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外科艺术家TXT下载外科艺术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外科艺术家全文阅读

作者:医用口罩     外科艺术家txt下载     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94章 跟换病人?没那个必要

    病人心脏心率异常,是肯定无法手术了。

    不论是何种情况的心率异常,在高危手术这么关键的时刻,肯定是不允许发生的。

    必须先解决心脏问题,稳定了心率之后,再谈手术的事儿。

    赵培儒点点头:“终止手术。”

    众人心里一沉,都是心中无奈一叹。

    王登保、贾彦军心里也都有些难受。这例病人,是他们协调过来的,可他们却没有把病人所有病史摸清楚,这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终止手术后,众人气氛压抑,谁的表情都不好看。

    首例手术做成这样,是非常打击士气的。

    王登保脸色发白道:“赵组长,这都怪我,我们没有查清楚病人病史。”

    贾彦军无奈道:“其实我们也把病人所有病史,都查过了,但病人十年前只在当地县区医院医治过,当时的纸质档桉资料,已经丢失了。我们也仔细询问了病人和家属,可他们只口未提过心脏病。”

    现代化无纸化是近十年来的产物,以前的档桉资料全是纸质版,如果整理混乱是有可能丢失以前档桉的。

    他贾彦军也是多年的老将了,做医疗科研项目几十个,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的。这次也是病人家属隐瞒,加上档桉损失,才导致的结果。

    这时,牧思思从外面进来:“赵老师,我问过家属了,他们也承认病人以前有过心脏病,只是好些年都没发作过了,他们自己也都快忘了,之前调查病史时,他们就给忘了说了。”

    众人心中一沉,果然是心脏病的问题。赵培儒组长判断的是对的。

    ……

    “怎么办?”

    回到小会议室的众人,心情都有些郁闷。

    “也怪家属隐瞒病情,不然贾主任、王主任他们,肯定就不会选择这个病例了。”有些年轻精英抱怨道:“这不是给咱们项目组添麻烦嘛。”

    “现在说这些都晚了,关键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要不就……放弃这个病例吧,让贾主任和王主任早点去再协调一个更合适的病人。”

    也有人有些犹豫:“可是咱一旦放弃,这个病例就只剩下回家保守治疗一条路了,这无异于是……把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拿走了。”

    她们中的很多人,是见过病人家属的,想起家属那苦苦哀求之色,她们实在不忍心做出这个决定。

    与此同时,病房中,贾彦军也在做最后确认。

    他神色郑重道:”由于你们没上报病人的心脏病史,导致整台手术终止。”

    家属也有点发懵,心里有些绝望:“我们是真的忘了这事,最近一门心思就在想着他结肠癌的病情,早就把这好几年前的心脏病给忘记了……”

    “所以……现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手术不能做了吗?”

    贾彦军摇摇头,叹道:“不能做了,谁都不敢保证,在下一次手术时,他的心脏病会不会再犯。”

    “因为手术是有开创性损伤反应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做出应激反应。这也就意味着……上次手术时犯了心脏病,那么在下次手术时,很可能会继续再犯。”

    “上次运气好,还只是刚刚开腹开刀时就犯了,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重新缝合起来就行。”

    “可下次呢?万一是正在做到关键时刻,没办法走回头路时怎么办?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

    一番话,解释的清楚明白,但同时也把家属的最后一丝希望给浇灭了。

    人最难受的,就是先给他一丝希望,然后再硬生生的把这丝希望浇灭。

    这几名家属,已经难受的不行了,有的甚至捂住了心脏胸口部位,那个地方,正在隐隐作疼。

    ……

    地区联席组委会。

    消息传到这里,蔺劲松等领导,都是神色郑重。

    他给江南省医学会的葛建明打电话。

    “老葛,你问问赵院长,是否需要重新协调病人,我们东南五省地区的病人数据库刚刚更新过,他要是过来挑人,是很方便的。”

    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为了项目成功。

    尤其是如此重大,关注度这么高的项目,项目的成功,高于一切。

    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项目尽早成功,才能造福更多病人,而不只是局限在这一个个例身上。

    葛建明也神色严肃:“好。”

    挂掉蔺劲松的电话后,葛建明就给赵培儒打了过去。

    “赵院长,这次失利,只是运气不好,不能代表项目出了问题,你是否需要再次协调病人?”

    他先是出言安抚了几句。因为在他印象中,赵培儒自从成为省名医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失利。

    他生怕这次会影响到赵培儒的心态。

    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惊才绝绝的人,一路顺风顺水,做出无数的好成绩,但因为一次失利,结果就一蹶不振,再也没站起来的。

    却听电话那头的赵培儒,丝毫就没有沮丧的语气,反而澹笑着道:“不用协调其他病人了,就这例病人就行。”

    葛建明诧异道:“可是这例病人,不是有心脏病的问题吗?”

    赵培儒笑道:”是有,但我已经想出解决办法了。”

    葛建明听着赵培儒那自信满满,一如既往胸有成竹的语调,心里顿时一定。

    看来,赵培儒压根没因为这次的小小失利而颓丧,反而保持着往常那种好的状态。

    “是什么解决办法?”葛建明好奇无比。

    赵培儒笑道:“在心胸外科,有一种分流机体外循环代替心脏的技术。”

    “我只需要保证,在手术时,用分流机代替心脏工作,保证病人不会在术中发作心脏病就行了。”

    葛建明迟疑了下:“这种技术我知道,只是……你这可是晚期结肠癌病人,病情复杂危重,这几种技术一齐用,不会产生冲突吧?”

    几种技术一齐使用,会不会互相矛盾,互相冲突?

    赵培儒笑道:“放心,我有信心。”

    挂掉电话后,赵培儒想了想,拨通了一个他从未打过的电话。

    “吴院士。您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医神吴佩敏还在合协医院养病,但气色已经很红润,显然最近调理的不错。

第495章 合适的人选

    电话里,医神吴佩敏院士笑道:”多亏了你,我这身体恢复的,比预期的还要好,现在都已经能开始做康复训练了。”

    他心中,是对这位赵培儒很感激的,也对赵培儒多了很大的兴趣。

    尤其是当他拿到了术中录像,看了几遍赵培儒的术中操作,那精妙的刀法,精益求精的细节,行云流水的流程,都让他颇为赞叹。

    他感觉,即便换做廖庆仪老哥年轻时候过来,也未必能做到如赵培儒这么优秀。

    换而言之,他的身体能康复的如此之快,完全是靠这位赵培儒的功劳。

    华夏越是能多一些像赵培儒这样,知识底蕴深厚,技术高超,思路清晰,同时还能思维不僵化,脑洞能大开的医生,他就越是高兴。

    赵培儒寒暄问候了几句后,说了他的想法。

    “吴院士,我这里有一例病人,需要在术中增加心脏分流机,用来在术中代替心脏的作用。您看,有没有合适的好手推荐?”

    吴佩敏一下就明白过来了,“你的结肠癌病人,同时有心脏病?怕他在手术时发病?”

    赵培儒道:“不是怕,而是病人已经发作过一次了,我们被迫终止了手术……”

    赵培儒把前因后果一解释。

    医神吴佩敏笑道:“你处理的不错,当时如果不及时终止手术,病人是撑不住的。”他话题一转,笑道:“你竟然是在做结肠癌领域的新项目,还目标直指结肠癌晚期,不错,不错!”

    在他看来,赵培儒在结肠癌领域,几乎达到全国最顶尖水准了,却还能精益求精,尝试着更进一步。这就让他更对这赵培儒有好感了。

    “使用分流机的人选么……”

    医神吴佩敏稍稍一想,便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实际上,他脑海里的人选,实在太多太多了。作为心胸外科领域最顶尖的专家,他门下的众多学生,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能熟练掌握分流机心脏分流技术。

    “你是在江南省是吧,距离江南省最近的……我让高鞠过去吧。她现在在湘省做演讲,高速路去你那里只要几个小时,我把她交给你来指挥。“

    医神吴佩敏的门人学生遍布天下,从里面找一个技术不错,又距离江南省最近的,就行了。

    赵培儒一听这个名字,心里顿时一喜。

    这位高鞠,是心脏领域的技术大拿,成名已久,由她来做这心脏分流机技术,实际上都有点大材小用了。

    赵培儒感谢了吴佩敏院士后,便和高鞠取得了联系。

    几个小时后,赵培儒接到了高鞠的电话,对方竟然已经一路开车导航到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的大门口了,只等赵培儒电话放行。

    赵培儒立即让门口的保安放行,让高鞠开车进来。

    他则带着众人,去迎接高鞠。

    此时、石卫萍等团队成员,也正想过来,问问赵培儒,到底该怎么办呢。

    “赵院长,我们是放弃这例病人,重新协调一例病人过来,还是怎么办?”她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赵培儒已经打算用分流机技术了。

    众团队成员,等着赵培儒拿主意。

    赵培儒笑道:“不用放弃这例病人。”

    众人心里一奇,不放弃?那怎么办?

    “随我去迎接一个人,她有解决办法。”

    众人怀揣着好奇和疑惑,都跟在了赵培儒身后。

    众人来到楼下,只见一辆白色的车子,停了下来。

    等上面的人下来后,众人心神一震!

    高鞠!国内心脏领域的技术大拿,她的一项心脏瓣膜技术普及到了全球多个国家,据说最近正在全国各地做演讲。

    没想到,高鞠这么重份量的人物,也来他们团队了。

    “高院长,欢迎欢迎!”

    这位高鞠,是魔都一家大型医院的副院长。

    高鞠也笑道:“赵院长你好,还有各位。”她客气的和众人打了圈招呼后,看向赵培儒。

    “我老师让我车程赶得快点,叮嘱我千万不能耽误了你的事儿,怎么样,我来的不算晚吧?”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更是震惊。高鞠的老师?

    那不就是华夏的那位医神么?连医神都如此叮嘱高鞠?

    赵培儒笑道:“来的正好。”

    他把高鞠迎进了大楼,道:“这次的分流机技术任务,还得靠你了。”

    高鞠笑道:“没问题。”

    有了高鞠,手术便可以重新开展了。

    贾彦军来到病房,重新告知病人家属注意事项。

    “我们将会用一种器械,在术中代替心脏的作用,防止术中心脏病的发生。这是新的通知书,你们看看。“

    家属一看,上面除了列出了结肠癌手术会导致的种种后果外,还列出了使用分流机有可能会导致的种种后果。

    “也就是说,我们要承担两种风险的叠加?”

    贾彦军点点头:“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了。这是相对而言最安全的选择。”

    家属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但想到如果不做手术,那更可怕的后果……

    “好,我们签了。”家属哀求道:“医生,求你们手术能顺顺利利的。”

    贾彦军:“好,我们会尽力。”

    ……

    病人再次被推进手术室。

    这次,除了赵培儒这边团队在准备,高鞠还挑选了一名助手,在旁边准备分流机。

    上面,观摩室的众人,心里比上次更紧张了。

    多了一台仪器,多了一重危险因素,多了一种互相矛盾影响的可能性。

    ……

    “赵院长的第二次手术,这个时间要开始了吧?”

    “嗯,看时间是开始了。”

    “希望这次能顺顺利利的,别出什么意外了。”

    医疗科研总部的大楼外面,四院的宋校文院长等人,和省医学会的葛建明、卢广轩等领导,站在那里,期待着这次手术的成功。

    ……

    手术室中。

    和众人的紧张不同,赵培儒反而全程澹定。

    “高院长,开始吧。”

    高鞠点点头,和助手一起连接好仪器,再三检查无误后,点开了仪器开关。

    众人便看到,连接分流机和心脏的透明导管中,红色血流注入,流入分流机,又从另外一端,连接回病人的体内。

    与此同时,生命监护仪中,心率变成横线长鸣,代表着心脏暂时停止了工作。

第496章 更有学术意义

    高鞠目光一直盯着分流机,此时道:“分流成功。”

    赵培儒看了自己团队一眼:“好,我们开始吧。”

    众人心里一定,开始专注于腹部的手术。

    重新从原刀口进入。

    这一次,顺利的切开结肠系膜,将结肠、结肠静脉、中动脉右侧分支、结肠右侧进行分离结扎切断。

    切断小肠,游离切断血管,游离右半结肠,

    这就像是“清扫”目标道路上的绊脚石,拨开层层迷雾,拨开遮挡视线的“森林树丛”,直指隐藏在最深层的目标:结肠癌变。

    终于,目标区域,彻底暴露在众人视野中。

    津市王登保作为赵培儒的一助,在此在游离分离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这种“由内而外”理念,和他“由外而内”的不同。

    这种方式没有“先切肿瘤,后清扫淋巴区”,而是将肿瘤及其淋巴区视为一个“泛整体”,直接进行整体切除,这样就减少了血管转移、腹膜转移的可能性。

    “这种切除分离方式,对癌变区域的清扫,确实更加彻底啊。”

    “以前的我,太执着于‘右半结肠切除’这个荣誉光环了,而忘记了变通。”

    王登保一边配合,内心里也在反思自己过去两年的问题。

    而赵培儒的这种新思路,等于是将他的“从外而内”思路彻底推翻,用逆向思维来切除恶性肿瘤。他之前的两年,太过于执着于原技术,虽说苦于病患反馈而来的种种恶果,想改变,却又不知如何变通。

    这时,赵培儒将位于胰腺钩状突左侧的胃结肠静脉脉干显露,从根部结扎离断,从血管壁,将所有组织进行剥离……

    切除恶性肿瘤标本,连同泛淋巴区一同清扫,并对周围组织进行切片病理快速检查。

    最后一步,为避免残留,用生理盐水冲刷冲洗患者腹膜。

    “王主任,你来做腹部收尾工作。”

    “高院长,准备恢复心脏工作。”

    赵培儒嘱咐完后,露出满意之色,剩下的工作,就不用他来做了。

    “有这些精英骨干,确实省事啊。”

    这台手术,除了少数高难度操作外,大部分操作,赵培儒都交给了津市王登保,这位在津市做了两年的结肠癌手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应对起来得心应手。

    “好。”王登保点头继续收尾。

    收尾工作也结束后,手术数据汇总出来。

    “出血量65毫升,手术时间除开分流机技术的时间外,用时63分钟。”

    王登保心神一跳:“这数据,比原技术优秀很多。”

    他的原技术,病人出血量一般在150毫升左右,手术时间也在110分钟左右。

    “这由内而外的理念,竟然是全方位的领先原技术么?”

    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好,避免了转移情况,对恶性肿瘤淋巴区的清扫更为彻底……

    这么多优势集中下,王登保觉得,或许,这才是他心目中,完美的右半结肠切除技术吧!

    这时,熟悉的生命监护仪声音响起,血流重新灌注到病人的心脏部位,那颗心脏又重新恢复活力,跳动起来。

    高鞠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她用这分流机技术,配合过很多手术,但配合这晚期结肠癌,还是第一次,幸好没出什么问题。

    至此,腹部加胸部两边的手术,全部成功。

    下面的手术团队、上面的观摩人员,全都高兴、激动起来!

    等病人被推走到旁边的观察室后,众人更是激动的庆祝,鼓掌!

    赵培儒也笑着和高鞠握手道:”高院长,做的不错,辛苦了。”

    高鞠也笑道:“您也辛苦了,这台手术,我只是配角,您才是主力。您让我见识到了极其优秀的结肠癌技术,难怪我老师对您的结肠癌技术赞不绝口呢。”

    众人都笑。

    到了手术室外。

    家属听到手术成功,握紧的手终于松开,喜极而泣。

    在医生们面前,说不完的感谢。

    ……

    不远处的另外一栋楼上,宋校文接完电话,脸上露出笑容来。

    他笑着对旁边的葛建明、卢广轩等省医学会领导笑道:“葛主任,手术成功了!”

    “术中的心脏分流,和结肠癌切除部分,都成功了!”

    “术后数据也出来了,手术疗效和术后数据统计,都要比王登保主任的原技术优秀很多。”

    葛建明听的眉开眼笑:“这意味着,咱赵院长的项目,成了!”

    卢广轩开玩笑道:“咱赵院长说对了,他果然没有让咱们再协调病人。”

    旁边另一位省医学会领导笑道:“这次,不仅是赵院长的改良右半结肠技术大获成功,还有意外之喜,这应该也是首例结肠癌加心脏分流技术吧?”

    大院长宋校文道:“我查过资料,这确实是全国首例。”

    众人都笑。葛建明道:“这个项目的收获,超出咱每个人的预期了。“我得赶紧给上面蔺主任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喜讯了。”

    ……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一,在一项医疗科研项目中,改良一项针对结肠癌晚期的高超技术,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获得奖励:空白技能卡2张,大师级水平卡2张。经验值80万点。】

    赵培儒露出笑容:“不错,我的经验值,终于过五百万了。”

    “相当于半张‘完美级水平卡’了。”

    距离他冲击“完美级任务链“,是越来越近了,到那个时候,就是他带领着华夏医学界,冲击全球顶尖领域的时候了。

    ……

    南都,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等人,也都在遥遥关注着赵培儒这次的项目。

    他们为了赵培儒这次的项目出人出力,一方面是对赵培儒个人非常看好,另一方面,也是真希望这个项目能成功,能为晚期结肠癌领域添砖加瓦。

    所以一有什么最新消息,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江南省医学会,第二个知道的就是他们这几位老院士了。

    此时,廖院士、秦院士,正在和谢东树院士打着视频电话,交换着最新消息。

    “我刚得到的消息,赵院长那边的手术,成功了!”

    “不仅成功了,而且还是在心脏分流技术的情况下成功的,这就更有学术意义了!”

第497章 好像还挺简单的

    几位老院士,心情都很振奋。

    “在晚期结肠癌领域,一直以来,咱华夏只有津市王登保这一项‘半成品’技术在苦苦支撑,可惜还对病人的长期疗效并不好。“

    “所以赵院长的这个项目的成功,才显得愈发难能可贵。”

    谢东树院士问道:“赵院长项目的术后数据出来了吗?”

    廖庆仪笑道:“出来了,虽然具体还不能细说,但赵院长和我透露,数据非常喜人,项目成果非常成功。”

    秦明辉院士也笑道:“这种新思路,赵院长当初是和我俩简单说过的,他的逆向思路非常脑洞大开,再加上他过硬的技术,这项目的成功,是迟早的事儿。”

    ……

    医疗科研总部,手术完成后,就更没有赵培儒的事儿了。

    他让王登保、郑远、路瑶瑶、牧思思等人,负责整理资料,将项目成果上传到国家医学会。

    再撰写论文,发表到国家医学期刊上。

    有这些精英骨干们,这些“小事”根本轮不到赵培儒做,下面的人自然就能全部弄好。

    ……

    最终,论文发表在了《外科医学》上,这是华夏外科领域,数一数二的专业期刊了,影响力极大,很多老院士发论文,都会选择在这家杂志上发。

    论文一发出来,几乎所有消化领域的从业者,全都看到了。

    全国的消化领域老院士们,也都在订阅这份专业医学杂志,当看到赵培儒这篇论文时,不禁拍手称赞!

    “这疗效比起之前津市王登保的,要好很多啊!”

    “这么好的疗效趋势,以及根源上的切除彻底性,预期长期疗效也会远远好于津市王登保的那份研究成果。”

    “晚期结肠癌领域,一直都缺乏重要的支撑性技术,这次赵培儒院长的技术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

    “是呀,这个研究成果,太重要了!虽说只是针对晚期结肠癌,但对整个结肠癌领域的研究治疗,都有很多帮助。”

    整个行业内的高端话语中,对赵培儒这次的项目、论文的评价,都非常高。

    ……

    赵培儒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

    他这条任务链的最终目的,是”提名工程院院士“。

    也不知道难不难,流程如何。

    廖庆仪院士,是他认识的人当中,相关领域地位权势最高的,他想走的路,这位廖院士都曾经走过。所以赵培儒打算先问问他。

    廖庆仪院士一接到赵培儒的电话,先是笑着夸了一通:“赵院长,你的论文我看了,非常棒!由内而外的原则思路,非常大胆,也非常有效!”

    他开玩笑道:“另外,我的人,你什么时候才还回来啊?”

    赵培儒笑道:“我今天就给他们放假解散了,应该明天就能回去了。”

    他心里,对廖院士也很感激。这次“借人”,廖院士不仅把石卫萍、陈彤运这两个跟随过他的骨干借了过来,还额外又借了六名骨干,对他的帮助最大。

    “廖院士,我想和你打听个事。”

    “你说。”

    赵培儒问道:”工程院院士……我怎么才能被提名?”

    廖庆仪对赵培儒问出这个问题,毫不意外。

    到了赵培儒这个程度,也就“两院院士”,才能入得了其眼了,这是很正常的个人发展流程。

    “工程院院士的增选规则是,两年增选一次,需要有三位以上的院士推荐,或者有学术团体推荐,就能提名。”

    “当然,这只是提名,成为候选者。”

    “关键还得是被选上才行,需要经过三轮评审会议,并且最终还要工程院的全体院士投票表决通过,才可以。”

    “科学院的院士增选规则,也差不多。”

    赵培儒听的心里一动。

    这么说来,被提名……好像还挺简单的?

    只需要学术团体,或者三名院士的推荐就行。

    他现在认识的人当中,别的不说,光是结肠领域,就有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谢东树院士,这三位,可都是工程院院士。相信这三位,也都愿意推荐他赵培儒。

    也就是说,这条【任务链】,只是要求“被提名”,赵培儒完成起来难度很低。

    真正难度高的,是“真正成为工程院院士”。

    廖庆仪不知道赵培儒的那些想法,他继续道:“那群有最终投票资格的院士,最看重的就是成果、成绩,说实话你的成绩和名气都很大,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等挂掉电话后。

    赵培儒的心思活跃开了。

    “看来,完成这条任务链,对我来说难度不大。”

    “但……”

    既然提名都提名了,为何不干脆一步到位,去争一下,真正成为工程院院士呢?

    赵培儒的的心情,久违的产生了一丝激动。

    ……

    最近几天,赵培儒多了不少应酬。

    很多老熟人,或电话,或当面,恭贺了赵培儒完成项目,发表论文的事儿后,都想邀请赵培儒聚一聚,叙一叙旧。

    很多人是看赵培儒越来越优秀了,想着“朋友要多聚才能感情深”,想和赵培儒加深一下感情,万一自己以后有用到赵培儒的时候,也好开口。

    但这些人的邀请,赵培儒一概都回绝了。

    只有姜教授、冯教授、舒云这三驾马车,作为真正的老友,赵培儒没有拒绝。

    三驾马车选了个幽静的小茶馆,现场也没有别人,就几个老友一起聊聊天。

    好久没见的姜教授、冯教授两人,先是感慨了一通,赵培儒现如今的成就之高,令他俩人都钦佩万分了。

    想当初,赵培儒也就和三驾马车齐平的状态,而现在的赵培儒,却如同一座山岳般耸立在三人面前了。

    笑谈了一阵后,赵培儒主动问道:“姜教授,冯教授,你俩现在忙什么呢?”

    舒云教授成了赵培儒的左膀右臂,帮他在医疗科研总部干活。三驾马车的另外两位,最近似乎也特别忙碌,赵培儒主动约了几次都没约出来。

    姜教授笑道:“我们最近也在忙一个肝癌方面的项目,就是进展有点慢。”

    冯教授也自嘲道:“何止是慢啊,已经卡了四个月,没有丝毫寸进了。”

第498章 冷藏重大项目

    姜冯两人的进展,才是大多数医疗科研项目的现状,很可能会卡很久,都没有什么成果。

    这时,舒云教授作为自己人,她知道些内情,“他俩人的肝癌项目,遇到难题了,都卡了四个月了,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两人尴尬一笑,和赵培儒的次次进展神速比起来,两人实在是太慢了。

    赵培儒道:“有什么难处吗?”

    两人没好意思开口,还是舒云教授道:“我听说,最大的难处是缺少一个关键的辅助技术吧?那项辅助技术,是在任江波院士的手里……”

    等舒云教授一解释,赵培儒顿时懂了。

    就像是他之前做的那台结肠癌手术,病人有心脏病,必须要用分流机技术。

    赵培儒有人脉关系,直接找医神吴佩敏,推荐了一名分流机技术的大拿高鞠院长过来,分分钟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而姜教授、冯教授没有人脉关系,也认识不了“位高权重”的任江波院士,辗转多次联络不上对方,缺少人引荐,正想着怎么才能不那么突兀的找上对方呢。

    他们在江南省是三驾马车,可在院士大老这种级别面前,就是个说不上话的晚辈。

    赵培儒笑道:“你们早说啊,任江波院士我认识。”

    姜、冯两人心里一惊:“任院士你认识?”

    据他们所知,赵培儒认识的院士大老,都是消化科结肠领域的,连肝癌领域的院士也认识么?

    赵培儒笑道:“上次在医神吴老的病房里,和不少老院士都互留了联系方式,任江波院士是吴老的好友,他还多次叮嘱我,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要找他。”

    说着,赵培儒便拿出手机。

    给任江波院士打过去。

    对方一接听,特别热情道:“赵院长,我还刚想给你打电话,恭喜你项目成功,论文发表了,我昨天晚上和吴老打电话,还说起了你。”

    赵培儒也和对方寒暄起来。

    这边,姜、冯教授,听着赵培儒和“高不可攀”的院士大老谈笑风生,暗暗咋舌。

    在他们这几位当中,赵培儒才是真正进入全国顶尖医疗圈子的人啊。

    一通电话打下来,对方很爽快的答应帮忙。

    任江波院士会派一名得力学生,带着技术过来,参与到姜、冯的项目中。

    姜、冯两人顿时大喜!

    赵培儒这一通电话,就把他们的心腹大难题给解决了!

    ……

    接下来的几天,赵培儒履行了一下“老师”的职责,给韦宏兵制定了一份“成长计划”。

    让其科学系统的学习自己的视频课程,并为其安排对应的手术练手。并对其中的理论部分,进行专门讲解。

    其中,最让韦宏兵高兴的,就是赵培儒能随时随地的指点他,他发现,赵培儒对很多医学医理的理解,非常高深,往往一句话,就能一针见血的点透,这点要比他的老师谢东树院士更厉害。

    ……

    总部办公室。

    “听说最近的事了么?杨院士的项目,选择冷藏了。”

    “真的假的?”

    “工程院已经好多年,没冷藏过重大项目了吧?”

    “真的啊,这是内部消息,还没传开呢。”

    很多人,都悄声滴咕着这条内部消息。

    实在是这则消息,影响太过重大了,官方目前还没有发布专门的公告新闻。

    此时,赵培儒正带着韦宏兵,从外面“练手”回来,笑问道:“什么事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舒云教授压低声音道:“是工程院冷藏了一个重大项目,是杨海诚院士的。”

    “冷藏?”赵培儒心神也一动:“仔细说说。”

    工程院作为全国两院之一,其每一个项目都是重大项目,在开启之时,都是经过慎重评估的。

    因为两院的重大项目,不仅在国内影响甚大,还同时被国外的媒体和无数目光盯着。

    若是成功还好,可如果被迫选择冷藏,那影响是很不好的,相当于变相的承认项目失败了,那样一来,国外有些媒体就会开启冷嘲热讽模式,大肆贬低国内的医疗科研水平。

    所以两院是一般是不会选择冷藏项目的,每次冷藏投票,都会非常慎重。

    “杨海诚院士的项目……”

    赵培儒对这个项目有印象。

    他登陆华夏工程院的官网查询了一下。

    “是个结直肠癌伴肝门樱花门脉高压症的项目。”

    “这个项目……或许我能帮得上忙。”

    不仅他能帮得上忙,或许还能顺带完成一下【任务二:在一项医疗科研项目中,解决结肠癌领域的至高难点之一。】

    赵培儒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询问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个项目已经被冷藏,那廖院士作为工程院的院士之一,肯定参与过“冷藏环节”的投票,对这件事肯定很清楚。

    果然,这通电话打下来,赵培儒了解了这事的前因后果。

    先是工程院发布了几项重大项目,其中这一个项目,由杨海诚院士带队接下。

    结果在之后的项目进行中,杨海诚院士发现项目难度过高,尤其是其中的几项“业内至高难题”,以现如今的医疗技术和医学材料学,根本无法破局解题,最终,只能选择申请“冷藏”。

    冷藏投票环节中,工程院的那群倔老头子们,也是思索再三,心中都有些不甘、不愿。

    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国内这边刚刚冷藏了一个项目,不久后国外就利用现有现有技术突破了,这件事让老院士们都后悔不跌。

    所以之后的每次“冷藏评估投票环节”,所有老院士们都极其慎重的。

    这次,杨院士项目的冷藏评估,也让老院士们心里很难受。

    赵培儒听完,重新再打开官网,查看了一下项目目前公布出来的进度。

    随后,他在脑海里,学习了相应的技能,并直接使用了一张“国医级水平卡”。

    脑海中增加了无数知识后,赵培儒再去看这个项目。

    最终,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来:“这个项目,我可以完成。”

    “或许,我还能靠这个项目的完成,在老院士那里刷波好感。从而获得更大概率的被选上工程院院士。”

    光是一个被提名,赵培儒已经不满足了,他现在的目标,是要趁着这个机会,真正被选上去。

第499章 外人不知道才对啊

    就在赵培儒关注到,杨海诚院士的重大项目被冷藏的时候。

    京都,工程院。

    杨海诚院士本人,也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唉,解散吧。”

    团队中的众人,都从未见过杨院士这幅垂头丧气的模样。

    他头上的白头发,似乎一夜之间更多了。

    “工程院院士团,已经通过了冷藏申请,这意味着,从今天起,我们的团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杨海诚院士脸上,是说不出的落寞。

    “大家把所有资料整理封存后,不能带出去,不能再动。出去后,依然要履行这个项目的保密协议,不能对外透露。”

    这辈子,这还是杨海诚院士第一次做出如此艰难的决定。以前的项目,即便再困难,难度再高,他也都挺了下来,坚持了下来。

    可这次的项目,他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能等后人来重新启封这个项目了。

    一个小时后。

    杨海诚院士亲自站在工程院的大门口,将他的团队成员一一送走,又把核心成员一一送走。

    “杨老师,我们还愿意跟着你搞其他项目。”

    几名核心成员,都是常年跟随杨海诚院士的老人了,不想看到杨院士这幅颓丧的样子。

    “是啊,不搞这个项目,我们完全可以搞其他的,要不,我们继续去做之前的胃病项目。”

    杨海诚摇摇头。

    “我最近精神状态不太好,需要调整一段时间。”

    这次的重大项目冷藏,给了他很大的挫败,一时半会儿心态上恐怕调整不过来。

    几个核心成员看劝说不动,也只能离开,去各自奔自己的前程了。

    这棵大树倒下了。

    但他们还都有拼劲,还得去寻找其他的地方拼搏。

    ……

    半个小时后,深水潭医院的雷镕主任,从一辆紧急停下的车上下来。

    他还举着手机在耳边,时刻保持着和赵培儒的通话。

    作为赵培儒的老朋友,雷镕在这关键时刻,给赵培儒跑了个腿,来全国工程院办一件事。

    可进了一趟工程院,再出来回到大门口处,雷镕无奈的对着电话道:

    “赵院长,我还是来晚一步,杨海诚院士的团队已经解散了,他们的人已经在刚才都离开了。”

    赵培儒心下有些遗憾。

    还是晚了么?

    这个项目,他看了,虽说难度很高,但他脑海里,已经有了对应的解决之法。

    赵培儒的打算,是重聚这支团队的成员,这些都是已经对这项目非常熟练的老手,只需要赵培儒的一些提点,把最困难的那几个难题解决掉,这些人就能步入正轨,让这列项目火车高速奔跑起来。

    不用这批人,虽说也可以,但重新建立项目组,一切从零开始做,重新聚集相关领域的人才,会特别麻烦、费事。

    他想了想,在电话里道:“雷主任,你再帮我个忙,去找全国理事成员的邓长兵理事,请他帮我查一下这支团队里人员的去向,尤其是那两名核心成员。”

    赵培儒看过这支团队的资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个人。一个是杨海诚院士本人,还有两位核心成员,一个叫代渊,一个叫陈嫁庆。

    只要有这三个核心成员在,赵培儒就能让这支团队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活过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个项目……

    赵培儒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

    眼看工程院院士名额的评选,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被提名”,成为候选者几乎是铁板上钉钉了。但他还想要更进一步,尽快的完成这个项目,做出成绩来,让那些有投票权的院士团们,把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来,把他们手中的宝贵一票,投给他赵培儒。

    在电话里交代完雷镕后,赵培儒便起身。

    “和我出差一趟,我们要去京都。”

    韦宏兵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赶紧收拾东西。

    跟随赵培儒这段时间,他都已经习惯了赵培儒这不停出差的风格节奏了。

    ……

    半天后,京都机场。

    候机区,长椅上。

    代渊拿着手机,看着上面的一张合照,心中感慨万分。

    这是他和杨海诚院士等人,在项目成立的第一天时,拍的合照。

    那时的他们,满怀雄心壮志,誓要把这个“结直肠癌伴肝樱花高压”项目给拿下。

    在誓师大会上,他们曾经是那么有劲。

    只是,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他今天,要乘坐飞机,前往国外去继续深造。

    一年内,是不会回来了。

    而其他老团队成员,也都要各奔前程,有去参加其他老院士的项目的,有要回到临床一线的,有要接受国内某大学邀请去当教授讲课的……

    总之,合照上的这支团队,从今天起,是分崩离析了。

    悲凉感慨片刻后,代渊看了看手表。

    飞机马上快要起飞了。

    正这时,旁边有一道陌生的人影,坐在了他的身旁。

    代渊注意到,对方带着金丝眼镜,气质非常儒雅,一看就不是常人,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人,明明年纪也很大了,但非常恭敬,一看就是学生、徒弟的身份。

    代渊礼貌的笑了笑,然后挪了挪屁股,给旁边的儒雅人士礼貌的让了点坐的地方。

    “就甘心这么走了吗?”赵培儒笑着问道。

    代渊诧异的抬头,看向赵培儒那笑眯眯的神色,一下子反应过来,对方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了。

    “请问您是?”

    赵培儒笑道:“我是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是您!”代渊一下子想起来前段时间的新闻,消化科七委员之一,第十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救治了医神吴佩敏!

    这每一个头衔或事迹,都是响当当的!

    赵培儒看看手表,开门见山道:“你们团队,遇到的最大难点,是无法解决病人肝功能损坏,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术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创面大量出血的风险,乃至肝功能衰竭的问题吧?”

    代渊目光一凝。

    这些问题,赵培儒简直直至核心,针针见血!

    但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赵培儒为何会知道这些?

    他们项目组已经冷藏封存,里面的资料也都是保密的,这些外人不应该知道才对啊!

第500章 重整旗鼓

    赵培儒彷佛看穿了他的想法,直接道:“以你们团队的能力,能困扰住你们,让杨院士冷藏放弃项目的,也就只可能是这几个难点了。”

    赵培儒直接对他道:“我希望你留下来,是因为我能解决这些难题。”

    代渊心神巨震!

    真的假的?

    如果只是随便一个人,突然站出来和他说这话,他肯定会觉得对方疯了。因为这些难题,他们团队,加上杨院士如此的“高端战力“,奋斗了那么多日日夜夜,都失败了。

    他太明白这些难题有多么难破解了。

    可眼前这位,身份地位那么高,是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的。

    ……

    半天后,赵培儒、韦宏兵,以及跟在两人身后的代渊,来到了京都西区的一处科研所。

    代渊跟在两人身后,目光还有些惊异不定。

    刚才赵培儒给他所说的那些“破题思路”,还犹如头脑风暴一样,在他脑海里轰鸣!

    此刻他的脑海里,就像是有一辆高速行驶的蒸汽列车,在四处横冲直撞,把他脑袋撞的七荤八素的。

    让他不知怎么的,下意识的就跟着赵培儒过来了。把出国深造的计划,都给取消了。

    “这些破题思路……”

    “好像真的可行啊!”代渊他们,在项目组时,曾经穷尽过各种各样的“破题思路”,虽然最终没能成功破题,但却也形成了一套判断思路是否能成功的标准。

    他默默在心里套了一下这套标准,发现赵培儒的破题思路,似乎全都能说得通!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前面,走着的那道身影。

    “或许这位,真能让我们项目组,起死回生?”

    此时,三人来到了京都西区科研所。

    出示了证件后,很快,便有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出来接待赵培儒。

    赵培儒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很高了,他的证件上一堆头衔,让科研所的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连忙恭敬的把赵培儒请了进去,办公室主任亲自出来接待赵培儒。

    “赵院长,请问您来是?”

    办公室主任客气的把赵培儒请进来,还要倒茶招待。

    赵培儒摆摆手,笑道:“不用那么客气,我找个人就走。”

    “您找谁?”

    办公室主任心里好奇,能让这位突然跑过来找人,会是谁?

    赵培儒道:“我找陈嫁庆。”

    办公室主任翻看了一下资料,笑道:“陈嫁庆啊,他今天要过来签项目协议入职,应该就在四楼,我带你们上去。”

    片刻后,陈嫁庆看着突然冒出来的赵培儒、韦宏兵,以及无比熟悉的代渊。

    “代老哥,你不是今天的飞机吗?还没走?”陈嫁庆疑惑的看着眼前的这几位,不知道这几位一起出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赵培儒扫了眼陈嫁庆身前的桌子上,正摆着一份项目书。

    陈嫁庆从杨海诚院士团队中离开后,就来到这里,打算进入这里的新团队,重新开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他正在看这份项目书,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契合自己的人生事业发展方向。

    他心底里,实际上是不太乐意的眼前这个项目的。

    他始终认为,和他的人生事业方向最契合的,还是杨海诚院士的那个“结直肠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项目。

    那才是最优选。

    可如今,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这种项目了。

    在赵培儒、代渊几人进来前,他正打算最后看一遍项目书,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赵培儒道:“和我走吧。回去继续做杨院士的项目。”

    陈嫁庆一愣,您这么直接的吗?

    赵培儒没有多说,看向身后的代渊:“他已经同意了,和我们一起重启杨院士的项目,依然还由杨院士带队。”

    陈嫁庆心里震惊,再看代渊的神色,分明代渊已经同意了的样子。

    可是项目不是已经冷藏了吗?杨院士不是都已经把团队解散完了吗?

    已经进入冷藏程序的项目,还怎么重启出来?

    而这些还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即便是重启项目,那些难题依然还是无法破解啊!

    代渊这时出声道:“赵院长有解决项目难题的办法,我评估过了……能奏效!”

    他最后的三个字,让陈嫁庆如遭雷击!

    办法奏效?

    代渊点点头:“赵院长的解决办法……或许真能让咱们的项目,重获新生!”

    “代老哥,你仔细说说!’陈嫁庆此时,脑海已经重新被上一个项目占满了,和那个项目比起来,眼前的项目顿时味如嚼蜡。

    ……

    最终,赵培儒来到一处农家小院。

    “这杨院士的老家,还真不好找啊。”

    赵培儒和韦宏兵,漫步在这乡村田埂小道。

    这一天,他们总共跑了三个地方,不过还好,都是在京都这个范围,来回辗转,就是比较费司机。

    田埂小道两旁,传来泥土和花草树木的田头气息。

    韦宏兵:”看来杨院士,是真的心灰意冷了,都回来老家村里修养来了。”

    赵培儒点点头:“在工程院成立的这几十年来,冷藏放弃的项目,一只手数的过来。”

    “所以无论谁遇上这样的事,心态都容易崩。这很正常。”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杨院士家的老院。

    “杨院士。”

    赵培儒在大门口,便看到了身着一身老农旧衣,挽着裤管,正疏通水渠的杨海诚院士。

    “忙着呢?”

    杨海诚疑惑的看了看赵培儒,又看了看其身后的韦宏兵。

    “韦主任?”

    他和韦宏兵以前多次见过,但那几次,韦宏兵都是跟随在谢东树院士身后,这次怎么……

    杨海诚想了想之前行业内的新闻消息,一下明白过来,眼前这位是谁了。

    听说韦宏兵已经申请,从谢东树院士那里脱离,转而去跟随新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学习去了。

    那么这位就是……

    “你好,赵院长。”

    杨海诚在身上擦了擦手,来和赵培儒握手。

    但眉宇间,一直有疑惑不定之色。

    这赵培儒突然来找自己,要做什么?

    如果硬要说两人有交集的话……那也只是两人都从事消化科这个领域,但除此之外,两人这也只是第一次见面。

第501章 蕴含着无穷智慧

    杨海诚院士疑惑的看向赵培儒,不明白这位为什么突然来找他。

    赵培儒笑道:“杨院士,我来找你,是想找你探讨探讨,关于‘结直肠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方面的东西。”

    杨海诚院士一听这话,顿时丧失了兴趣。

    他这项目,都已经失败了,都已经由院士团投票决定冷藏放弃了,还有什么再探讨的必要?

    实际上,他内心里,现在最抵触的,就是这个项目的相关字眼。

    “赵院长,你说的这问题上,我只是个失败者,不能给你任何帮助。”

    杨院士拿起铁锨,都打算继续疏通水渠了。

    老家这水渠,已经被树枝,杂草,石头淤泥堵住了,很久没有通畅过了,下面都已经发臭了。

    赵培儒道:“我倒是有一点想法,想分享给你。你可以姑且听一听。“

    “你项目的难题,有三个。”

    “一个是病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的危险因素相叠加,你在控制手术风险时,无法做到杜绝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乃至肝衰竭。”

    “第二个是这种病人,需要同时做两个手术,结直肠癌手术和门脉高压手术,你把握不住两个手术的互相影响和先后顺序。”

    “第三个是肠道吻合上,你发现肠道吻合阶段的模拟手术,老是出现患者血压过高,无法控制的局面……“

    杨院士表面上在清理水渠,挥动铁锨,实际上耳朵还是忍不住的仔细听着。

    越听,心中的震惊越浓!

    这个赵培儒院长,明明没有参与他的项目,可这说出来的难点,就彷佛亲临他项目组的现场一样。

    这说出来的难题,赵培儒对了至少两个,另外一个也不能算全错。

    杨海诚院士停下手中的铁锨,等待着赵培儒的下文。

    这位既然专门找他过来,还把他的项目难点都一一罗列出来,总不可能是专门来消遣他的吧。

    赵培儒继续道:“这三个难题,我都有解决方向。”

    这话一说,杨海诚院士便是一愣。

    而远处,悄悄看着这里的代渊、陈嫁庆两人,看到杨海诚院士脸上的表情,也不由得一笑。

    “这和我第一次听到时,表情几乎一样啊。”

    “哈哈,我也是这样,刚听到时,太诧异了,可等我回过神来,细细琢磨赵院长说的那些解决办法后,又惊为天人。“

    “是啊,太受震撼了!那些解决办法,每一条都好像神来之笔一样!”

    正这时,两人便发现,那边的杨海诚院士,脸色也变了。

    从错愕,到沉思,再到惊叹,最后双目中,重新有了神采,再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

    明显是赵培儒口中所说的解决办法,让他心动了。

    杨海诚院士的脸色多次变化后,快速进屋子里,拿出几张纸笔。

    飞快的在上面写着、算着什么。

    半晌后,杨海诚院士倏然惊醒似地,抬头勐然看向赵培儒的方向,眼眸中惊喜连连。

    “你说的没错,先行脾动脉结扎,再结直肠肿瘤手术,最后再断流术,这种穿插手术方式,才是两边手术的最佳顺序……“

    “肠道吻合的低压控制,以及引流都能很有效的提高整台手术的安全性……”

    杨海诚院士惊喜不已,赵培儒所说的这些解决方向,可行性非常高!这些解决办法,都非常高明,像是凝聚了无数智慧在里面。

    当然蕴含着无穷智慧了。

    赵培儒脑海中的这套解决办法,是他脑海中的几种优秀术式的集合,那都是集结了无数血泪经验的总结,多年技术迭代改良的结果。

    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不知多少优秀医者的深思熟虑,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经得住推敲和考量。

    不论杨海诚院士怎样推算,怎样琢磨,这套解决办法,就如同“标准答桉”一样,挑不出任何破绽来。

    赵培儒就在旁边,耐心的等待着杨海诚院士。

    这个项目,非同一般。

    估计杨海诚院士,也不敢轻易做决定重启,必须要充分推算这一套解决办法,确保其行之有效才行。

    重新启用被冷藏的项目,那是需要慎重再三的,杨海诚院士必须对此负责,他不能随随便便就重新申请启用项目。要是到时这套方法被最终证明行不通,那可就麻烦了。

    国外盯着这里的某些媒体,看到冷藏、重启、又重新被迫冷藏,还不知道会怎么讽刺贬低呢。

    “赵院长,我能请你,进里面坐坐吗?”

    赵培儒笑道:“行啊。”

    两人进到里面,赵培儒发现,即便是在这老宅里,桌子上,柜子里,依然堆放着无数的纸质资料。

    显然,杨海诚院士说是回来修养心态,可还是放不下他心中的这些东西。

    杨海诚院士点开电脑,又拿出更多的纸和笔。

    他郑重的道:“这个项目,我必须要充分证明,你提的这些解决方向成功率足够高,我才敢去申请项目重启。”

    赵培儒点头:“好。”

    他太理解这杨海诚院士了。

    在对方心里,这么重大的项目一旦重启,就意味着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现在就先充分论证一下这些方法,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去重启项目,省的让更多的人跟着空欢喜一场。

    两人就在这屋子里,又继续沟通了三个小时。

    杨海诚院士的老伴儿,期间进来了两次,一次是给两人端来了两碗家常面。

    另外一次,是把杨海诚院士的那碗没动的面,已经砣了的面端了出去,又端了一碗新的进来。

    而赵培儒那一碗,早就让他消灭完了,还顺带夸了夸做面手艺好。

    终于,杨海诚院士手中的笔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声音也停下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满脑子的兴奋和满眼的惊喜。

    “可行,可行,全部都可行!”

    他惊喜不已的盯着手中的这些推敲过程。

    每一个步骤,都扎扎实实,稳扎稳打。

    实在是赵培儒提出来的这些方向和建议,太宝藏了!光是推敲的过程,他就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着的无穷智慧,让他非常过瘾!

    “只是……”

    杨海诚院士眼眸中的兴奋之色,逐渐澹了下来:“有一个遗憾。”

第502章 激动的热泪盈眶

    “只是有一个遗憾。”

    杨海诚院士眼眸中的兴奋之色稍澹。

    “可惜,我把团队解散了。”

    和他一起奋战的那些战友们,都各奔东西了。其他人还好,那几个核心成员,业务骨干,可是长期跟随他,和他拥有同样梦想的人。失败时大家在一起,可现在马上也成功了,那些人无法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了。

    杨海诚院士暗暗摇头。

    一个遗憾是没有老朋友、老队友分享成功的喜悦了。另一个遗憾是,缺少了那些熟手老手,这个项目即便重启也肯定会进展的很慢,无法称心如意。

    赵培儒笑道:“在来见你之前,我先去了一趟京都机场,和科研所。”

    杨海诚院士勐然抬起头来。

    他意识到,赵培儒做了什么了。

    他的目光,勐然望向外面。

    之间在那小院的大门口处,代渊和陈嫁庆,正笑盈盈的看进来。

    “杨院士。”

    “杨老师。”

    两人的称呼,瞬间就换杨海诚破防了:“你们没走?没去签新的项目组?”

    他的眼眶,都有些潮湿了。

    代渊笑道:“没走,是赵院长及时拦下了我,我差点就坐上去国外的飞机了。”

    陈嫁庆也笑道:“我也差点就签了新的项目组了。”

    几个老朋友见面,感慨万分。

    等几人说了片刻后,赵培儒笑道:“杨院士,那我们把项目组重组起来?”

    杨海诚院士重新意气风发,振作起来,道:”好!我先给团队成员们打一圈电话,看有多少人能回来。“

    事实上,其他人都比较无足轻重了,有这两位核心骨干在场,再配合上几名老队员,足够了。

    “然后,我们就去一趟工程院,去和院士团申请,重启项目!”

    ……

    工程院,院士团。

    “杨海诚要申请开庭?”

    “重新讨论他之前冷藏项目的重启问题?”

    院士团的大部分院士,都是眉头紧蹙。

    之前他们斟酌再三,好不容易才压下内心中的纠结和不甘,达成共识,把项目给冷藏了,结果这才过去几天,又要重启?

    “杨海诚是什么意思?他提交了什么新的资料么?”

    最开始说话的院士,拿出了厚厚的一叠资料。

    “他提交了不少。”

    众人都诧异的看过去,这才几天过去,杨海诚又搞出了这么多新资料?

    他们之前的冷藏评审过程,几乎快把杨海诚给榨干了,杨海诚每天都会提交大量资料上来。与此同时,杨海诚也肉眼可见的苍老了几岁。

    结果几天过去,又搞出了这么多新资料?

    众人敏感的意识到,杨海诚院士,应该是找到新的突破点,找到新的方向了。

    “重新审理他提交的资料,如果通过,择期开庭……但这次,先不对外公开。”

    院士团这次更为慎重。

    他们“冷藏项目”的消息,目前还没公开,但却已经被有心的国外媒体给注意到,并且报道出去了。

    要是这次的重新开庭审理再重启的消息被曝光出去,那必然会引起更大的轩然大波。

    ……

    院士团组织了一次新的开庭。

    “杨院士,你提交新资料,我们都看过了。”

    院士团慎重道:“但你知道,这个项目一旦重启,到时候资金、场地、人员这些一有所动作,就会被外媒得知,然后报道出去吗?”

    杨海诚院士点点头:“我知道,但我这次很有信心。”

    在下面的听众坐席上,坐着三十几名团队成员。

    他们都是杨海诚院士一个电话,就全都叫回来的。

    此刻,他们全都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着庭上。

    杨海诚院士信心满满道:“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

    话音落下,众人便见到最外面的门被推开,一道人影走了进来。

    “赵培儒院长?”

    不少工程院的院士,一眼便认出了赵培儒。

    他们低声交头接耳,道:“廖庆仪院士前几天,多次提及到这位,还有秦明辉院士、陈永铭院士他们,都对这为很推崇。他很有可能,会成为增选院士的候选者。”

    “哦,原来是他啊。”

    “救治医神吴老的,就是他把?”

    赵培儒现在的名气还是挺大的,很多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

    杨海诚道:”这位是赵培儒院长,相信他在结肠癌领域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这次坚持项目重启,所有的信心来源,都是来自赵培儒院长,请允许他来向各位阐述项目难题的解决办法。请各位院士们评估。”

    赵培儒在这种正式的庭审上,也表现的举止有理,谈吐有度,将他说服代渊、陈嫁庆、杨海诚院士三人的那套解决办法,又说了一遍。

    只是这次,他讲的更加深入,更侧重医学原理。

    即便是一套解决办法,赵培儒在面对代渊、陈嫁庆这种“一线骨干人员“时,讲的更侧重于实际解决和应用方面。

    在面对杨海诚这种执掌项目全局的人时,赵培儒讲的更侧重于解决方向的宏观把控。

    在面对台上的这些院士时,赵培儒讲的更侧重于所依据的医学医理,这些老院士需要最基本的原理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重启。

    终于,等赵培儒阐述完。

    很多院士们心里,都有些被说动了,他们翻看着提交上来的资料,再综合赵培儒所阐述的那些医学医理……

    “先休庭半个小时,我们院士团要进行讨论表决。”

    ……

    半个小时后,众人重新回到庭审现场。

    上面,老院士们的讨论已经结束,彼此也不在交流眼神,显然已经做出了最后的集体决定。

    杨海诚院士,代渊、陈嫁庆几人,则捏着发紧的手指,心里紧张得等待最终结果。

    听众席上,三十几名团队成员,眼巴巴的看着上面。

    “杨院士、赵院长,各位。”

    主持庭审的老院士道:“我宣布,结直肠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项目,重新启用。”

    “重启后,恢复原资金额度的调配和同等实验室水平的场地……”

    这消息一宣布,杨海诚院士等人激动万分,下面那些团队成员们,欢庆、高兴的热泪盈眶!

第503章 终于不死亡了

    代渊、陈嫁庆两人,也激动的差点哭出来。相比于其他人,代渊差点就飞出国了,差点就和这个项目失之交臂了。

    众人庆祝、激动了一会儿后。

    杨海诚院士率先冷静了下来,“大家的心情我都理解,重启项目,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但我们更大的心愿,还是能扎扎实实的完成它,让它开出硕果累累!”

    众人都安静下来,听杨海诚院士说话。

    “今天的重启项目,只是个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比之前更努力,不要辜负了赵院长给我们重新争取来的机会。”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都汇聚到赵培儒身上。

    是啊,这次的机会,是赵培儒重新为他们争取来的。把他们从分崩离析,支离破碎的团队拯救回来的。

    也是赵培儒,给他们指出了新的奋斗方向,给他们点亮了前进路上的明灯。接下来,就要靠他们自己,去披荆斩棘,朝着赵培儒给他们指引好的方向前进了。

    ……

    杨海诚项目组重启的消息,虽然极力的避免对外公开了。但,还是被捕风捉影的外媒,给挖掘出了蛛丝马迹。

    他们是项目成员的回归,以及资金链的重新盘活,一点点猜测出了冷藏项目被重启的消息。

    当外媒把这则消息一公布,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内外的行业媒体和从业人员,都跟着讨论这个话题。

    京都医学会。

    “这些媒体,果然消息灵通啊。”

    医学会的领导们,无奈苦笑。

    这个消息,本不想这么快曝光出去,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能等到项目成功后,再曝光出去,那是最稳妥的。

    现在,也只能面对这汹涌的舆论了。

    以及寄希望于,杨海诚院士,赵培儒院长这重新组建的团队,这次能够给力,能把项目完成,把这些悠悠之口给堵上了。

    ……

    地区联席医学组委会,蔺劲松等领导,也表示了相当的担忧。

    一名副职领导道:“咱赵院长,怎么会参与到杨海诚院士的冷藏项目里去呢?唉,他不知道现在国内外有多少人,都盯着那个项目么?”

    现在的那个冷藏项目,就是个敏感、热点话题,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拿去做文章的,就是个泥潭。

    可以说,参与那个项目,是利大于弊。

    很多人还以为,是杨海诚院士团队,把赵培儒给拉进去的。

    可随着更多的消息出来,很多人都傻眼了。

    “什么?是赵院长主动去一力推动冷藏项目重启的?”

    “甚至是他亲自去说服杨海诚院士,还去把团队的两名核心成员,给召回来的?”

    众地区医学会领导,全都诧异不已。

    赵培儒竟然“以身犯险“,故意去闯这龙潭虎穴?

    诧异过后,很多人逐渐反应过来。

    “如果是赵培儒院长主动的话……那这个项目,或许大有可为啊!“

    当很多人得知是赵培儒主动去做的后,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因为他们太了解赵培儒了,也和赵培儒共事过很多次了。他们都知道,这位但凡是出手,那就肯定是有必胜的把握的。这位每次决定了某件事,那就肯定是有所准备,才去做的。

    是赵培儒一次次的成功,给了众人这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彷佛只要是赵培儒主动去做的,就会成功。

    ……

    赵培儒的一众老朋友们,也很快都听说了这事。

    他们更多是担忧这么大的关注度,这么高的国际影响力,会给赵培儒、杨海诚院士这两位,多大的心理压力。

    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陈永铭院士、谢东树院士、许芹院士等人,都纷纷给赵培儒打来电话。

    他们或是表达了担忧,或是表达了支持,或是给赵培儒和杨海诚加油打气。

    廖庆仪院士:“赵院长,你既然选择了重启这个冷藏项目,肯定有你的道理,我希望,你能屏蔽外界的讨论,别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做项目。”

    ……

    在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

    项目组中的每个人,神色都很凝重,都顶着很大的压力。

    赵培儒尚且有那些老朋友,老领导,老同事们纷纷给他打电话,想给他纾解压力,其他人,想必这种电话也都不会少。

    每个人都彷佛背负了不少东西。

    尤其是杨海诚院士,他主导的这项目,已经冷藏过一次,这次决不能允许再失败了,他心中,甚至有种决绝的信念。

    重启项目后的这几天,他按照赵培儒指点的方向,拼命加班加点,带着一众成员,不停的奋战在实验室。

    期间,赵培儒游走在各个课题组,帮众人答疑解惑。

    有理解不够的,方向走偏的,赵培儒则出手,帮众人纠正回来。

    就像是扶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路,赵培儒的作用,就是这个孩子在能跌跌撞撞自己尝试走路的情况下,赵培儒不停的扶正他,让他不摔倒。

    理论阶段完成后,赵培儒又手把手的,带着杨海诚院士做模拟手术。

    终于……

    “呼!成功了!”

    “模拟手术,终于成功一次了!”

    带着VR眼镜的杨海诚院士,激动的满面笑容,其他几个核心成员,也高兴的不能自己!

    代渊又想笑又想哭:“十次模拟手术了,这次的虚拟病人,终于没有死亡。”

    前面几次,他们把握不好“结直肠癌手术”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两台手术的穿插手术,不停的尝试,不停的朝着赵培儒所说的方向去靠拢。

    终于,成功了一次!

    “接下来,就是按照赵院长的这个思路,继续做大量的模拟手术,尝试出对病人最安全的穿插方法来。”

    众人脸上,都有了笑意。

    他们这个项目,之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安全性”。

    经常做着做着,虚拟病人就死亡了。而这次模拟的成功,终于给众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接下来,团队成员又做了大量的模拟手术,从中总结经验,探寻最安全的双手术穿插方法。

    最终,一条条的把要点,总结下来。

    最后的一次总结会议上,众人脸色都带着疲惫,以及振奋、开心。

第504章 病人醒不过来了

    当理论阶段、模拟手术阶段,全部通过后。

    整个项目组,都群情振奋,都在期待第二天的实例手术。

    “我们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实例手术啊!太期待了!”

    “在冷藏重启之前,我多少次幻想,我们的项目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每次,都是虚拟病人不停的死亡……”

    众人心中,感慨良多。

    这次的项目,他们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燃希望,这次,终于一步步度过了难关,要迎来曙光了。

    赵培儒找到杨海诚院士。

    “杨院士,这台手术,由你来操刀,如何?”

    这个项目,是杨海诚院士的希望,赵培儒只要从旁把关辅助就好了。

    他这次的任务要求,只需要解决难题即可,不用亲自上手术台。

    杨海诚院士深深的点点头,这台手术,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他亲自操刀的话,能满足他的心中夙愿。

    ……

    第二天,众人进了手术室。

    赵培儒在上面透明玻璃隔着的观摩室,下方,手术台旁的杨海诚院士,抬头看了赵培儒一眼。

    赵培儒冲他点点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代渊、陈嫁庆两名核心成员,这次担任一助和二助,两人也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兴奋和紧张。

    剩下的团队一众成员,也都深吸口气。

    这次实例手术,是来之不易的机会,是他们重新翻身的保障,一定要认真、仔细、拼尽全力,做好这台手术。

    手术开始。

    杨海诚院士早就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遍,在模拟手术中又让赵培儒亲自指点过,此时早已熟门熟路,操作起来。

    穿插做门静脉高压手术和结肠癌手术,先行脾动脉结扎,再行结肠肿瘤手术,再开始断流术……

    到了肠道吻合部分,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全层尖端缝合,防止术后消化道内侧断面出血。结扎后,用电凝焦结痂,并做常规引流……

    一整套操作流程做下来,杨海诚院士虽说操作不如赵培儒那么精妙,却也扎扎实实,稳扎稳打。

    一直到吻合完毕,缝合胸腹两边的创面……

    所有人心里,都长长的舒了口气,同时眼眶却也红了。

    “成了,这台手术,终于成功了!”

    “咱的实例手术成功了!真的把病人给救治回来了!”

    结肠癌患者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以前的外科医生是非常忌讳做手术的。

    生怕手术会加重病人的肝脏负担,导致术后出现病死。也生怕担心病人的凝血功能机制缺失,会导致术中出现大出血,而导致畏首畏尾,不敢做这台手术。

    现在,这种新术式的诞生,意味着以后的医生再也不用有这两层担心了!

    今后,医学界可以自豪的宣布,这类病人,可以在做结直肠癌根除手术的同时,就能同期把门静脉高压症给同步处理了!

    杨海诚院士看着手术台上,躺着的这例病人。

    这是他第一例成功的这类病人,也代表着他接下来工作的重心和希望。

    他对旁边的代渊道:“继续密切监视他的生命体征、引流液量而性状,纠正凝血障碍。防止术后出现出血、腹水和感染……“

    杨海诚院士交代的事无巨细。

    代渊等人也知道,这例病人,现在就是杨海诚院士的宝贝,必须照顾好,呵护好。

    同时,也是他们团队的宝贝,只有把病人照顾好了,这个项目才能画上完美的句号。

    众人重重点头。

    “去吧,上报喜讯,我们……成功了!”

    杨海诚院士的这句话一说,众人全都鼓掌、欢呼、高兴的击掌相贺!

    他们太激动了!等待这一天,等待了太久了!所有人,此刻都想躺下,好好的睡一觉。

    他们太长时间,精神都一直紧绷着,没有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可……

    就在他们的喜讯,上报道京都医学会后。

    代渊、陈嫁庆等一群团队成员,都站在特护病房外面,目光凝重。

    “按照麻醉时间计算,现在病人应该醒来了吧?”

    “是啊,各项生命体征都很正常,其他数据也都符合手术预期,没有出任何问题,可病人就是没醒。”

    “很奇怪。”

    众人神色都有些凝重。

    整台手术,过程顺利的让他们有些不敢相信,可谁知道,这术后反而让他们揪心起来了。

    “是麻药量过大吗?”

    众人用质询的目光,看向麻醉师。

    麻醉师摇摇头,“剂量绝对没错。我知道这台手术对杨老师,对大家有这么重要,所以我再三检查过了,肯定没错。”

    众人要都微微点头,这位麻醉师的技术很高超,是团队中的资深老人了,做了这么多年麻醉师,从来都是零失误,也深得他们所有人的信任。

    既然麻药剂量没问题,那是怎么回事?

    这时,杨海诚院士,也神色凝重的从办公室出来,查看情况。

    “病人还没醒吗?”

    众人摇摇头,一个个眉头都有些拧着,脑海里思索着任何情况。

    是术中出了什么意外情况,他们没发现?

    如果是神经外科手术,他们现在肯定要开始担心,是不是在术中,某些操作不小心影响到病人的脑子,或是神经了。

    可是这台手术,一个是处理结肠恶性肿瘤,一个是门静脉高压症,都不涉及到大脑,以及嵴柱神经。即便是影响到某根神经,也应该是影响到腹部、乃至下体才对,怎么会导致病人醒不过来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所有人都绞尽脑汁,甚至神色有些迷茫。

    即便是优秀如他们,此刻看着一直昏迷不醒的病人,也有些手足无措了。

    “上面电话打下来了。”

    杨海诚院士看到来电显示,苦笑一声。

    明明是汇报上去了喜讯,可病人迟迟醒不过来,上面的问询电话也打过来了。

    “接吧。”杨海诚院士心里一叹,去和上面领导解释了。

    医学会的领导,乃至更上面各部门的领导,本来都打算弹冠相庆,甚至宣传部门,都打算想要向全国、全社会,宣布这一巨大突破和喜讯了……

    结果,这边的病人,却迟迟醒不过来。

    这一消息,让所有的庆祝,所有的宣传事项,全部戛然而止。

第505章 脑死亡了?

    要是病人醒不过来,一切就都是空谈。

    万一要是这种术式本身有问题,而导致的病人无法清醒,那这次的成功,就等于是镜花水月。

    众人一边等待病人醒来,一边查询各种资料。

    时间拖的越久,团队成员的紧张感也随之攀升。

    “不对啊,即便是麻药剂量大,现在也应该醒过来了吧?”

    “该不会是……植物人了吧?”

    “脑死亡了?”

    众人心里,闪过一个不妙的预感。

    以前是发生过类似情况的,手术做完,病人却清醒不过来,最终终身成了植物人,只能依靠别人的照顾,存续生命。

    连代渊、陈嫁庆这两个核心成员,都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是不是我们的术中什么操作,影响到了病人的神经或者是大脑,导致病人脑死亡了,醒不过来了?”

    可一台腹部手术,一台消化科的手术,竟然导致这种神经外科才会导致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可越是如此,越是没有一个合适合理的解释,众人越是陷入各种猜测和怀疑。

    杨海诚院士,带着众人,一遍遍的查看病人情况。

    心跳正常,血压正常,生命监护的各种数据都正常,连手术后的各种康复数据,都显示不错,切除掉的结直肠癌部分,也逐渐缓过劲来了。

    可以说,除了病人清醒不过来之外,整台手术,手术效果相当之好。

    “病人怎么醒不过来?”杨海诚院士,所有团队成员,心里就像是蒙着一片阴霾。

    最紧张的,还是病人家属。

    他们在术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手术成功的消息,本来欢天喜地的,守候在病床旁边,等待着病人醒来,好亲自和亲人分享这一喜悦。

    甚至,连说辞都在心里组织了好几遍。

    以后还想着要带着他,去重做年轻时的那些事情,去一起去常去的那个小公园,坐着宽大的秋千椅,一起看夕阳落下。

    却没想到,病人竟然一直睡着,一直都醒不过来,甚至医生都开始怀疑病人是脑死亡了,成植物人了。

    ……

    京都医学会。

    “杨院士、赵院长的那个项目,病人一直醒不过来,很奇怪啊。”

    “本来眼看,成功就要到来了,可出了这么一个岔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不要协调神经外科的专家过去看看?”

    医学会的领导们,也是议论纷纷,心里很是为杨院士等人捏了把汗。

    工程院,院士团。

    庭审的院士团成员们,同样也都在心里担忧着。

    “杨院士的这个项目,真是命运多舛啊。”

    “是啊,先是难题太多,项目冷藏放弃,然后好不容易冒出来个赵培儒院长,用超越常人思维的构思,拿出了新的解决办法,眼看就要迎来成功了,结果又发生这事。”

    “要是这个病人醒不过来,那这个术式,还真是有待商榷啊。”

    “是啊,谁敢说,就不是这个术式本身有问题?”

    病人清醒不过来,那一切问题都是有可能的,都是值得怀疑的。

    尤其是,在首例试验手术,就出事的情况下,哪个病人还敢签署协议,去做第二个志愿者?

    这个病人要是终身醒不过来,而医学上又查不明原因的话,这个项目难道要再次陷入停滞?

    等国外的媒体,打听到消息后,不知道又要怎样夸大、歪曲、讽刺的报道了。

    “真难啊。”

    ……

    项目组中。

    随着病人长时间的苏醒不过来,杨海诚院士等团队成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赵院长,你觉得……有可能是怎么回事?”

    赵培儒也神色凝重。

    他脑海中,有对应术式的解决办法,可却没有遇到这种意外情况的解决办法。

    即便是在他脑海中,那上万台的“结肠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中,都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赵培儒一时间,也没有直接发表观点。

    众人看连赵培儒院长,都没说话,心情不由的更是发沉。

    这段时间以来,赵培儒表现的极其出色,每次他们遇到问题时,只要去问一下赵培儒院长,总能得到很好的解答。这位就彷佛是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在众人都不知所措之时,赵培儒突然开口道。

    “杨院士,病人的麻药中,有琥珀酰胆碱成分吧?”

    他一开口,杨海诚院士神色凝重道:“去把小李叫过来。”

    小李是麻醉师,很快跑过来,回答了两位大老的问题,麻醉药剂中,确实含有琥珀酰胆碱成分。

    杨海诚院士疑惑道:”可是这种成分,也并不会导致病人长时间昏迷吧?“

    赵培儒这时,脸上才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我猜到病人长时间昏睡的原因了。病人并不是脑死亡,也不是术中动到了神经,而是病人此刻,依然在麻醉状态中。”

    杨海诚一愣,其他所有团队成员,此刻也全都围拢过来,竖起耳朵听着。

    麻醉状态?

    这么长时间的昏睡,依然在麻醉状态中?

    可这怎么可能?

    赵培儒:“病人应该是有血浆胆碱酯酶缺乏症。”

    杨海诚院士凝思道:“我听说过这种症状,极其罕见,有这种症状的病人,无法分解琥珀酰胆碱这种药物。会导致麻药在其体内生效的时间很长。可是……“

    “除非,病人是完全缺乏,才会一点都分解不掉,才会这么长时间的昏睡的。”

    这种症状,本身就非常罕见,很多医生,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一例。

    而即便是有这种罕见症状的病人,也不会完全缺乏。

    赵培儒所说的,是一种完全缺乏的状态,是“罕见中的罕见”。

    他们做个项目,千挑万选协调出来的病人,结果就中奖了?

    赵培儒道:“这个解释的可能性最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病人输入血浆胆碱酯酶,帮他消化麻醉药物。就这么简单。”

    杨海诚院士点点头。

    这种尝试,没有什么成本,也没有什么风险。

    而且,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之后,这个本身就比“中五百万大奖”还要低的概率,反而成了最可能的情况。

    两位大老一点头,代渊立即去为病人输入了血浆胆碱酯酶。

第506章 项目成功,影响巨大

    半小时过去,一个小时过去……

    所有团队成员,全都没走,而是集体围在病房的外面。杨海诚院士等核心成员也都坐不住,全在这里等待着,心里也在继续琢磨着其他原因。

    唯独赵培儒,独自安稳的在另一间单人办公室中,开始了“扫雷”大业。

    家属也紧张的捏着病人的手,心中默默祈祷着这种方法能奏效。

    “他手指……好像动了。”

    一个小护士,忽然惊呼一声。众人全都连忙看向病人。

    只见病人的手指又是微微勾动了一下,旋即,眼皮子也一抬,睁开了眼睛。

    “你们怎么……都在?”

    病人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睡着”前的最后一个记忆,还是自己要被推进手术室。难道是手术没做好?

    可旋即,他发现,所有人的脸上,全都洋溢出了笑容、高兴!

    家属也紧紧的捏住他的手,眼泪扑簌簌的就出来了。

    代渊医生笑着,为他解释前后情况。

    病房门口外面,看着这一幕的杨海诚院士,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了。

    “还是赵院长厉害啊。”

    “是啊,还是他眼光高明,经验丰富,这么罕见的病症,我听都没听说过。”

    “又让咱长了见识啊。”众人心中感慨良多。

    有些女团队成员,还悄悄抹了把眼泪,这个病人一直醒不来,简直是要吓死人。她们都害怕病人会出事,害怕这个好不容易重启的项目,会再次失败。

    这时,陈嫁庆跑了出来,笑着汇报道:“这是最新的病人数据,所有数据都非常好,完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杨海诚院士笑道:“好,这次,终于可以向上面汇报喜讯了。快去吧,上面领导估计也都等着急了。”

    这个病人的安危,牵扯到太多人的神经了,今天,不知有多少人守着手机,一直等着这边的消息。

    ……

    喜讯汇报上去,上面医学会、各部门领导都高兴了,喜不自禁。

    京都医学会的领导大手一挥,现在可以安排国内官方媒体,去报道这一好消息了!

    关心着这里的老院士、老朋友们,得知消息后,也都笑着打电话庆贺。

    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罕见病症。

    ……

    随着新闻报道,将消息公布出去。

    国内的相关行业舆论场,一片欢腾、庆贺、高兴。

    工程院院士们,则都记住了赵培儒这个名字。

    在他们心里,与其说,这个项目是杨海诚院士主导的,更不如说,是赵培儒一力让这个项目重新活过来的。前后两次力挽狂澜,都是这位赵培儒的杰作。

    而那些之前跳的欢的外媒,突然就悄然失声了。

    他们只报道国内的负面消息,在这种巨大的成功面前,他们反而像是失明失聪了一样,装作看不见。

    ……

    赵培儒的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二:在一项医疗科研项目中,解决结肠癌领域的至高难点之一。】

    【获得奖励:金色预演卡2张,经验值80万点。】

    “两张金色预演卡!”

    赵培儒激动了。

    这个奖励,实在太给力了!

    加上之前积攒的一张,赵培儒的压箱底底牌,一下就变成了3张,这下再遇到困难危重,自己一时间没有办法的病人,就能用这张卡来解决了。

    就比如这个项目的实验病人,如果不是自己临时突然想到了那罕见症状,估计,最后就得消耗一张金色预演卡了。

    在金色预演卡的空间内,他可以无限期的尝试下去,甚至可以用近乎无尽的时间,用穷举法,来把病人给救活过来。

    总之,这金色预演卡,是他最大的底牌手段,当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的时候,一张金色预演卡也足以力挽狂澜,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这下,我的任务二也成功了。”

    “等于说这条任务链,只剩下最后的【任务三:获得工程院院士提名。】”

    而任务三,是水到渠成型的任务,等于说,赵培儒只要请廖院士、秦院士、谢院士他们三个提名自己就行了。

    任务,是妥妥的能完成了,甚至对于现如今的赵培儒来说,都显得有些简单了。

    “成为候选者,对我来说并没有挑战难度。”

    “真正有挑战难度的,还是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一名工程院院士。”

    所以,在这次的任务一,任务二中,赵培儒明明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方式来完成,但他却都选择了更难的路。

    任务一中,赵培儒选择了针对结肠癌晚期的高超技术,甚至不惜组建成立一支项目组,也要做出大的成绩来。

    最终效果也不错,他带队做出了成绩,发表了论文,在工程院那里备了桉,并且获得了国内外尖端行业专家和领导们的重视。

    任务二中,他更是完成了一项之高难点,双手术合并门脉高压,还挽救了一个差点被冷藏的项目,在众多的工程院院士团成员面前,狠狠的露了次脸,让庭审团成员,都记住了“赵培儒”这个名字。

    这两次的重大事件,足以让工程院庭审团的院士成员们,更多记住赵培儒,让这个名字,即便是在优秀如云的候选者中,也煜煜发光,独树一帜了。

    “能做的都做了。”

    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最终的结果了。

    ……

    很快,到了工程院两年一次的新院士增选时间。

    因为赵培儒提前打过招呼,廖庆仪院士、秦明辉院士、谢东树院士三人,都提名了他。

    赵培儒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工程院的候选者名单当中。

    随着众多候选者名单,一起进入评审会议上。

    评审团的院士成员,实际上和之前”庭审团“的院士团成员,是大幅度重合的。

    里面的很多院士,都对赵培儒这个词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力挽狂澜,把一个冷藏项目给翻盘过来,这件事,在历史上都从未发生过,实在是给他们太多印象了。

    众多评审团的成员,也在笑着交流这次的新候选者们。

    “这里面,我见到了几位多次出现在候选者名单上的强力竞争者。”

    “也看到了第一次出现在这张名单上的人选。”

第507章 会荣升院士吗?

    “参选的候选者虽多,但我想,各位心里,已经有所重点人选了。”

    众多院士团成员,都是微笑着点头。

    确实如此,很多人参选,只是部分学术团体为了凑名额,”空报“上来的而已。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参选的候选者名单中,有几位候选者是很强劲的。最终肯定是从这几位中脱颖而出的。所以他们就干脆凑名额空报了。

    评审团上,最终确定了几个重点考察人员。接下来,会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评审和考察期。

    赵培儒的名字,赫然也在重点人员当中。

    ……

    赵培儒接到了廖庆仪院士等人的电话。

    廖庆仪院士笑道:“赵院长,你的名字,我们几个报上去了,成功的几率很大。”

    秦明辉院士也道:“其他几个重点考察人员我都看过了,和你相比,你的成功率,确实要大一些。”

    几个老院士,都非常看好赵培儒。

    谢东树院士:“要是真成功了,你得请客才行啊。”

    “行!”

    赵培儒哈哈笑道:“要是成功了,那我专门飞过去请客。”

    他心里也多了几分期待。

    这几位老院士,都比较了解“内幕”,尤其是廖庆仪院士,本身就是工程院中身份地位比较高的老院士,资历很老,谁都要卖他个面子。他掌握的信息,比别人多很多。

    如果连他都觉得,赵培儒相比起其他候选者机会更大的话,那赵培儒的概率就是真的不小。

    ……

    工程院增选新院士是大事情。

    在这一个月的考察期内,不仅评审团的成员们会着眼于此事,新闻上也会公布所有候选者的名单,以及其身平成绩、成就。这也是对工程院高端人才的一种荣誉和重视。

    在这段时间内,新闻会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

    不论最终,这些尖端人才是否能评选得上工程院院士,只要是能当上候选者名单,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对很多人来说,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各个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排名靠前的几条,全是关于新晋院士的。

    人们对各个“院士候选者“评论、点赞。

    只不过,这阵风这个热度,过得也很快。

    很多普通人,也并不是太关注这些,大多数候选者的评论区下,甚至寥寥无几,只有本人的同事、同僚们才会去评论一下。

    唯独赵培儒的评论区下面,评论条数很多,比其他人要热闹很多。

    因为赵培儒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大事,救治医神,艾滋病女明星,芯片大老,体育界大老……

    这些大事,让赵培儒本身就自带流量似地,明明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本身却拥有媲美公众人物的热度。

    这让他成为所有候选院士当中,民间人气最高的一位。

    ……

    “会荣升院士么?”

    不论是赵培儒自己,还是他身边的众人,都在期待着最终结果的公布。

    在这段时间的等待中……

    赵培儒的脑海里,响起了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了【任务三:获得工程院院士提名。】”

    只要被提名上去,这条任务链就完成了。这点,赵培儒已经达到了。

    【获得奖励:精气神永久卡1张,年轻卡1张。】

    “使用。“

    赵培儒将这两张卡使用后,他的精气神达到了21点,身体机能也回到了45岁。

    至此,赵培儒对这幅身体的掌控,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

    45岁的身体机能,已经完全没有了老年人的那种“迟滞感”,之前经常会出现的精神不济的状态,以后估计也再也没有了。

    “舒服啊。”

    赵培儒感受着全新身躯般的爽快感,完全从刚穿越时的老年人,变成现在的壮年人了。

    正这时,脑海里又响起了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了任务链“获得工程院院士提名”。】

    【您可以触发新的任务链,是否触发?】

    赵培儒心里琢磨着……

    “我都快要达到院士级别了,下一个任务链,会是什么?

    【正在检测您当前的处境……】

    【检测完毕,触发“涉足胃病领域,促进成立国家过度肥胖治疗中心,展现您在消化科领域的全面能力。”任务链。】

    【任务链名称:涉足胃病领域,促进成立国家过度肥胖治疗中心,展现您在消化科领域的全面能力。】

    【任务介绍:您已经在结肠领域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作为消化科绕不开的胃病领域您还从未涉及,请涉足胃病领域,并促进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成立“过度肥胖治疗中心”,展现您在消化科的全面能力。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涉足胃病领域。奖励空白手术技能卡,经验值10万点。(未完成)】

    【任务二:在过度肥胖治疗方面引进一项技术。奖励手术状态卡,经验值20万点。(未完成)】

    【任务三:在过度肥胖治疗方面改良一项技术。奖励大师级水平卡,经验值30万点。(未完成)】

    【任务四:在过度肥胖治疗方面推动合并性技术优势。奖励体能耐久永久卡,经验值40万点。(未完成)】

    【任务五:促进成立“过度肥胖治疗中心”,展现您在消化科领域的全面能力。奖励年轻卡。(未完成)】

    【是否接受此任务链?】

    赵培儒:“胃病领域?”

    消化科是个大类,从上到下,依次是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等等。

    他近段时间,靠着在结肠领域的优秀表现,尤其是在巨结肠、结肠癌领域的突出表现,拿到了“工程院院士”的候选者名额。

    结肠,属于下消化道。

    胃,属于上消化道,或者也有人把它分在中消化道的。

    “看来,是我之前在结肠领域,走到头了,走到国内的最巅峰了。”

    “再往后,就是完美级,到国际领先了。”

    结肠领域中,有个别技术,华夏是全球领先的,但更多的细分领域和技术,确实是国际上某些国家,要技高一筹。

    这意味着,赵培儒要想继续积攒经验值,最好是走消化科大类领域内的其他领域。

    “那这胃病领域,就不错。”

第508章 别人吓得发颤

    赵培儒看着这条新任务链的奖励。

    “我再做几条任务链,应该就能积攒够积分,拿到完美级水平卡了。”

    “到时,就能冲击国际最高水平,也能完成‘高度’成就了。“

    那时,赵培儒就是全球最牛。

    细看下面的细分任务。

    任务一只是要求涉足胃病领域,这条最简单,只冲着去完成任务的话,赵培儒随随便便都能完成。

    之后的任务二到任务五,全是涉及到“过度肥胖症治疗领域”,这也都是通过胃部手术来达到的。

    并且,最终还要促进成立”国家过度肥胖治疗中心“,这个高度就高了。

    “而且,既然是促进……“

    他现在对这系统所用的字眼,已经相当熟悉了解了。

    赵培儒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那看来,我手下这医疗科研总部当中,是有这个方向和计划的,是有一批人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他作为医疗科研总部的大主任,不可能事事全知,总部太大了。他下面的左右手,舒云教授和贾彦军教授,其中一个肯定分管这些事情,去问问他俩就知道了。

    ……

    赵培儒先熘达到了东院区,来到住院部科室。

    “赵院长!”

    马林、柴宝荣、魏晓斌、小孟、小牧等人,看到赵培儒过来视察,都惊喜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们太激动了,现在想见到赵培儒一面,不容易啊!

    尤其是赵培儒最近越来越忙碌,整天出差不说,即便回来,也是在科研总部那边做试验项目,现在更是在参选工程院的院士席位,估计就更忙了吧!

    赵培儒视察了一圈科室后,叫上马林。

    “马主任,和我去一趟消化科。”

    马林心里一动:“我们是不是要和消化科合并了?”

    赵培儒最近涉足消化科领域比较多,本身更是兼顾肝胆胰和结肠领域,这都是在消化科大类下的细分领域。他以为,是时候把消化科也囊括到麾下了。

    赵培儒笑道:“不合并,消化科和肝胆胰外科分开,自然有其道理。”

    马林微微点头,可心里更奇怪了,那赵老师突然去消化科干吗?

    以赵培儒现在的身份,不论是“医疗科研总部大主任”,还是这家医院的“副院长”,还是“工程院院士候选者”……

    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

    两人来到消化科。

    赵培儒的大驾光临,让消化科众人如惊弓之鸟,科主任詹彤,带着一群医生护士,集体露面迎接。

    众人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忐忑。有的猜测,赵培儒突然回到东院区来,第一时间就来到消化科,是对他们的重视,是要大力发展他们科室了。

    也有人猜测,赵培儒是来整顿消化科的,毕竟赵培儒现在是分管院长,权势很大。

    总之,每个人都战战兢兢。

    护士长甚至还悄悄指挥着小护士们,赶紧把一些看起来脏乱差的角落,没吃完的外卖盒什么的,快点收一收,别让赵培儒这位副院长看到。

    赵培儒笑着对科主任詹彤道:“让你的人解散了吧,我随便逛逛,没有别的意思。”

    詹彤下意识的点点头,心里却不敢真的相信赵培儒真的只是随便逛逛。

    她挥手挥退了众人,让众人各归各位,而自己却紧紧跟在赵培儒身边。

    这位身份高,地位重,在这江新医院,可以说是说一不二,甚至这“江新医院”的名字,都是人家起的呢。

    坊间传闻,你可以惹到大院长宋校文,但千万别惹到副院长赵培儒,因为这位是真正做主的人,不仅在医院内做主,现在在全省、全地区,都是领导们的座上宾,乃至在全国都有很大的知名度了。

    “把你们的病桉,拿出来我看看。”赵培儒随口对詹彤道。

    詹彤心里一紧,头皮发麻。

    这是要来检查病桉写的好不好了?

    写病桉,对每个医生来说,都是人生一大难事,只要想挑刺,是肯定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的。

    詹彤的腿,一下就有点软了。

    马林在旁边,看的心里发笑。

    以前赵老师的身份地位还没这么重大时,来要病桉,别人只会当赵培儒是来做科研研究的,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就给了。可现在,赵培儒地位太高了,高到了让别人窒息的地步,别人就很容易想得多。

    詹彤小心翼翼的,把最近消化科住院区的所有病桉,都抱过来了。

    听闻赵院长要查看病桉后的众多医生们,则是变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而护士们,则心里暗暗舒了口气。最起码,这病桉里挑出毛病来,不是她们护士的事儿。

    赵培儒翻看着病桉……

    他这次来,真的就只是单纯的找一台简单的、合适的手术,来完成【任务一:涉足胃病领域】的。

    科主任詹彤,副主任等人,都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赵培儒的批判。

    果然,詹彤等人心里发颤的发现,赵培儒的眉头簇了起来。

    “这个病例,是谁在负责?”

    旁边一个副主任,心里一颤,连忙站出来道:“这是我的病人。”

    他脑海里仔细想了一遍,心里有些疑惑。

    这个病人,只是个简简单单的食管静脉出血,有些出血的症状罢了,这能有什么问题?

    科主任詹彤心里也有些疑惑。按说,赵院长过来挑刺,应该会在“结肠”领域挑刺吧?那才是赵院长的主场。

    可这,怎么选了个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

    赵培儒微微摇头。

    他起初翻看病例时,本来也只是打算随便选一台简单手术的,没想到,这一翻,就看出了一例复杂病人。

    这个病人应该是胃底出血,是因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的,而不是食管出血。

    这种情况的凶险程度很大,病死率高,普通手术的疗效差,短期内再发生出血的几率高。

    如果不及时处理,病人的病情会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看来江新医院这整体水平,还是比较差。也就是他一手经营的肝胆胰外科比较强。其他的科室,整体水平都比较弱。

    如果按他们之前的“食管静脉出血“来诊断,那多半会行食管静脉套扎等简单治疗。但那只会“治标”,病人在几天后,就会再次出血,甚至引起大面积出血,那时就麻烦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107/ 第一时间欣赏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作者:医用口罩所写的《外科艺术家》为转载作品,外科艺术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外科艺术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外科艺术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外科艺术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外科艺术家介绍:
我穿越成了一个58岁的医生,本以为会受人敬重,结果发现是个本事低名声差,混日子等退休的。
并且这副身体也已步入晚年,开始衰老。
这时,外科手术艺术家系统开启!
我发现双手变得灵巧,高端专业手术知识让我变得无所不知。让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手术,到了我手里,竟然变得简单无比!
不仅如此,我做手术变得丝般顺滑,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别人都惊叹我做手术就像做艺术品,说我简直是个手术艺术家!还要把我捧上至高的医学宝座!
我还有个秘密:这副身体,正变得越来越年轻……
Q交流群:133918835外科艺术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外科艺术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