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TXT下载大明都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都督全文阅读

作者:奔叔     大明都督txt下载     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91章 请求会盟

    早就准备妥当的叶向高,在接到圣旨之后的第一时间坐着轿子进了皇城,来到午门刚刚递上手本,就有小太监急匆匆的接了进去。

    去御书房的路,大家都是走熟悉了的,叶向高一路也不耽搁,很快就到了。

    刚刚进御书房,叶向高第一个感觉,一项赞同节俭的天启冷冷的书房,这时候竟然温暖如春,而且跪倒拜见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地龙的热气,代替皇上扶起自己的小宫女,也竟然穿了一身新鲜的棉衣。

    这都在说明,天启奢侈啦,这个风不可涨啊,于是叶向高准备在说大事之前,先教导教导这个开始堕落了的学生。

    似乎感觉到了叶向高要开始当老师,天启先呵呵笑着解释:“刚刚,国舅带来了朵彦部上缴的征服,随着而来的,还有毛帅赞助皇宫冬季取暖的十万银子,十五万件大小太监宫女的新鲜棉衣,所以,朕就笑纳了,于是,就将宫中地龙都点起来,尤其是那些老太妃们的各个宫中,地龙更热,这样一来,今年的冬天,老太妃们就不再受罪啦。”

    拿出老太妃说事,叶向高张张嘴就不能说什么了,因为那是天启尽孝,大明以孝治天下,这是道德顶峰,动不得。

    但还是小声劝戒了一句:“由俭入奢易,万岁当记在心中啊。”

    天启就借坡下驴:“这不是毛帅的钱吗,要是国库的,朕是绝对不会这样的。”

    然后请叶向高坐了,自己和弟弟再次并肩坐在了书桌后,这样的坐法不由得让叶向高一皱眉,结果敏感的信王就要起身,天启微微一笑:“出外多日,我们兄弟亲近亲近,也不是在正式场合,没关系的。”

    说这话的时候,张继先就过来参拜首辅打岔,这才将这个老头的心思转开。

    “这次请首辅进来,是有大事要说的。”

    叶向高欠身道:“还请陛下明示。”

    天启就得意的道:“刚刚从前线回来的国舅言道,朵彦部背叛大明助纣为虐,甘当建奴马前卒,借道建奴突袭京畿加害信王,当惩戒以为其他诸部效尤,这事情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现在蒙古诸部纷纷上书毛帅,请向朕转达诸部遵守盟约永不背叛,因此以毛帅提议,大家欢天喜地的准备在原先朵彦部旧址会盟,重申臣服大明之心,毛帅请朝廷派出重臣主持。而朵彦一部已经受到了惩罚,林丹汗功绩不小,所以毛文龙请求将朵彦旧部草原,划归林丹汗管辖,恳请朝廷承认,您认为如何?”

    一听这一连串的好消息,叶向高是一面苦笑一面欣慰,而且还为毛文龙处置草原的手段佩服。不由得感慨一下,毛文龙那个武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呢。

    苦笑的是,毛文龙忽悠了天启,这是在让天启和自己的内阁在为毛文龙残暴的灭人一族的事情背书,只要皇帝和自己的内阁接受了毛文龙的什么会盟事,那就等于承认了毛文龙残暴的合法,在法理上,毛文龙就站在了不败之地,即便回朝了,那些反对他的人如何嚣张攻击,自己和皇上算是彻底的成了毛文龙的挡箭牌,这小子,真会算计人啊。

    但欣慰的是,毛文龙灭了朵彦一族的残暴行动,算是彻底的震慑了整个蒙古诸部,让他们再次见识了大明的铁血和王化,让那些蒙东漠南的蒙古诸部在建奴和大明之间不再暧昧,而是明明白白的亮明了旗号。

    其实,做为上层的人,是有许多无奈的,不是底层的人那样随便就喊打喊杀的,每一次战争,都要考虑国情状况,都要考虑后果的,都要考虑国民舆情的,哪里是那些片面的民明们一时冲动。

    就比如说对蒙古人,大明之开国之初,主要的战争就是将蒙古人赶出去,列祖列宗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是列祖列宗并没有完成真正的结局,蒙古人依旧存在,虽然在名义上接受王化,但这本身里,蒙古人永远是大名不可剔除的危险,就比如说在头年,蒙古人都打到了延安,但是整个大明朝廷却不能对他们实行任何的惩戒。

    不过今天出个毛文龙的灭人一族的一件事,再次提振了大明朝廷在蒙古人心中不可动摇的铁血地位,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不过是猛打猛冲的毛文龙,却也给朝廷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光鲜背后,是怎么收场。

    叶向高想了再想之后,转头问张继先:“毛帅答应了林丹汗什么样的条件?这一次你一定要跟我实话实说。”

    张继先就骄傲的道:“毛帅在当初确定战略方向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借用林丹汗的野心,实行两面夹攻,杀鸡儆猴,彰显我大明的威武。”

    天启刚刚将拳头举起,结果信王就一拳头砸在桌子上:“毛帅,可担当。”

    叶向高就一捂脸,这到底是信王说了算还是皇帝说了算?僭越啊僭越。

    结果天启却高兴的道:“弟弟说的对。”

    这是什么状况?这已经超出了溺爱的程度,这简直就是放纵,必须要说一说。

    于是叶向高就提出:“信王,僭越了,君臣之道还应该有的。”

    结果天启却哈哈一笑:“朕的小弟就是聪明果断,很好,真的很好,兄弟,就这么干,朕支持你。”

    叶向高就再次无语了,这是什么皇帝啊,这不是明显的支持窜位吗,这可真是让自己的首辅无所适从啊。

    “信王,亲王不可如此,难道你忘记了吗?”叶向高疾言厉色。

    信王也明白自己有些过了,刚要请罪,结果天启道“好了,好了,这不是正式场合,大家就说说,也别上纲上线,继续说。”

    “臣——”好吧,人家都不珍惜皇位,那自己没必要讨人厌不是,于是叶向高就转头看向国舅张继先:“不说蒙古诸部是不是真心臣服,但毛帅做的还是不错的,你说说毛帅允诺林丹汗土地的事情,嗯,按照规矩,也是开疆拓土的,为什么却要将朵彦部的地方给林丹汗呢?”

    “老狐狸,你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非要让我说,还不是将来有人诟病的时候,你落个干净?”张继先就狠狠的鄙视了一下装糊涂的叶向高。

    但看出来和谁说有区别,那就干脆说明白吧。

第692章 深谋远虑

    张继先整理了下思路,然后谨慎的启奏道:“毛帅请将朵彦部草原给林丹汗的意思有三个。”

    天启就问:“那三个?”

    张继先回禀道:“其一,朵彦部草原广大,紧靠长城,按照常理来说,当收归大明,但一旦收归,就要迁民开发,首先咱们汉人不习惯放牧,浪费了草原,而开垦种地,却又因草原土层单薄贫瘠,耕作几年就要废弃,如此便是得不偿失,而一旦迁徙百姓出长城,那就要国库拿出大笔钱粮,这在现在是不现实的,那会让我们国朝国库更加窘迫,而没有迁徙费用,那百姓就是一个流离失所,成人间惨剧。”

    叶向高欣慰的点头:“毛帅考虑的周全,想当年山西填山东,那样的惨景依旧历历在目啊。”

    天启也认为这样的苦民之事的确不该做,也就认同了毛文龙的说法。

    “第二,林丹汗为了实现他的万王之王的野心,多年和各个蒙古部落征战不休,而他却是一个志大才疏的,要想实现他的目的,所以他才一心想要借助咱们大明的力量,如果将这片草原赏赐给他,他就会对大明感恩戴德,如此在十几年内,他会忠心的为我们看护住北方门户,不会再出现借道建奴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的北方防线就少了危险。”

    这一点也是势在必行,至于十几年后林丹汗壮大了,再次威胁大明,那就是后话了。

    但信王却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林丹汗壮大了,我们岂不是养虎为患?毛帅的眼光短浅了。”

    张继先微微一笑:“信王担心是对的,但这也是毛帅老谋深算的地方。”

    三个人就一起伸着脖子倾听。

    张继先就施施然道:“而将朵彦草原交给了林丹汗,其实是刺激这个志大才疏而且还操切的家伙,有了这样的疆域,林丹汗一定不甘寂寞,如果在做些手脚,那么他就会不顾现在他需要休养生息的现实,而会对其他部族展开攻击兼并,那样一来,草原上就会战火不断,那时候他自顾不暇互相伤害,哪里真的能壮大。”然后扫视了一下三人,张继先信心满满的道:“毛帅说了,即便林丹汗所向无敌了,那也给他弄出个敌人来,比如说西面草原的锡林郭勒,毛帅说,他们是信奉黄教的,而林丹汗猛的转向,信奉了红教,挑起教派之争是相当容易的。”

    然后又加了一句:“其中奥巴台吉领导的科尔沁部已经投属建奴,那么帮助林丹汗攻打他,还是会让林丹汗欢喜的,为了借刀砍翻科尔沁部这个建奴狗腿子也好,为了消耗林丹汗也好,不管怎么做,我们都是从中得利的。”

    这样的思路说出来,当时书房中三人不由得互相出了一口长气,照这样发展,林丹汗想要强大?那他得做多少梦啊。

    “所以,毛帅请朝廷派重臣要员去朵彦就地王庭主持会盟,宣布这个让其他部族眼红担心的赏赐,重新稳固我们和蒙古诸部的关系,这非常必要,还请皇上和首辅俯允。”

    天启和叶向高就一起点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重臣派谁呢?”

    结果一声坚定的声音响起:“皇上哥哥,我去。”

    自从上次主持了大阅兵之后,信王那是时刻回想着当初的威风,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看着文武诸将,看着几十个蒙古诸部台吉王爷匍匐在自己的脚下,看着千军万马钢铁洪流以气吞山河之势滚滚向前,听着几百门大小火炮炮声震天,当时的信王真的有一种舍我其谁蔑视天下的雄心。现在回宫多日,那样的场景依旧时刻出现在自己的梦里,这回又要去草原会盟,那怎么能不是自己?

    信王自请赴草原会盟的话一出,当时叶向高就一个晃荡,天启差点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上次山海关阅兵,在十几万关宁保护下,在大明的内陆,差点还被人家俘虏去呢,你这次去草原,那是什么地方,说是虎狼窝子也不为过啊,一旦林丹汗有异心,你连跑都跑不了,这事情绝对不行。

    天启处于对弟弟的关爱,坚决反对。

    叶向高出于大明威望颜面也坚决反对。

    在愤愤不平的信王生气的时候,这个重臣人选的确难选。

    但这时候,张继先秉承毛文龙的意思,小心的提出了一个建议:“韩爌次铺可出。”

    一语提醒梦中人,对啊,韩爌是最佳人选,只要他去了,份量当然够了,同时叶向高和天启准备让韩爌接已经年迈的叶向高的班,正好通过这个会盟,给韩爌加分,增添威望资历。

    好吧,就是他了。

    人选决定了,天启带着大舅子和闷声生气的信王去皇后宫中吃饭,叶向高也辞别了回家,准备会盟这种繁复的事情。结果到家不到两个时辰,门子请见,禀报说有门生马维忠求见。

    叶向高一听马维忠来了,当时就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在花厅接待。

    马维忠神清气爽的进来,拜见礼仪完毕之后,就单刀直入的道:“刚刚听说韩爌次辅要入蒙古会盟,学生不才,自请跟随。”

    对于马维忠自请入蒙古会盟,叶向高是非常欣慰的,经过上一次的半壁山之战,这个小家伙已经名声鹊起,没有悬念的被安排在了内阁,得到叶向高的悉心培养调教。

    大家不要以为大明的内阁是多么的高大上,真正的几个内阁首脑,必须资历深,阅历广,有能力,而且必须要有各级的大学士名头。

    但也就是那么五七个,他们才能被称为阁臣或者阁老。底下还有一帮副手帮衬,只要是五品以上,官声清正,有一定的业绩考核,就可以入内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一步步熬资历。

    而如果马维忠能再次会盟蒙古,那么资历就再加上了一个大大的分,为自己将自己的弟子门生推上一步更加方便了。

    看来,这个小子没有被异族打怕,还有越战越强的意思。

    在又一次请见皇帝之后,叶向高保举了马维忠。

    天启认为可以。

    “人选以定,那就是请京营出兵草原以彰显我大明军威势力。”

    天启还不等叶向高发表言论,立刻满嘴答应:“这是应该的,这样才能宣示我大明正统。”

    叶向高就闭嘴不言了,京营禁军,是天子亲军,无论军饷俸禄钱粮,都是人家皇家拿的,也代表大明正统,再加上一个对皇室言听计从的张维贤,自己拦着也拦不住,就随他吧。

    其实叶向高对毛文龙现在是很满意的,不但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同时,自从毛文龙成事之后,内阁的日子也松范多了。现在,叶向高请求致仕的折子也不递了,他准备好好的掌控朝局,辅佐着这个小皇帝到死了。

    于是,在一番紧张筹谋之后,天启三年二月,在草原即将草长莺飞的时候,以大明内阁次辅韩爌为首,内阁新进马维忠为副的会盟使节团出京,赶奔遵化和毛文龙汇合,然后进入蒙古会盟诸部。

第693章 兄弟交心

    大明百年没有的会盟,成为轰动天下的最大事情,在四面楚歌的大明王朝的百姓来看,这是大明依旧强大,铁血血脉依旧存在的最好象征,为此民心士气不由得再次提振,百姓士绅将士无不奔走相告,盛赞毛文龙的伟大功绩,可与当年徐达汤怀相提并论,这让本想继续攻击毛文龙的人都不得不闭嘴,以免在民意汹汹里,惹火烧身。

    韩爌带着两万京营精锐的到来,已经在毛文龙的预料之内,但马维忠这个愣头青刚刚做完蒙古依附宣慰使,结果这次又当了副手,却出乎了毛文龙的意料之外,这小子是不是干事出风头上瘾啦。

    不过这个小家伙入孤臣党,成为自己的打手党徒,私底下已经称兄道弟,成为自己真正的心腹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打入敌人内部,不是,是打入内阁的一个奸细,让未来的自己在内阁,在朝廷有了自己真正的话语权。

    在准备会盟礼仪的间隙,毛文龙陪着马维忠再到半壁山战场,凭吊战死的将士。

    仪式完毕,两个人就在半壁山战场前搭建起帐篷,然后搭上火盆,吃些带来的饭菜打尖。

    “战死的将士抚恤的如何?”毛文龙关心的问到。

    “有皇上恩典,有恩师督促,壁山战事斩获建奴人头,因无人头检点却没有得到,好在有恩师力争,总算是恩阴了那些有功将士的子侄,算是让将士们过了一个体面的年。”马维忠神色低沉的回答了毛文龙,然后将手中的火棍恨恨的砸在地上:“但是那都是虚名,抚恤死难烈士的银子却是分文没有,真的可恶至极。”

    毛文龙就一面拨弄火盆一面感叹:“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兄弟你战死四千兄弟,恩荫就下来了,而我丰润一战,战死四千的兄弟,在草原一战,战死一万多将士,结果报到了兵部,人家只承认丰润斩获,根本不承认草原军功,结果还得我自己四处张罗抚恤,真的是气人。”

    结果他这么一说,马维忠立刻怒火高烧,猛的将手中的干粮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的低声吼道:“哥哥你虽然没有得到户部兵部拨款,但你有这次草原缴获,但小弟的将士一样没有得到抚恤,我却无处张罗,让那些失去家庭栋梁的军户无依无靠。”

    毛文龙就故意惊讶的问:“能吗?兄弟你现在身后有皇上欣赏,更有恩师叶相帮衬,更是东难道在这样的关照下,以你同道主持的户部竟然也不发放?”

    “东林,东林,还是那帮东林,那帮家伙我算是看透了,根本就是不做人事的混蛋。”一说这话,马维忠当时怒火中烧:“不但以百般借口削减搪塞,而且还不承认我的战死将士数额,难道他们就是要看我的将士白白的为国牺牲了吗?”

    马维忠虽然已经反出了东林,虽然和自己意气相投称兄道弟,在草原的时候还给自己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意见,让自己当上了三品奴儿干都司指挥使,让自己名正言顺的躲在草原,名正言顺的对草原指手画脚,但该查还是要查的,于是马维忠的身世毛文龙已经通过同党查的是明明白白,说他是东林一党还真没冤枉他。

    马维忠,出身淮阳世家,家里就是大盐商,按照地域,当然是东林,而且还曾经在无锡东林书院求学,可谓是根红苗正的东林党人,马维忠也是以东林自居的,但这次,东林的做为,却让他失望透顶,所以就爆发了对东林的怨气,最终反出了东林,便宜了自己。

    究其原因还是东林的政治洁癖作怪啊。

    首先,上次半壁山之战之后,被毛文龙救下来的马维忠回京,不遗余力的弹劾原先遵化巡抚赵伟全见死不救,非要致其死地为自己冤死的四千将士报仇。

    这算是得罪了东林诸位大佬,因为赵伟全也是东林中坚,而且还是老资格的,在加上他为人圆滑,和那些东林当然多有走动,更在这次事件中,早早的就派人拿出他在京城买卖的家底四处走动为自己脱罪,在道义上,在收益上,大家搭救还来不及呢,你个愣头青就这么拼命的下口撕咬,你这不是吃里扒外吗,所以深不为诸位东林大佬喜欢。

    但这还在其次,毕竟东林一贯秉承斗争哲学,有外敌斗外敌,没外敌咱们就自己家里斗,这样才感觉日子过的舒坦有意义,就好比现在的阮大钺,未来的周庭儒和钱谦益温体仁几个圈踢。所以东林内斗也本是平常。

    但还有一个让东林不喜的就是马维忠是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在这几次毛文龙和东林的党争之中,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在东林一方,东林深恨之,本着爱屋及乌的原则,恨了叶向高,当然就连带着恨上了马维忠。这次不找马维忠小脚还找谁的。

    而最关键的是,马维忠没有光荣的战死是因为毛文龙救了他,而且毛文龙还在上书中狠狠的,大大的,毫不客气的,令人发指的夸奖了马维忠的忠诚报国行径。

    这还了得,这是受了奸党恩惠,这是和奸党穿了一条裤子,这是叛党。那按照规矩,叛徒当然要打倒,当然要驱除出去。

    于是,现在的马维忠在京师虽然被叶向高拉着脖领子拽进内阁,但在以东林为主导的群臣中,是不得烟抽的,每日里只要大会,就立刻唇枪舌剑的掐,这也是马维忠上次自请成为宣抚使,这次自请入草原会盟的初衷,其实,要不是他的确有杀敌壮举,有皇帝赏识,有叶向高帮衬,早就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了。

    所以,虽然现在不能把你个小家伙怎么样,但你马维忠想要取得东林掌握的户部拨付将士抚恤,那就得等去吧。内阁怎么啦,内阁要给,他自己找钱去。

    这些状况,其实毛文龙早就知道了,但是要让马维忠在成为自己兄弟之外,坚定的加入自己的孤臣党,那就要彻底的让东林伤害他,要伤害吗,还不往死了伤害?

    于是也跟着马维忠的怒火,直接捡拾柴火,再倒里一捅油。

    “空谈误国,自私自利,以小集团为利益根本,根本就不将拼死为国的将士放在心中,他克扣你的抚恤,就是让你在那些将士家属面前抬不起头,就是要你背负毁诺骂名,这是在毁你的声誉,这是让你再也难以在蓟州立足,其心可诛。”

    这个时候被毛文龙这么别有用心的一挑拨,当时年轻人的冲动就上来了,愣头青的本色就爆发了,当时豁然起身:“如此用心险恶,如此为小利而忘大义,罔他们还自诩报国君子,我呸,我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一刀两断。”

    毛文龙立刻左右寻找纸笔,准备立刻递上去让马维忠写一份讨伐东林檄文,如果他要是写出一篇来,那文采,绝对能震古烁今,轰动大明,打铁要趁热啊。

    结果杨嗣昌一把压住了毛文龙的冲动,冲着他轻轻苦笑摇头,小声的提醒:“过啦,太过啦,过犹不及啊。”

    毛文龙就尴尬的什么似的,挠挠脑袋,自己是过了,也太心急了,不好啊,把人往坑里推,那是要慢慢的挖坑,慢慢的填土才是啊。自己真的是心急了。

    “东林自诩为君子,却罔顾百姓,一直高高在上,而我提出的口号是实干兴邦,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做事。”毛文龙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急切,循循善诱的勾引:“既然东林掌控的户部不能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抚恤,那么,我这场缴获还可以,这笔钱哥哥我就出了。”然后一脸诚恳的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这次毛文龙缴获的确太多,足足三千多万两,这点小钱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有这样的承诺。

    得到毛文龙这样的承诺,被东林逼迫的快要在蓟州名誉扫地的马维忠简直看到了光明,直接给毛文龙施礼“|若是哥哥给我的那帮兄弟垫付抚恤——”想了一下,这简直就不是垫付,就是人家拿钱,等户部按照数目拨付,那就是一个痴心妄想,于是想了一下:“我的家族世代盐商,还薄有资财,我立刻向家族申请,到时候给毛帅填补上。”

    盐商,呵呵,很好很强大,不但是自己的对手,其实更是自己的伙伴,那就看怎么操作了,于是毛文龙更加大度:“其实没有必要如此,都是为国为那些将士,当尽一份力量罢了。”

    因为有了共同语言,回程的时候,马维忠已经和毛文龙详谈甚欢。

    在到达遵化之后,毛文龙背着马维忠对身边的张继先道“你立刻传达我的意思,告诉我们在京的孤臣党,大肆宣传马维忠和我相谈甚欢,早就是兄弟,并且还恶毒的攻击东林,而且接受了我们赞助抚恤的事情。”然后嘿嘿阴笑着道:“光成为兄弟是不行的,你不加入我孤臣党,东林都不让你,小子,我们是同志了。”

第694章 大会蒙古诸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原本热闹的朵彦广大的草原,这次却是寂静无声,没有了牛羊,没有了部落,一切都陷入更古无双的洪荒境况。

    但正是这样,原本被过度开发的草场,却难得的得到了修养,在一阵难得的春雨和当年无数血肉的滋养之后,牧草疯了一样的滋长,只是转眼之间,就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况。

    因为对毛文龙资助了将士的抚恤,马世龙心情是愉悦的,好的简直就不能再用语言形容。

    更因为参与了百年没有的盟会儿必将被载入史册,更让这个小年轻兴奋无比。整日围在毛文龙的身边,被毛文龙灌输着孤臣党的概念,现在的马维忠已经是孤臣党绝对的中坚力量了。

    韩爌看着这样的结果,就只是眯着眼睛微笑不语,对于毛文龙刻意的套近乎倒是乐于接受。

    接替首辅,已经是板上定钉的事情了,但韩爌知道自己其实是没有根基的,几个首辅人选,或是阉党后台,或是东林力挺,而自己为了继承,也其实是根本,接叶向高不做任何一党,平衡其他几党而能上位的原则,那才是真正的孤臣。

    孤臣听着好,但其实真的没有自己的势力就想做稳首辅,可能吗?做梦吧,像毛文龙那样的孤臣,都党了,那还是孤臣吗,这简直就是笑话了。

    不过也好,身后没有一个党派支持,自己的首辅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被架空那是一定的,看到毛文龙如此殷勤拉拢,其实韩爌也想,自己是不是该借毛文龙势力坐稳?

    这个可以考虑。

    一行人就这么各怀心事的进入了草原。

    会盟选择地址上,毛文龙和林丹汗两个好安达是有过一番激烈的争执的,站在各自利益的角度,两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

    林丹汗的意思,需要将这次的会盟地点,设立在他的所谓王庭,而不是朵彦旧部的老营,用以做实自己万王之王的地位。

    但毛文龙却坚决的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这里明显有一种政治意义,如果将会盟的地点设立的林丹汗的所谓王庭,那就等于大明真正的承认了林丹汗草原共主的地位,那会让许多蒙古部族因为大明朝廷的强悍,而熄灭了和林丹汗搏一搏的心思,这是毛龙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而将这次会盟的地点放在朵彦的老营,就是为了要彰显大明的武力,在朵彦的磊磊尸体之上会盟,那才是真正的震撼。

    当然这种嘴巴官司,都是在毛文龙和林丹汗两个人之间进行的,因为毛文龙认为,这样原则的问题,是不必也绝对不能让朝廷知道的,一旦朝廷知道了这件事情,必定要拿出那个仁义道德,接受林丹汗的恳请,那自己原先所做的一切事情,其结局都将大打折扣。

    于是就在毛文龙一句又一句:“我的好安达”的解释下,最终林丹汗还是被忽悠的同意了毛文龙的主张。

    其实,外交这个东西,就是忽悠,到时候凭借本事强词夺理,忽悠的你认为绝对合理不可辩驳,这就是一种智慧。

    这次会盟,各地蒙古诸部来了三十几个大部落,还有上百小部落,唯独科尔沁部没有派人。因为科尔沁部已经彻底的投靠了大金,这次就是向大明和大金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

    对于这样的表态,毛文龙是很欢喜的,之所以毛文龙欢喜,那就是,自己不必再给林丹汗制造敌人了,科尔沁就是现成的。

    按照历史上就是这样,科尔沁投向后金,然后成为后金拉拢蒙古诸部的马前卒,挖林丹汗的墙角那是功不可没。

    于是,林丹汗就展开了对科尔沁的战争,在两三年的拉锯战中,林丹汗差点将科尔沁灭族,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出手了,他放弃了对大明辽西的侵略,转而帮助科尔沁,经过和林丹汗两年的鏖战,将林丹汗一直撵到青海去了,结果给大明在辽西两年的从容布置时间,可惜,当时用人不当,白白的浪费了。

    如果这次科尔沁部震慑于关宁阅兵和自己的朵彦灭族事而前来归附,那自己还得挑拨离间,让他们两个冤家打起来,你以为挑拨离间很容易吗?

    不来正好,正好可以在会盟上直接喊出,大明将视科尔沁部为敌人,大明将在道义上支持所有讨伐他们的人。

    既然是会盟,当然要隆重,为此毛文龙还特意的筑起了一个高台,上面旌旗招展,还摆了三牲祭品。

    而毛文龙的一万将士,以及两万京营着装整齐肃穆台下,三十几个蒙古诸部头人台吉,站立客位,小部落的头人只能站在高台之下,而大明官员占据主位,韩爌宣读了大明皇上的圣旨,重申大明宗主地位,诚恳的表示了自己对诸部的友谊。

    然后马维忠代表大明朝廷,向前来会盟的诸部颁发了丰厚的奖赏,按照诸部大小,分等级给于白银犒赏。当然,这些银子是毛文龙拿的,为了让毛文龙拿银子感觉物有所值,同时向会盟的蒙古人宣布再建奴儿干都司,任命毛文龙为指挥使,林丹汗为副使,毛文龙不在的时候,代行指挥使职权。

    当然,现在你就是个名义,谁也不会听你的,按照规矩现在的女真也归你管,你管的了吗?

    当时毛文龙直接用自己都司的名义就给努尔哈赤写了一份公文,命令他归附王化,并且恩赏他为都司同知,正五品。

    当然,这纯属恶心人。

    在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官位管辖之后,毛文龙在这次会盟上大封虚官,各部头人按照人马多少,封为千户所千户,百户等等,很是为一大批官印费了一笔银子。

    这些都是虚的,毛文龙决定来点实际的,于是郑重的向诸位蒙古台吉,现在奴儿干都司属下官员承诺,正式开放蒙古和大明市场,再开驿站,这立刻引起了诸部的欢呼。

    不管怎么说蒙古太需要大明的物资了,原先就靠商人走私,那就是杯水车薪,现在好了,总算是开放了,大家能用在他们眼里没有用的牛羊马匹换来大明的东西,大家的日子将好过起来了。

    然后在会盟大会上,毛文龙郑重宣布,对不臣的科尔沁部施行人人可以诛杀的讨伐,同时也再次重申了对建奴的杀奴令,并且表示,自己在遵化已经备下百万铁锅饭勺,就等着大家一手钱一手货了。

    这样的承诺让诸部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靠近女真部的,那是跃跃欲试,而离着太远的,则是顿足捶胸,于是,在毛文龙的协调下,远处诸部可以组建猎奴队,在人员不得超过五百的情况下,其他部落可以借道给他们。

    于是,一个好好的和谐的会盟,就变得狰狞血腥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毛文龙办的,韩爌和马维忠已经打道回府了。

第695章 百战而归

    百战成功的毛文龙带着它巨大的船队,缓慢的驶入了皮岛的港口,迎接他们的是震天的锣鼓,还有百姓们欢呼的口号。

    站在船头上,遥望着港口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毛文龙是欣慰的,因为他终于可以给皮岛的百姓一个交代,一个安全的交代,他现在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皮岛上所有追随他从辽东来到这里的难民百姓,从此,他们结束了颠沛流离,结束了居无定所,远离了战争苦难,这里就是他们安全的家,从此之后,这些百姓不再叫难民,而是真真正正东江镇的百姓。

    就在这欢呼的人群里,毛文龙看到了一个纤弱的声音,正在人群里翘首以盼,那是语嫣姑娘,看到这个纤弱的身影,毛文龙的心中突然涌出来一丝温柔,一股别样的情愫就在心田中弥漫开来,按一按自己的胸口,在那里面,有一块精美的美玉,那是嫦娥奔月的造型,他认为,将这一块美玉送给语嫣姑娘,是最恰当不过的。

    船帆落下了,跳板搭上了,就在百姓和将士们的欢呼声中,毛文龙大踏步的走下了跳板,然后带着自己认为最威武的表情,最自信的微笑,大步的走下船,走向了欢呼的人群,走向那向自己奔跑过来的语嫣姑娘,他现在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是不是自己应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张开自己的双臂,拥抱住这个飞奔向自己的姑娘。

    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他已经可以看清语嫣姑娘脸上由原先的担心,然后变成轻松,然后再变成欢喜的表情,迎着这个飞奔过来的女孩,毛文龙准备用自己大叔的胸怀,迎接她的拥抱。

    于是就在码头上,毛文龙站住了他坚定的脚步,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如蝴蝶一样奔跑过来的语嫣姑娘奔跑着,欢笑着,忘情的欢叫着张开了她的双臂,扑了过来,扑了过——然后,他绕过了毛文龙,扑进了他哥哥王强的怀里。

    尴尬,相当的尴尬,失落,相当的失落。

    好吧好吧,女孩子的心是海底的针,谁又能说得清楚他到底想什么呢?好在他没有得到语嫣姑娘的拥抱,却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抱,无数已经疯狂了的百姓,不顾了上下尊卑,扑向了毛文龙,脱下了所有正在下船的所有将士,用他们的胸怀,拥抱了胜利的将士们。

    但是,欢笑永远和悲伤是结伴的,团圆与分离永远是一对双胞姊妹,随着一批又一批将士的下船,越来越多的欢迎百姓脸上的笑容在慢慢的消失,凝固,最终是失望,最终变成绝望的嚎啕大哭。

    他们,是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这里可能有无数心怡女孩的定情之人。

    在将士下船完毕,在战舰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低沉哀婉的号声,然后下来的,就是一具又一具烈士的遗骸,但这些遗骸通过之后,就是一块又一块冰冷的木牌,那上面标注着曾经代表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名字。

    全军震动,全民震动。

    这一战,复辽军出兵十个营,合计万人马,丢在那广袤深厚大地上,足足有6000将士,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他们的生命换取的战果也是巨大的,这一次不但给予建奴三千杀伤,更主要的是,他们占据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陆地,他们在这皮岛的外面,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护,同时,他们打出了复辽军的精气神。

    李光春,毛学礼等一大批岛上留守的官员接替了对百姓的安抚,让毛文龙的将士们,可以安心的走进军营,在那里,已经准备下了热腾腾的米饭,准备下了香喷喷的肉食,还有一坛子又一坛子的美酒,可以让这些百战余生的将士们安心的酣然睡去,不再被金鼓惊醒。

    走入熟悉的厅堂,卸下沉重的戎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和轻松。

    语嫣姑娘带着大牛的弟妹抬来了一个大大的木桶,那里是温热的洗澡水,上面竟然还飘着几个野菊花的花瓣,这让毛文龙感觉的非常不好意思,一个大男人,竟然躺在铺满花瓣的水里洗澡,这多少有些让人不太适应。

    结果语嫣姑娘,拍打着两个叽叽喳喳叫着的孩子,一边往外走,一面小声的嘀咕:“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赶紧跟我出去,那个家伙都臭死了。”

    毛文龙就猛烈的提了提鼻子,结果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征战半月,都在摸爬滚打里度过,就没曾经脱下衣甲,内衣都粘在了自己的身上,大夏天的,又是血火硝烟,又是汗臭腥咸,自己的身上已经臭不可闻,就这么提着鼻子试验了一下,就差点让自己呕吐出来,自己对自己的味道都如此恶心,何况是别人呢?

    连踢带打的将准备伺候自己的毛承龙和王小二踢出了卧室,然后二话不说,三下五除二的脱去了身上的衣服,堆在了门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捏住自己的鼻子,一个猛子扎进了这个木桶里,虽然脑袋被撞了一个大包,在那种轻松舒服的感觉,立刻让毛文龙不由得发出了一阵舒服的呻吟。

    在水里撅着屁股爬了一阵,直到自己这口气喘不过来,才猛的一下从水里跃出来,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浑身上下的疲劳似乎就在这充满了孩子气的动作里得到了舒缓,然后长叹一声,手脚搭在木桶的边缘,享受着温水的舒适。

    而就在这个时候,卧室的门悄悄的推开了一个缝,一只纤细的手就在门外悄悄地伸了进来,抓起了毛绒堆在门边的衣服,快速的缩了回去,从窗户纸,留下了一个俏丽的捏着鼻子的剪影。

    回家了,紧绷着的肌肉,终于可以放松了,回家了,紧绷着的神经,也终于可以放松了,每日战场厮杀的喧嚣已经远离而去,脑海里那层层叠叠的地图也愿消云散,整个身心彻底的放松,然后就在这个温暖的水里,毛文龙酣然入睡。

第696章 内附部族

    围场,也叫坝上草原,归属开平左屯卫,后为诺音卫,再后划入乌梁海,周围面积近万平方公里,地形舒缓,河流纵横,青草肥美,气候宜人,正适合放养牛羊战马,这在内地,是难得的好牧场。本来大明朝廷实行马政的时候,在这里也建立过马场,聘请鞑靼人来经营管理。

    但大家也知道,大明的马政其实就是弊政,好心办了错事,还有其他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战马的目的,而且还成为了朝廷的一种累赘,最终也被朝廷放弃。再加上汉人强大的融合能力,那些鞑靼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样的状况简直令人发指,却也无可奈何。

    成为了农民的鞑靼人本来对农业经验就少,再加上这一片地区土层薄,一把种子下去只有半把收入,于是就纷纷内迁,将这里彻底的放弃了。

    毛文龙胁迫过来的万蒙古牧民,就被安置在这里,让他们继续进行他们古老的生计,倒也是物尽其用。

    刚刚内迁的时候,这些牧民带着一种离家别愁,还有对前途的迷茫,其实是心怀怨恨的。

    但是当他们迁徙到这里的时候,他们竟然惊喜的发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这要比在蒙古草原环境优越的太多了,对他们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尤其大明官府,又为他们事先运来了粮食和生活物资,同时毛文龙在缴获的马群里,精挑细选了5000匹良种战马交给他们,这简直让他们对毛文龙感恩戴德的无以复加,于是就安心的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不过是半年的时间,这里再次出现了风吹草低现牛羊,战马奔腾牧歌嘹亮的场景,原先的灭族之痛早已经被他们忘记的干干净净。

    毛文龙带着一行人赶到这里的时候,他是被以恩人的规格接待的。

    老的部落首领和长老们都已经抱着他们的祖宗牌位,长眠在那漠南草原上了,剩下的一群人,就再也没有德高望重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文龙在安置他们的时候,特意的规定,取消他们原先部落的规矩,直接沿用大明的保甲制度,那就是一百户设立一个里正,三万人,三千五百户,设立三十五个里,但在这里却特意的取消了在这上面的都和区,也就是说,这三十五个里正都是平级的,上面就再也没有一个管束统一他们的人。

    在这一点上,毛文龙很贴心的向他们解释:“如果上面再设立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给你们,势必要由朝廷任命,他们对你们不熟悉,管理上也就可能出现偏差,如果摊上贪官酷吏,就会对你们百般剥削压迫,我这个人是最恨贪官污吏的,我是讲究人人平等的,既然你们的老部落首领将你们交给我,我就要看护好你们,所以我坚决的抵制了朝廷的这个安排。”

    这样的解释,简直让这些人感激的无以复加。

    “而让你们自己选出一个上司来,这会被朝廷怀疑,事情反倒不好,所以我就这样决定了,你们这三十五个里正都是平等的,大家有什么事情直接和我商量。”

    看着为一件小事,就开始争论不休的一群大明新附的里正们,那争吵不休的情景,毛文龙笑的是嘎嘎的,小样,还想抱团强大,还想保持你们游牧民族的本性,想的美。

    三十五个里正迎接毛文龙,没有按照草原的礼仪规矩扶胸躬身,而是按照对待恩人的规矩长跪不起,毛文龙没有赶紧伸手搀扶,而是坦然的接受了,就让他们多跪一会,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只要慢慢的养成习惯,跪习惯了就好了。

    忘记了原先自己族群的礼仪,开始接受汉人的规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啊,为什么不支持呢,这才是王道教化的丰硕结果吗。

    被一群蒙古里正众星捧月的簇拥进了一个大大的帐篷,毛文龙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正中上首,成为这里的主人,其他的人分列两边恭敬陪伴。随着一声吩咐,转眼之间,牛羊酒肉如流水一般的上来,果品菜蔬更是排满桌案,几个华服美少女,鱼贯而入,就在大帐中间,轻歌曼舞,一片歌舞升平。

    毛文龙端起酒杯,先冲着北京的方向举了一下:“让我们共同祝咱们大明帝国,繁荣昌盛。”

    三十五个里正一起站起来,冲着北京的方向高高的举起酒杯,先点酒祭拜了天地,然后一起肃然贺:“愿我们大明帝国繁荣昌盛。”然后一起喝干。

    毛文龙就发现,在他们说祝我们大明的时候,已经没有生涩感,看来他们已经有了对大明帝国的归属感,这就是被同化的第1步。

    再次归座,大家一起举杯:“祝毛帅万年安康。”

    毛文龙就坦然接受。

    然后毛文龙回敬:“祝在座的诸位,日子越来越好,祝你们的子孙后代,繁衍昌盛。”

    诸位诚惶诚恐的接受了祝贺,三杯酒互相祝贺,越来越有了汉族人酒宴的礼仪规矩了。

    放下酒杯,毛文龙歪着身子,满面和煦的嘘寒问暖:“在这里生活还习惯?水土还能接受?物资还充沛?”

    坐在手边的那个里长,就满脸感激的回答:“习惯习惯,非常习惯,在这里,草长水美,天兰地广,同样是草原,却没有我们在漠南的那种寒冷,冬天也不必再辛苦的转场,牛羊也不会掉膘,再也不会出现大批牛羊在冬天饿死的状况,繁衍生息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我们原先,这还真的托了毛帅的福。”

    另一个里长接话道:“不但是这样,我们在这里,随时能够购买到中原的物资,让我们的老人孩子们有了棉布衣衫,大家再也不愿意穿老羊皮袄了,让我们的女子姐妹们有了胭脂水粉,让他们的脸庞更加娇艳。”然后一指在大帐中间轻歌曼舞的女孩子们:“她们还学习了汉人的歌舞,日夜有欢歌笑语,现在简直就是神仙的日子,我们真得感谢毛帅的安排。”

    接着一个里长,拿起一个苹果,充满了幸福的说道:“这个肥美可口的苹果,这在以往草原的时候,是我们这些人想也不敢想的吃食,结果您现在看看,用一头羊就可以换一筐,我们真的是想吃就吃。”然后就咔嚓一口,嚼得是滋水淋漓。

    “我交给你们的5000匹种马,现在是什么状况?”

    另一个里长赶紧接话:“好着呢,好着呢,大帅就请放心,我们对于饲养战马那绝对是行家里手,现在一大批战马已经揣了马驹,不久的将来,您就可以收获几千匹好马。”

    毛文龙就欣慰的感激:“我将战马交给行家侍养我是放心的,按照当初咱们约定的规矩,你们每年按照马匹的数量,十缴一,秋天的时候我要看到五千匹真正的战马,这不为难你们吧。”

    五千匹战马的数量,在汉人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要人全家性命的事情,但在这些牧民的眼中,不过是简单的问题,于是所有的人都感激涕零的回答:“没有问题。”

    “其余你们多出来的战马,我将按照市面价格收购,你们以为如何?”毛文龙循循善诱的征求着意见。剥削要有分寸,一味的剥削,那就成了杀鸡取卵,就会激起反抗,野蛮的蒙古人不像中原百姓那样能够忍受,一旦将这些顽劣的蒙古人惹炸毛了,那可就在心腹之地生出巨大的祸患,毛文龙这样的蠢事是绝对不做的。他还要放长线吊大鱼呢,虽然这些鱼其实已经在自己的锅里了,只要自己这样温火满炖,早晚就会有让人惊喜的鱼汤喝的。

第697章 征召骑兵

    利用内迁的蒙古人放牧来获取战马,这是毛文龙的既定方针,自己不但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来对付后金女真的八旗,同时还要用这里的战马,向关宁铁骑输出,以此来赚取朝廷的银子,壮大自己的收入。

    孙师傅为了编练关宁铁骑,在这两年期间,每年花费巨额的银子向蒙古购买战马,总计不下0万匹。

    大家可能纳闷,按照每年不下0万匹战马的购买量,现在关宁铁骑已经拥有了四五十万匹战马,但为什么现在的关宁铁骑只有区区8万所谓的骑兵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的死亡率非常高。

    首先,那些负责购买战马的官吏到蒙古去购买战马,为了在中间大捞好处,刻意的购买那些老弱病残,以便压低价格,等这些战马被赶到辽西的时候,又由于水土不服,大多倒毙。

    自然死亡也是没有办法,而更多的死亡,却是被病死,战马不死怎么办?那就被病死吧,如此大家杀马吃肉,改善伙食,所以这四五十万匹战马,仅仅装备了8万骑兵,而且还要每年源源不断的购买战马,来补充继续被死亡,这样一来,经手的官吏就又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骑兵兄弟,就有了每日的肉食,大家是乐此不疲。

    看着海量的白银流向蒙古,毛文龙真的是肉疼,所以他决定——接过这一笔源源不断的银子,自己向孙师傅提供战马,在其中分润一笔,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还能够减少因水土不服战马的死亡率,何乐而不为呢?

    “在座的诸位,除了缴纳给我的,你们在秋天的时候还能够提供多少战马呢?”毛文龙满含期待的询问着这些人。

    因为毛文龙承诺用现钱购买,这些里长们就欢欣鼓舞的计算了一番,最终拿出了一个数字“1万匹上好的战马,拉出去就可以上战场的。”

    毛文龙就有些失望,数目实在是太少了,这时候他就想,既然这些牧民已经安心于现在的状况,那是不是自己再次出征草原?在强迫一些蒙古的牧民归附大明呢?这个办法很好,反正这么广阔的地方,就这万多人,的确是有些浪费,浪费是可耻的,毛文龙一直秉承着这个在皮岛艰难岁月里养成的习惯。

    在马的事情敲定之后,毛文龙才说出了他自己这次来的真正目的。

    “我要组建一支骑兵,然后派到皮岛去,对后金进行骚扰对战,所以我想请在座的诸位,给我派出几名真正的骑兵勇士,训练我的将士。”

    之所以毛文龙没有直接要求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是因为怕物极必反,所以他采取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段。

    看到诸位里正沉默的样子,毛文龙是理解的,大家在草原上厮杀的太久了,刚刚来到这里安定下来,这样的和平日子让他们已经厌倦了战争,太平,消磨了他们的血勇,这不好啊。

    “我会给他们每月五两银子的军饷。”一群里正就抬起头来。

    “我会给他们总旗的官身。”

    一群人的眼睛就一亮。

    “我会赦免他们上缴的马匹定额。”

    大家就开始交头接耳。

    “我会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战中有功奖赏,战伤抚恤二十两,战死五十两,并且允许他们的子孙继承他们的官身。”

    轰,大帐里立刻开了锅,那些跳舞唱歌的女孩子一下就被吓跑了出去。

    五两银子的军饷,这在这群蒙古人中,那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总旗的官身,那就是官啊,大明朝廷真正的官啊,当官,这谁不愿意?赦免上缴的战马,那就是钱啊,战伤二十两,好多啊,战死五十两,那是一笔巨富啊。

    之所以大家对战死不恐惧,反倒是认为发家致富了,那是因为,在漠南草原的时候,打仗战死那是家常便饭,死亡对这些蒙古人来说,那不是痛苦,那是上了天的好事。

    虽然现在日子太平了,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谁不向往更好的日子呢,战争会死人,但战争中不一定就是自己死啊,这事情是天大的好事啊。

    “而我答应诸位的,我都将委托你们去做,就比如军饷,我会每月都交给诸位,由你们发放给跟随我的将士们。”

    所有的里正眼睛立刻红了起来。阶级到什么时候都有,一旦上位了,哪怕就是当一个小小的里正也是上位者了,权利的滋味品尝到了,贪欲也就萌生了,贪欲和人生而是善是恶无关,是后天的积累养成,肉食者鄙,那是吃不上肉食者的酸。

    于是,毛文龙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大帅,您能不能多征募一些我们的勇士?”

    “不好吧。”毛文龙就为难的说:“你们的牛羊马匹需要人放牧饲养啊。”

    “放牧牛羊马匹,那都是女子老人孩子做的,我们的勇士就是为了部族征战厮杀的,所以毛帅,您能不能多征募一些。”

    毛文龙就再次为难:“一个部族需要男人保护的。”

    “有毛帅恩赐,我们已经远离了草原厮杀,我们现在是安全的,所以,毛帅能不能多征募一些?”

    毛文龙就痛苦的关怀:“部族的繁衍是需要男子的。”

    “其实一个女人十个男人,一年也就一个崽子,但一个强壮的男人有十个女人,就会生出十个崽子,就比如说我,我这么强壮,完全可以让二十个女人生出二十个崽子,所以,毛帅,您能不能多征募一些?”

    毛文龙就看着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强壮”男人里正,最终为难的接受了他的恳求:“你的里能出多少男子,但我说好了,我可要能战的。”

    这个里正默算了一下,立刻报告:“我的里一百一十户,能出一百一十个真正的勇士。”

    毛文龙吓了一跳,一百户就出110个,那还不是将他的里中所有能战的男人都派出来啦。

    他这么一说,其他的里也纷纷报出数目来,最终整理了一下,竟然有足足三千真正的勇士,这等于是将三万牧民中小一半的年轻男子都派上了战场啊。

    不过毛文龙喜欢这个数字,于是双方达成协定,当毛文龙走的时候,他的身后就有了一群为毛帅恩人而战,为未来自己的富足而战的真的勇士。

    强制征召是不得人心的,战斗也就没有了动力,一接就败,那是绝对的。微言大义,和一群蒙古人说,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为祖国而战,你可拉倒吧,他们还没真正认同这个祖国呢。

    所以,要他们爆发战斗的热情,那就得给与他们足够的利益,还是那句话,为了利益,尤其是足够的利益,就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生死。

第698章 准备回京

    在好好的整顿了一下前后之后,毛文龙准备进京,向皇上和内阁汇报自己的战功,争取自己该有的利益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手下分润军功然后一个个高升。主要还是为这次帮助了自己大忙的戚军老将军请功,为他恢复名誉为戚家军正名。

    答应过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是义务但更是对戚家军的交代。

    然后将这次缴获变卖出来的银子分作了两份,一份已经随着张继先去了京城,为自己收买人心官吏了,还剩下的一部分,毛文龙让毛有德和毛仲明带着新征召的内附蒙古三千骑兵,带着缴获变卖出来的两千多万银子回皮岛。这笔银子对皮岛可是真的及时雨啊。

    首先,这次战斗损失惨重,合计前前后后损失了将近两万。这对于当初只有四万五千将士的皮岛来说,真的是伤筋动骨,所以,这一部必须补足,否则就没办法面对建奴后金的清剿压迫,更别说反击了。

    而最关键的是,自己利用这一战,不但做实了天津,还顺带着将遵化这个北方联系蒙古的关键通道拿在了手中,天津需要驻军,遵化也需要驻军,所以,自己必须再次扩军。

    天津要扩军的是陈忠的水师,而遵化和皮岛要扩充的是火器和陆军,水师也好,火器营也罢,都需要海量的金钱投入,尤其在戚军将军将他的鸳鸯四才阵传来之后,那就是几乎全新的需要火铳为基础的阵法。

    而大明的火铳的质量,那就是用于自杀的,要想装备火铳,就必须自己建设炼钢厂,自己建设军功厂,自己生产合格的火铳。

    而毛文龙算计了一下,为了维护住现在自己手中的摊子运转,没有七万大军是不成的,这些东西都要钱,而是海量的钱。所以,这两千万看着多,其实真的分摊下去,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指望朝廷?别想了,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吧。

    毛文龙将自己的规划详细的写了一封厚厚的信,让毛仲明带回去皮岛,让李光春和许杰先去执行招募流民成军。

    招募辽东人成军,这是东江镇不得不施行的办法。

    第一,是缓解大量逃入东江镇管辖区域的难民压力。

    第二,在这一点上,历史上的毛文龙为这些辽东难民可上没少遭罪,他不得不带着一群为了一口吃的,而带着这些难民去被动的的找努尔哈赤的麻烦。

    但在这年代的毛文龙开了金手指,开了皮岛港口,发卖了港口左近的地盘,更是因地制宜种植了烟草,而给那些难民以生计。更因为做了铸币贩子而有了巨大的补助,但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毛文龙发现,这赚钱就是不够花的,赚钱赶不上花钱快,有时候在暗夜里,毛文龙总是愁苦的自己醒来而不能再眠。究其原因还是毛文龙后世养成的责任感,更确切的说是穿越者被强加的责任感,自己必须为越来越多,投奔自己来的那些难民赚口饭吃。

    为难民赚饭吃,这是大局需要,也是小局需要。

    自己的军队来源,必须也必须是辽东人,只有这些人才带着刻骨的对建奴的仇恨,为自己的复辽军的战斗力做了后盾。

    其实,在现在,复辽军能够全额发饷,而且装备待遇,乃至战死抚恤,都已经让外人眼热,山东已经开始出现走投无路的流民,如果毛文龙向他们敞开招兵,那一个山东就会源源不断的给毛文龙提供足额的兵员。

    而且自己认了的世伯袁可立已经明确的向毛文龙提出了这种要求,以缓解山东流民安置的压力,为此不惜答应毛文龙,登莱巡抚会每年额外的给毛文龙的东江镇十万两银子的补贴。

    但毛文龙不能要也不想要。

    兵员关键,为了自己解决辽东流民,但更主要的是,从山东招募的兵员,绝对是拿着自己的军饷混日子的,根本就没有为自己一战的本心。

    中国的地域观念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南方不管北方事,北方不管南方事情。这就好比后来的大清,八国联军都打到了北京,但南方不但不出兵,更直接来了一个南方联保。北方灭亡,或者直接说,大清的灭亡和我南方没有关系。这种观念延续到了民国,日本侵略了东三省,但大家只是骂张学良不抵抗,但有哪个军阀,包括政府,派出一兵一卒,或者除了民间捐献之外的拨款支持?

    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的心态,东三省是东三省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除了声援讨伐之外,跟我毛的关系都没有。

    所以,毛文龙指望着外省的兵给自己实现复辽,那只能是痴人说梦。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办。虽然,毛文龙出身江南,但必竟他过继给了辽东鞍山的叔叔,而更关键的是,穿越前的毛文龙是东北人不是。

    既然东江镇是辽东的东江镇,那么话就说回第一点,自己必须为辽东的难民找生路,在吸纳他们成为自己的将士,为他们寻找一口饭吃养家糊口之后,再用这种优厚的待遇,和努尔哈赤抢夺人口,正所谓,抢一个汉人到东江镇,就等于减少一个汉人帮助建奴,而建奴的用度劳作都需要汉人做为,他们除了会打仗之外,就是一无是处,所以,挖出一个汉人来,就等于削减后金一分生产力,此消彼长之间,这种帐谁都会算。

    努尔哈赤配合的施行计丁授田法,逼迫那些汉人百姓逃亡,而他在追杀逃亡中残酷的杀戮,更加剧了汉人逃亡的数量,所以,穿越火线向最近的辽东东江镇的势力范围逃亡,已经成了辽东汉人的希望。这次丰润之战和草原之战,战死了两万复辽军,在痛惜之余,其实毛文龙非常不厚道的在自己心中,龌鹾的想法就是,又能腾出位置,为继续在辽东和努尔哈赤争夺青壮留出了就业机会。

    有时候毛文龙都为自己这种卑鄙的想法感觉恶心。

    原先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啊,是穿越改变了自己的性情,还是因为明末的这种环境改变了自己的本性?

    这时候,毛文龙就抱着毛毛晃晃荡荡的想,最终自己纠结的一踏糊涂。

第699章 皇帝的纠结

    大将回京,必须事先申请,得到朝廷批复才能起行,否则就是大罪。毛文龙回京的奏折送到了天启的桌案上,当时叶向高也在身边,在魏忠贤将这个奏折递过来的时候,天启看了一眼,兴奋的豁然起身,但是站了一会儿,就一脸沉重的坐下,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终长叹一声,将这个奏折放在御书案上,手指在这份奏折的封面上轻轻的敲打,没有表示任何态度。

    天启皇帝整个表现,被一丝不落的落到了叶向高的眼里,他就眯着眼睛,撸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的点头。

    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己悉心培养的这个皇帝,开始变得沉稳起来,这是作为一个帝师最大的成就。

    好一会儿之后,天启皇帝扭过头望向叶向高:“叶师傅,这毛帅请求回京的奏折,您老怎么看?”

    自从孙承宗督师蓟辽之后,原先对孙承宗老师傅的依赖,就开始转向了叶向高。现在的天启皇帝,虽然有了自己独断专行的倾向,但他性格里对别人的那种依赖,却转向了叶向高。之所以如此,也是这一段风雨飘摇的大明,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党争不休,但是坐镇中枢的叶向高则岿然不动,处置形式沉稳老练,稳定了现在的大明朝局。

    而最关键的是,叶向高的所作所为,的确是出于维护皇权,或者直接说,就是为了维护天启皇帝,培养出一个孤臣党,均衡了朝局的势力,慢慢的削弱了东林党对天启皇帝的架空,这让天启皇帝感觉到这个老师傅的忠心,也感觉到了一种可以依靠。

    而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毛文龙在东江镇,真正做到了牵制后金。他的开海举措,让户部对各个地方军队供应上,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就在这半年时间,就为户部节省了不少于100万银子的消耗,让互补和内帑缓解了压力。

    而毛文龙的皇商筹划,已经见到了效果,那就是00万的现银资格定金,流入了内帑,这一百队皇商已经进入蒙古经营,又有将近00万银子的利润分成进入。

    天启不是一个小气的皇帝,说句良心话,在国家大事上,魏忠贤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如此一来,有了400万两额外的收入,户部再敲诈内帑,每每都能得逞。

    户部宽裕了,也就让内阁事情好办了,其实所有的东西不还是围着那个绕吗,所以现在的叶向高这个内阁首辅,可比历史上的他运作得滋润从容了许多。

    叶向高也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当然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归根结底还是毛文龙的功劳。虽然毛文龙给他添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但让他能够手中握有钱粮,应对那些四处伸手的大事来说,叶向高还是表示感谢的。

    所以听到毛文龙要请求进京,天启皇帝征求自己的意见,在欣慰天启皇帝已经慢慢成熟的同时,叶向高也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欢喜。

    “哈哈哈。”叶向高先开心的笑了一阵,然后得意的道:“怎么他不想再躲在草原啦,请求回京啦,老臣倒是认为可以,因为他们给予我君臣捅了太多的娄子,当事者应该出来说道说道,否则你我君臣总是这样为他遮遮掩掩擦屁股,我真的有点焦头烂额。”

    和一个没受过系统王道教育的皇帝,说一些古奥深奥的词令,其实是很累的,所以在没有外臣的时候,叶县高倒是更愿意和天启皇帝,按照家庭里父子的那种谈天办法,来说一些国朝大事,省得听着难受,说的累心。

    听到叶师傅如此说,天启就轻松的哈哈一笑:“按照道理来说,毛帅这一次回京,根本就不需要请求,因为他离京的时候,在半路上是被咱们截回来的,按照道理来说,他压根儿就没有离京。因为当初他要去皮岛,是朕让他进行丰润救援的,也等于是没有离京,既然没有离京,当然也就没有回京的请求道理。”

    看看一脸波澜不惊的叶师傅,天启背起了手,在御书房里慢慢的踱步,原本轻松的脸,却变得凝重起来:“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叶师傅你也知道,现在朝堂上的局面是如何,东林党想至毛帅于死地啊,毛帅回来,毕竟是一场唇枪舌剑,以毛帅口才自辩能力,自保还应该没有问题,但又将掀起一番朝争,也不知道又将是一个混乱结局。”

    其实天启说这话,事实的确如此,但这句话由皇帝的嘴里说出来,的确太不恰当了。所以叶向高并没有答话,但却轻轻地苦笑摇头。

    “而现在所谓的阉党,虽然吃了毛帅的好处,却准备袖手旁观。”说这话的时候,天启就横了一眼尴尬的魏忠贤。

    阉党这个词在皇帝口中是第一次说出来的,似乎是承认,也似乎是不满,魏忠贤就继续尴尬的低下了。

    皇帝说的一点都不错,虽然这一次毛文龙给了自己巨大的利益分润,但毛文龙立的功劳,的确是太大了,皇帝和叶向高在搞平衡,魏忠贤何尝不是想这样?在魏忠贤的心里,东林党必须打倒,但是东林党的势力的确是盘根错节,太强悍了,还不是自己这个阉党所能够完全战胜的。自己就必须联合孤臣党来和东林斗,这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毛文龙凭借着连番巨大的功劳,壮大了孤臣当,那就等于再次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在魏忠贤的心中,孤臣党需要扶持和联合,但他的地位必须是处在辅助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根本就不应该和自己平起平坐。而按照现在发展的局势,在毛文龙在草原大胜的时候,孤孤臣党已经呈现不受控制的壮大,你放眼看看,满京城所有挂着孤臣党标签的人,一个个已经趾高气扬,加上毛文龙将这些军功给他们,那些人势必要真正的走入朝堂。

    一个东林就已经让自己头大,如果再出现一个孤臣党和自己抗衡,那么自己想要实现的一党独大,把持朝廷的目标,就更加渺茫了。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原先力挺毛文龙的魏忠贤等阉党,对东林对毛文龙的发难,开始集体失声,这已经明确的表明,他们对毛文龙已经采取了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叶向高对刚刚皇上对阉党的评判,深表欣慰,这证明皇帝已经开始成熟起来,开始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朝局中的三个党派的斗争和作用,而不是一味的维护阉党了。

    这是政治的成熟。这是一个高高在上,掌控大明帝国的皇帝该有的潜质,虽然这会削弱内阁的权利,但其实,在叶向高的心中,大明就是应该这样,内阁权利过大,那是大明的不幸,但皇权权利过大,也是这个老大帝国的不幸,只有平衡才是这个老大帝国的幸运。

    叶向高老了,对什么事情都看明白了,对权利的兴趣也看淡了,所以他才有这种平常之心。

第700章 皇家兄弟

    天启以年幼之岁,懵懵懂懂的被人架到了这个宝座上,没得到帝王家系统的培训,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这个官职怎么当.刚开始的时候,认为所有的那些人说的都是对的,只有点头称是,没有能力判断,也绝不敢胡乱的瞎说,自己把自己定位在那高高的座位上的摆设。

    他这样的作为,当然是被东林党人欢迎的,这时候朝堂上就成了他们的空谈的议论中心,今天你对圣人之言有所领悟,将他安排到治国理念里去;明天他又按照圣人的办法,想了一出新的道道需要各级官员执行。

    一个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主意,只要他自己认为对的,就要求这个朝廷执行下去,完全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念。

    至于有人反对,更是求之不得,双方必须争一个脸红脖子粗,必须争论出一个高山而下。因为这样可以展示自己的博学多识,展现对手的知识浅陋,于是在朝堂上,你来我往弄的不亦乐乎。天启皇帝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很烦。

    无论是从叛逆心态出发,还是从很烦的性格出发,于是天启皇帝对这个东西就开始讨厌,然后就直接躲到后面去,做自己的木匠工作,陶冶在一个匠人的胸怀里。

    将一个老大的帝国交给他,他是这个帝国实际的掌舵人,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出发,都要求他必须对这个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做点什么,于是天启皇帝就不得不皱着眉头,耐着心思开了经筵。

    本来这件事情是东林党人一再坚持的,因为作为儒学子弟,好为人师是天生本性,能够教导皇帝,成为一代帝师,这是作为一个儒生所能达到的人生巅峰,所以为了这个名号,所有的人都削减了脑袋,用各种微言大义,逼迫着天启皇帝接受这个过程,接受自己的理念。

    在这期间,除了孙承宗和叶向高袁可立三人之外,那是出于真心教导皇帝,剩下的人都不过是想捞一个虚名,反倒希望教导出一个傻子,继续被他们摆布,架空。

    但是聪明不过帝王家,这是天下至理,天启皇帝并不是傻子,刚开始在被逼迫着参加这个集英殿的经筵之后,从对祖宗江山的责任出发,天启皇帝也慢慢忍受着这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开始仔细的聆听学习。

    结果他越听感悟越深,心中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吸取前人的教训,也慢慢的看到了现在局势,结果就出现了现在的状况,东林党人发现这个家伙已经不被自己控制的时候,就又拿出三大案来说事,进行所谓的大礼仪之争,其实就是胡搅蛮缠,扰乱朝堂试听,揪住皇帝的奶妈事情不放,为了继续架空皇帝。

    东林党人的势力是强大的,因为他们站在了道义的高度上,在上下几千年,讲究礼仪的中原所有的朝廷,不管是下等小民,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不敬鬼神,但绝对挣脱不出大义名份这个枷锁。

    于是天启只能忍耐,继续被架空,继续苦恼的回到自己的木匠作坊里,寻求一时的心理安慰和空灵清静,结果就出现了,在毛文龙回到朝堂之前,这种莫名其妙的局面。

    一面东林党人在四处宣传皇帝的昏庸贪玩,以免继续见皇帝,不让他参与朝政。一面又表现的痛心疾首,叩请皇上开大朝,以便显示自己等的精于治国。

    但一切事情都在毛文龙第一次回京之后出现了转机,这种转机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这个搅屎棍子一样的家伙,带着战场上风风火火的硝烟杀气,突然间跳出来,行风行雨,打破了朝局的局面,让天启皇帝看到了重新夺回皇权,自己真正亲自勤政的可能,当然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天启皇帝不断成熟的基础之上。

    现在天启皇帝,已经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逐渐的成长成熟起来,虽然不能把控全局,但最少有了自己的政治主见,是的,关键的就是政治主见。就比如今天说的这番话,就透露出来了他的主见,他反对东林党,但绝不是一味的依赖于阉党,从刚刚对魏忠贤的几句话来看,天启皇帝对阉党也是警惕的,这是大明帝国皇帝应该具备的最初始的根本,剩下的路该怎么走,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朝廷的局势对毛帅绝对不利,而说句良心话,毛帅的所作所为,最少是从现在来看,还是为着这个帝国在努力奔波操持着,然而朝廷上,反对他的人太多,支持他的人太少,而毛帅拿着信王发布的暂时让他驻防天津和遵化的手令,就直接驱赶了所有原先的大小官吏,占据了遵化不走,虽然这是当时情况的需要,但这的确于理不合。”叶向高小心的分析着。

    “皇帝哥哥,遵化的腐烂已经是有目共睹,那是咱们京师的北大门,遵化一丢,京畿就将震动,国本就将动摇,毛帅虽然有拉虎皮做大旗的嫌疑,但是如果他的复辽军坐镇在遵化,岂不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放眼天下,除了孙师傅的关宁铁骑之外,还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接任这个重任?”

    一直坐在书房里旁听的信王朱由检,这时候就不服不忿的插话,为自己当初的决断,因为毛文龙借题发挥的决定寻找着合理的借口。

    没有恼怒弟弟的打断,天启皇帝对着弟弟淡淡的一笑。

    说一句良心话,自己是经筵正式的学生,自己的弟弟是没有资格正式接受那些大儒们的教导的,但这个旁听生,听壁角的,领悟的却比自己还深,这让天启皇帝感觉到非常欣慰和高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弟弟成熟几年的天启皇帝,现在的眼界要比弟弟要远一些,于是就耐心的教导:“小弟,你只看到了其一,却没有看到其中长远,第一点是,朝局动荡不安,想要致毛帅死地的势力强大,一个小小的借口,他们就会做出许多文章,他们才不管这件事情是对是错,只要能整倒毛帅,他们会不惜一切的。”

    “龌鹾,无耻。”朱由检就恨恨的握紧了两个小拳头:“难道这个大明天下就仅仅是哥哥的吗?不是那些朝臣的吗?现在能担起整个建奴从北方侵入的人,放眼天下,除了一个毛帅,还有谁?真的让毛帅重回东江镇,北方的门户就洞开,到时候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一旦再次侵入,谁能替这个大明帝国接这危局?指望那些夸夸其谈的家伙了吗?我呸。”

    原先,朱由检是极力推崇东林君子的,认为他们的道理都是对的,都是一心为民为国的,阉党就是奸党,就应该打倒,为此几次当着魏忠贤的面向皇帝哥哥告魏忠贤的状,为此深为魏忠贤忌惮和憎恨,这也就是之所以后来的朱由检不得魏忠贤待见,在别居潜邸的时候,百般刁难克扣。

    但这次丰润之战,朱由检身处敌人层层包围之中危在旦夕,但东林却拒绝京营出战救援,而是坐在北京坐看信王被险,这让朱由检立刻对东林当深恶痛绝起来,所以,现在他的态度已经急剧转变,对东林,已经恶感顿生。

    善变爱走极端的性格,现在已经是显露吴怡。

第701章 兄弟间的辩论

    原则上,天启上位,在东林一再的逼迫下,天启还是接受了管束,开始真正的帝王教育,虽然晚了点,但还还得及。

    而弟弟朱由检生活在宫里,非常勤奋好学,也就成了躲在壁角的旁听生。

    在旁听的时候,受到了儒家的深刻影响,朱由检对那些君子们是充满了无比的尊重的,他一直在想,如果满堂君子,大明毕竟中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最终影响了他登上皇位的决策,完全依赖了那些君子们,结果是害人没有,害己却是必然。

    当他在后期候明白过来的时候,早已经是大势已去,于是他物极必反,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结果结局更坏了,又将这些君子们得罪了,成了众叛亲离,在李自成大军压境的时候,那些官员们却和他彻底的离心离德,并且这些人已经巴不得改朝换代,大家投靠一个新的“明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连历来的皇帝亲军,锦衣卫都指挥使,在崇祯皇帝要求他们拿下一个大臣治罪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根本就没有执行他的命令,就当着皇帝崇祯的面,恭敬的搀扶这个官员走下了大殿,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悲哀?

    好在这个时候,天启皇帝刚刚登基,朱由检也不过刚刚接受儒家的教育,儒家所谓的圣人君子之言,还没有彻底的浸染朱由检的思想,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毛文龙出现了,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毫不留情的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揭露了那些东林党人伪君子的面具,而分润之战中,东林党人的见死不救,这让朱由检看到了,那帮所谓君子真正的面目,由此让他的思想,从对君子们的崇拜,转变成了怀疑。

    这就是历史的改变。

    而今天,叶向高并没有参与兄弟两个的讨论,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他更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他的性格接近于孙承宗,不是严肃的教学,而更善于启发和诱导。天启皇帝兄弟之间的辩论,倒是他乐于见到的,于是就撸着胡子,静静的坐在一边,眯着眼睛听。

    天启耐心的教导自己的弟弟,其实也就是半瓶子教导瓶子底的程度。

    但不管怎么说,身为帝王家,所说的当然不是家长里短。

    “我知道你这一次,为了国朝而身陷险地,究其原因,还是那帮混蛋官员造成的。”天启皇帝摸着弟弟的脑袋,耐心的解释着,说着自己的道理,但说到这话的时候,心中却是不免长叹,还有一丝丝的抱怨。

    本来这件事情不应该发生,自己几百上千万的银子砸在辽西,孙师傅和袁崇焕掌握最大的兵力,就应该形成对后经建奴的压迫,让他们喘息不过气了,就不应该有胆量有能力再抽出一共八个旗的两个旗绕道蒙古,这其实就是孙师傅和袁崇焕的一种疏忽和不作为,这已经辜负了自己对这两个人的期望。

    这样的想法,在天启皇帝的心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不单单是一个帝王站在权力的高度上的见识,其实即便是一个平民百姓,也能看出这期间的端倪。

    但是天启皇帝这时候展现出了他渐渐成熟的见识,那就是隐忍,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候,整个对后金战争的大局,还要依靠孙师傅和袁崇焕,如果因为这次的事情,按照许多人的弹劾说法,撤换掉这两个人,那么放眼天下,还有谁能主持这个大局?没有,就在熊廷弼和王化贞下狱之后,那几个被自己委任为蓟辽督师的家伙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点,那就是天启皇帝对孙师傅的依赖,这是从骨子里养成的习惯,一时之间是不能改变的。

    天启的性格就是,只要自己信任的,就坚定的信任下去,不管是正直的大臣,还是奸佞的魏忠贤,以及原先的那个嚣张跋扈的毛文龙。

    至于治罪袁崇焕,由于有孙师傅的这种关系在,他就根本不能动这个人,何况这个人不管是如何大话空话满天飞,相比较其他人中肯的说,毕竟他还是一个肯干实干的。放眼整个大明,就连这样的人都非常稀缺了,正所谓羊群里拔出骆驼,也只能是没有大牛使唤牛犊了。

    对于哥哥的想法,假成熟的小弟,当然不以为然,在他的脑海里,事情从来没有什么复杂,能干就用,不干滚蛋。这在政治上,就完全可以定性为朝夕善变,刻薄寡恩。

    “如果没有毛帅为我们挡住北大门,那帮混蛋官员们,就只能缩着脑袋,躲在京城厚厚城墙后面,任凭敌人在城外来去,那我们这个辉煌的大明还有希望吗?”

    天启就苦笑一声:“这样的状况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有了这个教训存在,我们一定要加强的防御,户部拿不出钱粮来,我也会拿出钱来做这件事情的。”

    结果朱由检就一撇嘴:“皇帝哥哥,你我兄弟每天省吃俭用,就一个地龙取暖,都要国舅爷赞助,才让我们和那些老太妃们过一个舒适的冬天,即便是我们把全部的家底都掏出来,你看一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越说越气愤,朱由检就背着小手在地中间焦虑气愤的踱步:“遵化驻军,因为事关重大,每年我们可以短缺了九边将士,我们短缺了东江镇的将士,但是何曾短缺了遵化的军饷使费钱粮?他们所请无有不从,但是您看看,原先在遵化的军队员额,是1000人,但这一次,经过毛帅主持,那个马维忠带着锦衣卫亲自点检,却只有区区000人,吃空饷吃到了9000人的名额,这真是千古奇闻,简直无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次建奴南下,包围住整个遵化城的,不过是区区000建奴,就压迫着他们四门紧闭,根本不敢出城半步,而您看看——”激动得双脸通红,用手指着窗外遵化的方向:“周边六卫二十四所,除了马维忠的四个千户所之外,竟然没有一个敢出兵,这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大明的悲哀,这是大明的悲哀。”

    朱由检越说越激动,连连跺脚,早已经忘了他和哥哥现在的身份,而转换成了哥哥没有登基时候,躲在后花园的角落里,为一件小事而争论的情形。

    对于朱由检这样的失礼,叶向高不得不用拳头捂住嘴巴,轻轻地咳嗽几声,以便提醒已经接近暴走的信王。

    结果朱由检根本就不理他,继续激动的,几乎是神经质的咆哮,而天启也不理叶向高,就用哥哥宽容到溺爱的心平气和,继续和自己的弟弟辩解,是的,是辩解而不是争论。

第702章 让位之意

    叶向高就看着这两个兄弟的辩论,端起已经冷了的茶水,准备喝上一口。天启皇帝一面听着弟弟激动万分的争辩,一面却又波澜不惊的示意一个小太监,给这个师傅兼首辅大人添上新茶,魏忠贤赶紧亲自操办,以获取叶向高的好感。

    叶向高以文人的天性,刚开始的时候极力敌视魏忠贤,但在他甘愿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搜刮出来的银子,以补上军费不足而坚决取替辽饷之后,叶向高对魏忠贤的感官有所改变了。

    在和天启决定扶持阉党和孤臣党,以抑制东林一党独大保持朝堂架空皇权之后,对魏忠贤更加宽容,这让魏忠贤对叶向高感激涕零。所以,现在的叶向高和魏忠贤不再和原先那样,一见面就和个乌眼鸡一样的不对付,双方的关系现在很和谐。

    冲着恭敬的魏忠贤微笑点头表示感谢之后,就端着热茶,一边品茗一面继续看,继续观察两兄弟的对答辩论。

    “遵化是国朝的门户,是安全的保证,更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的重要军镇,结果就糜烂到了这种程度。以此类推放眼天下,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更是可想而知,这样的一群废物,我们却拿出本来就不多的钱粮来养着他们,简直是浪费,那是民脂民膏,天下苦矣。所以臣弟建议,彻底的裁撤所有卫所,重新整顿大明的军队,就像毛帅那样,整顿出一批真正能战的将士,整顿出一批真正能战的将士,才能内安国事,外抗强敌,征服不臣。”

    朱由检胀红着小脸,握着双拳在空中挥舞,脚步急促的在书房的地中间走动,这时候,他的偏激性格暴露无遗。

    “治大国,如烹小鲜,师傅们教导我的意思,“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是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所以有些事情,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轻而易举改变几百年形成的规矩,会让许多人适应不了,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弹。”天启皇帝就耐心的教育着弟弟。

    这样的说法,更加让叶想要感觉到欣慰,这是老成谋国,稳重行事的好现象,如果这个年轻的皇帝再成熟一点,掌握住一定的权力,和内阁相辅相成,稳健的推动着这个老大帝国向前行进,绝对是大明的福气。

    “皇帝哥哥错了。”朱由检立刻毫不留情的反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现在这个腐烂的大明军队,何止是一个蚁穴,简直就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于这个大堤之上,根本就不需要滔天洪水,转眼就会让这外表光鲜坚固的大堤崩溃,长痛不如短痛,等到崩溃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所以臣弟建议,废除所有的军户制度,废除各地卫所。”

    朱由检的这个想法,和后来他执政之后,不顾后果的将整个大明几十万驿站驿卒直接裁撤如出一辙,结果在内忧外患之间,又让几十万受过初级训练的青壮,还有他们身后百万的家属,立刻就断绝了生路,让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加入到各地的流民杆子起义队伍之中,成为大明帝国的掘墓人。

    好在这个时候,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他并没有决定权,而这个天启皇帝,是一个厚道的人,还有他那祖父仁忠的风范性格,虽然他并没有想到那严重的局面,但却从他仁厚宅心出发,为自己的弟弟解释:“如果按照你这一刀切的办法,全天下上百万卫所军户,就断了生计来源,而依附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家属,何止四五百万,虽然现在大明钱粮不济,但不管怎么样,每年都要在地方财税里截留一部分给他们,能让他们或多或少的得到一点收入,能够让他们活下去,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但这时候天启皇帝并不知道,每年大明各地征收财赋的1/,冠冕堂皇的被各地直接截留,名义上是给那些军户们发放必要的钱粮,其实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那些钱粮全部装进了各级贪官污吏的腰包,大明几百年形成的军户,早已经饥寒交迫,沦落到街头乞丐,或者是给人家打长工去了,但不管怎么样,军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约束了这些各地卫所的军户士兵,让他们没有造反,这就是现在这个制度所取得的唯一的作用。

    “难道就这样养着这批废物吗?”朱由检就不干的大声说道:“官员废物,将士废物,所有的人都是废物,那这大明还有希望吗?”

    这话说的,可以算是童言无忌,简直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其中就包括这个屋子里的皇帝和首辅大臣。

    天启皇帝就苦笑摇头,叶县高就尴尬的捂着嘴,连连咳嗽,一边化解自己的尴尬。

    “当然要改,不过,还是那句,圣人之言,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乱翻乱动,否则就是一个不堪设想的结局。重病不能用猛药,需要慢慢的调理,否则适得其反,会要了人命。”然后长叹一声,一股沉重的忧虑就爬上了天启皇帝年轻的脸,背着手走到窗前,遥望着远处的天空,语气幽幽的道:“毛帅立足改变,我也知道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不过是小小的几个小动作,却让他现在四面受敌,若不是我和内阁全力支持,他早就粉身碎骨了,而一旦像你说的那样,将所有腐烂的东西全部打碎,我认为那不会出现重来,根本就是一场深渊的灾难。”然后转回身,怔怔的盯着自己的弟弟:“若想成为一代明君,若想能够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就必须改正这种过于偏激,过于操切的性格,否则这个大明帝国会毁在你我的手中。”

    这话一出,叶向高再不能袖手旁观了,霍然起身,脸色苍白的大声呵斥:“作为当代之君,怎么能说出怂恿别人造反的言语?”然后疾言厉色的对也愣在当地的朱由检大声的吼道:“作为亲王,你应该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立刻自刎君王的面前。”

    而魏忠贤也跳出来指着朱由检的鼻子尖声呵斥:“你如此不忠,当剥夺王爵,幽禁宗人府。”

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

    兄弟对话,却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当时愣住了天启,吓坏了朱由检。

    叶向高如何呵斥要杀要剐,那是他作为首辅大臣的本份职责,但一个皇家的奴才,却说出要剥夺自己王爵圈禁的话,朱由检对魏忠贤当时恶向胆边生,喜怒形于色的朱由检,一股刻骨的怒火和恨就立刻弥漫上了他的脸。

    这样怨毒的表情一展现出来,最善于察言观色的魏忠贤,当时心中就一突,转而恐惧让他冷汗直流了。

    “坏了,自己结下了最不该结下的仇恨了,从今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天启皇帝靠山,自己绝对不得善终了。”

    但其实魏忠贤实在是不得不这么做这么说,他实在是有自己的苦衷啊,自己的靠山就是天启,而按照天启厌恶当皇帝的小心思,要是真的有一天,这个不待见自己的信王上位,那自己就将大势已去,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必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就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出来僭越的敲定这件事情,希望能让天启将朱由检圈禁起来,以解未来危机。

    天启很气愤,上次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结果也是叶向高和魏忠贤出来反对,但却没有今日激烈罢了,现在,这个首辅竟然要求自己的弟弟自杀明志,这还了得,尤其是自己的奴仆都敢要求自己圈禁自己的弟弟,这不行,绝对不行。

    其实天启现在是这么想的,却不知道他认为的随口一说,却是相由心生的结果,如果一旦这样的随口说习惯了,那么慢慢的这种想法就要根深蒂固,在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皇帝心甘情愿让位给弟弟的呢,一旦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那结果绝对不是天启想象的那么完美。

    尤其这种事情出现,必将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明的朝局毕竟发生巨大的动荡,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大明这时候已经是日暮西山,内忧外患,根本就经不起折腾了。要想让大明继续苟延残喘的存续下去,不但需要内外一心,更需要一个中兴之主,即便没有中兴之主,最起码也要一个稳重守成之君。

    而老成稳重老于世故的叶向高更对朱由检看的明白,性格激进善变,而且多疑,朱由检身上的毛病太多了,如果将大明交给他,那绝对会将三百年江山断送在他的手中。

    基于以上的考量,叶向高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才逼迫着朱由检自尽以表忠心,用这种办法,来断了天启莫名奇妙的想法。

    看到书房里又有些剑拔弩张,天启皇帝简直就哭笑不得,在他的意识里,这根本就是兄弟之间的玩笑:“朕不过是随便说说,哪里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大家都不要担心,我和我的兄弟不过是说说罢了。”

    叶向高就郑重的说道“经筵讲经,曾经说过周天子封唐的故事,周天子只不过拿着一个荷叶和弟弟开玩笑,但是史官却告诉他,天子无戏言,家国天下,天子无小事,又没有家事,还请皇上坚决的分清。”

    周天子封唐成为晋国的事情,所有的大儒们都曾经讲过,也成为帝王教育的模板范例,并不是因为天子封的弟弟那么广阔的国土,而是在讲一个道理,那就是天子无戏言。今天叶向高疾言厉色的和自己说这个典故,究其原因,还是出发点在于此。

    想一想,本来是两个相依为命的好兄弟,却因为这样的事情闹出隔阂,在他的心中,现在的感觉不是担心,而是感觉的沮丧,天子无亲情,难道必须是这样吗?

    朱由检对这两个人的批判简直是气愤异常,我们俩兄弟之间从小就争辩,而且每每都是自己胜了哥哥,成为两兄弟之间的乐趣,深宫寂寞,这是唯一让两兄弟能够快乐的事情,结果今天难得互相再次展现,兄弟情深,你们却跳出来说三道四,太过可恶。

    想是这么想的,但是也感觉到今天哥哥的话说的太过分,自己不过是准备辅助哥哥中兴大明,自己成为一个八贤王那样的人,但现在看来,是不行了,看看铁青的脸色,不一不饶的叶向高,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魏忠贤,朱由检也不得不跪下来,给自己的哥哥磕头赔罪,因为经过几次磨难之后,他也知道朝局政治的厉害,三大案的正统之争,已经让这个朝廷所有的人成为惊弓之鸟,虽然朱由检还小,但也领略了这种党争的厉害。

    朱由检跪下了,经过这么多次的磨练,他已经领略了朝堂斗争的凶险,也开始渐渐懂得知道进退,如果再像兄弟两个之间辩论,那就整个书房之间,所有的人都将无法下台。

    小弟弟的做法,让天启皇帝感觉到非常高兴,这是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台阶,小弟弟懂事了,但看着跪着的小弟还是心疼,赶紧起身拉起他,拉着他的手,一脸骄傲的向着叶县高道:“看一看,我们的信王董事了,知道知错就改,您不一直教导我,有宽恕,要容忍,要接受别人的认错吗?”

    叶向高就一拍脑袋,君王对臣子应该这样,但是对可能要谋朝篡位的人也是这样,那就是自己找死。

    但是人老成精的叶向高也知道,这时候再要说下去,会让皇帝反感。

    看着这个天启皇帝,有仁宗的心性,但更多的却是那种小年轻的逆反心理,这样的心理表现在,一个不高兴,就躲到自己的木工房里做木匠。

    最终长叹一声,这个大明真是爱出奇葩的皇帝,也真是没有办法了。

    “好了好了,我们还是说说毛帅回京的问题吧。”天启皇帝也不想在这上太过纠缠不休,主动的给叶向高和魏忠贤找下台,就岔开了话题,“毛帅回京应该怎么办?”

    得到了自己哥哥的宽容,又忘了刚刚的状况,小孩子心情又再次爆发:“还能怎么办?解救京城危机,驱除鞑虏内患,征服草原不臣,稳定草原诸部,拿出哪一点来,都是现在大明根本没有的功绩,按照周礼规定,皇帝应该在午门迎接,百官应该出德胜门十里迎接,奏得胜乐。”朱由检就一件一件的说着,他每说出一件,天启皇帝和叶县高就苦笑一下,最后简直是哭笑不得。“兄弟,你说得对,但是你想过没有?你这样不是为了毛帅争的荣耀,你这是害他。”

    朱由检就跟起小脖子:“有功当赏,有罪当罚,这是君王应该的,难道错了吗?”

    天启就看了一眼考验自己眼神的叶师傅,苦笑着对自己的弟弟道:“你还真就错了,好心办坏事,这就是你现在的状况,一旦你这么办了,你已经将毛帅推进了万劫不复之地,你呀,还嫩着点。”然后转过头向叶县高道:“信王已经长大,从小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我现在决定,明天开始,和我正式的接受各位师傅以及大儒的教导。”然后摸着自己弟弟的小脑袋,虽然他努力的躲避着,天启就一把抓住他:“让他快快的长大成熟起来吧,朕需要弟弟辅佐,大明王朝需要。”

    叶向高就长叹一声,这个厚道的皇帝,是真的厚道过份了啊。

第704章 评论三党

    现在马维忠已经成了姓王的亲信,说是亲信其实有点过了,说是趣味相投更好,都是激进的愤青,都是毛文龙的崇拜者,所以两个人谈得非常投机,接触一段之后,两个人简直就成了莫逆之交,没了上下之分。

    “毛帅天大的功劳,却不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荣耀,简直就气死我了。”悄悄溜出宫门的信王朱由检,在一个偏僻的茶楼里,面对着马维忠,恨恨的将小拳头砸在桌子上,砸的是砰砰乱响。

    “信王殿下,到底是怎么回事?”马维忠就伸着脖子想探个究竟,这时候他根本没有一个君子不探宫闱维的避讳,而是朋友之间,探讨一件事情。

    “还能怎么样?还不是那些东林狗***红毛帅的功绩,处处挑三拣四,没事儿找事儿,非要至毛帅于死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哥哥认为,如果这次毛帅回京,真的要是按照他的功绩招待,将会让东林更加疯狂。”然后就再次将拳头砸在桌子上:“东林,你们这帮伪君子,早晚有一天我会好好的收拾收拾你们。”

    马维忠就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因为信王这样的说法,简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因为这个小小的信王,还在半年以前,对东林君子们简直崇拜的五体投地,每日里和那些君子们互相来往,接受他们的教育,接受他们的思想,幻想着在某一日里,让东林君子充满朝堂,赶走所有的贪腐小人,让众正盈朝,那才是他理想的大明。

    然而谁知道?不过是短短的半年时间,这个亲王大人的观点就彻底的转变,这真是小孩子的意思,就如同6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啊。

    “当然,你是东林党是吧,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不要怕,我绝对不牵连你,并且还要重用你。”看到张大嘴巴面色突然变得惨白的马维忠,信王就得意的许诺:“只要我和我的哥哥说一句,我哥哥绝对不会不同意的。”

    最后这一句,才马维忠卡在嗓子眼的心掉到了肚子里,艰难的淹了一口不存在的唾沫,伸手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不要说我是东林党人,这对我是一种侮辱,我,孤臣党坚定的一员。”然后补充一句:“我不是葱白毛帅,我是为毛帅的那句,忠君爱国,实干兴邦的宗旨所折服。”

    志同道合,什么是志同道合,现在信王朱由检认为,这个马维忠就是和自己志同道合。

    信王朱由检就哈哈笑着指着马维忠的鼻子道:“君子不党,朋党可是为天下所忌,你在这里高谈阔论自己是孤臣党,你犯了忌讳啦,好,我现在就上书朝廷,打你一个朋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结果马维忠根本就没有大惊失色,反倒骄傲的回怼:“君子不党,这是训诫,说的是不能成朋党,朋党者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东汉的党锢之祸、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祐党案、现在的东林党便是其荦荦大者。这种党派门户之争,不能说全无清浊是非之分,但互相攻伐的结果,往往是敌对的双方都难免意气用事,置国家社会利益于不顾,使政局变得日益混乱,政治变得益发腐败。所以,不论所取何义,朋党都是祸国之乱,当然要禁。”

    面对小小的信王,饱读诗书的马维忠说服他,那是跟玩似的。

    “而我们孤臣党,却不是朋党,我们来至五湖四海,不是裙带同年联系,不是为了互相提携互相利用,而是为了忠君爱国,实干兴邦的大理想而走到一起,致力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是国家社稷,这如何是朋党?难道为国为君也是错,就是朋党,那就请信王杀全天下为国为君的义士吧。”

    信王看到马维忠如此激动,当时哈哈一笑缓解气氛:“你说的对,孤臣党是一心为国的,如果我下令杀这些一心忠君为国的人,那么估计大明亿兆人口,杀的估计也就剩不下几个了。”

    马维忠不管他,继续慷慨激昂的说:“而东林才是真正的朋党。”马维忠敲着桌子大声的断言:“他们所要的,不是同年就是师生,要不就是通家故旧,他们为了便是互相提携高升,或者互相包庇遮掩,远了且不说,单单是一个王化贞,胡乱做为造成国朝百年没有的大败,他们却颠倒黑白,替他寻找不死的借口,遵化巡抚先有克扣军饷吃空额,一万两千编员,竟然只有不足三千老弱,后有敌军侵入畏敌避战,使得信王被困,京畿百姓涂炭,这样罪名照章的烂人,东林依旧为他无罪奔走,这还哪里有一点为国为君的本性?他们拉帮结派上欺君父,下惑百姓,中间排除异己,非同党既寇仇,他们才是朋党,他们才是祸国殃民的最大的朋党,当打到,必须打倒才能还大明一个真正的中兴。”

    看着激动的马维忠,信王深以为然。

    现在的东林党虽然口中一再标榜君子不党,但其实他们才是这个时候真正的党派,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个党派所有该具备的要素,只是这个党本性黑暗罢了。

    有党魁李三才,顾宪成,后来的叶向高,。当时,李三才现在被贬为庶民,今年年初病死了,顾宪成也死了,叶向高反出了。所以现在的东林党的党魁就是邹元标。有常委,既所谓的东林七君子,有入党条件,有叛党处罚,有党章党纲,有斗争哲学,有明确的敌人,有最终的目的,有首善书院的党部。这才是真正的党。

    “那么你认为阉党如何?”信王就很认真的问。

    马维忠就愣住了,他实在是不能也不敢评判阉党性质,明眼人谁不知道,自打万历年以来,东林党形成了一股极其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自成一派,在朝廷内外到处安插“自己人”,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从万历晚期起,内阁就被东林把持,其它部科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到了天启时期,这位明里天天研究木工,而实际上深谙朝政时局的皇帝,不甘被东林架空,开始将矛头对准了东林党,大太监魏忠贤就是他手中打压东林党的一个“王牌”急先锋,你信王让马维忠点评阉党,怎么点评?他敢点评吗。

    沉思了一下,看着急切想要得到自己评论的信王,最终马维忠只是短短的几个字:“阉党,不过皇家的一条狗。”

    信王想了一阵之后,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马维忠转了话题道:“既然毛帅因为形势而不能受到国朝最高礼遇迎接,那么,我代表皇家,你代表百官,我们就一起迎接毛帅回京。”

    马维忠肃然起立:“应当。”

    其实就刚刚这两个家伙说的,就已经犯了天大的忌讳,不过是一个敢说,一个敢跟。要不说都是愣头青呢。

第705章 回京路上

    特意将戚军的戚家军安排随行去了皮岛,并且任命他为东江镇李光春的副手,专门负责训练军队。

    然后毛文龙抱着毛毛,坐着自己改造的四轮马车,舒服的躲在一大堆毛皮里出了遵化上京了。毛文龙是不打算回皮岛的,一来按照历史,这几年后金因为皮岛的牵制和整合蒙古,没精力攻打大明,这让大明在辽西有了轻松的布置时间。

    现在,随着自己的强大,牵制后金的作用更显著了,而蒙古人也通过自己这么一干,更让后金努尔哈赤焦头烂额,难以应付,如此,他就更没时间对付大明了,所以,辽西无战事,皮岛自己回不回去大约没有什么大关系。

    但京城自己却是必须要回去的,在去年丰润一战,直到自己灭朵彦到现在,有太多的事情要回京解决,一场嘴巴官司等着自己呢。同时,毛文龙准备开启天津建设,都要展开了,好在自己这次留下了大约五百万的缴获在手,希望能从容布置了。

    同时借助现在皇上还有叶向高暗中扶持自己的机会,将孤臣党做大做强,只有如此,才能自保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等过些时候,皇上和叶向高乃至东林阉党再想打压自己,那时候他们就没那个机会了。

    于是在回京以前,毛文龙将自己的义子毛承勇带复辽军留下的三千镇守遵化,他是不打算将遵化再拱手让人了,当然,复辽军驻守遵化也已经是名正言顺了,因为毛文龙是奴儿干都司的头,但现在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都不让毛文龙驻跸行辕,所以奴儿干都司行辕就设立在这里了,以方便:“管理”都司事务。

    于是,在交代了已经被任命遵化巡抚的杨嗣昌一番之后,毛文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四月天里,带着一百随从还有六七十由小胖子带领的勋贵子弟,逍遥又张扬多回京了。

    小胖子的队伍,这一次真的可谓是春风得意,前一次的丰润之战,虽然勋贵子弟死伤累累,但是却得到了皇上和信王的信任,在显示了勋贵集团的能力,原先被打压而默默无闻多勋贵们再次展露他们的狰狞,展现了他们的实力,这在出殡的过程中,向东林文官集团明目张胆的发泄了他们的不满中,就可以看出,勋贵不打算再缩脖子了。

    由于这一次,勋贵集团子弟的表现的确是抢眼,让一向横挑鼻子竖挑眼,为了打压勋贵集团,而鸡蛋里挑骨头的,以东林为正朔自居的文官集团也不得不闭嘴。

    而草原一战,更是打的酣畅淋漓,十分出彩。毛文龙也不吝惜登记军功,向皇上内阁兵部报功的时候,那真的是做到了只夸大没压制的程度。

    大家都知道,就这一份草原军功征服之战,就足以让所有参战的兄弟们捞个实缺,再次走上官场朝堂,恢复和重振勋贵家风是指日可待。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小胖子英国公世子张之及,不但两战功劳最大,因此成为了勋贵集团后起之秀的真正首领。

    在街头巷尾打架的时候折服那帮家伙,那是口服心不服,但这次,真真正正的让所有勋贵子弟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现在所有子弟们都为张之及马首是瞻,张之及说一,那绝对没有人说二。更是在战争里被张之及救过命的那十几个兄弟,简直就拿张之及当了自己最过命的哥们,只要有一个人对张之及露出一点颜色,这帮小子就会没有原则的直接上去动刀。

    这就是一帮正处在叛逆和崇拜英雄期的孩子们的性格。

    毛文龙看到每日对着这群勋贵指手画脚,而对自己服服帖帖的张之及小胖子,心情是非常愉悦的,感觉是非常得意的。

    自己收服了张之及,张之及收服了勋贵精英子弟,那就等于自己收服了勋贵集团,那就等于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如果再在未来给予这些人以切实的利益,那么他们还能逃出自己的掌控吗?

    带着无数的想法,毛文龙奔行在回京的路上。

    遵化离着北京不远,按照当时的距离五百里,有驰道连接,如果放开了奔驰,两日便可轻松回家。

    现在毛文龙是一身轻松,没有必要再急三火似的四处救火,所以一路行来,倒也是逍遥自在。

    阳春4月,万物复苏,即便是渐渐进入小冰河期的大明北方,也表现出了生机盎然,官道左右两旁的杨树,枝条舒展,绿叶浓密,带着蜡模的叶面,反射着和煦的阳光,微微的南风吹过,抖动碰撞摩擦着,发出一片密密麻麻的声响,听着像一首春天的赞美歌,让人感觉到心情愉悦。

    无数不知名的鸟儿,在这林间树叶间上下穿行,呼朋引伴,啾啾鸣唱,让这天地之间充满了活力。

    道路上,商人的往来明显的要比往年多的多,规模也比往年大,车马粼粼鞭声响亮,脚步匆匆的向遵化开进。先到遵化点检,然后再到长城关隘缴纳一笔税,啊,对了,大明不向商贾收税,那是与民争利,所以,毛文龙和九边的守备们达成了协议,向这些商贾们收取爱国捐,这个高大上的捐不多,按照货物的四分收取,这让商人们不但没有了反感,反倒感恩戴德,因为这可比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少多了。

    这份捐按照毛文龙的规划,划为四份,一分留给九边将士,补充军队所需,一分上缴国库,增加国库收入,一分上缴内帑,让魏忠贤和皇上获得实惠,一分留做养老和孤儿院,做大明安抚孤老。

    如此的分配方案当时就得到了全大明的各个集团的欢迎。

    原先边军也收取苛捐杂税以补充几乎没有的军费,但商队稀少,怎么收也不多,但现在不同了,虽然收的少了,但商队却多了百倍,虽然分的少了,但他们发现竟然比原先自己等偷偷摸摸的收要多了百倍,无形中增强了边军的实力,最少能让在朝廷没有钱粮发放的时候,保证边关将士有口稀粥,冬天的时候有件棉衣。

    商队经过毛文龙的百人队伍的时候,有的随队行动的锦衣卫认识毛文龙,立刻跳下车跪地参见,感谢毛文龙的办法给这些苦哈哈的底层锦衣卫有了一份合法的,安心良心的收入。

    商人们得知这就是打开他们财路的毛帅,更是轰的围上来感激相见。

    因为毛文龙不但为他们打开了商路,更为他们在草原打开了一个平安的局面,现在这些商队,不但节省了许多护卫费用,更在蒙古的部族里趾高气扬。在赚到钱的同时,也感受了大国的子民的荣光。

    毛文龙一路行,一路接见这些商队,问他们行走了几次,所获多少。获得的结果是相当让人满意的,大家的收入不但比预计的要多,更主要的是,锦衣卫名正言顺的沿途押运看管,杜绝了走私战略物资,更实现了他们锦衣卫另一个主要目标,那就是刺探军情。现在蒙古几乎对大明就没有秘密可言,完全处于透明状态,这让毛文龙非常欣慰。

    道路两旁的田野,无数的百姓正在辛勤的播种。今年不同往年,因为百姓们知道,北面的蒙古已经被毛帅打服了,今年不会再有蒙古人过来抢掠袭扰,而更主要的是,毛帅为大家抢来了低廉价格的牛马驴骡,几家人凑合着买上一头大牲口,就可以抵得上十几个壮劳力,将土地深翻,精耕细作,必然是一个高产的年头,收成好了,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安心的收割粮食,扣除上缴的皇粮国税,今年总算能够让一家吃上个饱饭,如果依旧吃个半饱,就可以添置一些农具衣服,一个接近富足的生活,就要出现在百姓的面前,怎么不让人感觉到欣慰?

    对于这样的日子,百姓们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知足,繁忙的春播人群里,不断的有歌声传出,虽然是民间的俚语小调,但依旧透露着百姓的欢快。

    一个浑身是汗,牵这头牛的汉子,接过自己老婆递过来的水,酣畅淋漓的喝干,然后,放开嗓子,冲着长天吼上一声,挽起黄牛身边的绳套,继续不知疲倦的和新买的黄牛耕作。

    一切都在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最少比去年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04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作者:奔叔所写的《大明都督》为转载作品,大明都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都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都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都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都督介绍: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大明都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都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都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