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万千世界许愿系统TXT下载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上善若无水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txt下载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八十九章 河南地

    “县丞,这是三川郡参考学子的名册。”

    咸阳县衙内,一名刀笔吏将一摞名册恭敬的摆放在了张良的文案上。

    看着眼前的文档,张良有些感慨“陛下创纸张,真是吾辈福音。”

    纸张与竹简的差距,做文案工作的人感触最深。

    从重量到记载文字的数量,差距都是非常之大。

    这种好东西,对于张良这样玩文字的人来说,的确是吸引力巨大。

    没错,这就是那个博浪沙刺秦的张良。

    王霄提前了好几年灭韩,年轻的张良没能跑出去就被俘虏。

    之后被迁徙到咸阳城的路上,他也是看到了众多韩国百姓们,分到了田地物资的笑脸。

    那是一种之前韩王在位的时候,从未从黔首们的脸上看到过的笑容。

    普通人的变化,给年轻的张良带去了震撼。

    要是再晚些年,人到中年的张良就不会在乎这些了。

    之后他在咸阳城通过了考试,得以留下来出任官吏。而不用和他曾经的王一样,被送去蛮族密布的边地过苦日子。

    真的是苦日子。

    王霄是迁徙那些韩国贵族,并非是流放。

    将那些韩国贵族安置在了陇西一带,他们的家在哪儿,人却是可以各处走动的。

    当然了,财富什么都被没收的情况下,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来说,来一趟咸阳城就足够他们破产了。

    也就是在当地混上了公务职位,有了公款出差的机会才能来一趟咸阳城。

    张良就遇上过同样参加过那次考试,却没能考过,不得不去往陇西的同伴与朋友。

    曾经风度翩翩的佩玉少年,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肤色泛黑,穿着麻布衣服,浑身肌肉精壮的汉子。

    如果不是朋友喊他,张良根本就认不出来。

    朋友们诉苦说,陇西那边到处都是蛮族,还要自己搭建房舍城池,放牧种粮维持生活,想要喝口酒都得去三十里外的县城,想要听奏乐得去二百里外的郡治。

    曾经这些对于他们这些贵公子们来说唾手可得的东西,现在都已经是成为了梦中的回忆。

    每次听到这些,张良都会感觉的庆幸。

    庆幸自己考过了选拔,可以带着家人留在咸阳城这座天下间最繁华的都市之中。

    现在弟弟可以在家中悠闲的念书,空闲的时候还可以策马出城去踏青。

    若是去了陇西与蛮族为伴,天知道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环境改变人。

    哪怕是爱因斯坦,出生生活在非洲某个部落的话,也不可能有丝毫的成就。

    张良经历了这几年的变化,心态上自然是和历史上那个国破家亡,一心只想要报仇的张良截然不同。

    现在的张良,是咸阳县的县丞。

    商鞅变法的时候聚诸多小乡为县,百多年之后再聚县为郡。

    而咸阳县,就是天下第一县。

    咸阳令也是天下第一县令,此时的咸阳令当然不是赵高的女婿阎乐,而是之前著名的神童甘罗。

    王霄没让他当宰相,而是让他做了咸阳令。

    在城内做了几年官职的张良,一步步的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了咸阳令的县丞。

    据说甘罗很快就要发往巴郡做郡守,张良这个前韩国遗族即将成为新任的咸阳令。

    历史上的张良,在祖龙活着的时候一无所有。

    可是现在的话,在王霄活着的时候,他却是身居高位要什么有什么。

    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到大秦的丞相,张良哪里还记得韩王在放羊的事儿。

    张良翻看着来自于三川郡,想要参与这次大秦国考的学子资料。

    或者说,是报名的资料。

    三川郡之中报名的不少,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张苍。

    他是荀子的门人,与李斯韩非是同门。

    之前王霄修历的时候找他来做事,不过做了一半居然弃官跑了。

    也就是王霄知道他的名气,所以没去追究他。

    至于为什么逃跑,那是因为张苍的侄子是张耳,而张耳一直坚持抵抗秦国。他怕被连累丢命,所以急匆匆的就逃跑了。

    现在的话,王霄决定暂时和代地的赵国残部讲和,直接赦免了所有弄抵抗的赵国残余贵族。张苍也在赦免之列。

    至于为什么要赦免,为什么要和赵国讲和。那是因为他要去打匈奴了。

    合作与利用,对于王霄来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只要能得到好处,他才不在乎这些。

    张良看完资料,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将文档交给刀笔吏,安排这些人参与考试。

    他随手放下的资料之中,张苍的放在最上面。可实际上还有一个能力比张苍还要出色的人,默默的躺在了下摞之中。

    这个人也是三川郡阳武县人,名字叫做陈平。

    “喝酒啊,你不是最喜欢喝酒的吗。”

    王宫之中正在举行酒会,王霄看着闷闷不乐的蒙毅,指着他案几上的酒坛“喝酒。”

    蒙毅心情再不好,面对王霄的要求依旧是认真履行。

    先是端起酒坛倒满一碗,喝光之后这才起身行礼“陛下,臣也想去打仗。就算去不了北边,去南边打百越也行。”

    此次北上攻打匈奴,夺取河南地的主将是蒙恬,副将则是李信与辛胜。

    蒙毅还年轻,不太理解兄弟两个一起掌军会被群臣激烈反对。

    王霄嘿嘿笑着没说话,自顾自的喝酒。

    下边的蒙恬,已经是黑着脸呵斥“坐下,喝酒,闭嘴!”

    蒙毅很虎,不过却是畏惧他大哥。哼哼了两声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坐下喝闷酒。

    王霄这才找上他的话头“你们兄弟俩都是朕看重的重臣,蒙恬在外作战,你也不要以为可以闲着。等国考开始的时候,你要去负责监考。”

    “喏。”

    “陛下。”蒙恬等王霄说完,这才出声询问“臣此次北去攻打蛮夷,打到哪儿为止?”

    蒙恬想问的是战略目标是什么,毕竟打仗都是有目的的。

    或为灭国,或为报仇,或为夺地。总是要有个目标的。

    这次的酒会,算是一场吹风会,就是告诉大家这个事情定下来了,是有蒙恬带着大军北上去打匈奴。

    不过具体的详细安排,现在还没有最终确认。哪怕是蒙恬,也只知道皇帝要打匈奴。但是打成什么个样子,却是没有明确的指示。

    王霄起身,拎着酒坛走了过来。

    来到蒙恬的身边,亲自为他倒酒“你这次北上,有两个战略目标。”

    蒙恬双手端着酒碗,恭敬的听着。

    “第一个,把河南地给我拿回来!”

    这里有个知识点,所谓的河南地,并非是现在广泛认为的河套平原。

    因为秦汉时期的黄河干流,更加靠北边,是现今的乌家河古河道。也就是说,包括了现在河北之地的九原郡,也就是包头等一大片的区域。

    广义上的河南地,说的是秦长城与河塞之间的地方,而且东西延伸于整个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北境。

    当然,还得加上现在还没到手的九原郡。也就是包头吕布的家乡。

    王霄说把河南地拿回来,也不算错。因为这里最早是赵国在这儿修建了九原城。

    现在秦国吞并了赵国,自然也就接手了赵国之前的一切遗产,哪怕是名义上的地盘。

    对于常年在军营之中,随军作战的蒙恬来说。王霄提的这个地方,他闭上眼睛马上就能浮现在脑海之中。

    “臣必当收复此地。”蒙恬当即应声。

    “嗯。”

    王霄点点头,跟着说“第二个就是,尽可能的抓草原上的蛮族。”

    这个蒙恬就有些不解了,抓蛮族做什么?

    王霄为他解释“你知道的,现在国内开始动工许多大型工程。有直道,有运河,有沟渠,有新宫什么的。而且各地对于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处矿山都在拼命的要人。朕就想着,反正都是些力气活,不如就让那些蛮族去做。你认为怎么样?”

    “陛下圣明。”蒙恬恭敬的行礼“臣认为陛下说的对。”

    实际上老秦人这个时候依旧是将关东诸国视为敌人。奴役驱使的事情很是常见。

    历史上秦国严酷压榨各地民力,并不能让祖龙一个人背锅。这其中秦国的贵族大臣们,也都是有份出力的。

    现在的话,也是因为王霄的强力阻拦与各种安排,这才没有犹如历史上的那样严酷。

    蒙恬心中,实际上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在他看来,想要做工程,那就从关东各地征召徭役就是了。何必那么麻烦的去北方那么远的去抓人。

    只是这种话,当着王霄的面肯定是不敢说。

    这位是真正的马背上的皇帝,打仗比他们这些做将军的还要猛。

    军中上下,谁人敢不服?

    王霄也知道这些老秦人的态度,不过只要不是明面上违背命令,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边几百年的恩恩怨怨的,一一说起来那就是一部战国史了。

    “敢问陛下。”蒙恬饮酒之后,拱手行礼“恬,此次北上出兵,当领多少兵马?”

    做工程需要人手什么的,蒙恬并不在乎。

    他是领兵的将军,打仗才是他关注的目标。内政之事,等他做了文官才会去关心。

    王霄微笑着竖起了三根手指“三十万兵马。”

    四周顿时一片艳羡之声。

    “甲士十五万。”

    四周的将军们,眼睛都红了。

    “蓝田骊山大营的六万铁骑,你全部带走。”

    ‘咣当!’

    通武侯王贲,直接掀翻了自己面前的案几。

第六百九十章 德与才

    王贲的心情很不爽。

    之前他父亲灭楚的时候,六十多万大军之中,甲士的比例也不过才三分之一强。

    而蓝田与骊山大营里的铁骑,也仅仅只是带走了一半。

    可到了蒙恬这儿,一出手就是一半的甲士。甚至战斗力强大的铁骑部队,居然全都派给了他。

    这也太偏心了!

    “通武侯。”王霄的目光看了过来,眼神微冷“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没有。”

    之前还涨红着脸,心中发誓要讨还公道的王贲,瞬间安静下来“臣喝醉了,不小心撞翻了案几。陛下恕罪。”

    跟蒙恬一样,面对着马上皇帝,王贲也是非常从心的认怂。

    不认也不行啊,威望到了王霄的这种程度。别说他王贲了,就算王翦也不敢炸刺。

    “不,你没醉。”

    王霄没打算这么轻易放过他,伸手指着不远处寺人们手中捧着的酒坛“先去喝两坛漱漱口。”

    那酒都是十斤一坛的。或许王贲不怕醉意,可他的胃和膀胱表示受不了。

    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王贲只能是苦着脸去喝酒。

    王霄收回目光,继续嘱咐“此次北上讨伐蛮族,战功方面按照平定六国来计算。多抓人,抓的越多越好。”

    平定六国之前,大秦行的是按照首级计算功绩。

    而平定六国开始,王霄添加了一项,抓获完好的战俘可得双份奖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霄太看重人力资源了。

    这次打匈奴也是如此,为的是能抓足够多的苦力去做劳工。而不是为了让他们享受优渥的待遇。

    不远处正在灌酒的王贲,悄悄的看着王霄没有回头,当即把酒坛里的酒水往自己宽大的衣袖里面倒。

    别说二十斤的酒,二十斤的水也没办法一口气喝下去。

    王霄好似若无所察“在北边设九原郡,到时候要把直道修到那边去。只要是草原上的蛮族,你尽管抓就是。”

    实际上王霄的野心很大,他要把整个草原,乃至于草原北方的庞大西伯利亚都给弄成华夏固有的领土。

    或者说,这里本来就是如此。

    ‘史记,匈奴列传’上有记载‘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

    淳维是谁?

    他是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夏桀的儿子。

    夏朝灭亡之后,淳维逃亡到了北方的草原,并且在这里建立了匈奴帝国。

    他就是匈奴人的第一任单于。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一切,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一切,而此时王霄的大秦则是继承了周朝的一切。

    这么说起来,匈奴这里原本就是属于中原的地盘。

    古时候中原王室成员,逃跑到边地建立国家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很常见。

    像是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他在商朝灭亡的时候跑来了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

    像是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他在周太王想要传位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的时候,就向东跑去了遥远的吴越之地,断发纹身建立了吴国。

    像是古蜀国灭亡之后,其王子蜀泮南逃去了越南北部,建立了欧雒国等等。

    这些地盘,王霄都准备发公告表示自己拥有继承权。

    就算是暂时摸不到,可名义上拥有的话语,还是要先说出去才是。

    制约这个时代大规模向外迁徙的因素很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三点。

    第一个是糟糕至极的交通条件。

    别看大秦正在大规模的建设基础道路系统,可实际上大秦的交通条件很差。满是尘土的乡村公路就是乡下最好的道路了。

    而前往四野的话,就连这种乡下道路都没有。能走的地方,不是水道就是兽道...

    王霄‘e=(′o`*)))唉!’MMP的,我在想什么呢。

    总之就是交通状况太烂,没办法大规模的移民。

    实际上大秦的道路体系已经是非常出色了,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好的。

    尤其是秦直道,比起罗马帝国的碎石路来说更加出色。

    第二个的麻烦在于疾病,各处地方都有属于本地原生的疾病。外来人经常表现出的水土不服,就是病症。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标准来说,大规模迁徙到四野边荒之地,遇上病症甚至有可能会全灭。

    这方面王霄也是一直在努力。

    他通过自己的医学本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出色医官。

    这些人再拿着王霄编纂的学习材料,收徒弟将医学知识快速传播出去。

    虽然不可能做到现代世界的那种医疗程度,可最起码也能将适宜生活的环境标准大幅度提高起来。

    这项计划已经实施多年,整个关中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深入到村的乡村医馆。

    再往后,就是向着全国范围去推广。

    最后一个的话,那就是当地的土著了。

    对于这个麻烦,王霄是准备交给蒙家兄弟,王贲李信,内史腾杨端和辛胜等人去解决。

    现在让蒙恬带着三十万大军出兵河南地,就是其中之一。

    “请陛下放心。”蒙恬再次干了一碗美酒,拱手行礼“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跪来跪去这种事情,一般是出现在满清时代,以及各种影视剧之中。

    先秦时代里,极少会有用上行大礼的时候。

    在这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里,大臣们都是坐着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大臣们也都是站着的。

    “嗯。”

    王霄满意点头“朕相信你。”

    确定了这件事情,王霄走到了蒙毅身边,也给他倒了碗酒水。

    “这次国考,李斯为主考官,韩非为副考官,你是监督官。一定要好好的做,为大秦选良才。”

    “陛下。”蒙毅也是先喝完酒再说话“敢问陛下,什么样的才算是良才?”

    “有德有才者,为上品良才,需要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属于中品良才,可以培养着用。培养好了,就是德才兼备的上品良才。”

    “有才无德,是下品才士,必须限制着用,还得日常查验清楚。”

    “至于无才又无德的,那就哪里来的让他们回哪里去好了。”

    “具体的评判标准,听李斯与韩非的。”

    “喏。”

    王霄对考场作弊很是看重,因为事关大量的官职,所以各个学派肯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弊那是必然的事情。

    对于上学的时候久经考验的王霄来说,他倒是很好奇这个时代的人会如何作弊。

    就像是王霄所想的那样,为了争夺这次机会,各个学派都是各显神通。

    像是张苍,就是堂而皇之的去找了同门的李斯。

    张苍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走门路。大家都是治法家的,你帮我就等于是在帮你自己。

    对于张苍的这种做法,李斯表示MMP。

    就算是你个混蛋想要走后门,那也悄悄的来啊。

    这么大张旗鼓的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当咸阳城内的人都是瞎子不成。

    因为是帮王霄掌管秘探系统,所以李斯很清楚所有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向上禀报。

    所以他自己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了一份阳武张苍,拜廷尉李斯的消息送给王霄去看。

    “张苍这个人。”

    王霄想了想说“听说过,挺有名的。他的本事,考试应该没问题才对。他找你,应该只是叙旧而已。”

    李斯干脆利落的就把张苍给卖了“陛下,他不是来叙旧的。他知道自己肯定能过,所以是来求考完之后给个好安排的。”

    “哦。”

    王霄恍然“他想求个什么位置?”

    李斯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此人太过跋扈。”

    王霄哈哈笑着“无妨。只要真的德才兼备,就算让他做丞相也不是不行。”

    张苍的确是丞相,历史上的大汉丞相。

    不过品行方面的确是有些问题。死赖在丞相的位子上不走,还被人写在了历史书里。

    李斯楞了下,心说老子都还没做丞相呢,他凭什么?

    “陛下,此人厚颜无耻,索要一郡郡守之位,还点名要东郡颍川郡等大郡。”

    大郡小郡的,不是看面积。而是看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和税收水平。

    黔中郡的面积不小,可谁敢说那是一个大郡?

    “有意思。”

    王霄想了想说“那就先看看他的本事如何再说。德才兼备,为一郡郡守也不是不可以。有德无才,可为县令。有才无德,那就做个刀笔吏好了。”

    李斯心头微动,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坑张苍一把。

    考虑了一会,他最终还是决定放过张苍。

    因为这次诸子百家几乎全都来了,张苍怎么说都是法家一脉。勉强还能算是自己人。

    至于说为什么法家在王霄征召诸子百家的时候没有阻拦。首先是因为法家本身就是依靠依附君王而获得权势。

    所以法家对于君王是无底线的迎奉,哪怕王霄召集诸子百家,他们也不敢反对。

    再有就是,此时秦国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李斯和韩非,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敢和强势君王对呛的性子。

    这要是换成了儒家,什么样的招数都能用的出来。

    像是什么哭金銮,撞玉柱,锤宫门,联合起来一起闹事什么的。

    儒家在这种时候那是真的什么都敢干,唯独面对入侵的时候,总是很有眼光的先跪下保全自己的财富权势。

    王霄笑着“抓紧时间准备,过几天就开始吧。朕已经是迫不及待,想要一会天下英杰。”

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试 (月票加更)

    大秦统一天下太快,快到了极度缺乏能干的臣子。

    版图迅速扩张,人口迅速扩张。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子民。在这个通讯手段基本靠四条腿的时代里,想要地方安宁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治理人才。

    悲催的识字率和文化普及程度,限制住了人才的基数。

    短期内王霄能做的,不是去提高改变教育体系,而是尽可能的把民间的人才都收集起来用。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

    至于教育方面,王霄实际上早就在做了。

    之前的医学馆就是如此,王霄亲自传授医术,再通过医学馆不断的招募人才培训,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

    同样的,在秦国做事的墨家,按照王霄的命令成立了工学馆,开馆收徒传授制作方面的知识。

    农家也是开了农学馆,主要传授农业知识。

    这些年来,他们一批接一批的培训了许多人才,为大秦的国力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像是金属马镫,看似非常简单,可实际上对于材料学有着很高的需求。

    青铜软,做不了。必须得是冶铁才行。

    而且普通的含磷高的铁发脆,含碳量太高就会软,都不适合做金属马镫。

    在王霄以这个时代的方式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并且给出概略的技术指导之后。墨家的工匠们花费了几年的心血,生生做出了近似于百炼钢,还有炒钢的技术来。

    作为奖赏,王霄给相关的人员全部予以爵位提升,领头的直接位列大庶长,再上一步就是关内侯。其他参与人员,最少的也是十四等的右更起步。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金银铜钱,布帛美酒,华宅良田作为奖赏。

    不过墨家的话,讲究刻苦修行,很少有谁会喜欢这种物质上的享受。

    他们只对技术革新感兴趣。

    王霄急需大量的人才来为官做吏,否则的话,他取消分封改为郡县就成了笑话。

    天下间的人才,大都是属于各国的宗师与门阀豪强大族之家。

    因为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供得起脱产男丁去读书。也只有大家族,才能有足够的藏书,并且请得起老师。

    儒家为什么能发展的那么快,因为他们提出了‘有教无类’。

    不看你出身,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读书。这可比大家族之中的内部传递强的多。

    王霄扫荡天下,各国宗室与门阀豪强,基本上除了少部分被吸收的,其他都是迁徙倒了四野边荒之地。

    至少几代人之中,他们可以为吏,但是别想做官了。

    王霄不能用这些人,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平民人才。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句就是,王霄发明了纸张出来,对于知识的传播具有革命性的效果。

    以往都是用竹简来做文字记录。而竹简非常笨重,在上边写字也是非常困难。所以无论是传播还是记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普通的平民想要获得知识,难度非常大。

    最简单的就是,他们连书都看不到。

    也就是纸张出来之后,王霄又弄了雕版印刷,开始大规模的印刷书籍,这才使得情况逐渐有了好转。

    原本他弄印刷术是为了大规模印刷邸报,从而占据舆论宣传的高点。

    之后是负责过邸报一段时间的韩非,主动提出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书籍,从而提高知识水平。

    虽然大部分的贵族门阀,都是敝帚自珍的垄断着知识。

    可也有像是韩非这样,愿意提高全民知识水平的人存在。

    王霄也不含糊,不但同意了韩非的要求,还专门在上林苑里划出来了一大片的地方,由庞大到不像话的少府组织了专门的印刷部门。

    而且王霄还大方的拿出了宫廷藏书,印刷之后低价发卖。

    正是因为大量原本很多人就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书籍出现,这才使得咸阳城周边的知识水平快速提升。

    的确是只有咸阳城附近,因为想要传播到全国,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王霄这次搞考试,然后凭借成绩授予官职。

    不仅仅是诸子百家闻风而来,就连贵族豪强们,也是赶来了咸阳城,求得考试的机会。

    春秋战国数百年,政治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被各国王室还有门阀所把握。

    想要做官,先看你爹是谁。

    对于那些地方豪强们来说,除非是和吕不韦那样搞事,否则的话几乎不可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了发言权。

    像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们。往日里就是勋贵眼中的肥羊。

    而现在,王霄给了他们一个正大光明参与政事,拿到发言权的机会。

    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人太多,多到了关东兵马开始动员,向着北方集结的时候,咸阳城的周边已经是人山人海。

    咸阳城的城墙已经开始拆除了,不过能够进入城内的人却是不多。

    不是因为进城还要有身份,而是城里没有他们住的地方。

    这时代出门在外,可没有带天字上房的客栈,也没有精致的寺庙禅房。

    要么就是投亲奔友,要么就是借住大户,要么就是干脆睡野外。

    王宫周边的戚里,还有贵族们居住的地方,肯定不会接受借住。而能投奔他们的人,基本上早就已经出头了。

    从外地来的学子们,基本上都是住在城外。

    咸阳城的城外并非荒地,而是密密麻麻成片成片的繁华都市。

    临淄城和平繁荣了几十年,就成了关东最繁华的地方。

    咸阳城则是和平繁荣了几百年了,其城外早已经成了大片的住宅区和商业街。基本上就算是三环之外,而且可以自己建房子。

    有头脑的人,都在城外买地盖房子。几百年下来,那是真的越来越繁荣。

    这里倒是有类似驿站的地方,而且王霄还专门开辟了许多地方用来免费提供给各地学子们入住。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来的人会如此之多。

    据不完全统计,前前后后来的各地学子足有数万之多。

    如此之多人口涌入,哪怕是有着数十万人口的咸阳城,也是一下子拥挤紧张起来。

    最后还是王霄特意开辟出了少府的几处工坊,这才把所有人都给安置下来。

    来自阳武县的陈平,就是住在少府的工坊里。

    “陈兄。”来自东郡的郦食其,笑容满面的走到陈平身边说“露布上已经挂上了考试流程。”

    依依不舍放下手中书籍的陈平,起身行礼“郦兄,皇帝准备如何考?”

    “露布上说,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初试。过初试者,可参加后面的正式国考。”

    郦食其没有卖弄什么,很是认真的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郦兄。”陈平愈发急切起来,就连手中花费了他全部盘缠的书本都扔下“初试考什么?”

    有名有本事的,像是张苍那样的。早早就有咸阳城的贵族勋贵们接去家中看美人歌舞,饮美味酒水。

    自己家中有钱的,或者是学派实力大的。则是包下了驿馆,或是借住大户之家备考。

    而像是陈平与郦食其这样,家中贫穷的,那就只能是住在朝廷提供的地方。

    这里是少府的工坊,白天工匠们都去上工,陈平这样的穷人家的孩子就在这里读书。

    到了晚上,工匠们回来就是睡一间大屋里,类似大通铺的那种。

    反正各种呼噜声,磨牙声,臭屁声不绝于耳。各种猎奇的古怪味道,弥漫全屋。

    比起张苍那样吃香喝辣,看歌舞听乐曲的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没办法,谁让他们不但穷,而且还没有名气没有人脉关系呢。

    对于陈平和郦食其这样的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可没有失败了回家继承家产的退路。

    他们除了成功之外,别无选择!

    所以此时陈平的心神如此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性机会。

    郦食其感同身受,所以安抚着陈平先坐下。

    之后端起一旁的陶碗狠狠灌了一大碗的凉水。

    看着快要急疯了的陈平,郦食其坏坏的笑着。他这种治纵横家的,就喜欢折腾人。

    “初考有两样,一个是考文章,不论学派。还有一个,则是考算术。”

    陈平失声“算术?”

    考文章他不怕,他本身是治道家的,也学了黄老,内心却是行法家。算是博学多才,随便考哪个都可以。

    但是算术的话,他虽然学习过,可却是远远谈不上精通。

    王霄出题很简单,就是按照现代世界最重要的语数外来考。去除掉毫无意义的外语,剩下的就是语文和数学。

    语文好说,直接默写一篇文章,再来一篇阅读理解就成。

    这个主要是考验来参考的是不是文化人。

    至于数学,在这个时代那就是高大上了。

    这个时代里,九章算术这本重要的书籍还没有彻底成型,参与编纂的张苍自己都还在考试。

    历史上这个时间段里,华夏至关重要的‘算经十书’,现在一本都没出版。

    现在的话,王霄提前整理出版了‘九章算术’以及‘算术书’。

    ‘算术书’是湮灭在了秦末的战火之中,直到两千多年后才通过一座古墓重见天日。

    这是华夏有记载以来的最早的数学书。

    这两本书,现在咸阳城都有出售。

    不过对于早已经花光了盘缠买了一本‘韩非子’的陈平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

第六百九十二章 需求最重要

    看着如丧考妣的陈平,郦食其轻叹口气。

    他从自己的行李之中,拿出了一本印刷版的九章算术递过去。

    “陈兄,九章算术和算术书在下都买了,借给你看就是。”

    看着郦食其递过来的书籍,陈平感动的一塌糊涂“郦兄~~~”

    郦食其心中暗笑,面上却是叹息不已“皇帝开了图书馆,只要是备案参加国考的学子都可以去看书。皇帝重才,哪怕是古之明君也略有不如。”

    在知识被垄断的时代里,书籍这种知识的承载体,价值几乎是无法估量的。

    像是王霄这样的,直接开图书馆,把王宫藏书拿出来随便看的,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陈平也是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郦食其的意思。

    “郦兄。”陈平恭敬行礼“此时云集咸阳城的各派学子何止万人。那图书馆能有多大,又能容得下多少人去借阅算术书与九章算术。郦兄相借书籍之恩,陈平永世不忘。”

    郦食其心满意足的点头,不过嘴上却是说“说这些做甚,你我乃是友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这种话,以后勿需再提。”

    作为纵横家,郦食其早就通过日常相处看出来陈平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自从苏秦张仪之后,纵横家就开始逐渐没落了。

    尤其是此时王霄一统天下,入目世界再无可以称之为对手的存在。

    这个时候纵横家的处境就尴尬了。

    对于这种类似于外交官的存在,没有了别的国家,外交官跟谁外交啊。

    郦食其对此忧心忡忡。

    等到王霄宣布国考,招募人才为官做吏。郦食其就立刻变卖家产,背井离乡的来到了咸阳城。

    他看到诸子百家都来了,贵族豪强也来了。

    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郦食其就开始到处结交好友。

    目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等到都进入了大秦的官吏系统之中,能够互相帮助。

    名气大的,学派实力强的,这些他都够不到。只能是在这少府的工坊之中寻觅,总算是找到了个陈平。

    郦食其能够看出来,陈平此人绝非池中物,所以才会煞费苦心的各种帮忙套近乎。

    现在的话,算是收获了一些承诺。

    看着陈平抱着九章算术刻苦用功,郦食其欣慰的笑着。

    之后他在一旁坐下,拿出了从工坊领来的干粮,一边就着陶碗里的凉水吃,一边翻阅‘算术书’。

    考场上的成功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所谓的偶然,不过是之前无数默默付出最后的收获罢了。

    哪怕是陈平与郦食其这样的人物,考试之前也是要温习功课的。

    “陛下,此次参加国考的各地学子统计出来了。”

    身为咸阳令的甘罗,恭敬的向着王霄做工作报告。

    作为曾经吕不韦的左右手,甘罗在王霄的面前一向都是小心谨慎。

    曾经吕不韦出事的时候,他都想过要跑路的。

    樊於期的脑袋被送回来的时候,甘罗差点去自杀。

    虽然王霄明言以前的所有事情都既往不咎,可甘罗在他面前依旧是不由自主的会害怕。

    坐在案几后面的王霄,手指轻轻敲着案几“说说看。”

    “喏。”

    甘罗拿出了文书,开始念了起来。

    “本次国考,共计有巴郡学子八十一人...东郡学子九百五十五人...”

    “道家弟子,三百一十三人...纵横家弟子,二十二人...公羊派六百四十人...”

    “十五至二十一岁者,四千九百五十二人...二十二至三十四岁者...一万八千八百五十三人...”

    “......”

    赶来咸阳城的学子足有数万之多,王霄要从其中挑选出来至少万人以上,来填充各地的空缺。

    不是说缺少这么多的郡守县令,而是缺乏基层的吏员。

    维护社会治安,编制户籍,处理初级诉讼,兴修农田水利,兴办修桥辅路,赈恤救灾等等众多的事务,都是需要地下的吏员们去做。

    县令郡守们,可不会下乡间地头做这些事情。真正做事的,还是这些吏员。

    大秦律法规定,万户之县为上县,县官称为令。

    万户之下为下县,县官称之为长。

    在县令之下,还有负责来往公文与仓库管理的县丞。

    相当于秘书的主簿,掌管治安的县尉,掌管文教的教谕,缉拿盗匪管理监狱的典史,设卡盘查确保地方安定的巡检。以及大量的刀笔吏。

    这些都需要人去做,需要最起码能识字明礼的人去做。

    尤其是那些数量庞大的百石刀笔吏,更是重中之重。

    与普通百姓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刀笔吏,这些人才是深入乡村做事的人。

    而历朝历代欺压百姓的,也都是这些人为主。

    收税的时候大斗小斗,大进小出什么的传统技艺。

    朝廷加税的时候,明明一亩地只浮一分,可到了刀笔吏的手中却是成了一钱。

    征发劳役的时候,自家亲戚家里明明是富得流油,却是被说出贫困户需要帮助。而真正的穷人,则是被拉走生死不知。

    刀笔吏们做的恶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罄竹难书。

    王霄真正想要的,更多的是有资格做事的刀笔吏。

    当然了,这件事情暂时是没办法的。

    因为大秦现在足有1080个县,而且以后还会不断的扩大。

    就算是把这次所以参加考试的人都给一网打尽,数量上也远远不足以填补如此巨大的空缺。

    教育是百年大计,王霄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解决。

    “把儒家的人单独列一份名单出来。”

    考虑了一番,王霄最早还是决定把占据人数接近三分之一的儒家挑出来。

    “喏。”

    甘罗不知道王霄的意思,也不想知道,他很听话的应声。

    “再把公羊派的挑出来。”

    “喏。”

    儒家肯定是要被王霄另眼相看的。

    他们无论最终的考试成绩如何,都会被安排通过。

    然后,四野八荒的边境之地,就是他们的工作地点。

    和四方蛮族打交道,去说服他们,让他们尊崇圣人,讲究放权给士大夫们捞钱,然后外敌入侵的时候直接跪着投降就行。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的去祸害外面的人。

    而他特意挑出公羊派来,是因为他们的大复仇思想。

    公羊派主张有仇必报,有辱必报。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儒家之中,他们算是个另类。

    “三天之后,朕要送蒙恬出征。国考这边,等大军出征之后就在军营之中举行。”

    数万人的考试,哪怕是王宫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

    唯一能用的地方,只有军营。

    此时已经是秦王政十七年的春天。结束了春耕的大秦,开始了例行的年度作战计划。

    以上将军蒙恬为主将,三十万秦军从关中各处北上。

    他们的目标是河南地,也就是黄河几字形河套,以南的地方。

    王霄给他们划出的最低攻击线,是在九原城。

    这里原本是赵国修建的城池,可随着赵国灭亡,残存代地的赵国残部无法支持这么远的地方,只能是选择收缩放弃。

    之后这边就被草原上的匈奴人给占据。

    河套之地,水草丰美,物产丰富。

    最重要的是,这边位于阴山以南,高大的山脉能够有效抵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草原上最可怕的不是部落仇杀,而是白灾。

    部落仇杀再残酷,女人最起码还能活着。甚至于,还能有男丁男孩们逃出生天,几十年后未必不是一个翻身报仇的故事。

    可白灾的话,多少部落在白灾之下,悄无声息的全军覆没。

    每次白灾的时候,都会有部落全部死绝。就连牛羊马匹都跑不了的那种。

    草原上的人,最怕的就是这个。

    白灾就是雪灾,以米计算厚度的雪灾。压住了一切,把所有活物都给冻死的超级灾难。

    而躲在阴山之南,虽然依旧会下雪,可雪量与寒冷的程度远远要少于北边的大草原。

    所以对于匈奴人,以及众多的草原人来说,阴山这边就是他们的圣地。

    生孩子都要来这儿生的圣地。

    此时的匈奴人首领,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他还是个孩子。

    这个时候掌权的,是头曼单于。

    头曼年轻的时候,曾被赵国名将李牧打败,折兵十余万之众。

    前两年接受了秦国送来的金银珠宝,再次去挑衅李牧,然后再次被击败。

    这次因为有了经验教训,所以看到势头不对立刻就跑路,所以只损失了数万人马。

    头曼单于恼羞成怒,叫嚣着要和秦国合作,一起灭了李牧。他要把李牧的脑袋做成酒杯。

    匈奴的人口数量不少,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冶炼技术。

    骑马全靠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所练出来的技术。

    甲胄只有皮甲,弓箭则是狼牙箭。是真正的狼牙,杀了草原上的狼,拔了牙齿磨尖做的箭。

    用这玩意对付有着强弓硬弩,还有坚固甲胄的中原军队,简直就是在说笑一样。

    而且他遇上的还是李牧,大名鼎鼎的一代战神。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他儿子,最有名的匈奴王冒顿单于,对上李牧也是一个死字。

    头曼单于派出了使者,带着牛羊宝马南下去秦国。准备联络秦国一起攻打李牧。

    他还想着和秦国开展贸易,如果能换来铁制兵器甲胄,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然后,他的使者傻夫夫的,非常主动的一头就撞进了蒙恬的大军之中。

第六百九十三章 语文与数学

    “我是伟大的撑犁孤涂单于的使者!”

    匈奴使节被抓到蒙恬面前的时候,还是一脸的懵逼“我们是朋友!”

    看到这一幕,蒙恬突然笑了起来。

    因为他想起了曾经和王霄喝酒的时候,王霄说过的一句话。

    “强者只会和强者做朋友。”

    “你们有什么资格与我大秦做朋友?”蒙恬坐在马扎上,单手撑着膝盖“你们,是强者吗?”

    头曼单于的使者懂汉话,可也仅仅是懂而已。

    他无法理解蒙恬的话,只能是单手抚凶,行礼说“伟大的将军,我奉撑犁孤涂单于的命令,去往秦国,向秦国的王送去礼物。你的士兵抓了我,还抢走了送给王的礼物。这是错误的。”

    一番话说的结结巴巴,还得用手势比划。不过意思还是表达了出来。

    “既然你是使者,那的确是不该抓你。”

    蒙恬点点头“至于送给陛下的礼物,本将军自然会送去。不过,你就不用去咸阳城了。大王是不会去见你的。”

    “为什么?”

    “因为大秦现在和你们匈奴人开战了,咱们现在是敌人。本将军怎么能让敌人到大王的面前呢。”

    荆轲刺秦之后,虽然众人都是震惊于王霄强大的实力,可对于大王的安全问题是再度提升。

    无论是哪里来的使节,想要靠近王霄都是痴心妄想。

    尤其是蒙恬,他对此更是深恶痛绝。因为当时对荆轲做检查的人,就是他。

    “开战?!”

    使者傻眼了,他不敢置信“怎么可能?我们是朋友啊。之前你们秦国还请我们去牵制赵国的!”

    “是啊。”蒙恬没有反驳事实,他只是说“可我们秦国之前和赵国也经常做朋友,然后现在赵国就成了秦国的。”

    这下使者算是彻底明白了,他们伟大的匈奴,是被秦国人给戏耍了。

    “秦王不坦荡!不讲义理!”

    ‘呛啷~~~’一连串的拔刀声响起,军帐内的将军校尉们恶狠狠的走过来要斩了他。

    敢说皇帝的坏话,活腻歪了。

    蒙恬抬手,止住了众人。

    他站起身来,迈步走到使者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我大秦皇帝,威加四海。随便拔根腿毛都充满浩然之气,岂容你来污蔑。”

    “来人。”蒙恬挥手“看在他是使者的份上,饶他一命回去报信。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割了他的耳朵,再打二十军棍扔出去!”

    大秦的文明程度比较高,杀使者这种事情,尤其是杀带着礼物的使者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是不做的。

    所以蒙恬给了匈奴使者一个和活命的机会,让他回去告诉匈奴人,大秦的大军来了。

    蒙恬很清楚这次出兵,王霄的心里底线。

    阴山以南的地方,他全都要。

    南方千里之外的咸阳城,王霄换上一身便服,带着蒙毅等人离开了王宫,去往城外观看国考。

    因为骊山大营和蓝田大营的职业军队都被蒙恬带走了,所以规模庞大的军营就空旷了下来。

    前些日子,登记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就已经入住了各处军营,今天就是他们在军营里参加考试的日子。

    走出已经被拆掉的城墙范围,二三里之外就有一座偌大的军营在此。

    王霄背着手,悠闲溜达着走了过去。

    来到这里的时候,四周已经是围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

    当然还有许多抓住机会,贩卖各种物件的小商贩们。

    自从王霄放开了宵禁,放开了对商业的种种压制,甚至是开始鼓励发展经济,之前只知道耕战的秦国人,就迸发出了火热的热情。经济活跃程度,那是每日剧增。

    在打仗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赚钱过好日子就成了大家的追求。

    “能进去看吗?”来到营门前,王霄看到有不少人走进了军营,挑着眉梢询问看门的军士。

    “一个人五文钱。”

    王霄楞了下,这也能做成生意“谁让收钱放人进去的?”

    军士看他气势不俗,颜值更是高的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就说“是咸阳县丞的命令。”

    “哦,张良啊。”

    王霄点点头没再说话,示意一旁没点眼力劲的蒙毅过来付账。

    支付了一百多枚崭新的秦半两,王霄带着随从们走进了军营。

    守门的军士将秦半两交给不远处的县衙刀笔吏登记入账,心中却是想着“真有钱。”

    秦朝的物价很低,一石粟也不过几十钱。花费一百多文钱只为了进去看看,简直就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张良虽然借机给咸阳县弄了笔外快,不过最基本的顾虑他还是懂得。

    所以军营之中只有部分区域被开放,可以让那些愿意过来看热闹的咸阳人,在校场外围观看考试。

    来到校场外的栅栏前,蒙毅等人吆五喝六的上前赶走了不少围观者,清出来最好的位置给王霄。

    被赶走的人之中,不乏有贵族子弟,大臣族人。

    有人想要发怒动手,却是被曾经在宴会上远远见过王霄蒙毅他们的人给拉住。

    一番耳语之后,所有人的脸上都只剩下了敬畏。

    真正面见过王霄的人,或许不是很多。

    可见过蒙毅的人,却绝对不算少。

    这位新任的少府令,认识他的人很多。

    比起沉稳的哥哥来说,身为弟弟的蒙毅在咸阳城内纵马奔腾,打架闹事那都是日常保留节目。

    咸阳城的贵族之中,不认识他的年轻一代,还真是不多。

    能让蒙毅恭恭敬敬服侍的人,那还用说嘛,肯定是皇帝来了。

    王霄不理会这些,他看着远处校场里那密密麻麻的桌椅。

    这里的考场还不算大,顶多只能容纳两千名考生。

    位于蓝田的一处军营校场,据说能容纳五千人一起考试,那个才叫大。

    具体的考场安排,实际上是王霄自己制定的。

    凭借他当年上学时候的经验,他按照学派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年龄的不同打乱交叉安排座位。

    像是前边坐在的是一个蜀郡来的考生,而他身后则是来自河东郡。

    像是一个儒家的考生,他的身边坐着的是黄老家的。

    像是一个十六岁的考生,前头坐着的却是个六十岁的老头。

    这样的安排,可以最大限度上遏制作弊的可能。

    说到作弊,其实题目早就明确出去了。

    语文方面很简单,默写一篇文章,再写出这篇文章的观后感就行。

    对于那些敢于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来说,这个实在是没什么难度。

    真正的难题,在于之后的数学。

    他们只知道要考数学,但是具体如何去考,那就没人知道了。

    没过多大会的功夫,军士们入场,将校场给围了起来。

    之后就是前些日子集中搬进了军营居住的学子们,成排的走过来。

    按照指示一一就位坐下,本场的监考官,来自少府的右尚令带人端着考卷过来。

    分发之后,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考卷上有字,明明白白的写着要求默写一篇文章,再写观后感。

    王霄看了一会,就转身离开。

    出了军营,来到附近街道上的一家酒肆之中饮酒。

    语文没什么好说的,真正的难题在于数学。

    想要做好官吏,不懂数学是让人无法相信的。

    无论是收税征粮,还是发派徭役,又或者是统计户籍人口,丈量田亩什么的。这些都需要用到数学。

    而王霄这么安排,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想要进入科技时代,数学是必不可少的。

    靠死记硬背所谓圣人先贤说过的话,就能书中自有黄金屋外加颜如玉的事情,至少在王霄这里不可能。

    一个上午过去,语文考试结束。

    中午吃过饭,王霄在城外转悠了一阵,再回到之前的军营。

    下午的时候,考的就是数学了。

    这个时代的华夏,早就有了数学研究。

    只不过还没有像是诸子百家那样写书立作。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数学书。

    这种事情王霄当然不能忍了,他亲自动手编撰整理了算术书和九章算术,再向外发表出去。

    在这两本书里,王霄添加了许多自己的私活。

    最显著的一个就是,他把阿拉伯数字给加入进去。

    当然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出去,就成了阿拉伯数字。那现在王霄拿过来使用,当然就是叫做华夏数字了。

    除此之外,王霄还加大了基础方面的知识普及,并且讲述的非常仔细。

    至于这次考试的题目,自然也是从这两本书里截取的。

    王霄并不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本事,而是为了挑选有能力的人。

    所以题目并不困难,只要仔细学习过这两本书,基本上都能解决。

    而仔细学习过这两本书,基本上就算有了初步的数学基础。

    要说困难,最难的也就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

    因为王霄编撰的那两本数学书,基本上讲述的都是理论。正在的解题,还是要依靠考生们自己的理解。

    看着远处考场上那些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愁眉苦脸,或是仰天长叹的考生们。王霄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当年他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

    现在终于是可以看到别人也因为做不了难题而吃瘪。这种感觉,真爽!

第六百九十四章 勾三股四弦五 (月票加更)

    陈平的心情很不错。

    早上的语文考试,对于治道家多年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洋洋洒洒的在雪白的纸张上写下千余字,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现在的话,数学总计十道题目。

    前边五道题目都是算术书和九章算术里的理论知识,只要背下那两本书的人,都能回答出来。

    后面的五道题目,全部是实际应用的问题。

    从计算赋税,到丈量田亩。从统计人口,到日常开销都有。

    对于真正下过苦功的陈平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只有最后一道题,他苦思冥想,怎么都弄不明白。

    当然弄不明白了,因为王霄就没把这个写在书里面。

    这是要等到以后,出算术十经后面几本的时候,才会逐步出现。

    就像是上学时候的教科书,都是一本一本的越来越难。

    陈平左右看了看,发现所有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很快就明白过来大家都不会。

    这下他就安心了。

    虽然最后一题他也不太懂,可前边的基本上都没问题。

    最后他索性直接放弃了最后一题,默默的从头开始做着检查,以求自己绝对不会有失误。

    陈平少有大志,可家中贫困,嫂嫂对他只花钱不赚钱非常不满。家乡之中,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甚至于,这次来咸阳城都是哥哥变卖了家产凑出来的盘查。

    所以对于他来说,除了成功别无选择!

    等到香炉里的香烧尽,考官大喊结束停笔。

    陈平放下了手中的笔,按照要求起身然后排队离开了这里。

    到了外面,考生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说着之前考试的题目。

    悄咪咪听着别人谈话的陈平,听到众人没有一个做出最后一题,甚至很多人就连后面几题都没有做出来的时候,顿时心中大定。

    这把稳了。

    返回工坊的路上,陈平看到街道旁有家酒肆。

    闻着那诱人的肉香味道,这段时间一直在过苦日子的陈平,摸着身上最后的一摞铜钱,决定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这些时日过的苦,日常吃饭都是混工坊的饭食,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现在闻着肉香,一心就想着吃好的,压根就没注意这家酒肆外面站着许多精壮大汉。

    他走过去的时候,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走进店内,入目所见十多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唯有靠窗的一张桌子上只有一个年轻人坐着喝酒。

    在全场目光的注视下,陈平感觉有些头皮发麻,不过还是走向了靠窗的桌子。

    他看到那年轻人微微摆手,不知道是何意。

    “这位兄,可否容某同坐?”

    王霄抬起头,看着眼前还没有蓄须的年轻人“你是参加国考的学子?”

    “是。”

    既然是愿意为自己打工的打工人,这个面子王霄还是愿意给的。

    “坐吧。”

    陈平拱手道谢,想要招呼店家,却是怎么都见不到。

    “再上一份。”王霄挥挥手招呼,之后笑着说“既然是国考的学子,这顿就算是我请了。”

    陈平不知道王霄的身份,不过看这派头气度,还有这么多的仆役跟随,肯定不是简单人物。

    他急忙起身行礼道谢“三川郡陈平,谢过兄。”

    王霄挑了挑眉梢,拿起了一旁的酒坛递过去倒酒“陈平,阳武县的?”

    “是。”

    陈平急忙起身道谢“与张苍是同乡。”

    在他看来,三川郡足有好几十个县呢,咸阳城的贵人能知道阳武的名字,不用说肯定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张苍了。

    王霄笑而不语,喝了两碗酒水,等到有一份肉食送到了陈平的面前,这才悠悠然的询问“这次考试,成绩如何?”

    陈平有些矜持的放下手中夹肉的箸“还不错。某有信心能过。”

    王霄直接开口“先把早上写的背出来听听。”

    这就有些强人锁男的意思了,甚至是直接下命令的感觉。

    若是换个脾气不好的游侠什么的,直接拔剑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陈平不是这样,历史上他擅长使用阴谋诡计,这种性子的人都是想的多而且谨慎。

    他察觉出王霄的身份肯定不一般,所以也不废话,直接就将自己早上写的文章与观后感说了出来。

    “你是治道家的,为何不写道德经,反倒是去写吕氏春秋?”王霄看着他“你是赞同黄老之说?”

    所谓的黄老学派,不是说有一个姓黄的老头创建的学说。而是指的黄帝,老子之术。

    学道家的,基本上都是兼修黄老之说。

    “某是三川郡人。”陈平先是解释了下自己为何写吕氏春秋,跟着说“黄老之术,的确是好的。”

    三川郡的核心就是洛阳,而洛阳曾经是吕不韦的食邑之地。

    当初吕不韦的门客编撰完吕氏春秋,他就在自己的食邑免费供给学子们阅览,用以宣扬自己的学术。

    身为三川郡贫穷学子的陈平,能有的学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挑挑拣拣的余地。

    学了黄老之术,当然就会支持了。

    黄老学派思想尚阳重刚,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

    重视自身修养,讲究无为而治,推崇技术革新。

    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

    可以说,华夏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学派都是讲究强国强自的。

    然而到了后面,却是生生落得个儒家独尊。

    那些儒生们,读写所谓先贤圣人说过的话就能威压天下。就能有黄金屋住,有颜如玉一起看烟花。

    视科技进步为奇yin技巧,强烈压制百姓自强,打压尚武之风,对于重要的数学不屑一顾。

    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王霄到现在都还是有些搞不清楚。

    为什么会在数不清的好的之中,挑选出来了那个最坏最差的?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儒家上台之前,华夏吊打四野八荒。儒家上台之后,脑残清穿女整天就想着嫁给什么玩意的四爷。

    每当想起这些糟心事儿,王霄就气的肚子疼。

    别的世界他管不了,可这个世界他绝对不允许。

    换成是哪个学派都无所谓,只要不是儒家就行。因为儒家就是最差的选择,哪怕是闭着眼睛选,也不可能更差了。

    “下午的算学考的如何?”

    王霄拿目光示意陈平,示意他看着桌子上的酒坛。年轻人怎么这么没有眼力劲呢。

    好在陈平也懂得什么叫做吃人家的嘴短。

    他很有眼力劲的拿起酒坛为王霄倒酒“除了最后一题,其他的都没问题。”

    王霄端起酒碗喝上一口“第一题是勾股定律,说说看。”

    “是。正所谓勾三股四弦五...”

    “第二题...”

    “是...”

    王霄一道接一道的询问题目。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这些题目都是他自己出的。

    而陈平也是一道接一道的答题,一直回应到了最后一题的时候,这才恍然惊觉。

    这些题目都是之前考试的题目,王霄这样明显没有参加考试的人,他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说随便什么人都能知道考题,那也太瞧不起皇帝了。

    王霄得意的推开桌子上的各种酒坛餐盘,空出来地方,伸手蘸着酒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这道题目虽然说是必考题,可实际上非常简单。你只要这样...那样...还有这样就能解开。”

    成功在历史名人的面前秀了一把初中生的知识,王霄心满意足的看着陈平苦苦思索的表情,以及解开之后那如见天人的敬佩与仰慕。

    “敢问兄师承何处?莫不是鬼谷子传人?”

    “鬼谷子算什么。”王霄不屑摆手“我师傅乃是万界传颂,千世扬名的华山派气宗掌门人,岳不群岳大宗师。我那把兄弟...算了。”

    陈平听的是心驰神往,而一直做护卫的蒙毅,更是双眼放光。

    他哥哥仰慕王霄的文韬武略,敬为天人。

    可蒙毅的话,却是最艳羡王霄那出神入化的武艺。

    虽然王霄很少展示出来,可蒙毅却是在他心情好或者是不好的时候,被叫去对练挨打过的。

    王霄心情好的时候,蒙毅被吊打。

    王霄心情不好的时候,蒙毅被摁着打。

    自诩武勇的蒙毅,在王霄的面前就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蒙毅超级艳羡这份本事,现在终于得知了王霄的师傅是谁,心中已经暗自下定决心,等休沐了立刻就去华山拜师。

    “你觉得,若是让你出任一县令官,你当如何让百姓丰衣足食,让全县的经济发达,物产丰富?”

    陈平的神色严肃,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会做些什么。

    王霄安静的听着,能够听的出来,陈平肯定是很早以前就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正当陈平越说越来劲的时候,酒肆门外跑进来一个信使。

    蒙毅迎接上去,低声交流说了几句之后,转身来到了王霄的身边。

    “陛下,北边的军报来了。”

    “嗯。”王霄点点头,放下酒碗起身,向着门外走去。

    很快,一屋子的人全都离开。只留下了空荡荡的房间,还有已经彻底失神的陈平。

    “陛下?”

第六百九十五章 九原郡

    不提陈平那边如何震惊,如何懊恼后悔没抓住机会。

    只说王霄这边,回到王宫之后就看到了蒙恬从北边发过来的军报。

    上边说,大军北上河南地,经过一连串的激战,已经成功的占据了大片土地,正准备攻打九原城。

    九原城是赵国人修建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改名叫做五原郡。

    因为河道变迁的原因,后世的九原城在黄河以北,而秦时的九原城则是在黄河以南。

    现在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所以黄河不叫黄河,叫做大河。水流清澈,孕育了强大的中原文明。

    经过千百年的开发,像是烧荒开田,砍柴烧火等等行为。到了唐朝以后,关中河套一带才会彻底的落寞下来。

    王霄起身来到地图前,看了一会干脆去了安置有沙盘的偏殿。

    从沙盘上就能看出来,九原城就在黄河岸边不远处。

    一旦过了黄河,很快就能抵达阴山与狼山。这里是匈奴人宣称的祖地,是他们祭祀的地方。

    之前连战连败的匈奴人,退到这里就没办法再后退了。

    “匈奴人是不懂打仗?”接到消息赶过来的王翦,疑惑的说“这是兵家死地啊。”

    九原城在黄河几字型的顶端。

    背后就是黄河的一横,两侧几百里开外则是黄河的两竖。

    在这种地方背水作战,还是和明显强于自己的对手打仗。在王翦看来,这就是在自陷绝境的找死。

    “他们或许有不得不战的理由。”王霄在马扎上坐下“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赢,能赢多少。”

    “依照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军肯定能赢。”

    灭楚之后,主动表示不再领兵的王翦,现在的身份大致是王霄的军事顾问。

    没有了兵权的折腾,王翦的心态此时非常放得开。

    “蒙恬的大军兵分两路,分别沿着大河两侧北上。既避开了沙海,又能随时得到支援与水源保障。”

    “之后两侧向着中间夹击,那些匈奴人再多,也是必败无疑。”

    三十万的精锐秦军,其中大半都是甲士,甚至就连强大的六万铁骑都被带去了。

    而匈奴那边,除了人马不少之外,从组织度到兵器装备,从士气到环境影响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在王翦看来,就算是皇帝养的猎犬去指挥,这一战也不会输。

    对于这位名将的判断,王霄还是相信的。

    他起身仔细打量了一番这边的沙盘,之后拍手离开“那就等战报吧。”

    旬日之后,战报开始密集而来。

    对于这场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作战,王霄只能是通过快马送来的军报进行了解。

    按照这个时代平均每天四百多里的送信速度来说,王霄拿到第一份战报的时候,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只不过是因为缺乏卫星转播的技术,咸阳城里的王霄,还不知道过程与结果罢了。

    首先是前哨接触战,蒙恬亲自带领主力,沿着黄河从库布奇沙漠的边缘顺流而下。

    之所以主力走这条路,那是因为顺流的话可以用船只筏子运送后勤补给,极大的缓解后勤压力。

    蒙恬的兵马与匈奴人,沿着黄河进行了一连串的激战。

    结果是匈奴人连战连败,一次胜利都没有过。

    蒙恬把全军战斗力最强的数万铁骑安排在了前锋,这些穿戴着甲胄,用着铁制兵器,战马也是装备三件套的精锐。打匈奴骑兵就像是小学生一样简单。

    一群宫廷卫兵们,按照军报的信息将代表不同力量的小旗帜在沙盘上插来插去。看的负责维修的墨家人眼皮直跳。

    军报一份份的送过来,沙盘上的行动也是在不断变化。

    分成两部分的秦军,像是一把巨大的铁钳,从黄河两边向着中间的九原夹了过去。

    而数量众多的匈奴人,却是并没有形成合力。

    他们是以部落的形式投入作战,自然不可能与强悍的秦军正面决战。

    哪怕是到了后面的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时代,匈奴人也没有改变过这种状态。

    他们的实力虽强,可却是永远都没把像是中原王朝那样,把所有的力气都集中起来用。

    等到头曼单于终于是察觉事态危机,下定决心放弃决战退回阴山的时候,战场上的局面已经是无法扭转。

    他们之前过来的时候,是冬天黄河结冰的时候过来的。那时候南下来到温暖的地方,轻松避开了可怕的白灾。

    可是现在,黄河化冻之下,他们想要回去就难了。

    黄河真正的成为了断绝生路的死地天堑。

    哪怕是集中了全部能够动用的船只木筏,日夜不停的运送人员物资,也只能是把一小部分人与物资给送过河去。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各个部落的贵人们肯定是要先走。

    然后是他们身边得用的人手女人仆役奴隶什么的。

    更夸张的是,他们的财货马匹,甚至喜欢的小羊羔也要先行带走。

    运输能力本就有限,时间上更是争分夺秒。

    这个时候换做王霄的话,肯定是九成运力来送人,一成运力用来输送必需品。

    只要人都在,逃到了阴山北边再去打去抢就是了。

    可头曼单于对于匈奴的掌控力度,远远比不上他的儿子和孙子。所以宝贵的运输力量和时间,都浪费在了部落贵人们与他们的行李奴隶牲口上。

    两天之后,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的秦国水军船只出现在了附近的河面上,随即就封锁了河面,将所有不挂黑龙旗的船只木筏都给弄沉。

    匈奴人最后的逃生通道被封死。

    再两天,东西两路秦军合围过来。被逼急眼的头曼单于,集中南岸的兵马向着蒙恬所部的主力发动决死攻击。

    这场大规模的决战,在蒙恬给王霄的军报之中却是写的很简单。

    ‘五月初五,晴。九原城西南六十里,遇匈奴王庭兵马,驱兵攻打,破之。夺其旗,斩其王,掳其众,俘十数亩。缴获众多,不可数。’

    一场数十万人参与的会战,决定了匈奴人命运的会战。就这么三言两语的给打发了。

    直白翻译一下就是,五月初五这天天气不错,万里无云,阳光普照的。

    在九原城西南边的大桦背山的山脚下,蒙恬的兵团遇上了头曼单于的王庭。

    两边在山脚下拉开了阵势开打。是蒙恬主动进攻的,他先用锐卒缠住了匈奴人的主力,之后骑兵从两翼杀出侧击。以步兵大阵为砧板,以两翼骑兵为铁锤。生生的敲碎了匈奴人的军团。

    打赢了之后,夺走了头曼单于的旗帜,并且阵斩了这位单于。免了他死在自己儿子冒顿手中的命运。

    抓获的俘虏太多,粗略统计大概站满了十几亩地的样子。

    缴获的物资太多,实在是没办法短时间内统计完成。还请陛下等等,我们这边计算好了再说多少。

    实际上这算是军中不成文的规定了。

    缴获物资什么的,都是要先紧着军中内部分一波,之后才是向上归功。

    只要能打赢胜仗,历代的君王与大臣们,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死了命较真的,早就已经凉了。

    这次是真的缴获太多。怎么分,吞了多少再往上报拿不定主意。所以干脆就跟皇帝说,等等再说。

    匈奴人这里,他们还没有攻打西域,所以金银珠宝什么的不多。

    可马匹牛羊,帐篷皮毛这些却是数不胜数。

    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兵马走到哪儿,部落就跟到哪儿。

    原因其实很简单,别看游牧部落好似全骑兵部队,机动能力超强似的。

    可实际上他们的组织度与后勤供给能力,还有科技程度都是非常落后的。

    结果就是,战术上骑兵的机动力很强。可战略上,他们的战略机动能力却是极差。

    为了维持前线的作战,后勤跟随的部落营地通常都在三百里范围之内,最多也就是五百里。

    霍骠骑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带着强悍的骑兵军团,横扫了一个又一个匈奴部落。

    失去后勤补给能力的匈奴骑兵,毫无疑问的失去了战斗力,直接溃败。

    头曼单于他们这次是全体南下过冬的,基本上各大部落的家当都被带上了。现在全都便宜了秦军。

    历史上是匈奴人捡了秦军留在河套的洋落。现在的话,则是命运的轮回。

    “行了。”王霄看完军报,嘿嘿笑着“给蒙恬回信,就说战利品的事情随便处置。不过军马和母牛要多上缴一些。”

    王霄对于财货什么的,那是真的不看重。

    将士们玩命打仗,打赢了之后弄些好处装口袋里怎么了?哪来的那么多道德伟岸的圣人,站在高点上叽叽歪歪的。

    如果不是编组骑兵需要大量的优质马匹,如果不是耕地与吃牛肉都需要有大量的母牛。王霄甚至什么战利品都能分给将士们。

    “再告诉蒙恬,把阴山以南的地方都给拿下来。然后这次功勋赏赐的田地都分在那边。尽快送将士们的家属过去团聚。”

    “当地分县设郡,就叫九原郡,郡治定在九原城。”

    “让蒙恬分出一部分的兵马盯着西边云中代地的李牧。主力兵马往西边去,打通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的河西走廊。开启进入西域的通道。”

    这边才刚刚打垮了匈奴人,那边王霄就想着去打河西走廊的月氏人。

    从这方面来说,他倒是比汉武帝还要急切。

    “陛下。”

    离开沙盘室,蒙毅忍不住的问“那头曼单于为何不跑?”

    王霄顿住脚步,目光看向了阳光明媚的天空。

    “因为是老大,所以不能跑。”

第六百九十六章 德行

    就像是蒙毅说的那样,头曼单于之前在河面被封锁之前,是有机会逃走的。

    可也就像是王霄说的那样,他是匈奴人的老大。

    在一场事关部落生死存亡的大战之前,身为老大却是主动跑路,那结果不是老大被干掉,就是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不可能再有出头之日。

    所以那个时候的头曼单于,他根本就不可能跑。

    他要是提前跑了,抛弃了其他部落,那他和他的家族就会彻底完蛋。

    而现在的话,虽然连性命都丢掉了。可他几岁大的儿子,却是被忠心耿耿的奴仆带着一路向北逃亡。

    若干年后,等到这个名为冒顿的孩子长大,凭借他父亲曾经的威名,说不定能上演一次经典的三十年河东与三十年河西。

    当然了,前提是那个时候大草原还没有被王霄一口吞下。

    至于河西走廊,今年肯定是没办法了。

    因为要设置新的郡县,要和月氏,东胡,匈奴残部以及众多草原蛮族打交道,外加警惕代地的李牧与公子嘉。

    事情太多,蒙恬分不出精力和人手去攻打河西走廊。

    好在他这次抓了太多的俘虏,足有十几亩地之多。

    一亩地666平方,理论上一平方最多能塞进去二十个人。估计蒙恬也没那么夸张,一平米十个人差不多了。

    十几亩地的话,至少十万以上的俘虏。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战败了的匈奴,有大量的人口仗着跑的快四散逃亡。

    这些人之中将会有一部分幸运儿,可以找到船只什么的渡河逃跑。可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难逃被抓捕的命运。

    如此之多的匈奴青壮,将会成为大秦帝国所渴求的免费劳工。

    他们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修建从九原城出发,南下过延安,直抵咸阳城,长度超过一千三百里地的秦直道。

    加班加点的修完了这条路,剩下还活着的人,将会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留在九原郡等新增的郡县之中,负责修建河渠道路。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从这里修建通往河西走廊,甚至于通往西域的秦直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

    不用担心他们的人数减少会导致工期延长,驻扎在边境的数十万秦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去草原上抓人。

    而且王霄还学着那些西方殖民者的手段,让秦军用粮食布匹,还有铁锅什么的作为诱饵,引诱草原上的部落去帮忙抓人。

    不管是属于哪个部落的,只要能抓来人就行。

    对于目光短浅的草原部落来说,这种吸引力是绝对难以拒绝的。

    草原再大,各种不知名的部落再多,终究是有被抓光的一天。

    而且挑起部落去抓人,那就等于是挑动了战争。到时候人口损失会更加迅速。

    不需要担心抓的人太多没活干,大秦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不清的工程需要人手。数不清的大型矿山需要不怕死的矿工。

    对于草原蛮族的需求,简直是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与此同时,随着再次开疆拓土,安排出来了许多全新的郡县。对于官吏的选拔,已经不能再等了。

    考试成绩放榜的日子到了,咸阳城内外再次人山人海起来。

    巨大的露布下,不时就会有欢呼声传来。从早到晚,从第一天到第二天,再到第三第四天一直没有停。

    开始的时候,榜上有名的人还很高兴,那叫一个欢呼雀跃,甚至还要呼朋唤友的去胡吃海塞一顿。

    可随着上榜的人越来也多,甚至达到了十个参加国考的学子里,至少有九个半能上榜,那这份喜悦就迅速被冲淡。

    榜单上没有公布成绩,只有学子的名字。

    名字上榜的,就算是合格。

    考语文,实际上是考的基础的书写与辨识的能力。

    考数学,是进一步的确认他们的才能与进取心。

    能满足这两点的,起码做个刀笔吏毫无问题。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轮的考试。

    这次不是出题目的笔试,而是进行面试。

    考察的不是能力,而是德行。

    是德行(第一声)不是德行(第四声)。

    有本事的人没有操守,只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和损失。所以这方面是一定要严格把关的。

    榜单上没有公布成绩,可成绩本身还是有的。

    成绩好的,都会安排在靠前的位置接受面试。

    如果面试效果好,被评价为德才兼备。那就笑吧,起码是县丞起步,直接坐到县令也很正常。

    之后就是德行一般,才能也一般。大致上就是地方上的小官小吏,一生都没有太多继续上升的空间。

    而德行一般,才能不怎么样。或者才能一般,但是德行勉强及格的。那就是各地刀笔吏的命运。

    至于德行不及格的,那就干脆利落的会被淘汰出局。

    在这其中,儒家的学子除了公羊派之外,全都会被分发去四野八荒之地,去教化影响那些蛮族们。

    如果他们真的能说服那些只知道挥舞刀枪,劫掠无数的蛮族。让各地的蛮族主动投靠,献出地盘和人口的话。王霄抬高儒家的地位又能算得了什么。

    数以万计的学子之中,绝大部分都会被送往偏远地区。像是新近设立的九原郡,就是主要目的地之一。

    新任的九原郡郡守定下了是甘罗。

    他原本是计划去巴郡做郡守的,可王霄认可他的才能,觉得位于边境上的九原郡更加适合他。

    甘罗空缺下来的咸阳令,则是由之前的县丞张良继任。

    而接替张良,出任这天下第一县县丞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年轻。

    他叫陈平。

    能够留下来在咸阳城的学子,真的是少之又少。

    除了陈平之外,还有张苍,他被分去了整理书籍,完善历法什么的。

    王霄调整了许多官衙,像是掌管外交的九卿之一的典客,就被改成了鸿胪寺。

    而郦食其,就是被扔进了鸿胪寺做事。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出使代地,探寻一下赵国余孽究竟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投降的可能。

    之所以一直都没有灭代国,不是说国力不允许。而是王霄很看重李牧这位名将,想要收服他。

    否则的话,就算是代地再崎岖难行,实力足够强大的秦国,想要灭他们轻轻松松。

    如果郦食其没有被扔进大鼎里面煮的话,那接下来他将去辽东说服燕国残部来投降。

    等到河西走廊的通道被打开,就该是他出使西域的时候了。

    此外还有像是东阳人陈婴,咸阳本地人吕青等等。

    这些人都是被王霄亲笔点名,特意留下来在咸阳城为官的。

    对了,还有王霄专门从沛县带回来的萧何,这次也参加了考试,并且顺利进入了廷尉府,成了李斯的下属。

    除了骂娘的儒家之外,诸子百家都很满意。

    别的不说,至少他们成功的上了大秦这艘大船。哪怕只是混个水手的职务,那也是有了编制上了船的。

    各家学派之中,收获最大的当是黄老派。

    之前因为吕不韦的原因,黄老派在大秦几乎被连根拔起。

    现在的话,他们终于是重新杀了回来。

    曾经诸子百家可以轻松跳槽,因为当时国家众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可是现在的话,全天下都是大秦的了。这个时候再不快点上船,那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至于代地的赵国残部,还有偏远辽东的燕国残余。谁也不会傻乎乎的跑去投效他们。

    郦食其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

    他去了代地,见到了李牧与公子嘉。

    虽然没能直接收服他们,不过却是成功的让代国选择了臣服为藩属。

    之后马不停蹄的跑去偏远的辽东,面对燕国的时候就没那么温柔了,直接威吓燕国残部归顺。

    而且他还自作主张,从辽东跑了一趟箕子朝鲜,带来了一群当地的生番们前往咸阳城朝贡。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很是常见,有能力的臣子都会给自己加戏。

    要是换做明清时代,那是上边交代下来的事情都做不了。

    那个时候要么就是读书读傻了没有能力,要么就是有能力也不用在正途上。

    等到郦食其带着三韩与箕子朝鲜的使者回到咸阳城的时候,时间已经是秦王政十八年的年节。

    一群乡下来的生番,看着眼前这座庞大到超出想象的城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物资,看着接踵摩肩的人群。那是真的被吓坏了。

    这种场面,对于这些人来说,那是真正想都没有想过的场景。

    年节放假,一直放到十五元夕。

    郦食其就化身导游,带着这些进函谷关之前还穿着毛皮的生番们,到处闲逛。

    带着他们去看了骊山大营内,无数铁骑训练的场面。

    带着他们去看了少府的工坊,各种超乎想象的物资器械生产的场景。

    带着他们去看了太仓,那堆积如山的粮食。

    带着他们去看了秦直道,数十万人挥汗如雨干活的壮观。

    等到从甘泉宫结束休假,带着众多美人回到王宫的王霄接见他们的时候。

    这些生番们用最恭敬的态度,在巍峨壮丽,让人呼吸都为之停歇的大殿上行大礼。

    他们膝行上前,一路行过大殿来到了王霄所在高台之下。

    重重的把脑袋撞在光洁的地板上,用郦食其教授他们的汉话古怪的大喊。

    “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韩 (月票加更)

    “你们就是韩人?”

    王霄对于这些人很好奇“听说全宇宙都是你们的?思密达?”

    大殿经过特殊设计,拥有良好的传音性能。哪怕有段距离,王霄的声音依旧是能清晰的传入他们的耳中。

    来自于马韩,辰韩还有弁韩的使者,那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包子。

    上大殿之前,看着如此巍峨,宛如仙境一般的宫殿群落,早就已经心神都为之震慑。

    现在听到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和他们说话,一个个激动的牙齿都在颤抖。

    “大皇帝,我们是韩人。愿为大皇帝子民!”

    郦食其在三韩之地待了大半年,各种洗脑各种忽悠,早已经是把大秦夸的成了人间仙境。而三韩之地就是妥妥的乡下土坷垃。

    等到这些人跟着他过来,一路走一路看的,尤其是到了咸阳城到了这儿,已经是彻底信了郦食其的话。

    三韩那种破地方,谁愿意去待着谁就去,反正他们是不准备回去了。

    破破烂烂的苦寒之地,住的都是茅草房子,石头围的灶台还得常年保持燃烧,要不然就没了火源头。

    再对比一下此时的咸阳城,作为使者来的三韩之王,都是心中MMP,老子要抱紧华夏爸爸的大腿,要做儿子!

    “为什么不说思密达?”

    王霄有些不满“都说思密达。”

    三韩的王都是傻眼,没明白王霄的意思。

    一旁的郦食其急忙上前一通交流,然后就开始结结巴巴的喊着,思密达啊思密达。

    这下王霄终于是满意了。

    “你们想要内附,也不是不可以。”

    王霄悠悠然的说“只是你们所在的地方,与中原之间还隔着一个箕子朝鲜。不打通这里,你们也过不来。”

    这个问题,之前郦食其就已经诱导过他们了。

    所以三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是拍着胸脯大喊“大皇帝,我们愿意为大皇帝前驱,攻打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的使者也来了,是他们的太子。

    问题在于,他们愿意称臣,做藩属更是没有问题。可却是不同意被兼并为郡县。

    王霄对于藩属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自古以来。

    所以几次三番的劝说无果之后,那就干脆利落的抛弃他们。

    这次上殿陛见,箕子朝鲜的太子甚至就连出来的机会都没有。

    “用不着你们。”

    王霄大气的挥手“区区箕子朝鲜算得了什么。大军开过去,直接就能平了。你们既然愿意做华夏的儿子,那也不好拒绝你们。这样吧,辽东朝鲜一带,就此划分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还有临屯郡。从此之后,你们就是大秦的百姓了。”

    郦食其连连示意,三王大喜过望之下,不断的行礼行礼再行礼。

    “后面的事情,就有郦卿去安排吧。”

    王霄满意起身,摆摆手就此离开。

    后面的事情,以他的身份不好来说。所以就该是背黑锅的臣子们登场了。

    三王不知情,还喜滋滋的为自己能够成为华夏人而乐不可支。

    郦食其已经从王霄那边得到了许诺,这次设立四郡的事情完毕之后就能升爵至十八级的大庶长。

    再升一级的话,那就是关内侯了。

    能够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借此扬名天下,并且得到大量的好处。

    郦食其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巅峰,这些时日里在那边苦寒之地受到的苦楚,也就毫不在意了。

    现在的话,他要把最终的事情做完。

    带着三韩的人美美的吃喝一段,晕乎乎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在驿馆里开始了正式的谈判。

    “你们既然是入了我华夏,从此之后接受华夏的保护,享受华夏的繁华。难道就没想过为我华夏做些什么事情吗?”

    美酒喝多了,眼睛有些发直的三王,憨憨的说“咱们要报效大皇帝,也愿意为前驱攻打箕子朝鲜。可大皇帝不许啊。”

    在三韩的眼中,箕子朝鲜那就是天大的国家了。以一家之力就能轻轻松松的压制他们三个。

    所以在他们看来,主动攻击强大的箕子朝鲜,那就是最能表明心迹的付出。

    “郦食其大人,你就说咱们要怎么办吧。”

    听到这个称呼,向来面部表情控制都做的很好的郦食其,还是忍不住的沉了脸色。

    叫人的时候,可以称呼姓名,称呼官职,称呼爵位。

    而‘大人’这二字,实际上是满满的蛮夷的风格。

    真正开始喊大人的,是和喊公子差不多一个时代,都是蛮族入主的时代。

    感觉受到侮辱的郦食其,深吸口气说“我华夏文章之锦绣,服饰之精美,经济之繁华,国力之强大。你们都是亲眼所见。要你们做事情,不是缺你们,而是给你们机会。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郦食其这是在甩锅,也是在定基调。

    这事情不是我们主动提的要求,得是你们自己主动提才行。

    “是是,天朝上国恩德无双,我等一生铭记于心。”

    三王再次连续表忠心,最后才不解的询问“敢问大人,我等究竟要如何做才是?”

    “我大秦不缺你们的土地。”郦食其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缺你们那些田地产出。”

    “只是我大秦最近开了不少的大工,急需劳动力来工作。这次事情就算是便宜你们了,只要能用来一个有用的劳工,那就付给你们五十文钱。你们得知道,现在大秦这里,一石粮食也不过三四十文。你们送来的人越多,自然赚的越多。足够你们在咸阳城潇潇洒洒的过日子了。”

    之前带着他们在咸阳城内到处闲逛,看尽人世间的繁华,为的就是引起他们的贪婪。

    这种贪婪之心一旦起来,要么就是动刀兵来抢,就像是宋时的金人那样。

    要么就是想办法弄钱来享受,就像是汉唐时期来朝贺的各国。

    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时候,都是国家极度强大的时候。

    而丝绸之路凋零的时候,都是国家弱小被欺辱的时候。

    三王和他们的家族,想要在咸阳城过上美好的生活,那就得出手自己国内的青壮男女。

    “女子方面可以为奴为婢。对了,你们那儿有没有叫做新罗的地方?皇帝说了几次了新罗婢,说就是你们那儿的。”

    三王连连摇头“未曾听闻过。”

    这也是他们实在,不懂得什么叫做谈判。

    郦食其难得的露出了一个破绽,只要抓住机会认下这件事情,再大谈特谈新罗婢的好处,毕竟是被大皇帝念念不忘的。那必然会极大的提升价值与价格。

    只可惜,这些来自于四野八荒之地的草头王们,哪里会有这种意识。换成王霄来还差不多,肯定讨价还价到郦食其怀疑人生。

    “婢子的话,可以分你们三十文,这笔钱已经不少了。”

    郦食其慢悠悠的说着“而且比起在你们那儿吃不饱穿不暖,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得跳大神听天由命。来了我们大秦,最起码吃喝不愁还能有工钱。生病了也有真正的医生给看病。比起在你们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挣扎求活,强上一万倍。”

    享受惯了现代医疗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在医疗匮乏的时代里,生病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华夏的土地上还好说,最起码还有草药,有懂的些许医术的人。

    可若是穿越到了四野八荒,再没有能连接不同世界的传送门,那就是凄凄惨惨戚戚了。

    那种地方毫无医学可言,治病这种事情不是放血就是哪儿坏了就砍了哪儿。

    再不济,就是巫医为你跳大神,然后依靠神明的力量为你治病。

    就这一看就是不靠谱的手段,还不是谁都能享受到的。穿越过去若是身份不够,找人跳大神都没资格。

    医疗问题,是这个时代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就像是现代世界里,纸张都要被淘汰似的。可在这个时代里,那就是划时代的科技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在穿越者看来完全无所谓的东西,实际上都是生死存亡的重要存在。

    “大人,我等只要出人就行了?”

    三王听完郦食其的话,都是满心的不敢置信。

    越是文明落后的时代与地方,人的性命就越发的不值钱。

    在三韩那种苦寒之地,最不值钱的或许就是姓名了。

    许多穷苦之人,除了一条烂命之外别所所有。

    现在这些人居然还能换那精美的铜钱,三王一听之下,第一反应就是郦食其在骗他们。

    真有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落在咱们的头上?你们秦国人还不得自己抢破头了。

    “是。”郦食其含笑点头“你们只要出人,就能得到足够的财富,从此在咸阳城过上想都没有想过的好日子。”

    王霄重人,为此甚至把抓俘虏的奖励提升到了砍脑袋的双倍上。

    对待俘虏都如此认真了,那对待自己人自然是更加重视。

    别的不说,这些年来王霄已经数次修改了大秦律。

    曾经让百姓们闻之色变的大秦律,现在已经是宽松了许多。

    不但很多让人畏惧的酷刑都被取消,甚至就连至关重要的株连,都被王霄压低到了最低的程度。

    对于人的重视,上行下效之间,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所以郦食其之所以能从一介白身,一跃而提升到了仅次于封侯的大庶长,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即将为大秦招募来一大批的劳动力。

    失去了青壮男女们,三韩要不了多久就将成为历史名词。

    再三确认郦食其没有忽悠他们,三王毫不犹豫的高呼。

    “我等愿意,皇帝万岁!”

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上南下

    对于三韩来说,能从穷乡僻壤来到中原,这就是做梦都没有的好事。

    至于是来做工做仆,真没多少人在乎。

    他们本质上只是原始部落联合,能从部落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这还有什么好书的。

    箕子朝鲜的太子,失魂落魄的带着国书回去了。

    因为王霄不接受藩属,只要郡县。所以李信很快就会带领数万大军杀往箕子朝鲜。

    之所以没派出更多的兵马,主要原因在于交通后勤条件太差。没办法支持太多的人进行远征。

    虽然规划的五横五纵秦直道之中,是有通往辽东朝鲜半岛直达大海边缘的一条路,可现在还没开始建设。

    王霄并不在意那边的战斗,箕子朝鲜根本就不可能对抗强大的秦军。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春耕之后大军出发,沿着燕国的辽东道路进抵箕子朝鲜。

    之后根本就没有经历几场像样的作战,轻轻松松的就抵达了箕子朝鲜的国都城下。

    这边李信还在做着攻打城池的准备,那边城里亲华夏的势力,就直接拿下了全城。

    之后就是开门放秦军入城,立国近千年的箕子朝鲜,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悄然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边的战事,王霄并没有太过于关注。

    之所以后世的时候那片区域总是出现能战的势力,并非是那边太强了,而是中原铁血之气逐渐衰弱之后,对比出来显得那边强大。

    若是金兵,后金兵所面对的不是宋朝百工兵,明朝乞丐兵。而是大秦锐士,强汉羽林,大唐铁骑。早就被打的妈都认不是。

    那边的青壮,开始大规模的被送往大秦的各处工地,还有矿山之中做工。

    他们的待遇比起草原上的战俘来说,还是要更好一些的。

    最起码不会动辄挨鞭子,吃饭也能吃饱,薪水虽然微薄可至少还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工地和矿山的工作是有期限的。做满十年,就能真正获得入住华夏的资格。不像是草原上的那些人,那是劳作到死的节奏。

    当然了,以这个时代的劳动强度和后勤支持来说,能坚持十年的,那身体素质估计得是州长的级别才行。

    除此之外,王霄还对这边所有的部落都开出了赏格。

    让他们去更北边抓捕野人,也就是扶余人鲜卑人东胡人什么的。

    草原上的部落实在是太多,甚至有些都未曾被世人所知,就已经悄然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不过在王霄看来,无论是哪个部落都不重要,只要能在鞭子之下干活就行。

    所以动辄花钱花粮食花布帛花铁锅,买来大量的草原蛮族。

    累死人的工地,以及需要人命去填的矿山都交给蛮族去做了,大秦的百姓在做什么?

    除了当兵打仗之外,大秦人要么是在开垦良田,要么是在桑基鱼塘,要么在读书习字,要么在经商做工,要么是在工坊做事。

    当然了,因为王霄大度的免除了大量的赋税,尤其是摊丁入亩和永不加赋,直接导致生孩子的势头疯长。

    历史上这两项被提出来执行的时候,华夏的人口从一万万暴涨到了四万万,这可不是因为红薯。

    人多力量大,孩子越多,能分到的田地收获的粮食也就越多。

    而且现在不再收人头税了,那还不可劲的生啊。

    一大波婴儿潮的到来,让王霄明白自己需要未雨绸缪了。

    人口爆炸的结果就是对土地需求的大规模增加。

    简单说就是,王霄需要弄到更多的土地,来养活更多的人口。

    整个北线,都在大规模的各种手段抓捕草原上的人来做工。蒙恬的兵马数次出击,已经是彻底打通了前往西域的河西走廊。

    郦食其信心满满的带着使节团队出发,去往西域宣扬大秦的强大。顺路做个间谍,详细收集西域各国的情报。

    在南边,王贲,杨端和,辛胜等人轮番发兵,一次接一次的攻打南边的百越,不断的压迫他们的生存空间。

    与历史上数十万大军直接杀过去不同,这次王霄用的是稳妥战术。

    出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掩护大规模的南下修路。

    路修到哪儿,军屯就建设到哪儿,大军就打到哪儿。

    等到路修到了尽头,一切的一切也就将彻底结束。

    在这种河道纵横,湖泊密布,各种豺狼虎豹,蚊虫毒蛇成群结队的地方修路,损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通常情况下,修个一百里,至少倒下一半的修路人手。

    这才是王霄大规模用蛮族来代替自己人的主要原因。

    如此惨烈的损失,他可承受不起。

    大批移民跟着筑路队行动,他接受军队的保护。

    沿着道路排开,遇上合适的地方就修建城寨。然后一把火烧掉林木荆棘荒草,再挖沟排掉积水,清理干净沼泽湖泊,留下的就是能种粮食的田地。

    说到开荒种地,这可是咱们华夏的种族技能。

    百越要么被打败,要么受不了山林的苦主动出来投降,要么是被大秦用粮食布帛食盐铁锅等等诱惑投靠。

    他们的力量迅速瓦解,有组织的抵抗更是越来越少。

    粮食布帛食盐,这些都是华夏的传统拳头产品,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

    无论四野八荒的蛮族是什么样的肤色,就没人能够拒绝这些诱惑。

    粮食填饱肚子,布帛御寒生暖,食盐更是缺少不了的重要物资。

    边远地区的蛮族,之所以被称为蛮族,就是因为生活太苦了。

    在荒野密林之中,苦苦挣扎着求活,才是他们的真正日常。

    而新近推出的铁锅,更是成为了轰动性的热门产品。

    现代人看来毫无技术含量,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锅。在这个时代里,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

    冶炼水平到不了一定的程度,想都别去想。

    有了这个东西,随时随地的做饭就成为了可能。也就意味着行军能力与距离的大幅度增加。

    正常情况下的蛮族,都是用木头烧柴,最多是用石头堆个火塘。

    东西不但难以煮熟,而且携带不便,耗费很大同时限制也很多。

    有了铁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的进步。

    北边,西边,南边都是进展顺利。

    虽然速度很慢,可能几个月的时间也只是前进数十里。可对于王霄来说,这都不算个事情,因为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慢慢的等。

    至于东边,王霄暂时没有去搞大航海时代的念头。

    还是那句话,在新一代暴人口增长起来之前,他肯定不会去搞大航海的。

    大陆上的地区,哪怕再蛮荒也可以一步步的开发。可现在去开发那些岛屿,完全就是得不偿失。属于吃着锅里的鸡腿,看着还在院子里跑的老母鸡。

    多少肥美的土地都还荒芜着没人去开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海外的那些原始岛屿。

    就算是为了日后着想,真的要向着大海出航,那至少也得是两三代人之后的事情。

    这也是没办法,王霄得先把大路上的肥肉都给吃了再说。

    秦王政二十年秋,出使西域的郦食其,终于是回到了咸阳城。

    当初出发的时候上千人的队伍,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他们一路上遭遇到了月氏人的袭击,在沙漠之中迷路,在天山的山谷遇上强风,在城邦小国被人围攻。

    所谓的历经千辛万苦,说的就是他们。

    出城迎接郦食其的,是现任的咸阳令陈平。

    几年之前,他曾经与郦食其一起参加国考,并且双双走上了人生巅峰。

    前任的咸阳令张良,外出做郡守去了。陈平一路平步青云,几年的功夫就做到了天下第一县的县令。

    按照以往咸阳令的步伐,接下来他就要去往一郡之地出任郡守了。

    “郦兄!你这是...”

    看着眼前这个被长城军团的骑兵们护送回来的小老头,陈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皮肤黝黑,粗糙不堪。

    乱蓬蓬的头发犹如荒草堆,身上穿着满是味道的羊皮破袄,满脸的风霜之色看的陈平快要落泪。

    他在咸阳城吃香喝辣,郦食其却是在万里之外风餐露宿,真的是愧对朋友。

    “哈哈哈~~~”

    郦食其身手矫健的从马背上跳下来,过来就给了陈平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九原郡的时候,就听说你成了天下第一县令,前程似锦,可喜可贺啊。”

    陈平面露羞愧之色“都是陛下关照。”

    “那也得你有真本事,否则陛下也不可能关照你。对了。”

    郦食其一拍脑门,转身到了后面的一辆小马车上“把那几块玉石给我。”

    马车们被推开,一个有着绿色眼珠的胡姬探出头来,好奇的四下里张望,然后从依依不舍的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了郦食其。

    “妇道人家,没见过世面。陈兄不要见怪。”

    郦食其从锦囊之中拿出了一块非常漂亮的玉石递过去“这是为兄在于阗(和田)买的宝贝,绝对的上等货色。咱们兄弟一场,这个送给你。”

    这时代的人可没有推来推去,不好意思收礼物的习惯。

    朋友给礼物,大大方方的收下。以后再想办法还更好的回去就是。

    陈平郑重的行礼,之后挥手招呼众人入城。

    “陛下何时见我?”郦食其现在连怀念许久的咸阳城狗肉都不想吃,只想尽快见到王霄。

    陈平笑着回应“皇帝正在见客人,等见完了这个客人就见你。”

    郦食其惊讶“还有能有谁比出使西域归来的我更重要?”

    “武安君,李牧。”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瞬间的功夫,它就不香了

    武安君李牧,一个威名赫赫的名字。

    或者说,能封武安君的,就没有一个不是威名远播。

    白起,李牧,项燕。

    这三个武安君,哪一个不是史书留名的超级统帅?

    白起号称杀神,一生歼灭了东方六国近百万的兵马。

    李牧早年横扫草原,中年以一己之力护卫着赵国不失。要知道那可是在外有神一样的对手,内有猪一样的队友的前提下做到的。

    至于项燕,能够击败秦军的前期讨伐,之后又和王翦的六十万大军对抗年余。而且他还有个孙子,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

    武安君这个称号,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名将专用。同样的,也是悲情的注解。

    历史上的这三位武安君,下场都很凄惨。

    而王霄来的这方世界,已经有两位武安君完蛋了。唯独李牧,还活的好好的,甚至此时还来到了王霄的面前。

    诸国之中,抵抗秦国最为激烈的,就是赵国和楚国,因为这两国的实力足够强。

    赵国虽然被灭,可他们的残部逃亡到了代地,也依旧是在坚决抵抗着秦军,长达数年之久。

    前几年虽然名义上臣服做了藩属,实际上也就是我行我素的搞对抗。

    哪怕此时两边的国力差距,已经是接近百倍也不例外。

    实际上如果秦国真的进攻,哪怕是有着李牧的指挥,代国的覆灭也是必然的事情。

    没办法,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可王霄一直没打,因为他很欣赏李牧。

    不是因为李牧长的帅,而是因为他是四大名将之中,唯一痛殴过草原蛮族的名将。

    其他的名将,对付的都是自己人。

    王霄不想看到他死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这几年都是忍着他。

    “外臣李牧,参见皇帝。”

    坚毅无双的名将,此时终于是低下了头,向着王霄行礼。

    “赵国相,武安君。”高台上的王霄露出笑容“你终于来了。”

    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出将入相的时代。

    文武之分并没有那么的严格,李牧廉颇都做过赵国的丞相。

    “是。”李牧面无表情,行礼之后就站在一旁犹如雕塑“外臣不得不来。”

    “哦?”王霄好奇的追问“这是为何?”

    李牧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心说‘什么为什么,这不是你一手策划的吗?你把反对你的赵国人都送到了代地,然后再封锁所有的交通要道,断绝商队来往。就算别的商品不需要,就算粮食还够吃。可我们没盐啊。’

    对于任何收服李牧,王霄的计划其实是很简单的。

    针对的弱点就是代地物资匮乏。

    这里是真的物资匮乏,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是通过商队运送进来。

    这些年里,王霄把抓到的赵国抵抗者,都给送去了代地,在增强了其人口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其负担。

    等到蒙恬的长城军团,从北边草原上封锁了代地之后,王霄就翻脸了。

    他直接卡死了所有的商道,禁止任何一直商队前往代地做生意。

    没有了商队运来物资,这里物产匮乏的苦果就此展现出来。

    缺乏粮食可以杀马杀牛羊缓解。缺乏布帛做衣服,可以用树叶,或者干脆躲在房子里不出来。

    可缺盐怎么办?

    这玩意每个人都得吃,而代地这里根本就不出产。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李牧和公子嘉,不得不派出使者来求和。

    王霄的回应很简单,就是让李牧过来见个面。

    李牧还能怎么办呢,他不得不来啊。

    秦国在对待使者方面,那可是有黑历史的。

    会盟被抓的楚怀王就不多说了,大名鼎鼎的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出使秦国被扣留,之所以能够逃跑,全靠着麾下门客用的鸡鸣狗盗之术。这也是这个成语的来源,这可是被写进史记的事件。

    李牧过来之前,甚至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明人不说暗话。”王霄挥手让神色紧张的蒙毅等人退开,从高台上走向了李牧“朕的要求很简单,无条件的投降。代地改为代郡,受朝廷管辖。至于赵嘉,允许他回邯郸城居住,也允许他祭祀赵氏祖先。”

    ‘左传.成公十三年’里写的清清楚楚‘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就是祭祀与战争。

    在这个战乱不断的时代里,能够与战争齐名,祭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霄允许赵嘉维持赵氏的香火传承,绝对是巨大的恩义了。

    “还有你。”王霄走到李牧的身前,打量着眼前这位看似平平无奇,可一双眼睛却是极为有神的壮汉“你和你的代地军,必须为朕效力。”

    蒙毅等人上前几步,目光死死盯着李牧。只要他敢有轻举妄动,立马就要拔剑。

    李牧就算是有心动手,也没有那个能力。

    并不是说他被荆轲刺秦的传言给吓到了,传言说王霄是苍天之子,有天神护卫,那荆轲还没靠近就被天降神雷劈成了灰烬。

    这种传言他李牧是一个字都不会相信的。

    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为一个常年习武打仗的战士,李牧能看得出来王霄体态匀称,双目有神。一双大手看似保养的很好,可实际上却是在虎口处有着厚实的老茧,明显是常年锻炼过的人。

    赤手空拳之下想要制服王霄,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做到。

    而四周这么多的护卫,两三个呼吸之间,自己就会被乱剑砍成肉泥。

    刺秦是不可能刺的,代地人还需要他。

    “陛下,我等愿意臣服为藩属。”

    “行了,这种忽悠鬼的话对蛮族说说就好,跟我就别来这一套了。”

    王霄摆摆手,接着说“也不会让你们跑到天涯海角去打仗的,代地军改为代郡郡兵,驻守代郡,出兵也只对北边的草原出兵。这一点可以写进圣旨里。”

    李牧撇嘴“不过是一张纸而已。”

    这个时候的圣旨,还没有后世皇权巅峰的时候那么有威慑力。李牧这样的大将军,根本就不相信。

    王霄轻咳一声“那这样吧,你这次回去,可以带走足够代郡吃半年的盐。你们好好商议一下,究竟愿不愿意投效于我。这次如果还不愿意的话,那就不客气。接下来就会用对待敌国的方式发起攻击。”

    李牧心中黯然。

    代地的四面八方都被秦国给围住了。他除非是带着人马杀去草原,否则的话根本就无处可去。

    而且代地军的乡土情很重,很难选择离开家乡。

    王霄甚至都不需要直接派出大军进攻,只要再断一次商道就足够了。

    等到李牧告辞离开,蒙毅这才不解的上前询问“陛下,怎么不把他抓起来?”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王霄对于大秦喜欢抓使者的习惯很是看不上“咱们是礼仪之邦,自己要首先讲理才行。”

    虽说宫中来自齐地的大妞精心准备了歌舞,可王霄是一个事业心重的男人。

    他没有急着回去看全新的歌舞,而是急匆匆的召见了从西域回来的郦食其。

    “郦卿,你辛苦了。”

    看着一身羊皮袄,满身都是风霜之色的郦食其。哪怕明知道他这是故意保留这个样子给自己看,王霄明面上也得说好话安抚。

    实际上郦食其返程的时候到了河西走廊,就已经进入了大秦的势力范围。

    换身得体的衣服,洗漱干净再来咸阳城是多简单的事儿。

    可他就是不弄,为的就是表功啊。

    “陛下。”郦食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表演“臣远在万里之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陛下。今日得以侥幸活着回来,都是陛下神威庇护之功。”

    得,戏还得继续这么演下去。

    一来二回三去的,演技出色的王霄也是忍不住了。

    “郦卿,此次西去可有收获?”

    听到王霄这么问,郦食其也知道事情差不多就行了。

    他收起了演技,抹干眼泪抬手点了点自己的脑壳“陛下,西域之地山川水文,地理民俗。国家分布,城池位置。乃至于当地的道路怎么走,那座城池有多少人有多少兵马。他们说的都是什么话,用的都是什么东西。全都在臣的这里记着呢。”

    “好!”

    王霄拍案而起“郦卿这是立下大功了。你的功勋必须得到奖励,晋封你为曲周候,以彰开通西域之功!”

    郦食其的眼泪再次落下,嚎哭着行礼。

    他一介平民出身,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拼命,生生的爬到了封侯的位置。

    这就是他的人生制高点了。

    回想起多年之前在家乡的点点滴滴,回想起西行去西域一路上的各种天灾人祸。郦食其此时此刻,是真的在痛哭不止。

    等到他宣泄完了情绪,王霄这才询问“可曾到了大宛囯?”

    “只到了大宛国境,因为当地在打仗,商道不通,而且言语方面也是与西域诸国不同,所以未曾进入其中。”

    “嗯。”

    王霄点头表示理解,能够走到大宛囯的边境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卿且回去休息,之后把西行之事的诸多见闻情报都写出来。”

    “喏。”

    大秦帝国新鲜出炉的曲周候郦食其,意气风发的离开了王宫。

    “郦兄。”

    一直等候在外面的陈平,拉着他上了马车“某已经包下了城内最有名的酒肆,为兄接风洗尘。”

    咸阳城最有名的狗肉馆里,陈平正在招呼郦食其吃肉“郦兄劳苦功高,陛下总该有所表示才对。”

    郦食其哈哈大笑“陛下之前已经封某为曲周候了。”

    陈平手中的筷子掉落。

    眼前一大盘精心调制的狗肉,一瞬间的功夫,它就不香了。

第七百章 蒙恬封侯,蒙毅吃醋 (月票加更)

    秦汉时代里,文臣武将们的最高追求,那就是封侯了。

    当然,王莽那样心怀大志的穿越者不算。

    想要封侯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个就是皇帝的宠信。皇帝看重你,哪怕你是你赶马车赶的好,皇帝都能给你封个侯。

    第二个就是外戚,皇后的父兄基本上都能封侯。

    第三个就是靠自己,凭借自己的本事立下不世功勋,凭借功勋封侯。

    现在的话,王霄的确是有宠臣,可他的宠臣那都是有本事的,都是靠自己博取爵位。

    至于外戚,王霄到现在都没有立皇后,根本就没有外戚一说。

    对于大秦的臣子们来说,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得靠自己。

    王霄用郡县取代了分封,所谓的爵位在实际利益方面,依靠的是食邑上的税收收入。

    除了面子之外,就是不同爵位所对应的权势。

    陈平为王霄所看重,年纪轻轻的就做到天下第一县的县令。而且他本身也是有本事,把咸阳城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比前任的张良甘罗他们差。

    可今天看到曾经一起考国考,一起住工坊的郦食其,出使一趟西域回来就封侯了。他的心态也是跟着蹦了。

    就像是上学的时候同班同学,还是一起做最后一排,考试的时候分列倒数第一第二的好朋友。一转眼居然考上了水木清华,而自己却是在工地上搬砖。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瞬间就让陈平想要掀桌子。

    虽然依靠自己的强烈意志压制住了,可接下来的整顿饭的时间里,他都是浑浑噩噩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也没听到郦食其说了什么。

    等回到了皇帝赏赐的宅院里,在新罗婢的服侍下洗脸净手,这才逐渐回过神来。

    一把推开递上毛巾的新罗婢,陈平就连来喊他吃饭的嫂嫂都没有搭理,飞步跑进了自己的书房,拿起纸笔就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别误会,他不是在写辞职信,而是受到刺激之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

    现在的话,咸阳城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又一次的国考。

    自从几年前王霄通过国考,大肆招募了一大批人填充各地官府之后,人才匮乏的局面的确是得到了缓解。

    可这些年大秦一直在扩张,从东北方向新近设置的乐浪四郡,到河西走廊那边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南边同样进展顺利,百越一退再退的被拿下了大量的土地,又增加了闽中郡等新的郡县。

    地盘的扩充,人口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王霄这里需要派出去更多的人才进行管理。

    虽然已经开始建设安排县郡国三级教育体系。可时间太短,招募进去的学子们,还没到大规模毕业的时候。

    所以王霄再次发布征召令,第二次征召全天下的学子们来为官做吏。

    大量的学子聚集咸阳城,而且考试的安排也是由咸阳县负责。那陈平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这个。

    他知道王霄对这事情很看重,所以全心全意的想要做好,给皇帝看看自己的本事。

    受到刺激的陈平非常努力,甚至就连尊敬的兄长来喊他吃饭都没去。

    封侯这种事情,他也想的。

    第二次的国考,规模比起第一次来说更是大了许多。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来天下太平,在没有了之前数百年的不断混战。安宁的环境下自然是有了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只是。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之前那次国考之中,很多人表现出色已经混出了头,做到郡守的人都有。

    而像是郦食其这样封侯的,更是让无数人红了眼睛。

    有了参照有了目标,自然而然的就刺激到了所有人。

    至于绝大部分参加上一次国考的学子,此时还在各处县衙里做刀笔吏什么的,所有人都是下意识的忽略。

    谁都认为自己是最好,肯定能做到郦食其和陈平那样的地位。

    而且有小道消息流传,说是等到县郡国三级教学体开始大规模出学子,那就不会再有国考这种事情了。以后所有的官吏,都将是从这其中来挑选。

    这种传言,无论信与不信,都会认真对待。

    所以这次国考的规模比上次更大,来的学子仿佛是要填满咸阳城。

    这次的选拔人才,王霄就没有上次那样关注了。

    具体的事情,都交给了再次升官做了左丞相的李斯,还有升职做了廷尉的韩非师兄弟来负责。

    很明显,这次偏法家的学子必然会得到优待。

    当然,这也是王霄所认可的。

    法家为主的基调,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至于讲究仁慈的那些,王霄都把他们送去四野八荒与野人为伴去了。

    几个月之后,赵嘉与李牧一起,从代地来到了咸阳城请罪。

    不来也不行,那么多人都指着他们活呢。

    代地兵不足十万,四周全部都在秦军的控制之中。商道一封,别说食盐了,就连粮食都不够吃,布帛都不够做衣服。

    民贫地瘠的,又要如何与强大自己百倍的大秦对抗。

    王霄发起的经济封锁,彻底让代地的赵国人看清楚了现在的一切。

    对抗不了,那就投降吧。最起码王霄开出来的条件还算是不错。

    李牧的身后是整个代地军,以及军士们的家眷亲族。

    赵嘉的身后是赵国残余,同样还有他们的家眷亲族。

    他们得为这么多人的生活负责。他们的命,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

    王霄没有为难他们。

    赵嘉和赵国残余都被允许返回老家生活,赵氏的宗祀香火也可以继续祭祀。

    李牧的话,则是继续做他的武安君,指挥着代郡的郡兵。

    王霄给他的命令,是从代郡出发,雁门,上谷,云中等郡出长城去袭扰草原。

    自从在河南地打垮了匈奴,在河西走廊打垮了月氏,通过掳掠青壮的策略瓦解了东胡之后。草原上已经再次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王霄不惜代价的花钱花物资,挑拨各部落互相厮杀抓捕对方的人送去大秦,换取食盐粮食布匹铁锅乃至于甲胄兵器等等稀缺物资。

    对于这些部落来说,能够用仇敌和竞争者换取前所未有的好处,简直就是再划算不过的好事情。

    他们的教育程度,不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唇亡齿寒,什么叫做釜底抽薪。

    每当有哪个部落出现强盛的趋势,王霄就会派出精锐兵马主动出击,去将其整个灭亡。

    以往这份工作是蒙恬的长城军团做的,现在的话,换成李牧的代郡兵团。

    草原虽然很大,部落虽然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可本质上,这依旧只是一块地域,部落再多也是有限度的。

    人口结构的急速失调,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损失,长此以往下去,结果就是所有的部落一起完蛋。

    王霄并不急着去吞并草原,草原就在哪儿,它又不会跑。

    这种持续性的放血与釜底抽薪之下,五十年之后秦军北上吞并草原的时候,估计都见不到人了。

    从一开始,王霄就没想过直接出兵控制。

    大唐这么干过,他们把草原部落都纳入了麾下。可结果如何,王霄在历史书上看过。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急着吞并。不是吞不下,而是吞了之后再减灭人口,史书记载肯定不会有好话。

    像是现在这样,勾动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自相残杀,自己去抓捕别的部落的人口送给大秦换物资,那就简单方便的多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收复河南地,开拓河西走廊,威震草原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带着无双的荣誉,以及轮换戍边的兵马返回关中。

    王霄出城三十里迎接蒙恬。

    “臣,蒙恬,拜见陛下。”

    蒙恬带着一众军将校尉们,顶盔掼甲,哗啦啦的走到王霄面前行礼。

    这些年的养尊处优,并没有消磨王霄那犹如雕塑般的雄壮身形,依旧是那么的高大威猛,让人一见之下就有纳头便拜的冲动。

    “好好,诸位幸苦了。”

    王霄从遮阳伞下出来,快步走到蒙恬身前,伸出手将他给扶起来“卿家一别数年,北开草原,西通走廊。开疆拓土之功,必然铭记史书。”

    蒙恬再次行礼“陛下,这都是臣应做之事。”

    “哈哈哈~~~”

    类似于曹老板那种魔性的笑声再起,王霄拉着蒙恬走到一旁的亭子里。

    这里已经摆放好了酒水热食,宫人们上前揭开盖着餐盘的银罩,顿时热气升腾。

    “这是朕亲手做的菜肴。”

    王霄抬手示意蒙恬入座“多年未曾动手,有些生疏了。”

    皇帝赐宴,与皇帝亲手做菜给你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蒙恬激动的落泪,四周围观的众人也是艳羡的眼红不已。

    “陛下~~~”凭借自己的名字,就能让草原蛮族闻风丧胆的蒙恬,抬手抹着眼泪,明显有些失态“臣,愧不敢当。”

    “别说这些了。”王霄敲了敲石板“你离家多年,先尝尝这些家乡菜。”

    蒙恬喝酒吃饭,一大群人围着观看。

    这些人之中,最为眼红的就是蒙毅。

    别看蒙毅身为少府令,堪称丞相之下最有权势的人。可他本心上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更想做的是跟他哥哥蒙恬一样,带着数十万大军去开疆拓土。

    他的这份艳羡,在蒙恬吃好喝好之后,王霄突然说了句“卿之大功,非封侯不能赏。晋卿为九原侯,食邑九原郡一万五千户。”

    蒙恬‘( ̄︶ ̄)’

    “谢陛下大恩,恬必当以死相报!”

    蒙毅‘(◣_◢)’

    ‘为什么好事都是哥哥的?!’

第七百零一章 重民

    蒙恬出征之前,不过是一个右更的爵位。

    打几年仗回来,直接就提升到了封侯的位置。

    对于热衷于打仗换军功的老秦人来说,在没有比这更加励志的故事了。

    要知道就算是白起之后公认最强的王翦,也是在打了那么多仗,灭了那么多国之后才得以封侯。

    这些年没什么大仗,早就闲的要乡斗的老秦人,就像是着火了一样想要去北边,去西边。

    不仅仅是贵族勋贵,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们。

    因为王霄赏赐不可能只赏赐蒙恬一个人。他真要是这么干的话,蒙恬出门就得被人下黑手。

    按照军功授爵的制度,从蒙恬开始,一直到最基层的士兵,所有人都得到了奖赏。

    大家都有好处,那才是真正的军心可用。

    宋和明那种把军士当奴隶对待,然后还要求付出了一切,连自己孩子都养不活的奴隶们去保护皇帝与读书人的田地家产。

    这种事情,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去奢望能成功的吧。

    之所以转投蛮族之后,立刻就战斗力飙升什么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从无产变成了有产。

    老秦人也是一样。

    他们打仗不怕死,皇帝和将军下达什么样的命令都会去执行,根源就在于他们知道服从命令去打仗,打赢了就能分好处。

    之前六国之所以败给秦国,根源也是一样。

    秦国上下一心,都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打仗。

    可六国的田地好处全都是贵族的,普通百姓甚至渴望加入秦国,用他们唯一有的命去争有产。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这是大势,无法更改的大势。

    不仅仅是老秦人,全天下的人,除了六国的王室贵族大商人大地主之外,都想要大秦一统天下。

    这些年,老秦人被征召起来,大都是在各郡做郡卒戍卫,服役期一满就该回去干嘛就干嘛。

    这种情况下,军功什么的想都别想。因为大家都没有,所以倒也没什么。

    可长城军团的事情一出来,平息多年的争夺军功的火焰,又一次燃烧了起来。

    无数人都在打听,都在串联,都在推动。

    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打仗获得军功。

    当一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开始想要打仗的时候,皇帝也没办法阻止。

    王霄听到了这些人的声音,看到了他们的意志。

    所以王霄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新的敌人,用来满足他们获得军功的渴望。

    历史上祖龙选择的是南方的百越,奋战多年死伤无数,终于是开拓了五岭之南的三郡之地。

    现在的话,王霄还在慢慢的磨蹭百越,准备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去开拓三郡之地。

    那边根本就没有道路可言,到处都是瘴气传染,什么血吸虫什么的。

    把动辄几十万的大军扔进这种地方,除非王霄他疯了。

    事实上祖龙说是南下五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的兵力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移民。

    像是城旦赘婿,奴隶罪犯什么的。

    迁徙这么多人去三郡,为的就是彻底让那边成为华夏的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这边的兵马没有北上的重要原因。

    不仅仅是道路不畅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很难对大秦有什么认同感,他们的家早已经是安在了五岭之南。

    这一次,王霄选择的是西边,直接去西域。

    历史上的华夏,已经扩展到了适合耕种的地理极限。

    北边是刨了草地就是沙土的草原,南边是一眼看不到边际的茂密丛林,东边是汪洋大海,只有西边通过狭窄的河西走廊可以抵达适合耕种的天山脚下。

    所以强汉盛唐,都是一路向西。

    而宋与明,却是根本摸不到西域。

    孰强孰弱,从这一点上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王霄安排老秦锐士去开拓西域,绝对不是为了西域三美。他是为了天山南北的肥沃土地。

    至于胜利与否,王霄是一点都不担心。

    现在的大秦,已经是彻底的从冶铜时代,进入了炼铁时代。

    大部分的铜,都被拿去做铜钱了。就算是如此,依旧是不够用。全天下的铜矿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蛮族矿工,可产量依旧是不够用。

    王霄甚至都已经开始准备把金银等贵重金属投入市场,加大货币价值与流动性。

    先秦时代里,冶铜技术已经达到了巅峰。

    而在王霄的帮助下,刚刚发起于萌芽的炼铁技术,则是直接跳过了前期的摸索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这个时候,北方草原上的蛮族,还在用野狼的牙齿打磨之后做箭头。

    西域那边,懂得冶铜的都没有几个。

    当穿戴着铁甲,拿着铁制兵器,骑着装备有三件套战马的秦军,通过河西走廊抵达西域的时候,当地人估计吓都要被吓死了。

    王霄再次修改了军功授爵制度,进一步的弱化了奴隶的存在,巩固了奖赏就近的原则。

    秦国是有奴隶的,战场上获得军功爵位的时候,得到的奖品不仅仅是田地宅院,还有分发的奴隶。

    除此之外,秦国有贱籍,都是打仗冲最前边的那种罪囚赘婿们。

    标准中农以上的被称为国人,而贫穷者则是野人。

    不是生活在森林山野的那种野人,而是泛指贫穷无产者。

    狭义上的国人,指的是城里人。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国家就是一座城。住在城里的,自然就是国人了。

    广义上的国人,则是指的那些有财产有田地,能够从国家获得利益的,愿意为国家而战的人。

    简而言之,有钱人。

    狭义上的野人,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城外野地居住的人。

    广义上的野人,则是泛指一切的贫民与贱籍者。

    简而言之,穷人。

    秦国能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秦国,哪怕是地位低下的野人,也有在战场上凭借自己的命去博取富贵的机会。

    而在关东诸国之中,这种机会只属于士以上的阶级。

    王霄一直想要消除这些东西,所以他每次打胜仗之后都会对军功授爵制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打仗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给那些身份低下的人出战的机会。

    就像是之前攻打河南地,设置九原的郡,大部分的士卒都是最底层的民。

    他们通过这场战争,在九原郡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田宅,很多人离开家乡在那边过上了中农以上的生活。

    王霄也是借着这次机会,修改了军功制度,定下了奖赏的良田美宅以新占土地为主的论调。

    九原郡,河西走廊那边基本上都是立下功勋的军士在定居。

    王霄征集秦地的贫民们,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第一次西征。

    这些人将会在西征的旅途之中立下功勋,之后他们会在天山南北的富饶之地分配到良田华宅,从此定居在那边。

    这些年来,王霄看似是在咸阳城的王宫内深居简出。可实际上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

    通过打仗来破除身份,彻底取消贱籍,推动炼铁取代冶铜并且迅速推广,以及给全天下的平民以取得姓氏的机会。

    战国时期的平民,是只有名而没有姓氏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称呼至于一个字。

    只有到了一定的级别,像是士以上,为官为吏的才能有姓氏。

    或者说,是祖上曾经是贵族,曾经拥有过姓氏的,才能有资格继承。

    就像是刘邦,因为祖上几百年前曾经是晋国的下大夫,所以哪怕已经沦落到了平民,可依旧是能拥有姓氏。

    孔丘之所以姓孔,那是因为他家是个小贵族之家。

    给予平民获得姓氏的权利,看似一件普通的小事情。本质上,却是打破了阶级之间的阻隔。

    这份阻隔,是周朝八百年都未曾被破坏过的。

    如果王霄不是威望达到巅峰的秦王,早就被贵族们围攻了。

    他这是在不断的刨贵族们的根基,一点点的对整个大秦进行着改造。

    不停削弱贵族的王霄,对待平民却是一轮又一轮的给好处。

    减税免赋都是常有的事情,遇上灾荒年份不但全面减免,甚至还会发放赈灾抚恤,让平民百姓可以活下去。

    秦律的不断修改,也是向着偏袒平民的方向去改的。

    最关键的修改,就是士人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之前,士人只有对士人犯法才会被治罪。而对待庶民犯罪的话,顶多只是被罚金。

    是真的处罚金子,所以叫做罚金。

    持续多年的这种偏袒,造就的结果就是让大秦的百姓们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不但全家人都可以吃饱饭,并且家中还有余粮可以换钱购置一些财产。

    而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被称为良家。

    这样家庭的成年男丁,则是被称为良家子。

    就是汉唐时代里,那些横扫草原的铁骑主要来源。

    因为吃得饱,所以身强体壮。因为家中有财产,有家人。所以轻易不敢违法,上了战场也不敢轻易做逃兵。

    秦朝的株连法之下,做了逃兵会牵连全家。

    这样的良家子,自然而然的就是优秀的兵员。严格训练之后,上了战场就是所谓的精兵甲士。

    王霄善待平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历史上的秦末大战。

    各国遗族什么的,王霄从未放在眼里。

    他真正担忧的,是那些平民百姓们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王霄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就是压制贵族,提升平民。

    现在看起来,效果很是不错。

第七百零二章 巡视

    秦王政二十四年冬,天降大雪。

    披着熊皮的王霄,策马奔腾在满是雪花的道路上。

    马蹄翻飞,践踏白雪如泥。

    上百骑的骑兵,跟着王霄在大雪之中飞奔,一路前行来到了位于镐水岸边的阿房宫。

    “开工好几年了,感觉没什么变化。”

    大雪纷飞之下,占地面积庞大的阿房宫,此时还只是处在打地基的阶段。

    “陛下。”少府令蒙恬策马上前“主要还是人手不够,要不来年的蛮族青壮多发一些来这边做工?”

    现任的少府令的确是蒙恬,因为前任少府令蒙毅成了将军,带兵去了西域。

    这兄弟俩,是咸阳城内人人艳羡的存在。

    王霄的看重,实在是太过于让人羡慕了。

    “算了。”王霄口是心非的说着“也不是想要急着住进去。那些蛮族,还是尽量送去矿山好了。现在各地对于金银铜铁的需求量太大了。”

    商鞅变法,本质上是通过律法压制秦人的人性。

    百多年的习惯下来,秦人已经是只知耕战二字。

    因为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上有利于贵族的压榨。

    等到王霄掌权,他就开始大规模修改取消各种压制内容,正在意义上解放了秦人的天性。

    追求财富与更好的生活,这不仅是秦人,也是全天下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所以当通过严刑峻法进行的压制被解除之后,大秦的民间以最快的速度活跃起来。

    各种商贸活动之发达,让那些老秦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往日里除了种地就是打仗,闲着的时候就整天偷偷摸摸的想要偷着喝酒,没事就要打一架的老秦人,居然这么能干?

    商业的繁荣,经济的繁华。很自然的就会渴求更多的金属。

    金银铜都是法定货币,急速膨胀的经贸需要海量的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而铁的话,其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不提。民生之中,铁制的农具,铁锅,铁制的工具,乃至各种铁器产品,基本上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掉。

    王霄免税免赋的好处就在这里。

    各地百姓的手中开始有余钱,也舍得花钱购买物件来改善生活。良家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

    所以,各地的矿山的矿监们,面对着几乎每天都有的催要矿石的呐喊,全都疯了似的索要蛮族苦力。

    现在一个精壮的蛮族苦力,价格已经超过了八百钱之多。

    一方面是需求量大,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年的大规模捕捉,导致靠南边的部落几乎全部消失。想要更多的劳动力,就得去更加靠近北方的草原去寻找。

    向来追求好名声的王霄,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建造阿房宫,而抢夺苦工份额的。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摊丁入亩与永不加赋之后爆发的婴儿潮,这代人就快要成长起来了。

    到时候,劳动力方面就会得到极大的补充。

    当然了,矿山这种高危的地方,还是要依靠各地的蛮族苦力来开挖。

    “陛下,可要去看看?”从大将军转职到了少府令,蒙恬没有丝毫的不满,尽心尽责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都是些地基石头,有什么好看的。”

    王霄抬手扫了下肩头的雪花“而且今天大雪,没人上工。还是算了。”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王霄不待在王宫内看美人歌舞,反倒是在野地里策马奔腾,当然是有原因的。

    今天是早就定好的,前来查看他自己陵寝的日子。

    王霄的陵寝还是在骊山,哪怕他自己从未想过要住进去,可这项工程却是从他称为秦王那天开始,就在动工了。

    这件事情关乎于身为天子的合法性与神圣性,所以王霄只能削弱,不能阻止。

    大雪之下的骊山,一片苍茫。

    王霄翻身下马,顶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了这座还没有封土的地宫之中。

    说是地宫也不对,因为这是一座在规划之中极为巨大的建筑。

    地下很大,地面上也是不小。

    到了最后他住进去的话,就会用沙石土块将一切都给封起来,封成一座大山。

    与下雪就停工的阿房宫不一样,主要使用蛮族苦力的骊山这里,哪怕是下着大雪也依旧是在赶工。

    “这么冷的天,为何不给他们多穿些衣物御寒?”

    看着那些穿着破衣烂衫的苦工们,在皮鞭之下麻木的干活。王霄对于这一点非常不能理解。

    “陛下。”负责督造的少府监,急忙上前解释“这些都是蛮奴,有衣御寒就行了。少府经费紧张,没钱给他们配备厚衣。”

    王霄都被气笑了“你们是不是傻。知不知道现在弄一个蛮族苦工有多难?你们当这是草原上的荒草,割草之后还能再长呢?你这里每天冻死多少?”

    “有时十余人,有时数十人。没太详细查询过。”

    “一点成本意识都没有。”王霄甩了下马鞭“现在苦工那么贵,而且还不好寻找货源。你们自己都不懂得珍惜,还算是什么少府。以后苦工没了,你们自己上去干活。”

    少府就是辫子戏里面的内务府,规模更加庞大。

    王霄减免了全天下的赋税,可这是指的田税。山川湖海与收藏贡献方面,那全都是属于皇帝的。这其中就包括有全天下的矿产。

    这就是家里有矿,还是有着全天下的矿。

    铸造钱币的是少府,冶炼铜铁的也是少府,就连王霄弄出来的纸张印刷什么的,还是少府。

    少府的收入能力,比起朝廷来说也是不逞多让。

    其麾下有大量的田地,就是皇庄,提供从粮食到肉食蔬菜瓜果一切产出。

    有着数不清的工坊,甚至还有直属的兵马。

    就像是现在工地上的这些监工,换上甲胄兵器,把苦工们都给组织起来,那就是能打仗的军队。

    “以后这种恶劣天气就不用开工了。”

    虽然从未想过要住进来,可这种给自己盖的墓地,还是让王霄很是不爽“控制损失率,苦工削减一半送阿房宫那边去。”

    秦汉时代里,讲究的是事死如生。

    蒙恬等人都对王霄如此轻视自己的身后事感到不解。

    不过这个时候的王霄,威望之高早已经是到了无人敢于质疑的程度,他们当即应声领命。

    “陛下,风雪越来越大了,不若去往甘泉宫暂且歇息如何?”

    随行的蒙恬,小声的劝说着。

    这不是大军出行,也不是皇帝移驻避暑。虽然就在咸阳城附近,可身边只有不足百人,还是这么大的风雪天。蒙恬本能的想要寻求安全。

    只是,身为马背上皇帝的王霄,哪里会在意这个。

    他可不是那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何不食肉糜的废物。

    离开了骊山皇陵,王霄眯着眼睛四下里打量一番,抬手指着远处的一座村落“去那边。”

    已经许久没有离开咸阳城,难得出来一趟的王霄,想要近距离看看此时大秦的百姓们,生活状态究竟是如何。

    来到村落前,当地里正已经带着村民手持刀枪堵在外面,警惕的打量。

    看到来人全都是秦军装束,这才松了口气的上前行礼。

    上百匹战马奔驰的威势,动静太大。

    “这里是咸阳城左近。”穿着常服的王霄询问“你们在怕什么?”

    里正有些唯唯诺诺,却是不敢说话。

    王霄转头看向了蒙恬。

    蒙恬叹了口气“冬日百物凋零,总有些咸阳城内的勋贵子弟闲着无聊到处惹是生非。”

    这么一说王霄就明白了,闲急了没事干,又轮不到上战场的勋贵子弟,就会四下里祸害咸阳城周边的百姓。

    虽然王霄一直在致力提高平民的地位,可这么多年的传统还是没办法一下子扭转的。

    贵族不把平民当人看这种事情,依然是此时的主流。

    点了点头不再言语,王霄翻身下马直接走进村子。

    风雪之中,并没有急着进屋,而是打量着脚下的道路,看着四周的房舍,甚至还进了人家的粮仓地窖,仔细查阅过冬的粮食储备。

    虽然只是穿着常服,可村里的百姓们,依旧是畏畏缩缩的躲着,不敢言语。

    “路修的不错。”王霄在不大的村子里转悠了一圈,最后终于是走进了里正的家里“说了这么多年的先修路,看来至少在咸阳城周边还是有用的。”

    “是,陛下。其实全天下各处郡县的路都修的不错。毕竟是百姓们的家门口。”

    里正家里人很多,几个儿子媳妇,外加十几个孙子孙女的很是热闹的。

    很明显,这些小一辈的都是王霄减税之后暴涨的人口。

    再过些年,等到他们长大起来,整个华夏的人口数量就会发生一次跳跃式的爆发。

    里正家里人都被赶去了屋里,王霄与随行的蒙恬等人坐在正堂围着火炉烤火。

    端坐在木板上的王霄,看着眼前的火炉笑了“你们去各家各户看看,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烧上火炉,再看看烧的是柴火还是烧的煤。”

    有王霄在,过冬神器的铁皮炉子,自然而然的会出现。

    而且他深知水土流失的可怕后果,所以早早的就在关中各地推广烧煤,逐步禁止烧柴火。

    外出的人回来禀报,全村八十户人家,七十二户烧火炉子用煤,那八户人家则是用火塘。

    王霄的面色有些沉凝“这还是在咸阳城附近,都没能完全普及。再远一些,估计一半烧煤的都没有。你说,原因是什么?”

    “陛下,烧柴的话,出去寻找就有。烧煤的话,是要花钱买的。”

    免费的和收费的,你会选哪个?

第七百零三章 进击的大秦 (月票加更)

    “房梁上挂着腊肉咸鱼,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地窖里面还有过冬的菘菜。”

    王霄叹了口气“都这么有钱了,难道还买不起炉子,用不起煤炭不成。”

    与王霄关系很好的蒙恬,笑呵呵的接话“虽然煤便宜还好用,可人心喜好占便宜,总是会有人喜欢到处都是的柴。”

    随行的少府侍从,从马背上解下铁锅,就在里正家里的炉子上开始熬汤。

    王霄起身,敲了敲炉子上安装的直接通往屋外的烟囱“你觉得普及全国,得多长时间?”

    “非得二三十年之功。”

    铁皮炉子在冬天的好处,蒙恬是亲身感受过的。

    之前在九原郡的时候,冬日里滴水成冰。全靠屋子里点炉子来取暖御寒。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老秦锐士会被冻伤冻死。

    哪怕是现在,咸阳城内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

    “煤炭到是不缺。”王霄知道华夏那庞大的煤炭储量“不过运输是一个麻烦事情。”

    “这事情少府已经在做研究了。”说到本职,蒙恬认真起来“墨家的大匠们已经研究多年,现在已经是开始铺设从咸阳城到骊山甘泉宫的铁轨。”

    别误会,这可不是在做火车。而是秦时早就有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这是一种用马作为动力,拉着车板物资,沿着特定轨道前行运输的方式。

    只不过之前的轨道都是木质的,哪怕经过处理也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就会损坏。

    在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前提条件下,墨家的人开始研究把木轨换成铁轨,从而极大的延长使用寿命。

    “这个很难。”

    王霄对此却是直接摇头“没有特殊的防锈处理手段,就算是比木质轨道更持久,也是得不偿失。毕竟现在的钢铁产量,远远达不到可以随意浪费的程度。”

    科学技术,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事情。

    哪怕很不起眼的一个技术难题突破不了,那整个系统工程都得停下。

    别的不说,这个轨道系统改用钢铁质地的确是正确的研发方向,可一个简单的防锈就能挡住多年。

    防锈的技术肯定是有的,可问题是没办法用在如此漫长,如此大规模的系统上。

    单纯的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搞一个实验性质的道路,没什么意义。

    “这个村子不错。”王霄把话题转移回来“你觉得这样的村子,在全国之内有多少?”

    “陛下英明,必然是有许多。”

    王霄笑着抬手点他“你也学会说奉承话了。”

    “臣一直都会说的。”

    堂屋里的人都在笑,很是应景。

    儒家说秦楚不知礼,人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这话是错误的,人家其实什么都会。

    “少府要加大在技术方面的革新,尤其是大规模开采方面的技术。现在对于矿产的追求缺口很大,这方面一定要抓紧。”

    热乎乎的汤水翻锅,王霄喝了两碗,终于是把话题提到之前的事情上。

    “有个事情,已经酝酿很久了,你看看怎么能推广出去。”

    蒙恬正色跪坐“请陛下示下。”

    王霄抬起手,点了点身边的诸多亲卫,再点了点两侧的屋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话可不是山野之言,实际上是商鞅首先提出来的。

    他为了这个事儿,还曾经狠狠的的罪过秦国的宗室贵族。

    不过一百多年下来,该松懈的自然也会松懈,哪怕是在秦国也不例外。

    现在贵族们在王霄不断压制下,倒是老实的很。可那些勋贵子弟,尤其是十来岁出头的那些,正是无法无天的时候。

    之前进村听说这些纨绔成群结队的为祸乡里,王霄就已经是非常动怒了。

    春秋战国讲究血脉,投胎投的好那就是人上人。

    可惜王霄不讲究这个,也不看重这个。

    混吃等死的勋贵,在他眼中远远没有能生产物资的百姓重要。

    “一切听陛下吩咐。”蒙恬微微躬身。

    “通过邸报和露布,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再次重申秦律,胆敢违反者,无论是谁都要按律处置。”

    王霄的手,轻轻敲击着身边的木板“待会回去的时候,你把里正带上,去咸阳城内一家一户的去指认。既然他们的精力这么充足,那就去阿房宫的工地上搬砖,罚一年。”

    “喏。”

    王霄起身戴上鹿皮手套,披上了披风“从现在开始,民为重,谁也不可轻民。”

    ------

    自从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饱受数百年战乱之苦的华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并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由皇帝主动倡导,给予各方面支持,全力以赴的推动推动各方面的经济建设,并且让利于民,使得民间财富迅速积累。

    粮食方面在肥料技术进步,水渠越建越多,种粮优中选优,新式铁制农具大规模普及,甚至北地运来众多牛马耕地的情况下,急速暴涨。

    实际上在战国时期,虽然粮食亩产并不高。

    普通上田也就两石,中田一石半,下田不足一石。

    但是因为百姓们的需求被压制的很低,大部分的平民一天就吃一顿饭。所以总体上还是足够吃的。

    之所以一直要用战争来消耗人口,纯粹是因为分配不公。

    贵族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甚至一直堆放到发霉。

    而普通平民之家,求一温饱都是奢望。

    或许有人会说了,我家三代人努力,凭什么和你站在一条线上。

    然后陈胜吴广们就会高喊,咱们还是站一块的好。

    王霄近乎于免除了田赋,使得农民可以吃饱饭,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也可以积攒下来更多的财富。

    这种改变之中,损失最大的并非是王霄,而是那些负责收税的税吏。

    税吏坑人的各种方式,就不再水了。

    只要知道国家要收一分,从他们手中过起码就得收三分,这还是有良心的税吏就能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王霄以名家的学子为主,组成巡查队伍巡视天下各处郡县的吏治。

    名家又称“讼者”“辩者”“察士”“刑名家”。

    看这些名字就知道,这些人做这种事情非常合适。

    比起县令郡守们来说,王霄更加看重吏治。所以只要抓到,复合审查之后直接都是就地处置。

    因为吏带给民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国,只有肥了他们自己。

    而受到损害的民,会把这份怨恨放在国的身上,因为吏是以国的名义去损害他们的。

    王霄对于这方面的打击,从来都没有手软过。

    在赋予了财富的同时,王霄也是在不遗余力的提升民的地位。

    过生辰了,给全体民增加一级爵位。

    生孩子了,给全体民增加一级爵位。

    甚至是今天天气不错,皇帝心情高兴,又给全体民增加一级爵位。

    虽说民的上限只能到八级的公乘,可有了爵位,那就不再是可以随意被贵族士人们欺凌乃至杀戮的民。

    欺凌他们,会被抓起来按照秦律治罪。基本上都是发配工地上搬砖,还是不给工钱的那种。

    而杀戮民,则是会被处死的。

    这一点在以往贵族掌握一切的时代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可在此时此刻,却是堂堂大秦律的规定。

    没人敢于去违背,因为谁都知道大秦律是绝对不给讲情面的。

    王霄很清楚,如果大秦律可以讲情面的话,那大秦的根基就完蛋了。

    全国流动的验与传,被最大程度的弱化。

    虽然会带来许多麻烦,可正面意义却是更强,因为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与物资流动。

    民越来越富,国越来越强。

    也就是贵族有怨言,因为他们并没有从这次大规模的国力提升之中获得太大的好处。

    以往可都是他们吃独食的。

    被压抑了几百年的热情爆发出来,短短十余年的工夫里,就让大秦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手工行业,更是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爆发。

    尤其是铁器,这个刚刚诞生并没有多少年的行业。凭借着质量好,价格低,产量大的优势迅速火遍了全天下。几乎每个郡县都有众多的铁匠铺。

    铁制的农具就不用多说了,早已经是完全取代了曾经作为主力的石质农具。

    铁制的生活用品,像是铁锅,铁水壶,铁炉子什么的,更是走进千家万户。

    以往用陶罐煮食,不但要耗费很多的燃料,更是很难煮熟。

    而换成铁锅之后,那种好处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百姓们是最实在的人,什么东西好他们就用什么。

    自从王霄制定发布卫生条例,铁水壶就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因为王霄要求大家不要和生水,要烧开之后冷却了再喝,这样可以降低得病的几率。

    出于对皇帝的无限制信任,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铁水壶与铁炉子。

    这在卫生方面,的确是跨越式的进步。

    病从口入,这句话说的是一点都没有错。

    有了铁锅煮熟食,有了铁水壶把生水煮开。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得病的几率,在增加人口以及延长寿命方面,作用巨大。

    与此同时,西征军团不断的进击,打下了一个有一个的小国城邦。

    那边的东西,也是源源不断的被运送过来。

    当地的葡萄,苜蓿,茴香,芦荟,胡萝卜,哈密瓜,无花果,香菜,甘草,黄瓜,石榴,芝麻等等特产,都被运入中原,然后在王霄的大力推广下开始普及种植。

    数十万秦军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轮番作战。

    南北并进的夹着天山行军,终于是在秦王政二十七年的时候,抵达了大宛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110/ 第一时间欣赏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上善若无水所写的《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为转载作品,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介绍:
红楼梦里吟过诗,景阳冈上打过虎。
虎牢关前斗三英,西游记中战神佛。
观三国烽烟,破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林妹妹的痴,女儿国王的泪,貂蝉的悲,茂德的凄。
无尽的遗憾留下的唯有悲怆。
不一样的人生,从苍天派下许愿使者开始。
书友群:499189519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