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TXT下载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全文阅读

作者:游走的小溪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txt下载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1章 开荒种田(4)

    突然出现这么多粮食,还有几口大锅,不给弟兄们做顿饱饭吃,老李都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老李这边足足申请了两袋米,八口大铁锅都用上了,这顿午饭虽然吃的晚了点,却是大家伙几个月以来,吃的最饱的一次。

    谢如令一直以为来的这些人,要负责把粮食背回到驻地,然后在分到各村。

    另一个山洞已经派了人看守,吃饭的时候,陆元策才回到这边,然后就和温毅几个,一边吃饭,一边研究接下来的工作。

    听温毅说,他已经安排人,去把各村村长都叫来,然后再让各村,组织一些青壮劳力,过来把自己村分到的粮食背回去。

    而且务必今晚就让大家有米下锅,人人都能喝上一口粮食粥。

    这样这两百多人,只需负责把粮食弄上山顶就行,到时各村自己就能把粮食背回去。

    他们说话的时候,谢如令就蹲在一边听着,她也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合理。

    这样两边都不至于承受不了负重,而且有这些当兵的帮忙监督,各村村长也不敢贪私。

    因为这些粮食是按人口分下去的,先一户分二斤,来背粮食的人都清楚这件事,你少给了谁家的,谁能答应。

    一户二斤,四千多户,就是九千多斤,再加上留在驻地的那些兄弟,这第一天,最少也得运送上去一万二千斤。

    实际在吃饭前,这些人就已经开始往山上运送粮食了。

    谢如令和谢放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就和这些运送粮食的大小伙子,一起爬了上来。

    然后就看见山顶上,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或蹲或站,黑压压都是等着分粮食的人。

    当然,这些人里,一村也来了不少人。

    当初一村选村长的时候,因为谢家家族太大,一个村有一半的人都姓谢,村长在让姓谢的来当,那一村干脆就叫谢家庄好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议论,一村选村长的时候,就选了个外姓的。

    实际这个外姓的,也免不了和谢家沾亲带故,这位王村长不是别人,正是她大伯娘的亲兄弟,名字叫王铁柱。

    见上来的人里有谢放和他闺女,王铁柱皱了皱眉,这件事他没听说和谢家有啥关系啊,怎么谢老三也在下面?

    一听说来背粮食,那肯定都抢着来,到时说不定还能偷摸藏两把哩。

    不说大家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要不然抢啥,等在家里,谁还敢把你家的粮食拿自己家去。

    上来和各村村长喊话的是李大牛,那是真没客气,直接就说,谁敢私自把粮食密下,直接就枪毙。

    所以这会儿大家正发蔫,觉得白抢了这份差事,还不如等在家里吃现成的了。

    这些人里就有谢大伯家两个儿子,老大谢庭轩和老五谢启轩。

    王铁柱这人官瘾一直都很大,因为之前他就是个村干部,不过那时他只是个副职,这次来到岛上,一听说要选村长,他就挨家挨户的去给自己拉选票。

第62章 开荒种田(5)

    那时谢爷爷还活着,又是谢家的族长,那还不是一句话的问题。

    到时谢家的人都给他投票,这个村长不就稳当了。

    可谢爷爷对王铁柱这人不怎么看得上,觉得他人太虚伪,而且也没见他当村干部的时候,给老百姓做过啥实事。

    所以谢爷爷当面就把人给拒绝了,还说要公平公正选出一个好干部。

    没了谢爷爷的帮助,王铁柱以为自己这次肯定是没希望了,没想到谢爷爷没等到投票前就死了。

    然后谢老大一当上族长,又是他亲姐夫,可想而知,王铁柱这个村长是怎么被选上来的了。

    不过从那之后,王铁柱就对谢爷爷生的另外两个儿子恨上了,尤其这个谢放,当时还把票投给了别人。

    这些事谢如令可是一点都不知道,不过对王铁柱这人,她凭直觉,就觉得这人不是个好东西。

    尤其这人还是王巧珍的亲弟弟,而她那位大伯娘,自从娘家弟弟当上了村长,有了撑腰的人,更是变本加厉的欺负她娘,欺负他们家。

    和王铁柱,虽然两家之前也没啥交情,倒也不至于看见就瞪两眼。

    谢放和王家姐弟的过节,实际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谢如令不知道这些事,知道也得给谢放竖大拇指,就王铁柱那种人,哪里配管好一个村。

    她爷,她爸,当初肯定也是这样想的,要不然自己又不想当这个村长,投谁不是投,何况王铁柱还是自家亲戚。

    幸好谢放是个大夫,认识的人不少,这认姓王的一家还有所顾忌些。

    不过听说她那位二伯父一家,就倒霉了,明着暗着可是没少被王铁柱和王巧珍欺负。

    脑子里有着原主的一些记忆,谢如令一上来,就认出了站在一处的王铁柱,还有她那两位堂兄。

    和这些人,她本来就和他们没有亲情,至于以后怎么相处,那还要看他们的表现。

    如果她这位大堂哥还像以前那样,啥都听他妈的,对他们家总是一副他也无可奈何的表情,那她肯定不会把他当亲人看。

    至于这位五堂哥,原主留给自己的记忆不多,貌似这就是个不好也不坏,没什么交集的人。

    正是这个没什么交集的五堂哥,一看上来的人里有自家三叔和小堂妹,忙蹦着就过来了。

    “三叔,小令,你们怎么在底下?不是说底下不让外人进入吗?这里一直有人把守着,我们想靠近一些都不行。”

    “哦,有个人腿受伤了,我是去帮忙给人看伤的。”

    谢放这样回答,几个人就都明白了,这就是当大夫的好处,你看你们下去那些当兵的不让,可他们需要大夫的时候,还要过来请谢放下去。

    大家现在可都想下去看看,了解一下,到底找到多少粮食。

    听几个老娘们说,下面山谷里都是粮食,都够他们所有人吃上一大年的。

    也不知这些粮食是哪来的?

    啥老天爷送来救命的,这话王铁柱可不相信。

    所以他就想把谢放留下来透透底,想先掌握一个先机,到时在其他二十九个村长面前,他不就有吹的了。

第63章 开荒种田(6)

    谢放说自己是去给人治伤的,大家都信了,至于谢如令为啥也在下面,几个人都忽略没问。

    估计都以为她是去混吃混喝的,实际王铁柱还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下面发现粮食了,能不给大家做一顿饱饭吃。

    这就是当大夫的好处,王铁柱端着官架子,眼睛从谢如令身上扫过去,说道:

    “那谢大夫就等一下再走吧,正好帮着背背粮食。”

    谢老三家是有些家底的,而且那夫妻俩又疼闺女,王铁柱和婆娘已经商量好多天了,想等形式好一些,去谢家提亲,想把谢如令说给他们家二儿子。

    别看王铁柱才四十岁,可人家早都已经当爷爷了。

    据说这人十七八岁就结婚了,而且还是先上车,后买的票,结婚没几个月,就当爹了。

    王铁柱家的大儿子今年二十二岁,二儿子二十岁,三儿子十八岁,这地方的人说年岁,说的都是虚岁。

    两年一个大儿子,这把王铁柱夫妻俩给美的。

    然后自家老大十九岁就结婚了,结婚没多久,又给他们生了个大孙子。

    现在王铁柱大孙子都两三岁了,要不是遇上这次的大爆炸,他们逃出来又被阻隔在了岛上,不然他们家老二肯定也早都娶媳妇了。

    自家婆娘生了三个儿子后,又生了两个闺女,他这辈子有儿有女是圆满了,接下来要操心的,就是儿子们的婚事了。

    如今老二看上了谢放家这个大闺女,王铁柱开始还不怎么愿意,后来全村,甚至连同外村都扒拉一遍,发现还真就谢放家这个闺女能配得上他们家老二。

    这两口子才商量着,打算再过段时间找谢放两口子提一提这件事,要不然现在大家哪有这个闲心谈儿女亲事。

    整天饿着肚子,今天不知明天的事,还娶媳妇,娶啥媳妇,娶回来搁啥养活。

    婆娘惯孩子,儿子又喜欢这丫头,王铁柱觉得自己能不计前嫌,和谢放做亲家,他们家就该感恩戴德,上赶着多准备些嫁妆把闺女嫁过来才对。

    实际即使真这样,王铁柱依旧觉得和谢放做亲家有些憋屈,是谢如令高攀他们家了。

    如今一瞅谢放能随便出入这么重要的地方,还能领着闺女,王铁柱这才彻底下定决心,委屈就委屈点吧,好歹这姑娘长得还行。

    不过架子端久了,就自然的想拿出点官威唬一唬人,这样日后两家成了亲家,他也好拿捏谢放一家。

    可惜,今天王铁柱遇见的是谢如令,不是之前那个无论怎样,都不敢当面顶撞他的原主。

    一听王铁柱拿腔拿调的吩咐她爸,虽然对谢放这个便宜爸爸,她到不至于有多深的感情。

    不过也可能开始就定位在这,未来她还要给这个家里当几十年的闺女,谢如令觉得,她对现在的这些家人,也不能说就一点感情没有。

    真的,就比如现在,看着瘦弱的谢放,背着个竹筐,本来刚刚爬上来,已经很累了,还要站在这,笑着面对王铁柱,她就很想护着这个新爸爸,不愿意看到他被人欺负。

第64章 开荒种田(7)

    “我爸在下边给人治伤,忙了几个小时,现在累的手都快抬不起来了。”

    谢如令用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王铁柱,笑的很是诡异,“您真的确定让我爸留下来帮你们背粮食?”

    吃着她拿出来的粮食,还要欺负她的家人。

    老天爷都没有这样惯着人的?

    她又不是他们王家的老祖宗,自然也不可能这样惯着他们。

    谢如令心想,如果这人死不悔改,她就等粮食都分到个人手里那天,偷摸去他们家,把分给他们家的那些粮食,都收回来。

    嘿嘿,到时她连他们家都不需要进,只需站在距离够得着的地方,默念一个收,那些粮食就得乖乖的回到空间里。

    实际这时王铁柱只需说声那就不用了,反正来背粮食的人只多不少,也不差谢放一个,这件事就过去了。

    可他一看自己的官威被人挑衅了,而且挑衅他的这个人,还是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这哪能行。

    王铁柱双手背在身后,挺了挺脊背,继续端着架子打官腔:

    “背粮食是咱们集体的事,背的也是大家的粮食,除非你们家说不要你们那份粮食了,那就不用你爸背了。”

    “好啊,那我倒要回去问问,刚刚我明明就听两位大队长说,让各村选些年轻力壮的人过来背粮食。”谢如令说着一指谢放,“王村长觉得我爸符合两位大队长说的哪条?”

    实际谢放也不是不愿意帮着大家顺道背点粮食回去,这不是背筐里还藏着个小黑。

    这东西是他们从山里捡来的,按规定,都是要交公的。

    虽然陆大队长说了这东西就给他们家了,可王铁柱这人,又贪婪,又不讲理。

    谢放实际不太想打着陆元策的旗号,陆大队长能在大家心里威望这么高,还不是他一心为了大家,关键时刻命都能豁得出去,从不藏私换来的。

    他不想因为这件事,给陆元策留下不公平的污点。

    你看这个小狗,要是带去驻地,老百姓肯定不会说啥,可要是变成个人的,尤其还给了他们家……

    谢放这边顾虑多,就想息事宁人。

    谢如令不知道谢放心里的想法,就是知道,她也不会惯着王铁柱。

    咋的,她的功劳这么大,奖励她个小狗怎么了?

    还有这次找到这么多粮食,就算真相不说出来,是不是她先梦到的?

    这件事早晚大家都会知道,按劳取酬,粮食她可是一斤都没想多要,就是要了一只小狗怎么了?

    谢如令这边如此硬气,被问的哑口无言的王铁柱顿觉火气有点大。

    这以后可是要娶回来当儿媳妇的,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着他,这,这还了得。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了,怎么没早点过去提亲,最好是早点娶回来,是不是他就能拿出公公的威风,大巴掌扇过去了。

    谢庭轩见自家老舅被堂妹气成这样,赶紧过来和稀泥,“小令,你,你咋能和长辈这样说话哩,还不赶紧,给,给老舅道个歉。”

第65章 开荒种田 (8)

    谢如令一直以为原主不喜欢这个大堂哥,是因为他长得太像王巧珍的原因。

    不过这胖乎乎的一张脸,还真是一点都不像谢家人的长相。

    实际老谢家人长得还真都挺好看的,包括她大伯,她二伯,几个堂哥,当然,这位大堂哥不算在内。

    衡量一个人的好坏,肯定不能只看长相,也不是因为谢庭轩说话有点磕巴,白瞎了她爷爷给长孙起的这个名字,她就很讨厌这个人。

    而是这人忒能和稀泥,哪次王巧珍去他们家里闹,都是这人出来善后,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最后受憋屈的都是别人。

    现在谢庭轩和谢雨轩都会背诵大堂哥那几句话了:啥我妈就是那样的脾气,刀子嘴豆腐心,三叔三婶你们别和我妈一样的,咋说她是长媳,伺候我爷奶多年,没功劳还有苦劳哩。

    往往也就是这句话最管用,可实际,王巧珍啥时候伺候过老人,大多时候,都是老人在伺候她吧?

    因为心里厌恶这个人,谢如令自然也不会给谢庭轩好脸。

    “这是你老舅,和我可没啥关系。再说了,这人处事不公,我就有反驳的权利,你们大家说是不是?”

    因为各村都想先拿到粮食,先让自己村里人喝上粥,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抽签来决定这件事。

    然后李大牛就整一些小棍,都装在竹筒里,这边看着都是齐的,让三十个村长来抽。

    谁抽到最短的那个,就排第一,以此类推下去,总之抽到最长的,那肯定就是最后一个了。

    反正大家今天都能分到粮食,只是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问题。

    现在留下来的还有二十个村,人真是不少啊,而且大家宁愿都挤在这,一个个热的汗流浃背,也不愿意走远一点,找个凉快地方待着。

    所以刚刚这一幕,看热闹的人真不少。

    然后谢如令这会儿又笑眯眯的问他们大家她说的对不对,有几个看不惯王铁柱这人的,就跟着起哄,“对,咋不对,人家姑娘说的也没错啊。”

    这些人喊完就往人群里一藏,王铁柱气够呛,想找人报复回去,都不知刚刚是谁喊的。

    然后他脑袋一转过去,就又有人说道:“就是,你们看看谢大夫那体格,背点草药还行,哪里能背得动粮食。”

    大家盖房子,谁没借过谢家的铁锹,家里有个病痛,还不是要去求谢大夫。

    驻地那些个大夫,大多数都是女大夫,那是他们这些糟老爷们儿能随便指使的吗。

    人活着,哪有不生病的。

    大家就算不看从前,想想自己和家人的以后,也不愿意得罪谢放父女俩。

    更何况谢大夫家这个闺女,不但嘴皮子厉害,那眼珠子叽里咕噜一转,貌似他们大家谁说啥了,她好似都能准确捕捉得到。

    所以这会儿替谢家父女俩说话的人还真不少,闹闹哄哄的,一下就把王铁柱那边的气势给压下去了。

    早就听见这边有人嚷嚷,又打发走几个村,李大牛那边忙完了,才过来,一看被围在中间的是谢家父女俩,哈哈笑道:

    “谢大夫,小谢,你们爷俩怎么还没回去?是不是舍不得回去啊?”

第66章 开荒种田(9)

    自打知道谢如令凭自己一人之力找到一个大山洞,而且里面的粮食比他们老大找到的还要多很多,李大牛对谢如令就改变了态度。

    那真是,见面就笑,不笑都不带说话的。

    谢如令知道王铁柱这人怕硬的,尤其怕这些当兵的,听说他还想把自家三儿子送去驻地,但却不知啥原因,被陆元策给拒绝了。

    哼,肯定是陆元策也瞧出来了,这上梁不正,下梁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要就对了。

    “哪里是我们不愿意回去,我妈不知在家里咋惦记我呢……”她可是为了给大家找粮食,一宿没回去了,谢如令委委屈屈的瞅了一眼王铁柱,“要不李队长您来给我们平平这个理。”

    李大牛是小队队长,之前在山底下,谢如令可没这样称呼过他,这是被人欺负了,想让他拿官职压压人啊。

    这边王铁柱见谢家父女和李大牛这么熟,惊讶之余,心里也是直突突。

    说心里话,队伍上那些人,他最怕的肯定是那位陆大队长,其次就是这位。

    这人说话嗓门大,还喜欢训人,而且训起人来,那是真不管你是谁,都跟训儿女似的。

    “误会,都是误会。”王铁柱赶紧想把话拉回来,“李队长您忙您的去,我们这都是自家的事,这,这位谢大夫,我们都是亲戚,都不是外人。”

    谢庭轩这时也赶紧说道:“是,是,这是我老舅,亲的。那,那是我三叔,也,也是亲的。”

    李大牛别看人长得又高又大,看着大老粗一个,实际心细着呢。

    谢如令现在可是全岛的大功臣,不过这件事老大说了,为了保护他们一家,有些事虽然不能说出去,但他们大家得做到心里有数,以后对谢放一家能照顾就多照顾着点。

    看出谢如令明显是被这人气着了,李大牛大手一挥,“你们都住嘴,让小谢把话说完,啥你老舅,还亲的,你又是谁,一边呆着去。”

    谢庭轩被骂了个大红脸,灰溜溜真就一边呆着去了。

    接下来谢如令也没再给王铁柱说话的机会,就把刚刚的事说了一遍。

    李大牛一听,哈哈大笑两声,然后就围着王铁柱转起了圈,“小眯缝眼,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对谢大夫指手画脚,我看你这个村长是不想当了吧?”

    王铁柱因为眼睛小,大家背后都叫他小眯缝眼,不过当面叫的,李大牛还真是头一个。

    而且李大牛这句话里故意没提谢如令,人家说的可是谢大夫,“知道谢大夫这次立下多大的功劳吗?”

    别人哪里知道,他这故意把话说半截,把大家的好奇心勾都起来了,他那边又打住不说了。

    “行了,谢大夫,小谢,你们先回去吧,至于你们村的粮食,如果这位王村长背不回去,那他这个村长也可以不用干了。”

    “不,不会,我们能背回去,谢大夫你们爷俩先走吧。”王铁柱赶紧一脸讨好的说道。

    不拿村长当干部,那肯定是不对,可这太把村长当干部的,也是够无知的。

第67章 开荒种田(10)

    “那就谢谢王村长了。”谢如令在王村长这几个字上故意加重了语气,说完拉着谢放就走。

    她可是答应过陆元策,要回去把自留地开垦出来,作为试验田,先种点苞米,看看种子能不能发芽。

    谢如令这一路把自己的想法和谢放说了一下,没想到她这个便宜爸爸还挺给力,回去连家门都没进,就去妇女队长家里召集人去了。

    李仙桃一听这是陆元策的意思,那还有啥说的,赶紧把留在家里的妇女都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之前没吃没喝,大家为了不消耗体力,是能不动就不动。

    现在有粮食了,爷们儿们都去背粮食了,大家谁还愿意躺在炕上等死。

    种地是老农民的根本,这些人里,大多都是种地的,一听说只要她们能把地开出来,上面就给种子,傻子才会不答应。

    所以当背粮食的男人一回到村里,就发现家里的女人都在用各种方法刨地。

    开垦土地最大的难处就是没有工具,好在这段时间,大家经常进山找吃食,手里都有些用石头做的,或是用坚硬的木头削的工具。

    石头做的锹,镐头什么的,那肯定用的都是薄石,所以要是用力过大,那也是很容易断裂的。

    木头做的那种工具那就更不用说了,你看挖个野菜还行,这要是用来刨地,肯定是一刨就坏。

    而且这的土地因为常年干旱,都干裂的一块块的,没个趁手的工具,每户还想开出一亩地,大家都觉得这件事不可能做到。

    更何况大家看着这样的土地,也不觉得能种出来粮食,积极性一下减去了一半。

    大家开垦的都是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留地,当时建村子时,不是给家家都留了一块自留地,陆元策的意思,就拿这些自留地做试验田。

    他们家有一把铁锹,这次肯定又立了大功。

    一家人轮番上阵,足足用去了一天半时间,终于是开出了一亩地。

    实际谢放背回来的那个背篓里,还不止藏了个小黑,还藏了能有个四五斤的玉米。

    这些玉米是陆元策让他们爷俩拿回来的,谢放开始还以为是给他们家吃的,原来是用来做种子的。

    新开出来的土地,都是大硬块,一家五口人又用去半天时间,把这些硬块用石头一点点都砸成碎面。

    这两天把谢如令给累的,她觉得自己一个人在空间里种十亩地,也没有一家人忙乎这一亩地累。

    空间里的土地,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她的任务就是负责开播种机,收割机。

    估计要不是需要证明空间还有她这么个主人在,连这两样事都不需要她去做。

    现在可好,她不但要学会刨坑,还要学会点种子,还要给种子培土。

    原本谢如令是刨坑的,后来她觉得刨坑有点累,就选择了培土,再后来她发现她爸一个坑里就放一颗种子,这才把点种子的活接了过来。

    谢放也知道多放一颗种子保险一些,可这不是舍不得吗,这种子多金贵啊。

第68章 开荒种田(11)

    轮到谢如令撒种子时,一个坑里放两粒种子那都是少的,偶尔把握不好的时候,扔个三颗四颗的时候都有。

    她虽然对空间出产的种子有信心,可这干巴巴的土地太让人不放心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谢如令就偷偷多埋了几颗。

    这样出苗率不是能高一点,而且等苗都出来,也可以移栽到别的地里,也不会白瞎。

    这两天每户都能分到二斤粮食,就是想让大家都赶紧喝上一口粮食粥,把命先保住。

    哪怕有的人家又掺了一些野菜,有的人家是和海里捡回来的一些能吃的东西一起煮的,这营养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眼瞅着,这两天大家的气色和头两天不一样了,谢如令这个救人者自然也很高兴。

    之前哪有啥力气刨地啊,都饿的直打蔫,还刨地,走路都直打晃。

    现在力气是有了,可是没有工具啊。

    今天一看谢放家不但把一亩地都开出来了,还都种上了,现在一家人正在用荆条垒墙,看样子是想把那一亩地围起来。

    过来看热闹的几个妇女,都羡慕的说道:

    “咱们和谢老三家能比吗,他们家可是有铁锹的,那东西一挖一个坑,开这点地还不容易。”

    “哪有容易的,有铁锹也不见得就容易,你看谢老大家还有铁锹哩,他们家那块地,还不如我家开出来的多哩。”

    说话的女人姓马,不过却是谢家远房的一个媳妇。

    可能因为两家不是一支的,所以平时他们两家也没啥来往。

    谢如令对这女人有点印象,还是因为她家儿子谢南星,有一次谢明轩和谢雨轩在外面被人欺负,就是谢南星帮忙找回的场子。

    当时那孩子还说了句,“我们一笔写不出来两个谢字,欺负他们哥俩,就是欺负我谢南星。”

    从那以后,那伙外村的孩子,再没敢欺负过小哥俩。

    可见那个才十五岁大的谢南星,在这些半大孩子里,有着多高的威望。

    据谢明轩和谢雨轩说,谢南星特别能打架,而且从不欺负弱小,还经常帮助那些被欺负的小孩子,尤其姓谢的,他都会照顾一二。

    能教育出这样的儿子,想必这位谢五婶也差不到哪里去。

    “五婶子,今天我做主,等我家用完,这把铁锹就借给你们家。而且我听说,今天大家去背的粮食,是按人头分下来的,不管大人小孩,每人三十斤哩。

    还有还有,我还听说每户都会给五斤玉米种子,还有菜种,你们大家都赶紧回去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地开出来,都争取早点把种子种到地里,说不定这几天就有雨哩。”

    “真的假的?小令你不是诓我们的吧?真会给大家按人头发粮食?还每人三十斤?”

    “不可能,谢兰花可不是那样说的,她说要不是她男人帮大家争取,说不定一户二斤都舍不得给哩。”

    谢兰花是王铁柱家婆娘,大家一听那女人说这话是谢兰花说的,都选择了相信她的话。

    只有谢五婶,站在那里眼睛眨了眨,过来从谢如令手里接过铁锹,“那婶子就谢谢你了,来,我来帮你们挖土,等你家干完,我再回去开地也来得急。”

第69章 开荒种田(12)

    谢五婶说完,接过铁锹就快速挖了起来,那动作,真不比一个爷们干活慢。

    和平年代寡妇人家过日子都不容易,更何况现在这种时候。

    谢五叔是逃亡的时候,死在半路上的,扔下娘四个磕磕绊绊,总算是都活了下来。

    谢南星也就是那时候才变得强硬起来,小小年纪就要挑起保护弟妹和妈妈的任务,不拿出拼命三郎的架势,谁会怕他一个半大孩子。

    现在可不止那些半大孩子,就连村里的大人,还真没谁敢说不怕谢南星的。

    毕竟那小子是真敢和你玩命啊,那大眼珠子一瞪,不管能不能打得过,就敢和人动手。

    谢如令知道谢南星为啥会护着她家两个弟弟,还不是因为她爸,人好心善,费劲巴力采那点草药,几乎都用在谢南星身上了。

    谢放几次把谢南星从鬼门关拉回来,那孩子心里又是个有数的。

    所以谢南星从外面搞点啥好吃的回来,就会给他们家送点来,前两天那块巴掌大的一块肉,实际就是谢南星送来的。

    有了谢五婶的加入,这垒墙的进度明显快了不少。

    用荆棘条垒墙,这个主意还是谢如令想出来的,这东西只要埋结实了,再整的严实点,跳又不好跳,肯定比土墙管用。

    他们家垒的这个墙,说是用来挡牲口的,现在全村只有他们家有只小黑狗,还不吃外面的东西,所以肯定是用来防人的。

    尤其靠近她大伯家那边,谢如令让谢五婶帮自己,刻意加固了两层,而且挑的荆棘条都是一人多高的,这回别说是人,就是苍蝇想飞进来,体格不好都够呛。

    几个妇女听谢如令说要把铁锹借给谢五婶,本来就意见挺大,现在一看谢老三家这样做,这是挡谁呢?大家心知肚明。

    有那腿脚快的,赶紧跑去和王巧珍添油加醋说了一番。

    谢大喜进屋抽袋烟的功夫,出来一看王巧珍不见了,还以为她又去谁家串门子了,骂骂咧咧两句,就又继续挖起了土。

    这边王巧珍拽着大肥腚,过来一看谢老三家不但一亩地都种上了,还真垒上了墙,尤其靠近他们家这边的墙,别说她这身板,估摸就是他们家老大,都翻不过去。

    王巧珍虽然气够呛,但却不能说不让人家垒墙,不然就是她没理了。

    “老三呐,你可不能不孝啊,你说你家地都开出来了,咋不说去帮帮你大哥翻翻地,这垒墙急啥哩。”

    实际谢放还真想等下自家的墙垒完了,就去帮帮大哥,还有二哥家。

    大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二哥到是身体好,却和他们家老大都被选去背粮食了。

    可王巧珍这样一说,谢放又改主意了,什么叫他不孝,大哥家里两个闺女都大了,还有好几个儿媳妇,大孙子都能跟着砸土了,哪里需要他去孝顺。

    “大嫂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你们家五个大儿子,两个闺女,哪个不比我家孩子大,用得着我这个小叔子去给你尽孝吗?”

第70章 开荒种田(13)

    “你,你咋说话哩,怎么是给我尽孝,你妈还没死哩,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有个妈?”

    谢如令没有第一时间帮谢放说话,就是想看看她这个便宜爹的反应。

    还不错,目前看,她这个爹,肯定不是个包子。

    不过王巧珍一提谢老太太,她爸那边就要怂,谢如令见状,赶紧过来帮腔。

    “我爸当然记得他还有个妈,而且你们一家人的饭食,都是我那个七十五岁的奶奶在操持,至于你……”

    谢如令瞄着王巧珍那胖嘟嘟的大肥腚,差点憋不住笑。

    据说当年她奶就是相中了她大娘这个大肥腚,觉得好生养,不过也的确好生养,这一点,她奶到是没看走眼。

    “大伯娘,你的活是不是就是东家走,西家串,要么就是躺在炕上养肥膘啊?”

    “有钱难买老来瘦,大伯娘,我不是吓唬你,你看看咱们这村,哪有胖人,照这样下去,我估计就是你死那天,我奶都不会死。”

    谢如令一张嘴,就不给王巧珍说话的机会了,气的她在那直喘粗气,看着就剩下出气了。

    别说王巧珍没见过这样的谢如令,就是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妇女,也都觉得谢放家这个大丫头是不是那天从山上掉下去,没摔死,摔疯了。

    谁不知道老谢家一窝大面瓜,老二两口子,老三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孝顺人,要不咋被王巧珍给拿捏的死死的。

    只要王巧珍把谢老太太一搬出来,保准谁都不敢说啥,不然人家就拿你妈出气。

    唉,这谢老爷子一死,谢老太太更是生不如死了。

    谢老大家实际已经娶了三个儿媳妇,再加上两个闺女,这几个年轻的,白天都要去山里,去海边找吃的。

    然后家里的这摊活,就都交给了谢老太太。

    好在现在家家都没有牲口,也不用喂牲口,饭食也都是糊弄着做,要不然更够谢老太太累的。

    所以谢如令刚刚说的这番话,那是一点都没冤枉王巧珍,只是以往这样的话,没人敢说罢了。

    等着吧,王巧珍可不是那好惹的,你看她倒上来气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谢如令也在等,她没想到王巧珍气性这么大,这要是把人一下就气死……

    她肯定是不怕的,反正她又没动手,这么多人看着呢,她就是说了几句大实话而已。

    不过王巧珍要是真一下倒在这,谢放和罗慧琴肯定都得把责任揽过来,那两个人还是有点太善良了。

    小神医的称号可不是炒作出来的。

    实际谢如令看着王巧珍,心里是有底的,这女人最后怎么死,都不可能是气死的。

    因为她只会气人,可不会让自己生气太久。

    事实也的确如此,王巧珍只是被这样的谢如令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所以等她一反应过来,忙一屁股往地下一坐,然后就开始拍着大腿唱哭起来。

    “我的命好苦啊,我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牲口人家,这晚辈不像晚辈,这是要活活气死我啊。”

    “谢放,罗慧琴,你们两个是不是聋了?咋也不出来放个屁,这是想让这死丫头气我啊?”

    “可怜我这辛辛苦苦嫁进你们老谢家三十年,就伺候两个老的三十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我不求你谢放多感激我这个大嫂,可你这样纵容这死丫头对我又打又骂……我,我不活了我,今天你们不打死这丫头,那就打死我好了。”

第71章 开荒种田(14)

    谢如令虽然有原主的记忆,知道这个王巧珍不是个讲理的,但亲眼所见,还是有点被震惊到了。

    “我的天啊,这大白天的,周围还这么多人看着,大伯娘你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是打哪学来的?”

    “我对你又打又骂?你说你都这样说了,我要是不揍你一顿,是不是就有点太对不住你这张破嘴?”

    谢如令托着腮,蹲在王巧珍面前,一副和她好说好商量的样子,把大家都给逗笑了。

    大家原本听说谢放家地都种上了,都想过来看看,他们家的苞米种子是哪弄来的。

    别是把分到手的口粮给用来种地了吧?

    那可是够胆大的,这要是种下去还是一直都不下雨,那种子能发芽吗?

    没想到一来就碰见了这样的事,李仙桃见状,赶紧上前去拉王巧珍,并吓唬道:

    “谢三哥家这块地,可是陆大队长让种的,你在这里闹腾,就是在扰乱开荒秩序。王巧珍,你信不信,你在继续闹下去,我就把你上报到陆大队长那里?”

    她当然信,这个李仙桃自打当上妇女队长,就一直看她不顺眼,总想把她拉出去和大家一起干活,不就是想给她姐李仙花报仇吗。

    哼,她偏不给她这个机会,他们家儿媳妇闺女有五个,去山里,去海边,去哪人都够了。

    王巧珍忙顺势从地上爬起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土,转身冲着谢如令先是瞪了一眼,然后又呸了一口,才拽拽的离开。

    这人可算是走了,谢如令终于知道原主留给自己的记忆里,为啥王巧珍的画面那么多。

    这还真是,看见一次,就终生难忘。

    没想到王巧珍今天在谢老三家不但没讨到好处,还吃了瘪。

    大家对谢如令的印象一下改观了不少,都围过来,听她和李仙桃说种子的事。

    种地的事谢如令实际是不懂的,但这会儿还不得不装懂,啥种苞米抗旱,还高产,这些她都说的头头是道。

    大家这两天只分到点口粮,种子的事,谢如令告诉大家,等他们把地都开出来,像他们家这样用石头都砸成细面,到时种子保证都能发到大家手里。

    这话谢放是亲耳听见陆元策说的,也和大家做了保证。

    然后一群人在看完了热闹后,又都赶紧回去刨地去了。

    实际这地说好刨也好刨,只需用点巧劲,从裂缝的地方把土一块块挖出来,然后在用石头砸就行了。

    谢放家的铁锹这下又不得闲了,谢五婶拿走把自家的一亩地刚弄出来,李仙桃就来借了。

    妇女队长想给大家做个榜样,没办法,只能来求借铁锹了。

    实际空间里还有很多铁器的农具,包括铁锂都有,可她不敢往出拿啊。

    所以对于自家这把已经磨得锃明瓦亮的铁锹,谢如令是不心疼往出借的,反正她空间里还有,大不了到时找个啥借口,再拿出来一把就是了。

    可她妈罗慧琴心疼啊,家里就这么一把铁锹,眼看就要废了,大家以后还能不能回到陆地都不好说。

    这把铁锹对岛上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金贵。

    除非有朝一日,陆大队长能找到打铁的石头,不然他们家这把铁锹,可是这个岛上唯二的一把铁锹。

第72章 下雨了(1)

    你说也怪了,自打谢家那一亩地撒上种子,这天就总是阴沉沉的,似是要下雨的样子。

    大家这几个月看见的可都是大晴天,像这样似是有雨的云彩,还是第一次见。

    难道真要下雨?

    这有啥可奇怪的,老天爷那张脸变幻无穷,下点雨怎么了。

    更何况现在都四月了,今年可是一场雨都不曾下过哩。

    天上有了云彩,感觉这空气都有点潮乎乎的了,大家这才着急起来。

    好在有了谢放家这把铁锹,后来王铁柱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亲自去和他大姐说和的,谢老大家才把从谢放家讹去的那把铁锹拿出来。

    两把铁锹,全村轮着用完,谢放家那把铁锹,肯定是又被外村借去了。

    等谢老大家那把铁锹,王巧珍说啥都不肯外借,实在要借,她那里就狮子大开口,要十斤粮食,才能借给你用一天。

    老天爷阴了好几天,雨都没下下来,谁知道这种子种下去,能不能收上来。

    现在就拿出十斤粮食,还只是换来一天的使用权,大家都觉得他们宁愿用石头锹敲,用手扒,用石头砸,也不会用粮食去换谢老大家那把铁锹,还只给使用一天。

    这时的谢如令肯定是后悔的,后悔当初没在山洞里再拿出来几把铁锹,还有镐头,锄头,镰刀,铁锂之类的农具。

    这些东西空间里一样都不缺,之前她连瞧都没瞧过,也忘了这里肯定很需要这些农具。

    她是真的不懂,她也在一点点成长,唉,怎么罗外婆就什么都懂,就说空间里放农具这个区域,她之前一次都没去过,一眼都没瞧过,更不认识啥叫锄头,啥叫镐头。

    这次她偷偷溜进空间,才发现那些农具上面不但标注着怎么使用,还标注着怎么制造。

    估计罗外婆是想让她把这些东西带去古代,好好发扬一下那个时代的农具,让所谓的盛世更加繁荣昌盛起来。

    可惜,这里有个陆元策,这些东西,她现在是一样都不敢拿出去使用。

    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在只有两只手,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家家居然都开出来一亩地。

    对了,还有他们家那把铁锹,这次也圆满的完成了它的使命,剩下的那点铁,又被村里的一个铁匠拿去打成了两个薄薄的小铁铲,平时用来挖个野菜啥的,也是不错的。

    然后谢放也大方,和那个铁匠一家一个,算是抵工钱了。

    陆元策这段时间一直在山里没出来,听说这边的地都开出来了,赶紧让李大牛亲自带队,不但要把种子发到个人手里,还要亲自监督大家把种子都种到地里。

    别看大家开地费劲,可这种地,一亩地都不够那些成手老农民一上午干的。

    别瞧家家只有一亩地,可架不住人多啊,三十个村,四千多户,这可就是四千多亩地。

    然后一户十斤种子,这又是四五万斤。

    现在山里存粮就大苞米剩下的最多,所以也别管这东西抗不抗旱了,最后四千多亩地种的都是大苞米。

第73章 下雨了(2)

    有的那人家劳动力比较多,开出的地就多一些,这样的人家,苞米种子肯定是不能给了,但是可以给菜种。

    谢如令留够了空间里需要的菜种,剩下的可是都拿出去了。

    而且她拿出去的菜种,那叫一个全啊,不过听说大家都比较喜欢种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茄子豆角辣椒什么的。

    等他们家,听她妈的,那肯定是和别人家一样,就种大白菜大萝卜,再就是喜欢种豆角。

    她妈说豆角是可以当饭吃的,多种一些,能省不少粮食哩。

    估计大家也都是这样想的,才会别的蔬菜种子都剩下了,豆角种子却被抢空了。

    最后不得不每户限制只能种十颗豆角,然后没分到的人家,到秋天,可以拿着自家别的种子去和种豆角的人家交换。

    所以拿了豆角种子的人家,就得少给一样别的。

    为了这种平衡,李大牛可没少伤脑筋,总算是把菜种都给大家分配下去了。

    种地的哪有不爱惜种子的,虽然这些种子都是公家给的,可要是瞎了,大家也都得心疼死。

    所以种子种下去后,谢如令就瞧着大家走路都不看路了,都昂头看天。

    有些老头老太太还偷偷摸摸组织一大群老头老太太,在山里给龙王爷盖了个庙。

    当然,在这种条件下,那个庙肯定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不过这些求雨的人心诚啊。

    谢雨轩跑回来喊她去看热闹,谢如令还以为啥热闹,当瞧见黑压压跪在地上的人,都在那磕头,她都有点被震撼住了。

    谢如令也赶紧跪下了,也诚心诚意给老天爷磕了个头。

    和别人只求雨不一样,她可是需要感谢老天爷的地方太多了,一通感谢完,谢如令才诚心祷告祷告,希望老天能给大家一条活路。

    说来也怪,也不知是巧合,还是老天爷真被大家这份诚心给感动了,当晚大家刚躺下,就听见轰隆隆打起了雷。

    几乎所有的人,在听见打雷声响起,都欣喜若狂的赶紧爬起来,趴在窗户上,门上,有的还跑到了院子里。

    雷声响了没一会儿,在所有人的期盼下,大雨终于是下下来了。

    岛上缺水,大家一看真下雨了,赶紧拿盆的拿盆,拿锅的拿锅,总之能装水的都赶紧往出拿。

    这场雨一下就是三天,早在天上开始有阴云,陆元策就开始让大家把干枯的小河都清理出来,往里面扔了一些小石子。

    据说这样雨水就不会很快干枯,然后他还让人找了很多天然形成的大坑,用石头垒砌出一个个水窖,存了很多雨水。

    实际这些天大家都在忙这件事,谢如令还是等雨停了,才听说陆元策居然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大家现在手里有了粮食,这又下了一场透雨,幸福感那是蹭蹭的往上冒。

    而且这次分粮,真是按着谢如令和大家说的那样,一口人三十斤,有那人家十几口人的,就比如她大伯家,一下就分了三百多斤。

    现在的人都缺油水,按理说一个壮劳力,一天一斤粮也就将能吃饱,三十斤也就是一个月的口粮。

第74章 下雨了(3)

    如果可劲造,可不就是这样,就这点粮食,也就够吃一个多月的。

    发粮食的时候,李大牛让各村村长刻意传达了一下,为啥不管老人孩子,都一样跟着发三十斤,就是想让大家都省着点,算计着吃,最好这些粮食能吃到新粮下来。

    不然山里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有的是粮食,猛劲吃都能吃一年,这事是不存在的。

    那时还没下雨,大家还没看到希望,还不知道新粮食在哪。

    现在大家都有盼儿了,雨一停,都不用各村村长多废话,就都扛着各家自制的工具,进山开荒去了。

    而且这雨一下,野菜,蘑菇,用不了几天都能冒出来,到时抓两把米就是一大锅粥,那粮食不就省下来了。

    大家越想越有奔头,现在家家就一亩地,到秋天,多说也就能打个千八百斤,咋可能够吃。

    听见这话时,谢如令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补上一句,那是啥粮种,就她给的这粮种,一亩地不打个两三千斤,那都算她输。

    趁着大家积极性这么强,陆元策和温毅那边又给出一个好消息,只要大家能把地开出来,公家那边就负责发粮种。

    听说还有小麦,稻子,谷子,高粱,大豆,花生,想种啥吧,就没有公家那边拿不出来的种子。

    大家一听还有这好事,更高兴了。

    刚刚下过雨,穿着草鞋的脚踩下去,一踩一个坑,甚至有时一脚下去,草鞋就拔不出来了。

    可即使这样,老百姓也没有一个抱怨的,甚至后来很多人,都把草鞋拖了,干脆赤脚上阵。

    按理刚刚下过雨,不太适合开荒,可这不是都没有开荒的工具,大家只能趁着土地松软的时候,能拔的就连根拔。

    为了防止有劳动力的人家能开出十亩地,没劳动力人家一亩地都开不出来,到时出现贫富差距。

    陆元策和温毅一商量,开出来的地,肯定是不能归个人,但个人可以挣工分,到时用工分换粮食。

    这种制度,谢如令肯定听说过,而且还没少听谢爷爷和罗外婆说起那时的事。

    不过陆元策和温毅商量这些事的时候,她可没敢参与进去,毕竟她现在只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姑娘。

    后来听谢放回来说,陆元策又给大家重新划分了一下,每个村,又组成六个小队,而且这六个小队长,还必须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

    谢如令听说了这些事,都有点怀疑陆元策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

    如果这些人真都是来自她那个世界,谢如令一直以为他们应该是来自解放初期,可那时不是人民公社时代吗?

    而陆元策现在制定的这些制度,貌似又和六七十年代的制度差不多。

    所以她这个冒牌货,有时自己也糊涂,他们之前到底是生活在哪个时代?

    还是哪个时代都不是,就是个平行世界,然后两边的生活方式很是相似,所以陆元策才会有这么多和她那个世界相似的想法?

    嗯,改天看见陆元策,不妨直接问问他,他这些想法,都是哪里学来的。

第75章 下雨了(4)

    哪学来的?

    如果谢如令真去问陆元策,他只能这样告诉她:

    现在平均一个村有上千口人,多的一百五六十多户,少的也得有一百二三十户。

    之前没啥利益冲突,只设定一个村长,一个副村长,也就是帮着给大家传传话。

    现在有了工分制度,就一个村长一个副村长,别说他们管不管的过来,就算他们能管得过来,到时会不会出现不公平?

    所以现在每个村必须要选出六个小队长,六个副队长,六个小队会计,村上还得选出个大队会计。

    这样大家互相牵制着,有藏私的,让他知道,轻者立马把人换下来,如果酿成大错的,那肯定是要重罚的。

    各村被选上来的小队长,听了陆大队长这话,都在心里暗自叮嘱自己一番,他们肯定是不会藏私,回去还得叮嘱婆娘,绝不能像王铁柱媳妇那样,动不动就和村民讨要好处。

    李大牛还记得王铁柱难为谢家父女那件事,会上公开批评他,说要不是后几天他的表现还不错,还帮村民借了一把铁锹,不然这次就给他拿下了。

    李大牛说这话的时候可没背着人,所以一村的几个小队长都听见了,心里都暗自又细琢磨了一番,以后对谢大夫得高看一眼。

    就在大家如火如荼的忙碌中,种下去的那些玉米,都冒出了小芽。

    当然,最先冒出芽苗的人家肯定是谢放家。

    之前因为没下雨,谢如令也不敢往地里浇水,后来见下透雨了,她才敢偷偷把空间里的水,往自家那一亩地里浇点。

    实际她也不知道这空间里的水都有啥功能,不过瞧着空间里那些植物,动物貌似都长得比较快,尤其那些动物,可都是喝的小河里的水。

    她就想那水会不会有催熟的功能,于是就偷摸浇了点水在自家地里。

    然后这水浇完的第二天,小苗就长出来了,也不知是不是空间里的水起到了作用。

    好在他们家那片地周围有围墙,小芽刚冒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怎么注意,直到大家种下去的玉米都长出来了,这才都想起过来看看谢放家的。

    然后就发现人家的小芽苗,都快两寸高了,这绿油油的一片,这把大家给稀罕的。

    “早种几天差这么多?”有人惊讶道:“早知这样,我宁可一宿不睡,也得早点把地刨出来。”

    “也没差多少吧?这场透雨下完,只要能晴个三五天,你们瞅着吧,咱们家的,肯定能追上谢老三家的。”

    说这话的女人正是王铁柱媳妇谢兰花。

    这女人啥都想拔个尖,自己开地用的是大姑姐家的铁锹,也没比谢放家晚种两天,怎么自家地里刚刚冒出小芽,他们家的已经长这么高了。

    这谢兰花肯定是不服气的,她这话说完,只有谢五婶撇了撇嘴,呵呵了一声,“村长媳妇的意思,你们家那小苗成长的时候,谢放家的就不长了呗?”

    “我,我可没那个意思。”谢兰花也回过味儿了,也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有点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04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 作者:游走的小溪所写的《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为转载作品,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介绍:
别人穿越是被动的,小神医谢如令穿越却是有准备的。
为此她可没少做准备,就等着穿去古代过着富足的咸鱼生活。
谁知一睁开眼,发现自己穿错了年代……
这是什么鬼地方?
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穷的连草根树皮都快被人吃光了。
而且在这里,啥钱币,啥金银珠宝,还有她那十大箱黄金,通通是没用的。
好在她还有个随身空间,里面存有大量的粮食,大量的药材……
可面对几万张嘴,谢如令想说:咸鱼生活她是过不上了,那就撸胳膊挽袖子干就是了。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