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文阅读

作者:长青树长青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46章 我都高兴死了

    姜月和薛琰边等薛四虎从镇上回来,边帮家里将又做出来的米线给晒上,身高不够,就垫凳子,站在凳子上,往竹竿上晒。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样子,薛四虎和薛五虎才从镇上回来。

    薛五虎一到家门口,都不等薛一虎开院子门,就大声问:“月宝、小琰,你们的吃食琢磨的怎么样啊,我和四哥今天还在镇上争了,说你们肯定能琢磨出来呢。不过那镇上是太热闹了,尤其是来我们家吃米线的,之前光听你们说,我都没看见,今天看见了,我都高兴死了,四哥说明天我要是想去,还让我去。”

    薛一虎一打开院子门,薛五虎就跟猴子一样,从牛车上拎了两个空箩筐蹿了进来,这两个箩筐,一个是装配菜的,一个是装干米线的,今天都卖完了,依旧是凉拌米线卖的最好。

    薛一虎一边出来,帮着薛四虎从牛车上将其他东西卸下来,搬进家里,一边笑道:“月宝和小琰还真琢磨出来个不一样的吃食,折腾了大半日呢,可把娘她们心疼坏了。”

    “真的啊?!”这话是已经蹿进院子的薛五虎叫出来的。

    “可不是真的吗,你大哥又不会撒谎。”刘桂霞一边还在锅台边漏丝,一边心情特别好的笑道。

    “那做出来的东西呢,快让我看看,快让我看看。”薛五虎急的不行,满院子乱找,就是没看到东西在哪。

    “五哥,在这呢。”薛琰又是无奈,又是笑着,将一边盆上的筛子拿走了,就露出里面一盘叠在一块的凉皮了。

    “这啥啊?”薛五虎直盯着,“怎么好多层啊,这是饼吗?感觉也不是啊,要是一层一层卖也太薄了,就这么多卖,又太厚了。若是看单层的话,好像还挺透明的……”

    薛四虎也走过来看了,也开始思考这该怎么卖。

    余红燕走过来笑道:“月宝说这个可以一张一张的切成宽条卖,一张再配些黄瓜,再加调味料,拌拌估计就有一碗了。反正很劲道爽滑的,刚出锅的时候,我们都尝了一下,口味跟米线又完全不一样,明明是面粉做的,却又跟面条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个像皮一样,是凉拌着吃的,月宝都想好名字了,说叫凉皮,你们说贴切吧?”

    薛四虎的眼睛这才亮了。

    薛五虎高兴的不行,不停道:“那赶紧拌啊,我尝尝味。”

    “就等你们回来拌了,调料配菜月宝和小琰都准备好了。”刘桂霞笑道。

    薛四虎笑道:“还是先别急吧,等我将牛车卸下来,还得将牛送到牛棚里,还要喂草料、给水喝呢。”

    “让你大哥去吧,今天浸的早稻米你大哥都磨完了。”刘桂霞笑道。

    薛一虎憨憨笑道:“是啊,我去吧,这个我也用不着学,你看着月宝拌,学会了,以后也好在镇上拌着卖。”

    “那也成。”薛四虎笑道。

    于是薛一虎就去忙这些事去了。

    姜月这才让薛琰拿几张凉皮切成宽条,薛四虎忙洗了手,换他来切。他手上做这些的功夫,还是比薛琰强不少的。

第347章 我现在就想知道

    切好,都放在一个挺大的碗里。

    这碗就比海碗大多了。

    姜月依次往这碗里加黄瓜丝、面筋、蒜水、花生碎、芝麻碎、醋、辣椒油等物,都是适量加,毕竟就只切了几张凉皮。

    然后,姜月拿起筷子开始搅拌,搅拌好,才说:“这就行了,你们尝尝吧。”

    薛五虎立刻拿了一双筷子,尝了一大口:“啊,真好吃。”好吃到话都说不清了,只顾着吃了。

    薛四虎就吃的慢多了,是好吃,但他注意到的却是:“有点辣。”

    “怕辣的,到时候少加点辣就行了。”姜月说道。说着,也给了薛琰一双干净的筷子。又将刘桂霞她们都叫过来尝尝。

    薛琰尝了,是比没加配菜和调味料的时候好吃很多。

    刘桂霞她们也都直说:“这个也是真好吃。”

    好吃归好吃,但因为跟凉拌米线、凉拌面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也就说不上来哪个最好吃。

    “这下好了,我们家那摊位就算天更热了,也有两样东西可以卖了。”薛四虎说道。“不过,这是什么?”

    只见薛四虎夹起了一小块面筋。

    李荷花笑道:“是洗面团的时候洗出来的,月宝给它取名叫面筋,我们也觉得很贴切。”

    “是贴切。”薛四虎笑道。“不过面团为什么要洗?”

    “这凉皮就是用面团洗出来最后的白浆做出来的啊。”余红燕说道,都用不着姜月解释。

    刘桂霞就更干脆了:“等我们将这些米线做完就做给你看,其实也不难的,我和你大嫂二嫂都没帮忙,光是做米线的时候瞧了瞧,都会了。”

    姜月觉得她们是真会了。刘桂霞、李荷花、余红燕在这些方面,是挺擅长的。

    “还是让月宝现在就教我吧,我现在就想知道。”薛四虎笑道。

    “那也行啊。”刘桂霞笑道。“不过,先让月宝给你们爷爷也拌一碗吧,少加点辣。”

    姜月便开始拌了。

    薛五虎举手道:“我给爷爷送去!”

    等姜月专门给薛老汉拌了一碗凉皮,薛五虎就立刻给送去了,然后姜月才教薛四虎做凉皮,先让薛四虎和面,再洗面。

    因为这是教薛四虎,不是要做去镇上卖的,不用做很多,便只让薛四虎和了一斤面粉的面团。

    薛琰则继续帮着晒米线。

    等薛一虎回来,刘桂霞就招呼:“一虎,你快尝尝月宝拌的凉皮,在那呢。”

    方才他们尝的那一大碗,还有,就是给薛一虎留的。

    “欸。”薛一虎这才忙也拿了双筷子尝了尝,也觉得好吃。

    还有凉皮、黄瓜丝没有拌完,等薛大富他们回来,再拌,让薛大富、薛二虎、薛三虎也尝一尝。

    等薛四虎将面洗好,过了好一会儿薛大富、薛二虎、薛三虎才收工回来。

    拌凉皮很简单,现在都用不着姜月了,刘桂霞刀工利落的将剩下的凉皮都切成宽条,再加黄瓜丝、蒜水、芝麻碎、花生碎等物,全拌匀了,才让薛大富三人好好尝一尝。

    薛大富和薛二虎都觉得很好吃,薛三虎高冷一点,就点了个头,应该也是好吃的意思。

第348章 当天做,当天卖?

    “这要是多一点就好了,”薛大富笑道,“感觉还没吃够呢。”

    刘桂霞笑道:“是月宝和小琰第一次弄,怕捣鼓不出来,就没用很多面粉,现在有经验了,以后会多做点的,到时候肯定都能吃够。现在没吃够的,都吃饭吧,饭都做好了。”

    晚饭是做好了,还用水煮了玉米,一人一根玉米。

    姜月啃着,觉得虽然是黄玉米,但因为是今年刚出的,口味还可以。但等这玉米再老一点,口味就不行了。

    晚上戌时二刻的时候,薛四虎洗面洗出来的面水也沉淀好了,分层了,也都不用姜月教了,刘桂霞和李荷花都上手了,将面水上面的水给倒掉,只留下底部的白浆,这白浆她们也过滤了一下,让更细腻。

    是真的很简单,薛四虎就算没上手也能看明白。

    又是用那个大圆盘。

    那是他们家里最大的盘子了。

    用这个大圆盘蒸出来的一张凉皮,切成宽条,再配些菜调味,是真能整出刚好一碗凉皮来。

    一斤面粉大概最后能做出这样大的凉皮七张或者八张。

    加上又要用到黄瓜丝、芝麻碎、花生碎、辣椒油、醋等物,以及在这上面所耗费的时间,薛四虎算了一下成本,最后定为六文钱一碗。

    也是一碗能净挣三文钱的样子。

    见薛四虎算好了,姜月才建议:“到时候用盘子装吧,别用碗,盘子比碗好带,还送上桌好看。”

    薛四虎笑道:“又不像热汤的米线那样很多汤,是可以用盘子装,那就用盘子装吧。正好盘子也可以装凉拌米线。对了,我打算从明天开始就不卖热米线了,今天热米线都没怎么卖出去,炒米线都只卖了一两碗,来的人,都是点的凉拌米线,等以后不热了,再也卖热米线,到时候估计凉拌米线就没多少人吃了。”

    “不卖热的也好,这大热天的。”薛二虎说道。“不卖热的能少带很多东西,而且凉拌的也简单。”

    薛四虎笑道:“那明天我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就买些面粉回来做凉皮,家里还剩的那点面粉哪够啊。不过这个应该也能跟米线那样晒干多保存几天吧?不是这样的话,热天一天就能馊了。”

    凉皮是可以晒干,但那口感就根本比不上新鲜的了,她还是比较喜欢吃这样现做新鲜的凉皮。

    但姜月现在又不好说这个话,免得家里人看出不对劲,只能说道:“可以明天试着晒干看看,看看口感怎么样,要是口感不好,还是尽量卖新鲜的吧。”

    考虑到口感不好,那就难卖出去,薛四虎便说道:“若是那样的话,就只能当天做当天卖了。”

    刘桂霞笑道:“那明天就试着晒晒看好了,现在天天太阳都大,这个一张又那么薄,估计一上午就能晒好了,实在口感不好,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当天做当天卖了。好在这凉皮比米线简单多了,我们可以晚上和面洗面,到时候第二天估计就沉淀好了,一早就能蒸凉皮了,真蒸起来快,多用几层笼屉,一下能蒸好几张,没一会就能蒸好,那总共蒸个几十张估计也费不了多长时间,正好吃过早饭便带去镇上。”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哈~

第349章 水力石磨?

    薛四虎笑道:“几十张是够了,几十张那可就是几十碗,本来我们家最高一天也就卖出去一百六十碗米线,这又不是只卖凉皮,还要卖米线呢。”

    顿了顿,薛四虎又笑道:“也是我那摊位小,加上我那摊位都没一棵树在旁边,也不招风,一热起来,是真不凉快,就算搭个遮阳棚也没什么大用,那能卖出去一百六十碗还是前几天的事,这两天,能每天卖出去一百碗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宁愿在稍微凉快一点的地方吃东西,像是同一条街的有个面摊,那个位置就特别好,一棵特别大的树,阴凉全落在了那个摊位上,之前还人不是很多,但这两天,人多了不少,等更热了,去那摊位的人应该更多,来我们家摊位的人会更少。到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几十碗都要谢天谢地了。”

    姜月想制冰,一是想家里能大热天凉快一些,二也是想他们家的摊位生意能别因为大热天生意那么差。

    这要是弄出冰来了,到时候他们家的摊位上还可以卖冰,这里夏天最缺的就是冰了,只要卖的不是特别贵,就算他们摊位热,但也会有很多人来买冰。

    连带米线、凉皮也会卖的更好的。

    而硝石制冰的事,就等薛琰找个更适合的机会说了。

    “等我们家摊位挣到足够的钱了,”薛四虎又道,“我一定要在镇上买个铺子专门卖米线,至少热天的时候会比摆摊支个棚凉快很多,生意不至于会差那么多。”

    次日,按昨晚说好的,将昨晚做好的凉皮给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看看口感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就几张凉皮,凉皮又薄,等薛四虎下午从镇上回来,这几张凉皮已经晒的特别干了,可以跟米线那样泡软,再煮一下了。

    等煮好捞出来放凉,又拌了同样的配菜调料,但口味的确大打折扣,于是,薛四虎便放弃了将凉皮晒干的想法。

    当晚,刘桂霞她们就和了面,洗了面,等到第二天一早,她们起来做早饭的同时,也顺便将凉皮给蒸好了,一点也不麻烦。

    蒸出了五十多张凉皮,但只让薛四虎带了三十张去镇上卖,十张另外放,也是要带去镇上的,但却是给沈钰轩家的。

    剩下的十几张,让薛大富他们吃个够的同时,又给薛老汉送去一碗,还也给薛大荣和薛大贵家送了,也是送直接拌好的。

    薛四虎又让姜月和薛琰跟着他去镇上,觉得姜月和薛琰在,他们摊位的生意会好一点。

    也是姜月和薛琰实在是长得好,又这么小,不少人来吃米线,看到这样的两孩子,都不由地心情会变好。

    但薛琰今天跟去镇上之前,叮嘱了一下他爹薛大富:“爹,作坊靠东边那间房间地板中间留的那个洞你和二哥三哥再注意下,尺寸不能错了,那个洞我是留着有用的,我想安个石磨在那,大哥这天天磨大米粉太辛苦了,让牛进来,也转不开,而且牛又要常跟去镇上,还是也利用水势,弄个水力石磨的好,正好我让大哥做的那些转轮也够。”

    到那时候,这作坊就不仅仅是用谷砻来脱谷,将稻谷脱成大米了,而且还可以用石磨来磨各种粉,功能更齐全。

第350章 常客

    等他四哥将生意做大了,估计这作坊还会加大,连米线、凉皮都可能会直接在这个作坊里做。

    来到镇上后,姜月和薛琰跟之前一样,先跟着薛四虎去沈氏医馆后院拿东西,并将给沈钰轩家的凉皮给了沈老大夫。

    然后,才来到摊位摆摊。

    油布遮阳棚又支了起来。

    当有人来吃米线的时候,薛四虎就开始介绍凉皮了,大意就是说这算是一种面食,也是用面粉琢磨出来的,但很劲道爽滑,有的人感兴趣,就不吃米线了,改要一碗凉皮尝尝。

    薛四虎忙给拌了,很快的。

    吃凉皮的人只吃了一口,就夸好吃,跟凉拌米线不一个味,还夸薛四虎他们真会琢磨东西。

    天挺热的,虽然还没热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但薛四虎怕他家两宝贝孩子年纪小,受不了,便趁着空档,去了前面那个卖凉茶的摊位,打算买两碗凉茶回来给他们家两宝贝孩子喝。

    所以,就是姜月和薛琰看着摊位了。

    摊位上,四张桌子前,都坐了人,没坐满,但不是吃凉拌米线的,就是吃凉皮。

    看到一位大叔大步走过来,明显是以前也来薛记米线吃过的,姜月便问道:“大叔,现在天气热,只卖凉拌米线和凉皮。”

    “凉皮?凉皮是什么?”大叔一脸听都没听过的表情。

    “就是这个。”姜月将面前的一盘凉皮往前面稍微推了推。这盘凉皮是一开始就拌好的,当样品的。

    毕竟是今天第一次卖凉皮,大家都不知道,得弄个样品,以后大家知道了,就不用放样品了。

    大叔:“这什么做的啊,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姜月便简单的说了一下。

    大叔才道:“行,那今天就给来碗凉皮吧,不过这一碗我不一定吃的饱,要是好吃的话,我就再点一碗,先给我拌一碗吧,是六文钱一碗吧?”

    “对。”

    “那拌吧。可你们哥哥呢?”大叔张望了一下,“这大热天的,我可不想等啊,早吃完早走。”

    “我们四哥去买凉茶去了,我们也能拌。”姜月说道。

    薛琰默默的拿了一张凉皮,开始切成宽条,然后,都放在拌凉皮的大碗里。

    姜月这才往大碗里不急不缓的加黄瓜丝、面筋、花生碎、芝麻碎、蒜水、醋等,然后,拿筷子搅拌。

    两孩子配合十分默契。

    那大叔看着稀奇:“我见过很多孩子,你们是最讨喜的。”

    薛琰和姜月都礼貌的道谢:“谢谢大叔。”

    “看看,还特别的礼貌。”那大叔稀罕极了。他当初就是因为这两孩子在岔口喊,才过来看看的。

    然后,就成为这个摊位的常客了。

    而说完,那大叔就去坐着等了。

    只用拌一下,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没一会,姜月就拌好了,然后,将拌好的凉皮从大碗里倒出来,倒在盘子上,随即,两只小手捧着盘子,去送给那位大叔。

    那位大叔接了,一放在桌上,就从桌上竹筒里拿了双筷子,随即,哗啦就吸溜了一大口,然后就是一句赞:“不错不错,真的够爽口,欸,那就再帮我拌一碗吧,我饭量大,真吃不饱。”

第351章 终于有人提到冰了?

    “好。”姜月应了。

    薛琰就又切了一张凉皮放大碗里。

    姜月又给拌了。

    这次,是薛琰给送过去的,薛琰比姜月高,很容易就放到了那位大叔面前的桌上,给那位大叔。

    “小琰,月宝,我回来了。快,快,喝了,解解暑。”薛四虎拿着两碗凉茶就跑回来了,一碗塞给姜月,一碗塞给薛琰。

    “太多了,喝不了那么多。”姜月说道。

    薛琰也喝不了那么多。

    于是,薛四虎就又拿了个碗,姜月就往薛四虎碗里倒了半碗,薛琰也往薛四虎碗里倒了半碗。

    然后姜月和薛琰才喝。

    薛四虎就霸气多了,仰头一口气就给干了。

    正好又有人来摊位吃米线了,薛四虎忙在一边水盆里又洗了下手,才去给弄凉拌米线。

    眼快午时快过去了,凉皮倒是都卖出去了,但米线今天却只卖出去四十多碗,加上凉皮的碗数,那也才七十多碗,比昨天少近三十碗呢。

    也怪今天比昨天还热一点。

    摊位上还有两个人在吃凉拌米线,这两个人是一块来的,边吃,还边跟姜月他们说话。

    只见其中一个人笑道:“你们这位置不好,也太热了,等过两天,更热了,估计我也不敢来吃了,都没吃呢,就能出一身汗。”

    薛四虎笑道:“没事没事,等天凉了,大哥再来这吃也一样。”

    “行的,”那人也是个爽快人,“你们家今天又出了个凉皮,都是镇上别家没有的,有时候是还真怪想吃的。”

    另一个笑道:“是啊,可能是我喜欢吃,我就觉得比面好吃,可你们说凉皮也是面粉做的,还真看不出来。你们这摊位要是能稍微凉快点就好了,那再热,不说天天来,我肯定能时常来。其实别的摊位也热,只是稍微比你这好一些。”

    那人又道:“这里那么热,要是更热的时候,都没人过来吃,我看你们到时候还是等天凉了再来摆摊吧,免得中暑了,尤其是小兄弟你还带着你弟弟和妹妹呢,你弟弟和妹妹又这么小,孩子最不经热了,可别热出毛病来了。”

    “大哥你说得对。”薛四虎笑道。

    那人却叹起气来:“我要不是得干活养家,这热天,我都不想干活了,我都要中暑了。”

    “我也是啊。”另一个人说道,“我上午都几乎给自己灌一桶凉水了,就是那凉水在这夏天,都没那么凉快了,不过有些井水倒是冰凉冰凉的,那喝下去,那叫一个爽。”

    “说到冰凉,”那人停下了筷子,“我要是有很多钱就好了,我听说富贵人家暑天都会吃冰的,你想想啊,是冰啊,哪怕是随便一口,肯定都透心凉啊。”

    终于有人提到冰了。

    姜月看了薛琰一眼,明显是想说,这是个好机会,等这两个人走了,就跟四哥说硝石制冰的事。

    薛琰回看她一眼,并几不可见的点了个头。

    “可不是!”另一个人立刻附和。“不过你是不是听说错了,我怎么听说富贵人家都不一定有冰吃,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热天不缺冰吃,因为人家有冰窖,冬天会开采冰,给存在冰窖里,然后夏天吃。我反正是没听说我们这有哪富贵人家有冰吃的。”

第352章 你这梦想可以

    “你都没出过镇上,你当然不知道了,特别有钱的那种富户,你觉得他们会缺冰吃吗?他们肯定也会弄冰窖,冬天采冰夏天吃啊。”那人说道。“不过我们这镇上的确好像没人夏天能吃上冰的,可能我们这个镇太小了吧,就算在我们镇上再有钱,这去县里或者更大的地方一比,就完全不够看的了。”

    薛四虎开玩笑道:“等我挣大钱了,我也挖个冰窖,冬天采冰放进去,夏天再打开吃。”

    那两人都哈哈笑道:“小兄弟你这梦想可以。”

    直到这两人吃完米线走了,薛四虎要收工了,薛琰才压着声音与薛四虎说道:“四哥,我曾经在一本杂记上看过,那书上有隐隐提过硝石一笔,说无意将硝石掉进了一碗水中,那碗水就变得有些凉了,我觉得硝石可能会吸热,让水变凉,这要是用的量够多,是不是很有可能让水结冰——”

    “小琰!”薛四虎立刻捂住他宝贝弟弟的嘴,忙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也没听到他这宝贝弟弟的话,他才拉着他宝贝弟弟和宝贝妹妹去他们摊位后面的墙角,离与他相邻的摊位的人更远一些。

    见他们四哥这么大反应,就跟被吓一跳一样,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成了。

    “小琰,你说的那个……”一来到墙角,薛四虎又忍不住看了下四周,见离的真够远了,才特别小声、按捺不住兴奋的问,“对,就是那个硝石,真有可能让水结冰吗?”

    薛琰也小声:“若那书上说的确有其事,那很可能。”

    “好。好。”薛四虎摩拳擦掌,虽然声音小的可怜,但却更兴奋了。“回头我们就去买硝石,不过这玩意哪卖啊?贵不贵啊?”

    薛琰:“硝石的药用价值很高,一般医馆就有的卖,但挺贵的,物以稀为贵,这么贵,肯定量很少,那我们能买到的量应该也不多,我们若是想买多一点,估计得找钰轩他爹帮帮忙,他是大夫,还是名医,应该能帮弄到更多的硝石。还有一点,四哥。”

    “什么?”薛四虎立刻问道。

    “硝石虽然可以当药用,但因为有毒,就算用来治病,也只能用很小很小的量,这若是真能制冰,我们不能直接将硝石放在制冰的水中,若是放了,那冰就不能吃了。”

    “这要是真能制冰,那到时候怎么制能吃的冰呢?”

    “可以用一个大盆里面装了水,再一个小盆里装了水放在大盆里,硝石就放大盆里的水中,不仅大盆里的水结冰,小盆里的水也跟着结冰了,吃小盆里的冰就是了。”

    “好办法啊!行,要硝石真能制冰,就这么办!”薛四虎非常痛快。

    薛琰又看姜月一眼,才道:“这个硝石应该可以重复用,钰轩有本医书上就有说硝石的,上面写了,怎么将含硝的土块里面的硝给分离出来,就是将含硝的土块放在水桶内,加水浸泡,然后过滤,然后将过滤出来的水经过熬煮或者晒干,就能得到硝石,这若是能制冰,到时候硝石就在那冰里了,将冰煮化或者晒干,应该也能再得到硝石。”

    其实后面这句话是有些不对的,昨天他家月宝都跟他说了,说硝石可以利用降温结晶法和蒸发结晶法来实现重复利用。

第353章 给你们弄弄看

    而蒸发结晶法,自然就是硝石溶于水后,经过熬煮或者晒干,而得到硝石的方法。

    降温结晶法,他家月宝也说了,说硝石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水的温度降低,溶解度越小,最后溶解度小到析出晶体,也就是析出硝石。

    都结冰了,那温度肯定是很低的了,那就算加进去溶于水的硝石不会全部析出,也会大部分析出在冰表面,到时候直接在那大盆的冰的表面将硝石晶体刮下来再利用就行了。

    至于冰里还存的小部分硝石,可以等冰化了,或熬煮或晒干,再得到这部分硝石。

    但为了防止他们四哥听不懂,也为了防止他们四哥发现不对劲,他才这么说的,只要四哥知道硝石能重复利用就行了,至于别的,到时候结冰的时候有硝石晶体析出,四哥自然会知道的。

    等那会,四哥也顶多是认为他的猜测有些地方错了,而他之前都没碰过硝石,有猜测错的地方才合理。

    这要是全猜对,一点不差,凭四哥的精明,肯定会发现不对劲。

    “能重复用啊?!”薛四虎的两只手更是搓了搓,眼睛也更亮了,觉得都是商机。“那更好了!那我们家只用买一次硝石就行了!快快快,我们快将摊收了,去钰轩他家医馆。”

    将摊位收了,又是能放沈氏医馆后院的东西,又都给放沈氏医馆后院了,随即,才来前面找沈老大夫。

    沈老大夫听说他们要硝石,便摸着胡须笑道:“我这医馆里还有一斤硝石,你们要的话,可以都拿去。”

    薛四虎都不用问薛琰,都知道这一斤肯定不够,但具体多少斤,薛四虎也估计不出来,就看向薛琰。

    薛琰不着痕迹的看了眼姜月。

    想硝石能制成冰,得需要大量的硝石,少量或者不足量的硝石,根本没法让水结冰,这也是为什么硝石发现了那么久,也没人发现硝石能制冰的原因。

    姜月小手挠了挠头,不着痕迹的比了个二。

    薛琰会意,才跟沈老大夫拱手道:“一斤不够,估计得要两百斤。”

    沈老大夫被吓着了,胡子都不捋了,沉默了好半晌,才问道:“你们要这么多硝石做什么?”

    他当大夫那么多年,加起来医馆总共进的硝石也才四斤,现在还有一斤呢。

    而且这硝石是有毒的。

    薛琰见没有外人,也深知沈老大夫的为人,便没有瞒着:“制冰。”又将自己在一本杂记上看过的事说了。

    沈老大夫这才又拈胡须了,笑道:“那是可能制出冰来。那行吧,我给你们弄弄看,尽可能给你们弄两百斤吧。”

    他以前是没弄过,都是按进药材的时候随便进的,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些人脉的,弄到两百斤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薛四虎忙道谢:“沈老大夫,真是不知道怎么谢您才好。”

    “谢什么,又不是外人。”沈老大夫笑道。“不过,先说好啊,回头制出冰来了,可别忘我这个老头子和我们家钰轩,我和我家钰轩也都还没大夏天吃过冰呢。”

第354章 明明都知道,还总是问

    “一定一定。”薛四虎立刻笑道。

    “那敢情好。”说着,沈老大夫沉吟起来,“我这给你们弄硝石,一日两日肯定是不行的,最快可能也要四五日。”

    薛四虎笑道:“我们现在身上没那么多钱,明天钱再给您,行吗?”

    硝石很贵,得二两银子一斤,二百斤的话,那就是四百两银子。

    也是薛四虎胆子大,听见薛琰那么说,就敢那么干,一点不怕赔了本。

    也是因为有米线和凉皮这个生意在,不怕在制冰上面赔本,大不了以后靠卖米线和凉皮慢慢赚回来。

    可一旦制出冰来,那四百两银子,可是很快就能赚回来,同时还能挣很多。

    说不定他家的铺子今年就能买了。

    姜月倒是没觉得四百两多。毕竟,这里还没怎么发现硝石矿,也就没有大量开采硝石,硝石量少,才会价格高。

    等大量开采硝石的时候,硝石的价格肯定会降下来不少的。

    像是她原来的世界的古代发明的火药,主要配方就是硝石。

    而这个世界还没有火药,说不定哪天也会被人发现。

    “这有什么行不行的?”沈老大夫笑道,“钱的事我不急,我这开了那么多年医馆呢,还是有些钱的,先给你们垫上,你们什么时候有了,再给我就是了。”

    薛四虎笑道:“正好我们家还是有四百两的。”上次他们家月宝和小琰卖羊肚菌得来的银子还没用完。

    沈老大夫笑道:“那成吧,那明天你带给我。”

    “好。”薛四虎应了,又道了谢。

    “你们真是太客气了。行了,没事的话快回去吧,回去你们还能干点活呢,你们家现在那么忙。”

    “欸,那我们回去了。”薛四虎应了。

    薛琰拱手,又板板正正极其有礼的对沈老大夫施了一礼。

    沈老大夫回礼。

    姜月也说了声:“伯伯,那我们走了。”

    “好好好。”沈老大夫一边笑,一边抚着胡须。

    回到家,姜月、薛琰、薛四虎还没进院子,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刘桂霞她们的笑声,直到进了院子,薛四虎才笑问:“娘,你们刚笑什么呢?”

    回答的是余红燕。

    只见余红燕笑道:“是我,是我刚和娘大嫂说我今天去看看我们家菜园的时候,碰到了村里人,村里人问我们家那亩蛇莓怎么果子是青的,还没红,而且不圆,可我哪知道啊,本来就是野地里挖的,你们说村里人傻不傻,都不止一个人问我了。”

    薛四虎笑道:“是挺傻的,明明都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还总是问。”

    姜月,默。

    薛琰,也默。

    那是草莓,刚结出来的果子是青的,后来就会慢慢红了。红了就成熟了,可以摘了。

    都是草莓了,果子的形状自然也不会跟蛇莓那样圆溜溜的。

    “对了,”余红燕又笑道,“我们家从青树家买下来的那一亩荒地啊,上面种的那小半亩不知道什么的野东西,现在也都结果了,果子可大了,比蛇莓大多了,不过现在还是青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姜月心说:那是番茄,得红了才能吃。

第355章 你们是家里脑子最好的三个

    但姜月还没说话,刘桂霞就笑道:“再让它长长吧,那小半亩我去看过了,感觉那果子还能长大不少呢,现在是青的,但说不定跟桃子一样,一开始是青的,以后会变红呢?反正不管能不能变红,都再长长,以后给鸡先啄着吃看看,要是鸡没事,应该没毒,我们再自己吃。这野东西,我们可千万不能直接就吃。”

    “可不是,”余红燕立刻附和。“之前不就有人乱吃不知道什么的野东西被毒死了吗。”

    薛四虎也不急着去将他们家牛送牛棚里,而是将院子门从里面关的死死的,随即才催着薛琰和姜月进做饭的棚子底下,刘桂霞、李荷花、余红燕都在这棚子底下。

    “大哥,你先别磨了,你也过来听听,我有点事要跟你们说。”薛四虎说道。“对了,五虎呢,怎么没在家帮你们做米线?”

    “米线还有存货呢,现在不用他帮忙我们也忙得过来,就让他也去帮着造作坊去了。”刘桂霞笑道。随即,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什么事啊?”看她四儿子似乎怕人听到的样子。

    见薛一虎也过来了,薛四虎便更小声的将硝石可能制出冰来的事说了。

    “真的呀!”刘桂霞他们眼睛都亮了,声音明明小的跟气音一样,可却也掩藏不住其中的兴奋。

    “真的,小琰过目不忘,他既然在一本书上看过,那书上肯定是有的。就是嘿嘿……”薛四虎难得也嘿嘿笑起来。

    “你这孩子,有话就说啊!”刘桂霞都急上了,急的想知道就是什么。

    “就是买硝石需要四百两,我都已经跟沈老大夫说好了,明天就将钱给他。”薛四虎一口气说完这个,就将他家两宝贝孩子往刘桂霞他们面前推了推,声音特别大的补了句:“小琰和月宝也是支持的!”

    姜月:“…………”

    薛琰:“…………”

    他们算是知道了,刚他们四哥怎么进棚子的时候,还连带带他们一块进来。这也就算了,还手搭他们肩上,敢情是这样。

    不由地,姜月和薛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四哥明显是怕被骂。

    于是,下一刻,姜月和薛琰便都开了口:“嗯,我们是支持的,这很可能是一个更挣钱的生意。”

    原本,一听要四百两,刘桂霞他们的心都狠狠咯噔了一下。

    这哪是本钱只要几两的小生意了,这完全是大生意啊!

    可他们哪有这个胆子做这种生意啊。

    刘桂霞就想说薛四虎两句了,这还没挣几两银子呢,就不停往外花钱,还是这么多钱,真当钱是从大水里捞来的啊。

    可现在薛琰和姜月也支持……刘桂霞沉默了一下,才道:“你们是家里脑子最好的三个,你们都一样的意思,那我没意见。”

    薛一虎、李荷花、余红燕也都说:“我们也没意见。”

    姜月和薛琰都蓦地有些感动。

    就连薛四虎也是。

    薛四虎原本还以为就算他推出姜月和薛琰,也还是会被说的,只不过会被说的少一点,却没想到,他娘会突然来这一句。

第356章 消耗的厉害

    薛四虎还没来由有些鼻酸,却朝刘桂霞他们笑道:“娘、大哥、大嫂、二嫂,不管这冰到底能不能制成,我都会让家里越来越有钱的。”

    “要是这样,当然好,”刘桂霞他们笑道,“但要是不这样,也没事,我们家的日子已经很好过了,不是还有米线、凉皮的生意么,作坊也要造好了,就算拿出这四百两现银,其实我们家还有一百多两呢,怎么日子也差不了。”

    等薛大富、薛二虎、薛三虎、薛五虎收工从山上回来,听说这个事,也都跟刘桂霞他们一个态度。

    不过有点让姜月意外的是,四个人一块回来,却是基本上不怎么说话的薛三虎第一个发表意见。

    “就让四虎他们做吧。”薛三虎寡淡的说完这句,便拿下悬挂在棚柱上的斧子,开始帮家里劈柴了。

    因为最近做米线,家里柴消耗的厉害。

    第二天,薛四虎就从刘桂霞那拿了四百两银子给沈老大夫了。

    这要不是信得过的人,薛四虎也不会给钱给的这么快,毕竟,都还没看到硝石呢。

    而他家小琰信得过沈老大夫,将硝石可能能制出冰的事都跟沈老大夫说了,而他信他家小琰,那他自然也就信沈老大夫。

    何况,平时沈老大夫没少帮他们家,他不想给钱还给的拖拖拉拉的。

    钱给了,沈老大夫昨天也都答应帮着弄硝石了,现在就只剩下等沈老大帮着弄来两百斤硝石就行了。

    等的期间,薛四虎照常到镇上卖凉皮和米线,卖出去的碗数是越来越少了,一天能卖出去五十碗都顶天了。

    那家里做米线也自然比以前每天做的少不少。

    薛一虎自然也就又有不少空了。

    但薛一虎也是闲不下来的,听说到时候制冰要用到木盆,这要真制的出来,那肯定需要不少木盆,那家里的木盆哪里够,正好薛琰给他画的册子上就有木盆是怎么做起来的,结构都画的很详细,他直接对着做就行了,打算大木盆和小木盆都做几个。

    因为薛琰给他画的册子还没画完,还会给他画很多东西,他看完后,就又将册子跟什么宝贝一样又送回薛琰书桌上去了,然后,他才开始准备做木盆的东西。

    这天,因一早天气就特别热,怕薛琰和姜月两孩子受不了,薛四虎就没有带薛琰和姜月一块去镇上。

    姜月走到薛一虎做东西的棚子底下,薛一虎还在做木盆,不过薛一虎已经做好一个木盆了,但却是个小木盆。

    薛一虎这个大哥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小木盆也做的特别的结实和光滑。

    姜月想着这都要制冰了,怎么能不制冰棒呢,而做冰棒需要模具,这里模具还真不好做,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可以用那种不粗不细的竹筒,十个差不多粗细的竹筒绑在一块,成为一扎,到时候制冰的时候,就不放小盆了,而是将这一扎竹筒放进去,每个竹筒里得倒个八分满的做冰棒的液体,再每个竹筒里插一冰棒棍儿,这一结冰了,竹筒里的液体冰棒就会成为固体冰棒了。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哦~

第357章 那不会化的更快吗?

    这一扎竹筒就相当于做冰棒的模具。

    而做好了固体冰棒,就是脱模了,也就是将冰棒从竹筒里拿出来,这个也简单,直接将竹筒放在水底下冲,很快就能脱模了,再握住冰棒棍就能将竹筒里面的冰棒拿出来了。

    当然,也有别的方法,但只要这一种就够了。

    思及此,姜月才走到薛琰旁边,小声道:“你拿一下砍柴刀。”

    现在砍柴刀就在他们大哥旁边,家里人都觉得她小,不会让她碰这些东西,只有他拿最合适了。

    “要砍刀做什么?”薛琰望着她。

    “去砍竹子,到时候做冰棒。”

    “冰棒?”

    “嗯,就是将水、糖、果汁等混合搅拌,再冰冻成的东西。看你要什么口味的,就做什么口味的。像是盐水冰棒,就不用加什么果汁。这里没有合适的模具,我就想用竹筒,到时候将混合的东西倒入竹筒中,当小盆一样放大盆里,里面就会被冻起来。冻起来的东西从竹筒里倒出来,就跟一根圆棒一样,也像圆棍,所以也可以叫冰棍。也可以做成别的形状的,不一定非要棒状棍状,但那得费心去折腾那种形状的模具,还是直接去砍竹子,弄一些不怎么粗,但也不怎么细的竹筒来合适。”

    “不融化的话,能将它从竹筒里倒出来?”

    “能,就竹筒表面冲一下水,很快就能倒出来了。一般也不是倒,还会在冰棒冻成之前往里面插一个露在外面的比冰棒要细不少的棍儿,到时候在竹筒表面冲了水后,拿着那根细棍儿,便能将冰棒很容易从里面拿出来了,我们只是拿那根细棍儿,手碰不到冰棒,也干净,也方便边走边吃。”

    薛琰知道这冰棒到底是个什么样了,但他还是沉默了一下,才又道:“还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大块冰就那么放着,想完全融化,需要的时间会长很多,做的特别大一块的话,估计能带到镇上不会全化,但一根冰棒,你还没拿到镇上,估计就化完了。”

    “你就那么放着,当然会化。”姜月说道。“但你要是用棉被包着,就不会化了,就算化,也化的特别慢。”

    薛琰虽然从来不怀疑她的话的真实性,但还是挺惊讶的:“用棉被捂?那不会化的更快吗?”

    他还没听说用棉被捂冰的,自然也没见过。

    但盖棉被人会很暖和,这要是盖在冰上,冰是应该化的……更快的吧?

    姜月知道古代各方面都很落后,有这个方面的局限性,那他不知道这个原理也正常,便道:“棉被自己并不会产生热量,但它能阻止外界热量传导进来,也能阻止里面的冰散出的冷气散发出去,让里面的冰能长时间处在一个低温的状态,不会化。不说保持几天不化,但保持几个时辰不化还是能保证的。棉被盖在身上暖和,那是因为人体产热等于散热,无时无刻都在,但棉被阻止了这些热散发出去,才会觉得暖和。”

    真是长见识了。

    这下,薛琰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第358章 砍竹子

    以前,他就知道她是另一个人存在于这个小小的身体里,但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又发生了那么多事,他现在用脚趾头想,都能肯定,她应该来自于另一个世界,一个比他这个世界先进很多的世界。

    因为这个原理他根本不知道,但她却知道的很清楚。

    还似乎对她而言,是个很浅显的知识。

    “到时候我会装作我是为了好玩,将冰放进了棉被里,”姜月又小声道,“四哥他们要是看到放进棉被里的冰会化的慢很多,甚至短时间几乎都不会化,就算不明白到底什么原理,也知道棉被有这个效果。”

    “嗯。”终于,他又出声了。

    姜月又道:“好在这硝石制冰是你提出来的,那到时候我将冰藏在棉被里,弄出棉被能让冰难融化这个事,也没人会觉得不对劲。”

    “嗯。”

    “去拿砍柴刀吧。”她轻声。

    “……好。”然后,薛琰便去了。一过去,他还没弯腰拿起那把砍柴刀,他大哥薛一虎就注意到他了。

    “小琰,你拿砍柴刀做什么?”

    “去砍几根竹子,有用。”薛琰说道。

    “那你去吧。”薛一虎因为忙着做木盆,也没多问,知道是去砍竹子就行了,但还是忍不住叮嘱了句:“注意些刀,别砍到自己了,你砍不了就回来叫我去砍,我都在家的。”

    “好。”薛琰应了,然后,才牵着姜月出了门。

    槐树村附近是有片竹林的,但却是在村的另一边,其实也是在官道的另一边,这个官道,也就是十里八村口中的大路了。

    若大路这边是槐树村的话,那另一边,就有片竹林。

    路过大伯家的时候,他们爷爷薛老汉正在门前树荫底下乘凉,姜月和薛琰走过去,跟他们爷爷说了一会话,才继续去竹林。

    来到村口,便能看见那竹林了。

    横穿过官道,再跨过一条小沟,然后就是竹林了。

    “再去里面一点吧。”姜月说道。

    薛琰懂,她是要亲自砍,这要是在竹林边上,肯定会被人看见的。于是他点了个头,和她一块往里走。

    直到走到很里面,人在外面根本看不到他们,才不往里走了。

    不用姜月开口,薛琰主动将砍柴刀给她了。

    姜月看了他一眼。

    他立刻看别处。

    姜月也不管他了,径直选了一根她觉得合适做冰棒的竹子,然后,她弯腰,一只手抓着这根竹子,一只手扬起砍柴刀就下去。

    只砍了三下,然后抬脚去压,这根竹子就从被砍处断了。

    这根竹子大概只有四五节竹筒能适合做冰棒,还得再砍。

    十个竹筒绑成一扎的话,她是想做四扎的,那就是总共得需要四十节这样粗细的、适合做冰棒的竹筒,大概也就是需要十根这样的竹子。

    于是,姜月又砍了这样的竹子九根。

    然后她才开始用砍柴刀剃竹子的枝叶,只要中间的主干,竹子两端不适合用来做冰棒的竹节,自然是要砍掉的。

    薛琰就在旁边看着,不时搭把手,将砍倒的另一根竹子给拉过来,给她剔枝叶。

第359章 多跑一趟

    她力气比他大,干这些肯定比他快很多。

    “这个得拉回去,让大哥拿他那锯木头的锯来锯一下,锯成一截一截的,这要是直接砍,不仅可能让竹筒裂开,还切口不平整。”姜月一边利落的剔竹子的枝叶,一边说道。

    “嗯。”又瞄了地上被砍倒的竹子一眼,薛琰才又道:“你说的那个插在冰棒中间的细棍儿是拿什么做?竹子还是树?”

    “都行。既然来了,等下就砍一些大的粗的竹子回去吧,让大哥做细棍儿。一根粗竹子能做很多细棍儿。若是用树木做的话,那就不好做成细棍儿了,而是得做成木片,两头弧形的那种木片,比用竹子做麻烦。”

    “那就也用竹子吧。”

    “嗯。”

    等剔好枝叶、砍掉不需要的竹节,姜月才去砍了一根特别粗也特别高的竹子,她也将枝叶给去掉了,随即,丢在地上。

    薛琰这才将砍柴刀接了过来,去旁边割了些深草,然后将深草扭成绳,将做冰棒的竹子五根五根分成两捆给捆好,

    那根特别粗特别长的竹子就不用捆了。

    好在做冰棒的竹子每根只剩下四五节了,这一捆就算有五根,薛琰还是能拿得动的,一边手上拿一捆,两只手勉强能拿得起两捆。

    但这大竹子又不好让姜月给拉回家,毕竟,姜月才那么丁点大,这拉这么粗又这么长的一根竹子回去,别人看见了,大家还不得各个都瞪大了眼……

    “这样吧,我们先将做冰棒的竹子给拿回去,等下我再来拖这长竹子。”薛琰说道。只要能不泄露她的不对劲,多跑一趟就多跑一趟吧。

    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姜月点了个头:“嗯。”

    “这个你拿着。”薛琰又将砍柴刀给了她。

    姜月便接了过来。

    薛琰这才拎起两捆做冰棒的竹子回去。

    因为是勉强拎的动的,他走的并不快。

    加上姜月不时在旁边帮他提一把,他其实也没那么勉强。

    来到家门口,也没喊家里人开院子门让他们进去,他们将这两捆竹子和砍柴刀放他们家院子门口后,便又回了竹林,去拉那一根大竹子。

    这根大竹子的重量比那两捆做冰棒的竹子加起来还重很多,薛琰是真吃力。

    姜月倒是想帮忙,但奈何不时碰到村里人,她只能跟在薛琰旁边,看着薛琰费力的拖着这根竹子慢慢回家。

    还走一回,歇一会,不然根本拖不动。

    好不容易拖到家门口,薛琰气都还没喘匀,李荷花就听到动静,从里面将院子门开开了。

    “我就说是小琰和月宝回来了吧,欸……小琰你这是……?”

    不等薛琰回答,李荷花就又注意到了门口的竹子,尤其是那一根大的,她立刻就急了:“这么大的,你们拖回来的啊?你们干嘛自己拖啊,家里这么多大人呢,拖出事来来怎么办啊。”

    听到李荷花这话,薛一虎、刘桂霞、余红燕也忙从院子里出来了,一见门口的那根大竹子,也是被吓一跳。

    对大人而言,这自然不费力,但他们家两宝贝孩子才多大啊,还不得拖的累死。

第360章 又不是做不到

    “娘,我没事。”薛琰气喘匀了,才道。

    “下次别这样了,这幸好你没让月宝跟着你一块拖,月宝可比你还小。家里又不是没大人,别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刘桂霞说道。

    “好。”薛琰虽然这么应了,但下次,若再有这种事,他肯定还是会自己一个人给拖回来。

    他又不是做不到。

    就是累点。

    “这竹子做什么的啊?”终于,刘桂霞这才注意到这个,不知道他们家两宝贝孩子砍这些竹子做什么。

    薛琰道:“月宝说,它想用竹筒节冻一些小冰吃,可以拿在手里的,是她自己想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要是真能制出冰来,到时候你们应该就能知道了,也是怕要是真能制出冰,到时候大哥就没空做这些了,就先准备着,也没坏处。”

    “行行行。”刘桂霞她们都没意见。

    而薛一虎已经帮着将两捆竹子拎进去了,那根又长又粗的竹子,也拉进去了,但院子里放不下,只能先冲天靠在院墙边。

    随即姜月、薛琰、刘桂霞她们也都进了院子。

    因刘桂霞她们已经将今日份的米线做好了,现在每天卖出去的米线少,她们做得少,收工也就早,也就没再将院子门关上。

    “月宝,这个竹子你想大哥给你怎么做,大哥这就给你做。”薛一虎先不做什么木盆了,憨笑着问姜月,想先给姜月将这些竹子解决了。

    姜月就解开那两捆各五根,却每根只有四五节的竹子,拿起一根来,跟薛一虎比划道:“从这里锯,再从这里锯,再这里,再这里,锯成一端实心一端有口的竹筒。”

    “竹筒啊,我知道,我看有些人就拿竹筒取水,你等着,我这就给你锯。”说完,薛一虎就拿起一根四五节的竹子放高凳上,一脚踩着,一只手扶着,稳住竹子,另一只手拿起锯木头的锯,就按姜月比划的几个地方,分别开始锯了起来。

    然后,一截又一截竹筒掉了下来。

    很快的。

    等这种竹子全都锯成一截一截的竹筒,薛一虎才问姜月那根大竹子的事。

    姜月就说:“这个是要做细棍儿的,细棍也不能太细,不然拿在手里容易断,也承受不住冻在上面的冰,但也不用太粗,粗了也放不进竹筒里……就这么细吧。”姜月从旁边柴堆里,找了一根细树枝过来。“至于长度,有我们家筷子一半长就行了。”

    “行。”薛一虎应了,然后就开始将这一大根竹子给截断成很多小截,每小截只有家里筷子那么长,然后,他才开始劈,做成一根一根姜月说成的那种细棍儿。

    这个就有点费时间了。

    姜月看了一会,便没看了,开始将截好的竹筒给收起来,等薛一虎将细棍儿也做好了,到时候一块拿去河边洗干净。

    薛琰并不在她旁边,而是在堂屋,看着刘桂霞她们拿出晚稻的种子。

    晚稻该播下种子,育秧了。

    别人家已经在育了,他家里打算明天育。

    为了让晚稻种子到时候更好的发芽,今天晚上会将晚稻种子用冷水浸泡一晚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919/ 第一时间欣赏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作者:长青树长青所写的《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为转载作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介绍:
上辈子,薛琰当了一辈子的权臣,重回七岁时,他不想当了,只想窝在这山沟沟里,跟兄长们一样当着庄稼汉子,平平凡凡种着田,不至于跟上一世一样,他权倾天下,家人却各个不得善终。
不料,他爹突然捡回来一个女宝宝。
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不能让她一个人偷偷出去。
不然,她这次给你捡回来个大将军,下次给你带回来个异姓王,就连当朝太后都给救回来了……
没多久,又给你捎回来个小皇帝……
*
姜月,末世A区最高指挥官,竟然穿到了古代,成了一个三岁半的女娃娃。
(甜宠文、一对一、双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