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明朝去种地TXT下载回到明朝去种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去种地全文阅读

作者:公羊卿     回到明朝去种地txt下载     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1章 盖房

    第二天,赵老山举家搬到了李家主宅,宣告着赵老山正式成为李家的核心家仆,在庄户们的眼中这可是一步升天了,而且他家的那个六小子还让少爷看中了,那更是前途无量啊。

    赵老山这两天都是咧着嘴,堵都堵不住,今天刚来就听见主家要挑选家丁,连忙带着自家的几个小子找到了管家李屯。

    至于自家的老六,早上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洗了澡,换了身过年才舍得穿的衣服,一大早就去找李如柏了。

    李屯对赵老山家的几个娃子,除了赵七还小之外,其他的李屯很是满意,尤其是赵大,前天晚上就是赵大率先发现的马匪,很是机警,李屯很是喜欢,于是当场就拍板让赵家几个兄弟留下,赵老山笑的合不拢嘴。

    ……

    赵六有些拘谨的到了书房,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少爷。”

    书房中只有李如柏和赵虎两人,最近几日李家庄事情比较多,所以春花、秋菊她们近期都来不了。

    李如柏正在书房整理后续的教材,听见声音就知道是赵六来了,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道:“进来吧。”

    赵六进来朝着李如柏施了一礼,李如柏指了指赵虎旁边的空位道:“你坐哪里吧,至于教材,前期可以让你赵虎师兄帮你抄写,等后期认得字多了再自行抄写。不必不好意思,以前小虎的教材也是春花她们几个帮忙抄写的。”

    赵六闻言急忙朝赵虎施了一礼,道:“有劳赵虎师兄了。”

    李如柏对赵六如此知礼十分意外,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然也更早懂事些,想想便释然了。

    赵虎却是头一次被人叫师兄,心中欢喜不已,兴奋的看了看这个便宜师弟一眼,豪气云干的拍了拍胸脯道:“小六师弟你放心好了,都交给师兄我吧。”

    李如柏看了眼兴高采烈的赵虎,又对着赵六道:“之前的功课,就让你赵虎师兄在业余时间多教教你,刚好你们两个同姓,就多亲近亲近。”

    “另外,赵六,你明日早上就来一起跟着习武吧。”

    两人齐声应是,随后李如柏看了看时辰,就开始上课。

    ……

    南京城一座装潢奢华的豪宅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椅子上,一脸淡然的道:“算算日子,那边也应该得手了。”

    旁边站着的一位看着像是管家的人微微弯着腰接话道:“启禀老爷,想来不日就有咱们的人将消息传来了。”

    那人淡淡的“嗯”了一声,然后道:“李家那个小子,手中定然有渠道可以买到那东西,要是让咱家掌握,那可就是天上往下掉银子了。所以此事你要盯紧了,千万不能出半分差错。”

    那人急忙躬身道:“是,老爷,老奴这就再去派人盯着,一定保证万无一失。”

    ……

    李如柏觉得李家主宅需要扩建了,这次赵老山一家搬进来之后,再加上又另外从从庄户中招了五个家丁,前院已经明显的变得拥挤了起来。

    刚刚前几天玻璃作坊那边也解决了玻璃凹凸不平的问题,已经开始量产了,所以李如柏就想着扩建下主宅,全部都用上最新的玻璃窗。

    李如柏找到李谷山,跟他说了此事。

    最近李家花费银子的地方不少,玻璃作坊那边的工钱和原料钱占了一大半,前几天又发出去不是抚恤金,还有每天晚上守夜的庄户们的钱粮,这可把李谷山心疼坏了。

    一听说李如柏要盖房子,第一反应就是这又得花多少钱。于是,李谷山有些紧张的问道:“这得花多少银子?”

    李如柏伸出了两根手指。

    李谷山长出了一口气:“二十贯?那还好。”

    李如柏摇了摇头。

    李谷山又有些心疼的道:“二百贯?”

    在李谷山绝望的目光中,李如柏又摇了摇头。

    李谷山有些呼吸急促的道:“两,两千贯?”

    李如柏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用力点了点头。

    李谷山“嗝”了一声,翻着白眼,捂着心脏,有些呼吸急促。

    李如柏急忙上前帮着李谷山顺顺气,急忙道:“爹,您放松些,别太着急,其实一千贯也勉强凑合。”

    李谷山闻言,呼吸慢慢的平稳了下来,李如柏见状急忙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让李谷山喝了一口压压惊。

    李谷山喝完茶,用力呼吸了几下,然后手指颤抖着指着李如柏道:“你,你这个败家的玩意儿……你盖的是皇宫吗?张口就要两千贯。”

    闻言李如柏心中撇了撇嘴,心道,皇宫里边的一根柱子都不止两千贯。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跟李谷山说,不然万一气出个好歹来……

    最后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父子俩将价位定在了五百贯,这个价位和李如柏心中的预期的二百两还要高不少,只不过谈判嘛~自然是要稍稍有些溢价的。

    于是父子俩皆大欢喜,一个老狐狸认为自己为李家节省下了一大笔银子,自是开心不已;另外一个小狐狸见最后达成的价位远远超出自己心理预期的价位,更是眉开眼笑。只是老狐狸最后还是中了小狐狸的套了。

    回去之后李如柏就开始拿起纸笔,开始规划起新家来。

    在李如柏的设想中,新家不止要用玻璃窗,还要用预制板,加上水泥,搞一个两层三层的小洋楼出来,朝阳的那一面都要用大落地窗,亮瞎别人的眼。

    不过水泥和石子都有,砖更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制造预制板需要大量的铁,而铁,不论在哪朝哪代都是管制品,没有关系可不好办。

    这个时候李如柏想起了许久没有谋面的朱瞻基……

    有这位大明第一圣孙出面,想来事情会好办许多。

    随即李如柏有些头疼,这位瞻基兄现在到哪儿了他都不知道……

    不过这些也不着急,目前首要的事情是将玻璃作坊的规模扩大,同时还要再搞一个作坊来烧制水泥、砖块以及制作预制板这些东西。

    到时候还可以趁着迁都的东风搞一搞房地产生意,这个可是利润丰厚啊,南京的那些当官的那么有钱,不狠狠的剥削一把就对不起自己。

第62章 镜子面世

    说干就干,玻璃作坊中烧制玻璃的几个师傅就会烧砖,只要把砖窑造好,青砖就是大把大把的,其实李如柏一开始想要烧制红砖的,不过后来想到红色是忌讳色,只能摇头作罢。

    水泥的烧制稍微麻烦点儿,需要用到铁匠们炼铁矿之后剩余的矿渣,不过这个有心的话也容易搞到,虽然铁矿石是管制品,但是矿渣可没人稀罕。

    烧制水泥的方法很简单,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至于怎么煅烧,这个和烧制石灰石的技术是一样一样的。不过这样一来,李家这边就需要很多煤,李如柏很头疼,没想到自己一个一心想要种田的人居然先发展起了工业。

    不管了,现在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先把作坊造出来。不然搞不出来预制板,新家规划的再好也是白瞎。

    李如柏凭着脑海中的记忆,大概画了下李家庄周围的地形图,对着地形图一阵对比之后,最终将砖窑的位置选在了李家庄的东南方向上的一个野林子,没错,就是上次马匪白天藏身的那个野林子。

    选好了地方,李如柏就拿着图纸去玻璃作坊找崔仁。

    “少爷,我正准备去找您呢,正好您就来了。”

    一进门,李如柏迎头就听见崔仁满脸喜色。

    李如柏眼神微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立即道:“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莫不是那镜子制作出来了?”

    崔仁脸上笑容不减,点了点头道:“什么都瞒不过少爷您。”

    “快带我去看看。”

    ……

    还是上次的库房,库房中已经摆放了不少玻璃,离库房门不远,李如柏就看见了那面一人多高的镜子。

    围着镜子转了一圈,李如柏很是满意,然后问道:“这面镜子,用了多少银子?”

    李如柏的话有些没头没脑,崔仁却明白了李如柏的意思,答道:“回少爷的话,两钱不到。”

    “后面渡的这层银子,不会掉了吧?”

    “少爷您放心,没个十年八年的,掉不了。”

    “嗯,此事做的不错,从本月起,作坊所有工人,工钱上涨五成。另外,作坊这边也要开始准备大规模生产玻璃和镜子了。”

    崔仁喜出望外:“谢谢少爷!!!小的回头就去准备大批量生产一事。”

    李如柏点了点头,又道:“另外我这里还有两件事要交给你去办。”

    崔仁急忙道:“少爷您说。”

    李如柏拿出李家庄的地图,指着地图道:“我要在这里新建一座砖窑,用来烧制青砖和水泥还有制造预制板,唔,还得有个炼钢炉。”

    崔仁自然是没有听说过水泥和预制板,于是带着些疑惑问道:“少爷,这个水泥是何物?要怎么个制作法?还有那个预制板,小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此物啊。”

    李如柏笑了笑就把烧制水泥的办法告诉了崔仁,然后又将预制板的模样和用途大概说了下。

    崔仁不愧是个老师傅,一点就透,伸出大拇指,钦佩的道:“少爷,小的对您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呀,这样盖出来的房子那可就不怕风吹雨淋了!”

    随后崔仁又有些发愁:“只是少爷,这铁矿可是管制品,一般人弄不来啊。”

    这件事李如柏再来的路上已经考虑清楚了,于是摆了摆手道:“前期可以先想法子多买些农具,先把预制板试制出来,其他的少爷我来想办法。”

    “另外还有一事,玻璃作坊的规模也需要扩大一番,不然产出太少了。”

    “是,少爷,这两件事小的这就抓紧去办。”

    “去吧,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屯叔就行。”

    李如柏回到家中就有些惆怅,铁矿的牛皮他已经吹出去了,可是他的瞻基兄现在在何处呢?

    ……

    朱瞻基此时正在听着朱棣大发雷霆,一旁的夏元吉和金幼孜等人俱都低垂着头,在朱棣的龙威之下战战兢兢。

    “户部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的土地投献,你们居然毫不知情!”

    “仅南直隶一地就有五百余万亩地的投献,国家每年就要少收五百余万亩的赋税,这是再挖大明的墙角,吃大明的血肉!他们这是想改朝换代了吗?”

    “还是说你们户部也想改朝换代了!”

    夏元吉听了这话,双腿一软“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陛下,臣万万不敢。”

    夏元吉也很郁闷,他每日为了大明的财政赋税操碎了心,恨不得一文钱掰成八瓣花,要是知道有这种事,他早就第一个跳出来了。

    朱棣冷哼了一声道:“此事朕就先不予追究,如何清理投献和抑制投献,户部要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

    说着朱棣转身挥了挥袖袍道:“都退下吧。”

    夏元吉几人起身告退,朱瞻基也准备告退,却被朱棣用眼神示意留了下来。

    朱瞻基对李如柏的搞事能力很是佩服,一纸书信就能让自家爷爷气成这样。

    事情的起因源自李如柏之前来信说的投献一事,之后朱棣下令锦衣卫,让他们彻底清查一下地方上土地投献一事。

    经过近两个月的明查暗访,这才仅仅将南直隶一带查了个遍,然后快马送到了朱棣的行在。

    朱棣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南直隶田地总共八千余万亩,单单是投献的土地就有五百余万,朱棣敢断言,长此以往,不出几年就要有一半的耕地收不上赋税。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大明的其他地方呢?

    这让朱棣浑身发抖。

    这般的天下,等到时候交到了瞻基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朱棣不敢想象。

    在朱棣心中,他要在他这一代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办完,扫清周边敌患,百姓富足康乐,天下永享太平,而后世子孙只需坐享天下即可。

    可是现在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当自己的刀只会杀异族吗?朱棣觉得自己还是太仁慈了。

    等大臣们都告退之后,朱瞻基急忙给朱棣端了一杯水,然后跑到朱棣身后给他揉捏肩膀,口中连忙说道:“爷爷您消消气……为这个气坏身体不值当。”

    朱棣此时也消了气,身为帝王,随便什么事都大动肝火,岂不是早晚要被人气死?刚才的发火只是表明帝王的态度,不然臣子们见帝王如此好糊弄,还不得反了天?

    朱棣眼神余光瞥了一眼朱瞻基,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刚刚这些东西都是要一点点的教给朱瞻基的……

第63章 大明朝的12306

    夏元吉回去之后也很是头疼,这事儿不好办啊。得罪人他倒不怕,毕竟连朱棣他都敢正面怼,别人在他面前更是讨不了好。主要是这事儿牵扯的人太多,涉及的面太广,弄不好就要影响社稷根本,国家动荡,这才是真正让夏元吉头疼的。

    摇了摇头,此事有一条最简单且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取消士绅的特权,所有土地一体纳税,简单且粗暴。夏元吉甚至还想连带着一并取消了勋戚不纳税的特权,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是还没施行,他夏元吉就被愤怒的百官和士绅们的口水淹死了,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种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夏元吉苦苦思索着对策,气得有些牙痒,他现在只想知道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这事儿上报给朱棣的,这人可是真够胆大包天的,他就不怕遭到别人的报复?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事定然是早就上报了,不过自己居然至今都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这就很值得推敲。叹了口气,夏元吉拿起笔开始写奏章。

    夏元吉想破了脑袋估计也想不到,居然有人会借着给皇长孙的信,将此事透露给了朱棣……

    ……

    始作俑者李如柏自然不知道有人恨他恨得牙痒痒,此时他正哼着小曲儿,骑着小马哥去往北平城的牙行办事。

    李如柏去牙行是为了在北平城买房子,不是要在北平城安家,而是为了开店做生意。

    来之前李如柏就选定了几个地段,一个是离李家庄最近的也最方便的西直门大街,一个是阜成门大街,最后一个是东、西长安街。

    到了牙行下马,牙行的管事见李如柏衣着和坐骑均是不凡,于是赶忙上前,殷勤的将李如柏请进内堂坐下,刚坐定就有人送上茶水,道了声客官慢用。李如柏心中感叹:这牙行的服务可是真的没的说。

    那管事坐在李如柏下首道:“小的姓金,名正,是这牙行的坐庄管事,敢问客官怎么称呼?”

    李如柏报上了自己的名字,那金正听了之后,心中有些吃惊,仔细打量了李如柏一眼,惊讶道:“可是永乐六年北平府新进举人李如柏?”

    “正是。”

    金正急忙拱手道:“不知贵客光临,失礼失礼。来人,上好茶。”

    接着金正又问道:“敢问李公子,这次来是需要小的帮忙代买还是代卖?”

    李如柏端起茶喝了一口道:“是这样,我想在北平城买下一处临街的铺子,至于地段,最好在东、西长安街上,或者西直门大街,如果都没有的话,阜成门大街也可以,不知最近几日可有合适的地方?”

    金正闻言一喜,这可是笔不小的买卖,然后又道:“不知公子对这房子的大小以及费用这块有没有什么要求?”

    李如柏伸出三根手指道:“临街要有三间门面左右,进深也不需要太多,足够做库房即可,至于费用,只要条件好,费用都好说。”

    金正微微沉吟了一番,然后脸上泛起一丝喜色道:“倒也巧了,小的记得东长安街上有一处院子,那里倒是符合公子您的要求,只是价钱稍微有些高了,卖的人要价二百五十两,还得是现银。”

    李如柏一听这个数字,使劲儿咳嗽了一声,口中的茶水差点没忍住吐了出来,边咳边道:“二百五十两?”

    金正脸色也有些尴尬,微微点了点头,这个数字着实是不讨喜了些……

    李如柏缓了口气道:“一两银子也不能少?”

    金正点了点头,事实上卖家刚来牙行寄卖的时候,他就对卖家说过这价钱的事,可是卖家死不松口,他也没辙,总不能不做这个生意吧?

    李如柏见状,揉了揉脸,有些蛋疼的道:“咱们先去看看房子再说吧。”

    “公子这边请,小的这就带您过去。”

    这么些天了,好不容易遇见一个要看这间房子的,而且还是个有钱的主,金正自然喜出望外,急忙在头前带路,领着李如柏到了东长安街。

    房子确实是个好房子,一进一出,临街四间门面,进了院子,正房、厢房、耳房一应俱全,院子的角落还有口水井,院中还栽种了几棵桂花树。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李如柏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就问道:“什么时候可以签了契约,拿了房契?”

    金正闻言大喜,没想到这位李公子如此的豪爽,急忙道:“明日即可。”

    李如柏歪着头看着金正问道:“不需要定钱?”

    金正干笑一声:“李公子说笑了,您在咱们北平府那名号可是响当当的,若是别人定钱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李公子您自然是不需要。”

    马屁谁不爱听,李如柏也一样,出了院子就笑呵呵的跟金正约好了明日的时间,然后打马回了李家庄。

    最近这几日,李家庄很是热闹,通往李家庄的道路上来往的人流络绎不绝。

    先是来了一群伐木的,将那片野林子砍了个遍,然后又将树根也一个个的刨了出来。

    接着又来了一群泥瓦匠,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盖院子,各种建筑材料更是一车车的拉往野林子和玻璃作坊两个工地上。

    中间还夹杂着来应聘的工人们,现在李家玻璃作坊待遇好的名头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不知道多少人眼红,现在玻璃作坊又开始招人了,而且还有什么砖窑也开始招人,所以早早的就有人来,生怕来晚了就没机会了。

    不过李如柏发现了一个问题,来来往往的马车、驴车等等,统统都是两个轮子的拉车,前边套上马、驴、骡子等等,那就是人畜混合动力了。

    这种车的好处就人和动物都可以在前边拉,而且在家里停放也方便,维护起来也很简单,缺点就是拉的货少,但是出力却不少,而且人坐在上面还得斜着身子,贼难受。

    这让李如柏想起了西方流行的那种四轮马车,拉货量大,行走起来还很平稳,至少人可以在上面坐的四平八稳的,不过缺点就是不好维护,停放起来也挺占地方的。

    不过如果大规模集中起来使用,拉人运货,是不是可以成为大明朝的12306?想到这里,李如柏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又想到,那12306可是个赔钱货啊……

第64章 种花

    第二天,李如柏带着赵老三,两人一起去了牙行,主要是李如柏不放心,担心有人贪图他那二百五十两银子。

    卖家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看着一脸的憨厚,早早的在牙行等着了。李如柏见了卖家,这人虽然外表看着憨厚,可是人不可貌相,他感觉这人简直坏透了,蔫坏蔫坏的,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二百五”,李如柏又在心中腹诽了几句,这才感觉心气儿顺了一些。

    随后金正当着两人的面,验证了房契和现银的真伪,确保钱、房无误之后,李如柏这才签了契约,接着几人又到了官府交了税契,进行了过割,随后那房契就到了李如柏的手中……

    当天就有人拉着各种材料,带着各种家具在李如柏新买的铺子里进进出出,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李家的家丁,由李忠带着,就连春花也在其中。

    李如柏让春花过来主要是让她代表着自己盯着店铺装修一事,而且后续店铺这边的账目计算,李如柏也准备让春花来接手,拿着李如柏教的数学来试试手,摸索下经验。

    这边装修正在进行中,李如柏又想起了香精油的事。

    香精油的原料来源一直都不稳定,完全依赖下边的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上门收购,太过麻烦,而且供应也不稳定。提取香精油的时候全凭秋菊冬雪的鼻子,闻着花的香味儿把各种花分门别类,然后再进行提取,费时费力。

    再加上今年香皂已经开始对外出售,香精油的供应已经捉襟见肘,再零散的小规模下去收购,就有些供不应求了,所以必须得有完整的原材料供应才行。

    李如柏能想到的办法不多,要么就是寻找那些大规模种花的大户们去收购,要么就是找人自己种。

    不过那个种花的大户们都是培育好之后高价出售给豪门大户,如果只要花朵的话,一来人家不一定会卖,二来那些花的价格也会让人感觉真香。

    还是自己种花放心些……毕竟咱们就是种花家嘛……不过种哪里合适呢?

    骑着马在李家庄周围转了一圈之后,李如柏就将目光投向了西山脚下,那边有成片成片的没人看得上的荒地。不过因为土地贫瘠,而北平城周边又有大把肥沃的荒地等着去开荒,所以官府也懒得管西山这片荒地,任由这么大的一块地一直这么荒废着。

    这天李如柏又亲自去了官府一趟,找到了北平城负责土地买卖一事的小吏,只花了八十两银子就将那一大片地买了下来,而且其中还有六十两是给那负责此事的小吏的。

    末了,李如柏又提了一嘴野林子的地,准备顺便将野林子周围的地也一并买下来,那小吏得了好处,这等小事自是随手就办了。

    李如柏得了地,自然很开心,小吏平白无故得了六十两银子,除去上下打点的,自己还能剩下不少,自然也是开心无比,于是皆大欢喜。

    见李如柏要离开,那个小吏一脸讨好的将李如柏送到大门外。

    在那小吏想来,这位可是周通判家的姑爷,自己也是年少中举,以后更是前途无量,此时自然要好好巴结巴结,不然以后人家一飞冲天,估计那时自己想巴结都巴结不上了。这也是李如柏能这么简单就买下那么大一块地的原因,要是换了别人,哪能那么容易就买下那么大一块地?

    不过李如柏这好处可是给的够足的,六十两银子可是抵得上他整整一年的俸禄了。看着李如柏满脸的笑容,那小吏也笑着拱了拱手道:“李公子,如果下次再来买地的话,还请继续来找本官,价格保证让您满意……”

    李如柏自然知道那小吏图的是什么,也不答话,笑着拱拱手,随后打马离开。

    其实就算不来官府买地,李家直接霸占了,李如柏估摸着也不会有人来过问这件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到时候有人看自家生意眼红,去官府举报一波怎么办?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多了去了,还是稳点儿好!

    回到李家庄,李如柏就开始着手开荒一事。近来天气逐渐转暖,李家庄的庄户们也都开始忙自家田地里的活了,暂时是腾不开人手去开荒。不过这几日来李家应聘想去作坊做工的人络绎不绝,招些人手去开荒种花想来是轻而易举。

    李如柏找到李屯,跟他说了此事,李屯听闻李如柏居然花了五十两银子将西山脚下那一大块荒地买了下来,倒吸一口凉气,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心疼那钱。

    捂着自己的心口,李屯大喘了一口气,有些痛心疾首的道:“少爷,那块地土太薄,土下面全是石头,它种不了庄稼啊!!!”

    那块地李如柏之前去看过,撒些泥炭什么的,感觉种些花花草草还是没问题的,于是笑了笑道:“放心,屯叔,到时候弄些泥炭来,撒上一层,正好适合种花。”

    李屯有些心疼的摇了摇头,不过现在地也已经买了,想反悔也来不及,只能无奈的答应多招些人去种花,不过工钱肯定不会给太多,能省则省。

    “少爷,这人可以招,只是这工钱可不能给太多,不然可就真的赔大发了。”

    李如柏自然同意,李家最近大搞建设,花钱如流水,各种开销,可把李谷山心疼坏了,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吧。

    随后李如柏又叫来了夏雨,夏雨平常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之前李如柏书房前的那个小苗圃就是夏雨打点的,种的好不好先不说,至少李家目前也就夏雨一个算是专业种花的。

    所以开荒种花这事李如柏打算交给夏雨这个小丫头去负责。

    至于他自己……

    李如柏是很喜欢种地,不过并不代表他喜欢亲自去种,现在大把大把能使唤的人,具体的活全都交给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就是了,而自己要做的,只需坐等收获就行。

    这让李如柏想起了一款农场类游戏。呃,只不过现在是把游戏搬到了现实……

第65章 激动的夏元吉

    在李家庄的建设行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夏元吉终于在一次次的修修补补中,将如何解决投献问题的奏章呈了上去。

    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几岁的夏元吉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实在太累心了。

    可是到了晚上,夏元吉就被朱棣派来的小太监叫去了。

    夏元吉心中有些忐忑,若是不出意外,肯定是白天递上去的奏章的事,只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朱棣的脸色隐情不定,夏元吉偷偷撇了一眼,心道一声不好。

    朱棣看了夏元吉一眼,口中淡淡的问道:“百姓们为什么要把自家的田地投献出去?他们傻了吗?自家好好的地偏偏要送给别人?”

    听到这话,夏元吉就知道自己之前呈上去的奏章被朱棣否了。

    不过夏元吉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他在奏章中提议士绅每户最多保留五十亩免税地,超过五十亩的需正常纳税,超过二百亩的赋税增加一成,五百亩以上赋税增加两成。

    如此,绅士自然会将这些赋税分摊到佃户身上,佃户给士绅种地不合算,自然就不会再去投献自家田地了。

    至于原本的佃户,有不想在士绅家继续佃田的,可以移民到交趾那边,正好填补那边人口的缺口。

    在夏元吉想来,这个法子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既照顾了真正贫穷需要帮扶的士子,又阻止了百姓继续投献之事,可是听陛下的意思……

    夏元吉有些懂了。

    “启禀陛下,百姓投献田地,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想要少一些赋税,而是因为他们交完了赋税,自家就吃不饱饭,就要饿死。”

    “臣之前却是想岔了方向,治标却不治本。只是,陛下,按照目前每户最多能够耕种田亩的数量,即使是丰年也只能略有盈余,除非粮食的产量能够大幅增加,或者有一种新的高产的粮食……”

    朱棣继续板着脸,夏元吉的一番话并没有出乎朱棣的预料,如果说不出来,朱棣就要想着自己是不是该换一个户部尚书了。

    想到这里,朱棣又想起了那个胆敢戏弄自己的李如柏,可惜年轻了些。

    朱棣冲着一旁的小太监招了招手,那小太监一溜烟的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双手端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摆着个大土豆。

    夏元吉见朱棣听了自己的一番话之后沉默不语,心中有些七上八下,随后看见朱棣一招手,就有人拿来了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

    夏元吉心底有个不妙的猜测,莫非是自己平时怼陛下怼的太狠了,落了陛下面子,让陛下对自己不满意,今日终于图穷匕见,要毒杀了自己不成?

    若是被朱棣知道了夏元吉此刻的想法,估计真的会把土豆换成一瓶毒药,好了却了这个能臣的愿望。

    不过朱棣不会读心术,自然是不知道,他指了指土豆道:“此物名叫土豆,可做主食,亦可做菜,煎炒烹炸俱都甚是美味。”

    夏元吉轻轻舒了口气,不杀自己啊,不过随即就有些奇怪,跟自己说这个干什么?要赐御宴吗?不过朱棣接下来的话就让夏元吉没了胡思乱想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此物亩产极高,可达十石甚至更高,而且,还不挑地。”

    朱棣表情很平淡,声音也很平淡,平淡的就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可夏元吉却“腾”的一下跳了起来,走到土豆面前,颤抖着双手想要拿起土豆,随即想到了什么,将手使劲儿在官服上擦了擦,这才颤颤巍巍的将土豆捧了起来。

    随即转身看着朱棣,也顾不得自己是否失礼,有些结结巴巴的问道:“陛,陛下,此事当真?”

    敢质疑皇帝,这就很过分了,不过因为事出有因,所以朱棣并未和夏元吉一般见识,淡淡的看了有些激动的夏元吉一眼,朱棣道:“此物是顺天府一举人所献,朕并未亲眼所见,不过想来也差不了,那人料定也不敢欺瞒朕。此次提前北巡,朕就是想亲眼见见这土豆是否言过其实。”

    夏元吉此刻有些患得患失起来,如果是真的自然一切都好说,大家都皆大欢喜,如果是假的,他定然会让那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朱棣站起身,背着手,边走边说:“爱卿的奏章朕看了,只是多了些老成持重。”

    夏元吉有些惶恐,于是连忙躬身告罪。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夏元吉起身,然后继续道:“此事关系重大,确实鲁莽不得,不过并不代表这就需要朝廷妥协,不然朕的威严何在?”

    这话比刚才的还要重,夏元吉正准备屈身告罪,又被朱棣挥手制止了。

    朱棣温声道:“朕并没有责怪爱卿的意思,爱卿对朕、对大明一片忠心,朕自然知道。”

    听到朱棣如此说,夏元吉鼻子有些发酸,顿时觉得这几天的劳心劳力不算什么,只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不够细致。于是直接跪下,声音有些哽咽的道:“陛下……”

    朱棣看了眼几次三番要下跪,此次终于跪下来的夏元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爱卿,快快平身,莫不是还要朕扶你起来不成?”

    夏元吉俯身一拜,忍下了眼中的眼泪,口中道:“陛下,臣不敢~”

    随后身体有些颤抖的站了起来,这是激动的。

    朱棣见夏元吉起身,又接着道:“如果这土豆一事是真的,到时候如何推广,以及如何彻底的解决百姓投献一事,户部还需要拿出应对的措施。”

    夏元吉沉声应是。

    朱棣又接着道:“另外,朕欲鼓励商业,并全面征收商税,户部也拿出个具体的章程吧。嗯,前期就以五年为期,先寻一府之地试行一番,看看效果如何。”

    夏元吉听了这话,有些为难的道:“陛下,此事,只怕会有人说与民争利啊。”

    朱棣冷哼了一声:“与民争利?哪个民?老百姓?还是那些士绅?”

    夏元吉急忙告罪:“陛下明鉴,却是臣又有些想岔了。”

    知道了朱棣明确的态度,夏元吉心中就长出了一口气,至少此事可以放手施展了。

第66章 朱瞻基来了

    李家庄的大建设运动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为了方便冷却,所以炼钢炉离李家庄的那条河水很近,高大的炼钢炉不远就是砖窑,目前都已经开始在试窑的过程中。

    炼钢炉的旁边还有一座正在修炼中的水泥窑,由于人手和原料等原因,一直拖到最近几日才开工。

    李如柏还花了高价从北平城请来了两位打铁师傅,一位姓段名固,一位姓冯名六,都是北平城有名的打铁师傅。

    李如柏给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锻造出韧性足够好的粗铁丝即可,而且要尽快,还要能够大批量生产。

    “段师傅,冯师傅,您二位都是北平城排的上号的师傅。这次请二位来,一是希望二位能够锻造出韧性足够好的钢铁,每根铁条至少要有拇指粗,十三尺长,而且还要能够大批量生产。”

    段固和冯六均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随后段固开口道:“李公子,韧性这块老头子自信有法子解决,可是不知这个大批量生产,要多大的批量?”

    李如柏伸开右手,举了起来道:“每日最少五百根。”

    段固和冯六面面相觑,这个工程量有点儿大啊。

    段固环视一周,周围除了自己两家的几个徒弟,再没别人,有些疑惑的问道:“李公子,只有我们两家?”

    李如柏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不待段固继续发话,李如柏指着炼钢炉旁边的一处工地问道:“二位可知这是什么?”

    段固和冯六各自看了一眼,随后心中有些疑惑:看着像是水车,不过普通的水车没有这么复杂……

    冯六小心翼翼的问道:“李公子,这可是水车?”

    李如柏点了点头,有些得意的道:“此物就是水车,不过和普通的水车不同,此物的主要用途就是带动后边的机械装置,代替人力来冲压锻打钢铁,在本少爷的预想中,一般的钢铁,应该会一次就能搞定。”

    段固二人长大了嘴巴,如果李如柏说的是真的,别说一天五百根了,这个产量一天再翻一倍都不是问题,前提是原料足够。

    李如柏看着面前二人惊讶的样子摇了摇头,这个驱动水车进行打铁的装置,是李如柏带着赵虎赵六完成的一项课余作业。

    在李家的前院,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小号水车,正是他们师徒三人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虽然小,动力可不小,放块石头上去几下就能碎成渣,这也是李如柏如此自信的原因。

    随后李如柏又道:“水车这几日就能彻底完工了,到时候你们一试便知,现在还请二位先去试试咱这炼钢炉怎么样。”

    三人围着炼钢炉转了一圈,冯六有些担忧的问道:“李公子,这炼钢炉倒是不错,不过我二人只在这里见到了煤炭,却不知这铁矿在何处?”

    李如柏正欲开口说话,忽然看见远处有一行骑士打马飞奔而来,定睛一看,大笑一声,指着那行人说道:“咱们的铁矿石来了……哈哈。”

    随后扭头与段固、冯六二人交待几句让他们二人先用成铁试试炼钢炉的效果,自己则翻身骑上小马哥朝着那行人走去。

    朱瞻基一马当先,恨不得直接飞到李家庄去,身后跟着的梁火突然指着一处大声道:“殿下,那边好像是如柏先生。”

    朱瞻基顺着梁火指着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李如柏正缓缓的向他们走来。于是朱瞻基急忙改变方向,打马朝着李如柏奔去。

    到了李如柏近前,朱瞻基当先下马,拱拱手,激动的道:“如柏兄,好久不见!”

    ……

    李家正堂,朱瞻基拜见了李谷山和周倚梅,随后还送上了一车礼物,说是给周倚梅这个嫂子结婚的贺礼,让周倚梅心中吃惊之余,有些弄不清李如柏和朱瞻基的关系了,难道自己之前真的是误会了?

    朱瞻基对于李谷山的瘦身成果表示很吃惊,却不好当面问李谷山,等到了李如柏的书房,急忙问起了此事。

    “如柏兄,伯父他当真每日只吃糙米、杂粮、蔬菜?”

    李如柏心中有些好笑,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朱瞻基有些摸不着头脑,急忙道:“如柏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家父最近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着了……”

    李如柏差点没笑出声来,憋着笑道:“我爹他不止每日吃这些,还需要多加运动,每次吃过饭都要运动两刻钟,还有膳食搭配要合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

    李如柏对着南京方向拱拱手道:“太子殿下每日公务繁忙,哪儿能有这个时间?”

    朱瞻基却是激动不减,口中说道:“无碍的,无碍的,只要有办法就好。”

    朱高炽的肥胖症御医们是束手无策,就连朱高炽自己都放弃治疗了。朱瞻基却是亲眼见着李谷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两百多斤减到现在的一百五六十斤,就算限制再多,他也要说服朱高炽试试。

    既然朱瞻基想试试,李如柏也不能吝啬,于是找来了李谷山每日饮食的菜谱,还有他之前给李谷山定制的计划,一起交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翻看着李如柏递给自己的资料,忽然一拍脑门,想起了正事,边看边道:“如柏兄,爷爷要见你。”

    李如柏一个激灵,啥?朱棣要见自己?

    朱瞻基见李如柏有些被吓到的样子,继续恐吓道:“爷爷还说了,如果那个土豆达不到你说的那样,那你就是欺君之罪……”

    李如柏一听就傻了眼了,自己当初是被猪油糊了脑子了?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虽然李如柏对土豆有信心,但是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接着李如柏急忙起身,冲出了书房。

    朱瞻基有些发懵:如柏兄这是担心爷爷砍了他的脑袋,所以要跑路不成?

    朱瞻基急忙在后边追赶李如柏,边追边喊:“如柏兄,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样?哪样?”

    一直躲在墙角偷听的周倚梅有些奇怪,她躲在这里听不清楚。却只见夫君突然就跑了出来,然后朱瞻基跟着后面不停的解释……

    周倚梅歪着头看着这一幕,觉得自己是不是把自家夫君和朱瞻基的角色弄反了,夫君才是被动的那个?

    嗯~这就能解释通了。朱瞻基堂堂皇长孙,自己和李如柏结婚居然送了如此厚的大礼,是觉得对不起自己,想要补偿自己一二?

    不过看来夫君还是坚贞不屈的,周倚梅心中有些美美的想到……

第67章 急不可耐的朱瞻基

    朱瞻基一路追着李如柏,看着他叫上李家的家丁,然后带上农具,一行人一路飞奔出了李家。

    门口等候着的梁火看见朱瞻基追着李如柏,也急忙带着人一起跟上。

    于是两群人一前一后浩浩荡荡的出了李家庄。

    李如柏带着一群家丁气喘吁吁的跑到了自家的土豆地,然后说道:“所有人,以后每天都要来除草、施肥、浇水,还要看着不要让人踩了咱家的地,对了,还有野猪,一定要看紧了。”

    所有人应了声是,然后纷纷冲进地里忙碌起来。

    朱瞻基也带着人喘着粗气赶了上来,朱瞻基一边喘一边道:“如,如柏兄,你,你至于吗。爷爷就是吓吓你,不可能真的把你砍了的。”

    李如柏用力摇了摇头,表示不相信,谁不知道君无戏言,这朱瞻基这小子,蔫儿坏啊。

    “瞻基,哥哥待你不薄吧?为何如此坑害哥哥我?君无戏言,懂不懂?”

    朱瞻基见李如柏死活不信,一时也没了办法,他没想到李如柏居然如此害怕自己的爷爷。

    “如柏兄,真的,你要相信小弟,小弟自己的爷爷小弟自己还不了解吗?”

    李如柏有些信了朱瞻基的话,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那句话,以防万一。

    李如柏还是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有些心有余悸的道:“不是哥哥不相信你,实在是事关重大。”

    朱瞻基苦着脸,玩笑有点开大了啊……

    “如柏兄,你要怎样才肯相信我?”

    “不是哥哥我不相信你……”

    朱瞻基咬了咬牙道:“如柏兄,小弟跟你实话说了吧,其实爷爷他压根就没有说过刚刚那话,是小弟为了吓你,逗你玩儿的~小弟还以为你会继续宠辱不惊呢……实在是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害怕爷爷。”

    朱瞻基这话还是半真半假,其实他还是有些小孩子心性,想看看李如柏到底有多害怕自家爷爷,找找心理平衡,不过这话自然不能对李如柏说出口,不然……

    李如柏听了朱瞻基的话,果然大怒,也顾不得朱瞻基是当今皇长孙,指着朱瞻基的鼻子道:“好你个朱瞻基,居然敢戏弄我!”

    说着就扑上来和朱瞻基打作一团。

    梁火在一旁很是纠结,自己到底是上还是不上呢?难搞!

    朱瞻基自知理亏,也不敢还手,好在李如柏也没有真打,只是控制住了朱瞻基之后不停挠他的痒痒肉……

    朱瞻基在李如柏身下哈哈大笑着不停求饶,李如柏解完气之后,趁着朱瞻基还在大笑不止的功夫,一把跳开,不给朱瞻基丝毫反击的机会。

    两人都有些衣衫不整,而刚刚朱瞻基叫声太大,引得不少家丁注目,只是隔得远了些,有些看不清楚,只看到自家少爷压着皇长孙殿下打,自家少爷可真厉害……

    而刚刚的这一切,被一些喜欢八卦的家丁们回去之后又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慢慢的就有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再说李如柏和朱瞻基打闹过后,二人之间的关系不由更近了些,朱瞻基也这段时间李家庄变化很大,顿时大感兴趣,不停的拉着李如柏问东问西。

    上次离开的时候,李家庄只有一个香皂作坊,主要还是供秋菊和冬雪两人提取香精油用的,制作出来的香皂也只供李家自家人用,而这次规模扩大了不少,看样子是准备扩大产能了。

    还有刚才遇见李如柏的地方,那边也有不少炉子,和一些奇怪的东西,朱瞻基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玻璃作坊和西山脚下的花草种植基地朱瞻基还没有看到,不然恐怕更加惊讶。

    李如柏正想和朱瞻基说起铁矿石的事情,闻言就跟朱瞻基解释了一番。

    当朱瞻基听到刚刚见的那些东西可以烧制什么水泥,制作预制板,而这些东西可以盖几十丈高的,且又结实无比的房子的时候,朱瞻基不由张大了嘴巴。

    见朱瞻基震惊的样子,李如柏叹息了一声说道:“可惜~可惜~”

    “如柏兄,可惜什么?”

    李如柏故作仰天长叹的样子,其实是为了掩盖嘴角的笑容,缓缓道:“可惜,可惜朝廷禁止私人买卖铁矿石,哥哥我这个计划只怕要无疾而终了……”

    李如柏有个屁的计划,炼钢炉都盖起来了,还没见到朱瞻基的时候,李如柏就已经把套设好了,就等着朱瞻基自己往里跳呢。

    果然,年幼无知的朱瞻基急忙道:“如柏兄,你且放心,铁矿石的事就交给小弟了。”

    刚刚他欺骗了李如柏,此刻正觉得过意不去,于是用力拍着胸脯向李如柏保证。

    见朱瞻基这么懂事,李如柏喜出望外,急忙低头看着朱瞻基,嘴角的笑容也丝毫不加掩饰:“此话当真?”

    朱瞻基见了李如柏脸上的笑容,只当是李如柏一直在为铁矿石的事发愁,如今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去了心病,一时高兴所致,也没有多想,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

    当下朱瞻基把胸脯拍的啪啪作响,“如柏兄,我还能骗你不成!”

    “好好好!瞻基啊,你可真是哥哥的福星啊~”

    随后李如柏又道:“哥哥准备成立一个建筑局,专营新式房屋建造,既然你帮哥哥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老样子,还给你两成的股份怎么样?”

    朱瞻基口中连道:“如柏兄,这怎么使得~”

    说着就拉起李如柏往李家庄赶去。

    “唉,唉,瞻基,你拉我干什么?”

    “如柏兄,你不是说要给我两成股份,咱们这就去签订契约啊。”

    李如柏:这个脸皮厚的!!!

    朱瞻基丝毫不见脸红,口中继续道:“是不是还有六成是我爷爷的?那我这次也一并带了回去,想来爷爷也会很开心。”

    南京城的御皂坊每日的净利润平均在八百贯左右,换成银子那就是八百两,一个月就是两万四千两,一年就是二十八万八千两。而且现在还不停的有南京周围城市的人专程跑去买这香皂,所以利润也在不停的增加。

    而这其中的八成,都进了他们老朱家的口袋,尝到甜头的朱瞻基见李如柏又要开个什么建筑局,刚刚习惯性的推辞说出口就后悔了,生怕李如柏反悔,就急不可耐的拉着他要去签订契约。

第68章 指鹿说马

    一路上朱瞻基拉着李如柏死不放手,两人连拉带拽的进了李如柏的书房。

    ……

    自从上次周倚梅将李如柏打了一顿手心儿,借着余威对秋菊连唬带吓一番之后,秋菊对周倚梅就愈发的像个狗腿子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只要她一听到立马就跑去说给周倚梅听,大献殷勤,生怕自己什么时候一不小心也挨一顿打。

    朱瞻基和李如柏一路上拉拉扯扯,且两人俱都衣衫不整的样子,不巧落在了秋菊的眼里,然后秋菊一溜烟的向后院跑去。

    ……

    书房中,赵虎和赵六正趴在自己的书桌上,各自老老实实的抄写教材,见朱瞻基和李如柏进来,两人头都没抬。

    一旁的李如柏迫于朱瞻基的逼迫,无奈之下,只好写了两份契约,而且两份契约上签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叫朱瞻基,当今皇长孙,一个叫朱棣,当今皇上。

    不过既然又是八成股份送给了他们老朱家,想来朱棣也不会吝啬于“皇家”两字,于是李如柏又厚颜无耻的在建造局前面加上了皇家两个字,变成了皇家建造局,瞬间逼格满满。

    待墨迹干了之后,朱瞻基小心翼翼的收起契约书,这才眉开眼笑了起来。

    随后李如柏又带着朱瞻基参观了一番水泥作坊、砖窑以及炼钢炉,这些以后都将属于皇家建造局的下属作坊。

    段固和冯六见了朱瞻基这位皇长孙殿下,有些诚惶诚恐。乖乖,没想到自己的东家背景这么大,皇长孙都能请来,心中那点儿小心思瞬间都灰飞烟灭,对于李如柏这位少东家,也愈发的尊敬起来。

    李如柏对于二人的反应丝毫不在意,这些在他带领朱瞻基来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

    不过李如柏又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水泥作坊、砖窑以及以后的预制板作坊的管事,目前都是崔仁一个人在兼职,短时间内事情不多还好说,长时间下去怕是要分身乏力,而且崔仁本职也只是搞玻璃的,术业有专攻啊。

    沉吟了一下,李如柏缓缓开口说道:“瞻基,之前咱们聊到过匠籍一事……如果说将皇家建造局所用到的工匠都让那些匠籍来充当,一应福利待遇都由皇家建造局负责,怎么样?”

    朱瞻基想了想到:“可是如柏兄,如果所有的匠籍都入了皇家建造局,那么谁来为朝廷服役?轮班匠籍虽然可以到建造局任职,但是稳定性始终是个问题。工匠们三五年轮换一次,等服完役回来,怕是又要重新培训一番。”

    李如柏笑了笑道:“如果朝廷把所有需要匠户们做的事情全都交给建造局呢?不止是建造局,以后还可能有军械局负责为朝廷打造军械,纺织局为负责纺织布匹丝帛,开采局负责采煤、挖矿等等等等,都可以诸如此般。”

    “而且这些建造局、纺织局、开采局等等,平时也可以自谋发展,让他们自给自足。比如建造局平时可以自己建房、卖房……纺织局也可以自己纺织布匹进行售卖……只要运营得当,说不准还能和御皂坊一样,每年给朝廷带来一大笔收入,至少不会让朝廷一直白白供养着这些匠人们。”

    李如柏转身看着朱瞻基道:“瞻基,你可想过没有,只要这些局开始盈利,匠户们的待遇自然差不了,长此以往下去,匠籍自然就会名存实亡,甚至大家都会抢着入匠籍。”

    “而朝廷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钱粮,以及派出得力的人手将那些匠户们组织起来,再加上一些合理的运营,就能让天下的匠户们都能吃饱穿暖,再也不愁生路。”

    “匠户还是那批匠户,将他们组织起来之后,不但不会成为朝廷的负担,甚至还会为国库开源引流,成为朝廷财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如柏见朱瞻基两眼放光,摇了摇头道:“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如果主管此事的官员或是贪腐,或是渎职,或是无能,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贪腐自不用说,贪的都是朝廷的钱,但是这种人只要有能力,肯办事,任由他贪又何妨?渎职和无能,才是最可怕的。”

    “瞻基你想过没有,假如御皂坊负责采买油脂的人买回来的油脂有问题,制造出来的问题香皂别人用了之后被毁了容,导致大家都不敢继续使用香皂,怎么办?”

    朱瞻基有些惊愕,刚想说回头就让人盯着负责采买的人,就被李如柏挥手打住了。

    “你先听我说完。”

    “如果御皂坊的负责人压根就不懂怎么制作香皂,胡乱指挥,后果又会怎样?就像不懂兵的人去指挥作战,怎么能赢呢?”

    朱瞻基脸上的兴奋随着李如柏的话渐渐的淡了下去,李如柏说的这些不止是御皂坊或者建造局会有,朝堂上这种人尸位素餐的人更是大把,让人恨得牙痒痒,简直除之不完,杀之不尽。

    朱瞻基面色变得有些沉重,缓缓开口问道:“如柏兄,可有解决办法?”

    李如柏摇了摇头:“只要是人、只要有感情,就避免不了这些问题,除非你能用一批毫无感情的机器来管理。”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选拔人才,做到知人善任,从根源上杜绝无能的人。还要建立起完整的监督、举报制度,只有这样那些贪腐、渎职的人才会有所忌惮,不敢太过放肆。”

    “而人才选拔,可不单单是考察某一方面,要结合他要去任什么职,做什么事,综合考核。”

    “就像一个人,四书五经读的好,那么他最适合的就是去钻研学问,如果这个人想要去御皂坊主管香皂生产,那他至少要懂得怎么制造香皂,如此才能胜任这一职位,否则就算是圣人来了,也不能胜任。”

    朱瞻基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心头却多了些沉重,既然做一个小小的御皂坊的管事都需要这样,那么要做这偌大的大明的官员呢?

    大明的普通百姓想要做官,只有科举这一条途径,而科举,只以八股取士。而这样选拔出来的人,大多只会也只懂读书,没有任何治理国家的经验,却要去治理大明的万里河山……

    朱瞻基有些不寒而栗。

    ……

    朱瞻基离开的时候有些意兴阑珊,临走时又提醒李如柏要做好随时面圣的准备,他爷爷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见他。

第69章 爷爷真有那么厉害

    家丁们也早已收了工,回到了李家庄,秋菊在前院溜达一圈,听到家丁们说起李如柏压着朱瞻基一事,急忙又跑到周倚梅跟前汇报……

    周倚梅之前听秋菊添油加醋的说了朱瞻基拉扯着李如柏进了书房,二人俱都衣衫不整、袒胸露乳的样子,心头正气。此刻俏目含煞,心中思索着要不要去和朱瞻基这个小三儿同归于尽,拯救自己的夫君于水火之中。

    周倚梅紧握着自己的拳头,霍然起身,目光坚定,口中喃喃道:“夫君,我来救你了!”

    这时秋菊一溜烟的小跑过来,口中还惊呼着:“少夫人,不好啦~不好啦~少……”

    秋菊看着周倚梅握着拳头,煞气冲天的模样,声音戛然而止,缩了缩脖子,脚步慢慢的向后挪去。

    周倚梅霍然扭头,充满煞气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秋菊:“说!又有什么不好了?!”

    秋菊见周倚梅瞪着自己,腿脚有些发软,身形摇晃了一下,赶忙扶着一旁的柱子,艰难的咽了口吐沫:“少,少夫人,,我刚刚听,听家丁们说,,,说,,,”

    周倚梅见秋菊磕磕绊绊的,还有些欲言又止,怒喝道:“说什么!”

    秋菊一个激灵:“说,说今天在地里,少爷先动手,把,把那个朱瞻基压在身下,然后那个朱瞻基在少爷身下不停的大喊大叫,听不清是求饶还是怎地……”

    周倚梅身形一个踉跄,双眼中的怒火快要喷涌出来似的。

    秋菊瞧了眼周倚梅,随即一个激灵,立马低头盯着地面……

    周倚梅没有理会秋菊,而是顺手抄起手边的戒尺,气势汹汹的朝李如柏的书房走去。

    秋菊急忙跟在周倚梅身后,看样子少爷又要挨打了……

    ……

    此时李如柏刚送走朱瞻基,正在书房检查赵虎和赵六的抄写成果。

    “六啊,你的这个字写法不对,什么?你虎师兄就是这么教你的?你们俩,这个字各罚抄一百遍,赵虎加倍。”

    一旁的赵虎幽怨的看着赵六,猪队友啊……

    赵六无辜的眨了眨眼睛,他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李如柏正起身准备出去,门口却迎面撞上了怒气冲冲的周倚梅。

    周倚梅手握戒尺,蹬蹬两步进了书房,气势汹汹的环视一周,没有见到朱瞻基,就转身瞪着站在门口的李如柏。

    自从上次鞭打马匪之后,李如柏就再也没有见过这种气势的周倚梅,现在再次不仅见到,而且周倚梅的气势甚至更胜从前,这让李如柏身上某些地方不禁有些蠢蠢欲动……

    盯着周倚梅冷若冰霜的俏脸,李如柏喉咙咕涌着,狠狠咽下了一口吐沫……

    周倚梅看着李如柏就想起了秋菊说的话,上前伸手就要去揪李如柏的耳朵,李如柏见状急忙躲闪过去,口中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夫人,这还是白天,恐怕不太好吧,而且还是在书房……”

    说着李如柏瞅了瞅赵虎和赵六:“再说了,还有外人在场呢……”

    周倚梅一听更是怒不可遏,这都什么跟什么,当即杏目圆瞪:“你让不让拧?”

    李如柏又咽了一口吐沫,他觉得自己有些把持不住了,挥了挥手示意赵虎和赵六出去,然后口中道:“让~让~”

    待赵虎两人出去之后,李如柏顺手关上了门,随后屋内就传出李如柏一阵阵不似惨叫的惨叫……

    跟着周倚梅身后的秋菊没敢进书房,她见赵虎两人被赶了出来,又见书房的门也被关上,接着房中就传出了李如柏的怪叫声……顿时手脚发软,面如土色,然后蹑手蹑脚的逃离了书房,脑中还努力回想着自己最近还有哪里做的不够好……

    幸好秋菊走的及时,不然……

    过了良久,书房的门才再次打开,神清气爽的李如柏扶着周倚梅走了出来,口中不停的和周倚梅解释着今天的事。

    周倚梅则神态慵懒,时不时的嗯一声……

    ……

    朱瞻基回到北平城朱棣的行在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见到朱棣之后,朱瞻基先说了皇家建造局一事,朱棣一听就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主意,当即哈哈大笑一声,这两个小迷弟都算计到他头上了。

    不过洪武年间朝廷已经准许了私人开采铁矿,只要他李如柏不违法,朱棣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当即大手一挥,同意了李如柏开采铁矿。

    朱瞻基听了却有些发愁,他承诺李如柏的是可以直接从朝廷购买铁矿,而不是开采铁矿啊,因为他的如柏兄压根不知道哪里有铁矿可以开采……

    李如柏对此也是有些遗憾,他可是翻遍了了自己宅子里的书,只知道铁矿的大概分布,具体哪里有,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寻找,在目前看来和没有差不多。

    “爷爷,朝廷的内库现在存铁那么多,一时之间也用不完,何不直接卖了出去,还能填补一部分开销……”

    朱棣冷哼一声:“那些可都是朝廷的储备,轻易动不得,哪能因为你们两个小孩子过家家就动用的道理?”

    朱瞻基顿时就苦着脸,朱棣摇了摇头,看在李如柏给自己的六成股份的面子上又道:“不过他若是从朝廷直接购买铁矿石倒是可以的,毕竟那也是皇家产业,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

    朱瞻基听了之后大喜过望,急忙跑过去给朱棣捶腿,谄媚道:“谢谢爷爷……”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随后道:“朕可是看在土豆的面子上,不然……”

    说起土豆,朱瞻基就想到了李如柏之前的反应,忍着笑将此事告诉了朱棣。

    朱棣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哈哈蛤~爷爷有那么可怕吗?”

    朱瞻基一面捶腿一面夸赞道:“爷爷英明神武,声威赫赫,就算是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都要被爷爷声势所摄,不能自已,更遑论如柏兄。”

    朱棣平时不知被多少人吹捧,却从来不显于色,被朱瞻基这么一通马屁乱拍之下,心情不由大好,站起身子,掐着腰,仰天大笑着:“哈哈~乖孙儿,爷爷真有那么厉害?”

    “爷爷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我大明在爷爷的带领下国势更是远迈汉唐,爷爷您当真是亘古一帝,震古烁今啊~”

    嗯……这是朱瞻基特意找李如柏请教的。

第70章 镜子的父亲

    一通不要钱的马屁之后,朱瞻基又讲了李如柏关于皇家建造局管事选拔一事,朱瞻基所想到的事情,朱棣自然也想到了,而且朱棣还听李如柏话里话外对大部分读书人的不屑,心中有些纳闷。

    通过对李如柏的调查,朱棣发现李如柏并不是那种恃才自傲之人,可是偏偏却如此的瞧不起读书人,而且身为儒家子弟,居然对圣人语出不敬……

    不过儒家至圣先师一系确实是历代帝王的心病,朱棣想到此处不由得有些沉默……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李果初期就想打压儒学,不但将《论语》等儒家学说划归“异端邪说”加以严厉禁止,甚至于洪武二年下诏曰:“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意欲贬低孔子的“儒家教主”地位,而对孔子的嫡系子孙“衍圣公”更是百般的打压和责难。

    朱元璋圣旨一下,令当时的所有读书人感到有如晴天霹雳,虽然这是皇帝的圣旨,但不少大臣俱都上疏表示不敢苟同,甚至可以说是强烈抵制,更有士子抬棺入朝死谏,后迫于形势,朱元璋不得不借着这一做法与自己常说的“治天下以仁义为本”自相矛盾的理由,收回了成命。

    朱元璋携开国之威亦是对儒家奈何不得,更遑论朱棣自己。

    朱棣不由得摇了摇头,心底叹息了一声……

    这是皇权和儒家的“道统”之争,在他父亲那一代,皇权败下阵来,这让朱棣每每想起此事心中也十分恼火。

    况且朱棣自己对儒家也没有好的印象,要不然也不会诛了方孝孺十族,只是自己得位不正,后来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无奈之下才尊孔崇儒。

    看看前宋就知道儒家治国是什么样,真真的是对内猛如虎对外舔如狗,横眉冷对万民俯首,结果一手好牌却硬生生把自己玩死了。

    朱棣沉默良久道:“此事就依你们二人,先在皇家建造局试行。”

    朱瞻基听出了朱棣话中的意思,急忙应是:“爷爷,您放心,此事干系重大,孙儿知道轻重。”

    朱棣点了点头,心中又挂念起土豆,问道:“那土豆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朱瞻基细细回想了下:“爷爷,如柏兄今年种植了六亩土豆,今日孙儿去土豆地发现俱都发芽了,长势不错,大概再有一两个月就能收了,如柏兄今日还特意命人严加照料,想来到时收成差不了。”

    说着朱瞻基又想到了李如柏被自家爷爷吓的狼狈不堪的样子,又有些憋不住笑。

    ……

    第二天一早,李如柏照常带着两个徒弟跟着赵老三练武,刚吃过早饭,朱瞻基就带着好消息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几个朱棣派来的工匠,以及几大车铁矿石。

    这让李如柏喜出望外,看来朱瞻基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

    铁矿石自然不是免费送给李如柏的,不说皇家建造局目前还是没影的事,就算皇家建造局已经成立了,那也是属于皇家私人的产业,用朝廷的铁矿石也是得给钱的。

    不过朱瞻基知道李如柏没那么多钱,于是直接将御皂坊这两个月的收益给拿出来一部分用了,这才有了这一批的铁矿石。

    把工匠和铁矿石全都扔到作坊那边,李如柏就拉着朱瞻基一起盘算着皇家建造局成立起来要多少银子了。

    皇家建造局前期肯定少不了投入,如果在北平这边还好些,毕竟北平的地价不贵,如果在南京,成本将会更高。衡量之下,李如柏和朱瞻基决定还是在北平这边试试水。

    其实主要还是穷……

    如果在北平这边,首批大概需要十万两银子,如果是在南京,翻倍都不止……虽然南京那边前期的收益肯定要高于北平,奈何囊中羞涩,二人对视一眼,均有些无奈。

    就算在北平城,十万两银子也让两人咋舌,御皂坊的收益都用来采买铁矿石等原料了,二人只剩下李如柏家中的两千多两银子,还有九万八千两银子的缺口。

    这银子肯定是不能开口找朱棣要的,主要是李如柏不敢。

    南京御皂坊的收入虽然不少,但是真的要支撑一个偌大的皇家建造局前期无底洞般的开销,还是远远不够的,无奈之下李如柏只好又打起了镜子的主意。

    带着朱瞻基来到了玻璃作坊,商议出售玻璃和镜子一事。

    东长安街的铺子也差不多装饰完毕,更重要的是那边的窗户已经提前用上了玻璃,现在全都用布遮着,只等开业的时候给北平城的吃瓜群众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只可惜香精油的存货不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导致香皂也只能限量供应。

    不过纯净透明玻璃倒是让朱瞻基大开眼界,两眼放光。

    这是看到大把大把银子的眼神。

    “如柏兄,要不咱们不制作镜子了,淡淡这玻璃就比那镜子稀有多了,有的是人愿意那大把大把的银子来换这玩意儿。咱们把这些东西加工成瓶子、茶具、摆件……放出去一件估计就能卖个几万两银子……”

    李如柏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玻璃杯子和工艺品,他宅子就有不少……自己原来还是个隐形富豪?

    不过朱瞻基倒是很有生意头脑,自己居然都没有想到此处……

    李如柏伸手给朱瞻基点了一个大大的赞,“瞻基,你这个法子好。”

    随即李如柏吩咐崔仁抓紧时间找人试制。

    上次资金问题被镜子解决,这次资金问题又被玻璃解决,两人不由得有些感叹。

    “如柏兄,这玻璃,可真是你我二人的吉祥物啊……”

    李如柏自然知道朱瞻基的意思,当初二人初次创业,为了筹钱成立香皂作坊,可是费尽心思,最后被一面镜子挺身而出,二人靠着镜子卖身得来的八千两现银,才有现在这御皂坊的日进斗金。

    而如今二人的二次创业,再一次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这一次需要镜子的老爹玻璃挺身而出……

    李如柏点了点头:“你我二人改天应当敬这玻璃一杯酒才是。”

    听到喝酒,朱瞻基一时也有些饿了,揉了揉肚子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现在如何?”

    李如柏有些无语,感恩这种如此庄重的事情,却只让朱瞻基想到了吃东西,心底有些鄙夷……

    ……

    “来,瞻基,尝尝哥哥这酸辣土豆丝,你在别处可吃不到……”

    “嘶~辣,真辣,如柏兄,嘶~咳~这是何物?”

    “来,先碰一个~”

    “呲溜”一声,一杯酒下肚,李如柏带着酒气说道:“这个叫辣椒,怎么样,吃起来还不错吧?”

    “嗯嗯~嘶~好吃~咳咳~”

    “如柏兄,不知此物还有没有,小弟想带些回去给爷爷尝尝。”

    辣椒这东西,如果是别人要肯定没有,但是给朱棣吃,肯定是有的……

    当下李如柏就让秋菊包了一包辣椒皮拿给了梁火。

第71章 西山踏春

    朱瞻基走后,喝的有些晕晕乎乎的李如柏带着赵老三一起去了西山。

    这几天李如柏都在惦记着他种在西山的玉米和红薯,只是一时闲不下来。

    听说李如柏又要去西山,周倚梅顿时不乐意了,上次李如柏去西山差点儿没和老虎同归于尽,这让周倚梅后怕不已,于是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去。

    李如柏无奈,只好让人套了马车,带上周倚梅和秋菊冬雪,想了想又将赵虎和赵六两人一起带上,又叫上几个家丁,周倚梅还让秋菊和冬雪带了不少吃食和锅碗瓢盆之类的,一副踏春宿营的架势,然后一行人就在周倚梅的欢呼声中出了李家庄,直奔西山而去。

    李如柏这才算是明白了,什么担心自己都是假的,周倚梅就是每日在家太过憋闷,想出去转转才是真的。

    这让李如柏也有了些自责,自从结婚之后这两个月,周倚梅每日都呆在李家庄那一亩三分地里,甚至还不如秋菊冬雪她们来的自在,这是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失职……以后自己定要腾出时间多陪陪周倚梅才是。

    路过花草种植基地的时候,李如柏又看了看夏雨的工作进展。

    花草种植基地的周围只是简单的用树枝和细竹竿围了一圈,中间还插了一些玫瑰花的枝条,又间隔着种了不少桂花,只是花草种植基地占地太大,目前围墙只围上了一半多。

    花草种植基地目前种了不少花,有郁金香、玫瑰花、茉莉花、菊花、牡丹花、桂花等等,各种花依据喜好和颜色,各自种在了不同的区域。

    茉莉花和玫瑰花都是扦插的,李如柏下马仔细看了看,发现有些已经冒新芽了,就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开花,看来还得提前做好两手准备才行。

    出了花草种植基地,一行人就进了西山。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草木也都有了发芽的迹象,今日也是难得的好天气,一路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让李如柏好不自在。

    进山走了一段路之后,山路越发的崎岖不平,无众人奈只好舍弃了马车,一行人牵着马驮着女眷和吃食等东西进了山。

    原本李如柏是想和周倚梅同骑一匹马的,可惜周倚梅脸皮薄,死活不肯,无奈之下李如柏只好让周倚梅骑着小马哥,他自己则在一牵着小马哥陪着周倚梅边走边聊。

    一路上李如柏凭着印象找了几处离的近些的种玉米和红薯的地方,远远的看了一眼,发现有两处的玉米和红薯都已经发芽了,这才放下心来,专心的陪着周倚梅游玩。

    李如柏担心发生上次的意外,没有深入太远,就近找了一处阳光正好,又靠近小溪的开阔地,开始就地扎营野餐。

    家丁们在地上铺上一大块布,摆上吃食和酒水,又升起了篝火,赵老三还去抓了两只野兔,在营地旁边的小溪收拾干净,然后交给秋菊和冬雪,让她们二人将野兔烤了。

    赵六之前经常跟着赵老山来西山,对西山的环境比赵虎这个第一次来西山的师兄要熟悉的多,于是就带着赵虎两人翻上爬下的找野果子吃。

    李如柏和周倚梅二人互相依偎着,坐在溪边钓鱼。溪水汩汩,二人小声说着一些体己话,周倚梅不时的喂李如柏吃些点心,而李如柏却总是故意把周倚梅的纤手一起含在嘴中……

    水中的鱼儿似乎也受不了这对狗男女的郎情妾意,一直不愿意接近此处,所以等到兔肉烤好的时候李如柏还没有钓到一条鱼,这让打算在周倚梅面前秀一把自己高超的钓鱼技术的李如柏十分生气,当即就要让家丁回家去取了渔网过来捕鱼,不过却被周倚梅捂着嘴儿笑着制止了。

    烤兔肉很好吃,尤其是撒上辣椒粉和孜然,隔壁的小马哥都馋哭了……

    两只野兔,一只李如柏分给了赵老三和家丁们,另外一只则和剩下的几人一起分了。

    李如柏给赵虎和赵六一人撕了一条兔腿,然后撒上一些孜然和辣椒粉,赵六拿着兔肉闻了一下当即就抱着兔腿“吸溜吸溜”的啃了起来。

    赵虎拿着兔肉,看了看李如柏,然后犹豫了一下,跑到赵老三旁边,伸出兔肉道:“爹,您先吃。”

    赵老三也没料到赵虎居然如此懂事,心中对李如柏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激,这位沉默的汉子有些不善言辞,只是将这份感激深深的埋在心底,然后颤抖着双手接过兔肉,背着赵虎转过了身子……

    李如柏看着这一幕有些欣慰,还是赵虎懂事啊,然后就冲赵虎招了招手,准备再给他一条兔腿……

    然后就看见赵六跑到自己身边,将啃了一半的兔腿递给李如柏,鼓着嘴道:“湿呼,您也吃。”

    李如柏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小小的感动,看着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舍之色的赵六,伸手揉了揉赵六的小脸:“哈哈~你也很懂事啊~”

    然后伸手接过赵六递过来的半个兔腿,美美的咬了一口。

    之后又分别撕了一大块兔腿给了赵六和赵虎,揉了揉二人的头道:“去,都去吃吧……哈哈~”

    赵虎又想把第二块兔肉给李如柏,李如柏勾起嘴角朝他晃了晃手中赵六给的兔腿,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和赵六一起去边上啃肉。

    周倚梅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李如柏师徒三人,眼中闪过淡淡的温柔和自豪,自家夫君教导徒弟虽然手法生疏,方式也与众不同,不过这两个徒弟目前看起来教导的都很不错,不仅学识远超同龄人,而且性格也不像其他同龄人那样死板。

    这里的同龄人指的是周倚梅之前在北平城见过的其他同样跟着学堂老师读书识字的孩子。

    李如柏和周倚梅两人你一块我一块的吃着兔肉,俱都“吸溜”着嘴儿,呛的满脸通红,不时的喝着水解辣。

    一旁的小马哥直盯盯的看着李如柏和周倚梅二人大吃大嚼,眼神中有些可怜兮兮的样子,李如柏看了有些好笑,就跟周倚梅说了声,然后起身拿了一块儿兔肉,撒上孜然和辣椒粉,放在小马哥嘴边,小马哥试着舔了一口之后,当即打了个响鼻,然后一直狂吐口水,马眼看着李如柏,眼泪汪汪的……

    旁边看着李如柏拿兔肉喂马的周倚梅的秋菊、冬雪都要笑翻了,李如柏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然后赶紧让人弄来水给小马哥漱漱口……

第72章 又一次的工钱翻倍

    崔仁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的,嘴角都起了个泡。玻璃作坊这边要招人制作手工艺品,水泥作坊那边还要盯着烧制水泥,水泥烧制出来之后又要试制预制板……最轻松的还是砖窑这边,招的几个工匠都是会烧砖的,倒是让崔仁省了不少的心。

    玻璃作坊那边招来的几个手工艺师傅想了个法子,先将玻璃液倒入模具制作出来毛胚,然后再打磨光滑,倒是制作出来不少晶莹剔透的小玩意儿,包括一些茶杯盘子什么的,虽然和李如柏想象中的工艺品差的有些远,倒也勉强能看。

    李如柏隐约记得有个吹玻璃的说法,就和崔仁提了一嘴,崔仁一拍脑门,回到玻璃作坊就和那几个手工师傅一头扎进作坊里研究了起来。

    李如柏坐在书房中,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悠悠的给赵虎和赵六讲课。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课间的时候,李如柏想到自己能够如此悠闲,全都是因为崔仁能干,一个人就担起了李家除了香皂作坊外所有作坊的大事小情,让李如柏省了不少的心。

    想到此处,李如柏心中有些许的愧疚,于是想着要不要给他升个职加个薪,将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砖窑、预制板作坊这些都交给他总管了,毕竟崔仁现在干的也不错,而且这样说起来也名正言顺不少。

    更重要的是,这样自己真的很省事啊~

    崔仁如果知道李如柏这么对他,不知道他是会悲伤还是会难过。不过崔仁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首批预制板已经试制出来了,他得去看看成品怎么样。

    进了预制板作坊,迎面就是一个占地将近一亩地的大操场,操场上摆了一排已经彻底凝固的预制板。

    旁边还有刚从砖窑烧制出来的青砖,用李如柏说的水泥加沙子的方法砌了两堵矮墙。

    有工人正在用滑轮将预制板拉起来,准备放在一旁的两堵矮墙上,然后给上面堆上铁锭测试下承重。

    滑轮也是李如柏带着赵虎和赵六捣鼓出来的小玩意儿,经过试用之后就开始在李家各作坊普及了起来。

    两位工人一人拉,一人推,很快就把预制板摆放好,随后就有工人开始整整齐齐的往上码放铁锭。

    先是摆放一百斤的铁锭,非常轻松。

    然后慢慢加到二百斤,这种承重已经可以站人了。

    然后加到三百斤,这样的承重已经基本满足目前盖楼的需求了。

    然后再加到四百斤,预制板依旧稳稳当当。

    直到九百斤的时候,预制板才有了些弯曲以及些微的小裂缝。

    又加到一千二百斤的时候,预制板才咯咯吱吱的从中间断开,从断开处可以看到里边的铁条都还没断。段固和冯六打造的铁条,现在已经不能叫铁条了,这种韧性,足以媲美钢筋了。

    “好,好,好。”

    崔仁连说了三个好,然后一脸激动的跑去给李如柏报喜。

    李如柏正在给他的两位学生介绍他们的新同学朱瞻基。

    年前的时候,朱瞻基就请示了朱高炽,说自己想跟着李如柏学习一段时间,只是苦于后来事情太多,这才作罢。

    此次跟着朱棣北巡,看样子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回南京了,于是朱瞻基和朱棣打了声招呼就带着人来了李家庄。

    见崔仁来报喜,李如柏心中的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

    二人跟着崔仁来到了预制板作坊,还是那个地方,只是原来的预制板已经被工人们收拾了出去。

    见自家东家来了,工人们更是热情高涨,来这里的工人可是都听说了当初玻璃作坊工钱翻倍的事儿的。

    众人很快拉开了一块全新的预制板,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铁锭一块块码放上去……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铁锭慢慢加到了一千二百斤,这才有些断裂的迹象,看样子还能再加百十斤。

    朱瞻基在一旁已经被惊呆了,这根看着不起眼的东西,上面居然能压这么重的东西,铁锭怕不是假的吧?随即摇了摇头,铁锭放上去之前可都是现场称重的……

    李如柏挥手制止了想要继续加铁锭的工人师傅,再继续放下去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让工人把铁锭拿了下来,然后李如柏爬到预制板上,踩在上面跺了跺脚道:“各位师傅们辛苦了,本少爷脚下的预制板各位功不可没,尤其是崔师傅。”

    下面的工人们连同朱瞻基带来的匠户们都伸长了脖子,正在猜测着李如柏会不会给涨工钱,却没想到李如柏突然夸起了崔仁,这让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微妙……甚至有几个人发起了牢骚。

    不过崔仁整天忙的团团转,尤其是嘴角起的火泡,明眼人都看得见。所以人群中几个趁机发牢骚说闲话的人也没人应和。

    没有理会台下的众人,李如柏继续说道:“现在本少爷正式宣布,正式升任崔仁崔师傅为李家外事总管,负责玻璃作坊、钢铁作坊、预制板作坊、水泥作坊、砖窑的生产事宜。”

    崔仁见李如柏当众夸自己,还有些小激动,随即就听见李如柏宣布让自己正式负责这些作坊,身体颤抖着,也不知是开心还是其他的什么……

    当初说好的暂时负责呢……

    李如柏见崔仁颤抖着身体,似乎是高兴的过了头,心中十分欣慰,觉得自己这也算是成人之美,想想还有点儿小自豪。

    既然预制板一次就制作成功,李如柏自然也不会吝啬工钱:“刚刚本少爷说了,预制板各位功不可没,有功自然就该赏,从本月起,钢铁作坊、预制板作坊、水泥作坊、砖窑的所有人,工钱翻倍!”

    台下的闲言碎语立即消失的一干二净,众人奋力欢呼着,甚至有人涨红着脸大叫着要给李如柏做牛做马……

    等台下众人稍微安静了下来,李如柏又接着道:“有赏就有罚,自今日起,所有的预制板、青砖、玻璃制品等都要在上面写明何时、何地、由何人制作,一旦质量不过关,那就休怪本少爷不讲情面了!”

    台下有人高喊:“东家您就放心吧,除非有人脑子进了浆糊,不然肯定不会出问题!哈哈~”

    一旁的人也纷纷附和,用力的排着胸脯向李如柏保证着。

    李如柏点头笑道:“那是最好不过了……本少爷保证,只要大家好好干,工钱亏待不了大家伙~”

    ……

第73章 三成利润

    南京城那座装潢奢华的豪宅中,那位管家正在跟那位中年男子说着最新的消息。

    “老爷,皇长孙殿下最近频繁出入李家,咱们的人没法动手啊。”

    “而且听说他们还开了个什么玻璃作坊,制作出来的玻璃晶莹剔透,跟水晶似的。”

    那位中年男子一直在闭目养神,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道:“继续派人盯着点儿,不过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

    第二天,李家主宅的扩建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用的全新的建筑材料,房子也是全新的样式。

    盖房子的工匠是朱瞻基从盖北平皇城的工匠中直接拉来的,正好提前熟悉熟悉新的建筑材料和方法,以后这就是皇家建造局的骨干了。

    李如柏也乐得如此,给同样的工钱,朝廷专用的匠户肯定质量更好,毕竟是自家的房子。

    中午吃过饭,李如柏和朱瞻基在书房商议御皂坊北平分店的开张事宜。

    北平这边的御皂坊的伙计,除了春花,其他的李如柏都让朱瞻基负责,春花也只是单纯的跟着账房先生打打帮手,顺便练练手,尝试着用数字报表来计算财务方面的东西。

    “如柏兄,这次咱们要怎么宣传?”

    之前南京那边的宣传,是因为南京的老百姓对皇帝的八卦非常热衷,再加上南京城的权贵很多,又蹭了一波朱棣赏赐百官的热度;而北平这边一来老百姓对皇帝的八卦不是很热心,肚子都吃不饱了,大部分人没心情弄别的,二来权贵的数量也远远不及南京城。

    所以朱瞻基有些不知所措。

    李如柏想了想就问朱瞻基:“北平这边的皇城建设情况如何了?”

    李如柏这么一问,让朱瞻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本能的道:“进度一般,爷爷爱民如子,并没有要求泰宁侯赶工期。”

    李如柏点了点头:“如果对外说皇宫的窗户都是用的咱们的玻璃呢?”

    “目前咱们在北平这边的业务主要就是玻璃和香皂,而香皂的利润在玻璃的利润面前完全就是添头。”

    “何况只要打开了玻璃的市场,那些能买得起玻璃的人家,自然就是御皂坊最稳定的客户。”

    这话有点儿前言不搭后语,朱瞻基拧眉思索了一会儿才想明白里边的弯弯绕,然后又有些疑惑的道:“如柏兄,既如此,那你为何还要招那么多的手工师傅,费那么大的劲儿捣鼓那些小玩意儿呢?”

    李如柏有些得意的笑了笑:“玻璃长途运输不便,在南京那边开作坊哥哥又担心配方泄露,所以目前只能在北平城周边出售。”

    “可是那些玻璃制成的小玩意儿却是不怎么怕碎,而且相信南方的那些富豪们也会为了那些小玩意儿一掷千金……只要跟定国公家的那面镜子一样运作一番,那个才是暴利。没有个上万两银子,你猜猜会不会卖给他们?”

    “而这些挂在御皂坊名下出售的玻璃制品,我准备将利润给御皂坊划三成。”

    宰起那些富户们李如柏可是一点儿不心疼,况且为了给吹玻璃的师傅们喂嘴,李如柏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那些拉满了煤炭的车辆日夜不停的拉进玻璃作坊,这让李如柏心疼坏了。

    朱瞻基想起了自己当初第一次看到那八千两现银的样子,再想想这次估计随便一个玻璃制成的小玩意儿就有可能翻倍,心跳有些加速,呼吸也有些急促……

    至于划给御皂坊三成利润,朱瞻基却是觉得有些太高了,压低声音道:“如柏兄,为何要给御皂坊分三成利润?小弟觉得……”

    李如柏有些理直气壮道:“保护费能不多交么。”

    朱瞻基:……

    朱瞻基有些不想搭理这个怂人。

    想了想决定换个话题,就道:“如柏兄,爷爷准备封蒙古瓦剌部三首领为王,此事你怎么看?”

    李如柏有些纳闷,咱们好好的商量怎么赚钱不好吗?银子它不香吗?怎么突然就说到这个上面了?

    瓦剌李如柏知道,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里边几万瓦剌人围了几十万明军,其中有大明的满朝文武,还有大明的皇帝陛下,甚至还有不少火炮之类的火器。

    当时尚且年幼的李如柏还以为后面会有反转,毕竟是皇帝陛下御驾亲征,而且兵力还十倍于敌。

    可是后来的剧情就让李如柏看不明白了……

    明军被围之后派了几队人尝试性的突围几次,突围失败之后,就坐在原地等死。

    几十万人没吃没喝,黄土漫漫,挖井也挖不到水,只能喝马血,吃马肉,最后被那个叫什么也先的打了个全军覆没。

    不过当时的那位皇帝倒是让李如柏记忆犹新,虽然看着昏聩了些,不过最后非但没有逃跑,反而盘膝坐地,坦然面对失败,虽然没有英勇就义,但是这种气势让李如柏对他有了一丝敬佩。

    不过这一战让李如柏印象深刻,还是个孩子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几万人是怎么在野外神不知鬼不觉的围了几十万人的……

    不过这事注定只能烂在心里,而想要避免土木堡之变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让瓦剌灭族,干净彻底,简直完美!

    李如柏想了想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五胡十六国一事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就是那次让他见识了李如柏的远见卓识,这才生出结交之心,他自然记得。

    李如柏接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只是单纯的封其为王是不够的,或者说只能让那些蛮子觉得朝廷怕了他们,从而变本加厉。”

    “自古以来,草原上的蛮子一次次的进犯我华夏大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瞻基你想过没有?”

    朱瞻基想了想道:“大多的时候是因为吃不饱饭,还有就是觊觎我们的财富和土地。”

    李如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朱瞻基有些不解。

    李如柏道:“你说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同种族之间对于生存空间的争夺……”

第74章 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的华夏

    朱瞻基略做思索,随后问道:“如柏兄是不看好此次分封蒙古瓦剌诸王?”

    李如柏点点头道:“草原人不看重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相比王爵,他们更看重的是跟随封王一同赏赐下去的封赏。”

    “凭借那些封赏就想换来和平甚至是他们的忠诚,这就有些太可笑了。我敢断言,陛下他此举也只是缓兵之计,只是在鞑靼和瓦剌中间拉一个打一个,等到时机成熟,没准就要举兵一举而下,彻底灭了鞑靼和瓦剌两族,以绝后患!”

    朱瞻基眼睛一亮,按照自己对自家爷爷的了解,没准他老人家还真能干出这种事情出来。

    不过草原那么大,想要彻底灭了鞑靼和瓦剌可不容易,打不过跑还是很简单的。

    于是就疑惑道:“如柏兄,那些草原上的蛮子可不好对付,而且汉人天生文弱,同等人数之下很难打赢那些蛮子,再者现在朝野上下都主张求和,认为不宜再开战端……”

    对于朱瞻基的疑问,李如柏嗤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这才缓缓的道:“我华夏一族建立以来,用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这两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夏朝开始,国土面积两亿一千万顷……”

    朱瞻基心中默默按照李如柏教授的数学和现在的单位换算了下,哦……,两万万又一千万顷……然后心中默默的吐槽了李如柏几句,万万不挺好的,搞得自己现在听到和计数相关的都要习惯性的换算一遍……

    李如柏自然不知道朱瞻基心中正在吐槽自己,继续道:“到了商朝,国土面积三亿两千万顷,周朝,三亿四千万顷,到了秦朝,始皇帝一统天下,国土面积四亿六千万顷……”

    接着李如柏带着浓浓的自豪之情说道:“及至汉朝,两汉最鼎盛时代,国土面积达十亿四千万顷。”

    朱瞻基有些吃惊……

    李如柏没有理会他,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汉之后,三国割据,国土面积共计九亿三千万顷,到了西晋,国土面积缩减到了五亿四千五百万……”

    接着李如柏沉默了一会儿,稳定了情绪之后继续道:“东晋时期,五胡乱华,东晋偏安一隅,国土面积仅剩两亿八千万。”

    摇了摇头,李如柏又道:“南北朝时期,国土面积合计约九亿三千五百万顷,自隋朝再次一统天下之后,国土面积八亿四千万顷。”

    “唐朝,鼎盛时期,国土面积高达十二亿四千万顷!”

    说到这里,李如柏有些手舞足蹈,要是不明所以的人看了着实会有些好笑。

    朱瞻基也点点头:“强汉盛唐,所言不虚~”

    李如柏笑了笑接着道:“宋朝,重文轻武,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也不过四亿六千万顷,自宋朝开始,汉人开始变得保守起来……”

    “再到前朝,蒙元时期,国土面积三十三亿两千五百万顷……疆土之大,可谓前无古人。”

    蒙元的国土面积很大很大,直到现在,北元余孽鞑靼还掌控着不少蒙元的国土,这点身为皇长孙的朱瞻基非常清楚。

    李如柏并没有多提及蒙元,直接说到了当朝:“到了我大明,当今陛下收复交趾,再加上奴儿干卫,国土面积已然到了十亿三千万顷左右。”

    朱瞻基点了点头,对这个数字表示了认同。

    李如柏顿了顿道:“从夏朝至今,华夏的国土面积大概是一开始的五倍左右。并且在过往有明确史书记载的三千余年间,我华夏一族有两千六百余年都能完全压制周边所有民族……”

    李如柏在“所有”这个词上特意加重了语气,随后自豪的道:“游牧民族可能是个劲敌,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犬戎,匈奴,回鹘等等等等少说十几个,他们呢?基本已经被灭族或者同化,不要说汉朝扩地千里,杀尽蛮夷。就连温文儒雅的唐朝都可以为了一个大不敬这么虚幻的理由动辄就灭国。汉族从来不是什么软弱的民族,他向来并且习惯于做世界之王!”

    “在过去的五千年中,我汉族至少已经做了四千年的王者!瞻基,这样的王者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仁慈、软弱和无能。鞑靼和瓦剌,只不过是又一个劲敌而已。”

    朱瞻基握紧了拳头,脸色潮红,被李如柏的一番话鼓动的有些热血沸腾,只觉身上豪情万丈,颇有些此生不悔入华夏之感。

    李如柏看了一眼满脸涨红的朱瞻基道:“朝中大部分叫嚣着求和的,都是些目光短浅、贪图安逸之辈,你且看看你爷爷器重的那些重臣们,有几个整日叫嚣着要求和的?”

    朱瞻基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夏元吉、金忠他们,从来没有过和谈的想法。”

    接着又想了想道:“如柏兄方才所说的一番话,意思是说鞑靼和瓦剌不足为惧吗?”

    李如柏摆了摆手道:“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鞑靼和瓦剌目前实力不弱。除非举国之战,否则短期之内消灭不了鞑靼和瓦剌。因此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这话有些笼统,朱瞻基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道:“如柏兄,这两句话,又是藐视,又是重视,这个要怎么理解?”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敢于和敌人战斗;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一往直前;才能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不被敌人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不至过高估计敌人而悲观自弃、停顿不前;将士们才能勇于出站,不至于未战先怯。”

    “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大军战无不胜的保证。只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不至于过低的估计敌人的实力而产生麻痹轻敌思想;才能在每一场具体的战斗中,采取谨慎的态度,并讲究战争的艺术;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鲁莽蛮干,毕其功于一役。”

    朱瞻基恍然大悟:“这是不是就像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狮子可以在实力上藐视兔子,但是在猎杀兔子时,也要拼尽全力,不然一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

    李如柏点了点头:“没错,不过鞑靼和瓦剌可不是兔子,他们是狼,喂不熟的白眼狼!”

    随即朱瞻基又想到了的问题:“可是如柏兄,以我大明目前的情况,如何能解决这两只白眼狼?”

    书友群:1095903121,可以进群扯扯淡啥的。

第75章 纳税的必要性

    李如柏思索了一番,并没有直接回答朱瞻基的问题,而是缓缓开口道:“前宋重文轻武,自那时起,汉人就变得保守起来。其实以文御武一事自古就有,前宋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而已,当然这并不是讽刺,以文御武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

    “以文御武的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也能让朝廷可以更加有效的制定军队的发展战略,以及在各个战线上更好的为国家利益而战。”

    听到李如柏这么说,朱瞻基脸上明显露出一丝笑容。明承宋制,大明目前也确定了以文御武的国策,现如今被李如柏如此评价,朱瞻基自然有些开心。

    李如柏见朱瞻基有些开心,心中暗道,你这开心的有点儿早啊。

    李如柏接着刚刚的话道:“不过也正所谓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由于科举制度将文武从根源上完全分开,大部分文官甚至连兵书都不曾读过一本,哪怕想要纸上谈兵都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文官集团们来说,主观的想要制定一条正确的军事发展路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也因此,前宋无论是在军队结构、训练,乃至指挥调度等方面,都不尽人意。”

    “与此同时,前宋还面临着北方游牧帝国的长期威胁。这种充满问题的军队,自然难以有效的抵抗外来民族的入侵。然后,为了能够调度军队来对抗这些游牧帝国的威胁,文官集团对于军队发展的干预、指导和指挥也随之增加。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不是前宋国家经济尚可,呵呵~”

    李如柏对此很是愤怒,明明一手好牌,硬生生被那群文人打的稀巴烂!

    可惜了……

    李如柏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名字:杨业、宗泽、岳飞、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以及以这些人为代表的的无数的或有名、或无名的民族精英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抗击外族入侵的使命,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做亡国奴,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中华民族抗争史。

    这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光辉的时代。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

    但是李如柏就是为他们感到不值!是的,不值!

    “前宋武将地位低下,在外征战的大将军居然会因为认一个八品文官为干爹而高兴。立了功,功劳就是文官的,打了败仗,过错就是武将的……”

    “而我大明,虽然武将目前还有一定的地位,可是有前宋的前车之鉴,武将们如何敢于主动出击抵御外敌?”

    “大家都是明眼人,从军没有前途,那些武勋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既然没有前途,还会有几个武勋愿意带兵打仗?长此以往下去,就又是一个前宋。不,甚至武将的地位还不如前宋。这个问题不解决,难道也要像前宋那般年年岁币?!”

    朱瞻基有些呆住了……

    目前大明的武勋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不多,仅有几个领头的也很少参与政事,朱瞻基之前还以为他们都在韬光养晦,现在看来他们这是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朱瞻基的身体有些发冷,难道真的要像前宋那般?面色苍白的朱瞻基沙哑着嗓子问道:“如柏兄,可有什么法子能改变如今这局面?”

    李如柏看了看朱瞻基:“其一,改变军户制,实行募兵制;其二,要文武并重,汉唐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文武并重,不偏不倚;其三,大力发展新式武器,比如火器。”

    朱瞻基思索一番道:“如柏兄,这一和三,可都需要耗费不少钱粮啊,以大明目前的经济,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李如柏嘴角微微翘起道:“大明很有钱,非常有钱,经济上一点儿不比前宋差,只需要稍微用点儿手段,大明就有花不完的银子……”

    朱瞻基眼睛一亮:“如柏兄,此话当真?!”

    李如柏笑容不减,只是无论怎么看都有些阴森森的味道,点了点头道:“自然当真。”

    朱瞻基看着李如柏的笑容,用力打了个冷颤,这种笑容,他还是第一次在李如柏身上见到。

    朱瞻基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如柏兄,这个手段,是什么手段?”

    李如柏轻描淡写的道:“只不过是收一些商税罢了……很简单的。”

    只是还有后半句李如柏没说出来:收的是所有人的税……

    朱瞻基有些疑惑:“如柏兄,朝廷如今每年也有收税,这两者之间可是有什么不同之处?”

    李如柏道:“咱们的御皂坊,每月收入几何?”

    朱瞻基更加疑惑了,这些东西,李如柏不应该不知道啊,随后还是回答道:“每月净利润两万四千两左右。”

    李如柏道:“这些收入可曾缴纳了赋税?”

    朱瞻基有些无语的看着李如柏,这个还用问吗?肯定是没有啊,先不说这是皇家的产业,本身就免税,就算不免税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收啊。

    李如柏见朱瞻基没有回答这个明知故问的问题,自己就接着道:“御皂坊在大明的土地上,依赖于大明的生存,得到大明的保护,享受着大明的福利,为什么不纳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明提供了稳定且便利的环境,才有了御皂坊的日进斗金,为了维持大明的生存和发展,是御皂坊的义务!”

    “如果没有了大明,没有了朝廷,谁来提供这一切?谁来维持这一切?谁来保护这一切?”

    见朱瞻基有些沉默,李如柏继续道:“现在你还觉得御皂坊不纳税是件很正常、很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朱瞻基脸色有些涨红,张口反驳道:“可是……”

    不待朱瞻基说完,李如柏就打断了他的话:“你是想说这天下都是你朱家打下来的,不纳税岂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朱瞻基点了点头。

    李如柏嗤笑一声:“就因为这天下是你朱家的,你们才应该带头纳税,你们朱家自己都不愿意纳税来维持自己江山的长治久安,别人怎么会愿意?简直可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619/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 作者:公羊卿所写的《回到明朝去种地》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去种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去种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去种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去种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去种地介绍:
李如柏:尔等异族,都来为我大明种地吧!
本书讨论群:1095903121回到明朝去种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去种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