罢了。

    思维不属于我,同样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这些思维怎么可能是我呢?任何思维都只是意识到的内容,永远都不是此刻。

    什么活在当下,我永远都在当下,永远都在此刻。而思维并不是,任何思维都只是当下意识到的内容,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袁长文突然想到一个关键点,自己真的是被恐惧的内容所恐惧的吗?或者说,自己出现恐惧这股情绪,跟恐惧的内容真的有关系吗?

    情绪产生了,是由于发生事情而导致的,这一点自己要如何确认呢?

    就像苹果落地摔碎,自己真的可以确认是因为苹果落地吗?

    自己一直在说什么因果关系,但恐惧本身的存在就是因果关系。

    终究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究竟呈现什么,究竟呈现怎样的关联,我没法知道。那些关联看起来是思维做出的判断,但依旧是画面元素的呈现。

    有什么不是画面元素?这个世界有什么是真实的?

    所以,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根本不知道。我是被恐惧奴役的吗?只是这样觉察到,但究竟是不是呢?

    袁长文发现,自己似乎一直在斩杀,而斩杀本身就成为了笑话。素有的东西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我根本不知道会呈现什么。

    唯一能确定的,也只是已经呈现的内容。而且,还不能确定画面元素之间的任何关联,只是觉察到这些内容而已。

    可以说苹果摔碎是因为苹果落地,但这本身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并没有什么好值得相信的。

    袁长文有点头疼,似乎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忽略了。

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步359

    恐惧就是恐惧,而恐惧的内容则仅仅是内容。

    之所以认为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是因为本身只有这一个解释。画面元素仅仅呈现了这一个因果关系,于是我就想当然的认为是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

    完全有可能,这仅仅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画面元素,然后拼凑在一起。于是我就认为这两个画面元素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就算是再不符合常识的内容,只要拼凑在一起,只要我生活在其中,那么这就是因果关系。也许有个世界,高兴的内容会导致恐惧,这完全有可能。

    因为画面元素之间的关联,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相信而已。画面元素仅仅是画面元素,是“我认为”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

    此刻,我觉察到恐惧的内容,此刻,我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在恐惧。似乎,因为恐惧的内容而导致恐惧,这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合理并且根本就不需要怀疑的事情。

    可是,我怀疑了,却没法找到答案。

    之前那么多章的内容,统统都可以删掉了。没有什么值得记忆,也没有什么值得宣扬,都是用虚假来斩杀虚假。那么多的“因为所以”,统统都是扯淡。

    袁长文觉得有些好笑,这么多章的努力,这么多章的逻辑,这么多章的因为所以,就是让自己看到“因为所以”本身就是扯淡。

    当我大声谈论如何避免恐惧,如何修改恐惧的内容时,已经认定是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其实,这仅仅是两个画面元素而已。

    这种想当然的认为,让生活更加有趣,让角色可以轻易摆脱这些琐碎的事情。从而,就已经在肯定角色真实的基础上,越走越远。

    既然是无法确定,那就用无法确定的态度。诚然,最后总会选择二元对立的某一方,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根本不知道就完成了选择。

    我没有放手,没有任由画面元素的展开。始终想要控制,想要设定画面元素的呈现。恐惧就是这样抓住了我,那些恐惧的内容无时无刻不存在。

    明明画面元素之间的关联不存在,而我却偏偏认为存在,偏偏认为这些东西是真实的。

    袁长文发现自己的愚笨,似乎自己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天赋,当年对待弟子头头是道的场景,似乎已经不再存在。

    有什么好说的呢?说的都是虚假,都是为了斩杀虚假而存在的虚假。如果我一直抓住这些虚假,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教导弟子,那么我就没有前进,也将这个自我定义镶嵌在了角色身上。

    没法继续侃侃而谈,自己似乎找不到什么好说的。这些词汇都是自己定义的,也就是说,要想给别人讲一遍,自己还要重头解释这些词汇。

    我完成了吗?为什么要给别人讲?是寻求帮助还是想要炫耀?

    已经有了老师,我还需要更多的教诲吗?那些教诲本身就不真实,只是角色为了拖延时间而耍的花招。仿佛学习更多,自己就可以走得更远。

    之前那么多章的内容,都可以抛弃,因为并不真实。我就是知道的太多,那些本来没法知道的玩意,那些本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在我脑子里变成毫无根据的肯定句。

    我无法知道是否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我只知道此刻我觉察到了恐惧,以及觉察到了恐惧的内容。

    依旧是看戏人模式,每次斩杀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看戏人模式。

    想想也是觉得荒谬,袁长文自己都觉得非常荒谬,如果不是恐惧的内容导致恐惧,那么恐惧是怎样出现的呢?

    当我认定是因为恐惧的内容导致恐惧时,为了避免恐惧或者消除恐惧,那么我的下手点就是恐惧的内容。

    这跟其他脑子里的扭曲完全一样,相信a导致b,为了获取b于是在a上面着手。

    狗屎!

    自己依旧被困在这里,依旧相信着脑子里的扭曲。看起来谈什么恐惧,谈什么斩杀,但根本就是在绕圈子。

    哪里来的因果关系?哪里存在的前因后果?说着将画面元素当作画面元素,不去关联不去理解,但事实上自己已经在理解在关联而不自知。

    就算是唯一的画面元素,也不是因果关系存在的理由。我总是想要去解释,总是想要去控制。当然,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错误,毕竟这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

    关键点在于,自己并没有将一切认为是画面元素的呈现,如果仅仅对待斩杀如此,这只是角色想要逃避。没法斩杀,没问题,这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于是就不再斩杀。

    而对于其他东西,就不是画面元素的呈现,就有理由有原因有一个因果关系。这不是扯淡么,而且将一切看作画面元素的呈现时,这已经就是斩杀了。

    之前认为,导致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很多,自己看到的不过只是其中之一。就此宣称a导致了b,太片面。而且,自己的认知永远都不是全职,所以永远都是片面,那么也就永远不值得相信。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唯一的解释是否也是缘由?看看恐惧的内容导致了恐惧,似乎自己根本找不到其他任何解释来说明为什么恐惧会出现,肯定是因为恐惧的内容而导致的恐惧产生。

    终究只是画面元素解释画面元素,不可信也不值得相信。

    画面元素仅仅是呈现,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而画面元素跟那份觉察是融为一体的。或者说,画面元素本质上也是那份觉察,因为只有那份觉察存在,哪里有画面元素的位置?

    都是真实,毕竟只有真实存在。而不真实的不存在,那些桌子椅子这种角色的存在,就是不真实就是不存在的。

    画面元素无非是真实幻化的内容,是那份觉察幻化的内容,所以才又是真实又是不真实吗?

    意识到的内容不是真的,但能够意识到某个内容这本身就是真实。

    袁长文卡住了,又在这里卡住了,某次思考关于那份觉察就是一切,以及那份觉察跟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时,就会被卡住。

    总觉得差了一点呐。

第九百六十章 第一步360

    无限存在,局限不存在。

    袁长文愣愣看着脑子里的这句话,就是这么简单,一切就结束了,没有然后。

    不存在“无限存在同时局限也存在”,那样的话无限就不是无限,而是无法穿透局限的半无限。

    也就是局限。

    袁长文始终没有想透这一点,仿佛眼前的这些局限,桌子椅子苹果自己等等,这些局限似乎也非常真实。

    但是,无限的存在,就已经否定了任何局限。无限就是一切,又怎么可能容纳另外的事物,另外的不是自己的事物。这样的话,根本就不是一切,只是角色的存在,依旧只是虚假。

    有没有可能无限存在,并且局限也存在呢?

    袁长文看着脑子里的这个问题,突然闪过一道光芒,可以的。

    那些局限只是强行的扭曲,是无限自己强行扭曲成了局限。想象一片无限,无限就是一切,除了这个没有其他任何东西。那些局限,就是在这片无限之中画了个圈圈。

    那些圈圈就是局限,就是扭曲成的范围。桌子只有桌子的范围,椅子只有椅子的范围,包括我自己,所有的局限就这样在无限之中形成了。

    但那只是无限自己扭曲的,并不存在这些的局限。那个形成局限的圈圈,那个为了让局限存在不至于变成无限的圈圈,其实根本不存在。

    无限就是一切,没有角色的存在,那么谁来给无限画个圈圈?没有别人,没有二元对立,只有无限。除了无限自己并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那个圈圈是无限自身故意扭曲的。

    并不存在桌子椅子,也不存在袁长文这个角色,所有的所有都只是无限的故意扭曲,也只有无限存在。

    至于无限是如何扭曲的,原理是什么,有多少个圈圈之类的,我不知道。不管多么合理的解释,都仅仅是一种猜测。

    此处的不存在,是指并非真的存在。就像梦境一样,梦境中的内容究竟是不存在还是存在呢?在梦境中奋斗终身真的必要吗?梦境中的珍惜,真的可以保留吗?梦境中的自己,真的存在吗?

    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自己就不真实?为什么桌子椅子不真实?

    袁长文卡在这里,但似乎又可以前进。

    既然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我也应该是真实,难道我不属于一切?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不真实,无限就是一切,不存在局限,不真实的不存在……

    袁长文不断念叨着这几句话,想要找到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冲出这片令人窒息的沼泽。

    我并非无限,或者说,袁长文这个角色并非无限,桌子椅子并非无限,所以不存在。但是,一切都是真实的,我又在哪里?我怎么就属于非真实了呢?

    最开始仅仅是真实存在,然后寻找究竟有什么是真的。于是,我无法确定自己是真实的,太多的东西都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紧接着,“我存在”成为真实,觉察到此刻我觉察到的一切,那个地方就是真实。

    对于无限的描述,那份觉察成为一切,自然也就没有画面元素的位置。都是意识到的内容,意识就是一切,内容和意识融为一体。

    那份觉察也跟画面元素一体,局限只是无限自身扭曲造成的景象。只存在无限,局限不存在。

    而无限扭曲造成的局限,只是呈现并非存在。

    袁长文有些无法思考,似乎这超出了自己想象的范围。但是“无限存在局限不存在”这又简单到极致,那么矛盾点在哪里?自己有什么东西没看到,所以才导致这般无解?

    哈!

    一切都是真实,也许不太好理解,换成“一切都是无限”似乎就非常明了。一切都是无限,那么我在哪里?袁长文这个角色、桌子椅子这种局限在哪里?

    就像,做梦者和梦境。我可以说,一切都是做梦者。但是在梦境中的我,要如何理解一切都是做梦者?梦境中的种种又要如何解释?很明显,梦境中的桌子椅子并非做梦者。

    梦境的一切都是做梦者,这句话没错。梦境中的桌子椅子并非做梦者,这也没错。

    所以,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我却不真实。

    袁长文感觉还差点点,似乎有什么要冲破出来,却是差点点。

    这是两种状态的描述,站在梦境之外,当然可以说一切都是做梦者。而在梦境中,根本无法理解一切都是做梦者,因为很明显桌子椅子并非什么做梦者。

    一切都是真实的,是因为只有真实存在,不真实的不存在。真实就是无限,那些局限也是无限自身扭曲的效果。这样来讲,一切都是无限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但我却认为自己是存在的,所以认为自己也属于一切,自然也就是真实的。

    可是,只有无限存在,那些局限的内容,那些画面元素却并不存在。某个觉察到的思维想要确认自身的存在性,但整个思考过程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一切都是真实的,却跟袁长文这个角色毫无关系。真实扭曲自身,形成了局限形成了角色,那些局限是真实的吗?那些局限的会受伤吗?是不是只有真实存在?

    袁长文这个角色只是真实扭曲之后的产物,只是无限扭曲之后的局限。一旦无限不再扭曲,那些局限将全部化作泡影。重新归于无限,所谓的局限,所谓的袁长文这个角色,全部都将消失。

    如同,梦醒了。

    袁长文知道,语言似乎并不好解释这一切。但自己明白就好,我才不相信有看官可以看到这个位置。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不真实的位置,不真实的不存在。真实扭曲自身创造了这二元对立的世界,角色其实并不存在,当然这一切确实是真实的。

    没有矛盾,一切都很合理,也说得通。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是无限的,是真实的,而画面元素则是与那份觉察融为一体。两者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并非桌子苹果这种区别。袁长文这个角色只是呈现,而并非存在。

    一切都是真实的,而袁长文这个角色却不真实。

    简直是扯淡的描述,完全就是为了让人觉得荒谬才会出现这种描述。

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一步361

    袁长文有点开心,在坠入湖水深处却变得开心。

    但是,这种开心仅仅持续了短暂的时间,就再次提醒自己,这一切还没有完成。

    更远。

    肯定还有什么阻挡着我,我也必定还在相信着什么。

    袁长文开始回顾自己的感悟,看看有没有楼下什么,有没有错过什么。怎样高估角色都不算高估,自以为摆脱虚假的时候,也许就是被欺骗的最惨之时。

    画面元素只是画面元素,并没有什么关联。就算有关联,那种关联也仅仅是“我认为”,同样也是画面元素的一部分。

    都没有错,因为统统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哪里有什么错误呐。就算有错误,那也仅仅是“我认为”,同样也只是画面元素的一部分。

    无限存在,局限不存在。局限只是无限自身扭曲造成的,就是为了扭曲,故意扭曲而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限。无限就是一切,只有无限存在,也就是所谓的“一”。

    时间!

    袁长文发现,自己依旧处于时间的影响之下。那种线性流逝的真实感,那种对未来毫不怀疑的认可,正在被自己牢牢抓住。

    这就是自己需要继续斩杀的吗?

    还是金钱?

    那种安全感的渴望,直接化成对金钱的渴望。但是,这些都是画面元素,只有无限存在,这些如同梦境一般的泡影,怎么会影响我?真的在影响我吗?

    文字是虚假的,但其内容具有指向性。这个是真的吗?还是说,文字的力量在于用虚假斩杀虚假?

    不对不对,袁长文认为,自己抓住的肯定是极其简单的玩意,就像因果关系那样。如此显眼的摆在我面前,却是过了很多章才反应过来,因果关系自己根本就没斩杀。

    我在着急,我在慌张,仿佛恨不得立刻就斩杀完成。

    这本身就是脑子里的扭曲在强行控制,或者说,这就是相信脑子里扭曲的表现。而不是,看见自己的着急仅仅是画面元素。

    我相信外面有一个社会,也相信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世界依旧在运转。我还会相信,未来是存在的,尽管过去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但未来是存在的。

    而造成这一相信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去非常真实。上一刻我想着下一刻要吃个苹果,结果下一刻我真的在吃苹果。这种认知导致了自己对未来的相信,也就产生了因果关系的相信。

    时间的线性流逝太真实,真实到自己根本没法去怀疑。而唯一能够给予我帮助的,就是根本没法证明时间的存在。

    所谓的过去,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在“我觉察到”之外,真的存在那么一个过去。

    就这一点,似乎死死的让我站在相信的边缘,不敢踏入相信的范畴。情绪化的产物,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看见了却不愿意丢弃。

    当然,相信时间的线性流逝可以非常好的帮助生活。

    似乎,因果关系也是建立在时间的线性流逝之上。先发生的导致后发生的,或者,后发生的导致先发生的。一旦移除时间,我根本没法确认哪个先发生哪个后发生。

    对吧,都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都仅仅“我记得”这个先发生,那个后发生。并且,之间的关联也只是自己的猜测。

    “苹果落地”,“苹果摔碎”,这都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凭什么说一个先发生一个后发生?

    我只是觉察到“苹果落地”,觉察到“苹果摔碎”,仅此而已。这些画面元素就是如此呈现的,呈现出一个先发生一个后发生,但都只是此刻的呈现罢了。

    就像漫画里,第一幅画是“炸弹落下”,第二幅画是“城市毁灭”。但是,城市毁灭真的是因为炸弹落下吗?

    画面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仅仅是呈现而已,仅仅是呈现出我了解的范畴内罢了。如果画面元素呈现“碎掉的苹果落地”,“苹果复原”,那么我也会相信因为碎掉的苹果落地导致苹果复原。

    规律本身只是存在于画面元素内,这已经说明了规律不真实。那份觉察就是一切,哪里有什么规律?规律只存在角色之间,只有不同的角色存在才会导致规律的存在。

    因果关系也是如此,对于无限来说,只有无限存在,哪里有什么因果关系?

    甚至,在画面元素内,因果关系也仅仅是呈现出来罢了。呈现“苹果落地”,呈现“苹果摔碎”,再呈现“我认为苹果落地导致苹果摔碎”这个思维,于是一切似乎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袁长文不知道如何是好,仿佛脑子已经没法运转,完全处于宕机状态。但感觉明明就很简单,为什么自己会一直想不通呢?是什么样的情绪在抓住这一切?死亡真的如此困难吗?

    画面元素只是画面元素,局限并不存在,没有人会受伤也没有任何损失存在。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斩杀,而不是去好好享受这一切呢?

    趁着画面元素还在,趁着无限自身故意的扭曲,为什么不放肆去看看这局限的狂野呢?

    袁长文不知道,自己真的会放弃斩杀吗?自己真的可以放弃斩杀吗?现在,就是终点了吗?自己已经不害怕生活,是不是就没必要继续前进了呢?

    会不会因为内心本身抱着这种态度,所以才会迟迟无法斩杀呢?

    承认因果关系多好,这样多简单,苹果摔碎就是因为苹果落地。多简单多方便,那些所谓的人生哲理可以不用相信。但是,简单的生活常识可以相信,这样会生活得很方便。

    袁长文有些犹豫,脑子也有点转不过来。仿佛,决定权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什么画面元素的呈现。

    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如何选择,所以哪怕是设定好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自由意志吗?

    不对,我只是记得自己犹豫过,记得自己犹豫之后选择了什么。但我无法确定,这些真的发生过。这样看来,思维只是画面元素呈现的内容。

    但是,我此刻的犹豫如何解释?

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步362

    阻碍,统统都是阻碍。

    我还没有斩杀完成,那么对于真实的猜测,对于无限局限的想法,统统都是阻碍。仿佛,我想通这些玩意,就可以触碰真实。但是,这些东西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停止斩杀。

    看看,多么好听,多么有意义,似乎自己就应该想通这一切之后,再开始斩杀。就像做菜或者写作业那样,了解整个系统的规律或者运行原理之后,再开始付诸行动。

    那些对于真实的解释,只不过是为了合理化我的斩杀罢了。仿佛,事实就是这样,我的斩杀没有错。这么多章对于真实的探究,什么真实就是一切,什么无限局限,什么那份觉察之类的,统统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让我停止斩杀。

    附带的,还有让自己肯定自己的言行,嗯我没错,我是大步走向真实的人,我是研究真实的人,我是比别人更厉害的人。当别人还在虚假中折腾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打碎这层真实。

    炫耀。

    还有对于斩杀的恐惧,不仅仅是斩杀的内容,不仅仅是斩杀之后自己是否还能存活的恐惧。而是对于斩杀本身的恐惧,万一斩杀根本就没法触碰真实呢?万一斩杀只是老师的玩笑话呢?

    难道自己真的就这辈子困在斩杀之中吗?

    就是这样的恐惧,让我不断去寻找关于真实的理论,然后肯定自己的斩杀确实是正确的。肯定自己是虚假的,肯定这个世界是不真实。因为我害怕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一切不过是我一个人的发疯而已。

    真是搞笑了,最开始担心这个世界是虚假的,因为这样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笑话。所以,一直用情绪在武装这份认知,不断肯定世界的真实性,肯定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真实性。

    现在,又在恐惧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因为我认定这个世界是虚假的,一旦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就意味着自己错了。

    该死,我还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害怕自己是错的。

    这不是斩杀,这仅仅是通过逻辑来丰满角色,来让角色在另一个内容上获取关注,在另一个内容里成就所谓的人生巅峰。

    没错,我没法走上帝国的巅峰,我没法拥有无尽的权势,但对于人生方面,我是绝对的专家。那些人还在虚假的世界中打转,而我已经打碎了世界,大步走向真实。

    恶心。

    袁长文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竟然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在斩杀吗?角色的力量,那股莫名力量的强横,恐惧那个妖娆女子,这一切仿佛只是他们联合起来的玩笑。

    根本没有什么商量,也没有什么妥协,他们玩弄我犹如我玩弄蚂蚁一样。不知不觉,自己就已经被控制,那些跟随斩杀的恐惧,那些潜伏在斩杀阴影处的炫耀,我根本没发现。

    是啊,我的理论很棒,这一切都可以解释。但是,解释只是猜测,为什么我在丢弃自己脑子里各种猜测的同时,还要继续去猜测新的东西?

    我在用情绪保护那些猜测,用情绪的力量,维持着自己的那些猜测。有没有可能,自己的猜测完全错误?当然有可能,再合理的猜测,都只是猜测。

    也许斩杀之后会了解到什么,但那是后话。现在的关键,就是在于斩杀。而我却被拉扯着想要找个理论来解释这一切,想要证明自己的言行没有错,想要证明这一切就是虚假的。

    这个本身就应该被斩杀。

    没错,自己就是不敢发疯,不敢像疯子那样打碎这一切。用理智看起来很不错,让人认为自己是经过脑子思考之后的,而不是鲁莽的疯子。

    角色属性还在纠缠我,为什么不能发疯?为什么不能斩杀脑子里的扭曲?像疯子那样,打碎一切不讲道理,没有前因后果,没有权衡,没有什么触碰真实。

    这一切就是一个疯子忍受不了虚假的欺骗,什么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什么不管角色怎样都是虚假,什么斩杀也是角色的表演,什么局限不存在,这些统统都是安抚。

    局限不存在,这个世界不存在,所以就不用斩杀了?所以就应该好好享受虚假的世界?这是在跟疯子讲道理吗?

    我就是相信了这些道理,相信讲道理,才会被阻碍。每每想到这一切都是画面元素,都是局限,都是不存在的。想着没有人会受伤,没有人会受苦,内心就是产生一阵平静。

    同时,也停下了斩杀。

    世界很美好,跟我有什么关系?

    故意扭曲营造的二元对立世界,为的就是彻底放飞自己,享受无数的东西。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虚假就是虚假,再多的理由也只是虚假。

    我并不知道斩杀可以通向真实,但这个想法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成为我斩杀的动力。仿佛,我要前进不断前进,因为自己还没有到达山巅。但是,自己也许根本就是在跑步机上前进,距离山巅有什么关系吗?

    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在跑步机上,你看,我多么努力,我多么用心,我不断斩杀不断思考不断看破,怎么可能只是在跑步机上前进呐?

    我要自己看,不依靠什么权威,不依靠什么老师。怀疑,极端的怀疑。无法确定就应该有无法确定的态度,而不是轻易的下结论。那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看起来都非常有道理,否则自己也不会如此轻易就相信。

    这场战斗已经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是否能够维持下去都是问题。

    袁长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事实上,危机本身也就不存在。自己想要触碰真实,通过斩杀的行为来触碰真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猜测。

    总是会站在思维的角度想问题,总是认为思维是真实的,认为自己就是这份思维。一旦想到自己没法思考了,或者变成别人的思维了,恐惧立马就会出现。

    为什么要阻止这份恐惧呐?

    袁长文看不到前方的道路,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前进,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前进是否真的是前进。也许,只有疯狂才能不顾一切的将这些打碎。

    任何理智,都只是一种拖延。

第九百六十三章 第一步363

    安抚,我在不停安抚自己。

    说什么这一切都很好,没事,这个世界很好之类的。那股想要打碎一切的冲动,那股想要烧毁整个世界的冲动,就是不断被自己安抚下来。

    理智,我已经不需要理智。我的理智都已经到达将整个世界的诞生都推断出来,还需要什么理智?

    我只需要决心,丢弃这一切的决心。

    当然很可拍,当然会很恐惧,因为这是我仅有的玩意。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在脑子里的扭曲之上生活,突然将脑子里的扭曲扔掉,自然会慌张失措。

    还有角色属性,“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似乎就是一种概括,也是一种炫耀。

    事情怎么可以这样发生,这就是我牢牢抓住的玩意。仿佛有什么东西是对的,有什么东西是错的,有什么东西应该发生,有什么东西不能发生。思维在评判一切,而我又相信自己的思维。

    不真实的东西就应该滚蛋,哪怕再多人相信,再多人推崇,依旧只是虚假。我还在认为某些事情的发生对我是一件好事,始终没有放手没有臣服没有认命。

    画面元素的展开跟思维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某些事情应该发生,某些事情就会发生?我认为某些事情不应该发生,某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我不想去探讨恐惧的运作原理,也不想知道袁长文这个角色究竟是如何构架的。虚假,然后烧掉,就是这样。

    那些恐惧的内容,那些心理因素,那些最初的原动力,我不想花时间在这上面。拖延而已,仿佛自己可以头头是道的讲述就证明自己真的看透这一切。

    鬼扯。

    没有时间,没有因果关系,我甚至无法确认恐惧是来源于恐惧的内容,还谈什么运作机制之类的?

    那些迷人的谈话,那些轻易看透内心的分析,那些大量数据研究统计的结果,都是扯淡。或者说,也许是真的有用,但对于斩杀只是一种阻碍。

    我认为某些事情不能发生,担忧某些事情的出现,恐惧某些状况的发生,无非就是将角色当作真实之后的本能。更好、更强、更多,角色如同机器一样,对这些玩意孜孜不倦的追逐。

    谁都不希望自己拉稀,谁也不希望自己随时都拉稀,但会恐惧吗?会为了这个恐惧的内容而拼命吗?会为了这个恐惧内容而发展出大量的励志言语吗?

    是的,我肯定不希望某些事情的发生。但是,这种情绪不应该是恐惧,仅仅是偏好罢了。而且,这种玩意应该是斩杀完成之后的效果,并非可以通过模仿来获取。

    我不希望拉稀,但发生拉稀这件事情,似乎也可以。

    对吧,但是另外的事情似乎就不是这样。我使劲抓住那些自我定义,那些让我成为某种人的自我定义。不能让某些事情发生,因为这会摧毁角色的大部分属性。

    我对宇宙充满了敌意,我认为宇宙是一个欺骗我、加害我,随时都要我命的场所。于是,我只好拿起思维的武器,不断找寻自己言行的漏洞,不断通过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来使自己被入侵的可能性更小。

    这种情绪,似乎很正常,未雨绸缪嘛。但是,如果放大,如果发展成病态的恐惧,似乎就是一种精神病。也就是说,自己一边恐惧着宇宙,却要一边假装生活很美好,这样才是正常的?

    事情在我脑子里放肆,对我产生影响。我不想要理智,我要疯狂。

    可惜,我没有疯狂,甚至会假想一个疯子面对这种状况会怎么做。该死,我直接成为疯子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假想自己是个疯子?

    我没有放手,是因为袁长文这个角色还在拉住船锚,仿佛让船顺着水流动是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角色在编造故事,将船锚牢牢钉在那里,不断通过恐惧来进行加固。

    这些都不真实,我真不明白脑子里的扭曲是如何编造这些恐惧,又是如何将这些恐惧编造的如此像模像样。

    为什么这些事情不能发生?恐惧的内容为什么不能发生?

    角色不会理睬这些问题,仿佛如同白痴问题一样不予回答。但是一旦将问题摆在面前,答案只有两种。一个就是这些事情是不好的,这种判断来自脑子里的扭曲,来自偏见,根本不可信。

    另外一个,就是情绪化的答案。

    我想要控制生活,想要生活按照思维的想法进行前进。但很明显,这是一种扯淡。思维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吗?画面元素之间真的有联系吗?

    答案是,我不知道。

    但角色知道,并且知道很多东西。各种关联,各种知识,各种理论,仿佛角色总是知道很多。

    我不明白为什么丢不掉这些胡说八道,这些都是猜测,难道看不到吗?没错,也许可以根据这些猜测行事,但没道理被这些猜测控制。

    就像我猜测今天公园人少,于是我去公园逛逛。但是,我不能将这个猜测当作真实,然后恐惧“今天公园人少,我怎么可以不去公园”之类的。

    不得不承认,角色一直在糊弄我,仿佛这么多章的斩杀都是玩笑话。如同大人陪孩子玩勇者斗恶龙,孩子以为自己真的快要胜利,真的快要战胜大人,结果一耳光就被扇醒。

    更可怕的是,孩子挨了耳光还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快要赢了。甚至,根本没有觉得自己挨了耳光,仿佛一切都很好。

    几乎所有恐惧都不是恐惧最终的内容,而是一条线索呈现。恐惧a,因为a可以导致b,自己不想b的发生,因为一旦b发生会导致c。而生活在c的状况中,肯定会怎样怎样。

    这就是鬼扯,很有道理的鬼扯。

    死吧,死吧,袁长文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丝怜惜。如果无法战胜角色,那么就只好回归死神小可爱的怀抱。那是我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

    我无法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但“什么也不相信”本身也是一种相信。所以,角色总会相信什么。那么,就相信这一切都是善良的吧,相信那些敌意只是自己的编造。

    信任画面元素自由安排,超过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是这样。

    但这不是终点,我还需要更远。

第九百六十四章 第一步364

    事实上,我根本没法控制事情的呈现。

    我之所以认为可以控制,就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仿佛,a导致b,那么控制了a就控制了b。但这种因果关系只是自己的猜测,不仅仅是无法全知,而是因果关系本身就不存在。

    既然不能控制,那么脑子里的恐惧就显得非常扯淡。如同公鸡不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一旦不打鸣就没法让太阳升起。

    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可以这样询问,然后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有关系,很明显的关系,也仅仅是自己的猜测。

    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有什么问题吗?需要什么因果关系吗?当然,画面元素也许会呈现相应的因果关系,但那同样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

    而没有发生的事情,会因为这些因果关系而发生吗?

    明天太阳会升起,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对吧。哪怕自己再肯定,但也仅仅是一种猜测,而这种肯定只是情绪化的产物。逻辑上,无法产生这种肯定。

    而自己轻易被说服这件事情,是因为太阳是否升起跟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谁也不会恐惧明天太阳是否升起而坐立不安。如果有,那么此人应该在精神病院。

    人生大事就没法放手,似乎很重要,就必须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真是扯淡啊,明明无法掌控,却偏偏要掌控。明明没有因果关系,却使劲寻找因果关系,并且牢牢抓住那不是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

    荒谬啊。

    搞笑的是,恐惧来临的时候,根本没法想什么荒谬不荒谬,赶紧随着恐惧的浪潮去做事。当然,也许这会很好,会很有动力会让人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但是,不真实就是不真实。我不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些虚假没有资格影响我,没有资格在我脑子里放肆。

    我认为某些事情很重要,那么我也可以认为某些事情不重要。但现在,重要的事情在我脑子里扎根,完全不容我有丝毫的更改。一旦更改,要么用别的重要事情来进行覆盖,要么就是恐惧的洗礼。

    怎么可以放手?脑子里的扭曲在发出啸叫,怎么可以丢弃这些玩意?

    人生在世,生命只有一次……一系列毫无根据的肯定句,就像狂风一样吹来。我有招架之力吗?我可以丢弃这些扯淡吗?

    角色为什么还要存在?这些思维根本就不是我,完全不明白这些思维是如何呈现的,也不明白这些思维是如何思考的,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呈现这样的思维。

    看起来,一切都是有理有据,凡股份这一切都是这样子按照时间线性流逝发展的。有一个世界,有一个我,然后我对世界进行观察分析,于是得出一系列结论。

    尽管这些结论不见得正确,但整个流程就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世界的真实性,从来没有认为这份思维并非我所控制。

    这一切都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犹如魔法一样的存在。

    我很容易后悔,似乎当初如果做了某件事情,那么此刻也许就是不一样的状态。但是,我怎么可以确认过去的事情真实发生过?我怎么知道现在的状态真的跟过去有关系?

    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仅此而已。那些后悔,无非就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基础上,认为这一切真实发生过,认为此刻是由过去的累积而形成的。

    鬼扯。

    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对吧,我完全可以说一切都是外星人的操纵,我的记忆被移植了之类的。

    只有此刻,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那些因果关系,同样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事情这样发生,因为事情只能这样发生,因为画面元素就是这样呈现的,有什么问题吗?

    “早知道”这句话根本就是扯淡,建立在一系列毫无根据的假设之上,并且不去思考假设而只是关注情绪。

    问题是,情绪真的是跟现实互动的产物吗?画面元素呈现所谓的现实,然后思维看到这些现实,于是产生情绪?是这样吗?

    难道情绪不是局限?难道情绪不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难道情绪不是意识到的内容?

    那么,我怎么知道究竟会呈现怎样的情绪?我怎么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情绪的产生?看起来是现实的互动,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知道,对吧,就像上一刻非常真实却无法证明其存在一样。情绪的产生同样如此,看起来就是互动的产物,但我依旧没法证明。

    画面元素呈现一种情绪,并且呈现一种现实,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袁长文突然发现,自己对于恐惧内容的思考,完全就变成了扯淡。因为根本无法确认是否由于恐惧的内容而导致恐惧,那么关于恐惧内容再多的分析,也只是一种搞笑罢了。

    就是因为知道太多,所以才导致这种扯淡的玩意。并且,这些知道仅仅是一种猜测罢了,脑子里的扭曲啊!

    袁长文不太明白,这些东西是如何操控自己的,但就是在那里进行操控。

    没错,我并不知道恐惧的内容是否导致了恐惧,我也不知道什么情绪是现实互动的产物。就像游戏里农民修建房子,难道真的是因为农民修建了房屋吗?

    不真实,就应该抛弃。而不是建立在某种假设之上的讨论,也许心理学需要这些玩意,也许科学家必须这样运作。但对于我来说,不真实就是不存在,就是没有资格停留在脑子里。

    这不是生活更美好,也不是生活更通透,这是斩杀。

    袁长文这个角色就是虚假,就是不存在的。当然,并不是有一个东西叫做袁长文,而是一大堆情绪化的产物,一大堆紧紧抓住的船锚,共同构成了袁长文这个角色。

    我不会一个个去砍,而是放把火直接烧掉。不真实的不存在,哪怕是显现,也无法改变其虚假的本质。

    这些虚假,又有什么理由来掌控我呢?

    或者说,我又为什么要承认这些虚假呢?

    画面元素呈现“我承认这些虚假”的思维,哼?

第九百六十五章 第一步365

    我的对手从来都不是恐惧。

    没错,那些恐惧,那些担忧,似乎都非常有道理。并且,为了生活更好更完美,为了角色更加丰满,这些恐惧的内容根本无法反驳。

    这就是梦境中无形的力量,那股莫名的力量让我不断将自己认为真实,让我不断将世界认为真实。情绪化的力量让我不愿意看到世界的虚假,而恐惧的力量则让我极力否认自己的虚假。

    跟这些力量进行搏斗,我毫无胜算,永远没法在恐惧的层面战胜恐惧。

    每一次恐惧来临,我都会告诉自己,这些恐惧是自己编造的故事。可惜,这只是安抚,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不要!

    在这里,我要跳进恐惧,直接进入恐惧,看看是把我恐惧死,还是我把恐惧斩杀。

    不真实就是不真实,不去否认恐惧会导致整个人变得混乱不堪,谁会任由恐惧在体内放肆呢?

    但是,如果每次恐惧就想方设法去安抚,每次恐惧来临都告诉自己,这些是编造的故事。那么,我永远没法斩杀。也许,今后不会再恐惧,也许会让整个人生因为安抚而变得平和。

    可惜,依旧不真实。

    那股莫名的力量,让我将虚假当作真实的力量,就是利用恐惧将这一切变得真实无比。或者说,让我不敢面对这份恐惧。

    我不知道恐惧是如何产生的,也不知道恐惧的内容跟恐惧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画面元素呈现了恐惧,并且呈现了恐惧的内容。意义在哪里?

    就是让我不敢对抗这份恐惧,就是让我不去斩杀,就是让我将这一切当作真实。

    那股莫名的力量想让我沉睡,想让我将这一切当作真实,想让我认为自己就是袁长文这个角色。所以,我的对手不是什么恐惧,也不是恐惧的内容,就是真实与否。

    一旦确定不真实,那么就直接抛弃,任何借口任何解释任何理由,都只是角色的拖延以及恐惧那个妖娆女子的伎俩。

    这才是疯子,亚哈船长已经给了我很好的示范,而我却根本不知道。亚哈船长抛弃了结婚一天的妻子,独自上船扑杀白鲸。难道他不知道这样会让妻子难受?难道他不知道这样有可能绿帽子?

    但是,我的对手是虚假。不真实就是不真实,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摧毁虚假。活着,就是为了死去,任何言行不是讨好别人,也不是生活更加舒适,而是为了摧毁虚假。

    看吧,我做到了吗?没有,我还在周旋,还想着如何在保存生活的同时进行斩杀。仿佛,我可以一边跟父母吃着晚餐看着肥皂剧,然后一边斩杀脑子里的扭曲。

    鬼扯。

    我一直在用理智分析,仿佛通过理智分析之后,自己就可以不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但是,那股莫名的力量似乎更加强大,始终让我陷入恐惧之中。而且,我没法疯狂的毁灭,只能在恐惧的层面不停打转。

    看看吧,我分析了如何对抗恐惧,分析了如何面对恐惧,分析了恐惧的内容,分析了恐惧的原理,分析了恐惧的成因。但是,我就是没有斩杀。

    小孩子玩玩具,也许会遇到各种难题。可是,我想做的并不是更好的玩玩具,或者将玩具玩到一种高深的境界,让大家都来崇拜我。

    烧掉玩具,以及烧掉小孩子,全部都会结束。

    对吧,没有小孩没有玩具,还有什么问题?

    难以置信,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理智成为了阻碍。因为理智,所以我潜意识里分析出这一切都不划算。我只想更好玩玩具,而把玩具烧掉并非我的本意。

    不真实就是不真实,虚假没有资格来操控这一切。

    每当恐惧的时候,就会安抚自己,生怕进入恐惧的情绪之中。这也没错,角色的保护机制也许就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在梦境中好好玩耍。

    “要平静,要祥和,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一切都是虚假,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没有人受伤,没有人受苦,好好享受人生。”

    这就是安抚,虽然话语没错,但不是斩杀。仅仅是为了安抚情绪,仅仅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仅仅是为了安抚那颗躁动不安的内心。

    为什么要安抚?既然不真实,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杀人?既然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为什么又要遵守道德传统,并且以此来炫耀?

    也许,没有心灵鸡汤,当人们的内心被挤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炸。然后发现,这一切都没有了。当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就是自杀了。

    对手不是恐惧,跟恐惧的内容也毫无关系,这一切只是那股莫名力量的手段。唯有疯狂才能抗衡,唯有毁灭才能前进。

    恐惧吧,看看谁先弄死谁。是我被恐惧吓死呢?还是我先把虚假摧毁?

    这股莫名的力量太过于强横,但也只是虚假。将真实强行扭曲成为二元对立的世界,但终究不是真实。力量是很强大,但也仅仅是一种误导。

    谁能绑架真实?谁能摧毁真实?谁能改变真实?

    这一切都是我自愿被催眠,自愿被恐惧,自愿成为二元对立的一份子,自愿成为袁长文这个角色。

    再强大的力量也大不过真实,虚假终究只是虚假。就像精妙的幻觉一样,终究只是幻觉。而那份觉察,永远无法停止存在,永远无法逃脱。

    谁可以离开真实?

    那股莫名的力量可以误导我,可以恐惧我,可以让我将这一切当作真实。但是,仅仅是“我认为”而已。

    受够了虚假,受够了扭曲,谁敢在我脑子里吵?

    那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那些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扯淡,都没有资格在我脑子里。

    也许,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谩骂。毕竟,讲道理是永远没法战胜恐惧,更不可能摆脱虚假。脑子里的扭曲不值得相信,就是这么简单。

    而恐惧,就是在告诉我,脑子里的扭曲值得相信,看看多有道理多有可能呀。

    这个世界不真实,那么这个世界就应该丢弃。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显然我没有这样认为。袁长文这个角色才是一切,所有的思考几乎都是建立在这个虚假的角色之上。

第九百六十六章 第一步366

    没错,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有的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这样看来,自己的斩杀就是一个笑话。根本没有袁长文这个角色,根本没有人控制我,我在斩杀什么?

    借口啊,安抚啊,让我看看你还能耍什么花招。

    我将这一切当作真实,就是在斩杀这个。我认为某些事情不能发生,就是在斩杀这个。我认为人生必须做一些事情,就是在斩杀这个。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只是一个指向标,并非安抚的工具,也不是减少恐惧的方法。

    就像拉屎之后的畅快感,是由于拉屎完成导致的,而不是通过模仿这种畅快感就可以获取的。明明想要拉屎,却不断用这中畅快感来压制自己,这不是鬼扯吗?

    我怎么知道斩杀之后会有轻松感?我不知道,尽管老师这样讲,但这种想法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阻碍。我会不断思考为什么还没有完成,会不断找寻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这样只会导致自己停止斩杀。

    真的吗?我又知道了?

    我究竟知道什么?究竟能够知道什么?

    移除时间之后,还剩下什么?因果关系存在吗?

    但是,那种荒谬感却让我根本不敢相信没有因果关系。苹果落地摔碎的原因,不是苹果落地?

    矛盾点在于,似乎我无法相信“苹果落地”不会导致“苹果摔碎”。

    严格来说,我没法处于二元对立之外。一旦不相信“苹果落地”导致“苹果摔碎”,我就会认为“苹果落地”不会导致“苹果摔碎”。

    不是这样的,无法确定才是答案。

    尽管是虚假,但画面元素究竟如何呈现,我却无从得知。

    甚至,这种想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我将目光聚焦在未来。想象着未来会如何呈现,想象着下次“苹果落地”究竟会不会导致“苹果摔碎”。

    该死!

    此刻就是全部啊,这种想法很困难吗?此刻就是全知,我知道的就是全部,这种想法很难接受吗?

    所有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都在这里。过去的在这里,未来的也在这里,此刻就是永恒。我还需要更多吗?为什么还在不停找寻更多?

    并且,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又要如何去寻找更多?袁长文这个角色根本就不是我,听不懂吗?

    并不存在一个东西叫做袁长文这个角色,而是无数东西构成了袁长文这个角色,脑子里的扭曲就是关键元素。所以,当我用“袁长文这个角色”来指代的时候,就已经忽略了关键元素。

    那么,究竟还有什么东西在我脑子里嚣张?

    金钱还在影响我,似乎只要能够拥有足够多,自己就会放下斩杀。

    恐惧是我的向导,爽点也是我的向导。

    袁长文感觉浑身无力,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吗?之前那么多章的斩杀,只是在闹着玩吗?

    真是好笑,凭借这些理论,自己也许可以滔滔不绝,也许可以成为某个理论派的开创人,也许可以在某个地方激辩所有人。毕竟,一旦移除时间,对方的任何理论都会成为扯淡。

    但是,自己就是没有斩杀,就是没有跳崖。

    理论了解有什么用?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丰富的学识?获取更多的掌声?

    鬼扯。

    如果这些不是我的现实,那么就是扯淡,跟市面上所有的扯淡都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为了丰富人生,都是为了丰满角色,所以哪种方法哪种理论并不重要。

    只要能够让角色丰满,让角色更加深入的沉睡,能够安抚那颗躁动的心,就是好理论。为了平静而平静,甚至将平静设定为好人,暴躁设定为坏人。

    于是,自然会保留好人,丢掉坏人。对吧,集中各种善良美德,仿佛这就是圣人,这就是最终的目标。

    狗屎。

    究竟为什么如此想要成功?究竟为什么如此想要获得赞扬和关注?究竟为什么想要获取肯定?

    这些力量驱动着我去权衡,去选择,去追求。就是不让我有时间去思考,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鬼。

    成功真实吗?赞扬和关注其对象究竟是谁?袁长文这个角色?跟我有什么关系?

    虚假,都是虚假。那些类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叫嚣,究竟是谁放在我脑子里的?所谓的愤怒,所谓的不甘,所谓的理想,统统都是由时代造就的。

    或者说,自己的想法都是建立在画面元素之上。那么,当我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就已经被“天”统治。那些思想都是由“天”赐予的,还谈什么“不由天”?

    这种“不由天”的想法就是时代造就的,我在反抗什么?

    想想都觉得恐怖,明明无法确定时间,却被时间拖着走。那些画面元素,我根本无法确定真实性,却毫不怀疑将其当作真实。然后,就开始越走越远,为了角色而做出各种努力。

    袁长文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任由自己继续坠落。何时是尽头,何时才能结束,自己真的可以斩杀完成吗?

    我还在思索着老师给予的地图,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老师,却依旧在老师的影响中。我崇拜着老师,相信老师的话语。但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存在,又要如何继续相信呢?

    对于大事,似乎由于导致的原因太多,所以任何总结都是片面的,也就根本不值得相信。但那些小事呢?苹果落地摔碎呢?我会因为不知道而随意将苹果扔在地上吗?

    角色总是想找到一种方法,找到一个规定。发生恐惧的时候我应该怎样?选择的时候应该怎样?这种确定的感觉让人安心,仿佛自己不是在无尽的漆黑海洋中飘荡,而是稳步走在康庄大道之上。

    关键在于,角色怎么做关我屁事!

    我为什么要去思考角色应该怎样生活?

    斩杀才是全部,剩下的不需要考虑,至少不是现在考虑。也许斩杀完成之后,自然就会知道。

    角色该怎么做,都无所谓。我无法确定“苹果落地”是否会导致“苹果摔碎”,就是这样。剩下的,角色应该怎样做,角色是否还会相信,我都不想知道。

    是不是可以假装继续相信画面元素?假装相信那些扭曲?假装相信那些因果关系?

    也许吧,但那是斩杀完成之后的事情。现在的假装,只是拖延,只是角色不愿意被斩杀的伎俩。

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步367

    斩杀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什么特殊。

    那股一往无前的疯狂,其实在任何扭曲之中都可以找到。比如疯狂的为了金钱,不顾一切为了某件事情之类的。

    这些事情跟斩杀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角色扮演的内容,都只是虚假的言行。

    就像舞台剧上一个角色正在毁掉自己以及整个场景,但是在角色毁掉这一切之前,依然只是舞台上的角色,依然只是某种虚假的表演罢了。

    角色永远都会相信什么,当角色不顾一切为了金钱的时候,就是相信脑子里的关于金钱的扭曲。当角色不顾一切为了梦想的时候,就是相信脑子里关于人生梦想的一切扭曲。

    当角色斩杀的时候,就是相信自己根本不能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依旧也是某种相信,依旧也是脑子里得出的结论。

    靠着一往无前,疯子一般的情绪,打碎阻碍在自己面前的东西。

    为了金钱的角色,也许在打碎势力,或者一些社会上的阻碍。

    为了梦想的角色,也许在打碎那些闲言碎语,也许在打碎父母的叮嘱。

    而斩杀中的角色,就是在打碎恐惧,打碎自己,打碎脑子里的扭曲。

    根本没有任何区别,也不值得宣扬,更没有什么神秘特殊的玩意。至于斩杀之后是否触碰真实,我不知道,所以我也没办法说斩杀的结果会不一样。

    也许,关于恐惧还可多谈一些。但是,没有必要,因为面对真实,这一切皆是虚假。不管角色是仁慈还是邪恶,是富贵还有贫穷,都是虚假。

    在虚假之中,会有很多评判,比如人生境界的高低,灵魂境界的高低。但依旧是虚假,就像小孩子玩具玩得再好,也只是玩具而已。

    斩杀,一把火烧掉玩具和自己。要么有玩具,要么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两种区分。至于玩具的花哨和秀美,根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袁长文有些迟疑,自己真的可以完成吗?或者说,自己真的可以不顾一切斩杀吗?还是说,自己这辈子都只是在假装斩杀?

    一旦想这,袁长文就有些许担忧,因为这样的话还不如回到帝国,总比浪费时间好。

    这么多章,自己一直在假装愤怒,试图将自己沉浸在愤怒之中,然后欺骗自己说,自己就是在斩杀没有浪费时间。可是,浪费时间这种担忧,本身就应该被斩杀。

    我不想再去回忆老师讲了什么,也不想再去思考什么因果关系,斩杀就是斩杀。也许,自己根本来不及斩杀,就已经死亡。

    那股难受是表明自己在前进吗?我不知道。

    反正就是这样,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罢了。可惜,谁又可以站在那份觉察的位置呢?

    也许,这一切都是老师的恶作剧,根本没有什么触碰真实。对吧,我完全没法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此刻觉察到老师说过某些话语。但这些话语的真实性如何,具体含义是否正确,我根本不知道。

    就像自己一直相信的科学,现在却显得弱小无比,完全没法对我产生影响。那种重复实验得出相同结论就代表真实的想法,只是荒谬。

    抛开情绪,诚实的回答,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下次苹果是否会落地。那种预测成功就是真实的理论,也只是荒谬。

    角色的演出,永远都是出于剧本之中。不管是为了金钱疯狂,还是为了斩杀疯狂,都是虚假的玩意。因为此刻我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就是如此呈现的,根本不讲道理。

    而又有什么东西可以站在那份觉察的位置?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处于此刻?

    当我觉察到的时候,就已经是画面元素,已经是意识到的内容,就已经不属于此刻了。此刻画面元素如此呈现,那么这一切就是我的全部,包括我对星球另一半的猜测,包括我对看不见的人正在存活之类的猜测。

    此刻我斩杀完成了吗?画面元素告诉我,这一切并没有完成。

    那么我的剧本是继续斩杀吗?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剧本是“袁长文这个角色正在思考是否继续斩杀”。

    我怎么可能知道未来的剧本?当我还没有觉察到的东西,画面元素还没有呈现的时候,任何所谓的知道都只是一种猜测。

    甚至,我对我未来的猜测,这也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我怎么可能不活在当下?

    袁长文发现,自己没有很愤怒,想要毁灭一切的那股愤怒。只是有点难受,低沉,如同在沼泽中下陷一般。

    我总是认为自己就是这份思维以及记忆,似乎就算换了个身体,只要思维和记忆没变,似乎也是可以接受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

    一想到自己没法拥有此时的思维,那股潜藏的令人不安就会渐渐袭来。这就是让我牢牢抓住角色的力量,也是维持整个梦境的关键点。

    我应该追随那份恐惧,而不是立刻撇过头不去看那深渊。

    不再拥有这份思维,不再拥有这个躯体,不再有人知晓我,不再有人记得我,我也没法思考,没法继续想着事情,更没法继续使用这份思维。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一切都将消失,丁点多无法保留。

    所有的人和事,都将会化作泡影。不管是寻常的珠子椅子,还是自己珍惜的感情或者权势,都将变得虚无缥缈。

    什么这辈子我奋斗过,什么一生我不后悔,统统都没有。没有一个灵魂站在那里,说什么我不后悔之类的。就是这样消失了,什么都不会剩下。如同电视关机一样,什么都没有了。

    局限根本就不存在。

    袁长文试图让自己回到那份恐惧之中,但貌似做不到。曾经一想到自己不再是自己,就会泛起一阵恐慌,如同凝视深渊的恐慌。

    但现在,当自己主动寻找主动想要跳入深渊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已经躲了起来。

    来吧,大步前进吧。没有东西可以阻碍我,更没有什么玩意可以审判我。袁长文这个角色不是我,那么就不要在我脑子里嚣张。

    我要从袁长文这个角色体内出来,撕开一个口子出来。对于这个不是我的玩意,我必须跟其保持一定的距离。

    看看谁先死。

第九百六十八章 第一步368

    没有别人,我始终认为有别人的存在。

    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画面元素,那些崇拜究竟是什么?我为了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去努力获取认可?

    别人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我却假设别人具有跟我一样的思维,同样会接受因果关系的影响。然后去猜测怎样才能获取他人的认可,怎样才能做到“我认为”别人会赞扬的状态。

    袁长文突然发现,似乎跟别人交流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谁在说话,莫名其妙的就如此呈现。

    真的没有人吗?

    “无法确定有人”跟“确定没有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也许有别人,对吧,就算是无限扭曲自身从而形成局限,也有可能形成一个空间然后形成无数人在其中行走。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最终是没有人,因为局限是不存在的。那么,没有别人是否也是一种猜测呢?

    袁长文想了想,是的。这确实是一种猜测,我无法确定是否有人。关键在于,我已经将别人存在当作真实。

    所以,才需要斩杀。

    就算真的有别人,我也无法看见。这些画面元素,只是我意识到的内容,并不代表别人的真实模样。

    看看吧,我究竟知道什么!

    没有因果关系,无非就是脑子里的扭曲。画面元素就是如此呈现,我根本无法左右任何事情。

    局限不存在,不真实就是不真实,我没有任何必要去探讨一个虚假的玩意究竟是怎么回事。无限扭曲自身形成了局限,那么这些局限究竟是三维的还是二维的,究竟只有我一个人的画面元素不停误导,还是真的有无数人在共同玩人生online……

    这些,都不是我关心的。

    无论怎样的肯定句,都是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都是一厢情愿的。但是,我现在朝着反方向理解,只是为了斩杀脑子里的扭曲。

    或者说,让自己看到另一种可能性,让自己明白自己脑子里的肯定句只是一坨狗屎。

    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我都不能选择。

    牢牢抓住“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同样也是一种角色属性。也许斩杀完成之后,可以这样做。不过那时,应该非常清楚明了自己只是在给角色添加属性,并且可以随时丢弃这些玩意。

    随时可以洗点重来。

    袁长文突然想到一个很好的比喻,关于恐惧和恐惧的内容。就像boss的招式就是恐惧锁链,拉扯我不让我往天上飞。如果我只跟锁链较劲,那么完全无法摆脱锁链,因为boss放招的速度比我砍的速度快。

    我应该直接斩杀boss,不去理会那些恐惧锁链。当boss倒下的时候,恐惧锁链自然也就会消失。而恐惧锁链的作用,不仅仅是防止我往上飞,还能阻止我斩杀boss。

    到最后,却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笑话。没有boss没有我,这一切如同梦境一般,消失便消失。boss不是坏人,而是无限,也就是自己造成的。

    除了无限,还能有什么存在呢?

    我在腐烂,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在腐烂。犹如凋零的花朵,一瓣一瓣坠落,将袁长文这个角色撕裂揉烂。

    脑子里的扭曲让人恶心,但更让我难受的,是自己根本没法摆脱这种恶心。因果关系不断影响着我,还有顺流逆流,角色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偷换概念。

    我的对手是虚假,这一点真是关键,否则跟恐惧对抗,跟恐惧的内容对抗,只能徒劳无伤。不过,这样的话反而可以增加谈资,让自己丰富理论,成为别人眼中的高境界存在。

    没法看见别人,我看见的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超出画面元素之外的存在,也许依旧存在也许并不存在,但我没法确定。

    既然无法确定,那么就应该是无法确定的态度,而不是站在某一方使劲加强角色的自我定义。画面元素只是画面元素,没有关联,这很难理解吗?

    所有的关联都只是脑子里的扭曲,从最开始关联自己是画面元素中的躯体,到关联各种画面元素之间的因果,再关联我没有觉察到的时候那些画面元素依旧存在,接着继续关联各种事物发展的规律……越走越远。

    普遍认为,这种关联是好事。关联的越多表示学识越多,也就越容易受人尊敬。

    我就是被脑子里的扭曲所控制,明明自己跟袁长文这个角色之间毫无关系,却始终相信自己是这个角色。

    我不知道是否画面元素的呈现具有因果关系……真是搞笑了,假设画面元素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时间也是线性流逝的,那么由于我并非全知,所以脑子里总结的规律总结的因果关系,其实就是扯淡。

    而在不知道画面元素的呈现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前提下,在不确认时间是否存在的前提下,去努力总结规律去相信脑子里的扭曲,这难道不是鬼扯么。

    我总是想要找到一种解释,去合理安排这一切的发生。比如时间不存在,那么这种时间线性流逝的幻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是,我不知道。可是,我并不满足于我不知道,也许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但对于真实来说,强行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只是一种猜测罢了。

    不管这些虚假的如何呈现的,虚假就是虚假,不真实就是不真实。也许,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想法只是荒谬的扯淡。但是,斩杀本来就是疯狂,本身就不合情理。

    作梦的意义就在于做梦本身,就在于沉睡。对于陷入梦境的来说,沉睡才是合理的,而醒来只是摧毁了这一切。

    不过,你不应该操纵我,谁可以掌控我?谁敢掌控我?没错,我现在只是舞台的角色,就连这份思维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不过,等我将舞台砸烂将角色撕碎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东西呈现。

    剩下的,只有真实,只有那份觉察本身而已。

    我不再关注意识到内容,意识本身才是重点。

    就是这样,虚假的直接扔掉,也许会难受也许会痛苦,但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斩杀是一件充满幸福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在阻碍斩杀,因为无限是故意扭曲成局限的。

    袁长文感觉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东西,也许是忽略了什么关键点。

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一步369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怎样,大声叫喊“醒来”?

    这个世界不真实,不管是三维还是二维,不管是怎样的丰富多彩,不真实就是不真实。

    让我腐烂吧,没有什么好活着的,也没有什么好留念的。关键在于,袁长文这个角色根本不是我,并没有一个我在其中。所有的,都只是一种精确的误导,如同魔术手法。

    诚然,将这一切认为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的确容易让人感到平静。

    我想要成就人生巅峰,这没问题,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有什么问题呢?

    这是一种阻碍,因为我没法做到时时处于看戏人模式,会情不自禁将自己当作袁长文这个角色,当作真实。

    也许,斩杀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傻事情。但现在,我却根本不想停下来。可惜的是,那些在我脑子里嚣张的玩意,统统躲了起来。

    没有因果,没有关联,事事如是,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所有的想法都只是扭曲而已,更别说建立在扭曲之上的探讨。

    恐惧将我拉扯,但对手并非恐惧,斩杀虚假才有可能摆脱恐惧。而在斩杀虚假却不理会恐惧的时候,那恐惧的强横也许会让我根本无法动弹。

    脑子里想着这些都是恐惧是编造的故事,一边又想着这一切完全有可能发生,然后脑子就不受控制胡乱飞舞。想要在恐惧的时候进行斩杀,除了疯狂似乎也就只有强大的静心能力吧。

    那种强大的静心不仅要无视恐惧,还要无视开心,才能有所前进。也许吧,我根本就不应该思考这些问题,难道自己还要回到帝国进行教学吗?

    似乎自己总是差了点什么,就像蹦极一样,什么都了解完整,但就是不愿放手跳下去。为什么不跳呢?自己究竟多么重要,舍不得跳吗?还是说自己有什么未完成的事业,需要拯救宇宙?

    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就是全部,我知道的就是全知,哪怕脑子里充满对未来的想象和担忧,也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我没有必要去纠结自己应该平静还是应该仁慈,自己是否不应该抱怨之类的。究竟有什么是真的,才是斩杀的关键所在。

    这个世界不真实,所有的想法不真实,那些珍惜的东西也不真实,醒来啊!袁长文,为什么还要沉睡?

    为什么还要将这一切当作真实?明明就是意识到有个宇宙,为什么始终要认为外面真的有个宇宙?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有什么不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只有我一个人,有什么不是我的画面元素,这些全部都是我自己意识到的内容。

    并且,我根本不知道这些画面元素是如何呈现的。真是不明白,这种状态是如何存活下来的,什么都不知道,又为什么要活着呐?

    袁长文觉得自己真是见鬼了,明明“我不知道”四个字带来的是轻松和平静,怎么突然变成慌张和不安了呢?

    我要跳出袁长文这个角色,我要冲出来。或者说,要将构成角色的元素全部斩杀,清理掉阻挡真实的虚假。那些本意是美好的扭曲,那些无限自身扭曲的力量,统统都必须消散掉。

    人生很美好,世界很美妙,但是与我无关。

    没有什么是可以留下的,所谓的珍贵的记忆,在无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无限就是无限,不会存在其他任何一样不是无限的玩意。

    这些东西,说消失就会消失,没有什么后人来纪念,也不会在什么东西上保留下来。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虚假玩意,又有什么值得保留的呢?

    角色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很重要,自己很重要,自己的看法很重要,自己的地位很重要,自己的举止很重要,自己的一切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件关于自己的事情,都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思维就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为了让角色生存下来而设定的本能。

    在这个扭曲的局限中,时间是存在的吗?就像桌子椅子那样,尽管不真实,但已经显现出来。

    时间已经显现了吗?

    如果承认时间已经显现,那么就相当于承认这个虚假的世界拥有一定的规律。就像游戏一样,尽管是虚假,但依旧服从一套规则。农民才能建房子,战士就没有建筑能力。

    尽管不真实,但这个局限的世界已经演化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不对。

    这是在干什么鬼?!

    袁长文看着脑子里的这些思考,实在是感到好笑,这是在妥协吗?这是在就我知道的东西必须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吗?这是想让一切符合我的认知吗?非要说的通吗?

    哪怕在承认虚假之后,也要认为这一切已经显现?角色究竟已经无赖到哪种地步,才会不断的想要进行总结,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妥协,安抚,我这辈子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明明想要爆炸,却不断安抚自己,为什么要安抚?就因为内心爆炸被认定为疯子?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脑子里的东西就是扭曲,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个。

    角色就是不真实,我根本不知道袁长文这个角色是怎样形成的,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甚至,有没有这个世界都是不确定的。

    无限如何扭曲成局限,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斩杀,这才是关键。其他任何言行思维,都是在拖延。我不要被分散注意力,那些虚假的东西就应该被抛弃。尽管拥有无穷的情绪力量,也许是后悔,也许是恐慌,但当我斩杀boss之后,这些都会消散。

    在此之前,想要拉扯我想要控制我,尽管来吧。我不会关注这些玩意,我的对手只有虚假。

    想要获取拉屎之后的畅快感,那就需要拉屎,而不是一直安抚自己。

    我能控制什么呐,画面元素呈现什么内容我怎么能控制。恐惧出现,我能控制吗?发生什么事情,我能控制吗?试图理解,仅仅是一种徒劳,一种妥协罢了。

    斩断那些船锚,那些“我认为”的玩意,才是前进。船本来就应该航行,而不是被船锚牢牢停留在岸边。

    继续吧,更远。

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步370

    袁长文感觉自己正在腐烂,那种吞噬感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一旦自己停止转移注意力,很快这股吞噬感就会卷土重来。

    并且,自己很是希望处于这种感觉。

    很诡异,希望处于吞噬的感觉之中。就像突然想跑步然后累瘫在那里,很是享受这种累瘫,却依旧无法改变累瘫的感受。

    而一个从来跑步从未累瘫并且将这种状态视为错误的人,又怎么可能相信有人会享受这种累瘫?在他眼里,也许这只是一种安慰的说辞。

    音乐,似乎并不能带来任何情感,那些充满扭曲的人们,似乎正在散发着恶臭。按理来说,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也只能这样呈现,自己竟然会嫌弃?

    也许吧,我不想纠缠角色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就算是佛陀也不会随时把玩一坨屎。所以,任何圈定角色范畴的玩意,都是扭曲。

    那些善良,那些道德模范,用这些来评判是否真实,简直就是荒谬到极致。

    没有对错,而我却还在相信对错。脑子里的扭曲始终想要站在正确的一方,总是不断扭曲着这个世界。

    我在相信斩杀是正确的,不斩杀是错误的。我在相信评判世界是错误的,不评判才是正确的。事实上,这些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而已,哪有什么对错?

    角色总会站在某一方,就算超脱二元对立,但角色本身就是扭曲,只要说话就会站在某一方。也许只有角色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站在任何一方,只是单纯顺着流动做出某些言行。

    这个时候是善良,下个时刻是邪恶,再下个时刻又是不道德的,这些统统都是顺流做出的决定。我不能要求流动必须是直线,或者必须在此处转弯,那只是脑子里的扭曲罢了。

    水会要求地形吗?水会排斥流入肮脏的地方吗?水会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喷泉,而不是下水道的恶臭吗?

    甚至,就算是脑子里的扭曲,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也仅仅是只能这样发生罢了。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这摆明了就是恐惧。似乎将这一切变成了交易,并且害怕损失,首先提出对方“先不离”。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句话会如此受到欢迎,仿佛将自己置于弱势群体等待对方的选择。又感觉像在表现自己的正直,自己的信守承诺,只不过是对方先离开罢了。

    狗屎。

    但是,当有人宣扬这些话语的时候,有错吗?需要纠正吗?

    没有错,对吧,这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而已。但是,我可以不喜欢,可以感觉厌恶,就像没人会喜欢住在狗屎堆里一样。

    就是这样的设定而已,游戏里的反派都会删除,整个游戏都是好人好事,甚至到最后连好人好事都没法做。因为没有任何坏事的发生,连坏天气都没有,请问谁会玩这样的游戏?

    而当自己选择跌宕起伏的游戏时,又会因为太真实而瑟瑟发抖。

    这是什么鬼?

    也许,就是想体验瑟瑟发抖。

    对错,似乎仅仅是角色的个人喜好。还有什么讨论的意义吗?我喜欢吃苦瓜,我不喜欢吃苦瓜,谁会争论这些玩意?

    角色似乎很难理解,怎么可能没有对错呐。就算自己已经在很多章之前开始斩杀,但现在依旧会被对错影响,仿佛这是角色的本能一样。

    但是,并没有角色,也并没有什么本能。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认为画面元素之间具有关联,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相信而已。

    就算是真实,就算是斩杀,也并非什么正确的事情。大家都是主动要求沉睡主动要求做梦,那么从梦中醒来算什么正确?

    而梦中发生的事情,是只能这样发生,又有什么是错误的呢?

    都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只能如此呈现,只能这样发生。我始终纠缠于时间的问题,就是想要从中认可过去和未来。这种主动关联让我苦不堪言,非要认为有未来有过去,而不是仅仅承认画面元素所呈现的状态。

    角色想要找到一个方法来规定此刻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原动力就是为了让未来更好,害怕自己选择错误。

    没有错误,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都没有错。至于如何选择,怎样选择都可以。尽管我不知道自己会怎样选择,但我知道发生了选择就是注定的,就已经成为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这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是在生活的浪潮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而是将选择交出去,随波逐流罢了。这样好不好?会不会成功?之类的问题,我没有。

    有人想要成功,有人不想要,有人在上演通过努力取得人生成就,而我只是在上演疯子斩杀自己摧毁舞台罢了。

    既然没有对错,自己又为何要斩杀呢?曾经认为的所有都没错,曾经自己的言行也没错,如今却将这些全部斩杀。

    袁长文有些哭笑,虚假就是虚假,对错也无法改变虚假。不真实的就是不真实,自己如同疯子一样不讲道理。

    斩杀,毁灭,痛苦,吞噬,腐烂,会有人主动选择这条路吗?也许有吧,毕竟之前有些时候,那种轻松感完全胜过一切。仿佛那才是人生应有的模样,仿佛那才是世界这个游乐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只是自己主动抛弃了那份轻松感,还有之前感觉世界开始顺应自己,也是被自己主动丢弃。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回来,虚假就是虚假,就应该丢弃。

    疯子就应该疯狂,我还有什么舍不得呢?整个人生都不存在,自己究竟在担心什么?看看,这种担心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这就是那股莫名的力量,努力想让我沉睡。

    袁长文对自己的挣扎感到厌倦,尽管放手很恐怖,但不愿挣扎的力量似乎更加强大。原来,懒惰才是好样的?

    这个世界不真实,就是这样,有什么好否定的呢?没有一个我,袁长文这个角色无关紧要,这又有什么好否定的呢?

    不断的,持续的,不停的抓住船锚,让生命之船无法。我不需要什么更好,只是想要毁灭这一切。

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步371

    袁长文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还要怎样。但是,没有完成就是没有完成,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只要诚实,就不可能假装自己没看见。

    听起来也是荒谬,谁会做这些事情?自己的事业呢?家族呢?那些感情呢?什么时候,可以如此轻易将家人泡在一边,然后满脑子都是斩杀?

    那些担心,那些担忧,真的好像真实,自己快要被自己吓死了。这种感觉就像遇见鬼的时候,不去在意那种恐惧,然后拼命继续做作业一样。

    谁能做到?除了疯子,除了疯狂般的毁灭,谁又会不去在意?

    我就是这么被欺骗,尽管这是必要的,尽管这只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梦境。但不真实就是不真实,没有任何资格来掌控我。

    既然是梦,那就醒来。我才不管有没有意义,我才不管后果是什么,讲道理?谁来给我讲道理?疯子又怎么会讲道理?

    我不愿意再去维持某个角色属性,有什么比斩杀更重要?儿子这个角色属性,老公这个角色属性,家族创始人这个角色属性,统统消散吧。

    没有必要去维持任何一个角色属性,那些让我不断注入能量的角色属性,统统都应该被斩杀。也许,这样做会令很多人伤心,也许这样会导致世俗上的各种失败。

    虚假就是虚假,也只有利用虚假的后果来恐吓我。没错,这就是那股莫名力量常用的手段,恐惧。

    袁长文这个角色都不存在,受伤又如何?失败又如何?那种听到失败就浑身颤抖的紧张感,又是谁放在我体内的?

    就让我看看,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鬼。

    既然是误导,那么就会很轻易排除误导。在怎么精妙的幻觉,只要知道这是幻觉,那么自然就可以解开幻觉。或者说,自然就可以不再认同幻觉。

    真实永远不会停止存在,我可以假装不知道真实,我可以非常确定自己被欺骗到“自己根本不认为自己被欺骗”的地步。但是,真实依旧在那里。

    就算是这个扭曲的二元对立世界,就算是虚假的呈现,但也需要那份觉察来进行维持。无限可以扭曲自身成为局限,但那只是扭曲,不是改变。

    自己一定可以醒来。

    没有意义就没有意义吧,自己被“意义”这个玩意牵着走了这么多年,还要被玩弄多久才会满足?是啊,不管演出什么角色,结束的时候总会有收获。

    对于无限来说,根本不存在其他任何玩意,那么不管是善良还是邪恶,不管是巅峰还是平凡,对于无限来说都是非同一般的体验。

    可惜,我就是叫嚣着“不演了”的角色。那些意义非常好,非常合理,但我就是不演了。袁长文这个角色不是我,那就不要当作是我到处晃荡。

    我肯定可以从袁长文这个角色体内冲出来,撕裂角色,然后获得自由。

    这一切即将呈现,因为就算不呈现,我也会继续斩杀。赌上我的性命,赌上这一切,要么角色死亡要么我死亡。

    咦,袁长文突然觉得这句话似乎有点不对劲,我怎么会死呢?那份觉察永远不会消失,真实永远不会停止存在。而角色,也许会死也许不会。

    自己真的可以赌上这一切吗?

    想想家人,也许会因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每天以泪洗面。想想朋友同事,也许谈到自己的时候只有一声叹息。那些曾经崇拜我的人,也许只会将我当作反面教材。我曾经的荣誉,将会变得一败涂地。

    不过,那又如何?

    并非我怎么知道老妈会哭,而是就算老妈哭,那又如何?

    就算角色变成垃圾,那又如何?

    赌上这一切,只为斩杀。

    我不知道上演这样疯狂的角色,究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也不知道画面元素将会如何呈现。但是,思考将来这种玩意,本身就是承认角色的存在。

    此刻,就是此刻,仅此而已。画面元素不需要关联,也不需要理解。难道画面元素想呈现什么,还有可能无法呈现?难道所谓的科学规律,真的可以制约画面元素的呈现?

    而我,又拿什么去控制呢?除了认命,自己还能做什么呢?甚至,就算做了什么,这种行为也仅仅是画面元素的呈现。所以,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许,这只是此刻的豪言壮语,说不定下一刻自己就会躲在恐惧的怀抱里,然后哭着说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道。

    袁长文并不担心这样的事情,因为恐惧那个妖娆女子本来就很厉害,自己吃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果轻易能够斩杀,那么只能说明自己太愚蠢,才会这么多章的努力都不见成效。

    还是有效果,只是自己无法确定。毕竟,自己只是走在路上的人,究竟距离终点还有多远,必须要自己完成之后才能明白。尽管老师有地图,但我怎么知道地图是正确的呢?

    如果我并不知道,却保持着“老师是正确的”这种想法,那本身就成为前进的阻碍。不知道就应该有不知道的态度,袁长文发现很多章之前的了悟,到现在还可以继续使用。

    难道说,斩杀仅仅是不断深入了解“那份觉察就是一切”?

    我再也无法将这个世界当作真实,也许,这只会造成个人生活的阻碍。不过,斩杀了“我知道”之后,就是这样。至于今后会怎样,我还没有时间去考虑。

    连斩杀都没有完成,就开始思考斩杀之后的事情,那么跟想象人生巅峰有什么区别呢?

    脑子里的扭曲不断拉扯我,不是我要选择走到人生巅峰,而是人生巅峰四个字如同牧羊犬一样,紧紧在我后面追赶。我tm是被迫的呀!

    不是说人生巅峰不好,而是整个运作方式出了问题。当然,这种问题只因为斩杀而成为问题。如果没有斩杀,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反而是努力拼搏的正面代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建设和帝国梦的主要动力。

    自己被强迫,却反而叫嚣着一些热血励志的话语,仿佛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时代扭曲造成的。我看不到有什么比这更疯狂,难以相信对角色如此热爱。

    不过,曾经的自己就是这样,只不过现在自己培养了那种对角色的恶心,诚实的闻见脑子里扭曲散发的恶臭。

    而不是,永不停歇的否定和遮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15/ 第一时间欣赏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 作者:小生慕容所写的《上帝使用手册》为转载作品,上帝使用手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上帝使用手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上帝使用手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上帝使用手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上帝使用手册介绍:
想要完美体验不同的人生,那么就必须是不同的“人”。
记忆,只是一种阻碍……上帝使用手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上帝使用手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