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TXT下载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六章 之江观潮

作者:稚小川     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txt下载     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全文阅读
    贺觉融和白起站在之江岸边,就是为了一睹之江涨潮的壮景。

    当那条“银龙”出现在江面,现场的人们犹如被引线点燃,瞬间沸腾,不过相比于古时的文人墨客,现在的人更爱拿起手机与潮同框。

    之江大潮,凭借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奇观”。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中《观潮》一文中写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潮来了!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为了一睹潮水风光,每年这个时节之江将接纳数以十万计的游客,这样热闹的场景并非现代才兴起,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之江沿岸就有了观潮的习俗,甚至更为隆重更为讲究。

    人们观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魏时期,《庄子》中就曾记载“之江之水,涛山滚屋,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

    早在这一时期,智慧的古人就开始探究潮起潮落背后的奥秘,试图掌握它的行踪。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中指出了潮汐、潮涌与月亮、地形的关系,这是全世界关于潮涌成因最早的物理解释。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已经明确发现八月是观潮的最佳时期,观潮更是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尚,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段历史就像是一场大型“追星”行动,在壮观的之潮面前,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人人都化身为“追潮族”。

    诗人孟浩然曾作诗《与颜之江登障楼望潮作》这样描写观潮时的盛况: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意思是之江潮即将到来,人们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儿,官员们一个接一个骑马奔向江边的“最佳打卡点”等待潮水。随着潮水正式登场,卷起的浪花如同白雪,在场的人无不感到震撼。

    除了孟浩然,李白、范仲淹、杜甫等人也都曾为观潮赋诗,在这些人当中苏东坡无疑是一名潮水的“大粉丝”,仅仅是《八月十五日看潮》就一口气写下了五首。

    到了南宋时期,官方更是将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定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会检阅水师、祭祀、观潮、弄潮表演等等。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到,八月十八日,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位黄帝赴之江亭观潮,“太上喜见颜色,曰:‘钱塘形胜,东南所无。’上起奏曰:‘之江潮,亦天下所无有也。’太上宣谕侍宴官,令各赋《酹江月》一曲。”

    可见在当时,就连皇帝也没能拒绝这壮观的之江潮。

    时间来到明朝,“追潮族”们对潮水的喜爱也更上了一层楼,区区白天观潮已满足不了他们,观夜潮的习俗由此诞生。

    相比于日潮的汹涌激荡,夜潮更为朦胧恬静,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夜潮之声、色、韵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出。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曾在他的《四时幽赏录》这样描述:“之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寒,海门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屈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

    与此同时,随着明朝之江水逐渐南移,最佳观潮点也随之变迁,向西逐渐转移,因而明朝又称钱江潮为之江潮。

    在民国时期,人们对观潮就更为讲究了,甚至推出过“观潮专列”。

    相关文献中记载:“看潮除沿江上下外,人多趋之江。届期火车特开观潮专车,以便观客。远道之人,如期而至者,车为之满。车中包定伙食。可以随客饮餐。”

    如今,在之江一带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潮三看四景”之说,即在盐官镇看“江横白练一线潮”,在大缺口看“惊心动魄碰头潮”,在老盐仓看“惊涛裂岸回头潮”,晚上看“月中齐鸣半夜潮”。“观潮”已然成为人们愉悦身心,友好社交的一种生活方式。

    因科技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古人将汹涌的潮水归结为是“潮神”在作怪,因此,农历八月十八也被奉为“潮神生日”,这一天,民间会通过一系列活动祈求“潮神”保佑生活的安定,当中最有特色的即是诞生了“弄潮儿”一词的“弄潮”。

    “弄潮”顾名思义就是在潮头搏浪嬉戏,是一种竞技运动。

    宋代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有详细描写,“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不难看出,相比于现在的冲浪,古时的“弄潮”则更为高难度。不仅要做出各种惊险的特技动作,还要求手中的彩旗不湿。因此“弄潮”的优胜者被人们视为勇士,不但能得到银钱赏赐外,还插花披红,鼓乐吹打,受万人夹道欢迎,民间妇女也以能嫁给“弄潮儿”为荣。

    在观潮台弄了一身水的贺觉融和白起回到酒店重新洗了个澡。

    擦着头发出来的贺觉融看向已经穿戴整齐的白起,“白起哥,他来了吗?”

    白起放下手机,点点头,“他来了,现在就在楼下的餐厅里等我们,你快去把衣服穿好。”

    贺觉融打开行李箱,找出一套相对正式的西装换上,就理了理发型,喷上香水后,和白起一起下楼。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669/ 第一时间欣赏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最新章节! 作者:稚小川所写的《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为转载作品,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介绍:
易立敬:“你写了这么多首歌,但是从来都没有写过一首情歌,是因为你在感情上受过伤害吗?”
贺觉融:“我不写情歌,是因为我的情歌只给你一个人写,只唱给你一个人听,和我受不受过伤害没有任何关系。”
易立敬:“你觉得你的网文具有文学性吗?拿到卡夫卡文学奖,你觉得你拿得实至名归吗?”
贺觉融职业假笑,“网文就是网文,没有什么文学性。这个奖拿的我莫名其妙,可能是同行衬托的。”
易立敬:“你是认为你自己没有拿这个奖的实力,完全都是资本操作吗?”
贺觉融快被问哭了,“咳咳,易老师,能不问下去了吗?”

QQ群:538517362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和女记者的日常狗粮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