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94章 RPG

    张万和是个老军工,又有战斗经验,这时被王学新提了个醒,越想越觉得王学新这说法非同小可,于是就召集各分厂主任开了个会。

    其实张万和还希望首长能参加,因为这其中有些决策是张万和都做不了主的……原本跟首长说的是“喷进弹”,这时突然改成另一个东西,这肯定得首长同意。

    只是首长那因为要指挥战斗一时走不开,就派了参谋长参加。

    开会的地点依旧是张万和的办公室。

    此时张万和的办公室里已多一张崭新的四方桌,带着天然的木纹,还隐隐散发着原木的香气,旁边摆着几把单人坐的木凳。

    张万和一边将散乱在方桌上的文件堆叠在一起整理开一边高兴的说道:“这桌是老乡送的,咱兵工厂时不时用边角料给老乡打打锅铲之类的,老乡就给咱做了这么张桌。我寻思着,咱们开会总不能老是坐凳子上,写几个字还得放膝盖腿上,多不方便啊,于是就收下了!”

    说着就招呼着王学新:“来来,这边坐!”

    等王学新坐上后,张万和就给王学新递上了纸和笔,然后在桌面上敲了敲,说:“乘大伙儿还没来,你先把自己想的玩意画一画,到时也好跟大伙儿说!”

    王学新回道:“不就是……一铁筒加一炮弹么,有啥好画的?”

    不过想想觉得还真是。

    王学新在现代见过无数次火箭筒,所以脑海里对火箭筒有印像,一说起火箭筒马上就浮现出各种火箭筒的样子甚至还自带其发射时的画面。

    但别人甚至连火箭筒都没听过……

    确切的说火箭筒是早就有了,它的设计和展示是在一战,1918年时这种管状武器发射火箭弹的武器就出现了。

    但这最原始的火箭筒才出现五天,一战就结束了,于是这东西就被无限期搁置,之后一直因为精度差而被忽视。

    最终它重新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是到1942年美军把它投入到非洲战场对付隆美尔……从发明到被重视整整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也算是创下一个纪录。

    此时,要来参加会议的人肯定对火箭筒没有半点概念,当然得把它画出来形像化。

    于是,王学新就凭着印像将RPG火箭筒大概的样子画了下来。

    在动手前,王学新还花了几分钟时间考虑了下是否要仿制“巴祖卡”,比如系统给的鬼子所谓的“四式火箭筒”也是巴祖卡类的火箭筒。

    但想了想王学新还是觉得RPG更适合。

    RPG的生产可能会比“巴祖卡”难一些,但它给射手带来的方便和安全却不是“巴祖卡”能比的。

    “巴祖卡”就是把火箭弹装铁管里头发射,其喷射的尾焰很可能烧伤射手,所以通常需要加装挡板或者射手要带上特殊的面罩。

    而RPG则是借鉴了铁拳的原理,先用一个药包将弹头喷射出去,在0.1秒飞行了大概十一米后才点燃火箭然后直奔目标。

    这使RPG在操控性上比“巴祖卡”好得多,不需要担心被火箭弹的尾焰灼伤,因此几乎不需要任何培训就能操作……这也是RPG能风靡全球甚至能在非洲流行的原因之一,那的人大多没受过训练,只要扣动扳机能朝敌人方向打就对了。

    此时的八路军因为扩军速度过快素质普遍不高,同样很需要这种易操控的装备。

    正画着,几个分厂主任就先后来了。

    苏欣站在王学新身后看了一会儿,“哟”了一声:“王学新同志,改行当画家了?这画的是啥?”

    五金凑上来一看,说:“我看着像个喇叭,小东北,画这干啥?”

    苏欣笑道:“我看哪,这就是个烧火用的吹火筒!”

    王学新一边给火箭筒添上最后几笔一边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女孩子家的不懂!”

    苏欣还想争辩什么,张万和就介绍道:“苏主任,那是咱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王学新同志的新想法!呆会儿咱们听听看,都说说是否可行!”

    这一来苏欣就没话说了,不过还是带着挑畔的眼神瞪了王学新一眼,小声嘀咕着:“呆会儿可别出丑了!”

    不久参谋长也来了,带着个文书,他进来就解释道:“首长让带的,说是要把会议内容详细记录下来,到时交给他!”

    张万和跟参谋长客气一番后,就对王学新扬了扬头:“怎么样,王学新同志,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

    王学新把画好的火箭筒往桌面一摆,介绍道:“我的想法差不多就这样,简单的说它就是‘喷进弹’的一种改进,这是扳机、这是弹头、可以扛在肩上直射!”

    张万和和参谋长还在等下文,却发现王学新已没往下说的意思了。

    “就这样了?”张万和意外的问。

    “那……还能咋样啊?”王学新说:“不就是这么个玩意呗,我都画出来了!”

    张万和给气笑了:“说说它的优点啊,比起‘喷进弹’来有哪些优势,你之前还跟我说啥啥啥的好处,现在真到会上了就一句‘扛肩上直射’就完了?”

    王学新“哦”了声,把之前跟张万和说的优点又复述了一遍,然后补充道:“其实不只是敌人炮楼!鬼子跟我们作战很常用的沙袋工事,这种直射武器很适合用。”

    李长吉不愧是留过学同时也在武器装备这方面有研究的,他点头说道:“这方面我没意见,可用于直射的武器就相当于加农炮,它对地面上的工事更具破坏力!”

    这不只是速度和动量的问题,更是存在“横截面”是否容易命中的问题。

    比如一个立在地面的炮楼,如果用直射火炮打,那目标截面就是一个与其高度成比例的长方形区域。

    如果用曲射炮自上而下的打,目标截面就是与高度无关的圆形区域。

    很明显,前者能命中目标的概率要大得多。

    同理,构筑在地面上沙袋工事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战壕工事、碉堡的机枪射孔等,如果要直接将工事本身摧毁,当然得直射武器,曲射武器只能攻击其后的人甚至对碉堡还无可奈何。

第195章

    “另外还有坦克!”张万和意外的看了王学新一眼,说:“坦克也是地面目标,这么说……这炮也能打坦克?”

    “必须能啊!”王学新回答。

    开玩笑,rpg可是对付坦克的神器,要是不能打那还能叫rpg?

    可王学新这觉得理所当然的话立时就引来了众人的哄动。

    能打坦克可是大事。

    鬼子坦克虽说性能不佳,但华夏却奇缺反坦克装备同时也没有生产坦克的能力,从国外进口的坦克也都是些落后被淘汰的玩意。

    比如意大利造CV-33,苏制T26,英制维克斯等,都属于一战水平的东西而且数量极为有限。

    这使得鬼子坦克在华夏战场上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在投入坦克的战斗中往往以区区几百人的代价打出重庆方面过万人的伤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被鬼子的坦克吓坏了,或失去战斗下去的信心而选择投降。

    而此时王学新居然设计一款装备并自信满满的说它能打坦克,搁谁都不相信哪!

    参谋长听着是又惊又喜,赶忙让文书记下,他甚至有了不顾一切去叫首长来的想法。

    张万和沉默不语,他有些犹豫,按说其它国家都比华夏先进,要是这玩意这么好,为啥其它人都想不到呢?

    苏欣将王学新画的图拿在手里认真看着,似乎是想找出这它的漏洞。

    五金几人则交头接耳,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各执一词。

    “王学新同志!”李长吉一脸不信:“我认为重点依旧是精度,我们都看过‘喷进弹’的试射,它打三百米的目标都能偏离一百米,也就是用这东西命中固定目标都困难,而你却想要用它打会动的坦克,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参谋长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他点头道:“是这个理,王学新同志,你是不是把这‘喷进弹‘的作用想大了?还有,这‘喷进弹‘经过改进后能否提高精度?”

    “参谋长!”王学新实话实说:“我们目前还没找到提高精度的方法。”

    事实上,在火箭弹上过份追求精度是方向性错误,王学新根本就不考虑这个。

    参谋长听了这话就颇有些失望。

    王学新说:“它的确存在精度的问题,但咱们可以靠近了打,这样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命中率!”

    “近?”李长吉好奇的问:“那得多近?”

    “我不确定!”王学新回答:“李主任,这玩意还没整出来,谁知道它能打多远!大概一、两百米吧!”

    王学新这是根据现代火箭筒的射程打个折扣做的估计。

    “王学新同志!”李长吉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如数家珍的说道:“你应该知道鬼子步枪射程四百多米,掷弹筒射程五百米,此外还有机枪等等,在敌人这么远这么强的火力面前,我们却要背着这东西靠近到一百多米的距离打敌人坦克?”

    “否则呢?”王学新反问:“咱们抱着炸药包或是集束手榴弹冲上去炸?”

    这么一说李长吉就没有声音了。

    道理很简单,靠近一百多米打坦克的确不容易。

    问题是华夏目前没有任何反坦克装备,只能组织爆破小组用人命去堆,在这情况下别说一百多米,就是五十米、三十米能将敌人坦克摧毁都不容易。

    这时苏欣提了一个问题:“王学新同志,上回‘喷进弹‘试射时,我注意到他们是隔远了拉绳点火的,我猜这是因为太近了会被‘喷进弹’尾焰灼伤!”

    说着苏欣就把询问的目光投向王学新。

    “是的。”王学新回答:“尾焰会波及一米左右!”

    苏欣把图片往王学新的方向亮了下,问:“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射手不被灼伤?”

    王学新不由暗赞了声,还是这丫头细心,其它人都没发现这问题,他还以为可以略过不说了,反正生产时自个知道就成。结果还是被挑了出来。

    “解决的方法很多!”王学新回答:“比如在前端加一块挡板,再比如为射手穿戴防护头盔,不过这肯定得增加重量,跑来跑去不方便打起来也不安全。所以我就寻思着……咱们能不能先用一部分火药将弹头抛射出去,之后再点火飞向目标!”

    苏欣被王学新这想法吓了一跳,分为两级先抛射再依靠“喷进”前行……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

    不过似乎的确可行,这么一来就没有尾焰问题了,同时又不会为射手带来额外的负担和不便。

    想看,苏欣就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望向王学新。

    她不感相信这是王学新现场想到的方法,看他的样子,似乎早就知道这东西了,而且各种优缺点都在他心里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见众人争执不下,张万和就对着图片扬了扬头,问着五金:“吴主任,这东西生产起来难不难?”

    五金拿过图片看了看,说:“这玩意不是炮管,可以用韧化钢做,十天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张万和听着就将目光转向参谋长,问:“参谋长,要不咱们做一做?反正也没啥损失,把东西整出来试试,到时候能不能行就一清二楚了!否则咱们在这说个半天也是各说各话!”

    参谋长想想也对,把东西做出来再说,是骡子是马到时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于是就点头道:“没问题,我马上去请示首长,估计没问题,你们商量一下做做准备工作!”

    张万和应了声:“等您消息!”

    参谋长一回指挥部就向首长报告了情况。

    首长是一边给前线发报一边听的,当听到这东西可以打坦克时就激动得转过身来。

    “是不是真的喔?”首长说:“可以打坦克?那就会给我们在平原地区作战带来很大的主动性了!”

    八路军之所要躲进山区,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鬼子手里有坦克和装甲车,尤其鬼子还有装甲列车……这玩意虽说依赖铁路机动,但火力强、弹药足、防护全面,可以说是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

    比如这场战役,鬼子装甲列车就在铁路线上来回跑,给八路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如果有一种装备背在肩上就可以打坦克……

第196章 问题

    五金说得对,火箭筒的生产并不困难,实在不行就用一根钢管也能对付,毕竟火箭弹这东西放地上都能飞,就是会不会灼伤射手的问题。

    不过苏欣还是对火箭筒进行了一些细化:前置握柄、激发手柄、小型两脚架还有垫肩托架等,她对这些部件的位置和彼此间的距离进行反复调整,甚至还制作出木制模型让王学新扛着以跪姿、卧姿等感受。

    王学新有些不解:“我说,差不多不就行了,还整这么细?”

    “这你就不懂了吧,小王同学!”苏欣一脸得意的回答:“这可是战斗,战士们在战场上往往需要长时间握着瞄准,要是距离不对就会增加射手的疲劳感和不适感,也就变相增加了负担影响战斗力!”

    王学新一听觉得还真是,而且武器装备这东西真要谨慎,否则一批量生产要改起来就麻烦,于是也就照着做了。

    “你管它叫什么?”苏欣问正以卧姿做瞄准的王学新。

    “啥?”王学新歪了下头。

    “这炮啊?”苏欣朝火箭筒扬了扬头,问:“还没起名吗?”

    “R……哪能起名呢?”王学新呵呵了一声:“这不还没整出来吗?”

    刚才王学新差点就脱口而出rpg……还好机灵拐得快,否则就要露馅了。

    苏欣想了想,说:“要不,就叫……肩扛炮吧!”

    “肩……”王学新一时无语:“我说小苏同学,你咋那么没创意呢?用肩膀扛着的炮就叫肩扛炮啊?你就取个‘喷进炮’、‘火箭炮’要不‘火箭筒’也好啊!”

    苏欣眼睛一亮:“火箭筒!这名好,像火箭一样打,还有一个吹火筒!所以叫火箭筒!”

    我去……

    王学新在心里骂了声,这丫头片子咋整天惦记着吹火筒呢?

    发射药方面王学新就交给浅野相原一帮鬼子去弄了。不过当然不会让他们自个弄,浅野一干研究员智商高着呢,给他们太多自由说不定就整出什么妖蛾子来。

    王学新让药罐子安排十几个人去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是学艺,跟着鬼子一块做,然后把他们的各种操作都一清二楚的记下来。

    药罐子的四分厂甚至还一模一样的整了一套……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放心,鬼子毕竟是鬼子,非我族类,技术掌握在他们手里总是不放心!

    同时这固体火药搁四分厂那整也很合适,四分厂本来就是整火药的,固体火药柱的加工方法经过王学新改良后略去了最危险的压延工序,完全没必要与其它火药的生产分隔开。

    药罐子对此十分积极。

    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几十年都在整黑火药,没劲,现在总算等到个新鲜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说着还拍着小东北的肩膀说:“小东北,往后鬼子那要有什么新玩意,你可得给老哥多留个心眼!”

    王学新连声应好,心下却想,火药也就那么几种,你还想要啥新鲜的?

    真正困难的还是炮弹,苏欣几个人虽然铸出了炮弹的样子,却有几个问题怎么也解决不了,没办法最后只能来问王学新。

    苏欣心下其实是有跟王学新较劲的意思。

    她身为一名机械制造专业的高材生,堂堂三分厂的主任,人家都把图画出来了,自个还能造不出来?

    但有些东西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比如这火箭弹的固定问题……

    想着是只要把火箭弹往“吹火筒”里一插,金属部位卡着激发手柄部位就行了。

    但要怎么才能卡在这呢?

    要是在平地或仰射还好,如果是在高地上对敌俯射呢?

    整个火箭筒是斜向下的,那火箭弹还不得从“吹火筒”里滑出来?

    苏欣想了各种办法,比如在“吹火筒”内增设一个卡座,平时卡着,一扣扳机就松开。

    但无奈的是,这么一来火箭弹上就得制出卡槽,而且不是一个,应该要一圈……否则只有对准方向才能卡住。

    而这必然会影响火箭弹的飞行姿态甚至精度和射程。

    不是好办法!

    尤其卡座要是失灵没能松开而火箭弹又激发,那就会出大问题了。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好办法,只能跟五金一起来找王学新。

    此时的王学新正在山洞里当翻译,药罐子派来的一个个工人虽然勤快好学,却无法与那些鬼子交流。

    没办法,王学新只能再来跟着忙几天。

    制作发射药的困难之处,就是庚烷这东西易挥发且有毒,吸入蒸汽过多会有眩晕、恶心、厌食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失去意识木僵状态……这玩意其实就是一种麻醉剂。

    因此整个工作过程都得用防水雨披制作成的防护服包得严严实实的,再戴上防毒面具,交流就通过写字。

    幸运的是八路军里防毒面具还不少,原因是鬼子在华夏常常会用毒气弹,八路军要是从鬼子那缴到了防毒面具就都留着。

    所以王学新才说让浅野一行人自己干会有危险,他们自己带着防毒面具然后弄点毒气出来就有可能把警卫给毒晕。

    苏欣一干人来找王学新时也只能先在外头等着。

    到了饭点王学新才出来,他小心的脱去防护服和面具,再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净……庚烷这东西由皮肤接触都会被吸收。

    也难怪没人会想到用它。

    然后苏欣等人就迎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了问题。

    王学新一边从警卫员那接过毛巾擦手一边回答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这火箭弹要是没尾翼,这么飞着就无法保持飞行姿态会在空中打滚?”

    苏欣“啊?”了一声:“尾翼?那怎么才能装进吹火筒里?”

    王学新已经习惯苏欣把火箭筒说成吹火筒了。

    他把毛巾递还给警卫员,轻松的回答:“简单!用有弹性的薄钢片制作尾翼,平时用尾翼箍套住,插入吹火筒时尾翼箍因为摩擦力自动脱落,尾翼的弹性就撑着筒壁,这么着火箭弹就不脱落了,两个问题不就一块解决了?”

    苏欣吃惊的望着王学新好半天也没能反应过来!

    的确简单,但要想到这些却一点都不简单!

第197章 逃跑

    最先生产出来的是固体火药柱。

    由于大量简化了工序,所以生产固体火药柱的周期由原来的两周时间缩短到了三天半。

    其实生产周期还是小事,传统生产工艺致命的弱点是要用带温度的辊筒压延。,

    于是着火、爆炸不可避免,只能像浅野相原的做法一样,在这道工序时把药量控制在很少的范围内以尽可能减少危害。

    新工艺没有这道“卡脖子”的工序,于是产量比传统工艺要大得多,浅野一行人几天时间就生产出十几公斤的固体火药柱,这还是首次带实验性质的试生产。

    浅野相原迫切的想知道新工艺制出的发射药效果如何,于是征得王学新的同意后为“喷进弹”制作了一批发射药柱,并将其替换掉老式药柱制出二十枚新型“喷进弹”。

    试射那天苏欣等人都来了,毕竟这是将用在火箭筒上的发射药,它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火箭筒研发是否有意义……如果精度太差存在之前布朗运动的问题,那么火箭筒的命中率也会成级数下降。

    试射场地在村外五里的郊外,周围一片空旷袅无人烟,到处是杂草和黄土,不需要担心伤到人或引发大火。

    另外,这里也是背风处风力较小……

    浅野相原是这么说的:“风力小的地方才更容易观察弹道呢!我们要尽量排除其它干扰因素!”

    王学新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就挑了这地方。

    浅野相原对地点很满意,不过他还是让部下在周围支起几根一端挂着白布的细长竹竿。

    “这是用来测试风向风速的!”浅野相原解释道:“我们会尽量选择低风速时发射!”

    完了后又让部下做好记录准备,这才正式开始。

    依旧是拉绳点火,随着浅野相原一声令下,一枚“喷进弹”就“啾”的一声带着长长的尾迹飞射到半空。

    一众鬼子当即就“哦”了一声发出惊叹。

    表情复杂的浅野相原迟疑了下,就向王学新报告道:“阁下,效果比预期的还好,弹道平直、稳定、而且射程比之前更远!”

    王学新点了点头,他也看出来了。

    为了避免偶发因素,之后又试射了几发,结果都是如此,这说明新工艺很成功。

    这不由让苏欣等人欢呼雀跃……火药柱的成功几乎就意味着火箭筒已成功一半了。

    而浅野相原一干鬼子全都表情凝重,有些人眼里又是惊喜又是遗憾。

    王学新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是这表现。

    表情凝重是因为这毫无疑问的会给帝国造成损失,甚至可以用“不可估量”来形容。

    惊喜则是身为一名研究人员,他们成功找到了梦寐已求的生产工艺。

    遗憾就不用说了,他们的成果只能为敌人所用而非帝国。

    王学新没有对鬼子说什么,他知道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说什么都是苍白的。

    鬼子有鬼子的立场,这不是几句话就能改变。

    王学新只是转身对站在旁边的警卫人员说:“告诉你们排长,这段时间加强警戒,鬼子这几天很可能会试图逃跑,一旦发现,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是!”警卫员应了声。

    警卫是总部保卫部派来的。

    各部门的警卫员虽然都叫警卫员,但因为责职不同所以有些区别。

    比如陈福军的警卫连是保护首长和指挥部的,他们的习惯就是不顾一切保卫首长的安全,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保卫部的警卫员,是防止敌人渗透及获取情报的,他们保护的是军事机密而不是人,必要时不排除使用极端手段。

    保卫部派来的兵力有一个排三十二人,排长叫何常留,人称大牛。

    他之前干的不是警卫员而是渗透到伪军中开展间谍工作。

    这与周平之前的工作有区别,周平是混在老乡中搞情报,而大牛则是混在伪军中。

    王学新还问过大牛这个问题:“你干间谍的咋成了警卫员呢?”

    那时大牛就拍着王学新的肩膀,说道:“王学新同志,干过间谍工作的人才更清楚间谍手段,这样才能更好的反间谍、反渗透嘛!”

    王学新“哦”了一声就明白了。

    重要的不是警卫员,而是“保卫部”,总部保卫部的警卫员,而且还是个排长,他们平时执行的任务很可能就是保护重要的高级别机密的安全,当然得有些相关经验。

    此时的大牛正带着几个兵在周围警戒,他听到警卫员传来的话,就笑着摇了摇头:“鬼子能这么笨?所有人都看出他们有逃跑的心思了,他们自己心里就没点数?还敢在这当口逃跑?”

    不过话是这么说,大牛还是加强了警戒并临时增设了两个暗哨。

    结果第二晚上就出事了,几个鬼子在白天工作时偷藏了一些庚烷。

    方法是乘别人没注意,用喝水的水壶装了些庚烷在里头。

    然后到了晚上行动时,就戴上防毒面具乘夜色将水壶里的庚烷往门外灌。

    此时鬼子没住山洞里……庚烷是有毒液体,山洞作为生产点肯定有残留,住里头只怕几天就玩完了。

    为此警卫排在山洞旁给他们单独盖了幢木屋,这么着鬼子有个容身处,警卫排也好管理。

    没多久,门外的警卫员就有了急性中毒症状:头晕、反应迟钝、步态蹒跚。

    七、八个鬼子乘黑从屋内摸了出来,上来就要抢警卫员的枪……

    保卫部的警卫员还是有些底子的,其中一个在意识模糊的时候还知道扣扳机。

    一声枪响,那些鬼子就顾不上抢枪赶忙四处逃窜。

    反应过来的警卫员哪里会放过他们,马上追了上去,接受着在一阵此起彼伏的枪声中,逃跑的鬼子就一个个被放倒了。

    王学新听到枪声赶来的时候,大牛已经在那摆着尸体和人点数了……他不关心鬼子是死是活,只关心数目对不对。

    见王学新上来,大牛就骂了声:“他娘的,还真被你说中了,这些鬼子还真逃啊!他们这玩的是三十六计?”

    王学新笑着摇了摇头,这哪是鬼子在玩三十六计的虚虚实实,而是鬼子往往走极端,他们要么就隐藏得深,要么就一天都藏不住。

    至于浅野相原……

    王学新看了一眼没有参与逃跑正蹲在屋前瑟瑟发抖的浅野。

    王学新不确定他是藏得深的还是真害怕到选择了顺从。

第198章 审讯

    王学新还以为这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第二天大牛又找上了王学新。

    大牛疑惑的问:“王学新同志,这造火药的技术不是鬼子的吗?”

    王学新心下一惊,知道可能出了点问题,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反问:“是啊,咋了?”

    大牛说:“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审了几个鬼子,他们说昨晚逃跑的鬼子是为了急着把火药技术带出去……”

    说着大牛就抓了抓脑袋,道:“我这就有些不明白了!这技术都是鬼子的,其它鬼子难道还不会这?我昨晚临时找来的翻译也翻不清楚,要不,你再帮我们审审呗?”

    王学新想了一会儿,然后就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何常留同志,这些鬼子是唯一研究‘喷进弹’的二十几个人,他们说不准是被咱俘虏后才想到的改进方案,所以其它鬼子可能还真不知道!”

    大牛“哦”了一声,点头道:“说得对,八成是这么回事!”

    接着一想,他眼睛就亮了起来:“那这技术可就非同小可了,可千万不能让这些鬼子逃回去!”

    “那是!”王学新重重的点了点头:“必须不能让他们逃了!”

    大牛二话不说,马上把这事向首长报告,首长第一时间就让王学新配合大牛再去“确认一下”。

    审讯室是一间土屋,原本是堆放杂物的,临时整理开,就正面一张长桌,然后对着下方一张单人木椅,旁边一个文书负责记录。

    后方土墙上贴着几个用毛笔写的繁体大字,从右到左写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湿漉漉的墨汁还没干。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这是昨晚审讯效果不好,大牛临时让人写来威摄这些鬼子的。

    听到这,王学新不由翻了翻白眼……

    威摄?

    那也得鬼子看得懂啊!

    王学新装模作样的“审问”了鬼子一番,问的都是些沾边却与王学新无关又带着倾向性引导的东西,比如:

    “你们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新技术的?”

    “除了你们外,其它人知道这技术吗?”

    ……

    等到翻译时王学新再添点油加点醋,大牛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

    他在给首长的报告上是这么写的:“今已查明:敌人以往使用一套更为复杂、更为危险且产量低的生产技术,只适合小批量生产。到了我部后,由于原料不足、设备缺乏、条件受限,只能寻求我部已有原料生产,结果意外发现一种生产周期更短、工序更简单、更安全可靠的生产方式,推进效果与之前相比还有大幅提升!敌人急着逃跑,就是想将此技术带出去!”

    大牛当然不知道这些内容其实是王学新告诉他的。

    大牛把报告递交上去之前还让王学新过了下目,问:“王学新同志,你看看这么写有没有问题?”

    王学只是扫了一眼,就点头回应:“没问题,就是这么回事!”

    一个漏洞就这么补上了,完美!

    首长看到报告时还“哈哈”大笑:“不赖嘛,这些鬼子还用土方法找到了新技术!咱们是难得有什么鬼子不会我们会的东西喔!往后,咱们要是用这技术造出什么新玩意,比如那个……”

    “火箭筒!”参谋长补充道。

    因为首长没空,这个项目一直是参谋长在跟进,所以苏欣那取了名,参谋长这边马上就知道了。

    “对对,火箭筒!”首长高兴的点着头:“这是不是说,鬼子就算知道我军装备了火箭筒,甚至从我军手里缴获,他们也无法大批量生产无法仿制?”

    “可能的确是这样!”参谋长取出了几份文件递到首长面前,说:“我昨晚查了下资料,发现鬼子研究员写下的原料和所需工具清单……”

    说着参谋长就把文件分成两叠,介绍道:“这份是鬼子写下的原件,这份是王学新同志的翻译件,原材料里的确有许多难搞的原料,工序还有十一道之多,其中还有十分危险的工序,而改进后的工序……”

    参谋长在文件中翻了翻,抽出底部一张,接着说道:“就只剩下三步简单且较为安全的工序了!”

    首长拿着两份文件一对比,高兴得连连点头:“这么一来,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嘛!”

    顿了下,首长又一脸严肃的说道:“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保密工作才更要做得滴水不漏,否则,技术一旦传到鬼子那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是!”参谋长应了声:“我马上去安排!”

    于是保密级别再次升级。

    鬼子就增派了一个排,与大牛的排一个负责白天一个负责晚上。

    四分厂接触过固体火药柱生产的也都釆取了保密和隔离措施。

    王学新这边在审讯浅野相原时出了点小问题。

    “我没有参与!”浅野相原说:“他们的行动与我无关!”

    “可是你也没有阻止!”王学新说:“他们是你的部下,你当然知道甚至也看到他们要做什么!可是你放任他们这么做!”

    “我还能怎么做?”浅野相原似乎受不了了,他大声喊了起来:“他们是我的部下,我还能检举他们吗?”

    坐在王学新旁边的大牛虽然听不懂鬼子话,但看这样子也知道有问题,他“嘭”的一声重重的拍了下桌子,骂道:“给我老实点,都已经穷途末路了还负隅顽抗!看看你身后写的是什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大牛可不管浅野能不能听懂,反正摆出一脸凶样就对了……他跟王学新说好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大牛不会鬼子话没法唱白脸,只能凑合着唱红脸。

    王学新阻止了大牛,对浅野说道:“浅野君,你做的也许没错,但是……结果是什么呢?六名部下被击毙,一名部下重伤!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的!”

    浅野颓然的点了点头。

    现实的确如王学新所说,他不得不低头。

    沉默了一会儿,浅野就问了声:“那个,阁下,他们不知道新技术,是吗?只有你知道?”

第199章 试射

    “什么意思?”王学新装糊涂。

    “那些工人!”浅野相原说:“如果你们有用过这种技术制作固体火药柱,为什么他们对此一无所知还要向我们学习?”

    “这不是你应该问的,浅野!”王学新说:“也不是你需要关心的问题,你最好还是考虑考虑自己吧!”

    说着王学新就挥了挥手示意警卫将浅野带走了。

    王学新其实有很多借口可以解释。

    比如那些工人只是学习他们的手法,再比如因为军事机密的原因工人的确什么都不知道。

    但王学新没有解释,因为以他的身份不需要对俘虏解释这个,解释了反而是欲盖弥彰。

    王学新甚至不担心浅野说出真相……即便浅野说了什么,别人也只会当他是疯子。

    接着完成的就是火箭筒,也就是苏欣口中的“吹火筒”,首批生产了二十具。

    确切的说应该是火箭筒原型。

    装备生产必须进行各种测试以尽可能的找出不足并改进,然后再投入批量生产。

    甚至在批量生产前还要先小批量投入战场。

    原因是实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不是测试能找得出来的。

    以至于现代某国在研发出某种新装备后,还会免费提供给处于战乱中的别国使用。

    八路军因为装备落后,所以测试这阶段就能简则简。

    由于弹头生产没生产出来,苏欣能做的也就是让一个排的警卫员各端着一具火箭筒在各种地形上跑一跑做一些战术动作,比如匍匐前进之类的。

    接着还真让苏欣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发现战士们总是喜欢端着中部而不喜欢握提把。”苏欣吃力的抱起一具火箭筒,说:“可能是因为这样比较省力!”

    “谁说不是呢?”王学新扛了一具在肩上往前瞄了瞄。

    还挺称手的,或许是因为之前苏欣精心设计了位置。

    苏欣试图学着王学新的样子将火箭筒扛在肩上,但因为控制不住重量所以在肩上前倒后倒,脚步还有些踉跄。

    王学新赶忙上前扶住并帮她把火箭筒缷了下来:“女孩子家的就别玩这些了!”

    苏欣反驳道:“不试一试怎么能发现问题,小王同学,你看我们有没有必要在中间加一段护木?”

    “护木?”王学新愣了。

    现代的RPG中间段的确有加护木用来保护射手,只不过自己一会儿火药柱一会儿审问的把这个给忽略了。

    “是的!”苏欣比划着火箭筒中间一段,说:“你想啊,这火箭筒要是打上几发,筒身肯定烫手,而这一段又是射手扛肩上靠着脖子和脸的位置,一不小心就会烫伤。如果加上一段护木就安全多了,还方便战士们提着前进,我就担心太重!”

    “这个办法好!”王学新连连点头:“只要加上一薄层就行,重不了多少,必须得加!”

    苏欣这心思细得可以,这还没用上呢,就能想到这些问题。

    于是这火箭筒就整得越来越有样子了,乍一看就是现代的火箭筒。

    这有些超出王学新的预期。

    王学新原本还以为以八路军的条件,能整得差不多能用就行,对于美观还有细节的问题就不要要求太多了,没想到还能整得八九不离十。

    如果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尾部的文丘里锥管做得不像,不过这玩意是为了能让气体快速、充分排出,没有也成,不要求太多。

    又过几天弹头也装配好了,一共装配了五十八枚,原本是打算整六十枚的,有两枚韧化不足废了。

    这弹头就是普通的榴弹,里头装的是黑火药……无烟火药产量不高,用在鬼炮和固体发射药里就差不多了,无法在火箭弹头里使用无烟火药。

    王学新考虑过一个问题:用于打坦克的穿甲弹通常都是空心装药,也就是依靠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击穿坦克装甲的那种。

    而王学新整的火箭筒用的却是黑火药,这打坦克装甲……

    不过想了想又觉得应该没有问题。

    空心装药对付的都是三号、四号坦克,动不动几十毫米的厚度。

    而鬼子坦克轻型的只有六到十二毫米装甲,这家伙其实就是一薄铁皮,机枪近距离都能打得穿,火箭弹束上来一发估计也没啥问题。

    试射那天,首长都抛下手里的工作赶到了靶场。

    他一看到王学新就高兴的上前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说道:“王学新同志,我还以为这东西少说也要几个月才能出来,没想到前后还不到一个月,进度很快嘛!”

    五金端着一具火箭筒上来朝首长亮了亮,说:“首长,要不您试试称不称手?”

    “早就试过喽!”首长笑着回答。

    参谋长接嘴道:“刚生产出来那会儿,我就拿一具给首长看了,首长开始还不知道怎么用,像步枪一样端着,却怎么也抵不到肩上!”

    众人哄的一声笑成一团。

    “首长!”张万和说:“尾部那孔是会喷火的,这要是真抵在肩上打,那人可就要烧没了!”

    “现在知道喽!”首长说:“扛在肩上的嘛!不过我们先别顾着说好话,打打看才知道怎么样!”

    “对,打打看!”参谋长点了点头。

    靶子是架设在五十米外的几层铁皮……这些铁皮都是从鬼子汽车上扒下来的,本来是要送进炉里炼了造子弹,现在正好废物利用。

    操作的是警卫排排长大牛。

    这是他磨了张万和几小时才的结果:

    “厂长,听说你们要试射火箭筒?”

    “您看,我们排怎么说也为这火箭筒立些功了!就让我上呗?”

    “反正都是要挑人打,挑谁不都一样?好歹也挑个立过功的对吧!”

    “我这是啥枪都打过,保证不给您拖后腿!”

    ……

    张万和被他给磨得没办法,就只能答应了。

    这一来就把大牛给牛的,还没开始打就自称是全军打火箭筒的第一人了。

    等大牛做好准备,张万和下令:“可以射击!”

    大牛一扣扳机,火箭弹就“啾”的一声飞向钢板……

第200章 战术

    “轰”的一声,火箭弹顺利命中钢板并将其炸得四分五裂飞到半空再掉了下来在地上铿铿作响。

    众人看着都愣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爆出一片欢呼,五金几个要么握着拳头高呼要么兴奋的拥抱在一起。

    他们中许多人都对试射不抱希望,不是因为不相信火箭筒,而是因为这是研发出来的第一具火箭筒、第一枚火箭弹还是第一次试射,按常理不是应该出点什么问题吗?

    这其中尤其是五分厂主任李长吉,他虽然在忙着组建五分厂但一直都在关注着火箭筒的进度,他实在不敢相信有什么炮能够由单兵扛在肩上发射,而且生产难度不大还能批量生产……

    李长吉可是从毛熊那留学回来的,他在毛熊那见多了武器装备,飞机、大炮、坦克,都比华夏要复杂得多也先进得多。

    于是李长吉就会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这种扛在肩上的单兵火箭筒能行,为什么先进得多的毛熊却没研发?他们的科学家难道就没想过这种武器?

    这只能说李长吉知道的不够多。

    不是其它国家没有研发出火箭筒,而是要么不重视放一边要么就当作秘密。

    鹰酱早就研发出来了,它是属于不重视的那种,于是不为人知。

    毛熊1933年就开始研发“喀秋莎”,1939年也就是去年已经秘密服役了,只不过为了能更好的打击敌人而将其归为“秘密武器”,这样的军事机密当然不是李长吉一个留学生能知道的。

    直到这会儿看到火箭筒试射成功,李长吉才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心下暗自惭愧的同时也渐渐转变了对王学新的看法……他原以为小东北也就是造着别人的样搞点小聪明仿制些装备呢。

    比如五零小炮是照着掷弹筒来的,“鬼炮”是照着九二步兵炮来的。

    如果说有什么厉害的地方,那就是用八路军有限的条件把这些东西整出来,虽然性能有所下降,但也比没有好。

    但火箭筒就不一样了……虽说是来源于鬼子的“喷进弹”,但几乎就不是一个东西。

    这该怎么说呢?

    只能说人家是个天才,天生就是这块料,不是读书多、见识多就能赶得上的!

    其实别说李长吉,这结果就连苏欣和张万和都感到意外。

    苏欣愣在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一会儿她甚至都忘了呼吸,这一会儿一边喘着气一边想,居然首发成功,这是不是说可靠性高?

    不过苏欣还是有些担心这是偶发现像,于是就按捺住激动在一片欢呼声中对张万和说道:“厂长,要不咱们……再打几发?”

    张万和表面波澜不惊,但此时的他已说不出话来。

    变化实在太快啦,都不像是真的。

    不久前兵工厂还只能生产复装子弹和手榴弹,炮那是想都别想。

    但是现在,又是五零小炮又是“鬼炮”的,这下还生产出这种连鬼子都没有的火箭筒!

    他张万和做梦也没想到能等到这一天,兵工厂扬眉吐气啊!

    想当年,兵工厂就只有21名工人,2把虎钳、4把锉刀和1个风箱……

    “厂长,厂长?”苏欣见张万和没反应,就又问了一遍:“咱们再打几发试试?”

    张万和本想说什么,但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什么也说不出,就只朝苏欣点了点头。

    接着又打了两发,都十分顺利,除了在第三发时因为突然刮起一阵风偏了些,不过还是面中靶子顺利起爆……靶子用的是汽车车门,恰好是横着放的,要是竖着放的就打不着了。

    这时苏欣和张万和两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我看能成!”张万和微笑着点了点头。

    苏欣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兴奋的说道:“就是风偏率有些大,其它的暂时没发现问题!”

    首长有些担忧的说道:“五十米的距离是不是近了点?咱们再远些试试?”

    “成!”张万和点头表示同意。

    五十米距离只是测试它能不能用的问题,拉长距离就是找它的射程了。

    结果是随着距离拉长偏移目标量也随之增加,一百多米时就接连脱靶。

    这是火箭弹的缺陷,而且无法避免。

    原因是火箭弹不像炮弹……

    炮弹出膛后就没有动力,风吹一点就偏一点受风力的影响不太大。

    但火箭弹出膛后依旧有动力,风吹一点或是气流不均都会造成火箭弹角度偏差,于是就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像。

    现代的火箭筒虽说纸面上的数据有300米的射程,但那是在这实验室里无风情况下打出来的。

    实战中只要有1m/s的软横风……1m/s的风力只能算是“软风”,也就是比无风强一点连微风都算不上。

    在这种软风的情况下打300米距离的目标居然能偏离1.2米。

    因此实战基本无法在300米外用火箭筒命中目标,它的轨迹甚至无法预测,不是打风偏量能解决。

    此时王学新制出的火箭筒勉强能在150米处命中目标,三发一中。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是大牛没有射击经验没掌握好风偏量造成的,要是熟练了,命中率还有进步的空间。

    首长和参谋长对这一点还持有疑虑。

    首长问着王学新:“王学新同志,这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一百多米的距离比起咱们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去炸鬼子的坦克要好得多喽!但是,如果在平原开阔的地形上作战,我们依旧很难靠近这个距离,能不能再改进改进?”

    王学新回答:“首长,它的确有改进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改进战术,用火箭筒灵活的与敌人作战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火箭筒的精度。”

    “哦?”一听到“改进战术”这词首长眼睛就亮了起来:“什么战术,说来听听!”

    首长是个战术专家,平时就喜欢跟别人讨论战术。

    而王学新之前建议的“地道战”、“坑道战”、“反斜面战”这些战术,无一不不让首长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此时一听王学新又有新战术,马上就来了兴致。

第201章 协同

    对于这个试射结果,王学新其实并不意外。

    这也是没用空心装药的好处之一。

    王学新不是没有空心装药技术,赚点军工币向系统买就可以了。

    但使用空心装药技术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麻烦……空心装药这东西是依靠金属射流击穿目标装甲,它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引信引爆距离。

    弹头命中目标后,如果引爆距离过长,那么金属射流的路径过长会导致射流不集中分散开导致破甲效果不好。

    如果引爆距离太短,金属射流还没来得及汇聚在一起形成高温高压射流,破甲效果同样不好。

    这有点像凹面镜把阳光聚焦,空心装药的反锥形也是把金属射流聚焦,没到或过了这个焦点都不行。

    因此必须给这种破甲弹装上一种特殊的、特别敏感的引信:压电陶瓷瞬爆引信。

    这种引信能在弹头命中目标后达到一定压力的瞬间,也就是在达到焦点距离的那一刻,以十万分之一秒的反应时间引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它落地不爆,命中软目标不爆等等……压力不足会被默认为没有达到最适合的焦点距离。

    所以电影战狼中用弹簧床垫挡RPG其实是真实的反应,这种引信命中软目标就算是狠狠的撞上了也不会爆炸。(如果是杀伤步兵的榴弹头就另当别论。)

    王学新整的这火箭筒简单,用的是普通引信,一碰就炸不管打啥都一样,于是就没有那么多问题。

    反正对付鬼子的坦克足够,为啥要花力气搞那么复杂?

    搞复杂了不是画蛇添足?

    能穿100mm与能穿15mm,打12mm的鬼子坦克有啥区别?

    越简单的东西可靠性越高嘛,此时的八路军要的就是简单、安全、可靠,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鬼子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先不说鬼子拥有的数量不多,他们的中型、重型坦克对应的其实是国际上轻型、中型坦克,其侧后装甲依旧只有十几毫米。

    实在不行,就把黑火药换成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呗!

    因此,王学新考虑更多的是与火箭筒匹配的战术。

    “首长!”王学新回答:“鬼子要是严阵以待,咱们朝鬼子坦克发起冲锋的确很难冲进一百五十米,所以我就寻思着,咱们可不可以来个以退为进!”

    鬼子坦克并不是单纯一坦克,他们通常会有步兵掩护,要攻进一百米的确不容易。

    “以退为进?”首长对此颇感兴趣,他想了想就说道:“你是说……让鬼子发起冲锋?”

    “对对!”王学新点头道:“我就是这意思,咱们要是在平原与敌人遭遇,以我军的火力肯定不能对敌人发起冲锋,到时我军应就地釆取守势并构筑防御工事!”

    这其实是八路军的常规战术,不过以往并非主动而是被迫采取守势……没办法,装备不如敌人,要是在平原地区还主动进攻,这样的部队基本不存在。

    听到这,首长似乎就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然后……在敌人发起进攻时我们主动撤退,撤退前把火箭筒射手留下来,狠狠的打鬼子一个伏击!”

    说着首长就高兴起来:“是个好主意喔,这样一百多米的射程就够了嘛!最好能再放点烟雾,把拳头收回一些再打出去,才能把鬼子打疼!”

    首长不愧是首长,王学新只是开了个头,后续就全让他给猜到了。

    王学新也的确是这想法。

    首长没怎么说明白,一对比就明白了:

    主动进攻是要抱着火箭筒冲锋,这么做目标太大,而且火箭筒再加上火箭弹也不轻,跃进速度不可能快,很容易被敌人当作靶子打。

    但如果釆取守势就不一样了,战斗部队撑住敌人一段时间让火箭筒射手构筑好单兵掩体或直接找个弹坑什么的像撒豆子似的隐蔽起来。

    接着战斗部队边打边撤,鬼子要是往前一冲,就直接掉进火箭筒的埋伏区了!

    王学新原本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几下子就被首长给说完了,他甚至还加上了烟雾……

    这烟雾好啊!

    不仅可以干扰敌人坦克的视线,还可以为火箭筒射手提供掩护,一举两得。

    参谋长也听明白了,他略一思索就提出异议:“首长,那要是鬼子步兵越过坦克搜索前进怎么办?咱们的火箭筒可不够打鬼子步兵!”

    这话说的是,鬼子不是傻子,他们通常不会让坦克开在最前方,而是以步兵在前头清路破障。

    到时火箭筒射手怼上的就是鬼子的步枪和刺刀了。

    首长对此也没有好的想法,他皱了皱眉头,就把目光转向了王学新。

    王学新当然有想过这问题,他不假思索的回道:“首长,参谋长,我认为这问题需要三方面协同。首先是可以快速布设的子弹雷迟滞鬼子步兵!”

    “说得对!”首长表示赞同:“战斗部队后撤时就可以留下一批子弹雷,鬼子步兵受阻而坦克却不受影响,坦克就靠前了!”

    王学新又说:“其次,我们的战斗部队可以吸引鬼子的火力和注意力,并有意识的保护我军火箭筒射手!”

    “有道理!”首长微微点头:“我们打原装子弹的枪也能打得远,还有五零小炮,也有五百米的射程,退后一步也能为前方提供掩护!”

    接着首长就奇怪的望向王学新:“你这一个地下一个地面都说完了,第三方面还能是什么?难道是天上?”

    王学新笑着回道:“哪能是天上呢?不过也差不多!咱们还可以用火箭筒打步兵不是?火箭筒没有凹槽破片少是没错,但咱们可以往里头塞滚珠啊!”

    王学新说得起劲就收不住嘴了:“咱就用小滚珠,一口气塞几百个在里头,看到鬼子步兵上来咱就用这弹头打,‘啾‘的一声,那家伙,还不得倒下一大片哪?”

    首长听着愣了好半天,过了好一会儿才把目光转向张万和,说:“老张,这家伙行啊!是个搞武器的料!”

    张万和“嘿嘿”的笑了起来,这不明摆着吗?

第202章 钢珠火箭弹

    “叮”系统提示:“宿主成功研发火箭筒,获得一百万军工币!”

    王学新“哟”了一声,这回系统倒是挺大方了,往常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奖,这次一口气就奖了一百万。

    不过这似乎不奇怪,火箭筒可是款杀人越货的神器,即便是到了现代,那什么什么先进的坦克也是一发带走,多奖点军工币再正常不过了。

    这同时也让王学新松了一口气,虽说这军工币只是个数字,可是用完了心里还是没底,万一要是急需什么技术又没军工币呢?那时就苦了。

    这下有了这一百万,心里就踏实多了。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这技术动不动就上百万的,得多存点!

    试射可以说圆满成功了,首长对火箭筒很满意,命令兵工厂马上投产并按王学新的想法研发钢珠火箭弹。

    从靶场返回宿舍时,苏欣还说了句:“我说小王同学,你脑袋里哪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还怪吓人的,在里头装钢珠……亏你想得出来!”

    旁边的五金听着就反驳道:“诶,苏主任,你没听过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吗?打鬼子当然要怎么狠怎么来!”

    其它几个主任也纷纷表示赞同:

    “对对,越狠越痛快!”

    “我也觉得王学新同志这主意好!”

    “就是,那钢珠炸开到处飞,想想都来劲,我这都想早点把它造出来了!”

    ……

    大伙儿这么一说,苏欣也觉得是这个理,于是也就没多说什么了!

    战争这东西本来就是怎么狠怎么来,何况对手还是没人性的鬼子,更不能心慈手软。

    苏欣这是没上过战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见过鬼子怎么残忍,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火箭弹里头塞钢珠其实不是王学新的主意,我军制式火箭筒四零火就配有装了500枚钢珠的反步兵火箭弹,到了现代就更厉害了,69式火箭筒配有装了900枚钢珠的弹头……这家伙命中目标后还能跳起几米然后凌空爆炸来个天女散花!

    那要是站在下方……想想都疼!

    不过这时代还是没条件生产跳炸钢珠弹,普通钢珠火箭弹用一用就差不多了!

    一回工厂众人就在张万和的命令下各自忙碌。

    别看火箭筒并不复杂,但生产起来却是五个分厂缺一个不可:翻砂铸形,韧化车削,火药,发射药,这些整完了再到三分厂那装配检测。

    不过五金和王学新还是被张万和叫到了办公室。

    张万和没多说废话,开门见山的问五金:“生产钢珠有困难吗?”

    “简单!”五金回答:“我在上海五金厂那会儿就干过,就是两个螺旋轮轴,交叉了施加压力挤压,一分钟就能整出几百上千个!”

    后来王学新看到五金自制的机器时发觉还真是,原理有些像搓丸子,只不过搓丸子的不是手而是交叉的螺旋轮轴的两个面。

    一长条烧红的钢筋进去,被带有缺口不断的旋转的轮刀切成均匀的小段,然后这小段在旋转的轮轴里头一搓……另一头出来的就是一个个钢珠了,俩轮轴这么转着一分钟能生产八百多个。

    王学新要求的钢珠较小,因为钢珠越小弹头里能装的就越多,杀伤力也就越大,于是在那头叮叮当当的就像红色的小绿豆似的往下掉。

    五金向王学新介绍道:“正规钢珠生产没这么简单,整出来后还要对表面毛刺、凹坑进行处理,还要检测大小,不合格的得重新再来。然后还要抛光、淬火使它变得更硬!”

    接着五金就开玩笑的问王学新:“咱用作弹片的就不需要那么讲究了吧?”

    “必须不讲究啊!”王学新回答:“最好还带着点毛刺儿,这样打起来才又痛又快嘛!”

    两人心领神会的哈哈大笑。

    钢珠的问题解决了,钢珠火箭弹就简单了,弹头里加个隔层用来装火药,外层装满了钢珠……钢珠必须得装在外层,这样炸开后才会四处飞射。

    测试的时候是打向一间临时搭建的木屋……这是为了观察钢珠的扩散力及杀伤力。

    射手依旧是大牛,他在五十米的距离瞄向木屋里的钢板,一扣扳机,“啾”的一声火箭弹就穿过开口在里头炸出一团烟雾,烟雾中隐隐还射出一些小钢珠。

    过了一会儿等烟雾散去些后,众人就打着手电走到里头,四下一照,好家伙,上上下下的全是小钢珠打在里头,就只有钢板后的一片得以幸免。

    大牛一看有这效果就眼馋了,他把王学新拉到一边,问:“小东北,这玩意……你能搞几具出来么?”

    王学新一时无语:“我说何常留同志,先不说我没这决定权搞不出来,就算搞得来,你干警卫员的要这玩意干啥?”

    大牛拍了拍手上的火箭筒回答:“这不是看那群鬼子不顺眼吗?就那么几个人还要我们俩个排轮流看着,心里头窝火。我要一具来放那备着,就刚才那钢珠弹,改天他们要再逃跑,我就给他们来一发!”

    王学新:……

    浅野相原要是知道大牛有这心思,估计都得吓尿了吧!

    指挥部里,首长得到钢珠弹研发成功的消息就满意的点点头:“这么一来,火箭筒就又能打坦克又能打步兵了,算是我军的秘密武器喽!”

    想了想,首长就交待参谋长:“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让敌人知道这款装备!”

    “是!”参谋长应了声,不过想了想又说道:“首长,王学新同志上回说的战术,是需要战斗部队与火箭筒射手协同的!如果没有提前训练,只怕……”

    首长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兵种协同这东西不是说开个大会传达一下精神或学习一下战术思想就可以的,它需要部队有组织的训练甚至是演习,只有这样,到了战时才能进退有据不至于手忙脚乱。

    但现在又要保密……

    考虑了一会儿,首长就说道:“可以这样,把独立团拉到鲁家沟来训练!”

第203章 好事

    或许是因为首长和参谋长那忙昏头了,又或者是觉得可以迟些再通知王学新,王学新是直到李云龙找上门来才知道独立团被调到鲁家沟训练的事。

    那会儿王学新才刚起床。

    由于这段时间王学新忙着仿制“喷进弹”,张万和为了能让王学新更好的工作,特地在村里给找了个有炕的屋。

    油纸糊的窗,大概十几平,就够摆一张炕和一张桌,屋顶的瓦片间加了几块玻璃增加光线,地方虽小却干净整洁,是王学新住过最满意的地方。

    另外张万和还安排了一个勤务兵给烧水打饭,这待遇是没话说。

    只不过这伙食差了点,天天都是稀得能当镜子照的小米地瓜粥。

    这没办法,碰上了重庆方面和鬼子同时利用法币抢资源,就算反攻回去搬了些粮食来也是杯水车薪。

    确切的说是入不敷出……

    听张万和说,我军这次反攻从游击区那救回了大批老乡,这些老乡大多是鬼子制造无人区实施三光政策时留下的幸存者,要不就是游击区送来的老人和小孩。

    “有几十万人呢!”张万和皱着眉头:“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咱们运回的那些粮食看起来有点数,可是给这些老乡一摊……”

    接下来是什么情况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只能勒着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

    王学新的待遇还算好的,粥里还能有几粒米,别人就只有地瓜。

    正当王学新“咕噜咕噜”的喝完最后一点粥放下碗时,李云龙就黑着脸进门了。

    王学新赶忙起身敬了个礼,叫了声“团长”。

    李云龙只“嗯”了一声,然后往炕上一坐就骂开了:“我说小东北,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团长啊?你这送啥‘喷进弹‘的,咋还把自个也给送出去了呢?我这电话都打了好几回了,都说是‘秘密任务’,他娘的‘秘密任务’好歹也说说是哪个部门借去的,咱也好回点本啊!”

    王学新一听,这还是惦记着“租金”呢!

    不过王学新执行的任务还真是秘密任务,王学新也不敢多说。

    李云龙见王学新一脸为难的样子,就说道:“得得,我可没想打听啥秘密,到时讨不了好还得给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

    接着就低声问了声:“你小子有酒吗?”

    “有!”王学新应着,赶忙从角落里搬了半坛子汾酒来。

    那是王学新刚来时从张万和那顺来的,一直没舍得喝。

    李云龙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飞快的拿过碗摆上,还探了探脖子像做小偷似的望了望窗外,见没人才缩回头敲着炕桌压低声音催道:“满上满上!动作快!”

    王学新给倒上一碗,李云龙就迫不及待的狠狠喝了几口,然后“啊”了一声咂咂嘴:“真他娘的,这过的是啥日子啊,憋屈!”

    “团长!”王学新也给自己倒上一碗,问:“你今儿个咱有空来总部?”

    王学还以为独立团在忙着破路扒铁轨呢!

    “唉,别提了!”一说起这李云龙就一肚子的委屈,他摇头叹气端起酒碗闷了一口,才说道:“要我说啊,准是其它部队眼红咱独立团了,他娘的他们都在外头窜来窜去吃肉,就独立团被关在赵家峪发霉!这会儿还被拉到这来训练……”

    “训练?”王学新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起来。

    火箭筒刚刚生产出几十具,后续还在不断的生产,这时候把独立团拉过来训练,那不就是要装备独立团的意思吗?

    王学新越想越觉得没错。

    王学新是独立团的兵,又了解火箭筒,还提出了火箭筒的配套战术……

    那不就正好先让独立团练练看嘛!

    李云龙那头却是到了宝山不自知,依旧自顾自的一边抖着手一边大倒苦水:

    “你说我这团长当得容易吗?打了胜仗不升职就算了,还老给处分!这会儿外边有好事了,就把独立团往总部调,你说这叫啥事啊?有什么冲我李云龙来,别拿独立团开刀!”

    “咱八路军那么多部队在外头呢!凭啥就让独立团来训练,瞧不起人还是怎么着?咱独立团哪一回在鬼子面前孬过?哪一回不是把鬼子打得哭爹喊娘的?咱独立团还要训练?哪支部队要训练,咱独立团也不要啊!”

    李云龙越说越气,干脆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或许是酒劲上头胆肥了,李云龙把空碗往桌上一摔,说:“不行,我得找首长评评理去!没这么欺负人的!”

    说着还真就起身下了炕。

    “哎哎,团长!”王学新赶忙上前拦着:“您听我说,咱不做这傻事……”

    “别拦着我!”李云龙两眼一瞪:“他娘的不就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吗?有啥好怕的!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团长,您别上火!”王学新赶忙解释道:“这是好事!”

    “好事?”李云龙一下就跳了起来:“好事在外头呢,都调到这来了还能有啥好事?我说小东北,你才来总部几天,得了一点好处这胳膊肘就往外拐了?少跟我这两头装好人!我李云龙不吃这一套!”

    “团长,您这说的……咋就把好心当驴肝肺呢?”王学新说着干脆一放手:“成,您真要去说,到时后悔了可别怨我没提醒您!”

    说着就自顾自的回到炕桌上倒酒了。

    这一来李云龙就心虚了。

    暗道这小东北可是在总部这秘密那秘密的人,知道的肯定比自个多。

    这如果真是好事……自己这么一闹,那可不就得坏事了吗?

    想着李云龙这屁股又粘回炕上了,犹豫的问:“真是好事?”

    “不只是好事,还是大好事!”王学新点着头回道:“团长,我只能说到这了,千年等一回啊,独立团这是要翻身了!您可千万别添乱!”

    李云龙愣了一会儿,然后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把脚往炕上一缩,摘下军帽住旁边一丢,敲着炕桌说道:“成,就信你一回!来来……满上满上!”

第204章 保密训练

    也难怪李云龙会对独立团调到鲁家沟训练有这么大的反应。

    首长一般情况下是不调部队回总部训练的,如果调了,那就是有什么部队犯了严重的错误甚至有压不住的趋势,这才不得不调到总部由首长或指挥部亲自整训。

    因此,这一回上级突然把独立团调到总部训练,独立团从上到下都以为是犯了错误,总部要整顿独立团了。

    独立团的临时驻地在鲁家沟村北面的一座高地上。

    这里原本是警卫营用来练习构筑反斜面工事的,所以战壕、坑道等一应俱全,甚至用原木加固的地下掩体也有。

    团部就设在半山腰的一个掩体里,赵刚正皱着眉头在里头焦燥的走来走去。

    他想来想去,觉得独立团要说有犯什么错误,就是李云龙的山大王思想严重不愿意把缴获的物资上交。

    这不,自从缴了几十车的物资后独立团就一直没任务,接着就调总部整训来了。

    唉!这个李云龙!

    赵刚有些恨铁不成钢。

    李云龙要是在其它时候搞点小动作就算了,现在根据地正被敌人封锁,各种物资都奇缺,他在这当口还搞个人主义不服从集体调配,那还不乱了套了吗?不整训你还能整训谁啊?说不准……还要把独立团给拆了!

    想着,赵刚就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在炮弹箱做成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掏出笔记本抽出钢笔开始草拟检讨书。

    这时李云龙就带着一身的酒气哼着小曲儿回来了。

    赵刚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一边不满的抬起眼来瞄了李云龙一眼:“你这还喝上酒了?心情不错啊!”

    嘴里这么说,心里头却想着,全团都在为这事担心,你李云龙身为始作俑作还好意思喝酒!

    李云龙凑了上来一看,问:“写啥呢?”

    “检讨啊!”赵刚回答,然后把笔一放,说:“我说老李,你这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我看看?”李云龙说着就抢过笔记本。

    赵刚笑了起来:“你看得懂吗?”

    一想就觉得不对,这货既然看不懂,当然不是为了看。

    念头刚起,那边撕纸的声音已响的起来,等赵刚赶上去时,李云龙已拿着赵刚写的检讨在卷烟了。

    赵刚又气又急,骂道:“你这个李云龙,都什么时候了还只顾着喝酒抽烟,知道前几支部队在总部整训后是什么结果吗?编制都被取消了……”

    李云龙手上没停,把卷起的纸边放嘴里沾了些口水粘上,不以为然的回道:“放心吧,没事儿!”

    赵刚听着就愣了,然后赶忙凑了上去,小声问:“老李,你这是听到风声了?”

    “没啥风声!”李云龙故作高深的回答,摸出火柴为自个点上了烟。

    “那是……找过首长了?”赵刚又问。

    “你当我傻了还是怎么着?”李云龙回答:“首长那忙着呢,这当口谁敢去找他?”

    赵刚疑惑的问:“那你这是……”

    “我去找小东北了!”李云龙嘿嘿笑着,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牛逼哄哄的扬着下巴:“那小兔嵬子,嫩着呢!还不三两下就让我给套出话来?”

    说着就起身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说:“放心,老赵!八成是好事儿,还是天大的好事儿!”

    赵刚还是有些不放心,想问清楚些,李云龙那就不耐烦的“哎哎”了几声:“我说老赵,别没完没了的,你信不过我,还信不过小东北吗?他啥时候说错过?”

    赵刚听了这话才放心了些。

    王学新要是知道这些,只怕就要一口鲜血喷到天花板上,他娘的李云龙要死要活的要去找首长,感情都是演的呢!

    不久首长那的命令就下来了,是参谋长亲自来找王学新谈的。

    “王学新同志!”参谋长说:“首长决定派你去组织独立团的战术训练,你这边怎么样?能忙得过来吗?”

    “报告参谋长!”王学新回答:“火箭筒的研发已基本完成,剩下的问题兵工厂能解决,我这忙得过来!”

    “那就好!”参谋长一边走一边说道:“首长对这次训练任务很重视。你知道的,这很可能是我们从山区走向平原的第一步,也是化被动为主动的第一步,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保密工作和后勤工作就由我来负责,你专心组织训练工作,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我提!我们会全程记录整个训练过程,为将来训练其他部队做准备,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王学新挺身回答。

    接着王学新就带着大牛几个人扛着几箱的火箭筒往独立团驻地赶了。

    大牛也算是捞到了好处……他因为争取到了试射火箭筒的机会成为唯一打过火箭筒的人,于是他以及他的部下就被安排给王学新配合训练。

    这也是上级为了节省资源做的决定。

    火箭筒多金贵啊,虽说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但八路军穷啊,能省则省,用一个打过火箭筒的人去教学有啥不好的!

    于是就用另一个排把大牛的部队给替换了下来。

    这一来可就把大牛给乐的,他拍着火箭筒对王学新说:“这回可以多打几发了,这家伙真够劲,打了它后再打枪就没意思了!有一天能带着它上战场打鬼子才好!”

    赵刚那边也接到了参谋长的电话:“赵刚同志,虽然王学新同志是独立团的排长,但是他熟悉新装备,还有与之配套的战术,因此上级决定由他任临时教官组织这次训练,希望你们能重视这个问题!”

    “是!”赵刚应道:“请参谋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后,赵刚就对另一头正看着地形图的李云龙叫道:“老李,知道是谁来训练咱们吗?”

    李云龙回过头来,想了想就直起了腰,说:“不会是小东北吧?”

    “不是他还能有谁?”赵刚兴奋的点着头:“听说还有新装备!应该就是小东北这段时间搞的,上级对此十分重视,我们这是首批装备这种秘密武器的保密训练,可不是什么整训!”

    李云龙摸着脑袋“嘿嘿”的笑着:“这小子,出息了啊!”

第205章 展示

    王学新一行人是被李云龙接上高地的。

    不过王学新知道李云龙来接的是装备而不是人。

    因为李云龙看到王学新的第一句话就是:“小东北,说说都带啥好东西来了?”

    接着还朝王学新身后望了望,疑惑的问:“首长说的秘密武器呢?咋不带来啊?”

    王学新拍了拍肩膀上的木箱回答:“这不就是了吗?”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一滞,然后就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问:“就……就这?就这几个箱子?”

    王学新反问:“要不还能有啥?”

    李云龙一张脸马上就黑下来了。

    原本李云龙还以为让首长这么重视的武器,还要把独立团调上来进行保密训练的,怎么说也有点份量吧!

    重机枪?

    高射机枪?

    要不就是大炮!

    在这口径就是真理的时代,能称得上秘密武器的怎么着也得是个大家伙!

    没想到就一个排每人肩上背着个木箱就完事了,那还能有啥好装备?鬼炮拆开了还得七八个兵背呢!

    李云龙想,或许也就是几条枪要不就是几门小炮!

    又不是没见过,有啥稀罕的?还这么藏着掫着。

    这么一想李云龙就觉得没啥意思了,挥了挥手让带来的警卫员帮着接过就算是尽了礼数。

    等到王学新带着大牛扛着两个箱子到团部,并在李云龙和赵刚面前打开的时候,李云龙一看火箭筒就更失望了。

    他端着火箭筒左看右看,还闭着一只眼从后端往筒里瞧了瞧,就一脸不屑的说道:“我说小东北,你是给首长灌了多少迷魂汤了?这破玩意都给当成宝!”

    也难怪李云龙瞧不上眼,火箭筒只看火箭筒那的确没啥好看的。

    其实不只是李云龙看不懂,赵刚也是一脸懵。

    但王学新又从另一箱子里取出火箭弹往里头一塞……

    李云龙的眼里就有了些兴趣。

    “小东北!”李云龙问:“你不会说……这么着就能把这炮弹打出去吧?”

    赵刚也马上就明白了它的价值,道:“那可就是人手一门炮了啊!”

    这话不完全对,部队可没法做到人手一门炮,但王学新也不多做解释,反正训练起来有的是时间。

    李云龙则直击重点:“这炮威力咋样?能打多远?打得准不准?”

    “团长!”大牛磨拳擦掌的说道:“咱们试试不就知道了!”

    这货打火箭筒打上瘾了,那是千方百计、见缝插针的找机会试。

    这不,又让他找到了借口。

    “对对对!”李云龙点头道:“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

    “团长!”王学新说:“这炮弹可来之不易,咱们要试炮,我寻思着是不是应该多些人看!”

    “说得对!”赵刚表示赞同:“顺便也可以让战士们认识下新装备,有个心理准备,再普及点相关知识让战士们学习学习!”

    政委就是不一样,王学新其实也是这意思,但一说出口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李云龙当然也没问题,一个人看是看,全团人看也是看,又不会少块肉。

    于是当即就把全团的战士召集起来。

    高地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就把部队拉到山下的空地里。

    全团一千多人,排着整齐的队形用期待和好奇的目光望着大牛肩上那陌生的武器,搞得大牛都有些飘了,胸膛也不自觉的挺了起来。

    赵刚挥着手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这次首出调我们到鲁家沟来,就是为了学习使用这种武器,各单位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回去要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讨论。下面,让王学新同志给我讲话!”

    战士们“哗”的一下就鼓起掌来。

    王学新正要上前却被李云龙给拦住了。

    “等会等会!”李云龙不耐烦的朝赵刚扬了扬头:“政委,咱们都是来看这玩意行不行的,这学习那讲话的不得打完再说吗?这玩意要是不行,咱们还看不上眼呢,还学习个啥?弟兄们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战士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独立团就这个性,上下都一样,想让他们服气就得拿出真本事来,上级的命令在这不好使。

    虽然赵刚对此不是很满意,但全团都被李云龙带偏了他也没办法。

    于是只能说道:“也好,那就认真观察,打完后再组织学习!”

    不过赵刚也不会这么善罢甘休,他气呼呼的补了一句:“不过每人都要求写一篇五百字的心得,团长也要!”

    战士们顿时一片哀嚎,他们大多不识字,写一篇五百字的心得比打一场仗也轻松不了多少!

    李云龙没说什么,他让和尚在五十米外的高地坡面上立了一个胸靶。

    大牛为难的对李云龙说:“团长,咱这是炮,有用炮打胸靶的吗?”

    “少废话!”李云龙说:“这不是看你打得准不准,跟打啥没关系,重点是打不打得着!”

    心下却想,就你那一个肩扛着的小铁筒还能说是炮?咱五零小炮的炮管都比你粗!

    李云龙这话虽然没错,但他却不知道火箭筒的重点不是打不打得准,看的却是灵活和威力。

    大牛明白这个理,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王学新。

    王学新迟疑了下,就对李云龙说道:“团长,要不……咱们把那胸靶放在树前,这样更明显些!”

    “成!”李云龙挥了挥手,示意和尚把胸靶插在了一颗枯树前。

    大牛明白王学新的意思,调整了下位置就背起了火箭筒瞄向目标。

    此时的大牛已经有些经验了,知道这玩意风偏率大,即便只有五十米距离但要命中胸靶也不容易,于是就瞄着耐心的等了一会儿。

    直到风停的那一霎那,他才一扣扳机,火箭弹“啾”的一声就飞射而出不偏不移的正中胸靶……

    确切的说是正中胸靶后的那棵树,接着“轰”的一声炸出了一团烟雾!

    李云龙“哟”了一声,道:“有点样子,比手榴弹强一些!”

    话音未落,那棵枯树就发出“嘎嘎”的一阵响,接着“膨”的一声拦腰截断倒在一旁。

    “团长!”王学新说:“手榴弹可打不出这模样吧!”

第206章 编制

    “团长!”王学新又凑了上去,说道:“您看,这前头要是有鬼子的坦克过来,咱手榴弹就算能投五十米,想炸毁坦克也是没戏,但有火箭筒可就不一样了!”

    这话李云龙是听得懂的。

    手榴弹虽然也能投到坦克身上,但一是威力不足二是引爆方式不对。

    这其中尤其是引爆方式……手榴弹是延时引信,不可能砸中敌人坦克的那一瞬间恰好爆炸。

    所以更多时候,是手榴弹砸中坦克,弹开,然后在旁边爆炸,这对鬼子坦克一点影响都没有。

    当然,也有可以对付坦克的手榴弹,李云龙见过一、两回,那叫反坦克手榴弹,装药多、威力大用的是碰炸引信,也就是一碰到坦克装甲就炸的那种。但它重达四、五斤只能抛个十几米。

    何况八路军连这种手榴弹都没有,所以只能抱着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用人命去堆。

    小东北整出来的这扛在肩上的炮就不一样啦,它引信是装在炮弹的前头,一碰就炸,所以还别说,对付起鬼子坦克或许还真有用!

    想到这,李云龙脸上就有了点笑意,点头说道:“有那么点意思!”

    其实李云龙这是心里认理嘴上不服输。

    能打坦克何只是“有那么点意思”?

    八路军往常之所以无法在平原地区与鬼子作战,原因之一就是无法与鬼子坦克、装甲车这些装备对抗……

    要只是枪啊炮之类的,八路军还可以凭股狠劲冲一冲,但一碰到坦克、装甲车那就没辙了,根本啃不动!

    其实不只是八路军啃不动,重庆方面的军队也一样啃不动。

    某部电影里几名士兵身上绑着手榴弹排着队朝鬼子坦克冲锋,说是这样前方的士兵可以挡子弹……这纯粹是胡扯,一发步枪子弹就可以穿两到三个人,排着队冲锋对鬼子而言也就是两、三发子弹的问题,这么干是嫌死得不够快给鬼子狙击手甚至普通步兵绝好的一枪打双的目标。更别说鬼子手里还有重机枪,一发子弹就全串在一块儿了。

    这时大牛又拿着一枚火箭弹凑了上来,说:“团长,这是打步兵的,里头装着五百枚钢珠,一炸就到处乱飞,要不咱也试试?”

    王学新“嘿”了一声,瞪了大牛一眼:“我说何常留同志,你有完没完啊?你这是来教同志们打火箭筒的,还是自个来过瘾的啊?”

    大牛赶忙“呵呵”了几声就不敢再说话了。

    李云龙那听着就是不一样的感受了,好家伙,一个炮弹里头装着五百枚钢珠,一打就到处乱射,这要是冲锋前能打上几发……

    王学新见李云龙盯着火箭筒的眼神已经原来的不屑变成冒火,于是就知道这家伙明白火箭筒的厉害了。

    于是就到了王学新开始摆谱的时候,他一边命令大牛收起火箭筒一边摇头叹气:“团长,我这可是在首长那千求万求,首长是怎么也不同意!我寻思着,咱怎么着也是独立团的兵,上哪都不能忘本,怎么着都得给独立团捞点好处,所以硬着头皮一个劲磨,最后总算是给求来了!您要是看不上,咱们好说话……我这就去跟首长说说去,有的是人排着队要呢!”

    这一来李云龙可就急了,他赶忙上前拦着:“哎哎,别……别啊,你这就太不够意思啦!”

    “团长!”王学新说:“要不,咱们就用这东西给换几门五零小炮呗?”

    “你当我傻啊!”李云龙扬着头回答:“五零小炮哪有这玩意好使?”

    王学新又说:“要不,咱们换几门‘鬼炮’来?”

    这一来李云龙就不耐烦了:“我说小东北,你是拿我寻开心还是怎么着?就要这……叫什么来着?”

    “火箭筒!”

    “对对,火箭筒!”李云龙点了点头:“我就要这火箭筒了,你有见过进了独立团的装备还能给出去的吗?想都别想!你就好好在这呆着当教官,把战士们都教会了给你奖励,要是教不会,我跟你没完!”

    “是!”王学新挺身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李云龙刚要转身,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交待王学新道:“还有,去给我多弄些火箭筒来,这玩意不是你整出来的吗?必须多给点,让张万和那老狐狸多吐点出来,别他娘的一天到晚抠抠搜搜的!”

    “是!”王学新应了声。

    心下却想,不是人家不给啊,造好的全在这了。

    训练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第一步是挑选火箭筒射手……王学新原本想按鹰酱“巴祖卡”火箭筒的配置,但想想还是算了。

    鹰酱那是土豪,不只是生产速度快后勤还有保障,一个步兵营编制29具它装备得起。

    八路军要是也按这配置,仅仅只是火箭弹的运输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说兵工厂的生产速度能否跟上了。

    于是,王学新只能将其进行压缩:每个步兵连3具,这样每个排勉强能保证有一具。

    这些直接分配到步兵连里的火箭筒主要是针对鬼子步兵的,也就是更多的装备钢珠弹头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只装备少量反坦克榴弹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营部装备两具,同样也是以反步兵为主增加营部的火力。

    再增设一个反坦克火力排,30人装备6具火箭筒。

    这个火力排就是以榴弹为主而少量携带反步兵钢珠弹了。

    一计算,三个营共需33具,再加上团部5具,增设一个团属反坦克火力连装备12具火箭筒,凑个整刚好需要50具火箭筒。

    这火箭筒数量不算夸张,毕竟火箭筒生产起来并不困难。

    八路军虽说不能跟鹰酱比,人家是一个月都能生产成千上万具给部队运去的时候都是一船一船的当垃圾一样往下分,八路军扩大生产贸足了劲一个月生产几百具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按一具火箭筒需要正副射手两个编制的话,就需要100名火箭筒射手,再加上备用射手和掩护人员,大概需要200人接受直接训练。

    王学新把这人数一说,部队就炸开锅了,一个个都抢着来报名。

第207章 选拔

    赵刚在收到王学新列的编制表时就有些看不懂了,他把编制表递给李云龙,问:“老李,你看看,这编制没问题么?”

    赵刚在部队也有些年头了,知道编制这玩意不能乱编一气说怎么编怎么打就成的,它得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编,这样战时才好指挥。

    李云龙虽然不识字,但那“一营”、“一连”之类的,还有数字这些却看得懂。

    他接过编制表看了看,就意外的说了声:“他娘的小东北,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在这方面也是行家啊!”

    赵刚一听就觉得奇怪了,问:“平时咱们部队不是把火力排或是火力班编到连一级吗?小东北把它编到营一级,这合适吗?”

    也难怪赵刚会这么问。

    把火力排编在连一级在战时可以提高反应能力。

    比如某排的火箭筒被打掉了,连长可以直接调火力班或火力排增援。

    而小东北却把火力排设在营一级,这样一旦某排的火箭筒被打掉想要增援或补缺,就会存在这样一个过程:排长向连长报告,连长再向营长报告,然后营长再派出火力班增援。

    八路军的通讯十分落后,各连出去作战很可能都找不到彼此,就更别说营部了,到时还怎么报告并调度增援?

    没想到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合适啊,咋不合适了?”

    看着一脸懵的赵刚,李云龙就抖着手中的编制表解释道:“老赵,这你就不懂了。咱们往常打的是鬼子步兵,那火力排当然要编到连一级。但现在咱们是要打鬼子坦克,还能这么干吗?”

    赵刚“哦”了一声就明白了。

    李云龙这话说的没错,不同情况不同分析。

    以前的任务是反步兵,作战是以连为单位,火力排当然要编到连一级。

    但如果部队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反坦克,作战就应该以营为单位了……八路军的连级单位火力不足,根本挡不住敌人坦克的推进。

    于是小东北把反坦克火力排增设在营一级就是正确的,六门用于反坦克的火箭筒由营长统一调度指挥,互相之间能更好配合。

    要是把这六门火箭筒拆开每连两门,就变成连一级指挥各打各的,反而不合适。

    接着赵刚又问了声:“老李,那人选那怎么办?各营的人都抢疯了,都说要进火力组!”

    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还能怎么办,让小东北自个去挑,不过要先跟小东北说好喽,可不能偏心自个部队!”

    还别说,这还真让李云龙猜对了,王学新就碰上这麻烦。

    李云龙那边命令刚下,三营长关大山马上就找到王学新。

    “我说小东北!”关大山拍着王学新的肩膀说:“你这回是做了教官,但编制还在咱三营,有啥好东西给咱三营多留点不过份吧?”

    此时的王学新正组织大牛等警卫员制作火箭筒模型,训练可不能让战士们扛着真的火箭筒上,八路军可经不起这折腾。

    听了关大山的话,王学新就为难的回道:“营长,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

    “咋不是你能决定的?”关大山打断了王学新的话:“团长那都下命令了,让你来挑人!”

    王学新只好耐心解释道:“营长,您瞧……团长那挑人的意思说的是训练这一块。但人训练了火箭筒没多啊,能有啥用?”

    关大山一听,好像也对。

    而且这人要是训练多了到时别的营缺,说不定还要把人给调走,到时不就不只捞不到好处还得倒贴!

    不过关大山不甘心,他大手一挥,说道:“小东北,我可不管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你怎么着也得给咱留点好处吧?”

    王学新无奈,他看了看周围,然后小声说道:“营长,要不……我偷着给咱们营多带几发火箭弹?您是要打步兵的还是打坦克的?”

    关大山眼睛一亮,兴奋的说道:“肯定要打坦克的啊,给我来十发!”

    王学新那张脸瞬间就僵住了,这一要就是十发,你以为兵工厂是我开的啊?

    挑人方面,王学新主要是以体能为主。

    毕竟谁都没玩过火箭筒,也不知道谁适合谁不适合,那就得挑有劲、能跑、能挖的。

    有劲是为了能背得动火箭筒和火箭弹:火箭筒重十斤多,反坦克火箭弹每发重四斤多,反步兵弹头因为装了钢珠所以重六斤。

    这要是带几发弹药往身上一挂,那就是几十斤重了,另外再加上自身的弹药、装备啥的,就不是一般人能背得动的。

    能跑就不用说了,行军作战都得背着这些装备跑,跑个几里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肯定不行。

    至于能挖……王学新的战术是要求火箭筒射手们短时间内能挖出一个射击掩体,否则火箭筒射手很难生存,就更别说反坦克了。

    在这些方面,王学新对几个反坦克火力排要求更高一些。

    因为很明显,反坦克火力排是用来打坦克的,那什么心理素质、挖掘工事等都是硬性要求。

    至于分配到排里以及营部、团部主要是为了协同战士们作战的,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差不多就行了。

    最后一计算,实际高要求的就只有4个反坦克火力排共24门火箭筒,也就是48人。

    王学新打定主意,举行个“比武大赛”比试一番,项目就是负重跑接着再挖战壕,最出色的五十人编入就是反坦克组成员了。

    原本王学新还以为,此时八路军大多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但没想到的一跑起来还出乎王学新意料之外,一个个背着火箭筒模型跑得飞快,你赶我我赶你的,到了地头后马上就热火朝天的挖起了战壕。

    王学新看着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前来观看选拔的李云龙在旁边抱怨了一句:“我说小东北,能整点有难度的比武吗?不是背着东西跑就是挖战壕,你当咱们这些种庄稼的泥腿子还干得少啊?”

    这么一说王学新就明白了。

    八路军的确营养不良,但这些事平时都在干。

    看看现代那一个个窝家里的宅男,营养是好了,但哪个不是跑个几百米就得扶着墙喘上一会儿气的?

第208章 训练

    比武大赛最后是一名叫孙德发的排长拿了冠军。

    孙德发是一营的兵,黝黑精瘦的就像根竹竿似的,也不知哪来的劲,背着一具火箭筒和五发火箭弹模型再加上全身装备也能跑得飞快。

    那些火箭筒、火箭弹模型虽说是木制的,但为了能更好的让战士们上手,所以长短、重量等都与正版火箭筒相近。

    孙德发背着那身东西少说也有七、八十斤。

    跑完了三公里,他一口气都不歇操起工兵铲就挖工事,等别人跑到时他工事都挖一半了。

    王学新看了看孙德发那身子骨,有些不明白这劲是从哪来的。

    孙德发憨笑着回应道:“报告教官,我山东泰安人,住泰山脚下,十岁就开始干挑山工了,人家都说我是被挑子压矮的,习惯了,这点重算不上啥!”

    王学新初时有些担心孙德发无法胜任火力组组长的职责,但很快就发现这担心是多余的,孙德发原本就是排长有指挥经验,而且还会打盒子炮……

    王学新要求所有反坦克组成员都要会打盒子炮。

    原因一是反坦克组要么背火箭筒要么背火箭弹,这些东西都有长度也有相当的重量,所以不适合再背长枪。

    二是反坦克组成员要求隐蔽在狭小的工事里静候敌人坦克,长枪不方便藏身。

    三是反坦克组成员一旦接敌就是近身,长枪的远射程毫无用处,他们更需要一种射速快、火力持续性强同时射程也不错的装备,盒子炮无疑是最佳选择。

    由于八路弹药紧缺,盒子炮的子弹也不多,没子弹也没时间喂枪法,于是当然得优先选择原本就会打盒子炮的。

    于是火力组组长就这样定下来了。

    训练火箭筒实操的工作,王学新大部交给大牛完成,王学只交待了几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火箭筒后方尾焰安全的问题。

    火箭筒尾焰达15米之远,如果不注意很可能烧伤后方友军甚至自己。

    会烧伤友军很容易理解,原则上发射时后方15米都不能有人,特殊情况、紧急情况可以躲避。

    烧伤自己则是因为后方有遮挡物,火焰高速喷射到遮挡物后会反弹回来。

    第二点是走火问题。

    火箭筒的扳机与步枪、手枪的扳机不一样,它是由电池点火,没有枪械点火的压力和缓冲,一碰就发射十分敏感,一旦装上了火箭弹就极易走火。

    第三点就是射击净空要求较高。

    火箭弹发射出去后尾翼会张开,如果前方有杂草灌木,就会勾住尾翼极大的影响精度,所以应尽量避免。

    王学新把这些要点总结给大牛时,大牛就听得一愣一愣的。

    第一、第二点大牛是知道的。

    其中第一点他也总结出来了,第二点虽然知道但却没想到走火问题。

    第三点大牛就完全不知道甚至想都没想过了……谁能想到这么大的一门肩扛炮还要避开杂草灌木啊?

    因此大牛疑惑不解的问:“王学新同志,你……没打过火箭筒吧?怎么知道这些呢?”

    王学新带着不屑的眼神瞄了大牛一眼,回答:“何常留同志!你想想这东西是谁整出来的啊!”

    大牛“哦”了一声,然后就没话了。

    大部队的协同训练王学新就交给李云龙……这事李云龙在行,而且独立团的兵在他手下一个个都像打鸡血似的,如果让王学新这个排长上还会有人不服气。

    比如那一个个连长、营长……人家凭什么听你排长的!

    王学新要做的就是跟李云龙讨论一下战术。

    “咱第一时间就得构筑工事同时释放烟雾!”王学新说:“工事就是单兵工事,一个个坑的那种!”

    李云龙听着就笑了起来:“小东北,这你就不在行啦!鬼子有掷弹筒,而且一打一个准,这单兵工事能顶啥用?”

    鬼子掷弹筒的确是个麻烦。

    同时相比圆坑形的单兵工事而言,战壕工事更不容易被命中,原因是在掷弹筒这个曲射武器下,圆形单兵工事的目标面积显然更大。

    不过王学新也想过这点。

    他回答道:“团长,咱挖的这单兵工事可不是用来守着的!”

    “那是用来干啥的?”李云龙说:“感情你挖着玩呢?”

    王学新拿出一张纸,一边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一边解释道:“假如我军构筑一道战壕工事,同时我军反坦克组在周围构筑单兵工事……”

    李云龙听到这就“哦”了一声,点头道:“是这个理,得整单兵工事!”

    答案很明显,如果战斗部队构筑战壕工事而反坦克组构筑单兵工事,那么反坦克组的单兵工事就太明显了,它会被鬼子用掷弹筒一个个敲掉。

    反之,如果战斗部队也构筑单兵工事,然后战斗部队往后一撤,战场上就全是差不多大小的单兵工事,射手还可以视情况借烟雾的掩护转移,鬼子根本不知道哪个工事里有人,也就找不到目标。

    赵刚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构筑战壕工事,然后反坦克射手隐蔽在战壕里?”

    “老赵!”李云龙回答:“鬼子坦克可以绕过正面啊!”

    赵刚“哦”了一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

    战壕工事的确有许多优点,比如方便运动,但它的缺点就是有一个防御正面。

    鬼子要是不从正面进攻从侧翼斜着打,那么战壕工事就永远是一个点面对一堆敌人,很多隐藏在其中的反坦克射手甚至都够不到目标。

    一堆散乱的单兵工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王学新接着解释道:“团长、政委,火箭筒因为有尾焰的问题,其实更适合在圆形单兵工事里作战,战壕就不太方便了!”

    “怎么说?”赵刚好奇的问。

    “火箭筒射手一般有正副射手两人!”王学新在纸上一边画着示意图一边解释:“要是圆形工事,当炮口转向时,副射手只要跟着转就能躲开尾焰。可要是在战壕里,炮口往旁一转把炮尾对着副射手,副射手就想躲都没地躲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