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宋吹TXT下载宋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宋吹全文阅读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     宋吹txt下载     宋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零一章 大宋将门五

    杨家将杨志弃养在关西,但是却被周桐无意中坏了好事。

    周桐也不好好想想,杨家若真是对杨志不管不顾,那么那些伺候杨志的下人是从哪里来的?

    杨家不传杨志家传武艺,是只想让杨志做个普通人,平平安安过一生,为杨家留下一丝血脉。

    但是杨志从周桐那里学得一身武艺,又从旁人口中得知了祖上杨无敌的光辉事迹,又岂会甘心平庸一生?

    杨志凭着大毅力找回了杨无敌的无敌金刀,又中了武举,到杨家认祖归宗。

    面对拿着无敌金刀,中了武举,回来认祖归宗的杨志,杨家还能说什么呢。

    杨家经过一番运作,又因为杨志的不详之名,杨志终于不用上前线了。

    但是杨志不知道啊,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又岂会甘心,于是有了马行街卖刀之举。

    等到杨志输了比斗,丢了差事,杨家顺势将杨志赶出杨府,孩子,杨家流的血已经够了,对得起大宋了,你还是平庸过一生吧,为老杨家留条血脉吧。

    可是杨志却被无聊的张安安给捡了回去,还成功地激发起了斗志,我就是杨家。

    杨家的一番苦心又付诸东流,只能说天意了。

    说完折家、杨家,再来说说种家。

    种世衡最初因其叔父种放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后多次升迁至太子中舍。

    为了抵御西夏,种世衡向朝廷请求在故宽州旧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东北200里处建起新城。

    种世衡又挑选精壮青年数千人,训练射骑本领,于是武功人善骑射出了名。夏人闻风不敢进犯,全县人民安居乐业。

    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为了表彰种世衡的功绩,朝廷命名这座新城叫青涧城。

    种世衡在任一改过去弊端,凡政令施行之前,必先慎重考虑,初步商讨确定后,再布告征求意见,度其完全可行后,才贯彻执行。

    宋仁宗有感于将门对大宋军队的影响力,有心提拔不受将门影响的青年才俊掌控军队,好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大儒种放之后的种世衡,进入了宋仁宗的视线。

    种世衡被调任环庆、麟延一带负责边防。

    种世衡也不负宋仁宗所望,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苦肉计”、“美人计”、“离间计”等计策的巧妙运用,屡建奇功,成功地打击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西夏的战略部署。

    种世衡这么能打,宋仁宗是又喜又为难。

    喜的是终于有个不受将门影响的能打的了。

    为难的是种世衡屡建奇功,报上了一大批需要赏赐提拔的名单。

    宋仁宗的意图,七大将门又岂能看不出来,种家若是崛起,皇帝必定拿将门开刀。

    七大将门也没这么傻,直接和皇帝对着干,而是让军中也报上了一大批需要赏赐提拔的名单,而且理由还很充分,种世衡部是立功了,但这是军中同僚配合的结果。陛下若是只赏赐种世衡部,恐怕会寒了军中将士的心啊。。。

    宋仁宗为难了,若是按照送上来的名单赏赐,那么国库就见底了,于是就犹豫了。

    宋仁宗这么一犹豫,出事了。

    军中历来讲究的是赏罚分明,别人无所谓,一分功劳因为背靠将门被说成了十分功劳,本来就没抱多少希望,赏赐能下来那是最好,没有也能接受。

    但是种世衡部不一样啊,这功劳都是一刀一枪拿命换来的,若是没有赏赐,下次谁还会玩命啊。

    种世衡理解宋仁宗,可军中将士不理解啊,你皇帝富有四海,怎么连这点赏赐都拿不出来呢?

    种世衡见军心浮动,恐生兵变,无奈之下拿出了权宜之计,自己先行赏赐。

    于是种世衡按照军功,将部下一一升官了,按照相应的官职应该有相应的收入,但是种世衡又哪里有这么多的钱财,于是只能将缴获变现,打个折扣发放吧。

    宋仁宗和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看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谁叫朝廷没这么多的钱呢。

    朝廷的所谓默认就是不以这件事责罚种世衡,但是对种世衡按照军功提拔上来的军官是不予承认的,军饷还是按照原先的发放,剩下的部分,你种世衡私自提拔的就自己想办法吧,朝廷不追究就已经格外开恩了。

    就拿鲁智深来说吧,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前的官职是提辖。

    “提辖”只是一个省略的称呼,全称应该是“提辖某路兵甲公事”或“提辖某州兵甲公事”。

    宋朝常以知州、知府兼提辖兵甲,简称提辖,掌军旅训练教阅,督捕盗贼,镇压民众反抗。

    刚开始提辖是由知州守备等一方大员兼任的,可能后来因为提辖东奔西走,经年累月游走于街头巷尾,那些大员们政事繁忙无暇他顾,逐渐的提辖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单位。

    通常情况下,提辖都是知府或者知州的亲信,官职比他们要低一点。宋朝时期,知州的官职是五品,因此提辖就是六品到七品之间,但是不小于从七品。

    因此提辖是官,有品级的官,不是吏。

    所以鲁智深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

    再看镇关西,充其量也就是个小老板,投托着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

    而鲁智深是老种经略相公的军官,因为小种经略相公无人帮护,老种经略相公特意派来帮助自己儿子的。

    看到这里,就要奇怪了,在吏治黑暗,官官相护的宋朝,鲁智深这样的身份打死个卖肉的,为何会被通缉呢?

    要知道在古代,七品县令就已经有能力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了,所以有破家县令一说。而品级在县令之上,职务中又有督捕盗贼的提辖打死一个百姓就要畏罪潜逃了?

    鲁智深自报家门的时候是经略府提辖,鲁智深口中的老种经略相公是种世衡第五子种谔,小种经略相公是种谔之子种师道。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鲁智深出身种家军,他的提辖一职是种谔封的,鲁智深自己心里都清楚,别看自己逢人便介绍是提辖,但这个提辖也就是听着好听,并不是朝廷的正式任命,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自己在朝廷的兵册上也就是个下级小军官。

第三百零二章 大宋将门六

    所以当鲁智深失手打死镇关西,立即毫不犹豫地潜逃了。

    因为鲁智深知道自己这个提辖,地方官府根本就不认,更何况自己是种家军的人,不犯事地方官府都在想着法子在找茬呢。

    当年种世衡私自封官,种世衡的部下因为官是种世衡封的,虽然朝廷不认,但是在种世衡部所管控范围之内,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而升官之后的那一部分差价军饷,也是种世衡想办法搞来的,所以种世衡部自发地称呼自己是种家军。

    于是继折家军之后,种家军出现了,宋仁宗这个时候真是想杀了种世衡的心都有了,朕对你寄予厚望,而你就是这样报答朕的?

    种世衡也是欲哭无泪,自己深受仁宗知遇之恩,一心只想做出一番事业为仁宗排忧解难,所以当军心有变的时候,种世衡主动将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免得仁宗为难。

    种世衡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个自己认为普通将领应该做的,军中将士居然会如此感恩戴德,自发地称呼起了种家军。

    其实这一切都是七大将门做的手脚。

    宋仁宗想对付将门,将门难道看不出来吗?但是将门之所以是将门,并非是有兵权,而是对军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石守信等人都已经被杯酒释兵权了,哪里还会傻乎乎地再去碰兵权啊。

    但是石守信等人军中那些老部下可都在军中啊,逢年过年给老领导送点礼物,平时写封书信联络一下感情,这是人之常情啊。

    而大宋是以文制武,弹劾武人是政治正确,但是文官不通军事,有些弹劾不免就有些离谱了,但是皇帝还不好责怪文官,这是政治正确啊,只能鼓励不能追责。

    而那些被弹劾的将领被一些莫名其妙甚至有些荒谬的理由弹劾,心中肯定是有怨气的,想到老领导在京城能不能帮自己说说话,辩解一下。

    于是一封书信送到京城,石守信等人一看自己的老部下居然被这种荒谬的理由弹劾了,也很生气,,自己都已经把兵权交出来了,这样针对我以前的老部下是什么意思?石守信等人进宫去找宋太祖理论了。

    宋太祖是马上皇帝,自然知道是自己理亏了,但是这以文制武是国策,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但是军中将领受了委屈,也是要开导一番的,不然军队就乱了。可自己是皇帝,总不能一边以文制武,一边再去安抚将领吧。

    宋太祖也正在为此事发愁,正好石守信等人进宫了,自然就想到石守信等人虽然没了兵权,但是帮自己安抚一下军中将领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当石守信等人为老部下说情,宋太祖顺坡下驴:“朕是不会相信这等谣言的。”

    石守信等人回去之后,自然是一封书信回了过去,书信中先是大谈特谈自己与皇帝的交情,然后告诉老部下,你的问题,我已经帮你向皇帝反应了,放心吧,没事的。。。

    宋太祖本来也就是借文官之手,吓唬吓唬军中将领,以文制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然军队就乱了,所以军中那些将领虽然被弹劾了,但是宋太祖一个都没有处置。

    那些军中将领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啊,于是纷纷把功劳归到了老领导身上,是老领导进宫帮自己说好话才保住了自己,那么军中那些将领自然而然地就把石守信等人视为了主心骨。

    石守信等人因为没了兵权,已经没了实权,但是见老部下还这么尊敬自己,当然也十分开心了,当老部下有事相求的时候,自然竭尽全力帮忙了,一来二去,将门开始慢慢有了雏形。

    得了石守信等人回信的那些将领自然是得意洋洋,不免向军中同僚吹嘘一番,弹劾就弹劾,俺不怕,俺京城有人。。。

    而那些消息不灵通的将领还在惶恐不安,自然就忍不住围了上来:“京城贵人能否引见一番?”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却不过人情的那些将领只能一封书信去往京城。

    石守信等人自然是来者不拒。

    为什么?

    石守信等人没了兵权,揣摩圣意开始大捞特捞,钱财是捞了不少,十辈子都花不完了,但是有一个问题,自己这辈子只要不造反,肯定是平安终老的,也没人敢来打自己家财的主意,但是等自己走了,这份家财,子孙能守得住吗?

    石守信等人都是经历过五代十国这段动乱时期的,知道人心若是恶起来是个什么样子。子孙后代若是失了皇家的欢心,这份家财就是招灾的祸根。

    中国有句古话: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没了兵权的石守信等人的子孙后代与以色事人者有何分别,等到哪一天皇家恩宠不在,也就是家族衰败的开始。

    而军中将领的暗中投靠让石守信等人起了小心思,自己等人虽然没了兵权,但是影响力还在,若是能保持并扩大这份对军队的影响力,成为军队与皇帝沟通的桥梁,那么任何一个皇帝就不能忽视我等了。

    石守信等人一方面大张旗鼓地鼓励家中子弟弃武从文,一方面暗中扩大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

    投靠自己等人的将领一旦被人弹劾,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死保不弃,就算是保不住,最后也要安排个好去处。

    没有投靠自己等人的将领一旦被人弹劾,落井下石,杀一儆百。

    由于石守信等人做得十分隐蔽,自己根本就不出面,所以连宋太祖也被蒙蔽了,根本就没有发现将门在暗中发展。

    于是军中将领也开始内卷了,不找个将门投靠,早晚被那些不通军事的文官给整死,换了是你会怎么选?

    而石守信等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以文制武的大宋,形成了将门,通过对军队的影响力,间接地把控了军队,使得皇帝也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对其出手。

第三百零三章 大宋将门七

    当宋仁宗想要提拔种世衡,打破将门对军队的影响力,将门又岂能答应,当然明着和皇帝对着干,那是下下策,智者所不取。

    于是七大将门发挥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偷偷在种世衡部散布:种大人爱兵如子,这样的好上司打着灯笼都难找啊。跟着种大人能升官,有钱拿,我这辈子就跟着种大人干了。若是换个将军,老子第一个不服,弟兄们是不是这个理啊?不如我等就叫种家军,一心跟着种大人杀西贼,好不好?

    军中都是些糙汉子,被人这么一鼓动,纷纷叫好,种家军就这么自发地成立了,连主帅种世衡都不知道。

    种世衡是大儒种放之侄,又岂能不知道种家军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但是事已至此,再叫部下改口也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急忙一道奏章送往京城向仁宗解释,愿意交出兵权。

    种家军一出,文官集团也傻眼了,在以文制武的大宋朝,有一个折家军,七大将门就已经是文官集团的奇耻大辱了,现在又冒出个种家军来,这不是打脸吗?

    但是木已成舟,就算把种世衡杀了也无济于事,反而会激起兵变,引起西北局势不稳,一旦西夏趁虚而入,将西北打烂了,大辽再撕毁澶渊之盟,大宋危矣。

    所以朝廷面对种世衡的辞呈犹豫了,人心隔肚皮,谁能知道种世衡是真的愿意交出兵权,还是对朝廷的试探?

    如果是真的,重新任命个将领就完事了,但若是试探,你这边刚任命新的将领,那边就兵变或者干脆投降西夏怎么办?

    而七大将门也已经命人在种家军内部大肆宣扬,说朝廷要治种大人的罪,到时我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不如反了吧。。。

    这个时候,种世衡就算是不想管军中之事也不行了,再不管就要兵变了,于是种世衡只能出面安抚军中将士。

    而朝廷一看是这样,得了吧,重新任命将领一事就算了吧,还是考虑考虑该如何对待种家军比较现实点。

    大宋朝以文制武,这就导致了大宋制定策略的时候,少了一股刚烈之气,多了一份妥协。

    经过朝廷商议,一致认为西北乱不得,那么种家军也暂时动不得,既然动不得,那就只能参照折家军了。

    种世衡也没有办法,虽然种家军实非自己本意,但是说出去没人信啊,就像陈桥兵变,太祖一再向人解释,黄袍加身实非本意,但是有人信吗?

    种家军开始享受折家军的待遇了,拿最少的兵饷,最差的装备,打最危险的仗。

    地方官吏在朝廷的授意之下,像打了鸡血一般地盯着种家军。只要种家军有人犯事,地方官吏就会让人知道什么是铁面无私、法不容情。

    种世衡为了向朝廷表明心迹,往往会亲自将人拿下,送给地方官吏处置。

    当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知道就算是跑回军营也没有用,索性弃官潜逃了。

    但是极为讽刺的是,拿着最高兵饷、最好装备的禁军迅速堕落了;而被朝廷视为眼中钉,拿着最少的兵饷,最差的装备的种家军和折家军在血与火的锻炼中,反而成了大宋军纪最严明最能打的两支军队。

    七大将门的目的也达到了,有折家这个军阀、种家这个朝廷眼中的半军阀在前面挡着,朝廷再也不提削弱将门了,反而对将门笼络有加,日子是越过越滋润。

    有着将门的例子在前,野心如蔡京之辈又岂能不动开心思。

    将门好啊,就像今天潘孝严对长公主无礼,宋徽宗赵佶就算是再生气,也只能做做样子,潘孝文的官职说不定很快就会起复了。

    再看看曾布,若非他在前面顶着章惇,宋徽宗赵佶就算有向老太后支持也没有这么容易当上皇帝的,这可是拥立大功啊,但是现在被宋徽宗赵佶弃之如敝履,这就是文官的悲哀,就算是位极人臣,也在皇帝一言之中。

    曾布的今天极有可能就是蔡京的明天,蔡京在杭州道观扫地的时候就曾经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所以当张安安提出皇家商行的时候,就已经被蔡京盯上了。

    自己通过皇家商行拉上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僚,把他们的利益捆绑在自己的身上,犹如将门一般,在文官集团中形成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后皇帝还能像抛弃曾布一样抛弃自己吗?

    各大家主也不是傻子,见到蔡京要带着同僚入场,顿时醒悟了过来,文官集团这些聪明人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买卖啊。

    皇家商行有了文官集团的加入,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朝廷了,哪个商行能与之抗衡?这样的商行能不赚钱吗?

    在利益面前,把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吃回去又怎么了,高增立即表示明天就将五万两送到刘真人处,然后砸锅卖铁也要十日之内凑满五万两来支持科学研究。

    其他家主也是纷纷跟进,宋徽宗赵佶也反应过来了,喝羊汤的十万两又借给了梁师成,虽然自己已经占了三成,但是后宫开销这么大,多赚一点是一点嘛,改善生活,朕喜欢。

    就在这时,只见潘孝文大声说道:“公子,我潘家愿意出三十万两支持科学研究。”

    潘孝文虽然被免官了,但是也没有人把潘孝文赶出去啊,大家都知道潘孝文早晚还是要起复的,彼此留点颜面,日后也好相见啊。

    潘孝文对于被免官一事根本就不担心,本来就挂个闲职,做不做官都无所谓,只要潘家能保持对军队的影响力不减,皇帝就不会轻易动潘家。这就是将门的底气。

    但是现在的潘孝文急了,将门之所以是将门,那是因为对军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将门一旦失去了对军队的影响力,那么还是将门吗?本朝名将辈出,为何到了今天只剩下了七大将门,这还不明显吗?

    军中将领投靠将门,看中的是将门能在朝堂之上为自己说话,帮自己争取利益,将门经营多年,早就过了自己亲自上场的阶段,现在朝堂之上,大内之中,有的是人替将门出声说话。

第三百零四章 大宋将门八

    将门对军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皇帝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再让将门之主掌握实权了,帝王之术乃平衡之术,一旦将门之间有打破平衡之势,皇帝就会出手干预,打压强者,扶持弱者。所以将门子弟甚至家主免官起复乃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

    所以潘孝严被流放,潘孝文被免官。潘孝文根本就不担心,但是皇家商行,六大将门和皇帝都参与了,只有潘家被排除在外,潘孝文是真急了。

    潘意没娶到公主,潘孝严被流放,潘孝文被免官,皇家商行官家参与了,文官集团参与了,其他将门也参与了,就潘家被排除在外,这些联系到一起,就会给人一个强烈的信号,潘家失势了。

    那么到时候军中那些投靠潘家的将领还会相信潘家有这个实力帮自己在朝堂之上说好话,争取利益吗?

    这就好比银行,哪怕一分钱没有,但是只要百姓相信它,银行就能屹立不倒。反过来,哪怕这个银行备足了钱,但是百姓不相信它了,也就经营不下去了。

    现在也是这个道理,百姓对银行失去了信任,会第一时间去挤兑,那么军中那些投靠潘家的将领一旦对潘家失去了信任,觉得潘家已经无法再为自己说好话争取利益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要重新找一个能帮自己说好话争取利益的将门。

    到了那个时候,失去了军中将领信任的潘家就算是真的完了,所有人都会露出狰狞,扑到潘家身上狠狠咬上一口,这样的事情潘家不要说见过,自己也曾经这样干过。

    所以现在的潘孝文对入股皇家商行一事是志在必得,只有参与进了皇家商行,军中将领才会对潘家继续信任下去,这才是潘家的根本。

    听到有人愿意出三十万两,张安安一看居然是潘孝文,不由笑了:“你潘家得罪了家母,现在自身难保,还有何资格支持科学研究?”

    潘孝文一咬牙,向张安安说道:“公子,老朽回去就将潘意踢出族谱。地球祖星脱离洪荒宇宙久矣,不知圣母乃洪荒宇宙妇女儿童保护协会会长。老朽有个建议,地球祖星应该效仿洪荒宇宙成立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由长公主出任分会长,老朽愿意捐助五十万两为长公主分忧解难。”

    赵梦月本来就有心紧跟未来婆婆的步伐,既能讨好未来婆婆又能帮助他人,只是不好意思毛遂自荐,现在由潘孝文说出来,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张安安:“安哥哥,可以吗?”

    潘孝文一脸紧张地看着张安安,决定潘家命运的时刻到了,若是这样还不行,潘家基本就完了。

    曹诗急忙上前为潘孝文求情,这种事情将门轻车熟路最为拿手了,曹诗根本连潘孝文提都没提,而是说道:“公子,保护妇女儿童乃是莫大的善举,我地球祖星应该紧跟圣母步伐,成立地球祖星分会势在必行,分会长一职非长公主莫属!”高家家主高增也在一旁附和。

    曹家高家为什么要为潘家求情,因为潘家一旦倒下,平衡被打破,朝廷必定锄强扶弱,曹、高两家不要说吃潘家的肉了,自己都要被别人撕下一块肉来,还是维持现状对曹、高两家最为有利。

    张安安之所以没有马上答应赵梦月,是因为张安安被潘孝文的大手笔给惊呆了,这潘家到底有多少钱啊?

    张安安已经在心里默默计算,送给方家一套宅子价值10万贯,支持科学研究30万两,向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捐款50万两,这加起来就是90万两了,在这几十贯就要卖儿卖女的年代,一个潘家就能一下子拿出90万两,自己存了十几万两就以为是有钱人了,可是和潘家这么一比,自己飘了,还是飘了。

    赵梦月见张安安还不说话,拉着张安安撒娇地说道:“安哥哥,到底行不行啊?”

    张安安被赵梦月这么一晃荡,这才回过神来,心里觉得潘孝文也不像是个做好事的人啊,能拿这么多的银子出来,其中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自己还是不要轻易答应的好,不如把皮球踢给宋徽宗赵佶。

    张安安微微一笑:“家父和天道叔叔曾有严令,任何人不得干涉地球祖星。官家才是地球祖星正统,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的成立及其谁来担任分会长,得由官家决定!”

    面对张安安踢过来的皮球,宋徽宗赵佶很是受用,都听到了吧,这地球祖星的事还得朕这个真命天子说了算,就算是仙尊之子也不能越俎代庖。

    宋徽宗赵佶当然知道潘孝文为什么要这么说,无非是想找个由头花个五十万两取得仙尊之子的谅解,再参与到皇家商行中去,维系住潘家不倒。

    宋徽宗赵佶本来也就没想让潘家倒下,潘家若是倒下了,自己哪里还会这般空闲啊,所以说道:“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的成立是十分有必要的,分会长一职非皇妹梦月莫属。”

    宋徽宗赵佶一锤定音,潘孝文是老泪纵横,花了这么多钱,潘家终于活过来了。

    潘家挺过来了,其他将门各大家主也都松了口气,潘家若是倒了,自己说不定能吃上一口肉,但是也有可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也成了别人的猎物,到了最后只剩下五大将门或是四大将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潘家向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捐助五十万两,这分会长是张安安的未来媳妇,张安安也就不好意思再拦着潘家,不让其参与进皇家商行了。

    但是张安安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向潘孝文说道:“潘家想要支持科学研究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出双份的钱财,不知潘家主意下如何?”

    潘孝文也知道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潘家也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入股皇家商行的资格还是花了五十万两换来的,再出个双份钱财也不是不能接受。

    潘孝文怕夜长梦多,当机立断地说道:“一切但凭公子吩咐!”

第三百零五章 天宁节

    接下来的几天,张安安在府中过着朴实而又安静的生活,在天师道派来的弟子用上独特的按摩手法之后,张安安已经可以慢慢行走了。

    赵梦月现在忙着筹措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一事,已经好几天都是到了张府匆匆看望一下张安安,便匆匆离去,说是要去把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姐妹拉进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地球祖星分会做事。。。

    未来媳妇忙着做正事,张安安也很开心,表示你去忙吧,等我伤好了,我也来帮你。。。

    方百花因为潘家第二天就把榆林巷的宅子过户了,这几天也正忙着布置宅子而分身无术,每天也只是到张府例行公事般地看望一下张安安便离去了,抱怨方大通带着族人正在配合周桐、杨志训练大内侍卫,布置宅子的人手都没了。。。

    张安安给方百花出了个主意,可以让周桐把大内侍卫带到榆林巷的宅子当苦力使。。。方百花听后只能呵呵一笑。

    刘混康亲自带人到方家刚得的宅子,做了一场宏大的法事,把京城百姓都看呆了,纷纷议论:这个方家不得了啊,做一场法事请来了这么多的真人,韩相公府上次做法事也没这么大的排场啊。。。

    智清禅师从鲁智深口中得知方百花是仙尊之子的最爱,而方家正在做法事,寻思着降妖除魔我大和尚也拿手啊,这等能拍仙尊之子马屁的机会可不多啊,于是亲自带上诸位清字辈高僧前去方府。

    方大通见到不请自来的智清禅师,除了说好还能说什么呢?

    道门诸人见大和尚不请自来,打起来是不可能的,这里是方府,打起来了师祖是要生气的,但是口舌之争就免不了了。

    方大通赶紧借口要帮朝廷训练大内侍卫,将方百花找来便带着族人匆匆离去了。

    方百花一来,道家佛门都消停了。

    方百花一来,智清禅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自己带人前来为得就是在方百花面前混个脸熟,虽然法事没有做到,但是这份情,方百花得领。

    在方府做完法事的刘混康又来到张府请示了,按照师祖的指示,道门正在紧急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弟子,蔡京那边希望师祖可以宽限到天宁节之后。。。

    天宁节?这是个什么节日啊?自己怎么没听说啊?

    刘混康一看张安安迟疑的神色,急忙向张安安讲解了一下天宁节。

    开元十七年的时候,唐玄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席,招待百官。百官也很上道的表示这么好的事情应该年年庆祝,还给这一天专门起名叫“千秋节”,号召全天下老百姓一起庆祝,为了更好的与民同乐,这一天还放假三天。

    从此之后,给皇帝过生日的习俗就逐渐流传下来了。

    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就叫“长春节”,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日就叫“乾明节”,当今官家的生日就叫“天宁节”。

    皇帝过生日,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还要有百官、百姓与民同乐的互动环节。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在过生日的时候准备的歌舞音乐等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排练了。甚至是道家、佛门的各个场所,都需要建道场,为皇帝斋戒祈福。

    到了生日前两天,文武官员都要分别在枢密院、尚书省的带领下单独去皇家寺庙大相国寺给皇帝上寿,这一套流程下来就需要两天的时间了。

    天宁节当天百官都要在宰相的带领下在紫宸殿下“拜舞称庆”,然后宰相作为百官代表第一个“登殿捧觞,上天子万寿”,之后按照官职爵位,什么各诸侯王、各部负责人、各节度使分别献上生日礼物,祝皇帝生日快乐。

    百官庆贺完毕,然后就是皇帝招待百官宴席了,大家也就是欣赏一番音乐,举杯三次,就结束了。

    十月初十这个宴会并不是重头戏,隔了两天之后的十月十二,这才是真正的天宁节大宴。

    到了这天不仅百官,国外使节也都来了。

    宴席刚开始的时候,先是善于口技者表演各种鸟叫,上演一出百鸟朝凤。

    官家第一次举酒杯,教坊司马上就开始表演相应的节目,第一个节目是舞蹈,背景音乐是笙箫和笛子。

    官家第二次举杯的时候,百官要在宰相的带领下贺寿,然后再看节目。

    等到官家第三次举酒杯的时候,宴席上才上了下酒菜,舞台上正在表演如爬杆、倒立等杂技,

    第四次举酒,舞台上表演双人杂剧,主要是烘托气氛,桌子上的菜开始换成肉烧饼、索粉等食物。

    第五次举杯,舞台上只有一个歌姬独自弹奏画面琵琶,等到这个歌姬谢恩下去之后,两百多个十二、三岁的儿童分成四行,手拿花枝开始边跳舞边歌唱,这时候桌上开始上莲花肉饼、天花饼、太平毕罗饭这样的食物。

    官家行酒五次以后,宴会中场休息。休息完毕以后宴会继续。

    第六次举杯,殿前开始表演踢球,赢的人就赏赐银器、彩色锦缎。

    第七次举杯时,宴会节目进入高潮,在细致的雅乐声中,四百多名妙龄貌美女子,有的戴花冠,有的打扮成仙人模样,都穿着最流行的衣裳,跳着采莲舞,而殿前也摆列着荷花,花面与人面交相辉映。

    到了第九次也是宴席最后一次进御酒,收尾的菜品呈上了时兴的“浆水饭”,此时的乐曲也转向了悠闲的慢曲子。大宴整个过程中,徽宗一共会举酒九次,九行酒后,宾主尽欢,百官们们可以退场了。

    宴会结束之后,百官们戴着花回到家,跟从的侍从都有赏赐。然后各级官衙放假一天。

    刘混康这么一说,张安安想起来了,蔡京住持的灭绝天花一事还有热气球正是要在天宁节这天拿出来的,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于是向刘混康表示:“无妨,反正科学研究一事急也急不来,那就等到天宁节之后再说吧。”

第三百零六章 高俅回京

    这几天张安安在府中养伤,宋徽宗赵佶又来了一次,明面上是说来看望张安安的伤势,实际上是来想继续听封神大战的,连因果转移费都提前安排梁师成送来了。

    张安安见连皇帝都喜欢听封神大战,不由动开了心思,听说金庸以前是卖报纸的,为了提升报纸销量,金庸在报纸上连载了自己写的武侠小说才发了财的。张安安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可以确定是真的,那么自己的百花楼也快开张了,安排俩说书人在百花楼,一个说《笑傲江湖》,一个说《封神大战》,那么你想听书,以宋徽宗赵佶和那些家主的身份,来了我百花楼,好意思不花钱吗?

    所以张安安对宋徽宗赵佶说道:“官家,封神大战的起因有因果不能多说,虽然天道师叔与玉帝师兄联手抹去了一切痕迹,但是封神大战因为发生在地球祖星,还是留下了许多传说。”

    说到这里,张安安悄悄地宋徽宗赵佶说道:“我打算将封神大战的经过去掉一些不能说的,让说书人在百花楼开讲,到时候官家记得来捧场啊。”

    宋徽宗赵佶会意,能省下一点因果费喝羊汤不香吗?于是向张安安告辞,毕竟这几天要忙着过大寿,要处理的事情也是很多。

    又过了两天,已经是十月初七了,张安安在府中无聊的很,正寻思着要不要出去走走,高俅来了。

    高俅率领大军出征,一夜之间就灭了反王田虎。

    军功在手的高俅是归心似箭,天宁节将至,自己可不能错过这个可以大拍马屁的机会,但是在心中一合计,若是带着大军回归,那肯定是赶不上天宁节了。

    于是高俅召集各将领,说道:“我等立下如此大功,若是能在天宁节之前赶回京城请功,为官家贺寿,必定龙心大悦。”

    高俅说的很有道理,这军功在天宁节前报上去和天宁节后报上去相差很大,但是报军功还不容易,军中派个人八百里加急就行了。

    但是高俅不乐意这么做,于是说道:“本帅乃官家心腹之人。”

    这个不用高俅自己说,大家都知道,就凭你高俅这点本事,若非是官家的心腹之人,也做不到这个位置。

    高俅又说了:那些言官最是可恶,前线将士舍命厮杀立下大功,到了这些言官口中,总会找些理由来贬低将士们的功劳,我高俅不惯着他们。我是官家心腹之人,所以这次我要亲自先赶回去,为诸位向官家请功。。。

    高俅说得是实情,本朝以文制武,文官喷武将那是政治正确。现在各级将领听到高俅要亲自赶回去为自己等人请功,也是感动地热泪盈眶,终于遇上了好上官,对高俅也是充满了信心,高大人之前帮我等进宫向官家要赌债都没问题,请功就跟不在话下了。。。

    于是荒谬的一幕发生了,一军之帅的高俅将兵权交给了监军童贯,扔下军队带着几个随从快马加鞭回京了。

    高俅一回京,文官集团傻眼了,打了败仗扔下军队的主帅听说过,但是打了胜仗扔下军队的主帅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文官集团也不管了,反正喷就对了,于是高俅悲剧了,什么违反军规藐视朝廷法度啊,甚至有人提议要将高俅斩杀维护军纪。。。高俅虽然得宋徽宗赵佶宠信,但也被吓坏了。

    蔡京知道高俅不但有皇帝的宠信,而且还是唯一被仙尊之子认可,可以称呼其安安的人,和自己又有神仙醉的买卖,是自己天然的盟友。

    于是蔡京亲自上阵,先是对高俅一顿猛夸,接着又向宋徽宗赵佶表示高俅这样的将领好啊,不贪恋兵权,仗一打完就把兵权转给了监军,独自回京,深明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真谛,天底下的将领都像高俅一样,朝廷从此就不用在担心有人拥兵自重了,这样的将领难道不值得表彰吗?朝廷应该将高俅作为典范,鼓励所有的将领都向高俅学习,所以老臣大胆建议,高俅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朝廷应该就此事对高俅进行嘉奖。。。

    一张嘴两层皮,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就看怎么说了。

    宋徽宗赵佶对蔡京所言极为赞同,武将若是都像高俅一样不贪恋兵权,还会有折家军、种家军吗?还是自己府邸出来的高俅让自己用着放心,打了胜仗也不贪恋兵权,还能圆满地完成自己暗中交代的任务,这样的臣子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可不能让这帮言官给祸祸了。。。

    蔡京已经是文官之首了,其党羽自然也一拥而上,纷纷顺着蔡京的意思进行了一番深度分析。

    首先,高俅有灭国大功。反王田虎自封晋王,割据一方,虽然地方是小了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国号、有晋王,有太子,有自封的文武官员,那么高俅带兵将其灭了,不是灭国之功哪又是什么呢?

    其次,高俅立下如此泼天大功,不但不居功自傲,反而主动将兵权交给监军,自己独自回京。

    首先,刚才那位说高俅扔下军队的同僚,我要批评你一下,高俅在战后确保已经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主动将兵权交给了监军童贯。

    童贯是经过朝廷认可派出的监军,为朝廷监视、督察军队。那么高俅将兵权交给监军童贯又有何错之有?

    至于扔下军队更是无稽之谈,高俅回京之前都做好了安排,把兵权交给朝廷委派的监军,就好比老夫出去公干,将小儿托付给蔡相公代为管教,难道就说本官扔下儿子不要了?

    若是折家、种家都像高俅这般,还会有所谓的折家军和种家军吗?

    最后,刚才有同僚说高俅此举闻所未闻,本官颇为赞同。确实,在历朝历代的记载中,败军之将扔下军队独自逃跑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打了胜仗,有灭国之功的主帅将兵权托付他人,独自回京之举,这是第一次见到。

    但是这恰恰说明了本朝在我等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坚持以文制武不动摇,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高俅此举就是明证。

    高俅在我等的感召之下,深深明白了自己就是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有人起兵作乱,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拨乱反正,解救百姓于水火。立下大功,稳定了局面,立即将手中的兵权主动交给朝廷任命的监军,独自回京述职,这是何等伟大的情操啊,若是全天下的将领都像高俅一样,朝廷还需要担心有人拥兵自重吗?

    高俅这是开了一个好头啊,诸位同僚,我等应该为高俅此举欢欣鼓舞啊。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既然高俅为我等指明了方向,我等应该对此加以鼓励表彰,让越来越多的将领向高俅学习。

    我相信,在官家的英明带领下,我等不懈努力下,我朝将迎来远超前朝的崇宁盛世。。。

第三百零七章 看望张安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新旧党之争的大宋朝廷,稍微有点底线的都已经在流放之地或是正在流放的路上,能留下来的都是有眼力,知进退,就算是有那么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也是人言轻微,很快就淹没在了蔡京及其党羽的口水中。

    最后蔡京进行了一番总结:高俅有大功,但是现在也只是高俅片面之词,等大军回归,朝廷进行核实后,朝廷不会让将士又流血又流泪的,必定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至于高俅独自回京一事,应该作为典范,进行大力表彰推广,具体如何操作,需要朝廷商议一个章程。

    蔡京的业务能力真的很强,一番话说了又等于什么都没说,但是各方各面偏偏都很满意。

    蔡京为了迎合宋徽宗赵佶,刚才就已经和宋徽宗赵佶偷偷沟通过了,表示一等散朝,老臣就会安排人员四处宣扬田虎作乱,生灵涂炭,将田虎等反贼说得越厉害越好,等到天宁节那天再由高俅出面述职,已经将田虎一网打尽,献上田虎等贼首的首级,形成强烈的对比,来凸显官家的文治武功。。。

    宋徽宗赵佶是非常满意,高俅以五千兵力一天一夜大破反王五十万贼寇,这可是不世奇功,就应该留到天宁节那天广告天下,现在若是对此封赏就没有来得这么震撼了。

    那些言官也很满意,弹劾武将是政治正确,自己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得罪人背锅是常有的事。

    但是你看蔡相公多好啊,话语轻轻一转,就将功劳说成了是我等的教化之功,这可是政绩啊,现在谁敢再说高俅回京是违反军规,老子跟他急。。。

    蔡京的党羽也很满意,今天高俅你也看到了吧,我等可以掌控舆论,将黑的说成白的。听说这次你率军出征收获很大啊,就算有皇帝给你撑腰,你现在也应该知道这朝堂之上到底是谁说了算吧。懂规矩的就应该有钱大家一起花,蔡相公留下这点时间就是让你表示表示的,若是不识相,休怪我等过几天核实军功的时候翻脸无情。。。

    高俅可是帮闲出身,打仗玩政治不行,但是这察言观色技能早就满级了,蔡京的话中意思也早就明了。一等散朝家都没回就直接去了蔡京府上。

    高俅先是向蔡京表示了感谢,若非蔡相公仗义执言,今天我高俅就危险了。。。

    高俅接着向蔡京表示规矩我懂,只是这次实在是回得太急,好些财物来不及携带,只等大军回京,立即双手奉上。。。

    蔡京当然哈哈一笑,表示高大人见外了不是,你我二人就应该相互扶持互相帮助才是。。。

    蔡京接着话语一转,向高俅表示,有个忙需要高俅帮一下。

    蔡京告诉高俅,仙尊之子要成立个皇家商行,老夫的一些同僚也十分感兴趣,仙尊之子也答应了,但是这些同僚现在手头有些不便,希望高俅能帮着在仙尊之子面前美言几句,宽限些日子给大家去筹钱。。。

    蔡京要借着皇家商行拉拢人心,但是蔡京却没料这么一点,突然一下子要拿出这么一笔钱,这些同僚都有些吃力,但是大家也都不想错过这么一次机会,所以纷纷向蔡京表示宽限几天给大家一个筹钱的时间。

    今天这些同僚的表现,蔡京也看在眼里,小弟们这么给力,自己这个带头大哥也要帮小弟们解决困难吧,所以就将大家正在筹钱一事告诉了高俅。

    高俅秒懂,蔡京的意思就是要自己在张安安那里摆平这件事。

    高俅在心中快速合计了一下,张安安也只答应了蔡京这些同僚一成的名额,按照蔡京刚才所言也就十万两,比自己准备的孝敬还少上一些。

    而且蔡京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向朝中那些大佬展示一下,自己不光有皇帝罩着,与仙尊之子的关系也是非同小可。

    高俅此时已经无心留恋,与蔡京寒暄了几句,便匆匆告辞了,这个皇家商行自己也很想入伙啊。

    高俅一回到府中,就立即将管家高林找来了。

    高林自然是事无巨细地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张安安的一切都告诉了高俅。

    高俅闻之大喜,仙尊之子输了赌局,窟窿都是找我高府填上的,这说明仙尊之子分明没把我高俅当外人啊,心情一激动,对高林表扬了几句:做得很好。。。

    高俅来了,张安安很开心啊,虽然知道高俅也是个奸臣,但就是觉得亲切,自己的三观还是有点问题啊,可特么自己历史知识这么差,实在是不知道这个时期谁是忠臣啊,唯一知道的岳飞,我已经尽力了,相信只要自己不被拆穿,大宋的皇帝就不敢动岳飞。。。

    高俅先是和张安安聊了一会高世德和林冲,表示这次林冲立下了首功,活捉了反王田虎。高世德也不赖,在斩杀反晋国师乔道清一战中立下了大功。。。

    张安安大为惊讶,林冲能立功那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高世德这副德行无论如何怎么看都不是能立下功劳的模样啊?

    高俅呵呵一笑,在张安安耳边轻轻说道:“乔道清与孙安死于林冲之手,但是林冲觉得自己功劳太多了,于是看在安安你的面子上,主动将斩杀乔道清的功劳让给了世德。”

    张安安一听,这才正常嘛,哈哈一笑说道:“高大哥,你帮我和官家说一声,世德不适合做官,论功行赏的时候给个虚名闲职就可以了,世德还是在我身边的好。”

    张安安的这番话正合高俅心意,高世德若是进了官场,以他的性格,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反而会成了高俅的破绽,只有待在仙尊之子身边才是高世德的正确使用方法。

    张安安又对高俅说道:“林冲于我有恩,高大哥可不能让林冲吃亏啊。。。”

    高俅急忙向张安安解释,林冲已经有了首功,其他的功劳对他而言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并无多少实际帮助,林冲也觉得自己若不是有军中同僚帮村,也拿不下这么多的功劳,于是主动提出将功劳分给有需要的同僚。

    这个很重要,一定要解释清楚是林冲自愿的,没有人逼迫他。

    高俅接着又向张安安表示自己知道林冲对安安有恩,已经在别的方面对林冲做出相应的补偿,绝对不会让林冲吃亏的。。。

第三百零八章 高俅的请求

    又聊了一会,高俅见火候差不多了,向张安安说道:“安安,今日蔡相公托我向你求个情。”

    张安安哈哈一笑:“高大哥,以你我之间的交情但说无妨。”

    高俅说完,张安安挥了挥手说道:“小事,前几日,混康已经向我汇报过了,既然蔡相公又请了高大哥说情,这个面子我肯定是要给的了。”

    高俅又小心翼翼地向张安安问道:“安安,这个皇家商行我也想入股,不知可以吗?”

    张安安咯噔一下,我靠,居然把高俅好大哥给忘了,自己没钱了就到高俅府上去拿,有这等赚钱的好买卖居然就把高俅给忘了,真是失误。。。

    张安安尴尬一笑:“我已经给高大哥安排好了,你占一成。”

    高俅闻之大喜,一成啊,蔡京那边这么多人才一成,自己一个人就占了一成,但是高俅旋即就犯难了,这一成最少也是要十万两的,自己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来啊,只能向张安安说道:“安安,我府中那点钱都已经投到神仙醉中去了,一时半会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要等大军回京,官家论功行赏之后。。。”

    张安安向高俅说道:“高大哥见外了不是,你那一成不用掏钱,算是我答谢这些日子高大哥对我的照顾之情。”

    说到这里,张安安在高俅耳边轻轻说道:“告诉高大哥一个好消息,昨日刘混康来向我汇报,我道家弟子已经将玻璃研发出来了,高大哥就等着收钱吧。”

    那天潘孝文哭着喊着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就是要入股皇家商行,张安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张安安会问啊。

    问谁呢?当然是小梁子梁师成。

    这不是前几天宋徽宗赵佶命梁师成先把因果转移费送过来想听封神大战嘛,小梁子被张安安拉到一边询问了。

    面对克星张安安,梁师成只能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再加上自己的猜测一一道来。

    张安安明白了,合着这将门一旦被皇家商行排除在外,就有可能会有灭顶之灾,心中有底了。再加上道家弟子已经将穿越者之宝的玻璃研发出来了,现在的张安安更是信心满满,玻璃在手,世界我有,这皇家商行赚钱是没有问题的了,那么将门那点入股资金也就是可有可无了。

    现在张安安底气很足,老子是带着你们赚钱,谁再叽叽歪歪老子就不带你玩,所以决定免费给高俅一成来答谢高俅之前对自己的照顾之情。

    高俅有了张安安亲口答应的一成,等于凭空捡了十万两,自然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高俅想到梁师成与自己不对付,有心将童贯也拉进来,于是向张安安说道:“安安,这次出征,童贯对林冲、世德颇为照顾,你看是不是让他花点钱也入个股,成吗?”

    张安安对童贯印象很好,这个长胡子的太监真特么会做人了,于是笑着向高俅说道:“既然高大哥开了口,有问题也就没问题了,但是童贯这小子刚答应了送智深大师一把称手的禅杖就随军出征了,回来先得把这禅杖补上。”

    “那是,那是。”高俅急忙应道。

    高俅走后,张安安想起玻璃已经研发出来了,不由一阵激动。

    有这么多的穿越前辈为自己指明了方向,自己脑子都不用动,按照那些穿越前辈的路子照搬就可以了,自己直接可以躺着赚钱了。。。

    在张安安流着口水,痴痴傻笑的时候,方如玉带着清儿还有大小李师师来了。

    四个美人这么往张安安面前一站,看得张安安是心旷神怡,浑身舒坦,不由和方如玉开起了玩笑:“哎呦,是什么风把方大掌柜吹来了呀?”

    方如玉现在已经心急火燎了,但是面对张安安的权势,也只能娇笑一声:“哎呦,我的好东家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再过两天您的百花楼就要开张了,三个厨子还在等着您老人家传授做菜的手艺呢,还有,奴家找了一些跑堂打杂的都被赵管家给赶走了,奴家也是没办法了,东家您看怎么办吧。”

    我靠,把这茬给忘了,之前本想着凭着自己死记硬背记下来的一本菜谱,搞出点宋朝没有的菜肴出来也能技惊四座,没想到和从孙羊正店抢来的三个厨子一交流,张安安这才发现,自己背下的菜谱中有好些调料在宋朝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叫法不一样,连一个菜都整不出来。

    张安安尴尬之余向三个厨子承诺一定搞个大宋百姓闻所未闻的菜品出来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之后也被忘之于脑后了。

    现在方如玉找上门来了,张安安决定拿出一道举世闻名的菜品出来,让大宋人民见识一下,于是对方如玉说道:“你把那三个厨子给叫来,我现在就传授他们一道无双菜品。”

    方如玉转身向着门口喊了一声:“进来吧。”三个厨子走了进来。

    方如玉早就把人都带来了,知道张安安的脾气,如花似玉小娘子随便说什么,张安安都不会生气,所以就没让那三个厨子进来。

    方如玉向张安安说道:“东家,百花楼开张在即,除了留守看店的刘家二老,剩下的都在这里,您是东家,您说怎么办吧。”

    张安安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偌大的百花楼就这么点人,这才想起来之前好像方如玉说过赵管家把人都赶走了,不由向身后的赵默默问道:“赵管家,这是怎么回事?”

    “老爷。”赵默默说道:“是长公主吩咐老奴这般做的。现在宫里正在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审查,估计明天所有人员就会到位。”

    张安安想起来了,好像赵梦月之前和自己说过,是有这么回事。

    原来张安安曾经和赵梦月谈过自己经营百花楼的理念,被赵梦月惊为天人,为赵梦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赵梦月决定将张安安的经营理念发扬光大,首先就得到了宋徽宗赵佶的支持,当场泼墨挥毫“天下第一楼”。

    接着赵梦月考虑到皇兄肯定是要光顾百花楼的,那么安全一定要保证,百花楼所用之人必须可靠放心。

    能让赵梦月觉得可靠放心之人只能是来自宫里,于是这差事就落到了子鼠身上,御厨一名,跑堂若干,歌舞表演若干,护卫若干。。。

第三百零九章 高世德的婚事

    子鼠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先在宫中进行了严厉的选拔,长相差的不要,声音不好听的不要。。。

    选拔好了还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审查,以确保没有不良居心之人混入其中,所以进度就有些慢了。

    赵梦月现在正忙着保护妇女儿童地球祖星分会的大事,这等小事自然是交给赵默默和子鼠对接了。

    方如玉一个烟花女子,若非她是张安安指定的百花楼掌柜,赵梦月、赵默默看都不会看其一眼,自然也就不会将这些事情告知方如玉了。

    昨天赵默默到百花楼看到方如玉居然已经找好了跑堂打杂的,自然是毫不客气地将人都赶走了,刘家二老是刘才人的双亲,符合留下来的条件;方如玉是老爷张安安指定的掌柜,这个赶不走;清儿和大小李师师长得这般漂亮,若是赶走了,老爷张安安必定是要生气的,若是其产生误会,认为长公主没有容人之量,这是很影响夫妻感情的,那就留下吧;还有三个厨子是自己从孙羊正店抢回来的,那也就留下吧;其余的那就统统走人。

    赵默默的做法虽然简单粗暴,但是遣散费给足了,倒也没闹出什么事来。可方如玉不干了,拉着赵默默非要个说法。

    按着赵默默的脾气,方如玉的行为简直就是找死,但是赵默默不敢下手,因为赵默默知道方如玉已经是高世德的女人了。

    高世德再怎么不堪,也是仙尊之子亲口认下的干弟弟,严格点来说是张府的第二个主人,所以赵默默只是将方如玉轻轻推开便扬长而去,至于解释,你一个烟花女子配吗?

    方如玉生气不过,于是就有了今天带着除了刘家二老以外百花楼的所有员工,找东家张安安要个说法之举。

    其实方如玉也只是借着这个由头到张府,真正的目的是来打听高世德的消息的,所以当赵默默说是长公主的意思,方如玉立即就不吱声了。

    现在的张府已经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了,方如玉几次求见都是只能见到赵默默,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张安安,原本这也没什么,但是现在的方如玉必须见到张安安。

    昨天方如玉就打听到了高俅已经回京,据说是出征很顺利,打了一个大胜仗,大军不日回朝。

    这下方如玉坐不住了,高世德这只潜力股,一旦随大军回京就再也藏不住了,自己虽然已经提前下注,但是出身实在是太差了,一旦有了竞争,基本上就没了希望。

    这个时候,方如玉突然生出了强烈的危机感,冥冥中感到若是自己不采取点行动的话,高家娘子这个称呼即将离自己而去。

    可以说女人对于这方面的第六感真的令人佩服,其实将门的那些家主得知了张安安的身份后,高世德就已经进入了将门的视线,只是还没等将门有所行动,高世德就随军出征了。

    现在各大将门以及蔡京都对高世德虎视眈眈,只等高世德一回京城就立即上门提亲。其中以潘家最为上心,已经不惜以潘家嫡女下嫁高世德,一副不拿下高世德誓不罢休的模样。

    潘孝文知道现在潘家已经得罪了仙尊之子还有圣母,若是再不积极自救的话,潘家就危险了,高世德虽然不堪,但是高世德是仙尊之子唯一亲口认下的干弟弟,若是潘家能与高世德结亲,潘家与仙尊之子的关系就仅次于官家了。

    潘孝文下足了血本,嫁出潘家嫡女,开出令高俅都无法拒绝的嫁妆,派出了媒人上高府提亲了。

    从张府回来的高俅也被潘家的大手笔给震惊了,潘家嫡女啊,高俅都没这个资格娶啊,一般都是给宫里的那位准备的,现在居然要嫁给高世德。

    一阵凌乱的高俅终于从羡慕妒忌中反应了过来,明白了潘家的意思,知道这门亲事自己说了不算,得张安安点头才行,若是连这一点都没搞清,高俅也活不到今天了。

    高俅借口自己是高世德的族弟,这世上哪里有族弟替族兄答应亲事的,我只有向高家族老禀明才能给潘家一个答复。。。

    得了,高俅只能又去张府。

    高俅来到张府大厅,还没进门,就听到张安安大喝一声:“你和世德的这门婚事,我做主了,谁敢不答应就得先过我这一关。”

    我靠,高俅也没想到高世德现在居然如此抢手,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不由推门进去,想要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张安安亲口答应婚事?

    方如玉这等女子既然产生了危机感,又岂会坐以待毙,想起高世德曾经说过,只要他的干哥哥张安安同意这门婚事,那么谁都不能阻止。

    张安安的权势,方如玉可是见识过的,冯明节被其从宫里直接抓了回来,大小李师师卷入刺杀君王的大案,张安安轻飘飘一句话就保了下来,就因为自己向东家说要捧红清儿,各大将门世家争先恐后地送钱过来。。。

    方如玉觉得自己出身虽然底了一点,但是有东家这条捷径,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毕竟能有机会做正妻,谁愿意做妾啊。

    可是现在的张安安已经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了,方如玉只能将三个厨子带上,毕竟他们还在等着东家传授一道大宋人民闻所未闻的菜品,这样一来,赵管家也不好拦着了。

    事关自己的终生幸福,方如玉又加了一道保险,将清儿还有大小李师师带上,毕竟东家的好色之名早就天下皆知,有这么多美女,赵管家就是想拦也不敢拦。

    果然来到张府,赵默默就表示学菜就免了吧,届时有宫里的御厨,你们三个也就是打个下手而已。。。

    但是当方如玉说清儿、大小李师师是来感谢公子的,赵默默不敢再拦着了,拦着厨子学做菜被老爷张安安知道了,只会夸自己办事得力,若是拦着美女不让老爷张安安见,耽搁了老爷对美的欣赏,这是要出大事的,搞不好自己这个管家会被退货的。

    于是方如玉终于顺利地见到了张安安。

第三百一十章 这门婚事我做主了

    方如玉先是谈公事,等到赵默默表示都是长公主的意思后,方如玉便很识相的不再提起。

    公事说完就该轮到私事了,方如玉微红着脸,一副小女儿状向张安安问道:“东家,听说高俅高大人已经回京,不知世德现在如何?我很是挂念。”

    世德、挂念,我靠,有奸情啊,张安安仔细看了看方如玉已经微红的脸庞,竟然有些看呆了,以前自己光顾着盯着方如玉那高耸的山峰了,没想到方如玉居然这般好看,哎,一颗好白菜让猪给拱了,高世德艳福不浅啊。。。

    张安安艰难地将视线从方如玉的脸上移开,这个以后就是弟妹了,世德好不容易找到个女人,自己这个做大哥的可要成全他。

    张安安一脸正色地向方如玉说道:“世德在军中立下大功,回京后就会有封赏,如玉你好眼光。”

    方如玉听到高世德立下大功,心中狂喜,高世德若是封官,自己可就是官太太了,这可是多少青楼女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啊,没想到居然让我方如玉撞上了,立即也顾不得羞耻了,向张安安说道:“东家,奴家已经是世德的人了,现在世德有了官身,奴家怕世德嫌弃奴家,东家可要为奴家做主啊。”

    张安安勃然大怒:“他敢,你相中他,那是他的福气,况且世德之前在我面前早就提过几次了,他也喜欢你,放心好了,你的事我为你做主了。”

    张安安这么生气可是有原因的,以前张安安可没少做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而那些张安安心目中的女神被人玩完之后抛弃的比比皆是,气得张安安大喊天道不公。女神有颜值,对于颜值即正义的张安安来说,错的就只能是那些渣男了。

    以前的张安安是没有这个实力教训这些渣男,现在的张安安具备了教训渣男的实力,那么张安安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了。

    你看看,方如玉长的多漂亮,凹凸有致,连自己都垂涎三尺,没想到居然被高世德给拱了,真是,真是怎么说呢,你方如玉怎么就没看上我张安安呢?

    方如玉羞红着脸向张安安说道:“东家,可是奴家出身不怎么好,奴家怕啊,怕高世德这个负心汉当了官就看不起人家了,东家可要为奴家做主啊。。。”

    清儿也在一旁拉着张安安为方如玉说好话。

    大李师师更是说自己曾经有个要好的小姐妹与那个谁谁谁两情相悦,倾其所有资助其读书应试,结果等到那个谁谁谁考取了功名,立即翻脸不认人,嫌弃自己的小姐妹出身下贱,已经配不上他了,自己的小姐妹一气之下投河自尽。。。

    张安安听得是气愤填膺,不由大喝一声:“你和世德的这门婚事,我做主了,谁敢不答应就得先过我这一关。”

    方如玉就是在等张安安这句话,四女立即对张安安一番恭维。

    四女都是专业人士,如何调动客人情绪,让人愉快地把钱花了更是四女的拿手好戏,在四女的一片恭维声中,张安安彻底沦陷了,已经拍着胸口答应方如玉,只等高世德回京就把婚事办了,自己这个做大伯的到时会将金玉阁送给你们。。。

    高俅进门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暗叹一声,高世德被个烟花女子截胡了,不知潘家知道后会做何感想?

    高俅心里很清楚,潘家能看中高世德,无非就是想和仙尊之子攀上关系,但是现在张安安既然已经要为方如玉做主了,那么自己也无需多事,一切听从张安安的安排,毕竟张安安才是高世德最大的靠山。

    张安安见高俅到来,也是大喜,拉着高俅指着方如玉说道:“高大哥,你是世德的亲人,这门婚事你看如何?”

    高俅虽然心中是一百个不满意,一个烟花女子和潘家嫡女有可比性吗?但是嘴上却说道:“般配,极为般配,安安你的眼光是越来越好了,我替世德多谢安安了。”

    高俅这么一说,方如玉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掉了下来,高俅是高世德的族人,有了他的认可,这门婚事基本就算是定了。

    当然方如玉心里明白,高俅能认可这门婚事,肯定是看在东家张安安的面子上,于是向清儿使了个眼色。

    清儿会意,拉着张安安又是一通撒娇,把张安安乐得是眉开眼笑,不亦乐乎。

    赵默默看不下去了,自己一定要帮长公主把好关,免得仙尊之子被这些狐狸精迷住了,重重地咳咳了几声,说道:“老爷,有人还在等你传授菜品呢。”

    张安安这才反应过来,厨子还在等着自己传授手艺呢,这个正事要紧,招手将那三个厨子叫了过来,在其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说道:“记住了吧,就按着我的方法做,这道菜品列为本店的镇店之菜,只有我亲口说做才能做,明白了吧。”

    三个厨子自然是维维是诺,你是东家你说了算,但是你这道菜品我们怎么越琢磨越不对劲,还要作为镇店之菜,只盼到时不要砸了百花楼的招牌。。。

    方如玉等三个厨子学完菜品,就很识趣地告辞而去,赵管家的眼神都已经快喷火了,再不走就要惹恼赵管家身后的长公主了。

    方如玉等人走了,张安安也清醒了,这才反应过来,向高俅问道:“高大哥怎么又来了?”

    高俅也不隐瞒,将潘家上门提亲一事说了出来,说道:“既然安安已经给世德定下了亲事,那么我这就回了潘家。”

    “嗯。”张安安点了点头,说道:“回了吧,高大哥记住,最近一定要和潘家划清界限,潘家得罪家母,我也不知道家母会不会放在心上,还是小心为妙。”

    高俅惊出一声冷汗,好险啊,自己也就是从蔡京口中听到一些,只知道潘家得罪了张安安,没料到潘家得罪了圣母,若非张安安提醒,险些犯下大错。。。

    高俅当即向张安安说道:“安安,我之前出征在外,对京城之事所知不多,还请安安与我说说。”

    张安安就从杨志卖刀说起,将这些天京城所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

    高俅虽然有自己的渠道,但是涉及到张安安的这些事,所知者并不多,高俅的渠道也不可能到达这个层次,不由发出阵阵惊呼,原来潘易是死于圣母的天注定之下,难怪长公主最近在忙着搞什么保护妇女儿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千年决战

    十月初八,天宁节将至,吉时一到,文武百官在枢密院、尚书省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去皇家寺庙大相国寺为皇帝上寿祈福,整个东京城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天宁节在宋朝犹如后世的国庆节,全国各地的豪客蜂拥而至,给东京城的百姓带来了大量的生意。

    东京百姓对这些外地来的豪客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些外地豪客出手大方,恨的是这些外地豪客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所幸的是这些外地豪客出手颇有分寸,至今还未闹出人命,有的还在打斗之时互通姓名结交了起来,对损坏的财物也做出了相应的赔偿。

    满城狂欢,但是现在的方大通却很纠结,之前张安安在马行街为了阻止杜九娘自尽,随口说了句:月圆之夜,紫宸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张安安是随口说了一句,但是整个江湖沸腾了,我靠,千家隐世家族,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决战紫宸之巅,听听就感到热血沸腾,尤其是决战紫宸之巅,那是多么牛叉的家族才能做到啊,紫宸殿那可是皇帝他老人家和文武百官商议国策的地方啊,千年隐世家族果然牛叉,居然能将决战地点放在这等地方,就冲着这一点,我等岂能错过。

    得到消息的江湖大豪纷纷赶往京城,这也是这几天东京城外地豪客暴增的主要原因。

    紫宸殿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硬闯是想都不用想,你有本事能硬闯进去,这赵宋江山基本也就易主了,所以这些江湖大豪到了东京城,第一时间就是打听有什么办法能旁观惊天一战。

    大家这么一打听,就打听出了决战一方的张家代表花花恶少张安安与百花仙子方百花交情匪浅,顿时就觉得有戏,张安安是决战一方,那么带些亲朋好友在旁助威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一时间榆林巷方府门庭若市,以前江湖上的各路朋友纷纷上门,就是要方大通在张安安面前说说话,把自己带上,能观看到这场千年决战。大家也知道能旁观的名额有限,但正是这有限的名额,才能更好地凸显出自己的江湖地位,于是和方大通忆往昔的忆往昔,套交情的套交情,搞的方大通是苦不堪言。

    方大通是赌咒发誓千年决战乃是子虚乌有,但是众人又如何肯信,纷纷言道:方老爷子这是拿我等当三岁孩童啊,千年决战若是子虚乌有,就凭张安安那句紫宸之巅就有灭族之灾。现在张安安活的好好的,说明这千年决战绝非子虚乌有之事。。。

    要知道在古代谁敢拿皇帝开玩笑,决战紫宸之巅也就是张安安说了,若是换个人说说试试看,宋徽宗赵佶会让他知道什么是祸从口出。

    方大通被众人缠得是毫无办法,只能表示我去和贵人说说,但是不敢保证贵人会答应,这才将众人给打发了。

    方大通对这些江湖朋友现在是唯恐避之不及,奈何人家都已经登门拜访了,只能与之虚与委蛇。

    青溪方家是靠着江湖起家的,在江湖上名声很大,家传的武艺也是非同小可,不然也不会培养出方腊、方七佛、方强、方百花这等江湖高手。

    方家一直想洗白,但是洗白谈何容易,明教教主方腊在江湖这么大的名声,但在官府眼中就是个贼寇。

    方家原本想从军,立下军功混个一官半职,但是军中的水也太深了,你方家在军中有人吗?立下军功若是没人帮着说话,最后也都是归了别人,想凭着一身本事出人头地,只能呵呵一笑,你方家天真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这句话放到军中也一样的,而且更加残酷,基本就是沦为炮灰,送死你去,立功我来。

    方家直到攀上了张安安,这才有了靠山,按照现在的趋势看来,只等方腊回京,方家应该能洗白了。

    想起方腊,方大通就想到高俅已经回京了,自己是不是让百花去张府打听一下啊。。。

    方大通还没出门,铁枪王寅来了。

    王寅因为害死了方腊,内心是及其不愿意面对方家的,但是你想做官,你想往上爬,就会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

    方腊死了,方腊是方家最杰出之人,与方百花兄妹情深,高俅就方腊之死得给方家一个交代,不说能不能让方家满意,但是至少要把自己摘出来,不然方百花怀恨在心,日后在仙尊之子面前吹吹枕边风,对高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是高俅亲自去向方家解释,一来显得欲盖弥彰,二来高俅也担心此举得罪了宋徽宗赵佶。

    所以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王寅身上,方腊死的时候你就在一边,你去向方家解释一下吧。而且高俅未雨绸缪,考虑到宋徽宗赵佶以后会不会再铲除方家人,命令王寅一定要争取打入方家内部。

    让人做事当然是要给好处的了,高俅知道王寅是个官迷,告诉王寅,只有把方家对方腊之死的仇恨转移到了田虎一方,他的军功才算是安稳到手,不然恐有变故,而且如果王寅能成功打入方家内部,只要方家不反对,高俅可以向官家请求将方腊的功劳转到王寅身上。

    王寅是个官迷,之前为了立功有官做,孤身一人进入沁源县刺杀方腊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现在为了能升官,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啊。

    王寅进入方府,立即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哭得是那个撕心裂肺,惊天动地。

    王寅一哭,方大通只觉得天昏地转,大叫一声不好,瘫坐在地。

    方大通是知道王寅还有石宝是跟着方腊一起出征的,那么现在王寅见面哭得这么凄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方腊死了。

    方大通对方腊可是寄予厚望的,将方家崛起的希望都压在了方腊身上。

    方家虽然借着方百花攀上了张安安,现在东京城混得是风生水起,但是都是借着张安安的名头,这其中有着很大的隐患,前面早就说过了,就不在重复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方腊之死

    方家想要在东京城站稳脚跟,成功洗白,还需要方家出现一个领军人物,借着张安安的东风顺势立下功劳,封个一官半职,这才算是稳住了局面。

    方腊文武双全,又曾经做过明教教主,手腕过人,所欠缺的无非就是无人提携,而现在这块短板也被张安安补上了,在方大通心里,方家一飞冲天之势无人可挡。

    方腊此次随军出征,在方大通心目中应该是十拿九稳没有半点风险的。

    在方大通看来,田虎也就是个跳梁小丑,之前与明教作对,纯粹是作死,若非方腊等人在谋划大事,取田虎的性命易如反掌。现在方腊带领石宝、王寅,随高俅大军出征田虎,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方大通做了这么多年的方家族长,大风大浪也经历过不少了,当即稳住心神,扶起王寅,抱着最后的一丝侥幸问道:“贤侄,十三呢?”

    王寅嚎啕大哭:“方大哥战死了,他是为了救我死的,我王寅对不起方大哥。。。”

    虽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方大通还是一个踉跄,若非身边方家族人手明眼快扶住,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双眼通红的方大通紧紧抓住王寅的双肩,不停地摇晃,厉声问道:“快说,十三到底是怎么死的?”

    王寅也停止了哭声,哽咽地将方腊奉命打入田虎内部,如何布局逼反田虎,成功地将村霸级的田虎推上了晋王的宝座,成功地让高俅大军的军功呈爆发性的增长。

    方腊又成功地使出了调虎离山之计,让高俅大军在开战之初就不费吹灰之力活捉了反王田虎,奠定了胜局。

    方腊又与高俅大军约定在半夜时分打开沁源县城门以竞全功,却没想到乔道清与孙安已经吓破了胆,居然在半夜想弃城而逃。

    方腊、石宝、王寅三人万万没有想到,原本镇守西城门的乔道清、孙安所部居然会半夜弃城而逃,双方在东城门不期而遇。

    方腊当机立断,与石宝转身以万夫不敌之勇杀入乔道清、孙安所部,命王寅杀上城墙,接应朝廷大军破城。

    激战中,王寅中了妖道乔道清的幻术,生死悬与一线,方腊为救王寅,被孙安偷袭,死于乱军之中,石宝为救方腊,也死于乔道清之手,而王寅命大,在这危急时刻,朝廷大军破城而入,杀散了贼军,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王寅。

    王寅说着解下了身上的包袱,取出一颗血肉模糊,难以辨认的人头,一脸羞愧地说道:“方伯父,事后小侄寻遍战场,也只能找到方大哥的这颗人头。。。”

    王寅全凭一口气撑着,将方腊的人头交还给方家之后,一口气松了下来,头一歪晕了过去。

    方大通接过那颗已经难以辨认的人头陷入了沉思,而晕过去的王寅也已经被方家族人妥善安置了。

    方大通作为方家族长,现在首先就要考虑的是方腊死了,那么该如何保住方家的利益。

    方大通首先考虑的就是方腊之死,有没有皇帝的影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搞清楚,方家将死无葬身之地。

    方大通对于王寅还是比较信任的,方腊与王寅交情匪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方大通知道王寅与石宝是方腊自动邀请的,王寅的利益都捆绑在了方腊身上,没有理由背叛方腊。

    方大通将王寅所言细细捋了一遍,也没有发现破绽。

    范权有问题,方腊早就和方大通说过,那么策反范权,逼反田虎,将利益最大化很符合方腊的为人处世,方大通是从内心觉得方腊这一步做得十分漂亮。

    但是谁能想到方腊机关算尽,居然会倒在最后一步。据王寅所言,朝廷大军为了配合方腊,故意将主力置于沁源县西门,牵制住乔道清、孙安所部。

    方腊再机智过人也想不到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幻魔刀乔道清和屠龙手孙安会一战丧胆,连夜弃城潜逃,而且就是这么巧,还正好在东门与方腊三人不期而遇。

    方大通将王寅所言又仔细捋了几遍,可以确定方腊之死与皇帝无关,毕竟田虎都造反了,还会听皇帝的吗?而方腊全程一直在反贼军中,和朝廷大军并无直接接触,只能说天意如此。

    想到天意,方大通突然浑身一震,难道是天道老爷?

    圣母对方百花的不待见,方大通那天可是亲眼目睹的。

    张安安介绍长公主的时候,那闪电是哗啦啦地一片,回应很激烈啊,而到了介绍方百花的时候,方大通也看到了是多么的尴尬,直接冷场了,原本哗啦啦的闪电都停了。圣母对方百花的态度可见是非常不满意的。

    想想也是啊,儿子再丑也是父母的心头宝,你方百花居然敢对我儿不理不睬,换了是谁都不会开心的。

    天道老爷作为张安安的长辈,想来态度与圣母也相差无几,那么随手给方家一个教训,也是很正常的。

    方大通以己度人,觉得如果换成了自己,说不定做的会比天道老爷更过份。

    所以现在的方大通已经不愿意对方腊之死多想了,还是考虑一下如何利益最大化才是最实际。

    方腊的功劳很大,毫不夸张地说是首功也不为过,毕竟若没有方腊布局逼反田虎,田虎最多也就是个强收过路费的村霸,出动禁军征讨简直就是个大笑话。

    而且若非方腊将田虎调离大军,并告知高俅,高俅也没这么容易在开战之初就活捉了田虎,奠定了胜局。高俅活捉田虎是因为有了精确的情报,可谓是易如反掌,难就难在如何将生性多疑的田虎调离大军,方腊做到了。

    若非有方腊作为内应,朝廷大军也没这么轻易破城,彻底剿灭了田虎反贼集团。

    方腊若是不死,凭着仙尊之子的面子,高俅也不敢克扣方腊的军功,必定让方家满意。但是现在方腊死了,而方腊的功劳是摆不上台面,不能明说的,这就问题来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方王结亲

    朝廷对于方腊的军功该如何计算?确切地说,应该是高俅。

    方腊的军功是摆不上台面的,高俅总不能说田虎就是个村霸,是方腊布局将田虎逼反,还给田虎出谋划策助其夺取了沁源县,自立为王。

    这样一来,岂不是摆明了告诉朝廷,我高俅不惜逼反田虎,造成生灵涂炭,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这就不是请功了,而是找死。

    如果方腊不死,有张安安在,高俅势必会将摆得上台面的军功分润给方腊,给方家还有张安安一个交代,军中其他将领也无话可说。

    但是现在方腊死了,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高俅为了安抚方家,也为了给张安安一个交代,仍旧将明面上的军功分润给方腊。但是方腊已经死了,朝廷就会把原本属于方腊的功劳计算到方腊的后代身上。

    军功计算到后代身上,一来不免打些折扣,二来也不会授予实务,最多给些好听的闲职。这对目前的方家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帮助。

    还有一种情况,方腊死了,因为方腊的这些功劳是摆不上台面的,那么高俅很有可能顺水推舟,对于方腊的功劳只字不提,然后让高世德在张安安面前解释一下。

    高世德可是张安安亲口认下的干弟弟,况且高俅与张安安交情也非同小可,没见到张安安没钱了就到高府账房上去取,根本就没把高俅当外人,如果方百花为了方腊战功一事与高俅兄弟俩闹僵了,仙尊之子说不定反而会认为方百花不识大体,况且就算是争取到了,也只是前面那种情况,对目前的方家没有半点帮助。

    方大通觉得高俅大概率是会选择第二种情况。毕竟军功是谁也不会嫌多,也没人愿意分润出去。况且高家与张安安关系也十分亲密,有的是机会和渠道向张安安解释,所以也不怕方百花和方家。

    想到这里,方大通不由感叹,若是方腊不死就好了。

    方大通突然想到了王寅。

    方腊的所有布局计谋,可以说王寅是全程参与了,但是就因为方腊死了,王寅的功劳也就没了(这是刚才王寅自己说的,说高俅只认方腊),高俅分明就是欺负王寅身后没人,如果王寅成了我方家的人,高俅还敢这样吗?

    想到这里,方大通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和王寅好好聊聊。

    王寅已经悠悠醒转,见到方大通到来,急忙从床上爬起,扑倒在方大通面前,痛哭流涕:“方伯父,方大哥为了救我而死,王寅无以为报,愿入赘方家以报方大哥救命之恩。”

    王寅居然愿意做赘婿,这是方大通万万没有料到的。

    “赘”的本意是指肉瘤,是人身上的无用组织。

    古代婚姻通常是男娶女嫁,而男子嫁到女子家不合常规,就像多出来的肉瘤,所以叫“赘婿”。

    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解释“赘婿”说:“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颜师古注《汉书·贾谊传》时也说到“赘婿”:“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犹人之身体有肬赘,非应所有之也。”均认同这种说法。

    《说文解字》中又说道:“赘,以物质钱。”就是说拿东西换钱叫“赘”,由此引出了赘婿产生的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

    因而“赘婿”就可以解释成因无钱娶妻,情愿到女方成亲的男子,以这样的方式来抵彩礼聘金等开销。

    因为赘婿是以身抵钱而来,类似卖身奴仆,且大多出自穷人之家,所以古代赘婿的地位很低。

    在秦汉时期,“赘婿”是和奴隶罪犯排列在一起计算的。

    《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天汉四年“发天子七科谪及勇敢士”前往朔方征战。所谓“七科”为:“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前二种为有罪的人,后四种为商人,赘婿排在中间,可见秦汉时对待赘婿的看法了。

    王寅愿意入赘方家,方大通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方大通还是果断地拒绝了。

    王寅为了报答方腊的救命之恩甘愿入赘方家,传了出去,江湖上的好汉只会伸出大拇指夸其一声:“好汉子。”

    但是方家真的答应了,别人就会骂方家不知好歹。王寅这么说,你方家还真敢答应啊。

    就像社会上,你去借钱,别人和你说:“兄弟,我手头也不便,要不我把房子卖了再借给你?”你如果信了,说声好的,那么所有人都会骂你。而人家也有话说,卖房子得夫妻双方都同意,我回去问问我家娘子?你说,他家娘子乐意吗?

    这个比喻也许不恰当,但就是这个理。要知道王寅所在的铁枪王家,在江湖上的地位也就比青溪方家略低一点,王寅可是王家少主,在宋朝婚姻大事自己说了不算,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寅父母会同意儿子入赘方家吗?哪怕是有救命之恩也不行啊。

    所以说刚才王寅表示甘愿入赘方家,方大通可以理解为这是王寅在向自己表明心迹,方腊救了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方家,我在这里表个态,赘婿我也愿意。

    要知道江湖中人讲究的是头可断,血可流,名声不能坏。王寅都表态愿意做赘婿了,那么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方大通果断地拒绝了王寅之后,向王寅说道:“贤侄,入赘一事休要提起。不过老夫有一孙女,年方十六,知书达理,秀外慧中,老夫觉得与贤侄倒是良配,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方大通的反应都在王寅算计之中。

    方腊死了,王寅圆满地完成了高俅交给的任务,但是高俅却告诉王寅,我可以将方腊的功劳都归于你,但是有个前提,你必须得到方家的支持。

    高俅也向王寅解释了一下,我这是为了你好,方腊的功劳都归了你王寅,方家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引来方家背后贵人出手,我也护不住你。

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寅的推测

    王寅是大恨,你高俅叫我杀方腊的时候可没说这些啊,现在方腊死了,你再说这些与拼夕夕上的砍一刀有何区别?

    其实在作者看来,高俅比拼夕夕有良心的多了,只要王寅能搞定方家,高俅自然说话算数。而拼夕夕的砍一刀,本作者经过几次努力,终于放弃了。

    本作者也算是毅力坚强之辈,本书在几乎单机的状态下,坚持每日2000字不断更,到目前也已经连载了近250天,66万字。而拼夕夕的砍一刀简直可以说是不讲武德,几次好不容易砍到最后一分钱的时候,再邀请好友帮砍的链接就打不开了,想帮我砍一刀的好友是拿着手机有力无处使啊。一次是这样,两次是这样,最后连老婆大人都忍无可忍了,你再叫我砍一刀,我就真的砍你一刀。

    当然王寅在脸上可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之意,恭恭敬敬地领命而去。

    其实王寅也早就有心理准备,高俅不会这么容易将方腊的功劳都归于自己,但是也没料到高俅的要求居然如此简单,而且还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方家背后的贵人,连高俅都不敢得罪。

    取得方家的支持本来就在王寅的计划中,就算是高俅不说,王寅也会这么做的。

    王寅看得出来,方腊打入田虎内部逼反田虎,其实就是个干脏活背锅的,正常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因为事后很容易被权贵灭口。

    但是方腊城府这么深的一个人,不但这么做了,还唯恐事不大,一心往大里做,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方腊有把握高俅不敢侵吞自己的功劳。

    方腊不怕被灭口,不怕功劳被侵吞,说明什么?说明方腊背后有贵人,还是能直达天听的那种。

    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糊涂了,方腊不是已经被灭口了吗?不错,方腊是死了,但不是被灭口。如果方腊是因为干脏活被灭口,那么王寅也不会活下来。

    现在王寅活了下来,而方腊却死了,只能说明方腊已经卷入了权贵之间的争斗,被高俅当成了弃子。

    这些都是王寅自己的猜测,王寅自己也觉得这应该就是真相了,所以王寅对方腊身后的那位贵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心想要通过方家能进入贵人的视线。

    至于会不会重蹈覆辙与方腊一样被卷入权贵之间的争斗,王寅根本就不在乎。

    在王寅看来,富贵险中求,哪个豪门背后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与拼搏,自己想要创立一番事业,不拼命不冒险又如何能成事?

    王寅是个只要有机会,就敢赌上身家性命之人。在沁源县内,面临着九死一生的选择,王寅都敢孤身一人闯入贼军,伺机刺杀方腊。现在有了更大的机会摆在面前,王寅为什么不敢赌上一把呢?

    况且王寅有九成把握可以肯定,方家背后的贵人是当今天子。这是王寅从高俅的反应中推测出来的。

    高俅又非心慈手软之辈,他连方腊都杀了,为什么还留自己一条活路,难道他不怕自己成为他的破绽,将此事揭发出来吗?

    王寅突然想到了如果方家背后的贵人是当今天子,那么就一切都说得通了。

    首先,王寅可以肯定方腊对高俅毫无防备。因为武功练到方腊这种境界,对危险的感应极为敏感,从当日方腊能从王寅的子母枪下及时躲避就可以看出,所以高俅对方腊的杀机应该是大军出征之后。

    从方腊如何对待石宝可以看出,方腊这种人除了自己是谁都不信,但是为何会对高俅毫无防备,只能说明方腊对方家背后的贵人极具信心,认为高俅不敢杀他。

    方腊相信高俅是因为高俅若是要对自己不利,无须这般麻烦,但是方腊又不是神仙,如何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张安安说了个孙悟空大闹天庭,让宋徽宗赵佶对自己起了杀心。

    其次,高俅为什么要选自己刺杀方腊?

    当时自己以为方腊是被高俅视为弃子,选择自己是因为自己是方腊的身边人,容易得手。

    现在看来,容易得手是一个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是方腊带来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事后高俅没有将自己灭口了。

    自己和石宝都是受方腊所邀,一起随他出征的,这个情况方家也应该知道。

    若是方腊、石宝还有自己都战死了,高俅该如何向方家解释?就算高俅能解释,但是方家会信吗?方家若是不信,必定与高俅结下仇恨。

    而换成由自己向方家解释方腊、石宝的死因,由于自己是方腊的人,在方家心目中,自己是不可能欺骗他们的,所以会比较相信自己所言。就算是不信,矛头也会指向自己,可以说高俅是拿自己作为挡箭牌。

    对王寅而言,被人利用并不可怕,也不可耻,这说明了自己有利用的价值,只有一无是处之人才是最为可悲。

    高俅利用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借方家进入贵人的视线呢?

    但是王寅百思不得其解,高俅为什么会对方家这么忌惮呢?

    直到王寅想到方家背后的贵人有可能是当今天子,这才豁然开朗。

    高俅是天子心腹,而方百花只是被贵人相中,并无名分(如果有名分,方家早就大肆宣扬了)。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高俅还对方家小心翼翼,忌惮不已,方家背后的贵人那就呼之欲出了,除了当今天子还能是谁?

    而且王寅还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要杀方腊的极有可能是当今天子。

    当今天子相中的是方百花这个人,又不是方腊乃至整个方家,很有可能当今天子也觉察到了方腊的野心,命高俅将之除去,但又顾虑方百花的感受,如果是这样,那么高俅的举动就都能解释了,包括为什么会选中自己刺杀方腊,又为什么事后没有将自己灭口反而要自己去摆平方家等等。

    自认为想通一切的王寅也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方家了,所以来到方家之后,故意说方腊是为了救自己而死,然后装晕,留下时间给方大通思考。

    王寅看得出来方腊对军功的极度渴望,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方家的需求,如果自己能借此成为方家的女婿,不但方腊的军功能顺利到手,而且还能借着方家进入当今天子的视线。所以王寅向方大通表明心迹,我甘愿入赘方家以报答方腊的救命之恩。

    方大通果然中计,顺着王寅的话说出了愿意将孙女许配给王寅。

    王寅立即抓住机会:“全凭方伯父做主。”

第三百一十五章 牛二被打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王寅既然愿意做方家的女婿,方大通自然要考虑军功的事了。

    这种事情赶早不赶晚,一旦等高俅将军功报上了朝廷就不好操作了,所以方大通立即将正在府中指挥下人摆放物件的方百花找来了。

    方百花从方大通口中得知了方腊的死讯,那是悲痛不已,想起方腊与自己兄妹情深,广邀群雄为自己庆祝十八岁生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豆大的泪珠就从眼眶中滚落了下来。

    方大通也陪着方百花掉了一会眼泪,这才向方百花说道:“百花,这就是十三的命,也怨不得别人。当务之急是虽然十三没了,但是十三的军功还在,你得找公子说说。”

    于是方大通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又表示如果方腊的军功能算到王寅身上,是对方家最有利的。。。

    方百花对方大通极为不满,不由说道:“三伯,十三哥都已经死了,你还在算计这些?”

    方大通厉声说道:“百花,十三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方家。这军功是十三拿命换来的,我方大通若是不能将军功留在方家,死后也没脸去见十三啊。。。”

    方大通的一席话打动了方百花,是啊,十三哥拿命换来的功劳只能属于方家。

    有困难找安安现在已经是方百花的习惯了,当即二话不说,带着方大通和王寅直奔张府而去。

    牛二现在是很得意,自己因祸得福进入了张府做事,还被赵管家委以重任,担任张府的门子。

    门子这个岗位因人而异,尤其是张府的门子,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就连将门家主这等身份的都要牛二先行通报方得入内。

    将门家主都是不差钱的主,出手阔绰,往往一抬手就是五两银子,这些天牛二是收银子都收到怕了,将收到的银子送到管家赵默默面前,表示贵人的赏钱我不敢不要,但是我牛二忠心可鉴,不该放的绝不会放进张府。。。

    赵默默对牛二的表现很满意,表示这些银子既然是贵人赏你的,那你就留下吧,但是交给牛二一个任务,自己想办法拦住方家族人,不要让他们打扰老爷。

    牛二明白,当即表示长公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没有长公主就没有我牛二的今天,赵管家您放心吧,就算您不说,为长公主把好关也是我牛二应该做的,就算是闹到老爷面前,牛二我也一力承担。。。

    所以今天当牛二看到方百花等人来了,立即上前:“百花仙子,老爷还在养伤期间,不方便见外人。”

    方百花若是一个人来,牛二也不敢拦也拦不住,赵默默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要求牛二拦住方家族人。

    今天方百花是带着方大通和王寅一起来的,牛二就有理由了,百花仙子你一个人进去没问题,但其他人就免了吧。

    方百花本来就因为得知了方腊的死讯心情不好,见牛二一个门子还敢拦着自己,甩手就是一个耳光,只见牛二的左脸飞快地肿了起来。

    牛二挨了方百花一个耳光也不敢再拦着了,只能乖乖地在前面带路。

    牛二也知道自己拦不住方百花等人,一个耳光正中牛二下怀,摸着已经肿起的脸庞,这下对赵管家就可以交代了,不是我牛二不做事,实在是方百花太凶残。。。

    牛二捂着脸,一脸委屈地在前面带路,正好碰上公孙胜和鲁智深。

    牛二一家子在张府人缘很好。

    一来牛二出身市井,极有眼力,和鲁智深、戴宗等人也合得来。

    二来偌大的张府因为宋徽宗赵佶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什么下人,这就导致了鲁智深、公孙胜等人有时不免也要干些杂活。但是鲁智深等人是干这种活的人吗?于是只能向边上的高府求助。

    高府的下人当然不敢有怨言,但是时间长了,赵默默、鲁智深等人也不好意思啊。直到牛二一家子的到来,这一情况才得到了改善。

    牛二娘子多能干啊,带着自家三个半大的孩子将张府的杂活都包圆了,还做得一手好菜,连张安安都赞不绝口,多次表示牛二娘子这手艺就算是到百花楼做个厨子都绰绰有余。

    所以当鲁智深和公孙胜见到牛二明显是被人打了,不由勃然大怒,双双来到牛二面前:“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打我张府的人?”

    牛二也不敢说是方百花打的,但是那闪避的眼神早就告诉了鲁智深和公孙胜,打我是方百花。

    要说谁是张府最不受待见之人,方百花绝对排第一。当初方百花对张安安爱搭不理的样子,鲁智深和公孙胜可都看在眼里,现在你方百花知道了老爷(师祖)的身份就凑了上来,还与长公主争锋相对,若非老爷(师祖)对你痴心一片,鲁智深、公孙胜早就打上方家大门了。

    现在见牛二被方百花打了,不由怒从心头起,你方百花还没进我张家就敢打我张家的人了,这还了得。

    鲁智深和公孙胜都是能动手就不吵吵的人,方百花打不得,方大通是方家族长,方百花的长辈也打不得,那么目标就只有一个了——王寅。

    只见鲁智深大喝一声:“你这厮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打我张府的人,吃洒家一拳。”

    鲁智深高高跃起,一拳砸向了王寅。

    王寅随着方百花来到张府,就知道自己的推断错误,方家背后的贵人不是当今天子,但是见张府就在高俅府旁边,也知道这张府主人必定是了不起的权贵。

    随着方百花打了牛二一个耳光,而牛二只能乖乖带路,王寅不由大喜,看来方百花在张府必定十分受宠。

    随着鲁智深的一拳,王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推测,方百花果然极为受宠,大和尚为什么会打自己,那是因为他虽然生气也不敢对方百花无礼,只敢把气撒到自己身上。自己只要坚持到张府主人闻讯赶来,危机自然解除。

    王寅有心想凭着一身高强的武艺,能得到张府主人的赏识,大喝一声:“来的好。”面对鲁智深凶猛的一拳,气沉丹田,不躲不避,一拳迎向了鲁智深的拳头。

    王寅对自身的武艺那是相当有自信,当今天下除了方腊,王寅是自愧不如,其他人那就呵呵。。。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374/ 第一时间欣赏宋吹最新章节!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所写的《宋吹》为转载作品,宋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宋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宋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宋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宋吹介绍:
意外穿越,遭遇地狱模式开局,穿越福利迟迟不到,菜市口一日游即将开启,怎么办?
张安安表示自己还能再吹一会。宋吹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宋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