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走出大山的云TXT下载走出大山的云最新章节

454游玩

作者:山谷村夫     走出大山的云txt下载     走出大山的云全文阅读
    在温州渔村游玩了一周后,他们带着对大海美好的体会,去了苏州的三山岛。

    三山岛为一大二小的山岛,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三姊妹居住而得名,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故有:“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吴县志云:昔(春秋时)有吴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

    从汉朝建乡制后,三山岛历来为ZJ省湖州府乌程县管辖,称洞庭乡。

    到了晋代时,称三山岛为蓬莱,晋王嘉撰《拾遗记》:“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

    明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撰《壑舟园记》云:“天会登斯阁也,如睹海上三山,灵奇满目,又如长房缩地,身入壶中而不自知其已仙也。”

    清朝《依绿园记》、徐乾学《记》、称三山岛为“洞天福地”也。

    从以上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出,三山岛在古代就很有名气。几千年来,这个形状如壶一样的小岛,一直以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游人,让人们流连忘返难以忘记。

    尚云和杨丽来到三山岛时,尚云考虑到杨丽的身体状况,便没有步行爬山,而是选择了坐车观光。

    导游说,历史上三山岛平均每0.18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寺庙,相传有房屋1008间,三峰古刹绝伦而巧,世人称呼为小蓬莱,钟鼓三百年,风月三万六千顷。

    虽然这些古建筑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被废,但游人还是能够通过遗址想象出当年的盛况。

    相传山上旧有十景之胜,由于历代有所毁,现存者有姑亭、叠石、金鸡石、仙人洞、十二生肖石、香炉石、牛背岩等。

    每一个遗留下来的景观,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金鸡石共有三块,一高二低,石下有洞。传言曾经有一只金鸡,长着金色的冠子,有着金色的羽毛,曾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岁月悠悠,昔日的金鸡已经不在,没有人知道它去了那里,只有那三块不动的石头,向游人述说着美丽的传说。

    站在牛背石旁边,仿佛看见了一头金牛,偷偷地下了凡间。它不思人间的权利,也不贪恋人间的情爱,只贪图太湖边的稻谷。

    有人发现金牛偷吃稻谷后,发现它是一头无主的牛,不忍伤害它,也不想因为这头牛伤害邻里关系,便在牛尾巴上系了个红头绳,以便和农户家的耕牛区别。

    金牛贪吃稻谷,人们驱赶不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容忍它,终于有一天,金牛在偷吃稻谷时被一位愤怒的农夫杀死。

    是农夫太残忍,还是金牛太贪婪?是是非非已经不再重要,昔日的农夫已死,金牛也化成了石头。

    多少恩怨情仇,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滴水而已。可就是这一滴水,曾经误了多少人,又害了多少人?

    在石码头,一艘艘石船停靠在太湖不远,一位饱经沧桑的石头老人守着石船。这一守,就是千年,风风雨雨,春夏秋冬,石头老人永远不离不弃他的石头船。

    石头老人和石船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人们已经不知,但从老人沧桑的面容上,人们还是能够看到船在人在、人在船也必须在的渔夫生活。

    站在龙头山,依然可以感受到刘伯温取龙胆那段惊心动魄的情节,不知刘伯温是用剑,还是用刀,记忆中,刘伯温好像是一位文人,不用刀剑。

    一位文人竟然能够取了腾云驾雾龙的胆,原来,文人杀人比武士更可怕,不用刀剑就可以取其性命。

    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好,故事也好,入于其中,宛如在仙境中一样,身心皆轻。

    岛上家家有培植盆景的习惯,无论是庭园,还是走道,处处都是风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除过天然形成的自然风貌外,这里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遗址的存在,让三山岛具有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除过让人着迷的自然景观外,三山岛的农家乐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山岛上的农家乐,是当地人自建的,除了自己居住外,还向游人提供住宿、餐饮服务。

    许多农家乐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是休息的好地方。

    尚云和杨丽住的那家农家乐门口是湿地公园,可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顺便欣赏风景。农家乐还为游人设了乒乓球室和棋牌室,方便游人娱乐。

    听农家乐主人说,其实三山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路,曾经这里并不是旅游景点,人们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

    相当长一段时间,女的在家种田种桑,男的出外经商打工是这里多数家庭的生活方式。

    后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养过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人来三山岛,就是为了买三山岛的长毛兔。

    兔毛最贵的一段时间,一斤102元,兔毛如此贵,掀起了人们养兔的热情。

    到八十年代后期,兔毛的国际市场价一路下滑,低到了一斤20元。

    国内那些养兔的已经赚不来了钱,三山岛的长毛兔虽然出了名,也有自己的品牌,但在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下,还是亏得无法继续养殖。

    不养长毛兔了,村里人开始高枝嫁接柑桔,柑桔曾经给村里人带来了一笔收入。

    后来,人们受“无工不富”思想的影响,开始办厂子,最大的厂子是梅子场。

    梅子场建立第一年,见了很好的效益,厂长便扩大规模,扩建了4个池。三山岛的青梅不够,就去附近收。

    由于梅子是外销产品,内销很少,随着国际市场梅子的过剩,梅子销售不出去,梅子场也倒闭。

    后来,人们想起了发展旅游业,在刚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外面来的人没有地方住,游客便住在条件比较好的村民家中,这种住宿方式就是最早的农家乐。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由农户利用自家的庄院建立起来的一种消费模式。

    听了三山岛的发展历史,尚云在想尚家河村的发展。怎么做才能够把尚家河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村,值得向三山岛学习。

    为此,尚云专门去拜访了三山村的负责人,了解了一下三山村是怎么由一个农业村变成旅游村的。

    三山村负责人带尚云看了村上的硬件建设,包括游客码头、农家乐内外环境改造,沿路绿化等。在看了硬件建设后,尚云还看了一些软件建设。

    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虽然尚云现在不在尚家河村当村干部,但他毕竟是在尚家河村长大的,他对尚家河村有一种特有的感情。

    从三山村部回来后,杨丽对尚云唱起了那首“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的歌谣。

    悠扬的江南小调,经过杨丽的嗓子,唱的优美动听,让尚云产生了去太湖西山的想法。

    第二天早晨,他们吃了点苏州的汤面,便开车去了太湖西山。

    听闻缥缈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之首,以险峻陡峭而闻名,山顶烟雾缭绕,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本来他们想登上缥缈峰看看,但考虑到杨丽的身体,尚云还是取消了去缥缈峰的想法。

    他们来到了明月湾和石公山景区,导游说:“石公山作为西山岛的主要景点,是非常美丽的,许多年前,著名高僧海灯法师云游四海来到这里时,被这里的美所吸引,一住就是10年。”

    是呀,来这里游玩,让他们从俗事中解脱了出来,他们感觉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放松。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764/ 第一时间欣赏走出大山的云最新章节! 作者:山谷村夫所写的《走出大山的云》为转载作品,走出大山的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走出大山的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走出大山的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走出大山的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走出大山的云介绍:
许多飞扬的梦,都因为贫穷而支离破碎。对于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尚云,因为贫穷,考上大学的他,无缘踏进大学的校门;因为贫穷,他选择了逐梦……贫穷不是自己的影子,他坚信他一定能走出贫困……伤痕累累,并不意味着屈服,跌倒了爬起来,农民的儿子如那满山满野的野草,风雨过后便是晴天。走出大山的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走出大山的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走出大山的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