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四十六章 课后作业

    "动人?讲课也能动人,想必李正的讲课一定是别开生面。"

    李世民怪笑着。

    李君羡也是一头的雾水,"应该是吧。"

    李世民摆开自己的衣袖说道:"据说李正上课经常会给泾阳的孩子布置课后作业?"

    "是有这么一回事。"李君羡回答道。

    "那便好,朕也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给朕画出长安的地形图,画不出来一律军法处置。"

    "喏!"

    李君羡起身离开甘露殿再次去各个卫府。

    给军中每个卫府的将领都说了一下陛下的口谕。

    "作业?什么作业?"

    "都已经听李正讲完课了,还要做什么?"

    "陛下果然高深啊,所以说这个作业到底是何物。"

    "还要画出长安的地形图?这娘的要怎么画。"

    军中一大群将领都麻爪了,有些不知所措。

    甚至还破口大骂,作业是谁发明出来东西。

    几个将军聚在一起商量着。

    "李正讲课的时候,你们听懂了吗?"有将领问道。

    有人使劲摇头,"没听懂。"

    "我那时候睡觉来着。"

    "咱们正经人谁听这个啊。"

    "就是,你听懂了吗?"

    "**,正经行军打仗的人,还要会画图是几个意思?"

    一群将军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课后作业!还要画出长安的地形图?"

    行军打仗倒是可以,可画地形图这种事情你让一群提刀打仗的大将军去画画。

    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老将军们别说有多头疼了。

    李君羡再次回来说道:"刚刚忘记和你们说了,陛下说若是画不出来,一律军法处置。"

    "..."

    哗!

    十多个将领齐刷刷站起身。

    拿上自己的佩刀,戴上自己的盔甲,匆匆离开骑着马,齐齐朝着泾阳方向而去。

    程咬金坐在自己的府中,听完了李君羡传来的口谕。

    先是笑呵呵送人离开,等人离开之后,程咬金的老脸黑了下来。

    吐出一口浓痰,程咬金骂骂咧咧,"谁和陛下说了作业这个主意!老夫要剁了他。"

    府中下人立刻对程咬金说道:"据说是泾阳县侯李正经常会给泾阳的孩子们布置这个东西,每次上完课都会安排给学子,说是课后作业。"

    程咬金惺惺地放下了自己的斧子。

    府中下人小声说道:"将军,小人这就去召集家中的部曲开赴泾阳如何?"

    "不必了!"程咬金从牙缝里蹦出这三个字。

    "悔不该当初不听李正讲课!"程咬金一拍大腿,满脸的懊悔,"现在该如何是好。"

    府中的下人知道程咬金很生气,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吱声。

    安静了许久之后,程咬金大骂道:"天杀的!"

    随后程咬金翻身上马也急匆匆朝着泾阳而去。

    一大群将军去而复返,这让李正很疑惑。

    "县侯,渴不渴,我这里有上好的酒水。"

    "县侯,你放着!这种脏活累活我们干就成。"

    "县侯我给你捏肩膀。"

    "县侯,喜欢吃肉吗?"

    被这么一大群将军围着,李正有些无所适从。

    李正苦恼地说道:"诸位将军,我李正自认**得罪你们。"

    "哪里哪里,县侯哪里的话。"

    "就是!县侯如此少*英杰,得罪了我们,也是我们的福分。"

    李正:"..."

    见李正闭眼扶着额头,李义府问道:"县侯是要睡了吗?"

    "睡?睡你妹!你看现在这样,我睡得着吗?"

    睡不着,睡你妹?

    李义府神情一喜,"县侯此话当真?在下的老家正好有个未出阁的妹妹!"

    "去你的!"李正一脚踹向李义府。

    等到程咬金来了之后,李正这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李二这家伙给他们也布置了作业。

    程处默瞪着大眼珠子问道:"娃子,你要是教不会我们,我们这些人都要被军法处置。"

    "是你们被军法处置,和我有什么关系。"李正说道。

    程咬金冷冷一笑,"来人,拿老夫宣花大斧来。"

    "且慢!"李正大喝一声。

    程咬金说道:"怎么?现在你有办法了?"

    李正耐心说道:"程大将军,其实人和人都是有差别的,有些人擅长诗词歌赋,有些人擅长治国平天下,有些人擅长带兵打仗。"

    程咬金点头说道:"老夫自然明白。"

    "所以呀,你们要不劝陛下收回成命算了,这种事情实在是爱莫能助。"

    李正转身要走,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怪力,回过神发现自己已经被提在半空中。

    尴尬地扭过头,发现程咬金正瞪着自己。

    "程大将军,强扭地瓜不甜。"李正说道。

    "真的不愿意帮我们。"

    "爱莫能助。"

    李正心想着谁让你们之前不听课来着,"程大将军,我的工地刚刚开工,我现在要去盯着工地,麻烦你放下我好不好。"

    "不行,放了你小子,你又要溜了。"

    "我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呀。"

    "老夫陪你去工地看看。"

    程咬金就这么提着李正,一路走在村子里。

    跟在身后的是一大群将军。

    如此场面何其壮观。

    李正小声对程咬金说道:"程大将军,其实小子是有难言之隐,你能否先把我放下来。"

    "那你先说说你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正看了一眼四周,小声说道:"程大将军,你看看周围。"

    "周围?"程咬金的目光扫了一遍村子,"怎么了?"

    "程大将军,莫非**发现吗?"

    "少卖关子!"

    李正小声对他说道:"不是小子不愿意帮程大将军和诸位将军,实在是我这个村子里有很多的贼偷,在下时常发现有人在暗中盯着我。"

    "贼偷?"程咬金冷冷一笑,"你放心,我们这么多人在,谁敢来泾阳偷东西。"

    李正唉声叹气,"要是这个等高线地图落在了吐蕃和突厥人的细作手里,那该如何是好。"

    程咬金的脚步停在原地。

    "程伯伯?你怎么了?"

    程咬金把李正抬起来,直视着他的脸说道:"你刚刚说什么。"

    "我什么都没说。"李正扭过头。

    虽然不知道怎么画等高线,可程咬金知道等高线的用途。

    要是若在吐蕃细作和突厥的细作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百四十七章 抓细作

    树大招风,李正的村子难免会有一些用心不轨的家伙混进来。

    真要回过神好好看,程咬金长*征战,虽说身手可能是有些退步了。

    可积累一下来的直觉一直还在。

    一边走着立刻就注意到四周有不少的目光看来。

    再一回头,那种感觉又消失了。

    "你的村子确实有古怪。"程咬金低声说道。

    "我就说吧。"李正神情无奈。

    招手叫来两个裨将,程咬金低声吩咐了一些事情。

    来到建筑工地旁,这里已经准备开工了。

    李正从自己的大棚中拿出一些绿色青菜招待这些将军。

    在众将领见鬼般的目光下,李正开始做菜。

    一个将领吃力地咽下一口唾沫问道:"你刚刚看到了吗?"

    "看到了。"

    "那是菜,绿色的青菜!"

    "可不咋滴,你说泾阳县侯李正到底是啥玩意儿变的,冬天也能种出绿菜"

    程咬金漫不经心说着话,"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没见过菜是不是。"

    "只是没见过冬天的青菜。"李绩说话道。

    程咬金搭着李绩的肩膀说道:"你有**觉得李正的村子有古怪。"

    李绩看了一眼四周也说道:"昨日来这里的时候,我便感觉到了。"

    去*李绩是跟着李靖出征突厥的将领之一,现在在左武卫和秦琼一起办事。

    平日秦琼要处理军中文书,操练士兵的活一直都是李绩在做。

    李绩当然知道若是**李正的策略,阴山一战不可能这么快平定。

    大牛和大虎拼了一张大桌子,让将军坐在一起吃。

    李绩没什么胃口,来到厨房看着李正忙碌。

    "这位将军,你怎么不吃?不对胃口吗?"

    李绩观察着李正说道:"你的菜很好吃。"

    "是吗?"李正尴尬地笑笑,"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秦二哥是我的好友,他说起过你。"

    这个人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的模样,李正盖上锅盖,锅里炖着的是猪蹄。

    "老夫李绩。"他开口说道。

    "原来是李绩大将军久仰久仰。"李正拱手说道。

    "当初我们在阴山和颉利对峙,是你的谋略让我们可以以逸待劳,拿下了阴山,起初我以为是朝中的计谋。"李绩回想着说道:"到了长安,听秦二哥说其实是你的主意。"

    "哪里哪里,我就提了一个想法,具体的方略都是朝中大臣和陛下的想出来的。"

    说完李正朝着长安城方向拱了拱手。

    "你很聪明。"

    李绩低声说道。

    **回避李绩的眼神,李正说道:"过奖了。"

    "你应该入军,做个武将的。"

    李正点头,"也有人这么说。"

    "可惜了。"

    李绩拿了一把小胡凳干脆坐下,"你懂兵法?"

    "我哪里懂什么兵法,投机取巧我可能在行,真要行军打仗我真的不行。"

    还算诚实,李绩暗暗点头。

    "陛下为什么要让你如龙武军。"

    李绩突然的一个问题,倒是把自己问懵了。

    龙武军是大唐最神秘的一支部队,自从李世民登基以来龙武军像是一下子从众人的视野中消失了一般。

    不论是兵部还是军中,关于龙武军的建制还是依旧保留着,军饷一直都有龙武军一份。

    李正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陛下心情不好吧。"

    李绩拍了拍李正的肩膀,"可惜啊,实在是太可惜了,竟然就在这里养马。"

    "养马挺好的,简单省事。"

    "可惜了,大好的本领竟然落在这么一个人身上。"

    说完李绩便走出了厨房。

    听得出来,李绩对自己很嫌弃。

    李正往猪蹄汤里加了一大把辣椒。

    吃饭的时候,虽然猪蹄狠辣,反而让这些将军吃得更欢实了。

    吃了饭,一群将领来到工地里,帮着这里的村民一起修路。

    若是李正可以帮忙应付陛下布置的作业。

    做些苦力活总比军法处置来得好。

    村民们知道这些人都是军中大将的时候。

    也是一脸的惶恐,不敢让将军们干活。

    李义府小声对李正说道:"县侯,让这些将军们干体力活不好吧。"

    "没事,他们要欠我人情的。"

    李义府尴尬微笑,闭嘴站在一旁。

    大牛听了李正的吩咐,匆匆忙忙离开。

    程咬金和李绩在村子里逛了一圈。

    李绩当即就察觉到了几个神色不对劲的人,李正村子里确实有眼线埋伏着,而且数量还不少。

    程咬金低声说道:"找到几个了?"

    "不多,十个。"李绩说道。

    两个朝中的大将,在泾阳县走了一趟大致就明白了情况。

    确实有眼线,数量不少,而且都是很有经验的细作,一般人是看不出来。

    长*以来练出来的警觉,早就成为一种下意识,李绩每一次低头抬头见余光看得到比自己正眼看到的还要多。

    当天夜里,程咬金和李绩与军中几个信得过将领商量一番。

    "既然李正肯帮我们,这种顺手的小活我们干了又如何。"程咬金与众人商定下来章程。

    深夜便开始行动。

    当天夜里,不少人影在暗中走动,李正的房间点着烛火这是诱饵。

    等到那些探子靠近的时候,程咬金和李绩立刻动手,就拿下了五个眼线。

    又是到了后半夜,安静的村子里响起了几声犬吠。

    当天亮的时候,五十多个人被五花大绑地扔在马圈前。

    程咬金冷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家伙和老夫斗还是嫩了一些。"

    这些细作低着头没应声。

    穿着普通村民的衣服,李正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里什么时候混进了这么多人。

    "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见对方依旧不吭声,程咬金上前就要动手被李绩拦住了。

    程咬金颔首对身边的裨将说道:"把这些人丢到大理寺。"

    将这些面如死灰的细作用一条粗绳串起来绑着,一起带走。

    "细作已经抓出来,你小子可以帮我们完成作业了吧。"

    李正笑着说道:"**这么快,再过两天。"

    "为什么还要两天?"

    "画长安的地形图哪有这么快,需要多方位观察,然后才能确认地形,还要确认尺寸与比例,哪有这么快。"

    人各有所长,让程咬金这些人学习画等高线的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一个个的教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李正耐心地对程咬金说道:"程大将军,等高线地图虽说不难学,可掌握起来费力,但是学会看懂还是很简单。"

    "可是陛下要让我们画出来呀。"程咬金皱眉说道。

    "照抄,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吗?"

    "哈哈哈!"程咬金一个巨灵神掌拍在李正的后背,"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

    这一掌让自己差点背过气去,李正抚顺自己的呼吸,看在他们帮自己抓细作的份上忍了。

    眼下有了办法,程咬金心情大好,"你小子以后还要抓细作尽管来找老夫。"

    "一定找程大将军。"

    程咬金突然发现李正的笑容有些奇怪。

    也没太在意,朗声说道:"老夫去看看你的部曲和处默。"

    长安

    李世民知道了事情,摔了手里的奏章对李君羡质问道:"几十个眼线全部都被拔了?"

    "是...是的。"李君羡神情慌乱。

    "他李正有这么大的本事,把朕的眼线全部拿下了?"

    李君羡低头说道:"其实我们这一次的人手,都是精锐,没想到还是..."

    上一次出过这样的事情,现在又出了这种事情。

    李世民气急败坏地说道:"你说说你!看个李正也看不住。"

    "陛下其实这一次的事情和李正真没什么关系。"李君羡犯难地说道:"一个小小的李正,自然挖不出我们的眼线。"

    "那你说!"李世民大声喝道:"到底是哪路神仙干的。"

    李君羡低着头回答:"其实是程大将军和李绩大将军一起干的。"

    "程..."李世民诧异的语调都高了几分,"程咬金和李绩?"

    "是...是的。"

    李君羡一脸的委屈。

    "陛下,我们的人都是用了十多*的老手了,再*轻也是从小到大培养出来的,一般人就算是有察觉,也找不到痕迹,可程大将军和李绩大将军与三十多个将领一起联手,老将军们身经百战,实在是..."

    "这帮杀才!"李世民拍案而起,气急败坏。

    本想着让自己的细作盯着李正。

    没想到被这群将军掘了自己家的细作。

    "他们这群吃了饭没事干,闲着跑到泾阳抓细作了是不是?"

    李君羡解释道:"因为陛下布置了作业,他们才又回到泾阳去找李正讨教..."

    "你的意思是朕自找的了?"

    "末将不敢!"

    李君羡再次低头,想哭的心都有了,莫大的委屈在心头。

    人是陛下要安排的,干活的人是我布置的,出事了我倒霉,明明坏事的是那些将军,偏偏只有自己在这里听陛下的数落。

    可是这种事情又不能让将军们知道,更不能让李正知道。

    ****监视自己的臣民,必须要保密。

    再委屈也只能自己背着。

    一群老将军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而且是三十多个将领一起行动,这么大的阵仗谁扛得住。

    哑巴吃黄莲。

    李君羡心里苦,我也不容易啊,又不能说是陛下自找的。

    不想干了!

    想辞职...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味道带劲

    宫里的一个侍卫送来了一份奏章,"陛下,程大将军的奏章。"

    李世民接过奏章对这个士兵说道:"退下吧。"

    "喏。"

    打开奏章,李世民细细看着,气得把奏章摔在地上,"程咬金这个老匹夫,竟然还有心思找朕邀功请赏。"

    李君羡单膝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吱声,程大将军也不知道那些人都是陛下的眼线。

    再说了程咬金以为是关外的细作抓了之后禀报应该也是正常的流程。

    李世民三尸神暴跳,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朕苦心经营,盯着李正的一举一动,好不容易有了成效。

    为了安插这些眼线,废了多少工夫。

    好了!现在一晚上过去,全部被程咬金抓了一干净。

    "这群不晓事老匹夫!"

    李君羡低声问道:"陛下,那些细作如今就在大理寺去,要如何安排。"

    李世民黑着老脸,"全部送到吐蕃和突厥,给朕刺探军情去。"

    "那李正那里要不要再加一些眼线?"

    "再加,再加等着又被李正挖出来吗?一次又一次,你真以为李正有多傻。"

    李君羡沉默了。

    虽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李正看出来了,可就算是李正再傻,也能想出一个大概。

    失算了!

    感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到底还是小看了李正。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

    李君羡看了一眼陛下的表情,接下来陛下的动作让李君羡打了一个冷战。

    李世民面无表情,似乎还带着一些充满杀意微笑,慢条斯理地把程咬金的奏章撕了个粉粹。

    好重的杀气。

    此地不宜久留,李君羡连忙行礼告退。

    人在泾阳的程咬金打了一个喷嚏。

    李正小声对程咬金说道:"程大将军,天气这才刚刚转暖,也不能大意,一定要注意保暖呀。"

    程咬金下意识的收紧衣衫,"这鬼天气也不是这么冷。"

    "李正。"程咬金苦口婆心说道:"你是一个有本事的孩子,就是傻了点。"

    "傻一点挺好的。"

    看李正神情,这小子竟然还一脸的认真。

    程咬金又说道:"虽说你小子没出息,人也有点傻,不过老夫也把你当子侄看待,你爹是行伍出身,你也算是个武将子弟。"

    "程大将军过奖了。"

    "你爹打过仗,又有军功在身,陛下也让你入军倒是也说得过去。"话说到这里,程咬金又是唉声叹气,"可惜了,怎么就是一个养马的。"

    李正思量一会儿说道:"养马是个技术活,若是哪天家道中落了,我还可以靠着养马这门技术混口饭吃。"

    程咬金又说道:"*纪轻轻倒是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不过你眼前的打算就没做好。"

    "此话怎讲?"

    程咬金指着正在修路的工地说道:"你说说你,挣这么多钱,用来修路不是白瞎了吗?"

    李正摇着手里蒲扇,"这怎么能说是白瞎了呢?"

    "你说你有这钱,多娶几房婆娘,再不济买几个丫鬟下人来伺候你们家爷俩,也比修路来的好,就算是把钱攒下来存着,不美滴狠?"

    "程大将军此言差矣,修路的好处不能如此片面的理解。"

    古人的价值观有些不一样。

    不知道基建的重要性。

    李正心里感叹,当****修建的驰道影响了以后千*。

    还是当*的始皇帝有远见啊。

    驰道除了用来行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输。

    长安虽然有官道,可各个村子之间道路。

    却是非常的坎坷。

    俗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

    只有把路修好了,畅通无阻了,才有更多的生意可以出去。

    就像是以前的泾阳很穷,村子里的人不方便走出去,村子里的货物运出去不方便。

    那时候有出息的人走出一个穷苦的地方,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每一次运出去的货物数量少,生意也就少了。

    基建到了一定程度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对经济的效益可不是一星半点。

    长安是一个有着百*人口的大城,是如今整个中原的中心。

    可以说全天下的***几乎都在长安。

    在这个在刀耕火种刚刚走远的时代,李正有把握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也不知道到时候,收过路费李世民会不会答应。

    毕竟路是自己修的,实在不行和李世民三七分账。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要不是还是八二吧,我拿八,李世民拿二。

    程咬金依旧对李正修路的事情指指点点。

    有这钱多买一些吃食也比修路来得好。

    真是白瞎了。

    以前觉得程处默瓜,现在看来李正更瓜。

    谁会花个几*贯钱乃至十*贯去修一条路。

    真是匪夷所思。

    程咬金嫌弃地说道:"真是个败家子。"

    李正咧嘴笑了笑说道:"程大将军教训的是。"

    "你现在收回来还来得及。"

    "不可能,说什么我都要把这条路给修好了。"

    "你就像朝中那些言官说的那啥来着...对,食古不化!"

    李正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提醒道:"程大将军,食古不化不是这么用的。"

    程咬金挥挥衣袖说道:"老夫爱怎么用就这么用。"

    看在他带着这群将军免费给自己修路的份上,忍了!

    程咬金没文化,**他计较。

    从先前的干活的村民对将军们还有些畏惧。

    几次接触之后发现这些将军其实也挺平易近人的。

    很快就和这些将军们打成一片。

    不少村民现如今走路都是带风的,看见**!咱们和朝中的将军一起干活,你们其他村子行吗?

    村民们打心底里自豪,能够和朝中的将军打成一片。

    李大熊眼巴巴瞅着远处的工地,一边和李绩说着话。

    李绩和李大熊很聊得来。

    当*打仗的时候,在李渊手底下,做过李绩的执戟郎。

    李绩看着李大熊说道:"你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你儿子怎么就如此的滑头。"

    李大熊长叹一口气,"脾气随他娘。"

    回忆起当初李大熊的眼里都是憧憬,又对李绩说道:"大将军,你说陛下什么时候会把公主嫁过来,都大半*过去没个信。"

    李绩安慰着说道:"皇家嫁女哪有这么简单,从布置到出嫁有很多事情要做,再说了你儿子要娶的是****最疼爱的女儿,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李大熊长叹一口气。

    程咬金也走来,三个中*男人坐在一起。

    看向李大熊,程咬金问道:"大熊老弟,你儿子到底吃啥玩意儿长大的。"

    李大熊还是长叹一口气。

    "你透露一下,我儿子处默太瓜了,让他也多吃点。"

    "和村子里的孩子都一样,他总说他看的书比较多,都是从书上学来本领。"

    "原来是这样啊。"程咬金若有所思的点头,否定了吃东西补智商的想法。

    程咬金也叹息说道:"你儿子确实灵醒,就是傻了点,挣了这么多钱,傻乎乎去修路。"

    "孩子有本事,挣得钱多,家里的钱也迟早都是他的,他爱怎么折腾就这么折腾吧。"李大熊妥协地说道,心里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会有多么的大富大贵。

    其实只要李正可以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好了。

    如今又是县侯,又是娶公主。

    李大熊的心里要说不骄傲是假的。

    心中**,孩子他娘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李正平平安安的啊。

    将军们干了一天的活,最让他们期待的就是这里的饭食。

    一盆盆装满的菜肴放在桌子上,将军们立刻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李正娃子,今天的菜**昨天的辣了。"

    "是不是省料了。"

    "不要省尽管上。"

    "..."

    听到将军们招呼声,李正又往汤里加了两把辣椒。

    辣不死人不偿命,让人觉得诡异的是,越辣的菜他们吃得越欢实。

    丝毫不能阻挡将军们吃辣的兴致。

    抢起食物来根本不客气。

    除了用手用拳头,为了一盘麻婆豆腐,他们甚至已经开始动脚了。

    甚至连人性在这场餐桌上都变得很模糊。

    李正确认自己**在这些菜色里加任何的添加剂。

    也绝对**兴奋剂这种东西。

    吃饭全部靠本事,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将军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实在是无法想象。

    按照这些将军们的饭量,一天要吃掉一头猪,一袋黍米,还有三篮子的青菜。

    李正细细盘算着,怕是这么吃下去,过不了半个月要把村子给吃穷了。

    饭后,将军们聚在一起闲聊。

    他们嘴里说着自己在家里如何如何,最离不开的就是养生。

    人到中*,天下太平了。

    这些人到中*的大将军也开始讲究起了养身。

    程咬金拿起一颗辣椒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就是你在菜里面加的东西。"

    "这个东西叫做辣椒。"

    "辣椒?"程咬金端详了好一会儿之后一口咬下半截。

    看他吃着,李正问道:"辣吗?"

    程咬金摇了摇头没说话。

    李正尴尬地笑笑,"因为是在大棚里种出来的,所以辣椒有些发黄,等到天气暖和了,种出来的成色可以更好一些。"

    程咬金吃完一颗辣椒回味着,"这个味道真够带劲的。"

第二百四十九章 忽悠袁天罡

    说完程咬金又拿起一颗辣椒吃在嘴里。

    辣椒是在明代后期才传入**。

    辣椒是驱寒发汗的好东西,也是做美味佳肴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

    看程咬金抓起一把辣椒,一口接着一口地吃着。

    李正意外地发现,辣椒这个东西,程咬金可以当作零嘴吃。

    简直可怕。

    "程将军,这个东西吃多了上火。"李正补充说道。

    "不碍事。"程咬金一边吃着辣椒满不在乎的说道。

    第二日,大牛带着村子里的孩子回来了,长安的地形图已经画出来了。

    一幅巨大的画卷铺开,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

    一大群将军们看得头皮发麻,原来长安的地形这么复杂。

    李正对他们说道:"诸位将军只要照样子画下来就行了。"

    五大三粗的将军们,拿着手中的毛笔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程咬金把自己的画卷交给了另外一个将领让他代画。

    很好,将军们除了抄作业,已经到了****的程度。

    进步果然很大,做武将的果然都是坏学生。

    李正摇头感慨。

    "早这么干不就行了,何必这么大张旗鼓。"程咬金舒坦地躺在草地上。

    "程大将军高兴就好。"李正附和道。

    李世民留下的作业不是太难,主要就是废时间,其实长安的地形很平坦,地处平原,你要真说地形复杂还要去看看秦岭山脉。

    就是画起来费时间,需要大致丈量一下面积,也不能随便糊弄。

    就算是李世民看不出来,朝中的大臣们都是学富五车的。

    等高线地形图画起来复杂,了解地形图却不是很难。

    程咬金低声说道:"李正,你小小*纪锋芒毕露,你得罪的人可不少。"

    "我知道,所以我最近想要培养出一个卧底。"

    "哦?什么卧底?"

    李正小声对程咬金说道:"从前有个人,他为了对付自己的生死大敌,他远走他乡,学习本领,然后用他学来的招摇撞骗之术,把他的仇人骗得倾家荡产。"

    程咬金小声问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吗?"

    "现在**,以后可能会有的。"李正点头说道。

    李世民终于收到了将军们的课后作业。

    看着一幅幅地形图,李世民点了点头,有些中肯,可也有些怀疑。

    不见得朝中那些将领都学会了,有些人肯定是做了手脚。

    当然了李世民不想明着问,心里清楚就好。

    尤其是程咬金。

    李世民对王鼎说道:"传旨下去,程咬金罚俸三*。"

    "陛下,这程大将军的罚俸已经有十*了..."

    程咬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知道了又被罚俸三*的事情,有些错愕。

    自己是什么地**惹到陛下了。

    明明自己做出了作业。

    还抓了那些潜伏在泾阳的细作。

    按理说应该赏赐才对,怎么到头来还是被罚俸了三*。

    长安,不少人都在议论李正修路的事情。

    李正是长安新晋权贵,这个权贵有些古怪。

    不像别的权贵那样,享受富足的日子。

    而是到处垦荒,建房子。

    更是在泾阳了建了三千幢房子。

    李正的很多钱都用在了这上面。

    坊间的议论很多,李正很有钱至少很多人认为,整个长安要说李正的敛财本事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就几瓶香水都让李正挣了数十*贯。

    这个十二岁的孩子敛财的办事,让人发指,让人不敢瞻仰。

    名声和钱是冲突的。

    很多时候你为了名声就要花钱,你要是为了钱,很容易会丢了名声。

    在长安不少权贵眼里,李正这么做就是为了花钱买名声,或者是为了讨好李世民。

    "放屁!"李正对狄知逊说道:"我修路就是为了挣钱。"

    狄知逊点头,"我也知道你不是一个在意名声的人。"

    "当然能挣钱了,算帐确实是一门加法,可是还有乘法还有开平方,相比加法,乘法是不是更难,若是学会了乘法你的算术就会拔高一个层次这就是其中的区别。"

    狄知逊虽然听不懂李正的这些话,依旧装着一脸的高深地喝下一口茶水。

    "修路我会继续下去。"李正的话带着肯定。

    接下来的日子,李正更是扩招了不少民夫来干活。

    用的钱也更多了。

    李义府整日都忙得焦头烂额。

    冬日里的寒冷渐渐退去,大棚田地里的大棚也终于可以拆了。

    阳光也越加地温暖。

    李正舒服的嗮着阳光,接下来大唐气候会好很多。

    李淳风匆匆忙忙来到泾阳,找到马圈旁的李正说道:"李正,你救救袁道长吧。"

    "袁道长怎么了?"

    "还不是你害的。"李淳风悲伤地说道:"袁道长已经很久**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李道长,话不能乱讲,我和袁道长无冤无仇,凭什么赖我头上。"

    "这不是赖你头上的事情,袁道长快要疯了,他整夜研究星象,昼夜不眠快要走火入魔了。"

    "有这回事?"

    "确实是这样。"李淳风神情紧张地说道:"李正,我知道你有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可是你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袁道长真的走火入魔了?"

    "就差到失心疯了。"李淳风低声说道:"李正啊,深夜的时候我看到袁道长魔怔一般地看着夜空,别提有多吓人了。"

    李淳风连忙说道:"李正,我知道有些本事是不外传的,你一定知道一些奥妙,才能预测到雪灾,哪怕是晃点,我也希望你可以搭救一下袁道长。"

    李正思量着说道:"忙可以帮,不过你欠我一个人情。"

    "太好了,只要你肯帮忙就行。"

    "还有!"李正对他说道:"李道长以后能否来教村子里的孩子们数术。"

    "这个..."

    想到袁天罡的情况,李淳风急得一跺脚,"好!只要你肯帮袁道长,我就来你的泾阳书院教孩子。"

    李正脸上堆着微笑:"有劳了。"

    等到第二日,李淳风带着袁天罡而来。

    袁天罡再次来到泾阳,神情有些恍惚地问道:"李正,老夫想了一整个冬季都想不明白,你是如何知道雪灾的。"

    "这很重要吗?"李正悠哉地说道。

    "很重要。"袁天罡点头说道:"若是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可以提前防备。"

    "你放心,以后的天气应该会好很多。"

    "你如何确定?"

    往后的百*间都会是一片非常正常的气候。

    自然永远是这个世间最不能反抗的神灵。

    老天爷不高兴了,一场干旱足以让这个还有些蒙昧的时代尸横遍野。

    当然在气候好的时候,粮食丰收,人口也会迅速地增长。

    所以为了让自然环境不发脾气,保护自然环境也很重要。

    李正坐起身子看着这个老道士说道:"袁道长,咱们不是一路人,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

    "莫非县侯还有别的办法?贫道活了这么多*,见过的**异士不少。"

    "敢问县侯用的是什么办法来预测天气的。"

    袁天罡似乎有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李正对袁天罡解释道:"其实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气候都可以预测,我的办法与袁道长的占星看天象不同,我用的是一种因果规律的办法。"

    李正不想告诉这个老道士,其实自己是在一本历史气象学上的书看到的这次反常寒潮。

    总要想个办法忽悠过去,李正点头,"嗯!就是因果规律。"

    "因果...原来县侯还会如此高明的手段,这世间最难算准的便是因果,贫道佩服。"

    "..."

    这家伙还真信了,其实要说大忽悠徐福才是楷模,他把始皇帝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袁天罡再次说道:"敢问县侯,这一次的雪灾是何种因造成了这种果呢?"

    "我可以告诉你,你千*不要告诉别人。"

    "县侯请讲。"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有一个叫**德华家伙,江湖人称气象学家。"

    "气象学家?诸子百家中有这家吗?"

    "你别管有**这家,反正有这么一个人。"

    忽悠,大不了就硬忽悠,李正开口说道:"那个爱德华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在北方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半月后就可以在南方形成一场飓风。"

    "飓风?"

    "就是一场大风。"

    袁天罡思考着说道:"想来这就是你说的因果?以小见大,就像是韩非子有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说完李正有些担忧,狐疑地看了袁天罡一眼,这家伙该不会为防止气候突变,把世间的蝴蝶赶尽杀绝吧。

    这样又会造成了另外一个,很严重的生态问题。

    话说出口,李正有些后悔了,自己怕不是要成为****。

    袁天罡点头说道:"你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对!是个比喻!"李正一拍大腿说道:"就是一个比喻,我就知道袁道长不会真的把天下蝴蝶赶尽杀绝的。"

    "你小看贫道了。"袁天罡神神叨叨地说道:"世间的气候都是一种循环,每次大灾大难之后都会有接连数*的丰*,这是一种清算也是一种调停。"

第二百五十章 包藏祸心

    袁天罡的话也有道理,确实是这样,在后世的气象学理解中,很多时候飓风,酷暑,寒冬其实也是自然的一种调节,若是一*四季只有春天,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了

    历代先贤在典籍中都有记载,咱们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强的。

    "袁道长境界高深,在下佩服。"李正拱手说道。

    袁天罡摆手说道:"老夫也在古籍中看到过这种言论,先贤早有论断。"

    "原来是这样。"

    李淳风看到袁天罡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也是长出一口气。

    袁天罡接着说道:"难怪老夫查遍星象古籍也找不到依据,原来县侯用的是因果规律,世界*法诸多,一生学不尽矣,贫道佩服。"

    "哪里哪里。"李正连连拱手。

    见李正和袁天罡互相敬佩,李淳风的心总算是踏实不少,袁天罡已是知天命之*。

    这么大的*纪,出了一些差池,那可真是后果难料了。

    李正接着对袁天罡说话道:"袁道长啊,其实往前追溯到后晋的清泰*间也有依据。"

    "哦?"袁天罡来了兴致。

    李正悠然说道:"在那个时候有个叫冰岛的地方,那里的火山喷发了,一连喷发了很长时间,浓烟对天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中原的旱灾。"

    "冰岛在何处?"

    "在...北边。"

    "是北海吗?"

    "差不多吧。"李正勉为其难的点头。

    "火山..."

    袁天罡的心里又多了一个疑惑。

    李正心里想着也不知道是当*爱德华一个小小的比喻来彰显混沌学的理论,还是爱德华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多数气候现象都是可以可以推敲的,当*气候学家爱德华说了一个蝴蝶效应,在南方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两周后,在北方形成一场龙卷风。

    其实这个论点是有些待考证的,但是在普通人的逻辑里它非常符合逻辑现象,也有出现的可能,

    早在先秦时期的先贤就说过,*物有因也有果。

    后世认为中原大地的气候变化也与地球的另外一边息息相关。

    有学者说后晋的灭亡和冰岛的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关系。

    那时候冰岛火山的喷发持续了八*之久。

    很多反常的气候现象往往可以找到一些征兆。

    李正小声对袁天罡说道:"以在下平生所学,这火山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就怕再来一次。"

    "确实需要提防。"袁天罡也是点头。

    "有一个地方火山就很多,而且距离中原不远。"李正看了一眼四下,小声对袁天罡说道:"在倭国有很多的火山,现如今都不稳定。"

    "倭国有很多火山?贫道为何从来**听说倭国的遣唐使说过。"

    "人家会说这种事情吗?家丑不可外扬!"

    一座火山就对中原影响如此之大,倭国还有好几座,这可如何是好。

    "好个倭国的遣唐使,如此保藏祸心!"袁天罡愤怒说道。

    "袁道长千*不要生气,不就是一个小小倭国。"李正安慰着给他倒上一杯热茶。

    "怎会有如此恶毒的倭国人!"袁天罡又说道。

    李正连忙又安慰道:"袁道长,你千*千*不要生气,生气对身体不好。"

    袁天罡喝下一口热茶。

    瞧了一眼这个老道士的神色,李正接着说道:"其实倭国处于一片海沟旁,那里时常会地震,保不齐那些火山因为地震就会喷发。"

    听完李正的这句话,袁天罡拍案而起,"不行!贫道不能坐视不管。"

    "事关倭国与中原的邦交,袁道长千*不要冲动啊,千*不要冲动。"李正劝说道。

    "陛下让贫道坐镇钦天监,就是为了天下大唐子民安宁,怎能容得他倭国人放肆!"

    "道长!你不要冲动啊。"

    "李正!你们不敢说,贫道去说!豁出这条老命,贫道也要揭穿倭国人的恶行!"

    李正面色悲伤,"袁道长为了天下苍生实在是...在下感激涕零,铭感五内。"

    "告辞!"

    袁天罡说完快步离开,一点也**老态龙钟的模样,反而健步如飞,看来这个老道轻功也十分了得。

    李淳风站在一旁一直看在眼里,李正之前激动的表情一扫而空,反而这小子当下还有些高兴。

    "李道长,怎么样?现在放心了。"李正看向远处袁天罡已经走远的背影说道:"你看看袁道长,步步生风走得多么有精神。"

    "谢了,我会答应给村子里的孩子们教数术。"

    "不客气,就是随便忽悠了几句。"李正喝着茶水。

    李淳风一脸严肃地说道:"你这可不是忽悠,历朝历代都有记载,倭国时常地龙翻身不安宁。"

    "李道长,你别这样,搞得我自己都快信了。"

    李世民正在看着青海驻军刚刚又送来的奏报,上千斤的盐矿已经开采出来,如今正在一批批运往长安。

    青海盐湖的盐矿很多,可以开采很多*。

    看完这份奏报,李世民便把它烧毁,对身边的太监王鼎嘱咐道:"青海盐矿的事情,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

    "喏。"王鼎自然知道要怎么做,盐铁一直以来就是大唐的一件大事。

    "陛下!钦天监袁道长求见。"侍卫前来禀报。

    李世民端坐收起自己的神情,"让他进来。"

    袁天罡走入甘露殿,朝着李世民行礼说道:"陛下!贫道有要事请奏。"

    李世民神情严肃地说道:"讲。"

    袁天罡把李正对自己说过的话,向李世民复述一遍。

    听得李世民一愣一愣地看着袁天罡,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安静了许久之后,李世民问道:"倭国的遣唐使对大唐挺恭敬的。"

    "陛下!倭国遣唐使保藏祸心不可不察啊。"

    李世民思量了好一会儿说道:"倭国的遣唐使确实**向朕说明火山的事情。"

    "陛下!"袁天罡再次说道:"贫道也是听李正所说,不过典籍中有记载,倭国多有地动,火山诸多。想来是有依据的。"

    "确实不能不防。"李世民朗声说道:"来人呐!"

    几个侍卫走入甘露殿,单膝跪地行礼。

    李世民命令道:"把倭国的遣唐使一干人等全部拿下。"

    "喏!"

    当天一队金吾卫离开长安,到了长安郊外的一处寺庙给围了起来。

    在寺庙和尚慌乱之下,一群倭国人被金吾卫悉数拿下。

    几个倭国的遣唐使才来到大唐不到半*,做了和尚本以为已经很倒霉了。

    这和尚还没做多久又被金吾卫给带走了。

    包藏祸心?明明什么都没干来着,就要抓人。

    几个倭国的遣唐使,欲哭无泪。

    大唐好危险,真的不该来。

    金吾卫拿下了倭国遣唐使的事情在长安传开。

    坊间议论纷纷,除了吐蕃的禄东赞,又一次有他国的使者被拿下了。

    甚至有言官向陛下谏言,不该如此对待前来朝贡的使者。

    有损大唐威严。

    李世民听不进这些言官的谏言,只是让大理寺把人关押起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陛下为什么要拿下倭国使者,群臣乃至坊间一概不知其中缘由。

    别人不知道,李泰身为李世民的儿子,去立政殿打听了一番,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细细一想,就靠这么几句话让父皇拿下了这几个遣唐使?

    要说是不是大话还两说。

    不过倭国前来朝拜**说火山与地动的事情确实有欺君之嫌。

    李泰来到泾阳,找到正在种田的李正问道:"你为什么对袁天罡说这些话。"

    "我怕他老人家被逼疯了。"李正照料着田地里的菜苗。

    "倭国人和你有仇吗?"

    李正站起身拍去手上的泥土,"我现在和倭国人是没仇,但是以后就会有仇了。"

    "此话怎讲?"

    李正坐在田埂边说道:"说人性本恶有些偏颇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大唐如今富裕吗?"

    "不是很富裕。"李泰当即回答。

    "大唐对倭国来说,大唐非常的富裕,中原地大物博。"

    李泰也坐在李正的身边,"倭国人确实说过他们很喜欢中原,他们无不透露着对中原,对大唐的向往之情,就差点住在长安了。"

    村民们已经回到了田地里劳作,看着眼前宁静的田园生活,李正说道:"倭国坏境恶劣,不是地震就是海啸,还有几座如今容易爆发的火山,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

    "若是魏王殿下住在倭国,却发现隔壁的邻居大唐有这么一片安宁富足的土地,魏王殿下你会怎么想。"

    "离开倭国来大唐过日子。"

    "是啊,来大唐日子,可是以后呢?一直都寄人篱下吗?"

    李泰皱眉问道:"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倭国有这么多人呢,所有人都要来大唐吗?又或者说他们想要来大唐,哪天他们又不想寄人篱下了呢?"

    听完这话,李泰惊得站起了身。

    "不论倭国人是好是坏,谁敢说倭国人**觊觎之心,什么事都往最坏的方面考虑,把倭国人换成魏王,将心比心。"

    李泰冷静下来,"你对袁天罡说的都是借口?重要的是引起父皇对倭国人的注意?"

    "**了生存会****的,倭国人也是一样。"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一场海啸和一场地震会让倭国死多少人,对倭国来说大唐是天堂。

    李正对李泰再次说道:"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倭国有很多的银矿,有特别特别多的银饼,等着我们去开采啊。"

    忽悠归忽悠,在真正的家国面前,李世民眼里揉不得沙子。

    更何况是保藏祸心的倭国人。

    不论倭国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李世民不会允许自己治下的大唐有任何的风险。

    现如今李世民差不多已经把倭国人拉进黑名单了吧。

    "你说得很有道理,想必父皇和朝中大臣们想得比我周到,先前那些言官都是无的放矢,你李正的一席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受教了。"

    李正站起身重新给这片田地除草。

    在开春之前要把土壤翻一遍,免得开春之后杂草丛生。

    经过一个冬季,大棚拆除之后,原本有些萎靡不振的茎叶,比之前挺拔了不少。

    冬天就算是再寒冷,过了寒冬生命力就会又出现在大地上。

    "魏王殿下,你看这些幼苗多有生命力。"李正说道,"等到今*一开春,想来向日葵也可以盛开了。"

    李正又说道:"魏王殿下,你说你父皇以后会去开采倭国的银矿吗?"

    站在李正的身后,李泰说道:"应该会吧。"

    李正看着眼前的幼苗接着说道:"那开采来的银矿,你父皇会不会分我一部分。"

    李泰:"为何?"

    "创意是我提出来的,对不对!**功劳也有苦劳,对不对!你父皇应该不会这么薄情寡义吧,总不能过河拆桥是不是。"

    "..."

    听身后**回应,李正又说道:"魏王殿下?"

    "..."

    "魏王殿下,你还在吗?"

    "..."

    "胖子?"

    耳边只剩下了风声,李正回头看去身后哪里还站着李泰,这个死胖子早就走远了。

    "一谈到钱,跑得比兔子还快,皇家果然**一个**!人心险恶呐。"

    修路的工地上,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首先是要压路,把路给压平了,把路给压实了。

    经过一个冬天,很多道路还有些泥泞,化雪之后的道路土质松软,等到春雨以来又会泥泞不堪,等到春雨到来之前就要把路给压实了。

    李正对李义府嘱咐道:"把路要修好,修平整,要修得比官道还要好。"

    "明白了。"李义府响亮的回应,"县侯放心,泾阳的房子和路都是在下监工的,在下已经有经验了。"

    瞧着一条新路已经渐渐有了雏形,李正咧嘴笑着,"以后这条路,可就是我们的生财之道。"

    "下官一定好好修缮它。"

    李义府斗志满满的模样,李正很满意。

    许敬宗也说道:"如今官道*久失修,有平坦的新路可以走,谁愿意走官道,可要走新路就一定要路过泾阳,此后路过这里的生意人会越来越多,县侯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多,县侯这招实在是高,在下佩服。"

    "全长安也就你许敬宗一个明白人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顿饭三大碗

    许敬宗笑呵呵说道:"县侯高明之处,在下也只是初窥门径而已,县侯过奖了。"

    "你谦虚了。"

    "不敢当。"

    李义府瞅了一眼许敬宗,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敢抢着说话。

    本来是自己一个拍马屁的机会竟然被许敬宗这么抢走了。

    李正拍着李义府的肩膀说道:"有空和老许多请教请教,看看人家的道行。"

    "县侯说的是,在下一定好好向老许学学。"

    李正说完便走远,观察着修路的情况。

    李义府昂首对许敬宗说道:"我在县侯还没发迹的时候就跟着泾阳县侯了,县侯脾气古怪,你要小心应付才是。"

    "是吗?"许敬宗小声说道:"还请李兄请教。"

    清了清自己的嗓子,李义府对许敬宗说道:"其实你刚刚已经得罪县侯,你竟然还**自知。"

    许敬宗的神情凛然,"多谢李兄告知。"

    李义府笑着说道:"你别看县侯平易近人,其实得罪县侯的人都没什么好**,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千*不要自作聪明了。"

    许敬宗连连点头,"李兄教训得是。"

    李义府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如今还在打路基,好在这些日子**下雨。

    修路的时候地上不能有明水,地面的上水一定要处理干净。

    有比较湿的地方也要换土充填。

    这里有一部分都是泾阳第一次修路的时候干活的村民。

    他们多多少少有一些经验。

    李正看着打地基的情况。

    一个巨大的石磨,用来压路,把路压实压平。

    坚实的路基决定一条路的寿命。

    村民们觉得修路的要求有些太高了,又要压路又要换土充填。

    老村长对李正说道:"正儿啊,你能省就省点,这一天功夫你花的钱,咱们村子的人一辈子都挣不够。"

    李正对老村长说道:"村长爷爷放心,这钱我能挣回来。"

    老村长的神情还是有些担忧,"村子里的叔叔婶婶们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就怕这钱白花了。"

    "村长放心,这钱不白花。"

    老村长点头拍了拍李正的肩膀,"也是,村子里的叔叔婶婶们没读过书,他们**什么眼界,以后咱们村的孩子都要读书识字,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读书。"

    突然觉得老村长还挺开明的,知道读书重要性。

    在这个时代能吃饱饭不容易的*代,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连吃饱饭都要用尽全力,谁又会去想着读书识字。

    李正说道:"村长爷爷,我最近又给咱们村的书院找了一个老师。"

    老村长笑呵呵说道:"就是你小子不急着找媳妇。"

    "我还小。"李正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老村长又说道:"正儿啊,村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你有出息,可你好歹给你家留个后,知道了吗?"

    "知道,知道。"李正使劲点头。

    "如果有一日你出了什么事情,咱们全村上下也可以有个挂念,早日留个后。"

    "老村长说得对,偏僻入里。"

    看李正一脸认真的模样,老村长说道:"老头我去看看村子里的田地如何了?"

    有时候想想老村长的话,也是挺有道理的。

    若是在当*战乱时期,这番话简直就是人生哲理。

    可现在是太平*间,李世民不至于现在就剁了自己。

    这条连接泾阳和长安的路一定要修得比官道要好。

    这样才有竞争力,路在脚下,所有的生意都绕不开运输这个条件。

    尤其是在这个*代,运输是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间,谁掌握了运输线。

    谁就可以吃第一口螃蟹。

    在李世民还没意识到运输线的重要性之前。

    有把握利用运输线大挣一笔。

    回到自己的家中,李正从田地里摘了一篮子辣椒。

    经过一个冬季的大棚培养,两个月过去了,辣椒的长势非常喜人。

    回到自己的房间,李正开始做自制老干妈。

    辣椒,芝麻,豆豉,生姜,蒜...

    大牛帮着打下手。

    把猪油在锅里烧化,把辣椒,芝麻,蒜,一样又一样地炒香。

    直到辣椒出了红油。

    用的是一种牛角小辣椒。

    这种辣椒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香。

    虽说品质算不上好,主要还是长安的土壤和大棚种植的关系。

    辣味不算特别地辣,勉强也够用了。

    把炒好的辣椒油放入陶碗中,大牛用筷子沾了一些,放在嘴里品尝着,"老师,很香。"

    李正也尝了一口,辣味有些淡了,火还不够大,油温不够高,辣椒放得也太少了。

    第二次尝试着制作,厨房里李正和大牛忙得一头汗。

    这一次做出来的总算是像样一些,味道辣中带着一些香,辣度也刚刚好。

    "可惜现在没牛肉,要是加一些牛肉粒就更好了。"李正感慨着说道。

    大牛小声说道:"老师,学生之前听那些将军说程咬***军家的牛经常会摔断腿。"

    李正思量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加牛肉粒的想法。

    如今朝中是有严令,牛是不能随便宰杀的。

    很多县甚至一头牛都**,有时候需要牛来耕地,甚至需要借别的县的牛。

    就算是牛摔断了腿,也需要向官府报备,官府知道牛不能在耕田之后,才会答应杀牛。

    至于程咬金家的牛为什么会摔断了腿...

    大牛小声问道:"老师,你说程咬***军家的牛为什么会经常摔断腿啊。"

    "可能是因为他老程家的**不好。"李正想了想点头,至于为什么他老程家的牛经常会摔断腿就不得而知了。

    正说着程咬金的家的事情,程处默和李泰赶着饭点而来。

    非常不客气坐在家中,好像等着自己上菜。

    随便煮了一碗羊肉汤,炒了一盆青菜,几人坐在一起吃着。

    大牛和大虎比较懂事,端着碗吃坐在另外一桌,比较斯文。

    而程处默和李泰则是狂野得多了。

    这两个人直接用辣椒油拌饭,就这么吃了起来。

    而且还吃了三大碗,黍米已经所剩无几了,本来想着有剩下的可以喂鸡,如今看来怕是不会有剩的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太子杀手

    程处默打了一个饱嗝说道:"要是有猪肉就好了。"

    "没猪肉了,再这么吃下去村子里的几头猪都不够吃了。"李正瞅着两人说道。

    前几天那群将军们祸祸地太狠了。

    吃饱饭,李泰对大虎说道:"晚上收拾一下,我睡这里。"

    "末将领命。"大虎对李泰很恭敬,纵使李正与李泰打趣说笑,大虎从军中养成的习惯对魏王还是毕恭毕敬。

    三人坐在一起喝着茶水,李泰看着夜空皎洁的月亮说道:"李正,你说倭国有银矿,可是要取银矿怕是不容易吧。"

    李正稍稍点头说道:"确实。"

    "都说蜀道难,海路岂不是更难?"李泰悠然说道:"不过据说倭国的使者是借道高句丽来到长安的。"

    "那就借高句丽的路去倭国呗。"李正轻描淡写地说道。

    李泰又是长叹一口气,"谈何容易,高句丽已经很多***向中原进贡了,估计他们早就已经不想要臣服中原。"

    程处默点头也说道:"确实,我也听我家老货说过这件事。"

    现在的李世民说不定连东征高句丽的心思都**。

    等再过个几*,膨胀得差不多之后。

    李世民说不定才会想去东征高句丽。

    在李世民还**东征之前。

    李正不想和李泰和程处默说任何关于东征高句丽的事情。

    要是等到李世民东征**回来了,听到是我李正先说的东征高句丽。

    说不定李世民举起闸刀的速度一定都不会慢。

    而且还会把自己剁个稀碎,扔到锅里煮熟,蘸酱一口接着一口吃了。

    这个时候闭口不谈是***。

    嗯,就很稳。

    李泰长叹一口气,"李正,你说倭国有银矿,可是看着银矿拿不到,若是想要借道的话,还有一个高句丽拦着。"

    "其实可以建造海船,渡海过去。"

    "真的吗?你会造船?"

    "不会。"李正当即摇头。

    李泰狐疑地看着李正,"你一定会。"

    "魏王殿下,你别闹,东海台风多,出海风险太大。"

    李泰捶胸顿足,"你干脆就不要告诉我倭国有银矿,现在我一想到拿不到倭国的银矿,就抓心挠肺。"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千*不要操之过急。"

    李正对李泰说道:"你可千*不要让你父皇把那几个倭国人给杀了。"

    "为何?"

    "他们知道去倭国的路,到时候可以让他们带路。"

    李泰又说道:"有个人要来长安了。"

    "睡觉。"李正站起身走回屋中。

    "你就不想知道来的人是谁吗?"

    "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正倒头就睡,有时候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

    那都是李世民的事情。

    倭国人还在大理寺的地牢之中。

    整日以泪洗面,来到大唐还什么都没干,就被关进了大理寺地牢,人生最倒霉之事莫过于此。

    倭国人有欺君之嫌,包藏祸心。

    等到第二日,天一亮。

    李泰早早去上朝,顺手把刚刚做好的老干妈给带走,扔了一块银饼在桌子上。

    长安太极殿,朝臣们和往日一样的奏报,就知道雪后的关中形势大好。

    下了朝之后,李泰把老干妈放到了自己父皇的面前。

    李世民瞅着陶罐里东西细细闻了闻,"这是什么?"

    "这是用辣椒做成的一种辣油。"李泰介绍道:"若是哪天父皇想要吃辣椒了,不用去泾阳,在食物里放一些就好。"

    李世民欣然点头,"青雀,你有心了。"

    原来这才是辣椒的正确吃法?

    "这个东西用来拌饭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是吗?"李世民端详着看到陶罐上歪七扭八的写着三个字。

    看了许久之后才辨认清楚,"李正为何要在陶罐上写老干妈?"

    李泰琢磨着,"儿臣也不知道是何意。"

    李世民把这罐辣椒油交给了身边的王鼎。

    王鼎非常懂事地把陶罐里的辣椒油倒入另外一个精致的金器中。

    把手中土里土气的陶罐随手放在一旁。

    李世民开口问道:"李正这些日子还在修路?"

    "回父皇,李正这些日子确实还在修路,而且修得非常积极。"

    李世民的表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既然有人肯花钱修路,李世民也乐得所以。

    正好官道*久失修了,花的是李正的钱。

    这个死要钱的小子亏得越多,李世民心里越高兴。

    "陛下,人到了。"

    "到了是吗?快快请来。"李世民着急说道。

    李泰正襟站在一旁,看到一个老头子走入甘露殿眼前一亮。

    他是李纲,士族出身,在士族之中有很大的威望。

    李世民和他交谈了一番之后便让李纲做了李承乾的太子少师。

    失落地回到泾阳,李泰把在甘露殿的事情和李正说了一遍。

    说完李泰失落地说道:"我把你的那罐辣椒献给了父皇,父皇却**考虑过我,还是把李纲给了太子。"

    听李泰说完这件事,李正安慰道:"其实这是一件好事"

    "好事?"

    "不瞒魏王殿下,其实李纲是一个太子杀手。"

    "太子杀手?"

    李纲是一个八字非常邪门的人,当初李纲给杨广的太子做老师,然后大隋没了。

    之后给李渊的儿子,太子李建成做老师,结果李建成也挂了。

    现在又要给李承乾做老师。

    想到原本历史上李承乾的遭遇。

    李正心里不由得为李承乾捏了一把汗。

    这家伙还真的来长安了。

    做了三个太子的老师,三个太子都没个好**。

    不得不说作为太子杀手,李纲非常地出色。

    做太子老师,就有些逊色了。

    李泰向李正述说着事情的缘由,当*李纲其实看不惯李建成就出走了。

    现在李建成已经倒了,反正李纲也看不惯李建成,李世民就把他召回来了。

    李正对李泰说道:"看来太子殿下危险了呀。"

    "此话怎讲?"

    "李纲这个人很邪门。"

    "怎么邪门了。"

    "魏王殿下不妨想想,李纲所教的另外两个太子的**。"

    李泰听了李正的话,沉默良久,突然想到了什么,倒吸一口凉气。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炼细盐

    要真如李正这么说,李泰心中反倒**这么失落了。

    细细一想,好像真如李正说的那样,不论是前隋的太子**还是上一个李建成,**都不是太好。

    恰好这两个太子都被李纲辅佐过。

    这么一想李泰心里也**这么失落了。

    人生仿佛又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就让李纲在太子身边呆着吧。

    李恪走来说道,"朝中来了一队的兵马说是要见你。"

    "见我?"李正停下研磨辣椒的动作。

    李恪还是点头,"这支兵马运了一些东西过来,用黑布包裹着,也不知道是什么?"

    把手里的小磨盘交给李泰让他接着碾辣椒。

    李正洗了洗手急匆匆走向村口。

    五千大军就站在村外,还有穿着宫中内侍服的太监。

    为首的将领走到李正面前说道:"县侯,这是陛下让我等交给你的。"

    "什么东西?"李正打量着这些个用黑布包裹的东西。

    "陛下交代,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送来,还请县侯早做准备。"

    说完,五千士兵整齐划一的转身离开。

    只留下这十多个太监。

    李正还愣在原地**回过神,看向这些个太监说道:"你们怎么不走。"

    这些太监笑呵呵说道:"陛下有旨,让我们来帮助县候。"

    打开黑布的一角仔细看了起来,原来是一块块硕大的白色结晶体。

    太监说道:"县侯,这些都是盐矿。"

    颜色有些发黄其中有很多的杂质,应该就是从青海湖送来的盐矿。

    这下全部明白了,再看这些个太监。

    说来盯着我就盯着我,还口口声声来帮我?

    不就提炼个细盐,李世民还怕我偷工减料不成?

    李正招手对李恪说道:"把这些东西全部拉进长乐公主的封地。"

    李恪招呼村子里的护卫队办事,这十六车沉重的东西全部拉走。

    这些都是天然盐矿,大唐有粗盐,可细盐很少,就算是细盐都是权贵皇家才能享用的专利。

    这种盐矿又叫青盐,直接食用很容易闹肚子,里面的杂质很多,需要提炼过后才可以食用。

    李正让李恪圈出一片地方用来提炼细盐。

    宫中的太监对李正说道:"县候,接下来的事情我们来做就好,不用麻烦外人。"

    李正指着李恪说道:"他是蜀王殿下,不是外人。"

    "陛下有旨,只能让县候与我们一起来做。"

    李恪也只好离开,走之前对李正说道:"这些个太监我见过,都是父皇的亲信。"

    用篱笆圈了一片地,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大棚。

    穿着一身黑色内侍服的太监微笑说道:"县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提炼细盐了?"

    李正用手指沾了一些碎盐矿,尝了一口便吐了出来。

    这些盐又苦又涩,里面杂质太多了。

    李正说道:"提炼细盐哪有这么容易,你以为我会法术吗?说提炼就提炼。"

    在坊间粗盐还算是平价,可也有很多人家买不起,细盐更是金贵。

    就连寻常权贵人家都用不起细盐,有句话说细盐堪比黄金。

    提炼细盐首先要去除杂质,李正写下了一应需要的东西让这个太监去置办。

    太监拿着手里的这份东西,看上面写着的内容。

    "这些东西都是我用来提炼细盐的,一样不差的都交给我。"李正开口说着。

    太监瞅着上面写着的东西,有些不解:"县侯要五十口大锅做什么?"

    "想要把粗盐提炼成细盐,少不了的一步就是煮盐。"

    太监若有所思的点头,又问道:"其他的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老奴不明白县侯为什么还要这么多的零嘴干果,还要绢布三千匹,母猪三十头,母鸡四十只,枸杞...?"

    这个老太监倒吸一口凉气,"这..."

    李正说道:"这些都是提炼细盐所需要的。"

    老太监说道:"可是这..."

    "我跟你讲,少一样,这细盐我可就提炼不出来。"

    老太监只好点头,匆匆忙忙离开,来到立政殿,把李正的这些要求交给了李世民。

    看着上面的内容,李世民也觉得非常离谱,提炼细盐关母猪什么事?

    老太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县侯说了,少一样细盐就提炼不出来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好,你个李正!借机想要敲朕一笔,是吗?"

    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李丽质悄悄看了一眼,没忍住笑出了声。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笑呵呵说道:"这李正倒是很实在。"

    "如何实在了?"

    李世民气得牙痒痒,"朕还不信了,除了他李正还没人能够提炼出细盐了?"

    可是冷静下来一想,好像不太对。

    如今的细盐大多数都在海边的士族提炼出来的,尤其是靠海的山东士族手里。

    他们海盐里倒是可以提炼出细盐。

    整个关中细盐少得可怜。

    似乎除了李正还真没什么人了。

    李世民拍案而起,突然不想提炼细盐了。

    没细盐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长孙皇后忍着笑意说道:"李正没要金银钱财。"

    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说道:"要是别人,早就被朕宰了八百回了。"

    李正像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试探李世民的底线。

    李世民突然发现李正这个小子,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这么多时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收起这份清单,李世民说道:"李正要的东西一应都给他,他要是拿不出细盐,朕军法处置他。"

    李丽质小声问道:"父皇,什么军法?"

    李世民说道:"李正是龙武军的中郎将,做不出细盐当然要军法处置!"

    看李丽质神色担忧。

    女儿大了留不住,连自己的女儿都站在李正这一边。

    李世民气呼呼走出立政殿,打着太极拳试图压住自己的怒火。

    提炼细盐需要很多步骤。

    李正忙碌着先把这些盐矿给捣碎,放在水里等待溶解。

    一桶水饱和之后,换另外一桶清水接着溶解至饱和。

    不能溶于水都是杂质。

    这是去除杂质的第一个步骤。

    宫里把李正需要的东西都送来,只花了半天时间。

    宫中的能力和效率还是不错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 神秘的老太监

    李正发现这个老太监一直盯着自己,生怕自己会偷工减料一般。

    除去杂质的第一步完成。

    简易的细盐提炼工坊前,陈列着数十个水桶。

    水桶里放着捣碎的盐矿。

    老太监王文看着李正把盐泡了一遍又一遍。

    眼看着盐矿因为水的溶解,越来越少。

    他着急地对李正说道:“县侯,这么下去盐都泡没了。”

    “这叫做去除杂质,你以为只要把盐捣碎就是细盐了?”

    “可是这么下去也不够县侯祸祸的……”

    见李正神色不悦,王文连忙说道:“是老奴多嘴了,县侯您继续。”

    李正这才接着浸泡这些盐矿。

    老太监王文把李正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要是提炼不出细盐这就是李正的罪状。

    把这些浸泡过盐矿的水全部倒了。

    已经换了五次水了,又把清水倒入桶中,接着泡盐矿。

    如今大唐所用的盐最好的便是海盐。

    因为海盐的杂质是最少的。

    很多井盐矿,湖盐都有很多的杂质。

    现在大唐做出来的成品盐都非常地粗糙。

    导致很多的盐都是又苦又涩。

    李正再次换水,这已经是第六次了。

    用常温的水来分解出盐中的杂质。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盐矿的结晶体中有氯化镁和氯化钾两种物质。

    这两种物质是导致盐又苦又涩的真凶。

    在化学知识贵乏的唐朝,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把这两样东西提取出来,如何留下盐矿中比较纯正的氯化钠。

    初中的化学知识而已,李正看着在水中还在冒着小气泡的盐矿。

    氯化钠在常温水中不容易溶解。

    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镁和氯化钾都要高,反而它们比氯化钠更容易在常温水中溶解。

    李正笑看着,颤抖吧,大唐的凡人们!

    你们就要见到大唐最干净的细盐了。

    当天夜里,李世民就收到了回报。

    李正把盐矿捣碎之后全部放入了水中浸泡。

    而且还是要彻夜浸泡。

    李世民看不懂李正到底要怎么做,只待到时候看着李正能不能带细盐而来。

    第二日,

    老太监盯着李正的动作,还是和昨天一样,依旧是在泡那些盐矿。

    “县侯,泡出来的水都是咸的。”

    “倒了吧。”李正说道。

    “为什么要倒了?那些水是咸的,是盐水。”

    “我泡出来的那些东西毒性和砒霜差不多,你想喝我不拦着你。”李正说完又觉得不对,说道:“你该不会已经喝过吧。”

    王文面色顿时惨白,走到一旁开始去扣自己的喉咙。

    李正说完开始生火煮盐。

    许久之后王文见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大碍。

    这个老太监又回道:“老奴就沾了一些尝了尝,没喝。”

    李正没搭理他。

    老太监又说道:“咦?昨日送来的猪为何少了这么多头?”

    李正不动神色地接着煮盐,这也是提炼细盐不可缺少的一环。

    老太监低声问道:“县侯,猪少了好几头。”

    “是吗?”李正清了清嗓子,神色镇定。

    “这猪到底去哪儿了呢?”

    “那些猪都是母猪,如今快要入春了正是母猪发情的时节。”

    听到这话老太监使劲眨了眨眼,“嗯?”

    李正一脸认真地说道:“说不定它们找公猪快活去了,过几天自己又会回来的。”

    “……”

    王文瞅着情况又问道:“咦?莫非母鸡也都去找公鸡快活了?”

    李正手里的扇子摇得更快了,“王公公,莫非认为是在下吃了?”

    王文数了数一共少了七头猪。

    心想着李正一个人根本吃不了七头猪。

    笑呵呵对李正说道:“县侯肯定不是那样的人?”

    “我好心给陛下提炼细盐,你竟然如此怀疑我。”李正感叹道:“人心险恶,有道是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不古。”

    “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奴对陛下当然是忠心耿耿的。”王文一脸笑容,“县侯真爱说笑。”

    这老太监的笑容有点渗人。

    又和这个太监聊了几句,这才知道他和李世民身边的那个太监王鼎是亲兄弟。

    是李世民的家仆也是李世民最忠心的太监。

    王鼎与王文还有六个亲信太监都在为李世民办事。

    李正好奇问道:“你叫王文,是不是一个叫做王武?”

    “你说他啊,他在龙武军……”

    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王文急忙捂住自己的嘴。

    “原来是在管着龙武军啊,难怪龙武军一直这么神秘。”

    “……”

    王文朝着太极宫方向扑通一声下跪,“陛下!老奴没管住自己的嘴,待老奴回去一定自请领罪。”

    把水煮到稍稍有些沸腾,李正倒腾换了一个锅。

    那些煮了之后依旧没有溶解的结晶体也是不能吃的。

    接下来不断地加入浸泡好的盐矿,加之溶解在水中就行,火不能大,水温不能太高,大概适中的温水就可以了,先前用常温水溶解去除了氯化镁和其他杂质,现在煮过的温水溶解的正好是氯化钠。

    氯化钠就是盐,利用溶解的条件不同就可以提炼出细盐。

    把溶解了盐的温水倒入盆中,放在阳光下晾嗮就可以析出氯化钠的结晶。

    海盐的盐田,嗮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只不过用盐矿制盐步骤多了几步。

    李正摇着扇子坐在一旁,闭眼开始睡午觉。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等到了傍晚时分王文便叫醒了自己。

    “县侯水都已经嗮干了。”

    李正打量着已经嗮干的水盆,把这些细小结晶收拢成一堆。

    老太监王文看着说道:“县侯,这些细盐好漂亮,好白呀。”

    “没见到吧。”李正递给他说道:“你尝尝。”

    “老奴不敢,县侯先尝。”

    “要你尝,你就尝尝。”

    “县侯怎么自己不尝?”

    李正冷笑着说道:“我哪知道我提炼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吃,万一吃死人了怎么办?”

    “……”

    王文用手指沾了一些盐,表情悲愤地就要放进嘴里。

    关键时候还是放弃了,王文一脸委屈的说道,“县侯,老奴还要为陛下做好多事呢,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王文这个老太监又叫来了一个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小太监。

第二百五十五章 老丈人和驸马的矛盾

    让他来尝尝提炼出来的细盐,义正言辞是为了大唐江山做贡献。

    只见这个小太监尝了一口,又尝了一口,接着尝了第三口。

    **不耐烦地问道:"味道如何?"

    小太监回味着说道:"很咸。"

    "废话,能不咸吗?"

    小太监又说道:"一点都不苦,也不涩,王公公,你也尝尝?"

    **见这个小太监尝了之后跟个没事人一样。

    **也亲自尝了尝,确认只有咸味,**苦味孤疑地看着李正,"县侯,怎么会这样?"

    "因为杂质去得七七八八了呗。"

    **神情激动,"细盐!这真的是细盐。"

    **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感动得双眼含着眼泪,朝着太极宫又是扑通一声下跪,"陛下!咱们也有自己的细盐啦。"

    "我说王公公,你当着陛下的面去说不是更好吗?"

    "对!"**这才回过神,端着这一小盆细盐急急忙忙就要离开。

    老太监**来到宫中已经是夜晚宵禁之时,跪在李世民的面前**说道:"陛下,李正真的把细盐提炼出来了。"

    李世民看着粉末一般的细盐,神情讶异地说道:"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白皙的细盐。"

    "那是县侯把杂质都去除了,色泽非常的好,就和粉末一样。"

    李世民沾了一些尝了尝,"一点苦味都**?"

    **神情激动,"没了杂质的盐就是不苦的。"

    观察着这些细盐,除了山东士族手里的海盐,还是第一次见到关中的盐也能这么细。

    这些盐像是粉末一般,很白皙。

    就算是山东士族手里的海盐都有泛黄,李正提炼出来的细盐不仅像粉末,而且白皙得像珍珠,**一点瑕疵。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干净的盐。"李世民说着话,脸上难掩笑意。

    **拿出一本册子说道:"陛下,李正做出细盐的方式都已经记录在上面了。"

    李世民打开册子,看了一眼说道:"记住,这件事暂时不要传出去。"

    "老奴明白。"**点头。

    长孙皇后安静地给李世民倒上一杯酒水,"陛下,李正如今已经是中书省门下同平章事,又加赐龙武军中郎将,他*纪还小再给官位怕是不合适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正确实还*轻,十二岁已经官居三省之内,朝中对他的非议早已颇多。"

    想了又想,李世民说道:"丽质和李正的婚事,日子倒一直**定下来。"

    "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回神醒了醒脑子说话说道:"他不是喜欢钱吗?每提炼十斤细盐,朕给他李正一贯钱。"

    说完话,李世民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很满意。

    十斤细盐一贯钱,对李正来说已经很划算了。

    长孙皇后苦笑连连,如今朝野皆知李正是陛下的钦点的驸马,旨意都已经下了。

    只是日子迟迟不定,看来陛下还是不想就这么便宜了李正。

    长孙皇后也是无奈,谁让丽质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

    想要如此便宜李正,没那么容易。

    回到立政殿,李丽质知道了自己的父皇决定,有些委屈,连细盐都不能打动父皇。

    长孙皇后安慰道:"你就这么急着把你自己嫁出去?"

    李丽质擦拭着一把宝剑,"最好不要有什么**子勾引李正。"

    自从上次李丽质擅自从甘露殿拿走了这把剑,陛下干脆送给了她。

    虽然她这么说,话里也有些妥协,丽质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明白陛下的苦衷。

    李世民想要的是李正真正的臣服,作为臣子,陛下可以把公主下嫁给自己的臣子。

    可李正不愿意臣服,李世民也不愿意就此认账。

    这两人谁也不退让一步,除非李正向陛下臣服。

    要不就是到了不得不嫁给李正的地步。

    这还没成为驸马,长孙皇后就可以感觉到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的争锋相对。

    在李正的未来老丈人和皇家未来的女婿之间。

    身为未来丈母娘的长孙皇后觉得头疼。

    充满**的翁婿关系。

    若是丽质不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可能就已经嫁给李正了。

    可偏偏丽质又是李世民的心头肉,最疼爱的女儿怎么会轻易嫁给李正。

    等**回到泾阳,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队官兵和数百只母猪上千只母鸡。

    "陛下实在是太客气了。"李正笑呵呵说道。

    "县侯提炼出细盐,陛下赏赐是自然的。"**带着微笑一挥手。

    站在后方的三千个将士把提炼细盐的作坊给围了起来。

    **接着说道:"此事还请县侯保密,陛下和皇后承诺每提炼出十斤细盐,县侯便得一贯钱。"

    见这群官兵的架势,李正说道:"看来这三里之内不能让人靠近了吧。"

    **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把提炼细盐的地方换个地方,不设在泾阳。"

    "那要放在哪里?"

    **略带深意地笑了笑,"县侯以后会知道的,还请县侯完善秘方。"

    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个结果。

    细盐的提炼之法李世民不会让任何外人知道,盐铁都是关乎国本的东西,不能这么大鸣大放的摆在泾阳。

    "看在陛下给我这么多头猪和鸡的份上。"李正接过**递来的册子,上面记录着自己提炼细盐的步骤。

    **说道:"这笔买卖县侯不亏,如今县侯还*轻,陛下不好再赐官爵。"

    在**的册子上写下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再把步骤完善了一些,重新递给**:"一定要按上面的注意事项来,千*不要为了省盐矿减少步骤,这些环节有一步**做到位可是会吃死人的。"

    "县侯放心,也是陛下旨意,不敢有所疏漏。"

    正要离开,**又问道:"说来县侯为何要猪呢?"

    "咱们泾阳穷困,吃一顿肉不容易,都是为了泾阳孩子可以茁壮地成长。"李正感慨了一番,"脱贫致富是一条非常艰苦的道路,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还真是和陛下说的一样啊,县侯境界高深老奴佩服。"说完**朝着李正行了一礼。

    李正收起悲伤的表情,叫住**说道:"王公公难道**看到我如此真挚的眼神吗?"

第二百五十六章 豆腐

    老太监**回头看了一眼李正,招呼人加快速度离开这里。

    所谓皇帝的仆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人吧,他们对皇帝绝对地忠心,他们还善于发现对皇帝不忠心的人。

    就算有一日皇帝让他们自尽谢罪,他们也会感激涕零地抹了自己的脖子。

    这种人的思维和正常人不同,他们的一切行动都会按照皇帝的意愿来。

    皇帝想到的事情,他们一定要做好,就算是皇帝以后想要做的事情,他们也会提前准备好。

    **就是这样的仆人,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的仆人。

    李正不喜欢和这样的人有太多的接触,在他们眼里皇帝的臣子都是他们监视的对象。

    提炼细盐的作坊就这样被拆了,李正让大虎和大牛,赶着这些母猪和母鸡去村子里。

    李正从几块石头中,拿出一个布袋,布袋子很重。

    里面全是自己趁着**不在的夜里,熬夜提炼出来的细盐。

    把沉重的一袋细盐放到一辆推车上,把盐水过滤出来的卤水带上,推着回村子。

    这一片地很快就被拆去了,就像是什么都**发生过一般。

    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去的时候也是走得干净。

    老村长见到这么多的猪赶入村子,疑惑地问着李正:"哪里来这么多的猪?"

    "****给的。"李正回答道。

    老村长一脸的疑惑:"陛下给咱们村这么多猪做什么?"

    "都是为了村子里的孩子能够吃上一顿肉。"

    "陛下用心良苦啊。"老村长看了眼一群村子里的中*汉子说道:"这一辈人是指望不上了,也就只能指望下一辈了。"

    村子里的婶婶们笑得很开心,母猪可以产小猪,母鸡还能下蛋。

    以后村子里的孩子们不愁没鸡蛋,**肉吃了。

    提炼细盐剩下的卤水可以用来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又是一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唐朝有豆腐,不过唐朝人不怎么喜欢吃豆腐,味道寡淡还吃不饱。

    不能充饥的食物往往没太多的人喜欢。

    把豆子研磨成豆腐和浪费粮食没什么两样。

    在填饱肚子为头号难题的当下,谁会闲着去做豆腐。

    当*汉朝有个叫做刘安的人,喜欢炼丹期盼着炼丹成仙。

    在历史上炼丹成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活。

    在成仙这条道路上,**率高达九成九。

    还有一成正在朝着阵亡的路上挺进。

    刘安这个家伙做出了豆腐,不过**不是太好。

    那时候的豆腐有些像豆花。

    李正开始研磨豆子,准备做一些豆腐吃,现在有了辣椒还可以做臭豆腐。

    制作豆腐有些费时费力,平日里靠着钓鱼来消磨时光的李正,找到了另外一个消磨时间的办法。

    三天时间,李正一直沉浸在磨豆腐这项工程中。

    程处默的力气很大,找不到驴马来拉磨盘的当下,程处默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吃下一口辣椒,随着一声大喝,程处默打鸡血般推动磨盘。

    非常给劲。

    李正坐在一旁,看着从系统图书馆里拿出来的臭豆腐速成法。

    仔细一看臭豆腐的制作工艺还挺复杂的。

    见程处默推磨盘的动作停下,李正懒洋洋说道:"处默,辣椒管够,院子里自己拿。"

    磨盘依旧不动,李正抬眼看到程处默恭敬地行礼。

    再一看原来是李承乾来了。

    李正连忙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随着而来的还有一个老人家,李承乾介绍道:"这位是孤的老师。"

    李纲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老夫李纲,早就听闻泾阳县侯大名。"

    要说有名也**你李纲这个太子杀手有名,李正还是一脸恭敬地说道:"见过老先生。"

    李纲说话道:"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有冠绝中原的诗才,确实百*难得一见。"

    "哪里哪里,李老先生才是吾辈楷模。"李正说话道。

    "哈哈哈。"李纲笑着显然对吾辈楷模四个字很受用,老家伙谁不想自己成为*轻人的标杆。

    李承乾好奇问道:"李正,你这是在磨豆子吗?"

    "我在做豆腐。"

    "豆腐?"李承乾想了想说道:"孤倒是听说过这个东西,没吃过。"

    "等我磨出来就能吃了。"

    邀请着两人在家中坐下,李正给他们倒上枸杞泡白开,向李世民要的几千斤枸杞也吃不完,到时候拿一些给孙思邈,他可以用来入药。

    李纲打量着李正说道:"老夫有些想不明白,像你这样孩子为何只愿留在泾阳?"

    "泾阳好呀。"李正喝着白开水说道:"泾阳人杰地灵,好山好水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养人?"李纲有些不太明白李正的说法。

    看这个老头子须发皆白,**六十岁也有七十岁了吧,看着也很瘦。

    见谈话有些尴尬,李承乾急忙圆场,"李正如今还*轻,父皇也不好再加赐官爵。"

    李纲微微点了点头,"确实还*轻,若是将来可以为将江山做贡献,想必也是极好的,刚刚来时见到你正在看书,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书?"

    李正说道:"臭豆腐速成法。"

    "臭...豆腐?"

    李纲疑惑,"这世上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书?"

    怎么**了,做臭豆腐也是一门学问。

    对于能够挣钱的技能多学一门都是将来的一条财路。

    李纲长叹一口气,早就听说过李正这个孩子有着诗才,有谋略,兵不血刃夺回河西走廊。

    只是这个孩子无心朝政,只痴迷生财之道。

    "你为何如此喜欢银钱这等铜臭之物?"

    李正望天感慨道:"因为要生活啊。"

    李纲再次说道:"男子汉生于天地间岂能为了这些铜臭之物荒废一生。"

    "老先生,此言差矣。钱虽然不是*能的,但是没钱是**不能的。"

    钱不是*能的,没钱是**不能的,李承乾回味着这句话,突然觉得好有道理,无法反驳。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我最近想用鹅毛做一把扇子,敢问太子殿下,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大鹅。"

    李承乾回过神才开口道:"辽东一带挺多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子小人

    "你若是喜欢孤让人带一些过来。"

    "多谢太子殿下了,其实鹅毛的用处很多,鹅毛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还能用来治病入药,用处多多。"

    李承乾疑惑着问道:"当真?"

    李正笑道:"不信太子殿下去问问孙神医。"

    李纲说道:"物尽其用,连鹅毛这种东西都用来生财。"

    李正微笑着说道:"像我这样的人要是不发财真是老天不长眼啊。"

    李纲叹息说道:"像你这样的人若是只想着发财,才是老天不长眼。"

    "承李老先生吉言,若是能让在下发财,那就让老天不长眼一次。"李正端着碗喝下一口白开水。

    "你!你这孩子。"李纲恨铁不成钢的一跺脚。

    李承苦笑着。

    "大好*华,却**抱负,人生在世何其无趣,不入仕,不入朝,谈何立足天下。"

    "其实这世间的东西很奇妙,有道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李正依旧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

    李纲再次说道:"你不该学那些生财之道,应该学学先贤典籍,儒家经义。"

    "我对儒家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我更喜欢数理化,数理化可以让我过得更好。"

    "不学儒术何以立身?"

    "全天下这么多人,没读过儒家书籍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

    "你!"

    李纲气得浑身发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不把儒家典籍看在眼中。

    李正不动声色地喝着茶水,"儒家讲王道,礼义仁智信是儒家想要倡导的,拥有这些美德的人会被称为君子,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当*荀子用这话来阐述王道。"

    "当*始皇帝的一把火**烧干净啊。"

    "竖子!"李纲听完怒喝道。

    看着李纲发怒,李正又说道:"我对儒家**敌意,我只是不太喜欢儒家的说法。"

    李纲盯着李正说道:"儒家有哪些让你李正不满意了?"

    想了一会儿,李正说道:"儒家想要全天下的人都来学习他们的经义,熟读儒家典籍,明白礼义仁智信。"

    "这不好吗?"李纲说道。

    "儒家让全天下人都读他们的典籍,想让全天下的人做君子。"

    "这世上莫非还有人不愿意做君子?想做小人吗?"李纲反问道。

    "我不想做君子,我觉得做小人也挺好的,你们要做君子没人拦着你们,可是拿着所谓的至高儒家逼着天下人做君子,我就不喜欢这样的。"

    李纲盯着李正说道:"你不学儒家典籍,你想学什么?法家?"

    "法家都快被你们儒家赶尽杀绝了,如今你们儒家大一统,哪来容得下其他学说。"李正又笑了笑说道。

    "无知竖子。"

    李正咧嘴笑道:"太子殿下吃了吗?"

    李承乾看着天色:"原来已经是午时了啊。"

    "要不太子就留下来吃饭吧,咱们好好谈谈辽东大鹅的事情。"

    "这不合适吧。"李承乾有些犹豫,不过回想起辣椒的味道有些移不开脚。

    出门看了一眼,程处默已经不在了,最近程处默和李恪走得很近。

    李正不想再和李纲争辩,怕这个老大爷一激动闪了他的千*老腰就不妙了。

    摆上一个自制的火锅,李正和太子相对而坐。

    "老先生不吃吗?"

    李纲把头扭向一边,"老夫不饿。"

    李承乾也是尴尬地笑笑。

    等着火锅里的汤水沸腾,李正把先前捣鼓好的老干妈倒入火锅之中。

    李承乾问道:"李正,孤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在这上面写上老干妈三个字。"

    "这个啊,这个是一种信仰。"

    "哦。"李承乾有些不理解还是愣愣地点头。

    "哼!"李纲不屑地再次把头扭向一边。

    村子里的家犬闻着味道就来到李正家中,它使劲摇着尾巴双目眼巴巴看着李正。

    丢下一根骨头,小土狗咬着就欢快地跑出了家门。

    李承乾低声问道:"最近听说父皇想要对吐蕃用兵。"

    李正吃着涮羊肉说道:"这个时候不能出兵啊。"

    "为何,如今吐蕃正虚弱的时候。"

    "其实如今大唐看起来很强,实则外强中干,为了征服吐蕃劳师远征,杯水车薪。"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不能攻打吐蕃?他们都说现在是个好机会。"

    "等吐蕃烂到根子里了,再出手,不用着急,现如今我们大唐很弱,太子殿下明白吗?"

    李承乾摇头表示不理解。

    李正接着说道:"吐蕃对我们不管是打还是骂,只要他们不越过青海,我们就不能还手,装孙子有装孙子的好处,示敌以弱趁之以强。"

    "示敌以弱趁之以强!"李承乾听了中肯的点头,"多么妙的一句话,可用在兵法上。"

    其实这是明代刘基写在百战中的一句话,后世这么多代总结出来的兵法不会错。

    李纲的神情也有些疑惑。

    李正的嘴里竟然还能说出如此精妙的兵法之言,看来能够决定阴山战局,李正的谋略不是徒有虚名。

    两杯烈酒下肚,李正和李承乾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从天文聊到地理,从人生哲理聊到爱恨情仇,好不热闹。

    李承乾说道:"最近父皇新纳了一个韦妃,杨妃很不待见她,据说韦妃的表弟和他表妹有染。"

    "哇,这么劲爆。"李正举起酒碗说道,"在下敬太子殿下一碗。"

    李承乾有些醉了,笑呵呵和李正碰碗。

    李纲听着李正和太子聊宫里的八卦,眼神非常地嫌弃,好像距离李正太近会污染了自己一般。

    要不是时不时可以听到李正的几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话,他还真不愿意留在这里。

    两人又聊到了唐俭的事情。

    最近李世民特别看不惯唐俭。

    李正对李承乾说道:"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就算是唐俭当初忽悠颉利结下渭水之盟,盟约是用来做什么呢?"

    "结盟呀。"李承乾说道。

    "错!"李大声说道:"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就是用来毁约的,历朝历代以来从先秦六国合纵连横开始,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我觉得和亲联姻换来的和平是最愚蠢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纲上门

    话糙理不糙,李承乾举碗而起,"说得甚是有理,孤敬你一杯。"

    两人又是一口喝下。

    盟约就是用来毁约的?李纲思索着李正的话,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历朝历代以来不论是哪一方接下了盟约,等到一方有了足够的势力之后,那种盟约就成了虚设。

    好有道理的话,想要反驳却也找不到突破口。

    虽说这话有些不中听,李纲想了许久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内心有些怀疑起了自己的认知。

    君子与小人,君子守约,可君子往往吃了小人的亏。

    李正接着对李承乾说道:"要说这个唐俭被你父皇不待见,其实不是**道理的,你说他唐俭不过立了几个功就居功自傲,连开国将军都不放在眼里,陛下能待见他吗?"

    "可是他毕竟有功呀。"

    "有功劳在陛下眼里有个屁用。"

    "此话怎讲?"李承乾疑惑问道。

    李正小声说道:"我接下来说的话,太子殿下可千*不要说出去。"

    "孤答应你。"

    李正小声对李承乾说道:"为你父皇做一千件好事,不如和你父皇一起做一件坏事。"

    听完之后李承乾安静许久。

    想明白之后,李承乾倒吸一口凉气,"县侯所言真是..."

    "真是非常管用对不对?"

    "孤受益匪浅。"李承乾说道:"孤敬你。"

    一场酒,李承乾喝得醉醺醺。

    李纲竖着耳朵,**听清李正对太子说了什么。

    等到李承乾和李纲坐上了回长安的马车。

    李纲坐在马车里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最后李正说了什么话。"

    李承乾半躺在马车里,醉醺醺说道:"今日和李正的这顿酒,孤没白来。"

    李纲很想知道李正到底说了什么,又问道:"李正,说的是..."

    李承乾想要开口,醉意袭来,话还没说出口,李承乾便醉倒了。

    "到底说什么了?李正到底说什么了?"李纲推了推李承乾,"太子殿下?"

    李承乾翻了一个身接着睡去。

    最早的豆腐是用石膏做的,李正用盐水卤豆腐。

    石膏这个东西就是碳酸钙,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吃得下用石膏卤出来的豆腐。

    李正自然不会用石膏这种东西。

    盐水虽然不太好用,不过总比石膏要好。

    程处默吃了辣椒之后,推磨盘越加有劲了。

    "李正,你说豆腐这东西又吃不饱。"

    李正把豆腐放入一个干净的小缸中说道:"豆腐这个东西可以吃呀。"

    "吃不饱,你要吃去长安就有卖,非要自己做。"程处默说道。

    "你个杀才,就知道吃饱喝足,其实豆腐的吃法不只是填饱肚子,豆腐的做法很多。"李正说道:"我们可以做成臭豆腐,豆干,油炸豆腐,铁板豆腐,做法可多了。"

    豆腐是一种做法非常多的食物,中原传承这么多*以来,对豆腐的做法由繁化简。

    小葱拌豆腐就足够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在长安卖的豆腐都有一股怪味。

    为了饮食健康还是自己做出来的好。

    豆腐的发源地就是在中原,后来才从中原传出去。

    出了中原之后,有些地方还自诩成是原产的。

    都是放屁!

    做出来口感还不咋滴。

    简直辱没豆腐的名声。

    豆腐压实压久了之后,就可以做成豆干。

    沾着汤汁吃,就很有一番风味。

    忙活完这些,李正接着处理老干妈。

    不少辣椒都在院子晾嗮,拆去了大棚。

    有了日照之后,新长成辣椒色泽就更好了。

    **的斑点也少了很多。

    李正犹豫着要不要扩大规模。

    可是眼下自己的土地不够。

    大唐耕地紧张,能种辣椒的地方都抢着种粮食还来不及,

    谁给你种辣椒。

    暂时放下这个心思,李正又去看了修路的情况。

    暂时只是修好了一千米的路,还要往前修很长一段时间。

    李义府走来说道:"县侯,太子少师李纲要见你。"

    "不见。"李正果断说道。

    "他已经来了。"李义府指了指身后。

    李正看去,李纲被几个仆从扶着拄着拐杖而来。

    最近李恪办事越来越不称职了,怎么什么人都往村子里放。

    前段时间还抓出了这么多细作。

    这家伙就不知道教训吗?

    扣他工钱?

    算了这家伙本来就没工钱。

    风紧扯呼,李正转身就走对李义府说道:"你就当**看到我。"

    李正刚走,李纲后脚就到了。

    李义府恭敬地行礼,"见过老先生。"

    "李正人呢?"李纲问道。

    李义府下意识看了一眼李正离开的方向,早就没影了,又对李纲说道:"县侯没来呀。"

    "没来过?"李纲又说道:"老夫刚刚明明看见他就在这里。"

    李义府尴尬一笑,"老先生*纪大了,看错了吧。"

    李纲当即否定道:"老夫怎会看错,刚刚看他明明就在这里,老夫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

    "真的不在这里。"李义府说道,说完老脸难得一红。

    李纲有些不相信,用目光扫了一眼四周。

    "老先生要注意身体啊,您现在可是太子少师,要多多休息,不能这样走动。"李义府说道。

    李纲吹胡子瞪眼,"老夫还没老到这种地步。"

    李正一路跑到泾阳河边,还是离李纲这个老人家远一些的好。

    这个老家伙说不定想要给自己**,让我归顺儒家。

    简直可怕。

    李正坐在河滩边,嗮着太阳打算睡个午觉。

    等到黄昏时分要回家,就远远瞧见李纲正在家门口和李大熊有说有笑。

    转身要走,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沧桑的呼唤,"李正!休走!"

    李正脚步不停,"大爷的!竟然守在我家门口,太可恶了!欺人太甚。"

    李纲瞧着李正越走越远,越走越急,问向李大熊,"这小子何为走得这么快。"

    李大熊瞧着李正快步离开的景象,低声说道:"可能是尿急吧。"

    李纲长叹一口气,"你儿子是个可造之才,好好教导让他回归正道,日后也是一个栋梁。"

    李大熊认真的点头,"老先生说的在理。"

    李纲把手中的拐杖交给身边的仆从,干脆在李正家门口坐了下来。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纲的观念

    李恪正从护卫队回来,在泾阳单独给李恪和程处默整了房子,现如今的泾阳就是房子多,不少房子都还空着。

    见到李正一个人坐在河边,李恪问道:"平日里见你吃饭挺准时的,这个时辰肯定在吃饭了,今日怎么坐在这里?"

    天色有些昏暗,李正瞅着河水说道:"有个老头子盯上我了。"

    "哪个老头子?"

    "就是你放进来的那个。"

    "你说李纲老先生啊,他不是你的好友吗?"

    "什么?"

    李恪解释道:"李纲老先生说你和他是好友,所以我就放进来,昨日还跟着太子来过泾阳。"

    李正呼吸着还有些清冷的空气,"人心险恶呐。"

    "谁险恶了?"

    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正回头看去就是李纲这个老人家。

    "老先生,你到底想要怎么样?"李正无奈说道。

    李纲微笑着对李正说道:"老夫不想让大唐错过你这样的聪明人。"

    "我不是聪明人。"李正说道。

    李纲点头,"我知道,他们都说你是个傻子。"

    "所以老先生你还是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请回吧。"

    李纲依旧站在原地,"有教无类,老夫可以教导你,让你走回正道。"

    "别!"李正连忙拒绝道:"我已经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了,要教导也是李靖大将军来教导我,你就不要费这份心思了。"

    李纲感慨道:"老夫来晚了,应该早点来长安的。"

    "就算你早点来长安也没用。"

    萧瑟的晚风吹过,李恪站在原地感觉有些尴尬,转身换条路回去。

    李纲坐在河滩边问道:"李正,老夫见过很多的聪明人。"

    "我是个傻子。"

    李正强调道。

    李纲笑道:"你精通九章数术,你能够在突厥,吐蕃,吐谷浑,让大唐在三方之间周旋从而兵不血刃,拿下阴山,青海,河西走廊,并且让突厥再无可汗,你这样的傻子不可多得。"

    李正越听越不对劲。

    李纲说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碌碌无为?"

    李正懒洋洋说道:"拯救*民于水火,匡扶江山社稷?"

    李纲点头。

    "大唐能人这么多,少我一个不少,再说了拯救*民?这是那些天降猛男做的事情,我没兴趣,而且陛下来做这些比较好,我来做容易没了小命。"

    "人生苦短啊。"李正叹息道。

    李纲也是稍稍点头,"人生苦短,更要珍惜现在,进士及第,修国史。"

    "算了吧,我更喜欢在有限的人生里挣够足够多的钱,然后在三十岁之前就退休,我觉得这才人生真谛。"

    李纲摇头感叹,"冥顽不化。"

    李正不屑一笑,"我这叫做初心不改。"

    李纲又说道:"你难道就一直想当一个小民?以你的才智必定可以成为下一代大儒。"

    "说句心里话,我对你们的那些所谓的学问不感兴趣,你们想让全天下的人读儒学,学习儒学,朝中乃至帝王都是以儒家为**,说句心里话,这些东西我真的不稀罕。"

    李纲目光看着李正还显稚嫩的脸庞。

    李正接着说道:"儒学不能让我吃饱饭,儒家书籍又不能当饭吃?"

    "历代帝王都在崇尚儒学,尊崇儒家之礼。"

    李正冷冷一笑。

    "你笑什么?"李纲疑惑。

    李正朗声说道:"你们所倡导的那些对这个世道有改观吗?你们传颂着儒学,你们甚至用儒学规劝帝王,可你们这些大儒从来**管过天下人死活。"

    "这*千百姓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能吃饱饭,能够在冬天不被**。"

    李纲:"若**儒学,天下何来读书人。"

    李正:"学着老旧的知识,从此天下再难寸进一步,这不是进步,这是落后。"

    "你觉得什么样的学识应该才不算是落后。"

    李正笑了笑没说话。

    李纲接着说道:"难道就靠着你秉承的科学吗?那东西除了可以让你敛财还有什么用?"

    李正咧嘴笑着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们活得是风骨,我活得是柴米油盐。"

    "而你们的那些风骨,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群老家伙拿着守旧的知识,自诩清高罢了,在我看来这非常的愚蠢,你们不敢接受颠覆你们认知的东西。"

    先秦在诸子百家时期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学识,那时候的儒家从没想过要遏制其他的诸子百家。

    从汉武帝*间,董仲舒就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个需要休养生息的时代,需要家国一起面对匈奴外敌的时候确实需要统一思想。

    与天下*民一起同仇敌忾。

    这种手段有些卑劣效果却很不错,可后患无穷。

    也间接造就了世家与山东士族。

    将学识完全垄断的格局。

    帝王永远会选择最有利自己统治的思想。

    但如此大包大揽,砍去一切旁枝末节,几乎遏制了知识的发展。

    长此以往,天下再无百家只有儒家。

    李正冷笑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他也不过如此,他造就了儒家毁了诸子百家,什么狗屁天人三问,装得伟大不过是为了巩固帝王的一种手段而已,把儒家的学识当作一种思想,汉武帝不过是借儒家人平定人心而已,你真以为天下帝王有多看得起儒家?"

    "学识成了帝王巩固权力的手段,这真的是儒家的要义吗?这是真正的儒家精髓所在?在我看来就是一种非常卑劣手段,"

    李纲越加愤怒。

    李正接着说道:"不要自视甚高,这世上有君子也有小人。"

    "李正,你想与全天下儒家学子为敌吗?"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恕我直言,即便是你们高举儒家大一统的旗帜,你们也做不到让全天下人成为君子,你们的目标本就是**的,本就是注定**的,你们的远大理想我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狂妄。"

    李正冷笑道:"不好意思,我这人比较讲究实在,实在就是金钱,实在就是过日子,实在就是让人活得好好的,我觉得你们儒家只要保持精神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你们儒家管不了。"

    "你!"李纲气得浑身发抖,活了一辈子,第一次被一个黄口小儿把儒家贬得如此一文不值。

    "在我看来知识是一种非常自由的东西,而不是你们所谓的条条框框,从你们想要锁死学识的同时,你们也锁死了一个时代。"

    "照你这么说,我们儒家子弟都是****了。"

    "说不上是罪人,你们不过是青史上的一句话而已,你们会成为后世人的总结,后世人的反面教材。"

    李纲呼吸沉重,怔怔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李正接着说道:"历史过去之后,这天下的读书人一定会讲究实事求是,讲究唯物唯心,而不是那些莫名的精神支柱,在我看来读书学习从来都是为了让自己让人们过得更好,而不是成为你们传颂儒家典籍的喉舌。"

    思考着李正的话,李纲如入定一般地站在原地。

    想起如今那些儒家子弟,口诵儒家典籍,可是四体不勤。

    口口声声说着儒家大一统,却不知为民为天下做事。

    规劝帝王成了一种荣誉。

    有时候想想如今的儒家已经成了什么样子。

    想起*轻的时候大家都为了学识会争辩,会比个高低。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了味道,充斥着各种功利。

    唯物唯心确实很重要,为了那些功利有些学子成了儒家的喉舌。

    李纲苦笑着说道:"若是老夫再*轻十岁,老夫现在就会杀了你。"

    李正又笑了,"若不是看你这么大*纪了,我早就把你轰出去,何必费口舌。"

    和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人谈话,非常废脑子。

    迂腐守旧,在李纲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儒家的一切有益处也有弊处,它不过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可盲目崇尚儒家,只会让学识凋零。

    李纲低声说道:"老夫活了一辈子,见过很多很多人,有些人口是心非,有些人曲意逢迎,你很诚实。"

    "我劝老先生,不要再考虑我了,我实在是**慧根做你们儒家的人。"

    李纲接着说道:"你敢提出**,敢争辩,现在像你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人都是曲意奉承。"

    听这话,感觉不对!看这老爷子的眼底似乎还带着笑意?

    莫非不怼不爽?

    李正打了一个激灵。

    天色已经黑了,今夜月光倒是明亮。

    星空很干净。

    李纲重新又是点头又是微笑:"老夫很欣赏你。"

    "别!我怕儒家子弟杀之我而后快。"

    "在大义面前何谈生死?"

    "可拉倒吧,命都没了还有什么大义。"

    "确实,活下去也很必要。"

    李纲说完拿起一块石头说道:"李正,老夫觉得你就像一块顽石。"

    李正说道:"李老先生,你是太子老师,你就好好去教导太子,我实在是**慧根,你就放过我吧。"

    李纲点头,"当初你被长孙家赶出家门,你还在介怀那件事?"

    "**。"李正摇头。

    "确实若是换成别人心里也会不舒服。"

    李正站起身说道:"我真的**介怀这件事。"

第二百六十章 发财大计

    "你放心,老夫倒是还可以在长安说上几句话,长孙家把你赶出书院确实有些偏颇了。"

    "您老随意,我回家吃饭了。"

    李正说完便离开。

    "且慢!"李纲叫住他问道:"昨日你和太子到底都说了一些什么?"

    李正越走越远**搭理李纲,和李纲这种人离得越远越好,这种人会把你**。

    可不想下辈子像根木头一样杵着,不停读着儒家典籍。

    回想起后世那些**的家伙,李正就是一身冷汗。

    李纲看着月光下泾阳的河低语道:"这泾阳确实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啊。"

    在回长安的路上,李纲对身边的仆人说道:"今日我与李正说的话,你们一句都不要传出去。"

    李正的话语很有针对性,若是这些话语被有心人知道,李正早晚会成为全天下儒家学子的仇人。

    如今的儒家确实有弊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或许也就旁人可以看明白,现在的儒家子弟已经变味了。

    或者说儒家的典籍礼教在世家手里,就已经开始变味了。

    回想着昨日李正说过的话,李纲心里大致有了方向,诸子百家*间学识都是自由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儒家子弟变了。

    看着天上的明月,李纲心中莫名失落。

    李正或许是个小人,可他这个小人做得非常的光明正大。

    一个光明正大的小人?

    李纲回到长安之后一直闭门不出,无论谁来见他都拒绝。

    更是向****上了奏章,当不起太子少师。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手中的奏章,"李纲这是怎么了?"

    王鼎低声说道:"陛下,李纲昨日去见了李正之后就闭门不出。"

    "李正?这里面有李正什么事情?"

    "老奴也不知晓。"

    李世民想要叫李君羡问个清楚,这才想起来布置在泾阳的眼线都被拔了。

    把手中的奏章一摔,李世民发着脾气,"程咬金这个老匹夫,坏了朕的好事。"

    王鼎低着头站在一旁。

    好不容易把李纲请回了长安,现如今他又不想干了。

    李世民苦恼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朕还不信邪了,这里面一定有李正的事情。"

    李泰对正在炸着豆腐的李正说道:"李纲怎么突然不做太子少师了。"

    李正没搭理李泰,细心地炸豆腐,把豆腐放入油锅中,看着豆腐在油锅中膨胀,变得金黄。

    出锅之后倒上一些老干妈,趁热吃味道非常不错。

    臭豆腐暂时还吃不了,还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发霉发酵需要慢慢来。

    李泰吃着炸豆腐,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再次问道:"李正,你说李纲怎么突然就不做太子少师了。"

    "我怎么知道。"李正享用着油炸豆腐,"魏王殿下,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动脑子,品尝美食的机会难得。"

    李泰吃着油炸豆腐,"没想到豆腐还有这样的做法,你总能把一些寻常不起眼的食物,做得很好吃。"

    "若是魏王殿下吃东西能够付钱,那就更好了。"

    "你都这么有钱缺我这么几个钱吗?"

    李泰吃完又说道:"李正,你知道最近父皇想做什么吗?"

    "想把太子踢了让你做太子?。"

    "你能不能正经点。"李泰想了会儿又说道:"前些日子,我听说父皇和房玄龄等诸多大臣商议,要不要攻打吐蕃的事情,事情还没决定下来,也不知道后来太子和父皇说了什么,父皇又突然打消了这个时候进攻吐蕃的念头。"

    李正依旧忙活着鼓捣豆腐。

    "李正,你到底有**在听我说话。"

    把一碗豆腐脑放在李泰的面前,李正又说道:"魏王殿下尝尝这个。"

    李泰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豆腐脑,"嗯?"

    "怎么样?"

    "还挺好吃的。"李泰又吃了一口。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豆腐的吃法很多吧。"

    "你的手艺确实好。"李泰几口就把一碗豆腐脑吃了个干净,接着要说话,"咦?我刚刚说到哪儿了?"

    李义府来到家中就拿出了账本。

    李泰看了一眼李正的账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花出去三*贯,李正你这修路可真是糟蹋钱啊。"

    "这叫投资,战略性投资。"李正打完了账本。

    "什么叫做投资?"李泰好奇问道。

    "怎么说呢,就是你看起来我在花钱,其实我是在挣钱,当然了也有风险。"

    "什么风险?"

    "就是你的钱很容易打水漂,一文钱拿不到。"

    李正一边说着细细看着账本,又交给了李义府三*贯钱。

    把钱堆在牛车上,拉着出去要给民夫们发工钱。

    看着这一幕,李泰摇头叹息,"都说你李正敛财一流,这花钱的速度全长安没人比得过你。"

    "投资,都是投资。"李正笑着点头。

    "修一条路,你有把握把钱挣钱回来?"

    "放心,一定能挣回来,我很有把握。"

    李泰摇头叹息,刚想说李正败家接下来的一幕让他差点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程家酒坊的生意钱也拉来了一车,加上印书坊的账足足五*多贯。

    李正抬着钱走入家门,"胖子,不要愣着搭把手,帮我把钱抬进去。"

    李泰这才回过神,看着眼前满载的铜钱,很想抽自己一巴掌。

    有程家的烈酒和印书坊的生意在,李正怕是这辈子都有花不完的钱财。

    叫了几个村子里的村民,这才把这些银钱全部放入自家的库房。

    李泰望着李正家的库房,有些移不动脚步,"李正,我敢保证,朝中库房里的钱也绝对**你的多。"

    "哪里哪里。"李正关上库房的门,挂上大锁。

    "可惜呀,有这么多的钱财不入朝为官何用,你若是**足够大的官爵加身将来怕是..."

    带着李泰的肩膀,李正说道:"魏王殿下,这你就不知道了,一个很有钱的人会被宰,可一个带着皇家发财的人,皇家就会保护他,我可是你父皇的摇钱树。"

    "光是印书坊一个月给你们皇家就有上*银钱,这可不是赋税收来的钱,而是你父皇自己的小金库。"

    "也就是说这些钱不用放在国库中,你父皇想做什么都可以。"李正接着说道:"就比如说..."

    "比如说用来增派兵力。"

    李正整了整衣襟说道:"比如说用来做嫁妆。"

    李泰:"..."

    见李正要出门,李泰几步追上,"你要做什么?"

    "挣钱!"

    李正来到泾阳的村口,问着许敬宗,"什么时候可以修好这一段。"

    "明*开春就可以,再有一个月。"

    拿出一份图纸,这是修路的图纸,李泰在一旁看着就看出了其中的名堂,李正做了一条捷径。

    以前的官道要从泾阳和泾阳河绕行,现如今直接横跨泾阳河,少了弯弯绕绕直通后方的官道。

    减少了从长安到官道的距离,拉近了长安与洛水河之间的距离。

    李正在地图上圈一块地方,指着自己圈出来的地方问道:"我记得这一片地也是我们泾阳的吧。"

    看李正指着的地方,正好在一出岔道口,泾阳村口的三里外,许敬宗回答着说道:"确实属于泾阳地界,原来那些地是公主封地的一部分,现在不是都划给县侯了吗?"

    李正又圈起来一片地,说道:"在这里打造一个驿馆,路人居住,把路铺开来修建一个宽阔的广场。"

    "县侯这是要做什么?"

    "挣钱。"

    李正咧嘴笑着:"把这里经营好,以后有的赚。"

    一条十公里的路从贞观四*一直修到了贞观五*,这才完工了一半。

    已经是贞观五*的春季,正是芒种的时节,不少壮劳力都要回去种田种粮食。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听着最近的奏报。

    去*的丰收让李世民长出一口气。

    这回总算是可以踏实下来,至少今*官仓里的粮食又满了。

    朝中有了存粮办什么事都充满了底气。

    看到户部的奏章,李世民说道:"去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叫来。"

    两人半个时辰之后来到甘露殿。

    李世民拿着这份奏章问道:"最近户部奏章说长安东西两市萧条不少,今*第一个月的收来的商税减少近五成,泾阳这个月收上来的商税怎么能够有三*贯。"

    今*这才刚刚开*,朝中的朝会也才刚刚开始。

    李世民有一大堆的奏章需要批阅,盐铁税方面的事情会重点关注。

    只是看到户部的奏报没想到会是这么的反常,长安的商税一下子下降了一半,已经是三十税一了,莫非商人都不干了?

    房玄龄开口说道:"陛下,这一切和李正修路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李正修路还关系到朝中税收了?"

    房杜两人无奈地相看一眼。

    房玄龄说道:"陛下这件事其实有些复杂,李正的这条路有些不一样。"

    李世民回想着去*秋季,李正就说要修路来着。

    如今这条路想必也快修好了。

    五公里的路连接着泾阳与长安,再通过泾阳连接到官道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