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开元4316年TXT下载开元4316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开元4316年全文阅读

作者:隐宗宗主     开元4316年txt下载     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衣人

    遵义,军营,小木屋。

    忙碌了一天的喜鹊刚进门,便听到了楼上有轻微动静。

    见状,她便知道遭了贼了,连忙小心翼翼的翻出藏在桌子底下的已经装好弹药的两把短统,一边朝门外打了一个手势,一边蹑手蹑脚的上了楼梯。

    屋外的护卫见到喜鹊的手势,也连忙朝其他护卫打了一个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手势,做好了准备。

    喜鹊蹑手蹑脚的上了二楼,顿时就看到两个黑影在屋里翻找着什么。

    “什么人?”见状,喜鹊先是高喝一声,随即趁着黑影被惊吓到的工夫,抬手朝离她最近那个黑影胡乱就是一枪。

    也不知道打中了哪里,只见那个黑影闷哼一声就倒了下去。

    另一个黑影见状,顿时反应了过来,也不管这是在二楼了,连忙破窗而出。

    喜鹊没有急着追击,而是先走到被打倒的那个黑影前两三步的位置,用另一把短铳补了一枪后,才转身下了楼去。

    先前已经做了准备了,另一个绝对逃不掉。

    果然,喜鹊下楼出了木屋,便见到了被守卫木楼的一百护卫团团围住的那个黑衣人。

    那黑衣人见逃无可逃,便打算自爆身份:“我们是锦..........”

    不过,没等他说完,喜鹊便抬手打断了他。

    而随着喜鹊的抬手,围在黑衣人后方的护卫们便撤离到了两边。

    那黑衣人见状,以为喜鹊是知晓他的身份后放他离开,顿时一喜开口谢道:“多谢........”

    “杀!”不等他说完,喜鹊用力挥下了抬起的手,同时发出了一个冷冰冰的命令。

    “砰砰砰~”随着喜鹊一声令下,一百护卫顿时把火枪中的子弹发射了出去。

    那黑衣人顿时被打成了马蜂窝,瞪着一双不甘的眼睛倒了下去。

    原来刚才喜鹊的手势不是要放他离开,而是让后面的护卫们撤回来,以免流弹误伤而已。

    看着倒地死去的黑衣人,喜鹊阴沉着脸说道:“管你是谁,敢打少爷的东西的注意,格杀勿论!”

    等听到枪声而赶来的军队到达后,喜鹊下令道:“彻底搜查附近可疑人员,如有反抗,杀无赦!”

    “是!”带队赶来的是黎府以前的一个家丁,叫卢亮,被黎安明选中后入了军营,此次林皓带兵出战,他便负责留守军营。看着以前文文弱弱的一个丫鬟忽然变得如此狠辣,卢亮可不敢多话,连忙应了一声后便带队下去搜查了。

    正在这时,学院与工坊区的方向先后传来了一阵枪声,喜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后便没再理会了,而是对守护小木楼的护卫们吩咐道:“留下两人,其他人护住小楼,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护卫们连忙应了一声后,便自觉的留下了两人,其他人则背对着木楼,在四周站起了岗放起了哨。

    等其他人离开后,喜鹊便对留下的二人说道:“你们随我来,楼上还有一个,跟我去清理一下。”

    这百人卫队本来就是黎安明专门训练来守卫木楼的,除了他的命令外,这百人卫队便只听喜鹊的命令。而工坊区和学院两处同样有一支专属卫队,工坊区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学院那里可是有很多新研究,同样也很重要。

    来到二楼,因为没有点灯的缘故,三人只能看见地上躺着一个黑影。见状,两个护卫让喜鹊站远一些,他们摸过去看了看,发现已经死透后才朝喜鹊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喜鹊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便叫二人把尸体抬了下去。

    这二楼是重地,也因为没有点灯的缘故,所以喜鹊才敢让他们上了帮忙,反正黑黢嘛孔的,也不会让他们看着什么不该看的。虽说如此,喜鹊也不敢让他们多待。

    等二人把尸体抬出去了,喜鹊亲自把楼上的血迹清理干净后,才顿时觉得被抽干了力气一样,一下子就瘫坐在了地上。

    虽然黎安明经常有事无事的训练她,毕竟是第一次杀人,不管在外面表现得多镇定,但关起门来后却是一阵无尽的后怕。

    不过喜鹊没有过多的自怨自艾,趁着休息的工夫,把先前用过的两把短铳重新填装弹药放回原位后,稍事调整了一会儿,随即便强忍着不适,上到二楼开始对那些资料一一查验了起来。

    她得在自家少爷回来前,查清是否丢失了什么资料。

    遵义学院。

    宋应星等一干师生被一阵枪声吓醒,纷纷胆战心惊的跑出宿舍查看,便见到了学院已被守卫得严严实实的一幕。

    “潘将军,这是怎么回事?”见状,宋应星大着胆子找到守卫在他们宿舍前的守将潘虎问道。

    潘虎是以前跟着黎安明的家丁之一,参军后黎安明便把守护学院的重任交给了他。

    听到宋应星的问话,在看着一旁那些胆战心惊的学生们,潘虎便打了一个立正敬礼回道:“各位先生、同学们不用担心,只是进了几个小毛贼而已,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从现在起,到公子回来,学院戒严,你们的安全由我们负责,各位放心休息,莫要误了明天的学习。”

    “多谢潘将军。”宋应星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便连忙和其他老师一起,把学生们送回了各自的宿舍。

    不过通过潘虎此举,却是歪打正着的让学生们更加的勤奋了,也让宋应星看到了黎安明对学院的重视程度。

    几乎同时,一人二马连夜快速的朝正安方向赶去。

    正安,寅时三刻左右。

    睡梦中的黎安明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吵醒,他没有发火,连忙起身打开房门。

    刚一打开房门,吴洋便急忙领着一个满头大汗的士兵走了进来,道:“少爷,遵义出事了!”

    黎安明闻言心里一紧,连忙问道:“出了何事?”

    “小楼、工坊区、学院三处同时遭贼,已经全部被各自卫队处理了,不过兹事体大,将军们不敢擅断,特派属下连夜赶来通知少爷。”那个满头大汗的士兵闻言连忙回道。

    听他这么一说,黎安明倒是松了一口气,顺手拿起旁边的一张干净的帕子递给那士兵,道:“你先去休息休息,下午再回去吧!”

    “多谢少爷!”

    等传令兵下去后,黎安明连忙对吴洋说道:“既然鱼儿已经咬钩了,咱们便回去吧,你去备马,咱们连夜出发。”

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理

    黎安明快马加鞭的回到遵义的时候,已是未时初的中午了。

    “少爷,您回来了!”见到黎安明,一脸疲惫的喜鹊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便喜笑颜开的见礼道。此时的她又恢复了那个人畜无害的小丫鬟。

    黎安明点了点头,关心的问道:“怎么样?没事吧?”

    “回少爷,所有资料都无碍!”喜鹊连忙回道。

    “我是问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黎安明没好气的问道。

    喜鹊闻言笑了笑,道:“奴婢无碍,谢少爷关心。”

    “你没事就好。”黎安明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虽说二人是主仆关系,但黎安明却把喜鹊当做了知己,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自己外,就属喜鹊知道他的秘密最多了。

    顿了顿,黎安明又问道:“知道他们来找什么吗?”

    “不知道,不过看他们对那些手稿无动于衷的样子,应该不是来偷资料的。”喜鹊闻言也是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回道。

    听喜鹊这么一说,黎安明顿时明白了,看来那些黑衣人不知道这小楼你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所以才胡乱的翻找了一通。

    想到此,黎安明倒是完全放心了,这里的秘密具体是什么就只有他和喜鹊两人知道,其他人不会想到,这小楼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那些不起眼的手稿。

    看着喜鹊疲惫不堪的神色,黎安明知道她应该是一夜未睡,便说道:“好了,现在没事了,你先下去休息吧,剩下的我来处理。”

    “是!”昨晚查看手稿查了一夜,加之又被惊吓得不轻,喜鹊确实已经很疲惫了,听黎安明这么一说,她微微福了一礼后便去休息了。

    黎安明则出了木屋,到军营找来卢亮,问道:“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混进来的了吗?”

    “回公子,应该是趁着昨日学院那边飞天百姓混乱时混进来的。”卢亮闻言打了一个立正回道。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他已经猜到了,昨日热气球飞天的实验动静确实太大,不说普通百姓惊惧了,就连军营里训练有素的红旗军士兵也被震撼得不轻。

    所以一时间产生了混乱也情有可原,不过同时也让黎安明对朝廷的那个暴力情报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把戒严撤了吧,加强防卫就是了。”随即黎安明便说道。

    安排好军营里的事,黎安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工坊区,那里才是此次事件最严重的地方。

    “损失如何?”一见到工坊区的管事刘老三,黎安明便直接问道。

    杨老三听到黎安明的问话,连忙恭敬的递上几张纸条,回道:“少爷,这是从昨晚的那些盗贼身上搜到的。”

    黎安明皱眉接过看了看,发现是钢铁作坊和玻璃作坊里的一些步骤,以及一些图纸,都是民用工坊这边的。

    不过想想也是,军工坊那里戒备森严,能去那里做工的都是经过了好几番检查的工人,外人是很难混进去的。不过就算如此,黎安明也发现了,恐怕民用工坊里已经出现了内鬼了。

    他手中的这些图纸画得很详细,绝不是昨晚仓促间画出来的。

    好似知道黎安明的想法一样,刘老三拱了拱手说道:“少爷不用担心,内鬼已经被揪出来了。”

    “是谁?”黎安明淡淡的问道。这样的事倒还不值得他生气,毕竟已经有所预料了。

    黎安明不气,不代表刘老三不气,闻言,他颇为气愤的回道:“是副管事张云堂,其他的就是几个工坊区的二流子。”

    “张云堂?”黎安明闻言想了想,确实不记得这么一号人了。

    见状,刘老三请罪道:“是属下去年提拔的一个副管事,属下识人不明,请少爷治罪。”

    “与你无关,不必在意。”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就算是刘老三提拔的,但也得到了黎安明的首肯,那么当初此人就没什么问题。

    刘老三张了张嘴,又问道:“谢少爷,那他们如何处置?”

    黎安明闻言抿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张云堂此人,你开个审判大会,杀了吧!!其他人没收田产,驱逐出境。”

    “是!”刘老三闻言心一颤,连忙应道。张云堂知道得太多,肯定是不能放他离开了。

    黎安明点了点头,随即提醒道:“下去后你再暗中仔细查查,彻底的清查一遍,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发生第二次。”

    “是,属下明白!”刘老三连忙应道。

    交待完刘老三后,黎安明便准备离开,恰在此时,吴洋就找来了,显然他已经查清了那些的盗贼的身份。

    刘老三见状,不用黎安明吩咐,便知趣的告退离开了。

    “边走边说!”黎安明迎上吴洋,朝着学院方向走去。

    “少爷,已经确认了,全部都是李永贞安排在遵义的眼线。”路上,吴洋回禀道。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应该都是锦衣卫吧?”看来他还是小看了天启。

    “确实如此,这些人本来一直在我们的监控中,不过昨日太混乱,这才让他们钻了空档。”顿了顿,吴洋接着说道:“剩下的人现在已经监控起来了,少爷您看该如何处置?”

    “先监视起来,暂时别动,现在还不是和锦衣卫翻脸的时候。”想了想,黎安明又说道:“不过可以给他们一些警告,不是抓了几个活口吗,找个时间在全城人面前,以叛军奸细的名义杀了。”

    这样一来既警告了潜伏在遵义的锦衣卫,同时也堵住了他们的嘴。

    “是!”吴洋连忙应道。

    随后,黎安明又交待了一句:“另外,你那边安排人帮着刘老三把工坊区清理一遍,里面肯定还有其他奸细,把他们给我找出来。”

    说话间,一行人就走到了学院的位置。

    看着学院区域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样子,黎安明不自觉的眉头一皱,不过他还是先对一旁的吴洋交待道:“这里的事都是小事,你那边把精力都放到外面去吧,配合好各部队,为他们攻城略地做好情报工作。”

    “是,少爷!”吴洋应了一声后,便先行离开了。

今日无更

    回来太晚,再请假一日!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秦良玉

    “行了,把这些士兵都撤了吧,大张旗鼓的,别影响学生们上课。”走进遵义学院,黎安明抬手打断了潘虎准备敬礼的动作,道。

    就在黎安明处理盗贼事件时,神机营副将鲁钦带着近卫军刚刚护送秦良玉到达石砫宣抚司。

    知道明廷把秦良玉从辽东调回来了,樊龙派遣使者,已经在石砫宣抚司等了好几天时间。

    见秦良玉回来了,叛军使者立刻请见。

    秦良玉想了想,便带着鲁钦接见了使者。

    那使者见到秦良玉,首先呈上金银和丝绸等礼物,然后才说道:“大明无道,我家大王已经攻占成都。今日派小的前来,希望能与宣抚使结盟,将四川变成我们夷人的四川,恢复我古彝国。”

    奢崇明是彝族土司,而秦良玉是汉族,所以使者只提结盟之事,而且将所有各地土司都称为夷族。

    一旁的鲁钦闻言顿时鼻子都气歪了,正准备发怒。

    秦良玉连忙用眼色示意面有怒色的鲁钦克制,然后笑问道:“你们为何要造反呢?”

    那使者闻言,顿时表现得很气愤的说道:“我等因大明朝廷征召,尽提精兵前来重庆,准备赴援辽东。四川巡抚徐可求因求金未得,不但不发给我们粮饷,还说我们用老弱病残之兵冒充精兵,要求我们重新调兵。我家大王不能忍,就用这老弱病残之兵取了重庆,杀了徐可求。既然朝廷不让我们活,那我们就只能反了吧。”

    秦良玉闻言顿时一拍桌子骂道:“吾乃大明石砫宣慰使,岂可与你们这等反贼结盟,来人,推出去斩了。”

    “秦宣抚使,小的希望你慎重考虑。”那使者被士兵拖着,高喊道。

    秦良玉厌恶的挥了挥手,让手下快些拖出去。

    然后她才转头对鲁钦说道:“其实彝人早有复国之心,上次我对圣上说的西南不稳就是指这种情况,而现今官吏太贪,为国作战亦遭如此对待,这就给他们造反提供了很好的借口,鲁将军可以奏告圣上,现国事多艰,地方官吏对当地土司不能勒索太过,逼反之后,得不偿失呀。”

    鲁钦这才明白她为什么要让自己陪她来见使者,而不是直接斩杀,于是躬身道:“秦将军一心为国,鲁某当将此处事上奏圣上。”

    “好了,这事现在成这个样子了,就只能想如何快速地平乱了,拿地图来,并将几位将军都叫来。”秦良玉笑着摆了摆手,随即对门外吩咐道。

    很快,她的弟弟秦民屏带着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以及受伤的马祥麟进了账来,九个人围着地图开始分析形势。

    “我才回来,你们先给我说一下目前的局势。”秦良玉先开口说道。

    秦民屏看了看其他人,便站出来回道:“贼军本已占据了四川的大部,不过近来四川副总兵黎文海黎大人派出兵马一路收复了长寿、垫江、梁山、万县、云阳,攻破了瞿塘关,使得新任四川总兵杨愈懋率领的五万援军得以入川,而后黎文海派其长子黎安军清剿了夔州全境,攻入了保宁府,剑门关已被他拿下。”

    顿了顿,秦民屏接着说道:“在得知成都城破后,杨愈懋便率军直接去攻打了贼军的老巢,是时,水西的安邦彦率贼军十万欲攻打遵义,黎文海二子黎安明亲率两万兵马进入开州,在乖西司一举大败了安氏贼军,把他们逼回了陆广河以西,随即黎安明又派一路兵马收复了重庆的綦江、南川、江津等地,一路兵马进入泸州,全歼了奢氏大将扶国祯及其五万人马,全面攻克了泸州全境。”

    “嘶~”闻言,秦良玉、鲁钦等人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压下心头的震惊,秦良玉看着地图分析道:“怪不得这奢崇明要四处求援呢,如今看来,遵义兵马是朝着成都围了过去啊。”

    “不止呢,最新消息,遵义又派出了两万人马进入顺庆府,而泸州那里同样是两万人马攻进了叙州府,遵义攻进重庆府的兵马也绕过了樊龙,由永川、荣昌、大足向成都、潼川攻去,目前来看,黎文海是想四路进军,围攻成都的奢崇明。”秦翼明站出来接话说道。

    “这遵义哪儿来的这么多兵马?”听到秦翼明这么一说,秦良玉顿时有些疑惑了。

    鲁钦见状,笑了笑解释道:“秦将军不必多虑,黎文海得陛下的旨意,自备粮饷,自募兵马。想不到短短半年的时间,他便已经练出来了。”

    顿了顿,鲁钦忽然想起了什么,便提醒道:“秦将军,这黎文海是奉旨在四川改土归流,你这里得有个准备。”

    “多谢鲁将军提醒,我会遵从朝廷的旨意的。”秦良玉闻言抿了抿嘴,拱手谢道。

    鲁钦闻言点了点头,一路走来,二人间有了一定的友谊,此番能提醒一句便是大义了。于是他便转回话题说道:“现在我们来商议如何平叛吧?”

    朝廷派他来此,一方面是护送秦良玉回川,另一方面便是川贵两省的叛乱愈演愈烈,朝廷迟迟看不到平叛的效果,便派鲁钦入川帮着平叛。

    不过他们在半道上就听到了成都城破的消息,他们只得一方面派人向朝廷传信,一面加快朝四川进军,这才提前了几天到来。

    而就在鲁钦护送秦良玉回到石柱时,成都被叛军攻破,西南总督张我续战死、蜀王一系惨遭灭族的消息也终于抵达了京城。

    听到消息,朝廷上下大震,而一向沉迷于木工活的天启帝朱由校也发了怒,誓要诛灭叛军十族。

    不过因为辽东的战事也势急,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去西南主持平叛,文官们更是没有愿意接受西南那个烂摊子。随即有朝臣便想到了曾经的四川总兵杜文焕,调他回四川总.理川贵湖广军务。

    而此时的杜文焕却因为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引得草原诸部大恨,派兵深入固原、庆阳,围延安,扬言必缚文焕,掠十余日始去,杜文焕也因此被解职候勘,正呆在京里等候调查呢..........

第二百二十五章 磷肥

    听到朝廷要自己去西南的风声,杜文焕知道,此时的西南就是一个燃烧的火药桶,先后已经炸死了总兵、巡抚、总督,甚至连四川的地头蛇蜀王一系都难逃厄运。

    自己有几斤几两杜文焕是清楚的,再说他先前在四川还惹了一个大敌,如今的黎家手握数万兵马,杜文焕可不敢保证自己去了能活着回来。

    想到此,趁着朝廷还没有正式任命,杜文焕便立马称病不出。

    内阁无奈,随即便任命了在四川的神机营副将鲁钦总.理川、贵、湖广军务,主持川黔平乱。

    不过朝廷的旨意还未到,黎安明在处理盗贼事件后,便派兵开始了对奢崇明叛军的反攻了。

    天启元年五月,红旗军第一师赵安隆部在罗乾象族人的配合下,顺利的帮助杨愈懋攻破了永宁城,奢寅见势不妙,慌忙带着一部分家小在安氏叛军的策应下,南下逃进了水西。

    安顿好罗乾象族人后,赵安隆与随即便与杨愈懋做好了交接,而后又率军西进,经兴文县攻进了叙州府。

    红旗军第一师则在师长李大虎的率领下,由赵化镇,攻克了叙州府的富顺县,至此,红旗军开始了对奢崇明叛军平叛的进攻。

    而安全的第二师,则全面接管了正安、思南、龙泉、开州、蔺州一线的防务,负责遵义大本营的安全。

    张林的第三师则没有如同叛将樊龙预料的那样去攻打重庆,而是经过扩充后,经由江津,直接向永川、璧山等地攻去,切断了他西退的道路。

    红旗军第四师则在师长王云山的带领下,分兵由长寿、垫江两地进入了顺庆府,开始了收复顺庆府,包围重庆的平叛之战。

    为了给自己老爹增加军功,所以此次反攻之战黎安明没有参加,就在外面的红旗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朝着成都进发时,黎安明却开始了他的磷肥研制之旅。

    黎安明自然不会工业制造磷肥,但他稍微知道化学制造磷肥的方法。

    湿法磷肥的制作流程很简单,无非就是粉碎矿石、配酸,然后将硫酸和矿粉放入酸池反应分解,最后烘干,就成了,具体细节黎安明不是很懂,但是大致的流程还是知道的。

    现在他没有那个条件做出符合现代标准的酸池,只好用缸来代替了,费事是费事了点,在没有现代工业基础的明朝,也只能这样将就做了。

    现在遵义府的仓库里的矿石已经堆积如山,特别是磷矿粉,更是多得吓人了。

    这个时代的粮食亩产平均不过一两石,产量低得令人落泪,加之天灾人祸再损失一部份,百姓们简直没法活了。

    黎安明虽然引来了高产的作物,而没有肥料,土豆、红薯等的产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的,想让大家吃饱肚子,必须想办法把最简单的磷肥造出来!

    所以他一个劲的催着开州矿山那边开足马力给他挖磷矿,挖出来的矿石就地砸碎辗成粉,然后送到遵义所来,能不能填饱肚子,就看能不能造出磷肥啦!

    制作磷肥的硫酸,除了遵义这里自产一部分外,还有的则是直接从外面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硫酸了,叫绿矾油。

    至于制作磷肥所需要的大缸,黎安明早在开州寻找磷矿的时候就已经传信陶瓷作坊,让他们打造了。黎安明让他们先一口气打造了十余口至少能够装两千斤水的大缸,而且质量过硬,不易破碎。

    一切准备妥当后,黎安明让刘老三在工坊区寻了一个位置,挖了几个大坑把那些大缸安放了起来。

    经过两天的努力,十余口大缸总算全部安放好了,黎安明检查了一遍,基本符合要求后,便让杨四找来一堆像是面具一样的东西,对着那些工人挨个分发了下去:“都给我戴上,还有活等着你们去干。”

    这玩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块刚好能把半张脸给罩住的皮革加一个竹筒,竹筒里有木炭粉、木屑、三合土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没错,它就是最原始的防毒面具!这玩意放到一战时期,肯定是什么毒气都防不住,不过对付硫酸散发出来的酸性气体,足够了。只是那样子实在太难看了,特别是那个竹筒,跟猪鼻子似的,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黎安明第一个戴上面具,紧接着化学院的几个学生也带上了面具,结果其他工人一个劲的看着他们笑,黎安明顿时发火了,吼了一声:“还愣着干嘛?戴上!”

    杨四等人早已习惯了这个面具,所以倒是很适应,其他人则是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不过黎安明可没心情管他们,反正一会有的是罪让他们受。

    戴上面具之后,黎安明让杨四带人把仓库里的硫酸一桶桶的搬出来,万分小心的往缸里倒。缸那么深,硫酸是溅不上来的,不过硫酸倒进去之后腾起的那股白烟刺鼻得要命。

    戴着防毒面具的几个工人看到周围看热闹的人一个个捂着鼻子落荒而逃,一个个好奇的摘下防毒面具,结果一股酸性气体扑面而来,他们几乎无法呼吸,赶紧跑开,狠狠喘了好几口气,灌了两口水才缓过来,发出一声狂叫:“有毒!”

    黎安明无视那帮家伙那夸张的反应,专心的看着杨四等人干活。

    那几个工人见其他都无碍,这才知道了这个丑陋不堪的面具的作用,随即连忙带上面具后乖乖的开始继续干活了。

    往一口缸里倒足了半缸多硫酸,黎安明才叫停,随即再打个手势。

    杨四见状,顿时了然的拎着一筐磷矿粉上前,哗啦啦的将磷矿粉给倒了下去。

    缸里的硫酸顿时冒起了大量汽泡,从缸口处腾起白茫茫的酸雾,滋滋作响,简直就是迎风臭十里。就算带着面具,黎安明还是能闻到那股味儿,但是没办法,现在的条件也就只能受着了。

    磷矿粉一担接一担的倒了下去,黎安明就在一旁盯着,不时用棍子搅拌一下,磷矿粉多了就让人往里面倒硫酸,然后继续倒矿粉,直到整口缸还差一尺就装满了为止。

    这时众人看到,缸里的磷矿粉咝咝作响,喷发出大量滚烫的气体,硫酸正在迅速将它分解,这一反应来得相当激烈。

    除了黎安明和化学院的杨四等人,其他人皆不知道这是在干嘛,不过黎安明也懒得解释,一来给他们解释不通,而来完全没必要。“好了,赶紧把缸盖上,然后填土将它埋在地下!”

    听到黎安明的吩咐,众人一一照办,忍受着刺激性气体烧灼皮肤带来的火辣辣的痛楚,将缸盖上,然后填回泥土,再在表面洒水,然后一阵猛踏将松泥踏实,这才算大功告成。就这样,大家都还能听到缸里发出的咝咝声。

    “这口缸完事了,下一口,往里面倒硫酸!继续!”强忍着不适,黎安明又喊道。

    虽然不知道黎安明究竟在干什么,但那些工人们只能照做,倒硫酸的倒硫酸,倒矿粉的倒矿粉,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其实这是湿法磷肥的制造方法。

    当然,这不是什么轻松的活,最后一口缸封好之后,黎安明觉得自己的眼睛又酸又痛,直想流眼泪,脸更火辣辣的痛,被灼伤了,肯定是被灼伤了!他扯下防毒面具,喘了几口大气,有气无力的对那些工人说道:“今天大家辛苦啦,赶紧去澡堂洗个澡,一会儿去杨管事那里领赏!”

    听到有赏,那帮工人们马上忘记了一身疲惫和脸上火辣辣的灼痛,放声欢呼,赏银啊,还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吗?

    黎安明见状,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果然,还是这些普通百姓容易满足啊。

    随即黎安明也顾不得理会他们了,连忙就近跑回了军营,拿着一块香皂就跑进了军营澡堂。好在香皂已经被他弄出了,不然就他身上这味,恐怕好几天都消不了。

    制造化肥也好,磷肥也罢,其实就是一个苦差事。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特别是这个酸臭味,它和一般的粪臭味不同,不仅鼻子遭罪,而且还辣眼睛。最主要的是还危险,毕竟硫酸一不注意沾到身上,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还得想出办法来避免再次发生这种事情。制造磷肥真是个苦活儿,黎安明不打算再干第二次了,再来一次,他非给毁容不可。最好的办莫过于让别人来干这桩苦活,不过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三天后,黎安明又让人去挖出那些大缸,看了看,发现已经分解得差不多后,便立马开始烘干。

    烘干后,他用瓢舀一瓢看了看,和记忆中的磷肥样子相差无几,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试试应该就知道了。

    于是等烘干一马车后,黎安明让工人们继续做,他在带人拉着一车磷肥跑到了郊外的农场试验区。

    于启晨见到黎安明拉着一车东西过来,便笑着问道:“黎公子,又有什么新奇物件?”

    这样难怪于启晨好奇,黎安明可是一直让何源在沿海收购那些新奇的种子,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两样送到农场试验区来。

    “最近闲来无事,又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肥料,拉过来准备让先生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黎安明笑了笑解释道。

    对于黎安明说的闲来无事,于启晨是打死不相信的,虽然他一心扑在农事上,但对外面的兵事还是知道一些的,此时的遵义应该在忙着平叛才是。

    不过对于黎安明说的肥料,他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说道:“哦,黎公子大才,又发明了肥料了,不知与草木灰比会如何?”

    黎安明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这种肥料的效果应该比草木灰要强上几倍,不过具体如何还是得等先生试了试才知道。”

    听到黎安明这么说,于启晨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对身边的几个学生说道:“那还等什么,快,快去施肥。”

    “于先生,还得麻烦您试验出一亩地施肥多少才合适,这一车是不够的,一会儿我会再让人送一些过来,等您这边试验出效果后,再行在遵义推广下去。”见状,黎安明笑了笑又拱手说道。

    于启晨闻言,也连忙拱手回道:“黎公子放心,最迟三个月,我们就会得出结果,只是这样一来,今年怕是推广不成了。”

    “不急,今年不行就明年了,往年没有肥料还不是照样过,晚一些也无妨。”黎安明闻言想了想,随即便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那就好,如果此种肥料应用成功,黎公子可谓又是大功一件,又能活人无数了。”于启晨闻言放心了,随即便夸赞道。

    听到于启晨的夸赞,黎安明只是笑了笑,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总得做点什么不是?

    适逢小冰河时期,明末人口又逼近两亿,而粮食增长的空间耗尽,难以负荷,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

    要想养活庞大的两亿人口,历史已经证明,光靠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是行不通的,最后只会引来大规模的饥荒,从而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口锐减。

    饥荒引发叛乱,反过来,叛乱又破坏秩序,秩序一乱,种粮食的人也就少了。这样便是恶性循环:越乱,越没人种粮食;越没人种粮食,越乱。

    除了节育与杀人,黎安明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引进高产作物和研制出肥料了,如果说土地改革是他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一步,高产作物的推广是他试图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二步,那么肥料的应用便是他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三步了,将来还有第四步、第五步等等。

    黎安明相信,他既然来了,那么华夏民族的命运就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正当黎安明在心里歪歪着改变历史时,一旁的于启晨忽然想到了什么,拱手对黎安明说道:“对了黎公子,玻璃房里有几样新作物已经熟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哦,是吗?刚好今日无事,便去看一看吧。”把拉扯会思绪的黎安明闻言顿时一喜,连忙好奇的回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番茄、花生

    黎安明和于启晨一行人走到一个玻璃暖棚里,入眼的是一片红红绿绿的景象,有红、有黄、还有绿,小得像荔枝、桂圆,多得超过满天繁星,看得随行的小虎等人眼花缭乱。

    顾不上看其他人的样子,黎安明直接扑了进去,开始一垄一垄的查看起来,他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就被于启晨培育出这么一大片了。

    犹记得这些番茄还是黎安明从濠镜澳卜加劳那里顺来的,都是一些小番茄,后世俗称的圣女果。

    最早关于食用西红柿的记载是16世纪。而这批“勇士”是正是玛雅人和墨西哥南部地区的原住民,他们选择生吃这一简单粗暴的方法,其实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西红柿的原汁原味。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人在墨西哥意外发现西红柿卖相极好,于是将其带回欧洲,作为高档观赏植物,但是,没人敢尝一口。

    直到一个“作死”的画家的出现,自杀的时候选择了吃西红柿,在默默吃了一个之后,安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一天时间过去了,除了肚子饿没有别的不良反应,于是,西红柿开始走上餐桌。

    再后来,一次宫廷聚餐,西红柿被作为主菜。殊不知,那次聚餐西红柿直接“撂倒了”一帮贵族,一百多年过去之后,西红柿的罪名才洗清。

    “罪魁祸首”是当时的含铅锡制餐具。由于番茄的酸性能将餐具中的铅萃取出来,那些大胆的吃货实际是被铅中毒给“撂倒了”。

    鉴于此,西红柿直到18世纪后期才真正走上欧洲餐桌。

    这期间的100多年,在万历时期,西红柿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不过此时它叫蕃柿,一名六月柿,同样也是作为观赏植物,不过很少能看见。

    像遵义这么一大片的,恐怕除了在美洲大陆上能见到外,就这有这里能见到如此景象了。

    “于先生,这是何物?可以吃吗?”正当黎安明在大棚里一垄一垄的查看的时候,小虎却是直接摘下一个红彤彤的小番茄,口水嘀嗒的问于启晨道。

    于启晨见状笑了笑,给他解释道:“此物叫番柿,不过黎公子叫他番茄,酸爽开胃,可以食用。”

    “是吗?”小虎问眼睛一亮,随即便直接塞到嘴里吃了起来。

    其他人见小虎吃得香,也纷纷开始边採便吃了起来。

    于启晨见状,顿时有些心疼的阻止道:“我说几位,尝一下味道就是了,可禁不住你们这么糟蹋啊。”

    听到于启晨的话,小虎几人这才作罢。

    另一边,黎安明把整个大棚看完后,果然都没有发现大个的番茄,全是圣女果,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随即他又想到能提前把这种食物带上国人的餐桌,也算是大功一件了,这才好受了些。

    “黎公子,是有什么不满意吗?”看到黎安明的神色,于启晨又转头看了看棚里的番茄,随即有些疑惑的问道。

    黎安明闻言一愣,随即笑着摆了摆手,道:“先生不必多虑,我只是发现没有我想象中的大番茄而有些失落而已。”

    “大番茄?”听到黎安明的话,于启晨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棚里的番茄,随口问道:“黎公子说的大番茄有多大?”

    “大概拳头大小,这里没有,或许是种子的原因,到时我让台湾那边去濠镜澳找红夷人找找看。”黎安明也不知道大番茄是现成的还是经过培育得来的,只能先去找找看了。

    于启晨闻言点了点头,只要不是他的原因就好,他这里花费也不少,但黎安明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于启晨就担心黎安明不满意。

    摘了一个番茄,黎安明也不管是否干净了,直接塞入了口中,汁水爆开来,除了酸味更重一些,和前世的番茄一个味道。

    看着这些鲜红可口的番茄,黎安明想到了一个经典搭配,番茄炒蛋,虽然番茄是小番茄,不过酸酸的味道极其开胃,想来味道也不会太差,于是便对小虎几人说道:“你们几个,摘一些红的、个大的,然后去饭堂那里吩咐一声,一会儿我来做两个菜给大家尝尝。”

    “好勒!”听到黎安明的安排,小虎几人顿时兴高采烈的去找东西来采摘番茄了。

    出了栽种番茄的大棚,黎安明又问道:“还有什么?咱们去看看。”

    “黎公子这边请!”于启晨闻言连忙在前头带路,朝着下一个玻璃暖棚走去。

    到了地儿,黎安明走进一看,顿时惊喜的说道:“花生!”

    对于花生的原产地,世界上有三种说法,有说产于巴西的,有说产于埃及的,也有出土证明产于中国的。

    花生产于何地且先不论,不过黎安明在大明却是没有发现哪里有大量种植,沿海部分地区有少量种植,此外,倒是在一些富贵人家有人种植来作为观赏之用。

    这个时代,花生毕竟不能作为主粮,也没人发现它的油用价值,所以种植的人不多倒也很正常。

    黎安明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带了约莫一斤左右的花生过来,后来又四处买了一些种子,才一年多,有如今的规模也算不错的了。

    “黎公子,这落花生如果大量种植的话,是否不合算?”果然,于启晨也是觉得这花生的价值不大。

    听到于启晨的疑惑,黎安明顺手扯起一窝花生,抖了抖,把大块的泥土抖干净后,才摘下一把先递给了于启晨,然后便自顾自的剥着边吃边说道:“于先生,你也吃,这花生的价值可不简单,除了能入药外,它还和大豆一样,可以用来榨油,此外,还能当入菜,当零嘴等。”

    于启晨也学着黎安明的模样,试着吃了吃,发现味道不错,甘甜可口,随即说道:“入药我知道,此物味辛甘,果性冷,形如豆荚,子如莲肉。入药润肺,和胃。主治燥咳,反胃,胃出血,脚气,乳少等。”

    虽然黎安明不知道花生的药用是否如此,但想来应该相差无几,于是便点了点头说道:“其药用的确如先生所说,至于其他价值,等有机会,我会证明给先生看的,如今这规模还是太小了些,今年再在这大棚里种植一茬,明年便移植到外面的地里去吧。”

    顿了顿,黎安明把手里一把花生藤扔在了附近的一个框里,拍了拍手后接着说道:“这花生已经熟了,趁着现在天气好,抓紧时间采摘晒干后,接着种下一季吧。”

    “好的。”于启晨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后,随即便带着黎安明朝下一个大棚走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日葵与番茄炒蛋

    还没进大棚,黎安明倒被大棚前的几株一人多高,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的植物所吸引。

    “这几株葵花是怎么回事?按说离它开花的季节还尚早啊。”黎安明指着那几株向日葵有些好奇的问道。

    没错,那几株便是向日葵了,同样是万历年间才传到中国的,在此时也同样是作为观赏花卉,也被黎安明派人寻来了。

    关于葵花籽的称呼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安徽灵璧称呼葵花籽为转莲,可能是觉得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且其外形又很像莲花而得名吧;在蒙古语中叫“那仁花”,意为太阳花的意思,很多蒙古女同胞的名字就取作“那仁花”。

    虽然时间过得有些久了,黎安明不记得向日葵开花的具体时间,但大概时间他还是知道的,向日葵开花一般是在农历的六七月分,现在才是五月初,所以当他看到那几朵向日葵是才有些好奇。

    听到黎安明的问话,于启晨笑了笑解释道:“那几株是当初播种的时候不小心掉在外面的,没成想它们却成活了,不过与大棚里的相比,这几株长得却是有些慢,大棚里的都已经结果成熟了,它们才开花。”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看着那几株开得正盛的向日葵,黎安明不由得想到,等将来有机会,找一块平地,修一栋屋子,然后在屋子的周围都种上向日葵,虽然有些少女心,但黎安明光想着就觉得那样的景色美美的。

    进了大棚,黎安明发现已经有几个农民在里面帮着采摘葵花籽了,不过黎安明看到他们一粒一粒的拔出葵花籽,顿时觉得有些牙疼。

    于启晨见到黎安明的模样,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便尴尬的解释道:“这个.....葵花籽以前没人采摘过,我们一时找不到其他办法,就只能这样慢慢的拔下来了。”

    听到于启晨的话,黎安明有些无语的拍了拍额头,随即四处找了找,找来一根木棒,然后拿起一把镰刀,就近割下一饼葵花盘,拿着走到一个簸箕前。“来来来,都过来,我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

    等人都到跟前后,黎安明把手中葵花盘种子那面翻面朝下,拿着一边伸到簸箕的上方。

    “啪、啪、啪!”

    随着黎安明转来转去的敲打葵花盘的北面,葵花籽便一片一片的脱落进了簸箕。

    这是小时候秋收时节黎安明最喜欢干的农活,比起剥玉米壳,打葵花籽显然是最轻松不过的活计了。

    “就这么简单?!”看着黎安明递过来的空葵花盘,于启晨一脸不可思议的喊道。

    黎安明见状耸了耸肩,道:“那不然呢?”

    随即从簸箕里抓起一把生葵花籽,对其他人说道:“都会了吧?会了就都去忙吧。”

    交待完后,黎安明随即便走了出去。

    还在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拿着葵花盘翻来覆去的研究的于启晨见黎安明离开,连忙扔掉手中也跟了出去。

    “其他没什么了吧?”看着跟出来的于启晨,黎安明笑了笑问道。

    于启晨闻言想了想,道:“暂时没有了,其他的你都已经见过了,最近又没什么新作物送来。”

    黎安明点了点头,说道:“不用担心,新作物总会有的,下半年四川的战事结束后,我会安排人出远海,明后年肯定能带回一些新作物的。”

    其他还有什么作物没有传入如今的大明黎安明不知道,但是烟草还没传进来黎安明却是知道的,虽然他不抽烟,但是烟草这种经济作物他是一定会引进的。

    后世的烟草种植养活了贵州的大部分农民,黎安明记得高中以前他家也陆续种植了好几年,就是到了他穿越时的2019年,贵州种植烟草的农户也还有很多。

    再说后世中国的纳税大户,便是烟草公司莫属了。

    想到此,黎安明便高兴的对于启晨说道:“等另一种作物找到了,我会让你抓紧时间培植的,现在先不说那么多了,走,辛苦了那么久,总得知道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味道怎么样才行,今天正好无事,我做两个才给你尝尝。”

    说着,黎安明便直接朝着农场区的饭堂走去。于启晨见状,也只得苦笑着跟了上去。

    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方便管理,黎安明在每个区域都设置了一个食堂,学院那里有、工坊区也有,农场这里也不例外。

    “见过二公子!”见到黎安明到来,饭堂的伙夫们连忙上前见礼道。

    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饭菜做好了吗?”

    “回公子,已经做好了。”伙夫长闻言连忙回道。

    “那就好,来几个人给我打下手,我来做两个菜。”黎安明点点头,随即说道。

    因为这不是黎安明第一次做菜了,以前辣椒出来的时候,他也亲自做过几次,所以这些伙夫们倒也见怪不怪了。

    来到厨房,黎安明先示范了一下把小番茄切成四块,然后便交给了打下手的几个伙夫来切了,五斤多的小番茄,也不是很多,几人没一会儿便切完了。

    趁着他们切的工夫,黎安明又打了十来个鸡蛋,分装两碗,备好。

    随即让人生火,热锅,下油,先炒鸡蛋,起锅,再下油,炒一半番茄,差不多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调味,起锅,分装几盘,撒葱花。番茄炒蛋便好了。

    然后洗锅,下油,倒入剩下的番茄翻炒,加水烧开,打蛋花,调味,起锅,同样分装几大碗,撒葱花,番茄蛋花汤也好了。

    “黎公子,不得不说,在吃食这方面,恐怕就只有宫里的御厨能和你相较了。”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番茄蛋花汤,于启晨不顾形象的舔了舔嘴唇,笑着感叹道。

    “于先生可别这么说,在下的厨艺比起那些御厨来说,还是差远了。”黎安明闻言笑了笑摆手说道。

    黎安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个吃货大国的存在,而那些御厨可以算得上是这个吃货大国里厨艺最顶尖的存在了,他不过是占了后来者的便宜,可能在一些新式菜肴上能比一比,但其他厨艺上万万是比不上那些御厨的。

    说完,黎安明准备喝完自己碗中的最后一口汤,可当他看着碗中的鸡蛋白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个被他忽略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八章 颗粒火药(二合一章节)

    看着碗里的鸡蛋白,黎安明忽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里面提到用鸡蛋清来当粘着剂,以制成颗粒火药。

    当然,用鸡蛋清来制作颗粒火药可以当一个笑话看,不论从成本还是古代鸡蛋的数量上来看,以鸡蛋清来当粘着剂都是很不现实的。

    现代的步枪子弹使用的火药全是颗粒状火药。颗粒火药能够在同样膛压下让子弹出膛后获得更高的初速。使用粒状黑火药的米尼步枪,在威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颗粒状火药因为火药颗粒之间空袭较大,燃烧也更加充分。颗粒状火药燃烧后的残渣较少,有利于步枪手清理枪膛。清理枪膛变得容易,火枪的射击速度就能得到提高。

    其实,颗粒火药,并不是什么稀奇东西。

    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有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可惜知道的人很少。现在大部份地方的军镇都不是用颗粒火药,都是还是沿用老办法,把硫磺、硝石、木炭三者研成粉末随意混合,配方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硝二硫三碳,即一斤硝、二两硫、三两碳。

    这种不进反退的火药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出来的黑火药质量很差,使用时效果也很不稳定。

    在火药储存,运输的过程中,火药中不同的成分会出现分层的情况。

    这就如同不同密度的液体会分层一样,如此一来,火药的效能会大大降低,影响火器的使用。

    这样的粉末状混合的火药,不管在出厂时调配混合得多么均匀,在搬运时,因为人为摇晃,就会造成比重为二的硝和硫沉到桶底,而比重较轻的木炭则跑到表层,从而导致混合不均匀。

    再则木炭粉是很容易吸收空气水分的,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因为吸收过多水分而影响性能。

    在戚继光使用颗粒火药之前,也有人想过解决办法,那就将硫磺硝石木炭分别装运,上战场前分发给士兵,由士兵们自行配制,但这么做显然很傻。

    士兵们没有小秤,也没有那么准确的手感,并不能准确配制火药。若是因为火药配比不均匀,导致火器无法打放还是小事,更可怕的是导致炸膛,铳手或炮手死伤,这就实在是太伤士气了。

    黎安明虽然改进了火药配方,倒是把颗粒火药的事忘了。

    其实这样怪不得他,谁叫他待的地方是在西南大山里呢,可以说与与世隔绝没什么两样了。再说很多东西是不一定都记得的,很多时候都是看到某一样东西后才忽然记起来。

    随即黎安明让于启晨随时注意到磷肥的效果后,然后又让人摘了些番茄,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第二天,黎安明一早便来到了工坊区。

    “少爷,您那个什么肥料可不可以另外寻一个地方做啊?再这样这工坊区都被熏得没法待人了。”一见到黎安明,刘老三便颇为无奈的抱怨道。

    从昨天开始,整个工坊区可谓是臭不可闻,今天都有好些工人来找他抱怨了。

    黎安明闻言有些尴尬的揉了揉鼻子,说道:“明天就搬。”

    先前他的确没有想到那个味儿会那么大,看来是得在外面重新建一个化肥厂了,不然这里的工人们还真没法生产。

    想了想,黎安明又说道:“这样吧,这两天我有事忙,你那边看能不能再乌江关以内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咱们把化肥厂搬去那里。”

    化肥厂是重中之重,黎安明可不敢把它随便的就建到开州去,只能在遵义境内想办法。

    “是,属下这就去寻地去。”说完刘老三转身便准备离开,看来他这两天是被熏得不轻。

    “等等!”黎安明连忙叫住了他,说道:“明日再去吧,一会儿还有得你忙呢!走,先随我去军工坊。”

    “是!”刘老三只好又转身跟着黎安明往军工坊走去。

    来到火药作坊,黎安明让人取来一些黑火药,亲自将火药放在木碾盘上反复碾压,直到把黑火药碾轧成白灰色。

    碾磨火药全过程使用的都是木制工具,为的就是防止金属碰撞出现花火。

    “记住,一定不能让砂石参入,而且也不能使用铁铜这些东西碾磨。”见到围住周围的匠人求知欲的眼神,黎安明一边演示一边再次提醒道。

    其实火药颗粒化主要是在其中添加粘合剂,这样就是冷混法,或者也叫湿式造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混合好的火药放入木臼中,接着加入酒精,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

    同时用木杵不断地进行搅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石沙进入,否则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倒是火药燃烧。

    湿法造火药最初的做法很有黑暗料理色彩。一些工场用烈酒来淋湿火药,另外还有工匠收集主教神父们喝醉酒后的尿液来搅拌原料。但不管怎么加佐料,潮湿的火药最后总归要被慢慢干燥。

    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由于遇水结团,火药干结后变成颗粒,燃烧威力变大了。这是因为火药颗粒之间留出的空隙便于火焰扩散,其原理类似稻草堆或棉絮能够快速燃烧,而致密的锯末却只能缓燃一样。火焰在颗粒之间的缝隙延烧,形成猛烈的爆炸,而不像粉末火药那样有相当一部分还未被点燃就被喷出炮口。

    颗粒火药不像是粉末火药那样容易受潮,装填的时候也更加方面,并且因为威力的极大增加,发射时候的镗压也极具升高,所以在装填时候火药量也可以减少到粉末状的时候一般,如果依然按照粉末火药的量来添加的话,就会有很大炸膛的风险。

    从另一方面来看,颗粒火药就能够减少火药使用量的百分之五十,极大的降低成本。如果一定要说颗粒火药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就是颗粒火药在火枪里面引燃有点困难,最好是跟粉末火药一起配合使用,让颗粒火药成为发射药,而粉末火药成为引燃剂。

    火药作坊的匠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全程一瞬不瞬地盯着黎安明的操作,生怕漏掉什么,这玩意疏忽了可是要命的。

    他们知道,凡是黎二公子亲自教学的东西,一定都很重要,而他又从来不会顾此失彼,凡是愿意学的自己过来看就是了。

    火药拌合结束,等了一会儿混合物快干的时候,黎安明又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的均匀拌合。

    完后他接着将火药取出在阳光下晒干。

    因为已经是春末夏初,阳光比较充足,而且量又不大,很快火药便晒干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要进行质量检查了。

    正在这时,不知道孙元化从哪里闻讯赶了过来,对黎安明拱手行了一礼后也站到旁边观看了起来。

    黎安明朝他点了点头,随即让人取来一张白纸到屋外空旷的地方,然后取了一部分晒干的火药颗粒,放在纸上点燃。

    燃烧的火药十分迅速,而那张白纸却是完好无损。

    见状,黎安明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周围的众人说道:“看见了吗?如果是这个效果,说明火药是成功的。”

    “明白了!”众人顿时了然的应道。

    接着,黎安明又取来一些颗粒火药放在掌心,准备直接点燃。

    刘老三被黎安明的动作吓一跳,连忙拉住黎安明,另一只手摊开手掌道:“哎哟少爷,您可别,还是让属下来吧!”

    “也好,让你感受一下。”黎安明好笑的看了看他一眼,随即笑着点头说道。随即便把手中的火药放到了刘老三的手掌里。

    刘老三见状顿时颤抖连连,抿了抿嘴问道:“少爷,这个应该没事吧?”

    “放心,如果是成功的就没事。”说着黎安明不等刘老三反应过来,迅速点燃火药。

    颗粒火药在刘老三的掌心迅速燃烧结束,吓得他“啊”的大叫了一声。

    随即他才发现好像没有感觉,这时刘老三惊讶地说道:“少爷,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热。”

    “热就说明这颗粒火药制造失败了。”黎安明笑了笑回道,随即他又转头对周围的匠人们说道:“行了,该教你们的我都教了,记住,如果在纸上留下了黑星白点,或手心有烧灼感,这颗粒火药就是不合格的,需要返工再碾,直到合格为止,最后,还要对火药颗粒进行筛选,先将制成的火药破碎成一个个的颗粒,用粗细不等的萝筛,筛选出适合大炮需要的火药颗粒,至于那些不成粒状的火药就作为火门引药,剩下的细粉末全部剔除重来。”

    “是!多谢少爷!”匠人们闻言道了一声谢后,随即便散开各忙各的了。就留下了黎安明、刘老三、以及孙元化三人。

    黎安明随即对刘老三交待道:“下去以后,这火药的生产就提上日程吧,以后的弹药都换成颗粒的,同样分装好,至于分量,一会儿我们去试验后再作打算。”

    刘老三闻言点了点头,这颗粒火药可以说技术上不难,他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他躬了躬身,转身就先离开了,准备一会儿再过来准备试验的事情。

    “黎公子也看过《武备志》?”等刘老三下去后,孙元化才笑着开口问道。

    黎安明闻言想了想,这书名倒是有些熟悉,不过他一定没看过,所以便摇了摇头说道:“孙先生何出此言?”

    “'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如果在下没记错的话,这便是《武备志》里记载的制作颗粒火药的方法,与黎公子的如出一辙。”孙元化笑了笑解释道。

    “哈哈,不瞒先生,这是我从红夷那里学来的。”黎安明打了一个哈哈道。

    如今的大明火器方面很多都是学习西方的,如果黎安明记得不错的话,颗粒火药早也传到大明了,只是貌似除了戚继光外,重视它的人很少。

    闻言,孙元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武备志》里记载的方法,也是学自西夷。”

    听到孙元化这么一说,黎安明倒是有些好奇这个《武备志》的作者了,便问道:“孙先生,敢问这《武备志》是何人所著?”

    “茅止生。”孙元化笑着说了一个名字。

    “茅止生?”黎安明闻言皱着眉头想了想,确实不记得这号人。

    见状,孙元化笑了笑说道:“怎么?黎公子不知道他?我记得你好像曾经跟我打听过这人啊,茅元仪茅止生啊。”

    “嗨,您早说茅元仪不就得了吗?”听到茅元仪这个名字黎安明便想起来了。

    茅元仪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不过古人很喜欢称呼别人的字这一点,黎安明倒现在都还不习惯,现代人谁没事会去记古人的表字啊。

    黎安明虽然说得轻飘飘的,但孙元化却是很震惊,他是上个月收到徐光启送来的《武备志》一书,看到其作者后才想到黎安明曾经打听过这个人,而那时的茅元仪他却连听都没听过,如今却靠着这《武备志》一书声名大振。

    他不知道黎安明是如何在两年前就得知茅元仪这个人的,如今看来此人确实大才。

    黎安明却不知道孙元化在想什么,想到茅元仪如今已经成名,再想招揽的话就只能等到后面他被贬的时候了。

    想到此,黎安明颇为郁闷,一忙起来,竟然把招揽人才的事给忘记了,真是失策啊!

    “看黎公子对这颗粒火药如此有心,莫非黎公子知道这种火药的效果?”孙元化赶走了震撼的思绪,又问道。

    “暂时还不得而知,不过威力肯定会比火药粉要强上不少。”黎安明也不知道对于自己的米尼步枪来说来,火药颗粒大小多大为好,所以效果还真不好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证实是否真的如此,那么就要靠接下来的实验得到结果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后装燧发枪

    不管是枪还是炮,火药已然是基础原料,亦是一个需要长期研发和提升的项目。黎安明想一步到位的就研制出其他炸药,倒是差一点就把火药颗粒化这个步骤给忘了。

    “对了黎公子,你说的后装炮与后装枪都已做出来了,你看什么时候去试试?”孙元化忽然想起了此行的目的,便立马说道。

    黎安明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惊喜的道:“做出来了?”

    其实与很多人想象中的不一样,后装炮并不是后来科技发达了才研发出来的。而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例如大明如今广泛装备的大佛郎机,这就是早期的后装火炮。

    但是如今的后装炮性能实在不咋地,就再以佛郎机来说,其再面对后金重甲步兵的时候,在二十步开外基本上完全打不穿后金重步兵的甲具。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气外泄,火药在燃烧后由于早期后装炮密封手段差,大量的燃气在点燃后就外泄了出去,导致炮弹得不到较高的动能,一般敌人正常佩戴甲具就无法有效杀伤敌人,而炮身一体的前装炮则没有这个顾虑,所以在此时前装炮性能的确比后装炮好。

    黎安明一直想改进后装炮,好在他翻遍资料总算找到了一种办法,最简单的就是装备有螺纹形状的炮闩结构,虽然早期的螺纹炮闩闭锁时间较长,但是整体上依旧比前装炮的装填速度要高出一大截,理论上通常可以打出前装炮1.5倍的射速甚至更高,而且后装炮让火炮身管可以造的更长,那火炮射程自然也更远。

    因为黎安明也不懂火炮,很多东西他说得出来但是匠人们却做不出来,正好孙元化到来,他便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孙元化。

    那时黎安明也不知孙元化是否听懂了,按他的估计,就算听懂了,要造出来,起码得半年,没成想这才五个月不到,就把孙元化给整出来了。

    相对于后装炮,后装枪的难度稍微要大了一些,早在孙元化到遵义前,线膛枪研究出来后,黎安明便让火枪作坊的曹易带人开始研究了。

    虽说出了几种成果,但因为气密性问题,性能还不如前装燧发枪。

    此时的明朝,不是没有后装步枪,佛郎机铳就是一种后装连发步枪。

    但佛郎机铳属于大口径燧发枪,介乎于炮枪之间,是从缴获的佛郎机人舰船中,得到的火绳枪基础上改制而成。

    论魔改能力,黎安明敢说,当今世界,还真没有哪个国家的匠人能跟大明比。

    如今明朝的爆炸性火器已经相当发达,光是地雷,就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此外还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水雷。

    其他的如三眼铳和四眼铳、连子铳、十连珠铳、集束火箭等更是花样百出,更别说还有神火飞鸦和万人敌等稀奇古怪的火器了。

    特别是连子铳、十连珠铳,当时黎安明看到的时候,还愣了好久,心说这不就是机枪的前身吗?

    就拿连子铳来说,铳身铁质,后安木柄,自铳膛中部向后装填若干用纸筒包好的火药,火药筒之间的空隙用引线连接,并在铳身开一个圆孔,垂直插入装着铅弹的铁管。

    第一枚弹丸在铳膛中与火药筒相接触,发射时,先点燃第一节火药筒中的火药,将第一枚弹丸射出。射毕后,第二枚弹丸自动落入铳膛中,第二节火药筒中的火药恰好被第一节火药筒中的药线点燃,将其射出尔后依次进行,自数枚至十几枚,提高了射速。据记载,这连子铳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连射式手铳。

    说远了,佛郎机铳有子铳9杆,可连续快速开火,重量比普通燧发枪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类似于后世重机枪那类。

    火炮后膛装比较容易设计,枪后膛装很难,原因是很多东西小型化后无法使用。

    佛朗机铳虽然被改造成功,但也是明朝目前最轻便的后装火器了,要想将更小的鸟铳改成后装,几乎很难实现。

    后来黎安明想到了一种后装燧发枪,随即便按照记忆中的样子,再结合燧发枪的结构,大概的把那种后装枪给画了出来,扔给了曹易,让他试着研究一番。

    “火枪那边按黎公子给的图纸,已然按图索骥的打造了出来,火炮这边,螺纹形状的炮闩虽然麻烦了些,但在工坊区各部的努力下,总算还是给做出来了。”见到黎安明惊喜的样子,孙元化笑了笑回道。

    孙元化研究火器二十多年,自认为这天下火器,没什么是他不了解的,可前段时间与黎安明闲聊,却感觉自己犹如井底之蛙。

    不说其他,黎安明随随便便改良一个定装弹药,就能使火器的射速提高七成不止。他知道,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每多打出一发子弹,将意味着增加好几成胜算。

    黎安明闻言一笑,道:“那正好,现在这颗粒火药也要试验,那便一起吧。”

    随即,黎安明让护卫小虎几人带上那些他刚做好的颗粒火药,先来到了火枪作坊。

    见到黎安明到来,曹易面色一喜,连忙跑到屋里拿出一支新式火枪,屁颠屁颠的跑到他跟前,笑着说道:“公子,您让我们研究的图纸已经成型了,您看!”

    黎安明好笑的点了点头,随即接过拿着火枪看了看,确实同他画的图纸一样。

    这支燧发手枪全长有540多毫米,口径14.5mm。主要的该枪采用后膛装填,以减少子弹与枪管之间的缝隙,防止火药燃气泄露,保持子弹稳定的飞行轨迹。

    当黎安明解脱枪身闭锁后,枪身前部向下折叠,弹膛打开,类似双管霰弹枪的撅把设计。击锤在后部枪身上,取出弹膛即可安装子弹。

    弹膛后端封闭,上面有击砧、弹簧。射手可以很轻松的安装弹药,因为弹膛很短,前装弹药的安装精度就会比普通枪支高很多。尽管如此,这支燧发手枪枪管下方还是配备了普通燧发枪的装填通条。

    图纸是他照着记忆中在贴吧看到的帖子里的火枪样子画的,帖子里同样讲解了那种火枪的使用方法,黎安明这才知道怎么检验它........

第二百三十章 思路

    黎安明看了看,发现弹膛有八条旋转膛线,外观上看尾部较粗,呈圆台状,符合膛压变化原理,同时也便于弹膛的取放。

    看来曹易等人的确下工不少,能手工打造出来,也的确是不易的了。

    看着手中的手枪,黎安明觉得这个撅把设计实在太魔性了。而且这个子铳也不是弹性的,属于刚性的,也即是说这玩意就是佛郎机炮结构的一个延伸。只是子铳的锁紧机构横条变成撅把而已。

    用米涅弹的话射程比普通前膛枪不差,而且射速更快,两排线列步兵前排射击后排装弹,火力的持续性不要太高。

    当然,黎安明也知道,这样的火枪在这个纯手工时期要大量装备很难!手工时代最难的就是标准化!其中最难的就是打造标准的燧发装置,不能大,放不进去,也不能小,放里面晃荡,更需要的是,燧发装置得可以在同类型枪中互换。后装枪密封太重要了,而纯手工太难也太贵。

    不过黎安明也不求能大量装备,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技术以及这样设计的思路而已。

    其实这枪技术上比前膛枪复杂不到哪里去,主要是设计思路而已,黎安明要的就是以此来打开匠人们的思路。

    “公子,这枪好是好,就是费时不少,从公子给我们图纸后,我们花了半年多时间才研制成功,后来又几经修改,到现在,才总共做出来五把,比那个线膛枪还要费时。”见到黎安明爱不释手的样子,曹易顿时苦笑着抱怨道。

    “不要一味地小型化枪械零件,可以从点火装置这方面下手,之前的火绳枪到现在的燧发枪,不都是因为点火装置的改进,而取得了重大突破么?”黎安明见状笑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黎公子的意思是,这燧石点火,还能再进一步?”曹易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孙元化闻言却是如梦初醒。

    若是能有更加好的点火击发方式,那造出后膛枪,也不算什么难事。

    黎安明一看,心道果然不愧是后世有名的火器专家,这领悟能力却是够强,于是便笑了笑,说道:“其实如今的定装弹药实际上只是半成品,若是能将底火,发射药以及弹丸,三者合一,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定装弹。”

    后世步枪子弹的最终形态,就是将这三者合一。虽然化学院那边还没有消息,但黎安明不介意提前给他们透露这样一个思路。

    “可是底火要与燧石接触,方能瞬间引燃,若是三者合一,又该如何才能击发呢?”曹易闻言也终于反应了过来,随即疑惑的问道。

    利用撞针击发。”黎安明见状,随即便将雷汞、底火、撞针等原理给周围的人大概解释了一遍,其实他也知道个大概,不过有这个思路,黎安明相信这些匠人们能有所发现。

    “这不大可能吧,燧石击发,乃是利用燧石引火的原理,这撞针如何能引燃枪管中的火药?”

    不过出乎黎安明预料的是,他话音刚落,周围的匠人们却是更疑惑了,纷纷讨论了起来。

    “撞针属于金属,若是想要打出火星,就必须与金属,或者燧石进行碰撞,而按黎公子的意思虽然也是与金属进行碰撞,可火药一旦被金属包裹住,隔绝了空气,又如何能引燃呢?”孙元化也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将底火,发射药,弹丸三合一,根本无法引燃火药,而一旦将其分开,依靠燧石引火,最多只能制成佛朗机铳那样的重型武器,根本无法小型化。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底火的活跃性,若是能调配出一种新型火药,依靠撞击便能引燃底火,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黎安明解释道。

    顿了顿,他又说道:“我早已让化学院那边在研究了,你们平常无事的时候可以多去走动走动,有些事他们那些学生不知道,但你们却不一定不知道,你们啊不要闭门造车,相互之间得学会多配合才是。”

    曹易等人闻言,顿时羞愧得无以复加,虽然黎安明已经多次强调了相互配合,技术互换等要求,但受限于他们那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自己的技术总是怕别人知道,很多时候都是各干各的。

    “仅仅依靠撞击就能引燃的底火?真有这种火药吗?”不过孙元化却是没有想那么多,依然表示难以置信。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随即把雷汞的原理说了出来:“当然有,有一种叫雷汞的火药,其药性极为活跃,稍微的撞击与摩擦,都能瞬间引燃,我约莫记得好像是从水银得来的,具体如何,却是忘记了。”

    雷汞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最早用的起爆药,干燥时,对震动、撞击和摩擦极敏感,而且容易被火星和火焰引起爆轰,或在很高的压力下加压模铸,与铜作用生成碱性雷汞铜,使其具有更大的敏感度。

    但凡搞科研之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一种,对未知事物的疯狂探索欲,孙元化亦是如此。

    黎安明见他还想问什么,连忙苦笑着抬手阻止道:“孙先生,再多的我也不知道了,有空的时候,你们可以去学院里和那些师生一起研究,反正思路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好吧。”孙元化闻言这才有些意犹未尽的点了点头。难得能逮住黎安明,按他的意思,得赶快把心里的疑惑问完才罢休的。

    随即黎安明便对曹易等人说道:“每种火枪都带上几把,带去靶场那里,一会儿我要试火药。”

    “是。”

    “走,孙先生,我们去看看你们做的后装炮。”交待完后,黎安明随即便对孙元化说道。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直到今天仍然是军队中的主要火器。在前装火炮时代,无论是火炮的发射药还是弹丸,均采用前装模式,这就出现了一个制约火炮性能发展的问题——弹丸与火炮身管的贴合度不够好,出现了漏气现象,最终导致火炮射击精度的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了能够让前装火炮顺利的装填弹丸。前装火炮所使用的弹丸直径就需要比火炮口径要小一些,而在火炮发射的时候,火药的燃气就会从弹丸和炮管之间的缝隙流失。

    此外,因为此时弹丸直径是小于火炮口径的,因此弹丸会和炮管发生磕碰现象,不仅影响了弹丸的运动轨迹,也进一步损害了火炮的炮管。

    在这种情况下,黎安明如果要进一步对火炮技术进行发展,就需要将火炮由前装式火炮改为后装式火炮。

第二百三十一章 螺式炮闩后装炮

    后装式火炮允许炮弹直径略等于火炮口径,以便炮弹能够紧密的贴合在火炮的膛线上,不仅能够提高发射药的做功效率,还能够让弹丸在炮管中保持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而后装炮相对于前装炮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保证后装火炮的气密性?

    解决的办法就是研发一款气密性较高的炮闩,这样后装式火炮不仅能够使用威力更大的后装式炮弹,而且因为将火炮的发射机构移到了火炮后方,因此后装式火炮在射速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代炮闩从结构上来说大体上能够分为螺式炮闩和楔式炮闩两种,当然,并不是说后装式火炮就只能够从螺式炮闩或者楔式炮闩中选择一种,也有部分早期的后装式火炮。

    在炮闩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的早期,一些火炮选择在火炮上同时使用螺式炮闩和楔式炮闩,比如英国在1855年为阿姆斯特朗炮设计的阿姆斯特朗炮闩。

    楔式炮闩只是在火炮尾部简单的插入一块闩体,密闭效率仍然不够,导致后装式火炮的威力迟迟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而阿姆斯特朗炮闩则是在原来楔式炮闩的尾部,又加上了一个螺式炮闩,因此其气密性得到了保证。

    但是这种双炮闩设计,因为装填繁琐导致火炮射速下降,黎安明便直接放弃了这种设计,直接采用了螺式炮闩。

    螺式炮闩,顾名思义就是用螺纹来闭合火炮炮尾的炮闩。历史上早期的螺纹炮闩螺纹很长,每次进行开闭作业的时候,都需要炮手将整个螺纹闩体转出来,效率很低,因此后面的后来的螺式炮闩大多改成了间断式螺纹炮闩。

    黎安明既然知道这些缺点,他当然会直接选择间断式螺纹炮闩这种设计了。

    所谓的间断式螺纹炮闩,也可以被称为断隔式螺纹炮闩。顾名思义,这种炮闩就是将闩体上的螺纹间断切开,同时在火炮炮尾内部也有相对应的螺纹。这样在闭合炮尾之后,只需要将火炮闩体转动一定的角度,就能够实现螺纹闭合,操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螺式炮闩的螺纹数量和火炮威力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火炮的口径越大,发射时的燃气压力也越大,这时候为了保证更高的气密效果,就需要加上加上更多的螺纹,闩体也就需要随之加长。

    当然,螺式炮闩还存在缺点,因为在开闭炮尾的时候,需要将整个闩体转出。因此,即使是间断式螺纹炮闩,仍然需要占用较大的操作空间,无法和自动机构实现较好的联动。

    但就算如此,等炮手们操作熟练后,体上依旧比前装炮的装填速度要高出一大截,通常可以打出前装炮1.5倍的射速甚至更高,而且后装炮让火炮身管可以造的更长,那火炮射程自然也更远。

    但是整体上依旧比前装炮的装填速度要高出一大截,通常可以打出前装炮1.5倍的射速甚至更高,而且后装炮让火炮身管可以造的更长,那火炮射程自然也更远。

    看着面前的这几门火炮,黎安明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改变中西方火器的差距,此时他算是领先一步了。

    “对了黎公子,按照你的思路,我们把燧发枪的枪机也搬到了火炮上。”一旁的孙元化忽然开口说道。

    黎安明闻言仔细一看,发现果然如此,孙元化不说他都还没注意到。

    历史上18世纪,火炮刚刚完成从前装式到后装式的演变。随着架退式后装火炮的出现,火炮的击发机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前装火炮时代的引火绳式击发已落后于时代,于是世界各国先后研制了一批用于后装火炮的击发机构。装有新式击发机构的舰炮,炮手用一根长绳拉动燧发机构的扳机。

    当时的最新式的舰炮燧发机构,其实就是相当于把燧发枪的枪机放置到火炮上,依靠燧石与铁砧相撞产生的火花引燃引火药,继而引爆炮膛内的火药发射炮弹。

    这个机构可以避免引火绳的诸多弊端,更加安全有效,炮手也可以更加专注于瞄准。

    这种舰炮燧发结构后世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技术领先的秘密武器,不过如今却是被黎安明早一百多年给用上了。

    见此,黎安明顿时满意的哈哈一笑,道:“孙先生果然大才,有了这样的武器,土司也好,建奴也罢,谁能奈我大明如何?”

    “当不得黎公子如此夸赞,要不是黎公子你的图纸,在下是决绝不会想到这样奇妙的设计的。”孙元化闻言却是苦笑着拱手说道。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道:“我也只会设计,要没有你们,我就算设计得再好,它也只不过是一些笔墨罢了。”

    的确,他也只是占了穿越者的优势,单轮个人能力,黎安明自问是比不过孙元化这种古代科学家的。

    “罢了,不说那些了,小虎,拿一些颗粒火药来,我们装一些开花弹,一会儿试试效果。”顿了顿,黎安明摆了摆手后随即说道。

    “黎公子,这后装炮算是做出来了,但是和后装枪一样,要打造的话,也是很麻烦。”一边让人装填弹药,孙元化一边提醒道。

    黎安明闻言却是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无妨,目前来说现在装备的火炮已经够用了,这后装炮你们可以慢慢打造。同样的,我是希望你们吃透这个技术,然后放开思路,尽量多试嘛,也不要担心成本。”

    “那就多谢黎公子了。”听黎安明这么一说,孙元化顿时笑了笑拱手谢道。

    他们这样的人,就喜欢黎安明这种不计成本愿意花钱的雇主。

    在科研上,黎安明一向很舍得,农场那边的于启晨如此,工坊区这里亦如此,只要需要,他从不会问为什么?比起现在花的这点银子,将来的收获会更加的丰厚。

    没一会儿,五枚按黎安明要求做的开花弹做好了,黎安明随即大手一挥,说道:“各样炮推个两三门,咱们去靶场试试效果如何?”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试验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推着火炮来到靶场,曹易等人早已等在这里了。

    此外,黎安明还让人从军营调来了几个操作最快的操炮手和火枪手,要想测试后装枪炮是否更具有优势,就看在同样时间内,同样的人最快能打出多少发弹药了。

    当然,黎安明此行的目的主要还是测试颗粒弹药的威力,以便确定好分量进行分装,后装枪炮的测试不过是顺便而已。毕竟以目前的条件来说,装备后装枪炮完全没必要,生产条件也跟不上。

    再说了,红旗军装备的火器只要对敌人形成代差即可,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多先进的武器,不然就是大炮打蚊子,浪费!

    “先测试后装枪炮吧,用平常的火药就行。”一切就绪后,黎安明便摆了摆手吩咐道。

    几名枪炮手得令,纷纷开始准备了起来。而孙元化等匠人,也连忙上前教导那些枪炮手如何使用后装枪炮。

    定装弹药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火器发射频率,至此以后,冷兵器才开始真正走向末路。

    为了做定装弹药,黎安明还特意用鲸鱼油做了油纸。

    原本,黎安明是打算把那些油纸都做成油纸袋,用来包装盐和蔗糖等之类的。

    但是,后来黎安明才发现,这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购买散装的食盐和蔗糖时,往往都会自带瓶瓶罐罐的,根本用不着你提供油纸袋。买菜也是,老百姓都自带菜篮子的。不像后世的老百姓,买菜都不带菜篮子了,直接由商人提供塑料袋。

    黎安明也是深受后世的思维影响,才想着给客人提供油纸袋的。然而,经过考察,他发现,老百姓买东西,都是自带容器的,压根不用商人操心。

    也就是说,黎安明做的那些油纸,未必一定用得上。好在他想起了最早的定装弹药,就是用油纸的。

    最早的时候,是军官们怕士兵们火药放入量不准,要是放多了,可是容易炸膛的。毕竟,早期的枪管是熟铁的,强度不高。

    正好,后来造纸技术进步了,油纸成本也降低了。于是,一些匠人提出了定装火药的概念。就是用定量大小的油纸包,装上可以射击一次所需的火药的量。然后,发给士兵。

    这样,即使再笨的士兵,也知道在射击时,只要撕开油纸包,把里面的火药倒进枪管里,准是没错的了。然后,再用油纸包裹着铅弹,用铜铁通条捅入枪管底部,并捣实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

    当然,与前膛枪相比,后膛枪又要略快一些。

    在匠人们的指导下,仅仅用了平时装弹的一半时间,几米外的试枪手就做好了击发准备。

    随即黎安明便让他们按平时的训练,各自自由快速的装弹射击。

    几名试枪手在验枪时,使用这种后膛枪加定装弹,甚至两分钟内,打出了十发的最高成绩,相信等大家熟悉这种装药之后,一分钟发射六七发,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比之前的前装燧发枪,一分钟三四发的最高速度相比,简直提升了一个等级。

    最主要的是,后膛枪可以趴在地上进行装药射击。光是想想,两军对战时,己方士兵趴在地上就能完成装弹射击,我们能打敌人,而敌人的弓箭根本伤不到我们,这才是火器致胜的根本。

    相比与知道结果的黎安明的轻松写意,一旁的孙元化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了。

    朝廷军队使用火器时的效率他是知道的,士兵们在一分钟内能打出两发弹药就算是高效的了;而反观红旗军这边,速度却是快了一倍不止,这让孙元化如何不震惊。

    熟识火器的孙元化更是知道,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每多打出一发子弹,将意味着增加好几成胜算。

    黎安明没有理会孙元化的震惊,紧接着又开始测试起了后装炮来。

    因为操炮手对后膛炮不熟练,加之螺纹炮闩闭锁时间较长,所以导致了后膛炮的表现没有达到黎安明心中的预期。

    但就算如此,后膛炮整体上依旧比前装炮的装填速度要高出一大截,按黎安明推算,等炮手们熟练后,打出黎安明预期的前装炮1.5倍的射速甚至更高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后装炮让火炮身管可以造的更长,那火炮射程自然也更远。

    在黎安明的观念中,名将和战术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还是武器。一旦能够在武器碾压于双方,那他们就不会有战败的道理。

    目前他的军队装备的武器已经能碾压对手了,之所以又要发展新的技术,不过是黎安明为将来准备的技术储备而已。

    测试完后装枪炮,黎安明对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不过重要的测试却才开始而已。

    因为对于自己做的颗粒火药没有适当的认知,黎安明便先让试枪手们分别按平常火药的七成、六成、五成的分量来试射。

    看着试枪手们装药,充填铅弹,燃起火药等,众人的心脏亦是渐渐地悬了起起,紧张地望着准备扣下板机的试枪手以及不远处的那几块木板。

    黎安明一直都想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但这时亦是扭头望向了那些试枪手和他们对应的那块木板,目光中透露着凝重的神色。

    虽然颗粒火药的威力他知道,但是自己做的颗粒火药他却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砰!砰!砰!

    随着试枪手们扣下板机,火药滋滋燃烧,便是发出三声清脆的枪响,当即打破了这个试射场的宁静。只是三个试枪手的脸上煞白,因为后挫力比他们想象中要大。特别是试射七成颗粒火药的那个试枪手,更是在一不注意之下被后坐力给推倒在了地上。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试枪手们打出的子弹,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朝着前方的木板而去。却见三块木板被子弹贯穿,后面的墙溅起了尘土,令在场众人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靶场的木板早已经得到验证,这个距离进行射击,使用平常火药根本打不穿,如今却被轻松击穿.........

今日请假

    今天赶了一天的车,晚上才回到老家,太累了,请假一天,明日开始还月票加更!

    PS:29号开始是双倍月票,可以把你们存的月票向喜欢的作品投出去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工匠精神

    黎安明见状,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从这个效果可以判断,这颗粒火药能让米涅弹足足增强一倍的杀伤力。千万不能小瞧这一倍的杀伤力,就像一个长刀迎战短剑,长刀取胜的希望无疑更大。

    对这个效果黎安明已经有了预期,但心里仍然难掩震惊,不过他很快恢复过来,对着三个试枪手沉声下达命令道:“再射!”

    三人很快亦是从震惊中醒悟过来,朝着黎安明拱了拱手,便又开始再次尝试。

    砰!砰!砰!

    随着三股白色硝烟冒起,三枚米涅弹分别朝着各自对应的那块结实的木板而去。随着“嘭”的一声,木板纹丝未动,但上面却留下了一个弹洞,以及后面的土墙溅起了尘土。

    情况跟刚才一样,这神奇的火药助长了子弹的动能,威力提升了一倍有余。

    接着黎安明又让他们用不同大小的颗粒火药分别打了几枪,大多数颗粒火药效果都一般,有的颗粒太大的甚至不如粉状火药。表现良好的却是几种小颗粒的火药。

    见状,黎安明便知道了,将表现最好的颗粒火药作为模板,交给火药作坊去按着生产。

    “验枪!”没有理会震惊的众人,黎安明随即便下令让三人检查枪支的损毁情况。

    三个试枪手闻言,连忙开始检查其各自的枪支来。他们皆是使枪好手,对枪支十分熟悉,没一会儿便得出了结论。

    使用七成颗粒火药的燧发枪已经有了些许损毁的迹象,估摸着最多能打十发弹药就会炸膛;六成的倒无碍,不过黎安明为了保险,最后还是选择了按平常弹药的五成来分装枪药。

    接着,黎安明便让炮手们用颗粒火药同样来试射几轮,结果与枪药相差无几。

    最后,黎安明又让人把先前特意准备的一个大炸弹抱到靶场来,放在靶场试验区的中央,其周围是十数个用布片缝制的,用来测试爆炸效果的稻草人。

    “小虎,你去,点完快跑!”一切准备妥当后,黎安明便让跑得最快的小虎前去点火。

    这玩意的威力有多大他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如果一般人跑得太慢的话,还真有可能被掀翻。

    小虎闻言朝黎安明拱了拱手,便找来一根烧着的细香,走过去把香头凑到长长的引信上,哧啦一声点着,引信快速燃烧起来,小虎也立刻以生平最快的速度逃开。

    “砰!”一声震耳欲聋的炸响,那颗大炸弹顺利爆炸。

    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在地面上狂飚突进,横扫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震耳欲聋的轰鸣中,靶场的众人感觉大地上下颤动了一下,爆炸的滚滚黑烟向四周扩散,最终在地面阻力作用下升上空中,形成了一朵小小的蘑菇状云团。

    那几个用于测试的稻草人,早就被冲击波吹得无影无踪。

    爆炸后,世界变得特别的安静,除了自己的心跳声,什么都听不到,过了好一阵子,众人才发觉自己的耳膜嗡嗡作响,直到这个时候,那种与生俱来的畏惧感才浮上心头。

    前来围观的将士匠人们,皆感觉腿脚发软,一步也挪不动,喉头发干,一句话也说不出,大脑中一片空白。

    黎安明揉搓着震得耳鸣的耳朵,一脸笑容,这个效果还不错。最后剩了十多斤的颗粒火药,他便突发奇想的让匠人们按加大号掌心雷的样式把它们塞到了一个壳子里面。

    而这作为颗震天雷的生产者的几个匠人,此时则是一脸苍白,满是震惊,怪不得先前制作的时候黎安明躲得远远的,还不停的吩咐他们小心小心再小心。

    见到此番场景,他们几人也不由得一阵后怕。

    “我的妈呀!”而刚刚点完引信才跑回到黎安明身前的小虎,更是被吓得一屁股坐了下去。

    哪怕是最勇敢无畏的战士,在这种人力无法抗拒的爆炸面前,都会产生软弱无力极其渺小的感觉。

    想必与其他匠人的表现,孙元化先是震撼一番后,随即便陷入了沉思,显然他已经想到了什么。好一会儿,他才郑重的向黎安明拱手行了一礼后,说道:“黎公子大才,此种利器攻城,试问天下还有哪座城墙攻不破?佩服!”

    黎安明闻言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话,他做这个大炸弹的初衷,就是为了用来炸开城门之用。先前红旗军也装备了这样的震天雷,不过威力不大就是了,一般都是一声巨响后,大铁疙瘩便炸成了大大小小地七八个铁块,向四面八方飞散,最远地不过三丈多远。而放铁疙瘩地地面上,炸了脸盆大地一个浅坑。

    随即黎安明便结束了此次试验,让刘老三组织火药作坊按刚才试验出来的枪炮用药进行生产分装。

    刘老三闻言点了点头,这颗粒火药可以说技术上不难,他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他躬了躬身,便准备下去安排。

    这时黎安明忽然很严肃的交待道:“这火药之事重大,一定不能马虎,要是再出了什么问题,我可是要枪毙你的。”

    听到黎安明的话,直觉一股寒气在背后生起,前段时间出事的工坊区副管事,便是他从火药作坊提拔起来的,同时那人也兼管着火药作坊。

    本以为此事已经过去了,没成想黎安明又提了起来,刘老三满脸沉重的转过身来,躬身道:“少爷放心,若是再出了问题,老奴提头来见。”

    黎安明点了点头,技术是一方面,匠人的精神是一方面,再高超的技术在不负责任的匠人面前,生产出来的也只能是垃圾。

    如今大明朝不是火器的制造不先进,而是生产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出了问题。

    官吏克扣银两,匠人偷懒耍滑,这都是生产出来的火器根本无法上战场的原因,以至于很多明军士兵手中的火铳根本无法开火,火炮一点就炸膛。

    所以在遵义的工业方面,黎安明一直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杜绝一切粗制滥造,在这点上,他从不讲任何人情。

    一个国家的灭亡不一定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很多时候是一个国家从根本上来说出现了问题。他们不注意国家的军队的维护和进行军备的改良,他们不注重自己国家的充实,这势必会让自己变得弱势!如今的大明便是入此...........

第二百三十四章 白莲教乱

    就在黎安明一心扑在工坊区的时候,遵义外的四川境内却是打得一片火热。

    天启元年五月初,黎文海亲率红旗军第三师一部一万人马,由重庆府的荣昌进入成都府的内江,然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克资县、资阳、简州、龙泉等地,于六月十五日抵达了成都东门城外。

    兵临成都后,黎文海便以四川副总兵的名义传檄四方,聚拢分散之明军,合围成都。

    另一边,黎安军在拿下保宁后,随即也以黎文海四川副总兵的名义,收拢附近几镇的散兵游勇。而后留下红旗军叶弘率领五千兵马驻守剑门关后,黎安军则亲率剩余的两万余兵马兵发龙安府。

    快速剿清龙安府的叛军后,大军随即分兵由江油、石泉两地进入成都府,紧跟着黎文海的步伐,先后攻克茂州、安县、绵竹、汶川等地后,两路兵马合围攻克了成都外围的郫县,到达了成都西门城外。

    红旗军第四师在王云山的率领下,在攻克顺庆府后,随即率军西进,与张林率领的红旗军第三师另一部一万人马在潼川州的射洪顺利会师,然后两路兵马合兵一处,由中江进入成都,先后攻克了金堂、新都等地,与黎文海前后到达了成都北门城下。

    成都,东门外。

    “禀大人,除第一师外,其他各部已按计划到达了成都城外。”黎文海正在巡视布防时,就听得军中探马来报。

    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便问道:“第一师李大虎部现在何处?”

    “回大人,他们正按计划在嘉定州清剿白莲教。”那探马连忙回道。

    “知道了。”黎文海闻言挥了挥手,便让那探马下去了。

    虽然他不知道黎安明为何要死磕白莲教,但黎文海知道,这白莲教确实不比一般叛贼。

    自从黎安明告诉他准备彻底清剿四川境内的白莲教后,黎文海特意让人收集了不少白莲教的资料。

    白莲教,原本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

    随着汉朝以来丝绸之路的开通,一个叫做“摩尼教”的波斯萨珊王朝的宗教开始传入漠北回纥等地。唐代宗时期,摩尼教开始传入中原江淮等地,摩尼寺建立。

    唐朝灭佛时期,摩尼教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故转为秘密宗教,之后受道教影响,改称明教。

    明教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把这种极有煽动性的言论立为教义,无怪乎千年来屡有反政府之举,仿佛造上瘾了一般。

    可以说,这个教派从思想本质上就是相当激进的和反叛的,不管当权的是谁,只要他们觉得当权者昏庸无能、朝堂腐败政治黑暗,他们就会认为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要奋身而战,迎接光明。

    从历史上看,白莲教的第一次造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毋乙、董乙以“末尼”为旗帜,在陈州造反。之后在北宋徽宗时期,则有方腊之乱和钟相起义。

    从此,白莲教被宋朝定位邪教,朝廷开始严厉打压这个称为“摩尼”的宗教组织。

    于是,为了避免遭惹官府的注意,“摩尼教”改称“明教”。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如今世人口中的白莲教。

    到了元朝,由于蒙古人初来乍到,不知道白莲教的“光辉历史”,一直遭到官方打压的白莲教终于得到机会,趁机死灰复燃。元朝末年,由于黄河决口、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百姓苦不堪言,蛰伏已久的白莲教终于忍耐不住,举起反旗,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史称“红巾军起义”。

    至于创立“大明”的明太祖朱元璋,当时“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当时的起义军领袖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人都是明教领袖或教徒,所以,若说“大明”和明教没有关系,黎文海是万万不相信的。

    但就和之前的历代统治者一样,上位的朱元璋很难不忌惮拥有自发组织的白莲教。尤其是这些教团已经在民间发展数百年之久,很难不有悖于朱元璋的高压管制理念。

    于是,在朱元璋开始东征苏州时,就已经发布了攻击和取缔白莲教社团的命令。

    在新的明朝基本占据长城以南的区域后,白莲教在当时京师所在的江南地区,被压制的非常厉害。

    相反,倒是位于边区的北方各地,有了逐步壮大的趋势。尤其是在山地众多的山西,大量长期接受内亚宗教影响的民众,很容易就接受了相同起源的白莲教。

    元末明初的北方战事,基本上就以山西为核心展开。战争破坏与明朝的奇葩经济政策,都让更多人陷入了贫困。白莲教的潜在市场也逐步增加。

    如今虽然白莲教依然存在,但基本转向地下活动,虽然明朝很多暴动都与白莲教有关,比如唐赛儿起义等等,但因为消息闭塞,白莲教教徒们很难一起发力,拧成一股绳,哪只力量出头,很快便会被朝廷大军镇压,这是白莲教在明朝难成气候的原因之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莲教的大部分头头们也知道,想要在太平盛世一呼百应,根本不可能,于是目标悄悄的变了,不再是推翻朱家的天下,而是借着白莲教的名义,大肆敛财,中饱私囊,或者是做一些不正当的买卖谋取暴利!

    熟知西南历史的黎安明知道,四川境内便有一个白莲教的分部,他已经派人探查到了,就在嘉定州威远寨子岩山寨。

    ..........

    六月十六,威远。

    半夜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天色尚未亮,在寨子岩山寨一间巨大的宅子里,无数人身穿白色长袍站立在那里!

    “今日,咱们就要举办大事了!”一个穿着异常富贵的五十余岁的男子来到了众人的面前,大声道。

    而他的身后,则跟着一个不是和尚的光头,如果黎府的人在此,肯定能认出,此人便是红剑小队里代号为“和尚”的那个光头。

    在黎安明决定要清除四川境内的白莲教众后,他便把红剑小队派了出来,如今已快半年有余了。

    “是啊!今日咱们要举办大事!我们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今天!”

    “说得不错,如今明廷和土司在四川打得火热,是我们起事的好时候!”

    “我已经联络了城里无数的贱民,那些贱民也愿意跟着我们一起起事!”

    “可惜雨太大了!”

    “雨大不算什么!不管如何,今日我们都要起事,占领嘉定!”

    听到那个富贵男子的话,下面的白莲教教众顿时议论纷纷,人人兴奋不已!

    “好了!天色快要亮了,咱们现在就赶到那些贱民的家中,让那些贱民拿上武器出来,咱们先攻克土司占领的府衙!”之前说话的那个五十来岁的男子道!

    下面的白莲教教众闻言纷纷应了下来!

    过了没有多久,他们便从宅子里出来,冒着大雨分散来到了附近百姓的家中,敲开百姓的家门,那些百姓见到来人,脸上也露出兴奋的表情来!

    由此可见,白莲教的蛊惑之术非同小可,这些年来四川不知有多少百姓受到了他们的蛊惑!怪不得他们能在后世的嘉庆年间发动那么大规模的起义反叛。

    天色微亮,大雨仍旧倾盆而下,就在这个时候,无数的百姓从家里出来!

    他们有的人穿着白袍,有的人家中穷困,仅仅是在头上戴着白色的头巾!

    “和尚”冷眼看着一切,不由得冷笑一声,这些人恐怕不知道,红旗军的两万大军已经秘密进入了嘉定州,就等这些人跳出来了。

    李大虎的第一师两路人马在宜宾汇合后,立即大张旗鼓的向马湖府进攻,实则进攻马湖府的部队不过两千人而已,而第一师大部人马则采取昼伏夜行,秘密的北上进入了嘉定州境内了。

    随着寨子岩山寨里的白莲教分散开来,在荣县、威远等城外外面不少的村庄里,今天各地的白莲教徒都集合了起来,规模渐渐的浩大!

    这一日不仅仅是嘉定州,还有马湖府、乌蒙府、黎州安抚司等被土司占据的川蜀各地都有白莲教起事!

    就连红旗军控制下的几府也有白莲教叛乱,不过因为红旗军打到哪儿就在哪儿进行土地改革,使之百姓们纷纷站到了红旗军这边,所以那几府的叛乱刚一有由头,便被百姓举报后由驻军平定了。

    不过白莲教在嘉定经营了数百年年,规模浩大,其他地方就没有这样的规模了!

    此刻在嘉定州表面上则是一片平静,李大虎站在一座山包的凉亭里,冷眼看着烟雨蒙蒙的山下!

    朱莱站立在李大虎的身后,也在看着山下的景色。

    “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川蜀之地当真是大乱了!”许久,李大虎才故着深沉的说道。

    朱莱闻言笑了笑,道:“好在主公早已有了准备,只要我们剿灭这白莲教总部,剩下的教众便不足为虑了。”

    李大虎点了点头,道:“既然他们找死,那就动手吧!”

    在威远以西四十余里的一座小镇上,上千名白莲教徒正集结在镇子边上。这些白莲教徒有的是镇子里的百姓,有的则是来自于附近的村庄。当然并非所有的百姓都参与了白莲教,还有许多百姓躲在自己的家中,不愿意参与这一次的事件。

    “各位兄弟姊妹,今日在川蜀各地,咱们圣教都在起事!这一次过后,川蜀将彻底归咱们圣教所有!”一个四十余岁、非常肥胖的中年人站在人群的中央,大声的笑道。

    他叫做吴友万,乃是这个镇子中最大的地主!他本来不是白莲教徒,在去年得知朝廷默允遵义军民府的土地政策,于是他很快加入了白莲教!这一次镇子中的白莲教起事,他正是领袖。

    “从今以后,咱们就要进入白莲盛世了!到了那个时候,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不受苦,人人不受累!人人安乐,人人享福!”吴友万举着双手,继续大声的说道。

    “吴大人,进入这白莲盛世之后,我们还用不用天天干活?”一个白莲教徒闻言大声的问道!他穿着很烂,明显是贫苦百姓。

    吴友万闻言笑了笑,蛊惑道:“当然不用了!进入白莲盛世,人人都不用干活,上天自然会降下食物!吃了上天降下的食物,人人长命百岁!”

    “这是真的?”那人不信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这天上地下最厉害的大神是无生老母!无生老母降下旨意,让我们今日起事!只要你们跟着我一起闯入威远城,从土司手中夺回嘉定,建立白莲盛世,一切都会和我说的一样!”吴友万笑了笑回道。

    “真是太好了!”

    底下的百姓闻言,顿时纷纷喜笑颜开的议论了起来。他们先是遭遇四川官府的剥削,今年又被土司祸乱,早已有了活不下去的趋势了。

    再说百姓向来愚昧,也是最好蛊惑煽动的一个群体。

    “你们再去将你们的亲朋好友都叫出来,咱们一起起事!”吴友万见状满意的笑了笑,继续蛊惑道。

    当下那些白莲教徒纷纷答应下来!

    许多白莲教徒已经朝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家中而去,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

    不过这白莲教终究是邪教,教徒没有丝毫秩序,过了没有多久,整个小镇中就是一片大乱!

    有许多白莲教徒甚至是一些地痞流氓,他们趁乱闯进了普通百姓的家中,为非作歹,这些都是难免发生的事情!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镇子外面又走进了一群人!他们的身上穿着白色的袍子,许多人的衣服上还绣着莲花,看着是白莲教徒的打扮!

    然而,他们和普通的白莲教徒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人人身体强壮、目光如电,他们行走之间也是排列成行,他们的腰间则是别着武器!如果是眼光高明之人在这里,一定能够认出他们是军中之人!

    此刻这些人正在朝着镇子中最大的宅子而去,正是之前蛊惑百姓的吴友万的宅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617/ 第一时间欣赏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 作者:隐宗宗主所写的《开元4316年》为转载作品,开元4316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开元4316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开元4316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开元4316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开元4316年介绍:
开元4316年,亦黄帝历4316年,既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
这一年,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以明军主力全军覆没而告终,至此,明军谈金色变!
这一年,也是辽响开征的第二年,加剧了各地对农民的剥削!
这一年,因地方流官的长期剥削,以奢崇明、安邦彦等为首的西南土司正磨刀赫赫的准备着,一场长达十七年的叛乱即将爆发!
也是这一年,扑街作者黎安明不小心闯进了这个汉家王朝的末年........开元4316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元4316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开元4316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