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攻掠天下TXT下载攻掠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攻掠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余观鱼     攻掠天下txt下载     攻掠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50章 争端再起

    萧远采纳了丁荣的建议,将秦国上下官员俸禄,做了一次整体改革。

    由以前杂七杂八的空头支票,改为了月俸白银加粮食。

    有权,加上不缺钱,使官场为之一振。

    同时,秦国爵位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公、侯、伯、子、男,五大正规爵位,以最低的男爵来看,即便不为官,每个月的恩俸,也足以养不少仆人。

    这便更加激励了秦军。

    那种时代下,列国普通百姓想要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平民就是平民,可秦国不一样。

    因为有个不论出身的军功获爵!

    这个只看出身、权贵只能世袭的弊端,萧远创立江山之初,早就打掉了,这一次不过是更为加强而已。

    不过对于官俸的改革,有人却不满意了。

    这一天,王府内,叶诚求见。

    于书房中,他恭敬的站在下面,小心翼翼道:“大王,公职俸禄一事,所有人都很满意,可唯独武卫府,您不能偏私啊。”

    “何意啊?”萧远不悦的看着他:“嫌自己的俸禄少了是吧?”

    叶诚慌忙道:“不不不,大王误会了,微臣月俸足够,只是……只是普通官兵,每个月才五两银子,这……”

    作为总府长官,他当然想为自己的部门争取一下。

    五两银子,等同五千块,对普通官兵而言,少不少,萧远一时间也有些忧虑了起来。

    以郡级武卫府来算,有千人编制,平均五两,一个月就是五千两,加上各县,综合起来,就得有一万多两白银。

    全国那么多地方,单是武卫府,一个月少说也得二十多万两白银,一年就是将近300万两。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还仅仅只是个人工资,其他开支更大,什么军械军备,治安公费,这才是大头。

    另外,这只是武卫府一个部门而已。

    萧远不得不想这个问题。

    不过考虑到武卫府的重要性,和公职人员面对的危险性,他思虑片刻后道:“这样,既然你都来了,这件事可以再提一下,八两吧。”

    “啊?真的吗?多谢大王理解!”叶诚顿时喜形于色。

    萧远是不想跟他讨价还价,也确实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八两银子,只是普通官兵月俸,军官当然更高。

    叶诚满脸兴奋,他刚要再说什么,萧远已是摆手道:“忙你的去!我这烦着呢!”

    “是,是,大王不可太过劳累,多注意身体啊……”

    叶诚心满意足,笑呵呵的施礼退了。

    萧远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等其回到武卫府,一众军官那是慌忙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道:

    “大人,情况如何……”

    “呵呵。”叶诚一仰头,老神在在的说道:“本官跟随大王,一路征战下来,我去求见,那君上多少也会思虑一下的嘛。”

    说着话,他还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这个数。”

    “啊?”众人见状,先是一愣,接着都喜形于色,纷纷欢呼不已。

    武卫府内,更有不少普通官兵聚在一起,皆满脸兴奋之色。

    “听说了吗,月俸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些虚无的东西,而是真真实实的白银,每月足有八两呢!”

    “啥都别说了,走,喝酒去!”

    官兵如此,秦国中央军士兵军饷更高,而且有军功的将士,置地购房,都会有相应政策。

    秦国的军政制度,是远超列国的,这也导致了秦国的募兵,相比其他国家,都要容易了很多。

    与此同时,宁阳。

    萧远即令秦军将领务必读书识字的王令,早已传达各部军中。

    现在宁阳这里,夏平一事后,驻守的将军,正是关奎。

    一个中级将领,目不识丁,现在看不出来什么,可往后的弊端是非常多的。

    可关奎此人,五大三粗,收到朝廷指令后,显然有些不太乐意,不由说道:

    “这丞相也真是的,每天那么忙,咋还管到军中来了。”

    那可是相国,什么不能管,关奎此言,也并没有不尊重刘玉之的意思,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真要丞相在他面前,你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说。

    副将闻言,则是苦着脸道:“这,将军,末将也得学习啊。”

    “唉!”关奎叹了口气。

    可没有办法,他只能是在宁阳请了一名先生,每天日常军务过后,便让先生教他识字。

    几天下来,关奎这粗人已是颇感不耐了,在学习的时候,还喝了一大碗酒,忍不住道:

    “这这这,先生啊,你说大王让咱打仗,咱是没什么二话可说,拼命都行!可这识字……”

    知道他不乐意,先生笑呵呵的劝道:“将军啊,武将治军,文官治政,是大王一直以来的理念,可将领若不识字,终究不是好事,大王也是思虑深远嘛。”

    “且将军若深感不耐,弃书不顾的话,恐对仕途有极大影响啊。”

    “好吧。”听他这么说,关奎无奈,一个将领,战功赫赫,到了后面,肯定官职不小,若还大字不识的话,那怎么可能!

    秦国这边,搞了一次小改革,一切都在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大争之世,在天下没有统一之前,华夏大地,是不可能长久和平的。

    这个时候,桓、凉已隐隐有了交兵的迹象。

    凉王残暴,自恃凉军战力,向来不把桓王放在眼里。

    前番两郡之事,桓王见要不回来,原本是打算放弃的,因为他不敢对凉国动武。

    可搞到最后,反而是凉王不依不饶了,借此由头,想要侵占桓国土地。

    两郡,桓王已经不要了,可凉王还要攻他,他就算再软,这也没法忍了。

    因而,两国部队,开始频繁往边境调动。

    这一动作,直接导致了列国开始将目光纷纷投向这里。

    战事之前,外交自然是少不了的。

    可桓王遣使询问,凉王皆置之不理,军事动作,依旧不停。

    凉国那边,亦有大臣说道:“大王,若一味攻桓,我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恐师出无名,且桓王极有可能拉他国互盟啊。”

    是的,凉王是在找茬,说白了,就是想扩充版图,拿桓王开刀。

    闻言之后,更是嗤笑道:“放心,桓王拉不到盟友的。”

第451章 先统一北方

    他很有信心,更是一副吃死桓国的样子。

    而他这样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吴国。

    此时桓王,已经派出桓相邱荣,抵达吴都,欲面见吴王,寻求军事帮助。

    列国争霸的局面下,一对一的单打,几乎是很少发生的。

    战事一起,必会牵连他国,或为利益,或为盟友相助。

    百年以来,这已经是常态了。

    桓王不找秦、宣、灵,自然有着原因,他也只能找吴楚。

    吴国朝议大殿上。

    进来之后,邱荣自然先是拱手弯腰,深施了一礼:“外使邱荣,见过吴王殿下。”

    “原来是桓相,相邦不必多礼,今次入吴,不知所为何事啊?”吴王笑呵呵的伸了伸手。

    邱荣直身道:“近日,凉王无端挑事,欲发动战争,侵我桓国国土,此事,殿下应该知道了吧?”

    “本王略有耳闻。”吴王点了点头,道:“凉王确实太跋扈了,攻桓毫无理由嘛,说白了,就是仗着凉军战力啊。”

    “是啊。”邱荣道:“殿下既知那凉王无理,当明白我王之愤怒,再者,桓、吴之前,曾有数次互盟,这一次,还请友国伸出援手啊。”

    他说的很直接,吴王闻言,先是考虑了一下,接着道:“非本王不愿相助,而是吴军现在,不好动啊,一旦调军北上,则必牵动周边列国,如秦、宣等地。”

    “殿下多虑,凉军师出无名,秦、宣二王,是没有理由用兵的。”邱荣道。

    吴王微微摇了摇头:“话虽如此,可战争一事,非同小可,本王不得不慎重啊。”

    “相邦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歇息一晚嘛。”

    吴王明显有些敷衍搪塞的味道。

    邱荣不由急了,说道:“殿下,若吴军答应出兵,所需一切粮草用度,皆由桓国来出,且这场战争,多半打不起来,因为吴军一到,必然能震慑凉王,迫其退兵。”

    “而在事后,在下可以承诺,会给于吴国绝对性的好处,包括金银、绸缎、玉石……”

    好处虽多,可吴王仍旧摇了摇头。

    继而看着邱荣,笑呵呵的说道:“相邦不必多言了,桓国的相印,可以行使外交之权吗?”

    “一国相印,怎么可能连外交都定不了,殿下岂非戏言!?”邱荣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甚至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结果吴王若有所指道:“列国相印,可行割地之权,定邦交大事,但贵国的丞相印章,代表不了本国吧?”

    这话说的,明显是在指桓相毁盟一事。

    邱荣会过意来,当时就懵了。

    因为那是事实,是他没法改变的事实!

    “这!”他急道,可又不知该说什么。

    下意识左右看看,亦见吴国大臣,都在憋着笑,以某种眼神看着他。

    他当即就羞红了脸,深感无地自容,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哪里还能再待,那是偏着脑袋,拱手施礼道:“在下,在下告退……”

    话一说完,他也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

    见其背影,有吴国大臣微微咳了咳,随后出列说道:“大王,方才羞辱桓相,是不是有欠妥当啊。”

    “唉?”吴王摆了摆手:“那是事实,再者,这样也能更好的拒绝桓国嘛。”

    吴王以此为论点,没有多费任何口舌,便让邱荣自己知难而退。

    后者受此暗辱,哪里还能在吴国待下去,出了王宫之后,那是直接启程,返回了桓国。

    等他回来,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桓王急于知道吴国态度,得知丞相回都,第一时间召见,询问了起来。

    邱荣一副不知如何回答的样子,顿了半晌,才说道:“臣无能,未能劝说吴王,大王宽恕。”

    “这是为何?”桓王不解,在他看来,许吴王以重利,请他出兵震慑一下,又不是真打,对方没理由拒绝啊。

    “臣不知。”邱荣闷闷不乐。

    见他模样,桓王眉头暗皱,面上道:“既吴王不愿相助,那也罢了,但桓、凉若真的开战,我们则必须要了解秦国的态度。”

    “因而,丞相再辛苦一趟,入秦面见秦王吧。”在桓王看来,秦、凉关系,是一直不错的,逼的没办法了,他可以和凉军打,但却不得不顾忌秦国会帮忙凉国。

    邱荣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却说道:“大王还是找其他大臣为使吧,臣,实在没有那个能力。”

    “丞相这是何意?”桓王顿时面露不悦。

    邱荣自嘲的笑了笑,道:“若以臣为使,臣虽为丞相,但到了秦国,秦王若再羞辱臣,岂非丢失我国颜面?”

    “这怎么可能,相国为使,秦王再怎样,也得顾及礼仪。”桓王道。

    “可若秦王阐述事实呢?比如说,他大言桓国相印无语,桓相定不了邦交,臣如何反驳?”邱荣反问。

    “这,一国丞相,还是特使,定不了外交?”桓王瞪大眼睛。

    “可大王,您以相印,毁过盟约,此事,已成诟病,臣只要为使,必遭他国提及。”邱荣正色说道,内心的不满,可想而知。

    丢人,可丢大发了!

    这一切,都是桓王贪小便宜导致的结果。

    而听邱荣这么说,桓王也想起了此事,不由后悔的说道:

    “这,这,都是本王之错,相国不要介怀,千万不要介怀啊。”

    “臣岂敢。”邱荣苦笑。

    随后,桓王没有办法,只能是又派了一名大臣,出使秦国。

    这个时候,桓凉边境,已经各自屯兵将近二十万,只是战端未开,可已有疑云笼罩。

    等桓使抵达秦州的时候,萧远并没有避而不见,给出了正常的礼仪接待,亦在第二天的上午,亲自接见了他。

    桓王以为,秦凉曾互盟灭晋,关系应该很好。

    可他不知道的是,萧远从来都没有把凉国当盟友看,凉王那边,亦是如此。

    就现在天下大势而言,秦国再想争霸,宣、灵先不说,吴楚桓凉,得灭一个。

    以此问题而论,上官文若给出了萧远先统一北方的战略构想。

第452章 青年男子

    桓国右上,凉国中上,秦国左上,也就是西北,这是北方三国。

    既要先统一北方,那桓凉交兵,可谓正合秦国心意。

    因此,在接见桓使的时候,对方想从侧面打听秦君之意,萧远给出的答案也非常明确。

    他说道:“凉国攻桓,实乃无理,秦国礼仪之邦,绝不会助恶。”

    这一场会面,简单直接,并没有任何的废话。

    桓使心满意足,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是不住腆着笑脸,使劲恭维了萧远一番,随后施礼而退。

    等其走后,上官文若略微沉吟了一下:“大王,桓凉若交兵,当是最好,只是不知,这场战争是否能真正打起来。”

    萧远看了他一眼,正色说道:“上官大人放心,以凉王性格,此战,不可避免!”

    且说桓使,从秦州离开之后,返回桓都,也立即将此行结果告诉了桓王。

    后者听完,于朝议大殿上,当场就追问道:“你是说,秦王并无助凉之意?”

    “是的大王。”桓使回到:“非但如此,从秦王言语之间,反而有隐隐指责凉王无理的意思。”

    得到他的确认,桓王不由长出了口气,连连点头道:“好,好,只要秦不助凉,一切都好说,一切都好说。”

    由此可见,秦军现在在天下列国中的威慑力,是非常大的。

    而萧远猜的也没有错,为了彻底完成北方连接东南的战略目的,凉王攻桓,是迟早的事,这个时候,随着双方兵力的激增,大战也一触即发。

    同年秋,桓凉战争爆发。

    凉王以薛武为帅,调兵三十余万,强行攻入了桓国边境。

    桓国那边,则是以项戈为主将,同样的以三十万大军,布置防线,阻挡凉军侵入步伐。

    列国侧目,战事之初,皆不插手,都在坐山观虎斗。

    这是国战,非一朝一夕可定胜负。

    但随着战事的持续,凉军战力明显要压过桓军,且项戈虽为主帅,但与薛武对阵,多显败绩。

    因为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一味的和薛武打硬仗!

    追根究底,还是同为国内名将,有些不愿低头的原因。

    可薛武打仗作风,就是铁血果断,项戈想硬来,他求之不得呢!

    这样一来,等同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岂有不败之理。

    短短三月,桓军已丢城六处,以使凉军侵入桓地两百多里。

    这个时候,桓国朝堂有些慌了,他们的慌乱之处,在于没想到,凉军进军如此神速,照这样打下去,那还得了!?

    有人建议换帅,可说到换帅,桓国之内,好像没有比项戈更好的军事人才了。

    连他都打不过,那换了别人,岂不是败的更快。

    这个提议,也很快遭到了一众大臣的驳斥。

    紧接着,有主和派站了出来,提议割地赔银,以求规避战争。

    结果他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桓相邱荣的强烈反对。

    只可惜,桓国朝堂是有些腐朽的,不说奸臣,耍滑之辈,绝对是不少的,尤其文官,否则,桓王当初也不会有那么多错误的决断。

    且他本身,就爱贪小便宜,鼠目寸光,没有太大魄力。

    在一干大臣纷纷附议之下,众人鼓舌,桓王摇摆不定,最终决定,先派一名使者,前往凉国试一试。

    其实凉王这个时候,正在等着他呢!

    听闻桓使到来,意欲求和,欣然同意,直接点明,索要福安。

    只要桓国肯割让此地,凉军会立即退兵,并可订立文书,承诺数年之内,绝不再犯。

    福安,桓国中下部,接黄河水路要道。

    此一点,正是凉国谋士蔡言,为凉王所献的灭桓初步方略。

    桓王只要敢割福安,接下来,蔡言的大战略就会起到绝对性作用!

    消息传回,桓国满朝文武,皆感莫名其妙,本以为,凉王会要邻近一郡,可没想到,竟是中下部的福安。

    一名大臣站了出来,拱手施礼道:“大王,福安并非大郡,更谈不上繁荣,既凉王想要,那以此郡换取两国和平,倒不是不可行。”

    听到这话,邱荣再次反驳道:“战事一起,才历初败,便要割地赔银,简直可笑之极!倘若如此,我国非但换不回来和平,只会更加助涨凉王嚣张的气焰!”

    “丞相此言差矣。”另有大臣出列道:“凉王言语已经很明白了,只要福安一地,割让之后,亦会签订国书,承诺不再侵犯,以小小一地,换回永久和平,试问丞相,有何不可?”

    “你!”邱荣大怒,又面向桓王急道:“大王!”

    “好了!”桓王也是烦的不行,皱眉抬了抬手,道:“此事,本王需慎重考虑,今日朝议,先到此为止吧。”

    说着话,他也离开了王座。

    见君王已走,邱荣只得将怒火发泄在了那帮求和派的身上,愤然说道:“尔等文官!身为国家大臣,竟视国土为儿戏!无一骨气矣!”

    骂完,亦狠狠一甩袖袍,拂袖而去。

    与此同时,桓都附近某城镇。

    一名身穿粗衣,布条束发的青年男子,手拿一卷竹简,边走路,边低头看着。

    他看的认真,迎面撞上行人还浑然不知。

    随着一阵骂咧之声,男子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拱手作揖,微微弯腰施了一礼:“是在下鲁莽,兄台见谅。”

    他的礼仪很标准,那行人是个大汉,不小心碰到而已,并无大碍,又见他赔礼,便没找麻烦,只是临走之前,狠狠瞪了其一眼,警告了一声。

    不多时,男子已来到一处普通的民居。

    “大哥!嫂嫂!”

    拍门声响起,不多时,里面就传来了女子的叨咕之声,接着大门半开。

    “什么事?”

    门内,站着一名二十多岁的妇人,并没有开门请男子进去的意思。

    “嫂嫂,我大哥呢……”青年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了一句。

    “他不在!”女子回答的很干脆,神色颇为不悦,夹杂着浓烈的不耐烦。

    “那……那我可以借点米吗?”

    “没有!家中已无余粮了!”

    女子很干脆的拒绝,同时大皱着眉头,不满的说道:

    “你说你!都老大不小了!一事无成!整天守着那些破竹简!能有什么出息!以后别再来了!”

第453章 凉军于我,不过囊中之物

    女子的训斥,让青年脸色羞红,尴尬之下,亦施礼说道:

    “是,嫂嫂教训的是,小弟打扰了。”

    说完,他狼狈而走。

    大门哐当一声又关上了。

    屋内,一名男子见女子回来,忍不住问道:“他……”

    “你那弟弟,来这里还能干嘛!”女子打断了他。

    听到这话,男子叹了口气,道:“他们小两口子,生活也不容易,做哥哥的,理应帮衬一下的。”

    “什么帮衬不帮衬的!”女子大为不满,数落道:“自家都顾不上了!还顾得上你那弟弟!瞧瞧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抱着那些竹简,早晚饿死!”

    男子道:“他自小聪明,心有大志,你这个做大嫂的……”

    “什么心有大志!”女子当时就不乐意了:“我警告你,他要是再来借这借那的!两个字,没有!”

    男子只能又叹了口气。

    另一边。

    青年回到简陋破落的家中之后,年轻妻子也刚好洗衣归来。

    见到她,妻子放下衣盆,露出了浅笑:“回来啦?我这就做饭去。”

    他的妻子,人们都唤作秀娘,容貌清丽,平常都会缝缝补补、帮人洗衣什么的,补贴一下家用。

    可这些活计,不足以支撑两个人的生活。

    但秀娘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这是一个非常贤惠温柔的妻子。

    米缸中已经差不多见底了,秀娘心灵手巧,烧得一手好菜,虽然只是一些粗食,但却极为可口。

    简单的小木桌上,只有一盘菜,秀娘端着饭碗,看青年狼吞虎咽的样子,浅浅笑着。

    吃过饭后,青年也有些惭愧的喊了一句:“秀娘。”

    “嗯?”秀娘正在补衣,稍稍一抬头。

    “我……”青年欲言又止。

    似乎是知道他想说什么,秀娘笑了笑,正色道:“什么都不用说,我不在意这些,我也相信,夫君定能有一番天地!”

    有这样的妻子,夫复何求。

    第二天。

    青年有些垂头丧气,可他刚出门,没走几步,旁边隔着几家的邻居,却突然在门口喊道:

    “孙起小子!”

    “啊?”青年一停步,转头看去。

    那是一家不小的府宅,主人是个老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老规矩,过来陪老夫对弈两局。”老人招了招手,随后径自转身。

    孙起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府内,棋盘是刻在石桌上的,黑白两盒棋子早已放好,并有下人端上了好茶。

    孙起到了这里之后,先是标准的施了一礼。

    “坐吧。”老人一伸手,时不时的,总会喊他过来对弈。

    因为这十里八乡,只孙起一人,可与他棋盘厮杀,常有胜负。

    “老先生请。”

    “唉?今天你先请。”老人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孙起多少有些困惑,因为这老头,对弈之时,每次都以诸多理由,争抢先手。

    今日这是怎么了。

    不过他疑惑归疑惑,却也没太当回事,便开始执棋。

    于对弈之中,老人边落子,边似随口说道:“孙起呀,可知一句话,金子埋在土下,需人挖掘,大才出世,必有人举荐。”

    孙起心中一动,手上也跟着一顿,忍不住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老人。

    “呵呵,下棋,今日看你是否能胜。”老人又笑着伸了伸手。

    落子之中,他又问道:“你我认识多久了?”

    “很久了吧?”孙起不记得了。

    “那你的志向如何?”

    “我之志,生死穷达,不可易也!”孙起正色而言。

    “恩,好志向。”老人点了点头。

    这盘棋,下了很久,因为胶着原因,到最后竟成了隐隐的和局。

    “你在故意打和?”老人眉头一挑。

    “哪里,在下棋艺不精,怎敢与您比较,再下去,必败无疑。”孙起礼貌的说道。

    能把棋盘故意下成和势,是需要非常精妙布局的。

    老人没再多说什么,令人取来了一封书信,递给孙起道:“将此信,交到丞相府。”

    “丞相府!?”孙起大惊。

    “去吧。”老人言简意赅,并没有多说任何废话。

    “老先生大恩,孙起,没齿难忘!”后者顿时就激动了。

    这可真是机遇来临啊!

    没想到,平常对弈之老者,竟能有信送到丞相府!

    相府什么地方,上下有别的年代,旁人怎么可能入内。

    他不知道的是,这老头,回归故里之后,一直隐居于此,那可是桓相邱荣的恩师呢!

    又过一天。

    按照老人的交代,孙起提到了一个名字,这才将信送进了相府。

    相府内,邱荣还在为割地一事愤愤不满,管家来报,恭敬递上书信,同时小心翼翼道:“相爷,来人提到了易老先生。”

    “什么!?”邱荣闻言大惊,连忙接过书信,展开细看了起来。

    等其看完,也立即说道:“来人现在何处?”

    “还在府门等候。”管家回到。

    “速请他进来。”

    “是!”

    不多时,孙起就被请入了相府,下人对其,更是礼遇有加。

    这也让他更加惊叹于老人的身份。

    大厅内,见到邱荣之后,孙起连忙一展双臂,拱手作揖,将腰身一弯到底:“在下孙起,见过相国大人。”

    邱荣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其面容干净,五官标准,不由暗暗点了点头,接着伸手道:“不必多礼,入座吧。”

    “谢相国。”孙起直身,随后于侧下方跪坐于地,身前置有几案。

    待下人上茶后,邱荣先是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接着开门见山道:

    “信,本相已经看了,在信中,老先生极力推荐,说你有兴国之策,能扭转当下桓国局势,不知真假。”

    “在下斗胆,敢问丞相,我桓军败了吗?”孙起道。

    “这个。”邱荣沉吟了一下,想到是恩师推荐的,不能有假,便如实说道:“已丢六城,我军初战不敌。”

    孙起道:“丢失六城而已,于两国大战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凉军主帅,应是薛武没错,此人,素有威名,当世名将,不过……”

    说到这里,他略微顿了一下,又道:

    “若我领兵,凉军于我,不过囊中之物。”

第454章 战略要地

    “你说什么!?”

    这是何等狂妄的言辞。

    孙起道:“在下是说,薛武等辈,徒有虚名,不过待宰之人。”

    邱荣顿时就露出了怪异的神色。

    他不知道该说这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该说他勇气可嘉。

    但这是恩师所荐,以恩师脾性,又不可能开这种玩笑。

    暗皱眉头之后,他幽幽说道:“足下可知,薛武大小战役,三十余场,鲜有败绩。”

    “在下略有耳闻。”孙起不慌不忙。

    “既如此,安敢狂言,藐视当今名将。”邱荣道。

    “非在下妄自菲薄,只是薛武用兵,确有破绽可寻。”

    “破绽何处?”

    “凉军作战,喜掠城池,不太注重后勤补给线,城中物资对他们来说,就是粮草。”

    孙起道:“可若采取坚壁清城的策略,则凉军必不敢长驱直入。”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方略而已,但我国主帅,偏要与薛武打硬仗,此乃以短击长,安有不败之理。”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关乎国家安危,为将者,若意气用事,死伤的,就不仅仅是数十万将士。”

    “因而,相国不可不察。”

    邱荣闻言,凝声道:“你是说,我桓军统帅,项戈将军的战术有问题?”

    “难道不够明显吗?”孙起直接道。

    “好吧。”邱荣叹了口气,又看向孙起道:“足下所言,本相已知,不过军国大事,非我一人所能决定,且现在我王,被一帮大臣鼓动,有割让福安、求和之意,值此之时,再言战事,恐无效果啊。”

    “相国说什么?割让福安?”孙起瞪大了眼睛。

    或许没想到他有这样的反应,邱荣无奈的点了点头:“是啊。”

    “不可啊!”孙起大急,甚至都站起了身:“若割让福安,桓国危矣!相国理应劝阻大王才是啊!”

    “本相劝了,可奈何朝中求和派太多,无甚效果。”邱荣看了他一眼,又压压手道:“你先坐下。”

    “这!”孙起呆呆坐了回去,稍顿之后,眼珠一转,又道:“在下可以就福安一事,劝大王放弃割地,不过前提是,相国大人需带在下进入朝堂。”

    “哦?你有办法?”邱荣精神一震。

    “是的。”孙起回答的简单。

    邱荣沉思了起来。

    他是极力反对割地的,如果能成功劝说桓王,不妨一试。

    一国丞相,想带一个人进入朝堂,难度是不大的,大不了挨一顿训斥。

    这又是恩师举荐的人才,说不定,他还真有什么好策略。

    想到这里,邱荣暗暗点了点头,面上道:“好,明日早朝,你与我一同入宫,面见大王之时,当想好说辞。”

    “相国放心,在下必不负信任。”孙起连忙应道。

    其实邱荣哪里是相信他,不过是因为恩师的那封信罢了。

    第二天,桓国朝议大殿。

    众臣跪拜之后,邱荣第一个站了出来,开门见山道:“启禀大王,臣,今日要举荐一个贤才,其才,足可安邦。”

    “哦?丞相举荐何人?”桓王下意识问了一句。

    “名为孙起。”

    “孙起?”桓王哪里听说过这般无名小卒,便问道:“是哪里的世家子弟?”

    “这个……”邱荣犹豫了一下:“非世家子弟,应是布衣出身。”

    “什么?”桓王皱了皱眉,“一介布衣,多半目不识丁,能有何才能?”

    “大王若见,自能知晓,此人,不敢说国士无双,但也胸有良策。”邱荣正色道。

    这时,一众大臣开始说了起来:

    “丞相言重了吧?”

    “小小平民,岂非耽误议政大事!”

    “就是,相国荐才,当以贤名之辈,不该如此小卒……”

    桓王也准备拒绝了。

    邱荣见状,连忙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今日若王上不见,臣,就跪死在这里!”

    他这也是来真的了。

    桓王见状,无奈说道:“哎呀,相国何至于此,宣此人进殿吧。”

    “我王英明——”邱荣连忙高呼了一声。

    紧接着,王令一道道传了下去:

    “宣,孙起觐见~~~~~”

    此时孙起,正在殿外台阶下等候,听闻传召之后,当即精神一震,整了整衣衫,走上台阶。

    等其行至朝议大殿,百官不由都纷纷侧头看去。

    孙起则是快步上前,于殿中跪伏于地,屁股高撅,正声说道:

    “草民孙起,叩见大王,我王万年——”

    “平身吧。”桓王随意说了一句。

    “谢大王!”孙起起身,开始垂手恭敬的站在了下面。

    桓王打量了他一眼,直接道:“孙起啊,听丞相说,你是一个贤才?”

    “大王谬赞,是否贤才,非草民所能决定,而是大王决定的。”孙起道。

    “哦?本王如何知晓?”

    “一用便知。”孙起言简意赅。

    听到这话,桓王先是一愣,继而笑了:“有意思。”

    他说了一句,又道:“那你有何兴国安邦之策,且试言一二。”

    孙起想了想,道:“在此之前,草民斗胆,敢问大王,是否正在犹豫,福安一事。”

    既是丞相举荐,桓王也不避讳:“没错,本王正左右为难。”

    “以草民之见,大王万万不可将福安让给凉国,否则,恐有亡国之危。”

    “什么!?”桓王眉头大皱,脸上也露出了不悦之色:“孙起,你是在危言耸听吗!”

    孙起正色道:“非草民危言耸听,而是福安,实乃战略要地,凉王用心险恶,我王不可不察。”

    讲到这里,没等桓王说话,一名大臣已是忍不住了,出列说道:

    “小小刁民!大言不惭!什么战略要地!福安不过小小一郡,于我国而言,根本无足轻重!”

    遭他训斥,孙起表情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而是面向桓王,继续说道:“大王要听凉王之用心吗?”

    虽不认为福安有那么重要,但这话,却是勾起了桓王的好奇心。

    “你且说说看。”

    孙起道:“福安,我国中下部,看似小郡,实则不然,从军事角度出发,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因为,它靠近黄河。”

第455章 朝堂论战

    “那又如何?黄河流域,附近的县乡多的去了。”

    一名大臣表示这并不重要,同样的,也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孙起道:“可福安不同,它可以成为凉军输送兵力的要道。”

    “如何输送?从天而降不成?”大臣嗤笑。

    “走水路。”

    “呵呵。”有人又笑了,嘲讽道:“黄河上游,并不接凉国,如何开通此航道。”

    有人嘲讽,孙起也不在意,开始与一帮桓国大臣,辩论于朝堂,环视一周道:

    “诸位大人,都是公卿大臣,所思之事,无外乎国家政策,料想,心中并无军事地图。”

    “不过在下,今日刚好有所准备。”

    说着话,他伸手入怀,掏出了一张折叠整齐的帛布,抖手将其展开,摊在了大殿上。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之人的,孙起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他的理想抱负,无需多说。

    这是一张很大的地图,并非那种郡县划分的正规版图,而是更偏向于军事标注。

    摊开之后,孙起又面向了桓王,拱手施礼道:“在下斗胆,敢请大王屈尊一看。”

    出于好奇,桓王起身,饶过王案走了下来,于地图前站定,拧眉问道:“此为何意?”

    “大王请看。”

    这时候,一帮大臣也都忍不住凑了过来。

    孙起跪坐于地,先是指了指福安:

    “这是福安。”

    “这是福安附近水道。”

    他手指沿着福安下方,在地图上饶了一大截,最后停留在黄河水域途经的上流一带。

    “此为淄水。”

    “表面看上去,福安确实不重要,但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凉王的战略布置。”

    “他为什么偏要福安?”

    “第一步,经略福安。”

    “第二步,突袭淄水,占领黄河上游。”

    “第三步,正面战场压进。”

    “第四步,暗地里,从淄水发兵,精锐之师,乘船而下。”

    说到这里,有大臣打断了他:“你所说,不过构想,且凉军北方步卒,根本不习水战。”

    “何须水战,只需以步军,在福安登陆即可。”

    孙起道:“这也正是在下要说的第五步。”

    “不需要太多兵力,只十万精锐之师,一旦神不知鬼不觉的登陆福安,即可一战定胜负,以竖向直线,数月之间,直逼桓都!”

    他话说完,一众大臣都忍不住互相看了看。

    桓王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直逼桓都?”

    “是的。”孙起回答的认真,又道:“届时,如果凉军正面战场还在压进,后方都城又告急的话,战事将彻底无法扭转,此乃亡国之危。”

    “这这这。”桓王有点慌了,不由左右看了看。

    有大臣见状,沉吟道:“孙起所言,不过是自己的战争设想,此一点,并未得到证实,因而,多少还是有些危言耸听。”

    “呵呵,难道等凉军登陆福安之后,才算证实吗?”孙起笑着反问了一句。

    邱荣则是连忙拱手道:“大王!微臣以为,这不是什么小事!而是关乎国家安危,孙起所言,不可不察啊!”

    “说的对,说的对。”桓王连连点了点头,指手道:“不管此事是否真假,福安在水路战略的重要,本王已经知晓了,无论如何,不可让给凉国。”

    他虽然爱贪小便宜,但又不是傻子,之前,只是没有在意而已,因为福安在表面上,水道是不通的!

    这时候,又有求和派忧虑的说道:“可是大王,若不割让福安的话,恐战事难休啊。”

    “那又如何?桓凉之战,我国,又不是不可胜,打就是了。”孙起插嘴道。

    “哼!小小布衣,口出狂言,岂不闻,凉军好战,我国已丢六城之地。”一文官冷笑道。

    孙起跟着笑:“无论以国力,还是兵力来看,我国都不输于凉国,战力虽稍显不足,但这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百万大军对阵,一城一池之丢失,何足道哉。”

    “哼!大言不惭!”

    孙起摇了摇头,再次环视一周:“恕我直言,尔等文官,不懂兵,却偏要论兵,妄论军国大事,实乃误国。”

    这话毫无疑问,那是瞬间就激起了一大帮人的怒火,众人纷纷怒目而视,有人立即指手说道:

    “好个狂妄之徒!本官看你才是空言误国!”

    孙起看向了他,笑呵呵道:“敢问这位大人,此军事地图,你看的懂吗?”

    “你!”那官员脸色一红。

    “好了!”见还有争端要起,桓王连忙摆了摆手止住众人,看向孙起道:“孙起啊,这地图上的条条线线,和一些箭头标注,都是你自己画的?”

    “是的大王。”孙起恭敬的说道。

    “恩,不错。”桓王不由点了点头,又问:“若战事持续,以你之见,我军该如何作战?”

    “坐而论战,非实际之道,身在庙堂,在下不敢轻易谋划,因为前线战场,是会根据当下战局,瞬息万变的。”孙起如实道。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任你为将?”桓王听出了他话中之意。

    “若如此,在下敢以人头担保,必不负大王重托!”孙起慌忙说道。

    “恩……”桓王开始思虑了起来。

    这个人,是相国推荐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采取信任的。

    且其今日言论,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

    不过要任一平民布衣,桓王始终有点拿不定主意。

    而见他沉思,孙起眼珠一转,立即又道:“在下明白,大王心有忧虑,但斗胆,愿和大王作个赌局。”

    “哦?”桓王饶有兴致。

    孙起道:“我敢断言,如果战事持续,凉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必是溪山。”

    “溪山?”桓王眉头微皱,脑海中过了一遍地图道:“怎么可能?溪山离正面战场那么远。”

    “若凉军偷袭溪山,那大王可否任将?”孙起直接道。

    显然,他是想引导桓王打个赌,借此迂回求将。

    桓王心里是不相信凉军会偷袭溪山的,因而,并未过多犹豫,当即就道:

    “好!若被你言中,本王即任你为将!”

    “多谢大王!”孙起直接施礼。

    “呵呵,你竟有如此信心?”桓王又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第456章 料敌于先

    孙起朝堂论战,对一帮桓国大臣的态度,多少是有些孤傲的。

    可他确实有恃才自傲的资本。

    朝议过后,出宫路上,他和邱荣两人走在前面。

    身后一干大臣三三两两聚集一起,皆在对其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邱荣则是对他能成功劝说桓王,放弃割地一事,显得比较满意,不由说道:

    “孙起啊,今日朝堂言论,你的军事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你言说凉军欲偷袭溪山一事,是不是有些过于武断了?”

    “相国放心,以薛武的作战习惯,凉军必然如此,就看大王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了。”他信心满满的说道。

    邱荣怪异的看了他一眼,搞不懂他究竟哪里来的自信。

    而桓王虽然也不太相信,可想起孙起的战争设想,他沉思片刻,最终还是给项戈传了一道王令,告诉后者,朝廷认为凉军有可能会偷袭溪山,让他有所防备。

    同时,对割让福安一事,严词拒绝。

    消息传回凉国,凉王勃然大怒!

    本以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福安,桓王根本不会当回事,未想竟是这般结果。

    “岂有此理!我看桓王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非得再丢几城才知道痛处!”

    见他发火,蔡言站了出来,说道:“大王,以此来看的话,我们的战略布置,应该是被察觉了,桓国,有人献策啊。”

    “桓王向来不注重人才,即便项戈,被称为名将,也是徒有虚名,且他们的求和派应该很多才对,怎会如此!”凉王大感不解。

    蔡言摇了摇头,道:“不管怎样,接下来我军再突袭淄水,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福安不是我们的,步军无法登陆。”

    “恩……”凉王皱着眉头,片刻后道:“那就传令薛武,让他继续打!继续挺入桓境,逼迫桓王!”

    要灭一个国家,不是你掠几座城池就可以的。

    如果可以,凉王会以现在的所有战果,只换取福安小小一地,因为那是大战略。

    现在的桓凉前线,双方几十万大军,还在呈对峙状态,王令传来,于薛武而言,没什么好说的,当即就开始布置作战计划。

    中军大帐,议兵之时,有人建议,促使项戈决战,以纯粹战力压倒对方。

    有人建议,出一支轻骑,饶袭后方。

    不过这些意见,都被薛武驳斥了。

    他说道:“数战之后,桓军丢六城,项戈应该是不会与我们决战的,只会加重防线。”

    “而若出一支轻骑,不仅动静太大,且绕后乃孤军深入,恐怕有去无回啊。”

    “那以薛帅之见呢?”副将问道。

    薛武凝视着沙盘,沉吟片刻后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现在需要了解,项戈的着重点放在哪里,然后出其不意,突袭他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说着,他又一指沙盘:“这里,溪山,项戈不看重,我们看重,足可为我军战略据点。”

    “即令,谭胜将军,领精兵两万,星夜兼程,占据溪山!”

    “同时,我军正面战场,对桓军造成持续压力,使项戈注意力无法分散!”

    “诺!”众将抱拳。

    另一边,桓军大营。

    桓王书信,自然早已传达。

    在众将齐聚的时候,有偏将忍不住问了出来:“项帅,不知大王信中,有何指令?”

    项戈眉头微皱:“大王说,王廷经过商议,认为凉军,极有可能会偷袭溪山。”

    “这……”众将左右看了看。

    有人道:“这不太可能吧?”

    另有人道:“是啊,溪山不在主战场,就目前战局来看,凉军拿下那里,毫无意义啊……”

    “这看似确实是没有道理的,不过仔细想一想,如果凉军由溪山方面,持续扩散的话,后果也难以预料啊。”

    项戈沉吟了一下,他毕竟还是主帅,又道:“当然,既是王令,我等不敢不从,不管凉军会不会偷袭,还是分一小批人马,提前驻防吧。”

    结果毫无疑问,因桓军的提前准备,凉将谭胜领兵两万,在奔袭溪山的要道上,遭到了致命的伏击!

    这在凉军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完全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谭胜大败,损兵万余,狼狈而回。

    这可是桓凉交战以来,桓军的第一次胜利,虽是小胜,但也足以振奋军心。

    薛武那边,则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因为他对项戈这个人的作战理念,研究颇深,对此小败,理应是不该发生的才对。

    但他又哪里知道,这并不是项戈的谋划,而是一个到现在,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布衣。

    从此小战,亦不能看出,孙起绝非夸夸其谈之辈。

    而是真正的料敌于先。

    消息传回桓国朝堂,桓王大喜,忍不住大赞孙起,同时不食前言,遣官吏,以专人,寻到了孙起住处。

    破落的小院子内,王诏展开,官吏大声念到:

    “大王诏令,孙起料敌于先,重挫凉军,大振我军士气,特赐百金,即令明日入宫,商议国事……”

    这封诏书,对一个平民来说,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一步登天!

    可孙起跪在下面,面上却波澜不惊,似乎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

    “孙起,领旨谢恩。”

    他声音平静的说道。

    随后,身后侍从走上前来,递上了整整一托盘的金子。

    “秀娘收下。”孙起理所当然的说了一句。

    “嗯。”妻子压抑着激动。

    宣诏过后,孙起起身,秀娘接过托盘,官吏也拱了拱手:“恭喜了,还望足下不负大王信任,告辞。”

    “大人慢走。”孙起同样拱了拱手。

    等其走后,秀娘则是端着金子,再也难掩激动:“夫君……”

    “呵呵。”孙起笑了,毫不在意的说道:“区区百金,何足道哉,此,不过是小小彩头而已,此战过后,我必让天下人,知我孙起之名!”

    “嗯嗯!”秀娘拼命点头。

    其实她的家境是不错的,下嫁孙起之后,她相信丈夫,为了他的理想抱负,为了支持他四处求学,更是变卖了所有嫁妆,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第457章 任将

    王诏宣到了小城,是很容易引发轰动的。

    消息很快就被传开了。

    没想到平日里总拿一卷竹简,潦倒落魄的孙起,竟然被君上亲自召见。

    一时间,破旧小屋外,那是围满了周围邻居,纷纷上来道贺,腆着笑脸,拉着关系。

    以前,也没见他们这么殷勤,世间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都让让,麻烦都让让,我是孙起的大嫂……”

    不多时,人群就被人挤开了。

    孙起大哥和大嫂来到了门前。

    其嫂那是满脸堆笑,不住说道:“我早就和你大哥说过,孙起这孩子,心有大志,早晚都会有大出息!瞧瞧,这不是应验了吗!”

    其哥闻言,脸色一阵尴尬。

    不过孙起倒是没怎么在意,礼貌的将哥嫂请入了屋内,同时关上了大门。

    “有这样的弟弟,真是好服气啊……”

    “是啊……”

    外面还隐约传来邻居的议论。

    屋内,其哥由于其嫂过往的刻薄,显得浑身有些不自在,想说什么,又难以启齿。

    孙起见状,没有多言,直接让秀娘拿出了一些金子,塞到了其嫂手中,道:

    “这些年来,多谢大哥大嫂多番照顾,这些钱财,不成敬意,还望大嫂务必收下。”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其嫂别提有多兴奋了,说是这么说,可手比谁都快。

    “哪里,这是应该的。”孙起微微一笑。

    嫂子的市侩,他当然清楚,不过他是个心有大志的人,岂会在意这些市井小事。

    招呼完哥嫂之后,他又慌忙出门,寻到了隔着几家的那处府邸。

    府内,孙起跪地而拜,正色施礼:“老先生大恩大德,孙起永远铭记于心,只是现在,功名未成,他日必当来报!”

    “何以言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夫不过是写了一封书信罢了,快起来吧。”老人拉起了他。

    “如无老先生,便无孙起出头之日。”孙起说的认真。

    “好了。”老人摆了摆手,笑呵呵道:

    “只是可惜啊,这今后,怕是你再无时间,陪老夫对弈咯……”

    这是他命中的贵人!

    第二天,桓国朝堂。

    此时,桓王还并未宣孙起入殿。

    不过在此之前,众臣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桓相邱荣,为孙起的推荐者,在任将一事上,自然是极力赞成的。

    他说道:“孙起料敌于先,这件事,大家有目共睹,且军事观点,精辟独到,实为帅才,若由其领兵,微臣相信,必能再败凉军!”

    听到这话,有大臣表示反对道:“虽溪山一战,确实可见孙起军事才略,但一切言论,就如他自己所说,不过坐而论战,真到了战场上,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微臣附议。”另有大臣道:“一介布衣,若轻易委以重任,且关乎军队,委实不妥,而战争谋划,和亲自领兵,是有天壤之别的。”

    “臣附议……”

    “臣也附议,任用平民,我国鲜有先例,还望大王三思……”

    众臣所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如果就因此事,便任孙起为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邱荣见状,则是急道:“大王啊,人才难得!古语有云,得一将才,可胜千军,如果就因为孙起的出身,便忽略了他的才能,那这是不是明君所为呢?”

    他是丞相,也只有他敢这么说了。

    桓王并没有生气,而是仔细考虑了起来,片刻后道:“也罢,未免贤才失之交臂,加之本王与其有约在先,便先任他为小将,且看他初战如何。”

    决定之后,桓王也立即说道:“宣孙起入殿吧。”

    “宣,孙起入殿~~~~~”

    随着王令的传达,孙起迈步走了起来。

    此时的他,因赐百金的缘故,已换了一身体面的衣服,并以簪束发,看起来精神了很多。

    “孙起叩见大王,我王万年——”入殿之后,自然是先跪地施礼。

    “平身吧。”桓王抬了抬手。

    等其起身,还未说话,一名大臣却马上站了出来,以一种质问的态度说道:

    “孙起,本官见你,求将心切,可知不是什么人,都能领兵的。”

    “当然。”对此,孙起并不辩解。

    “既知用兵之道,非同小可,那足下可有把握统领十万大军?”官员又问。

    孙起笑了:“呵呵,莫说十万,就是连百万之众,亦在挥手之间。”

    “你!你这狂徒!”官员气极,哪里相信他所说。

    “大人不信,战场一试便知。”孙起信誓旦旦,毫不怯场。

    那官员见状,只得面向了桓王,拱手道:“大王!此人……”

    “好了。”桓王摆摆手止住了他,而后望向孙起,脸上有着一丝笑容,直接道:

    “孙起呀,你预测凉军偷袭溪山一事,果然得到了应验,本王,亦是爱才之人,今日于这殿上,便亲自任命你为郎将,你看如何?”

    郎将,桓国偏低级将领,有一两万人的指挥权。

    这明显就是一种还不太放心,对其才能的初试。

    孙起心里明白,一点都没犹豫,当即就道:“谢大王隆恩,臣,必不负重托!”

    见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并未嫌弃职位太低,桓王又乐了,道:“那你准备何时赶赴前线?”

    “臣斗胆,可否领兵,驻守塘关。”孙起拱手道。

    “你要守塘关?”桓王有些疑惑,因为塘关在前线右后方。

    从中亦不难看出,孙起是不想在项戈手下,听其指挥的。

    或者说,他不认同,不看好项戈的军事指挥。

    还有一些话他没说出来,那就是正面战场要败,不日,塘关将成为重中之重。

    既要打第一战,那便一战成名好了!

    思虑之后,桓王又道:“那你需要多少兵马?”

    “五千足矣。”孙起言简意赅。

    “只五千人?倘若薛武遣将,大军来攻,如何守得住?”桓王凝声问道。

    “他只要不是将主力全部调往塘关,臣,就能守住此地。”

    听到这话,桓王下意识左右看了看一众大臣,接着稍作犹豫,便指手说道:

    “好!就令你守塘关!若战事不利,又当如何!”

    “臣,自斩头颅!”

    孙起的话,说的斩钉截铁。

第458章 塘关

    领兵五千之后,孙起片刻也未停顿,直接赶往了塘关。

    此时前方战事还在持续。

    项戈也早已收到了这个消息。

    某天议兵的时候,有偏将忍不住提起了这事,说道:“项帅,塘关就在我军主力侧后方,虽是小关,但凉军说不定会进军此处,听闻大王任孙起为将,只五千将士驻守,我们这边,是不是增派一些兵马,有备无患。”

    “不必了。”项戈直接拒绝,冷笑道:“孙起,无名小卒,本帅也听说过朝堂之事,他在大王面前夸下海口,称守不住塘关,自断头颅,到时候,看他如何下得来台!”

    身为桓国统帅,项戈位高权重,人脉极广,当然能第一时间获知朝堂的一切。

    而孙起曾在言语之间,有说他指挥不利的意思,这多少是让他有些不舒服的。

    同为用兵之人,如果桓王看重孙起的话,那项戈这边,无疑是要起妒才之心的,在他看来,孙起就是在借贬低他,来抬高自己。

    所以,他很乐意看到孙起的败亡。

    至于塘关是否失守,小关而言,根本就不重要。

    另有偏将道:“不过听说,上次凉军偷袭溪山一事,正是这个孙起提出来的,可见多少有些先见之明啊。”

    听到这话,项戈不由脸色一变,因为他当时是没有看出来薛武作战方略的。

    正在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了进来:

    “报~~~~~”

    “禀项帅,凉军叫阵!”

    “岂有此理!”项戈闻言大怒:“他薛武真以为,本帅怕他不成!?”

    “传令各部!准备迎敌!”

    另一边,塘关。

    孙起到了这里之后,先是将城关防务布置了一遍,而后便带着几名千夫长,开始亲自勘察当地地形。

    这里是一处单面城防的小关隘,并不是什么城池,入关之后,再行几十里地,才能看到城镇,不过在城镇和塘关之间,却有一处极大的村落。

    为将者,须知天时地利,再加以人和。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很多利用地形迂回,以少胜多的例子。

    孙起勘察附近地形之后,这一天,也来到了村口位置。

    他一身盔甲,带着几人,不远处,正有一名刚刚劳作完,扛着锄头准备回村的老汉,孙起连忙伸手唤道:“那位老伯——”

    听闻叫声,那老汉转回身形,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后朝孙起走了过去,憨厚的问道:“将军叫我?”

    见村人淳朴,孙起脸上也挂起了笑容:“战事将近,为何还在劳作,当及早后撤才是。”

    “唉!”老汉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往哪逃,都是逃荒啊。”

    他说的没错,列国争霸之下,常年战争,兵戈肆虐之地,百姓逃难,饿死路上的,不知有多少!

    孙起不再就此问题多说,而是话锋一转,又问道:“你们这村,有多大?”

    听到这话,老汉连想都没想,立即回道:“这牛家庄啊,分上庄和下庄,足有上百户人家呢,面积很大,地处低洼,三面环山……”

    “只村口可进?”

    “是的。”

    “真好。”听完他的讲解,孙起笑了,接着看向了不远处的村落,和四周的地形。

    当时民间疾苦,村落中,多是一些破旧茅草屋。

    看完之后,他又望向了老汉,拱手说道:“多谢老伯相告。”

    “将军哪里话,如无他事,小人告退了。”老汉慌忙说了一句,又扛着锄头走了。

    等其走后,孙起身边的一名千夫长则是忍不住了,开始说道:“将军,你已在此勘察多次了,可这是关内,我们理应在塘关布防,坚守关隘才是啊。”

    孙起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依旧盯着附近地形,幽幽说道:“真是天助我也。”

    听到这莫名其妙的话,几名千夫长不由对视了一眼。

    “这……将军何意啊?”有人不解。

    孙起回神,看了他一眼:“与凉军交战,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他们的作战习惯,一味按照兵书而来,是会一败涂地的,于我而言,这就像医者治病,需对症下药。”

    “我们先假如一下,如果塘关失守,我军败退,凉军入关之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这……”几名千夫长犹豫了一下。

    孙起接着道:“他们一定会搜掠牛家庄,以充实军粮!这也是凉军一贯的作战习惯!”

    “那将军的意思是……”

    孙起淡然笑道:“既如此,那我们就请君入瓮,将布袋打开,再系好袋口……”

    孙起一步三算,还未守城,已做出了失守之后的假想。

    同时,也开始着手布置了起来。

    十多天后。

    跟他预料的一样,正面主战场,项戈再历新败,损兵折将三万余,开始向正后方急撤。

    这个时候,因为数战的告捷,凉军各部将领,可谓兴奋不已,大有一鼓作气,一口吞并桓国的架势。

    议兵之时,更是个个摩拳擦掌。

    薛武则是开始了他的下一步战略部署,以战剑指着军事地图,说道:

    “目下,桓军溃败,大部分防线被我军摧毁。”

    “值此之时,我军主力,当继续正面压进,同时,侧翼迂回,以求,达到截断桓军后军的目的。”

    “而要完成这个战术方针,塘关,则成为首冲之地。”

    “即令,屈泽将军,领兵五万,从塘关进军,策应我部主力,将桓军一分为二!”

    “诺!”名叫屈泽的凉将闻言,当即震声抱拳,继而毫不在意道:

    “薛帅,根据我军探报,塘关守军并没有多少,五万人马,一走一过,即可带走!”

    薛武看了他一眼,微微不悦道:“骄兵必败!此乃大忌,你不知道吗!?”

    “这,是!末将知罪。”屈泽连忙一低头。

    “各部速速准备!”

    “诺!”

    他军令一下,凉军马上就动作了起来。

    于正面继续推进的同时,屈泽也率领五万大军,星夜兼程,直扑塘关!

    两日后。

    “报~~~~”

    “将,将军,凉军攻来了!”

    传令兵结结巴巴,神情很是慌乱,因为这里驻守的人马太少了。

    孙起则是表情淡定,摆摆手道:“知道了,凉军来就来了,不是早晚的事嘛,守城就好了。”

第459章 大破凉军

    不多时,孙起也来到了塘关。

    城头上,桓军士卒手握长戟,站在那里,手心中满是汗水。

    看着关外扯天连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凉军,身边千夫长亦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神色紧张道:

    “将,将军,观这人数,敌军大致十倍于我啊。”

    “恩,差不多吧。”孙起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十……十倍啊将军……”对于他的稳如泰山,千夫长无法淡定。

    这时候,城下也有了动静,屈泽策马上前,震声喝道:

    “塘关内的桓军听着!令尔等速速开关献降,否则,破关之时,鸡犬不留!”

    没有人应他。

    孙起观察一阵之后,也直接转身,边走边道:“凉军要强攻了,我先撤了,你在这里指挥一下,能守多久守多久,守不住了,就退。”

    “啊?将军……”千夫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孙起说完就走了,他是有理想抱负,要做大事的人,可惜命的紧。

    果然,没过多久,见无人应声,屈泽策马而回,当即战剑出鞘:

    “开战——”

    随着他一声令下,凉军士卒纷纷嚎叫一声,开始疯狂的朝前冲去。

    什么冲车、攻城器械,被第一时间推到了前方,于乱箭之中,一架架的云梯,也很快架在了城关各处。

    双方箭雨,在上空来回乱射。

    桓军士卒虽在守城,可随着主将的离开,士气无需多说,直接一泻到底,哪里有什么一战之心。

    这场塘关之战,根本就没有太多悬念,连一个时辰都不到,凉军就已攻上城头!

    随后,城门亦被强行攻破。

    凉军蜂拥入内,桓军见状,纷纷四散而逃。

    入关之后,屈泽骑着战马,忍不住仰面而笑,说道:“本将军早就说过,我五万大军,只需一走一过,即可轻取塘关,薛帅还说我骄狂,现在事实如此啊!”

    “是啊将军,桓军本就鼠辈,见我大军,岂能抵抗,只是可惜,他们都跑的比兔子还快,不然,要杀敌不少啊。”偏将跟着附和。

    在凉军将领看来,塘关确实如此,他们也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取塘关之后,凉军继续进军,又行几里,有士兵前来汇报:

    “将军,前方发现村落!”

    “好!我军连日奔袭,所带干粮,已然不足,刚好搜掠此村,令将士们饱餐一顿!”屈泽当即大喜。

    这也是凉军一贯的作战习惯。

    这一次,当然不会例外。

    不多时,凉军行至村外,远远望去,整个牛家庄并没有什么异常,相反,因是正午,好多处房屋上,还升起了袅袅炊烟。

    隐约之中,似有饭菜香味飘来。

    看到这里,包括屈泽在内,凉军所有人都下意识吞了口口水,顿感饥肠辘辘。

    这正是诱敌之计啊!

    可屈泽哪里放在心上,当即大手一挥:“进村!”

    他根本就不了解牛家庄的地形,率领大军入村之后,本以为,村内的桓国百姓会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可进来之后,却发现这里出奇的安静,哪里有一个人影。

    “怎么回事?”屈泽眉头微皱,忍不住问了一句。

    随着他的话声,几名士兵也立即上前,寻到一处冒着炊烟的民居,提腿将其房门踹开。

    可很快,那几名士兵就急匆匆跑了出来,来到屈泽身前道:“将军,屋中没人!”

    “什么?”屈泽眉头再皱,忍不住翻身下马,带领众将进入了屋中。

    这个时候,大批大批的凉军士卒,也开始纷纷冲入了村中各个民居进行翻找。

    屈泽这里,他进入一间民房之后,刚准备巡视一番,可忽然间,像是发觉了什么,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继而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惊声叫道:

    “不好!”

    那是火油的味道,他话音刚落,牛家庄的三面山上,不知何时,已站起了一排排桓军士卒,且所有人,都已撘弓上箭,箭头上,更是全部带着火光。

    “放箭!”孙起位于高处,一声令下,令旗晃动,所有士卒,纷纷松开了弓弦。

    那一瞬间,带着火光的箭矢,在空中汇集成了一片,如同漫天火雨,倾泻而下。

    扑扑扑扑!

    数不清的火箭,有的钉在了茅草屋上,有的钉入了窗中。

    火油本就沾火即着,加之茅草,其结果可想而知。

    熊熊大火,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蔓延开来,且火借风势,如同火蛇,铺天盖地,热浪席卷。

    根本没用多久,整个牛家庄,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从高处往下看,随处可见在火海中到处乱窜的火人。

    “哎呀将军!我们中计了!”这时候,凉军偏将也护着屈泽慌乱的奔出了那间民居,这里的大火,同样早已烧起。

    “快!撤!快撤——”屈泽嘶吼大叫着。

    这时候,根本不用他下令,凉军早已一片大乱,所有的人,都在仓皇逃命,不知有多少人身处火海,浑身上下,都是火光,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入耳尽是凄厉的惨嚎声。

    好在,屈泽的身边,是有不少护卫的,在其保护之下,才好不容易冲出了火海。

    出来之后,热浪扑面,灼的人皮肤生疼。

    屈泽眼中映射着火光,几乎目眦欲裂,那是连连呼喝道:“快!快向这边撤!”

    说着话,他也在重重保护之下,率先赶往了村口。

    可刚抵达村口,还没看清情况,迎接他的,就是一轮齐射。

    整个牛家庄,面积很大,可就像一个布袋,袋口位置,孙起怎么可能不系好呢!

    桓军总计五千,除去守城和放火箭的士卒,这里堵截的人,足有三千!

    一轮直射过后,紧接着,又是一轮!

    如此局面之下,凉军想从村里逃出来,只能历经火海,大半身上都带着火光,烧的惨嚎不已,乱蹿乱跳,又哪有一丝还手的余地。

    所有人的武器盾牌,早就扔了。

    不是被大火烧死,就是被当成了活靶子。

    箭射不断,很快,在挥剑格挡之中,屈泽亦身中两箭,踉跄后退。

    “将军——”偏将扶住他,同样目眦欲裂。

    屈泽一脸痛苦,悲声说道:

    “骄兵必败!骄兵必败啊——”

    身后大火,吞噬而来。

    战事至此,已经毫无悬念了。

第460章 妒才

    孙起根据凉军作战习惯,采取应对策略,利用地形和火势,歼灭了屈泽五万大军。

    此战,也在今后的帝国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凉军覆没之后,主将屈泽身死,几名桓军千夫长皆兴奋不已,这时候,对孙起的态度,也由刚开始的隐隐怀疑,变成了彻底的信服。

    回守塘关之后,一名千夫长激动之下,忍不住说道:“将军,此战我部大捷,以少胜多,王上得知,必然大喜啊!”

    “此战,还远远没有结束,我部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军事行动。”孙起脸色平静道。

    “这……”千夫长不解:“塘关重回我军手中,并歼灭敌军五万,如此大胜,我部只需奏报即可,还……还需做什么?”

    孙起道:“你说,现在凉军主力在干什么?正在正面战场,持续推进,与项戈将军交战。”

    “此时,屈泽兵败的消息,还并没有传到薛武那里,这,正是我们难得的战机!”

    说完,他又立即斩钉截铁道:

    “世人皆以为,以数千兵力,面对数十万大军,必不敢捋其锋芒。”

    “可我必进军!”

    “啊!?”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皆是大惊。

    可孙起不管,果断下令,亲率兵马三千,日夜急行,直扑凉军后方。

    此时,整个战局来看,薛武主力已推进很深了,在他的战略布置下,塘关这边,理应是与他同步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屈泽五万大军,竟然败于区区数千桓军!

    另有一点,就是凉军作战,补给线一向拉的很长,眼下输送要道,正与塘关同步!

    孙起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战机!

    他当然不可能真的冲击凉军主力,而是意在切断对方粮草!

    结果这一击,真是出其不意啊,带不走粮草辎重,就再次一把大火,将凉军后方,烧了个干干净净!

    切粮之后,孙起亦二话没说,直接掉头又回了塘关。

    从他种种布局,和胆大的进击,不难看出,他对战事的理解,和对战机的把握。

    这要是放在一般将领身上,能守住塘关,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绕后!

    屈泽兵败,后方补给被切,消息传到了薛武那里,后者听完之后,那是勃然大怒,忍不住重重一拍帅案:

    “废物!屈泽这个废物!五万大军,攻不下塘关就算了!何至全军覆没!”

    骂完之后,他又怒声说道:“塘关守将是谁!值此关头,怎敢切我后线!?”

    “据……据报,名为孙起。”见他恼怒,副将小心翼翼。

    “孙起?”薛武眉头大皱,不解的说道:“闻所未闻,何处小卒?”

    “这个……”副将也没听说过,哪里回答得上来。

    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薛帅,现在补给断绝,如果攻不下城池的话,我军粮草不好办啊。”

    听到这话,薛武终于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冷静了下来,阴沉着脸道:

    “先退一步,催促下一批粮草。”

    没有粮草,是打不了仗的,凉军无奈,只能选择暂时后撤,放弃目下深入的上百里地。

    之前一切战果,也随之荡然无存。

    项戈趁势又回到之前防线,重新布置了起来。

    塘关又显得不再重要了。

    又过两日,消息也传回了桓国朝堂。

    听闻战报,桓王顿时就瞪大了眼睛,亦忍不住站起身,颤声问道:

    “你说什么!?孙起以五千兵力,歼灭敌军五万,更是主动出击,切断了凉军补给,迫使薛武退兵一百三十余里?”

    “是的大王!”汇报之人正色说道。

    “这这这,这可真是太好了!”桓王激动不已,那是连连说道:“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了!他是怎么办到的?”

    于是,塘关战报,在桓国朝堂,被仔细研究了一遍。

    等了解其中的详情之后,桓王再次忍不住大赞孙起,同时对着邱荣不住说着:

    “丞相所荐之人,真是军事奇才啊!”

    邱荣闻言,同样高兴的不行,当即说道:“恭喜大王,得此人才,以少量兵力,扭转整个战局,解我桓国之危,国家之幸啊。”

    “是啊,是啊。”桓王亦感叹道:“以孙起才能,做个小小的塘关守将,确实屈才啊。”

    邱荣趁势说道:“孙起军事才略,有目共睹,且其早有言,桓凉之战,我军足可胜,既如此,大王理当委以重任,令其击溃薛武!”

    “恩,本王正有此意。”桓王点了点头,随后道:“塘关已经不重要了,即令孙起回都,本王要与他在朝堂,再次听他论战,若其言语之间,颇合兵略,则备帅才。”

    听到这话,邱荣立时高呼:“我王英明——”

    其他大臣则是微低着头互相看了看,虽然有很多人看不起孙起,但此战事实,却摆在面前。

    王令很快传到塘关,孙起接诏之后,未作犹豫,当即回都。

    这个时候,他已经准备求帅了。

    与此同时,项戈那边自然也收到了朝堂朋友的书信,信中言称,孙起大放异彩,大王恐有换帅之心。

    看罢之后,可想而知,项戈的脸色有多难看。

    先不论他有没有真材实料,单是被人一直称作桓国名将,这名头压着呢,要是被一无名小卒给换了下来,对他来说,恐怕会羞的无地自容。

    更重要的一点,这岂不是告诉世人,他项戈领兵不行!

    因而,对他来说,这件事是无法接受的。

    他拿着书信,久久无语,脸上阴晴不定。

    一名常年跟随他的军中文官见状,试探性问道:“项帅,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厅中,只有他们两人。

    项戈回过神来,先是苦笑了一声,接着道:“先生啊,本帅这次,丢人丢大了,知道信中说什么吗?说是大王恐有换帅之意啊。”

    “什么?”文官大惊,脸上亦露出了不解之色:“这没有道理啊,我桓军之内,还有谁能与项帅比较。”

    “说是孙起。”项戈道。

    “这,就是那个曾言项帅指挥不利的无名小卒?”文官问道。

    “正是。”

    “这这,此事,不可成为事实啊项帅,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项帅将威名尽失啊……”

第461章 任帅争端

    这几天来,桓军中,上下将领,多在议论孙起之事。

    这些听在项戈耳朵里,无疑是刺耳的。

    出于严重的嫉妒心理,和所谓‘名将’的脸面,在文官建议下,他决定略施小计,用以阻拦换帅一事的发生。

    要知道,他可是桓国老牌权贵了,树大根深,朝堂势力可想而知。

    在暗中操纵之下,桓州开始出现了某种流言。

    孙起回都前一天。

    秀娘如同往常一样回家,可在经过附近的街边茶铺时,却不经意间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

    “听说,我桓国即将上任的主将,他的妻子是凉国人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你说这怎么行呢,现在我国和凉国可是死敌啊……”

    “对啊,主将的夫人是敌国人氏,这肯定会出问题的啊……”

    如此流言,主要就是针对孙起的,讨论者,看似普通百姓,实则,就是刻意安排的。

    听到这些,秀娘心中一紧,不由为夫君担忧了起来。

    因为她确实是凉国人。

    早年还是贵族一脉,在孙起四处求学的时候,与其相识,两情相悦,认定了自己的男人,而后跟随孙起,一路漂泊,定居于此。

    第二天,孙起回都,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先到家中,夫妻团聚。

    “秀娘……”

    一进门,他就满脸笑容。

    看到妻子,更是快步上前,张开双臂,将其紧紧搂进了怀里。

    靠在他的胸膛,秀娘小声说道:“夫君回来了。”

    “恩。”孙起应了一声,拥抱之后,又认真看着秀娘,由衷说道:

    “夫人本是大家闺秀,大可无忧无虑,却随着孙起,一路苦难,过着生死未卜的生活,有夫人这般妻子,是孙起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此次回都,必将成就功名大业,今后,还怎敢让夫人受苦。”

    他说的非常认真,秀娘闻言,自是感动,可心下,同样再次一紧。

    因为她想到了那些流言,肯定是会对丈夫有影响的。

    她动了动嘴角,想说什么,可孙起又道:“对了,让夫人挑一处府宅,去看了吗?”

    “嗯,我看过的,只是……”秀娘欲言又止。

    “怎么了?”孙起略感疑惑。

    “没,没什么,秀娘想念夫君,一直担心……”她强笑了笑。

    又过一日,桓国朝议大殿。

    “臣等参见大王,我王万年——”

    “众卿平身。”

    桓王于王位落座,接着第一时间将目光看向了孙起。

    可还没等他说话,一名大臣就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启禀大王,臣,有一事要奏。”

    “何事?”桓王只好将目光转向了他。

    那大臣道:“近日桓州,多有传言,称:我桓军即将上任之主将,其妻,为敌国人氏,王廷如此决策,实非善举。”

    听到这话,孙起心中不免一震。

    桓王亦眉头微皱,沉声道:“究竟何意啊?”

    “孙起的夫人,乃凉国人。”大臣直接道。

    “什么?”桓王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了,也不由看向了孙起:“孙起,魏大人所说,是否属实?”

    “这,是的,臣的夫人,祖籍确实凉国。”孙起说完,又道:“可这有什么关系吗?”

    “怎么没有关系!”另有大臣当即站了出来,正色说道:“若我军主帅,妻为敌国贵族,是否有欠妥当!”

    “哪里说来凉国贵族。”孙起道。

    大臣反问:“将军妻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是大家闺秀吧?”

    “那又如何!?那是秀娘的才华!”孙起振言。

    大臣道:“既如此,凉国贵族起源,自可追溯。”

    “你!你是在挑拨是非!”孙起气极。

    说完,又立即面朝桓王,拱手道:“大王!臣满怀报国之志!与妻何干!两国交战,怎能牵扯家室!”

    “这……”桓王犹豫了起来。

    这时候,邱荣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王!孙起的妻子,是凉国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先王,桓公娶晋国公主,桓晋照样还不是发生过战争,炎灵更有数次联姻,灵王照样参与灭炎!”

    他举例说明,且说的都是事实。

    而且这确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大家都是华夏民族,只是国号不多,等于各地诸侯,一个地方,娶另一个地方的女子,属实没什么。

    可项戈派系,就是死咬着这一点不放。

    立即就有人反驳:“丞相谬言,小小将领,岂能与国君相论!”

    “两国联姻,关乎政治,可将帅不同,妻子不能是敌国!”

    “没错!微臣附议!”

    多名大臣同时出列。

    项戈有他的人脉,那邱荣身为丞相,自然也有他的关系,紧接着,丞相一系的许多大臣亦纷纷出列,开始与另一帮人打起了嘴战。

    整个朝堂,变得吵吵嚷嚷,一片乱哄哄。

    桓王也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他眉头紧皱,左右看看,随后不耐烦的呵斥道:“好了!”

    众臣安静,纷纷施礼回列。

    桓王深吸了口气,思虑之后,犹豫不决道:“此事……此事暂且压后,本王还有待斟酌,今日朝议,先到此为止吧。”

    他是很容易被群臣鼓动的一个人,这也与他的性格有关。

    在天下君主中,桓王是最优柔寡断的一个。

    朝议过后,出宫路上,孙起愤愤不已,忍不住说道:“岂有此理!我领兵,与我妻子有什么关系!这帮大臣,完全就是在无中生有、颠倒是非!”

    邱荣摇了摇头,道:“桓国朝堂形势,你还不太了解,复杂啊。”

    他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看重孙起的!

    从公心上来讲,桓国得一大才,必能振兴,与列王争霸。

    从私心上来讲,这是他为桓国推荐的帅才,一旦功成,可想而知,孙起岂能不感激他。

    因此,他想了想之后,低声说道:“此事,本相收到消息,应是项戈从中作祟,意欲阻拦大王换帅,追根究底,实乃妒才啊。”

    孙起眉头一皱,未想一国统帅,竟如此小肚鸡肠。

    没等他说什么,邱荣又道:“不过你放心,本相这里,会鼎力支持你的!”

第462章 这样的妻子

    眼下桓凉之战,因薛武粮道被切的原因,迫不得已,只能等候后续补给抵达,方能再度进击。

    而这个时间,也恰好是桓国任帅争端之时。

    孙起家中。

    从朝堂回来之后,他心里当然是非常愤慨的,可却并未表现在妻子面前,也没有提到此事。

    因为他了解秀娘。

    可秀娘也了解他,自能感觉的到什么。

    几次三番,都欲说些什么,可都无法开口。

    时隔两日。

    丞相邱荣寻到了这里,也带来了一则消息。

    屋内,双方见礼之后,秀娘自然连忙为二人斟茶。

    “丞相快请坐。”她浅浅笑着,颇为知礼。

    “有劳夫人了。”邱荣也挤了挤笑。

    随后,还特意看了看秀娘忙碌的身影,又状似为难道:“孙起呀,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当然。”孙起稍作犹豫。

    随后,两人来到小院子中。

    站定之后,邱荣再次侧头看了看里屋方向,这才说道:“孙起啊,近日本相多番周旋,可那帮大臣,死咬着这一点不放,不过,有一个办法。”

    “哦?”孙起精神一振。

    “休妻。”邱荣言简意赅。

    “什么!?”孙起闻言大惊,继而冷冷道:“相国可是在玩笑?”

    邱荣正色道:“大丈夫者,何患无妻!男儿理应志在功名!小小女子,何足道哉!如休妻,那帮人将再无任何理由!”

    “呵呵。”孙起笑了,被气笑了。

    他毫不犹豫的说道:“大王爱任不任!此帅,孙起不做也罢!若让我休妻,谈都别谈!”

    说着,他又震声道:“相国可知!秀娘何人!当初孙起一穷二白,少年之时,四处求学,漂泊不定,今日是生,明日说不定就是死!可我妻,一直陪伴左右,不离不弃!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更是变卖所有嫁妆,支持我求学!她本大家闺秀,足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可为了孙起,宁愿放弃一切!跟着我吃苦挨饿!时至今日,若孙起为求名利,而弃贤妻,还有何颜面立足于这天地间!”

    他说的很激动。

    邱荣闻言,不由暗暗咧嘴,面上只能道:“这个,这个,你别急,你先别急嘛,咱们再想想办法。”

    显然,他是有些担心孙起一怒之下,出走他国。

    这样一来,桓国可就少了一个军事奇才了!

    可他俩不知道的是,屋内,秀娘早已将二人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她的眼圈早就红了,心中深知,丈夫的理想和抱负。

    这任帅一事,在她看来,无疑是自己拖累了丈夫。

    这个时候,作为妻子,她心中已经下了一个决定。

    孙起态度坚决,此事不了了之,邱荣只能先拱手告辞。

    等其走后,孙起回到屋内,秀娘连忙隐蔽的拭了拭眼泪,继而调整了一下心态,强颜笑道:“夫君,相国大人走了吗?”

    “走了。”孙起语气还有些不满的说了一句。

    秀娘并没有再说什么。

    又过一天,邱荣再次派人找到孙起,请他到相府一叙。

    这一次的谈话,依旧是任帅之事,不过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可等孙起回家之后,却发现秀娘不见了踪影。

    小桌上,留有两封书信。

    秀娘当初可是大家闺秀,自然写得一手好字。

    孙起慌忙拿起,展开细看了下去。

    第一封信,是秀娘替孙起写的休书,内容中规中矩。

    第二封信,孙起读完,则就泪流满面了。

    信中,满满深情,先是讲述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思念。

    随后,展现了妻子为助夫君成就不世之功,完成其理想抱负,也为了让他不被多方掣肘,毅然放弃自身幸福,选择成全丈夫!

    古代女子的贞烈,不是现在女生所能想象的。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她跟着孙起,不离不弃,一路困苦,到了今天,好不容易要享受荣华富贵了,可却为了让丈夫更进一步,果断选择了默默离开。

    这封休书,对她来说,写下去是何等的痛苦。

    可她偏偏这么做了。

    更在信的最后,百般叮嘱,告诉孙起,务必任帅,这是一次人生的机遇,不可错过!

    他的心很痛,揪成了一团,拿着书信的双手,都在剧烈颤抖着。

    “秀娘……”

    他哽咽的唤着,满屋子找着,可哪里还有妻子的踪影……

    次日,孙起上到朝堂。

    这一次,他的面色很平静,再次面对任帅问题时,他更是直接说道:

    “启禀大王,我妻子已经不在了。”

    “什么?”桓王心中一动,下意识追问了一句。

    “我妻,已不在。”孙起重复。

    “这,这。”桓王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习惯性左右看了看。

    一帮反对的大臣,也都纷纷对视了一眼。

    接着,邱荣站了出来,正色说道:“大王!如今孙起,和秀娘已无夫妻名分,与凉国再无任何瓜葛,任帅一事,亦不可再作迁延啊!”

    “好,好……”桓王呆愣愣的应了两声,也不再多作犹豫了。

    因为孙起的军事才能,摆在那里呢!

    可是这个时候,孙起的心态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他恨。

    他恨的当然不是离去的妻子,他对秀娘,只有深深的愧疚和恩爱。

    恨的也不是桓王。

    而是暗中谋划的项戈!

    但他心里明白,妻子说的是对的,因为他需要这一场几十万人的大对决,需要这一仗来名震天下!

    桓国任帅一事,终于落幕,项戈妒才,使用小伎俩,可却并没有得逞。

    与此同时,秦国。

    因桓凉交战,于秦而言,关乎北方大局,所以两国都城的秦国细作,是活动频繁的。

    此等消息,加之前番桓州流言四起,自然瞒不过细作。

    这个时候,秦军军事情报的强大之处,彻底展现了出来。

    王府内,林初正在汇报此事。

    萧远听完,当即说道:“你是说,孙起已被任帅?”

    “是的大王,听说,他休了家中妻子。”林初道。

    “这……”萧远眉头微皱:“这不应该啊,根据我们的情报,孙起这个人,以他的自信和性格,是不可能做出这件事的。”

    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他又立即道:“能找到那个女子吗?”

    “这个,恐怕有些难。”

    “无论如何,找到她!带回秦国!”

    “可,可大王,若她不肯呢?”

    “强行请来!”

第463章 结怨

    数日后,桓凉前线。

    孙起持王诏抵达。

    于中军大帐,当众宣读诏书之后,一干将领跪在下方,都忍不住左右看了看。

    接着,齐声说道:“臣等谨遵王令——”

    王诏的内容,无需多说,自然是换帅一事。

    项戈的脸色非常难看。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

    等众人起身,孙起合上王诏,丝毫没有怯场之态,自然而然的位于帅位,环视一周道:

    “各部将领,一一诉说,目下敌我双方战况。”

    为统帅者,到了前线,第一时间,自然是将整个战局了然于胸。

    孙起什么人,兵家奇才。

    他当然是顾全大局的,因此,并未点破项戈什么,而是瞥了他一眼,暂时隐忍了此事,一切先以战事为重。

    接下来,各级将领,开始依次抱拳,汇报情况。

    项戈看在眼里,脸色越发难看,这个时候,随着孙起的到来,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副帅。

    第一天,并没有发生什么,孙起掌握大致战况之后,又到军营各处巡视了一遍。

    可在第二天,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名中级将领,因懈于军务,玩忽职守,被孙起下令,捆绑刑台,直接斩首示众了!

    要知道,这将领,可是有爵位在身的,更是与桓王沾亲带故,孙起却说斩就给斩了!

    军令不容置疑!

    这明显,是他在为明军纪,整顿桓军。

    可消息很快传回了桓都,桓王听说之后,大惊失色,那是忍不住去信一封,质问孙起,究竟何意。

    后者收到书信,未作犹豫,当即回书,直言此人非斩不可,否则,桓军军纪涣散,一盘散沙,军不成军,若大王任我为帅,当给予信任。

    他的言辞,非常直白,并没有任何委婉之意。

    桓王看后,虽有不满,但却没有办法,因为他现在需要孙起击败薛武,也只能默认了此事。

    结果就是,桓军各部将领,纷纷暗咽唾沫,再不敢轻视孙起了。

    这个统帅,可不是项戈,也不会跟你扯什么复杂的关系,你敢违抗军令,下场只有一个!

    桓军亦为之一振。

    接下来,未等薛武进击,孙起已开始布置作战计划,准备主动出击了。

    议兵之时,众将齐聚,孙起抽出战剑,指着面前沙盘,正声说道:

    “现在敌我双方兵力,并没有太大差距,皆在二十多万。”

    “薛武主力,是在这里。”

    “一直以来,凉军都未有过太多防守状态,而是随时做出准备进击的架势。”

    “此,正为我军战机。”

    “薛武认为,我军只余防守,不敢进军。”

    “可我必进军!”

    “即令,卫阳将军,领一支轻骑,走一线河床。”

    “薛武见状,必不会让我军骑兵轻易渡河,此,为疑兵之计。”

    “将军至后,左出右进,调虎离山。”

    “同时,韩烨将军,以三万步军,由东二线直击凉军右翼!此,为第二道疑兵。”

    “命令,周乾将军,率步军三万,进攻云山!”

    “命令……”

    他的军令,一道接着一道。

    而这场大战,确实是薛武没有想到的。

    他之前,并不认为桓军敢主动出击,那在凉军看来,无疑自寻死路。

    可孙起偏偏这么做了。

    且战事多处爆发,综合战线,拉扯极长,纵横绵延几十里!

    这场大战,打了两天两夜,直至第三天的上午,才算告一段落。

    战事过后,薛武被迫后移七十里。

    谁胜谁负,已无需多说。

    桓军士气大振,上下士卒,似乎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孙起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而得理不饶人,趁势进军,再败薛武!

    至此,桓军终于迎来了两次难得的大胜利。

    要知道,这两次,可不是小战,而是几十万人的大对决,考究的,就是双方统帅的综合用兵能力。

    孙起指挥作战,那是坐镇帅位,泰山崩顶,面不改色,调兵遣将,有条不紊,哪里该进,哪里该退,全都算计于心,完美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再然后,薛武气急败坏,重整旗鼓,欲求决战。

    孙起欣然接受。

    第三次大战爆发,结果薛武又败了!

    随后,直接被孙起一口气压回了桓国国境线外。

    也就是说,凉军之前在项戈手上的一切战果,侵占的数百里地,三战之后,尽数丢失!

    这个时候,还有谁敢瞧不起孙起。

    除了项戈,桓军上下将领,对其无不打心底佩服。

    消息传回桓国,三封战报接踵而至,次次大捷,桓王阅过之后,那是兴奋不已,于朝堂之上,连连赞道:

    “有孙起将军在,本王何惧凉军!”

    一时间,孙起声名大噪,传遍诸国,已快列入名将之流。

    紧接着,第四封书信传来,孙起亲笔,告诉桓王,请求调走项戈,且理由充分,直言将帅不和,恐至战事不利。

    对于这封书信,桓王当即在朝堂与众臣展开了商议。

    最后,以丞相邱荣为首,此一系大臣纷纷谏言,称现在要彻底击败凉国,非孙起不可,而若主副帅不和,大势远矣。

    且项戈将军,此时留在前线,已无意义。

    考虑到这些问题,桓王当即准了孙起的请求。

    王令传回前线,刚好,那一天项戈因嫉妒越深,独喝闷酒,致使督事不利,孙起得知,二话没说,当场将其问罪!

    他与妻子,如此恩爱,皆因项戈小肚鸡肠,暗中捣鬼,岂能不气!

    大帐中,他是毫不犹豫,立即振声道:“给我拖下去!重责六十军棍!”

    “孙起!你敢!?”项戈闻言,勃然大怒。

    他怒,孙起更怒,直接拍案而起,厉声说道:

    “身为副帅,战争期间,饮酒至醉,以使督事不利!项戈!本帅没有将你就地正法!已经是看你昔日战功了!”

    说着,他亦扬声而喝:“左右!”

    他是全军主帅,军令一下,侍卫安敢不从,只能拉项戈而走。

    后者愤怒至极,被拉下去的同时,嘶声咆哮道:

    “孙起!你好大的胆子!本帅何等身份——”

    孙起不理,帐内左右众将,也都喉结滑动,暗暗咽了口唾沫。

    项戈祖父,皆为桓国高级将领,世袭权贵,何时敢有人杖责他,今日孙起打了他,毫无疑问,其必怀恨在心。

第464章 秦军参战

    秦王府。

    萧远正亲自出迎,对来人礼仪有加。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孙起的妻子,秀娘。

    自写休书之后,秀娘压抑痛苦,默默离开,可没过多久,就被秦国细作所寻,并以秦商的身份,将其秘密带到了秦国。

    秦国商人,想在桓国通关,还是比较容易的。

    见她从马车走下之后,萧远微微一拱手,含笑说道:“夫人光临,秦王府蓬荜生辉。”

    说着,他又看向了林初:“可有对夫人无礼?”

    “大王放心,毫发无损。”林初连忙道。

    萧远又笑看向了秀娘:“夫人不要介怀,手下人并无恶意。”

    而见来人身穿王服,年轻俊朗,必是秦王无疑,秀娘不由眉头暗皱,面上道:“秦王究竟何意?”

    “无它意,只是单纯的想请夫人来秦国作客而已。”

    萧远继续微笑,同时伸手:“夫人一路舟车劳顿,必然疲乏,略备酒菜,不成敬意,请。”

    事已至此,秀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无奈进入王府。

    她并没有表现很紧张的样子。

    这是一个识大体,较为聪慧的女子。

    将其迎入王府之后,萧远也开始与她随意聊了起来:

    “本王听闻,夫人本是大家闺秀,下嫁孙起,陪他度过最苦难的日子,可到头来,孙起为求将,却毅然休妻,这件事,想必夫人一定心有怨恨吧?孙起这人,忘恩负义啊!”

    他是故意这样的说的,为的,就是进一步弄清事实。

    结果秀娘闻言,顿时就急了:“秦王辱我可以,不可辱孙起,他不是那样忘恩负义的人!”

    她极力维护。

    萧远饶有兴致:“哦?”

    秀娘道:“事情不是秦王所想的那样。”

    说完,她也不再多言。

    可萧远已做到了心中有数,不由暗暗点头。

    随后又道:“你与孙起既然这般恩爱,想必一定很想见到他吧?独自默默离开,心中痛楚,何人知晓啊。”

    “什么意思?”秀娘略感不妙,警惕的说道:“若秦王想以民女,要挟孙起,那算盘可就打错了,民女抵死不从。”

    “哪里,夫人误会了,本王只是想说,你们夫妻,一定还会再见面的。”萧远含笑。

    秀娘满脸狐疑。

    萧远笑呵呵道:“若不信,你我打个赌如何?就赌孙起在桓国待不长。”

    “呵,孙起的才华,非秦王所能知晓,在桓国,岂能不受重用。”秀娘自然不信。

    “正因本王知道,所以才有此言。”

    “秦君何以如此笃定。”

    “因为桓国,根本容不下孙起。”

    这里,萧远对秀娘,是非常礼貌的,安排了她的住处,并由下人照顾起居。

    另一边,凉国。

    三封败报,令凉王难以置信,随之而来的,就是滔天怒火。

    想他一直以来,都瞧不起桓王,更有吃定对方的想法,现在反被重挫,如何能忍。

    且凉国灭桓,早有战略布置,现在随着孙起的出现,计划全部都被打乱了。

    朝堂之上,凉王震怒。

    蔡言则是慌忙出列,拱手说道:“大王息怒,今桓军换帅,已不可同日而语,若再战,恐国力消耗严重啊。”

    现在的凉军,从双方兵力折损来看,并没有太大败绩,只是被迫撤离了先前占领的土地而已。

    可恰是这些,令凉王无法接受:“听蔡大人所言,是让本王罢兵言和?”

    “是的,最好如此。”蔡言如实道。

    “不行!”凉王果断拒绝:“凉桓之战,不能就这么算了!列国不插手,刚好,我军就和桓军单打独斗!本王就不信,他桓军还不是绵羊了!”

    “这,大王三思啊。”蔡言慌忙劝道。

    可凉王哪里会听。

    “传令,向两国边境,增兵十万!”

    “另外,蔡大人和唐越,亲自赶往前线,协助薛武作战。”

    “这……大王……”蔡言还想说什么。

    可凉王已是不悦的看向了他。

    后者不由暗咽了口唾沫,只能躬身说道:“是,微臣领命。”

    凉王好战,且刚愎自用,再次向桓凉战场增兵,不过这一次的阵容,可就强大多了。

    重要的谋士,和一等一的猛将来了。

    于此,受挫三阵的薛武,也开始正视敌我双方,与蔡言仔细研究起了孙起的战术方略,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反扑。

    桓国那边,将凉军赶出国境之后,桓王的命令,是不允许孙起继续进击的,而是守好国门即可。

    因而,桓军现在是防守状态。

    可随着凉军的增兵,这一次的战争,显然不会轻易落幕。

    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桓王大惊失色,忍不住说道:“这凉王!是不是疯了!”

    在他看来,凉军受挫,未讨到好处,本应退兵才是。

    邱荣则是说道:“大王,既凉王增兵,我国亦当如此啊。”

    “是啊大王,反正现在有孙起将军在,要打,我国何惧。”另有大臣道。

    “好!他凉王真以为我桓国好欺,这一次,非教训教训他不可!”

    桓王终于也来了脾气。

    两国相继增兵,战事不休,消息传回秦国,萧远乐了。

    这正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他也当即召集众臣,就北方战局一事,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

    朝议上,上官文若说道:“现在我国,虽然还不宜插手,但未雨绸缪,暗中提前定好策略,也是时候了。”

    “恩。”萧远点了点头,道:“就桓凉之战,秦若动兵,则必取一国,众卿以为,当定何策。”

    听到这话,有大臣立即开始发表意见,言语之中,无外乎桓国比凉国要好灭,综合来看,灭桓较为妥当。

    不过上官文若却说道:“正因凉国更加难灭,所以才是大患,其又在我国旁边,一旦灭桓,凉国必然国力大增,到时候,再想与凉王争霸,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另外,这也与大王远交近攻的策略不符,因而,盟凉,不若盟桓。”

    “且凉王凶狠,桓王软弱,在以后,寻找桓王的弱点,会更加容易一些。”

    其实萧远也是这么想的,助凉的话,毫无疑问,养虎为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393/ 第一时间欣赏攻掠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余观鱼所写的《攻掠天下》为转载作品,攻掠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攻掠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攻掠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攻掠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攻掠天下介绍: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一个小小的步卒,起于微末,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崛起。
直到攻略天下,收拾河山,定九国而亡诸侯。攻掠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攻掠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攻掠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