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合伙人TXT下载大明合伙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合伙人全文阅读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大明合伙人txt下载     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零五章 多尔衮,我看错你了(下)

    不管多尔衮是不是在逃跑,建虏已经超过三万兵力出阵,不能再等了。

    沈浪首先通过无线电命令三岔河上的水师尽快将那条浮桥给摧毁掉,以免被多尔衮利用。

    同时,他迅速抽出五万兵力,从己方已经占领阵地的那条分割线中穿插过去,全力追击已经出阵的几万建虏。

    “出阵的建虏前锋并未迂回,正在加快速度向河岸方向冲去。”

    “左侧阵地的建虏,还在继续出阵。”

    得到这两个消息,沈浪再不敢相信,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还是被多尔衮摆了一道,这厮居然真的选择了逃跑。

    沈浪立即和参谋司进行商讨,迅速调整战术。

    让穿插向东面的五万大军,抽出一万五千兵力从东面发起进攻,阻止左侧阵地的建虏继续出阵,先将他们困住再说。

    随即,又命令剩下三万五千人归刘大虎统领,连同他麾下一万两千未出战的兵力,一共四万七千人全力追击正在逃走的多尔衮。

    “左侧阵地的士兵都快被多尔衮瞒天过海的调走光了,但他并未率军发起进攻,而是不顾一切的向着河岸逃去,因为他只是想利用你们这些蠢货为他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罢了。”

    “都说你们是棋子,你们还不相信,如今被多尔衮彻底抛弃,还不快快投降……”

    大喇叭在几个方向对着左侧阵地的建虏大声喊着,规劝他们尽快投降,以便抽出更多的兵力去追击正在逃跑的多尔衮。

    因为这些建虏还在期盼着多尔衮率领援军前来救援,聚集已经所剩不多的勇气拼死力战,还是有一些威胁的。

    突然听到明军这般说,很多人还犹自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摄政王怎么可能会逃?

    “不要相信,这是明军在妖言惑众,想打击我军士气。”

    “肯定是摄政王已经动手了,明军中了圈套,抵抗不住摄政王的进攻,所以才出此下策想动摇我军心……”

    一些自认为聪明的建虏将官感觉自己看穿了明军的伎俩,连忙不停的安抚自己的麾下。

    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所以不少建虏也选择了相信。

    当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怀疑,这其中甚至包括尼堪这个主将。

    他在得知多尔衮抽调出的兵力超过三万时,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只是当时没有多想,现在听到明军如此说,似乎有些明白了。

    因为多尔衮若不是为了救援,而是选择逃跑,那就说得通了。

    但是,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连忙用千里传声筒不停的呼叫。

    接通之后,多尔衮首先出声道:“敬谨郡王,豫亲王正率军迂回包抄,你再坚持一个时辰,援军必然能突破明军的阻击接应上你们。”

    尼堪没有说救援的事情,而是直接问道:“摄政王殿下,你是否准备在今晚与明军决战?”

    听到这个问题,千里传声筒那边却是突然沉默,然后就是各种吵杂的沙沙声。

    “哈哈哈……”尼堪放声大笑,笑得有些癫狂。

    多尔衮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就是最好的回答。

    因为多尔衮知道他尼堪不傻,问出这个问题就表明已经看出了其中猫腻。

    稍一会儿之后,千里传声筒中才传出多尔衮有些落寞的声音。

    “敬谨郡王,你不要怪本王,本王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万般无奈。”

    “因为本王清楚,若想要救出你们,恐怕要付出三万以上,甚至更大的代价,那太得不偿失了。”

    “可若不救,本王威信何在?又如何去面对近三倍于我的明军?”

    “我大清精锐不能全部葬送于此,本王要为大清留下一些种子,以图东山再起,所以本王才不得不撤。”

    “此刻撤离,时机正合适,沈浪必然也无法想到。若错过此次机会,便只能与明军决一死战,我大清精锐将无一幸免。”

    “身为先汗子嗣,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我们不能让大清毁于我等之手。否则即便是死,也无颜面对先帝和先汗。”

    “敬谨郡王,本王最后恳请你,再为本王多争取一些时间,这不只是在帮本王,也是在为我大清尽忠啊。”

    “本王必念及敬谨郡王今日之功,优厚你整个家族。”

    听到多尔衮这些郑重其事的话语,尼堪只是惨然一笑,突然晋封自己为郡王,这不是晋封,而是追封啊。

    恐怕在那一刻,多尔衮就是想利用自己这两万多人给他卖命,果然是够狠辣。

    可事已至此,尼堪还能拿多尔衮怎么办?大骂一通有用吗?就算不为所谓的大清着想,也得为自己留在盛京的家族着想啊。

    不知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尼堪木然的出声道:“是,末将谨遵摄政王之令,必为我大清肝脑涂地。”

    多尔衮大喜,连忙道:“好,敬谨郡王保重,一个时辰之后,你便可向南面突围,说不定我们还能在盛京见面。”

    挂断与多尔衮的通话之后,尼堪努力的平复心情,然后神情激动的向麾下将官通报道:

    “本王通过千里传声筒与摄政王殿下取得联系,豫亲王已经开始向明军背后发起突袭,明军措手不及。”

    “我等再坚持一个时辰,便能与援军汇合了。”

    “好,好,太好了,终于有救了……”

    看着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将士相信了自己的谎言,尼堪心里五味杂陈。

    可是,没有多尔衮大军的配合,尼堪麾下这些人的盲目进攻,消耗甚大,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半个时辰过去,渐渐有些人发现了不对劲,不是说顶多一个时辰援军就能够打过来吗?

    可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而阵地外的东面根本没什么动静,靠剩下半个时辰,就能突破明军的阻击?

    一个浑身浴血的梅勒章京冲到尼堪身边,气喘吁吁的道:“主子啊,援军何时可达?我的麾下,快,快打没了。”

    尼堪看了看这个跟随自己近十年的老将,凄然的道:“援军,援军,哪来的援军?”

    听了这话,这梅勒章京瞪大着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子啊,您不是说豫亲王已经率军进攻明军后路吗?难道出了何种变故?”

    尼堪重重的叹息一声,道:“我骗你们的,明军说的,才是真的。”

    “明军说的是真的,摄政王,真的弃我等而去了?”

    尼堪沉默。

    “哈哈哈哈……”这梅勒章京突然放声大笑,仿佛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逃,逃,能逃去哪里?如此大清,还有救吗?哈哈哈……”

    他大笑着,狂笑着,提着带血的战刀踉跄的走了出去,渐渐的消失在了茫茫的人群中。

第四百零六章游过去啊

    虽然以如此出其不意的方式摆了沈浪一道,但多尔衮知道,自己想要真正逃出沈浪的手掌心,并不那么容易。

    所以,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既然是想要出逃,他自然不想与明军多做纠缠。

    为了分散明军注意力,他直接将麾下以牛录为单位,全部打散,让各牛录章京率领其麾下,按不同的方向向着三岔河河岸冲去。

    几万建虏化整为零,确实给锦衣卫出了一个大难题。

    到处是逃跑的建虏,即便有夜视仪,锦衣卫也不知道建虏真正逃跑的方向是哪一个,更不知道多尔衮和多铎等重点目标的去向。

    消息传到刘大虎这里,他第一时间向沈浪请示了一下,也迅速将麾下打散。

    以十个参将各率三千余人分十个方向,每个参将麾下约七个司,每司四百余人,每个司再负责一片区域去追击。

    通过这种方式,务必将三岔河这段口袋形的拐弯处给全部覆盖到,一定要努力的抓住,甚至是击毙多尔衮这个建虏奴酋。

    任务分派完了之后,每个司的把总立即下令道:“脱外衣,与反光衣互换……”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一个个明军士兵,包括勇卫营都脱掉了身上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的反光背心。

    他们迅速将反光背心脱下来,又将外衣穿上之后,再把反光背心穿在了外面。

    一时间,漫山遍野的荧光色,分外亮眼。

    “追,没有反光衣者,杀无赦……”

    反光衣在晚上是识别敌我的最好利器,也能给敌人以极大震慑。

    放眼望去,那一条条跳动的反光条,就是一个个同伴,明军士兵很是心安,士气瞬间高涨。

    反观在前方奔逃的建虏,虽然领先后方的明军两里开外,但三岔河西岸这一带比较开阔,植被也少。

    所以一转头就能看到后方漫山遍野,如同萤火虫席卷而至的身影,神情惊恐至极。

    太震撼,太可怕了,他们知道,那不是萤火虫,而是一个个明军啊。

    而他们这些建虏,既没有反光衣,也没有探照灯,只能借助朦胧的月光勉强看到周围几丈远的地方。

    所以根本不知道附近有多少自己的同伴,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如今看到后方那恐怖的场景,感觉那成千上万的明军就是来追自己的,这要是被追上,那不是要被撕成碎片吗?

    没有人敢原地停留,哪怕是跑不动了,也要逼着自己前进。

    可是,由于晚上光线太差,很多人都慢慢的与所在的队伍走散,甚至是迷失了方向。

    这其中除了慌不择路的建虏,也包括很多明军和勇卫营。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头灯,而且头灯和探照灯也无法确保他们认清方向,反光衣更是不行。

    自然而然的,千方百计想要摆脱明军的一些建虏,左冲右突之后,发现周围都是明军,自己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明军的包围之中。

    于是,双方之间的冲突迅速展开,枪声不断,喊杀声此起彼伏。

    很多建虏已经成了惊弓之鸟,除非是迫不得已,不然他们大多是能避则避,不想与明军过多纠缠,只想着尽快突围出去。

    因为他们清楚,明军那种发光的衣服太显眼了,稍微耽搁一些时间,周围的援军便会迅速赶来。

    而自己,基本上是不可能得到支援的。

    正因如此,别说勇卫营,就算是其他明军,在见到建虏之后,也是兴奋异常的冲上去,并没有多少惧怕。

    占着各方向优势,明军自然是大占上风,被追上的建虏被杀得鬼哭狼嚎。

    可也有意外情况,明军的反光衣很显眼,让他们能迅速的找到同伴,并聚集兵力。

    但是,这也给了建虏辨明他们数量和位置的机会。

    一些胆大包天的建虏,聚集起来,选择数量相对较少的目标之后,特意迂回到前方去守株待兔,然后待明军靠近,迅速冲上前。

    他们袭击明军,并非为了报仇泄愤,而只是想抢一些反光衣。

    因为他们清楚,若是自己也穿上了这种发光的衣服,说不定还能够浑水摸鱼,冒充明军,从而避开追杀。

    一些运气不错的建虏成功得逞,但更多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为他们只能通过反光衣分辨明军的数量和位置,但无法分辨是勇卫营还是其他明军。

    若全是其他普通明军还好说,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建虏一般能够取得胜利。

    但若其中有部分勇卫营,甚至全部是勇卫营的话,那建虏就要遭殃了。

    而且一旦交战,他们还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一旦被缠住,明军就会立即呼叫支援,那最终结果不言而喻。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走错方向的建虏,终于在被明军追上之前,赶到了河岸边。

    但是宽阔的河面上,却是没有一座桥。

    而且他们之前多番尝试的想要在河面上建造一座浮桥过河,但在明军水师的阻击下,最终只能望河兴叹。

    如今,既没有足够的搭桥材料,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后方还有大量明军紧追不舍,所以搭建浮桥根本不现实。

    那如何过河?只有一种方式,那便是:游过去。

    是的,这就是多尔衮想到的出逃方法。

    之前一开始之所以不用这种方式,那是因为这真的是下下策,必然会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不到走投无路的那一刻,谁也不会这般选择。

    如今,若不想全军覆没,便只有这种方式了,多尔衮也很无奈。

    当然,身为摄政王的他,自然不会像普通士兵那样游过去,先前用来搭建浮桥的小船,被他特意的预留了一些,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他却不急,因为他需要其他士兵先分散明军水师的注意。

    否则,河面上的船只就很显眼了,容易受到明军水师的针对。

    而且他还需要一些士兵游到对岸,确认好安全位置才好行动。

    不然,就算侥幸过河了,万一一上岸,就一头扎进明军的包围圈中,那就彻底完蛋了。

    “快快,把身上的棉甲脱下来。”

    棉甲本就非常沉重,若是吸水之后,再强壮的人也会迅速的沉入河底。

    所以那些建虏将官不停的催促麾下士兵赶快脱下棉甲,然后丢进河中。

    反正是带不走的,那也不能留给明军。

    “快,别磨蹭,快下河,明军就要追来了。”

    脱下棉甲后,那些将官又催促士兵赶快下河,至于会不会游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扑嗵扑嗵……”一个个建虏像下饺子一般跳进冰冷的河水中,然后奋力向着对岸游去。

第四百零七章 水中求存

    三岔河是辽东一条非常重要的水运河流,因为它不但有出海口,还经辽河与浑河、太子河相接,可以经水路直抵辽东最重要的两座大城,辽阳和沈阳。

    在辽东还在大明控制之下时,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大小商船往返于此。

    一条如此繁忙的河流,自然河道通畅且宽阔,才能满足基本的需要。

    多尔衮选择渡河的这段河岸,河面最窄处都有二十丈以上,水流也比较湍急。

    而相对平缓的一些地方,河面宽度甚至超过五十丈以上。

    正因如此,沈浪从未想过多尔衮在主力未灭的情况下,会选择让几万大军泅渡过河。

    可现在,多尔衮就这般做了,果然是够狠,也确实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宽阔的河面上,人头孱动,都是刚跳入河中的建虏士兵,他们奋力的向着河对岸游去。

    但有一些水性不好,或者对水有极大恐惧的建虏,刚入水之后就打起了退堂鼓,想重新回到岸上来。

    可是下去容易上来难,敢后退者,岸上立即有人上前用长矛凶狠捅刺。

    被刺中的人发出凄厉的惨叫,随即倒入河中,迅速被滚滚河水给卷走了。

    面对如此残暴的手段,即使对河水再畏惧,也没人敢再回头了,只能在水中拼命的挣扎,可这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除非有极好的运气,不然不可能游到对岸。

    别说这些水性不好的,就算水性不错的一些建虏,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够轻松的游到对岸。

    因为他们从阵地出来,一直冲到河岸边,至少行进了十多里路。

    以防被明军追上,他们的速度还不敢太慢,更不敢停歇,所以到河岸时,便消耗了不少的体力。

    这些消耗的体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补充好的,在这种情境下,即便是铁人,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因为一旦在河中间体力不继,那绝对是致命的灾难,不少人就是没有分配好所剩不多的体力,后继乏力,最后无助的沉了下去。

    但是,河中的危险,不仅仅是河水,还要防备自己的同伴。

    还不到二十岁的鄂硕从小就跟着阿玛以捕鱼为生,所以他的水性不错,在水中如鱼得水。

    十多年的渔猎生活,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耐力也非常好,所以到现在他的体力也比较充沛,在水中游得很快。

    可是,鄂硕不是第一批下水的,所以他的前后左右都有同伴。

    侧前方不远处一个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建虏,刚好发现鄂硕游得非常轻松,便拼尽全力向左侧游了一段距离。

    鄂硕也很警觉,看到这个同伴不是向前游,而是游向自己前方,便本能的选择了避开。

    看到他避开,前方不远的那个建虏,也干脆不再隐藏了,直接向他扑来。

    “帮帮我,帮帮我,我快坚持不住了……”正拼命游过来的那建虏先动之以情,希望鄂硕能伸出援手。

    可现在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还是在水中,都没多少人有信心游到对面,怎么可能再带一个人。

    所以,鄂硕根本不加理会,凭借自己不错的水性连忙避开。

    可他没注意到,刚避开这个,左侧方另一个同伴趁机飞扑而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然后顺势一转,转到了他的身后,紧紧的扒在了他的后背上。

    “放开我,放开手……”鄂硕一边愤怒大叫,一边想奋力的掰开同伴箍住脖颈的手臂。

    可是人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力气似乎都大了不少,他掰了几次都没有掰开,而且还要努力的稳住身形,否则自己都要沉入河底。

    “帮帮我,帮帮我,你没事的,别再浪费力气了,快游啊,再不游你也会死的……”背上的同伴急切的大叫着。

    挣脱不开,没办法,为了自己的性命,鄂硕不得不背着一个人继续向对岸游去。

    可是,他刚一动,又感觉后背猛的一沉,都来不及反应,整个人一下子被压入水中,他奋力挣扎。

    “帮我一把……”另一个声音响起,原来是之前的那个同伴趁着刚才的机会也追了上来。

    他二话不说的扒上了鄂硕背上那人的后背上,可是他大部分重量最终还是落在了鄂硕身上。

    带一个人,鄂硕暂时还能勉强坚持,但是两个人,他被压进冰冷的河水中,挣扎半天都爬不起来,心中极度恐慌。

    看到最大的保命符都要保不住了,依然扒在鄂硕后背上的那个同伴顿时急了。

    他几乎是想都不想,一把抽出插在小腿上的短刀,猛的向后一捅,然后用力一搅。

    最后面那人惨叫一声,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依然死死的抓住不敢松手。

    此刻,早已经没有了同袍之情,也没有了对军律的敬畏,只有对生命的无尽眷恋。

    他飞快的抽出刀,直接反手一刀朝身后那人的脑袋上插去。

    这次没有听到惨叫声,但背后那双手却缓缓的松开了。

    已经快要背过去的鄂硕感觉后背一轻,趁着这个机会,拼力挣扎几下,脑袋终于从水中伸了出来。

    “呼呼呼……”鄂硕贪婪的张嘴大口呼吸着。

    可是,还未等他缓过气来,就听到一个冰冷的声音在耳旁响起:“快走……”

    这声音自然是后背上的那个同伴发出的,只不过此时的他不是先前的请求,而是命令。

    他扫了一眼刚被自己杀死那同伴的尸体缓缓的漂向远方,神情越发冷厉。

    鄂硕刚准备找个机会将此人从背上掀下去,却是目光一凝,因为一柄刀直接在他的眼前晃了晃,威胁的意思不言而喻。

    背上那人怕鄂硕也用同伴的方法来对付自己,所以飞快的在鄂硕的腰上搜了一下,没有发现刀。

    随即,他又用两条腿在鄂硕的两条腿上蹭了蹭,也没有发现刀,这才放心了些。

    “其实,我也可以帮你挡住其他人靠近,我们是互相帮忙的。”

    “只要你带我过河,我可活,你才能活。否则,咱们只能一起死在这里,成为水中的孤魂野鬼。”

    鄂硕虽然很愤怒,但是很无奈,只能任由这人扒在自己后背上,然后继续奋力向对岸游去。

    可是,在水中带一个人比在地上背一个人还累,而且刚才突然被按进水中,鄂硕疯狂挣扎,也消耗了不少的体力。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也快游不动了,他刚想休息会儿缓口气,就听到耳边大喝道:“别想偷懒,快点……”

    这个建虏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他担心停在这里不动,不远处的其他同伴随时都有可能游过来求助。

    自己两人都无法自保,怎么可能再帮助其他人,若不施以援手,难免又会起冲突。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远处的河面上有太阳灯的光芒照射,肯定是明军水师过来了。

    若不趁着明军水师的战船靠近之前上岸,那将必死无疑啊……

第四百零八章 摄政王殿下,下河来陪我们吧(上)

    漆黑的夜晚,天和地,一个颜色。

    一片片水声在河面上响起,仿佛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嬉水。

    突然,一束束明亮的灯光刺破这无尽的黑暗,将宽阔的河面照亮。

    “哗啦哗啦哗啦……”那些鱼儿仿佛受到了巨大的惊吓,弄出了更大的水声。

    只是明亮的灯光迅速的将河面的一切显出原形,原来那不是鱼儿,而是一个个人。

    看到河水中只露出脑袋的无数建虏,甲板上的勇卫营士兵也不由得暗暗心惊,眼前这一幕太诡异了。

    那一个个黑色的脑袋,在水中起起伏伏,好像黑色的水鬼一般,在这漆黑的夜晚中显得格外的阴森。

    其实有一艘大船过来,水面上的很多建虏早就听到了那嗵嗵嗵的声音,也看到了船上的灯光。

    只是他们无处可避,而且本能的认为河面一片漆黑,对方未必能看到自己,所以大多都没有改变方向,只是尽可能的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

    可没想到,突然有那么多束太阳灯的光芒照射过来,所以才惊起一堆建虏。

    一些毫无准备的建虏,不小心与这光芒直接对视了一眼,顿时一阵头晕眼花,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轻者只是呛了几口水,重者则直接沉入河底。

    “扑嗵扑嗵……”反应过来的建虏,仿佛身上莫名的多了一些力气,拼命的加快速度,想要远离这艘恐怖的大船。

    “快,船再开近一些,把这片河面都照亮,所有士兵自由射击。”

    这艘蒸汽船直接冲撞过去,从十多个建虏的头上辗了过去,附近的其他建虏都手脚并用的疯狂逃窜。

    勇卫营士兵直接并排站到船舷边,瞄准下方浮动的人头,迅速开枪。

    “砰砰砰……”

    子弹射中河面,打得水花四溅,一些被爆头的建虏,当即就不动了,尸体沉了下去或是随着河流向下游漂走。

    没有配备火枪的明军,不甘示弱的用弓箭疯狂射击,反正如今的建虏就是活靶子,也没办法反击,只要命中了,就如同杀鸡杀狗一般简单。

    随着明军居高临下的疯狂射杀,河面上渐渐漂起一具具尸体。

    其他还未脱离危险区域的建虏,更加惊恐,疯狂的游动着,根本顾及不到体力的消耗,直到自己再也没有力气,然后张牙舞爪的沉了下去。

    明军水师出动的可不只这一艘蒸汽帆船,还有一些随行的鸟船、福船、沙船等偏小型的战船。

    这些船由于体形相对蒸汽帆船要小得多,而且船舷也更低,所以他们直接驶到建虏近前。

    或用火枪、弓箭近距离射击,或者直接用长矛进行捅刺,河面上响起一阵阵鬼哭狼嚎般的惨叫。

    明军杀得兴起,而一些建虏,特别是满洲兵,却非常的不甘,甚至衍生了对多尔衮的无尽怨恨。

    为什么要逃?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逃跑?现在面对明军,仿佛无法反抗的牲畜一般被宰杀,死得毫无价值,而且还这般憋屈。

    若是在岸上,就算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勇卫营,也不会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啊。

    多尔衮不知道曾经对自己敬畏的士兵会开始怨恨自己,他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只想知道哪里更加安全。

    看到远处的河面上亮起一束束太阳灯,虽然心情很沉重,但这又让他心安了不少。

    心情沉重,那是因为明军水师赶至之后,己方的伤亡必然会增加很多。

    心安则是因为明军水师战船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那里,说明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暂时是比较安全的。

    只要明军水师不确定自己就在这里,肯定也不会急着冲过来。

    正在这时,河对岸生起了两团火。

    多尔衮见罢,顿时大喜,这表明有亲信成功的在对面登岸了,并确认附近没有危险,生起两团火就是信号。

    事不宜迟,多尔衮不再耽搁,一声令下,身后的亲兵迅速将一只只小船抬到岸边,并推入河中。

    这些小船原本是用来搭建浮桥的,体形比一般的渔船还要小一点,所以搭乘不了几人。

    多尔衮在亲兵的帮助下,上到了其中一艘。

    为了这艘船的安全,加上多尔衮自己,一共只上了五人。

    其他小船则稍微多乘了几人,但也不超过十个,他们环绕在多尔衮所在小船的周围,以防多尔衮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之后能及时救援。

    船上的亲兵用木板当成船桨奋力的划着,小船如离弦之箭向前飞速而去,没有多久就追上了早就出发的一些建虏士兵,他们依然在不断挣扎着向对岸游去。

    一些人看到有船过来,本能的避开了一些。

    但有些人早为自己一连串的遭遇而愤愤不平,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老子有今天,都是多尔衮他们造成的,你们都是明军的手下败将。凭什么你们这些败军之将可以坐船过河,老子就只能游过去。”

    “还剩下那么远,怎么游?老子迟早会淹死在这里。”

    “你们葬送了大清的一切,还有何颜面逃跑,为了大清的尊严,你们就应该陪葬。”

    还有的人,完全是出于求生的本能,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看到有船过来,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疯狂的扑腾过来,想要上船。

    “救救我,救救我,让我上船吧……”

    “我是正白旗的,是摄政王的人啊,我还想为摄政王效命,快帮下我吧。”

    船本身就不大,而且已经基本上乘坐满了,自然不可能再容纳其他人,两白旗的也不行。

    再说,若是开了这个头,恐怕周围其他人也会迅速的涌过来,到时候谁也别想走了。

    不用多尔衮提醒,亲兵自然知道怎么做。

    “船已经满了,装不下,别挡路,滚远一些,否则杀无赦。”

    他们身为多尔衮的亲兵,自然感觉比其他士兵要高人一等,所以此刻也显得非常的不近人情。

    可是对河中的很多士兵来说,得不到帮助也是死,一句恐吓并不能吓退所有人,还是有人不顾警告继续向这些小船靠近过来。

    别说是在如此凶险的水中,就算是在地面上,有人胆敢如此的不听劝告,多尔衮的亲兵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们迅速的对水中的这些同袍下起了狠手,操起手中的木板船桨就砸了过去。

    几个反应不及的士兵被砸得惨叫一声,当场头破血流,有的人被这一幕给吓退了,但也有人被彻底的激起了凶性。

    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情义可言,完全是把自己当成了敌人。

    水性好一点的,深吸一口气,随即潜入水中向小船所在的方向冲去。

    估算了一下距离,然后迅速的冒出水面,小船已经近在咫尺。

    船上的人顿时大惊,因为小船很小,船舷很低,伸出双手,稍微一跃就可以搭上船舷。

    若是有人使坏,多来几个人都可以直接将船掀翻。

    噌噌噌……

    船上的亲兵连忙抽出战刀,毫不犹豫的向着想要靠近船舷的人斩去。

第四百零九章 摄政王殿下,下河来陪我们吧(下)

    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亲兵的强行镇压,不但没有吓退那些想要冲过来的士兵,反而引起周围更多的士兵蜂捅而至。

    “不救我们,你们也别想走。”

    “都是败军之将,有何颜面苟活于世,要死大家一起死。”

    “对,大家一起上,把船掀翻了,到了水里,看他们还有什么能耐……”

    一时间,群情激愤,船上的人和水中的人完全对立起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敌对的双方呢。

    不过此时,他们虽然不是敌人,但说出的话,已经可以看出胜似敌人了。

    多尔衮脸色微变,没想到自己麾下的士兵如此的胆大妄为,难道要造反不成?

    同船的亲兵甲喇章京见到场面有些失控,随即大喝道:“摄政王在此,尔等想要造反不成?”

    听说摄政王多尔衮就在船上,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士兵顿时大惊,一下子消停了不少。

    因为长期以来对多尔衮的敬畏,让他们多少还是有些畏惧。

    见到将这些人暂时震慑住了,那甲喇章京连忙喝道:“都让开。”

    有人听话的离开了一段距离,但有的人还是有些不甘,立即高声道:“何以证明摄政王就在船上?”

    “对,摄政王恐怕已经到了对岸了。”

    多尔衮无奈,想了想,亲自出面的高声道:“本王多尔衮,你们可见过本王?听过本王的声音?”

    质疑的几人没有回答,但另一个声音高喊道:“奴才听过摄政王的声音,想必是摄政王没错。”

    “可是奴才想问,摄政王麾下大军主力尚在,为何要不战而逃?还要奴才等泅渡过河,多少人死在河中。”

    “若我等留守阵地,拼死一战,哪怕全军覆没,也没有辱没我大清尊严,更不会让这么多大清精锐白白葬送性命。”

    “如今之局面,皆是摄政王殿下造成,摄政王殿下还这般心安理得的逃命吗?”

    这些话不管是放在什么时候,如此质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可此刻,除了在船上的多尔衮的亲兵,在水中的那些建虏士兵,不但没有驳斥,反而迅速有人响应。

    “先帝打下的大清基业,都被摄政王给败光了,摄政王何不去见见先帝,亲自向先帝解释一番。”

    “摄政王殿下,下河来陪我们吧,正白旗死去的那么多兄弟,很想你的。”

    听到这些话,多尔衮愤怒的同时,神情也是大变,这些人莫不是疯了,对自己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不是这些人疯了,而是多尔衮的失败和最后的决定,彻底的寒了很多士兵的心,让这些士兵看到了他们敬畏的摄政王也不过如此。

    当他们对多尔衮不再敬畏的时候,自然就将自己眼下的种种遭遇归结到多尔衮的头上,从而愤怒、怨恨,恨不得多尔衮和自己一起陪葬。

    多尔衮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所以没再直接刺激这些已经在造反边缘的士兵,而是连忙劝慰道:

    “本王正是想为大清留下一些种子,以图东山再起,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总有一天,你们会理解本王的苦衷。本王会吸取这次的教训,必然会让我大清再次强大。”

    “不是本王不想带上各位,而是船上已经没有空余位置。”

    “本王希望能够再次率领你们征战四方,也需要更多忠诚的大清勇士,可你们若连眼下的一条河都没有信心去征服,如何让我大清在此困境下东山再起?”

    “先汗起兵时,面临的困难比我们现在严重得多,只要我大清上下同心协力,一定可以再现我大清的辉煌。”

    “诸位,不要为一时失利而心生怨恨和绝望,只有战胜苦难才能成为真正的勇士。”

    “本王在河对岸等着我大清的勇士,再度归来。”

    说罢,他立即对旁边的甲喇章京下令道:“走,快走……”

    因为他感觉自己刚才的那番话和自己的命令对一些失去希望的士兵而言,可能已经不管用了,再呆下去,随时都有危险。

    而且在这里已经耽搁有一会儿了,若是引起远处明军水师战船的注意,那就麻烦了。

    那甲喇章京会意,连忙示意几个麾下赶快划船。

    多尔衮所在的船一动,其他护卫的小船也连忙跟着划动起来。

    有些人已经被多尔衮刚才的话语给说动了,没有再靠近阻拦,甚至还重新燃起了希望,继续向着河对岸奋力游去。

    但是还有一些人已经彻底绝望,别说大清的未来,就算是河对岸,他们都没有信心游过去。

    而且,他们对大清,对多尔衮也没有多大的信心了,现在只想要活命,而上船就是唯一的一线生机。

    他们也很清楚,自己怎么说也说不过多尔衮的,有人已经悄悄的达成了一致,选定好目标,立即开始行动。

    一只小船的右侧,突然伸出两只手,一把抓住一只划动的船桨,然后猛的向下一拉。

    船上的那个亲兵根本来不及反应,手中的船桨一下子脱手而出。

    由于惯性,他身体一歪,直接一头栽倒进了河中,连后面的同伴都来不及救援。

    船上的人自然不可能停下来去救他,反而奋力划动。

    一击得手,仿佛食人鱼闻到了血腥味,一群建虏迅速向各自选中的目标冲去。

    因为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上不了船,哪怕是抢到一只船桨,也多了一线生机。

    水性好一些的,直接潜入水中靠近小船,然后听着上方船桨划动的声音,就可以迅速出手。

    运气好一些,抢下一只船桨并不是很难,运气差一些,大不了被船桨砸几下。

    而一些胆子更大的,几个人一起协作,直接潜入到小船的下面,然后一起奋力的摇晃着小船。

    其中一艘船上的亲兵惊惶失措之下,八个人有六人冲到了左舷,直接让船体向左侧倾斜。

    船底下方的几个建虏猛的一顶,整艘船当即翻了过来,船底朝上。

    见到成功的搞翻了一艘船,附近的建虏一捅而上,有的凶狠的将落水的亲兵按进水中,想要将他们淹死。

    还有的大呼小叫的把船再翻过来,然后争先恐后的想要上到船上去。

    可是船只有这么大,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刚才还一起协作,此刻却迅速成为死敌,互相凶狠的争抢。

第四百一十章 大清败类

    “快,忠于我大清的勇士,快挡住他们,挡住这些无耻反贼。”

    看到两艘船先后被掀翻,落入水中的亲兵损失惨重,多尔衮身边的亲兵甲喇章京大惊失色。

    更可怕的是,还有更多的人向这边拥来,意图不明,这其中恐怕有不少是想要抢夺船只,甚至不惜伤害摄政王的叛军。

    多尔衮的脸色极其难看,他千算万算,算到了麾下大军会损失惨重,也算到了明军水师会过来阻拦。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步田地,会有这么多自己麾下的士兵为了活命,选择了背叛。

    这一刻,多尔衮知道,自己输的不只是一场败仗,还输了人心啊。

    这些人的背叛对多尔衮的打击,丝毫不亚于这次的惨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背叛,一些已经游远了的士兵,在听到这边的呼救之后,又迅速的返回,帮助多尔衮抵挡那些背叛的叛军。

    于是,还忠于多尔衮的士兵和现在只忠于自己的士兵在水中战成一团,互相厮打,甚至不惜将对方按在水中淹毙,有的还双双力竭而沉入河底。

    其实,他们最大的争夺焦点,只是船。

    那些背叛的叛军,大多并不是想要多尔衮的命,而只是想要抢夺一个登船的机会,想要活命而已。

    可这对于多尔衮的亲兵和忠于多尔衮的士兵来说,抢船就是在威胁摄政王的性命,所以他们会拼死阻止。

    为了防止小船再被人从船下面推翻,一些船上的亲兵不得不从船上跳进水中。

    然后一只手扒在船舷上,另一只手握刀,若感觉到船底下有动静,就直接一刀捅过去。

    这种方式虽然有效的阻止了一些水性不错的人潜入船底,但也让小船划行的速度放慢了很多。

    可这并不能让抢船的人放弃,此刻的他们已经完全陷入了疯狂,知道再不能登船,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他们见缝插针的冲上前,哪怕是像那些亲兵一样,一只手搭在船舷上休息一会儿也是好的。

    可即便这样,也是奢求,忠于多尔衮的人不会让任何人靠近。

    那些抢到船桨的人便拿着船桨当成兵器,与船上的多尔衮亲兵进行激烈对抗,自己不能上船,也不能让这些人安心的离开。

    “你们这些混账,大清的败类,快滚开……”

    多尔衮的所有亲兵都知道,在这里多耽搁一点时间,就会多一份危险。

    所以他们一边拼命的划船,一边拼命的阻止所有要靠近过来的叛军,气得疯狂咒骂。

    他们生气,那些无法靠近的叛军,同样气极,既然自己没有活路,那大家都别想活了。

    有人一怒之下大声高喊道:“多尔衮在这里,多尔衮在这里,告诉明军多尔衮就在这里啊,快来抓多尔衮啊。”

    有会说汉话的建虏和汉军立即响应,也跟着一起大喊道:“多尔衮在这里,快来啊。”

    听到这些人竟然狗急跳墙的呼叫明军来抓摄政王,在船上的亲兵恨不得飞过来把这些人给碎尸万段,大清怎么会出这样的败类?

    多尔衮的脸色大变,虽然他知道还在两里开外的明军战船听不到这里的叫喊,但还是吓出一身冷汗。

    这些败类竟然如此的不择手段,竟想着把明军招来报复自己,这不但是背叛了自己,也是直接背叛了大清啊。

    多尔衮心中的愤怒难以言表,更让他气急的是,这些人的喊叫虽然没有引来明军,但是却吸引了周围更多的士兵游过来。

    他已经不知道这些人中有多少还愿意忠于自己,但显然他们不少人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摄政王,甚至没有了大清,这片区域将会更加混乱。

    正在这时,唰唰唰的几道光芒突然从后方扫过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愣。

    “这么快?后方追击的明军要赶过来了。”

    “快快,等明军过来了,咱们都得死。”

    所有人都清楚,待后方成千上万的明军赶到河岸边,自己这些还在河里挣扎的人都将是明军的活靶子,生存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这几道光芒似乎也成了催命符,让之前还有些顾虑的建虏也迅速的加入到了争抢船只的行列中。

    进退不得,后方追兵不久便可抵达,多尔衮也难掩焦急神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把自己逼到这种处境的不是明军,而是自己人。

    突然,他感觉脚下的小船猛的一颤,身形一个不稳的差点摔倒,幸亏旁边的一个亲兵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

    “下面有人……”那甲喇章京大惊,猛的一把抽出战刀,整个人趴在船舷边,然后一刀一刀的向着船底下方捅去,两个亲兵也连忙上前帮忙。

    多尔衮这艘船上一共才五人,所以现在基本上没人划船了,本来就不快的小船便直接停了下来。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此刻感觉自己是多么的一无是处,呆在这样一艘小船上,都不知道能干什么。

    突然,他感觉脚腕一紧,低头一看,发现一只如幽灵般的大手从船头右侧伸上来,一把将自己的脚抓住。

    还未等多尔衮做出反应,那只大手猛的一扯,多尔衮一个趔趄,双手在空中连连挥舞几下,还是没能稳住身形,直接向下栽倒而去。

    随着扑嗵一声,多尔衮以一个极其不雅的姿势砸在河面上,溅起一团巨大的水花。

    “摄政王……”船上的其他人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呼。

    随即,这些人也是反应迅速,几个亲兵第一时间跳入河中。

    多尔衮本就不习水性,而且太过突然,入水之后便迅速的大口灌了几口水。

    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双手双脚连连挥动,却感觉自己好像是坠入了万丈深渊,怎么都爬不上去。

    他想呼吸,可周围只有水,他又一连灌了几口,大脑一片空白。

    在意识迷离之际,他感觉自己头上的金钱鼠尾猛的一紧,整个人也随即向上浮去。

    看到浮上来的身影正是刚掉下去的摄政王之后,几个亲兵大喜,那抓住金钱鼠尾的亲兵却仿佛是触电一般,连忙松手,神情也变得有些惊恐。

    其他人不知是没有看到,还是顾不上这个,七嘴八舌的叫喊起来:“摄政王殿下,摄政王殿下……”

    最终在掐了几次人中之后,多尔衮才在几声剧烈的咳嗽中醒转过来,然后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兄弟同根又同命?(上)

    得知摄政王多尔衮差一点葬身河底,周围其他几艘船的亲兵顾不得与那些叛军再争夺船只,纷纷跳船游过来护卫。

    亲兵想将多尔衮重新扶上船,而经历刚才一劫的多尔衮似乎清醒了一些,连忙道:“不要船了,游,游过去。”

    那甲喇章京立即明白过来,那些叛军大多只是想抢船,并非是要害摄政王的性命。

    自己这些人正是因为占据了所有船,所以才被那些只想活命的叛军针对,若是还要继续占着船不放,恐怕还是没办法安然离开。

    “弃船,快背着摄政王,游过去。”

    一个水性不错的亲兵迅速的背起多尔衮,其他人连忙在周围护卫,然后小心的避开争斗的位置,从中间的间隙穿插过去。

    果然,那些人只关注船在哪里,没几个人管多尔衮的死活,所以几乎没人特意向他们冲过来。

    即便偶尔有几个不小心靠近过来的,也会被亲兵当成叛军迅速处理掉。

    终于,在游了二十丈开外之后,基本避开了那片凶险的水域。

    不过,有几个亲兵由于水性不佳,体力不支之下沉入了河底。

    多尔衮对这滔滔的河水也有一些本能的畏惧,所以他一直死死的扒在背他的亲兵后背上,旁边一左一右还有两个亲兵一直在搀扶着,防止他溺水。

    多尔衮这才安心了不少,他一回头,发现那些人还是如水中凶兽一般在疯狂争夺,大清精锐在这一刻似乎又回到了先汗起兵之前那种最野蛮的互争时期。

    他感慨万千,大金崛起于先汗,成长于皇太极,然后突然没落于自己之手。

    眼前的这条河可以渡过,大清的难关能够渡过去吗?自己能够东山再起,让大清重新崛起吗?多尔衮有些迷茫。

    砰砰砰……

    突然一阵枪响吓了多尔衮一跳,并打断了他的思绪,竟然有勇卫营已经追到了河边。

    之前他们为了节省电量,将灯关了一段时间,并将身上的反光衣脱下来塞进衣服里,只是借助朦胧的月光赶路。

    这也是为了能悄悄的接近过来,想打建虏一个措手不及。

    唰唰的两道探照灯的光芒将一片河面照亮,岸边还有一些建虏没有下水,见到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再也顾不得其他,争先恐后的向着河中涌去。

    砰砰砰……

    枪声不断,已经毫无斗志的建虏只想着逃跑,根本不敢折返与追上来的明军交战。

    其实这支追上来的明军总计也就百来人,其中勇卫营还不到一半。

    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尔衮放弃的,不只是真正的一次决战,也间接的放弃了大清精锐最引以为傲的勇气。

    曾经在明军面前不屑一顾的姿态,和他们自己的尊严一起丢在了地上,然后只能对明军进行着仰望。

    “啊啊……”中弹的建虏发出凄厉的惨叫,然后摔倒在冰冷的河水中。

    其他建虏更加惊恐,争先恐后的向着河中央冲去,不时的摔倒在水中,又连滚带爬的爬起来继续跑。

    即便那些不习水性的,仿佛在这一瞬间也忘记了对水的恐惧。

    虽然追上来的明军不是正对着自己这处河段,但是保护多尔衮的亲兵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轮流背着多尔衮,拼命的向着只剩下几十丈远的对岸游去。

    没有多久,又有一支明军追了上来,起码有五百人以上,携带的探照灯更多。

    唰唰唰,五六盏探照灯将几十丈宽的河面照亮。

    “有船,他们还有船,上面肯定有重要目标……”

    河面上的一二十艘小船很快被发现,对建虏来说,船肯定是极其稀缺的东西。

    能够用上船去渡河的,肯定是多尔衮、多铎以及郡王、固山额真等重要人物。

    “走,快过去。”

    几乎没有犹豫,这些士兵在一个千总的率领下,迅速冲向有船的那段河岸。

    多尔衮眼睁睁的看着那射过来的太阳灯光芒从斜着,然后慢慢的要变成了正向。

    “真是可恨。”他知道,应该是那些船将这些明军给引过来的,若不是那些混账阻挠,自己早就过河了。

    如今,又要面临如此险境。

    “快,快……”所有亲兵都很是急切,因为他们知道勇卫营的火枪射击距离很远,在这里并不安全。

    而那些还在争抢船只的建虏,似乎也意识到了危险,纷纷放弃争夺,甚至想尽快远离太阳灯光芒照射的区域。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在水中是寸步难行,但在岸上的明军速度却很快,他们迅速的冲到了岸边,用探照灯集中照向船只所在的那片区域。

    “砰砰砰……”勇卫营士兵连忙举枪对着那一个个黑色的人头进行自由射击。

    子弹飞梭,打在水中发出噈噈的声音,吓得那些建虏如同惊弓之鸟,在水中疯狂的扑腾起来,想要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里,身体内的潜能都极致的爆发了出来。

    但是惨叫声还是此起彼伏的响起,那是因为他们脑袋以下的身体部位被子弹击中了。

    毕竟线膛枪的威力很大,钻入水中并不会一下子停止下来,在水下一米深以内的杀伤力依然非常强大。

    至于被爆头的,自然是没有机会发出叫声,河面上迅速的浮起一具具尸体。

    听着身后的枪声和此起彼伏的惨叫,多尔衮的心脏也抑制不住的砰砰直跳。

    突然,他感觉好像有几滴带有温度的水砸在了自己光溜溜的脑袋上,他本能的回头看了一眼,脸色顿时一变。

    因为他刚好看到一个亲兵的面部朝下,尸体缓缓的浮了起来。

    他一摸脑袋,把手掌拿下来一看,果然是鲜血。

    刚才那枚子弹若是再偏一点,可能就是他多尔衮的脑袋直接爆开了,他立即急切的喝道:“快快,游快些……”

    背着多尔衮的亲兵不顾体力的消耗继续加快速度,后面和左右两侧都有亲兵把自己当成人形马达拼命的推着。

    多尔衮则努力的将自己的脑袋缩起来,免得伸得太高而被飞梭的子弹给一枪爆头,缩起来还可以用周围亲兵的脑袋抵挡一下。

    嗖的一下,多尔衮好像听到有子弹从耳旁飞过的声音,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他立即想到了当初阿济格在京师城外遭受的一切,难道是兄弟同根又同命?

第四百一十二章 兄弟同根又同命?(中)

    “前面有建虏的船,很可能有多尔衮、多铎等重要目标。”

    “先别管这些普通建虏,立即派船冲过去。”

    追至岸边的明军在发现河面上有建虏的船只之后,赶过去阻止的同时,第一时间将情报向上进行了汇报。

    没有多久,这个情报便传到了一里开外的那艘蒸汽帆船上。

    船长在沈浪的命令下,连忙下令几艘随行的小型战船停止攻击河面上的建虏,加快速度向目标冲去。

    而蒸汽帆船则寻机靠向三岔河东岸,将船上的一些士兵放下来,让他们沿着河岸快速冲过去围追堵截。

    “啊……”一声惨叫,多尔衮身边右侧的一个亲兵直接一歪的倒在水中。

    他伸出手,似乎是想求救,但所有人都只是瞟了一眼,便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手垂下去,然后整个人随着水流向下游漂去。

    看到河岸已经近在咫尺,只有五六丈远,所有人都疯狂的扑腾起来,希望尽快离开这片区域,不想在这最后关头像刚才那个同伴一样死在这里。

    “启禀摄政王殿下,奴才的脚碰到河底了。”背着多尔衮的亲兵气喘吁吁的道,语气难掩激动,太难了。

    多尔衮的个子比较高,听到如此说,连忙从亲兵的后背上跳下来,果然双脚可以踩在河底了。

    可是对于水性不好的人来说,水没过胸口,也会让他感到很紧张。

    多尔衮心头悸动,立即让两个亲兵搀扶着自己,快速向着河岸冲去,亲兵甲喇章京则连忙安排其他亲兵围着多尔衮,用他们的身体挡住可能飞过来的子弹。

    随着一行人的不断前进,身体也逐渐的浮出水面,一阵微风吹过,多尔衮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

    嗖嗖几声,子弹划过,两个亲兵惨叫一声,滚倒在地。

    “快快快,快离开这里……”一行人狼狈的飞快奔逃。

    他们一口气冲上河岸,岸上也有人接应。

    “摄政王,快,这边……”接应的亲信立即带着多尔衮躲到一处河堤后面,子弹飞不到这里来。

    多尔衮上气不接下气的坐在地上,冷得不停打颤,可也没有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只能强忍着。

    他知道这里并不安全,毕竟明军的战船就在河面上,距离这里只有一两里远,明军的火炮都能直接打到这里来。

    但是多尔衮的身体本就不是很好,一番折腾下来,他感觉自己太累了,必须得歇息一会儿,哪怕只歇息一盏茶时间也好。

    正在这时,一个探子飞奔过来汇报道:“不好了,有明军从那艘大船上下来并登岸,正在向我们这边冲来,此刻距离这里恐怕只有一里左右了。”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大惊,多尔衮大喘几口气,直接站起身道:“快,快离开这里。”

    好不容易才暂时的脱离险境,他可不想功亏一篑,于是咬牙跑动起来。

    可是没有跑多久,他便感觉步伐越来越沉重了,身上也越来越冷,连呼吸都有些难受。

    “砰砰砰……”突然一阵更加清晰的枪声从后方传来,所有人一惊,知道是之前所说的明军赶过来了。

    多尔衮很想跑,加快跑,但他实在是跑不动了,于是不得不让一个亲兵背着自己。

    在多尔衮奋力逃跑时,尼堪和其麾下却陷入了绝境。

    原本他完成多尔衮交代的任务,阻击一个时辰后便可以向南面突围,然后抵达河岸,也游过去,这至少是有一线生路。

    可是,在那种情况下,抵挡一个时辰对他来说太难了。

    刚坚持半个时辰左右,便抵挡不住明军从三个方向的围攻,节节败退,阵地被迅速压缩。

    也在这时,一些人也意识到明军之前说的话很可能是真的,自己被摄政王抛弃了,所谓的援军根本就是骗人的,多尔衮不过是想利用自己这些人多为他争取一些逃跑时间而已。

    虽然很不愿相信高高在上的摄政王会干出这种事情,但东面到现在没有一点动静,明显不合常理。

    本来还有一些斗志的士气瞬间崩塌,很多士兵顿时绝望了,然后便是不受控制的彻底崩溃。

    乞降,或是自发的向南面逃跑,因为目前只有南面没有明军。

    至于南面是一条根本没有桥的三岔河,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只想要离开这片吃人不吐骨头的炼狱。

    沈浪没有阻拦,因为南面是他故意没有封住的缺口。

    尼堪率领麾下且战且退,也向着南面突围而去,沈浪还特意下令停止追击,放他们离去。

    尼堪虽然知道这其中必然有诈,但他却没有其他选择,留下来也是死路一条。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投降,但身为努尔哈赤的子孙,征战近二十载,他有着自己的高傲,根本没想过投降。

    在双方脱离接触之后,沈浪才命令刘大虎率领两万兵力衔尾追击,其中勇卫营就有近八千人。

    在向三岔河西岸靠近的过程中,双方竟然相安无事,尼堪和其麾下疯狂的向着河岸奔逃,明军却只是若即若离,双方之间的距离,最远甚至拉到了一里开外。

    直到建虏快要抵达河岸时,刘大虎才下令勇卫营先行加快速度。

    待建虏陆续来到河岸之后,他们面对滔滔的河水,也有些踌躇不前。

    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小沟小河,就是熟悉习性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游过去,而且河面上还有闪烁的灯光,很显然是明军水师的战船。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过河,九死一生都是奢望。

    可是后方明亮的灯光闪烁,显然是大股明军已经追上来了。

    既然选择了逃跑,心中最后的一点战意也消散了,根本没有勇气再返回去与明军决一死战。

    大家拥挤在河岸边,进退不得。

    直到勇卫营排着长长的横队推进过来,所有人都露出惊恐而绝望的神情。

    “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我大清勇士,死也要死在杀敌的战场上,不能死在逃跑的路上。”

    “还算个大丈夫的,跟我杀。”

    尼堪咆哮一声,一马当先的率领一些忠诚的亲兵返身向着勇卫营冲去。

    “杀……”一些稀稀拉拉的呼应声响起,只有少数人跟着冲了出去,大多数则只是在左顾右盼的观望,甚至还本能的向后退却。

    刺目的探照灯灯光照向冲出来的这些人,闪得他们眼睛都睁不开,一些人狠狠的摔在地上,又将身后的同伴绊到一片。

    “砰砰砰……”炒豆子般的密集枪声响起,完全暴露在枪口下的他们,好像主动撞在子弹上一样,下饺子般嚎叫着栽倒在地。

    没有击中目标的子弹继续向前飞去,一头扎进呆在河岸的人群中,掀起一片凄厉的惨叫,仿佛水滴进沸腾的油锅中。

    “快逃啊……”勇卫营的恐怖火力迅速的帮他们做出了选择,哪怕是面对滔滔河水,也不能去触碰那可怕的火枪阵,那是十死无生。

    噗噗噗……

    尼堪似乎都能够听到子弹钻入自己体内的声音,他哇的一声吐出几口鲜血,双腿一软,直接翻倒在地。

    他仰躺在河岸不远处的鹅卵石上,口中不停的溢出鲜血,很后悔选择了突围。

    留在阵地上还能再杀一些明军,也更有尊严。

    逃到这片开阔的地方,不但士气进一步衰退,也更有利于勇卫营战斗力的发挥。

    砰砰砰……

    耳边响起此起彼伏的密集枪声,他知道勇卫营正对着自己那些毫无反抗力的麾下进行着大肆屠杀,如杀鸡杀狗一般。

第四百一十三章 兄弟同根又同命?(下)

    “天,快亮了。”

    趴在一个亲兵的后背上,多尔衮睁了睁有些迷离的眼睛,喃喃自语的低声道。

    天亮了对现在的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还没有真正的逃离危险。

    后方不但有追兵,而且前方的海州、耀州已经被明军占领,必然也有凶险。

    所以多尔衮不敢直接经过海州、耀州一带,更不敢北上去往辽阳所在的方向找死,只能选择绕道南下,准备沿着海岸从盖州一带穿插过去。

    “咳咳咳……”多尔衮忍不住一阵咳嗽,头脑也一片昏沉。

    亲兵甲喇章京发现了多尔衮状态不对,用手一探多尔衮的额头,神色一变:“不好,摄政王发热了。”

    多尔衮本身身子骨就有些弱,这段时间一直劳心劳肺,今晚又这般折腾,在水里泡了这么长时间,又穿着湿衣服跑了这么久。

    一些身体强壮的人都受不了,不少士兵都有染上风寒的症状了,何况是从未经历过这般磨难的摄政王。

    “不行,得赶快找个地方生火,帮摄政王殿下取取暖。”亲兵甲喇章京立即郑重的道。

    “可是,这里并不安全,明军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多耽搁一些时间,咱们就多一分危险。”另一个甲喇章京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摄政王殿下的身体坚持不了太久,拖下去病情只会更重,若摄政王有事,我等就算逃出去了又有何用?”

    提出异议的那个甲喇章京看到多尔衮都要陷入昏迷,也只得点头。

    相比于多尔衮,三兄弟中最小的多铎,运气也并没有多好。

    以防被明军一锅端,多尔衮一开始制定的撤退方针便是亲王、郡王、旗主、固山额真全部分开行动。

    所以多尔衮并没有和自己非常信赖的三弟多铎在一起,多铎是和自己镶白旗的一些亲信单独行动。

    同样的,因为船只的问题,在河面上也被一些求生欲极强的士兵觊觎,双方瞬间爆发了争夺。

    不过,多铎的性格比之多尔衮就要毫无顾忌得多,他甚至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强行镇压。

    此举不但没有威慑住叛军,反而激起更多的人加入到背叛的行列。

    因为他们早就忍受够了上层贵族大臣对自己的欺压和剥削,以前只是敢怒不敢言,还可以在南略明国时得一些好处。

    如今被明军打得满地找牙,甚至不得不泅渡过河,心中的敬畏和惧怕被怨言和怒火代替,自然就少了各种顾忌。

    而且,他们也看出了多铎一行的虚弱,只敢呆在船上,甚至不敢下水,所以他们反而是占据着主动攻击的一方。

    在这些人的不断袭扰和争夺下,一艘艘船被掀翻,船上的亲兵伤亡惨重。

    可即便如此,多铎都没有像多尔衮那样舍弃所有船逃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水性也不好,生怕落水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最终,他所乘坐的小船也被人从下面推翻。

    幸亏几个亲兵就在旁边,反应也很迅速,第一时间便将他捞了上来。

    他只是呛了口水,受了一些惊吓,没有受什么伤。

    经此一遭,他再也不敢抓着船不放了,在几个亲兵的拼死护送下逃了出来。

    幸亏是在晚上,落水之后那些叛军也无法迅速锁定他的位置,最终是船帮他分散了注意力,没人特意来追杀他,所以才让他暂时逃过一劫。

    但是因为他的好强,随行的亲兵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个人跟着他。

    而这三个亲兵,只有一人水性稍好一些,他背着多铎游了一阵之后,也坚持不住了。

    其他两人只能勉强自保,最终那水性最好的亲兵反而最先淹死。

    然后阿济格扒着他漂浮的尸体,在另外两个亲兵的搀扶下又向前游了不到十丈,剩下的两个亲兵也先后溺毙。

    多铎努力的撕下他们的衣服,将他们的尸体绑在一起,然后扒着几具尸体顺流而下。

    可他渡河的地方是在多尔衮的上游,所以在漂流而下的时候还经过了多尔衮渡河的区域,这里也是一片大乱。

    已经有不少明军赶到了岸边,枪声不断,河面上漂满了尸体,已经所剩不多的士兵还在水中疯狂的挣扎。

    在明军太阳灯的照射下,他看到河面中间的那些船已经成了鬼船,除了一些翻覆过来的,还有一些正在缓缓下沉,其他船上面也都没有看到一个能活动的人。

    那些半个身子都露在船外的身影,显然已经成了尸体,只是不知道船里面还有没有人躲着,应该没有吧,有也很难活下来。

    多铎不知道多尔衮现在怎么样了,但他自己都自顾不暇,只能祈祷多尔衮自求多福了。

    他把脑袋夹在三具尸体的中间,双手揪住尸体上面的衣服,双腿不时的在水中连踩几下防止自己沉下去,上身却一动不敢动的直接装死。

    也许是他的运气还没有坏到家,他刚好是靠近西岸一侧,距离岸上的明军更近。

    可能是正应了那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岸上的明军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河中间和河对岸的方向,对靠近西岸的这片区域反而没有过多关注,他这几具顺流而下的尸体更没人在意了。

    可即便如此,听着飞梭的子弹从头顶上空不停飞过,多铎的心还是跳到了嗓子眼,因为他清楚,自己一旦暴露,瞬间就会被打成筛子。

    放荡不羁的豫亲王,在此刻再也放浪不起来,胆颤心惊的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因为他看到天快要亮了。

    等天亮了,自己这伪装的效果就差了很多,而自己现在几乎处在明军的包围之中,只要有一人多注意一下,那就非常的危险。

    正在这时,岸上的枪声缓缓停了下来,但多铎没有丝毫欣喜,因为他看到十几艘明军的战船快速冲了上来。

    它们分散开,船上的勇卫营不时的向着水面上还活动的身影开一枪,还有明军拿着长矛不时的捅刺一下河面上漂浮的尸体,以防有人装死。

    “阿济格呀阿济格,本王如今的处境,比你当初还要凶险哪。”

    多铎连大气都不敢喘,此时此刻,也瞬间想到了阿济格,阿济格当初战败之后,也是东躲西藏的四处奔逃,吃了不少苦。

    可也没有陷入如今这般凶险的境地啊,旁边的岸上就是大量明军,河面上是明军水师战船在四处游弋的清理战场。

    一个不慎,就是万丈深渊,而他多铎却什么都不能做。

    “汗阿玛,呢呢,大清的列祖列宗,一定要保佑多铎渡过此劫啊。”多铎只有在心中不停的祈祷着。

第四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多铎

    天边泛起鱼肚白,叫醒了崭新的一天,唤醒了万物的生机,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啊。

    三岔河的河面上升腾起淡淡的薄雾,宛如仙境。

    若隐若现的薄雾之中,一个个黑色身影随着水流浮浮沉沉,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具具惨白的尸体。

    一瞬间,诡异、阴森、恐怖、死寂才是对眼下这条河流的最好描述。

    一群早起的鸟儿扑腾着翅膀,落上尸体上,蹦蹦跳跳的,不时的用尖尖的鸟喙在尸体上翻找一下,好不欢快。

    在下游不到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浮桥,那是前几天明军才搭建好的,就是为了过到对岸,然后再搭一座浮桥通到建虏大军的背后。

    明军突然的迂回包抄,收到了奇效,最终打破了多尔衮的一切布置,也浇灭了他的战意,选择以这种极其悲惨的方式迅速撤退。

    如今河面上的无数尸体,就是这一切导致的。

    成千上万的明军汇集在浮桥的西岸,排着长长的纵队踏上了浮桥,他们显得异常的匆忙。

    “快快……”各级将官不停的催促着,所有士兵都跑动起来,一刻也不敢耽搁,似乎有非常紧急的事情。

    嘎吱嘎吱……

    桥面发出有些不堪重负的声音,似乎随时都要崩塌一般。

    “停,停,不能再上人了,桥面快承受不住了。”终于有人大叫出声。

    听到这个声音,正准备上桥的士兵全部停住,然后都站在河岸边,望着桥面左侧那黑压压的尸体。

    浮桥出现危险,不是因为桥没有搭好,也不是一次性通行的人员太多,而是这些尸体的冲撞和挤压造成的。

    由于搭建浮桥需要大量小船作为桥墩,小船的并排也相对紧密,这就直接拦住了顺流而下尸体的去路。

    起初,水师的十几艘小型战船还帮忙疏通,将尸体拨弄到小船之间的间隙中,让其漂走。

    但随着上游无数尸体漂浮而下,疏通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尸体汇聚的速度,甚至导致十几艘战船都要被尸体包围了。

    无奈之下,那些战船只能提前撤走,而明军则趁着浮桥还能坚持一会儿,紧急的再过去一批。

    嘎吱嘎吱……

    浮桥发出的声音更大,仿佛一个正在承受着巨大痛苦的老人。

    不过,桥是没有感情的,没有生机,无法感受到这种痛苦,但人却可以,比如豫亲王多铎。

    此刻,随着尸体顺流而下的多铎便堵在这些尸体堆中。

    他不用再担心自己会沉下去了,因为周围都是尸体,有的甚至堆叠了起来。

    但是,他却只有恐惧和说不出的痛苦,这些尸体既然能够将浮桥都挤压得受不了,当然也能够将他多铎给活活挤死。

    而且,他在河水里已经泡了很久了,整个人都快被冻得麻木了。

    他想挣扎,甚至想从尸体堆中爬出来,并站起来。

    可是他不敢,因为周围都是明军,他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甚至连眼睛都不敢完全睁开,只能偶尔露出一条缝,偷偷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

    “真是混账,为什么不直接把桥拆了,让尸体漂下去,你们再搭建一座啊。”

    多铎在承受痛苦的同时,在心中大骂不已。

    好在他一开始是将三具亲兵的尸体用衣服的布条绑起来围了一圈,然后他将脑袋从尸体中间的缝隙中钻了出来。

    三具尸体围成了一个大概的三角形,暂时还勉强能够承受周围的挤压,虽然难受,但还不至于现在就被挤瘜。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汇集而来的尸体只会越来越多,挤压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迟早会承受不住。

    想到自己堂堂先汗子嗣,大清极其尊贵的豫亲王,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死亡,多铎怒火中烧。

    他心头发狠,干脆冲出来被打死算了,总比这般默默无闻憋屈的死强一些。

    正在他想着的同时,岸边突然响起一阵七嘴八舌的声音。

    “还有活着的。”

    “真的,还真有活人呢,命真大。”

    “哈哈,命再大,也活不过今天了。”

    原来,在尸体堆中,一个身影正在努力的挤开周围的尸体,然后一点一点的爬上来。

    显然,他是被挤压得受不了了,最终不得不自己暴露出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从尸体堆中爬了上来。

    他跪坐在尸体上面,看着河岸两边无数的明军,他几乎是本能的举起了双手,这已经成了很多想要投降的建虏必须学会的一个动作了。

    一个勇卫营的百总上前,向他挥挥手,示意他过来。

    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向自己开枪,这个建虏心头狂喜,似乎感觉自己的小命保住了,早知道就应该快些出来了。

    他不敢耽搁,在尸体上摸爬滚打,踉踉跄跄的向向西岸靠近。

    多铎用眼睛睁开的缝隙刚好看到这一幕,因为他现在就离西岸不远。

    他虽然不希望看到大清勇士卑微的向明军投降,但此刻他似乎能够感同身受,受了那么多磨难,希望这个人能够活下去,而且死的人也太多了。

    可是,随着砰的一声枪响,直接打断了他的一切幻想。

    果然,明军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般仁义,对一个手无寸铁,并选择投降的士兵,还是毫不犹豫的下了杀手。

    多铎很愤怒,他从未如此在意一个普通士兵的死亡。

    这个士兵好不容易在成千上万死去的人中活了下来,就算是看在上天的份上,也应该饶他一命啊。

    只是这个愤怒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若是双方互换一下身份,大清勇士也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就如同当初满洲兵屠杀辽民一般。

    都死了那么多人了,谁会在乎一条人命。

    而勇卫营的这个百总之所以招这个建虏靠近过来,并非是为了戏耍他,只是以防用长枪射击误伤河对面的同伴而已,近距离用短枪解决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可能尸体堆中还有其他活人隐藏着,但是没人愿意浪费精力和弹药去找了。

    如果真的能这样逃过一劫,只能算他命大。

    这一枪,也彻底打消了多铎想要自己暴露出来的念头,都已经受了这么多磨难,更不想轻易的死了。

    这口气一泄,他顿时感觉更冷了,冻得直打颤,但他还要努力忍住颤得太厉害而被发现,于是死死的咬住牙关。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却是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差点儿都要蹦起来。

    “快,上火药包,把桥炸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送他们上路(非常感谢“团团的小靴靴”两千币打赏!)

    “轰轰轰……”

    随着几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多铎感觉自己脑子一阵嗡嗡作响,整个身体似乎都散了架。

    昏昏沉沉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又跟着在漂动。

    咕噜咕噜咕噜……

    大灌了几口水,多铎整个人瞬间清醒了过来,连忙张牙舞爪的往上爬。

    “呼呼呼……”将脑袋从水面伸出来之后,他大口的呼吸着,活着的感觉真好。

    砰砰砰……

    子弹飞梭而至,打在旁边的水里发出噈噈的声音,还有的打在面前惨白的尸体上,掀起一片血肉。

    多铎吓得亡魂直冒,知道自己被发现了,顾不得对新鲜空气的贪婪,连忙一头扎进水里。

    在顺流而下的同时,他奋力的向着河中间游去,实在憋不住时,才小心的从水面冒出半个脑袋。

    好在,周围的大量尸体和淡淡的薄雾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掩护,只要他不是明目张胆的暴露出来,已经隔了一段距离的明军想要把他找出来并不那么容易。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明军不知道他是多铎,所以也不愿意为了一个人浪费太多的精力,匆匆的找了一下,没有发现就没再管了。

    已经过桥的明军迅速向东而去,去追击已经泅渡过河的建虏。

    还在西岸的明军,则向上游而去,准备选择一个地方再重新搭建一座浮桥过河。

    不过此时,在三岔河西岸的战斗并未就此真正的落幕。

    因为在建虏左侧阵地上,还有着一万多建虏被截住,没来得及随多尔衮一起逃跑。

    现在,天亮了,他们被近四倍于己的明军死死的围着。

    如今摆在他们的面前有三条路,战,降,还有就是向北面三岔河河岸方向冲去,然后泅渡过河。

    沈浪没有立即发起进攻,就是给他们一个投降的机会。

    不过,沈浪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他已经下令全军准备吃早饭,早饭吃完之后,若是那些建虏还没有做出决定,那他们也就失去了这最后的宝贵机会。

    可是,还未等沈浪在全军吃完饭后发出最后通牒,建虏阵地上就升起了代表投降的白幡,因为他们的主将是拜音图。

    拜音图被多尔衮放在了最后,就是准备让他垫后,结果明军的动作太快,拜音图还未来得及冲出阵地,就连同剩下的近一万八千人被堵了回来。

    不到两万人,被近七万明军给包围着,拜音图只剩下绝望,根本没有奢望自己能够突围出去。

    而且,他在两年前跟随阿济格,已经经历过了那种惨败,又经历过了千里大逃亡。

    那种痛苦和磨难,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所以,他不顾一些顽固分子的反对,执意选择投降,并迅速将十几个坚决不降的将官给直接绑了起来,准备押往沈浪帐前乞降。

    得知对方的主将是拜音图,沈浪似乎并不是很意外,因为这本就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家伙。

    拜音图最开始的主子并不是多尔衮,而是豪格,曾经深受豪格信任。

    但是在皇太极死后,他更加看好多尔衮,所以第一时间率领整个家族背弃豪格,转投多尔衮,因此受到多尔衮的重用。

    可能正是如此,在最后关头,多尔衮也毫不犹豫的选择让他来垫后,带走了其他更值得信任的亲信。

    不过多尔衮恐怕也不会想到,为大清征战多年的老将,身为先汗努尔哈赤的侄子,大清宗室,竟然这般没有骨气的不战而降。

    拜音图亲自押着坚决不降的一些将官,还有孔有德、尚可喜等几个有名无实的汉军将官至沈浪面前。

    他和那些愿意投降的建虏将官带头跪下,伏首贴地,态度极为恭敬。

    那些不愿下跪的将官被勇卫营押上来,强行按跪在地。

    孔有德,尚可喜等汉军将官倒是没有怎么顽抗,他们有的惶恐,有的木讷,有的惭愧,各种情绪交杂,默默的跪下。

    沈浪看了看那十几个还在奋力挣扎的建虏将官,挥挥手让士兵将他们押上来。

    一共十七人,官职最大的是一个副将,其余的皆是梅勒章京、甲喇章京,职位再低的应该也有,但影响力太小,所以没有出现在这里。

    他们都听说过沈浪的名头,但却是第一次亲眼所见,而且还是如此近的距离。

    也许是沈浪没有像多尔衮那样久居高位,所以身上没有那种自带的高高在上的气质,反而显得相对平和。

    摄政王居然输给了这样一个没有充满威严、杀伐之气的人,他们不敢相信的同时,也很是不服,一个个露出凶恶的神情,对沈浪怒目而视。

    沈浪淡笑着挥挥手:“把他们嘴里的布团拿掉,让他们畅所欲言。”

    “沈浪小儿,爷爷征战的时候,你还没断奶呢,有何资格让爷爷降你?”

    “老子征战十年,亲手杀的汉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今日我大清出了拜音图这种无胆鼠辈,让老子落入你手,要杀要剐冲老子来便是,老子要是皱一下眉头跟你姓。”

    ……

    看到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大喊大叫,沈浪虽然听不懂满洲话,但也大概知道他们会说什么。

    不过他没有丝毫在意,也懒得让人翻译给自己听,而是淡淡的道:“诸位都是忠勇之人,我也很佩服,对你们这样的人,给你们最大的敬意就是满足你们为主子尽忠的愿望。”

    这句话沈浪倒是让人给他们翻译了,顿时让激动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不少,有的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微变。

    “送他们上路,堂堂正正的上路。”

    十七个拿着短枪的士兵上前,直接站在他们的面前。

    第一个士兵举枪,将枪口对准他身前那甲喇章京的脑门。

    看着这近在咫尺的黑洞洞枪口,这刚才还叫嚣的甲喇章京脸上的肌肉,控制不止的一阵抽搐。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他的脑袋仿佛烂西瓜一般爆开,红的白的向四周飞溅,溅了旁边一个梅勒章京一脸。

    这比杀头血腥多了,也如一记重锤敲在很多人的心头,拜音图等投降的将官大气都不敢出,将脑袋埋得低低的。

    当然,剩下十六个不愿意投降的人中,也确实有骨头比较硬的,依然在咒骂不止。

    可有些人已经不再骂了,呼吸反而有些粗重,显然他们的勇气在这种死亡面前,已经有了一些动摇。

    第二个士兵立即举起火枪,对准了那脸色已经有些发白的梅勒章京。

    “我我,我投降,我投降啊……”

    可让人震惊的是,在这最后关头,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迅速的改变了立场。

    当这口气一松之后,他变得比最温顺的狗还要乖巧,谄媚的连连乞求:“沈大人,沈大人,我投降,我投降,求沈大人给个机会,奴才以后必为沈大人效死命。”

    沈浪却只是轻笑一声,挥挥手示意继续。

    砰的一声,再一个脑袋爆开。

第四百一十六章 听天由命

    砰砰砰……

    一声声清脆的枪响,一个个就在身边不远处爆开的脑袋,一点点的浇灭了一些人心中的勇气。

    陆续有人在这巨大的压力下承受不住而崩溃,开始可怜的求饶。

    他们实在没想到,不显山不露水的沈浪,也能这么狠。

    拜音图等一开始就选择投降的建虏将官,此刻无比的庆幸,这沈浪果然是不按常理出牌。

    很多强者都愿意劝降那些忠勇的对手,一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征服欲,另一方面又能够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

    如同先帝皇太极对待洪承畴那般,明明已经试探出了他有投降的心思,不但没有揭穿,反而继续不断的拉拢,给足了他面子。

    但是,真正的收服了洪承畴之后,先帝又从未重用过他。

    拜音图不知道,沈浪和皇太极面临的处境不同,皇太极所建立的满清在体量上与大明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他要不断的聚集每一分实力,因此他也愿意放下身段去笼络一些人。

    可现在沈浪不一样,以大明如今的实力,整个满清都难以找到几个需要他刻意去拉拢的人。

    他此次出征,不仅仅是征服满清占据的辽东,更是要征服满洲人那看似高傲的内心。

    毕竟此时的满清并没有衰落,军队主力大多是皇太极遗留下来的精锐。

    只是大明复兴得太快,在他们巅峰时刻将其一板子拍了下去,若不能从心里将他们彻底征服,这些人是不会那么容易臣服的。

    所以,毫不犹豫的杀掉那些顽抗的,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震慑方法。

    就算没有这些人,沈浪也会找出一批杀鸡儆猴。

    所以,不管剩下已经被吓怕的人如何求饶,沈浪都不会留下他们的性命。

    还有那些到现在依然没有丝毫惧怕的,沈浪虽然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但依然会赏给他们一颗子弹。

    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十七具脑袋爆裂,凄惨无比的尸体,整个场面顿时陷入寂静。

    “满清注定要完了,给大明当好奴才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否则,你们那点人还不够我大明天军杀的。”

    拜音图等人心头一凛,这沈浪的狠辣程度恐怕丝毫不亚于摄政王啊,于是连忙磕头道:

    “诸申一族本就是大明奴才,只是努尔哈赤不思皇恩,起兵背叛,才至诸申一族有此今日。”

    “奴才愿重归天朝之下,誓死效忠大明,为诸申一族所犯下的一切罪过,恕罪。”

    沈浪点点头道:“好,这一万多投降的人中,必然还有不少不愿臣服者,那我就交给你了。”

    “我希望你能在大军返京之前将此事处理好,我不介意帮你在陛下面前多美言几句。否则,我大明人才济济,废物是没有容身之地的。”

    拜音图一惊,连忙保证道:“谢沈大人信任,奴才必不辜负沈大人期望。”

    沈浪不置可否,对其他跪着的建虏将官道:“你们也是一样,我给你们同样的机会,若拜音图能力不足,尔等可以取而代之。”

    “谢沈大人,奴才必为沈大人鞍前马后。”

    沈浪立即安排人将投降的近一万八千降军打散,分别交由这些投降的将官去整顿,同时派勇卫营去监督,不听话的,格杀勿论。

    处理好拜音图等人,沈浪只是看了看孔有德、尚可喜等原大明降将,没打没杀,甚至连一句话都没和他们说。

    这些人投降满清,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是因为他们,给大明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事实。

    沈浪不准备亲自惩治他们,因为这些人投降满清的时候,他自己还没有来大明呢,这是崇祯和他们之间的恩怨。

    崇祯想必也想见见这些人,所以交给崇祯自己去处理吧,他立即命人将这些人先全部押回京师,而他自己则准备率领大军继续向辽东深入。

    目标有两个,一是继续追剿泅渡过河的建虏残余力量,第二个自然是沈阳。

    通过拜音图等降将的口供,可以估算出昨晚随多尔衮一起泅渡的建虏大约有四万人左右。

    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淹死或击杀,所以也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建虏成功的泅渡过河了,多尔衮、多铎等人是死是活,到目前也是一无所知。

    据锦衣卫探子的情报,泅渡过河的建虏,没有选择北上辽阳、沈阳的方向,而是直接往东或往南。

    这也容易理解,因为随着建虏大军的战败,他们的物资和马匹几乎全部遗失了,在开阔的平原上迟早会被追上剿灭。

    何况海州、辽阳已经被己方占领,再北上无疑是羊入虎口。

    若继续往东,就可以进入分水岭,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大山小山和茂密的树林,地域广阔,道路崎岖,人烟稀少,很适合以渔猎出身的满洲人行动,甩开明军也相对容易很多。

    至于向南,目的也是一样,最终肯定也会北上进入分水岭。

    为了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泅渡过河的建虏没有收拢兵力,而是以散兵和小股部队分散行动,这就逼得明军也不得不分散兵力去追击。

    于是,三岔河西岸的战斗刚告一段落,东岸又迅速的热闹了起来。

    身染风寒的多尔衮被亲兵背进一片树林中,冒险生起火给他取暖,并抓来一条大蛇给他炖了点蛇羹。

    衣服被烘干,并喝下一碗滚烫蛇羹的多尔衮顿时感觉好了很多。

    趁着这个时间,几个亲兵又去砍了树枝和藤蔓赶做了一个简易的单架,准备稍后赶路的时候用这个抬着多尔衮。

    还未歇息多长时间,一个负责在外面打探消息的亲兵飞奔而至的报告道:“有明军向这个方向来了。”

    生火容易暴露,这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一行人虽然有些紧张,但并没有失去方寸,因为他们早就有所安排。

    亲兵甲喇章京第一时间让多尔衮躺在刚制作好的单架上,让亲兵抬着赶快离开这里。

    随即留下五人尽可能的清除一些可能暴露己方人数和离开方向的痕迹,然后努力将明军引向另一个方向。

    躺在单架上的多尔衮没有多久就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或许这一刻他也想开了很多,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至于能不能逃出生天,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精神寄托

    此时的多铎又向下游漂了七八里远,他是有很多次机会上岸的,但是他不敢。

    因为他觉得此时上岸离明军还不够远,万一登岸之后遇到明军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他想继续漂远一些。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他实在是又冷又饿,才不得不在东岸一处浅滩小心的上到岸上来。

    他脸色惨白如纸,身形都有些僵硬、佝偻,仿佛一个活死人。

    但是,他脑子还是清醒的,谨慎的选了一个方向,如行尸走肉般迅速离去。

    由于河面上的浮桥被毁,明军不得不选择从新在上游搭建浮桥过河,所以沈浪的主力暂时便在西岸耽搁了一天。

    直到翌日中午,那些俘虏先后搭建好了两座浮桥,沈浪的主力这才陆续过河。

    他已经命令后方带一些工匠,并运一些水泥、钢筋过来,准备在三岔河上建上两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因为这里以后必然会很繁忙。

    当然,这些是后话。

    大军全部渡过三岔河之后,沈浪抽出近两万兵力交由刘大虎,命其率军南下,去占领沿海一线的盖州、复州、金州等地。

    这些都是相对富庶,并且战略位置很重要的城驿。

    然后又划拨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给赵老四,让其麾下的兵力达到两万四千人左右。

    赵老四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攻占太子河南岸的一些城驿、铺堡,因为建虏残余迂回北上之后,很可能会收拢这些地方的力量进行休整和补充。

    若能先一步吞食这些据点,也必然能够进一步肃清建虏的残余势力。

    而沈浪自己,则率领剩下主力沿海州卫、鞍山驿、辽阳一线北上,过太子河、浑河之后,直逼沈阳。

    一晃又几天时间过去,沈阳城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

    也许是凭借坚城据守,也许是还抱着多尔衮大军能够回来救援的心思,抑或是不想看到大清在自己手中灭亡,城中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抵抗依然非常顽强。

    明军在李天龙的率领下,已经不再只攻一门,而是同时猛攻外攘门、天佑门和抚近门。

    这三门分别位于沈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就是为了让建虏疲于奔命,无法将主要力量集中于一门防守。

    其实,李天龙恨不得一起进攻五门、六门甚至是八门,但无奈他手上的兵力不多,刚抵达沈阳城下时只有不到一万。

    后来赵老四陆续支援了一些归顺的汉军过来,总兵力也没有超过一万五千。

    这些时日的进攻,虽然给建虏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但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明军的伤亡超过两千人,投降汉军的伤亡应该也有两千多,此刻能战的兵力也就一万左右,而且不少士兵已经很是疲惫,同时进攻三门已是极限。

    不过即便如此,也给阿济格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因为这些时日的拼死抵御,城中守军和百姓伤亡都非常大,现在要同时守卫三门,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

    于是,他不得不继续扩大征召城中百姓,甚至连女人都用上了。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依然全力支持,除了每天不停的祈祷,甚至将宫中的侍卫都抽出大部分去支援阿济格。

    按她的说法,若是连盛京城都守不住了,皇宫守卫力量再强,又有何用?

    随即,在她的倡导下,代善的鼎力支持下,城中的贵族大臣纷纷捐出家中壮丁、家奴以及财物、粮食全力助战。

    在这一点上,他们比之大明的藩王要强太多了。

    有那么多上层人物带头行动,城中的凝聚力又增强了一分,士气也高涨了一些。

    可能正因为如此,意识到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城,明军第一次一整天都没有发起进攻,连大孔明灯的轰炸也停止了。

    阿济格欣喜的同时,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抓住这难得的喘息之机,一边紧急训练招募的百姓,一边继续组织城中力量加强构建防御。

    此刻城中的地下,几条主干道都已经全部贯通,而且还有一条直通天佑门下方,支援的援军从地下便可以直接向天佑门输送。

    正是这样,之前最危机的天佑门,在明军的轮番进攻下,还是成功的守住了。

    明军迟迟无法攻破,所以才不得不分兵转攻其他两门。

    见这招有效,所以阿济格想将地道也修到外攘门、抚近门附近,甚至尽可能的将各门都贯通。

    这样既可以互相支援,安全性大增,也能够很好的隐藏兵力的调动。

    可是他不知,李天龙暂停进攻,固然与他的这些手段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

    因为李天龙已经知道多尔衮的主力被沈督师的大军给歼灭了大部,剩下兵力也被打散,正在向分水岭方向奔逃。

    而沈浪在得知沈阳城的防守很顽强,己方的损失也不小之后,便下令李天龙暂停进攻,改为围困,等待自己大军抵达。

    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并非沈浪想抢李天龙的功劳,沈浪也没必要去抢谁的功劳。

    而是他担心万一逼急了,城中的建虏也会学多尔衮这一招,突然就选择了突围。

    李天龙麾下的兵力不多,万一城中所有建虏选择从四面八方一起突围,还真的很难全部阻拦。

    城中的居民逃一些还不要紧,要是顺治和那些贵族大臣逃了出去,这次行动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留下不小的隐患。

    反正沈阳城也跑不了,不用急于这一时,待自己的大军抵达,就很稳妥了。

    李天龙不需要将沈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只需要分兵监视住各门的出口即可。

    以防城中建虏也选择泅渡,或者用其他载具过河,派出探子日夜在护城河周围巡视即可。

    这样也可以防止从三岔河方向赶来的建虏,将多尔衮大败的情报提前带入城内。

    如此布置下,只要城中建虏暂时没有意识到巨大生死危机,想必也不会急于全城突围。

    果然,明军一连三天都没有发起进攻,只用火炮进行袭扰,并没有让阿济格过多联想。

    毕竟城外明军的兵力也并不多,这段时日的凶猛进攻,兵力和物资的消耗也不小。

    现在连大孔明灯每次都只是起飞两只,也很少进行轰炸,很可能是物资储备所剩不多,后勤补给很困难,所以李天龙不敢过渡消耗,才不得不暂停进攻。

    至于多尔衮的大军,是盛京城,乃至整个大清的希望,谁都不会想到他会这么快败于沈浪之手,也不敢去想。

    毕竟人在巨大的困境中,都需要一点精神寄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去打破。

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姓埋名

    多铎小心谨慎,又漫无目的的走了三天,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哪里。

    三天时间听起来很短,但对他来说,是如此的漫长。

    可以说这三天将他几十年来的苦都吃完了,他没想到自己身为渔猎民族出身的满洲人,自己独自在野外的生存能力这么差。

    下河不会捕鱼,没有弓箭也不会打猎,只能找些野果、野菜充饥。

    昨天早上吃了一些采摘的蘑菇,到现在都拉了十多次肚子,空空的肚子更空了,半条命都快没了,走路都有些虚浮。

    “早知如此,就应于明军全力一战,何以如此遭罪。”

    多铎心中很是后悔,其实当初那个撤退计划,是他和多尔衮两人一起商讨并决定的。

    因为两兄弟不想在那种情况下决一死战,不是他们有多怕死,而是不想死在那里,也不想现在死。

    因为他们都清楚,一旦兄弟两人都不能回去,那么盛京那些人很可能会将幽禁起来的豪格放出来。

    豪格若是掌权,首先就会除掉被幽禁的阿济格,然后清算他多尔衮一系以及三兄弟全族。

    还会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三兄弟,特别是多尔衮的头上。

    所以,若不想成为大清的罪人,不想全族上下被牵连,就不能在三岔河西岸与明军全面决战。

    那是一块死地啊,最终决战之后,逃都逃不掉。

    这样固然显得很英勇,也会给明军造成更多的伤亡,但是相比失去的一切,多铎和多尔衮都觉得不值得。

    只要两兄弟活着,哪怕主力被灭,甚至是大清被灭,只要往北逃就有活路,依然可以聚集一些力量维持自己在满洲族中的话语权。

    既如此,为何要为了一时之气与明军拼个你死我活呢?

    当然,这是两兄弟不知道沈阳城中发生的一切,也不知道幽禁中的阿济格被放了出来,还被重用。

    不然,他们是不是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也未可知。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多铎即便后悔也是无用。

    砰砰砰……

    突然,几声清脆的枪响从左前方传来,多铎的脸色一变,他对这种声音再熟悉不过了,不是鸟铳,而是勇卫营的火枪。

    他立即想到之前经过的一片灌木丛,那里相对偏僻的西南角有一个猎人挖的陷阱,已经荒废了很久,但躲进去一两个人是没有问题。

    于是,他连忙转身,摇摇晃晃的跑动起来。

    但是他的身体太虚弱了,跑动的速度也不快,刚跑没多远,就听到后方的喊叫声。

    他又转过身,看到两个应该是清军士兵向南面飞奔,没有看到勇卫营的身影,但肯定在后方追击,不然不会听到枪声。

    双方可能还有一些距离,所以这两人才能活到现在。

    看到两人惊慌失措的样子,多铎想了想,将手伸进嘴里吹了一声满洲人平时喜欢吹的哨声。

    听到哨声,正在飞奔的两人一愣,随即向自己的右前方寻找起来,直到看到多铎。

    多铎看到两人发现自己,连忙挥手示意他们赶紧过来。

    两人本就慌不择路,见此不再犹豫,连忙冲过来。

    “跟我来……”

    两人迅速对视一眼,点点头。

    可能是遭遇到危机,身体内的潜能自觉的爆发了出来,多铎都感觉身上多了些力气,连忙在前面带路。

    “砰砰砰……”

    没有多久,枪声又从后方传来,子弹打在周围的树木上发出瘆人的声响,多铎感觉一枚子弹好像是贴着自己的耳朵飞过去似的。

    但现在他反而冷静了不少,并没有太过惊慌,带着两个同伴左弯右绕,借助周围的树木等遮蔽物躲避,没有多久就脱离了后方勇卫营的视线。

    一个旗队三十几个勇卫营士兵气喘吁吁的冲了上来,他们寻找了一下几个建虏留下的踪迹,但跟踪没多远就无法分辨了。

    于是,他们立即分散开来四处寻找,一刻钟过去,依然一无所获。

    正在这时,旗总身上的无线电响了。

    “我们在孛罗埚西南十二里处发现一支人数超过百人的建虏队伍,正在往孛罗埚东面迂回,在附近的队伍汇报一下位置,准备支援。”

    这是锦衣卫探子发来的消息,旗总一喜,连忙回应道:“勇卫营第三十七局第二旗队正在孛罗埚北面行动,我们可以迂回至敌前方包抄。”

    “好,你们立即行动,我们时刻保持联系。”

    旗总不再耽搁,连忙收拢士兵,相比超过百人的建虏,三两个建虏真的不值得再找下去了,浪费时间。

    此时多铎三人,已经挤在那处陷阱中,并用枯枝和树叶将自己盖住,一动不敢动。

    时间过去大半个时辰,哪怕没有听到周围有人走动的声音,三人都不敢出来。

    因为他们不确实追击的勇卫营有没有离开,生怕一出来就刚好撞到枪口上。

    直到又过去半个时辰之后,其中一人在征得多铎和另一人的同意之后,才小心的爬出来去打探情况。

    一刻钟后,那人才返回来欣喜的告诉多铎和另一人道:“附近没人,他们应该是走了。”

    多铎和另一人一喜,连忙扒开身上盖着的枯枝树叶。

    多铎试着从陷阱爬上去,但试了几次都滑了下来,上面那个同伴之前可是轻松的就上去了,这让他有些无地自容。

    但是两个同伴都没有笑话他,可能是多铎刚才救了他们,也可能是看出多铎似乎是生病了。

    于是,两人一个在上面拉,一个在下面推,总算把他给弄了上去。

    留在陷阱中的最后一人,立即张开双腿踩在陷阱的内壁上,又用两只手臂展开撑住,几下就从陷阱下面爬了出来。

    从陷阱出来的三人简单的商讨了一下,决定接下来几人一起行动,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三人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便各自介绍起自己的身份来。

    镶黄旗的萨克达,正蓝旗的阿卜萨,以及正红旗的富勒塔。

    没有镶白旗多铎的名字,自然是多铎没有显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因为他是让两个同伴先报的身份,得知两人分别来自镶黄旗和正蓝旗后,再想到自己在三岔河上遭遇的情况,他立即决定先隐藏身份。

    因为两黄旗和正蓝旗中有不少人对两白旗还是抱有敌意的,毕竟他们更倾向于效忠皇太极一脉的顺治和豪格。

    而如今顺治大权旁落多尔衮之手,豪格更是被夺爵幽禁,必然有人心中不忿。

    若是在几日之前还好,他们即便心有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

    可如今大军在自己两兄弟手中遭遇大败,自己更是孤身一人。

    若此刻让两人知道自己来自两白旗,甚至还是多铎时,说敢保证不会生出什么事端?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多铎的报应(上)

    可能是同病相怜,再加上救命之恩,镶黄旗和正蓝旗两个建虏没有抛弃多铎这个病号,还找来草药给他医治。

    但短短几天的相处,两人便知道多铎应该是隐藏了身份,不像是一个普通士兵,反而像是有权有势的大家族中的公子少爷。

    没办法,多铎从小养尊处优惯了,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自己完全变成一个普通人。

    不说别的,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和野外生存能力他基本没经历过,如此近距离相处,不暴露才怪。

    多铎自然知道,而两个同伴也没有拆穿,反而默契的对多铎更加照顾,多铎自然而然的成为三人中的领头人物。

    于是多铎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不说吃得多好,但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不会吃错东西,身体也渐渐的好转了。

    但是路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三人一路上也都是小心谨慎,尽量选择难走,有遮蔽的山林进行赶路。

    除非万不得已,尽量避免出现在空旷的地方,因为多铎知道千里传声筒的厉害。

    他不确定有多少明军有这个神奇的宝贝,但是只要自己遇到一次,明军利用千里传声筒召集附近的同伴给自己布下一个大袋子,那就在劫难逃了。

    他的见识让他们成功的避过了几次危机,有几次遇到明军,凭借地利也有惊无险的逃走了。

    他们成功的绕过石门关,进入分水岭,崇山峻岭虽然异常艰辛,但是相对安全很多,遇到明军的机率也会小得多。

    可是,人一旦倒霉起来,机率再小的事情也会发生。

    这天两个同伴的收获不错,打了一只野鸡,两只肥硕的大野兔,多铎很是欣喜。

    “此地如此偏僻,人迹罕至,想必不可能有明军在附近。”

    “这些时日我们三人甚是疲累,就此犒劳一下自己吧。”

    多铎的意思是将野鸡和野兔好好烤制一番,美美的吃上一顿,这几天吃野果吃得嘴疼,有一些还没熟,酸得牙齿打颤。

    萨克达和阿卜萨两人对视一眼,互一点头,也认为这里应该比较安全。

    就算点火的烟雾暴露了位置,明军想要赶过来也没有那么快,等他们到了这里,自己几人恐怕也早就离开了。

    于是,两人立即去处理野鸡和野兔。

    多铎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很多,但他没打算摊牌,继续伪装。

    所以他没有干等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捡拾一些柴火。

    没有多久,萨克达用火镰生起了火,然后将野鸡和野兔串起来架在火上烤。

    随着滋滋的油冒出来,肉的香气飘散出来,多铎忍不住吞咽了几口口水,还没尝过,他就相信这绝对是自己将要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

    阿卜萨拿出一个小布包,翻开之后,捻起一些盐均匀的撒上去。

    逃亡途中居然还有盐,自然不是捡来的。

    之前他们绕过石门关后,在一处偏僻的山谷中发现了一户人家。

    几人大喜过望,萨克达和阿卜萨都以多铎为主,所以他们直接听从多铎的安排。

    而多铎则毫不犹豫的下令,杀人,抢一切能用的东西。

    至于这户人家是不是满洲人,却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因为在多铎想来,这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入明军之手,满洲人反抗是死,不反抗而选择做明国的奴才,那更该死。

    既然如此,劫杀他们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心里负担。

    为了一击成功,三人小心的潜行过去,然后分三个方向同时冲进屋内。

    屋内有两个老人,一个妇人,还有两个小孩,正围坐在一张破桌子上吃饭。

    萨克达和阿卜萨手起刀落的先将两个老人宰杀,然后多铎和萨克达迅速控制那个被吓坏的妇人和两个孩子。

    阿卜萨找寻了一番,没有找到一家之中最重要的男主人。

    他返回之后,恶狠狠的问那妇人道:“你男人在哪里?”

    此时,这妇人看到惨死的爹娘,愤怒战胜了恐惧,她声嘶力竭的嚎叫着:“你们这些可耻的土匪,强盗,你们不得好死啊,一进来就杀人,你们会遭报应的。”

    多铎可没有那么多耐心听她在这里哭嚎,对他来说,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否则危险性会增加不少。

    他直接将刀在其中一个孩子的脖子上一横,冷厉的道:“不说,我现在就削了他脑袋。”

    听到这话,妇人顿时惊恐起来,颤抖着,声泪俱下的道:“几月前说明军要打来了,朝廷抽丁,我家男人被抽走了。”

    这样一说,多铎顿时明了,随即不再多问,手腕一用力,锋利的刀锋直接从孩子的脖颈间划过。

    眼睁睁的看着不到十岁的大儿子这般惨死在眼前,这妇人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人一下子痴傻了,直接呆愣在那里。

    直到萨克达也跟着挥手一刀将小儿子杀死,她才撕心裂肺的嚎叫一声,仿佛一头发疯的狮子,不顾三个凶恶男人的残忍,疯狂的扑上来。

    可她怎么可能是三个身经百战的士兵的对手,若不是多铎不想现在杀她,早一刀将她砍了。

    三人没急着下杀手,自然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多铎这个风流浪子早已色心大起。

    出征几月,一直没有碰过女人,这对多铎这样一个贪恋女色的亲王来说,怎么忍受得了。

    其实这个女人长得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但一想到接下来进入分水岭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更难见到女人,多铎便顾不得那么多了。

    萨克达和阿卜萨两人将女人抬到那张破旧的床上,然后死死按住,多铎仿佛一头好久没有闻到过血腥味的狼一般,凶猛的扑了上去。

    多铎完事之后,萨克达和阿卜萨在紧张刺激中快速解决。

    此时的女人已经奄奄一息,但口中还是喃喃自语的念叨着:“明军快来,明军快来啊,杀光这些强盗,杀光强盗,杀光强盗……”

    多铎已经有些后悔,自己堂堂豫亲王,怎会饥不择食到这步田地,所以对眼前这个女人说不出的厌恶。

    他挥挥手,萨克达上前,手起刀落,直接将女人的脑袋给斩了下来。

    三人立即在破旧的茅草屋中翻箱倒柜,将能够用到的各种东西都打包带走,连女人的衣服都不放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7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所写的《大明合伙人》为转载作品,大明合伙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合伙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合伙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合伙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合伙人介绍: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投无路的沈浪发现自家的仓库居然连接大明皇宫,于是便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有了跨越时空的交际。
差点砍了这个不速来客的崇祯帝在得知大明王朝只剩一年寿命时,双方终于有了合作的基础。
合伙人Q裙:931787875大明合伙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合伙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