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万千世界许愿系统TXT下载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上善若无水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txt下载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愿为刘氏者左袒!

    “卫青来了!”

    长安城内,返回戚里的必经之路上,几名骑士策马而来,向着阳陵侯傅偃大声禀报“身边亲卫百余骑。”

    “好!”

    傅偃用力挥舞着拳头“咱们十倍击之,此战必胜!速速用牛车将四周路口全都堵死,不可让其逃亡。”

    收了丰厚定金,并且得到了事成之后大加封赏的游侠们,干劲十足的用装满了各种杂物的牛车,将附近的道路全部堵死。

    游侠本就是无法无天,能活一天是一天的狠人。甚至他们之中还有许多是通缉犯。

    对于伏杀朝廷将军什么的,只要好处给到位了,真没什么不敢做的。

    傅偃带着众人埋伏起来,耳畔只能听到密集的马蹄声响由远及近。

    躲在墙角的傅偃皱起了眉头“怎么马蹄声不对劲?”

    大汉的勋贵们并非全都是蠢货,像是傅偃这样的还是有些能力的。

    最起码,他能够听出来远处过来的骑兵马蹄声响,远远不止百余骑那么简单。

    带着心中的诧异,傅偃从街角探头出来打量。

    这一看,直接把他吓的眼睛都瞪圆了。

    宛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骑兵们,何止什么百余骑,起码也是成百上千。

    那一支支头盔上随风舞动的尾羽红缨,远远看去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

    看着汹涌而来的大队骑兵,傅偃无法抑制的颤抖起来。

    他很清楚的知道,以自己手中的这些乌合之众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是这些精锐骑兵的对手。

    说不得人家一个冲锋过来,自己这边就直接垮了。

    一千个人在道路上伏击一百个没有防备的起步还算可以,因为他们可以用弓弩打乱阵脚,在一拥而上不给骑兵们冲锋的时间和路程。

    可是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数量更多的精锐骑兵,并且骑兵们明显早有防备,直接开始冲锋的时候。那就是死路一条。

    汉代的长安城几乎没有平民们居住的地方,这里大部分的宫殿,剩下的不是武库仓库官衙就是戚里这样富贵之人的聚集地。

    所以长安城的街道很是宽敞,几乎就没有二十步一下的街道。

    之所以把街道修建的如此宽敞,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物资运送。毕竟武库与钱库粮仓什么的都在长安城内。

    而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为了能够快速运兵。

    一旦长安城被围住,这些宽敞的道路就将成为通往各处城墙的快速运兵通道。

    现在那些羽林骑开始冲锋,傅偃那些埋伏的人就直接麻爪了。

    “跑!”

    回过神来的傅偃,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对着手下的私兵们大喊“快跑!”

    他一马当先的直接逃亡,至于那些游侠们,谁还管得了他们的死活。

    “娘X的,这是被人卖了!”

    傅偃有点脑子,很快就知道这次的事情是被人设局。他自己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运,居然掉进了坑里。

    “快点推开!”

    之前傅偃让人用牛车把四周道路封死,是为了防止卫青逃跑。

    可是现在轮到他们逃跑的时候,活生生的被自己安排好的锅给砸了。

    看着眼前十多辆堆满杂物的牛车直接封死了离去的道路,傅偃急的脸都白了。

    听着身后愈发接近的马蹄声响,傅偃干脆直接爬上牛车,翻越那些障碍物想要逃走。

    可就当他上半身已经越过障碍物顶端的时候,一支利箭呼啸而来,直接射穿了他的后脖颈。

    目光看着从喉咙里穿出半截的利箭,傅偃咯喽喽了几声之后,满心不甘的从牛车上摔了下来。

    意识消散之前,他看到的是大群的铁骑呼啸而来。

    长安城北,北军大营。

    田蚡带着数千人马,高举着手中的虎符径直走进了军营之中。

    面对营中军官的询问,田蚡大喊“把所有人都召集到校场!”

    因为他拿着虎符,所以营中军将们敲动大鼓,召集军士们在校场集结。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大军,意气风发的田蚡一手高举虎符,一手举着王太后给他的诏书怒吼“众将士!天子身边有奸佞作乱,为祸朝纲。现有太后亲笔诏书,命某领众将士护卫天子。某

    奉命讨逆,接掌北军清君侧!”

    说完之后他将虎符与诏书递给身边的汝阴侯夏侯颇,随后他扯开自己的衣衫,袒露左臂“愿拥刘氏者左袒!”

    毫无疑问,田蚡这是在学当年周勃的典故。

    毕竟是有成例在前,当年周勃他们也是这么干的,而且还把事情给干成了。

    田蚡也是想有样学样,自己也来这么一场。

    只是,他的怒吼声平息下来之后,下边校场内的北军将士们,全都纹丝不动,好似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难道是我声音太小了?”

    田蚡楞了下,然后再度撕心裂肺的嘶吼“众将士!愿为刘氏者左袒!!!”

    依旧是让人难看的沉默,空气都仿佛为之静止了一般。

    “这是怎么了?”

    田蚡感觉迷惑不解“他周勃能做到的事情,我田蚡怎么做不到?”

    受限于时代信息差,以及个人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的确是有许多事情,是田蚡想象不到的。

    周勃是什么人,那是真正的开国元勋。是跟着高皇帝起兵,一起打平了天下的真正猛人。

    别看他田蚡和周勃都是太尉,可这太尉跟太尉之间,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是开国元勋的太尉,一个是凭借女人肚皮爬上位的太尉。

    两人在威望上的差距,那就是天与地的差距。

    再有就是,当年周勃把刘氏皇帝都给干掉了。

    后面的文帝和景帝,自然是百般防备。

    北军这里经历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清理,早已经将勋贵们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程度。

    别的不说,北军之中的中下级军官都是从外地调来的,他们只听自己将军的,可不会听什么勋贵,什么太尉的。

    现在田蚡做的这些,在军士们的眼中那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一阵冷风吹过,袒露左肩膀的田蚡打了个冷颤。

    他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是看到一大群的骑兵,从营地外缓缓进来。

    为首之人身后有旗手高举大旗,上书‘卫’字!

    来人正是带着虎贲军而来的卫青,他之前等在外围,就是等田蚡的人马全都进入军营之后再过来,从而一网打尽。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卫青策马来到校场,无数北军将士们一改之前面对田蚡时候的一言不发,高举兵器撞击盾牌,大声为他们的将军欢呼。

    检阅台上的田蚡眼前发黑,胸口发闷。

    甚至就连用力呼吸之间,都是感觉到火辣辣的。仿佛在这一刻,就连呼吸都是满满的恶意。

    看着全副披挂的卫青带着众多军将们走上检阅台,田蚡的喉咙之中‘咯咯’作响。好半天终于憋出了一个字“你...”

    “将军!”

    一旁的汝阴侯夏侯颇快步上前,直接拜倒在了卫青的面前。

    他高举双手,手上拿着的是虎符以及王太后的诏书“末将幸不辱命,已将叛贼们都引入军中。”

    卫青接过虎符和诏书,面露笑容“起来吧,做的好。”

    田蚡身子晃动了几下,颤颤巍巍的伸手指着汝阴侯夏侯颇“你?你!你...”

    夏侯颇目光睥睨的看过来“我什么我,你们这些反贼大逆不道,全都该死!”

    被接连捅刀的田蚡终于受不了了,他喷出一口老血,重重的跪伏在地。

    此时此刻,卫青打开了手中的诏书,仔细看过之后说“之所以一直没动你们,就是为了这个。”

    消灭这些反叛勋贵们,对于王霄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之所以拖到现在,完全就是为了把王太后给拖下水。

    有了卫青手中的这份诏书,大汉的孝道就再也没办法保护王太后。

    从此之后,王太后也将彻底失去在XX舞台上表演的机会。

    再过些年,等到国力充沛之后,王霄就要开启向外的大战了。

    到了那个时候,他可不想自己的老家里还有捣乱的力量存在。所以就借着这次的机会,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全部清理干净。

    而这其中,站在孝道制高点上的王太后,就是重中之重。

    现在有了这份王太后亲笔书写的诏书,登上报纸之后发行天下,直接就能打破孝道给与王太后的金身。

    “太尉。”

    年轻的卫青不屑的看着瑟瑟发抖的田蚡“你们不是要去上林苑行宫请陛下回长安城的吗,现在走吧。”

    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了那些田蚡带来的游侠有私兵们,举起手用力一挥。

    “全部拿下!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以田蚡为首的反叛集团,最终还是都聚集到了上林苑的行宫外。

    只不过他们计划之中是带着大军来包围行宫的,可此时此刻,这些人却是被捆着送到了这里。

    王霄出来的时候,行宫之外黑压压一大片的,跪满了反叛集团的人。为首的自然就是太尉田蚡了。

    “国舅。”

    王霄迈步来到田蚡身前,似笑非笑的问他“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田蚡眼泪纵横,浑身都是瑟瑟发抖。他现在已经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霄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深吸口气“你们如此不辞辛苦的来请我回长安城,总不能不给面子。”

    “去长乐宫,是到了和太后好生谈谈的时候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不信!

    “不是谁都能做吕后的。”

    王霄盘膝坐在地板上,看着眼前面色阴晴不定的王太后“人家吕后是在项王那儿做过人质,跟着高皇帝一起打过天下。人家在大汉的威望,太后你能比得了?而且人家吕家势力很大,兄

    弟子侄都是上过战场立下过战功的。太后你的亲戚,拿什么和人家比?”

    “这次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王太后看了眼宫殿外面那连片的亮光,微微眯起了眼睛。

    那是外面成千上万汉军甲士们,排列成队之后,身上的铁甲在阳光照耀之下所反射的夺目光芒。

    昨天的时候,王太后还不会在乎这些大汉甲士,因为她是大汉的太后。

    可是现在,她是真的担心与害怕了。

    “嗯。”

    王霄点点头,目光在不远处一名女侍身上略过“你们的计划太粗糙,有不少主意还是我帮你们出的。”

    “为什么要这样?”

    “这话应该我来说的。”王霄摇摇头“安心的做太后不好吗,非得贪得无厌想要更多。大汉的外戚制度,还有后宫干政的事情必须解决,就从这次的事情开始。”

    王太后深吸口气“你要如何安排我?一杯毒酒,还是一条白绫?”

    “怎么可能。”

    王霄笑了“这里是大汉,又不是亲人随便杀的匈奴。”

    王太后心头松了口气,这算是被解除了最大的威胁。

    不过没等她恢复状态再索要些什么,那边王霄就慢悠悠的说“从此以后,太后就在这长乐宫之中颐养天年好了。外面的世界,无需过问。”

    这意思就是说近乎于软禁了。

    王娡面色猛然一寒“我可是大汉的太后!”

    “有可能是前任太后。”王霄目光平静的看着她“自己做过什么事情,难道不清楚吗。还不明白自己现在的位置?如果真的不能明白的话...”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不过意思王娡自然是理解的。

    如果还不识相的话,那就真的要变成前任太后了。

    “小彘。”

    王太后改打亲情牌“我可是你...”

    王霄干脆起身,目光平静的看着她“如果不是的话,太后以为自己还能坐在这里?”

    说完之后,王霄的目光看向了那名女侍,伸手指着她“你,跟我走。”

    看着王霄转身离去的背影,王太后下意识的坐在了光洁的地板上。

    大汉的太后权势极大,甚至可以从法理上制约皇帝。这就是几十年不停灌输孝道带来的好处。

    可是现在,王娡亲手毁掉了这一切。

    她亲手写下的诏书,以及那些勋贵们的证词,都在指向失德。

    孝道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压得住的,最起码这次意图夺权的事情压不住。因为几十年前吕后的事情,早就给出了答案。

    太后失德,从此失去了制约皇帝的法理基础。

    王娡甚至都没去问田蚡的下场。

    一方面是心神打击太大,实在是顾不上别人。

    另外一方面则是,田蚡的下场实际上也没什么好问的。

    参与到了这种事情之中,而且还是明面上的领头之人。难道还想要奢望什么好结果不成?

    那个被王霄点名的女侍,走到王娡身边小声询问“太后,太后?”

    看到王娡没有反应,再看看已经快要走出去的王霄。她无奈之下,只好拎起裙角快步追了上去。

    当太后失去了权势的时候,在大汉这里没有人能够违背天子的命令。

    “你叫什么名字?”

    王霄站在长乐宫的丹阶上,双手背在身后询问追上来的女侍。

    “奴名义妁。”

    王霄侧头看过去“果然是你。”

    义妁下意识的想要问什么意思,不过仅仅是一抬头与王霄对视,就急忙移开了目光。

    她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殿前广场,就是电影荆轲刺秦王里,嫪毐带着大队人马杀入的那种殿前广场。

    广场上站在成千上万的大汉甲士,他们举盾持刀,结阵而立。

    风吹过,甲士们头盔上的羽毛摇动起来,让人看的心旷神怡。

    而义妁这里,却是被吓的够呛。

    这么多的甲士一言不发的站在下边,无数双眼睛都是在看着王霄。

    她就在王霄身边说话,也就是说都能看到她。

    从未经历过如此情形的义妁,呼吸急促之下居然双腿一软,险些直接瘫坐在地。

    别说是一个小姑娘了,就算是个大丈夫,在这种甲士军阵的面前也得腿软。

    王霄伸手一抄就将义妁揽在了怀中“你还是个医生呢,怎么自己的身子这么虚?”

    义妁的确是一名医生,而且还是有史料记载的,华夏第一位女医生。

    王霄找她当然不是因为人家漂亮,而是因为皇宫之中的那些妹子们生病的话,有个女医生会方便许多。

    靠在王霄怀里的义妁,不但没能站起身来,反倒是因为王霄身上那强烈的男子汉气息变得更加无力。

    “得,正好也是顺路。”

    王霄感受到了义妁身体上的变化,干脆直接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随后在成千上万汉军甲士的注目礼之下,以公主抱的姿态抱着感觉自己快要昏过去的义妁离开长乐宫。

    这个地方,以后会逐渐淡出大汉的权力舞台。

    上林苑,长门宫。

    “哈哈哈哈哈~~~”

    手拿一份最新一期报纸的馆陶公主,状若疯子一般肆意大笑“王娡,你也有今天!”

    馆陶从小到大都是被人奉承着,哪怕是王娡,以往也是小心翼翼的巴结她。

    可是窦太后死了之后,王娡狠狠的羞辱了馆陶。而且还因此引发了陈娇去为馆陶讨回公道,最后因为殴打太后而被废了皇后位的事情出来。

    要说恨的话,馆陶这辈子都没有像是现在如此恨王娡一般深恨一个人。

    此时看到王娡倒霉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外面狂风骤雨,自己却是在温暖的家中哼着小曲吃着火锅一样惬意舒坦。

    “她还是太后,还能在长乐宫里作威作福。”

    陈娇懒洋洋的躺在床榻上,手中也捏着一份最新一期的报纸“这也不算什么倒霉吧。”

    “怎么不是。”

    馆陶公主走过来坐在床榻边,伸出手指对着报纸上指指点点“你看清楚,上面写的是‘太后退居长乐宫颐养天年!’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她这辈子就别想出来了。这个女人这么有野

    心,却是彻底被断送了发挥野心的机会。这可比杀了她还让她难过。”

    不愧是在大汉顶级那一层厮混多年的存在,馆陶公主看事情直接看到了本质之中。

    对于王娡来说,断了她掌握权势的道路,真的是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这还不止呢。”

    馆陶笑吟吟的指着下一条消息说“你看,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发配去了河道上修河工去了。这还有天子的亲令‘遇赦不赦’。这些人,只能是一直做河工做到累死为止。”

    陈娇不解的问“然后呢?”

    “你个傻姑娘。”

    馆陶公主宠溺的拍了她一下“这次的事儿领头的是谁?是田蚡!他是王娡真正得用的外戚,现在田蚡都被发配到河工上去劳作到死,也就是说她连个能帮忙的外戚都没了。这就彻底断绝

    了她的所有出路。她这辈子除了在长乐宫里吃吃喝喝之外,什么都别想了!”

    “哦。”

    陈娇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好似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乖女儿,都是王娡这个贱人害的你失去了皇后的位置。现在她倒霉了,你的好运就该来了。”

    馆陶公主有些兴奋的说“陛下既然处置了这个贱人,那你之前因为顶撞王娡被废后的事情,也许就会因此有了转机。”

    听到这番话,陈娇立马就来了精神。

    她急忙从床榻上坐起来,抱着馆陶公主的胳膊急切询问“真的?”

    “当然...”

    “皇后~~~”馆陶公主话未说完,前任的大长秋就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大汉皇后一般都是住在长秋宫,所以身边的宦官管事也就被称为大长秋。

    哪怕已经被废后,被发配到了长门宫来居住。可这里的宫人们,依旧是称呼陈娇为皇后。

    “没张眼睛啊。”

    被打扰了好心情的陈娇,很是不满的呵斥“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皇后~~~”

    大长秋拜服在地上,老泪纵横的哽咽“出,出大事了。”

    “别哭丧了,有什么事情就说!”

    “天子下了旨意,立那卫子夫卫夫人为皇后~~~”

    ‘轰隆隆~~~’

    天上还是晴空万里并没有打雷,这是陈娇脑海之中的感觉。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整个人都要傻掉了。

    之前哪怕是被废了皇后位,陈娇一直都认为是王太后的问题。她相信小彘一定会来接她回去的,她也一定会重新成为皇后。

    可是现在,卫子夫做皇后了?!

    哀伤,愤怒,痛苦,不解,委屈,不信等等等等。

    百般情绪涌上心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不信,我不信~~~”

    眼泪滚滚而下的陈娇,疯了似的从床榻上跳下去,跌跌撞撞的冲向了宫门方向。

    “小彘,小彘!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陈娇想要出宫去找王霄,可惜却是被守卫宫门的羽林郎给拦住。

    她披头散发好似疯了一样,哭嚎之声让那些拦着的羽林郎们也是头皮发麻。

    然后,一道雄浑的声音传了过来。

    “放开她。”

    听到这个声音,哭闹不止的陈娇瞬间安静下来。

    她愣愣的抬起头看过去,王霄那高大挺拔的身影,从马背上翻身下来,直接迈步而来。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行军法

    “小彘,真的是你?”

    眼泪婆挲的陈娇,愣愣的看着眼前的身影。

    “嗯。”

    王霄俯身将她抱在怀中,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是我,别怕。有我在,没人能够欺负你。”

    听完这话,陈娇干脆握着小拳头砸他“就是你欺负我!”

    如果说之前陈娇的状态,是属于恨天恨地,恨不得世界毁灭的话。那现在依偎在王霄的怀中,就像是在撒娇了。

    陈娇很在意皇后之位,可同样的,她也在意王霄。

    不说虚无缥缈的感情什么的,更加纯粹的原因是因为陈娇无法接受沉没成本。

    她这辈子的希望都投注在了王霄的身上,这个时候当然不可能放弃了。

    所以当王霄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陈娇的反应很是自然。

    长门宫位于上林苑之内,说是宫殿,实际上不过是一处类似于皇家园林的别院。

    抱着又哭又笑的陈娇没走多远,就来到了寝宫之中。

    之前追出去,看到王霄之后又回来的馆陶公主,在这里迎接行礼。

    “无需多礼。”

    放下陈娇,王霄微笑摆手“都是自己人。”

    馆陶公主面露喜色,急忙招呼宫人上水果餐点酒水茶。

    王霄当仁不让的居中而坐,安抚身边的陈娇说“前些时日不来看你,是因为不能让太后那边面上不好看。”

    很明显,他这是在扔黑锅。只是陈娇却是选择性的愿意相信,而且她现在关注的焦点也不是在这里。

    “为何要立卫子夫为皇后?”

    陈娇紧紧抓着王霄的胳膊,目光之中满是不忿之色“既然现在太后退居长乐宫,那就该让我复后啊。”

    王霄拍了拍她的小手,扫了眼不远处满脸急切之色的馆陶公主“不可以。”

    “为什么啊。”

    “首先,你殴打太后的事情不会因为太后退居长乐宫而被忘记。大汉以孝治国,你做下这种事情,若是依旧还能做皇后,那大汉就要乱了。”

    王霄耐心的解释说“其次,卫子夫之弟卫青,才能出众。现在正是要用他的时候,所以必须得安其心。”

    有句话没出来,那就是荷包蛋霍去病也是一天天的长大,现在每天练武看兵书,再过些年就该横空出世了。

    若是让陈娇继续做皇后,必然会和卫子夫斗的不可开交。那样的话,唯一会高兴的只有还不知情的匈奴人。

    为了大汉的未来,那就只能是让陈娇从皇后的位置上下来了。

    “最后的话。”

    王霄目光睥睨的看向了满脸失落之色的馆陶公主“大汉外戚横行,皇后太后把持朝政的事情必须要改!”

    没错,他说的就是馆陶公主。

    别看馆陶公主现在好似很老实的样子,实际上从几十年前汉文帝还在位的时候开始,她就是长安城内大名鼎鼎的掮客。

    只要钱到位了,只要馆陶公主答应要帮忙。那就没有她办不下来的事情。

    至于由此给大汉的百姓们带去的伤害什么的,馆陶表示我又不是皇帝,与我何干?

    陈娇又是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贵小姐性子,让她继续做皇后的话,指不定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而卫子夫那边就没有这方面的事情。

    卫青人品不错,霍去病则是由王霄亲自教导。

    而且卫子夫之前也已经因为公孙贺的事情,被王霄好好的鞭导过了,基本上断绝了卫家人走门路的机会。

    但是陈娇这里就不一样了,因为馆陶公主有着数十年的收钱经验,妥妥当当的本性难改。

    只要陈娇还是皇后,她必然还会像是以前那样拿钱办事。

    馆陶公主不傻,自然听得出来王霄话里话外说的是谁。

    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到了女儿的皇后之位,馆陶也是感觉羞愧难当。

    她起身向着王霄行礼说“陛下,府中还有事务...”

    “可以。”

    王霄点头“且回去吧,过些时日会有恩旨给堂邑侯。”

    “谢陛下。”

    看着馆陶告退离开,王霄暗自摇头。

    这一家子之中,陈娇是个大小姐病,馆陶更是母老虎外加死要钱。至于陈娇的那两个兄弟,更是连禽兽都不如的渣滓。

    也就是陈午还好些,可惜却是个不长命的。

    这样一家子做了皇后做了外戚,那就是典型的自己坑自己。

    “小彘。”陈娇眼巴巴的看着王霄“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那你告诉我。”王霄双手扶着陈娇的香肩“你跟我在一起,是为了皇后之位吗。”

    这话问的,就像是后世相亲的时候问‘你要我有车有房有存款还要父母双亡的不是不可以,可你是原装的吗’一样,给妹子带去成吨的重击。

    陈娇再没脑子,也不好说‘我就是为了做皇后才嫁给你的’。

    看着陈娇陷入沉默,王霄将她揽入怀中,轻声安抚“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以后就在这里好生住着,青山绿水的多漂亮。”

    “我不喜欢这里。”

    陈娇又开始落眼泪“太冷清了。”

    “没事。”

    王霄接着安抚“其实这里比长安城要好,这里多自在。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情。整天只想着如何美美的过日子就行。”

    陈娇抬起头看着他“小彘,你是要把我关在这里?”

    “胡说什么呢。”王霄抬手在她的挺翘上拍了一巴掌“我是那种人吗。若是真担心什么,直接让你暴病身亡就是了。”

    陈娇怯怯的看着王霄,那目光仿佛真的是害怕王霄让她暴病而亡。

    王霄也是被这个傻大姐给气乐了,干脆直接抄手就将其抱起来,迈着大步走向了后面的寝宫“居然敢怀疑我,今天得罚你。”

    陈娇媚眼如丝,吐气如兰“小彘,你想怎么罚?”

    “行军法!”

    古代军中刑罚,要么斩首要么打棍子。

    陈娇这儿斩首是不至于,那就只能是打棍子了。

    从下午挨军棍一直挨到了月上柳梢头,被打了不知道多少下军棍的陈娇,终于是心满意足的睡去。

    等到第二天早上美美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发现王霄居然还在。

    这一刻,陈娇感觉自己太幸福了。

    “小彘。”陈娇紧紧抱着王霄“你不让我做皇后,那就不做了。你把我关在这里,只要你能经常来看我,我就住在这。”

    “感情昨天我跟你说的那些话,你都当做耳旁风了。”

    陈娇俏脸微红。

    昨天挨军法的时候,的确是听到王霄在耳畔说了些什么。可当时那种环境下,她被军法惩罚的受不了,晕晕乎乎的哪里还记得王霄说过些什么。

    “虽然你不是皇后了,可以后的待遇还是按照皇后来。”

    “至于说关在这里什么,那完全是无鸡之谈。这里以后就是你的行宫,你愿意住在这里就住,不愿意的话大汉哪儿都去得。”

    陈娇感动极了,仰起头就想要送上晨yao...呸,是早安吻。

    “别。”

    王霄抬手把她脑袋推到一旁。

    面对陈娇疑惑的目光,王霄微笑解释“你还没有洗漱,嘴里有味道。”

    陈娇面色大红,连连拍打王霄“还不是你...”

    随着报纸的出现,以及少府不惜重金的打造宣传途径。发生在长安城的事情,最多两个来月的功夫就会传遍天涯海角,甚至匈奴那儿都能知道。

    对于掌握了舆论的王霄来说,自然是在报纸上宣传太后失德,田蚡等人利欲熏心不为人臣。

    然后说天子感念昊天上帝的好生之德,并没有把那些逆贼们都给统统腰斩去写几个惨字。而是除爵之后没收所有财产,发配去做河工赎罪。

    在大汉百姓们看来,天子果然是个好天子,不是一个嗜杀的。

    然而实际上这些失去了一切的前勋贵们,在重体力的河道上干活,根本就撑不了多久的。

    每天都是修堤,砸石头扛木头抬泥土的,他们最终的下场非常明确,那就是活活类似在河工的工地上。

    王霄之所以不大开杀戒,那是因为这次参与其中的人非常多。

    按照汉律的株连之罪,不算女眷的话,那些勋贵私兵游侠仆役奴隶什么的加起来足有数万之多。

    这些可都是妥妥的壮劳力,就这么杀掉太可惜了。

    让他们在河工上干几年在累死,远比直接干掉要有用的多。

    这次的除爵规模极大,单单是侯爵就高达一百多位。

    可以说,整个长安城的勋贵集团,几乎都被一扫而空。

    当然了,这也与之前王霄不断派人去拉这些人入田蚡的伙有关系。

    可你若是没有这个心思,这次的倒霉事情自然也轮不到你。

    剩下的那些勋贵们,全都噤若寒蝉,再无往日里横行跋扈的姿态。

    报纸上连篇累牍的给王太后泼墨水的同时,还大力抨击了黄老派所主张的保守态度。

    最近这几十年里,窦太后就是黄老派最大的靠山与支持者。

    王太后本来也想要接过这份影响力的,可现在反倒是连累了黄老派。

    百姓们看到这些,听到这些都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声吆喝着谁谁谁倒霉了云云。

    而那些诸子百家的人看到了,却是立马开始动身前往长安城。

    因为他们都能够从报纸之中看的出来,黄老派要完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覆水难收

    诸子百家百花齐鸣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思想爆发的时代,什么样的学派都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最后声息的那都是华夏精神文化的精髓。

    秦国用法家治国,用墨家造兵器农具,用农家生产粮食,用纵横家破坏六国合纵。

    可以说,秦国的成果并非是一家之功,而是许多人才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不过是因为法家治国,所以大家都当秦国是法家当道。

    秦末天下大乱,整个国家几乎都被逐鹿中原的诸侯所摧毁。

    高皇帝刘邦在废墟之中建造大汉的时候,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方式来治愈伤痛与损失。

    因为当时的人口数量,经济能力,粮食产量等等方面都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继续横征暴敛,又或者穷兵黩武的话,结果只能是直接崩溃。

    从那之后,无论是吕雉临朝称制,还是文景之治都是尽可能的保守。

    诸子百家之中,讲究无为而治的黄老派,很是契合这种现象,所以也就很自然的被当做了国策。

    黄老派已经吃了几十年的红利与好处,早就是让其他诸子百家们羡慕妒忌恨到了极致。

    没有哪个国策是能永远不变的。

    大汉没有实力的时候,缩起头来韬光养晦,自然是黄老派说啥就是啥。

    可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汉重新站起来了,黄老派的那一套自然也就会被抛弃。

    所谓的黄老派,实际上就是道家的其中一个分支。

    而道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并非是后世之人所认为的那样,真的清静无为什么都不在乎。

    在外来教派传入之前,道家的势力极大。

    就像是此时的大汉,就是标准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也不过是在模仿黄老派而已。

    历史上的小猪,用儒家推倒了黄老派的掣肘。

    而到了王霄这里,他选将黄老派在高层的根基一网打尽。

    没有了从太后到勋贵们的庞大支持力量,向来都是走上层路线的黄老派,那就等于是被挖掉了根基,再无翻身的可能。

    全天下的诸子百家们,都看到了这一点。也是知道现在天子需要一个全新的治国之策,所以他们都是疯了似的赶过来,想要为自己的学派争取机会。

    从此之后,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派与道家,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们转而去走X教向发展,可他们也没有想到,几百年之后居然又被外来光头和尚们给撞的头晕眼花。

    “陛下。”朱买臣上前行礼说“公孙弘,主父偃,董仲舒等人在外求见。”

    正在处理公务的王霄,头也不抬的挥手“谁也不见。告诉他们,不把心思用在为朕做事上面,那就都滚蛋。”

    越来越多诸子百家的人汇聚长安城,千方百计的想要影响到王霄的抉择。

    主父偃和董仲舒他们,都是来为自己的学派做说客的。

    “喏。”

    暂时出任中侍的朱买臣,告退出去把王霄的原话转告几人。

    等他回来的时候,却是看到王霄不停的打量着他。

    “陛下?”朱买臣下意思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没什么毛病啊。

    “你前妻的丧事,已经办完了?”

    朱买臣面色一红,急忙回应“有劳陛下关心,已经办完了。”

    王霄跟着追问“你真的把一盆水泼在地上,让你前妻全都收回去?”

    朱买臣低下了头“是。”

    他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其妻受不了这种苦逼的日子,要求与他和离。

    朱买臣说,自己发达的日子就在眼前,你可别在这个时候放弃啊。

    他妻子不听,与他和离之后另嫁他人。

    后面的事情就是王霄开考试,朱买臣咬牙卖掉了家中的祖屋和田地,换了盘缠一路风尘仆仆的走到长安城参加考试,随后一举被录用,成为了吃皇粮的大人物。

    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极差,朱买臣封爵都好几年了,他家乡的人对此事依旧是一无所知。

    之后还是王霄弄出来了报纸,分发到了朱买臣的家乡。

    他家乡人听念报纸的人说了报纸上朱买臣的名字,这才让当地人震惊之余开始去打听。

    这一打听,还真是那个他们认识的穷小子朱买臣!

    然后就有人把这事儿告知了朱买臣的前妻。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朱买臣的前妻犹如被人当头一棒,肠子都要悔青了。那叫一个悔不当初,早知道当年就该听朱买臣,再坚持一段时间才是。

    之后不甘心的朱买臣前妻,一路风尘仆仆的从老家找来了长安城,一路找到了朱买臣那奢华的大院子去。

    面对前妻表示想要复合的意思,朱买臣拿来了一盆水,然后泼在了地上说‘你若是能把这些水原样装回去,那就复合。’

    泼出去的水,自然没办法原样回来。

    他的前妻又羞又愧,最终选择了自杀。

    而这件事情,就是著名的‘覆水难收。’

    王霄对于这件事情没有看法,那是人家朱买臣自己的家事。

    他只是好奇这个故事的过程,这就是真正的见证历史了。

    朱买臣很是尴尬,天子居然关心这种事情,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不好还在王霄看完热闹就转回了正题“你喜欢说‘春秋’解‘楚辞’,这么多人都在为走门路想要说服我,你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买臣恭敬行礼“陛下乃是天下至尊,想用哪家学派就用哪家。我等自然不可置啄。”

    “你倒是挺会说话。”

    对于朱买臣的话,王霄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大汉的这些大臣们,其实大体上都是差不多。

    没出头之前,那叫一个勤奋能干,真心是把自己的本事给用到了最大。

    可是一旦出头了,那心思立马就不一样。

    历史上的张汤,朱买臣等人都是如此。出头之后就陷入了争权夺利的阶段,自己内斗的厉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不再纠缠这些事情,王霄转而谈论正事“新五铢钱的事情,弄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话,新钱已经出炉。少府那边说,已经铸好了数千万钱。”

    “不错。”王霄满意点头“质量如何,是否是严格按照比例来做的?”

    大汉的货币非常混乱,开始的时候继承秦国的半两,后来刘邦搞了个小半两,吕雉的时候又搞了个八铢钱,可实际上质量奇差,而且因为价值太高,对于小额贸易极为不方便。

    这个时代哪里来的那么多大宗贸易,更多的花费用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开销。

    吕雉当初弄面值这么大的八铢钱出来,本质上是想要进行经济掠夺。

    只不过大汉的百姓们虽然淳朴,可却不是傻子。

    开头吃亏之后,立马就不认这粗制滥造的玩意了。

    吕后为了搞钱,在百姓们不认八铢钱,又弄了个五分钱出来。可惜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属于货币掠夺的一种。

    文景时期,又弄出来了四铢半两。

    这次稍微良心了一些,可架不住诸侯与刘氏诸侯王们一起开炉子铸造私钱。用劣钱驱逐了良币。

    等到王霄上位,天下间流通着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钱币。

    这些钱币的大小,轻重都不一样。不但交易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生产与物资交换。

    所以王霄非常干脆的选择抛弃前边的这些脱胎于秦半两的半两钱,另起炉灶搞了五铢钱出来。

    他让少府做的这些五铢钱绝对是良心制作,最起码铜的份量十足。

    古代铜钱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含铜量的多少。

    因为铜在华夏这儿,属于稀缺资源。而且越是稀缺,还越是被制作成各种铜器,用来祭祀与陪葬。这就更进一步的增加了缺铜的困扰。

    钱币含铜量高,那就是良币,有良心的货币。

    而钱币含铜量低的话,那自然就是劣币。专门用来坑人的劣币。

    大汉从立国开始到现在,历朝历代从天子太后到刘氏诸侯王与勋贵们不停的开炉铸币,几乎都是劣币。

    倒不是说他们的心都是黑的,而是因为缺铜啊。

    华夏历来缺铜,铁矿石倒是不少,哪怕含铁量不高,可总量实际上却是很大。

    缺铜的事情,对于王霄来说并不算什么困难。

    因为他知道哪里是铜矿,哪里有露天铜矿,哪里有比较容易开采的铜矿。

    早在上位之初,王霄就安排少府的人去那些容易开采的铜矿建矿修路。几年下来,那些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产铜。

    当然了,这里说的大规模是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

    要是和后世相比,那真的是连人家手指头缝里露出来的渣滓都比不上。

    王霄从未想过拿这些铜去做什么铜器用来祭祀,或者是送进陵墓之中。

    这几年积攒下来的铜,他全都拿去铸钱了。

    王霄已经下定决心,要重整大汉那混乱的货币市场。

    大汉这里没人能比他更加清楚,经济体系是多么的重要。哪怕大汉只是小农经济,也得首先把货币市场给整顿妥当。

    至于说有人收集大量铜钱,融了之后做铜器赚取差价什么的。

    早早收回全国铸币权的王霄,早就有了应对方式。

    “融钱者斩,举报者奖励一半!”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扯淡的与民争利

    “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的事情,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王霄弄出新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即将到来的秋收之中,为大汉百姓们的农产品保驾护航。

    华夏古代的农民太苦了。

    土地欠收的时候,他们只能是咬着牙从地主和大商家那儿借贷买高价粮食,用以维持全家人能活下去。

    借钱是有利息的,而且利息极高。

    还不上钱的时候,只能是用自己家的土地来抵债。

    等到土地卖完了,那就要卖儿卖女了。

    可就算是丰收之年,也是要倒霉。

    因为那些收粮食的大商人们,会死死的压低价格,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粮食,等到灾荒年的时候再高价卖出去。

    农民们不仅仅是需要粮食,他们还需要油盐酱茶布帛医药等等,这些都需要钱来买。所以哪怕价格被压的再低,也只能是咬着牙卖出去。

    这就是所谓的‘丰年伤农’了。

    等到农民们什么都不剩下,而且快要被饿死的情况下,那就是揭竿而起的时候了。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农民们没有定价权,人家说多少钱就只能是多少钱。

    王霄决心彻底改变这种吃人的情况。

    那就是由朝廷与天子出面,制定最低与最高收购价格,从而保障农民们活下去的权力!

    农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钱,可在那些粮食商人的压价之下,粮食却卖不上价格。

    表面上看,这是所谓是经济活动。可实际上王霄很清楚,这是在挖大汉的墙角。

    这样子挖上个一二百年,当大汉的百姓们几乎都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的时候,那大汉也到了完蛋的时候。

    为了对付那些粮商,王霄并没有对他们动刀子,而是直接在价格上来个釜底抽薪。

    王霄弄出来的这个东西,当然不是什么来自于后世的先进技术。

    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就已经用了‘平籴论’,作用就是保证粮食价格稳定,用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回陛下话。”朱买臣赞叹的说“桑弘羊虽然年少,可却是极为有才。各方面事情都制定的极为详细,各方面的事情已经准备的非常妥当。”

    桑弘羊是小猪的顾命大臣,最后被霍光干掉。

    他虽然官职不算很高,可能力却是极为出众,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像是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都是出自于他之手。

    可以说,小猪能够长期维持高强度的战争,根基就在于桑弘羊能够为他弄来钱。

    历史上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入宫担任侍中,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原因则是因为其精于算学。

    因为太过年轻,所以虽然做事的是桑弘羊,不过表面上的领头人却是朱买臣。

    王霄翻看了一番桑弘羊所写的有关平准的计划方案,对此表示满意。

    古人的智慧其实并不比现代人差多少,像是谷贱伤农这种事情,人家早就知道了要如何应对。

    只不过是因为部分人利欲熏心,没办法一直执行下去罢了。

    放下文案,王霄出声询问“有没有人说什么‘与民争利’的?”

    与民争利这个词,在华夏古代经常会出现。

    表面上看上去好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为民请命一般高尚。可背后的事情,却是极为龌龊。

    这里的民,那可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而是粮商,盐商,酒商等等这些有钱的大商人。

    大头巾们用冠冕堂皇的话语,将原本官营的商品拉出来给那些大商人们去私营。把保护农民利益的平准取消,让粮食商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盘剥百姓。

    很自然的,那些大商人们也会极力回报这些大头巾。

    甚至可以说,自从儒家上位之后,许多大头巾本就是出自于大商贾之家,或者是被从小赞助一路青云直上到朝堂的。

    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大商家们与大头巾们互相结合互相帮助,宛如吸血鬼一般敲骨吸髓的把真正的民,都给逼上绝路与死路。

    最后的结果,历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随便翻翻看就知道了。

    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之后,那些大商人与大头巾们摇头一变,就成了新朝的人,之后循环再循环。

    哪怕是异族入侵也不耽误他们发财,跪下就是了。

    所以王霄早就下定决心,有哪个敢出头搞什么为民请命,立马就抓起来送往矿山去开矿去。

    “自然是有的。”

    朱买臣又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王霄,上面写着许多人的名字“主要是一些粮商,还有一些是...”

    王霄仔细看完名单之后,把名单甩了回去“交给张汤仔细查询,确有其事的直接发配少府矿山。”

    “喏。”

    说完这个,王霄开始询问细节“眼看着秋收就要到了,这次是本朝第一次执行粮食收购保护价,你们制定的价格是多少?”

    “大家商议之后,认为每斛一百八十钱比较合适。”

    一斛就是十斗,相通为一石。

    而斛是容量单位,石则是质量单位。

    王霄对这个价格不置可否,平静的询问“现在长安城周边的市场粮价是多少?”

    “各处粮店粟米当为二百四十钱左右。”朱买臣说完之后,跟着解释说“这是因为临近秋收,所以价格偏高。等到秋收粮食下来,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这个价格不合适。”

    王霄干脆摇头“物价关系着天下百姓们的基本生活,不可轻易下定论。这个事情先等等再说。”

    “喏。”

    朱买臣离去之后,王霄仔细想了一会,干脆起身去了演武场。

    后世朝代的皇宫里,基本上没有这个地方。哪怕就是有,也不过是装装样子。

    可在大汉这儿,尤其是汉初的时候,演武场那就是真正的演武场。

    王霄来到这儿的时候,看到不少羽林军与虎贲军的郎官们,在演武场上挥洒汗水。

    这些郎官的使命就是在战场上杀敌,所以平日里有空就会跑来这里磨砺自己的武技。

    附近之人见到王霄过来,纷纷向他行礼。

    王霄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目光在人群之中寻觅着,之后就落在了一个小小的身影上。

    已经到了入学年纪的霍去病,实际上并不算小了。

    只不过身边四周都是高大强壮的猛士,所以看起来还有些瘦弱。

    不过王霄相信,十年之后的霍去病,绝对是众人之中的佼佼者。

    因为此时的霍去病不但营养丰富,而且从小就师从王霄学习武技,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身健体。

    王霄迈步走过去,来到了手持木剑,一下一下劈砍在木桩上的霍去病身边。

    全神贯注的霍去病并没有察觉到王霄的到来,依旧是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训练。

    他一边砍着木桩,还一边嘴中念念有词“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一千!”

    做满一千个相同的劈砍木桩动作后,霍去病抬手用衣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正准备去喝口水的时候,却是看到四周的人全都站在原地,目光都看向了他的身后。

    心中一惊之下,他急忙转身。

    “陛下。”

    “叫师傅。”

    王霄点点头,上前拿起了霍去病的木剑看了看。

    木剑基本上已经是接近于报废状态,剑身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劈砍之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走吧。”

    放下木剑,王霄招呼霍去病去洗漱更衣。

    “陛下...师傅。”霍去病不解的问“今天的训练还没结束呢。”

    “没事,今天给你放一天假期。我带你去街上转转,买点东西。”

    霍去病毕竟还是个孩子,心性方面自然还是贪玩。

    虽然他很有毅力,上午学文下午练武的从没有松懈的时候。可王霄说带他出去玩,依旧是把他乐的找不到北。

    迅速冲了个澡,换好了新衣服出来。精神奕奕的霍去病骑上了自己的小马,跟着王霄他们一路向着未央宫之外行去。

    王霄出门自然不可能是一个人,就算是他自己说没事,负责他安全的甲士们也不同意。

    所以这次出来足有上百人之多,好在甲士们在王霄的要求下只穿了内甲,外面都是普通的服饰。

    除了甲士和中侍之外,王霄还把正在研究王霄给的药方的义妁给带了出来。

    “昨天晚上你说你弟弟在哪儿做事?”

    “回陛下,臣妾之弟在长陵邑做工。”

    “那就去长陵邑。”

    汉代的长安城是没有什么民居的,王霄想要看看民间物价水平,自然得出城才行。

    而长安城周边的百姓们,除了生活在各处村庄之外,正在的繁华商业聚集地,就是那些陵邑。

    长陵是高皇帝刘邦的墓地,在这墓地旁边聚集着从关东各处迁移来的大户之家。

    这种迁移是强迫性的,为的就是不给这些地方大户豪强们,做大做强的机会与时间。

    后面文帝的霸陵,景帝的阳陵都是如此。

    在陵墓附近,聚集生活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全国各地迁移来的富户豪强们。

    这些人家变卖了老家的祖宅田地之后,都是巨有钱的那种。所以各处陵邑附近的城镇,那都叫一个极致繁华。

    而这其中,时间最长的长陵,就是整个长安城周边地区最为繁华的所在。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长陵邑很大,除了没有城墙之外,就是一座不比长安城小太多的大型城镇。

    实际上没有城墙虽然削弱了防御能力,可对于城市的发展却是极为有好处。至少城镇面积不会被城墙所限制。

    长陵邑这里,已经开发建设几十年了,面积极大,街道上堪称是人来人往,各式建筑鳞次栉比。

    穿着便装的王霄,拉着满脸都好奇之色的霍去病,优先的走在大街上。

    古代商业是很发达的,街道两侧的商铺自不必多说,甚至就连街道旁也有着大量摆地摊的小贩。

    大汉这里是允许摆地摊的,不用交这费那费,也不会有人来踹了摊子赶你走。

    原因也很简单,给小百姓们一个生活的门路。

    “这个要吗。”

    王霄伸手指着一家面具摊上的老虎面具,示意一旁的霍去病。

    “嗯嗯。”霍去病连连点头,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他还是个孩子,自然是喜欢热闹喜欢这些东西。

    王霄的确是在培养他,可从未想过磨灭他的天性,把霍大炸弹给变成一个心中只知道打仗的机器人。

    拿起老虎面具给霍去病戴上,王霄看了看满意点头“不错,你现在是一只小老虎,可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再过十年,域外异族们听到你的名字就会尿裤子。”

    霍去病摇头晃脑的显摆着自己的面具,对于王霄的话并不理解。

    不理解没关系,十年之后全世界都会理解的。

    王霄拉着霍去病继续逛街,而小摊贩的摊主则是嚷嚷着追上来,因为还没有给钱呢。

    那边中侍直接拦住小贩,将一把崭新的五铢钱塞进了他的手里“别看,惊扰了贵人有你好看。”

    等到众人离去,小摊贩仔细数着手中的钱币,嘀咕着说“有钱了不起啊。”

    有钱自然不是了不起,不过却是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霍去病对繁华的大街上任何东西都感兴趣,而王霄对其非常宠溺,要什么就给什么。

    不大会的功夫,几名跟着的中侍就已经是大包小包的抱满了。

    “你那兄弟,在哪儿做工?”

    王霄走了一段之后,侧身询问身旁的女神医义妁。

    人家是真正的女神医,不是吹出来的那种。历史书上都有明文记载的。

    “回公子话,是在丰源粮铺。”

    与其她住进了未央宫的妹子不同,妹子们都在千方百计想要吸引王霄注意力的时候,义妁却是除了召唤绝对不会往王霄身边靠。心神都用在了专研医术上面。

    这要是在现代世界之中,那妥妥的是女学霸一枚。

    王霄摩挲着下巴“这么巧。”

    他这次上街,主要就是想看看民间物价,尤其是粮价如何。没想到那义纵居然就在粮铺做事,这等于是有人知道内幕了。

    义纵也是史书留名之人,历史上因为他姐姐义妁的关系得到了重用,在各地出任郡守。

    此人是大汉有名的酷吏,有张汤等人齐名。

    所谓朝廷鹰犬,说的就是义纵,张汤,郅都等人。

    至于以被称为酷吏,那是因为义纵依法办事,不避权贵。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地主的各种犯罪行为。

    对于平民百姓们来说,这样的郡守是他们可望而不可求的。

    可对于权贵豪强们来说,这样的人那就要想尽办法去弄死。

    因为他不给权贵豪强们面子啊。

    不得不说的是,小猪比起前边的几位大汉皇帝来说,运气是真不错。

    他的那些外戚,大都是有本事的。

    卫霍自不用提,那是千年史书都无法磨灭的名字。

    而其他人也是不差,像是义纵就是非常出色的地方官。

    既然知道了义纵在粮铺做事,王霄反倒是不着急了。

    看看天色还早,他就沿着街道一家家店铺的过去,一边买东西一边询问民生。

    大汉的物价水平变动很大,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截然不同。丰收之年与欠收之年也是不一样。

    他在布店内买了大量的布帛,像是最普通的麻布一匹三百余钱,丝帛则是贵的多,一匹上千钱之多。

    而更加精贵的绢则是一千二百多钱,素也就是白绢则是高达一千五百钱。

    这就是为何大汉百姓基本上都是传麻衣的原因,因为它便宜啊。

    路边摊上有卖麻鞋的,最便宜的一双只要三十钱。

    不过真正买成品的不多,因为麻便宜,大家都是买麻回家之后自己做。

    看完衣服布帛,之后就是食物。

    除了粮食之外,肉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民生。

    王霄在肉铺里不厌其烦的询问各种肉价,甚至就连不同位置的价格都要问清楚。

    满脸横肉的店主被问的不耐烦了,干脆的说“你买不买?买的话就告诉你,不买就别问!”

    王霄抬手止住了几个怒火上涌想要教训店主的中侍,伸手指着那些肉食“你这里的所有,我都要了。”

    这下轮到店主傻眼了“你说笑呢?我这里全都加起来至少上千斤!”

    王霄挥挥手,当即就有中侍上前,将成袋子的钱仍在了店主面前。

    “现在说吧。”

    店主也不傻,知道眼前这些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态度方面自然是急剧变化。

    “羊整只买的话,要七百钱。猪一头一千五百钱,牛要两万钱。狗要二百五十钱。若是分着买,每斤价格不一样,羊肉的话一斤...”

    羊比猪便宜的多,那是因为一只羊的重量远远不如猪。

    可分开买的话,一斤羊肉可比猪肉贵的多了。

    普通的猪肉一斤大约只要十几钱,有些不好的部位甚至只要七八钱的样子。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里,有钱人都是吃羊肉,而普通人一般则是吃狗肉。

    至于猪肉,那是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去吃。

    大汉可没有什么科学养殖,猪都是养在厕所里的。除了实在吃不上肉的人之外,没人愿意去吃猪肉。

    至于牛,大汉禁杀牛的禁令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有没有禁令都无所谓,因为他们几乎一辈子都吃不上牛肉。

    这玩意,通常都是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吃得起。

    “不错。”

    王霄了解完价格之后,嘱咐中侍们把肉都给带走。

    “公子,是不是要带回家里去?”

    “不用。”王霄直接摇头“先带着,等买完了东西全部分发给贫苦百姓。”

    未央宫的开销极为惊人,每天吃掉的羊足有小二百头之多。至于其他方面的花销更是数不胜数。

    王霄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尽可能的减少未央宫里的人数。

    街道两旁有周边各处村庄上的百姓在摆摊,他们出售一些农产品换取钱货。

    对于这些摊位,王霄也是上去就直接把所有东西全部买光。

    像是农家养的鸡就很便宜,一只只要七十钱。

    而论把买的葱,一把只要五钱。

    艾草更便宜,一把只要一钱。

    姜倒是贵一些,一块就要二十钱。

    还有卖桃子的,跟后世的小东瀛似的,都是论个卖,无论大小好坏一个都要三钱。

    大汉的水果,可是不便宜。

    还有卖干柴的,一担要十钱。家里生火做饭,都得用这些。

    王霄看到有许多人在卖干柴,对于保持水土流失的紧迫性更加看重。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街上的店铺很多,王霄在只对贵人开门的绸缎店里,买了价值一万五千钱的锦,就是绣锦袍的锦。

    王霄现在日常穿的衣物,都是用锦与名贵绸缎做的,也就是丝绸。

    杂货铺里的豉要三十钱,醋便宜的很只要五钱。

    而酱的话,质量好的高达三百钱,哪怕是便宜的也要七八十钱之多。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酱只有肉酱,当然不便宜了。

    再有就是属于奢侈品的蜂蜜,这玩意算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够大规模获取的甜食来源。

    当然了,价格也是非常昂贵,那都是四百钱作为起步价。

    甘蔗原产地是在新几内亚或者印度,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了南方。

    前秦的时候叫做‘柘’,到了大汉才被改名为‘蔗’。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种植面积还很少,因为南方人少而且主要种植粮食。

    把蜂蜜全都买光之后,王霄决定要加大在南方的甘蔗种植面积。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强迫百姓们去做,王霄是非常清楚强迫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好意是好意,可下边执行的人必然会上下其手,然后好处都是被他们拿走,事情最后没办成不说反倒是影响到基本的粮食产量,闹的民怨沸腾最后锅还是会砸在他的身上。

    所以这种事情只能是用经济方式来执行。

    所谓的经济方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少府在南边高价收购甘蔗。

    价格高的,百姓们觉得有利可图,自然就会自己去主动种植。这样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了,也不能所有的土地都拿去种甘蔗。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基本保障田,要用来种粮食。否则的话,一旦全都种植经济作物,稍微出点事情就是民怨沸腾。

    走着走着,身后已经是跟着一支装满各式货物车队的王霄,看到了一家门面很大的粮铺。

    抬头一看也是巧了‘丰源粮铺’。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走。”

    王霄拍了下正在吃糖人的霍去病“进去看看。”

    粮铺的门面很大,而且进进出出的客人很是不少。

    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是用布袋来买粮食,有买一袋子的,更多的却是买半袋甚至三分之一。

    “还是要努力啊。”

    看着那些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买粮食也只能是买个一二十斤的样子,王霄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打匈奴,开西域,横扫欧罗巴什么的都不着急。先让自己家的百姓们吃饱穿暖才是最为迫切的事情。

    大汉这几年的粮食产量以及桑麻产量都是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王霄大规模生产铁质农具,以及新式的种植方法与堆肥方法。

    不过亲眼所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依旧不算高。

    之前在肉铺的时候,客人很少不说,穿着普通的百姓几乎都没有。

    百姓们日常能够吃到多少肉,这才是生活水平的最直观表现。

    “几位,来买粮?”

    走入店内,自然是有人前来迎接。什么狗眼看人低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古代的商铺之中。

    原因很简单,这些商铺那都是个体的店铺,赶走一个客人就等于少了一次生意,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店,除非是只接待女客拒绝男客入内的店面,只要你进去了,无论穿戴如何都不会被赶走。

    职业乞丐例外。

    “这话说的。”王霄好笑的打量着四周“你们这里是粮铺,不来买粮难道是来入厕的吗。”

    王霄话说的粗俗,四周之人都是不满的瞪过来。

    而王霄身边的侍中们,则是毫不示弱的直接瞪回去。

    大汉的百姓那多淳朴啊,当即捋袖子就要上来好生交流一番。

    “诸位诸位,各忙个事。”

    粮铺的人自然是急忙劝说,这里可是他们的店面,若是在这儿打起来,倒霉的还是他们。

    安抚好店里的客人,粮铺之人急忙到王霄面前“这位贵人,还请里面小坐。”

    “敢问贵人,来鄙店所为何事?”

    内室之中坐下,上了茶水果脯之后,大约类似于掌柜的店家亲自出面接待。

    王霄端起茶水喝上一口,没直接上正事,而是询问“你们这儿也是用的热水冲泡茶?”

    那店家笑呵呵的说“这是从宫中传出来的喝茶之法,据说乃是天子所创,大家自然是要跟着天子学。”

    华夏的茶文化那叫一个源远流长,哪怕是煮茶与盛茶都是有着专门的器皿,而且还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

    他们是把饮茶当做了一种高贵的活动。

    之前喝茶不但手续非常繁琐,详细的可以参考现代世界小东瀛的步骤。而且喝茶里面还会添加各种各样的古怪东西。

    从姜丝到葱花,从咸盐到蜂蜜,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喝茶人不敢放的。

    这样的茶,王霄只喝了一次就干脆的改掉。

    那就是先炒茶,再直接热水冲泡。

    因为科技的进步,铁锅出现之后炒茶就成为了可能。

    而对匈奴贸易开启之后,因为茶叶价值很高,可以从匈奴人那儿换来牛羊马匹,所以做匈奴生意的商人们开始疯狂收购茶叶,当即就使得大汉的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疯狂增加。这就是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来决定农民们种植什么。

    而且因为王霄喜欢饮茶,那些追随天子脚步的勋贵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他们也跟着喝。

    在大汉这里,天子就是时尚的源头,勋贵诸侯们就是时尚的主体。

    当他们都在饮用新式冲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民间也是紧紧跟随,有样学样。

    王霄放下茶杯“你这里,粮食怎么卖?”

    那店家笑容亲切的说“这位贵人,你不是来买粮食的吧。”

    王霄想说‘你这里是粮铺,我来这儿不是买粮食的,还能是做什么的。’的时候,那边的霍去病已经是惊讶出声“你怎么知道的?”

    好吧,童言无忌把实话说出来了。

    店家笑容愈发亲热,还拿起装着果脯的盘子递给霍去病。

    只是霍去病压根就不看果脯,傲娇的走到王霄身边站着。

    “几位衣着光鲜,非富则贵。”店家也不着恼,认真解释着说“到小店这里买粮的,大都是百姓之家。就算是富贵之家来买粮,也是仆役管家之人前来,绝对不会是家主亲至。”

    大汉的富贵之家,要么就是在朝为官,那发俸禄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半粮食一半钱。

    俸禄其实很高,动不动就是几百石几千石的,养活一家人的吃用足够了。基本上也是用不着来粮铺买粮。

    再有就是,勋贵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的产出养活全家的吃嚼绰绰有余。

    就算是有钱的大商贾们,一般都会想尽办法的购买田地雇人耕作,自然也不需要买粮。

    真正需要到粮铺来买粮食的,基本上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通百姓。

    “你这人。”

    王霄伸手点了点店家“是个滑头。”

    摆摆手止住店家后面的话,王霄直接说“你店里是不是有个叫义纵的?”

    店家楞了下神,然后急忙应声“是。”

    “把他叫过来。”

    店家还在犹豫的时候,霍去病已经不耐烦的说“没听到吗,快点。”

    虽然只是个孩子,可这种上位者的气度绝非能够装出来的,店家无奈之下只能是急忙去找来义纵。

    年轻的义纵跟着店家走进房间,当先见到的就是站在王霄身后的家姐义妁。

    看着含笑点头的义妁,义纵心中瞬间明白了过来。

    他急忙上前两步,对着屋子里唯一坐在案几后面的王霄行大礼“纵,拜见天子。”

    噗通一声,边上的店家比他拜的更加干脆。

    店家之前猜到了王霄来历不凡,可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是大汉天子亲至。

    这心中受到的惊吓,那真是非同小可。

    至于说义纵喊错人什么的,那是不存在的。这可不是能随便乱喊的,喊错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王霄打量着这位著名的酷吏“你没告诉这里的人,你姐姐已经入了未央宫?”

    “没有。”

    王霄疑惑的问他“为什么不说?”

    这时代都是以外戚为荣,因为可以一步登天。

    像是田蚡那样的,就是恨不得在自己脑门上刻上‘我是外戚’几个大字。

    义纵这样的,不说找自己家姐帮忙弄个爵位,安排个美差什么的。起码在这丰源粮铺里得嚣张起来才是。

    可今天过来看样子,这是什么都没说过。

    义纵抬头看了王霄一眼,随后再次俯身“家姐不让说。”

    “我问了,为什么。”

    “因为恩出于上,陛下未允之前自然不敢说。”

    “不错,还读过书。”王霄笑了笑,随后面色一正“听说你以前做过盗贼?”

    这下他身后的义妁都急忙行礼,深怕王霄把义纵交给廷尉衙门。

    在大汉这里,做盗贼那是要砍脑袋的。

    义纵一咬牙,梗着脖子说“做过。”

    这下连一旁的店主都开始发抖了,深怕这个小子牵连到自己。

    “可曾杀伤人命?”

    “只求财货,从未伤人性命。”

    “为什么要做盗贼?”

    义纵看了眼自己的姐姐,随后开始说“当年我家在河东郡......”

    故事不是很长,就是最典型的家中日子还不错,可惜却是被恶霸勾结X官强夺家产。父母被逼死之后,义纵就落草为寇求活云云。

    后面则是义妁来到了长安城,义纵就跟着姐姐过来,主要是为了保护家姐。

    之后因为曾经读过书,所以就在丰源粮铺这里找了个活干着。

    “等会事了之后,你去廷尉衙门找张汤去。”

    听到王霄的话,那边义妁眼泪都下来了。

    一向从不求王霄什么的义妁,哽咽着说“求陛下饶恕则个。”

    王霄拉着她的胳膊把她拉起来,轻声安抚说“大汉律法放在那儿,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不能守住律法底线,那大汉就完了。”

    这话可不是王霄编出来的,而是早在秦国时期商鞅提出来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说是这么说,做是那么做。可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的。

    如果哪天连说都懒得说了,那就是真的要完蛋了。

    义妁还能如何,只能是不停的落眼泪。

    王霄拍了拍她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啊?”

    哪怕现在情绪不对,义妁也被王霄的问话给弄的一头雾水。这怎么突然跳到钱这儿了。

    “他做过盗贼。”王霄伸手指着义纵“可却并未杀伤人命。按照大汉律法,可以花钱赎罪。你现在就可以去准备钱了。”

    汉律之中的确是有可以花钱赎罪的规定,像是义纵这样的只要没有杀伤人命,的确是可以赎罪。

    王霄让他去找张汤,实际上是为他洗清身上的污点。

    以后义纵少说也是能够做到郡守的程度,身上自然是不好带着污点去上任。

    义妁破涕而笑,郑重的向着王霄行礼。

    不过这事情还没有完,王霄跟着就对义纵说“你的事情了结之后,再跟张汤好生说说,你们家当年的故事。让张汤去查那河东郡守。”

    这下就连义纵都哭了。

    原本以为这辈子报仇无望,因为那可是河东郡守,大汉二千石的高管。

    没想到现在遇上明君,一句话就为自己家报仇雪恨!

    义纵重重叩首行礼“谢陛下!”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粮食保护价

    “现在说正事。”

    王霄挥手让义纵起来“你在这家粮铺做了多久了?”

    “二年有余。”

    “内里之事,可都了解?”

    “十之八九。”

    王霄目光扫了眼瑟瑟发抖的店家,直接询问义纵“这店中,丰年收粮价钱几何,灾年收粮价钱几何?”

    “丰源粮铺主收粟米,灾年每石当百八十钱,丰年每石当百五十钱。”

    义纵这话一说,边上的店家当即就是咬牙切齿。心说我待你小子也不薄啊,管吃管住的还给工钱,怎么这么坑我呢。

    王霄很配合的问他“为何丰收之年收粮食价格,比灾年还要便宜?”

    “那是因为丰年粮多,百姓们都要卖粮,这些粮商就乘机压价!”

    义纵大喊“灾年粮少,抬高价格把农家手中余粮收走。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高价卖回去!一来一去,赚的都是粮商!”

    王霄玩味的看着激愤的义纵,好笑的问他“那你觉得,这种事情当如何处置?或者说,若你是一郡郡守,遇上这种事情要如何去做。”

    “当杀!”

    义纵咬牙切齿的说“杀粮商,全都杀光自然就没人坑害百姓!”

    “杀心倒是挺重。”

    王霄目光看向了瑟瑟发抖的店家“他说的,可有出入?”

    店家还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不对。

    说没错,那就是承认了自己的确是坑人。说错了,可事实就是如此,那就是成了欺骗。

    无可奈何之下,店家只能是拜服于地一言不发。

    因为说什么都是不对。

    “看来是真的了。”王霄起身,嘱咐义纵“把你在粮铺里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有关这些粮商们如何坑害百姓的事情,全都详细写出来,出一份报告给我。”

    “喏。”义纵大声回应。

    走到门口的时候,王霄再次对他说“事情忙完了就去未央宫,先在我身边做个侍中,好好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别总是想着杀杀杀的。等学好了,让你去河东郡做个郡守,衣锦还乡。”

    “喏!!”

    激动不已的义纵,拜服于地重重叩首。

    为什么每当大汉天子选秀的时候,民间都是鸡飞狗跳,多少妹子宁愿和离也要争取一个入宫的机会?

    不就是因为可以一步登天嘛。

    普通人想要做到两千石的一郡郡守有多难?可以说是难如登天,祖坟冒青烟都不见得能有机会做到。

    可只要自家的女子细君们能够得到天子的垂爱,那升官封侯不过等闲之事。

    在大汉这里,做外戚就是通天的最快捷径。

    王霄出去的时候,义纵还趴在地上欣喜不已。而那边的店家顾不得别的事情,急忙起来拍他“快出去。”

    “做甚?”

    店家急的跳脚“去送天子啊!你以为是走亲戚呢。”

    义纵恍然,急忙起身跟着店家跑到了粮铺门外。

    此时不止是他们两个,店内的伙计与客人们,全都聚集到了粮铺外面。

    大队羽林骑浩浩荡荡的从他们家店门前行过,那随风舞动的大红色盔缨看的人目不转睛。

    看到王霄被簇拥在羽林骑之中远去,店家心中再无丝毫怀疑。

    他一把拉住了身边的义纵“纵,随我去家中饮酒。”

    义纵挣脱手,慢条斯理的说“纵还有事情要做。”

    店家二话不说再次拉住他的手,急切的说“你们闲聊的时候不都是说喜欢我家小娘的吗,去饮酒去,我让她为你斟酒。”

    靠上天子的人可以一步登天,但是靠不上的人怎么办?

    其实也很简单,那就去靠那些靠上天子的人。

    就像是现在这位店家,他立马就想着要拉拢义纵“你若娶了我家小娘,这粮铺我都作为嫁妆送给你。”

    义纵迟疑了。

    他毕竟还只是个少年郎,面对着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的时候,抵抗力还没有那么强。

    他只是稍微迟疑了一下,立马就被精明的店家给拖去了家里。

    不出意外的话,义纵不但能够娶上伙计们日思夜想惦记着的小娘,还能得到丰厚的嫁妆。

    看着义纵远去的背影,店内伙计们的目光仿佛都在喷火。

    那娇滴滴的小娘,马上就要和义纵成就好事了,众人心头那叫一个妒火中烧。

    伙计们纷纷深恨,自己怎么就没有一个能被天子看上的漂亮家姐呢!

    三天之后,从精神面貌到穿戴玉佩都焕然一新的义纵,带着自己的有关粮铺的报告来到了未央宫。

    看完义纵的报告文案之后,王霄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然后通过报纸传遍天下。

    从今年的秋收开始,大汉各处粮食收购将正式执行平准,也就是保护价收购。

    每年秋收之前都会制定一次,以郡为区分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而且并不单指一种,而是包括粟米,谷物,大麦,黄米等不同粮食分别制定。

    具体价格参照之前十年的平均收购价,再上调两成为基础。

    各地保护价不许私定,必须要由皇帝亲自制定。

    就像是在关中地区,今年秋收粟米的保护价为每石二百二十钱。

    消息一出,堪称是举国欢腾。

    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们欢欣鼓舞,对于天子那叫一个感激涕零。

    有了天子发布的最低保护价,他们终于不用被那些粮商们坑到眼泪鼻涕一起流了。

    诸侯勋贵们对此并不在意,或者说他们也认为是好事情。因为他们的收入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粮食。

    现在有了保护价,他们手中的粮食可以卖出更多的钱来,自然是不会反对。

    至于各地的刘氏诸侯王,自从七王之乱之后,大汉的刘氏诸侯王就已经是被打断了脊梁骨,再也没有反抗长安的能力。

    这心思肯定是还有的,只不过没了那份实力。

    所以长安的任何命令,他们都只剩下了执行的份。

    若是不听话,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被除掉封国。

    真正说是咬牙切齿痛恨的,想要反对的,只有那些粮商以及他们的幕后老板们。

    “天子究竟是在想什么?为何要做这种事情?”

    粮商们很不理解王霄的做法,认为这纯粹的脱裤子放屁,闲着没事干了。

    他们这些出生成长生活在封建时代里的人,自然是不会理解‘唯有穿越者才会理解百姓之苦,才会为百姓出头’这句话的意思。

    遍观穿越史,能穿越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或者生活不如意者。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现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应付这件事情。”

    众多粮商之中有人提议“可否请人出面,劝说天子收回成命?”

    “这事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找谁呢?”

    这句话问住了所有人。

    要让天子收回成命,还是这种行文全天下的诏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窦太后从霸陵之中出来,说不得还可以。

    现在的话,能够在王霄身边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这份能力。

    “馆陶公主如何?她可是出了名的拿钱必然办事。”

    “你可拉倒吧,陈皇后都被废了,馆陶公主说不得现在连天子的面都见不上。”

    窦太后还活着的时候,馆陶公主甚至权势大到了能够左右天下大事的地步。

    可现在的话,窦太后她不是死了嘛。

    “卫皇后如何?”

    “卫家是新贵,对天子忠心耿耿。咱们拿什么让人家为咱们说话?”

    “王太后...算了,不成的。”

    提议王太后的,自己都放弃了。

    自从田蚡的事情出来之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王太后不行了,虽然还是太后,可却是没了属于太后的权势。

    找她帮忙说项,说不得还会适得其反。

    一番商讨下来,几乎所有能够跟王霄搭上话的都被提议了一遍。甚至就连未央宫之中那些有权势的太监都被提名了。

    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不合适。

    最终,一位粮商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找丞相窦婴帮忙如何?”

    与后世的丞相不同,汉时的丞相不但位高,而且权重。

    丞相礼绝百僚,百官避道,身份极其尊贵。

    而且处理天下一切军政大事,是妥妥当当的大权在握。

    最强势的时候,甚至可以与天子分庭抗礼。

    这也是为何众人都将丞相视为事业奋斗的巅峰,哪怕是田蚡那种人,也是心心念念的想要做丞相。

    要说窦婴为他们出头的话,说不得还真有可能让天子收回成命。

    “可我们如何打动丞相呢?”

    “花钱如何?”

    “胡扯个啥,人家丞相会缺咱们这点小钱?”

    “那送美人?”

    “呵呵~~~”

    一片乱糟糟的说笑之中,一道微冷的声音响起“不用送礼,咱们一起去找丞相。就说咱们所有粮商都反对保护价,从今年秋收开始,咱们就不再收粮食了!”

    热闹的大堂之中瞬间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有人大声怒吼“妙啊!”

    钱财美人什么的,对于窦婴来说不算什么。真正能够打动他的,唯有影响国事民生的大事件。

    若是粮商们都拒绝收购粮食的话,对于大汉来说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动荡!

    “走,去丞相府!”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最适合做丞相的窦婴

    “臣请陛下收回粮食保护价之成命!”

    窦婴的话说完,王霄那旒珠之下的眸中,就迸出惊雷闪电。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窦婴咽下口唾沫,硬着头皮再度行礼“臣请陛下收回粮食保护价之成命。”

    朝堂之上是一片难言的沉默,诸侯大臣们看向窦婴的眼神,都是不解之中夹扎着钦佩。

    能在这个时候硬抗天子之命的确是有种,可你窦婴莫不是不知道窦太后已经死了啊。

    难言的沉默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上头的王霄这才悠悠然的开口“理由呢?”

    “陛下。”

    窦婴坐直身躯,认真的说“昨日关中诸多粮商前往府上,表示若朝廷不取消粮食保护价的话,他们就不再收购粮食!”

    “陛下!”窦婴上前两步,郑重行礼“天下粮食何其多也。若是粮商们不收粮食,那农家就卖不出去,换不会钱来过日子。那样的话,必然会天下大乱啊。”

    窦婴是君子,财货美人他不屑一顾,可涉及到了天下民生,那就让他不得不认真以对了。

    虽然亩产量不高,可大汉的体量是如此之大。

    全天下这么多的田亩下来,到了收获的季节得到的粮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大部分的粮食都会被留下来作为种粮以及农家一年的食物,可必然还有巨量的粮食被发卖,换钱用来维持日常生活。

    粮商不出钱收粮食,百姓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那岂不就是天下大乱的节奏。

    “哈哈~~~”

    看着一副痛心疾首模样的窦婴,王霄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真有意思,堂堂大汉丞相,居然被一群商贾给威胁了。”

    “陛下。”

    窦婴动容的说“臣实在是左思右想,没想出能解决此事的办法来。这才不得已求陛下收回成命。臣无能有罪,请陛下赐罪。”

    “你知不知道资本是不能尝到甜头的。”

    王霄没说什么罪不罪的事情,而是转动了话题“你信不信,一旦他们这次成功了,那以后全天下的商贾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胁迫朝廷。你究竟明不明白?”

    “臣信。”

    窦婴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可着实是无法可想啊。”

    “臣甚至知道他们不可能不去收粮食。可万一若是不收的话,那就是天下大乱。”

    “你啊。”王霄摇摇头,跟着说“既然他们不愿意收,那就由朝廷和少府出面来收粮就是了。”

    王霄这话一出,不只是窦婴,朝堂上的众人全都傻眼了。

    “陛下。”

    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窦婴,现在说话却是结结巴巴的“您,您可知道秋收之时全天下的粮食会有多少?若是朝廷与少府出面收购,需要多少钱?”

    窦婴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真正的君子。

    他害怕王霄不懂经济,不懂算数瞎指挥。到时候出了大事情那就没办法挽回了。

    “朕自然知道,之前各年份的粮食产量都在兰台存着呢。”

    王霄干脆的摆手“又不是说要收购所有的粮食,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毕竟大部分粮食都要用来做种粮和一年的食物。”

    “而且。”王霄冷笑着说“你以为那些粮商们真的不收粮食了?不收粮食的话,他们吃什么喝什么,西北风吗?”

    不等窦婴说话,王霄已经干脆的站了起来“只要朝廷和少府开始收粮,那些商贾们必然会闻风而动。到时候投入并没有你们所想的那么多。”

    “再说了。”

    王霄也懒得说什么虚伪的话“就算他们想要找死,硬挺着不收粮食又能如何?”

    “大汉这么多年的积蓄下来,买下全天下的粮食又算得了什么!”

    文景之治不像是‘吃糠喝稀’‘十全大补’那样吹出来的盛世。这是真正的盛世。

    两代皇帝几十年的勤俭节约,一钱一钱掰着数积攒下来的巨额财富,那都是实打实的。

    这些钱财都是大汉受了匈奴几十年的鸟气,不得不屈辱和亲的耻辱与愤怒之下,积攒下来用来做与匈奴开战的军费的。

    历史上小猪上位之后就开始大手大脚的花钱。

    不但用于军费,还用了大量财货来修建气势恢宏的宫殿,那钱花的就像是流水一般。

    而王霄这里,他用反向和亲稳住匈奴之后,军费开支就被控制住了。

    同时王霄也不是一个喜欢奢侈享受的人,他甚至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林苑甘泉宫里渡过,从未去修建什么奢华宫殿。

    甚至民间百姓都说,当今天子崇尚简朴,太宗孝文皇帝如出一辙。

    孝文皇帝是个典型的抠门,他当天子的时候,甚至未央宫内的亭子坏了,都不舍得花钱去维修。

    不过也正是因为文帝与景帝两代天子的努力,为王霄留下了满库房的财货粮食。

    这些钱留在库房里放着发霉,甚至是穿钱的绳子都烂掉。而且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里,也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出现。

    所以,王霄自然是无所谓的全都拿出来用。

    倒不是说身为丞相的窦婴不懂得这些,实际上是因为他是真没想到王霄居然舍得拿出这么多钱来帮助百姓。

    你得知道,这些钱大部分都不是属于朝廷的,而是属于少府。

    而少府这里,本质上就是直属于天子的另外一套行政体系。

    更直接的说,这些钱都是只属于天子的。

    天子主动拿自己的钱出来,高价收购百姓们的粮食。

    这是什么,这就是圣天子在位啊。

    窦婴感动的无以复加,含泪叩首“圣天子在上,臣代天下百姓感激涕零。臣求陛下让臣完成此次秋收纳粮之事后,再行另选贤能为丞相。”

    朝堂上的人顿时纷纷动容。

    他们可不是在可怜窦婴,而是觉得有机会做丞相了,这都是激动的。

    可惜王霄一句话就让他们激动的心与颤抖的手全都安静下来。

    因为王霄说了“胡说什么呢,你还是朕的丞相。没有朕的允许,你就要为大汉继续操劳下去!”

    在王霄看来,窦婴真的是做丞相的不二人选。

    首先是其人品出众,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君子,还不是伪装的那种。

    其次是其人能力出色,不但做过行政管理还带兵做过将军,能力方面自然是没的说。

    最后是窦婴出身很高,身为窦氏外戚的领军人物,有着足够的威望可以压制文武百官与勋贵诸侯王。

    可以说,现在的窦婴就是全天下最为合适的丞相人选。

    至于说历史上做丞相的田蚡等人,那就是个笑话。

    可以说,从初代的萧何开始,大汉的丞相们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曹参周勃更多的是武夫,而申屠嘉完全就是凭借资历足够老才做的丞相。

    当窦婴被田蚡冤死之后,大汉的丞相那就很难会有被史书所铭记的人物了。

    当然,霍光那样的权臣不算。

    “此事就这么定了。”

    王霄大手一挥“至于那些威胁丞相的粮商们,丞相自己去解决。”

    回过神来的窦婴咬牙切齿的说“喏!”

    堂堂丞相居然被一群商贾给威胁了,甚至还为此顶撞天子。

    这不仅仅是生气的事情,更是被打脸丢面子的事情。

    到了窦婴这样的身份地位,他什么都不缺,所以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那帮粮商们,这次是要真的倒霉了。

    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而在诸多的原因之中,必然有一条就是,资本在尝到甜头之后,会影响到朝政。

    这种事情对于任何天子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

    所以这次粮商们胁迫丞相的事情,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想要收拾这些粮商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做大商贾的,基本上就没有一个是XX干净的。

    只要认真的去查,总能找到他们的证据出来。

    果然,不过半个多月之后,廷尉那边就发落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粮商。

    倒霉的直接丢了性命,稍微运气好些的,也是被发配边关去戍边,而且还是没有期限的那种。

    唯一逃脱的,只有丰源粮铺。

    因为义纵的关系,丰源粮铺并没有参与这次的事情。而且看在义纵的面子上,就被轻轻的放过。

    这事一出,全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商贾们,瞬间就老实下来。

    他们只能是在自己的家里哀叹‘这世道还是没有咱们这些商贾的出头之日啊。’

    既然直接正面用资本硬抗不成,那就只好走迂回路线。

    就像是王霄下诏书,再次举行超大规模的考试一样,商贾们反倒是被诸子百家的学子们更加上心。

    他们拿出大量的钱财资助各地要去参加考试的学子,而且还是不求回报的那种。

    当然了,表面上说是不求回报,可实际上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过去也不过才百多年而已。

    他们的打算世人都很清楚,无外乎是想要资助学子们一飞冲天的时候,能够带着他们一起鸡犬升天。

    王霄再次举行了选材考试,主要目的是为南方三越之地寻找一大批的地方官吏。

    三越之地非常广袤,需要的地方官吏数量也是极多。

    依靠举荐的话,猴年马月才能凑齐足够的人选?

    所以王霄很是干脆的把后世的科举拿出来用,并且正式确立下来,从此之后每隔三年就进行一次大考。

    消息传出,诸子百家全都齐声欢呼。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大学

    秦末之后,几代大汉天子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之下,天下间总算是逐渐太平下来。

    因为战火躲进深山老林之中的人,也是逐渐从大山里出来开始重新生活。

    而诸子百家们,也是纷纷开宗立派,传播自己的学说。

    随着生活安定下来,各家的弟子也是越来越多。

    然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些弟子该如何去安排出路。

    人家花费了时间和金钱,总是要有目的的。不可能完全只是因为兴趣爱好。

    在大汉这里,诸子百家的弟子们,第一志愿自然是做公务猿,也就是出仕朝廷。

    实在不行的话,才会去诸侯勋贵以及刘氏诸侯王那儿做个门客什么的。

    之前想要出仕朝廷,要么你是勋贵之后,可以花钱做个捐官。要么你就是名气极大,到了皇帝都要亲自下诏征召你的程度。

    否则的话,就只能是等着被那些大佬们所看上,然后举荐你做官。

    这种制度的弊端,自然不必多说。

    在解决了平民百姓们的吃饭问题之后,王霄立马就着手做考试这件事情。

    解决百姓们吃饭问题,那是大汉稳定的基础。而废除举荐制度,改为公务猿考试,则是清除暗疮为大汉的迅速发展提供动力。

    至于所谓的学派之争,作为穿越人士,王霄自然不可能给儒家一家独大的机会。

    原因也是很简单,儒家独大的话,大汉可以一时得利。可随着儒家越来越壮大,最后的结果就是流毒无穷。

    明末那些‘头皮痒’‘水太凉’的东林党就不用多说了。

    明朝之前的儒家文官们,也是在挑战人类道德极限。

    像是皇帝让文臣去视察秋收,去治理河道什么的。文臣就说‘有辱斯文’然后拒绝去。

    身为朝廷官吏不去办实事,还说什么有辱斯文。斯文是个什么玩意?能打死否?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那自然是因为儒家独大所带来的灾难。

    没了墨家,科技进步就停滞不前。

    没了农家,百姓粮食产量几千年都没什么太大的增加。

    没了兵家,后世朝代被异族欺辱成什么样子了。

    没了法家,百姓们只能是指望出现几个千年不遇的青天大老爷来为民做主。

    没了纵横家,对外交流的时候只剩下了妄自尊大,把吃亏当做有面子。

    儒家除了能做好诗词歌赋,写字写的好看之外,有个屁用。

    两千年的时间啊,要是能一直保持住诸子百家争鸣,从而推动科技与社会进步,不断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话,哪里还有什么欧罗巴人的事儿。

    所以,王霄对待诸子百家的态度非常认真。

    那就是打压儒家,然后去捧其他学派。

    单纯依靠王霄一个人的力量去捧,效果不见得会有多大。

    所以王霄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式,那就是把诸子百家集中起来,建立一座综合性的大学。

    当然,按照这个时代的说辞,应该叫做太学。

    太学古已有之,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学的雏形。

    三皇五帝时期名曰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太学名为上庠又叫大学。

    没错,大学这个词可不是什么舶来品,周朝的时候咱们的老祖宗们就已经开办大学了。

    历史上太学这个词,是小猪弄出来的。

    而王霄这里也要做这个事情,但是与小猪那传授儒家经典的太学不一样,王霄要弄一所综合性的学府。甚至就连名字都给改掉,直接叫做大学。也算是承袭周礼。

    “这次让你去组建太学,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

    王霄找来了之前被冷落的汲黯,让他负责大学之事“那就是,大学乃是集天下学问于一体之处,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用任何方式去打压其他学派。”

    “臣明白。”

    汲黯行了一礼之后,跟着询问“只是,按照陛下的计划,招收之学生数以万计,要从哪里找这么多的老师来教授他们呢?”

    “你看看这个。”王霄将一份新闻稿仍在了汲黯的面前“按照这个上面的做如何。”

    这是新闻稿,还没有发出去的那种。

    上面写的很清楚,就是向全天下的学派表明,天子要在长安城内成立一所全天下最高等级的学府。

    好处就在于,这座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参加考试可以直接获得考试名额。

    现在举行的考试,基本上只要不是罪犯就可以报名参加。

    可这种好事情,以后就没有了。

    三年之后再想要参加考试,那就只能是先在本郡经过预试,然后按照严格的名额数量,以成绩从高向低获得前往长安城参加考试的资格。

    名额的话,每个郡都不会多,到时候必然是极为激烈的争夺。

    而在王霄新设的这大学里,只要能够毕业就可以跳过各郡的激烈争夺,从而直接获得考试的资格。这一点对于文化人来说,吸引力极大。

    更重要的是,大学就在长安城内,真正的就在政治中心旁边。在这里学习乃至于做教授工作,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这就是鱼饵,只有下足了鱼饵才能吸引来足够的大鱼。

    ‘大学征召教授,位比丞相长史,秩比一千石...’

    教授这个词真不是舶来品,汉唐时期都是非常正式的学官名称。

    真正搞臭这个词的,是那些XX女学生,用毕业证逼迫学生XX,强迫学生沦为打工奴隶的禽兽们。

    ‘大学学科不做限制,诸子百家皆可以本家为设学科。若截止之日前,无相应学派之重要人士前来应募学派教授,则大学不设此学派...’

    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全天下的诸子百家们,你们要是不来做教授传授子弟的话,那你们的学派就没有机会进入大学了。

    大学是天子主办,位置就在未央宫附近,还有其他各种各样明面上与暗地里的好处。

    一旦学派不被大学承认,岂不是从此就低人一等?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那些死都不怕的老家伙们,估计为了自己学派的传承,为了自己的学派不至于被称之为野鸡学派,必然会不顾一切的赶来长安城。

    ‘大学现已开设农科,墨科,纵横科,法学科,名家科,医科...’

    这段话就是在刺激那些还没有来长安城的学派了,看看那些竞争对手们都已经在大学之中开设学派招募子弟了,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呢?

    “甚好。”

    汲黯对此没什么可说的,只能是说好。

    他总不能说,还是黄老之术好,其他学派都该灭了吧。

    “让你做祭酒,主要是你的主张是无为而治。”

    王霄不客气的说“朕希望你能调解个学派的争斗,而不是添乱。能明白吗?”

    被闲置了许久的汲黯虽然依旧是个杠精,可在这种事情上却是真的没办法杠。

    “臣明白。”

    汲黯被任命为大学祭酒,也就是校长。

    而古代校长这个词,指的是陵园卫兵之队官,是守卫皇帝陵园的官名。

    王霄自然不好用这个,否则的话汲黯必然会一杠到底。

    “那就去吧。”

    王霄开始给些好处“一应建造用度。人员,物资,财货都可直接去找少府。此为当前最优先项目,一定要尽快建好。”

    “喏。”

    汲黯的确是个名人,人品也是没的说。

    虽然是个杠精,可也不是瞎几把杠,总是有理可据的去杠。

    可他主张与匈奴和亲,这就犯了王霄的大忌讳。

    别看王霄现在与匈奴好似亲兄弟似的,两边已经多年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甚至还开设互市,互相促进经济发展。

    可实际上王霄做的这一切,都是在积蓄力量同时削弱匈奴。

    等到时机成熟了,必然会开启对匈奴的战争。

    和亲这种事情,对于任何穿越者来说,都是不能忍的事儿。

    除此之外,因为汲黯是黄老家,他在施政的时候也是用所谓的无为而治,这一点与王霄奉行的集权,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是背道而驰。

    无为而治不过是好听些的名字,难听些那就是屁事不管,完全让治下百姓们去自生自灭。

    这样的汲黯,王霄实在是不能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至于外派出去做郡守什么的,那就更加不可能。那不是坑人吗。

    想来想去,还是让汲黯做这种教育工作最合适。

    王霄弄的这所综合性的大学,本质上是打算把除了兵家之外的所有学派都给集中起来。

    可以预见的,这么多学派被集中在大学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吧,必然是会争锋相对竞争激烈。

    到时候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那就不爽了。

    而说汲黯合适,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就是个杠精,不管对方是谁,该杠的时候绝对不给面子。有这份战斗力,就可以镇住场子。

    再有的话,汲黯是黄老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

    所以他做了祭酒的话,自然不会去干涉别的学派的事情,利用祭酒的身份暗中下绊子什么的。

    什么叫做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这就是了。

    汲黯做郡守什么的是在坑人,可他在大学里做祭酒,那反倒是非常合适。

    纷纷扰扰之中,又一次的大规模考试正式开始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除了名字从科考改成了考试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这次是最后一次谁都能来考的机会,下次的话大家都要在各自的郡中去争取为数不多的名额。

    所以结果很明显,长安城内外都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试图通过考试来获得当官机会的读书人。

    在读书人们看来,王霄提出的这种考试,是前所未有的公平。

    录取的条件只在于你有没有本事,难道还有比这更公平的事情吗?

    而考试最为公平的地方就在于,这种考试是不看身份的。只要不是罪犯,那就可以参加考试。

    要知道大汉可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用出身来决定一辈子的命运。

    现在有了难得公平的,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谁都会懂得珍惜。

    有本事就通过,没本事就被淘汰。

    这没什么说的,大家全都赞同。

    考试的事情王霄并没有太过于关注,题目和制度都已经定下,自然有张汤带人去监督。

    到时候挑出有本事的就用,没本事的野就没机会出头。

    所以王霄很自然的离开了人潮攒动的长安城,再次来到了甘泉宫避暑。

    他这次过来可不是为了陪妹子们在这里泡温泉的,而是来视察正式换装的羽林骑的。

    换装的准备工作,王霄已经提前好几年就在做着准备。

    现在众多新式装备日益成熟,是到了可以直接用的时候了。

    “这个马蹄铁,你们还打磨了?”

    王霄掰起一条马腿,仔细查看着马蹄上的马蹄铁。当他看到马蹄铁做工精美,甚至还做过打磨抛光处理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变形了。“你们是不是疯了?”

    少府的工匠们都被吓到,一副惊慌之下不知所措的模样。

    深吸口气,平缓了下心情的王霄放下了马腿说“这马蹄铁是消耗品,消耗品懂吗。这就是人穿的麻鞋一样,穿坏了直接更换一副新的就行。这样的东西就要尽可能的简单低成本,你们搞这么精美毫无意义。”

    为了缓解工匠们的压力,王霄还打趣着说“是不是还想着在马蹄铁的边上来些雕刻什么的?”

    本只是说笑,可没想到工匠们居然真的点头应声“是有这个打算。”

    王霄都被逗乐了,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之前没有丝毫经验的新东西,拿出来用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很正常。

    “以后记住了,这种马蹄铁能做简单就做多简单,成本也要尽可能的去压缩。以后可是要给数十上百万匹马装备的,不做便宜点可消耗不起。”

    “喏。”

    王霄随后又检查了马镫和马鞍,除了都讲究做工花费过大之外,别的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这些精盐都是从海边运来的?”

    检查战马口粮的时候,王霄首先看的就是精盐。

    马匹娇贵,所以补充盐份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用精盐。而精盐的价格,向来都是以昂贵著称。因为精盐大都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刷牙净口的。

    而且因为精盐价格高昂,一般只有中产以上的家庭才会使用。

    由此可见,养马真的是一件花费非常巨大的事情。

    至于有人问,为什么匈奴人那边没这种事情。那是因为匈奴那儿就是大草原,是马匹的原产地之一。

    那里的马匹数量极多,匈奴人不在乎些许的损失。

    大汉这里的马匹数量不足,再加上价格昂贵,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小心伺候。

    “是,都是从海边晒盐场而来。”

    自从王霄给出了晒盐之法后,大汉的盐产量就是翻着跟头的爆发式增长。

    以往百姓们也知道从海水之中煮盐,可问题在于煮盐需要大量的燃料来蒸发水分。

    木材是资源,不但耗费巨大而且效率不高。

    通常都是烧掉大量干柴之后,才能将一陶罐的海水煮干,留下为数不是很多的盐底子。

    而晒盐法,则是直接划出多少多少亩的庞大盐田,规模上比起用陶罐去煮,那真的是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至于燃料则是来源于免费的太阳光,除了人力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花费。

    王霄随手抓起一张豆饼在手里掂量“这油饼供应可充足?”

    做油饼的原材料是大豆,而大豆就是五谷之一的菽,是极为重要的农产品。

    当然了,在大汉这里最重视的农产品是粟米,像是小麦稻米什么的都还没有普及开来,豆子更是被视为穷人的食物。

    汉时农民之中,哪怕是真正的穷人也很少会将豆子当做主食。除非是实在没得吃了,这才会去煮豆子吃。

    不过豆子的作用,那却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营养之外,豆子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作用,那就是肥地。

    大汉这里没什么化肥工业,能做个堆肥就算是不错了。

    所以大汉的土地地力,在连年的种植之下不可避免的会下降。

    这种情况下,就得进行休耕。

    然后淳朴的百姓们就发现,土地上种植大豆的话,不但不会降低地力,反倒是会有效的增肥。所以休耕的土地,一般都会种上一季的大豆。

    王霄想要让百姓们更多的种植大豆,自然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只能是用经济方式来刺激农民们主动种植。

    不过在王霄也得为这些大豆找到足够的经济价值,否则的话每季度不断的收购大豆却只是用来喂马的话,会让大汉的经济破产的。

    而在这个时代来说,大豆最大的经济价值,那自然就是通过压榨制取植物油了。

    华夏百姓常年缺乏油水,只吃碳水化合物的话,肚子里没有油水一顿能吃上一斤。

    王霄的确是在想方设法的增加养殖规模,可相比起数千万人口的大汉来说,没有工业化的养殖能力,根本无力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油水。

    而大豆就是非常出色的一种替代油脂来源。

    所以少府已经在各地开设大量的榨油坊,收购农民手中大豆之后榨油,再卖出去把收购大豆的钱赚回来。

    王霄没想通过这个发财,所以售价并不算高。基本上就是把收购大豆的钱赚回来就行。

    而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做成油饼就成了马匹等大型牲畜最爱吃的饲料。

    “各地送来的油饼数量极多,足够供应所有战马的需求。”

    王霄站在一匹栗色战马身边,仔细检查它的毛色与牙口。

    毛色光亮,看上去的确是营养充足。

    看完了对战匈奴最重要的物资马匹,王霄的目光落在了那些焕然一新的羽林军身上。

    羽林军已经换装了新式的铠甲,这是王霄提供更加优良炼铁技术,出了生铁与熟铁之后再用炒钢法与灌钢法提炼钢材。

    有了钢材,再经过水车带动的水力锻造机不停的砸啊砸的进行锻造,最后成型的新式甲胄。

    生铁是不能锻造的,所以要将生铁之中的含碳量降低到百分之一点七以下,这才是可以进行水力锻造的钢。

    而炒钢法本就是西汉事情发明的,这个时代就已经有了。质量不错但是产量有些偏低。

    王霄提供的是更加优秀的灌钢法,从而可以获得大量的高碳钢。

    当然了,这个大量是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总体产量来说。

    用钢材打造的甲胄,现在只能是装备于羽林军和虎贲军,就这还数量不够需要慢慢的去凑。

    新式甲胄类似于半身甲,因为是骑兵不可能披挂太重的甲胄。

    至于铁浮屠那样的重甲骑兵,实际上在对战匈奴骑兵的时候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匈奴骑兵那都是轻骑兵,讲究的就是高速移动。

    最多只能冲刺一段距离的重骑兵,根本就追不上人家。

    感觉上来说,就像是战列舰对战航空母舰,战列舰战斗力再强大,防御力再出色。靠近不了人家,那就只能是被放风筝放到死为止。

    东亚这边作战都讲究用计谋战术,能偷袭就偷袭,能迂回就迂回。

    重甲骑兵什么的,只能是适合愣头愣脑,只打硬碰硬战争的欧罗巴。

    铁浮屠那样的,实际上是为了冲击重甲步兵方阵而建立的。

    对于汉军骑兵来说,半身甲最为合适。

    不但有着足够的防御力,还不至于严重影响到移动速度。

    走到一名羽林军面前,抬手敲了敲其身上的甲胄,然后转头问一旁的卫青“防御力如何?”

    “非常出色。”

    卫青明显非常高兴“哪怕是大黄弩,二十丈之外都射不穿!”

    大黄弩是汉军制式强弩,杀伤力极强。射程甚至可以高达二百米以上。

    若是大黄弩这种大杀器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都射不穿新式甲胄,那匈奴人的狼牙箭自然就更是笑话了。

    大汉比起匈奴与西域诸国,最强的地方就是在于强大的科技实力。

    先进科技直观的反应在战场上,那就是‘一汉当五胡’!

    穿铁甲,用强弩,配横刀,举铁盾的汉军甲士。一个对付五个穿皮甲,用狼牙箭的胡人自然没有问题。

    王霄跟着问卫青“新式强弩的话,效果如何?”

    卫青想了想说“大约三十余丈处可以射穿,不过也是能被内衬所阻挡。”

    王霄说的新式强弩,就是他提供技术资料的神臂弩,大约算是华夏古代最强的单兵强弩了。

    而卫青回应的内衬,实际上就是指的在半身甲的内部,还有一层由多层丝绸包裹着的细密链甲。

    哪怕神臂弩射穿了半身甲,也依旧是被层层丝绸与链甲所阻挡。

    王霄看着眼前足有上千穿戴着新式半身甲,背着神臂弩的羽林军,轻声询问一旁的卫青“现在让你去打匈奴人,打的过吗。”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马邑之围 (上)

    “陛下。”

    卫青郑重行礼“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打仗而已,用不着这么夸张。”

    抬手拍了拍卫青的肩头,王霄微笑以对“时机差不多快到了,你这边若是做好了准备工作,那就开始进行前期计划。”

    王霄所说的时机,指的是与伊稚斜约定的计划。

    伊稚斜想要做大单于,那军臣就是他最大的威胁。

    王霄想要和匈奴人开战,军臣单于自然也就是他的最大目标。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王霄与伊稚斜不出意外的选择了联手先把军臣干掉。

    他们约定由伊稚斜提供内线支持,而王霄则是出兵干掉军臣单于。

    至于干掉军臣单于之后的事情,两人都没有提起来。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是互相之间的对手了。

    毫无疑问的,手里有兵有钱有粮食的王霄,第一个想到的念头就是马邑之战。

    若是能一战灭了匈奴人的主力,或许不用等到霍去病长大,匈奴就已经灭亡了。

    遥远的匈奴金帐内,最近日子过的不错的匈奴大单于军臣,正在接待一位来自于大汉的客人。

    “你这次带过来的烈酒,我很喜欢。”

    军臣拿起手中的金杯,向着下手的聂壹示意“以后可以送更多些过来,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饮下杯中酒之后,胖胖的满是富态的聂壹笑眯眯的回应“大单于想要,在下自然会尽力而为。只是大单于只想要烈酒不成?”

    “哈哈哈~~~”

    军臣单于大笑不止“你们汉人的好东西真是不少。茶叶,大黄,丝绸,烈酒我都想要。”

    他收敛了笑声,压低声音目光炯炯的盯着聂壹“不过本单于最想要的,还是铁锅与铁器。”

    茶叶的效用自然不必多说,对于常年吃肉的匈奴人来说,茶叶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腻味。

    至于大黄,则是匈奴人与西域乃至更远地方来的商队,进行交易的重要货物。

    丝绸的话,匈奴各部落的头人与贵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丝丝滑滑的漂亮丝绸。

    穿在身上那种舒适的感觉,是任何毛皮都无法给予的。

    而且丝绸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哪怕是在大汉都只有贵人们才能穿得起。到了匈奴这儿,更是成为了贵人们趋之若鹜的上等货物。

    身为贵人头人,身上不穿一身丝绸,别人都会认为你的部落快完蛋了,连丝绸都买不起。

    冬季的草原寒冷,是那种真正能够冻死人的寒冷。

    躲在帐篷里面硬抗寒冷的时候,喝口烈酒会让匈奴人产生一种暖阳阳的感觉,这就被视为对抗寒冷的利器。

    当然了,现代人都知道这不是科学,而是一种错觉。

    在这个压迫当道,身份等级森严的世界里。喝酒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陷入一种无忧无虑的境界之中,所以那是非常受欢迎的。

    而这几样,就是汉匈贸易之中的最重要交易物资。

    当然了,还有数量越来越多的食盐,因为匈奴人已经学会了如何用盐来腌制肉类。

    大草原上每年冬天被冻死的牲畜,少说也有数十万头之多。

    以往牧民们只能是取毛皮,肉食的话基本上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浪费掉。

    可随着大汉的食盐大规模运入草原,大量的肉食就有了能够长期保存的可能。

    这种事情,对于匈奴来说是典型的增强了实力。

    而军臣单独提起的铁锅与铁器,更是匈奴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铁锅的出现,可不仅仅是改变了饮食习惯,从此可以吃炒菜那么简单。

    有了铁锅,就等于是大军有了长途行军作战的维持能力。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物资。

    至于铁器,泛指箭头,刀枪剑戟甲胄盾牌等等铁器。

    对于只有皮甲,就连箭头都只能用狼牙的匈奴人来说,常年与装备铁器的汉军作战,再没人能比他们更加了解铁器的好处了。

    在草原上,一把铁刀那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家宝了。

    可悲的是,匈奴人没有冶炼能力,只能是通过劫掠与私下交易获得。

    而汉匈的互市之中,铁器都是禁止流入草原的。匈奴人想要得到,只能是通过走私。

    “大单于。”

    聂壹一脸为难的表示“铁器都是朝廷禁令外流的物资,少量的还好说,可大规模外出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啊。”

    “哼哼。”

    军臣不置可否的睥睨看向聂壹“真没有办法?那怎么你们跟伊稚斜那儿,却是什么都能送的过去?”

    大汉与伊稚斜之间的走私,不可能瞒得过军臣。

    而军臣之所以没把伊稚斜干掉,并非是因为伊稚斜是他亲弟弟,而是因为伊稚斜手中的力量足够强大。

    匈奴这里基本上是不说什么人伦的,当年冒顿单于用鸣镝弑父干掉了他老子头曼单于,算是给匈奴人开了个好头。

    从此之后,匈奴人内部相残的事情那叫一个层出不穷。

    伊稚斜的野心,军臣很清楚。

    军臣也想要干掉伊稚斜,可问题是伊稚斜的实力强大。强行开战的话,损耗的只能是他们匈奴人自己的实力。

    老实说,军臣对于伊稚斜能够通过走私,获得大量被禁运的战略物资,他内心是非常妒忌的。

    所以这次借着招待著名的走私大商人聂壹的机会,也想要打通属于他的走私通道。

    “大单于。”

    聂壹面露惊慌之色,急忙放下酒杯行礼“绝无此事啊~~~”

    “有也好,没有也罢。”

    军臣倒是没有生气,把玩着手中的金杯,慢悠悠的说“总之我要的东西,你必须得弄过来。”

    满脸为难之色的聂壹,苦着脸说“大单于,真的没有啊。这要是被抓住,那我全家可就都完了。”

    “无妨,你可以来匈奴。我能封你为王。”

    “大单于,真的做不到啊。”聂壹心中鄙夷‘狗屁的王。在这里喝风吃沙子,就连女人都是满身的羊膻味,让人倒胃口。除了能骑马,什么玩意都没有。疯了才来你这儿。’

    汉匈之间并非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互相之间交流极多。

    两边在内部斗争失败之后,都会逃亡去对方。而且一般都是封侯与封王,就是为了打击对方。

    面对军臣单于的不断逼迫,聂壹咬着牙答应可以运一些违禁品过来,只不过那数量却是让军臣极为不满。

    “你是在敷衍本单于吗?”军臣重重的将金杯放在案几上,厉声呵斥“这点东西,够什么用?”

    “真没办法了。”聂壹无奈的叫屈“那程不识与李广,打仗本事没见有多大,可查抄走私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能运这些过来,就已经是最大的程度了。”

    他当然没有说实话。

    程不识与李广到了边关之后,的确是严抓走私。

    可唯有他聂壹,是属于不抓的行列。因为这是王霄给的密令,聂壹走私任何东西,走私多少都不用李广他们去管,也不准管。

    “程不识,李广。”

    军臣冷笑不止“还算是有点本事吧,至少守城还是可以的。”

    顿了顿,他看向聂壹说“不管怎么样,你必须把东西送过来。否则的话,你以后就别想再和我大匈奴做生意了。”

    听到这话,聂壹心中不但没有哀愁,反倒是松了口气。

    ‘大鱼终于咬钩了’。

    聂壹假装哀愁的想了一会,最终一咬牙开口说“大单于,若是真的想得到大批违禁品,倒也不是不可以。”

    “哦?”

    军臣眼神一亮,急忙询问“说说看。”

    “大单于可知马邑?”

    “这怎么不知道,汉匈互市之地。”

    “不错。”聂壹点头说“马邑之中,储备着大汉全国各地的商贾们,从各地运来的海量物资。这其中不乏铁锅铁器等违禁品。甚至就连那程不识与李广缴获的走私品,也都是存放在了马邑的库房之中。”

    汉匈互市以来,有眼睛的商贾都能够看到这其中的商机。

    普通货物的交易,都以能够赚的盆满钵满了。而做走私生意的话,更是金山银山的往家里搬运。

    原因很简单,一口铁锅就能换一匹马。而铁锅在大汉这里最多价值几百钱,可一匹马运到大汉的话,起码数千上万钱之多。

    而两百支铁箭头,就能换来一头牛。而一头牛在汉地这里,少说也能卖出一两万钱之多!

    虽然正规货物也能赚不少,可很明显远远比不上这些违禁品。

    所以自从大汉开启与匈奴的互市以来,全国各地想要向草原走私违禁品的商人,那叫一个数不胜数。

    只不过绝大部分的走私,都被程不识与李广被拦了下来。

    “不但如此,其他的粮食布帛,丝绸美酒,大黄茶叶什么的,在马邑那儿都是堆积如山。”

    聂壹继续下饵料“我曾在马邑亲眼见过,各种货物那真的是多到数都数不过来的程度。”

    他这话并没有说错,因为王霄对待汉匈互市,采用的是许可证制度。

    也就是说,每年能够输出的东西总额就是一定的数量,商贾们只能是去争抢配额。

    而多出来的货物,商贾们也不可能再千里迢迢的运回去,只能是堆放在马邑那儿,等待着明年的配额,或者干脆就是想办法去走私。

    自然而然的,几年下来,马邑这里的货物已然是堆积如山。

    听完聂壹的话,军臣单于的眼神已经是非常明亮起来。

    现在一个选择题放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现在去抢,还是等会再去抢!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马邑之围 (中)

    匈奴本质上并非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部落联合体。

    而他们的国策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抢。

    向西边去抢西域,向南边去抢大汉。甚至就连自己内部,也是大部落抢夺小部落。

    他们就是一个强盗集团。

    在军臣单于看来,抢劫马邑不算什么。

    抢了之后大汉能怎么样?断了互市还有走私商人,出兵来打自己?他们又没有那么多的骑兵!

    顶多双方互相对峙打上几年,然后威逼利诱一下,最后还是该和亲和亲,该互市互市。

    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套路,军臣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

    “既然如此,那就去抢马邑!”

    一想到抢上一把就能抢到据说价值数亿钱的货物,军臣的双眼都成了manning的形状。

    在强盗头子面前说马邑有金山,他怎么可能还忍得住。

    “大单于若是去抢马邑,那在下愿为内应。”

    聂壹一听这话,当即把胸脯拍的啪啪作响“只求事成之后,大单于能给些赏赐。”

    “哈哈哈~~~”

    军臣满意的笑着“你放心,本单于从来不会亏待为我做事情的人。事成之后,我封你为王,再赐你一个万人部落!”

    这要是不懂得草原上形式的人,听到这话或许会高兴不已,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成为了一个万人部落的草头王。

    可这事情在聂壹看来,却是小气巴拉的很。

    所谓的万人部落,可不是草原上大名鼎鼎的万骑部落,而是指的一个部落老人小孩男男女女还有奴隶什么的全都加起来的数量。

    更重要的是,军臣只说了人,没提牲畜。

    大草原上人是很重要,可牲畜更重要。

    一个部落的实力如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们有多少牲畜。

    牲畜不足的话,一个冬天过去,部落就没了。

    虽说聂壹干的是无间道,对于军臣的所谓封赏没什么兴趣。

    可既然是无间道,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大单于。”

    聂壹故作不满的开口说“在下为大单于冒了如此之大的风险,若是被察觉,恐全族都不会有好下场。还往大单于多给些赏赐才是。”

    之前军臣一方面的确是不愿意给太多,另外一方面则是有些想要试探聂壹。

    听了他的话之后,放下心来的军臣大手一挥,大气的说“好好为本单于做事,到时候自然不会亏待于你。别的不说,你部落的牛羊马匹,本单于绝对不会少给。”

    聂壹面露惊喜之色,连连行礼“谢大单于!”

    没几天的功夫,聂壹就从金帐这里告辞离开。

    走的时候只说让军臣等消息,而这一等,就从盛夏秋收,等到了来年的的春夏之交。

    聂壹终于派来了心腹家仆,带来了他的亲笔书信。

    上面写的很清楚,现在劫掠马邑的时机已经成熟了。马邑内各处库房,已经是装满了堆积如山的货物。尤其是各种铁器,更是数不胜数。

    早在去年的时候,军臣单于就开始做着相关的准备工作。

    他隐蔽的调动兵马,集中兵力,甚至为此减少了在边墙对大汉的骚扰,为的就是麻痹汉人。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军臣单于已然集结了近十万大军。

    他打的主意就是一击成功,然后立马抽身返回大草原。

    毕竟他也知道,汉军的装备已经在不断更新之中,其战斗力也是越来越强。

    如果兵马不足没能第一时间攻占马邑,那等到汉军的边防军,甚至是长安城的精锐兵马赶过来支援。那这次原本轻松愉快的劫掠之旅,就会演变成一场烂仗。

    强盗出手是为了抢好东西,而不是和那些又臭又硬的汉人打生打死的。

    所以军臣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团,打定主意要一战摆平马邑。

    接到聂壹的亲笔信之后,军臣当即带着那些早就等的不耐烦的部落出发。

    说是十万大军,也的确是有十万人马。

    可这其中,真正作战的主力不过是几个万骑,以及军臣自己亲自带队的金刀卫士。

    剩下的那些,都是负责驱赶牲畜,赶制奶酪等军用物资的普通牧民乃至于奴隶。

    在战术上,匈奴人的轻骑兵非常出色,甚至能够压着大汉打。

    可是在战略上,看似机动灵活的匈奴轻骑兵,本质上却是无法脱离身后部落的支持。

    他们最大的战略机动范围绝对不超过五百里,如果超过这个距离,那就会因为失去后勤支持而快速丧失作战能力。

    历史上看透这一点的人,正是荷包蛋霍去病。

    所以霍去病每次打匈奴,都是打蛇七寸,先抄了匈奴人的老巢,然后再去攻击那些因为失去了后勤补给而惊慌失措的匈奴骑兵军团。

    这战术与战略上的区别,看透的就是传世名将。看不透的,那就是普通将领。

    历史上霍去病早亡,实在是华夏重大的损失。

    军臣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直扑马邑的时候,马邑这里此时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有鉴于历史上小猪搞的马邑之围什么战果都没能取得,王霄这次可谓是做了充足的安排。

    他让程不识,李广,韩安国等人率领汉军主力,大约二十万的步卒在马邑四周埋伏,等到军臣的骑兵进入伏击圈就发动围攻。

    与此同时,卫青则是带领公孙敖,公孙贺等人。率领以羽林军,虎贲军为主力的骑兵军团,绕路去奇袭军臣的后勤部落。

    王霄打的主意就是,把匈奴人的单于和这十万人马给一口吞掉。

    为了避免泄密,马邑城外的人完全都是不知情。也不会有历史上那样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可却是无人放牧,最终被军臣察觉到的事情出现。

    在王霄看来,这次的事情已经稳了。

    毫无疑问,当王霄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意味着事情肯定是要出现意外。

    而这个意外,甚至是让王霄都没能想到。

    原因很简单,因为出现意外的地方居然是王霄的盟友,伊稚斜。

    早在几年之前,王霄就开始和伊稚斜合作,一起对付军臣单于。

    没想到在此时最为关键的时刻,伊稚斜居然背叛了之前的约定。

    这倒不是因为伊稚斜突然之间良心发现,想要维护自己的好哥哥。

    而是因为这次的行动,军臣单于的动作太大了。

    前前后后带出来了十万人马,这其中甚至还有伊稚斜部落的主力。

    这要是被汉人给全都消灭了,那他伊稚斜就算是成功坐上了单于的位置,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当军臣的大军来到距离马邑不足百里的时候,伊稚斜终于是忍不住了。

    “大单于,这次的事情,有些蹊跷啊。”

    听着伊稚斜的话,骑乘在马背上的军臣,不动声色的询问“有什么蹊跷的。”

    “汉人们把那么多的物资都放在看似毫无防备的马邑,莫不是他们都忘记了咱们匈奴人的厉害?”

    伊稚斜这话有些委婉,实际上的意思是在说,咱们匈奴人的天性就是有便宜就要去占。那些汉人跟咱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早就受够了教训,怎么可能把这么多货物傻乎乎的摆放在匈奴人的面前?

    军臣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们有汉人的帮助。”

    对于这个,伊稚斜直接就是嗤之以鼻。因为他仇视汉人,根本就不相信任何汉人。

    “不过是商贾而已。”伊稚斜痛心疾首的说“只是因为区区商贾的话,就动员十万大军前来,深入汉地之中。这太冒险了!这若是汉人的阴谋,那...”

    伊稚斜的话没有说完,可军臣这里已经是勒住了马缰。

    他远眺着远方,心中已然是生出了疑虑。

    不过聂壹描绘的马邑之富庶,还是让他没办法放弃。

    “说不得,汉人是真的松懈了呢。”

    伊稚斜心中对军臣极为鄙夷,就这能力还当大单于呢,完全就是个废物。

    若是大匈奴继续掌控在其手中,早晚会被败光家业,还是我来做大单于才是最好的选择。

    暗自下定决心的伊稚斜,当即开口说“是与不是,派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军臣想想也是,就挑选了一批有些头脑的匈奴人,假扮牧民快速前往马邑附近调查。

    理论上伊稚斜应该是劝说军臣主动跳进包围圈的,可他现在反水,反倒是让匈奴人提前察觉到了汉军的部署。

    毕竟接近二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不可能做到没有一丝的动静。

    “欺人太甚!”

    得到马邑附近有汉朝大军活动痕迹的报告之后,军臣的脸色都气白了,或者说是被吓白了。

    若是没有伊稚斜的提醒,他就会一头撞进汉人的包围圈之中。

    到时候就算是能够逃出生天,也必然是要狠狠的脱下一层皮。

    “你们给我等着!”军臣拔刀指向马邑方向怒吼“汉家天子!我军臣必报此仇!”

    宣泄完情绪之后,军臣恨恨的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回去!”

    与此同时,在他头顶上千米高空之中,坐在飞剑上的王霄,却是重重的打了个喷嚏。

    “哪个龟儿子骂我呢?”

    王霄揉了揉鼻子,锐利的目光向下看去。

    “嗯?”

    看到匈奴大军在即将进入包围圈之前掉头,王霄目光疑惑“怎么跑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马邑之围 (下)

    领兵隐藏在山林之中的李广,正坐在铁锅前啃着羊腿。

    他觉得这次大事可成,若是能够亲手斩下军臣的狗头,自己期盼多年的封侯之事,必然能得偿所愿。

    心中美滋滋想着封侯美事的时候,有军士急匆匆的跑过来,捧上一个挂着尺许见方,大红色丝绸布的竹筒。

    “将军,天上掉下来了个这种东西,里面还有一封便笺。”

    “嗯?天上掉下来的?”

    李广把羊腿扔回铁锅里,伸手拿过竹筒打开。

    满是油腻的双手摊开便笺,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军臣大军已退,速速追击。’

    疑惑之中的李广猛然一惊,他想起了之前年节的时候回长安城,大家在未央宫里商议马邑之战的时候,陛下曾经说过‘若是得到从天而降的指引,要认真对待’的话来。

    当时李广认为这是无鸡之谈,哪里会有什么从天而降的指引。

    可是现在,看着手中的竹筒,他是不得不相信。

    “确定真的是从天而降的?”

    “将军,我部将士千余人,都是亲眼所见!”

    李广抬头看着天空之中随风而动的云彩,心中陡然一惊。

    他再度仔细查看便笺,果然在角落里有个鲜红色的小印章。

    印章上只有四个字‘上林苑主。’

    全天下哪怕匈奴人都知道,偌大的上林苑是皇家园林,敢自称上林苑主的,除了天子之外都是要砍头的。

    李广心中惊疑不定,他虽然胆子大可也不敢贸然相信这从天而降的指示。

    别说是从天而降的‘上林苑主’了,哪怕是从长安城来的圣旨,在这个时候都要等等再说。

    毕竟是事关数十万大军的决战,一丝一毫的马虎都不敢有。

    仔细考虑一会,李广找来了一队骑兵,让他们隐秘外出去往匈奴人的方向,查探匈奴人的动向。

    埋伏在各处的汉军之中,只有李广和程不识所部在接到王霄的通知后,派人去进行查探。

    其他人就像是沉入了大海之中,完全没有动静。

    对于这个,王霄表示可以理解。

    他又不是某位喜欢玩微操的校长,打仗的时候恨不得连某个营的阵地安排在什么地方都要过问。

    这特么的又不是即时战略游戏!

    在这个没有无线电通讯的时代里,王霄能做的就是给点预警与通报。真要是让他从天上扔命令,你们要如何如何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那样的话,对于汉军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没什么好多说的,王霄调转剑头,直接飞向了卫青那边。

    几百里之外,卫青的大军营地。

    抬头看了眼天边绚彩多姿的绝美晚霞,卫青转身撩开门帘走进了自己的大帐之中。

    他这次身边带的兵马不算多,加起来也就是两万出头的样子。

    可这两万多兵马,却是整个大汉的最精锐。

    羽林军与虎贲军,外加北军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骑。这两万多骑兵说自己是大汉最强,没人会否认。

    出边墙的时候,所有的随军民夫都被卫青留在了边墙内。因为带着他们的话,会极大的影响到行军速度。

    至于说补给,除了随身携带之外,那就只能是依靠就食于敌。

    这可不是王霄发明的,这事儿老祖宗早就写下来了。

    孙子兵法有云‘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吃了敌人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遥远后方运来的二十钟粮食。

    原因在于,古代的大规模运输能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粮食运输途中的损耗远远超过最终能够送到前线的数量。所以在敌国吃敌人的粮食,是非常有效的战略战术。

    至于说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容量单位。

    “将军。”

    大帐内的众多军将们,看卫青进来纷纷行礼。

    卫青能够成为他们的大将,可不是因为他是外戚。早在卫子夫成为皇后之前,甚至是其进入未央宫之前,卫青就已经身负灭国之功。

    所以虽然年轻,可大家依旧是服气他卫青。

    为了尽可能的装成熟,卫青刻意蓄起了胡须。不过脸还是嫩的,对比一下反倒是让人想笑。

    好在除了王霄之外,没人敢在卫青面前笑他的胡子。至少大帐里的这些军将们不敢。

    “将军,各处斥候都回来了,还没有找到匈奴人的部落。”

    作为副将的公孙敖,当仁不让的上前禀报“话说这方圆二百里地,咱们差不多都翻遍了。别说那么大的部落,就算是百十人的商队也该找到了。”

    坐在马扎上的卫青神色不变的问他“你想说什么?”

    穿着甲胄的公孙敖一拱手,就带动了一阵哗啦啦的声响“末将的意思是,这里估计没有匈奴人的部落。咱们既然找不到,那就别浪费时间了,干脆直接杀去马邑,干掉那军臣单于岂不是更好。”

    四周诸多军将们,纷纷附和着“是啊,是啊。”

    “原来如此。”

    上了战场就是一副石头脸的卫青,难得的露出了一抹笑容“你们是想要去抢军功。”

    此时的华夏还没经过儒家的X割,依旧是非常尚武。

    眼看着程不识李广他们要围殴军臣的主力军团,而自己这里却是在茫茫草原上寻找什么后勤部落,这让军将们都是非常不满。

    别说没找到,就算是找到了匈奴人的部落,打那种部落与围歼军臣的功勋,完全没办法比较。

    他们这些人出来打仗是为了什么?当然不是为了匈奴人的牛羊马匹了,而是为了获取功勋。

    有了功勋就能封爵,就能封侯!

    哪怕现在勋贵的特权在王霄的一再削弱下,已经是远不如从前。可那依旧是所有武人毕生的追求。

    “将军。”

    因为关系好,所以公孙敖在卫青面前也是比较能说的开“不是咱们不想,而是实在找不到啊。”

    “那你们是真的用心去找了吗。”

    面对卫青的询问,公孙敖尴尬的笑着。

    找的确是找了,可也的确是并没有真的用心。

    毕竟这次出来与匈奴人大战,明显吃肉的地方是在围歼军臣单于那儿。现在这样找部落的事儿,他们实在是提不起劲来。

    卫青还未说话,军帐外就传来了大喊声“报~~~”

    “进来。”

    卫青看着进来的军士,沉声询问“何事?”

    “将军,从天上掉下来了这个东西,掉在了军营之中。”

    军帐内的将校们,齐刷刷的看向了军士的手。

    他的手中捧着一个竹筒,竹筒外面拴着几根绳子,系在了一块尺许见方的大红色丝绸上。

    卫青眉头一挑,干脆的起身走过来。

    仔细打量了一下,没错了,这个东西他见过,是在王霄的手上见过。

    那是在上林苑的一处断崖旁,内侍将这种东西从数十丈高的断崖上扔下来,丝绸张开在风的吹动下缓缓飘落在了地上。

    他还记得当时王霄曾经说过“把这东西按照比例放大,挂个人从天上跳下来都没事。”

    卫青当时当做什么都听不懂,可实际上却是不以为然。

    人要是从天上掉下来,岂不是摔成碎块了。

    接过竹筒,打开之后果然是有一张便签掉落下来。

    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马邑事泄,军臣已逃。迅速出击,破其后勤。西北三百,事成既退。’

    最后的落款,是‘上林苑主’。

    这个印章,卫青见过。王霄在大汉新闻上连载封神榜的时候,用的笔名就是这个印章!

    他急匆匆的跑出军帐,来到外面仰头看着天空四下里打量。

    天上很美,落日之前的火烧云看着极为壮观。

    除此之外,卫青什么都看不到。

    “陛下...神出鬼没啊。”

    比起类似于李广那些对王霄信心不足的将领们来说,卫青却是极为相信王霄的。

    他回到军帐后立马就向公孙敖下达命令“你亲自带一个千骑,往西北方向行三百里做搜索。现在就连夜出发,明日一早,我会率军团主力追过去。”

    公孙敖认真看着卫青的神色,发觉卫青目光非常清冷之后,当即大声应喏。

    夜里行军,哪怕没有夜盲症也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情。

    就算是带着匈奴人作为向导,可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迷失方向,被狼群围攻,又或者是进入可怕的沼泽地里去。

    如果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大草原上很少会有夜间行军的事情。

    公孙敖与卫青的关系很铁,也清楚的知道卫青的习惯。

    现在卫青的表情就是,这事必须得去做。

    身为副将,公孙敖不能在这个时候违背卫青的命令,他必须要维护卫青在军中的权威。

    因为通讯能力的制约,古代大军在外都讲究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维护主将的权威与命令,是各级将校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的话,整个军团都会轰然倒塌。

    所以当卫青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汉军营地都行动起来。

    公孙敖带着一支骑兵,顶着夜幕在十几个匈奴向导的带领下,向着西北方行去。

    而汉军大营里也是早早的就进入休息阶段,准备着明天一早就快速拔营出发。

    这个时候的王霄,已经从天空之中落下来,在距离卫青不足百里之外的一户牧民家里借宿。

    因为靠近汉地经常有汉家商队经过,这户牧民懂得些简单汉话。

    当王霄拿出了一大把的五铢钱的时候,牧民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王霄借宿的要求。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马邑之围 (终)

    “我这个人呢,很讲道理的。”

    看着眼前这个满口黄牙,身躯强壮的牧民,王霄微笑着说“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那我就弄死你。”

    现在是后半夜,牧民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身躯强壮,可却是连眼皮都合不拢。

    因为他被王霄点了穴道,此时此刻已经是成了一尊人形雕塑。

    那你看王霄孤身一人,穿的还很不错。甚至还背着一把巨大的铁剑。

    这一切在匈奴牧民的眼中,那就是长生天赐予他们的肥羊啊。

    只可惜他这次的运气太差了,虽然王霄只有一个人,而且牧民还选择了后半夜人最困的时候悄悄来动手,甚至王霄所在的帐篷原本都是牧民的,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哪怕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可也挡不住遇上挂壁啊。

    “我给钱了。”

    王霄打了个哈欠,从皮垫子上站起身来“本来你可以轻松赚上一大笔的,可惜你太贪心了。”

    没有理会牧民目光之中的惊恐与哀求,王霄挑起掉落在地上的刀子“想用这个来杀我?瞧不起谁呢。”

    不是王霄自夸,这种废铜烂铁连他的脸皮都割不破。

    将牧民的双手背在其身后,王霄将牧民最值钱的东西,一口铁锅放在了他的脚后跟旁边,然后用小刀割开了牧民手腕上的血管。

    鲜血滴答滴答的滴落在铁锅之中,宛如来自阴曹地府的催命声。

    “坚持住。”王霄在牧民身边微笑着说了一句“等到天亮我再过来,那时候你若是还没死,我就饶你一命。”

    这话说的,王霄自己都不相信。

    现在到天亮,少说还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就算是再强壮,又能有多少血可以流的?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牧民自己动了贪念,想要杀人劫财呢。

    杀人偿命,劫财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次借宿遇上黑店的事情,对于王霄来说是理所当然。

    因为这个时代的草原牧民,可不是后世那些载歌载舞的牧民。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个优秀的强盗,跑到强盗家里借宿,后面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什么意外。

    天亮之后,换了帐篷睡觉的王霄,来到了牧民这里查看情况。

    很明显,早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对于王霄来说,这次的事情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罢了。

    他坐上飞剑腾空而起,继续去追卫青的大军。

    李广程不识那边完全不用去看,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可却是以步卒为主。

    想要追上一人几匹马的军臣骑兵,根本不可能。

    这次的大动作能不能有所收获,还是要看卫青这边的行动。

    王霄可不想落个跟历史上一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一根毛都没捞到的结果。

    卫青的行动极快,天色未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埋锅造饭。

    当王霄还在酣睡的时候,卫青这里已经是吃饱喝足,就连马匹都已经喂好了。

    王霄坐着飞剑懒洋洋的追上来的时候,下边卫青的大军,已经是浩浩荡荡的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三百里平坦的草原之路,对于卫青来说需要几天?

    答案是两天!

    卫青带着两万骑兵,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赶了三百里路。汇合之前先行出来打探消息的公孙敖之后,终于是在一条蜿蜒的清澈河流旁边,找到了匈奴的大营。

    带着暖意的阳光,辉映着清澈的河水。

    辽阔的草原西北方向,有一座山峰兀立在那里。

    蜿蜒的河水从山脚下流淌而过,好似一条玉带一般,分开了翠绿的草地。

    此时天色刚亮,太阳离开地平线拖着朝霞升起。

    万丈光芒穿透朦胧的薄雾,为大地带来了光明与温暖。

    王霄盘膝坐在飞剑上,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拿着干粮吃着早饭。他现在披头散发的毫无大汉天子的形象。

    实际上王霄刚刚学会御剑术的时候,那是很看重形象的。

    白衣飘飘宛如西门吹雪一般的英姿勃发,那是他当时追求的形象。

    只不过,西门吹雪也有可能是个秃头啊。

    等到时间久了,王霄也就随之皮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也没人能够看到他。

    甚至站在飞剑上迎风尿三尺的事儿都干过。

    没办法,本钱雄厚三尺不过是起步距离,主要还是在于迎风。

    地面上那些早起的匈奴牧民们,拎着水桶去河边打水,这要是准备要生火做饭了。

    可他们走出营地没多久,就感觉地面微微颤抖起来。

    抬手擦掉眼屎,疑惑的向着朝阳升起的方向看过去。

    ‘咚。’

    木制的水桶跌落在了草地上,水桶的主人面容呆滞,目光惊恐。

    远处在朝阳的映照下,如山似海一般的庞大骑兵集团,沐浴在阳光之下,向着他们这边缓缓压过来。

    高举赤红色旗帜的骑兵集团,宛如钢铁洪流一般,带来了山岳一般的压迫感。

    哪怕这些匈奴牧民们不识字,可也知道赤红色旗帜代表着的是汉家军队!

    牧民们感觉难以置信,不是说大单于的大军在进攻汉地吗,这些汉家军队是哪里来的?

    汉军骑兵可不会去为他们答疑解惑,随着阵阵号角声吹响,一群接一群的汉家骑兵呐喊着冲入了营地之中。

    后面的事情,就是非常简单了。

    虽然匈奴营地里的人数比卫青的人还多,可能打仗的都几乎被军臣带走了,剩下的这些哪里是武装到了腚部的精锐汉家骑兵的对手。

    刀光一闪,那些刀把刀身一体化的环首刀,就能轻松将匈奴人的脑壳斩下来。

    环首刀就是汉刀,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跨时代的兵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够承受强大应力的新式武器,汉军在战场上才能更加如虎添翼。

    这刀的形状实际上与剑差不多,长度甚至超过一米四。

    但是刀身走的是轻灵路线,绝非印象之中的那种厚实的九环断头大金刀。

    这是因为骑兵高速移动的时候,讲究的就是一个轻灵锋利,在战马交错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一刀挥过去将敌人半边身体砍开,然后迅速收刀。

    若是用那种又重又短的厚实大刀,要么是活腻味的蠢货,要么是没脑子的编剧虚构出来的笑话。

    从不断降低高度的王霄的角度看过去,那就是一名汉军骑兵呼啸而过,追上背身逃跑的匈奴牧民的时候,手中环首刀在其颈部轻轻的划过。

    那牧民还会沿着惯性再度向前跑几步,然后才是身首分离倒地不起。

    这一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大都是那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表演,又或者是白山黑水的野猪皮们。

    属于汉人的高光时刻,实际上也只有强汉盛唐时期。

    骑兵,就是冷兵器时代的装甲集团。

    汉人骑兵的衰落,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源自于养马场地的丢失。

    没有了北方的草原,就没有了强大的骑兵,没有了强大的骑兵,那就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行动缓慢的步兵们被骑兵放风筝。

    王霄的目光很快就越过了下面那混乱的,但是大局已定的战场。

    他看着四周那茫茫然仿佛没有尽头的大草原,心中已经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片草原,一定要让他姓汉!”

    发生在元光五年的这场马邑之围,标志着难得平息了十多年的汉匈大规模战争,再度开打。

    带着贪念而来的军臣,在马邑城外败了个灰头土脸。

    虽然他成功逃出了包围圈,可后勤部落却是被卫青给端掉。

    斩杀俘获匈奴人三万余人,缴获牛羊马匹超过二十万头。

    卫青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和牲畜,带不走的就全部杀掉烧掉。

    军臣的数万大军没了后勤,只能是忍饥挨饿一路逃亡,靠着吃光沿途的牧民与小部落的一切狼狈逃了回去。

    因为担心汉军的追击,沿途倒毙的马匹与人,至少也有数千之多。

    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要对这个时代的交通体系抱有什么希望。

    就连大汉境内的交通体系,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建造与维护,依旧是乡村级别的道路。那就更别提大草原上,这里压根就没有路。

    哪怕是骑兵,想要长途跋涉的快速移动,也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

    得知后勤部落被灭了之后,军臣压根就没想过去报仇,反倒是拼命逃亡,生怕会被汉军给追上。

    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的金帐,回过神来的军臣当即折断了利箭。指天赌咒发誓,自己一定要报仇雪恨!

    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毕生的奇耻大辱。

    本以为是轻松愉快的去做强盗,没想到险些被官府的人给包了饺子。

    装逼不成反被草的军臣,深感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回到金帐之后就下令匈奴各部落,各万骑进攻大汉边墙。

    这次不会再有丝毫的顾虑,所有人都要全力以赴的去攻打汉人。

    烧毁他们的房子,践踏他们的田地,杀戮他们的男人,抢走他们的女人!

    老实说,军臣的命令的确是杀气腾腾,不过面对着有着边墙保护的大汉,他们能做的真心不多。

    打破边墙这种事情,对于缺乏攻城手段的匈奴人来说,太过于为难他们了。

    王霄没有留下看卫青返程,而是直接飞回了长安城去。

    与地域面积如此广袤的匈奴的战争,注定是一场长期性的大战。现在的话,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回到长安城的王霄,首先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平阳侯曹寿病死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110/ 第一时间欣赏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上善若无水所写的《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为转载作品,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介绍:
红楼梦里吟过诗,景阳冈上打过虎。
虎牢关前斗三英,西游记中战神佛。
观三国烽烟,破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林妹妹的痴,女儿国王的泪,貂蝉的悲,茂德的凄。
无尽的遗憾留下的唯有悲怆。
不一样的人生,从苍天派下许愿使者开始。
书友群:499189519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