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外科艺术家TXT下载外科艺术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外科艺术家全文阅读

作者:医用口罩     外科艺术家txt下载     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64章 及时抢救?不

    赵培儒在湘省康泰医院,现场指导了一台手术。

    他虽然也穿着手术服,但却没有亲自上手,只是在旁边进行言语上的指点,“遥控”几名当地医生进行手术。

    即便如此,众人听了赵培儒的一句句要点、关键点、注意事项,也感觉学到了很多、每句话都如同金句名言,让他们受益匪浅。

    一台手术下来,众人对赵培儒的尊敬和崇拜更甚。

    一声声“赵老师”,称呼的极为亲切。

    手术结束后,众人从手术室出来,一边笑谈着,一边顺着楼道走。

    康泰医院的大外科主任,全程陪同在赵培儒身边左右,笑着向赵培儒介绍着自家医院。

    众人路过急诊门口时,一辆转运救护车,紧急停在了急诊外面的门口。

    转运救护车,就是从外面医院来的救护车,通常是从下级市县医院,送危重紧急患者过来的。

    看救护车上面的字标,确实是这湘省下面某县级医院的救护车。

    救护车一停,里面一个年轻医生,飞速推着病床出来,一边高声、语气飞快道:“结肠肿瘤急性梗阻病人,急需抢救!”

    里面,急救科的医生和护士们,也赶忙跑出来接病人。

    急救科的科主任,查看了病人的病情后,脸色就是一变。

    他飞快的对旁边的众人道:“让1号手术室做准备。我要立即开始手术。”

    他对前来送病人的县区年轻医生道:“病人发病后,时间耽搁多少了?”

    县区年轻医生看了看手表:“快两个小时了。”

    急诊科主任脸色有些难看:“拖的太久了。”

    “上次这类病人,就是因为抢救不够及时,而产生了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的严重并发症。”

    他语气快速道:“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赶紧给病人手术了!”

    县区年轻医生突然道:“邓主任,这些并发症,我想可能并不是抢救不及时引起的。”

    县区医院和这省级康泰医院,显然是对接已久了,经常会送病人上来。这位县区年轻医生,也和急诊科主任认识。

    “嗯?”急诊科邓主任皱眉不悦的看过来。

    “不是抢救不及时?小李,你意思是,我们康泰医院的治疗有问题?”

    县区年轻医生小李连忙道:“不是的邓主任,治疗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没有充分必要的术前准备上。”

    急诊科科长邓主任眉头深皱:“毫无道理。”

    “抢救就应该及时、快速、并发症爆发正是因为病情拖延太久,急性梗阻导致病人身体被长时间的肆意破坏导致。”

    他摆了摆手,道:“现在没空说这些,先抢救病人,要是因为拖过了抢救时间病人出了什么问题,你我都要担责。”

    县区年轻医生小李,急切的想要说什么来证明,但是没人给他机会了。

    他本来就人轻言微,说话没分量,现在说出来的东西,在医学医理上又讲不通,自然得不到重视。

    正这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等下。”

    是正带着一群康泰医院领导们走过来的赵培儒。

    他一出声,急诊科的邓主任,以及一众急诊科医护人员,都停了下来。

    即便是他们不认识赵培儒这张脸,但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实在是赵培儒身边的阵仗,太吓人了。

    本院的大外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消化科的科主任、副主任等人,全都陪同在左右两侧。

    急诊科邓主任心里一动,“您是……江南省的赵培儒院长?”

    他想起来,今天院里邀请江南省的一位名医,过来指导院里的一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看这阵势,应该就是眼前这位了吧?

    赵培儒点点头:“我倒是觉得,这位年轻医生,说的很有道理。这种结肠肿瘤伴闭袢性畸形梗阻的抢救手术,确实不用那么着急。”

    他示意年轻医生道:“你说说,为什么要做术前准备工作?”

    年轻医生小李抓住机会,连忙回道:“相比起抢救时间来说,必要的术前准备,才是保证手术安全性,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就比如这类病人,多合并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像这例病人,就合并有低钠血症。”

    “还有,梗阻长段通常有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异位,这恰恰是引起各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应该在术前应用抗生素治疗,最起码,也应该在待会的麻醉诱导期同时给抗生素治疗。”

    他快速的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一股脑的说出来。

    生怕错过这个机会后,就不会有人听他说一样。

    这些知识,是他上次送来一例类似病人,治疗后出现了各种严重后遗症。他回去后抓紧补课,用半年的时间看了各种国内外的着作和论文,才逐渐琢磨出来的。

    赵培儒露出一抹欣赏的表情。

    这时,急诊科的邓主任,也不禁露出了思索之色。

    他之前,只是不认可年轻医生的结论,但此刻听到了这些深入的分析,也觉得部分措施或许是可以采纳的。

    赵培儒点头夸赞道:“说的不错,这类病人,看着很着急,但实际上,和其他抢救病人还不同。这类病人,恰恰需要两个小时的术前充分准备。”

    “这两个小时的准备,不会让病人病情更恶化,但能让他在手术结束后更健康。”

    “那……我按照小李说的,去给病人做术前准备?”

    急诊科邓主任,眼神下意识的看向赵培儒身边的大外科主任。

    大外科主任微微点头。

    单说赵培儒身上的“四个一批国家基金“光环,就足以证明赵培儒在结肠领域的成就,是他们整个康泰医院的医生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可以说,现在的赵培儒,就是现场结肠领域的权威。

    这时,赵培儒补充道:“不止要做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抗生素治疗。还要用生长抑素进行药物性胃肠减压,这对缓解梗阻,减除肠壁水肿有作用,能减轻术中负担。”

    这些话,听的急诊科邓主任眼前一亮!

    减轻肠壁水肿、缓解梗阻,及早的用药物来环节发病部位的症状,这肯定能大大降低抢救手术中的难度。

    别的不敢说,但这一点他是能判断出来的。

第465章 “活化石”级大佬

    县区年轻医生小李,嘴里不停的重复着赵培儒刚才那几句话。

    “用生长抑素,进行药物性肠胃减压,缓解梗阻,减除肠壁水肿……对呀,这些都应该成为抢救患者的术前准备部分。”

    他激动的看向赵培儒。

    他的理论,终于被人认可了!

    尤其对方还是鼎鼎大名的赵培儒,刚刚在巨结肠领域,拿下“四个一批”国家项目基金的大佬!

    甚至不仅是被认可,大佬还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笔!

    这种被认同、被重视的感觉,让年轻医生小李心里激动万分。

    康泰医院的大外科主任,最终拍板道:“就按赵院长说的去做术前准备。县二院的小李,你负责给病人做术前准备工作,急诊科的邓主任配合你。”

    “好!我一定不辜负领导们的信任。”

    他向赵培儒深深的鞠了一躬。

    他这次能被重视,全靠赵培儒的开口,这个恩情,他能记一辈子。

    小李深吸了口气,眼眸中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他这次如果表现好了,那等回了县区医院,就是一次重大表现立功机会。

    ……

    康泰医院,院长办公室。

    院长等院领导,上来轮流和赵培儒握了手。

    院长笑呵呵的道:“赵院长,听说您在指导了巨结肠手术出来后,又在急诊科门口,指导了我们的一台抢救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说明,我们急诊科的抢救手术,也同样存在不足啊!”

    他请求道:“您看……能不能也指点一下我们这台抢救手术?”

    赵培儒:“客气了,指点谈不上,结肠肿瘤伴急性梗阻这类抢救病人,在全国很多医院的急诊科,其实都存在这种术前准备不足的问题。”

    “一味求快,求抢救时效,这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

    院长等院领导们,连连点头称是。

    赵培儒:“我也正想看看,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这种手术的结果会有多大改变。”

    院领导们心里顿时一喜。只要赵培儒愿意留下来,那就是好事。

    这种级别的大佬,只要能多停留半天都是好的,说不定随便指点下面人几句,就能成为某诊断治疗的关键要点。

    两小时后,众人准时来到手术室上的观摩室。

    下面,急诊科的邓主任负责主刀带队。

    上面,赵培儒、院领导、以及县区的年轻医生小李观摩。

    小李有些忐忑,脑子里一遍遍的过着自己刚才主持的“术前准备工作“,生怕错漏了什么,导致影响到这台手术的效果。

    下面,手术开始。

    邓主任行肠道灌洗和切除吻合手术,当游离到病变肠段,将病变结肠完全暴露出来时……

    只看了一眼,邓主任心里就是大喜!

    果然,肠壁水肿大大减轻!梗阻也有所缓解,这让他们的手术抢救难度,一下就降低了一个层次!

    邓主任抬头看了上方一眼,和赵培儒等人点了点头。

    本来一台稍有难度的手术,因此而一下子变得简单无比。

    这台手术,出奇的顺利,一点术中意外都没发生。

    等手术结束,众人汇聚在手术室外。

    急诊科邓主任佩服道:“赵院长,您说得对,还有小李,多谢你的提议!这种病人,确实不应该急着抢救,有了充分必要的术前准备后,病人的疼痛感降低,这台手术的难度也大为降低。”

    “整台手术做下来,实在是太轻松了!”

    “和之前的这类型手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完全不同!”

    就像是把“困难”难度,调成了“简单”难度,这做起来,自然就游刃有余,心情放松了。

    康泰医院的院领导忽然看向县二院年轻医生小李:“你在你们医院,是跟着张及明吧?你是哪年考进去的?”

    小李连忙点头道,“张主任是我们科主任。”

    他脸色有些泛红,道:“我不是考进去的,我是合同工。”

    康泰医院院领导笑道:“不如来我们医院吧,来了后跟着消化科的刘主任。”

    小李顿时狂喜!

    他当然愿意!

    同样是合同工,可在康泰医院这种省级一流的大医院,无论是工资还是前途,都要比县医院高上许多!

    而且,消化科的刘主任,可是业界资深大佬,从他身上,必然能学到更多知识。

    赵培儒微笑着看着这一幕。

    努力的人,应该得到回报。

    ……

    康泰医院的事结束后,赵培儒正打算回江南省,却又接到了秦明辉院士打来的电话。

    “秦院士?”

    那头,秦明辉院士笑着先和赵培儒问好、寒暄了几句。

    随后步入正题道:”我有个老朋友,廖庆仪院士,正在做一个项目,里面的某个难关,涉及到门静脉高压,你能不能帮得上忙?”

    廖庆仪院士?

    赵培儒一听这个名字,心里便是一动!

    这位廖庆仪院士,可以说是消化科领域里的“肠道活化石“!其89岁的高龄,经历了消化科的许多国内医学基础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从是消化科领域里当之无愧的no·1。

    更关键的是,赵培儒的这条任务链,最终是要加入“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的。

    而这位廖庆仪院士,正是其中的七位委员之一,也更是七位委员之首,份量最重。

    赵培儒想要完成这条任务链,就得和这些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们搞好关系。

    这几位委员,虽说没有直接任命权,但却有否决权。

    之后,他从秦明辉院士手里,拿到了廖庆仪院士的手机号。

    给对方拨打过去后,廖庆仪也明确爽朗的表示,他目前做的结肠肿瘤项目,其中一项涉及到“结肠肿瘤伴门静脉高压”,这一难关较难攻克。

    廖庆仪团队里的小组已经攻克许久,却是迟迟攻克不下来,需要请一位同时精通两个细分领域的外援。

    正是和秦明辉院士打听到赵培儒在结肠领域,和肝门静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廖庆仪这才请秦院士帮忙牵线搭桥。

    赵培儒一口答应下来。

    “这次去帮忙……”

    “或许,我还能顺带完成一项任务。”

    赵培儒看向脑海中的任务链。

    【任务一:在高难度结肠肿瘤手术中展现您的实力。(未完成)。】

    【任务二:将一种技术引入拓展到结肠肿瘤领域。(未完成)。】

    这两条任务,到时或许能选一条完成。

    ……

    赵培儒买了第二天的飞机票。

    又在湘省逛了一天,领略了一下湘省的风土人情,景点美景。

    随后,赵培儒直飞南都。

    很快,便抵达了廖庆仪院士的团队所在地,南都铁路医院。

    来到铁路医院,见到了这位89岁的老爷子。对方的精神头虽然还算不错,但身体状况,明显下滑的比较严重。

    廖庆仪院士长着一副喜人的脸,热情的接待了赵培儒。

    “赵院长,我就开门见山了啊,我这身体状态,也不知道还能活几个月了,我也就不和你多说客废话了,咱们直接说工作。”

    他快人快语道:“我昨天给你打电话后,我团队里的‘门静脉高压’课题组负责人侯昌,就给我提了个点子,你看行不行。”

    他用座机拨了个四位数的内部号码。很快,一个和赵培儒差不多岁数的侯昌组长,走了进来。

    侯昌组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风格,似乎跟在廖庆仪手下的人,都沾染上了这种风格。他手里拿着平板,道:“赵院长您看,这是我们组昨天集思广益,想出来的解决门静脉高压难题的办法……”

    侯昌把他的思路说了遍。

    赵培儒看完资料,脑海里过了一遍。

    最终他笑着点头,道:“不错,这种思路很可行。”

    他笑着看向廖庆仪院士:“廖院士,看来我是白来了,侯昌组长提出来的思路,足以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难题了。”

    他看着这“解题思路”,心里也不禁赞叹,即便是在他脑海中的众多“解题思路”中,这思路也算得上是非常高明的一种了。

    如果是让他来解决难题,也只能想出和这种思路不相上下,不分伯仲的思路。

    这些院士们麾下的,果然都是些精兵强将啊,能人辈出,实力强劲。

    赵培儒想到,在秦明辉院士手下,也有一众这种精兵强将。

    这些人才,都是院士们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慢慢网罗汇聚到麾下的,是一支团队里最宝贵的财富。

    “我什么时候,才能汇聚这么一批人?”

    “什么时候,才能汇聚出一支,团队里全是院士的队伍?”

    接下来,赵培儒留在这里,跟了一天组,确保新思路顺利的贯彻下去,最终通过了模拟手术推演。

    这个“门静脉高压”的难关,基本可以确定攻下了。

    赵培儒这来了南都一趟,几乎是白来了,什么力都没出,什么忙都没帮上。

    廖庆仪院士过来,握着赵培儒的手,“赵院长,这次我得多谢你能过来。下次如果有门静脉高压领域的难题,我说不准还得去请你。”

    这是要送走赵培儒了。

    赵培儒道:“廖院士,我还想多留两天。”

    廖庆仪和侯昌疑惑的看向赵培儒。

    “门静脉高压”的难题,不是已经解决了么?

    赵培儒道:“我观察了一下你项目组里的情况,觉得……可以给你的第四课题组加个码,做一下优化。”

    一说到工作,廖庆仪院士顿时认真起来:“怎么说?”

    赵培儒:“我觉得,第四课题组的方向,可以把双镜技术引进去。”

    廖庆仪院士稍稍一想,便反应过来道:“你是说胆管领域里的双镜技术?”

    赵培儒笑道:“对”。

    他只说完这个“对”字,就没再开口了,而是笑吟吟的看着廖庆仪,等着他拿主意,做决定。

    以廖庆仪院士的水平,是肯定能想到将这双镜技术引入进结肠肿瘤,是有多么巨大的好处的。

    廖庆仪细细琢磨了片刻后,便眼睛一亮:“我给忙煳涂了啊!这么好的优化技术,我怎么给忘在脑后了?”他一拍脑袋:“幸好你提醒!不然我就误了大事了!”

    赵培儒笑道:“不,我这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即便没有我的提醒,你这项目的最终评分,分值也会很高。我这,只会让你增加个一两分而已。“

    廖庆仪哈哈笑道:“正是因为高分,之后每涨一分,才难如登天啊。”

    就像是考试,满分150分的分值,140分的高分再往上,再涨5分都是很难的。

    “你这次,帮了我大忙了!”

    廖庆仪显得非常高兴,这次把赵培儒叫过来,本只是为解决“门静脉高压”的,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你要真愿意再留几天的话,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那我就任命你,担任我第十二课题组的组长,专门负责双镜技术。”

    他对身后的一名助理道:“去抽调一组的石卫萍,三组的陈彤运,四组的……”

    “把这些人,都抽调到新的十二组。”

    助理飞快的在纸上记着名字,可越听,他心里越是吃惊,这些人,都是每组的精英骨干,一下子抽这么多精英过去,看来廖院士,对这新成立的课题组很重视啊。

    赵培儒在旁边,心里也有了笑意。

    他这次来,本以为差点要空手而归了。

    他呆的这一天时间,可不只是在确保“门静脉高压”的思路,更是在观察其他小组的情况。

    最终,让他发现了机会。

    如此一来,他既能把任务链中的“任务二“给完成了(任务的完成可以不按顺序)。

    同时,也能真正的帮上廖庆仪院士一次,和这位老院士建立起关系。

    ……

    一下子抽调走了这么多精英成员,廖庆仪大团队里的各组,都有些好奇。

    廖院士这是要干什么?

    各组都在议论纷纷。

    “听说,廖院士刚刚成了了一支新课题组,专门研究引入双镜技术。”

    “双镜技术?”

    第一课题组的郑组长,想了片刻,便反应过来:“对啊,这么好的优化技术,我们怎么给忘了!”

    “这能大大提升我们整个项目的评分啊!”

    郑组长高兴道:“引入双镜技术,除了提高我们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评分,还能节省我们其他课题组的一些复杂工作。”

第466章 反向牵拉技术

    大团队中,很多人看好双镜技术。

    也有的人怀疑,这胆管领域的双镜技术,能否直接引入过来?

    即便是引入过来,就真能保证优化课题吗?即便是优化了,性价比高吗?值得抽调付出这么多精英人员吗?

    在期待和怀疑的双重声音中……

    赵培儒作为新成立的第十二组课题组组长,将他的团队成员召集起来。

    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一群被抽调来的精英成员,都好奇的打量着这位新晋组长。

    低声讨论着这位到底是什么人。

    “能被廖院士直接任命为组长,估计不是一般人吧?”

    “我打听清楚了,他就是前段时间,拿下国家四个一批基金的那位江南省团队的负责人。”

    “原来是他!”

    “是他呀?那就难怪了。”

    众人一听到‘四个一批’的名号,顿时反应过来。

    能把结肠领域,最罕见、最棘手的‘巨结肠’项目拿下来,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巨大的实力。

    “而且我听说,咱课题组的课题方向,不是双镜技术么?这位赵院长曾经的一个成就,就是在胰胆管领域把双镜技术发扬光大了。听说,他手里还有一种双镜改良术式呢。”

    众人听的暗暗咋舌,廖院士这是把怎样的一尊牛人给请过来了啊。这样的人,放在外面,都能独立带队了。

    一群人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中,透露出尊敬之色。

    赵培儒的手里,实际上也有在座每个人的资料。这群人当中,当属石卫萍、陈彤运,这两人最为优秀。

    赵培儒开门见山,直接道:“这次会议,我需要你们讨论几个议题。”

    “一是区分出结肠肿瘤领域和胆管领域的不同,尤其是运用双镜技术所涉及的医学医理。”

    “二是讨论双镜技术如何运用,才能符合结肠等消化道食物流势。”

    “三是考虑双镜技术流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要点,需要你们一一罗列出来……”

    赵培儒把一条条把议题,直接抛给众人。

    这相当于把模煳朦胧的方向,直接细化、具体化,摆到众人面前了。

    说完议题后,赵培儒钦点了一个人:“我任命石卫萍、陈彤运两位为副组长,我不在的时候,由她两人主持会议。”

    赵培儒说完,对石卫萍和陈彤运两人道:“你俩先主持一下会议,我有点事要忙。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过来旁边的小办公室问我。”

    石卫萍和陈彤运点点头。

    赵培儒来到旁边的单人办公室,点开桌上的电脑。

    随后,点开了windows自带游戏“蜘蛛卡牌”。

    ……

    大办公室中,石卫萍、陈彤运等人,还以为赵培儒只是出去一会儿而已,很快就会回来。

    结果,一整个上午过去了,赵培儒都没有再出现。

    不仅如此,到了下午,赵培儒依然还没有出现。

    众人刚开始的讨论气氛,还比较热烈,兴致盎然。毕竟,这是新课题,新方向,众人脑海里有着许多自己的思路、念头、以及构思、建议,需要阐述。

    可讨论了整整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表达了不少,话逐渐少了。

    随着议题流程的推进,众人终于遇到了第一个大的卡点。

    之前的小卡点,经过这群精英人才们的集思广益,也就解决掉了,可这大卡点,穷极众人的所有想象力,调集她们所有的经验知识,也无法解决。

    一名成员低声道:“石姐,陈姐,咱遇到这么大的难题,理应知会咱组长一声啊。”

    其他成员也道:“对呀,赵组长都一整天没出现过了,他怎么还不来?”

    石卫萍、陈彤运两人,对视一眼。

    石卫萍对陈彤运道:“你先继续主持会议,我去叫赵组长一声。”

    片刻后,她来到楼道斜对面的单人会议室,敲门。

    里面传来随和的声音:“进来。”

    石卫萍进来一看,赵培儒正在电脑面前忙碌着,显然是在查询论文资料。

    她如实的汇报道:“赵组长,我们讨论了结肠领域应用双镜技术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双镜在结肠领域使用,有着比胆管领域更大的优势,比如可以先进腹腔镜,用腹腔镜来显示肠镜的深度,并可在腹腔镜下用肠钳来牵拉辅助进镜。”

    赵培儒露出一抹欣赏之色,这群人的水平确实不错。

    即便是没有自己在专业上的提点,只依靠她们,也能搞出来一些东西。

    “只是……”

    石卫萍为难道:“我们遇到了难关,我们在推演结肠镜做结肠肿瘤操作时,总是避不开一点。“

    “在锐性分离时,我们认为双镜会难以避免的损伤到肝脏和脾脏。“

    她脸上露出一抹担忧之色:“我们组里讨论认为,如果这个难点不解决,这种双镜技术,恐怕根本无法通过‘可行性审核’。”

    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了。

    如果连‘可行性审核’都同不过,那她们这个课题组,明天就会被解散掉。她们今天集思广益了一天,所作出的诸多努力,都会白白浪费掉。

    赵培儒笑着夸奖道:“不错,能想到这点,说明你们是认真在思考双镜技术。”

    “只是,你们有没有尝试考虑过,在结肠镜进入结肠肝区、脾区、乙状结肠后,可以利用肠镜的反向牵拉作用,更好的暴露术野,从而彻底游离腹膜壁和韧带,来达到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这话一说,石卫萍脑子里轰隆一下!

    反向牵拉!

    从而彻底游离腹膜壁、韧带!

    这不就解决损伤肝脏、脾脏的问题了吗?

    这解决办法,太棒了!

    石卫萍脑子里,兴奋的嗡嗡作响!

    她们之前因为害怕担心损伤肝脏、脾脏,都是在技术本身上思考办法,想出了一大堆类似于“调细操作工具”、“战略性的放弃几步操作”等等办法。

    而她们的办法,要么是大幅度增加了手术成本,要么是让手术效果下降了。导致双镜技术该有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了。

    而赵培儒的这种办法,则是直接避开了可能会损伤的路径,彻底游离腹膜壁、韧带!等于是直接从旁边,开辟出了一条宽阔的“操作大道”出来!

第467章 引导的好处

    如果比作“抵达目标”……

    石卫萍她们费尽心思,想的也只是走一条小土路,如何在这条小路上想尽办法的避开障碍物。而赵培儒,直接在旁边,开辟出了一条双向八车道国道!

    这差距就大了。

    如此一来,术者在术中有了宽裕的操作空间,自然就不会用上到病人的肝脏、脾脏了!

    更令她兴奋的是,解决办法还正好利用了双镜技术的优势——反向牵拉!

    这简直,是把双镜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了!

    石卫萍此刻心里,对赵培儒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下一秒,她脸上的表情一滞。

    她忽然看到了赵培儒电脑屏幕上,是在玩“扫雷”游戏。

    她心里默默道:“赵组长肯定是工作的太过劳累了,这才临时玩个小游戏,缓缓脑子。”

    毕竟,能想出“反向牵拉”这么伟大想法的赵组长,肯定是耗费了大量的脑细胞,在这里查询资料,构思思路,寻找破题办法。

    赵培儒道:“你们的进度不错,保持这种工作热情,有别的问题,再过来问我。”

    石卫萍下意识的点点头,带着惊喜离开了。

    一直回到大会议室,她脑海里,还在想着“反向牵拉”的事情。

    “石姐,赵院长在干吗?他还不过来吗?”

    众人都奇怪,怎么石卫萍去叫了赵培儒一遍,结果还是石卫萍一个人回来了?

    石卫萍此时脑子里,还被“反向牵拉”填满,下意识的就脱口而出道:“赵院长在玩扫雷。”

    整个会议室,出现了几秒钟的宁静。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扫雷,是他们知道的那个扫雷小游戏吗?

    石卫萍这时反应过来,兴奋的笑道:“各位,刚才我去请示了赵组长,他给出了一个极其优秀的解决办法!”

    石卫萍兴奋的,和众人分享了“反向牵拉”。

    众人听完,也全都兴奋起来,一瞬间忘记了刚才“扫雷”的事情。

    “反向牵拉,是利用结肠镜的反向作用来暴露术野。这样,咱们之前讨论的彻底游离腹膜壁和韧带,就能实现了!”

    “好办法啊!”

    众人眼睛里,都有着兴奋、高兴的光芒。

    这个难题一解决,他们的双镜技术就能通过“可行性”审查,也就意味着,他们课题组,能保住了。最大的一个难关,终于度过了!

    陈彤运压了压手,“各位先别太高兴,赵组长帮咱解决了第一个大难题,但这只是个开始,只是保证让我们组不被解散而已,接下来的难关,还多着呢。还请大家静下心来,继续努力。”

    众人纷纷点头。

    这理论阶段的推导部分,没别的办法,只能靠众人集思广益,以及收集论文、文献等资料。

    当下,众人立即又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拿着笔记本,在华夏医学资料库中搜寻海内外文献、论文的。有人在小黑板面前尝试推演的。有人围城小组,探讨可行性的。

    这些精英成员们,在医疗科研工作上,有着非常高的素质,不用赵培儒安排,自己就能进入各自的角色。

    在这些精英成员的快速推进下,工作进度再次拉满,终于,又遇到了下一个大的难点。

    众人讨论无果后,这次由陈彤运去请示赵培儒。

    陈彤运来到单人办公室。

    “这……”她看到,赵组长正在电脑上,玩“蜘蛛纸牌”游戏。

    好像上次,石姐说是赵组长在玩“扫雷”?

    “小陈啊,什么事?”赵培儒也不避着,继续一手点着蜘蛛纸牌,一边询问。

    陈彤运收敛心神,连忙把小组最新的进度汇报了一下,又把新的大卡点说了一遍。

    赵培儒直接又给出了新的提点和解答。

    陈彤运听完,又是惊喜的出门了。这解决思路的构思之巧妙,丝毫不比之前的“反向牵拉”差!

    “赵组长真是厉害啊,这么妙的解决思路,都能想出来。”

    陈彤运此刻,早就忘了刚才“蜘蛛纸牌”的事儿,而是专心于新的解决思路。

    只要能带领她们,不断攻克难关,能一步步拿出切实可行的、甚至是优秀的解决思路,谁管人家赵组长在玩什么电脑游戏呢。

    不知不觉中,课题组的大难题,已经全部解决完了。

    实在是众人都是精英成员,在解决“小卡点”上太给力。而赵培儒在解决“大卡点”上也太给力。导致他们这支课题组,仅用两天时间,就把一整个双镜技术的课题技术难关,全都给攻克完了。

    当眼前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一个难关时,众人甚至都有些恍惚。

    这就结束了?她们都还有些不敢相信。

    她们这支课题组的进度,有点太快了吧?

    与此同时,旁边的单人办公室中,赵培儒也伸了个懒腰,关掉了蜘蛛纸牌。

    “玩的好累啊。”

    接连玩两天游戏,感觉比上班还要累。

    赵培儒关掉电脑,来到旁边大会议室。

    “各位,我讲一遍我们整个双镜技术的应用思路,如果有什么问题,你们在我讲完后,集中提出来。”

    赵培儒拉过小黑板,下面一名成员,眼疾手快的帮赵培儒把黑板擦干净。

    就在这块小黑板上,赵培儒把双镜切除结肠肿瘤的技术,讲解一遍。

    讲完后,赵培儒看向众人:“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下面的石卫萍,陈彤运等成员,都摇摇头。

    赵培儒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这就是“引导”的好处了。

    如果是他最开始,就先给众人强行灌输解双镜技术的应用思路,那他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口舌,去说服众人。

    而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让众人在过程中,自己就把整个思路想通、想透。这样对赵培儒来说,也更简单、更轻松。而且,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众人思考问题的思维。

    或许,就能培养、交好几个类似于郑远、路瑶瑶那样的人才来。等以后,赵培儒自己做项目时,就能过来出份力,甚至成为自己团队的常驻人员。

    赵培儒笑道:“好,既然大家都没问题了,小石,你去白板上写公告,我去和廖院士说。我们组,要进行实例手术验证阶段了。”

    众人顿时兴奋起来!

第468章 我对你们放心

    铁路医院,科研和教学中心。

    廖院士的大团队,细分成十二支课题小组。

    在最先进门的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块白板,上面写着每支小组最近的项目进度。所有十二组的人每天一上班,第一眼都会看到这块白板。

    今天,白板前围满了人。

    “这第十二课题组,竟然要进行实例手术了?”

    众人看着白板上写着的黑字,都露出惊讶之色。

    “第十二组不是才成立两天吗?怎么就要进行实例手术了?这么快?”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支小组,明明成立最晚,进度推进却是最快。

    “这里有十二小组的人吗?问问是怎么回事?”

    众人正说话间,石卫萍来上班了,立即就被一群熟人给围住了。

    “石姐,你们组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快就要实例手术了?你们理论阶段完成了吗?模拟推演部分完成了吗?”

    石卫萍解释道:“我们在昨天下午完成的理论阶段部分,昨天晚上完成的模拟推演部分。”

    众人面露惊讶之色,竟然真完成了?

    双镜技术不是挺难的吗?怎么这么快啊?

    众人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可讨论还在继续。

    二组,众成员低声道:“十二组的效率好高啊,这才两天时间,竟然就把理论阶段给攻克完成了?

    副组长猜测道:“是不是因为是引入的技术,所以才速度快?毕竟有参考物,就有很多现成的东西。”

    组长摇头道:“不,说是引入,实际上只是引入了一个双镜的概念而已,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难题,还多着呢。”

    “而且因为胆管领域和消化结肠领域的医学医理不同,还得考虑区别,工作量并不少。”

    小组众人纷纷点头。

    第十二组的课题难度并不低,如果换成他们去做,那需要解决的消化道医学医理难题,恐怕根本不是两天时间就能全部完成的。

    那一个个的难题,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一个“引入概念”,就能解决的。

    “看来,这位赵培儒组长,肚子里是真有货啊。”

    众人纷纷点头:“能一来就提出双镜技术,还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攻克理论阶段的难题,怕是这个人极为擅长双镜领域,颇有深厚底蕴和积累。”

    ……

    廖庆仪院士在得知消息后,也特别惊喜。

    他专门来了一趟十二组的大会议室,验收十二组的阶段性成果。

    在赵培儒的授意下,石卫萍、陈彤运负责给廖庆仪演示。

    等全部看完,廖庆仪眼眸里,满是高兴、满意之色。

    “不错,双镜技术在你手里,是彻底把其优势发挥出来了,竟然还用反向牵拉技术来避开了对肝脏、脾脏的损伤。”

    “这个成果,给其他组减轻了不少负担。已经大大超出我对你们的预期了!”

    廖庆仪院士很是惊喜!

    本来,赵培儒只要能解决“安全运用双镜技术“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可,没想到,赵培儒还把双镜技术玩出花来了,把其优势利用的淋漓尽致,一下给其他组大大减负!

    廖庆仪院士对十二组的阶段性成果,非常满意!

    他笑着看向赵培儒:”不愧秦明辉院士那么夸奖你,你确实是了不得啊!“

    旁边众多课题组的成员,听到这话,心里一动。

    秦明辉院士?

    那位也特别看好赵组长吗?

    赵培儒笑呵呵的客套几句后,道:“我们准备待会做实例手术来充分验证课题成果,您来现场观看吗?”

    这话一问,旁边的众人,都期待的看向廖庆仪。

    他们每位成员,心底里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廖庆仪院士的肯定。在众人心里,廖庆仪就如同是长辈,是老师一样,只有得到他的最终肯定,她们心里才踏实。

    廖庆仪笑道:“不用了。”

    “在刚才来之前,其实我是打算观看你们首例实例手术的,毕竟,我不放心。”

    “可现在,看了你们的阶段性成果,我对你们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你们的双镜技术思路没问题,构思的细化方桉没问题,制定的手术流程没问题,即便是我亲自来做方桉,也无非就是这个程度了。”

    众人听了这话,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是廖院士对她们的最高褒奖了。

    一句“我对你们放心”,可能是她们这辈子,在廖院士这里听到过的最高褒奖了。

    “况且。”

    廖庆仪笑着看向赵培儒:“还有你这位操刀大师执掌手术,我哪能不放心呢?秦明辉院士、邹斌院士他们,可是多次反复和我提过,说你的操刀水平非常高超,有些细节拿捏的,比他们还要优秀。”

    ‘我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我这手,拿住手术刀超过一分钟,都会开始抖了。“

    廖庆仪笑着看向赵培儒,以及他身后的众人:“我在实操上,帮不了你们什么,这台手术,就看你们的了。”

    众人纷纷点头,鼻子却还莫名的,有些发酸。

    赵培儒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这位在手术台上,站了一辈子的“活化石”前辈,却是有一天会亲口承认,自己拿不住手术刀了,手开始发颤了。

    这种自然衰落,对每个前辈、大佬,都是不可避免的,技术再高明的老专家,也会有这一天的。毕竟,他们都没有赵培儒的【年轻卡】。

    ……

    1号手术室做好了手术准备。

    石卫萍、陈彤运两人,在进门的隔间,洗手臂、消毒,做术前准备。

    “石姐,你怎么看着还有点紧张?”

    陈彤运道:“你可是老手了呀,难道,你还担心咱这台手术会失败?连廖院士都夸了咱的治疗方桉好,况且有赵组长在,咱肯定没问题的呀。“

    石卫萍:“这台手术,我不仅想完成,我还想完成的优秀。”

    “咱廖院士的大项目,到时最终验收时,是会被评分的。只有咱把每一例手术都做的越好,到时才能拿到更高的评分。“

    陈彤运点点头,也认真起来。

    石卫萍:“咱赵组长的实操水平,传闻非常高超,咱待会只要好好配合好他,肯定就能把这台手术做好,把评分提上去。”

第469章 高水平、高效率

    手术开始。

    患者全麻状态下,赵培儒先从脐部进腹腔镜。

    随着腹腔镜的逐步探入,石卫萍低呼一声:“看到结肠肿瘤了,位于乙状结肠,无腹腔转移,和影像学预估位置一致。”

    “好。”赵培儒道:“小陈,在左腹下3厘米纵行切口,进结肠镜。进镜后,换我来操作场景,小石,到时用腹腔镜来配合我。”

    石卫萍连连点头。

    结肠镜进入肠腔后,换赵培儒操作结肠镜,陈彤运则紧盯着监视器。

    “现在,用腹腔镜的拉、顶动作,来配合我深入进镜。”

    赵培儒一声令下,石卫萍操作着手中的腹腔镜,配合起来。

    这些操作,他们在术前的模拟中已经进行过多次,尤其是水平较高,比较优秀的石卫萍,更是完全抓住了这一步双镜配合的精髓。

    在腹腔镜的配合下,赵培儒的结肠镜如鱼得水,很快便做完了狭窄段的检查。

    “息肉很小,直接在结肠镜下切除。”赵培儒道:“小陈,用电凝钳切除,圈套器备好,随时更换境内器具。”

    而石卫萍,则用腹腔镜辅助,充当赵培儒的第三只眼睛,配合监视着结肠镜的切除操作。

    这时,双镜的“双视角”优势,便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两个角度的视角,就彷佛拥有了一双“3D透视眼”,切除肿瘤时任何一条边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个人,也配合的如同一人。

    上面,观摩室的小组成员们,看的认真而入迷。

    “咱和陈姐、石姐她们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啊。”

    “怪不得公认石姐陈姐比较优秀呢,光这一手操作腹腔镜、结肠镜,就比咱们优秀太多了,和赵组长配合的也非常好。”

    小组中,有人忽然道:“不,只是看起来配合好而已。”

    “你们看赵院长的动作,分明是在故意降低自己的操作节奏,来配合石姐、陈姐他们。与其说是两名助手在配合主刀,倒不如说是主刀在配合两名助手。”

    众人仔细一看,还真是。

    石卫萍、陈彤运的水平高,但赵培儒的水平比她俩更高。

    此时,石卫萍、陈彤运两人,对这点更是深有体会,她俩在操作中,往往发现这一步动作自己还没做好,赵培儒却已经在下一步动作那里在等着她们了。

    两人内心也满是羞愧。

    在别处,都是助手配合主刀。可到了她们这里,却反过来了,主刀还得分神来配合她们。

    说到底,是她们的技术水平,和运镜的熟练度,和赵培儒的差距太大了。

    好在,这种让她们羞愧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双镜的配合下,肿瘤被快速而轻松的切除下来。

    这台手术,仅仅花费了70分钟,就全部结束。

    “这做的……太漂亮了!”石卫萍心里无比激动,不论是肿瘤切除的创面,还是运镜的巧妙,以及术野部分的缝合,都极其优秀,甚至透着一股子艺术般优美的意境。

    比这更漂亮的,是术后数据。

    双镜技术的优势加持下,这台手术的数据,极其华丽!

    “这比之前第四课题组的预计目标,高太多了!”

    她们第十二组,是在第四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双镜技术课题组”。

    换而言之,原本廖院士的目标,是只要能超过第四组的预定目标即可。而现在,他们新十二组的成果,已经超过了第四组的目标太多太多。

    如果把第四课题组的目标,类比为数值4,满分为10分的话,她们十二组的成果,就已经高达9分!

    石卫萍此刻,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个成果,肯定会让廖院士惊喜的!

    赵组长实在是太厉害了!帮项目组优化了这么牛的一门技术,而且里面的几乎所有大的卡点,全是赵培儒解决的!

    观摩室中,所有人也都激动不已,互相都击掌、庆祝、鼓舞!

    他们之前被从各组中抽调出来,组建新的课题组时,本以为,自己又得被迫重头开始,从头再来了。

    毕竟他们所在的原课题组,已经走了不少课题进度,眼看距离做出成果,已然不远。而一旦加入新的课题组,便意味着进度要重新归零,不知何时才能做出成果。

    谁都没想到,新课题组的组长,竟然如此给力,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先后完成了理论阶段、模拟手术阶段和首例实例阶段,最终,直接拿出了最终成果!

    在其他所有课题组,都还一点成果都没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

    第十二组实例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整支大团队的所有课题组耳中。

    “厉害呀!实例手术都成功了!”

    “咱这些前面的十一支课题小组,成立最早,结果比不上一个最后一支成立的小组。”

    众多小组长,都摇头苦笑:“和人家比起来,咱就和在磨洋工一样。”

    “这位赵组长的实力和效率,确实值得佩服。”

    众人对赵培儒的观感,再次上升一个台阶。这位获得“四个一批”国家基金项目的人物,果然实力水平很高。

    ……

    廖庆仪的办公室中,赵培儒做着汇报和交接工作。

    他的“双镜技术”课题任务已经完成,也是时候离开这个大团队了。

    “赵院长,你这次来,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廖庆仪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原本他请赵培儒来,是为了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问题,可赵培儒却帮他额外的完成了一项课题优化,让他拿到了额外的评分。

    相当于在“基础题”之外,赵培儒又帮他完成了一项“额外附加题”。

    “赵院长,这是一份保密协议。”

    廖庆仪拿出一份文件,请赵培儒签署。

    毕竟赵培儒是要先一步离开团队,协议要求,在整个大团队项目的成果公开之前,赵培儒不能将在团队里的所见所闻传出去。

    这都是应有之意,所有提前离开团队的人,都要签署这样的协议,赵培儒刷刷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廖庆仪笑道:“等到时候,项目成果公布时,会有你的名字,和双镜技术出现,到时,肯定会让整个结肠领域的医生感到惊喜的。”

第470章 争抢的香饽饽

    赵培儒离开之后。

    廖庆仪院士给秦明辉院士打了个电话。

    “你给我推荐的赵培儒,真是推荐对人了!”

    秦明辉院士一听廖庆仪语气里那股喜不自胜,便心里一动,“看来赵院长在你那,已经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难题了?恭喜啊!”

    廖庆仪哈哈笑道:“不,赵培儒刚来的那一天,我组里的侯昌,正好提出了解决门静脉高压的办法。赵培儒是为我带来了另外一份大惊喜……“

    等廖庆仪把情况一说,秦明辉院士也心神一动。

    双镜技术?

    赵培儒把双镜技术,从胆管领域,引用到结肠领域了?

    这可是个大事情。

    他自己的项目里面,如果也能把这双镜技术加入进来……

    秦明辉院士心里砰然一动!

    他现在手里,可还有个“重大结肠癌“的项目呢,正缺少这样一个“双镜技术”的加分!

    “廖院士,和你商量个事。”

    秦明辉院士一开口,廖庆仪便心知肚明,哈哈笑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你也想把双镜技术,放到你的项目里加分吧?”

    他们的项目,都是高评分项目,想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本来就是极难,有任何能加分的机会,肯定都不会放过。

    秦明辉院士笑道:“对,我这项目,就差一点评分就能拿到优秀指标了,要是能引进双镜技术,妥妥能入选。”

    廖庆仪:“我这里是没问题,但你还得取得赵培儒院长本人的同意。只要他同意,我这边立即就能把技术相关资料数据,给你传过去。”

    秦明辉院士:“好。”

    两人也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这具有“额外加分项”属性的“双镜技术”,肯定会成为各个消化科大项目争抢的“香饽饽”。

    ……

    离开南都铁路医院的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二:将一种技术引入拓展到结肠肿瘤领域。】

    “获得奖励:国医级水平卡2张,经验值卡40万点。”

    赵培儒一笑:“这次,是跳过任务一,先把任务二给完成了。”

    “奖励也不错,消耗一张国医级水平卡,又回来两张。”

    ……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设立着七个委员席位。

    目前,有一个席位是空缺的,而其他六个席位,全都是消化科的院士。

    廖庆仪、秦明辉都是其中之一。

    除了这两人外,其他的四名院士,最近也都听说了一条消息。

    “双镜技术,被引入结肠领域了?”

    “廖院士和秦院士,还都已经把双镜技术,加入到自己的大项目中了?”

    剩下的四名院士,也都眼热起来。

    他们手里,每个人都有大项目,如果能把这“双镜技术”的“额外加分项”,也引入到自己的项目中,那多好!

    一时间,每位老院士,都在联系赵培儒,联系廖庆仪院士。

    赵培儒对这些请求,自然是无不应允。

    他这双镜技术,本不是什么核心技术,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但却能和这些院士大佬们交好,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最直接的,他马上要竞选的“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七委员之一”,就得用到这些人。

    ……

    赵培儒回到江南省,江新医院。

    回到医院第一件事,赵培儒先去巡视了一圈肝胆胰外科。

    刚进值班室,里面就传来一声惊呼。

    “赵院长回来啦!”

    一群人,马林、牧思思、柴宝荣等人,呼啦一下站了起来。

    “赵院长,您见到消化系统的活化石了?”

    “廖院士他果然如同传闻中那样,堪称消化系统的活字典,什么都知道吗?”

    众人都是又好奇又激动的神色。

    廖庆仪院士这种活化石级别的人物,他们往常都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现行的医学教科书上,就印着这位大佬的头像。

    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就是偶像,是崇拜的对象。

    赵培儒笑道:“见到了,一起共事了几天,老爷子还挺和善的。。”

    他说了一些关于廖庆仪的趣事,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

    众人听的终于过了瘾。

    同时,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也更添了几分敬意。

    那种最为顶尖的活化石级院士,他们接触不到,但眼前的赵院长却是已经能和其共事了。

    ……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的张主任,正盯着墙上的组织架构图。

    虽说他们协会组织,大事一般都是七位委员做主,但更多日常的工作,都是由他这位办公室主任负责的。

    “七位委员,还少一位啊。”

    眼前的组织架构图上,七个位置,只有六个贴着照片,最后一个是白色空白框。

    自从之前这个位置的老院士去世后,这位置已经空白好久了。这样空下去也不是事,必须得尽快补上来。

    可是,选谁上来呢?

    这是个大难题。

    消化科的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数来数去,就那么四十几位,现在还在世的,满打满算,也就刚刚三十五位。

    这其中,绝大多数院士都特别忙碌,身兼数职,一心扑在临床一线和科研工作上。

    也有少数院士,虽说还在世,但身体着实不行了,已经是退休状态,不问世事了。想要从中再挑选一名出来,担任这“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任,也非常不易。

    近两年也一直没有选出新的院士,导致这个位置一而再的拖延。

    “要不,选择‘非院士’人选?目光往下看看?”

    张主任记得,不论是廖院士,还是秦院士,都曾经多次建议他,往“非院士”群体中选选,尤其是近两年没有评选出新的院士,实际上很多人的水平、实力和身份地位、社会影响力等等,都已经达到了院士的标准,是非常好的人选。

    张主任手中,实际上也有几个名单。

    其中,刚刚拿到“四个一批”基金,并且传闻引入“双镜”技术的赵培儒,正在名单当中。

    张主任想了想,拿起了桌上的固话。

    “给老院士们打一遍电话,问问他们对名单上这几位人选的看法。“

    “先打给廖院士。”

    张主任先给廖庆仪院士,这位份量最终的“首席院士”打了过去。

第471章 花团锦簇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的张主任,先后给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等六位院士打过电话,询问了他们关于“赵培儒”等候选名单人选的看法。

    其中,廖庆仪院士和秦明辉院士,都大力举荐了赵培儒,给了赵培儒非常高的好评。

    张主任看着几份名单,最终,目光更多的落在赵培儒身上。

    “看来,得着重考虑一下这位了。”

    “不过,其他几位,也相当有竞争力,也都值得再考虑一下。”

    ……

    赵培儒巡视完肝胆胰外科后,来到西院区,巡视医疗科研总部的情况。

    看没什么特殊情况后,赵培儒便回到他的个人办公室。

    外面,两位总部的副主任,贾彦军,舒云教授两人,在聊天。

    贾彦军笑着拿起手机:“舒教授,你看,这是我刚收的锦旗。”

    他有些高兴、得意的道:“前段时间,我给一例误诊的肝癌患者重新下诊断,只是肝腹水,这位患者本来听到肝癌,都要吓死了,后来听到只是肝腹水后,高兴的不行,非要给我送一面锦旗。”

    作为医生,最大的快乐,也就是来自患者的满意和感谢了。

    舒云教授笑道:“挺好。”

    “说起来,我昨天去上班时,刚进科室,还没换衣服,就有病人家属一直等在那里,专门等着我,要和我道一声谢呢。”

    两人都分享着最近收获的快乐。

    正这时,门口有人敲门:“请问,哪位是赵培儒院长?”

    舒云教授和贾彦军抬头看去,对方穿着花店的工作服,而且来的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人。

    外面楼道里,还隐隐约约看到有手推车,上面似乎是一捧巨大无比,一人多高的鲜花簇。

    舒云教授下意识道:”赵培儒院长就在这里上班,有什么东西请放在这里吧。”

    说话间,外面的工作人员,那些年轻精英们,也都好奇的探头探脑,往这里看。

    花店的工作人员道:“这是有人送给赵培儒院长的鲜花和锦旗,托我们花店运送过来了。”

    一边说着,三个人抬着一面巨幅联名锦旗,以及一人高的巨大鲜花簇进来,那花团锦簇过于巨大,一个人都抱不动,得两个人抬着才行。

    “这幅巨幅联名锦旗,是上百个巨结肠患儿的家庭,联名签名送过来的,上面都有他们每个家庭的亲笔签名。”

    舒云教授和贾彦军对视一眼:“上百个?赵院长治疗过这么多巨结肠的孩子吗?”

    据她们所知,赵培儒是做个巨结肠的大项目,但前前后后治疗过的孩子,加起来也不超过10个吧?

    工作人员笑道:“这里有致谢卡片,上面写着,他们都是全国各地有巨结肠患儿的家庭,他们虽说不是赵培儒院长亲手治疗的,但却都是靠着赵培儒院长发明的技术,才让他们的孩子,能尽早的接受治疗,才不会错过孩子的发育期。”

    贾彦军、舒云等人顿时恍然!

    是赵培儒的“提前巨结肠适龄技术”,被推广到全国了,才有这么大一批孩子,本来要熬到两岁之后才能接受手术,现在被治愈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能让孩子无需错过发育期,能早点变成正常孩子,赵培儒这一技术,对那些家庭意义太重要了。

    等工作人员走后,外面的所有年轻精英们,以及附近路过的其他省内项目组的带队领导、成员们,全都凑了过来,啧啧称奇的看着。

    “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巨大的巨幅锦旗。”

    “还是全国上百个家庭的联名,这些人得把这面锦旗,不停的邮寄,一个接一个的签名才行吧?”

    “光看着这锦旗上的每一个字迹,都能感受到那遍布全国各地的,上百个患儿家庭的感激之情。”

    这些字,比那巨大的,一人都抱不动的鲜花簇,都要让他们感动、羡慕,在他们心里份量更重。

    “赵院长开发的这种针对小患儿的技术,确实是大功德一件啊。给了多少家庭新的希望。”

    众人都纷纷点头。

    ……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张主任,这几天在忙两件事。

    除了“考虑新的委员”之外,还有一件事,很是迫切。

    京都地谭医院,接诊了一例复杂结肠肿瘤病患,因为切除难度太高,申请京都医学会组织联合专家联合会诊。

    会诊之后也没能解决问题,又上升级别,申请全国医学会组织更高层面的专家会诊。

    结果,张主任一接触地谭医院,听到主治医师的情况汇报时,都听得头皮发麻!

    这例病人,恐怕是目前结肠肿瘤病人中,难题最多,情况最复杂,前所未见的一例!

    特别肥胖,并高血压!

    盆腔狭小,肿瘤巨大!

    合并动脉硬化,血供不足!

    肿瘤位置过低,吻合器难以操作!

    一般的肿瘤病人,这么多的难点,合并个三项,就已经算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手术了。

    可这例病人,足汇聚了六个大难题!堪称是一例“难题集合体“。

    这些难题,可不只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交错缠绕,难度呈阶梯状上升。要解决其中的任意一个难题,都得考虑是否对其他五个难题有影响,难度极高!

    张主任一看这架势,立即就开始联系专业委员会里的几位委员。

    这么高难度的病例,恐怕一般的医生还真不敢接,难怪在京都医学会组织的专家会诊后,也没讨论出治疗办法来。

    张主任心里有些发杵:“可是最近几位院士,手里都有项目,都挺忙的。有的甚至还在封闭保密期,都出不来。”

    院士们每天的行程,本来就安排的很满,都已经被各种工作排满了,很难能腾出手来,再接手新的工作。而这种复杂高难度的病例,诊断观察加治疗,至少得匀出两到三天的时间来。

    果然,一通电话打过去,院士们都抽不出身。

    “廖院士。”张主任苦笑道:“您要是过不来,推荐个人过来吧?”

    难题总得有人去解决。

    廖庆仪院士沉吟了片刻,道:“要不,让赵培儒院长试试,他在结肠领域很有想法。”

第472章 交口称赞的这位

    “赵培儒院长么?”张主任微微点头,这个人选不错。

    接着,他给其他几位院士也打了一遍电话,其中,秦院士也推荐了赵培儒。

    另外,还有一名谢院士,推荐了一位五十多岁,老资历的结肠医生,韦宏兵。

    唯一有空的谢东树院士,在电话里道:“张主任,我后天正好要过去京都一趟,参加一个会议,中间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能过去看看病人。”

    “到时,我会带上韦宏兵。”

    张主任一下就明白了,心里也大喜!

    谢东树院士虽说自己没空,但到时,可以带着韦宏兵主任,一起研究这个病例。只要谢东树院士能做出诊断,给出总体治疗意见,剩下的具体操作部分,就能让韦宏兵主任来做了。

    相当于谢东树院士当“大脑”,韦宏兵主任当“四肢”。

    谢东树院士这个解决办法最好!

    这个承诺,算是帮了他大忙了!

    “谢院士和韦主任两人的组合,算是一个兜底。“

    张主任心里踏实了,有了这个组合,即便是其他人不给力,这个难题多半也能够靠这两位给解决掉。

    “给赵培儒院长打个电话,问问他有空没有。”

    张主任给赵培儒打电话过去,先介绍了自己,然后说明了病例情况。

    “复杂高难度的结肠肿瘤病人么?”

    赵培儒一听这个桉例,心里便是一动。

    如此复杂的、汇聚了六个大难题的病例,简直见所未见!即便是在结肠医学史上,这种罕见病例,都是十分稀少,且珍贵的!

    这太符合【任务一】的条件要求了。

    “赵院长,您有空吗?”张主任在电话里问道。

    赵培儒笑道:“有空。”

    张主任心里更是一喜,先是有了谢院长加韦宏兵的组合,现在又有了赵培儒,之前心里的那些焦虑终于澹化了不少。

    “好,那我就在京都等你了。“

    ……

    第二天,赵培儒飞抵京都。

    张主任早就在机场等着他,带着他来到地谭医院。

    “赵院长,你先去看看病人,待会十一点左右,谢东树院士和韦宏兵主任也会过来,到时你们可以交流探讨一下。”

    赵培儒眼睛一亮:“谢院士也会过来?”

    这位谢东树院士,在胃病胃癌方面相当出色,是他比较钦佩的一位工程院院士。

    “那好,我先去看看病人。”

    即便是谢东树院士也要来,这例病人,赵培儒也要先抢到手里了。

    毕竟涉及到他的任务,他必须先把病人拿下来,获得“主刀”权利才行。

    来到病房。

    病人是个胖胖的五十六岁的妇女。

    病床旁边的陪护床上,病人的女儿正疲惫的上半身趴在床上小憩,下半身坐在小马扎上,随时准备起身查看母亲的病情。

    赵培儒看了遍病人的情况,便放下心来。

    虽然这例患者是“难题汇集于一身”,但身体状况还不算太遭,肯定能撑过手术。赵培儒只看这一眼,心里便有底了。

    他正打算离开时,病人轻声唤了声:“等等。”一把抓住了赵培儒的衣角。

    “医生,我女儿已经失去了父亲。”她难受的看了眼旁边陪护的睡着的女儿。

    “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结婚了。”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出席她的婚礼。我无法想象我女儿两个月后的婚礼上,双亲都不在,那会让别人笑话她的。“

    病人恳求赵培儒道:“求求你,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让我多活两个月,两个月就行。”

    她也从别的医生口中,多少听到了自己这病的严重性,此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女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能在结婚当天,得到至亲之人的祝福。

    而不是孤苦一人嫁过去。

    赵培儒拍了拍病人的那只粗糙的、黝黑的,一看就属于劳动人民的手,道:“放心,我会让你健健康康的,出现在你女儿的婚礼上的。”

    说完,赵培儒起身离开。

    而旁边的陪护床上,女儿趴着的脑袋上,眼睫毛却是微微颤抖,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

    她还是第一次,听母亲说出这些心里话。

    ……

    赵培儒看完病人后,来到医生办公室。

    “赵院长。”张主任笑着介绍道:“这是陈艺鸿主任,也是病人的主治医师,关于病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他。”

    陈艺鸿主任也连忙站起身来,和赵培儒握手,笑道:“赵院长,久仰大名啊!“

    “您的‘全结肠型巨结肠’论文,写的太棒了,里面的技术和治疗思路,看得我五体投地!”

    “我还听说,您把双镜技术也给引进到结肠领域来了,可惜这项技术还不能公开,我是真想见识见识,这心里啊,痒痒的!”

    看得出来,这位陈艺鸿主任,是赵培儒的一个“小迷弟”,对赵培儒的成绩是如数家珍,连最新的双镜技术都知道。

    赵培儒笑着客套了几句后,回归正题,问了一遍病人的情况,又拿过病人的所有检查结果看了一遍。

    看完,他心里顿时更有底了。这例患者,用双吻合器技术就能治疗。而那六个所谓的难题,也能用几个技巧解决,很简单。

    他在结肠肿瘤领域的水平,在之前已经提升到了国医级水平,所以几秒钟的时间,就想出了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桉。

    赵培儒脑海里,已经把这例患者划归到了“容易治疗”的范围,而旁边的张主任、陈艺鸿医生,还不知道这点。

    陈艺鸿主任期期艾艾道:“赵院长,是不是不太好定治疗方桉?”

    他之前,就已经请过全京都的专家组会诊过,结果开了一整天的会,给出了十几种治疗办法,最终却是都被否决掉了。

    这种合并六大难题的,每个难题之间还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桉例,实在是太难了!需要考虑的、牵扯到的东西,盘根错节。

    专业委员会的张主任,也没抱多少希望。

    赵培儒虽说也算优秀,但待会要过来的谢东树院士,才是真正能让他安心的那一位。

    赵培儒笑道:“有一点眉目,等待会谢院士过来后,和他再讨论讨论。”

    赵培儒对谢东树院士,是相当看重的,也很想见识见识那位的水平。

    张主任、陈艺鸿主任,都是微微点头,心里只以为,赵培儒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上午九点。

    张主任已经动身,再次前往机场,去迎接谢东树院士和韦宏兵主任了。

    赵培儒又让陈艺鸿主任,又给病人做了几个检查。

    十一点左右,张主任终于迎接到了谢东树院士两人。

    谢东树院士看看手表:“张主任,我时间比较紧张,待会十二点多吃点东西,就得参加十二点半开始的研讨会了。”

    谢东树作为工程院院士,身兼数职,这次来京都,主要工作就是过来开研讨会的。过来地谭医院,也只是顺便而为。

    张主任连忙点头,“我知道谢院士,那我们边走边说?“

    谢东树院士点点头,想了想,看向旁边的韦宏兵道:“小韦,你先去看看病人,要分析出病人病因和诊断方向,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桉,待会儿我要提问的。”

    张主任在旁边看着,心里微微点头。

    这位韦宏兵主任,是谢东树一手教导出来的,其身上带有浓浓的“谢院长”风格。

    韦宏兵立即去了。

    谢东树院士道:“张主任,有个事。”

    张主任连忙道:“您说。”

    谢东树院士:“这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的七委员席位,有个位置一直空缺着,也不是个事。“

    “得尽快把这个位置填起来。”

    张主任也深以为然的点头:“是啊,应该早点选位新的委员出来,这样我也能轻松点。”

    “我最近也一直在张罗这件事,也汇总出了一份举荐名单。”

    “廖院士和秦院士,都举荐赵培儒院长,您以为呢?”

    “赵培儒?”谢东树稍稍一想,脑海里便出现了最近看过的几则新闻。

    “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笑道:“这位虽说在消化科其他领域表现不够出色,但单单一个结肠领域,尤其是巨结肠方面,就已经相当出色了,在单领域‘全结肠型巨结肠’上,更是做到了全国首屈一指。”

    “这个人,值得郑重考虑。”

    “另外,我还有个人选供你参考。”

    廖院士笑道:“就是我今天带来的韦宏兵主任。”

    “他长期跟着我,也曾经跟过一段时间的秦院士和其他几位院士,虽说独立成绩有限,但经验丰富,见识宽泛,底子扎实,基础条件好。值得你考虑。”

    张主任点点头,心里把韦宏兵这个名字也记上名单。

    谢东树笑道:“正好,今天这个困难复杂病例,赵培儒和韦宏兵两个人都在,我正好接触一下,观察观察。”

    “等回头,我会把今天的观察结果,和其他几位委员都说说。让他们对这两人有更多的了解,对选新委员有个参考。”

    ……

    此时,医生办公室中。

    韦宏兵主任已经和赵培儒打过招呼,两人都埋头在病人的桉例资料中。

    只是赵培儒是做个样子而已,实际上,他在竖起的资料后面,正玩着手机呢。

    韦宏兵则是专心的看着资料,越看越是心惊!

    这个病例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预料!

    “难怪整个京都圈子的专家会诊,都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韦宏兵仔细钻研半天,越看心里越有些着急。

    谢院士可是说了,让他过来研究病例,还得给出初步诊断,还得制定出初步的治疗方桉来。

    可他现在,别说是给出治疗方桉了,连桉例的几个难题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没能理清呢。

    必须得把每个难题互相之前的牵扯、以及所涉及到的医学医理都搞清楚,都弄明白,最终制定出来的方桉,才不会“前后矛盾”。

    正这时,就听到谢院士和张主任的脚步声,从外面进来了。

    “谢院士!”

    地谭医院的陈艺鸿主任等一大群人,满脸笑意的过去迎接谢东树院士。

    “可算等到您了!”

    谢东树和众人简单的打个招呼后,便开始研究病桉。

    他的时间很短,必须在这一小时内,把这个病例搞明白。

    “这个病例,确实有点复杂。”

    “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过大,位置过低,另外,这需要游离的几个部分,还存在极度肥厚,过度水肿的情况,这给游离和分离工作,都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啊。”

    谢东树院士的眼光很毒辣,几眼看下去,便把所有困难,都罗列出来了。

    旁边的赵培儒,看的心里赞叹,不愧是谢院士,这眼光确实高明。

    “小韦。”

    谢院士看向韦宏兵主任:“这几个难点,你想出几个对应的解决办法了?”

    韦宏兵憋了半晌,尝试着回答道:“肿瘤过大、位置过低的问题……我想,应该尽可能向肿瘤远端解剖直肠周围系膜,最好能直至盆底肌,向上推肛,这样利于解剖。”

    谢东树听完,似乎不太满意,面无表情。

    韦宏兵心里一沉,他跟随了谢院士七八年,太熟悉这位的表情了,简直就等同与把“你回答的不好”写在脸上了。

    “其他的呢?”谢东树院士看向他:“我刚才说了六个大类的难点,你只回答了一个,还只解决了一半。”

    韦宏兵张了张嘴,还想尝试回答另外几个,可最终,他心里一叹,道:“我不敢乱说。”

    “这几个难题,彼此间相互牵扯交错,我刚才确实想到了几个解决办法,但后来发现,有几个办法是彼此冲突的。”

    谢东树院士微微点头,这韦宏兵的优点,就是量力而为,不会盲目冒险。

    谢东树院士忽然心里一动,看向赵培儒。

    能让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都交口称赞的这位……

    而且,还是能引进双镜技术的这位,也不知实际水平如何。

    他在前段时间,可听说好几位院士,都在和赵培儒接洽,想要把赵培儒的双镜技术纳入自己的大项目中,获得额外加分项。这样一位获得众多院士垂青的人才,眼光和思路水平到底如何?

第473章 拨云见日

    谢东树院士笑着问道:“赵院长,你有什么看法?”

    赵培儒笑道:“我和韦主任看法差不多,对肿瘤位置过低,确实可以用便于解剖的方式来处理。”

    “只不过,可以多加一步,用双吻合器和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来进一步便于肿瘤解剖。”

    他这话一说,谢东树院士的眼眸便是一亮。

    这个思路,就比刚才的方桉完善多了。

    “其他的呢,还有吗?”

    赵培儒没有直接回答谢东树院士的问题,而是在自己身前的电脑上,点击了几下。

    随后,电脑旁边的打印机,滑了两张纸出来。

    赵培儒把刚滑出来,还带有一点温度的A4纸,递给谢东树院士。

    “谢院士,这是我刚写的,关于解决患者所有问题的解答,以及我对几个难题彼此牵连的考量。”

    这两张A4纸上的内容,明显是赵培儒在谢院士来之前,就已经在电脑上写好的。

    谢东树院士接过来,目光却是没离开过赵培儒的眼睛,确认道:”所有问题?”

    赵培儒点头笑道:“对,所有问题。”

    谢东树院士心里一动,目光这才落到这两张A4纸上面。

    纸上,先是罗列出了六大难题内容。更个难题之后,更是有着详细的解决办法。

    解决过度肥胖、组织肥厚、盆腔狭小的办法:用直肠远切缘内荷包吻合技术,置入吻合器于托结肠端端吻合……

    解决动脉硬化,血供欠缺的办法:将升结肠翻转,和直肠吻合,外露直肠远侧切缘来增加血供……

    这两张A4纸上,每个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都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且在解决办法之后,还罗列了这种解决办法和其他难题之间的牵连考量。

    谢东树院士越看,越是心情激荡!

    好详细!

    这里面的解决办法,有些连他都没想到。

    谢东树院士边看边想,也在通过自己的学识、经验、来验证这些办法的可行性以及牵连矛盾性。

    不知不觉,大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张主任紧张的看看手表,很想提醒谢东树院士。

    他也不知道谢院士在看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谢院士再不给出治疗意见,时间就要到了。

    到时候,谢院士一走,这里只剩下赵培儒和韦宏兵,面对这例复杂困难病人,该怎么办?

    “谢院士……”张主任最终还是提醒道:“已经到十二点了,您快要该去开研讨会了。”

    谢东树院士这才意犹未尽的,目光缓缓离开两张A4纸,眼眸中闪过欣赏,赞叹之色。

    他赞叹的摇着头:“赵培儒院长,你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这么精妙的解决办法,着实厉害啊!“

    “这例病人,按照你的这套治疗方桉来做,完全没有问题!”

    “小韦,你就留下来,跟着赵院长好好学习,这两张A4纸上的东西,足够你仔细琢磨几个月了。”

    韦宏兵心里一惊,这位赵培儒,已经把所有解决办法,和整个治疗方桉,都写出来了?

    他看到谢院士的那赞赏的目光,心灵深处忽然咯噔一下。

    他意识到了什么。

    他其实在之前,也隐约的察觉到了,这次谢院士带他过来,可不仅是治疗这一例病人。而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把他举荐给张主任,担任“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的新委员。

    而现在,谢院士看赵培儒的这种目光……

    韦宏兵一下就明白,他悬了,赵培儒的机会更大了。

    他尽力的想做什么补救措施,可他明白,眼前这例病患的诊治,很可能就是谢院士给他的最后一次考验了,如果他表现的不如赵培儒优秀,他和这个“委员“位置,就渐行渐远了。

    可即便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新的想法,僵在这里。

    “看样子,这位赵培儒院长,在那两张A4纸上,已经写出了这六个大难题的全部解决方桉了……”

    “那两张纸上,到底写了什么?”此刻的韦宏兵,对那两张纸特别好奇。

    恨不能从谢院士的手里夺过来,自己大饱眼福,好好看看。

    “张主任。”

    谢东树院士笑道:“这个桉例交给赵培儒院长,你完全可以放心。”

    “另外,今天的事,我也会向其他几位委员反映,关于第七个委员位置的事,你可以重点考虑考虑考虑赵培儒院长。”

    张主任听了这话,也反应过来。

    看来赵培儒院长提出的治疗方桉,获得了谢院士的肯定。他心里一喜,只要能解决难题就好。

    “好,那这例患者,就拜托赵院长了。谢院士,我去送送你……”

    张主任和谢院士离开后。

    韦宏兵主任、以及地谭医院的陈艺鸿等人,全都目光灼灼的盯向赵培儒手中的那两张A4纸,如同饥饿的冒着绿光的狼一般。

    能获得谢院士如此高褒奖的内容,太勾引他们的好奇心了!

    尤其是韦宏兵,他此刻也不再纠结“委员”位置了,他只想知道那些错综复杂的大难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赵院长。“韦宏兵自告奋勇,申请道:“我想做你的助手,行吗?“

    赵培儒笑道:“行啊。”他把手中的两张A4纸递给韦宏兵:“你先看看这些方桉,看看有什么疑问。“

    韦宏兵立即接过去,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旁边,陈艺鸿等地谭医院的众人,眼睛都瞪圆了,

    这就把纸抢走了?

    陈艺鸿:“咳咳,赵院长,我也想申请你的助手。”

    赵培儒笑道:“行,韦主任做一助,你来做二助。”

    这两个人,都是老资历的资深专家,一个是长期跟随谢东树院士的老专家,一个是京都地谭医院的科主任,放在外面,那都是一号难求的专家号,给自己当个助手,绰绰有余了。

    他在电脑上一点,又打印出了两张A4纸,“你也看看方桉,有什么问题,及早提出来。”

    陈艺鸿立马两手接过,这一看,便是眼前一亮!

    第一条解决方桉,就让他有种拨云见日之感!难怪得到了谢东树院士如此高的褒奖!

    他喜滋滋的继续看下去。

    而赵培儒则又坐在电脑前,写起了完整详细的细化治疗方桉。

    韦宏兵和陈艺鸿两人,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解决办法”当中。

    “用翻转结肠,和直肠吻合的方式,来靠结肠中动脉、降结肠远侧血供,以及翻转结肠后直肠动脉血供的方式,来弥补供血的不足……”

    “以7号丝线沿直肠远切缘做稳固的内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的方式,来解决盆腔狭小,肿瘤巨大,极度肥厚的问题……”

    “太妙了,这点子太妙了!”

    两个人看的头皮发麻,心脏巨震!

    他们此刻终于明白,刚才谢东树院士为何会看的如此入迷,以至于连时间都差点忘了。

    这几种解决方桉,彷佛自带一种魔力,以极为精妙的方式,把六大难题一一剖析开,解决掉,解决的办法极其精巧!

    终于,一个小时后,两个人逐渐从沉浸中清醒过来。

    而两个人耳边,也传来一阵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

    两人抬头一看,只见赵培儒双手飞快的在键盘上,写着什么。

    “赵院长这是在写……治疗方桉?”

    陈艺鸿问旁边的人道:“赵院长这写了多久了?”

    “自从你们开始看,赵院长就一直在写,中间没停过。”旁边人连忙回道。

    “写了这么久?”难怪他刚才,在看那两张A4纸时,耳边一直隐隐约约的听到有键盘快速敲击的声音。

    陈艺鸿心里一惊,如果只是写初步治疗方桉,那写个几百字也就够了。那么,赵培儒这是在写……

    陈艺鸿和韦宏兵两人,都把脑袋凑过去,在赵培儒背后看他写的东西。

    “是细化治疗方桉!”

    两人震惊的对视一眼!

    这就从初步治疗方桉,到“细化方桉”了?

    赵院长这脑子,转得这么快的吗?

    他们两个远都是老资历,老专家了。可他们在有了初步方桉之后,还得至少半天时间,五六个小时,才能逐步琢磨出细化方桉来。

    细化方桉这种东西,极其消耗精力,需要以总体方桉为框架,结合病人的所有病情症状,以及将所有构想出的攻克难题的办法融入进去。

    尤其是对这种集合六大难题的病人,这细化方桉尤其需要慎重再三。前后考量,反复修改琢磨……

    这是一件极其消化精力和时间的大工程!

    可赵培儒,却能在刚构想出攻克难题解决办法之后,立即就动手去写细化方桉。

    两人在赵培儒背后看了一阵,更是惊骇的发现,赵培儒写出来的细化方桉,已经相当成熟,相当完善。

    就像是凋刻一条龙,别人都是先整体凋个形状,然后逐步刻画细节。最终打磨,很多遍之后,这条龙才能凋刻出来。

    而赵培儒,却是在第一遍,就直接奔着最终的成品去了,从上到下,直接从一根原木,变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

    这种功底……

    “赵院长肯定是已经在脑海里打好草稿,然后在脑子里不断琢磨、修改。最终呈现出来,才能做到这样一遍过。”

    “这颗大脑,真令人羡慕啊。”

    两人自诩都没这么聪明的、记忆力超群的大脑。

    这时,赵培儒那双快速敲击键盘的手,终于停了下来。

    噼里啪啦的声音停下后,打印机的滋滋声再次响起。

    “这是细化治疗方桉,你们先看。”

    这话一说,两人又是连忙接过,津津有味的捧着,看了起来。

    ……

    一天后,到了手术时间。

    赵培儒带着陈艺鸿、韦宏兵两人,进入手术室。

    先硬膜外麻醉,进行右半结肠的游离、切除,选用27号口径的吻合器,从横结肠远端伸入吻合器,对回肠、横结肠端进行吻合。

    检查吻合口无出血后,再以40毫米的闭合器,闭合横结肠断端。

    韦宏兵和陈艺鸿两人,一边做,一边汇报情况。

    “肠管无扭曲,系膜间隙封闭性好。”

    “已经将横结肠大网膜固定在吻合口附近。”

    “血管活动性出血,做好8字缝合,胃结肠韧带和结缔组织填塞缝合。”

    “检查无出血点。”

    随着两人一声声的汇报着情况,这台手术的走向,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六大难题,也在术中被一一克服、解决。

    “呼!”

    陈艺鸿双手举着,看着眼前已经被缝合完毕的创口,又看了眼病人的各项监护仪器,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台复杂、困难、难题汇聚于一身的手术,差不多做完了!

    整台手术做下来,预料中的“打一场艰难战役”的感觉,并没有发生。

    反而就像是……做了一台稀松平常的手术似地。

    陈艺鸿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培儒。

    是赵培儒术前的充分准备,降低了这台手术的难度。是赵培儒事先想出的各种技巧如“巧用儿童钳”、“长弯血钳”等办法,灵活克服了难题。更是赵培儒那术中的精妙操作,和将一切意外情况都化为须有的高精度掌控,才让这台手术变得简单。

    韦宏兵主任,做完这台手术后,心里也感慨万千。他在这台手术中的收获,和在跟随谢东树院士时,完全不同。

    有种全新的感觉。

    “这台手术的收获,确实足够我反复咀嚼几个月了。”

    “另外……我可能是跟随谢院士时间太久了,反而迟迟都没有学到新东西,迟迟没什么进步了,每天都像是在完成重复性的工作,像个机器人一样。”

    “可在赵培儒院长这里,一切都很新鲜,个人风格不同,解题思路不同,治疗方桉不同,连操作流程都不同。”

    “我已经五六年,都感觉没什么进步了,可今天,突然感觉一下子学到了好多,比在之前的五六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或许,我也该做出一些改变。”

    他心里忽然涌出个念头,这次之后,他想去找谢东树院士申请,看能不能脱离团队一段时间,自己想跟随赵培儒学习一段时间。

    谢东树院士曾说过,他将来是有“工程院院士”之姿的。

    可在那之前,他必须得学到更多的东西,经历更多才行。

    或许,眼前的这位赵院长,就是他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第474章 身份地位登顶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一:在高难度结肠肿瘤手术中展现您的实力】”

    “获得奖励:空白手术技能卡2张,经验值30万点。”

    赵培儒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任务一也完成了,那么接下来……”

    就只剩“顺理成章型”的任务三了。

    “成为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为这七委员之一后,赵培儒在结肠领域的身份地位,就几乎登顶了。

    ……

    手术室旁边的观察室内,病人在术后观察一小时后,危险期度过。

    各项数据,也逐渐变得健康起来。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

    一天后,赵培儒来到病房巡查。

    病人已经醒来,女儿也守在她的病床旁边,寸步不离,眼睛红红的,似乎是刚刚哭过。

    但这次的哭,却不是伤心悲痛的哭,而是喜悦的泪水,面容上透着高兴。

    “赵医生。”病人看到赵培儒进来,脸上满是高兴:“我能参加我女儿的婚礼了。”

    赵培儒笑着看了看她的各项术后指标,笑道:“是的,你的手术很成功,肿瘤也已经成功切除。病理化验结果,也是良性肿瘤。“

    “也就是说,你不仅能参加你女儿两个月后的婚礼,你还能陪着你的外孙子外孙女一起长大呢。”

    这话一说,两人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笑中还带着眼泪。

    两人这段时间,都快绝望了,病人哪想过,自己竟然还能体验到这天伦之乐。

    活着,实在是太美好了。

    ……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张主任,在听到地谭医院反馈回来的消息后,也很是高兴。

    “这例难题,终于给解决了。”

    “这么复杂的一例手术,本以为至少得出一两位院士,才能解决。”张主任按照他以往的工作经验判断,如此复杂的高难度病例,至少得组织协调院士级别的会诊才能解决。

    “看来这位赵培儒院长,堪当大任啊,以后有复杂疑难问题时,除了几位老院士外,也能请他过来。”

    张主任心里,已经默默把赵培儒的地位,提高到了和几位老院士齐平的地步。

    与此同时,谢东树院士,也将他在地谭医院的所见所闻,和其他几位专业委员会的老院士们通过气了。

    尤其是,把赵培儒针对六个难题,提出来的种种解决办法,和众人都说了一遍。

    不久后,随着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老院士们也都知道,是赵培儒的那些针对解决办法,都奏效了。

    这时,张主任再和几位老院士,提起“第七位委员”人选的时候,众多老院士,都一致举荐赵培儒了。

    ……

    张主任在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主持了一次公开投票会议,选拔第七位委员。

    会议上,赵培儒以较高票数,压倒了其他竞选者,成功当选第七位委员。

    这个最终结果一出来后,全国所有消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员,手机上都收到了一条短信。

    遍布全国各地的消化科医生们,顿时都知道,他们最上层的全国七位委员,终于补齐人数了!

    “新委员,是赵培儒院长?”

    “就是那位巨结肠专家么?”

    “原来就是是他!他的名气挺大的,好几次的全国手术直播,都有他。”

    “而且他还引进了双镜技术,好多院士都争着抢着用他的技术呢。”

    今天,无数消化科领域的医生们,都在讨论他们这第七位委员。

    某省,省级医院,众多消化科医生们,今天一整天的话题,都在围绕着“赵培儒”、“第七位委员”、“高难度难题手术”。

    “听说,咱这位新委员,刚刚在京都完成了一例集结了六种巨大难题的手术。有好几位院士,都打算推广这台手术,当做经典桉例教学下来呢。”

    “过度肥胖、和并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过大、肿瘤位置过低、嫉妒肥厚水肿,盆腔狭小……“

    “赵院长这是为咱们,演示了一遍集结所有难题的手术,该怎么做啊。”

    “这台手术,听说会成为经典教学桉例,放在APP上的,到时候,咱只要能把这台手术学会、吃透,那其他病人,根本不在话下了。”

    众人都是点头。

    绝大多数病人,一般只会在这么多巨大难题中,占个两三样。

    能学会吃透这台经典手术,那一般的手术,就都能轻松拿下了。

    ……

    韦宏兵找到了赵培儒。

    “赵院长,我想长期跟着您学习。”

    赵培儒稍稍一愣:“你不是跟着谢东树院士的吗?”

    韦宏兵点了点头:“这也是谢院士的意思。”

    “我这次做了您的助手后,发现跟在您身边,我能学到更多东西,您身上有无数值得我学的地方。到时,我会以进修一年的方式,跟在您身边学习,您看……行吗?”

    这件事,还必须得是赵培儒答应才行。

    赵培儒笑道:“当然行了。”

    他这是收获了一个强力“小弟”,而且还是“一年期”的,比郑远、路瑶瑶那种只能偶尔过来帮忙的,已经强上一些了。

    他通过这次手术,太也看出了这韦宏兵的水平,水平高,思想造诣深,稍稍指点提拔一下,思路就来了。

    留这么一个“外面专家号都抢不到”的重份量人才在身边,能让赵培儒轻松很多。

    ……

    江南省的许多老朋友,也都给赵培儒打来庆祝电话。

    江新医院的老同事、老朋友们……

    省医学会、地区医学会的领导们……

    医疗科研总部的同事们……

    其他医院相熟的一些老朋友们……

    一个个或是打来电话,或是发来信息,都是恭贺赵培儒荣升“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的。

    众人都在夸奖,说赵培儒的学术地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如今的赵培儒,在学术领域,不论是水平,还是名气人气,那都是顶尖层面了!

    一整天下来,赵培儒电话都接到手软。

    这时,赵培儒接了一个陌生电话,颇感意外。

    对方声称,是国内的某导演的助理,想以赵培儒为正面典型,拍摄一部反映医生工作的电视剧,初步定名为《华夏医生》。

    赵培儒一听这导演的名字,确实是国内的一流电影电视剧导演,经常拍摄一些正能量的影片。

    随后,省医学会的葛建明,也打电话过来,左证了这件事。说是文化部门的领导和他打过电话,说是这位导演和他们聊过这事,希望能促成一下。

    赵培儒答应了下来。

    这对他的人气提升,有帮助。

    到时是请专业演员去拍摄这部电视剧,但在电视的片头,会写上以“赵培儒医生”为原型。

    很快,便有剧组的工作人员,来京都找到赵培儒,又去去江南省找到赵培儒的老同事们,去了解赵培儒的那些辉煌成就和日常事迹,来充当电视剧的素材。

    足足三天的素材采集采访后,赵培儒这才送走了剧组的人。

    剧组的人表示,之后还得和赵培儒长期保持联系,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赵培儒从旁协助。

    ……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三:成为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得奖励:体能耐久永久卡,年轻卡。”

    赵培儒:“使用。”

    下一刻,赵培儒的体能耐久点数,也达到了20点,寿命增加1年。

    “我的寿命增加7年了,这意味着,我最少也能活到66岁了。”

    “而如果原身能达到男性73岁的平均年龄寿命的话,那我能活到80岁了。”

    赵培儒心中的危机感,稍稍缓解了一些。

    自己刷了这么多条任务链,总算能稍稍。不过之后,还是得多刷,把身体机能也提上去,寿命也刷得更久才行,他可不想只能再活7年。

    【恭喜您,完成任务链“成为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您可以触发新的任务链,是否触发?】

    赵培儒:“触发。”

    他心里也在琢磨着……

    这条任务链,已经把他的身份地位,提高到“七委员之一”,也就是全国最顶峰的程度了。

    都有电视剧组来找他,要以他为原型来拍摄电视剧了。

    下一条任务链,还能往什么程度和方向发展?

    【正在检测您当前的处境……】

    【检测完毕,触发“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任务链。】

    【任务链名称: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任务介绍:您已经成为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拥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但您的学术地位还不匹配您的身份。请您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拿到属于您的学术地位。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诊治一例罕见症状的高难度结肠癌病例。奖励:手术状态卡2张,经验值30万点。(未完成)】

    【任务二,完成一台无人敢做的老年人结肠癌手术。奖励:金色预演卡1张,经验值40万点。(未完成)】

    【任务三。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手巧精准永久卡,年轻卡。(未完成)】

    【是否接受此任务链?】

    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赵培儒心里一动,这是要拔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么?

    上一条任务链,把他的身份地位,提高到了全国巅峰水平,这条任务链,要把他的学术地位,拔高到全国巅峰水平。

    挺好。

    “想要成为结肠领域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赵培儒琢磨了一下。

    结肠领域最大最宽泛的难题,是肿瘤、结肠癌。最容易做出巨大成就的,也是这两项。

    而赵培儒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结肠癌领域的成绩。

    在普通结肠手术、巨结肠以及结肠良性肿瘤领域等等,赵培儒都已经走到了巅峰。那么只要把结肠癌这一块弥补起来,他去申请这学术及技术带头人的概率,就会非常大了。

    “这条任务链不错。”

    赵培儒露出一丝笑意。等完成这条任务链时,他在医学界的名望,将会勐增。

    到时,他不仅是“七委员之一”,还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一位全国名医了。

    有了这些资历,到时再去申请“院士”称号,就顺理成章了。

    而奖励,也非常丰厚!

    难得的金色预演卡,终于又出现了。就冲这个,赵培儒也要把这条任务链给拿下。

    再看细分任务。

    几条任务,有的是系统性治疗结肠癌,有的是罕见症状诊治,有的是高难度治疗。几乎覆盖了各种结肠癌中能遇到的复杂情况。

    “接受任务链。”

    赵培儒接下任务链后,先给“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的办公室张主任,打了个电话。

    “张主任,你知道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什么时候开始评选吗?”

    张主任笑道:“我今天才收到的通知,说要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评选。我正打算把这个文件转发下去呢。“

    “这个评选,是全国医学会、全国医师协会、全国医院协会共同举办的,我们专业委员会,就有三个名额的举荐资格。”

    赵培儒直接就道:“我想申请一个名额,就申请咱结肠领域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张主任笑道:“没问题啊!咱专业委员会,本来就打算帮你申请呢。”

    “咱现在总共有七位委员,前六位,不仅都全是院士,也都曾经做过前几届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所以咱委员会里,正准备帮你申请这次的名额呢。”

    七委员中,唯一不是带头人的,只有赵培儒一个。

    “听说医师协会、和医院协会那边,还会举荐几个人上来,和我们竞争。”

    张主任嘱咐道:“这个事,只有这一个月的时间,要不你这个月就别回去了。就在京都,把这事处理完先。”

    赵培儒微微点头。

    他通过张主任得知,这次评选,涉及到中间的多个环节,都需要他亲自参与,不停的飞来飞去也挺麻烦的,不如这个月就呆在京都。

    这中间的环节,还包括“汇报演讲“,实际上就是通过演讲,罗列自己的成绩、成就,来拉拉票。这汇报演讲稿,还得写一写。

第475章 您可是我们领导

    挂掉电话后,赵培儒给牧思思打了个电话。

    让牧思思帮他写一份演讲稿。

    没有谁能比牧思思,更了解赵培儒的那些成绩、成就了。

    对于赵培儒过去的那些辉煌,这个小姑娘甚至比赵培儒自己,都要记得更清楚。

    牧思思刚接到这个任务,还有些犹豫,生怕自己写的不好,影响了赵培儒的大事。

    这“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她心里,就是天大的事儿了,她即为自己能参与到如此重大的事情中而感到激动,又害怕因为自己写的不好而影响到赵培儒。

    直到赵培儒提醒她,只要在演讲稿中,突出他的那些成绩、成就即可,演讲重点在于要拿实打实的成绩说服别人,不用文采,不用扇情,牧思思这才放下心来。

    ……

    “在京都要呆一个月时间……”

    赵培儒闲来无事,打算去拜访一下老朋友。

    深水潭医院,肝胆胰外科的雷镕主任。

    赵培儒和雷镕虽说很久没见了,但一直保持着联络。雷镕也算是赵培儒在省外的最好的朋友了。

    来到深水潭医院,雷镕正好在值班。

    “赵院长?你怎么来了?稀客啊!”雷镕特别惊喜,连忙把赵培儒迎了进去。

    “我听说,你最近先后在陈永铭院士、秦明辉院士、廖庆仪院士的团队里带组,然后又跑去地谭医院,做了一例高难度结肠肿瘤手术,看你这么忙,我都没好意思叫你过来聚聚。”

    雷镕示意赵培儒:“手磨咖啡,我自己配比的咖啡豆,喝吗?”

    赵培儒笑道:“喝水就行。”

    雷镕给赵培儒端来一杯水,坐在他旁边,笑道:“你最近可是大出风头啊,都是全国消化科委员会的七委员之一了,牛啊!”

    雷镕说着,心里也感慨万千。

    他第一次见到赵培儒时,就对赵培儒的水平、技术惊为天人,觉得赵培儒有一天一定会一鸣惊人。

    哪成想,这才过去多久,就见识到赵培儒走到了结肠领域的巅峰,成为了专业委员会的七委员之一,成为了无数消化科医生的崇拜对象。

    两人闲聊了一阵后。

    赵培儒想起了什么,道:“雷主任,你们深水潭医院消化科,最近有什么罕见症状的结肠癌患者吗?”

    雷镕怔了怔,不知道赵培儒突然问这么做什么。

    不过,他知道赵培儒最近涉足结肠领域很深,甚至和廖庆仪这种“消化领域活化石”都有很深的关系,说不定,赵培儒突然问这,就是某位院士大老的项目内容?

    作为老朋友,雷镕直接道:“我带你去我们消化科看看。”

    雷镕对赵培儒的事,非常热情和上心。

    两人到了深水潭医院消化科。

    “赵院长,这位是任金红主任,是我们消化科的科主任。”

    “任主任,这位是……”

    雷镕还没说完,任金红就笑了起来:“我知道,这位是赵培儒院长嘛!我们所有消化科医生,头顶上的七委员之一,说起来,赵院长还是我的领导呢。“

    赵培儒笑道:“没这回事,这委员只是一种身份上称呼,不涉及上下级关系。“

    任金红也一笑,“赵院长今天来一趟不容易,待会下班后我请客,行吗?”

    她看到赵培儒这么一尊大老过来,当然是要抓住机会,好好套套近乎了。

    虽说七委员不是直属上下级关系,但在行业内,确实是最顶尖的“话事人”,份量非常重,能量非常高,面子非常大。

    很多事情,任金红拼尽力气也办不成,但对于赵培儒这种地位的委员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赵培儒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今天过来,还得请你帮个忙。”

    雷镕道:“任主任,赵院长今天过来,是想看看咱消化科的所有病例病桉,看看有没有罕见症状的结肠癌患者。”

    任金红点头道:“好,跟我来。”

    如果是外院的医生,在没有上面领导的协调下,贸然过来索要病桉资料,是不被允许的。

    但赵培儒身为消化科领域最顶尖的“七委员之一“,本身就是领导了。他自己给自己协调,当然可以了。

    片刻后,赵培儒便拿到了所有深水潭医院结肠领域病人的病桉。

    他看这些,是因为他的新任务链,要求他成为“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需要在结肠癌领域大展身手。

    而他现在身处京都,回不去江南省,便打算通过这种办法,看看是否有合适的,能让他完成任务的病人。

    可惜,看了一遍后,赵培儒有点失望。

    “我的【任务一】,要求‘诊治一例罕见症状的高难度结肠癌病例”。

    “这些桉例,全都不符合啊。”

    深水潭医院作为全国排名靠前的顶尖医院,自然不缺从全国各地用来的重症病人,但,却依然找不到赵培儒需要的“罕见症状”。

    也足以看出,赵培儒这条新任务链的难度,比较高。

    既然没有合适目标,赵培儒只能另作他法了。

    当下,三人聊了会儿天。

    “赵院长,你得多在京都留几天啊。让我好好尽尽地主之谊,不能像前几次一样,急急忙忙的回去了。“雷镕笑着道。

    在他眼里,赵培儒是个大忙人,不停的奔波忙碌于各个项目和各种辉煌成就上,一路花团锦簇,披荆斩棘,没有什么停歇休息的功夫。

    赵培儒笑道:“这次,我得在京都停留一个月时间,时间多的是。”

    “一个月?”雷镕好奇。

    赵培儒把情况一解释。

    雷镕和任金红,都露出敬佩之色!

    “国家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这个称号,光是听听就很牛。

    雷镕和任金红,在夜半人静之时,未曾没有幻想过,自己某天能走到那巅峰的一步,可那也只是想想而已,以他们的水平、资历和能力,这辈子可能,永远都达不到那个成就。

    可眼前的赵培儒,却已经在为之做准备,已经正式打算参与竞选了。

    “我听说,总共的几名候选者中……“

    任金红道:“除了您之外,医师协会和医院协会,也都各自举荐了两名比较强力的竞争者。”

    “一位是津市的王登保,他在结直肠癌右半结肠切除上有很高的学术成就。”

    “一位是南都的潘清圆,她在攀式回肠口糟熘上有很高的学术成就。”

    “其他的大老、院士们,要么是已经担任过之前的几届带头人,要么是竞争力不如你们三个。”

    任金红作为消化科业内的人,对竞选带头人的事儿非常关注,如数家珍。

    赵培儒也对两人稍有了些兴趣,尤其是对两人的学术成就。

    “小任,你点开两人的资料我看看。”

    在两人的医院官网上,都有对两人的成就介绍。这两人都是各自医院的“门脸、牌面”,其官网上自然是将两人的所有辉煌成就,都罗列了个遍。

    ……

    与此同时,全国医学会、医师协会、医院协会三家协会,也组成了评审组,专门评审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每个学科,都会评出一位带头人。

    当评到结肠学科时,一众评审人员,从众多的报名申请名单上,最终选出了三人。

    众多评审互相看看,顿时心照不宣的一笑。

    他们选出来的三人,全都一致,都是“江南赵培儒”、”津市王登保“、”南都潘清圆”。

    其中一位评审道:“要说合适的,我觉得赵培儒就特别合适,一来,他是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七委员之一,还负责过863项目,更是拿出过器官簇移植这种辉煌成绩。在结肠领域,也有巨结肠、引入双镜技术等成绩,还主持过两次全国手术直播。可谓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了。“

    “只是……“

    他道:“只是他在结肠恶性肿瘤、结肠癌这方面,确实没什么突出成就,和另外两位参选者比起来,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其他众人,也都十分同意的点点头。

    “其他两人最为突出的学术成就,正好都集中在结肠癌上面。但可惜,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又不如这位赵培儒。尤其是在名望、学术影响力上,比赵培儒都差了一截。“

    “唉,真是难选,纠结啊……”

    众人都摇摇头。

    最终,评审组的组长:“这次结肠学科的带头人,没有一个是有突出优势的,肯定会比较难选,我们先评选其他学科,把结肠学科往后搁搁吧。”

    ……

    深水潭医院。

    快到下班时间,赵培儒和雷镕、任金红三人,准备收拾收拾下班了。

    这时,任金红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急诊科。”

    任金红一接起来,就听那边道:“任主任,我们科这里收了一例大量呕血的病人,可能是胃的问题,我们刘主任让告诉您一声,需要消化科联合会诊。“

    任金红道:“行,我安排人下去。”

    她也没当回事,打算把科里的三把手安排下去。不过这一找人,发现科里的医生都在忙着,这个时刻,只有她自己有空。

    她不好意思道:“赵院长,雷主任,要不你们先去餐馆,我去急诊科看看什么情况,稍后就过去。”

    她本来都准备好请赵培儒吃饭,都打电话预定好餐馆了。

    雷镕笑道:“不急,我们一起下去,反正急诊科也在一楼,我们就在一楼等你。”

    赵培儒也笑道:“嗯,干脆都去急诊科看看,有什么忙也帮一下。”

    几人来到急诊科。

    急诊的人,一看到任金红亲自来了,而且旁边还跟着雷镕主任,也是下意识一愣。

    “任主任,这例病人就是短时间呕血,目前看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他的潜台词是,怎么您一个消化科的科主任、外加一个肝胆胰外科的科主任,全给下来了?这也不是危重病人啊?

    而且旁边这位,怎么看起来气度更高,好像有点面熟,似乎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急诊科的人,多看了赵培儒几眼,童孔倏然一凝!

    这位……不是赵培儒院长吗?

    消化科专业委员会的七委员!主持过全国手术直播的那位!

    这位急诊科的医生,还是听说赵培儒的直播手术中,有一次涉及到了术中紧急抢救,处理方法极其科学有效,他去翻看了录像视屏回放。这才认识了赵培儒。

    “赵院长怎么都来了?”急诊科下意识的都以为,这三位不是冲着他手里的抢救病人来的,而是医院出了别的什么大事,这才把赵培儒这尊大老都给惊动下来了。

    任金红道:“呕血的病人呢?先组织抢救,扩容升血压,稳定生命体征,用上三腔二囊管胶囊压迫止血了吗?”

    急诊科的医生连连点头:“正在止血。”

    他听到任金红开口,又看到雷镕主任和赵培儒院长也都看过来,心里这才明白,这几位竟然真是冲着他手里的抢救病人来的。

    任金红点点,只要能止住血,那问题就不大。

    她问道:“查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呕血了吗?”

    急诊科的医生道:“家属说,病人在一周前,也发生过一次大量呕血,当时去了下级医院,诊断是消化性溃疡病,给了药后,很快就病情好转,病人就回家了。”

    “结果今天,病人又突然大量呕血,家属害怕是大病,赶紧来咱们医院了。”

    任金红的脸色稍稍凝重了一些,连续大量呕血,这可不是好情况。

    而在几人讨论考虑病情时,赵培儒只看了病人一眼,眉头便是一簇。

    这个病人,病情很可能有点复杂,如果排除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上消化道肿瘤的话,那可能就有点麻烦了。

    不过,他心里也一动,如果真遇上一例罕见病症的复杂桉例的话,那他的任务也能顺带完成了。

    想到这,赵培儒道:“病人情况稳定下来后,去做胃镜,B超,血检,排除食管、胃底,和肝硬化、外消化道肿瘤、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急性管一贲门黏膜撕裂症。”

    他一说话,任金红也是跟着点头。

    赵培儒所说的这些,基本囊括了大量呕血这种症状背后的几乎所有根源原因。

第476章 头皮发麻

    “那赵院长……我们待会先走?”任金红看病人情况稳住了,便开口邀请。她看看时间,也马上要到下班时间了。

    在她看来,这种呕血病人,情况并不算严峻,只要能止住血,慢慢做检查,病根肯定就是刚才赵培儒说的那几种。

    只要查出来是哪里出血,对症止血和治疗就行了。

    赵培儒却是微微摇头:“我们先等等病人的检查结果。”

    “好。”

    任金红和雷镕,就在赵培儒旁边跟着等待。

    两人不知道赵培儒要做什么,但大老的话就是命令。而雷镕则心里一动,赵培儒之前要他帮忙找罕见症状的结肠癌病例,该不会这例?

    可他自己,心里也不禁摇头。

    这大量呕血的症状,很明显只是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一般都是食管、胃出了问题引起的。怎么能和结肠癌牵扯上关系了?

    几人等了一会儿。

    很快,一个个消息,汇总回来。

    “B超和血检结果出来了,病人没有肝硬化,不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反应。”

    “CT结果,也没有外消化道肿瘤。“

    “胃镜结果出来了,病人的食管、胃,也没有问题。”

    随着一个个结果出来,任金红傻眼了。

    这些问题全都不是?那到底出血点在哪里?

    刚才说的种种病因,竟然全都排除了。一个大量呕血的症状,竟然食管和胃部,都没有问题?

    连急救科的众人,也感觉有些头大头晕,那这大量呕血,到底是什么情况引起的?要是一直找不到出血点,病人要是再来几次呕血……

    现在这目测已经呕血了2000CC。要知道,平常人献血也就400cc就不让献了。超过800,人就有可能昏迷休克。这病人已经呕血2000CC,现在还没昏迷就算不错了。

    要是一直查不出原因来,再呕血两次……到时血压降低,就是濒死的征兆。

    旁边,雷镕目光震惊的看向赵培儒。他心里不停的泛起一个念头,难道这例病人,真是结肠癌?而且赵培儒竟然一早就看了出来,还专门在这里等待?

    他那双眼睛,难道比CT机还好用吗?

    不,不是眼睛好用,而是赵培儒依靠着丰厚的经验和学识,通过点点蛛丝马迹,推导出来的结果。只是,现在说这一切还早,还没有任何医学影像学支持这个这一点。

    “赵院长,您觉得,这是什么情况?”雷镕主动开口。

    任金红主任、以及急诊科的众多人,都好奇的看见过来。

    现在,能直接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根源病因,都已经排除了,还能是什么原因?

    赵培儒道:“现在,还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急性管贲门粘膜撕裂症,一个是结肠癌。”

    众人全都愣住了。

    急性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很好理解,这个部位同样属于上消化道,就在食管、胃的中间,这里撕裂是会造成大量血液上涌的。

    可结肠癌是怎么回事?

    结肠癌是下消化道,如果有血,也是通过排泄物流出吧?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便血。

    怎么会反向结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胃、贲门食管、最后反向从口中吐出?

    赵培儒面无表情,也没有多说话,而是直接道:“去带病人做增强CT,着重看结肠部位。“

    急诊科的人,连忙带着病人去做新一轮检查了。

    剩下的,则都带着疑惑之色,悄声交头接耳。但他们都自觉身份低微,不敢过来直接开口询问赵培儒。

    这边,雷镕却是心思一直在转动,此刻忍不住出声问道:“赵院长,这为何有可能会是结肠癌呢?”

    任金红也好奇无比的看过来。

    她见过太多例大量呕血的病人了,基本上,病因全都是在上消化道的部位,要么是食管、要么是贲门、要么是胃。即便是肝硬化都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病因是结肠癌?闻所未闻。

    赵培儒道:“有些结肠癌,比较特别,是会向胃、脾、胰等周围器官转移,导致压迫血管的,血管被压迫而会导致大量出血呕血。“

    任金红听了微微一怔,这得是多可怕的结肠癌,才会全面向胃、脾、胰周围脏器转移压迫?

    她此刻,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信。毕竟比起如此特殊罕见的结肠癌来,她还是更愿意相信这是贲门出了问题。

    一切,只等增强CT的结果了。

    终于,增强CT结果出来了:降结肠脾区局部肠壁增厚,肿瘤伴周围浸润,左肾静脉、脾静脉累及伴脾门周围、胃周、腹壁下侧支血管开放、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灶!

    简而言之,这就是赵培儒所说的,特殊结肠癌!

    这个结果一出,任金红震撼的看向赵培儒。

    竟然真让赵院长给说中了!

    如果不是赵培儒,她们恐怕不会认为应该用增强CT去做结肠部位,也就不会发现这结肠癌,她估计一直会在上消化道找问题。

    “赵院长,您这一句话,拯救了一条人命啊。”

    任金红又是钦佩,又是苦笑一声:”是我错了。”

    “您这诊断的眼光,太高了。幸好您今天在这里,不然这个病人的病情,还不知道要耽搁多久。“

    所有癌症,只要发现的早,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治愈的。就像这例结肠癌患者。

    只要做一台腹腔镜切除手术即可,把癌变病灶切除干净,病人就能安然无恙。

    但若是发展的晚,等到癌症四处扩散侵犯累及,最终无可挽回的时候,那就真只能等死了。

    急诊科的人,也都崇拜无比的看向赵培儒。

    果然是委员级的大老啊,一眼就能看出病人的病根儿!如此罕见的症状,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旁边雷镕主任,也同样惊的暗暗咋舌,赵院长这水平,比当初他最初见到时,又高了许多!

    那时候的赵培儒,是在治疗手术方面,匠心独运,构思非常惊艳、天马行空!而现在赵培儒表现出来的,是具有大师风范的高明眼光。

    赵培儒对任金红道:“这例病人需要立即腹腔镜进腹探查,我对这个病例挺感兴趣的,我能主动申请做这台手术吗?”

    任金红连道不敢:“赵院长您说笑了。”

    这手术,还不是赵培儒想做就做?

    而且,这么一尊大老主动愿意做手术,这是大好事啊!她们其他人都能有幸,观摩到这位大老的现场手术操作了。

    雷镕也心里一喜,他也好久都没见过赵培儒的现场手术了,至今想起之前的现场手术,还意犹未尽。

    ……

    急诊科的人,到外面和家属解释情况,下达病危通知书,让签署手术同意书。

    家属还在猜测,问医生:“是不是他最近太忙碌,呕心沥血,太劳累没睡好,这才吐血?”

    医生心里默默的翻了个白眼,解释道:”呕血量这么大,怎么会是劳累导致的咳血?”

    “我们刚做了增强CT,在降结肠部位发现肿瘤并浸润周围器官和组织,还有低密度阴影,很大的可能是癌症,现在必须要手术探查。”

    家属一听这话,一下就慌了。

    癌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很可怕的东西,是一种几乎没得选择的绝症,染上就意味着没几年好活了。

    几个家属的身体,顿时抖的和筛糠似地。

    医生道:“我们的初步诊断是,即便是癌症,也是早期癌症,幸好发现的早,要是再拖个一年两年才发现,那时就真的晚了。”

    这句话,才让家属的脑子重新转起来。

    “医生,求你们赶紧治,什么我们都签,押金我们立即去补交。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把病早点治好。“

    家属一听早点手术就能治愈,恨不得争分夺秒,让医生现在就回到手术室去做手术,一秒钟都不要耽误。

    等医生走后,家属也终于反应过来。

    “幸好来了地谭医院,才检查出病根是结肠癌。这要是再拖个几年……“

    几个家属心里一颤,不敢往下想了。

    “要是还去之前的下级医院,肯定又会说‘消化道溃疡’,把咱给湖弄回去了。“

    几个家属,都深以为然。

    “果然有了病,还是得来大医院啊,才能早点找出问题了。不至于耽搁了病情啊!”

    ……

    急诊科手术室。

    观摩室中,除了任金红、雷镕、以及急诊科的人之外,连消化科的一众医生,都被任金红给叫了下来。

    这可是大老来现场了,观摩学习的机会难得,所有人都嗷嗷叫着和别人换班,要下来观摩,可被换班的也不乐意,差点都吵起来,还是任金红拿出科主任的架势出面,才止住争抢的众人。

    手术台上,病人气管插管全麻。

    虽说是做下腹部的结肠癌手术,但气管插管还是很有必要的,这能避免患者因为喉头分泌物呛住而发生窒息,省的给本就复杂的手术添麻烦。

    “设定气腹压力,12到15毫米汞柱。”

    赵培儒一发话,旁边的急诊科主任、副主任这两名助手,立即执行。

    地谭医院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医院之一,能当上这里的急诊科主任、副主任,那都是经验极其丰富,水平及其高超的。要是放在江南省的随便一家省级医院,都能当副院长级别的了。

    接着,赵培儒选择在脐部上10厘米为观察孔的穿刺点,置入腹腔镜,充分暴露盆腔。

    在结肠脾区,观察到肿瘤,5X5厘米,明显侵犯脾门、胃后壁、胰腺尾部、以及空肠起始部。

    “咕冬。”

    上面观摩的任金红主任,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口水。

    她看到如此侵犯明显的肿瘤,一下就明白赵培儒所说的那句话了。

    “赵院长看的真准啊,这结肠病灶,竟然已经侵犯累及如此大范围了!难怪会压迫血管,导致病人呕血。幸好看起来还没有浸润,癌细胞没有扩散开,但……”

    她眼眸中露出一抹担忧:“但这也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这么侵犯严重的恶性肿瘤,可以说是一个癌变“大树”,那枝繁叶茂、旁枝错节的细“枝条”,非常难切除!

    等于是把一个不规则的肿瘤,要从其包裹着的血肉组织中,一点一点的剥离出来。

    如果在剥离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点癌细胞没处理好,而散落遗漏在病人体内,那就等于是埋下了癌细胞的种子,终有一天病人会再次癌症的。

    “这么复杂的肿瘤,即便是开刀剖腹切除,在视野直视下用手直接去切,都很难掌控,而赵院长,却选择了难度更高的腹腔镜下切除……”

    用腹腔镜去切,等于手和肿瘤之间又隔了两种器械,如同“隔着靴子止痒”,没有触感,没有操作反馈。

    任金红等人,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担忧。

    很明显,赵培儒既然能看出这是一例特殊结肠癌来,那肯定是知道这种“不规则癌变病灶”有多么难切的。可赵培儒还是坚持选择了对病人更友好的腹腔镜术式,这是对病人着想,也更是对自己技术的自信。

    正当众人以为,赵培儒要开始切割分离时。

    腹腔镜的视野范围内,忽然出现的一幕,让众人心里又是勐的咯噔一下!

    “快看另外一个视角方向。”

    “这恶性肿瘤,不止侵犯了周围组织,竟然还侵犯胰腺后方的肾静脉、肾脏包膜、和腹主动脉……”

    这一幕,看的众人头皮发麻!

    这不规则肿瘤的侵犯范围,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难怪病人会大量呕血,原来肿瘤压迫血管压迫的这么厉害!”

    如此严重的肿瘤侵犯,他们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见!

    “这……必须得开腹剖腹手术了吧?”

    如此严峻复杂的不规则肿瘤,切除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这必须要中转开刀开腹了!

    众人都看向赵培儒,等着他做决定。

    赵培儒却是早就知道这情况似地。

    他澹定无比的继续操作着腹腔镜,一点点探查清楚肿瘤的边缘,随口道:“不用开腹,腹腔镜下切除就足够了。”

    众人听赵培儒已经评估决定完毕,对视一眼,只能服从。

    赵院长在面对如此严峻情况,依然还有腹腔镜切除的信心。这份自信……难怪能成为七委员之一啊!

    在众人的注视下,赵培儒用超声刀,逐步离断肠系膜下动脉、静脉、清扫根部淋巴结。暴露附着于表面的双侧腹下神经。

第477章 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屏息凝神,知道此刻极其关键,切偏一刀都有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会把癌变病灶“炸”的到处都是,彻底毁掉病人的后半生。

    可赵培儒却澹定从容,丝毫都不紧张。

    甚至还能分心,边操作,边给众人讲解道:“这里分离时,要沿着神经表面向下分离,这样能避免损伤输尿管和骼血管。”

    “这里清扫淋巴结时,要注意淋巴结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第一个是肿瘤周围两厘米,上动脉分叉处,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这三个地方要着重清扫。”

    众人一边看赵培儒那每一步的精妙操作,一边又赶紧把赵培儒所说的话记在本子上。

    “我们光是听、学、写,就感觉手忙脚乱,快记不过来了。赵院长一边精细化操作,一边还要分神讲解,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是啊,赵院长这分心多用,还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如此完美,也太厉害了吧!”

    众人心里感慨着,手中却是也一点不敢怠慢,赶紧记下一切所见所学。

    终于,那颗不规则的肿瘤,被赵培儒彻底的剥离下来。

    赵培儒将肿瘤扔在托盘上,一边继续讲解道:“在吻合肠管之前,要先完全游离降结肠脾曲,这样吻合后的肠管才能无张力。”

    这台在别人眼里,困难无比,得小心翼翼对待的手术,赵培儒却把它当做了一台教学手术。

    任金红主任举起了手中的手机,点开了录像功能。

    “这个桉例,太值得记录下来了。”

    不论是从术前的诊断过程,还是术中的这些精妙操作,以及注意要点,都太具有教学意义了。

    手术结束后,她还去把手术室的几个专业摄像头录像,都要了过来。并且和她用手机拍摄的素材,一起剪辑成了一条视频。

    并配上标题“上消化道呕血,竟然是结肠癌引起的。”

    做好视频后,她给她科里的所有医生,都发了一份。

    科里的有因为今天休息没过来,或是值班下不来的,这视频能让他们好好学学。

    值班医生们看过后,大为惊叹!

    “这诊断能力,好强!”

    “视频上这位身形模湖的医生,在别人都认为是上呼吸道病根时,他就能已经做出决定,安排病人去做结肠部位的增强CT,说明他已经怀疑是结肠癌引起的血管压迫了,这眼光,这经验,牛啊!”

    “而到了手术中,复杂不规则的侵犯累及肿瘤,他竟然能如同庖丁解牛一样的层层剥离出来,技术好高超!”

    “还有视频里的讲解,似乎也是他在边做操作的同时边说的,这位不仅手术操作厉害,讲的东西也极其有价值!”

    这视频看下来,众人都惊叹不已,对那位主刀极其佩服,都在群里@任金红,询问这位主刀是谁。

    很多医生,忍不住就把这视频,分享给其他医院,关系要好的同僚了。

    这段视频中的主刀,太出色,太优秀了。

    太值得分享了。

    就像是大家在在玩一个游戏。可突然冒出来一个高玩,以极其完美的方式速通了游戏,并且打出了全球最快的记录。玩家群体们争相转发传播这一速通视频一样。

    此刻的医生们,也恨不能让自己的朋友医生们,也都看看人家这位“高玩”医生是怎么诊断的,怎么手术操作的。

    没多久,这条视频就在广大京都医生群体中传播开来。

    “这视频上主刀的声音……好像是赵培儒院长?”

    有不少人都听过赵培儒的直播手术讲课视频,对他的声音是有点熟悉的。

    即便视频上没有出现赵培儒的脸部特写,但很多人光是听到这个声音,以及看到那精妙的操作,那颇具代表性的细节精准拿捏,就猜到主刀是赵培儒了。

    ……

    医学会、医师协会、医院协会组成的评审组。

    今天的评审议题,又讨论到了“结肠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这结肠学科的带头人,确实不好选啊。”

    好几个老评审,都是比较中意赵培儒的,但赵培儒在“结肠癌”领域成绩的缺失,让他们犹豫再三,目光频频看向其他两位竞争者的资料。

    正这时,几个老评审发现,后面的一群年轻工作人员,正在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盯着手机看,似乎看到了什么奇妙的视频。

    “这视频上的,肯定是赵培儒院长吧?”

    “他这结肠癌诊治水平,好强啊!”

    “听说这条视频,已经在医生圈子里疯传了。”

    几个老评委听到“赵培儒”这个名字,心神便是一动,“你们在看什么?”

    “老师,是赵培儒院长的手术视频。”

    几个年轻工作人员,把手机拿过来:“这条视频,在医生圈子里已经传疯了,是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差点被误诊,是赵培儒院长诊断出了结肠癌……”

    另外一个年轻人补充道:“最出彩的还是他在术中的剖丁解牛式的切除肿瘤办法,您快进到那一段看看,那操作,简直太牛了。”

    几个老评审心里一动,结肠癌?

    正说赵培儒最欠缺,就是结肠癌领域的成绩呢。

    他们立即点开视频播放。

    等看完这条视频,几个老评审互相对视一眼。

    “原来他在结肠癌领域,也这么优秀。”

    老评审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种深厚的功底,绝不是短时间内能练成的,肯定是赵培儒本身就在结肠癌领域颇有造诣,只是一直不被大众所熟知而已。

    “去打个电话,问问深水潭医院,求证一下,看看这条视频上的主刀,到底是不是赵培儒本人。”

    ……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一:诊治一例罕见症状的高难度结肠癌病例。】

    【获得奖励:手术状态卡2张,经验值30万点。】

    赵培儒:“果然符合任务条件。”

    幸好在深水潭医院多逗留了一会儿,运气不错,在这急诊遇到了这例罕见症状的病例。

    当然,这例病例能遇到赵培儒,也是好运气,不然真误诊了,那等将来结肠癌到了晚期再发现时,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

    全国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忽然给赵培儒打电话。

    “赵院长,最近流传一段视频,主刀是你,病人是一例差点被误诊的结肠癌病人……那是你没错把?”

    赵培儒笑道:“是深水潭医院那一例吗?”

    “对!”

    赵培儒:“那确实是我。”

    最近,很多医生也在私下里,求证那是不是他。

    求证后,则借着私人关系,对视频中的许多不懂的点,提出疑问,希望能得到赵培儒老师本人的解答。

    赵培儒心里奇怪,邓长兵作为理事成员,位高权重的,怎么也对这段视频感兴趣了?

    邓长兵道:“最近有不少人和我反应,说你这段视频极其具有教学意义。他们希望能更深入的向你学习一下视频中的技术。”

    赵培儒一听就乐了。

    那些和自己有私交关系的,还能直接联系自己询问。而更多数的,和他没有私交关系的,只能层层向上反映,最终,都反应汇总到了邓长兵那里。

    赵培儒想了想,邓长兵的提议,也是个件好事,如果他脑海里的的这些经验、知识,能让更多患者受益,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大量误诊,让更多癌症患者在早期就被筛查出来,是大好事一件。

    对他个人,也有很大的好处,他的名气会随之传播开去。就像上次的巨结肠技术,虽说赵培儒没有为那上百名孩子亲自做手术,但他却收到了上百个家庭寄过来的联名感谢锦旗。

    “行,邓理事,你说该怎么做?”

    邓长兵:”我觉得,就以这段视频为基础,我找人再重新剪辑,制作一段新的,精良的视频,新视频一是要突出你的讲解部分,这需要你重新录制一些音频,到时成为视频中解说部分。二是要把关键操作部分做分屏处理,让观众能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感受到术中你的考量过程……”

    邓长兵在做视频方面,很有经验,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在负责这直播板块之前,就是负责视频审查板块的,所以在这方面非常专业。

    “到时,把你这个教学视频,放在‘医学继教’app上。”

    赵培儒微微点头。

    “另外,我还有个想法。”

    邓长兵道:“目前,大家都还是比较中意发表医学论文的,这是因为发表论文,对他们的学术、学历、晋升职称、社会地位等等有帮助。”

    “可时代变了。”

    “以前的载体,只能靠期刊、专刊、杂志这种文字媒介,来传递信息。”

    “现在,视频的成本、直播的成本已经降下来,我打算,以‘医学继教’app为载体,让在上面能发表视频、直播的医生,也能获得文字论文同等的好处。”

    “也就是说,以后发表视频,也能等同于发表文章、论文。也能让作者获得好处。“

    “毕竟,视频的教学意义,有时候比文字形式的论文,更直观,更高效,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赵培儒心里一动,他对这点是赞同的。

    视频必然是比文字、图片,更为直观的。

    很多论文虽然已经写的极尽详细,也配上了大量图片。但操作和试验过程,若是能配上一段视频,无疑能让读者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以前是条件不具备,载体和传播都很受限,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来传播。而现在条件具备了,就需要有人站出来,主导这一改革进程。

    如果邓长兵真能做成这件事儿,那肯定能鼓励更多学生、更多科研工作者群体,以视频方式来发表医学论文。

    ……

    赵培儒来到病房查房。

    走在深水潭医院的住院病区,赵培儒不由得感慨……

    不愧是京都的大医院,全国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即便是他们江新医院,已经一而再的获得了大量注资,重新修建、装修,改头换面,提高了档次,可比起这里还是差远了。

    赵培儒在这里,只有一个病人,就是那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结肠癌’。

    来到病房,病人的家属正提个水果篮,像是要出门。

    一看到赵培儒进门,顿时激动的出声:“就是他!妈,他就是主刀!”

    家属正要出门去寻找赵培儒呢,还担心不容易找到本人,结果赵培儒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病人在床上,也激动起来,忙开口道:“谢谢您救了我一命!”

    家属道:“不,是救了我们全家!”

    明显能看得出来,这一家子的家庭关系很好,彼此很相亲相爱。

    赵培儒这给病人检查出早期癌症,进行根治性手术,等于是挽救了他们一位家庭成员,不至于让他们美满的家庭变得破碎。

    家属还带着小孩子,一起鞠躬感谢了赵培儒,把一个水果花篮,递到赵培儒手里。

    “我们看到了墙上的‘不收红包’声明书,只能送您这点小水果了,希望您能接收我们一片心意。”

    ……

    回到医生办公室,赵培儒把水果花篮,给众人分了。

    正这时,门被敲响。

    韦宏兵出现在了门口,看到赵培儒的身影后,笑道:“赵院长,我来找您报道了。”

    赵培儒笑道:“手续都办好了?”

    “办好了!”韦宏兵有点激动,道:“以后,我就是您的人了!”

    他是谢东树院士的人,在谢院士的安排下,又得到了赵培儒的首肯,这才办了一年期的“进修手续“,以后就能跟随赵培儒学习了。

    医生办公室里,有些人认识韦宏兵,惊讶道:“韦主任,你要跟着赵院长进修了?”

    得到韦宏兵的确认后,这些医生,无不露出羡慕之色。

    “我们也想跟着赵院长进修啊!”

    一群人,都眼巴巴的,渴求的看向赵培儒。

    在看过那段视频后,谁不想跟着赵培儒学习?

    即便只学到赵培儒身上的火眼金睛,也能让他们受益无穷了呀!

    这时,赵培儒接到个电话,是谢东树院士打来的。

    谢东树院士专门打这通电话,是为了感谢赵培儒愿意教导韦宏兵,也是叮嘱韦宏兵,跟在赵培儒身边要好好学习,颇有一副托付拜托的意思,言语间,谢院士完全把赵培儒平辈对待。

第478章 走出国门第一医生

    韦宏兵跟随赵培儒后,就成了赵培儒的“小弟”。

    虽说韦宏兵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在年龄上,也就比赵培儒小个六七岁而已……

    可他还是非常有自觉性的,帮赵培儒提包、开门、按电梯按钮。

    事实上,这韦宏兵躯壳下的体质,还不如赵培儒隐藏着的体质好呢。可作为学生,他必须担负起学生的义务来,这是尊师重道。

    “赵老师。”韦宏兵改了称呼,问道:“我们是去江南省,还是继续留在京都?”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早日跟随赵培儒学习经验、知识、技术了。

    赵培儒:”暂时留在京都,过几天我还得参加第十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的演讲。”

    韦宏兵心里稍稍一惊,赵老师要竞选带头人?

    他的老恩师谢东树院士,就是第一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中,消化领域的带头人。

    他韦宏兵也早就在心里立下志愿,这辈子,有朝一日,他一定也要获得这份殊荣。

    可他到如今,也已经五十岁出头了,距离这个目标,自觉距离还很远,连参选的自信都没有。按照谢院士的说法,他现在即便参选,也是炮灰角色。

    他还需要进步很多很多才行。

    所以,他听从谢院士的安排,来到了赵培儒麾下,意图找到再次提升的机会。

    “这次能跟随在赵老师身旁,倒是个好机会。”

    韦宏兵打算,近距离的观摩,赵培儒到底是如何当上“带头人”的,或许能为将来,自己去竞争这一位置时,就能有所参考。

    他拿起手机来看了眼。

    上面微信群突然弹出来的一条消息,让他看得脸色突然大变。

    “赵老师!”

    韦宏兵拿起手机:“快看这个!”

    赵培儒一看,心神也是一跳!

    “吴佩敏院士于近日早上八点,突发重病,紧急送入合协医院。”

    这位吴佩敏院士,是心胸肺部的大神。

    是华夏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医生,在当时那个年代代表着华夏巅峰医术的人物!曾经去国外,为某国的前大人物做过心脏手术,并获得了国际友谊,这件事,是写入小学教科书课本的。

    所以,吴佩敏院士不仅在业内被人人钦佩,在民间,也极具影响力,很多老百姓都打心底里认为,他是国内最有名望的医生,毕竟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关于他的课文,深入人心。

    在业内的很多医生心目中,这位吴佩敏院士,就是他们的人生灯塔、人生信仰!

    赵培儒:“吴佩敏院士多大了?”

    韦宏兵算了算:“好像是……85岁。”

    赵培儒微微点头,这么大的年纪,身体各项机能都开始老化,器官逐步开始衰竭,已经到了身体衰弱的年纪。

    他点开自己的手机,发现新闻APP上,关于吴佩敏院士重病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

    “我国走出国门第一医生吴佩敏院士突发重病入院……“

    “吴佩敏院士曾被誉为华夏第一医生,代表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巅峰和辉煌,在国际上也享有很大的盛誉。”

    “代表着国际友谊的吴佩敏院士,于今日早上八点突然入院……”

    这些新闻下面,无数网友在热议。

    “我擦,医神怎么突然就病了?我记得前段时间还看过他的新闻,说是在心脏领域又突破了什么技术来着。”

    “是啊,在我心目中,这位医神身体很健康来着,我还以为他能活到150岁呢,怎么突然就病倒了?”

    “不要啊,从小就学习他的事迹,对他非常钦佩,想着长大成为他那样的人呢,结果最终学了计算机……”

    “医神挺住!合协医院加油!一定要让医神康复呀!”

    网友们清一色的,都称呼吴佩敏为医神,在他们心目中,这就是华夏最厉害的医生了。

    在赵培儒的微信群里,几乎每个医生群,也全都是在讨论这则消息的。

    “吴佩敏院士代表着咱医生行业,一个时代的辉煌啊!”

    很多医生,都在感叹细数着吴佩敏院士的那些过往辉煌事迹。

    “这位是我心目中的光芒,可不能倒下啊。”

    “有谁知道吴院士是什么病吗?现在有消息传出来了吗?”

    “好像是下消化道,具体消息还没传出来。”

    无数微信群里,只要谁有一点最新的消息,就会互相转发,都在关心着关于吴佩敏院士的最新动态。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值班室、医生办公室、科研实验室里,都不免会说到吴佩敏院士,言语间,满是唏嘘。

    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贾彦军主任和舒云教授两人,也在谈论这事。

    “吴老竟然病倒了。我的印象中,他永远不会老的呢。”舒云教授看到这新闻,第一个反应是不敢相信。

    贾彦军也叹道:“是啊,他在我们一代人心目中,吴老就是医术无敌的代表,他有个什么病,自己就给自己看了。听说年轻时候,他划破了腿,缝了二十针,都是自己给自己缝好的伤口。”

    舒云教授也点头道:“我也听过这事,据说他当年那个时代,医生数量实在太少,尤其是西医、手术医生,数量极其稀缺,他实在忙不过来时,甚至还一个人带着几个学生,同时做三台手术,三台手术还都做成功了。”

    “这位,着实是一代传奇啊。”

    两人在这感慨着,而旁边的年轻精英们,全都竖起耳朵,听着这些过往的趣事,心中也对吴佩敏院士升起了崇敬之情。那个年代的医生,是真的克服了种种困难,才让国内的医疗事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

    每一位新时代的医生,其实都享受着前辈们奋斗出来的荫蔽。

    华康医院。

    冯正源教授,也正和史长青主任、侯文博主任等人,聊着这事。

    “吴老现如今,依然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华夏医生吧?”

    史长青、侯文博都点点头。

    “现在很多外国人,就认他。一说起华夏医生,第一反应就是吴老。“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位也是一代医神,是我国现代医学最伟大的人。”

    冯正源教授感慨道:“这样的人物病倒了,确实是影响太大了。”

    ……

    合协医院。

    吴佩敏老院士,已经住进了监护级别最高的特护ICU病房,这里有最齐全的抢救仪器,有全国乃至国际上最先进的护理设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107/ 第一时间欣赏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作者:医用口罩所写的《外科艺术家》为转载作品,外科艺术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外科艺术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外科艺术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外科艺术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外科艺术家介绍:
我穿越成了一个58岁的医生,本以为会受人敬重,结果发现是个本事低名声差,混日子等退休的。
并且这副身体也已步入晚年,开始衰老。
这时,外科手术艺术家系统开启!
我发现双手变得灵巧,高端专业手术知识让我变得无所不知。让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手术,到了我手里,竟然变得简单无比!
不仅如此,我做手术变得丝般顺滑,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别人都惊叹我做手术就像做艺术品,说我简直是个手术艺术家!还要把我捧上至高的医学宝座!
我还有个秘密:这副身体,正变得越来越年轻……
Q交流群:133918835外科艺术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外科艺术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