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TXT下载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全文阅读

作者:秋天的信     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txt下载     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章红豆沙甜品(1/2)

    张夫人问道:“你试过这味儿了吗?我记得刚刚张管家还来找我要过红糖、白糖,我刚刚还在想这些糖要用在哪儿呢,没想到是用在包子里。”

    “但这糖包子倒是一点儿也不突兀,甚至不比前几天吃过的红豆味儿的差。”张沐说完回忆了一下前几天吃过了红豆味儿的包子又觉得这话说的不对,“不,我觉得红豆味儿的包子也好吃,它们俩各有千秋,但为什么咱们还没有吃到红豆味儿的包子呀。”

    “应该是没做好,那天馨儿交代的时候咱们不是听到了吗?那红豆要泡那么久,想必做起来也很麻烦,咱再等等吧。”张夫人看着桌上剩下的包子思考了良久,随后起身去了后厨。

    后厨这块儿刚刚那一阵儿忙碌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红豆也在这段时间已经弄成了沙,这会儿基本上就是等待着藕粉和木薯粉沉淀了,所以当张夫人带着一众人过来的时候,众人各自看着各自的劳动成果,却没有任何的动作,以至于她一脸的疑惑,张夫人问道:“这是……都已经教完了吗?”

    听到了声儿,众人立刻机警又慌张的站了起来,在看到来人是张夫人后立刻解释道:“没有,咱们正等着在呢。”

    见人太多,七嘴八舌的在一起也说不清楚,温玉赶紧上前道:“是这样的,其它的东西我们已经教的差不多了,但这藕粉和木薯粉需要时间沉淀,所以大家正看着这些东西,等沉淀的差不多了再开始。”

    一听是这么回事儿,张夫人倒也没为难她们,她这才问道:“刚刚给我们送过去的那颜色鲜亮的包子也是馨儿的主意?”

    温馨笑道:“是的夫人,既然答应了夫人要将方子都教出来,自然要言而有信。”

    “你倒是聪明,那你跟我说说,那颜色究竟是怎么弄的,要是不能吃的东西,这不害人嘛。”

    “当然不会,这就跟满月的红鸡蛋一样,都是用菜汁儿弄出来再加到面团里,所以是能吃的。”温馨说完又道:“夫人放心好了,不能吃的东西我可不敢交给夫人,这万一有什么,我们家哪担的起这个责任啊。”

    见温馨心里有数,张夫人也就没再为难了,当然,她原本也没有要为难她的意思。

    张夫人道:“豆沙呢,这个还有多久能好,沐儿就念叨着这个呢。”

    张沐并没有随着张夫人一道儿过来,在张夫人动身之前她就已经回了自己房间。

    温玉回道:“这红豆还需要再煮一会儿。”

    温馨想了想后,问道:“张小姐是爱吃红豆沙吗?那馨儿一会儿给小姐再做碗红豆沙的吃食吧。”

    张夫人一脸惊喜的问道:“哦,这红豆沙也还能做别的吃食吗?”

    “当然可以,等这红豆沙熬好了,一会儿也给夫人送去一碗。”

    其实红豆沙的吃食说来也简单,红豆沙小汤圆,以及红豆沙糖粥,这两样吃食是后世很经典的吃食,并且卖的还不便宜呢,但这两样吃食做起来也简单,倒也不需要算是额外的方子里。

    看着温家人如此上道张夫人也不再说些什么了,点了点头便带着府里的丫鬟离开了。

    离开后温馨便开始忙活了起来,她先看了一眼红豆沙,见汤汁收的差不多了,便又嘱咐人道:“准备一些糯米粉,以及稀饭,稀饭加糖煮,要甜,并且粘稠,也不用煮太多,一碗就够了。”

    说完便有人开始忙活了起来,而在糯米粉以及甜粥都已经做好后,那藕粉和木薯粉的沉淀物还没有完全沉淀下去,但这也不是特别难理解的事情,要知道这些东西原本就是需要一夜的时间才能完全沉淀的。

    糯米粉揉成了一个大球,温馨交代着厨房里不是特别忙碌的众人们道:“将这糯米块捏成小圆球,就这么大。”

    温馨自己揪了一块糯米块下来,亲自捏给她们看,几人通力合作,没一会儿就将小汤圆给捏好了。

    捏好的小汤圆热水下锅,这里要说一下,如果汤圆是冷冻过的话直接冷水下锅,水热后小汤园在锅里飘起来就算熟了,可没有冷冻过的汤圆最好是热水下锅,但火并不需要很大,等所有的汤圆下锅后再将火加大,同样等汤园飘起来后,它就煮熟了,很好判断。

    温馨先交代煮红豆沙的人盛半碗红豆沙出来,再将煮好的汤园干捞了一些在里面,最后还加了一小勺醪糟,搅拌过后醪糟红豆小汤园就完成了。

    这味道就温馨自己来说肯定是很一般的,毕竟是第一次做,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味道就很新鲜了,特别在是这样的小县城里又没有什么好吃的,这样新的吃食出现,可不是一下就吸引了众人的注目吗?

    这样的新吃食自然是在厨房里的人都先品尝一番的,因为红豆沙煮的并不多,所以男男女女的两到三个人一碗分食,吃完了红豆沙汤园她们又转战了红豆甜稀饭,这个就不需要加醪糟味道就很好了。

    众人吃的不由的纷纷点起了脑袋,更是有人感叹道:“这样的吃食放在店里,肯定有很多人过来品尝的。”

    “就是呀,这味儿也太好了,你说你一小丫头脑子里哪儿这么些主意呀。”

    温馨害羞的笑了笑,“就,脑子里就这么有了,大家喜欢才是要紧的。”

    “喜欢,当然喜欢。”

    她们试过了觉得好吃了,自然也会拿去给张夫人母女俩尝个味儿,然而在当俩人分别尝过了红豆沙甜品后,果断的又聚在了一起,张沐人还没走到张夫人的房间里,声音便先传来了,“娘,娘。”

    张夫人听到声儿摇了摇头,“这孩子呀,这么大了一点儿也不沉稳。”

    张夫人一旁稍微年长一点儿的下人道:“小姐平日里已经很沉稳了,要让奴婢来说呀,这样的性子才符合小姐的年龄,夫人就是对小姐的要求太高了。”

    “爱之深,责之切呀。”张夫人刚感叹完张小姐便进了大门,急匆匆的喊道:“娘,娘,您刚刚吃过了这些吗?娘,这可太好吃了。”

第122章心里有数(2/2)

    “吃完了,我才刚吃完,你这都已经过来了,吃的这么快吗?”

    张沐俏皮的吐了吐舌头道:“是呀,娘,女儿好喜欢这种吃食,但娘,这吃食也不算之前的那三个方子吧,虽说馨儿无条件的给咱们了,但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要了。”

    张夫人顿了顿,随后问道:“那依沐儿的意思呢。”

    “咱跟她们买,和之前一样的签合同,最重要的是这两份吃食没签条款,万一她们转卖给了别人怎么办。”

    原本还没想那么多的张夫人一下就回过了味儿呢,立刻点头道:“沐儿说的对,这两份吃食肯定能卖的很好,可没签在条款里这对兄妹俩将这方子卖给别家怎么办,那馨儿鬼机灵的很,就算现在没想到,以后指不定会想到这点的。”

    说完,张夫人又问道:“依沐儿之见,这两样方子给多少两银子合适呢。”

    “虽说是两样吃食,可馨儿原本就要教咱们延伸别的做法,所以这两样吃食只能算一样吃食,按照其它方子的价格来算,应该算50两。”

    先前的150两都出了,张夫人倒也不至于舍不得这50两,更何况这吃食自家闺女又那么喜欢,“行,那就一会儿再补50两银子过去,顺道再将这份条款也给签一下,但官府就不必再跑一趟了,我想也应该没那个必要呢。”

    “嗯,是母亲思虑周全。”

    “哪里是我思虑周全,分明是你担心叫那俩孩子吃亏了,是我女儿心地善良。”

    这对母女俩在房间里各自吹捧着对方,远在后厨的温家兄妹俩也开始忙起了后续的事情,见藕粉和木薯分已经沉淀的有一会儿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也就没再勉强的等下去了,温馨吩咐道:“这两缸水能倒了,记得将缸底沉淀的白色物质留下来啊。”

    刚刚负责藕粉和木薯粉的俩人赶紧将盆拿了出去,将里面的水倒掉后,又将白色沉淀物的盆拿了进来。

    温玉将这俩人将这白色沉淀物刮下来放在瓷碗里,然后用火烤的方式抽干里面的水份,让它加速干掉,这一通忙活又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有一点好在火烤的方式是可以的,没一会儿藕粉和木薯粉便干枯成型了,但有一点很重要,一定不能烤过了,不然会有一股子糊味儿,等粉干了后她们俩再吩咐人将它弄成细粉再烤一会儿后过筛,藕粉和木薯粉便成型了。

    藕粉她分别用冷水热水化开调好,很简单就能直接饮用了,然后加了些府里有的干果放在里面,口感只会更佳,下人们立刻就想出了很多的吃法,一边试琏吃没一会儿就研制出了好几种口味出来。

    而木薯粉就要难一些了,木薯粉需要用水化开,然后放在锅上蒸,这蒸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所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同样需要有一个人看守着火候,这才能让保证它的口感。

    这倒也不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所以倒挺好接受的。

    所有的事情交代完成了,自然也交代了一下是因为今天赶紧时间才这样做的,平时的话不需要这么麻烦,在众人全都牢记后,温家兄妹俩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一整天都待在厨房里,哪里中午没有午饭,可那嘴也是没停过了,中午就没有吃饭,不可能晚上也不给人吃吧。

    张管家道:“晚饭吃了再走吧。”

    温玉客气道:“不用了,我们家里人也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出门前都交代过了,这会儿天也不早了,嘚赶紧回去了。”

    见人留不下来,张管家自然也没勉强,“那行,我让马上送你们回去,这个就别推辞了吧。”

    这马车坐的虽然不太舒服,但的确是比步行快太多了,俩人还真就没再拒绝了,“那行,麻烦张管家了。”

    “不麻烦。”张管家先是交代了一下赶马车的小哥将人送回家,又将张夫人事先准备好的条款和钱一并交给了温家兄妹俩。

    这举动不说是温馨了,就是温玉也是没想到的,“这,之前的已经给过银子了。”

    张管家解释道:“之前的150两是那三个方子的钱,这50两是今天红豆沙方子的银子,我们夫人说了,不能让你们吃亏,也不能让你们白忙活,这个就不要推辞了,不是急着回家嘛,赶紧上车吧。”

    温馨这会儿倒是明白了张夫人的意思,所以也就心安理得了收下了这50条,她道:“那您替我谢谢张夫人,如果以后有好主意我肯定第一时间来告诉夫人。”

    张管家点了点头后就将温家兄妹俩送上了马车。

    马车内。

    温玉问道:“馨儿,我大致也明白张夫人的意思,可这银子。”

    温馨道:“收了也就收了,总不好抚了夫人的面子吧。”

    “话是这么说没错,只是咱们一下赚了这么多银两。”温玉话还没说完温馨就道:“这银子先不告诉家里人,咱俩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反正之前的也没说,二哥,咱们嘚好好打算一下了。”

    温玉看了温馨一眼,最终点是顺从的点了点头,最后不由的笑了一下,温馨一脸疑惑的问道:“二哥,你笑什么。”

    “我笑咱家馨儿主意越来越大了。”

    温馨装作什么都听不懂的样子,一脸天真的说道:“馨儿不懂,但馨儿就觉得这钱不能让家里知道。”

    “二哥懂,馨儿的意思二哥都懂,不说是好事儿,馨儿记住别说漏嘴了。”

    “嗯。”温馨重重的点了点头,心里头无数次的感慨,瞎话啥味的,真的太好说了。

    说完了瞎话……哦不,说完了重点,温馨道:“二哥,一会儿咱们在村口下就行了,明天要用的调料馨儿已经准备好了,回去了不好……。”

    这话不用说完温玉就懂了,他立刻问道:“多吗?一会儿二哥一个人好拿吗?”

    “就咱家那卖凉粉的盒子一整盒子都是。”那盒子因为已经编织了篮子了,用起来比较安全,在没有卖凉粉后便用来装碗糕了,只不过因为下雨退水十几天的就没用,温玉担心放在家里被几个孩子玩坏,便让温馨收进了空间里。

第123章忙的热火朝天(1/2)

    温馨将那框收进空间里后就把那些需要的调料全都倒进了小陶罐里,如果只做一顿饭的话,一个小陶罐的调料就已经够了,当然,也许还有多的也不一定,反正是不可能出现不够用的情况的。

    “行,那就一会儿村口下。”

    说完温玉便一直注视着外面的情况,在即将到达村口时便撩开帘子与小哥说了一句。

    马车里的人在哪儿下肯定是无所谓了,如果只送到村口小哥还能早些回去,自然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行。”

    没一会儿马车便停在了村口正前方,俩人下车与小哥道谢后马车便迅速离开了。

    温馨和温玉再次来到之前的‘老地方’,趁着周围没人将空间里准备的调料拿了出来,因为她是打算用框装,所以直接放进了装凉粉的框里,可她忽略了手臂和肩膀之间相差的重量,如果是背在肩上也许温玉是能背回家的,但如果是用双手抬的话,就真不一定了。

    果然没一会儿温玉便累的要休息了,温玉将手里的框放下,甩了甩已经酸软的手臂,“馨儿,休息一会儿,这框的重量还真不太好拿。”

    温馨道:“行,二哥休息一会儿,早知道我该装在篮子里背回去的,用手抬是真累。”

    “没事儿,又不是天天抬。”

    “要不二哥我回去叫人过来帮忙吧。”

    温玉笑道:“哪就要帮忙了,没多远就要到家了,休息一会儿就行了。”

    说完休息够了的温玉再次将调料框拿起,然而这次俩人没走一会儿就在路上遇见了要出门找她们的王大娘。

    一见温玉手上抬着这么大一支箱子,王大娘立刻上前接了过来,她问道:“怎么抬这么重的东西,玉儿这么瘦哪里抬的动,该叫你家兄弟几个来帮忙的。”

    温玉道:“不重,要背着就轻省一些,这框子里都是明天要用的调料,王大娘可别摔了,还是我来吧。”

    一听说是明天要用到的调料,王大娘笑逐颜开,自然就更不会递给温玉了,“哎呀,你们不是去城里了嘛,怎么还弄了这么些调料回来了啊。”

    框子里的调料倒没有多重,可框子加每一只陶罐重量可不轻,没一会儿她也觉得有些吃力,随便便改成了两人一起抬着这个框了。

    “这些调料只有城里才买的到,去一趟也就买了一些回来。”温玉解释完三人便走到了温家门口,王大娘本就是来看看温家这对兄妹俩是否回来没打算交代一句便回去的,可谁知离开前见到可怜兮兮的景博也想跟着一起去,当即心便软了下来,“这小子既然想跟着温家的小子们一起去,那就一起过去,多一两个人而已,算不得什么事儿。”

    这事儿的确算不得什么事儿,可温馨却是深知别人家的孩子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她上哪儿赔的道理,所以哪怕王大娘开口了,温馨至始至终也什么话都没说,想了想后道:“既然小博弟弟想去,不如景叔叔也跟着一块儿去吧,顺道也能帮些忙。”

    一听说再去一个人帮忙,王大娘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行啊,这办法好,既让小博去了,又能多个人帮忙。”

    景辰蹙眉问道:“我们留在家里本就是为了照顾温爷爷和温婉的,要是我们也去了,这俩位该怎么办呢。”

    王大娘一听就明白了,她道:“景猎户,这个简单,我让隔壁杨大娘过来帮个忙,也就两顿饭的事儿嘛。”

    说到做饭温厚解释道:“其实就早上一顿饭,下午咱们不就回来了嘛,明天的早饭我已经做好了,但天气渐冷,需要热一下再给送进去。”

    王大娘一听这不就更简单了嘛,“这简单,只是热个早饭耽误不了多少事儿,你们早饭做的啥呀。”

    “已经做好了馒头,景叔叔是打算早上再煮些粥的。”

    无论是哪家哪户,早饭其实都差不多,不是粥就是馒头,所以温家做的这些倒也并没有多出挑。

    而王大娘一听是这么个安排,也没管景猎户答应不答应,热心的就去了隔壁,“行了,我一会儿回来,你们就跟着一起去吧。”

    王大娘离开了没一会儿就将杨大娘给带了过来,杨大娘道:“行,就熬粥和热馒头,这些简单,但只早上一顿就行了吗?”

    “行了,中午咱们都是不吃的,晚上回来的话我们再自己做。”

    杨大娘点了点头将明天要煮粥的米以及已经做好的馒头拿回了自己家。

    这边是没有灯的,所以想要晚上就开始忙肯定是不行的,故而王大娘早早回了家,睡了一会儿后天还不亮就来温家将人都给叫了起来。

    而当王大娘来时温家的众人早就已经全部整理好了随时都能出发。

    趁着月色一行人前往王大娘娘家的村子去了。

    虽说王大娘娘家离这边并不是特别远,但骑驴车也还是需要半个时辰的,等她们即将要到的时候,天渐渐的有些微亮的感觉,而此时的王家早已经忙的热火朝天了起来,别的不说就灶屋这块简直忙的脚打后脑勺。

    进了家门王大娘率先给王家几位主人介绍了一下温家人,虽说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做饭的是几个孩子,可真见到了这几个孩子,王家人不免心里还是有些虚的,可人都已经来了,她们也没做二手准备,也只能一咬牙,对王大娘道:“行,先去厨房忙活吧。”

    一行人被王大娘带去了厨房,温馨最先检查的还是那些该清理的东西都清理好了没有,见没完全清理干净她赶紧让她的几个哥哥们动手,随后便是炖猪蹄、炖猪脚了,这些必须要炖的软烂的才会好吃。

    之后温馨便开始忙活她的杀猪菜了,温馨问道:“猪血呢,我之前让留着的,在哪儿啊。”

    厨房里忙活着的其中一人不经意的回道:“在里面呢,不过你这孩子哪儿过来的啊。”

    王大娘笑道:“这是我带来的大厨。”

    众人一听这话,当即便觉得王大娘是在开玩笑,“您这带一群小孩子来开什么玩笑呢,您这不是在糊弄人嘛。”

    “没有糊弄人,别瞧着人家年龄小,手艺好着呢,我都及不上人家的一星半点儿,你们吃过了就知道了。”王大娘好耐心的和村里帮忙的众妇人解释着,然而众人心里依旧带着疑惑,但怎么说呢,又不是自家的喜宴,弄糟了就糟了呗,反正最后糟心的又不是自家。

第124章这也太香了(2/2)

    见众人没说话了,温馨这边也带着家里的一众人忙活了起来。

    剁肉、炖肉这些都是要紧的,毕竟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剩下的菜温馨知道怎么弄,她已经提前将菜的制作方法告知过温玉了,这些温玉直接现场指挥就行了,如遇缺漏的部分,她直接当场添补,总之不会出错露,但血肠这边就需要温馨亲自盯着了,毕竟这年代血肠这玩意儿众人还真是没吃过。

    见温馨架着炉子熬血肠,妇女们纷纷有些看不下去,要知道血肠在成型前那味儿煮着是真很腥,众人纷纷捂着鼻子道:“这玩意儿怎么吃呀,一股子腥味儿。”

    “这个好不好吃也嘚您试过了才知道呢。”温馨在煮着血的锅里加入了一点儿调料,没一会儿那血便开始凝固了起来,也不需要特别凝固,差不多了温馨便开始让人往肠里灌了。

    灌好的肠打好结,再上锅蒸这血肠也就做了个半好了。

    其实就这样将血肠蒸好然后沾着调料吃也行,但温馨更喜欢炖酸菜一起吃,酸菜血肠即是菜也带汤,并且按照做出来的份量每一桌都能分到不少。

    但初步的步骤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再来炖酸菜也就很简单了,这个倒能先放一放。

    温馨来到一旁检查了一下王家大哥剁的肉,这时的肉已经剁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将剁碎的鱼红给加进去了,她说道:“王大哥拿一个大盆出来,将这两样放在一个盆里搅拌。”

    王家大哥点了点头找了一个大盆出来,将鱼肉和猪肉倒在一起搅拌时,妇女们连声道着可惜,“这么好的鱼肉、猪肉全给嚯嚯了,这都不是一样东西,怎么能放在一起呢。”

    “你管那么多干嘛,她们又不听咱们的,洗好自个的菜吧。”

    “就是,咱们就看看这菜能做成啥样就行了,让你多嘴。”

    “可是,这成亲一辈子就一次,这菜……这不嘚落下怨啊。”

    “怨也不是怨恨你呀,你担心个什么劲儿。”

    温馨听着周围的人絮絮叨叨的也不去理会,在王大哥搅拌了一会儿后她又在里面加入淀粉和鸡蛋,这么一大盆的肉至少嘚加6个鸡蛋,结果洗菜的村民们又开始心疼了,“这刚刚嚯嚯完了猪肉、鱼肉这会儿又开始嚯嚯鸡蛋了,你这要是不好吃可咋整,这一时半会儿可弄不来这么些好菜了。”

    “您放心吧,肯定好吃。”

    温馨让王家大哥别理会别人的,径直搅拌着肉,然而肉搅拌才是最关键的,“这搅肉啊嘚顺时针,啊,也就是朝着一个方向搅拌,你这手要是搅拌不动了,很吃力的时候就加些水在里头,我一会儿再过来看,一直搅就行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等王家大哥已经再也搅拌不动时,肉就已经搅拌好了,并且天也已经开始大亮了。

    炸肉丸子必然是要费不少油的,温馨直接切了一块猪肉做起了猪油,猪油一炸好便开始炸起了丸子,猪油炸猪肉丸子不用想就能知道这炸着有多香了,当然炸完了肉丸子也还会剩下不少的油,而这些油也不会倒掉,留着一会儿炒青菜肯定喷香。

    然而再当温馨回头时,这炸肉丸子的香味儿几乎是将王家所有的人都能给吸引了过来,就连不怎么动弹的王家老太太也来瞧了一眼,可见这香味儿是有多诱人了,就更别提这肉丸子的味道了。

    能炸的出这么香的丸子,那么这丸子怎么可能不好吃呢。

    看着一旁金黄金黄的肉勺子出了锅,所有在厨房里看着的人纷纷咽了咽口水。

    刚刚洗菜的几位大娘终是再次开了口,“哎呀,这也太香了吧。”

    “就是,没想到这几个孩子还真有些手艺在身上。”

    王大娘见这锅肉丸子炸完了立刻就挤到了温馨边上,一脸兴奋的道:“馨儿呀,还是你鬼主意多,这肉丸子那寓意叫什么来着。”

    温馨看了周围的人一眼,回道:“您看这丸子被捏的圆圆的,寓意正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意思。”

    王大娘又问道:“这丸子能吃了吗?”

    “当然能吃,来,您尝尝味儿。”

    温馨夹了一个刚出锅的丸子出来递到了王大娘的手上,王大娘虽说觉得烫手,可也还是直接咬下了一大口下去,那肉丸外皮炸的金黄酥脆,并且因为包裹的紧食,那肉汁全都包裹在了丸子里面,一口咬下去,满口油香油汁的,再加上温馨的后世调料加持,就没有不好吃的情况。

    王大娘道:“这也太好吃了吧,馨儿,你这手艺了得了啊。”

    王大娘的表情有些夸张,令那些没有尝到丸子的人都有些不相信的回道:“不是,王大娘,您那手艺可是远近闻名的好,难不成还比不上一个小丫头啊。”

    她们做饭的过程她们看的清楚,虽说王大娘家的大儿子从头忙活到尾,可那关键的调料以及整个过程的指挥都是温馨,说到底这菜还是温馨做的。

    但王大娘让她做本就是对她放心,这会儿自然也给护上了,“我说过这丫头做饭好吃的,你们又不相信,是真好吃,我那手艺完全及不上。”

    王大娘又将刚刚咬掉一半剩下的半个肉丸子递到了王老太太的嘴边,王老太太没客气直接吃进了嘴里,这味道自然是毋庸置疑了,“嗯,好吃,好吃。”

    见王老太太也说好吃,周围的众人们就更是馋了,王大娘也不是那么不知趣,难得做喜事自然不能太小气了,拿了一个小碗,抓了几个肉丸子在里面递给了众人们,“你们分着吃啊,不然一会儿上桌就不够了。

    肉丸子的味道的确很好,可就是太好了倒是令尝过味儿的众人们有些不服了,“这就是肉好吃,吃到嘴里一嘴的全是肉味儿能不好吃吗?跟这丫头的厨艺有什么关系。”

    温馨也不争这些,笑道:“是呀,没什么关系,大娘觉得好吃就行,谁做的都一样。”

    说完温馨便没再继续待在这边了,毕竟这边的肉丸子已经全部炸好了,接下来便是珍珠丸子了,这个依旧是需要肉,但更多的还是豆腐,温馨先让人将豆腐和肉全都弄碎捏在一起,同样捏成圆形,然后再放在糯米上滚上一圈这份糯米珍珠丸子便完成了。

第125章菜色搭配(1/2)

    众人先将珍珠丸子上锅蒸了一盘试了下味儿,觉得没问题后直接一盘一盘的做好摆上了,最后在开席前准备时直接上锅蒸就行了。

    这些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内脏了,温馨瞧着那下水以及猪肝和腰子这一类内脏后道:“下水单独炒一盘,这个量多,这些肝、腰子心头炒一盘,先用水卤一下,一起卤就行了。”

    这个就不需要温馨教了,她们家经常做,她几乎刚一说完温家的几人便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

    又是一番忙活后,所有菜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看着已经差不多的时间,温馨找到王大娘后问道:“这会儿差不多了吧,咱是不是可以开始做了啊。”

    王大娘想了想后,直接答应了下来,“行,咱先从时间久的那边开始做。”

    “嗯,知道。”

    回到厨房温馨便开始烧鱼了,15桌席面就嘚15条鱼,一锅根本就摆不了这么些鱼,15条鱼直接分了三口锅烧出来的,这也就是能在外面搭灶台,不然哪里能一次烧那么多条鱼。

    但让温馨这样的小个头拿锅铲肯定也是不行的,这个就嘚靠温厚来了,他在温家算个子最大的,自然也就由他来掌勺了。

    宴席上的鱼温馨做的红烧的,然而当红烧的香味儿飘在空中后,不仅是温馨了,就是厨房里的那些人也不由的朝着灶屋边看了过来。

    “你这鱼用什么烧的啊,可真香啊。”

    “这是我们在镇上买的调料。”

    “镇上买的调料啊,那贵吗?”村民们好奇的问道。

    “嗯,挺贵的,王大娘都是单独付的钱,没这些调料味道至少减半。”温馨如实说着,但其实没有调料味道可就不止是减半了,那几乎是直接给减没了,可换到这些人的耳朵里,那就是调料的功劳了,所以没有这些调料他们几人做的也不好吃,可如果他们有这调料了,是不是也能当大厨呢。

    众人问道:“那这调料在哪儿买的啊。”

    “就卖调料的铺子里啊,还有一些卤料是在山上摘的。”

    在众人还想追问是在哪间铺子买的时候,王大娘就不让问了,“问那么多干嘛,好像你们买的起似的,就这一顿饭的调料可就花我了二两银子,问清楚了是舍得买还是怎么着啊。”

    二两银子?

    众人震惊,“调料而已,卖这么贵的吗?”

    “那当然了,为了我这小弟的婚宴,我们家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怎么可能会不好吃呢。”

    王大娘说完便不再让温馨多言了,但王大娘的意思温馨却是知道,她是怕这让这些人真问出什么来了,要是这些人也买到了这些调料,温家不就少了一门手艺了嘛。

    但这调料可不是这些人想买就能买的,温馨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忙着手里的事情。

    猪蹄和肘子她虽说是按炖汤的规格来的,可她的本意却并不是做汤,而后她直接将猪蹄和肘子分成了两锅红烧了,红烧过后的这两道菜油光水亮的看起来就极有食欲的样子被端上了桌,并且因为炖的久了筷子一吧啦它就直接脱了骨,就是想吃也极好夹这肉。

    剩下的汤温馨也没倒掉,加了些青采以及肉片煮了个汤,这汤里原本就是肉汤精华所熬,再加上肉片和青菜,不用想就知道这汤味道有多好了。

    接下来就是肉丸子了,肉丸子她像后世一样加了些胡萝卜又给红烧了一下,最后还勾了些欠在上面,看起来也一样很有光泽很好吃。

    接下来又是蒸珍珠丸子、青椒炒肉片,猪下水、猪内脏、烧排骨以及那些肉菜全部炒完后,又用刚刚剩下的猪油炒了那5个各类的青菜,最后便是甜汤和主食馒头了。

    这些菜色在后世属于正常的家常菜色,可放到这个年代也是大家想像不到的菜色搭配。

    客人们在前院吃的满嘴流油,而她们这些在后厨忙活的人自然也将自己要吃的那一份吃食给留了下来,王大娘道:“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自己招呼自己,吃好喝好啊。”

    “好的,王大娘就别管我们了,菜我们都留了一份出来,够我们吃的了,您也赶紧去吧,不然一会儿就没有了。”

    这会儿的宴席上虽说不像后世那样抢菜抢的那么疯狂,可村民们到底是很少吃到这些好菜,乍然尝到了味儿那吃饭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一些了。

    王大娘一听这话连招呼都没来的及打就跑了出去,而被留在后面的一群人自然也吃的撑了个肚歪。

    温谨还从不知道温馨还有这样的手艺,吃过菜后那嘴里的夸赞就没停下来过,“小妹,这些菜也太好吃了,你以前在家怎么不给我们做呢。”

    “谁家天天吃肉啊,你想啥呢。”

    回答温谨的不是温馨而是温玉,但温玉也没瞎说,他们家也是真没天天吃肉,当然了,下水啥的可不算。

    一群人吃的带劲儿哪有空说话,就连小景博也一样,桌上的菜每样都尝了下味儿,基本上就没有一样是他不爱吃的,吃的小脸像吃花猫,还连连说着,“好吃。”

    景辰吃着碗里的菜,心里对温馨以及温家一家人就更疑惑了,可他也是真的调查过了,温家人真没有的问题,那么现在这个情况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景辰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只能是和上次一样,直接妥协不再多想。

    今天婚宴上的菜色几乎算是令所有人都很满意,一个个的全都吃的满嘴流油的,嘴里夸赞的话完全就没停下来过,自然也对这次婚宴的大厨有了不少的兴趣,更甚至王家人在看到所有参加婚宴的人那一张张满意的脸后当即就想去灶屋感谢这次做饭的大厨。

    虽说在这些人还没正式开始做饭时他们就已经感谢过了,可吃饭前和吃饭后的感谢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会儿明显就走心了很多,那钱也自然给的爽快了很多。

    看到王家人的态度以及今天的这些菜色,众人当即便想上前结交一番,王大娘赶紧拒绝道:“行了,人家也忙了一天了也该回去休息了,这些话我去说就行了,再多叮嘱就显的生分了。”

第126章不干这个(2/2)

    王家人自然是不了解王大娘和温家人之间的关系,可王大娘自己心里清楚,既然温家人能将衣服交给她做,那么自然是代表着是信任她的,但说到这儿王大娘叮嘱道:“今天的席面做的挺好的,但人孩子提前就跟我说过了,她们是给我做才答应做这些的,别人要做啊,一律拒绝,人家几个孩子根本就不是做这行的。”

    王家人听到这话顿了顿,赶紧问道:“姐,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这家人这事儿办的这么好,合着就只做这一次啊,别呀,你再去问问,刚刚还有人找我打听这事儿呢。”

    王大娘犹豫了一瞬后回道:“反正人孩子是这样跟我说的,说是不做别家的席面,以后也不做席面,再说了这些孩子是有做生意的,赚的可比这多多了也轻松很多,干嘛磕着这生意呀,成天天不亮的就起来,一大家子人忙活一整天还不着家的。”

    王老太太蹙眉道:“你再去问问,要这几人改变主意了呢,问下也不碍事,要不愿意还不是算了啊,谁又能勉强。”

    这话倒是有道理,可温家人拒绝的坚决王大娘心里明白就是说了也是没用的,可王大娘扭不过王老太太,半晌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她道:“行,我现在去问问,有什么事儿今天直接给了了。”

    王大娘说完转身就去了灶屋那边,此时温家人的周围还围了不少的人,王大娘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就问道:“厚儿,玉儿、馨儿,你们忙的怎么样了啊。”

    她们几人已经忙完了,正在收拾那些调料的瓶瓶罐罐,收拾好了便能回家了。

    温厚瞅了手里的活一眼,老实的回道:“在收拾东西呢,大娘您那边忙完了,我们这边还有一会儿就好了啊。”

    王大娘赶紧道:“不急,不急,这不是大伙让我过来问问你们嘛,过几天有没有时间,咱村还有一场婚宴,看你们接不接。”

    温家人收拾东西的手一顿,纷纷看向了王大娘的方向,而王大娘此时又看了一眼王老太太的方向,瞬间温家人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王大娘扭不过自己的娘很正常,但不做就是不做,谁也不会因为这个强迫自己,温家众人道:“我们本就不是做这些的,这次过来本就是为了感谢王大娘的帮忙的,所以以后也不会接这些。”

    众人一听就急了,“不是,咋不接呢,这婚宴老赚钱了,你们手艺这么好不接可惜了。”

    “我们不是做这个的,你们要想吃我们家的手艺,可以直接去集市上买,我们在集市上摆摊呢。”温馨趁机就给宣传一下自家的摊位。

    但集市上摊位那么多,这可怎么找呀。

    温馨道:“道儿上最香的那家不就是我家的嘛,这还不好找啊,再说你们也认识我们的人啊。”

    虽说如此,可还是让人觉得好可惜啊,“温家的,你们可以再考虑一下嘛,是不是王家银子给少了,你们觉得不划算,所以才不想做的啊。”

    这话就有些挑拨了啊,王大娘当场就不干了,“哎,你这人什么意思啊,怎么说话的,什么叫我家的银子给少了,我家给的都是正经的价位,不像你们家,要给你们家做席面,指不定怎么克扣人家工钱呢,你们家那大儿子那婚宴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到现在都没给人家银子结清吧,二儿子不也一样,现在附近的大厨都不给你们办席面了,你找不到人就把主意打到人家孩子身上,怎么想的啊。”

    王大娘说完赶紧叮嘱温家一众人道:“你们记住这个人,就是不做也不能给这人做,这人三个儿子,两个儿子结婚办了两场席面钱都没结清,这附近也就两个厨子,这两厨子不给办了,只能再想办法,今个儿遇上你们,又是一群孩子,可不是觉得你们好骗嘛。”

    温家几人立刻警觉起来,温玉更是道:“王大娘您放心,我们原本就不干这个,也不会让人骗钱的,至于您这边,不仅给了掌勺的银子还将调料银子也给了我们,该是我们赚了才对。”

    温玉三两句话便将这其中的事情给化解了,并且还显示出了王家人的大方,无论是王大娘还是王家人,纷纷觉得这几个孩子是明白人。

    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既然没那意思再做这行自然也就没有再聊下去的必要了,温馨道:“王大爷好了吗?咱们该回去了。”

    “好了,好了,之前还给你们家留一碗菜的,带上了吗?可别忘了啊。”

    “拿上了王大娘。”

    这菜是王大娘当着所有人的面特意嘱咐她让她们拿回家给爷爷和大姐尝尝的,因着她们拿的量也不多,所以王家众人倒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见温家人带上了,王大娘也不再纠结了,“嗯,走吧,你王大爷的驴车就在外头等着在呢,我和你们一道走。”

    说完,王大娘便带着她们离开了王家,直到上了驴车后,众人的视线这才收了回去。

    驴车上就只有她们一家人以及景辰父子俩,当初聊工钱的时候大家都在场,王大娘自然没有避讳当着众人的面将钱递给了温玉。

    温玉收下了钱,转手又递回给了温馨,王大娘瞧在眼里却并没有点破,反倒说道:“这次真是谢谢你们了,原本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了,可我娘一直让我再问问我也只好过来再问问了。”

    “没事儿,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两次了,您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我们也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温玉笑道,倒也不介意刚刚发生的事情。

    反倒是王大娘是真不好意思,可又觉得今天的席面是真给自家小弟挣了回脸了,“我是真没想到馨儿的脑子这么好,居然有这么多的菜色,今天的菜可真是每道都好吃呢,就连青菜也一股子肉味儿。”

    “桌上本来也都是肉菜,那青菜也是用炸过丸子的油炒的,那油里有肉渣,我炒青菜的时候特意将肉渣给加了进去呢。”

    “总之今天真是谢谢你们了。”

第127章家庭会议(1/2)

    “王大娘您就别客气了,您还帮我们家做过衣服呢,我们是不是也要这样一直谢谢呢。”

    温玉说完王大娘就笑的更大声儿了,“行,行,大娘不说就是了,你们也别客气,要做衣裳直接拿来就行了,大娘别的不会,做几件衣裳还是没什么的。”

    “那我们就提前谢谢大娘,这以后呀也少不得麻烦大娘。”

    温玉客气完后今天的话题也就正式结束了。

    她们的午饭恨不得直接吃到了下午才结束,晚上肯定是不吃的,毕竟那肉菜也是真顶实,那么需要吃晚饭的也就是温爷爷和温婉了。

    回到家里温厚就道:“那就将拿回来的菜热一下,然后煮点粥或者家里还有馒头热一下也成。”

    “行啊,这个可以,就蒸馒头方便一些,反正我们也不吃。”

    到这为止,之前跟温家相关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在狠狠的休息了一夜后温家人终于是能计划一下自家之后的发展规划了。

    为了商量一下今后的发展,为此温家人还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温馨道:“就做下水,同凉村,黄家村离咱们村近,这两村都有杀猪的,集市上也有两家卖肉的店家,咱们一天买四副下水和一些内脏,应该是够咱们一早上的生意了的,要是不够的话就再说呗,着情的再加些什么一起卖。”

    “可以了,这四副下水就要洗好久呢,我和大哥一人跑一个村,跑完了后回来应给洗了,你们的话回来的时候直接给带回来,有几副要几副就行了,下午我们再去洗。”温谨说完一想吧,这好像比在家做藕粉和木薯粉要轻松一些呢,可下水的味儿也是真不好闻,忽然间温谨又有些嫌弃了起来。

    “这个要怎么卖呢,还是论碗卖吗?”温厚问道。

    温玉想了想回道:“我觉得用碗可以,其实在咱们摊位上吃饭的人早就已经养成习惯带碗过来了,仅个别的人会忘记带碗,但这不是问题,一文钱一只卖了就行,现在的问题是,一碗下水多少文钱呢。”

    温馨想了想道:“5文吧,那么大一只碗,卖5文钱也不贵呀。”

    “5文钱。”

    温家众位兄弟听到这个价位后,全都惊讶了起来,“不是馨儿,这个价钱还不贵呀,这已经很贵了好吗?”

    “哪儿贵了,我们要带碗,要带炉子,还要带炭,甚至连锅都要准备,这些不花银子的吗?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这些都要算在里在,羊毛出在羊身上嘛,但其实咱们还能卖卤味。”

    说完温馨又觉得很麻烦,温家本来就只有两口锅,一口卤着卤味儿,一口炒菜正好又都是吃饭的点忙着在,那么吃饭怎么办呢,所以卤味儿就算到了万一下水不够的着情添加里了。

    “卤味儿以后再说吧,咱们先卖炒下水这些吧,我们将炉子带过去现场炒,但肯定是带半成品过去,先将下水在家卤好,将所有人的菜放在里面炒个半熟,到了那边后加点儿猪油在锅里当场炒让人闻着香味儿排队来买。”

    这个肯定会很吸引人,毕竟她们做的菜就真很多人闻着味儿就流口水。

    一想到昨天做饭时的场景,温家众人也觉得不是不可能,“行啊,那这次的生意也是玉儿和馨儿俩个人吗?你们俩人去够吗?”

    “不够也嘚够呀,大哥和三弟嘚去买下水,那么远的路别人也不能代劳呀。”温玉说完温厚这才想起来买肉的事情,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这才刚刚说完我就这么给忘了,那这生意还是只能你们俩去做了。”

    “对。”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任务也从明天直接开始,而这两天的时间温馨和温玉的任务便是弄到一只炉子以及一口小锅了。

    这俩样东西空间商城里随时都能买的到,可是吧和现在的炉子还是有些区别的,俩人一直在集市上转啊转,转啊转,忽然看到了一间打铁的铺子,温馨灵机一动想到了空间商城里是有卖铁炉子的,用这个不就好了啊,就相当于是特意找人打的一样。

    温馨激动的拉着温玉的手臂道:“我想到了二哥,我想到了。”

    温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温玉,温玉也觉得这想法不错,“铁的轻便不说还易携带,只是你那儿买的话需花多少银两啊,铁的炉子应该不便宜吧。”

    “够的二哥,我那里面的价格好像和这边的价格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东西特贵,有些东西特贵,这炉子就不贵。”

    反正就是当初卖蘑菇的那些钱够她造很久很久了,就更别提那头绳是真赚了不少的钱。

    说到头绳,温馨又道:“二哥,馨儿多买些头绳好不好。”

    温馨这么一提温玉就知道她要干嘛,“上次说不定是巧合,这次万一卖不了这么多钱怎么办,这不全砸手里头了嘛。”

    “那再买两三对试试?”

    两三对倒是不贵,试下也行,“行,你再试试,要是可以的话咱们下次来了再买,之后摆摊咱们每天都要来的。”

    温馨这么说倒也是,“行的,二哥。”

    既然已经有了对策,买完了头绳后又将网铺剩下的下水这一类的肉买到手后,兄妹俩便离开了集市,为了方便温馨在里面‘找炉子’,温玉直接将她抱在了怀里,一边带她回家一边让她仔细‘找炉子’。

    结果就是找到了半路,温馨即将头绳给卖了,还将铁炉子给买好了,顺道还买了一口小锅可将温玉给惊讶到了。

    兄妹俩躲在一旁的草从里,看着眼前的东西温玉一脸惊讶的问道:“馨儿,这炉子也太精致了吧,做的可真好,这还能拎着真方便,这还有个铁皮盖,将它盖上就算拎在正上方也不会烫手呢。”

    “那是,只不过咱们每天早上还是走过去吗?”

    温玉想了想后道:“不走了,咱们以后早、晚都坐驴车,这些东西可比之前的少太多了,不用馨儿每天拿来拿去了。”

    “可这炉子怎么办啊,现场点吗?”

    “咱们在家的时候提前点一块将这都封上,外头用不睡的褥子包起来这样就不会烫着人了,过去后再添柴火这样就不会浪费柴火了。”

第128章想添头驴(2/2)

    温玉的这个安排还是挺不错的,只不过每天去集市上炉子加柴火再加上每天要卖的食物,全部加在一起肯定嘚占驴车不少的地方,这样坐驴车一、两天时间倒还好,可时间久了王大爷也会很为难的,她们的东西多占的地方大,无疑就占了别人的位置,原本能多收些钱的王大爷因为她们的原因这不就少赚钱了嘛,虽说只有一两文钱,可这个年代的一两文钱能做的事情是真的很多,再加上积少成多算下来就不是小钱了。

    “咱们要坐驴车的话就将这钱补给王大爷,倒也不必在意这点儿钱。”可刚一说完温玉就意识到了不对,“咱这钱愿意给,可王大爷也不一定会愿意要啊。”

    因为婚宴和做衣服的事情,两家人肯定是走近了很多的,要是以前做为只是住的近的邻居这钱收了也就收了,可现在关系这么近,王家还真不一定会收这钱,所以说这件事情还是很难办。

    温玉喃喃道:“说起来咱们家自己要有辆驴车的话就好多了,让大哥和三弟每天赶车将咱们送去集市,他再驾车去同凉村和黄家村收下水,甚至还能去再远一点儿的村子里收,然后再来接咱们,这样一来咱们四人都能轻松很多,而且这时间应该也是对的上的,咱们这生意也不是做一天两天,就是现在不买以后也是需要的。”

    “所以说买晚不如买早,总是需要的,早买早享受。”

    虽说驴车和马车比较起来温馨更想要马车,可在农村养马就太不现实了,更何况她们家的钱就那么些,她可舍不行是全都花在买马的身上,就那几文钱的生意,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赚回来呢。

    再说了,马车停在村里也实在是太招人眼了,相比起驴车来就朴素多了。

    温玉觉得温馨这话说的实在有趣,并且道理也是对的,他立刻认同道:“是的,驴车咱们还是要的,还是嘚忙买上一辆。”

    但买驴车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他之前就说过,这些驴车、马车都是需要在集市上买的,但驴和马都很珍贵,可不是谁家说卖就会卖的,也不是天天都能在集市上遇到的,所以说想要买这些还需要运气。

    温馨道:“咱们明天在集市上看看,明天要买不到就每天在集市上看看,每天看总能买的到的,咱们不会看驴就让王大爷帮忙看,总之直到买到为止。”

    “是呀,咱们不会看就找王大爷帮忙,王大爷养驴肯定知道驴好不好。”但说到这个,温玉道:“咱要不直接问问王大爷吧,其实每次在集市那些驴车大家都是停在一处的,王大爷在那儿肯定也会结交旁人,说不定谁家驴生了驴仔他那边有消息呢。”

    “对。”就像内部消息一样,别人不知道,但他们那些同行的人肯定是知道的,温馨欣喜的道:“那咱们现在就去找王大爷吧。”

    温馨的事情已经全部弄好了,自然也就没必要让温玉再继续抱着她了,“二哥把我放下来,我自己走。”

    温玉背上还背着背篓,下水的味道也不好闻,温馨一开口,他自然也就没勉强直接将人放了下来。

    俩人慢慢吞吞的朝家里走着,回到村口后俩人来到老地方,瞧清楚四下无人后便让在空间里买的铁炉以及铁锅给拿了出来,温玉拎着这两样东西后这才正式回了家。

    本以为家里会有很多人呢,谁知竟一个人都没看到,温玉来到温爷爷的房间问道:“爷爷,我和妹妹回来了,家里人呢。”

    温爷爷这会儿已经能坐起来了,只不过需要做些什么动作特别缓慢只能慢慢来,就是好在不需要人看着,所以家里没人也没什么。

    温爷爷道:“景猎户带着家里几个孩子去他家挖东西去了,你们要没什么事儿也过去帮忙吧。”

    对于这些事情温爷爷还是很宽容的,景猎户虽说是住在她们家里,可这段时间也是帮了家里不少的忙,他虽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可该知道的事情一件都没落下。

    “行,这个晚点儿再去,爷爷,我和妹妹商量了一下,家里总是需要做生意的,而且还要四处来往,走路实在不便所以打算给家里添头驴。”说完温玉低下头,一脸深沉的道:“原也是我没用,家里有一点儿银两就让人给惦记着,我想着让人惦记不如直接给花了,省的这些人再来家里闹,那银子买了驴总不能将驴给分了吧。”

    可温玉越是这样,温爷爷越是愧疚,“是爷爷没用,家里没银子时让你们过上那样的日子,如今家里有银子爷爷一点儿忙帮不上不说,也没办法替你们守住这银两,是爷爷老了,没用了。”

    温玉安慰道:“不是爷爷的错,外面的人心思坏,怎么能怪爷爷呢,爷爷您要没什么意见的话,我和馨儿去和王大爷打听一下。”

    温爷爷可不敢因为自己耽误孩子们的事儿,立刻就道:“行,行,你们去吧,不用管我和你大姐,我们自己来就行了,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温玉再次小声的安慰几句后便迅速带着温馨出了家门。

    在温玉和温爷爷说话时,温馨就一直一旁待着,这会儿倒是有机会开口问道:“景叔叔这是回家找书去了吧。”

    “嗯,昨个儿景叔叔就说过了,只是没想到这会儿还在那边,咱们去王大爷那儿后就去找景叔叔吧。”

    “行,正好也能过去帮忙个忙。”

    温玉看着一点儿小的温馨不由的嘴角就勾了起来,一小萝卜头个头都没长起来,那样的地方又能帮上什么忙,过去应该也只能看着,但他肯定不能这么说,绝对不能打击温馨做事的积极性。

    来到王家院外,看着大开的院门,兄妹俩就知道家里肯定有人。

    俩人走进院子后便喊道:“王大爷,王大娘在家吗?”

    一听着声儿,王大娘立刻就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瞧是她们立刻招呼道:“哎,在家里呢,是你们兄妹俩啊,这是过来串门儿?”

    “嗯,过来串门儿,顺道找王大爷有事儿,大娘,王大爷在家吗?”

    “在家,在家。”王大娘好奇的问道:“你们找他干嘛呀,是要开始做生意了需要驴车吗?我们家那口子这两天也正是打算出车呢,村里好些人都过来问了,这段时间家里东西使的多了,都需要添置了。”

第129章黄家村(1/2)

    “对,不过不是坐驴车,我们家这不是赚了些银子嘛,就想自家买辆驴车得了,所以就想找王大爷打听一下有谁家要卖驴的。”温玉说完故作尴尬的解释道:“我们家这赚点儿银子人人都惦记着,我也担心会护不住,不如干脆买头驴得了,即将钱用了,也能方便咱们平时使用,我们家这生意应当也不是只做几天,往后总是用的上的。”

    温玉这么一解释王大娘就明白了,当即觉得这主意不错,一脸激动的道:“你这么想是对的,一会儿问问你大爷,他们停车时都在一块儿停着,要有人卖驴应当是会知道些消息的。”

    “嗯。”

    王大娘将她们领到了后院,入眼便见到了正在驴车旁边不知道在忙活些啥的王大爷,王大娘立刻高声大喊道:“老王,温家俩孩子找你有事儿。”

    王大爷回头一瞧发现是温玉和温馨立刻就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起身后一边擦手一边问道,“是你们呀,有什么事儿啊。”

    “是这样的王大爷,我们想向您打听一下有没有哪户人家要卖驴的,我们家想买一头驴。”

    王大爷听到一话先是一愣,随即想了想后道:“在下雨之前我还真听说有人要卖头驴,就在下边儿黄家村那儿,我那会儿还在集市上瞧见,那驴刚刚成年正是能干活的时候,上回他开价有些高了就没卖出去,后又因下雨耽误了这么些时候,也不知道那驴怎么样了。”

    在王大爷的印象中那位王大哥连续卖了好几天都因为价格太高了没卖出去,最后一次,也就是下雨之前最后一次去集市上,那头驴反正是还在的。

    而这个不知道怎么样了是真不知道怎么样了,因为黄家村比上凉村的地势要低很多,她们上凉村都淹成了这样,黄家村嘚淹成什么样啊,人尚且都自命不保了,有没有心思管畜生谁都不知道,哪怕这年头畜生的地位并不低,但真到了这种人命关天的关键时刻,谁又真会去管呢。

    就说王大爷家,那他是提早出的家门,所以时间上来的及这才将驴从家里给带走了,这要是换了别家,水淹到腰这儿了才想着离开那驴早就淹死了,所以王大爷自然不敢做保证。

    “那王大爷您能否告知是黄家村哪家,我们想上门去看看,万一要还在的话,我们直接就能直接买下来了。”

    要不知道有驴就算了,这会儿都听到有驴了,谁还等的了啊,这玩意儿本就是一个犹豫它就没了的事儿,她们自然是要抓紧时间赶紧去确认啦。

    有这样相法的不仅是温玉和温馨,就是王大娘也一样,她立刻催促道:“你真是,想什么呀现在就去呗,我和你们一道儿去,也好给你们估个合适的价格。”

    王大爷蹙眉道:“我带着一道儿去还能让这俩孩子吃亏不成,你去干嘛。”

    王大娘却觉得有可能,开口就道:“你们都是相识的,到时舍的下脸面还价吗?你也就会看看那驴好不好,行了,咱们一道儿去,还价的事情还是嘚我来,现在就去。”

    王大娘性子风风火火,本就是说做就做的人,更何况是温家要帮忙她自然就更热心了。

    “好啊,好啊,现在就去。”

    王大爷和王大娘都愿意帮忙,她和温玉自然是更愿意了。

    见三人都迫不及待的要走,王大爷也只能放下手里的活,紧了紧驴车的座板后便驾着驴车去了黄家村。

    黄家村距离同凉村特别近,两个村落算是相邻的村落,而上凉村在同凉村的上游,两个村的距离驾驴车的话约莫半个时辰左右是能到的,也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倒也不算特别长。

    几人在驴车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没一会儿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她们看到同凉村的村口石碑后,不远处的斜下角便是黄家村了。

    温馨站在驴车上朝着黄家村那边看了过去,那地势地确不太好,比同凉村还要低上几分,如果要淹水的话这边只会淹的更深,这时温馨的心便开始有些揪的慌了,“完了二哥,我怎么感觉咱们这次买不到驴了啊。”

    温玉一巴掌拍到了她的小P股上,“胡说,这村子都没进呢就在这儿乱说,还有坐好,这边路不好走,你也是不怕摔了。”

    温玉对她十分严格的样子,却是惹的王大娘嬉笑了起来,“这馨儿古灵精怪的,也就玉儿你能治的住她。”

    也的确是如王大娘所说的,这个家里她还真就只听温玉的,所以说温玉让她坐好,她也只能讪讪然的坐好了。

    当驴车能驶进黄家村后,没一会儿就有几个村民上前询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啊,过来干嘛呀。”

    “我们是上凉村的,我这不是知道黄大哥这会儿有头驴要卖,就带人过来瞧瞧。”

    “你什么时候听说的啊。”村民们一脸严肃的问道。

    王大爷觉得村民们的神色不对,可也还是老实的说道:“就在这场雨之前说的,我也是赶车的,之前经常在集市碰到,就在这场雨之前黄大哥还带了头驴去集市好几天,可愣是没卖出去,这会儿过来也是想问问那驴卖了吗?”

    “那驴倒是没卖。”

    说到这儿村民们便住了嘴,他们知道驾着驴车的王大爷说的是实话,因为黄家村就这么大,东头发生的事儿要不了多久西头就能知道,黄大哥拉着驴出去转了好几天又给牵了回来怎么不嘚好好吐槽一翻呀,所以王大爷这是真带人过来买驴了。

    可是吧,几名村民小声的聚在一起商议一番后,这才对他们一行人道:“是这样的,大雨迫害,以至于村里不少户人家的房屋都倒塌了,你所说的卖驴的黄大哥一家也一样,他家房屋倒塌是在半夜,因为雨势过大周围的村民们都没听见,等早上发现时全家都没了气息,你们要找那王大哥肯定是找不着了。“

    说完,村民们又道:”人肯定是不在了的,可驴还活着,黄大哥家两头驴,一头年老,一年就是你说的刚成年,这头驴伤了腿,咱们村子的人给治了,腿倒是没留下什么毛病,养养就能好,但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就看你们要不要了。”

第130章要年轻的(2/2)

    驴车上的四人没想到过来买头驴竟然听到了这样的噩耗,一家那么多口人就这么没人,不免令人有些唏嘘,但驴肯定还是要的,温馨开口问道:“那您说那户人家人都没了,那这驴咱们跟谁买呀,谁能做主呢。”

    村民们道:“这驴肯定是归村里了啊,因为是村里人帮忙安葬的他们一家,这驴卖了的银子自然归到村里的户头上。”

    到时候村里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再使用这笔银子,之前如果遇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安排的。

    “这点倒是说的过去。”王大娘道,毕竟现在各村都是这样安排的,就她们村的村民们因为大雨全家没了的,剩下的那些财产全都归村里所有,需要用的时候再将这笔财产拿出来使。

    但其实真要说起来,发生了这种事情,像这样两头驴完全是可以低价卖给村里人的,村里人也能占个绝户头的便宜,可是吧,因为黄家村地势的原因,几乎是每家每户都受了灾,每家每户都有了损失,这些损失本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补回来,所以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抽出来去买头驴呢,就更别提黄大哥家的驴有两头之多了。

    村里人要是想用,留下一头驴就完全够了,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卖掉其中一头又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当村民们一听说有人要买驴,便也就弱弱的问了出来。

    王大爷向身后的温玉以及温馨问道:“温家的,你们还买吗?”

    “买呀,但也还是要看价格合不合适。”价格合适就拿下,价格太贵就拉倒,反正让她当冤大头绝不可能。

    王大娘也很欣赏温馨的性格,当即也道:“行,那咱就先去看看驴。”

    王大爷立刻就跟村民们道:“咱们能先看看驴吗?”

    村民们道:“行,我带你们过去。”

    刚刚的几位村民当即分成了两半人,一半人带她们去看驴,另一半人自然就是去找能做主的村长了。

    路上村民们便向她们介绍道:“这驴棚是新建的,之前的那边全都塌了,这边的地势也要高一些。”

    虽说高一些,可地势还是很低,这会儿坐在驴车上的几人都还能看到村里依旧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坑,以及不太平稳的泥地,这样的情况她们上凉村在一周前就已经没有了,现在村里的地面几乎已经全干了,看到这样的地面,王大娘不由的就问道:“你们这儿的水几时退下去的啊,怎么我看着像刚退不久呢。”

    村民们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刚退不久嘛,村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淹了,也就是地势高的那几户稍微好点儿,前儿下雨的时村里人都躲到了山上,着凉的着凉,发热的发热,我们这些人因为一直守在这会儿,倒是没什么影响,可苦了那些山上的人了,这会儿都还没下来。”

    王大娘疑惑的道:“这水都退了,怎么还不下来呢,自个家住着总是要舒服一些的。”

    “大伙儿倒是想下来,可被水淹的家里也住不了人,回来了还嘚收拾,那一个个都生着病,谁愿意收拾那活儿呢,那山上虽然拥挤,可也是收拾好了直接住嘛,就是要下来也嘚等身子好再说。”

    “倒也是,我们家就被淹了,但好在只淹了一半也没淹几天,我回去时那地面臭的,我做了好几天的卫生都能闻的到,夜里我都开着窗散味儿。”

    至于井里的水在水退去后村里人就再也没喝过了,实在是那井又臭又脏根本就不能喝,好在上凉村靠山,山上有一处稍微远点儿的地方有一处山泉倒是没有被污染,村民们现在喝水都是去山上挑水喝,毕竟谁也不想喝脏水得病,只是比原来略微要麻烦一点儿。

    但这也只是对于别人家而言,自打景辰住进他们家后,打水的活儿就没让他们来过,每每都是一大清早,那山泉水便已经挑了回来装满了水缸,而事实上景辰的脚程也的确快一些,来回的工夫也是真没花多久。

    扯远了。

    没一会儿村民们便带着她们来到了新建的驴棚处,而驴棚里却是有三头驴在那安然住着,村民们指着其中一只个头较为中等的驴道:“这头驴是另一户村民的,这头不卖,另外两头是黄大哥的,这两头一老一壮的随你们挑。”

    温玉瞧着那两头驴一眼,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挑,转头就对王大爷道:“王大爷,您帮我们挑挑,您说好的那肯定是好的。”

    王大爷也没客气,下了驴车就对那两头驴观察了起来,没观察一会儿之前另一半的村民便带着一个陌生男人走了过来,如果没猜错肯定就是黄家村的村长了。

    见陪着他们看驴的几位村民客气的喊了一声村长后,温馨也证实了心底的想法。

    温馨和温玉作为小孩子自然也客气的对着黄村民喊了一声村长。

    黄村长朝她们点了点头后对认真看驴的王大爷道:“是您想买驴。”

    坐在驴车上一直没动的王大娘这时下了驴车,带着她们兄妹俩对黄村长道:“不是,是我们给这俩孩子挑头驴。”

    黄村长蹙眉,显然第一反应是觉得她们俩个小孩子买不起驴,过来一趟纯属瞎胡闹,可转念一想来都来了,调整好情绪后道:“你们俩要买驴,你们家大人同意了?”

    “同意了,这才让王大爷带我们过来。”

    听到这样的话黄村长这才松了口气,而在来的路上村民们就已经解释了王大爷和那位黄大哥之间的关系了,黄村长问道:“那你们选好了驴吗?还是说要再挑挑,驴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你们自家有驴那也是知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养成这样,我们是真花了不少的心思。”

    王大爷点了点头,自然是认在瞧过后对村长的话很是认同,过了半晌后确认驴真的不错后,他对温家兄妹俩道:“就选那条年轻的。”

    也不是之前提过的腿受伤的那条驴。

    温玉问道:“那腿要紧吗?能拖东西吗?”

    黄村长道:“那头驴刚成年个头比较小,拖不了太重的东西,腿倒是没什么只是被压了一下木板划伤了表皮,这会儿差不多已经养好了,不拖重物的话立刻就能使,但要拖太重的东西的话最好还是再养养。”

第131章各退一步(1/2)

    王大爷在刚刚瞧驴的时候就已经瞧过驴腿上的伤口了,那伤口的确是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并且他也观察过驴行走的样子,虽说驴棚并不大,但驴在里面走来走去并没有跛脚的感觉,想来腿应该是没什么毛病的。

    生怕这俩人有顾忌村民们直接将这条小毛驴从驴棚里牵了出来,在众人面前地方较为宽广的地方牵着驴走了好几圈,确认驴腿无误后自然也就敲定了下来。

    既然没了黄大哥在中间,王大爷自然也就不像之前那么有顾忌了,他直接询问道:“这头驴你们打算怎么卖。”

    黄村长原也没打算叫价,村里人也知道这头小毛驴原先开的什么价位,黄村长道:“黄大哥之前开的25两银子,可出去好久也没卖出去,咱都是村里人,也不叫大家为难,22两如何,这可比原先的价格低了3两。”

    黄村长的语气似是自己吃了大亏,但这头驴本就是白来的,钱自然也是白来的,又存在什么吃亏呢。

    而且这个价格要是黄大哥开的那肯定是可以的,现在的驴子在外头的市场价也差不多是这个价,可现在这价格是村里开的,不说王大爷了,就是王大娘也是不同意的。

    一到谈价格的时候,还是嘚家里的大娘们出马。

    王大娘直接挤到了她们三人的前边儿便开始和黄村长谈起了价格,王大娘径直道:“这价格也太高了,那原先是什么情况,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我们家老王和老黄的交情可不浅,当初那是没想买,要是想买的话,价格肯定要比这个低。”

    黄村长犹豫了一会儿,他倒不是相信面前的王大爷和黄大哥的交情有多好,而是这人明显就是想谈价,他也不想多在这上面耗时间,便直接问道:“那你打算多少钱买呢。”

    “这样,17两银子。”

    王大娘这一开口直接就给少了五两银子,然而17两想买头驴,哪怕是受过伤的驴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黄村长当即便拒绝道:“这价格也太低了,你们要不是诚心买那就不用谈了。”

    眼瞅着黄村长似要生气的样子,王大娘也不触,直言道:“我们要不想买也不会大老远的过来了,那您说多少银子能卖,但你那22两也太高了。”

    黄村长想了想后道:“20两不二价,你们要诚心想买就这个价格成交,实在不行你们就再去外头转转。”

    眼见黄村长松了口王大娘自然是要再进一步的,她道:“18两,18两我也不跟您还了。”

    黄村长摇了摇头也不搭话,显然就是这个价格他不同意,虽说18两和20两对于温馨以及温玉来说差别并不大,但谁家不是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呢,所以在王大娘还价的时候温家兄妹俩就在旁边看着一句嘴都没插。

    但这个价格黄村长虽说不想卖,可村里人却是愿意的,三头驴养在村里不算开销那也是需要人工的啊,多头驴就多些事儿,更何况这钱归村里又不归他们,说是村里的钱是属于大家的,可什么时候能用到自己身上,这事儿谁又能知道呢,所以还不如早早的将驴给卖出去,更何况18两银子其实也不低了。

    眼瞅着黄村长不说话,周围的村民们就有些急了,而王大娘就是抓准了这一点,当机立断了的带着她们直接上了驴车,王大娘都上去了,温馨和温玉自然也极力的配合王大娘,眼瞅着三个人都上驴车了,王大爷自然也中着一并上了驴车,一行人一看就是要走的驾驶,村民们就更着急了。

    “村长。”

    “村长,18两可以的。”

    “是呀,反正这头驴就是白来的,18两不少了,卖了算了。”

    “是呀村长,现在村里生病的人不少,谁还有时间多照顾一头驴呀,干脆卖了算了。”

    黄村长听到这话瞪了这几位多嘴的村民们一眼,主要是谁还不知道谁的这些小伎俩呢,黄村长自觉得自己咬紧不松口20两银子是肯定能成交的,毕竟王大爷自己就是赶驴车的,驴子是什么价格他会不知道,20两就已经很划算了,集市那边20两绝对是拿不下一头驴的,然而身边的队友拖后腿呀,他们都这样说了,他这会儿将价格咬死了驴没卖出去,反倒他还会遭了村里人的闲话。

    在将众人瞪完了之后,黄村长再次开口道:“咱们各退一步,19两,王大爷,19两买头刚年的驴已经很划算了,外头的驴是什么价格您难道不知道吗?再低我们宁愿不卖。”

    然而19两却是真的可以了,王大爷朝着王大娘点了点头,王大娘自然也就代替温家人给答应了下来,“行,19两就19两,咱们签契子,这驴现在就拉走。”

    黄村长叹了口气随后答应了下来,“行,你们随我们过来吧。”

    黄村长将她们一行人带去了他自己的家里,这点和她们村一样,像解决一些小问题,需要用到什么东西都是直接去村长家,如果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或者需要全村人都集结在一起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情必然不是小事儿,能解决这件事儿的地方也只能是村里的祠堂了,但像她们这种小事儿去村长家里完全就能直接解决。

    村长在前边儿带着她们走,村民们牵着小毛驴跟在她们后面跟着,一通忙活双方牵好契子又当着所有人的面付完了银子后,这单生意便也就做成了,小毛驴也就是她们家的了。

    这样贵重的东西温玉自然是交给温馨来保管,见温馨将东西收好后,一行四人再加上一头新购的小毛驴便踏上回家的旅程了。

    而就这样突然被牵走的小毛驴完全就没有任何的不适应,甚至因为能离开这里,一路上似乎还挺高兴的,就连王大爷也道:“这驴似乎心情很不错。”

    小毛驴的步伐轻快,走上几步还要发出兴奋的叫声,时不时的还要窜到温馨以及温玉的身旁舔!弄几下,王大娘瞧在了一旁直笑道:“是因为你们跟这头驴有缘,就跟我们家这头驴刚买回来时一样,当时也一样可高兴了。”

第132章猪圈安置(2/2)

    无论是前世今生温馨可都是没有养过驴的,她知道很多动物通人性,可驴这么通人性她真是头一次知道呢,温馨见面前小毛驴并没有咬人的意思便伸出自己的小手摸了摸它的脑袋顶,谁知就是她这么一伸手一直跟在她身旁的驴就更高兴了,当场兴奋的大叫了起来并且这一路上挨的她就更紧了。

    王大爷直唤这头驴和他们家有缘,说驴没挑错这样的话惹的她和温玉也是兴奋连连。

    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可不远,没一会儿她们便到了村里,一进村口便也有人围了上来,瞧见王大爷身边多了头驴,立刻就问道:“王大爷,您这是又买了头驴。”

    王大爷看了温玉一眼,温玉自己解释道:“不是,这是我们家买的。”

    王大娘自然也想借机在村里宣传一下这件事儿,故而直接就对众人道:“温家这也是没办法呀,身上有点儿银子就被人惦记,可不嘚将银子全都花了才保险呀。”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才赚了多久的银子呀就开始买毛驴了,可见温家这生意做的是真赚了不少银两呢,当然,因为有着这个想法在,之前温家人如何被欺负的事情在此时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随着两头毛驴和四人朝着村里越走越里,一下子就勾起了不少村民们也想做生意的心思,但大家也不是不明白,做生意那也是需要方子的,可温家的方子就那么些,之前因为凉粉的事情村长就已经发了话了,想在短时间内拿到这个方子,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可要让村民们放弃做生意的想法那也是不可能的,有些心思一旦起了,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啊,更何况还是和银子相关的事情,那么这件事儿自然也是需要慢慢筹谋的。

    对于别人的心思温馨却是不怎么在意,无论是凉粉还是碗糕或者现在的炒下水,这些都只是温馨的过度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小玩意儿,小玩意儿又能赚多少银子呢,她要做的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爬起来,而不是为了眼前的这些小钱与这些无知的人做着拉锯战,但是,再怎么不在意也嘚建立在温家所有人没被人欺负的基础上,要真说起来,现在的温家还是都太弱了。

    提到这儿温馨心里就很不爽,但不爽也没办法,可想而知在这个年代有一个顶立门户的人有多重要了。

    驴车牵回了家,本以为家里应该没人的,谁知这时温家众人以及景家父子俩都已经回来了。

    见到温玉牵了头驴,温谨兴奋的跑了出来,一脸惊讶的问道:“二哥,驴,这哪儿来的驴呀。”

    温玉道:“咱们家的,刚刚买的。”

    温谨在看到这头驴的时候心里隐隐就有这样的想法,可当温玉亲口说出来时,他立刻兴奋的不行,“二哥你说什么,这头驴是咱家的,是咱家的,咱家有驴了。”

    温厚这时也从家里走了出来,他看着弟弟无奈的道:“是呀,是呀,咱家有驴了。”

    只不过对于温玉突然买了头驴回来他还是有些诧异的,“玉儿,你怎么说买就将驴给买回来了,家里也没给收拾个地方出来,咱们养哪儿啊。”

    这时的王大爷和王大娘还没来的及走,一听到温厚的话,王大娘立刻就道:“干脆养我那儿得了,这两天你们收拾个驴棚出来,再来你们也要打板车呀,总是需要一个放驴的地方的。”

    这么一说还真是,要说起来买了头驴还真不一定是结束,这明明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温玉解释道:“这驴总是需要一头的,正好打听到了就直接给买了,省的之后想买却买不到。”

    不过将驴养在王大爷家倒真不用,早前温家是有养过猪的,虽说猪棚闲置了很多年,并且地方也不大,但养一个刚成年的驴还是可以的,温玉道:“多谢王大爷和王大娘了,我家空猪棚还能用,那猪棚还是挺大的,暂时能安置驴。”

    一听说不需要帮忙,王大爷和王大娘在温家众人的道谢声中也就这么离开了。

    温家突然多了头驴,全家人几乎都围着驴转来转去以示对它的喜爱,然而这一套对驴来说也很受用,没一会儿便和家里人玩成一片,一会儿舔一下这个人,一会儿舔一个那个人,可见这驴是个开朗外向的性格,两相之间当即便愉快的相处了起来,在等猪圈被收拾好了后,这头小毛驴立刻就被牵进了猪圈。

    进了猪圈的毛驴很快的就接受了自己的这一处新家,没有半点儿的不适应,并且待的特别的安然。

    毛驴安置好了,她们手头的事情也嘚开始准备起来了,下午耽误了好一会儿,家里的活儿都还没来的及做呢,谁知等温馨打算开始的时候,下水啥的早就已经收拾好了,这会儿就等温馨回来加料下锅就行了。

    温馨也立刻拿出了之前准备好的料开始准备起了今天的晚餐。

    等东西全部下锅后温馨这才向温玉打听道:“二哥,咱们让王大爷王大娘帮忙买驴,是不是要给银两人家呀。”

    “是要给的,只不过我打算咱们送肉的时候再给,就这么将银两给王大娘家她肯定不会要的,到时候就连同肉一起放在桌上就好了。”温玉思虑还是很周全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一路上都没提这个事儿的原因了。

    见温玉心里有成算,她也就没再多过问了,要说到这个时代的规则他肯定比她懂的多。

    温馨又问道:“二哥,咱们给驴打板车的时候,我能提点儿意见吗?”

    温玉笑道:“当然可以,你打算提什么意见呀。”

    “我想要椅子,能在板车上坐着的椅子还有靠背,这个要求可以吗?”

    可是倒是可以,可温玉想像不出来温馨形容的意思,“额,我画给二哥看。”

    温馨拿了根树枝直接在地上画了起来,但真要说起来其实就是在王大爷的板车的基础上左右两边以及后侧加上了四方椅子以及一个椅背罢了,并且椅子下的木板也是可以拿下来的,这样中间的空间能放东西,倒是不至于浪费空间。

第133章定制驴车(1/2)

    对于这个想法温玉是觉得挺不错的,“挺好的,这样设计中间的空间也挺大的,就咱们自己用的话是放的下很多东西的,两侧坐着人也人倒也不用担心会不会摔下去,而且坐上去后也没挨着轮子,馨儿这法子挺好的,咱就按你说的样子造一辆。”

    至于花多少银子这个事儿吧,本就是要花银子的东西,多花些银子造个自己喜欢的不是更好吗?

    下水已经在锅里煮着了,暂时后续的事情也用不上他们了,温玉提议道:“要不咱们现在就去找王木匠吧,先看看能不能做再说,别咱们商议的好好的,王木匠那边却做不了。”

    “行,咱现在就去。”

    说完,温玉便要带着温馨出门去找王木匠,然而一直守着温馨的温善以及景博却是也一并跟了上去。

    俩人瞧着了却并未说什么,毕竟又不是出村,在村里转转带俩孩子一起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

    俩孩子满怀里好奇跟在了俩人的身后,脸上写满了兴奋之色。

    再说到王木匠,她们整个上凉村就这么一个木匠,王木匠的手艺自然是不用说了,打小就跟在师傅左右学着手艺,长大后直接娶了师傅的闺女在上凉村落户成家,可以这么说吧,人家那手艺算是代代相传的,自然是没的挑剔的。

    可这样一来也意味着王木匠的生意是很不错的,还在路上温馨便有些担心的道:“要是王木匠那边太忙怎么办,咱们这还挺急的呢。”

    “咱过去问问能不能加些银子让他快些完成,不过就算咱们再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要是咱们要摆摊的话,倒是还能像之前那样先做个两天再说。”她们早上先走过去,回去的时候再搭王大爷的驴车再回村,反正之前也是这样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然而在来到王木匠处后,一行人一起商议后,这驴车就算是加银子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王木匠直言,“我手头的这个也是加急的,但这个明天能完成,你们就算加银子也嘚排在这个后面,这驴车看起来繁琐实则并不算复杂,我带两徒弟做需嘚三天时间,也就是四天后你们才能看到成品。”

    如果只是四天时间的话倒是还在梅梦珍的承受范围内,说实在的,她刚刚真以为需嘚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呢,所以说,现在也就4天就能拿到手了这速度也真是够快的。

    她们家本来就要这个,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温玉当即便答应了下来,“行的,王叔叔,咱加急,需嘚多少银子呢。”

    王木匠道:“我也不和你们讲虚的,就收你们二两银子你们看可以吧。”

    二两银子是真不贵,温玉之前想到的价格还是三两银子呢,所以当即便答应了下来,“行的。”

    王木匠点了点头,又道:“先付一两银子定金,拿货时再付另外一半,我这儿都一样,你也应该知道。”

    温玉一刻也没犹豫,直接将一两银子交给了王木匠随后人便离开了。

    而王木匠的徒弟望着几人离开的背景嘀咕道:“村里人说的还真是真的呢,温家人这是赚了不少的银子呢,不仅买了驴,还设计了一个这么精巧的驴车,你说他们这是要干嘛呀。”

    “干嘛,做生意呗,之前是坐王大爷的驴车赚钱,这会儿有了自己的驴车,以后赚起钱来就更方便了。”

    听着两个徒弟的酸言酸语,王木匠一脸严肃的道:“人家赚多少银子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怎的,你们也想去做买卖,我可告诉你们了,这买卖可不是谁都能做,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好的,温家那俩孩子能做的好,但换成了你们可就不一定了。”

    “你们也别怪我说话难听,伤了你们的心,就温家那一个又一个的方子,是你们那脑子想的出来的吗?”

    温家这段时间赚的钱,可不就是靠的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新方子嘛,要没有这些新的方子哪怕去了集市和人家卖着一样的东西,那钱还能赚到他们的荷包里吗?所以说就算是做买卖那也是要靠脑子的,可笑的是人人都觉得自己有,可真要去做的时候却没几个人做的出来。

    驴车的事情敲定了下来,她们回到家里将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后便开始准备起了晚饭,今天的下水份量不少,见温馨又单独买了些好肉,老板将那些添头全给了温馨,另外还送了两根骨头给她。

    别的东西她们倒是常吃,但温馨买的那些好肉却是单独给景辰准备的。

    温馨做这些一是觉得他爹救了她,于情于理她对待这对父子俩都该有些不同,所以特殊对待了一点儿倒也不突兀。

    二是这孩子年岁小,那些下水啥的就是弄的再软烂他的牙也咬不烂,再加上这对父子俩又是客人,大人尚且可以不管,孩子稍微照顾点儿倒真没什么。

    所以在这对父子俩还住在她们家时,温馨都会在有限的条件内让景辰稍微吃的好一点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过景辰从不让景博吃独食,就算是她单独给景博买的,最后也都会落入她们三个孩子的口中。

    这不,温馨这会儿就用小锅单独煮着肉糜粥,那粥都熬出了一层米油,远远的都能闻着这肉的香味儿。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温馨在煮粥时,恍惚发现在灶屋的角落里,似乎躺着一只鸡,温馨原以为自己看错了,毕竟一只鸡怎么会出现在她家的角落里,并且是被五花大绑绑成了一坨的样子,要不是她仔细看,就真看不出来,她赶紧向身旁的温谨确认道:“三哥,那角落里是什么,怎么长的这么像鸡呀。”

    “这可不就是鸡嘛。”温谨说完这才想起温馨和温玉忙进忙出的,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这俩人还真不知道呢,当下就给俩人讲了讲今天发生的事情。

    他们先是在俩人出去后就去了景辰原先住的地方,先将上面坍塌的地方弄开,然后将里面埋着的书给挖了出来,景辰家里的书也是真多光他们几个人根本就搬不了多久,最后还是找了村里的小孩过来帮忙这才将书快速的给运回了家,然后在最后一趟回家时就在路边他们发现了一只野鸡,景辰一个身影闪过,鸡便被他抓到了手中。

第134章香炒猪肠(2/2)

    至于这只鸡为什么会被五花大绑的放在了角落里,完全是因为这只鸡从被抓一直到回到家里它的嘴就没停过,一直一直的在那儿叫唤,再加上这只鸡又格外的活泼哪怕被绑着了也能在它所及之处蹦来蹦去的,无奈之下他们也就连同鸡脚、鸡翅以及鸡嘴一起给绑着了。

    至于它被丢在角落里,这个就纯属意外了,这厨房里一个下午忙进忙出的就没停过,鸡放在哪儿都碍事,自然是能往角落里扔就尽量往角落里扔了,然后就真被众人遗忘在了角落里,直至被温馨瞧见。

    温馨也被这种事情弄的挺无语的,“这可是鸡呀,这你们能忘?”

    自从她们去集市摆摊后家里的猪肉倒是吃了不少,可鸡还真是一只都没吃过,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就给忘记了呢。

    温谨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心虚的解释道:“你们刚回来时我是想说的,可这不是被你们打了个岔嘛就全给忘记了,再说今天又是驴又是驴车的,家里还有肉糜粥和下水,这只没做的鸡没想起来不是很正常嘛,小妹,这鸡明天再吃吧,反正也没杀,今天忙了一天可把我给累坏了,肚子饿死了。”

    温馨给了他一个白眼,道:“我又没说现在杀了吃,我就是意外家里多了一个新东西却没人告诉我。”

    “是三哥的错,以后家里有什么三哥都会记得告诉馨儿的,馨儿,这个还要多久啊。”

    温玉笑着打插道:“多久这肉糜粥也没有你的份,过来,下水马上就好了,就吃这个吧。”

    温馨听到下水一词不免觉得不太好听,她道:“二哥,这下水的称呼不太好听呀,咱们出去卖它的时候,总不好一直称呼下水下水吧,合该再取个新名儿。”

    温玉想了想也觉得是,故而问道:“那你觉得呢,该叫什么名儿。”

    它应该叫肥肠,可现在好像没这个叫法,温馨道:“二哥有什么想法呢,馨儿不知道,但下水应该是猪的肠吧,咱们可以叫什么肠。”

    听到这儿温谨反倒笑道:“这还不简单吗?直接就叫猪肠啰。”

    这名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还真挺合适的,温馨当即夸道:“三哥这名儿取的好,咱们摆摊的时候就叫它香炒猪肠吧。”

    这名字倒真和他们的摊位很贴切,温玉听了也觉得不错,“行,就叫香炒猪肠。”

    两人三言两语就将名字给决定了下来,一整个给温谨意外的半晌也缓不过神来,等他缓过来后他一脸懵逼的问道:“这,这就答应了,我就是随口说的。”

    “随口一说就能这么附和我们的需求,三哥真有才。”

    一听到温馨夸奖他的话,温谨瞬间就要飘了起来,然而那魂还在半空中呢,立刻就被温玉给叫醒了,“老三,先尝尝看这味道怎么样。”

    温谨不太喜欢温玉这样称呼他,老三老三的听起来多老气呀,可话到嘴边还没说出来就被温玉一片下水……哦不,猪肠给堵了回去,后又因为味道实在是太过于美味儿,完全忘记了刚刚要纠正的事情,直夸道:“好吃,好吃,这玩意儿拿出去卖肯定会有很多人买的,咱们这次肯定又要赚不少的银子了。”

    温玉一边在锅里最后翻炒着猪肠,一边道:“我和馨儿打算后日坐就开始摆摊了,那时驴车还没做好,我还是和馨儿先走着去,回来就坐王大爷的驴车,也就是说明个儿你和大哥就嘚开始忙活起来了,好在现在爷爷不需要咱们管了,不然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忙不过来呢。”

    温谨道:“其实不用大哥出去也行,我一个人去就够了,这两个村虽说不在一条道上,但也就拐个弯的事儿何必那么麻烦呢。”

    说实在的,就是驴车温谨也觉得他并不需要,他走路两个村跑着一去一来的也就半天时间,人虽然累点儿,但就这么背着走其实也简单,大哥完全可以留在家里,主要是他觉得家里总不能一个人都没有了,就算不看着温爷爷,那景叔叔父子俩不也还在家里嘛,总不好他们这些人出去,将客人扔在家里不管吧。

    但温玉却不这么认为,“咱们以后就只做猪肠了,大哥不帮忙在家做什么呢,难不成在家做家务吗?”

    至于景辰父子俩,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在这个家里久待。

    当然,意外这个事情可不是她们普通人说了算了,但毕竟这对父子俩并不是他们家的人,有着这样的打算属实算是正常。

    再说让温厚留在家里,那温厚为人本就老实不知变通,不出去多闯闯看看的人就永远不知道改变。

    当然,这样的想法温玉不仅仅是觉得自家大哥需要,就是他自己也一样需要,只不过……哎,算了,都还早。

    但大哥却是家里的大哥,大哥是需要给一个家里顶立门户的,哪能成天都待在家里将外出的机会让给弟弟们,温玉立刻就道:“你出去的时候将大哥带上一起,你们万一遇上什么事儿,也好有个商量的人。”

    温玉的话说的很隐晦,可温谨却不笨当即听出了这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没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猪肠已经熟了,温玉径直的盛了一大碗出来后剩下的就没管了,而是带着温馨直奔了隔壁的王大爷家。

    温玉和温馨都算是王家的常客了,一到饭点儿见到这俩孩子,必然就是过来送肉的。

    王大娘瞧着那满满一大碗肉道:“你们这俩孩子,怎么又来送肉了。”

    “大爷、大娘今个儿帮我们家的大忙,送碗肉怎么了,况且这个又不值钱。”

    值不值钱又不是看这个,王大娘辩解道:“值钱的不是下水,是你们家的手艺。”

    许久没吃这个王大娘还真是有些想念呢,故而也真是没和她们客气,“大娘今天就不推诿了,这肉大娘就直接收下了。”

    “大娘也别太跟我们客气了,您要想吃这些直接跟我们说就行了,一碗下水而已真值不得几文钱。”温玉一边将碗里的下水倒进灶层的另一个新碗里,一边将银子放到了那个碗的旁边,这样一来碗一动,旁边的银子就能看到了。

第135章亲上加亲?(1/2)

    但话嘛也就这样一说,王大娘听听也就行了,可不会真的想吃就去让人家做,再说了这对兄妹俩要去卖下水,她们要实在是想吃,花些银子买就行了啊。

    温玉本意就是为了放下那二两银子的感谢费(中介费),在将银两放下后他立刻就带着妹妹离开了,唯恐王大娘发现追上来,可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兄妹俩没走一会儿,王大娘就发现了那桌上的感谢费(中介费),拿上银子立刻飞奔到了她们兄妹俩的眼前,王大娘气喘吁吁的道:“温家的,玉儿,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呀。”

    “这是感谢大娘的,我们知道当面给大娘肯定不会要,所以才会出此下策,您就别跟我们争了,小心让人看到了可怎么办啊。”

    可谁知听完温玉的话王大娘一脸严肃的拒绝了这二两银子,“你们这俩孩子,也太跟大娘客气了,大娘带你们买驴是为了这银子吗?”

    “当然不是了。”

    “就是,你们看今天送肉来大娘就没拒绝吧,可要是给了银子就不一样了,大娘哪能要你们的银子。”

    温玉冷静的解释道:“大娘,这是规矩,要不给倒显的我们不懂事儿了,而且当初村长那边,我们也是有给的,所以都一样,您就安心拿着吧。”

    一提到村长那边王大娘就想到了之前方子的事情,当初还是钱大娘闹着要买方子呢,村长还是温家的同宗叔叔呢,他都收了钱,她这会儿收钱那就真不是过份了,可理虽说是这么个理,但这么做总归是不太好的,一时间王大娘便犹豫了起来。

    一看到大娘的态度没刚才那么强硬了,温玉自然乘胜追击,立刻又道:“大娘,您就别推诿了,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再拉扯合该叫别人瞧见了。”

    一听说会让别人瞧见,王大娘赶紧将手中的银子收到了自己怀里,随后叹了口气,道:“你们这些孩子们呀,以后……下次……,总之不许再这样了。”

    “嗯。”温玉自然是乖巧答应下来,主要是一头驴就已经够使了,别的时候应该也没什么是需要用到王大爷家帮忙的了。

    这边的事情解决完了,温玉自然也就回家了。

    是夜。

    王大娘将刚刚那二两银子的事情和自家的老头子说了一声,王大爷听后也只是一愣,随即便说道:“这俩孩子挺不错的,按规矩这钱的确是要给的,但咱们之前找人孩子帮过忙,他们再来找咱们帮忙,这相互之间也就抵消了,这钱就不是给咱也不能说对方什么,更何况温家的都还是孩子,可没想到这孩子们能想到这层,即送肉又送银子的,这温家的人呀,都是好的,温家又没大人,咱们和他们家多亲近一些,倒也真可以。”

    当然了,温婉除外。

    “是呀,温家的人都挺厚道的,要不是咱家没有适龄的闺女,我都想和他们家说亲了,到时亲上加亲的……。”

    王大娘这话还没说完就直接被王大爷给打断了,“亲上加什么亲呀,咱这样就可以了,万一这亲没加上亲,加成了仇了怎么办,你难道就没看出来这温家的孩子迟早有一天是要离开咱这村的吗?”

    王大娘还真往这方面想,乍然听到王大爷的话她整个人猛的就是一惊,赶紧问道:“老头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这上凉村可是他们的家啊,不在这儿要上哪儿啊。”

    至于上哪儿王大爷哪里知道,至于他能有这样的感觉也多亏了平时里往城里去的多,所见所闻多了自然是能感觉的出来的,就温家人这样的人家,往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一个农村方寸之地怎么可能困的住她们呢,所以离开寻求更大的发展就是必然的事情了,那么离开这里也就很正常了。

    这没结亲,俩家之间还能念着点儿好,当然了,就是结了亲也能念着好,可这一家人要是走了,她们家的闺女是不是也要跟着一起走呢,总不能夫妻二人相隔两地吧,可这么一走,她们和闺女就不知道隔的有多过远了,王大爷委实是觉得没那个必要,再一个,他家也是真没有适龄的姑娘。

    要知道王大爷和王大娘的年龄可比温父温母都要大上一圈都不止,说起来也就是比温爷爷小上一圈,所以那年龄也是相当的不小了,他们家最小的儿子也比温婉要大上两岁,今年过年就办婚宴,当初在王家小弟结亲时就已经说好了,她们家小儿子结亲时,也让她们来做这婚宴的,温家人那也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说,家里就真是没有适龄的女性和温厚相匹配了,要是再等等,等老大家的闺女……那年岁相差的,说起来也真是没什么必要,再下面的小的年龄也是真的小。

    也就是说这两家想结姻亲的关系是绝对没有任何希望的。

    当然了,王大娘也就这么一提,不行也就不行啰,这事儿本就勉强不来。

    “行了,我就说说,反正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温家是厚道人家。”

    王大娘这边合适的人不多,可别家就不一定了,而且就温家的亲事还真不是只有王大娘一个人惦记着,早八百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给惦记上了。

    眼瞅着温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而温家的一众孩子里最合适议亲的除了温婉以外也就是温厚了,温厚这人老实憨厚一瞅就知道是个易拿捏的,试问这样的女婿谁家不想要,就更别提温家的那些个赚钱的方子了,有着这样的女婿在自家,何愁时间久了不能将方子给弄到自己手里头。

    可这会儿的温厚才刚年满14岁,议亲委实也是早了一些,更何况长姐还没嫁出去的,哪有他先娶亲的道理,大家自然也就先按耐住了,但至于能按耐多久,这个就真不知道了。

    别人的小心思就是再多也不影响温家人齐心协力的赚钱养家,翌日一早温谨便和温厚背上了背篓以及早饭窝头便出了门。

    这俩人出门后温玉以及剩下的家里人也没闲着,这不秋天到了嘛,而且又刚下过雨,山上的宝贝是真不少,今天趁着有空可嘚好好上山去找找。

    他们一行人一人背着一个小背篓,就连景辰和景博也没放过大家一行人一起上了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349/ 第一时间欣赏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最新章节! 作者:秋天的信所写的《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为转载作品,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介绍:
温馨做梦都没想到她就这么睡了一觉,居然穿越了,还穿到一个与她同名同姓却只有5岁的小孩身上……
看着疼爱她的家人们,以及一贫如洗的家里,温馨感觉压力好大。
不过好在穿越附赠金手指,虽说疑惑重重,但胜在方便好用。
正当温馨准备大显身手时,天降灾祸,她不得不放弃这一切开启了全新的逃荒路。
一路走来,杀人抢劫,谋财害命,饿X俘X比比皆是。
她两世为人头一次知道人心能够如此险恶。
好在,路终有尽头。
千难万险后村民们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开荒种地,种花、种树、挖池塘建房屋打造古代最美农家乐。
几年时间,温馨便将贫穷的村子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鱼米之乡。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