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兴汉TXT下载明末之兴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之兴汉全文阅读

作者:猪哥老腰     明末之兴汉txt下载     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39.权力分配(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像宜兴县这样的情况各地都在发生,无非是力度大小的问题。

    对于安国军早就渗透和统治的区域,原本的朝廷官吏在经过筛选之后全都被集中起来进行强化培训,目的就是革除他们身上的那些陈规陋习,并接受安国军的为官理念以及处理政事的风格和办法。

    对于新占领区域则要困难一些,无法像老区域一样将朝廷的官员全部换下来,毕竟安国军人手严重不足。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处理一些罪行明显的,将其他官吏暂时留用,边开展工作边进行筛选。

    当然,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愿意继续在安国军手下做事的,一些年纪太大了的,或者死心塌地效忠朱家王朝的官员,纷纷褪去官衣,成为了普通百姓。

    对于这种情况,安国军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鲁若麟不是黄金,可以让人人喜欢,只要这些人日后不反对安国军的统治,安国军也不准备为难他们。

    安国军统治的地盘随着时间推移在迅速扩大,南方地区基本是传檄而定,那里原本就由朝廷统治,如今还是继续效忠朝廷,不过这个朝廷究竟是谁的朝廷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

    北方的局面稍微复杂一些,沈世魁和祖大寿的联军在拿下京师之后,一路向西,趁势收复山西。

    山东的孙什联合沈志祥、史可法,向群龙无首的河南地界进军。

    湖广的孙富贵也没有闲着,兵分两路,一路沿襄阳北上陕西,一路沿荆州西进夷陵、巴蜀,剿灭还在四川为祸一方的张献忠。

    几处战场最困难的在巴蜀一线,不是因为敌人有多强大,而是道路实在难走,行军的困难比在平原地区高了好几倍,更不用说打仗了。想要平定四川,消灭张献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入阁不久的卢象升又外调了,不过这次不是降职,而是以阁老身份统领平川大军,为一方之统帅。

    对于这个任命卢象升没有拒绝,此时的他呆在南京左右为难,还不如出去统领大军走上战场,为平定天下贡献自己的力量。

    卢象升并不是传统的文官,相反他更喜欢征战沙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才是卢象升的理想。

    现在鲁若麟替换朱家皇朝的迹象已经明朗,卢象升待在南京简直是一种煎熬,如果能够外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卢象升也是一种解脱。

    卢象升在四川待过一段时间,也知道张献忠对四川的威胁,如果没有外部力量支援,仅凭四川本土的那些军队根本就抵挡不住穷凶恶极的张献忠。所以对于鲁若麟想要他去四川领兵剿灭张献忠,卢象升心底里是愿意的。

    能够把大军交给卢象升,也从侧面证明了鲁若麟对卢象升的信任,或者说是对他人品的信任。

    目前朝中在能力上能够符合一路主帅,又能够让鲁若麟信任的人并不多,卢象升就是其中之一。

    鲁若麟相信即使卢象升对自己不满,也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

    朝中其他大臣对于卢象升能够出任一路主帅是非常羡慕的,特别是其中绝大多数的军队还是安国军的自家兵马,这份信任与重用实在是让人眼馋。

    卢象升虽然同意出任主帅,但是他心里有事,不想走的留下遗憾,特意找到鲁若麟敞开心扉的谈一谈。

    “陛下你准备怎么处置?”卢象升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担心什么?”鲁若麟明知故问。

    “亡国之君基本没有好下场,我身为大明臣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蒙难,也不希望你背上千古骂名。”卢象升的话题有些沉重。

    “放心,陛下绝对不会有事,再怎么说他还是我大舅哥呢。”鲁若麟笑道。

    可惜卢象升一点都笑不出来,为了皇权,骨肉至亲都可以相互残杀,何况郎舅。

    “如今你人心所归,陛下完全不能对你造成威胁,让陛下颐养天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卢象升逼问道。

    朱慈烺年纪轻轻就要颐养天年实在是有些残忍,但是对于亡国之君来说,有这样的待遇就已经可以偷笑了。数遍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几个得到善终的,不是被杀就是死于意外。但是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其中的意味就不必明说了。

    “陛下本身没有任何过错,错就错在生不逢时。以陛下的才能和手腕,想要收拾乱局、让华夏重新走向辉煌完全没有可能。不是我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不是有我在,这个大明皇朝早就完了。你说我贪念权势也罢,说我狂妄自大也行,但是我真的是想让华夏重新辉煌起来,并且不要走上兴衰更替的老路。”

    “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我需要权力,需要全天下的人跟着我一起努力奋斗。皇帝这个位置对我很重要,但并不是为了给我享乐,也不是为了留给我的子孙后代作威作福,而是我需要用皇位来聚拢人才,一起为华夏的复兴而开拓进取。”

    鲁若麟面对卢象升,说的算是非常坦诚了。

    “不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意思?”皇位都是在直系血亲中传承,鲁若麟不留给子孙后代留给谁?

    “皇帝不但尊贵,还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同时也肩负整个天下的兴衰、亿兆黎民的生死。历朝历代,开国之君基本都比较英明,国家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但是越往后,皇帝的能力就会越差,出现圣明之君完全要看运气。所以将国家权力放在一个家族中传承,对国家其实是没有好处的。”

    “皇家的人就那么多,能够继承皇位的人选更少,想要从中选择一个合格的君主实在太难了,想要选出圣明之君更是在撞大运。历朝历代不断更替往复,除了其他诸多原因,皇帝在后期越来越不能履行职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想要长盛不衰,真正的掌权者必须是绝对的精英,而且每一代都不能差。显然,皇族绝对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国家的权力交到谁手里更合适?我觉得还是交给从万千官员中竞争出来的顶尖人才更合适,比如内阁。”

    卢象升脑袋有点懵,鲁若麟提出的想法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鲁若麟居然想要将权力交到内阁,虽然不是在他这一代,但依然是惊世骇俗之举。

    皇帝这个物种,最害怕的就是丧失权力,否则性命不保。鲁若麟就不怕自己的后代被权臣所弑吗?

    任何人都想要权力,如果内阁掌权又如何能保证他们不会谋朝篡位?

    虽然觉得鲁若麟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是面对鲁若麟的设想,卢象升内心非常激动。

    天子坐高堂,臣子掌天下一直是文人们的最高梦想。只是受限于千百年来的教育,忠君思想已经刻入文人们的骨髓,除了准备谋朝篡位的权臣,没人敢提出架空天子。哪怕这个天子胡作非为,极端的不称职,也只能希望下一任会有所改变。

    官员们都希望自己的君主是圣明之君,偏偏他们遇到的更多是平庸之人,甚至是愚蠢、暴虐、残忍之主。但是他们在四书五经中找不到改变这种局面的办法,只能被动接受。

    其实明朝的官员体制已经有了脱离皇帝掌控,由体系来决定升迁的苗头。比如内阁阁老的推选,高级官员的升迁必须得到朝臣们的认可等。

    只是这些是文官们长期斗争后形成的潜规则,至少在明面上依然是皇帝决定一切。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会是完美的,明朝的选官制度在后期也不免走向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的老路,但是比起其他朝代依然进步了很多。

    “你就不怕将权力交给内阁后为子孙后代遗祸?”卢象升疑惑道。

    “在我的设想中,内阁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今后华夏的权力主要分为三块:皇权、内阁、军队。内阁掌握行政权,不必再事事向皇帝请示汇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当然,涉及到重大的事情还是需要和皇帝、军方商议的。”

    “军队接受皇帝和内阁的双重领导,只有统兵权、练兵权,开战权以及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必须得到内阁和皇帝的同意。高级将领的升迁与任命由皇帝和内阁协商决定,中下级军官的任免则由军队自行裁决,但需上报内阁和皇帝备案。军队的钱粮由军方提供预算,内阁审核,皇帝批准,最后由内阁下令支付。”

    “军队没有命令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同时内阁也不许插手军队具体事务,保持军队的完整性与独立性。”

    “皇帝不再涉及具体事务,只有涉及到事关国家的重大事情,或者无法调和的矛盾时出面,保证政务和军务由专业的精英人才处理。”

    “为避免出现强权人物危害国家稳定,并保证人才的持续培养,内阁首辅和军方首脑设置任职期限,五年一届,最多任职两届十年,到期后无任何条件必须退位。”

    “内阁首辅统领全国政务,有最终裁决权。军方首脑同时为内阁大臣,有知晓国家大事的权力,也必须按时向内阁汇报军队情况,接受内阁和皇帝的监督、指导。”

    “内阁首辅和军方首脑由大臣和军方高级将领推举产生,并经由皇帝批准后方可上任。”

    “这就是我对以后朝廷的大致想法,卢阁老可有斧正的地方?”

    鲁若麟提供的信息量有点大,而且与以前有太多不同,让卢象升陷入了沉思。

    “军队自己管理,要是他们造反怎么办?”卢象升对军队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那是以往的军队,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自然是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我所要建立的军队是有自己思想的,并且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军队建立的目的就是为家为国,不是为某个人谋取私利的。纵使有人可以蒙蔽一时,但是军队自身也是有纠错能力的。”

    鲁若麟的这个回答不能算完美,但也初步打消了卢象升的顾虑。

    至于文官,只要规则制定好,卢象升并不怎么担心会有人能够发展到谋朝篡位的地步。

    鲁若麟的设想对文官来说已经非常的完美了,起码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使行政权,这在以往绝对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文官们的内部斗争远比外界看到的要激烈,有十年的期限在,估计没有人敢轻易打破这个规矩,那是在挡人前路,会遭到敌我共同反对的。

    可以说,鲁若麟为了华夏的长治久安,放弃了作为皇族所享受的最大权力,牺牲不可谓不大,令卢象升非常意外的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佩服。

    不过新朝虽然让他充满了期待,但是旧主依然让他牵挂。

    “既然你连皇权都不在乎,陛下就不会苛待了吧?”如果鲁若麟的想法真的实施,估计也没有什么人愿意跟着朱慈烺走了。

    大明原本就气数已尽,越是没有人跟着朱慈烺,他反而越安全,现实就是这么讽刺。

    “他是我的大舅哥,我真的没准备把他怎样,这是实话。如果他退位了,我准备封他为王。他要是不想折腾,我保他衣食无忧。如果他还有雄心壮志,能力也足够,在海外划一块地盘让他经营也无不可。”鲁若麟无所谓的态度展示了强大的信心,朱慈烺即使在海外立国,也没有可能威胁到本土的统治。

    卢象升也为鲁若麟的大度所震惊。

    朱慈烺毕竟是皇帝,绝对有很多的追随者,按理说应该是个巨大的威胁。不说囚禁起来,时时刻刻监视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鲁若麟就是有信心掌控局势,哪怕让朱慈烺在海外立国,继续大明国祚。

    “兴汉此举必定流芳百世,为世人传颂。”卢象升满意的点了点头。

    “要是本土都能被海外藩国反客为主,只能说后人太无能了。”鲁若麟笑着说道。

    得到鲁若麟承诺的卢象升终于可以安心去四川清剿张献忠了,现在他非常希望早日实现天下一统,恢复和平安宁。

540.晋商末路(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安国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失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前景。

    山西,晋商们的老巢。在投靠鲁若麟无果之后,这些奸商们愤然投靠了李自成。

    刚开始的时候,李自成席卷北方、攻破京师,并登基称帝,让这帮山西晋商们欣喜若狂,为自己的选择洋洋自得。

    没有了鲁若麟,他们晋商反而找到了更大的机遇,这如何不让他们有种报复式的快感。

    当然,投靠李自成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少不了要进贡大量钱粮来换取李自成的保护。

    其实李自成对这些晋商也没什么好感,对他们积攒的钱财同样非常眼热,只是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攻陷京师,所以对主动示好的晋商们李自成选择暂时放他们一马。但实际上李自成是准备在局势稳定之后再来收拾这些肥得流油的卖国商人的,老李劫富济自己是绝对的老手,怎么会放过这些奸商。

    只是后来时局变幻太快,李自成还没来得及对晋商们下手,自己就一命呜呼了,使得晋商们躲过了大顺军的屠刀。

    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大顺军是不能把这伙奸商怎么样了,但是收复山西的安国军却不会放过他们。

    自从刘宗敏败亡,京畿之地重新回到朝廷手中,感觉大事不妙的晋商们就开始惶惶不可终日,预感到末日即将降临。

    晋商之所以能富贵一时,离不开他们在官场和边军中的长期经营,以及在草原和辽东的人脉和渠道。

    随着京师被李自成攻破,朝廷南迁,晋商在官场里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加上鲁若麟架空了南京朝廷,可以说晋商再也无法通过朝廷为自己牟利了。

    晋商重要的财源草原和辽东在安国军驱逐了女真人,大规模与草原开展贸易后,已经日薄西山了,如今的晋商其实全靠啃老本才能维持着架子不倒。

    要是晋商能够加入到安国军的贸易体系里来,说不得他们还能继续富贵下去。可惜晋商昔日的所作所为实在令鲁若麟厌恶,当初要不是鞭长莫及,早就将他们都给抄了,自然不会与他们做生意。

    正是明白了鲁若麟对晋商的深深厌恶,晋商才不得不投靠了李自成。

    李自成造反起家,烧杀抢掠非常精通,对于经商之道可谓是一窍不通,晋商投靠李自成完全是不得已的选择。比起安国军,李自成不但不能壮大晋商的实力,反而不停的在晋商身上吸血。除了各种听起来非常显赫的大顺朝官职、爵位,晋商们的收获寥寥,处境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现在随着大顺军土崩瓦解,连这最后一点遮脸面的东西都没有了,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清除大顺余孽安国军从来不会手软的。

    晋商中有八个代表性的家族,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家。他们依靠关外走私起家,通过为草原鞑子和满清输送物资是赚得盆满钵满,在晋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昔日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惶恐,树大招风永远是至理名言。晋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安国军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八大家。

    范家作为八大家的领头羊,面对这种局势也是一筹莫展,往日无往不利的银钱攻势此时变得毫无用处。

    “王参将没有答应我们的要求,送过去的银子也没有收。”范永斗的侄子范建臣沮丧的说道。

    “王参将不是最喜欢银子吗?这次怎么不要了?”范家的一位族老急了。

    “哼,银子虽好,哪有命重要。这是要与我们范家划清界限啊。”另一位族老愤恨的说道。

    “想当初他不过是我们范家的一条狗,现在居然拿捏起来了,可恨!”

    “王参将虽然翻脸了,但是好歹还见了我们,其他家甚至连面都不见,世态炎凉啊。”

    “难不成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族长,您老倒是拿个主意啊。”

    范永斗坐在主位上,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神色灰败,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气闲神定。

    “大势已去,人人都想投奔安国军,我们这些被安国军厌弃的人自然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象。”范永斗叹息道:“趁安国军还没有过来,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各奔东西吧,这样我范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族长,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众人眼神中带着一丝期望,还有哀求。

    范家在范永斗手上飞黄腾达,范永斗早就成了范家的神,大家对其深信不疑,甚至认为没有范永斗解决不了的事情。

    “能有什么办法?如今我们是群狼环伺,都等着吃干净我们的血肉,再不走的话不用安国军出手,我们一个都跑不掉。”范永斗神色晦暗,英雄末路。

    “可是,可是家族还有那么多的产业、房子、土地还没有处理,就这么走了损失实在太大了。”一位族老不甘心的说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这些,先把命保住吧。王参将私下里派人递话了,一旦安国军来了他会直接开城投降,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想要活命,赶紧收拾东西,把能带上的都带上,大家分散逃命吧。”

    范永斗说的这么绝望,范家众人再也不敢报什么希望了,纷纷惶恐的离去,准备收拾值钱的东西跑路。

    范永斗老奸巨猾,早就将手上的大部分钱财换成了容易携带的银票和贵重珠宝,准备撇开族人单独逃跑。

    范永斗的目的地是西域,满清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他觉得范家在那边应该还有机会。

    虽然免不了要被鞑子勒索一笔,但总比留在大明本土要强。

    范永斗对李自成不看好,鲁若麟又搭不上线,只能将目光再次投到满清身上。虽然满清失去了辽东祖地,但是全力经营西域反而比以前的处境好了很多,已经逐渐成为了新的西域霸主。

    以范家与满清的关系,范永斗认为即使不能重现往日的辉煌也可以有用武之地,毕竟满清对于范家这样善于经商的家族还是有需要的。

    这次远赴西域范永斗准备只带核心的族人和手下,毕竟人多目标大,不安全。何况范家族人多是酒囊饭袋,带着没有什么作用,完全可以轻装上阵。

    就是范永斗的儿子,明面上是去江南打通门路,其实已经远赴西域去与满清接头了。

    第二天,当范家人还在纠结带走哪些东西的时候,他们发现族长范永斗已经不见了,随着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一些亲信和心腹。至于范永斗的直系亲人,早就被范永斗以安全为由送到隐蔽的地方去了。

    发现范永斗逃跑之后,范家人才是真的慌了神,也顾不得带不走的庞大财产,纷纷逃离。

    很快张家口的百姓们就知道了范家举家逃亡的消息,一些与范家一样的走私家族同样陷入了混乱,也开始逃离。

    恐惧是会传染的,连如日中天的范家都抗不住安国军的庞大威慑力,其他那些中小晋商如何能坐得住?

    当城中权贵逃亡,城里的百姓以及地痞流氓们就看到了机会。

    看到昔日一手遮天的大家族们仓惶出逃,只要是稍微聪明点的人都知道这些权贵们遇到大麻烦了,这个时候不趁火打劫还等什么时候。

    那些昔日被范家这样的权贵视为蝼蚁的屁民们开始冲进几乎没有什么守卫力量的豪门大院,见东西就抢,凡是值钱的都往外搬。而最先开始这样做的就是那些大家族的奴仆、守卫们,有了榜样在前,自然不乏后来者。

    整个张家口都陷入了抢夺大家族财产的风潮,连驻地的守军也加入进来,并很快形成抢夺的主力。昔日金碧辉煌的大宅门纷纷遭遇到了劫难,在短短一日之间就变得破烂不堪。

    正当满城百姓陷入在抢劫的兴奋中时,安国军的兵马风驰电疾的赶到了张家口。

    此时的张家口城防形同虚设,连城门都没有人看守,安国军异常顺利的就接手了城池,并将张家口封锁。

    接下来就是恢复张家口的秩序,并追索城中大户们被抢去的财产。

    这些晋商是安国军早就盯上的目标,怎么能够允许他们的钱财流失。安国军现在家大业大,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晋商们的不义之财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晋商们遗留的财产绝不仅仅是摆在明面上的那些,房子、商铺、农田这些不说,富可敌国的晋商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隐蔽的地窖隐藏财产,那些才是安国军的首要目标。

    晋商们的地窖对百姓来说确实比较隐蔽,但是面对专业的军队就不够看了。

    很快,安国军就找到了范家在范家大院里挖掘的几个地窖,范家几十年积累的不义之财开始露出冰山一角。

    这些地窖中堆满了范家来不及转移带走的金银,以及各种珍贵的器具,那些金银全都被铸造成了大冬瓜形状,普通人根本无法移动和带走。

    除了一个个银冬瓜、大金砖,各种古董、铜器、精美瓷器、书画、精品织物、珍惜皮毛更是堆积如山,可见这些晋商们通过走私赚取了多么惊人的财富。

    就这些还是范永斗转移大量财产后剩下来的,范家真正的财富绝对是富可敌国。

    既然剩下的财产都有这么多,提前一步逃走的范永斗带走的财富绝对不会比剩下的少。范永斗老奸巨猾,且早就在做准备,不可能不提前转移财产。

    范永斗自以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其实他的动向一直在暗影司的掌控之中。

    范永斗一行人乔装打扮成一个很普通的商队,准备一路西行前往塞外。

    既然是普通商队,人数自然就不多,很轻松的就被暗影司的行动队给包围了。

    范家养的护卫肯定不能和受过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暗影司行动队相比,加上有心算无心,范永斗一行被暗影司一边倒的屠杀,范永斗也最终落到了暗影司手里。

    作为晋商的领头人物,范永斗还是有一些价值的,至少范家的财产肯定不止张家口的那些,其他地方的财产还有深挖的价值。

    范永斗在暗影司发动攻击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完了。像他这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有人早就盯上他了,在这个时间点,最大的可能性就只有安国军了。

    只是他自认为自己做得如此隐蔽,特意从极少动用的地道出城,没想到还是被人抓住了尾巴。

    其实这个时间点盯上范家还有晋商其他家族的势力还真不少,大家都知道这些晋商大祸临头,都像趁机捞一把。大家都在等着这些富商们出逃,毕竟在城里动手不方便,也容易被人追查到。

    这些势力中不乏以前是晋商们的合作伙伴或者下属,可惜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是这个世界的常态,范永斗肯定明白这点,才会让族人分散逃跑,吸引那些恶狼的注意,自己悄悄溜走。

    他的手段确实瞒住了绝大部分的人,只是暗影司早就将范永斗身边的一名亲信策反了,所以范永斗的计划再隐蔽也逃不出暗影司的手心。

    范永斗毕竟享了这么多年的富贵,也更加惜命了,面对绝境没有自杀成仁的勇气,最后是在瘫软中落到了暗影司手里。

    暗影司从范永斗一行身上搜出了大量钱财,并就地找了一个隐蔽的地点对范永斗进行了审讯,拿到了很多范家和其他晋商家族的财富信息,成果非常喜人。

    不光是范家,晋商的其他大小家族命运基本上大同小异,多年积攒的不义之财大多都落到了安国军手里。

    安国军很少通过武力手段攫取民间财富,除非罪大恶极,恰恰晋商们符合这个条件。在安国军大肆宣扬了晋商们的过往罪行之后,民间质疑安国军的行动的声音渐渐消声觅迹,反而称赞安国军为国除害,名声更好了。

    清除晋商对安国军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情。

541.改朝换代(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清除晋商,查抄他们的财富早在安国军的计划中,最终的成果也很惊人。

    除了数量庞大的金银,同时被抄没的还有大量的店铺、住宅、农田、山林等不动产。有了这些财产,安国军在北方的军费短期内已经不用愁了。

    局势到了这一步,鲁若麟已经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只要按部就班,即使局部出现小的失误,也不会影响安国军统一天下的进程。

    现在朝中要求朱慈烺禅位的呼声高涨,朱明皇朝已经被大部分人抛弃,大家都希望鲁若麟能够尽快建立新朝。

    鲁若麟在思虑再三之后,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埋葬掉腐朽的大明朝了。

    钱谦益已经彻底丢掉了节操,指挥底下的马仔上书朱慈烺要他顺应大势,主动禅位。

    朱慈烺面对这种局面悲从心中来,但是又无力阻止,也有可能明白大明朝无力回天,心灰意冷之下下达了禅位诏书。

    三请三让的老把戏过后,鲁若麟才“勉为其难”的接下诏书,开始准备登基。

    在礼部挑选的一个黄道吉日,鲁若麟正式登基为帝,昭告天下,改国号为“华”,依然定都南京,大明王朝正式寿终正寝。

    朱慈烺被封为延明公,暂时于南京安置;李雪晴为皇后,张淑兰恢复本名张光瑶,封贵妃,雪梅封淑妃。

    至于万众瞩目的太子位置,鲁若麟并没有确立,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留到以后再决定。

    在登基的同时,鲁若麟自然要大封群臣,特别是那些常年跟随自己的老部下们。

    王大海封齐国公,为诸公之首;孙富贵封燕国公、金大正为韩国公、朴正焕为辽国公。

    除了自己的亲信,鲁若麟还封郑芝龙为闽国公、祖大寿为蓟国公、杨国柱为代国公,算是为这些盟友们给出了一个承诺。

    其他文臣武将们,鲁若麟也都做了安排,基本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除了前朝勋贵们。

    随着新朝勋贵们崛起,前朝勋贵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特别是大明的那些宗室,除了朱慈烺三兄弟获得了爵位之外,其他人一夜之间都沦为平民百姓。

    南方旧勋贵的领军人物魏国公府不但失去了爵位,还被揭发出了诸多罪行,核心成员论罪下狱,家产也被查抄,彻底的烟消云散。

    登基为帝的鲁若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刀阔斧实行自己的改革,首先一个就是从自己身边开始。

    鲁若麟诏令天下,皇宫不再招收新太监,现有的太监愿意继续为皇家做事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的发放遣散费出宫自谋生路。并且明确太监今后只从事皇室的服务工作,不再参与国家政事。

    对于皇宫的侍女们,也不再终生禁锢于宫墙,采取招聘制度,服务到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自行离开。

    不仅如此,鲁若麟还大大裁减了皇宫里的服务人员数量,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鲁若麟针对皇宫的改革受到了朝中大臣及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赞誉,高呼鲁若麟为圣人明君。

    对于朝廷机构,鲁若麟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细化出了诸多管理部门,并赋予他们实权,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和控制。

    内阁制度在目前来看还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只是在具体的人选和权力上鲁若麟进行了调整。

    鲁若麟第一次在内阁人选上实行了选举制,将内阁首辅的推举权交给了朝中大臣。

    首辅在选出并得到鲁若麟的认可后,可以提名五名内阁大臣,通过朝中大多数大臣以及鲁若麟的认可后就可上任,大大增加了首辅的人事权,也确保了内阁可以贯彻首辅的意志,避免内耗。

    其中一名内阁大臣固定由军方首脑担任,确保军方在国家大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明确首辅的任期为五年,最多可连任一届,非重大罪行和错误不用去职。同时鲁若麟赋予了内阁在一般政事上的最终裁决权,不用事事上秉皇帝裁决。

    这个办法一出来之后,顿时让朝中大臣们热血沸腾,从古至今还没有那个皇帝赋予臣子如此大的权力,臣子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一旦这个制度确立,任何想要推翻这个制度的人都会是全体官员们的敌人。毕竟在这个制度下,人人都有机会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而且首辅的任职期限也确保不会有人长期把持朝政改天换地。

    即使在任的首辅无法胜任工作,上有皇帝在,下有等着上位的新人,容错的机率变得更大了。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对鲁若麟的拥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第一任内阁首辅的竞选中,陈新甲以无可争议的多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得以当选为大华帝国的第一任首辅。

    除了陈新甲的能力确实比较强之外,鲁若麟的意志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大臣们都知道陈新甲是鲁若麟认可的人,他们还不熟悉这个新的选举规则,也没有胆量与如日中天的鲁若麟相抗衡,选一个鲁若麟中意的人是最稳妥的办法。

    陈新甲终于得偿所愿,可以一展胸中报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陈新甲在上任首辅之后,推举了五位内阁大臣,其中一位是军方大将,齐国公王大海,这个无可争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还有一位是远在朝鲜的崔永建,以及鲁若麟的亲信吴朝杰。

    崔永建资历实在太老,加上安定朝鲜的巨大功劳,虽然是朝鲜人的身份,依然得以入阁。

    吴朝杰虽然资历差了一些,但是能力并不差,加上鲁若麟亲信的身份,勉强得到了朝臣们的点头。

    剩下的两席阁老位置,陈新甲留给了前朝旧臣们。

    前朝旧臣作为朝中的一大势力,肯定不能无视他们的需求,也需要做必要的安抚。毕竟鲁若麟的根基有限,启用前朝旧臣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留给前朝旧臣的阁老席位最终落到了卢象升和吕大器身上,原来的阁老钱谦益、张慎言、马士英最终无缘阁老之位,让他们非常的失落。

    不过他们也怨不到鲁若麟头上,朝中大臣不选他们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虽然鲁若麟也不喜欢他们。

    好在鲁若麟为了朝廷稳定,没有赶尽杀绝,赐予了他们荣誉职位,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就留下来,不愿意大可告老还乡。

    钱谦益自觉居于陈新甲之下太过丢脸,直接告老纵情山水去了。

    张慎言则是年纪太大,曾经与鲁若麟相处的也不甚愉快,干脆带着鲁若麟赏赐的钱财回家养老去了。

    马士英倒是野心勃勃,忍下落选的屈辱,继续在新朝效力,认为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反正他自觉自己还年轻,大不了再等五年、十年,他等得起。

    内阁确立,朝廷的大脑归位,对于其他部门的主官任免也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其中与前朝不同的是,朝中重要官员中多出了很多靓丽的身影。

    柳如是以女子之身担当礼部尚书可谓是石破天惊、开历史之先河;刘雅婷任礼部侍郎,分管文教令诸多老夫子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

    柳如是领导的安国军文宣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宣传工作绝对不是文人墨客们写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引导舆论、弘扬正义、宣传政策等,文宣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鲁若麟登基的民意基础,有很多都是通过文宣司来实现的。

    虽然历朝历代同样重视民心,但是将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入微的只有安国军,效果也是杠杠的,使得一班文人对于柳如是担任礼部尚书非常不满,却又觉得实至名归。

    至于刘雅婷,以一介女子之身出任大宗师,凭借的并不是什么才华和学问,她最大的依仗就是在大华各地遍地开花的新式学校。

    这些学校传授实用之学,学费没有或者非常低廉,使得很多贫寒子弟得以读书识字,可谓功莫大焉。

    刘雅婷就是凭借着这些学校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活菩萨,反对她做大宗师,会被百姓们的唾沫淹死的。

    有了柳如是和刘雅婷的先例在前,张凤仪出任刑部侍郎就顺理成章了。

    女官中最令人惊骇的还要属张光瑶,她以贵妃之尊担任了户部尚书,主管大华的财政。

    皇帝的女人不再是花瓶或者隐居幕后,而是直接走上前台,这是史无前例的。

    凡是稍微有点头脑的官员都知道钱财对国家的重要性,君子不言利谁信谁傻×。财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肯定没错,唯一令人诟病的就是张光瑶的身份。

    以往的皇帝都把自己的女人藏得严严实实的,像鲁若麟这样让自己的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绝对是让百官们有些碎三观的感觉。

    偏偏作为皇后的李雪晴对此不但不反对,反而非常支持,让百官们不得不佩服鲁若麟一家都是奇葩。

    只能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鲁若麟无所谓,鲁若麟的女人们也非常乐意。让她们有事情做,总比窝在皇宫里宫斗好得多。

    好在大华比起历朝历代出格的事情多了去,百官们也麻木了。毕竟鲁若麟给了文官们前所未有的权力,在其他方面出格一些也可以忍一忍。

    何况女官们已经用行动证明并不比男人差,鲁若麟又是一副不接受大可滚蛋的架势,为了前途富贵,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除了高居庙堂的几位女官,安国军众多女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充斥在各部门中。

    这些活力充沛、干劲十足的女官们给了百官非常大的压力,将原本犹如死水的官场搅动得渐渐活跃起来。

    输给男人情有可原,输给女人在绝大多数官员看来绝对是耻辱,为此而重新振作的官员不在少数。

    所谓上行下效,鲁若麟对待女人的态度直接就影响到了天下女人的地位。女人们从鲁若麟身上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不做男人的附庸,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对于鲁若麟比男人们更加崇拜。

    有鲁若麟以身作则以及在朝廷的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投身各行各业,大大的解放了生产,使得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在大势所趋之下,那些抱着程朱理学不放的老古董们即使大叹世风败坏,却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新朝建立自然有新的气象,鲁若麟以往在安国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办法开始推行全国,大力打压地方豪强,整顿税收体系,为普通百姓发放土地,改善各地治安,推行政权下乡下村行动,朝廷统治的地区生产和生活情况大大改善,百姓对新朝的认可在逐步加强。

    这个时期是新旧交替和融合的阶段,纵使还有很多令鲁若麟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大体的局面还是在向鲁若麟规划的方向发展。

    鲁若麟明白大华不比以前的安国军,地盘大了无数倍,治下的人口同样增长了无数倍,想要完美复制安国军的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华夏大地战乱已久,百姓急切盼望安定的生活,这是民心所向。

    大华的建立重新确定了秩序,为百姓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任何试图改变这一趋势的势力最终只能被百姓们抛弃。

    这种趋势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还在苦苦挣扎的大顺残部以及日薄西山的张献忠。

    在得到朝廷大力支援之后,原本在四川一带颇为活跃的张献忠开始举步维艰,可活动和流窜的地域越来越小,百姓们对其也是深恶痛绝,使得张献忠的势力越打越小,被消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回到陕西的大顺军残部,虽然有李过这个新皇帝,但是面对从山西、河南、湖广三面包围过来的大华军队,局面已经岌岌可危。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之下,大顺军居然还进行着激烈的内斗,只能说不知死活。

    李过没有李自成的威望,无法压制大顺军中的一帮老臣,虽然名义上大顺军还占据着陕西,但是李过的命令只能在西安城里得到勉强的执行,其他地方早已心怀鬼胎,与大顺朝离心离德了。

    华夏重新一统,为时不远。

542.内外兼修(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大华朝新立后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鲁若麟发布政令,在稳定国内的同时,要以举国之力开拓海外领地。

    朝廷在大员的开发在得到本土的大力支持之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迅速取代郑家领地以及荷兰殖民地成为了大员的经济中心。

    郑家在大员的建设现在基本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郑芝龙明白郑家留不住大员的领地。大员在鲁若麟的规划里属于绝对的核心领地,不可能交给勋贵或者地方势力管辖,收归朝廷是早晚的事情。

    郑家已经将目光看向了南洋,鲁若麟承诺会在南洋划一块地盘让郑家立国,真正掌握实权的那种。所以郑家现在的经营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洋一带,寻找适合郑家立国的土地才是最急迫的事情。

    南洋地域广阔、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想要把南洋开发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鲁若麟相信没有人愿意去冒险开荒。

    所以鲁若麟的想法是,南洋除了核心、重点战略区域,其他地方都可以分封出去。只要大华本土足够强大,鲁若麟根本不担心南洋会跳出大华的手掌心。

    汉人其实早就下南洋了,而且人数众多。只是他们长期得不到母国的支持,所以在南洋一直受到当地土著和殖民者的压制和迫害,虽然聪明能干,但地位十分低下。

    鲁若麟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南洋建立以汉人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其他民族必须按照汉人的安排进行生活和生产,让整个南洋成为大华的后花园。

    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实现。

    而目标起始的地方就在苏禄。

    如今的苏禄被鲁若麟改名为南疆省,所辖地域基本为历史上的菲律宾领土范围。南疆省在大华手里与在南疆土著和西班牙人手里是完全不同的,土地开发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西班牙人虽然也有心开发南疆省,但是受限于自身实力以及人口数量,西班牙人在南疆省的统治完全是放羊式的,根本无法深耕细作。

    土著就更加不用说了,南疆省几千年来依然处于原始社会,就可以知道那些土著的能力。

    洪承畴以及他手下的部队这一年多来已经逐渐适应了南疆省的气候,大华实际控制的地域也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一批批的南疆省土著被抓捕并投入到开荒的行动中来。

    南疆省土地肥沃,适宜作物生长,但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别说与农业相配套的沟渠、堤坝、水库等至关重要的水利设施,就是道路也只有一些简易的仅供人行走的小道,完全无法应对后续的农业大开发。

    华夏人素来重视基础建设,看到南疆省因为基础建设匮乏导致大量土地荒废怎么能够忍得住?所以那些被抓来的土著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开荒修路只能用人力来堆,别无他法。好在南疆省为土著们提供了众多钢制工具,比起他们以前用石刀、石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土著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与生产工具的落后有直接的关系。想要在热带雨林中开辟出农田和道路,没有大量的铁制工具无异于天方夜谭。

    即便如此,土著们在开荒的过程中依然死伤众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热带雨林中致死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这还是熟悉雨林环境的土著们,要是用移民过来的汉人,伤亡起码要增加几倍。

    大华官府肯定不会用汉人从事最开始的开荒工作,这些危险的事情只能交给土著们去完成。汉人们则主要充当监工,以及在开荒完成的土地上种植粮食及作物,这才是汉人们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

    土著们对于被逼着从事开荒虽然心有怨恨,但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因为南疆省官府在强迫他们开荒的同时,还给予了他们一定的优待。

    比如给土著们充足的食物,提供一些布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甚至土著们的孩子还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这些条件绝对不是西班牙殖民者可以提供的,部落里的长老就更加不用说了。

    所以在一些土著们看来,南疆官府比西班牙人要仁慈得多,即使看起来危险的劳动在有食物提供的基础上也更像是等价的劳动力交换。

    因为官府提供的食物很充足,味道也比部落里好得多,起码盐是放足了的。何况表现得好的话官府还会奖励精美的布匹,或者一小罐的雪白食盐,拿回家绝对非常有面子。

    至于官府将土著们的孩子集中起来让他们读书识字,这在土著们看来更是天大的造化。

    要知道部落里即便是族长和祭祀几乎都不识字,虽然土著们不知道读书识字后会有什么变化,会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什么机遇,但是能够读书识字绝对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当然,土著们的孩子读的书都是宣扬汉文化的,学汉话、写汉字是最基础的,最终的目的是将土著们的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都培养成精神上的汉人。

    如今的汉文化说是这个世界最伟大先进的文明一点毛病也没有,好多人想学还没有机会呢。

    刚柔并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那些西方人完全不懂,所以西方的殖民无法长久,也得不到殖民地人民的认同。

    按照汉人的殖民模式,几代人下来,就不会有什么土著与汉人之分了,到时候这片土地上只会有从精神上绝对认同汉家文化的人,这里也会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土著人的希望在下一代甚至下下一带,至于现在的土著,无尽的南洋土地等着他们去开发,为他们的后世子孙贡献热血甚至生命是他们的使命。

    有华夏本土大力支持,南疆省的开发进展非常神速,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南疆省以省会镇南城为中心,足足开发出了两百万亩的土地。

    虽然是新开发出来的土地,但是各种沟渠规划得非常合理,不用担心缺水或者水涝,加上从本土过来的农民细心耕种,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彻底解决了南疆省本土的粮食问题。

    一期开发的成功大大的刺激了华夏本土的豪商巨贾们,比起寸土寸金的华夏本土,南疆省的土地价格要便宜太多了,还可以一年四季耕种,简直是农耕民族的宝地。关键是官府还不限制土地持有量,引得更多的人蜂拥而至。

    南疆省的开发成功使得朝野上下尝到了海外开拓的好处,风气也为之一变,叫嚣着要把南洋全部纳入朝廷统治的就是以前反对开海最积极的那一撮人。

    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大华在南洋的举动引起了欧洲人的警觉,不光地盘被占的西班牙人有了切肤之痛,在南洋以及东亚有重大利益的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同样感到如芒在背。

    其中葡萄牙人还好,他们的地盘主要在壕镜和马六甲,而且他们以贸易为重心,经营殖民地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方向。

    荷兰人则要害怕得多,他们在大员以及爪洼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是大华主要攻击的目标。

    有鉴于此,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破天荒的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大华的南下压力。

    在大员的荷兰人如今是惶惶不可终日,紧邻大华本土的他们知道自己是大华国攻击的第一目标,自知不可能守住热兰遮城的荷兰人将大部分人员以及财富转移到了雅加达,只留下了少部分人员看守热兰遮城,连殖民活动都停止了。

    对于热兰遮城的荷兰人,大华朝廷直接下达了驱逐令,限令他们在三个月内离开,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此时的大员,无论从陆地上还是海上,荷兰人都没有丝毫的优势,在抗议无效之后,荷兰人不得不放弃热兰遮城,全员退守雅加达。

    至于壕镜的葡萄牙人,因为壕镜从来就不属于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那里是有官府管辖的,所以葡萄牙人因祸得福,得以成为与大华官府唯一保持贸易往来的欧洲势力。

    不过葡萄牙人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完全按照大华官府的指令行事,不再拥有任何地盘和特权。

    对此葡萄牙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或者说不敢有什么意见,能够成为大华的独家贸易商,对他们来说反而利益更大了,可谓是因祸得福。

    失去大华这个大市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东方的贸易利润大幅缩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葡萄牙人大发横财,心里是有苦难言。

    在东方与大华比殖民能力,远隔万里、国小民少的西班牙和荷兰实在是不够看。也就是大华以前不重视南洋,也没有兴趣殖民才让他们捡了漏,一旦大华决定经营南洋,这些欧洲人一点机会都没有。

    占领南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华还需要消化目前的成果,同时将国内的事情理顺。

    一个国家新起的时候可谓是万众一心、天地齐力,大华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

    目前国内最大的两股势力,张献忠和大顺军旧部,已经在大华军队的重重围剿之下奄奄一息,暂时在山区苟延残喘。

    面对大华的泰山压顶,张献忠和大顺军不断有人逃跑、投降,只有极少数穷凶极恶之徒还在垂死挣扎。

    对于这两股残军,鲁若麟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朝廷的机构设置以及规章制度上。

    作为皇帝,鲁若麟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历亲为,否则累死他也不可能处理完所有政事。放手让手下去做事,监督他们、鞭策他们、奖励他们、惩罚他们才是鲁若麟要做的事情。

    虽然鲁若麟将行政大权交给了内阁,但并不代表鲁若麟什么都不管。对于官员队伍的操守,鲁若麟是再清楚不过了。

    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威慑,个人贪欲只会无限放大,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平衡才是鲁若麟需要考虑的事情。

    官员因为手握权力,所以想要以权谋私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想要官员们安分守己,除了要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各种监督和惩罚手段也不能缺少。

    朱元璋只想马儿跑,不想马儿吃草的事情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了,即使是剥皮实草也不能阻止官员们贪污的欲望。所以给予官员们比较高一点的待遇是必须的事情,同时也有充足的理由对贪污官员进行惩处。

    大华有两个独立的部门对官员进行监督,一个是由监察司改组过来的监察院,一个是由原来朝廷御史以及部分锦衣卫改组的御史台,这两个部门皆由皇帝直辖,不受内阁管制。

    这两个部门都有监察百官的权力,相互独立、相互监督,升迁也不由内阁决定,可谓是朝廷里的单独一极。

    这两个部门都有查处犯罪官员的权力,并且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税务部一样有独立执法权,是令所有官员都望而生畏的机构。

    为了防止这两个部门权力过大无法制约,鲁若麟只给了他们调查权和拘捕权,审判权则交给了刑部和司法部。

    与以前的锦衣卫不同的是,这两个部门执法的权限只划定在对付犯罪官员上,普通的犯罪事件他们无权参与,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权限。

    事实证明这两个机构的设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自从这两个机构开始执行权力,一大批还不知道收敛的官员被绳之以法,同时震慑了其他的官员,官员的腐败事件大大减少,官场风气也为之一正。

    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鲁若麟大幅提高了官员们的俸禄和待遇,并提供了完善的离休保障制度,使得遵纪守法的官员也能够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善始善终。

    吏治清则天下治,官员队伍不整肃好,何以治天下?

543.草原(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鲁若麟在登基的第一天就废除了执行几千年的四民制度,明确无论从事任何正当职业的百姓身份和地位一律平等。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实际上阶级这个东西不是一纸律文就可以消除的。不过有了鲁若麟的诏书,至少明面上任何职业的人都不再受到歧视。

    对于鲁若麟的这个诏令最感激的就是前朝的军户、匠户们,他们终于摆脱了身份的缚束,不再受上官们剥削和制约,可以过自己向往的自由生活了。

    特别是匠户们,大华朝廷对工匠们的重视程度绝对是历朝之最,一个好的手艺人绝对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要是有什么独门绝技或者先进发明,那就可以直接跻身富贵之家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技术与科学开始得到发展,欧洲的现代科学体系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读书人的重视。

    华夏的知识体系一向偏向理论和哲学方面,在实用科学上确实与西方有较大的差距。即使有一些领先世界的科学知识,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无法得到传播和发扬光大。

    以前的文人不重视自然科学,是因为这些知识不能让他们当官、发财。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学习科学技术一样能当官,还能发财,而且前途比传统的文人更远大,更受朝廷和鲁若麟的重视,立马就让削尖了脑袋想要飞黄腾达的文人们纷纷投身自然科学的怀抱。

    华夏人都是精致的实用主义者,一旦发现某样东西能够带来好处,能够升官发财,根本不需要朝廷推波助澜,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的改头换面。

    随着工匠地位的提高,各种商品的生产也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官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些商品找到销路。

    在古代,影响商品流通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糟糕的交通情况,一个是多如牛毛的税收关卡,最后是遍布各个交通要道的绿林好汉们。

    针对这三个情况,大华官府做出了相应的处置。

    首先是对全国各地的关卡进行整顿,除了一些大的关卡,那些小的收税关卡全部废除。而且只要有交税证明,一批货物只用交一次税,大大的减轻了商人们的负担。

    为了保证关卡整顿落到实处,朝廷特意从中央派出了几十支督察队进行暗访,现场处理、现场执法,打击了一大批心存侥幸的地方官吏。

    而且这种行动不是一时的,会长期执行下去,目的就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反正这些关卡的税收也很难上缴到朝廷,还不如直接裁撤,减少商人们的负担,加速商品的流动。

    有朝廷的大力整治,整个大华不说全面取缔了那些非法税卡,至少九成以上都消失了。

    至于那些绿林好汉们,原本就在朝廷的打击范围之内,不光是为了使商道畅通,也是为了地方的长治久安。

    对于治安,大华朝廷可谓是不惜血本,即使难度再大、花费再多也要做。鲁若麟明白,良好的治安环境可以大大提升老百姓对朝廷的归属感,也能够更好的生产和生活,这是绝对必须的统治成本。

    老百姓为朝廷上缴赋税,朝廷就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提升百姓们幸福感最有效的办法。

    这两大问题解决之后,困扰商品流通的最大困难就是交通了。

    比起前面两项,解决交通问题的难度更大,花费更多,但也是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

    来之后世的鲁若麟实在太明白交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了,虽然前期的花费大,但这是能够为国家产生长久收益的。

    当然仅凭朝廷的力量想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道路和水利建设肯定是不现实的,只能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有钱人。

    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朝廷积极拉拢各地的有钱人合作修建道路,通过收费来获取收益,一时间引得各地的富人们蜂拥而至。

    如今的大华朝廷可不比前朝,至少在钱财这一块信誉度极好,富人们也不怕朝廷黑了他们的银子。而且这个事情怎么看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虽然资金回收时间长了一些,但是至少旱涝保收不是。

    在朝廷严厉打击高利贷的情况下,富人们的银子也不能总埋在地窖里发霉,能够找到一个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个时候大规模修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百姓们提供一个获得额外收入的渠道。

    大华朝廷修路没有沿袭以往征召百姓服徭役的做法,而是付钱请百姓们做事。

    这种大规模的工程以前都是由百姓们自带粮食来无偿劳动,很多人累死、病死在工地上也没人管,百姓们也早就认命了。

    在朝廷要修路的旨意下达地方的时候,百姓们不是感到欣喜,而是充满了恐惧。

    连年的战乱使得百姓们生活困苦,原本就上顿不接下顿的,这个时候再去服徭役修路完全是家破人亡的局面。

    好在朝廷随后的告示就出来了,以后将不再有服徭役的事情,任何参与朝廷组织工程的百姓都管一日三餐,还有工钱可以拿。

    这样的惊天逆转让百姓们都有些不敢相信,但却是真真切切的事情。

    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还能赚到钱,是可以改变一家老小未来命运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若麟才会启动这个大规模的基建工程,投资拉动消费,促进民生,给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一个度过难关的机会。

    修路是个大工程,对建材、工具、食品等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原本有些死气沉沉的地方经济在这个工程的刺激下开始变得沸腾起来。

    水泥的生产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特别机密的事情了,修路肯定要用数量巨大的水泥,朝廷干脆在各地兴建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水泥厂,在满足修路需要的前提下还能够服务地方经济。

    路修好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就更加容易了,经济自然而然的就蓬**来。

    随着吏治的好转,朝廷统治的地域重新恢复秩序和活力,百姓们逐渐从创伤中走了出来,国家开始变得稳定。

    在鲁若麟称帝一年后,西南传来捷报,张献忠在穷途末路中被部下杀死,残部基本投降了朝廷,为祸华夏数年的张献忠部终于烟消云散,西南地区得以恢复安定。

    与此同时,陕西的大顺军残部在走投无路之际远走青海西域,最终能够有多少人活下来还是未知数,陕甘一带再次纳入朝廷治下。

    至此,华夏的传统核心区域全部被朝廷收复,天下重新恢复一统。

    不过这并不是鲁若麟想要的目标,至少相比起后世,如今大华的版图远远不够。

    至少在鲁若麟的规划中,西域、青藏、蒙古草原绝对是要纳入大华版图的。即使是寒冷的北海极地地区,虽然现在的开发价值不大,但是至少要跑马圈地全都算在大华的领土范围之内。

    如今的草原和西域基本掌握在满清的手中,远走西域的满清远离大华之后反而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实力比以前反而更加壮大了。

    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满清游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了。

    满清在皇太极时代一直在走汉化的道路,内部治理和生活方式也在向汉人靠拢。虽然汉化的代价就是战斗力有所削弱,但是政权的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

    在远走西域之后,满清不得不适应当地情况,开始走游牧化的老路。虽然地盘大了很多,手下可供驱使的士兵也多了许多,但是满清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却大大削弱了,这也是游牧民族的通病。

    想要击败满清和西域、草原各族,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骑兵部队。毕竟茫茫草原,没有骑兵,想要追上敌人都不可能。

    想要组建骑兵,自然少不了战马。大华这些年一直没有放松对战马的培育,特别是在占据辽东之后,大华雇佣了大量遗留在辽东的草原民族帮忙养马,战马数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除了自己养马,大华还通过贸易与蒙古人交换战马。

    本来战马作为战略资源蒙古人是不会大规模进行交易的,但是大华提供的交易物品实在太诱人了,蒙古人为了换取大华的物资,渐渐的开始大规模向大华提供马匹。

    以前华夏朝廷对草原防范十分严谨,重要的战略物资都严格控制向草原输送的数量,使得草原各族物资短缺,一旦青黄不接就会南下劫掠。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中原民族与草原各族早就结下了血海深仇,双方彼此都非常的不信任。

    不过了解历史大趋势的鲁若麟非常清楚,属于游牧民族的舞台在火枪和火炮出现之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以说越往后游牧民族的价值就越低。

    当然,现在的游牧民族对于大华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至少他们可以为大华提供牲畜和肉食,这些都是大华短缺的。

    所以以往朝代控制草原物资输送的方法在鲁若麟眼里已经成为毫无意义的行为,放开手脚与草原进行贸易交换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的大华各种物资生产开始爆发式增长,有足够的条件拿出部分与草原做贸易。

    像以往严格控制的铁器、食盐、布匹、粮食等,只要草原人民需要,且出的起价钱,大华就愿意提供,而且价格非常公道。

    大华在北方专门设置了不下二十个边关贸易市场,专门与草原民族进行物资交换。除了火器,这里基本不限制任何物资交易。

    草原人民被鲁若麟的大气魄惊呆了,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草原民族是经历了几次大仗之后才勉强使朝廷同意开设一两个榷场交换物资,还有诸多限制。

    如今大华属于绝对强势的一方,却主动开设榷场,使得蒙古人不得不怀疑大华的用心。

    不过这次大华显得非常有耐心,并没有因为蒙古人的怀疑而动用武力,而是安静的等待蒙古人的到来。

    在第一个蒙古部落忍不住物资的诱惑,开始进入榷场进行贸易之后,榷场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的名声就传开了。特别是榷场里各种铁器、食盐等以往严控的物资完全是敞开了卖,连钢刀、马蹄铁等战备物资都完全不禁,实在是让蒙古人大吃一惊。

    慢慢的,来榷场进行贸易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二十个榷场的生意完全火爆,成了边关上最繁华的所在。

    汉人们手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仅凭手里的牛羊根本就换不了多少,终于有部落开始用战马换取物资,而且价格非常的丰厚,使得蒙古人的最后一点矜持都抛到天边去了。

    虽然战马是每个蒙古部落的核心资源,但是光有马匹是绝对不够的,勇士们还要有刀、有弓和箭,甚至是铠甲,而那些都不是蒙古人可以自给自足的。

    蒙古人用多余的战马换到了锋利的刀、铁制的箭,甚至精良的铠甲,战斗力比以往只强不弱,在蒙古人看来他们并没有吃亏。

    其实蒙古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华夏,而是草原上恶劣的天气以及随时准备吞并自己的其他部落。在第一个通过交易战马换到大量作战物资的部落出现之后,其他蒙古部落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得不跟着进行军备竞赛。

    就这样,蒙古人交易给大华的牲畜和马匹越来越多,大大促进了大华骑兵部队的建设,以及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

    蒙古人中不乏有智之士,他们知道一旦中原王朝强大,北伐草原是必然的事情,自家这样资敌实在是后患无穷。

    可惜的是草原上的贵族们被大华的怀柔手段迷花了双眼,对近在咫尺的危机视而不见,让一些智者痛心不已,却无可奈何。

544.满清与西域(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大华一统天下重新点燃了百官们心中的雄心壮志,不说大顺军残部逃往北方,重新站起来的大华也需要通过征服草原来震慑北方那些异族。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武将们的终极梦想,只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在背后支撑,再天纵奇才的将领也不可能在农业时代征服茫茫草原。

    华夏历史上有过多次征服草原的记录,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没能实现长久的统治。

    所以仅凭武力征服,不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华夏不可能真正将草原游牧民族变成自己的子民。

    鲁若麟采取的办法就是软硬皆施,一方面出动武力严厉打击任何试图通过抢劫发家致富的草原势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对草原的物资输送,缓解草原上的民生困难。

    并且大华对待草原民族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交易更加公平,严禁欺行霸市、坑蒙拐骗,并且有官方进行监督、处罚。与草原的贸易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赢得了牧民们的信任。

    在鲁若麟看来,大华与草原在出产上是非常互补的,完全可以实现共赢。而且大华作为主导方,在双方的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鲁若麟需要做的就是分出一部分利益给牧民们,而且确保这些利益能分到底层的牧民手上。

    时间长了,当草原的经济与大华深度捆绑,再想分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草原上的普通牧民离开部落的支持与帮助就无法活下去,他们也因此深受部落头人们的控制。大华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些牧民们自立,在这些牧民们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他们就会逐渐摆脱头人们的控制,成为大华的子民。

    草原牧民最怕的就是黑、白、黄三灾,一旦遇到这样的灾害,家畜大量死亡,牧民们就会大量饿死。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头人们救济牧民是不可能的。

    草原经济单一,权力机构松散,根本没有华夏那样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大的灾害面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想要度过灾害,必定是尸横遍野。

    在大华建立的第三个年头,北方草原就遭受了一次猛烈的雪灾,大量牲畜被冻死、饿死,牧民们陷入了绝境。

    按照以往的经验,遭受这么猛烈的雪灾,草原牧民们想要活下去,只能抛弃老弱病残,并前往中原抢劫,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大华在得知草原受灾之后,对于边境地区的牧民们进行了救济,无限量收购他们手里的牲畜,即使是冻死、饿死的牲畜也要。

    反正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不用担心肉变质。

    而且大华购买这些受灾的牲畜价格开的还比平时高那么一点点,付出去的也都是粮食、布匹等草原上急缺的物资,令受灾的草原牧民们异常惊喜。

    如果手头上没有牲畜可以交易,大华对前来投奔的牧民们也是全力救济,来年这些牧民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偿还借贷的物资。

    大华的救济是全方位的,在整个草原边境上设立了多个救助点,敞开怀抱接纳前来投靠的牧民们。

    随着大华救济牧民的事情传开,甚至是草原深处的牧民也开始向大华迁徙,为的就是能够度过难关。

    控制着草原的满清和部落头人们,当然不希望大华将草原上的人心都拉走,疯狂的阻止牧民们向南迁徙。

    只是满清和头人们不能为牧民们提供度过灾害的物资,就始终无法阻止牧民们向南寻找生的希望。

    在这场人心争夺战中,大华凭借着深厚的实力,让众多牧民们背弃了满清和大部落,投向了大华的怀抱。

    大华不仅为这些投靠过来的牧民提供安全保护,还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为牧民们划分了草场。

    这些牧民除了上缴的赋税,其他劳动所得都归个人所有,比起以前在头人手底下放牧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且大华还将研究出来的青储技术传授给牧民们,使得牧民们完全不用担心冬天牲畜们的饲料问题。

    不仅是青储技术,还有优质牧草的培育、兽医的指导,大华为了让牧民们多产牲畜可谓是操碎了心。

    在产品上大华也指导牧民们从简单的提供牲畜和毛皮,发展到提供毛、角、奶等更多有价值的产品,收入比以前高出了很多。

    大华如此尽心尽力的为牧民们提供帮助,除了争取人心之外,也有现实的需求。

    随着大华的内部市场不断壮大、繁荣,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特别是草原上的出产,可谓是有多少要多少,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说到饲养牲畜,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技术,汉人比起牧民们还是要差一些。既然自己生产的无法满足需求,帮助牧民扩大生产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从结果来说这个做法还是效果非常明显的。

    大华得到了各种草原物资,牧民们的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生产积极性也大大增加。

    而且通过这种产业链的连接,牧民们被深深的捆绑在了大华的战车上,再也离不开,也不想离开了。

    在牧民们尝到了被大华统治的甜头,再想让他们重回以前的生活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为了保护现在的生活,这些牧民们抵抗起原来的部落比大华还要坚决。谁要是想夺走他们的牲畜和牧场,必须从他们的尸体上跨过去才行。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

    大华在归附牧民中的号召力无比强大,只要告诉他们需要抵抗满清和大部落的进攻,这些牧民们表现得无比积极和英勇。

    什么同胞之情、族群之别,在现实的利益面前通通都是浮云。

    谁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些牧民们就为谁效力。

    当然,仅仅是在边境上“圈养”牧民依然无法满足大华的需求,大华的最终目的是将整个草原都变成大华的原材料基地。

    所以大华开始在草原上修路和建立定居点,以此来逐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向草原深处扩张。

    这种蚕食是大规模和有计划的,基本上路修到哪里、定居点建到哪里,那里的牧民就会慢慢向大华靠拢,逐渐脱离满清和部落头人的控制。

    大华控制草原与以往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从草原源源不断的获取利益,也为持续的投入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钢筋水泥在征服草原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建成的水泥路和水泥城堡使得满清和大部落想要破坏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攻陷了。

    一个一百多人坚守的城堡足以硬抗上万人的骑兵攻击而不会在短期内陷落,足以支撑到援兵的到来。

    满清和草原上的大部落也组织过几次大的会战,想要将大华伸向草原的魔掌斩断。

    可惜在大华已经强大起来的骑兵部队和火器面前,无疑输得一塌涂地。

    在大华强大的实力和更得人心的策略面前,草原早已是大华的囊中之物。

    在大华不断的打击之下,满清的势力范围不断后退,直到退居西域。

    华夏历史上评价一个王朝是否强盛,能否控制西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西域无论从战略位置还是实际需要,鲁若麟都不会让其脱离大华的掌控。

    虽然现在海运贸易繁荣,全球航线也已经建立,但是并不代表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没有价值。

    作为东西亚交汇的节点,西域是华夏抵御和开拓西亚的最前线。

    西域本土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势力,满清凭借自身实力,在进入西域的第一时间就站稳了脚跟。

    只是西域人与满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种,想要短时间内融合在一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满清在西域的统治并不牢固,完全是凭借武力震慑着西域各族。

    为了维持自身庞大的钱粮消耗,满清对草原和西域各族的盘剥可谓下手极狠,早就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不是没有人试图反抗,但是在满清强大的武力面前全都飞灰湮灭了。

    既然自身无法对抗满清,自然不乏头脑灵活的人找大华寻求帮助。

    以前大华的精力主要放在统一国内并整顿内部上,实在没有多的精力为西域人提供帮助,最多给西域人一些武器装备上的援助,算是将这条线维持住。

    现在大华内部已经初步整顿好了,国内的地方武装也基本被消灭,大华终于有精力插手西域的事情了。

    以大华现在的武力,想要征服西域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打仗并不是只考虑军队实力,还要考虑后勤补给的因素。

    从大华到西域路途遥远,补给线只能通过狭窄漫长的河西走廊。以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从西北运送物资到西域,路途的消耗就要十去六、七,损耗实在太大了。

    说一千道一万,想要真正将西域纳入统治,依然绕不过交通问题。

    而且这个投入是必须的,否则即使将西域拿下,后续的统治成本也太高,无法维持长期、有效的统治。

    华夏历史上有太多经验教训了。

    当王朝强盛时西域基本掌握在中央手中,一旦中央衰弱或者陷入内乱,西域马上就会脱离华夏的掌控,甚至成为敌对势力的重要根据地。

    可以说华夏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将西域同化过,那里离华夏核心区域太远了,无论是移民还是遥控指挥都显得有些鞭长莫及。

    想要将西域变成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向当地大量移民,使汉人占据绝对多数,并将各个少数民族逐步汉化,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路必须修,哪怕投入再多也要修。

    要是大华的国土面积连原本的满清都比不上,那鲁若麟又有什么脸自称为穿越者。

    有了鲁若麟的意志,以及朝廷的支持,二十万西北边军立马化身为筑路大军,开始修建从西安到西域长达几千公里的水泥路。

    除了西北边军,朝廷还雇佣了数百万百姓参与这条连通内陆与西域的大动脉建造工作,进展可谓异常神速。

    这条大动脉以最高标准修建,道路宽阔笔直,四轮马车也可以在上面飞驰。

    最先建成的是西安到西北张掖这一段,凡是道路建成的区域,大华对地方的控制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以往中央想要向西北用兵,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和行军根本就达不到。现在有了新公路,半个月之内朝廷就可以调动数万大军抵达,反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沿新公路布设的几百个堡垒,既是大华控制地方的基石,也是一个个的贸易点,极大的增强了大华的影响力,将散落各处的少数民族逐渐聚拢在身边。

    满清自然知道这条新公路对自己的威胁,无数次想要破坏大华的公路建设,但是基本败多胜少,只能无奈的看着公路一点点的向西域延申。

    被逼得无路可退的满清在大华四年尽起大军,发起了对大华的决战。

    在这场关系草原和西域归属权的大战中,满清在面对大华的二十万大军时遭到了麾下蒙古人和西域人的背叛,惨败而归。

    最终除了少数人逃往西方和北方,满清这个强盛一时的政权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当然,满清在草原和西域这些年的统治对大华还是作了一些贡献的。

    至少那些反抗最激烈的人几乎都倒在了满清的屠刀之下,现在西域和草原上掌权的人基本都是有意与大华合作的。

    之所以这些人愿意与大华合作,也是对大华这些年的对外政策有一些了解和信任,知道大华不会一味的压榨他们,反而会提供不少的机遇。

    草原和西域历来都是一盘散沙,很少有强大持久的本土政权,被外来势力征服并统治是历史的常态,并不是不能接收。

    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不能被完全边缘化,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利益,而这些大华都能给予他们。所以大华携大胜满清之威,非常顺利的就入主了西域和草原,将其纳入大华的统治范围。

    西域到手,南边的青海和西藏在一年后也顺其自然的纳入了大华的统治,华夏的传统势力范围再次统一在了一个政权之下。

545.帝国盛世(全书完)

    时间一晃到了大华十年。

    在这十年时间里,大华的整体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繁荣、百姓安康,新朝已经得到了全国百姓的真诚拥戴,根基已成。

    大华六年的时候,西藏宣布臣服大华,朝鲜也正式成为大华的一个行省,华夏核心区域基本奠定。

    在西域,大华挫败了俄罗斯人东进的企图,将辽阔的西伯利亚冻土地带划为自己的领土,没有一个国家敢提出质疑。

    日本在大华的连番打压之下,德川幕府已经日薄西山,威信尽失,叫嚣着归附大华的日本百姓和大名比比皆是。

    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强大的武力,大华在日本建立了多个殖民据点,而且这些殖民据点的面积还在不断的扩大。

    虽然德川幕府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百姓进入殖民地,但是殖民地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众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使得日本百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逃进殖民地。

    只要进入殖民地,就意味着能够有一份填饱肚子的工作,运气好的话还能一举脱贫致富,重获新生。比起在幕府和各个大名底下艰难求生,殖民地无疑就是天堂。

    更何况殖民地的大华官府竟然免费让治下的日本孩子上学,虽然学的都是汉文和汉语,但是对于普通的日本百姓来说这就是天大的恩惠。

    日本的百姓不懂什么是文化灭绝,反正在幕府和大名的统治之下他们犹如牲畜一般,更不用说读书识字了。是大华人让他们第一次吃上了饱饭,还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官老爷们是不是日本人已经不重要了。

    大华还将大批的日本人源源不断的送到南洋新领地上开荒拓土,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虽然去南洋开荒死亡率有点高,但是优厚的待遇及条件依然让日本人趋之若鹜。

    能够从身无分文到拥有上百亩土地,足以让那些赤贫的日本人甘愿冒水土不服的风险。

    比起那些南洋土著,日本人无疑更加容易被转化成汉人。而且日本人比那些南洋土著更加顺服和吃苦耐劳,是非常受统治者欢迎的优质劳动力。

    日本人长期受汉文化熏陶,虽然汉文化在日本本土发展的有些变样,但是根子上依然没变,也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成为一个汉人。

    加上日本人历来以强者为尊,而大华无疑是东亚甚至整个世界的最强王者,所以很多日本人都以被大华汉化为荣,根本没有失去民族特性的悲哀。

    在这场争夺民心的战争中,虽然大华是外来民族,但是完全吊打日本本土的统治者们。

    无论是大华还是日本有识之士,都预言不出十年,日本就会像朝鲜一样成为大华的正式领土。

    朝鲜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复制的,百姓们只看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不是本族人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学汉字、说汉话、当汉人,是如今大华周边所有其他民族百姓共同的心愿。如果不是周边那些小国家的君主和权贵们拼死抵抗,百姓们早就欢天喜地的加入大华的幸福大家庭了。

    不光是南洋的土著们,从欧洲过来的殖民者们也在大华的强大攻势之下节节败退。

    西班牙人自从失去菲律宾之后一直念念不忘报复并夺回失地,甚至不惜从遥远的西班牙本土和美洲殖民地调过来数十艘战舰,联合无路可退的荷兰人向大华发起了进攻。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西班牙和荷兰联合舰队被大华的南洋舰队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寥寥几艘战舰逃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希望。

    这一战的影响是深远的。

    大华在战后全面肃清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南洋的所有殖民地,将整个南洋都纳入了统治范围。

    除了正常来南洋做生意的欧洲人,欧洲人在南洋没有一块赖以发展的殖民地。

    在这一战中,大华俘虏了大量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

    正是凭借着这些俘虏,大华打通了前往美洲和非洲的航线,航海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壮大。

    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大华将触角伸到了美洲。

    大华的海军按照鲁若麟的指示将落脚点选在了北美太平洋沿岸,那里基本上没有欧洲人涉足。因为地理原因,欧洲人在北美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在原本的历史中,太平洋沿岸还是美国人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北美太平洋沿岸是印第安土著人的天下,在美洲其他地方被殖民者逼得无法生存下去的印第安人纷纷跑到这里苟延残喘。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些印第安土著依然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但是大华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与残忍的西方殖民者相比,大华人无疑要仁慈得多。

    大华人通过沟通交流,并且以物资交换的方式,很快就得到印第安土著的信任。加上大华人与印第安土著都是黄色人种,天然就比西方白人多了那么一丝亲近感。

    大华的殖民与西方人完全不同,更加注重同化的作用,而且也非常的有耐心。只有真正顽冥不化的人才会深切感受大华的霹雳手段。

    往来一趟大华和北方实在不容易,虽然有夏威夷群岛作为中转站,但是依然危险重重,所以借助当地的人力资源原本就是大华制定好的目标。

    而印第安土著人其实也并没有吃亏。大华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资,还有先进的文明。更重要的是,大华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免受西方白人的屠杀,前提是接收大华的统治。

    在大华的统治下,印第安人逐渐体会到了高级文明的好处。只要肯努力工作,吃饱饭就不是问题,而且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的布匹和优良的铁器。唯一让他们头痛的就是汉语和汉字实在太难学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一点点的学习。

    这种温和式的殖民方式前期还体现不出优势,但是越往后走,大华在北美的地盘越来越稳固,也越来越大,正在逐渐向西方人的传统地盘扩张。

    最终,大华的目标是把西方人从美洲大陆彻底清除,独占这块肥美的地盘。

    在鲁若麟的几个儿子中,长子鲁恒辉中人之资,不是特别拔尖,但是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是完全合格的。何况在鲁若麟的计划里,大华本土皇帝的作为将逐渐淡化出日常管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仲裁者及定海神针,本身并不需要太过出色的才能。

    所以鲁若麟已经将鲁恒辉立为太子,将来继承整个帝国。

    至于其他几个儿子,鲁若麟也不准备将他们留在大华做富贵王爷,而是准备将他们分封出去。

    能力强的儿子,那就送到北美去,那里有足够的地盘让他们发挥才能。能力偏弱的儿子,就在东南亚划分一块地盘让其立国,方便就近照应。

    而且鲁若麟也兑现了当初对有功之臣的承诺,在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划分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封国,用来安置那些有功之臣。

    虽然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现在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但是实封的诱惑让那些有功之臣依然激动不已。毕竟华夏几千年都没有实封异性臣子了,甚至大多数朝代连皇家宗室都不能获得实封,上次华夏大规模封疆裂土还要追溯到周朝了。

    以目前的交通及通讯条件,大华想要对如此大的地盘实行有效统治无疑是极端困难的,更加不用说对殖民地进行有效开发了。只有通过分封的方式激发当地统治者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对如此广袤土地的有效治理,并将其固化为大华的领土。

    当然,大华对这些分封在外的诸侯国并不是全然不管,对其治理成果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一旦诸侯国的治理水平太过低下,中央朝廷是有权将其收回的。

    有这个条件约束,这些诸侯国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不得不用心,想要作威作福、鱼肉子民是肯定不行的。甚至领地长期得不到发展,发展度低于朝廷的要求,都会面临被朝廷托管或者收回的可能。

    毕竟这些诸侯国每年税收的一部分都是要上缴朝廷的,上缴的税金低于预期,朝中大佬和皇帝肯定是会不满的。

    这些诸侯国想要将自己的领地发展起来,凭借自身实力肯定是不够的,没有大华本土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他们最多只能算一个部落首领就不错了。

    强干弱枝是大华的基本政策,各个封国的重要矿藏朝廷占据七成所有权,剩下的才归封国国君所有,以此保证朝廷的利益和地位。

    朝廷占大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要维持如此广袤的疆域安全,打退各方来敌,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是完全必须和必要的。

    大华在疆域各地都设立了军区和舰队,是大华帝国最坚固的盾和最锋利的矛。

    帝国军队是一个巨大的吞金兽,将源源不断的金钱化为一艘艘战舰、一支支火枪、一门门大炮,不断的为帝国开疆拓土。

    帝国科学院则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技术革新及创造,使帝国的科技水平始终居于世界前列。

    十年修生养息,帝国人口已经从战乱时大幅减少中恢复过来,迎来了战后的第一个婴儿潮。

    按照帝国户部的预计,十年之后,帝国人口将会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近两亿人。这些还是将殖民地的土著排除在外的结果,如果将殖民地的人口也计算在内,现在的帝国统治人口就已经有近两亿人了。

    之所以能够有这样成绩,除了和平的环境,土地被重新分配,老百姓能够吃饱饭是最关键的因素。

    加上鲁若麟大力推广医疗,培养了大批医生,并将医生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使得婴幼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这样的人口增长让朝廷上下非常欣喜,无疑是非常亮眼的政绩。

    但是鲁若麟知道,这点人口远远不够。以大华目前统治的疆域,十亿都不够,而且是越多越好。

    人口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鲁若麟为华夏打下的一片片殖民地就是华夏人口的解压阀,再也不用担心三百年一轮回的王朝更替、人口内耗。即使大华本土的百姓增长得再快,也满足不了殖民地对人口的渴望。

    为了争夺本土人口,殖民地政府必须提供优越的条件,否则好端端的本土不呆,干嘛要去殖民地呢?

    鲁若麟不敢奢望那些殖民地永远属于帝国疆土,毕竟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是只要那些地方的主体民族是汉人,甚至是同化之后的汉人,那里将永远属于华夏的文明圈,是炎黄子孙的繁衍之地。

    鲁若麟相信,只要不出现极小概率事件,华夏文明将始终是世界舞台的主角,至少也是之一。

    大华的复兴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欧洲人。

    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丧失了大量殖民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的损失会更大。

    新兴的殖民国家英国还没有来得及张牙舞爪,就被大华帝国的强悍深深震慑,失去了未来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希望。

    这个欧洲国家单个论起来没有一个是大华的对手,联合起来或许还能和大华比划一下,可惜习惯一盘散沙的欧洲实在没有联合起来的可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各家殖民地被大华一点一点的蚕食。

    同时大华还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吸取欧洲的科学文化知识,引进高端人才,中西并用,奋力的推高自己的科技树,将欧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最能体现大华帝国科技成果的就是蒸汽机的问世,并发展到了实用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大华帝国的国力还将继续突飞猛进、傲视群雄。

    “陛下,缅甸已经拿下,前往印度的大门已经打开。”新任帝国首相刘浩然意气风发的说道。

    看着眼前成长起来的弟子,鲁若麟豪气迸发:“命令军部制定计划拿下印度,那里有上亿的奴仆等着我们去接收。”

    “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064/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 作者:猪哥老腰所写的《明末之兴汉》为转载作品,明末之兴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之兴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之兴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之兴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之兴汉介绍:
这是一个从海外荒岛开始创业的种田文。起步是那样的艰难,鲁若麟发现自己手下好像没有什么人才,意外发现青楼女子里居然还有很多文化人,买了!这些女子可比那些读书人好用多了。你们不是瞧不起我装清高吗?少了你们我一样可以发展起来。
书友群:307592265明末之兴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之兴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