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皇上您该去搬砖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文阅读

作者:我是跟风狗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txt下载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993.邓衍宗计策

    刘备一脸恭敬地说道:“先生说的对。咱两单独凑一块时,肯定是谋划着见不得人的龌龊事,确实没必要装。这样吧,以后咱们就定这么个规矩,单独在一块的时候都不装逼哈。”

    诸葛亮面色放缓:“这还差不多?”

    刘备嘿嘿一笑:“哥们,你刚才说的这个龌龊事我喜欢,还有没有更坏的点子?”

    诸葛亮四十五度望向苍天:“废话!没更龌龊的,我还敢自称卧龙吗?不不不,口误了。不是自称,而是人家这么说的,只能却之不恭。唉,没办法,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啊。”

    刘备一下跳了起来:“喂喂喂!说好了不装逼的啊!”

    诸葛亮认真说了起来。

    除了荆州之外,还有个好地方就是益州。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汉高祖也就是凭借它建立的帝业。

    现在拥有益州的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你凭借着皇室后裔这块照片,想办法把自己的声望炒作起来。接着广招手下,机会还是很大的。

    只要占据了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再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后背就无忧了。

    然后中原这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你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呢?

    按照这个方案,就算不能统一天下,至少也能称霸一方。到时候复兴汉室就好办了。

    这就是隆中对。

    在这番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

    这个顶层设计,是建立在对现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料。刘备基本上按照这个政治方案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

    三分天下最具体的“点”,也就是诸葛亮让刘备夺取的第一个点——也就是荆州。

    而李世明现在的做法,实际上也就是效仿三分天下,与于奇正、呼韩塞西以高昌区域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这就是李世明让出高昌的战略构思。

    “原来是那个姓李的给咱们下的套啊,那咱们就不能干。”一个贵族叫了起来:“汉人最狡猾了,咱们不能上他们的当,不要高昌了。”

    呼韩塞西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邓衍宗笑着说道:“此言差矣。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感情,只有利益。咱们不管他是不是下套,只要对咱们有利就行了。”

    把话说直白点,在这件事上李世明和蛮族就是合在一起,坑于奇正一把。

    在于奇正这件事上,咱们蛮族和大仪朝的利益是共同的。应该说,咱们的利益诉求更大。

    到目前为止,五星市没有任何对大仪朝不利的举动,甚至连这方面的迹象都没有。而他对咱们蛮族嘛,就不是这么个概念了。

    对咱们来说,大仪朝再怎么强大,也不具备主动攻打咱们的实力。于奇正则不同,他和咱们一样都是骑兵,而且比咱们更快,完全可以主动攻击咱们。因此,咱们最大的威胁不是大仪朝,而是五星市。如果任由于奇正做大,咱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

    邓衍宗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严肃起来。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蛮族人的痛处。别说下面那些将官士兵了,就连大帐内的这些贵族,想到于奇正恐怖的军事能力,都会心惊肉跳。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呼韩塞西说道:“你是说,咱们应该和刘备一样,采取联合大仪朝的方式,共同抗击曹操。而现在,曹操就是于奇正。”

    邓衍宗连连点头:“大王英明。”

    表面上看,现在还是大仪朝最为富足。在三者中,不管是人力财力都是最强的。但如果仔细分析,情况则不是如此。

    在目前停战期间,于奇正一路向西扩张,现在已经占领了广大的地盘。

    以前大仪朝和蛮族之间,相互都不能把对方往死里整,其根本原因在于都有对方所不具备的能力。

    而现在的五星市,不仅具备两者的优势,甚至还都有超越。既具备以前蛮族的快速机动无后勤作战能力,也具备大仪朝的建设、兵源,及后勤保障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于奇正那该死的个人魅力和逆天的军事指挥能力。

    不夸张的说,如果等他羽翼丰满,就算合蛮族和大仪朝之力,都未必能与他相抗。

    李世明让出高昌,其实也是对咱们表露出“一笑泯恩仇”的诚意,试探咱们有没有共抗于奇正的意思。

    假如咱们只是派出少量军队占领高昌,定会让他大失所望。

    说到这里,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按你这个说法,咱们全军压上去,到时候李世明派人兵出九原,直接朝北插过来怎么办?”

    邓衍宗不屑地瞥了他一眼:“这种可能不存在,至少现在绝对不可能出现。”

    姑且不论李世明所展现出来的态度是“先干掉于奇正再说”,就算他对咱们有所图谋,也不可能是现在。

    汉人用兵,最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天时,现在已是春节期间,咱们这边天寒地冻的。以步兵为主的汉人军队过来别说打仗了,光是保暖的装备都跟不上。再说了,咱们这边又不像他们大仪朝有那么多城市,他们过来能干什么?就算我们不打,他们也没法长期大军在这边啊。退一步说,即便李世明想攻略咱们,也绝对不可能选择这样的时候,而是相对比较温暖的时节。

    再说地利。咱们占领高昌后,就像是一把匕首插进了大仪朝和五星市之间。既可以正手去刺五星市,也可以反手去杀大仪朝。咱们和大仪朝之间,并没有订立军事同盟,尽管李世明打着和咱们一起对付于奇正的主意,但也肯定防着咱们。如果他要兵出云中、九原,所能征调的部队只能是以陇右军为主,河西军为辅。这么一来,在“三国”交接区域的机动力量,就只剩熊超安西军所部。

    仅靠一支没有后续援兵的安西军,能抵挡住咱们吗?何况李世明还有一个担心,万一咱们和于奇正联合起来怎么办?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咱们和于奇正都处于苦寒之地,攻打下富庶的大仪朝对咱们两家都有利。对李世明来说,就算他的北伐军占领了咱们的老巢,只要河西被咱们拿下,他也是得不偿失。更何况,只要咱们拿下河西,就切断了他北伐军的退路。那么他的几十万大军,必将全面崩溃。

    最后再说说人和。大仪朝现在国富民安,军民都只想过安定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打仗,凭他们自己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就算是打下了咱们这边的大片土地,对他们又能有什么益处呢?因此,对他们来说,只要咱们不去打他们,大家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情况。

    “于奇正会不会派兵先行占领高昌?”呼韩塞西问道。

    邓衍宗目光闪烁:“这就是目前最为关键的一件事。”

    不管于奇正采取何种理由和借口,只要他出兵占领高昌,李世明都会判定他有逐鹿中原的企图。这样一来,他势必要和于奇正死磕。

    “这又是为什么?”蛮族贵族问道。

    邓衍宗嘿嘿一笑:“因为李世明的想法和咱们一样,他最大的敌人不是咱们,而是于奇正。”

    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他们看来,咱们根本就没有长期占领、统治中原的能力。不光是普通百姓这么想,朝堂上也都是这么认为。因此,李世明对咱们这些异族的判断,最多也只是能去占领他们的城市,勒索一些钱财,造成一些经济损失,而不会颠覆他李家政权。这中间最大的一个要素,就是“汉人的民心”。

    而于奇正则不同,他本身就是汉人,而且在汉人中声望还很高。如果是于奇正推翻大仪朝的话,就是他们汉人之间的改朝换代。这一点,对李世明而言才是最为致命的。因此,他有可能容下咱们,但绝对容不下于奇正!

    呼韩塞西连连点头,邓衍宗的这个判断肯定是对的,否则李世明也不会放弃高昌城了。不过,李世明会怎么和于奇正死磕,对蛮族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邓衍宗分析了起来。

    只要于奇正占领了高昌城,李世明势必会出兵,而且极有可能会御驾亲征。

    他的第一选择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提出和咱们联合。到时候他一定会提出,咱们两家分别朝鲁齐齐和五星市区方向进军。

    “呸,想得美!”蛮族贵族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次呼韩塞西倒没有责骂贵族,因为如果这么做,蛮族非常不划算。

    五星市现在分为五个军区,实力最强大的就是驻地在鲁齐齐的北星军。如果把兵力、军官、训练、装备、后勤等所有因素按照一定比值来计算,北星军的综合实力应该差不多是五星军的一半。

    从北星军往下,分别是中星军、西星军、南星军,最后才到东星军。

    虽然名义上各自是一路军队,但东星军的实力只相当于北星军的第三支线的部队。

    以地狱来划分,蛮族面对的是北星军,大仪朝面对的是东星军。

    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于奇正定下的“永不侵犯大仪朝”的政策方向。

    按照目前所推演的大仪朝与蛮族联合对付于奇正做法,大仪朝面对的是五星军中最弱的东星军,侵入市区附近才和中星军遭遇。而蛮族人,从一开始要面对的就是以飞天铁骑和于郎部曲为骨干的北星军。

    一个是最硬的骨头,另外一个是肥肉,这中间的差异实在是太远了。

    在蛮族这些高层眼里,李世明这个算盘实在是打得太精了,怎么都不能上这个当。

    呼韩塞西本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当即说道:“咱们不可能答应,做这种傻事。”

    邓衍宗笑道:“这个怎么选择,就看大王的了。不过,合不合作从总体上看,对咱们都是利大于弊。只不过,看看哪种选择咱们的利益能最大化了。”

    呼韩塞西听出这话里更有深意,于是问道:“军师有什么话干脆直接全部说出来。”

    大蛮王这么说了,邓衍宗才面色一凛,起身作揖后讲了起来。

    当李世明决定和于奇正做殊死搏斗时,对咱们这边真正的想法,或者说他要保证的底线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一句话:他和于奇正拼命的时候,咱们不在背后捅刀子。

    其实这也是他现在放弃高昌,看我们态度的真实原因。

    为什么我提出陈兵高昌?其实也就是打消李世明的这个顾虑。

    至于他提出的两路夹击于奇正,不管咱们同意还是不同意,都可以把咱们的利益最大化。

    呼韩塞西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邓衍宗说了起来。

    只要李世明提出和咱们联合对付于奇正,所有的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了。

    首先,咱们可以不答应。只要咱们不答应,李世明势必会不惜金钱物资等利益,要求咱们做到两不相帮。这种情况下,咱们可是能大大的白捡一笔。

    不过,这并不是能给咱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做法。

    对咱们来说,能产生最大利益的做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嘴上答应李世明,实际上不动。

    蛮族贵族们全都愣住了,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真的完全没有听懂啊。

    邓衍宗解释了起来。

    按照这种联合的模式,咱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和北星军对峙。

    什么叫对峙呢?就是你不主动进攻我,我就不主动进攻你。

    这种状态才是对咱们最有利的状态。

994.邓衍宗预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只要咱们和北星军形成对峙局面,这盘“三国”棋的主动权就完全在咱们手中。

    换一句话说,坐山观虎斗。

    从五星市角度来说,如果东线和大仪朝发生战争,如果北面和咱们发生冲突,那就是同时二线作战,为兵家之大忌。加上现在他们和咱们之间还处于停战协议期间,只要他们主动进攻我们,就在道义上站不住脚。这对讲究“师出有名”的汉人来说,又是一个大忌。作为成熟的军事统帅,于奇正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退一万步说,即便他这么做,也不可能是我们和大仪朝联合的对手。因为他很清楚,即便战争初期得利,也只能逼得我们两家深度联合起来。

    同样,从大仪朝角度来说,也要和咱们搞好关系。即便咱们不直接上阵,至少可以牵制住北星军。如果五星市没有北线之忧,将五星军调到东线,李世明获胜的机会就会小很多。

    那么,在北线僵持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形势变化呢?

    东线大仪朝和东星、中星军的战争,只可能是两个结果:胜利或者失败。

    不管胜利还是失败,对咱们都是最有利的。

    假如大仪朝打败了东星、中星二军,兵锋直指五星市区,北星军就不得不回去勤王。

    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五星市区已经成了五星市的脑部中枢所在。如果五星市区被占领,五星市的军心民心就分崩离析了。对五星人来说,即便把鲁齐齐这边全部丢了,也必须保住市区。

    因此,北星军一定会去防卫五星市区。

    只要北星军主力调过去,咱们就可以占领鲁齐齐、阿克苏之后,与大仪朝成为左右犄角,对五星市区造成重大威胁。与此同时,还能威胁到五星市休区到疏勒方向的西部战区。

    这时候,五星市西星军同样会遇到和北星军一样的尴尬局面。如果固守本区域,市区就可能在我们和大仪朝的夹击之下失陷;如果他们前往市区勤王,咱们就能攻击五星市西部,从而最终让五星市区陷入包围之中。

    再来看第二种可能:大仪朝被东、中二星军抵挡住,南星军和西星军火速回援,合四星军之力打败了大仪朝。

    这样对咱们来说,利益就更大了。

    因为这个时候,咱们的攻击对象就不再是五星市,而是大仪朝。

    大仪朝兵败之后,唯一的退路就是从安西朝河西方向撤退。这个时候咱们根本不需要攻击他们的城池,只要在伊州至敦煌这条线上切断任意一个点,李世明军队的退路就被切断。在我们和于奇正的两面夹击之下,他们的远征军和安西军必定是全军覆没。这个时候咱们挥师东进,河西四郡如探囊取物。到时候不说直下长安,至少可以将黄河以西,兰州区域全部占领。

    到了这个时候,大仪朝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长安,云中九原河套地区肯定是顾不上了,长城内外将尽是我大蛮族的马蹄。

    失去了河西河套燕云十六州,完全没有了马源的大仪朝,永远不再有翻身的机会。

    说实话,邓衍宗的这个计策确实比毒蛇还毒。后世有个叫宋朝的,从开国到灭亡,就是走的这条轨迹。

    蛮族贵族们纷纷放声大笑起来。相对于打败五星市,他们对这个结果更为满意。除了大仪朝富得流油外,还有就是不用和于奇正正面作战,当然是最好的了。

    呼韩塞西面沉如铁:“那咱们必须赶紧先去占领高昌。”

    蛮族贵族们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呼韩塞西。

    刚才邓衍宗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从整体上来看,于奇正占领高昌,大仪朝和五星市直接爆发战争,对蛮族最为有利。而蛮族自己出兵占领高昌的话,就是一个三国相互制约的关系,谁都不会轻举妄动。这么算下来,蛮族得到的利益就小很多了。可为什么大蛮王会是这么一个决定呢?

    呼韩塞西咬着牙说道:“军师的设想确实精密,但却忘了一件事。”

    众人忙问道:“什么事?”

    呼韩塞西冷冷地吐出三个字:“于奇正。”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没明白呼韩塞西的意思。

    呼韩塞西呼出一口气:“正常人都会按照军师设想的这个方向进行,但于奇正不是个正常人。”

    邓衍宗看着呼韩塞西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王是说,于奇正可以在不调动北星军的情况下打败大仪朝?”

    呼韩塞西摇了摇头:“不。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和你说的后面一种情况一样,咱们也是能占到很大便宜。”

    对于呼韩塞西“于奇正不是正常人”这句话的理解,包括邓衍宗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指的是于奇正那逆天的军事能力。但现在呼韩塞西这么一说,连邓衍宗也想不出他是什么意思了。

    呼韩塞西说道:“你们忘了一件事,前段时间的徐高材征西。”

    其他贵族没有反应过来,但邓衍宗却是脸色大变,完全明白了呼韩塞西的意思。

    大仪朝并不是没想过打于奇正,前段时间就派徐高材挂帅进攻五星市,最后因为天气原因铩羽而归。

    不过,呼韩塞西这里说的倒不是胜负之事,指的是当时五星市的战略。

    得知大仪朝来讨伐后,于奇正下达的命令是“不许和大仪朝打仗”。因为特大风雪徐高材不战自败的原因,现在无法完全确定这是于奇正的一种战略,还是他的真实想法。

    无法确定的意思就是说:两种皆有可能。

    如果是一种战略的话,那他到底是什么后手,不管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现在就算不去想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战略,也至少存在着他这次再来这么一次的可能。之前邓衍宗的所有判断,都是建立在于奇正绝对不可能放弃五星市区这个基础之上。但从他的操作来看,这个基础还真不一定存在。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不和大仪朝作战”是于奇正的真实想法的话,情况就更不好了。

    因为假设是这样,那么就是说于奇正宁可被灭国,也绝对不会把防守蛮族的部队调回来。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和大仪朝作战,把五星市区乃至五星市全部都让给大仪朝。

    如果事态真发展成这样,那么蛮族将捞不到任何好处。

    不仅不能捞到好处,自身还会陷入危险之中。一旦于奇正不战而降,大仪朝获得了现在五星市的地盘、兵员、马匹之后,就可以跃马扬鞭,反攻大仪朝。到时候五星市的骑兵从鲁齐齐、高昌、伊州三处出兵,快速撕扯蛮族防线;大仪朝步兵从云中、九原步步为营北上,蛮族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邓衍宗伏地奏道:“大王英明。”

    呼韩塞西说道:“火速占领高昌,这事已经不需要讨论了。现在要讨论的,是占领高昌之后,接下来怎么打。”

    这句话说得很巧妙,妙就秒在后面半句。

    “接下来怎么办”和“接下来怎么打”两句话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完全不同。

    第一句话并没有确定方向,要商量的是大方向怎么走的问题;而“怎么打”是已经确定了方向,商量的是具体做法的问题。

    简单点说:呼韩塞西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大政方针是“打”。

    这就又和邓衍宗刚才的“坐山观虎斗”又有很大区别了。

    见手下的人都是一脸讶异的样子,呼韩塞西开始解释起来。

    于奇正势力的横空出世,让这边的格局完全改变。对蛮族来说,这决定了未来的发展。

    不管是五星市和大仪朝建立起合作关系,还是其中任意一方吞并了另外一方,蛮族的生存空间都将会大大压缩,以后再也不可能南下。

    如果咱们蛮族不能南下发展,那么永远就是在寒冷的草原上自生自灭,遇到极寒天气连生存都困难。

    就眼前的形势来看,必须要拔掉五星市。既然和五星市必有一战,不如早做准备。

    因此,呼韩塞西的意思就是和邓衍宗提出的一样,驻军高昌枕戈待旦,等候合适的时机进攻五星市。

    邓衍宗眼珠子转了好几个圈:“既如此,那不如在高昌整军后,立即直接和五星市开战。”

    其他贵族纷纷叫道:“这怎么能行?”

    话说蛮族人虽然凶恶,但有一点好处,就是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不久以前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现在突然去袭击五星市,这完全就是背信弃义的行为。即便是蛮族贵族,也不能容忍这种行为。

    邓衍宗嘿嘿一笑:“这些事嘛……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五星市并没有正式建国,和大仪朝之间更是没有划分清晰的国界线。咱们占领高昌之后,在边界上自然少不了摩擦。只要咱们再用一点点心思,到时候就是个扯不清的事。

    不不不,不是扯不清楚,而是就是五星市先打的咱们的人,是他们破坏协议在先,咱们是被迫还击。

    蛮族贵族纷纷沉下了脸。

    这些话说起来理直气壮,但自己骗不了自己啊。不管你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事实也改变不了。

    邓衍宗见状,开始说了起来。

    首先,咱们确定一个前提:蛮族和于奇正之间,必将发生一场决胜的战争。

    即便这一年停战,协议时间一到,也会开战。

    这是战争,决定的不是一个两个人的生死。如果紧抱着教条,到时候吃亏的是咱们。

    接下来再看看具体的情形。

    五星军之所以强,和于奇正个人能力关系很大。只要于奇正在五星市,不管哪支部队的士气都非常高涨。现在于奇正去了波斯,正是难得的机会。

    在看看于奇正现在在干什么。他一路南行,得到了大片的土地和人口。等到一年以后,他这些新占领的地方也全部稳定下来,五星市的实力比现在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届时再去和他们作战,胜利的几率更小了。

    除了于奇正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五星市的骨干将领。现在分为了五星军,南、中、西三路军的主将都在五星市的南边,在北边只有一个常固。

    即便于奇正不在,如果张宠那些人都在原驻地,咱们也不那么好打。而现在那几个让人头疼的家伙也都抽不出身来这边,常固孤掌难鸣。

    只要咱们再用点心,设计出一条妙计,能把常固干掉,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五星市军队就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正常情况下,常固也不那么容易中计,但老天又给了咱们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不仅于奇正现在远离五星市,就连李墨宁也回了大仪朝。

    假设李墨宁还在的话,这条计策还有点难度。但现在,成功的几率非常大。

    咱们驻军高昌之后,并不表现出要大战的样子,而是派出少量部队不断骚扰,蚕食他们的土地。

    李墨宁是李世明的女儿,具备一般人所没有的战略眼光。如果是她在市区主政,一定会想到咱们这么做的目的。

    以她的眼光和性格,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只会是两种:要么就是一开始就命令部队寸土不让,要么就是不断向后收缩,不管咱们怎么做都是采取忍让的姿态。

    如果是前一种可能,常固必然就是作战姿态,咱们不会有用计杀死或者俘虏他的机会。

    如果是后面那种做法,咱们就更加不好办了。

    原因嘛很简单,那就是以市区为底线。

    如果咱们蚕食到市区周边,于奇正已经处理好波斯的事情回来,那就又要面临五星市最强战力集合。如果到那个时候于奇正还没回来,李墨宁一纸檄文发出后,五星市军民将会殊死抵抗。这样咱们之前对外宣称的“边境纷争”的话术就完全破产了,因为咱们怎么都解释不通“边境纷争”怎么会占领到市区范围。

    而现在主政的阿缇雅,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眼光魄力,都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首先,和李墨宁不同,阿缇雅也是蛮族人,对于“停战协定”的观点是金科玉律,绝对不可能破坏。这个观点就会让她对于“边界冲突”的判断和李墨宁完全不同。在阿缇雅看来,这就是单纯的边界冲突,并没有谁会有意破坏停战协定。那么,她能做的选择,就是来和咱们谈判。

995.都给我让开

    后来事情果然如呼韩塞西所料,蛮族占领高昌后,每日里蚕食五星市的地盘,抢掠人口和财产就更不用说了。

    思维模式还是蛮族人的阿缇雅认为,对方不可能是故意破坏停战协定,其中肯定有些误会,于是跑去找对方谈判。

    常固闻讯后,脸色大变,急忙起身去追。可惜的是,一直到了边境,都没能追上阿缇雅。

    正准备先退回去再想办法时,对面一彪军马奔了出来,正中一人正是大蛮王呼韩塞西。

    而阿缇雅,则被两个蛮族军士押着推了出来。

    尽管常固只带了随身亲兵,但见到阿缇雅被抓,马上打消了先回去的打算,决定上前交涉。

    阿缇雅拼命的叫着,让常固不要过来,赶紧回去。

    呼韩塞西说道:“常固,想不到你们居然派一个女人来谈判,难道你们五星市没有男人吗?”

    常固高声叫道:“废话少说!用我换市长夫人,干不干?”

    呼韩塞西笑道:“爽快!就这么说好了。”

    不管阿缇雅怎么叫喊,常固依旧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只能这么做。

    两个士兵押着阿缇雅,朝着把自己双手绑住的走来的常固迎面而行。

    双方相遇之时,常固吸气开声,整个人飞身而去,左右脚分别踢在两个蛮族军士身上,同时口中大叫:“夫人快跑!”

    任谁都想不到,呼韩塞西这次毒辣至此。

    之间大蛮王手一挥,漫天箭雨落下,常固、阿缇雅倒在血泊中,就连他们两个自己人也没放过。

    常固亲兵队目眦尽裂,拍马上前。二十几人冒着箭雨冲上前,纷纷倒在血泊中。好在这也都是百战精英,虽然基本上都牺牲了,但还是有三个人冲了进去,抢回了常固和阿缇雅的遗体,朝着市区方向狂奔。

    消息传回五星市和北星军,所有人都悲痛万分,乌兰丽娅急得当场就动了胎气。

    若不是阿米尔等人跪地拦着,乌兰丽娅还坚持要亲率北星军和张宠留在市区的那部分中星军出征。

    大蛮王率军一路打了过来。

    因为常固牺牲得太突然了,北星军指挥系统一时之间没能运转起来,下面那些千夫长急怒攻心,纷纷率本部出击,这就从整体上陷入了很不妙的境界。呼韩塞西接连击败了几个千人队之后,率军直扑市区。

    东星军军长段志飞率本部火速赶来,临时接管了北星军的指挥。但因为对北星军中将领并不是那么熟悉,和常固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尽管奋力抵抗,但也只是维持了市区不沦陷,市区以北的区域尽皆落入大蛮王之手。

    战事的相关消息传到了大仪朝。

    李墨宁陷入深深的悲痛和自责中,怒而面见父亲李世明,质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世明笑道:“都说女生外向,连我的宝贝女儿也不例外啊。”

    李墨宁柳眉倒竖:“父皇,女儿现在是双重身份在和您说话。从私,为什么要害自己的女儿女婿?从公,五星市从未有过对大仪朝不利之举,为何要这样做?”

    李世明正色道:“那我就来回答你。不管于私于公,你们两夫妻都是朕的子民。朕且问你,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是不是乱臣贼子?”

    李墨宁叫了起来:“夫君从未有过自立为王的想法,一直到现在都还是五星市!”

    李世明冷笑一声:“这话恐怕只能骗骗三岁小孩儿吧?除了没有直接上九锡之外,他于奇正和皇帝有任何区别吗?既然不想自立,为何不直接归顺大仪朝?”

    李墨宁急忙辩解道:“并不是夫君不想归顺大仪朝,而是现在时机未到。五星市的民心……”

    李世明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对啊,五星市的民心都向着你家夫君。民心依附,只等时机一到,自然可以奉天承运了。”

    李墨宁急得直冒汗,心里明明知道不是这样的,但一时间被抢白后,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道理说清楚。

    李世明叹了一口气:“你父皇这个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必须为天下人着想。在咱们西北,有了这么大一股势力,将是我中原之大患。”

    李墨宁怒道:“什么为天下人,你就是为你自己!”

    “放肆!”李世明怒喝道。

    李墨宁紧咬下唇,转身朝外走去。

    “你去哪里?”李世明叫道。

    “我要回五星市,和他们并肩战斗!”李墨宁叫道。

    “来人!”李世明喝道:“把长阳公主给我看好了!”

    李墨宁气得浑身发抖,大叫道:“你……”

    李世明冷冷地看着李墨宁:“不管怎么说,你是我的女儿,我不能眼睁睁的看你送死。”

    “什么?!”李墨宁如遭雷击,颤抖着问道:“市、市区被蛮族人攻下了吗?”

    李世明沉着脸不答。

    李墨宁尖叫起来:“不可能,绝不可能!蛮族人绝对不可能攻下市区!”

    李世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没错,蛮族人还真没这个本事。不过……”

    李墨宁浑身筛糠一样抖了起来:“不过什么?”

    李世明大笑道:“他于奇正就算能挡住蛮族人,也挡不住我大仪朝天兵。不日前,朕已下令陇右军接管河西驻防,河西军前往安西集结,合二军之力征讨逆贼于奇正。”

    李墨宁白眼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李世明出门后,迎面遇上急匆匆赶来的卫国公李青、赵国公独孤无忌二人。

    几天前,君臣三人在一起定下了现在的方案。

    放弃高昌,最初的方向是“三国”之间相互制衡,但事态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李世明的预料。

    这是因为一条不是很起眼的信息,传达过慢的缘故。

    李世明定下三国分界策略时,还没有收到于奇正去波斯的消息。因此在他的设想中,就是呼韩塞西占领高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事实上他没有算错,如果于奇正还在市区,呼韩塞西肯定不会如此冒进,多半还是形成三国的局面。

    但现在,不仅于奇正不在,又设计害死了五星市北方战区的统帅,整个战况就完全不同了。

    呼韩塞西这次是在豪赌。

    他赌的,就是在于奇正回来之前,彻底击溃五星市主力部队,占领五星市区。

    为此,大仪朝的政策也必须跟着变化。

    按照目前的局势,蛮族人极有可能打败五星市。那么,大仪朝的西、北都是呼韩塞西的势力范围,防不胜防。

    而现在出兵,直接抄呼韩塞西的后路,不仅能把呼韩塞西主力尽数歼灭,还能顺势拿下五星市。

    这可是千秋万业之功啊!

    军队统帅出身的李世明绝对不会放过这千年难遇之良机,卫国公李青有心阻止,也开不了这口。

    现在他们二人急匆匆赶来,是因为收到了最新消息:于奇正正在赶回市区的路上,还派人给安西都尉熊超送了一封信。

    “信呢?”李世明急忙问道。

    独孤无忌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呈上了于奇正写给熊超的信。

    李世明看了一眼之后,勃然大怒地撕毁了信件,大声吼了起来:“竖子当天下英雄为无物吗?”

    于奇正写给熊超的信只有一句话:求两不帮。

    这个误会可就真不小了。

    于奇正在赶回市区的路上,经过王忠宝等人的分析,也对大仪朝这么突然放弃高昌起了疑虑。

    老丈人一直对自己的那种态度,于奇正心里也很清楚。他也知道,不管是之前的齐超群,还是现在的熊超,这些老哥们夹在中间都很难受。现在市区出了这么大的事,万一熊超不等朝廷军令率兵来援,将来可是大罪。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赶紧让人给熊超送信,让他别搅进这事里面来。

    于奇正没想到的是,熊超收到信之后更难办了。

    他这个安西都护本来就是空降性质,没有朝廷的虎符,就算他想出兵也出不了。他能做的,最多也就是给于奇正提供一些信息,如果朝廷要对五星市不利,他能拖延尽量拖延。

    现在于奇正来了这么一封信,他连压都压不下来。如果压下这封信,一定有人会把于奇正写信给自己的事报上去。本来信中也没说什么,但朝廷肯定不会这么认为。想来想去,熊超还是只能把这封信交了上去。

    于奇正和熊超两人都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内容,却触到了李世明的逆鳞。

    李世明一生百战百胜,心中的骄傲自然非常人可比。在他眼里,这句话虽然说的是“求”,但却没有任何求的意思。

    对这句话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你们给我听好了,别想着趁火打劫。否则的话,我就连你也一块儿收拾。

    李世明怒吼起来:“朕要御驾亲征!”

    都是在一起相处了几十年的人,相互之前实在是太了解了。李青和独孤无忌对望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他们都知道:现在,没有人能改变李世明的决定了。

    三天后。

    李世明御林军准备停当,在长安北门集结后,朝着北方出发。

    与此同时,于奇正赶回了五星市。见到阿缇雅和常固的遗体,于奇正泪如泉涌,趴在两人尸身上哭得昏死过去。

    等众人把他救醒过来,看到了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于奇正。

    以往嬉笑无赖之色荡然无存,就像一个毫无感情的石像——除了一双眼中燃烧着的熊熊火焰。

    呼韩塞西已经攻到了市郊。

    实际上,市区现在的防御措施非常薄弱。毕竟从成立到现在也只有这么短时间,不可能修建起高大坚固的城墙。

    为了尽快占领五星市区,呼韩塞西日夜不停地进攻。

    整个晚上,北、东、中三星军士兵都在与蛮族做着殊死搏斗;市区里的工匠百姓全部都在尽全力的加固城墙。哪怕只是一种心里安慰,但大家还是忍不住这么做。

    其实,几天前市里就下了通知,让市民们都赶紧撤离。但这个通知就是一张废纸,因为没有人离开。这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天堂。失去这里,生命将会毫无意义。

    于奇正嘶哑的嗓音开口了:“让大伙都停下,全部回家不要出门。”

    现在这个局面,再说撤离百姓已经不可能了。能做的,就是让大伙在家里先呆着。

    说完这句话后,于奇正又说道:“城中的士兵全部集结到我这里。”

    阿米尔苦着脸答道:“城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士兵了。”

    在于奇正到达的两天前,西星军在小乙的率领下已经赶到了。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赶到,现在市区已经沦陷了。

    但现在,所有的部队都投入到了前线,城中根本没有什么军队了。

    城中士兵集结时,一彪人马赶了过来。

    张宠和于奇正几乎是同时收到噩耗,马上下令在吐火罗的部队往市区赶。因为人数比于奇正多,所以就迟了一步。

    不过,张宠亲率的第一批赶到的人,也只有几百人而已。

    张宠上前问道:“姐夫,怎么打?”

    于奇正终于爆发了,用尽全力吼道:“怎么打?还怎么打?不怕死的就跟着我往前冲就行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翻身上马,朝着正北方就冲了出去。

    沐儿见状大惊,赶紧和张宠二人一左一右跟上。

    马蹄如同战鼓一样踏破了夜。

    在这个夜里,火把延绵数十里,双方拉开战线厮杀着,处处都是喊杀声。

    于奇正所往,正是火光最盛处。

    虽然之前都是靠混,但也不止一次见过战场。毫无疑问,那里就是敌军首脑所在。

    这是呼韩塞西最为精锐的部队,小乙亲自率军苦战。

    但小乙也知道,照目前这个形势,也支持不了多久了。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要想越过这里,必须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军长,咱们来援兵了!”一个亲兵大声报告。

    小乙不由得一头雾水,他很清楚市区里已经没有兵了,哪来的援兵可言?

    不过眨眼功夫,一支几百人的部队就狂奔过来,当头的正是五星市长于奇正。

    小乙赶紧迎了上去,没想到的是于奇正似乎压根没看见他一样,大吼一声:“前面的,都给我让开!”

996.沐儿的愤怒

    听到于帅的吼声,小乙条件反射地下令:“让开!”

    前面让出一条通道,于奇正第一个朝前冲去。

    张宠、小乙毫不犹豫地拍马跟上。

    沐儿二话不说,取出灵宝弓,朝着正前方连射三支烟花鸣镝箭。

    尽管战场上杀声震天,但也掩盖不了鸣镝箭的尖锐哨声。

    再说了,即便是没听见哨声,也能看到连续绽放的三朵硕大烟花。

    双方士兵都是愣了一愣,紧接着我方阵营中爆发出震天的吼声:“于帅来了!”

    几乎所有的五星军士兵都哭了。

    这次的战斗异常艰苦和惨烈,但每个人心里都在说着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到于帅回来的那一刻。只要能坚持到那一刻,所有的血债都会讨回来!

    现在,于帅回来了!他亲自朝着呼韩塞西冲去了!

    原本拉开形成对战的长蛇般的战线马上改变了。不管在战场上的哪一个点的将士,全都朝着鸣镝箭放出的烟花的方向冲去。

    这个冲,指的是根本不考虑到对面的敌人,哪怕是刀剑砍在身上也不管,反正就是朝着那个方向冲,哪怕被正面、侧面以及尾随而来后面的敌人杀死,也在所不惜。

    呼韩塞西这次带来的,全部都是精英。可以说,这也都是些悍不畏死的家伙。

    “不怕死”就是最恐怖的吗?不是。

    虽然蛮族士兵也不怕死,但面对这一波,也都暗暗心寒。

    因为在“不怕死”之上,还有一种更为恐怖的存在——“不怕死的疯子。”

    不怕死,只是克服了畏惧死亡的勇气,人类天生的爱护生命的思想还在。但如果是疯子,就完全没有这种思想。

    在蛮族士兵眼里,眼前这些五星军人,每个人都是这种疯子。

    事实上,这些人不是疯子。不仅没有人是疯子,而且每个人都很正常。蛮族士兵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种东西叫做“信念”。

    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所以就会认为对方是疯子。

    呼韩塞西也不能接受。

    原本已经胜券在握,仅因为对方阵营中冲出了一支小部队,情况完全改观。

    很快,他也知道,这是因为于奇正亲临战阵了。

    对于奇正的恐怖实力,呼韩塞西不是没有见识过,而且见识不止一次。

    但他还是想不到,竟然能恐怖到这种地步。仅仅凭借他一个人,就能掀起一阵海啸——由人类组成的海啸。

    更让蛮族士兵心惊胆跳的事情出现了。

    从五星市区方向又赶来了无数人,火把将那边的天际全部染红了。

    呼韩塞西并没有把于奇正去波斯的事情正式传达下去,其理由在于:他不想让下面的士兵觉得自己就是趁着于奇正不在来攻打五星市,这样对军心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绝大部分蛮族军士之前都在疑虑:咱们都快打到市区了,尽管北星军、东星军、中星军都在战场上遇到了,但一直没见于奇正的旗号出现过。

    眼下的情形让蛮族士兵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在前阶段作战时,于奇正本人是去南边组织军队去了,现在来的这么大规模的,就是他从那边带来的部队。否则怎么都解释不了眼前的情况。

    这么想着的,不仅仅是蛮族士兵,在前线的五星军军人也认为自己的援兵到了,一时间士气到达了巅峰状态。

    事实上他们都想错了,现在来的并不是军人,而是五星市的百姓。

    刚才,五星市区的百姓们收到了一个消息:所有人都回家呆着。

    这次不是通知,是命令——来自于市长的命令。

    同时他们还知道了一件事,于奇正亲自冲了上去。

    没有人遵守这道命令。

    所有的人,包括年迈的老人、受伤的伤兵、体弱的妇女、不到十岁的孩童……对,是所有人,全部拿起能够拿起的武器冲了上来。

    这武器,有铁镐、有木棒、有羊鞭,如果什么都没有的,就是石头。

    即便连石头都没有,我们还有拳头、腿脚、牙齿!

    虽然是百姓,但在黑暗中爆发出的阵阵喊杀声和漫天的火光却与正规部队没有太大区别,这让所有蛮族士兵心里只有两个字:完了!

    呼韩塞西面如死灰。

    虽然之前也数次败在于奇正手下,但每次都是输的稀里糊涂。虽然输了,但心里并不是真正的服,有着很多的不甘。

    但这一次则没有任何的理由可言,于奇正选择的,是面对面冲锋。没有什么计策,没有什么谋划,完全就是正面硬刚,看谁的拳头和骨头更硬。

    现在这个答案已经出来了:两个拳头正面相遇后,其中有一个粉碎性骨折。

    毫无疑问,骨折的是呼韩塞西。

    这次他带来了呼韩族的全部军队,再加上少量其它种族的。在他的眼里,就算于奇正本人在,只要是正面作战,绝对不会输。

    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自己这支纵横草原多年的精锐,竟然在这么一个夜里被对方杀得溃不成军。

    呼韩塞西觉得,这不是真的,这一定是在做梦。

    今天,是汉人的农历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过年了。呼韩塞西选择这么急的进攻,除了之前说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没说出来的原因:让汉人连这个年都过不了。

    这个想法是邓衍宗提出来的,倒不仅仅是为了报之前战败的仇恨,还有一个因素: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对以汉人为主的五星市区的人们造成心理上的沉重打击。

    可是,就眼前这个情形来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给汉人们送上了一份新春贺礼。

    兵败如山倒。

    所谓的项羽之类一个人打一万个人,只是无限制的夸大。不然的话,也不会存在乌江自刎这回事了。更何况,呼韩塞西不是项羽。退一步说,就算他是楚霸王项羽也没用。现在的情形别说是项羽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呼韩塞西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令撤退。

    他已经知道,经过今晚之后,在很长时间内,北方蛮族再也不可能入侵这边了。这个“很长时间”,大概至少是他这一辈子。从今晚开始,他只能回到寒冷的漠北,带着族人在汉人无法到达的苦寒之地艰难的生活。什么争霸天下,全都成了泡影,这次回去之后,恐怕连“大蛮王”这个位置都保不住。

    但他已经没有了选择,所有的发展都建立在生存的前提之下。和生命相比,一切都不重要。

    现在他能说的,只有两个字:退兵。

    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战局就完全确定了,接下来就是两个字:追杀。

    蛮族兵士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拼命的向后逃去。五星军和五星市民衔尾一路追杀。

    这下后面跟上来的五星市民就起到大作用了。

    正常情况下,军人打了胜仗也有个麻烦,就是对缴械投降的敌方军士的处理。在这个野蛮的年代,有一些残暴的将领,直接采取杀俘的做法。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因为性格残暴,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就是对俘虏的处置。战场上俘虏过多,就必须要分出兵力来看管这些俘虏。而且所分出的这些兵力还不能太少,不然万一俘虏暴动,就是后院失火了。既然分出了兵,那么能用于追击敌人的部队数量相应也就减少了,不能取得最大的战果。

    但是,自于奇正率飞天铁骑出征起,就从来没有过杀俘的做法。别说残杀俘虏了,就算是虐待俘虏的事情都没有。只要对方放下武器真正投降的,还会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治疗伤病。这不仅是于奇正的要求,也明令到五星军军规中了。

    蛮族军队彻底崩溃,战场上缴械投降的敌军士兵数量可是不少。

    本来这应该是五星军的一个负担,但现在广大市区百姓及时跟上,这个问题就完全不存在了。战场上的五星军正规军只要暂时先看管住俘虏,随后跟上的五星市民就能把那些俘虏绑在一条绳子上,然后拿起缴获的武器,就可以帮着看管和押送俘虏了。

    这么一来,用于追击的五星军士兵就多了不少。于奇正率军一路追杀,市民们跟在后面一路绑俘虏,呼韩塞西逃兵始终被五星军贴着追杀。要知道,常固和阿缇雅的遇害,让每个五星军将士们都是义愤填膺。加之最近在战场上吃了呼韩塞西的大亏,现在哪个人不是红了眼?

    整整一夜,五星军整整追杀了一夜。天色将明的时候,已经追到了高昌城。

    呼韩塞西原计划败退到高昌城后,在这里整理残兵败将,然后有序朝北方撤退回去。但他想不到的是,现在的于奇正已经成了一条疯狗,压根就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呼韩塞西进城后,刚刚下达整军的命令,五星军就冲了过来。

    这让呼韩塞西非常为难。这次倾巢而出,蛮族大军足有八万之数。现在逃进城里的不过一万人,除了在战场上直接损失和被俘虏的,估计还有至少还有四万人在城外。如果现在关闭城门,这批人的结局除了被杀,就只剩下被俘。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呼韩塞西倒不是怜惜这些士兵的性命,而是假设任由这些人在城外被攻击,现在城里的这一万人也抵挡不住。一旦五星军把城外残局收拾好了,再对高昌城发起攻击,呼韩塞西还是只能弃城逃走。

    可问题是,现在不关城门也不好办。于奇正这个疯子,带着一批小疯子,只顾着朝前冲。只要前面的蛮族士兵不挡道,分到左右两边的话,就完全不管不顾,朝着前面猛冲。什么?有挡道的?那就真的是自己嫌命长了。

    且不说张宠、小乙、段志飞这些人已经成了死神的化身,还有个更让蛮族人胆寒的死神之神的存在——沐儿!

    本来沐儿她们几位夫人就情同姐妹,而阿缇雅又是和她关系最好的一个。虽然说大家感情都好,但沐儿日常走动和来往最多的,就是阿缇雅了。

    且不说李墨宁是汉家公主,自然而然有着皇家的威仪。加上她日常又是最忙的一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因此两人闲聊的时间不多。另外一个就是乌兰丽娅,因为丽娅有孕在身,而且之前一段时间都是在休区,所以两人之间的来往相对而言也比较少。再从四人在家里的情况来看,两人也是最近的。

    在四个女人中,只有沐儿不是“公主”身份。但那三个公主,又是有一定区别的。

    李墨宁的大仪朝公主含金量最高,阿缇雅属于是被“灭国”的公主,乌兰丽娅是“依靠于奇正复国的公主”,自身的优越感也不同。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阿缇雅是高于乌兰丽娅的。但问题是人家乌兰丽娅现在肚子里怀着于奇正的孩子,而且还是第一个孩子,光这一点就够了。因此,在四位夫人中,最低调的也就是沐儿和阿缇雅两人了。还有点最重要的,就是她们姐妹两的性格都是特别内敛和平易近人的,所以共同话题就更多了。

    本以为能一辈子好姐妹下去的,谁知道天意弄人,阿缇雅香消玉殒,这让沐儿根本就接受不了。加上一贯都是对世事无所谓的于奇正这次像是换了个人,沐儿自然也是急坏了。

    多种原因之下,沐儿就再不留手了。

    作为在天下都排在最前面的灵宝弓,其张力不用过多描述。只需要一句话就知道有多强劲了:小乙丁武都不能拉满。

    而现在,沐儿是弓弓如满月,箭箭如流星,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沐儿的每一箭射出,至少是射穿一个人后去势不止,把第二个人也射中。请注意这个“最少”,因为正常情况下,从盛怒之下的沐儿手中射出的箭矢都是穿过三个人。

    从战局开始,面对面见到蛮族军队之后,沐儿手里的箭就没有断过。到现在为止,从她手中射出的,至少有一千支箭。

    按照后世的一个名词,这就叫做——降维打击。

997.控制住城门

    在这种强度的冲刺下,哪还有蛮族军士敢挡在她们前面?赶紧往两边闪,兴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于奇正的矛头所向,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直接捅入了蛮族军阵。而在他们身后的五星军式并购生怕主帅有失,也是疯狂的跟上。

    这么一来,于奇正的先锋就比绝大多数蛮族溃兵还要接近呼韩塞西。

    如果现在呼韩塞西不关闭城门的话,就会被于奇正他们这群人冲进高昌城,届时一切都完了。

    陷入两难中的呼韩塞西,最后只能咬牙下令关闭城门。还是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其实这个烧柴不烧柴的也就是说得好听点,说白了也就是先保住性命要紧。

    眼见呼韩塞西开始关闭城门,于奇正双眼赤红,加鞭朝前冲去。奈何呼韩塞西不是傻子,站在城头看着,保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管于奇正他们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抢进城门。

    就在眼睁睁看着呼韩塞西关上城门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发生了。

    斜刺里一队肩膀上缠着白色布条的蛮族士兵在几个五星军士兵的带领下,从城门附近冒了出来,直接冲到城门口,三下两下砍翻了守城的蛮族军士之后,死死控制住了城门。

    这下连于奇正等人都搞蒙了,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帮手。不过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先赶紧冲上去再说。

    要说这件事吧,还得归功到迦叶大师和牺牲了的常固身上。哦对了,还有个就是王忠宝。

    迦叶大师虽然早就没在军中了,但和五星军的高层军官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常固等人在军务不是很繁忙的时候,偶尔会去青龙寺和迦叶大师叙叙旧。大家聊天过程中,迦叶大师结合自己以前当“政委”的经历,讲了一些如何在军中加强思想教育的经验。张宠等人对此倒不是太放在心上,但常固却非常重视这件事。

    后来,常固专门在军中成立了一支“思想教育队”,分配到基层部队中,专门做底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的思想工作。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北星军对市里的思想觉悟比其他几星军还要高。北星军的每个士兵,对市里的律法和各项政策等方面都非常熟悉,这其中就包括那部分呼韩族士兵。

    在最早的那次作战中,有几百呼韩族士兵被俘虏,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已经完全融入了五星市民之中,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当初汉区办人视台时上去做了访谈的酒糟鼻谷里嘻哈。

    在那次战争中,受了伤的谷里嘻哈成为了汉区的俘虏。不过,他压根就不敢对人说自己受伤的事情。战败成为奴隶后,如果不能给对方做事,比如说伤员,就会直接被杀死,这已经是蛮族之间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因为怕被发现是伤员,所以一直尽力隐瞒。结果很快伤口发炎化脓,再也隐瞒不住了。迦叶大师亲自为他治疗,把他救了回来。

    后来被调到汉区做营造,不但没有被折磨,而且还发工钱。

    再后来,这些人就都想通了。什么族不族的不重要,吃饱穿暖不受人欺凌才是王道。在这里,每个人凭自己的奋斗都能过上好日子,完全就是人间天堂。

    再再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市区“买房入籍”,成为了良民。

    像谷里嘻哈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对市区的感情绝对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族的百姓。对他们来说,这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什么呼韩族,早已成为了一个过去。

    在这些人里面,有三十几人还进入了五星军,成为保卫五星市的一员。

    白砂灌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就对五星市完全认同了,再加上在军中受到的思想教育,可以说白砂灌对市区是完全忠诚,如果有人对五星市、对于市长不利,他绝对第一个冲上去赴死。

    人,总会思念亲人的。在五星市的这些呼韩族人,也会时常想到自己的亲人。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现在自己已经过上好日子了,如果能想办法把家人接回来一起享福该有多好啊。但这也只是想想,他们这批人的大多数家人全都因为他们被大蛮王治罪,成为了低贱的奴隶。

    越是这样,这些呼韩族人越是觉得愧疚,认为是自己害了家人。虽然暂时不能把家人接来,但也是想尽各种方法,把这边的消息传递回去,希望家人们能找机会从那边逃过来。

    因此,但市区的情况也多多少少传播到了那边。不过,因为大蛮王控制的非常严,因此能通过这个渠道传播过去的信息并不多。

    真正让市区的美好生活传播开来的,还是王忠宝当时定的“划分东西蛮”之策。

    在人视台的宣传下,东西蛮的概念迅速推广出去。位于西边半边的人找到了一种无形中的优越感,每次提到“东蛮”时都是一副不屑的样子。

    这就在边线地区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原本紧邻的两个地方的人,突然就产生了“档次”的区别。划分到西蛮的人,即便没有去过市区,也是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了市区的状况,然后再添油加醋地说出去。

    这些话又经过被划分到东蛮的人之口,向着西北方向深入渗透,因此呼韩军中很多士兵,也都听过市区的情况。

    白砂灌是个有脑子的人,于奇正刚刚开始反击作战之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能深入敌后,把这边的情形传播开去,能让部分族人倒戈,这样里外夹击,胜算就要大得多。

    当然,这么做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不过白砂灌认为,这个风险必须冒。因为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五星市,也是为了自己的族人。

    在五星市生活之后,才知道人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忠于呼韩族,应该是让族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忠于呼韩塞西个人。

    烟花鸣镝箭响起之后,五星军建制完全被打乱,白砂灌找到几个和自己一样在五星军中效力的族人战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几个呼韩族士兵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去试一下。他们几个人不再纠结于战场上厮杀,而是直接朝着蛮族军队后方狂奔。

    由于于奇正那队人一直都是冲的大蛮王的中轴线,路上多少会遇到一些抵抗。再说了,就算没有人抵抗,这条线上的溃兵也是极为拥挤,和从侧面直接冲过去相比自然是慢上一步。

    白砂灌几人冲到城门附近之后,做出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这时候继续冲进城去,仅凭他们几个人,会被呼韩塞西轻易剿灭,不如就在城门处招兵。经过一番现身说法,还真招到了五十几个士兵。如果不是呼韩塞西要关闭城门,还可以继续发展。

    见到城门要关闭,白砂灌知道如果再等就会错失良机。现在冲上去控制住城门,只要坚持到市长赶到,就可以大获全胜。为此,哪怕是自己牺牲在这里也是值得的。

    打定主意之后,便当机立断带着这批人冲上去抢城门。这个突然袭击,让本来就人心惶惶的守城门士兵完全反应不过来,被白砂灌顺利抢点成功。

    没等呼韩塞西临时急调的人反击城门,于奇正等人就冲了过来。

    呼韩塞西见状,只能放弃高昌,带着残部继续向北逃窜。

    不到半个时辰,于奇正这支先锋部队就完全控制住了高昌,呼韩塞西在后面的几万蛮族部队退路完全被切断。接下来的情形,就是在后面五星军主力追击下,不断纷纷缴械投降,大蛮王呼韩塞西主力彻底灰飞烟灭。

    天色完全亮了,现在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早上。

    小乙吐出一口唾沫:“终于可以过个安逸年了。”

    “安逸你麻痹!”于奇正的眼珠子全部都是红的:“要过年你过,老子自己去。”

    这句话说得就连张宠都有点莫名其妙。从昨晚到现在,已经厮杀了整整一夜,片刻都没合眼。其实还不光是昨晚了,这几天日夜兼程赶过来,基本上都没睡。到现在为止,真可谓人困马乏,到了必须修整的时候,姐夫这么说难道是还要追?

    这么一想,当即上前问道:“姐夫,还追吗?”

    于奇正咬牙切齿地说道:“就算追到天涯海角,我这次也要拧下呼韩塞西的人头!”

    张宠马上就叫了起来:“好,咱们去!咱们累,他呼韩塞西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城中已经集合了将近三千五星军骑兵,稍作编制后,把城内防务移交给后续部队,连粮食都来不及准备,就朝着北边出发了。

    。。。。。。。。。。。。。。

    就在于奇正与呼韩塞西决战的同一时间,李世明亲率御林军出了长安。

    这并不是一时冲动。作为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冷静是最基本的素质。之所以选择大年三十出征,是为了向下面传达一种态度:时不我待!

    一整夜行军之后,从长安方向奔来一匹快马:“圣上,大事不好了。”

    李世明当场就要把这个太监给砍了,现在刚刚出征,竟敢如此来触霉头!

    不等他砍下太监的脑袋,这个太监就从马背上滚下来,连滚带爬地滚到李世明脚前,哭嚎着说道:“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李世明一把揪住太监的衣领,颤着声音说道:“皇后怎么了?”

    太监继续哭着:“皇后娘娘她不行了。”

    李世明一张脸变得苍白,二话不说,上马就朝着长安城奔去。

    赶到皇宫时,独孤皇后还躺在床上。虽然看上去虚弱,但脸色却极为红润,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有大问题的人。

    李世明不由得心中疑惑,难道那该死的太监竟敢欺君?不过,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守在病床边的李墨宁姐妹,还有一旁的御医,人人都是如丧考妣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大震,旋即明白过来:独孤皇后现在这种情况,是回光返照!

    很多人在死亡之前,突然间又精神状态变得良好,有思路清晰,正常沟通交流,可以摄入食物的表现,这种情况就称为回光返照。

    见到李世明,独孤皇后笑了起来,一如昔年两人相识那一笑。

    李世明跌跌撞撞上前握住独孤皇后的手:“观音婢……”

    独孤皇后笑道:“陛下,臣妾有话和你说。”

    说完这句话之后,也是用力反握住李世明的手说道:“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

    李世明面如死灰。

    这番话的意思是:房玄龄侍奉陛下多年,小心翼翼,做事缜密,朝廷机密要闻,不曾有一丝泄露,如果没有大的过错,望陛下不要抛弃他。我的宗族,由于沾亲带故而得到禄位,既然不是因有德行而被任用,便容易遭致灭顶之灾。要使他们的子孙得以保全,望陛下不要将他们安置在权要的位置上,只是以外戚身份定期朝见皇上就足够了。我活着的时候对别人没有用处,死后更不能对人有害,希望陛下不要建陵墓而浪费国家财力,只要依山作坟,瓦木为随葬器物就可以了。仍然希望陛下亲近君子,疏远小人,接纳忠言直谏,摒弃谗言,节省劳役,禁止游猎,我虽在九泉之下,也毫无遗憾了。也不必让儿女们前来探视,看见他们悲哀,只会搅乱人心。”于是取出衣带上的毒药给太宗看,说道:“我在陛下有病的日子,曾发誓以死跟定陛下到地下,不能走到吕后那样的地步。”

998.有五个意思

    独孤皇后这番话,总得来说就是表达了五个意思:

    1.举荐房司空回朝;

    2.不要过于重用独孤家的人;

    3.自己死后要采取薄葬;

    4.劝诫李世明修身;

    5.在外地的子女不必回京城吊丧。

    大致来说,这五件事是由重往轻的顺序讲的。

    先说第五件,在外地的儿女们不必回京。皇后本人亲生的就是太子李经和李墨宁姐妹,现在三人都在长安。因此这里所说的子女指的是其他妃嫔所生,外封或者外嫁的皇子公主。虽不是自己亲生,但作为皇后,自然也算是母后大人。

    人之将死,往往会说自己最真心的话语。虽然那些皇子公主名义上也管自己叫“母后”,表面上也是母慈子孝,但实际上双方的感情是怎样的,相互都很清楚。这些皇子公主回京,除了能在面上表面自己的“孝顺”外,也就是劳民伤财罢了。

    再说第四件。这是老生常谈,两人自少年结为伉俪,独孤皇后就是李世明的贤内助,“亲君子远小人”之类的劝诫从未中断过。

    第三件事就是要求薄葬,这充分显示了独孤皇后真的是万古贤后。人在离开世界的时候都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独孤皇后到这种时候还是崇尚节俭,可见其品德之高洁。

    第二件事就是史上一直存在的“外戚干政”的矛盾。对于这一点,独孤皇后是最为身处其中的。在这个时刻,能对本家事务做这样的处理,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人间清醒。

    按道理来说,这件事关乎于独孤家族,应该已经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为什么还只能排在第二位呢?

    咱们再来看看独孤皇后说的第一件事:举荐房司空回朝。

    这是一个破天荒的事情。独孤皇后一生,虽然对李世明多次劝诫,但都是以妻子劝丈夫“修身”的形式,严守“后宫不干政”的规则。在此之前,从来没对朝中任何人事任免发表过意见。

    不久前,房司空以告病的形式回乡。但实际上朝中官员都清楚,这里面的内情可不是那么简单。朝中大臣同样是忠于李氏王朝,但在具体方向上每个人都不同。因此,方向相同的官员就会渐渐聚成一团,加上各种人际关系的纠缠,最后形成不同的“派别”。

    现在朝堂上的派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保皇派、相权派、太子派。

    保皇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李世明的“家奴”,彻彻底底终于李世明个人。对于事务的判断,一切以李世明的意思为主。军中武将出身的鄂国公尉迟、卢国公程咬银就属于这种性质。

    相权派,也可以叫做“官僚派”,代表着官僚的利益。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站在“相”这个角度的人,就属于这个派系了。形成这个派系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当然是对权力的欲望,不管是“相爷”本人,还是依附在这条藤上升官发财的人,都渴望更大的权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安全感”。

    从法理上来说,皇帝是天命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中也包括对包括丞相在内的所有大臣生命予杀予夺的权力。

    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被杀的大臣尸骨如果连起来,恐怕可以绕着地球多少圈了。只有对皇权进行制约,这些臣子的性命相对才多一点保障。

    皇权和相权,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不管是皇权过大还是相权过大,都不是一件好事。皇权完全吃掉相权时,遇到汉武帝光武帝之类的还稍微好一点,只要皇帝自身能力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就是一场大灾难。相权过大同样如此,遇到伊尹霍光之类还好一点,遇到董卓之类的那就国家都玩完了。因此,只有皇权和相权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相互制衡,才是比较好的结果。

    且不说这个“度”很难把握,即便把握得不错,也还存在一个难办的问题。

    前面说了,从法理上来说,皇帝总是最高点。即便换皇帝,这一点也没改变。如果推翻了这一点,当前社会结构中的整个官僚体系都不存在了,所谓的“相权”更无从谈起。怎么才能既维持这个结构,又对皇帝有效的制衡呢?

    所以,相权派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两点:一是“祖制”,二是“法制”。

    祖制很好理解,就是皇帝祖上定下的规制。既然世间没人能制约得了皇帝,那就用他自己的祖宗来制约吧。至于法制,就是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一切以这个规则为准,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相当于“咱们先说好哈”,这个“说好”通常也就是对皇帝的某种制约。在实际情况中,祖制和法制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使用。

    通常来说,相权派都是以丞相为代表的负责理政的文官。独孤无忌和房司空这种当丞相的,就是天然的“相权派”。

    太子派,也可以叫做“少壮派”。通常来说,以相对年轻、已经处于中层但还没到高层的官员为主。这一派系代表着新兴的政治力量。

    不管英明神武还是昏庸无道,皇帝最终也是要去阎王爷那里报道的。或者说,天下总是要由新的人来继承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继位后,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和执行国策,和自己理念不合的,留着阻拦自己的事吗?

    完全站在太子李经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官员,就是这个派系了。独孤冲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这种派别之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相互之间经常会转化,还有就是一个大臣有时候是这个派,有时候是那个派。

    这是因为,尽管不同派别从大的方面来说代表着自己的最大利益,但从很多具体事务上来说,另外一个派别的政策就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了。

    最高权力附近的水域,是世界上最变幻莫测的漩涡群。

    本来朝堂上三个派别之间的尔虞我诈就已经够复杂了,还有其他很多不可忽略的因素。除上面三个派别,至少还要牵扯到“外戚”、“宦官”、“内宫”的争斗。

    这么一来,对某些门阀或者官员个人来说,情况就更复杂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国公独孤无忌一家。

    作为“宣武门事变第一功臣”的独孤无忌,无疑是最坚定的保皇派;但他现在所坐的丞相这个位置,又是相权派的核心人物。就亲戚关系而言,他是李经的舅舅,儿子和李经的关系更不用说,毫无疑问是太子派的中坚力量。还有,他是独孤皇后的哥哥,又是“外戚”的典型代表。你说,他能算作是什么派?

    不过,朝中目前像独孤无忌这种情况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多数官员还是能从总体上划分到哪个派别的。也因为如此,房司空才成为了“相权派”的典型代表。独孤皇后说这话的时候,相权派正处于最不得志的状态。

    现在李世明已老,新老政权交替之时,首要打击的就是相权派。如果不是继位者实在年龄太小,又或者处于特殊时期,必须要有所谓的“顾命大臣”才能保住家族江山的话,这时老皇帝必定要把相权派压得死死的。毕竟,接替自己位置的是自己的儿子,亲生的。而准备结位的太子更是必须把相权派这块挡路石一脚踢开,避免受制于人。

    已经有了核心原因之后,“上朝时左脚先进殿门”之类的理由就很好找了。

    李世明父子这次用的导火索是一个人——于奇正。

    从一开始,作为官僚利益集团代表的房司空就是坚定的“贬于派”。尽管李世明也把于奇正视作心腹大患,但这和皇权相权之争并不矛盾。

    这件事本来就波澜起伏,随时可以根据情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李世明决定:两件事一起做。

    前段时间,徐高材讨伐于奇正失败后,就以此为借口,把一块小腿粗的冷萝卜塞进了相权派嘴里。凡是当时支持出兵的,虽然暂时没有治罪,但都受到冷脸相待。这是给相权派的暗示,也是给这些人一个机会,看他们能不能自己醒悟过来。如果招子不放亮点,继续贪图权位的话,就别怪我李二放大招了。

    凡是开国元老,没有一个不是人精,房司空也不例外。徐高材兵败的消息传回到朝中那天,看着李世明的脸色,心里就明白了。作为聪明人,赶紧下跪请罪,并表明自己最近身体不好,希望能回乡一趟。

    当然,他并不是李世明肚子里的蛔虫,当时这么说的时候也是先试探一下皇上的心意。果然,李世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房司空二话不说,当天回府就打点行装离开京城。

    独孤皇后说这件事,实在是用心良苦。这句话中的“房司空”其实并不是房司空一个人,而是代表着“相权派”的一大批人。

    她也知道,不管是李世明还是李经都一定会打压相权派,但反复思考之后,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佳方案,任何事情都要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找出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正常来说,作为皇家压制住相权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前的格局就不能这么做。这一切,还是和小女婿于奇正相关。

    制衡。

    不管是一个家庭,一个帮派,一个集团,还是一个国家,维持平稳最好的方法就是其中各种力量达到平衡的状态。无论哪一方的势力过大,都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独孤皇后所想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儿子。要想让儿子一切顺利,就要尽量让各种力量相互制约,而皇帝则是中间的平衡点。

    假设相权派完全被打倒,朝中就只剩下保皇派和太子派。任何两个派别之间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如果没有第三股势力,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没有缓冲,非常容易激化起来。

    从具体的事情来说,于奇正就是一个焦点。

    李世明对于奇正的态度是除掉,李经的观点是和平相处。这本来就是个矛盾。

    之前因为相权派在,对五星市采取强硬做法的观点占据上风。虽然同样和保皇派一样的态度,但有他们在前面,保皇派就有了缓冲地带,很多时候不用自己直接出面。即便李经不爽,也只是不爽相权派这批人,父子间不会发生争执。

    不过,这么做的前提是:相权不会威胁到皇权。

    这就是独孤皇后为什么提出不要重用独孤家的人,而是以房司空为相权派的代表。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完了。

    虽然说独孤冲和李经表兄弟二人感情很好,政治理念也相合,但毕竟和上一辈从一个娘肚子出来的亲兄妹还是有区别的。

    另外就是,独孤无忌是跟着李世明混的,自然是被李世明牢牢压住不敢动弹。但对李经来说,不仅血缘上是长辈,国事上也是开国元老。一个长辈,对一个晚辈的尊重,与对待自己同辈份的“老大”,肯定也不可能是一样。

    如果独孤无忌成为相权派的代表,就很有可能出现相权大于皇权的情况,那么自己儿子的位置就不稳了。

    到时候双方发生冲突,独孤家赢了,自己的儿子完了;李经赢了,自己的娘家完了。

    这个“完了”,99.9999%的几率是人头落地。两种结果对独孤皇后来说,都是噩耗。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哥哥的距离推远一点。在哥哥和儿子间设立一个“第三方”。

    同样,这个第三方绝不会有机会威胁到老公和儿子。因此,这个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最好是和军方没有任何关系的文官,这点不用多解释。

    第二就是人品好,效忠李氏无污点。

    第三就是既不能威望过高,比如文臣独孤无忌武将李青,也不能没有资历和威望不能镇住人。

    这么算下来,最合适的人选也就是房司空了。

999.林下何须问

    但现在对李世明老说,重点不是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话就是“临终遗言”了。

    李世明老泪纵横,上前握住独孤皇后的手柔声说道:“你不要想那么多了,好好养好身子。”

    独孤皇后喘息着说:“陛下,臣妾恳请您恩准。”

    李世明不断点头:“准,观音婢说的,李二都同意,全都同意……”

    独孤皇后笑了起来:“来人,取本宫的凤冠凤袍,替本宫上妆。”

    说这些话的时候,独孤皇后神采飞扬,哪像一个病重之人?

    李世明正待阻止时,独孤皇后笑着说:“教坊新作了几支曲子,臣妾请陛下一同观赏。”

    和大多数妃嫔不同,皇后唯一的爱好只有读书。过往两人在一起时,都是共执书卷,各抒己见谈论古今之事。主动邀请欣赏歌舞,这还是第一次。

    乐曲声起,李世明微微皱了皱眉。

    皇后笑吟吟地问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明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之色:“一听就又是拍马屁的那种,实在无趣得很。”

    皇后笑意更甚,示意乐曲停下:“要不,来一曲《秦王破阵乐》,臣妾陪陛下舞上一段?”

    李世明大喜,拍着巴掌叫了起来:“好,这个好!难得皇后今天这么好兴致,李二岂敢不从?”

    见他耍贫嘴,皇后娇羞的横了他一眼。

    李世明心中漾起层层水波,一如二十三年前那个晚上。当时他掀开盖头,就是这样一个“白眼”,开始了他们相濡以沫的人生。

    那一年,他十六岁,她十三岁。

    一声笙响,乐曲第一部分《升帐》开始。独孤皇后舞动水袖。

    看着妻子俏丽如初的侧脸,李世明思绪万千。大业十二年,夫妻二人随父赴太原任职。年仅十七的她成为了当家主妇,李家的威望和独孤氏的仁德,随着玄中寺的钟声向四周传扬。

    曲子第二部分《列队》。李世明拔佩剑而舞。

    大业十三年,李渊父子晋阳起兵。

    《告急》声起。夫妻二人对视一笑。

    大业十四年,李渊称帝,改国号。是时,天下正处于各路反王纷争之中。

    《赴战》音来。夫妻二人翩翩起舞。

    李世明四年间平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诸路反王。

    与此同时,皇帝、太子、齐王以及后宫妃嫔均与秦王李世明生出嫌隙。独孤氏一如既往时常入宫孝敬公公并四处活动。最终李渊未对李世明下死手,为秦王府绝地反击赢得宝贵的时间。

    “叮!”

    一声脆响,被李世明摔在地下的宝剑一折两段。

    乐曲戛然而止。乐师们跪在地下,低着头惶惶不安地相互打量。接下来应该是整部曲的高潮《破阵》,圣上怎地脸色铁青?

    独孤皇后挥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后,缓缓走到李世明身边。

    “秦王破阵?破的什么阵?”李世明突然吼了出来:“到最后,破的是自家人的阵,斩的是一母同胞兄弟的首!观音婢,我难受,我真的好难受啊。”

    独孤皇后心中一震。“观音婢”是她的小名,现在这个世界上能这么叫她的,也只有眼前这个男人了。

    “你知道吗?”李世明柔声说道:“其实我只想当一个秦王。我不要去破什么阵,只想和你每日厮守。”

    独孤皇后抱住丈夫,默然不语。

    “可是因为战功太高,封了天策上将。”李世明话语间充满无限的讽刺:“那可是封无可封的天策上将啊!”

    独孤皇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从那一天起,我就没了退路。”李世明蹲下身,十指插进头发中:“我老爹、我大哥、我弟弟,你的舅舅、哥哥,还有我那些割头换颈的兄弟,我们所有人,都没了退路!”

    独孤皇后把他的头抱进怀里:“是非对错,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李世明抬起头,泪眼朦胧地说:“幸好,还有你。当世上每个人都在仰望我飞得多高,还有你日日夜夜担心着我会不会掉下来。”

    独孤皇后嘴唇印在李世明额头:“那当然了,我们是夫妻嘛。”

    李世明的目光落在皇后腰间。这是当年玄武门事变她送自己出门时,拿着的装着毒药的香囊。当时她的原话是:“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前年因皇后气疾,在九成宫避暑。夜里柴绍等人突来告变,李世明穿盔甲而出。皇后不惜病情加重跟随而出,一直紧紧抓着这个香囊。

    今天独孤皇后这么做是怎么回事,李世明哪里会不知道?他将帽子一把丢在地下,扯散头发,握住皇后的手说道:“观音婢,你看,李老二好可怜的。你不能丢下他,不能,不能……”

    皇后激动间一阵气喘。李世明狂吼道:“太医!”

    示意太医宫女等人不用管之后,皇后才缓缓开口:“陛下,臣妾今天请你来,除了刚才的话之外……”

    “我不听!”李世明捂住双耳,用力左右摇摆着头。

    “陛下,臣妾也不舍得啊。”皇后摸着李世明的脸颊说:“奈何天命如此……”

    “天命?朕就是天子!”李世明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根根虬起。

    皇后抓住他的手腕:“难道你真的连我这点话都不肯听吗?”

    李世明如遭雷击,跌坐到地下。

    独孤皇后勉力收起心神,强挤出一个笑脸:“陛下,臣妾今天想说的,是关于陵墓的事。”

    李世明泪如雨下:“只要你喜欢,什么都依你。不过你说漏了一个字。应该是,我们的陵墓。”

    “陛下!”独孤皇后扑进李世明怀中。

    李世明目光呆滞地说:“你说将来咱们两住到哪里好呢?”

    独孤皇后脑子里又出现了无数次幻想过一个场景。

    在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两间茅草屋。草屋外围,是一圈半人高的竹篱笆。清晨,李世明扛着锄头出门,身后跟着拖着条鼻涕的小家伙。

    目送他们父子出门后,自己返身回屋。院子里,家里那条叫“富贵”的小黄狗正追逐着被儿子取名叫“红冠子”的大公鸡。眼见就要追逐到那一排就要开了的菊花边,她赶紧呵斥了几声,鸡飞狗跳稍稍安静了下来。刚刚学会走路,口齿还不清楚的女儿,跟着那几只正在觅食的母鸡,学着它们“咕咕”的叫声。她拉上女儿的小手回到堂屋中,走到角落里摆放的纺车边。

    想到这里,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皇帝怎样?皇后又怎样?这种幻想对他们来说,只是奢望。别说活着不能,死了也不可能。皇家陵墓,风水排场都和国运相关,岂可草率从之?

    “陛下,”独孤皇后笑了起来:“这花花江山,都是我的夫君一寸血一寸土打下来的。我想看着这长安城,一天比一天繁华;我想看着这天下,看着我们的儿孙世代永昌!”

    李世明流着泪笑着说:“好,好,世代永昌。”

    独孤皇后嘴角露出有如上弦月般的笑容,一如嫁给他的那天。

    整个立政殿里回荡着李世明撕心裂肺的咆哮声:“朕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皇帝!朕不许你死,不许!”

    “观音婢!”李世明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声。

    “母后!”“娘娘!”“妹妹!”“皇后!”

    在众人的叫声中,一代贤后离开了这个让她无比留念的人世间。

    第二天。

    “孤王不用多说了吧。”李经眼睛肿得像个桃子。

    独孤皇后死后,李世明伤心欲绝,皇后丧礼的事情自然落到了李经头上。

    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是因为尽管独孤皇后本人要求薄葬,但国母下葬,各项礼制决不可缺。说简单嘛,是指的礼部会把葬礼过程中的各项流程和礼仪搞得清清楚楚,不需要李经在这些繁文缛节上过多的操心。

    礼部官员奏报了两句,李经就摆摆手,示意这些事情后一步谈。当前最主要的,还是确定陵墓的事。

    前段时间圣上已经派阎本德李淳丰秦晓鸾去查勘,但还是算不上正式确定。

    阎本德和李淳丰对视了一眼之后开口问道:“殿下,圣上的意思……”

    李经难得动怒了:“这种时候,父皇还能说出什么意思?!”

    他发火是有原因的。李世明一直到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

    李淳丰见状,赶紧上前解释:“太子息怒。阎大人是想问一下,是不是确定召陵了。”

    李经黑着脸沉默了好一阵。自上次皇后病重,李世明就做出了这个安排,基本已经确定了召陵。事实上,自初步定下来之后,那边已经开工了。十几天前也专门下诏将荆州秦家班的工匠调过来,也是为了加强建设的力量。应该来说,这是确定了的事情。

    不过,阎本德等人为了保险起见,最后再确定一下也不为错。可问题在于,父皇现在完全无法接受皇后仙逝的现实,若不是李经兄妹三人苦劝,昨夜他还要留宿皇后寝宫。如果现在去问,被骂得狗血淋头不说,也是更深一步的刺激他的情绪。

    礼部侍郎上前奏道:“依臣所见,不如这边赶紧施工,到时候如果圣上有了新的旨意,再行营造也没问题。”

    阎本德面露苦色地说道:“恐怕不太可行。”

    皇家陵墓营造,属于是“重点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还需要不短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帝王都会早早的确定并营造自己的陵墓。不过,“帝”和“后”在规制等各方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皇后的陵墓就不会很早确定。不是说朝中缺了这些钱和人,而是其中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举个例子,万一皇后被废了呢?

    因此通常来说,都是在皇后身体不好,或者是年迈之际才会做这件事。可问题在于,独孤皇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对包括李世明在内的所有人都隐瞒着自己的病情,二个多月前李世明才知道,时间上本来就非常仓促了。

    其实正常来说,就算同时修建两个陵墓问题也不大。可李世明确定的是“依山为陵”。凿开山体修建陵墓的难度,就远远大于在地下开挖了。

    现在时间这么仓促,虽说可以调配到许多人力,但娴熟工匠却没有那么多。

    与此同时,皇帝寝宫内。

    看着躺在床上虚弱无力的皇帝,一众大臣相互使着眼色,都不肯上前。最后,郑国公上前奏道:“陛下,皇后乃奉天命归位,您也不要过于悲伤。”

    李世明挺身而起,指着鼻子怒骂道:“死的不是你老婆,你当然能这么说!朕难道不知道是天命,不得不割情吗?就公而论,没有她,哪来的这什么贞观盛世!咳咳咳……”

    独孤无忌走到床边,拍着李世明的背心,涕泪横流地说:“陛下,节哀。”

    李世明大叫一声“国舅”,抱着独孤无忌,两人哭成一团。

    独孤无忌连咽几口唾沫之后说道:“陛下,皇后的后事如何处理?”

    李世明喃喃地说道:“我怎么忍心……”

    说到这里,一口鲜血吐了出来。好一阵之后,他拿过枕边的纸,自顾自地读了起来:“上苑桃花朝日明……”

    这是独孤皇后当年作的一首诗,全文是: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李世明喃喃地说道:“林下何须……问……林下……营山为陵,诏令子孙永以为法!”

    众臣点头应喏。

    李世明大声喝令:“取纸笔来。”

    宫人奉上纸笔,李世明提笔挥毫,快速写着。

    众大臣在一侧,见到内容之后,不由得心里纷纷打鼓。李世明亲手所写的,是为独孤皇后撰写碑文,这与“夫不祭妻”的礼制不合。

    不过现在圣上伤心至此,也不敢这时候劝阻,好在现在还不是正式颁布,只能这两天另外找机会了。

    但看到碑文最后的内容,所有大臣脸上都变了颜色。独孤无忌更是上前劝道:“陛下三思。”

1000.谥号的讲究

    让大臣们吃惊的,是李世明给独孤皇后的谥号——文德。

    谥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太公望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通俗的说,谥号就是人们常说的“盖棺定论”,对死者来说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所规定的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来选择,按照种类来分有三种:“美谥”、“平谥”、“下谥”。

    美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在“下谥”中,又包含“恶谥”这种最为严厉的斥责。“恶谥”源自周厉王,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暴政被谥为“厉”。

    毫无疑问,“文”和“德”都是美谥,尤其是“文”字。本朝认为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还要美好。可见在圣上心目中,只有“德”这个单谥并不足以表现出妻子的美好,只有再加上最为尊崇的“文”这个谥号,才能表现出独孤皇后的盛德。

    让群臣们如此惶恐的,是因为圣上给独孤皇后加的是“复谥”。

    根据春秋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在古人看来,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才会用上复谥,所以复谥极为罕见。在此之前只有刘感这位忠君死节的烈士被赐了复谥“忠壮”,除此之外再没有人有过复谥。

    再者,从皇后来说,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尽管之后的一些皇后谥号是两个字,如李世明的生母穆皇后谥号“太穆”,但这并不算复谥,而是属于“从谥”。

    从谥,指的第一位一字本谥加一字从夫谥,自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起。刘秀比阴丽华先死,谥号为“光武”。阴丽华死后,谥号为“烈”。其子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年间上谥,把自己老爹死后的谥号“光”字冠在其前,因此阴丽华的谥号为“光烈”。再如:李世明的生母窦皇后比高祖先死,她的谥号是“穆”。李世明老爹死后,谥号为“太”,因此窦皇后谥号成为“太穆”。也就是说,从谥基本上就和“随夫姓”一样的道理。

    而“文德”二字,皆为主谥。以“德”不足道尽独孤皇后之品,直接加上最为尊崇“文”谥,皇后双主复谥史无前例。

    李世明似乎没有听到独孤无忌的话,继续说道:“刻六骏雕像,下功臣陪葬诏。太平观内造原始天尊像,入太庙享《光大》舞乐。”

    群臣面面相觑,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句话说了四件事,一件比一件惊人。

    第一件事,刻六骏雕像。李世明马上取得天下,先后乘骑六匹骏马,在统一中国的大业中,曾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六匹战马,均以西域国语命名。分别为:飒露紫,什伐赤,白蹄乌,青骓,特勒骠,拳毛騧。

    这六匹骏马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最为心爱之物,到现在不是战死就是老死。之前,由阎本德绘制六骏图,就是爱不释手。下令将它们刻石立碑以作纪念并不为奇,而是这个时间点。

    按道理来说,这种最为心爱之物,应当作为自己将来的陪葬。也就是说,这句话中隐隐透露出李世明本人也想将来葬在那里。

    如果第一句话说得还不够明显,那第二件事就相当于直接挑明了。下功臣陪葬诏,让功臣们将来也葬在附近,这就绝不是皇后陵的规制了。

    这句话无疑说明,李世明公然下诏自己将来安葬于此。

    问题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帝后合葬之事,李世明这又是要开史之先河。

    第三句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仪。隐隐露出尊封神位的意思。

    在最后一句中,则直接把这话说明了。

    这话的意思是将独孤皇后的神位供奉在太庙中,并享用庙乐歌舞,这就相当于封神。

    太庙是什么地方?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太庙是皇帝的“宗庙“,国家的“大庙“。里面供奉的是皇帝的祖宗,皇家祭祖的地方,也是国家面临重大抉择进行祭祀祷告的场所,可以被认作是一个朝代的“记录史册“。作为皇家族专属寺庙,代表着皇家的世代延续,历代皇室的先祖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家族后人的祭拜和香火。

    在古代民间,一般立上一座神庙,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们来这里祭拜,更不要说是皇室专属的太庙了,如果死后被安排在了这里,不仅能享受到一般人的香火,还能得到后世君王和皇族的祭祀。不管在哪个朝代里,太庙都是极为神圣和重要的存在,其中供奉着历代君王的灵位,昭示着皇室血脉延绵不断,所以皇帝和王公大臣们都把祭祀太庙当做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配享太庙对大臣们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他们也普遍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变成神仙,从此保佑子孙延绵不断,家族长盛不衰。被视为一生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也是士大夫阶层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而且,配享太庙不仅自己可以享受到后世大量的香火成为家族荣耀,更对将来子孙后代大有裨益,相当于于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一张“保命符”。历朝历代一些世家子弟犯了法后,皇帝在进行处置的时候,考虑到他们的先祖配享过太庙,都会从轻处置。

    本朝建立后,在宗庙制度上依旧沿袭前朝的“五庙制”。太上皇驾崩后改用“七庙制”,即供奉七世祖。

    问题是,本朝建立到李世明这里也不过第二代,根本无法按照礼法规定凑够七庙。别说七庙了,五庙都不够,这怎么办呢?

    为了与天子的身份相符,于是把前几代没有功勋的先祖们奉入太庙。

    因此,本朝太庙内供奉的是皇祖弘农府君李耳、宣简公李熙、懿王李天赐、太祖景皇帝李虎、世祖元皇帝李昞、高祖大武皇帝李渊六人,因此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七庙制,而实有六庙。

    将独孤皇后尊入太庙配享倒没什么,问题是李世明要求“七庙登歌,每室别奏”,概念就不同了。

    文德皇后庙乐奏《光大》之舞。这代表着让她和李氏祖考六人,同享天子七庙乐。

    这可不是一般的恩宠了,隐有尊为正神之意。

    就在大臣们目瞪口呆之际,李世明摇头说道:“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好像远远不够……来人啊,下诏!在元宫外栈道上修建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侍奉皇后。”

    大臣们脑中只有两个字:疯了!

    这又是件闻所未闻的事。虽然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但也不过是说法,没有谁真这么做。这种在寝宫陵殿之外再修宅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方式,从来没听说过。

    郑国公上前劝道:“陛下,按照例制,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

    李世明赤红着眼珠子,一个大嘴巴扇了过去,打得郑国公吐出了两颗牙。

    “什么寝宫?观音婢还活着,永远活着!”

    到了这个地步,大臣们再也无法劝阻了。

    李世明继续说道:“来人,传令阎本德,在宫中建起可以看到召陵的层观。”

    这下所有大臣都坐不住了。不仅是本朝,任何朝代都是“以孝为先,夫不祭妻”,圣上这么毫不避讳地逾越礼制,这可是要动摇立国之本的啊。

    群臣全部跪下,求李世明收回成命。

    李世明冷冷地吐出三个字:“谏者斩!”

    独孤无忌正待开口说话,李世明爆喝道:“国师谏,斩国师;皇子谏,斩皇子!”

    群臣惶恐不已。

    李世明起身张开双臂:“是不是想说朕之决意前所未有啊?你们平常不都说朕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做到了前人所未做到的事吗?既如此,在妻子的葬礼上首开先河又如何?朕还不信了,为自个儿这点私事就丢了天下!”

    话说到这个份上,谁还能说什么?

    这些消息通过胡忠仁很快传到了正在议事的李经这边,关于是否再去请示圣上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阎本德躬身说道:“殿下,微臣有个请求。”

    李经说道:“说。”

    阎本德说道:“微臣请求,由武才人负责召陵营造,臣从旁边协助。”

    李经怒道:“不许。”

    作为技术官员,阎本德的脑子还是没有一般官员转得快。用这事来求李经,简直是自找没趣。

    首先,从身份上来看,秦晓鸾是李经的小妈,李经去让秦晓鸾做事于礼不合。除此之外,还有个没法说出口的话。

    圣上现在已经表示得很清楚了,将来要与皇后合葬在一起。那么就是说,召陵极有可能不仅仅是皇后陵,更是升格为皇陵。

    修皇陵对工匠来说,意味这杀身之祸。本来圣上诏封秦晓鸾为武才人就是为了真正目的,不存在什么感情。届时只需要一道诏书令武才人殉葬,谁都无法说什么。这不是把秦晓鸾往死路上推吗?

    阎本德哪里想得到这么多?继续奏道:“殿下,召陵营造之事非常紧急。武才人能力在臣之上,且对那些从荆州调来的能工巧匠比臣熟悉得多。若是由她主理……”

    “闭嘴!”李经吼道:“此事休得再提。”

    见太子发火,阎本德也不敢再说,当即垂头退了出去。

    胡忠仁的眼睛闪了几下,也告辞离开。

    刚刚走出殿外不远,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手里拿着奏报匆匆跑了进来。见到太监的脚步和神色,胡忠仁就知道肯定遇到什么大事了,于是赶紧上前拦住小太监说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小太监答道:“安西急报,五星市于奇正击溃大蛮王呼韩塞西!”

    听到这个消息,胡忠仁心中的惊骇难以形容。最近,他特别关注着西边的战事。对胡忠仁来说,这实在是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痛心事。为此,不知道在肚子里骂了邓衍宗多少次:为什么不劝下大蛮王,和于奇正合力对付李家呢?不过,在宫中这么多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见到过,胡忠仁很快就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邓衍宗背叛了大仪朝!

    其实这句话有点问题。从一开始他和邓衍宗就背叛了大仪朝,不,应该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没忠于过大仪朝。因此,谈不上背叛大仪朝这么一说。

    准确的说,应该是邓衍宗背叛了自己。

    最开始他们两是因为志同道合才走到一起的,那个相同的志向就是“推翻大仪朝,报李世明给他们的血海深仇”。但现在,邓衍宗已经变了。

    倒不是说邓衍宗不想推翻大仪朝了,而是很明显邓衍宗的目的不那么纯粹,或者说主要方向产生了变化。对邓衍宗来说,现在相对于推翻大仪朝,更重要的是为大蛮王呼韩塞西效力,成就一番惊世骇俗的伟业!

1001.胡忠仁心思

    胡忠仁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不是邓衍宗变了,而是一开始他就和自己不一样!

    胡忠仁是因为家庭和自己本人的原因,要找李世明报仇。对他来说,推翻大仪朝是很单纯的推翻李氏王朝。和蛮族勾搭在一起是个很无奈的选择,因为之前除了蛮族之外他找不到任何其他可能。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胡忠仁是不愿意背上一个“汉奸”的名声的。如果早些年有于奇正这样的存在,胡忠仁是不会考虑和蛮族人勾结在一起的。

    而邓衍宗从一开始目的就不纯,虽然明面上也是打着“报仇”的旗号,但邓衍宗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他自己。

    和自己不同的是,邓衍宗是想当张仪苏秦之类的人物,凭借一己之力,成为翻云覆雨的“相”。对邓衍宗来说,能不能报仇倒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做到那个位置,实现他的种种“理想”。对邓衍宗来说,“君主”是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必须信任他重用他能让他尽情展现才华就行。邓衍宗选择的“明君”是呼韩塞西,为了大蛮王“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民族大义遗臭万年之类的,根本就不作任何考虑。

    他和邓衍宗两人出发点不同,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也就迥然有别了。

    因此,对胡忠仁来说,大蛮王和于奇正起冲突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大大削弱了“反李”的力量;而对邓衍宗来说,考虑的则是怎么对大蛮王更加有利。

    把这些关节想通之后,胡忠仁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

    谁都想不到的是,大局势的变化竟然这么出乎意料。虽然说并没有什么盟约之类的,但胡忠仁很清楚这次大蛮王去打于奇正的真实情况就是大仪朝和蛮族合力对付五星市,为此胡忠仁心里更加反感李世明了。在他看来,一天天的忠孝仁义,可这大仪朝最大的“吃里扒外”的人,就是那个被称为“圣君”的李世明。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蛮族这么快就被五星市击溃。这次战役,蛮族有备而来,完全是偷袭的概念,五星市不好办。

    胡忠仁也知道,李世明御驾亲征,准备亲自出手去打于奇正的事。为此他也认为,这次于奇正算是完了。

    谁能想到“偷猎者”在短短几天内变成了猎人?谁又能想到,皇后偏偏在这个时候归西?

    在李世明身边这么多年,胡忠仁很清楚李世明的想法。如果不是皇后这回事,李世明绝对不可能再让于奇正继续发展,肯定会倾全国之力去讨伐。

    大决战虽然需要一些时间准备,但只要大仪朝出兵,呼韩塞西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这么看来,于奇正真的是运气好。

    胡忠仁脑子里猛地闪过一个想法: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之主”?

    这个想法让胡忠仁非常激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说李氏江山玩完了?胡忠仁反反复复把于奇正的发家史想了一遍,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全面倒向于奇正。

    不过,这事有个很大的风险,就是来自于原来的伙伴邓衍宗。一旦被他发现,把自己给咬出来,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谁都能想得到。虽然胡忠仁早就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他现在还不想死,他要亲眼看着李氏政权轰然倒塌的一天。

    那么现在就有个问题了,自己和于奇正那边没有过任何联系,就算有什么消息也传不过去,必须要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人作为桥梁。

    一个身影出现在胡忠仁的脑海中——秦晓鸾!

    他和秦晓鸾之间,虽然已经是“攻守同盟”,但自己这些秘密却从未和她透露过。他隐隐感觉到,秦晓鸾和他一样也对李世明恨之入骨。虽然女人不一定敢想推翻李氏王朝这种大事,但如果是于奇正能夺取李世明的江山,秦晓鸾肯定会支持。因为对女人来说,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只要帮助于奇正打败李世明,两人就有可能再续前缘。

    不过,胡忠仁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尽管他觉得自己这个判断肯定是对的,但也不能轻举妄动。毕竟这里面还是有一层风险的:假设秦晓鸾已经习惯了这宫里的荣华富贵,又或者因为惧怕不敢做这事,那到时候一切都完了。

    胡忠仁决定在这件事上加一把火,让他和秦晓鸾的同盟能牢不可破。

    想清楚之后,拦下了急着去给李世明禀报的小太监:“你这个狗奴才,心里还有没有主子?”

    小太监被总管太监这么一骂,当即吓了一个激灵。不过,现在还是得先把奏章传进去,“贻误君机”可是马上就要杀头的。于是回道:“胡总管,奴才先把奏章送进去,马上出来找您。”

    胡忠仁冷哼一声:“等你送进去,恐怕就没有再来找我的机会了。”

    听到这话,小太监吓得魂都不在身上了,赶紧问道:“奴才愚昧,实在听不懂。求总管大人指明。”

    胡忠仁板脸说道:“你知不知道陛下现在是什么情况?你这封奏报送进去,圣上急怒攻心,气出个什么好歹来,你这颗脑袋还能要吗?”

    小太监当场吓尿了。

    因为皇后去世的事,圣上现在已经病倒在床,这他是知道的。胡总管这话说得没错,现在这封奏报送进去,圣上肯定会受不了。万一真出什么事,到时候就没人会说他是尽忠职守,只可能说“为什么这个时候急着送”。这就叫做:其心可诛。

    可问题是,假设现在不送,到时候“贻误君机”也是死罪。

    小太监“噗通”一下跪倒在地,抱着胡忠仁的脚哭道:“总管救我。”

    胡忠仁仰天长叹一声,柔声问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现在应该十四岁吧?”

    小太监连连点头:“谢总管大人,还能记得奴才的年龄。奴才今年虚十四。”

    “还是个孩子,”胡忠仁又叹了一声才说道:“好吧,本总管就给你指一条路。”

    小太监磕头如捣蒜,连不迭的道谢。

    胡忠仁说道:“太子现在正在与将作大匠阎大人等人商议皇后陵墓之事,你去把这封奏章呈报给太子殿下。”

    小太监睁大眼睛想了一下,这还真是个最好的办法。对他们这些奴才来说,皇上和太子都是“君”。事实上,太子本身就是储君。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呈报给太子也不为错。一方面自己也呈报了,另一方面也不会气到皇上。

    正准备动身时,猛地收住了脚。

    要知道,皇宫大内之中是最为诡谲之地,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在这种环境下,所有人都是如履薄冰。小太监年龄虽小,但心思却比普通人不知道灵敏多少。之所以停下来,是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事圣上会怎么想?

    皇帝和太子之间,有着和普通父子所不同的微妙关系。朝臣或者后宫和太子走得太近,是个很大的忌讳。虽说眼下这事是事急从权,但事情过后,皇上会怎么想,这很难说。就算表面上不责怪,心里也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只要皇上心里有想法,什么时候想弄死自己,不就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

    看着小太监的样子,胡忠仁马上就明白了,心想这家伙还挺伶俐的嘛,当即压低声音说道:“除了把奏章交给太子外,你还得去通知一个人。”

    小太监忙问道:“谁?”

    胡忠仁说道:“赵国公他们几位国公在圣上那儿,你等下进去了偷偷拉一下衣袖,单独把他叫出来,把这事说了。”

    小太监一听,大喜过望。心想胡公公考虑事情就是周详。要不人家怎么能当上总管太监呢。这么一来,方方面面的隐患都排除了不说,圣上也能体会到自己担心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了。

    对胡忠仁千恩万谢之后,小太监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李经了。

    看着小太监的背影,胡忠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太子是“亲于派”,虽然很清楚李世明的态度,但心里却是反对的。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肯定会把这件事先压下来。到时候就算李世明责怪,也可以借着“不想让父皇这个时候多费心”这种关怀的态度搪塞过去。

    至于独孤无忌那个老狐狸嘛,就很不用担心了。且别说他对于奇正的态度是不是和皇上一样,就算是这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现在独孤皇后死了,朝廷上下最担心皇上和太子之间出隔阂的人就是他了。如果他现在把这事和李世明说,父子间必定会产生不愉快。更别说,他自己那儿子也和李经一样的态度。不管是为了家族还是他个人,都必须要把这事压下来。

    事情果然如胡忠仁所料。

    李经收到奏章后,装作不经意地放在一边。独孤无忌听说此事后,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太子知道了吗”。

    现在,胡忠仁就要去做另外一件事了。如果这件事能够做成,他就可以确定能放心地和秦晓鸾建立同盟关系,打通给于奇正提供情报的渠道。

    。。。。。。。。。

    最近几天,南星军军长丁武每天都在骂人。

    自从打通了茶马古道,南星军的边境线就可以往前推进了。现在达拉克区的区长是迦叶大师,对打打杀杀的事情最为反感,连原来的达拉克军队都解散了,达拉克防务尽归南星军负责。张宠在吐火罗打得热闹的那段时间,丁武就改变了南星军军部迁移计划。

    最初计划的,是把南星军军部迁移到和田南边的阿克赛钦地区。但现在根据情况的变化,丁武直接在达拉克建设军部。

    军队并不是赚钱的机构,军费开支还是需要市里拨发。不久前在茶马古道上设立界碑、兵站等就是一阵花费,现在新建军部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虽然市里负责财政的部门对军队建设从来都是尽可能拨款,但也有一定的审核机制,避免不需要的浪费。

    南星军本来就有军部,现在再重建一个,确实有浪费之嫌。不过,丁武现在有个非常充足的理由。

    市长前往波斯,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就市长现在走的路线,能最快去接应到他的,就是咱们南星军。如果军部在阿克赛钦以北,到时候大量部队翻越崇山峻岭,所需耗费时间太长。

    负责财政的官员一看,这事儿都涉及到市长的安全,多少钱都得花,于是立即派人送去了银钱。

    还没等达拉克军部开始建设,就收到了于奇正占领了和达拉克接壤的波斯奎达城的消息。这下就更好了,直接把军部推到奎达城。

    丁武刚刚一到奎达城和于奇正见面,就收到了市区的噩耗。

    听到消息时,丁武头皮都炸了,恨不得立即北上,找呼韩塞西讨还血债。结果这个时候,于奇正给他下了一个死命令:留守奎达城。

    按说于奇正当时正在盛怒之下,一心只想着回去报仇雪恨,怎么会顾上这事来呢?

    这和什么国家大政什么人员安排无关。

    于奇正收到消息马上出发,丁武跟在身边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只是一件私人的事,让他做出的这个决定。

    听到噩耗,黛拉也是要跟着一起回去,但王忠宝一句话打消了这个想法。

    前两人就出了奎达城军民百姓淋雨的群体时间,如果现在他们夫妇一起走,奎达城百姓势必阻拦。即便能脱身,也是要纠缠不少时间。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月亮之女留在这里,给百姓解释于奇正先回去的原因,安抚民心。

    于奇正当时心里什么都没想,只要自己能回去就行。王忠宝这话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就让黛拉留下。

    就在黛拉给他们送行的时候,于奇正就想到了一件事:现在这边也不太平。

    就目前知道的消息,波斯王和软号家族迟早都要打过来。自己这一去生死未仆,即便能报仇,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回来的。到时候万一这边黛拉又出事,那不是更伤心了吗?

1002.南星军黄虎

    虽然黛拉和他的感情和其他几个女人相比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人,得尽可能保证她的安全。

    除了黛拉之外,还有这边的百姓。波斯王如果打过来,肯定不是占领奎达就罢手,一定会顺势攻击吐火罗和达拉克。

    吐火罗那边有张宠那小子在倒不怕(当时于奇正还不知道张宠也领军回师),但达拉克的老光头肯定也要倒霉。

    这么一看,必须得留只老虎在这边。

    在这种情况下,于奇正不仅强令丁武留在奎达,这边的南星军也不准调动。

    于是,丁武和他所辖的南星军不得不留下。

    本来为这事丁武就已经焦躁得恨不得杀人了,军中以黄虎为代表的一些将官还来烦他。

    黄虎是第一批于郎部曲,现在在军中已经升到了千夫长,原本隶属于张宠的中星军。于奇正前往波斯选拔亲卫队时,这家伙也跟着张宠报名加入了。

    在疏勒时张宠和迦叶大师分为两路在前面探路,黄虎就跟着东线保护迦叶大师。经过克里阳古道时,他一眼就看出了阿克赛钦的重要战略地位,提笔给南星军军长丁武去信,请求沿途设立兵站。

    因为对地形熟悉的缘故,丁武就找于奇正请调黄虎到南星军。黄虎本人想到能为五星市守住南大门,也愿意留在这边。于是就这样,他的编制就调到了南星军。紧接着迦叶大师又拿下了达拉克,黄虎也随之驻扎在这边。

    听说市区那边出了大事之后,黄虎便跑来找丁武,请求回市区参战。对这个要求,丁武肯定不能答应。一方面南星军原本人就不多,现在要管辖的区域包括和田、阿克赛钦、达拉克。这还都不是重点,关键是现在奎达城这个情况,于奇正把黛拉交给了他来保护,自然不敢乱来。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现在南星军官兵无不想回去保卫市区,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其他人要求就更不好拒绝了。

    见丁武不答应,黄虎当即嚷嚷了起来:“那你把我退回亲卫队!我要还在亲卫队的话,现在已经跟着于帅一起回去了。”

    丁武怒不可遏地叫道:“让咱们继续在这边,就是少詹事的命令!”

    黄虎瞪着眼叫道:“那你把我退回中星军也好!我都听说了,宠哥带着人已经赶回去了。说什么军令?你就是怂!我就不信,宠哥那边收到了勤王的命令。”

    丁武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忍气耐心解释:“确实,张宠不一定是收到了军令。但对五星军来说,如果人人都像张宠那样,岂不是一片混乱?我比你们谁都想回去,可如果我们走了,黛拉夫人这边怎么办?”

    黄虎冷哼一声:“丁大将军,您知道一件事不?”

    丁武问道:“什么事?”

    黄虎说道:“在咱们中星军啊,如果谁是怂包或者犯了错误,咱们就会说这么一句话。”

    丁武明知道没什么好话,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心:“什么话?”

    黄虎鼻孔朝天:“你别在咱们这儿了,还是去东星军或者南星军呆着哈。”

    这话一说出口,整个南星军军部的将官全都炸开了锅。

    自从部队分为五个军区之后,北边日夜练兵随时预防蛮族的侵略,西星军也是开疆扩土打下疏勒,在西边边界上的小型冲突也是天天有。至于张宠的中星军,就更加不用说了,那是从市区直接跑到吐火罗惹事,最近更是一直吞着波斯的北边。只有南星军和东星军,一直没遇到任何战事。

    本来为这事南星军中的将领就心里很郁闷了,结果现在还被黄虎这么一说,哪里还受得了?话说又不是咱们不想打,而是没仗打,本来心里就委屈了,还被人瞧不起,这谁心里接受得了。更气人的是,受了委屈还没法辩,毕竟确实在这边啥事都没干啊。

    黄虎又补上了一句:“听说现在东星军全军上下都去包围市区了,就连伙夫后勤都配发了兵器。以后官爷军这个名头啊,恐怕就落到某个军区头上了。”

    南星军众将头皮发麻,脑中只有一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说被北、西、中三路军瞧不起,虽然心里不舒坦,但也是存在一些客观现实。一方面是因为没打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初军区划分的时候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配置的人数什么都不同。可现在东星军也出战,那以后南星军就成了排名最垫底的了。

    在五星军人心里,东星军甚至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军区,经常戏称为“官爷军”。因为于奇正“决不允许和大仪朝发生冲突”的政策,东星军总数都只有千把人,又没有什么事做,连打仗的可能都没有,所以得了这么个雅号。

    现在连官爷军都上战场了,让南星军情何以堪啊!

    南星军的军官都骚乱了,有当场写血书的,有痛哭流涕的,什么表现都有。更有甚者,直接叫出要退军籍,以百姓身份回市参战。

    就在丁武无计可施之时,门口有人通报有几个中星军士兵求见。

    这几个中星军士兵来自吐火罗,来通报的消息令所有人心中一震:波斯北边贵族集结在一起,马上就要攻打吐火罗。

    前段时间吐火罗区一直强势向波斯北部扩张,已经达到了现有军队能巡防的极限,已经将占领区推进到了巴米扬-萨尔普利一线。如果不是这样,恐怕他们还会继续推进。

    原本争乱不休的波斯北部那些贵族都慌了起来,最近在喀布尔城的城主巫祝直差的号召下,巴德吉斯、古尔、路格尔、加兹尼等地的族长和城主组成了同盟,共同抵抗吐火罗。

    张宠这次回师,将带过来这边的中星军部队全部带了回去,现在吐火罗驻防的,都是吐火罗本地的士兵。这些士兵入伍尚短,不仅训练和五星军战士相比非常缺乏,配置的装备也没这么快送过来,整体战斗力和五星军相比,至少差了两个档次。

    得到这个消息的喀布尔城的城主巫祝直差,立即组织联军,朝着吐火罗占领区反扑而来。

    军事力量的差距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出吐火罗原来区域外,现在新占领部分的律法等都没有完全执行下去,民心也不稳。加之现在吐火罗的部队分散在各处,张宠带着中星军走了之后,就没了主心骨。

    有人提出过赶紧派人去把张宠追回来,直接被火公主否定了。且别说市区那边需要他们勤王,就算派人去追,张宠也肯定不会回。情急之下,留在吐火罗区府保护火公主的原中星军侍卫出了一个主意:派人去达拉克,请求南星军帮忙。就算不能派兵来,只要丁军长能过来统一指挥,情况也会好很多。

    火公主也觉得这事最好的办法,于是写了求援信,命侍卫立即前往达拉克找南星军。

    丁武闻言,二话不说就准备出发。

    这下南星军将领就更不依了。本来原有的事都还没解决,现在老大你还想自己跑去吃肉,把咱丢到这里,肯定不行!将领们纷纷拉住丁武,请求可以一起去。可问题是,如果南星军全部去那边,万一奎达这边出事了怎么办?

    就在这时,黄虎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问题,当即问了来报信的侍卫一句话:“你这个消息是什么时候的?”

    侍卫答道:“两天前。”

    所有将官都有点蒙。从吐火罗到达拉克,要先往回走到疏勒,经过阿克赛钦,通过茶马古道再到达拉克。加上崇山峻岭山道难行,再怎么快也得七天到八天。

    黄虎刚才就是想到了这一点菜提出疑问的。虽然不知道张宠具体是什么时间收到市区那边消息的,但想来和于奇正收到消息的时间应该差不多。而波斯联军进攻吐火罗是在张宠离开之后,按照时间计算,侍卫到达这边的时间应该是几天之后,怎么会这么快就到达了?

    侍卫解释了起来。

    他是最早就跟着张宠的那一批人,那时候张宠就是专做侦察的,五星军成立前他也一直是侦察大队的。不管是军事素质还是头脑灵活方面都不差,不然张宠也不会放心把保护火公主的任务交给他。

    侦察兵出身的他在出发前做了一件习惯性的事情:调查有没有捷径、小路之类的。

    这本来只是个常规操作,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事:现在吐火罗占领区和达拉克相距不远,且路途平坦。

    只要从吐火罗现在占领的巴米扬一路向东,经过帕尔湾、喀布尔,就可以直接到达达拉克区的白沙瓦。因为信息不通畅,不管是吐火罗还是达拉克,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虽然这一路都是敌占区,但对侦察兵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听到这里,丁武大声叫了起来:“能不能画出这条路线?”

    侍卫笑道:“不管在哪里都随时画下军事地图,也是咱们侦察兵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从怀中掏出早已画好的沿线地图。

    看完地图后,丁武一拳捶到桌子上:“妈拉个巴子的,立即整军准备出发。刚才是谁嚷嚷得最响的,就给老子带先锋!”

    众将官纷纷叫了起来,黄虎更是声音都变了形:“要点脸行不行?我最先提出的!”

    丁武叫道:“吵什么吵?这次人人有份,老子也不搞什么先锋不先锋,谁先攻进这儿,谁踏马就是先锋。”

    说完之后,右手食指指向了地图上画的一个小圆圈,旁边写着三个字:喀布尔。

    从地图上看,喀布尔这块区域的西边是吐火罗现在占领的巴米扬,东边是达拉克区的白沙瓦。喀布尔区域的中心就是喀布尔城,是这块区域中最大的一个城堡,不然也不会城主能做到一呼百应。现在去攻打吐火罗的,也都是在喀布尔城集结之后朝着西边的巴米扬进军。

    实话实说,在五星军高级将领中,若是从武力值和勇猛来说,丁武排第一都没问题。但若是从排兵布阵等谋略方面来说,丁武相对就比较靠后了。

    但这也是“相对而言”,并不代表说丁武就是没有脑子的莽夫。看过地图之后,丁武兵没有过多的思考细节又或者拿出讨论,就制定出这个方案,并不是无脑,而是因为这种情况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做到“兵贵神速”这四个字就行了。

    喀布尔联军现在去打吐火罗,城中兵力不可能太多。吐火罗在喀布尔西边,达拉克在喀布尔东面,也就是说,从达拉克方向出击,是直取喀布尔联军后背。相对于丁武带少量军官前去指挥吐火罗军,南星军全军前去救援肯定是更加有利的。

    但在知道现在这个地形之前,很难做出这种选择。且不说南星军还需要顾及到奎达城防御,就算是能全军去救援吐火罗,如果从原来那条路走,至少是十天八天后了。而现在地理条件的变化,让丁武的这个选择成为最好的方案。只要吐火罗军能够抵抗住几天,不让喀布尔联军占领吐火罗区府,等南星军端了奎达城,直接就胜利了。

    退一步说,就算吐火罗区府和喀布尔城一换一,也是咱们取得了胜利。因为攻占喀布尔联军老巢之后,喀布尔联军就成了无本之木。而咱们吐火罗区府军民可以朝疏勒方向撤退。这就和下围棋一样,吐火罗是后面有根的,而喀布尔联军却是没有做出“真眼”的棋形。管你这条“大龙”有多大,只要你没有“气”,终究要被杀死。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风险,那就是战况形成胶着局面,波斯王和软号家族来攻击奎达,这样南星军就会两头难以兼顾。因此,快速攻破喀布尔城就成了整个战局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因为只要拿下喀布尔,就算奎达城有事,也能留部分部队守住喀布尔城,其余军队回援奎达。毕竟,依靠防御体系,守城所需的部队可以大大少于野外决战的人数。

    从长远来看,这次战役如果胜利,达拉克和吐火罗两个区就能完全联成一片,到时候奎达城更是稳若磐石。

    现在各将官士气正旺,趁此一举拿下喀布尔,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丁武命令下达之后,几个千夫长分别下去整理本部兵马,准备尽快出发,只有黄虎急得像只猴子一样活蹦乱跳。

1003.组织敢死队

    在军中,职和权是两回事。职指的是你的军衔军职,权是指的实际上统兵的数量。

    对于武将的使用,历朝历代都是个难题。兵将分离毫无疑问会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但若是长期由一个将领统帅一路大军,又会造成部队忠于某个将领的后果,当皇帝的又不放心。

    因此,就有了个“虎符”这个东西。五星市很多政策都是依照大仪朝来的,偏偏就军制方面和大仪朝完全不同。

    当时设立五星军的时候,常固等人就提出了参照大仪朝军制,被于奇正一句话就否决了:“扯那么负责做什么?各人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好了。”

    于奇正这个态度,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把五星市当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对他来说,你们谁想当这个老大都行。

    因此,五星军的军官在本部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军官体系也是有能者上。

    凡事有利必有弊。五星军的这个架构,能轻易的做到指挥官对部队如臂使指,这也是五星军战力强的一个原因。但这种做法,“主帅”的重要性就更大了。这次北星军初期吃了大亏,也有很大原因和常固突然遇害有关。

    说回黄虎。

    他本来是千夫长,这是“军职”。在原部队中,也是指挥一千人的军官。但成为亲卫队员后,就不再直接指挥部队了。如果他回到的是中星军,还有可能去指挥自己的老部队。可现在是在南星军,人家各部队本身就有自己的长官,黄虎也就成了个空头司令了。

    前一段时间他在负责茶马古道兵站建设,空不空头司令无所谓,反正就是南星军抽调部分士兵,来做好事就得了。可现在要出征了,这个问题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所有的军官都憋着一口气要去打仗,谁愿意把自己的兵分给别人?就算是黄虎自己本人,也没法在这个时候找丁武开口要部队啊。

    无奈之下,黄虎找到南星军中的几个千夫长,表示愿意随队出征,我在你手下当个百夫长都行。

    结果几个千夫长的回答都是完全一样:虎哥,您愿意来真的太欢迎了。不过当百夫长这么委屈可不行,这样吧,您要不嫌委屈,就先当我的队副,等这场仗打完了,我这个位置给您。

    黄虎鼻子都快气歪了,老子本来就是要领兵冲到一线打仗,谁稀罕当什么千夫长啊?

    于是死皮赖脸求着几个千夫长,一定要给自己点兵直接带队。

    几个千夫长没办法,也只能把话说明了:下面那些百夫长一个个都急红了眼,这时候不管说让谁不直接领军,绝对要和咱们拼命。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能让谁不带队?

    黄虎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换作自己也受不了啊。但让自己去当不能直接上阵的副职,那还不如不去呢!

    想来想去,最后下了个决心:潜回吐火罗,那边还有少部分留守的中星军,然后再带着吐火罗本地军,虽说战力差,总也聊胜于无啊。

    黄虎回到自己的宿舍,气呼呼的收拾东西时,一个士兵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道:“老大,听说要打仗了?怎么样,咱们啥时候出发?”

    黄虎抬头一看,原来是达拉克士兵亚琦安。

    迦叶大师当上达拉克区长后,不愿意做军事方面的事,把原来的达拉克军队解散,防务的事情一股脑甩给了丁武。

    达拉克现在的管理体系完全和市区一样,分为军籍,良民籍和贱民籍。这边的人很快发现,原来最牛的是军籍,于是很多人就打起了这个主意。尤其是原来的达拉克士兵,更是纷纷报名。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丁武直接拒绝了,理由是南星军目前不征兵。

    丁武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

    和大仪朝府兵平时种田战时为兵不同,五星军全都是职业军人,除了训练之外,基本不从事生产活动。还说直接点,五星军就是完全由五星市百姓“养”着的。切别说军饷了,五星军一个士兵的装备都不便宜。因此个军区都是秉承的“贵精不贵多”的方针。

    在当时,南星军这边没有任何战事,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来波斯接应于奇正,现有的兵员也够了。除此之外,丁武还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人的思维总是很奇妙的。

    就像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里,“土生土长的XX人”总是有着某种优越感。对于移民而来的“新XX人”,总有点居高临下的优势心理。而这些“新XX人”对于在这个城市打工而不能在这里生根的人,又有着优势感。更可笑的是,这些在这里打工而没生根的人,对于一直在乡下不能在这里生活的人,也有一种优势感。

    这种心理上的优势感很难解释,即便从法律角度来说没有任何多的好处,这种情况始终存在。

    五星市也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情况。最牛的,毫无疑问是市区,从建立汉区时籍贯就在那里的人,简直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其次就是休区,休区的人认为,自己和汉区一起,是五星市的“双子星”,咱们市就是以咱们这两个区为核心开始建立起来的——尽管这个说法汉区的人不那么认同。。

    然后就是白区。白区最为流传的说法是“老三区”。他们认为,只有汉、休两区和咱们白区是于市长直接建立,所以是真正的亲儿子。除了对老三区的人之外,其他地方统一称之为“新区”。当然,这个观点汉区和休区的人也是嗤之以鼻的。

    更搞笑的是,除了老三区之外,鲁区、和田区、疏勒区也有说法。他们认为自己和老三区一样,属于是五星市的“内区”,而现在新出来的吐火罗达拉克,都是比我们差的“外区”。

    丁武本人对民间这些说法虽然不以为意,但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虽然军队的军饷都是市里统一调配,但丁武这些军官对各个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市区只是一个区,但从财政收入来看,占了整个市的一半以上。仅仅从财政方面来说,排名第二的是靠着“玉石”发家的和田区排第二,接着就是休区和白区。对市财政来说,这四个区是“赚钱”的。鲁区、疏勒等区目前大概是“保本”状态,吐火罗和达拉克就是“赔钱货”了。

    在丁武看来,你们这儿本来还在让咱们赔钱,还招兵的话,岂不是让市里赔得更多。

    因此,丁武拒绝征兵也就情有可原了。

    当然,这只是说从大的层面不征兵,不代表说一个达拉克士兵都没有——比如说亚琦安。

    亚琦安原本是达拉克军中的一个小军官,头脑比较灵活。在达拉克应征失败后,便想了个好主意:直接去找建设兵站的人,说不定他们要呢?

    当时黄虎就在负责这一块的事。将达拉克纳入版图后,兵站就可以一直从阿克赛钦建设到达拉克。亚琦安是这边本地人,对靠近这边的情形比较熟悉,留下来有一些用处。于是,亚琦安和手下十几个人就被黄虎留下了,但没有正式军籍。

    黄虎看着一副摩拳擦掌的亚琦安哭笑不得,心想我还不能说自己是光杆司令。想想也好笑,自己现在在这边的“嫡系部队”也就是这十几个达拉克杂牌兵了。

    看着亚琦安兴奋的样子,黄虎只得把事情和他说了,让他早点回去洗洗睡,别耽误自己赶路去吐火罗。

    亚琦安嘿嘿一笑:“老大,你是打算把第一个攻破城池的功劳让给别人吗?”

    黄虎气得恨不得一脚踹过去。丫的这话说得太伤人了。即使自己回到吐火罗组织那些部队,也最多只能抵挡住联军的进攻,想要在南星军之前破城,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过,再怎么说也有仗打啊。等等,看亚琦安这货眼珠子转来转去,莫非有什么好主意?

    亚琦安大笑着说了起来。

    不管南星军多么勇猛,到达喀布尔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下城池。但如果咱们是从内部去攻打,肯定就轻轻松松。

    达拉克这边人的长相,和喀布尔那边的人没什么区别,也有很多人会说那边的波斯语。只要组织起一批达拉克士兵,先行便装混入城中,等外面南星军大军到达时,在城中四处点火,趁乱直捣王城,肯定可以马上攻破。

    从时间上来讲,现在南星军主要将领和部队都已经到了奎达城,他们要去打喀布尔,就必须先回到达拉克区从白沙瓦过去。只要咱们动作够快,一定能赶在南星军前面潜伏进去一批人。

    黄虎像是看到恩人一样,双手抓住亚琦安的肩膀:“你说的是真的?”

    亚琦安说道:“老大你觉得我这个计划是在开玩笑吗?”

    黄虎低头想了一会儿,摇头说道:“还是不行,这么短时间咱们也组织不起多少人。”

    亚琦安哈哈大笑起来:“只要老大能答应一件事,这事我肯定可以办到。”

    黄虎赶紧问道:“什么事?”

    亚琦安说道:“只要破城之后,咱们这些人能够转成正式军籍。”

    说完便解释起来。

    原达拉克士兵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加入五星军。除了军籍最受人尊敬待遇也最好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尽管达拉克是个与世无争的族群,但只要是军人,就一定是崇尚勇武的。南星军驻军达拉克后,看到那些威武的军容,原达拉克士兵无不心想:这才叫当兵啊!和他们一比,咱们原来那部队,简直和拿着木棒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亚琦安他们这十几个人通过“巧路”在南星军当兵后,之前的战友都纷纷来求帮着引荐,也能加入南星军。只要他回去一说这次立功了能有军籍,肯定可以招募到不少的人。

    听完亚琦安的话,黄虎兴奋的一拳打在他胸前:“放心,只要真能这样,肯定能转军籍。这不是我说的,咱们五星军本来就有相关的规定啊!”

    亚琦安也是大喜过望:“那,咱们这就出发?”

    黄虎哈哈大笑起来:“还不走,等着他们破城了咱们去吃屁不成?”

    这次是以千人队为单位作战,南星军各个千夫长一个个像是被火烧了屁股一样,用最快的速度组织动员整军,经过白沙瓦,朝着喀布尔城冲去,一路上遇到的喀布尔区域守军,几乎都是一个冲锋就拿下。遗憾的是,由于从阿赛克钦过来的山道难行,大部分士兵都没有战马。即便这样,最快的一支千人队也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冲到了喀布尔城下。

    喀布尔是座大城,在这边算是城防最为坚固的城池之一。尽管立功心切,但千人队长也没有贸然发起进攻,他发现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之前在西域,在市区之前的各个王庭,其建筑物都非常拉垮。草原和西域,很少有建立高城大塞的。但这里就不同了,修建的是石头城堡。

    毕竟只有一千人,又不是最擅长的野战,更重要的是之前压根就没考虑到这一点,没带攻城器械。事实上,别说南星军了,以野战为主的整个五星军基本上都没有攻城器械。

    没有云梯,根本无法强攻这样城池。这和勇不勇敢没关系,不管你多能打,连城墙都爬不上去怎么打?

    随后来的三个千人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时间都僵住了。丁武情急之下,准备亲自依靠飞虎爪攀上城头,被千人队长们死死拉住。

    不是每个士兵都叫丁武。且别说没几个人有靠飞虎爪攀上城头的本事,就算都有这个本事,也没那么多飞虎爪啊。你丁武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把城中的守军全部打败吧。

    一群军官计议来计议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最后还是决定把丁武的方案改一改使用:准备一小支武功高强的敢死队,今夜三更利用飞虎爪攀上城头,潜入城中把城门搞开。

    不过,谁都知道成功的几率极小。现在咱们大军已经到了,对方完全关闭城门不说,警惕性也非常高。敢死队再怎么精干,也不可能少于十个人,要想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1004.拿下喀布尔

    三更时分,夜色如墨。

    丁武眯着眼看着面前的喀布尔城堡的轮廓,就像一个隐藏在暗黑中的巨大怪异石质巨兽一般,随时准备吞噬一切。

    “特种部队”已经准备停当了。每个队员身上的配置都相同:夜行衣、飞虎爪、手弩、短匕……

    因为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他们看上去完全相同,完全没有“个性”而言。

    当然,这些战士也不需要个性。对他们来说,只有两个字:任务。

    一切都为了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所装备的一切东西,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装备”。就连他们自己的生命在内,都不过是一件装备而已。

    当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时,往往会忽略一件事:我们的生命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做的毫无意义的事情。

    作为军人,丁武没闲功夫想这么多。他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从那个角度攀爬上去能尽量迟缓被发现。

    情况很不乐观。

    根据目前的观察,在城堡上的敌人采取的是“双向巡逻”的方式。不管城墙的哪一段路,在十分钟内都会有人巡逻到。

    就算把特种小队压缩到十二个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潜上城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敌人极有可能还布置有暗哨!

    敌人不是傻子,也一定看出了五星军没有攻城器械。这种情况下除了“偷袭”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可能。所以,对这方面的防范不可能不重视。

    丁武的脑中闪出了之前一直没能同意的方案:声东击西。

    白天确定方案时,就有军官提出过,分出几个小队做先行攀城,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后,真正的突击队找到最薄弱的地方登城。

    从理智上来看,这个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从感情上来看,就太残酷了。

    要想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必须先行登城的那批人闹出很大动静。如果一上去就被剿灭在原地,没能掀起什么波澜,也就达不到要求的效果。

    这就意味着:这批战士没有援兵没有退路,一直到力战而亡。没有幸免,也不可能有幸免。

    能用飞虎爪攀上城墙的,都是军中的佼佼者。丁武他们白天也统计了一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基本上都是最早跟着出来的那批于郎部曲。

    从讨伐蛮族开始,他们就一直是军中最为精干的一批人。经过这么多次战斗,能幸存下来的总共只有三十多人,现在绝大部分都是中层军官。

    从感情上来说,这批人和于奇正丁武他们不亚于亲兄弟。也就是这个原因,当初划分军区的时候,常固专门把这批人划到了战事最少的南星军,也就是不想让他们再有牺牲了。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无论今天这个行动胜利还是失败,这批人恐怕能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两手之数。

    这就是丁武之前死活不同意这个方案的原因。

    “丁侍卫,没啥考虑的了,我去把弟兄们叫来分工一下呗。”一个军官笑着说道。

    能叫他“丁侍卫”的,毫无疑问就是于郎部曲了。丁武看着一脸憨笑的兄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许久,他才终于下定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十几个老兄弟到齐了,相互勾肩搭背说着粗俗的荤口,嘻嘻哈哈闹着。

    这才是真正的百战精兵。通常来说,战前动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通过战前动员,鼓舞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直面残酷的战场。尤其是对于“敢死队”来说,更是如此。

    也只有这样的一批人,在明知道不可能生还的情况下,还能凑在一起打屁,丁武准备好的话,全部噎在喉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丁侍卫,别磨蹭了,快点去办事了放咱几天假,我可想死江南春的小红了。”一个军官贱笑着说。

    丁武摇摇牙,手猛地向下一挥:“出……”

    后面那个“发”字还没说出口,他就愣住了。

    喀布尔城内传来了一阵光亮,照亮了喀布尔城的上空。。

    还没等丁武反应过来,城中的光点像是星火般,纷纷传了出来。

    紧接着星火开始连成一片,在城外都能看到火光了。然后他们隐隐听到,城里传出嘈杂的人声。

    “城里失火了!”刚才那个军官叫了起来:“军长,机不可失,咱们出发吧!”

    特种队员纷纷整理着身上的装备,不等令下就打算出击。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对战场形式的判断十分迅速。这种时候敌人内部失火,简直是老天送的大礼包!

    “站住!”丁武叫了起来:“等等!可能是咱们的人放的火。”

    众将愣了一下,随机想到现在虽然是天干物燥,但城中一下子起这么大的火很可能是人为,丁武这个判断也没错。

    可问题是:这附近根本就没有咱们的人啊。难道是丁武提前另外安排人过去了?

    几人纷纷疑惑地望向丁武。

    丁武也是一副摸头不知脑的样子,这次时间这么紧,哪有机会安排内应过去?

    一个军官凝神聚气,侧着头听了一阵,面露喜色地叫了起来:“有喊杀声!应该是他们内乱了!”

    说这句话的时间,城中的火光和喊杀声越来越大了。看来这个军官判断的没错,应该是城中发生了内乱。

    “不对,是咱们的人!”丁武大声叫了起来:“城中喊杀声是朝咱们这个方向来的!”

    众人先是大喜,接着就犯了愁。现在虽然知道城中有自己人,但隔着城也没办法接应啊。

    丁武大喝一声:“跟我冲!”

    说完之后率先朝着城门冲去。

    这是在赌命!

    丁武赌的,是城中的自己人能够打开城门。很显然,能混进城中的,不可能是大批的部队。如果即便他们抢开城门成功,如果得不到及时接应,也会被敌人全数歼灭在内,重新关上城门。

    而丁武他们现在冲过去,也要冒一个风险:假设城中自己人不能抢开城门,那么现在城外冲过去去接应的部队将全部暴露在城墙上敌人的箭矢擂木攻击范围之内。

    但是,必须去赌!

    除了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虽然不知道城内是哪里冒出来的自己人,但肯定是咱们的战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生欢,与子同死。

    丁武等人冲到距离城门两百米时,喀布尔城堡的大门“轰隆”一声打开了。

    黄虎提着砍刀立在城门口,脸上身上黑一块红一块。黑的是烟,红的是血。

    丁武爆喝一声“好家伙”,飞一般抢上前去。

    要论正面硬刚的威势,在五星军中丁武自认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红河血战,交织城头……只要丁武出手,必定起到楚霸王式的震慑效果。

    虽说单讲武功和杀伤力,丁武和大杀器沐儿还有一段差距,但在气势上却有过而不及。

    丁武进城后,对城中守军的震慑效果可不是一丁点儿。虽然之前从没和五星军打过仗,但因为要去打吐火罗,喀布尔城主将主力部队已悉数带出,留在城中的只是一些二线部队。

    且别说这些二线了,就算是他们的主力遇到五星军,也是只有受欺负的份。先前还能在城头倚仗着城墙耀武扬威,现在面对面之后,就像稀泥巴遇到铁拳一样,只剩下被蹂躏的份。

    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一整夜南星军能做的事就是收拾俘虏。

    天微微亮。

    看着城头飘扬的南星军旗帜,丁武握着黄虎的双手说道:“兄弟,这次真的是靠你了。”

    黄虎嘿嘿一笑:“丁军长,别光是嘴巴抹油,来点实在的。”

    丁武哈哈大笑起来:“行,你说要什么都行。”

    黄虎伸出两只手指:“两件事。”

    丁武爽朗地说道:“只要是我能做到的,别说两件事了,就算是二十件事都答应你。”

    黄虎点了点头:“第一件事,就是这次来的这批达拉克士兵的军籍……”

    不等黄虎继续说,丁武就开口了:“这个绝对没问题。不光是这批人,我还另外给你五千个招兵名额。”

    黄虎对多少招兵名额一点兴趣都没有,提这件事只不过是完成自己之前的承诺而已。既然丁武同意了,就直接跳到下一个话题:“第二件事,给我个千人队。”

    丁武像是被人打了个嘴巴一样愣在那里。

    见到丁武这个样子,黄虎马上就急眼了:“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刚才你可是说清楚了的,只要你能做到的都答应!”

    丁武眼睛一闪一闪了好一阵子,这才开口说道:“男人大丈夫一十三颗牙,既然说出口了狗屎都得吃进去。”

    黄虎裂开嘴巴笑了:“那就是答应了噢。”

    丁武点头道:“不光是千人队,整个南星军都交给你。”

    黄虎一下子跳了起来,指着丁武的鼻子说道:“你这是故意胀进我!”

    丁武摆摆手:“兄弟,我丁武是个什么人,你也可以打听打听,不可能说阴阳话的。”

    黄虎愤愤不平地叫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丁武叹了一口气,开始说了起来。

    事实上从这次出征开始的时候,丁武就考虑过一个问题:占领喀布尔城堡之后怎么办?

    不光是丁武,现在五星军中的高级军官对“开疆扩土”已经没了什么兴趣。

    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五星军百战百胜,在西域这一块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无敌之后也就没有太大的挑战感了。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五星市这么短时间就已经占领了这么大的地盘,最新扩大的还都是些赔钱货,占了也没意思。

    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于奇正现在实施的“谁占地谁管理”的政策。要丁武张宠这些人去打仗,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可要是让他们去理政,就跟被判了刑似的。想想自己打下来的地方就得去管老百姓,还是算了吧。

    因此丁武最早的想法,就是咱不占他们的地,打败他们的人,过足了瘾就好。如果是一年前的丁武,肯定也就这么做了,但随着经历的不同,人的思想总是会改变的。

    作为五星市的高级官员,五星军中统帅级将领,丁武不得不思考他这个位置该思考的事。

    如果喀布尔属于五星市,那么咱们的达拉克区和吐火罗区就能连成一片,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大大提高了本区域的安全性。

    反之,如果不占领喀布尔的话,那么喀布尔就像是一只插在五星市域内的钉子,随时可以攻击咱们。

    奎达城那边也时刻处于危险之中,连成一片和犬牙交错两者之间的战略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不考虑这些宏观大局,仅从眼前的战局来看,能否控制住喀布尔城,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假如喀布尔城牢牢的控制在我们手里,他们联军就失去了后勤基地。因此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拼死拼活抢回喀布尔城,要么是加紧攻打吐火罗以战养战。

    之前丁武的判断是,他们应该会选择回来抢喀布尔城。但刚才丁武收到下面的报告,进城后从俘虏口中得知,这次喀布尔联军人数竟然高达十五万之巨!

    这是丁武始料未及的事。

    倒不是怕他们回来抢城,而是敌人有这么大的数量,就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兵分两路同时攻打两边。

    这就让丁武非常为难了。对南星军打败他们联军倒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吐火罗那边。现在那边不光是张宠走了,连中星军也都回师了,靠吐火罗本地军队能不能挡住联军实在是太悬了。更何况,还有奎达城这根刺还得一直预防。

    之前因为攻下喀布尔城还是个未知数,丁武也就没过多的考虑这些事。那时候你想再多也没用,必须得先拿下喀布尔城。

    现在既然已经顺利拿下了喀布尔,这些问题就都摆到桌面上来了。

    听丁武说到这里,黄虎沉吟了一会之后开口:“丁军长,你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1005.整体的利益

    丁武沉声说道:“黄虎兄弟,你说。”

    黄虎认真地说道:“末将以为,可以考虑把南星军总部设立在喀布尔。”

    说完这句话之后,接着就说出了他的理由。

    在以前,南星军几乎可以说没有对外的放线。因为当时五星市的最南方,就是和田区的阿克赛钦地区。本来就人烟稀少不说,阿克赛钦再往南就是高原这个天然屏障,基本上不会与南边的吐蕃发生冲突。

    自从达拉克纳入五星市之后,这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达拉克的东边是吐蕃王朝,南边是天竺,西边是波斯,可谓三面临敌。在这种情况下,南星军的军事意义就大不相同。仅靠现有的万余南星军驻守这里,存在很大困难。

    如果按照以前的局面,不管是在达拉克还是西南方向最前沿的奎达城设立军部,都可谓是一支“孤军”。毕竟,市区的部队想要到达这边翻山越岭所需的时间和损耗的物资都不是个小数字。

    根据现在的情形,南星军扩军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在这边本地扩军,同样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这个制约主要还不是来自于兵源。按照咱们市区的政策,倒不用担心在这边招不到兵,这次这批达拉克士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在这边扩军,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后勤”。虽然市里可以解决军饷装备这些需要花“银钱”的部分,但粮食就没办法了。且别说市区本身自己就缺粮,就算有充足的粮食,也很难通过狭窄的茶马古道运送大量粮食过来。

    因此,能否在这边解决粮食问题,是南星军扩军的前提。

    从地理条件来看,咱们南边的天竺和西边的波斯,都是产粮的平原地区,咱们可以找他们买粮。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处于和平友好状态。

    就眼前看,波斯肯定是敌对的。天竺是否愿意和咱们和平相处,还是一个未知数。退一步说,即便愿意卖给咱们粮食,咱们的喉管也始终被他们掐着。

    因此,如果能牢牢的把控住喀布尔地区,咱们的情况就会乐观很多。

    首先,以喀布尔城堡为中心的喀布尔地区本身就产粮;其次,占领这个地区之后就和吐火罗连成了一片,将来从市区方向过来的物资就都是走平坦的大路,运输问题也解决了。第三就是刚才丁武提到的军事方面。占领喀布尔地区后,本军的防区就和吐火罗完全接壤,两军形成“背靠背”的局面,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最后一点就是,喀布尔城堡坚固的城防没有后顾之忧,如果以喀布尔城为军部,那么咱们南星军就能对达拉克、奎达区域形成完全主动的控制局面。

    黄虎说完后,丁武拍掌叫好:“兄弟,咱们完全想到一起去了。那你再说说,如果咱们把军部设立在此进行扩军,具体该怎么做呢?”

    黄虎答道:“如果是已经站稳脚跟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在市里怎么做,在这边就怎么做。问题是,咱们现在刚刚占领喀布尔,这边民心不稳,扩军之事恐怕难以推进。还有要面对的,就是那十五万联军。”

    丁武点点头:“继续。”

    黄虎说道:“如果就是敌人来攻打喀布尔城也好说,咱们只要死守住城堡,等他们粮草耗尽,自然就胜了。可现在的问题是,咱们不仅要守住这里,还要主动去攻击他们,以解吐火罗之危。这么一来,咱们南星军主力就得出城野战。”

    丁武答道:“没错。”

    黄虎说道:“本来南星军全军就只有不到两万人,出城野战就已经是以寡敌众了。如果还要分兵守喀布尔……难,难,难。”

    丁武叹了一口气,然后问道:“难道就没有解决之道吗?”

    黄虎低头想了好一阵之后才说道:“有一个办法,不过难度很大,也只能说试一试。”

    丁武问道:“什么办法?”

    黄虎说道:“需要一个能力强的将领,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军官,从达拉克、奎达、喀布尔民众中甄选出合适的士兵,按照咱们的标准日夜练兵。只要这批新兵能守住喀布尔城,那么咱们的主力就能没有后顾之忧,完全机动,那么咱们必胜!”

    丁武伸出食指摇了摇:“现在需要的顶梁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黄虎看着丁武说道:“没错没错,得有一个给力的政治官员。”

    丁武摇了摇头:“我从来不考虑政治官员方面的事。我的意思是说,就南星军现在必须有两个顶梁柱。”

    黄虎愣了一下,马上反应了过来:“没错没错。一个负责新兵事务,一个率军出城野战。”

    丁武重重地点了点头:“所以我刚才和你说的那些,都是很认真的。”

    黄虎又是一愣,随即开口大叫道:“不行!”

    现在他终于完全理解丁武的意思了。

    南星军目前的情况,需要同时做两件事情:主力出征和组建新军。

    或者说,从事实上来讲,是需要两个统帅。丁武选择让自己当其中一路的领军人物。

    见到黄虎的样子,丁武平静地问道:“为什么不行?”

    黄虎叫道:“南星军中那么多千夫长,能力和在本军中的资历威望都比我高……”

    丁武摆摆手说道:“你听我说。”

    正如昔日韩信和刘邦“多多益善”对话里所讲的道理,每个军官统兵的能力是有个上限的。诚然,南星军中的千夫长个个勇猛顽强,都是最优秀的千夫长。但他们的能力,也就是限于带领一千人。人数再多,就会力有未逮。

    这主要就是个“大局观”的问题。南星军中这批军官,基本上是以于郎部曲为骨干。这些人练武出身,忠诚度更加不用说,但却有个不足:在战略方面的思维比较单薄。

    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并不是行伍出身,且别说读兵书之类,比起那些一开始就在部队里跟着潜移默化接受到有战略思维的长官教导的军官都有所欠缺。还有就是虽说打了这么多仗,但参军时间也不到一年,能带好一个千人队已经很了不起了。

    因此,在南星军千人队级别军官中,目前还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人。而黄虎,从“设立兵站”那件事,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战略观,因此就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见黄虎还要辩解,丁武脸一沉:“当初常固和我们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转述给你。张大耳朵给我听好了!”

    在五星军中,常固本就非常受人尊敬。而且现在他刚刚壮烈牺牲,听丁武提到常固,黄虎情不自禁立正站好垂头听训。

    丁武说了起来。

    当初任命他和小乙当军官时,两人死活都不肯干。在他们两自己心里,认为自己就是于奇正的贴身侍卫。至于跟着去打仗,那属于是“副业”。两人从没想过离开于奇正,去军中当什么军官领什么兵,所以坚决拒绝。

    当时常固指着两人的鼻子破口大骂出一个词:“怂包!”

    这可把丁武小乙给气坏了,对他们来说,骂点别的还好,被骂怂包可是要拼命的。

    常固接下来的话,让两人哑口无言。

    “你们以为怂包就是贪生怕死上战场尿裤子吗?不!”

    “身为军人,应该有担当!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扭扭捏捏的往后躲,同样也是怂包!”

    “战场上要一往无前,与敌人狭路相逢时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在军队需要你做别的事的时候,同样能做到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才是真正的好汉!”

    “什么我不想当官,我不想理政等等,其实就是在推卸责任,不是怂包是什么?!”

    虽然是转述,但丁武这番话也是说得掷地有声,黄虎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片刻后,黄虎的双眼正面迎上丁武犀利的目光,毫不示弱地说:“我服从命令!”

    丁武哈哈大笑起来,双手拍着黄虎的双肩笑道:“这就对了嘛。走,咱这就去军中说清楚,你随时领军出征,喀布尔城就交给我了。”

    “不行!”黄虎朗声应道。

    丁武紧紧皱起了眉头。

    黄虎大声说道:“应该是你领军出征,我在这里守城。”

    丁武看着黄虎的脸没说话。

    黄虎继续说道:“丁军长你刚才说的对!和整体利益相比,我们个人怎么安排,根本就不是个事。你对南星军更加熟悉,在军中威望也高,由你带兵去打仗才是最合适的,能让咱们整体利益最大化。”

    丁武一副苦恼的样子:“可是,我之前又答应你了让你去带兵打仗,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黄虎没好气地叫了起来:“你知不知道,你这种当着空肚子的人面前吃红烧肉不说,吃完了还吧唧嘴的行为,真的很欠揍啊?”

    丁武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好,我不吧唧嘴了,哈哈……对了,我不能给你留多的人,只能把于郎部曲的三十多个军官给你……”

    听到这话,黄虎激动兴奋不已。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有这批人作为新军的骨干,练兵什么的效果都是翻着倍的长。

    不过很快想到这些人也是南星军中的骨干,不由得担心地问:“那你那边怎么办?”

    丁武答道:“这事我已经考虑好了。南星军已经是个训练有素的整体,军中的训练和法规都是顺的,把他们抽调出去后,可以马上从下一级军官中选拔合适的人手接替。虽然有一些影响,但不是不能接受。而新军这边,有没有他们,区别就太大了。还是刚才那句话,咱们要选择对整体更有利的做法。”

    说完这番话之后,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再说了,如果不是你这次巧计攻破喀布尔,这些兄弟恐怕现在没几个还在。”

    黄虎感动得一塌糊涂:“老大你放心,只要我黄虎还有一口气,就没有敌人能进喀布尔城堡!”

    就这样,两人把分工的事情确定下来了。在他们这番谈话中关于“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相关内容,成了说服这批军官的“杀手锏”。

    第三天,丁武就率军出发了。部队向前推进了百里地,探马来报:联军大部队正在朝喀布尔城推进,目测人数大概有三万人。

    这让南星军将士一头雾水:什么情况?送肉上门?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眼里是肥肉的这股联军,心里想的是:嘿嘿,回去吃肉喽。

    信息的不对称,出现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在五星军将士眼里,没有五倍以上人数的敌人,就可以判定为“肉”。就算超过五倍,同样也是吃的,只不过是稍微需要肯一下的“骨头”。现在咱们有将近两万人,对方仅仅比咱们多一半,简直就是“肥肉”了。

    而联军那边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们收到了相对准确的信息:南星军采用卑鄙无耻的方法,把咱们的老窝给偷了。

    从常理上来看,他们应该是在城中大肆抢劫一番之后退走,咱们这次回去,基本上就是不用打仗,白得一份“收复喀布尔”的大功劳不说,还能趁乱也抢一把,到时候把账都算在他们头上。

    对联军的人来说,即便没和张宠打过仗的,也多多少少听说过那边的恐怖战力,而这边的南星军,完全就没听说过。就算遇到了抵抗,也比和张宠那些魔鬼正面刚要舒坦得多——这也是喀布尔城主只分出三万人来收复喀布尔的原因。

    当然,也有人提出过南星军会不会抵抗得很凶猛,但这个疑虑被喀布尔城主一番合情合理的分析给推翻了。

    首先,这次南星军是靠阴谋诡计占领的喀布尔城,如果就是正面作战,他们肯定做不到。其次,我们已经打听得很清楚,他们总共也才一万多人,咱们去三万人肯定够了。

    除了这两点之外,更大的信心来自于对喀布尔城内的自信。虽然咱们城中的士兵被俘虏了,但他们怎么安置?还有,城中百姓肯定是心向着咱们的,只要咱们大军一到,城中军民肯定会造反。到时候里外夹攻,不是轻而易举就夺回了喀布尔?

1006.骚扰和败走

    丁武将军中千夫长级别的将领叫到帐中议事。

    其实正常来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面前就是一块大肥肉,直接上去一个冲锋就吃下来了,还议个屁啊?

    丁武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协调。

    那三十几个抽调出来跟着黄虎建立新军的骨干,都是军中的核心军官。不说别的,光千夫长都占了半数以上。因此目前军中的千夫长级别的中层军官,占半数以上都是刚刚提拔起来的。丁武担心,到了作战的时候,现在的体系会不会出现协调配合方面的问题,所以以议事之名把大伙儿叫来,提前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对本次作战有什么想法啊?”丁武问道。

    其实这句话只不过是个过场。通常来说,接下来军官们就会回答“听主帅号令”,然后丁武说一下该怎么打,谁主攻谁助攻,然后各司其职。

    让丁武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个新千夫长站了出来:“军长,末将有个想法。”

    丁武抬头一看,原来是卡胡耳次,当即说道:“说。”

    卡胡耳次禀道:“末将以为,咱们这次不宜直接打这些联军,而是先骚扰,后败走。”

    这话一说出来,简直是点了个爆竹,其他千夫长纷纷喝骂起来。憋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有肉吃,丫的“骚扰”不说,还“败走”?

    丁武举起一只手,先是止住了大伙嚷嚷,然后示意卡胡耳次具体说说是什么意思。

    卡胡耳次躬身说了起来。

    他是白羊族人,五星市占领白羊城时倒戈加入五星军,一直跟着的老大就是一个原来的于郎部曲。现在老大被调去训练新兵,从而升上来当千夫长的。他这个想法,最早也是因为想着为老大分点忧。

    现在回来抢夺喀布尔的联军是三万人,咱们中星军击败他们并不难,但因为现在马匹都没能跟上,很难打成歼灭战。退一步说,即便咱们能把这支三万人的部队全部击溃,咱们要面临的情况就是自己变得“重”了。

    这个重,当然指的是俘虏了。因为五星军严禁杀俘,击败他们后必定会有大量俘虏,到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带上这些俘虏,要么把这些俘虏派人押解回喀布尔给黄虎他们处置。

    如果咱们自己带上这些俘虏,那咱们的速度就会被进一步迟滞下来,因此只能送回喀布尔城。

    可这么一来,城中的压力就大了。

    说到这里,所有军官都静下来了。

    俘虏兵的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现在喀布尔城中组建新军,本身就需要吸纳很多的俘虏兵,如果再送去这么多人,很难管控下来。万一俘虏兵造反,仅凭咱们现在在城中的人是压不住的。

    丁武也认真起来:“你继续说。”

    卡胡耳次说道:“我自己当初本身就是俘虏兵出身,很清楚这些兵员的心态。”

    说完之后,详细地说起他的观点。

    刚刚转化的俘虏兵,对新主子心里都还是有一定怀疑的。要想打消这种怀疑,除了军中的有效管理和思想工作之外,最能快速收拢军心的办法,就是以俘虏兵为主体的部队能打一场到两场胜仗。卡胡耳次本人当初就是这样,加入五星军后,每次跟着打仗都是胜利,忠诚度和信任感都得到快速提高。

    五星市建立之初才多少人?可以说,不管市民还是军中官兵,绝大部分都是从“俘虏”过来的。因此,卡胡耳次这番话得到了帐中所有军官的认同。

    卡胡耳次继续说:“还有一点,虽然是俘虏兵,但对战胜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被直接打败自己的部队控制,与另外一支部队控制,有着很大区别。”

    这还真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战场上就是这样,强者为王。卡胡耳次说的不错,南星军击败敌人后,这些俘虏在直接打败他们的南星军面前不敢造次,但喀布尔城中那些本来就是降兵,而且还是他们之前瞧不起的二线部队,心中肯定是很不服的。加上城中那些部队本来军心就没稳下来,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丁武沉吟道:“你的意思是……把这批人让给黄虎他们打败?”

    “是。”卡胡耳次躬身应答。

    丁武陷入了思索。从战略上来看,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如果是黄虎他们打败的,首先城中新军的士气和忠诚度会大大提高,其次现在这批联军也会被揍老实,不敢轻易闹事。可问题是,黄虎上任都只有三天,城中部队肯定没那么快整编好,让他们直接上阵,风险也是很大。

    这个问题卡胡耳次已经考虑到了。

    现在咱们不要和敌军正面作战,而是不断派出小部队骚扰敌军,迟滞他们的行动速度,给城中战友更多的准备时间。

    接着咱们再找个机会佯装失败四处逃散,然后找个秘密地点集结起来。

    这么一来,敌军肯定判断咱们这次过来的南星军主力已经被他们完全击溃,喀布尔城中只剩下俘虏兵,一定会放松警惕大摇大摆去进攻喀布尔。

    只要新军能依靠高墙守一个白天,不让他们破城,到了晚上咱们从后面杀进敌人阵营,城中部队掩杀而出,两下夹击之下,肯定能把这三万敌人包了饺子。

    经过此战之后,喀布尔城将会稳固很多。咱们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去对付联军十二万主力,将会轻松很多。

    卡胡耳次说完之后,丁武大叫一声“妙计”,其他军官也全都没有异议,把这个行动方案定了下来。

    丁武派人赶回喀布尔城,把这边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黄虎。

    接下来的几天,南星军便按照这个方案进行,不断骚扰着三万联军,直到三天后才集结打了一场,佯装败退四散逃走。

    三万联军部队兴高采烈地朝着喀布尔前行,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们预料,就是回来吃肉的。现在已经如愿击败南星军,接下来就是直接占领喀布尔,把整块肥肉一口吃下。

    就在这个时候,三万联军的主将又收到了一个大好消息。

    城中传来消息,原喀布尔城副将已经私下联络好旧部,等联军大军一到,就立即发动叛乱,杀死城中的南星军守兵,打开城门迎接联军进城。

    联军主将大喜。之前就预想到过这种情况,但现在一下子成为现实顺利实现,实在是太开心了。于是马上回复信使,到时候他将亲率三千前军进城。

    做出这个决定,联军主将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

    这些联军由附近多个城堡部落组成,原本相互之间矛盾也不小,只是因为西边吐火罗的压力太大,才放下成见聚集在一起。而这个联军主将,就是另外一个城堡的城主的。来反攻喀布尔城的这三万联军,也分别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部落。为了收买人心,联军总头目、喀布尔城主巫祝直差任命了另外一个城堡的城主为反攻喀布尔的主将。

    这家伙早就打定了主意,进入喀布尔城之后就大肆抢掠一番,到时候把账往南星军头上一推,自然可以吃干抹净。就算巫祝直差事后知道,也没什么证据。再说了,自己有“收服喀布尔”之功,也不怕。

    现在既然可以兵不血刃就占领喀布尔,那肯定是自己人先进去把肉给吃了,他派出的三千人,也就是自己的直属部队。事实上,这次他过来带了三万多人,两万人现在都在巫祝直差的统领下,这也相当于一种交换。其实,这三万联军中也有他自己的一万人。但如果全部派进城,那吃相也实在太难看了。反正即便遇到什么情况,这三千人也足够保护自己,何况后面还有两万多人可以马上进城。

    主意打定之后,率着三千人朝前疾奔,当天晚上就到了喀布尔城。

    城中的内应果然没有食言,联军主将刚刚率军抵达城头,就看到城内火光四起,里面喊杀声不断。

    不等他过多的考虑,城门轰然大开,一个军官站在城门口大声叫道:“快进来!那些敌人还在顽抗!”

    联军主将心里大叫一声“天助我也”!过来的时候还在想,进城后得想个什么办法制造混乱,才能趁火打劫。现在既然城中还是乱的,进去平定残存的南星军之后,直接到处抢就行了。

    在“时不我待”的紧迫压力下,联军主将一马当先,率着三千直属部队火速进城。

    刚刚一进城,就听一阵鼓响,城门轰然关闭。

    黄虎愉快地哈哈大笑起来。设下这个计策的时候,想着就是先关门打狗吃掉一小部分敌人。除了能赚一点是一点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之前卡胡耳次的想法一样,先打个小胜仗,把这边的军心稳固下来。万万想不到,一网下去,竟然捞到了一条大鱼,直接把对方的主将给瓮中捉鳖了。

    一顿乱箭乱石之后,三千联军人仰马翻。

    眼前的战局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伤亡,靠乱箭和乱石就可以把这些敌人全部消灭。不过,有几个原南星军中的将领按捺不住,直接率军冲杀进去。完全没有任何抵抗,三千联军不是死伤,就是跪地求饶。至于他们的老大嘛,早就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在这几个南星军将领爽歪歪的时候,还有一些南星军将领郁闷地喝着酒。

    黄虎最近如履薄冰,生怕出什么问题,因此处理任何事情都非常谨慎。

    这次瓮中捉鳖之计虽然已经完全算准了,但他还是采取了最保险的做法:让喀布尔城降兵部队全部呆在军营,参战的是达拉克部队。

    从占领喀布尔到现在已经六天了。这六天来,陆续不断的有达拉克那边参军的士兵过来,人数约有八千人。

    倒不是说这些士兵一定比喀布尔城降军战斗力高多少,但忠诚度方面就靠谱多了——至少不用担心他们会阵前倒戈。

    目前正值整军期,那三十多个南星军军官各自带领整编部队,恰好分到整编达拉克士兵的军官就捡到这块肥肉了。

    三千联军被收拾掉之后,达拉克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让喀布尔降军军营里的军官和士兵很是不解。虽说打了胜仗都是非常兴奋,但这些达拉克士兵未免也太兴奋过头了,一个个口中还在不断大嚷着“军籍”“军籍”。再看自己老大怏怏不乐的样子,这中间必定有什么问题。

    有好事者就问那些没能参战的南星军军官是怎么回事,由此了解到了五星市的“三籍”划分和军功体系。

    喀布尔俘虏兵也躁动起来了。

    不同于大仪朝和五星市的“大一统”性质,萨珊波斯虽然幅员辽阔,但除了波斯王庭中心区域外,其他的地方更接近于“城堡联邦”性质。因此,每个不同的“城堡”管辖区域的政策也各不相同。在萨珊波斯东北部这一块,“城堡体系”又和“族群”密不可分。因此,通常“城主”也是这个区域占主导地位的族群的“族长”。

    为了保证本族在本区域的绝对领导权,军队都是由本族人所掌控。那些小的族群士兵,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五星军的“军功制”对这些小族群士兵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不存在什么血统种族,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杀敌立功就能升官受奖。就他们眼中看到的事实也是如此,出征的南星军里面的军官,明显都来自不同族群。这种前所未有的上升渠道,让这些士兵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

    不仅是小族群的士兵,就是喀布尔本族士兵和低级军官也全都心动了。

    凡是以“族群”为基本社会单位的,无一例外都具备一个特征:族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喀布尔,当兵从来都是没有军饷的。这是因为历来的族长都认为,维护本族的权威和利益,是本族子民天经地义的责任。

1007.群狼吃牛术

    但人活在世界上,整体利益是一个相对比较空泛的概念,而个人利益却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果在不违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个人利益,当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以前是税也收了,当兵却没有钱。也就是说,利益全部都到城主那里去了,一口水都没分给咱们这些下等的人。

    在看看人家五星市的制度,收上去的钱会分给咱们这些底层人。两相比较之下,哪个的制度更优越,跟着谁更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也难怪五星军的那些士兵那么拼命,更难怪那些达拉克士兵那么兴奋了。

    喀布尔城内降军士兵纷纷向自己的“教官”请战,“教官”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去找黄虎扯皮。

    黄虎也为难了,已经用计把敌方主将骗进城给灭了,故技重施很难成功。现在的任务是守城,不可能让这些还没完全整编的部队出城和对方野战啊。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几人赶紧攀上城头一看,城外联军的后背遭到了狂风骤雨般的攻击。

    南星军开始行动了。

    主将被骗进城里之后,城外的联军本来就乱了套。联军中各个部族的指挥官正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办,谁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这种时候突然遭到攻击,情况可想而知。

    不等这些人回到自己军中,城里的“新军”也杀了出来。

    从联军主将被灭开始,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对现在的南星军来说,只是一个“战果”大小的区别而已。

    战果是:非常可观。

    三万联军除了不到五百人逃走,剩下的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

    黄虎进一步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现在不按照族群来分,编制全部打散。现在整编部队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主要是通过这一战,有了足够的基层军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和“投名状”的原理完全相同。

    古代那些土匪,对新招收入伙的有个要求,就是先杀一个人。新土匪犯了杀人越货的重罪后,也就没有回头路了,这就是投名状。

    对土匪来说是这样,对降军来说也是这样。

    战后根据统计,立功的就受奖的受奖,升官的升官。一方面也是军功奖励,另一方面,这些手上沾了血的人,就不太可能再回到敌军阵营。

    一旦基层军官稳定下来,整个部队就都稳下来了。这时候再按照兵源区域来编制部队,就容易出现“小山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散重编。

    黄虎也很会做人,把功劳都推到丁武“运筹帷幄”上。

    不过丁武对这些所谓的功劳一点兴趣都没有,分到他名下的俘虏物资全都还给了黄虎,说这些就分给新军下面的人。

    这样一来,新军的凝聚力就更强了。

    不过,有一样物资丁武是不会退的。不但不会退,还把归属新军的部分也“抢”了过来。

    那就是战马。

    五星军本来就都是骑兵,这次来达拉克是因为山道的原因无法把大量战马运送过来。现在从联军手中缴获的战马,对南星军来说简直是宝贝。况且新军的作用也只是守城,当然是要先给用于野战的主力部队用了。

    现在的南星军,虽然没法像在和田那边人手配两匹马那么豪华,但绝大多数人都能配上一匹马,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不过,眼下又有个难题摆在丁武和黄虎面前。他们这些人都是当兵的,没有理政经验,也没那个兴趣,现在市区那种情况也不可能派行政官员来,接下来的行政事务怎么办呢?

    两人商量了很久,还是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把丁武给搞毛了:“没人理政就干脆不理政!”

    黄虎苦着脸望着丁武,心想你说的倒是轻巧,现在你是马也有了,后方也稳定了,马上就能去打仗了。你这么屁股一拍不管事,这些破事还不得落到我头上?

    丁武也不是不管事,只是实在想不到方法了,恶狠狠地吐出一口唾沫:“战事结束之前,全城实施军管!”

    黄虎本来想反对的,但自己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也只能就这样了。

    两人又把具体的事务商量了一阵,最后定下几个简单粗暴的法子:

    1.战事没结束前,所有城门一律关闭,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城;

    2.所有商铺营业不得营业,所有人的粮食有军管局派人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

    3.禁止超过3人以上的集会,所有人没事不得出门,都给我在家好好呆着;

    4.所有军人实施全封闭管理,私自离开军营视为叛乱。

    把这几点定下来之后,丁武就带着南星军出发了。

    很快,黄虎就发现这么误打误撞的决策,居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喀布尔是敌军的老巢,一时半会之间民众还真没那么快就转变观念。尤其是城中的一些贵族,一天到晚就在谋划着怎么反扑。城中军管之后,这些人就傻了眼。有些顽固分子继续串联,很快就露出了马脚,被黄虎等人一锅端了。还有些想趁乱搞点好处的无赖小偷之内的,也完全没了藏身之地,纷纷落入法网。

    尽管城中多少弥漫着一些恐怖的情绪,但治安方面马上就稳定了下来。

    在“治乱世用重典”的规则之下,整个社会秩序井然,这又反向促进了军队的严格管理。大概五天左右,喀布尔城的情况就已经完全镇定下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最严峻的考验。

    喀布尔这边的情形,丁武不断派人去吐火罗报告最新的消息。得到南星军已经攻克喀布尔的消息之后,吐火罗也定下了对敌的方案。

    当前吐火罗的军事方针是:且战且退。

    没太大压力时就打一阵,如果敌方势大也不硬拼,就放弃防区朝后撤退。不过,撤退时有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粮食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销毁。

    刚开始的时候,联军主帅巫祝直差非常愉快。本军一路前进势如破竹,吐火罗军不堪一击。

    但随之而来的消息,让巫祝直差有点坐不住了。派去收服喀布尔的三万军队,竟然被敌人给全歼了。

    让巫祝直差想不到的是,南星军居然还敢从喀布尔来攻击自己。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让巫祝直差恼火了:这股两万人的部队极其狡猾,根本不和自己大军正面作战。他们专门干一件事,看准机会了就偷袭一番。等联军准备好了,他们早就跑远了。

    派回去收服喀布尔的部队失败后,巫祝直差陷入了两难之中。

    目前的情形是,联军已经“收服”了之前被吐火罗所占领的所有领土,现在前军已经到达吐火罗边境,部队战线广布在这片大的区域中。

    从现在所知的信息,端自己老巢的,是五星市的正规军。而这边面对的,只是没什么战力的吐火罗军。有心想派军回攻喀布尔,但却非常为难。现在他手里还有十二万兵,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分兵办法。

    如果全军回攻喀布尔,吐火罗敌军就有了喘息之机。到时候即便收服了喀布尔,这边的士气也落了下去。以后再折腾来攻打吐火罗,就更不好办了。

    如果派一半部队回去,现在已经占领了这么大的地方,继续攻击吐火罗的部队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如果只是派小部分部队回去,又怕重蹈覆辙。既然南星军能击败前面三万,再派三万也可能被灭。

    最后巫祝直差咬咬牙,决定先不管身后这些难以抓到的南星军,先把前面的吐火罗灭了再说。

    做出这个决定,巫祝直差是有底气的。

    这次出征,巫祝直差计划的是直接拿下吐火罗全境的准备。在他看来,如果有机会还能继续推进,到时候干脆直接自立为王,成为一个伟大的开国君主。因为做好了这个打算,所以这次准备的粮食非常充足,根本就不担心粮食的问题。

    既然粮食够了,面前的敌人又不堪一击,干脆直接冲上去拿下吐火罗城,再回师收复喀布尔。在巫祝直差看来,收复喀布尔不存在什么难度,毕竟那边都是自己人。

    巫祝直差正准备下达命令,对吐火罗发起最后一击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最新消息:南星军已攻入本军粮仓,将粮食全部烧毁!

    正目瞪口呆之际,又收到了一个新的消息:吐火罗军队利用本区域内高山地形,伏击了联军的先锋部队。随后赶去的支援部队因山地原因拥堵。

    巫祝直差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跌坐在椅子上。

    他不是傻子,之前只是过于轻敌了。事情发展到现在,再想不明白敌人的轨迹,那就是个猪脑壳了。

    敌人用的是“群狼吃牛”之术。

    联军体量太大,就算合南星军和吐火罗军之力,也很难一口啃下。退一万步说,即便他们能打赢联军,自己的损耗也是相当巨大。

    之前的种种举动,就是在消耗联军。准确的说,消耗联军的粮食。

    等到联军消耗得疲累,就会找到机会一口咬断喉管。

    丁武率军烧毁粮仓,就是这致命一击!

    失去粮食的联军,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颠覆的可能。

    想到这里,巫祝直差忍不住浑身发抖。敌人不但是要打败自己,而且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呆了半晌之后,巫祝直差做出了一个决定:全军回师,全力收复喀布尔。

    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虽说不能继续扩大在这边的战果,现在已经占领的地盘估计也要放弃,但只要拿回喀布尔,就至少还是个平手。

    对于拿回喀布尔,巫祝直差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那些南星军也就那么多人,骚扰没问题,但正面相抗怎么都不是十二万大军的对手。现在喀布尔城中怎么算都没多少敌军,等咱们大军一到拿回城堡,粮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他的这个决定,早就在丁武的预料之中。

    联军往后退,南星军就更加恣意的骚扰他们被分散的部队。还不仅是南星军,吐火罗军也尾随而来,追着联军撤退中的尾军打。

    他们采取的战略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联军整军要战,他们就不攻击。一旦联军后退,就马上如跗骨之蛆一样跟上来。对联军来说,是打也打不掉,甩也甩不开。

    十二万人的肚皮可不是开玩笑的,看着仅存的粮草都要见底了,巫祝直差不得不咬牙下达一个命令:不要管骚扰的南星军以及后面追杀的吐火罗军,全力赶回喀布尔。

    这个命令贯彻下去后,联军后面的部队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不断被南星军和吐火罗军蚕食。

    巫祝直差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喀布尔。

    丁武很快就发现了敌军的改变,跟着改变了战略战术。现在的南星军不仅是偷袭联军的侧翼和后部,开始频频阻击联军的前军。同样不是以正面作战为主,只要达到迟滞敌人速度的目的就行。一旦敌人后面大军跟上,马上撤退。

    在这种情况下,直到五天后,联军才到达喀布尔城下。而这时的联军,人数只有六万多不说,粮食也完全见底,士气更是一落千丈。

    喀布尔城中的黄虎,发表了一次颇为令人哭笑不得的战前动员:

    我现在只想说,感谢丁军长,感谢吐火罗友军。这么肥的一块肉,他们并没想到吃独食,还记得咱们城中的这些兄弟饿着肚子。

    上次丁军长明明可以吃掉那块肉,最后还是分给咱们吃了。这次这块更大的肉,他还想着分给咱们。

    兄弟们,现在敌人已经是丧家之犬。据可靠情报,他们现在连吃的都没有了。咱们只要守最多三天,不用打他们都饿的没力气了啊。

    想吃肉的,都上点心啊。我可告诉你们,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了。

    这番话在新军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现在所有官兵都完全搞懂了五星军的“军功制”,人人个个都嚷嚷着“要吃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6847/ 第一时间欣赏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 作者:我是跟风狗所写的《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为转载作品,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介绍: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啊,于是秦晓鸾去读了个城建学院。
好不容易有机会穿越了,结果不知肿么回事,还是得做搬砖的活。
这又是肿么肥四,搬个砖居然搬成了女皇帝???!!!
秦晓鸾穿越到古代之后,接手了老爹的营造队伍。本来只想安安稳稳过个小康生活,结果在于奇正等人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下,竟然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居然成了那个架空历史时期第一个女皇帝。。。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皇上您该去搬砖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