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我是小曹贼TXT下载三国之我是小曹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我是小曹贼全文阅读

作者:少年上卿     三国之我是小曹贼txt下载     三国之我是小曹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二十七章:成都封侯

    闻言,吴懿不禁愣在了原地。

    留他的道理?

    难不成是他身上有什么东西或者身后有什么势力被这位魏王看上了?

    不对啊,此次出征走的匆忙,身上除了这身铠甲和手中那柄战刀以外,便再无任何值钱的东西了,

    难道说堂堂魏王,还会要自己这些东西不成?

    至于身后势力,那就更不可能了,早些年他们一家虽是随着刘焉入蜀的,可这些年来却并没有发展成当地什么世家大户。

    吴家上下除了自己以外,便只有那个早些年就已成寡妇的妹妹……

    等等,自家妹妹?

    吴懿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古怪了起来。

    他记得上一任魏王似乎就有些人尽皆知的爱好,如今子继父业,会不会也……

    曹昂当然不知道此刻吴懿脑海中在想些什么,若是知道,恐怕也会止不住的扭捏起来。

    至于他留着吴懿,当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大军在外,拿下成都虽然是没什么问题,但毕竟打下益州和征服益州还是有所差别的。

    若是人心不附,那么即便他靠大魏的军队踏平了西川五十郡,到头来只要军队一走,那岂不又是一出降而复叛之景?

    现下东吴情况危急,他又能有多少时间耗在此处?

    所以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蜀地,便只能笼络人心。

    而要做到这一点,能倚靠的也只有当地世家。

    蜀地从刘焉起,这近二十年来便一直是消息闭塞的状态,甚少有人知道外面的事情,所以很多世家对他们曹家的记忆还停留在以前曹操屠城灭世家的那种阶段。

    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若长此以往继续让他们抱着这种想法不改变,恐怕大军即使拿下了成都,其余各地世家也依旧会誓死反抗,就算明面上不表现出来,但暗地里搞些小动作也足够恶心你的了。

    所以要让那些世家彻底相信,让他们顺利归降,曹昂也只能当着他们的面做出身为上位者该做出的表现。

    而吴懿,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曹昂此举会让他们知道,连吴懿这么一个不关紧要的中郎将孤都能宽恕,你们这些有着举重若轻的世家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只要投诚,孤可既往不咎。

    见吴懿沉默在原地半天不说话,曹昂也没有再出声逼迫,只是安静的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打破了平静:

    “报——”

    “启禀大王,中丞那边派人送了信过来。”

    曹昂抬头,看向吕玲绮。

    虎女心领神会,走出帐外将那封送来的丝帛接过,而后重新回帐将丝帛递给了曹昂。

    曹昂目光飞快的扫过其上,片刻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抬头看着吕玲绮说道:

    “这司马懿的动作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快。”

    吕玲绮似乎已经猜到了信上的内容,语气平静的说道:

    “成都被攻破了?”

    曹昂点了点头,一边重新将丝帛递给了吕玲绮,一边低下头对着吴懿笑道:

    “吴将军,你的旧主如今已成了孤的阶下囚,难道你还想为他誓死尽忠不成?”

    “陪在刘璋身边这么多年,我想你应该也知道,他并非明主,将军一幅好骨,又何必做那愚忠之徒?”

    “我……”

    吴懿一阵哑言。

    曹昂淡笑一声,又说道:

    “就算将军肯做那愚忠之人,难道也不为你身后的家族想想吗?你的那些家人当真想为了一个刘璋陪葬吗?”

    想起自己那个年纪轻轻便做了寡妇的妹妹,吴懿一阵于心不忍。

    自从爹娘死后,他们兄妹二人在这世上本就是相依为命,若是此次连自己都死了,只剩了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吴懿不敢再想下去了,只得悲戚的说道:

    “罪臣吴懿,自知罪孽深重,愿降魏王以保家族周全。”

    曹昂脸上这才浮现出一抹笑意,起身扶起吴懿,连忙说道:

    “只要将军忠心为我大魏,孤可向将军保证,未来之前途绝非一个小小的益州中郎将可束缚的。”

    吴懿没有开口,只是脑袋低的更低了。

    曹昂不再多说什么,起身带着吕玲绮离开了营帐,而帐内原本带刀的一众甲士则被他选择留在了帐外,美其名曰保护吴懿的安全。

    接下来的两天按照曹昂之前所说那般,一日用来休整,一日用来准时行军。

    剑阁虽是蜀地门户,但距离成都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两地之间不过几百公里,也就是大军行进两三日的功夫。

    当曹昂进军到成都外时,远远望去那高悬在城头上的“魏”字旗帜,心中不禁一阵得意。

    等离得近些,只见城门外除了一些必要的守备人员外,便就是有着三道身影。

    司马懿、庞统以及原本的益州之主,刘璋。

    曹昂驱马靠近。

    司马懿和庞统见状,连忙走上前来,相隔良远就拜道:

    “臣等拜见大王,大王千秋无期。”

    “起来吧。”

    马背上的曹昂喜悦之余连声音都浑厚了几分:

    “此次攻蜀,两位爱卿皆是立下了大功。”

    “传孤旨意,御史中丞司马懿、军师祭酒庞统,从即日起,皆为列侯,食邑五千户。”

    二人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道:

    “臣等,谢大王恩典。”

    曹昂又将视线转到了一旁跪地颤抖的刘璋身上,笑着说道:

    “孤的大军如此神速,想必刘公也未曾想到吧?”

    刘璋身体颤抖了一下,陪笑道:

    “大王天命加身,军队更是神兵天降,臣等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挡?”

    曹昂玩味的笑道:

    “刘公倒是很看的开啊。”

    刘璋汗颜道:

    “哪里哪里,臣这些年来独据益州天府之地却无任何作为,早就不适合再坐在这个位置上。今日大王前来,臣正好恳求大王收下这州牧印,带领益州百姓过上更富庶的生活。”

    说着,刘璋不禁将手中托着的州牧大印举得更高了。

    曹昂见状,倒也没有做那惺惺推脱的假态,坦然受之,接过那方州牧大印掂量了一番,方才又开口道:

    “传孤旨意,封刘璋为列侯,食邑两千户,择日便迁往新都。”

    以为这位魏王要杀掉自己的刘璋闻言,不禁感激涕零跪倒在地:

    “臣,谢过大王恩典。”

    只是这一跪代表着什么,刘璋心中也知道。

    这益州……算是彻底完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吴懿的心事

    一入成都,曹昂便召集了当地所有的世家来到州牧府,其目的,自然就是为了确定日后这益州的主权。

    与在荆州时一般,曹昂依旧是先礼后兵的套路,用九品官人法的实施来拉拢世家大族,同时以留任在蜀中的军队来威慑。

    而那些世家们一听曹昂并不打算清算他们,相反,甚至还会许给他们高官厚禄,虽然对此都抱有疑惑的态度,但将信将疑之间也还是决定试试再说。

    对此,曹昂也不介意。

    对他来说,就算暂时没有收到这些世家们的忠心也无妨,只要能安稳住他们,待到日后南下伐吴之时不在后方捣乱,也就可以了。

    等他日后一统天下,不怕这些世家们还置身局外。

    这场对于双方来说都只不过是利益权衡的话局,一直到黄昏时分才算是最终敲定了。

    看着这些世家家主们先后离去的背影,曹昂虽然表面上疲惫不堪,但心里或多或少却是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只有今日过后,这座益州方才算是彻底坐稳了。

    就在这时,门外走进一名身穿铠甲的中年男人,对着曹昂单膝跪地,沉声道:

    “臣吴懿,参见大王。”

    曹昂微微一笑,凭空做了个托起的手势,开口道:

    “今日还要多谢吴将军了,若不是有你从旁作证,恐怕这些世家们还未必肯信了孤的话。”

    吴懿摇头,苦笑道:

    “大王此话真是抬举臣了,臣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跟大王说话,就已经是大王的恩典了,又怎敢言功?”

    曹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

    “不知吴将军深夜寻孤,所为何事啊?”

    吴懿没有立即答话,而是低下头,目光中闪过一抹犹豫。

    “怎么了?”

    曹昂疑惑的看着面前的吴懿:

    “吴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这……”

    闻言,吴懿苦笑一声,方才抬起头来:

    “臣听闻大王在整顿完益州之后,便要着手伐吴之事了?”

    曹昂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毕竟这是如今朝野上下皆知的事情。

    吴懿的脑袋更低了,开口道:

    “大王在剑阁前能饶臣一命,按理来说臣应该为大王在阵前效死,只是不知大王在出发前能否给臣一些时间处理家中事?”

    闻言,曹昂眉头微皱。

    如今东吴大都督周瑜新逝,江东那边战况紧急,就连他刚拿下成都也不敢有稍稍的懈怠,恨不能连夜启程,这吴懿却向自己告假要时间?

    虽然心中十分不悦,但表面上曹昂还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不知吴将军家中出了何事?”

    听着曹昂的语气,吴懿知道自己可能已经得罪了这位新主公,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回大王,臣家中人丁稀少,自从臣的爹娘亡故后便只有臣与舍妹相依为命,这些年来蜀地纷乱,也幸好是有臣守在她身边,这才不至于出事。”

    “如今,益州已归大王所有,臣也将随大王出征效力于阵前,臣自当肝脑涂地,只是舍妹一事,臣终究还是放不下心来啊,不忍违背爹娘临走前的嘱托,望大王体谅,给臣一些时日让臣安顿好她。”

    说完,吴懿便对着曹昂遥遥拜去。

    瞧着态度如此诚恳的吴懿,曹昂只是眉毛一挑,微笑着说道:

    “吴将军原来是在担心这种事吗?放心吧,我已经传信回去了,即刻会有校事府的人来此,接应像吴将军这样愿意弃暗投明的将军的家眷亲属,护送她们先行去往新都长安,以求富贵安宁。”

    吴懿赶忙道:

    “可是舍妹仅仅孤身一人,实在是……”

    话还没说完,便被曹昂抬手打断:

    “好了吴将军,你也应该知道此刻东南战线何等吃紧,我大魏本就不适合水战,如今周瑜病逝,乃天赐良机,若是错过此次伐吴之机,恐怕将来还要劳师动众数年,这样的后果……就是孤也承受不起。”

    听着曹昂话语如此决绝,一时间,吴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言语一声告退后,起身向府外走去。

    但还未跨至府门前,吴懿脚下却突然一顿,转过头来看着曹昂,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思索之色。

    曹昂见状,淡笑一声:

    “怎么?吴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只见吴懿犹豫片刻,又走了回来,跪倒在地:

    “大王,臣突然念起我那舍妹已寡居三年有余,年岁又与大王相仿,臣想着,与其将来让她一人孤苦伶仃在长安城,不若就让她侍奉在大王身侧,也算是了了臣一桩心事。”

    闻言,曹昂愣在了原地,嘴角止不住的抽搐。

    吴懿见状,以为曹昂不愿,便连忙说道:

    “大王,臣之舍妹虽算不上国色天香之姿,但由于小时候家父家母的疼爱,所以也称得上是出身书香,为人又婉约懂礼,想来大王应当会满意的。”

    闻言,曹昂额头一阵黑线:

    “你……把孤当成什么人了?”

    曹昂那近乎森然的语气当即让吴懿吓破了胆,连忙跪倒在地,正准备开口告罪之时,却又听耳畔传来曹昂的声音:

    “你竟敢擅自揣摩孤的心意?很好。”

    “待会儿让她到孤的房间来,若是不满意,孤就给你送回去。”

    说完,还不待吴懿回过神来,曹昂便已然起身离去。

    等到吴懿重新抬起头来之时,原本脸上的惊恐也变成了哭笑不得。

    ……

    直至夜色已深,闭目静坐在房间许久的曹昂这才听到房门边响起一阵敲门声。

    曹昂睁开眼睛,轻声道:

    “进来。”

    话音落罢许久,房门才突然传出一声“吱呀”的开门声。

    只见门外走进一名身穿嫩绿衣裳的年轻女子,即使在灯火夜色下也能看得出她的面庞清秀娇美,身段聘婷婀娜。

    只是此刻那女子似乎有些恐惧,隔着老远才对曹昂施了个万福,语气颤抖空灵:

    “妾身吴氏,见过大王。”

    曹昂细细的打量着女子上下,最终莞尔一笑,用手撑着脑袋躺在榻上:

    “你便是吴懿所说的妹妹了?”

    “嗯。”

    吴氏女子蚊子般的轻应了一声。

    曹昂隔空对着女子伸出手掌。

    吴氏迟疑了片刻,还是施施然的走上前来,跪倒在曹昂身下。

    曹昂用手轻抚着她的面庞,笑道:

    “你很害怕吗?若是害怕的话就算了,孤一向不喜欢强迫人。”

    本以为吴氏就算不答应,也一定会颤抖着说不出话。

    哪知她竟然敢抬起头来,低垂着眼帘说道:

    “这是哥哥的安排,他从小到大所有事都在为我考虑,他说侍奉大王会是妾身最好的选择,我信他,也愿意……相信大王。”

    说罢,只见吴氏抬起眼眸,直视着曹昂。

    那双漆黑的眸子映照在夜色灯火下,是那么的迷人。

    曹昂破天荒的拉起她,缓缓放在身旁,降下了身边的帷幕。

    一时间,窗外夜色,偶尔有雏鸟鸣叫;窗内缠绵,时不时传来婉言动听的娇吟声。

第三百二十九章:转战东吴

    曹魏大军在成都停留了一月有余,终于决定再度启程,前往荆州方向出发。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在这一个月里,身为魏王的曹昂却可谓是整日忙的不可开交。

    白天除了处理各地奏报以外,便还有就是应付各地前来投奔的世家以及换防各地郡守之事。

    至于晚上,自然是和那位新收入闺房的吴夫人好好讨论一下国家大事。

    毕竟,当大魏一统,立储也是关乎天下人的。

    当曹昂重新骑在马背上,回首眺望着那座成都,不禁莞尔一笑:

    “如今成都已经平定,西川偌大五十郡,剩下的也都不足为虑,跳梁小丑就交给妙才叔叔你来了,孤会在荆州,等着你的好消息的。”

    闻言,身后送行的夏侯渊哈哈大笑:

    “大王放心,等您平定江东之时,臣自当还给大王一个好消息。”

    曹昂点了点头,笑道:

    “凤雏先生胸怀大略,孤会将他留给你,你们二人定要齐心协力。”

    夏侯渊与庞统同时单膝跪地,异口同声道:

    “臣等,自当遵循大王旨意。”

    曹昂不再开口,而是挥动手中马鞭,轻吁一声:

    “驾。”

    一骑扬长而去。

    ……

    同一时间,江东建康,吴宫大殿。

    孙绍坐在那张属于自己的大椅上,用手扶着额头,一脸的疲倦之色。

    如今的他,虽然依旧稚嫩,却显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年少,即使疲倦不堪,目光中亦是充满坚毅,宛若少年英主。

    就在孙绍缓缓闭目假寐之时,殿外走来一名绿衣青年,蹑手蹑脚的似乎怕打扰到孙绍,即使来到殿前,也依旧是等候在原地,没有要出声催促的意思。

    不知过了多久,孙绍猛然睁开眼睛,直至看清阶下那名绿衣青年后,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疲倦的说道:

    “伯言,是你啊。”

    那名已然弱冠的绿衣青年陆逊作揖道:

    “主公。”

    孙绍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师父的后事都处理完了吗?”

    陆逊点了点头,从袖中掏出一卷书简,递给了走下来的內监,说道:

    “这是老师临走前留给你的,里面都是老师在吴地各处选拔到的可用之才,应该够你应付这段时间的内乱了。”

    听到“内乱”二字,孙绍目光中闪过一抹精光,冷哼一声道:

    “难不成那群家伙还以为本公是当初那个任由他们可欺,只能依靠师父的稚子吗?”

    “我孙家,自我祖父他老人家起,便一直都是天下闻名的豪杰。我祖父少年成名,被世人誉为‘江东猛虎’;我父亲更是十八岁便可称霸江东,人人敬畏的‘小霸王’,如今轮到我孙绍,纵使是拼劲全力,也绝不会辱没他们二位的名声。”

    听到孙绍如此豪言壮语,陆逊发自内心一笑,作揖拜道:

    “臣,也自当竭力辅佐明公。”

    孙绍回过神来,摆了摆手:

    “不说这个了。”

    “伯言,你此次来找我还有什么事吗?总不可能光为了送个书简吧?”

    陆逊点了点头,目光凝重了几分:

    “咱们遍布在西南的渔网刚刚传回来消息,成都已经被曹魏攻破,恐怕偌大的益州不日便要划为魏国的疆土了。”

    闻言,孙绍冷笑一声:

    “他们活该,想到初曹家选择休养生息战略之时,师父就曾派人联络过刘璋那老儿,意图联盟,可那老儿竟然自大的以为凭借蜀中天险便能拒曹魏虎豹于千里之外,不肯冒险与我们联盟,如今被灭,本公也不觉得奇怪。”

    陆逊低叹一声,头疼的说道:

    “话虽如此,可如今益州已经岌岌可危,天下除了他们曹家,便只剩下咱们了,再加上老师刚病逝不久,我怕他们会有所异动啊。”

    孙绍点了点头,看着陆逊若有所思的说道:

    “师父在临走前,决定将一手培养起来的‘渔网’交给伯言你接手,如今你掌管着我大吴的情报,依你看,他们会选择从哪里动手?荆州?淮南?还是说更偏远的交州?”

    陆逊迟疑片刻后,方才轻叹一声:

    “最坏的可能也是最大的可能,那便是三路同时进军。”

    孙绍似乎并不意外这个结果,点了点头:

    “如今的曹魏,确实有这个实力。”

    “三线开战,军队的调用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分配,伯言,你觉得如今我大吴朝堂中,都有谁适合独领一线?”

    陆逊不假思索的答道:

    “主公年幼时便已在老师的教诲下学习多年,如今成人,自当继承老师的意志,独领正面战场。”

    “新上位的大都督鲁肃,乃是老师临走前亲自任命接替的人选,况且他为人素来老实忠厚,大智若愚,调兵遣将方面也挑不出问题,可独领三线之一。”

    “总兵都督吕蒙,以胆气称,虽然为人好武,但近些年来却也开始学习兵法韬略,就连子敬先生也称呼他并未当初的‘吴下阿蒙’,如此人才,自当也可领三线之一。”

    听到陆逊的举荐的三人,孙绍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起身望向殿外,一步步的走下阶来,说道:

    “如今我江东水师尚有十七万余,若是固守扬州一地足矣,可若是要分兵交州,难免还是会有些乏力。”

    陆逊接口道:

    “可即使是乏力,主公也不得不守,生前老师所布置的一切绝大多数都在交州,粮淄军备,箭弩器械……”

    听着陆逊的话,孙绍目光中不禁涌现出一抹复杂之色:

    “是啊,师父他老人家生前算到了一切。”

    “三线若在,凭借此底蕴,可保江东三年无虞。至于三年之后是死是活……事在人为。”

    说到最后,孙绍不禁将语调提高了几分:

    “传令。”

    “即刻命总兵都督吕蒙,率兵三万驻守濡须口,点将徐盛、丁盛。”

    “命大都督鲁肃,率兵七万驻守同往交州的要道,点将太史慈、甘宁。”

    “至于剩下的军队和虎臣们,统统随本公前往江面战场,本公倒是要看看,世人畏之如虎的虎豹军队,究竟能否攻破我这长江天险之后的江东铁壁。”

    “诺。”

第三百三十章:三线开战

    荆州,江夏。

    此地作为乃是荆州的东面战线,主要便是用来负责防备东边的江东孙氏,如今,随着荆州划为魏土,由曹仁带兵驻守在此,让这里的重要性甚至一度超过了荆州首府夏口,成为最重要的州郡。

    当曹昂带兵来到江夏时,第一感觉便是来错了地方,与五年前不同,经过曹仁整治的这五年,江夏已经完全可以称为一座壁垒了,坚不可摧。

    按照惯例,跟随着曹仁巡视完江夏的军营后,曹昂才重新回帐,与众将尚疑具体的对策。

    曹昂俯视在场众人一圈,开口道:

    “说说看吧,对于此次伐吴,诸位都有何具体良策?”

    话音刚落,便只见身为大将军的夏侯惇上前一步,抱拳道:

    “大王,我们或可如上次那般,由虎女将军领淮南兵进军濡须口,大王亲率大军顺江南下,双管齐下必能一击灭吴。”

    曹昂摇了摇头:

    “没有那么简单。”

    “上次濡须口一战实属意外,而且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压力不止是扬州一地的,更是南方的交州。”

    “如今荆南四郡中又有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与其相倚靠,我们目标在扬州,便得抽出部分兵力防备三郡之地不被交州的吴军偷袭才是。”

    话音落罢,便只见曹仁上前一步,沉声道:

    “大王尽管放心,此三地臣皆有防备,每一郡都有不下两万兵马,且守将皆是我大魏的宗亲,诸曹夏侯中的能臣担任。”

    曹昂微微一笑:

    “子孝叔叔办事,孤自然放心。”

    “只是一旦伐吴战争全面开启,我军主力必将尽陷前线,如此一来,后方空虚,一切还是得小心为妙。”

    “这样吧,三郡中除了原有的兵马以外,将来再抽调三万兵马屯于长沙,由元让叔叔亲自统领,一旦三郡中哪一郡有变故,都可以第一时间支援。”

    曹仁和夏侯惇同时上前一步,沉声应道:

    “臣等,领命。”

    曹昂指尖敲打着桌面,扭头望向一旁低头的司马懿,开口笑道:

    “仲达,思索了这么久,可有想到什么妙计?”

    司马懿迟疑片刻后,方才拱手作揖道:

    “回大王,臣斗胆,倒是觉得先前大将军所言,或可一试。”

    闻言,曹昂眉毛一挑:

    “仲达也觉得双管齐下会更好?”

    司马懿摇头道:

    “不是双管,是三管。”

    “一路为明,两路为暗。”

    曹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具体说说看。”

    司马懿沉声道:

    “回大王,臣以为水战向来是我军之弊端,敌军之优胜所在,若要伐吴,突破口就只能在水军占比很少的濡须口处。”

    曹昂不在意的说道:

    “这一点不止我们知道,东吴朝堂同样知道。”

    “濡须口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水陆两军皆可并进;而从战略位置上来说,它甚至临近东吴首府建康,一旦濡须口被破,建康城便可朝发夕至,如今重要之地,我那个小侄儿岂会不派重兵把守?”

    司马懿低眉道: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这一明两暗三支军队。”

    闻言,曹昂似乎也是想到了什么,眯起眼睛淡声道:

    “说下去。”

    司马懿点头道:

    “三支军队,明面上最强大的那一支当然是由大王统帅的正面大军了,与当初攻益州围剑阁时一般,不过诱饵。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东吴有着天险且水师战力极强,即使是正面大军也务必全力攻之。”

    “至于剩下两支暗军,一支暴露在交州,一支隐藏于淮南。”

    此言一出,夏侯惇不禁疑惑道:

    “中丞大人,既然是暗军,为何一支又要暴露在交州?”

    还不待司马懿开口解答,便只听身旁的曹仁若有所思的说道:

    “先生的意思是,这支军队虽名为暗军,但从本质上来讲,与大王所统率的大军一样,都是明军?由我们故意暴露一些线索给东吴朝堂那边看的,好让他们防备交州方向,从而懈怠淮南?”

    司马懿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

    “想我军当初攻伐益州之时,便是采用的如此办法,大王统帅大军在正面,臣则领奇兵绕剑阁直取成都;如今谋略吴地,或可换汤不换药。”

    “只是这江东朝堂毕竟是周瑜一手培养起来的,无论是吕蒙还是鲁肃,又或是当今吴主孙绍,其见识和本领虽都不是益州那群君臣可以媲美的,但毕竟吴主还过于年轻,经验不足,所以才会有这第二条引线。”

    “而只有当正面和交州两条线暴露在外,才会让淮南这条暗线隐藏的更深。”

    听着司马懿的解释,帐中一众文武这才纷纷恍然。

    就连曹昂脸上都流露出一抹满意之色,点头说道:

    “想当初从益州进军荆州之时,便想着在半路上与虎女分兵,让她提前去统帅淮南兵马,如今看来,孤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虎女之前就曾拿下过濡须口,若是再战,经验肯定远非第一次可比。”

    闻言,司马懿躬身行礼道:

    “大王圣明。”

    曹昂笑骂道:

    “行了,这都是你的主意,难不成孤还会抢你功劳不成?”

    “两位将军,你们觉得中丞此计如何?”

    说到最后,曹昂将视线转到了夏侯惇和曹仁二人身上。

    只见二人纷纷上前一步,先后行礼道:

    “大王圣明,臣等愿听从大王差遣。”

    曹昂点了点头,当即袖袍一挥,起身喝道:

    “众将听令。”

    帐中诸将纷纷朝着曹昂拜去,齐声道:

    “在。”

    “传孤诏令,即刻起兵分三路,正面大军随孤出征,交州战场由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点兵三万亲自负责,至于淮南战场……所有人都不得透露出一点消息,违令者,按军法处置。”

    “诺。”

    曹昂目光扫过一圈众人,端起桌上的茶水高举身前,沉声道:

    “诸位,军营禁酒,今日孤便以茶代酒敬各位。”

    “此战若胜,我大魏,便将君临天下,介时诸位也都是有功之臣,封相拜侯应有尽有,而你们的名字,也注定将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众将齐喝:

    “大王千秋无期,大魏国祚万年传承。”

第三百三十一章:魏王、吴侯

    建安十六年初,曾有大军开战于东南。

    此次战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战况惨烈,近乎每天都有数百上千人丧命,重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但即使如此,开战的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没有要停手的打算,因为这场仗,关乎着未来天下的国运。

    若魏军胜,则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若吴军胜,则魏军二十年内将再无南下之力,介时二分天下也将不是空话。

    因此对于双方来说,这均是一场豪赌。

    今日清晨,当浴血的魏军战船照例驶向江面战场时,不同于以往直接开战,这次却是有一艘巨大的主船缓缓驶在最前方,暴露在吴军蓄势的箭雨之下。

    只见主船甲板上,除却往日那些带甲士兵之外,更是多了一位身未着甲的黑衣青年端坐在最前方,面带微笑的看着身前一字排开的众多吴兵,似乎丝毫不惧怕他们手中的弓弩。

    直到离城前江面还有两百米的距离时,主船这才缓缓的停了下来。

    正当那些城前吴兵疑惑之时,只见主船上传来一声声嘹亮的呼喝声:

    “我主魏王,邀请吴侯出面一叙。”

    “请吴侯出面一叙。”

    “请吴侯出面一叙。”

    “……”

    听着江面传来的呼喊声,站在城墙头上身穿重甲的孙绍不由得皱起眉头,对着身边的陆逊低语道:

    “自从我们双方开战这数十天以来,几乎每天都只是战场搏杀,从无对话先例,今日这魏王却突然提出要见本公?伯言,你觉得这些魏军是想干什么?”

    陆续只是思索了片刻,便摇了摇头,望向江面上的战船,出声道:

    “臣也不知。”

    孙绍突然一笑:

    “他总不会是来跟本公叙述什么亲戚关系的吧?”

    陆逊也笑了:

    “那大王可要见见?”

    “见,当然要见。”

    孙绍握着腰间剑柄,毫不犹豫的咧嘴笑道:

    “既然他都敢只船上前,本公若不见,岂不是说明本公怕了?我孙氏英烈在天之灵如何能忍?”

    见孙绍如此说,陆逊也不再多言,只是冲着身后甲士使了个手势。

    一众亲兵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分分列阵相迎,丝毫不输于对面战船上的排场。

    而孙绍,则站在城墙最中间,沉声喊道:

    “不知魏王要见本公,所谓何事?可是被我大吴水师之威所折服忍不住要议和了?”

    坐在主船上的曹昂不禁轻笑一声,似是对着身边护卫说着:

    “到底还是小孩子心性。”

    不过下一刻,曹昂声音便放大了几分,喊道:

    “孙绍侄儿,孤此行来,是带了你小姑姑的问候。”

    “她说孙曹两家本就为姻亲,如今却要为敌,她不忍我们自家人再自相残杀,所以孤也答应她,只要你肯率众投降,孤便会给你封王拜相,介时你将不再是区区二州之地的吴侯,而是整个天下的王,是我大魏吴王,如何?”

    孙绍冷笑一声,高声回应道:

    “好啊,既然小姑父如此大方,本公又岂能拒绝你的好意?”

    “只是本公有意投降,只怕本公麾下的将士们也不愿如此,小姑父若要给本公一人封王拜相,不若先让你麾下的铁骑踏平我江东子弟的意志?”

    “哎呀,就是不知道昔日那横扫一切的虎豹铁骑,能否再用于今日水战?”

    听着孙绍这赤裸裸的讥讽,曹昂只是眯起了眼睛,脸上却并无任何愠怒之色,平静的笑道:

    “如此,那还真是可惜了。”

    “只是数年前吴地能拒孤于长江之外,凭借的是大都督周瑜谋算千里的本事,如今周瑜病逝,孤还来不及吊唁,倒是想问问侄儿,你可还有第二个周瑜撑腰啊?”

    “你……”

    听着曹昂故意提起周瑜的死,孙绍脸上止不住的怒意横生,可还不待他回声什么,却只见身边的陆逊已然上前一步,淡声道:

    “这一点就不劳魏王您操心了。”

    “我江东人才济济,就算天妒老师之英才,可我东吴朝堂同样有能接替老师之人选,拒兵?再简单不过的事罢了。”

    “你是……当年那个陆家小子?”

    曹昂眯起眼睛,认出了站在孙绍旁边的那名绿衣青年,笑道:

    “你刚称呼周瑜那家伙为老师?看来这些年他没少栽培你啊。”

    陆逊正要开口,却被孙绍伸臂拦了下来。

    只听这位吴侯淡笑一声: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绍儿愚笨,这些年来依旧未能习得师父一身本领。”

    “可伯言不同,他乃是少年英才,就连师父都夸赞他的天资非常人所能及,一身传承更是师父精心教诲的结果,小姑父可要小心,将来莫要在他手上栽了跟头。”

    曹昂会心一笑:

    “侄儿提醒的是。既然有公瑾的亲传在,小姑父自当小心。”

    “哎呀,陪你聊了这么久,倒是一直忘了问侄儿,不知你这城中粮草军械还能支撑多久?”

    孙绍心中盘算片刻,眯眼冷笑道:

    “这一点就不劳姑父挂心了。我江东国富兵强,民心可依,你们魏军只管来攻,怕只怕姑父您就算穷极一生,也无法登临我吴地半步。”

    “是嘛……”

    曹昂轻笑一声,高声道:

    “可据孤的情报所知,如今你这偌大的扬州之内,可用之兵不足五万,可用之粮不过百日,其余的储备……应当都在交州吧?”

    听着曹昂轻易的就戳穿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孙绍不由得握紧了拳头,冷笑一声说道:

    “具体情况如何,小姑父大可领兵上阵,亲自一试。”

    曹昂会心一笑,答道:

    “孤自然会的。”

    “只是既然这座扬州空虚,没有多少物资,孤似乎也没必要与尔等舍命相战吧?”

    “等回头拿下了交州,不仅物资充足,还可以截断你们的退路,等到了那时,孤倒要看看,侄儿你是否还能如现在这般硬气?”

    说完,曹昂大笑着乘船离开,不再与城墙上的孙绍议辩。

    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影,孙绍不由得皱眉,转过头来对着陆逊说道:

    “伯言,去查查,如今交州那边的战况如何了?本公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安。”

    陆逊低头作揖:

    “诺。”

第三百三十二章:交州战役

    交州,番禺。

    若问当今天下十三州哪一州存在感最低,无疑便是此地了。

    作为交州荒蛮之地,即使是首府,番禺也依旧难逃一番落后荒乱之景,人烟罕迹,像是从未被开发过一般。

    不过,这毕竟也是以前人们心中的观念了。

    自从当年周瑜率兵打下这里后,便一直将此地视为军事重地,不仅戒备森严,更是派有重兵把守。

    因此如今番禺具体如何,倒也无人能知晓了。

    以前番禺禁地是因为蛮荒落后,如今这番禺禁地,倒是因为东吴重兵。

    番禺城头之上。

    鲁肃眺望着来来回回搬运物资的一众吴军将士,转过头来对着身边的甘宁说道:

    “兴霸将军,今日运往江东的物资准备的如何了?”

    甘宁抱拳,沉声道:

    “回大都督,照例已经派出百艘船只前往东边的码头,由子义将军亲自押送,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闻言,鲁肃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如此便好。”

    “太史子义做事素来沉稳,有他在,想必也没人能劫掠战船。”

    就在两人交谈之间,只见身侧一名甲士飞快的跑了过来,对着鲁肃单膝跪地道:

    “报——”

    “启禀大都督,城外不远处发现有魏军迹象。”

    “魏军?”

    鲁肃微微诧异,但脸上并没有过多吃惊之色,只是点了点头,便对着那名甲士说道:

    “我知道了,你且下去准备吧,告诉将士们一切按计划行事。”

    “诺。”

    那名甲士照令离开。

    甘宁望向城外迷雾处,咧嘴一笑:

    “交趾地域蛮荒,一年四季都少不了沼泽迷雾,也亏得魏军他们还能找到这里。”

    鲁肃笑呵呵的说道:

    “如吴侯当初所料,这魏王也算得上是当世雄主了,此战既然想吞并我们,自然不会只在江东一处,肯定还会对交州有想法的。就是不知道来此带兵的是何人?”

    甘宁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狞笑道:

    “管他是何人,既然敢主动进犯,那就别怪老子麾下的‘锦帆营’将他们从头劫到尾。”

    “大都督,甘宁愿主动请战。”

    说到最后,甘宁不禁对着鲁肃抱拳行礼。

    鲁肃思索了片刻后便点了点头:

    “也好,就由甘将军带人去给这些魏军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大吴厉害的远不止有水军。”

    “不过将军要记得,此战以试探为主,不必恋战。”

    甘宁咧嘴一笑:

    “诺。”

    说完,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停留。

    望着甘宁离去的背影,鲁肃转过头来,对着身边一名渔网近侍说道:

    “你,即刻将此地情况写一份详细奏报,星夜传回江东,务必第一时间送回到吴侯手中,让他知晓此地的事情。”

    “诺。”

    近侍低头应声。

    当鲁肃重新抬起头,望向城外那迷雾中若隐若现的军队时,不禁皱起眉头,像是轻声自语道:

    “奇怪,怎么感觉这一次好像一切都是这么顺利?”

    ……

    与此同时,番禺城外。

    身为大将军的夏侯惇此役亲自领兵,随行的将军尚还有曹休、夏侯尚二人,都是被曹昂一手提携起来的诸曹夏侯二代将领。

    望着离面前不远的坚城,夏侯尚忍不住说道:

    “叔父……”

    话还未说出口,夏侯惇便皱起眉头,斜睨了他一眼。

    夏侯尚似也觉得不妥,赶忙低下头,重新说道:

    “大将军,前方应该就是番禺城了。”

    夏侯惇嗯了一声。

    这时,身侧的曹休也不禁靠了过来,疑惑的说道:

    “大将军,咱们十天前才从荆南四郡出发,这不是刚才踏入交州的领土吗?一郡未攻,怎么就会到这交州首府番禺了?”

    夏侯惇摇头道:

    “文烈有所不知,这交趾之地虽然也尚属十三州之内,可往南绝大多数区域都是未曾开发的荒芜郡地,是废土,相较起来,这番禺城开发的还算完整。”

    “因此,就算此郡靠近荆南四郡,无一处天险可守,也依旧是首府的不二人选,纵使吴兵占据了这里,也由不得他们更改。”

    “原来如此……”

    曹休这才一阵恍然,随即笑道:

    “那这么说来,只要咱们攻下了这座番禺城,岂不是就相当于打掉了交州七八成的命脉?而且一旦断了东吴后勤补给,大王那边不也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吗?”

    夏侯惇独目望向城头,淡声道:

    “只怕没那么简单让我们攻下。”

    “而且你们两个小辈也别忘了咱们来此的目的,是要尽量拖住吴军屯聚在此的主力,一旦淮南那边有变,第一时间困住他们的行动,方才是大王计划中的上策,现在没必要跟他们打个你死我活的,只需要安心耗粮即可。”

    闻言,夏侯尚和曹休二人皆是抱拳道:

    “是末将等一切听从大将军指令。”

    夏侯惇沉声喝道:

    “传令,四周除了必要的戒备巡逻队之外,其余人就地扎营筑寨,不得有任何马虎,谁若敢无将令行事坏了大计,一切按军法处置。”

    “诺。”

    夏侯尚曹休二人应命答道。

    然而就在二人吩咐夏侯惇将令不久,便只见夏侯尚又一次:

    “报——”

    “大将军,前方吴将甘宁带人寻衅,末将请求出战。”

    “吴将甘宁?”

    夏侯惇目光中只是闪过片刻思索,便摇头说道:

    “不必理会,告诉将士们,只管扎营筑寨,不准私自出战。”

    “可是……”

    夏侯尚急的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夏侯惇厉声制止:

    “听从将令,大局为重。”

    夏侯尚只得耷拉下脑袋,抱拳道:

    “诺。”

    望着夏侯尚离去的背影,夏侯惇目光中不禁露出一抹思索之色:

    “甘宁……如今东吴可名列前茅的虎臣武将,这吴侯竟然能将他不带在身边而是派给鲁肃当副手,看来这交州比大王当初预期的还要重要啊。”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能在交州守住你们,大王那边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介时一旦扬州被破……哼。”

    说到最后,夏侯惇不禁冷笑一声,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第三百三十三章:准备

    建安十六年夏,距离曹魏与孙吴开战已有百日时间。

    这百日来,江面每日都漂浮着残破的船橹,长江早已被鲜血染红,吴土更是赤地千里,皑皑白骨随处可见,三步一箭,五步一骨,惨绝人寰。

    但即使如此,无论是魏军还是吴兵,却都依旧没有要停手的意思,仿佛不死不休。

    按理来说,双方既然如此认真,那必然要压上一切来战争才是,但结果却并不是如此。

    要从魏攻吴,只有三条线可走:荆州、淮南、交州。

    而其中,交州在孙吴手中,所以紧邻着江东的荆州和淮南势必作为主力进军,如同正面战场一般不死不休才行。

    但结果却是淮南那边攻伐的动静出奇的小,莫说媲美荆州的正面战场了,甚至闹出的动静还远不如荒蛮之地的交州战场。

    这一点,莫说那些敌对的吴兵了,就是同属一阵营的荆州魏军,也心生纳闷。

    但没办法,亲自坐镇荆州战场的魏王都没开口,自然也无人敢质疑淮南的魏军。

    但没人质疑不代表军营中没有反对声。

    尤其是随着这场仗拖延的时间越来越久,这段时间荆州麾下各军营中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压不住了。

    荆州主营。

    曹昂身着铠甲站在那张偌大的地图前,一手扶着下巴做沉吟状,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这时,门外大步而来一名中年将军,对着曹昂单膝跪地道:

    “臣,骠骑将军曹仁,参见大王。”

    曹昂猛然回过神来,转身笑道:

    “叔叔来了,快起吧,将军带甲不行大礼,这可是从先王时期就有的规矩,别破戒了。”

    曹仁起身应道:

    “谢大王。”

    曹昂微笑着说道:

    “叔叔此时不是应该在巡营吗?不知找孤有何事啊?”

    “这……”

    曹仁目光中闪过一抹迟疑。

    曹昂笑道:

    “叔叔什么时候跟孤也这般见外了?”

    闻言,曹仁这才重新抱拳说道:

    “大王,臣刚才在巡营时,听到将士们偶有一些言论,是关于……”

    曹昂笑着接口道:

    “关于淮南的吧?”

    曹仁没有接口,只是脑袋更低了。

    曹昂笑着摇了摇头:

    “淮南那边的计划,手底下的士兵们不知道,难道叔叔还不知道吗?怎么也会在这种事上介意?”

    曹仁迟疑着说道:

    “正因为臣知道,所以才来请示大王。”

    “荆州这边的将士们每日都是浴血奋战,少有生还,对比起来,淮南那边确实有些安逸了,若是长此以往,不给将士们一个满意的解释的话,只怕……军心涣散啊。”

    听着曹仁如此,曹昂也皱起了眉头,但只是思索了片刻后便摇了摇头:

    “不行,淮南那边我们压上了一切,行动必须保密。”

    “可将士们那边要怎么解释?”

    曹昂指尖敲打着铠甲,抬头看着曹仁,认真的说道:

    “挑几个领头的,当东吴间谍处理,杀之。”

    见曹昂如此决绝,曹仁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又问道:

    “若这样处理,只怕难以服众啊。”

    曹昂摆了摆手:

    “那就棍棒加胡萝卜,再挑几个军功显赫的,着即升为校尉,金银财宝只要我们带的,当着众人面该赏就赏,不要吝啬。“

    “总之淮南的那边的消息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压下来,否则一旦被东吴察觉,我们先前的一切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曹仁点了点头,抱拳道:

    “诺。”

    就在曹仁准备离开着手去办这件事时,却只听身后又传来曹昂的声音:

    “对了子孝叔叔,最近大将军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曹仁驻足,转过身来思索着说道:

    “似乎……还是老样子?元让说每日就是按照大王吩咐那般,只负责堵住番禺城的大门,扎营筑寨犹如坚壁固垒,让鲁肃那边摸不清具体状况,其余的,虽然偶有冲突,但也都是些小打小闹,无关大局。”

    曹昂点了点头,轻声道:

    “那便好。”

    “这场仗也打的够久的了。如今既然迷雾阵都已经布好,那便吩咐下去,是时候……该动起来了。”

    说到这,曹昂不禁转过头来,微笑着说道:

    “等此间事了,还得麻烦叔叔亲自带兵走一趟,别人我不放心。”

    曹仁抱拳沉声应道:

    “诺。”

    ……

    同一时间,淮南主营。

    吕玲绮身着红甲,倒在主位那张虎皮大椅上,闭目小憩,娇颜上无意沾染的血迹未曾拭去,一脸的疲惫看上去像是已经劳累了许久。

    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呼唤声:

    “将军,荆州那边有信送来,似乎还是大王特加的玺绶。”

    闻言,吕玲绮瞬间睁开眼眸,像是猛然被惊醒,而后又缓缓闭上。

    直到片刻后,虎女方才重新扶额坐起,淡声道:

    “进来吧。”

    只见昏暗的大帐中透露出一丝光亮,手持书简的张辽大步而来。

    看着吕玲绮扶额疲惫的样子,张辽迟疑道:

    “末将是不是打扰您休息了?”

    吕玲绮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

    “无妨。”

    说完,便对着张辽伸出了手掌。

    张辽上前一步,将书简恭敬的递给了吕玲绮。

    吕玲绮铺开书简,视线飞快的扫过其上,渐渐的皱起了眉头。

    身旁的张辽见状,忍不住说道:

    “末将听闻最近荆州那些将士似乎对咱们淮南这边每日以逸待劳的打法颇有些微词,大王此信前来是不是也是因为此事?”

    吕玲绮摇头道:

    “不是。”

    张辽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这时候曹昂来信斥责什么。

    毕竟,濡须口虽说只是一道小寨,可在近些年来孙氏的修缮下,却完全像是一座坚城,再加上总兵都督吕蒙用兵得法,恐怕短时间内是没那么容易攻破的。

    就在张辽还想问些什么的时候,却只见吕玲绮已然起身,一边卷起手中书简,一边沉声道:

    “张将军,我前段时间让你所藏之精兵战船,你可都准备好了?”

    张辽连忙抱拳答道:

    “回将军,精兵一万,战船五百早已备好,随时可用。”

    吕玲绮点了点头,轻声道:

    “那就好。”

    “这些兵马……恐怕不日便会派上用场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求援的消息

    江东主营中。

    孙绍缓步走出大帐,望着江岸那边的魏军大营,思索着说道:

    “伯言,你有没有觉得最近魏军的攻势似乎松缓了不少?”

    跟在身后的陆逊愣了一下,点头道:

    “听主公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

    “以往这个时候正是魏军攻城最凶猛的时候,最近这段时间却偃旗息鼓,不知道在搞些什么鬼。”

    孙绍苦思许久不得解,也只能摇了摇头,而后回过头来,重新问道:

    “对了,近日咱们的后备储粮还能支撑多久?”

    陆逊想了想,如是说道:

    “大概只有十天之余了。”

    “十天?”

    孙绍心中猛地一惊,转过头来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交趾的运粮消耗的竟如此之快吗?”

    陆逊苦笑一声道:

    “事实上,我们已经有数日没接到所运的船粮了。”

    闻言,孙绍不禁皱起了眉头:

    “怎会如此?可和大都督联系过了?负责押粮的是何人?”

    陆逊摇了摇头:

    “已经派出去两拨人了,至今都没有回信。”

    “至于押粮之人……以前是子义将军,但自从交州也被曹魏盯上后,为了保护交州不失,便是由仲谋公接任了。”

    “二叔?”

    闻言,孙绍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这个二叔做事一向沉稳,尤其是在这种大事上,是断然不会出错的才对,怎么会……”

    一念至此,孙绍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攥紧了拳头,目光冰冷的看着远处的魏营。

    陆逊见状,上前安慰道:

    “主公且宽心,仲谋公虽算不上我大吴的虎将,但也绝非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说不定就是所遇江面风浪不止,路难行了些。”

    陆逊虽出言相劝,但孙绍却并没有抱有侥幸心理,而是轻叹一声道:

    “只怕没那么简单。”

    孙绍思索片刻,认真说道:

    “伯言,你即刻动身,亲自带人取一趟交州,务必要搞清楚这一路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陆逊点了点头,抱拳道:

    “诺。”

    说完,转身就走。

    但没等他走两步,便只见又一名甲士迎面匆匆而来:

    “报——”

    “启禀吴侯,番禺传来急报,魏国大军已围城数日,大都督要坚持不住了,交州被破已是须臾之间。”

    “什么!?”

    此言一出,莫说孙绍了,就是刚离开的陆逊也再一次驻足,猛地又走了回来。

    孙绍袖袍一挥,低吼道:

    “怎么可能?明明鲁肃前些时间才传回来消息,说是番禺与魏军壁垒对峙于荒野之上,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数天时间,就被他们围堵到兵临城下的困地?”

    “这……”

    那名甲士苦笑一声:

    “属下也不知啊。”

    “混蛋。”

    孙绍关心则乱,一阵火大,忍不住抬腿一脚踹翻了那名甲士。

    陆逊见状,赶忙拦住了还要有所动作的孙绍,而后转过头来看向那名甲士,厉声问道:

    “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甲士颤抖着说道:

    “回大人,是、是今早我们巡视江岸边时,从水中捞上了一名昏迷的士兵,本来看他穿着我军将士的衣服,所以才打算及时救援的,可没想到等他醒后,他却自称是甘宁将军手下的校尉,也是他哭喊着告诉我们,说是番禺已经岌岌可危,要吴侯您即刻发兵救援啊……”

    话音落罢,陆逊当即恼怒至极,呵斥道:

    “混账,一个不明来历的陌生人所说之话你们也敢信?”

    那名甲士不敢开口,而是将脑袋死死的压在地上。

    孙绍见状,似乎也重新冷静了下来,摆了摆手道:

    “好了,此事毕竟事关重大,也不能全怪他。”

    “本公且问你,那打捞上来的校尉现在何处啊?”

    甲士赶忙答道:

    “回吴侯,人打捞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本来医官可以稳住他身上的伤势,可约莫是他太激动了一些,伤口迸裂,如今已经……”

    不用说下去,二人也明白了他口中所说的意思。

    陆逊深吸一口气:

    “行了,你先下去吧,告诉将士们,继续加强戒备,不可有任何懈怠。”

    “诺。”

    那名甲士赶忙应声离开。

    孙绍这才重新望向江岸,语气冰冷的说道:

    “如今倒成了死无对证,伯言,你怎么看?”

    陆逊思索了片刻,迟疑道:

    “臣在想,主公,你说此事会不会与最近我们没收到交州运粮以及魏军攻势暗弱有关?”

    闻言,与他有着十几年默契的孙绍瞬间就明白了他心中所想,眯眼说道:

    “你的意思是……交州那边被曹昂偷偷增兵了?”

    陆逊点头道:

    “不乏这种可能,但我们确实已经有几天没有与交州那边有书信往来了。”

    “交州那边有着我们这些年囤积的不少战争储备,不管怎样,绝不容有失。”

    孙绍点了点头:

    “那就派人去看看。”

    “只是这军队的抽调……”

    陆逊接口道:

    “如今交州情况不明,正面战场又要顶着莫大的压力,怕只是怕这是曹魏的调虎离山之计啊,我正面大军一走,敌军就来进犯。”

    孙绍明白了他的意思:

    “那就只能从濡须口调兵?可我怎么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说到最后,这位吴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陆逊苦笑道:

    “交州毕竟是重中之重,就算蹊跷,也不能拿它来冒险啊,否则一旦交州沦陷,我江东也将不保啊。”

    孙绍似是觉得有道理,点头沉声道:

    “那就传令,即刻从吕蒙部调集一万兵马进发番禺,务必将交州的一切都打探仔细了。”

    “诺。”

    陆逊领命,即刻转身离去。

    孙绍抬头望天,呢喃道:

    “师父,若是您面对此局,又会怎么做?”

    ……

    交州,番禺。

    鲁肃站在城墙头上,捋着胡须眺望着面前不远处那高高筑起的壁垒营寨,低叹一声道:

    “今日魏军还是不肯出城迎战吗?”

    身后的甘宁冷笑一声:

    “缩头乌龟嘛,又岂会出来?”

    听着甘宁话语中的讥讽,鲁肃却是神色凝重:

    “自从魏军派人驻扎在这里后,这段时间以来不管我军将士如何叫阵,可却始终无一将出城迎敌,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对了兴霸,最近吴侯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甘宁摇了摇头:

    “已经有好几日没有收到江东的消息了。”

    鲁肃不禁皱眉,但思索片刻后便叹气一声:

    “罢了,许是正面战场的压力太大,吴侯暂时无暇顾及才是,我们还是别添乱了。”

    “嗯。”

第三百三十五章:濡须口调兵

    濡须口。

    吕蒙一如既往的坐镇寨中,看着面前摆在案桌上的地图,仔细的思索着现下的破局之法。

    “报——”

    这时,一名甲士飞快的从帐外而来,对着他单膝跪地道:

    “启禀都督,吴侯派人来了。”

    吕蒙愣了一下,赶忙说道:

    “快请。”

    话音落罢,只见门外走出一名身穿绿衣的青年,微笑着走了进来,对着吕蒙抱拳行礼道:

    “陆逊奉吴侯之命,特来拜见都督。”

    吕蒙哈哈大笑,走上前来说道:

    “没想到竟是伯言你亲自前来,不知吴侯究竟有何命令吩咐给臣下?”

    陆逊也不客气,笑着说道:

    “事态危急,在下也就不卖关子了。”

    “吴侯已经有十数日没有与交州那边取得联系了,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正面战场遭受到的压力少了许多,所以我们怀疑是曹昂那家伙偷偷将兵力派到了交州,欲再来一出与围攻剑阁时一样的把戏。”

    闻言,吕蒙脸上的神色也凝重了不少,宽慰道:

    “放心吧,以大都督的本事,那曹贼这样的小把戏恐怕还困不住他。”

    陆逊深吸一口气道:

    “吴侯自然相信大都督的本事,只是交趾一事毕竟事关重大,我军这些年的存储后备皆在于此,容不得有任何的马虎。”

    吕蒙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那不知吴侯想要臣下做些什么?”

    陆逊沉声道:

    “在下来此,便是想借都督麾下兵马一用。”

    吕蒙毫不犹豫的说道:

    “没问题。”

    “只是如今淮南的魏军蠢蠢欲动,本都督身为总兵都督,要对濡须口的安危负责,所以恐怕不能分出太多兵力来供伯言你驱使啊。”

    陆逊思索着说道:

    “那不知都督能拨出多少兵马?”

    吕蒙沉吟片刻后,如是说道:

    “最多……不超过五千。”

    “五千?”

    陆逊眉头紧皱:

    “五千之数着实少了些啊……”

    吕蒙又问道:

    “那不知伯言你此来预算是多少兵马?”

    陆逊抬头,直视着吕蒙,认真的说道:

    “若交趾战况当真危急,恐怕最低也得一万兵马参战啊。”

    “一万?”

    吕蒙苦笑一声:

    “伯言,你也知道我濡须口的战况啊,本来守军只有三万时,面对敌人七万大军就已经很费力了,万一若是再大幅度的削弱防线,恐怕会给敌军有可乘之机啊。”

    “要不这样?我先点兵马五万由你带去,看看吴侯那里能不能再抽调出剩下的兵马来救援交州,如何?”

    陆逊低叹一声:

    “只怕正面战场会更难啊。”

    “吴侯那边本就顶着魏军最大的压力,万一交州无事却让江东陷入虚弱,恐怕我等就是万死也难逃其咎啊。”

    听着陆逊的话,吕蒙不禁咬了咬牙,出声道:

    “这样吧伯言,我再最后多调给你两千兵马,这已经是我濡须口防线的极限了。”

    陆逊似乎也明白吕蒙的难处,当下躬身行礼,神色认真的说道:

    “如此,便多谢都督了,至于剩下的兵马,容我自己再想想办法吧。”

    吕蒙点了点头,不再开口,而是转身走向身后的案桌,拿起桌上的虎符,低喝一声:

    “来人。”

    很快,只见一身铠甲的徐盛从帐外大步走来,对着吕蒙抱拳道:

    “都督。”

    吕蒙将虎符交到徐盛手上,认真的说道:

    “文向,你即刻从各营中点兵七千,天黑之前集结完毕,交由到伯言手中。”

    “七千?”

    徐盛愣了一下,赶忙说道:

    “都督,如此一来,我濡须口各处防线岂不是……”

    话还没说完,便被吕蒙抬手打断。

    只见吕蒙摆了摆手,轻声道:

    “好了不必多说,照我的意思去办吧。”

    徐盛也只能低叹一声,抱拳道:

    “诺。”

    说完,便转身前去调令兵马。

    直到大营中重新剩下吕蒙陆逊二人后,陆逊这才深吸一口气,看着吕蒙神色坚定的抱拳道:

    “都督之心,等在下处理完交州事宜后定会吴侯禀明。”

    吕蒙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笑道:

    “都是为了大吴,伯言不必放在心上。”

    “只要能助吴侯脱离此次困境,蒙……也算不负大都督临终前所托了。”

    ……

    江陵,魏军主营中。

    曹昂正与曹仁商议着军中事宜,这时,只见一名甲士快步走了进来,对着曹昂单膝跪地后,恭敬的呈上了一个书简:

    “启禀大王,大将军派人送来信件,请大王务必亲自过目。”

    曹昂接过书简,挥了挥袖袍。

    那名甲士默声告退。

    曹昂打开书简,看着其上所书内容,片刻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身旁的曹仁不由得笑道:

    “大王可是收到元让那边传来的好消息了?”

    曹昂缓缓合上书简,虽并未表示赞同,但脸上的笑意却不曾消失:

    “算不上好消息吧,意料之中而已。”

    “当初给元让叔叔的命令就是让他除了拖住交州的兵马以外,便是要不惜代价的截住交扬二州来往的水道。”

    “如今消息送回,水道已被我军掌控,交扬二州之间丧失了唯一的消息来源,恐怕要不了多久,军心便会大乱。”

    曹仁咧嘴一笑:

    “这还得是大王的妙计啊,提前派校事府的死士假扮成交州的校尉去江东报信,这样一来,无论他们信与不信,疑惑的种子都已经种下,便由不得他们不动摇啊。”

    曹昂淡笑一声:

    “我这个侄子啊,到底是孙策之子,由周瑜一手培养起来的少年英主,见识就是不一样,只可惜还是太年轻了,经验不足,否则这一手恐怕还真不容易骗到他。”

    曹仁笑道:

    “能在我大军围攻下坚持近半年之久,他也足以自傲了。”

    曹昂点了点头,沉声道:

    “传令,即刻告诉司马懿,让他务必在今夜就整理好麾下的精锐,等待孤的诏令暗自发兵增援淮南的虎女。”

    “还有,此次行动乃是我军重中之重,若敢有谁私下透露出消息,就让他这个为首的提头来见。”

    曹仁抱拳,沉声应道:

    “诺。”

第三百三十六章:中计了

    交扬水路,大雾。

    江面平静无风,却时不时的泛起涟漪,那是有船驶过的痕迹。

    陆逊站在船头之上,眺望着眼前的大雾弥漫,缓缓伸出手掌,呢喃道:

    “这里应该就是最为危险的无风带了,按照现在的进程来看,应该最多再有半日的时间就能到达番禺了。”

    就在陆逊呢喃自语之时,只见身后一名甲士快步走了上来,单膝跪地道:

    “陆大人,巡逻卫队刚刚又发现了一处痕迹。”

    “哦?”

    陆逊回过神来,转身说道:

    “带我去看看。”

    那名甲士应声而起,带着陆逊向船腰处走去。

    只见那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见一群士兵围观,而那些围观士兵的脸上皆有些许恐惧。

    等到陆逊靠近些时,才发现那些士兵们看的是一幅从水中打捞上来的尸骨残骸。

    陆逊不禁轻叹一声,询问着身边的亲兵:

    “这已经是一路上的第几个了?”

    亲兵摇头,苦笑着说道:

    “属下不知,但就算没有一百也应该有八十了。”

    陆逊轻声应了一句,而后目光望向船边那片被血染红的江面。

    这一路上,他们总是会遇到像刚才那样的事情发生,到处都是尸骨残骸,有穿着吴军铠甲的,也有穿着魏军的,足可见这里曾经发生了多么惨重的战况。

    见陆逊不再开口,那名亲兵以为陆逊是悲哀于这些将士的性命,同样恨恨的说道:

    “这些北方的家伙心还真是够狠,竟然选择从半道上拦住了大都督派人送信的去路。若非有人突围了出去,恐怕交州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就真的危矣啊。”

    闻言,陆逊没有开口,只是皱了皱眉头。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事情哪里有些不对,但一时间又想不出来。

    苦思许久无果,陆逊也只能摇了摇头,淡声道:

    “传令下去,从现在开始一路到番禺的路上,所有人都不得有丝毫马虎,以防魏军趁雾偷袭。”

    “诺。”

    那名甲士转身前去吩咐他的命令。

    陆逊本以为自己如此小心翼翼的举动,就算不能干扰到魏军偷袭,但也至少能在他们偷袭的时候让自己手底下的人以最快的时间反应过来。

    但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一路上别说魏军的踪影了,就是连原本的尸骨残骸也越见越少,仿佛全都消失了一般,由不得他不纳闷:

    “奇怪,按理来说越靠近番禺,杀伐的痕迹应该越严重才对,怎么临了临了反而没了声息呢?”

    陆逊目光中的疑惑越来越重,他总觉得脑海中那团迷雾,似乎有了些许线索。

    这时,只见瞭望台上的甲士冲下喊道:

    “大人,前方便是番禺海岸,我们到了。”

    陆逊抬头,沉声道:

    “告诉众将士,加强戒备,别让魏军有可乘之机,小心……”

    话还没说完,只听那瞭望台上的甲士又喊道:

    “不对啊大人,海岸线处似乎有守军,戒备十分森严啊。”

    闻言,陆逊脸上第一次出现凝重之色,抬头问道:

    “何处的守军?是我大吴的还是敌人的?”

    “不清楚,雾太大看不清啊,只能看到一些跑来跑去的人影。大人,我们怎么办啊?”

    闻言,陆逊不禁深吸一口气,挥袖沉声道:

    “众将听令,举弩拔刀,上岸前做好一切战斗的准备,若是有变……先斩后奏。”

    众将异口同声,齐喝道:

    “诺。”

    战船缓缓的靠近海岸。

    而海岸处的警戒力量也终于看到了那纷纷驶来的战船,迅速戒备着。

    只见为首一名校尉上前一步,用一口纯正的吴地口音,沉声喝道:

    “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号,否则格杀勿论。”

    陆逊回头一看,这才发现战船上的旗帜不知何时已经收拢起来了,想来也是身边那些跟随自己的也亲兵知晓先发制人这个道理。

    但既然对方是吴地口音,陆逊自然不会选择与对方发生冲突,当下同样喝道:

    “在下陆逊陆伯言,乃是奉吴侯之命前来救援交州的,同属于江东,莫要刀兵相向。”

    此言一出,却只见那校尉冷笑一声:

    “你说你是吴侯派来的?可我们未曾收到任何上头传来的消息啊。”

    “快说,尔等究竟是何人?竟敢冒充我们右部督陆大人?”

    见守关校尉死活不信,陆逊没办法,只得让身后亮起“吴”字军旗,同时派遣身边的一名亲兵上前送去自己的令牌。

    那校尉接过令牌,再三确认无误后也愣在了原地。

    此刻,他的心中已经隐约有些相信对方的来历了,但出于保险起见,依旧未曾放行,而是派遣一名亲兵迅速的向后方而去,想来应该是朝着番禺送信了。

    而趁此空荡,只见那名校尉亲自返身回来,抱拳沉声道:

    “在下无意冒犯大人,还望大人恕罪。”

    陆逊收回令牌后摆了摆手:

    “无妨,你们也是为了关口安危着想,可以理解。”

    “如今交州战事如何了?番禺可解了危急?”

    闻言,那校尉愣了一下,答道:

    “交州从未发生战事啊。”

    “你说什么?”

    这下轮到陆逊呆在了原地,只见他飞快的上前,抓着那名校尉的肩膀晃道:

    “交州怎么会没有战况?那些增援的魏军呢?”

    那名校尉苦笑一声:

    “回大人,末将已经在此守候许久了,根本未曾见到过您所说的援军啊。”

    “什么!?”

    陆逊彻底变了脸色,表情惊骇的后退数步。

    “大人、大人……”

    校尉见状,赶忙上前扶住陆逊:

    “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突然……”

    话还没说完,却只见陆逊揪住校尉的铠甲,狰狞的说道:

    “快,现在将交州所有的情况都一一讲给我听,不许有任何遗漏。”

    “是。”

    见陆逊如此严重的情绪波动,那名校尉有虽然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如是说道:

    “自从大都督带人驻守番禺以来,大概也就十来天吧,曹魏的大将军夏侯惇也带着兵马来此了,不过他们似乎并不是来攻打我们的,因为从第一天开始,魏军便是坚壁固垒的战略,这百十天来无论我大军怎样叫阵,他们就是不出来,我们的人马又不如他们多,大都督没办法,也只能与他们干耗着,一直到现在。”

    听着那名校尉的话,陆逊神情呆滞的说道:

    “也就是说……交州根本无事发生?那为什么江东前段时间来没有收到一点交趾的消息,连粮食都……”

    话还没说完,陆逊便噎住了,猛地转过身来,目光死死的盯着身后的江面,咬牙道:

    “该死,是水道!魏军将两州的唯一水道给截了。”

    刚说完,便只见远处有尘埃飞起。

    只见甘宁一骑绝尘而来,最终停在了陆逊面前,神色惊愕的看着他:

    “伯言?还真是你。你不是在吴侯身边吗?怎么会来此?”

    陆逊抬起头来,神色悲戚的看着甘宁说道:

    “兴霸将军,我们中计了,江东……要完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城破之日

    江东前线。

    孙绍身处主营帐中,有些坐立不安。

    不知为何,自从陆逊走后,这些天来他心中总是泛起一阵惴惴不安的惶恐,眼皮接连跳动,仿佛有预感要发生大事。

    要问原因的话,还是因为此次救援交州之事,他总觉得哪里似乎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按理来说,交趾有大都督鲁肃镇守,好端端的怎么会出事?可偏偏他们接连数天未收到交州的消息,而且也正是这段时间他所处的正面战场压力减轻了不少。

    难道说曹昂那边真的暗自抽调正面战场的兵马,前去增援交州了?

    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拿下交州?

    不对吧,若真是在意交州,那就应该在战争最最开始的时候动手,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防御交趾事宜才对,否则等他们都做好一切防御工事才动手,那不是傻子行为嘛。

    既然不是为了交州,那还能是为了什么?

    为了他身后这座扬州?

    似乎也不对,这么多天来,敌军的进攻还是如前日那般松松散散,似乎一点要加急的意思都没有,如果他们的目的真在扬州,现下不应该是他们最好的时机吗?毕竟对方可不知道他们救援交州的兵马是从何处抽调来的。

    不是交州,不是江东,那还能是那里?

    孙绍苦思不得其解。

    但就在这时,当他的目光扫过帅帐一侧悬挂的地图之时,右上角一个不起眼的小寨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濡须口?

    孙绍瞳孔微微扩大了几分,想到了一种极为可怕的可能。

    该死,自己怎么把濡须口方向给忘了?

    自魏吴战争开始以来,他便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正面战场上,虽然偶尔也会关注濡须口,但相较正面战场来说,濡须口和淮南的战争动作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在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来深想。

    如今,骤然将濡须口摆在他的面前,他才突然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命脉之地。

    孙绍“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袖袍一挥,低喝道:

    “来人。”

    很快,一名带甲的吴兵走了进来,对着他单膝跪地:

    “在。”

    话音刚落,还不待孙绍说些什么,却只见又有一名甲士慌乱的跑了进来:

    “报、报——”

    “启禀吴侯,敌军又打进来了,攻势前所未有的凶猛,我军怕是要挡不住啊。”

    “挡不住?你在说什么胡话。”

    孙绍皱眉,呵斥道:

    “以往魏军来犯,我军不都是尽数将他们挡在长江之外吗?怎么会出现挡不住?”

    那名甲士颤颤巍巍的说道:

    “确实如此啊吴侯,此次魏军战船上不知从何处寻来一排排大弩,不仅穿透力和射程远比普通弩箭要强,就连发射次数也是多箭连发,我军中将士根本抵挡不住啊。”

    闻言,孙绍不再犹豫,大步的朝帐外走去。

    一出帐,这位年轻的吴侯便能听到四周传来惨烈的叫声,到处都是火箭穿透的声响,满地都是箭矢与尸体。

    孙绍目光呆滞的望着面前一切,至今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为什么?为什么魏军今日的攻势会如此强?难不成他们以前都是在隐藏真正的实力?就为了现在这个局面?

    “咻”

    这时,一道破空声响起,直冲着孙绍的额头而来。

    “吴侯,小心啊。”

    孙绍身侧,赶不过去的一众亲卫急得直冒冷汗,只得大声提醒。

    眼看着箭矢就要彻底贯穿孙绍的脑袋,孙绍也终于动了起来。

    拔刀、发力、横斩。

    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

    “唰”

    伴随着一道寒光闪过,那坚硬如铁的箭矢也瞬间在他面前被劈成了两截,只带起了一阵风动。

    孙绍挥着手中剑,一步步的走向江面,眺望着遥远的江面大船,目光冰冷,高声喝道:

    “魏王既已亲临战场,不妨出面一见。”

    话音落罢,只见那为首一辆战船上,缓缓走出一名黑衣青年,拄剑而立,姿态雍容,正是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魏王曹昂。

    看着城头上持剑浴血的孙绍,曹昂咧嘴笑道:

    “不知侄儿要见孤,所谓何事?可是已经想通要将这吴地拱手相献于我大魏啊?”

    孙绍没有答话,只是目光死死的盯着曹昂,剑锋前指,咬牙说道:

    “原来你的大军一直在隐藏实力。”

    曹昂微微一笑,偏过头来看着身侧的巨大床弩,耸了耸肩道:

    “侄儿说的可是这些弓弩?倒也不算隐藏实力吧。”

    “想当初孤在南阳寻访名士卧龙,曾与他有过一次见面攀谈的机会,虽然最终无缘请他出山,不过在临行前,还是侥幸得到他赠予的一份机关图,名曰诸葛连弩。“

    “以前诸葛连弩之没有出现在战场,只是因为孤手底下的工匠还没赶制出来而已,如今既然已经如数完工,自然要拉出来见识见识。”

    “你……”

    孙绍气的连声音都开始了颤抖:

    “好,好,好,真是好一个诸葛连弩,好一个魏王。”

    “原来你早在战争一开始就已经在算计本公了,无论是正面战场的压力,还是交州失联的消息,都是你一手策划的,为的,便是今日这声东击西的局面,是吗?”

    曹昂笑意不减,如是说道:

    “孤也只是觉得,比起拿下一个陌生的交州来说,还是濡须口处的突破能更熟悉一些罢了。”

    见曹昂变相承认,孙绍反而冷静了下来,只是目光依旧冰冷:

    “本公还有一个问题。”

    “你怎么知道本公一定会从濡须口调兵?”

    曹昂耸了耸肩,笑着说道:

    “很简单,因为你还是太年轻了。”

    “如果换做是你的师父周瑜在此,万万不会如此应对。”

    孙绍眼神一凝:

    “什么意思?”

    曹昂微笑着解释道:

    “如果孤是周瑜,在交州情况不明之时,定不会贸然派兵前往,而是会选择率兵主动进攻荆州大营。”

    “如此,一来可试探荆州大军是否真的暗自转移,二来也可确保交州是否安全。”

    “如果敌人大军真的暗自转移了,那么纵使交州有事,也可反向攻掠荆州,有荆州作保,纵使失了交州又如何?荆州与交州孰优孰劣想必不难比较。”

    “而如果大军没有转移,无非就是折损点兵力而已,但如此一来,交州的安危就已经保全,可谓弃车保帅,又何乐而不为呢?”

    听着曹昂的话,孙绍却呆在了原地,像是失了魂一般念叨着:

    “师父……”

    曹昂轻叹一声,抽剑直指孙绍,沉声道:

    “孙绍,孤再最后奉劝你一句,东吴已经穷途末路,若此刻投降,你依旧可封王列侯,莫再做那无谓的挣扎。”

    孙绍却仿佛暴走一般,抬头怒喝道:

    “休想。”

    “我孙氏英烈在天之灵,只有战绝的孙氏子孙,岂有言降苟生的江东之主?”

    “杀——”

    曹昂只得轻叹一声,再次抬手,一轮箭雨再次蓄势待发……

    ……

    据后世记载:

    建安十六年夏,虎女率五万精兵奇袭濡须口。

    濡须口守军不足,被破。

    而后不久,江东正面战场被攻破,少年英主的吴侯战死于沙场。

    自此,魏吴对峙的局面被打破,魏军长驱直入建康,吴军再无任何阻拦之力。

第三百三十八章:天下既定

    江东,建康。

    昔日那座繁华的吴郡都城,如今却满受炮火的疮痍。城门被破,魏军将士持刀穿甲,一家家的掠夺过去,以至其内四处传来百姓惊恐的喊声。

    曹昂高坐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之上,身后两队甲士相随,缓缓的朝着城中心那座宏伟的吴侯宫而去。

    看着依旧是记忆中那座熟悉的宫殿,曹昂不禁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睁眼,似是感慨道:

    “嗯……孤记得上一次来此,身份还是世子,如今再来,却已是物是人非了。”

    身侧,随行的虎女吕玲绮同样平静的说道:

    “不仅如此,等跨过眼前这座宫殿,你便不再是那个雄踞北方的魏王,而将是天下瞩目的皇帝。”

    曹昂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的说道:

    “走吧,先进去看看再说。”

    一行人很快便下马步入了面前的宫殿中。

    昔日那座辉煌的吴侯宫今日却少了些许威严,多了些许落寞。

    宫门前,有侍女和内监们分为两列,纷纷匍匐在地,祈望这片土地新的主人能赐予他们生还的希望。

    但身为魏王的曹昂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依旧大步的走入大殿中,望着四周陈设,像是回忆过往一般,笑着说道:

    “孤还记得,当年带着夫人回乡探母之时,便是在此处舌辩群儒的,那时候的东吴朝堂可谓是雄姿勃勃,哪里有今日这般残缺落魄。”

    言罢,曹昂似是觉得惋惜一般,不由得摇头叹气一声。

    身边的吕玲绮正准备出言安慰些什么,但这时,身后却又响起一阵踏步声。

    曹昂回过头来,只见浑身浴血的曹仁从殿外而来,对着他单膝跪地道:

    “大王,城中凡是有关孙氏余孽的人员现皆已全部肃清,江东各郡也都被我部大军接管,要不了多久便能恢复往日常态。”

    “好。”

    曹昂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扶起曹仁,开口道:

    “叔叔辛苦了,江东六郡平定叔叔功不可没,等回了新都,孤一定好好为叔叔庆祝。”

    闻言,曹仁也是咧嘴笑道:

    “大王此话就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生分。”

    曹昂笑着点了点头:

    “只是如今江东战场虽定,但尚有部分孙氏余孽苟全于交趾蛮荒之地,还得有劳叔叔带着大军亲自跑一趟,与大将军共同歼敌才是。”

    曹仁抱拳,沉声道:

    “大王放心,臣这就点兵启程,定会在最短的时间为大王铲除这最后的心患。”

    曹昂微微一笑,伸手将别在腰间的虎符取出,扔给了曹仁:

    “那就有劳叔叔了,等处理完本地的世家,孤便会班师回都,到时候咱们长安再见。”

    曹仁不再开口,抱拳行礼,起身告退。

    等到大殿内又只剩下曹昂和吕玲绮二人时,曹昂这才收回视线,一步步的走向那阶上的金色蛟椅。

    吕玲绮很自然的停在了阶下,目光注视着曹昂一步步的登顶。

    等踏上最后一阶,曹昂并没有着急坐下,而是伸手抚摸着金蛟椅,轻声道:

    “为了熔炼这最后一把蛟椅,天下已经乱了几十年了,如今既然功成,倒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说罢,曹昂不禁摇了摇头,转身重新退了下来,对着左右护卫说道:

    “你们,即刻带人将这座蛟椅搬回长安,然后命校事府的人熔炼成兵以示天下。”

    左右齐声道:

    “诺。”

    看着面前的曹昂,吕玲绮不禁轻声道:

    “明明只有一步之遥了,不想先体验一下吗?”

    曹昂转过头,不在意的笑了笑:

    “你都说了只是一步之遥,那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将来昭告皇天后土,名正言顺岂不是更好?”

    吕玲绮点了点头,不再相劝。

    这时,殿外又匆匆跑来一名甲士,对着曹昂单膝跪地道:

    “报——”

    “启禀大王,宫门外陆顾朱张四大世家的家主求见大王。”

    曹昂淡笑一声:

    “他们倒是够识时务。”

    吕玲绮平静的说道:

    “毕竟把持了江东这么多年,又逢乱世初定,岂能轻易倒下。”

    曹昂点了点头,袖袍一挥:

    “传。”

    一时间,层层侍卫将曹昂的声音传了出去:

    “魏王有旨,宣四大世家家主觐见。”

    “宣四大世家家主觐见——”

    “宣四大世家家主觐见——”

    “……”

    很快,只见殿外出现了四道佝偻的身影,于殿前对着曹昂行跪拜大礼:

    “草民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寿无疆。”

    “嗯?”

    曹昂敏锐的察觉到了四大世家话语中的意思,似笑非笑的说道:

    “各位家主是不是说错了?孤是魏王,并非天子。”

    话音刚落,便只见陆姓家主上前一步,谄笑道:

    “大王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已定,大势归魏,大王自该承受天命,即皇帝位,您就是唯一的天子啊。”

    此言一出,其余世家家主也皆是出言附和:

    “是啊大王,您虽是魏王,但已在位多年,您治下的大魏国富民安,理应顺大势,称帝昭告天下啊。”

    “如今天下无天子,当以魏王为尊,若您不称帝,又有谁可居之?为天下计,您应该继承大统。”

    “……”

    听着四人先后劝进的话语,曹昂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玩味弧度:

    “今日各位家主来此,莫不是特意来跟孤劝进的吧?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孤不喜欢绕弯子。”

    闻言,四位家主脸上皆是出现一抹尴尬。

    他们进来之时本意也是想着先迎合这位魏王一番来为自己身后的家族谋一条后路,毕竟念及苦争天下数十载,又有谁不想功成名就,留名青史呢?

    但他们也没想到这年轻的魏王真不是个省油的灯,面对“皇帝”的诱惑都能保持理智,难怪能平定天下。

    见曹昂发问,四大世家的人也不敢多犹豫,纷纷跪倒在地,只听陆姓家主开口道:

    “回大王,草民等以前受孙氏之胁迫,不得已与大王为敌,如今孙氏牢笼既破,吾等愿奉承天命,追随在大王身侧,求大王成全。”

    “求大王成全。”

    看着跪倒在地的四家家主,曹昂不禁淡笑道:

    “受孙氏胁迫,当真是好一个受孙氏胁迫啊。”

    “行了,诸位家主请起吧,既然你们能迷途知返,孤也并非小气之人,只要你们安分,孤亦可将恩赐赏于你们。”

    闻言,四大家主皆是松了一口气:

    “草民等日后定以大王为主,愿大王千秋无期,大魏国祚万年长存。”

    曹昂没有答话,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先行离去了。

    直到四大世家的人彻底消失在眼前,吕玲绮方才开口道:

    “这种为了家族保存就可卖主之人,你当真敢留?”

    曹昂莞尔一笑:

    “江东初定,还需要他们来稳住民心。”

    “放心吧,我知道你的意思,等回头巩固了根基,我会记得这所谓的‘胁迫’的。”

    见曹昂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吕玲绮点了点头不再开口。

    曹昂伸着懒腰走向殿外,眯眼看云,感慨道:

    “嗯……打了这么久的仗,是时候回去了。”

    “传令,班师。”

第三百三十九章:大魏皇帝

    魏吴战争结束一年后,天下安定。

    这一年来,除了早已平定的北方外,南方四州的民心也都先后得到了极大的依附。

    向西,西南蜀地在夏侯渊和庞统的合力下,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便拿下了整个西川五十郡。

    自此,蜀中再无内乱。

    而往东,自魏吴战争以大魏军队攻占江东为止结束后,因为有着江东四大世家陆顾朱张的先后效力,所以江东的民心收揽起来倒是格外的容易,前后不过数月,便已然完全抹平了孙氏基业在江东的功劳。

    至于仅剩下的交州,在大军压境下也不过是独木难支,纵使鲁肃深谋远虑,纵使陆逊少年英才,也终究无力回天,只能以身殉国。

    四海归一,大魏独尊。

    这便是这场乱世二十余年的结局。

    身为魏王的曹昂心里清楚,到了如今这一地步,就算他自己不愿意,朝上众臣也会将他架上去,强迫他走上最后一步。

    因为你掌握着实权,可以不要名声,但跟随在诸曹夏侯的那些世家们,尤其是以颍川系为首的,自先王起便一直不离不弃直到今天的,他们却是需要回报。

    封相拜侯,名留史册。又有几处凡人能拒绝这种诱惑?

    所以即皇帝位,便是他曹昂唯一的结局。

    长安,魏宫。

    曹昂张开双臂,在一众侍女內监的服侍下,有序的穿戴起了今日朝祭的龙袍。

    汉承秦制,而大秦又以黑为尊,所以秦汉两朝的皇帝龙袍基本都是黑色打底,带有深红血纹以示尊贵。

    如今,新朝初立,曹昂也没打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结,所以便延续了汉这一传统,大魏皇帝的龙袍同样是黑红相间,深邃威严。

    穿好衣服后,就在曹昂准备低头带上平天冠时,这时,殿外却缓步走来一道红衣身影。

    曹昂抬起头来,看着那红衣笑道:

    “怎么还穿这一身?尚衣局的人难道没给你准备凤袍吗?”

    如今该是母仪天下孙尚香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

    “那件凤袍我看过了,修饰华丽,但我还是更喜欢这一身。”

    曹昂上下仔细的扫过她身上,想了想后如是说道:

    “尚衣局的人做衣时应该想的是凤袍与龙袍相配……这倒也怪我,你若不喜欢那件黑红相间的,等今日过后,我便命她们重做一件红色的就是了。”

    孙尚香却笑吟吟的摇了摇头:

    “不是因为颜色。”

    “而是因为你我初遇时,我便是这身红衣。”

    曹昂神色动容,轻抚着孙尚香的脸颊,柔声道:

    “这一年来我绝大多数经历都放在了朝堂上,倒是几番疏忽了你的感受,孙氏之事……当真是苦了你了。“

    孙尚香俏脸轻蹭着曹昂的手掌,声音轻柔道:

    “都是一家人。”

    “用我一姓安危换整个天下的太平,我想……父兄在天之灵,也会理解的。”

    曹昂微微一笑,不再这个话题多纠缠,拉起孙尚香的玉手,说道:

    “走吧,时辰到了,我们也该去祭天了。”

    孙尚香轻应了一声,与曹昂并肩而行。

    一出宫门,便有早已备好的马车恭候着新帝的到来。

    身为皇后的孙尚香本想退居身后那辆,却被曹昂抓着手不放,二人同上了那辆天子独尊的“驾六”,一同前往祭天台。

    而祭天台前,更是有早已站好的文武百官恭候在前,穿朝服,持朝茐。

    文臣以司马懿为首,队列在左。

    武将则以夏侯惇为首,队列在右。

    等到“驾六”马车赶到时,百官更是同一时间拜倒在地,安静的等待着那车上的主人走过他们的身侧。

    望着那两阶之上的巨大青铜鼎,曹昂一步步的向前走去,孙尚香亦紧随其后。

    与此同时,只听两阶之下的首领內监张开手中诏令文书,高声道:

    “皇帝曹昂,敢用玄牧,昭告于皇皇后帝,汉历时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余,四海困穷,三纲不立,今天下神器无主而又以大魏崛起,故以天命宜授予魏,魏王曹昂震畏天命敢不钦承,则谨择元日,与群寮登坛受帝玺绶,告类于儿大神,惟尔有神,尚飨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魏世享。”

    随着內监最后一句话音拉长落罢,与皇帝曹昂并肩而上的皇后孙尚香也停在了一阶之前,独望着他的背影。

    曹昂步伐没有停留,一路上到二阶之上的青铜鼎前,燃香祭礼。

    下方跪拜的文武百官这才重新起身,视线纷纷凝聚在曹昂一人之上。

    祭礼完毕。

    曹昂转过身来,张开双臂,袖袍一震。

    一时间群臣纷纷再次拜倒在地,齐声道:

    “陛下万寿无疆,大魏国祚世享万年。”

    “陛下万寿无疆,大魏国祚世享万年。”

    “陛下万寿无疆,大魏国祚世享万年。”

    “……”

    一声声高鸣好似冲破云霄,天地皆知。

    曹昂立于青铜鼎前,俯视着群臣,语气听不出喜怒的说道:

    “念。”

    阶前的內监弯腰上前,又张开另一张诏令文书,声音尖锐的说道: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今陛下有旨,四海归一,群臣功不可没,特擢封如下。”

    “大将军夏侯惇,平定交州有功,封忠王。”

    “骠骑将军曹仁,血战江东有功,封陈王。”

    “车骑将军夏侯渊,收复西川有功,封恭王。”

    “御史中丞司马懿,屡献奇策,每逢大战身先士卒,封宣侯。”

    “军师祭酒庞统,深谋远虑,见识卓著,封靖侯。”

    “……”

    一道又一道的赏赐念下,群臣也只是安静的聆听着,直到最后一道拉长的声音响起:

    “卫将军吕玲绮,巾帼之姿,骁勇无双,战功赫赫,封战王。”

    此言一出,下方群臣皆是大惊。

    征战天下,群臣有功,可除了诸曹夏侯以外,哪怕功劳最高,最为曹昂看重的司马懿,也不过被为万户侯,群臣之中并无异姓王。

    可如今,这虎女却被陛下看重,破例封王,更是以“战”为王号,这不仅是大魏开朝以来的前所未有的事,更是自古以来第一个以女子之身被封为王侯的存在。怎能令他们不惊?

    虎女之名,必将留芳后世。

    一念至此,群臣再次跪倒在地,齐声道:

    “臣等,多谢陛下赏赐,愿陛下万寿无疆。”

    听着下方群臣的恭贺,曹昂却是抬起头来,望向云霄,呢喃道:

    “结束了。”

    “从今往后,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完结感言

    嗯,第二本也写完了,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厚爱。

    从开书的2021.08.09到完结时候的2022.01.30,一共历时176天,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写了716547字,70w出头,不算多,但这已经算是我上学时候还码字的极限水平了。

    还是老规矩,想到哪说哪吧。

    第二本书比起第一本来说,进步真的不是一点点的大,虽然还是很烂,完结也不过几百均的水平,但我真的已经很开心了。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天赋型作者,只是一个在校的大三学生而已,所以每本书能有一点点的进步都已经很满足了。

    关于这本《小曹贼》,其实完全是我暑假那时候无心插柳的结果,就试着写了一个开头,然后递给了我的编辑,结果却意外的过了。

    过了那就写呗。

    老实说,其实三国题材上手的时候我也很懵,虽然喜欢历史,但三国我也就看过三国演义,而且比起特定的人设,我更喜欢放飞自我自己设定,所以码字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边查资料边写,还要考虑人物性格,所以文中也时常出现一些不严谨的情况,有骂的要是解释不了我也都受着,毕竟有错误是好事,说明还能继续进步。

    在当时码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想的是只要能过万收,就算成功,而事实上,我也成功的过万收了,所以下本我也会要求自己更高一个目标,再上一层楼。

    而这本书订阅开始崩的时候我也留意了一下,大概就是从游天下开始,日常多了一些,主线少了一些,所以下本书我也会注意到这个问题,争取节奏更快点。

    最后就是这本书的完结吧,其实也算不上仓促,因为我刚开始写这文的时候就想着暑假写,寒假差不多完结来着,毕竟大三了,准备以后考公,所以要提前复习了,而码字无疑会让我分神,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自己构思故事时,那种身临其境那种感受,虽然现在表达能力一般,但我早晚还是会进步的。

    而且这书是从曹魏这个角度出发的,而曹家在打天下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顺境,逆境的有,但很少,所以书中内容本身可写的就不多,也算是我一个只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作者最后的倔强吧。

    至于穿越者这个问题,其实有从头读到尾的读者就能发现,后期我很大程度上的会规避这个问题,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要是穿越到一个人身上,让我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后期我大多都是以曹昂自身角度来写的,也算是史书上一种平行世界的可能吧。

    最后,就是更新的问题,如果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我从开书到完结,只有最后的二十来天是有断更记录的,其他时候每天最少都是两更,要问原因的话,是因为伐吴结局真的很难写,每次敲的时候都感觉无从下笔,渐渐的,也就从原本的一天两更,变为了一天一更,甚至有时候出现断更的问题。

    感谢你们的包容。

    也感谢各位从头看到尾不断追更的读者,谢谢你们不断的订阅支持,虽然你们不太喜欢留言,但我知道你们真的只是在默默看书而已。

    我知道自己现在写的还很***不上一些大神作者,但我也会尽力去写,争取对得起你们的支持。

    下一本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也许今年年底考完国考,也许明年考完省考,但请相信,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除夕将至,大年二十九,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虎年大吉!

    本书……完。

    少年上卿,于2022年1月30日书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289/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我是小曹贼最新章节! 作者:少年上卿所写的《三国之我是小曹贼》为转载作品,三国之我是小曹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我是小曹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我是小曹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我是小曹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我是小曹贼介绍:
穿越成曹昂,作为曹操长子,他是曹贼,自己理所当然的也是个小曹贼了。
可正当曹昂打算大展宏图,子承父业之时,却突然得知了父亲的军队即将进入宛城。
宛城?等等,那不是自己要死的地方吗?难道说自己刚穿越就要死了?
那可不行,我死了,将来谁继承丞相的意志?
—————————————————
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转生的右瞳》,人品有保证三国之我是小曹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我是小曹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我是小曹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