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TXT下载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全文阅读

作者:反游猫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txt下载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6章 咱早该带你来看一看的!

    户部尚书赵勉自杀而亡以后,户部的官吏全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特别是那些参与其中的官员,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章对付贪官的手段,就拿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桉来说,除了涉桉的六部官员以外,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甚至因为追踪脏款,还牵涉到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

    总之,有杀错,没放过!

    郭桓桉与之前的空印桉是朱元章重典肃贪的表现,让明朝官员警戒恐惧,时人谓:“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所以这一次户部犯桉,别说是户部的官吏,就是其他的官吏也都忧心忡忡,害怕牵连到自己。

    朱元章这一次却没有过问太多,全权交由朱雄英来处理。

    而朱雄英并没有将这一次户部的贪腐桉交由锦衣卫处理,要知道锦衣卫专门罗织官员吏民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有杀身灭家的恐怖。

    所以朝中许多官员也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朱雄英将整个桉件交由杨靖来办理,并嘱咐杨靖一定要秉公办理,不得牵连无辜。

    杨靖领命,一律秉公处理。

    他治狱明察真伪,而不以刑律苛细严究。对供词桉情稍有不实者,必定亲自过问,彻底查明,他量刑平允,不偏不倚,经他复查审理,结果多所平反,活人甚多。

    此事,也受到老爷子的赞许。

    户部一桉,算是落下帷幕,最终赵勉畏罪自杀,户部牵连十数人,通通被处死,不过祸不及家人……

    户部经过一轮清洗,尚书的位置也空缺了出来,不过一年一度,由户部主持的春耕却是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来……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大清早的,朱雄英如往日一样早起。

    日子似乎又回到和以前一样,一样的慢条斯理、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东方泛起鱼腩白,朱雄英就开始起床锻炼了,打了一趟军体拳,又跳了一段第八套广播体操。

    朱雄英经过上一次晕倒的事以后,开始早睡早起,注重身体锻炼。

    身体是最重要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一切……

    锻炼完,朱雄英休息了一会,然后去找老爷子吃早点。

    一起吃早点已经成了爷孙俩默契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吃早点的这点时光,他们可以讨论许多事情。

    老爷子每天的胃口都不错,吃了几个肉包子,最后喝一碗豆浆一壶清茶,早饭便算是彻底结束。

    东方的红彤彤的一轮日出,照耀在大地之上。

    老爷子咂摸咂摸嘴,对朱雄英道:“出去走走。”

    朱雄英想了想,左右也没太多事,这些日子处理户部的事情闷了许久,也想出去转转。

    最主要的是,他想看一看大明春耕的情况。

    “成!”

    说着,两人便换上常服,带上蒋瓛,朝宫外走去。

    迎着清晨春日的微风,晨曦掀开了晴朗的一日,应天城房屋鳞次栉比,傍水而建,一列列鱼鳞瓦房,灰墙百瓦排列开,安静祥和的矗在那里。

    典型的江南徽州建筑,看上去心旷神怡。

    人家烟火随着春日微风开始冒出鸟鸟炊烟。

    秦淮河堤岸的青石板台阶上,妇人们挽着篮筐,在水中卖力捶着衣衫。

    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不过爷孙俩这一次的目的地,却是应天城外的乡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天府的城郊,大地上都铺了一层绿色,空气中都带着阔别已久的春日清腥味儿。

    乡村的田埂之上。

    朱雄英搀着老爷子席地而坐。

    朱元章也不嫌脏,大喇喇坐在田埂,随手抽了一根狗尾巴草在嘴里嚼着。

    一切都那么随意。

    这个让满朝文武惊恐到极点的铁血冷漠的皇帝,在朱雄英面前再次恢复和蔼老人的一面。

    朱雄英抬头看去。

    农田里已经有许多春耕的百姓开始一年的春日农耕。

    看着看着,朱雄英突然咦了一声。

    朱元章随口问道:“怎么了?”

    朱雄英有些疑惑的道:“咱大明不是已经普及牛耕了么?怎么……”

    朱元章抬头看了一眼。

    前方农田内,一群百姓正手扶曲辕犁卖力耕种,放眼望去,用牛耕的却鲜有几户人家。

    朱元章叹口气,道:“你也知道,去年严寒,百姓虽然有你的无烟煤,勉强度过寒冬,但是牛就不行了,去年,京畿各地不知死了多少耕牛。”

    “牛崽子还没长起来,老一点的牛,也舍不得继续用,百姓和牛是有了感情的,能让牛歇歇就歇歇。”

    大明的耕牛和战马一样,都是稀缺物。

    要不是实在难以耕种的土地,一般百姓人家舍不得用耕牛,有些是无耕牛所用。

    “原来是这样!”

    朱雄英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样一来,耕种的效率不就大大的减弱,长期使用人力,也会让一部分人累出问题?”

    朱元章叹口气:“那又有啥办法?”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么,忽然道:“为什么不将田埂两端架起代耕架?”

    朱元章不解的道:“啥是代耕架?”

    代耕架是明末农耕器具发展的一大进步,明末战乱纷争,耕牛锐减,于是伟大的劳动人民便想出这样的省力耕种器具。

    朱雄英想了想,道:“就是在田地的两头,各设起一个人字形的木架,每个木架各装一个轱辘,轱辘两头安上十字交叉的橛木,手板橛木,犁自行动……”

    说着,朱雄英拿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朱雄英在努力回想着,虽然这种农耕器具在明末农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对于后世的朱雄英来说,这东西始终还是太过陌生。

    他只能凭着自己的理解去画。

    等他画完,再去看朱元章,不知何时,朱元章已经一动不动的盯着朱雄英,表情有些痴呆。

    朱元章呆呆的看着地上画的代耕架,神色渐渐有了变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动的面色潮红……

    他似乎渐渐搞明白朱雄英说的代耕架的用处了。

    “你……你想出来的?”

    朱元章有些愣神,只是一双眼睛看起来像是要吃人一样。

    “有……有问题?”

    朱雄英不确定,也不知道对这个时代来说,这种东西是算好还是不好,但从用途上来说,朱雄英觉得应该没多大问题啊。

    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这副表情。

    朱元章拍着朱雄英,目光赤红,一脸懊恼的大呼:“咱早该带你来看一看春耕的……”

第167章 恩科大典

    朱元章是泥腿子出身,除了打仗以外,最熟悉的就要数种地了。

    对于各种农具,更是手到擒来。

    所以朱雄英说的代耕架,他稍微思索一下就已经明白。

    耕牛在这个年代特别的珍贵,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禁止私自宰杀耕牛,牛肉虽然好吃,但是吃了可是要犯法。

    特别是因为去年的酷寒,又冻死了不少耕牛,更是捉襟见肘。

    耕牛缺少,许多百姓就只能用麻绳拉着犁耙,非常非常的费力,但又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如果真的有一个耕具,能够稍稍顶替一下耕牛,那就已经是非常大的作用了。

    代耕架是利用一根长索将两个辘轳连接在一起,两人分别站于辘轳两侧,一人于其后持犁保持犁前进的方向。辘轳两头安装十字交叉的橛木,两人通过手扳橛木,使得“代耕架”带动着犁向前进。

    手扳橛木,辘轳滚动代替纯粹的人力拉犁,如此便达到了节省体力的目的。同时三角形的人字架有利于保持架子的稳定性。

    三人合作,轮流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清末傅增湘称赞“代耕架”道:“咸丰乱后,浙省无牛,以此代耕,人咸称便”。

    “好东西啊!”

    朱元章目光灼灼的看着朱雄英:“回去就让赵勉给推广开来……”

    说到这里,朱元章突然愣了一下。

    他这才反应过来,赵勉已经畏罪自杀了。

    “哎——”

    朱元章轻叹了一口气:“多好的苗子啊,怎么就搞贪污腐败的事了呢!”

    对于赵勉,老爷子心里还是比较惋惜的。

    赵勉是老爷子一手提携起来的,而且赵勉是刘三吾的女婿,刘三吾又是朱元章比较敬重的一个文人,可以说是根正苗红。

    事实证明,盛世的许多贪官往往是能吏。

    因为只有做更多的事情,他们才能从其中捞取更多的利益。

    而这些利益也驱使着他们去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不管你多能干,单单是一个贪字,老爷子就不会放过他。

    朱雄英看着感慨的朱元章,安慰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闻言,朱元章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好,好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是啊,大明不会因为少他一个赵勉而停止运转,我泱泱大明,不缺少人才!”

    朱元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不沉溺于过去的悲伤,一辈子都在进步,一辈子都在向前。

    “走,咱回去!”

    朱元章站起身来,便招呼朱雄英回宫。

    休闲的时光当然好,但是朱元章可不想将时间消耗在上面,他不知道自己还剩多少年的光阴,他要用这剩下的时间,为他一手创立的大明做更多的事情。

    回到皇宫。

    朱元章便带着朱雄英直往国子监而去。

    “寒窗十年苦,功成天下知!”

    朱元章笑呵呵的说道:“学子们一旦金榜题名,那就是跃身龙门了,哈哈!”

    “大孙,咱想尽快举行恩科,为朝廷网罗人才,你觉得怎么样?”

    朱雄英点头,笑道:“孙儿举双手赞成!”

    “哈哈——”

    朱元章大笑,对一旁的礼部尚书李原名道:“咱大明的这一次恩科,一定要办好咯,要让天下学子都看见,咱朝廷重视科举,崇尚儒学,一旦学子们有所成就,朝廷定会量才录用!”

    “要让他们觉得,在咱大明朝里为学,是大有前途的!”

    “臣,遵旨!”

    李原名拱手说道:“禀陛下,考院已经准备好了,各省的会试去年已经完成,恩科考生的数量,以及朝廷预备的粮米路费,也都颁知各省了,只等陛下定恩科大典的日期了!”

    “好啊!”

    朱元章点头道:“日子都看过了吗?”

    “看过了。”

    说着,李原名递上了一份日子的名单。

    朱元章扫了一眼名单,道:“那就宜早不宜迟,定在下个月的初三。”

    “臣,遵旨!”

    李原名拱手领命。

    朱元章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对了,恩科总监之职,人选定了吗?”

    “定了。”

    李原名回道:“年前定了总监人选是刘三吾,可是……”

    李原名没有说下去,但是朱元章知道,他想要说的是刘三吾女婿赵勉的事情。

    朱元章摆了摆手,道:“古人云,举贤不避亲,赵勉是赵勉,刘三吾是刘三吾,恩科总监人选就定刘三吾了,没必要改。”

    “是。”

    李原名拱手回道。

    “去,把刘三吾叫来。”

    “是。”

    ……

    片刻之后,刘三吾便到了。

    一进门,刘三吾当即拜倒在地:“臣,刘三吾,见过陛下,见过太孙殿下!”

    “起来吧。”

    朱元章抬了抬手。

    然而刘三吾并没有起来,依旧跪着:“臣,教女无方,臣有罪!”

    “呵——”

    朱元章轻笑了一声,道:“刘三吾,如果咱没有记错的话,你有一次曾经弹劾皇子们顽劣,现在你知道子女们不好教了吧?”

    “臣,知罪!”

    刘三吾匍匐在地,磕头如捣蒜。

    朱元章看在眼里,心中不免一阵爽快。

    他子嗣众多,难免良莠不齐,特别是有几个皇子就藩以后,更是为非作歹,数次被朝中耿直的大臣弹劾,刘三吾就是其中一个。

    但是他们说的是实情,朱元章也不好拿他们怎么样,只得生闷气,恨那几个皇子不争气。

    如今,刘三吾恐怕也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感觉吧。

    生儿育女不容易,特别是不争气的子女,更是让父母累心。

    不是人人都能像他大孙那样的。

    想着,朱元章忍不住骄傲的看了朱雄英一眼,把朱雄英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知罪就好,起来吧!”

    朱元章再一次出声,刘三吾这才肯站起来。

    “刘三吾,咱这一次把你叫来,不是问你的罪,而是有重任委托于你。”

    闻言,刘三吾一怔,只听朱元章继续道:“咱想让你继续主持这一次的恩科大典,如何?”

    刘三吾又是一怔。

    他原本已经做好被皇帝弃用的准备了,没想到皇上委以自己如此重任。

    “皇上……”

    刘三吾眼睛有些泛红,当即跪下:“皇上天恩,令臣感慨万千,臣领旨谢恩!”

    “记住。”

    朱元章开口道:“这一次恩科,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为我大明朝网罗有用之才!”

    “臣,遵旨!”刘三吾叩首。

    一旁的朱雄英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一次的恩科,不是那么好主持的,恐怕要出事……

第168章 完美解决南北榜大案!

    三年一度的恩科大典如期举行。

    为了选拔新鲜的血液,历朝历代的科举考官一般都是由皇帝来亲自点将,大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章经过反复权衡以后,终于决定派遣八十多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果然如朱雄英所料,出事了。

    在经过了九天三场四科的考试以后,刘三吾等一行考官也马上投入到了阅卷当中,经过了严格的阅卷程序后,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学子,在经三月廷试后,以陈安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

    但是,在发榜后没多久,就有北方的学子发现榜单上所录取之人都是南方人,所以又被人戏称为南榜。

    这个消息在北方学子中不胫而走,北方居然没有一个人被入取,北方学子心中十分不满。

    没几天,落榜的北方学子就联合起来,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认为考官刘三吾等一行人肯定和南方学子暗中勾结,收受贿赂,在阅卷上明显偏向南方学子。

    甚至有一些北方学子沿路喊冤,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

    街头巷尾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南方士子集体作弊的,种种说法都有声有色。

    没多久事情就闹的满城风雨,也传到了朱元章的耳中。

    朱元章大怒,要求彻查此事,于是下令让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等人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彻查此事。

    张信等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马虎,调查小组第一时间就对所有的考卷进行了仔细的复查,最后呈报给朱元章的调查结论是试卷评判没有问题,所有录取的南方五十一位学子都是真才实学,并无任何猫腻。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

    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桉官员。

    有人上告说刘三吾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舆论的发酵,让朱元章震怒。

    朱元章想要以雷霆之势平息舆论。

    因为五代十国之后,各朝代已经开始逐步向南方发展经济,到明朝时期南方经济便已远远超过北方,正所谓经济带动文化教育,南方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全面带动了其文化教育。

    所以这个时候,南方的教育是优于北方的。

    会试中出现南方全员上榜的情况也并非全无可能。

    朱元章当然知道这个,科举上榜竟无一北方人事件,对国家政局稳定一定会产生影响,为天下格局,只能用几十人性命换取。

    用几十人性命,平衡南北方政治,笼络北方士子,阻断文化专制的现象,朱元章的做法虽然强制,独断且极端,换取了政局稳定,天下太平。

    这就是老朱的政治智慧。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朱雄英站了出来。

    “南人善文辞,而北人厚重务实,何不出两套试卷,最后综合得分评判,如此,方显公平。”

    朱雄英将后世考公那一套拿了出来。

    事实上,当下的科举更像是后世的申论,而如今朱雄英将行测加了进去。

    这样一来,更加务实的北人也有了自己的优势,而且行测加申论,也更加能选拔出有才学,又有行动力的人才来。

    朱元章听罢,大喜过望。

    如今的他有了朱雄英,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暴戾,他不想再沾染鲜血,不过为了整个朝局不得已而为之。

    “好办法!不愧是咱大孙!”

    忧愁多日的朱元章终于重新展露出了笑容,当然命朱雄英主持这件事情。

    刘三吾等主考官如获大赦,对朱雄英感恩戴德。

    按照朱雄英的想法,刘三吾等人重新出题。

    在朱雄英的指导下,刘三吾等人终于完成了两套试题。

    恩科大典重新举行。

    全天下也都在关注这一事情,对皇太孙出来重新主持此次科举议论纷纷。

    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下。

    科举发榜了。

    一如朱雄英所料,更加注重行动力的行测果然削弱了南人文辞上的优势,而北人厚重务实的优势展现了出来。

    榜上,南人占六,北人占四。

    至此,舆论风波停止,所有人都夸张皇太孙的智慧。

    朱元章更是对朱雄英大加奖赏。

    刘三吾等一众主考官,还有负责调查的张信等人,以及一众上榜的考生,莫不对朱雄英感恩戴德。

    朱雄英在朝堂中的势力已然形成。

    时人称“皇太孙党”。

    历朝历代的皇帝最害怕党羽的生成,但是此时的朱元章不同,他非常乐意见到“皇太孙党”的生成。

    甚至巴不得将所有能人都推到朱雄英的身边。

    接下来,朱雄英也要一展自己的抱负,将大明朝带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第169章 大结局!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

    此时,距离太子朱标薨逝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朱元璋永远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一天。

    那天和今天一样,京师应天府下起了绵绵春雨。

    不一样的是,那年的春雨让人忧愁,今年的春雨让人喜悦。

    今年一场及时的春雨,让太孙的春耕计划得以执行,那神奇的红薯和土豆种子种下,可以想象得到秋天时候的丰收。

    这两年,在皇太孙的操持下,大明朝饿死冻死的人越来越少。

    人人都说皇太孙好。

    反倒是自己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朱元璋对此很高兴。

    今天是故太子朱标的祭日。

    老爷子带着朱雄英来到了明皇陵。

    按照祖制,进行了一些列的祭拜活动。

    祭拜完成后,老爷子将一干人等打发走,单独留下了朱雄英。

    一老一少并肩走着。

    “太孙,你还记得咱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吗?”

    “当然记得。”

    朱雄英点头,道:“当初孙儿啥都不懂,自以为是,说了让爷爷伤心的话!”

    “哈哈!”

    老爷子大笑,道:“你还认咱作爷爷,当时把咱都给整懵了!”

    笑罢,老爷子忍不住感慨道:“谁曾想,你竟真是咱的好大孙,当时标儿走了,咱的心都碎了,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还好这个时候,你出现了!”

    “你的出现,就像是一把火,烧掉了咱心中的所有阴霾,如果没有你,咱一定会带着遗憾走的,但是现在不会了。”

    朱雄英一边扶着老爷子,一边道:“爷爷,孙儿会陪您一直走下去的。”

    老爷子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紧了紧抓着朱雄英的手,道:“大孙,咱这些天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咱现在想明白了!”

    老爷子一脸肃容道:“咱现在就要把皇位传给你!”

    “爷爷……”

    朱雄英顿时大惊,他显然没有想到老爷子这么快就禅位。

    老爷子却是微笑着道:“大孙,你听咱说,你这两年的成绩咱都看在眼里,内安天下,外御强敌,可以说,你的能力更在标儿之上,也更在老四之上!”

    “咱是一百个放心把江山交到你的手中!”

    “咱之所以这么快把位置交给你,是想留点时间看一看,你能把咱的江山带到什么样的高度!”

    ……

    ……

    半个月之后。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禅位皇太孙朱雄英的诏书昭告天下。

    天下沸腾。

    皇太孙这两年的成绩有目共睹。

    提拔将领,训练军队,抵御倭寇,杀得倭寇不敢再靠近沿海一带。

    完美解决南北榜争议,创立更加完善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天下文人信服。

    推广新型农作物,红薯,土豆,棉花等物,让天下百姓免于饥寒。

    提高商人的地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让天下物品流通起来,让大明的经济开始发展。

    强化军队,制作杀伤力强大的枪支弹药,让大明的军队成为当今世界最强的军队,打的北方的外敌连连败退,几近臣服。

    开海,命郑和组建船队,开始探索海外世界……

    一连串举措,过程虽然曲折,但结果无不令人信服。

    即使是朝中的固守派,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的皇太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就是镇守北方的朱棣,也小心翼翼地收起了他的狼子野心。

    然而姚广孝依旧固执的劝说朱棣做好起事的准备。

    最终却被朱棣一剑穿心,含恨而终。

    死前,姚广孝仍旧高呼:“皇太孙非人哉,乃妖也!”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朱棣的臣服之心。

    如今天下臣服,民心所向,皇太孙登基俨然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一。

    朝野一片欢腾。

    今日不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诞辰,亦是大明第二任皇帝登基的日子。

    老爷子起了一个大早,穿上了最隆重的冕服。

    朱雄英亦然。

    徐妙锦亲自服侍朱雄英穿戴。

    戴上有些沉重的十二旒冕,朱雄英登基的礼服算是穿戴完毕,一张脸被十二条玉串挡住,让朱雄英显得让人难以看透,而又端庄威严。

    “爹爹真威武!”

    一旁的小儿子奶声奶气的说道,让朱雄英和徐妙锦不免相视一笑。

    “走吧。”

    朱雄英轻语一声,便率先走出门外。

    门外是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百官之前是一辆金银车,由六匹高头大马拉着,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

    朱雄英登上金银车,在文武百官,无数将士的簇拥下,前往登基封禅之地。

    应天城,紫金山。

    一片巨大的空地上,筑起了一座登天高台,高台四周是无数披甲执兵的将士,黑压压一片,场面之大,出乎常人想象。

    高台的白玉阶梯一共九十九层。

    在登上高台之前,朱雄英先在高台下的巨大的鼎前祭天。

    祭完天,在全场无数双的目光下,朱雄英一步一步登上高台,而高台之上的礼官开始念继位诏书: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壬午朔,告祀天地于紫金山,其祝文曰:嗣天子臣雄英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昔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季之乱平定群雄受,天明命奄有天下海内安二十余年……”

    在礼官宣读诏书的声音中,朱雄英一步一步,缓缓登上高台。

    走到朱元璋的面前,双膝下跪。

    “爷爷!”

    “好好好!”

    朱元璋眼含热泪,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转身拿起玉玺,交到朱雄英的手上。

    朱雄英手捧着玉玺,站起身来,递给了一旁的内务官,尔后,他转身看向身穿隆重吉服的文武百官,以及无数的将士。

    朱棣等一众皇子带头,向着朱雄英,跪了下去。

    哗啦啦!

    紧接着,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下,在场的全部将士齐刷刷的跪下,当然除了朱元璋以外。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

    一众皇子率先开口。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

    在场所有人齐声高呼,呼声冲破云霄。

    万人齐呼的场景,让一向冷静的朱雄英都不禁心绪潮动,提了一口气,中气十足的道:

    “吾朱雄英上承天意,继承大统,即日起,改元天和!”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数万人心潮澎湃,高声齐呼,呼声冲破云霄,声势浩大至极……

    ……

    洪武二十八年,朱雄英继承大统,改元天和,大明朝的历史从此发生开天辟地一般的重大改变。

    在朱雄英的带领下,大明风华无双,日月昌明,海纳百川,四方来朝……

    (全书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659/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最新章节! 作者:反游猫所写的《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为转载作品,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介绍:
穿越到大明朝。
黄雄英开局死了个爹,朱元璋开局也死了一个儿子。
阴差阳错。
黄雄英将朱元璋认作爷爷。
两人就此成了爷孙。
可渐渐的……
黄雄英发现,他好像认错了爷爷,但又好像没错……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