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10章 自爆程序

    “防空飞弹方面也没有问题!”苏教授说:“飞弹需要做的改动最小,它的射程原本就是10公里左右,也就是它几乎不需要改变,我们只需要改动一下战机的挂架让它可以发射防空飞弹就……”

    “不!”王学新打断了苏教授的话:“防空飞弹更需要改变的是引信问题!”

    “引信问题?”苏教授不解的问:“团长,你说的是近炸引信?”

    “是的!”王学新说:“就是近炸引信。也许现在用暂时还不会有问题,但现在近炸引信已经不是秘密,我们能想到用发射超声波的方式让近炸引信提前引爆,将来有一天鬼子也同样能想到!到时,你们认为将会发生什么?”

    与会的一众研发人员全被王学新这话给吓住了。

    这的确是防空飞弹的一大弱点,其近炸引信的引爆方式过于简单,它依靠的不过是超声波对目标进行大致的测距并在适合的时候引爆。

    简单的弱点就在于很容易对其反制,八路军战机就用这一招让鬼子的防空飞弹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然而,战场上的策略往往有其两面性。

    八路军用这战术的确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占到了大便宜,但同时鬼子也会想:为什么同样是飞弹,我军发射到空中的总是会提前爆炸无法伤到八路军战机?他们在飞弹里做了什么手脚?

    也许鬼子没那么快就搞明白,所以八路军暂时还可以用一段时间。

    但如果八路军没有准备依旧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甚至用它来生产空空导弹……有一天鬼子知道了这种战术,是不是就意味着八路军所有的空空导弹都没用了?

    而那时八路军的战机除了携带空空导弹外就只有少数几挺机枪,甚至为了减轻重量还不带机枪,那是不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八路军的飞行员会不会因为有空空导弹的原因而疏于使用机枪的狗斗?

    到时就不只是空空导弹无效的问题了,更是八路军航空队要匆忙改回机枪陷入全面被动的问题。

    苏教授想了想,就说道:“可是团长,我们除了用近炸引信,其它还有什么引信可以用吗?”

    这个问题同样是其它研究员想问的。

    防空飞弹这东西比较特殊,它的目标是高速飞行的战机,这使防空飞弹很难直接命中目标,这就决定了它不适合用碰炸引信。

    但除了碰炸引信外就只有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现在如果连近炸引信都不能用了,那是不是重新使用延时引信手动调爆炸时间?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延时引信的效率比近炸引信更低。

    王学新只说了一句:“我们现在有另一种更先进的测距仪,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用来升级近炸引信呢?”

    被王学新这么一提醒苏礼国就明白了:“激光测距仪?”

    “是的!”王学新说:“超声波可能会受到敌人的干扰,激光就不会受干扰了吧?用同样的原理,只不过把超声波改为激光,然后就可以实现基于激光的近炸引信了!”

    这其实就是近现代的“半主动激光近炸引信”,原理与超声波近炸引信差不多,区别只是把超声波改成了前向、周向几道激光束。

    八路军要生产出来也不难,只是要将激光测距仪进一步小型化制成引信。

    王学新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说出这个想法时整个会议室的人全都带着震惊的目光望向他,包括苏欣。

    此时的研究员们心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明明有近炸引信也有激光测距仪,但为什么在座的所有人都想不到居然可以用激光来代替超声波制作引信?就只有团长一个人能想到?

    过了好一会儿,苏礼国才“嗯哼”了一声打破众人的尴尬。

    “我认为这个方法可行!”苏礼国说:“对于一个引信而言我们只需要很小的几束激光就足够,另外它的计算方式也很简单……”

    说着苏礼国就将目光转向了陈杰风。

    陈杰风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是的,近炸引信只需要对比前后接收到的距离大小,一旦距离变大就引爆,只需要少数几个晶体管就能完成这个操作!”

    “不!”王学新反对道:“我们应该让它的计算方式复杂些,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有了晶体管有这个条件,我们就应该让空空飞弹更安全更可靠!”

    苏礼国咽了下口水,问:“比如……”

    “比如我们要为空空飞弹增加自爆程序!”王学新分析道:“毕竟空空飞弹的目标是战机,在作战中很容易出现飞弹发射出去而敌机已经脱离探测范围的情况,这时飞弹就很容易误伤我方自己的战机!”

    众人听着不由连连点头。

    这方面不是王学新乱说的,而是防空飞弹在实战中就有报告过这样的问题……八路军战机有两次被我方防空飞弹击落的战例。

    事后研究人员根据对飞行员的走访了解,认为这很可能是防空飞弹到达指定区域后没能跟踪到目标,但它同时也没有自爆于是继续飞行,接着就跟踪到八路军自己的战机……

    因此,自爆程序是很重要的,这能减少防空飞弹的误伤率。

    陈杰风点了点头,说:“这不难,只要增加一个自爆条件:在预定时间范围内没有探测到目标就引爆!”

    “还有!”王学新补充道:“如果同时有多道激光束探测到目标,这就证明飞弹距离目标已足够近,这时已经没必要等目标飞离的那一刻了!”

    这道理很简单,周向激光束是绕着引信一周的,只有目标距离够近才有可能同时几道激光束探测到目标,这时就是最佳引爆时机,为什么还要等检测到距离变大的那一刻?

    陈杰风再次点头道:“这也不难,只需计算有效探测激光束的数目并以此为引爆条件!”

    陈杰风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无语。

    这些实现起来的确不难,但要想到……那就难了!

第911章 反舰导弹

    反而是王学新对会议室里怪异的气氛感到有些奇怪,他疑惑的问了声:“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苏教授艰难的回答:“不,没什么问题!只是……团长,你怎么想到这些的?”

    苏欣也忍不住补了一句:“而且还像是理所当然的,想也不用想随口就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

    王学新这才意识到是自己轻描澹写的态度让与会人员感到奇怪……王学新这“妙手偶得”也太多了,而且如此轻松,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同时也对与会这些华夏顶尖的研发人员是种“打击”。

    之所以用带引号的“打击”,是因为王学新作为八路军研发团队的一员,他越是出色对整个团体就越有激励作用,在这方面不存在“打击”。

    但是对研发团队的成员而言……他娘的咱们还号称是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呢,在团长面前似乎啥都不是,团长随随便便给出几个分析就够咱们研究一阵子了!

    不过当然,这也算不上真正的“打击”,就算是“打击”,与会者也差不多要习惯了。

    空空导弹的事就此告一段落,在有晶体管和激光测距技术的加持下,另外再加上系统……王学新相信这玩意要研发出来并不困难。

    只要有技术困难王学新就找系统。

    系统这玩意就是王学新强大的后盾,是八路军研发团队大步向前的保证,是研发进度最强有力的催化剂!

    然后王学新就提出了新的问题。

    “同志们!”王学新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可能要面对敌人的军舰,上级命令希望我们能找出能应对军舰的方法!”

    听了这话,会议室里的人有些不以为然有些则一脸震惊。

    不以为然的人,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军事不知道军舰意味着什么……研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份对军事了解不深,毕竟他们中大多不是军人出身没有打过仗,他们只是研发装备的军工专家。

    知道个中厉害的是对军事颇有了解的苏教授及在军队中呆过的苏礼国。

    “军舰?”苏教授面色微变:“上级说的这方法,是指哪方面的?”

    “任何方面!”王学新说:“只要可以打败或压制它,什么方法都可以!”

    然而,这恰恰是最困难的。

    苏欣奇怪的问了声:“这,有什么困难吗?”

    苏欣是属于不懂就问的那种,她不像许多人一样,因为面子问题即便跟苏欣一样不知道问题的核心却不出声。

    苏礼国解释道:“我听说过一些关于鬼子军舰的事,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其‘大和’级战列舰,据说这种军舰主炮装甲的厚度达到650,是世界军事史上出现的最厚的铁制装甲。它的设计,是为了能承受460主炮在20公里距离上的炮击!”

    苏礼国说的这些数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只是传言吧!”陈杰风说:“650毫米,那,那……”

    说着陈杰风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概的长度:“这么厚的钢板,岂不是谁都打不动了?”

    苏礼国点了点头:“问题就在这,咱们打不动!就别说鬼子的大和级战列舰了,就是他们其它的军舰……就算摆在那给我们打,我们也打动!之前就是这样的情况,现在依旧是这情况!”

    “咱们现在不是有飞机么?”有人说:“有飞机炸它!”

    “我们的飞机只有火箭炮!”苏教授沉声说道:“它们只是给军舰挠痒用的!”

    然后所有人就都沉默了。

    这时陈杰风问了句:“高火能打得动吗?”

    也难怪陈杰风会想到“高火”,因为纵观八路军所有装备里就“高火”装药最多威力最大,如果连它都打不动……那就真没有东西能打得动了!

    苏教授回答道:“高火有几百公斤的装药相当于一枚重磅航弹,打是能打得动,但却没有精度,要想命中一艘能移动的军舰……”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苏教授分析的没毛病,“高火”这东西最大的缺点就是精度差,它就算打固定目标都要靠数量,用它打军舰……鬼子只要发现“高火”飞在空中马上通知军舰开走,“高火”想要命中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众人都在长嘘短叹时,王学新却眼睛一亮,说道:“‘高火’也许可以!”

    “什么?”苏教授难以置信的望向王学新,问:“团长,精度问题怎么解决?”

    “为它配上一个系统提升它的精度!”王学新说:“就像防空系统控制防空飞弹一样!”

    王学新在心里暗骂自己怎么跟傻子一样,考虑这个问题时就只想着怎么利用制空权怎么用鱼雷和炸弹去轰炸鬼子军舰,就没想过发展出岸基反舰导弹!

    苏教授“呃”了一声,说:“团长,这个想法……实现起来只怕有困难,‘高火’的射程有几百公里。如果要为它配一个系统的话,雷达的探测距离也要能达到几百公里甚至更远!”

    苏礼国点头道:“我们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也只有30公里,鹰酱有更远的,但超过50公里精确度就很成问题,鬼子军舰体积不小,但如果是在几百公里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教授补充道:“其实就算有这样的雷达也无济于事,因为地球曲率的问题,雷达很难远距离探测到军舰!”

    由此也可知苏教授的知识比较全面,所谓的“地球曲率”就是地球本身是圆的是个球体,这一点平时很难感觉到,但距离一远就会有一个弧面……这距离通常是四十几公里,四十几公里外的低空目标就会躲在弧面另一边被地球遮挡住,于是雷达无法探测。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战机或导弹总是“低空接近目标”的原因。

    王学新当然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他信心十足的回答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雷达,也不需要考虑地球曲率的问题……如果我们掌握了制空权,就可以用战机引导‘高火’追踪目标!”

第912章 电视制导

    “用战机引导?”王学新这话把苏教授吓了一跳:“这,能做到吗?”

    苏欣也吃惊的说了声:“还可以这样做?”

    其实不只是他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对王学新这说法感到匪夷所思,这世上还有利用战机来引导飞弹打军舰的!

    但这对王学新而言却是司空见惯的事……其实不能说是“司空见惯”,因为王学新也没见过,他只是知道这些理论。

    王学新想了想,就反问了句:“你们听说过电视吧?”

    “当然!”

    “我还看过!”

    ……

    电视是25年发明的,此时虽然在华夏还没普及,但西方已经相当成熟了,有过留学经历的研究员都知道这东西。

    王学新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电视的原理制导,我们在飞弹前方安装一个摄像机,摄像机拍下前方景像后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到飞机上成像,于是飞行员就可以根据看到的图像操控飞弹使其命中目标!”

    众人听着不由恍然大悟,沉默了一会儿后大家马上就兴奋起来:

    “这个办法好,而且实现起来也不困难!”

    “是的,需要的资金也不多!”

    “我们甚至可以用现成的摄像机和电视!”

    ……

    这些话说的倒没毛病,这种制导方式从技术上说几乎没什么难度,甚至换一个国家也能做轻松做到,难就难在要能想这种方法。

    其实汉斯是想到了,他们研发的HS293D就是第一款电视制导炸弹,只不过试射成功是在今年的八月,也就是在几个月之后。

    这种制导方式的缺点就是无法做到“发射后不管”,也就是导弹发射后直到命中目标全程飞行员都要高度关注,且命中目标还要看感觉。

    最致命的还是这种制导方式由于是用无线信号通讯的,因此一旦被敌人知道后就很容易实施干扰。

    为此,汉斯还不得不将无线通讯转换成有线通讯,也就是用一根长长的导线来连接着炸弹实现对其控制,这样就不会被敌人干扰。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导方式是有原因的。

    他也想一口气就研发出高卢的“飞鱼”反舰导弹,这玩意是可以挂载在飞机上发射的而且还能“发射后不管”……能实现“发射后不管”的导弹,都是导弹上带着一款雷达能自主寻的。

    但以八路军此时的生产条件,确切的说以现在晶体管计算机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程度。

    王学新也想过被动制导,比如雷达锁定敌人军舰为“高火”指示目标,再高级点就是用激光锁定目标……用激光指示目标不容易被干扰。

    但要做到这些都需要在“高火”里装上一套相对复杂的接收装置以及用于运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都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

    因此王学新打算一步一步来,先从简单的做起。

    而且退一步说,此时八路军的情况应该更适合电视制导。

    首先是“高火”速度较慢,时速不过三四百公里,这速度就给了飞行员足够的反应时间……如果速度太快,飞弹“嗖”的一下就过去了,飞行员还没来得及控制飞弹就已经过了。

    其次就是此时还没有这种技术,汉斯有类似的技术,只不过它是用无线电控制炸弹。

    在华夏战场上还没有这种装备,于是鬼子就不知道对这种制导方式实施干扰。

    只不过……

    王学新想着不由皱起了眉头。

    苏欣见王学新表情有些不对就疑惑的问了声:“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会议室也跟着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王学新。

    王学新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总不能说汉斯也在研究这种技术,所以一旦八路军将这种装备用于战场,只要击沉几艘军舰,鬼子马上就会从汉斯那知道这种制导方式的弱点。

    鬼子一旦知道,就只需要在军舰上加装无线电干扰信号就可以了。

    想了想,王学新就说道:“同志们,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我们的确可以用电视控制方式实现制导,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个现状,因为它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极易被干扰!”

    苏礼国点了点头:“的确如此,除非鬼子不知道,一旦知道……就很可能意味着我军的飞弹将全面失效!到时我们将会再次回到原点,而这在战场上很可能会给我军造成更大的损失!”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军没有这种制导飞弹的话,进攻奉天的战役很可能就不会开始。

    但现在我军有了制导飞弹计划已经展开,甚至初期我军还用这种飞弹成功的击毁了鬼子几艘军舰占领沿海地区……这时鬼子如果实施无线电干扰使我军飞弹失效,那时军舰就会将大批的炮弹倾泻在我军战士头上了。

    “那……还有什么其它的制导方式呢?”苏教授问。

    “激光!”王学新想也不想就说道:“必须发展激光制导!”

    王学新之所以会说激光,是因为如果用无线电的话一样会被鬼子干扰,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研发激光。

    “激光?”苏欣瞪大了眼睛吃惊的问:“激光还能制导?”

    “这么说吧!”王学新回答:“我们如果在战机上安装一个激光发射装置,并且战时将激光持续照射在敌人军舰上,这时敌人军舰就会漫反射出激光,如果我军飞弹上装有激光接收装置并能测算接收激光的量,那么只需要让飞弹保持飞往接收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这时就是陈杰风最先听明白:“接收量最大的方向其实就是光源,也就是鬼子的军舰!”

    王学新点了点头。

    激光的特点就是高度集中,所以从战机发射出去时不会被飞弹接收到,但当它打到军舰上就不一样了……军舰表面粗糙不平会向各个方向反射,这个各个方向当然也包括飞弹方向。

    于是,飞弹只要朝着军舰这个“光源”走就错不了。

    这实际上就是现代所说的被动制导导弹。

第913章 精度问题

    被动制导在现代已经是落后的技术了,因为它需要时刻保持着对目标的照射,途中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比如发射激光的战机遭到敌人攻击或者因为其它什么情况发射中断,那么飞弹就会失去目标。

    但此时是二战时期,这种在现代算是“落后”的制导技术在这时就妥妥的是先进了。

    只不过这东西实现起来却会比电视制导要难得多……首先是需要将大功率的激光发射装置搬到战机上,其次要在飞弹到达附近时保持照射,再次就飞弹内还需要有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激光进行解算。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它一旦成功,基本上就可以无视鬼子军舰的威胁了。

    于是方案马上就定下来了,对反舰导弹的研究分两个方向走:

    一个是电视制导,这是用来应急用的,以免在进攻奉天时没导弹可用。

    另一个是激光制导,这是做了长期研发的打算,不过最迟也要在鬼子知道用干扰器应对电视制导前实现。

    这一来研究所就忙得不可开交了: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同时研发,这在研究所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由于研究所人员严重不足,以至于苏欣那人手都安排不过来。

    比如苏礼国是无线电专家,而不管是空空导弹还是反舰导弹全都需要雷达需要无线电,另外还负责晶体管的小型化,于是在三头跑来跑去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有时半夜难得休息一会儿还会被人叫起来去赶工程。

    处在这种状态的不只是苏礼国,陈杰风负责计算机、和志民负责飞控,一个个都要两头跑,最忙的时候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这对研发人员而言有些残忍,但王学新却没办法。

    谁让现在是战争年代呢?

    而且人才还这么少,要取得胜利就只能全力以赴!

    有时,王学新还庆幸自己之前培养了这批人才,否则如果现在只有自己孤家寡人一个的话,即便有系统护身只怕也是毫无头绪不知从哪开始。

    王学新能做的,就只是尽其所能的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伙食以保持体力。

    偶尔碰到那些累得不成样子的研发人员,王学新问他们苦不苦?

    他们总是回答:

    “这算什么苦?咱们不过就是少睡点觉!”

    “就是,战士们还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呢,这能算什么!”

    “咱们多吃点苦,能打胜仗能少牺牲几个同志……值!”

    ……

    就是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他们比的不是谁的工作舒服谁的工作有面子谁的薪水多,他们比的是值不值比的是出多少力!

    从某种程度说,薪水对他们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还能活在这世上,说不定鬼子的战机就突然出现在空中又或者一队大陆挺进队冲进研究所又或者因为劳累而猝死……

    自私的人,越是在生命关头就越是想着自己,因为他们认为其它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无私的人,越是在这时候反而越想着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给出的不多了,应该乘最后关头再发挥点余热。

    总部对王学新这个研发计划也很满意。

    首长看到电报时就满意的点着头对参谋长说道:“我就说吧,这小子肯定有办法!没想到还真让他想到喽!”

    参谋长感叹道:“我以前还以为飞弹能整出防空飞弹就差不多到头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又在整空空飞弹和反舰飞弹,看来还有很大的空间,飞弹这东西是让他给玩出花来了,从天上到地下什么东西都能打!”

    首长补充道:“而且还是专打敌人先进的装备!”

    说着两人就相视而笑。

    他们知道,如果空空飞弹和反舰飞弹能研发成功,那很可能就不仅是打下奉天的问题,还会是推动整个抗战进程的问题。

    因为在华夏其它方向,也同样可以用这种空空飞弹加反舰飞弹结合的方式将鬼子逐出沿海地区。

    如果鬼子失去了对沿海地区的占领,一方面是鬼子本身会被切割成几个部份,另一方面是华夏就能轻松突破鬼子的封锁,到时从鹰酱、毛熊还有其它国家那得到援助就容易多了。

    因此,首长虽然日理万机,却每天都在关注着这两款新装备的研发。

    一星期后研发工作还真碰到一个困难。

    这个困难是苏欣提出来的,她负责整个研发团队的调度和工作总结,一天她无意间翻看“高火”的飞行性能数据,然后马上就带着文件来找王学新了。

    “团长!”苏欣将文件递到王学新面前,问:“‘高火’的精度是不是很差?有时甚至会偏离目标十几公里?”

    “是的!”王学新一边签着文件一边点头回答:“十几公里还算少的了,有的还会偏二三十公里……没办法,这东西在途中如果受到不可预估的强风,它是不知道回归自己的轨迹的,它仅仅只能保持自己的飞行姿态!”

    这可以说是“高火”射程远的副作用之一:射程越远,“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问题就越严重。

    然后苏欣就问:“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保证‘高飞’能飞到敌人军舰附近?”

    王学新一愣,然后手上签文件的动作就停下来了。

    苏欣说的对,战机的确可以对“高火”实施控制甚至是制导,但如果“高火”偏离目标十几公里……那就远在控制范围之外了。

    王学新首先想到的就是缩短飞弹射程,确切的说是尽可能让的飞弹距离目标更近,这样就能打得更准。

    但这想法并不现实。

    鬼子军舰主炮的射程少说也有三十几公里(注:大和号战列舰主炮射程42公里)。

    这意味着八路军防线肯定要在三十几公里外。

    然后鬼子步兵火炮的射程大概还有二十公里左右,这样“高火”至少要布设在五十几公里外。

    五十几公里发射,到时偏离目标还是会有几公里远,这依旧达不到要求,除非是以数量换质量,打个几十发其中有几发进入控制区域……但这效率也太低了!

    他娘的,忙糊涂了连精度问题都没考虑到。

第914章 数量换质量

    不过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后很快就解决了。

    解决的方法其实还是用数量弥补质量的不足,只不过这次的“数量”不是飞弹而是雷达……

    方法还是王学新提出来的,因为他知道现代的导弹在全球定位系统下可以一路跟踪导弹的轨迹可以随时对其轨迹进行调整,现在用“高火”打鬼子军舰在飞行百余公里后还要保证精度,就必须达到类似的效果也就是在飞行途中要知道其位置并及时调整轨迹。

    只是此时没有全球定位系统……该怎么实现呢?

    王学新说:“我们可以在飞弹可能飞过的路径上增设几个雷达车,比如我们的飞弹要飞行一百公里,那么途中每三十公里就在准确轨道位置一左一右的布设两辆雷达车,一旦发现飞弹偏离轨道就马上对其控制使其回到轨道!”

    这方法显然是可行的,它实际上是把飞行轨道分成一段一段的,再加上此时八路军雷达的监测距离可以达到五十公里……从鹰酱那彷制成功的雷达原本只能监测三十公里,但将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后不但体积缩小了探测距离还提升了二十公里。

    其实八路军还可以生产监测距离更远的雷达,需要的只是增大体积增加功率。

    不过现阶段没什么必要,因为五十公里已经能满足绝大部份需求了……比如八路军的M30榴弹炮的射程只有12公里,炮侦雷达的探测距离能达到50公里已经足够了,增加体积和重量牺牲机动性增加探测距离没有什么作用。

    再比如现在用于反舰飞弹的引导,50公里虽然没法完成全程监测,但只需要简单的在中间多加几个监测节点就可以……原则上雷达探测距离能达到50公里,100公里的射程只需要在途中增设一个节点就够了。

    但为了能更好的“无缝衔接”,尤其担心无线电控制范围不足,王学新认为还是需要增设三个节点以保证飞弹能飞到目的地。

    苏教授有些担心的说道:“团长,可我们的战场是未知的,也就是飞弹的射向很可能未知,我们怎么才能提前在其路径上准备好雷达车?”

    苏教授不愧是对军事有了解的人物,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种制导方式的缺点。

    这话的意思是敌人的军舰是可以机动的,比如我军用雷达车一路架设过去搭好了反舰导弹到东北向的路径,而鬼子的军舰却出现在东南向,那么雷达车是不是就要紧急改变位置?

    但王学新却不担这个。

    因为此时的八路军连一个沿海据点都没有,将来要是打奉天,在其作战计划里就只有HLD一个目标,鬼子的军舰不出现则已,会出现肯定就是在HLD附近海域……其它地方不是八路军的进攻目标,鬼子军舰去那干嘛?

    因此,对于八路军而已敌人的军舰位置是确定的,至少打奉天这一仗是如此。

    军舰位置是确定的,反舰导弹的路径也就是确定的,于是雷达车就可以提前布设。

    不过当然,王学新是不能透露作战计划的,他只能回答:“这只是我们目前的做法,至于苏教授说的这一点……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变雷达的体积把它搬到飞机上,到时用飞机来追踪、控制和引导飞弹,就不会有问题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飞机跟雷达车就不一样了,它的速度比飞弹还快,那就是随时改变路径调整反舰的射向了。

    结束会议后,王学新自己在心里对八路军此时研发的这款反舰导弹做了一次小总结,他发现这款反舰导弹其实有许多弱点。

    末端是由激光被动制导不说,途中还需要许多节点进行控制,这其中一旦某个节点遭到攻击反舰导弹就有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所以这反舰导弹其实是很脆弱的,中间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最终能命中目标的成功率也不高。

    但重点是,这是二战时期,即便是这种成功率不高的、在王学新眼里是“落后”、“脆弱”、“不靠谱”的反舰飞弹,那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甚至是最先进的反舰飞弹。

    所以,王学新认为自己该知足了,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慢慢发展以后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的。

    在八路军这边做着各种准备的时候,鬼子那边也没闲着。

    鬼子果然像八路军得到的情报那样成功彷制了BF109,他们为了保密只在本土试飞都还没调到华夏来。

    这是冈部直三郎的主意,因为他知道战机这东西是飞在天上的很难保密,尤其华夏遍地都是百姓只要一训练就毫无秘密可言。

    因此,他打算等生产出足够的BF109并且飞行员适应了战机后再一口气将其调过来然后马上就投入到战场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

    冈部直三郎当然不知道八路军已经获得BF109的情报。

    所以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在鬼子本土训练居然还是被八路军情报人员发现了。

    如果没有发现,八路军必然会因为没有准备而遭到惨重的损失。

    冈部直三郎以BF109为基础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大城户三治原本以为冈部直三郎会用BF109夺回赤峰和多伦县,因为这两地是帝国军队出大兴安岭的战略要地,但冈部直三郎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样打太被动了!”冈部直三郎指着地图说:“如果我们只是从正面进攻,就只会将八路军击退而已,但如果我们把BF109布设在北平、承德等地,它们只要越过努鲁儿虎山就能直接打击八路军的补给线!”

    “可是大将阁下!”大城户三治说:“我听说毛熊与八路军达成了协议,他们将来可能会为八路军提供补给!”

    冈部直三郎眼皮跳了跳,他很不希望毛熊掺和到这场战斗中,不过现在形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那就连着毛熊的补给线一起封锁!”冈部直三郎说:“西部是一片平原,只要掌控了制空权就能掌控一切!”

第915章 底气

    从制空权的角度来看,冈部直三郎的说法是没错的。

    平原地区没有任何障碍物的遮挡,不管是铁路上的火车也好公路上的汽车也罢,空中的飞行员老远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接着就可以轻松的俯冲下去对其展开轰炸。

    而地面的汽车、火车因为没有障碍可以掩护,就只能像只待宰的羔羊一样等死,即便是夜晚也不例外。

    一旦八路军的补给路线被帝国军队控制并封锁,那么八路军驻守在赤峰和多伦县的部队就会因为缺乏燃油、弹药、粮食而战斗力锐减,到时就是帝国军队对其展开包围的时候了。

    冈部直三郎估计八路军在这个两个位置至少有十个团三万余人……其实不只,八路军已陆续向多伦县和赤峰增兵,此时已经达到了二十个团五万余人,而且还在增加中。

    之前八路军是不敢增兵的,因为八路军运力有限无法在前线布设如此庞大的部队……多伦县和赤峰是八路军运输线的最远端,部队越多运输的压力就越大。

    但现在毛熊已经答应会为八路军提供补给而且已经开始实施,那么八路军就可以放心的布设更多部队了。

    其中唯一的困难,就是八路军换装后使用的是鹰酱的春田步枪,子弹当然也是春田步枪的子弹,这跟毛熊的弹药不一样毛熊无法提供。

    如果八路军从张家口出发用公路运输吧,又很容易遭到鬼子战机的攻击。

    就算八路军派出战机保护这条补给线,战机起飞巡逻也会消耗宝贵的燃油和航发寿命。

    于是王学新就想了个办法:

    毛熊的远东方面军不是没有春田步枪的子弹吗?

    简单啊,八路军可以卖给你!

    买卖是通过边境的铁路线完成的,毛熊“买”去后转个身再通过铁路线往北运,接着再用汽车转运到多伦县和赤峰送到八路军手中。

    这条补给线虽然绕了个弯,但却是在鬼子战机的打击范围之外的。

    而毛熊这一买一卖又不违反与鬼子签定的和约,于是所有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实话说,如果没有与毛熊达成这种“买卖”,仅仅只是补给这一项就能让八路军进攻奉天的计划胎死腹中了。

    八路军之所以在多伦县增兵,一方面是为了练兵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打奉天做准备。

    练兵,是因为此时八路军虽说兵力庞大但真正能与鬼子在正面平原地区正面作战的还不多……三个机械化团再加上十个主力团,再加上几个在运城和太原方向与鬼子正面打过仗的团,顶多就是十七八个,总兵力连五万还凑不到。

    现在装备上来了但素质没上来可不行,于是就把刚换装了春田步枪的部队一支支的都调到多伦县和赤峰,让他们在前线与鬼子对峙用真实的战场练兵。

    这同时也是为打奉天做准备。

    打奉天可不是开玩笑的,那里有鬼子七个师团十几万人,八路军原本平均素质就不如鬼子了,如果兵力还不如鬼子那还打什么?

    因此,八路军初步估计要在进攻奉天前在赤峰秘密聚集十余万兵力。

    当然不一定全在赤峰,有可能为了保密驻守在两侧的山地中。

    而八路军越是往赤峰调兵冈部直三郎就越高兴。

    因为八路军在这一带的兵力越多,他的包围计划就可能越成功……在八路军补给困难的时候,帝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要绕过多伦县往九连城镇方向一插,就能把八路军所有部队都包围在北面了。

    那可是八路军的精锐啊,而且其中还有一直让冈部直三郎头疼的三支机械化部队!

    一想到这里冈部直三郎的心情就难以平静。

    大城户三治相对比较冷静,他有些担忧的说道:“大将阁下,就算我们得到制空权,到时怎么对付八路军的新型战车呢?”

    大城户三治这个问题问得好。

    八路军的新型战车始终是个麻烦,帝国军队总不能寄希望于八路军连给战车使用的柴油都没有吧?

    会这么想就是自欺欺人了!

    不过冈部直三郎却不担心这个,他回答道:“大城户君,你以为我们从汉斯来引进的,只有BF109吗?”

    “那……”大城户三治马上就听出了冈部直三郎的弦外之音:“还有反战车装备吗?”

    冈部直三郎点了点头,说:“还有BK型75MM机炮!”

    大城户三治半张着嘴,然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这款机炮汉斯是用在HS129对地攻击机上的,它被专门用来对毛熊的战车实施顶部攻击,由于它击毁毛熊战车无数,因此也被称作是“战车开罐器”。

    没想到这种机炮今天居然被帝国军队用上了,更没想到的是居然用来对付八路军!

    不过……

    大城户三治暗想:冈部直三郎这做法还是很明智的,原因是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对帝国而言任何一款反战车装备都远不如战机高效。

    因此,这一趟八路军应该是没幸理了,他们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都将遭到惨重的打击。

    大城户三治和冈部直三郎当然不知道,他们以为这一仗能毫无疑问的夺取制空权,但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八路军在这方面早有准备。

    所以,这是一场很奇怪的战役:

    敌我双方都以为自己能夺取制空权,并都以制空权为基础制定了一个进攻敌人的作战计划。

    至少谁输谁赢,看的就是最终谁能真的拿下制空权了。

    王学新这边的研发进行得很顺利。

    一直以来王学新都是以空空飞弹为重点,因为他很清楚,整场战役就是以制空权为基础的,没有制空权就别说打奉天了,驻守赤峰和多伦县的部队都会有被鬼子围剿的危险。

    所以在这方面王学新一点都不敢大意,每天都在跟进空空飞弹的研发进度。

    至于反舰飞弹,这就是没有也行有就更好的一种装备……没有的话,大不了就推迟打奉天呗!

    更何况,电视制导的反舰飞弹很简单,不过两周时间就初具规模了,而且这其中相当一部份时间是用在购买摄影机和电视上。

    这就让八路军在反舰方面已经有了底气。

第916章 吊舱

    空空飞弹的研发可以说进行得很顺利,也可以说进行得不顺利。

    进行得很顺利是因为在晶体管的加持下,雷达、计算机……严格来说只能算是计算单元而不是计算机,用于空空飞弹的计算单元没有计算机那么复杂,它就是计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飞弹与目标的位置然后操控着飞弹接近目标。

    这些东西的小型化都在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了,重量也被减小到100公斤以内。

    说是不顺利,是因为与“拉5”生产线那边一联系,发现即便已经对它们小型化了却依旧很难装上去。

    原因是飞机这东西是较精密的装备,即便是毛熊的飞机也是如此,它从一开始就要设计好各种设备、仪表、油箱等大小和位置,此时如果还想再里塞进总重一百多公斤的设备,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从飞机厂那边传来的话,就是:“想通过改进或取消某些零部件希望能将这么大的东西装进去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设计过!”

    大家都明白“重新设计过”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重新设计”只是地上跑的汽车或坦克那还好办,改着改着就出来了。

    但那可是飞在天上的飞机,一旦重新设计就要考虑气动布局、平衡性、机动性等许多问题,然后还要试飞、测试,没个一两年是出不来的。

    八路军显然是等不了那么久……就算八路军愿意等,鬼子那边的BF109可不会让八路军等。

    这问题可是把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给难倒了一大片,连研究进度都缓了一天,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让苏欣向王学新报告。

    苏欣到王学新的办公室里一脸为难的说道:“团长,咱们这空对空飞弹可能出了点问题,这又是雷达又是计算单元的,他们说要把战机重新设计过才行……”

    王学新奇怪的问:“为什么要重新设计过?”

    “这,体积太大啊!”苏欣说:“而且形状、尺寸也不合适,就算我们把机枪、枪炮全拆了,把飞行员的座椅都改了,还是塞不进去……”

    王学新翻了下白眼,回答:“你们就不能把它挂在外面?机腹上多设置一个挂架不就可以了?”

    苏欣听着愣了好一会儿,应了声“我让他们试试”然后就落荒而逃了。

    这事得怪王学新。

    王学新从一开始就是做着把这些东西挂外面的打算,只是脑子里想着却没跟研究员们说清楚。

    这在现代是很平常的事,比如某某战机加挂一个电子吊舱就可以执行电子战任务,加挂空中加油吊舱就可以为其它战机进行空中加油。

    因此王学新就想当然的以为研究员们都知道这个所以也会想到加挂吊舱。

    谁想到……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苏欣回到研究所把这想法一说,研究员们就再次体会到实力被王学新碾压的感觉。

    “是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和志民说:“‘拉5’可是能挂五百多公斤炸弹的战斗机,咱们只要把雷达和计算单元整到一块,外形再制成副油箱的流线型,不就既可以把东西带上去又能减少对气动布局的影响了?”

    苏教授拍着腿说道:“亏咱们还想了两天呢,电报还发到飞机生产线去谈怎么改进还想着要重新设计,造这么整,飞机根本就不需要改动!”

    “些许改动还是要的!”苏礼国说:“不过就只需要将数据连到驾驶舱,再增加一个雷达显示屏就差不多了,其它的就可以放进吊舱里!”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当时研究员脑海里想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喜悦,而是为自己感到惭愧……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让研究进度停了一天,如果再加上之前规划时花的时间那就更不知道浪费多少时间了。

    他们废寝忘食节省下来的时间,最后还不如王学新一句话。

    不过客观的说这不能怪他们,这时期的战机顶多就是在机身下挂副油箱和炸弹,谁能想到还可以挂模块化吊舱额外增加战机的性能?

    王学新能想到算不上什么本事,他靠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和想像力,他靠的是历史知识。

    有了吊舱这个概念后空空飞弹的研发就没有什么困难了,毕竟想要增加什么配件都可以自由的往吊舱内塞,需要注意的就是这吊舱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战机的起飞和机动。

    其它的改动,就是把三挺机枪改为一挺机枪(取消了两翼的两挺机枪只保留机头机枪)。

    之所以只留一挺机枪,是因为王学新认为在有空空飞弹的情况下作战模式已经改变了,或者可以说是部份改变。

    “拉5”原本有四个挂架,左右机翼各两个,之后王学新又增加了一个翼尖挂架于是就有了六个挂架。

    其实“拉5”对于载重是没多大问题的,它升级到“拉7”后就可以挂载600公斤的炸弹。

    “拉5”之所以将炸弹重量限制在300公斤内是因为它的机翼是木质结构无法挂载太大的重量,否则机翼很可能会折断。

    因为这个原因,直接把防空飞弹搬到飞机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一枚就重200多公斤,一侧机翼只能挂一枚,多挂一枚就超重了。

    另一方面,就是防空飞弹射程达到10公里,而空空飞弹射程只要求3公里。

    虽说射程越远越好,但此时空空飞弹的射程如果是10公里就是极大的浪费。

    原因是八路军带到空中的雷达其探测距离才只有十几公里。

    十几公里外探测到敌人战机,飞行员需要一些时间做出反应,然后敌机就已经进入三公里左右的范围了,到时即便飞弹的射程是10公里也只需要打3公里甚至更近。

    从这两方面考虑,王学新就决定将空空飞弹缩小:减少射程减轻重量,将每枚空空飞弹的重量控制在100公斤内,这样刚好一架“拉5”能带6枚空空飞弹升空。

    这改进方案显然比一架“拉5”只带2枚空空飞弹升空要好得多。

第917章 改变

    如果一架“拉5”能携带6枚空空飞弹,那么还需要携带三挺机枪吗?

    首先,“拉5”的作战方式就应该是在敌人射程之外先敌开火追求能先发制人,这用的当然是空空飞弹而不是机枪。

    其次,敌人BF109战时必定会利用其速度快的优势对“拉5”实施咬尾攻击,这时“拉5”即便有机枪也派不上用场。

    再次,就是三枚空空飞弹已经达到“拉5”单侧机翼挂载重量的上限,机翼上增加一挺机枪就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机枪在射击时还有很强的后座力会在机翼上造成剧烈震动,这对机翼的伤害很大。

    综合这几方面的考虑,就没什么好犹豫的,果断把机翼机枪取消了。

    另外,王学新还额外规定,飞行员在作战时优先使用翼尖挂架上的飞弹。

    原因很简单,翼尖挂架距离机身最远,它的重量虽然也是100公斤但产生的杠杆效应却最大,先把它发射掉就会减轻机翼的许多压力。

    这方面研发问题倒不是太大,因为八路军的防空飞弹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生产的,生产工艺也相对成熟,现在只不过就是把它改小改短其它的设计都没有更改,那就是尺寸的问题了。

    在空空飞弹紧锣密鼓的研发的同时,飞行员的训练也在同步进行。

    这事王学新就交给俞平了。

    当王学新跟俞平说起这事时他还有些不相信。

    “三公里?”俞平吃惊的说:“这距离敌人的飞机还只是个小点吧,如果在云层里连看都不看见,能打得准吗?”

    王学新一听俞平这话就知道他的作战思维还没转变过来。

    “俞队长!”王学新说:“如果用空空飞弹作战,那不是盯着敌人的战机看了!”

    俞平被王学新这话说的糊里糊涂的:“团长,咱们打的是敌人战机,怎么能不盯着敌人战机看呢?如果不盯着敌人战机,那还怎么打?”

    王学新反问一声:“按你的意思,那雷达兵也是盯着敌人的战机看了?那防空系统也是看到敌人战机才能把它打下来了?还有那炮侦雷达,是不是炮兵看到敌人的炮弹才能计算出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

    听着王学新这话俞平就有些明白了。

    “团长,您的意思是……”俞平将信将疑的说:“到时候,咱们是要盯着雷达看?”

    王学新点了点头:“当然得盯着雷达看,从雷达上看出敌人从哪个方向来,距离多远,在什么区域,然后再用空空飞弹打它们就对了!等你看清了敌人战机,那时就已经迟了!”

    王学新这话说的还真是,“拉5”对阵BF109,优势就是在其射程之外发起攻击,一旦进入机枪射程“拉5”就没有任何优势。

    看着陷入沉思的俞平,王学新觉得这样可不行……连俞平这个身经百战的航空队长听到这事时都是这反应,那其它队员还不更糟?

    后来王学新发现自己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把飞行员聚在一块开个会,一说起这种空空模式霎时会议室里就一片哗然,飞行员们纷纷对此表示怀疑:

    “这能行吗?我看还是机枪靠谱!”

    “可是我们只有一挺机枪!”

    “到时会不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

    也难怪飞行员们会有这样的疑虑。

    一方面现在全球都没有这种空战模式,飞行员们对这种打法是闻所未闻,对它会有所怀疑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是飞行员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空战模式……要么用机枪要么用机炮,现在突然改成了不知道如何操作的空空飞弹心里当然没谱。

    更重要的还是,现在明明“拉5”在空战中表现得很好,虽说用航程问题的短板,但除开这个短板后一直都是压着鬼子的“零战”打,对阵鬼子“飞燕”战机也是略胜一筹……

    在这情况下,为什么要改变呢?

    改变之后,是不是反而会把胜仗打成败仗呢?

    因此,绝大多数飞行员都不愿意改变,或者也可以说是害怕改变。

    部份人还向王学新提出反对意见:

    “团长,你还是让咱们用机枪打吧!要是打输了,咱们来向您赔罪!”

    “是啊,团长!咱们打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换上飞弹了?”

    “飞弹就给步兵用吧,咱们空地协同各干各的!”

    ……

    但王学新却没有给他们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他知道这是未来的趋势,而且此时八路军也不得不改变。

    王学新等飞行员们安静下来后,就说道:“同志们,我们之所以做出改变,是因为我们得到确切的情报,鬼子已经在生产BF109了,你们知道这款战机吧?”

    飞行员们“哄”的一下就议论纷纷,身为飞行员的他们当然知道这款世界闻名的战机。

    王学新问:“你们有信心打赢这款战机吗?”

    有几名飞行员回答:“有!”

    但这回答却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空战这东西如果装备上存在差距,是不能用数量、精神或信心来弥补的,到时在空中就只会陷入被动。

    更何况,只要用毛熊与汉斯的空战对比就能更好的得出结论:

    汉斯用BF109能击败毛熊的“拉5”,毛熊的飞行员素质比八路军好,那么八路军飞行员驾驶着“拉5”凭什么打败BF109?

    王学新接着说道:“我们的确要有信心,我也相信我们能打败鬼子的BF109,但用的不是机枪,而是这款空空飞弹!但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我相信你们能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的!”

    听完王学新的话,飞行员们就不再说什么了。

    因为很明显,不改变几乎就意味着死,改变了还有一丝生机,因为空空飞弹这东西的确有射程优势。

    那,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确切的说,是只有试这条路了吧!

    于是,王学新这才从心理上说服了飞行员改变战术。

    这并不是例外,每种新装备在战场的使用,往往都不会受前线战士的欢迎,因为他们更愿意信任以前的“伙伴”,不愿意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未知的东西。

第918章 冈部错失战机

    飞行员的训练和适应需要时间,毕竟他们从现在起要进入另一种空战模式,包括队长俞平在内也不例外。

    不过王学新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装备和战术的革命从来都不能轻轻松松成功,其过程必定会充满困难和争议,但一旦成功,就很可能获得巨大的战果。

    空空飞弹这边的事都安排好了,王学新才敢把注意力转到反舰飞弹上。

    相比起空空飞弹,反舰飞弹要简单得多,尤其是电视制导的反舰飞弹。

    这主要是因为“高火”这玩意体积大改进空间也大……这玩意就是一个小飞机,而且一大半的空间都用来装炸药和燃料,想要往里面塞什么都没问题,顶多就是减少一点火药。

    因此从鹰酱那边进口的摄影机可以直接往上装改都不用改,只不过需要增加一根天线用于无线数据传输。

    另一边,就是在战机上加一台用于接收信号的电视,再加上一套可以控制飞弹飞行的控制装置。

    这两样东西都不大,虽然机舱内空间有限但在拆除机头机枪后还是游刃有余。

    问题就是这时代的电视清晰度不太行,黑白的而且还满是雪花,时不时还会有干扰波纹……这无法避免,现代电视之所以能达到那么高的清晰度是因为它是用电缆传输信号,信号没有丢失也不受外界干扰,无线传输信号就必定会存在清晰度问题。

    不过这似乎没有很大问题,因为目标是军舰,而且还是停在海面上的军舰,就算图像模湖就算有波纹,要命中一个这么大的玩意算不上难事。

    电视制导这技术别看缺点很多,但它即便在现代依旧存在。

    原因是战场上有些特殊情况需要人指挥着导弹才有可能命中目标。

    比如鹰酱的一次任务是这样的:它首先需要在目标堡垒上炸开一个洞,然后导弹马上要从这个洞里钻进去轰炸其内部。

    这时就不得不用到电视制导了,因为那个洞前一秒还是没有的,飞行中的导弹根本就无法以这个洞为目标。

    电视制导第三周就进入试验阶段并取得圆满成功:两枚“高火”在战机的操控下成功的命中了一艘在河中被当作靶船的渔船。

    不过当然,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命中,是因为在此之前飞行员已经做过无数次模拟训练了。

    这时王学新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有了反舰飞弹后,进攻奉天就成为可能。

    激光制导的反舰导弹会复杂一些,不过可以缓一缓暂时不急。

    就在王学新对进展感到欣慰时,张宗平就上前报告道:“团长,总部来的电报,鬼子已经将首批至少三十架BF109秘密飞往承德机场!”

    鬼子这些战机是在夜间从朝鲜转场飞到承德的……BF109虽然速度快但与“拉5”一样也有航程短的缺点,它的最大航程只有900公里。

    如果是“零战”或是“飞燕”战机,就可以直接从鬼子本土到达目的地了,但BF109却需要中途加油。

    王学新皱了皱眉头,虽然这是在意外之中……鬼子手里如果有杀手锏,他们当然不会给八路军太多的准备时间。

    但现在空空飞弹还没成形,八路军还是无法对抗鬼子!

    另外,BF109为什么是飞往承德?

    王学新将目光转到地图上看了看,然后很快就明白了……鬼子这是想封锁八路军的补给线并将八路军包围在多伦县和赤峰。

    想到这王学新就有些庆幸。

    王学新庆幸的有两点:

    一是事先跟毛熊商量好让他们提供补给,否则这下补给线就要完全被鬼子切断了。

    此时八路军在多伦县、赤峰一带已经聚集了七万余人,这么多兵力需要的补给可不是个小数目。

    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八路军就将再次面临饿肚子的窘境甚至还不得不撤军……补给跟不上总不可能让部队在这里饿死,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军减轻补给压力。

    但是现在,补给就是从西面的毛熊那来的。

    而且毛熊跟鬼子还有互不侵犯合约,鬼子无法轰炸毛熊,于是顶多只能在八路军控制区实施封锁,但这封锁的力度显然会小得多。

    另一个庆幸的,是鬼子打算用BF109封锁八路军补给线而不是直接进攻赤峰。

    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是用战机封锁补给线,其战机就不是用于争夺制空权,八路军这边依旧可以缓一缓。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鬼子可能进攻八路军的机场将八路军的战机消灭在地面。

    但八路军有防空系统,它可以保护机场的安全。

    王学新相信冈部直三郎也是这么想的:八路军有防空系统,所以不能直接进攻赤峰和多伦县。

    确切的说,不是“不能”,而是直接进攻城市有困难。

    冈部直三郎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之前对付顽军的防空系统时有了些经验。

    冈部直三郎认为自己可以故技重施,也就是先用几架战机引出敌人防空系统的位置,然后再用主力对防空系统实施突袭。

    不过当然,冈部直三郎心里也很清楚八路军的防空系统与顽军的防空系统很可能不一样……八路军是防空系统的发明者,他们拥有的防空系统很可能更先进其防空飞弹也更多。

    因此,这种战术实施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也会付出相当的伤亡。

    综合考虑,冈部直三郎认为最好还是避开位于城市的防空系统将八路军的战机引出防空系统的制空范围作战。

    这也是冈部直三郎打算封锁八路军而不是直接开战的原因。

    冈部直三郎不知道的是,他这想法恰恰是给了八路军发展空空飞弹的时间。

    如果冈部直三郎在拥有BF109后直接就进攻赤峰或多伦县,说不定八路军还会被它打得没办法了。

    毕竟鬼子的战术的确有效,防空系统虽然能用飞弹在射程外制敌,但它本身很脆弱,一旦被鬼子知道位置用战机或是炮火轰炸,没几下就会因为故障而失效了。

    到时八路军航空队就不得不面对BF109的全面进攻了。

    但是现在……王学新认为八路军至少还有两周的时间!

第919章 示敌以弱

    王学新之所以会认为还有两周的时间,是因为攻击补给线实施封锁这种战术是相对滞后的……总不可能今天把敌人补给线切断了,敌人马上就断粮饿肚子了吧?敌人怎么说也有些存粮啊!

    因此,王学新估计冈部直三郎至少要在两周后才会发起全面进攻。

    第一周,对八路军补给线狂轰滥炸。

    第二周,八路军存粮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这其间鬼子不会对只用航空兵对八路军包围封锁,这么干效果不大。

    鬼子很可能会对多伦县及赤峰两个位置实施佯攻……这会进一步增加八路军的后勤压力,八路军弹药消耗掉马上就要补充,于是在同等运力情况下能运的粮食就少。

    想到这里,王学新就连着下了几个命令:

    “多伦县方向做好战斗准备,鬼子一旦进攻就以防御为主逐步收缩!”

    下这道命令,是因为八路军在多伦县方向前出了一百多公里并构筑了几道防线……这是为了更好的防御多伦县并保护赤峰侧后方的安全。

    王学新之所以要下令“收缩”,是因为防线都在野外得不到战机的保护也得不到防空系统的保护,驻守防线的部队如果遭遇鬼子战机轰炸和封锁的话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派出战机争夺制空权?

    那就正中鬼子下怀……鬼子就是希望八路军把战机派出去然后用BF109一架架将其击落。

    派出防空系统增援?

    这玩意目标太大,只怕还没赶到目的地就要被鬼子战机给打瘫了。

    因此,王学新认为这时候应该以空间换取时间,采用逐步收缩防线的战术跟鬼子耗。

    “赤峰方向注意节省弹药!”王学新又下令:“以防御为主,如非必要不准出击!”

    “是!”

    这个命令其实是针对李云龙的独立团。

    王学新知道李云龙那臭脾气,他打仗要是打得兴起就收不住手,再加上八路军手里又有机械化部队。

    机械化部队不适合防守更适合进攻,从这方面考虑,李云龙说不定就会来个“以守代攻”带着部队打出去。

    至于上级的命令……李云龙要是肯听上级的命令那还叫李云龙吗?

    很明显,这时如果机械化部队发起进攻就会掉进敌人陷阱了:

    机械化部队需要制空权需要战机掩护,如果李云龙的独立团被困在外头,八路军航空队就不得不出动!

    航空队一出动就脱离了防空系统的掩护范围与鬼子航空队在城外空域空战,到时就很可能越打越大最终把八路军的航空队都打没了。

    因此,王学新还补了一句:“尤其是独立团,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出战!”

    “是!”

    王学新的第三个命令想好了但没说出口,因为他认为这时还没到下这个命令的时机。

    他只是把陈松勇叫了过来,说道:“仗一开打,我军补给线被封锁后,就逐步减少部队的粮食供应以及弹药供应!”

    陈松勇奇怪的问:“团长,打仗正是需要吃饱饭需要弹药的时候,您怎么反而在这时候减少供应呢?”

    王学新回答:“咱们要是不这么干,鬼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对的!”

    “啥?”陈松勇听着这话是一愣一愣的,完全没听明白。

    道理其实很简单。

    冈部直三郎不是笨蛋,他如果发现封锁对八路军完全无效或者效果不大,他马上就会把“封锁”转为正面进攻。

    这不是王学新愿意看到的,因为八路军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

    所以,只有让冈部直三郎看到胜利的希望,比如在他们的封锁下八路军的口粮和弹药已经明显减少甚至紧缺,火力也小了许多。

    只有这样,冈部直三郎才会认为自己的计划没错,于是就应该继续这样封锁下去。

    陈松勇听了王学新的一套分析后这才恍然大悟,他应了声是,接着又建议道:“团长,既然这样,咱们要不要对仓库做些手脚?”

    “什么手脚?”王学新不解的问。

    “我是这么想的!”陈松勇说:“鬼子要是打的封锁我军补给的主意,那很可能会用奸细或大陆挺进队对我军仓库动手,或者也可能用战机、轰炸机强攻!”

    王学新点头道:“说得对,我倒是没想到这一点!”

    陈松勇继续说道:“咱们可以先秘密把仓库里的物资转运出去,就用咱们的老办法,找个地方埋了!”

    这的确是八路军的老办法。

    以前跟鬼子打游击的时候,为了能轻装上阵加快行军速度,凡是带不走的东西就找个地方埋了,不过当然要做好防护并记下位置。

    等哪一天再转回来时就把这些东西挖出来就可以了,既安全又方便!

    今天这些物资也可以这么做。

    王学新以为陈松勇的建议到这里就完了,没想到他继续说道:“咱们仓库里没剩多少东西,等鬼子奸细进攻时咱们就假装不敌,或者自己放一把火烧了要么就装成是被流弹命中引发了爆炸,这样一来……”

    王学新马上就明白了,这样一来冈部直三郎就封锁得更起劲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希望:八路军外部补给被封锁,内部仓库又被烧被炸,这么好的机会当然应该继续封锁。

    于是就有可能为空空飞弹争取到更多时间。

    “不赖啊!”王学新意外的看了陈松勇一眼,赞道:“陈参谋,学聪明了,居然能想到这个办法!”

    陈松勇“嘿嘿”一笑,回道:“团长,这不……都跟您学的吗?”

    陈松勇这话还真不是拍马屁,他是跟着王学新跟久了,就试着像王学新一样提前思考问题并做出准备,今天果然就派上了用场。

    接着事情就一个个安排了下去。

    王学新还特地到研究所走了一趟让苏欣加快空空飞弹的研发进度……虽然王学新知道研究员已经很努力了,但军情紧急没办法,王学新只能再给他们增加一层压力。

    另一边的冈部直三郎只怕没想到,他的封锁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八路军这边已经做好准备!

第920章 夜间运输

    战局大部份按王学新预想的那样发展。

    第二天鬼子就派出战机封锁八路军的补给线……鬼子派出的是“零战”和“飞燕”这两款战机,bf109还没有出动。

    其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八路军把“拉5”战机派出去保护补给线,然后鬼子的bf109就能发起突然袭击消灭八路军战机的有生力量。

    王学新原本不打算派出“拉5”战机的,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按常理,如果鬼子只是出动“零战”和“飞燕”的话,八路军应该派出战机去应战才对。

    如果不应战,是不是说明八路军已经知道鬼子装备bf109于是提前做好准备了?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王学新这才有计划的派出一个航空大队前往应战。

    之所以“有计划”,是因为时间、行程等都是计算好的,雷达也做好了观测准备,一发现鬼子bf109战机就在它赶到前撤离。

    因此这一仗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双方都派出了几十架战机但不过是点到即止,尤其是鬼子的bf109,还没赶到战场八路军就已经撤退了。

    冈部直三郎虽然有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却并没有起疑。

    他只是骂了声:“可恶,这些家伙,肯定是用雷达观测到我军新型战机察觉到它们的速度了!”

    冈部直三郎以为这是八路军雷达的功劳……八路军的雷达来自鹰酱,的确比鬼子用的雷达先进一代,再加上八路军有计算机,的确可以轻松的计算出战机的速度并及时撤退。

    不过冈部直三郎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失败,虽说没能第一时间就给八路军一个下马威,但拥有了bf109这种高速战机就毫无疑问的掌握了制空权,于是不管是“零战”也好“飞燕”也罢,甚至是97式、98轻爆等落后的机型都能称霸八路军空域。

    因为八路军航空队只要一出动马上就会有bf109上前与其对阵,八路军战机只得再次撤回防空系统的保护中无所作为。

    于是,八路军空域一时到处都是鬼子战机、轰炸机和侦察机的身影,密密麻麻的都像是苍蝇似的,它们一旦发现地面有汽车、马匹或是人流,马上就俯冲下去又是机枪又是炸弹的。

    不过因为王学新早有准备,而且绝大多数补给都可以从毛熊那获得,所以鬼子的封锁其实没有多少效果。

    其实鬼子这种封锁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比如八路军紧急在太原生产的空空飞弹就必须自己运输……这东西可以说是军事机密,王学新不放心给毛熊运。

    给毛熊运会存在两个风险:

    一是会把八路军有新型空空飞弹这事透露出去进而被鬼子知道,于是就没有了战略突然性。

    二是毛熊有可能“以公谋私”偷偷的藏一批起来自行彷制,到时八路军想做生意就做不成了。

    而且不只是空空飞弹,另外还有反舰飞弹、合成为吊舱的雷达等都要从太原运往赤峰。

    这是没办法的事,赤峰虽说是个市但基本没有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军工。

    而鬼子的战机和轰炸机又没日没夜的在天上飞,让八路军的运输一度陷入困境。

    所以有句话叫“百密一疏”,战场上总会有些事情是考虑不到的。

    王学新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夜间运输。

    原本夜间运输也有风险,因为鬼子有夜间战斗机。

    其实主要是因为努鲁儿虎山以西地区过于平坦空旷了,鬼子战机就算是在夜里也很容易凭着夜色发现在地面行驶的汽车。

    鬼子拦截时就只需要发射几发照明弹,然后就可以肆意对八路军车队实施轰炸。

    但如果八路军配上防空系统就不一样了。

    这时恰好八路军基于晶体管的防空系统新鲜出炉……晶体管防空系统果然不同凡响,往常需要二十几辆汽车才能装载的系统现在只需要一辆汽车就可以了,而且还带上发电机。

    而且这玩意还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工作……这在之前用电子管时是难以想像的,就不说路上摇来晃去的会使电路短路,仅仅只是要把那二十几辆汽车之间用电线相连以便数据传输计算都做不到。

    再加上雷达不管在夜间还是白昼都可以工作……雷达在夜间工作更准确一些,因为夜里受到的电磁干扰更少。

    但鬼子战机在夜间作战就十分被动了,超出三五公里它们就无法发现地面目标。

    于是,鬼子夜间战机根本近不了身,一近身马上就有几枚防空飞弹带着火焰腾空而起将它们击坠。

    如果是白天,在空旷的野外防空系统其实是很难防住敌人战机的。

    因为防空系统的射程只有十公里,而十公里的距离对时速五六百的战机而言只需要一分钟,鬼子战机只需要拼着被防空系统击落几架,接着就可以近身对防空系统一阵扫射……

    这是防空系统更适合在城里的原因,在城里就可以隐藏在某个地方让鬼子很难发现于是有难度。

    鬼子在损失了五架夜间战机后,就终于不敢轻易在夜间对八路军运输通道实施封锁了。

    不过冈部直三郎反而为此感到高兴。

    “这说明八路军急了!”冈部直三郎说:“他们都不惜冒险派出防空系统保证夜间运输了!”

    冈部直三郎以为八路军用的还是老式防空系统,而老式防空系统要想保护补给线就只能走一段停一段再走一段再停一段……

    王学新也不急着演戏,毕竟鬼子也知道毛熊在为八路军提供补给,在这情况下八路军补给不可能这么快就出问题,王学新担心戏演早了反而会让鬼子怀疑。

    直到三天后鬼子大陆挺进队炸毁了八路军两个弹药库又烧了一个补给仓库,这时王学新才下令减少口粮并节省弹药。

    这时冈部直三郎反而皱起眉头了。

    他满腹犹疑的对大城户三治说:“我们的计划是不是进行得太顺利了?八路军,尤其是那个华夏团长,他有那么容易就被我们封锁吗?”

第921章 入驻多伦县

    也难怪冈部直三郎会怀疑。

    这不是王学新做错了什么,也不是王学新的计划露了马脚,而是冈部直三郎在策略上一直被王学新算计,他不敢相信这一次会例外。

    其实,冈部直三郎的心计和策略是不如冈村宁次的。

    冈村宁次偶尔还能打王学新一个措不及防,冈部直三郎在策略上就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冈部直三郎的优势,就在于他手里有更强大的军队以及比冈村宁次多得多的资源……比如“虎式”、“bf109”,这些都是冈村宁次想都不敢想的。

    有时王学新也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冈村宁次用上了这些资源以及关东军,八路军是不是就要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又要躲到山区里打游击了?

    不过这东西没有如果,事实就是现在与王学新博奕的是冈部直三郎,一个典型的打硬仗的军人。

    大城户三治知道冈部直三郎会说这话就代表他不自信,然而……

    大城户三治说:“还能是什么情况呢?八路军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也只能这么做吧!”

    冈部直三郎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就摇了摇头,说:“大城户君,你有没有发现,八路军始终没有撤军?”

    “撤军?”大城户三治说:“大将阁下的意思是……如果八路军补给不足,应该要把部队撤回去?”

    冈部直三郎点了点头:“虽然因为运输线被封锁,八路军在白天无法撤军,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却是自由的,我军无法对其步兵实施轰炸!”

    这话没毛病,夜间战斗机对车队轰炸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是步兵了……黑夜中,步兵只要随便往地上一趴,夜间战斗机就无法发现他们。

    冈部直三郎接着说道:“八路军节省补给和弹药的最好方法,难道不是把多余的部队从赤峰或多伦县撤出去?”

    “也许……”大城户三治说:“八路军认为他们需要这些兵力防御赤峰和多伦县吧!”

    冈部直三郎摇了摇头,说:“有兵没粮,甚至连子弹都没有,兵多又能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八路军没有撤军,就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的粮食和弹药能供应这么多部队!”

    大城户三治听着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大将阁下说的有道理,这么说,八路军很可能不缺补给,我们的封锁是无效的!”

    冈部直三郎脸色十分难看的说:“重点不是这个,大城户君!”

    大城户三治一脸懵,他不明白这难道不是这段时间帝***队一直在做的事吗?这还不是重点那什么才是重点?

    冈部直三郎叹了口气,说:“如果八路军不缺补给,但他们却表现出缺补给……那是不是有意让我们误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冈部直三郎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但他依旧还是无法揭开谜底不知道八路军是在拖延时间。

    不过这也不怪冈部直三郎。

    因为他不认为八路军拖延时间能有什么用。

    就像他之前说的,这场仗的关键就在制空权,谁拥有制空权谁就拥有主动权。

    现在是帝***队拥有制空权。

    那么,八路军拖延时间就必须要反过来能夺取制空权才有意义。

    而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八路军用的是“拉5”战机,毛熊用的也是这种战机所以没有更好的战机可以给八路军了。

    那么,八路军要想反过来夺取制空权,是不是要自行升级战机超过bf109?

    把“拉5”升级到能超过bf109的程度……这就应该需要换一款推重比更高的发动机才行吧!

    何况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一切,这真是人力能办得到的事?

    因此,冈部直三郎从逻辑上怎么也分析不通。

    因为想不通没能找到答桉,他虽说对计划起了疑心但还是只能按计划进行,只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命令大陆挺进队以及特务尽可能打探八路军的内部情报以找出蛛丝马迹。

    王学新这边,经过研究所集中所有力量再加上十天昼夜不停的工作,总算是把空空飞弹拼凑出来了。

    之所以用“拼凑”两个字,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太多的时间研发,因此许多设备都是捡现成的而没有进行必要的改进。

    比如放在飞行员驾驶舱里的雷达显示屏,原本应该改小改轻,甚至集成在操控台上。

    但时间有限不允许这么做,只能将步兵用的雷达显示屏直接搬上战机。

    由于空间有限,这雷达显示屏甚至有一半露出操控台遮挡住飞行员的部份视线。

    这在传统空战中是大忌。

    因为敌人战机很可能会从这个视线死角接近而飞行员却毫无察觉。

    但对于空空飞弹的作战模式却勉强可以接受……因为它主要是依靠雷达和空空飞弹远距作战,牺牲一些视角原则上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只是进一步削弱它的狗斗能力而已。

    不过当然,将来有时间的话还是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王学新很清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战机都需要狗斗,即便是到了现代的五代机也不敢说完全不需要狗斗。

    然后,首批二十架装有空空飞弹的“拉5”就在夜间秘密转场到多伦县。

    之所以是多伦县而不是赤峰,是因为多伦县是鬼子航空兵封锁的主战场。

    赤峰两侧都是山,北面是大兴安岭山脉南面是努鲁儿虎山山脉,赤峰是两道山脉之间的节点。

    显然,这个节点并不适合战机作战。

    多伦县就不一样了,它的周围一片空旷,任何要运往多伦县的物资在空中都能一目了然,包括从毛熊方向的车队。

    因此,鬼子战机就在多伦县附近盘旋侦察,偶尔还会冒险从高空掠过多伦县上空……只要速度够快或者有一定的高度,八路军防空系统也很难及时把握住机会将其击落。

    带着空空飞弹的战机是由俞平亲自带领的,他们入驻多伦县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歼灭鬼子的bf109战机。

第922章 新型飞弹

    小杉次郎是负责对多伦县实施空中封锁的指挥官。

    这段时间小杉次郎一直很小心,因为他指挥的战机除了二十架“飞燕”之外其余的全是97式轰炸机、98式轻爆这些老式战机,甚至还有几架是从东北军手里缴获的几架连型号都说不上来的飞机。

    (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鬼子从东北军手里缴获了260架飞机)

    小杉次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八路军航空队一直不出战,同时帝国军队的战机也无法闯进八路军防空系统的范围内,于是就只能用这种方法引诱八路军出战。

    然而,这种战术真的有效吗?

    就算有效,八路军出战后也会马上就回去吧,到时BF109来得及赶来助战?

    其实小杉次郎抱怨的不是这些,他心里之所以有怨言,是因为他不喜欢被上级当作诱饵。

    如果可以,他更喜欢做那个藏在暗处准备猎杀八路军战机的那类飞行员。

    这时战机飞到多伦县附近,小杉望了望十几公里外的多伦县,就按部就班的向上级报告道:“一切正常,没有发现敌人运输车队……”

    就在这时,突然几架飞机从高处俯冲下来,小杉次郎被吓了一跳,第一时间大喊:

    “敌机,准备应战!”

    “请求增援!”

    ……

    还没等小杉说完,另一边的原田大佐就命令道:“不要恋战,找机会撤出战场!”

    这时小杉次郎才想起他们的任务是把敌人战机引诱到远离城市的空域,于是当即命令道:“脱离战场,把它们带出去!”

    但“飞燕”战机却不是很适合执行这个任务,因为它的速度不如“拉5”,于是在撤退时很容易被“拉5”咬住尾巴……这二十架“飞燕”如果与“拉5”正面厮杀的话,可能还与“拉5”不分伯仲,毕竟“飞燕”与“拉5”的速度差距不大,鬼子飞行员又有更好的飞行技巧,因此“拉5”也只能与其打成平手。

    但现在却是“飞燕”在逃“拉5”在后头追,结果就是“飞燕”一架接着一架被打了下来。

    就在小杉次郎心痛不已时,电台里接二连三的传来了部下的报告声:

    “第一中队遭到敌人战机攻击,请求增援!”

    “第三中队遭遇敌机,请求增援!”

    ……

    小杉次郎赶忙用电台向上级报告道:“八路军航空队全线出击了,我们的BF109呢?”

    “坚持住!”原田大佐回答:“它们马上就赶到!”

    此时BF109机群已经紧急从承德起飞了。

    承德到多伦县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以BF109的速度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赶到,所以原田大佐用“马上”这个词没有错。

    带领BF109的是守屋井次少佐,他有十五年的驾驶战机的经验,帝国几乎所有型号的战机他都驾驶过,手里有五十三架击坠的战果,可以说是帝国飞行员的精英。

    守屋少佐对这次任务很有信心,因为他仔细研究过BF109以及“拉5”这两款战机,甚至还参考了许多汉斯与毛熊空战的纪录。

    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八路军‘拉5’战机敢出战,就将成为我们屠杀的对像!”

    守屋少佐会这么说自有他的道理,BF109最高时速比“拉5”快了60公里,另外“拉5”的空重还比BF109重20公斤……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拉5”是木质机身,重量居然还会比BF109金属机身重。

    但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BF109采用的是高强度的薄铝板和精密压铸件,这是汉斯工业技术先进水准的表现,所以它虽然是金属机身有更好的飞行性能、结构强度等优点,重量还能做到比“拉5”轻。

    因此守屋少佐就对部下说:“如果驾驶这种飞机还无法打败八路军,你们就可以回家生孩子了!”

    部下们听着哈哈大笑。

    (注:鬼子的“回家生孩子”不是句玩笑话,鬼子这时期男人大多数都在外打仗,国内男丁稀少无法保证繁衍甚至有了“夜爬”的陋习,至于什么是“夜爬”,兄弟们可以自行百度)

    因此,当守屋少佐驾驶着战机飞到空中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放松的心态,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见敌人战机。

    不过……

    守屋少佐说:“我们可能看不到敌人战机!他们会像上次一样逃跑吧?”

    部下们再次传来一片笑声。

    但就在这时,守屋少佐却看到前方云层中有些黑点。

    守屋认真一看,马上就从外形判断出那是八路军的“拉5”战机。

    “战斗准备!”守屋少佐兴奋的大喊:“两点钟方向,他们来了!”

    守屋少佐马上驾驶着战机爬升,这是BF109与“拉5”对战的标准战术……BF109速度比“拉5”快,只要不是被“拉5”自上而下的俯冲,就基本处于不败之地。

    这是守屋少佐研究了汉斯与毛熊空战后知道的。

    但这一回,守屋少佐却失算了……

    就在他还带着部下努力爬升时,两侧突然毫无征兆的传来一阵爆炸声,接着就有几架战机被打得冒着黑烟一头栽向地面。

    “怎么回事?”守屋少佐大惊失色,手里马上做着大角度规避动作,然后一枚飞弹的就映入他的眼帘并在附近炸开。

    守屋少佐暗道一声好险,如果不是自己躲得快,刚才那一下就已经可以让他结束人生了。

    可是……守屋少佐再看看敌机,距离至少还有两三公里。

    也就是说,敌人可以在两三公里外发射飞弹?

    而且,这种飞弹跟八路军以前用的空空飞弹明显不同,它的速度更快威力也更大。

    守屋少佐之前就与八路军交过手,知道八路军之前使用的空空飞弹是什么水平。

    守屋少佐没有发现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这种空空飞弹没有导线。

    不过这也不怪守屋少佐,导线原本就很细,何况此时还是在进行紧张的空战中,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他没有多少精力去观察是否有导线。

    “新型飞弹!”守屋少佐用电台大声呼叫:“八路军装备了新型飞弹!”

第923章 高度角度

    守屋少左肯定没想到,他的对手也就是八路军指挥员俞平队长也研究过bf109。

    俞平是这么分析的:“敌人战机拥有比我们更快的速度,如果我们一击不中,就很难与敌人拉开距离,到时空空飞弹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为自己创造远距发射机会!”

    副队长疑惑的问:“可是,敌人发现我们后就会向我们靠近,距离必定会缩短,怎么才能创造更多的发射机会?”

    俞平只回答两个词:“高度,角度!”

    然后副队长就明白了。

    如果有高度优势,就意味着敌机会在远距离做爬升的动作……这是常识,没有任何战机会喜欢一开始就处在低位被敌人压着打,因此,他们要赶在进入敌我射程前尽量爬升到与敌人相当甚至更高的高度。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因为在敌机机枪射程外爬升,敌人打不着就只能干瞪眼。

    但如果八路军用的是远射程的空空飞弹,敌机在八路军战机面前做爬升动作就十分危险了。

    首先,就是敌机在爬升时会将整个机腹亮在八路军的雷达面前,雷达可以轻松且准备的捕捉到他们的位置。

    其次,就是在做爬升动作时会增加被弹面,因为这时敌机的两个机翼都展现在八路军的空空飞弹面前,这毫无疑问会增加空空飞弹的命中率。

    再次,敌机在做爬升动作时很难看到八路军战机,因此无法做出反应比如大角度规避动作。

    这是由于爬升时飞行员的视线是朝向天空的,八路军的战机大概在其脚底的方向,除非鬼子飞行员能透视,否则大概率看不到空空飞弹发射。

    这又能增加空空飞弹的命中率。

    至于角度……只要敌我战机不是面对面的在一条直线上飞行,敌人战机就会因为要改变方向而多出一些转向时间。

    于是就给八路军飞行员争取到一些发射空空飞弹的时间。

    果然,八路军因此多了一次发射空空飞弹的机会,一个照面就打接连打出两发空空飞弹。

    这次空战,八路军是以二十架“拉5”对阵鬼子的三十架bf109。

    这不是王学新逞强,而是短时间内八路军只来得及用空空飞弹武装起二十架“拉5”。

    所以鬼子是同时拥有质量优势和数量优势。

    八路军飞行员唯一能倚仗的,就只有空空飞弹。

    好在空空飞弹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第一波二十枚空空飞弹射出,就在一阵“砰砰”爆炸声中将七架鬼子战机击坠……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这是一款没有测试没有改良紧急上马的空空飞弹,一上战场就能打出二十发七中的战果,让原本对其信心不足的飞行员都大为振奋。

    不过客观的说,真实命中率其实没有这么高,之所以二十枚空空飞弹过去能命中七架,是因为鬼子一点准备都没有,战机排着紧密队形还没散开,而空空飞弹打的又是连续长杆弹,这玩意一爆炸就到处都是长杆在空中乱飞,一撞到飞机就会对其进行剪刀式的切割。

    而bf109的蒙皮又是薄铝皮,这玩意硬是够硬,但一旦被剪切就很容易从裂口处撕开,于是就“哗哗”的打倒了一大片。

    接着还没等鬼子飞行员反应过来,又是一轮空空飞弹过去,这一轮打的少了一些,只命中了五架。

    不过这战果已经让俞平很满意了,重点是鬼子连一枪都没开就被打掉了十二架,这样一来鬼子原本拥有的数量优势就没了,变成了18架bf109对阵20架“拉5”。

    而此时,鬼子那边还没搞清楚状况。

    原田大左那边听到八路军使用新型空空飞弹时还不以为然,他漫不经心的回答道:“你们驾驶的可是bf109,守屋君!再厉害的空空飞弹也不是你们的对手吧!”

    守屋少左这边冷汗都已经冒出来了,他听到原田大左的话不由在心里大骂:“你这个笨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还会用这样的语气向你报告吗?”

    不过当然,这话是不敢说的。

    “敌人的空空飞弹可以远程发射!”这时守屋少左发现敌人又发射了一批空空飞弹,他一边驾驶着战机躲避一边紧张的报告道:“它们的射程增加了许多,至少有两公里多,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死伤惨重!”

    原田大左这时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的脑袋甚至还短路了一会儿:bf109……在对阵八路军“拉5”居然没有还手之力?还死伤惨重?

    不过,如果敌人空空飞弹已经有两公里多的射程,那的确有可能,因为这射程已经超出机枪和机炮射程的数倍,于是帝国战机根本无法还手。

    迟疑了下,原田大左马上下令:“迅速接近它们,不要与敌人拉开距离!”

    守屋少左也是这么想的。

    很明显,如果八路军有远射程空空飞弹的话,那么它们应该就不擅长打近战……这与大炮无法拼刺刀的道理差不多。

    如果猜错的话,那也没办法了,帝国航空兵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打赢八路军了。

    于是,守屋少左没有多想,马上就命令部下接近敌机。

    然后守屋少左欣慰的发现自己没猜错,近距离八路军战机只能用机枪作战,而且他们的机枪似乎只有一挺。

    再认真观察一下飞在附近的“拉5”,它们的机翼下挂着一个个向火箭一样的东西,机腹下还吊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大家伙,这显然会影响它们的机动性。

    守屋少左心下一松:“拉5”原本速度就不如bf109,又带了这么多附属物,那还会是对手?

    因此守屋少左就下令道:“是我们表现的时候了,杀光它们,一架不留!”

    “是!”部下一个个应声。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又一架鬼子战机被空空飞弹带走。

    守屋少左回头一看,原来八路军战机自己给自己分开了距离……二十架战机每四架一组,每组间隔两公里。

第924章 编队作战

    这种编队方式是一个叫胡彬的飞行员想出来的。

    俞平在于飞行员们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在敌人射程外就将其全部消灭!”俞平担忧的说道:“如果敌人冲进他们的射程范围,到时我们该怎么作战?”

    这可是给飞行员抛出了一个难题。

    “拉5”各方面性能都不如BF109,作战时还带上雷达吊舱和飞弹机动性受到影响,到时怎么在近距离跟BF109狗斗?

    飞行员们面面相觑,好半天才有人说道:“队长,这不是想办法就可以的吧?就……打呗!”

    其它飞行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打呗,还能怎么样?”

    “能打一架是一架!”

    “说不定打完飞弹就已经够本了,再靠运气打下几架就赚到了!”

    ……

    飞行员们会这么说并非气馁,而是空战这东西很多时候是战机的性能起决定作用,如果战机的速度、机动性比不上敌人,那么再勇敢、技术再好往往都是白搭,就比如战机与敌人存在代差,再厉害的飞行员驾驶也是去送死。

    所以,很多飞行员都放弃去思考去面对俞平提出的这个问题了,因为想了也没用,他们认为不可能会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问题。

    只有胡彬认真的考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队长,我认为我们用机枪与敌人作战是不可能获胜的,所以只能从空空飞弹考虑!”

    俞平听了这话不由眼睛一亮,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拉5”在性能上与BF109差距太大,此时八路军的“拉5”为了搭载空空飞弹又把三挺机枪减少到一挺,而BF109却有两炮两枪,近战怎么跟BF109打?

    (注:BF109有多种改型,其武器装备先是三挺机枪,后改为两门机炮两挺机枪,后期型又改为一炮两枪可加挂吊舱。所以,王学新给“拉5”加挂吊舱在这时代其实并不超前)

    如果近战用机枪没法打,或者说九死一生,那还不如直接放弃机枪战术而走空空飞弹的方向。

    俞平把头一抬,鼓励道:“继续说,用空空飞弹怎么打近战?”

    空空飞弹打近战的确是个麻烦,因为它是能打三公里远的东西,现在却要打几百米外的BF109。

    甚至还可以说用空空飞弹打近战是不可能的。

    因为空空飞弹的杀伤范围就有两百多米……这玩意是连续长杆战斗部,一炸开差不多就是一段段的链条到处飞,战机飞行时还自带速度,一旦撞上一两个这样的链条,那就是被剪刀切割的命运。

    两百多米的杀伤半径,打三五百米距离的目标能不出问题?

    更何况,BF109速度比“拉5”快,那也就是说BF109大概率是在“拉5”的后方,空空飞弹能打后方吗?

    胡彬不急不缓的回答:“队长,咱们可以把战机按组分开,彼此间隔两公里,这样就可以人为的制造出远射程距离!敌机如果攻击我军任何一个小组,也就是追尾我军战机,那么它们势必就会在我军另一组战机空空飞弹的打击之下!”

    这个想法是好的,甚至俞平也考虑过了,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俞平说:“怎么解决误伤的问题?”

    这话让胡彬愣了下,误伤的确是这战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敌机追尾我军战机,彼此间距只有几百米甚至更近,而此时后方两公里外我军另一组战机却用空空飞弹打敌机……一不小心就会误中副车命中自己战机。

    当时王学新也在场,他是来这旁听的。

    王学新作为航空团团长他有必要了解航空队的具体战术,这样才能更好的指挥他们作战。

    王学新认为这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原因是此时空空飞弹的激光近炸引信还没出来,暂时用的还是从鹰酱那进口的老式近战引信。

    如果使用激光近炸引信,它就有自爆程序可以准确而完美的避开这个问题,但老式近战引信……

    不过王学新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他在这时插了一句:“还记得,我们是怎么避免自己的战机被鬼子的防空系统所伤吗?”

    俞平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自带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

    接着他又点头说道:“说得对,我们只要把无线电信号强度控制在三百米左右,那么空空飞弹在靠近我军三百米距离时就会自爆,我们就不需要担心误伤的问题!”

    王学新说:“我认为还可以更近一些,这个距离可以是两百米!”

    俞平一愣,然后马上就明白原因了。

    在胡彬的这种作战方案中,空空飞弹都是从战机后方发射的,也就是当空空飞弹爆炸时战机是在远离爆炸区。

    如果把自爆距离设置在三百米,就很可能连紧跟我军战机后方的敌机也炸不到。

    两百米就正合适,这个距离既伤不到我军战机又能最大限度的炸伤敌机。

    所以,空空飞弹在近战时命中率其实是更高的。

    有时飞行员瞄准的都不是敌机而是友军的“拉5”战机……因为友军战机的动作幅度较小,而BF109却十分灵活的上下机动很难瞄准。

    反正空空飞弹靠近“拉5”时就会自爆,那瞄准“拉5”又有什么关系?

    瞄准“拉5”实际上就是瞄准其后的BF109,因为它不管怎么变,变来变去都是要咬尾“拉5”,最终还是会自己闯进甚至直接撞上空空飞弹的爆炸区域。

    于是只听战场上接二连三的爆响,BF109一架架的被空空飞弹炸伤。

    它们有的是机翼被切出破洞影响了飞行,在空中歪歪扭扭的飞行连保持平衡都困难就更别提作战了。

    有的是被击伤了蒙皮不敢加速,否则就有可能扩大“伤口”。

    再严重些的就是螺旋桨被削断失去一部份动力。

    最惨的就是被直接命中整个机身被削断在空中解体的,空中到处都是它散落的零件。

    守屋少佐看着这情形不由大骇,他第一时间就下令:“马上脱离战场,马上脱离战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