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八十五章 让人喘不过气的长安

    李孝恭低声说道:“都是陛下安排的,具体的事由臣也不太清楚。”

    李承乾也尴尬一笑,“孤就是随口一问,叔父不用在意。”

    站在一旁的李崇义心里很清楚,太子问的是什么意思,父亲作为礼部尚书显然知道一些什么,既然这种事情对太子都不能说,显然事情不小。

    古怪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李崇义心里猜想着两月前父亲去过泾阳之后,便一直都很忙。

    想来这件事和泾阳也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父亲不愿意和太子说。

    鼓声响起,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午时,第一场考试结束了,应试的这些学子也纷纷离开考场,准备下一场科考。

    李承乾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转身离开了。

    见李承乾走远之后,李孝恭小声对李崇义说道:“儿啊,你看看这些学子,他们总有一日会代替你我的。”

    李崇义笑了笑说道:“你可从来不在乎这些。”

    李孝恭长叹一口气,“要不是当今陛下盯着,老夫真把你送到晋中老家,老夫也就安心了,这长安……”

    话说到一半,李孝恭又是长叹一口气离开。

    当天下午,李崇义没心思去看下午的这场科举。

    来到泾阳,李崇义发现包围泾阳的数万兵马依旧在这里。

    走入村子里,这里和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后山走入泾阳,第一眼看到就是一群马儿懒散地走在草地上,大虎躺在马背上看着一本书。

    见李崇义来了,大虎收起书本说道:“我就去告诉长安令。”

    “不用了。”李崇义叫住他说道:“看什么书呢?”

    大虎看了看自己书册的名字,“李淳风道长新编撰的数术入门。”

    李崇义看了一眼书中的内容便兴致了了,“李淳风道长的数术造诣,看来是又高了一筹。”

    大虎说道:“李淳风道长说过长安令的数术才是独步天下。”

    “是吗?”

    李崇义尴尬一笑。

    大虎低声说道:“这是李淳风道长亲口说的,没有多少人知道,就连这本新编撰的数术入门,虽说是李淳风道长一手编撰,但也是长安令从中指导的,只不过知道的人不多。”

    李崇义了然地点了点头,心中更诧异的是,以前刚认识大虎的时候,他目不识丁,现在竟然可以看这么复杂的数术了?

    有些好奇,李崇义又问道:“你能看懂吗?”

    大虎抓了抓后脑勺憨厚地笑了笑说道:“大致能懂,我比较笨要多看几遍。”

    李崇义点头说道:“你接着看书吧,我自己去找李正。”

    大虎应声点头,又回到马背上接着看书。

    过了农忙时节,又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整个泾阳看起来生机勃勃。

    时不时看到孩童们三五成群嬉笑着骂过,还有大人们的笑骂声。

    再往村子里走,李崇义见上官仪正在组织着村民挖沟渠。

    五姓的事情结束之后,泾阳县丞这个位置就一直由上官仪坐着,而且上官仪做得也很好。

    甚至引起了朝中房玄龄的注意,一度希望上官仪可以入朝为官。

    李崇义招呼道:“上官兄,忙着呢?”

    上官仪看到李崇义也稍稍一礼说道:“崇义公子这是来找李正?”

    李崇义点头说道:“过来散散心,顺便来找他。”

    一群村民还在为沟渠分水的事情吵吵嚷嚷。

    李崇义说道:“那你先忙,我自己去找李正。”

    上官仪看了一眼村民说道:“李正他们就在泾阳河边的老地方,抱歉实在是分不开身。”

    李崇义说道:“不妨事,你先忙,我们改日再叙。”

    说完上官仪便继续和村民主持沟渠分水的事情。

    泾阳的田地多了之后,沟渠灌溉就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不过上官仪的能力处理这点事情,应该不在话下。

    李崇义一直走到泾阳的河边,就看到三张躺椅在这里。

    还有两个小炉子生着火。

    走上前,就看到李正,程处默和李泰三人懒洋洋地嗮着太阳。

    李崇义低声说道:“你们几个还真是悠哉。”

    李正闻声懒洋洋地睁开眼说道:“崇义哥,吃点羊肉串?”

    程处默说道:“辣椒放得有点多,没办法某家口味重。”

    李泰说道:“椅子自己去搬,没准备多的。”

    李崇义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享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还是在这里舒坦。”

    程处默递给他一串羊肉串说道:“最近泾阳买了不少的羊肉,还有咱们泾阳养的猪,猪肉羊肉还有鸡肉吃都吃不完,要不是李正买了这么多,怕是长安的羊肉都要不值钱了。”

    李崇义看着平静的河面说道:“如今的长安让我喘不过气。”

    李泰在躺椅上翻了一个身说道:“本王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去长安了,说实话若是没有必要我也不想去长安了。”

    李正眯眼享受着阳光说道:“所以这就是你在我这里白吃白喝的借口?”

    李泰摇头说道:“这可不是白吃白喝,本王这里是要照顾稚奴和兕子。”

    “也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毛病,一大家子在我这里奉旨白吃白喝。”

    每一次李正都会这么说,李泰已经不在乎了,反正李正的钱都快比国库要多了。

    李泰懒洋洋地坐起身说道:“倭国太子的胞弟就要到长安了。”

    李崇义也说道:“确实是这样,我父亲那边已经收到消息,说是这个倭国太子的胞弟非常聪慧很多事情都是一点就通。”

    程处默一脸好奇,“是吗?”

    李泰喝下一口热茶,非常享受地长出一口气,“聪明也好,笨也好,与我们何干?”

    李崇义看向李正说道:“李正,你和我父亲,还有陛下一定对倭国有什么谋划吧。”

    李正抱着保温杯低声说道:“哪里有什么谋划。”

    李崇义越加猜疑的看着他说道:“当真没有?”

    程处默嘴里咬着羊肉说道:“某听说这个倭国又穷又小,有什么好谋划的,能让倭国来朝贡已经很给倭国面子了。”

    李泰点头道:“确实如此。”

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的门阀

    李崇义看着三人懒散的样子,“你说说你们三个,朝中为了科举的事情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你们却过得如此休闲。”

    说完李崇义回头看向三人,眼前三个家伙根本没搭理自己这句话,像极了天塌下来,也和他们没有关系。

    心中莫名有些气不过,李崇义一番纠结之后,也搬了一把躺椅。

    躺下之后,享受着阳光照在身上,似乎也没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不一会儿,身边传来了鼾声,扭头看去程处默已经睡着了。

    李泰解释道:“处默是这样的,最近他总是容易会睡着。”

    李崇义看了看程处默,“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李正也看了一眼程处默鼾声依旧,抱着保温杯说道:“可能成婚之后男人都这样吧。”

    李崇义有些懵懂地点了点头,随后再是一趟,阳光照在身上很舒服,让人不自觉地懒了下来,就连自己的呼吸仿佛也缓慢了许多。

    想起太子问自己父亲的那些话语,就算是李正和父亲,还有陛下之间真的对倭国有什么谋划。

    这些事情到底和自己太过遥远。

    也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

    李崇义把这些烦恼都抛在脑后,心中自然而然就宁静了下来。

    三天之后,经过连续几天的科举,贞观朝的人才选拔已经进行到了一半。

    就连这几天的早朝也是草草收场,官吏们都要忙着去看卷子。

    房玄龄带着几张卷子来到甘露殿,向李世民递交了几份卷子说道:“陛下这是今日来选出来比较好的卷子。”

    李世民看了这几份卷子,目光落在其中一份说道:“这份卷子是谁写的。”

    房玄龄揭开糊名说道:“郭敬之。”

    “郭敬之?”

    李世民好奇道:“什么样的人?”

    房玄龄拿出名册说道:“是邯郸人士,他的叔父是郭弘道。”

    一听郭弘道这个名字,李世民就明白了大概,当初晋阳起兵的时候,就听说过这号人物,是个骁将,李渊还封了他一地守备。

    李世民眼底里多了几分失望,“还是一个名门之后。”

    房玄龄低声说道:“陛下,这个郭敬之的风评不错,年纪轻轻对兵事就有独道的见解,要说出自名门,臣以为此言差矣。”

    李世民看着卷子说道:“你接着说。”

    房玄龄点头说道:“这个郭敬之实则出身寒门,战乱之后家业倾覆,家中无力抚养郭敬之,只好把这个人交给了叔父郭弘道抚养,一直到了如今来参加科举,照理说他是寒门子弟。”

    “只不过他有了一个走了运的叔父?当年父皇还真是无心插柳,让朕捡了这么一个才俊?”李世民看着卷子说道:“不过都是笔墨上的功夫,始终没有薛仁贵王玄策这样的人才有实干,朕想看到的不只是这样的笔墨功夫。”

    房玄龄点头。

    李世民把卷子递交给房玄龄低声说道:“既然你们看得上就留着先用着,以观后效。”

    房玄龄躬身告退,走出甘露殿之后心情也很复杂,当今陛下要的才俊,而且是下一代的才俊。

    如今的朝中老人还有很多,尤其是那些迂腐的老一辈。

    不论军中还是政事,都有了新老一辈青黄不接的状况。

    说来陛下眼馋泾阳的那几个人才也不是没有原因。

    可偏偏那些人早几年前就被李正拿下了。

    房玄龄无奈地摇了摇头。

    泾阳

    许敬宗把近日科举中的成果带到了李正面前。

    李正接过名册看着上面的名字。

    许敬宗说道:“这些都是第一批过考的人,已经是预备官吏了。”

    瞧着名册上的名字,第一批过考的人还挺多,看洋洋洒洒的名字足足有两千人有余。

    李正看到了一个熟悉地名字,“王盛?”

    许敬宗说道:“就是五姓王家的那个孩子。”

    李正了然地点了点头,又看到了一个名字,“郭敬之?”

    许敬宗评价道:“据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才俊。”

    李正摸着下巴琢磨着说道:“这不是郭子仪他爹吗?”

    “谁家的爹?”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铺开查阅着说道:“长安令,这不对呀?”

    李正疑惑道:“怎么不对了?”

    许敬宗看着卷宗说道:“卷宗上说这个郭敬之才十六岁,而且还没有成婚也没有成家?”

    李正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现在才贞观十一年,郭子仪还没出来呢,郭子仪他爹郭敬之也只是一个少年。

    哪有这么快出来,不得不说史书上的郭子仪确实是一个人物。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那可能是我认错了人。”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

    李义府走来说道:“长安令,客人到了。”

    李正把名册交给许敬宗,又对李义府说道:“把客人带来吧。”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的五姓子弟崔傅。

    崔傅走到泾阳的河边看着李正说道:“许久不见了。”

    李正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说道:“确实好久不见了。”

    五姓倾覆之前,崔傅是少有的看清楚眼下形势的人。

    一个王朝,五姓和王权之间有矛盾,这种矛盾往往很敏感,要爆发也是在一线之间。

    崔傅看着泾阳的景色说道:“说来还是你李正的日子过得悠闲。”

    李正翘着二郎腿说道:“你一定要这么文绉绉的吗?能不能直接点。”

    听到这话,崔傅无奈地长叹一口气,也在河边坐下说道:“其实这一次来,也是希望你来指条明路。”

    “什么明路,说得好像我是你崔傅的引路人一样。”

    李正不屑地笑了笑。

    崔傅倒是一脸正经,“当初谁都知道五姓是一个庞然大物,谁敢动五姓,只有你李正看清楚了形势,一直和五姓站在对立面,并且和李世民联手,这一点你比很多人都有先见之明。”

    李正笑道:“什么狗屁先见之明。”

    崔傅又说道:“当初你就知道五姓必须要除是也不是?”

    李正看着河面说道:“所有人都知道我李正爱钱,我和五姓作对是因为五姓挡了我发财的路子。”

    “你骗得过别人,你骗不过我,李正!”崔傅一脸严肃,“你我都是聪明人。”

第八百八十六章 是财阀

    崔傅瞧着李正说道:“我说得对吧。”

    李正扣了扣自己的耳朵,“你这话我听着不太舒服。”

    崔傅又说道:“你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一定会拔了五姓这根刺。”

    树梢上飞走了一只鸟儿飞走了,李正对他说道:“我怎么知道他会有这样的心思。”

    崔傅接着说道:“若是五姓倒了,李世民自然乐见这种结果,若是五姓赢了,那就是你李正万劫不复。”

    说到这里,崔傅笑了笑说道:“谁知道你拿出那件大杀器,眨眼间就毁了一座城,有了此等利器,五姓还怎么斗?就算是五姓联合起兵造反,也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见李正回话,崔傅又说道:“而且你我都知道,五姓的根子都已经烂了,他们太腐朽了,他们不倒腐朽的是这个天下,就像是一个大树,只有这棵吸养分的大树到了,才能让那些小花小草茁壮地成长。”

    “行了。”李正打断他的话,“你还是说说你来这里的目的吧。”

    崔傅不是一个笨人,他很聪明也很果决,对付这样的人和他说得越多,暴露的就会越多。

    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崔傅朗声说道:“崔家倒了,我要崔家再次站起来。”

    李正看着泾阳河面说道:“你要重新成为五姓?”

    “非也!”崔傅走到李正的身边说道:“我不会像五姓那样参与仕途,我觉得那是一种很愚蠢的想法。”

    李正古怪地看着崔傅,“那你想要做什么?”

    崔傅颔首说道:“门阀!”

    “门阀?”

    听到这话李正笑了笑说道:“像关陇门阀一样?”

    崔傅摇头说道:“不想和他们一样,我觉得关陇门阀也是末路。”

    李正又笑了,“你看我自己混成了什么模样,我又不是门阀,你要不要换一个高人指点你。”

    这番话说完,崔傅依旧站在原地,他说道:“不过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

    崔傅也看向河边说道:“权力是一个好东西,但明目张胆的权力反而会成为负累,你李正没有权力,但你拥有财富。”

    李正低声说道:“你这话不对。”

    崔傅好奇道:“如何不对了。”

    李正惆怅地说道:“以前战乱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和他兄弟想要一起活下去,他选择了屯粮,他兄弟选择了屯枪,不出几年之后他成了别人的粮仓。”

    沉默良久,崔傅说道:“你的意思是没有权力的财富迟早会是别人的?”

    李正点头,“除非有一种情况。”

    崔傅低声说道:“什么情况。”

    李正拿出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说道:“若是你的财富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状态,那么即便你没有权力,但是所有人都会忌惮你。”

    听到这话,崔傅如醍醐灌顶般的深吸一口气,“我等的就是这句话,看来我今日不虚此行了。”

    李正没告诉崔傅,这种门阀其实是财阀,财阀的壮大会成为比五姓更有威胁的存在。

    五姓中人还是五姓中人,崔傅不想做五姓,但若他真的成为财阀,想必会成为更加危险的存在。

    李正心中盘算着,要不要先在泾阳把他杀了,以绝后患?

    崔傅看向李正说道:“多谢指点,我知道要怎么做了。”

    李正感慨着说道:“以后多多保重吧。”

    崔傅拱手行礼说道:“李正,你刚刚说的那两个兄弟的故事我已经记住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面对崔傅,李正有些不耐烦了说话道:“赶紧说。”

    崔傅说道:“将来若真有我们都想过的那一天,我会成为你的粮仓吗?”

    李正摇头说道:“我没有兴趣,你也不见得会比我有钱。”

    崔傅再次行礼,“李正,希望我们两人有一天不会成为敌人。”

    李正叹息道:“我只喜欢数钱而已。”

    崔傅释然地笑了笑,“告辞了。”

    “不送了。”

    崔傅转过身一步步地往村外走去。

    等他走远之后,李义府上前说道:“长安令,刚刚的话语在下都听到了。”

    李正喝下一口热水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李义府沉思片刻说道:“不好说,这个崔傅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长安令的敌人。”

    “是吗?”

    “很多年以后吧。”李义府补充道。

    李正瞧着崔傅的背影,他快要走到村口了。

    李义府低声说道:“真的不用杀了他吗?”

    李正摇头,“我不想沾上人命。”

    李义府点头说道:“在下这就安排杀手,保证查不到长安令这边。”

    李正一脚踢向李义府,却被他扭身躲过。

    “我说了我不想沾人命,就让他走吧,咱们来日再看看。”李正说话道。

    “明白了。”李义府点头说道。

    天气还是很明媚,崔傅离开了长安地界,一路朝着山东地界而去。

    一路上崔傅遇到了一队人马,是官府护送下的倭国太子的胞弟。

    对方的车马似乎在休息。

    崔傅又看到一个穿着与众不同的人,年纪大约十三岁左右。

    上前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来人就是倭国太子的胞弟。

    给了护送兵马的伍长一小块银饼,对方很乐意让自己接近倭国太子的胞弟。

    对方看到崔傅也很讶异,随后神情上全是提防,有生疏地关中话说道:“鄙人苏我立。”

    崔傅也自我介绍道:“在下崔傅,想必当面就是倭国使者了吧。”

    苏我立上下打量崔傅,“你刚刚不是都已经问过他们了吗?”

    说完他的目光看向周遭地护卫兵马。

    这个倭国太子的胞弟说话声也很稚嫩,崔傅又说道:“从这里到关中也就一天的路程,想必不出三日你就可以见到大唐的陛下了。”

    苏我立瞧着崔傅见他应该没有敌意又说道:“长安是什么样的?”

    崔傅笑道:“长安很繁华,你到了自然会见到。”

    苏我立又看了看远处的景色,“大唐真的好大,像是走不到尽头一般,但是倭国很小,小到经不起风雨。”

    这个苏我立说话倒是有一番境界,崔傅好奇道:“你从小读书?”

第八百八十七章 没有弱点的对手

    苏我立点头说道:“经常会有中原的书籍送到倭国,我也经常会看,只是……”

    惭愧地低下头,苏我立低声说道:“只是我们倭国很多人都不识字,上到将军,下到官吏,别说平民识字的人都不多。”

    崔傅稍稍一礼又说道:“不如在关中留一段时间可以多读读关中的书籍,甚至不回去都可以。”

    “不回去?”

    苏我立回头看向倭国的方向,“怎么能不回去。”

    又和苏我立聊了一会儿,崔傅离开了这里。

    又过了几天,朝中的科举已经接近了尾声。

    李正看着这次科举的成果,并没有觉得意外。

    这是这次贞观朝以来的第一次科举,科举入选的名单中有很多是五姓的子弟。

    这也没什么办法,五姓子弟对普通的百姓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

    虽说寒门子弟也有,但并不多。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看来大唐的教育事业还要继续努力呐。”

    李义府低声说道:“长安令,据说那个长孙冲也已经解除了禁足,回到了吏部。”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点头。

    李义府又说道:“长安令,这个长孙冲如今又回到吏部,依在下看来长孙无忌是想要把他的儿子培养出下一任的吏部尚书。”

    如今的桃子还是青绿色的,长安地界的桃子可是一种稀罕物。

    在如今化肥技术没有提升的年代能够吃到桃子也是一件稀罕事。

    眼前的桃子就是南方送来的,李正咬下一口挺生硬的。

    说完见李正没什么反应,李义府又说道:“长安令,这个长孙冲不可不防啊。”

    李正递给他一只桃子说道:“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义府拿着桃子着急说道:“吏部官吏掌握着官吏的升迁,更是长孙家培植羽翼的好地方。”

    看李正依旧不在意的模样,长安令似乎从来就没有把长孙冲和长孙无忌父子放在眼里。

    “只不过当今陛下需要长孙家而已。”张公瑾走到河边说道。

    看到张公瑾李义府连忙行礼,“见过邹国公。”

    张公瑾可是一个大人物,李义府不敢在张公瑾面前多说,当年征战天下的时候张公瑾可没少帮着李世民出谋划策。

    而且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张公瑾依旧帮着李世民出谋划策。

    可以说是李世民最重要的智囊团之一。

    张公瑾和李靖从阴山回来之后,便离开了朝堂。

    若说有什么人可以与长孙无忌叫板。

    张公瑾算是一个。

    张公瑾非常不客气地拿起一只桃子一边吃着说道:“老夫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吃桃子是什么时候。”

    李正点头说道:“邹国公随便拿,家里还有一大筐。”

    嘴里咀嚼着生硬的桃子,张公瑾开口说道:“至于长孙冲现在来看不是威胁,其实长孙无忌一直以来都有他自己的算盘,他在朝中也有他自己的羽翼,门生很多,这些陛下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破而已。”

    “因为陛下要用到长孙家,需要长孙无忌的名望来摆平一些事情,若是有朝一日长孙无忌对陛下来说没有价值了,他很快就会被陛下丢弃,咱们的陛下不会任由长孙无忌壮大他自己,至于为什么要让长孙冲进入吏部,陛下还是想要安抚长孙无忌,毕竟如今很多事情都需要长孙无忌去处理。”

    李正依旧吃着桃子说道:“那邹国公还对陛下有价值吗?”

    这话一出,李义府立刻看向邹国公,长安令还真是敢问啊。

    这个时候李义府多希望自己耳朵聋了,有些话可不能听。

    张公瑾在李正身边坐下说道:“我在泾阳对陛下就有价值。”

    李正把桃子核随后一丢说道:“果然,邹国公是来监视我的。”

    无声笑了笑,张公瑾说道:“其实也不尽然,陛下没有让我监视你,只不过是老夫在泾阳可以让很多有心思人投鼠忌器,包括长孙无忌。”

    一边吃着桃子,张公瑾看向李正说道:“你知道长孙无忌面对你处处避让吗?”

    李正说道:“是因为你在这里?”

    张公瑾又笑了笑说道:“因为你李正年轻,你太年轻了,他长孙无忌已经人到中年,对他来说的将来可能只有往后二十年,三十年?可对你来说将来可还很漫长,漫长到可以熬死他。”

    李正琢磨着说道:“这话不对,我记得一个人,他叫司马懿,战乱年间他司马懿熬过了三任魏帝。曹操,曹丕,曹叡,他老人家可活得很久。”

    张公瑾笑道,“这个世上有几个司马懿?他长孙无忌最怕的就是你的年轻。”

    “还有!”张公瑾又说道:“让长孙无忌最忌惮的还有你的作为,你不入朝堂,你不在乎名声,你不要权,你更没有恶习,对长孙无忌来说你是一个对手,对他来说你是一个没有弱点的对手,若是你进入朝堂,长孙无忌会把你抽丝破茧看个清楚透彻,你要是在乎名声,长孙无忌会用这点攻击你,你要是劣迹恶习长孙无忌会冲着这一点疯狂地设计你。”

    “可你连泾阳都不出一步,甚至不在人前露面,这样一来你让你的对手怎么对付你,长孙无忌想不到他根本没有办法对付你,这才是他最忌惮你的地方。”

    李正又拿起一颗桃子吃着说道:“我爱钱?”

    “呵呵。”张公瑾干笑两声说道:“这算什么?你还让一方百姓过上了富足日子,会挣钱不是缺点,况且你没有权。”

    李正看向张公瑾说道:“我怎么感觉你是在说我没出息。”

    张公瑾拍着李正的肩膀说道:“像你这样人虽然活得有点窝囊,但却是最安全的,不论将来改朝换代,只要你李正不碰权力,你都可以富足的过完一生。”

    李正看着长安方向说道:“那说不好,哪一天换一个皇帝,心里不痛快带兵就把我的泾阳给屠了。”

    张公瑾开口笑了笑,“不说这些了,倭国皇子已经到长安了,我觉得你应该见一见。”

第八百八十八章 揍倭国皇子

    “我见他做什么?”

    李正又用力啃下一口桃子说道。

    张公瑾说道:“你需要见一见的,这个人和之前那个倭国太子差别很多。”

    讲完这话,张公瑾就离开了。

    李正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义府说道:“我就不喜欢这种话说到一半就走的人。”

    许敬宗这段时间忙着整理关于高句丽的事情。

    称心这一次去高句丽让人送来了很多消息。

    一场春雷响起,雨水再次落下,李正坐在马圈旁看着雨水。

    大虎也坐在一旁吃着桃子说道:“长安令,咱们泾阳这里是不是也可以种桃子。”

    李正笑道:“你要是喜欢,我再给你拿一些来。桃子在长安地界不好种,而且养桃子树太难,再说了就算是种下了,也不会像南方那样这么香甜。”

    大虎吃着桃子点头,他不知道水土的关系,还是不停地点头。

    宫里也送了一车的桃子,又多了五筐桃子好几百只桃子。

    因为长乐公主李丽质,还有自己是驸马,再加上晋王和晋阳公主,再加一个胖子李泰是不是来白吃白喝,人都在这里,宫里不会少给。

    时季水果,凡事稀罕的宫里都会有,而且都会分发给宫里的公主王爷。

    李孝恭带着倭国的皇子来到了泾阳。

    满天乌云下着雨,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时辰。

    李孝恭带着人走入马圈旁的小屋。

    李正招呼大虎也走入小屋中。

    苏我立也见到了名满长安的李正。

    “鄙人苏我立。”他躬身行礼道。

    李正看了一眼他,又看向李孝恭说道:“家里还有不少桃子,一时间吃不完,河间郡王走的时候多带一些。”

    李孝恭一脸烦恼地说道:“可别提桃子了,宗正寺也给了很多,家里好几箩筐多得吃也吃不完。”

    “是吗?”

    李正尴尬地笑了笑,“我这里也是,打算送给村民吃。”

    苏我立看着李孝恭和李正之间有说有笑的,像是无视了自己这般。

    这种感觉非常不好,苏我立开口说道:“长安对郡公有很多的评价,这一次终于见到了你。”

    瞧着这个苏我立样子只有十三四,说话声音倒是挺响的。

    李正靠着椅子坐下看着他说道:“你知道吗?你哥在我面前都不敢这么大声说话。”

    苏我立眼神多了一些不甘,像是自己受欺负了一般看向李孝恭说道:“敢问河间郡王,当朝郡公言语喝骂鄙人,破坏大唐与倭国两国邦交,敢问怎么处置。”

    李孝恭咳了咳嗓子刚想说什么。

    李正开口说道:“这位小弟弟,我看你是搞错了,大唐与倭国没有邦交,倭国是大唐的属国,是我们的下级。”

    苏我立怒目看着李正。

    李孝恭看了看四周说道:“这雨可真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

    顾左右而言他,李孝恭的意思很明显了。

    李正看着苏我立说道:“你可能不清楚这种关系,我来和你解释一下,意思就是我们大唐是你们倭国的爹,爹教训儿子是天经地义,就算是我现在让你跪下,你也得跪下,你知道吗?”

    “你没资格命令我!”

    苏我立大声说话。

    李正看着李孝恭说道:“这小孩个子不高,嗓门还挺大的,听他说话怪刺耳的。”

    李孝恭干笑两声。

    李正又说道:“那你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命令你?”

    苏我立想了一会儿说道:“大唐陛下!”

    李正漫不经心地摇着扇子说道:“还有呢?”

    苏我立又想了一会儿说道:“还有……还有大唐的皇室。”

    李正这才点头说道:“你知道吗?我娶了大唐的公主,其实我也是大唐皇室的人。”

    听到这话,苏我立愣了愣又看向李孝恭说道:“是这样吗?”

    李孝恭点头说道:“照理说李正确实是皇室中人,而且名字都在宗正寺,甚至可以参加大唐皇室的各种祭典。”

    李正端起一碗茶水说道:“那你现在跪下吧。”

    苏我立有些犹豫,但似乎李正说得也对,心里对大唐的规矩有些怀疑,真的是这样的吗?刚来长安也才几天,并不清楚大唐的礼仪。

    刚要跪下去,苏我立又站起了来,冷笑道:“刚刚差点被郡公骗了,是你冒犯我在先,我为什么要给你下跪!”

    这小子脑子还挺灵醒的,倭国人可以老实,但这么聪明的倭国人绝对不能留。

    看来张公瑾说的没错。

    原来邹国公人在泾阳,对长安的风吹草动还是挺了解的嘛。

    李正对李孝恭说道:“我现在揍他一顿,邹国公应该看不见吧。”

    李孝恭看着屋外感慨道:“这雨可真大啊。”

    小屋里安静了一会儿,外面的雨声很大。

    苏我信不是聋子,自然听到这话,看向李孝恭大声说道:“我是倭国的使者,更是皇子,若是我被揍了阁下真的不管我?”

    李正朗声喊道:“大虎!”

    “卑职在!”大虎走进来。

    话音中正有力,比这个苏我立顺耳多了。

    李正又喝下一口茶水说道:“揍他一顿,拉出去走!”

    “喏!”

    “你要做什么!”

    苏我立一步步后退。

    奈何没有大虎的力气大,平日里别看大虎只是养马,修马蹄扛草料,修缮窝棚等一系列劳力锻炼下来,大虎的力气大着呢。

    人被大虎拖出屋外之后,便传来阵阵喊声,知道喊声变成了哀嚎声。

    李正说道:“这个人真是倭国的皇子?”

    李孝恭点头说道:“护送来的是倭国的将军,应该不会有差错。”

    大虎一拳打在苏我立的脸上,鼻血飞溅,心里有些同情,李孝恭说道:“当年吐蕃,突厥的使者都不敢这么和你说话,这小子还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李正品着茶水说道:“今年并州送来的新茶,要不要尝尝。”

    李孝恭闻着茶香说道:“来一杯。”

    两人品着茶看着雨景,只是雨景中不断传来惨叫声。

    李孝恭喝下一口热茶说道:“打了多久了,该不会出人命吧。”

    李正看了一眼说道:“叫得挺响亮的,应该不会有事,实在不行到时候丢给孙神医看看。”

第八百八十九章 他要做恶人

    李孝恭非常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样倒也不错。”

    又过了好一会儿,大虎回来禀报道:“这个倭国人晕过去了。”

    李正神情淡然地说道:“把他丢给孙神医吧。”

    “喏。”

    李孝恭也站起身说道:“等孙神医看完,我还要把他带回长安去,到时候朝中问起来,这个倭国皇子要是不在长安,不好交代。”

    李正笑了笑说道:“麻烦了。”

    大虎和李孝恭带着已经不省人事的倭国皇子去了孙思邈的住处。

    当天傍晚雨停的时候,大虎这才回来。

    按照孙思邈的诊断,这个倭国皇子只是身上有多处外伤,还有染上了风寒,休养几天就可以下地不会有什么大事。

    到了第二天,李正殴打倭国皇子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原本李正并不太好的名声,立刻又在长安传开了。

    下朝后的李世民看着一桌子的奏章神情麻木,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弹劾李正殴打倭国皇子的事情。

    其中弹劾的人还有不少是科举之后刚刚入仕的官吏。

    “李君羡!”李世民大声喝道。

    站在殿外的李君羡急急忙忙走入甘露殿,“陛下!”

    李世民苦恼地捂着额头说道:“这个李正为何要殴打倭国皇子。”

    李君羡躬身说道:“末将……”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李君羡支支吾吾说道:“末将也不清楚。”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小太监说道:“把李孝恭给朕叫来。”

    “喏!”

    小太监急急忙忙离开。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看向这些奏章,“这李正到底是吃错什么药了。”

    李孝恭急急忙忙来到甘露殿行礼道:“陛下。”

    将一大堆的奏章丢在李孝恭的面前,李世民呵斥道:“你看看!李正到底做了什么好事!”

    李孝恭捡起一本奏章看了一眼,又看看此刻三尸神暴跳的李世民,躬身说道:“陛下,这是李正干的好事,和臣好像没什么关系。”

    这话让李世民脑子一醒,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明明是李正干的好事,这和李孝恭似乎确实没什么关系。

    朕对李孝恭发什么脾气。

    重新冷静下来,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烫嘴的茶水入口,李世民感觉到血压都下去了不少。

    但又想到这个茶叶是丽质让人从泾阳送来的新茶。

    还怪好喝的。

    抿了抿嘴,李世民放下茶碗说道:“朕问你,这个李正为何要去揍倭国的皇子。”

    李孝恭躬身说道:“言语不和,年轻人嘛,难免的,想臣年轻的时候不也是一言不合和人打起来。”

    李世民笑了笑又说道:“那是你年轻的时候,李正揍的人是倭国的皇子!”

    李孝恭再次躬身说道:“那要不臣带人去把李正抓起来正法?”

    “抓……”李世民试图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低声说道:“罢了,给朕传下去李正罚俸三年。”

    “喏!”

    “慢着!”李世民叫住就要离开的李孝恭说道:“三年太便宜这个小子了,罚俸十年!再加禁足反省三个月,以儆效尤!”

    “喏!”李孝恭躬身说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世民清退身边的宫女和太监,甘露殿中只剩下了李孝恭。

    走到李孝恭的面前,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告诉朕,李正到底为什么要殴打这个倭国的皇子。”

    李孝恭一脸犯难,低声解释道:“陛下,这个李正对倭国人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待见。”

    李世民狐疑地说道:“你查过古籍了,倭国的情况当真和李正说的一样。”

    李孝恭点头说道:“确实有李正说的情况,但大多数都是一些传闻,具体实证都是从魏晋以来的一些考证。”

    李世民暗自点头,“你觉得这个倭国皇子怎么样?”

    想了一会儿,李孝恭躬身说道:“之前的倭国太子说是一个愚笨的人不为过,若是加以操纵可以很好地利用,但眼下这个倭国的皇子却与倭国太子的表现大相径庭,反而非常的机警和灵醒。”

    李世民听完点头说道:“你看着办,下去吧。”

    看着吧?

    怎么看着办?

    李孝恭小步离开甘露殿,心里想着这个“看着办”到底要如何办。

    正想着李孝恭来到了京兆府,自己就在京兆府当值。

    处理着衙门卷宗的李崇义见到李孝恭来了,连忙收拾好卷宗,“父亲。”

    李孝恭站在堂内长叹一口气时说道:“刚刚陛下找为父谈了谈。”

    李崇义好奇问道:“陛下和父亲谈什么了?”

    对自己的儿子李崇义没什么好瞒的。

    将入宫的事情前后,与陛下的对话都向自己儿子说了一遍。

    李孝恭惆怅着说道:“你说李正走了也走了,罚俸几年也是不疼不痒,他为什么要揍这个倭国皇子呢?”

    李崇义想了片刻便笑了起来。

    古怪地瞧着自己的儿子,李孝恭说道:“你笑什么?”

    李崇义收起笑容说道:“父亲,李正揍了这个倭国的皇子一顿,想必朝中有很多人弹劾李正。”

    李孝恭点头,“那是自然,弹劾李正的奏章都放满了桌案。”

    李崇义又小声说道:“父亲仔细想想,李正这么做其一是看倭国人不爽利当然要揍,其二他也在向陛下表达一种态度。”

    “此话怎讲。”

    李孝恭心中越发好奇。

    李崇义长叹一口气,“如今正是科举刚刚落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李正做一个恶人揍了来使长安的倭国皇子,朝中不论是老臣还是新晋官吏都会觉得李正是个恶人,这样的恶人更是会让坊间皆知。”

    李孝恭点头。

    李崇义又说道:“如此一来朝中官吏谁敢去结交李正?”

    李孝恭想到什么,可又觉得什么东西没有抓住。

    李崇义低声说道:“孤臣是最安全的,也是最不惧威胁的,如果李正有钱并且为人善良,贤达之名传遍中原父亲觉得这样的人会活多久?”

    深吸一口凉气,李孝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外面的天说道:“这天气怎么这么热。”

    说着李孝恭骂骂咧咧离开了京兆府。

第八百九十章 称心送来的消息

    天气热吗?

    李崇义看了看外面的天,天气晴朗还是阵阵清爽的风吹过,明明这是最舒服的季节。

    李孝恭显然明白了其中意思。

    李崇义了解自己的父亲,在这种关头父亲一般都会装傻。

    一个受人爱戴的有钱人会威胁到李世民。

    一个被人痛骂的有钱人,反而会让李世民觉得安心。

    身为皇家宗室中人,李崇义很明白当今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初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是很受人爱戴的。

    但玄武门的事情之后陛下变得多疑。

    以前的部下也都是恩威并施。

    信任变得淡薄。

    对现在的李世民来说信任早就消失了。

    更多的是一种帝王权术。

    这种帝王权术会让李世民变成另外一个人。

    细细想想如今的李世民还是秦王吗?他现在是一个让人不敢冒犯的皇帝。

    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已经判若两人了。

    五月的最后几天,许敬宗带着一车的卷宗来到了泾阳。

    李正吃着村子里种出来的黄瓜,看着田地里其他作物的长势,南瓜的长势是最好的。

    许敬宗牵着一头驴带着一车的卷宗而来。

    “长安令,这些日子高句丽的密报都带来了。”

    李正递给许敬宗一根黄瓜说道:“吃一根?”

    许敬宗接过黄瓜坐在田埂边吃了起来,这种黄瓜在关中其他地方吃不到,就算是泾阳种的也不多。

    也不知道长安令是哪里来的种子种的这些。

    许敬宗看了一眼田地里的藤蔓,今年应该有更多地黄瓜,这种瓜吃起来爽脆。

    两人看着一车的卷宗,吃着黄瓜。

    嘎嘣……嘎嘣……嘎嘣……

    一阵冷风吹过。

    李正木然的看着一车卷宗说道:“称心让人送来这么多?”

    许敬宗说道:“这些卷宗里把高句丽的民生,民风,以及高句丽的地理情况还有皇室情况都写清楚,后续还是有很多送来。”

    李正看着满满一车的卷宗,“你要我都看完?”

    许敬宗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说道:“在下都已经归类整理好了,看这一册就够了。”

    这个家伙笑起来的样子,真让人想要揍一顿。

    李正翻看着册子,第一眼就看到渊盖苏文的消息。

    许敬宗小声问道:“听说长安令被陛下罚俸十年?”

    李正吃着黄瓜点头,翻过一页继续看着,“渊盖苏文的父亲已经时日无多了?”

    许敬宗点头说道:“按照送消息来的日子来算,送消息来时已经时日无多,眼下应该是过世了吧。”

    李正吃着黄瓜点头又说道:“渊盖苏文还一直招兵买马?”

    “确实是这样,渊盖苏文号称十万雄兵,按照称心所写的也就三五万杂兵。”

    “称心写这些渊盖苏文发现了吗?”

    “不清楚,可能没发现吧?”

    李正低声说道:“不如让称心给渊盖苏文写一本自传吧。”

    许敬宗一拍大腿说道:“长安令这一招高明,以写自传为由来纪录高句丽的消息,以渊盖苏文自大的性格一定会答应的,这么一来称心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记录了,长安令此计实乃高招,既能纪录高句丽的情况,还能让称心更好地获得渊盖苏文的信任,作为一个自大的将军,他肯定乐得让他的事情留在书中,让更多的人传颂。”

    “行了,少拍马屁,不然我让你天天挑马粪。”

    李正又翻过一页说道。

    许敬宗立刻停下不说,安静地吃着黄瓜。

    初略看完称心送来的消息,李正再次看向这一车的卷宗说道:“更详细地都在驴车上了吧。”

    许敬宗点头,“这上面都是详细的。”

    李正收起册子,放入自己的怀中说道:“把这些卷宗全部交给印书坊邹国公。”

    许敬宗点头,“明白了。”

    见许敬宗牵着驴车要走,李正叫住他说道:“慢着!把驴留下。”

    许敬宗干笑两声,“长安令,这驴也不是在下的,要还给人家。”

    李正打量着这头驴说道:“这种牲口多难得,现在村子里才几头牛?留下来拉货用。”

    “可……”

    李正从田埂站起身说道:“三根黄瓜。”

    许敬宗一跺脚一咬牙说道:“好!”

    接过三根黄瓜,许敬宗忍着心痛,留下了这头驴。

    关于高句丽的消息送到了邹国公张公瑾面前,只是这些卷宗只是在张公瑾家留了一天就不见了。

    就是昨日王鼎挺忙碌的。

    长安,倭国皇子苏我立的伤差不多都已经痊愈了。

    在礼部官员的照料下,现在苏我立已经在长安的东市逛街了。

    这段时间苏我立见了很多人,也见了很多大唐的权贵。

    知道很多事情。

    更是知道了苏我信带走了很多佛经的事情。

    佛经上不记载耕种的事情,更没有治国与用兵知道。

    佛经上所言写得都是慈悲。

    看懂了佛经只会让人一心向佛,根本没有用处。

    为什么要让太子带走佛经,听长安的人说只是倭国太子自己要求的。

    苏我立更是听说了突厥和吐蕃的事情之后,这才知道大事不妙。

    “上当了!关中人实在是太狡猾了!”

    苏我立此刻很想回倭国把一切阴谋都戳穿。

    写了一份奏章交给长安的门下省,希望他们交给大唐你陛下,让自己返回倭国。

    只不过奏章像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

    也不知道大唐陛下看没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

    苏我立打定主意,一定要回到倭国。

    当天傍晚,苏我立乔装打扮了一番,在城门关闭之前离开了长安城。

    借着夜色一路朝着来时的路走去。

    刚走不到一个时辰,苏我立听到了身后马蹄声,回头看去一队人马就把自己围住了。

    来人举着火把,不是别人正是李孝恭。

    李孝恭看着有些狼狈地倭国皇子苏我立说道:“苏我氏?你这是要离开长安?”

    “我!”苏我立看了看四周都是对方的兵马开口说道:“我想回倭国!”

    李孝恭冷笑道:“要回去,我们大唐自会护送你回去,只是这才刚来几天,就算是想家也不至于现在就走。”

    苏我立又想解释什么。

    李孝恭说道:“你有所不知道,咱们关中民风不是太好,每当夜里那是山匪横行。”

第八百九十一章 偷跑

    苏我立瞧着围着自己的兵马说道:“你们在监视鄙人?”

    闻言李孝恭爽朗地笑了笑,“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是倭国的使者,我们礼部自然要保证你的安全,你要是出什么事情,我们怎么和倭国交代。”

    “我……”

    苏我立神情愤怒一时间又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答话,站在原地又看了看身后的长安城。

    想了好一会儿,苏我立说道:“能否容鄙人写一封信,送去倭国。”

    “当然。”李孝恭点头说道。

    苏我立的神情这才缓和不少低声说道:“那就请阁下送我回长安吧。”

    李孝恭面带笑容带着这个倭国皇子往长安城走去。

    倭国皇子私自离开长安城的事情没多少人知道。

    只是朝中声讨李正的声音一直不停。

    李孝恭看了一眼朝堂,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秦琼程咬金这些人开始不上朝了。

    陛下也非常有默契地不再过问。

    如今陛下的心力都在培养下一代的年轻才俊上。

    散朝之后,李孝恭就拿到了礼部官员递来的书信,这封书信是倭国皇子要交给倭国的。

    李孝恭打开书信瞧了一眼当即皱眉说道:“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礼部官员解释道:“这是倭国文字。”

    说完又拿出一封说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译文,河间郡王请看。”

    李孝恭一手拿过译文,神情凝重地说道:“这些事情切记要保密,老夫去一趟泾阳。”

    礼部官员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河间郡王放心,就算是刀架在我脖子上,我绝对不会说出去半句。”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不出意外,你就是下一任礼部尚书。”

    听到这话他神情一怔,看看自己已经浆洗褪色的官服,又看了看李孝恭离开的背影,抬头看天忍着眼泪,熬了这么多年终于也有接近礼部尚书的一天了?

    李孝恭急匆匆地来到泾阳。

    走了好一圈终于找到了在田地里和长乐公主摘着瓜果的李正。

    见到李丽质在这里,李孝恭连忙行礼,“公主殿下。”

    李丽质看了一眼李孝恭又看看李正,见两个人一定有正事要商量,开口说道:“叔父不用多礼。”

    说着李丽质带着徐慧和武媚走到了田地的另外一边。

    李正吃着西红柿说道:“河间郡王,你要不要也吃一个。”

    李孝恭接过西红柿一口咬下说道:“这东西好吃!爽口。”

    李正把篮子递给李孝恭,“这些都是刚摘下来的果蔬,要是喜欢,带一些回家。”

    吃着爽口的西红柿,李孝恭笑呵呵说道:“还是你小子懂事。”

    拿着篮子笑呵呵就要离开,李孝恭又停下脚步,急匆匆回来说道:“小子!老夫有要事要和你商量。”

    李正用力咬下一大口西红柿,“哧溜……”

    汁水飞溅,差点溅到李孝恭的脸上。

    李正尴尬一笑,“什么事情来着?”

    李孝恭放下篮子把书信递给李正水说道:“这是倭国皇子写的书信说是要送到倭国,老夫见事情不对劲,就来找你商量。”

    李正看了好一会儿书信,“我也不是很懂倭国文字。”

    李孝恭又拿出译本说道:“对照着看。”

    李正在田埂边坐下,看着书信内容,上面写了倭国太子在长安遇到的一些情况,佛经对倭国没有任何用处,若是宣传佛经会让倭国变得国不将国。

    这些倒没什么,说明这个倭国皇子苏我立目光长远。

    但看到之后倭国皇子举例吐蕃和突厥的事情。

    更是说了高句丽的事情,李正脸色越发凝重。

    李孝恭低声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李正琢磨着说道:“虽说这个倭国皇子苏我信只是猜测,他也没有证据告发我们。”

    李孝恭低声说道:“昨日夜里他还打算逃出长安,幸好老夫在长安城门口有眼线,若有疏忽怕不是给他跑了。”

    李正感慨道:“一个愚笨的倭国太子是一个好操纵的对象,但是一个聪明的倭国皇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威胁。”

    李孝恭小声说道:“要不要神不知鬼不觉杀了他。”

    收起书信,李正看着李孝恭,“我们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杀人?”

    李孝恭随手摘了一个西红柿,吃着说道:“那怎么办?”

    瞧了一眼篮子里还有好几个西红柿,这个李孝恭篮子里就有,还非要摘枝丫上的……

    “这人不能让他回倭国。”

    李正一脸忧虑说道

    李孝恭低声说道:“要不要把他的腿打断,让他回不去倭国。”

    李正想着说道:“你说这个皇子和之前的倭国太子的关系怎么样?”

    李孝恭回忆着礼部的消息说道:“这个倭国皇子和倭国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因为苏我立不是长子,而且又不是嫡出,所以他不是太子,但他一直不服苏我信。”

    李正稍稍点头。

    李孝恭又说道:“而且现在倭国的国君也已经年迈了。”

    李正思量着说道:“把他的腿打断也不合适,派人送消息去倭国,就说是苏我立打算说服大唐陛下来谋夺倭国下一任国君的位置,让倭国的皇室彻底分裂。”

    凶狠地咬下一口番茄,李孝恭用力点头,“这就去安排。”

    等李孝恭离开之后,李丽质走来说道:“最近叔父来泾阳挺频繁的。”

    李正扛着锄头说道:“你父皇让我进了礼部,你叔父这是赖上我了。”

    李丽质捂嘴笑道:“那你给父皇分忧也挺好。”

    “你父皇罚我十年俸禄,我还要给他分忧?我上哪儿说理去。”

    听李正这话,李丽质温柔地笑着,倒也不生气。

    不得不说这女人的笑容越来越好看了。

    让人如沐春风?让人舒心。

    见李正看自己有些看愣了,李丽质收回神情说道:“今年的果蔬产量应该是去年的三倍有余,我安排村子里的婶婶们扩大种植。”

    “奥……”

    李正也回过神说道:“这样也好,过几年说不定不仅我们自己够吃还能卖出去呢。”

    一边说着李正不住地点头,“挺好的。”

第八百九十二章 再次偷跑

    长安,自从上一次夜逃长安城失败,苏我立这几天一直睡不着觉。

    站在驿馆的窗边,举目望去是庞大又繁华的长安。

    与长安城相比,倭国的皇城不过是一个小村子而已。

    心中不由地苦涩一笑,若是有朝一日倭国也有这样的繁华该多好。

    接连几天,苏我立一直都在驿馆闭门不出。

    闭门不出也不是整日无所事事,这些天一直都在观察长安城内官兵的巡查路线。

    经历过上一次的失败,苏我立更加机警了。

    他很快就发现驿馆的伙计多了几个,尤其是给自己送饭食的人,已经不是当初那两个。

    草草收拾一番,天色刚黑下来,苏我立便睡下来。

    第二天一早,便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

    也是长安城门最堵的时候。

    这个时候进出长安城的人是最多的。

    也是城防最忙碌的时候。

    苏我立观察了几天发现守城的官兵并没有过多的盘问。

    眼下正是出城最好的时机。

    为了倭国的将来,这一次说什么也要离开长安。

    苏我立乔装打扮了一番,背上了行囊翻身跳出驿馆的窗台,这里是一条后巷,一般没什么行人。

    一路快步走着,还要警惕不断地回头看去。

    走到了长安南门的城门口,苏我立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跟着人群走出城门,苏我立见守城的官兵没有看自己,加快脚步挤出人群。

    等到离开城门一段距离之后,苏我立见后方没有人跟上来,这才长出一口气。

    走了好长一段时间,苏我立在长安城郊外的河边歇脚,正要拿出包裹中的一张饼来吃,发现一个中年人也来到河边。

    只见他用河水洗了洗脸。

    苏我立重新站起身,长安附近的地方不能久留。

    “这位小友留步!”

    身后传来那个中年男人的说话声。

    苏我立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用生疏的关中话说道:“有什么事?”

    对方咧嘴笑了笑说道:“我今天还没吃东西,饿得很!能否给一口饼吃。”

    苏我立又看了看周围,见附近没什么人,拿出刚刚的饼递给他。

    对方接过饼笑着说道:“多谢。”

    享受地吃了一口,中年人又说道:“听你口音不像是关中人。”

    苏我立尴尬地笑了笑,不想和这个人多做纠缠。

    对方再次问道:“你该不会是最近来长安的倭国使者吧。”

    “不是不是,你认错人了。”

    苏我立不停地摆手。

    吃了手中的饼,中年人打了一声唿哨。

    苏我立心中顿时感到不妙。

    四周的灌木丛中立刻跳出了几个壮汉。

    对方包围着自己,苏我立支支吾吾说道:“你们要做什么?”

    中年人笑呵呵说道:“打劫!”

    说完几个壮汉一拥而上,抢过苏我立的包裹,顺便还扒了两件衣服,直到确认了没什么其他值钱的东西。

    苏我立呆愣地站在原地。

    中年人长叹一口气说道:“年轻人,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咱们关中民风不是太好,到处都是山匪,而且黑店很多。”

    身上只剩下了薄衫,冷风吹过让人直打摆子。

    苏我立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人,之前还是一个和善的大叔,下一刻就把自己抢了。

    中原的山匪都长得这么和善的吗?

    对方提着包裹说道:“以后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你这样初到长安的人,遇到我还算好的,遇到黑店直接把你剁了吃了。”

    “多……多谢告知。”

    苏我立支支吾吾说道。

    “回去吧,下次注意点。”

    “哎。”

    苏我立哆哆嗦嗦往长安城走去。

    许敬宗提着包裹看这个倭国皇子往长安城的方向走去,对身边的壮汉说道:“把人盯紧了,我回去向长安令禀报。”

    苏我立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等在门口的李孝恭。

    李孝恭端着一碗羊肉汤面吃着说道:“贵使这是去哪儿了?”

    苏我立吸了吸鼻涕说道:“没什么,随便走走。”

    李孝恭吸溜着面汤又说道:“穿这么少?”

    苏我立挺直了腰杆说道:“我不冷。”

    “是吗?火气挺好。”

    李孝恭喝下一口汤说道:“贵使该不会出城被抢了吧?”

    看苏我立的狼狈样,李孝恭又说道:“老夫早就说了,这中原可凶险着呢,还是长安城最安全。”

    苏我立看了一眼李孝恭,这才想到自己还没吃过东西。

    肚子不争气的叫了。

    唯一的一张饼还被人抢了。

    连一张饼都不留。

    苏我立窘迫的模样有些好笑。

    李孝恭说道:“吃了吗?不会还没吃吧。”

    苏我立忍受着时不时吹过的寒风,咽下一口唾沫说道:“我不饿!”

    一口气把碗里的汤面吃完,李孝恭说道:“路你自己熟,就不送你回驿馆了。”

    苏我立迈着僵硬的步伐朝着驿馆走去。

    回到驿馆之后,苏我立愤怒地砸着眼前的东西。

    这个时候他想起来中原有句话叫做龙潭虎穴!

    中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中原人实在是太险恶了。

    也不知道李孝恭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信送出去。

    苏我立坐立难安,看着伙计端来的饭食狼吞虎咽吃完之后,不服气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许敬宗来到泾阳清点着包裹里的东西,里面竟然有五块银饼。

    “这倭国的皇子倒也挺有钱的。”许敬宗笑呵呵说道。

    “你连人家的衣服都扒了,没见你这么缺德的。”大虎一脸嫌恶地说道。

    收好这几块银饼,许敬宗说道:“这倭国皇子还是个小孩子,这种小孩子一个人出走,不是被野兽吃了,就是被别人给剁了,出门在外,人心险恶,我这是在教他做人的道理。”

    明明把人家抢了还一脸正义凛然的样子,这许敬宗也太缺德了。

    许敬宗又说道:“不过你放心,这一次倭国皇子偷偷跑出来,就算被我抢了他也不敢告发,要是下一次他再偷跑出来,我再抢他一次。”

    大虎苦笑摇头,“何苦呢。”

    “白抢谁不抢。”

    第二天苏我立就染了风寒,高烧不退,躺在床上更是不能下地。

第八百九十三章 都是我们的人

    驿馆里,倭国皇子苏我立的身边站着几个户部的官吏和太医署的医官。

    卢照邻诊脉好一会儿说道:“没什么大碍,就是着凉了。”

    李孝恭一脸担忧地看着苏我立,低声说道:“贵使昨日衣着淡薄,也难怪会着凉。”

    苏我立躺在床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有些事情是不是在脑海中闪过,为什么出了长安城没多久,就被人抢了,正好在自己回城的时候,遇到了李孝恭。

    当时李孝恭捧着一碗面汤坐在城门口,像是早就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回来一般。

    李孝恭和卢照邻商量着,“这倭国皇子的病情可要好好治,贵使来我们关中,生了一场大病这传出去可不好。”

    卢照邻一边写着一个个药材的名字一边说道:“人都是会染风寒的,不过贵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个年纪康复会很快,这才来长安不久,难免水土不服,冷暖不知。”

    “对!”

    李孝恭点头看向苏我立说道:“贵使有所不知,别看现在是春季,咱们关中昼夜冷暖不同,特别是清晨这段时间,可不要穿着单薄的衣服早早出城。”

    听到这话苏我立不停地咳嗽起来。

    李孝恭重新看向卢照邻,“卢大夫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卢照邻收拾好说道:“没什么要吩咐的,近日饮食清淡一些便好。”

    李孝恭重重点头,“老夫一定吩咐下去。”

    卢照邻古怪地看了一眼苏我立。

    见卢照邻还不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孝恭说道:“卢大夫可还有什么要吩咐。”

    卢照邻又说道:“刚刚看诊之时,老夫发现贵使身上又有新伤,怕不是……”

    “是吗?”

    李孝恭一脸震惊,而后转头看向苏我立低声说道:“贵使可在长安城受人刁难?”

    听到这话苏我立瞪着眼看着李孝恭。

    李孝恭站在床边一脸关切又说道:“贵使要是在长安城受人欺负了,可一定要告诉老夫,老夫就算是头拱地也必定给你找回公道。”

    苏我立已经等着李孝恭,还是一言不发。

    气氛安静了许久。

    好一会儿,李孝恭像是收到了苏我立眼神中的意思,慢慢站起身对卢照邻说道:“想来没人会欺负贵使。”

    卢照邻拱手说道:“老夫已经让人去准备药材了,每日饭后送服三次就好。”

    李孝恭一脸严肃又关切地点头,“老夫明白。”

    “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慢着。”李孝恭说完又补充道:“卢大夫,老夫家中还有不少桃子,改日送到府上。”

    “客气了,客气了。”

    卢照邻边说边离开。

    重新关上房间的门,房间内就剩下了李孝恭和苏我立两人。

    苏我立费劲地支起身子从床上坐起,“都是你安排的!”

    他的声音很沙哑,风寒的症状不清。

    李孝恭感慨着说道:“好好的留在长安城不好吗?”

    苏我立咬牙切齿说道:“你们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李孝恭笑了笑说道:“我们骗你什么了?”

    苏我立瞪着李孝恭说道:“你们想要亡了我们倭国,这些都是你们和李正的阴谋。”

    再次来到他的床边,李孝恭小声对他说道:“我这么和你说吧,其实长安城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包括整个驿馆的伙计那都是我们的人。”

    苏我立不自觉的看向房间的周围。

    李孝恭又说道:“而且我们现在说着话,隔壁正有人偷听着。”

    苏我立看向李孝恭所指的那边墙。

    李孝恭又指了指屋顶说道:“贵使以后一个人住在这里还要多看看屋顶。”

    苏我立抬头看了看屋顶,“怎么了?”

    “我们的人还会在屋顶上盯着贵使的一举一动。”

    苏我立用力咽下一口唾沫。

    李孝恭又说道:“还有驿馆外那个卖饼的,他的饼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很厚实,你知道为什么吗?”

    苏我立此刻的神情有些恍惚,缓缓摇头。

    李孝恭笑了笑说道:“因为他也是我们的人。”

    苏我立呼吸沉重此刻面色惨白。

    李孝恭比划着双手说道:“当初都是我们的人,你觉得你能逃出去吗?”

    “我……”

    李孝恭又说道:“你以为对付你们倭国的那些事情我们怎么能这么快的布置下去,就算我其中做了手脚,为何诏令如此快的下达。”

    苏我立的脸色越发惨白。

    “谁同意让你们的倭国太子带去佛经的?谁安排你来长安的?”

    “难道……”

    苏我立想到了什么,但又不好确定。

    李孝恭重新站起身说道:“你想得没错,当今陛下都是我们的人!想跑?你大可以试试?”

    苏我立使劲摇头说道:“鄙人不信大唐陛下是那样的人?”

    看着他不服气的样子,李孝恭一脸为难地说道:“其实我们也挺头疼的,你要是一天天都想着逃跑,我们还要把你抓回来,太麻烦。”

    见李孝恭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双腿,苏我立也看着自己的双腿。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或许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哪天你要在长安郊游的时候摔断了双腿,那我们就省事了。”

    “你们!你们是魔鬼!”

    苏我立大声说道。

    李孝恭不屑地笑了笑,“好好在长安呆着吧,在我们的大计没有成功之前你都不能离开长安了。”

    “所以鄙人的书信你根本没有送出去?”

    苏我立低声说道。

    李孝恭长叹一口气说道:“当然没有送出去了,不过你的书信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主意。”

    “你们要做什么?”

    苏我立浑身无力靠着床说道。

    李孝恭目光看向窗外,阳光照在脸上满是笑容。

    “我们决定送一个消息去倭国,说是你苏我立打算劝说我们大唐陛下出兵倭国,帮你苏我立夺得倭国下一任国君的位置,这个消息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想必到了夏天的时候就会传遍整个倭国。”

    苏我立愣了好一会儿,浑身颤抖地看着李孝恭,想要站起身又感到浑身无力。

第八百九十四章 三人成虎

    账号登录

    QQ登录

    微信登录

    

    

    

    忘记密码

    自动登录

    登录

    +86中国大陆+852中国香港+853中国澳门+886中国台湾+60马来西亚+61澳大利亚+64新西兰+65新加坡+1美国+93阿富汗+355阿尔巴尼亚+213阿尔及利亚+376安道尔共和国+244安哥拉+1264安圭拉岛+1268安提瓜及巴布达+54阿根廷+297阿鲁巴+43奥地利+994阿塞拜疆+20埃及+372爱沙尼亚+251埃塞俄比亚+353爱尔兰岛)+968阿曼+971阿联酋+1242巴哈马+973巴林+880孟加拉共和国+1246巴巴多斯+375白俄罗斯+32比利时+501伯利兹+229贝宁+1441百慕大+975不丹+591玻利维亚+387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267博茨瓦纳+55巴西+1284英属维京群岛+359保加利亚+226布基纳法索国+257布隆迪+354冰岛+92巴基斯坦+970巴勒斯坦+507巴拿马+675巴布亚新几内亚+595巴拉圭+1787波多黎各+240赤道几内亚+850朝鲜+45丹麦+1767多米尼克+1809多明尼加共和国+670东帝汶+49德国+228多哥+593厄瓜多尔+7俄罗斯+291厄立特里亚+238佛得角+298法罗群岛+679斐济+358芬兰+33法国+594法属圭亚那+689法属波利尼西亚+809法属西印度群岛+63菲律宾+48波兰+57哥伦比亚+242刚果+243刚果民主共和国+506哥斯达黎加+53古巴+220冈比亚+995格鲁吉亚+299格陵兰岛+1473格林纳达+590瓜德罗普岛+1671关岛+44格恩西岛+245畿尼+592圭亚那+509海地+504洪都拉斯+7哈萨克斯坦+599荷兰加勒比+31荷兰+82韩国+855柬埔寨+1加拿大+420捷克共和国+686基里巴斯+253吉布提+241加蓬+233加纳+224几内亚+996吉尔吉斯斯坦+263津巴布韦+237喀麦隆+1345开曼群岛+269科摩洛+682库克群岛+225科特迪瓦共和国+385克罗地亚共和国+254肯尼亚+965科威特+974卡塔尔+371拉脱维亚+266莱索托+231利比里亚+218利比亚+423列支敦士登+370立陶宛+352卢森堡+262留尼汪+40罗马尼亚+250卢旺达+1684美属萨摩亚群岛+691密克罗尼西亚+692马绍尔群岛+500马尔维纳斯群岛+44马恩岛+389马其顿+261马达加斯加+265马拉维+960马尔代夫+223马里+356马耳他+596马提尼克岛+222毛里塔尼亚+230毛里求斯+52墨西哥+373摩尔多瓦+377摩纳哥公国+976蒙古+382黑山共和国+1664蒙特塞拉特+212摩洛哥+258莫桑比克+51秘鲁+856老挝+961黎巴嫩+264纳米比亚+674拿鲁岛+977尼泊尔+505尼加拉瓜+227尼日尔+234尼日利亚+47挪威+27南非+211南苏丹+351葡萄牙+680帕劳+81日本+46瑞典+41瑞士+357塞浦路斯+503萨尔瓦多+1809圣马丁岛+1758圣露西亚+784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685萨摩亚+378圣马力诺+239圣多美和普林西比+966沙特阿拉伯+221塞内加尔+381塞尔维亚共和国+508圣彼埃尔和密克隆岛+1869圣基茨和尼维斯+248塞舌尔群岛+232塞拉利昂+421斯洛伐克+386斯洛文尼亚+677所罗门群岛+252索马里+94斯里兰卡+249苏丹+597苏里南+268史瓦济兰+992塔吉克斯坦+255坦桑尼亚+66泰国+676汤加群岛+1868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216突尼斯+90土耳其+993土库曼+1649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688图瓦卢+673文莱+502危地马拉+256乌干达+380乌克兰+598乌拉圭+998乌兹别克斯坦+678瓦努阿图+30希腊+36匈牙利+687新喀里多尼亚岛+34西班牙+963叙利亚+374亚美尼亚+91印度+62印度尼西亚+98伊朗+964伊拉克+972以色列+39意大利+1876牙买加+962约旦+44英国+58委内瑞拉+84越南+1284英属维尔京群岛+236中非共和国+235乍得+56智利+350直布罗陀+44泽西岛+967也门+260赞比亚+86+86中国大陆+852中国香港+853中国澳门+886中国台湾+60马来西亚+61澳大利亚+64新西兰+65新加坡+1美国+93阿富汗+355阿尔巴尼亚+213阿尔及利亚+376安道尔共和国+244安哥拉+1264安圭拉岛+1268安提瓜及巴布达+54阿根廷+297阿鲁巴+43奥地利+994阿塞拜疆+20埃及+372爱沙尼亚+251埃塞俄比亚+353爱尔兰岛)+968阿曼+971阿联酋+1242巴哈马+973巴林+880孟加拉共和国+1246巴巴多斯+375白俄罗斯+32比利时+501伯利兹+229贝宁+1441百慕大+975不丹+591玻利维亚+387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267博茨瓦纳+55巴西+1284英属维京群岛+359保加利亚+226布基纳法索国+257布隆迪+354冰岛+92巴基斯坦+970巴勒斯坦+507巴拿马+675巴布亚新几内亚+595巴拉圭+1787波多黎各+240赤道几内亚+850朝鲜+45丹麦+1767多米尼克+1809多明尼加共和国+670东帝汶+49德国+228多哥+593厄瓜多尔+7俄罗斯+291厄立特里亚+238佛得角+298法罗群岛+679斐济+358芬兰+33法国+594法属圭亚那+689法属波利尼西亚+809法属西印度群岛+63菲律宾+48波兰+57哥伦比亚+242刚果+243刚果民主共和国+506哥斯达黎加+53古巴+220冈比亚+995格鲁吉亚+299格陵兰岛+1473格林纳达+590瓜德罗普岛+1671关岛+44格恩西岛+245畿尼+592圭亚那+509海地+504洪都拉斯+7哈萨克斯坦+599荷兰加勒比+31荷兰+82韩国+855柬埔寨+1加拿大+420捷克共和国+686基里巴斯+253吉布提+241加蓬+233加纳+224几内亚+996吉尔吉斯斯坦+263津巴布韦+237喀麦隆+1345开曼群岛+269科摩洛+682库克群岛+225科特迪瓦共和国+385克罗地亚共和国+254肯尼亚+965科威特+974卡塔尔+371拉脱维亚+266莱索托+231利比里亚+218利比亚+423列支敦士登+370立陶宛+352卢森堡+262留尼汪+40罗马尼亚+250卢旺达+1684美属萨摩亚群岛+691密克罗尼西亚+692马绍尔群岛+500马尔维纳斯群岛+44马恩岛+389马其顿+261马达加斯加+265马拉维+960马尔代夫+223马里+356马耳他+596马提尼克岛+222毛里塔尼亚+230毛里求斯+52墨西哥+373摩尔多瓦+377摩纳哥公国+976蒙古+382黑山共和国+1664蒙特塞拉特+212摩洛哥+258莫桑比克+51秘鲁+856老挝+961黎巴嫩+264纳米比亚+674拿鲁岛+977尼泊尔+505尼加拉瓜+227尼日尔+234尼日利亚+47挪威+27南非+211南苏丹+351葡萄牙+680帕劳+81日本+46瑞典+41瑞士+357塞浦路斯+503萨尔瓦多+1809圣马丁岛+1758圣露西亚+784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685萨摩亚+378圣马力诺+239圣多美和普林西比+966沙特阿拉伯+221塞内加尔+381塞尔维亚共和国+508圣彼埃尔和密克隆岛+1869圣基茨和尼维斯+248塞舌尔群岛+232塞拉利昂+421斯洛伐克+386斯洛文尼亚+677所罗门群岛+252索马里+94斯里兰卡+249苏丹+597苏里南+268史瓦济兰+992塔吉克斯坦+255坦桑尼亚+66泰国+676汤加群岛+1868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216突尼斯+90土耳其+993土库曼+1649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688图瓦卢+673文莱+502危地马拉+256乌干达+380乌克兰+598乌拉圭+998乌兹别克斯坦+678瓦努阿图+30希腊+36匈牙利+687新喀里多尼亚岛+34西班牙+963叙利亚+374亚美尼亚+91印度+62印度尼西亚+98伊朗+964伊拉克+972以色列+39意大利+1876牙买加+962约旦+44英国+58委内瑞拉+84越南+1284英属维尔京群岛+236中非共和国+235乍得+56智利+350直布罗陀+44泽西岛+967也门+260赞比亚

    发送动态密码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免费注册

    登录即代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

    

    

    扫码登录

    

    请点击刷新

    

    打开起点客户端扫一扫登录

    免输入

    更安全

    更快捷

    完成下方验证进行登录

    前往阅文安全中心

    暂时不用,直接登录

    7天内不再提示

    当前设备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为保证您的账户安全,请填写手机号()的短信验证码。如该手机号已不再使用,您可以使用“安全中心-账号申诉”更换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提交

    更改其他账号

    前去登录QQ

    登录即代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登录即代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fun{

    LoginV1.init({"appId":13,"areaId":1,"method":"","autoTime":30,"autoShet":"top","autoLoginFlag":"1","returnUrl":"https:\/\/\/book\/1022476878\/701782174.html?from=login","loginfrom":"","tab":"qidia":0,"format":"json","popup":0,"domain":"passport.","baseUrl":"https:\/\/ptlogin.yuewen.","qqBaseUrl":"https:\/\/login.book.qq.ain":".qq.","cssPath":"https:\/\/sta.gtimg.","isQidian":true,"ajaxdm":"","jumpdm":"qidian","style":0,"modulus":"CC11740869A1B1BB93F18A872196C5F5AA0FDB48D4D60C70938E99C95AE83F02A67EF4D2E2ADAE09BAB169ED1E1AE50A31170163B36B9C742843A72BC30CD3D42D51033CFA2A3BD6CF1A9C331A0D6054AB3DEF984B6C4B5B28F26E57A300FE6A49BDFF1111299F9784177F8DFFE25B2AED2EC68B0467E98319CD94B54E8F895F","expo":"10001","aqurl":"https:\/\/aq.yuewen.e","loginType":1,"colorAppId":13,"loginPostfix":"","ywtoken":"dmn1JdlRC9W8XCqMaEb6jJFitf\/u\/onlPoukQ8e+QxU=","seain":".","ywGuidShow":1});

    LoginV1.initPho;

    Statistiit({"appid":13,"areaid":1,"popup":0,"userip":"182.43.214.190","uuid":"1646375854_1529336263"});

    });

    关于起点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客服中心

    提交建议

    举报中心

    漏洞提交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1275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80046互联网ICP备案号:沪B2-20080046-1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批字第U3718号

    营业执照

    $(fun{

    Stat.init;

    });

第八百九十五章 密谋

    渊盖苏文喝下一口酒水看向在座的众人说道:“三人成虎?中原真有这句话?”

    场面还是一片安静。

    称心暗自冷笑,这些高句丽的权贵他们能了解多少的大唐?

    怕是其中的权贵就连平壤都没有离开过。

    更别说去了解中原。

    他们并不会像长安令一样,要了解对方就会派人去对方的领地查探。

    对于高句丽的权贵来说,他们的消息全部都是来自一些形形色色来到平壤的人所带来的消息。

    他们甚至都不会考虑这些消息的真实性。

    而这种消息的差距让称心心里有自信让这些高句丽人疯狂。

    渊盖苏文站起身说道:“我们不了解大唐,但陈新是我们的朋友,他了解大唐。”

    说着话渊盖苏文走到称心的面前说道:“从现在你就是我渊盖苏文身边的军师!更是我平壤的谏议大臣。”

    一边说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渊盖苏文的神情很激动,他开口说道:“我们高句丽就是需要陈新这种对高句丽的未来有用的人。”

    一个大唐人在高句丽被封为谏议大臣?

    你渊盖苏文是大将军,大将军的军师你自己认命倒是没什么。

    但谏议大臣可不是小官,这是站在高句丽国君身边的人,是可以直接参与高句丽国事的人,这样的位置竟然要让一个大唐的商人坐?

    渊盖苏文已经喝醉了。

    众人只是低声议论,也不敢站起身反驳什么。

    扶着酩酊大醉的渊盖苏文,称心越发觉得可笑。

    一国大臣的位置竟然让一个将军一句话就给了。

    这样的高句丽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第二日,渊盖苏文一直睡到中午才睡醒,等到他再次找到称心的时候,见到称心正在写着东西,好奇问道:“你在写信?”

    渊盖苏文虽然很自大也很独断,但也不是一个傻子。

    称心放下手中的笔,将写好的一页递给渊盖苏文说道:“在下是在撰写一册书。”

    “书?”渊盖苏文看着这一页上的内容笑呵呵说道:“你还会写我们高句丽的文字?”

    “不是很难,学了一段时间就会了。”

    称心低头说道。

    渊盖苏文低声说道:“你这写的是什么?”

    称心依旧低头说道:“在下写的是大将军?”

    渊盖苏文又笑了,指着自己说道:“我?”

    “是的?”

    称心再次说道。

    渊盖苏文并不识字,就连自己高句丽人的文字他都认不全。

    看了一眼之后渊盖苏文交给身边的随从说道:“这上面写着的是什么?”

    随从看完只有说道:“上面写着的是将军的相貌。”

    “相貌?”渊盖苏文来了兴致,“怎么?本将军如何?”

    随从看着上面写的内容说道:“威猛,骁勇,为人豁达……”

    随从把上面的话语都复述了一遍。

    渊盖苏文见没有问题,重新交还给了称心低声问道:“你写这些做什么?”

    称心低着头说道:“将军有所不知道,在我们大唐若是遇到非常英明神武的人,就会有人把对方写下来,包括样貌,行为以及做过的事,将这些写下来之后,交给其他人看,让更多人的知道将军是一个什么样人。”

    “让更多的人知道?”

    渊盖苏文越加感兴趣了。

    称心躬身行礼说道:“将军放心,在下一定如实写,绝对不会造谣将军。”

    “哈哈哈!”

    渊盖苏文越称心越满意,连连点头说道:“那你好好写,写好之后给本将军看。”

    当将军的高兴,站在将军身边的随从倒是一脸嫉妒。

    称心躬身说道:“将军,在下有一个要求。”

    渊盖苏文收起笑容郑重说道:“你讲。”

    称心说道:“将军从小就在军中长大,有些事情在下还要问问军中的人,只是军中在下进不去……”

    渊盖苏文拿出一块令牌说道:“有了这个你可以随意出入,就连高句丽的皇宫都随你去。”

    称心接过令牌说道:“多谢将军。”

    这一切看得一旁的随从着急,连忙上前说道:“将军,他是一个外人,这要是被老将军知道……”

    渊盖苏文瞪了这个随从一眼怒喝道:“父亲都睁不开眼,不能说话了!你要是有称心聪明,本将军也能给你!”

    说完渊盖苏文就带着他自己的随从离开了。

    称心拿着手里的令牌了,有了这块令牌就相当于渊盖苏文亲临。

    把令牌收好,称心站直身挺直背,看着渊盖苏文离开的背影。

    此刻的称心的神情已经没了恭维和献媚,仿佛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看着长安城的方向,称心低声自语道:“长安令,距离成功已经更进一步了。”

    能够进入高句丽的军中,就能知道高句丽的兵力部署,以及高句丽的兵马。

    甚至还可以查看高句丽的府库,以及粮饷的准备。

    一国之中这么重要的东西,随意交给他人,这个渊盖苏文还真是一个蠢货。

    接下来的日子,称心游走在高句丽国最核心的地方。

    上到所有官吏的名字,再到兵力的部属,高句丽小国君的处境。

    甚至渊盖苏文家中所有下人的名字。

    称心写了几篇关于渊盖苏文的事迹,把渊盖苏文哄得死死的,对于名留青史的事情,渊盖苏文高兴得合不拢嘴。

    没什么见识的渊盖苏文也不知道竟然还能这么做。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渊盖苏文的丑事破事,只是加了几句话。

    也确实发生过,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渊盖苏文倒也没有计较,反而会和别人说这些事情为乐。

    一来二去,渊盖苏文更加信任称心了。

    半个月后,整个平壤的大致情况称心已经摸透了。

    想要毁灭一个人就要先让他疯狂。

    渊盖苏文的软肋就是他即将过世的老父亲。

    称心坐在自己的房内,黑暗的房间中没有烛火。

    称心也没有要躺下睡觉的想法。

    他看着空洞的黑夜,思索着计划。

    平静地又度过了第一个月。

    一个从大唐来的使者到了高句丽。

    渊盖苏文和这个大唐使者第一次的聊天似乎并不开心。

    称心听着渊盖苏文的抱怨,心中慢慢有了计划。

第八百九十六章 剧变

    渊盖苏文的老父亲病重,现在全靠参汤吊着一条命。

    随时都会过世。

    如果渊盖苏文的父亲这个时候过世了。

    疯狂的渊盖苏文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准备好一切之后,称心以要去关中进货为由向渊盖苏文短暂地告辞。

    走出平壤城之后,称心找到了传信的人。

    渊盖苏文的仇人非常多。

    更多的人是敢怒不敢言。

    如果有一个可以报复渊盖苏文的机会,这些因为渊盖苏文导致家破人亡的人一定会动手。

    递给信使一包药粉和几块银饼,称心低声说道:“只要不多的药粉就可以让渊盖苏文的父亲一命呜呼。”

    信使低声说道:“需要我去做吗?”

    称心摇头说道:“我不能直接接触任何人,你去物色人手事情一旦成功立刻离开平壤城,你回中原。”

    信使点头说道:“明白了。”

    称心接着嘱咐道:“万事小心,做完这件事你就可以告诉长安令,我这边已经万事俱备。”

    嘱咐完一切,称心翻身上马,一路急匆匆地离开。

    药粉并不是多么致命的毒物,而是一种藜芦做成的药粉。

    要是在平壤购买毒物很容易被渊盖苏文的人发现。

    但这种东西很容易就能找到,而且不会让人起疑心。

    因为藜芦根本不是毒药,和人参混在一起,藜芦本来微弱的毒性就会放大。

    但对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来说,那就是会要了性命的毒药。

    若是遇到疑难杂症愚昧的高句丽人更希望请神作法来解救疾病。

    而对于渊盖苏文的老父亲来说,毒性只要发作,就足够要他的命了。

    称心也不是真的要离开平壤。

    骑马一路朝着平壤以北而去,在进入了一片山林中,这里很少会有人踏足。

    称心拿出一个指南针,辨别着方向,拉住马儿的缰绳,朝着东面而去,行进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小山上。

    在这座小山的山顶有一处破败的小屋,称心翻身下马这里是刚刚来平壤时准备的住处。

    进入破败的小屋,里面还有几缸烈酒,以及很多的信件和一些工具。

    称心先把所有和长安令来往的信件焚毁,而后将小屋子收拾好。

    到了夜晚的时候,称心简单吃了一些东西果腹,便拿着望远镜来到小山的另外一头,从这里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整个平壤城,越是靠近皇宫的地方,灯火就越多。

    第一夜过去了,平壤城看起来一片宁静。

    称心回到小屋休息了两个时辰之后,便再次来到山头继续拿着望远镜观察平壤城的情况。

    望远镜是长安令交给自己的,随着交给自己的还有一些火药。

    万一事情败露这些火药是用来和对方同归于尽的。

    白天的时候,必须用一块麻布包裹住望远镜的镜头,这样可以避免反光。

    之前就因为反光的关系,差点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称心用力咬下一口坐在山头,继续观察平壤城。

    视线看向平壤城的皇宫,有一群人刚刚进入皇宫。

    按照自己的了解平壤城已经很多年没有上朝了。

    渊盖苏文大权在握,官吏们也都是直接向渊盖苏文汇报。

    看样子应该是大唐使者来平壤的关系。

    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有一大群人从皇宫走了出来,望远镜能够看到皇城的情况,但要清楚人还是不行,只能隐约看到人群走动。

    从皇宫中出来之后,一群人又进入了渊盖苏文的住处。

    渊盖苏文的住处就很显眼了,就在皇宫的边上,而且平壤城中除了皇宫最大的宅院那就是渊盖苏文的住宅。

    第二天虽然皇宫有些动静,但平壤城似乎依旧没有乱。

    第三天,平壤城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

    称心放下望远镜放松着自己的眼睛。

    一直到了第五天,称心坐在山头上打算小憩一会儿,眼神恍惚间看到夜里的平壤城燃起了一片火。

    精神为之振奋,称心拿起望远镜看向着火的地方,几番确认之后就是高句丽的招待大唐使者的住处。

    出事了!

    称心继续用望远镜看着平壤的各处。

    平壤城外有兵马在动,像是在封锁城门。

    城内也有很多的火把在晃动。

    还有不少兵马闯入了普通人家的宅院。

    一直到了第二天。

    天刚亮的时候,称心来到山下的一处村子。

    这里的村民很喜欢私底下议论平壤城中的事情。

    称心听着他们的话语,高句丽的土话有些听不明白,大致可以听懂一些。

    一个老头说道:“做完平壤城里可吓人了。”

    急匆匆跑过来一个大婶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渊盖苏文的父亲死了。”

    老头连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说道:“可不敢直呼大将军名字。”

    “他又听不懂。”大婶满不在乎地说着语气低了几分,转头又看到正在喂马的称心,大婶眼睛一亮说道:“好俊的小伙子,生面孔,外头来的?”

    称心笑着点头,礼貌地说道:“婶婶好。”

    听到这话,大婶捂嘴笑着说道:“哪儿人啊。”

    称心多看了她一眼说道:“做买卖的。”

    大婶越看称心越舒心小声说道:“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俏的小伙子。”

    老头目光异样地看着大婶,“你这婆娘小心你男人揍你。”

    大婶冷哼一声便转身离开。

    见村民不忌讳生人,称心上前问道:“这平壤城到底怎么了?”

    老头跺脚说道:“昨晚死了好多人,大将军发疯呐,提着刀杀了很多很多人,听说还派人出城要抓人接着杀。”

    一旁的村民听了也打了一个激灵。

    称心回到小山上,接下来的日子接着观察平壤城的情况。

    过了五天之后,称心算着日子差不多了。

    把小屋内大缸中的烈酒装到一个个小酒坛子了。

    用马儿拉着下山。

    走到平壤城的附近就看到了不少兵马在城外游荡。

    再往前走就有官兵大喝上前。

    有人认出了自己便急忙行礼。

    以自己的身份进入平壤城不难,在山上待了十多天,眼下事情应该平息了不少了。

    走进平壤城中入眼的是一片狼藉。

第八百九十七章 疯狂的渊盖苏文

    一步步走入平壤城深处,称心来到皇宫门口,就看到了渊盖苏文。

    此刻的渊盖苏文满眼血丝,刀上还有血迹。

    血迹还新鲜,看来刚杀了人不久。

    渊盖苏文见到称心说道:“你来的正好,酒呢?”

    称心连忙从马车上取下一坛烈酒,“将军请用。”

    渊盖苏文打开封泥一口喝下,酒水入喉爽快地长出一口气。

    称心低声说道:“事情在下都听说了,还请将军节哀。”

    “节哀?”

    渊盖苏文冷笑道:“老夫已经抓了下毒的人,可惜啊,他们都自尽了。”

    听到这话,称心的眉头猛跳。

    渊盖苏文又说道:“你也来了,你懂中原人的规矩,跟我走!”

    这个时候渊盖苏文是杀心最重的时候,称心不想在这个时候多说话。

    跟着渊盖苏文来到一处地牢,这里关着一个穿着大唐官服的人。

    称心看着对方,这人就是从大唐来的使者。

    “你一来我父亲就死了,是不是你做的!”

    渊盖苏文大声喝问道。

    对方笑了笑说道:“整个高句丽都知道你渊盖苏文的恶行,别说你父亲,就算是你自己哪天横死街头也不奇怪!”

    渊盖苏文提着刀目光全是杀气。

    称心劝说道:“将军,我来试试。”

    渊盖苏文打开了牢门。

    称心走上前看着对方说道:“是不是你做的。”

    这个官吏讶异地看着称心,这一口地道的关中话惊疑道:“你是关中人?”

    称心点头,“你放心,他听不懂关中话。”

    “是那位安排你来的?”

    “你根本不是礼部的官员吧。”

    “没错,我原本是个死囚,与其秋后问斩,不如让自己的命值钱一些,不瞒你说我以前是跟随隐太子李建成的。”

    称心明白了不少,“看来那位给你许诺了?”

    对方低声说道:“我全家老小都有了安置,死也无憾了。”

    称心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那就不客气了。”

    话刚说话,称心一拳打在了对方的脸上。

    对方也被打得有些懵。

    就连牢门外的渊盖苏文也看愣了,一直以来斯文的称心竟然还有这一面。

    称心一脚踩在他的胸膛上说道:“你说不说!”

    “我不会说的,有本事你打死我!”

    称心抡起拳头不停地打在他的脸上。

    看到称心这么卖力的殴打罪犯,渊盖苏文赞赏地点了点头。

    按照称心的力道一点都没有留力气。

    渊盖苏文走上前说道:“问清楚了?”

    称心退后一步说道:“他的嘴很硬,也有可能这件事和他没有关系。”

    渊盖苏文提着刀指着倒在地方的使者说道:“我看就是他密谋的,是中原人害死我父亲。”

    话音刚落,之间这个使者突然起身,抓住渊盖苏文的刀捅进了自己的喉咙。

    事情发生得很快,渊盖苏文下意识抽回刀,却是一刀划开了咽喉,血花飞溅在墙上,也溅在了称心的脸上。

    呆愣地看着这一幕,称心许久没有回过神。

    他就是死在这里的……

    心里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

    称心的鼻孔用力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时间想要平复自己的情绪。

    渊盖苏文懊恼地了手里的刀,看向称心大声说道:“现在要怎么办?”

    称心看着尸体用关中话说道:“好汉,一路好走!”

    “你说什么!”

    渊盖苏文怒喝道。

    称心恢复了神情低声说道:“我说他不得好死。”

    跟着渊盖苏文走出地牢,称心低声说道:“现在将军要做什么?”

    他丢了手里的刀说道:“我要那些人给我父亲陪葬。”

    接下来的日子里,渊盖苏文开始疯狂地抓人,平壤城中每天都有人头落地。

    整个平壤城都在一片的哀嚎中。

    坐在渊盖苏文的宅院里,称心吃着眼前的食物,观察着四周真怕四周突然有刀斧手出现把自己给杀了。

    不过看渊盖苏文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他已经民心尽失。

    “我想把皇宫里的小国君给杀了!”

    渊盖苏文凶狠地咬下一块肉。

    称心心中还在想着眼下应该是离开平壤的时候了。

    渊盖苏文拍案而起,“你有没有在听我说什么!”

    称心这才回过神看向渊盖苏文连忙说道:“将军想杀谁都可以,就算是杀了高句丽的国君当然也可以,但在下问将军一句真的有必要杀吗?”

    渊盖苏文目露凶光,“你接着说。”

    称心又说道:“高句丽国君只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而且还没权力,更对将军没有威胁。”

    渊盖苏文低声说道:“你是说我不该杀他?”

    称心躬身又是行礼,“在下不敢拦着将军,只是对将军来说国君对将军来说没有威胁,若是不杀他或许对将军有大用。”

    渊盖苏文眼中的杀气消去了一些,低声说道:“对我有什么用?”

    “一国之君可以发布昭告,可以号令天下,只要留着国君那就可以接着国君的名义向着整个高句丽发布昭告,而且将来将军想要做高句丽的王,也可以让国君让位,这样对将军来说名声也有了,权力也有了,还不至于让人找到话柄,一石三鸟。”

    渊盖苏文收起手中的刀。

    看来他是听进去了。

    称心长出一口气。

    渊盖苏文又回头看向称心,“你怎么知道我想做高句丽的王。”

    心说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称心再次躬身说道:“对将军来说,想要高句丽再次强大难道指望那些无能的权贵?还是指望一个懦弱的国君,这世上信谁都不如信自己。”

    “信谁都不如信自己?”渊盖苏文重复了一遍点头说道:“这话说得很好。”

    称心躬身朗声说道:“在下愿意陪将军左右,为了将军大业肝脑涂地!”

    人都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唯一能够压制渊盖苏文的老将军也死了,现在的渊盖苏文没了束缚,有些心知肚明的话也就不用藏着掖着。

    称心再次说道:“将军想要高句丽强大,就要先夺得高句丽国君的位置。”

    渊盖苏文冷笑道:“这就去让小国君让位?”

第八百九十八章 消息到长安

    “非也!”称心摆手说道:“想要做一个将军容易,想要做一个国君却不容易,首先将军需要的是民心,还有功绩!”

    大唐的使者死了,虽然是误杀是使者自己撞上刀口,这种事情说不清。

    使者死在了平壤就是死在了平壤。

    就算是有误会对大唐的陛下来说根本不会听这种解释。

    称心低声说道:“首先高句丽的国君需要活着,还有借大唐使者毒害老将军的事情让国君向大唐讨要说法,若是大唐不给个好说法,那就开战。”

    “一旦开战,只要大将军赢了大唐,将军就可以借此登上高句丽国君的位置,这一切也都将名正言顺了。”

    渊盖苏文陷入了沉默,似乎在消化称心的说的这些话。

    称心又说道:“在下也不过是随口一说将军不要在意。”

    渊盖苏文又笑了,“本将军要是可以登上高句丽国君的位置,你就是我高句丽的国师。”

    称心行礼,“在下必定尽心尽力。”

    这些说的都是漂亮话,这些日子该杀的人也都差不多了。

    没了缰绳的野马,也要一往无前地跑起来。

    就像是长安令说的,想要毁了他就要先让他疯狂。

    让渊盖苏文为了做高句丽王的美梦发动战争,这才是大唐想要的结果。

    至于让高句丽的小国君活着,这也是大唐在道义上的名声。

    你渊盖苏文裹挟高句丽的小国君发号施令,大唐可以打着拯救高句丽的旗号进攻。

    说到底渊盖苏文就是一个蠢货。

    他的身边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谋士。

    眼下就等开战了。

    大唐使者死在高句丽的事情,眼下就在路上了。

    高句丽以西过了长白山就是辽东地界。

    一匹快马从这里出发,一路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

    从辽东出发,途经幽州没过一个驿站便换人在跑,保证一路不停。

    半月后,消息很快就送入了长安。

    泾阳,关中已经到了春意最盎然的时节。

    经过春季漫长的雨季,家里的书籍都要发霉了。

    李丽质和徐慧正在家中嗮着书籍。

    武媚吃力地捧着一堆书说道:“长安令的书还真是多。”

    李丽质笑道:“这些书稚奴看得多。”

    如今泾阳的书籍都已经换成了纸制书,没有竹简这么重了。

    奈何书房中的书籍很多。

    搬完了书籍,武媚放松着自己的手臂,随手看起一本书看起来。

    这本书上画着一幅画引起了武媚的注意。

    武媚拿起这本书看着,上面的图案画的是一个人体,莫非人体真的是长这样的?

    马圈旁,大牛拿出刚做好的东西说道:“老师你看看这个。”

    李正拿起眼前这个小木桶,大概一拳粗竹节的长短。

    大牛解释道:“按照之前摔炮的方法,学生做出了这个,加上了延时引爆,只不过在安全方面有些把握不住,容易炸早了。”

    火药是一个安全性非常低的东西。

    研究火药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活。

    大牛打开木桶的盖子,然后将小木桶朝着远处扔去,过了一会儿便传来一声清脆的炸响。

    看着眼前的成果,大牛一脸愁容地说道:“就是这个情况,杀伤和延时爆炸都不好掌握。”

    说着大牛又拿出设计图,“老是觉得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李正看向大牛的设计图纸,大牛现在接触到的知识已经涉及手榴弹了。

    收起大牛的图纸,李正低声对他说道:“这段时间,你不要再研究火器了,做得越多你就越危险。”

    大牛知道李正的意思,低声说道:“学生明白了,那火药的研究就到此为止?”

    李正点头,“至少现在不要再去碰火药了。”

    “学生明白了。”

    大牛已经是十五岁了,就快和自己一般高了。

    他也不是小孩子了。

    其中利害关系想必他也明白。

    火药这个东西李世民自然很想要得到。

    泾阳村外的数万兵马到现在都没有撤去,就说明了李世民不得不说火药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义府匆匆而来,“长安令,陛下来了。”

    大牛看了一眼四下也说道:“那学生先回家了。”

    李正对他嘱咐道:“这段时间多陪陪家人,不要整日做实验了,多放松身心,沉淀一下对你没坏处。”

    大牛点头离开。

    有时候真的挺担心大牛会走火入魔。

    尤其是在火器这种大杀伤力的兵器上,就怕大牛越着急越会走极端。

    也担心大牛成功做出了手榴弹,李世民说不定就对他下手了。

    至少也要等到能够和皇权抗衡的时候。

    大牛刚走远,李世民便走到了马圈。

    不用说不请自来,整个泾阳李世民都是想来就来。

    谁让他是皇帝,先忍了。

    李正悠然自得地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陛下,你随意。”

    李世民也坐下倒也不客气,往一旁的杯子中放了茶叶,也泡了一杯热茶。

    君臣两人坐在马圈旁,捧着茶杯非常有默契地同时喝下一口茶水。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世民说道:“今日朝堂都快吵翻天了,来你这里躲个清净。”

    李正手里的茶杯还没放下,低声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还要处理国事确实有些太辛苦了。”

    李世民扶着自己的额头说道:“朕怎么听着感觉像是你在数落朕。”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茶水说道:“高句丽的消息已经到了。”

    看向李世民的神情,李正说道:“出事了?”

    “昨日夜里送到的加急消息,渊盖苏文的父亲已经死了,渊盖苏文诬陷是大唐使者所为,朕派去的使者已经死了,高句丽的小国君也已经被渊盖苏文控制。”

    李正感慨道:“渊盖苏文闯大祸了。”

    李世民笑道:“现在朝中因为要不要出征讨伐渊盖苏文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李正饶有兴趣地看着李世民说道:“陛下想要一个什么结果。”

    李世民说道:“朕想要的当然是最好的。”

    君臣两人各怀心思地笑了笑。

    李世民颔首说道:“事情差一些火候。”

    李正往自己茶杯中续了一些热水说道:“什么火候?”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