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皇宋锦绣TXT下载皇宋锦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皇宋锦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皇宋锦绣txt下载     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

    三四百步的距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很远的距离,不足00米,全力奔跑的话,不会超过40秒,就算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可是北宋的禁军,是从北宋上亿人口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又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本身的身体素质都相当的出众。

    最关键的是,位于最前列的,就算不是整个北伐军之中,最精锐的那种,也可以说,是最上等的,这些士兵,首先在身体素质上面,已经超过了很多人,可以称之为超人都不为过的。

    在箭雨的遮挡之下,身披着步人甲的士兵,快速的跨越了00步的距离,抵达了被炸开的那些缺口,此时此刻,缺口处,还不停的有石块落下。

    机会往往就在转瞬之间,辽军发现的时候,宋军已经占据了缺口的位置,辽军还没有从震惊之中完全醒过来,这个城墙到底是使用了什么魔法,被破掉了,不耽误他们知道,一旦宋军攻入城内,对于他们而言,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兵者凶也,北宋的纪律还好,可能不会屠城,可是这些士兵们能不能活下来,谁都不知道。

    一般人猜度对方的时候,往往不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对某些情况他们会怎么办来猜对方,这种情况下,这些辽军的结果只有一个了。

    被屠杀掉,就算城市之中的那些平民,他们不会被屠杀,可是他们这些士兵,肯定会这样,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

    大量辽军,不用将军们的调动,自发的组织起来,一些勇猛一点的,甚至不顾正在垮塌的城墙,直接冲上面跳下来。

    几米高的城墙,折津府的城墙,差不多有9米,相当于普通的层高的楼,对于平常的人来说,从层高的地方跳下来,只要有所准备,应该是不会有太多的问题的。

    可是这不是寻常的时候,这是被炸塌的城墙,还不停的有碎石落下,并且在缺口的位置,大量乱石堆积,从**米的高度落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单纯是从上面掉下时候,就最少有上百的辽军受伤,一些直接就摔得头破血流,就算是那些腿脚受伤的,等待他们的,也是灭顶之灾,在战场上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摔下来,腿脚受创,无法活动的前提下,就只能是死了。

    可是更多的人跳下来,那些幸运的活下来的辽军,在稍稍整理了一下脚步之后,拿起了武器,向着宋军冲过来。

    穿着着兽皮的辽军,跟浑身上下漆黑无比,完全都笼罩在钢铁之中的战士撞在了一起,分别向对方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目的都非常简单,杀死对方。

    在战争之中,短兵相接的步兵对战,永远是最残酷,也是最直接的,冲上前去,杀死对方,自己才能够活下来,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就是这些。

    敢于从9米多高的高度跳下来,并且活下来,拿起兵器向前冲锋的辽军,不缺乏勇气,可是战争,不是说只有勇气就能够决定的,特别是在这样近距离的相互拼杀之上,

    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可是大部分的声音,都是辽军的长刀砍在了步人甲,或者是钢盾上面的声音,坚固的钢铁,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最好的保护。

    北宋换装之后的步人甲的,整体的防护力度达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相当于之前步人甲的4倍,字防护上面,4倍的防护已经非常可怕了,就算是面对着之前北宋的神兵利器,都未必能够一下子断开,更别说辽国手中,这些普通的铁刀,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上面。

    第一次碰撞,辽军几乎没有任何的杀伤,只有个手持着重武器的,用砸的,砸伤了两个,还是肩膀等不重要的位置。

    最精锐的步兵,对于步人甲的相信,或许会任由马刀砍上去,因为这个,伤害不了步人甲,可是狼牙棒这种东西,特别还是针对头部,或者身体要害地方,或许没办法大范围的挪移,彻底的避开,避开一些要害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宋军避开了要害,并且同样向辽军挥舞着武器的时候,辽军又是如何的抵抗,按照传统,守城的时候,大部分人,甚至只是穿着着皮衣,连铠甲都没有穿。

    第一批冲锋的步兵,不但是精锐的步人甲,还是步人甲之中佼佼者,手里的武器,也是神兵利器这个档次的,削铁如泥都是少说的,高硬度的合金并且通过了特殊的磨制,达到了非常锋利的程度,在第一次接触,就显露了可怕的威力。

    几乎有八成辽军的武器被削断,在战场的最前方,武器被削的结果,那就只有一个,死亡,当外在的东西无法抵挡的时候,就只能够用肉体了。

    血花四溅,惨叫连连,尸横片野,在最极端的冲击之中,辽国处于绝对的下风,从无数禁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本身在力量和身体上面,已经不比辽军弱了,再加上的高出一个档次的武器装备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么的可怕。

    1000名步人甲,迅速的在缺口站稳了脚步,在短短的时间之中,杀戮了上千人。

    能够第一时间冲上来,并且跟步人甲的交战的,要么是血气方刚,要么是比较强大的,可是这些人如同杀鸡一样的,被屠戮的干干净净的,带来的结果是震撼的。

    本来就因为城墙被破,而处于精神激荡之中的辽军,顿时出现了更大的波动,不少胆小一点的,甚至在考虑投降怎么办。

    守将算是所有人之中最为冷静的,可是他也毫无办法,神话魔法一般的突破城墙的防御,这本身就超乎了他的想象,现在,每一个人一把神兵利器。

    站在高处,他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的,1000位的步人甲,手持着漆黑的长刀,轻而易举的就切断了辽军的马刀,甚至连一个巨大的狼牙棒,也不例外。

    切断马刀,这个能够做到的武器不少,比较珍贵,无法大规模普及而已,可是连狼牙棒,注意,不是棒身,而是棒头,碗口粗细,纯铁打造的狼牙棒,都挡不住的这样的武器,这是什么,神迹么。

    在守将的心中,同样把这个作为神迹,就算是之前比较珍贵的武器,普及一千人,也是难以想象的,更别说更强的,这样的武器,放在辽国,可以轻松的卖到000头牛以上的财富,放在1000名战士身上,这是什么,不是神迹是什么。

    本身,看到辽军奋勇的反抗,他还想着反击一把,可是稳如磐石一般的步人甲,粉碎了这一波的攻击,所有有血性的,跳下去的,几乎在很短的时间之中被屠戮殆尽,那些跳下去受伤的也是如此,剩下辽军的心情波动他也看在眼里,辽军必败。

    要知道,宋军才动用了000人,不说后续的大军,就算是突入缺口位置000步人甲,都不是目前辽军能够对付的,最凶悍,最有血性的,已经冲上去,被屠杀殆尽,累计损失超过了000,剩下的还有**千的士兵,可是这些士兵能够干什么,真的当外面,10万宋军是看热闹的。

    这个辽将冷静,非常机警,面对着无法挽回的局面,他并没有挽回,是趁着的还有辽军抵抗的时候,组织一批精锐的,突围了。

    这是狄青想到的,派出了接近4000的重骑兵在周围,就是为了避免辽军跑出去的,可是辽将突围的方向是缺口的相对方向,是接近400死士,悍不畏死的突击,在大部分精锐,都调集过来攻城,围在外围的重骑兵,被死士纠缠住的时候,差不多十来骑逃走了。

    这也是折津府最终逃走的人员,没有尽全功,这是让人失望的地方,可是一个唾手可得的折津府更吸引狄青的注意。

    在死士和守将逃走之后,折津府最后的一个主心骨也就消失了,1个时辰之后,当最后的一个,差不都00多人的辽军投降,整个折津府之战,落下了帷幕,结束了。

    历时两个时辰,如果算上挖掘地道的时间,差不多是16天的时间,辽国的南京,幽州最大的城市折津府,最终被攻破。

    守卫折津府的辽军,被歼灭了9000多人,投降了差不多5000,剩下的逃走和失踪的不足500人。

    宋军损失不算很大,也就是在后续清缴和巷战的时候,伤亡了差不多1700多,算是出兵以来,最大的损失,可是这个损失,在目前为止,对于北宋10万大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跟涿州不一样,涿州是一个小地方,充其量,除了军队之外,也就是几千不足一万,大军直接压制就可以了。

    可是折津府,不但是辽国的南京,也是幽州的中心,哪怕辽国不懂得经营,可是这也是一个大城。

    实际上,折津府差不多有10万人左右,在北宋,可能一些大一点的县城,都要超过折津府,可是在辽国,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城市。

    最关键的是,这里是北地汉民最大的一个聚居区的,整个北地,大概有150万到00万汉人,几乎都分布在幽云,其中有8成以上,是在折津府的附近,云州只有成左右,这些,实际上,是北宋要争取和控制的对象的。

    或许,北宋也可以移民,否则的话,空白的占据这么庞大的土地,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只有有了居民,并且开始经营,这才有意义。

    不过,北宋的也知道,同化他们的困难,他们已经脱离整个汉族王朝,太长的时间了。

    如果换成之前,北宋对于情报收集不是那么的热忱,没有调查到足够的信息的时候,还以为,北地汉人,对他们很是欢迎,毕竟有一部分的汉人家族,可是倾向于北宋的。

    可是真正调查之后,才发现的,原来,只有在斗争之中处于下风,或者是失败的哪一方,才会倾向于北宋,那些占据优势或者是好处的,根本就没有打算归附北宋的。

    百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人忘记一切,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汉人大家族都改变了倾向。

    而至于底层的汉人,那就是受到欺压太多了,已经习惯了,他们或许会漠视的的北宋的占领,,却不会帮助北宋。

    这种情况下,要转化他们的难度巨大,特别是在辽国的威胁之下的。

    不过,这对于狄青来说,都是以后的事情,在开始处理折津府的一切之后,他开始派人,飞马报讯给韩琦。

    折津府的重要程度,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关于幽云的,拿不下折津府,拿下其他的州再怎么多,也不好防守,可是拿下了折津府,把涿州,折津府,还有山海关给穿一个串,这个行程一个完整的整体,意味着整个幽云,都处于攻击的范围之中。

    只要整顿长城的,在关键地方设置棱堡,接下来,对于北宋而言,幽云就是囊中之物。

    这中间,只是幽州附近的1个州,可是云州,还有险可守么,在元昊一把火把云州烧成白地的前提下,只要北宋大军前往,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攻破云州。

    一个划时代,几代北宋皇帝都想要,达成,却没有达成的愿望,就这么的,在仁宗的手上完成,辽国再也不是原来那样,无法抵挡,强悍无比的大帝国了的,而是一个边境的游牧民族而已。

    少了幽云十六州的汉民,辽国在制造业和粮食生产方面,会下降很多,再也无法支持庞大的重骑兵队伍的,或许最开始,这个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可是时间越来越长的前提下,这个变化会越来越快,这种情况之下,辽国,就不再重要了

    这也会成为北宋的转折点,所以,哪怕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前提下,包括韩琦和仁宗,依然推动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行动,调动了数十万的大军和庞大的资源,几乎整个北宋的命脉,都掌握在了军队的手中。

    现在,这一切的赌博都是值得的,因为辽国的南京的,整个辽国在幽云地区,最为强大的城市,拥有着极强的防护的折津府,被攻占下来了,这是一个胜利的开端,北宋兴盛的时代终于到来。

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

    涿州,韩琦临时住所,已经入夜睡下的韩琦,被急报给惊醒的,拿到了报告之后,就算是稳重如他,也忍不住跳了起来,折津府被拿下了。

    说实话,从立下了这个项目开始,韩琦的信心还是有的,禁军得到了长足的增长的,还有丁海军的帮助,一下子在辽国的后方捣乱起来,很大程度上面,给战争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可是这是折津府啊,向前几百年,那也是北方的重镇,大名府跟折津府比起来,不知道要差了多少,这么一个不会比大名府的城墙弱多少的城市,到底能不能攻下。

    时间是最关键的问题,越是早的,获得的收益就越大,他们能够从容的布置,恢复城防,并且把占据的领土给消化下来,如果持续时间太长,被辽国反应过来,进行干涉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不管如何,折津府总算是拿下了,效率上面,在计划之中,这就非常好,他接下来,应该再一次的移动了。

    韩琦是整个北伐的核心之一,他所在的位置,也是北伐军的中心,从保州到三关,从三关到涿州,再到现在的折津府,这代表着庞大的军队,开始向北而去。

    占领一座人口众多的战略的城市,所需要东西是庞大的,未来的建设,还有赈济,这些都需要巨大的物资。

    一部分在三关和北宋境内的物资的,已经开始向着折津府移动,从三关到折津府,00里不到的距离,哪怕是传统的运输,也需要时间。

    更别说,在山东那边,丁海军还准备了不少物资,只要船到位,随时都可以把这些物资给运送过来。

    此时定海军的船队呢?

    薛玉离开了,可是之前他的保证,还是要兑现的,庞大的船队,正在渤海靠近辽东半岛的附近巡航,等待着跟种谔约定的时间。

    借助着女真人,种谔成功的从辽军的追击之中逃走,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意外,顺利的从白山黑水,回归到了辽东半岛。

    虽然,之前大军围困辽东半岛,可是伴随着绝大多数的军队,跟随着辽兴宗,追击种谔,剩在辽东半岛的军队不算多,也就是两三万的样子。

    如果在战前,或许种谔还有个想法,跟这些军队过过手,可是现在,连续逃窜了0多天,不但是粮食什么得用的差不多了,连精神也差了不知道多少,这个时候,跟对方打,或许依靠着装备和战斗力,还能够取胜,可是付出的代价肯定会很大。

    种谔很清楚,他的任务,就是牵制住辽国的主力,现在主力已经被牵制到了白山的附近,并且正在跟女真人大打出手,等闲过不来的。

    来到辽东半岛,最终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多杀三五千,甚至一万的辽军,没有任何的意义。

    直接借助侦查和地图,绕过了辽军巡逻的区域,甚至连痕迹都没有遮挡,就这么的冲过去了。

    辽东半岛并不大,也就是三万多的样子,要穿过,也就是几百里,这个速度,对于快马加鞭的人来说,一两天的距离。

    终于,抵达海边附近,找个地方休息之后,种谔选择了跟船队联系。

    一个巨大的礼花,在夜晚被安放在了海边,这是之前约定的个地方,最北边的一个。

    种谔没有试验过,但是这个礼花,非常的巨大和醒目,可以在天空,存在超过数百息的时间,同样的,在夜间,如此明亮的礼花,足以让数十里,甚至更远的地方看到。

    当礼花点燃,通过火药的推动力,上升到了数百米的高度之后,礼花终于炸开,庞大的梨花,几乎笼罩了周围几里,巨大的花团充满了想象力。

    在距离礼花释放点0多里的地方,早已经在附近巡逻的海船,第一时间发现了信号,同样的,不止一艘船发现了,夜间的礼花本就明亮,再加上望远镜的作用,最少是4艘船发现了。

    种谔在放完了礼花之后,第一时间选择离开,这里肯定不是登船的地方,这么大动静,周围不但有宋军,还有辽军,于情于理的,都应该过来看看。

    实际上,辽军的动作,不是一般的慢,他们是在一两天之后抵达的,虽然看到了剩余的礼花残骸,还有大量骑兵的痕迹,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想要抓得人,早已经上船了。

    庞大的船队,在约定的另外一个地点,接到了种谔,种谔转战东北,可以说相当的疲惫,其他人也差不多,不但携带的干粮都吃掉了,连紧急状态下,需要保持的食物也吃掉了的,马也相当的危险。

    这就是在冷兵器时代,少有大范围穿插的根本原因,谁都知道,这样的穿插,攻击侧翼,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甚至可以一局决胜,可是太危险了,又没有方便的通讯手段,很容易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分割包围。

    上船了之后,大海船迅速的离开了岸边,在进入到深海的时候,种谔知道安全了,一个还不到0岁的小将,携带三四千人,转战辽国内部,虽然表现出来,种谔一直都是坚毅的,实际上,他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在后期,在辽国的追赶,女真的介入之下的,任何一个疏忽,任何一个意外,就是三千多人,玉石皆焚,这个结果是种谔不愿意看到的,现在,终于上船了,安全了。

    大海船,就算是在北宋,庞大的海船本身就拥有着强大力量,没有什么能够应付他的东西,更别说,对海洋一无所知的辽国。

    种谔的上船,代表着辽东甚至是东北的计划得到了完美的执行,付出的代价,连千人都不到,这是绝对可以接受的,而他们把种谔送回到北宋休整之后,还需要前往渤海湾,拿下的折津府,急需要各种的物资。

    几条线,有条不紊的前行,而此时的辽国东京,好容易,通过绕行,在大山之中跋涉了的一二十天的几个信使,终于通过驻军,获得了马匹,并且知道了辽兴宗没有在中京,而是去了东京的,这才匆匆赶来的。

    此时,辽兴宗已经向前压上了,跟女真人的战斗,不但屠杀了一系列的部落,也打出了真火,铁林军都动用了,彼此之间,有所损伤,当然是辽国的损失的少。

    女真哪怕再怎么的有潜力,他也只是一个边境的游牧民族,恶劣的环境,还有白山海水,早就了他们强大的体魄,可是在使用工具和加工工具上面,跟辽国有很大的距离。

    信使的任务,就是报讯,只要讯息传递出去就可以了,辽国南京的折津府被攻击,被超过10万的宋军团团围住,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一直以来,都是辽国欺压的对象,没钱了,就找北宋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辽国人的心中,可是现在,这个小绵羊,居然变脸了,他们居然敢不宣而战,直接对辽国出手,这个不能忍。

    可惜,再怎么的不能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辽国,本身军队和人口都大规模的损失,一个元昊,直接间接,最少让辽国损失了0万以上的军队。

    现在,剩下的机动兵力,几乎都被辽兴宗带走,哪怕东京留守,有能力调动军队,他能够调动的,也只有目前东京的这些。

    怎么办?连南京都被攻击了,他们会不会拿下南京之后,继续向北,攻击东京。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很低很低,可是东京的责任重大,万一失落了呢?

    紧急的调动,勉强的抽出了万军队,想想之后,又从守军之中调动了1万,凑成了万,这样下来,东京的防守,肯定会薄弱的,可是他可以从新征兵和训练之中补充,只要训练个一段时间,就能够在守城之中派上用场,最起码,不用怕兵力不足。

    万骑兵,几乎用最短的时间集结,然后驰援南京,而于此同时,东京留守也快马加鞭的通知辽兴宗。

    辽国是北宋的梦魔,可是换而言之,北宋对于辽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么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那是大事,更别说还有折津府这么一摊子。

    消息是知道了,可是要报到辽兴宗的耳朵里面,还是需要时间,甚至万军队,从东京到南京都需要时间,东京留守能够期待的,也就是折津府能够多守几天。

    实际上,在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折津府已经陷落好长时间了,一个堪比于大名府的城市,用了15天多一点的时间呗拿下来的,这换做任何人,都不相信的,损失的人手还极少。

    狄青的部队,在拿下了折津府之后,就迅速稳定局势,等待着韩琦的到来,同时,因为包括折津府在内的,幽云十六州的1个州,几乎被拿下,这一片土地也成为了一个整体,虽然说,还不太稳定,可是0多万大军驻扎,任何不稳定,也会稳定下来。

    狄青除了飞骑飞报韩琦之外,也对山海关进行联系的,在折津府被攻占之后,或许,在一些城镇之中,还有一些辽国的官员和士兵,可是这些人注定翻不起什么大浪,只要韩琦的后续大军前来,基本上都是被镇压的。

    在折津府被攻占之后,整个重心就从折津府转向了山海关,哪怕是经过了封锁,可是辽国不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消息的,一旦得到消息,最大的压力是在山海关这里,因为辽国的军队,目前都集中在东北,从东北入关,这里是毕竟之地,也是最近的。

    山海关,这个在明朝,成为北京之外,最大的一个关卡,在整个明朝历史上,跟军事有关大部分事件,都会把山海关纳入其中,现在,还是一个普通区域,也就是北宋修建了四个棱堡,这才让山海关的防御强大了起来。

    本以为,深入敌后,要经历一系列的危险的,甚至要浴血作战。

    棱堡是很强大,可是在建设棱堡的时候,却很薄弱,没有封顶的棱堡,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营垒而已,甚至还不如。

    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被辽军发现,然后集中兵力过来,这1000多人,肯定是凉凉了。

    很幸运,或许说,辽国对于底下的控制真的是很差,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的那种感觉,之前元昊就是活跃了半年,造就了无限杀戮,才被辽国发现,他们也是如此,40多天的时间,虽然一直提心吊胆的,可是当4个棱堡建成了之后,连一个毛影子都没有。

    如果说,棱堡没有建成,宋军是担心,生怕战争到来,可是当棱堡建成,山海关这边,有了4座强大的棱堡,并且拥有了差不多000的专业禁军的时候,他们更加希望战争到来。

    谁也不希望,在一场战争之中,就在后方看笑话,都想要获取战功,而棱堡的防护,给了他们最大支持,只要有辽军前来,就可以获得战功。

    人没有等到,辽军也是一样,却等到了折津府被攻下来的消息,这是好事,折津府如果没有下来,又被辽军前来,他们等于说是背腹受敌,虽然棱堡很强大,不怕被围攻,两个方向毕竟麻烦。

    现在,折津府被攻占,一旦宋军扫荡了周围,他们不但可以获得一个后方的支持,也可以只用应对一个方向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战争可能就要到来。

    辽国肯定会得到消息,他们只是封锁了一个路口,又不是封锁所有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山林,钻进去几个,他们又怎么防的过来。

    北宋的目的,并不是劫掠,捞好处,而是占领,那么拖到一定时间,辽军肯定会过来攻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山海关。

    这个消息,不但没有让守军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之前孤身深入敌后,他们都可以平静的做出来,现在,有了背后的强大支撑,当然是更有信心了,棱堡的强大,绝对是他们强大的支撑,就让辽国人见识见识棱堡活力全开的威力吧。

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

    山海关在备战,因为棱堡并不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所以只会稍稍增加人员,要等到人员损失了,才考虑派上来,可是各种的物资,就不少了。

    首先,当然是铁丝网,当时运送过来的船队,只是携带了人员,装备,还有各种的建筑物资之类的,铁丝网携带的不多,到棱堡建立之后,铁丝网也就没有兴建的意义了,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很快就会被破坏掉的。

    现在,拿下了折津府,等于是棱堡获得了巨大的支撑,到时候,只要有一只几千人,或者是万把人队伍,驻守在旁边,就可以随时的补充,并且加强整个防护,这种情况之下,铁丝网就成为必备的,一旦布置下来,对于辽国的骑兵,有很大的阻止作用。

    长弓最容易发挥作用的,就是在密集的阵营之下,这就成为铁丝网发挥作用的所在。

    不管如何,折津府的攻占,对于山海关这里的防御,相当的有用,所有人士气高昂,准备在接下来,跟辽国正面的对抗之中,展现出自己的威力,而远在东北的辽兴宗,此时郁闷无比。

    女真不足为虑,可是躲到了大山之中的女真部族,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了。

    这些一直都驻扎在这个大山之中,对于周围的情况熟悉的不得了,去的人少了,根本就找不到,去的人多了,一个的方向感,一个偷袭,就会让人头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收获,清扫了0多个女真部落,杀掉的也不少,可是没有问出来什么,三四千装备精良的骑兵,到底是一个部落,还是几个部落凑在一起的,这些根本就没有方向。

    问烦了就杀,杀了不少人,清缴了不少,甚至因为追击的太过,在大山深处,还遭到了袭击,损失不少,总之辽国跟女真是打出了真火,对于辽兴宗来说,彻底的把这个心腹大患给干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档口,从东京转过来的急报,直接的送到了辽兴宗的面前。

    “北宋!”辽兴宗一脸的铁青,看完之后,直接把报告,摔到了桌子上面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辽国连续受到了削弱,并且正处在剿灭女真的关键时刻的,北宋会这么的在背后捅一刀子。

    在辽兴宗看来,北宋算什么,软脚羊,一旦辽国腾出空来,一定会去搜刮一番的,可是现在,羊不但没有温顺的待在哪里,反而反咬一口。

    围困折津府,这一点就不得不反应了,虽然说折津府还跟三关隔了一个涿州,可是为什么军队会出现在折津府,如果折津府有能力抵挡,会报到他这里来么?

    “都看看吧,看怎么办好!”

    辽兴宗盛怒的关头,下面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到辽兴宗把报告递到了他们的面前,这才翻起来。

    所有拿过报告的人,第一个想法是,不可能。

    北宋在辽国人眼里,特别是辽国贵族的眼里,那是什么概念,软弱的不能再软弱,之前,只要北宋跟西夏有过一点点的争斗,辽国就会派人去压制,一方面,不让北宋全力以赴的对付西夏,保证消耗北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占便宜。

    最近的一次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可是两年不见,北宋就变了么?

    义愤填膺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折津府的重要性。

    如果说之前,辽国刚刚拿到折津府的时候,折津府真的不算什么的,那是汉人们聚聚的地方,多一块飞地而已,那些农田,恨不得都变成草场。

    可是百年的时间,辽国逐步的发现了幽云的好处,对北宋来说,是占据了绝对的地利,借助幽云,从高处俯视北宋,随时都可以进攻,可以进攻的方向也是众多。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物资和钱粮,也就是发展和管理幽云,他们才发现的,农耕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游牧,近几十年来,幽云的地位逐步的高升,甚至还把折津府当成是南京,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么一处地方,不能放过,也不可能放过。

    按照东京的消息,围城的时间已经是几十天之前了,可是整个账内的文武百官,都不相信,庞大的南京折津府被攻占,10万宋军而已,虽然说折津府被抽调的厉害,还有一两万人,只要稳稳的守住,等待他们到来,是没有问题的。

    支援是肯定的,可是要怎么支援,派遣多少人支援,这就是一个问题,眼下的这一战,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也是一个问题的关键。

    争论不休,有愿意去的,有不愿意去的,毕竟长途奔袭,很劳累,也需要时间,说不定,等到他们到的时候,北宋就已经撤军了,反而不如这里,女真已经被逼到大山之中了,或许有些障碍,可是只要灵活的应对,还是可以拿下来的。

    在众人都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说话北院大王,突然的说了一句:“之前的骑兵,会不会是北宋的!”

    骑兵?所有人愣了一下,机灵一点的直接想到了他们远征的罪魁祸首,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的骑兵。

    那个骑兵,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头绪的,之前还可以追赶到踪迹的,可是到了白山这边的时候,就没有了。

    辽兴宗认为,这些骑兵是到家了,躲到了部落之中分散了。

    可是攻占了这么多的部落,一点线索都没有的,大部分的女真人都是迷茫的,就算是那些激进的,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做好全面攻击的准备,反而迅速的被辽军各个击破。

    种种的疑点,其实早在有心人的心中萦绕,可是一直都没有说出来,现在北院大王所说的,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可是,北宋要怎么过来!”一个年轻一点的皇族成员,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进来,潜入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捣乱,不是在北方,而是在辽东半岛,从女真聚居的地方,到辽东,距离还不近呢?”

    这!北院大王讲的很有道理,而北宋的攻击也来的太巧合了一点,这不由得不让人怀疑。

    之前辽兴宗已经有了退意,折津府作为辽国南京,是必须要救的,在经受了草原上面,一连串的损失之后,辽国已经相当的虚弱了,这一次代领大军,不但没有任何的收获,反而损失不少,这种情况下,再在女真部落这里待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

    部落,那就是穷地方,或许有些金银和药材之类的,可是这些对于辽国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收入太少。

    可是北宋就不一样了,没有挑衅的时候,辽国都想要跑到北宋去劫掠一番,现在机会上门了,顺势攻入到北宋境内,那样拿到的好处更多。

    至于骑兵可能是北宋的这一点,辽兴宗认为不太可能,北宋有这么精锐的骑兵么?还有,他们要怎么的来到辽东半岛。

    连机械和钢铁都没有弄明白的辽国,肯定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海船这样的逆天的东西,落后的思想,让他在最开始的判断过程之中,就错了,而且错的相当的离谱。

    整个辽国大军,基本上都是骑兵,而且还是在运动的状态之下,他们压着女真来打,所以,只要他们想,脱离战斗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跟女真脱离了接触,然后整合在一起离开。

    这让女真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战打的没头没脑,结束的同样是没头没脑,可惜辽国是强者,他们可以肆无忌惮,他们就只能够压下这个仇恨,甚至不敢轻易的触碰辽国,省的引来报复,这就是弱者的悲哀。

    大军开拨,几十万大军,哪怕是全是骑兵,也需要不短的时间,一天大概在150里左右,是步兵的5倍以上,这是内线行军,如果是在外,这个速度还要降低一点。

    从白山附近,到东京,按照150里的速度,就要10天左右,从东京到折津府,差不多又是七八天,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在辽兴宗看来,以折津府的防御强度,守个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折津府已经陷落了,可惜知道这件事情的,基本上都被包裹在折津府,守将跑了,可是还在山里面,偷偷的逃走,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抵达辽国境内。

    在辽兴宗得到消息,向折津府赶去的时候,另外一匹快马,在几千里外,正在官道上面奔驰。

    800里加急,他携带着宋军大胜的战报。

    本身,攻克折津府的第一时间,这个战报就应该发出去,可是对于战场而言,有时候,攻克并不代表能够守下来,万一被反攻了怎么办。

    一般拿下城池,多会稳定个十天半个月,看到没有什么问题,后续的人员上来,才会报讯。

    在狄青攻占折津府的第三天,韩琦就携带了5000精骑过来,全面接手了折津府的一切。

    韩琦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曾经也在大名府待过,更别说是西北,对于折津府这样,防御强横,人口众多的城市,还是新附之地,军管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在韩琦接受了政务之后,狄青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横扫辽国残余力量上面,辽国在折津府,留下的军队并不多,可是基本的政治构架,还是有的,要全面的拿下,让这里变成安全的后方,需要时间。

    正因为确定,可以有条不紊的接受折津府,有整个北伐的二三十万军队,基本上可以保证折津府不失,这种情况下,才是最保险的,把折津府和整个幽云1个郡被攻占的消息传给汴梁。

    耽误了十几天的功夫,可更加的保险,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可是相当的漫长的,可是加入了丁海军和炸药的战争,注定是很快,实际上,从狄青从三关出发,到占据折津府,也不超过0天的时间,就算是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在汴梁这里,还以为是在僵持阶段,并没有追问,却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

    山海关,群山之中的通道,相当的险峻,而周围的群山,也是连绵不绝的,因为有了后面的支持,开始逐步的深入布置。

    原来,对于他们来说,守住和争取时间是关键,他们尽可能的杀伤敌人,放过去一部分也没有关系,毕竟后面是攻城的10万人。

    可是现在,虽然依然是战争,可是意义不一样了,争取不要放过去,因为在占据折津府之后,很自然要扫荡周边,一旦放过去,哪怕人数不多,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之前人手不足,虽然有些预备队,却要防备激烈的战斗,可是现在,背后已经变成了支撑,在战争没有来临的时候,或许没有太多的支持,只是补充了000士兵,一旦战争到来,最少1万,最多万的军队,随时可以驻扎过来。

    不说后续的支持,就说现在,000士兵的注入,就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余力,不但把整个防线布置的更好,也同时,也把警戒线前移。

    山海关,不只是山海关本身,还包括了周围的群山,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把警戒线前移差不多5公里,加上望远镜和高山,最少可以提前发现70公里左右。

    听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急行军来说,这都是一天的距离,这对于预警相当的有用,一天的时间,可以针对进行相应的布置,甚至做出准备。

    既然已经准备,那就做好,一系列的联络条件都已经完成,只要是发现,简单的一些情报,会通过一些接力的旗语,传递到棱堡去,然后做好战斗准备。

    侦查,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整整7天都没有任何的收获,可是对于侦察者来说,必要的耐心是有的,不过今天,天刚过正午,在远处,一阵烟尘飘起,很显然是大军在进发,又等了一会,在望远镜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几十里之外,一只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辽军终于来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

    这是从东京出发的万辽军,虽然从精锐程度上面,他们不能够称之为一流,就装甲来说,只有000骑的重骑兵,其他都是轻甲,或者是皮甲的,可是这些是东京唯一能够调动的力量。

    领军的将军是萧宗翰,是以为四十多岁的后族,也是东京的最高军事统帅的,不过他的能力就相当的有限了。

    真正精锐的,都跟随着辽兴宗御驾亲征,只有差一点的,或者说不太受重视的,才被任命守卫城市。

    兵贵神速,折津府此时此刻,不容有失,之前是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那么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援。

    辽军选择的是急行军的阵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行军做出改变,所以,没有什么警戒线,更加不吝惜马力。

    这不是统帅什么都不懂,萧宗翰再怎么说,也是有一定的战场经验的,跟随着辽国南征北战,之所以这样,是内线行军,就算是曾经辽东半岛闹过一阵,可是从东京到折津府前面一段,应该是安全的。

    没有遮挡的急行军,在策马狂奔的时候,烟尘巨大,这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在望远镜之中,看过去,就不是一片烟雾缭绕了,在风吹过的时候,整齐的军容,就显露出来。

    负责瞭望的,一点点的进行判断,最少看到了5个以上的辽军旗号,保守估计,最少在1.8万人以上,加上稍稍夸张一点,报个.5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很快的,就组织好了语言,然后交给旗手进行翻译,约定好的声音骤然的响起,在辽军还距离70里以上,又是在策马行军的之中,不担心被辽军发现的。

    同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迅速的传导,很快的,就传递到了的棱堡,所有负责传递的旗手都已经到位,并且通过声音联络,确认无误了之后,开始传导。

    说的很快,可实际上,这样的旗语,传递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因为有望远镜的关系,不必如同长城上面的烽火台那样,只有两三里的距离,可是在群山之中,相对的比较的崎岖,0多公里的距离,一共设立了5个中中转。

    一个个的确定,再三的确定,交流,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外的地方,差不多需要180息左右,5个传导下来,也差不多的一炷香的时间,可是这已经很快了。

    辽军早在70多公里之外的,这边已经掌握了辽军的大部分信息,.5万人,大部分都是轻甲或者无甲,缺少重骑兵,这说明了,这是一个紧急来救援的二流部队,不是重点部队。

    守将心中有数,如果选择的话,他当然想要跟铁林军这样的辽军主力对抗,那样功劳就更大了,可是那些主力的到来,就不是这么少了,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到时候,整个防线的压力会变大。

    哨位在确定,辽军的方向之后,开始撤退了,现在的北宋军队,能够做出这样的侦查,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游击战,或者是在山林之中,跟对方干一仗,这个可能性没有。

    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游击战虽然有,却多是骑兵,只有骑兵才有足够的机动能力,并且在长距离的机动之后,依然能够保证体力,可以进行一番攻击。

    对于步兵而言,你长途奔袭,就算是排除千难万险,抵达了目的地,你能不能拿起武器,跟对方来一场硬仗,劳师远征永远都是最为不利的地方,一旦被敌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5个哨位依次的退出,时间分别是辽军走近15公里的样子,实际上,辽军的速度非常快,140多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了100多里,大概在距离山海关40多里外,安营扎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说,陷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马坑的同时,不规则的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这种专门停止骑兵的铁丝,比起的热武器时代的铁丝,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锋锐,就是布置起来,需要的时间略微的长了一点。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后来准备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么加强城防怎么的布置,同样的,一些专门针对重骑兵的布置被减少和取消,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布局。

    之前,他们就分析过,第一批前来的辽军,到底是什么人,铁林军,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辽军的精锐力量,一直以来,都是跟着辽兴宗的,现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过来。

    .5万人,或许在之前,辽国动用这么多的人马,甚至连三关都会震动,可是现在,在守将的眼里,这些都是战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为犄角,防御强度比单独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个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这些可不是什么没有经过训练的,全部都是禁军,而且是禁军之中的好手。

    最关键的是,身后就是折津府,从折津府驰援,可能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算是扫荡了整个折津府,再过来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御条件,本身,就是为了被包围而设计,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个方面,都会有死角的位置,相对而言,防御更高,除非他们能够拔掉一个。

    要攻破一个棱堡,难度有多大,禁军和枢密院曾经做过的推演,在军粮和各种补给充足的前提下,要连续不断的攻击超过15天,才有可能,这还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设计,连续一天的攻击,损失都可能是上千,连续日夜不休的攻击,攻城的损失也会非常庞大,可能是上万,甚至是几万。

    为了一个只有500守军的棱堡,付出几万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部队都不能够承受的,一个尚且如此,何况是四个。

    也就是说,从山海关的棱堡树立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个棱堡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一点的信心,还是有的。

    本身,这么早发现辽军的动静,甚至对辽军进行的宿营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断,可是他们还是忍住不攻击,有什么比棱堡更加强大的防护,偷袭对方.5万的营地,就算是成功了,000多人又能够做什么,还是躲在棱堡之中。

    萧宗翰在通过山海关的时候,还是派出了探马,这里不是一览无遗的平原,这是一片峡谷,而且如果下过雨的话,峡谷之中的乱石,还是会有影响的,最起码,马在乱石之上,还是会受伤的。

    可是这么一探之下,却发现了,在原来并没有什么建筑物的峡谷的尽头,树立了几个建筑物,他们开始不在意,以为是折津府这边建设的,可是走近了之后,却发现,这些建筑物太高了,而且明显不是辽国的风格。

    事情反常的前提下,必有古怪,萧宗翰命令后续的部队稍稍的停下,然后派遣的探马细细的探查的,或许棱堡他们不认识,铁丝网也看不懂,可是一些拒马和陷马坑,他们还是明白的,这明显是设防的。

    自己人还是敌人,这个念头在萧宗翰的心中一闪而过,迅速的派遣人员,前去接触。

    宋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骗过辽军,棱堡不同于城池,不适合赚进来,骗人进城,里面没有可以容纳的,而且不容易控制,既然要开打,对于棱堡的战斗力,又相对比较相信,索性摆明车马。

    虽然没有在棱堡的上面,高高的悬挂北宋的旗号,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遮挡。

    高处守卫的士兵,还是穿着着宋朝的军服,露出来宋朝的东西也不少。

    探马也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没有贸然的接近,而是从后侧上去,从一些差不多的高度进行观察,果然,看到了宋朝服饰之后,立刻回报。

    萧宗翰等的有些着急了,隐隐的,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不会是宋军吧,因为辽国没有必要,也不会再这里建设这些建筑,这完全是浪费么。

    果然,几个探马的汇报,虽然没有明确的旗号,证明是宋军,可是已经显示出来的守军,明显是宋军的服饰。

    这已经可以证明了,接下来,他要小心了,看能不能绕过去,或者是避开陷马坑这样的地方。

    可是尝试了几次,派出了大量的侦骑,甚至连小规模的骑兵都派出去好多个,最终没有什么收获。

    4个古怪的高大建筑,堵住了路口,要想通过,必须要从建筑物中间,中间差不多有500多步的缺口,用来通行是可以,可是在明显有敌意的敌军建筑物面前通过,不说那些遮挡和防御,就算是没有遮挡他也不敢。

    北宋射手的平均射程大概是100步到150步,也就是说,只要对方的建筑物上面有射手,那么通过这个的部队,就要暴露在射手之下,最关键的是,他们如果选择稀疏通过的话,损失会非常巨大,就算是集中,对方射手随便射,到时候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

    怎么办?萧宗翰并不是的好战的将军,这一次驰援折津府,也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能够解围了最好,解不了,也先保护好自身。

    可是现在,在这里,多了这么一个建筑物的,给了他不祥的预感,北宋都已经深入到了这里,会不会已经攻占了折津府,萧宗翰此时的心中,甚至有了撤退的打算。

    折津府的城防,还有折津府的重要性,不允许他连一次尝试都没有,就撤退,而且按照报讯的结果,宋军攻击折津府,也就是在0多天之前,0多天的时间,足够他们攻占折津府了么?

    或许,这只是虚张声势,因为几个建筑物虽然高,却不大,最多就是驻扎几百人而已,或许,对方只是一个偏师,在这里挡一下,帮助宋军攻占折津府。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萧宗翰留了下来的,并且尝试着,对各种的陷阱进行清理。

    可是清理的时候,萧宗翰才发现,对方的难缠。

    建筑物之中的宋军,从来都不出来,可是一旦萧宗翰对陷阱和铁丝网这些,进行清理的时候,肯定会干扰,干扰的手段就是弓箭。

    这个巨大的,不知道是什么弓箭的东西,射程很远,最少在50步,几乎笼罩了所有建筑物的区域和陷阱,而且相当的密集,小股部队,恐怕连陷阱都没有接触,就会被射杀,大股部队的话,损失太过巨大。

    在尝试了几次,损失了差不多500人之后,萧宗翰终于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开始选择强攻。

    万人的大军,分成了四个方向,分别压向四个棱堡,不是直接压上其中的一个,并不是萧宗翰比较的贪心,想要一次性的攻击四个棱堡,而是这些棱堡的设计,让几乎单独摆在每一个棱堡前面的军队,都不多。

    如果是北宋的攻城专家,大概可以摆下1万人,如果还有大量的弓兵,差不多可以摆下万。

    萧宗翰不熟悉攻城,手中的更是大部分的骑兵,所有5000,已经是极限了。

    在他看来,5000人攻击几百人的防御,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凶狠的地方,就算是没有成果,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可惜他低估了棱堡的防御。

    之前,只是常规操作,不过是阻挡他们破坏这些防御设施,更多的,则是为了麻痹,虽然棱堡很高,可是几百人而已,就算是弓兵也才三四百,这些看起来,对于他们大军攻击影响不大,可是实际上,一旦大军攻击,棱堡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那是极为可怕的。

    5000骑兵几乎都下马,拿着简单的构造的一些攻城设施进行攻击的,躲过了铁丝网和陷马坑,快要到棱堡下方的时候,却发现,攻城器不够高,哪怕最矮的棱堡,也远比他们所见过的城墙要高。

    把大量的辽军放进来了之后,长弓开始发威了,差不都1500长弓手,开始疯狂攻击,所有看得到的敌人,密集的阵营,成为了长弓杀戮的战场。

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

    在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没有接近对手,这让辽军很受伤,也让萧宗翰有些失望,立刻鸣金收兵,这种情况之下,再继续攻击下去,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损失。

    辽军发现,他们连回去都很难,因为是绕过铁丝网,所以回去的时候还要绕。

    来的时候,是井然有序的,回去的时候,为了逃命,大家挤成一团,看起来很小很细的铁丝,不但上面有倒刺,也不容易扯断,一堆的辽军,就集中在了这里,成为了活靶子。

    本身,还稍稍的收着的宋军,开启了疯狂攻击的时刻,反正下面挤满的辽军,不必担心打不中的情况,在一波波的射箭之中,辽军损失惨重。

    耗费了比来的时候,多了一倍的时间,辽军终于退回去了,可是从攻击到后撤,足足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说,宋军无差别的攻击了差不多15分钟。

    在这种状态之下,宋军基本上,是拿出全力的,很显然,对方不可能再重新组织攻击,就算是组织了,还有一部分的步兵,他们等闲也追不上来,不趁着这个时间,尽可能的对他们造成杀伤,还要靠什么。

    大概是1500射手,平均射出了00只,这就是接近0万只箭,不可能每一个都中的,可是0万只箭,最终取得杀伤的,大概有10%左右,差不多辽军最起码有一万人,丢在了这里。

    可怕的攻击力,可怕的杀戮,萧宗翰到辽军回归,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箭如雨,这本身是文学作品之中,较为夸张的描写,可是这个,却真正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弓,这是什么箭,这么可怕的么?

    万人,陆续损失了三分之一,辽军士气低落,在没有办法攻击城堡的前提下,他根本不敢前去,一次尝试就损失了三分之一,还敢来几次。

    之后,萧宗翰选择了安营扎寨,一天之后,他接到了宋军飞箭传书,他可以去收拢尸体,只要人数不超过000人,宋军保证不攻击。

    本身,萧宗翰并不愿意去收拢,可是部下提出,这是刺探对方虚实的好机会,应该利用上。

    就这样,挑选了500多人,用了4天,这才把尸体收拢了,同样的,也把周围给探了一个清楚,建筑物看不到上面,高度他是计算出来了,最低的也在7丈以上,最高的,怕不是有10多丈,这个高度是他见过任何城防所不具备。

    同样的,铁丝网和陷马坑的位置也确定了,虽然没有堵着,却不会在陷进去,同时,偷偷的弄了一批铁丝回来,都是很坚韧的那种,比起辽国的铁,无论是柔韧性,还是硬度都高出了许多。

    最关键的,是那些箭,宋军都没有清理,辽国负责收尸,没敢动扎在地上的,可是在尸首上面的,他们就不弄掉了,直接给搬了回来,1万多的损失,差不多拿回来了万多之箭。

    现在,这些箭,就摆在了萧宗翰的面前,箭很大,几乎是普通短弓的两倍以上,同样的,巨大的箭头,用铁很多,几乎都是精铁打造,相当的沉重,万多箭头,差不过能够收数千斤的精铁,这些只要稍稍熔炼,就可以打造铠甲,差不多可以制造出100套的重甲,这也算是另外的收获了。

    北宋守军,居高临下,当然把辽国的动作都看在眼里,那些箭不是他们不想要,是没办法要,只有000多人的守军,在棱堡之中防守是可以,一旦野战,还能够以一当十不成。

    让辽国收尸,也是害怕瘟疫滋生的,大量尸体躺在那里,总不是一个事,因此让他们刺探,并且获得的箭矢,这也是没办法的情况。

    就这样,一次尝试之后,彻底打消了萧宗翰继续尝试的勇气,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他只能够停在这里,并且派人向周边调查,看有没有别的路可以绕过去。

    别的路是有,可是最近的,适合大军前往的路,都被封死了,那些探马,看到棱堡之后,根本不敢靠近。

    萧宗翰对于这边的地形还是知道的,如果00里之内的这些关口被堵住,可能就要绕道八百里之外,从云州进入,那就绕远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关口卡在这里,就如同鱼刺卡在喉咙之中,疼痛且致命,一旦遭遇失败,就跟今天战斗一样,那些看起来无害的铁丝网,就会成为阻碍了。

    安营扎寨,用最好材料建设营地,同时,大规模的建造攻城器材,首先就是云梯。

    攻城器材之中,云梯为上,只有云梯才能够帮助步兵,跨越城墙,攀登上城头,可惜,辽国的技术发展并不高,能够做出丈的云梯已经不错了,7丈有些太长了。

    当云梯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制造的难度大大的增加了,要么够不上,要么太过沉重和脆弱,这些都是无解的问题。

    萧宗翰除了扎营和制造各种的攻城器械之外,也派出了人员打探,他无法过去,也要知道折津府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或许一些大的入口无法进入,一些小的,能够让三四个人前去,或者干脆绕路几百里,从云州那边绕过去,还是可以的,当人数少的前提下,速度什么的,可以加快。

    一人三马,选择了最精锐的夜不收,绕路600多里,从山西那边入关,然后前往南京去调查。

    来回用了10天的时间,最终得到了一个让萧宗翰震动的消息,南京折津府,极有可能已经被攻陷了,此时,在整个幽云的区域,到处都是宋军,数量很多,大部分的州县几乎都被占领。

    一共派出了00多人,回来的只有0多人,剩下的,几乎都折损了,综合这些结果,哪怕萧宗翰再怎么的不相信,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迅速形成了一份报告,快马加鞭的送去东京,在这份报告到达的时候,辽兴宗也刚刚从关外撤退到了东京。

    大军进发,这个跟小股军队的行军,这是完全不同,速度慢了很多,而且长时间的行军,也会累。

    从出发到白山,又战斗了这么久,如果不稍稍休整,他们自己就废了,哪怕是精锐也是如此。

    在东京有完善的补给,休息几天之后再出发,同样的,在知道了东京留守的布置之后,辽兴宗还是放心。

    万大军,这个对付北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同时,折津府的城防,也不会这么短时间被攻破,有了援军,最起码可以撑上一个月的时间。

    处理了一些积压的事物,辽兴宗还没有喘口气,萧宗翰的报告传来,一下子,就从多云,直接变成了狂风暴雨。

    折津府有可能陷落,这个不太确定的消息,就是萧宗翰给出的,他们的万军队,并没有抵达折津府,而是在北方的关卡被困住,甚至他还实话实说,损失了1万消息给说出来了。

    屁点作用都没有,不但没有救到折津府,反而损兵折将,这一点,就足以让辽兴宗处理他了,更可怕的是,折津府为什么会陷落。

    折津府不但是南京,而且也是目前辽国最能够收到粮食和赋税的地方,草原上被元昊清理之后,可能要几年才能够恢复,在这个时候,折津府被攻破,那就意味着整个幽云,都有可能被北宋占据,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

    辽兴宗再也坐不住了,哪怕铁林军还没有完全休整完毕,他们也必须出发了,最少10万铁林军的先锋,立刻出发,并且把整个辽国最重要的将领,都给派出去了。

    同样的,他也没有多停留,整个东京开始收集物资,准备再一次的御驾亲征。

    辽国东京风云变色,北宋东京,却是平稳无比,韩琦的奏折送到,已经确定,稳定的拿下了折津府,正在深入的拿下折津府附近的1个州,而此时的辽军,连山海关都没有过。

    哪怕之前再怎么的乐观的大臣,想过这个北伐或许会非常的顺利,可是顺利到这样的程度的,还真的是没有想到。

    折津府的攻克,北宋拥有了一个巨大的支点,接下来的事情,韩琦早有准备,大量物资通过三关,送入到辽国境内,当把边境地区的棱堡群,在北宋复制,这一片土地就归到了北宋的手中,再也拿不走了。

    这一点,叶清臣也做出了保证,现在,大部分花费工程都已经停下来了,整个北宋和三司的财政,全部向北伐倾斜,无论是物资,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基本上,都是第一时间满足的,如果三关这边不足,无法输送的话,可以直接从丁海军购买的,从海上运送过去,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陆上不如在海上,而且还减少了丁海军从陆地运送到东京,再转过来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幽云,这是北宋历代皇帝的愿望,拿下了这里,整个国家才完整,这里可以进行布置,用庞大的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幽云这里,也有足够的养马场所,静塞军重现,也不是不可能的。

    胜利者和失败者,就是这么的鲜明,而远在山东的刘公山岛,远赴辽东半岛,搅乱了整个东北,让北伐得以顺利进行的功臣种谔,此时,也刚刚下船。

    连续的奔袭,日夜不停,种谔虽然年轻,却需要肩负4000多人安危,看似带着辽兴宗遛着走,可是那是在刀尖上面跳舞,稍稍不慎,就有可能倾覆。

    现在,终于安全的回来,当坐上船的那一刻,他就有些放松了,一直到了北宋的刘公山岛才彻底的放松,感觉到的是深深的疲惫。

    北伐进行的怎么样,他不知道,应该会不错吧,他都把辽国的几十万大军,都调动过去了,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了,北伐的主导是韩琦和狄青。

    前者是枢密副使,在西北直接覆灭了西夏的存在,后者则是军中的精锐,是军中宿将眼里的战神,有他们在,肯定没有问题的。

    一共出去了4000多,可是回归的,才00多左右,在敌后作战,虽然有精良的防护,可是战损还是出现,特别是受伤,在快马加鞭之中,一旦受伤,就肯定要出问题的,无法跟上队伍,只能够就地修养。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这样的就地修养,几乎就等于是死,虽然说,后来,在回归的时候,种谔还接走了一些,可是更多的则是不顺路。

    这就是战争的无奈,在战争到来的时候,每一个都千方百计的想要胜利,而种谔携带的4000人,只要达成目的就可以了,他们回不回来,真的影响不大。

    这一批骑兵,会在刘公山岛,进行半个多月的休整,然后会回到东京授勋,预计大部分人的职务都会得到提升的,获得奖励的金钱,应该也会很多。

    北宋虽然军人和将军,地位并不高,在朝政上面,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力,可是对于军功的奖励,是相当的到位的,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都非常高。

    种谔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在辽国境内,他的斩获,不可能计算的非常清楚,可是拖住辽军,并且让辽国几十万大军,在北方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点,直接支援了北伐作战。

    没有几十万辽军的威胁,狄青和韩琦可以比较冒险的用兵,比如说狄青在攻占了涿州之后,不顾其他方面,直接的前往折津府,出其不意之下,也让折津府的辽军被封锁到其中。

    本来4000多的偏师,能够回来多少都不知道,所以功劳定的也很高,回来的00人,肯定会得到不菲的奖励。

    在北伐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可是折津府的攻占,已经奠定了北伐胜利的基础,现在,对于北宋军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着辽国的反扑。

    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已经通过调查,摆在了枢密院和全部参知政事的面前,哪怕是辽国被调动了,他们也肯定回来,那么战火就会烧在山海关,未来,这里会迎来几十万的辽军,并且会迎来一场场的硬仗。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战之前

    平静的日子,又几天,城下的辽军没有进攻,上面的宋军当然不会去挑衅,也就是依托棱堡,如果没有棱堡,000多的守军,放在平地上,那是一盘菜啊。

    不过战争依然来临了,在这一天,又是几万大军进入到了辽军的营地,看来,这应该是辽军的后续支援,皇城司对于辽国的情报掌握,目前,在辽国成建制的大军,也就是跟在辽兴宗周围的,也就是说,辽兴宗回来了,而且有可能带着大军过来了。

    这么差不多5万大军,不可能是辽兴宗过来,可是却是一个先头部队,接下来的战争,会相对比较的残酷,也更加的惨烈。

    带队的是北院大王萧惠,因为西夏一战,他立下大功,此时此刻,不但是北院大王,而且还被封为了韩王,算的上是位高权重了。

    萧宗翰算的上是萧惠的子弟,都是后族出身,只不过相对比较远一点,看到萧惠,而不是辽兴宗,萧宗翰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不但没有完成支援折津府的任务,反倒是损兵折将,这件事情,落到了现在辽兴宗的头上,那肯定不好。

    萧惠来了,如果能够趁机,胜一次,只要是拿下了这个关口,应该能够功过相抵吧。

    萧惠没有理会上来就猛拍马屁的萧宗翰,而是要求到前面观察,在率领了一部分的轻骑,接近了关口的之后,看到了守关的建筑物,萧惠叹息一声,道:“居然是棱堡!”

    “惠伯知道这个建筑物是什么?”萧宗翰脸上一喜,立刻的追问道。

    “西夏的时候见过一次!”萧惠叹息一声,然后就打马回来了。

    萧宗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看么,怎么看一眼,就不看了的。

    萧惠心中,不断的翻腾,实际上,辽夏一战,在辽兴宗看来,是胜利了,是拿下了整个西夏,可是在萧惠看来,战略意图根本没有拿到。

    本身西夏就作为的辽国影响北宋的一个棋子,现在棋子不见了,反倒是棋手,这根本就不方便,对北宋的牵制能力大大的减弱了。

    不过,当时萧惠并没有多想,谁曾想到,元昊的报复心这么重,还没等辽兴宗和辽国,对元昊进行制裁,他就先到辽国大闹了一场,辽国立刻受到了重创,几百万人和大量的牲口,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而草原的深处也杀了一片的白地,这同样是辽国无法接受。

    事实到头,这又能够怎么样,辽国只能够自己回血,好在,辽国的威慑还在,还可以平稳的压住,只要有个三五年,就差不多缓过这口气。

    谁曾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北宋跳出来,而且直接目标直指折津府。

    在辽国连续受到重创的档口,折津府实际上,已经是目前辽国的核心之一了,他的粮食,各种的物产,几乎支撑了辽国的大半,少了他的,辽国立刻就从一个上国,变成了一个游牧民族。

    有这个作为理解,之前的一系列的行动,都可以解释了,虽然不知道,那些北宋的骑兵,到底是怎么的进入到辽东半岛的,并且依靠什么,在长达三四十天的时间之中,保持给养,连续的行动,可是除了北宋,没有别人有这个能力了。

    这个骑兵干扰了辽国的判断,辽兴宗代领大军御驾亲征,丧失了救援折津府最好的机会,如果北宋动用攻击兴庆府的武器,折津府被攻下来,那也是没问题。

    现在,不但是哪个武器使用了,更大的问题也出现了,棱堡也同样挡在了前面。

    萧惠在西北,见过棱堡,当时辽兴宗派出了西夏的降军,攻击北宋车队,想要把北宋的大军给留下来,谁知道,却被偷袭,一夜之间,降军大部分的损失,而恼羞成怒的辽兴宗,干脆的选择了追击,就是一直追击到棱堡的面前。

    高大的建筑物,坚固的防御,再加上长弓展现,当时包括萧惠在内的辽国宿将,在认真分析了之后,觉得,就算是能够拿下,也损失惨重,当时的西夏,还远没有平稳的时候,这个时候浪费到这个建筑物上,没有意义。

    最终,辽宋之间,是没有打起来,双方平稳的收兵,可是在萧惠的心中,一直都在考虑这个棱堡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为什么会修建这么高,高度本身就是防御力的强大之处,在等城的时候,越高的城,攻击方就会在攀登的时候,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样,守军也就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攻击,7丈,单纯扔下石头,都会有巨大的杀伤,更别说武器了。

    这都一年多了,可是萧惠依然想不到,到底怎么对付,似乎除了拼人,多死,就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

    想不到办法,萧惠只好自我安慰,或许这样的东西,耗资巨大,北宋也不会多造,当时在西北就遇到了那么一个,或许是为了保护韩琦,专门的建造的。

    可是现在,山海关的一切展现在了他的面前,一下4座棱堡,这可不是一一的叠加,以一个真正的沙场宿将的眼光,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山谷通道,几乎都被堵塞,要通过去,必须要攻城。

    这个比起一般的雄城,还要的强悍的多防御,要攻占下来,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一点萧惠不知道,可是单凭他带来的5万人,还有萧宗翰的万人,根本不行。

    一直追问,到了营垒之后,才被告知了这个结果的萧宗翰有些失魂落魄,他还想着,趁辽兴宗没有抵达,在萧惠帮助下,先立下功劳,可是没有想到是这样。

    不过萧惠也没有不管他,萧宗翰也算是后族的比较出色的后辈,这一次,只不过是不知道棱堡的强大而已,这才在棱堡的面前栽了跟头,这是非战之罪,他布置了一些东西,让萧宗翰准备,也算是给他点功劳。

    一年多的时间,在萧惠这么一个聪明人面前,也想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要进攻棱堡,棱堡的高度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攀登永远是最为捷径的,以往的云梯是不能用了,可是却可以兴建较大的,并且用几个云梯叠加的方式,这就对云梯的底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修建一批。

    这些萧宗翰本身也在做,不过稍稍小了一点,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加强就可以了。

    同样的,在萧惠看来,越是高的建筑物,稳定性是肯定有点问题的,这个建筑物,既然放在山海关这边,必然不是长时间建造起来的,哪怕是辽国再怎么的疏漏,半个月,一个月,没有军队经过,两三个月,肯定有,也就是说的,给北宋建造这个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不到。

    这么短时间之中建设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坚固的,那么用冲城重锤,应该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萧惠的军中,携带有铁匠,把铁匠们聚集在一起,熔炼钢铁,制作成重锤,这也需要时间。

    同样,萧惠也见到了长箭,这个被萧宗翰带回来,一直都好好保存,差不多有的两三万个,这些都拿给了萧惠。

    萧惠当然见过长箭,当年,在兴庆府,长弓已经表现出了威力了,当时北宋也没有收回长箭,最终那些射入到兴庆府的长箭,都被军方弄到了,也研究了一下,可是除了铁稍稍好一点,使用的多一点,没有别的了。

    虽然说,萧惠见过长弓的样子,也尝试着制作,可是很多工匠都找不到头绪,因为处理过的长弓,除非拿到实物,否则,根本判断不出来到底是用哪一种木材制作的,试了一些出色的弓材,都达不到长弓的效果,再加上消耗确实大,最终就放弃了。

    看着这些长箭,萧惠终于有些动容了,因为这些长箭,跟之前兴庆府使用的显著不同,更加的锋利也更加的坚硬,尝试了一下,比起辽国所有的武器都要强,难不成,全部都是精铁。

    按照萧宗翰的说法,当时,在短短的一刻钟时间之中,对方最少射出了0万的长箭,他也是收尸,才拿到了两三万只,剩下的都放在战场上。

    个一斤左右,就是10万斤,全部是精铁,难道北宋已经富裕到了这种程度,精铁也这么白白的丢出来么?

    不过这对于萧惠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接近1万斤精铁,或许打造不了全身甲,可是如果制作兵器的话,可以制作千把长刀,只要熔铸就可以了,他手下的铁匠,可以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一些提升吧。

    萧惠到来了之后,也没有进攻,调查了情况之后,就埋头准备,大量的砍伐树木,并且制造各种的攻城器械。

    本以为,辽国来了援军,还会上来攻击一番,给他们增加战果,却没有想到,这个辽军很稳重,看大量制作的攻城器械,守军虽然不害怕,却也需要做好准备,接下来,只要辽兴宗的大军到来,肯定是一场重量级的国战,他们只有000多人,注定会护卫不周,被攻破的可能性不大,可是万一被突进去一些辽军,也是巨大的影响吧。

    用旗语传递消息,让后侧方山里的一些联络员,知道前面辽军到底有多少人,在干什么,然后把这个消息给传回去了。

    折津府,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韩琦的手段非常的出色,一压一打,压制了原来契丹族还有少数位于高位的汉族,提拔了一些底层,虽然说,不算是稳稳的控制,可是最起码不会如同最开始军管那样剑拔弩张。

    韩琦坐镇中央,然后北宋准备好的一批官员,也在军队的支持下,拿下了一个个主要的州郡,虽然乡村还没有扫荡,可是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占领就是如此,要想消化,没有个三五七年,绝对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幽云这么大的地盘。

    狄青携带的10万北伐军主力,也基本上完成了任务,把成建制的那些辽军都给驱逐和干掉,除开了驻扎的三四万,留在他手中的,还有5万人。

    在这个节骨眼上的,萧惠抵达的消息传来,在请示了韩琦之后,狄青再一次的带着军队出发了,一共是5万人,他们并不会跟辽军正面作战,是在棱堡的侧翼停留下来,主要是后侧方,一旦辽军突破了棱堡,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做阻拦。

    一场跟辽国之间的正面对战,有可能爆发,虽然,接下来,辽国很有可能是动用40万,甚至更多的军队,可是在狄青看来,再多的兵力都不如精锐,5万全副武装的精锐,本身经验丰富,又经过了幽州之战的锻炼,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就算是跟两倍,甚至是三倍敌人对抗,也丝毫不虚,更别说是在棱堡的依托之下,能够突破棱堡的防御,进攻他们的,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辽宋两国的大军,开始向山海关进发,一场关系着未来几年,整个辽宋之间局势的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双方的表现完全不一样,辽国是当成灭国大战来打,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预计抵达山海关的军队可能超过50万,可是北宋只是把北伐军之中调动了5万人过去,当然了韩琦也没有闲着,他在掌握了幽州的一部分的力量之后,开始大兴土木。

    棱堡,这个防御力最为强大,也是最值得信任的防御工事,是这个时候稳定幽云的最好的武器,15天的时间,这个应该是能够争取到,而从枢密院的直接拨款,加上丁海军答应,紧急调动大量的物资,通过海上,送到折津府附近,这就解决了大量的问题。

    折津府,涿州,还有周围为核心的几个州,只要兴建了50座棱堡,就可以固若金汤,就算是山海关丢了,辽国长驱直入,都不成问题,他相信这个时间,是可以争取。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不过辽国是进攻,北宋时防守,是刀强还是盾强,要碰了才知道,而在渤海海边,靠近折津府的地方,最少有40多艘大型的运输船,正在靠岸,紧张的卸货,这是从丁海军直接拉来的钢铁和水泥,这些是北宋造不出来的,或者说不可能这么大量的提供,至于砖头,则就近烧制就可以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辽军

    几天之后,当辽兴宗率领的大军,最终进入到山海关附近,并且直面棱堡的时候,狄青也携带着大军,抵达了棱堡的附近,没有选择直接暴露在辽军的面前,而是在后侧方,在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的安营扎寨。

    在一定程度上面,他们属于是棱堡的后盾,无论是趁着攻击的间隙,给棱堡的人员安排轮换,还是精神上的,他们的存在,会让棱堡的防御力再增加几个档次。

    这一次,辽军准备的更加充分,萧惠足够的稳重,提前开启了各种攻城器械的建造,同样的,辽兴宗的大军,也带来了更多的东西和匠人,这些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构筑出了一个似模似样的攻城器械。

    云梯,足以够到棱堡的云梯,冲车,巨大到难以移动的冲车,这些,在萧惠和辽人来说,已经是武装到了牙齿,想来应该足以攻破城池了。

    攻城的号角响起,辽兴宗甚至亲自的站在高台之上,观看攻城的结果,在他看来,他手下的这些士兵,足以淹没那孤零零的四个建筑,他们的防御再强也不行。

    在冷兵器时代,确切的说,在棱堡没有诞生之前,一座城市的防御,再强也是有极限的,当攻城方的人数,远远的超过守城方的时候,这个城市不存在防护的可能,只是一个垂死的挣扎而已。

    可是在棱堡面前,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这不是雏形时候,还一切都考虑的不完善的棱堡,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武装到牙齿,充满了杀戮感的棱堡,所有需要考虑的,不需要考虑的,都达到了极限。

    首先,冲上来的是冲车,相对于不那么靠谱,且数量并不是很多云梯,冲车更靠谱一点,按照辽官员的调查,最后一个出现在这里的军队,距离现在时间不长,也就是说,这一个棱堡,总共修建的时间,不足一个月。

    1个月,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那是杯水车薪,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要重新兴建出来,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也别想,一个强悍的防御工事,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建造完成,这是不可能的。

    任萧惠再怎么的聪明,也不会知道,北宋已经制作出了水泥,在拥有水泥之前,跟拥有水泥之后,建筑的效率,完全是两个概念,更别说还有钢筋混凝土和各种的工具。

    棱堡,仅仅是建造的时间,连10天都不到,中间还要加上水泥凝固的时间,传统的水泥,可能要十天半个月,可是丁海军经过了特别的调整,做出来的新式水泥,最多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拥有强度,可以继续建造,而从建成到现在,最少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早已经凝结了很坚固了。

    早期的水泥,比如说,古罗马时期的,他比起米糊之类的好,却好的有限,可是丁海军从最初的开始,一步步的走到现在,早已经是高标号的水泥了,这种水泥在钢筋混凝土的配合之下,几乎跟钢铁无异。

    要知道,棱堡的外层,特别是5米以下的这一圈,除了砖石作为填充之外,最少有两尺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这玩意,不是普通的力量能够对付的,就算是的热武器时代的大口径的重炮,在没有穿甲弹和新式火药的前提下,对于这种纯粹钢筋混凝土的永固式工事,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城上的宋军,看着下面,推着沉重的冲车,想来推到棱堡辽军,并没有迎头痛击,而是放他们过来。

    可能最多00斤的锤子,就算是铁锤,能够有什么作用,当时在枢密院进行测试的时候,动用的可是千斤的精铁锤,派遣大量人员锤了差不多一刻钟,有些痕迹了,水泥是打烂了一些,可是距离破坏,最少还要有很长的时间。

    攻城,不可能给他们那么多的时间,而且辽国人拿的东西,能够有多少的破坏力。

    实际上,冲车几乎不可能推过来,因为一路上,铁丝网还有各种的拒马,都需要辽国一一的清理。

    这能够怎么清理,只能够用人命,这中间戴罪立功的萧宗翰,首当其冲,被派遣进行冲击,连续的4次,用7000人伤亡的代价,清理出了三四条路。

    实际上,这些死防御,如果想要清理,肯定是挡不住的,可是对方的消耗也足够喜人,几乎用人命推出了一条条的路。

    北宋越是这么严防死守,辽国其实就越发的高兴,这就越是证明了,这些攻城器材的重要性,在辽兴宗和文武百官的眼里,只要这些东西,能够运到城墙之下,攻克城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他们却不知道,宋军几乎是半攻击,半放水的,把他们放进来了。

    这么大量的攻城器材,木头不说,周围的山峰众多,密林到处,只要有心,投入力量,总是可以砍伐大量的木头,可是铁呢?

    一共100多个冲车,按照一个冲车耗费00斤铁来算,差不多就是万斤,这对于北宋来说无所谓,对于辽国来说,绝对是寄出来的,甚至某种意义上面,没有之前拿走的那些的长箭,说不定,他们连这个都凑不齐。

    真的把100多个冲车给干掉了,那么辽国能不能再造出这么多的冲车,同样,直接放近了,按照一个冲车50个人来说,也差不多是五千壮汉,这对于辽国来说,一旦损失了,也绝对不算小。

    费尽了大量的辛苦,甚至牺牲众多,冲车终于推到了棱堡的面前了,后续的辽军心中一喜,城墙或许能够挡住一两个冲车的攻击,可是这么多,而且是针对一个棱堡,总是能够把棱堡给干掉,一个个的来,拔掉这个硬骨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当第一个冲车,命中到棱堡之上,巨大的声音,响彻了战场,后方的辽军大喜,开始调动兵力,只要棱堡有倒塌的可能,这些骑兵就会立刻的攻击。

    距离的太过遥远的关系,再加上没有望远镜,他们根本不知道,操纵冲车的辽军的绝望。

    大量的士兵操纵着冲车,巨大自重,加上撞头,别说是碰到砖头,就算是碰到石头,也可以砸开,可是这玩意砸在外侧钢筋混凝土上面,痕迹几乎没有。

    也不是没有,00斤的铁头,直接就歪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冲车的铁头,冲击棱堡的城墙,用巨大的力量冲击,目的肯定是击溃城墙的。

    可是现在,这个是相反,城墙的硬度,在冲车之上,再加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棱堡的整体,有些力量,直接被分散,真正作用到棱堡哪一点的,并不是全部。

    反震的力量,却作用到了冲车之上,本身硬度就弱,力量又相同,铁头上面出现了巨大的痕迹,冲车本身的结构,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这么大力量,却没有效果,这个是让人崩溃的,可是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怎么样呢?硬着头皮继续的冲,可是几下之下,一个冲车就散架了。

    本身,辽国在修建冲车的时候,结构就是不那么的坚固的,本身北方就不是制造业的重点,又被辽国放了这么多年,他们几乎很少去考虑攻城的事情,吃老本都算不上,这些看起来坚固的冲车,几乎没有什么分散力量的地方,在硬碰硬好多下之后,在力量的推动下,直接散架了。

    辽兴宗和萧惠,脸都黑了,距离远,看不清楚,可是对方的棱堡好好的,可是冲车却散架了,这代表着什么。

    似乎从这一个冲车开始,开了一个头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冲车,逐步的散架,可是棱堡就是没事。

    到这个时候,就算是再怎么木讷的辽人,也看出来,这个冲车对付不了棱堡了,正要命令冲车都回来。

    这个时候,北宋的攻击就开始了,一个个的火药包,被引燃,然后丢了下去,这个也同样是丁海军制造,说白了,大概四两火药和大量铁块构成,只要点燃丢下去就可以了。

    本身,赵信应该制作手榴弹的,在火药基本上完成,并且开发出比黑火药更加出色的火药之后,手榴弹已经没有问题了,不过是木柄和铸铁弹体而已。

    不过思前想后,赵信还是没有给北宋提供这样的武器,转而提供简单的,用火药包裹铁块,然后外面导火索引燃的方法,原理一样,可是威力却大不一样。

    就算是这么不一样的威力,对于这些冲车也就够了,这些冲车是为了冲击城墙而存在,不但体积巨大,而且有挡箭的装置,要么强行用巨石砸破,要么用机动兵力清理,总之不是那么的方便。

    对于棱堡来说,这个正好拿出了弱点,棱堡人员较少,又以弓箭为主,更不可能出来作战,只要箭射不过来,就没有问题。

    可是火药包和铁块,这些或许不会对冲车本身造成冲击,4两的火药,只要不是直接丢到冲车之上,是不会有巨大的破坏的,可是凌空爆炸的那些铁块,就非常可怕了。

    大量的火药包洗地之下,几乎没有任何的死角,每一个地方,都无法避免这些东西的攻击,而被火药推动的铁块,在几米的范围之中,那是有致命的杀伤力的。

    不算太大,却足够响亮的爆炸,让萧惠和辽兴宗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当年的兴庆府,当时,就是在他们无法理解的前提下的,兴庆府的城墙就倒了。

    这一次,他们不会想到,是棱堡被他们打倒了,那是不可能的,看着无数的惨叫想起,整个冲车队伍混乱了。

    冲车和周围,差不多集中了5000多的辽军,在火药包的攻击之下,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共800多个火药包,里面装了差不多100个锋利的铁块,在火药的力量之下,四下冲击,几乎撕裂了一切,真的是碰到就死,擦到就亡。

    短短几十息的时间,当爆炸结束,几乎人人带伤,近半的人员直接被击中要害死去,剩下的,也在惨嚎。

    在棱堡之下,在大量人员伤亡的前提下,就算是完好无损,无法把冲车带回来,也是一个死,更别说受伤了。

    一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制造,抽调了精锐兵力进行的攻击,就这么一瞬间,土崩瓦解了,对于辽国而言,那是士气上面的巨大打击,最有可能拿下棱堡的方法,居然只是一个笑话,甚至连一个时辰都没有撑住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成的冲车,就这么的丢弃在了的棱堡的下方。

    “众将,谁为寡人拿下他的!”辽兴宗怒极反笑,直接冒出了这么一句,可是下面却是一片的死寂。

    强行攻击棱堡,那是萧宗翰曾经犯下的,他也在短暂的时间之中的,就失去了一万多的军队,而今天,使用攻城器也是同样的结果,连精心准备的冲车都没办法撼动棱堡,要靠他们血肉之躯么?

    辽兴宗正准备发怒,却被萧惠给劝住了,萧惠可以说,是目前辽国宿将之中,地位最高的,不但本身的职位高,跟辽兴宗的关系也好。

    在萧惠的劝说之下,辽兴宗继续攻击的想法作罢,接下来,如果不想到别的办法,或者是绕过这里,不会有人直接的攻击的。

    辽兴宗的退走,棱堡再一次的建功,这对于北宋军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一次,不用让对方打扫战场,因为狄青率领大军在这里。

    很快的,就让弓箭手布置,然后派遣重甲步兵,清理了铁丝网,重新布置之后,这才开始打扫。

    看着突然出现的宋军,辽军也没有多大动静,他们就躲在营垒之中,看着宋军一步步的清理,重新布置防线,并且顺便的,给棱堡提供了一部分的物资和更换了一定的人员,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这才释然的离开。

    攻城战在辽国损失惨重之后,再一次的回到了原点,那是让辽国无比压抑的原点,辽国众将想进了办法,却发现,拿着这么一个奇怪的关卡组合,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就算是爆肝拿命上,都未必能够冲过去。

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议

    辽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哪怕在各个方面,跟北宋有巨大的差距,可是他们有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判断力,不会明知道不能够成功,依然无脑的瞎上,这样没有任何的意义。

    在冲车都没有任何的效果,特别是冲车已经抵达了棱堡之下,并且开始攻击的前提下,棱堡没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冲车的结构,无法承受如此可怕的力量,最终被摧毁。

    这说明了,这么一个棱堡,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的不堪的,虽然不知道,北宋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么一个强悍,防御力强大的建筑物,树立在了这里,可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强行的攻击,没有任何的意义。

    特别是宋军的后援到来,最少有5万人在后方列阵,也让他们明白,人数的优势并不足持。

    北宋并不是没有办法调动庞大的力量,而是这种特殊的防御工事,他们只能够容纳那么多。

    只能够和只有,这是完全两个概念的事情,只有这么多,他们完全可以用无休无止的攻击,用疲劳的打败对手。

    援军的出现,让这个最简单,也是最无脑的方法,直接的破产,你好不容易,用了两三天的时间,让对方疲惫了,有了可乘之机,可是后续的援军冲上来,对你一通乱打,不用打败你,只要让你退走,然后他们可以轻松的更换人员,之前的一切,都成为了无用功了的。

    看起来很小,只有4个的防御工事,却如同铁丸子一样,烧不烂,打不碎,看起来也无从下手。

    就这样,辽国停下了攻击,却没有退走,他们在寻找着其他的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从云州附近,调动兵力,准备从侧翼进入到幽云。

    如果,辽兴宗真的有一个天眼的话,一定会否决这个办法,看起来,成功的可能很大的计划,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辽国的骑兵,特别的重骑兵,他们的长处,是在野战之中获胜,这样的攻城战,本就不是他们擅长的,更别说,还是如此变态的防御。

    再辽国看来,这样强悍的防御工事,又这么快建好的,肯定是昂贵无比的,这个山海关太过重要,而且扼守关键的所在,才会兴建,还一次性的四个,其他地方,应该不多,还要辽国,能够在北宋的主力在这里的前提下,迂回进入到幽州,一定能够产生效果。

    对于骑兵而言,大范围的迂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是铁林军这样的军队之中,能够做到这个,也是需要挑选,毕竟,要悄无声息,还要在对端的时间之中,迂回到位,在0万左右军队之中,只是挑选了六七万,这些对于辽兴宗而言,已经够了。

    在他看来,辽国的七八万精锐骑兵,正面对上15万,甚至是0万的北宋精锐,就算胜利不了,也不会弱多少。

    辽兴宗哪怕在这样失利的档口,也还是拿着老眼光来看问题,辽国不弱,可是北宋更强。

    就如同现在,摆在山海关两边的这些军队,就算是辽国骑兵,跟北宋的禁军,在一比一的前提下遭遇,都未必能够拿下,跟别说六七万,最关键的是,此时此刻的幽州,跟之前,有些不一样。

    丁海军的海船,没有参与到这一次北伐之战之中,可是真正要评点之下,丁海军的海上运输,参与度非常的高。

    无论是从最开始,运输兵力到辽东半岛,到山海关,再到运输物资,这些没有海船根本做不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海水,就会成为一道天谴,无法度过。

    到时候就算是北伐,也是一个常规作战,或许最初的时候,出其不意,把三关和涿州拿下,之后的折津府,恐怕就会是争夺战和拉锯战。

    更别说,丁海军对于北宋深层次的改变,长弓,精铁,棱堡和炸药,几乎毫不客气的说,缺少了这些的任何一个,轻则损失惨重,重则无法达到目的,这就是丁海军潜移默化之中的作用。

    在韩琦决定开发幽州,建立稳定的防御之后,由三司下达订单,然后直接传输给丁海军。

    在这个时候,赵信虽然还在琉球,可是在离开之前,已经下达命令,对于关于北伐的所有订单,都放在第一序列上面,就算是不合理的,也全力支持。

    到了现在,整个丁海军的规模和体量,已经庞大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程度,就算是支持50万人的北伐,又如何,无外乎是几千万贯,这些对于丁海军而言,不算什么。

    工业化的社会,一旦建立了最基础的工业化基础,然后的发展,就是快的可怕。

    在运河开凿完成之后,整个丁海军的船舶制造,开始攀登高峰,最开始,军方,工业局,还有运输等方面,还在争夺,船到底给谁用,对于船的属性和作用,进行一番的争夺。

    可是几个月之后的现在,伴随着一个个的造船厂的扩大和产出,船舶开始源源不断的出现,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那是北宋社会所无法想象的。

    打个比方吧,在最开始,薛玉代领着大型的运输船,把种谔送上辽东半岛的时候,那是造船厂能够拿出来的大部分的运力了,可是40多天之后,在辽宋之间,在山海关对垒,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北伐的任务的前提下,这个船的数字,是100艘。

    100艘万料的大船,开启了海上运输的时候,产生的威力,足足高了数倍,而塘沽码头,此时也是繁忙无比。

    丁海军,初步硬化了码头,在天然码头的基础上面,保证了一些设施的修建,然后就是人力物力,在拿下了幽云,俘虏了大量青壮的前提下,人是不缺的。

    无数的钢铁,水泥,还有其他的一些必须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塘沽,以往,远征之中,最大的问题,物资运输的问题,在这里,完全的不存在。

    往日里面,因为北宋缺乏马的关系,就算是向西北运送物资,也少有马车,大部分,都是依靠着人力,要运送1石粮食到前线,中间可能会消耗0石的粮食。

    可是用了海船,就不一样了,万料的海船,起码相当于5000辆的马车,人力就更加不能比了,可是消耗的人手才多少,如果不考虑战斗的前提下,单纯的水手,也就是七八十人,跟别说,还有速度等上面的优势。

    在顺风时候,1节的速度,几乎的不比快马奔腾慢多少,最关键的是,这个节约人力啊。

    速度,效率,总吨位,这些成为了北宋的保障,本身,在装备和各种的东西上面,北宋也比辽国更强,在完美的保障的前提下,本身北宋就可以跟辽国硬钢,就别提还有各种的手段。

    辽国在战争已经开始很久的前提下,连谁攻击他们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最终的胜负是一定的。

    大量物资运送到了塘沽,并且通过大量车辆,运送到各个地方,运输任务非常的重,韩琦准备以折津府为中心,建设一个X字型的防御体系,以折津府为中心,在折津府外四个地方,距离折津府大概0里左右的地方,布置4个棱堡,然后以50公里相隔,一共布置16个,等于一个方向4个,绵延150里。

    这个距离不长,75公里,也就是原来北京市中心到廊坊郊区差不多的距离,可是这个却囊括了整个幽云的最精华的部分。

    这里集中了整个幽云,最发达的城市,也拥有最多的人口,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这么一个核心,16个棱堡就能够守护了。

    韩琦当然不可能有这么的奢望,要守住整个幽云,单纯建设棱堡,可能要00个,甚至是更多的,可是这16个是核心。

    战争已经来临,狄青跟辽兴宗在山海关那里对持,你能保证,辽国不会绕过整个北方山脉,满清都能够绕道山西入关,更别说,云州和大同,还在辽国手中的现在,幽云这里没有防御,与其跟他们野战,倒不如以的棱堡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

    16个棱堡,跟最初的100多个,甚至是00个棱堡相比起来,减少了不知道多少,又在各地兴建大规模的砖厂,更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棱堡的骨架,它的基础,一座0多米高,可能重千盾,甚至更多的建筑物,在抛开了水泥,沙子,水,钢铁和水泥这些少了许多,在疯狂的调动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现在已经基本到位了。

    16座棱堡,在整个华北的大地上面,拔地而起,最快的那些,已经修建到了层以上,就算是最慢的,也会在10天之中,修建完成。

    韩琦是最早接触棱堡的军方高层,也是对棱堡的信心最足的高层,棱堡在西北,已经完全的展现了作用,如果没有棱堡的话,当年在兴庆府一战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获得那么大的战果,并且脱身出去的。

    现在,在北方,对上了辽国,棱堡同样起作用,山海关已经展现了,现在,一旦折津府周围的这些棱堡建成,这里的安全性绝对有保证,就算是失去了几个州,或者是州郡的控制权,也不会让北伐的结果旁落。

    目前幽云这边,各种的事物都稳步的进行,在铁腕和怀柔的政策双管齐下的,整个折津府周围的各个州郡,也都开始稳定了下来,不过,韩琦知道,这只是表象。

    有过西北方面的执政经验的韩琦,对于异族的管理,还是比较到位,占领军有时候,表面上压制住了,可实际上,会有众多的问题,西北用了七八十年,都没有办法解决,甚至最终反了一个元昊,在幽州,可能问题更加的严重。

    如何的处理,他还真的没有想好,移民是肯定的,可是移民带来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这需要更加灵活的政治智慧。

    在这个节骨眼上,丁海军再一次的运来了大量的补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后勤物资,超过0万贯的捐赠,就算是韩琦也有些动容,亲自接见了的这位丁海军的负责人。

    不过这一次的会面,却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这位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合作,合作的核心不是财富,而是人。

    按照负责人的提法,丁海军,给目前,幽州的所有民众,不管是什么民族的,都给与统一的价格,按照6个人为一组,分别是两个壮年,两个老人和两个小孩,这么一组,丁海军会给出150贯的费用,只要送到塘沽码头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由丁海军负责,食宿什么都管。

    韩琦当官这么多年,买人的事情,也听说过,但是那些买人,都是青壮年,甚至连壮年妇女都很嫌弃,更别说是老人和小孩,再三确认,当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韩琦的心思就多了起来。

    幽云地区,作为汉族为主,被契丹管辖的地区,人口相对比较稠密,以折津府目前北宋占领1个州为例,目前差不多有总人口10万左右,加上之前俘虏的青壮,如果凑的话,差不多可以凑出10万组,这可是1500万贯啊。

    这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不但足够支撑韩琦在幽云大展手脚,同样的,对于幽州来说,也是一个稳定。

    幽州的不稳定,在于人口,作为一个文官,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不可能如同游牧民族那样的大屠杀,这10万人口,就如同一百二十万的定时炸弹,要怎么处理,无论是疏散,还是别的,没有几十年的细心处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是,一旦把他们送出去,不但可以获得大量资金,这笔资金,韩琦也没有打算自己用,他完全可以从河北,河东这些人口稠密的地方进行移民,只要移民百万以上,就如同在西北那样做的,这里的千里沃土,就会变成另外一个西北。

    西北是韩琦立身之基,没有西北,也就没有此时此刻韩琦的位置,可是幽云,更加的重要,不但拿下之后,是整个北宋的屏障,而且土地肥沃,沃土千里,一旦开发,这是一个更加耀眼的根基,在韩琦看来,拿下这里,稳定住,他未来登顶的根基是稳了。

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机

    念头如同野火一般,疯狂的思考起来,韩琦没有在正面回答丁海军代表的要求,而是让他留下来,他跟他的幕僚用了天的时间,推演一切,最终决定,干了。

    就这样,北宋北伐历史上,最不为人知的一幕就此出现了,百万人口,居然被韩琦给卖了,这也成为了政敌们一直都抓住的点,不过,北伐和整个幽云的赫赫功绩,让韩琦直接立于不败之地,又不是宋人,又不是屠杀,是给他们找活干,这一点,还可以得到定海军的证明,这些人还活着。

    这就是后来,虽然政敌们一直攻坚,对于韩琦都丝毫无损,韩琦做了差不多10年的首相,一直到定海军重新的出现在了北宋的面前,露出了峥嵘才算结束。

    人口这一点,并不是赵信专门提出的,而是定海军的政务系统,通过了一定的分析做出来的。

    在北宋北伐的时候,定海军就进行了分析,在定海军的海船的支持之下,北宋的北伐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可是北伐之后呢,占领地的管理,这对于目前北宋的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一个点。

    如果是在往前几十年,这还好办,幽云还没有被彻底的分离出去的,宋太祖也拥有着很多占领区的管理经验。

    可是现在,这两者都不具备,虽然说,幽云的主体还是汉人,可是这已经是受到了契丹统治多年的汉人,对于北宋并没有如同那些言官说的那样,倒靴相迎。

    在最初,因为军管的关系,不会也不可能会发生问题,可是之后呢?

    打乱之后的大治,那是战乱的时候,北方承平已久,突然遭遇战火,本身生活条件就会下降,再加上北宋本身有众多的问题,不可能向北方,幽云这里,倾斜太多太多,几乎必然会产生矛盾。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未来10年,0年的时间之中,幽云这边的起义和战乱,会成为一个频繁发生的情况。

    如果赵信是某种野心家,或者整个定海军都是这样,谋夺最高位置的话,根本不会去管这个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北宋越乱越好,甚至连北宋的北伐,都不会支持,反而会在辽国这边下功夫,甚至北宋北伐失败,从某种意义上面,对定海军是好事。

    可是无论是赵信,还是定海军本身,都已经超脱了这个层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很多东西都可以忽略不计。

    就比如说,当时欧美殖民者巅峰的时候,非洲分裂成五六十个,甚至是一百多个国家,对于这些殖民者来说,有区别么,两个非洲国家结合成一个,领土和势力扩张了一倍,可是面对着几乎仰望的差距,这样的提升,根本没用。

    见证了海船的可怕,还有热武器的特性之后,别说是一个北宋,只要普及了火炮和火枪,把曾经北宋,辽国,西夏的全部精锐,都拉出来打,都不够热武器打的,这样的武器代差,真正无视了人员和指挥,需要的,就只是后勤。

    后勤是什么,确切的说,是钱,是物资,在目前,跟北宋的关系之中,原材料是不缺的,而定海军缺乏的,是把原材料加工成物资,加工成各种商品的人。

    定海军从成立开始,对于人口都是非常渴望的,定海军从一个方圆00平方公里的小岛,逐步的发展成00万,50万人口的城市,这中间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

    今年,定海军依然会大规模的批准春节假期,甚至在海州,会专门布置最少5000辆马车,负责运送人员。

    这两年,因为定海军商业规模的拓展,海州这边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加强。

    架桥修路,本身就是地方官员的政绩之一,再加上定海军确定需要,在钢筋水泥开始普及的前提下,道路就开始蔓延。

    道路和运输,永远是工业的血脉之一,不但可以加快货物和原材料的运输,同样的,也代表着人的运输。

    之前,定海军的影响力,只是在以海州为中心的500里范围之内,这样的距离,对于封建时代的民众而言,那是遥远的距离。

    如果步行的话,要大半个月的时间,中间会遭遇何等的问题,就算是经常出外的商贩,500里也是不是一个很短的距离。

    可是现在,伴随着道路的贯通,基本上,海州周围500里的方圆,所有的州郡,都已经把官道重新修缮一番,马车可以在平稳的官道上面,以0-40里的速度行驶,也就意味着,500里,只是一天,最多两天的距离。

    速度,对于长途跋涉的作用,开始凸显,而定海军的影响力,招工的范围,再一次的扩张,大体上达到了海州方圆1000里的程度。

    多了一倍,可是整个面积就是4倍,同样的,人口稠密程度,覆盖的人群也更多。

    北宋虽然很发达,可是发达是整体上面的,就算是东京汴梁,都有很多的穷困人口,更别说是在海州这么偏僻的地方,海州周围1000里,几乎辐射到了长江北岸,这一片也算是整个北宋,人口较为稠密的地方。

    只不过在这个秀丽的鱼米之乡,过不下去的人依然有,而且更多。

    按照定海军官员们的估计,如果今年过年的这个假期,一切顺利的话,会陆续给定海军带来00万到00万之间的人口,定海军的人口将会历史性的超过500万。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却也是一个非常节点的数字,这个节点,是经过了长期的研究,最终的出来的。

    北宋总共人口上亿,可是这个上亿,是在庞大的土地面积上面,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之上,不能称之为庞大,却也绝对不小。

    以目前海州辐射1000公里范围之中,算的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可是总人口,绝对不回超过000万,000万人口,有四分之一被吸引到了定海军,已经是一个极限了,再多的话,比如说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话,那个影响也就大了。

    北宋的管理,并没有如同后世一样,严格到了每一个街区,每一个村庄,政令往往是下放到县的,可是一个县的常住人口,一下子少掉四分之一,对于整个县的影响已经出现了。

    实际上,早在十分之一的时候,就会出现,对于平和江南来说,贫困人口占据十分之一,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当这十分之一的贫困人口离开,对于这些基层的县来说,是非常好的。

    这些贫困人口,对于北宋的县来说,贡献几乎没有,却会拖后腿,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或许一部分,会上升到了犯罪,受到制裁的程度,可是大部分都是小错。

    这些小错,会让整个管理,都出现混乱,甚至影响到县治。

    少了这部分人,县令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会欢迎,这也是近段时间,整个淮南东西路,各种的治理都不错的根本原因。

    可是当这些人走掉,一部分除了他们的最底层,开始离开,当失去的人口达到五分之一的时候,影响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农业忙碌的时候,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只不过这个现象跟之前的相抵消,显示的不那么的明显。

    可是在这个基础上面,再失去,也就是说,达到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时候,劳动力的问题就开始彻底的出现了。

    封建社会,农耕文明,农和耕,是重点之中的重点,在机械化没有普及的时候,人力永远是最大的使用者。

    四分之一的节点,那是经过了众多的数据的支持,其中还包括了定海军帮助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加大牲畜的使用比例,这才得出的,否则的话,五分之一就会出问题。

    可是再多的话,就算是众多生产效率,牲畜的使用,也没办法,几乎肯定的,会引起的波动,当大面积的州县,都出现粮食减产,并且赋税不足的前提下,更高层不会重视。

    定海军的发展,到现在,一切都非常的顺利,一切都按照赵信的布局,有条不紊的进行,可是真正深入研究之后,却发现,定海军目前是沙丘上面的城堡。

    看起来繁华无比可以创造无数的价值的定海军,一旦少了北宋这个基础,那就什么都不是,甚至一旦正面冲突,这些人留下的有多少。

    不触及底线,尽可能的不被北宋重视,这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只有潜心发展,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定海军才能够打下牢固的基础,最起码,定海军的人口认同感开始上升,就算是跟北宋对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连根基都失去了。

    工业,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在人口上面,为什么工业创造的价值比农业更大,因为单位人口的工作效率更高,整个盘子的容纳度也更大的,没有了人口,就无法扩张。

    或许,在小岛的定海军上面,能够容纳500万的人口,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现在,定海军已经拿下了琉球,未来还有海南和北方的岛屿,土地的拓展,工业的安放,需要的人口就更多了。

    在发展跟未来趋势的矛盾之中,人口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成为了定海军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通过认真的分析各种的数据,最终得到了500万这个数据,这跟未来,定海军的需求的是有巨大的差别的,定海军对于人口的要求,肯定是越多越好的,可是人口的途径,就需要细细思量了。

    最大的人口获得地,当然是北宋了,在目前定海军辐射的1000里之中,最大的极限是500万,可是如果辐射的区域增大呢?

    比如说,修建更多的官道,让交通更加的发达,把这个辐射区域,从1000里,提升到1500里,甚至是000里,这样区域的人员不是就多了,能够招募的也就多了。

    这是一个方向,实际上,就在做,只不过因为距离定海军太过遥远,也不是太买账,有些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像是海州附近的,基本上都能够从定海军的货物运输上面,获得好处,同意的也多的多。

    这是个方向,可是增长的不多,为此,定海军没少想别的主意,岛屿上面,因为自然条件和天然的关系,土人不少,搜索琉球当地的土人,这是琉球一直在做,不过土人数量并不算多,在琉球,就算是加强搜索的力度,可以为定海军增加几十万,已经是一个极限了,再多,可能性不大。

    搜索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印尼的那些土著,这或许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在,还有更多的选择的前提下,定海军不会这么做。

    在这个节骨眼上,幽云的出现,就让定海军注意到了。

    留下这么一百多万的人口,对于北宋来说,并不是很起眼,甚至要背上管理他们的包袱,可能浪费的就不止几百万,可是放在定海军,就没有问题了。

    虽然说民族矛盾,或者其他的问题,这些也是定海军难以解决的,可是定海军有一点,是北宋不具备的,待遇好。

    连穷到上无片瓦,下午立锥之地的穷汉,甚至有些残疾,只要不影响工作的,到了定海军,就能够个过的比小地主都好,更别说这些有手有脚的,有些待遇,北宋给不起,因为总的费用太多了,可是定海军给的起。

    第二产业跟第一产业的差距,横扫整个北宋的商贸,这些都给定海军底气。

    任何的不平,往往是受到了差别待遇,或者是活不下去,才会爆发的,当待遇比起一般人更好,甚至算的上富裕的时候,那些些许的矛盾,又算的了什么。

    一百多万人力的获得,可以说,是定海军在未来几年之中,最大的一个单独的获得,对于缓解定海军的劳动力紧张,非常的有用,可以直接让定海军的人口,再上一个台阶,所以才会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一旦把整个北地的人员,都给囊括,定海军最少在资金上,要付出000万贯以上,更别说其他的物资了。

    韩琦在思考了几天之后,最终同意,这个安家费,当然不可能给那些北地人,只不过要定海军保证他们的安全,最好是把资金换成物资。

    这些定海军都同意了,就这样的,一个关系到一百多万人口的协议,就这么的签订了,韩琦会在幽州这边配合,而定海军则负责接收和转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第六百八十一章 转运人口

    北方,北宋跟辽国,正在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丁海军却一直保持着平静,甚至在跟韩琦谈好了移民的条件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丁海军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而且伴随着琉球的开发,从一定意义上面,未来整个丁海军的工业中心,会放在琉球。

    目前琉球,已经建成了包括一个年产0万吨钢铁,100万吨水泥在内的庞大的工业基地,基本上,达到了丁海军工业总量二十分之一。

    别小看这个数字,丁海军是在赵信的支持下,在庞大的资金和订单的帮助下,跨越的发展才发展起来的,琉球才发展了多长时间,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一旦这个工业体系运营起来,扩张的速度就更快了。

    如果是北宋的民众,肯定要先到丁海军,经过筛选,并且逐步的强化管理和培训之后,才会送到琉球去,一定意义上面,琉球孤悬海外,却是丁海军的秘密。

    一个只有00多平方公里的丁海军,他的实力能够有多少,就算是有很多特异的东西,人口也不少,很容易被忽略,可是一个几乎跟一个大郡差不多大小的琉球,那就不一样了,赵信的敏感身份,或许在底层和中层官员哪里,不那么的明显,可是高层,包括六部的官员,那个不知道。

    能够避免被发现,就避免,当然了,真的避免不了,对于赵信来说也无所谓,目前丁海军一切发展都非常好,只要度过年以上,基本上,来到丁海军的民众,七八成都不会跑,至于5到10年之后,可能就会为了丁海军而奋战。

    在此之前,稳定一下,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热武器的进展非常顺利的前提下,更加是如此了。

    按照赵信所知道的历史,热武器的出现,立刻吊打了冷兵器的,拥有热武器的军队,可以以相当悬殊伤亡比赢下一场战争,哪怕是再怎么精锐的部队,面对着热武器,除非是天气等特殊的原因,或者是一方疏忽的,否则,不会有任何的效果,赢的肯定是热武器一方的。

    赵信因为跳过了火绳枪和一些简陋的前装枪,类似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深入内陆,遭遇了雨天,最终被击败的事例不可能出现,后装枪和燧发枪的组合,只要做好封闭,受到雨水的影响大大的降低,未来,如果能够做好金属定装弹,就可以不惧雨水。

    金属定装弹,这是火器在出现之后的一个巨大的飞跃,在此之前,火器还要受到雨天的影响,哪怕是再怎么封闭好的武器,在雨天都会受到影响,在安装的时候,必须要用东西把枪管擦干。

    同样的,就算是纸壳定装弹,他大大的提升了热武器的射速,可是只是几倍的程度,在机枪出现之后,热武器才成为了集团冲锋,还有骑兵的梦魔。

    热武器的枪弹,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火药包和铁砂,到后面的定制工具,再到纸壳定装弹,再到后面的金属定装弹,一路走来,速度是越来越高,制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赵信实际上,已经有了方向,甚至知道火药的一些基本的构造,用底火碰撞,激发产生力量,点燃火药,然后推动弹头向前飞行,这是子弹的一个基本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面逐步的开发就可以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面,赵信已经知道了制作子弹最好材料,铜和无烟火药,这两者解决,再加上小型冲压设备,基本上,制作金属定装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一旦金属定装弹产生,那么冷兵器时代的一切强军,就是一个笑话,个人的武勇,只要不是达到超人的程度,就不会改变自然规律,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是没办法跟钢铁对抗。

    这方面的原因,让赵信对于使用武力,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有足够的资源,足够的人力物力的,大不了派遣一批部队,一路的平推过去而已,在他看来,能够平稳的接受,就平稳的接受,真的不行,他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

    北地的汉人和辽人,这些本就是北宋的俘虏,或许,没有丁海军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韩琦会选择慢慢的连消带打,打压一批的,拉拢一批,分化瓦解,同样的用移民的方法,打散和消解这里势力,可能需要5年,甚至是10年,才能够逐步的扫平。

    有了移民这种方法,还是能够得到钱的,这对于想要做一番事业的韩琦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

    把幽州附近,划分成不同的片区,清查人口,同样的,强行押解,一个村镇,一个村镇的清理,直到这里的人员被清理一空。

    没有什么地方,比空白的更容易的管理的,在西北就是这样,贫瘠和穷苦的西北,在资金的支持下,一条水利工程,就改变了一切。

    相对而言,北方更容易管理,本身,折津府都是北方的核心,而黄河在这里经过,还有海河和京杭大运河。

    这些地段,因为没有修整的关系,已经破败了,可是只要有钱,还是可以疏浚的,本身的自然基础,再加上京杭大运河和各种的水系,只要稍稍运作,这里就是沃土千里。

    北宋承平已久,多年没有打仗,造成的结果就是,北宋的境内,土地兼并开始出现并且严重,这一点,韩琦从来都不避讳,他自身所在的家族,也同样是一个大家族,占据着这样的便宜。

    可是能够减缓,给老百姓一口饭吃,就给一口饭吃,必须要平衡土地,让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人口多起来,这才是王朝稳定的根基。

    丁海军还有北宋发达的商贸活动,实际上,在这些年来,务农已经不是唯一的出路了。

    丁海军增长的那些人口,几乎都是最穷困的那种,虽然只是辐射1000里,可是包括了七八个路的地盘,这些几乎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他们的最弱的人口离开,对于当地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隐性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个明眼人,并且在全局的范围之中看到,是不可能知道的,就算是韩琦也一样。

    可是能够做到高官,几乎都是科举出来,本身对于历史,对于各种学问都知道。

    土地兼并,人口增长,这是一个帝国发展的顽疾,没有一个卓有成效的改变,可是如果王朝的土地增加了,对于这些就是有缓解的。

    西北拓展土地,让北宋的土地和草原面积大规模的增加,也让不少无地少地的农民,有了活路,可是西北再怎么的河套平原,也无法跟幽云相比,这里本身就是曾经汉唐的山东之地,曾经也是一片沃土,落到了北宋的手中,只要有资金合理的开发,肯定不会比河东和河北差,甚至当黄河整个流域纳入到了掌控之中,对于治理黄河也非常有帮助。

    黄河这个中原文明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成为了灾难的根源。

    以前的朝代,无论是定都长安,还是定都洛阳,黄河的影响都不大,可是东京那是在黄河旁边,在建立不足百年的历史上面,仅仅是黄河之水淹没东京的,都有好几次,改道就更不用说了,大规模的改道,几乎是灾难一片的。

    治理黄河,有资金上面的问题,一直都拖而未决,到了叶清臣之后,在赵信和西北战局的支持之下,抽出了资金,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比如说,疏浚北方农田水利建设,这就是整个黄河水系进行的治理,现在,当幽州落入到北宋的手中,以一个整体的黄河为方向的治理,肯定会更好。

    移民工作已经开始,首先就是那些的俘虏们,在整个幽州,各个州郡的战斗之中,有类似于折津府这样,大打出手的,上万人规模的,也有小型的,毕竟,南京这边的兵力抽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地方性的武装和护院之类的。

    这部分,面对着北宋禁军的前提下,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被俘虏,在整个幽云的战争之中,一共俘虏了差不多5万多人。

    这些能够被选出来作为士兵的,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根本不能称之为士兵,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青壮。

    把这些人,还有家属,组成一个整体,逐步的筛选甄别,最终,凑出了4.万,算下来,是7000组。

    丁海军的船队,运输物资,到了塘沽这边,本身是要离开的,在跟韩琦谈好之后,听说人员就在附近,就等待了几天。

    青壮的俘虏,是从折津府送过来的,挑选的,多是住在距离塘沽这边较近的,加上家属,也只用了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集中。

    战争的背景之下,大量人口,包括老人小孩的前提下,其中会有多少残酷的事情,这些,丁海军当然不会吹毛求疵,他要求的,只是获得足够的人口。

    接近100艘大船,一共4.万人,平均每一艘船,只是放上去的40人,这是绰绰有余的,甚至一定意义上面,一艘万料的大船,他足以容纳上千人,如果是稍稍挤一挤的话,000人,也未必不行。

    丁海军不是欧洲的奴隶贩子,对于人口的渴望,也不会涸泽而渔的对付每一个的俘虏,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给养,同样的,这不是从非洲,跨越大西洋的那种转运,只不过是从塘沽这边到琉球,就算是不通过丁海军周转,也不过是000多里的航程,这个是一个非常短途的运输。

    不说这些俘虏的茫然,就算是韩琦,也不知道,为什么丁海军需要这么多人,据他所知道,丁海军只有00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非常小了。

    丁海军的回答,只是工厂之中需要人,这个解释,韩琦哪怕不太理解,却也可以接受,在他看来,在一个巨大的房子之中,密密麻麻的人在工作,这就是他对丁海军的认知,这个认知还是来源于大名府。

    当时的大名铁匠作坊,他是亲自去看了,跟寻常的工部局制造司不同,这里是密密麻麻的安放了无数的铁匠台,几乎要密集恐惧症了,或许是这样,才让丁海军生产了那么多的商品吧。

    一共50艘船,执行了这个任务,每一艘船上,大概装载了1000人左右,还有大量的物资,甚至提前回去的10艘船,会在丁海军再一次的装载大量的物资,跟整个船队汇合,以保证在000里的航程之中,有充足的给养的,至于琉球,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着这些人的到来。

    未来,这个转运任务,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把所有能够从幽州这边,运走的人,远程的运输到琉球,为发展琉球,添砖加瓦。

    人口,财富,原料,这些才是一个工业化社会的根基,丁海军相对薄弱的粮食生产,也在购买和大量的制作储备粮食的前提下,稍稍的得到了缓解,等于说,丁海军就如同一个脱缰的野马一样,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节骨眼上,赵信悄无声息的回到了丁海军,跟随着他一起的,还有薛玉。

    薛玉毕竟是丁海军这边的主要官员,或许因为军方没有什么任务,而让他有些空闲,之前甚至参与到了向辽东半岛的运输上面。

    这一次,在回来梳理一下军方的情况之后,他就会再一次出发,因为赵信给他了一个任务,组织一个船队,一个最少有0艘船,装备了大量武器,并且拥有最为精锐船员的船队。

    这个船队,并不是赵信拿来开疆裂土的,这是11世纪,这是东亚地区,在整个亚洲,甚至是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海上能力上,可以跟丁海军相比的时代,占领岛屿,不过是一个行军而已,只要到了海岛的旁边,把军队放下来,建立牢固的基地就可以了,这个难度不大。

    这个交给了薛玉的任务,需要的是深入海洋,而目的很简单,捕鲸。

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鲸船

    在定海军开凿运河,一定程度上面,让船舶制造业,成为了定海军工业的新的增加点,15公里长的运河,单纯造船厂,就有成百家,特别是把造船厂向外扩张,两岸几公里的地方,都可以建设,只要是修建了一条跟运河联通的水道就可以了。

    连15公里,足以容纳数艘大船并排行驶的运河都能够修建完成,一艘可以通行任意一艘的船只通过的水道,这并不是问题。

    真正制约扩大的,是定海军的面积,哪怕未来,定海军迁移一定的工业,让定海军能够容纳的土地变多,可是也不可能都投入到造船上面。

    现在,保证是接近的6万名工人,其中5000左右的技术人员,共同位于这个造船基地,在过去的一个月之中,一共完成了0万料的船舶制造,在不停的投入和规模扩张的前提下,预计半年之后,就可以达到峰值,到时候,可能是70到80万料。

    换算成吨,这个数字也相当的可怕,几十万吨的月产量,数百万吨的年产量,在风帆战舰时代,这样的吨位非常的可怕。

    最多半年的时间,就可以满足定海军的需求,并且向深层次挖掘的前提下,渔船,运输船,甚至是战舰,需求都不是那么尖锐的前提下,赵信很早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船只。

    捕鲸船,跟传统的,只是在近海渔场工作的船只不同,捕鲸船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目的,就是面向远洋的。

    鲸鱼虽然有到近海的记录,但是到近海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捕食,近海因为江河湖泊入海,还有洋流冲击的原因,激发了大量的底层营养物质,因此形成了渔场。

    在人类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渔场的作用的前提下,海洋生物,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会季节性的过来捕食,然后真正生活的,是在深海。

    鲸鱼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的。

    跟后世鲸鱼受到保护,全世界都禁止捕捞鲸鱼相比,这个时代,鲸鱼的数量还是极多的。

    作为海洋之中,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那种生物,鲸鱼在大海之中,几乎没有天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让鲸鱼的数量很多,甚至已经无法容纳。

    毕竟海洋的容纳度也是有限的,食物链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就自然的会影响到食物链的其他部分,或者引入新的平衡,或者,就自然的调整。

    在保证群落的数量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少一些优势,或者是食物链顶层的数量,不但不会影响数量,反而会有益。

    就如同水生的草鱼产卵一样,他需要产成千上万的,因为天敌众多,可能这些卵,最终活下来的没有几个。

    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就是减少天敌,并且增加数量,让这些鱼卵,能够最大限度的孵化,这是大规模增加种群数量的天然方法。

    跟寻常的捕鱼相比,捕鲸的效率不是最高的,毕竟,出动一艘船去捕鲸,能够捕多少,不知道,就算捕捉上来,数量也跟长江口的捕鱼没办法相比的,可是捕鲸的经济效率,却是最高的。

    一头鲸鱼,40吨左右,最少相当四五十头牛,而且鲸鱼身上浑身是宝,就算是肉来说,4万斤肉,按照猪肉的价格,也高达0万铜钱的,也就是00贯,更别说高价皮,油,须,和抹香鲸的香料。

    这中间,特别要说的,就是鲸油,这是一种天然的润滑剂,可以不用提炼,直接的在机器上面使用。

    在目前,定海军各种机器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前提下,对于润滑剂的需求,那是无限。

    赵信主导捕鲸,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走向深海。

    深海才是未来,只有走向深海,把位于其他大洲的生物都给带过来,才能够促进中国真正的发展。

    以目前北宋的容纳程度,哪怕在工业,在生产上面再好,除非是全面的扩张和开发,否则,土地的容纳程度是有限的。

    就算是占据了原来属于中国的全部土地,拥有1亿,甚至是15亿亩的土地,按照亩产4石的平均来算,整个中国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也就是在6到7亿之间。

    这是一个极限的数字,实际上,各种的损耗,浪费之下,真正用于糊口的粮食,可能只能满足两三亿人。

    这个数字,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是一个极限,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在北宋之前的朝代,人口一直都在000万到8000万之间晃荡,只有到了北宋,才上升到一亿,之后就迎来了屠杀。

    元朝的出现,**战争和屠杀,很长时间恢复不了元气,到了明朝中后期,才重新的恢复。

    传统的粮食,无论是大米,小麦,甚至更加古老的小米,粟,都无法跟南美的作物相比,无论是玉米,红薯,还是土豆,这些天然高产的作物,他们的基础,就跟这边完全不同。

    后世,被称为四大洋之中,最为平静的大洋,因此得名的太平洋,到现在,依然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哪怕赵信明明知道,这些可以挽救中国的粮食,就在大洋的另外一端,却无法成行。

    或许,在现在的基础上面,加强一些子项目的研究,减少一些问题,风帆战舰的水平,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船只,可是没有一批出色的船员,又怎么驾驭着这些船,前往另外一端的美洲。

    赵信自问,他不够狠辣,做不出用人命来书写航路做法,可是有针对的进行培养,并且顺便逐步的把海图绘制出来,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百年海军,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相对于陆军可以依靠个人武勇,可以依靠某些名将,对于海军而言,每一艘船,都是一个精确到了极点的工业产品,这个人类能够做出来的,最大的工业产品,面对着自然,实际上,能够做的有限。

    就算是到了1世纪,有了无线电,有了卫星导航,卫星电话,依然有沉船发生,更别说这个时代。

    面对着风暴和自然的力量,只有完美的配合,才能够发挥出船的最大功效,才能够在这些超自然的力量之中,活下来。

    一艘船,需要数十个人,几十面帆,还有众多的牵引,只有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面向一个方向,就可以让风帆灵活的在风中活动,获得更强,更加出色的速度。

    这样只是理论,就算是后世,通过电脑来管理的风帆,都未必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更别说这个时代,有经验的船长,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已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样的经验,只能够在逐步的累计之中获得,甚至某些经验,普通行船的话,一辈子也未必能够得到。

    时间,战斗,还有一些深入远洋的活动,这三者几乎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赵信有时间的话,他可以等,二十年三十年,总能够培养出一批出色的船员,可是赵信总有一种紧迫感,必须加快速度了。

    单凭运输,还有小烈度的战斗,根本培养不出默契和经验,而在大洋之中,面对着鲸鱼战斗,才是最佳的。

    在1世纪,鲸鱼已经是国际上面,禁止捕杀的,别说赵信不知道,就连中国人知道,那里出产鲸鱼的都少。

    可是有一些新闻,让赵信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面,鲸鱼最多的地方,一个当然是挪威,另外一个,就是北方的日本。

    这两个国家,都是后世,依然保持着捕鲸传统的国家,不时的有新闻之中,挪威,或者日本又一次的选择了捕鲸,甚至还有图片,这些图片上面,多不是一些成年的鲸鱼,而是一些小的,在岸边的场景,这也证明了,鲸鱼在他们周边活动。

    挪威太远了,那是北欧,如果能够去北欧,早就能够去的美洲了,从北方,白令海峡那边过去,还要更快一点。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日本了。

    在靠近北冰洋,也就是日本北部的区域,是传统的鲸鱼栖息地,哪里的又大量的鲸鱼活动。

    本身,因为长江渔场的产出,远远高于预期,本身,赵信没有那么快开启北海道渔场的想法,可是现在,这个想法被改变了,他还就必须要去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点,赵信还是知道的,他不知道,后世的捕鲸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可是没有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吧。

    参考了鲸鱼的重量,力量,在捕鲸船上面,弩炮是必须的,还必须要是带着铁索的弩炮,在把弩箭射倒鲸鱼身上的时候,可以借助着弩箭的力量,把鲸鱼给拉回来。

    高标号的钢材打造的弩箭,还有韧性和强度俱佳的钢索,这些是基本的配置,当然了,还有大量动力装置。

    鲸鱼的重量,成年蓝鲸,最高可以达到70吨以上,就算是普通的鲸鱼,也多是超过10吨,这样的重量,就算是捕捉到了,要想把他们运送到船上,也不容易。

    用类似拖网式捕捞的大型传动装置,再加上足够的人力,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同样的,为了保证效率,船也不用很大,后世的捕鲸船,综合性之的,会超过千吨,可是单纯功效性来说,几百吨就差不多够了。

    定海军能够制作万料的大船,千吨不在话下,可是为了锻炼,为了保证效率,最终确定的捕鲸船的吨位在500料左右,换算成吨位,七八百吨,可是其中技术含量,还有各种的先进的机器非常的多。

    无论是操作性,还是抗击风浪的能力上面,都是非常强悍的。

    现在的定海军,已经拥有了极为强大的造船和设计的能力,在经过了最初的西式帆船之后,开始逐步的融合了中国式帆船,还有定海军本身的长处。

    各种螺丝的使用,出色的钢材,还有一些新的材料,这些船只,他们的性能大大的提升了,逐步逼近了风帆的巅峰时代。

    捕鲸船也是如此,在赵信提出了要求,并且简单的把功效告知之后,很快的,一个初稿和模型就弄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一次次的测试和计算,最终,成型的时候,已经相当不错了。

    定海军目前,连万料的大船,都可以在一个月之间,生产出0艘以上,更别说这样的小船,500料,这个在之前北宋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海船了,可是在定海军,只要基本的结构出来,最少有50家船厂可以兴建。

    捕鲸,从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工作,所以,赵信在确定了整个船的基本情况之后,就下达了单子,最少0艘船。

    不是不想制造更多,原因在于,捕鲸船对于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民用船只的水手,必须要上船个月以上,还要测试才可以。

    定海军的航海,只是刚刚开启,船甚至比水手都多,一些低速的运输船,大部分都是新手上船。

    捕鲸船,虽然是小船,可是是面向深海的,同时,还是捕鲸的,虽然只有500料,可是水手的密度,可是比大型运输船都要多的多的,一艘船最少也需要150人左右。

    这样下来,0艘船,起码是000人,这样熟练的水手,就算是在定海军,也不算太多,还是赵信出面,薛玉努力之下,才抽调到位,其中,甚至还有1500人并不是专业的水手,他们只是上过几次船的士兵。

    好在,捕鲸之中,真正需要操控船只的,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是需要战斗的并且使用力气的,比如说,装填弩炮,比如说,整理铁索,并且在射中了鲸鱼之后,把鲸鱼通过工具拉上来的。

    小船造的非常快,0艘船,几乎在一周之内完成了建造,中间不错多少时间,在得到了赵信指点之后,薛玉承担了这一项的任务,他带着人员稍稍的合练了几天的,在船下水之后,就组成了船队,一路的向北而去了,在他看来,海战他或许不行,可是捕捉海鱼,还不是立刻拿下,他却不知道,这一路,还真的是艰难险阻。

第六百八十三章 辽国撤退

    山海关,惨烈的战斗几乎没有出现,谁都不是笨蛋,明知道无法攻破,却还要投入,除非是没有别的选择,人命在战争到来的时候不值钱,可是一旦损失太多,谁也承受不了。

    辽军想的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可是他没有想到,三条能够大规模的运用兵力的,都被堵上了,之前想的,棱堡的造价很高这一点,有些不怎么靠谱。

    周围数百里,都无法通行,要想绕道,必须要绕道千里之外,这个代价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是辽兴宗,也不得不考虑。

    战争打不下来了,接下来,当然是派遣使节的扯皮,辽国派遣使节,前往北宋,主要是质问,为什么不宣而战。

    如果说,之前,在幽云没有拿下来之前,辽国的使节,威慑力还非常的强,可是现在,一场北伐,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就拿下了折津府,还有折津府周围的1个州,这意味着什么。

    北宋在战斗力上面,已经超过了辽国,辽国甚至连一个山海关都没有办法度过,要派遣使节,前来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这怎么可能。

    顾左而言他,这件事情,任何一个礼部的官员都会,可以云山雾罩的跟他说个不停,但是就是不吐口,而趁着这个机会,北宋在疯狂的修筑棱堡。

    16座X字型的棱堡,在折津府修筑完成,北宋在这里就拥有了一个根基,接下来,就是根据需要,继续的修建。

    没有棱堡之前,长城,或许会是修建的唯一选择,可是棱堡的超强作用,在这里尽显无疑的前提下,长城,那是浪费的选择。

    棱堡,或许无法御敌于外,让敌人不能越过,可是一旦有一个棱堡竖在后方,任何越过棱堡的军事行动,都会非常危险的,以棱堡为依托,就算是野战,北宋也不惧任何人。

    辽国的使节,除了找北宋理论之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刺探这边的一些情报,幽云十六州丢失的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内部的一切。

    如果说,北宋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防备,北宋肯定不会把这里面的情况告知他们,现在,一些必要的准备已经完成,可以亮一亮肌肉了。

    首先带着这些辽国使节,观看的是位于的北宋境内的棱堡群,已经真正明白了棱堡的功效,知道棱堡是一种难以攻克的堡垒,看到位于原来北宋的北部,超过400座棱堡,差点没把使节给吓死的。

    4座棱堡,就挡住了辽国的几十万大军,损失几万,一点效果都没有,400座,这几乎是无法攻克的任务,同样的,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位于幽州的棱堡,也修建完成了40座,跟北方相比,无法相比,可是已经足以防护周全了。

    辽国的使节,还在继续跟北宋礼部在扯皮,反正胡搅蛮缠之下,总要获得一些收益再说,可是派回去的人员,已经把北宋的一些情况给传递回去了。

    当皇城司可以大规模的掌握一切的前提下,辽国的这些使节,这些谍报人员的动作,一直都在皇城司的监控之下,知道了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轻松的放他们回去。

    辽国目前,陈兵在山海关之外,几乎不可能攻破山海关,可是几十万大军,也不是开玩笑的,就算是再怎么的自信,狄青的5万大军都不能轻松的调回来,甚至说,在韩琦手中,也需要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兵力,随时准备战斗。的

    虽然说,这一次北伐,速度很快,只是打仗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牺牲也少,消耗也少,可是长时间的驻扎,确实不怎么的有利,如果能够用亮肌肉的方法,让辽国主动的退回,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扣除了虚张声势,毕竟,棱堡这玩意,那么大个,假也假不了,真的弄出来那么多的假的,耗费的资金一点都不少。

    在知道,在整个中国北方,有接近500个棱堡,甚至在幽州,都有几十座的时候,辽兴宗沉默了,同样沉默的,还有其他的文武大臣。

    实际上,无论是辽兴宗,还是辽国的武将,早有退意。

    棱堡这么一个可怕的,完全出乎意料的防御体系,不是辽国所能够理解,在找不到棱堡的弱点的前提下,盲目的攻击,只能够损失。

    辽国经历了草原上面的损失,还有幽云的损失,再也经不起更多的损失了,这一次调集全国人马,也是耗费巨大,如果长时间的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效果的话,没有意义。

    最终,还是萧惠提出了撤兵的建议的,然后辽兴宗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辽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可是更多的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屈服于强者,有强者就可以统帅一切。

    辽宋之战,辽国哪怕败的憋屈,可是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正确的选择,辽国再怎么说,也是草原上的霸主,天可汗,现在这一次失败了,那么继续回去积蓄力量,把一切再拿回来就可以了。

    辽国负责谈判的使节,依然在北宋东京扯皮,虽然他已经非常清楚,在这么的扯皮下去,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东西,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上,还是拿不到,可是他又不能回去,哪怕是待在这里,都可以。

    辽国在没有任何收获,甚至是损失惨重的前提下,开始了逐步撤兵,先是几十万皮室军,然后就是其他。

    对于他们的撤退,狄青并没有追击,无论是韩琦,还是狄青,都非常清楚,北伐的这一战,在辽国退兵之后,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触怒辽国,会引来决战,真正在野战上,北宋能不能占据上风,能不能扩大战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既然已经拿到了胜利的果实,何必去跟他拼命呢。

    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很明显,辽国本身已经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逼迫太过了,反而会拼个鱼死网破。

    失去了草原的几百万人口,加上幽云的150万左右,本身不足千万的辽国,可能只剩下三四百万的人口,这样的人口能够做什么,只要守住山海关,慢慢发展,辽国就会跟以前草原上面的游牧民族一样,逐步的衰落,再也不会有之前的威势了。

    就这样,辽国撤走之后,通过皇城司,知道辽军已经回归东京了之后,北宋禁军也开始陆续的撤军。

    当然了,作为新占据的领土,又地处辽宋边界,当然不可能全部撤退完毕,可是之前三十多万的军队,会减少到1万到15万之间,而原来,位于三关的二线部队,也会逐步上来,替换和接管,到时候,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数字。

    北伐到此,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在仁宗的中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下了折津府,虽然只是收回了幽州的1个州,而没有把云州的4个州给拿下来,对于的北宋来说,已经足够好了,当整顿了北方防线,用棱堡把大部分的关键点位,都给封住之后,北宋的北方屏障,将会非常出色的。

    就算是巅峰时刻的辽军,都不可能通过北方的防线进来,而原来北方的军队,会跟西北结合,重点防范西北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驻军,节约开支。

    功劳立下了,封赏也在背后,毫不客气的说,韩琦只要是回归东京,几乎必然,会提升一级,要么是枢密使,要么干脆就是东府首脑。

    这些,将会是仁宗要考虑的问题,他必须要调整一些人,章德象和贾超昌,肯定要下去一个,具体是哪个,那就不好说了。

    韩琦很清楚这一点,并不去逼问,而是继续经营幽云,在辽国派出使节,跟北宋扯皮的时候,他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了修建棱堡上面,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开启了最少80个,建成了40多个棱堡,把整个折津府周围,守了个水泄不通之后,他开启了对幽云的开发。

    被占领土,抛开辽宋之间的矛盾不提,换了一个皇帝,换了一个管理者,这中间,会出现多少矛盾的,其中有些利益层次,会不会同意,会不会反抗,再加上一些方法和税收,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最少说前面年,必须要保持高压的态势。

    丁海军给出的解决方法,让韩琦欣喜,人都给你弄走了,留下来一部分,全部都是顺民,或者是之前就投奔北宋的,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幽云,有多少土地可以用于的发展。

    相对于贫瘠的西北,位于折津府,在历史上,就是汉族的繁衍生息的所在幽州,绝对是最佳的选择,甚至韩琦不用投入巨大,自然有商人和家族加入进来的。

    移民,这成为了幽州目前唯一的话题,幽州靠近河北,山西,这些地方,一直也是地少人多的地方,只要稍稍挪一点过来,不用太多,一两百万,未来幽州的发展,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丁海军跟韩琦的交易,就展现了作用,一个船队可以运走7000组,这差不多就是80多万贯,这笔钱用于军队,这是小钱,大军一开,耗费巨大。

    可是用于移民,用于基础建设,那就不是一个小钱了的。

    北方因为辽国不会管理,以往汉族留下来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承担不起农耕的重任了,可是重新修建跟修缮,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在这些青壮们,被集中送去丁海军之前,把他们的剩余价值给发挥出来,疯狂的建设水利工程,这就是韩琦目前要做的。

    在西北,一个庞大的,耗资可怕的农田水利工程,让西北荒漠草原,成为了塞上的江南,同样的,在幽州,在以往辽国没有重视的地方,开启大量的农田水利,并且进行移民,会开垦多少的耕地,不但是保证了东京的安全,同样,也增加了整个北宋的粮食。

    韩琦在北方,按照他的计划,开始准备大兴土木的时候,一个庞大的船队,出现在了琉球。

    这是从塘沽那边,接到了第一批的人口,转运过来的船队。

    哪怕丁海军普及了风帆战舰,季风也相对比较的适合,可是几万人的庞大移民,还是多多少少出现了问题。

    这些移民,不是在丁海军,经过了训练和安抚,已经有纪律性的工人,也不是经过了一定的筛选,对丁海军忠诚度很高的民众。

    这些是俘虏,是类似于奴隶一样的存在,哪怕丁海军没有苛责他们,每顿饭都会管饱,也不会刻意的苛责他们,可是死亡率一直都不低。

    原因很简单,这些长期在大陆生活,根本就没有坐过船的,根本就不适合航海,没有适应性,直接弄上来,在加上心里上面的失落。

    毕竟在大海上面,封闭狭小的舱室,比较空旷的环境,还有陌生的未知,这些都是巨大的压力,一部分人承受不住,直接压垮,一部分体弱多病的,也会生病。

    丁海军会救治,却不会不计代价,因为船只少的关系,最多一艘船上有一个医生,再加上一些成药,这些东西,未必能够救起每一个人。

    差不多10多天的航程,总计损失了400多个,还有近千重病的。

    丁海军当然不会圣母到,连这些人都会负责,他们只是尽一下义务,尽可能的减少死亡,真的要是死了,也没办法,大海就是最好的葬身之所。

    好在,这不是如同大航海时代的移民,只有000多里的航程,走的也是靠近海岸,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风浪,一切顺利的前提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当陆地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露出了释然的表情,甚至连一些丁海军的水手也不例外,那些走了太多海路的水手,这么连续死人的,还是头一回,死亡的阴影,压在心中,哪怕心中明白,也压力巨大,到了陆地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那些劳力,看到了陆地,以为是到了某一个地方,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岛,甚至这些北地的民众,到了琉球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岛,甚至其中因为劳动太苦的关系,有人选择了逃跑,可是再怎么跑,也跑不出去这个大岛,最终被抓获,当然是处以极刑。

    这些是后话不说,最少说现在,琉球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归宿,同样的,琉球也急需要这些人的进驻。

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

    日本海,一只舰队正在快速的航行之中,定海军目前的范围,还只是局限于北宋的海域,可是日本海却并不陌生,在从整个北宋,招募了大量的水手和船长之后,很自然的,就获得了日本的第一手资料。

    日本跟中国的联系,源远流长,从他们可以扬帆出海开始,从日本到中国,并不很遥远,特别是走对马海峡,从朝鲜绕路,大概在中国的山东附近登陆,这是很常见的路线。

    定海军走的,也是这一条航线,主要是从定海军直航,按照纬度线,大概可以抵达朝鲜南部,然后绕过朝鲜海峡,进入到日本海。

    因为是捕鲸,这是非常规的航行,也就没有多停留,船上携带的补给,足够半年左右的航行,只是中间,确定了一些岛屿的位置。

    首先就是济州岛,这个岛屿,并不在航线之上,因为大部分前往朝鲜的船只,都是走辽东,然后顺着上面绕一圈的,这样近海更加安全,直航深入远洋,危险性就更大了。

    这些对于西式帆船来说,不成问题,直航更加节约时间,大概七八百公里的航程,甚至直线的话,去朝鲜的最南端,比去济州岛更加的节约,因为连云港维度更靠北,济州岛则靠南一点。

    这个面积并不算很小的岛屿,差不多一千**百平方公里那么大,差不多是定海军的6倍,是一个不错的中转岛屿。

    只不过,距离定海军稍稍有些远,又有大量的人员,目前为止,定海军还没有打它的主义。

    实际上,相对于济州岛,日本岛才是更加麻烦的,日本的南北宽度超过了000公里,要顺着日本到继续行驶,加上之前到达日本的距离,差不多要000公里,这个距离,是以前定海军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同样的,附近的海图也不熟悉。

    有直航日本的这些船长,他们熟悉的,只是日本开放的那些城市,跟北边的北海道,这个时代,还不是日本的本土,甚至居民,都是带着白种人特点的虾夷人。

    000公里的航程,这是一个巨大的锻炼,也同样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按照天100公里的速度,差不多要0天才能够抵达,这还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第一次,总是漫长的,中间,每到一个岛屿,都需要根据六分仪绘制海图,添加到了定海军的庞大海图之上,这样下来,足足用了10天的时间,才跨过朝鲜海峡,进入到日本海,预计,抵达目的地的时候,要到40天以后了。

    有时候,运气也是一个部分,在越过朝鲜海峡的时候,他们幸运的碰上了一群座头鲸。

    这是一群正在巡游的座头鲸,他们应该是从北冰洋海域,前往热带附近,进行繁衍的一群,因为种群没有被破坏的关系,这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鲸群。

    谁实话,薛玉对于鲸的大小,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虽然在海边,经常有记载,如同山一样的鱼,可是多少人见过,就算是有,也就是几米长,按照赵信所说,几十米长,一头鲸相当于0头,甚至是40头牛,这有些可怕了。

    可是当00多只座头鲸,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由不得薛玉不相信了。

    这是一个完整的鲸群,成年的鲸鱼数量,大概是150头左右,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稍稍小一点的,或者是幼儿的鲸鱼。

    最大的那一头,甚至有0米左右,露出海平面的庞大的身体,就算是距离很远,也让人感觉到害怕的。

    如果是远洋的航行,经常跑船的,是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大家伙的,可是这个时代,船很少越过深海,而鲸鱼,除非是在繁衍和栖息地,否则的话,不会跑到岸边去。

    后世那么多的鲸鱼,搁浅在岸边,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大量的捕捞的,还有环境污染这些东西,造成的食物的短缺,是主要的原因。

    在人类还没有把手伸向大海,大海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的前提下,鲸鱼不会到岸边,能够见到鲸鱼的很少的。

    如果定海军的捕鲸船,选择的是原来的道路,也不可能碰上鲸群,不超过海边50里的,碰到鲸群的可能性很低。

    本以为,要到日本,甚至是赵信所说的,顺着日本岛一路向北,000多公里的前提下,才可能抓到,谁知道,在这里就碰上了。

    0多艘船,虽然不小,这么一群00头左右的鲸鱼,也足够他们吃下了的,算下来,差不多是4000吨以上,能够装满不少的船了。

    捕鲸,是一个技术活,这个工作能够锻炼船员的配合,一定程度上面,是训练海军的不错项目。

    赵信为了捕鲸,准备了足够的东西,无论是弩炮,还是钢索,还有船本身的功效上面,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是经验的缺乏,成为了最大的败笔。

    当大量船只,开始围捕鲸鱼的时候,前面几发击中,还没等他们把鲸鱼拖上船,就遭到了鲸鱼群的攻击。

    庞大的鲸鱼,只是相对而言的,0吨的鲸鱼,碰上了最少000料以上的捕鲸船,真的是大巫见小巫,只不过,不停的碰撞,却让船只险象环生。

    从来没有经过这样战斗的船员们,刚开始慌乱无比,甚至开始转身逃窜,好在座头鲸的速度不快,如果是如同虎鲨那样,恐怕跑都跑不掉。

    在简单的交锋之后,没有任何的战果,反而手忙脚乱,这刺激了薛玉,认真的观察,然后找人总结了一下,继续发起攻击。

    这一次,选择了结构较为坚固,甚至船身装上了铁肋的船只,这个船只有5艘,当时做出来,薛玉还觉得累赘,相比其他船,更加沉重,速度也更慢一点,这样的船,有什么作用。

    可是在这里,却成为截断鲸群的工具,有铁肋无惧鲸群的碰撞,只要把鲸群分割开,不用很小,有个四五十头,剩下的,也足够对付了。

    40头跟00头,这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对一个,在经过了四五个弩炮的攻击,用牵引装置,把5吨左右的鲸给拉上船只,这就结束了。

    整个过程,有些血腥,却对于整个船只的配合,要求相当的高,有时候,就算是弩炮中了,如果这边配合不好,也容易脱落,最终丢失。

    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在经过了不停的尝试之后,第一个遍体鳞伤,甚至已经奄奄一息的鲸鱼,被拖上了船。

    超过14米的长度,庞大的身体,任何人站在他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这么一个巨大的怪兽,居然被他们抓到了,而且拉到了船上,这种感觉,分外的不同。

    任何的事情,都头一回,虽然鲸鱼没有人见过,更没有人有经验,可是无外乎是剥皮和分割。

    这中间,赵信告知了鲸鱼的重要部分,第一个是鲸须,作为一种天然的材料,鲸须拥有足够的弹性和韧度,可以用在一些材料上面。

    然后就是鲸油,跟寻常的脂肪不同,鲸油拥有着高温不变化的特点,这个特点,完全可以作为高精度的润滑油使用,虽然说,定海军的机械,没有转速到精密机床的程度,可是一些高温机械,用它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两者是工业上面使用的,剩下的,就是食用的价值了,鲸肉跟牛肉类似,却更加的富含营养,甚至内脏,比如说肝脏,因为富含各种维生素,也可以磨制成粉之后,制作成某种补充的药品,对于一些维生素缺乏的病症有直观的效果。

    反正,大家都不懂,好在鲸鱼不是鱼类,这是哺乳动物,他的很多的内脏,只是稍稍大一点,跟动物的内脏有些相像,通过对比,找出相应的部分,然后进行分割。

    因为时间的漫长,就算是捕捉这个鲸鱼群,回归定海军,最少也是0天以后,这些肉类必须要经过研制,好在定海军别的不多,食盐太多了,在出来的时候,整个船队就已经携带了500吨盐,差不多能够腌制1000吨的食物,足够用了的。

    开门红取得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一个继续的过程,第一波,一共捕捉了60头鲸鱼,平均每一艘船是只,并不是说,船装满了,而是这些鲸鱼占据了位置,就放不上去了,必须要分割,腌制了之后才可以。

    好在,鲸鱼是群居动物,他们会跑,却不会分散逃走,在失去了60只之后,他们依然向南方,而捕鲸船,就跟在后面,不紧不慢。

    整个捕鲸的过程,持续了10天,鲸鱼用每天80公里的速度向南,10天走了800公里的,最终,整个群落,基本上都被干掉了除了一些非常小的,被放走,剩下的基本上,都被俘获。

    一共160头,总重量超过了800吨,可以说是一个大丰收,最关键的是,因为鲸群的行动,他们居然跑到了定海军同样的维度上面,只不过距离海边,差不多有400多公里的距离。

    这倒是意外的收获,按照现在的船速的,全力前进的话,一天最少可以前进10到18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够回归。

    薛玉当然选择回归,这一次收获很丰厚,却没有占满整个船只,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继续下去的,需要走的路程太远,或许之后,按照这个鲸鱼的巡游路线进行,说不定,可以在更近的地方,找到鲸鱼。

    两天多之后,薛玉抵达了定海军,对于薛玉这么快回归,赵信也没有想到,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满仓的鲸鱼,包括了几个完整的皮革和骨架,这些无不证明了,这是一次捕鲸的行动。

    很快的,在能工巧匠的帮助下,复原了个鲸鱼标本,选择了一个展览馆进行展示,定海军的民众,这才知道,原来,在海洋之中,真的有如同山一样大的鱼,十几米的长度,庞大的身体,如同小山一样。

    与此同时,鲸鱼肉也在定海军热销,000多吨的,差不多相当于万头猪肉类,进入到定海军之后,进一步的刺激了市场。

    之前,定海军开启了长江口的捕捞,已经大体上面,解决了定海军蛋白质摄入问题,可是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海边的,就算是海边,也还没有形成吃海选的习惯,用各种不同的做法,催生出一系列的食谱,可是这些跟传统的食物,有些区别。

    鲸鱼肉味道鲜美,在一定程度上面,跟牛肉类似,因为是哺乳动物,哪怕是海生的,都跟普通的鱼类有很大的不同,稍稍用牛肉的方法来做,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就是鲸鱼热销的原因。

    原来没得选择,牛羊肉的价格,又因为供给量的关系,被炒的很高,虽然说北宋已经因为西北的收获的,不缺牛羊了,可是因为交通的关系,每年从西北运送到中原的牛羊,数量并不算很多,这些通过漫长的路上,宋到定海军就更少了。

    反倒是猪和禽类好一点,因为定海军逐步的推广的关系,在各地的进行养殖,目前初见成效。

    以定海军目前来说,每天的差不多10头牛40头羊,1000头猪和差不多1万禽类。

    听起来这个数字很大,可是10头牛,差不多就是1万斤,80头羊,更少,4000多,000头猪多一点,万斤左右,加上禽类,也不超过5万斤肉。

    要知道,目前定海军差不多00万人,哪怕是每个人一天吃一两肉,需求就是0万斤,缺口巨大,就算是有鱼的补充,这也不够。

    不是定海军不想办法,而是人口太多了,这是一天的数量,除非能够如同后世那样,大型的养殖场,否则,这个缺口会一直存在。

    00吨鲸鱼肉,填补了这个市场,跟真正牛羊肉相比,差了一点,可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一共0万斤的肉类,哪怕每天供给15万斤,也差不多能够供给大半个月的时间,顿时引发了热潮,有防治牛肉的做法,更有独特的专门针对它们的做法。

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

    捕鲸的收获,从某种意义上面,增加了定海军的肉食摄入,同样的,薛玉也发现了,在琉球的东部,会有鲸鱼的出现,这比赵信所说的,位于日本的北部,最大的那个岛屿,要近的多,他没有去过北海道,不知道在北海道,遇到鱼群是多么的容易,所以的,天然的以为,在这一条航线上面,找到鲸鱼很容易。

    鲸鱼的特性,在夏季的时候,会前往北方捕食,并且积蓄的脂肪,在冬季的时候,会到热带的地方越冬,这种天然的特性,让鲸鱼的活动非常的规律,只要找到鲸鱼活动的路线,抓到他们并不是困难得到事情。

    这也是赵信的疏忽,他只是知道,挪位和日本,有捕捞鲸鱼的习惯,却不知道,鲸鱼有巡游的特点,实际上,在琉球的东部,这本身就是鲸鱼巡游的路线,这个是最适合抓到鲸鱼的地点,不必前往北海道。

    到现在的前提下,丁海军已经普及了西式帆船,别说是去日本,就算是去的美洲,都有一定的几率,可是从定海军到日本,超过000公里的航程,特别是在大多数的时刻,还是在比较深的海洋之中,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哪怕是有六分仪,哪怕西式帆船,他们的适航性非常的出色,在这种的前提下,000公里的航程,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有可能出现危险的。

    在定海军向东,以琉球向东的这一片的航线,最近的抵挡,距离的定海军,也就是500公里左右,最远的抵挡,也不超过100公里,这个距离,相对于北海道000公里以上的距离,不知道近了多少,这种情况之下,捕捞的效率提升了很多。,

    一头鲸鱼,最少也在15吨左右,这也就相当于0头牛的重量,况且鲸鱼也不是独居的,一般的情况下,鲸鱼最少也是5只,最多的时候,超过00只,只要找到一个鲸鱼,这个数量上面,就是可以保证的,这对于定海军来说,补充性非常大的强。

    在大规模的养殖,没有成为常见的事情之前,捕鲸就成为了定海军补充合适的肉类的最佳的方法,同样的,大量的鲸油的出现,也提升了整个定海军的工业。

    工业的提升,离不开各种的机械,以钢铁为主体,构筑的工业体系,润滑油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温,高速的前提下,没有足够合适的润滑油,一定程度上面,会减少工业的效率,这会增加成本。

    赵信不是工科的学生,并不知道各种润滑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够依靠动物,或者植物的脂肪,这些东西,或许在简单的机械环境下,有些作用,一旦遇到了高温,动物的脂肪会融化,失去了本身的物体特性,植物脂肪就更加是如此,在植物脂肪之中,很难的做到润滑的作用,鲸鱼的脂肪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不但高温高速的前提下,他的性能,就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样的使用的数量也在减少,这个提升了丁海军的整体效果。

    或许,这个效果总体来说,并不算多的,大概也是在5%-15%之间,可是以定海军,非常可怕的基数,整体的提升,非常的可怕。

    捕鲸,不但可以提升海军的配合,同样的,对于定海军蛋白质的摄入来说,相当的关键,定海军的蛋白质,逐步的平衡,同样,收入也是相当的不菲。

    在定海军大规模的捕鲸的前提下,定海军的各种的肉食,从单一走向了多样,可是鲸鱼再怎么的说,也只是哺乳动物,他跟地表的那些动物,还是有巨大的区别的,他们或许可以在短时间的替代,却不可能在长时间的替代肉类。

    在北宋,肉类的获取,除了各种的猪肉,禽类之外,就只有西北产的各种的肉食了,实际上,在定海军的帮助下,西北的大量的草原,在喂养牛羊的时候,从放养,变成了圈养,一定程度上,单位的草场,能够容纳的动物,提升了的10倍以上,同样的,减少了动物的活动之后,脂肪的蓄积也在增加。

    可是这种增加,又有什么用处,哪怕现在,整个河套盆地,各种的动植物的产量提升到了一个非常的可怕的程度,比起曾经西夏的时候,最少提升倍以上的,不说牛马对于北宋的农耕的提升程度,就说单纯的肉类,对于北宋的提升就很大。

    就目前来说,牛肉和羊肉的价格,在东京汴梁,他们的价格,最少降低了0%以上,这也就以为这供应量会提升了相当多的程度。

    可惜,对于定海军来说,别说是提升牛羊肉的供给量的0%,就算是提升了一倍,对于定海军来说,都是杯水车薪的。

    交通的状况,别说是对定海军,就算是对西北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合理的养殖技术,让西北的养殖业提升的倍率相当的高,可惜消耗的相当的小,在今年,肉类的供给量提升了倍以上,可是从西北运输出去的,还是跟之前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些增长,就留在了西北。

    河套盆地得,哪怕是草场的数量相当的大,总量也是有限的,提升了倍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未来,一旦这个提升的效果继续的提升的前提下,必然会达到极限。

    在没有各种的饲料的前提下,整个草场,哪怕是用圈养的方法,这个提升的幅度还是有限的,类似蚯蚓和微生物的方法,可以提升总量,却不可能提升的再多,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达到一个极限,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整体的养殖量,也不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目前的铁路正在快速的贯通之中。

    因为北伐的关系,函谷关这个关中的关卡,被忽视,连幽云都已经拿下的前提下,一个已经废弃的关卡,又有什么样的作用的。

    对于北宋来说,在西夏已经实质上面灭亡的前提下,函谷关这个历史上的关卡,已经没有了实际上的作用了。

    据函谷,而扫六合,这是曾经千年之前,甚至是以前100年前,秦国做的事情,一个函谷关,几乎支撑了秦国的大部分的防线。

    可是现在,连关中平原都没落了,现在,整个北宋的核心,是河南,是湖北和湖南,甚至连长江的中下游区域,已经成为了北宋重要的粮食产地,关中平原已经成为了负累,成为累赘。

    不过是拆掉函谷关,又不是拆掉城墙,这有什么问题。

    整个从汴梁通往西北的铁路,一个关键性的关卡,就是函谷关,函谷关以东,这是中原平原,这个平原,少有山脉的阻挡,就算是有山脉,稍稍如果也可以通行,在这个山脉以西,那是的关中平原和河套盆地,这些地方,本就不是以山脉而著称。

    定海军为了这一条铁路,不但派遣了的最少40个施工队,一共万多人,同样的,也供给了绝大多数的物资。

    枕木碎石,这些可以就地取材,只要随便的挑选,在山林之中,有大量的木材,在一些普通的地方,也可以采石,或许对于以前的北宋来说,采石是一个技术活,从山脉之中,采集到的巨石,会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可是在定海军提供了大量的炸药的前提下,只要安装炸点,这些碎石随处可见。

    从西北到汴梁的铁路,充其量,也就是500里左右,比起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多了八倍,可是定海军提供了更多的人员吗,40个组,每一个组最少是500人,还有大量机械的前提下,么一个标段,不过是50里左右,这在的铁路施工上面,并不是一个厂的距离。

    有了之前的东南铁路的基础,现在的铁路施工速度非常的快,几个月的时间,最少已经完成了一半的施工量,预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之中,就可以完成施工量的大部分,这对于西北铁路来说是一个好事情,现在制约铁路的通车的,就是函谷关。

    拆掉函谷关,非常的容易,在拥有炸药的前提下,就算是炸掉一个山,可能也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更别说,在原有,已经有的山谷的前提下,开通一条道路了。

    不过,这一条通道并不是普通的开启,在山谷之中,并不是完全平坦的,他是有一定的坡度的,要保证运输的效率,必须要合理的设置。

    这是制约这个西北铁路效率的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是平地上面通道,只要水泥路修的合适,比较的平摊,这就可以了,可惜这是山谷。

    在设计之中,在函谷关被拆除了之后,需要按照坡度,修建最少0公里长的道路,这个道路还有海拔上面的差距00米。

    听起来不算什么,0公里长的道路,海拔高度00米,平均一公里1米,这个坡度并不算很高,可惜在函谷关,这个坡度的落差,集中在了公里不到的距离之中,平均每公里高达100米的落差,这对于公路来说,就是衣蛾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要合理的设置,甚至在一定的地方,选择垂直吊装的程度,增加整体的效率,这就成为了重点的,选择哪一个地方进行安置,减少整个的垂直距离,成为了最关键的地方。

    现在,在原来函谷关的西部,最少里的地方,布置这个地方,以垂直距离超过得10米,解决了函谷关大部分的垂直高度的问题,其他的地方,整体的垂直高度,只有180米,且可以通过最少0里距离进行缓冲,每一里大概只有9米,这就极大的解决了问题。

    在西北铁路之中,最终的问题,施工程度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函谷关这里的,当这个超过10米的垂直起降的设置完成,每天可以完成8000到1万吨的物资处理的前提下,整个西北铁路,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虽然,目前铁路只是通到了函谷关之前,甚至说,目前正在运营的铁路,只是从汴梁到应天府的一部分的,可是不并不耽误其他的人看到铁路的好处。

    00多里长的这一条铁路,在经过了测试之后,开启了运营得,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开启客运的线路,相对于要求更高。

    不过货运线路已经非常可怕的,最初的时候,这一条路线,只是为了帮助汴河分流,可是伴随着运输量的逐步的增加,效率的增加,这一条路线已经承担起了巨大的作用,超过了汴河的5倍,甚至汴河从主导的路线,变成了辅助。

    在铁路的运力不断的增加的前提下,应了大量人员的呼应,这一条铁路开通的客运,并且一经开通,就展现了可怕的效果。,

    汴梁是什么地方,是整个北宋的首都,云集了超过百万的人口,并且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相对于务农,前往汴梁做一些零工,都比务农的收益更高。

    应天府是什么地方,是南京,是整个北宋除了汴梁和大名府之外,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这个地方跟汴梁之间,天然的就有很多的联系,无论是正常的交流,还是一些其他的交流都非常的多。

    最开始,只是开通了列车辆,每一列大概运输00人左右,可是这个数量不够,后续增加到了7列,10列,最终达到了每天0列。,

    这些列车,只是在货运类车的间歇开启的,可是他们却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加上货运的效益,三司的数据,最终的月收益,超过了0万贯。

    这可是可怕的数字,要知道,整个00多里长的道路,整体的投入,在600万到700万之间,就算是加上了征收土地的耗费,也不会超过千万贯,每月的0万贯,意味着大概5个月左右,就可以收回整体的投入,这个不到年的时间,回报率来说,是非常的高的。

    现在北宋最为热门的高利贷,他们的收益也不过是这个数字,还有一个极限,甚至有收不回来情况,铁路却可以保证这个,顿时,无数人都投入到了铁路投资之中,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推行着新的铁路的兴建。

第六百八十六章 统计报告

    辽国撤军,虽然在山海关面前,留下了一些兵力,可是这些士兵,距离山海关,最少也有50里以上的距离,最多,只是监控着这边的情况。

    虽然,幽云还没有完全占据,可是已经拿到了1个州,已经是目前能够拿到的最大的数量,可以说,幽云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以北宋军力,就算是现在,在西北出兵,进攻云州,云州的防护,根本无法抵挡,只不过,这样下来,战场就铺的太大了。

    对于枢密院,还有其他的大臣们看来的,稳定住幽州,先把折津府,给经营好了,稳定的作为的基础了,再考虑云州,只有4个州不到,到时候无论是战争的强度,还是烈度,都不会很大。

    幽云的拿下,对于北宋而言,是振奋的,这个一直都盘旋在北宋几代皇帝身上的梦魔,终于被解决了,长城,终于完整的落到了北宋的手中,只不过,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大。

    韩琦目前主导幽云,他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定海军的船队,大概是一个月过来次,从最开始的70多艘船,到后面,增加到了00艘以上,一次性运走的,也从5万人左右,提升到了15万左右的。

    这样的行动,一共持续了4个多月,几乎整个幽州都空了,原来差不多集中了的150万,后来通过调查,特别是清理隐户,最终差不多是190万左右,抛开那些投奔了北宋的,差不多有1万左右,还有一部分不适合乘船出海,病弱的和年纪特别小的,最终这一部分大概5万人,被收拢起来,剩下的170万左右,全部都给送出去了。

    琉球,在定海军第一步开发之后,迎来了一个人口暴涨的时期,四五个月的时间之中,本身大量工厂的搬迁,在定海军经过了甄别之后,合适送到琉球这边的,大概是0万左右,这些是定海军在琉球的根基。

    在琉球各地的,搜索土著,整个琉球,居然有80万左右的土著,这部分,基本上被俘虏,成为了居民的一部分,不过地位不算很高,他们都是类似奴隶和苦力一样的存在。

    不过相对于更加残酷的奴隶,他们是有一定的保障的,可以享受一定的自由和薪水,最关键的是,可以吃的饱,吃的好。

    新增加的170万之后,琉球的人口可怕的达到了接近00万,这部分的人员到来,肯定会不习惯,可是定海军早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努力消化这些人。

    幽州,在完全空了之后,借助着销售这些人口的收入,引入了定海军的施工队,趁着秋冬的苦水季节的,一条条的河道被的清理出来,原来,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延续到折津府,现在早已经废弃,在原有的基础上面,重新的开启的,耗费的劳动也不少。

    可是一旦这一段被重新修整,从汴梁可以乘船一直到折津府,这对于折津府的提升会非常的大,而伴随着折津府的开发,大名府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大名府是为了防备辽国而开发,在历史上,曾经大名府跟折津府并立的时候,大名府的地位跟折津府也是无法相比的,一旦折津府立足下来,大名府的地位也会不保。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虽然已经入冬可是在韩琦的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资金,趁机开始移民的工作。

    中国北方,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人均的耕地面积非常的稀少,有些已经达到了能够承载的极限了。

    在这些中间,抽取一部分,填充到北方,幽云这里,如果按照农耕的话,最少可以容纳500万,到800万人,如果真的有这么多人注入,这里一定可以重新的辉煌起来。

    北伐完成了的,北宋的疆域扩展了,人口开始逐步的转移,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只不过韩琦的动作快了一些,一部分州郡的结构,也在构架之中,整个下半年,相对比较的平静。

    又是一年的冬季,又到了审计的时候,这是从定海军传出来的,传统的虽然有审计,却没有如同定海军那么的系统,多是偏重某一个体系。

    现在,以全国的范围之中,以粮食的总产量,各种的税负,还有收入和支出,把这些列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统计,然后根据往年的情况做出一个对比,就可以知道,目前的财政状况。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整个财政的收入,是迅猛的增长的,这中间,最大的,实际上还是商业税收。

    以往的商业税收,只是笼统的,定了一个简单的数字,无论是三十税一,还是十税一,这些都是比较笼统的,没有一个侧重点。

    定海军把商业开放到了全国,不但贡献了大量的税收,目前,整个商税之中,定海军贡献的,已经超过了7%,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同样的,在一些有政府和地方投入的项目之中,还有相当的红利,这部分,构成了收入的大部分的增长点。

    在庆历六年这一年,北宋的商税收入,达到了惊人750贯,这个收入,已经相当于年前,整个政府财政收入的倍左右了。

    其中,三分之一是原来的传统税收,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新增的红利,还有定海军提供的税收,单纯这一点,就让北宋的财务状况健康了不少。

    定海军在中间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各种新的产品,还有更加高昂税负的项目,可是定海币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北宋的钱荒一直都存在,北宋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哪怕没有赵信的穿越,北宋的经济盘子也相当的大,铜钱从来都没有足够过,并且北宋的铜钱,影响的还不是北宋一家,辽国,西夏,朝鲜,日本,东南亚,这些跟北宋有一定商贸关系的,都是受到北宋的货币的影响。

    甚至一些小国,甚至是辽国也是同样,他们自己不铸造货币,直接拿了北宋的货币来用。

    如果,北宋不是铜钱,而是信用货币,单纯这些,就可以通过这些造币和贬值,控制周围的国家,可惜铜钱是贵金属货币,他本身有价值,甚至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倒挂。

    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面,制约了商业的繁荣,一些铁钱,飞票,还有交子也应运而生了。

    现在,定海币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定海币不是纸币,是不锈钢的币,不但制造的非常的精美,当冲压设施,还有不锈钢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定海币的制造,已经不依托赵信了。

    不锈钢,本身就是的硬度和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出色的材料,本身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再加上合理的设计,锯齿边缘,还有精美的图画,这些成为了被追捧的,不容易造假,还方便使用,一旦出现,就风靡了整个北宋。

    大量定海币的出现,让整个北宋的市场更加的繁荣,到现在,整个定海币的总数,已经超过了0亿贯,而且在不断的扩张之中,这样解决了北宋货币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有了充足的货币,不用以物易物,流动性也在增强。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同样一块钱,如果只是买一种东西,那么他就是一块钱的价值,可是如果在七个,八个,甚至更多的摊位,不同的流动,他所创造的价值,就不是一块钱那么的简单了,他会增值。

    不断流通的货币的,也让商贸的收入开始增长,不说是全民皆商吧,最少说,大量的商贸活动开始出现,税负也提升了不少。

    本身,因为北伐,大军开动,还有大量的建设,造成的一定程度的开支增长,可是在千万贯,规模的税收增长面前,这些直接就被填平了。

    如果只是钱的增长,这只是数字,可是切切实实的,整个北宋东西是在增长的,打个比方吧。

    原来,在深山之中,长在深山的各种果子,食物,还有矿产,他们就躺在那里,甚至腐烂掉。

    现在,当这些东西有了商业的价值,同样,有了比较不错的交通环境,可以运送到适合销售的地方去,这些东西,很自然的,就拥有了价值。

    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各种基础矿产的生产量,各种的商品的成交量,这些都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数据来表达。

    对于北宋来说,实际上,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根本的东西,实际上是粮食。

    从西北突破之后,一个河套盆地,就让整个北宋增加了数量可观的耕地,这个数量大概是000万亩以上,最关键的是,这些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中上田。

    跟传统的耕地区域的守旧不一样,这里本身就是来的飞地,几乎都是韩琦一手的主导的,在他的支持下,很多定海军的先进耕种方法,也在这里使用,而黄河的水利体系,对这些耕地起了巨大的支持的,这些到庆历六年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一年两季,冬小麦和棉花交错,冬小麦的产量,平均达到了4.5石,也就是说,000万亩的土地,一共收获了1.5亿石,单纯这个,就足以多养活三四千万人,最关键的是,还有棉花。

    棉花的产量不大,大概是石左右,大概可以产出1石左右的皮棉。

    也就是说,000多石的皮棉,这些如果用于织布的话,基本上损耗并不是很大,按照定海军的收购价格,单纯这一点,整个西北的收益都相当的可怕。

    西北的增加,那是净增长,这对于整个北宋来说,相当的关键,一下子在原来的基础上面的,提升了一大块,就算是政府手中,也有足够的粮食,应对自然灾害,这对于北宋稳定性,效果非常的好的。

    同样的,定海军也不遗余力的推动的农业的改革,一些种子和肥料,先进的种植方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整个北宋,这一点的幅度并不大,可能会让北宋的平均亩产,提升个10-0斤左右,可是这个,扩展到了整个北宋8.5亿亩的土地上面,也非常可怕。

    两者叠加到一起,整个北宋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超过亿石,单纯政府的税收,都增加了不少。

    谷贱伤农的,这一点,对于王朝来说,是尽可能的避免的,如果以往,没有统计,没有钱,三司可能只是小幅度的控制。

    可是现在,单纯税收,就让整个政府的收入,提升了好几千万贯,拿出来一部分,用于平易粮价,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的。

    目前北宋所有的粮库都充斥着粮食,粮食的价格下降了一部分,却没有达到伤农的地步,同样的,定海军的各种军粮的制作方法,也增加了保存的时间。

    毕竟,完全干燥的粮食,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只要小心,不受潮,保持着两三年没有问题的。

    粮食,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来说,都是一个基础,或许粮食无法赚太多的钱,可是粮食是根本,1亿的人口,如果粮食只够8000万来用的话,那么的,就是惨剧,就是乱世的根源。

    除了粮食和税收,其他的方面,也进行的非常的好,这中间,第一条长的铁路,汴梁到西北的铁路已经阶段性的通车了,从汴梁到应天的铁路之中吸取的经验,让这一条铁路从一开始,就是较高的规格,运输量开始迅猛的增加。

    西北的大量粮食,棉花,肉食和牛羊,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些原来都没办法运进内陆的物资,通过铁路,可以更快,更大量的运进来,别的不说,牛羊肉和牛马的价格,在过去的铁路通车第一个月,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这对于本身就已经收入增长,幸福感更高的北宋普通人来说,又是一个提升。

    更多的牛马到来,可以增加劳动效率,同样的土地,使用的人就更少,可以解放初更多的人口,同样的,大量的副食品的摄入,也会增加国民的身体素质,这对于北宋,对于整个中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046/ 第一时间欣赏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皇宋锦绣》为转载作品,皇宋锦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皇宋锦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皇宋锦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皇宋锦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皇宋锦绣介绍:
宋朝在文治上面做到了顶峰,诞生了无数可以铭刻到历史上的人物,大文豪,政治家,圣人,军事家,却被蛮族攻破,历史沉沦。
穿越本应该死掉的仁宗二子,改变必死的命运,改变将靖康之耻,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看一介皇子如何,祛除弊政,强悍自身,追亡逐北,一统天下。皇宋锦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皇宋锦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皇宋锦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