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TXT下载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全文阅读

作者:老卡文先生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txt下载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3章强兵之举,却受阻挠

    梁师都之生存方式极其类似于后来的地方军阀,占据几个点,借突厥强大的军力为后盾!

    每次引兵南下之后,突厥人拿大头,梁师都拿小头。

    主子吃肉,狗子喝汤!

    起初还是以朔方为圆心,千里范围为半径,专门打隋朝在缓和中上游军事枢纽,后来被始毕可汗赠送了狼头纛(DAO,四声。绣着突厥狼头图腾的大战旗。),并加了大度毗伽可汗的称号,从而开始越来越大胆了起来。

    那里富裕打哪里,对基本完成同意的大唐也是丝毫不惧、不顾忌!

    继续抢,继续掠夺!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可谓是十年如一日!

    李渊曾经派人招降,梁师都极其强硬!

    后来李世民登基,趁着突厥人南下之时也招降一次。

    梁师都依旧没给面子!

    李世民对梁师都这将汉奸当到中邪之人可谓是恨到了骨子里!

    那时候李渊不信邪,因为每次梁师都领突厥人来侵扰,李渊总会严令边境将领把来犯之敌狠狠打回去。

    可每次打完几场仗之后,李渊回回都会惊奇发现被好好教育过的梁师都又回来了!

    更令李渊深感不安的是,梁师都还经常劝说突厥首领效法北魏文王孝文帝南下,直接屯兵大唐中原地区。

    这罕见属性着实可恶了,说得好听点叫借花献佛,难听的就是相当于拿着大唐土地来结突厥之好。

    当初得到这个消息的李渊也曾很长时间没有睡好觉,还是张婕妤和尹德妃日日夜夜的悉心温柔照料之下,李渊才好了一些。

    幸亏后来被说动的处罗可汗死在了行动半路之上,否则两国全面大战必然爆发!

    而后来颉利可汗人品相对好一些,为人还算耿直,只要钱,不要地。

    用现在的话说就很好理解------刷卡取现,不想管理银行!

    其实颉利可汗当初不知道,再高级的银行卡也有被冻结的时候,而受伤握着整个行业,那才能有取之不尽的银子。

    李世民对梁师都的恨比李渊还要深切。

    只因为这天下大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守护国土之心是整个大唐最热烈的。

    回到李世民刚刚登基之时,那时候突厥人来犯,陆慕巧计退敌,李世民就知道大唐和突厥在不久将来必将有着一次大战,从而决定双方命运!

    当初突厥人撤退不久,李世民便着急加快训练大唐军士,为此,李世民特意集结兵将在宫中显德殿之前庭练习射箭。

    每次开练之前,李世民都会照例进行一番训话!

    当然,千古明君李世民训话和其他皇帝都不同!

    “戎狄入侵,自古有之!但令我大唐忧虑之事乃是边境稍稍安定,做君主的便沉湎于游乐之中(暗指李渊),忘记了军备,是以等到突厥人卷土重来之时,每每无可招架,今日,朕不让你等去挖池塘、建花园,只令你等专门练习弓矢,平常无事之时,我便是你们老师,等突厥再来之时,我便是你们将帅,我如此做便是希望我大唐百姓能够得到安宁!”

    话虽长,中心之意便是为了百姓!

    当然,李世民也很清楚,在思想教育同时,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

    所以,每日训练最后,李世民都会为受训的几百名兵士安排一场测试,进行现场考核!

    中靶率高者,将得到当朝天子赠送的物品!

    弓箭、宝刀、布帛等不同品类!

    而其所属队列领兵者也可以获得相应奖赏!

    这一方式传播到了整个大唐,得到了所有军士们的高度赞赏,却也遭到了常常令李世民头疼的言官们的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做皇帝便该有做皇帝的样子,您依然不再是领兵打仗的大将了,成日跟着一群大老粗比比划划,拉低了自身身份,万一那一日出现个丧心病狂的刺杀者,您再有个三长两短的......江山社稷要如何?

    甚至有一些人为此不惜拿出《武德律》来说事儿:私自持兵器刀刃出现在宫内天子居住之所者,依律绞!

    李世民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不过,更加出乎意料的还在后面。

    这件事情不仅朝中大多数官员不赞成,就连某些地方官员也来凑热闹。

    最绝的是韩州刺史封同人,他诈称有急事入朝面圣,从驿站取了马,一骑绝尘跑入了长安,见到李世民后纳头便拜,随后就开始喋喋不休,死缠着李世民,非要李世民当场下旨暂停弓箭练习,大有李世民不答应便不走之意!

    这韩州刺史封同人或许是受到了某些朝臣指使,又或许是真的敢于纳谏直言,无论因为什么,无疑都给李世民出了一道难题!

    朝中大员们本身就坚持自我,如今地方官员也冒了头。

    李世民强兵想法迫在眉睫,强兵做法阻力甚大,得不到支持,不由得心里极其难过!

    但令所有人意外的事儿和人又再次出现了!

    带着个现代思想的陆慕从一开始就对李世民这种带兵训练的方法非常支持,甚至当初突厥人退兵之后聊起来天儿的时候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加赞赏!

    这无疑是后世社会里当官儿的亲民的表现!

    这无疑是以身作则,和底层兵士们同呼吸共命运的表现!

    在如此的封建时代里,一个天子能如此做,那是整个大唐的福分!

    朝堂官员们的非议和斥责陆慕没有太当回事儿,毕竟李世民决心在那儿。

    然而地方官员都以这种方式进京了,陆慕也和李世民一样,一下嗅到了事情的复杂性!

    不良人虽然不怎么办事儿了,但消息渠道系统依旧是非常精密准确的。

    陆慕实在是过不去心里那个坎儿。

    大怒之下,筷子一扔,在裴寂、陆吟和萧琼仙这三位家属惊诧的目光里,骑马就进宫了!

    下了马之后的陆慕步伐极快,来到太极宫之后很快就问清楚了李世民所在。

    刘桂一看陆慕这一脸寒霜,生怕出事儿,赶紧要去通报。

    陆慕把刘桂往身后一扯。

    “无需汇报,我今儿个不顾这礼仪了,非得替二哥把这等不明是非之人揍个半死!”

    就在李世民和封同人惊诧目光里,陆慕怒气冲冲直接揪着封同人的领子提了起来。

    啪啪啪!

第184章暴揍刺史,正义作祟

    封同人懵逼了!

    跟随陆慕身后的刘桂懵逼了!

    一众护卫和宫女太监们懵逼了!

    李世民也懵逼了!

    怎么回事儿?

    封同人被扔到门外之时才看清来人的脸,于是不由得更加懵逼了!

    “小陆王......你为何......?”

    “他娘的,打的就是你!回去你自己再寻思吧!”

    说罢,陆慕直接跃起,一脚又踹了过去。

    李世民和刘桂赶紧出来,发现陆慕竟然丝毫不留手,拳打脚踢,一时间陆慕的骂声和封同人的痛叫声交织在一起,平日里安静的太极殿竟然热闹了起来。

    李世民忽然觉得心情无比畅快。

    护卫们一直犹豫不决,有人想要上去拉开二人,却被心思细腻的刘桂瞪了回去。

    不知道持续了多久,陆慕的气儿消了一些,封同人也直接爬不起来了!

    这时候陆慕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来到李世民面前,双手一拜。

    “陛下,臣弟觉得您之前训练军士、鼓励军士的方式极好,打内心敬佩您在这一方面所作所为,躬亲示范,赏罚分明,一切皆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行之手段,臣弟个人认为,您无需在意其他人想法与说法,更无须在意这等为了名声而随大流前来、哗众取宠之人,其他事儿暂且不说,这事儿臣弟支持您!再有第二人,臣弟冒着不敬、不尊、不臣、不礼之名,豁出去这一声官皮,定要再收拾一次!且......有一次收拾一次!”

    在李世民等人意外惊叹目光中,陆慕就这么走了。

    “宣太医......给封刺史......看治......”

    等同人话说不出来了,满脸猪头之色,被人拉了下去。

    刘桂敏锐发现李世民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心里不由得再次看了一眼陆慕离去方向。

    小陆王......真乃天人啊!

    陛下多久没有如此高兴了?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文武百官耳朵里。

    不少人开始细细寻思起来。

    小陆王这是支持陛下如此行事?

    这到底是是为何?

    小陆王向来不羁,难道陛下如此不似帝王行事恰好是合了小陆王想法?

    即便是如此,也不该如此暴躁啊?

    封同人好歹是一州刺史、地方大员啊。

    不过......似乎也不奇怪!

    陆慕那可是敢把杀死太子和王爷的锅往身上背的人,何况一个韩州刺史?

    杀了又能如何?

    有时候,皇帝不能干的事儿,其他人还真能干!

    关键在于敢不敢干,如何去干!

    小陆王除了李世民义弟之外,唯一官职便是不良帅,这一次小陆王如此顺着李世民才做出了这种打人的事儿,估计又得是不了了之,只因为这不良帅身份,李世民护着陆慕情况下,最多也就安上个武人之间打架斗殴之罪。

    罚俸?

    身份如此之人,谁在乎那一年百十来两的官职俸禄?

    所以,聪明人都选择了闭嘴!

    第二日,有不聪明之人还真以为如这些日子以来一般,生怕在谏言落后于人,于是旧事重提。

    李世民似乎有恃无恐起来。

    果然,没过一天,一位挂着太常寺少卿的官员就被弹劾了。

    弹劾的折子还附上了一应贪赃枉法证据。

    一时间,官员们再次噤若寒蝉起来。

    朝中并非所有人都畏惧陆慕,不畏惧陆慕的却是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比如萧瑀,比如魏征,比如封德彝等最顶尖身份官员。

    但或者出于关系牵扯,不怕也并不代表着有必要去得罪,这种事儿无非是官员认为皇帝该注意自己身份而已,也并非什么原则性事情,感觉似乎不至于因此得罪一个啥事儿都敢干的小陆王。

    所以,封同人挨揍之后,这件事儿似乎就完了!

    这倒是令李世民极其舒服!

    自己费足了口舌也没有达成目的,却被陆慕一顿拳脚解决了!

    然而,战士们一听这件事,顿时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感激当朝天子李世民的同时,内心也感激这个敢作敢为、颇有无人风范的小陆王!

    就在陆慕帮助之下,在李世民励精图治强兵之下,大唐将士们干劲儿十足,努力训练,直接拿出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状态。

    如此短短两年,大唐兵士战斗力直接拔高了不少!

    然而,两年之后的如今,突利可汗的求助传来,李世民也终于忍不住了,两年前埋藏在心底的愿望终于迎来了机会!

    最清楚李世民的自然是陆慕!

    陆慕很清楚,这一次即便是朝中所有人反对,李世民也会选择出兵!

    陆慕也很清楚,这两年在李世民这样训练之下,军队的变化可想而知有多么巨大!

    陆慕更加清楚,抛去所有个人感情不谈,也确实不能再逃避下去了!

    一次次进犯,一次次掏钱送走,已然多少次了?

    这一次,突厥内部矛盾之际,突利可汗已然发出求救信,还有比这更合理的出兵理由么?

    所以,一直和李世民对着干的陆慕还是选择了国家大义。

    这一次,陆慕再次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

    贞观二年四月,突利可汗秘密向长安上表,请求入朝。

    起初,这一举动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毕竟突厥这些年不讲武德之事实在是有些多。

    平日里办事果断的李世民也有些犹豫,唯恐这是突厥人设计的圈套。

    所以,最初李世民和众臣们商议之后,定下的是暂且搁置,观察再看!

    而众臣们其实早已心里有了决断,并且相互间形成了默契。

    若真是假的,必然不会出兵!

    若是真的,也会致力于阻止李世民出兵!

    然而,消息未确定,所以一时间还没有人去说。

    不过,很快李世民就得到了一个新的消息,正是那颉利可汗发兵攻打突利可汗的事儿。

    所以,突利可汗的求救便不是试探,更非陷阱,而是真的!

    突厥人是真的起了内讧了!

    李世民和众臣自然心中开心,却又疑惑不已。

    为何突厥人会起内讧?

    这时候,李世民竟然丝毫不加掩饰,把目光盯到了陆慕的身上。

    精明之人自然也看到了李世民目光所及之处。

    难道......小陆王......有人?

    陆慕认识的人自然是上次使者身份的执失思力了!

    陆慕在所有人目光中站了出来,摸了摸鼻子。

    “那啥......我问问看看突厥那边是什么情况吧......”

    李世民再次露出笑容来!

第185章突厥旧事,叔侄反目

    很快,陆慕做事雷厉风行的作风就体现了出来,消息也传了回来。

    突利可汗,姓阿史那,名为什钵苾,是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嫡长子,按照大唐这边传统,按理说该是名正言顺继位的。

    这些消息此前大家都清楚,但不清楚的事儿能够被陆慕得知,并且传回来,这才体现出陆慕神通广大之处。

    由于突厥不比中原王朝,比起来李世民兄弟夺嫡之争,突厥那边就实在了很多。

    突厥人大多野蛮,讲究的是谁能打、谁能带领大家迅速致富(主要靠抢),那么谁就是领袖。

    因此,在李渊在位之时的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病逝之时,虽然其嫡妻有一定发言权之情况下,那也没有让突利可汗成功继位,反而是在众位酋长级别领袖商议之下,让始毕可汗之弟、突利可汗之叔叔接了班,也就是后来的处罗可汗。

    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年嫡长子什钵苾(突利可汗)本人实在太过于年幼!

    既然年幼,自然没有外出掠夺争抢经验!

    没经验,自然便没有号召力!

    这一点,突厥人内部皆心知肚明,而年纪轻轻的什钵苾也不否认。

    所以,当年什钵苾未能继承汗位,什钵苾也曾多次公开表示能够理解。

    不过,其中内情或许也夹杂了一些救己的因素!

    那就等!

    等自己长大成人了,练就出一身强壮肌肉之时,经验慢慢累积出来之后,可汗之位自然能够到手!

    于是,什钵苾开始了安心等待!

    但值得欣慰的是,继位的处罗可汗还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算是插队的,所以禅位之后的处罗可汗还是对自己的侄子进行了不少的关照,封其为泥布设,将其和部众安置在突厥东部一代生活,而且还为其安排了一门亲事。

    这门亲事,女方来头也是不小,乃是隋朝淮南公主。

    不仅知书达理,长相更是美貌无双。

    年轻的什钵苾虽然与可汗之位失之交臂,却一天当晚都惬意得很。

    谁曾想,处罗可汗在位只有短短两年也病逝了!

    如此,可汗之位再次空了出来。

    什钵苾感觉自己终于也轮到了!

    但就在商议此事的前一日,什钵苾发现自己依旧是太傻太天真了。

    什钵苾发现自己连候选人都不是。

    处罗可汗之妻敦义公主主持表态:处罗可汗侄子奥射设见识粗浅,不如立处罗可汗之弟咄苾可汗。

    什钵苾完全被高层排斥了出去,顿时大受打击。

    边缘化?

    终生与可汗之位无缘?

    这时候,一个人为什钵苾送来了希望火焰。

    此人便是刚刚继位的颉利可汗!

    估计是对自己的侄子心生愧疚,颉利可汗一继位就认命什钵苾为小可汗,主管当初臣服于突厥的契丹等东边部族,并给予什钵苾在幽州建立牙帐之特权。

    自此,什钵苾号称突利可汗,成为了颉利可汗和义成公主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随着阅历见识增长,突利可汗发现他之所以两次都没能继任可汗之位,极有可能是义成公主------来自于隋朝的后妈------所为!

    在于中原人交往过程中,突利可汗第一次知道了一件事,原来在中原汉地不存在突厥这样接管遗产同时续娶后母或者嫂嫂的习俗。

    不仅如此,中原人对这种习俗还颇有微词,他们特别指出儿子娶后母,哪怕只是名义上的,那也是有违伦理纲常。

    而且,根据突利可汗观察,身份地位越是高,在这等习俗上抵触之意便更加明显。

    于是,突利可汗恍然大悟!

    长幼三兄弟尚且勉强可以,祖孙三代人是绝对不行!

    这才是义成公主反对自己做可汗真正原因!

    突利可汗愤怒了,于是开始有意无意与义成公主场反戏,时不时便表露出自己不满之意!

    面对侄子突利可汗与妻子义成公主对立,颉利可汗自然义无反顾站在了义成公主这一边。

    在颉利可汗看来,自己对侄子是仁至义尽了,不仅让其享受可汗名号、待遇,还每次发财之时都带上。

    财富、地位,能给的都给了,结果突利可汗却还要闹事儿?

    那么......对不起!

    恰好当初大唐拉拢突厥附属取得突破,薛延陀等部族叛离突厥,颉利可汗恰好派突利可汗征讨,突利可汗又恰好打了个败仗回来。

    于是,颉利可汗终于可以有的放矢了!

    以往就算是有这样的事情,颉利可汗也大多会温言劝慰。

    但这一次,却是暴风骤雨一般的责骂。

    不仅如此,颉利可汗的鞭子实在是凶狠,突利可汗作为性格彪悍的突厥人首领,竟丝毫忍受不了,只好四处惊叫乱窜逃跑。

    即便是打骂完了,颉利可汗却依旧没有罢休,直接下令将突利可汗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将近二十天!

    颉利可汗消了气,突利可汗却因此而咬牙切齿起来。

    ......

    众人听着陆慕把突厥人内部的前因后果一讲,顿时都清楚了目前状况!

    “突利可汗恨意满满,却又有些无奈。只因那颉利可汗是部族领头人,兵马部众又多又强,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了。估计内心想要造反,却觉得不太不行!”

    “确实!等待颉利可汗自己死也看起来不切实际啊!”

    文武百官各自发表看法之后,陆慕作为情报收集者,适时把情况分析了出来。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突利可汗想到了遥远的西方,还有咱们陛下这么一位把兄弟!”

    接下来就是分析是否出兵之事了,正如此前说的那样,很多人都极力反对!

    这时候,突利可汗使者来了,说的情况和陆慕打探的基本八九不离十。

    李世民此时显示出了极其高水平的情商。

    “暂时命大将军秦武通以并州兵马为主力,做好随时接应突利可汗准备,命周范加强太原防务!”

    如此,既照顾了突利可汗那边的态度,又让群臣一时间说不出什么来。

    不过是做好接应和做好防御准备而已!

    然而,使者回到突厥之后向突利可汗兴奋讲述了李世民的决定,但突利可汗对此却并不满意。

    只因为他此刻已然遭受颉利可汗的直接武力攻击了!

第186章双国受灾,执意发兵

    贞观二年四月底,走投无路的梁师都众叛亲离,祸害大唐十二年之久的梁师都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

    历史又不厌其烦得为我们证明了,那些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终将落得这样的下场。

    一个人心中若是连国家都没有了,还能装得下别人吗?

    这一点,陆慕心知肚明!

    梁师都一死,大唐终于削平了最后一位地方军阀,真正完成了国家统一。

    按理说事情多到了这里,应该是皆大欢喜结束了!

    这也是文武百官们心中所想!

    但梁师都覆灭之前照例向突厥发出了求援,而颉利可汗似乎对这个为自己服务了多年的奴才颇有感情,竟然亲自领军放弃了突利可汗前来解围。

    于是,接下来由不得众人发表是否出兵的意见,如何应对颉利可汗的突厥大军就成了眼前最为急迫解决的问题。

    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带队的柴绍和薛万均需要解决的问题。

    柴绍等人是在距离朔方城还有几十里地之处遭遇到突厥人大军的,那时候梁师都还没有被杀,但却已然被大唐将领刘兰成围困在了城中。

    这样一来,柴绍至少就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假装没有看到突厥人,继续执行包围歼灭梁师都的作战任务,毕竟双方此时还有盟军关系,还没有完全撕破脸,而且突厥人也没有先动手,刘兰成更没有理由带头违约。

    第二个选择是丝毫不顾忌双方盟约,趁着突厥兵初来乍到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突然出兵,一句击退对方,然后乘胜围城,消灭梁师都!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直接断绝朔方城中残敌抵抗的信念,计划自然也能够有效落实!

    但柴绍很快发现了一件事儿,那就是自己根本没有选择。

    就在柴绍心中进行激烈心理斗争的时候,担任副将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已经一头扎进了战斗之中,直接带人开始和突厥人打了起来。

    柴绍可不是李神通,没有在部下拼命的关键时刻鸣金收兵你的习惯。

    既然两军已然开打了,柴绍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权利保证这一次交手的胜利!

    于是,李世民的亲姐夫、唐军统帅------柴绍,亮剑了。

    “全军进攻!不胜即死!畏敌者,斩!”

    下完命令,直接带头策马冲锋!

    大军三位逐渐都冲锋陷阵了,部下军士们自然热血沸腾,更加勇武。

    将无贪生之恋,士有必死之心!

    在柴绍和薛氏兄弟领头冲锋陷阵之下,唐军奋勇出击,最终大破强敌!

    颉利可汗见救援受阻,也就不再坚持,毕竟正赶上突厥腹地家中遭受雪灾,部众战斗意志已然低落。

    梁师都被灭了,那就被灭了吧!

    对于梁师都的事儿,颉利可汗不打算多说什么,但大唐却有话要说:

    盟约墨迹未干,可汗带兵前来,是否有些过分?

    颉利可汗没有回话!

    颉利可汗不是不想回,而是没法回,因为此时颉利可汗没空,正一脑门子黑线应对百年不遇的雪灾。

    贞观元年到三年,亚洲东部大部分第五气候极为异常。

    突厥境内接连下了几场极大的雪,直接遭遇了巨大的雪灾、霜灾,平地积雪深达几尺。

    若是在后世并不算严重,但在此时却无异于有些致命。

    对于各种技术落后的突厥来说,更无意于是灭顶之灾。

    因为大学完全遮住了草原,这就意味着各种大型牲口没有草吃!

    吃不饱就容易饿死、冻死,这又直接说明了突厥百姓会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之中。

    百姓们缺衣少食,闹饥荒,突厥贵族们自然也不好过,于是加进了对附属部族的剥削。

    紧接着就造成了契丹等部族不堪压迫,起兵反抗,或者直接南下归降大唐。

    因此,突厥实力大为削弱!

    这些直接指向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李世民终于迎来了发动进攻最绝佳之机会!

    李世民却迟迟没有出手!

    因为大唐此时也遭了灾!

    起初是关东地区发生了大旱,紧接着是蝗灾,受到影响的州县几乎颗粒无收。

    第二年之时蝗灾有所减缓,可旱情却扩展到了关中地区。

    大片区域如陆慕在隋末乱世之时一般------民多以卖子以接衣食!

    好不容易熬到了农历八月,河南、河北又降下了大霜,第三年继续接着大旱......

    这些在朝堂上争论不暇的社稷之事也正是李世民登基一来头疼之事。

    应接不暇,自然无法大动干戈。

    大唐与突厥同时经历了饥荒,但此时农耕的相对优势就显露了出来。

    大唐有粮食储备为后盾,因而虽说旱情一直在持续,百姓们却还能勉强维持生活。

    可突厥却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于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颉利可汗还是决定去大唐抢粮食。

    这一举动实在是让此时也不好过的大唐极度愤怒!

    突厥人再一次大规模南下,大唐朝堂再次一片震动!

    大多朝臣形成了习惯,来了就防。

    所以,有人提出征发百姓去修缮长城和延边军事堡垒,一次抵挡。

    陆慕直接再次站了出来。

    “突厥多骑兵,机动性极强,除非能在整个北方边境筑起一道不断的长城,否则迟早还是会被找到缺口打进来,这个招儿......亮不了!”

    陆慕想法和李世民想法不谋而合!

    陆慕是后世哲学解决问题之思维,李世民是多年领兵打仗对军事的直觉!

    这兄弟俩一致认为,此时绝对是张生强敌的唯一机会!

    虽说一旦开战,大堂处境会更加艰难!

    但突厥更加艰难!

    李世民在陆慕一个人的支持下,再次驳了所有人面子!

    发兵扫北!

    贞观三年八月,李世民下诏,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副总管,以颉利可汗结盟期间救援梁师都为由,出兵迎击突厥大军!

    李靖是平定大唐大半个江山的名将,而张公瑾是玄武门之变中秦王党重要功臣!

    这一豪华阵容已然令人咋舌,但实际上却并非仅仅如此。

    很多事情李世民只能和唯一支持自己的陆慕来商议,如此家国大义之下,陆慕也丝毫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拿出了自己所有脑细胞!

    许多朝臣们不为人知的计划被陆慕和李世民制定了出来!

    因为就在李靖统军到达前线之时,李世民才亮出了底牌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690/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最新章节! 作者:老卡文先生所写的《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为转载作品,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介绍:
穿越隋末成了孩子,遇到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并根据浅薄的历史知识怂恿李渊造反,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义子!
以为自己抱上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大腿,却成为了李渊改朝换代和建立大唐的最大幕后主使。
本想做个闲散王爷,却一步步踏入了风暴中心,无奈之下只有选择一条更加考验人性的道路。
这世上……哪里还有真情?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