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熬鹰航空业TXT下载熬鹰航空业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熬鹰航空业全文阅读

作者:中克希德     熬鹰航空业txt下载     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五十五章:就是这条情报

    随着飞机再次在帝都机场降落,一行人走下飞机。由于这次有特殊的事件要办,杨辉担负着特殊使命,直接就去找到了聂帅。

    钛合金加工技术这样关键的技术,共和国绝对是头一份蝎子粑粑,先要和帝都的高层知会一声,要不然还真就别想把这些设备全部顺利的运回西南科工,实在是这些设备太重要。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的,这次的苏联之行,我已经和做好了联系,苏联已经同意这次的交易,设备、人员在年底之前就能到位。”

    杨辉坐在房间了,被围了一圈人,不仅仅有聂帅,还有聂丽、丁主任,这两位是聂帅的家人,也是国防工业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正好还是能管到杨辉搞到这批设备。

    丁主任作为国防科委新上任的老大,对杨辉这次从苏联搞到的钛合金加工技术非常重视。

    “你这次从苏联拿到了钛合金加工技术,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听到你们给出的报价之后,我也就相信一点,能自己拿出三千万美元的外汇,直接购买这些设备的也就只有你们西南科工了。”

    丁主任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现在也就是西南科工能有这么雄厚的资本,能快速调到资金抓住机会将这次的交易搞定。其他的军工单位也许有几个能赚钱的单位,但那些钱经过国家抽成之后,已经很少了,就算有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绿票子。

    “这倒是,我们这几年的外销势头比较好,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照顾,我们才能在这次需要钱的时候拿出来,不过这次之后恐怕又要拮据一段时间了。”

    杨辉在这里哭穷,还是希望能引起关爱,若是能从国防可谓要到些对西南科工的支援就再好不过,就算只是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杨辉也不嫌弃。

    正要准备继续聊下去。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听杨辉解说的聂帅睁开眼,仔细地上下打量杨辉两眼,似乎是想要从杨辉身上看出些什么。

    “你说的三千万美元只是一个因素而已,导致苏联愿意将钛合金技术出售的应该还是你说的那一条情报。对吧!你现在不觉得该说清楚这里面的事吗?”

    聂帅对杨辉说的情报非常敏感,能够让苏联用钛合金加工技术交易的情报,那得要是什么级别。

    好在杨辉在来之前就猜到了会有此一问,这次交易中,杨辉提到的情报非常重要。不可能不引起重视。

    杨辉早就有了一套说辞,而且滴水不漏:“这情报和我们共和国关系太大,对共和国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情报来源也巧合。还要说到我们西南科工上次从日本东芝私下采购的一批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

    没等到杨辉把话说完,聂帅就来劲了,西南科工还从日本走私了一批五轴机床,这事儿完全不知道啊。

    “你们从东芝走私了一批五轴加工中心,怎么回事,快仔细说来听听,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西南科工到底隐瞒了多少好东西,难怪不得你们这几年尽研制出些好东西,有这些超出共和国工业实力的黑科技,其它”

    一圈人看着杨辉就像见了什么一样,这西南科工能量很大啊,尽搞到些好东西,什么话也不说,就等着杨辉的解密。

    “这五轴加工中心的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是通过海军的帮助从日本走私过来的,花了我们老鼻子的劲。具体的情况可以去问海军方面。现在我说说那则情报的问题:我们在走私东芝五轴加工中心的时候,得知了东芝还向苏联出售了一批五轴加工中心。”

    东芝像苏联出售五轴加工中心,这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别说五轴加工中心。就是现在86年共和国准北约会员国待遇,西方国家也只准向共和国出售一些精度不高,加工零件尺寸不太大的四轴加工中心。

    东芝还敢向苏联出售五轴,这要被查出来,恐怕整个北约国家都要被惊动,日本不被他干爹暴打一顿才怪。这牙子太会惹事。

    “日本还向苏联出售五轴加工中心,美国难道就不知道吗?”

    美国不知道?美国还真就不知道,83年苏联走私到了这些加工中心,用于加工制造了潜艇的螺旋桨,显著的减轻了噪音。都是八十年代中期,北约国家发现苏联潜艇的突然性能提升,才开始调查原因。

    若仅仅是调查,这事儿恐怕还真就调查不出来,但问题是东芝内部有人告密,将这事捅到了巴统,巴统随即展开调查在87年五月找到了确认的证据,最后将这事曝光。

    此事不仅让日本难看,东芝几乎也被玩儿的破产,最后日本首相亲自道歉,花了一亿日元在美国五十多家报纸刊登悔过书。

    这次的事让日本被狠狠的打脸,同时也狠狠的打了苏联的脸,也断了苏联继续从东芝渠道走私高精密加工设备的路子。

    现在杨辉知道了这事,在86年末,美国应该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但美国已经得到了东芝叛徒的告密,杨要提供給苏联的消息就是这个。

    “由于东芝公司内部职员的告密,美国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事,正在调查取证阶段,若是这事曝光,苏联会被打脸、会损失一条难得的走私渠道。现在的苏联、日本还不知道这事,以为他们做的事天衣无缝,我要准备提供的情报就是这条消息。”

    当杨辉将这次的情报原原本本的说出来,不管是聂帅还是丁主任都感觉像是在听路边社段子一样,这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良久才回过神来,聂帅点点头,杨辉用的这条情报换苏联钛合金加工技术,在你聂帅看来是比较合适的方案。

    不仅可以换到购买苏联钛合金加工技术的机会,同时还借苏联的手将这事处理了,保存了东芝公司这条走私线。刚才杨辉不是说了吗,西南科工都从东芝走私了一批五轴加工中心,这说明共和国和东芝之间走私渠道已经打通,保住东芝就保住了走私渠道。

    “好,我看可行,你们尽快处理这件事,拿到钛合金加工技术,保住东芝公司这家见钱眼开的公司,我们其它地方也对东芝有需要。”

    聂帅这话,同样受到丁主任的认同,在聂帅之后又继续给杨辉叮嘱一番,要杨辉赶快处理好这事,不能拖时间。

    见国防科委老大都认同了,杨辉放心下来,后面的事就好办太多。

    “我肯定是要尽快落实这次的交易,但主任你也知道,这次的钛合金加工设备太稀有,需要的可不止我们西南科工,就怕在路上被其它系统的单位截跑了。”

    杨辉这担心还真就不是不可能,共和国这样的国家,出现这种事不要太稀奇,没看到现在的丁主任也在思考吗?

    “这样,我给你们西南科工一块钛合金加工基地的牌子,亲自将这批加工设备指定到你们西南科工。好像西南地区的攀钢的铁矿是钛铁矿,到时候会由国家配套在攀钢上马钛合金的初级冶炼。”(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走出山沟

    得到了帝都国防科委发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牌子,杨辉高高兴兴的回到西南科工,要想顺利拥有钛合金加工技术,配套的工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少不了。

    当然最重要的则是杨辉需要去通知到624所,现在得到了钛合金加工技术,核心机的压气机材料选用将会更合理,总体设计将会更加先进。

    当杨辉在西南科工高层列行会议上公布了这消息之后,整个公司高层都振动了。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钛合金加工技术的重要性,白所长掌管了公司发动机的研制,对这次的钛合金加工技术更加渴望。

    “既然这次的项目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我们也就不用再多想这次交易的问题,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将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落实,只有把技术落实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的在工业产品的制造中大量采用钛合金零件。”

    整个西南科工都知道钛合金加工技术的重要性,在白所长指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该把加工基地前期工作落实之后,众人皆是思考方案,各自出力。

    比如在选址上,于总师就提出了他的想法:“既然是钛合金加工基地,肯定就需要一大批技术人才,还需尽量保证加工基地的便利性,再建在我们安顺这边就显得没有必要。”

    于总师这话只说结果,却没有说原因,让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杨辉知道原因,一切都是为了西南科工的未来。

    西南科工是原本的0011基地基础上成立,各个工厂、研究所散落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地区,其中以云马、双阳、一所的位置最为偏僻,位于共和国最贫困市区的安顺。这让就让两个厂子、一所都感觉到非常不便。

    好多次都因为所在地太偏僻,在人才的争取中落了下风,虽然这年头还是大学人才包分配。但那些真正的大学生、人才,都是非常挑剔的。他们并不会被学校安排的就业单位束缚。

    觉得不爽可以自己去找单位,这年头大学生都是香馍馍,走到哪都能找到工作,至于什么户籍关系等问题,只要人到了都不是事儿。

    这几年随着西南科工的崛起,对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自然就发现了西南科工存在的劣势,于总师直接就提出了这个亟待注意的事项。

    杨辉明白于总师的意思。自然就要相响于总师的说法。

    “我看于总师说的很对,我们西南科工由于历史原因,在早期的建设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现在不同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们西南科工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注意选址的便利性,这样不仅方便了公司现在的员工,同样也能在以后人才争夺中更有优势。”

    坐在这里开会的都是各个厂所的高层,自然对现在西南科工所处的环境很有感触,无不对于总师提出的这个建议拍手叫好。

    既然决定了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要把交通便利、放在第一位,工厂的选址位置也就没有了什么悬念。于总师顺理应当的提出将基地工厂位置放在距离贵洲首府贵洋近一些的地方。

    而整个西南科工距贵洋最近的也只有黎阳厂,黎阳、二所都位于平坝,距离贵阳也就半小时车程。

    白所长已经明白了这一点。给出了明确的表态:

    “我看可行,我们黎阳厂所在地平坝县位置是最好的,将新工厂选择在平坝是不错的选择,这里距离贵洋更近,交通便利;加上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工厂生产的最多也就是发动机用的叶片,距离黎阳厂近一些也是有很大地好处。”

    白所长说出众人心中所想,将工厂建设在平坝,现在西南科工众多下属单位中,区位优势最好的也就是二所、黎阳两单位所在地。

    “好。我看就该如此,怎么看都是你们二所、黎阳两单位的位置好。最是方便不过,我们安顺这边的厂子当年怎么就没有想到该安家在平坝。现在搞的很是无奈啊。”

    此时,几大落户在安顺的单位,无不痛心疾首,恨不得他们所在的单位长条腿,都一起转移到平坝安家落户。

    将工厂安排到平坝县,的确要比安排在安顺要好上太多,但杨辉觉得这样还不够,安顺交通不方便、对人才没有吸引了,平坝就非常好,很有吸引力?

    事实并非如此,安顺位置不好,平坝所在的位置也好不到哪里去,要不然上一位面中,黎阳厂就不会闹着要把厂子搬出平坝。

    是的,上一位面中,整个0011基地都在2010年后开始大规模搬迁,一个个搬出了老山区,来到更加便利的大城市,其中黎阳厂就一步到位直接搬到了贵洋市专门建立的航空高新产业园区。

    现在,杨辉就要一步到位:“安顺位置不好,我看平坝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想真的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大胆的放眼更加好的地方。0611、0132能安家到锦官城、0601能安家奉天、西飞安家到咸阳,这些单位所在的位置哪一家都比平坝好太多,那个不是所在省份的首府地区”

    说到这里,杨辉就感觉西南科工在这一点上绝对是和国内平均水平相差太大,现在有机会就必需把这问题解决,也免得在过二十多年,等到2010年以后再搬迁。

    那时候家大业大了就不好调头,就算下定决心要搬迁,损失的费用也会更多,现在一步一步借组建设新厂的机会慢慢来搬迁,是最好不过的方法。

    “所以,我的意思是直接把新厂区安排到贵洋去,这里作为贵洲的首府,做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很不错。只有这样一来,我们在地理位置上才能和其它几大航空单位正面竞争。”

    在杨辉提出来这建议之后,所有人都一脸的恍然大悟,这话说的实在是在理啊,西南科工现在的技术实力绝地是国内排名前三,若还像以前那样窝在山洞里,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做为西南科工现在名义上的老大,白所长对杨辉的前瞻性眼观非常满意,现在的杨辉越来越像一位合格的大型国防军事公司的领导了,眼光甚至比自己都要长远太多。

    “杨辉这建议很好,连我这老头子都自愧不如啊!我们西南科工是该要走出大山沟了,要与国际接轨,窝在山沟里可不是什么好事,我们也不搬的太远,贵洋就是不错的选择。”

    赞同的点头之后,白所长又看向其他几位西南科工高层,西南科工怎么也不是一言堂,大家的意见都要听听。

    第二个赞同的还是于总师:“对,我们就该一步到位的搬迁到贵洋,我们就这样办,不仅仅是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厂,以后我们都要一步一步找机会搬到贵洋去。”

    于总师说要整个公司在往后都要往贵洋搬,这简直就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嘛,没有任何道理反对,必须要搬。

    在所有人都同意之后,杨辉站出来,现在位置定下来之后,就该要杨辉去落实一下。

    “那好,我马上就去将这事落实,我去和贵羊市政府谈谈,我们这么高大上的航空产业搬到贵洋去,他们怎么也要给出最大的优惠。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提倡招商引资,我们西南科工可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怎么也要要上一大块地,把我们以后的地方都规划出来。”(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七章:突如其来的权力

    杨辉马不停蹄和贵洋市政府商量一番,最终拿到了不错的优惠政策、还有一大块贵洋市郊区地皮,并得到承诺:在西南科工之后,贵阳市政府开发区不再对西南科工拿下的地皮附近进行更多的开发,全部留給西南科工以后可能的扩张。

    至于三通一平,贵洋市政府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做到最好,按要求是准备请工程兵部队前来建设,力求做到军工品质、坚若磐石。

    历时一周时间,杨辉和贵洋市政府商量完成,再次回到西南科工。消息公布之后,全公司上下无不为之轰动,西南科工的新厂区建到贵阳市,这发出一个信号:西南科工以后要搬出山沟。

    全公司男女老少无不为之奔走呼告,这样的大事足以载入西南科工史册,而力主公司新厂区立足贵洋市的杨辉,也再一次在西南科工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留下了:能做事,做实事。年轻有为的形象。

    在西南科工上下高高兴兴,期盼着美好明天的时候,西南科工高层再次召开会议,工厂位置定下来了,更加重要的人事问题摆在众人眼前。

    “人事问题的确不好办,大家也知道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建设时间紧迫,对工人技术人员素质要求高,责任重大,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的厂长必须要是一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要镇得住场子,这就要求资历老、技术好,全公司这么多的人里面,也只能是从几位大佬中选择。

    而这不到十人的大佬中,大多数都是技术型管理人员,各自在单位中都是技术带头人员。贸然调到新工作单位反而得不偿失。

    到最后,会议室十人中,分成两拨。一波看着杨辉、一波人则是看着白所长,其意思不言自明。新工厂管理人员的人选只有两个:杨辉、白所长。

    于总师把目光投向杨辉:“我看让杨辉去就好,让杨辉去把这钛合金加工基地搞起来,自然就能在西南科工建立起威信,对过几年接手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会有很好的帮助。”

    于总师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杨辉前面表现出的能力都受到了所有人的看好,现在是时候给杨辉在西南科工内部建立起威信了,顺便也为杨辉培养一些班底。

    抱着和于总师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就连刚才把目光钉在白所长身上的几人也觉得于总师说的不错。按理来说这次的厂长位置就该落到杨辉头上。

    但白所长并不这样认为,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杨辉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看似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很大的缺点,我们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为了赶时间,都是抽调的各厂骨干年轻人员组成,让杨辉去恐怕还真就不好开展工作。”

    看其他人还是不太明白,白所长继续深入地解释深层原因。

    “这些骄兵悍将若是没有看到杨辉,恐怕还对杨辉抱有神秘的感觉,不敢造次。若是杨辉直接管到他们头上经常出现,搞不好就容易出现问。这和能力没有关系,这是有能力的年轻人之间相互不不服造成的。加上这次钛合金加工基地的事不容出纰漏,我看还是由我去坐镇最好。”

    白所长揽下了原本给杨辉准备的位置。这又是什么情况?以前都是白所长都是极力推荐杨辉,现在大家都接受杨辉的能力,愿意培养杨辉,怎么白所长就突然唱起反调

    “老白,那你的意思是要由你亲自主持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组建,杨辉这边有该怎么办?这次机会难得啊!”

    于总师都有些看不懂白所长的想法,只能是站出来提醒一下,虽然白所长说的在理,但机会难得。于总师不愿意让杨辉错过这个机会。

    在于总师问出问题之后,其它众人也不解的看着白所长。似乎白所长不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一帮人绝对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反对票。

    看到杨辉现在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受到众多高层的认同,甚至不惜和自己这位总经理对着干也要力保杨辉入住新工厂,白所长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杨辉确实很不错。

    是时候打出自己第二张牌了:“这个我当然知道,机会难得,让杨辉去当这个厂长,若是可以成功做下来自然是很不错,但风险太大我们承受不起。不如换个更加安全的方案,我现在已经身兼数职:二所所长、黎阳厂长、西南科工总经理,再加工基地厂长就太累了,我需要卸下一些担子。”

    这才一脸解脱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白所长要准备卸下一些职位,由杨辉来扛起。那么白所长又准备将哪个职位交给杨辉呢?

    需知白所长身上现在兼任的哪一个职位都不比钛合金加工厂厂长一职弱了,甚至影响力有的还更甚一筹。所有人都被白所长勾起了胃口,大家要看看白所长对杨辉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于总师和白所长经常打交道,知道白所长的一些想法,他已经想到了些什么,不敢相信的看着白所长。

    对着于总师点头承认之后,白所长向着所有人你宣布:“现在涡扇10发动机正是从二所设计转到黎阳生产的关键时期,我还没法放下。倒是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我准备放下,将它交给杨辉来担任,他当个代总经理还是不会有太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大家说对吗!”

    说到最后,白所长的话拖得很长,声音也咬的很重,显得对这决定有一种不容反对的意味,就准备看看有谁不服。

    本来还有一人有些担心,但看到白所长一脸的坚定,还有于总师的摇旗呐喊,坚定的站在白所长的决定后面,其他几人都是一副我无所谓,你们定下来就好的样子。

    看到这情况之后一下就怂了,安慰着自己:杨辉的能力还是很不错地,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是时候将他扶起来,正式站在前台也好。

    杨辉倒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高位惊到了,让自己这么快就走上前台,这是不是有些

    “不不,我还是先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去先历练一下为好,我对管好钛合金加工基地很有信心,一定能”

    没等杨辉继续说下去,于总师就对杨辉摇摇头。

    “不行,刚才我还觉得你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干不错,但现在我觉得老白说的也有道理,你还是直接接手总经理职务好一些,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一两年时间,会帮你坐稳总经理位置。”

    于总师说了,白所长也接着教育着杨辉:“要不然等两三年我们都退了之后,你再突然坐上来就显得很突兀,你要坐稳位置就只能靠你自己,少不了要经历一番风波,西南科工这时候可经不起内耗!”

    前面的杨辉都不觉得是什么问题,杨辉从来不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在建立起钛合金加工工厂之后,和其他人在正面竞争总经理职务会落于下风。

    但听到最后一句“西南科工经不起内耗”这句话,就说到了杨辉的心坎里,西南科工确实经不起这内耗,既然有办法无损完成权力过渡,杨辉自然愿意这样做。(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八章:验证机首飞

    86年的最后一天,西南科工却依然是忙绿无比,位于贵洋的钛合金加工的基地落成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在白所长的带领下,整支接应队伍已经从黑龙河边境口岸完成交接。

    钛合金加工工艺设备的到来已经不离十,苏联的设备安装人员、技术培训人员也是再一次踏上个共和国的国土。

    唯一值得一提的则是苏联得到情报内容时的表情,简直就跟火烧屁股了一样,啥也不管拔腿就跑,看样子是去核实情报处理这些麻烦事去了。

    当设备装上火车皮之后,整支队伍再次出发南下。一部分往西南科工,一部分则是往洪都走,莫罗佐夫试飞院的罗伯斯副院长有主持试飞l39教练机的经验,这次也被光荣的派到共和国南方渡过严寒的冬季。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洪都又比两个月前石屏去苏联访问的时候情况要复杂很多,北约情报网络在苏联撒下了巨网,莫罗佐夫试飞院这样的重地自然是没有错过的理由,对于共和国开始和苏联接触的消息,北约国家已经做出了反映。

    意大利马基公司已经有所让步,虽然还是不愿意在反尾旋试飞中合作,但为了不让共和国和苏联走的太近,马基公司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到了洪都厂,在陆总师的带领下对强五进行现代化改进,同时也监视共和国和苏联的合作进程。

    到时候莫罗佐夫试飞院、马基公司之间,又会在洪都这块异国土地上爆发出怎样的龙争虎斗,在共和国又能受益多少呢?

    这都是一些后话,由于偏移了历史轨迹,杨辉也不知道最后成什么样,杨辉现在正眼巴巴地看着被命名为y1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这款验证机已经首飞了有一个月半时间了,但现在这次试飞的意义又不同。

    前几次是对飞机本身进行出厂试飞,飞的很保守。现在不同,这次将会更加大胆地针对性对大边条翼带来的优缺点进行测试。也就是说现在的试飞才是这款技术验证机真正要做的活。

    “厉云,前几次的试飞都很保守,对电传系统的要求不高,甚至就没有做过大幅度的机动动作。这次要做一些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大仰角机动,对电传系统的要求很高啊!”

    杨辉现在没有去打搅试飞员,他从最开始就关心大边条翼的研究,这是西南科工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现在杨辉对验证机本身气动设计已经没什么担心。唯一还有不放心的也就仅仅是这架验证机所使用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作为这次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研制中的一员大将。厉云虽然只是一位跟随导师来参加项目的学生,但架不住他在电传飞控、软件编程中的多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在这次的项目中大放异彩,就连诺斯罗普的技术主管都对厉云表现出的能力刮目相看。

    以至于这次参加电传飞控攻关0611、洪都两大单位都抛出橄榄枝,要准备把这人才招揽到麾下,好在杨辉早就有了准备,厉云这位表现出非凡能力的潜力股早就是西南科工阵营的一员。

    起飞之后做了一下热身,马上就要做大幅度机动测试,杨辉自然是和厉云站在一起,有啥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提出来。

    厉云作为这次飞控编写中的主力科研人员。对飞控中的飞行控制率很有信心。

    “只要飞控的硬件方面不出问题,那整个飞控就不会有纰漏,飞行控制率是不会出大问题的,我们模拟运行了很多次,一直都是运行顺畅无差错。”

    厉云对这次的飞行控制率编写很有信心,甚至他的自信感染了杨辉这位总经理,现在的验证机试飞是杨辉上任之时开始的,容不得出什么纰漏。

    试飞员将操纵杆拉起,飞机进入大仰角飞行阶段,这就明显看出了大边条翼的优越之处。和歼七四试飞中的大迎角爬升相比,实在要好上太多、太多。

    两款飞机都是同样的推力,大边条翼设计仰角可以做到更大,维持大仰角爬升的时间也更长。随即是试飞员对下一个试飞项目做出试验性的动作。

    迅速蹬舵。飞机进入现代空战中非常注重的盘旋飞行性能测试,要测试的不是稳盘旋性能,而是瞬盘性能。

    瞬盘性能是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制中是非常重视的一点,在第三代战斗机中,高性能导弹的出现,需要的就是先敌人发现、先敌人锁定。然后发射导弹。

    为了抢先发现敌人,就需要雷达抢先照射敌机,需要机头先指向敌机,需要更快的机头指向速度。机头指向速度就是指:瞬盘。

    空中飞行中的验证机就做着这个动作,伴随着大边条翼的气动改善之后,试飞员和地面的测控人员惊讶的发现,采用了大边条翼设计的飞机瞬盘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于总师,你来看看这份测控数据,这是我们最开始风洞试验中都没有发现的新情况,大边条翼设计对瞬盘能力有很大的一个增幅,这一点的出现再次将大边条翼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一个档次。”

    说着,刘军就把刚才拿到手中的测控数据递给于总师,尽管飞机还没有降落下来,但地面已经产生的巨大的轰动。

    紧随而来的杨辉也得知了这一重大利好消息,大边条翼对瞬盘能力有增幅,这又是一个新情况。

    围着一大群人在这里,不仅有西南科工的科研人员,诺斯罗普派来的技术人员也喜不自禁,当时诺斯罗普研究小边条翼的时候还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现在一试验就出来了新的情况,真是实践出真知!

    “的确是新情况,这说明我们对大边条翼的探索还不够,现在我们需要再进一步对大边条翼的研究加大投入,争取在87年年底之前将大边条翼的试验做完,彻底掌握这一技术。”

    杨辉首先表态要加大对大边条翼技术的投入,诺斯罗普技术主管也紧随其后的表示会要求美国母公司排出更多的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科研设备。

    离开激动的技术人员人群中,杨辉来到跑道旁边,就等着试飞员将飞机平安的开回来,只有飞机飞回来,才能保证后续的试飞、科研进度才能有序开展。

    亲自将登机梯搬到试飞机旁边,又上去帮助试飞员打开座舱盖,第一时间和试飞员握手表示祝贺。

    “感谢,这次试飞让我们得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数据,有了这数据的佐证,我们对大边条翼气动性能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后还要看你继续试飞!”

    试飞员虽然不是西南科工的主力严修福队长,但也是经验丰富,从歼教七开始就一直驻扎在西南科工执行试飞任务,对西南科工研制的歼教七,歼七四飞机都有深入的了解。

    刚才做瞬盘试飞的一瞬间,就感觉到了这款大边条翼试验机的不同之处,瞬盘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简直和老式歼七飞机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一定、一定,这次新情况我也没有想到,到现在都还有些难以平静,以后的试飞我会全力以赴的。”

    能不高兴、刺激吗?做个形象的比喻稳盘是地面汽车的小半径转弯,瞬盘就是更牛逼的漂移,正常的转弯肯定没有漂移来的刺激啊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九章:遇到宝贝

    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获得空前成功,测试到的数据表明大边条翼技术的潜力远超最初的估计,西南科工自然加大了对大边条翼技术的投资力度,倒是诺里洛普方面的回应还不大。乐-文-

    距离上一次技术验证测试试飞已经两个月,已经是87年二月底,云贵高原的春意越来越浓,这时诺斯罗普又传来消息,让杨辉为之一震。

    看着诺斯罗普传来的消息,杨辉陷入了一阵沉思,这美国人倒是有些意思,现在提出要加深技术合作,却又不给具体的提示,看样子倒是像空口白话,没有任何意义,不管它

    看到第二份公文之后,杨辉这才眼前一亮,或许应该把早已经准备好计划拿出来引诱一下美国人了。第八届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看到冠以了‘国际’两个字之后,这就说明会议很有影响力,事实也正是如此,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最主要还是对透平类发动机的研究,也就是涡轮转子是发动机这一类。

    共和国在85年的时候就承办了一届这会议,地点就设在帝都香山,当时共和国数得上的吸气式发动机研制界专家都被拉去了,而当时主持召开会议的就是吴忠华老先生。

    现在第八届国际吸气式发动机会议再次召开,而地点则是安排到了美国,作为五大流氓之一的共和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虽然比较落后,但好歹也是还有存在感的。

    加上前不久涡扇10发动机随着歼七四发动机的展出,性能被公开展示,也还勉强算是不错,于是来自美国的邀请函。通过诺斯罗普公司的手发到了西南科工手中。

    看着这一纸邀请函件,杨辉倒是自言自语的坐在椅子上说到:“要去参加会议也是应该,但这回吴忠华老先生肯定是没法去了。或许可以考虑安排一些年轻人去见见世面。”

    西南科工现在年轻人比例已经是一年更甚一年,每年分配到的年轻大学生、研究生都挺多。是该要加速年轻一代的培训了。

    想了很多,杨辉已经准备好要回二所安排一下,通用公司那边的机会也该要利用起来。

    最后却还是没有去二所,杨辉径直来到了新的钛合金加工工厂,这里已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工程兵部队的能力确实强大,经过接近五个月时间的建设,厂房早就建设完毕,其他配套设施正在进行建设。

    最主要的钛合金加工厂房早就建设到位。加工设备都已经开始了试运行,钛合金材料精炼车间建设进度还有些落后,大概要年底才能初步投产。

    只能是采用苏联毛胚开始试验性的加工,在苏联专家的培训下,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不断成长,做出的产品性能还不错,已经可以勉强装上发动机使用。

    杨辉自然不是跑来听苏联专家讲课的,他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办,找到许久没有见面的白所长,杨辉有事要商量。

    “所长。我这次来加工基地这边,主要还是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商量一下,运作好了我们说不定又能有一次类似从苏联搞到钛合金加工技术一样的好处。”

    杨辉早就有了想法。现在基地具备了钛合金加工能力,可以开始对钛合金材料做的机械构件进行研究,用以支持杨辉的理论。

    白所长对杨辉上任这半年的工作很满意,看到杨辉过来,本来是打算和杨辉交流一下管理心得,但杨辉这突然又带来的新消息,勾起了白所长的兴趣。

    “什么情况,说来听听,能搞到堪比钛合金加工的技术。我肯定是举双手支持,有什么计划都可以研究研究。我这边肯定给你最大的支持。”

    有钛合金加工基地的支持是肯定的,问题是现在钛合金加工基地人多眼杂。杨辉可不想让苏联人看到马上要开始的研究,这可以绝对保密的项目。

    “支持肯定是需要的,就问现在加工基地有多少可以**做关于钛合金构件测试的技术人员,要完全对苏联保密的那种,新计划不能泄密。”

    听了杨辉的要求,白所长也没有怎么多想,具有保密性质的科研项目,白所长这辈子也见多了,在他看来这也不过是众多保密项目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仔细思考一番,又拿出一份名单在上面勾勾画画,看样子是在勾选那些人可以**于苏联专家做项目,前前后后也就划出了不到十人。

    “看看吧,现在整个工厂这边就这些人可以有**做项目的能力,能带队伍做技术只有这两人可以,你自己权衡一番吧!”

    迫不及待拿着长长的一串名单,一共只有六个人名字前打了勾,还有另外两个人名字前面划上着重号,一共加起来也就是八个人,的确如白所长所说,人数不多。

    仔细合计一下感觉八个人似乎也勉强够了,兵贵精而不在多,做一个小的测试项目用不了几个人。

    再看着这些人名,杨辉要准备选出一位技术带头人员,两个划了着重号的人名映入杨辉眼中,看到第二个名字的时候杨辉一脸的不敢相信。

    “这这”

    第二个划了着重号的人名看的杨辉一愣一愣的,这位怎么也给整出来了,上一位面中0011基地完全就和这位没什么交集,现在怎么也被自己的蝴蝶翅膀煽动过来了。

    这到底又是何人?为何能够给杨辉带来如此大的震撼,再一看名单中,赫然写着:项巧。

    项巧者,何人也。为何能让杨辉大吃一惊,她又有什么能耐!

    要说这位项巧,就不得不说她的功绩:83年南昌航空毕业,做过涡喷7、涡喷13发动机叶片疲劳强度研究、表层渗铝研究、防腐蚀涂层研究、发动机叶片裂纹修复等等

    这是她在技术上的功绩,说起来她在技术上都是非常有一套的,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牛逼哄哄的技术,能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裂纹进行修复,这种技术得要什么级别?

    要说后世她在技术上最大亮点就是对发动机进行修复,利用她发明的技术,可以把共和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大修翻新之后,整体寿命甩俄罗斯原产货一条街。

    这就是神一样的人,按理说她在技术上这么牛就算是顶天了,但别忙,人家技术牛逼的同时,还直接登顶管理层。

    从老厂长手中接过大权之后,硬是能将命不久矣的工厂活过来,还搞的红红火火,进化成现代化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企业,工厂资本每年两位数增长,绝对是能比的上共和国经济发展速度。

    就是这样的人物,上一辈子这位是该在锦官城的军队工厂工作,然后发迹,现在居然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西南科工,这真是捡到了宝贝啊!

    杨辉在14年出事,他不知道的是,再过一年等到15年就可以看到这位神一样的女强人问鼎工程院院士,这简直就是牛的飞起。

    当然,就算不知道,也不妨碍杨辉对项巧的重视,既然阴差阳错的来到西南科工,那杨辉就要好好的用好这样的人才,技术、管理双料复合人才,实在是难得啊!

    或许,这次的钛合金测试项目交给她来做是最好不过,可以让她提前大放光彩,杨辉要准备做的钛合金项目完成之后,完全可以让她名利双收。

    后面其它的事都能水到渠成,西南科工本来就有大胆使用年轻人的传统,没看到杨辉就是最好的列子吗?

    ( )

第三百六十章:卖个好价钱

    大办公桌围坐着八人,这是现在仅有的一支有能力做钛合金加工零件测试的队伍,八人中六人都是年轻人,这队伍确实非常年轻。【【,

    “相信大家都在好奇我把大家叫来的原因,简单:现在要准备开展一个保密性比较高的项目,经过观察认为你们有能力不依赖苏联专家开展项目,所以就将你们找来。”

    原来是要让自己这些人开展一项保密项目,这还真是隐隐有些期待啊!都是才从大学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项目。

    忙不迭是的点头表达决心:“没有问题,一定尽所有能力为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项目练手,总比跟着苏联专家学基础技术有意义,只要一个项目做下来,该学习、该具备的技术都有了,这一点众人还是知道的。

    在广泛听取了项目组八人的意见之后,第一支钛合金加工、性能科研队伍就这样开始了项目,也不再多说废话。

    “既然是做钛合金加工技术的科研队伍,我们这次的科研项目肯定就和钛合金有关,具体的情况后面会有资料发给大家,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项目名称:《钛合金压气机与钛合金机匣之间公差配合变动后的运转》。

    科研项目说个大概实际也并不是太难理解,但要准确描述出来就确实要花些笔墨,往往都需要一个长长地标题。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能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项目内容。

    就比如这时候,杨辉刚写完项目名称。众人就已经明白了一些情况,多多少少猜出一些情况。伴随着心里猜出来这次的项目之后。对项目的疑惑和不解却更加深入。

    叶轮和机匣之间的公差配合都是有严格技术指标,通常都是根据经验、加上发动机的特殊情况在制造之前就定下来了,这东西没事谁会去改动它,就算要改动也没有意义。

    既然是研究,那就不要管太多,直接摆出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公差配合扩大,这会导致压气效率直线下降,一般没人会这样干;另外一种则是公差配合缩小,会导致叶轮和机匣产生巨大的摩擦。最终的情况就是长时间摩擦导致发动机叶片断裂,或机匣磨穿。

    这种事很多:比如杨辉刚到当时西南科工的时候,就遇到了歼七飞机空中重大险情,几乎炸毁了半个后机身。

    事后调查分析:这是典型的叶轮和机匣之间的公差间隙太小造成的事故。进一步调查公差配合缩小的原因,居然是人为疏忽造成的,只要按照技术指标制作,完全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现在西南科工引进了一批国外的先进加工设备之后,叶片已经可以做到完全互换,类似当年涡喷7发动机的事故肯定不可能再产生。

    既然叶轮、机匣之间的公差不会再出现缩小的情况。公差扩大导致的结果早就有了成果,那杨辉现在提出的这个项目咋一看起来完全就没有再研究的必要。

    最先想出的这些问题的就是项巧,她毫不犹豫的指出这俩点,一点也不留情地批判到。

    “……所以我认为。这项目完全没有研究的必要,不管是采用钛合金,还是钢制的叶片、机匣。他们都是一样的结果。我看还是将这笔经费用来研究其它的方面吧,比如对钛合金在加工中的形成的硬化表皮的再加工问题。”

    果然是传说中的女强人。说话犀利、直白,同时又有着极高的自信。一上来就准备挑战钛合金加工的五大难题之一,让杨辉不得不感慨,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项巧说的很这正确,国际学术界对压气机和机匣之间公差配合早就研究的相当成熟,但权威也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地方。

    “说的有道理,但我现在要做的不是对设计中规定的公差配合大小进行研究,这早就有了定论,我一点也不反对。我要研究的是在长期使用中,叶轮产生变形之后导致叶轮直径增大,从而导致和机匣之间变成过盈配合,这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发动机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导致的公差配合变动,甚至从间隙配合变为过盈配合,从而产生摩擦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研究啊,使用方会有经常性的检查,叶片和机匣产生摩擦之后也不会马上出问题,定期的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可以直接更换就行了。”

    一位中年技术人员看到刚才项巧一位小姑娘侃侃而谈,这时候也站起来,他要为大老爷们儿把场子撑起来,说的是有理有据。

    通常情况下,这话说的也是对的,只要不是钛合金和钛合金零件之间摩擦,一切都不是问题,但……

    点头肯定这话说的没错,通常就是这样的,杨辉又准备再说一下具体到现在研究项目中情况。

    沉默之后的项巧发现了什么,激动不以:“若是放在以前,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但现在随着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大量运用,这一点已经不成立了!”

    坚定地摇头,项巧想明白了杨辉为什么要提出研究这项目的原因了,实在是现在国际上都没有意识到这问题,一旦问题爆发,后果绝对是不敢想像。

    杨辉本来是打算由他来说出问题,现在情况出乎他的预料,项巧在自己的提醒之下,似乎看出了关键节点所在。

    如此,杨辉就没有争风头的必要:“那好,就由项巧同志来说说她的看法吧,她有不同的看法,也许和主流观点并不相同。”

    默默地坐下来,将话题主导权交给项巧,女强人终究是要发光了。

    没有什么推辞,接过杨辉的话题就开始说出自己的猜想。

    “传统的钢制叶片、机匣之间就算产生高速摩擦,也不会立刻出现不可避免的灾难,但现在我们要把机匣和叶片摩擦放的条件在钛合金中就不一样了,钛—钛之间产生摩擦必然失火,这是钛合金的固有缺点导致的!”

    这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若是没有想到这里就算了,但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心里都直冒冷汗。

    钛—钛之间高速摩擦起火,这问题是学术界公认的,这猜想百分之一百是对的,只要稍稍做一下试验就能得出结果。

    此时的众人才算明白杨辉提出这个看似没有任何研究意义的科研项目,这怎么没意义?

    现在国际上稍微先进点的发动机无不是大量使用钛合金,机匣、叶片同时使用钛合金实在太常见。

    项巧果然说对了,杨辉再次肯定这一点:“说的很对,钛合金机匣、叶片不能同时使用,但现在国际上很多发动机都犯了这个大错,典型的就是通用公司的ge9核心机。”

    技术强人,加上管理上的隐藏天赋,项巧听到杨辉说通用公司大名鼎鼎的ge9核心机有这样大的隐患,马上就读出了这里面可以操作的地方。

    “我们这个研究若是公布出来,绝对是颠覆性的成果,但我们现在绝对不应该公布。当通用公司发动机问题爆发以后,我们可以将这项成果卖上一个好价钱,或者换我们急需的某种技术。”

    说话间,女强人气场若隐若现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未完待续。)u

第三百六十一章:总是有惊喜

    关于钛合金叶轮、机匣之间高速摩擦之后的起火的问题,已经在杨辉的关注之下完成立项,至于技术带队人员,杨辉自然是选择了技术、管理双料强人项巧。

    而杨辉本人,他倒是想要在这个项目中停留一下,希望可以早一点做出结果,不过鉴于现在西南科工的密集科研项目同时进行,确实需要他随时救火、糊裱。

    杨辉在这边项目开始之后,仅仅一周时间不到,连用于做试验的钛合金叶轮、机匣都还没有看到就离开了。走之前倒是和白所长有一番交流,将整个项目利弊都尽数道出,再次强调了项目的重要性。

    打道回到二所,将这次第八届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发来的邀请函给了这次涡扇10发动机研制的总设计师,要派人去参加会议,肯定还是绕不过总师。

    “希望温总师去参加会议的时候,尽量多带些年轻人去看看,我们需要多培养年轻技术人员,实在是我们人才断层严重,得加速培养年轻一代。”

    杨辉知道年轻人的重要性,温总师同样也知道:“当然,这次的会议我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既然公司愿意给钱让我们去参加会议,我自然是要多考虑年轻人,十人的队伍,我至少安排七位年轻人去,尽量多照顾、培养一下吧!”

    爽快的答应了杨辉的建议,这时候温总师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好不容易遇到了杨辉,现在整个公司的能拿出来用于研究非国家立项技术的资金都在杨辉这位总经理手中,温总师现在要准备申报一个项目。

    拉着杨辉来到一边,又拿出计划书摆在杨辉前面,看起来还挺厚,两杨辉都被吓了一跳,这得要是什么科研项目,计划书都这么厚,这得要投入多少资金才能填的满。

    还没看这计划书。杨辉就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番,到底现在还有多少能用来使用的经费,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还真的没几个钱了。

    虽然杨辉这几年也给基地搞到了不少资金。有当年的导弹运输费,也有几次对外军售的收入,还有航模在前几年的暴利收入。看起来好像挺多,巴拉巴拉之后加起来也有了近十亿美元的收入。

    和收入相比,正在消耗资金的项目一样也不少。首先是西南科工投资铝锂合金研发、高温单晶;正在吞钱的新一代中推核心机研制计划;以及和诺斯罗普合作的关于双发战斗机的预研。yz1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各种渠道添置的精密加工设备。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的项目。

    倒是l8教练机现在有了埃及确认的订单,第一笔资金已经到位,预计已经可以支撑到l8教练机研制完成,这是唯一不需要再持续投入的项目。

    大项目不少,小项目更是零零碎碎、杨辉都懒得再多罗列,反正是经过一系列的项目之后,现在西南留下可以使用的流动资金只有两千万人民币,以及两千万美元的外汇。

    “我们现在的资金已经不多,若是项目太大我肯定是没法儿批准,具体的还是我看看这项目再说”

    这才拿起计划书。大致浏览一番之后,对这项目已经有了想法,他只有用一句话来评价。

    “这项目的确很有研制的必要,但不是现在,我们钛合金叶片加工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合格的材料也还没有拿出来,现在就改进涡扇10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叶片材料是没有必要的。”

    这份计划书就一份关于涡扇10发动机的后续改进计划,改进高压压气机叶片、将简单收敛尾喷管改为收敛扩散尾喷管。

    两条改进措施,在杨辉看来只有第二条有必要继续,至于第一项将压气机材料改为钛合金,这实在是太奢侈了。本来就是一款靠性价比吃饭的飞机。发动机也没有必要耗费大量精力、金钱,用上昂贵的钛合金。

    听到杨辉这就将涡扇10发动机改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划掉,温总师实际上是很不愿意的,但杨辉说了原因之后。又觉得挺有道理。

    想了想,先暂时听杨辉说完,刚才只是驳回了压气机材料改进,第二点还没有给个说法。

    “那么,另外一项该井措施又怎么说,我们采用的简单收敛尾喷管损失实在太大。改成收敛扩散尾喷管是必须的,攻克这技术之后,我们的以后的新发动机都可以用上”

    温总师大有将收敛扩散尾喷管有点都说一边的样子,杨辉及时将他打住。

    “不用说那么多,收敛扩散尾喷管的事我知道,很早就开始了预研,现在的确是到了将这个项目推进到工程研制阶段,这些钱我还是能批准。”

    虽然没有全部同意自己项目,但好歹也还是捞到了一个尾喷管改进,也算是不虚此行,新的尾喷管使用之后,发动机性能又能再上一个台阶。不能增加推力做到开源,那改进尾喷管,降低不必要的推力损失做到节流也很不错。

    温总师这才满意地放走杨辉,拿着批下来的条子,温总师已经去准备开始涡扇10发动机的改进,他才没有时间去管杨辉。

    而杨辉也来到了久别好久的老同事钟建设所领导的齿轮传动项目组,在这里杨辉看到了一支疲惫而又充满活力的队伍。疲惫的是他们**,明显可以看出这些科研人员已经很久没有睡上好觉,但他们依然充满活力,做项目做的飞起。

    默默地走到一旁,将早已干涸的水壶装满,重新回到项目组的时候,杨辉这才把沉迷在技术中的钟建设叫出来,询问着项目进展。

    而钟建设给出的消息则是让杨辉又惊又喜,真是每来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什么也不说继续听钟建设介绍。

    “所以,当时花的那几百万美元一点也不亏,不仅得到了很多极端优秀的加工、设计技术,为我们正在研制中的行星齿轮传动减速箱起很大的启发,同时还让我们在涡浆发动机用的齿轮减速器上有了突破。”

    拿出各种对比数据,一目了然地让杨辉看清楚了前后两种减速器的差距,真的可谓是天壤之别,采用了美帝技术之后,提升果然不是一星半点。

    “我也没想到啊,原来引进的这套齿轮传动技术居然还有这用途,新的减速器使用之后,涡浆五发动机性能有了这么大的提高,不仅更加可靠,制造成本也能降下这么多,恐怕株洲厂已经是乐坏了吧?”

    能有这么好的东西,自然能让发动机整机生产厂高兴不已,但现实情况按却让株洲厂高兴不起来,改进涡浆五发动机对株洲厂来说受益并不大,甚至株洲厂的回应很平淡。

    “快别说了,现在株洲厂还真就对我们的新减速器不感兴趣,他们的涡浆五发动机已经很少生产了,大部分份额被交给了东安动力那边。倒是一直要求我们协助改进涡浆6发动机。”(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二章:保障必须到位

    随着钟建设将情况说清楚,杨辉这才明白问题。现在的涡浆5发动机生产线已经被无偿移交到了北方的东安动力公司,株洲厂已经不再继续生产涡浆5发动机,自然对涡奖五发动机的改进没有什么兴趣。

    至于说株洲厂改而要求协助涡奖6发动机的改进,这就又要说到另外一个项目,涡奖6发动机装配在运八飞机使用,而运八飞机在84年就开始了运八c改进计划。

    该计划对运八飞机各个方面改进很多,国家甚至引进诺克希德公司协助改进,大规模的改进,自然在发动机上也不能落下。

    87年初,株洲公司的涡奖6发动机正在改进中,做为国家立项项目还是有些钱的。株洲厂打算在加大功率、降低油耗上下功夫,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涡轮进口温度,并提高约2%的转速。

    尽管这些措施很不错,也能达到预期的指标,但现在听说西南科工能在发动机减速器上进行大的改进,株洲厂自然乐的愿意接受,谁会嫌弃自己的产品性能做的更好。

    “也就是说现在的株洲厂是让你们协助,研制新涡奖6发动机使用的齿轮变速器,而你们项目组现在也正在往这方面努力?”

    理清楚问题之后,杨辉就抓住了问题关键所在,似乎现在整个齿轮传动项目组重心都放到了涡奖6发动机上面去了。

    “都在做涡奖6发动机减速器项目,我们和德国人合作研制中的八吨级大函道比齿轮传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变速器怎么办?它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两个问题,第一个还好说,答案显而易见。第二个问题就有些不好办,正处于研制关键时刻的涡奖6,还有刚铺开研制的八吨级涡扇,都是有前途的项目。

    但就现在项目组的人数来说,钟建设带领的这支队伍并不能同时支撑两个项目同时进行,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连杨辉都难以抉择。

    钟建设倒是有他的想法与计划。两款发动机的变速器研制并不是不能错开。

    “对这个问题,我们最开始也有担心,后来经过一番权衡以后,我们有了靠谱的安排。现在我们暂时放下了新涡扇的齿轮传动系统研制工作。将重心放在了涡奖6的改进中。”

    前面一句话说完,钟建设就知道杨辉会继续询问关于新涡扇齿轮传动系统的问题。

    “我们暂时放下齿轮传动技术,因为现在的理论研制阶段是由mtu主导,我们派人跟进项目就行了,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才会展开工程试制造。”

    这话说的很明白了。齿轮传动合作双方技术侧重点不同,mtu主导前期理论设计,西南科工主导后续工程开发。

    这样一来倒是确实能把时间腾出来,甚至还能通过现在涡奖6发动机减速器的研制,积累一些工程经验!

    “这倒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兼顾了两个项目,还能强化科研队伍经验。但我担心的是,你们这支队伍现在这样子,似乎有些过于透支了……”

    作为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杨辉自然要为公司职工、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着想。

    公司科研人员拼命做项目。杨辉自然也不能真的就这样干看着,后世官八股中经常就能听到:xxx项目研发中,为了抢进度前前后后,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拼命硬干。

    最后,项目完成了,但又有多少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为此倒在岗位中;又或者是科研、技术骨干恰逢项目关键时刻,家中年迈双亲病重、妻子生娃为了项目的进度,最后留下了人生的遗憾。

    这些听起来固然感人,但真的一位有思想的人,却不得不为此感到痛心疾首。一个项目成功固然可喜。但随着项的完成,更加宝贵的则是一支科研队伍的成长,一位有大局观的项目负责人的成长。

    比如后世歼15战机自航母起飞成功之时,却又是该型号飞机总设计师劳累而死之日。颇有些悲壮之色。

    这些是杨辉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每一位有良知的共和国人不愿意看到的,精神可嘉、值得大力提倡,但杨辉现在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让这种事不要在西南科工出现。

    于是就有了杨辉前面的一番话,而钟建设回答的话则是那么的干脆、无私。

    “这没有办法啊!我们现在情况就这样,落后太多。不趁着这个好机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我们拿什么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后发者固然有优势,但要追赶却一点也不轻松,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道理就是钟建设说的这样,只要是个人都明白。但杨辉心中还是觉得自应该做些什么,精神武器固然重要,但在这年代,物质上的武器也绝对不能落下。

    “不错,你们的精神可嘉,但我还是要给你们一个指标,每天必须保证至少六个小时的睡眠,至于其他的业余时间随便你们安排。我也给你们一个承诺:自现在开始,正常上班时间之外,公司按规矩给加班费用。”

    没错就是给加班费用,在这年代给加班费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义务加班,没有加班工资只是后世一些个别黑心民营企业的专利,国营单位、外资企业都是严格按照规矩给加班费用。

    事实却是:国营企业也是参差不,八十年代的共和国,很多时候国营公司都是只给正常工资,至于加班工资,要不是没有、要不就是象征性的给一些就好。

    现在不同、杨辉要正儿八经地将加班工资实行下去,至少要按照正常水平给出加班工资。第一是为了激发国有军工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则是通过这些加班工资让人们明白、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是受到认可的。

    钟建设从小就在西南科工长大,知道西南科工的多年以来的具体情况,现在杨辉要具体的将加班工资实行下去,不再是以前那种象征性的给一点。

    “真的?不再像以前那样象征性的给加班工资自然是最好,我相信有了这措施,整个项目组能更加干十足。这愿望都多少年了,没想到还是得要在杨组你当上总经理之后才能实现,真好!”

    这倒不是说以前领导不做事,而是说以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如:公司自己本来就没钱,这几年有了钱却又项目太多,一时间忙不到这里。

    说实话,若不是这次杨辉看到钟建设带着项目组如此拼命,杨辉还真就想不到这回事。这年头高层、工人之间的交流渠道还是太少。

    譬如《鞍钢宪法》这种东西,虽然在共和国出现了多年,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至于工会这种组织,在共和国更多的则是斗争失败者养老的地方,职能就只是发发洗澡票、其它的一些生活福利,真正的职能似乎很少有起到过作用。(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就不要等了,更的会比较晚,最近事有点多。实在对不住大家!

第三百六十三章:武器投放试验

    给了齿轮传动项目组公司现在开始要正式开始发放加班工资的承诺之后,杨辉又顺道去黎阳厂看了涡扇10发动机的生产情况。

    自涡扇10正式开始定型生产以来,快有了接近一百台的生产数量,算起来已经相当喜人的产量,但分配下来之后却又远远不够。

    歼教七a、歼七四、歼七五都将要使用到这款发动机,这年头国内军队的确没有钱,但要说采购的飞机却也不少。

    上一位面中每年采购的歼七飞机也有五六十架的样子,现在的歼七系列飞机更加先进,价格涨的也不多、更具有诱惑力。

    军队早就从各个方抠出了资金,准备的订单还不老少。甚至杨辉得到消息,由锦官城研制的空军型号战斗机歼七五飞机,由于不像歼七四那样需要考虑海军使用中的恶劣环境、以及多用途性能。

    在年初已经实现定型生产,现在黎阳厂生产的涡扇10也才堪堪满足歼七五、歼教七a的使用。

    以后西南科工自己的歼七四定型之后,对内有海军采购,对外有泰国、伊拉克的大笔订单,对涡扇10发动机产量的要求就更加严峻。

    “现在发动机产量已经达到了生产线的巅峰,这条涡扇10发动机生产线是从涡喷七发动机生产线改进而来。工厂的涡喷7发动机生产线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年产100台发动机设计,现在已经是满负荷生产。”

    走着走着,黎阳厂的副厂长就开始向杨辉诉苦,现在涡扇10实在是太抢手,黎阳厂天天加班生产,那也满足不了。

    关于建立新生产线一事就被提到了日程,但生产线的建设不是那么简单的,若是按照现在那条从涡喷七生产线改进而来的涡扇10发动机的标准来建造新的生产线,恐怕早就投入了生产。

    原因无他,老式生产线效率低。建设也还比较简单。很多都是专用机床生产,而要改进生产其它型号几乎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涡喷七生产线改进涡扇10生产线的时候,西南科工就花费了接近整条生产线百分之六十的造价。

    另一方面则是效率太低。生产线上几乎就没有几台数控机床,唯一的几台机床都是为了一些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而设立的,它的作用是提高零件精度,而不是数控机床的最大一个优点:高效率。

    “我知道黎阳厂现在的难处,产能确实严重不足。这一点公司早就知道,新生产线上用的机床也早就在采购中,这一点你们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几十台各种数控机床都还在制造、运输的过程中,要到位形成生产力恐怕都已经是今年秋季的时候。”

    西南科工确实比较有钱,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到的各种数控机床确实不少,但要用到这东西的厂子也不少,机床还没有到岸,早就已经被分配完毕。

    这次黎阳厂的发动机生产线已经是杨辉多番努力的结,需知:

    “按照原计划。你们这一条国内数控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至少是的要88年才能全部到位,现在我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甚至还将其它厂的设备挪用,原来准备用于建设快反中心的数控机床都拿了过来,你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一句话:严把质量关!”

    质量问题重于天,“一手托着军队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这是军工战线一直紧绷着从不敢放松的一根弦,但杨辉依然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黎阳厂知道新生产线原本的建成时间,现在能将这条生产线提前至少半年时间建成,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黎阳厂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保证从工厂走出去每一台发动机都是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的,绝对不会再出现上一次涡喷七发动那样的重大质量事故。”

    说到这里,这位副厂长也是一脸的羞愧,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但每次想来依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正因为如此,整个西南科工才有了质量大整顿,从航天系统学质量管控经验,现在也确实很不错。

    由于歼教七a、涡扇10在研制之初就投入了大量资金试验,在设计上的漏洞已经是补的差不多了,加上严格的质量管控。西南科工这几年生产的飞机还没有任何的负面大新闻传出。

    回到西南科工旗下单位最密集的安顺,这里是西南科工的办公区,杨辉也在这里干活。首先将全面开始实行加班工资制度消息放出,然后才是说其它的事。

    现杨辉所看到这支队伍,有两架装上完整火控系统的歼七四飞机,他们已经被推上跑道,同时还有一架运七飞机,它们即将从西南科工出发,往楠海的海军航空兵大本营而去。

    在那里,将要开始测试歼七四发射反舰导弹的性能,只要为期一个月的测试完成,歼七四就可以拿到定型生产授权,这就意味着西南科工的生产线上不仅仅只是生产歼教七a,同时还负责歼七四飞机的生产。

    杨辉现在来到机场,就是为队伍壮行的,海军、西南科工的希望都寄托到了这支队伍身上,他们成功之后,共和国对楠海的控制都将会有很大的扩展。

    “于总师,一切就看你们这次的测试结果,我在公司等你们随时发回来的好消息!”

    最后于总师握手之后,队伍开始上飞机,运七飞机虽然也有民航版的计划,如运七200、甚至是后世的新舟系列飞机都是从运七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现在还只是一款军用运输机,各方面确实有些不尽人意。

    运七飞机有些慢,但航程还算不错,这次飞往楠海刚好合适,至于舒适性这就不要多想,一行人坐上飞机、戴上耳塞,伴随着涡浆五发动机的飞速运转,运七飞机快速飞上天空。

    目送运七慢慢的奔东南方向而去,后面的两架用于测试的测试机也启动发动机,各自挂上两具副油箱,虽然有些小,但好在不占用机翼内侧的两个挂点。

    歼七飞机的副油箱比较小,歼七四飞机研制中也就继续保留这一点,到没有像0611设计的歼七五那样直接将副油箱挂点改到了机翼内侧的重型挂点。

    最内侧的挂点承重能力强,0611把连副油箱都重新设计,新的副油箱比原本来歼七系列使用小型副油箱足足大上了一大圈,转场航程也确实比歼七四长很多。

    为此,空军还一直向海军炫耀了好久,似乎有了大型的副油箱之后,歼七五就要比歼七四牛逼好多

    好在海军还是比较理性,知道那只适合空军用,海军歼七四飞机的重型挂点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一般是用来挂反舰导弹。

    至于说什么航程问题,海军表示现在已经有了空中加油能力,这些都不是问题,本来就是轻型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一切就该以攻击为主,妨碍海军对海攻击的都是异端,必须要狠狠打击甚至是烧死。(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反尾旋试飞

    武器投放实验是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一时半会儿也得不出结论,好消息、坏消息都得要等到时间到了之后才能知道,有这时间还不如做些其他有意义的事。

    趁着时间充足,现在西南科工的大项目也还不多,杨辉结合后世国有军工企业的成熟经验,对整个西南科工内部制度进行了改进。

    大手术一时间不好动,小手术倒是一直不断,且都还是那种见效比较快的措施。不断的整顿好内部,等到于总师带队的歼七四武器测试项目组回来之后,新的项目就可以开展。

    在杨辉正整顿内部,强化西南科工自身的时候,同样处于共和国南方的另一家飞机研制单位洪都则是热闹非凡。

    来自苏联的莫罗佐夫试飞院的专家、试飞团队,在经过半年是时间的试飞磨合之后,终于把进度拉到了l8教练机的尾旋试飞项目,这一刻让所有人都等了太久。

    第一次尾旋试飞搞的比l8飞机首飞都还隆重,这样奇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原因:首飞的时候因为军队没有给出确定的采购订单,洪都就没有请军队方面领导。

    这就是洪都的死脑筋了,首飞也不情国内最大的客户来看看。当然,洪都死脑经不是没有先列,当年在洪都强六飞机下马之后,军队就有领导为洪都说话,见洪都没有了项目,打算给洪都找一个项目做。

    这就有了将强五魔改、双发涡喷6发动机改为单发斯贝202发动机,不仅盘活了洪都,还能充分利用起放在红旗厂吃灰的那几十台原装英国斯贝发动机,不得不说这想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洪都就是死脑筋,听了这想法之后,居然给炮制了一份《关于将强五飞机动力系统改为单发斯贝202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这款方案是绝对玩儿不转的。

    这简直就是对领导**裸的打脸啊,好心好意的看你洪都没有项目,给你们拉一个项目做,你居然巴拉巴一番之后。得出结论说这项目不可行。

    把人家好心当作驴肝肺,或者是狗咬吕洞宾反正就是不知变通,于是洪都就这样错失了一次良机。若当时杨辉来操作这事,他绝对能给整出完全不同的结局。

    从技术上来说强五该斯贝202难度太大。但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就是重新设计嘛,类似图22眼罩改进程图22m3这样的事都有,更不要说苏27推倒重来的坎坷研发之路,全盘推倒、魔改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年强五下马后。陆总师带着十多位技术、工人做出原型机的壮举一直都是洪都值得骄傲的地方,现在却没有了当年的勇气。

    共和国本来就有魔改各型武器的优良传统,杨辉就不信改不出一款优良的对地攻击机,做好了这项目,用来大规模替换原本老不堪的强五飞机就是再好不过。

    如此,也就不会有上一位面中,共和国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尽管整个国家的海、空军航空兵部队都在大规模换装三代机,但强五依旧不死,一直坚守前线阵地。

    至于说用飞豹换装强五。这就完全是不靠谱的方案,飞豹是战斗轰炸机,玩超低空对地攻击还真就做不了,陆上超低空不是真飞豹做的。

    强制这样干,自然就没有好果子吃,上一位面共和国飞豹飞机经常出现坠毁事故,大多数都是空军这帮家伙乱来,总想着飞超低空突袭、甚至俯冲轰炸。最离谱的就是在中俄军演中还给坠毁了,这简直就是把脸丢到了国外。

    相比空军把飞豹当作对超低空地攻击机用,肇成接连不断人为操作事故。海军用着飞豹的时候就顺手、安全的多。装上超音速反舰导弹,直接就奔着敌方军舰去,就算要做超低空飞行也是简单无比。海上地形起伏和陆上相比实在差距太大,这环境太友好!

    空军飞豹的坠毁事故大多都是在执行对地攻击机任务的时候。飞机飞的一个比一个低,本来飞豹设计的时候就只是海军用来发射导弹用的,对陆上复杂的超低空地形就无能为力。

    飞豹确实可以加装地形跟踪系统,由电脑精确控制超低空飞行,但这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飞豹机体设计的时候的气动外形、可动舵面响应速度。早就注定了它只是一头航程超大,载弹量大的耐力型豹子。

    飞超低空,搞突袭、添泥巴真不是它该干的活

    话题扯远了,回到洪都的反尾旋试飞中,这次反尾旋试飞因为军队已经将l8教练机立项,自然就要补上首飞时没有请军队大佬来看看飞机‘过错’,一些军队领导眼看着这架漂亮的教练机直流口水。

    而另外一边则是马基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马基公司和洪都合作着强五飞机的现代化该项目,马基公司派来了大量技术人员,这些都是马基公司的中流砥柱。参与马基公司的主要业务教练机研发不要太正常。

    这些清楚的知道一款教练机好坏的的技术人员、早早就从马基公司得到了洪都这款l8教练机的消息。马基公司和洪都合作,对l8进行反尾旋风洞试验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大量关于l8教练机的信息。

    马基早就已经能够感觉到了l8教练机带来的浓浓威胁意味,特别是当第一届迪拜航展中,洪都和埃及签订教练机项目行业中的超级大单之后,马基公司更是心惊肉跳。

    这l8教练机是要把堂堂马基公司这样的老牌教练机制造企业往绝路上逼啊!现在马基公司宁愿选择在强五飞机的改进中加深合作,甚至牺牲一些利益,也不愿意和洪都合作l8尾旋试飞。

    但最后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洪都和莫罗佐夫试飞院勾搭上了,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反尾旋试飞,那些本来在洪都做强五改进工作的技术人员自然客串一把不称职的间谍。

    一大群人马背负着马基公司高层的命令,要通过这次机会评估l8教练机的性能,以便于马基公司研究后续的应对计措施。

    于是这些二把手的‘评估师’们早早的就和洪都方面商量好,在得到了负责强五改进项目的陆总师的允许之后,来到了自己的阵地,虽然不被允许近距离观看,但这些家伙依然找到了最好的位置,架起长枪短炮。

    人家在你规定的地方之外看,又没有违规,加上这些家伙的身份也不简单,强五改进还得要看这些家伙们的表演,也就默许了这些人在围墙外偷拍。据后来的相关人士统计,这应该是共和国最早的专业爬墙党,也算是开了一代之先河。

    不说这些超级专业的爬墙党,他们没有兔子瞪一眼就让人怀孕的技能,那就不管他,该干啥干啥,该试飞机就试飞。

    试飞员霍诺廖夫按例再次登上飞机,斯拉夫人身材高大,坐在l8教练机座舱中略显拥挤,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教练机嘛,本来就是这样,大家都明白。

    尽管已经试飞了多次l8教练机,但霍诺廖夫依然对这款飞机情有独钟,自他第一次坐上这款教练机中,他就深深的爱上了一款灵活、人性化、简单易操作的教练机。(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一切安全

    在发动的强劲推动下,飞机缓缓的飞上天空,霍诺廖夫感觉飞这款飞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类似l39教练机那样满座舱的仪表、按钮在这里早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l8教练机座舱里最显眼的则是两台极阴射线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四周的按钮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起飞成功之后,检查飞行状态,再一次确认飞行情况,没有问题就将进行反尾旋试飞,这是试飞员的权力。

    检查燃油、飞行控制、一切没有问题,又看看座舱外的气象情况,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绝对是进行飞行试验的好机会。

    “指挥中心,这里是试飞机霍诺廖夫,一切情况完好,准备开始进行反尾旋试验,请地面注意配合,采集飞行数据、地面影像。”

    随着霍诺廖夫请求地面配合观测的要求发出,反尾旋试飞一触即发,地面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主动驾驶一款还在研制中的飞机进入尾旋状态,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刺激的事。

    “地面各单位准备完毕,可以开始反尾旋试飞,可以开始反尾旋试飞!”

    地面的消息又反馈到达霍廖罗夫处,霍诺廖夫终于开始进入正题了,他要试试这款给了自己很不错前期飞行体验的教练机的极限到底是多少。

    扣上氧气面罩,呼吸着纯氧,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这是必须要做的,尾旋试飞中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敢保证。

    活动一下身体,感觉一切良好:“试飞开始!”

    斯拉夫人血液里的暴力因子瞬间爆发,猛地将操作杆拉起,飞机襟翼随之偏转,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抬头力矩猛地增加。

    这意味着飞机已经进入了大仰角飞行状态。正常情况下会有飞行手册在培训时就告诉飞行员这款飞机的最大飞行仰角。

    先进一些的飞机就将飞机姿态、空速、高度传感器数据综合,再通过机载计算器处理之后,得出当前飞行状态下允许的最大飞行仰角。

    若是超过了飞行仰角,整个座舱都会响起警报声、或者抖动操纵杆提醒飞行员。甚至有些飞机直接就通过机载电传飞控系统,自己就把飞机迎角改回安全状态。

    或者通过迎角限制器的作用,压根就不会让飞机有超过最大迎角飞行的机会,这是美系飞机一贯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美系飞机一直宣称自己可以做眼镜蛇机动,人们却又从来都没有在公共场合看到美系飞机做眼镜蛇这样的大过载机动表演的原因。

    一切都是因为万恶的美帝。早在飞机出厂的时候就在飞控系统中做了限制,有可能进入危险的动作都被电脑限制,这就是电传飞控的好处。

    现在的l8是试飞机,也没有电传飞控这种东西,甚至连飞机最大安全飞行仰角是多少都不知道,这就需要由霍诺廖夫来进行试飞的项目。

    随着飞机的迎角不断加大,速度开始不断下降,霍诺廖夫通过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看下去,心里越来越惊讶,现在这速度都已经明显超过了l39教练机的失速界限。并且两款飞机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眼看着飞机并没有失速,霍诺廖夫狠狠心再次将操纵杆拉到底,几秒钟之后飞机这才有了反应,成熟老练的霍诺廖知道这是飞机要失速的征兆。

    本来在这时候应该是下意识的增加发动机推力,并将迎角降下去,但现在的霍诺廖夫不能这样做,他需要的就是把飞机飞入失速禁区,这是试飞员要挑战的工作。

    没有对飞机进入失速做出处理,霍诺廖夫的坐驾没有任何悬念的进入了失速状态,飞机停止爬升。机头开始不受控制的下降,霍诺廖夫能感觉到自己就像是被扔到了天上,当惯性没了之后,开始不受控制的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试飞员常年挑战极限,徘徊在生死边缘,这种自由落体的感觉却一次一次的让霍诺廖夫着迷,感受着这种久违的自由落体的味道。

    霍诺廖夫甚至忘记了改出,反正高度还安全,先感受一下这种感觉才好。当然,从失速开始之后,飞机就在向下一个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

    通常在飞机失速之后,都会伴随着飞机螺旋状的下落,这种情况被成为尾旋,加上失速这种情况就合称为失速尾旋。

    现在的l8教练机就带着霍诺廖夫进入了失速尾旋,这时候才是霍诺廖夫要重视的地方,也是要这次测试的项目,失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速加上尾旋一起来。

    伴随着飞机往掉的同时,又开始沿着飞纵轴装做着旋转运动,这让一切都变得更加难以控制,飞机下落的速度因为加速度的原因而不增加,螺旋的转速也开始增加。

    是时候做出处理了,看着显示器上显示飞机高度不断降落,霍诺廖夫果断的按下反尾旋装置开启按钮,首先是伞袋打开,接着又是射伞火箭启动声响起。

    随着射伞火箭开始工作,带着安装在机尾发动机与垂尾之间的伞仓中的反尾旋伞往飞机下降的相反放下而去,也就是往天上飞去。

    反尾旋伞被带出,长长的反尾旋伞和飞机距离着老远,接着又被下落的飞机将伞线拉直,然后是伞包在空气作用下,突然被撑开。

    一朵洁白的伞花出现在天空中,这就是反尾旋实验中最重要的设备:反尾旋伞,他的作用非常大,只要有这东西完全不用担心尾旋。

    刚才还不断下落着的飞机,因为反尾旋伞的作用,就像突然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提了起来,虽然还是再下落,但下落的速度已经和没有开伞之前是天壤之别。

    在下落速度降低之后,飞机的尾旋自然也就随之停止,这时候可以自豪的说飞机已经完成了反尾旋,保证了一定的安全。

    飞机在外力的帮助下实现了尾旋改出,这一刻飞机已经摆脱了危险,至于后面将飞机改回有动力飞行状态就太简单了。

    重新将发动机推力推至快车,飞机本来就是处于机头向下的状态,随着对尾旋的改出之后,抛掉反尾旋伞,飞机在动力的支持下,开始不断加速,这时候已经则是处于可控的俯冲状态。

    快速回想刚才飞机失速的时候的临界速度,按照3倍计算,得出的速度就是现在俯冲中改出的的临界速度。

    眼疾手快的霍诺廖夫眼看着速速度已经到位,毫不犹豫的将操纵杆缓缓的拉起来,飞机重新有了反应,慢慢地改平过来,这就意味着飞机从失速尾旋状态中改出。

    地面测控单位一直监控着飞机的情况,当飞机从俯冲中改出的一刻,马上就对着人群报喜。

    “改出了,飞机已经改出来了,一切安全!”(未完待续。)

笔三百六十六章:说啥都得要自主

    反尾旋火箭也好、反尾旋伞也罢,两种反尾旋装置都是依靠外力作用,将飞机从失速尾旋状态改出,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辅助改出或者说救生设备。

    有了反尾旋救生设备、并能够通过反尾旋设备改出失速尾旋,那就意味着l8教练机具备了主动将飞机飞入失速尾旋状态做试飞的资格。

    然后才能再进一步说不开启外部的反尾旋设备,通过试飞员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l8教练机自己改出失速尾旋的方法。

    如果把试飞比作是一位新人在深水区学习游泳,有很多事就更加容易理解一些,现在反尾旋设备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着救生圈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可以让人放心大胆地试飞。

    若是没有救生设备,在谁敢在深水区游泳?恐怕更多的可能则是直接沉入水底,连命都没了。当然,也不排除有那种神人在生死关头激发潜能,自己就学会了游泳技能,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还会冒着极大的危险。

    飞机试飞虽然危险,但试飞单位都是想各种办法把危险控制在最小,试飞员的宝贵程度绝对不比航天员差。因此,反尾旋设备必不可少,第一次反尾旋试飞依靠外部反尾旋设备改出也就不奇怪,首先熟悉一下救生设备的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天空中的黑点越来越大,仔细一看却是轻飘飘地往下方落下,这当然不是什么特殊的机动动作,这是在无风的天气下,反尾旋伞在径直往下落,地面众人通过肉眼都能看到这东西。

    时间过的不久,被抛弃的那具反尾旋伞还没有落地,霍诺廖夫驾驶着试飞机又飞回了机场,对准跑道一个猛子扎下去,稳稳地完成着陆。

    “飞机和反尾旋伞之间适配之后的效果不错,我在天上试飞的时候很轻松。后续的试验可以开展了,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放下飞行装具之后霍诺廖夫很轻松,说话间有种闲聊的味道,实在是刚才的试飞给他的感觉的确很不错。他都已经根据以前的反尾旋试飞的经验,心里默默的构思了好几套改出失速尾旋的方法。

    现在现在说话间,已经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了,试飞早就完成,所有人都是笑地那么灿烂。特别是军队那些飞行学院的领导简直乐歪嘴。

    唯有西南科工的那些爬墙党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才通过一些地面观察设备,早就将霍诺廖夫试飞全过程看的清清楚楚,虽然得不到准确的数据,但架不住有那么的多专业人员,用专业的眼光来审视。

    “斯特拉,你说说对这款l8教练机性能的评价吧,作为现在整个队伍中对试飞最有发言权的你,应该能看出很多的其它隐藏的信息。”

    专业爬墙党在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之后,总还是要有一番总。被称为斯特拉的意大利大鼻子被点名询问,他有些担心地评价着。

    “这款飞机的性能我们大家都知道,通过公司提供的尾旋风洞数据表明这款飞机的大迎角飞行、失速性能都比我们马基公司自己的教练机好太多。但现在实际看来,这款教练机甚至能和英国鹰式相比,这位莫罗佐夫试飞院的试飞员技术也很好。”

    第一次试验性的反尾旋试飞,这些马基公司的老油条就看出了很多端倪,看不出真正的尾旋改出性能,但刚才试飞中的大迎角飞行、最小飞行速度总能看出来吧!

    有了这些数据,在斯特拉心里已经把l8教练机划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行列,这家飞机公司真的是一点也不简单。再努力一下搞不好就是另外一个马基公司(先进教练机、攻击机研发、生产商)。

    意大利人有的时候还是很有忧患意识的,比如现在这些亲眼见证了l8教练机、强五现代化改进过程的马基公司技术人员。

    心里对洪都公司很警惕,但另一方面却又只能苦笑,现在西方航空界对这些红色共和国的同行并没有任何警惕之心。加上老大美国的命令,别说马基公司、就连意大利政府都不好说话。

    “谁说不是这样啊!现在款教练机就是他们追赶国际主流技术的第一项成果,这次把报告交回公司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公司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对这款教练机施加阻力。唯一希望的就是能让在a5(强五的西方代号)升级项目中不要一味的转移技术。”

    忧心忡忡的两人互相安慰着,他们处于合作项目的一线,亲眼见证了共和国洪都厂的不俗能力。从心底里对洪都起了防范之心,这在以后的合作中或许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是应该在后面的技术合作中保留一手,一些技术我们不应该交给他们,或者延迟转移也可以,反正不能让他们这么快就拿到东西。”

    说话间两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这应该算是由技术人员自发的技术封锁,但这真的有用吗?实际看来,这些人的小动作对强五的现代化改进影响并不是多大。

    具体情况看现在洪都原班强五团队就知道了,马基公司的技术人员走了,要去参观l8首次尾旋试飞,自然就没法坚固到这边的强五改进项目。

    但其项目进度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离开而停滞,陆总师现在带着洪都的技术人员正在研究马基公司转移过来的技术资料,有了技术资料很多东西努力之后都能搞懂。

    “别看了,那些意大利人今天肯定是不会来上班了,遇到问题就自己老老实实的看资料,自己找方法,离开了这些意大利人项目也不能停止!”

    陆老正狠狠地教训到一位新分配到洪都的设计人员,现在这些年轻大学生理论是要比大革命期间的那些粗制滥造的大学生好,唯一有些问题就是没有经过什么风波,心性还不是太牢固,容易松懈,产生依赖症状!

    好在年轻人还是比较听话,在陆老训斥一番之后,也没有什么不满,笑着摸摸头,又去坐到位置上啃马基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对着资料研究只要研究明白了,收获会更大。

    看到情况也不是太糟,似乎没有那些意大利人也不是就一定要吃带毛猪,陆总师这才放心下来,当年毛子那样的关系都能说翻脸就翻脸,更何况现在。

    陆总师在和马基公司合作的时候那是绝对的小心翼翼,最大限度汲取以前的教训,在项目中争取到了最大的自主度,万一以后有啥问题也不至于两眼一抓瞎。马基公司本来就不怎么靠谱,l8教练机的尾旋试飞最开始找到的可不是莫罗佐夫试飞院,这都是前科啊。

    就这样,在马基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自以为离了他们地球就要停止运转的时候,离了他们的强五改进项目组却在加班加点的攻关中。(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土没有战斗力

    洪都的试飞紧锣密鼓,楠海的歼七四多用途战斗攻击机反舰导弹投放试验也在不断深入,先是模拟弹的全程模拟环境发射,随后才是反舰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到最后才是真正的重头戏。¢£頂¢£点¢£小¢£说,

    “刘司令,我们经过半个月的前期武器投放试验,现在已经万事俱备,就等您下命令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最后的实兵实弹打靶试验。”

    说到关系最后成败的实兵实弹武器打靶试验,于总师显得比较慎重,在歼七四以前西南科工几乎就没有玩儿过对海攻击武器的研发,现在歼七四带c801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强如于总师这样老成持重的总设计师,依然有些忧心忡忡,万一在最后关头失败了怎么办?现在这款飞机可是海军重点关注的对象,要说排个先后顺序,绝对能进前三甲。

    刘司令虽然也有些激动,但也没有太在意,不就是反舰导弹实弹打靶嘛,海军也不是么干过,空射鱼雷攻击、空射反舰导弹攻击都有,c601这种比c801吊了整整一个级别的大杀器都看过,现在的c801也没有什么大场面好说。

    “没问题,可以准备试验,这次让海军把退役的靶舰开出去,到位之后就可以起飞飞机开始攻击,记住,你们只有一枚导弹的机会,”

    刘司令这样说,那也是有自己的道理,没办法这导弹实在是太贵了,虽然打起敌军的军舰来费效比很高,但这导弹还是死贵。

    海军没那么多钱来浪费。既然一枚导弹就可以起到试验作用,就没有必要像实际作战中那样用两枚导弹来加个保险。

    海军的这一本来是富贵兵种的穷。于总师在这半个月已经深有体会,现在自然明白这些问题。笑着下去准备后序事项。

    海军方面的武器投放试验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同时时间共和国的北方也有着一件大事。由西飞承担研制的轰油六大型四发动空中加油机已经在阎良试飞院完成了最后的一项试飞考核。

    阎良试飞院也是人声鼎沸,毕竟是定型了一款最大起飞重量达到百吨级别的军用飞机,这绝对是一个相当之大的进步,有了一款以轰炸机为基础大改出来的百吨级空中加油机,若是要按照同样的机体结构设计该回去那就是一款准战略轰炸机了。

    “恭喜,西飞的同志们终于突破了百吨级四发飞机的研制,我们或许以后还会有机会再试验四发轰六飞机的后续型号,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试飞院院长非常坚定的对西飞这边过来的负责人说到。这种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有了这样的优秀的一款新平台,军队怎么还把目光放在老式的双发轰六身上。

    西飞现在的轰油六就是从当年的四发作战型轰六i改进而来,有需要的时候按照现在的经验改成作战型号轰六,似乎也不是问题。

    阎良试飞院的这边肯定不会是轰油六的定型生产现场,在飞机定型之后,飞机自然就要飞回西飞公司接受定型。

    这架试飞机生产出来后,也才飞了不到三年时间,整架飞机都还有着一半多的飞行寿命。维修一下还能继续投入军队使用。

    二线补给类大型飞机通常都是这样做,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连b52、图95这样的作战飞机都是这样过来的。

    甚至一些飞机做改进试验的时候直接就是从军队借调现役飞机。试验之后感觉行不通,收拾一下又改回去交给军队继续用,轰油六这样的加油机就更没有理由浪费。

    并不是所有飞机都像战斗机那样暴力、频繁的试飞。静力测试飞机只有一架,更多的还是一些对飞行品质测试。这些试验对飞机伤害不大。

    随着四台发动机启动,源自斯贝202发动机技术的涡扇9启动了。虽然没有了加力燃烧室,但这架试验机装上了国产化加强版的涡扇9,采用西南科工支援的高温涡轮技术,使得发动机效率大大增加,推力达到六吨。

    四台新的涡扇9发动机提供高达24吨的推力,将飞机这架空载中的轰油六快速推上天空,空载状态的轰油六推重比要比轰六高太多。

    新增加的两台发动机是安装在飞机的机翼起落架仓一侧,同样的推力情况下,能够提供比安装在翼根处的两台发动机更多的效率。

    不过,这样的设计也不是没有坏处,由于两台发动机距离机身轴线太远,一但外侧的发动机出问题,另外一侧机翼外侧发动机则会提供更大偏航力矩。

    但这种问题在四发轰油六身上就不会太明显,一侧的一台发动机熄火,那就直接把另一侧的一台发动机也关掉就行了,这下左右剩下的两台发动机依然可以在空中保证可控的有动力飞行。

    将新增加的两台发动机装到机翼起落架仓附近的设计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设计,为何要这样说?实在是这位置太适合吊发动机了,起落架仓本来就是容纳起落架的,出现一个更大的吊舱对空气动力影响是最小的。

    另一方面:由于这里是起落架安装的位置,起飞、降落中会承受极大的冲击,结构被加强的非常坚固。

    加上轰油六飞机的原型轰六飞机机翼采用蒙皮骨架式设计,翼梁承重重量、外传集中载荷能力很强,起降过程中多承受轰油六翼下多安装两台发动机的后的重量不是问题。

    至于说飞机起飞之后,由发动机本身带来的推力传递,这就更没话说了,起降过程中飞机本身上百吨重量带来的巨大冲击都能经受,飞行中那六吨重的发动机推力就更不再话下。

    总的来说,将新增加的两台发动机按照74年首飞的四发轰六i飞机那样布置,是最简单、最合适的选择,若是选择像英国彗星客机那样,将新增加的两台发动机都设计到翼根处,形成四台发动机都翼根发动机仓的布置,不仅维护不方便,整个机翼根部都要重新设计。

    之所以发动机在翼根布置的客机只在喷气式客机出现的时候火了几年,后面就消失无踪,就是因为翼根发动机仓的设计太麻烦。

    由于发动机安装、拆卸的需要,就导致发动机仓的设计要大开口,翼根发动机仓的位置注定了这个开口是受力口盖,受力口盖的开关通常是非常麻烦的,这又会导致飞机的维护性降低。

    这些总总的问题,导致航油六飞机现在看起来比较怪异的发动机布局:两台装在翼根发动机仓,两台又是装载机翼的起落架吊舱处,看起来怎么都不和谐。

    用上一位面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典型的没有工业美感的设计,但土的掉渣的翼根加翼吊的布局效果却是最好的,有这一点这就是够了。

    多年的历史经验总结:不土的飞机都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一点是必须要在飞机的研发中深入贯彻实施!(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效果不错

    轰油六飞回西飞,共计四架试飞机拉出机库一溜摆在跑道上,披红带绿地进行了定型仪式。√∟頂點小說,

    飞机完成了定型之后,也就意味着要开始进行生产,首先是来自海军的十六架次订单,就单单是这笔订单就可以让西飞忙活上一年时间。

    大型军用飞机的制造通常都是非常繁琐的,制造周期长,完全没法和战斗机这些小东西比,一年生产上十多架次就刚好,这样不紧不慢的生产,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生产线运转。

    飞机生产线的维持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上一位面中强如美帝研制了世界最先进的军用大型运输机c17,最先进的战斗机f22,到最后都是因为没有订单而不得不选择关闭生产线。

    现在西飞选择放慢轰油六的生产,多维持几年轰六系列飞机的生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反正共和国现在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飞机还没形成规模,对加油机这东西也不是太急需。

    轰油六飞机定型之后,西飞工厂再次按照订单按部就班的生产,设计人员则是全部解放出来,只留下一部分在轰六飞机上专精的老技术人员,保证轰六系列飞机的需要。

    更多的则是调到新的mpc75飞机项目中,西飞负责的机体设计项目已经展开了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对人手的要求绝对是海量的,甚至西飞把mbb公司的一些飞机机体设计工程师都借来使用,一切都是为了加快飞机的研制进度。

    共和国西北地区的航空产业正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与之方向相反的共和国东南方向。两架没有正式入列的歼七四多用途战机却挂着硕大的反舰导弹起飞。

    “风速3,高度1800。按计划飞行,不要紧张。”

    地面塔台中说话正是海军刘司令。虽然他对这次武器投放试验并不是太担心,但并不代表他对这项目不关注,要不然也不会跑道南海这边来,帝都才是他这位兵种总司令日常待的地方。

    “001明白”

    “002明白”

    简洁的回答之后,飞行员将航线设定完毕,歼七四的航电系统相较国内其他的战机先进很多,特别考虑到海军需要做长航时飞行,又安装了比歼七五更加先进的自动驾驶仪。

    规划好航线之后,飞行员被解放了出来。再仔细看看飞行任务书,心里模拟了导弹投放中的操作,感觉一切正常。

    “002,准备发起攻击,我先来!”

    说话间,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慢,海面上航行着经过改造后的一艘一千六百吨级的退役军舰,通过预先的航线设计,这架没有人的“幽灵船”正在以二十节的速度做舰生最后的奔跑。

    离军舰还有110千米的时候。1800米高度飞行的001号机就搜索到了这家伙,对海搜索模式的蓝狐雷达还是挺靠谱,一直锁定着这架航行中的幽灵船。

    终于飞到了距离这艘幽灵船40千米的距离,这已经是进入了c801导弹的作战范围之内。导弹早就完成了通电准备,雷达将搜索到的数据不断注入导弹。

    一番不算太繁琐的操作之后,导弹锁定完成的提示音效传来。果断的按下发射按钮。

    “导弹已发射,请相关单位注意导弹飞行轨迹测控!”

    c801导弹设计思想和法国的飞鱼导弹设计思想是真正的不谋而合。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共和国的反舰导弹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高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发射后不管是它的标志。001机在发射之后并没有按照正常作战计划那返回。而是打开加力燃烧室,以更快的速度往海面上航行的‘幽灵船’飞去。

    他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发射导弹之后,去全程关注自己发射的c801导弹攻击效果,为此还特意带一台海鸥照相机,待会儿他要负责毁伤评估拍照。

    看着自己发射的导弹在海面上拖着长长的火苗飞行,然后自己又以更快的速度超越过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

    就在001机发射了导弹,还在飞的时候,真正模拟作战全程的002号机也从海平面超低空掠海飞行中拉起,高度不断攀升,同样到达1800米高度。

    早早就打开的对海搜索雷达搜索到了另外一艘300吨的巡逻艇,这是当年解放战争中起义的一艘内河巡逻艇,现在也被拉出来做最后的废物利用。

    艇的吨位小、雷达反射面积也小,当搜索到这家伙的时候,已经是60千米的距离了,比起001在110千米的距离就搜索到一千六百吨的军舰要近一些,但这也没办法。

    抓紧时间飞到45千米的距离,数据开始注入,而后按下导弹发射按钮。

    和001号机不同,002号机在导弹发射之后,选择了一个猛子扎下去,再次进入超低空飞行,伴随着前面飞行的c801导弹,002号机在导弹的侧上方将导弹飞行观察的清清楚楚。

    两架飞机,同时起飞,以不同的飞行方式,使用同样的导弹,攻击了海面上编队航行的一大一小两艘幽灵船。

    001号机在2000米中空飞行,他知道002号机的试验任务,现在有了一个想法。

    “002,我是001,报告你的方位,我给你们拍一张,这是一次值得记忆的飞行。”

    收到了无线电台传来的消息,他明白了001号机的想法,报出自己现在所在的方位,并往海掠海飞行中的导弹靠的更近。

    天空中的001号机,将速度降下来,高度也降低到超低空,和002号机改到同一飞行速度,这样可以使拍照更清楚一些。操作着航空相机,对准海面上的002号机,还有这张照片的主角c801导弹。

    连拍两张,这才满意的爬升起来,刚才自己发射的导弹距离目标只有最后的几千米,加速往幽灵船飞去,眼看自己发射的那枚801导弹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击阶段。

    拖着并不算太长的火焰,导弹狠狠地往靶舰水线以上的舰体中部冲过去,没有什么大的场面,有的只是导弹弹头携带巨大的动能洞穿舰体,下一刻导弹就顺利的进入到舰体内部。

    一路上撞击着内部阻挡导弹前进的舱段,剩余的动能依然驱动着导弹前进,直到撞击着舰体另一侧的装甲,这时候弹头动能已经没法再继续往前。

    在这一瞬间,导弹弹头内部发生了反应,引信工作、弹头爆炸。

    由于距离比较进,001号机看到的火光和听到的声音几乎是同一时刻到来,照相机机早就连拍了好几张了,眼看舰体从中间断开,这一切都没有悬念了!

    “测控中心,001号武器投放试验顺利完成,导弹打进舰体中部,爆炸动能将舰体撕开,预计再有半分钟将完全沉没。”

    另一边的002号机也在汇报测试情况,但他现在的心情可不不怎么样。

    “002号毁伤报告,导弹打进艇体上层建筑并贯穿,并未爆炸!”(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下一个项目?

    “收到实弹打靶毁伤效果评估,请返航,请返航!”

    刚才两架飞机的毁伤效果评估发回指挥中心的时候,在指挥中心焦急等待的所有人都有听到,虽然攻击巡逻艇的那枚导弹只打出了一个贯穿伤害,没有爆炸,导致毁伤效果不怎么样。

    但这并不是飞机问题,飞机发射导弹全程都非常到位,证明了歼七四的火控设计是没有错的,这就是够了。

    至于导弹的问题,那就要看军队自己能不能那个接受,不能接受自然会要求导弹生产厂所改进,反正c801导弹把军舰这样的大家伙直接打爆,就证明歼七四加c801的组合是很有效果的。

    刘司令这时候才站起来,两步走到于总师面前,激动的伸出手。

    “感谢!感谢西南科工的同志能提供如此优秀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攻击机,有了它之后,我们海军将士会更有底气,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向更远的海域,从此之后我们将不再只是一支黄海军。”

    这话实在是发自刘司令心底,所谓黄海军就是指共和国海军一直都是在大陆架近海海域存在,秉承飞潜快防御性思想的共和国海军,终于也可以大胆的把自己的脚步再垮一下。

    刘司令感慨颇多,于总师又何尝不是,歼七四是自己年近花甲之时设计的一款飞机,作为一位飞机设计师,于总师这一身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作品,这在一直以仿制苏系飞机为主的共和国,显得实在不易。

    “能为海军提供优秀的作战军机,是国防工业战线上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军队研制更多、更优良的作战飞机。”

    现在的歼七四已经完成了几乎百分之七十的武器试验,除了原本计划的霹雳11中距离空空导弹因为研制进度有点慢实在没试验以外,歼七四已经完成了所有试验科目。

    于总师仔细的记住了这一天,1987年6月3号,这是西南科工一个历史性的节点。

    “走迎接我们的英雄们。驻扎在西南科工的试飞员同志技术确实很好!”

    说着,刘司令就带着人往机场跑道走

    “喂,杨辉吗?好消息到了,武器投放试验圆满完成。你可以向大家公布它,公司上上下下为了这个项目努力了这么多年,是该高兴高兴了!”

    杨辉本来没有在办公室,他在yz1验证机试飞现场,yz1验证机的试飞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各种数据不断试飞出来,不仅是公司留守的歼七四设计团队,就连杨辉也跑去忙前忙后去了。

    被叫回办公室的杨辉却一点也没有不满,有什么能比歼七四飞机武器投放实验顺利完成所带来的喜悦更激动人心?

    完全没有嘛!现在杨辉就是这样的激动不已:“好啊!的确是一个好消息,我马上就去宣布。想想这几年下来的努力,真的是不容易好在最后还是出了成绩。”

    “嗯,宣布消息是一方面,还有一件事我也要给你说一下。现在试验顺利完成,你也知道现歼七四的试飞情况,除了霹雳11导弹以外。全都没有了问题,所以你现在就可以组织一下公司生产,我估计我这次回来应该能带回海军的第一批订单。”

    海军的订单肯定是板上钉子的事,就是于总师不说,杨辉也知道该组织生产事宜了,现在指望着歼四战斗机的可不只是共和国内部,海外的订单早就眼巴巴的等着好久了。

    “没问题,我会组织开始试生产部件,新的歼七四生产线也会加快调试,到时候加上歼教七a生产线的补充。每个月可以保证70架的生产。”

    西南科工不仅仅是在扩产涡扇10发动机,在维持了歼教七a原本的一条满负荷生产线的同时,又将83年因为双阳厂全面转产航模而封存的歼七生产线启封。

    生产线启封,肯定是从双阳厂运到了云马厂。杨辉早就有过规划,有人作战飞机都要集中在云马厂生产,以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

    至于说为什么不搬到贵阳去,这一点则是因为在杨辉看来,由于自己的出现,歼七这一系列的飞机不可能再像上一位面那样坚持到2010年之后。还推出新的型号老树开花。

    歼七四这一系列的飞在国内三代机定型生产之后,就直接可以说拜拜了,这一段时间绝对不会超过2000年,2000年之前就要停产的东西,没有搬太远的必要。

    启封生产线至少需要花费重新建立一条生产线百分之三十的资金,但这还不够,为了提高效率,西南科工又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

    可以这样说:从双阳厂搬来的只是一些还能用的设备,其他的都是新建,花费的资金自然也不少,是新建一条生产线的百分之五十。但这线花的却很值,整条生产线可以做到年产52架次飞机,平均一周一架,这效率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就好,我们到时候一定要稳住生产,别到时候订单拿到了,却没法按时交出飞机,这就有些太丢脸了,你作为公司总经理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挂掉电之后,杨辉心情很好,整整四年时间,终于拿出了这款性能优秀的飞机,也算是不虚此生。

    再次来到yz1验证机项目组,杨辉知道现在一所百分之八十的设计人员都在这里。

    “好消息,于总师刚刚传来的关于歼七四武器投放试验的最新情况,他表示一切顺利,在有一周时间就能处理完毕,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新的订单!”

    大家做这么多,预研、设计、试飞、定型,说到底还是为了订单,现在听说国内的订单也要到手了,也不管现在的yz1验证机的事,反正大多数人原本也只是来看热闹的。

    一窝蜂就跑过来,围着杨辉问东问西!

    “杨秘书啊不,杨总,既然飞机现在都要定型拿订单了,我们的生产怎么办?现在那一天满负荷生产线可不够啊。”

    “对啊?我们歼七四项目做完了,又该做什么项目?这都闲了半个月了,总感觉不太适应,三天不练手生啊!”

    原本只是来宣布消息的,但杨辉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设计人员才闲了半个月就坐不住了,真是一群可爱的人,至于项目问题,杨辉现在还再等等才会择机公布。

    现在的yz1验证机还没有完全把大边条翼技术试飞清楚,新的项目还不好贸然上马,最重要的是新项目到现在为止,杨辉还没有合适的市场。

    一个搞不好,西南科工的歼七系列就要在歼七四身上画上终止符号。

    “放心吧!项目肯定有,现在大家都休息调整一下,特别是这一年大家的拼命有目共睹,该调整一下。”

    话说完之后,下面众人却没有任何反应,杨辉知道今天不透露点东西是不行了!

    “当然,若实在有人闲不下来,可以到这边的yz1项目组帮帮忙,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的研究。我们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公司合作,诺斯罗普公司提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技术资料,这关乎我们以后的发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研究。”(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36/ 第一时间欣赏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 作者:中克希德所写的《熬鹰航空业》为转载作品,熬鹰航空业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熬鹰航空业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熬鹰航空业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熬鹰航空业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熬鹰航空业介绍:
杨辉,共和国航空专家。特殊年代后的第一批航空专业大学生,伴随着共和国航空工业的涅槃。直到那一次震惊国人的事件后,他重生了。看他如何继续第二次的航空工业人生。
尽管共和国各项基础都不足以支持航空业的腾飞,但是只要想办法总还是能跨过千难万险。哪怕去偷,去抢,只要能达成夙愿,管他是白是黑。
看孱弱的共和国航空工业如何杀出巨头的重围,从低端小飞机一步步蚕食高端市场,分一杯羹,站一块市场,杀得国外航空企业直呼狼来了.............。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熬鹰航空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熬鹰航空业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熬鹰航空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熬鹰航空业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