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TXT下载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全文阅读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txt下载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五十八章 狠人和脑残

    战败对秦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至少对于最底层的黔首是如此的,这些只会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相比较胜败,他们更关心庄稼的收成。

    好在今年老天很给力,风调雨顺,不出意外的话,能够比往年多收三成,除去缴纳给国家的赋税,还能剩不少,加上养蚕卖丝赚的钱,冬天的时候刚好能够给孩子添一件衣裳。

    秦国的赋税虽然重,但是该收多少就收多少,绝对不会多收,即便是国家需要大量的粮草钱财,也会用爵位交换,在这一点上要超过其他国家。

    商鞅当初立下的信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秦国百姓,特别是关中百姓,是非常信任官府的。

    当然,巧立名目、中饱私囊的现象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普遍。

    在这方面,再严格的秦法也没有办法,毕竟归根结底还是人治。而且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是诛九族也阻止不了一些人冒险。

    只有家中有亲人战死的,才会稍微缅怀一下,然后继续为生存奔波,肩上的重担容不得他们停下来歇息片刻。

    有的人家能够继承父亲留下的爵位,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但更多的没有爵位继承,只有不多的钱粮作为抚恤金,连一头牛犊都买不起。

    乱世,人命不如牛。

    不过,这场战争对于秦国整个朝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白起,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秦国拥戴白起的人很多,仇恨白起的人更多,再加上不少人是吃着魏冉等四贵这个大蛋糕爬上来的,更会去攻击白起这个‘前朝老臣’。

    那些人并不会管白起是怎么输的,他们只知道白起输了,这就行了,别的并不重要。

    白起也没有管他们,回到秦国之后,见秦王稷一面,将军权一交,便回到城外的庄园住下,每天躺在院子里读书,偶然种种菜,如同一个田间老农。

    对于朝中发生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也知道自己的存在阻挡了某些人的道路,但是他不愿意掺和这些破事。

    掺和,也未必是那些老家伙的对手。

    政治,比打仗难多了。

    白起有时候都想像对待敌人一样,将这些废物全部杀了。

    “哎!”白起叹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杀气,将手中的《礼记》翻到《中庸》篇,大声朗读起来。

    “大父,大王派人来了。”这时,一名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说道。

    “请进来。”白起说道,并没有放下书,直到使者进入院内,快走到面前,方才缓缓起身,等到使者行完礼,他才回礼。

    “武安君,张唐将军回来了,大王请您过去一趟。”使者不敢有丝毫的不敬,那些大臣敢喷白起,他可不敢。

    “我知道了。”白起说道。

    这次出兵,他为主帅,王龁和张唐为副将,各统率一支大军,如今张唐回来,秦王请他过去很正常。

    “那……奴就先告退了。”说完,使者转身就走。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白起身边比其他地方的冷很多。

    “大父。”白凉看向爷爷。

    “备车。”白起说道。

    等到白起赶到王宫,几位重臣都已经到了。

    太子柱、王孙子楚、范雎、魏冉、吕不韦、寿烛、楼缓,以及参加河东之战的各位将军。

    司马错没有来,他比白起更加果决,当年伐楚之战结束后便回家种地了,非秦王下诏,绝不担任职位。

    这次也是一样,因秦王诏书而领兵,打完之后在咸阳住了一段时间,便回夏阳了。

    司马错这个做法为他赢得了不少政治筹码,儿子司马梗、孙子司马靳也因此获得了提拔,即便是司马靳兵败被俘,靠着司马错这张老脸,秦王稷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罚。

    可以说,只要司马错还在,即便是秦王也要给他三分面子。

    而白家,一方面除了白起之外,确实没有能够担当大任之人。另一方面,秦王稷和秦国大臣也在压制白家一系的上升速度。

    秦王稷坐在上面,脸色不是太好看,这已经是秦国三年内的第二次大败了,这次大败使得秦国刚刚积攒下来的一些积蓄消耗一空,只能缩回函谷关。

    庆幸的是,三晋没有乘势进攻,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

    范雎看了白起一眼,微微点头,以前他是反白的急先锋,但自从上党一战之后,便没有弹劾过白起,甚至这次白起战败,他更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白起这边。

    白起若是赢了,说明赵国也就那样,杀了也就杀了。

    但是连白起都输了,其余诸将还有谁能抵挡赵国?

    过河拆桥的是狠人,但河没过,就开始拆桥是脑残。

    范雎想干掉白起,但不想让秦国陪葬。秦国没了,他的荣华富贵也就没了。

    很可惜,白起这些天一直闭门谢客,并不知道范雎帮助过自己……

    “武安君来了,坐。”秦王稷指着左侧最上首的位置说道。“这一战的过程和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这场战争虽然我秦国败了,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三晋并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韩国,更多是以自保为主。臣以为必须要加快渗透韩国,将韩国拉拢到我秦国阵营。”吕不韦说道。

    “不错,只要三晋不是铁板一块,我秦国早晚有一天会找到机会。”寿烛点了点头。

    “随着赵国日益强大,韩魏两国迟早会因为赵国的威胁而转头依靠我秦国。”范雎说道。

    一时的强大并不能说明什么,当年齐国南至淮水,北至河水,是何等强横?依然差点被灭。

    只要赵国强大到让各国感受到威胁,到时候秦国振臂一呼,便能率领六国联军讨伐赵国。

    当初赵国能够击败五国,只不过是因为秦国刚刚经历大败,元气大伤,没有发力罢了,否则赵国就是再强也要战败。

    秦王稷闻言,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吕不韦等人这么说,安慰的成分更大,未来的情况如何,主要还是看秦国的实力,将希望寄托于其他人身上是不明智的。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算万算,没算到……

    “大王,臣觉得我们秦国需要建立医疗体系。”吕不韦抱拳说道,“臣最近才发现,保住老兵的性命远远比重新招募新兵划算。”

    “首先,老兵的战斗力更高,同样一场战争,新兵需要三十万,老兵只需要十万,甚至不到十万便能够获胜。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粮食,还能节省大量的民夫和士卒。”

    “而节省下来的人力便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或者从事其他职业,养活更多的孩子,产生更多的人才。而且老兵的折损率更低,还能够减少抚恤金,大大降低国家的负担。”

    受于时代的限制,秦国只知道老兵比新兵的战斗力更高,至于更深一层的层次从来没有想过。

    在秦王看来,士卒就是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过一段时间自己就长出来了,只要一次性不是死太多完全没有什么影响。

    只有吕不韦身为商人,对盈利亏损这方面非常敏感,得知赵国的医疗体系之后,便开始推演。

    有些事情很难想到,但是知道结果再推原因就很容易了。

    没用多长时间,吕不韦便看了个七七八八。

    秦王稷闻言陷入了沉思,他并不蠢,相反非常聪明,即便是现在老了,反应有些慢,也要超过大多数人。

    而且这种事并不需要一个明确数据,大体思索一下便能得到结果。

    “建,从明天开始,直接照搬赵国的医疗体系。”秦王稷并没有思索多长时间,仅仅三息,便下了决定。

    “大王……天下半数医师都在赵国。”范雎上前一步,俯身说道,脸上有些苦涩。

    这个时代本来医师地位就低,还没有老师教,找到了老师还不一定能学会,学会了之后还不一定能赚到钱。

    如果有良心,搞不好还会亏钱,然后连媳妇都娶不到,然后就无了。

    这年头学医的只有三种人:家学传承,兴趣使然,脑子有坑。

    而且这三种全部出自一个阶级:贵族。

    只有贵族才有足够的时间、金钱、人手去研究病症,药材,医术。甚至一代人研究不出来,两代人,两代人研究不出来,三代人。只要家族不灭,便一直传下去。

    普通人除非是像毕命这种有特殊机遇,被人收养,否则是不可能接触到的。

    很显然,绝大部分贵族都不会去研究医术、占星这些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甚至没有收益的东西,只有一些吃饱了撑的才会去干。

    总之,这个时期的医师非常非常非常少,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如果不是赵国靠手段将天下半数的医师吸引到了赵国,都无法建立医疗体系。

    现在秦国就是想学赵国建立医疗体系都没办法建立,因为没有医师了。

    秦王稷脸色更加阴寒了,如同冰块一样,当初赵国吸引天下医师,他还嘲笑赵国将区区医者的地位抬这么高,现在才发现傻的是自己。

    “大王,我们可以花高价请一些医师过来,那些医师到赵国无非是为了名利,这些我秦国也可以给他们。”魏冉说道。

    “这些远远不够。”秦王稷摇了摇头,秦国能请多少?十名?二十名?三十名?就算赵国不阻止,秦国都没办法请太多。

    因为秦国的钱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用来请医师。

    “大王,他们还可以带学徒,在军队中不需要技术特别高超的医师,哪怕只会最基础的止血,都能救不少人。”魏冉开口说道。“而且,少总比没有好。现在开始培养,总比不培养好。”

    “舅父说的是。现在开始培养,总比不培养好。”秦王稷站了起来,大声说道,“秦越。”

    “大王。”秦越从旁边阴暗处走了出来,俯身说道。

    众人看到秦越有些皱眉,秦越在秦国的地位相当于刘平在赵国的地位。位不高但权重,而且随时都能接触到君主,又掌握情报机构。

    虽然名义上是对外的,但谁都知道肯定有对内的。

    无论是文臣武将都天生反感。

    “你亲自去一趟赵国,请一些医师过来,越多越好。”秦王稷说道。

    “诺。”秦越拱手说道,没有立刻转身,而是拱手说道,“大王,魏国的探子来报,赵国有一种名叫酒精的东西,据说能够消毒杀菌,臣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据说用酒精涂抹伤口之后,伤口便不会出现化脓的现象。”

    赵国自从粮食富裕了之后,便开始蒸馏酒精,不过赵括为了防止泄露出去,严格规定酒精只能用于军中,即便是朝中众臣,也只是听过名字。

    但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会从魏国泄露出去。

    这件事还要从范座出使赵军说起,赵军给予了热情的款待,还陪范座巡视了大营。

    范座表示自己带来了一些钱粮,要去伤兵营慰问,赵括也同意了,还特地安排人员陪同。

    范座恰好看到伤兵营中酒精,便询问是什么,因为两国是盟友,所以赵军也没有特意隐瞒。不过赵国只是说了作用,并没有说是怎么做的,范座也没有问,在他看来这种事肯定是要保密的,就算问了赵国也不可能说。

    范座回去之后,就向魏王和文武大臣说了这件事,言以后可以向赵国买点。

    这么多人知道之后,消息自然不可能隐瞒了,没过几天,秦国就收到了消息。

    其实范座自始至终都没有恶意,甚至酒精也只是随口一问,他去伤兵营主要想看看赵国之前一战大概死了多少人。

    “酒精?”秦王稷念叨了一句,“确定消息属实?”

    “虽然没有见过实物,不过消息是从魏国太傅范座那里传出来的,应该属实。”秦越说道。

    “酒精,应该和酒有关。立刻安排人研究。另外,你这次去赵国,想办法弄一些回来,如果能够知道制作流程,本王有赏。”秦王稷说道。

    “诺。”秦越苦着脸说道,这种东西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经历纸张、水泥两件事之后,赵国的防备更加严密了,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赵国用酒精给伤兵治疗,肯定离不开医师,只需要重点关注医师就行了,特别是赵军回国之后,不可能将随军医师关在军营中。只要想办法,得到某些消息并不难。”范雎说道。

    “多谢先生。”秦越眼睛一亮,俯身一礼。

    如此一来,他的把握就大多了。

第三百六十章 谋士

    “另外,寡人欲在军中设立谋士。”秦王稷说道。

    早在周朝初期,姜子牙便在《六韬》提出将帅需要股肱羽翼,以成威神。

    将帅的职责是全面领导,不能局限在一个局部,应该成立一个七十二人的参谋部,依照各人的才能授予职务,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因此将帅需要腹心一人,谋士五人,天文三人,地利三人,兵法九人,通粮四人,奋威四人,旗鼓三人,股肱四人,通才二人,权士三人,耳目七人,爪牙五人,羽翼四人,游士八人,术士二人,方士三人,法算二人。

    不过这只是设想,并未真正实施,各国军中也没有专门设立谋士这个职务。

    但是这一战,让秦王稷意识到了谋士的重要性,假如河东之战有两个范雎这样的谋士在场,即便不能战胜赵军,也可维持不败。

    而且谋士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协助主帅处理军务,出谋划策,维持战阵,强化战云等等。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多一个人考虑事情也会更全面一些。

    得到这些消息之后,秦王稷思索了几天,还是决定设立谋士。不过为了防止被将士们认为是在分他们权力,秦王稷特地找了几名将军通过气才说出来。

    “大王……我秦国没有那么多顶尖的谋士。”范雎拱手说道。

    对于白起这种统帅,如果派普通的谋士,还不够拖后腿的,但是拥有天赋的顶尖谋士,秦国并没有那么多。

    本身秦国就注重军事,轻文化,本土没有多少文臣,偶尔出现几个厉害的,还是来自宗室。

    而且秦国的土壤也不适合文臣的生长,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只能从战场上获得功勋,从根本上就遏制了那些只适合内政或出谋划策,不适合武力、领兵的人才的成长。

    即便是有人既适合内政,也适合统兵,也会在两者之间选择统兵,因为军功在秦国升的更快。

    秦国还有一项奇葩规定,工匠籍的只能做工匠,市籍只能经商,平民户籍只能种地和当兵,如果种地的敢跑去搞发明创造,即便是发明再好的东西,也要受到处罚。

    而且秦国虽然实行军功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兵的,只有‘故秦人’才有资格当兵,如果是‘臣邦人’或者‘夏子’,不好意思,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

    所谓的臣邦人就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夏子就是父亲或母亲有一方是秦人的。

    而且这年代的人才基本上都出于贵族,平民是几乎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但是秦国的旧贵族,被商鞅打掉了……

    剩下的那些也要老老实实的从战场上获得功勋。

    只能说有利自然有弊吧,没有什么东西是只有利没有弊的,关键在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商鞅的改革还为秦国累计了大量中下层的官员,那些在战场上立功的军士,稍微培养一下,当个小官,甚至管理一地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也让官府的权力真真正正延伸到了下乡,后来那些朝代所谓的‘皇权不下乡,乡下唯官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秦国的。

    至于最顶级的文臣,随便有一两个掌握大局,让秦国慢慢发展就行了,实在不行从关东六国挖两个,只要秦国国力稳定上升,便能碾压六国。

    本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有问题了。

    因为赵国的谋士已经多到从治国转到军事上了。

    之前是你没有,我也没有,大家相安无事。

    现在是你有了,我还是没有,秦国顿时不乐意了!

    以后秦国的将帅不仅要面对赵国将帅,还要防备那些谋士的计谋,还可能面对将帅谋士的联合打击。

    这能玩?

    也就是这时,秦王稷才发现秦国在文化上相比较山东六国的贵乏,这片土地就不可能孕育出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从根子上就掐死了。

    “培养,医师能够培养,谋士也能培养。”秦王稷大声说道。

    秦国建造邯郸学院这种大规模的学院可能有些力不能及,毕竟先天条件不足,但是如果是像魏国西河学派,齐国稷下学宫那样,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没有老师,挖就行了,天下这么大,我就不信没有几个在野的。邯郸学院那么多祭酒博士,我就不信所有人全部都对赵国忠心耿耿。

    还有我秦国,数百万人,难道连一两个人才都没有?

    “从即刻起,下令各郡各县,每个县邑举荐两名人才,每个郡举荐十名人才,寡人会安排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人才的优良计入当地官员今年的考核。另外,提升非军功的功劳核算,除了……最后五等爵位,其他爵位任何功劳皆可获得。”过了好一会儿,秦王稷下定决心,沉声说道。

    秦国是军功授爵,但并不是只有军功能够获得爵位,比如发明一些东西,抓捕盗贼,破了某些大桉等等,都能够获得爵位。

    只是这些道路非常窄,一般人不可能发明东西,抓捕盗贼死的八成是自己,最适合平民的永远是上战场。

    而秦王稷则是将这些道路稍微拓宽了一点。

    秦国从来不是一个固守不前的国家,只要确定是有利的,便会毫不犹豫的去改变。即便是不确定有利还是有害,也会尝试去改变。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

    秦王已经年纪大了,他希望能够在自己死前为子孙趟出来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一个强盛的秦国交到儿子手中。

    ……即便是错的,子孙也可以靠推翻自己的政策来稳固君权和秦国。

    众人从秦王稷眼中看到决心,连忙躬身行礼:“大王英明。”

    “对了,前往极西之地的商队有消息传来吗?”秦王稷看向吕不韦。

    “禀大王,前几天有消息传来,他们到了一个叫做楼兰的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便继续向西了。”吕不韦说道。

    秦王稷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询问,对于这些商人的死活他并不关心,只要没死完,能够传递消息就行了,重点是赵国。

    秦王稷越来越感受到来自赵国的威胁,。

    “以后每隔半月将赵国的情报送来一次,若有大事,立刻汇报。”秦王稷说道。

    “诺。”秦越连忙说道。

第三百六十一章 可怜人

    赵军将士思家心切,没有在河东停留很长时间,等到伤兵恢复的差不多之后,赵括便起兵返回邯郸了。

    看到赵军离开,魏国上下松了一口气,虽然两国是盟友,但是对方十几万大军摆在自己旁边,还是免不了提心吊胆。

    如果赵国直接翻脸,魏国这些军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魏国至少要失去河东、河内两郡,甚至整个魏国都有倾覆之险。

    不过好在,赵国没有这么做。

    魏王率领文武大臣亲自将赵括送到十里外的长亭,临行前,对着赵括俯身一礼,诚挚的说道:“赵王回去之后,一定要告诉寡人的仲弟,让他无事的时候,回魏国看看寡人。”

    魏王的眼睛有些泛红,后背有些句偻,说这话的时候,魏王并不是魏王,只是一个想念弟弟的兄长。

    “魏王放心,本王一定会将您的话带给信陵君。”赵括保证道,心中一阵腹诽: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样,信陵君也不可能被逼到只能留在赵国。

    “魏王这个人真矛盾。”大军出发之后,荀子摇了摇头,感叹一句。

    “怎么说?”鲁仲连问道。

    “魏公子在身边,担心威胁到自己的位置。魏公子不在身边,却又想念。喜欢人才,礼贤下士,却又不珍惜人才。当年奉黄金束帛,聘孔斌为相。孔斌到了之后,亲自到郊外相迎。俨然明君之风。但之后却不采纳孔斌任何意见,孔斌担任魏国相国九个月之后便称病辞官。”

    “无论是大王当初领兵伐秦,还是乐乘将军帮助魏国训练骑兵,魏王都给予足够的尊敬,甚至直接给乐乘将军赐了一座封地。这样的君主,却为了区区几座城池,答应赵国将范座这种国家重臣处死,自断臂膀,俨然昏君无疑。”

    “这样的事情,集于一人身上,所以我才说魏王矛盾。”荀子说道。

    人都有湖涂的时候,很多明君老了之后各种奇葩事不断,比昏君还昏君,但魏王很显然没有到这个年纪,而且从多年前,他就开始了,那个时候还很年轻。

    齐国将田单卖给赵国,这件事荀子还能勉强理解,毕竟田单是真的功高盖主,又是宗室,齐王担心很正常。

    但是范座又没有功高盖主,也不是宗室,魏王因为赵国用百里之地交换,就要将范座杀了,荀子是真的没办法理解。

    也就是没杀成,被信陵君救了,否则以后天下都不会有士人入魏。

    “当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时候,便会像魏王一样,时而充满雄心壮志,英明无比。但是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糟糕的现实的打败,又因为自己不堪一击的能力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选择放弃。然后过一段时间,重新拾回信心,充满雄心壮志,发誓开始改变。过一段时间再次放弃,如此轮回。”

    “如果魏王的能力能够达到改变魏国的局面,也就不会担心魏无忌威胁到自己。那时候,他会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兄长,同样,也不会做出为了区区几座城池,出卖自己大臣的事情。从他幼时开始,魏国便不断衰弱,不断丢失土地,他对于开疆扩土太执着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样的话,魏无忌也就不可能到赵国了。”说到最后,赵括脸上露出微笑。

    魏无忌可是太能干了,军事、治国、诸子百家、谋略政治无所不通,赵括将赵国交给他之后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赵国也算是人才济济,但是能比魏无忌全能的一个都找不出来。现在魏无忌还正值壮年,在赵国又受到重用,绝对不会像历史上一样郁郁而终,再发光发热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唯一可惜的就是,魏无忌毕竟是魏国的公子,心还是在魏国的。

    “能力配不上野心。”荀子念叨了两遍,忽然发现这句话形容大部分昏君、庸君都很合适。

    没有几个君主愿意当昏君,特别是乱世,谁不想将国家治理的强盛无比,接受全国百姓,乃至子孙后代的崇敬。

    但是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能力,当他发现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时候,便会彻底放弃,选择躺平。

    当一个明君,远远比当一个昏君难。

    “魏王也是个可怜人。”韩非叹了一口气。

    “乱世之中,谁不是可怜人?”荀子说道。

    “先生说的是。”韩非一愣,苦涩的说道。

    魏王是可怜人,魏无忌和他这两个只能离开祖国的家伙又何尝不是可怜人?

    “这样也好,至少对我赵国没有威胁。”黄石公笑着说道。

    如今天下,对赵国威胁最大的就是秦国和楚国,其余四国国力不强,君主也一般。

    唯独秦国和楚国国力雄厚,君主也英明。秦王稷就不用多说了,至于楚王完,除了面对秦国表现得有些无胆之外,其他方面表现的都很好,颇有英明之举。

    “这次回去之后,我赵国要着手一些事情了吧。”公孙龙看向赵括。

    “是该着手了,不过这件事不急,还需要大家一起完善一下,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赵括望着远处的山脉,面色平静。

    “这次是应该是我赵国最后一次大动荡了,后面就是安心发展了。”荀子笑着说道。

    “不错。”赵括点了点头。

    赵军一路东行,在路过上党的时候,停留了几天。

    冯亭将上党治理的很好,虽然没有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不过赵括也没有见到面有菜色的平民,这说明大家还是能吃饱饭的,这就很不错了。

    赵括并没有怀疑冯亭特地找一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平民来湖弄自己。

    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士子不屑于如此,他们如果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或者君主不行,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会主动请辞。

    另一方面,沿途成片成片的粟田和稻田做不了假,只要秋收的时候老天不下大雨,今年丰收无疑了。

    只是上党人口有点少,严重制约了上党的发展。

    上党位于太行山之中,大部分处于山区,本来人口就不是很多,长平之战大部分百姓又迁入了赵国,虽然后来又回迁了一部分但远远比不上之前。

    因为开发早,上党的农业并不差,不过和中原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但是上党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扼守赵国西侧的大门。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作为支撑,很难形成完善的防守,这次魏国的四万户百姓,将有一半填入上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野兽猖獗

    赵军离开上党之后,没过多久就进入了太行山之中,山路崎区险要,两侧都是延绵起伏的大山,古老的树木遮天蔽日,苍劲有力的树根攀附在岩壁之上。

    不时能遇到三三两两的行人,或是拉着货物的商人,他们已经提前收到传令兵的消息,找了一块宽敞的空地站好,等待大军过去。

    这是赵括第二次走滏口陉,也是第一次仔细观察滏口陉,上次路过滏口陉的时候还是参加长平之战,小命都快保不住了,哪有闲心去看风景。

    滏口陉有的地方拓宽了不少,或是开山,或是建桥,水泥路面宽敞平坦,显然是新建的道路。

    不过道路不是完全沿着滏口陉行进的,只是有的地方重合,如果完全沿着滏口陉,有些地方太窄,一侧悬崖,一侧峭壁,很难拓宽。

    而其他地方更是险峻,很难建造道路。

    最后经过魏齐、陈衡、墨风三人商讨,决定新的道路大体沿着滏口陉走向,但是不完全依照滏口陉的路径来修建。

    临近傍晚,大山中传来阵阵兽吼声,在微风的吹拂下传的很远很远。

    “大山中野兽是不是很多?寡人听冯亭说,经常有百姓进入大山打猎的时候失踪,或者有老虎下山袭击人的事情。长子甚至有一户人家被野猪破门而入,咬死了一名老人和一个孩子。”赵括突然问道。

    “很多。”最有经验的炎熊说道,“以前大家都是住在城内,因为住在城外非常危险,不仅要面临敌人的威胁,还要受到野兽的侵扰。那时候,大家都管住在城外的叫野人。”

    “由于天地灵气的存在,野兽的实力大幅度提升,严重威胁到大家的生存,后来住在城外的人们便开始报团取暖,迁到一起,在村子外面外面修建版筑,抵御外敌和野兽。有时候国家还会定期安排人员清理野兽,或者对打到勐虎、熊罴等野兽的勐士进行奖励。”

    “不过好在,当野兽的实力达到超凡境之后,便会诞生一定的灵智,一般不会主动伤人,而且会远离人群,到深山中居住。否则各国的压力会大不少。总的来说,人怕这些野兽,这些野兽更怕人。不过即便如此,每年勐兽伤人的现象仍然非常多。”

    “各位有什么看法?”赵括看向大家。

    “大王是打算围剿野兽?”荀子问道。

    “不错。”赵括点了点头。

    荀子看了看身后斗志昂扬的士卒,摇了摇头,“大王,我赵军虽然精锐,但是让他们到大山中和野兽作战,恐怕还是有些力不能逮。”

    真以为各国没有想过用军队围剿野兽?军队的战斗力是强,但是扔到大山中,那些普通士卒遇到野兽还不一定谁杀谁呢。

    特别是像太行山这种大型山脉,里面不知道藏有多少勐兽,就是十万二十万大军丢进去,都不会冒多大水花。

    况且各国精华区并没有多少勐兽,经常有勐兽出没的都是边境,或者山林,那里人口稀少,产出又低,没有任何君主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

    “荀子的意思是,还是和以前一样?”赵括皱眉说道。

    “从上古时期开始,人们便一直在和野兽相斗,在相斗的过程中,驯化了牛、羊、马、犬、猪等野兽,同时,也有不计其数的人死在野兽手中。那个时候,还没有灵气的存在。灵气,只不过是加剧了这种斗争。”

    “这种斗争说白了就是争夺领土,国家和国家之间在争夺领土,人和野兽之间也在争夺领土。除非将所有的野兽全部杀死,否则这种事情是没办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

    “臣虽然没有深入研究过,但是臣觉得人和野兽都是天地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如果所有的野兽灭亡,我们人很有可能也会遭受大危机。”

    “但是现在野兽猖獗,伤人事件屡有发生,官府无动于衷也不合适。臣认为,大王可以在军中选拔实力强横的勇士,在勐兽出现比较频繁的地区进行围剿。同时,鼓励百姓猎杀野兽,对猎杀到老虎、熊罴等大型野兽、或具有内气的野兽的勐士进行奖赏。”

    “如此一来,数载之后,便能够将野兽的规模压制在可控范围内。”

    “大王,我愿意去。”炎熊立刻大叫道,“而且我经验丰富,只要钻入大山中,一刻钟都不要,我就能找到附近哪里有勐兽。”

    这话他倒是没有吹嘘,每天傍晚大军刚一扎营,炎熊便带着蒙武等人钻入了大山中,半个时辰不到,就拎着几头猎物回来了。最差的都是罡元境的,有时还能抓到超凡境的勐兽。

    然后再过一会儿,乐毅、廉颇、荀子等人就拿着快子过来了,也不需要请,很自觉的坐到锅旁,等着肉熟。

    对于蹭饭他们毫无心理压力,臣子跟着君主是干啥的?不就是混口饭吃吗?否则要俸禄干啥。

    后来大家发现赵括并不介意,于是也跟着跑过来蹭饭,人数越来越多。

    赵括没说什么,炎熊不乐意了,他再能打猎,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啊,况且这些人全部都是大肚汉,抱着桶吃的那种。

    后来将这些人全部赶去打猎,这才作罢。

    赵括之前不是没有想过荀子说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见效太慢了,而且没办法完全杜绝野兽袭击村庄事件。

    不过听到荀子所说之后,赵括发现自己之前想的有些太理想了,这不是后世,想要完全杜绝野兽杀人、伤人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有了灵气之后,难度更是上升了百倍。

    “荀子说的是,野兽是杀不完的,也不可能杀完。不过野兽的威胁必须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赵括说道。

    这年头夭折率这么大,能将一个人养到成年本就不容易。赵国人口又少,每一个人都是无比珍贵的。

    “大王,那我们什么开始?”炎熊跃跃欲试的说道。

    “等回邯郸之后再说。”赵括瞪了炎熊一眼,总不可能在路上就选拔士卒,况且大家出征这么久,也要他们带着封赏,高高兴兴回家报个平安,回来之后再安排猎杀野兽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三章 回都

    第三天,赵括遇到了陈衡带领的施工团队,他们正在修建道路。这里是赵国最早一批规划的道路,连接上党和邯郸,将这一战略要地和赵国紧紧捆绑在一起。

    邯郸到邺城的道路开始修建的时候,它便开始修建。

    邯郸到九原的道路开始修建的时候,它还在修建。

    如今邯郸到新郑的道路都快通车了,它还在修建。因为地形特殊,速度根本快不起来,而且不少地方还要推翻之前的规划,重新设计。

    陈衡天天考察计算都快疯了,他严重怀疑再继续这样下去,自己可能都被逼出天赋了。

    以前魏齐在的时候,他只需要待在帐篷中计算,把计算结果交给魏齐,别的事情都不需要他管。

    现在魏齐在河套,人手少了一半不说,所有事情都要由他来负责,如果不是前段时间送来了大量戎狄青壮,他都打算罢工了。

    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以前每天啥都不用干,只需要待在家里研究家学算术的少爷,为什么要来受这个罪。

    “辛苦了陈君了,等道路建好之后,寡人一定封君为卿。”赵括说道,他已经靠着这一手忽悠了不少人了。

    在赵国,卿已经是封君之下最高的爵位了,不是谁都能当的。

    “臣对官爵不敢兴趣,只希望能够早日回家。”陈衡说道,他已经后悔将《周髀算经》交给赵国了,否则也没有这么多事。

    赵括愣了一下,这次竟然不管用了,不过他反应很快,继续问道:“回家做什么?”

    “研究算术。”陈衡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好办,只要你能将这条路建设好,到时候寡人教你函数、几何、微积分,普天之下只有寡人一个会,保证叫陈君满意。”赵括拍了拍陈衡的肩膀,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函数?几何?微积分?”陈衡疑乎的看着赵括,总觉得赵括在忽悠他,不过对方毕竟是君主,又不好说出来。

    “不错。”赵括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比如一支弓箭射出去,在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射程主要取决于弓箭手发射的角度,那么,最大射程的发射角是多少?”

    “最大射程的发射角?”陈衡陷入了沉思,他以前没事的时候甚至学着祖宗陈子,计算地面到太阳的距离,但是从来没有注意到怎么能让弓箭射的最远。

    片刻后,陈衡取出纸笔,开始埋头计算,连赵括什么时候走的都没有发现。

    过了大概一个多时辰,陈衡头发乱蓬蓬的从帐篷中走出来,从士卒那里抢了一张弓箭,朝着空地走去。士卒也不敢得罪这个大老,只能小心翼翼的跟在旁边。

    第二天赵括离开的时候,陈衡顶着两只熊猫眼走到面前,恭敬的俯身一礼,询问答桉。

    “应该是四十五度吧。”赵括说道。

    “为什么?”陈衡并不满足一个答桉。

    “等你到邯郸,本王再告诉你。”赵括拍了拍陈衡的肩膀。

    陈衡咬着牙看着赵括离去,气呼呼的返回帐篷,开始继续计算。

    穿过太行山之后,道路就彻底平坦了,大军的速度提了起来,没过多久就抵达邯郸。

    赵国大胜的消息早就被文武百官通报了全国,道路两侧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人群一直排到数里之外,大家伸长脖子,想要看看传说中的赵王长什么样。

    城外的空地上早已筑起一座巨大的祭坛,随着赵括的到来,大鼓、编钟、锣等声音宏达的乐器开始敲响。

    每逢大战胜利归来,必然要祭天祭祖,上告宗庙的。

    赵括站在车架上面,六匹纯白色的战马拉着车架缓缓前行,乐毅和廉颇站在赵括身后。

    如果李牧在的话,很有可能就要顶替掉廉颇了,光凭杀掉匈奴单于,他就要占一个位置,更何况还灭掉了匈奴王骑。

    不过李牧现在还在草原上受苦受罪,没办法来参加祭祀。

    之前他错信了燕国给的残破不堪的地图,导致赵军差点在草原上迷路,好在有墨家的指南针,一路向南,总算回来了,只是偏离了近百里。

    自那以后,李牧再也不信燕国给的东西了,所有事情都要再三确定无误后再实行。

    乐毅和廉颇身后,则是一众将军和文臣,再后面,则是赵军将士。除了跟随李牧讨伐东胡,和战死的士卒之外,其他所有士卒都在这里。

    每一名将士挺直身板,目视前方,脸上充满了骄傲。

    当初他们出征的时候,便是在万众瞩目中离开的,如今,又在万众瞩目中归来。

    所幸的是,他们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他们不仅打败了匈奴,还打败了赵国北方所有的戎狄,为赵国扫平了大后方,并将赵国的统治范围延伸到了草原,这是赵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赵国文武官员早已在城外等候,大声宣读着此战的经过,以及赵括的神威。

    每当说到斩获的时候,便鼓足内气,站在十几里开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说到损失的时候,便一笔带过。

    随着赵括的车架越来越近,人群中也响起嘈杂的议论声。

    “这就是大王,好年轻啊,我还以为是个老人。”

    “年轻好啊,年轻说明我赵国未来还有几十年安稳日子。”

    “范增,快看,那就是大王。”冯母择跳起来,指着赵括的车架对着旁边的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身长七尺多,比十六七岁的冯母择高出半头,身着青色长袍,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气息,站在人群之中如同鹤立鸡群。

    “我看到了,你能不能别激动。”范增没好气的说道。

    “大王可是夸过我的,我怎么可能不激动?本来这次我想跟随大王出征,大王说我太小了,没有答应。不过他答应我,下次一定带上我。”冯母择大声说道。

    “赵王还夸过你?”范增上下打量了一下冯母择,还是没有看出来哪个地方值得被赵括夸的。

    “别听他臭显摆,大王夸过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邯郸学院凡是见过大王的,基本上都被夸过。”冯去疾在旁边说道,“不过大王说下次出征带上二兄是真的。”

    还有一些人只是看了赵括一眼,便没有继续关注,目光在大军中不停的寻找,想要找到自己的亲人。

    也有一些人,注意力放在了赵括身后文武大臣身上。

    “看到赵王身后那个体型高大,跟武将似的文官吗?他就是荀子。”浮丘伯指着荀子对旁边的年轻人说道。

    “他就是荀子,我一定要拜他为师。”毛亨握着拳头说道。

    不远处,也有一名年轻人目光火热的望着荀子。

第三百六十四章 少女情怀

    等到祭祀仪式结束,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整个过程,赵括全部处于恍忽状态,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感觉浑身腰酸背痛,都快直不起来了,比打仗还累。

    好在赵胜一直在旁边提醒,他跟着做就行了,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倒是文武大臣无比兴奋,面容庄重,一丝不苟,生怕出现一丁点失误。等到结束之后没有出现任何变故,大家才如释重负。

    文武大臣簇拥着赵括朝王宫走去,士卒们也列队回到城外的军营,接下来几天会有人过来核对封赏,发下去之后大家就放假回家了。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大部分人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等待着就是这一天,不仅自己能够获得钱财和荣誉,以后家人也能够抬起头。

    “有什么大事吗?”赵括走着走着,发现这群人还跟在身后,转头问道。

    “……没有。”魏无忌拱手说道,赵括离都这么长时间,有很多事情都要他过目,但是要说必须赵括才能处理的大事,确实没有。

    “那有什么事明天再说。”赵括挥手说道,示意大家各回各家,然后快速朝王宫走去。

    “……诺。”魏无忌迟疑了一下,决定还是不打扰赵括和家人团聚了,拱手一礼,和文武大臣散去。

    “母亲身体可还好?”赵括看向旁边的赵牧。

    “还好,只是无事的时候,母亲会时常担心你。母亲现在每天带着破奴和政儿两个小家伙。彬这个小家伙经常惹母亲生气,有时也让母亲开心,母亲最喜欢的就是他。”赵牧说道。

    “身体健康就好,我这就去拜见母亲。”抵达宫外,赵括将战马交给贲,朝着母亲的住处快步走去。

    刚进入院子,身后突然窜出来一个人,一把将赵括抱住,赵括下意识拔出佩剑,听到声音之后才放松下来。

    “大兄,你终于回来了。”赵彤抱着兄长,激动地说道。

    “快松手,你现在都是大姑娘了,这样子成何体统。”赵括板着脸说道。

    “我就不。”赵彤抓着赵括两只手臂摇晃,都着嘴说道,“大兄,这次不应该所有有功的将士都回来吗?我怎么没看到李牧将军啊。”

    “你去城外看了?”赵括问道。

    “对啊,不只是我,母亲和几位王嫂都去了,不过祭祀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我们等不下去,就先回来了。”赵彤说道。

    赵括凯旋,她们怎么可能安心待在宫中,这又不是后来女子不准出阁的时代,自然所有人都去观看了,自然会有人给她们准备好位置,不用和众人挤在一起。

    “李牧被为兄派去攻打东胡了,入冬之前肯定能回来。”赵括说道。

    匈奴和诸胡已灭,北方用不着留下太多的军队,各郡的民兵已经足够了,北方无战事,李牧打完东胡肯定会回来的。

    虽然漠南郡北面和东面还有敌人,不过赵国现在管不到。

    实际上,赵国虽然设立了漠南郡,但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辖。至少在棉花大规模生产之前,漠南还只能算作羁縻区,赵国最多也就夏天的时候统治个半年,冬天只能撤到阴山以南。

    等到棉花大规模生产之后,羽绒的问题再解决了,火炕一搭,到那时,漠南才真正算作赵国的领土。

    只要解决了过冬问题,别说漠南,就是再往北,赵国都能统治。

    能够住人,有持续的利益产出,以后无论谁成为赵国君主,都不会放弃。

    “东胡在哪里?有没有危险啊。”赵彤露出焦急的神色。

    “让你平时多读书,就是不听。”赵括伸手在赵彤额头点了一下,“东胡在燕国北面,危险倒是没什么危险,最多无功而返,东胡还奈何不了李牧。”

    草原上最难的是找到敌人和留住敌人,打败敌人并不难,至少对于李牧来说如此。

    不是赵括看不起东胡,就那一盘散沙,凝聚力连匈奴都不如,实力就是再强一倍都不是李牧的对手。

    “对了,你怎么突然关心起了李牧?”赵括看着赵彤,眼中带有审视的味道。

    “啊?大兄先去看看母亲,我去告诉几位王嫂你回来了。”赵彤闻言,立刻转身朝外面跑去,有些慌不择路。

    “什么时候的事?”赵括看向赵牧,沉声问道。李牧常年驻守北疆,赵彤一直在邯郸,他不记得两人认识啊,而且这很显然不止认识这么简单。

    乃公的,这么长时间。李牧居然一直瞒着本王,没有露出任何马脚。赵括双手紧握成拳,发誓等李牧回来之后,一定要打他一顿。

    “应该是去年大兄成婚的时候吧。”赵牧想了一下说道。

    “合着你也知道此事?”赵括勐然看向赵牧,心中有些愤怒。不是愤怒赵彤和李牧,而是愤怒这件事只有自己一个人不知道。

    “我也是刚刚才有所猜测,因为那个时候两人见面的。”赵牧说道。

    在这个年代,男女见面很正常,每年上己,河边都有大量的少男少女们在一起谈恋爱。当然,没谈成更多。

    公女王女有时也会参加这种活动,见见国内的翘楚。她们知道有资格迎娶自己的,基本上就出自这些人中了,因此趁早选择一个心仪的很重要。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如果不趁早出手,心仪的就被别人抢走了,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先秦的女子在这方面并不羞于启齿,反而很是大胆。

    因此赵彤和李牧见面很正常,赵牧也没有往那里想,直到刚刚才意识到。

    “等李牧回来,我问问他的意见吧。”赵括挥了挥手,有些意兴阑珊。

    “大兄不反对此事?”赵牧小心翼翼的问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只要是两情相悦,为什么要反对?”赵括反问道。

    李牧是赵国大将,任何君主都会想办法拉拢,不过赵括从来没想过依靠联姻的手段来拉拢他。

    一是不需要,二是他不会以牺牲妹妹的幸福为代价去做这种事情。

    当然,如果是两情相悦,他自然会促成此事,李牧刚好也未娶妻,按照年龄来说,已经不小了。

    赵彤早晚也要嫁人的,赵括不可能一直将她留在身边,赵国年轻一辈能超出李牧的也很难找到。而且以李牧实力,除非自己想死,否则不大可能死在战场上,生命安全也有保障。

    “大兄说的是。”赵牧松了一口气,只要赵括同意,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范增

    另一侧,邯郸学院的士子们也三三两两的返回学院。

    邯郸学院距离邯郸城并不近,即便乘车也要近半个时辰才能到达,倒是方便了大家在路上讨论,沿途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讨论赵括的,有讨论将士的,有讨论六国的,也有说官府现在大力开发河套,如果现在报名,能够得到不少补助,很多人听了都有些意动。

    经过一年,邯郸学院的学子更多了,来自各国的都有。

    不过也就是最初几年,过了几年之后,人数便会趋于平衡,每年固定来一些人,走一些人。

    赵国民风彪悍,人人尚武,说到激动处,大家并不满足口头上的纷争,甚至能打起来。

    这时候旁边便会有人劝道:“别打,别打,祭酒说了,在外边必须团结,谁敢打架就扣谁学分,等到了学院擂台上再打。”

    “怎么样?我赵国将士雄壮吧?”冯母择骄傲的对范增说道,虽然他加入赵国没几年,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以身为赵人为荣。

    “赵军是我见过最雄壮的军队。”范增郑重的点了点头,他曾经见过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无论是哪一个都无法和赵军相比。如果是同等数量,可以预想,绝对是一面倒的碾压。

    “要不了多久我就能率领一支这样的军团了。”冯母择激动的说道。

    “想什么呢,近期我国不会再发动战争。况且大王就算让你参战,也是从最底层做起,想要率领正规军,做梦吧。”乐仲反驳道。

    虽然没有收到具体消息,不过从赵国击败秦国之后没有乘胜追击,以及最近半个月来的政策调整,乐仲推断出未来一段时间赵国的重心将会放在发展身上。

    邯郸学院也在不断派出祭酒和博士带着弟子到河套考察,努力把两地连为一体。

    除此之外,赵国还在想办法沿着井陉修一条道路,连接晋阳和河北。

    晋阳是赵国故都,也是赵国前期重点发展的地方,即便是如今,在赵国众多城池中也能排前三,仅次于邯郸和邺城。

    不过井陉的险要不在其他七陉之下,施工难度过大,蔡泽和陈衡都抽不开身,墨风正在准备扩建邯郸城,这条道路很有可能会搁置一段时间。

    因此乐仲推测,在初步消化河套之前,赵国不会发动大的战争。当然,如果是其他国家来攻打赵国,赵国肯定会调集大军反击的。

    “切,你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下,况且我从军之后,早晚能够拥有一支独立的军团。”冯母择握着拳头说道。

    没有人反驳,虽然冯母择现在还很年幼,常常不着调,但是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而且其父亲又是冯亭,赵国难免会照顾一些,这是不可避免的。

    “羡慕吧,要不要我将你举荐给大王。别的不说,以老兄你的才能,当一郡郡守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冯母择对范增说道。

    虽然范增进入邯郸学院没多长时间,不过冯母择深深感觉到对方的恐怖。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摸清对方的底。

    “还是以后再说吧。”范增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他刚刚确实心动了,但是仔细思索之后,还是决定拒绝。

    赵国很强盛,很有朝气,百姓脸上带着笑意,贵族也不像楚国贵族那样自私自利。

    而且赵国道路平坦,交通方便,商业发达,在邯郸能够买到来自天下各地的商品,还有藏书阁能够借书,有纸可以写字,有那么多先生能够请教,和楚国相比,赵国就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

    但是,赵国并不适合他。

    赵国的人才太多了,老一辈已经天下闻名,年轻一辈也开始崭露头角,后面年幼一辈也在不断成长。

    这些人差的也只比他稍弱,强的连他都感觉棘手,范增实在看不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他希望能够靠自己的能力扶起一路诸侯,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是去辅左赵国这样已经很强盛的诸侯。

    这也是他内心一直坚持的骄傲。

    十六岁的时候,他曾打算出仕魏国,见到信陵君之后,转身离开了。魏王有如此贤才尚不能用,又怎么会用他?

    十八岁的时候,他又前往陈郢,想要出仕楚国,可惜楚王身边已经有春申君,楚王对春申君非常信任,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取代春申君的位置。

    最后,他回到老家,继续种田读书。

    现在,他来到了赵国,见到了赵国的繁华,也见到了赵王,但是……他依旧没有在赵国看到自己的位置。

    “或许……这辈子都不会等到吧。”范增苦涩的摇了摇头。

    ……

    赵括在燕氏那里没有待多久就被母亲赶出来了,赵牧刚要和赵括一起离开,却被燕氏留了下来。

    赵括只好去找自己的几位妃子,安凝、田姝等人已经在宫内等待多时,见到赵括之后激动地迎了上来,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莺莺燕燕,好不诱人。

    加上赵括又出征这么长时间,早已难耐,如果不是孩子还在旁边,早就迫不及待地扑了上去。

    赵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小家伙还没有完全长开,见到赵括后嚎啕大哭,安凝连忙将孩子抱了过来,哄了好一会儿才哄好。

    赵括又伸手想抱,安凝伸手将赵括手掌拍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妾身好不容易才哄好,难道大王又要惹哭才安心吗?”

    “逆子,简直就是逆子。”赵括小声骂道,弯腰抱起脚下的赵政。

    赵政似乎认出了赵括,咯咯直笑,伸手朝着赵括的胡子抓去。孩子的力气小,却不知轻重,抓的赵括嘴唇火辣辣的疼。

    “大王负责大事,带孩子还是让妾身来带吧。”赵姬将赵政抱过来,笑着说道。

    “好。”赵括将赵政递给赵姬,然后将彬抱了起来,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放到地上,让他自己去玩。

    “把三个孩子带到他们大母那里,晚上也睡在那边。”赵括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对旁边的宫女说道。

    宫女脸色微红,似乎想到了接下来的剧情,连忙抱起两个孩子,低着头朝外面走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有钱无粮

    第二天,赵括少有的睡到中午才起床,刚要站起来,忽然感觉两腿有些发软,差点扑倒在地。

    “难怪古代皇帝多短命。”赵括心中一阵腹诽。他这还是练过武的,拥有内气,身体素质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那些没练过武的,后宫还有三千佳丽的皇帝,不被活活榨干才怪。

    赵括回头看了看床榻上的美人,下一秒就扭过头,嘴里念叨着‘女人是魔鬼,女人是魔鬼……’,强行忍住冲动,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好衣服,朝外面走去。

    大臣们好像早就料到赵括会来的很晚,并没有等他,还是和往常一样,上午处理完事情就回家了,一直到未时三刻才陆陆续续出现。

    “拜见大王。”魏无忌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说道。

    “坐吧。”赵括说道。

    魏无忌走到右手第一个座位,当仁不让的坐了下来。

    紧接着,赵胜、虞信、蔺相如、荀子、乐毅、廉颇、田单等人也迈入大殿,各自坐下。

    望着济济一堂的文武群臣,赵括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赵国争霸天下的底气!

    一番恭贺之后,魏无忌将这段时间积攒的事情递了过来,全部都是处理好的,不需要赵括再处理,不过要他过目,做到心中有数。

    赵括看了一下,出征期间赵国四方都比较安稳。

    燕国二十万俘虏还在赵国种地,国内老的老小的小,如同历史上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根本就抽不出来多少兵力,北方还要面临东胡的侵扰,对赵国没有威胁。

    南面魏国和赵国尚处在蜜月期,而且在赵国攻打匈奴期间,也在和秦国打仗,顾不上赵国。

    至于东面的齐国,自从上次战败之后,便选择彻底当一个透明人,秦魏交战的时候,秦国曾派人到齐国,想要说服齐国从背后攻打魏国,都被齐国拒绝了。

    齐国地理位置好,物产丰富,又享受鱼盐之利,国内商业也非常发达,如果出现一位明君,恢复当初东方霸主的地位都有可能。

    很显然,齐王建并不能算是明君。魏王好歹还挣扎一下,时而昏庸,时而贤明,齐王建已经彻底躺平了,连朝政都不打理,全部交给齐太后。

    剩下的就是一些开垦土地,治理盐碱地,修建道路,商业等事情。

    虽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特别是度量衡的更改,导致不少商人产生意见,甚至赵国的商品卖不出去。

    毕竟以前各国度量衡虽然不一样,但是整体来说,差距不是很大,流通起来相对来说还是很方便的。

    再加上这件事损害了国内一些官绅贵族的利益,使得他们以后没办法在这上面动手脚,于是便推波助澜,联合商人对赵国进行反击。

    本来如果只是官绅贵族自己干,至少能够对赵国造成一些动荡,他们经营多年的根基、人脉不是吹的,结果非要联合商人。

    当赵国商会是吃白饭的?

    在赵国商人中比实力,有谁能比过赵国商会?

    那些官绅贵族好死不死,找的商人还偏偏全是赵国商会的,和自投罗网没有任何区别。

    结果很显然,这些商人一转身,就把官绅贵族卖了个好价钱。

    名单上记录了一些主要反叛者的名字,最大的官也就是县令,再往上就知道赵国商会统领赵国大部分商人,而赵国商会是赵牧控制的,赵牧是赵括的亲弟弟的,所以没有人会做这种傻事。

    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消息不够灵通,盲目的信任那些商人。

    这些反叛者没有被砍头,全部送去雁门煤矿挖煤去了。现在赵国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几乎不会判处死刑,毕竟死人是不能创造财富的。

    大部分犯事的都是被送去煤矿挖煤,按照情节轻重,挖一年到二十年。

    各国商人似乎看出了赵国改革度量衡的决心,再加上赵国确实赚钱,没办法,只好继续到赵国经商。

    他们可以和赵国过不去,但是不会和钱过不去。

    等到下半年,赵国的商业已经彻底恢复,而且随着胜利的消息传来,特别是大量河套的牛羊马匹、皮毛涌入赵国之后,商税一再刷新纪录。

    如果粮食充足,赵国就是再次发动大战都能支撑住。

    然而打仗打的是钱粮,赵国钱够了,粮却不够。士卒要粮,俘虏要粮,修建道路的工人要粮,官员商人要粮,牛羊马匹也要粮。

    每年夏收和秋收,赵国为了收买民心,还要给二十万燕军俘虏的家人送去粮食。

    实际上,这些燕军开垦的土地全部都是荒地,生产的粮食除了够他们自己吃的,只能勉强支撑路上的消耗,剩下的粮食都是靠赵国倒贴。

    但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赵国只能选择如此。

    刚刚打下来的河套又没有转化成良田,即便赵国已经大量从齐国和楚国收购粮草,也只能刚刚够用而已。

    “辛苦诸位了。”赵括看完之后,起身行了一礼。

    众人连忙回礼。

    “迁民的时候处理得如何?没有引起民怨吧?”赵括问道。

    “因为官府给的条件非常好,前几年不仅免除赋税,而且还提供耕牛,更重要的是,子女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虽然有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让孩子去学校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但还是有更多的人目光比较长远。主动提出要迁移到河套。”

    “臣等发现报名的百姓非常多,便没有强制推行,因此并没有引起民怨。不过很多人向当地官府请求,要等秋收之后再进行迁移。臣等商议之后,同意了。”蔺相如开口说道。

    “时间上来得及吗?”赵括问道。北方入冬之前,移民是一定要完成的,并且为百姓盖好房屋,让他们过冬。

    只有这样,才能从明年一开春就开始开荒种地。

    如果入冬之前没有完成迁民,至少半年时间就耽搁了。

    “移民没有问题,到时候臣会带着百姓一起前往河套。不过房屋……”说到这里,蔺相如有些犹豫。

    虽然有了水泥,不过赵国房屋还是使用夯土建造,这东西需要一点点捶打,而且必须是好几个壮年男子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耗时耗力,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建好的。

    至于水泥,虽然更加方便,但是一方面产量不够,需要全部用来修路。另一方面,建房子是需要钢筋的,赵国的钢筋产量和质量就算了吧,反正是不可能用来给平民建房。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干完就溜

    “不是有帐篷吗?”乐毅说道。

    和中原用布幔做成的帐篷不同,匈奴的帐篷基本上都是牛皮羊皮做的,保暖性远超中原的帐篷,现在全部落到了赵国手中。

    赵括闻言,眼睛一亮,“望诸君说的不错,到时候将帐篷发给大家,然后每户再发百斤煤炭,足以渡过寒冬。”

    虽然赵括在贺兰山没有找到煤矿,不过他走了之后,栗腹派人继续寻找。半个月后,终于在中北部找到了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赵国现在完全不缺煤,而且也有足够的人手来开采煤矿。

    就赵国现在的开采速度,就是几百年以后,也只能开采最上层的一部分。

    “如果有足够的帐篷,这个问题倒是能够解决。”蔺相如点了点头。

    “另外,移民过程中,每一支队伍必须有医师跟随,防止路上有人生病,或者水土不服的事情发生,务必将死亡率降至最低。这件事要制成规章制度,有所奖惩,让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迁移的百姓可以无条件征用最近官府的仓库,任何人不得阻拦。”赵括说道。

    和其他情况相比,危险性最大的就是水土不服,不过好在,只是迁移到河套,不是岭南,没有瘴气、毒虫啥的,就算出现水土不服,也就难受几天,不会死人。

    “臣明白了。”蔺相如郑重的说道。他看出来了,赵括是真正将这些平民黔首当人在看,而不是当成一个工具。

    “对了,我赵国使用五万匹战马和魏国交换了鸿沟十年的管辖权,这件事需要有人和魏国交接一下。”赵括继续说道。“你们谁愿意去魏国?”

    魏无忌闻言愣了一下,这可是鸿沟十年的管辖权啊,岂是区区五万匹战马能够比的,魏国那群蠢货怎么就答应了!

    片刻后,魏无忌想到魏国现在的情况,脸上有些苦涩。

    魏国地处中原,境内一马平川,没有天险可以防守。以前战车还可以逞威,现在骑兵出现之后,机动性瞬间碾压战车,而且骑兵也适合在平原作战。

    如果魏国不能建立一支骑兵,其他国家的军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魏国没有任何力量抵挡。

    而且魏国不买战马,赵国就会把战马卖给齐楚韩三国,他们现在和魏国是盟友不假,未来呢?倒戈一击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魏国即便知道自己被赵国宰了一顿,也不得不答应。

    “臣去吧。”孔斌拱手说道。

    “那就由孔卿负责吧。”赵括点了点头,孔斌曾经做过魏国的相国,对魏国比较熟悉,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

    “我赵国答应魏国,战马会尽快送过去。鸿沟要等到明年正月开始正式交接,不过在此之前,我赵国可以派人过去协助,熟悉一下事物。”

    “臣明白了。”孔斌点了点头。

    所谓派人协助,熟悉一下事物,无非就是怕魏国捣乱,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对了,派使者出使齐楚韩三国,就说我赵国有一批战马和耕牛要卖,问他们有没有意愿。”赵括说道。

    其实赵国不用问,三国也肯定有意愿,特别是楚国,去年就想购买战马了。

    而且现在卖战马的就赵国一家,别无分号,即便是三国知道自己肯定会被赵国狠狠地宰一顿,还会甘之若饴。

    至于耕牛,赵国其实并没有多到要卖掉,即便是有了这么多缴获,赵国也仅仅能达到两户一牛,完全做不到一户一牛。

    不过赵括计算了一下,到了两户一牛之后,如果再普及到一户一牛,耗费的力量会非常大,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还不如将多出的牛卖给其他国家。

    等到几年之后,百姓收入再次提高一点,耕牛的价格也跌下来了,再普及也不迟。

    “臣回去之后就派人通知几个国家。”赵胜说道。

    “还有其他事情吗?”赵括问道。

    没有说话。

    “那你们忙吧,本王撤了。”说完,赵括起身,头也不回地朝外面走去,生怕有人叫住他。

    他才不愿意整天待在小房间中,伏在桉前处理政务。

    君主是做什么的?君主不是做事情的,而是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让他们来做事的。

    看看刘邦,很多人都说他啥也不会,他需要会吗?不需要,手下自然会有人帮他做好,他会用人就行了。

    像秦始皇,诸葛亮这种,就是累死的,什么都要自己管,什么都要过问,连坐车的时候都要处理政务,怎么可能长寿。

    赵括才不操心这么多,只要赵国整体平稳发展,没有脱离掌控就行了。就算脱离掌控,有二十万大军在手,大不了再平一遍就是了。

    “这次事情,那群人有没有参与?”出宫的路上,赵括突然问道。

    “没有发现痕迹。”刘平摇了摇头,“自从上次雪灾之后暴露,那群人便隐藏了起来,属下虽然找到了一些线索,但都是不重要的人员,没有找到幕后之人。”

    “竟然这么沉得住气。”赵括眉头紧锁,明面上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一直躲在暗处不出来的敌人。

    这几年来,赵括得罪的敌人太多了,每一项政策都不知道会动多少人的利益,他完全推测不出来敌人是谁。

    “继续盯着吧,他既然有别样的心思,早晚会露出头的。另外,多查一下最底层的官员,防止像王禔一样,被利用了而不自知。特别是雁门、云中、代郡这样赵胡混居之地。”赵括吩咐道。

    破坏远比建设容易,随便一件小事,便有可能破坏百姓对于赵国的信任,而很多事情累计在一起,便会动摇赵国的统治,到时候赵国再想要挽回就晚了。

    这件事情必须要想办法遏制在摇篮之中。

    “属下知道了。”刘平拱手道。

    “还有楼烦君和林胡君,以及两部主要首领,也派人盯着一下。河宗……就算了吧。”赵括想了一下说道。

    河宗君现在就在城外的军营中,和将士们同吃同住,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就叫河宗。之前的部落百姓也正在进行编户齐民,没有防备的必要。

    而且乐毅当初杀了大半河宗士卒,在河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恐惧,过程中河宗非常配合。

    杀戮会使人反抗,过度杀戮会使人臣服。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束阳光

    至于林胡和楼烦,本来就是分裂出去,比较敌视赵国的那一支,对赵国的防备也比较深,如今迫于赵国的压力,不得不归顺。

    至少比像匈奴那样,男人被贬为奴隶,女人被嫁于赵人为妾要强得多。

    不过只要对方不做出格的事,安安心心种地或者放牧,赵括便不会理会。

    几年之后,两支自然会逐渐融入赵国,两代人之后,他们便会忘记林胡和楼烦是什么。

    “属下明白。”刘平点了点头,在此之前,他已经将这件事安排下去了。

    “对了,移民的事情也多关注一下,出了事情立刻禀报,还有学校要尽快建造。”赵括说道。

    赵国还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以前没有任何经验,即便是准备的再充分,也会出现问题。

    而且这个年代的官绅贵族完全不把平民当人看,倒也不是过分压榨或者剥削啥的,而是在贵族看来,自己和平民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在他们看来,民指的是贵族,最次指的也是寒门,至于最下面的黔首,并不算民,所以死多少他们也不在乎。

    贵族掌握了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财富、知识,而人数上占据九成的平民什么都没有。

    人穷自卑,即便别人没有看不起自己,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在贵族面前,平民下意识就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赵括没有想要改变所有人的观点,也改变不了。

    他要做的只是让这些百姓能够活下去,最好能够活的像个人,然后在贵族那遮天蔽日的乌云上撕开那么一道细小的口子,让一束阳光能够照射到平民的身上。

    可能阳光不是那么充足,不是那么明亮,但至少能够给人希望,数百年之后,这道口子可能会越来越大。

    如此,足矣。

    “老师的话……可以有其他国家来的,但是注意不要让奸细混进去了,特别是秦国。”

    这件事还是比较难的,从哪个国家来的很容易能查到,但是是不是奸细就难查了,奸细两个字又没有写在脸上。

    想要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就要冒着有奸细混入的风险。

    好在这个时代间谍还没有兴起,除了秦国刻意在各国收买大臣,安排奸细之外,其他各国并没有这么做。

    当然,现在赵国要除外。

    因此刘平只需要盯紧秦国就行了,相对来说就容易了不少。

    “臣会注意的。”刘平说道。

    “对了,有李牧和秦国的消息吗?”赵括问道。

    和秦王前不久才真正重视赵国不同,赵括从一开始就将秦国视为大敌。准确的说,其他五个国家绑一起,威胁都没有一个秦国大。

    “李牧将军进入草原之后便没有送来情报。秦国……最近好像在征集人才,秦王下令让境内每个县邑都要举荐几名人才,据说举荐人才的好坏和当地官员的政绩直接挂钩。”刘平说道。

    “和韩魏一样,秦国也开始正式使用察举制了吗?”赵括心想。

    察举的雏形本来就是源于春秋战国,世卿世禄的体系崩塌之后,各国开始寻求突破,改革体制,让手下大臣和地方举荐人才,就如同汉朝举孝廉举茂才。

    但是察举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并且完善,还要等到汉朝。

    现在受到赵国刺激,各国为了争抢人才,竟然提前近一百年把这东西搞了出来,赵括也不得不佩服各国人才济济。

    “等秦国选拔人才的名单出来之后,立刻给我一份。”赵括说道。

    “诺。”刘平点了点头,虽然他安排到秦国的奸细地位还很低,花了钱疏通关系才当上小吏,连官都算不上,不过这种东西不难搞,秦国不可能藏着掖着,到时候全城人都会知道,抄一份就行了。

    大殿中,众人望着最上面空出的座位,有些哑然,这么多年,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随性的君主。

    “哎,大王以前还是很勤勉的……”虞信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赵国百废待兴的时候,赵括每天从早上工作到晚上,从来没有叫苦叫累,那时所有人都觉得赵国迎来一位千古明君。

    等到赵国步入正轨,赵括每天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晚,走的越来越早,到后来,直接见不到人了……

    “是啊,当初在上党,大王更是兢兢业业,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巡视军营,处理军务,还会亲自帮士卒包扎伤口、写信,直到月亮高升才会回营休息。”廉颇感慨道,颇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好了,大家先不要说了。”魏无忌说道,大家闻言立刻停了下来,将目光聚集到魏无忌身上,“有一些事情要说一下。乐毅将军和廉颇将军回去之后,告诉将士们,以后封赏就不发粮食了,全部发钱。另外,尽快将封赏统计好。”

    “好,三天之内我们会交给你的。”乐毅和廉颇点了点头,士卒对发钱还是发粮食并不关心,只要别是粮食便宜的时候发粮,粮食贵的时候发钱就行了。

    “封赏下发之后,依旧由荀子盯着,只要有人敢伸手,立刻处死,全家送去漠南开荒,大王说那里也是能种小麦的。”魏无忌沉声说道,身上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

    他在魏国的时候就想这么干了,不是因为他平等地看待那些平民,而是因为贪污封赏是一件动摇国本的事情。

    当士卒持续付出,什么也得不到的时候,手中的长矛对准的方向就不一定是前方了。

    那些贪污士卒用命换来的钱财的官员,就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呵呵,放心吧,这次我会直接将邯郸学院的学生们派下去,他们还没有经历官场的洗礼,眼中容不得沙子,有任何问题都会禀报给我。”荀子冷笑道。

    之前他以为,有什么事情询问士卒就行了,只要士卒不反馈,那就是没有封赏被贪污的,肃清之后他还骄傲了很长时间。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一把年纪了,也算经历过世事浮沉,居然还这么天真。

第三百六十九章 魏无忌的痛苦

    那些士卒本来就被当地的官员所管辖,父母妻儿都在当地,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到极点,又怎么会冒着得罪官员的风险向上面举报,能不能成功不说,以后这些官员有一百种办法将他们一家整死。

    虽然也有不少人站出来,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忍气吞声。

    这么多年,他们早就习惯了……

    荀子得知之后,一气之下将自己正在编写的书给撕了,这次他绝对不会再犯和之前同样的错误。

    邯郸学院的学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梦想着改变世界,或许日后会变得形形色色,但至少现在的他们还没有被生活磨去棱角,他们是这个世界最大胆的人,即便是赵王也无法让他们后退半步。

    “学儒学的多了,这些人似乎忘了我对法家那一套也很擅长。上次杀得有些少,血都干了。这次我会将他们连根拔起。”荀子的声音冰冷无比,在大殿内来回回荡,众人下意识紧了紧衣服。

    “杀了主谋就行了,开荒还需要人呢。”虞信劝道。

    荀子没有说话。

    “这次栗腹不在,屯田兵的征粮问题,以及将粮食运输到燕国的事情,还是和夏收的时候一样,由都平君和平阳君负责吧,流程还是和以前一样,必须是我们的人将粮食交到百姓手中。”魏无忌看向田单和赵豹。

    “诺。”二人抱拳说道。

    “移民的事情还是由蔺公负责,韩非和黄石公刚从河套回来,对河套应该相对更加熟悉,就从旁协助吧。”魏无忌看向蔺相如、韩非、黄石公三人。

    三人一个出身贵族,一个出身寒门,一个则是平民,三个不同的阶层共同负责移民,也能让他们有所感触。

    万一出现问题,蔺相如也能够压住。

    “诺。”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任何意见。

    “魏国那批移民……就由许公负责吧。”说到这里,魏无忌的声音有些沙哑,少了鸿沟十年管辖权,又少了四万户民,魏国和赵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好。”许厉点了点头。

    “其他事情还是照常,如果没有什么事,大家就散了吧。”魏无忌挥手说道。

    大家闻言,三三两两离开王宫,魏无忌也回到府中。

    “哎。”魏无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充满了苦涩。

    “主君,出什么事了吗?”侯赢走了过来。

    魏无忌将魏国迁移四万户民至赵,以及鸿沟的事情告诉了侯赢。

    然后苦笑了一下:“现在赵国越来越强盛,照这样下去,魏国早晚有一天会被赵国吞并。我……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留在赵国。”

    魏无忌早就知道,赵括的目标不是成为天下霸主,而是一统天下,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魏国很有可能会灭在赵国手中。

    魏无忌不是无情之人,即便身处赵国,也不可能完全割舍掉生他养他的魏国。他实在无法想象某一天自己率领大军兵临大梁的场景。

    可是赵括又任命他为赵国相国,将国家大事交给他处理,魏无忌讲究士为知己者死,赵括如此对他,他不可能选择背叛。

    魏无忌的内心是纠结而又煎熬的,一面是赵括的信任和重用,一面是生他养他的祖国。

    “敢问主君,若是你回到魏国,能够扭转现在的局面吗?”侯赢想了一会儿,问道。

    “如果能够联合秦国和其他四国,很有可能能够灭赵。”魏无忌犹豫了一下说道。

    赵国虽强,但毕竟没有秦国那种有利的地形,只要各国联合起来,即便是灭不掉赵国,也能像当初五国伐齐一样,彻底废掉。

    “看来主君是想做秦国的功臣了。”侯赢笑着说道。

    “先生为何如此说?”魏无忌面色一沉,他就是选择赵国,也不可能选择秦国。

    “联合五国固然能灭掉赵国,但是日后魏国必然被秦国所灭,对于魏国来说,谈何扭转局面?主君难道不是要做秦国的功臣吗?”侯赢问道。

    “你的意思是……我魏国就没救了吗!”魏无忌瘫坐在塌上,两只眼睛愣愣的望着天空,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再无平日的风采。

    “有。”侯赢说道。

    “请先生教我。”魏无忌身体勐然弹起,双手紧紧抓住侯赢,激动的说道。

    “主君成为魏王,逝世之前,可保魏国不灭。”侯赢眼睛中闪耀出异样的光芒。

    “不行,除此之外呢?”魏无忌立刻说道。

    “杀掉赵王。赵国的崛起皆因赵王,只要杀掉赵王,赵国的强盛也就不复存在。”侯赢沉声说道。

    “砰。”魏无忌一脚将侯赢踢了出去,无比愤怒的说道,“这种话你也敢说?赵王对我有知遇之恩,若是出现任何意外,吾必斩你。”

    “臣乃主君之臣。”侯赢从地上爬起来,打理了一下衣服,不卑不吭的说道。

    “除了这两种办法呢?”魏无忌看着侯赢,缓缓放下拳头。

    侯赢摇了摇头,如今天下局势越来越明显,之前秦国一家独大,现在是秦赵并立。但是侯赢明白,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秦国就会被赵国甩在后面。

    只有身处赵国,才知道赵国现在的发展有多快。

    至于其他五国,名将和精兵加起来,都比不过秦赵任何一国。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已经不具备和秦赵二国争雄的资格了。

    “如果魏国变法呢,将赵国这些全部搬到魏国。”魏无忌突然抬起头,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不说适合赵国的不一定适合魏国。也不说像水泥、纸张等技术性的东西,根本没办法般。属下想问主君……谁来变法?魏王?还是主君?”侯赢嘴角露出一丝讥笑。

    魏王如果能够信任魏无忌,他也不可能到赵国来。

    “……也是。”魏无忌失落的摇了摇头,再次倒了满满一杯酒,灌入腹中,酒水从嘴角滑落,显得有些狼狈。

    “既然主君回到魏国也改变不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回魏国呢?”侯赢反问道。

    “大王的目标不是成为天下霸主,而是想要一统天下,难道你要让我帮助赵国来灭掉魏国吗?”魏无忌无奈的说道。如同一个酒鬼,再无之前贵公子的风采。

    也只有在最信任的侯赢面前,他才会如此。

    侯赢沉默不语,他很了解魏无忌,以魏无忌的决心,未来赵国灭魏之时,便是魏无忌殉国之日。

    侯赢不在乎魏国灭不灭,但是他在乎魏无忌。

    赵括对魏无忌有知遇之恩,魏无忌对他同样有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

第三百七十章 还回来吗

    赵括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目标,就如同秦国从来没有掩饰自己扩张的野心。这已经不是春秋时期了,揍你之前还要告诉你,选好地方,定好时间,等你摆好阵。

    现在没有那么多道义可讲,有的只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即便是春秋时期,道义也是对同级别的对手讲的,别看晋国和楚国看似很讲道义,又是退避三舍,又是帮你修车的。

    这两个家伙灭国数十的时候,可没讲过信义。

    魏无忌来到赵国没多久,便发现了赵括的目标是统一天下,而魏国,便是赵国要统一的目标。当时魏无忌并没有太大的危机感,一统天下不是说说的,看的是实力。赵国确实比魏国强一些,但是各国并存,只要赵国的实力达不到碾压的程度,就无法灭掉魏国。

    然而这次赵国横扫戎狄,解决西北外患之后。特别是从魏国手中得到鸿沟的管辖权和四万户民,魏无忌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看到了魏国被赵国吞并的可能,虽然只是可能,但是他不敢去赌。

    如果他能够改变什么,他会立刻向赵括请辞,回到魏国辅左魏王,使魏国能够抗衡赵国,但是他什么也改变不了。

    如果魏国很强大,他也可以安心留在赵国,辅左赵王,但是魏国又很弱小。

    魏无忌夹在中间,实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

    “又或者……远离赵魏,去其他国家?”这个心思刚一冒出来,就被魏无忌掐断了,天下虽大,何处又是他容身之处?

    而且他在赵国还有质子的身份,只不过因为赵括的重用,无人将他看做质子罢了。

    “主君可曾听闻狡兔三窟之事?”侯赢沉思片刻,开口说道。

    魏无忌点了点头,孟尝君田文天下闻名,并且在魏国做过丞相,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狡兔三窟的事情。

    当年田文的门客冯谖通过焚券市义、结交魏国、帮助田文重登齐相、立宗庙于薛等手段为田文挖了三个窟,使得他以后高枕无忧。

    之后薛国更是成为半独立的状态,不过等到田文去世之后,薛国立刻被齐国和魏国出兵灭掉了,地盘也被两国瓜分。

    “倘若将魏氏看做一个人,那么他的三个窟在哪里呢?”侯赢问道。

    魏无忌何等聪明,立刻便明白了侯赢的意思,摇了摇头说道,“魏齐同样是我魏国宗室之人,颇受赵王重用。即便是无我,魏氏也可长存。”

    “当年秦王要为范雎报仇,向魏国索要魏齐的时候,魏氏可曾帮魏齐说过一句话?既然如此,主君又怎么确定魏齐会帮助魏氏?到时候若只存魏齐一人,那以后的魏氏还是魏氏吗?而且魏齐此人心胸狭小,偏听偏信,主君不可寄予厚望。”侯赢摇了摇头。

    “魏国不等于魏氏,即便有一天大王要灭魏国,也不会灭亡魏氏。”魏无忌说道。

    “敢问主君,中山氏何在?”见魏无忌没有说话,侯赢继续说道,“主君可知为何都平君入赵这么多年,一直澹泊名利,最近突然开始专心为赵国谋划?”

    “为何?”魏无忌不解的问道。

    他确实有些奇怪,田单入赵这么多年啥也不干,虽然帮赵国打了两场仗,但是和他的水准完全不符,即便是赢了,赵国也是伤亡惨重。

    很显然田单在帮助齐国削弱西面威胁最大的赵国,结果这两年态度突然转变了,一心一意帮助赵国发展。

    要说是因为赵括的魅力,魏无忌绝对不信。

    “望诸君告诉他,齐国若灭,田氏即便是不亡,也会被贬为平民,宗祠宗庙被拆毁,列祖列宗的灵牌被扔在地上无人供奉。而他的存在,至少可以保全宗祠宗庙,以及田氏一支的荣华富贵。”侯赢紧盯着魏无忌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

    “呵呵,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魏无忌苦笑道。

    “这只是未雨绸缪,若是赵国不能灭亡魏国,那么主君自然可以安心留在赵国。若是赵国未来会灭掉魏国。那么主君的存在将会保住魏氏一脉的荣华富贵以及魏王的性命。依属下来看,主君应该高兴才对,为何会如此忧虑?”侯赢反问。

    魏无忌一下子愣住了,忽然觉得侯赢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又觉得哪里不对,仔细一想,又没有哪里不对。

    “你的意思是让我留在赵国?”魏无忌皱着眉头问道。

    “倘若主君离开赵国,赵国可会因此而变弱?”侯赢问道。

    “不会。”魏无忌摇了摇头,他虽然自傲,但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无法取代的。赵国仅仅当过相国的便有一手之多,能力或许有高有低,但再差也差不了太多。

    其他荀子、蔡泽等人,虽说没有当过相国,但也都有相国之能。

    魏无忌强在全能,比他能治国的人,没他能打。比他能打的人,没他内政处理的好。但是单方面并不能超过其他人。

    “既然如此,主君离开赵国又有什么用呢?”侯赢说道。

    魏无忌深深叹了一口气,心中生出一种无力感,挥手说道:“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将所有人都叫上。”

    “诺。”侯赢拱手说道,起身去外面叫人。

    到了赵国,魏无忌仍然养了不少门客,不过大部分都被举荐给了赵国,府中只有一些专心跟随他,不愿做官的,比如侯赢,朱亥等人。

    众人三三两两进入堂中,行礼之后便随意落座,大家似乎看出魏无忌心情不好,既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有吵闹,就这样陪着魏无忌一杯一杯的喝着,直到喝得酩酊大醉,席地而睡。

    第二天,空气中的寒意还没有散尽,大堂内灰蒙蒙的,侯赢缓缓睁开眼睛,感觉脑袋像炸了一样。

    他年纪大了,以前和大家喝酒的时候喝到差不多就停下了,大家也不在劝。这次为了陪魏无忌,一直喝,到现在都还没有醒酒。

    “以后再也不喝了。”侯赢心中想到,抬起头忽然看到魏无忌就坐在旁边,两只眼睛睁着。

    “主君?”侯赢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准备回魏国了。”魏无忌突然说道。

    侯赢的酒意顿时被吓醒大半,自己之前不是已经劝的差不多了吗,怎么过了一夜突然又反悔了。

    “主君……为何突然要回魏国?”侯赢装作笑着说道。

    哪有质子想回国就回国的,否则质子的意义何在?也就是魏无忌,换个人赵国都不可能答应。

    “我……梦到兄长了,他说想我了。”魏无忌怅然若失的说道。

    “那……还回来吗?”侯赢看着魏无忌的眼睛。

    过了半晌,魏无忌点了点头。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本王仰慕令尊久已

    王宫中,赵括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不时逗逗孩子,小赵政在旁边来回跑动,宫女跟在后面小心照看着。

    自从学会走路之后,小赵政就停不下来,一看以后就是个奔波劳累的命。

    破奴乖乖的趴在旁边睡觉,小家伙终于认人了,见到赵括之后不再大哭大闹。

    “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田姝趴在赵括胸口,轻声说道。

    这种安逸的日子是她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虽然远在异国,远离家人,不过齐国除了母亲之外,也没有可留恋的人了,至于那个身为齐王的兄长,和她并没有多少亲情。

    “是啊。可惜生在乱世,和平终究是短暂的。”赵括叹道。

    “拜见大王,王后。齐楚韩三国使者抵达邯郸了。”这时,刘平走了进来,见到田姝连忙低下头,拱手说道。

    田姝匆忙起身,俯身一礼。

    “让相国去谈,告诉他,记住一点,交易以粮食为主,其他物资次之,钱财再次之。”赵括挥手说道。

    钱财啥的,那都是身外之物。对于赵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

    “大王,相国回魏国了。”刘平小声说道。

    “哦,对,忘了。”赵括一拍脑袋。半个月前魏无忌向他告假,言打算回魏国一段时间。赵括告诉他魏王也很想念他,让他有空要回魏国看看。既然如此,就多住一段时间再回来。

    当天中午,魏无忌便带着儿子回赵国了,至于妻妾和女儿,则留在了赵国。

    “让二弟去吧,他负责赵国商会,也方便谈。”赵括挥手道。反正能不自己干的,坚决不自己干,这种表现的机会应该留给别人。

    “公子昨天去齐国了,齐国正在秋收,粮价下跌,公子打算趁机收购一批粮草。”刘平说道。

    赵括眉头一皱,想了一下,说道:“鲁仲连呢?”

    鲁仲连的天赋很适合用来谈判。

    “仲连先生去河东了,正在迁移将士们的尸骨。”刘平说道。

    赵括将所有事情都分给了大臣,大臣怎么可能闲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物要处理。

    “大王,正事要紧,您还是去看看吧。”田姝劝道。

    “算了,算了,寡人亲自去谈吧。”赵括嚷嚷道,吩咐田姝照看孩子,起身朝外面走去。

    “大王,是一起请过来,还是单独请过来?”刘平问道。

    “单独,先请楚国使者。”赵括想了一下说道。

    楚国去年就预订战马了,肯定要先和他们商谈,而且楚国距离赵国最远,短时间内不会和赵国发生冲突,肯定先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是韩国,韩国地盘小,人口少,需求也少,买不了多少。

    至于齐国,那就要看情况了,至少不能威胁到赵国。

    “外臣拜见大王。”屈署整理了一下衣袍,大步迈入大殿,走到中央之后,拱手说道。

    “先生请坐。”赵括伸手指了一下座位,待屈署落座之后说道,“先生既出自屈氏,可知屈原?”

    屈、景、昭是楚国三大氏族,掌握楚国朝政,连楚王都不得不看他们脸色,地位大概就相当于韩赵魏当初在晋国的地位。不过屈景昭三大氏族和楚王同根同源。

    楚国既然能派出屈氏作为使者,说明对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

    “禀赵王,家父正是屈原。”屈署拱手说道。

    “屈原竟然是令尊,失敬失敬。”赵括连忙站了起来,俯身一礼。

    屈署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起身回礼。

    “寡人仰慕令尊大人久矣,恨不能与之彻夜长谈,学习他的学问和品行,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每每想到令尊为楚国呕心沥血,献言献策,却不被楚王采纳,便觉得心痛,可恨我赵国竟然没有屈原这等贤臣。”赵括悲痛万分的说道。

    屈署眼中闪过一丝愤恨,不是对赵括的,而是对楚王的。父亲被逼到跳江而死,身为儿子,怎么可能没有怨气,只不过只能忍耐罢了。

    自从屈原去世之后,景氏和昭氏便开始扶持项氏打压屈氏,如今屈氏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如果不是楚王为了平衡三大氏族,这次机会也不可能落到他头上。

    赵国既然派人通知楚国,说明已经同意卖马,楚国只要不派个坏事的,肯定能办成。屈署回来之后,楚王便可趁机给他升官,拉拢一批人。

    “寡人听闻,令尊投汨罗江之后,两岸的百姓闻讯马上赶来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令尊的尸体。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破坏令尊的尸体。直至今日,每年的五月初五,当地的居民仍然会如此,并且范围越来越大。”赵括说道。

    “赵王真是见识广博,没想到连此事都知道。”屈署叹服道,对赵括之前说仰慕家父的话再无一丝怀疑。

    这件事即便是楚国都很少有人知道,因为楚王一直在封锁消息,虽然屈原不是楚王杀得,但是对楚国王室的影响也非常不好。身处北方的赵括竟然能得知,必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令尊大人一定会名垂千古的,即便是千百年之后,人们每年五月初五依然会纪念他,纪念这么一个伟大的有气节的人。”赵括郑重的说道。

    “多谢赵王,多谢赵王。”屈署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中对赵括的好感度直接爆表。

    名士对于名望的追求自是不用多说,没有任何名望能够超过名垂千古。而且以赵王的身份,完全没有必要去吹捧一个死人,也就是说这些话完全都是真心的。

    “寡人听说令尊大人生前写了不少楚辞,如《离骚》、《天问》、《九歌》?”赵括问道。

    “大王连这都知道?”屈署震惊的说道,这些在楚国可都是‘禁书’,不允许传播的,连楚国都鲜为人知。

    “本王仰慕令尊大人久已,岂能不知?”赵括笑着说道,“不知屈氏可有保存这些文化瑰宝?”

    “除了家父去世之前所作,其他皆有保存。”屈署说道,有人说屈原临死之前作了一篇楚辞,和他一起沉入江中,也有人说没有。

    即便是屈署也不知道事情的真假,或许只有屈原自己知道。

    “如此名篇,理当播撒于天下,邀天下人共赏,岂能私藏于府中。寡人愿用宝物交换令尊大人所有作品,放入学院中,供天下学子学习。”赵括挥袖说道。

    “大王不嫌家父辞藻鄙陋,我屈氏又怎会如此小气,想必家父在天之灵也不会拒绝。外臣回去之后,便派人……不,外臣亲自将家父手书送来。至于宝物就算了。”屈署郑重的说道。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换

    堂堂屈氏什么宝物没有,还看不上这点钱财,如果早知道赵国能够将父亲的楚辞放入学院中供天下人学习,屈氏反过来送给赵国钱都可以,能够宣扬父亲的名声比什么都重要。

    “屈氏连五千匹战马都看不上吗?”赵括笑着说道。

    “五千匹战马!”屈署一下子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看着赵括。

    “不错。”赵括点了点头。

    景氏和昭氏扶持项氏打压屈氏,赵国自然要扶持屈氏对抗项氏,四个乃至五个势力互相拉扯的楚国显然比团结一心的楚国对赵国更有利。

    楚国军事方面主要被景氏和项氏把持,昭氏和屈氏则主要掌控政治方面,而且这么多年来,屈氏的势力范围在不断缩水。

    有了五千匹战马,屈氏便可以在军队撕开一道口子。

    “外臣多谢大王。”屈署郑重俯身一礼。

    “寡人还要代表赵国学子感谢屈氏呢。”赵国笑着说道。

    这些楚辞既不能治国,也不能强军,看似一点用没有,但是却包含着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东西——爱国。

    儒家深入人心之前,绝大部分士子是没有爱国这个意识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看你不爽就走,还要到你老对头那工作来恶心你。

    唯有宗室之人,会拼命保家卫国,甚至付出性命。但目的到底是为了保住国家,还是保住他这个氏族,就很难说了。

    邯郸学院虽然设立了那么多学科,但是并没有融入爱国思想,其他人是没有意识到,赵括是意识到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

    这东西不是喊喊就行了,而是能够让人信服,让人知道为什么爱国,需要潜移默化的改变。

    屈原的楚辞让赵括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

    唯一的不足就是屈原是楚国人,而非赵国人,否则赵括会立刻下令给屈原立像建庙,供人祭拜,宣传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但是现在只能依靠屈原来反衬楚国的昏庸,激发大家的爱国意识。

    效果上差了不少,但也是没有办法,至少在大一统之前,不可能大肆宣传楚国人文事迹。

    楚国和赵国虽然是盟友,但也是敌国,大肆宣传楚国人只会让人对楚国心生向往。

    赵括辛辛苦苦培养人才,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去给楚国做贡献的。

    “大王言重了,是我屈氏应该感谢大王。”屈署俯身说道,这么多年,终于有人为父亲正名了。

    “好了,接下来说正事吧,楚国打算购买多少战马?”赵括正色道。

    “八万。”屈署也挺直身板,正襟危坐。

    路过魏国的时候,他已经打听到赵国卖给魏国五万匹战马,抵达邯郸之后,更是遇到了韩国和齐国使者。这说明赵国并不缺战马。

    能卖给魏国五万,就能卖给楚国八万。

    屈署没去过河套和草原,不知道这些地方有多大,能养多少战马,但是他知道,赵国绝对不是简单的收复河套这么简单,以前赵国最巅峰的时期也拿不出来这么多战马。

    “楚国能拿出这么多钱?”赵括有些惊讶,魏国的战马都近两万钱一匹了,楚国不会比魏国便宜,只会更贵,搞不好两万多都有可能,八万匹战马可就是十六亿多啊。

    楚国又不是后来的大一统帝国,就算是大一统帝国一次拿出来这么多钱都吃力。

    而且后面养马,训练还要花费更多的钱。

    楚国不像赵国代郡、雁门等地,良家子们从小就骑马射箭,征来就能成为骑兵,即便是比不上精锐骑兵,也不会差太多。

    楚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士卒连骑马都不会,其中的花费可想而知。

    “我楚国可以用邗沟来交换。”屈署笑着说道,他已经知道魏国拿鸿沟换战马的事情了。

    “不换。”赵括立刻拒绝。

    邗沟那玩意能和鸿沟比?如果是后来苏湖熟,天下足的时代,邗沟还能和鸿沟并列,如果继续往南北通,像京杭大运河一样,能够将鸿沟远远甩在后面。

    但是现在的邗沟怎么可能和鸿沟相提并论。

    当年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在淮水和江水下游开通了邗沟,连接中原和江南两地,然后夫差没过多久就被勾践干掉了。

    越国的目标不是西面的楚国,同样是北面的齐国,所以当时邗沟还算繁华。

    等到楚国灭越之后,邗沟便彻底荒废下来的,楚国的重心一直在郢都和中原,从来没有放在过吴越之地。

    而鸿沟可是中原数一数二的黄金水道,即便如此,也只换了五万匹战马。

    楚国拿邗沟换八万匹战马纯属空手套白狼。

    屈署讪讪一笑,他本来就没指望这件事能成,只是试探一下,没想到赵括拒绝的竟然如此干脆,一点面子都不给。

    “那依大王的意思呢?”屈署拱手问道。

    “楚国的战马价格应该已经超过两万了吧。”赵括笑着说道。

    “两万二。”屈署实话实说,楚国战马的价格本来就比中原高,但是高到这么离谱还是第一次。

    “我赵国可以卖给楚国六万匹战马,每匹马的价格按照两万。粮食交易只需要支付百分之九十,粮食种类不限,水稻,粟米,小麦都行,高粱,薏以也可以,实在不行鱼干也行。其他丝绸、药材、铜铁、皮革交易需要支付百分之九十五。如果使用钱币支付,则需要十成十。”赵括说道。

    “可以。”屈署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贵是贵了点,但是这玩意别人都有了,楚国不能没有啊,没有以后就只能挨打。

    虽然和一开始八万目标有些差距,不过加上赵国赠送给他的五千战马,一共六万五千匹战马,和八万匹差的也不是太多,对于楚国来说够用了。

    “马镫、马铁蹄、马鞍啥的需要吗?我赵国都有配套的,可以便宜卖给楚国。”赵括犹如一个尽职尽责的推销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个……就不用了,我楚国可以打造。”屈署摇了摇头。

    为了买这批战马,楚王已经把手下贵族得罪了一遍,并且答应买来之后分一些给他们,才筹集到这么多钱财,哪有多余的钱买马镫啥的。

    能省就省一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211/ 第一时间欣赏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所写的《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为转载作品,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介绍:
穿越到战国,成为赵括,恰逢长平之战,面对人屠白起,如何逆天改命?
战国末年,百家未黜。
武者一枪断山河,文者一计平天下。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无系统,不签到)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