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TXT下载大明都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都督全文阅读

作者:奔叔     大明都督txt下载     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6章 脱困牢笼

    沈光柞和同样被罢官软禁在家的三个儿子(其中老四在福建任布政使)在爆炸发生的第一时间,也没有出自己的府门,但沈光柞立刻派出了自己最亲信的老管家:“去,赶紧的去外甥家看看。”

    老管家就问:“见到了外甥少爷我该怎么说?”

    沈光柞就焦急的道:“你告诉镇南,即便是有人驾着刀子让他逃,也千万别逃,即便是连院子也不能迈出半步。”

    老管家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当看到毛文龙一家安静的坐在院子里之后,说明了沈光柞的意思就跑了回来。当得到毛文龙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的消息后,沈光柞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我们翻身的时候到了.东林,阉党,你们这群蠢货混蛋,吃我的给我还回来,而且要加倍。”

    毛文龙就在这短短时间里,就接见了一个又一个前来探讨风声的人,虽然没有一个是主人,全部是他们的家人.但这已经足够了,足够让他了解现在孤臣党在京城里的困境,让他知道,在这样的困局里面,孤臣党还是团结一心的,还是认同自己这个党魁的。

    这,已经足够了。

    灾难已经过去,虽然大地依旧一片狼藉房倒屋塌,但天空再次变得晴朗起来,那轮火红的太阳,依旧高高的挂在天空没有坠落。刚刚肆虐的风暴消失了,取代的是微微和煦的南风,抚摸着创伤累累的大地,吹在人的脸上,让人感觉到一阵阵的慰贴舒爽。

    巷子外面一片杂沓的脚步声,让面容平和的毛文龙的心就一紧,最后的结局到了,历史就在这一刻,将是向左还是向右?

    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并不是如狼似虎的锦衣卫,而是面容消瘦狼狈不堪的国舅张继先,这个自己孤臣党最核心的骨干,自己的铁杆儿兄弟。

    见到毛文龙毫发无伤,张继先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直接就扑了过来。

    毛文龙就淡淡的笑着,嗔怪道:“接近两个月,老哥我在这里困守愁城,你也不说拿着些酒肉过来请我,和我谈谈心解闷,的确是太不够意思了。”

    结果张继先啊噢就是一嗓子:“皇上御带昭,命令毛帅赶紧勤王救驾。”

    就这一嗓子,当时让镇定的毛文龙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原先的淡定从容立刻就灰飞烟灭,哆嗦着手指头指着张继先,面无血色,嘴唇铁青:“你你你你是说,皇上已经遇难,太子呢,不要说了,太子也已经夭折。”然后就失魂落魄的喃喃:“几年的努力,终究白费。”然后疯狂的举起双手,冲着老天怒吼:“你个贼老天,你玩我呢?你让我九死一生的来到这里,你让我几年不知疲倦的拼命挣扎,就是要想保住这个皇上的性命,就是想要保住这个大明太子的性命,让这个该死的历史岔路向右。但你给我来了这一个天灾霹雳,确让我几年的辛苦全部白费。皇上没了,太子没了,我还奋斗个毛用啊,那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现在我跟你拼了。”说完这话,就如同疯狗一样,抓起地上的砖头瓦块像天空猛砸。

    这样的举动,简直吓傻了周边所有的人。张继先却从心中顿然明白,大明最忠心的人,还是这个毛文龙,自己必须将现在他发自内心,为皇上和太子安危发疯的毛帅举动报告给皇上,让他知道,这个天下谁最忠心,谁最在乎他们。

    扑上去一把抱住疯狂的毛文龙,张继先以最大的声音冲着毛文龙大吼:“毛帅毛帅,皇上皇后都好着呢,太子也好好的呢,你清醒下,清醒下啊。”

    毛文龙随着张继先的猛烈摇晃,涣散的眼神开始慢慢的聚焦,放下张开的手臂,麻木的问道:“皇上没有死?”

    “没有事,好好的呢。”

    毛文龙就猛的摇摇脑袋,“太子也没有死?”

    泪流满面的张继先就大声的回答:“太子好好的,不过是受了点惊吓,这时候早已经平复下来,没有事情了。”

    毛文龙就颓然坐地,扎手扎脚的半躺在张氏的怀里,他现在感觉到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整个身体就好像发力过重,最终抽空了一半,飘出去的思维就又回到了躯壳里。

    “皇上没有死,太子没有死,这个世界总算是被我改变了。”喃喃自语之中,竟然不由得泪流满面。这当然被张继先和跟着跑进来的王振听到看到,也将这记在心里,人人不由得怒吼咒骂:“你们这群混蛋的阉党东林,你们亲自看看,是个想要造反谋逆的奸臣,是应该这个样子吗?是应该听到皇上和太子驾崩就是胡乱疯狂吗?就因为听到这个消息,就要疯狂一样拿起砖头瓦块和老天斗争吗?而听到皇上和太子健在,就泪流满面喜极而泣吗?那么如果天下的奸臣都是如此,想谋逆造反的人都是如此,那么这个天下就缺少了奸臣和谋逆者啦。

    王振泪流满面急匆匆走到毛文龙的面前:“毛帅,皇上下旨,请您救驾呢。”

    张继先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和任务,连连点头:“是的是的,皇上让你救驾去呢。”

    毛文龙就懵懵懂懂的询问:“让我救驾,皇上不是在皇宫里好好的吗?怎么这突然间让我救驾?”

    张继先和王振就咬牙切齿的你一句我一句,将整个事情说了。毛文龙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既然皇上一家和自己一家一起被软禁,就证明这场突然间爆发的争斗不是皇上发动的,而是阉党和东林发动的,那么自己的靠山就没有倒,将再次站在大明朝廷的权力顶峰。

    现在朝堂即将太平,最难缠的东林,被自己借助天灾一网打尽,即便给他百年时间,他也再难以恢复。而那些阉党,一句话就能解散,即便不能解散,在自己的眼中也再将不值一提。

    这是皇上让自己去救驾,这两个人跑过来就已经说明,皇上根本就没有危险了。之所以让自己过去,就一定是皇上,想让自己看看,让自己相信他没有参与这场斗争。如此一来,就足以证明,皇帝是非常在乎自己的,他就是想证明他在乎自己。

    于是顺势就是一脚,将张继先踹成了滚地的葫芦,一咕噜爬起来,抄起一块板砖,带着决死的表情,带着对皇帝一片忠诚,带着大明朝廷忠臣最应该有的表情,以大无畏的决然,提着板砖,张牙舞爪的呼喊着,大吼着“勤王救驾,杀啊——”杀鸭子就冲了出去。

敌1217章 天启托孤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官大官小一砖撂倒。所向披靡的毛文龙,带着身后一群救驾心切的人,大呼小叫的杀进了皇宫。沿途之上,不管是文臣武将,毛文龙手中的板砖所向披靡,直接就冲向了三大殿。

    跟着后面的王振就大呼小叫:“毛帅,方向错了,皇上现在木工房。”

    啊,方向错啦,对,方向决定成败,这个错不得。于是,毛文龙带着最深刻的感悟,大呼小叫的冲向了内宫木工房。

    还什么宫闱禁忌?去他的吧,越是这样,越表现出自己的忠心。

    叶向高是吧?即便你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宽厚性格的皇帝也不会将你怎么样,那就先吃我一板砖。

    魏忠贤是吧,即便你把天捅出个窟窿,皇上也会替你堵上的,那我就给你一板砖出出气。

    阁老黄礦怎么啦,照打。

    还有那谁?哪里跑?看我飞砖侍候。

    毛文龙一顿板砖纷飞,打的全程鸡飞狗跳,挡者披靡。然后冲到了那个院子门前。他赫然看到,坍塌的院墙中间,那扇朱红的大门上横起竖八丁着的木条,然后看到站在院子里的皇上,皇后以及太子。毛文龙立刻停住了脚步,丢掉了手中的板砖,然后冲着里面大吼一声:“大明三等国公,左都督,奴儿甘都司指挥使,挂左督御史,兵部左侍郎,东江镇总兵官,朝鲜总督,臣毛文龙勤王救驾。

    天启就站在院子里,紧咬着嘴唇,可以看见他的眼里的信任和泪花。

    毛文龙大步走到那个倒塌的大门前,努力的将那厚重的大门扶起。他扶的非常吃力,但没有人帮他,阉党和东林内阁不敢帮,张继先王振等人不能帮,因为那是属于毛文龙的荣耀。

    艰难的扶正了大门,然后用砖头砸断那上面的木条,喘息了一阵之后,将大门打开,然后跪地请求:“万岁皇后太子,臣救驾勤王来迟,恳请万岁赎罪。”

    毛文龙口里每一个勤王救驾说出,当时在外面的那些人都感觉心中一疼,就好像毛文龙在用一个巨锤将一根根谋逆造反的钉子,在钉死他们。

    皇上在皇后的怀里接过了太子,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皇宫,走出了那道封闭了将近两个月的大门,走到了毛文龙的面前:“毛帅委屈。”

    “臣忏愧。”

    “毛帅辛苦。”

    “臣汗颜。”

    “毛帅有大功。”

    “臣——有罪。”

    弯下腰,天启竟然当着所有文武的面,双手将太子递给了毛文龙。递给里跪在地上的毛文龙面前。

    毛文龙惊呆了,群臣惊呆了,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递,这是托付。

    毛文龙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

    天启笑着对小家伙道:“太子,从今以后,这就是你的帅父,仲父,来。叫一声。”

    满皇宫数万人都屏气凝神,这一声出来,就是白帝城托孤,这一声叫出,毛文龙便是这大明第二人,这一声叫出,大明帝国就将交付在了毛文龙的手中,这一声叫出——毛文龙即便有天大的理由,也再不能反。

    天启看了一眼张皇后,张皇后满脸的欣喜,这一声叫出,自己的儿子,将是这大明再也没有任何危险的皇上了。

    毛文龙不敢接。

    三岁的孩子刚刚会牙牙学语,听到父亲叫他叫帅父仲父,他没有什么想法,也根本就没有想法,只是按照本能学习,对着毛文龙奶声奶气的叫一声:“帅父仲父。”

    毛文龙的腰塌了,毛文龙的肩膀塌了,他知道这一声,便捆住了自己所有的手脚野心,这一声,便让自己必须成为这个大明的忠臣。趴在地上看着弯着腰一直坚定递着的天启,在自己眼前蹬着小腿欢奔乱跳的太子,好久之后,毛文龙的腰杆子再次绷直,肩膀再次挺拔,伸出有力的双手,接过了太子,也接过了大明这个风雨飘摇的江山。

    所有的人,包括阉党,包括残存的东林,叶向高等,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他们再也不必纠结大明的未来了,大明的未来,一定稳如磐石。

    叶向高看到这样的结局,老脸上展现出了一股安详平和,一种如释重负,颤微微跪倒,双手高举高呼舞拜磕头:“天佑大明,日月所照耀的地方,都将是我大明的疆土,皇上,老臣放心啦,老臣放心的去啦。”然后突然喷出一口血,叶向高咬舌自尽。

    接着,不管是真的忠心,不管是已经自知自己必死,但这样的死会保全全家的大臣们,在高呼了大明万岁之后,纷纷咬舌而死。

    天启和毛文龙实在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时毛文龙抱着太子冷眼旁观,天启跳脚,对着那些已经蒙了的太监们大吼大叫:“快救人快救人。”

    所有的太监们一起冲了上来,开始展开施救,乱哄哄之中,周廷儒却趁乱逃出了宫外,从此湮灭在茫茫的人群里,再也不知所踪。

    最终没有救过来一个人,一个甘心想死的人是救不过来的。清点了一下,竟然足足有100之多。

    看着躺在地上成排的文武官员的尸骸,满心不忍的天启皇帝扭头询问毛文龙:“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就算了吧?”

    毛文龙就抱着太子,用自己宽厚的手捂住他的眼睛,不让他面对政治的血腥,对着皇上不甘心的回答:“皇上说算了,那就算了吧。”

    天启就吩咐王振:“大伴,你对外宣布,这些大臣,因为乾清宫倒塌而遇难,传朕的旨意,厚葬这些大臣,官加一品,拿内帑抚恤其亲属。”

    天启皇帝这么处断也算合情合理,毕竟这一场争斗,是三党之争。但究其原因,也是自己培植三个党派,形成平衡的失败。自己还被软禁,这是家门之丑,是不能对外宣布的,否则皇上的威信将扫地。还有一个,这是三个党的彻底决裂,如果抓着不放,散落在各地的重要三党成员,将会掐到个你死我活。本来1万两千东林士子在这一场大灾难里,全军覆没,让中原的文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东林党也彻底的覆灭了。而眼前这100个官员的死,几乎更让朝堂的重要官员一扫而空。这一场争斗,说句实在话,已经让整个大明朝廷彻底的丧失了元气。不能再斗下去了,如果再斗下去,就会更有一大批官员被牵连。不要说别的理由,就一个胆敢软禁皇帝,为了恢复皇权的威严,就必须要杀一批,那会让整个大明的官僚体系彻底的摧毁,整个国家将彻底的停止运转。外敌环视,内部空虚,这个老大帝国就会轰然而塌。

    这就是天启皇帝请求苦主毛文龙放弃的原因,也正是毛文龙不得不放弃的原因。

    “但是始作俑者袁崇焕该怎么办?”毛文龙还是提出了自己心中最忌惮的想法。

    天启的脸当时就黑了下来:“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掀起如此一番狂风暴雨,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此人其心可诛。”

    有了这样一句话,毛文龙也就放了心。两个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就在这个时候,太子就在毛文龙的怀里欢快的尿了一泡。

    天启和毛文龙互相看了一眼,爆发出了这两个月来最开心的大笑。随着他们两个人的大笑,大明的天更加晴朗了。

第1218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

    北京城内出现这么大的灾害,作为皇帝必须出面安抚。但是这样的安抚,按照原先的惯例,不过是皇上下一道圣旨,然后在全城宣布皇上对百姓的关心,最多也就站在我们城楼上,对外面招一招手,也就走完了他所有能走的过程,然后最多就内帑拨付一笔银子,以表示皇恩浩荡。想要出去亲自和百姓走在一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并不一定全部为了皇上的安全,而是要保持皇上的神秘,让百姓继续在朦胧中崇拜他。再者说了,你出宫巡视天下,了解民间疾苦,那我们这些地方官员还怎么样糊弄你?你什么都知道了,那我们怎么能上下其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年第1个走出皇宫巡游天下的秦始皇,所耗费的粮草物资,实在是让朝廷承受不起,所以大家就汲取了那个教训,除了那些征战天下的武皇帝之外,从经济学角度,文武百官就坚决拒绝皇帝出行,而且还冠冕堂皇。从欺上瞒下角度,你就老老实实的在皇宫里待着,被我们这些大臣糊弄。为这个国家省钱,为我们安心,并且保证你的神秘感,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这从上次突然间在东江镇露了一面之后,在那些重臣们被压迫下,总算是答应了,天启皇帝可以每年一次出宫巡游,这个例子就破了。

    天启已经不再满足于站在城楼上挥挥手就罢了,吩咐王振摆驾出宫,自己和皇后太子,要亲临现场,祭奠死伤,安抚民心。

    当时可把王振吓的不轻:“万岁,外面人心惶惶,宵小趁乱胡作非为,万岁乃千金之体,万不可冒险。”

    天启就微微一笑:“我有毛帅护驾,害怕什么。”

    毛文龙就一张手:“我现在一身布衣,手中无刀无剑,只有两块砖头。万岁,你如何让我护驾?”然后也不等天启说下去,直接请求:“御马监的王公公掌腾骧四卫营,用三卫护卫宫闱,一卫护驾,应该解救出英国公,让他立刻回禁军营,派兵弹压各地混乱,应该立刻恢复沈光柞顺天府尹,让他指挥五城兵马司上街维持治安严查不法。”

    当时天启大惊:“什么?两位爱卿也被解职软禁?”然后释然,“毛帅说的对,王振,立刻去司礼监拟旨。恢复当初所有被罢官的官员职务,立刻让他们展开救灾。”

    听到这话,魏忠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期期艾艾的小心提醒:“皇上,司礼监是老奴掌管的啊。”

    不提这事儿还好,一提这事,天启皇帝的火腾腾就上来了:“都是你这个老家伙搞出来的天怒人怨,若不是你囚禁朕和毛帅这个忠良,老天爷不至于降下这么大的灾难,糜烂了半个北京城,让几万百姓生灵涂炭。”

    这样的定性简直和毛文龙的口径相同,毛文龙为此欢欣鼓舞:“臣一路上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听到百姓喊冤叫屈,纷纷指责朝廷里出了奸臣,挟持皇上陷害忠良。”

    魏忠贤当时一听,直接尿到了裤子里,这是毛文龙恨自己之深到了何种地步,这已经不是落井下石,而且直接将井口填上的节奏。

    直接趴在地上连连磕头,伸出他那已经鲜血淋漓,露出骨头的手指头,指天盟誓:“即便借给老奴千万个胆子,我也不敢陷害忠良,我更不敢挟持皇帝自己的主子,那都是那帮东林的大臣们胁迫我,对我花言巧语蒙蔽我,我真的是冤枉啊。

    这一点毛文龙也认同,虽然魏忠贤嚣张跋扈,但其实在他骨子里对内阁的那帮阁老们还是存在着战战兢兢之心的。是历史上记载,和现在的现实比对是一样的,他一直想拉近和内阁的那些大臣们的关系,可惜他的热脸总是贴在人家的冷屁,股上,根本就瞧不起他。

    本来想直接处置魏忠贤的天启皇帝,看到魏忠贤伸出那个指头,想一想大爆炸刚开始的时候,这老家伙疯子一样的第1个冲过来,就用这双手,努力的扒开掩埋住自己的瓦砾,直到鲜血淋漓露出骨头,可见其真正对自己的忠心。于是,天启的怒火就平息了,狠心也就消散了,性格里的仁厚就再次恢复,最终长叹一声:“罢了,虽然你走错了步,朕也原谅你,但司礼监是当不了了,你就去换浣衣局去吧。”魏忠贤就哀嚎一声,瘫倒在地。浣衣局是什么地方?那是这皇宫里的人间地狱,自己哪里能受得了那里的白眼和屈辱,更受不了那份苦楚,还不如直接上吊呢。

    毛文龙这时候看到天启已经饶恕了这个魏忠贤,虽然魏忠贤倒了,但他身后几百上千的干儿子还在,那股势力也需要约束。既然皇上做了好人,自己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应该拉吧一把这个家伙。不管怎么说,当初自己从四面楚歌的境地里走到今天,这个魏忠贤也是帮助过自己的。尤其是在国聚敛钱财方面,更是帮助自己巨大。在不得罪皇帝的情况下,拉他一把,也等于是给皇帝一个面子。于是就冲着皇上道:“千错万错,该打该杀,司礼监那面是绝对不能让他再去了。不过这个家伙千错万错却有一个好,那就是善于理财,我看就让他继续担着宝应局的职务吧,继续为皇上理财吧。”

    魏忠贤实在没想到自己已经得罪狠了的毛文龙,在这个时候伸出了一把手,将他从地狱里重新提回到天堂,当时连连给毛文龙磕头:“老毛,不不,毛帅,千错万错都是我一时间猪油蒙了心,为虎作猖陷害了你这个大明第一忠臣。我是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结果在这个时候您还不计前嫌,拉了我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与你作对,如果再做对,像这次一样的天罚,就直接降落在我的脑袋上。”

    天启本来就心软了,准备饶恕这个忠仆,但是却赖于毛文龙的面子,不能饶恕他,毕竟他是元凶之一。

    结果实在没想到,毛文龙竟然这样的提议,却正好给了自己台阶。但毛文龙提的也的确对,放眼这内外朝廷,论起理财,的确是这个魏忠贤最胜任,要不也不至于现在内帑丰盈,帮了国库大忙。

    于是就借坡下驴,狠狠的踹了一脚魏忠贤:“别撤那胡说八道,赶紧的,感谢毛帅大人不计小人过。”

    魏忠贤当时大哭着给毛文龙磕头,“啥也不说了,以后看我的了。”然后一溜烟的找个地方躲起来了,生怕谁再惦记上他。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毛文龙不由得无奈:“这一次饶恕你,希望你能老实,别再给我使唤什么幺蛾子了。我也对得起你了,让你得了个善终。

第1219章 议论裁撤锦衣卫

    被皇上踹了一脚,魏忠贤不但没有一点怨恨,反倒是大喜过望,就趴在地上连连的给毛文龙磕头,又给皇上磕头,又给皇后磕头,魏忠贤现在就变成了磕头虫。

    毛文龙拉起他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也不说你做的对错,但是通过这件事,你躲过了一劫,你就好好的为皇上理财,好好的约束你的那帮手下。但老魏你给我听着,如果下次皇上再拨付给我的钱粮你要再敢给我折半,我就前账后账一起和你算。”

    魏忠贤哭泣的连连点头:“我老魏是一个人渣,真的看不出人好人坏。经过这次事,我总算懂得了,人前光鲜不过是一时,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份才是长久,我现在就去宝应局,检点一下银子数目,随时等待皇帝下诏救灾拨款。”

    天启和毛文龙就互相看了一眼,天启就指着小跑着远去的魏忠贤:“真是废物利用,也真的是一个忠仆,这么饶恕了他,结果他转眼之间就对咱们没有仇恨,继续为咱们的这个大明兢兢业业做事去了。”

    “司礼监交给王大伴我是最放心的。”

    毛文龙就笑了:“王大伴忠心耿耿,而且为人也端方正直,同时他和外朝一直关系处的融洽,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内外朝互相抗衡的局面,朝局也就安稳了,皇上的选择的确是睿智无比。”

    “吃一亏长一见识啊,为了平衡内外朝,平衡东林党,我不得不扶持魏忠贤,否则我这个皇帝早就成了影子了。”

    这话说的明显有所指,但在这个关键时候,也是交心的时候,也是消除两个人的隔膜的时候,于是毛文龙就真诚的说道:“当初臣内外交困,为了实现我壮大东江镇复辽的最终目的,也不得不培养出一批势力来,和当时一直跟我纠缠不清的东林对着干,现在东林在这一场大爆炸中,在刚刚的大臣们殉难之中,已经彻底的土崩瓦解,所以孤臣党也就没有必要再存在下去,所以臣决定——”

    被着手沉思听着的天启,就将手抬起来挥了挥:“我理解毛帅的意思,但是现在不能妄下断言,孤臣党的口号好,忠贞爱国实干兴邦。实干兴邦已经是有目共睹。忠君,在这次变乱之中,更让我看到了。说来还是你的教化好啊,一个个人精子,竟然被一些捏造的圣旨治得服服帖帖。他们不是对圣旨的尊重,而是对我这个皇帝的尊重。当时我被囚禁的时候,听着内阁的那帮混蛋汇报结果,我是连连说愚蠢。我说的不是发动这场动乱的这帮家伙愚蠢,而是说你掌握的那群孤臣党们愚蠢。所以你现在匆忙的解散了孤臣党,会让这些真正忠君的官员们一时间无所适从,大家就散了心,再也不会忠贞爱国实干兴邦了。”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然后天启皇帝开心的哈哈大笑:“从这次事情上表现出来,孤臣党并不是以你马首是瞻,到了你想造我的反的时候,只要我一道道圣旨下去,我倒是要看看你还能指挥得动多少人。”

    天启皇帝不用朕的口吻和毛文龙说话,而是你呀我的,就足以见经过这场磨难,两个人真正的成为了好朋友。而将造反这个话题轻松的说出来,也可见天启皇帝真的对毛文龙放了心,现在在两个人的心中,造反这两个字不过是一种互相的玩笑话题罢了。

    毛文龙就看着嘻嘻傻笑的小太子:“只要你不威胁到这个太子的生命安全,别像先朝的几个昏君那样,不是废了太子,就是杀了太子,那我干什么造反?你坐这个江山为了是谁?还不是为了我这个干儿子?那么我拼死拼活的四处征战,我为的是谁,也不同样是为这个干儿子,大家目的相同,我干什么要造你的反?我很傻吗?”

    话题越谈越交心,越谈越轻松,两个人这时候才真正放松了自己的心情,真正变得阳光明媚。

    说了半天之后,天启皇帝又将话题拽了回来:“为了不让魏忠贤的状况再次出现,我准备将锦衣卫和东厂铲撤掉。毛帅以为如何?”

    毛文龙就毫不犹豫的反对这么做:“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咱们已经实现了三权制衡,这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不过希望御史来监管官员,这依旧是痴人说梦。太过坚信文人的操守,更是可笑之极。一个国家没有特务机构,是绝对不能想象的。大臣们以各种各样的关系连接成一体,会互相包庇的。而咱们现在实行的这个制度,却不能让皇上您亲自体察民情,不能掌握真实的社会状况,那么皇帝亲军的锦衣卫,监督锦衣卫的东厂,就绝对不能撤销。那是自毁长城的办法,绝不可取。”这是后世的经验之谈,崇祯皇帝信了东林的节操,裁撤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结局,就血淋淋的摆在那里,这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

    “可是朕也听说,锦衣卫和东厂闹得太厉害了,实在是害人。”

    “害人的是制度,而不是人。”

    天气听到这样的评论,真的有些不明所以,于是就站住脚询问:“毛帅这话怎么说?”

    毛文龙掰着手指头道:“锦衣亲军锦衣卫,从成立到现在,其中有几次高潮,的确是害民,但他们在大明这二百五六十年中,为皇帝充当耳目,所取得的作用却更大,皇上不想想这其中的道理吗?”

    天启皇帝就不由得沉思起来,但当局者迷,却怎么也想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这时候一向不言不语的张皇后,却悄声的解释:“皇上必须有耳目,否则深居深宫,怎么掌控天下真正的局势?最终还是要被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利益的官员所蒙蔽,但刚才毛帅说的对,锦衣亲军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平时对天下的消息掌控,是功不可没的。但几次锦衣卫和东厂横行天下,残害苍生,据臣妾想来,都是他们掌握了侦查和审判以及行刑的权力。他们抓捕任何人,只要他们想抓,就没有人敢拦着,而他们又直接亲自审讯,就根本没有一点道理的自己做事自己管,而直接行刑,即便是错了,也让这种手段掩盖了他们的罪孽。”

第1220章 解决厂卫

    得到早在民间生活过的张皇后,对锦衣卫东厂弊端如此入情入理的一番分析,天启就双手一拍:“皇后说的真是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茅塞顿开,让我找到了症结所在。”

    毛文龙也不由得佩服:“母仪天下,果然是有见识,皇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就是锦衣卫和东厂权力过大,可以捏造罪名,直接抓人,而又可以直接在刑讯中,将他们捏造出来的所谓证据做成铁板,然后再直接杀人掩盖他们所有的手脚,这就是弊端所在。”

    天启激动的道:“那是不是说,只要我剥夺了锦衣卫后面的两个权力,只让他们负责查探天下贪官的证据。”

    皇后就接着道:“然后让他们将证据交给有司。”

    毛文龙就接着道:“有司按照他们的证据抓人。”

    “然后大理寺和刑部以及提刑司补充侦查,会审定罪。如此就成了内外两套侦查手段,互相验证补充,也就不会再出现锦衣卫和东厂横行无忌,坑害忠良的事情发生。”

    张皇后欣喜的道:“又保障了贪官污吏无所遁形,让皇帝掌控天下无微不至的细节状况。”

    “良法。”天启就双手一拍:“我原先以为,我既要想得到真实的天下状况,又不能让锦衣卫和东厂横行无忌陷害忠良,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却没想到,在毛帅和皇后的简单指引之下,竟然如此轻松的解开,毛帅和皇后真的是我左膀右臂呀。”

    毛文龙就尴尬,皇后就嗔怪,“太祖明训,后宫不得干政,到是臣妾僭越了。”

    天启就开心的搂住了张皇后的肩膀:“这样的僭越越多越好,你只不要干政,给我做一个好参谋,做一个贤妻良母,古语说的什么来着?”

    毛文龙就接口道:“家有贤妻,男人不出乱事。”

    “对对对,就是这一句话,内有贤妻提点参谋,外有能臣辅助,我想做一个昏君都难啊。”然后就继续开心的大笑。

    笑过之后,天启继续道:“那就将锦衣卫和东厂,交给王大伴一起打理,我信得过。”

    得,天启皇帝这信一个人就没有一点防备的性格再次泛滥了。

    结果张皇后就立刻反对:“那岂不又是一个魏忠贤?”

    此话一出,天启就一拍脑袋:“我又犯浑了。”然后学着戏台上的样子,冲着皇后拱手施礼:“多谢娘子提点,多谢娘子提点啊——”

    这本来是小夫妻背后的嬉戏,却当着外面的人露了出来,张皇后就啐了他一下,小脸绯红。

    毛文龙赶紧装没看见,就摇头:“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职位是咱们监管天下官员的,是一个得罪人的事,王大伴的好名声,不能因为这个坏了。如果依旧让他掌握这两个部门,不但会出现魏忠贤这样的混乱事情,更让他难和文臣们继续好好的打交道。而现在不管是财政也好,不管是天下行事,最主要是财政收入上,都需要锦衣卫和东厂监管各地官员。所以臣认为,还是将这两个地方的担子交给魏忠贤,这样不但能够继续监管咱们的财政支出和收入,同时也能掩盖刚刚的那场巨大的变故。”

    话题又转了回来,天启就不由得长叹一声:“家丑不可外扬,我真的是没有办法,等这段事情过去一段时间,我会慢慢的调整的。”

    就在这不知不觉之中,三个人就将天下的大事方向梳理个明白。看来有些事情,是知难行易的。

    说着说着,王振跑了回来,禀报道:“按照皇上的口谕,我已经打发手下人奔赴各个被罢职的官员府上,让他们官复原职,然后来宫里谢恩。”

    天启看了看天色:“外面灾难紧急,你现在传我的口谕,让那些官复原职的官员们立刻采取行动,就不必谢恩了。”

    王振就准备再次走,天启叫着他:“銮驾和保护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就立刻打开宫门,我,不,是朕和皇后太子立刻巡视灾区。”然后顿了一下:“你去告诉魏忠贤,立刻给朕准备十万银子,不二十万,不打折扣的二十万,随时准备发放救灾。”

    毛文龙就张口,准备推行自己绝不赈灾的道理,结果天启直接打住了他:“朕知道毛帅要说什么,但这里,朕说了算,赈灾是必须的,这样能快速安抚民心,至于你的那个以工代赈的办法,需要徐徐图之啊。”

    这时候,天启再次恢复了杀伐果断的作风,毛文龙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今天,说的做的已经太多了,有些事,真的要徐徐图之啊。

    王恭厂的这场大爆炸比历史记载的要惨烈的多。几乎整个东面的北京城都被夷为平地,沿路之上,无数百姓没头苍蝇似的哭喊着四处奔跑,而已经正式上岗的各个官员,拿出了孤臣党实干的精神,也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带领着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开始执行任务,安抚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对那些趁火打劫的,直接抓捕,根本不需要审问,就在瓦砾堆里一刀下去。

    御马监的三个卫的将士,保护着皇帝皇后和太子出行视察灾区,所过之处,虽然满目疮痍,近况惨不忍睹,但那些惊慌失措没头苍蝇一样的百姓,看到一身金黄色袍服的皇上,满脸是泪的皇后,以及懵懵懂懂的太子出现在这里,所有的百姓的心就安定了,他们纷纷跪倒在瓦砾之中,嚎啕大哭,这感谢皇恩浩荡。

    皇帝和皇后亲自下了车碾,一家三口人在毛文龙的陪伴下,登上了一个制高点。

    天启皇帝面对着巨龙过来黑压压的难民,大声的宣布:“父老乡亲们,朕的子民们,朕带着皇后和太子来看望大家了。”

    就这一句话,就让所有受灾的百姓哭泣的晕倒。在这家破人亡的时候,皇上带着皇后和太子,一家人亲自出宫来看望大家,这在精神上给了他们最大的安慰,这真的是皇恩浩荡,这已经让百姓所有的怨言烟消云散了。

    百姓是最淳朴的,他们是最见不得高高在上的人物的一点点好,哪怕他们曾经无比贪婪的压迫他们,苛待他们,但只要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给他们一点点,哪怕是虚伪的关怀,都会让百姓原谅他们曾经的罪而歌颂感念他们的好。

第1221章 确认的半仙

    站在一个高点上,天启皇帝面对着下面跪倒一地的百姓,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这也是他第一次向天下,向百姓直接发表玉音演说:“天灾虽然无情,但人有情,天灾虽然巨大,但我们更应该有决心克服它。西北千年没有见到过的大旱灾,我们都挺过来了,我们都战胜了,这一点灾难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面前,又算的什么呢?大家不要惊慌,大家再坚持一下,我已经让魏忠贤紧急在内帑里拿出20万两银子,帮助大家重建家园。朕已经命令西城粮仓司调运十万石粮食,他们马上就到了,一定要发到各位父老乡亲的手中,让大家先吃一顿饱饭。多难兴邦,我们就让这场灾难作为考验我们意志的磨刀石,朕坚信大家能够挺起来,朕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这场灾难。”

    下面就传来百姓山洪海啸的谢恩声。

    “朕刚刚听说,百姓们已经传言,说这场天灾是因为朝廷里出了奸臣,朝廷里有人陷害忠良。朕知道大家所指的忠臣就是毛帅。但是朕告诉大家,天灾就是天灾,和朝廷是不是出了奸臣,是不是陷害了忠良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毛帅就站在朕的身边。”

    毛文龙就大步走到天启皇帝的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不用再说什么了,这都在表明,天灾就是天灾,与其他人无关,攻破的不是谣言,而是攻破了天人感应的宿命之说。

    而这时候,一队队的太监,拉着板车在无数的禁军的保护下,来到了广场,来到了皇上的身边,再次变得无比恭顺的魏忠贤跪在皇上一家的面前:“启禀万岁,您安排的赈灾银子二十万,一两不差的运来了,请万岁核查。”

    天启满意了魏忠贤的办事效率,于是吩咐手下,将这一片灾区的里正们找过来。

    一群里正诚惶诚恐的远远的跪倒,头不敢抬一下。

    天启皇帝对他们和气的道:“诸位爱卿辛苦,现在就清点你们所辖的百姓,按照家来计算,朕每一家给救灾银子十块银元。”

    在皇上的监督下,所有的里正用最快的速度清点了死伤和受灾的人家。

    天启亲自打开箱子,将十块银元,递到了一个受灾人家的手中,嘴里安慰着:“不要担心,不要怕,有朕,有大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人家当时哭晕过去,不是因为家人的罹难,而是感激有大明,有皇帝。

    张皇后也亲自拿起十块银元,那个百姓远远的就跪下,爬着过来,连抬头都不能,因为他怕冒犯了这个百姓心中的天神。

    人们再也不对这个朝廷抱怨,再也不对皇上一家抱怨了,高高在上神一般的皇上一家,已经出现在了这里,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队伍继续前行,进入了灾区的核心,就在首善书院的旁边,有一个深达几丈深,宽有十几丈的巨大地坑,坑里依旧冒着袅袅的黑烟,而就以这个坑为中心,方圆几平方公里之内,没有一堵站立的墙。

    首善书院,只残存着几节台阶,毛文龙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去,在叫着门的地方,在一堆瓦砾之中,露出首善书院牌匾的角,已经烧得焦黑,毛文龙就费劲的将它从瓦砾里拽出来。

    牌匾虽然烧得焦黑,但上面那几个字依旧清晰可辨,现在,这4个字的主人已经死了,而他所寄托希望的这个巨大的书院,也已经灰飞烟灭。

    在瓦砾里,天启皇帝意外的捡到了,已经烧了一半的论语,抖了抖上面的灰烬尘土,对着这巨大的已经被夷为平地的书院,脸上没有痛惜,反倒有一点点的欢喜:“一万两千多大明朝廷的精英士子毁于一旦,但也毀去了大明滚滚向前的绊脚石,从此之后,大明朝廷的上下,将不再有空谈误国的,只剩下实干兴邦的,这不知道是大明的幸运还是不幸。”

    毛文龙就站在他的身边,这个真正的始作俑者就一脸平淡的回答:“历史上每一次巨大的变革,都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挡,因为旧的势力已经习惯在这个帝国的躯体上吸吮血肉。而变革就是砍断他们吸吮血肉的嘴。变革之所以会遭到他们极力的反对,他们冠冕堂皇的维护旧有的体制,在那冠冕堂皇的口号下,就是在极力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必须搬开,否则整个社会就不能进步,中国历史几千年,哪一场变革成功,不都是从尸山学海里杀出来的吗?前朝如此,大明也如此。不过老天爷却帮了我们一个忙,让我们减少了损失,让我们的脚步更加加快。如此,顽固的旧势力被老天爷灭了,一个辉煌的大明帝国就将浴火重生,就将屹立于天下,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天启皇帝就斜着眼睛看了一下毛文龙,突然小声地道:“你是半仙,你是不是早已经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毛文龙就故作一脸愕然。

    “不要给我装蒜,我可知道,在三年前你就鼓动朝廷里的那些东林魁首,将首善书院搬迁到这里。而江南的商会不惜花费巨资修缮这片书院,而且不断的扩建,然后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让天下的士子精英们汇聚于此。”然后神神秘秘的道:“你可不要跟我说郑宏达你不认识,你可不要跟我说,那些士子们的食宿费用都是你出的,我的锦衣卫可是耳目灵活的很。”

    毛文龙就拍着胸膛理直气壮的辩解:“我和东林党争,那是在政治上,我这个丘八对大汉的文明充满了敬仰,这可是一码事儿和一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天启皇帝就嘿嘿一笑:“好啦好啦,我的毛半仙,你如此神通广大,你给朕算一算,算一算朕的命运如何?”

    毛文龙也没多想,就回了一句:“万岁千秋鼎盛,但命中犯水,天启7年6月到8月之间,皇帝切勿接近水,什么泛舟湖上,什么河中游泳通通都不行,只要您度过了这个劫,您就将万寿无疆。”

    “真的这样吗?”天启就歪着脖子微笑着询问。

    毛文龙就一脸郑重的回答:“真的这样。”然后坚定的一挥拳头:“不成,我还是不放心,到时候我说什么也得回来,在这两个月里寸步不离的盯着你Is。”

    .天启就戏虐的一笑:“看看,你还是半仙,我信你了,那两个月我连澡都不洗。”然后就一家三口人扬长而去。

    毛文龙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感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将消灭整个东林骨干的罪行全招了。

    感情这小子贼的狠啊,下次一定注意,防火防盗防皇帝啊。

第1222章 廷推首辅

    皇帝再次登殿,召集所有的文武进行朝会。原本这样的大朝会,大殿里是精英荟萃,人才济济,大殿里都站不下人,那些低级的官员都会一直排到金水桥上去。

    然而经历了这场大动乱,一百个朝中重臣自杀,首善书院的天灾,更将从各地赶过来,准备痛打毛贼这个落水狗的东林官员一扫而空。现在,大店上已经不再人满为患,反倒显得空荡荡的。

    天启皇帝高坐在上,身边已经不再是魏忠贤,而是所有党派都认可的王震。东林党已经彻底的消失了,阉党也已经七零八落,剩下的人也一个个诚惶诚恐,人人自危。

    倒是那些官复原职的孤臣党员们,一个个红光满面,斗志昂扬。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原本这样的朝会,在皇上吩咐平身之后,三党的党员立刻就撸胳膊挽袖子的开始对骂,然后发展到全武行。每次朝会结束的时候,地上都会留下断了的牙笏,破烂的袍子,染血的鞋子,然后就是无果而终。

    但现在最能打嘴巴官司的东林党没有了,大殿已经不再如原先那样烂苍蝇乱飞,真正实干的官员们,也已经不必将精力浪费在打嘴仗上,而是直奔主题。

    天启皇帝首先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经过这场天灾,内阁的几位重要阁员,尽忠在了乾清宫,内阁彻底瘫痪,而在这次灾难死去的文武大臣,更是达到了300人之多,所以,我们首要任务就是,重新组建内阁,大家先公推一下内阁首铺让朝廷快速的运转起来。”

    这是当务之急,但大家同时也欣喜万分。

    皇权和内阁的臣权这从设立内阁以来,就一直争斗不休,现在这个渐渐强势起来的皇帝,并没有因为内阁被这场天灾几乎一网打尽,而直接废了内阁,实行权力的统一。这让所有的文臣武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也由此可见,这个强势的皇帝还是守规矩的,守规矩的皇帝是好皇帝,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东林龌龊的想法,所以大家一致欢喜。

    历史上后来的几个由阉党支持上位的内阁首辅或者主动辞官,或者在这场“天灾”里殉难在了乾清宫,他们也就不会再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了,于是新的人选也就会焕然一新。

    大家小声的议论了一阵之后,毛文龙第一个站出来推荐:“孙承宗老师傅,国之栋梁,而且忠心耿耿,更因为在这内忧外患时候,孙师傅还知兵,更是人旺名满天下,当做首辅。”

    孙承宗,原则上是东林党人的余孽,按照原先党派之争的道理,是绝对会被另外两个党派反对的,但这时候已经弱化了党派之争,或者说干脆已经没有了,毛文龙就秉公举荐。

    这是一个好人选,如果他能成为内阁首辅,当能担起这个重任。

    于是一些臣撩纷纷响应。

    但是拖着病体的孙承宗却站出来:“臣已经老迈不堪,担当不起如此重任,还请陛下将此重任交于旁人。”

    天启就有些失望,但看到瘦骨嶙峋的老师傅深陷的眼窝,没有血色的面庞,最终只能叹息一声:“孙师傅,您做不做这首辅,并不是由朕和您说了算,那是群臣的选择,您老先坐下,慢慢的喝茶听着。”然后天启又吩咐手下的太监:“给孙师傅端一碗人参燕窝。”

    孙承宗就眼泪汪汪的施礼谢恩之后坐下了。

    这样的表态,让所有的文武大臣更加放心,因为皇帝说了,庭推阁臣他依旧按照原先的规矩,还是由诸位大臣做主廷推,这就足以证明,这个皇帝并没有因此将手伸出来,并没有捞过界。

    张维贤想了一下之后,举荐道:“登莱巡抚袁可立一项能力卓越,而且正是年富力强,臣推举袁大人担当。”

    这个人选的确不错,大家纷纷赞同。

    袁可立出班拒绝:“英国公不说实话呀。”

    这样的开场白不由得让大家一愣。张维贤就询问:“不知道袁大人说我不说实话,这话从何说起?老夫我要洗耳恭听。”

    袁可立一笑:“老夫今年已经70,已经是垂垂老矣,你却说老夫年富力强,这不是扯淡吗?英国公今年不过67岁,按照这个道理来说,你更适合这个位置。“

    这样的说法,当时赢得满堂哄堂大笑,这时候也没有御史出来弹劾大家君前失仪了。就在这一片哄笑声中,大家心中不由得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原先的那帮老古板,张口闭口道德君子的东林被天灾一网打尽之后,这朝堂也变得轻松起来,而最主要的是,办起事来也顺利的多。

    张维贤摇手道:“咱们这个帝国是老人政治,正所谓人老成精,您70岁,精的已经像个狐狸,天下大事谁也不会逃过你的法眼,怎么不算年富力强?至于我小你两岁,但是咱们大明朝廷可有个规矩,勋贵是不能当首辅的,规矩不能破,我也不敢破,所以还是你老哥担任吧。”

    在原先庭推首辅的事情,按照原先的规矩,只要你说出一个人来,立刻就会有一群疯狗扑上来反对,然后就是漫无边际的弹劾,左一个风闻右一个风闻,云里雾里。就这一个人选就能让你扯到地老天荒,最终不得不用抽签的办法才能解决,怎么能这连番的推出两个人,却没有人站出来胡搅蛮缠。

    而在原先这个位置被争得头破血流,结果今天推出来的两位却一直谦让,说出自己不能胜任的理由,展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这才是真君子。

    朝堂风气变啦。

    袁可立笑着反驳:“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道理,首先,内阁部门极其重要,是真正大明帝国的中枢所在。一个政策的推行,需要有一个连贯性,不能从中断绝,但像我这个年纪坐在这个位置上,我推行了一道政策,结果没有几天我就死了。而下一位内阁的首辅上位,认为我的这个政策不妥,他有他的想法,就会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这对整个朝廷的长远运作不利。”然后就痛心疾首的道:“这样的事例在前朝比比皆是,我们不要再出现那样的让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了。所以我才推拒这个首辅的位置,为了就是让朝廷的政策能够长久的实行下去。就比如说,若是没有于谦当政几十年,且不谈他的功过,只说他在位时改革军制,就让大明受益良多。若不是他延续性的将军制改变,大明早已经不复存在。还有张居正,虽然有把持朝政之嫌,但在皇上不能亲自理政的情况下,却让大明朝廷稳健的运作。而更不是他长期居在首辅之位,惠及后代的一条编法就再也难以推行,结果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亡政息。只因为他们年富力强,才有在那些年,是踏实的朝廷国库丰盈,有了中兴之像。到现在我们依旧受惠于他。所以,臣认为,首辅当以年轻力壮者为之,这样才对国家有利。我依旧去当这个登莱巡抚,好好看着毛文龙这个猴子,不要给咱们大家捅什么篓子。”

第1223章 制度的改变

    袁可立这样的提议的确有深远的意义,不得不让所有的大臣沉思起来。天启想了一下之后,却又不无担忧:“首辅据位太久,难免出现权臣,这也要避免。”

    这就是矛盾,这就是隐患。

    毛文龙就站出来道:“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严格的规定,每一届首辅的更换条件,不再以有罪或者是年迈需要致仕才离任。我们就规定,每届只能任五年,然后再由群臣评定是否可以连任?但严格规定,最多只能连任三届,然后不管功过如何,都必须遭到罢免,转到别的要害部门任职。如此就避免了上面权臣的危险,也可以让政策顺利的延续下去,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不由得双手一拍,群臣纷纷叫好,如此一来,一直困扰内阁首辅成为权臣的困局,困扰人亡政息的困局,就这么轻松的解决了。

    天启下旨,群臣签字,这一道铁律就在这里正式公布实行,这道新的政策通行天下。

    既然有了这样的规矩,就必须执行,于是大家继续推选,沈光祚推举道:“山陕总督杨嗣昌年不过50,正是精力旺盛的好时光,而且这个人公正果敢,形式作风稳健,再加上他在山陕历练这几年,对民情政务都有深刻的掌控能力,倒是一个不二的人选。”

    这个提议一出,大家纷纷窃窃私语,努力的权衡利弊。

    天启也认为这个可以,最终天启皇上敲敲桌子:“我认为这个人选不错,现在是非常时期,像原先推选首辅那样行繁琐的程序,已经来不及了。”

    毛文龙就再次跳出来建议:“那么大家就举手表决,咱们少数服从多数,不要再像原先那样,是个人出来反对,就将这件事情做黄,那的确是太耽搁功夫,咱们就以少数服从多数为根本,大家以为如何?”

    别人还没说什么呢,天启皇帝却兴奋的一敲桌子:“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要是实行下去,以后就不会出现一件事情,你说你的道理,他说他的道理,互相扯皮到地老天荒。只要一个政策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就足可以推行,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得到大多数支持的政策,基本也就没有什么走错的可能,朕提议以后就照这样执行,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说法?如果同意,大家就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现在就开始。”

    这真是现学现卖,来得快,大家沉思了一下,也认为这个办法最合理。天下大事,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胡乱的否定就放弃,只要大多数同意,顺利的推行,这的确是简单而有效的好主意。

    于是大家就带着兴奋和兴趣,纷纷举起了手。

    兴奋的天启皇帝就站起来,手扶着龙书案伸着脖子亲自点数,最终结果出来了,也不等身边的王振宣读,直接亲自操刀:“赞成的112,反对的30,现在朕决定,这个办法通过了。”然后就兴奋的指点着王震:“赶紧的赶紧的,写下来写下来,朕就在这里签字盖印。”然后指点着底下的群臣:“来来来,大家赶紧在上面按上手印,这就是盟约,大家以后就按照这个办法执行。”

    于是群臣们就欢天喜地的排队上前,在那张布片上纷纷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一个规矩又一次被通过,形成,制度就又一次被小小的完善。

    当毛文龙按下鲜红的手印之后,看着手指头上的朱红,不由得感慨无限,好的制度就在这好的氛围里形成,没有了唧唧歪歪说东说西,就让大家愉快的接受,这是自己的功劳。虽然这些制度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当初自己不是政府高官,没有真正的从政经验,不过是了解了一些后事政策的皮毛,但在这时候已经足够了。

    在这个年代,真正的改革步子不能太大,因为没有那个基础,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你在一个90%是文盲的地方,推行真正的民主,你就是在找死,就比如说后世的那个印度,就是鲜明的例子,真的将蛋扯的太疼。

    通过了这道法令,大家赶紧将话题重新扯回正题,继续推荐首辅。

    “朕以为,袁大人分析的真是老成谋国,所以,杨嗣昌这个人选朕比较满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下面的群臣再次小声的议论,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天启皇帝在上面敲敲桌子:“时间不短了,估计大家也有了自己的决断。”然后罗胳膊挽袖子的兴奋宣布:“同意杨嗣昌做首辅的请举手,咱们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哈,大家想好了再举手,举手了之后就不能再反悔了。”

    在天启皇帝解释之下,诸位大臣纷纷举手表决,天启皇帝再次伸着脖子亲自数了一下,大声的宣布:“121人同意,21人反对,咱们别背后探讨,咱们按照规矩来,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定了。下旨杨嗣昌,让他赶紧进京,他,现在开始是大明内阁的首辅啦。”

    大家就有些蒙圈,这就完啦,每次推荐首辅不闹上个一年半载,不人脑袋打出个狗脑袋,不将大明的官场一次次撕裂是绝不完事的大事,就这么完啦。这效率实在是太快了吧,快的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啊。

    然而这种措手不及,却让人感觉到一种清新舒爽,虽然大家已经在皇上的意思里,刻意的不再提那场人祸,但大家都在心中断定,却正是那场人祸,眼中的天雷灾难,消灭了一切阻碍朝廷正常运转的敌人,才有了这种新的气象。

    天启皇帝看看冷冷清清的朝堂,对着顺位升迁吏部尚书的沈其荣道:“这是天灾,造成了我们几百个官员的殉难,造成了我们朝廷各个部门大批的职位空缺,这些空缺需要替补,否则整个朝廷就无法运转,沈爱卿这次你就要多辛苦。”

    沾沾自喜的沈其荣走出班对着皇上道:“这是臣的分内之事,臣一定会推荐精明强干的官员,替补上原先的那一群人,然后报请皇上审核批准。”

    天启皇帝就审慎地说道:“原先朝廷三派相争,将一个朝廷弄的是乌烟瘴气,而每一次官员的选拔,三个党派争的是你死我活,严重的拖慢了朝廷的运转效率。这一次天灾,让我们元气大伤,却也改变了朝廷的格局,出现了今天这样子欣欣向荣的局面,朕不想再出现原先的那种状况。”

    沈其荣就再次施礼:“臣明白,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上之心。”

第1224章 顺带裁撤多余

    对于选拔新的官员,天启是充满新的希望的“朕希望这次官员的简拔大家都出于公心,不要再分党派之争,给朝廷选拔出一批合格敢担当的官员了来,不要让朝廷再出现原先那样的死气沉沉,原先的那样狗咬狗,将这大好的形式一直推行下去。”天启发至内心的向诸位臣公说着自己的肺腑之言。

    “臣一定遵照万岁的意思,兢兢业业,为朝廷推选出合格的官员。”

    “原先的时候,每一次朝廷京查选淘汰拔官员的前后,你们这些内部的官员都是门庭若市,其中情弊朕也是知道的。但是积弊已久,朕也是无可奈何。不过这次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新,就在这今天朝堂上,短短的时间就已经做出了这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大事,这是原先从来不曾有过的,我也希望这股风气一直延续下去。”然后探出身子意味深长的道:“这是内部选拔人才,我也希望你开始推行咱们这次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底下的人向你们行贿,他不可能将所有的吏部官员都行贿个便,那样成本太高。”

    下面的群臣就不由得欣慰的一笑,气氛就更加轻松了。

    齐国公笑着道:“皇上说的对,原先一个想要上升的官员,只要狠狠的贿赂一个吏部考核升迁的官员,这件事基本就成了。如果推行皇上刚刚推行的举措,整个吏部少数服从多数,才能决定一个官员的升迁与否,那么吏部上下上百口子的官员都有举手表决的权利,要想获得多数人的赞同,那些庸庸碌碌之辈,想要获得大多数的赞同,估计行贿就让他行贿到倾家荡产,还做什么官?要饭去吧。”15134215520

    这样实在的话,立刻得到了许多官员的附和,但是你一言他一语,想象着那些行贿再也行贿不起的现象,无不拍手叫好。

    气氛的轻松,也让本来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变得轻松起来。

    沈其荣感觉到压力不小,于是小心的向上提出:“这一次选拔的官员实在太多,恐怕臣等在一时半会儿之间,不能完成任务,还请皇上,到时候不要怪罪臣等无能啊。”

    天启皇帝就道:“这一次连朝廷里和各个地方借住首善书院的官员,殉难的不下三四百,缺口实在太大,不过说一句本不该说的话,原先大家一直在嚷嚷着,要求朝廷裁撤冗官冗员,但是大家却碍于面子,或者是碍于交情,总是下不了手。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冗员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有时候反倒出现了越裁越多的怪现象。那么现在朕提议,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倒可以合并一些衙门。比如说那个善行司,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这个衙门到底是做什么的?上百个官员在那里只能是整日里喝茶聊天,拿着朝廷发给的俸禄不算,还要一年几万两的经费拨付。那么朕认为,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就将这个衙门裁撤了,在其中挑选有能力的官员,补充到别的衙门里去,那些庸庸碌碌之辈,就直接发一笔钱遣散回家,大家看这可行?”

    善行司,在座的所有官员还真不知道干什么的,尤其有些官员,这时候才知道感情整个行政机构中还有这么一个东西,当然大家裁撤他没有意见。

    “那么我们依旧举手表决,大家看好不好?”现在天启皇帝对举手表决的事情已经上瘾了。

    这一次倒是齐刷刷的全部举手,没有一个人反对。结果这个头一开,大家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知道的莫名其妙的衙门。有的曾经是临时出了什么大事临时设置的,但那些大事已经过去了,结果这个衙门却没有撤销,于是就约定成熟的延续下来。这就比如后市什么灭鼠灭蝇办公室,本来这事儿就归卫生部门管,不过是一个临时的运动,为了向上面表示自己的重视挂了一块牌子,安插了几个官僚。结果这个运动过去了,由于临时提拔上来的一些人是各个上级部门的家属等等,也就不好再撤销,于是就国家拿着经费养着他们。像这样的事例,你走在街上,看到各个衙门外挂的一串一串的牌子,那上面的东西你都莫名其妙是一个道理。有的是为了安置一些朋党或者是家属子弟,那些权臣特意设立出来的一个东西,那上面的名目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后事就有了报道,一个街道办,一面墙上整个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牌子。实在是挂不下了,没有办法,就只能是上面下来检查,就是将一快相对应的牌子取缔,别的牌子挂上,等这群检查的人走了,赶紧的摘下来,丢到库房里去。不过你不要轻看了这块牌子,他们的后面都有一笔又一笔财政拨付的经费,养着一群扯淡的闲人。而一旦你办事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触碰了他的权力,你就会被这头老虎拦住,他们终于钓到了一只绵羊,咬不死你才怪呢。

    于是今天的朝堂上就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意思,一个官员提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衙门,大家仔细探究了这个衙门存在的道理之后,请立刻纷纷举手表决,是留下还是裁撤,别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反正毛文龙将手臂举的无比酸麻,但在这种酸麻之中,却真的心情舒畅。

    午间的时候,天启特意吩咐就在这大殿上,摆开了一些家常便饭,主力大臣就直接坐在这里,边吃边继续谈论朝政,这反倒更让大臣们轻松起来。

    没了唧唧歪歪为反对而反对的的反对声音,事情就一个又一个顺利的解决了。

    咬着馒头,天启就拿着筷子,指点着自己的吏部尚书:“其实选拔官员在我这看来也并不是很麻烦,你就比如说现在,咱们选拔官员,第1条就是不要磨磨唧唧,就要雷厉风行,那么怎么能考察出这一点呢?”

    这一点的确很难,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被考察的人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你怎么知道他不磨磨唧唧呢?御史沈其荣就放下粥碗,诚恳的求教。

    天启就得意的一笑:“那就是看他们平时上来的公文奏报。如果那上面写的是莫名其妙云山雾罩,几千上万字也说不到正题的,那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磨磨唧唧的家伙,你指望这样的人做事勤快,绝对是不可能的。而一个官员报上来的公文奏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那这一定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正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爱卿以为我说的对不对?”

第1225章 轻松的朝堂

    天启这么一说,大家都有些尴尬,因为这种拖沓的风气已经成熟,就在最早毛文龙战朝堂的时候,就曾经提起过洪武爷的故事,然后就在朝堂上戏谑的对当时婆婆妈妈的杨涟下了一个规定,每说一句废话,就罚他一两银子,现在想起来非常可笑。

    “这很不可笑,如果就像原先的朝会那样,我们提出一件事情,就有一群人为了抖露他们的书袋子,和你在这里唧唧歪歪。而一些大臣上来的奏折,更是空洞无物,结果不但让你听得昏昏欲睡,更是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让大家站得腰酸背痛,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处理。所以朕现在再下一个决定:“从今以后,上来的奏折除了开片请安之外,必须直奔主题,如果三句话之后还没说出重点想要做什么,那么不但要罚银子,而且直接降官一级,如果大家同意朕的这个提议,请举手表决。”

    “还表决呀。”毛文龙已经被自己想出的办法弄晕了,但是大家对这个办法已经上了瘾,尤其是,其实将奏折写的无比冗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将奏折写长,这个习惯由来已久,最后大家不得不跟风,似乎不写长了,就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不写长了,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文采。结果就是,为了写一份奏折,不得不点灯熬油,挑灯夜战,让人痛苦不堪。

    这下好了,只要皇上不再注重自己的文采,只注重内容的实际,大家也乐意精简,第1个受益的反倒是在座的诸位大臣。这得省出多少时间,节省多少精力?所以大家没有一个落后的高高的举起了手,当然,手中有拿着筷子的,捏着馒头的,端着粥碗的,简直就是乱成一片。

    沈其荣当时连连叫好:“皇上睿智,真是臣等不能及啊,一个简简单单的办法,不但一扫陈腐之风,而且还能以文见人,同时更让我们这些人从故纸堆里爬出来,实干点事,真是一举多得。”

    天启得意的一笑:“不瞒你们说,我们家这祖祖辈辈的皇上都深受其害,要不也不至于弄出一个司礼监来,专门替我们挑出那些废话连篇无病呻吟的奏折,如果没了这个衙门,估计只要勤勉上心一点的皇上,连撒泡尿的功夫都没有,早就累死了。”

    天启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的教育,所以有时候说出话来就有些粗俗,孙承宗和袁可立就老脸通红,因为自己是这个皇帝的师傅,他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当师傅的没有尽到责任。

    “啊,对了,现在趁着这个好时候,朕也向大家说说朕的家事。”

    说家事?大家立刻放下了碗筷,载耳倾听。

    “朕已经决定,从今以后,朕的玉玺再也不放在司礼监了,司礼监恢复到它原先的功能,替朕筛选那些上来的奏折,那叫什么来着?”天启就歪着脖子询问毛文龙,毛文龙就回答:“叫书记处,也叫资料保管员。”

    “对,就这么说,虽然名字新鲜,但也直白,书记书记,只负责替朕书写文书,记录档案,和内阁互相联系。从今以后,所有我从那里发出来的圣旨,必须盖两个印章,一个是全国玉玺,一个是朕的小印,缺少一个,内阁直接驳回,群臣可以坚决不接受。”然后郑重的说道:“朕现在就将这个条例,刻成金书铁卷,悬挂在午门之侧。记住,这不是对朕的后世子孙的警告,而是必须执行,一旦后世再出现司礼监这样的状况,群臣有权利直接砸了司礼监。”

    这样的决定一出,正在吃饭的群臣们这一次是心甘情愿的跪倒高呼万岁圣明。

    天下不说,群臣们受司礼监的苦长久的,而随着司礼监的权力不断的加大,只要皇上昏庸懒惰,只要出了一个强势的太监,司礼监就成为了天下的老虎。就比如说当初的王宝,现在的魏忠贤。而最要命的是,往往出现这样的状况,就出现内廷和外廷之争,最终双方斗的是头破血流,让整个朝廷彻底的混乱,遗害无穷。

    这样的铁律一出,将来就再也不会出现权阉,再也不会出现内外朝廷争权夺利,无休无止的内耗出现。这才是真正改变朝廷风气的根本决定。

    于是有人就得寸进尺:“锦衣卫和东厂,也当——”

    天启立刻坚决的否定:“不,锦衣卫和东厂绝不裁撤,如果没了他们,朕这个皇帝就会被许多人蒙蔽。你们不要跟朕说什么君子节操,这和朕信不信任你没有关系。作为一个皇上,掌控整个天下,不但要知道官员们的操守,更要知道百姓的疾苦。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难免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这是人之常情,我也不多做评论,所以我必须有一套属于皇上直接体察民情和官情的机构。”看到大家有些失望,天启就微微一笑:“当然了,我现在也决定,锦衣卫只负责侦查天下民情民意,暗访官员操守,但坚决剥锦衣卫抓捕和审讯的权力。他们只负责向我提报各地民情,和贪官酷吏们的证据,其他权力全部撤除。而东厂只负责监督锦衣卫,没有其他任何权力。”然后扭过身,对王振道:“大伴,你掌管司礼监,同时掌管东厂,而魏忠贤掌管内帑宝应局,同时掌握锦衣卫,你可有什么说法?”

    王振不喜不惊的跪倒:“老奴只有兢兢业业罢了。”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大家——”于是群臣们全部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天启哈哈大笑:“这是朕的家事,就不必再争取大家的同意了吧。”

    大家面面相觑,对啊,对锦衣卫和东厂的重新权利划分,这样的结局,已经让所有的朝臣心满意足了,而王振和魏忠贤分庭抗礼,这是皇上的家事,人家内部不再伸手外部,大家也就知趣的不去管内部。自己的手啊,举得已经习惯了。

    吃完了御宴,大家准备下午继续开会,因为开到晚上,这已经成为习惯。

    结果天启却摊开双手:“今天该说的事都已经说完了,我白搭了一顿午饭,难道你们还想让朕再搭一顿晚饭吗?”然后轻松的哈哈大笑:“朕可不想再管晚饭,散了散了。”然后就心情舒畅的,一溜烟儿的跑个没影。

    对于一场朝会没开到地老天荒,大家暂时还不习惯,于是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知所措。但同时又发现,今天的这半天的会议,竟然解决了至少在往常一年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如此的轻松,让朝会成为一种乐趣。一场天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改变更大的,却是这个朝堂,让人有了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结果毛文龙直接端起小胳膊,拉开驾驶开跑,一边跑一边说:“走喽走喽,回家带孩子去喽。”

    于是大家醒过时了,转眼就一哄而散。

第1225章 同是未雨绸缪

    毛文龙急吼吼的想要回家抱孩子,结果这个愿望转眼间就破灭了,因为正在他端着小肩膀往家跑的时候,一个太监从后面就如同百米冲刺一样追上了毛文龙:“毛帅留步,毛帅留步,圣上有旨,请毛帅入宫。”

    毛文龙不得不停住脚步,然后看了看天色:“别的官儿都去各个衙门忙着,我一个外来进京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事.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所以我准备回家逗逗孩子,这没有什么错吧?要不我也抗旨一把,据说那么做,很有风骨,是会被所有的官员们崇拜的。”

    这个太监就笑嘻嘻的对着毛文龙道:“皇上早已经预料你有这么一说,所以皇上说了,万事都在变革,当然原先蔑视圣旨的规矩也要变革。万岁说了,今天开始,谁要是敢再次抗旨不尊,杀他全家有些过,不过打100板子还是的,要不皇帝的权威就扫地了。”然后就促狭的询问毛文龙:“你可以抗旨,但是要脱下裤子露出屁股,在你那白白胖胖的屁‘’股上打100板子,皇上问你选择哪个?”

    毛文龙就诚惶诚恐的赶紧往回跑,“刀枪都不怕,还怕100板子?不过露出白花花的屁、股让人揍,这的确太丢面子,算你狠。”

    皇上的御书房里早已经备下了丰盛的酒菜。但所谓的丰盛,不过是加了几个硬菜罢了。对于皇帝两个兄弟的简朴,毛文龙是深受其害的,但是也只能是痛苦的歌功颂德。

    其实一个国家,不是单单差这个当家人,多吃那么一个两个菜,其实大明的皇宫里,近10万的太监,两三万的宫女,只要略微的裁减一下,足够这个小皇帝吃好喝好。但往往人就是这样,总以为自己能节省一些,就可以带动其他人跟着自己节省,却不知道,皇帝吃一个鸡蛋就是十两银子,弄的现在的天启,后来的崇祯,到后来的清朝光绪皇帝,都不得不向老师抱怨“朕吃一个鸡蛋,就足可以让一个平民百姓过上一年,所以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颗。”当时的翁同旭也只能尴尬的笑,不能揭穿这个东西:“老臣我在家,也只能是生病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的猫腻,但约定成熟的猫腻却不能捅破的。

    皇帝所谓的48个菜,都是端上端下摆样子,重复的热,他只能吃眼前几个,剩下不过是跟瞪眼看着。

    天启皇帝看到了这个弊端,于是就干脆撤掉了这种形式主义,结果造成了御膳房无可苛扣,一时间怨声载道,所以现在皇帝面前的几个菜,味道真的就不如毛文龙家里两个老婆做的。

    不过还是那样,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猫腻,谁捅破了谁就是千夫所指。毛文龙也没必要得罪,毛文龙也没必要得罪宫中所有的人,因为有许多低层的太监,还指望上面的那些太监贪污成脑满肠肥之后,自然而然就留一些出来,让他们继续活命。

    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在宫廷里,太监的级别等级森严,最底层的太监地位都不如民间的底层百姓,被上层的太监盘剥欺压更惨,只有让上面的肥了,下面的才多少能有个活路。

    断人活路,毛文龙还不能干这种缺德的事情,于是毛文龙伸着脖子看了看,很是满意:“臣是不吃肉不欢唱的,原先也吃过几场御宴,不过是四菜一汤,还是素菜为主,还必须遵照君臣礼仪不敢乱说乱动,让我这个武将出身的家伙,每一次吃的是半饱。”

    天启就歉意的道:“都是朕不了解下面的情况,结果就表现在对你这个大肚子汉的不了解,现在今天朕也奢侈一把,六菜一汤,全是硬菜,今天也没有外人,咱们君臣就放开了吃,敞开了谈。”

    “该说的在朝堂上不都说了吗?还有要说的还应该在朝堂上说,咱们君臣在这里说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这很不合规矩,规矩是不能打破的。”毛文龙就郑重的反驳:“所以,从现在开始,臣就只吃不说。”

    天启哈哈一笑:“规矩就是规矩,大家都要遵守,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说法,但是今天朕和你说的不是天下大事,只是你我朋友之间的私人事情,这总可以了吧。”

    毛文龙就惊诧了:“你我君臣之间——”

    天启就提醒:“是朋友,是忘年交,难道你忘记了吗。”

    “好吧,好吧,是忘年交。”然后等到天启坐下,也就在对面潇洒的坐下。

    事后在身边的王振给两个人满上酒,天启举杯照了下,毛文龙就陪着喝了。

    天启就谈了一下太子的问题,然后就认真的询问:“我刚刚接到消息,朕的小弟八贤王带兵进京,你可知道这个状况。”

    毛文龙就心中一动,他们兄弟情深,可谓是天下共之,原先天启皇帝时时刻刻惦记着,他已经厌倦了这个皇位,讨厌死了这个皇宫大牢,总是想着培养他的弟弟,想要他弟弟接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意思表露的已经非常明显了,也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朝堂里的各个派系的争斗,弄得朝局不稳。即便是他在自己激发了他成为一代英明神武的皇帝,想要立志振兴大明的时候,即便是他已经有了儿子,但当时他表现的依旧是拒绝满朝文武册封太子的表现看,他依旧存在着退位,将这个位置让给他弟弟的思想一直没有放弃。

    但今天怎么突然画风彻底改变了呢?因为从天启皇帝的表现来看,对于他这个非常器重的弟弟突然带兵进京,他还是充满了疑虑和担心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通过今天的这种愉快和顺畅的早朝,往前推一下,经过了这场天灾,改变的不单单是朝局,改变的更多的是天启皇帝的心思。

    他开始忌惮他这个弟弟带兵入朝的事情了。

    皇上坐镇京师,他的这个弟弟坐镇信阳。其实当初设立这个局面的时候,天启皇帝彻底的打破了祖宗的成法,让一个应该被养成猪的亲王,掌握兵权政权,还不是准备对应不测,一旦有不测,鸡蛋不会在一个篮子里摔碎。实际当时的朱由检,就是被天启皇帝设立为一个第二朝廷。

第1226章 君臣坦言

    天启安排自己的弟弟去信阳就藩也是再设立一个小朝廷,那么他防备谁呢?现在毛文龙明白了,当初自己将天下即将大旱,尽显未雨绸缪之策,掩藏自己的未雨绸缪小计谋,天启皇帝早已经知道了,于是在这个全国动员起来的未雨绸缪的计谋中,就又隐藏了他的未雨绸缪计划,将自己的亲弟弟放到信阳中去,一旦自己发动,那么打烂了他这一块,就有他的弟弟继续支撑起大明天下。

    想到这里的时候,毛文龙并没有胆战心惊,反倒是长出了一口气。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就将这种种的阴谋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吧,然后大家都放心了,这反倒是更好。

    当然知道,不能等于说破,说破了就尴尬了,谁也没有台阶可下,后果就严重了。

    但是他突然间问起朱由检带兵进京的事,还不是存在着那一个心思?答案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他不想再将这个天下交给他的弟弟了。

    按照老朱家的规矩,封王的子弟们,平时就连他的封地城郭都不能出去,就连城墙都不能登上去远眺,带兵回京,直接就按谋反论处。想后世,皇太极打到了京城城下,京城危机,崇祯皇帝不得不下旨向天下号召勤王。其他所有的王爷们都贪生怕死,只有四川的蜀王响应,带着3千军队出川勤王。结果半路上,还是被崇祯赶了回去,不但如此,当皇太极撤军之后,崇祯皇帝一道圣旨,直接罢免了蜀王。可见当时皇帝对各个地方的亲王的防范多么严密。

    虽然有备胎的准备,但这次由于天启皇帝的心情变了,也就对这次自己弟弟突然间上京勤王的目的表示了担心。

    毛文龙明白了皇帝的心事之后,就郑重坦然的回答:“当时皇上和臣被软禁,掌握京城禁军的英国公同样被软禁,整个京城的房屋彻底的崩坏,当时灾害突然发生,臣认为整个朝廷以及你我的安危岌岌可危,于是臣就越庖代祖,派人紧急通知八贤王,和臣的好友山陕总督带兵进京,以便稳定局势。”话已经说到这份儿,如果再加隐瞒那就弄巧成拙了,还不如敞开了说话,消除两个人之间的误会。

    “其实当时京城内的局势皇上你也知道,臣也是怕某些人狗急跳墙,一旦你我君臣有难,我的心中想的是,请八贤王继承大统,以保证快速的安稳局势。”这样简直就是灭门九族的做法想法在毛文龙的嘴里淡然的说出,然后毛文龙就拿眼睛死死地盯着天启,等待他的表决。自己或生或死,其实他倒没有什么担心,因为自己悄悄的给八贤王要求,这件事情只要皇帝走出那个被囚禁的院子,应该第一时间就会被天启皇帝知道。然而天启皇帝并没有直接杀了自己,而是等到现在才询问,不过是在说明,他想让自己直接说出来。自己直接说出来,一天云彩可就散了,如果自己遮遮掩掩,那么自己绝对走不出这个御书房。

    果不其然,毛文龙毫不隐讳的将这件事情和盘托出,天气皇帝就明显的长出了一口气,整个身子放松下来,脸上带出了轻松的微笑:“那你为什么还要让杨嗣昌带兵进京呢?”

    毛文龙就直接纠正他:“我根本没有权利调动杨嗣昌,也调不动他,但是我却说服了他。”

    “什么理由?”

    “我的理由就是一个,如果皇帝不测,则帮助太子登基,如果太子也不测,就帮助八贤王登基,如果皇上不测而太子健在,八贤王如果有野心,则——”

    天启伸出手立刻打住了毛文龙:“不要说了,我明白了。”然后将酒杯举起:“我感谢你的良苦用心,但是我现在告诉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洗耳恭听。”现在两个人已经不再朕或者是臣,真的成为了一对无话不说的好友。

    “你这个半仙说,两年后的8月份我会落水身亡。”

    “不过是我胡说八道。”话是这么说,却没有一点胡说八道的表情,反倒是郑重无比。

    现在,毛文龙总算是彻底的了解了这个皇帝的性格和平衡的手段。在这个大明多难之秋,这个老大帝国,不需要,或者是必须避免像崇祯那样的皇帝,而需要像天天启这样的皇帝。所以,现在毛文龙已经坚定的决定,不是为了狗屁的大明,但一定为了这个狗屁的封建社会下的大汉民族,让天启活着。

    “你说的任何一句话,我都深信不疑,那么我现在就告诉你,我感谢你这次的安排。但老天既然安排了我的命运,我会尽全力与命运抗争,但一旦抗争不过,我出现了意外,我现在就告诉你,太子年幼,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这个老大帝国,我会留下密照,让我的弟弟接位。”

    “那你还让我做这个太子的仲父干什么?”

    “那是在知道我命运之前我所交托的,当我知道我会有这样的劫难之后,我改变了主意。”天启毫不避讳的直言,然后叹了口气,试下扫视了一下这个皇宫:“你也看出来,皇上这个东西的确是一件苦差事,我是真的做够了。但是责任在这里,我只能努力的前行,但我真的不想让我的儿子和我一样,受这种煎熬。所以我并没有解除你对我儿子帅父的称呼,一旦真有那么一天,我请求你带着我的儿子和皇后,去你的东江镇,找一片田园之地,让他们母子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过完这一辈子。”说这话之时,舔犊之情已经弥漫了他整个全身。

    毛文龙真的就哑口无言了。

    两个人就对坐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皇帝哈了一声:“话题过于沉闷,咱们还是说些开心的吧。”

    毛文龙就木纳的点头:“对对对,还是说些开心的为好。”

    但是说些什么才能让大家开心呢?

    于是天启就絮絮叨叨的说起了从毛文龙第1次进京,皇宫救驾,然后贿赂自己的弟弟,结果就弄出来一个土地承包制度,等等等等。说着说着,就自然而然说到了朝局的上面。

    “虽然你的税制改革,虽然你的土地承包制度,虽然你的皇商制度,虽然你的开海制度,虽然你天津港的建设制度,虽然你的银行制度,虽然你的改革钱币制度,虽然你的发展工商业的制度,虽然你的对属国的制度,虽然你的改革宗室制度,虽然你的——”天启皇帝就如数家珍的说着毛文龙的功绩,说着说着就停住了。

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宫

    细说着毛文龙的改革变法事例,说着说着,天启最终放下手,不由得击节感叹;“没想到,就这不过短短的几年,毛帅竟然做了这么多的对大明发展改革事情。原先我都没有注意,现在这不经意间数起来,就不包括今天早朝的那几个重大的变革,竟然如此之多,这真是春风夜雨,润物细无声啊。”

    毛文龙也不由得惊讶了,摸着自己的鼻子道:“嘿嘿,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弄出这么多事情来,好在没有给咱们这个老大帝国造成伤害,我真的是万幸。”

    “不但没有造成伤害,就是你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循序渐进的办法,没有像其他改革者那样雷厉风行,却慢慢的改变了这个大明帝国,慢慢的让这个大明帝国开始走向复兴。毛帅真的是功不可没,来来,我这个帝国的当家人,敬你三杯。”

    按照道理,这是天大的殊荣,但在两个人之间,却是朋友间的宽容和理解,毛文龙当仁不让,还有点得意洋洋接了三杯,这样的举动,更让天启皇帝感觉到舒心,朋友就应该这样吗。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改革,让咱们的国库总算有了一点点的增收,但是入的一直不如出的多,还要依靠我内帑补助。魏忠贤那个老狗虽然理财有方,但依旧是赚的不够花的,现在你看看,朕招待你这个最好的朋友,已经尽了全力了。平时我和皇后的吃喝,连一个京城里的小商贩家庭都不如,即便我如此节俭,但依旧不能改变现状。

    天启皇帝和皇后的膳食之节俭,那是天下有目共睹的。

    “皇上和皇后应该增加一些营养,多吃几道菜,吃一些可口的饭菜还是有必要的。”毛文龙小声的劝解着,老是一味的勤俭,就难免营养单一,那对身体不好,别的人倒是无所谓,但这个稳定大明的皇帝和皇后就另当别论了,地位决定作用,作用决定人,一个关乎大明延续稳定的人,一个感冒,都是一件可能改变历史的大事。

    天启就用筷子扒拉着眼前的菜:“谁不想吃点好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如此节俭,一来是宫中的开销的确太大,二来我也怕外面那些人诟病我贪图享乐,所以呀,这也是无奈之举。”

    毛文龙就一撇嘴:“大家都不节省,唯独你那一家子节省,从牙齿口缝里勒出来的钱能能有多少?不过是多吃几道菜,吃一点自己想吃的。就算是贪图享乐了,那不过是一群要求别人严谨而对自己宽松的士大夫们的胡说八道。那些家资巨万的富商们,那些退休的朝臣们,哪一天不是宾朋满座,流水的宴席从早开到晚。再说了,评价一个皇上的昏庸与否,如果单单在饭食上画下标准,那估计这天下就没有圣明之君,那纯属扯淡。皇上真想节省,就这一个皇宫里面的开销,每一年给你节省下两三百万块银元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这就是毛文龙话赶话的胡说八道,纯属那么一说就完了。

    天启简直被这样的胡说八道吓了一跳:“每年能节省两三百万银元不可能吧。”

    毛文龙就一笑:“不知道这一个小小的皇城,还有外面那些皇庄,再加上各地的皇陵有多少太监宫女?”

    天启皇帝就一愣,这个他还真不知道,于是就伸出头冲外面叫道:“王大伴进来一下。”

    知道皇帝和毛元帅有体己话要说,王振早早的就站在御书房的门口,防备着别人走近。谁都知道这皇宫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如果两个人的话传出去,是相当严重的。

    听到皇帝的召唤,王振赶紧的进来:“老奴等着万岁吩咐。”

    天启就认真的询问:“皇城,还有外面那些皇庄,再加上各地的皇陵有多少太监宫女?”

    王振就如数家珍的回答:“宫中造册在案的,有宫女九千,各地在案造册的有太监10万零一百三十一。”

    当时天启皇帝直接跳了起来;“这么多,那一年的花费多少?”

    王振就禀报:“光后宫的胭脂水粉钱就得四十万两。而这些宫女太监的例钱每年就要三百万,膳食需要一百五十万,就这样,还有许多太监宫女被饿死。”

    “为什么?”天启问完这话就闭上了嘴,不用问为什么的。

    毛文龙就看了一眼王振这个忠仆:“咱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太监?”

    王振就痛心疾首的回答:“回毛帅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

    “为什么?”

    王振就老实的回答:“宫里切不说,就单单说各地的皇陵,本来皇陵就有守陵军把手看护,在防卫上,就没有必要每个皇陵两千的太监看守,这其实就是层叠架屋,咱们大明朝廷一共有13位皇帝的皇陵,要加上当初追认的,一共十五代(熹宗以前)还有百座皇后和皇太后的皇陵,那么每一个陵寝按照1000太监把守,最少也是3万太监,而他们的职能完全可以由看护皇陵的禁军取代。”

    王振就看了一眼天启,见他没有反驳自己,就继续说道:“而各地的皇庄,是归奴才的御马监管的,也都有太监们管理,土地却有当地皇庄上的百姓耕作。那些管理黄庄的太监,只能是白吃白喝,而且还要欺压百姓。如果推行当初毛帅的承包制度,只要一个皇庄留下一个太监,负责收取承包费,不但会调动那些百姓们耕作土地的积极性,而且会省下大批的太监,也就少了许多许多支出。据老奴统计,就这一笔开支,每年最少节省下50万两银子,而按照外面承包的价格,却可以多为咱们内帑上缴不下五十万,还没有了百姓被欺压之苦,这里外里的就是百万银子出入。”

    天启焦急的询问:“还有吗?”

    王振今天早朝的时候,已经知道朝廷裁撤冗官冗衙门的事情,所以为了这个皇上节省开支,也就放开了胆子:“还有咱们宫中的二十四衙门,其中就比如掌管皇上冠冕鞋袜的尚衣局,和掌管巾帽局,掌管沐浴的混汤司,完全可以合并。

    掌管柴薪的惜薪司,掌管酒醋面局,掌管瓜果蔬菜的司苑局,合并到尚膳监,而将司苑局里花卉修剪,直接并入神宫监,掌握织造的内织染局完全可以和针工局合并。而宝钞局完全和御用监合并。

第1228章 解决多余的太监

    “等等,宝钞局是银钱大事,怎么能轻易与别的司局合并?”对于王振合并宝钞局,天启断然拒绝。

    王振就看了一眼真的不太懂这些衙门责任的皇帝,就尴尬的解释:“宝钞局,是专门负责皇宫厕纸采买的。”

    天启就彻底的惊呆,而毛文龙差点噎死。这当皇帝真好,连厕所纸张都有专门的衙门负责,这才是天下至极的享受啊。

    天启呆了半天,最终无力的感叹:“朕刚刚在朝堂上大批特批冗官冗员,大批特批天下那些莫名其妙的的衙门。感情,自己这小小的皇宫里,就有这么多没有用的,重复设立的衙门啊。真的是太可笑了,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是的皇上,就这样层叠的设置,每一个衙门都要设立正副两个总管太监,而每个衙门,都要有大大小小的太监当差,不但人浮于事,而且遇事还要互相推诿,不但没有办成事,反倒坏了事,在各个方面都出现各种纰漏。一旦追查错误,结果就是各执道理,互相推诿,最终本来就能查出的事情,最终只能是不了了之。”

    天启就站起来,默默的算计了一下:“内廷二十四衙门,按照王大伴的意思,完全可以合并成十四个。”

    “完全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裁撤多少人员?”

    “最少五千。”

    “如果将各地陵寝和皇庄只留下几个太监监督掌管,其他交给保护皇陵的禁军,承包给皇庄百姓,那么能裁剪多少?”

    “不下四万。”

    “而宫中宫女在保证侍候太妃老太妃和后宫嫔妃的情况下,能裁撤多少?”

    “三千足够。”然后加了一句:“有级别的太监嬷嬷还要小宫女小太监侍候,多的如原先的魏公公,一级一级的侍候下去,最多达到两千。比如现在按照规矩,服侍老奴的太监就有一百,其实,十人完全够了,多出来的也是一级一级的服侍的,如果裁撤,只要给老奴二十个就已经奢侈了,那么,整个皇宫就可以裁撤最少两万。”

    当时天启是彻底的震惊了,简直震惊的找不到北了。感情震惊这个皇宫就是一个大社会,自己花的冤枉钱简直就是冤枉死了。

    十万的事情,其实就需要三四万就足可胜任,那么那多出来的六万,一年不说别的,单单最低级的太监的例钱就可以节省最少一百五十万,若是在加上他们的吃穿用度,何止三百万。

    “我说我的银子流水一样的进来,却怎么就没了呢,感情这里有个巨大的无底洞啊。”天启简直要暴走了:“裁撤,现在,立刻就裁撤。”

    听到这话,王振咕咚跪倒,毛文龙大呼不可。

    天启皇帝就一愣:“这么省钱的办法,你们怎么能反对呢?你们要知道,只要裁撤了这些多余的太监和宫女,每年就可以让我节省下三四百万银元,那能为这个天下做多大的事情?”

    王振就哭泣着直接哀嚎:“万岁饶命啊。”

    天启皇帝就更糊涂了:“你提出来这么大的好事,我怎会要你的命呢,我不但不会要你的命,而且我现在就封你为皇宫大内的总管。”

    王振就哀嚎:“老奴不是为求自己饶命,而是为那些即将被淘汰的太监和宫女求命。”

    毛文龙就站起来,耐心的向天启皇帝解释:“万岁,那些太监们自宫入宫,其实就是一个废人,皇宫就是他们的唯一归宿。一旦你将他们放出去,他们在社会上就是被歧视的人,男不男女不女的,干活没有力气,回家被人抛弃。尤其有许多人是没有家的,你让这几万太监怎么过活?这由于你厚道之心,你一旦这么做,不是将这几万曾经服侍你忠心的奴仆逼近了死路。”

    天启皇帝就愣愣的站在那想了一会儿,最终颓然的坐到椅子上:“若不是你们两位提醒我,我就真造了大孽了,但是这么大的费用该怎么解决?”

    “很好解决。”毛文龙就充满信心的回答。

    天启皇帝眼睛就一亮:“毛帅说很好解决,那就一定有办法妥善处理这件事情,快说来,快快说来。”

    毛文龙就微微一笑,损主意张嘴就来:“首先,向天下颁布一道圣旨,除了皇宫能够阉割太监之外,天下任何人要阉割,都是死罪,并且严格规定,皇宫再也不向民间招募太监,只有宫里阉割的才算数。这样就杜绝了为了活一条命,自己阉割的渠道,就为咱们大明腾出来许多的劳动力,也就避免了大量的阉割人员涌入宫来。”

    现在天下的百姓有许多人走投无路,就用自宫的办法,然后贿赂宫里的太监,接引他们入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魏忠贤。但是能做到魏忠贤这样位及人臣的,简直少之又少,大多依旧穷困潦倒在宫里,最终凄惨的死去。当然,历朝历代也曾经颁布过严刑酷法,制止民间自行阉割,但是这股风一直刹不住,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按照皇宫里的需要人数,做阉割,这样就杜绝了外面人的野心期望,这是堵住源头。而现在多余出来的太监,却可以分散到各地。”

    “怎么个分散法?”皇帝和王振都不由自主的伸长了脖子,一个是想要节省费用,一个是想要给这些太监找个出路。

    毛文龙就一笑:“将这些太监分散到各个官员家中去啊。就比如说张维贤的家,明天你就可以对他进行大大的褒奖,但是不再赏赐金银官爵,他也不需要了,你就赏赐他20个太监,那将是一个多么荣耀的事情?而这些太监到了他们家,因为是皇上的赏赐,他敢对这些太监虐待吗?不拿祖宗供着已经不错了。天下的官员何其之多,这五六万个太监就轻轻松松的消化掉了。”

    天启当时就双手一拍:“这个办法太好了,这是我这个皇帝对他们绝对的恩荣赏赐。”然后就奸笑的端着小肩膀:“毛帅为国有大功,第一功,突袭东江镇,朕决定赏赐你20个太监服侍你。”

    毛文龙当时就张口结舌。

    “开东江镇牵制后金,功不可没,朕再赏赐你二十太监。”

    “我——”

    “改变税法,再赏赐你二十。”

    毛文龙已经摇摇晃晃了。

    “还要——”

    “万岁饶命啊。”毛文龙这一次是真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求饶了。

    “别别别,毛帅的大功我还没有说完呢,现在想起来,最少你有50条的功劳,嗯——你跑什么?来人,给我截住他。”

第1229章 改革的痛并快乐

    看到作茧自缚的毛文龙要跑,喜出望外的大小太监们就一窝蜂的扑了上来,将毛文龙七手八脚地拖了进来。大家都想当这个毛文龙家的奴仆,那大家可就真的过上好日子了。即便不当毛文龙家的奴仆,只要被赏赐到其他官员家,不说大富大贵,大家依旧规规矩矩的伺候东家,大家也能得个温饱,也能得个善终,这怎么能让毛文龙跑了呢?万一他一跑,这个事情黄了,大家就只能在这深宫受苦了,所以,他是绝对不能跑的。

    看着已经开始打点跟着自己走的太监,明白了什么叫作茧自缚,这一下好了,自己的那个小院儿这一回就变成了不男不女的天下,说不定把自己两个孩子的性格都带坏了。不行,自己宁可给他建立一个养老院养起来,也绝对不能让他住在自己家,将来把自己的孩子带的也不男不女,那可就要了人的老命了。

    “太监们的事情解决了,但是宫女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也非常好办,皇上您就将那些年岁稍微大一点的宫女,放出宫去,给他一份嫁妆,让他们嫁人。我想这样一来,这些深受朝廷礼仪教导的宫女一定非常抢手,也就有了一个安稳的人家。当这些宫女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后,就按这个规矩,每年在民间挑选出一定数量的宫女进宫,然后在他们需要嫁人的年龄,再放出去。这样他们都会找到一个好人的,也就不会再出现每一次挑选宫女进宫的时候,有的女孩子隐姓埋名,有的女孩子寻死上吊,反倒会趋之若鹜,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毛帅果然有大智慧,你又为朕解决了一个难题,朕心甚慰,为奖励你的功劳,朕现在赏赐你20个宫女。”

    毛文龙就惨叫一声,直接抱头鼠窜。

    走出宫来的时候,毛文龙的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欢天喜地的100多太监回家。这样看到他的所有的官员们羡慕的五体投地,于是纷纷准备做出功劳,请求皇上赏赐自己太监。

    “你就羡慕吧,有你们哭的时候。”作茧自缚的毛文龙,带着一脸比哭还难看的笑,威风凛凛的回到了家里。

    不过后来被赏赐太监的官员们感受却不如毛文龙。毕竟是侍候过皇上的,受过系统的侍候人的培养,可比那些在人牙的手中买来的奴仆强多了,无论是搓脚搓背,都让这些官员们享受的无以复加。于是只要当了官,就想方设法的申请皇上赏赐自己几个太监。到后来,皇上赏赐太监,再也不敢大手大脚,因为皇宫里的太监已经资源有限了。而那些官员为了得到皇上赏赐太监的荣耀,想方设法的做出政绩,以获得皇上赏赐的资格。结果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各地的官员不遗余力的做出政绩,整个大明朝廷的官场效率直线上升,这绝对是毛文龙没有想到的结果。

    而没有了巨大的太监负担,皇宫里每一年减少了三四百万两银子,家国一体,一旦户部短缺,皇帝就拿出了足够的内帑补助,整个大明的财政更加好转了。

    悠闲的躺在大槐树下,一群太监正追着毛毛既不敢拦又不敢挡,还怕他摔着磕着,嘴里一个个连连的呼喊:“慢着点,慢着点,我的小姑奶奶,你要是磕着碰着了,咱们这个家就塌了。”结果一向依赖王文龙的毛毛,就笑的花枝乱颤,在院子里东一下,西一下的跑,原先的抑郁症已经明显的见好,因为你可以发现,他的目标准备爬上那棵大槐树。

    对于毛毛这样的表现,毛阿龙幸福的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拿着眼睛紧紧的盯着他,可这别摔了。

    太监们是最有眼力劲儿的,当然也知道自己家的这个主人宝贝的这个小闺女,明明就要抓住了,就为了讨好毛文龙的心思,就故意抓不着。于是在这个院子里,十几个太监,就随着一个小姑娘欢笑,东一下西一下的乱跑。这倒让原本宁静的小院子,变的是一片欢声笑语。

    二十几个宫女,围在两个夫人的身边,安安静静的做着女红。

    这是她们从来没有感觉到的安逸生活,在宫里的规矩和苦难,慢慢的在他们的记忆里消失了,有的就是欣慰和欣喜。

    互相交换着自己手中的绣活,互相点评着。他们手里做的这些绣活,不是给主人的,而是给外面那些绸缎装刺绣的,将来拿出去获得的手工钱,坚持他们自己的体己。给自己未来出嫁的时候,攒下一笔菲薄的嫁妆。

    “小红,英国公家的那个往来的车夫,才二十几岁,我看很是憨厚,体格也棒,家里只有一个父母,前几天托了老车夫,向我给你提亲,你自己也见过的,你认为如何?”张氏一面指导着这些女孩子们做女红,一面漫不经心的询问着这个小红的宫女。

    小红就红着脸低着头:“我在这里幸福无比,我就请求主母不要赶我走,我就在这里伺候你一辈子。”

    张氏就微微一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理人伦,我要真的把你留在我身边一辈子,我就真的做了孽了。”

    一个小一点的宫女就嬉笑着:“主母不要听小红姐姐胡说,我昨天就看到了,那个车夫鬼鬼祟祟的跑到咱们门的对面,结果小红姐就蝴蝶一样的飞出去,好久之后才买了两双红的回来。”

    被揭穿了心底的秘密,小红就尴尬的将脑袋锤在了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张氏就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可以害羞的呢?只要是明媒正娶,我就同意了,反正你家里也没有父母,你就是我的干女儿,我就给你做了主,我给你补贴一笔嫁妆,对面的彩礼随便他拿点什么,咱们家也不挑拣,如果你愿意,我就让那个老车夫选一个日子,这事情就这么办了。”

    小红就再也不矜持,赶紧跪在地上:“娘,一切都由您做主了。”

    语嫣就豪爽的笑道:“大奶奶可是收了女儿了,谁要是想认我这个做干娘,赶紧的说,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别等我的体己钱全没了,到那时候可就没了体面的嫁妆了。”

    毛文龙就看着一群太监宫女围着自己一家人殷勤伺候的场景,毛文龙是真的,痛并快乐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04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作者:奔叔所写的《大明都督》为转载作品,大明都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都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都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都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都督介绍: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大明都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都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都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