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章 生产线

    王学新没有迟疑,马上就给孙尔威发了另一个报价:

    步枪生产线每条七十五万美元。

    子弹生产线每条三十二万美元。

    全新步枪加五百发子弹四十五美元。

    二手步枪加五百发子弹每支三十一美元。

    这报价让李云龙和赵刚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家伙,这洋鬼子不但把子弹和步枪分开卖,还贵了好几倍。

    单价差个几十美元看起来不多,可是两万支一算,总价都相差上百万,真他娘的黑!

    他们不知道的是,孙尔威在另一头看着这报价就将电报狠狠一抛,气急败坏的骂了声:“去他妈的,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价格的?”

    原来王学新给出的报价基本与军方的报价相符,枪支弹药连个位数都一致。

    王学新暗自得意,他想知道价格还不容易?

    系统一打开就全都知道了,话说这东西用来做生意还是挺方便的,重点是查价格还免费。

    这一来就不需要去费尽心思的猜来猜去或者去搞什么情报了。

    略显沮丧的孙尔威计算了下总价,就回道:“现在的总价大约是190万,我觉得你可以多买几条生产线,或者多买些装备。”

    “没问题!”王学新想也不想就回答:“我可以再买四条生产线。”

    孙尔威在另一头开心得哈哈大笑:“逮住你了!”

    在孙尔威的想法里,春田步枪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步枪,这步枪都要停产了,生产线当然不值钱,因为没有人会愿意生产这种落后的东西,何况市面上还有那么多现枪。

    所以,此时不卖更待何时?

    王学新这边,赵刚看着他一口气订下五条步枪生产线就有些奇怪了,问:“小东北,买这么多步枪生产线……子弹够用吗?钢材够吗?”

    王学新回答:“政委,咱子弹不够还可以再买,枪的产量先得跟上,咱部队还有那么多人没枪使呢!”

    李云龙对此表示赞同:“子弹不够用咱们可以分着用。钢材不够可以扒铁轨,有枪总比没枪好……实在不行还可以拼刺刀呢!”

    这话说的是。

    虽说枪和子弹都重要,但八路军早就习惯了人均十发子弹的日子。

    此时王学新一口气从孙尔威那买了一千万发子弹,就算八路军40万人每人手里都有一把春田步枪,人均也是25发子弹。

    以八路军一边打一边缴而且节省弹药的打法,另外还有一条子弹生产线在生产……估计也能撑着。

    其实王学新这么买还有另一层考虑:

    孙尔威这是完全没搞清楚状况,他以为春田步枪要淘汰了所以这生产线就不值钱,于是现在就想贱卖。

    孰不知几个月后,当鬼子偷袭珍珠港把鹰酱拉进战争时,鹰酱就猛然发现M1加兰德步枪产量跟不上,部队还得大批装备春田,于是不得不重启生产线生产且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到时再想买生产线就不是这个价了。

    不久,孙尔威那边回复了:“没问题,还剩十万美元!全换成子弹吗?”

    “不,孙尔威。”王学新回答:“帮我存起来,不过我希望你能在第三国开个户,这样方便我们往后的交易!”

    另一边的孙尔威哈哈大笑:“这些土八路,不过是幸运的发现了一种有用的燃烧剂而已,居然以为往后还会有生意。”

    不过孙尔威当然不会这么说,他回答:“没问题,我可以为你在瑞士银行开个户,把这些钱存进去!”

    这对孙尔威而言并不是难事,他只需要联系一下瑞士的情报人员就可以办到……瑞士银行存钱是不问出处,而且不允许别人查帐,可以说是为各种不义之财和暗箱交易提供方便。

    这下就连李云龙都看不懂了。

    “小东北!”李云龙说:“这十万美元可以买上百万发子弹了吧?咱们这正缺子弹,你还存……那什么银行?靠谱吗?”

    “团长!”王学新回答:“我是这么寻思的,咱们海外同胞为了支持咱们抗战是各种捐钱捐物,其中不乏相信八路军给咱捐钱的。可这捐的钱哪了?咱们一毛都没看到不是?”

    赵刚“哦”了一声,连连点头:“咱们自己在瑞士银行开一个帐户,再联系海外的同志进行一些必要的宣传,这样至少还能募积到一部份资金!”

    “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王学新回答:“这帐户里要是有了钱,咱们马上又可以从孙尔威那买装备、买子弹,那可不就方便多了?”

    李云龙摸着脑袋说:“这意思,是捐给咱们的钱不会再让顽军那帮败家子给贪了?”

    说着就“嘿嘿”笑着冲王学新点头:“看不出来啊,小东北!还有这学问?”

    赵刚笑道:“要是个个都像你这团长一样成天只惦记着打仗吃肉,哪还有这笔大买卖!”

    “对对对!”李云龙点着头,不过一转身又说道:“不过我说老赵,这也是我李云龙带出的兵吧?你去其它部队找找,要是还能找出第二个小东北来……我李云龙跟你姓!”

    “一肚子歪理!”赵刚摇了摇头。

    不过赵刚也不跟李云龙计较,马上就把这好消息向总部报告。

    这回是首长亲自接的电话……原因是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等不及参谋长转一手。

    可饶是首长见过大风大浪,在听到赵刚的报告时还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什么?你说什么?”首长难以置信的问:“你再说一遍!”

    “首长!”赵刚高兴的回答:“买卖做成了,王学新同志把五百万美元换成了五条步枪生产线,一条子弹生产线,另外还有两万支步枪,一千万发子弹!”

    首长这回确认自己没听错,他过了好一会儿才点头说道:“好,很好嘛!对了,步枪是什么步枪?”

    “花旗中正式!”赵刚回答。

    春田式步枪因为与中正式同是仿制毛瑟步枪(其实是偷着山寨的,被告了要赔巨额的专利费,结果因为德国一战战败逃掉了),华夏又称鹰酱为“花旗”,于是就将春田步枪称为“花旗中正式”。

    (注:花旗是因为鹰酱旗上有多星星、多道条纹,又有红蓝白三色,看起来比较花俏,因此称之为花旗)

    首长知道这是好枪,当下激动的下令:“继续跟踪这笔买卖,并全力做好准备!一定要保证设备和装备安全到达!”

第7章 准备

    随后,首长就找来了张万和。

    此时的张万和还在忙着组装和调试兵工厂的各种机器。

    虽然兵工厂搬来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因为这些机器都自制的,质量不是很好,搬运过程要么碰撞要么颠箥,很多东西都出问题,这段时间都把张万和忙得焦头烂额的。

    张万和一走进总部,就看到首长和参谋长笑呵呵的望着自己,其它人也个个都面带喜色。

    “咋了?”张万和问:“啥事啊?又打胜仗啦?”

    首长点了点头:“虽然不是打胜仗,不过比打了胜仗更让人高兴啊!”

    “哦?”张万和一阵疑惑,暗道咱们这当兵的,还有啥能比打胜仗更让人高兴的!

    “坐坐!”首长示意张万和坐下,警卫员马上就给张万和递上了一杯热水。

    首长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张啊,这些日子不容易吧?”

    “是啊,不容易!”张万和面带愁容:“您瞧,咱好不容易把鲁家沟给守住了,以为能在那多呆些日子让兵工厂这根苗子长壮些,谁想那顽军这么不争气,三两下就被鬼子打懵了……”

    说着张万和就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次来回一搬迁,虽说没损失什么设备,但搬迁、组装、维修……又浪费了好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从晋绥军那买的子弹机又出毛病了。

    其它的东西还好,子弹机出毛病那就要命,现在可是部队急需用子弹的时候。

    首长也知道这些,他颇为心酸的点了点头,叹道:“不容易啊!同志们都不容易!不过老张,你的苦日子就要熬到头喽!”

    “怎么说?”张万和疑惑的望向首长。

    他才不相信有这一天呢,没看到军工厂里还一个个都是改装的机器吗?

    首长笑了笑,说:“那个小东北,刚从花旗国那搞到几条步枪生产线,还有子弹生产线!”

    “砰!”的一声,张万和端在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沸水溅了张万和一脚。

    警卫员赶忙上去察看张万和是否被烫伤,但张万和却毫无所觉。

    “首……首长!”张万和激动得嘴唇都在颤抖:“您……您说啥?您这,不是逗我这老头儿开心吧?”

    “老张!”首长呵呵笑道:“咱们那么多年的老战友,你什么时候见我拿这些事逗你开心了?”

    被首长这么一说,张万和觉得还真是,首长从来不拿军务开玩笑。

    “真,真的啊?”张万和“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兴奋的说道:“这小东北能耐啊,还能搞到这个?还是花旗货……啥步枪来着?”

    “花旗中正式!”首长点着手指回答。

    “好枪!”张万和重重的一点头:“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还好用,还一搞就几……几条来着?”

    首长手掌一伸,大张着五个手指回答:“五条步枪生产线!”

    “五……五条!这感情好!”张万和高兴得嘴巴都快乐歪了:“我就说这小东北是个苗子吧!咱们这也要鸟枪换炮啦!五条啊,这一个月,少说也能造一两万支枪了吧!”

    张万和在太原兵工厂干过,知道步枪生产线通常都是月产4000支步枪左右。

    “是啊!”参谋长感概的加入了讨论:“但现在我们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技术生产步枪!”

    “这个问题不大!”张万和很肯定的回答:“以前太原兵工厂就有生产步枪,兵工厂里就有几个从那出来的老军工,他们知道生产步枪的流程和要点。不过……如果洋鬼子再能派几个人来指点下,那就更好啦!毕竟是人家的东西!”

    参谋长马上就把这记了下来。

    技术人员不可缺少,万一哪里出问题可不是小事,小东北交易时可能没考虑到这么细。

    “另一个问题。”参谋长接着说道:“生产线来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钢材生产,我们要做好准备嘛,不能等没有钢材时再匆匆忙忙的想办法!”

    张万和皱起了眉头,说:“我们钢材的确不足,但从鬼子那扒来的钢轨勉强可以使用。造出来的枪虽然质量不如原枪,但我军子弹少打得慢,所以也能满足需求。”

    这是八路军作战的特色,他们可不像鹰酱大兵那样,不管看没看见人就把枪打得“砰砰”响就对了,这打法对枪的质量要求较高。

    八路军那子弹都跟宝贝似的,瞄好半天打一枪,再瞄好半天打一枪,人人都力求“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对枪的质量尤其是钢材质量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比如八路军自制的“五五式”步枪就是用铁轨钢做的。

    张万和补充道:“另外,我们还有大量的枪支老化,都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这些枪支的钢材都是上好的钢,我们可以将这些枪溶了生产花旗中正式!”

    “对对!”首长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我们有七万多支步枪正在超强度使用,它们一没有准头二使用有危险,干脆溶了造新步枪!可以一批批的换嘛!”

    顿了下,首长又说道:“等到我军战斗力提升了,就可以从鬼子那缴获更多的武器装备,还可以从鬼子那搞钢材,很快就能把我们的装备量搞上去!仗也就越打越顺了嘛!”

    参谋长和张万和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同意。

    八路军与鬼子对阵不是战斗力不行,而是装备太差,40万人的部队居然只有两万支合格的步枪……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在装备如此不堪的情况下,还能把仗打成势均力敌,要是装备渐渐跟上呢?

    到时候八路军就能主动寻找战机,于是缴获就更多,缴获更多装备当然又会更好……接着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最后一个问题!”参谋长说:“我们应该为这些生产线选一个安全的地方,我认为最好跟兵工厂分开,否则一旦遭到鬼子攻击,我军就损失惨重了。”

    张万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略一迟疑,就说:“三家店就可以,这地方远离前线,地势也十分险要,交通也方便!附近的山还有许多山洞,不怕鬼子轰炸!”

第9章 六分厂

    张万和第二天就带上苏欣以及几个老军工赶往三家店开会。

    这次之所以是张万和带人去三家店而不是让王学新到大槐村来,一是张万和等人要去三家店看下地形,另一个则是担心王学新到大槐村后会影响他和孙尔威的联系。

    其实后者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短波通讯与长波通讯不一样。

    长波是在地面上点对点的传播,这种通讯方式会被障碍物阻挡,比如山峰啊建筑什么的,因此才要到高处架设才有信号,最好再架起一个高高的天线。

    短波通讯是依靠电离层,直接把信号发射到空中,与周围是否有障碍关系不大,所以就算王学新带着电台到大槐村也不会影响与孙尔威的通讯。

    但总部是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想法做的决定。

    首长是这么说的:“既然在三家店可以联系,那就没必要把电台搬来搬去冒这个险嘛!万一在路上磕磕碰碰出什么问题呢?这边派人去开会还不是一样?”

    于是张万和一行人准备一下就出发了,首长等人就因为还要指挥战斗而没能成行。

    李云龙、赵刚,以及王学新等几个人听到张万和会来,早早的就在村口等着。

    然后远远的就看到骑来几匹马另外还有一驾骡车,为首的正是张万和。

    不等张万和下马,李云龙就笑呵呵的迎了上去,叫道:“我说老张,我还说你们是坐汽车来的呢,等了半天还骑马!你这后勤部长也太寒酸了,这不成,回头我送你一辆汽车去!”

    “美你的吧!”张万和回道:“你要不是最近发财了,能这么大方?”

    “那是!”李云龙回答:“咱这就叫……财大气粗不是?”

    赵刚上去与张万和互相敬了个礼,然后握着手说道:“欢迎几位,里边请!”

    苏欣是从骡车上下来的,她这个大学生直到现在还不会骑马。

    张万和给王学新使了个眼色,说:“傻小子,去帮帮人家!”

    王学新“哦”了一声,就带着些尴尬将步枪往身后一背朝骡车方向走,虽然他有些不明白有什么需要帮的。

    张万和和赵刚几个人在后头似有深意的偷笑。

    王学新到骡车那一看,就愣了,车上装着大箱小包塞得满满的,似乎是几个人的行李。

    “怎么了,小苏同学?”王学新问:“你这是搬家呢?”

    苏欣一边整着快掉下来的脸盆一边回答:“厂长没跟你说啊?这边不是要整个分厂吗?厂长让我跟吴叔(五金)到这边来帮忙呢!”

    “机器还没到呢!”王学新说:“着急个啥?”

    五金从另一边跳下马来,解释道:“是这样的,上级对这批生产线极为重视,所以要求人等装备而不是装备等人,就先把我们派来了!”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的确应该重视,毕竟是花旗步枪生产线,而且一下就五条生产线……八路军自建军以来做梦都在想着自己造枪呢,这也是造出“五五式”步枪的原因,只不过这枪是用手工打造产量太低,所以很难起作用。

    可是现在,却是一口气来了五条生产线,能有月产近两万支步枪的产量,这往后毫无疑问就是八路军装备的中坚力量了。

    苏欣将一个包袱塞进王学新怀里,说:“怎么,小王同学,不欢迎我们?”

    “咋能呢!”王学新回答:“必须欢迎啊!”

    看看五金那边走远了,王学新又小声加了句:“小苏同学,要不你住我那,我一人睡一个屋,有地方,你看咋样?”

    “你……”苏欣没想到王学新会冷不防来这样一句话,一时眨巴着眼睛愣愣的看着王学新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王学新看着她的样子不由得意的笑着,看你一来就这副凶巴巴的样子,不给你个下马威我就不叫小东北了。

    会议室设在团部。

    三家店是集市起家较富足的村子。

    抗战暴发后各路活不下去的难民都往这里挤……难民在三家店干点体点活比如运运货之类的,实在不行上街讨口吃的也能活下去,于是说是村都能赶上镇的规模。

    人口密集就意味着住宅较为拥挤。

    比如团部也就两间十几平米的两间屋,这还是村长屯货用的仓库,特地腾出来给独立团使用的。

    几个人在会议室坐下后,张万和就笑呵呵的开腔了:

    “听说这回,咱们能有五条步枪生产线,而且还是花旗中正式!可把大家伙给乐的……”

    五金补了句:“厂长昨晚一宿没睡,连夜做工作计划,我凌晨起床一看,天都亮了厂长屋里还点着油灯呢!”

    众人就呵呵笑了起来。

    其实不只是张万和高兴,大家都差不多。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李云龙做梦都在呵呵笑。听警卫员说……那声音怪吓人的,差点没把他魂给吓丢了。

    不过当然,大伙儿只怕暗地里传,谁也不敢到李云龙面前说。

    王学新倒是觉得这很正常,也就春田式步枪而已,人家洋鬼子淘汰的东西,要是他们知道现代华夏还有导弹、隐形飞机、航母,甚至还登月登火星,那就该当作神话了吧!

    “事情是这样的!”张万和接着说道:“上级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应该把兵工厂分设两地。也就是在三家店设一个第六分厂。”

    说着就把目光转向了旁边的苏欣,接着说道:“苏欣同志一直都是三分厂主任,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以前兵工厂的事大多都是她在管,我认为她适合做六分厂厂长,同志们有什么意见?”

    说着,张万和就朝苏欣扬了扬头:“苏主任!”

    苏欣赶忙起身,略带紧张的朝大家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各位首长好!”

    “我没意见!”李云龙回道:“你老张推荐的人,错不了!”

    李云龙这是心情好,什么都好说话,否则他是不会放心把这么个厂交给一个女娃儿的。

    王学新心下就开始叫苦了,这他娘的都当上厂长啦?

    自己这还是个连长呢!

    那往后这身份差距是不是越拉越大了?

第10章 首批物资

    三家店的准备主要分两步走:

    首先是警戒工作。

    三家店虽说交通方便、补给富足,但缺点就是人多嘴杂,尤其这还是市集,很容易混进敌人的特务走漏风声。

    于是张万和与李云龙等人商议后,觉得必须将六分厂设在村外,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村民接触秘密。

    村民们要是不知道六分厂的秘密,那么敌人特务自然也打听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村民的反特务、反侦察的意识。

    这些就交给游击队和村长去办了,这要是把人民群众给发动起来,那敌人的特务问话时不仅无法打听到情报,还会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给暴露了。

    最后,就是要把把独立团驻扎在兵工厂外,这样一来既可以起保密作用又可以起保护作用。

    其次就是建厂。

    六分厂肯定要建在山洞里,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躲避鬼子飞机的轰炸……好不容易才搞到几条生产线,要是让鬼子一口气炸了那就亏大了。

    这方面因为有鲁家沟的经验,再加上附近的山有许多天然岩洞,所以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就是这所有的工程都要由独立团来完成。

    这是出于保密考虑,如果征集村民完成,很可能兵工厂内部结构就会因此泄漏。

    此时独立团只有五百余人……有一部份伤员正在养伤无法参加劳动,所以人手略显不足。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张万和一个电话打到总部,首长大手一挥,就派了一个工兵营来。

    现在这时候就是六分厂最重要,其它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于是第二天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村民们还以为独立团就是在山里搭房盖瓦给自己整营地,谁也不知道部队是将山里的岩洞一个个打通拓宽,甚至挖出一个个人工岩洞来建成生产车间。

    然后用汽车发动机改装的发电机就从大槐村运过来。

    不过大槐村那发电机也不足……大槐村那也得保障兵工厂的基本运转。

    于是只能从李云龙手里要了几辆汽车来把发动机拆了改装。

    这可把李云龙给心疼的,吡着牙就要发作。

    张万和只冷冷的怼了句:“你是要枪还是要车呢?这车搁这还不是吃灰,平时敢乱开吗?这不拆几个下来,生产线转不动咋办?”

    这么一说,李云龙就没脾气了。

    其实汽车对八路军还真不适用。

    不是说没公路,公路这东西可以修,重点是汽车的目标大不容易隐蔽。

    比如用汽车去定边运盐,那的确运得又多又快。

    问题是天上有鬼子的飞机,一旦被发现了这玩意就只能在公路上进退两难的等死,不像骡子、马之类的往野地里一赶就可以散开隐蔽。

    这也是八路军对鬼子飞机恨得牙痒的原因……飞机是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把这口气咽到肚里去。

    因此李云龙还对王学新说:“小东北,下一回咱们就买能打飞机的玩意,把鬼子的飞机给干下来,到时看谁还敢说咱们汽车没用!”

    “团长!”王学新回答:“咱得慢慢来,这八字还没一撇呢!”

    这段时间就属王学新最闲了。

    因为他就只有一个任务:“保持与孙尔威的通讯,并尽量了解需要的信息!”

    这需要的信息就是多了。

    比如生产线需要多少电力、对生产车间的大小、以及对工人的要求等等。

    孙尔威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在电报里把这些说清楚,干脆回电:“王,过几天我给你带个生产手册去!”

    “过几天?”王学新还以为孙尔威没这么快来,东西不是从鹰酱那往华夏运吗?漂洋过海的再运进来怎么也得个把月吧?

    不过这事还真巧了。

    鹰酱在几个月前通过了《租借法案》,于是就运了一批春田步枪和弹药到三哥那,打算从公路分批运进华夏作为支援顽军的物资。

    (注:《租借法案》于1941年3月通过)

    但是现在,鹰酱急着想得到王学新手里的粘稠汽油的配方,就打算先将其中一部份也就是两万支步枪和一千万发子弹运到八路军手中……转由运输机运,并且还要求顽军机场给予配合。

    据说这还遭到顽军的强烈抗议。

    不过这当然不会有用,鹰酱甚至都懒得回应……就像之前说的,这是做交易而不是援助,顽军要是有本事,也拿出些东西来做交易!

    然后第一批装备,一万支步枪五百万发子弹就在几天后运到西安,孙尔威也在同一天赶到了西安。

    孙尔威甚至还希望借用顽军的汽车运送这些步枪和弹药。

    不过考虑到有可能遭到鬼子轰炸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此时鬼子已经占领了运城和中条山,西安距离运城的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98轻爆半小时就能飞到。

    就像之前说的,汽车要是在公路上遭遇轰炸机基本就只有等死。

    最后孙尔威与王学新一联系,王学新马上把这个情况向首长汇报。

    然后这就不是问题了。

    开玩笑,这可是八路军急缺的步枪和弹药,怎么可能让它出事,当然是越早拿到手越好。

    那场面可就大了,几个团的八路军开往西安,又是骡车又是马车的,还有许多战士推着独轮车。

    那些堆成山的枪支和弹药就像被蚂蚁搬家似的一箱箱的装上各种运输工具往根据地运。

    顽军一个个看着眼里都冒着火,可偏偏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八路军在他们面前把装备运走。

    完了首长就给三家店送来了五百支步枪和一万发子弹。

    这是首长和参谋长商量过的,因为就像之前说的,此时的独立团被当作样榜部队,有什么新装备就让独立团用,用出经验了再教其它部队。

    这可把李云龙给乐坏了,他笑得合不拢嘴,连声夸道:“还是首长够意思,咱这都够每人一把了!”

    接着一想,又一拍大腿追悔莫及:“他娘的!我要是多招几个兵,那不就能多赚几把枪了?”

第11章 换装

    孙尔威是在物资疏散完后才赶往三家店找王学新的。

    之所以要在物资疏散完后,是因为他担心顽军会找借口扣押这批装备或部份扣押。

    毕竟这是从援助顽军的物资里分出一部份跟八路军做买卖的,这很有可能会激化这两支军队的矛盾。

    如果是这两支军队打起来,不只不符合鹰酱的利益,而且八路军要是没拿到足额装备,王学新那边的粘稠汽油配方就不可能给出来,最终吃亏的还是鹰酱。

    所以孙尔威在西安机场一站,看着军火从飞机上搬下来,再看着八路军将这些军火运走……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这其中还是需要借用顽军的汽车,因为从西安机场到城外有十几公里,总不能把八路军放进西安城搬运吧?

    不过这对孙尔威算不上什么事,虽然顽军行营主任一脸不高兴,但还是只能按孙尔威的要求办。

    直到军火都被搬空了孙尔威才放心,然后又乘坐挎子在翻译的陪同下赶往三家店。

    两百多公里,乘坐这几乎没有避震的挎子对孙尔威而言就是个折磨。

    孙尔威有时都在想,下次是否能给八路军送上一辆吉普,这样他就不需要受这奔波之苦了。

    但翻译周时很快就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这里是战场,威尔逊!”周时说:“而且我们没有制空权,如果突然出现一辆吉普,你以为会发生什么事?”

    孙尔威想想觉得也对,到时候他肯定会被鬼子当作八路军的指挥官而沿途追杀……挎子就好多了,又小又轻便,万一有飞机出现还能就地隐藏。

    由此也可知此时的鹰酱没有多少战斗经验。

    一战时他们是在战争末期参战,参战后才一年多战争就结束了。

    此时的鹰酱则还没参战,于是在战斗经验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注:鹰酱1917参战,一战1918年结束)

    但没有作战经验没什么问题,重点是此时鹰酱的GDP已远超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这使它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很有影响力的大国。

    这也是现代为什么重视GDP排名的原因。

    GDP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就是以钱来度量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而工业生产能力则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如果工业生产能力强,则很可能被击落一架飞机就飞两架飞机到空中,被击沉一艘军舰就可能造两艘下水,这样的国家是无法击败的。

    现代网络上完全把GDP往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了,动不动比人均GDP并由此再衍申到幸福指数之类。

    试想,一旦发生战争又有哪个国家会以人均GDP来衡量战争能力?

    孙尔威是第二次来三家店,村口的哨兵已经认识了,他们甚至还知道孙尔威就是给八路军带来“大生意”的洋鬼子,所以没有阻拦直接放行。

    挎子是在王学新住的土房前停下的,此时王学新正在屋里摆弄着自己的新步枪……

    李云龙收到步枪后第一时间就给王学新送来了一把,另外再加一百发子弹。

    开玩笑,这些装备全是小东北搞来的,能不让小东北先用着?

    李云龙虽说吝啬,但这点人之常情还是知道的。

    春田步枪,有许多地方与鬼子的三八大盖相似。

    原因是两者都是仿制毛瑟步枪,只不过枪身长短、口径等有差别。

    但就是这些细节上的差别导致了作战性能上的不同:

    春田步枪口径大初速高,7.62毫米,初速达823米/秒。

    三八大盖相比而言口径小初速小,分别是6.5毫米和765米/秒。

    子弹口径大意味着命中目标时的接触面更大,初速高意味着动能大,于是对目标的拒止能力更强……敌人挺着刺刀冲来,春田步枪一发子弹就能将目标整个上半身后仰而完全失去战斗力。

    三八大盖口径小穿透力强,其子弹会穿透目标使子弹的动能不被目标接收,于是无法拒止目标也就是挺着刺刀的敌人依旧能将刺刀插进枪手的胸膛。

    这也是三八大盖的射手往往会将子弹弹头磨粗糙的原因。

    三八大盖过于强调射程和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在实战中往往不需要这么远的射程,高稳定性有时反而是缺点。

    想到这王学新不由有些感概。

    往常,八路军的复装子弹都是圆头弹,这种子弹虽然射程不足但优点就是其子弹穿透力差反倒威力更大,被其命中就是非伤即死基本失去战斗力。

    但那只是在不足中无奈的寻找一些优点。

    现在,八路军总算装备上一种射程远且威力大的步枪了。

    李云龙那边当然是开心得不得了。

    因为统一装备上春田步枪,其它的不说,后勤的压力就少许多。

    之前团里的步枪都是千奇百怪的,有汉阳造、晋造、中正式、三八大盖……三八大盖还分复装子弹原装子弹。

    虽说把相同的步枪编到同一个班排缓解了些,但打起仗来补给还是十分混乱。

    现在好了,这些枪全部换装成春田,子弹全部是7.62,战斗力瞬间就增强了许多。

    战士们一个个拿着新枪都笑得合不拢嘴,有些战士甚至晚上睡觉时都抱着新枪,生怕别人乘他不注意把枪拿走了。

    就只有侦察连还装备晋造冲锋机关枪,不过也把神枪手的三八大盖换成了春田。

    换下的枪和子弹就先给一线部队使用。

    这是有道理的,一线部队此时还在前线与鬼子作战,他们对春田步枪还不熟悉,不可能一换装就上去与鬼子打,这很可能会出问题。

    把旧枪和子弹换下用于增援一线部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这时王学新就听到门外由远及近的马达“隆隆”声,接着又是一声刹车。

    王学新探出头去往窗外一看,是孙尔威,手里还抱着个皮制长箱。

    “王!”孙尔威看着打开门的王学新,一边跳下挎子一边叫道:“我给你带了点东西!”

    说着,孙尔威就将手里的皮制长箱朝王学新扬了扬。

第12章 帐户

    打开皮制长箱,一把M1加兰德步枪狙击型就出现在王学新面前。

    消焰器、瞄准镜、皮制贴腮,还有十几个装着锃亮子弹的弹夹。

    “谢谢,孙尔威!”王学新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会是一把春田狙击枪。

    “就这样?”孙尔威有些看不懂王学新的反应。

    这可是半自动步枪,他看到了居然只是“谢谢”!

    孙尔威之所以送M1加兰德而不是春田,一方面是想看看王学新一脸惊讶的样子。另一方面则是如果往后还有什么生意,他希望王学新会选择这把步枪。

    但王学新却波澜不惊,就好像早就见过这种枪似的。

    “那么,还能怎么样?”王学新反问。

    然后王学新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哦,是要钱买是吗?你可以从帐户里扣!”

    “不不……”孙尔威略带失望的回答:“这是送你的,不要钱。”

    孙尔威在与华夏军队接触时一直都带着一种优越感,一种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无论在实力还是气场上都碾压对方的优越感,一种强者对弱者的优越感。

    但是!

    孙尔威发现自己在王学新面前这种优越感往往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之前粘稠汽油的事还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地无奈……

    孙尔威回去问过军方,军方的回答是他们的确能研发出这种汽油,但至少需要几百万美元的研发费用。

    上帝,几百万美元才能研发出来!

    而这个华夏人居然能轻而易举的制作出来并将其用在武器中,这让孙尔威有些不敢相信。

    另外还有火箭筒,虽然军方也有,但在使用问题上整支军队的想法和辩证竟然都不如眼前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一个八路军连长。

    这让孙尔威心下有种挫败感。

    因此,他才不远千里的带着这款可以说是全球最先进的半自动步枪送给王学新,孙尔威就想看看王学新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惊问这是什么枪,是什么原理等等。

    但什么都没有发生。

    王学新很平淡的将枪从皮制长盒中取出,然后娴熟的装上零件并抵在肩上朝窗外瞄了瞄。

    “你之前用过这种枪?”孙尔威问。

    “不。”王学新解释道:“就像你之前没用过火箭筒一样,装备用多了自然知道它们怎么用,你说是吗?”

    孙尔威觉得有道理,于是也就不再问什么了。

    其实王学新真的很想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满足一下孙尔威的虚荣心,但这不过是一把半自动步枪而已……这玩意在现代早就淘汰了,王学新当兵时最常用的95,对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趣。

    只不过是在这时代没办法,好歹将就着用一用吧!

    迟疑了一会儿,孙尔威就从挎包里取出两本厚厚的书:“我给你带来了,这是步枪生产手册,还有子弹生产手册。”

    王学新翻了翻,都是英文版的。

    当然是英文版,这种书原本就不对外销售,当然也不会有多少人翻译。

    孙尔威见王学新面有难色,不由笑了起来:“如果看不懂,我可以派几个技术人员过来,不过你必须支付些费用!”

    “多少钱?”王学新问。

    “你们可能需要五个人,每人二十万美元。”孙尔威得意的回答:“这一点都不贵,王,他们很可能要在这呆几个月甚至更久,而且这里是战场,他们要冒着生命危险,你说是吗?”

    “不,我不需要!”王学新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开玩笑,一个技术员二十万美元,你怎么不去抢呢?

    何况王学新问过了,苏欣懂英文……她是学机械的,这时代学机械类的书基本都是英文版的,英文是基础。

    更重要的还是王学新有系统,有什么难题可以向系统买,此时系统里还有三千多万军工币没地花呢!

    就是要想想该怎么解释自己会这些。

    孙尔威则像是知道王学新的难处,他从兜里掏出一张蓝色的小册递到王学新面前,说:“不用担心,王,虽然你的帐户里的钱可能不够支付,但你可以欠着!”

    “这是什么?”王学新接过小册,翻看一看就明白了,是银行的存折。

    果然,孙尔威解释道:“这是我为你在银行开的户,只认存折不认人。”

    户名是一串七位的数字。

    通常情况下在银行开户都需要开户人的详细信息,比如姓名、国籍之类的。

    但在二战时却有一段不记载客户信息而只认存折的特殊时期。

    原因是许多逃亡的犹太人会把自己的财富存在银行里,而秘密警察在抓到犹太人后却会用其姓名去银行试探,比如装作储户用该名字存钱,一个个名字试,如果存在该名字的帐户就会被威逼着取出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银行就应急使用了一种以数字为户名且不记录客户信息的存款方式,客户要做的就是记住数字户名和密码就能操作。

    这时好久没反应的系统突然“叮”了一声:“宿主已开通个人帐户,是否与系统关联?”

    王学新被吓了一跳:“我去,这还能跟系统关联?啥意思?”

    系统也不解释,似乎是对王学新这么久以来一直冷落它的回应。

    王学新想想,关联就关联呗,反正又没啥损失,一个念头就选择了关联。

    然后帐户名、开户银行、经手人员甚至密码都出现在王学新脑海里,当然还有余额,十万美元。

    王学新注意到余额右侧有个兑换键,试着点了下,居然是军工币与美元的兑换功能,兑换比例是11比1。

    这应该是这时边区币与美元的汇率。

    王学新点了下,发现他的军工币已经能兑换三百多万美元。

    这让王学新张大了个嘴巴半天没合拢……这也就是说,军工币其实一直都可以转换成钱?只不过因为自己没有个人帐户所以它没法换?

    我了个去!

    一想起之前大手大脚的花着军工币,王学新那心里就是一阵阵的肉痛。

第13章 合作

    孙尔威见王学新沉默不语,还以为他在为聘用技术人员的资金为难,就说道:“王,如果你觉得无法支付这些费用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另一种方式!”

    “什么方式?”王学新问。

    “是这样的!”孙尔威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说:“我们可以尝试互换技术人员的交流方式,只要你签了这份文件同意为我们工作……那么我们可以免费为你们提供技术人员。”

    完了孙尔威又补了一句:“考虑一下,王,五个技术人员,那可是一百万美元!”

    王学新笑了笑,原来这才是孙尔威此行的真正目的。

    王学新猜的没错,孙尔威回到上海后第一时间就将采访过程向上级报告,除了粘稠汽油之外还有子弹雷、跳雷、定向雷等等。

    军方对此很有兴趣,这其中尤其是定向雷,他们按照孙尔威的说法马上仿制了几枚定向雷,发现这装备不仅简单易制威力还大到惊人,尤其用烈性炸药后其杀伤力简直就让人病狂。

    “我们应该把他挖过来,威尔逊!”上级给孙尔威下了命令:“难以想像,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能研发出这么优秀的装备,他简直就是个天才!这样的人应该为我们服务!”

    “没问题!”孙尔威回答。

    孙尔威对这次的任务很有信心,因为他认为自己开出的条件对方无法拒绝。

    此时的孙尔威就信心满满的对王学新说道:“你没有必要担心上级不同意,我已经派人与你们上级沟通了。不过出于对你的尊重,我觉得应该跟你本人谈谈。”

    孙尔威没有说谎,此时另一名“记者”已经找到独立团的上级……旅长。

    此时鹰酱在华夏的能量虽大,但与八路军的接触不算多,一时半会没能找到总部。

    不过也差不多。

    因为旅长一听这事马上就将情况向总部汇报。

    首长和参谋长那一听就为难了。

    洋鬼子那边买来的生产线的确需要洋鬼子的技术人员。

    问题是这八路军也不能少了小东北啊!

    参谋长问:“首长,你看这事怎么解决?”

    首长想了想,就摇头说道:“我看不能换,虽然洋鬼子那边的技术人员重要,但这些生产线咱们自个琢磨琢磨也成,我就不信有了机器咱们还搞不出来!”

    参谋长担忧的说:“就怕洋鬼子会在这些机器里动手脚,咱们又看不懂,而且之后还有维护的问题,只怕是牵一发动全身……”

    “那也不行!”首长回答:“小东北对咱们部队的贡献不只是在装备上,在战略、战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长总觉得哪里不对,他认为不能这样就把小东北给“换”出去了。

    “这样吧!”参谋长迟疑了下,提议道:“咱们可以征求一下小东北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首长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点了点头。

    于是,在王学新和孙尔威谈话时,通讯员就找上来了:“王学新同志,总部电话!”

    团部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警卫员和通讯员留守,其它人都到后山挖山洞建厂房去了,李云龙和赵刚也不例外。

    王学新径自走进团部拿起电话表明身份。

    电话那头响起了参谋长的声音:“王学新同志,洋鬼子那边希望跟咱们交换技术人员,我们想知道你的想法!”

    应该说,这是王学新的一个机会。

    如果是之前,王学新只怕求之不得……可以用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离开这个艰苦、危险,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地方,有什么不好?

    但是现在,王学新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片土地了,因为这里有他的根,有他的希望和寄托,还有……

    因此王学新没有迟疑,回答道:“放心吧,参谋长,这事我能解决的!”

    “你能解决?”参谋长有些不信:“我听说需要五个技术人员,以洋鬼子的开价,那就是一百万美元。不然这样,我们可以少买两条生产线,省下的钱换技术人员,你觉得怎么样?”

    “我明白!”王学新回答:“我有办法,技术人员会来,生产线也一条不少!”

    电话那头的参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然后望向首长。

    首长说:“让他试试,说不定能行!”

    参谋长点了点头,说:“好,那你放手跟洋鬼子谈,我们全力支持!”

    “是!”王学新应了声就挂上了电话。

    之前王学新之所以拒绝技术人员,一部份原因是囊中羞涩出不起这个钱,至于在孙尔威那边欠着……往后再讨价还价就没那么容易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但是现在,王学新已经有足够的资金请这些技术人员,就觉得还是有必要聘用技术人员。

    毕竟是五条步枪生产线和一条子弹生产线。

    如果什么都需要自己动手,比如维修、操作、保养等等,这其中每一项都不是个小问题,都需要一个团队。

    自己虽然可以从系统购买技术完成这些,但往后也就干这些事在生产线及培训人员方面转来转去了。

    还不如聘用几个技术人员划算,另外还不需要费尽心机的找借口。

    于是,当王学新回到宿舍时,就胸有成竹的说道:“两个选择,孙尔威。一是我们购买这些技术人员……”

    “不!”孙尔威笑着摇了摇头:“你们没有足够的资金!”

    “我们有!”王学新回答:“你知道的,有许多海外爱国华人会为我们国内的抗战捐款。之前这些捐款一直都被顽军截留,我们得不到分文。但是现在……”

    王学新扬了扬手中的存折,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帐户,这还要谢谢你!所以,我们现在也许无法支付,但等到设备和技术人员到这里时,我相信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了!”

    孙尔威脸色一变,他没想到这一点。

    孙尔威不知道的是,王学新之所以底气十足,完全是因为他可以把系统兑换的美元解释成海外华人捐款。

    “那么!”孙尔威脸色十分难看的问:“另一个选择呢?”

    “我们合作!”王学新回答:“你派出技术人员为我们工作,而我……为你们提供合理的建议,保证物超所值!”

第14章 双赢

    “合作?”孙尔威哈哈大笑:“王,我觉得你没有搞清楚一点,合作是需要差不多的……工业或是技术水平,你明白吗?抱歉,没有贬低你们的意思。”

    “你说得对!”王学新承认这一点,因为这是事实。

    不过王学新又反问了一句:“那么,你们为什么又要花五百万美元购买粘稠汽油呢?另外,我相信定向雷和子弹雷也让你们获益匪浅!如果这些还不够让你们与我军合作的话,那么我觉得跟毛熊合作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王学新这么一说,孙尔威就有些泄气了,因为王学新的确有合作的资本。

    然而,孙尔威还有些不甘心:“但这些东西我们已经……不需要合作了。”

    孙尔威原本还想说“学会”了,但用上这个词会让他感觉丢人。

    “我们往后还有合作的空间,孙尔威!”王学新笑着回答:“否则,你们也没有必要费尽心思与我们交换技术人员了,你说是吗?”

    孙尔威哑口无言。

    王学新说的没错,军方看中的就是王学新的创新能力,之所以要将王学新换走就是肯定了他的能力。

    可是现在他却质疑王学新的能力,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想想吧!”王学新说:“你们其实没什么损失,因为这与我为你们工作没多少差别,只是我还在这里而已!”

    这其实是个双赢。

    主要是王学新知道鹰酱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鬼子的敌人,那时如果能帮助鹰酱更狠、更顺利、更快的击败鬼子,显然对八路军对华夏都有利。

    考虑了一会儿,孙尔威就无奈的回答道:“好吧,也许你是对的!我可以把你的想法转告他们!”

    “谢谢!”王学新说。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此时是八路军更需要孙尔威的帮助而不是孙尔威需要八路军,因为此时鹰酱还没被拖进战争,他们没有这种紧迫感。

    如果说有什么紧迫感,王学新相信,那就是鹰酱不希望别人得到王学新有可能知道的技术,尤其是毛熊。

    所以,王学新认为自己应该要好好利用这一点,至少在鹰酱参战前是如此。

    孙尔威带着些失望离开了三家店,他有些想不通,王学新为什么要放弃这个机会。

    但见王学新说得那么坚决,他也无可奈何。

    总部那边接到王学新的报告不由喜出望外。

    参谋长高兴的说:“小东北成功了,他成功的说服了洋鬼子,现在是合作而不是雇佣!”

    首长激动的点了点头,感叹道:“是个好同志啊!”

    参谋长明白首长说的是什么,王学新原本有机会离开战场去花旗国,而且是堂而皇之的去,但他却选择了留在这里……换作任何一个人,只怕都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

    太原第一军军部,冈村宁次正对着沙盘上的吕梁山区发呆。

    他想不通这场仗为什么会打成这样。

    此时明明是八路军受封锁和掠夺之后最虚弱的时候,帝国军队还从其薄弱的侧翼出其不意的发起进攻,原本应该势如破竹将敌人分割包围才对,现在的情况却是在山区里与敌人形成僵持。

    冈村宁次做过统计,发现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帝国与重庆方面的“合力”封锁下,八路军的枪支弹药已经少到无法支撑起这场战斗。

    这可以从战场的缴获情况可以看出……敌人身上携带的子弹普遍是个位数,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枪也没有子弹。

    问题是……他们有各种杀伤力巨大的地雷,而且他们看起来已经把这些地雷当主要武器使用了。

    前方的军队无法前进,后方的运输部队又总是遭到敌人游击队骚扰,伤亡越来越大却没有战果,这让冈村宁次意识到帝国军队无法取得胜利。

    因为帝国耗不起兵力,而这对八路军而言却算不上什么。

    这时,筱冢义男上前报告道:“大将阁下,我们得到消息……花旗国正在往八路军非治安区运送武器弹药!”

    “什么?”冈村宁次吃惊的抬起头:“这不可能,花旗国没有运输的途径!”

    此时的海岸线全都被帝国军队封锁,南面又是重庆方面的军队,八路军实际上是被包围在内陆。

    “他们是利用重庆方面的机场!”筱冢义男回答。

    冈村宁次还是不敢相信:“重庆方面,怎么会允许这样的援助?”

    冈村宁次在情报方面做得很充分,尤其是在重庆方面安插和收买了许多间谍。

    所以,冈村宁次知道所有外援都需要通过重庆再转到八路军手里这事。

    重庆方面又怎么可能让这事发生?

    筱冢义男回答:“据情报显示,这是花旗国与八路军的交易而不是援助,所以重庆方面无权干涉!交易的东西,就是八路军在战场上烧毁我军一个战车大队的燃烧弹!”

    冈村宁次狠狠一拳打在桌上。

    花旗国竟然与八路军进行交易?

    而且交易的东西居然还是燃烧弹!

    冈村宁次后悔了,早知如此,他就应该派出两个、甚至三个师团去包围那个叫“小东北”的武器专家。

    就算为此牺牲整场战役也在所不惜。

    现在,就因为让他逃走,后果就是花旗国在这紧要关头送来了八路军最缺的武器弹药。

    筱冢义男在旁边小心翼翼的说道:“大将阁下,如果现在我们都无法突破八路军的防线,在他们得到大批枪支弹药之后……”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帝国军队就更没有优势,或者说伤亡很快就会成级数增加。时间一久,崩溃的就会是帝国军队。

    冈村宁次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咬牙,下令:“撤军!撤至运城一带组织防御!”

    “是!”筱冢义男转身就去下令。

    冈村宁次铁色铁青。

    他与筱冢义男的关注点不太一样。

    筱冢义男关心的是这场战役的胜负,而冈村宁次想的却是……

    如果这样继续让花旗国与八路军合作下去,形势是不是会对帝国更加不利?

    八路军今天可以卖粘稠汽油,明天是不是有更多东西卖?

    毕竟,八路军有一个那么出色的武器专家,谁也不知道他是否有更多的东西交易!

第15章 补足短板

    这天傍晚,独立团正在夕阳的余晖下训练。

    这段时间独立团白天在七岭山上挖洞建厂,闲暇以及收工回村时才找抽空训练。

    不过训练其实没多少内容,就是熟悉春田步枪的操作。

    正常熟悉步枪的操作,那都需要打上几百发子弹找点手感。

    八路军就没这么阔气了。

    他们的训练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模拟子弹上膛,然后抵肩瞄准靶子,嘴里发出“叭”的一声枪响,接着就做战术动作再打下一发。

    这没办法,子弹金贵,平均每人只有25发,哪里是训练能打得起的。

    据虎子说,八路军的习惯是只有上战场前才允许打几发实弹,之后就得一边打鬼子一边练了。

    也难怪八路军在战场上总体素质比不上鬼子,鬼子那一个个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不过这对独立团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拉栓式步枪都差不多,何况这“中正式”、“三八大盖”、“花旗中正式”全都是仿制毛瑟步枪,战士们早就熟悉了。

    王学新倒是试着打了几发子弹。

    枪况很好,枪声清脆且偏移量小,三百多米外不用瞄准镜也能精确命中。

    M1这种半自动步枪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当作步枪用,危急时需要火力输出时也可以短时间打出多发子弹。

    区别只是扣扳机的速度慢与快,这个可以自己看情况控制。

    王学新试枪时就把一众部下给惊到了,他们一个个都围了上来,一脸艳羡的叫道:

    “连长,这啥枪啊?跟咱们的都不一样!”

    “对啊,这都不用拉栓,这枪好!”

    “啥时候给咱们也弄上一支呗!”

    ……

    这时知道内情的谢宝庆就上来了:“去去去,一个个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枪是洋鬼子送咱连长的,全军就连长这一支,就你们也敢跟连长争?”

    这么一说战士们就全都不说话了。

    八路军的确不搞特殊化,但这并不代表大家都得一样。

    这批军火都是王学新从洋鬼子那换来的,何况这枪还可以说是孙尔威凭私人感情送的东西,别人当然没道理眼红。

    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谁要是眼红,你他娘的也搞几条生产线几万支枪来,别说几万支了,能搞几百支来,我李云龙求爷爷告奶奶都把这枪给他送去!”

    李云龙这是打着一手好算盘。

    M1步枪虽说是目前最先进的半自动,但怎么说也是制式步枪,目前造价100多美元一支(狙击型贵些),大概抵春田四支,李云龙却想用几百支来换。

    苏欣这段时间也是一天到晚在山上跑……这小丫头工作上的认真劲那是没话说,连着中午都没回村的。

    其实战士们中午都没回村。

    这是因为从村里出发到七岭山就得一个多小时,中午要是回村吃饭,一来一回路上就得多耽搁三小时,一天下来干不了多少活。

    于是炊事班那就是早上做好饭让战士们每人用饭盒带着,中午就在山洞里将就着吃一餐,稍事休息后接着干,直到下午天黑前回村。

    因此王学新与苏欣虽然都在三家店,接触的时间却不多……王学新一直都在村里守着电台负责与孙尔威联系。

    李云龙因为担心漏了什么,还给王学新配了四个电台兵一个通讯员,轮流守着电台一刻都不放松。

    甚至连王学新都被电台给“绑”着了……离开前必须报备,而且不得出村,以便通讯员能随时找到王学新。

    不过苏欣总能找些机会来找王学新。

    比如……

    “小王同学,生产手册里这几个单词没看懂,你帮着问问?”

    “小王同学,这写的零件以前没见过,具体型号是什么?”

    “小王同学……”

    ……

    有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王学新不相信苏欣不会。

    不过说实话,除了这些借口,苏欣还真没理由往王学新的宿舍跑。

    今天苏欣的借口就是与王学新一起训练。

    这个“借口”很合理,因为这时代大家都有可能上战场,基础军事训练是必要的。

    问题是步枪这玩意八斤重,拉栓时还需要单手撑着,寻常男同志都有些困难,何况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苏欣。

    “小苏同学!”王学新对正吃力的拿着枪趴在地上做战术动作的苏欣说:“女孩子家就别想着打长枪了,盒子炮练一练就成!”

    “那可不行!”苏欣不服输的一扬头,回答:“我是六分厂厂长,要是自己生产的枪自己不会用,怎么知道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

    这话怼得王学新哑口无言,苏欣的确有必要多了解这步枪。

    然后苏欣像是想起什么,一咕碌就坐起身来并把枪立在地上,说:“小王同学,我想到我们厂的一个短板。”

    “什么?”王学新疑惑的问。

    苏欣从腰间子弹袋里掏出一枚子弹在王学新面前一晃,说:“我们到时候能生产步枪也能生产子弹了……难道还用黑火药做发射药?”

    王学新愣了下。

    苏欣这话说的是,用黑火药做发射药有诸多缺点,比如打几发子弹就要清理枪管,再比如严重影响射程还有很多烟雾等等。

    这如果是在以前,倒是无所谓。

    反正复装子弹质量差,用黑火药再差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现在……

    其它东西都是花旗国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精良装备,还能装填黑火药?

    王学新之前没有在意,是因为八路军也能生产无烟火药,在技术上不是问题。

    生产无烟火药的技术并不困难,它就是把硫磺和硝石点燃,产生的硫类氧化物气体与水融合就制成硫酸、硝酸等,进尔就可以制成硝化棉也就是无烟火药。

    问题在于八路军没有设备,而是用水缸取代铅室,于是产量很低无法满足需求。

    王学新想想觉得也对。

    如果只是购买设备而不需要技术,应该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不从孙尔威那购几套设备来补足这个短板呢?

    反正帐户里已有些余额了!

第16章 投靠

    就在王学新想着该怎么跟孙尔威说的时候,就听哨兵叫了声:“有情况!”

    战士们哨兵指示的方向一看,几百米外正有一支部队沿着公路走来,看军装似乎不是八路军。

    这把战士们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里可是根据地的腹地,居然会有敌人穿插到这里而没有任何先兆。

    李云龙赶忙指挥着战士们端起枪组织防御。

    王学新透过狙击镜往公路方向一看,就感觉不对了。

    军装是晋绥军的蓝军装。

    此时的晋绥军要么逃跑要么被鬼子打散,能有这样的规模大摇大摆的走在公路上,就只有……

    想着,王学新转头朝李云龙的方向叫道:“团长,可能是孙铭的部队,他们找过来了!”

    话音未落,就见对面一名军官策马而出,骑在马上的正是孙铭,他用手捂成一个喇叭状朝这边高喊:“对面的可是独立团?我是孙铭!”

    李云龙“嘿嘿嘿”笑着起身,同时收起了盒子炮,说道:“这小子还有点良心,知道来找咱!”

    孙铭突围后一直都在前线配合八路军作战。

    孙铭这么做其实是出于心里的一点愧疚,他总觉得欠了李云龙一条命,如果再躲在后头那就太不像话了。

    同时,孙铭还不断打听独立团的动向,知道独立团安全突围后悬着的一颗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孙铭对部下说道:“如果独立团有什么事,我们这辈子都无法还他这个人情!”

    其实这时孙铭及其部下是什么选择,他们心里都清楚。

    平时晋绥军的兵都在私下讨论着:

    “八路军装备是差了些,可跟他们干不受气啊,人家是真打鬼子!”

    “说的没错,人家当官的一个个没架子,跟着当兵的一起吃苦一起冲,哪像咱们……”

    358团做的还算不错,但就算是楚云飞也没法做到跟士兵们一起吃苦。

    有句话叫“不患贫而患不均”。

    八路军这样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的制度是晋绥军所希望的理想状态。

    以前因为两军交流不多再加上刻意的丑化宣传,士兵们对这些了解不多甚至有所误解。

    现在,他们真真切切的在八路军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甚至一起战斗,这才知道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

    “咱们当兵打仗不就是图口饭吃吗?跟着八路军干有啥好处?饭都吃不饱,更别说饷银了,这么卖命不是傻了吗?”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顽军中许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由军阀混战时代幸存下来的老兵……

    军阀混战时代的战争没有抵抗外族的自豪感,也没有抗战救国的使命感,都是华夏人在内部打来打去,于是就养成了为饷银卖命的习惯。

    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并深入骨髓,即便战争转变为此时一致对外,一时半会也很难改变。

    这或许也是顽军最终会败于八路军的原因之一。

    顽军终归是一支脱胎于军阀的军队,从上到下那种军阀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总会出问题。

    孙铭知道部下是什么想法。

    于是,他在鬼子撤出山区后就召开部下开了个会。

    “弟兄们!”孙铭说:“此时鬼子已经撤出山区并在运城一带布防,晋西的公路已经畅通。我刚刚与旅长通过话,他说我们随时可以离开去寻找主力!”

    这时,本该欢呼的晋绥军士兵却鸦雀无声。

    也不知道是不舍还是不愿,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接着孙铭又说道:“孙铭不知各位有何感想,但孙铭逃亡至此一月有余,却是平生不需要担心自己人暗下杀手、不用担心官场尔虞我诈的一段时间。诚然,八路军装备差没有军饷。但是……我孙铭投身行伍并非只为一饭一粥,也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夺回运城打下临汾光复太原!这是我山西男儿的土地,是我父老乡亲的立足之所,是我等祖先的基业!你我若是只为几口饭几个饷银便卖了这条命,试问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说到这,孙铭眼眶已尽是泪水,他偷偷抹了把泪水,接着说道:“孙铭自问无法带领诸位从鬼子手里夺回山西,是以孙铭只认一点,谁能助我夺回山西,我便助谁!是晋绥军还是八路军,弟兄们可自行选择,我孙铭绝不阻拦!”

    晋绥军士兵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就纷纷举起枪叫道:

    “八路军!”

    “八路军!”

    ……

    原本有许多人心里还想着饷银的士兵,此时被孙铭这么一说也想开了。

    晋绥军也是今非昔比……之前的运城是晋绥军的税收及商业大镇,饷银大多都来自运城。

    现在晋绥军连运城都丢了,这时再回晋绥军还能有以前的待遇?

    真要细说起来,往后只怕晋绥军还得仰仗八路军,该如何选择,那还需要考虑?

    于是一个个都愿意加入八路军。

    接着孙铭就通过旅长表达了他的意愿:“孙铭愿带领部下千余人加入八路军,只望上峰准许,将我部编入独立团!”

    这个要求着实让首长和参谋长为难了一阵。

    因为此时独立团执行的任务非同小可,他们一方面是样榜团承担着熟悉新装备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守着六分厂。

    前者还好说,但六分厂那可是步枪生产线和子弹生产线。

    万一孙铭这一千多人不可靠呢?

    这可是支战斗力不可小觑的部队,他们造起反来那还不把独立团连着整个六分厂都给掀翻喽!

    但考虑了一番,首长还是说道:“我们不应该对孙铭这支部队有所怀疑,这不只是一支部队的问题,更是千千万万的部队是否信任我军的问题!”

    参谋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八路军如果因为不相信孙铭而拒绝这个要求,很快就会形成一种类似“多米诺骨牌”似的信任危机。

    其它部队也知道一旦投奔了八路军就会被边缘化或者做不到一视同仁,那么还有人愿意放弃物资条件加入?

    于是,首长一声令下,就同意了孙铭的要求将其编入独立团。

第17章 编制

    “李团长!”孙铭一马当先跑了上来,临近时一跃而下,上前就紧紧握住李云龙的手,高兴的说道:“太好了,总算找到你们了!李团长别来可好?”

    “好好!”李云龙点头说道:“孙副官,我有些后悔让你们先突围了,否则,咱们就可以从云景城搬更多东西回来!”

    孙铭笑道:“此言有理!李团长不够仗义,把我们先赶回去好自个吃肉,听说你们还缴了两辆坦克?这回就算了,下一回,可就一定要带上兄弟了!”

    “一定一定!”李云龙“嘿嘿”笑了起来。

    赵刚在旁边看着就直摇头,这李云龙是不管谁沾上了都得染上一点恶习,现在就连孙铭也动不动说吃肉了。

    这时孙铭才发现战士们手里拿的枪不一样,他拿过枪看了看,就疑惑的问:“李团长,这可是花旗中正式啊,还是全新的,从哪搞来的?”

    孙铭是晋绥军的人,当然知道花旗中正式,他甚至还知道这枪此时就连顽军都装备不多,而现在独立团却人手一把,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孙铭这么一说,李云龙就肉痛了,他一拍大腿,惋惜道:“唉!别提了,我说孙副官,你们就不能早点来吗?现在枪都发完了……”

    说着就一边叹气一边摇头,一言难尽的样子。

    其实这是李云龙一厢情愿了。

    首长那也是因为独立团人少所以才愿意人手一支给独立团五百支枪。

    要是孙铭等人早些来,全团都有一千七百多人,首长那就不可能这么大方了。

    当晚,李云龙就组织了一个会议。

    会议的内容当然是关于孙铭这些人加入独立团的事。

    李云龙在打了电话从首长那确认这一点后就高兴坏了,会议一开始就乐呵呵的挥着手说道:“老子前几天还说我这团长都快成营长了,这会儿一下就收了一千多个兵,而且还是能打的兵,痛快!这回又当回团长啦!”

    完了又拍着孙铭的肩膀说:“孙副官,你是饱汉不知饿汉子饥啊,你们358团随随便便一个营就上千人,我这一个团才五六百,这要是打起来人家还说老子一个团干不过你一个营,这多没面子!”

    这话说得会议室里的干部们一个个都笑出声来。

    赵刚等笑声停了一会儿,就说道:“老李,往后可不能叫孙副官了,应该叫孙铭同志!”

    “对对对!”李云龙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孙铭,说:“孙铭同志,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你和你的兵既然加入八路军,那就要守八路军的规矩,这叫各行有各行的行规,每个山头定的都不一样……”

    “得得!”赵刚赶忙打断李云龙的话:“你胡说些什么?还真当自个是山大王呢?”

    说着赵刚就转头对孙铭说道:“孙铭同志,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其它的一些纪律,回头我会跟你细谈!”

    李云龙“嘿嘿”笑道:“我说老赵,这不是一个理吗?你别打岔!除了纪律外……服从命令就不用说啦!”

    李云龙说到最后一句时心里没什么底气,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老不听上级指挥的主。

    不过孙铭还是起身敬了个礼,回答:“是,保证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孙铭感觉这种开会的氛围挺有趣的,比晋绥军那一套套的形式说的又是假大空好多了。

    李云龙也不拐弯抹角,下一句就直接问孙铭:“首先是编制问题,孙铭同志,如果我把你的部队拆了补充到其它营,你不会有意见吧?”

    “没有意见!”孙铭挺身回答:“一切遵从团座调配!”

    其实孙铭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他手下一千多人,总不可能他带的兵比李云龙这个团长还多吧!到时谁才是团长啊?

    “哎哎……”李云龙有些不乐意了:“别团座团座的喊,叫得老子都跟反动派似的!”

    干部们又哄的一声笑出声来。

    赵刚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李,我们现在一部份装备花旗中正式,一部份装备六五式步枪,这要是混编在一块……”

    “问题不大!”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老规矩,把花旗中正式集中到两个营,另外再编三个营用六五式步枪。”

    这是八路军通常的做法,也就是尽可能的将相同的装备编在同一作战单位,这样可以简化补给难度。

    但王学新却提出不同的意见。

    “团长!”王学新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编:两个连用花旗中正式,一个连用六五式!”

    “为啥?”李云龙有些奇怪,这样编不是会造成营内补给混乱么?

    王学新回答:“团长,咱们的敌人是鬼子,他们装备的是三八大盖……”

    李云龙听到这里就“哦”了一声,点头道:“这话在理,要是以营为单位去打鬼子,缴获了三八大盖或是子弹,这么编就用得上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

    如果一个营装备的全都是春田式步枪,打了场胜仗后,那是把春田步枪换成缴获的三八大盖呢,还是全部不要把缴获丢弃?

    显然,两者都不合适。

    所以,部队里也应该要有装备六五式步枪的单位,这样一旦在战场上有缴获也能马上用上。

    “另外还有一个优点!”王学新接着说:“六五式步枪跟鬼子的三八大盖一个样,孙铭同志的部队使用的又是鬼子的战术,咱们平时正好可以用六五式步枪的连模拟鬼子的部队实施对抗训练!”

    李云龙连连点头。

    部队的“三三制”战术虽说平时训练没什么问题,但往往一打起仗来又是凑一堆,比如之前在突围及打云景城时就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在对抗演练中多揣磨多熟悉,就可以更进一步。

    只是……

    想着李云龙就再次把目光投向孙铭,问:“孙铭同志,你的兵扮鬼子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孙铭回答。

    孙铭不明白这会有什么问题,不就是模拟鬼子的战术搞对抗演练吗?这个晋绥军的确在行。

    孙铭不知道的是,八路军那是个个对鬼子咬牙切齿,这要是让一支八路军模拟鬼子,铁定就有意见了,甚至还会撂挑子不干,非得做思想工作或下命令软硬兼施不可。

第18章 营长

    接着王学新又提了个意见:“团长,除此之外,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每个营增设一个新兵排或新兵连,我们可以把刚召募没上过战场或者战斗经验不多的战士编到这个连。一方面,这可以给他们一段适应战场以及学习战斗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一般只装备自卫武器甚至不装备武器,一旦从敌人那缴获多余的步枪,就可以马上分配给他们!”

    王学新这想法其实是学自汉斯,汉斯的部队里就常设一个新兵营,只不过他们不是为了尽可能的使用缴获装备而是给新兵一个适应战场的机会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战斗力。

    “我同意!”赵刚点头道:“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每一个缴获的装备,并尽可能快的发挥出战斗力!”

    其它干部也纷纷点头,李云龙当然也不会有意见。

    赵刚多用了点心,他觉得王学新提出的这几个想法都很不错,于是就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一边记一边想,这些经验同样适用全军。

    因为八路军跟其它部队可不一样,其它部队有大量自产弹药可以不依靠缴获,八路军恰恰相反。

    所以,可不能有了花旗中正式就忘乎所以,将某某营甚至某某团清一色的装备上这步枪。

    要是这么编制,打起仗来可就要吃亏了。

    会后赵刚将这想法往总部那一报,首长和参谋长也连连点头。

    “不错嘛!”首长说:“这步枪才刚装备几天,小东北就找到问题了。这个经验很好,我看,装备花旗中正式步枪的部队都得这么编!”

    这么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原本两万支花旗中正式也许只能装备两个师,现在这么凑一凑分一分,都可以装备四个师了。

    独立团这边的会议还继续开着。

    李云龙说:“如果要编新兵连,咱们一个营就不能编太多人,这还得留着些位给新兵连啊。这一来咱们团一千七百多人就可以编五个营,还缺两个营长呢!”

    顿了下,李云龙就看了孙铭一眼,说:“四营长不用说了,我认为孙铭同志合适,同志们有什么意见?”

    干部们哪有什么意见。

    孙铭那是带了一千两百多人入伙的,这在八路军里都可以称得上是团长了,这才当一个营长,理所当然。

    “至于五营长……”

    张大彪嘴巴一咧,回道:“团长,这还用得着说吗?肯定是小东北!”

    张大彪其实不愿意这么说,他从一开始就想把小东北拉到自己部队里,小东北要是当了营长,那就彻底没戏了。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这营长的位置非小东北莫属,独立团没人比他更有这资格。

    果然,李云龙打蛇随棍上,说:“一营长提议小东北当五营长,同志们没意见吧?”

    张大彪在下方嘀咕了声:“这还成我的‘提议’了?”

    其它干部听着一个个笑出声,然后接二连三的点头回答:

    “没意见!”

    “王学新同志能行!”

    ……

    王学新心里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立下了功劳而且在独立团也有了声望……其实不只是在独立团有了声望,此时全军不知道“小东北”这外号的都不多了。

    在这情况下自己如果还假意推辞,那就矫情了。

    “小东北!”这时李云龙把目光转向王学新,问:“你有什么问题?”

    王学新很干脆的起身回答:“报告团长,没有问题!”

    赵刚满意的说道:“那就这么定了,让我们欢迎两位新上任的营长!”

    会议室里马上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其实一个连长能当好,营长也就差不多了。

    甚至还可以说营长的事务更少、更轻松一些。

    因为连长有“兵头将尾”之称,准确的说应该是兵头官尾,也就是衔接官和兵的。

    这就决定了它有上下两层的压力:上级下达的任务是一个都没少,下级还有一百多个兵要管,两头的事情挤压在一起全堆到连长身上,琐碎繁杂的东西是数不胜数,要不是有个虎子和谢宝庆帮忙,王学新还真搞不定。

    营长虽说只往上升了一级,但兵一级的事务基本就不需要管了,更多的是考虑上级分配的任务并怎么独立完成的问题……

    现代时更多的是连级单位独立完成任务。

    只是八路军时期由于装备差弹药少,连级单位战斗力不足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常常以营级为单位作战。

    王学新这个五营可就牛了。

    李云龙首先是把三营的七连给调了过来编成十三连作为骨干,然后抓了原晋绥军的两个连编成了十四、十五连,又把和尚的侦察连给编到五营里。

    这马上就让其它几个营长不乐意了。

    “团长!”张大彪闷声闷气的说:“你这不是摆明了偏心吗?谁不知道侦察连的兵个个都是好手,装备的还是冲锋机关枪!”

    “是啊,团长!”沈泉说:“五营比咱们多一个连,这也就算了,侦察连还编进去……这往后还有咱吃肉的份吗?”

    最不乐意的就属关大山了,他哭丧着脸说:“团长,你瞧瞧咱们三营……小东北出去了,七连带走了,这可是抽筋削骨啊!”

    也难怪关大山会这么说,七连是三营的主力营,跟着小东北一块调走还真是把关大山一棍打懵了。

    李云龙凶巴巴的回应道:“喊什么喊?都说这侦察连好……侦察连难道不是小东北带出来的?冲锋机关枪难道不是小东北换回来的?人家一手整起来的队伍,现在调给五营那叫名正言顺!”

    说着手指在虚空中点着那几个营长几下,骂道:“咋了?你们一个个的现在才知道眼红?当初换装备带部队的时候你们在哪呢?你们怎么就不整些装备来呢?你们怎么就不跟洋鬼子做点买卖换点东西呢?没出息!”

    说着背着手就离开了。

    李云龙这么一说,几个营长就没声音了。

    这要是数起功劳,还真没人比得上小东北,不服也得服。

    不过王学新心里却清楚,李云龙之所以把侦察连安排到五营,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他这个营长。

第19章 顾忌

    整编训练进行得很顺利。

    毕竟新加入的这些兵大多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兵,他们相当一部份人使用的还是之前的装备基本不需要训练。

    相对比较陌生的,就是将战术换成八路军的“三三制”,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真要说有什么难的,就是纪律和资金的问题。

    纪律方面由赵刚负责,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原因是晋绥军里有些是“双枪兵”。

    这些兵就不是做几次思想工作就能解决问题了,加入八路军那可就得把陋习彻底戒了。

    但一下这么戒了几乎不可能。

    就此孙铭还跟赵刚谈过几次话。

    孙铭的意思是,这现像在顽军中很普遍,“双枪兵”中有许多是他的老部下,他信得过,希望能缓上一段时间。

    但赵刚对这一点却很坚决。

    “孙铭同志!”赵刚说:“我希望你明白一点,首先,八路军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吃的、用的等等,都是百姓缴的公粮和税钱,是出在人民身上。我们身为人民的军队,就要把这每一点公粮、每一分税钱都用在刃上,当然不能用来抽大烟!”

    顿了下,赵刚又接着说道:“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染上这恶习,那么就很难适应八路军艰苦的环境,也很难抵挡住鬼子的威逼利诱,换句话说就是更容易当叛徒,这对我们整支部队都是威胁,尤其独立团现在执行的还是很重要的秘密任务!”

    孙铭考虑了一会儿,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已经从李云龙那听说了,独立团的任务是组建及保护六分厂……一个能生产花旗中正式步枪的兵工厂。

    这可非同小可。

    五条步枪生产线,月产量一万多支花旗步枪……太原兵工厂全盛时期也没有这样的产能更没有这么先进的步枪,这生产线就连顽军都眼红。

    (注:太原兵工厂全盛时期月产3000支步枪,只不过它还有冲锋枪、机枪、手枪等生产线)

    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孙铭就觉得自己加入八路军这步是走对了。

    因为上级如果对他以及他的部队有所怀疑,是不可能同意这支部队加入独立团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的。

    而且赵刚说的也有道理,那些“双枪兵”打仗也许还行,因为那就是端着枪上战场,鬼子一发子弹、一发炮弹过来就能把他们打没了,完全没有商量和诱惑的空间。

    但是……

    如果有一天,他们被鬼子俘虏了或是有间谍接触,随便拿些财物、大烟诱惑一下,他们就把秘密给全招出去了。

    想到这,孙铭一狠心,挺身说道:“坚决服从上级安排,我没有意见!”

    于是“双枪兵”全部被调走。

    他们依旧有选择的余地,可以回晋绥军也可以在八路军中戒瘾,只有成功了才能加入部队作战,否则,只能在后方劳动。

    资金方面,则是因为一千多人的独立团超出三家店的负担。

    其实要真说这方面的问题……对王学新而言就不算什么。

    系统可是还能兑几百万美元呢,养活一千多人那还不是小意思!

    问题是这些是外汇,如果跟孙尔威说下一回买几百吨粮食来,这成本加运费肯定不划算。

    好在独立团之前还有些底……李云龙之前组织了个马队去定边打盐赚了些钱,这会儿就派上用场了。

    再加上自己动手做些准备省着用,倒能勉强对付着。

    比如在七岭山上建工厂时就顺便开荒种粮、种地瓜。

    再比如自己买布染色制军装……

    其实八路军的军装都是自制的。

    八路军的军装通常是灰白和土黄两种:冬天用灰白,夏天用土黄,只不过因为军装不足常常会混穿。

    灰白的军装是用草木灰染的。

    把白布铺好,用百姓家炕里烧火后的锅灰均匀铺上,再泼上水用脚踩踏,要不就用碾子碾压,白布充分吸收灰黑色后再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就成了灰布。

    土黄色就是用红土做同样的操作。

    因此八路军的军装往往是越穿越白,有时还会这一块那一块的不均匀,这都是因为染色方式原始容易掉色的原因。

    不过这玩意的优点就是便宜,一身军装就三块多。

    然而,孙铭等一千多人全部换一身下来再加上鞋子也要四、五千,这对独立团而言也不是小数目。

    李云龙那是吡着牙心疼,以前马队打盐留下的积蓄瞬间就去了一半。

    不过他也知道这钱不能舍不得,否则一支军队里两种不同的军装,打起仗来很容易被友军误会,那可是人命关天而且还影响士气,于是一咬牙就全都整下来。

    王学新这边也联系上孙尔威说了制酸设备的事。

    孙尔威这时就有些为难了:“王,鬼子那边已经向我们提出交涉,他们说,我们的举动是在逼他们走向战争状态!”

    “什么意思?”王学新问。

    “是这样的!”孙尔威说:“我们不想加入这场战争,所以不想过份刺激鬼子,你明白吗?”

    王学新当然明白,但他并不认为鹰酱能躲过这场战争。

    不过当然,王学新并不适合跟孙尔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因为王学新不管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要拖鹰酱下水。

    于是王学新就很干脆的问了声:“你的意思是,我们之间的交易到此结束了?”

    “不不!”孙尔威回答:“我们交易的部份会照常进行,但是其它的东西包括合作……”

    “没问题!”王学新回答:“不过你们如果无法提供,你知道我们会怎么选择!”

    孙尔威那边沉默了下,他知道王学新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鹰酱无法提供,王学新只能去毛熊那寻求合作。

    而毛熊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到时王学新脑袋里的那些创意……

    过了好一会儿,孙尔威就回答道:“好吧!王,我们会继续合作的,不过会以更秘密的方式进行,你们也要对此保密!”

    “当然!”王学新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王学新认为不需要为此担心,因为再过两个多月……鬼子就会偷袭珍珠港,到时鹰酱不仅没这方面的顾忌,还会千方百计的寻求合作。

第20章 “巴祖卡”之父

    由此也可以看出鬼子十分擅长使用“讹诈”的手段。

    此时的鬼子其实早就在计划偷袭珍珠港甚至还为此训练部队,但依旧以此威胁鹰酱让它有所顾忌。

    但这是鹰酱要考虑的问题,与王学新无关。

    此时的王学新心下暗自庆幸,如果自己当初答应了鹰酱的要求跟他们交换技术员……此时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鹰酱的技术人员是跟随第二批步枪弹药一起来的。

    孙尔威所谓的“秘密”方式,就是这批弹药在重庆“周转”了一下:先将弹药空运至重庆,然后再用顽军的火车将这批弹药运到西安辗转交到八路军手中。

    这么转一道虽说没啥区别,但性质就不一样。

    原因是鹰酱与重庆方面签订有援助法案,所以这援助是正常的生意往来……“援助”其实是一种贷款,装备先给,之后有钱了再还。

    而重庆方面给八路军发装备也是正常的,八路军原本就是编制内的部队,重庆方面原本就该发枪、发弹药甚至发军饷,只不过重庆方面没做到反而变得不正常了。

    技术人员一共有二十人。

    确切的说是十名技术人员十名安全人员。

    十名技术人员里有五人是原本就计划好负责生产线维护、保养的。另五名则是派来与王学新“合作”,其中两名还会中文。

    在这情况下自带翻译当然有必要,因为他们不希望华夏人在用中文说什么秘密而他们听不懂。他们自己还带着个电台,以便与本国取得联系。

    安全人员则是几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充当警卫。

    为了保密,他们所有人都是一身便装秘密进入根据地,到了根据地后干脆换了一套八路军的军装并装备上春田步枪……这并不是为了防止隐藏身份,他们的容貌很难隐藏,这么做是避免被不明就里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当作敌人误伤。

    为首的是个上尉,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下巴上留着浓密的络腮胡,背着背包头戴牛仔帽,一身游客的打扮。

    在李云龙的引荐下,上尉大方的上前与王学新握手,高兴的说:“我听说过你,王学新,是吗?我叫斯金奈,很高兴见到你!”

    “很高兴见到你!”王学新礼貌的回答。

    然后就愣了下,斯金奈?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下一秒王学新就想起来了,鹰酱陆军军械部任职的科研人员,被称作“巴祖卡”之父的莱斯利.斯金奈?

    果然,斯金奈就对王学新说:“王,说起来我应该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把火箭筒用在战场上并取得成功,我的发明很可能无人问津!真是太巧了,我们竟然发明了同一种东西。区别只是你们把它用到了战场上,而我们却只能存在仓库!”

    “哦,是吗?”王学新装出一脸惊讶:“的确很巧,孙尔威没跟我说起过这个!”

    “孙尔威?”斯金奈一脸疑惑。

    “就是威尔逊!”王学新解释道:“他有一个很酷的中文名!”

    斯金奈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我也需要一个中文名!”

    鹰酱会派斯金奈来华夏与王学新合作是有道理的。

    原因是鹰酱能想到的与王学新最现实、最迫切的合作就是火箭筒。

    虽说鹰酱也有火箭筒,但它此时还只是原型,而王学新的火箭筒已经批量生产投入战场甚至还发展出各种火箭弹。

    鹰酱当然希望知道更多关于火箭筒的性能以及战场表现和数据,同时还可以借鉴各弹种开发出自己的弹种。

    为此,鹰酱还送了一批花旗火箭筒和火箭弹来用于测试。

    斯金奈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说:“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王,我相信我们会合作得很愉快!”

    “当然!”王学新回答。

    不过王学新嘴上虽是这么说,心里却并不这么认为。

    原因是王学新知道,眼前这个斯金奈可以说是鹰酱的火箭专家……他从童年开始就对火箭有浓厚的兴趣,曾自行制造和发射过许多火箭。

    问题是鹰酱一直对火箭没兴趣,所以斯金奈才只能在业余时间研究和制造火箭,这也是他直到现在还只是个上尉的原因。

    所以,这个项目对斯金奈而言很重要,它几乎决定了斯金奈研究领域能否在鹰酱发展,也可以说是决定了斯金奈的前途。

    而对王学新而言……火箭只不过是其中一部份而已。

    斯金奈果然是个火箭迷,他甚至还没安顿下来就急着想看八路军的火箭筒。

    当王学新把火箭筒交到斯金奈手里时,斯金奈就一脸震惊的望着王学新,称赞道:“上帝,这简直就是件艺术品,它太漂亮了!尤其是这发射方式……你们甚至还为它配了瞄具!”

    斯金奈会有这样的表现似乎很正常。

    因为王学新这火箭筒是按RPG7仿制的……RPG这玩意从1型发展到7型,最初只是一根铁管变成一款成熟的反坦克武器,其间经过多次实战、发现问题、改进,再实战、再发现问题、再改进的过程。

    王学新把这些过程全跳过直接出最成熟的成品。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没有空心装药穿甲能力略显不足。

    相形之下,斯金奈的火箭筒此时还真就是一根铁筒,一根连瞄具都没来得及装上的铁筒。

    所以,这火箭筒给斯金奈带来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他甚至都感到自卑,不敢将自己带来的火箭筒拿出来亮相。

    “我能试试它吗?”斯金纳问。

    “当然!”王学新回答:“不过你应该节省些,因为我们生产炮弹并不容易!”

    “没问题!”斯金奈回答,然后马上让几个部下做好记录数据的准备开始试射。

    看着斯金奈一行人忙碌的样子,王学新就在心里暗笑。

    这孙尔威可真够大方的,一送就把几个火箭专家给送来了。

    不过,这可能与他们还没重视火箭领域有关……因为不重视,所以随随便便就把这么重要的专家派到华夏来。

    只不过进来容易,要出去就难了!

废稿讨论

    这章原本是昨晚就该发的,但是昨晚写着写着到了鹰酱技术人员出场时就出现几个不同走向了。

    士兵原以为只有两个走向:一个是科研怪才全力支持主角型,一个是高傲自大被打脸型。

    这两个走向都写了,但感觉都有些不对。

    然后苦思了一晚,直到今早才想起另一个走向:怀才不遇型。

    现在把两个走向的废稿发一下,欢迎兄弟们在评论区讨论,看看哪个走向更好。

    废稿一(科研怪才型):

    王学新原以为霍根上校会生气的摔门而去,或者是用电台向上级报告然后要求返回。

    但没想到霍根上校愣了一会儿后就哈哈笑了起来:“有意思,你是凭空想像出那些装备甚至还生产出火箭筒?我们生产出火箭筒可是耗费了两百多万美元还有一个研究团队以及两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

    说着霍根上校就对王学新说道:“至少,我们在这一点上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王学新表示赞同。

    鹰酱有火箭筒,八路军也有火箭筒,而且还有实战经验并发展出了各种弹种……那么鹰酱当然也想知道这些火箭筒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数据,并依此完善自己的火箭筒。

    只不过,王学新认为与鹰酱的合作不会仅此而已。

    霍根上校对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很有兴趣。

    这首先源自于他是个军人出身的科研人员……霍根原本是个机械师,他对飞机的制造与维修有着天生的爱好,一战时他甚至还作为飞行员驾驶过战斗机参加过战斗。

    身为军人的霍根经历过战场上生死瞬间,他甚至被那一幕吓坏了差点就选择了逃跑。

    鬼知道他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与敌机战斗到最后一刻直至将其击落。

    但是,从那之后霍根再也没有勇气走上战场,这是他转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他十分尊敬那些能在战场上直面生死的军人。

    面前这位年轻人,这个被称作“王学新”的华夏军人……霍根最先看到的是他眼里的杀气。

    霍根明白,只有久经沙场几经生死的士兵才会有这样的气质。

    只从这一点,霍根就认为他们值得尊敬。

    更何况,

    废稿二(打脸型):

    他见到王学新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王先生,我听说过很多关于你的设计,我对此很有兴趣。我能看看你的实验室吗?”

    “实验室?”王学新一脸懵:“什么实验室?”

    “我是说……”霍根摊了摊手:“你工作的地方!”

    当王学新把霍根上校带到他的宿舍,霍根上校好半天也没能反应过来,他问王学新:“王先生,你的意思是……你就是在这里制造出那些地雷以及粘稠汽油?”

    王学新笑了起来。

    “抱歉,上校!”王学新回答:“我们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优厚的条件,我制造出那些东西的‘实验室’,可以说是战场!”

    霍根上校疑惑的问:“你的意思是……没有实验室?”

    “没有!”王学新照实回答。

    霍根上校涨红了脸,然后愤怒的望向王学新,说:“这太疯狂了,这简直就是开玩笑!我们从一万多公里的地方赶到这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工作?”

    翻译把这些话翻译给王学新,完了还加了几句:“王先生,霍根上校是斯的博士,我们带来的技术人员也都是军工精英。我们很有诚意到此帮助贵军,但贵军却以这种方式接待……”

    “这是你们的问题!”王学新一步不让的迎上翻译的目光,回答:“首先,我希望你们搞明白一点,你们到这里不是来帮助我军,而是合作。如果你们没有协调清楚,那就请回吧!”

    赵刚听着这话就有些急了,不过他刚要上前说话就被李云龙给拉住了。

    李云龙小声说:“别急,这一开始不把洋鬼子这气势给压住,以后就麻烦了!交给小东北来!”

    赵刚一听觉得也对,于是就忍住没上前。

    霍根上校带着无奈对王学新说道:

    士兵个人认为,鹰酱在参战前一直不重视火箭这领域,不可能因为主角一个研发就全面改变火箭装备的看法,所以废稿一和废稿二,派出的技术人员的军衔以及级别都有些过高了,有些不合适。想来想去,才出了第三种,也就是正文的这种走向。

    这其实也是士兵码字慢的原因之一,许多情节不是士兵随手就能码出来的,需要思考、删改,有时废了几章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速度上就请兄弟们多担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