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异时空黑科技TXT下载异时空黑科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异时空黑科技全文阅读

作者:阿勇老哥     异时空黑科技txt下载     异时空黑科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2章 信用绑定

    一九九五年,元月一日。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桦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乌克兰两艘航母终于被拖回南海。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正式就职乌克兰总理。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带着神圣使命从莫斯科返回到琼海。

    姜余宣布正式脱单……

    ……

    杨校长欢天喜地的来到了麒麟苑。

    他要和姜余好好庆祝一下,今天可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杨校长抿了一小口酒,有些好奇的问道。

    “小姜,那两艘航母你想怎样安排?”

    “这可是花了2000万美元喔!”

    姜余摸了摸下巴,感觉胡子好像又稍微长了一点点,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

    “不是说那两艘航母全部拆了个零零散散了吗?”

    “我留着又没用,谁要谁拿去吧?”

    杨校长看到他这样敷衍,有些生气,就说到。

    “那船上还有50多名乌克兰那边的水手,其中有假扮的十多名航母专家,他们也一起跟着过来了。”

    姜余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这老杨话中有话哦。

    “老杨,您有话就直说,爽快些啊。”

    “这可不像平常等您哦。”

    杨校长清清嗓子,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这还不是那些船舶设计学院的那帮崽子们,现在个个都闹得欢,想去见识一下世面,毕竟他们从没见过真正的航母……”

    “这个学院在学校相当低调,毕竟不是主流专业,现在放假……”

    姜余懒得听他罗里罗嗦,直接摆手道。

    “行了行了,您说一下,他们有多少人吧,人多就坐火车,人少就包飞机。”

    他这两天肯定也要过去一趟。

    除了要考察航空基地外,顺便带着他的小情人去度假。

    京都这个鬼地方实在太冷了。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带了几个人过来,听说来头不小。

    这些人很神秘,想亲自跟他谈。

    杨校长大概估算了一下,认为人应该不多,四个年级算下来也就五六百人。

    姜余大手一挥,爽快的说道。

    “咱们直接飞过去!“

    “才这么点人,三架飞机足够。”

    “那好,你赶紧准备一下,我回去通知他们。”

    在回校的路上。

    杨校长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多说一点咯。

    “应该还可以多塞一点,三架飞机,再多几十个人应该没问题吧?”

    “看看还有哪些老家伙闷得慌,全部丢过去。”

    姜余送走杨校长后,吩咐陈大赶紧订包机。

    现在订包机可是很贵的哦。

    航空公司最喜欢这样的客户。

    他们一听到需要有三架客机,赶紧又从别的地方临时调过来,并且保证下午就可以飞。

    姜余赶紧打电话给小樱,让他准备好去琼海省。

    这妹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见过的世面很广,行走也很自由。

    下午三点钟。

    姜余和小樱几个人赶到了京都机场。

    此时,这已经是人山人海,基本全部都是京都理工船舶设计学院的师生。

    ……

    商务舱内,姜余看着坐在旁边的小樱。

    今天打扮比较正常。

    厚厚的羽绒服把她包裹起来,看起来有点像是南极的帝企鹅。

    加上她的脸型,的确有点天生的福相。

    “小樱,你爸妈放心你一个人出门?”

    “这有啥不放心,这不是有这么多同学吗?”

    “哎,姜余,为什么你们学校这么有钱?居然可以组团包机去这么远的地方?”

    姜余想说是自己掏腰包,组团去旅游。

    但回头一想,这样子太骚包了,太土鳖了。

    他就耐心解释道。

    “咱们国家现在不是有一个新的合资银行吗?”

    “那个银行叫太平洋银行。”

    “他们的业务现在非常广泛,最近搞了一个信用借贷业务,不知道你们听说过吗?”

    小樱很茫然的摇了摇头,表示一无所知。

    姜余继续解释道。

    “这个银行啊!他们的大领导很有魄力,准备针对大学生和那些科研人员推出信用体系业务。”

    “我现在跟你说说这个业务到底有多么伟大?”

    姜余清清嗓子,开始小声说道。

    “他们首先会针对每一个大学师生建立一个信用档案。”

    “这个档案里面,就包括学生专业、校籍、学习成绩、学校的奖励惩处等等基本资料。”

    “如果这个学生或者科研人员家庭困难,需要申请学费或者是生活补助等等,通通都可以去这个银行申请信用贷款。”

    “这个贷款呢,肯定是以后要还的,但什么时候还?怎么还?就是一个学问了。”

    “就好比方,这一次大家出去旅游来回一趟,每个人都是花了1000多块,这钱从哪里来?”

    小樱目不转睛的听着,觉得这个家伙坏是坏了点,但还算比较靠谱。

    姜余哪里能够猜到女孩的心思,自顾自顾的说。

    “这些钱,太平洋银行先垫着,等到这些学生将来毕业找到工作后,然后再每个月还一点。”

    “当然,你觉得工作好,收入高,可以每一个月还多一点。”

    “如果觉得收入低,那就少还一些,但还的时间就长了,利息自然也就高了一点。”

    姜余后面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那如果学生还不上呢?又或者这个学生半路出国了呢?”

    杨校长站起来,冒出一个头,很小声的问道。

    姜余白了他一眼,很鄙夷的对他说道。

    “老杨,难道你们就对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这么不放心吗?”

    杨校长顿时吃瘪-_-||。

    “臭小子,怎么说话的呢?老子是说万一,万一,你懂不懂?”

    姜余思考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

    “咱们现在已经加入了WTO,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当中,身为桦国七大银行之一的太平洋银行理所当然的就要国际化。”

    “他们会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设立自己的办事处或者分行。”

    “您说他们出国,就能逃避债务,那肯定是不存在的,外面的国家最注重信用这一方面。”

    “如果故意违约,受到了惩罚,肯定会更严重的,到时候衣食住行都可能会发生危机。”

    姜余打算把太平洋银行通过资本上市或者并购,完全国际化。

    至于里面的大股东,那还不是由他来指定,散户根本就不足为奇。

    在国外开展银行业务,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目的。

    他的最终目的是把手伸向全世界的风投领域,在资本主义国家扎上一根钉子。

第113章 科技产业孵化园

    姜余曾经对那些走出去,却不回来的留学生有很大的怨恨。

    而如今,随着他的事业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踏入了高速公路,那些走出去的人已经不足为惧。

    他相信,桦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必将会促进更多的高级人才往往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突破。

    太平洋银行将会在国内承担起高新技术行业投资的最强支柱。

    太平洋银行也会不断向大学生们灌输风险投资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的理念。

    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培育出忠实的拥趸。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姜余定下的政策也不可能顺心如意。

    某些人无心报效国家,励志去跪舔盎格鲁人的洗脚水。

    像这样的人,强留下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反正养着都是浪费食物,倒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国外闯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出去后,都想着在国外呆着不回来。

    也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想出人头地,也或者纯粹就是因为做事业。

    这些人万一能够冒出一个创意,姜余也可以就地捡个便宜。

    他要让那些有真才本事的人,时刻都记住有个风险投资伴侣。

    不管他们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创业时第一时间能够想到太平洋银行。

    至于那些纯种慕洋犬和舔狗,那还是算了吧,哪有时间管他们死活。

    姜余准备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四座超大型的科技产业孵化园。

    他会给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真实水平的科创平台。

    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控所有的产业,姜余也只能分散投资咯。

    一路上几人相互聊着,一路上有美女陪伴着,时间过得很,航班准时在海口机场降落。

    在下飞机前,大家都把厚实的外套脱下来,折叠好放在行李包内。

    600多人一起浩浩荡荡的走出停机场、煞是壮观。

    姜余早在此之前就安排了20辆大巴,停在机场出口等待接人。

    这些大巴都是航空基地专用的。

    因为航空基地离最近的乡镇都有10多公里远,员工在生活方面确实是有些不便,大巴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大巴足足行驶了两个半小时才最终到达目的地——凤凰航空制造基地。

    这里经过将近快两个月的建设,很多住宿大楼迅速拔地而起。

    “基建狂魔”在这样的时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整个基地,有上万名工程兵和建筑工人在热火朝天的作业。

    尽管已经是京都时间七点钟了,这里的天气还没有彻底暗下来。

    这里的气候,加上这儿昼长夜短的时间,使这里的基础建设速度非常快。

    姜余问了一下工程队的负责人,具体的完工时间。

    负责人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再多一个月就可以把办公楼、厂房和住宿区全部搞定。

    至于,飞机场和绿化可能还要两三个月时间。

    姜余掐指一算,跟试飞的时间差不了多少。

    现在所有的宿舍,都是简易装修,虽然是寒酸了点,但大家都不在乎。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已经带领一批人先行入驻这里。

    这里的厂房装修,以及设备安装都少不了这些专业人士。

    从乌克兰原安东诺夫设计局搬迁过来的设备,以及重新打造的数控机床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安装。

    经历过社会主义洗礼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勤劳踏实的。

    不管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都是勤勤恳恳,他们完全可以不在意微薄的薪水,只为理想而奋斗。

    这些工程师和工人们,是姜余最重要的财富,是他事业成功的最重要保障。

    当然,姜余肯定不会吝啬一点点工资,他可是承诺了每人一套房的最低保障制度。

    有了房子,这些人的心就稳了,工作就不容易消极。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带过来的俄罗斯人没有在这,他们还在海口。

    “维克托先生,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风神航空动力,那里的进展非常快,大概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试车了。”

    “您这边的进展情况怎样?”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有点吃惊,发动机研发的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试车的时间可能要持续一个多月。

    这么一算下来,留给他的时间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

    确实有些赶,但问题应该不大,只要人手足够,还是可以造出两架样机来。

    “放心吧!我们这里除了总装厂,其他的都差不多完成了。”

    “我们可以先行制造一些其他的小部件,最后组装就可以了。”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在这一点,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姜余想起那几个神秘的老毛子,有些疑惑,问起是事件的缘由。

    “那些人是怎么找上你的?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没有隐瞒,全部和盘托出。

    那些人其实也是通过阿维斯马钛镁的总经理找上他。

    具体什么目的,那些老毛子没说,只是暗示说有大买卖,要找维克托·科瓦尔斯基的幕后老板面谈。

    “老板,这一次我去莫斯科,找到了一些老朋友,他们那个设计局以前是专业研究和生产航空电子系统的。”

    “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设计局的专家全部找过来,否则,这方面我们可能会成为我们的短板。”

    飞机为完成飞行任务,就需要各种机载电子设备。

    为了能够在大温差、低气压、宽频范围机械振动、强冲击过载和狭小使用空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而可靠地工作。

    就要求对飞机电子系统的设计以及元器件和材料的选用有很高的要求。

    飞机电子系统的工程难度和成本都比普通电子系统高得多,这不是一般电子工程师所能够胜任的。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说的这个设计局,国际知名度比较低,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它却是前苏联航空工业发展的最重要保证之一。

    要知道,飞机的电子系统可是包括无线电通信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机载雷达等等。

    虽然,维克托·科瓦尔斯基有姜余提供的完整设计图纸,但他们毕竟不是最专业的那群人。

    所以,这个设计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114章 航母归来

    第二天,清晨。

    小樱穿着粉色的薄纱睡衣,站在窗台望着楼下正在练拳的姜余。

    她就这样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想起前两日发生的荒诞闹剧,她又不自觉的眉毛上挑。

    “这家伙不是个正经人!”

    自己怎么可能看上他呢?

    正懊恼中。

    她看见……

    姜余立正收拳,仰头对着天空深呼了一口气。

    微风吹动着他凌乱的头发,汗水一滴滴的从他两颊落下。

    从东方冒出来的朝霞映射在姜余身上,挺拔的身躯倒映在地面上,显得是那么阳刚、正气。

    这一刻,小樱竟然有些痴迷……

    两艘航空母舰抵达春江港,大概是上午八点钟左右。

    在此之前,姜余和京都理工的师生们已经一起早早来到了港口。

    这是桦国建军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尽管它们已经被拆分得七零八散。

    海风吹过码头岸边,婆娑的绿树迎风摇曳,看海的师生们襟飘带舞。

    姜余和那些师生们都拥有同一个信念,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可以完全再现这两艘航空母舰的辉煌。

    “来啦!来啦!大家快看……”

    一位眼尖的同学看见了边际线上的几个小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那个方向看去……

    很多人怀着憧憬的心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处天边的小点越来越大。

    ……

    半个小时后。

    两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已经出现在大家面前,旁边还有几艘桦国的护卫舰在旁边缓缓的巡游。

    它们在码头数百米处,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

    航母上的炮火已经拆卸掉了,甲板上面空荡荡的,偶尔落了几只海鸟在上面。

    因为发动机被拆卸掉了,它们没办法靠岸……

    这是多么的可怜、无助!

    港口驻留的师生们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悲戚、心酸!

    维持码头秩序的一位海军少校,遥望着海面上漂浮着的两座巨大堡垒,心情是何等的复杂。

    他们是海彊的守护者,自然明白,这两艘巨舰的意义。

    而如今,看到这两艘空空如也的巨舰,心中的悲观和失望再也掩饰不住了。

    此时,他已经热泪盈眶……

    这跟他多年来的期望不一样,他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很快,他就擦干眼泪,转过头来,朝着师生们大声说道。

    “各位,请容我说两句话。”

    周围的同学和老教授们把目光对准了他。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大声说道。

    “我是海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少校,面对敌人,面对战争,我们从来都没怕过,大丈夫报国,唯死矣!”

    “我只希望我们的牺牲有价值,有意义。”

    “大家都明白,现代的战争,就是科技的较量。”

    “如果还没有见着敌人,就不明不白的死去,我们会很憋屈,我们会死不瞑目。”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在这里我恳请诸位尽量修复好这两艘巨舰,让它们尽快编入我们的舰队。”

    “我们实在太需要这些巨舰!”

    “拜托大家了!”

    说完后,海军少校立正敬礼。

    大家都站立在那里,久久默默无言……

    回望历史的车辙,海殇则国衰,海强则国兴。

    桦夏民族百年历史屈辱,皆来自海上。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甲午战争带来的亡国灭种之危终于让人们睁开了双眼,实实在在掂量出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分量。

    作为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海军的强大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昌盛。

    姜余回首望着停泊在不远处的两艘航母,感叹一声,然后轻声问道。

    “老杨啊!咱们的海军是不是太丢人了?”

    杨校长面无表情的说道。

    “之前的屈辱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人数不清了,我早把它们忘掉了。”

    “但近20年的屈辱,我却没有忘记。”

    杨校长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说到。

    “1974年西沙海战,我们的南海舰队6艘舰艇排水量加起来比不过南越一艘旗舰的排水量。”

    ……

    “1985年,为了拦截标准排水量23750吨的苏联海军伏龙芝核动力巡洋舰,我们只能派出标准排水量只有3250吨的“重庆”舰盯着。”

    “1988年,我们好不容易赢得了南沙保卫战,但战士们只能站在巴掌大的礁石上,踩着海水站岗。”

    ……

    “1993年,北美派出军舰和直升机,强行将我国货船“银河号”逼停,登船检查。”

    姜余看着如数家珍的杨校长,心中也是非常不好受。

    杨校长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那时候又能怎样?

    历史反复证明,放弃海洋就是放弃未来,放弃海洋就是放弃国防。

    国无海则不兴,民无海则不富。

    “老杨,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姜余有些好奇的问道。

    杨校长一直看着海边,并没有搭话。

    旁边的一个老教授,小声说道。

    “他爷爷,就是在甲午牺牲了,老杨他年轻时还在海军呆过一段时间呢。”

    难怪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从百余年前桦日甲午海战开始,桦夏民族历尽了多少屈辱和磨难,期间多少先烈为之牺牲,多少忠魂血洒大洋。

    光阴荏苒,岁月更迭。

    桦国海军历经了百般屈辱与磨砺。

    自建国起,桦国海军装备一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准。

    他们要用血肉之躯维护桦国海疆的完整。

    1979年1月的时候,桦美之间正式建交,双方展开了交流合作。

    时任桦国副总参谋长的刘老将军带队,前往北美进行交流考察。

    当刘老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北美航母“小鹰号”时,盎格鲁人不允许他靠近触摸。

    他也只能踮起脚尖仔细查看。

    一位64岁的老人,竟然像极了一个买不起心爱玩具的孩子。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所有桦国人,尤其是那些海军官兵。

    所有的海军官兵们,发誓要厉兵秣马,涅槃重生!

    杨校长为什么百般“教唆”姜余去乌克兰买战机,买航母?

    因为他等待太久了。

    因为所有人都太憋屈了。

    而这些都只为东方大国再次崛起。

    原来如此!

    姜余此时已经双眼模糊。

    他看着杨校长,那挺拔的身躯在狂猎呼啸的海风中纹丝不动。

    杨校长,真汉子!

第115章 扬帆启程(上)

    在回去的路上,姜余看着坐在前面一言不语的杨校长,心中的滋味也不好受。

    坐在旁边的小樱一直看着窗外,一点都不想搭理他。

    一车几十个人,竟然鸦雀无声。

    姜余感觉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当初就不应该答应买这两艘破铜烂铁回来……

    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立刻站起来大声说道。

    “各位,各位,这儿的天气太闷了,要不大家一起唱首歌吧,调节一下气氛。”

    也不管他们同不同意,他就开始起调。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

    这首歌朗朗上口,很容易唱。

    这两年来,很多人都喜欢上这种江湖侠义的歌曲。

    车上大多都是老头子,他们也渐渐的融入这样的欢快的氛围中,大家一起哼着歌曲。

    尤其有几个爱唱歌的老头大声唱着这首歌,那略显粗糙的嗓音让歌曲中的沧桑犹如过眼云烟般明朗起来,很快就让大家忘记了烦恼。

    小樱用手臂推了一下姜余,小声说道。

    “姜余,以后能不能教我唱这首歌?”

    姜余愣了一下,连忙点头道。

    “没问题,这首歌好学的很,男女对唱,别有一番风味哦。”

    小樱有点脸红,推了他一下,又赶紧别过脸去,不理他了。

    姜余看到大家的情绪都好了一些,就放心下来。

    他用手拍了一下前面的杨校长,低声说道。

    “老杨,您看这两艘航母都弄回来了,是不是咱们也把其中一艘拿过来练一练。”

    “反正两艘,他们也忙不赢,咱们拿那小一点的练下手,万一要是搞成了呢?”

    杨校长一听这话,双眼泛光。

    “嗯,嗯,我觉得这个提议必须有。”

    “要是总放在那里不开工,也容易发霉生锈。”

    “这么大一艘船,单单我们学校肯定不行,得找个专业的船厂帮忙。”

    “这个不用你去操心,我会搞定。”

    想了一下,杨校长再一次说道。

    “另外,咱们研发主要动力部件就可以了,其他的用不着咱们操心。”

    “…………”

    姜余看着杨校长滔滔不绝,不忍心打断。

    他知道杨校长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海军,为了桦夏民族复兴,为了整个桦国再度崛起,再度屹立在世界金字塔最顶端。

    杨校长是个真正的爱国者!

    难怪!

    难怪他能够在京都理工能够说一不二。

    难怪!

    难怪他能够在京都所有学院中力压群雄。

    他是一个真正的热血男儿!

    ……

    趁着这闲暇的时间,姜余的意识进入脑海深处。

    “菲菲,在你们那个世界,未来地球人类用的是什么发动机驱动航母这样大型的舰船。”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这个星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和科技水平大体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所处的年代不同,地球那边的时间流逝更快些,按照我的估算,至少快了2000年时间。”

    “所以,我认为指挥官阁下,您可以选择高出这个时代一个等级的科技就可以了。”

    “再高级的科技,估计很难实现,因为那些科技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和工业智能机器人……”

    姜余不耐烦了,直接打断它。

    “你就说说,有什么样的动力装置最适合我们现在的发展,不要扯其他没用的。”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我给您两个建议。”

    “如果是选择核动力,可以采用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

    “如果是选择常规动力,可以采用燃气轮机动力系统。”

    姜余有些好奇第一个选项。

    不知道这个推进系统怎么样?

    人工智能既然推荐这个玩意,那么仅凭现在的技术,就应该是可以做出来的。

    前苏联的燃气轮机的设计图纸在桦国科学院有备份。

    他完全可以要求人工智能重新改良设计一份更优秀的燃气轮机。

    这个肯定是需要的,因为燃气轮机可以用在发电、船舶、以及大型的火车或者矿用卡车上。

    这个可以等回去再查看一下。

    关键是第一种,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这个就非常吸引人了。

    单单听名字,就很霸气,很屌的样子。

    为此,菲菲也给了详细的解释。

    船舶推进装置可分为螺旋桨推进器与泵喷推进器两大类。

    其中泵喷推进器又可以分为有轴泵喷推进器和无轴泵喷推进器两类。

    目前实际应用泵喷推进器都是有轴泵喷推进器,

    目前,英格兰的“特拉法尔加级”、“机敏级”与北美“海狼级”、“弗吉尼亚级”等先进攻击核潜艇上,都采用了泵喷推进器。

    有轴泵喷推进器,虽然比燃气轮机带动的螺旋桨功率稍微小点点,但是噪音控制的非常好。

    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则是无轴泵喷推进器的改进版。

    它是把驱动轴带动叶轮改成电机驱动。

    电动机不是安装到舰艇的中心轴线,而是布置在环状导管内,它不需要中心驱动轴。

    螺旋桨(转子)也不再是一体式的,而是由多个单独的叶片组成,从中心驱动变成了四周驱动。

    所谓的增压泵推,就是在环状导管内增加了1个涡轮增压喷气系统。

    理论上,这种发动机可以安排到舰艇水下部位的各个位置。

    根据舰艇的大小和功能,可以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动力装置,随意性和自由度非常大。

    比如说,潜艇可以安装一个在舰艉,如果潜艇够还可以在两侧再各安一个,就像带有3发涡轮发动机航空飞机那样。

    因为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器与艇体耐压壳内的动力装置只存在电缆联系,所以完全不需要主传动轴。

    如果是大型的航空母舰,就可以在舰艉2~4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器。

    当然,如果还想提高舰艇的航行速度,还可以在舰艇的其他水下部位额外再增加几个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器。

    它的设计原理非常简单,不需要繁琐的传动杆机械支撑,也不需要一体成型的大型螺旋桨输出动力。

    最关键的是,它的能耗比超过了一般的传统轮浆机和那些无轴泵喷推进动力系统。

第116章 启程扬帆(下)

    人工智能力推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主要是参考了桦国目前的工业整体水平。

    桦国已经很早就开发了核动力技术,现在说不定比之前更好了。

    姜余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其次,就是提前开发了“金碳”材料的应用。

    要知道,这种材料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地球,也是2300年后才出现的特种材料。

    当然,阿维斯马钛镁的钛合金等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器,用这种材料混合钛合金等材料,就很容易打造出高质量的、高精度的机械水准。

    讲真,姜余要是没有入股阿维斯马钛镁,整个桦国的军事工业进程可能还会被大大推迟。

    现在的老毛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向往西方,向往加入北约。

    尤其是那些犹大寡头们掌握了他们的核心产业后,他们对桦国可是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点抵制、排斥。

    谁叫桦国比他们更穷呢?

    大多数时候,“穷”本身就是一种原罪,就容易招人欺负。

    所以,姜余也在想方设法从老毛子身上刮出几块肉来。

    阿维斯马钛镁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只能慢慢蚂蚁搬家式迁移。

    乌克兰人现在就是个很好的跳板,他们是姜余和老毛子之间的中间人。

    临近中午,大巴车开进了海口城区。

    姜余和杨校长带着几个保镖,跟众人分开了。

    那些师生们想去干嘛就干嘛吧,毕竟难得来一次。

    就来到了海口宾馆。

    陈大定了一个会议室,维克托·科瓦尔斯基把三个老毛子领了过来。

    双方首先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一阵寒暄,就开始步入正题。

    叶利绍德·拉苏洛夫据他自己说是俄罗斯总统的秘书之一。

    这一次来是秘密前来,主要是商讨粮食换取资源的方案。

    有点类似于乌克兰现行的解决方案。

    姜余美元多的是,粮食也囤积了不少。

    但这样平白无故资助老毛子,却是他不愿意的。

    人家乌克兰人多好啊!

    先是一波武器大放送,又是一批资源跳楼价甩卖,就连铁路都愿意打包交给姜余经营。

    你老毛子拿什么来交换啊?

    这次的会议依然是杨校长主持,姜余和维克托·科瓦尔斯基两人充当副手。

    杨校长还是很有派头的。

    从头到脚都散发着

    接过姜余递过来的香烟,坐在主位上,基本上不搭话,任由姜余两个人充分发挥。

    老大嘛,基本都这个样子。

    要说老毛子的收藏,那还是很多的,毕竟是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财产。

    现在俄罗斯60%到70%的国民经济被六大犹太人所代表的寡头们掌控,剩下的基本都是最尖端的军工业或者零零散散的行业组成。

    老毛子们很难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国内的矛盾。

    一方面是腐败无能的政府,另一方面又是寡头政治的胡乱干涉。

    整个俄罗斯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渺的悲惨境地。

    姜余找了一个年轻的老毛子作为对等的谈判对手。

    “阿卡耶夫先生,您也应该知道,我们的粮食本来就不够,现在的粮食刚刚好能够保住乌克兰。”

    “如果我们再继续从市场加大购买力度,很可能造成物价成倍上涨,这对大家都是没好处。”

    粮食这个玩意,很奇怪。

    它完全不同于其他商品,供大于求时,物价的变化不是很厉害。

    但如果是供不应求时,哪怕缺口是1%,那么它的价钱这很有可能翻多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为这个缺口可能造成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的饥荒。

    谁的命不是命?

    为了争抢这1%的份额,填补这个缺口,常用粮食就这样成了稀缺战略物资。

    基本上大部分的国家都会抬高价码收购足够的粮食储存起来。

    历史上的王朝更迭,战争掠夺几乎都或多或少与粮食的多寡有关。

    这就已经很说明了这个问题。

    粮食、科技、金融是展示国家实力的最基本特征。

    前苏联的倒下,很大程度上就跟他的粮食战略储备值低有直接的关系。

    粮食的匮乏,非常容易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货币贬值和金融危机。

    阿卡耶夫是这次谈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是俄罗斯农业部的一个高级司长。

    姜余的话,他也能够明白。

    意思就是说,“我手头上有粮食,但凭什么给你们?”

    阿卡耶夫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备案,所以他就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姜先生,我们有足够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咱们可以交换。”

    姜余非常不屑,对他这个条件嗤之以鼻。

    “阿卡耶夫先生,咱们也不要藏着掖着,你们的条件实在有点拿不出手。”

    “中东狗大户们的石油和天然气价钱也比你们便宜,品质比你们好,我们凭什么跟你交换。”

    “另外,你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都在寡头手上,你们拿得出手吗?”

    姜余根本就不想给他面子,直接戳破他们的伪装。

    阿卡耶夫顿时有些语塞,旁边两人的脸上也不是很好看,尽管姜余说的是事实。

    双方沉默了一段时间……

    最终还是阿卡耶夫打破沉闷。

    他率先开口问道。

    “你们怎么样才愿意交换粮食呢?”

    “我们可以交换技术,或者出售技术给你们。”

    在老毛子眼中,桦国的军工技术一直是五常中最渣、最垫底的存在。

    他们很有信心用淘汰落后的技术换取粮食。

    这实在也是没办法了,因为他们政府没钱、没外汇。

    其他粮食丰富的国家,比如加麻大、澳鼠等国家趁机落井下石,人为控制了小麦的产量。

    这让他们没办法获取足够的粮食援助。

    更过分的就是那些中东狗大户,大力增产石油和天然气,故意压低出售价格,导致老毛子苦不堪言。

    政府欠的外债越来越多,国家货币贬值越来越快,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寡头们又趁机勾结西方势力,故意打压国内资源的价值,好方便他们低价囤积,或者收购矿场。

    这一系列的骚操作,最终导致了俄罗斯的大饥荒。

    虽说不会完全饿死很多人,但是要想重振经济,恢复国力却是难上加难……

    姜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交换前苏联的核动力技术、汽车工业技术。

    前苏联的核动力技术自然不用说,肯定比现在的桦国要好一点。

    他们可以轻易制造成万吨排水量的核潜艇,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个核动力装置确实不错。

    至于,前苏联的汽车工业技术,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在七、八十年代,他们的汽车还曾大量出口至法兰西和西德。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法兰西,西德可是真正的汽车制造大国,他们几乎代表了欧洲大陆最顶尖的汽车制造技术。

第117章 专利

    姜余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燃油汽车的技术确实已经很普及了,尤其是家用汽车。

    桦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不起来,最主要的还是专利壁垒。

    发动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简单到复杂,这些技术专利基本上都被国外的各个车企瓜分了。

    既然已经加入了WTO,那就必须规范行业准则,遵守市场商业规则,不能明目张胆的侵权。

    这就意味着,姜余如果要发展汽车产业,就必须得到国外某些汽车公司的专利授权。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太伤自尊了。

    生产出来的汽车的总利润可能大部分都被授权厂商拿去了。

    里子、面子都没了,到时候还不被杨校长他们经常嘲笑、讥讽。

    就是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

    阿卡耶夫建议暂停终止谈判,这个条件已经超出他们权责范围,必须要向上通报。

    第二天,还是同一个会议室。

    双方又坐在了一起。

    阿卡耶夫微笑的说道。

    “尊敬的姜余先生,我们原则上可以同意您的要求,但我们也有一个条件。”

    “您必须入股这些造车企业,这样我们才可以给民众一个交代。”

    ……

    阿卡耶夫的言外意思就是,你必须把那些工人们包养起来……

    姜余肯定不干啊!

    这不就是当他是凯子吗?

    嗯,俄罗斯美女倒是可以例外!

    最后经过双方激烈的讨论,最后才达成了一致。

    老毛子们把他们国内的汽车制造技术和核动力技术打包给姜余。

    卡玛斯,嘎滋(GAz),伏尔加三款汽车的全套设计图纸,包括发动机设计图纸。

    至于这三大厂家的工人或者工程师,如果愿意来桦国发展,姜余倒是可以接受一部分。

    至于姜余为什么要这些看似落后的汽车制造技术,不仅仅是杨校长不解,就是老毛子也很纳闷。

    姜余只好解释道,他不认同魔都汽车制造厂“市场换技术”的做法。

    他不希望“飞十”的悲剧再次重演。

    老毛子的汽车的设计图纸,也只是他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一个敲门砖。

    玄武研究院虽然只建好了一部分,却也可以入驻了。

    原军工研究所的那些工程师们,早己迫不及待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

    姜余把那些地球未来一些不太复杂的化学理论和化学技术,拿出来给他们充电学习和应用研究。

    为此,陈松让女儿在其附近组建了一个专利事务所,专门负责专利申请书的修改和申请。

    玄武研究院成立之初,就足以吊打全世界的化工企业和金属冶炼研究企业。

    迄今为止,在化学高分子材料,高模量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及碳碳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专利成果总共就有8500多项,其中核心基础专利就占了70%。

    随着应用研究的深入,各种专利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化学研究不比其他的专业那样复杂。

    只要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只要能够花费心思埋头苦干研究,一个基础专利完全可以延伸出更多的专利出来。

    姜余在玄武研究院的实验设备投入计划预算是10亿美元,未来还有可能增加。

    研究基础材料学虽然是一个无比枯燥的工作,但这就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基石。

    有了这些专利,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全新设计改良。

    他有信心,把一个五六十年代的报废拖拉机,打造成不逊色于T—80坦克那样的主战武器装备。

    更何况这些本就不是太落后的俄罗斯汽车。

    前苏联长期注重军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其制造技术、生产工艺、设计以及管理营销都比较落后,造飞机大炮很在行,但是汽车就真有些勉为其难了。

    80年代同期前苏联汽车质量昰超过岛国的,岛国质量一流也是在90年代初才完成的事情。

    岛国车在这之前,仅仅是外观可以,这也是80年代,岛国采用大量桦国廉价商品半成品的原因。

    你能想象一辆60马力的汽车能够在行驶过弯中不断做漂移吗?

    伏尔加旗下的的经济型轿车“拉达牌”小车做到了!

    能够想象驾驶着40年车龄的大卡车,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中来去自如吗?

    卡玛斯做到了!

    能够想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

    前苏联的产品只是比欧美一流发达国家的产品有些差距,民用类,丰富性不够。

    但在世界汽车制造领域,仍然可以属于二流以上的高级水准。

    稍微不足于岛国,也主要也是在外观亲和性,美观精致上不足。

    所谓东芝高精度机床出口事件,也只是改善了前苏联的潜艇静音等一些功能而己,并非绝对影响了苏联产品的品质。

    在外蒙,5、60年代生产的嘎斯牌吉普车,一直到现在还是运输,载人的主要工具。

    在阿三国,前苏联生产的汽车一直都是出租车的主力车型之一。

    要知道这些车大多已经行驶了三、四十年之久。

    这些汽车质量可想而知。

    至于老毛子的车现在越来越少出现在桦国。

    除了两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外。

    他们造的车很丑陋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傻大黑粗基本上就是俄国汽车品牌代名词。

    傻大黑粗确实存在,但是只是外观,内部包装不足,并非指质量有问题。

    在如今这样一个年代,眼球经济越来越被放大,俄国汽车的销量自然可想而知……

    俄国汽车的发动机的耐用程度举世闻名。

    他们的汽车发动机设计简单,结实耐用、价格低廉,更适合俄罗斯国内恶劣的道路和严酷的气候条件。

    这就是姜余把这些汽车的图纸拿下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整一个亚洲和非洲地区,绝大部分国家的道路和气候条件都不好,甚至是很严酷。

    而且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有限,很难买得起欧美日的品牌汽车。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只要姜余造出的汽车足够便宜,足够耐操,足够美观就绝对会有市场。

    而这前两者刚好符合老毛子的汽车设计理念。

    俄罗斯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非常适合打造这样的低端汽车。

    工业美学这方面,姜余完全不担心。

    如今,高精度数控机床已经不再是制约桦国工业发展的阻碍。

    逐步改进汽车制造的工艺水平,改善汽车的工业设计水平,完全是指日可待。

    相信在这样的中低端市场竞争中,姜余的汽车工业必定会占据一席之地。

第118章 卖小菜

    俄罗斯的钢铁技术,在全世界也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国内以后大规模生产汽车,完全不需要日韩等国提供的特种钢材,从而保证了低成本优势。

    姜余把汽车制造基地放在了海琼省,取名为宝马汽车(中文名被姜大邺抢先注册)。

    之所以把基地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海南汽车制造厂,那里有足够多的熟练技术人员。

    姜余心中打的算盘,就不言而喻了。

    反正最后,海南汽车制造厂倒闭后,宝马汽车接收过来就是了。

    姜余没有打算购买西方的汽车制造设备。

    他打算从黑市直接购买一份八、九十年代的整车制造图纸。

    然后用人工智能重新设计改良出更先进的流水生产线。

    他有腾达机械,这些都没问题。

    至于软件方面,就当作是给京都理工那些汉语言程序员练手了。

    像汽车制造这样的规模性工业,姜余不想太过依赖于西方……

    即使要花多几年时间迎头赶上,也在所不惜。

    ……

    即然老毛子能够坦诚拿出了这些尖端的技术,姜余肯定就不能太过吝啬。

    他承诺这些技术可以换取500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另外俄方可以用石油或者天然气等资源换取粮食和蔬菜。

    姜余打算修建一条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直通俄罗斯。

    阿卡耶夫三个人喜出望外,这可是几十亿美元的大买卖啊!

    现在还是内部消息,可以趁机先收购一点运输管道公司的股份。

    双方既然已经谈妥了这个粮食交易问题,就签署了一个草案。

    这些虽然都是属于商业行为,但涉及到技术比较高端,资金规模比较大,还是需要国家政府授权和背书的。

    ……

    就在俄方临走之前,姜余还是非常友好给他们提了个醒。

    “阿卡耶夫先生,你们老是进口粮食,也不是一个好事。”

    “万一哪天天灾人祸,或者他们故意卡你们,那日子就不好过了,你说是不是?”

    阿卡耶夫点头,非常赞同这句话。

    俄罗斯政府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但没有任何办法,主要是他们国家地广人稀,很少有农民去种粮食。

    在前苏联时期,粮食都是靠东欧和乌克兰那边提供,现在一时想改过来,非常难,就算提供最优惠的政策,都很少有人去做。

    俄罗斯之所以发生粮食危机,其实也是他们的制度出现了问题。

    前苏联还好一些,因为他们的农村合作社制度保证了一部分的粮食供给。

    而现在的俄罗斯,由于制度彻底改变,农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反而不愿意大量种植粮食和蔬菜。

    他们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也不愿意拿出去出售,宁愿放在家里储存,或者拿来以物易物。

    因为卢布的贬值速度太快了,导致他们无法获利。

    姜余看他们一脸懵逼的样子,也没有隐瞒,继续说道。

    “你们在远东的土地非常广袤,却很少有人去耕地。”

    “我们国家人口多,特别是农民。”

    “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花美元现金购买这些土地。”

    “我可以花钱雇佣你们的农民为我工作,产出的粮食也可以卖给你们。”

    顿了顿后,姜余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你们的农民素,你们应该最清楚,最后的粮食产量,可能很难满足贵国的需求,这对我也很不利。”

    “所以,我建议可以允许使用桦国农民耕作。”

    “我们国家的农民,是全世界最勤奋的,效率也很高的,你看我们国家十多亿人口活得如此滋润,就不会有任何疑问了吧。”

    阿卡耶夫几人的双眼顿时泛光!

    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啊!

    现如今,可以用资源购买粮食,但长期以往说不定就会变卦。

    姜余提出的方案,绝对是一个最优粮食解决方案。

    土地虽然卖给了姜余,但主权还在他们那,完全不需要担心后患。

    要说远东的农民,那还是算了吧?

    那些农民只顾着自养活自己,根本就没有大局观。

    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非常大,只要上报了,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姜余见他们心动了,就继续忽悠说。

    “你们只需要提供免费的种子,以及等同当地农民最优惠政策。”

    “不需要你们承担其他费用,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这不比你们外购粮食更加有意义吗?”

    “农业机械,化肥,燃油我们都可以向贵国购买,只要你们按照国际行情收购粮食就可以了。”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希望你们国家政府,能够多多考虑。”

    阿卡耶夫回味着姜大邺刚才的话语。

    他也认为这是多方共赢的好事,粮食自产自足,有了基本保证。

    桦国农民基本消费都放在了俄国境内,增加了内需,拉动了远东的经济。

    最关键的是,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付出,反而还可以大赚一笔。

    桦国看到他们已经心动了,喝了一大口咖啡,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蔬菜问题,我们也可以帮你解决,运到你们那边后,还可以保证新鲜爽口。”

    “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比贵方市场行情多出谥价20%,算是保鲜的费用。”

    阿卡耶夫三人听后,肾上腺素分泌加快,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绝对又是一个大买卖,不能错过。

    别看蔬菜便宜,但在俄罗斯却是非常稀缺的,特别是冬天,新鲜爽口的蔬菜往往比肉价还贵。

    姜余考虑向桦国军方租用安—124大型运输机。

    这些卖蔬菜的利润可以对半分,反正又不是特别保密的飞机。

    这些飞机一旦运转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又可以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

    何乐而不为!

    当今的石油行情,处于历史的最低点,一直都在十美元,到20美元之间徘徊,航空燃料很便宜。

    安—124的费用为每小时4000美元左右,性价比非常高。

    运输150吨的蔬菜到俄罗斯贩卖,除去成本开支后,依然有一半以上的利润。

    至于运输机回来时,他打算进口一些波罗的海天然琥珀,宝石,海鲜,动物皮毛等俄罗斯国家的特产。

    杨校长的小儿子靠着这两架安—124,在乌克兰来回倒腾物资,贩卖蔬菜,现在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这是一个长期的,双边共赢的贸易,对两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阿卡耶夫这会没有贸然承诺。

    他在思考这其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第120章 23世纪的航母

    姜余和杨校长在第五天就一起回到了京都。

    他和俄国政府的交易将在一个礼拜后,在人民大会堂签约。

    姜余跟老毛子们的交易并没有隐瞒,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所以,杨校长去各部委申请改造航空母舰的要求也得到了允许。

    国家队主攻常规航母,姜余和京都理工大学接手核动力航母的研发和改造。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的的确确就是事实。

    姜余有大把的资金和技术支撑,京都理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核工业总公司负责打造改进版的核反应堆。

    国家之所以能够通过这个提案,最关键就是姜余的资金支持。

    兰海局势有些不稳,某些势力不甘寂寞,想搅乱那边的稳定。

    桦国虽说己有图—160这样的超级战略武器,但耐不住某些人的无赖行径。

    如果动用图—160,就像是大炮打蚊子,有点大材小用了。

    天时地利人和,杨校长的提案自然而然就获得全票通过。

    姜余特意在中科院呆了一天,把所有的航母设计构造,以及燃气轮机的技术全部“复制”到脑海里。

    然后又通过人工智能全部重新设计和改良了一遍。

    改良后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重量从6万吨增加到了8万吨,满载排水量从8万吨增加到了12万吨。

    这是当今全球所有军舰中最大的。

    姜余看到脑海中传来的画面,心中要说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因为那实在太壮观了,太科幻了。

    整个航空母舰采用了最新的三体隐身设计,上面还装载了垂发导弹、333mm电磁炮、8座三联双管速射激光自动瞄准近防炮等等。

    整个舰艇科幻感十足,采用了超越时代的武器装备,反潜、防空、对地样样不弱。

    整艘航空母舰搭载了380架无人驾驶隐形战机,攻击力无与伦比。

    每架隐形战机都由独立的低级人工智能操作,可单独执行任务,也可群体协同完成预定作战任务。

    安装了两台核聚变动力装置,总共60万马力的推进功率,在海面上可以以50节的速度高速驰骋……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说的就是它!

    ……

    姜余慢慢的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这艘航空母舰似乎不是这个年代的。

    “菲菲,到底怎么回事?”

    “是不是搞错了?”

    他很希望听到说,“不是。”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当您选择制造军工装备时,人工智能第一层封印程序正式开启。”

    “这是被解锁的第一道封印程序—保家卫国。”

    “在该模式下,人工智能可以为您打开军工科技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研发任务。”

    一段机械式女声在姜余脑海中响起。

    虽然还是菲菲以前的声音,但是有点刻板,缺乏人情味。

    “菲菲?”

    “你还在吗?”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菲菲还在这里,刚才是前任指挥官设定下的程序做出的回答,菲菲没权限更改……”

    姜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这他妈的就是一个封面而已!

    害得他白激动了。

    想想也不可能嘛!

    现在才什么年代,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屌的航空母舰。

    “菲菲,刚才那个航空母舰真的可以实现吗?”

    虽然不现实,但以后总该会有吧!

    “尊敬的指挥官阁下,那艘航空母舰肯定会有,他是地球23世纪后的文明产物。”

    “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它就是无敌的,不管敌方有多少战舰,它都可以一举歼灭之。”

    姜余双眼已经开始泛红。

    “卧槽,你妹啊。”

    “能不能用些婉转的词汇表达出来?”

    “能不能谦虚一点?”

    菲菲的声音又开始响起。

    “指挥官阁下,这艘航空母舰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全球无死角降维打击。”

    “只要能够确认敌方所在位置,除非他能够隐藏地底50米深处,否则难逃一死。”

    人工智能又在他伤口撒了一把盐。

    这他M的,是要逼他往这个方向发展。

    这肯定是前任指挥官让他尽快统一全球,向星际殖民扩展。

    姜余一时间想到了很多,这个航母绝对不现实。

    先不说花费多少,至少科技就很难攀爬到那个位置。

    即使再花多二十年,也很难把那艘航母造出来。

    姜余晃了一下脑袋,让自己清醒过来。

    现在,绝对不要想太多。

    那是一个陷阱,一个无底洞。

    自己还年轻着呢,慢慢来。

    如果实在熬不过,还有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菲菲,给我来些实际点的。”

    “就跟我以前说的那样,不要太超前。”

    人工智能没有反驳,很顺从的回答道。

    “尊敬的指挥官,您可以先看一下最新的军工模式,另外这是已经设计好一艘航空母舰。”

    菲菲竟然又强调了所谓的“军工模式”。

    这让姜余非常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非要强调几遍。

    他意识进入人工智能界面,看到下面有一行字体。

    上面写着“军工研发模式”。

    点击进去以后,姜余看了一会儿后,瞬间就呆住了。

    “这特么的太简单了!”

    “这已经不是研发了,完全是手把手教怎么做?”

    这是“傻瓜式”的研发模式。

    打个比方,制作电磁炮。

    除了简单的原理说明,他还会附赠电磁炮的机械制造设计图和制造材料配方。

    除此之外,还有里面所需的零部件也会通通给予开放技术资料。

    像电磁炮所需的蓄电池组、磁通压缩装置、单极发电机等,都会有完整的技术细节指导。

    但这也仅仅限于军工类武器,民用类的舰船、飞机、火车等都不能算。

    而且,每次只能研发一项,研发完后还要列装才能继续下一个项目。

    这就是所谓的“保家卫国”。

    上一代指挥官的思维果然够缜密,没有给他钻漏洞的机会。

    姜余用意识又去查看了那艘刚设计好的航空母舰。

    这艘航空母舰比最先展示出来的就差了很多。

    虽然不够科幻,但比起现在的“尼米兹”航母要更威武、帅气。

    这艘航母跟现在的传统航母有些区别,首先它的起飞和降落区域是分开的。

    指挥塔在航母的最右边角落。

第119章 开荒种田

    姜余在海口陪小樱玩了两天,就让她和同学们先行返回了京都。

    杨校长为了姜余的事情还是留了下来。

    在这两天,他也没闲着。

    为了接下来的谈判,他特意向上面申请调派几个俄罗斯问题方面的专家过来帮忙。

    他还打电话从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了解到了远东的一些情况。

    他相信姜余的胃口肯定不会小,购买的土地至少是百万公顷起步。

    姜余打电话通知陈松带领的律师团队随时待命。

    ……

    之前的苏联,为了开发远东也是拼了命,但效果甚微。

    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要知道,前苏联可是拥有全世界最大面积的土地,他们的人口也不超过4亿。

    桦国因为有了袁老,有了杂交水稻,所以失去了这第一的名头。

    1994年,北美学者布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谁来养活桦国》,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25年过去,桦国只用全世界8%的耕地就养活了18%的人口。

    苏联倒下后,俄罗斯变成了资本主义模式,采用“休克疗法”,造成物价飞涨,经济举步维艰。

    而最近两年,他们整个领导层为了争权夺利又疲于奔命,更加无瑕考虑远东的发展。

    ……

    造成远东农业落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4个问题。

    1:这里人口太少,这里的人都喜欢往欧洲跑,不愿意在这里,来这里也不是耕地的。

    2:气候恶劣,这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也让老毛子不喜欢呆在这里,更别说种植农作物。

    3:相比起桦国人的勤奋,老毛子更懒,他们只喜欢做高大上的工作,耕种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4:俄罗斯这几年,货币贬值太快,耕地卖粮食根本就无利可图,甚至是亏本。

    俄罗斯农民普遍对耕地没有多大兴趣,只要不饿肚子,倒还不如养点牛羊或者驼鹿划算。

    因为农作物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投入的资金也不菲,那干嘛还要做这个呢?

    因此,远东并不是俄国的粮仓。

    相比起远东,欧洲的平原地区,才是俄国的粮仓。

    如今俄罗斯远东的农业现状,可以说是荒凉的。

    那里人口少,大量的土地荒废,没人耕种。

    虽然那里有600多万人,但农民也才100多万人。

    拥有6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地区,人均土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大约1500亩。

    在远东,只有在城市的附近,或者人多的地区,才有耕种的土地,其他偏远地区很少。

    从九十年代开始,远东地区的农业就开始下滑,农业比欧洲部分地区的更落后。

    当时俄国也在做出改革,但远东的农业,就是无法发展起来。

    那一片区域可是有很大一片地方是黑土地啊!

    桦国东北既然可以成为桦国重要粮仓之一。

    那么,远东地区也应该可以成为桦国的粮食重要来源。

    那里每年为我国提供一些粮食还是不错的。

    卖给桦国,不仅省去了长途运输到莫斯科,价格也不错。

    长期以往下去,远东地区只会成为桦国的附属地带。

    这块区域将会和桦国绑在一起,尤其是在经济上。

    农业发展,远东地区少不了与桦国的合作,更少不了桦国人去承租土地开荒种田。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把姜余要购买土地开荒种田的意向,给莫斯科方面做了汇报。

    两天后,莫斯科回复了消息。

    同意,尽量多卖些,多赚些钱。

    这又不是卖主权,以前卖的土地现在还少吗?

    他们压根就没有心理负担。

    经过双方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作为俄方代表最高领导,最终在两国粮食贸易问题上签署了意向书。

    意向书主要的内容无非三点。

    1.姜余愿意花100亿美元在远东地区购买1亿公顷(相当于100万平万方公里)的土地。

    要知道,俄罗斯已经颁布法令,俄国公民在远东地区可一次性免费获得最大面积为1公顷的土地。

    地块最初提供5年的使用权,到期后将无偿出租或划归个人所有,条件是地块在头5年必须得到开发。

    即使如此优渥的条件,老毛子们都是不屑一顾,基本没有人去申请认领。

    俄罗斯上层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就决定狠下心来,便宜贱卖了。

    2.这些土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以及建设粮食的储存基地和二次加工厂。

    这么大一块粮食生产基地,姜余打算多种植大豆,发展肉食产业和榨油产业。

    大豆是富含蛋白质的谷物,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宿命——不可或缺的饲料配料。

    在饲料中,玉米占65%,榨油后的豆粕占20%。

    猪每吃2.7斤饲料可以长出1斤肉,而鸡每吃2斤饲料就能长出1斤肉或产出1斤蛋。

    桦国人均肉食消费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未来几年,这块市场还是很大的。

    3.这些土地属于姜余私人以及后代所有,不得转让他人。

    俄罗斯的土地所有权没有设置时间设置。

    只要土地所有者不出售,基本上可以保证世代传承。

    4.俄方要负责这些土地上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和收回土地。

    老毛子出尔反尔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这就需要国家政府背书。

    当然,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自己身后的国家能够强大起来。

    5.俄方必须给予桦国农民与俄方本国农民相同的政策支持。

    俄罗斯为了扭转粮食方面劣势,对农民加大了补贴政策。

    姜余既然花了大钱投资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那就必须同礼相待。

    否则,就更没有人去投资搞农业生产。

    6.桦国农民所需要的化肥,农耕机械等等,能源必须在俄方境内购买。

    姜余已经着手准备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在远东大量收购农业方面的相关企业。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7.双方之间的贸易结算,全部按照国际行情结算。

    既然说好了用油汽交换粮食,一切按照国际行情价结算是最公平的。

    8.双方农民之间若是有冲突,双方都可以派遣司法工作人员介入。

    这个可关系到尊严问题了。

    姜余可不想自己领地上,乡亲父老被人平白无故欺负了。

    9.姜余购买的土地下矿产资源归双方共同所有………

    远东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金矿、铁矿并不少见。

    姜余若想独吞,俄罗斯政府也不会轻易罢手,双方合作一起开发才是王道。

第123章 悲剧重演?

    姜余停住了脚步,缓缓转过头。

    对着这两个叔侄俩问道。

    “你们是发现了什么东西?还是发明了什么东西?”

    这两叔侄又回过头,呆愣的看着姜余,没说话。

    “如果你们是发明了某种东西,可以申请专利啊!”

    “免费的!”

    “那里有英文助理帮忙写文稿,写专利申请资料。”

    这俩叔侄相互看了一眼,同时摇头说道。

    “先说你到底是谁?”

    姜余看到两人如此警惕,也是一阵欣慰。

    他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就是你们的老板,姜余。”

    说完就掏出身份证件,递给他们。

    两人看完,面面相觑。

    这年轻的简直不可思议。

    两人又同时摇头叹息。

    人比人,气死人!

    年轻学者返回教室,从包里搜出一张文件。

    出来后,递给了姜余。

    这是一个关于建筑材料的资料报告。

    这是一份可以分解橡胶然后又重组的可行性报告。

    五分钟后。

    姜余只是细细看完了这份研究报告。

    经过这两叔侄无数次的实验,这份可行性报告是成立的。

    这种材料可以分解橡胶轮胎,橡胶球鞋,橡胶手套等等。

    这些材料被分解后,成为液态状物体。

    然后又可以通过加入另外一种材料,把分解后的橡胶和其他无机物质(如沙子,石头,玻璃等等)重新组合成一种特殊的固体材料。

    除此之外,这俩叔侄还是一对天才建筑师。

    他们最引人瞩目的,还有一篇关于建筑学方面的特种砖块设计理论。

    文章中介绍到一种不规则卡位砖块,砖块与砖块之间可以迅速卡位,不需要水泥等粘合物质。

    由于是高强度的卡位,某一处受到冲击力的时候,会被平均分散到每一块砖头上,所以理论上是很难被打破击垮。

    砖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可大可小,可薄可厚。

    这样就非常适合于在海岛,高原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迅速建房。

    有点类似于模块化组装房屋。

    但这篇文章所展示的理论,是大规模化,无需特殊定制材料。

    可以任由选择,用实木、矿物质、钢板、复合纤维材料都可以打造。

    这样一来,成本就大为降低,可以迅速普及。

    当然,如果能用上叔侄俩的特殊橡胶配方,那就更完美了。

    可防漏水、漏风,高韧性、高强度,最关键的是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

    这种特殊建造理念,简直就是为边疆战士量身打造的。

    它为那些长期驻扎在青藏高原或者在边疆海岛的战士和渔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永久性驻扎基地。

    它可以完全无视地形,随意建造,大大缩减了建设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这么重要的战略专利,居然没有引起重视?

    他们的投稿居然都是石沉入海,杳无音信。

    那些审稿的编辑,难道都是吃屎的吗?

    这一刻,姜余想到了陆加羲。

    这个人的故事,是杨校长告诉他的。

    那是他当初入学京都理工解决数学至高数字难题后,杨校长“风轻云淡”的说了这个故事。

    他不想看见桦国再出现第二个陆加羲,一个就己经够了。

    陆加羲。

    一个全球最落魄的数学天才大师。

    他是一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奇才,做出了屌炸天的惊天成就。

    却被足足嫌弃了22年,直到一声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于家庭贫困,他的三个兄长因为患病而无钱医治,在童年时不幸夭折。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

    陆加羲的一生充满了悲情。

    22岁时,还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数学小册子深深吸引。

    这本小说改变他一生,给他带来了遗憾、光荣,以及最后的死亡。

    这本书里有一个世界百年数学谜题—寇克满女生问题。

    这个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小哥,竟想把它解开。

    一支笔,一张纸。

    连算盘都没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楼门口昏暗的灯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来,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却也是他人生中悲剧的开始。

    这篇注定会炸裂的论文,他从26岁一直投到44岁。

    18年里,从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复:

    无价值,不予刊载,请转投。

    怀才不遇的愤懑煎熬中,他甚至被人当成疯子送去劳改。

    44岁那年,他死心了。

    因为他看到了报刊上,一个意大利人解开了答案。

    而这个人落后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题答案被整整耽误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吗?

    有抱怨吗?

    能够抱怨吗?

    为了查阅资料,在艰苦的环境下,他掌握了俄语和英语。

    在后来的岁月里,又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了日语。

    学这些语言,只为解题而已。

    他掘弃杂念,又向另外一个130岁高龄的超级难题进发了。

    因为超长时工作,长期熬夜烧脑,他得了疼痛性难忍的神经性牙痛。

    让人心疼的是……

    为了省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满口的牙竟被他拔了个光。

    45岁时,他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无音讯。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国外投稿。

    不出一个月。

    西方为之轰动!

    但更滑稽的是,国内此时依然对他是一无所知……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

    “包头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

    桦国科研界一时轰动!

    让陆加羲一炮走红的学术会议开始了。

    400元的路费是他妻子借来的。

    他穿着那双露出脚趾头的鞋走上讲台。

    他向世人宣布。

    “斯坦纳系列,我解开了。”

    困扰世界130年的超级难题,一年时间解开了。

    顿时全场沸腾!

    这一刻,他等了22年。

    心酸……

    骄傲……

    委屈……

    各种情绪一股脑涌过来。

    这个被足足嫌弃了22年的寂寂无名小卒。

    一个个声名显赫之人,争先恐后的要跟他握手。

    一所所不可高攀的名校,给他送来橄榄枝。

    可笑的是……

    陆加羲怕差旅食宿费太高多花钱,匆匆告辞,便挤车回家。

    回到家,他把舍不得吃的橘子分给女儿们。

    之后,一头倒在炕上。

    再也没有醒来……

    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依然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破鞋……

    去世当天,妻子收到45块钱。

    其中,37块钱是报销款。

    剩下的,是他48年辛劳一辈子,第一次从出版社赚来的报酬。

    只有8元……

    扣除外债,倒欠355元。

    穷其一生。

    陆加羲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年谜题。

    六年后。

    1989年3月。

    他妻子代表陆加羲参加了在京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

    她接受了桦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姜余之所以忘记不了,还有杨校长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陆加羲,桦国有一个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啊……”

第121章 对外扩张

    这艘航空母舰的弹射系统很特别,它的跑道非常短,只有30米长。

    没错,就是30米!

    这个跑道在平常没用的时候,它是平行于甲板的。

    当要出任务的时候,战机可以从旁边的起落舱,直接滑行到这个特殊的飞行甲板上面。

    这个飞行甲板在液压升降器的作用下,形成一个45度倾斜仰角。

    固定好的战机在启动发动机后,开始不断飙升推动力。

    当达到一定阀值时,固定锁和战机后面的电磁弹射装置将会同时启动。

    战机瞬间就会以220km/h~280km/h的初速度冲出去。

    一般的轻型战机完全可以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在30米距离的加速度下一飞冲天。

    如果是重型战机,可以打开飞行甲板前面的高压排气装置,增加战机的迎风阻力。

    这其实就相当于,战机脱离甲板起飞的最后一刻,人为制造了一个高强度的上升浮力。

    像这样的起飞甲板,可以根据需要最多安装八个,也就是说可以在非常短时间内,同时把八架战机送入空中。

    这艘航空母舰的外形,除了飞行甲板布局不同之外,高度和宽度都略超过“尼米兹”航母。

    它外形尺寸长340米、宽42.8米,吃水深12米,船身全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安装。

    除了水下部位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外,水上船身每个部位都采用了雷达隐身学设计。

    它的飞行甲板长352米,宽76.8米,甲板面积接近4个足球场面积。

    动力装置用最先进的2座核反应堆(到时候安装前苏联的核反应堆改良版)。

    因为采用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就没有安装传统的蒸汽轮机。

    也正因为如此,没有蒸汽弹射器,没有蒸汽轮机,也就释放出了很大的空间装载更多的弹药和舰载机。

    理论上,他最多可以装载飞机120架,舰员6600名。

    至于装载武器、舰载机和雷达、通讯、导航系统等等这些,没有包括进来。

    因为他们是独立于航母的武器系统,军工模式下不予承认。

    也就是说,那些都是必须要独立研发的项目,人工智能只保证这艘航母能够启动运行。

    ……

    纵使如此,这也给了姜余很大的发挥余地。

    他准备把这航母制造的材料配方交给玄武研究院。

    把航母船身的制造设计图纸交给哈工程大学。

    电磁炮和电磁弹射器就交给哈工大。

    舰船驾驶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以及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就交给京都理工。

    核动力装置就交给桦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舰载机研发的任务就全部交给另外四所国防七子。

    毕竟他们大多都是航空方面的专才。

    由于解决了基础材料的问题,姜余相信,三年以内必定出成果。

    桦国海军不会等太久,他们的誓言必将兑现。

    现在这个航母设计图纸,还算是初稿,只能等一个礼拜后老毛子把核动力图纸送过来再说。

    ……

    大卫·别克来了一趟京都。

    姜余在外面酒店接待了他。

    他借口孙明老大在忙,没时间招待他,有啥话可以跟他说。

    大卫·别克首先为上次姜余的通风报信给予了最热情的感激,然后又心有余悸的说道。

    “尊敬的姜先生,安菲特的订单您看一下。”

    说完,就拿出一张清单递过去。

    姜余拿到手上,瞄了两眼,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卧槽!这么有钱?”

    总价值差不多500多亿美元的订单。

    大卫·别克心有余悸的说道。

    “姜先生,以后他的单我是不敢再接了,您直接跟他打交道吧。”

    “我看他这样做,应该是想囤货,可能会不怀好意。”

    “那些人为了利益,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

    姜余倒是不在乎,现在手里的货还是很充足的。

    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这安菲特果然名不虚传。

    他两人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一个是想囤货,以后高价卖出。

    一个是想货币化,能够在全世界的富豪圈内流通。

    意思虽然不同,但也是殊途同归。

    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尽管他是一个犹大人。

    姜余肯定是要配合这安菲特,把这个价钱炒上去,至少也得让长生仙酿举世闻名,奇货可居。

    想到这里,姜余就说道。

    “大卫先生,安菲特以后的单就由我负责吧,你以后可以多跑一些各国的王室成员,那里需求量其实也不少。”

    “狗大户,泰王室,英皇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顺便也可以把安菲特,拿出来做广告啊!”

    大卫·别克把烫手山竽丢给了姜余,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同时又有一点可惜。

    谁叫他没这个命呢?

    听说,马里奥·阿尔瓦雷斯这段时间混得风生水起。

    在加麻大他现在可是顶级富豪的座上宾,很少有人不卖面子给他。

    在澳鼠那片区,很多小矿场都被这个家伙拿下来了。

    就连那三大巨头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司,都拿到了不少的股份。

    两人寒暄了一阵后,大卫·别克就急不可耐的告辞了。

    这次来亚洲,其目的很简单。

    就是如同姜余所说的那样,找那些大富豪,王室推销这个长生仙酿。

    以他的身份,必定畅通无阻。

    姜余也任由他这样做。

    毕竟北美的生意被安菲特这个巨鳄垄断,大卫·别克的影响力跟他差距太远了。

    ……

    接下来日子,姜余也没有多少时间闲着。

    李世林特意从华城来到了京都。

    跟随他来的,还有一个洋鬼子。

    姜余已经从电话里面得了知这个家伙的目的。

    他千里迢迢赶过来就是想购买空气能压缩机的专利,或者想从姜余这得到专利授权。

    威廉·拜尔德,德意志斯图加特,比泽尔集团的一个技术工程师。

    虽然他才刚满30岁,但因为头脑聪明,技术精湛,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像。

    这家伙其实还是一个隐藏的富三代。

    他爷爷是德意志拜耳集团的大股东。

    他妈妈是安联保险集团的执行董事。

    威廉·拜尔德毕业后,就来到了比泽尔公司上班,其实也是为了历练。

    毕竟,他还有两个兄弟要与他竞争。

第122章 垄断温控行业

    在此之前,威廉·拜尔德希望能够快速的进入比泽尔公司高级管理层。

    但事与愿违,公司那帮老家伙实在太过于迂腐,总认为他现在太过年轻,还需要经历些社会的毒打。

    这让他非常不爽,可也无能为力,眼看两个兄弟,开始在其他公司展露头角,也是越发心急了。

    前两天,他从公司高层谈话中得知桦国京都分公司的业务下滑的很厉害。

    出于职业本能,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兴趣的东西。

    桦国腾辉精工制造的CO2制冷压缩机。

    虽说这个东西,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大型船舶上或者化工生产厂经常能够见到,但因为小型化非常困难,所以一直没得到推广。

    据说,欧洲汽车集团已经和欧盟各大高校早在一年前开始了研发。

    虽然有一些样品出来了,但那性能参数简直就无法直视。

    那完全就是一个鸡肋,想要完全推向市场,估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况且,桦国把这东西研制出来,已经申请专利。

    欧洲车企的研发计划胎死腹中。

    这一次来桦国,威廉·拜尔德并没有跟任何人说。

    他去过腾辉精工,亲自体验了了空气能压缩机的效果。

    他大呼惊叹,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之前,他就有些怀疑,资料上显示的能效比数据很夸张,感觉有些不可靠。

    但亲身体验的测试结果,确实让他无话可说。

    这性能参数能够完全碾压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制冷压缩机。

    腾辉精工实现了真正的民用小型化,可以在冰箱、空调、甚至是汽车里面安装使用。

    经过一夜的分析和判断,他认为还是应该提前来谈判。

    免得到时候,被人捷足先登。

    姜余肯定是不愿意卖专利的。

    威廉·拜尔德只好退而求其次,诚恳的说道。

    “尊敬的姜先生,我希望能够得到贵公司的授权,在欧洲和北美生产空气能压缩机。”

    姜余摇摇头,没有答应他。

    威廉·拜尔德有些急了,又说道。

    “姜先生,您这样做很危险的,容易触犯反垄断法,请三思啊!”

    姜余轻蔑一笑,还是摇摇头。

    就是欺负他不懂法律。

    就算是说破天,它这个产品还够不上垄断,顶多就是技术壁垒。

    而且,这个产品这么优秀,很少有国家能够拒绝它。

    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促使了几个大国对环境方面,特别是加大臭氧层的保护。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从臭氧层变薄中看到什么益处,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摆脱大气层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淘汰弗利昂制冷压缩设备,这已经是各个国家的共识。

    纵使有人跳出来发出不同的声音,也很难得到各国的支持。

    威廉·拜尔德看到姜余软硬不吃,只好放下自尊,再一次诚恳的问道。

    “尊敬的姜先生,那您到底要怎样才肯授权?”

    “我相信,您不会无缘无故接见我。”

    姜余看他就这样认怂了,也没有继续为难,他笑眯眯的说道。

    “我现在己有大把的中低端企业给我开拓市场,现在还缺个高端点的企业。”

    姜余这么一说,威廉·拜尔德立刻就悟了。

    姜余野心不小啊!

    他威廉·拜尔德何尝不是这样。

    这一次举动,已经很能说明这个家伙,非常有胆识,野心也够大。

    对跟这样的人合作,往往是弊大于利,因为这样的人桀骜不驯,很难掌控。

    但反过来说,这样的人也的确是最佳的合作伙伴,人家不缺钱,不缺权势,扩张野心也足够强烈。

    这对空气能压缩机快速占领市场有绝对的好处。

    威廉·拜尔德冥思苦想一阵后,他心中便有了计较。

    比泽尔公司在全世界并不算是个知名的公司。

    它是一个隐形集团,专为大型公司设计和打造温控系统。

    因为业务始终如一,所以在业内非常有名。

    姜余既然有称霸温控行业的野心,那就不妨成全他。

    威廉·拜尔德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答应了姜余的条件。

    两人狼狈为奸,里应外合,决心联合做空比泽尔集团,然后低价入股比泽尔集团。

    重组后的比泽尔集团,姜余拥有75%的股份,另外25%归威廉·拜尔德所有。

    其实不单单比泽尔集团,整个温控行业都会面临一次剧烈的洗牌。

    空气能压缩机的出现,肯定会淘汰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企业。

    这是大势所趋,是个明白人都应该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

    玄武研究院。

    姜余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两栋三层小学生教室,就是现在的玄武研究院。

    新的实验大楼和宿舍小区,还在施工中。

    尽管环境如此简陋,但这里的安保工作还是非常严格的。

    这些保安都是振远护卫公司严格训练出来的。

    外人如果要进入,除了例行的身份验证外,还要有介绍信。

    现在还没到上班时间,姜余只是想看一下这里的工作环境。

    由于这里的实验室都是由教室改装而来,看上去还算是过得去。

    这两栋楼并不是很大,估计最多也就容得下两、三百人。

    一路走上去,姜余感觉这里卫生条件还算是可以。

    突然,他听到了一声爆破声。

    声音并不大,但很清晰。

    估计实验室有人在玩命捣鼓。

    他赶紧冲到楼上,朝着冒着浓烟的方向小跑着过去。

    还没到教室,就有两个穿着白大褂的人跑出来剧烈的咳嗽。

    “娘的,这味道咋这么臭呢?”

    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

    “还不是你这小崽子,我都跟你说了,那玩意儿放少点,你偏不信……”

    一个中年男子非常不爽的抱怨声传来。

    姜余看到两人都没事,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他走上前去,打量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除了披了件稍微有些陈旧的白大褂之外,不修边幅,着装有点邋遢,言语有点粗狂,都蛮符合科学狂人的形象。

    “你们好!”

    “刚听到爆炸声,我就赶过来了。”

    “发生什么事了吗?”

    两人同时转头看向姜余,然后又相互看了看,有点小尴尬。

    年纪大的中年人赶紧说道。

    “没事没事,小问题啦!”

    “你先去忙吧,我们这里没事。”

    然后他俩又站在走廊,旁若无人的开始讨论刚刚实验过程。

    姜余也不在意,准备走人。

    “老叔啊!您别让我再写那个英文了,查字典,查资料都花了半个月时间。”

    “咱那个玩意儿肯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要我说,南下找个机会卖掉算了……”

    中年人连忙打断他的话,喝斥道。

    “混账小子,你掉钱眼里面去了?咱们要的是名声,咱们要的是争口气!”

    “你懂不懂啊?臭小子。”

第124章 巨匠

    姜余为了避免被他人或他国抢注专利及成果,所以先替这叔侄俩建筑设计理念申请了国际发明专利。

    至于橡胶分解剂和重组剂,这可是有巨大经济效益的重大发明。

    怎么可以如此草率的申请发明专利呢?

    ……

    姜余忧心忡忡的来到了杨校长办公室。

    杨校长饮着茶,憋了他一眼,随口就问道。

    “怎么了?脸色这么不好。”

    “小樱把你甩了?”

    姜余懒得搭理这个老不正经的校长。

    他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一口灌入口中,然后才坐到沙发上。

    “老杨,我看到陆加羲了。”

    杨校长一听这话,双眉紧皱,放下茶杯,等他说完。

    “我看到了,还不止一个。”

    “您说,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姜余的神情有些忧郁,说话都有些哽咽。

    那一对叔侄,遭遇虽然没有陆家羲那么凄惨,但也好不了多少。

    侄子双亲早亡,叔叔因绝育离异。

    两人相依为命。

    亦师、亦父、亦朋。

    要不是姜余把他们招过来。

    他俩仍会在破败的军工厂里,将会依旧穷困潦倒,直至默默无闻死去。

    杨校长站起来走到沙发边,他轻轻拍了拍姜余的肩膀。

    他又走到窗户边上,望着校园内的茫茫白雪,望着远处的冰天雪地。

    这一刻,他有些迷茫。

    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姜余。

    他不知道姜余将来的路要怎么走?

    这是他的学生,是他的朋友!

    这也是国之栋梁,是未来的桦夏民族之脊梁!

    他缓缓开口道。

    “是啊!我说过,陆加羲只要一个就够了,不能再多了……”

    “我老了,没办法阻止再多的陆加羲出现。”

    “这桦国终究还是你事业的根基,还会是你绽放光芒的舞台,你不能看着不管吧?”

    “你年轻,你有办法阻止,是不是?”

    杨校长叹了口气,然后又坚定不移的说道。

    “只要你能有办法,我就是卸掉这一身马甲,帮你披荆斩棘,助你达成心愿!”

    他不希望姜余颓废下去。

    更不希望姜余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

    姜余抬起头,看着杨校长的背影。

    他看到杨校长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斜影,是那么的落寞、悲伤。

    杨校长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他既平凡,又伟大。

    “老杨,我想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科学期刊。”

    “我想让这个期刊,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

    “我想让这个期刊,深深的浸入在每个桦夏人的骨髓中。”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搞科学,搞研究是最有前途的一份职业。”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搞科学,搞研究是最神圣的一份职业。”

    ………

    姜余要在国内创办了一个名为《巨匠》的纯中文科学期刊。

    期刊为月刊,专门收集国内外各个学术领域的精华论文刊登,只接受汉语的论文。

    姜余决定拿出100亿元作为奖励池,以后只会增高,不会减少。

    这些钱绝大部分会投入到桦国的股市当中。

    因为桦国的股市,现在已处于历史最低点。

    《巨匠》虽拥有国际上最高的奖励制度,却没有任何与之相匹配的SCI影响因子。

    姜余根本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把自己以后所有的科学基础知识,分阶段性,一步一步的刊登在上面。

    他要所有桦国人,需要刊登文献时首选《巨匠》。

    他只求国人认同,根本不在乎西方人的眼光。

    因为信息不通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科研学者写的论文就被认为抄袭仿造。

    这是不公平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以为某些科研学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骗子。

    其实,在大多数知识分子眼里,礼仪廉耻还是有底线的。

    不能因为某些一小部分的人不作为,就盲目崇洋媚外。

    要知道,国外真正的抄袭论文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而且还是抄我们国内的居多。

    因为汉语论文要经过逐字逐句的翻译,语法也不能丝毫错误。

    哪怕因为一点错误,也会打回原地重新修改,这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可不能用小时来计算。

    这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给那些外国人,他们会利用时间差抄袭并且抢先发表论文。

    桦夏人并不蠢,也最注重礼仪廉耻。

    西方人,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根本不在意这一点。

    德意志人在二战战败后,其尖端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就被这些人瓜分一空。

    而其中产生的价值,德意志人连根毛都没有得到。

    但就现阶段而言,sci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论文。

    发表SCI论文不仅要求科研搞得好,而且必须还得有一个好的英语功底。

    这是在国内是最不容易发表的期刊。

    SCI论文本身来说,桦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

    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SCI论文对桦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不友好的,难于发表的。

    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的。

    虽然这是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把天赋和时间浪费在学习毫无用处的语言上,这明显有些得不偿失了。

    虽然使得桦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

    但也制约了桦国的科技水准提升,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

    间接的也让教育部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外语上,让许多数理化方面的天才学生在半路上夭折了。

    姜余创办这个纯中文的科学期刊,就是想让更多潜在的天才被发现,被重视。

    《巨匠》每半年一次的评审活动,会选出一批获奖者,并且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各地方的主要报纸上。

    获奖者可根据论文的等级得到巨额的奖金。

    论文等级分五个档次。

    特等100万人民币,

    一等50万人民币,

    二等10万人民币,

    三等5万人民币,

    四等1万人民币,

    安慰奖1000元人民币。

    这些奖励金额,以后会随着桦国的发展不断增加。

    “只要你敢想,你敢写,你敢寄,我就敢给!”

    这就是《巨匠》口号,低俗,铜臭味十足。

    为了宣传《巨匠》,姜余也不顾别人怎么看了。

    杨校长了解了姜余的计划后,立刻就许下诺言。

    以京都理工大学为首的七所国防七子,全部鼎力支持《巨匠》。

第125章 《巨匠》开张

    趁着过年前,姜余花了2000万元在央视频道,以及各种周刊报纸等纸媒类平台疯狂打广告。

    他要让人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纯汉语的文献期刊等着他们投稿。

    为了应对更多人的投稿,姜余决定在《巨匠》旗下,再次增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信息六大板块期刊。

    ……

    “老师,您快过来看一看,有重大新闻啊!”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报刊亭边上正拿着一份报纸。

    他刚刚看到了一份奇怪的广告,里面的高额奖金吸引了他。

    回看到自己老师还在慢条斯理的喝着稀饭嚼着馒头,无动于衷。

    他很不舍的掏出五角纸币,把这份报纸买了下来。

    他来到老旧的餐桌边上,摊开广告那一栏,指着那个征文广告,说道。

    “老师,您看这里,《巨匠》开始第一期征文,有很高的奖励哦!”

    “最高100万,最低也有1000元的安慰奖。”

    “凭您的本事,怎么也能拿个二三等奖吧?”

    小伙子说完后,深深地咽了一口唾液,一脸希翼的看着老师。

    那个被称作老师的男子,也有40多岁了,一副斯文像,他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穿着一身发白的工装。

    听到这个消息,他确实有些意动,学校有两个多月没发奖金了,家里的境况确实不怎么好。

    两人坐在一块,仔细参详这份信息。

    先得确认这个信息的真实性,否则,就又得白忙活一场。

    看到后面,居然是京都理工大校长和其他六所重点大学校长担任期刊的顾问团委员。

    下面还有国家科委和教育部的名头……

    两人紧张的心情顿时松懈下来。

    没啥说的,两人直接跑到家里,拿出以前的农业全自动播种机械论文,全部重新整理一遍。

    然后,按照报纸上提供的地址邮寄了出去。

    最后,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期待好运的开始。

    这俩师徒,也算是同命相连。

    都是来自农村,都是在原有单位受到排挤后,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学校教书。

    两人的爱好就是机械设计和研究,很多天才的想法在他们手中形成了论文和设计图纸。

    却没有办法搞出成品。

    搞发明创造,没点本钱的确有些为难。

    他们想把自己的奇思异想,通过科学、严谨的论文形式公布出去。

    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心中的理想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另外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一点稿费养活家庭。

    至于那些高额奖励,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但也不奢望。

    因为那些太过遥远。

    这也是很多科技工作者心中最想要做的事情。

    在sci论文期刊登载,太过遥远,也不符合现实。

    国内的中文科学期刊其实也不少,但影响力不够,重点是没什么太多物质奖励。

    所以,在国内期刊上投不投搞,其实都没有太多区别。

    所有的科技工作者或者天才发明家都希望把想法变成现实。

    除了期待在学术界名望能够有所涨幅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有物质奖励的认可。

    当然,像那陆加羲那样的人才也有许多,他们只希望被认可,被尊重。

    这样的人,就更加要奖励补偿。

    否则,若是早早夭折,也意味着国家的损失。

    《巨匠》这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和奖励,显然就砸在他们的心窝里。

    无数各种各样的论文纷纷开始从全国各地沓至而来。

    不仅如此,京都理工也有很多老师、教授拿着自己多年攒下来的压箱底玩意和论文在校长门口等着呢。

    最夸张的是,化学系的王教授居然扛着一个蛇皮袋过来。

    杨校长看到后,用手捂住额头,感觉好丢人啊!

    他心里在抱怨,那些人为毛就不说清楚呢?

    他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走到王教授边上,小声说道。

    “老王,咱这里不是收废品的,给点面子好不好?”

    “这样子吧!你先把这包玩意儿先放到我那里,我明天叫环卫工拉走,能卖多少钱,我都算给你。”

    “咋样?”

    王教授此时也是双目瞪圆,面红耳赤,他羞恼万分的说道。

    “老杨,你个老文盲,你知道个屁,啥都不懂,就在这里瞎掰掰。”

    他放下蛇皮袋,一边从里面掏出一叠一叠的资料,一边骂骂咧咧的怼着他。

    “你看看,这是什么?”

    “你个老文盲,就算我讲给你听,你都不知道这是啥?”

    “以后到外面不要说你是我们的校长,我丢不起那人……”

    ……

    杨校长根本就不在意王教授的唠叨,他在意的是王教授的“压箱底库存”能值多少钱?

    全世界都知道他这个校长是怎么得来的。

    王教授的讥讽就如同耳边风样,他才不会当真呢。

    况且,在这个位置十来年,还真没有师生投诉他。

    京都大酒店。

    姜余在这里会见了阿卡耶夫和一帮俄政府高级官员。

    双方互相寒暄一阵后,便开始签署贸易合同文件。

    原本打算在大会堂签订合约的,但俄方为了保密,也只能低调速战速决。

    反正,草案已经签署,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再讨价还价。

    这也从侧面说明,老毛子那边的粮食危机已经刻不容缓了。

    姜余拿到了核动力发动机的设计图和那三样汽车的图纸。

    回到麒麟苑。

    姜余把这些图纸让人工智能全部优化了一遍。

    顺便也把全面优化后的米格29的设计图纸拿了出来。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苏27,那是因为根本就没必要。

    苏27是重型战斗机,严格的来说,不适合随航母作战。

    在现阶段,改装米格29是最现实的。

    米格29推重比超过1,性能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基本上是三代机的水平。

    而像幻影2000和F18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米格29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维护。

    最关键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可以更有力的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

    总而言之,在设计、制造、维护能力有限的年代,米格29这一设计更为现实、可靠。

    其实,姜余选择米格29的最重要原因都不是这些。

    而是,人工智能改款的米格29太惊艳了。

    它已经远远超越了改款后的苏27。

第126章 米格—29

    改款后的米格29,完全变了一个新的形象。

    首先,因为制造飞机的主体材料全部采用了钛合金+金碳元素。

    整机质量大大减少,从之前的11吨重量降至九吨,比起苏27,相差了整整一半的重量。

    飞机的整体气动设计上还是延续了之前那翼身融合体,主机身和机翼内段之间呈圆滑过度。

    机翼本身就呈后掠形,不能折叠,也没必要折叠。

    它翼展的宽度比f16少了足足两米。

    它与之前米格29最大的外观不同就是尾翼和进气口的设计布局。

    由之前的双垂直尾翼改为了V形尾翼。

    下方的双进气口改成了机翼两侧下方位。

    由于所处特殊位置和隐形设计的进气口,从远处看,好像是没有进气口的样子。

    ……

    鉴于桦国的发动机制造水平,还是采用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的涡扇发动机RD-33。

    它的头盔瞄准具是火控系统中改动最大的。

    它完全采用了当今最高科技的计算机模拟追踪技术。

    只需要雷达模糊定位敌方目标,就完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自动锁定目标,并且发动攻击。

    ……

    它掘弃了老旧的航空机枪的设计,最多可以装备13枚攻击导弹。

    由于机身大大减轻了重量,飞机燃油消耗减轻,里程和外挂武器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

    ……

    姜余去了一趟杨校长的办公室。

    趁着没人,姜余喊杨校长来到窗户边上。

    他指着校门口的那个大型集装箱卡车,小声说道。

    “老杨,你尽快找些信得过的人去接收。”

    阵大开着大卡车就停在校门口,上面全部是设计图纸。

    杨校长有些疑惑的看向他,欲言又止。

    姜余左右警惕环视一圈,小声说道。

    “这舰载机和航母,都是老毛子未来的研发目标,他们本来还想这几年开始研发,结果您知道的……”

    “唉……老毛子可比二毛子狠多了,这次咱花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姜余一边说着,一边又露出心痛的表情。

    “您看,上面是不是要补偿点……”

    他不断的用手指比划着,暗示杨校长。

    杨校长当做没看见似的,自顾自的开始打电话。

    不仅仅是自家学校,他还打电话给中科院和军部。

    这东西实在太敏感了,放在学校非常不安全。

    几分钟后。

    杨校长才顾得上跟姜余说两句话。

    “具体怎样的,看了才知道。”

    “臭小子,你放心好了,绝对不亏待你。”

    “算你这家伙还有点良心,以后要多多搞出这些玩意儿来……”

    “另外你还有些事要去做,嗯,你看看那些论文,有一部分是你该负责的,这是你当教授以来第一次改卷……”

    说着,用手指了一下地上的那一大垛论文。

    看着地上厚厚的几垛资料,堆积成山,脑袋有些发晕。

    这还只是京都理工自己本校的,巨匠编辑部肯定会更多。

    他完全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多的论文,各行各业都基本齐全了。

    为了审查这些资料,他只好求助于杨校长。

    杨校长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大大佬,人脉关系还是比较广的。

    在他的号召下,从自家大学和京都周边的几所理工类大学抽出了一大批教授专家审核这些论文。

    经过十几天整理后,绝大多数论文都被打回了原地,因为这些内容或者技术已经有前人发表过了。

    姜余交代那些兼职的大学生们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并且每个论文作者都给派发了500元的辛苦费。

    这个时代,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中外科学论文检索目录,浪费了很多研究者们的宝贵时间去做了无用功。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种事情如果不马上解决,在以后的几年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

    虽然国家也有一个科学数据库,但是更新非常慢。

    特别是对国内外的论文和技术的更新,甚至可以延迟到一两年之后。

    这对于国家和整个民族未来的科技快速发展来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打个比方,法兰西科学家己经破解了艾滋病毒的基因成分,而国内科学家因为消息不对称,还一直在埋头研究。

    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又比如,某个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某种新材料。

    而恰巧这样的材料对于我们某个工业机械设计有巨大的帮助。

    而我们的设计师又不知道,无奈情况下可能就会放弃,或者退而求次的重新设计。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有一个纯中文的科技检索目录,就很有可能会避免出现上述两种情况。

    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海量的资金肯定是要的,关键是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翻译专家进行整理和归类。

    而且,就算是完成了,可能也要等到一年后了。

    姜余肯定不想如此麻烦,便求助系统。

    “菲菲,有什么办法让全世界的不同语种论文,快速的翻译成汉语。”

    “老板,现在的网络语种环境大多为英文,只要开发出中英互译软件即可,在“汉语言程序基础知识概论”中149页就有详细的论述。”

    姜余意识赶紧进入大脑,找到了关于翻译软件的描述。

    总共有三种翻译形式,第一种就是最基本的文字翻译,第二种是语音翻译,第三种是人工智能翻译。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对硬件要求不高,对程序员的要求也不算太高,但至少要十个人以上。

    第二种是基于第一种的基础上,进行语音辨别,这需要采纳收集很多语音素材,就需要第四代网络铺开以后才能做得到。

    第三种,需要量子计算机或者生物芯片计算机出现后才有可能做到。

    看来,只能先选择第一种选项,其他两种等以后再说。

    这一次收集到论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汉语言编程这方面的。

    因为汉语言编程这方面,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只能是由姜余审核、评估。

    他虽然也不是很厉害,但是他有人工智能啊!

    经过两天时间不间断的检查,还真被他发现了很多这方面的天才,其中一个最小的才刚满16岁。

    他把这些人的联系地址全部整理归档后,每个人发了1万元的奖金。

    除此之外,姜余还让他们年后尽快来京都,准备解决纯中文的科技论文目录检索系统。

    这些汉语言编程天才说不定以后就是桦国互联网的初代创始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607/ 第一时间欣赏异时空黑科技最新章节! 作者:阿勇老哥所写的《异时空黑科技》为转载作品,异时空黑科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异时空黑科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异时空黑科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异时空黑科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异时空黑科技介绍:
星海漫游,时空穿梭,机械科技,目标是未知的星辰大海!
28亿年的核反应堆,1.2亿年前的巨型水电站,70万年前的月球开采,两千年前的化学电池……是地外文明侵略?或是人类文明循环?
“未来,达尔文进化论将何去何从?”
“未来,科技文明话语权蒋花落谁家?”
“未来,星际人类遗民、地外文明会否现身?”
“未来,谁主沉浮?”
……
玛雅文明中出现的宇航员到底是谁?
三星堆中出土的奇异人形面具和飞船模型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中的巨型发电设备究竟从何而来?
普马彭古城的巨石阵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那些人为什么要把几十、上百吨的巨石合成一个几千吨的机器?
【432】,这一特殊数字将对人类,对整个宇宙究竟意味着什么?
……
在科技大爆炸的今天,许多根深蒂固的理论被推翻,许多荒谬绝伦的传说却被逐一证明。
从这些遗迹中,能否探索出人类起源的秘密,发掘出超越现代文明的科技?
面对未知的文明和宇宙,我们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人类命运又将被带向何方?
请各位大佬们拭目以待!!异时空黑科技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异时空黑科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异时空黑科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