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TXT下载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全文阅读

作者:游走的小溪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txt下载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71章 大丰收(3)

    然后这哥俩回来就和老三老五一商量,觉得只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干,到时说不定谁都不用求,陆大队长就能把他们爹娘放回来。

    所以现在谢大喜家这几个儿子,整天真就跟老黄牛似的,闷头就是干活。

    只不过家里有个杨菊花那样的快嘴媳妇,重点这人还不想公婆回来,所以哥几个这点小心思,她都给嘞嘞出去了。

    这人就怕对比,有谢大喜那一家的对比,大家顿觉累也不累了,苦也不苦了。

    如今又迎来了大丰收,个个被晒的黑红黑红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

    谷子最后的称重终于出来了,最终结果是六村产量最高,排第一,比排在第二的一村,多出二十几斤。

    这下王铁柱可有点急了,小麦那会儿他们虽然排第一,却也只比排在第二的九村多出二斤。

    人家六村这个第一,可是比他们村多出二十几斤哩。

    好在还有大苞米,他这几个月可以说,吃睡都在大地里,几乎是眼瞅着那些大苞米从结棒,出粒,成熟,到今天这样一穗穗长成,他不但自己一穗都没舍得吃过,也从没让人偷吃过一穗。

    苞米是最后收割的,现在大家把谷子收回来,又开始收花生和土豆。

    没接收空间之前,谢如令除了会种中药,对这些农作物,可以说真是五谷不分。

    即使接收了空间,她也好长一段时间,分不清啥是啥。

    所以才会造成她往出拿种子的时候,原以为拿出的是毛豆,却是大花生。

    大花生当然也是好东西,这东西咋吃都好吃不说,还能榨油。

    只是她当初拿出来的太少了,然后还要一个村都分一点。

    这就是种子和土地的奥妙了,你说她才拿出一包花生种子,一个村就种那么丁点多,最终却收获好几麻袋。

    听说每村的花生挑好的都要留作明年当种子,剩下一些小的,才能分给各家各户,估摸一家也就能分一把。

    没关系,分一把也是好的,而且就这一把,大家也没想着吃,还想明年找地方种下去。

    到时不就有更多的花生吃了,重点是,明年大家就不会缺油吃了。

    花生油啊,那可是好东西,尤其用花生油烙的饼,想想就口水直流。

    花生这边不需要比较,各村自己处理,接下来就是那点土豆,也是都没种多少,好在这东西是真高产啊。

    不过产量在高,也都得下菜窖,留作明年当种子用。

    真想吃一顿小鸡炖土豆,馋的口水直流的谢如令只能眼瞅着那些土豆被送进菜窖里,然后默默的躲去一边自责,自己当初为啥不多拿出来一些种子。

    还有就是棉花,这个她是记得的,当时种子没少往出拿。

    只是各村那会儿都饿啊,所以想到的都是粮食,这就造成了棉花都种植的不多。

    然后现在才秋天,早晚就能感觉到凉意了,这大家才知道棉花的重要。

    好在各村都忙着开荒的时候,队伍上也抽出一千人,在较远的地方,开出很多地,种植了很多棉花。

第272章 大丰收(4)

    这件事陆元策没说过,谢如令当然也是和大家一样,才知道这件事。

    而且人家那边棉花一收回来,就开始了后续工作,据说都已经开始纺线织布了。

    所以谢如令有时就在想,这个空间是不是认错了主?

    你说要是把这个空间给陆元策,那肯定能利用的更好。

    队伍上的棉花大丰收,是没人敢惦记的,各村又收的不多,这会儿就看出各家种植的棉花有多重要了。

    谢放家那肯定是没少种,一亩自留地种植的都是粮食,这是上面规定的。

    可自家人后开出来的地,尤其种在山里的,那就没人能管得着了。

    这样谢放家就收回来能有一百多斤棉花,然后就在大家瞧着谢放家那些棉花眼红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谢南星家里,居然收回来能有三百多斤棉花。

    实际谢放家这一百五十斤不到的棉花,还有谢如令塞进去的二三十斤。

    人谢南星家里那三百斤棉花,那真是实打实自己种出来的,而且自打棉花出苗,谢五婶就领着两个闺女,住去了山里。

    要不然这山里鸟雀多,小苗一出来,没个人看着,不都给你祸祸了。

    因为他们家不住在村里,俩闺女还小,不用上工,谢五婶白天照常上工,晚上睡在哪里,还真没人注意。

    这一瞅谢五婶领着两个闺女,对了,谢南星这几天也回来了,一推车一推车往回拉棉花,大家才彻底傻眼。

    实际村里对于女人要求是不高的,分工也都挑一些轻巧活,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家婆娘是个能干的,去山里开一块地,真不是不可能。

    可十个村的女人,就没一个谢五婶这样的。

    然后那些女人也有自己的说法,“我们就算把地开出来,哪来的种子啊?我们又没有人给。”

    “你们有人去陆大队长那里要过吗?如果你们都能像谢五婶那样,得空就去开地,把地开出来,陆大队长会不给你们种子?”

    那肯定不会啊,陆大队长可是很公平的,如果他们真像谢五婶那样做,陆大队长肯定会给她们种子。

    大家后悔的同时,也都暗暗憋着一股劲,打算明年一定找地方去开点地出来。

    这个岛太大了,别说才三万人,听温大队长说,就是三十万人,都能养活。

    大家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想开块地,真不是啥多难的事。

    而且明年自家就有粮食种子,就是这棉花种子……

    后来一听陆大队长说,只要他们谁家把地开出来,就去他那里领种子,这下大家就更放心了。

    谢南星家的棉花种子当然是谢如令给的。

    不过现在却不能那样说,所以这个锅,只能让陆元策背着了。

    谢五婶一个寡妇,领着几个孩子,最大的谢南星才十五岁,谢如令当时考虑他们家怕领不回来口粮,才让他们一家偷偷开点地,种点棉花。

    那可是三百斤棉花,在粮食够吃的情况下,穿就变得很重要了,尤其冬天马上就来了。

第273章 大丰收(5)

    于是在谢放家拿出来一百斤棉花交工后,他们家也拿出来二百斤。

    然后在温毅的主张下,谢放家的一百斤棉花,换来五十天的满工分。

    等谢五婶家那二百斤棉花,那是整整换来一百天的满工分。

    对于拿工分换口粮的农民来说,工分是啥,那可是实打实的粮食啊。

    现在别说一村人羡慕这两家人,就连其他九个村的人,也都跃跃欲试,准备明年让婆娘孩子们去开点地。

    而且明年家家都有趁手的农具,想开出几亩地还难吗?

    难是不难,但明年可就没有今年这好事了,想拿棉花换工分,换粮食,那肯定是不行了。

    今年是棉花太缺,啥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

    这要是明年漫山遍野都是棉花,家家都有棉花用,村里还要那些棉花干啥。

    可话说回来,一想到漫山遍野都是棉花,那画面,不换就不换呗,家家都好几口子,十几口,几十口人,还怕棉花多吗。

    这红红火火的小日子啊,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今天村上又把到手的棉花给大家发下来了,别的村因为没有谢放谢南星这样还能往村上贡献棉花的人家,一户只能分二斤棉花。

    二斤棉花别说做棉被,就是做棉衣,薄点做着,整好了,也就够两个人做两身的。

    一村因为有谢放家和谢南星家贡献的三百斤,一户到是分了四斤棉花,虽然让别的村羡慕够呛,但也是不够的啊。

    然后就有人拿着粮食,来谢放家,当然也去了谢南星家,说是要换一些棉花。

    谢五婶现在有啥事,都会跑来谢放家,让他们一家帮着拿主意。

    谢放的意思,粮食既然够吃了,就不用再换粮食了,留下的这些棉花,可以用来纺线,织一些棉布。

    然后纺线用的纺车,织布用的简易织布机,都是陆元策给提供的。

    岛上啥能工巧匠没有,不说能工巧匠,就是很多家庭妇女,只要有线,有纺车,都会织那种粗布。

    而且还会织图案呢,队伍上那些织布的织娘,已经织出来不少布了,有格子的,也有带图案的。

    不过大批量的布,还是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因为缺染料,所以大多还都是棉花的本色。

    那些格子布,带图案的布,不用陆元策说,谢如令也知道,肯定都是一些淘汰下来的线,就是那种碎一点的线,织出来的。

    陆元策考虑的是全岛人的穿衣问题,自然是一点都不能浪费,就这,听说也只能让一半的人穿上棉衣。

    至于棉被,那简直想都不敢想。

    岛上的冬天肯定会很冷,所以现在大家一边要忙着秋收,一边还要忙着收集柴禾。

    山上的树,陆大队长有令,是不能随便砍伐的。

    所以大家就把收回来的苞米杆子,或是树枝子,落下来的树叶子,都划来回来,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现在都堆着大柴禾垛。

    家家的一亩地,之前种的都是大苞米,收了一千多斤粮食已经入库了,这又得了这些柴禾。

第274章 大丰收(6)

    现在走去谁家,肉香味当然还是没有,但家家都飘着大饼子,窝头的香味,这就已经很让人不敢想象了。

    亩产一千五六百斤,这还是头一年的荒地,明天呢?后年呢?

    等荒地变成熟地,到时会不会超过两千斤?

    谢如令想说,就她空间出产的种子,再偷摸浇几次空间水,亩产三千斤都是正常的。

    当然,自留地这点粮食,是不够吃饱的。

    有了这些粮食,生产队那边在用工分换一些粮食回来,这一年吃饱肯定是没问题了。

    不过这个岛一看今年就是少有的好年头,之前肯定不知干旱多少年了,要不然那土地也不会干裂成那样。

    所以大家虽然都大丰收,却没谁家敢一天三顿都吃个十分饱。

    大家依旧有计划的,农忙的时候吃三顿,闲着的时候吃两顿。

    不过以前的一顿都是一半粮食一半野菜,现在可是实打实的干粮饼子,而且他们就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苞米面饼子。

    之前吃的大米白面好吃,大家不敢说啥,他们曾经有谁家可劲吃过那种细粮,那肯定是好吃啊。

    自从苞米面,高粱米一可劲吃,大家才发觉不对,这不掺野菜的粮食,咋会这么香哩?

    这也太好吃了吧?

    就这苞米面饼子,还用吃啥萝卜条汤,吃啥炖白菜,干吃都香的不行。

    然后大家也没多想,只当是岛上的气候,土壤不同,种出来的粮食可能就比较好吃。

    陆元策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人说起,要是能一直留在岛上就好了,这的水土养人,种出来的粮食好吃,没看大家现在生病的都很少。

    之前生病的那些人,没看也都不知不觉,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就都好了。

    还有养鸡场那边那些小鸡,不但产蛋量高,还都产的是双黄蛋。

    这些大家都归功给了那些饲料,因为养鸡场的饲料,大多都是从海里捞上来,人不能吃的,就都磨碎,喂给了小鸡。

    这以前哪有过这样的好事。

    所以大家现在都很喜欢这个岛,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且这些人说的话,绝对是代表着所有人,现在你去问吧,十个人得有八个人会说,回不去也挺好。

    剩下那两个,估计都是那些做生意的,在县城里有祖产的,或是有父母子女还在陆地上的。

    做生意的也不一定都愿意回去,谁知道那些祖产还在不在,还不如留在岛上,每天跟着大家干点活,回来倒头就睡,这日子也是不错的。

    至于父母子女还在陆地上的,现在很多人都换了想法,都动了想把父母子女接来岛上生活的想法。

    秋天一来,粮食一样样往家里收,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而且在这里还没有战争,没有土匪,没有任何危险。

    你说老百姓过日子图啥,就图个吃饱穿暖,然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呗。

    不过今冬想要穿暖,看来难度还是有点大,好在大家也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大不了就不出屋。

    不是还有两身棉衣,那就谁出去谁穿。

第275章 大丰收(7)

    至于被人羡慕的一村,每户四斤棉花肯定也是不够的,可也比别的村多出一半。

    一斤棉花做一身,四斤就是四身棉衣,队伍上成立的那个织布厂,现在也两班倒的在赶工,说是争取入冬前,尽可能的让大家都穿上棉衣。

    当然,这肯定只是大家的一个梦想,队伍上开出的地没种粮食,种的都是棉花,肯定是没少收棉花。

    如果只是用来做棉衣,那些棉花肯定是够了,可还要纺线,织布,还要做棉被。

    要知道当初逃难的时候,有些老百姓是背着行李卷的,可当兵的却要背着粮食,油毡布这些战略物资。

    所以你说让队伍上的人自己种的棉花,然后连棉被盖都没有,这件事别说没人敢去说,想都不敢想。

    粮食大丰收,棉花肯定也是大丰收,可即使这样,在队伍上人均一床棉被做完,也不够给下面老百姓分的。

    吃饱肚子了,又开始烦恼穿的问题。

    搞的这些老百姓有时笑着笑着,谁突然冒出一句棉花的问题,大家的笑声立刻戛然而止。

    愁啊,谁不愁。

    说的好听,大不了冬天不出屋,就那两身棉衣,谁出屋谁穿。

    可就算不出屋,那屋里就暖和了?

    所以大家忙着秋收的同时,都在忙着往家里搂柴禾,想着到时能把炕烧的热乎点,好歹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这样的烦恼,谢放家和谢南星家当然是没有的。

    谢五婶因为这件事,对谢放一家更感激了,而且村里还提出,如果他们家能再上交七十斤棉花,就把村里盖的那几套房子,白给他们家一套。

    谢五婶拿不定主意,过来和谢放罗慧琴一商量,两口子都说让她答应下。

    几个孩子都大了,他们一家不可能一直住在南坡的山洞里,这多好,现成的三间土坯房。

    而且就算他们家再拿出七十斤棉花,剩下三十几斤,也够他们一家用了。

    四口人就算都做大厚棉衣,一人二斤也够了,再多点,二斤半,十斤棉花足够了。

    然后一口人做一床棉被,有二十斤棉花也够了。

    剩下还能有个三四斤棉花,用来纺点线,也能织不少布。

    然后谢南星家就这样又拿出去七十斤棉花,换来一套三间火炕都搭建好,窗户纸都糊好的土坯房。

    等谢放家,还要给谢奶奶做一身棉衣,做一床棉被。

    然后看着谢奶奶穿着棉衣,盖着棉被,那几位老人就不管了?

    山洞那边没有火炕,不然村里为啥要盖房子,这都是温毅给各村的任务,让他们务必在冬天到来之前,把各村的孤寡老人还有一些孤儿都安置好。

    谢如令听说王铁柱把从谢五婶家后换来的棉花,都拿去防线织布了,说就算没棉花,用柳絮,也要给几位老人做身棉衣穿,对王铁柱这个村长,到是又产生几分好感。

    人都有私心,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就会随着环境,还有被陆元策他们一心为公所感染,慢慢就变得没了私心。

第276章 大丰收(8)

    时间在热火朝天的忙碌中又迎来了收大苞米的讯号。

    现在大地里就剩下大苞米和大白菜了,而且各村的种子都是队伍上给发的,就大苞米种的最多。

    玉米产量是所有粮食中产量最高的,岛上现在缺粮食,所以啥产量高,就应该多种啥。

    当初谢如令往出拿粮食的时候,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才会拿出很多苞米种子。

    所以大家也就别讲究啥粗粮细粮,这会儿有粮食吃,就比天天吃鱼,吃海鲜强。

    那东西偶尔吃一次,当菜吃还挺好,可要是天天以那种东西为主,一口粮食不吃,慢慢大家就会发现,吃啥都一个味儿,失去了味觉。

    所以在这个岛上,想拿海鲜,哪怕你就是拿一筐鱼,想换粮食,都没人跟你换。

    就算现在家家都粮食装满仓,也没人会拿粮食去换海鲜。

    要不为啥捕捞队会解散,因为已经没人重点干捕捞了,都回来搞秋收了。

    饿了几个月,又迎来大丰收,之前谷子高粱小麦收上来的时候,陆大队长就说了,粮食随收上来,随给老百姓发下去。

    要不然都放进一个库里,不说村上有没有那么大的仓库,万一出现火灾,那整个村的老百姓这一年白干了不说,因为没存粮,就又得挨饿。

    所以家家户户现在不但自留地没少收粮食,又用工分换了不少粮食回来,如果没有棉花短缺的问题,那简直就是一点烦恼都没有了。

    队伍上开出来的地几乎都种了棉花,只有少部分几块地,种了一些小麦和苞米。

    这样各村还要上交一些粮食给队伍上,即使去了上交的,有些老百姓家的粮食也都快装满屋了。

    这话真不是开玩笑的,有的人家男劳力多,工分挣的多,又都用来换粮食了。

    所以就造成了大苞米还没收回来,有的人家就因为屋里粮食太多,就剩下个走道的地方,进屋就得上炕。

    而且有着这样幸福烦恼的人家还不少哩。

    如今又要收大苞米了,而且这次哪个村的产量要是能拿第一,听说队伍上还会多奖励十斤棉花哩。

    现在人人都有荣誉感,奖不奖励,大家都很在意这个第一。

    在大家又开始跃跃欲试收割大苞米的时候,谢如令干啥去了?她去了队伍上建的那个棉纺厂。

    那里现在堆积了很多棉花,这要是有人搞破坏,一把火点着了,后果就不用说了。

    所以这里自打棉花收回来,就派了几十人看护,包括那些粮食,陆元策为啥让粮食一收回来,就赶紧给各家各户发下去。

    这样做,都是为了防护敌人搞破坏。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抓了几个人,但那些人显然都是些小喽啰,抓了也没审出来幕后主使者是谁。

    甚至那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药液,他们也一直都没有找出来。

    小黑的嗅觉那肯定是比人强,小黑都没找出来那东西,证明那些药液,极有可能是已经被销毁了。

    而这周围都是海水,想销毁点东西,只需往海里一扔,他们就啥办法都没有了。

第277章 大丰收(9)

    然后那人这段时间又很老实,啥事都没干,等于是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和敌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陆元策猜测那人估计又快憋不住了,肯定会在秋收的时候,搞点啥事出来。

    陆元策最担心的就是那人狗急跳墙,所以把怕着火的几个点,都重点保护起来。

    棉纺厂的这些工人,还是之前织麻布时选上来的那些妇女。

    麻线这次也没少收,只不过大家现在都忙着赶工棉布,那些麻线暂时只能先堆积在仓库里了。

    谢如令这次来,自然是来送棉花的。

    队伍上的棉花收的太多,这里又有人把手,所以也就没称重。

    这种情况下,往大山一样的棉花堆里放个几百斤棉花,就跟往大海里投放几滴水一样,肯定是不会被发现。

    陆元策现在咋忙,每隔几天,都会拿着猎物,或是拎点粮食,来谢放家里吃顿饭。

    这次来,听谢如令这样一说,他觉得也是个办法,就把她给领来了。

    要不然就谢如令自己,别说进不来,就算进来,出去也难。

    现在留在这里的工人虽然是两班倒,但却是都不能随便回家的。

    大家现在吃住都在厂子里,还有人看守,不把这些棉布织出来,棉衣棉被做完,她们是不允许回家的。

    这个规定,招她们进来的时候,就都说过了,大家也都是愿意的。

    能不愿意吗,要知道等她们把这些活干完,不但每人可以分到一身棉衣,还能分到一床五斤棉花的大棉被。

    而且家里少了她们一口人的吃食,还能省下不少粮食哩。

    所以在两下都愿意的情况下,这些个工人虽然一分钱都不赚,也都干的很来劲。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谢如令一圈走完,瞧见大家毫不藏私的干劲,一张张的笑脸……

    然后恰巧这时食堂过来通知,说今天中午吃大白面馒头,萝卜条汤,然后这些人就更高兴了,她简直就是眼瞅着,大家的手速又提高了一倍。

    这些朴实的人简直太可爱了。

    如果可以,她真想拿出一些鸡蛋,给这些人加个菜。

    她是陆元策带进来的,俩人是骑着一匹马来的,当时她还背了个筐,如果说那些鸡蛋是自己背来的,不知食堂那些人会不会相信?

    陆元策得知谢如令的苦恼后,笑了笑,“恰巧我今天让养鸡场那边送来几筐鸡蛋,你等下过去看看不就得了。”

    对啊,然后养鸡场那边送来的鸡蛋还在库房里,五个大筐里,有多少,食堂那边还没来得急数。

    通知是陆大队长亲自去通知的,拿来多少个鸡蛋,食堂还能去养鸡场问问,陆大队长让你们送来多少?

    至于送鸡蛋的人,那就是跑腿干活的,就更不知道这五大筐里有多少个鸡蛋。

    所以原本养鸡场那边送来的是一千个鸡蛋,最后就变成了一千五。

    要不是陆元策拦着,她最少拿出来一千个,只不过那样就有点太假了,鸡蛋这东西又不能上摞。

    这一个筐里多加一百个,也都装的满满的了。

第278章 大丰收(10)

    谢如令是以去棉纺厂给女工们检查身体为由,在大家都忙着收玉米的时候,和陆元策离开的。

    所以回来的时候,她就算不能给大家带回来棉花棉布,也带来不少好消息。

    啥大家都好好干,陆大队长说了,就算不能让大家都有棉被盖,咋都能一户给整一床新棉被。

    一床棉被光棉花就得五斤,还有做棉被的布哩。

    大家对谢如令说的话虽然有点半信半疑,但这样的好消息谁不愿意听,都愿意听。

    这话还真是陆元策说的,他得知谢如令的空间里不但有很多棉花,还有很多布料,就觉得不应该让大家冻着。

    队伍上现有的这些棉花,实话说,去了队伍上人均一套棉衣,一床棉被,几乎就不剩啥了。

    就算能剩下个千八百斤,十个村的老百姓有两三万人,这点棉花好干啥的。

    谢如令这次开始偷摸往里塞了五百斤,后来发现她拿出的五百斤棉花,裹进去大棉花堆里,啥都看不出来,就又大胆的塞进去一千斤,然后又来个五百斤。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陆元策觉得这样操作也不是个事,而且谢如令拿出来的棉花还都是好棉花,和他们收上来的棉花出入有些大,混进去太多,很容易被发现。

    然后人家陆大队长就似早就准备好了似的,把谢如令领去棉纺厂的一个小仓库。

    那里面她去之前当然是空着的。

    不过空可是空着,却锁了两把大锁。

    然后陆元策就让谢如令,往那个小仓库里,足足塞进去一万多斤棉花。

    加上她之前往大棉花堆里塞进去的两千斤,这可就是一万五千斤了。

    这些棉花拿出来,空间的库房里,显示就剩下五千斤了。

    陆元策说这些棉花足够给那三千户发放了,当然,棉布肯定没有那么多,所以只能用麻布,或是老百姓自己拿布,公家只能给他们发棉花。

    总之在这非常时期,原本陆元策都想过,冬天来的时候,是不是要穿兽皮过冬。

    后来谢小令得了这个宝贝空间,有了粮食,有了种子,有了牛马羊,有了羊毛,有了棉花。

    如今这个冬天,咋都不至于让大家冻死了。

    陆元策不说那些羊毛,谢如令差点都给忘了,听说已经有人在纺毛线了,她又自告奋勇,说要帮着给毛线染色。

    现在大家有了这些棉花,还有队伍上积攒的兽皮,这个冬天,她也觉得可以让大家过个暖呼呼的冬天。

    只是这个突然出现的一库房棉花,不知陆元策要用啥借口,他说他有办法,绝不会被人怀疑,谢如令也就没再追问。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来,大家吃的饱饱的,又都喝上了谢放同志熬制的补药,这最后的半个月,那真是,简直都像揣着一团火似的。

    如今大苞米都已经收回来了,只不过还不能脱粒,所以暂时还看不出哪个村产量最高。

    王铁柱这两天挨个村走了一遍,瞧着大苞米堆,总觉得还是他们一村的苞米堆最大。

第279章 偏心

    大苞米需要晾晒干干的,才能脱粒,这期间大家不那么忙了,有些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做棉衣了。

    谢如令这次也算见识到了普通老百姓是怎样生存的。

    她这空间里啥布料都有,棉花也还有几千斤呢,可却啥都不能往出拿。

    所以她一直关注着大家用啥做棉衣,可不是给你四斤棉花,那东西就能直接穿在身上。

    然后她就见识了这些农妇们的本事,几乎全村人都是这样干的,就是把夏秋时穿的单衣,又改成了棉衣。

    别的村啥情况她不清楚,反正一村也就钱家那样还有些布料家底的人家,做棉衣用的是新布料,再就是他们家。

    她拿出的布料都是棉布,黑色的居多,还有两块蓝色的,她家爹娘就以为这些布料都是陆元策给的。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陆大队长隔三差五就来他们家一趟,夫妻俩实际早就看出来了,陆大队长估计是对他们家闺女动了心思。

    可人家又没明说,也没请媒人上门,他们心里就算有这样的猜测,也没敢和闺女说出来。

    不然是他们夫妻俩猜错了,岂不是让闺女白欢喜一场。

    嗯,在谢放和罗慧琴的心里,这岛上未出嫁的小姑娘,就没有不想嫁给陆元策的。当然,也包括他们家闺女。

    谢放家不缺棉花,也不缺布。

    几口人一人做了一身新棉衣,还给谢成轩,也就是小石头也做了一身。

    只是做棉被的时候,为了给谢奶奶省出一床褥子的棉花,几个小孩儿的棉被,就都做成了四斤棉花的。

    这样省下来的三斤棉花,加上之前给谢奶奶留出来的棉花,不但让谢奶奶有了厚棉衣穿,有了五斤棉花的大棉被盖,这又多了一床褥子。

    原本他们家留够了做棉被的棉花,谁都没有褥子,这不是几次劝说谢奶奶来家里,她都不愿意。

    罗慧琴可怜老太太住的那地方连铺热乎炕都没有,就给谢奶奶又做了一床褥子。

    五斤棉花的棉被,三斤棉花的褥子,还有一身厚棉衣。

    在别人还在为没棉被盖发愁的时候,谢奶奶这边穿的盖的铺的都有了。

    只是这些东西送过去没几天,谢如令就听说了一件事,她那位他们家咋请都请不来的亲奶奶,又回去了她大伯家里。

    瞧她爹娘那脸色,她都不用细打听,就知道咋回事。

    一定是她那几位堂哥堂嫂,知道谢奶奶手里有这么厚的家底,去说了几次好话,老太太又是个心疼孙子重孙子的人,就没能抗住人家哄。

    估摸那棉被褥子,自己肯定是捞不着了,就不知她妈一针一线,都是用新棉布做的那身棉衣,穿在了谁身上。

    她爸妈可以忍下这件事,谢如令是不能忍的,她到要过去看看,如果她奶奶把那身棉衣也送人了,那她到是不怕再做一回恶人,把东西抢回来也不是不行。

    谢如令去的时候,谢奶奶正坐在炕上搓苞米。

    岛上的温度要比他们之前住的那里高一些,反正只要是不刮风,没入冬前,就是不穿棉衣,也都能挺过来。

第280章 要棉被

    谢奶奶此刻果然还是穿着她那身补丁摞着补丁的单衣,只是腿上,两个膝盖处,都绑着兔皮。

    这种造型,谢如令在村里常见,估摸就是冬天,都有这样只需绑着两块兔皮过冬的。

    “小令来了,快,快上炕来,这炕你四嫂烧的,可热乎了。”

    谢奶奶一看见这个小孙女,不知为何,就控制不住的心虚。

    所以赶紧热热乎乎的招呼谢如令上炕,还把让她坐下的那块,用手擦了擦。

    这屋里除了杨菊花不在,谢仁轩媳妇徐娅,谢晨轩媳妇张秀兰,再就是那几个小崽子,都在。

    几个人看见谢如令,也都赶紧低下了头,那几个小的,甚至吓的直哆嗦。

    她有这么渗人吗?

    谢如令可不觉得这些人怕的是自己。

    估摸是做了啥亏心事,做贼心虚吧?

    谢如令也不想绕弯了,她奶既然已经又回到长子家了,她觉得她除了理解,说啥都是废话。

    “奶,我听说你又和我大伯一家归到一块了是吧?”

    “是,是,是你几个堂哥,几个嫂子去接的我。”

    在面对老三家这个小孙女的时候,谢老太太也发憷,不过一想到自己毕竟是她的亲奶奶,这才底气又足了一些。

    “我这一想,我一个人在外面过日子,你爹娘就免不了要多操心,就,就答应他们搬回来了。”

    不说这几个月,她父母去接过谢老太太多少次,就是她,哪次去不说,想让谢奶奶搬去她们家。

    她甚至还说过,可以和奶奶住一个屋。

    她进屋前,也不知大家在说啥,谢奶奶笑的满脸菊花,那一脸的笑意在看见她的时候,立刻就僵住了。

    谢如令突然就有些理解了,毕竟她爸是从小就被送走的,虽然说是送去药铺当学徒,实际等于是被谢爷爷谢奶奶放弃了。

    因为自打她爸被送走,谢爷爷谢奶奶就不曾过问过她爸。

    老两口一门心思都在有出息的长子身上,倾尽一生的心血在培养谢大喜。

    这种感情,旁人可能是无法理解的,要不然也不会他们家请都请不去,谢大喜家几个孩子一去,就乐呵呵的跟着回来了。

    这一刻,实际谢如令已经不想要啥棉被褥子了,可为了考验一下人性,她还是开口了。

    “那既然奶你已经回到大伯家了,之前村上还给你发了一斤棉花,那你看我们家给你做的那套被褥,是不是?”

    村上虽然是按户发放的棉花,一户发四斤,也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六口人以上的人家,才给四斤棉花。

    像他们家这是不需要村上发棉花,要不然都发不上四斤。

    至于南坡那边的几位五保户,都是一人发一斤。

    当时她娘还说,老太太那一斤棉花,就留着给她做双棉鞋,再做个小垫子,没事的时候,去哪还能拿着。

    现如今到是真不需要她娘惦记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谢如令说这话的时候,一直观察着徐娅和张秀兰的反应,然后就见张秀兰似是惊慌了一下,还有就是那几个孩子,也都紧张的不行,都忙去看谢奶奶。

第281章 都给分了

    谢奶奶可能也没想到,谢如令是来要棉被褥子的。

    她那边半天才支支吾吾,说棉被已经拆了,包括做棉被的布,都给几个重孙子用来做棉衣了。

    谢如令淡淡的笑了笑,一副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可能有点刺激到张秀兰了,她忙急急的解释:

    “小令,我们去接奶回来,真不是因为那床棉被,我们,我们就是觉得奶年纪大了,冬天南坡那边的日子不好过。”

    老人在那边有棉被盖,有厚褥子铺,还有棉衣穿。

    哪里就不好过了?

    谢如令也不反驳张秀兰,就笑眯眯的听着,然后她自己就有点说不下去了。

    “奶,奶分给我们的那一斤棉花,我这就去拿给你。”

    张秀兰说着就要下地,却被谢老太太给拦下了,“小令,那东西是你爹娘孝敬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这事你爹娘都管不着。”

    “是,您说的对,我爸妈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吃喝,棉花都拿去给你用,那是他们的孝心。但您若是不需要这份孝心,我以后就不让我爸妈来讨嫌了。”

    谢如令说完转身要走的时候,又停下来说道: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你们精于算计,奶又愿意让你们算计,我爸妈也不是傻子,希望你们以后能吸取谢大喜王巧珍的教训,离我们家远点,别把人都当成傻子就行。”

    谢如令摔门出去后,半天,徐娅突然说道:“这次,我三叔家,怕是真的要和咱们断了。”

    “我有棉衣穿,还有一床褥子,我一个土埋到脖子的人,这就很好了。小令那孩子就不是个懂事的,她的话,你们不要放在心上,你三叔三婶不会听她的。”

    谢老太太虽然心虚,但一想到自己三儿子两口子都是好说话的,又理直气壮起来。

    东西给她就是她的,她愿意给谁就给谁,谢奶奶肯定是不能理解谢如令,还觉得她这样做,很不懂事。

    张秀兰听到这,却有些不赞同的说道:“奶,如果是我,把省出来的东西给我娘,然后她转手就送给我大嫂了,那我肯定也会很不高兴。”

    理事这个理,可她一个快要死的人了,自己穿着厚棉衣,盖着大厚被,铺着厚褥子,然后看着几个小重孙子连棉衣穿都没有?

    谢奶奶依旧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还是觉得都是谢如令不懂事。

    老太太也坚信,自家三儿子两口子都是孝顺的,才不会听闺女的话,这以后肯定还会该咋孝顺她咋孝顺。

    杨菊花扒在门框上,瞅见谢如令离开,才做贼一样,手插在袖子里,缩着脖子钻到谢老太太这屋。

    “奶,那死丫头干啥来了?是不是来要东西了?我就说吧,你早点把东西给我们分了,她想要也晚了。”

    杨菊花说着,眼睛还瞄着谢老太太那口木箱子,那里面可是还有一床褥子,一身棉衣哩。

    这个眼皮瞎浅的蠢东西,和她那个婆婆一样,就知道惦记她那点东西。

    谢奶奶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

    “我那床大棉被已经都分给你们了,你那屋就分了二斤棉花去,咋,你还要分啥?是不是连我老婆子那身棉衣也要分了?”

第282章 冬月了

    几个孙媳妇,就这个最像王巧珍,她回来可是回来,可不是已经不怪王巧珍了。

    谢奶奶越说越气,想到老头子的死,拿在手里的大苞米,差点就砸了过去。

    杨菊花也以为老太太要打她,赶紧蹭的一下跳下地,“不是的奶,不是我要分你那点东西,这不是我三叔家那死丫头……”

    “二嫂,你穿着人家给的棉花,还一口一个死丫头,我要是谢如令,宁愿一把火烧了,也不会把自家棉花送给那些狼心狗肺的人穿。”

    说出这话的人不是一直和她做对的张秀兰,而是平时一天都不见能说出一句话的徐娅。

    杨菊花愣神的功夫,人家徐娅已经拉着自家孩子出去了。

    “这,这人,里外不分。”

    半天杨菊花才反应过来,脸红脖子粗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自打家里由这个二嫂当家,就更没他们几个小的好日子过了。

    这回好了,奶奶婆婆终于回来了,张秀兰不是徐娅,那人读过书,可以用语言威胁杨菊花,她是吵也吵不过,只能干吃亏。

    “奶,我婆婆还不知啥时候能回来,这个家大嫂也不在,您看,是不是该由您来当这个家啊?”

    以前家里没啥家底,现在那老多粮食都掌握在杨菊花手里,别说张秀兰不放心,就是家里其他几个小的,也都很不放心。

    要不然谢老太太这次为啥回来,不就是老三老四,尤其老五谢启轩,都二十岁了,家里又是这样的情况,嫂子不帮着张罗媳妇,说不定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几个大孙子轮流去和谢奶奶说,说的老太太终于软了心肠,这才回来。

    今天这话就算张秀兰不说,谢奶奶这几天看在眼里,也要开口要掌家权了。

    “去吧,把他们几个都叫过来,我有话和你们说。”

    杨菊花见奶奶婆婆表情如此严肃,不免有些心虚起来,可她敢说不让张秀兰去叫人吗?

    她自然不敢,孤岛那边的老婆婆正需要人去伺候呢,她可不想被罚去孤岛,去伺候那个老不死的。

    这边杨菊花心里是咋想的,谢奶奶可不管。

    老大这股人男丁多,如果这股人废了,那老谢家就真的完了。

    已经走回家的谢如令自然不知道她大伯家正在开家庭会议,而且会议的中心,还是要重新振兴谢家的家风。

    知不知道,她也已经决定理解谢奶奶了,也想好好劝劝她爸。

    冬月初第三天,在各家各户老人孩子都上手的情况下,苞米终于完成了脱粒工作。

    然后紧接着,各村的数量也都报上来了,温毅拿着一个记载着所有村粮食斤数的笔记簿,咧着嘴,笑的脸部的肌肉都快僵硬了。

    最后还真是一村拿了个第一,而且这次可不是多几斤,而是一下就比第二多的六村多了三百多斤。

    当然,就算产量最低的二村三村,那也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明年这一年,家家户户都不用犯愁粮食的问题了,如今穿的也都囫囵的差不多了,这件事他还没来得急问陆大队长,他是哪来的先见之明,居然藏了那么多棉花。

第283章 幸福感

    那些棉花,后来谢如令又放进去不少棉布,陆元策拿出的理由当然又是那一套说法,这些东西都是敌人藏在岛上的,他找到之后,没告诉任何人,就是想把敌人引出来。

    现在陆陆续续已经抓了七个人,温毅也没想到,岛上居然藏了这么多敌人。

    所以对陆元策说的啥都是敌人藏在岛上的,温毅是一点都不怀疑,他不怀疑,别人就更不会怀疑了。

    而且这个岛风水这么好,种出来的粮食都比外面的好吃,可见敌人之前也没少做工作。

    只可惜,他们做再多工作也没用,最后他们留下来的啥好东西,都变成给他们准备的了。

    老百姓逃难的时候,家家都带了一床两床被褥,如今村上和队伍上又给大家发了这么多棉花。

    当然,想达到人人都有棉被盖,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多数人家都是两个大人盖一床棉被,几个孩子横着扯一床,凑合凑合,这个冬天咋都熬过去了。

    谢放家人人都有棉被盖,就这,后半夜,还有点冷呢。

    所以那些没有棉被盖的人家,说不冷,那肯定是没说真话。

    不过要说冷的睡不着,到是也没达到那么严重。

    现在南坡那些老人也都被转移到村里了,睡的也都是火炕。

    对于这些原本就吃过苦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饱,睡着热热乎乎的火炕,还不用担心土匪抢劫,敌人来袭,这日子,比以前可是强多了。

    而且还不用担心烧柴的问题,这火炕能热一宿,冷啥冷。

    谢如令挑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人家,还真去看了,然后就发现家家户户也别管啥东西,只要是能取暖的,都堆在炕上。

    据说这样还真能挡住寒冷,然后在搭个被角,睡在热乎乎的炕上,还真没人喊冷。

    至于那些没有棉衣穿的,还真和她听来的差不多,那些人白天也不用出屋,就围着棉被在炕上待着。

    或是几个孩子,就一身棉衣,谁去茅房,谁才可以穿。

    家家日子都这样过,谁都不用笑话谁。

    在这里是没有贫富差距的,所以你要问大家现在日子过的咋样,几乎都是一样的回答:“这日子还有啥说的,当然是好了。”

    这期间,会计已经核算好了,家家都可以拿着剩下的工分去换粮食了。

    因为之前用的铁锅农具啥的,都不是白给的,都是需要扣工分的。

    包括队伍上给的棉花,村上发的棉花,都不是白给的,要不然还有谁愿意出工干活了。

    去了这些用来换铁锅铁农具的,还有之前分的小麦谷子高粱,棉花,家家剩下的工分实际都不多了。

    今年需要的东西多,工分用的就多,就在这时,陆大队长又发话了,说可以赊欠,可以用明年的工分偿还。

    大家听说了这事,那简直就是提前过年一样。

    苞米产量高,种的也多,这下家家都没少往回扛粮食。

    当然,像凤霞和那几个孤寡老人,因为没有工分,那肯定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第284章 猫冬了

    要不然哪还有公平一说,你啥都不干,还和那些玩命干一大年的人一样分口粮?

    不过各村都有孤寡老人,有的村子还有一些没人愿意领养的孤儿。

    对于这些人,陆元策和温毅商量后,决定由队伍上负责照顾,每人每月多少斤口粮,到时按月给大家发放下去。

    至于凤霞,那只能是先借给她一些口粮,然后她明年必须要和大家一样出工,挣来工分还给村里。

    这还多亏了她后来主动把那些工分给退回去了,否则,她不但拿不成那些工分,还有可能连借口粮的资格都得被取消。

    在这里,谁都没有特权,谁都甭想白吃粮食,就是陆大队长,你看他哪天闲着了?

    凤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要不要干脆找个人嫁了?

    那样不就有人养着她了,要不然她这双手,哪是干农活的手。

    她咋想的没人去关心,反正她嫁谁都嫁不成陆元策,就她那个臭名声,估计也就能在村里找一个了。

    粮食都发放完了,忙了一大年的人,终于都可以歇一歇了。

    在别人都闲下来的时候,谢如令却变得忙碌起来。

    这几天她正在给陆元策打毛衣,这东西她是真不会啊,可陆大队长还偏要让她来织这件毛衣。

    你说那人是不是有病,队伍上那么多小姑娘,别人不说,就白云那毛衣织的多好。

    她可是亲眼瞧见的,白云不但给自己织了一件毛衣,还教会很多人。

    当然,她是不屑和白云去学的,实际就算她去,白云也未见能教她。

    那姑娘和她算是结下梁子了,这段时间没啥必要,她们俩都绕着对方走,实在绕不开的时候,就算走个碰头,都不带说句话的。

    所以谢如令只能去求教别人,好在她家三姐谢招娣是个心灵手巧的,学东西比较快。

    因为队伍上那些毛线都分给了小队长级别以上的干部,她家那位三姐夫李大牛自然也分到了一件毛衣的毛线。

    谢招娣之前生活在乡下,你说让她做点针线活,那就没有她不会的。

    可要说织毛衣,她肯定是不会啊。

    不会就学呗,听说白云和李淑芳都会织毛衣,谢招娣过来请教两回,就学的可好了。

    然后谢如令就整天抱着毛线往李大牛谢招娣这个小家里跑,俩人坐在一起,一边织毛衣,一边唠嗑,这小日子过的还怪有意思的。

    今天谢如令刚跨进院子,抬起的脚还没落下,就听见屋里传来了争吵声。

    跟着跑进来的小黑比主人慢了一步,听见争吵声,嗖嗖就跑去了门口,抬起爪子就嗷嗷的扒起了门。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这家伙每次来,她三姐都热情招待,有啥好吃的都没落下过小黑。

    还行,是个有良心的,这是以为有人在欺负她三姐,都没用她发话,小黑就冲上去了。

    实际谢如令已经听清楚屋里的人是谁了,所以她是不着急的,毕竟以她三姐的战斗力,逼急了,六亲不认也不是不可能。

第285章 怀上了

    屋里的母女俩听见门上传来的动静,都住嘴不喊了。

    谢招娣走过来打开门,看见小堂妹,委屈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噼里啪啦的往下落。

    “咋了这是?谁胆子这么大,居然还敢欺负李大牛同志的夫人。”

    谢如令实际没进来之前,就听出了另一个人的声音是李仙花。

    这段时间她这位二伯娘虽然没做出啥太过份的事,但打着李大牛的旗号,在村里耀武扬威的事那肯定也是没少干。

    还有动不动就过来,让谢招娣帮她干活,这样的事,那更是天天都在上演。

    好在谢招娣早有准备,到是也不把这种事太当回事,她说自己就权当没有嫁出去,干点活不算啥。

    既然她都说了不算啥,那她就更不会说啥了。

    至于李大牛,比如劈柴砍柴这种力气活,他知道了,自然都要揽过去。

    但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家媳妇肯定也没少干这种力气活就是了。

    咋整,他那位老丈母娘,虽然人越来越精神,谁都看不出有啥毛病,可就是不能干活。

    嗯,这人现在就剩下这一个毛病了,不能干活的病。

    所以谢如令听出另一个人是李仙花,就猜这母女俩争吵的如此激烈,应该是发生啥大事了?

    走进屋,看见坐在炕上,红光满面的李仙花,谢如令故意啊了一声,“原来是二伯娘啊,我还以为是……”外人的话,谢如令故意又咽了回去。

    虽然老三家帮自己养着儿子,而且越养越好,那孩子现在已经和正常孩子没啥两样了,可李仙花依旧很讨厌谢如令。

    这姑娘说话没老没少都养成习惯了,每次看见她,都会阴阳怪气的说上几句。

    真是讨厌死了。

    “是小令来了?你这,咋又没去上班?不是我说你小令,你现在也是队伍上的人了,这言行举止,可得注意着点,要不然你三姐夫也难做人不是。”

    谢如令:她啥时候让李大牛难做人了?她上不上班,与李大牛有半毛钱关系。

    “二伯娘,您糊涂了吧?我三姐今天为啥在家,我就为啥没上班。”

    谢如令以为自己这样说,李仙花就能明白她们今天都休班,可谁想到,听了她这话,李仙花突然就瞪大了眼睛,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着她,“咋?你也有了?”

    当了多年的大夫,谢如令就算没结婚,也明白这个有了是啥意思,也瞬间明白过来咋回事了。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只不过还没等她说啥,就见谢招娣突然急赤白脸的冲着李仙花吼了起来:“我看您真是老糊涂了,小令连婆家都没说,你咋能说出这样的话?”

    李仙花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表情讪讪的哼了一声:“她那话说的就有毛病,就不能直接回答,说你们今天都休班。”

    自打有了李大牛那样牛气冲天的女婿,变化最大的人就是李仙花。

    瞧瞧这七个不服八个不在乎的表情,这不屑的语气,搁在从前,你就是拿棍子打死她,李仙花都说不出这样的话。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04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 作者:游走的小溪所写的《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为转载作品,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介绍:
别人穿越是被动的,小神医谢如令穿越却是有准备的。
为此她可没少做准备,就等着穿去古代过着富足的咸鱼生活。
谁知一睁开眼,发现自己穿错了年代……
这是什么鬼地方?
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穷的连草根树皮都快被人吃光了。
而且在这里,啥钱币,啥金银珠宝,还有她那十大箱黄金,通通是没用的。
好在她还有个随身空间,里面存有大量的粮食,大量的药材……
可面对几万张嘴,谢如令想说:咸鱼生活她是过不上了,那就撸胳膊挽袖子干就是了。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