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明朝去种地TXT下载回到明朝去种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去种地全文阅读

作者:公羊卿     回到明朝去种地txt下载     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好不容易把朱棣这尊大神送走,李如柏长吁短叹的回到了家中。

    李谷山正坐立不安的在家中等待消息,见到李如柏垂头丧脸的走了回来,心里就咯噔一声……

    “儿啊,你,你这是怎么了?”

    李如柏哭丧着脸,将自家土豆被朱棣白白拉走八成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谷山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儿啊,爹还以为你惹了陛下不高兴,革了你的功名呢……”

    “还不如直接革了功名呢。”李如柏有些生无可恋的道。

    李谷山原本还想安慰李如柏几句,听到这话差点儿没被气过去,“你,你个臭小子……真要气死你老子不可!”

    说着跺了跺脚,嘴中骂骂咧咧,气鼓鼓的走了出去。

    ……

    朱棣走了,围着李家庄的军士们也都撤走了,李家庄的庄户们终于可以放心的炸锅了。

    “我滴乖乖,那可是皇上啊,活着的皇上,居然来咱李家庄了……”

    旁边有人接着道:“可不是,皇上这次专门来见咱家少爷种的那个什么土豆的,说是什么新主粮。”

    “皇上咱那么没眼光呢,俺家种的芋头,不比那土豆差,咋就不去俺家看看。”

    “嘿,没见识了吧,芋头在南边儿可多了去了,皇上大老远的从南边儿跑到北边儿,来看你家芋头?想啥美事呢……”

    那人嘟嘟囔囔的,不过一想到自家的芋头今年产量也不低,就又咧着嘴笑了……

    ……

    朱瞻基一路上也在咧着嘴笑个不停,爷爷可是说了,田庄的土地不会低于万亩,而且现在已经差人去办了。

    朱棣摇了摇头,随后开口道:“爷爷当年比你大不了几岁的时候,你太爷爷,就让爷爷开始学着带兵打仗,你太爷爷担心我们不懂民间疾苦,每日就让我们经过一些村子,看看那些老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朱棣一脸缅怀之色,接着又道:“不过北平这边算是爷爷的根儿,这边儿的百姓过的日子,可比南京的百姓苦的多……”

    朱瞻基止住笑容,心中若有所悟的道:“原来爷爷您去年让孙儿来北平,就是为了让孙儿见识见识百姓们过的日子?”

    朱棣道:“你也不小了,整日呆在宫中像个什么样子?不过没想到你居然和那李如柏混到了一起……”

    朱瞻基有些羞赧,不过心中也明白了朱棣的意思,沉声道:“爷爷您放心,孙儿定不辜负爷爷的厚望!”

    朱棣微微点头,随即又道:“另外,乖孙儿~”

    朱棣脸上有些莫名的笑容,看着朱瞻基:“乖孙儿,想不想跟爷爷一样领兵打仗?”

    朱瞻基心中猛地一突,有些摸不着头脑,当即回道:“爷爷,孙儿倒是想,不过我爹那边儿估计不会答应。”

    朱棣哈哈大笑道:“哈哈~乖孙儿放心,那个兔崽子,他是我儿子,我是他老子,他还敢不听他老子的话?他有几个胆子?以为长大了,当了太子了,我这个当爹的就不敢打他了?”

    朱瞻基急忙环视一周,见周围的随从俱都面无表情,仿佛没听到一般,这才舒了口气。随后顿时觉得有些尴尬,自家老爹被他老爹当着自己这个儿子的面这么说,着实让他有些为难。而且,兔崽子这词儿,着实不雅……

    “咳咳~爷爷……”朱瞻基急忙叫住了正欲破口大骂的朱棣,“爷爷,您是想让孙儿这就……开始领兵?”

    朱棣点了点头,这件事是他思考了很久才决定的,随即他开口道:“当初你太爷爷将府军前卫近乎完全裁撤,不过还大体上的架子还在,爷爷准备从京营各卫所募集干将,重设府军前卫!”

    府军前卫朱瞻基是知道的,当年可以说是蓝玉的嫡系部队,只是后来因为参与蓝玉谋反一案,结果可想而知。朱瞻基一直以为府军前卫已经被老老朱完全裁撤,没想到竟然还有部分残存。

    随即又听到朱棣说的“募集”二字,朱瞻基有些惊讶道:“爷爷,莫非这府军前卫,您准备采用募兵制?”

    朱棣道:“没错,正好最近内帑多出了不少收入,填补这个空子绰绰有余。”

    朱瞻基一愣,这才明白过来爷爷说的是御皂坊等处的收入,当然,大头目前主要还是玻璃生意。

    朱瞻基拱手道:“孙儿谢过爷爷……”

    朱棣又嘱咐道:“不过府军前卫重设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必着急,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土豆,你定要将此事盯紧了。”

    朱瞻基用力点了点头,心道,自己这是要和如柏兄一起种地了么?

    随即又反应过来,心中暗叹一声,爷爷对自己的期望,还真是非一般的重~

    朱棣见朱瞻基将话听了进去,随即又说道:“粮食一事,事关社稷民生,若我大明人人能够吃饱穿暖,爷爷以后见了你太爷爷,也能挺直腰杆,让他好好看看这大明盛世,看看是否如他所愿!”

    朱元璋就是朱棣的梦魇,所以自登基之后,他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想要向朱元璋证明,证明自己没有做错,证明大明在自己的手中只会越来越好!

    朱瞻基身体猛地一震,随即额头有些冷汗流出……

    朱棣坐在马上,有些好笑的瞥了朱瞻基一眼:“你怕什么?爷爷做都做了,难道还说不得了?”

    朱瞻基汗颜道:“爷爷……是孙儿心胸狭隘了。”

    朱棣笑了笑道:“这不怪你,你就是太年轻了,见识过的、经历过的事情还少,等到了爷爷这般年纪,定然不会比爷爷差。”

    朱瞻基道:“爷爷您英明神武,一直是孙儿崇拜的对象,孙儿以后要是能有爷爷您一半本事就好。”

    朱棣听了笑骂道:“没出息的……”

    随即又道:“你太爷爷打拼了一辈子,为的就是让这天下万民能够吃上一口饱饭。纵观历朝历代,找不到比我大明赋税更低的,可是百姓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为何?”

    朱瞻基紧紧皱着眉头,有些不知从何说起。

    朱棣也不为难他,继续说道:“这是个难题,其中牵涉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提高粮食产量,虽然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过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若是放在以往,提高粮食产量可能是最为困难的,不过眼下,反倒成了最简单的。因此爷爷也乐得再装一次傻,不去追究这土豆到底是从何处而来,否则……”

    李如柏若是知道了,不知会不会感谢朱棣的不杀之恩……

第107章 不靠谱的朱瞻基

    朱瞻基有些汗颜,至少在他看来,李如柏说的土豆的来历一事,他是完全相信的,到了爷爷这儿就成了谁信谁傻子……

    “爷爷您宽宏大量,不拘小节,深明大义,为我大明呕心沥血,想必如柏兄知道之后定然会感激涕零,感恩戴德,铭感五内……”

    朱棣眼皮子抖动了一下,随即开口打断道:“莫要说了,你就让他好好给咱家种土豆就是,到时候爷爷亏待不了他。”

    “嗯!爷爷,到时候孙儿就做那山寨的寨主,如柏兄就做那副寨主,我们两个定然会将这山寨打点的妥妥当当!”

    朱棣一脸黑线,好好的皇家田庄,怎么就变成山寨了!前段时间要做什么劳什子总裁,还硬塞给自己一个什么董事长,都什么玩意儿。这才没多久,就又要做寨主、副寨主?

    朱棣觉得自家这乖孙儿有些长歪了……

    “乖孙儿,你告诉爷爷,你这些寨主、副寨主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启禀爷爷,孙儿最近在如柏兄家看了不少话……本……”

    朱瞻基习惯性的就回答了朱棣的话,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随即可怜兮兮的看着朱棣。

    朱棣摸了摸胡子,很好,又是李如柏……

    朱瞻基见状,急忙解释道:“爷爷,这是孙儿自己要看的……”

    朱棣冷哼一声,随即吩咐道:“来人~去将李如柏家中的书搬过来,朕倒要看看里边都有些什么书!”

    命令很快就被传了下去,接着就有位太监领着大批锦衣卫原路折返,如狼似虎的奔向李家庄。

    朱瞻基心中懊悔不已,这下可完了……以后没有话本可看了……可惜其中一本自己还没来得及看完……

    至于李如柏,哪儿有话本好看……

    再者,自家爷爷并没有真的生气,爷爷身边的太监都跟着一起过去了,那些锦衣卫想必也不敢乱来。

    ……

    “王公公,陛下此举何意?”

    领头的锦衣卫百户有些不解。

    王贺瞥了一眼这位百户,淡淡的道:“陛下的心思不是我等能够随意猜测的。不过,到了李家,手脚都收敛些,陛下可没说要问那李如柏的罪,咱们也不是去抄家的。”

    那位百户心中一凛,急忙把心中生出的那点儿小心思压了下去。

    ……

    今日由于朱棣突袭李家庄的原因,讲堂开讲的时间晚了些。工匠们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因此全都准点儿到了李家庄,之后就被一群军士堵在了李家庄外边,直到朱棣御驾离开李家庄这才进来。

    见状,李如柏索性让工匠们先用过午饭,然后直接开讲物理。

    正吃饭间,前院呼啦啦闯进来一群锦衣卫,领头的正是王贺。

    李如柏正在书房整理教材,李林连滚带爬的到了书房惊慌道:“少爷,不好了少爷,锦衣卫把咱家围了……”

    李如柏有些想不明白,莫非朱棣还用得着跟自己玩回马枪这一出?

    “我爹知道此事了吗?”

    “回少爷的话,屯管家已经去请老爷去了。”

    收到消息的李如柏和李谷山急匆匆的赶到前院,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王贺也不跟他们客气,直接尖声道:“陛下有旨,将李家所有书尽数搬走!”

    随后朝着李谷山和李如柏道:“还请李老爷和李公子配合,莫要让咱家难做。”

    李谷山长吁了一口气,还以为要抄家灭族呢,原来只是收书……随即拱拱手道:“李某一定配合,公公放心。不知公公如何称呼?”说着就顺手塞了一点儿东西进了王贺手中。

    王贺掂了掂手,面色不改的将东西收了起来,开口道:“咱家王贺,此次圣命难违,还请李老爷不要见怪。”

    李谷山笑着道:“王公公,还请到家中喝碗茶水,李某这就让管家去协助诸位军爷。”

    王贺点了点头,跟着李谷山进了客厅。

    王贺身后的锦衣卫百户见状,大手一挥,带着一大半锦衣卫跟着李屯去收书。

    李如柏心里有些郁闷,想不明白朱棣为何要收了自家的书……

    真正有价值的书,李如柏都备了一份,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余下的都是些大众货色,就算全没了也能在外面买到,再说了,那些之乎者也的书,如今李如柏也不会再去看了啊。

    除了一些话本之类的……

    随即心中一惊,自己可是刚将金瓶梅抄写了出来,这不会是要扫黄吧?那也不对啊,这事儿自己谁都没告诉,也没敢让别人看,纯粹是一时兴起,朱棣不可能知道此事啊……

    这边李如柏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那边李谷山已经和王贺熟络的套起了近乎,王贺收了好处,于是委婉的将事情的缘由透露了一部分。

    李谷山心中大骂李如柏,这个坑爹玩意儿,好死不死的让皇长孙去看什么话本,作……真作……

    周倚梅也收到了消息,急匆匆的到了前院,见了李如柏急忙道:“夫君~”

    李如柏牵着周倚梅的小手道:“夫人莫要担心,只是今晚怕是你没有话本可看了……”说完脸上还是一脸的遗憾。

    “没有就没有,反正有夫君你陪着我~只要夫君你人没事就好……”周倚梅望着李如柏,心中有些甜蜜,随即眯着大眼睛笑着道:“况且,没有话本,夫君你也可以将给我听啊……”

    ……

    李家的书大部分都在李如柏的书房中,因此李屯直接带着人就过去了。

    锦衣卫百户进了书房,望着满满一屋子的书,口中惊叹一声道:“乖乖~这么多书!”

    “弟兄们,开始干活吧~都小心着点儿,这些书可是要让陛下御览的。”

    一众锦衣卫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搬运起来。

    李屯在一旁看着一众锦衣卫粗手粗脚的搬着自家少爷的宝贝疙瘩,心中一阵心疼,生怕破了一本。

    “各位军爷~慢点儿~慢点儿~”

    那锦衣卫百户现在李屯身旁,眯着眼道:“放心吧,老头,我这帮兄弟们可是专门抄家的,经验多着呢……”

    李屯脸皮剧烈抖动了一下,顿时哑了火。

    那百户又道:“老头,别的地方还有没有了?”

    “这位军爷,我家的书,全在这儿了……”

    百户盯着李屯看了一眼,正准备让人去搜家,随即又想起了王贺的话,斟酌了一番,道:“若是没有,那就最好。否则~便是欺君之罪!”

    李屯冷汗淋漓,急忙道:“军爷放心,绝对没有了。”

第108章 真当我老了提不动枪了?

    赵虎吃过午饭,就鬼鬼祟祟的将赵六叫了出来。

    “六师弟,师父的书房被人搬光了的事你知道了吗?”

    赵六舔了舔嘴角的油腻,脸上带着一丝满足:“吃饭的时候听我爹和我哥他们说了。”

    赵虎脸上带着惊喜道:“师父给咱们布置的作业,咱们可都放在书房呢……”

    赵六有些不明白,师父的书房被人搬光了,赵虎为啥这么兴奋。

    看着赵六一脸疑惑的样子,赵虎又道:“我刚才偷偷跑去看过了,咱们的作业,这都被那些人搬走了~”

    赵虎沮丧道:“啊!那咱们的作业不是都白做了……我好不容易做完的……”

    赵虎见赵六还傻愣愣的不开窍,急忙又道:“你个笨蛋,咱们作业都被收走了,还怎么做!就算是师父他老人家,对此也无话可说。”

    赵虎的作业只做了一半不到,难得有机会偷懒,自然要拉着赵六一起。

    赵六挠了挠头道:“虎师兄说的有道理~那我们怎么办?”

    ……

    王贺带着锦衣卫离开李家庄的时候,足足拉了两大车书,据统计,共有各种书籍两千一百一十三本,各种图纸画卷一百六十三张。

    其中还有一部分教材,也被收走了。所幸这段时间有工匠手抄了些教材,大家挤一挤倒也勉强够用。

    李如柏跟没事儿人似的,照常给工匠们讲课,工匠们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老老实实的听完物理课,接着就四散开上工干活了。

    ……

    看着空荡荡的书房,李如柏有些蛋疼,赵虎和赵六跟在李如柏身后,看着有些可怜兮兮的样子。

    李如柏看着这两人,心中有些感动,没想到这两个弟子对书房竟然有这么深的感情。

    赵虎慢慢挪到自己的小书桌前,看着只剩下笔墨纸砚的书桌,面上更显委屈。

    看到这里,李如柏有些感动,走上前安慰道:“放心,那些书过几天就回来了。”

    赵虎:嗯?过几天就回来……这情况不对呀……emmm……能缓一天是一天。

    赵虎盯着书桌委屈道:“师父~他们连弟子的作业都收走了……”

    嗯?作业!李如柏盯着赵虎,见他十分专注的望着书桌,又扭头去看了看赵六。

    赵六心中有鬼,见李如柏盯着自己,顿时感觉浑身都有些不自然。

    李如柏了然,心中冷笑一声,这俩人可真是无师自通啊……

    随即李如柏又安慰赵虎道:“放心,不过是一些作业罢了……”

    赵虎心中一喜,莫非……

    接着李如柏指了指自己的眉心又道:“……师父这里还有很多很多作业,刚刚师父还特意重新誊写了一些出来,你要是喜欢做,那就多做一些。”

    说着李如柏从怀中拿出厚厚一份作业,里面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各种都有。

    “啊!师父……呜呜呜~~”赵虎看着面前的一大摞作业,不禁悲从中来。

    李如柏满怀关爱的看着他:“嗯?有这么多作业做,不开心吗?”

    赵虎眼泪巴巴的点了点头,见李如柏面色不善,随即又摇了摇头:“弟子开心,开心的不得了~呜呜呜……”

    二人的作业,李如柏中午在书房的时候,闲着没事就已经检查了一遍。赵六的功课做的不错,李如柏很欣慰,不过赵六毕竟跟着自己晚些,底子有些薄,因此李如柏就给赵六单独又准备了一些补习资料。

    中午出去的时候顺便就塞进怀里,准备悄悄拿去给赵六,谁知道赵虎戏精附体,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

    是觉得我老了提不动枪了还是怎么?

    对于赵虎这种主动往枪口上撞的行为,李如柏表示是要给他点儿教训瞧一瞧,不然真以为我这个当师父的老了,提不动枪了。

    赵六看了看赵虎,有看了看李如柏,有些犹豫的道:“师父,弟子……”

    李如柏看了赵六一眼道:“不必说了,那里边的作业,你和你师兄两人,一人做一遍。”

    说完就转身出了书房,留下赵虎和赵六两人面面相觑。

    “虎师兄……”

    赵虎吸了吸鼻子,身体一抽一抽的,只感觉这个世界好黑暗,大人们的套路好多……

    ……

    李如柏的书被锦衣卫们直接运到了朱棣的行宫,王贺带了一群宦官,正在将所有的书籍分门别类的归置好,等待朱棣御览。

    尤其是各类话本,更是重中之重。不放心别人,因此王贺亲自站在书堆旁盯着这块儿。

    看着面前的一大堆话本,王贺心中难免好奇,随手拿起了一本叫做《红楼梦》的翻看起来。

    正津津有味的看到第四回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后边没了,往后翻了翻,发现这本书后面全都是空白,心下顿时明白,这大概都是那位李如柏自己所写,只是明显没有完本,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随后又抄起一本,看了看名字,《金瓶梅》,嗯……名字一般,差评。

    再看看内容……

    “话说大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中,有一个风流子弟,生得

    状貌魁梧,性情潇洒,饶有几贯家资,年纪二十六七……”

    看着看着,王贺逐渐有些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这……道德沦丧啊!!!”

    “呸~**!”

    王贺此刻心中十分矛盾,既想放下,心中又隐隐有几分不舍……“那李如柏,表面看起来一本正经,背地里居然……居然写这种玩意儿……”

    王贺之所以认定这是李如柏写的,是因为这本《金瓶梅》和那本《红楼梦》的字迹一般无二。

    “简直……简直污人眼睛……有辱斯文……”

    王贺一边看的津津有味,一边大肆抨击李如柏。

    看到激动处,王贺有些心潮澎湃,面色潮红,只恨自己不能……随即又有些沮丧的想到,自己现在是个太监,再激动又有什么用!

    这时旁边有小太监跑过来道:“干爹,这些书都整理完了,您看……”

    王贺有些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手中的书,随即用力将眼睛从书中拔出来,转过头道:“这本书,回头找人给干爹我抄写一份。”

    那小太监忙不迭的点了点头道:“干爹您放心,这事儿就交给小的吧~”

    王贺不舍的将手中的书放下,随后道:“咱家这就去禀报陛下,这里你给咱家看好喽~”

第109章 李如柏的藏书

    朱棣正在和右谕德金幼孜、翰林学士胡广、右庶子杨荣于殿中议事,见到王贺进来,朱棣心中了然,笑着道:“正好此间事了,诸位爱卿随朕一起去看看这位顺天府的天才家中的藏书。”

    金幼孜不知道朱棣所说的这位神童是谁,转头看了看胡广和杨荣,发现二人也是一脸疑惑,于是拱拱手道:“敢问陛下,陛下口中的这位天才乃是何人?”

    胡广和杨荣闻言也纷纷竖耳倾听,能被朱棣称为天才,三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自然很是好奇。

    朱棣笑着道:“此子名叫李如柏,乃戊子科北平乡试举人……”

    举人?金幼孜心下疑惑,大明的举人,目前少说也有近万人,若是举人就能称得上天才,这天才也太不值钱了,莫非是年龄……

    胡广和杨荣听到这里,心中俱都有些疑惑。

    朱棣卖了个关子道:“诸位爱卿,不知当初诸位中举之时,是何年岁?”

    金幼孜此时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只是不知道这位天才有多大,于是当先开口道:“微臣惭愧,中举之时已过而立之年。”

    金幼孜乃是建文元年南昌己卯科乡试举人,建文二年赴南京参加会试,名列二甲第四,赐进士出身。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又看向胡广和杨荣二人,胡广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中举之时,已然将近而立之年。”

    胡广可能是这三人中运气最好的人,胡广同金幼孜一般,都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出身。

    说他运气好,原本殿试之时,几位试官议定,由胡广的同乡王敬止夺魁,不过这位王敬止长相不咋地,建文帝有些嫌弃,于是被建文帝黜为第二名榜眼。

    而胡广,因为正好赶上靖难之役,加之殿试的文章中又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这么一句话,就因为这句话戳中了建文帝柔软的内心,因此就御笔钦点胡广为庚辰科进士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可能有人好奇“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这句话的意思。亲藩,意思就是帝王宗室亲属被分封出去的人;陆梁的意思是嚣张、猖獗、横行无阻。

    再结合当时建文帝削藩,这话无疑迎合了建文帝的想法和需求,简直说到了建文帝的心坎儿里,这就叫知音啊,于是直接就赏了他一个状元,让这位知音也乐呵乐呵。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建文帝先是见了这句说到他心坎儿里的话,随便找了个理由将王敬止黜了,然后让胡广上位……

    随后朱棣又望向杨荣,杨荣道:“微臣中举之时已然二十八岁。”

    杨荣也是建文元年中的举人,而且还是福建乡试的解元,同样也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殿试中二甲第二。

    朱棣哈哈一笑道:“朕说的这位天才,诸位爱卿猜一猜,中举之时几岁?”

    见朱棣难得有兴致,金幼孜三人互看一眼,随后杨荣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人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

    朱棣摇了摇头道:“二十岁中举的人,虽然少见,可是我大明还是有不少的。”

    金幼孜闻言心中有些惊奇,随即又想到此人还未到及冠之年,与自己相比起来,这可真是……

    心中闪过一丝惭愧,随即道:“陛下,莫不是十七岁?”

    朱棣又摇了摇头,这下胡广也惊讶了起来,拱手道:“陛下,此人还未曾束发?”

    朱棣点了点头,金幼孜三人面面相觑,那这可真真的是天才了……

    朱棣见几位臣子们惊讶的表情,哈哈一笑道:“哈哈~好了,朕也不卖关子了,次子去岁中举之时,方才十三岁。”

    金幼孜想起了自己的长子金昭伯,那个不成器的东西,二十多岁了,才将将中了秀才,胸口不由一阵憋闷……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随后朱棣道:“各位爱卿,且随朕出去一观,看看这位天才都看些什么书。”

    王贺一直站在一旁,听见这话,心中不禁有些嘀咕,这位天才不仅会看书,而且还会写书,现在想想,还让人感觉有些身临其境……

    ……

    朱棣看着面前的一大堆书,眼中有些惊奇:“这书得有几千本吧?”

    王贺急忙道:“启禀陛下,自李家搬来的各种书籍共两千一百一十三本,各种图纸画卷一百六十三张。”

    随后递上一本账册道:“陛下,这是所有书籍、画卷的名册,请陛下过目。”

    朱棣接过翻看了几页,其中大多都是些四书五经之类常见的书籍,名本、孤本基本都没有,比之御书房的藏书差远了。

    摇了摇头,将名册递给了一旁的金幼孜,随即走到那一大堆图纸画卷的前边,跟在朱棣身后的王贺见状急忙让人将这些图纸画卷打开让朱棣过目。

    朱棣看着其中几幅画的手法有些眼熟,仔细一看落款,呵~居然还是自己乖孙儿的手笔……

    “瞻基这画画的功力,看来又有精进呐……”

    一旁的胡广道:“陛下,长孙殿下天资聪颖,只寥寥几笔,已然有了几分画道大家的风采。”

    金幼孜正在一旁翻看名册,闻言有些疑惑,不是说那人叫李如柏么?怎么突然说起长孙殿下的了?莫非这人是长孙殿下的化名?那也不应该啊……若非如此,那就只能说明长孙殿下和此人关系非同一般了。

    不过随即他的注意力就被手中的名册吸引了过去,《数学第一册》、《物理第一册》、《化学第一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红楼梦》、《金瓶梅》、《越女剑》、《鸳鸯刀》……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某种武林秘籍?

    莫非这位李如柏,还是个文武双全的料子?

    此时朱棣已经越过了朱瞻基的几幅画,走到了几幅看着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面前。

    “嗯!这是四轮马车的图纸?旁边画的这是什么?”

    朱棣有些好奇,随即就看到李如柏在旁边标注的小字:“悬挂装置,转向……有点儿意思。”

    “这又是什么?棱镜组、目镜组、物镜组……”朱棣看了身后的胡广和杨荣一眼,二人俱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此物。

第110章 共赏金瓶梅

    “这又是什么?”

    朱棣看着面前一组画着很多圆圈和细线的图纸,有些疑惑。

    这几张图纸上面只标了序号,并没有其他说明。

    胡广伸着头看了看,迟疑道:“陛下,看着像是马车。”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道:“胡爱卿你这么一说,朕看着还真有点儿像。”

    接着又抬脚往前走去,前边的还是一张图纸,朱棣盯着瞧了瞧指着图纸道:“这张图纸上的东西朕认识,而且还见过。”

    杨荣对这些图纸有些兴趣缺缺,正准备到金幼孜旁边,看看有哪些好书,听到朱棣这话不由自主的抬头看了看。

    只见图纸的右上角写着燧发枪三个字,然后又看了看上面画着的东西,摇了摇头,心中有些不屑,枪哪里还有拐弯的?这李如柏,简直胡来,这书也不用看了,想来也不是什么正经书……

    随即瞄了金幼孜一眼,心中有些惊异,金幼孜的这个表情……

    杨荣看了看朱棣,见他正在给胡广说燧发枪的优缺点,又看了看表情古怪的金幼孜,最后又看了看堆在自己脚下的书,嗯?

    杨荣目光落在王贺先前丢下的《金瓶梅》上,直觉告诉他,这本书不同寻常。

    弯腰将这本书抄起来,翻开第一页后,杨荣眉头一皱,这像是某种话本,因为只有话本才会用白话文。

    再往下看,嗯……虽是白话文,不过也能看出文笔不错……

    金幼孜将名册大致翻看了一遍,心中感慨不已,虽然这李如柏藏书不多,且大部分都是些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各种各类的史记传记,和普通的读书人一般无二。不过除此之外,似乎这人还研究了不少杂学,工、农、商都有书籍名著在内。

    “呸~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金幼孜正欲抬脚去找朱棣,却被突如其来的怒喝声吓了一跳,闻声望去,只见杨荣正面红耳赤的站在原地,站姿有些奇怪,脚底下还扔着一本半翻开的书。

    朱棣正兴致勃勃的和胡广两人看着面前的马拉大铳的图纸,听到杨荣的声音,朱棣抬头问道:“杨爱卿,何事发这么大的火啊~”

    杨荣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拱手赔罪道:“启禀陛下,微臣只是看了一本书,一时激愤,不小心冒犯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朱棣闻言心中有些好奇,杨荣的为人他还是知道的,什么书能让他如此失态?

    朱棣望了望杨荣脚底下那本半翻开的书,抬头示意道:“将书拿来给朕一观。”

    王贺正寸步不离的站在朱棣一旁,闻言急忙过去将书捡起来,看见书名,脸色微微一滞,随即面色不显的用衣服将书上的灰尘擦拭干净,这才双手托起,将书递给了朱棣。

    方才杨荣失态的时候,王贺心中隐约有了几分猜测,此时站在朱棣身边,心中颇有几分遗憾,此书若是落到陛下手中,自己想再看一眼可就难了……

    李如柏这书是带着插画的,纵是朱棣这等见过大风大浪之人,看了之后心中也难免有些激荡。

    不过朱棣毕竟是见多识广之人,加之提前有了准备,这才稳住心神,随即调笑道:“没想到这李如柏居然还看此种书籍,果真是才子风流……”

    一旁的王贺轻咳一声道:“启禀陛下,看这笔迹,似乎是那李如柏亲手抄写的呢……”

    朱棣瞥了一眼王贺,见他似有所指,心中微转,顿时明白自己可能弄错了,于是道:“诸位爱卿所学甚广,俱都是我大明饱学之士,可曾看过这本叫做《金瓶梅》的书?”

    杨荣当先道:“陛下,微臣今日也是第一次读这本书。”

    金幼孜扬着手中的名册,有些惭愧的道:“启禀陛下,不止这本叫做《金瓶梅》的书,这名册中的许多书籍,微臣都没读过。”

    胡广有些好奇,不过他也没听说过这本书,于是答道:“启禀陛下,微臣也没有见过此书。”

    朱棣表情有些玩味的道:“莫非此书还是那李如柏亲自所写不成?”

    若真是那李如柏自己所写,他老朱说不得得多关心关心朱瞻基的私生活了,毕竟那还是个孩子,多少得节制些……

    念及此处,朱棣心中一动,吩咐道:“去将瞻基身边的宫女都给朕撤掉。”

    王贺呆愣了一下,随即领命跑了下去。

    作为三人中唯一看过《金瓶梅》的人,杨荣急忙拱手道:“陛下英明。”

    金幼孜和胡广对视了一眼,均发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之色,金幼孜拱手道:“陛下,不知这书中是何内容?”

    朱棣瞪了金幼孜一眼,随即将书一把扔过去道:“爱卿自己看吧。”

    金幼孜一把接过朱棣扔过来的书,随后翻阅起来。

    胡广几步走到金幼孜身旁,指了指金幼孜手中的书道:“金大人,可否借个光,你我二人一起……”

    金幼孜自然同意,于是……

    越往后看,二人的表情就越是不自然,最后金幼孜实在受不了了,就将书丢给胡广道:“胡大人,您自个儿看吧……”

    胡广倒也大方,接过书津津有味的看了半晌,随即挑了挑眉道:“陛下所言不虚,这李如柏果真是才子风流啊~微臣着实是开了眼界了。”

    “只是此书应当不是那李如柏亲手所写,先前听陛下所言,那李如柏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如此年轻,这床笫之道,断不应该如此经验丰富才是,莫非那李如柏还是个孩童之时,就已经?”

    金幼孜和杨荣对视了一眼,各自暗中摇了摇头。

    却不曾想朱棣颔首道:“胡爱卿所言不错,如此一来,倒是朕多虑了。”

    随即朱棣道:“金爱卿方才将这名册都看了个遍,可发现有何不同寻常之书?”

    经过方才这么一出,金幼孜对李如柏的藏书有些不忍直视之感,先前的敬佩和感慨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不过朱棣既然发问了,自己也不能不答,于是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确实发现不少书籍,单从名字上看就十分古怪……”

第111章 咱家有个朋友

    朱棣闻言道:“哦?是何书?报上名来。”

    金幼孜凭着记忆道:“启禀陛下,这几本书乃是《数学第一册》、《物理第一册》、《化学第一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红楼梦》、《越女剑》、《鸳鸯刀》……”

    一旁的几位宦官在金幼孜报书名的时候,急忙将对应的书翻找了出来。

    好在先前这些书都是按照韵目排列,因此查找起来倒也不是很费劲儿,在金幼孜报完书名没多久,宦官们就将对应的书一一找了出来,呈给了朱棣。

    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这几种书,各种手抄本就有不少,自然都是赵虎和赵六还有朱瞻基的功劳。

    朱棣拿起最上面的数学,这个他听朱瞻基说过,和物理、化学一样,都是李如柏自己写的,甚至那些大食数字他也都认识。

    随手翻看了几页,朱棣皱了皱眉头,这字迹好似三岁孩童所写一般,看着着实费劲儿,一连换了好几本才勉强能看。

    见数学还有多余的,胡广也挑了一本,金幼孜和杨荣见状,也不甘落后,各自也拿了一本。

    好在三人也都是博学多才之人,大食数字也都略有涉猎,再加上书前边还有数字的对照表,倒也将书上的数字认了个七七八八,不至于出丑。

    这本书最前面的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让朱棣感觉颇为有用,读起来琅琅上口,想来若是普通百姓多读几遍也能记下来。若是百姓们人人都学会了,那么至少百姓们日常生活会方便很多。

    “这本数学,很不错,倒是可以刊印发行于天下,尤其是上面的两种口诀表,可以传抄邸报,发行于各处,几位爱卿以为何?”

    朱棣将手中的数学放下,向同样在翻看数学的金幼孜三人说道。

    胡广当先道:“陛下圣明,若是百姓们人人都将此口诀学了去,平日买卖柴米油盐,可就方便多了~”

    杨荣沉吟了一番道:“陛下,此口诀虽说简单,可一旦数字过大,倒不如算筹来的方便。”

    杨荣这话倒也公允,朱棣也是缓缓点头。

    金幼孜看了杨荣一眼道:“陛下,其实百姓们手中并无太多余钱,平日生活大都是些几文钱的买卖,数目较大的大都是些商行,这些一般都有专门的账房先生,所以微臣以为不止要传抄邸报,还要地方官员们主动教导百姓们学习此口诀。”

    杨荣闻言也不和金幼孜争辩,他知道朱棣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果然,朱棣听完三人的意见道:“三位爱卿俱都言之有理,不过朕意已决,即日起,将这加法口诀、乘法口诀传抄邸报,送于各处。另外将这数学让那李如柏再仔细校对一遍,确认无误之后,立即刊印发行。”

    ……

    等金幼孜三人离开之时,天色已经漆黑了。

    金幼孜望着自己手中捧着的数学、物理、化学三类书籍,一时间有些神思不属,这李如柏当真只有十四岁?

    后边那几本书,大都是话本之类的,且字迹大多相似。朱棣派人找出先前李如柏所写的信,两下字迹对比,确认这是李如柏亲手所写,这就让金幼孜更加的……心惊肉跳了。

    陛下已经命令锦衣卫,让其立即去查访民间是否有这几本书,同时明日也会召见李如柏,是非黑白,明日自见分晓。

    ……

    李如柏吃过晚饭正欲睡觉的时候,李林又连滚带爬的跑来通报,说是又有锦衣卫来了。

    李如柏扶额无语,随即到了前院。

    来的人说的上是熟人了,毕竟大家中午刚刚见过面。

    王贺笑眯眯的拱拱手道:“李老爷,李公子,呵呵~咱们又见面了~”

    随即正色道:“陛下有旨~”

    众人闻言呼啦啦跪下一片,随即王贺接着道:“命李如柏三日之内将数学校对无误,随后交由工部刊印发行,着李如柏明日一早进宫见驾。”

    “学生领旨~”

    接着王贺递给李如柏一本数学。

    李如柏双手接过书,起身之后,打开书看了一眼,一看字迹,李如柏就知道这本是赵虎最近罚抄的,字迹还算工整,虽然不是李如柏自己写的原版,倒也能看。

    接着又听王贺说道:“李老爷,李公子,恭喜恭喜啊~李公子年纪轻轻,便能出书育人,可喜可贺啊~”

    李谷山拱手道:“王公公过奖了~”

    随即又不经意间朝王贺手中塞了些什么,于是那王贺神情越发的和善了。

    “李老爷,李公子,陛下对着数学颇为看重,特意让咱家带了一个百户的锦衣卫来看着,李公子若是提前将这书整理好了,可以直接告诉薛百户就行。”

    王贺指了指身后的一位百户,那人朝着李如柏抱了抱拳,算是打了招呼。

    李如柏见状道:“有劳公公了~”

    王贺却是将李如柏拉到一旁,小声道:“李公子,不知那本金瓶梅,李公子可有副本?”

    李如柏神色古怪的看了王贺一眼,王贺有些尴尬的道:“咱家有个朋友,看了李公子的那本金瓶梅之后,对其念念不忘,不过那本书现在在陛下那里,所以咱家那朋友托咱家来李公子这边问问,看能否……李公子放心,这个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李如柏神情更加古怪了,别说是不是你的朋友,就算是,太监的朋友,大概率也是太监吧?李如柏轻咳一声道:“咳,那个王公公,你也知道,我家的书今日都被搬走了,现在家中可是一本书都没有了……”

    王贺神情一滞,随即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就让那帮锦衣卫手指缝宽一些,将这本金瓶梅漏出来了……

    李如柏见了王贺的神情,心中暗笑一声,又接着道:“不过~王公公,那本书是在下新近完成的,因此脑中还大概有些印象,若是公公……的那位朋友不着急,可以稍待几日,容在下重写一本就是。”

    王贺喜笑颜开:“如此,那就劳烦李公子了……咱家,替咱家那位朋友谢谢李公子了。”

    临走前,王贺又叮嘱道:“李公子,明日陛下召见,虽无大事,不过切记要小心回答……”

第112章 面圣

    今夜朱棣早早就安歇了,跟着一起侍寝的还有权贤妃……

    朱棣是早早睡了,可是好圣孙朱瞻基却有些难以入眠。

    大晚上的,连个暖床的人都没有,如何睡得着?

    “如柏兄也真是的,好好的写那等书做什么……”

    朱瞻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有些孤枕难眠,他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最后连带自己也遭了罪。

    ……

    次日一早,李如柏交待赵虎二人,讲堂中午的课程继续由二人代课。然后就牵着小马车出门,准备去北平城,刚打开门,就见到朱瞻基顶着两个黑眼圈站在大门外。

    李如柏惊讶道:“瞻基,你这是?”

    “如柏兄,小弟昨夜彻夜难眠,今日你去见了爷爷,定要告诉他老人家,小弟真的没有看过那金瓶梅……”

    二人结伴朝着北平城走去,路上,李如柏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顿时大怒道:“好哇~瞻基,你居然偷看哥哥的藏书!”

    朱瞻基急忙道:“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如柏兄你那些话本,就随手放在书架上,不就是让人看的吗?再说了,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哟呵?还给劳资整出金句了?李如柏更加生气了,那些话本可都是自己的心血啊,这下子不定朱棣什么时候能还给自己,你还在这里狡辩?

    “既然你喜欢看话本,那从今日起,每天都要写一份当天所看话本的心得体会,每份字数不低于五千字,当日写完当日交给我。”

    “话本嘛~哥哥我这里多的是,保证你每天看的都不带重样。”

    朱瞻基:黑人问号脸.jpg

    “五千字?如柏兄,你不是开玩笑的吧?”

    “嫌少?那就六千。”

    “不不不~小弟觉得五千就挺好,吉利……说出来怕你不信,这个数字正好和小弟八字相合。”

    二人一路吵吵闹闹的,很快到了朱棣的行宫外。

    到了门口,朱瞻基直接就进去了,李如柏不行,他还没那个面子。

    百无聊赖的李如柏在门口一直等到日上三竿,才将王贺等来。

    “李公子~陛下召见~”

    ……

    “学生李如柏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日理万机,国事繁忙,竟还不忘召见学生,学生心中念及此处,感激涕零,我李家上下亦感恩戴德。”

    “陛下皇恩浩荡,学生三生有幸,今日方能沐浴圣恩,实乃光宗耀祖之事。”

    “今日得见陛下龙颜,沐浴陛下龙威,学生忍不住要称颂陛下,吾皇英明神武,吾皇雄才大略,吾皇睥睨天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进了大殿,见了朱棣,李如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随后将辛苦一晚上准备的台词说了出来。

    早早就进来的朱瞻基,此刻目瞪口呆……要不是亲眼所见,你敢信马屁还能说这半天不带重样的?

    一旁站着的夏元吉扶着额头,对李如柏这个便宜贤侄有些不忍直视。这当真是昨天那个老实巴交的李如柏本人?

    胡广盯着李如柏,眼神欣喜,仿佛遇到了知己一般。

    另一边站着的金幼孜和杨荣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只是各自打量了李如柏一眼。

    朱棣不着痕迹的用余光瞥了朱瞻基一眼,现在他是确定了,自家乖孙儿之前的拍马屁功夫是跟谁学的了。

    只是自家乖孙儿这功夫没学到家啊~

    随即朱棣又环视一周,见周围几位大臣面上并无异样,这才轻舒一口气。

    说实话,被这么一位半大小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顿猛拍,舒坦倒是挺舒坦的,只是还是略微有些尴尬和……不习惯。

    朱棣轻咳一声,随即道:“咳~平身。”

    李如柏谢恩道:“谢陛下隆恩~陛下爱民如子,勤政为民,体恤民生,实乃万民敬仰之一代明君~学生忍不住涕泪横流,失态之处,还望陛下海涵……”

    朱瞻基此刻恨不得拿纸笔将这些话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回去好好参悟。

    朱棣也有些后悔了……不过一来嘛,伸手不打笑脸人,二来嘛,别人只是讲了实话而已,自己还能怎么办?朱棣也很苦恼。

    略微有些不自然的扭了扭脖子,朱棣指着御案上的一排书道:“李如柏,朕问你,这些书可都是你亲自所著?”

    李如柏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龙眼如炬,定然早就知晓了这些书乃学生所写,学生也不敢辜负陛下的一片宽厚仁慈之心……”

    “不错,这些书正是学生近来所写。不过说到此处,学生又不得不再次感谢陛下隆恩……”

    朱棣再次不着痕迹的看了周围几位面无表情的大臣一眼,随即饶有兴趣的道:“哦?又关朕何事?”

    既然朱棣给自己面子,李如柏就更加来劲儿了,接着说道:“自从陛下到了顺天府,学生每日于家中得以近距离沐浴龙威,脑中文思泉涌,心中福灵心至,提笔仿如神助一般,不几日,一本书便一挥而就。后来遇高人指点,这才得知,原来不是神助,而且受陛下龙气所助,陛下泽被万民,学生不胜惶恐。”

    朱棣头一次知道,原来实话听多了也会上头,对李如柏这个老实孩子也是愈发的满意了。

    随即朱棣又问道:“那这本金瓶梅中,诸多不可描述之事,你是如何知之甚深的?”

    这话有些出乎金幼孜的预料,他原本以为朱棣怎么也要惩处一番李如柏。只是没料到的是,朱棣居然如此轻易的放过了李如柏,或者说这么一个敏感的话题被李如柏如此轻描淡写,甚至说是有些荒唐的几句话就一笔带过。

    一个少年啊,写了十几本话本,本本不带重样的,而且逻辑缜密,剧情严谨,甚至有几本里边还隐隐有对皇权的挑衅,陛下您就这么放过了?而且陛下您关心的,居然是他李如柏如何知道如此之多的床笫之事的……

    此刻金幼孜特别想提醒朱棣一句,陛下,您弯了啊,您的路子走弯了!

第113章 好羡慕你们啊

    其实朱棣之所以没有追究李如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如柏年幼啊。

    虽然李如柏中了举,也算有些身份,不过放在朱棣眼中完全不值一提。

    当初方孝孺朕都没有和他斤斤计较,更何况李如柏一个孩子?朱棣认为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明君,怎能如同小人一般?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李如柏听到朱棣如此直白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此事问了出来,李如柏有些尴尬……难不成要告诉朱棣自己曾亲眼看过金瓶梅电影版?咳,还是说自己从某些视频、网站上自学过某岛国先进的成人教育?虽然那些东西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能不如朱棣的后宫,但是在创新这方面,足以让人汗颜……

    “启禀陛下,陛下有所不知,学生自幼便天赋异禀……”

    这个明显不能和朱棣扯上关系,不然那就真的是大不敬了……所以李如柏选择了自黑。

    朱瞻基听到李如柏自诩天赋异禀,忍不住瞄了一眼李如柏某处,随即有些嘀咕……

    接着又听李如柏继续说道:“说来也怪,学生自幼时起,每晚梦中便会出现各种不可描述之画面,久而久之……”

    说到这里,李如柏面上有些羞赧。

    不过在场的所有男人,对此都表示毫不意外,甚至还有几分恍然大悟之意。

    朱棣轻咳一声道:“咳~做梦乃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梦中千奇百怪,梦见什么也不稀奇,不过你这天天梦见……”

    众人看李如柏的目光皆有些怪异,这真真的只能说是天赋异禀了。

    李如柏拱拱手道:“托陛下的福,自从陛下龙威沐浴顺天之后,学生便很少再做如此荒唐之梦,陛下威仪天下,学生忍不住又想称颂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舒坦~就是这么舒坦~朱棣感觉自己此刻遍体通泰,这就是被自己的龙威沐浴的感觉么?朱棣望了望周围的几位大臣,唉~好羡慕你们啊……可以天天沐浴在朕的龙威之下。

    朱棣点了点头,缓缓道:“那就好,那就好,毕竟年轻人,纵然天赋异禀,也要懂得节制……”

    随后朱棣又道:“还有,瞻基还小,切不可多看这类书,你要替朕好生盯着他。”

    朱瞻基在一旁疯狂给李如柏使眼色,提醒他不要忘记替自己辩解两句,李如柏好似没看见一般,只是拱拱手,正色道:“长者所托,学生定然不然推辞,陛下放心,长孙殿下学生一定好生看着,不该看的,半分也不会让他看到。”

    朱棣又点了点头,嗯……沉稳、大气,有担当,以后定然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

    “好!如此,朕就放心了。”

    这时胡广拱手道:“陛下,后生可畏啊……微臣听说,风靡南京城的香皂,就是这位少年英杰所发明的,还有最近风头正盛的玻璃,果然了不得。”

    胡广不提此事还好,一提此事,朱棣便想到自己日渐充盈的内帑……

    朱棣微笑着道:“嗯……此子是个务实的人。”随即又想到昨日看到的一堆图纸,燧发枪已经有了,其他的呢?

    “李如柏,朕昨日见你藏书中有不少各类图纸,这些都是什么物件,说来给朕和众位大臣解解惑。”

    李如柏拱手道:“不过些许微末小道,还劳烦陛下和众位大人挂念,着实让如柏心中惭愧,陛下和诸位大人都是日理万机之人,没想到还记挂着学生……陛下和诸位大人爱民如子,心系百姓,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给陛下和众位大人见礼了……”

    说完深深一躬鞠下。

    朱瞻基目瞪口呆,什么叫脸皮厚?这就是了……

    朱棣面色坦然,显然很是受用。

    金幼孜倒是觉得这个李如柏很有意思,年纪轻轻,就如此圆滑,脸皮就如此之厚,是个搞权术的好手。

    起身之后,李如柏这才接着说道:“说来惭愧,学生也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李如柏从怀中拿出望远镜,这玩意儿先前差点儿被看门的锦衣卫给当成了暗器,还好有王贺和朱瞻基的面子,这才逃过一难。

    李如柏指着望远镜道:“就如同此物,此物学生给它起名叫做望远镜。不过是几片透明的水晶片组合起来,就成了这望远镜。晶片打磨的工艺,早就有之,镜架也不过是普通的铜而已……而此物唯一的作用,就是看得远,看得清……”

    杨荣闻言道:“普通人极目眺望,随随便便便能看出十几里地那么远,不知你这望远镜看的远,是多远?看得清,有多清?”

    李如柏朝着杨荣拱拱手道:“学生初来乍到,还望大人勿怪,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

    杨荣答道:“老夫姓杨,单名一个荣字。”

    杨荣……李如柏心中嘀咕几句,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只是一时之间着实想不起来。

    李如柏也不在此事上多做纠结,又拱拱手道:“杨大人,学生手中这望远镜,乃是八倍镜。所谓八倍镜,就是通过此物看二百步外的景物,大概就如同肉眼在二十四五步外观看一般清晰。以此为准,几十里地外的景物,通过此物,就如同普通人站在几里地外看一般……”

    朱棣一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果大军的斥候都用此物,岂不是可以先敌一步,洞察对方的动向,进而掌握先机。而提前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只要为将者不是傻子,以大明的军队,这仗怎么打都不会败!

    “快将此物呈上来!朕要好好看看!!”朱棣有些失态的道。

    现在一旁的王贺急忙快步走到李如柏跟前,从李如柏手中小心结果望远镜,随后又双手捧着躬身递给了朱棣。

    朱棣一把抓起望远镜,起身环视一周,觉得殿内空间有些小了,随即皱了皱眉头,接着几步走到门外。

    众人急忙跟在朱棣身后一起走了出去。

    李如柏跟在后面,边走边出声提醒道:“陛下,切记要从小的那一头往外看。”

    朱棣微微点头,站定之后便将望远镜对着眼睛朝外望去。

第114章 画风突变

    “这……这……难以置信……”

    “这岂不是那传说中的千里眼?”

    朱棣端着望远镜,口中不停惊叹。

    朱瞻基见状,心中如同猫挠一般,痒痒的厉害。脚尖轻轻踢了李如柏一脚,小声问道:“如柏兄,这望远镜,小弟怎么不知道你居然还有这种宝贝……是不是不见爷爷,你就不打算拿出来了?”

    李如柏解释道:“此物是玻璃作坊近几日刚刚制作出来的,说实话哥哥我都还没有好好把玩呢……”

    朱瞻基道:“当真?”

    “当真。”

    “回头也给小弟弄一个。”

    朱棣拿着望远镜左看看右看看,如同孩子一般,口中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惊叹。

    一旁站着的夏元吉等人,看着朱棣惊叹的模样,有心想要体验一把这望远镜的神奇之处,却又碍于身份,只能望镜兴叹。

    朱棣爱不释手的把玩了好一阵子,这才垂下手来,转身看到夏元吉几人热切的目光,朱棣纠结了一阵子,随即忍痛将望远镜递给夏元吉道:“诸位爱卿也都拿去各自体验一番……不过要小心,切莫将朕的宝贝弄坏了。”

    这,这就成了你朱棣的东西了?李如柏面无表情。

    夏元吉双手小心接过望远镜,学着朱棣那般,小心翼翼的向远处看去。

    一旁的金幼孜等人目光热切的盯着夏元吉,瞧瞧,什么叫恩宠?这就是了,有什么好东西,陛下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妙~妙啊~果真如同近在眼前……”夏元吉一只手拿着望远镜,一只手在身前乱抓一通,看着着实有些好笑。

    夏元吉刚刚放下望远镜,早就眼馋不已的金幼孜一个箭步扑了上来,让慢了一步的胡广心中后悔不已。

    望远镜的神奇之处,就连杨荣看过之后也闭上了嘴,不再多问。

    回到殿中,朱棣问道:“这望远镜,目前有多少?”

    李如柏拱手道:“启禀陛下,此物乃是玻璃作坊新近制作出来的,目前仅此一件。”

    朱棣又道:“此物的制作难度几何?”

    李如柏微微思索一番道:“陛下,此物,制作起来倒不是很难,只是颇费功夫,需要匠人们手工打磨镜片,中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况且此物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娇贵,镜片易碎,一旦镜片碎了,此物也就失去作用了。”

    朱棣点了点头道:“目前玻璃作坊知晓制作方法的有几人?”

    “启禀陛下,玻璃作坊全程参与制作的望远镜的,大概有十五人,知晓制作方法的,不超过五人。”

    李如柏明白朱棣在担心什么了,于是又接着道:“这五人都是学生家的家奴,相信轻易不会走漏消息。”

    “嗯~”朱棣点点头,又道:“此物于我大明关系重大,朕不说相信你也明白。因此,此物只能买予朝廷,当然,朕也不会白白拿你的望远镜,该给的钱一分不会少。”

    李如柏急忙拱手道:“陛下,此物的制作方法,学生可以直接送予朝廷,不收一文钱,毕竟学生家的钱财已经足够学生花用,要那么多也没有用不是。”

    一直对李如柏有些成见的杨荣,此刻倒是颇为意外的看了李如柏一眼,在他看来,这个李如柏,满脑子都是那等淫靡之事,怎么可能有此等觉悟?

    朱棣总觉得李如柏这话在暗示他什么……

    李如柏接着道:“不过……学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还望陛下能够应允。”

    呵~果然还是死性难改,本性难移,杨荣有些后悔自己方才未曾沉得住气了。

    朱棣饶有兴趣的道:“什么要求,说来给朕听听~”

    “学生希望朝廷能够抽调工匠等人手,独立出来,专门负责望远镜的后续制作。”

    杨荣又有些想不明白了,这个要求,和没提有什么区别?

    朱棣听到这话,转瞬间就明白了李如柏要做什么,稍加思索,想到了皇家建造局,觉得此事再多一个也无妨,至少皇家建造局从目前来看,没给自己添过麻烦。

    夏元吉听到了“独立”这个词儿,随即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独立出来之后,这一应钱粮都由谁出?”

    李如柏看了一眼自己这位便宜叔叔道:“自然出股者出钱。”

    不待夏元吉继续发话,李如柏就接着道:“何谓出股者?御皂坊想必诸位大人都有所耳闻吧?”

    夏元吉等人都点了点头,这御皂坊乃是皇家产业,何况在南京城那边出了那么大的风头,想没听过都难,甚至有几位家中的夫人还是御皂坊的常客。

    “既然诸位大人都知道御皂坊,那学生就拿这御皂坊来说了。这御皂坊的出股者,乃是陛下,长孙殿下,以及不才学生自己……”

    李如柏朝着朱棣和朱瞻基拱了拱手,缓缓说道。

    朱瞻基使劲儿挺起了胸膛,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

    果然,夏元吉等人俱都惊讶的看着朱瞻基,朱棣占股很正常,但是长孙殿下才几岁?

    夏元吉当先朝着朱棣拱手道:“陛下,长孙殿下年纪尚幼,便如此不务正业,微臣以为不妥!”

    金幼孜和胡广、杨荣俱都拱手道:“陛下,臣等附议。”

    朱瞻基有些懵了,你们这些人,这是见不得别人好是吗?

    这几人倒不是见不得朱瞻基的好,只是大家心底都清楚,不出意外的话,朱瞻基就是大名未来的皇帝,这就是国本,国本应该干什么?应该学习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现在却在干什么?如同那商人一般去经营什么御皂坊,这还了得?

    朱棣也是一愣,他倒是忘记这茬了,于是打圆场道:“好了,几位爱卿,此事容后再议。”

    几人对朱棣还不了解?容后再议那就完犊子了……

    于是夏元吉当先慷慨激昂的道:“陛下,自三皇五帝始……”

    接下来,几位永乐朝的大臣不停的引经据典,从各个方面数落朱瞻基的不务正业,数落朱棣的管教不严,让李如柏充分见识了什么叫不怕死……

第115章 河头时有浣衣人,处处春流漾白苹

    朱瞻基瞪了李如柏一眼,若不是李如柏说漏了嘴,怎么会有今日之事?

    李如柏颇有些尴尬,他也没料到这帮大臣居然如此敏感……

    轻咳一声,李如柏冲着几位大臣拱手道:“几位大人……学生有句话……”

    杨荣扭头看着李如柏怒斥道:“黄口小儿,国家大事,有你说话的份吗?”

    杨荣觉得朱瞻基之所以会不务正业,去捣鼓什么御皂坊,定然有李如柏的一份功劳,我等还没有找你的事,你居然还敢自己主动跳出来?

    杨荣朝着朱棣拱手道:“陛下,定然是这李如柏教唆殿下,动摇国本,此为佞臣,请陛下从严惩处此子,以儆效尤!”

    李如柏此刻心中万马奔腾,有一万句草泥马不知当讲不当讲。你我二人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如此对我?

    朱棣有些头疼,正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突然又冒出来了个李如柏,更加头大如斗,正欲说话,却听李如柏年少气盛的声音传来:

    “杨大人,先抛开陛下管教不严这个问题,大人您如何认定长孙殿下不务正业?”

    朱棣顿时有些意外,李如柏这是要做什么?和朕的这几位大臣讲道理不成?

    杨荣怒发冲冠,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还需要解释个甚?,于是怒哼一声道:“这还不够明显?这还不够不务正业?”

    李如柏摇了摇头道:“杨大人,此言差矣。所谓的不务正业,只是几位大人的主观印象,几位大人觉得长孙殿下未曾按照几位大人心中既定的路线发展,于是就言之凿凿,说什么不务正业。”

    “可是几位大人如何就知道长孙殿下如同那普通商人一般,经营御皂坊只是为了那些铜臭之物?”

    听到这话,金幼孜有些好笑的看了夏元吉一眼,夏元吉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二人算是看出来了,李如柏这是话中有话,顺带还嘲讽了夏元吉一句。

    杨荣又道:“这天下,谁人不知商人低贱,商人逐利,只知蝇营狗苟。长孙殿下既然从了商,经营了那御皂坊,如何不是为了那些铜臭之物?你这小儿,莫非是在戏弄本官不成?”

    李如柏摇了摇头道:“杨大人此言又差矣,商人逐利是不假,长孙殿下经营御皂坊也不假,可是经营御皂坊并不能说明长孙殿下就是为了那些铜臭之物,也不能说明长孙殿下不务正业。”

    “相反,长孙殿下这是为国为民,为大明百姓谋福祉,更是为了学习和实践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若是如同诸位大人心中所想那般,让长孙殿下整日坐在家中满口之乎者也,仁义道德,到了最后却变成一位五谷不分,善恶不辨之人,岂不又是一位何不食肉糜之君?”

    金幼孜正欲说话,却被夏元吉一把拉住,朝着他摇了摇头,随后朝着杨荣的方向示意。

    夏元吉的意思是让金幼孜不要再掺和进去了,免得传出去说他们几位大人欺负一个黄口小儿,既然杨荣喜欢抬杠,那就交给他好了。

    金幼孜愕然,杨荣这是和李如柏杠上了啊。

    至于胡广,表态之后就缩在一旁,义愤填膺的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之后,便默不作声。

    杨荣气急而笑道:“哈哈~荒唐至极!既然如此,你且说说殿下经商是如何的为国为民,为大明百姓谋福祉?是如何的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本官倒要看看你这小儿是如何的颠倒黑白的!”

    李如柏淡淡道:“颠倒黑白学生可不敢,学生只是实话实说罢了。首先说这御皂坊,众位大人只知御皂坊有香皂,不知可曾听说过御皂坊的肥皂?”

    金幼孜等人面现迷茫之色,这时夏元吉道:“这个肥皂,本官家中有用此物,听家人说,此物洗起衣服来,挺方便的,而且洗的衣服,不用棒槌捶打,倒是省了不少布料。”

    李如柏朝着夏元吉笑了笑道:“不知夏大人可知这肥皂售价几何?”

    夏元吉对钱很是敏感,因此倒也记得价钱,于是答道:“本官记得没错的话,应当是十文钱一块。”

    李如柏伸开五指道:“夏大人好记性,不过这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价格了,如今这肥皂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五文钱一块。”

    接着李如柏又面向杨荣道:“杨大人可能不知道这肥皂的用途吧?”

    不待杨荣回答,李如柏便接着道:“简单来说,这肥皂就是用来洗衣服用的,当然,洗澡、一脸也可以……”

    “杨大人可能要问这和民生又有何关系?那杨大人可知百姓们的衣物为何大都破破烂烂全身补丁,有些甚至连补丁都打不起?”

    完全不给杨荣讲话的机会,李如柏自顾自的说道:“究其原因是百姓们家贫,长年累月只有一件衣服可穿,硬生生给磨破的!可是百姓们干脏活、累活的时候,生怕磨破了衣服,大多都是光着身子干活,纵然如此,衣服还是破了!”

    “为什么呢?一件衣服,纵然穿的时候再仔细、再小心,终有穿脏的一天,终有需要清洗的一天。而百姓们洗衣服大多都是用捣衣杵捶捣,用搓衣板或者直接在石板上揉搓,几次下来,衣物就破破烂烂。”

    “此事想必诸位大人未曾所见,未曾所听吧?或者说见了也只会感叹几句‘河头时有浣衣人,处处春流漾白苹’?”

    在场几人皆有些动容和惭愧,这些事情,他们确实不曾关注,而李如柏最后一句嘲讽……

    胡广打圆场道:“此事不过是些许小事,我等经日忙于要务,不曾听说也是人之常情嘛~哈哈~哈哈~”

    李如柏却不搭理他,只是盯着杨荣道:“杨大人可知这五文钱一块的肥皂,百姓们有多喜欢?每次洗衣之前只需涂抹少许于衣物之上,用水浸泡之后,再稍微用力揉搓,洗衣的效果便远远超过用捣衣杵、搓衣板反复揉搓捶打。”

    “五文钱一块的肥皂,足够一家普通的百姓洗一年的衣物,最重要的是还不会洗的破破烂烂的,一年省下来的布料、针线足够百姓们年底多添件新衣,多买点儿糙粮,过一个‘富裕’的年!”

    小时候住外婆家,跟外婆去河边洗衣服,就是用那种胳膊粗的捣衣杵来回的捶打。有些衣服洗之前还好好的,洗完抖开,就发现破了个洞,那时候不懂事,还喜欢用手把小洞戳成大洞……

第116章 禁足

    听到这里,夏元吉明白了,连带着看向朱瞻基的眼神都有了些微的异样。

    “虽然这些改变,可能在诸位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不足挂齿,可对于百姓们来说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能让他们吃饭、穿衣稍微多些底气!而这,就是当初长孙殿下提议创办御皂坊的目的之一!”

    朱棣也有些动容,他一直以为这御皂坊不过是两个小孩子过家家般的玩意儿,哪知这两个孩子居然如此的脚踏实地……

    朱棣看着朱瞻基,眼中十分欣慰,我大明将来有此明君,何愁千秋万代?

    朱瞻基脑中思绪复杂,对李如柏的感激更是无以言说。可以说这次李如柏是为了他,一人力顶朝中四位重臣……更重要的是,结果似乎也不是很差……

    说到这里,李如柏仿佛突然恍然大悟似的,拍了拍脑门,又道:“其实这肥皂的成本,别说五文钱,十文钱都不止,不过这些全仰仗包括诸位大人在内的豪门大户的支持,要不是你们一直以来对御皂坊香皂的支持,肥皂也不可能买的这么便宜~”

    听了这话,金幼孜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这李如柏,这般小家子气?

    这时杨荣铁青着脸,说道:“就算长孙殿下此举是造福百姓,可是殿下尚且年幼,此时不去学习治国之道,反而去研究这些微末小道,岂不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李如柏拱拱手道:“杨大人言之有理……”

    听到这里,杨荣面色稍微缓和几分。

    “不过学生以为,所谓的学习,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那等人只适合研究学问,而不适合干实事。须知无论是治国,还是炒菜,都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油、盐、酱、醋等调料需要放多少才能恰到好处?书中只能告诉你几斤几两几钱的主菜要放几斤几两几钱的配菜,再适时辅以或几勺、或适量的油盐酱醋,可是这适时是什么时候?几勺是多大的勺?主菜、配菜能不能增加或减少?减少之后调料又需要放几何?”

    在场几人面色大多都有些尴尬……都说君子远庖厨,所以,他们对着厨艺一道,着实不清楚,对于李如柏的问题自然也答不上来。

    杨荣嘴角嗫嚅几下,有心想要反驳李如柏将炒菜和治国并列的说法,可随即又想到道德经上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如若反驳,岂不是自己打脸?

    朱棣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如柏“舌战群儒”,觉得这人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李如柏见几人都说不出话来,摇摇头道:“既然需要实践,敢问几位大人,有几个大明可以让长孙殿下来实践菜谱?若是不实践,各类大事小情只管照方拿药……呵呵~”

    杨荣嘴角讥讽道:“这么说来,长孙殿下在御皂坊就是学习治国之道了?”

    这坑李如柏可不会去跳,只见他拱拱手道:“不敢,治国之道自有陛下……以及诸位大人负责教授,而御皂坊,不过是提供一个小小的平台,以供长孙殿下来实践陛下……以及诸位大人们教授的治国之道而已。”

    “须知知行合一,没有知,何来的行?没有行,何来的知?知便是行,行便是知,只有知没有行,何来的善?”

    “知行合一?嗯~好个知行合一!”朱棣突然出声道。

    杨荣正欲发问御皂坊如何能实践治国之道,却突然被朱棣打断,狠狠的瞪了李如柏一眼。

    李如柏摸了摸鼻子,他有些不明白朱棣为何突然这么大的反应,知行合一,有问题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夏元吉和金幼孜闻言亦有些动容,这位肚子里果真是有些不一样的墨水,假以时日……

    杨荣朝着朱棣拱手道:“陛下,长孙殿下一事……”

    朱棣挥手止住了正在讲话的杨荣,看了看一旁站着的胡广、金幼孜和杨荣道:“好了,都不要再说了。以后就由胡广、杨荣、金幼孜三人给瞻基讲解经学、史学。”

    朱瞻基闻言苦着脸~他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杨荣三人见自己等的目的已经达到,俱拱手道:“陛下圣明,臣等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朱棣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朱瞻基道:“既然是实践,那就要专心实践,你那两成股份,就先交由爷爷保管了。”

    朱瞻基见爷爷不反对他继续“实践”,哪儿敢反驳,急忙答应了下来。

    最后朱棣又看向李如柏道:“李如柏目无尊长,顶撞朝廷重臣,就在家中闭门思过吧,什么时候将那数学校对无误,什么时候再出来!”

    杨荣对朱棣如此处理李如柏,心中很是满意,拱手道:“陛下圣明。”

    李如柏心里明镜似的,看着喜出望外的杨荣,撇了撇嘴,不就是最多让自己闭门三日么,至于乐成那样?更何况,朱棣命自己校对数学,本来就是要呆在家中的,和罚不罚没两样……

    “学生……领命。”李如柏一本正经的朝着朱棣拱拱手,随即又朝站在一旁的王贺挤了挤眼。

    昨日朱棣让王贺去传旨的时候,杨荣等人并不知晓具体的内容,因此知晓其中内情的,这殿中大概只有朱棣、王贺和李如柏三人。

    王贺见李如柏朝自己挤眼,心中有些好笑,这位还真是……

    ……

    从朱棣的行宫出来的时候,李如柏的身后还跟着几辆大车,车上全是先前被朱棣派人搬去的各类书籍。

    嗯,少了几本类似《金瓶梅》这样的话本……

    不过朱棣也没白拿李如柏的书,随着李如柏一起回来的,除了李如柏自己的书,还有朱棣赏赐的大量皇家藏书。

    李如柏回到家,周倚梅担忧的问道:“夫君,陛下今日没有为难你吧?”

    李如柏揉了揉周倚梅的小脸儿道:“夫人放心,哈哈~陛下非但没有为难为夫,反倒还赏赐了为夫不少皇家藏书~”

    周倚梅惊喜道:“夫君此言当真?”

    李如柏点了点头道:“屯叔正在指挥家丁们往书房搬书呢,等收拾好了为夫带你去瞧瞧~”

    周倚梅眯着大眼睛,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至于被朱棣罚禁足这事儿,李如柏压根儿没打算告诉周倚梅……

第117章 拉不下面子

    自己花钱从自己手中买东西这事儿,乍一听还真有些新鲜。

    “陛下,若是真要将部分匠人分离出去,朝廷再额外花钱从其购买所需物品,这,这有些不妥吧?”夏元吉面有忧色的说道。

    朱棣对此不置可否,他明白夏元吉说的话的意思,毕竟这样一来,朝廷划拨的金银就会多经过许多人手,最后用到实处的金银……

    如此算下来,这还不如直接从李如柏的玻璃作坊直接买成品划得来……

    君臣二人俱都想到了此处,相视一眼,各自脸上泛起一丝苦笑来。

    “这李如柏,是给朕出了个难题啊……”朱棣感叹道。

    夏元吉沉思一番道:“陛下,不如直接从李如柏手中购买。”

    别人图纸和制作方法都教给你了,还要从别处购买,这岂不是要遭人耻笑?朱棣可丢不起这人。

    朱棣摇了摇头道:“这让朕的面子往哪儿放?”

    夏元吉无奈,天大地大,陛下的面子最大……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

    随即夏元吉又道:“陛下,不如,将工匠直接独立到玻璃作坊那边,再由朝廷入股……”

    朱棣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妙啊~

    “只是,如此会不会太明显了些?”朱棣迟疑道。

    “陛下,你忘了御皂坊?”

    说起御皂坊夏元吉就心痛,大明的户部都快揭不开锅了,各处都找他要银子,他是户部尚书,又不是财神爷,平白无故哪里来的银子?陛下倒好,瞒着自己偷偷搞了个什么御皂坊,每个月净利润就几万两白银,全部进了陛下的内帑,这让他夏元吉怨念不已……

    见朱棣有些沉默,夏元吉又接着道:“陛下,还有皇家建造局……”

    这皇家建造局倒还好,没让夏元吉心痛,目前来看,皇家建造局就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夏元吉躲都来不及……

    朱棣盯着御案上的砚台,沉默良久,随即道:“就按照你说的去做,不过……朕至少要一半股份。”

    夏元吉一个踉跄,陛下果然是陛下……

    还没站稳,就听朱棣又道:“要知道,朕一般都是占股六成的,你可明白?”

    夏元吉苦笑一声道:“陛下,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去办。”

    ……

    对于朱棣的旨意,李如柏非常看重,同时他也明白数学一旦刊印发行天下意味着什么,因此由不得他不认真。

    每日的饭菜都是由周倚梅送到书房,讲堂的课程也完全让赵虎和赵六二人代课,同时也吩咐下去,期间任何人都不见,包括朱瞻基。

    至于王贺的那个朋友……李如柏这几日都没时间和周倚梅一起做那两人都喜欢做的事了,哪里还顾得上他的朋友。

    第三日上午的时候,李如柏坐在书房中长出了一口气……

    “终于弄完了~”

    从头到尾又翻阅一次,确认无误之后,李如柏便差人去叫薛百户。

    “李公子,校对完毕了?”薛百户进门就直接急吼吼的问道。

    李如柏点点头,指了指桌子上的书道:“东西就在这里了……”

    薛百户见状,直接道:“那我这就去通知王公公……”

    说罢就转身出了书房。

    李如柏听到王公公这三个字之后,猛地一拍脑门,这才突然想起王公公的那个朋友来……

    嗯~既然答应了别人的事情,自然要说到做到。

    于是刚缓了一口气的李如柏又开始马不停蹄的抄写起来。

    ……

    李家庄的外面,前两日多了几顶帐篷,里面住了一伙外地人,听口音像是南边来的。

    见那伙人终日餐风露宿,庄户们心有不舍,极力邀请那伙人到庄子里来住,吃住庄子里都有。

    可是奇怪的是领头的人一听此事,就跟见了鬼似的,连忙摇头拒绝了,然后像是送瘟神一般将前来的庄户送出了营地。

    “这帮子北人,呸~是不是八辈子没见过钱!”张奇一脸鄙夷的道。

    有了上一次张贵的前车之鉴,这次来之前,家中的管家特意跟他交待了李家庄吃住的套路,因此张奇此次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自备了帐篷、吃食,各种物品一应俱全。

    这几日每日他都会去拜访一次李如柏,可是每次去了得到的消息都是闭门谢客。而且,李家外面的那些锦衣卫是怎么回事?

    张奇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这边有人走露了消息,要不然怎么会自己等人刚到,李家就直接闭门谢客?巧合?张奇可不信有这么巧的事。

    “会是谁呢?”张奇不着痕迹的转了一圈,挨个打量着营地中的人。

    看来这李家不简单啊……张奇心中有些惊讶,居然请得动锦衣卫看门,而且还能在自己家埋钉子……

    不过,别人怕锦衣卫,他张奇还真不太担心这个。想了想,张奇觉定让自己的心腹带人去远远的盯着李家大门。

    ……

    夏元吉这几日奉旨从顺天府各处抽调了一批工匠,等都到齐之后,便带着这些工匠直奔向了李家庄。

    去李家庄最近也是最好的路,就是打西直门出去,夏元吉自然也是选的这条路。

    李家庄遥遥在望,队伍的后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夏元吉扭头一看,领头的一个太监,后边跟着一群骑马的锦衣卫,看样子阵仗不小。再仔细一看,嘿,领头的还是熟人……

    那人旁边的人说了几句什么,随即指了指夏元吉,接着就见那人分开人群,走到夏元吉跟前。

    “见过夏大人……没想到在这儿居然能遇见夏大人您。”

    “王公公不在陛下身边随侍陛下,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夏元吉的态度不冷不淡,王贺也不以为意,笑呵呵的道:“前几日陛下下旨,让李如柏修书,今日书已修好,咱家这是准备去取书复命的。瞧这方向,夏大人可是也要去李家庄?不妨同行?”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对这阉人没什么好感,但是夏元吉还是没有反对王贺想要同行的意思。

    于是两伙人合成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向李家庄走去。

第118章 要不把朱瞻基砍了?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走大路上奔来,由不得张奇注意不到。

    有人在张奇身边道:“张管事,我怎么瞧着那位像是夏大人?”

    张奇口中喃喃道:“奇怪,这夏大人来做什么?旁边跟着的那位不是陛下身边的王公公?他怎么也来了?”

    张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随即转身道:“看着方向,弄不好他们也是去找那李如柏的,你们几个跟过去看看,若是他们进了李家大门,就速速回来禀报。”

    ……

    王贺与夏元吉二人目的地相同,口中的话题自然而然就扯到了李如柏的身上。

    而这本数学,自然而然的成了当仁不让的首选话题,

    “夏大人,您是户部尚书,算术一道自然不会陌生,您以为陛下如此看重这本数学是何故?”

    夏元吉深深看了王贺一眼道:“你可知古往今来,算术一道传下来的各类书籍有多少?”

    王贺苦笑一声,求饶道:“我的夏大人,您就别为难咱家了……”

    夏元吉摇了摇头道:“自汉至唐,流传下来的的算术经典以算经十书最为出名。就连前宋,亦有四元玉鉴、详解九章算法、数术九章等一大批经典书籍,而我大明……”

    夏元吉一声长叹,又接着道:“况且这数学本官也曾翻阅一二,其简单易学,就算是五七岁的稚童也能轻易入门。”

    王贺感叹道:“这李如柏,真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年纪轻轻,就写了这么多书……”

    夏元吉也有些唏嘘……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李家大门前。

    另一边,得到消息的张奇也急忙带着人向李家主宅走去。

    张奇心中打定主意,若是此次让李家让夏元吉进去不让自己进去,自己定然要让李家好看。

    到了李家门外,果然已经不见了夏元吉和王公公二人的身影,只剩下二人带来的随从在不远处的树荫下休息。

    敲开了门,李林见又是张奇,顿时有些脑阔疼。

    这几日,李林对张奇可是丝毫不陌生,每次来都是死缠烂打、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这位客人,您来的正巧,我家少爷方才才传话下来,说是可以开门见客了。”李林脸上挂着标准的笑容,笑呵呵的说道。

    张奇对李林的这张脸恨得牙根痒痒,这大黄牙,看了都让自己吃不下饭。

    “既如此,那张某今日是否可以拜见贵府少爷?”张奇也学着李林的模样,咧着嘴笑着道。

    李林道:“这位客人,不巧的很,我家少爷正在见客,此时恐怕是不太方便,要不客人您改天再来?”

    改天?改天没准你家少爷又来一出闭门谢客,爷爷我还真就一直住在你李家庄外面?张奇心中一声冷哼,有些事儿啊,就是要赶早不赶晚!

    “哦?李家已经有客人了?可是夏元吉夏大人和王贺王公公二人?”

    “咦?”李林上下打量着张奇,眼中有些惊讶:“你居然知道这二位?”

    张奇心中一喜,这下该让我进去了吧?

    还不待张奇开口,李林就接着道:“既然知道是这二位,那就更好,省得我再给你介绍了。客人且改日再来吧……”

    张奇心中万马奔腾,这不等于明摆着告诉你,爷爷我认识那二位大人,你居然还敢赶爷爷走?

    不过张奇面上不显,反倒陪着笑道:“张某和那二位大人颇为熟悉,想来他们二位不会因此见怪……”

    李林瞥了张奇一眼,眼神中隐隐有一丝鄙夷,要是真的和那二位一个级别的大人物,还用得着天天亲自过来堵门?怕是不知道在哪儿见过这两人的面,想借此讹诈自己,真当自己傻子?兵仗局的大佬都和自己称兄道弟,居然有人把自己当傻子骗?

    “这位客人,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莫要把别人都当傻子……请回吧。”

    张奇闻言,胸中一阵憋闷,也就自家老爷不在,不然~

    李林也懒得搭理张奇,直接“呯”的一声将门关上。

    张奇无奈,自己这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啊。

    ……

    朱棣派人选的皇家庄园就在阜成门外边不远,占地面积两万余亩,中间还有一座湖,名唤玉渊潭。

    李如柏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也是一愣一愣的,这玉渊潭他自然知道,里边的樱花特别出名,不过那是后世……

    现在的玉渊潭,和一般的湖没太多区别,不过湖边种植了不少柳树,不少柳树一看就有些年头了,据说是元朝的宰相廉希宪在此处修建的别院,名唤“万柳堂”。

    李如柏和朱瞻基围着所谓的“万柳堂”骑马溜达了几圈,心中对古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又加深了一层理解……

    什么万柳,顶天也就五百株柳树……

    同时李如柏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让几乎所有人都忽略的问题。

    李家自从李如柏中举之后,不停的有百姓来投献土地,到今天也才一千五六百亩地,这还是包括了李家先前自家就有的八九百亩地。

    而皇家……

    朱棣大手一挥,没几日功夫,下面的人圈了两万余亩上好的良田,不消说,这些田地定然也是无需纳税的。

    李如柏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封建思想了,一直以来,自己都认为皇帝定然是圣明的,皇帝的一切决定定然也都是为了百姓着想。可是现在看来,虽说朱棣选此处为皇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有些事情,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既然朱棣开了头,那以后这皇庄的数量……此时虽然只有两万余亩,以后呢?这个数字后边还要再加几个零才够?

    普通的官员、士绅,上头尚有律法、尚有皇帝压着。可是皇帝,谁来管?皇权谁来压?

    李如柏有些苦恼,这事,没法搞了……

    要不把朱瞻基砍了,然后扔湖里,断了他老朱家的根……李如柏阴森森的盯着朱瞻基,心中有些恶意的想到。不过随即又发现,老朱家实在太能生了,就算砍了朱瞻基,不说朱棣另外两个儿子,单单朱瞻基他爹朱高炽就不止朱瞻基这一个儿子,砍了也于事无补啊……

    朱瞻基被李如柏这么盯着看了一眼,突然打了个寒颤,只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如柏兄……你这是?”

    李如柏回过神来,见朱瞻基有些紧张的看着自己,随即笑了笑道:“哦~无事无事,只是最近这天慢慢的有些热了,瞻基,你想去爬山吗?”

第119章 如柏兄,你怎么知道土豆也能在南方种植的?

    爬山是不可能爬山的,现在的朱瞻基,每天都很充实,几位大臣轮流给他将经说史,压根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今日出来还是因为这是自家爷爷许给自己的公事,这才得以放行。

    “如柏兄,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你也知道,小弟最近正在和胡大人等研习经史……着实没有多余的时间……”朱瞻基脸上有些尴尬的说道。

    对于朱瞻基的拒绝,李如柏有些遗憾,他是真的想和朱瞻基去爬山的……

    “无妨~无妨~下次也可以。咦!前边有户人家,正好有些累了,咱们过去歇歇脚吧。”李如柏看到前边有几座低矮的茅草屋,便提议道。

    朱瞻基闻言,看了看前边低矮破烂的茅草屋,心下有些嫌弃,为难道:“如柏兄,这,这不像是有人住的吧?”

    李如柏指了指正好从门内走出来的小孩儿道:“那不是人吗?”

    朱瞻基张了张嘴,见李如柏已经打马过去了,只好跟着上前。

    “这位小哥,你家大人可在家中?”李如柏下马之后,冲那小孩儿笑了笑,和颜悦色的问道。

    黄豆刚准备出门撒尿,突然见一大群骑马佩刀的人将自家围了起来,尿意顿时全无,哭喊着跑回家中。

    “爷爷~爷爷~快跑……有强人来抢劫了。”

    李如柏和刚下马的朱瞻基面面相觑,这反应,有些夸张了吧?

    接着屋内传出来一阵咳嗽声:“咳~咳~爷爷老了,没几年活头了,也走不动了,你别管爷爷了……”

    梁火见李如柏和朱瞻基二人正欲抬脚进屋,便先一步闪身到了门口,见屋内只有一老一少两人,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又闪进屋内,让开门口,让李如柏和朱瞻基二人走了进来。

    屋内的黄老大见梁火进来,顿时止住话头,黄豆没见过锦衣卫,他可是见过的,拍了拍还在嚎哭的黄豆,边咳边道:“咳~小豆,这是锦衣卫的大人们,咳咳~不是强人,也不是来抢劫的。”

    随即颤颤巍巍的拉着黄豆,想要一起跪下给梁火施礼,锦衣卫的恶名他可是知道的,不是强人,也不会抢劫,但是可比强人可怕多了。

    被强人抢劫,还能去告官,招惹了锦衣卫……哪个官敢管?

    李如柏进屋,就看到一个面相差不多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正颤颤巍巍的想要下跪,急忙走过去扶着道:“老丈不必多礼……我等只是路过此地,前来讨口水喝。”

    这时朱瞻基也看着已经跪下去的黄豆道:“都起身吧~”

    黄豆低头看了看爷爷,见他点了点头,随即便从地上起身。

    梁火见状,眉头一皱,连谢恩都没有,这是藐视皇家威严吗?顿时想要开口呵斥。

    朱瞻基见状挥手制止了梁火的举动,他还没必要跟一个乡下的小孩子一般见识。

    黄老大见状,眼皮子一跳,随即对黄豆道:“小豆,还不快去给几位贵人打些水来。”

    “哦。”黄豆应了一声,急忙跑了出去。

    李如柏见家中没有壮丁,看家中的痕迹,也不像是家中有妇人的样子,心底有些疑惑,不过像这般人家,李如柏见过不少,心底叹息一声,满满的都是无奈。

    李如柏有些沉默,朱瞻基更是有些嫌弃屋内的杂乱不堪,甚至不愿意开口讲话。

    黄老大心里只想快些将这几位贵人打发出去,见他们进屋之后,除了讨碗水喝之外再无他言,心底顿时安定了几分,也不敢多话。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爷爷~水来了……”黄豆端着一个葫芦瓢,里边盛着一瓢看着有些略显混浊的水。

    黄老大接过水,冲着李如柏和朱瞻基道:“二位贵人见谅,老汉家中实在买不起茶叶,还望二位贵人宽宏大量……”

    这一看就是普通的井水或者干脆就是河水,而且还是生的,李如柏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喝过生水了,见黄老大有些拘谨的样子,笑着道了句“无妨”,随即结果葫芦瓢“咕咚咕咚”喝了几口。

    还别说,这水入口甘甜清冽,倒是很是解渴。

    喝了几口,便将葫芦瓢递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看着手中的水,眼皮子跳了跳,又看了看李如柏,要不是这瓢中的水明显少了很多,他都要怀疑李如柏方才是否真的喝了。

    想了想,朱瞻基闭着眼灌了几口水,随即将瓢递给了梁火。

    梁火一愣,急忙就要谢恩,却又被朱瞻基制止了。

    “快些喝完!”朱瞻基说完这句话便扭头出去了,这屋内的气味着实有些难闻。

    李如柏见状也不以为意,实际上朱瞻基肯喝水已经很出乎李如柏的预料了。

    梁火闻言捧着瓢“咕咚咕咚”几口将水喝完,随后将瓢递给了黄老大,然后急忙跟在朱瞻基身后出去了。

    李如柏道了声谢,随即从怀中拿了些散碎银子丢在桌子上,不待黄老大推辞,便也出去了。

    ……

    自黄老大家出来之后,朱瞻基又和李如柏一起去看了看其他的农田。

    朱棣划拨的这两万余亩田地都不是荒地,如今地里的麦子已经快要成熟了,远远的还能看到麦田里有不少稻草人在随风摇摆。

    李如柏眼红的看着眼前的麦田,这里随便一块地长的庄稼,都比自家的地好上不少……

    “瞻基,这么好的地,种土豆可惜了。”李如柏有些感叹的道。

    朱瞻基有些不解,土豆可是新的主粮,事关国事民生,再好的地,他也不会觉得值得,更何况,这些农田在朱瞻基眼中也就是一般般而已。

    “如柏兄,这些地,也不算很好吧?南京那边的地,可比这里的好多了。等到时候这边的土豆收获了,就让爷爷在南京那边也圈个几万亩的好地,也来种土豆。对了,如柏兄,这土豆也能在南方种植吧?”

    李如柏闻言心中吐血,人比人气死人~还有,这皇庄果然还要再增加,还是把朱瞻基弄死吧……

    见李如柏不答话,朱瞻基又问道:“如柏兄,这土豆能在南方种植吗?”

    “能……”李如柏有气无力的回答道。

    朱瞻基又有些疑惑的问道:“唉?不对啊,如柏兄,你又没去过南方,也没在南方种过土豆,你是怎么知道土豆也能在南方种植的?”

    李如柏眨了眨眼,心道,卧槽,这个问题问得好……

第120章 崽卖爷田

    果然,朱瞻基这厮长大了,不好糊弄了,还是把他弄死吧……

    嗯~咳,开玩笑,梁火还在旁边呢……

    “瞻基,今天哥哥就再教你一门新学问,名字叫做生物学。”李如柏瞥了朱瞻基一眼,淡淡的说道。

    “生物学?这是什么?从来没听说过啊……是研究活物的吗?”朱瞻基疑惑道。

    “没错,生物学正是研究活物的学问。包括植物、动物、以及一些我们人眼看不见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等的学问。就比如那本《农桑衣食撮要》,也算是生物学的一部分。”李如柏给朱瞻基举例说道。

    《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是元代鲁明善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栽培、家禽饲养,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等。

    这本本来是鲁明善献给元朝统治者的书,在元朝统治者手中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但到了老老朱手里之后,这本书让老老朱如获至宝,被其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才让明朝的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朱瞻基听李如柏这么一说,心中对生物学顿时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哦~我明白了,如柏兄,你就是通过这生物学,推测出南方亦可以种植土豆的?”

    当然不是了啊,憨憨~李如柏心底默默道。

    “当然~不然你以为我是瞎猜的吗?”李如柏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只不过预想中朱瞻基的惊叹并没有如期而至,因为朱瞻基已经有些麻木了……就算李如柏现在告诉朱瞻基他能上天和太阳肩并肩,朱瞻基都不会有太多的惊讶。

    朱瞻基已经决定以后要离李如柏远一些,因为待在李如柏身边,耳边仿佛总有一个声音,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着他是个渣渣……

    这谁受得了?

    他,朱瞻基,未来大明的掌舵人,也受不了……

    ……

    皇庄既然选定了,对应的皇家园林肯定也要建起来,而这就交给了朱瞻基手底下的皇家建造局来办,这也算是皇家建造局正式接手的第一处活计。

    先前给李如柏盖房子顶多算是练手,热身……

    此处选定的皇家园林就在“万柳堂”的遗址之上,不过占地面积更广,更气派。

    李如柏大概的看了看图纸,单单占地面积就足足一千余亩,这还不包括玉渊潭的面积。如果加上玉渊潭的面积,差不多有两千余亩左右,大概就是半个颐和园了……

    这到底是种地还是办度假村?李如柏有些抓狂,老朱家嘴上说着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转眼就是一座占地几千亩的皇家庄园。

    不过李如柏对此也有些无奈,毕竟老朱又没有动用国库,全是动用自己的私房钱。不然夏元吉夏老抠那关就过不去。

    有钱又有权真好……此刻李如柏有些羡慕了,想想自己现在住的地方,相比之下就是猪窝了。

    为了不耽误皇城的工期,冯正此次只带领了一千余皇家建造局的工匠,来负责皇庄的施工。

    这天冯正找到朱瞻基和李如柏。

    “二位总裁大人~近来皇庄的工地上每日都有许多附近的村民,从半大小子到成年壮丁都有,都想要看看工地上有没有什么活计可做,小的特意来请示下二位总裁,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李如柏想到了黄老大爷孙俩,于是问道:“每日来的人有多少?”

    冯正回忆了一下道:“启禀李总裁,每日前几日人多些,每日大概有小百十号人,兴许是见咱们没有招人,这几日来的少了些,大概三四十人的样子。”

    李如柏沉吟了一下问道:“可是工地上人手紧缺?”

    李如柏觉得,如果不是工地人手紧缺,这么一件事,冯正也犯不着单独跑一趟来找自己和朱瞻基二人。

    朱瞻基也扭头看着冯正,说实话,他对建筑、施工这些提不起一丁点儿兴趣。

    冯正敬佩的看了李如柏一眼道:“二位总裁大人慧眼如炬,眼下工地上人手确实是有些不足。”

    朱瞻基见状提醒道:“如柏兄,爷爷给划拨的预算中,并没有这一部分啊~”

    李如柏道:“预算预算,有些许差异是肯定的,钱不够了可以再找他老人家要,给自家盖房子,怎么能舍不得些许身外之物?”

    反正花的都是朱棣的钱,李如柏是不心疼,不花白不花。而且那么多的钱,放在朱棣的内帑也是发霉,还不如拿出来造福百姓。

    朱瞻基一听,这话没毛病,当初李如柏家盖房子的时候也没说预算什么的,缺什么、少什么直接买就是了,当下拍板道:“既然如此,那就来者不拒,一律招进工地干活。预算不够的话,回头我再去找爷爷要。至于工钱,如柏兄,你觉得每月月钱给一贯铜钱是否合适?”

    这就是所谓的崽卖爷田心不疼~

    李如柏眼皮子跳了跳,这朱瞻基出手还真是大方,不过……

    “瞻基,有件事你有所不知,像这种临时招募的短工,工钱都是日结的……”

    一旁的冯正也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如柏的说法。

    朱瞻基闻言道:“既然如此,那就把一贯钱平分到每日不就好了。”

    李如柏笑眯眯的看着朱瞻基,随即道:“这样吧,成年壮丁每日工钱三十文,若是半大小子每日工钱十文,其他的,只要能干活的,都照这个给。”

    李如柏再次想到了黄老大爷孙俩,希望自己最后的那句话能够帮到他们这些人一些……

    那日李如柏就知道这家人定然有难言之隐,不过无缘无故的,何必去揭人伤疤?今日正巧有了机会,至于能不能帮到他们,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朱棣若是知道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这些可都是他辛辛苦苦查抄贪官、收商税、派人下西洋一点点挣出来的,这两个小崽子居然拿来做好人好事……

    说到下西洋,前几日朱棣已经收到南京的奏章,说是郑和的船队不日就将返回刘家港。对此朱棣有些期待,别的不说,单单每次下西洋带来的收益,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不过朱棣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将李如柏送到交趾,将其交给张辅,然后跟着张辅的大军随便捞点儿军功……

    那张辅有勇有谋,想来应该能明白朱棣的良苦用心,将李如柏给好生安排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619/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 作者:公羊卿所写的《回到明朝去种地》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去种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去种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去种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去种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去种地介绍:
李如柏:尔等异族,都来为我大明种地吧!
本书讨论群:1095903121回到明朝去种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去种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去种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