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鬼谷双子门TXT下载鬼谷双子门最新章节

第四回 烈山女溺水化精卫 轩辕氏访仙作本草

作者:背砍刀诗人     鬼谷双子门txt下载     鬼谷双子门全文阅读
    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蚩尤涿鹿战败,下落纷说不一,各执一辞。其一说是炎黄联军打败蚩尤,炎黄二氏融为一部,且与九黎尽释前嫌,重又相安相处,甚至解仇结盟。其二说蚩尤被黄帝所杀,身体异处,故至天下大旱。蚩尤没后,天下复又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慑天下。由此天下咸谓蚩尤不死,是在华夏部族军中为帅,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蚩尤死后,少昊之地先民便公举“清”继任领袖,以地命氏,称少昊清。在华夏部族历史长河之中,蚩尤长期以来都享祭东夷之地,在今山东聊城阳谷县,便有蚩尤墓。又东平县和巨野县,尚有蚩尤冢及其肩髀冢。不仅如此,还传说南方大荒之中,宋山上有香枫树,是蚩尤被杀时刑具所化,其枫叶之上遍布血痕。今山西解县盐池中,盐水皆作红色,民间称之为蚩尤血。很多地方都有蚩尤传说,可见其威名煊赫,遍及天下。

    据文献记载,周秦间蚩尤已和黄帝齐名并列,皆为战神。国君四时田猎或进行军事训练,都要举行师祭,祭造军法者,祈祷气势增倍,其神盖谓蚩尤,或曰黄帝。秦国祭祀东方八神将,三曰兵主,祭蚩尤;汉高祖刘邦起兵,也在沛庭祠蚩尤鼓旗。直到宋代,出师祭旗典礼中仍要祭蚩尤,由此可见涿鹿之战后,华夏、东夷共同融为华夏族,并为核心成员。涿鹿之战,使华夏民族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对后世汉族形成更具开天辟地意义。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来不断同化其它民族,继而逐步发展起来。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华夏族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各氏族不是归顺,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皆炎、黄及蚩尤之功也。

    涿鹿战争之后,东夷之民良善者迁于邹屠之地,凶恶者驱逐有北之乡,至战国时便称东胡。又有部分东夷战败之民被迫南迁,至南方稻作农业地区,掌握育苗、提苗、壮苗生产技术,故此自称“三苗”之民,是为苗族祖先也。黄帝又趁势收复中原,使华夏族各部渐渐实现统一。此后又进一步征服其它氏族部落,使黎族、夷族等与华夏族结为同盟。方圆数千里慑于黄帝威严,各宗族安分守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趋于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动地域便相对固定下来,氏族成员由游猎为生逐步转向稼穑。炎黄部族吸收东夷部落农耕与冶炼技术,亦始将生产重心转向农业。中华民族以农耕立国,五千年文明史因其安定得以连绵不绝,也是涿鹿大战文化碰撞结果。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由此天下初安,少昊东夷部族投诚,炎黄部族天下共主地位更加牢固。距今四千六百余年,某月某日,神农烈山氏炎帝姜榆罔驾崩,将本部氏族皆归于皇帝轩辕氏姬云。传说神农氏姜姓部落首领是因懂得用火而得王位,所以称为炎帝。而又说自从神农氏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共传位五百三十年。榆罔既死,三皇时代结束,五帝时代就此开启。

    由是便说炎帝生平,并其文化遗存。炎帝部落作为早期华夏族主干,通过不断迁移活动扩展壮大,便有多处地方留下有关炎帝生平、发祥地及其活动区域传说,以及历史遗迹。就其发祥地而言,影响较大者便有陕西宝鸡说、湖南九嶷山说、湖北随州说,湖南黔中会同说。陕西宝鸡炎帝,以粟作农业为主,是为北方农业文明奠基人,可称为北方炎帝。因湖南会同发现人工栽培稻谷,距今一万二千年之久,故有炎帝故里会同说,是为南方炎帝发祥地。《晋书·文苑传·伏滔》说炎帝生于黔中之地,号连山氏,便为炎帝出生地提供史籍证据。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说其既是炎帝出生及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相传炎帝发明“茶饮”,会同连山至今还完整保存茶亭庵遗迹。根据相关史册记载,炎帝曾开创发明集市,约定“日中为市”;此一传说便在黔中地区广为流传,会同连山地区皆称“日中为市”,又称其为“赶连山”。如此等等,都为炎帝故里文化研究,打开条条新鲜思路。

    炎帝对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皆都作出重要贡献。后人总其首创发明,约有以下数项:其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农工基础,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条件。其二立市廛,首辟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其三治麻为布,民著衣裳,人类由朦昧趋向文明,迈出重大一步。其四削桐为琴,结丝为弦;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名为神农琴,能道天地之德,表神农之和,娱众人之乐。其四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始创弓箭,防止野兽袭击,打击外来部落侵犯,保卫族人生命安全。其五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其六创立历日星辰,分别昼夜,更定日月;每月为三十日,十一月是为冬至。以利人类规律生活,按季节栽培农物。其七教民医药,舞蹈,还教民智德。摆脱愚昧野蛮,追求先进文明。可赞!神农炎帝之德,其实大焉。

    神农之称,源于炎帝对华夏农耕文化贡献。而原始种植业,却是始于伏羲氏时代,使用葫芦以作饮水器具之时。华人最早种植物种乃是葫芦,并自此积累种植技术。到至炎帝时代,将种植葫芦转向种植草类植物,并获取可供食用种籽,原始农业便即诞生。神农虽以草为药,但吃草治病,并非人类独有。许多动物都有吃药治病现象,人类祖先由此通过观察,积累起许多草药知识。原始农业兴起,出于寻找农作物种类需要,神农氏故此遍尝植物,解其特性,从而开始医学探索。中国医药概念,伴随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过程形成,是一种无意插柳式发明。尝过千百种草,方得选出五谷,此便是神农氏发现中医草药历史真相。

    史说炎帝之妻,乃是赤水氏部族首领之女,名为听訞。所生一子一女,子名炎居,女谓女娃。因其后裔,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十二子,未传诸子之名于史。惟炎帝独女名娃,幼时因往东海游耍,不幸遇风浪翻船,溺于海水而亡,由此留下“精卫填海”典故,首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其全文乃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全文不足百字,但却流传千古。

    在民间传说中,是说炎帝经略天下大事,常不在家,女娃独自一人玩耍,极感寂寞。其内心之中,常想让父亲带自己去东海看看日出。可从年头等到年尾,父亲总是忙于公事,没有时间。终于有日,女娃独自驾艘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之地划去。很是不幸,女娃还没有看到日出,海上就突然刮起狂风,海浪将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便被大海吞没,永远回不来矣。女娃死后,魂灵化成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叫声,人们便称其为精卫。为向大海复仇,壮大力量,精卫就和海燕结成配偶,繁衍后代,世世代代继续填海事业,发誓直到将大海填平为止。精卫与海燕所生后代,雌者便为精卫,雄者乃是海燕。精卫填海之事,终于惊动天神。水神共工佩服精卫精神,于是降下洪水,将黄土高原之上泥沙搬运入河,复又冲进大海,以助精卫填海。东海北部海域由此渐被黄土淤积,就此便叫做黄海。千万年来,泥沙不断在岸边沉淀下来,形成海涂;东海夷人就将其匡围起来,逐步改造成为良田。由是海边之人,无不教育子孙,世代都要爱护海鸟,并要积极学习共工,帮助精卫填海。

    所谓无独有偶,除精卫填海之外,另有刑天争位,亦说人之死不甘休之事。刑天争位事出《山海经·海外西经》,原文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生就高大,便如巨人,本是炎帝手下大臣。生平酷爱音乐,曾为炎帝作《扶犁》乐曲,《丰收》诗歌,总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生活。后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打败,炎帝自愿归降轩辕氏,其子与手下诸臣却不服气。当蚩尤举兵攻击黄帝之时,刑天欲助蚩尤,因炎帝坚决阻止,终未成行。蚩尤战败被杀,炎帝带诸子群臣南迁荆楚,刑天便再也按捺不住愤怒,于是偷偷离开南方,径直奔向河北,独持干戈,去与黄帝争个高低。于是左手握青铜方盾,右手持大斧,直杀到黄帝宫前。

    黄帝见刑天杀来,顿时大怒,也不唤部将助阵,亲自拿起宝剑出殿,就与刑天搏斗起来。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从宫内杀到宫外,从轩辕城直杀到华阳国常羊山旁。黄帝因为久经沙场,经验老到,乃佯作罢战回身,趁刑天不防,挥剑向其颈上砍去。刑天招架不及,头颅被斩落尘埃,落到地上,顺坡向常羊山脚下滚去。刑天蹲下身子,想找回自己头颅。由于失去眼睛,故此没有看见自己首级,就在常羊山脚。黄帝在旁边看得清楚,担心刑天找到头颅后恢复原身,再和自己交战,就以手中宝剑向常羊山劈去。只听一声巨响,常羊山被劈成两半,刑天硕大头颅就势滚进山谷。随后两山合二为一,将头颅埋葬其中。

    刑天听到响声,便知黄帝已将自己头颅埋进山腹。由是暴怒,站起身来,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天空四周胡乱挥舞。皇帝见此,知道其再也不能为患,便将宝剑还匣,自回轩辕宫。刑天挥舞终日,忽然感动上天,便赐其以两个**为双目,张开肚脐以做嘴巴,令其生于天地之间,长生不死。刑天谢过上天,并不就此干休,继续回到轩辕宫邀战,复与黄帝搏斗。黄帝大惊,命部将结队驱之,则驱走再来,每日纠缠不休,直到黄帝驾崩。刑天虽然失败,但其永不妥协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陶渊明诗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按下精卫及刑天之事,复说黄帝公孙轩辕,自打败炎帝、蚩万,成为天下共主。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一班贤臣,共同治理各部民众,由此天下太平。又命大挠、容成拜风后为师,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仿照少昊鸟夷部族,以鸟纪官,所封官职都用“云”命名,军队亦号称云师。并设置左右大监,巡视督察各部族内部事务。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共有二十五子,立姓氏者十四人。正妻嫘祖生有二子,长名玄嚣,次曰昌意。玄嚣又名青阳,后为少昊部酋长。昌意随父黄帝住在轩辕之都,生有一子,名唤高阳。

    其后未久,长江流域各部族纷纷归顺,华夏部族势力达至江南。黄帝听取风后等诸臣建议,便在釜山大会天下部落酋长,因被推举为天子,就此完成统一中华不朽功勋。同时综合各部落崇拜文明,根据炎黄已有图腾,重新制定华夏民族统一图腾标识,以为旗帜。时有大臣建议仍以有熊部族“熊”为图腾,黄帝不从道:“神农及东夷诸部皆败在熊帜之下,部众伤损十数万众。若以此为图腾,必将伤害诸归顺部族感情,岂能为之。”于是提出以蛇为体,以鱼为鳞,以龟为尾,以鳄为头,以鹿为角,以鹰为爪,拼凑成图,命名为龙。

    史载黄帝三十而婚,选妃只重功德,不言容貌。共娶四妻,元妃嫘祖及次妃嫫母功劳最著。嫘祖发明植桑、养蚕,嫫母发明缫丝、织布。在其二人倡议及教导之下,人类逐渐摆脱以树叶、兽皮遮体原始生活,穿上柔软温暖丝织衣裳。黄帝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各人一技之长,鼓励发明创造,造福部民。乃命仓颉造字,伯高采矿炼铜,宁封子制陶器,赤将做木器、釜灶,邑夷制车,共鼓制舟楫,容戎定历法,隶首兴算数,令伦选音律,荣猿铸钟,羲和与常仪观察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歧伯与雷公编医经。还有宫室、器皿、棺椁等许多发明,后人赞誉其能成命百物。此些发明,经五千年历史考验,至今仍为人类造福。

    黄帝在禹州遗迹最多,尤其城北具茨山上,现存黄帝各种遗迹数十处,被称为黄帝遗迹群。据庄周在其著作《庄子·徐元鬼篇》中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山。”因黄帝闻说大隗极有治国才能,就带领方明、昌寓、张若等诸臣前去拜访。在具茨山下,君臣七人迷路,见旁有牧马童子,就以具茨山及大隗相问。见牧童回答清脆伶俐,黄帝就问:“你可懂得治理天下之道乎?”牧童答道:“我谓治理天下,如我牧马道理相同,唯去其害群之马而已!”黄帝大喜,更加思贤若渴,遂拜别牧马童子,照其指点入具茨山中,见到大隗。对策半日,大隗欣然出山,后为黄帝重臣。黄帝回来时再找牧马童子,却已不见,遂命名此沟为马沟。即今之浅井乡马沟村,依然流传“黄帝具茨访大隗”故事。正因大隗曾住具茨山,故此亦名大隗山,自古为禹州八景之一。今无梁一带,在唐宋时期仍叫大隗乡,龙门沟流经古城镇注入清漯河,也叫渭水,就是史书所载姬水,黄帝幼年时与母亲附宝所居之地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黄帝登具茨山,升子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所谓神芝,可食药兼用,灵芝是其一种。今在具茨山向阳坡半山腰,尚遗存有一个天然洞穴,当地人唤作神芝洞,传说黄帝曾在此洞中撰写《本草》,辑录许多可供食用及药用菌类图谱,流传于世间,便是《黄帝本草》初本。又《庄子·在宥篇》有云:“黄帝十九年,见广成子于崆峒喇山。”崆峒山在禹州城西北20公里,浅井与苌庄两乡交界处,东有青龙山、火石山,东北有爱鹤坪,东南有耧铧山,南有殿山,西有化山,群峰竞峙,岗岭交错。

    广成子乃是上古时哲人,《封神演义》中说其为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黄帝早年为给酚族部众治病,需到圆丘山采药,但山上多大蛇,人不敢上。广成子就教黄帝一方,将周身涂满雄黄,众蛇闻而避之。后来广成子修道成仙,黄帝立为天子,闻其隐居崆峒,便登山见广成子,求问天地之至道。广成子于是传授黄帝自然之经,谓曰:“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若依自然而为,善调阴阳,使之和畅,即可安民强国。”传说黄帝逊位之后,一心入山修道,便带元妃嫘祖娘娘,在浅井乡散驾村辞别群臣,散驾登山,再访广成子,退隐逍遥观。至今此处,还留有黄帝向道处、得道庵、广成庙、娘娘蛋坡及大仙观诸多遗迹。

    司马迁谓:“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四位重臣当中,有三位都脱颖于禹州这块古老土地。只有风后乃是太昊伏羲氏后裔,居于具茨河上游。有日黄帝偶做一梦,梦见大风吹尽天下尘垢。梦醒之后,黄帝自忖道:“号令风行,垢刮去土,是谓风后。是有此人可助我执政天下乎?”于是四处访贤,终在龙门沟访得风后,封其为相,统领攻战。风后遂制五旗: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蛇,中央黄龙,用以区别各部,井然有序,攻守自如。无梁镇西北封王寨原名风王寨,寨后凤凰山,也由风王山演绎而来。

    名臣力牧,其实就是黄帝马沟问路时所遇牧马童子。当时黄帝见他小小年纪却颇有见识,而且谈吐不俗,自觉非常惊异。待访罢大隗归来,忽梦一人手执千钧之弩,驱赶上万群羊放牧。黄帝突然醒悟,自己解梦道:“手执千钧之弓者,大力也;驱赶数万群羊,善牧也,莫非此梦应在那牧马童子身上?”于是求得力牧,进以为将,为黄帝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今禹州城东北三十余里馒头山北侧、洪河东岸大木场,传说就是当年力牧放羊牧场。

    具茨山是黄帝屯兵聚将、访贤问道军事根据地,大鸿、大隗、风后、力牧、常先等重臣,在山上都设有兵塞。具茨山主峰为大鸿寨,再往东风后顶,是伏牛山脉最东面高山。自此向东,便是豫中、豫东广袤平原,再无更高之山,故有“中天一柱”之称。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春秋晚期,人们就开始在此举行登山拜祖活动。寺、庙、宫、观等祭祀纪念建筑,历代都有修建。轩辕庙、黄帝祠、幽胜宫、通遥观等均为明代以前所建,保存至今。轩辕庙大殿位于山顶,全部建筑构件均为石料,殿内陈列黄帝塑像,上有两块匾额,右书“人文初祖”,左书“功德齐天”。具茨山并得华山之险、泰山之神、黄山之秀,实乃祭祖第一佳处。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即有熊国君之位时,据说是在公元前2697年,当时20岁,据此推算,则黄帝应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封禅仪式,告祭天地。因当时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故以土德称王,称作黄帝。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两类谷物;轩辕黄帝部下群臣中有农业专家名弃,传说是周人祖先,被尊为后稷。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拔草选种。则艺五种,教人种植黍、稷、菽、麦、稻五谷。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便有许多发明制作。究其功绩,其一推算历法;其二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其三兴文字;其四作干支纪时,其五制乐器,其六创医学。更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一百二十个官位,分别辅助天子管理国家,号称百官。

    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是实行田亩制。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上缴部落酋长。又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正妻嫘祖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华盖、盔甲、旗胄。又率族人制陶,制造碗碟、釜甑、盘盂。向夷人学会炼铜,制造铜鼎、刀币、钲铫、铜镜、钟铳。又建造宫室、銮殿、庭堂、观阁、城堡、楼门、蚕室、祠庙,改穴居为室居,使人类充分接受阳光。制造舟楫,以利出行;又造刀矛、弓矢、六纛、号角、鼙鼓、兵符、云梯、楼橹、宝剑、射御,以备征战。

    轩辕氏所留遗迹中最令后世称奇者,乃是黄帝亲手所植柏树。此树至今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恍如巨大绿伞。此柏树龄已有5000多年,乃是世界上最古老柏树,已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当地向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瘩不算。”是谓七人合抱,尚犹不能围拢。

    除却教民用火及建屋以居,车轮乃为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传说始源于皇帝。当时华夏族处于游牧时期,人类逐水草而居,常年累月迁徙游牧,各种物品都要手提肩挑,民甚以为苦。遇上女人生产,老人生病,更是叫苦连天。黄帝甚为此事忧虑,但无良策。有次黄帝带领部族,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因见此处森林茂密,地形平坦,又濒临黄河,皇帝大喜,便打算在此长期生存。于是卜地而居,命部民盖房搭屋,建立村落。忽一日正劳作间,天上狂风大作,昏天黑地,声如牛吼。黄帝急命部民入林中避风,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被狂风卷走。黄帝亦入林抱树,但头上所戴圈帽被风吹落,就地滚动,瞬间便即远去。黄帝聪明绝顶,见状略作沉思,便以树枝扎圈,命之为“轮”。以力牵引推动,行走无不如意。

    风后见之,复以两轮并排,从中间横安一根木棍;又将木板平置木棍之上,板上坐人抱物;木棍中间绑绳,使人在前牵引而行。众臣民皆在一旁观看,俱都鼓掌称善。仓颉在旁叫道:“妙极,妙极!日行百里,运转如意;负重前行,毫不费力。有轮有轩,有辕有矩;可名轩辕,简称为车!”黄帝闻言哈哈大笑,欣准其奏,自此之后,便命名其车为轩辕。亦因此项创世纪巨大发明,故此黄帝所统部落,就以“轩辕”命名,号称轩辕氏。

    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人先后分封,使自立氏族,共得十二个姓氏,乃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少昊、颛顼、帝喾、唐尧,都是黄帝后裔,遂自称黄帝子孙。黄帝晚年,又发明鼎。当铜鼎铸就之日,天上突降飞龙,对黄帝说道:“某奉天帝之命而来,说陛下在人间使命已毕,请登天界。”黄帝不敢违旨,只得奉命,乘龙上天而去。众臣及部民为纪念黄帝铸鼎成功升天,便将其升天之地叫做鼎湖。后以“龙去鼎湖”四字代谓帝王去世,便是源出于此。此乃神话传说,然人间黄帝,据说是死于黄土高原,埋葬河北桥山。又有陕西黄陵、河南灵宝,皆有皇帝陵墓,纷争不已,各力证其源。黄帝既已升天,因诸子皆已分封诸州,各为酋长,风后等重臣便拥其孙为华夏族首领,号为天子,称为颛顼。当此之时天子之位,尚为部族长老民主公议推举为之也。

    颛顼继位,是谓“三皇五帝”中之第二位上古帝者。于是继承祖父皇帝遗志,重用贤能,垂拱以治天下。乃命禹、契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从此江河太平,山陵安靖。神农氏部族继任炎帝且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鸟夷氏部族首领东皇太一,派十子化为太阳,每日到空中值班,轮替不息,普照周天,化育万物。由是天下华夏各部、九黎三苗、东海诸夷,人类皆都敬事九天,不敢蔑视天神。颛顼帝根据日月运转规则,复命水部正神共工氏计算十干、闰月,制定准确历法。共工氏见颛顼信用,异常感奋,乃将世间一日夜为期,分霄、朝、昼、夕四节,每日夜共分十二时辰。正是:因得人间天子用,便敢轻易动刀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204/ 第一时间欣赏鬼谷双子门最新章节! 作者:背砍刀诗人所写的《鬼谷双子门》为转载作品,鬼谷双子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鬼谷双子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鬼谷双子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鬼谷双子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鬼谷双子门介绍: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许多中国神话,皆在本书中溯本求源;
夏商周三代信史,历代帝王尚革,皆在本书中得到答案;
文王被囚羑里,武王起兵伐纣,姜子牙际遇渭滨,看完本书,方知《封神演义》无稽;
厉王止谤,幽王烽火戏诸侯,纣王宠妲己,其实皆有真正由来;
周平王东迁,原因亦并非如此简单。西周及东周并立,前后竟有两次;
在春秋之际,百家争鸣,比孔子更牛的人比比皆是。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公办大学。教出李斯及韩非子两位徒弟之荀子,竟是稷下学宫及兰陵私学两所大学校长;
道家学派,创始人当然就是老聃。但老子首徒乃是计然,计然首徒乃是范蠡,范蠡首徒乃是鬼谷子,鬼谷子其实乃是孪生兄弟,首名王诩,次名王敖。王诩又称王禅老祖,首徒乃为孙膑;王敖教出吴起、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乐毅,座下将星灿烂,搅扰战国二百余年天下,拨动乾坤,终使秦始皇一统天下。
历史真相,又有几人得知?多少玄奥,都在《鬼谷令》中。鬼谷双子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鬼谷双子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鬼谷双子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