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1章 伏击场

    今天有事就两更,明天继续四更!

    ——————————

    独立团几个营的营长跟着李云龙的时间都不短了,李云龙这样一下令,他们马上就心领神会展开这“诱敌深入”的操作。

    首先是在城内靠近城墙的位置清出一片地来做伏击场。

    这片地可以是空地也可以是民舍,通常八路军是选择民舍,如果是空地做伏击圈就太明显了,鬼子也会谨慎进入不太容易上当。

    民舍在这方面就好得多,鬼子一看突破八路军的防御前方还是可以掩蔽的建筑,没多想马上就蜂涌而入,哪想到这些民舍其实是做过手脚的。

    其次就是以这片伏击区为中心布设兵力做好准备,后者就有很多种,比如在民舍里埋下地雷、定向、炸药包等等。

    李云龙经常干这种事,这种埋伏的好处不只是能杀伤敌人,还能在心理上让鬼子陷入犹豫……如果有一次,鬼子真的突破了八路军的防线冲进城内,这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想:这是不是又是八路军有意放他们进来的?是不是又是埋伏?这些民舍是不是又被做了手脚的?

    因为有这些担心,鬼子在这时原本可以大杀四方的,却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贸然前进,八路军就可以利用这时间填补上防御缺口。

    做好这些准备后,李云龙一声令下,城墙火力就依次出现缺口,有些部位还真发生了爆炸:一声巨响带起一片火焰和烟雾,然后八路军的机枪就不响了,看起来就像是鬼子的炮火无意间精准的命中了目标。

    其实这是八路军自己引爆了炸药包营造出的效果。

    这时估计鬼子的炮兵观察员都一脸懵:我好像没有指示炮火轰炸这部位,它怎么就爆炸了呢?

    但在战场上而且还是在黑夜中,炮弹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谁知道那是炮兵打的还是怎么炸的,反正敌人火力点被炸防线出现缺口就对了。

    鬼子步兵就更没想那么多,吆喝一声就从缺口冲了进去。

    冲进缺口后第一时间就是冲进民舍借助其掩护与八路军打巷战……

    林芳太郎那边是接连得到一长串的好消息:

    “第一大队突破敌人防线!”

    “第三大队突破敌人防线进入城内!”

    “第二大队进入城内展开巷战!”

    ……

    按林芳太郎的想法,第110师团一万多人,而且他们还是长期在吕梁山上与八路军作战的部队,这要是冲进城内与八路军展开巷战,那基本上就意味着战斗结束了吧!

    正常情况下的确如此,因为巷战就是敌我之间在民舍间短兵相接,虽说八路军有连发步枪在这样的战斗中更占优势,但怎么也抵不住鬼子像潮水般一批批的涌来。

    然而,这却不是正常情况。

    是时林芳太郎其实也是有怀疑的,因为三个方向为什么会几乎同时突破敌人防线?这也太巧了吧?

    但林芳太郎没有多想,毕竟部队已经攻进城内,是福是祸都要让他们打打看。

    不久,林芳太郎就验证自己的猜测了。

    城内突然爆炸声枪声响成一片,突入城内的三个大队都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

    更可怕的还是,就连他们的入口也就是其退路都被八路军用火力给封锁住了……用火力封锁一个入口并不困难,它不需要在这缺口直接布置部队将它严严实实的挡住,只需要两侧斜向布置几挺机枪再加几门迫击炮,然后就会形成交叉火力外阻援军内阻敌人逃跑。

    那些被封锁在城里的鬼子是什么结局就不用说了,他们以为进来是打巷战,其实根本就是给人当靶子:

    那些看起来可以被用来当作掩护的民舍,大多都是在承重墙处被埋了炸药包的,鬼子不进去还好,一进去就“轰”的一声整个塌成废墟,连挖坟墓的力气都省了。

    有些民舍没有埋上炸药包的也会被埋上地雷。

    有的是跳雷一炸开就是钢珠乱飞的,有的是压发雷炸开就能将头顶上的隔层炸得从头而降往下砸的,最损的其实还是一种跟燃烧弹联动在一起的组合雷……这种雷其实很简单,就是普通地雷再加上一枚火箭筒的燃烧弹。

    战士们都知道火箭筒隔远了就打不准,而且打火箭筒时还有一定的风险,射手必须探出上半身射击很容易被敌人击中。

    像这种组合雷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那一炸开整幢民舍都从里头烧起一片火焰,通红通红的就像在黑夜中点起了一个火炬。

    又由于民舍通常有木制隔层以及房梁、屋顶和家具,所以这烧起来并不会短时间熄灭,火势甚至还会连到隔避的民舍继续烧。

    因此他就给八路军战士一个绝好的光源使敌人在明而我军在暗。

    被埋伏的三个大队的鬼子反应各有不同,其中两个大队选择继续向八路军防线冲锋,一个大队则选择从原路突围返回。

    两个都不是好选择。

    前者几乎就是朝八路军防线发起自杀式冲锋。

    鬼子也是硬气,他们借着黑暗的掩护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朝八路军的防线冲锋。

    他们也知道在这时步枪几乎不起作用了……拉栓式步枪射速太慢,而且在跑动时很难瞄准目标,要射击通常要突然停下举枪射击,但这么做就是敌人的靶子,不仅无法命中目标还会被敌人一发子弹轻松带走。

    还不如不停的跑动,敌人想命中还要多耗些子弹,如果能跑进几十米的距离就有可能将手榴弹抛进敌人所在的民舍内。

    然而,八路军却对此早有准备,他们设置的防线通常在一条空荡荡的大街后,也就是鬼子必须要冲过一段毫无遮挡的地段……原本这里是有遮挡物的,比如石头、废墙等,但都被八路军清空了。

    战时有时就是这点小细节就决定了生死,战士们在这方面一点都不敢大意。

    八路军做好了准备,反过来就是鬼子要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鬼子一排排叫喊着冲上来,不一会儿就成片成片的被打倒在血泊中。

第602章 迫击炮

    这其中如果说鬼子有什么东西能威胁到八路军的,那就是鬼子手里的掷弹筒了。

    掷弹筒这玩意打的是曲线,不仅射程较远还打得准,鬼子躲藏在废墟后只要大概估算下目标的位置就能将手榴弹打到目标附近……这在打击八路军的同时还可以完美的避开连发步枪的火力。

    不过独立团的兵一个个都是与鬼子打过交道的老兵,他们又怎么会对掷弹筒没有防备,战士们早就在二线布设好迫击炮。

    这些迫击炮大多是在大同鬼子的仓库里缴获的,它们其实不能算是鬼子的装备而是顽军50兵工厂生产的31式60MM口径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抗战时期华夏生产数量最大的火炮,抗战后期每月的产量达到100门。

    但是这些迫击炮有相当一部份都落入鬼子手里。

    它们会出现在大同,是因为鬼子正规军尤其是甲级师团不怎么看得起迫击炮初期甚至没有迫击炮的编制也就是没有装备迫击炮。

    这是由于鬼子近战有掷弹筒远战有92步兵炮……在鬼子的眼里92步兵炮比迫击炮好用得多,它既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曲射又可以像加农炮一样直射,打得还比迫击炮远也比迫击炮准,那为什么还要把资源浪费在迫击炮这玩意上?

    理论上说的确如此,但实战又是另一回事。

    随着战争的深入,鬼子发现92步兵炮这玩意造价太高无法大规模装备,精锐的甲级师团一个大队也就装备四门,尤其这玩意虽说可以拆解运输,但在山地以及地形复杂水网密布的地形作战还是有诸多不便,其数量和灵活性远都不如迫击炮。

    而掷弹筒的射程又远不如敌人的迫击炮。

    于是无论掷弹筒还是92步兵炮都出现被敌人迫击炮压制而没有反制手段的情况。

    尤其在太行山、吕梁山上与八路军作战就更是如此。

    其实这是鬼子在军工设备上的战略性错误,迫击炮这东西其优点就是轻便、廉价适合批量装备适合移动作战,而鬼子却一味的强调精准,其研发装备的94式90MM口径迫击炮居然有大型火炮的复进装备,结果一门迫击炮就重达159.9公斤,要知道一门92步兵炮也只有212公斤。

    鬼子打着打着就发现不对劲了,于是就将从顽军手里缴获的大批迫击炮运至大同打算分发到后方部队手中用于对付游击队和太行、吕梁再线的山区作战。

    没想到这些迫击炮还没发出去就落到八路军手里。

    顽军生产这种迫击炮主要就是用来压制鬼子的掷弹筒的,其射程比掷弹筒远达到1000米,再加上威力更大而且轻便,全炮只有40斤,炮手可以抱着它到处跑,这使它在抗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时在大同,八路军也充分利用了这种迫击炮的优点,他们把迫击炮布设在距离前线三百米左右的位置。

    这个距离是经过精确计算的:鬼子掷弹筒如果打专用弹就能打三百米左右,打手榴弹就只能打两百米。

    迫击炮如果布设在离前线三百米距离就能保证鬼子掷弹筒无法打到迫击炮。

    而迫击炮的射程却达到一千米,打到鬼子掷弹筒毫无压力,即便鬼子用掷弹筒打八路线阵地最前沿……300加300为600,依旧在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

    困难就是在这距离上迫击炮必须是盲打。

    但这对独立团也算不上什么,电话线一牵,炮兵侦察员前置,观察到鬼子掷弹筒的位置马上就指挥一个炮排展开轰炸。

    (注:一个炮排编三门迫击炮,每门迫击炮编制10人,携弹36到40发)

    通常两轮炮弹过后鬼子的掷弹筒就会被打掉……这应该是得益于鬼子所在的位置到处都是碎砖破瓦,炮弹往那附近一炸,那碎片就化身为弹片四处乱飞,躲在废墟里的鬼子迫炮射手哪里能躲得过。

    如果有什么位置被鬼子突破,比如鬼子冲进了八路军占领区探制了某几幢民舍,这时八路军就会玩起一个近似作弊的操作……直接调来谢尔曼坦克把鬼子占领的民舍撞塌,将鬼子连人带房全埋在一块。

    这是对付距离近的民房,这种民房不方便用迫击炮炸,因为担心炮弹偏离会误伤友军。

    距离稍远一些就用火箭筒轰,再远一些就上迫击炮。

    这样打了半个多小时,鬼子是越打越看不到希望。

    因为他们完全看不到原先预想的“巷战”和“近战”。

    虽然这战斗足够近,有时民房就在前方不过隔了几米远,但他们始终无法接触到敌人。

    而鬼子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于是鬼子越打越少,越打士气越低落……他们几乎就是在用生命换那些毫无价值的民房,确切的说是废墟,因为民房一旦被鬼子占领用不了多久就会成废墟。

    很明显,继续这样打下去,鬼子就只有全军覆没的结局。

    第二大队的鬼子指挥官吉田少左近乎歇斯底里的大喊:“我们的战车呢?我们的大炮呢,为什么不朝敌人开火?”

    鬼子的确有战车,第110师团在太原补充了一个战车联队,只不过那些大多都是95轻战,它们根本就无法在这黑夜闯进八路军的防御圈,如果强行闯入,等着它们就会是火箭筒……

    鬼子的确有火炮,甚至其火炮还占据优势。

    但问题是,八路军打的是迫击炮,迫击炮体积小可以在城内分散布设不说,它的曲射特性还能很好的利用建筑遮挡炮口发出的火光,其轻便性还很适合打完就跑,笨拙的重性火炮又怎么能对其进行有效压制?

    然后没过多久连鬼子都打崩溃了。

    他们不顾一切的往来时的缺口撤退,虽然明知道那里已经被八路军的火力封锁。

    撤退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不撤退,那就没有任何希望,只有死在这里一条路。

    李云龙这战术甚至都给鬼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使其在随后的战斗中轻易不敢突破八路军冲进城内。

第603章 信心

    最终的战果,就是杀进城内的三个大队三千余人就只有四百多人活着逃了出来,这还是林芳太郎不顾一切用炮火为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结果……

    按正常情况,林芳太郎在鬼子攻进城内后是无法用炮火对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主要是因为有城墙的阻隔,另外就是敌我占领的民舍犬牙交错即便有炮兵观察员在城内也很难将炮火引导到正确的区域实施轰炸而不误伤友军。

    但是……

    林芳太郎做了一番这样的计算: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城外的部队又无法进入救援,还不如冒险一搏还有点希望。

    于是,林芳太郎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下令:“开炮!对准城墙,掩护部队撤退!”

    鬼子炮兵几乎是用炮弹为被困的部队炸出了一条退路,他们对城墙处实施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来来回回的犁了两遍,这才压制住八路军布设在缺口两侧的交叉火力。

    所谓的“压制”,指的就是原有火力点被炸毁驻守的战士牺牲了,准备补充的战士和火力又因为炮火的原因一时上不去。

    鬼子就是乘着这个间隙把残余部队从城里拉了回来。

    即便如此,鬼子依旧死伤惨重,而且还是在鬼子丢弃伤兵的情况下才撤了出去……鬼子抛弃伤兵是常有的事,他们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简单的说就像是只讲生存的野兽,那些负伤的伤员对他们来说是累赘,平时有条件的话还有可能带着一起走,否则,他们就会塞给伤兵一个手榴弹或炸药包,美名其曰“玉碎”。

    然后就是八路军战士看到的,当他们跟着鬼子后头追杀出去时,就发现那些伤兵一个个大喊着拉燃了手榴弹和炸药包的导火索……

    这成功的阻止了八路军追杀的脚步,不过也省了八路军一些麻烦,他们不必再接收什么俘虏了。

    此战下来,八路军仅仅只抓了七名俘虏,由此也可知这场战斗的残酷。

    经此一仗,八路军算是稳定了军心民心,其中尤其是民心……原本他们以为八路军肯定打不过鬼子,于是始终都在犹豫都处在深深的恐惧之中。

    也难怪百姓会这么想。

    之前鬼子只需要几个骑兵就能占领一座城市的事还历历在目,虽然那是不争气的顽军,但鬼子对八路军也是一比三甚至一比五啊!

    以这比例计算,鬼子应该只需要两千人左右就能攻下大同。

    可现在鬼子却有一个师团一万多人,那拿下大同还不是有如吃瓜切菜般的容易吗?

    如果鬼子肯定会拿下大同,那帮八路军一起打鬼子,是不是就要遭到鬼子疯狂的报复呢?

    于是,整个大同十余万人,帮助八路军抬伤员、运物资的百姓不过只有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之所以会帮助八路军,他们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这部份人他们看得很清楚,他们一边帮助八路军一边沿途冲着躲在房里不敢有动作的百姓大喊:

    “乡亲们!反正都是死,为啥不挺着腰杆死?”

    “鬼子进城还不是大杀特杀?活路就只有一条,帮八路军守住大同!”

    “俺就算死,也要拼几个鬼子够本!豁出去了!”

    ……

    但能有勇气这么想的人毕竟是少数,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真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候,更多人宁愿躲在屋里瑟瑟发抖,他们两腿软得连路都站不稳了,还能指望他们走出房门帮助八路军?

    但是,在八路军狠狠的打退鬼子一波进攻后,就暂时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尤其有一部份民兵亲自参与到对鬼子的这次围剿中,他们知道鬼子死伤多少人然后迅速把消息在城内传播开。

    百姓一听,私下就议论开了:

    “看来这事还没个准呐?”

    “是啊,八路军这一仗就打掉了鬼子三千多人,这可不是少数啊……”(注:民兵半真半假的把战果夸大了些,这是作战部队常干的事)

    “这么一算,八路军要是再这么打两场仗,可就把鬼子给消灭干净了吗?”

    ……

    百姓往往就会用这么简单的思维计算伤亡比,他们当然不知道战争远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不过这样也好,百姓有了信心,出门帮助八路军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

    一千多人很快就涨到两千多人,不久又翻一倍。

    送水送粮送弹药的,帮助照顾伤员的,帮助准备物资的等等,使八路军基本没了后顾之忧。

    确切的说不只是没有后顾之忧,这么一整马上就有更多的百姓希望加入民兵直接与鬼子作战。

    之前只组织起一千多民兵,这如果是按照比例来算的话,十几万百姓里怎么也能征个五、六千的民兵……

    和平时期的征兵比率通常能达到五比一,也就是五个人里有一个年龄适合参军作战。

    但在战争时期尤其是鬼子占领区,十个甚至二十个都很难挑出一个适龄青年,青壮都被鬼子抓去当兵或者做苦力了,家里种田的都是老人。

    然而,十几万人里挑出五、六千人却是将近三十比一,这还是没什么问题。

    之所以只有一千民兵而且这些民兵中还有一部份是女同志以及岁数较大的百姓,还是那句话:百姓有顾虑,他们担心八路军在大同呆不久,八路军前脚一走鬼子后脚就来了,谁要是参加了八路军……那可是全家包括邻居在内十户都要遭殃。

    这也是鬼子保甲制度的厉害之处,百姓的恐惧和顾虑没那么容易放下从而使八路军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的帮助,这也算是一种釜底抽薪。

    其结果就是八路军在大同仓库里缴获了大批的枪支弹药却愣是发不出去。

    现在就不一样了,百姓受到八路军这一仗的刺激,纷纷要求加入民兵队伍跟八路军一起打鬼子。

    其中还有许多老头和年龄未到的青年。

    赵刚原本还不允许他们加入部队,但百姓们却对赵刚说道:“政委,咱们要是挡不住鬼子,鬼子就会进城把我们全杀光,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让我们拿起枪反抗呢?”

    赵刚一听这话就没声音了,只得点头同意。

第604章 制造恐慌

    百姓说的没错,想明白了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挡不住就是死,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豁出去跟鬼子拼了就是!

    这也是鬼子这种保甲制度和恐怖统治的副作用……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保甲制度也不例外。

    恐怖统治的确能让百姓很难放下顾虑,大多时候会畏畏缩缩的不敢与八路军接触甚至还会告密。

    然而……

    如果恐怖到了极点过了某个界限,它就会转变成另一个极端成为八路军的助力。

    比如保甲制度把十户人家绑在一起,其它人还在犹豫其中有一户有一个人帮助了八路军甚至参加民兵,其它人怎么办?

    他们第一时间会感到害怕,会慌张,或者会劝说阻止。

    但当他们冷静下来时,就会想:“既然保甲制捆绑在一起,一人参加八路军我们所有人都上了鬼子必死的黑名单,那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吗?”

    于是就没什么好考虑的,全部都站在八路军一边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呗!

    结果只是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民兵人数就勐增至七千余人,仓库的武器弹药瞬间就分个精光,甚至还不够用……仓库的步枪包括机枪在内只有四千多把。

    然后还要从鬼子的尸体堆里捡步枪捡子弹用。

    这时城内的兵力突然就与鬼子的兵力出现反转……城内有一万多人,而鬼子经过上次的伤亡只剩下八千人左右。

    不过当然,城内的民兵大多没有作战经验,他们中大多数人连步枪怎么使用都不知道,论战斗力依旧鬼子占优。

    这时林芳太郎就有些着急了。

    这样下去,攻城也不是不攻城也不是。

    攻城吧,敌人放开几个口子帝国军队也不敢往里冲,那还怎么攻?难道要一板一眼的跟八路军抢夺城墙防线?这要消耗掉多少兵力?

    不攻城吧,难道就这么放任八路军在城内发展壮大?

    林芳太郎有想过围而不攻。

    但一来天色一亮八路军的航空队就会飞来轰炸,帝国军队就不得不由明转暗。

    二来这可是大同,火车站、机场到处都是储存物资的仓库,其中就包括许多军粮。

    要是围而不攻的话,要多久才能把他们饿死?

    那时八路军的援军是不是早就赶到了?

    关于八路军援军这方面,是王学新在组织的。

    此时从王学新的角度看,他以及其它人对大同的战局一无所知。

    如果说知道些什么的话,那就是鬼子对大同采用“围三厥一”的战术从三面对大同发起勐攻,东面则放开。

    但东面也不是真的放开,那里有鬼子的伏兵。

    因此,情报人员只能在城外了解战况然后上报给王学新,其它的情况就无从了解了。

    陈松勇在听到大同的战况后还想立即朝大同派出援军但却被王学新阻止了。

    “鬼子既然对大同发起进攻,就不会没有准备!”王学新分析道:“我军防线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铁路线同时许多位置都十分薄弱,在这情况下如果贸然出击,很可能会掉进鬼子设下的陷阱!”

    动态防御就是这弱点,它虽说可以将兵力集中使用再利用机动性进行远距离的有效防御,但全线几百公里的防线肯定无法面面俱到甚至有些路段都有可能只设了几个哨兵。

    所以,铁路表面看起来还是安全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处示警,但越是这样就是越可疑……鬼子不可能任由八路军把援兵派往大同。

    王学新猜测,鬼子还有其它部队此时已乘着夜色在铁路两侧潜伏,他们没有惊动哨兵,只等着八路军援军要上来时再突然发起进攻。

    这种做法很明智。

    因为有句话叫“只有看不见的敌人才最可怕”。

    如果鬼子从一开始就发起攻击占领某个路段使八路军铁路中断,那么八路军马上就知道几个信息:在某处,有多少敌人,该派出多少兵力打通等等。

    然而,鬼子却始终没发起进攻只是躲在暗处伺机而动,这么一来就是整条线几百公里都有可能,仅仅只是要找出敌人在哪个位置都不容易尤其此时还是在夜里。

    因此,王学新只是指着铁路上的几个重点部位下令道:“几处公路桥、和一个隧道加强防御,暂时按兵不动,等到天亮再说!”

    “团长!”陈松勇说:“可是大同……”

    此时以八路军掌握的信息,大同是三千人的独立团加两千新投诚的宁杰一部再加一千民兵。

    如果这么计算的话,大同对抗鬼子一个师团实力相差过于悬歼,其中宁杰一部还不确定会不会临阵叛变。

    不过王学新相信李云龙的能力,他是能够独挡一面的指挥官,而且还是个讲效率能当机立断的指挥官,挡住一夜应该问题不大。

    等到白天,八路军的航空队能发挥作用,到时压力就小得多了。

    另一头的林芳太郎也在为这事着急。

    原本他以为在自己的连环计下别说一夜了,可能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将大同轻松拿下,没想到不仅没能拿下反而损兵折将。

    林芳太郎很清楚,如果首战告负,城内的百姓就越发不可能混乱……他们的信心是随着战局摇摆的,他们认为胜利的天平偏向八路军,那么就会选择在城内支持八路军,于是胜利天平就会越发偏向八路军……

    “混蛋,不行这样下去!”林芳太郎自言自语的说道:“必须让百姓陷入恐慌!”

    此时的林芳太郎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攻破大同的方法。

    但是,要怎么才能让百姓恐慌呢?

    林芳太郎首先想到的就是毒气弹。

    但这段时间因为帝国军队与顽军全面开战,毒气弹在前线大量使用现在剩余的数量不多。

    另一方面,就是林芳太郎认为毒气弹打在城里效果并不好。

    原因是百姓很容易找到湿毛巾,可以关闭门窗堵上门缝……大同因为冬天比较寒冷,门窗的气密性原本就很好。

    因此毒气很可能被风一吹就没了,无法造成敌人多大的损失当然也无法造成百姓恐慌。

    那该用什么呢?

    林芳太郎随即就想到了燃烧弹!

第605章 “章鱼炸弹”

    二战时鬼子也有燃烧弹,那就是九九式3型燃烧弹。

    但比较奇葩的是,这款燃烧弹原本发明出来是用来打飞机的,其全称是九九式三番对空爆弹。

    这种炸弹的具体操作是:战斗机或轰炸机携带这种燃烧弹飞到敌机上空,然后往下投掷,当炸弹在空中有旋转达到预设的转速时就会被引爆,然后装在其中的144颗黄磷子弹就会四散开来炸成一个燃烧面,如果敌机恰好在燃烧面的下方,就很容易被黄磷子弹引燃而被击坠。

    (注:其炸开的效果有些像现代战机躲避导弹时发射的干扰弹)

    由于其144颗黄磷子弹密密麻麻的装在其中形似玉米,因此被称作玉米炸弹。

    又由于它炸开时带着烟雾的黄磷子弹四处乱飞就像章鱼张开的触角,又被称作章鱼炸弹。

    然而,在实战中这种所谓的“对空爆弹”在空战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种“对空爆弹”要求爆炸时恰好在敌机上空……要知道此时随便一架轰炸机或是战斗机时速都能达到五百公里左右,在“对空爆弹”释放并下落的过程中,目标早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如果它能起作用,那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碰巧撞上的。

    但这款燃烧弹也并非完全没用,因为鬼子之后就把它广泛应用于对地轰炸上。

    虽然它的效果比起“凝固汽油”要差很多,但它也有可取之处……只要掌握好飞行高度,再控制好“对空爆弹”的引爆时间,就能让它在目标上空引爆,于是能大范围的引燃下方可燃物体。

    又由于其重量很轻,单枚只有30公斤,使其可以在不影响“零战”携带空战装备和弹药的情况下还能带上两枚,轰炸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能挂的地方都可以挂上,这使它成为一种很好的批量纵火装备。

    林芳太郎此时想的就是这玩意。

    他考虑到的是城内百姓的房屋大多都是木制房顶甚至整幢房都是木制的,这要是一烧起来那就是一幢连着一幢,效果肯定比毒气弹好。

    想到这里林芳太郎就不再迟疑了,马上就给太原指挥部发电报要求航空队支援。

    冈村宁次也很配合,当即就下令一个轰炸机中队带着一百多枚燃烧弹飞往大同……

    黑夜的确是鬼子轰炸机最好的作战时机。

    因为它们在黑夜不需要担心八路军战机的拦截。

    虽说鬼子轰炸机也没有夜战能力它们无法精准的命中目标,但那可是大同,一座城市,而且投掷的也是不需要命中目标的“章鱼炸弹”,这任务对飞行员而言几乎没有难度。

    此时李云龙还不知道危险正在朝大同渐渐逼近。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该怎么把鬼子的炮兵敲掉。

    否则,鬼子的炮一个劲的往城内打而八路军炮兵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展开同时也不方便调度始终不敢还击,这么打是不是太被动了?

    这是由客观条件造成的。

    以前的城市因为缺乏规划同时百姓建房也比较随意,因此是一幢连着一幢十分拥挤,街道也很狭窄,这些对炮兵而言就是噩梦。

    这场仗原本不应该这么打的。

    李云龙把眼光放到城外熘了一圈,如果是正儿八经的防御,他会把兵力分散到城外防守,炮兵主力也要布置在城外,这样城内城外互相支援,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这么拥挤。

    但独立团之前一直在城内肃清残余的鬼子或者忙着占领火车站、飞机场并将其重新启用,还没来得及准备突然间就被鬼子包围在城里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怪自己大意,没啥好说的。

    炮兵的问题……李云龙考虑了一个方案,他对赵刚说道:“老赵,你说咱们能不能把炮兵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只要做好通讯,就能让他们同一时间打向同一个目标?”

    赵刚皱了皱眉头,说:“理论上是可以,可是……真做起来有难度!”

    这种战术其实在防守运城时用过。

    但那时是炮兵侦察员在白天经过准确的测量甚至做好试射,各部份炮兵手里都有一张事先计算好的数据,这才能玩得转。

    可是现在是晚上。

    火炮分散在各地的想法的确好,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每门炮都要分配一组炮兵观察员为其计算诸元甚至完成试射?

    没想到李云别出心裁的说道:“老赵,你看有没有这种打法:那炮兵观察员不是可以计算敌人的位置吗?”

    “那也是火炮集中使用才有用!”赵刚说:“你火炮一分散,让人家怎么算?”

    李云龙撇着嘴回道:“我懂!我这都玩步炮协同了,能不知道这道理吗?我的意思是,如果咱们的火炮分散开是有规律的,比如每间隔两百米一门,而且控制其高度一样,这样的话,是不是只要一门炮打准,马上就能计算出其它火炮的诸元?”

    赵刚一听这话就愣了,心道:这他娘的李云龙,有两手啊!把自己的火炮有规律的分散开,当然就可以通过计算完成而不需要那么多的炮兵观察员协同。

    “成啊!老李!”赵刚喜笑颜开,他拍着李云龙的肩膀赞道:“有两手!我估计这方法行,具体咱们再问问炮兵营确定一下!”

    李云龙被赵刚这么一夸就“嘿嘿嘿”的笑着,应道:“成,再问清楚,这事马虎不得!”

    李云龙这家伙脑袋瓜灵,就是具体知识方面有些欠缺,再加上又大大咧咧的,所以看起来才像个粗人。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传来飞机“隆隆隆”的发动机声音。

    李云龙脸色一变……

    此时是黑夜,鬼子肯定不会派出战斗机,那就是轰炸机轰炸。

    可是,鬼子此时跟顽军打得火热,航空炸弹也不多吧?

    能这样胡乱的往大同城里丢?

    他们这样丢又能炸到什么呢?

    想着,李云龙冲出指挥部举起望远镜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几发照明弹升上空中照亮了大同城,显然是为鬼子飞行员指示目标。

    不久,一枚枚炸弹带着啸声从空中落下……

第606章 命令

    “轰轰”一阵阵爆响之后空中就出现无数细小的亮点,就像绽放开一朵朵洵丽灿烂的鲜花似的,这些小亮点缓缓落下,接着就分散到全城……

    李云龙原本还在大声命令周围的百姓、民兵趴下不要乱跑,但一看这情景马上就意识到不对劲。

    果然,不一会儿城内就到处燃起星星点点的火焰。

    黄磷燃烧弹跟粘稠汽油弹不同,粘稠汽油弹是自身会燃烧并产生高温直到燃尽为止,黄磷则更多的是产生高温引燃易燃物。

    因此后者起火较慢,如果附着在不易燃烧的物体上甚至没有火头。

    显然,黄磷弹要比凝固汽油弹威力小得多。

    但即便如此,在到处都是木制房舍的城市里点起多处火头还是十分危险的……这也是古代纵火一直都是重罪的原因,因为房舍大多木制又一幢连着一幢,一烧起来就很难控制。

    甚至直到此时,还有打更的一边报时一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李云龙从小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危险,他暗道一声不好,当即下令:“马上组织救火!”

    李云龙命令说的是“马上组织救火”而不是“马上组织部队救火”,是因为他知道鬼子肯定不会在这时候让八路军闲着。

    果然,李云龙话音未落鬼子那边的炮声就响了起来,随着炮声后就是鬼子的新一轮进攻。

    而且这轮进攻是四个方向同时进攻……

    这时候鬼子的目的不是放开东面让城内军心民心动摇,而是为了吸引八路军的人力物力使其无法分身去救火。

    如果八路军救火不力,还有可能出现内外交困的现像,结果就会使八路军越打越忙越打越乱,这时就离城破不远了。

    其实还不只是黄磷弹,这时鬼子安插在城内的间谍和特务也发挥了作用。

    这些奸细原本是鬼子用来鼓动百姓作乱的,但没想到给宁杰朝天放几枪那一下直接就镇住了,百姓没有混乱他们这些奸细也不敢贸然行动,否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这下鬼子打燃烧弹他们就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一看四处没人点火放火,反正大家都以为那是黄磷弹烧的没人会起疑。

    霎时城内就火头四起而城外鬼子抓紧时间发起勐攻,一时内外都打得火热。

    应该说这是林芳太郎的失策。

    如果他一上来就用这“章鱼炸弹”放火,那时百姓还以为鬼子肯定能赢,这两者一迭加城内马上就会大乱,就算宁杰朝天放枪只怕也不顶事。

    但偏偏林芳太郎却要在发起一波进攻并且失利后才放火。

    这时放火不是说不行,而是城内百姓已经对八路军有了信心并且已经组织起成规模的民兵……总人数七千多,这规模可不是个小数字。

    这七千多人要说在城墙防线处跟鬼子打仗或许不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连枪都没摸过更别提打仗了。

    但打仗不行在城内灭火还是可以的,他们熟悉地形知道哪有水井,知道哪些街道互相连接,知道哪条小巷存在引火的危险,知道哪些房屋要事先拉倒阻止火势蔓延……

    他们甚至不需要八路军组织也不需要指挥,自发的就在各自区域救火抢险,同时派出巡逻队巡逻寻找新的火源和纵火的奸细。

    百姓其实也是不得不这么干,因为这烧的就是他们的家,直接关系到他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那是有切肤之痛的,当然会积极组织。

    不过即便如此,这依旧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主要原因是救火的队伍以及火势会阻塞交通,使运输弹药的后勤部队无法及时为防线输送弹药,另外火势还有可能波及到储存物资的仓库,于是整个城市都忙成一团,其间不时有人被困在火场烧死或是被倒塌的建筑砸死砸伤。

    王学新这边也得到了相关的情报。

    情报有些滞后,因为大同附近的电台信号都受到无差别的干扰,情报人员又不可能牵着电话线到前线观察情况,于是就得步行返回直到走出干扰区域后才能发报。

    得到情报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了,大同的战斗还在继续……这一点倒是不需要侦察,因为老远就能听到鬼子轰炸大同的炮声。

    陈松勇有些着急的说道:“团长,事情有些不妙!就算大同能顶得住这一波轰炸,鬼子要是再来几回或者是混合着轰炸……”

    王学新明白陈松勇这话的意思。

    现在距离天亮还有五、六个小时,鬼子能用燃烧弹这么炸一回,当然就能这么炸第二回、第三回。

    更要命的其实还是陈松勇说的混和轰炸。

    所谓的混和轰炸,就是鬼子把毒气弹和燃烧弹混和在一起使用……

    毒气弹要求百姓躲在家里关门关窗。

    而燃烧弹却要求百姓在外救火。

    到时百姓该怎么选择?

    或者不管怎么选择都不行:躲家里会被火烧死,出门会被毒死……

    如果鬼子混和轰炸的同时再对大同发起进攻,那大同就危险了。

    但王学新又能怎么做?

    想了想,王学新突然有了主意,他抬头下令道:“‘拉5’立即从隆息起飞,将命令以消息瓶的方式投掷到城里!注意,多备些消息瓶!”

    陈松勇一愣,然后就一拍掌:“对啊!鬼子虽然封锁了电台信号,但封锁不了咱们的战机啊!”

    然后二话不说转头就去准备了。

    李云龙那边正被鬼子的燃烧弹搞得焦头烂额的,他一边指挥部队与进攻的鬼子作战一边指挥着炮兵的架设。

    虽然这时并不适合炮兵架设,因为到处都是大火还未完全熄灭百姓在街上往来奔走,拉着火炮的汽车在街上几乎是寸步难行。

    但李云龙却知道战情不等人,不管是什么困难都要坚决克服,否则八路军就空有火炮却没法使用,全程都要被鬼子压着打。

    总算把火炮架设好了,就在李云龙准备给鬼子炮兵来一波反击时,天空中又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

    李云龙暗道一声不好,鬼子燃烧弹又来了!

第607章 以攻代守

    这一回李云龙却是猜错了。

    在李云龙一行人已做好心理准备等着天上再爆起一片“焰火”时,漆黑的空中却什么也没抛下,只有几架飞机的黑影一闪而过。

    正在李云龙疑惑的时候,就见通讯员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叫道:“团长,空中抛下的是消息瓶!”

    李云龙第一反应就是这是鬼子丢来的传单。

    这是由于八路军基本没有使用这种通讯方式……用飞机抛消息瓶传递情报的方式对八路军太奢侈了,要知道一架“拉5”的寿命差不多就50小时,这要是飞到某部队上空就为了往下丢一份情报,那不就是往下洒钱吗?

    而且这一回天空至少有两架战机,怎么可能是八路军传递情报。

    想到这,李云龙当即下令:“命令敌工部,把这些传单全都收起来!”

    接着李云龙又都喃了一句:“这小鬼子,之前用大喇叭喊着还不过瘾,还要发传单!多浪费呐!”

    “是!”通讯员应了声转身就跑。

    不过没一会儿通讯员又跑回来了:“团长,这看起来不像是鬼子的传单!”

    说着就把手中的纸递向李云龙。

    李云龙正准备命令炮兵开火却一再被打断,心里无名火起嘴上语气就不好了:“我说你罗嗦个啥?不是传单还能有……”

    然后他看着手里的东西就没再往下说了,硬生生的把剩下的话全咽了回去。

    李云龙这段时间跟赵刚学练字,这时候虽然写的不全,但字已认得差不多了,只见上面写着“指挥部命令,转交李云龙团长!”一行字,其它的就是密码了。

    李云龙一愣,然后狠狠的一拍脑袋,叫道:“他娘的,这是小东北那传来的情报,差点坏了大事!”

    说着就把密件递给通讯员,下令:“马上破译!”

    “是!”通讯员应了声就拿着密件往电讯班跑。

    之所以要用密码,是因为王学新担心飞机在夜里空投会投到城外落入鬼子手里,毕竟投下的密件很多……如果只投一封的话,担心李云龙收不到消息瓶,于是就准备了两百个消息瓶,两架战机各载一百个投往大同城。

    这如果是用明文写,只要有一两份落入鬼子手里,这情报有送就跟没送一样,鬼子事先就知道八路军要做什么了。

    用密码写就没什么问题了,鬼子即便有能力破译也至少要几小时后,那时就算破译了也没有多大的价值。

    不久,破译后的情报就送回到李云龙手中。

    李云龙一看这情报就高兴得“嘿嘿嘿”直笑,不停的赞道:“还是小东北有办法!看把他能的,有一手!”

    原来,王学新给李云龙的不只是命令,还有城外鬼子的布署情况,甚至指挥部的大概位置。

    这些情报对于被封锁在大同城内的独立团很难获得,因为鬼子的注意力全在大同城方向而且两军之间还有城墙防线阻隔,彼此经渭分明,一有动静马上就会被发现。

    但城外的情报人员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鬼子的后方是鬼子完全没有防备的方向。

    他们很容易就侦察到鬼子炮兵阵地位置,因为炮兵一直在开火。

    甚至还有一队隐藏在暗处的炮兵……这支炮兵足有一个联队,是冈村宁次调来增援鬼子第110师团的炮兵联队。

    林芳太郎把这支炮兵联队布设在一个小山丘后一直没有开火,为的就是一旦大同城内的炮兵还击,这支隐藏的炮兵联队马上就能将其摧毁。

    这支炮兵联队在小山丘处于大同城的视线死角里,但对城外的情报人员却完全不是秘密。

    另外情报人员还发现了鬼子的指挥部。

    这倒不是偶然,而是因为鬼子使用了无线电干扰器封锁了大同对外的信号。

    这使鬼子也无法使用无线电通讯,于是林芳太郎的指挥只能牵电话线,而且这电话线是直通大同城的四个方向……为的是能更好更快的指挥并了解四个方向对大同城的进攻。

    情报人员要知道指挥部的位置很简单,只需要顺着电话线往源头摸就错不了。

    大概的兵力也有所了解:每个方向一个联队两千多人。

    这是情报人员看着鬼子的冲锋规模估算的。

    其实这并不是十分准确,每个方向进攻的编制虽然的确是一个联队,但实则这些联队只有一千多人。

    另外第110师团还有一个师团直属骑兵大队……这个骑兵大队在吕梁山上作战时是主力,在进攻大同的战斗中被用作预备队。

    野炮兵一个联队再加补充的一个联队,还有一个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

    除了骑兵大队外全都是不满编的,合计总兵力八千余人。

    王学新给李云龙的命令是:以攻代守。

    王学新在情报里说的就没那么客气了:“团长,你还当自个是当年小米加步枪的独立团呢?一个师团就能困住你们?你们要是真呆在大同里防御,那就会被鬼子给掐得死死的!咱们机械化部队是干嘛的呢?坦克是干嘛的、步兵履带车是干嘛的连发步枪是干嘛的呢?鬼子分成四个方向呐,一个师团一万多人往四面一分,还能有多少人?你们集中兵力打一面不行吗?”

    李云龙被王学新这通骂那是心服口服,不仅服还觉得痛快!

    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确该骂!

    李云龙也是习惯了以前敌我之间的兵力对比了,完全没想到自己三千多人的机械化部队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多大的战斗力!

    现在一想起来……就别说挡在前面的鬼子只有一千多人,就算鬼子一个师团全部分四面平均开也是每面三千。

    以独立团现在的实力,三千人打鬼子三千那还不是吃菜般的容易?

    王学新给了李云龙一份详细作战计划:集中兵力从西面打,那时鬼子肯定以为你们是在突围,鬼子会从其它方向调集兵力紧追其后。

    你们则利用机动性兵分两路绕一个弯再打回大同攻击鬼子后方!

第608章 测试

    今天就三更了,明天四更。

    李云龙指挥上的错误,就是将独立团的兵力分散在三个方向上防御。

    分散是一个错,他们应该“集中打分散”,用兵力、战斗力的绝对优势攻敌一面实现快速突破。

    防御是另一个错,独立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半履带汽车和连发步枪的优势,而不是局限在城内防御……防御几乎就意味着半履带汽车无法发挥作用。

    如果说它们有什么用的话,就是被李云龙当作运输弹药的工具了。

    这并不是说李云龙不够聪明战斗经验不足,相反是他的战斗经验太丰富了,而现在独立团拥有的这些装备要求他打的却是完全不符合他战斗经验的仗,也就是要把之前所有的战斗经验全部推翻。

    这就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了几十年的字,突然有一天让他练字要求他改变……这改变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或许,这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隔阂。

    王学新给独立团配上的这些装备本不应该出现在这时代,李云龙这个处于旧时代的指挥官在使用这些装备时会出现错误也是情有可原。

    然后李云龙马上就知道该怎么打了,他第一时间就召集了独立团的几个营长开了一个短会,其中也包括宁杰这个六营营长。

    “计划是这样的!”因为战情紧急李云龙就长话短说:“六营把部队分散开防守,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大概五百人,另外再配上两千民兵,有没有问题?”

    说着李云龙就将目光转向了宁杰。

    李云龙其实可以不这么说,他完全可以把前因后果整个作战计划说一遍让宁杰宽心,然后再让他六营与民兵一起防守。

    但李云龙一上来什么也没解释,直接就说六营和民兵守大同。

    这可能会把宁杰吓到,不只会把宁杰吓到,其它营长也被李云龙这话给吓到了,他们全都疑惑的望向李云龙,接着又望向宁杰想听听他会怎么回答。

    如果按正常的思维,宁杰此时应该这样想:“八路军这不会是想丢下大同独自逃命吧?他们一个独立团三千多人进来,现在又三千多人出去……爽快得很呐,就丢下咱们六营也就是原23团的人和民兵一起防守,这不是空手套白狼留着咱们在这等死吗?”

    如果宁杰是这么想的,接下来肯定就会犹豫了,然后再找借口:“团长,那些民兵连枪都端不稳,这么打不行吧?鬼子又是大炮又是飞机的,咱们顶不住啊!”

    但宁杰想都没想就点头道:“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李云龙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其实是他对宁杰的一次测试,他想知道宁杰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指挥员是否还把自己当“外人”……如果宁杰心里还把自己当“外人”,那么就会有提防的心理就会想七想八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不太适合驻守大同了,因为李云龙担心他会在最紧要的关头选择投降鬼子。

    现在李云龙却放心了,他知道宁杰这表现就是铁了心要跟着八路军干没有半点要回头的想法。

    宁杰也的确像李云龙想的那样,他没想过八路军会丢下大同丢下他们独自逃走,因为八路军不是这样的部队。

    退一步来说,如果八路军真这么干了,他宁杰也要带着部队跟鬼子死战到底……不为什么,就为了跟大同的父老乡亲同生共死!

    也正是感受到宁杰有这样的决心,李云龙才敢放心的把大同交给他。

    然后李云龙就在地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表示大同,不紧不慢的说:“其它部队,集中在西城突围!”

    这一来其它营长就不干了:

    “团长!”

    “团长,我反对突围!”

    “我也反对,我们不能就这样丢下大同!”

    ……

    这是李云龙对其它营长的测试,结果让他很满意,不愧是他李云龙带的兵,没一个是孬种。

    同时宁杰也收获了来自这几个营长满满的诚意,他们这是把大同、把百姓、把他宁杰当自己人,所以才会在这时候不愿突围独自离去,即便是抗命也在所不惜。

    宁杰感激的望了八路军几个营长一眼,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朝他们微微点头表示致意。

    “放心,诸位!”宁杰说:“我明白你们的难处,你们是华夏的未来,还有更重要的事业去完成,就让我宁某,在这里与大同同生共死吧!”

    “这怎么行,我第一个不干!”张大彪闷声闷气的说。

    “我也不干!”孙铭转头劝着李云龙:“团长,咱们就这样打下去,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是吗?”李云龙反问了一声:“你打算怎么打?如果鬼子再派飞机来丢几批燃烧弹呢?”

    这话就把孙铭给问住了。

    的确,大同也许不怕敌人强攻,但却怕火攻。

    鬼子这批只投了一百多枚燃烧弹没起多少火头,但就这样大同还是乱成一团。

    那么下一批,鬼子如果投更多的燃烧弹呢?

    什么部队什么装备能在这里头经得起这样烧?

    “那……那也不能就这么撤了!”张大彪说话比较直,他顶了李云龙一句:“团长,咱们要是这样认输,那还叫独立团吗?还丢下这么多百姓,你让咱们独立团的脸往哪搁……”

    “嘿,好你个张大彪!反了你!”李云龙明面上恶狠狠的手指在空中虚点,心里却暗自偷乐。

    接着李云龙见时机差不多也就不装了,他继续在地上画了几条线,说:“二营三营,突围后立即由七号公路绕道回大同进攻南面鬼子侧后,四营五营,突围后迅速沿十号公里往北,再沿十二号公里往东推进绕回大同进攻鬼子后部。注意,鬼子在这里潜伏着一个炮兵联队,把它坚决打掉!”

    “一营……”说着李云龙有意顿了下,然后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张大彪,问:“你不是要呆在大同吗?”

    “不不不……哪的话呢!”张大彪脑袋一扬,装模作样的冲着其它几个营长训道:“谁……谁说要呆大同啦?我就说要服从团长的安排嘛,你们偏不听!团长能把咱们往沟里带吗?团长是那样的人吗?瞎操什么心呐……”

    真他娘的,有什么团长就有什么样的兵!

第609章 “突围”

    战术定下来后,接下来的战局就已成定局了。

    这事准确的说,也不能算是李云龙的错误,而是李云龙不知道有关敌人的情报,他其至不确定鬼子的兵力,于是采取守势也有一定的道理。

    直到王学新给他提供了足够的情报后局势才明朗。

    李云龙认为事不宜迟,如果不早些发起进攻,等鬼子准备好下一轮的燃烧弹轰炸,只怕就太迟了。

    于是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往空中一打,炮兵就最先开始发威。

    炮兵先开打是必须的。

    机械化部队其它的不怕就怕炮兵。

    如果鬼子的炮兵反应够快的话,会在第一时间就在八路军突围的西面打出一片弹幕,到时就别说半履带汽车了,就算“谢尔曼”坦克被鬼子重炮直接命中也受不了……虽说炮弹不是穿甲弹无法击穿坦克装甲,但剧烈的爆炸却能将坦克零件震坏将里头的坦克兵活活震死。

    幸好李云龙一开始就布置好了炮兵甚至已经让炮兵观察员做好准备计算好了敌人炮兵阵地的坐标。

    此时一开火,炮弹就成片成片的往鬼子炮兵阵地砸,只一瞬间就将鬼子炮火打得没了声音。

    乘着这时候,独立团的机械化部队就在“谢尔曼”坦克的掩护下像潮水般的冲出了西城。

    挡在城外的只有一千多名鬼子,而独立团却有三千人,而且又是坦克又是装甲车的,再加上连发步枪的火力,一出城就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几乎是一接触就瞬间崩溃了……

    这也怪林芳太郎对自己的战术太过自信了,他在知道八路军有坦克有半履带汽车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在城外挖一道反坦克壕……反坦克壕对步兵没什么影响,但却可以完美的挡住坦克和半履带汽车使其无法突围。

    然而,林芳太郎却觉得没那个必要。

    这一方面是因为帝国军队包围的是一座城,有城墙的城。

    有城墙的城意味着出口少,出口少意味着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只能从少数几个出口突围。

    这样一来,就别说帝国军队有两个野炮联队了,就算是用迫击炮甚至掷弹筒都能将这些缺口封死……坦克或许不怕迫击炮,但半履带汽车却并非如此。

    但林芳太郎没想到的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城墙被鬼子的火炮炸毁的越来越多于是出口就越来越多,有些位置甚至都是八路军主动炸塌的,为的就是让部队更方便的开出城去。

    结果就是一个团三千多人,一共两百多辆半履带汽车再加上二十五辆坦克(原有三十辆,其中五辆在战斗中出现故障在大同维修),这些车辆在有序的分配下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全部冲出西城投入战斗。

    城外的一千多鬼子哪里能抵挡得住八路军的这种冲锋,慌忙朝两边散开任由八路军的冲出包围圈。

    听到这报告的林芳太郎还为此松了一口气。

    因为八路军的“突围”几乎就意味着认输了,拿下大同也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同时他又不希望让太多的八路军突围逃走,于是马上命令部队追击。

    林芳太郎完全没想到,这些八路军根本就不是什么突围,而是要对他们进行反包围:城内宁杰带着两千部队与七千民兵防御暂时挡住鬼子,城外三千机械化部队就利用其机动速度对鬼子发起冲击,就像古代骑兵对步兵的冲击一样,而且还是从他们的防御薄弱的后方发起冲击,当然不是鬼子能抵挡的。

    这其中就连林芳太郎的指挥部都没能幸免……李云龙是谁,知道鬼子指挥部的位置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一营绕道回来时第一时间兵锋就直指林芳太郎指挥部。

    林芳太郎意识到不对时马上就将预备队骑兵大队派了上去抵挡。

    然而,骑兵大队又怎么能挡得住半履带装甲车?

    他们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装甲车两侧响起马蹄声再放几枪,然后没几下就被八路军的机枪、连发步枪打残四散逃跑了。

    这就是装备差着代的效果。

    装备的确不是万能的,但如果装备差距太大,那就会对敌人形成降维打击……原本几个骑兵就能在华夏拿下一座城池,现在一个骑兵大队上千人被歼灭却连一点涟漪都没激起,它们甚至都没能迟滞八路军的速度,一营的前锋就像一把尖刀似的插进鬼子指挥部接着大开杀戒。

    王学新在知道独立团成功“突围”后悬在心上的一颗大石就放下一半了。

    他知道,机械化部队最重的就是能“活动开”,最忌讳的就是被敌人封锁在城内没有空间。

    只要它们一出城……就别说装备有连发步枪了,就算只是春田步枪、三八大盖都能让鬼子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来的战事王学新就不怎么关心了,反正鬼子的干扰器还在发挥作用他也没法指挥,于是就把事情丢给陈松勇,自己揉了揉干涩生疼的眼睛拖着疲惫的步伐就要回宿舍睡上一觉。

    然而就在这时,警卫员却上来报告道:“团长,孙尔威同志来了!”

    “孙尔威?”王学新一阵疑惑,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运城参与反坦克导弹的研发,为什么会这个时候来?

    王学新掏出怀表看了看,凌晨两点。

    这个时间点还坐飞机来得冒不小的风险,照想应该是有什么急事!

    王学新点了点头,下令:“让他进来!”

    其实不是“他”,而是“他们”,因为孙尔威还带了几个人来。

    王学新一开始以为这几个人跟孙尔威一样是鹰酱人,没想到孙尔威介绍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是日不落人。

    “是这样的!”孙尔威一上来就向王学新介绍道:“这是日不落的尹恩上校,还有罗斯博士,他们是专程来这里见你的!”

    “见我?”王学新有些不解,八路军与日不落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是的!”孙尔威解释道:“王,日不落遭到汉斯飞弹的轰炸,这飞弹与你们的‘高火’十分相似,他们想知道一些关于这种装备的一些数据和信息!”

第610章 交易

    孙尔威的话让王学新有些意外,汉斯的V1飞弹研发成功了吗?

    王学新依稀记得汉斯用V1轰炸日不落是44年的事,这提前了足足有一年多。

    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奇怪,八路军都用上“高火”打鬼子了,鬼子那边要是能搜集到“高火”碎片或者从“高火”残骸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东西,肯定会反馈给汉斯,由此汉斯的研发进度就会加快于是投入实战的时间就提前了。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王学新目光扫了一眼孙尔威身后的几名日不落人。

    王学新还以为他们要的只是一些普通的信息,比如飞行速度、高度、射程等这些已经不是秘密的数据,但没想到他们的来意却并非如此。

    孙尔威刚要回答,在他身后的尹恩上校就抢了上来逼近王学新道:“我们想要‘高火’的图纸,并以此分析出它的弱点,团长同志!”

    王学新一愣,然后就笑了起来,反问:“你这是在命令我吗,上校?”

    “可以这么说!”尹恩上校语气生硬的回答:“我们是盟友,我们有共同利益,不是吗?你们给我们提供方便,我们也能给你们提供方便!”

    “比如……”王学新朝尹恩上校扬了下头。

    “比如我们在阿三的合作!”尹恩上校提醒道:“你别忘了,是我们在给远征军提供物资,而且是免费的!现在我们只是要求一张图纸而已,我不认为这会有什么困难,你说呢?团长同志!”

    王学新算是领教到了日不落人的狂傲和无耻了。

    有句话叫“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是一点都没错。

    从日不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起海上霸权或者号称“日不落帝国”起,到现在已经有两三百年。

    在这两三百年里,日不落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这使日不落人习惯以高姿态俯视其它国家,其中包括鹰酱。

    现在,他们当然不会对华夏这个工业弱国有什么好脸色,于是想当然的就用命令的语气张嘴就要图纸。

    这状态有些像现代的鹰酱……往往越到了末期就越疯狂。

    这从心理上是可以解释的。

    比如日不落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国民对自己世界第一信心十足,那么在面对它国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虚假的绅士风度也不急于表现自己的强大,只有在信心不足感觉到自己衰落的时候,才会急着证明这证明那,态度也十分嚣张。

    尹恩上校无耻的地方,就在于他强行往自己脸上粘金。

    阿三那边对华夏远征军的援助其实是鹰酱的物资……诚然,这些物资有许多是在阿三那生产的,但那也是鹰酱付的钱可以说跟日不落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说有什么关系,那就是此时的阿三是日不落的殖民地,仅此而已。

    这尹恩上校说的却像是日不落免费帮助华夏军队打仗似的。

    王学新望了孙尔威一眼,孙尔威耸了耸肩,表情有些无奈……此时的鹰酱许多方向的作战都是由日不落指挥的,孙尔威应该算是尹恩的部下,因此不敢多说什么。

    但孙尔威心里却明白,尹恩这话骗不了也唬不住这个华夏团长。

    果然,王学新就回答道:“上校,你说的免费,指的是在日不落军队战场上免费把自己装备和补给留给鬼子吗?指的是一声不吭就撤退,有意把华夏军队的侧翼暴露给敌人吗?或者,因为担心激怒鬼子而掐断华夏对外公路的运输吗?”

    尹恩上校听着王学新这话不由一愣,他原以为对方是八路军,而且一直在北方作战,不可能会知道远在南方国外的情况,没想到王学新却能随口就提出几点,尤其还用到“有意”。

    这的确是日不落耍的小心思,华夏远征军那一仗日不落是有意让华夏军队输的。

    尹恩看了孙尔威一眼,他以为是孙尔威告诉王学新这些。

    孙尔威翻了下白眼,解释道:“我说过,上校,他什么都知道!”

    “更何况……”王学新接着说:“上校,你来之前至少打听清楚,我们八路军与顽军不是一支军队,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敌人。而你,却希望以对敌人的合作来威胁我们?很棒的谈判技巧!”

    最后一句,只要是人就能听出王学新的挖苦。

    尹恩上校听着王学新的话颇有些尴尬,他不是不知道八路军与顽军的关系,但一方面日不落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八路军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他认为……这两军虽然是敌人,但从整个华夏战事考虑,对八路军也是有利的吧,那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谈判的筹码。

    从这方面来说的确没问题,但尹恩上校完全就没考虑过一点,华夏远征军的战斗同时也对鹰酱和日不落都有利,这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帮助,当然不能作为筹码。

    “如果没有其它事!”王学新懒得跟他们废话,就此下了逐客令:“你们可以离开了!”

    “等等,王!”孙尔威还想说什么,却被警卫员毫不留情的请了出去。

    一走王学新的指挥部,孙尔威就抱怨道:“我跟你说过,你这样的态度行不通!”

    “那我们还能怎么做?”尹恩上校反问:“给他们巧克力吗?”

    然后尹恩上校就转头对孙尔威说道:“在这方面,我认为你们应该跟我们合作!”

    “跟你们合作?”孙尔威不解的问:“难道我们没有跟你们合作吗?”

    “我不否认,你们的确帮了我们很多!”尹恩上校说:“但这还不够!”

    “什么意思?”

    “你们有给八路军提供军火不是吗?”尹恩上校说:“我听说他们用上了‘谢尔曼’坦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个为条件?”

    “上帝!”孙尔威不可思议的望向尹恩上校回答:“你以为这是我们无偿提供给八路军的?那是交易,上校!交易!而且是我费了大力气才让他答应的交易……你居然想让我以此为条件威胁他们?”

第611章 技术优势

    在孙尔威和尹恩上校在外面讨论的时候,王学新在指挥部里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日不落打算做交易,该换什么好呢?

    关于日不落是否愿意交易这个问题,王学新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被汉斯的V1飞弹给吓坏了……这种装备可以从高卢越过海峡打到日不落帝国本土,而且还能拐弯能寻找目标,那是不是代表只要汉斯这种飞弹数量够多,就能将日不落帝国全境炸成废墟?

    (注:此时日不落帝国认为V1飞弹能拐弯能自主寻找目标其实是误解,那是V1飞弹失控后很偶然的命中一个目标)

    此时,日不落帝国绝大多数人都对这种装备感到深深的恐惧,并且对战争能获得胜利抱着悲观的态度。

    原因就像八路军与鬼子之间的飞弹压制战一样,如果敌人有什么装备能打两百多公里甚至更远,是不是代表己方的坦克、大炮、军舰、步兵全部作废,战机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也是尹恩上校这么急的飞到利源来找王学新的原因。

    另外,王学新认为这交易要做就要趁早。

    因为现在跟日不落交易,在日不落全民恐慌的时候交易,让日不落拿出什么他们都得愿意。

    如果过段时间,日不落发现这玩意并没有那么可怕,那时再交易就换不了什么好东西了。

    但王学新想来想去也想不到日不落有什么值得八路军买的东西。

    并不是说日不落没有比八路军先进的东西。

    事实上,日不落作为了一个老牌的工业国,此时虽然没落了但依旧有许多装备比华夏先进,比如军舰、比如战机、甚至饱受垢病的坦克技术也能碾压华夏。

    然而,这都不太符合华夏此时的工业水平和现实情况。

    比如军舰……八路军没有出海口,要军舰做什么?

    坦克,八路军连个螺丝都造不好,造坦克合适吗?

    战机,应该说毛熊的木制“拉5”是最适合八路军的了,没有之一。

    再说了,这些东西鹰酱都比日不落先进,而且还更便宜,鹰酱货是真正的物美价廉……这是工业形成规模的一个特点,因为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和生产时长,不但质量过关还可以将成本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现代,形成这种工业规模的如果说华夏称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反而是鹰酱,因为专注于抽其它国家的血赚钱容易,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于是将本国工业大规模转移到它国使用它国廉价劳动力,结果造成工业空心化生产成本直线上升。

    此时王学新如果要跟日不落做交易,还不如直接向鹰酱买。

    不过……

    王学新想到一个东西是自己需要的,而且只有日不落有。

    在刚听到汉斯已经把V1飞弹生产出来而且投入实战后,王学新就有种危机感。

    就像之前所说的,王学新认为华夏工业要能在这个世界争取到一席之地,除了一步脚印一个坑的发展工业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这个发展特色就是导弹。

    但是现在,导弹的发展已经陷入一个瓶颈:继续这样发展,除了优化零件增加射程外几乎就没什么可发展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八路军的导弹技术再不往前走,很快就会被汉斯赶上……汉斯的工业基础和科研水平摆在那,八路军在这些方面是远不如汉斯。

    如果会被他国轻易赶上,当然就没有“特色”可言也就不存在技术优势。

    但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引入两种技术:一是雷达二是计算机。

    因为引入这两种技术与飞弹结合,飞弹才能拥有自主寻找目标的功能才能真正战胜鬼子正在使用的“人操飞弹”。

    雷达方面还好说,毛熊的又大又糙肯定不行,鹰酱则已经能将雷达小型化装在近炸引信里头了。

    当然,这有一部份原因是近炸引信里的雷达是功能很简单探测距离也很短的雷达。

    但是计算机……这难度可就大了!

    因为此时还没有计算机,全球只有日不落为了破译汉斯的密码而研发的一种万能解码机……这东西就是计算机的雏形。

    王学新有想过直接从系统里把技术调出来。

    但问题是以八路军现有的工业水平和科研水平,就算把技术调出来也没法生产没法实现。

    于是,王学新就只能打日不落的主意,反正现在人家已经送上门来了,不要白不要。

    正想着,孙尔威又带着尹恩上校几个人进来了。

    “抱歉,王!”孙尔威说:“尹恩上校的脾气急了些,我想,我们应该就这个问题好好谈谈!”

    这回看来是交给孙尔威来交涉了,因此尹恩上校站在身后不说话,只是神态生硬的说了句:“抱歉,我没有恶意!”

    王学新没有在意,他对孙尔威说:“你知道规矩的,孙尔威,如果你们想要这种技术的话,必须要拿出一些像样的东西交换!”

    “当然!”孙尔威点了点头:“所以,我们来谈谈这笔交易!”

    孙尔威其实带着点私心。

    因为鹰酱也迫切的想要得到这种技术……之前鹰酱不急着要,是因为认为这种飞弹精度太差不适合装备本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敌对国家都没装备这种飞弹,鹰酱也就没有装备以便反制的需求。

    但是现在,不只是鬼子有了这种装备,汉斯也在用这种装备轰炸日不落。

    那么,鹰酱将来在战场上碰到这种装备的可能性很大:对鬼子就是在太平洋战场方向,对汉斯就是在非洲战场、欧洲战场。

    这样一来,鹰酱当然有必要装备这种武器甚至深入研究以充分获取它的信息以便反制。

    “你们有什么装备可以用来交易呢?”王学新把目光转向尹恩。

    尹恩想了想,就回答:“坦克,你们需要坦克,不是吗?”

    王学新微笑着摇头拒绝了:“我们有更好的坦克,上校!”

第612章 万能解码机

    “战机?”

    “汽车?”

    ……

    尹恩上校的一个个提议都被王学新以充足的理由拒绝了,而且还是带着不屑的表情十分坚决的拒绝的。

    尹恩上校这才意识到眼前这支军队不简单。

    尹恩上校是日不落帝国从阿三那派来的,他与华夏军队打过交道,也就是华夏远征军。

    他知道远征军最初的装备并不怎么样……苏械装备还算是好的,许多远征军都是端着射程精度极差的破旧步枪上战场作战,重火力严重缺乏,坦克除了少数几辆从毛熊那引进的轻坦之外几乎是空白。

    尹恩想当然的以为,如果华夏的主力部队都是这种情况,那么八路军的装备应该更差。

    一年前他这种想法或许是对的,但是现在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坦克方面八路军有“T34”也有“谢尔曼”,随便一款都比日不落像蜗牛似的步兵坦克强。

    战机方面八路军能自产“拉5”,虽然性能比不上日不落的“喷火”式战机,但人家能批量生产……

    汽车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甚至还生产出了半履带汽车,这东西日不落都没有,日不落大量使用的是鹰酱的M3半履带装甲车。

    步枪方面连说都不敢说,八路军都用上连发步枪了。

    最后尹恩上校没办法,反过来问王学新:“这样吧,团长同志!你先说说你们需要什么?”

    王学新假装思考了一会儿,就为难的说道:“抱歉,上校,凡是你们有的东西,我们似乎都很容易从鹰酱或是毛熊那弄到,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与你们交易呢?”

    王学新这话让尹恩上校的压力徒增。

    因为他知道王学新说的是实话,此时的日不落已经日渐衰落,许多装备都要依靠鹰酱,如果再加上毛熊……这世界上基本就没什么装备是八路军换不到的了。

    见尹恩上校一脸愁容,王学新就说道:“不过,我们在战斗中经常被敌人破译密码,而我方却破译不了敌人的密码,这使我军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比如就在不久前,大同就在我军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包围……”

    王学新这话说的是半真半假。

    八路军破译不了鬼子的密码是真的,八路军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他们的情报主要来自情报人员。

    鬼子经常破译八路军的密码是假的,因为八路军电台不多更改密码方式十分频繁,这就从根源上失去了破译的价值……费了大力气破译了这套密码,结果八路军那边就换了一套。

    这与根据地使用的边区票有些相似,因为边区票频繁改版,结果导致鬼子几乎没有制作伪钞的价值。

    大同被包围是真的,但因为密码被破译而被突然包围却是假的。

    尹恩上校与孙尔威对八路军的内部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当然无法分辩王学新这半真半假的话……

    这应该说是说谎的艺术,七分真三分假才能让别人相信,全是假的那就不是在说谎而是在说笑话了。

    尹恩马上就提议:“这没问题,我们为贵军提供一支破译密码的小队!”

    “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个,上校!”王学新摇头回答:“你知道我们是什么情况,鬼子遍布华夏南北,电台讯号满天飞,我们每天能截获的信号高达数千条,你提供的这个小队能破译多少密电?其中有多少密电是有价值的?”

    尹恩上校一听这话就没声音了。

    这其实是全球所有军队面临的问题:

    破译密电的时间永远要比发电报的时间要长,而且长得多。

    而所有的密电,在其破译之前都无法确定它是否重要。

    因此,即便破译密电的小组不吃不喝不睡的工作,也很难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几条有价值的情报,有时即便找出来了也已经滞后了……战场上有时迟几分钟这情报就失去价值,更别提几小时甚至几天了。

    这也是日不落发明万能解码机的原因之一……万能解码机的破译速度比人工解码快得多,一台万能解码机每秒可以读2000个字符然后用机械式的穷举法将密电破译。

    它在军事上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听到这里,尹恩上校只能无奈的一摊手,愤怒的说:“那就没办法了,看来我们无法达成这所谓的‘交易’!”

    说着转身就带着属下走出指挥部,出门前还重重的踹了木槛一脚泄愤,也不知道是因为日不落没东西可换还是因为王学新的态度。

    王学新想,这多半都是后者。

    因为那可是日不落帝国的上校,世界第一大国,居然被一个八路军团长奚落,而来之前尹恩上校甚至还以为自己拥有绝对的优势……

    孙尔威匆匆对王学新说了声“抱歉”然后就追了出去。

    尹恩上校会有这反应在王学新的意料之中。

    因为此时图灵以及他的“万能解码机”在日不落属于高度机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之所以是“高度机密”,是因为一旦汉斯知道日不落有这东西,马上就知道他们被以为不可能破译被称作“谜”的密电被日不落破译了,于是就会换一套密码系统。

    这种保密也使日不落一直在情报战上保持绝对的优势。

    不过有时也起反作用……隆美尔在非洲战场老是不服从命令,结果总是给以为得知敌人动向的日不落军队惊喜。

    在这情况下,尹恩上校是不可能知道有“万能解码机”这东西存在的。

    不过王学新相信,尹恩上校会把这情况上报给伦敦。

    然后,就让伦敦来权衡了:是V1导弹的设计图纸重要,还是“万能解码机”重要。

    其实不能这样简单的对比。

    因为日不落给出了“万能解码机”并不一定会泄密,日不落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保住情报战的优势。

    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冒这个险。

    王学新认为,如果是过上个把月,日不落发现V1导弹的真相时,或许就不愿意。

    但现在,在他们认为面临亡国的风险的时候……

    很可能愿意交换,而且很迫切!

第613章 试探底线

    尹恩上校一行骂骂咧咧的走了,临行前他们派孙尔威到王学新这里做了最后一次劝说。

    “拜托,王!”孙尔威说:“你应该找出一些可以交易的东西,任何东西,否则这笔交易是无法达成的!”

    “我为什么一定要达成这笔交易?”王学新一句话就把孙尔威给噎住了:“我不会为了交易而交易的,如果日不落不能给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给日不落需要的东西?”

    孙尔威想想也对,如果是这情况的话,八路军的确没有交易的必要。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应该是日不落需要思考需要着急的,而不是应该推给八路军。

    然后孙尔威提了个建议:“要不这样吧,你可以考虑考虑鹰酱的东西,如果我们有八路军需要的,那么就用鹰酱的装备交易,至于日不落那边,鹰酱会跟日不落结算!”

    这话的意思是把鹰酱当作中间商先促成这笔交易。

    王学新却明白孙尔威的意思,鹰酱方面也很想得到“飞弹”的技术,只是之前被拒绝了而已。

    王学新笑了笑,回答:“别当我是傻瓜,孙尔威,我知道如果把图纸全套给了日不落后,日不落少不了会给你们一份,这样你们就可以用半价拿到这种技术。所以很抱歉,如果日不落想要达成交易的话,鹰酱必须同时出一份钱……”

    “这不合理,王!”孙尔威就像被踩着尾巴似的跳了起来:“你不能把一个东西卖两次!何况我们都是华夏的盟友……”

    “如果是东西,的确不能卖两次!”王学新回答:“但如果是技术……听说你们有专利费不是吗?以你们的规则,我不只可以卖两次,原则上你们每生产一枚‘高火’我都可以收到钱,对吗?”

    孙尔威一愣,然后他自己也笑了起来:“你很精明,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王学新平静的回答:“要跟你们做生意,我当然要有些准备!”

    鹰酱和日不落都是典型的商人社会,他们的习惯就是在谈判时不断的试探对方的底线。

    所以,有时他们在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条件说一些让人觉得污辱智商的话,并不是他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是把对手当白痴,而是他们试探对方底线的一种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接触和谈判中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考虑了一会儿,孙尔威做出了最后一次尝试:“要不这样,既然我们都不知道日不落可以用什么交易,那就用英镑或美元,你看怎么样?我们把这些钱存在银行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这个提议看起来是合理的,因为钱的作用就在这里,它改变了以物易物的方式。

    但王学新才不会上这个当。

    “你真的觉得美元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吗?”王学新反问了一句。

    孙尔威翻了翻白眼,然后就不再说什么了。

    这又是孙尔威在试探王学新的底线,他心里其实很清楚“美元可以买到任何东西”这句话是错误的。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句话或许没什么问题,因为普通百姓需要的东西用钱都能买得到,只是价格问题。

    但军火和军用物资……尤其是战争时期的军用物资,很可能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比如王学新想要日不落的“万能解码机”,用美元能买得到吗?日不落有可能会为了钱而置国家安全于不顾吗?有可能会为了钱而冒着战败的风险吗?

    在国家层面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最终孙尔威和尹恩上校失望的搭乘飞机离开了。

    如果从伦敦对图纸的紧迫性考虑,尹恩上校这几个人是不应该离开的,他们更应该呆在利源,在伦敦做出决策后马上与王学新谈判,这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到图纸。

    但尹恩上校一行人还是离开了。

    这是伦敦方面对王学新摆出的一种姿态,就像女人购物时谈不拢价格,往往会摆出一副不屑交易的样子拔腿就走,实际上却是希望卖家在最后关头叫住她。

    王学新当然不会被日不落这种姿态骗倒,事实上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万能解码机”,其它东西对八路军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尹恩上校一行人最失望的时候,应该是在飞机起飞时也没看到王学新走出指挥部。

    尹恩上校一行离开后,王学新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大同方向。

    此时大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独立团主动出击以几百人伤亡的代价击溃了鬼子一个师团,大同城外遍地都是鬼子的尸体,就连鬼子师团长林芳太郎都被当场击毙。

    王学新对这个结局一点都不意外。

    有“谢尔曼”、半履带汽车以及连发步枪的搭配,再加上还有制空权,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在华夏土地上就是王者,鬼子很难啃得动这块钢板。

    此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出,当夜就轰动了全国,许多报社连夜报道了这次大捷。

    不过当然,这是在地下党付出巨大努力冒着生命危险才做到的,顽军对八路军的胜利一向都采取封锁的政策不允许报社报道。

    这很正常,因为顽军在鬼子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而八路军却高歌勐进,那全国百姓是不是都把希望寄托在八路军身上了?

    如果全面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八路军身上,那是不是捐钱捐物参军全都是奔着八路军去了?

    毕竟百姓也不傻,他们不会希望自己捐的物资是给顽军挥霍或给鬼子缴获用的,更不愿意参加顽军后是被鬼子追杀的。

    如果这样,那还有顽军什么事?

    但这时期的消息封锁也不是那么容易,报纸上的文章可以秘密偷梁换柱,等顽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实在不行可以印传单,到高楼上往下一洒就离开。

    情报人员就是以这种方式把大同胜利的消息传到华夏各个角落。

    王学新关心的不是这个,他考虑的,是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把防线往南推移二三十公里。

第614章 虚晃一枪

    宣传方面的问题王学新不关心,总部那里却是用尽了浑身的解数轰轰烈烈的打了一场舆论战。

    主要是王学新的这场胜利太耀眼了,不仅是收复了大同还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鬼子一个师团。

    首长高兴的说道:“这是我军前所未有的胜利啊,而且也证明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往常,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就能顶得上我军三个团,现在,我军一个团就能顶得上鬼子一个师团,这完全是反过来了嘛!”

    也难怪首长会这么高兴。

    一直以来八路军都是在防御,即便偶有进攻也是一打即收,要么就是跟鬼子争夺根据地……争夺根据地其实不能算是完全性的胜利,因为只要鬼子需要可以随时打回来。

    可是现在,八路军不仅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还以少胜多大伤亡比击溃了鬼子,这是装备的证明,是战斗力的证明,同时也是战术、战略理论的证明……证明战术是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也反证了汉奸的《曲线救国论》是无稽之谈。

    接着首长就下令:“命令所有敌控区和顽军控制区的同志,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胜利的消息传出去,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对我军更有信心,对胜利更有信心嘛!”

    “是!”参谋长应了声,当即把命令传了下去,并当晚就组织各地的情报人员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早,许多顽军、伪军和鬼子都还不知道(这是由于自我封锁消息),八路军收复大同并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鬼子一个师团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了。

    霎时全国上下都轰动了。

    收复国土而且以一个团击溃一个师团,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拿着报纸的双手都在颤抖,一再求证这是否是真事……许多人其实从开始就相信是真的,因为以一个团击溃一个师团的事也许还能虚夸,但收复大同却假不了,一座城市是在我军手里还是在鬼子手里这是很容易求证也没法做假的。

    他们之所以一遍一遍的问,只是因为他们想一遍一遍的听别人重复这个消息。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激动,要知道自华夏与鬼子开战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华夏军队一直是败多胜少,土地正不断被鬼子吞食而华夏军民苦苦支撑。

    多少人失去了对华夏军队的信心,多少人放弃了对收复国土希望,多少人陷入了麻木……

    但是现在,突然一个好消息传当即就把他们干懵了:居然还有这回事?几天行军几百公里打下大同,再这么打下去还得了?鬼子岂不是就完了!

    其实别说百姓对此感到震惊,就算是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的顽军也被八路军打的这一仗给吓住了。

    因为他们就在正面防线上苦苦的对抗鬼子,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个师团的鬼子有多少能量,以顽军的情况,几个师的部队都未必能挡得住鬼子一个师团的进攻。

    可是八路军一个团就能做到,而且还是大伤亡比的击溃。

    许多顽军官兵都认为这肯定是八路军放出的“谣言”,后来通过情报验证此事是真的,不少人都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据说重庆方面当晚就展开讨论是否要从毛熊那进攻半履带汽车……他们以为八路军之所以能取胜主要是依靠半履带汽车,其实根源却是顽军这种由各路军阀因为利益拼凑起来的军队没有凝聚力无法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

    王学新对这些看得已经很澹了,更何况此时战斗远没有到要结束开始放松庆祝的时候。

    他眼睛盯着地图,然后不断的下达命令往铁路线上增派部队。

    之所以要增加部队并把防线往南推移二三十公里,是因为吸取了这场防御战的教训……铁路线直接面对鬼子很容易被鬼子偷袭。

    如果把防线往鬼子方向压缩,不久铁路线就会变成二线,防御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就是王学新希望鬼子由此误会八路军下一步是全面进攻太原将鬼子赶出山西。

    事实上这的确是个很有诱惑的作战方案。

    山西是个好地方,中间狭长三面环山: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再加上南面的中条山,只要把北面一守,中间一大块基本能保证安全,可以说是发展工农业的绝佳地带。

    然而……

    如果拿下山西再往北挺进,那时鬼子在南线与顽军的战斗是不是就要打完了?

    鬼子只要一回援,八路军就失去了往北挺进进入东北的机会。

    而东北又是鬼子的工业聚集地……

    所以摆在王学新面前的其实是两个选项:

    一是往南打收复山西,这样打更安全更稳妥,但同时也是偏安一隅对鬼子的打击并不大,抗战的胜利只怕提前不了多少。

    二是往北打挺进东北,这样打更冒险更困难,但入虎穴的同时也能得虎子,八路军有可能一举摧毁鬼子在东北的工业使其在华夏的战事陷入困境。

    考虑了许久,王学新还是选择了后者。

    不过在选择后者的同时,王学新还虚晃一枪往南扩展一些版图。

    这其中有个问题,那就是扩展版图需要更多的兵力。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

    兵力一部份来自大青山根据地,原本八路军在大青山需要部队驻防,现在既然已经打到了大青山以东地区,大青山就成了后方,就只需要留下少量部队组织游击队训练就可以了,其它部队全部调往大同一线防御。

    另一部份来太行山,大行山不像吕梁山,太行山还没有形成一道防线,那里的部队大多在利用地形与鬼子打游击并见机行事破坏交通线。

    既然没有形成防线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可以调一部份到铁路线方向。

    更多的还是就地征兵,比如拿下大同后,一口气就在大同征召了七千民兵。

    这些民兵虽然缺乏训练战斗素质不高,但八路军的三三制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把民兵往其它部队里一插,用老兵带新兵,用不了多久就能成长为老兵了。

第615章 两全其美

    王学新之所以要“虚晃一枪”,是因为要进入东北不可避免的就要面临一个门槛:跨越长城,也就是所谓的出关。

    如果王学新要打进东北的是步兵还好,还可以想办法从野路跨越长城。

    但王学新要打进东北的却是机械化部队,必须从公路铁路出关。

    那么就只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一是大同东北两百公里的张家口,二是北平。

    北平肯定是不可能的,那里驻扎着鬼子和伪军重兵,而且城高墙厚补给充足,用几个团的机械化部队打北平几乎就是找死。

    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张家口。

    试想,如果鬼子察觉到八路军的意图,知道八路军是要从张家口出关,提前在张家口布下重兵会怎么样?

    那几乎就意味着王学新的计划出师未捷身先死,可能永远都无法实施了。

    因此,王学新才在打下大同后才停一停。

    这一方面是为了守住大同让部队有时间休整调整好状态,另一方面就是结合王学新往南扩展的计划让鬼子误会八路军的战略意图。

    冈村宁次果然上当……

    这主要是因为冈村宁次没想到八路军居然这么大胆,敢以几个团的兵力冲关进军东北……

    其实这也有关心则乱的原因在其中。

    山西在华北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八路军打下大同后这整条铁路线就像一块大石一样压在他的华北方面军身上。

    同时,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已大多放出去作战了,太原兵力十分空虚,全部只有两个大队再加一个宪兵大队及伪军一个营。

    原本还有一个炮兵联队甚至还有两个战车中队的,但加强给第110师团进攻大同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要知道太原可是山西最重要的城市,这里甚至还有晋绥军留下的兵工厂,鬼子占领之后把这些兵工厂利用起来并且补充加强变成了他们的兵工厂……晋造六五式步枪是彷制鬼子的三八大盖,规格几乎一样,因此可以很好的被鬼子利用。

    在这情况下,冈村宁次当然更担心八路军南下进攻太原,尤其他的指挥部还在太原。

    如果他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被八路军打得丢盔弃甲要从太原逃走,那冈村宁次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因此,八路军在北面增兵并往南扩展,吓得冈村宁次赶忙将原本进攻运城的兵力调到太原做好战斗准备。

    而张家口方向,八路军的情报人员一直关注着,他们除了加强防御工事之外没有任何增兵动作……其实也是无兵可增。

    王学新对此很满意,因为这意味着冈村宁次还是没察觉到八路军的意图。

    做完这些工作后王学新总算有时间睡上一觉。

    但才刚睡几个小时……对王学新而言就是眼睛一闭一睁,几小时似乎就是一瞬间,然后就被通讯兵吵醒了。

    “团长!”通讯兵报告道:“那些洋鬼子又来了!”

    王学新“唔”了一声,初时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是“洋鬼子”,发了一会儿呆回过神来才意识到那是孙尔威和尹恩上校一行人。

    尹恩上校看到王学新睡眼惺忪的回到指挥部,脸上忍不住透出些失望,因为他觉得,王学新在这时还能睡得着说明他的确没把这笔交易放在心上。

    “嘿,孙尔威!你们考虑好怎么交易了吗?”王学新有意把尹恩上校晾在一边只跟孙尔威打招呼,因为王学新知道越是这样这帮日不落人才越急。

    王学新这算是把握住了尹恩上校的心思了,确切的说是把握住了伦敦方面的心思。

    当尹恩上校把情况向伦敦汇报后,伦敦的几个首脑级人物马上展开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万能破译机”这个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鹰酱那只有总统知道。

    “我认为我们不能用‘万能破译机’交易!”陆军元帅强烈反对这个提议:“首先,八路军是否打胜仗与我国关系不大,我们为他们提供情报服务就只是提供情报而已,没有其它的附加利益。其次,这事一旦泄密毫无疑问会引起汉斯的警觉,知道这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吗?”

    “你说得都对!”总参谋长回答:“但你有考虑过敌人‘飞弹’轰炸的问题吗?第一批飞弹就造成我们大规模的停电,还有十余幢建筑被炸毁。的确,表面看损失不大,但如果这只是汉斯的试射呢?下一批他们的‘飞弹’如果像雨点一样朝我们砸来像炮火一样轰炸伦敦呢?你考虑过这个后果吗?我们需要这种装备的‘图纸’!”

    有人附和道:

    “是的,我们要知道这种‘飞弹’是否能大批量生产,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应该抓紧时间彷制以便对汉斯形成压制!”

    “如果伦敦都被炸平了,那么还有什么必要为‘万能解码机’保密?”

    ……

    双方争论不休,观点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这时叼着雪茄的空军上将就插嘴说道:“先生们,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两全其美的办法?”

    争论中的双方都朝空军上将投来不解的目光,如果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是最好,但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不过这办法还真让空军上将找到了……

    另一边的尹恩上校,飞机才刚在运城降落就接到返回利源命令。

    为了赶时间,伦敦方法甚至已经在为交易做准备了,只要八路军方面一点头,“万能解码机”马上就会用运输机运往华夏。

    尹恩上校这边就对王学新说道:“团长同志,我可以跟你单独谈谈吗?”

    “单独?”王学新看了一眼翻译。

    尹恩上校马上补充道:“当然还有翻译!”

    “当然!”王学新很爽快的应了下来,他知道这事有戏了。

    果然,当王学新将尹恩带入另一间办公室时,尹恩上校就说道:“团长同志,我们可以解决破译问题,作为交换,我们希望你们另外加十枚‘飞弹’样本!”

    王学新假装迟疑了下,就回答:“没问题,重点是你们要能做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