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合伙人TXT下载大明合伙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合伙人全文阅读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大明合伙人txt下载     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五十章 《明日亲善条约》

    虽然从年纪上来讲,阿部忠秋当沈浪的父辈都绰绰有余,但是在底气上,阿部忠秋拍马都赶不上沈浪。

    所以,阿部忠秋再愤怒,在沈浪眼中,也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

    不过沈浪也知道,自己现在提出的这些条件,确实应该已经差不多到了倭国人的极限了。

    如果再提更多的条件,恐怕是有不小的概率导致谈判彻底破裂,然后只能重新开战了。

    当然,不管是沈浪,还是大明,肯定不怕开战,只是暂时没那么必要。

    先将得到的好处兵不血刃的拿到手,等消化得差不多了,随时都可以找其他借口重新开战。

    而那时,由于幕府承担了那么承重的负担,国内矛盾必然更加尖锐,其国力肯定也会进一步衰弱,打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所以,沈浪没再继续逼迫阿部忠秋,而是认真的道:“朝廷给我的任务本来是要求至少开放六个通商口岸,但是我给阿部先生面子,四个通商口岸我答应了。”

    “不过,我也希望阿部先生也能给我一个面子,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由我来选。”

    虽然沈浪说得诚恳,但是阿部忠秋怎么一点都不信呢?你沈浪要是会给我面子,我跟你姓。

    但是他也清楚,沈浪说这句话的另一个目的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让双方不至于那么的剑拔弩张。

    可是,如果让沈浪自己选择,那不用想,他肯定会选择江户、京都、大阪等这样的核心地区作为通商口岸。

    然后,一边进行贸易,一边通过贸易的掩护进行各方面渗透,危害很大。

    可如果拒绝,或者随便找几个偏远的位置给沈浪,那也不用想,沈浪肯定不会同意。

    阿部忠秋斟酌了一会儿后,以防自己再入坑,他进一步确认道:“通商口岸只可用于通商之用,不可有明军进驻,明军朝廷官员也不可涉足。”

    沈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

    “沈大人如果还有其他条件,请一并说出来吧,这样没完没了的要求,我们再也承受不起了。”

    沈浪轻笑道:“这是最后一个条件,只要你们答应,我便不会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听了这话,阿部忠秋才无奈的道:“那沈大人需要我们开放哪四个通商口岸?”

    沈浪显然是早有准备,直接在身前的地图上画了四个圈,然后让人放到阿部忠秋面前。

    “摄津国、山城国、尾张国、武藏国。”

    看到这四个位置,阿部忠部的脸皮直跳,果然是选择了最为重要的地方。

    其中大阪就在摄津国,而京都在山城国。

    尾张国是如今的尾张藩,为御三家之一尾张德川的藩领,尾张国和相邻的三河国,是德川家的发迹之地,战略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重要。

    至于武藏国,那就更不用说了,江户就在这里。

    其实,在阿部忠秋向沈浪确认最后的条件时,便已经有所预见,他是准备接受了。

    因为通过这几个月的战斗,幕府上下都看到了日本与明国的巨大差距。

    明军在总共才出动了六七千兵力的情况下,就给幕府军造成了十七万的伤亡。

    如果再算上九州岛奋力抵抗的岛原藩、柳河藩和小仓藩,整个幕府兵力的损失超过二十二万。

    这么庞大的兵力,别说幕府了,就是明国这样的大国,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这还只是不到一万的明军,以明国的国力,出动十万、二十万的兵力根本没有太大的困难,到时候拿什么去抵挡?

    所以,打肯定是打不过的,继续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和谈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如果促成和谈,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向曾经的老师再努力的学习,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提升日本的国力。

    所以,就算沈浪不提出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幕府也会想办法与大明加强接触,努力偷师。

    虽然开放通商口岸会带来各种弊端,但也会更方便的向明国学习,这也是阿部忠秋最终决定接受的重要原因。

    而沈浪选择的这几个地方,都是幕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学习的话,也是亲近德川家的势力先一步学习,这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德川家的实力。

    如果通商口岸放在其他外样大名的藩领,这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学习过后实力得到提升的外样大名,肯定会想着摆脱幕府的统治,甚至是挑战幕府的权威以取代幕府。

    “哼,沈浪啊沈浪,你也有失策的时候吧。”

    阿部忠秋在心里如此想着,觉得自己终于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吃太大的亏,说不定还得到了一个让日本再次强大的机会。

    看来,吃亏吃太多的阿部忠秋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了。

    如果沈浪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肯定会非常诚恳的告诉他:“你怕是想多了,有老子在,还会给你们成长和维新的机会,然后再来反咬我大明一口吗?”

    确认了这四个通商口岸,接下来双方就明国人在这几个通商口岸的居住范围、权益等各方面进行商讨。

    最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倭国给予大明最惠国待遇。

    明国人只能在开放通商口岸的几国范围内进行活动,不得私自到其他区域。

    通商口岸只可用于通商之用,不可有明军进驻,明国朝廷官员在没有得到幕府的允许下,也不可涉足。

    明国人禁止进入武家、町家、天守、皇城等普通倭国民众也无法逾越的区域。

    倭国有责任保障明国人的生命财产和各项权益,如果明国人有违法行径,倭国不能私自审理,需有明国代表到场监督。

    ……

    确定好这些细则之后,阿部忠秋再次向沈浪确认了一遍各项条款的主要内容:

    倭国承认九州岛和长州藩加入明国,割让伊予之二名岛,开放摄津、山城、尾张、武藏四国作为通商口岸,赔偿白银五百万两,分十年还清。

    沈浪点头确认,双方随即将这些内容拟定到接下来即将签署的《明日亲善条约》中。

    所有条款都写清楚之后,双方又进行了最后的确认。

    就在双方准备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签名、按手印时,一个女声突然响起:“慢着。”

    随着话音一落,几个女子的身影快步从天守的侧殿走了进来,众人不约而同的看过去。

    沈浪顿时露出惊愕的神情:“娖儿,你怎么来这里了?”

    朱媺娖连忙回道:“相公,你稍后便知。”

    沈浪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阿部忠秋对面几个没发挥什么作用的大明代表连忙起身,并立即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

    听到这个称呼,阿部忠秋的心头不由一惊,他知道明国公主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第七百五十一章 夫唱妇随斗倭寇(上)

    “幕府使者阿部忠秋,见过公主殿下。”

    阿部忠秋迅速向朱媺娖行了一礼,他旁边的几个部众也立即跟着行礼。

    朱媺娖伸手微抬,不失大家风范的道:“阿部先生免礼。”

    “谢公主殿下。”

    简单的的礼数走完之后,沈浪看向朱媺娖,再次问道:“娖儿,这可是和谈的重要场所,何事需要在此时亲自来这里?”

    朱媺娖快步上前道:“相公,妾身自然懂得礼数,可是有人刚向妾身密报,这些倭国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妾身怕相公上了他们的当啊。”

    听了这话,沈浪不由一惊。

    阿部忠秋几人更是脸色一变,这是什么情况?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有人密报,这里面的信息量有些大啊。

    这条约就差签名生效了,现在来这么一出,阿部忠秋能不急吗?

    于是,他连忙追问道:“公主殿下,此话何意?我们带着最大的诚意而来,从来做过任何伤害明国之事。”

    “若是有人谗言,一定是诬告,阿部忠秋愿与他当面对质,还请公主殿下不要轻信。”

    朱媺娖轻哼一声的道:“别拿本公主当三岁孩童,若是本公主这么容易被欺骗,岂不被你们这些外人笑话,有失我大明体面?”

    “没有确凿证据,本公主自然不敢来这里丢人现眼。”

    听到朱媺娖这么的斩钉截铁,阿部忠秋也有些不确定了,难道自己这些人真的在无意间做出了什么惹怒明国人的事情吗?

    可是他想了一圈,也没想到自己这些人一直呆在住所中,能做什么对不起明国人的事情。

    他自己想不通,便只能虚心求教了:“那请公主殿下明示,若我等真有失礼之处,定会承担责任。”

    朱媺娖轻哼一声:“好,那你就听好了。”

    “我先问你,这些时日,每次谈判结束后,回到你们的住所时,有没有大肆的辱骂谁?”

    听到这个问题,阿部忠秋心头一突,不用想便知道答案啊,每次回去之后,几个忍了一肚子气的部众照例不都是痛骂沈浪这混蛋一顿吗?

    可是,这个,这个,这个骂自己不喜欢的人,不是再正常不过吗?

    可话又说回来,这事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毕竟沈浪的身份摆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这么机密的事情,竟然被这明国公主给知道了,那说明什么?

    这说明自己内部肯定是出了奸细啊,而且是很重要的奸细,他偷听了这些内容,然后偷偷向明国人汇报了。

    想到这里,阿部忠秋的脑袋一阵嗡嗡作响,差点儿一口气没缓过来。

    那岂不是说,这些时日自己这些人商讨的内容,都被偷听了去?

    难怪怎么感觉自己好像被沈浪给看穿了一般,原来是有奸细将自己的底细给全部出卖了啊。

    阿部忠秋只感觉一股热血不停上涌,恨不得立即将那奸细揪出来,然后将他碎尸万段。

    “怎么?不说话了?”朱媺娖冷喝道。

    不待阿部忠秋承认,朱媺娖便继续道:“你们倒是好大的胆子啊,我大明驸马,我父皇亲封的征夷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谁敢轻辱?没想到,在这里被你们这些倭寇给肆意辱骂,恶毒诅咒。”

    “我相公这些年来,为我大明除虏灭寇,收大员,逐洋夷,深受大明万千百姓尊崇,从未受到如此亵渎。”

    “倒是你们这些倭国人,才来小仓城几天?几乎天天痛骂、诅咒我相公。”

    “甚至还扬言要进行刺杀,想致我相公于死地。”

    “此事若是传回大明,不用我父皇下旨,所有大明百姓必然全力支持让你们倭国付出血的代价。”

    听到朱媺娖说得这么详细,阿部忠秋的心凉了半截,被人出卖是铁定无疑了。

    该死的奸细啊,毁了我阿部忠秋一世英名啊。

    想到这里,他连忙道:“这件事情肯定有一些误会,请公主殿下将此人请出来和我们当面对质。”

    朱媺娖冷声道:“我知道你的目的是想找出这个人,不过他暂时不想暴露身份,因为他要保证自己在江户家眷的安全。”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他是谁,我可以让他出来。但是你想好了,如果对质之后,确认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可就别怪本公主不客气了。”

    阿部忠秋的神情微微一滞,为了找一个奸细,进一步得罪这个看起来也不太好惹的明国公主,值不值得?

    最终,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神情惭愧的道:“是我唐突了。”

    “不过请公主殿下明鉴,我们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哪敢真的做出对沈大人不利之事,而且也没有那个实力啊。”

    这些话无疑是承认了有朱媺娖说的这些事情,他的话音一落,在场的明国人顿时义愤填膺,纷纷怒斥起来。

    “该死的倭寇,果然贼心不死。”

    “沈大人,与这些倭寇还有什么好谈的?他们表面谦恭,背后却阴毒至极,如蛇蝎一般,怎能轻信他们?”

    “对,让这些倭寇付出代价,不能让他们离开小仓城。”

    ……

    阿部忠秋知道,这些人必然有演戏的成分,但是也能看出,沈浪在明国的地位确实很高,影响力很大。

    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前功尽弃,并引来极大的麻烦。

    何况这件事情,确实是己方有错在先,如果没被人听到还好,被人听到了还被揪出来,那就只能自讨苦吃了。

    可是,还未待他想好怎么去化解这个矛盾,旁边的一个部众突然站到中间,然后向着沈浪所在的方向跪下,神情严肃的道:“此事和阿部大人无关,是我等四人所为。”

    “我栗山吉次愿意承担罪责,以死谢罪,请沈大人成全。”

    他的话音一落,另外三人也先后站出来,并跪下道:“我等也愿以死谢罪,请沈大人成全。”

    沈浪还没有说话,朱媺娖便直接道:“你们的命,岂能与我相公的颜面相比?”

    “再说了,你们代表的是幕府,你们真的以为你们死了,就能一了百了?”

    听了这话,几人心头一颤,知道自己即便是死了,也会被扒掉一层皮。

第七百五十二章 夫唱妇随斗倭寇(下)

    几个部众一起痛骂沈浪,甚至扬言要刺杀沈浪时,阿部忠秋也在场,更没有及时制止。

    所以,现在被揪出来,他自己也难辞其咎。

    狡辩也没用,更没办法推脱,因为这夫妻二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而且错在己方,挨打要立正,阿部忠秋没办法再让几个部众站在最前面承担责任了。

    于是,他主动出声道:“沈大人,公主殿下,还请二位息怒。”

    “我不知道那人是如何与公主殿下说的,但是我可以保证,我的几位同伴也只是逞口舌之利,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实施所谓的刺杀行动。”

    “就如公主殿下所说,沈大人为大明除虏灭寇,收大员,逐洋夷,得罪的敌人不知凡几。如果这般容易被刺杀,沈大人也不会出现在我们日本了。”

    “那些对手,哪一个不比我们日本更加厉害,连他们都拿沈大人没有丝毫办法,我们这几个人哪敢不自量力的在明军眼皮子底下行不智之事?”

    “还望沈大人和公主殿下明察。”

    朱媺娖冷声道:“说一千,道一万,你自己也承认确实疯狂辱骂过我相公是吧,也确实扬言要刺杀是吧。”

    阿部忠秋神情尴尬,连声道:“口舌之利,口舌之利。”

    朱媺娖得理不饶人:“在我们大明,如果亵渎征夷大将军,那可是要杀头的。在你们倭国,这般辱骂征夷大将军,下场也不会太好吧。”

    “何况,你们是代表你们幕府将军来的。”

    “如此行径,本公主只感受到了满满的恶意,这也说明你们倭国是对我们充满敌意的,谈判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暗地里却在备战,随时准备偷袭我大明天军是不是?”

    听了这话,阿部忠秋的心头一惊,就是骂人表达不满而已,被你说得这么严重。

    以我们日本现在的国力,你们不来打我们就烧高香了,谁还敢主动攻击你们明军啊。

    不过,他也算是听出来了,这明国公主如此做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要好处,开更高的价格。

    你们夫妻二人,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简直和那沈浪是一丘之貉,或者说这根本就是沈浪的主意。

    肯定是沈浪的主意,不然哪有那么巧,都到最后一步了,这明国公主突然跑了出来。

    还有那奸细,即便想要告密,肯定也会先向沈浪去密报,怎么会选择一个公主去告密呢?

    瞟了一眼上首位面无表情,一副事不关己的沈浪,阿部忠秋简直恨得牙痒痒。

    如果不是老夫平时不喜欢那般粗俗的骂人,肯定也会忍不住破口大骂,太狠了,临走都要再砍老夫一刀。

    不过,这一刀和之前不同,是该挨的,所以阿部忠秋不想承受,也得承受。

    于是,面对朱媺娖的咄咄逼人,他主动道:“请公主殿下放心,以此为鉴,此类事情以后绝对不可能再发生了,日本也愿与明国世代交好,绝对不会发生进攻明军之事。”

    “但错误已犯,我们愿意受罚,只要处治合理,我们都愿意接受。”

    朱媺娖秀眉微皱,反问道:“那你认为什么才叫处治合理?”

    阿部忠秋已经吃了这样的亏,所以他根本不上当,连忙道:“未遇此先例,我也不知,不过我觉得赔偿五十万两白银应是较为合理。”

    “若是有人要骂我,只需要一千两白银,我就可以让他骂个够。即便是我们幕府将军,若有人愿意出五十万两白银,肯定也不介意被人骂一骂,哪怕是当面骂。”

    听了这话,确实刷新了在场不少人的三观,还能这样?真应了那句话,不要脸,天下无敌。

    一直未开口说话的沈浪,也不由的嘲讽道:“原来,你们幕府将军的脸面,竟然这么不值钱?你们这样,反而更让我忌惮啊。”

    “正所谓咬人的狗不叫,真准备咬人时,那可是丝毫不会嘴软,直接置人于死地,我这不是在养虎为患吧。”

    对现在的阿部忠秋来说,脸面是最不值钱的,只要能省下一大笔钱,脸要来干什么?

    不过,你沈浪刚才骂人了啊,骂人了啊,还是当着我的面骂人,而且骂的还不止一两个人,从上到下几乎把我们都骂了一个遍,在场所有人都可以作证啊。

    阿部忠秋故意忽略养虎为患四个字,然后诚恳的道:“若是沈大人不解气,可以再多骂几句,五十万两我们还是会赔偿。”

    他这句话是在提醒沈浪也骂人了,同时也告诉沈浪,骂人再正常不过,我们都不当回事,就你们明国人大惊小怪的,还闹得这么大。

    死猪不怕开水烫,遇到这样不要脸的,沈浪也有些无语了,他懒得再鬼扯,直接道:“我是文明人,懒得骂了,一口价,五百万两,这事就此揭过。”

    听到这样一个轻描淡写的数字,阿部忠秋差点一口老血直接喷沈浪一脸。

    这么容易赚钱,你沈浪何不直接到全世界去找骂?这样的话,你们明国的财富轻轻松松的就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了。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同意,开始据理力争,其实也没理,毕竟一开始就不占理。

    最终,花费了好大一番力气,太阳都要落山了,才以一人一百万两达成共识。

    一共四个人,一人一百万两,一共就是四百万两。

    也就是说,花了吃奶的力气,也只减了一百万两,但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了,因为之前很难让沈浪让步。

    阿部忠秋几乎是哭着将之前五百万两的赔偿金额给改成了九百万两,依然是分十年还清,负担一下子加重了近一倍,这骂人的代价太大了。

    这还不止,朱媺娖随即要求将那四人每人杖责五十,对于这样的要求,阿部忠秋已经不想再说了。

    四个部众也甘愿接受处罚,似乎被打一顿心里还要舒服些,太难受了,把我们卖了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处罚完了之后,看到沈浪在《明日亲善条约》上签下名字,并按下手印后,阿部忠秋激动得差点儿都要哭了,太不容易了。

    签完了条约之后,阿部忠秋一刻也不想再在这里呆了,太可怕了,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啊。

    所以,即便已经快天黑了,沈浪一再挽留,他还是使出浑身解数的推辞。

    饭也不吃,连夜带着一干麾下飞也似的逃出小仓城,然后迅速乘船离开九州岛。

第七百五十三章 条约履行,开始收岛

    阿部忠秋是连夜乘船跑的,此生再也不想见到沈浪那个可怕的魔头啊。

    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奔波,终于回到了渴望已久的江户。

    此时的幕府已经得知至少一万的明军精锐增援而来的消息,已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战端再起,幕府的统治将更加的难以维持。

    得知阿部忠秋回来的消息时,德川家光连鞋子都来不及穿,第一时间冲出天守去迎接。

    阿部忠秋很是惭愧,扑通一声跪下,然后悲泣的道:“主公,阿部有负重托啊。”

    德川家光正准备扶起阿部忠秋的双手顿时僵愣在了半空,和谈失败了?

    阿部忠秋知道自家主公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连忙补充道:“虽然和谈已经成功,但是没想到我们内部出了奸细,提前将我们的底细全部汇报给了那沈浪。”

    “正因如此,为了促成和谈,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阿部失职啊。”

    听明白了其中原由,德川家光顾不得那么多,立即道:“先进来再说。”

    待一行人进入天守后,德川家光又连忙道:“和谈的文书给我看看。”

    阿部忠秋迅速将签订好的《明日亲善条约》递了上去,德川家光连忙逐条翻阅起来。

    看完之后,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代价果然很大,心里简直在滴血。

    不过,他转念一想,只要让战事先暂停下来,还是值得的。

    因为幕府援军的两次大败已经全面传开,各藩领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一些因丧失主家而成为浪人的武士也趁机作乱。

    内部各种问题很多,如果不尽快稳定下来,幕府的统治都难以维持,更不用去谈抵御明军了。

    所以,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总比现在与明军全力一搏要强。

    可见,沈浪通过两次大胜这两巴掌直接将这个骄傲的幕府将军给彻底扇醒了,让他有了深深的忌惮,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做出妥协。

    随即,德川家光又问起了奸细之事,阿部忠秋只能一五一十的道来。

    听完之后,德川家光也忍不住指着阿部忠秋摇头道:“阿部啊阿部,你啊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会在这种关键时刻犯这种错误呢?”

    其实,阿部忠秋到现在都没有想通这个问题,怎么会出奸细呢?而且还能将自己那么秘密的谈话给听了去,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回来的这一路想来,除非奸细是躲在房顶上,可他又是怎么上去的呢?而且这么多次都没有被发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可是,对现在的德川家光来说,再去追究奸细的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他也不准备将这个奸细找出来,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奸细明显已经投靠了沈浪,是沈浪的人。

    在这个时候为了出一口气,再去得罪沈浪,太不值得了。

    所以,对于阿部忠秋这一行人,除了几个完全值得信任的,其余的人,他准备找个理由将他们全部驱逐出重要的位置,这明摆着是让那个奸细自己离开。

    可他和阿部忠秋哪里能想到,压根儿就没有所谓的奸细,纯粹是沈浪和朱媺娖夫妻俩自导自演的。

    这样,既可以避免让倭国人猜想到己方有窃听神器的存在,还能够让倭国内部疑神疑鬼,一举两得。

    好不容易立了一功的朱媺娖在与崇祯的无线电通话中,忍不住邀功的道:“父皇,这次娖儿没有给你丢脸吧,那四百万两,也有女儿的一份功劳哦。”

    崇祯开怀大笑道:“四百万两,有两百万两是娖儿的功劳,父皇记在心上,等你回来,父皇一定好好的犒赏你。”

    接下来,就是双方开始履行条约内容了,首先第一项就是倭国向大明交付伊予之二名岛。

    岛的交付没有什么分歧,主要是上面的人,双方达成的共识是由他们自己决定。

    愿意继续留下来的,可以留下,愿意离开的,也任由他们自行离开,不得强迫。

    在条约刚签订完后,沈浪便立即派人到伊予之二名岛上将条约的一些内容公开了,同时派出北洋舰队的十艘战舰对濑户内海几处要地和该岛东面的鸣门海峡进行封锁。

    因为从岛上撤离的人员,从这些地方离开是最方便的。

    而北洋舰队封锁这些地方,并不是要阻止岛上的人撤离,而是防止有人是被胁迫的。

    所以,幕府即便知道,也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派人下令各藩接受《明日亲善条约》,不得违逆,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面对明国使者的到来,表现最积极的就是土佐藩了,不过不是土佐藩的藩主山内忠义,反而是下面的一些家臣和武士,甚至还有不少浪人。

    原因无他,土佐藩原本就不是山内家的藩领,而应属于长宗我部氏。

    只因在关原合战时,长宗我部氏为西军而战,所以在德川家取胜后,长宗我部氏受到重处,藩地被夺,藩主长宗我部盛亲成为浪人。

    但在之后的冬之阵、夏之阵战斗中,长宗我部盛亲再次加入丰臣军,但最后丰臣家又战败,长宗我部盛亲和其五个儿子先后被斩首,导致长宗我部氏的直系直接灭亡。

    可即便如此,长宗我部氏的旧臣依然忠心耿耿,不满新藩主山内氏的统治。

    山内氏为了维护山内家的权威,对长宗氏部氏的旧臣进行了各种打压,很多人因此而落入低层,甚至成为浪人,于是对山内氏的不满更甚。

    以前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现在伊予之二名岛都要割让给明国了,这里将属于明国,效忠幕府的山内氏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沈浪自然也愿意给这些人撑腰,长宗我部氏的旧臣迅速被组织起来,他们还找来长宗我部氏的一个支系,准备在明军的支持下,重建属于长宗我部氏的土佐藩。

    藩主山内忠义虽然愤怒不已,但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怕的不是这些长宗我部氏的余孽,而是怕他们背后的明军。

    所以,他不但不敢动手干涉和镇压,还不得不想着尽快跑路。

    因为他知道,一旦藩内的长宗我部氏成长起来,自己很可能会被清算,到时候想跑都来不及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太悲哀了

    除了山内家这种深受幕府信任的狗腿子,面对伊予之二名岛要换天的形势,最担心的自然是那些亲藩大名了。

    毕竟他们不但深受幕府信任,而且与德川家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其实并不只是姓德川,才是亲藩大名,亲藩大名最多的反而是松平氏。

    因为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并不姓德川,德川只是苗字,苗字是一个分家姓氏的意思。

    在德川家康之前其家族主要是姓松平的,如果再往上追溯的话,他们家族最初是姓源。

    德川家康是第一代姓德川的,传承到现在才第四代,而松平氏已经传承了很多代了,自然分布就更加广泛了。

    比如之前战死的松平直政、松平忠弘,都是与德川幕府有血缘关系的亲藩大名。

    如今在伊予之二名岛,亲藩大名就有三家,都是松平氏,分别是:松平(水户)家、松平(纪伊)家、松平(久松)家。

    其中,松平(水户)家还是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的支脉,而在美祢郡战死的德川赖房,就是来自水户德川家,而且是藩主。

    正因如此,水户松平氏第一个就想跑路,生怕到时候会被打压和清算。

    本来,他们跑路应该是最快的,因为他们就在鸣门海峡的南面,跨过海峡就可以离开伊予之二名岛了。

    可没想到,明军舰队的动作太快了,第一时间就将海峡给封锁了,这样就导致他们所在的高松藩反而距离明军最近,明军的舰队随时都可以进行炮击。

    所以,他们现在反而是最危险的,不敢轻易涉足鸣门海峡,万一在海峡中央遭到明军攻击,那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其他两家可以不经过鸣门海峡,选择经濑户内海也可以到本州,但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在濑户内海的必经之地也有明军战舰游弋,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过,伊予之二名岛也不是幕府统治的核心区域,虽然有几家亲藩大名,但外样大名的总体实力还是要比亲藩大名强很多。

    相比于亲藩大名,外样大名几乎都迅速的改换门庭,一个个宣誓向大明效忠。

    毕竟谁也不傻,在这个时候与大明作对,简直是不知死活。

    然后,这些人在沈浪的示意下,纷纷当起了说客,去劝说几个亲藩大名也归顺大明。

    如果实在不愿意归顺,那走的时候就要小心一点了,千万不要想着去胁迫藩领的其他人跟着一起撤离,否则的话,明军战舰就不会客气了。

    虽然没有直说,但这个隐晦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要走可以,尽量少带人,带的人越多就越危险。

    这些人也不傻,那沈浪分明是想尽可能的将几藩的一切都留下来。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携带大量财物,甚至想要将兵力也一起带走,基本上不太现实,到时候明军买通几个人,然后说是被胁迫的,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为了避免危险,尽量少带人,只带信得过的。

    至于财物,可以说是留给明军的买路钱,除非是想石沉大海,否则还是尽可能的轻装上阵。

    可这样一来,撤离的话,损失就太大了,几乎瞬间就成了浪人。

    当然,凭借几家的地位,以及与德川家的血缘关系,去了江户,肯定也能得到一些封赏,甚至还有机会在其他地方重建藩领。

    可是,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赚回来的,而且即便有机会重建藩领,恐怕也很难有现在这么大了。

    毕竟整个日本的土地已经分配完备,想要建藩,就只能等着其他藩领出事被改易,或者从一些大藩中分出支藩,这都需要时间和机遇,并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明军使者所说的话对他们也有很大的震动。

    “如今的大明实力太强大了,幕府根本没有能力对抗,随着幕府精锐损失惨重,幕府的统治都岌岌可危。”

    “所以,你们即便去了本州,以后的命运也是难卜,而留在大明麾下,只要尽心效忠,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而且,大明为了对九州岛、伊予之二名岛及长州藩的统治更加的名正言顺,也愿意扶持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亲藩大名上位。”

    “所以,首先投靠大明的亲藩大名,必然能够得到重视,地位也会节节攀升,绝对会比效忠幕府更有前途。”

    于是,在种种利弊的考量下,最终三家亲藩大名竟然都决定抛弃幕府,断绝与德川家的关系,直接投靠大明。

    松平(纪伊)家和松平(久松)家选择投靠还能理解,没想到松平(水户)家在藩主松平赖重的率领下,也选择了归顺。

    沈浪分析了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原由,这无非是一种两边押宝的策略。

    首先,幕府不会因为水户松平家归顺大明,而去制裁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

    毕竟水户德川家的身份地位姑且不说,其藩主德川赖房刚为幕府战死不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这件事情制裁水户德川家也说不过去,还会削弱幕府自己的亲信势力。

    而归顺大明,以后一旦战事重启,幕府的统治崩溃,到时候说不定还能为主家求些情,救他们一命。

    松平赖重确实是这样想的,这种策略并不新鲜,在战国时代,以及关原合战时,都有一些家族两边下注,最终不说得到多大回报,但保命的可能性大了很多。

    几家亲藩大名都归顺了,最尴尬的就属山内氏了,山内忠义震惊不已,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原本他还想着跟这几家一起逃跑的,没想到他们都归顺明国了,太可恶了。

    其实,他心里也想向明军投降,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土佐藩的形势与其他藩领有很大不同,藩领内长宗我部氏旧臣的势力很大。

    相比于曾经为幕府建立不少功勋的山内氏,那沈浪肯定更喜欢与幕府有深仇大恨的长宗我部氏。

    所以,山内氏留下来,很可能会被长宗我部氏给取代,并被清算。

    想明白了这层原因,山内忠义只能忍痛拒绝明国使者的好意,坚持要离开伊予之二名岛。

    小小的山内氏,自然不被沈浪放在眼里,要走就走吧。

    山内忠义也很识相,只带了山内氏族人,以及少量亲信家臣和一些细软,然后请求明军能够送他们离开。

    他此举的目的就是让明军看看,自己带的人和物都绝对符合要求,可以接受检查。

    看他们这么识趣,北洋舰队也就懒得检查,直接送他们过了鸣门海峡。

    随着山内氏的离开,伊予之二名岛的交接工作在预定的日期内圆满完成,沈浪迅速派三千勇卫营进驻,以维护大明对该岛的统治。

    得到消息的德川家光只能叹息一声,偌大的一个岛,就撤回了几百人,太悲哀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幕府统治的急剧衰落,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第七百五十五章 沈浪的底线

    随着伊予之二名岛被大明控制后,幕府承诺的四个通商口岸也随即开放。

    已经得到消息的大明商人早就在暗中准备,随着正式开放,便纷纷涌入。

    在短短的时间内,大明对倭国的贸易量便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迅速冲击着倭国市场。

    一直努力推行锁国令的德川家光,真正的见识到了国门被打开后,明国商品疯狂倾销的威力。

    为了尽快的占领并控制倭国市场,沈浪提前就准备好了一些策略。

    首先成立商会,只有获得商会认证的商人才能拥有进入倭国贸易的资格。

    而这些商会成员,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有义务配合明军的行动,毕竟控制对手的市场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

    对于沈浪这个后世人来说,快速而有效的抢占市场的手段他再熟悉不过了。

    先二话不说,把价格打下来,卖出一个对手根本卖不出的价格,打价格战,一步步通过低价倾销将对手活活耗死。

    然后,将濒临破产的对手收购,或者逼其破产倒闭,以达到直接垄断的目的。

    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反垄断法,而且倭国还给了大明最惠国待遇,就算是打价格战,大明商人一般也不会亏本,顶多只是赚得少。

    因为如今大明的商业氛围已经非常正规化了,商品的生产也产业化了,流水线模式也慢慢成熟,成本相对低廉,这是倭国商人根本没办法比的。

    所以,来自大明的盐、粮、茶、瓷器、铁器、布匹等等必不可少的商品,迅速的攻城掠地,让倭国商人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就慢慢的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明货。

    比如明盐,明米,明茶、明铁、明布等等。

    当然,抢占市场的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更多的投入。

    毕竟倭国也只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网络,交通运输也比较落后,想要通过这四个窗口侵占其整个市场,肯定要有一定的耐心。

    其实,想要兵不血刃的控制倭国,沈浪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只需要一招:卖种子。

    在沈浪刚来到大明时,当时的大明除了内忧外患,最大的难题就是饥荒和瘟疫。

    饥荒会导致大量流民的产生,从而让流寇的数量急剧增加,流寇和饥荒又会导致大量的死亡,既而引发瘟疫。

    瘟疫又会进一步加剧民不聊生,军队的战斗力下滑,也就更难处理内忧外患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饥荒。

    只要没有饥荒,普通百姓都能吃饱饭,自然就不会有人去造反了。

    没有内患,朝廷也能够收上税,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建虏。

    沈浪曾经在论坛和贴吧上与广大网友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一想到穿越到明末,还有传送门进行双向传送,首先就想到要把杂交水稻、杂交小麦、土豆、玉米等改良种子带过去。

    只要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饥荒的问题。

    这个道理咋一听,很有道理,沈浪差一点就在大明这么干了。

    但他又注意到了另一个人的帖子,这帖子中谈到,后世这些改良的种子,固然可以大大的提高亩产量。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改良的种子,后代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也就是说,产出的粮食不能再做为种子,不然第二年的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是绝收。

    要保持高产量,必须每年都买新种子。

    关键这里是大明,大明无法生产这些种子,所以每年都要从现代社会购买大量的新种子。

    然后,还要从京师向全国分发,中间要经过各个环节才能到百姓的手上。

    如果中间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一些不法商人炒作粮种,导致百姓不能及时得到种子,大明的粮食产量将很难得到保证。

    只要出一次事情,那就是极其严重的大事。

    所以沈浪在考量之后,便将这件事情给延后了下来。

    而随着大明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强势平定了内忧外患,国内相对稳定之后,推广杂交种子的事情就更不用那么急切了。

    毕竟大明还是农耕社会,没有机械化可言,如果粮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百姓的精力便会更多的放在农业上,一些资本也会更加专注于农业。

    这就会将大量劳动力牵扯进农业中,这也将直接影响大明正在开启的工业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有些得不偿失。

    再说句晦气的话,万一哪天杂交种子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得到大规模的种植,而他沈浪突然暴毙,没办法再提供新的种子。

    那对整个大明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旦夕之间亡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沈浪最终打消了推行杂交种子的念头,还不如多花一些心思一步步的推行现代化的种植方式。

    比如发展现代肥料、农药、灌溉方式、大棚种植技术等等,这反而更加切合实际,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既然这种方法的风险那么大,在大明不适用,可如果用来对付敌国,那真的是一条心黑手辣,黑虎掏心的毒计啊。

    哪怕是现代社会,一些大国也在利用种子的手段去控制其他国家,不但有植物种子,还有动物种。

    何况是这个时代,运作起来只会更加简单,这根本就是降维打击,杀人不用刀,一灭就是一国。

    而且,倭国相比大明,种植面积要小得多,操作的难度也会大为降低。

    如今倭国的大多数百姓,想吃一餐白米饭都是奢侈,如果有大幅提高产量的种子,还不一个个抢着种。

    但是这个念头,只在沈浪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就被他放弃了。

    因为他极为尊敬的那位老人,他的梦想就是将杂交技术推广到全世界,造福全世界的人民,让世界上不再有饥饿。

    如果自己将这个伟大的成果当成一种手段去对付别人,通过饥饿的方式制造敌国内乱,以致大量普通百姓饥寒交迫而亡,这无疑与那位老人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

    所以沈浪哪怕再痛恨倭寇,也不想逾越这条底线。

    他现在不会用这种歹毒的方法去对付倭国,以后也应该不会用来去对付其他种族。

    无形中,倭国逃过了这一场恐怖的灾难。

第七百五十六章 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崇祯二十一年八月十日,对大明的来说,确切的说,应该是对大明的武器发展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大明的第一款机枪终于闻世了,命名为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这款枪,并没有照搬后世的任何一款机枪,而是将后世几款机枪被证明有效的技术特点,尽可能的综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机枪。

    其中借鉴得最多的两款机枪,分别是马克沁重机枪和哈奇开斯重机枪。

    之所以是这两款机枪,是因为这两款差不多同时代诞生的机枪,分别代表着单管机枪发展方向的两个先驱。

    相对来说,马克沁机枪更为人们所熟知,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因一天杀伤英法联军近六万人而闻名世界。

    相比于马克沁机枪,哈奇开斯机枪就没有那么耳熟能详了,但这并不表明其性能比马克沁机枪差多少。

    小鬼子就对这款机枪情有独钟,仿制出了九二式重机枪,成为其发动侵略的主要重机枪。

    哈奇开斯机枪诞生得比马克沁机枪晚一些,马克沁机枪最典型的特点,便是水冷式结构,随身带着个大水箱。

    当时的人们,已经比较有专利意识,马克沁机枪的发明人马克沁将其所发明机枪的技术全部申请了专利。

    所以,其他武器专家想要研发新的机枪,为了避免引起专利纠纷,就只能尽量的绕开这些技术。

    而如今的大明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所以能够尽可能的去兼顾几款枪的优点,将一些优秀的技术进行综合利用。

    哈奇开斯重机枪就是在这种情景下诞生的,它成功的绕开了马克沁最显著的水冷特点,发明了气冷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气冷机枪。

    而历史也做出了选择,气冷技术最终还淘汰了水冷,成为沈浪那个时代所有机枪的选择。

    不过,水冷式机枪被彻底淘汰,那还是在二战之后,在这之前,水冷式机枪因为其一些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水冷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水来给高温枪管进行降温,所以作战时,要给机枪准备大量的水,如果是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作战,那就很麻烦了。

    气冷的特点则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达到给枪管降温的目的,其手段就是在枪管上增加一些散热片。

    比如九二式重机枪的枪身和枪管那种密集的金属格栅就是散热片,这种结构比水冷要简单得多。

    不过事实证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冷的制冷效果是不如水冷的,要差上不少。

    因为这种自然冷却的时间太长,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在枪管上浇水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所以,气冷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其制冷效率不如水冷,导致哈奇开斯机枪的火力持续性也不及马克沁机枪。

    只要水供应得上,马克沁机枪几乎可以一直射击下去,开最高射速都没有多大问题。

    但哈奇开斯机枪就不行了,为了保证其持续火力,它只能大幅降低其射速,实际射速大概一分钟一百二十发左右,只有理论射速的四分之一左右。

    否则,以最高射速射击,一分钟就能让其枪管发红,四五分钟就能让枪管红得发亮,而这时里面的膛线几乎都被磨光了。

    即便哈奇开斯机枪能够快速的更换枪管,也不能弥补这种火力持续性的差距。

    这样咋一看起来,气冷技术的综合性能似乎还不如水冷。

    但是,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最终还是选择了气冷式,因为马克沁机枪这种水冷结构相对要复杂得多,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技术的生产工艺。

    这种工艺对如今大明的工业技术来说,是目前所不具备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另一个重要原因,崇祯和朱慈烺都知道气冷技术最终将会淘汰水冷技术,那大明肯定要以气冷技术为主,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至于水冷技术,沈浪并不打算直接放弃,他准备在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正式量产之后开始进行研发。

    毕竟这种技术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正式出现,怎么能直接淘汰呢?

    何况,即便水冷和气冷技术同时出现了,水冷技术至少再用几十年都不过时。

    所以,这条路并不是浪费时间,再加上水冷技术一些更高工艺的要求,说不定还能给大明的武器专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进一步推动大明工业水平的发展。

    除了制冷方式不同,以上两款机枪的供弹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马克沁机枪采用的是帆布弹带供弹,每条弹带的弹容易为333发,弹带还可以续接,让其理论射速可达600发每分钟。

    哈奇开斯重机枪主要用的是24发保弹板,这种大金属板子不方便携带,持续性也不如弹链,开放式的设计还容易进灰,所以其理论射速最高只有450发每分钟。

    但是,其供弹的可靠性要比马克沁机枪的帆布带要好得多。

    后期哈奇开斯机枪改成了可拆式弹链进行供弹,火力持续性得到加强,再装填的效率也比马克沁机枪不可拆卸的帆布弹带更好。

    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便是采用的这种可拆式弹链进行供弹,再加上枪管和枪身增加了更多的散热片,让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的理论射速也能达到450发每分钟,实际射速则能达到200发每分钟。

    这两款枪还一个显著的异同,便是枪机的运作方式。

    马克沁机枪采用的是当时主流的枪管后坐式,而哈奇开斯机枪则采用的是长活塞导气式这种新原理。

    历史证明,长活塞导气式的性能更加优良,其不用退管的方式让它的精度比枪管后坐式机枪的精度要更加优秀,所以沈浪那个时代的机枪主要都是用的这种技术。

    于是,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便毫不犹豫的采用了这种方式。

    说了那么多各自的优点,这两款机枪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重,全枪的重量都至少在五十公斤以上。

    这个问题,崇祯二十一式也没有解决,其总重量达到五十五公斤左右。

    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通用机枪出现才能大幅度降下来了。

    在口径方面,崇祯二十一式机枪采用的是0.255寸(一寸若3.11厘米)的子弹,与崇祯二十式步枪弹能够通用。

    这个标准在崇祯二十式步枪正式定型时便已经确定了下来,也是用的大明自己的标准。

    因为无烟火药、底火、针式技术等的发明和应用,金属子弹的问题在年初便解决了。

    而金属子弹的诞生,也能更好的发挥出机枪的威力。

    经过这几天的测试,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的枪口初速可达750米每秒,有效射程达八百米,最远射程可达三千米以上,各项数据基本上达到一战机枪的水准。

    对大明来说,第一款闻世的机枪便有这样的表现,无疑是成功的,所以沈浪也予以了认可,崇祯便正式拍板开始量产。

第七百五十七章 进击的多尔衮

    机枪的问题解决了,可谓去了沈浪的一块心病。

    有了机枪,甭管你骑兵再厉害,都得给老子学会能歌善舞。

    说到骑兵,这几个月来,多尔衮的建虏骑兵在西伯利亚表现得还不错。

    四月份左右的时候,多铎在多尔衮的命令下,不是攻占了罗刹人在勒拿河下游的据点基廉斯克城吗?

    已经彻底的显露出野蛮侵略行径的罗刹人,这几十年来都是他们去侵略别人,哪能容忍自己吃这么大的亏?

    所以,在哈巴罗夫和屠格涅夫先后逃到罗刹人在西伯利亚的指挥中心雅库茨克后,便第一时间向军政长官弗兰茨别科夫报告了博格达人的巨大威胁。

    看到哈巴罗夫和屠格涅夫二人如此狼狈,麾下损失惨重,弗兰茨别科夫也大为震惊。

    当他得知基廉斯克城都被博格达人给攻占了,就更没办法淡定了。

    这么多年,只有罗刹人攻城掠地,灭了几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汗国。

    如今没想到,在这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多是一些落后的土著,竟然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显然,博格达人不是土著,他们的实力也远超之前的预估。

    更重要的是,他们人数众多,兵力远远超过整个西伯利亚的罗刹人。

    如果不加以遏制,即便是雅库茨克城,也会受到威胁。

    事实证明,罗刹人想得没错,多尔衮也不是善与之辈,攻占基廉斯克城后,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因为他很清楚,以罗刹人的野蛮和凶残,双方之间不可能和平共处,必须有一方退出这片土地,才能让这里归于平静。

    而且,对于女真人来说,老家是回不去了,所以只能想办法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如果以后明军又打来了,还有地方进行迁移。

    这次,女真更加输不起,如果输掉,轻则会成为罗刹人的奴隶,重则就直接灭族了。

    而罗刹人,他们还有退路,无路可退的女真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于是,趁着罗刹人新败,没有更多的兵力支援而来,多尔衮决定在今年的天气转冷之前,对位于勒拿河中下游左岸的奥廖克明斯克城用兵。

    相比于基廉斯克城,奥廖克明斯克城的位置和资源更加优越,其周围分布着很多湖泊和大面积覆盖的森林,所以鱼类产量很大,野兽种类众多。

    特别是鹿,鹿皮、鹿茸、鹿肉,浑身是宝,各方面价值都很高。

    这对作为渔猎民族的女真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为了女真族更好的繁衍生息,多尔衮决定必须拿下这里,所以这几个月的时间,女真的探子和哨骑便沿着勒拿河不断北上,出现在了奥廖克明斯克城周围,开始侦察其各方面的情报,为攻城做准备。

    不是多尔衮不想发起突袭,实在是西伯利亚太大了,基廉斯克城与奥廖克明斯克城相距至少一千六百里。

    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准备,盲目出击的风险太高了,女真人再也承受不起重大的损失。

    不过还好,多尔衮手上现在有两大利器,其一是无线电,另一个就是燧发枪,这都是与周遇吉暗中交易得来的。

    二十部无线电,数量是不多,但作用实在太大了,让坐镇在基廉斯克城的多尔衮都能及时的知晓奥廖克明斯克城的动向。

    而燧发枪,则让女真人的火器不但不弱于罗刹人,还要更强一筹,因为罗刹人还用着类似于鸟铳的火枪。

    不过,罗刹人的战马占据很大的优势,其骑兵战术运用得也很熟练,在这方面,不以骑兵为主的女真人要吃些亏。

    但有了燧发枪来弥补差距,同等数量下的野战,女真人丝毫不惧,甚至还能占据上风,这也得到了实战的证明。

    因为发现博格达人出现在奥廖克明斯克城周围后,城中的罗刹人并没有坐以待毙,多次主动出城发起袭击,但是败多胜少。

    占不了便宜,又摸不清楚城外究竟有多少博格达人,为了保存实力,罗刹人不得不龟缩城内,等待来自雅库茨克城的支援。

    这几个月时间,多尔衮除了派兵侦察,还做了各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后勤补给方面。

    他通过西伯利亚的一些特产,如兽皮、木材、鱼类等实物与大明商人进行贸易,换来急需的各种粮食、铁器、棉衣等。

    这种贸易并没有被大明封锁,所以可以公开进行。

    暗中的,还可以从周遇吉手中换来弹药,甚至是燧发枪和红衣大炮。

    如今,多尔衮手中的燧发枪数量超过了三千支,红衣大炮也有了十五门。

    这么大数量,他不知道明国朝廷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不过他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多多益善。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全力准备,多尔衮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于是,他派出麾下梅勒章京阿勒哈率领三千五百兵力向奥廖克明斯克城进军,再加上在奥廖克明斯克城周围袭扰的五百人,一共四千兵力。

    这些人中,其中一千五百人是燧发枪兵,其中还有八门红衣大炮。

    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女真军队火器比例最高的一次了,这自然是受到了明军的影响。

    不过,如今的明军,特别是勇卫营,已经全面火器化了,所以双方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短,反而进一步拉大了。

    正因如此,多尔衮已经慢慢的打消了在建州复国的念头,甚至,他都不敢公开以大清后裔自居,又叫回了大金了,免得刺激到明国。

    毕竟女真已经与罗刹人不死不休了,如果再腹背受敌,那就真的完蛋了。

    弗兰茨别科夫没想到博格达人这么快就开始觊觎奥廖克明斯克城了,在得到奥廖克明斯克城守军指挥官卡普什金的求援后,他既震惊,又愤怒。

    奥廖克明斯克城位于基廉斯克城与雅库茨克城中间,如果奥廖克明斯克城被博格达人攻占,那么雅库茨克城将直接处于博格达人的兵锋之下了。

    到时候罗刹人,就会很被动,在西伯利亚的统治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所以,不但要救援奥廖克明斯克城,还要尽可能的重创博格达人,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北犯。

    为此,他精心的制定了一套战术,让哈巴罗夫和屠格涅夫这两个败军之将戴罪立功去执行。

    其中屠洛涅夫率领六百兵力去支援奥廖克明斯克城,而哈巴罗夫则率领五百兵力绕道去袭击博格达人的后方。

    不管是哪一路得逞,都能给予博格达人以沉重的打击。

    不是弗兰茨别科夫不想派出更多的兵力,实在是作为指挥中心的雅库茨克城,也拿不出更多的兵力,抽出这一千一百人后,整座城都空虚了。

    所以,派出援军之后,他又迅速的派人前往都城向皇帝请援。

    因为他深知,以罗刹人在西伯利亚的力量,基本上不可能消灭博格达人的威胁。

    为了能够彻底的解决博格达人这个心腹大患,只有派出更多的援军。

第七百五十八章 沈浪,我得谢谢你啊?

    弗兰茨别科夫之所以将有限的兵力分开,而不集中一处去支援奥廖克明斯克城,是有着他自己认真的考量。

    他认为,只要屠格涅夫的援军一到,在冬季全面降临之前的几个月内,不管博格达人派出多少兵力,都很难将奥廖克明斯克城攻占。

    博格达人没有如此深入过西伯利亚,不知道这里冬天的寒冷。

    到时候,不用哥萨克骑兵出击,冬天的寒冷就能将博格达人埋葬在这里。

    所以,与其将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将博格达人击退,还不如让博格达人看到破城的希望,然后拖到冬天,一举将他们歼灭。

    这样的话,还能派出哈巴罗夫这支奇兵。

    如果博格达人久攻奥廖克明斯克城不下,并派出更多的援军去支援,那就更好了。

    哈巴罗夫只要掌握好时机,就能在博格达人后方造成巨大的破坏,让他们疲于奔命。

    勒拿河是西伯利亚的第二大河,长四千四百公里,全年结冰期较长,但当下正处于一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所以河面没有封冻。

    哈巴罗夫和屠格涅夫一起从雅库茨克城乘船沿着勒拿河南下,虽然雅库茨克与奥廖克明斯克之间的距离,没有奥廖克明斯克到基廉斯克那么远,但也有一千三百里左右的距离。

    而且沿着勒拿河南下是逆流而上,所以速度也慢了不少。

    经过近十天的航行,船队距离奥廖克明斯克城已经不足两百里了。

    以防哈巴罗夫的行踪被博格达人提前发觉,哈巴罗夫一行便没有再继续乘船南下,而是找到一处适合停泊的地方靠岸,然后从河东岸登陆,从地面上继续南下。

    虽然他们很谨慎,须不知,他们的行动早已经被女真探子发觉了。

    毕竟,多尔衮进入西伯利亚的时间也不短了,再通过对上次攻占基廉斯克城抓到的一些罗刹人俘虏的审问,他对东西伯利亚的一些山川河流、城镇的分布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雅库茨克作为罗刹人在西伯利亚最大的指挥中心,多尔衮自然知道,其距离奥廖克明斯克城的距离还要更近一些,所以他也早就在暗中防着罗刹人支援而来。

    有现成的勒拿河,罗刹人如果要支援,肯定会乘船而来。

    所以,多尔衮派出三路探子沿着勒拿河一边向北深入探查,一边守株待兔,肯定能够发现罗刹人援军的踪迹。

    为了能够及时的传回这种重要情报,多尔衮给这三路探子各发了一部珍贵的千里传声筒。

    所以,在其中一路探子最先发现罗刹人援军的踪迹之后,便第一时间用千里传声筒将消息传了回去,先传达给了已经抵达奥廖克明斯克城外的梅勒章京阿勒哈。

    阿勒哈之所以这么快抵达,是因为他率领两千骑兵轻装上阵,将火炮、物资运输的队伍留在了后面。

    不过,他先赶到奥廖克明斯克城,并不是急于攻城,而是想比罗刹人的援军先一步抵达,从而给城内的罗刹守军施加更大的压力。

    而且,在围城的同时,还可以多打造一些攻城器械,为接下来的攻城做准备。

    果然,只有七八百守军的罗刹人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阿勒哈又立即通过千里传声筒,将情报通知给了身在基廉斯克城的多尔衮。

    多尔衮大喜,迅速在作战地图上找到几个关键位置,然后对照情报认真的估算了一下,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幕幕往事。

    “沈浪啊沈浪,若这次我女真能战胜罗刹人,我还得谢谢你啊。”

    他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准备用当初沈浪对付自己的战术,用来对付这次的罗刹人。

    如果这个战术在罗刹人身上也奏效了,从道义上,不得感谢沈浪这个曾经的对手吗?

    至于另一路弃船从东岸登陆的罗刹人,多尔衮稍微一想,便知道他们准备要干什么。

    这种战术都快被沈浪玩烂了,也更高明,我多尔衮已经吃了那么多这种亏,还能再在你们罗刹人面前上这种当吗?

    随即,他迅速通过千里传声筒给阿勒哈下达了命令。

    然后,他又通过千里传声筒给留在后方的多铎下了一道命令,多铎得知了这些消息后,便知道怎么做,立即应令。

    千里传声筒这玩意儿,真的是神器啊,节省了多少传令的时间啊。

    奥廖克明斯克城方向,得到命令的阿勒哈迅速准备,然后立即率领一千五百骑兵向西而去。

    这两天城外的博格达人在西面的树林中来来回回,城内的罗刹人自然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肯定是为了打造攻城器械,所以对阿勒哈的离去也没有多想。

    毕竟他们又没有千里传声筒,甚至都不知道雅库茨克有没有派出援军,更不知道援军到了哪里。

    阿勒哈向西行进了一段距离,避开奥廖克明斯克城内罗刹人的视线后,迅速绕了一个圈北上。

    双方一个乘船南下,一个骑马北上,距离在迅速的缩短。

    在距离奥廖克明斯克城不到八十里时,屠格涅夫派出了两个各由十人组成的小分队登岸,命令他们向奥廖克明斯克城去侦查消息。

    而他自己,则直接命令船队停了下来,即便现在是下午。

    因为他估算了一下距离,继续前进的话,抵达奥廖克明斯克城肯定已经深夜了。

    现在也不知道奥廖克明斯克城的情况怎么样了,在晚上抵达还是有不小风险的,甚至还有可能被奥廖克明斯克城的守军当成敌人攻击,那就不妙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继续前进一段距离,然后在天黑之后再休整,想要在明天白天赶到就更容易了。

    但他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他觉得再继续接近奥廖克明斯克城的话,碰到博格达人的可能性会增大不少,如果行踪提前暴露,容易惹来一些麻烦。

    所以他才决定提前休整,在天未亮之前早些动身也是一样的。

    在船上一路奔波,士兵们都很是疲惫,屠格涅夫自然不会选择在船上休整,立即在附近找了一处适合停靠的位置将十多艘船停了下来。

    一个个罗刹士兵兴奋的跳下船,然后开始选择合适的宿营地。

    由于勒拿河的滋养,周围最不缺的就是树木,他们就近砍了一些木材,然后在船队停泊的地方不到两里外的一处低凹里扎营。

    因为这样的地势,可以避一些风,毕竟西伯利亚昼夜温差比较大,晚上还是很冷的。

    是夜,篝火升了起来,罗刹人烤着天黑之前猎杀来的兽肉,喝着烈酒,好不欢快。

    几里外的树林中,几个女真探子通过千里传声筒将他们得到的最新情报全部汇报给了正在赶来的阿勒哈。

第七百五十九章 做梦都想不到啊

    原本阿勒哈是准备沿着勒拿河沿岸北上,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走错路了。

    但是他得知罗刹人派出了两个小分队,其中一支就沿着勒拿河西岸南下时,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想要保证行动的成功,首先就得保证自己的行踪不被罗刹人提前发现。

    所以,他不但不能沿着勒拿河沿岸行进,还得尽可能的远离。

    除了这支罗刹小分队,另一支罗刹小分队也被女真探子死死的盯着,不时的提醒阿勒哈调整方向避开。

    不是阿勒哈没有信心击败才十人一队的罗刹人,而是周围地形的视野比较开阔,己方这一千多人,在很远距离就有可能暴露行踪。

    如果要攻击,这些出来侦察的罗刹人一个都不能放过,但这就有些困难了。

    所以,为了保证行踪不暴露,那就只能避让他们。

    好在西伯利亚很是宽广,有很多路可以走。

    终于,双方隔着近十里的距离交错而过,一个继续北上,一下南下,不会再有交集了。

    以防阿勒哈迷路,其中一支哨探在天黑之前赶来与阿勒哈汇合了,他们通过这段时间的侦察,对这一带要熟悉不少,有他们带路,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即便是天黑了,阿勒哈一行也没有停下赶路。

    好在今晚天公作美,不但有月亮,而且还算明亮,这样就省去了打火把,减小了提前暴露的机会。

    阿勒哈一边赶路,一边不时的与监视着罗刹人的探子取得联系,以确认最新情报。

    得知罗刹人在岸上的营地中好好的放纵了一下,并已经开始休息后,阿勒哈不由大喜。

    以防提前惊动罗刹人,阿勒哈在自己距离罗刹人还有十里之外,便选择弃马步行,所有士兵口含衔枚禁止出声。

    很是疲惫的罗刹人早就进入了梦乡,外面篝火依然在烧得噼啪作响,几个放哨的哥萨克士兵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

    阿勒哈已经带着麾下摸进了不远处的树林,负责监视的探子连忙过来汇合:“奴才见过主子啊。”

    阿勒哈挥了挥手让他们起来,然后问向为首的巴牙喇道:“有没有新情况?”

    那巴牙喇连忙回道:“回主子的话,那些罗刹人闹了一番,应该是累了,又喝了不少酒,现在睡得跟死猪一样。”

    “好,很好。”阿勒哈不由大喜,身上的疲惫似乎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那巴牙喇抬起手指向泛着火光的罗刹人营地,又接着道:“主子,罗刹人的营地就在那处凹坑中,那凹坑的北面地势相对高一些,如果从北面摸过去,应该更容易接近他们。”

    阿勒哈听了点点头,立即道:“好,等会儿你们带路。”

    “嗻!”

    以防动静太大,阿勒哈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他先派出三百人跟着几个探子从北面摸过去。

    另外,他又派出一支由三十几人组成的小分队从南面进行包抄。

    这么点人,自然不是去袭击敌方营地的,他们的目标是罗刹人停泊在其营地南面不到两里处的船只。

    据探子的情报,船上也有罗刹人在放哨,所以也要小心惊动他们。

    将两队人马派出去之后,阿勒哈自己率领主力继续隐藏在树林中。

    为了协调三方的行动,阿勒哈还给每支队伍都分配了一个珍贵的千里传声筒。

    屠格涅夫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已经足够谨慎了,但博格达人还是这么快的就出现了。

    实在是千里传声筒太神奇了,至少给女真人节省了五天以上的时间,甚至更久,所以屠格涅夫才不会想到女真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奥廖克明斯克城赶过来。

    而且,通过这样传递情报的方式,比传令兵传递情报还要安全、准确,因为这几乎是面对面交谈一样,可以很好的规避各种风险。

    呼呼呼……

    河岸边的风有些大,虽然刮在身上有些冷,但也较好的掩盖了女真人的行动。

    可能是认为在这里不可能有什么危险,即便是野兽也不敢靠近有篝火的营地。

    所以,进入深夜之后,营地中几个放哨的罗刹士兵更加的无精打采,将身子缩成一团,都懒得到营地外面去瞅一眼。

    而他们的营地特意选在低凹处,如果不爬出来看一下,是不容易发现周围目标的,特别是低势更高的北面。

    而被留在船上过夜的罗刹士兵,虽然他们的视野要好得多,但是由于没有条件生火,所以他们都躲进了船舱中,船上的油灯也早已熄灭了。

    一切都显得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呼啸。

    负责从北面接近营地的三百女真士兵已经就位,但他们都趴在地上,没有急着行动,因为他们要等待统一行动的命令。

    南面的行动要更加的小心翼翼,因为在接近到一定距离内后,只要其中的一艘船有一人伸出脑袋向外瞄一眼,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踪迹。

    不过好在,皮糙肉厚的大胡子罗刹人,也不是不怕冷,在寒冷的晚上同样想躲进被窝中,没人愿意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

    毕竟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白天连一根鬼毛都看不到,何况是在如此的深夜中,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终于,三十几个女真士兵小心翼翼的摸到了罗刹人船只停泊的岸边,负责指挥的牛录章京通过手势迅速的分配好任务。

    一个个女真士兵如鬼魅般散开,向着分配给自己的船只悄悄靠近过去。

    由于从船上下来的板子已经被罗刹人抽走了,所以他们只能涉水摸到船边,然后再爬上去。

    每艘船都被分配了两个士兵,以便互相配合,为了不在水中弄出太大动静,他们都尽可能的小心,动作放得很轻。

    先摸到船边的士兵没有急着行动,而是在耐心等待,直到他们听到一声低沉的鸟叫。

    这就是一个信号,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绳钩丢了出去,随着咚的一声砸进了船内,然后猛的一拉,就钩住了船舷。

    现在已经顾不得有没有惊动船内的罗刹人了,其中一个士兵蹲在水中,待另一个同伴踩在肩膀上后,便迅速站起身。

    然后,一个个抓住绳子的女真士兵一边双手用力,一边用两腿蹬着船身,快速的向上攀爬而去。

第七百六十章 女真人的夜袭(上)

    不知是不是被外面的动静给闹醒了,一个罗刹士兵披上衣服就从船舱内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

    已经上船的那个女真士兵正在协助自己的同伴从水中向上爬,顿时被这突然的一幕给吓了一跳,他本能的抽出一只手抓向刀柄。

    正待他准备丢下同伴,先去解决掉这个罗刹人的时候,却是惊奇的发现那个罗刹人像瞎子一般,竟然自顾自的走向船边,然后解开裤腰带,就开始尿了起来。

    不知是冷,还是尿得爽了,他猛的打了一个激灵,眼睛也终于完全睁开了。

    正待他转过身时,眼睛不经意间的扫向了这边,整个人顿时呆愣住了,然后才喃喃自语的道:“哦,我的上帝啊。”

    他的话音一落,还不待他喊出来,两个黑影便如同下山的猛虎,迅猛的扑了过来。

    “啊哦……”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船舱内熟睡的一些罗刹人终于被惊醒了。

    不过,他们大多都没有意识到危险,有的还以为是其他同伴做了噩梦,或者磕碰到什么发出的惨叫。

    于是,大多又继续睡起来,懒得去关心那个扰了自己美梦的倒霉蛋。

    而这时,几乎每艘船上都有女真士兵爬了上来,一半以上还是两人都上到了船上。

    他们都本能的认为行动已经暴露了,所以便不再掩饰,将腰间挂着的一个个酒囊给扯下来,拧开盖子,就迅速往甲板上和船舱处泼洒。

    这里面可不是酒,而是火油。

    “呼呼呼……”如果两人都上到了船上,另一人则立即躲在一处没风的角落拿出火折子吹起来,吹出火苗后,迅速点燃准备好的小火把。

    待火油倒好之后,船上的女真士兵便站上船头,然后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点燃的火把往倒了火油的地方一丢。

    随着嗡的一下,火焰便迅速的随着火油浸过的地方蔓延而去。

    看着自己负责的目标已经被点燃,他们便纵身一跃的跳入水中。

    还没有从船舱内冲出来的罗刹人,顿时成了瓮中之鳖,迎接他们的将是滔天的火海,然后发出惊恐而凄厉的惨叫。

    当然,也有罗刹人反应迅速,在火油没被点燃之前就从船舱内冲了出来。

    不过,这些被派来执行任务的女真士兵也都非常的凶狠。

    其中一个女真士兵眼看着从船舱里冲出了三个罗刹兵,他二话不说,用短刀在几个酒囊底部一划,直接让火油自动洒出来,然后迅速扑上去与罗刹人战成一团。

    但是,他面对的是三个哥萨克人,也以凶狠著称。

    以一敌三,他迅速的落入下风。

    拼着以命搏命的架式,他成功的将一名哥萨克人砍翻,但他自己也被另一个哥萨克人一刀斩在了腰间,顿时受了不轻的伤。

    他知道自己恐怕是难逃今天此劫了,于是毫不犹豫的大喊道:“萨马拉,快点火。”

    萨马拉是他另一个同伴的名字,由于没有同伴的帮忙,萨马拉独自一人上来的动作慢了一些,此时他才刚刚将脑袋伸过船舷,刚好看到了双方战斗的一幕。

    他连忙将手搭在船舷边,想尽快爬上去支援,但是却被另一个哥萨克人发现了。

    这个哥萨克人知道,如果让这个博格达人也上来了,最后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这些人太凶狠了,真是不要命。

    所以,他迅速的冲过来,准备趁萨马拉无法发挥战力之际将他砍下去。

    萨马拉无奈的看了同伴一眼,只得双手一松,顺着绳子就滑进了水中。

    然后,他迅速的躲在船头下方,让上面的罗刹人看不到自己,又立即从腰间拿出保护得很好的火折子和火把。

    借助船身对风的阻挡,他迅速吹亮火折子,然后将火把点燃。

    正在这时,他听到同伴的一声痛苦嚎叫,然后是一声怒吼:“萨马拉,快点……火……”

    萨马拉知道同伴恐怕是已遭不测,于是再不迟疑,瞄准了船的中间位置,直接将火把扔了上去。

    火把打着旋,在两个哥萨克人的注视下,咚的一声砸落在了甲板上,随着嗖的一下,火焰便迅速的蔓延起来。

    看到这一幕,两个哥萨克人顿时吓得哇哇直叫,再也顾不得其他,不由分说的就要弃船而逃。

    其中一人虽然一刀刺穿了这个女真士兵的腹部,但是腿也被这个女真士兵的反击给砍了一刀,现在跑起来很不利索。

    而另一个完好的哥萨克人却根本不管同伴,就想自顾自的逃命。

    可能是太急切,也可能是甲板因为倒了火油太滑,他刚迈出一步就狠狠的摔了一跤。

    但他顾不得身上的疼痛,正准备爬起来继续逃,却是感觉身体猛的一沉,然后又狠狠的砸在了甲板上。

    “该死的杂种,滚开。”

    原来,是那个女真士兵临死之前,拼尽全身最后的一些力气,猛的扑了过来,并死死的抱住这个哥萨克人。

    因为他之前用刀划开了腰间挂着的酒囊,所以不少火油也流到了他的身上,火焰顺着他的裤腿快速的爬了上来。

    “啊啊啊……”惊恐而凄厉的嚎叫从这个哥萨克人口中发出,他虽然成功的将已经死去的博格达人推开了,但他的全身也被烧着了。

    对于生的渴望,以及痛苦的煎熬,让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顾一切的继续向船边冲去,然后拼尽全身的力气,翻过船舷,扑通一声的砸进了河中。

    在水中的萨马拉亲眼看着一个火人从上面掉了下来,他二话不说,迅速的冲过去。

    在那个浑身漆黑的身影刚从水里浮上来时,他的战刀便凶狠的劈了过去,直接将他的脑袋给斩了下来。

    而另一个腿受伤的哥萨克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还没来得及冲到船边,全身就已经着火,更没办法逃离,然后在凄厉的惨叫中被活活烧死。

    发生凶狠战斗的并不只这一艘船,占据主动的女真人大多都占着上风。

    当然,更多的是罗刹人没有意识到危险,所以反应迟钝,根本来不及从船舱内冲出来,然后连同船内的物资一起被焚灭。

    如果有的船还没有被点着,已经完成任务的女真士兵就会立即冲过去帮忙,直到所有罗刹人的船都被点着了。

    火势在风势的助推下,越烧越大,映照得这一片天际如同白昼。

    不过,不远处营地内的罗刹人却没有时间管这里,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他们自顾不暇。

    在南边烧船的行动刚展开时,从北面迂回过来,并已经埋伏好的三百名女真士兵,便通过千里传声筒得到了立即行动的命令。

    负责指挥的甲喇章京一声令下,所有人迅速站起身,然后飞快的向着不远处的敌营地冲去。

第七百六十一章 女真人的夜袭(下)

    这些跟随多尔衮从辽东败退出来的女真士兵,大多都是百战老兵,经过无数磨难才来到这里,让他们的心性更加的坚韧。

    在行动之前,他们便各自被分派了任务,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弓箭手和火枪兵按十人一组冲到一个个营帐外面,趁着被惊动的罗刹人慌乱的从营帐中冲出来时,进行疯狂的射杀。

    “砰砰砰……”密集的枪声迅速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燧发枪早已经装填好了弹药,只需要扳起击锤,就可以迅速的瞄准射击。

    如此近距离,几乎不会射失,一个个准备不足的罗刹人当场被射翻,发出一声声惨叫。

    嗖嗖嗖……

    女真人的重箭最是凶狠,特别是在近距离,头盖骨都能轻易洞穿,一个个罗刹人被射得鬼哭狼嚎。

    如果有罗刹人拼死冲了出来,那也立即会有人持刀冲上去近战。

    几乎所有冲出来的罗刹人,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一些人甚至连武器都忘记拿了,顿时被有准备的女真士兵杀得连连后退。

    还有一些女真士兵,直接冲向依然在燃烧着的篝火堆,将一支支火把伸过去点燃,然后迅速的冲向那些营帐,用火把将营帐点燃。

    没有多久,整个营地便是火光一片,没有及时冲出来的罗刹人被烧得嗷嗷直叫。

    这一切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屠格涅夫根本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简直像是做梦一般。

    这些博格达人是从哪是来的?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在这里?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太多的疑问充斥在屠格涅夫的脑海中,无人能给他解答,他只能拼命的组织散乱的麾下开始反击。

    因为他发现,己方在人数上似乎还是占优一些。

    所以,即便是被偷袭了,只要努力的稳住阵脚,也不是完全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于是,他直接大声喊道:“伙计们,虽然我们被这些博格达人卑鄙的偷袭了,但是我们的人数更多,我们要让这些该死的博格达人看看我们哥萨克人的凶残。”

    “杀,杀光他们……乌拉……”

    “杀光他们,乌拉……”

    听到屠格涅夫声音的罗刹人也跟着大喊起来,然后感染了更多的人,一些原本被杀得胆寒的罗刹人顿时找回了一些信心,咆哮一声的同时,士气大震。

    随着越来越多的罗刹人从偷袭的慌乱中恢复过来,人数还占着不小上风的他们慢慢的掰回了劣势,与女真士兵杀得有声有色,整个营地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喊杀声。

    可是,这一幕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靠近营地西面的罗刹士兵最先发现远处汹涌而来的黑影,顿时惊得亡魂皆冒。

    “该死的,他们有援军,他们有援军,他们有很多援军。”

    越来越多的罗刹人看到了阿勒哈率领的千余人在向这边快速的涌来,哪里还能淡定,这人数太多了。

    “该死的博格达有更多的人,我们被包围了。”

    “上帝啊,我们中了埋伏。”

    罗刹人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士气,又迅速的衰落下去,因为从刚才的对抗中,他们发现这些博格达人的凶悍,丝毫不输于自己。

    即便是一对一,也没有多少人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对手。

    现在,成百上千的博格达援军冲过来了,每个罗刹人都可能要面对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博格达人,这还怎么打?

    屠格涅夫自然也明白,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面对博格达人,基廉斯克城还是从他的手中给弄丢的,对于博格达人的凶悍,他比很多人都清楚。

    面对成倍于己的博格达人,而且己方还是毫无准备的被偷袭,在这种形势下,战胜博格达人的可能性太小了。

    所以,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挣扎,准备再次选择逃跑,只要逃到了船上,博格达人再多也发挥不出作用。

    “撤,撤,快撤……”

    于是,他迅速下令撤退,并第一时间命令一些士兵先去将停泊的船只安排好,待自己带人边打边撤的跟上后,就能够直接上船了。

    可是,他们刚向南面逃去没有多远,随着船队所在位置爆起一团火光,所有人都傻眼了。

    接着,更多的火光从停泊的船上面燃烧起来。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瞬间明了,船队也遭到袭击了。

    “哦,上帝啊,这不是真的。”

    “我们的船被毁了,我们无路可逃了。”

    “该死的,博格达人算计好了一切。”

    看着河面上的火光,又看着正在从西、南、北三个方向汹涌而来的博格达人主力,不少罗刹人顿时露出绝望的神色。

    “赶快突围,只要突围出去就安全了。”屠格涅夫急切的大喊道。

    因为这是在晚上,只要突围出去,并拉开一段距离,应该就很难被追上了。

    罗刹人是很凶残,所以他们也相信自己一旦落入敌人手中,敌人也一定会凶残的对待自己,所以为了活命,他们还是拼命的跟着屠格涅夫一起突围。

    但是在近战方面,女真人也不是吃素的,同等数量下,连勇卫营都要避其锋芒。

    所以,他们怎会让这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的罗刹人再逃出去呢?

    屠格涅夫组织起来的向北面突围的行动还是被生生的挡了下来,待阿勒哈率领的援军包围过来之后,他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一些罗刹人再也顾不得其他,为了活命,不再跟着屠格涅夫一起继续向北突围,那几乎是送死。

    一些人立即转换方向,直接冲向了没什么博格达人的东面。

    这个方向之所以没什么女真士兵,是因为通向河面,几乎是一条死路。

    可已经走投无路的罗刹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冲河面而去,然后争先恐后的冲入冰冷的河水中。

    他们不是想游过宽阔的河面,而是想着沿河岸附近向北或者向南游去,只要避开博格达人的视线,然后再趁机爬上岸,也许就能逃过一劫了。

    屠格涅夫大声阻止,甚至咆哮着下令自己的麾下继续战斗,但士气已经崩溃,即便是凶残的罗刹人,也瞬间从豺狼变成了胆颤心惊的绵羊,只想着逃命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哈哈,快来人,那有一个罗刹鬼,快,快……”

    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沿着河岸寻找着,一旦看到河面上有人在扑腾,就立即叫来弓箭手或者火枪兵。

    因为这些在水中挣扎的不是别人,正是无路可逃,惊恐的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逃命的罗刹人。

    听到喊声的弓箭手和火枪兵争先恐后的涌过来,一下子跑来十几人。

    实在是僧多粥少,岸上的罗刹人已经被全部消灭了,只剩下水里的一些了。

    “别浪费箭矢和弹药,按顺序一个一个来,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一个牛录章京连忙大喝道,这个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最先赶来的火枪兵获得了第一个出手的机会,他迅速冲到河边就举枪瞄准,旁边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分立两侧为他照明,可以看到那个正在拼命游动的黑影。

    弹药在之前就已经装填好,所以他只需要扳起击锤,就可以进行射击了。

    他距离目标只有不到十丈的距离,他迅速通过枪管上的机械瞄准具锁定目标露出水面的部分,然后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一团火光从枪口喷出,众人便眼见着那个黑影突然停止了动作,然后缓缓的消失在了水面上。

    等了一会儿后,没有再看到那个黑影在周围河面上显露出来,那应该不是装的,是真的被打中了。

    “嘿,阿卜萨,你小子的枪法不错啊,一枪就命中了。”

    “你这小子,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留啊。”

    周围的女真士兵一边赞叹,一边调侃起来。

    因为在这个距离上,而且是在晚上,哪怕很多老练的弓箭手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射中目标。

    毕竟目标是在水里,大概只露出一个脑袋出来,而且还一直在游动,这难度又增强了不少,所以众人才对阿卜萨一枪命中发出由衷的赞赏。

    阿卜萨憨厚的挠了挠头,其实他心里明白,除了自己的枪法不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中这支来自明国的燧发枪的功劳。

    远的不说,在十五丈的距离内射击人形目标,这款枪的精度准还是非常高的,只要枪法过硬,不说百发百中,十枪中九枪是完全有可能的。

    之所以如此,自然归功于大明已经逐渐形成的规模化产业、流水线式作业,每款工业产品都做到了制式,让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再加上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弹药的制备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就将原来的一些误差降到了最低。

    不像以前,打造一支枪,完全是凭借各个工匠的手艺。

    别说不同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就算是同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都基本上不可能将误差控制在这些燧发枪的水准。

    所以在十丈开外,根本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只能几十支火枪,甚至是更多的火枪一起射击,通过数量来弥补这种缺陷。

    正因如此,多尔衮现在也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刚成长起来的女真士兵成为火枪手。

    因为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培养一个弓箭手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倍。

    这阿卜萨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今年也才刚满十五岁,正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龄,顶多只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弓箭手,基本不可能成为一名精锐弓箭手。

    因为培养一个精锐弓箭手出来,平均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那时的阿卜萨才十二岁不到,弓都拉不开。

    而他去年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女真士兵,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

    如果仅仅只要合格,不少士兵用三个月时间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燧发枪的使用技巧,然后就能上战场杀敌。

    一粒弹丸就能够解决掉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弓箭手,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多尔衮知道,如果想要拉近与明军,特别是勇卫营之前的差距,就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火枪兵。

    但是,他心中又有一个深深的隐忧,自己的火枪,包括弹药,都非常依赖周遇吉。

    若是哪天双方再交恶,周遇吉直接中断了双方之间的贸易,没有弹药可用的火枪兵便迅速的被打回了原形。

    所以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自己掌握火枪和弹药的制造,女真人恐怕永远都追不上与勇卫营之间的差距。

    可是,对于缺少工匠的女真人来说,能够制造出火枪和弹药已是不易,但是产量与质量,真的完全没办法与明国这些燧发枪相比。

    更可怕的是,这些让女真火枪兵爱不释手的燧发枪,还是勇卫营淘汰掉的火枪。

    听说他们现在用的火枪,是从后面装弹的,不再从枪口。

    也不需要将火药分别在药锅中和枪膛中各倒入一部分,直接将整发定装子弹塞进去,关上打开的枪膛,就可以瞄准射击了,所以连通条都不需要了。

    这样的话,就节省了大量重新装填的时间,在战场上,光是这一点就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很影响火枪的威力,那就是膛线。

    膛线就是在枪管里面刻上几条分布均匀的内线,有了这几条不起眼的线,不但能够增加弹丸的射击距离,还能够大幅提高精准度。

    明军所有的火枪都刻有膛线,火炮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火枪和火炮的射击距离都明显要远一大截,准头也非常精准。

    可是,周遇吉卖给女真的燧发枪,里面却没有膛线,这明显是故意的。

    多尔衮也不是没想过让为数不多的工匠去尝试刻出膛线,但是发现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连直的膛线都不好刻,更别说明国这种螺旋形的了,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不是刻好膛线就行,弹丸也要做出不小的改变。

    这种带膛线的火枪,需要使用尖尖的弹丸,这种尖弹丸又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这对工匠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终,多番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多尔衮不得不暂时的打消了自己捣鼓这玩意儿的打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多尔衮的信心又受到了一次不小的打击,连别人淘汰的玩意儿,照着做都做不出来,真是太悲哀了。

    这灭国之仇,何时能报啊?

第七百六十三章 更大的冒险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屠格涅夫被押到了阿勒哈面前,这次他没能像上次那样逃掉了。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满怀信心的来支援奥廖克明斯克城,甚至还想着洗刷一下基廉斯克城的耻辱。

    可现在连奥廖克明斯克城都没有看到,就直接栽在了这里,全军覆没。

    这应该是罗刹人进入西伯利亚这么多年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吧。

    再看着不远处河岸边的博格达人像猎人一样,肆意的猎杀着跳进水里逃命的罗刹人,心里的憋屈和愤怒更是无以言表。

    这耻辱,是永远没有机会洗刷了。

    阿勒哈走上前来,看着一脸大胡子上沾染着血迹的屠格涅夫,轻哼了一声,然后挥挥手让人带下去。

    他本来是想问一些情报的,但整支队伍中都没人会说罗刹语,只能带回去审问了。

    因为上次抓的一些俘虏中,有人会说明国话。

    在将逃入河中的罗刹人都消灭之后,阿勒哈大概的统计了一下战果,毫无疑问,这次的夜袭是非常成功的。

    以伤亡不到两百人的代价,全歼六百罗刹援军。

    只可惜,那些船似乎烧得有些早了,要是没有烧毁,而是全部缴获了,那收获就更大了。

    因为那些船上装载了不少物资,这对物资紧缺的女真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过阿勒哈也知道,凡事不能太贪心,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烧掉船只,那些罗刹人就很可能将船开跑了。

    如果自己又没有及时的将岸上的罗刹人消灭,让他们成功的登船逃掉,那更是不可轻饶的大罪。

    再说,这个战术还是睿亲王殿下亲自制定的,也不是他这个梅勒章京能随意改动的。

    好在,结果虽然有些不完美,但完全可以交差,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通过千里传声筒与后方取得联系,以及时通报这个消息。

    多尔衮虽然已经休息了,但他一直在关注着这场战斗。

    因为这场战斗的结果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特意命令阿勒哈在战斗结束之后,不管多么晚,一定要及时向自己汇报。

    他同时命令自己的亲兵,有奥廖克明斯克城方向传来的消息,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叫自己起来。

    当得知阿勒哈终于传回了消息,多尔衮顿时清醒,睡意全无,接过千里传声筒就认真的听起了阿勒哈的汇报。

    在获悉全歼了这次支援奥廖克明斯克城的罗刹援军之后,多尔衮忍不住开怀大笑的赞叹道:“哈哈,好,阿勒哈,干得好,没有辜负本王对你的信任。”

    随即,他又接着道:“本王知道你们一路奔波很是辛苦,但是本王现在还不能让你们休息。”

    说罢,多尔衮又立即向阿勒哈交代了一番,阿勒哈不敢怠慢,认真的倾听着。

    听完之后,他也不由面露惊色,因为刚才睿亲王向他交代的,又是一个战术,一个比这次夜袭冒险得多的战术。

    但是,如果奏效了,取得的战果将比这次夜袭还要大得多。

    不过,睿亲王殿下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那也是对自己的信任,所以阿勒哈毫不犹豫的应令。

    挂断通话之后,多尔衮一个人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已经没了睡意。

    “沈浪啊沈浪,如果你能再助本王拿下奥廖克明斯克城,本王与你的恩怨又能减轻一分了。”

    因为他刚才交代给阿勒哈的战术,也是借鉴了沈浪之前的一些用来对付他多尔衮的战术,真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灵活运用,这才是真正的吃一堑长一智啊。

    只是有些心酸,因为这一堑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现在只能通过这长出的一智慢慢的去弥补了。

    弥补得越多,他多尔衮的心里才会好受一点,然后对沈浪的怨恨才能减轻一点。

    得到命令的阿勒哈,不敢有任何懈怠,来不及让麾下休整,留下不到三百人看押俘虏和收缴的物资,并负责照料受伤的士兵,以及埋葬战死的同伴。

    而他自己,则亲率剩下的一千兵力迅速与留在十里外的战马汇合,然后一路北上。

    经过小半个晚上和近一个白天的急行,阿勒哈一行终于出现在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另一支罗刹人隐藏船只的地方。

    不过,那些罗刹人是从东岸登陆的,所以他们的船也停泊在东岸,双方之间隔着若一里宽的勒拿河。

    阿勒哈奔行百余里,就是为了得到这些船,所以他要想办法派人渡过河,然后将船带过来。

    好在这一段河流的水势相对平缓,这应该也是罗刹人把船停泊在这里的主要原因,这就为女真人渡河减轻了不小的难度。

    阿勒哈直接命令麾下士兵去周围砍伐一些树木来做几个木伐,然后用木伐将一二十个会开船的士兵运到河对岸。

    在这些士兵靠岸之后,立即开动一艘船过来,再装上足够的士兵过去,就可以将剩下的所有船一次性开过来了。

    经过半天的努力,阿勒哈便成功的得到了十三艘罗刹船,更让他惊喜的是,每艘船里面还有不少的物资。

    他倒不认为是罗刹人忘记了这些物资,应该是他们故意留下来的,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就只能便宜自己了。

    留下两百人将战马带回去,阿勒哈立即率领剩下的八百人全部登上了罗刹船。

    因为人数有点多,所以显得有些拥挤,但也只能将就一下了。

    不过在登船之前,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换上了罗刹人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是从那些罗刹俘虏,还有尸体上扒下来的。

    但即便是这样,数量依然不够,没有换衣服的士兵,那只能让他们躲在船舱中不要出来了。

    因为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去冒充支援的罗刹人,看能不能骗开奥廖克明斯克城的西门,只要能成功的混了进去,那就成功了一大半。

    这种战术,沈浪当初在对付荷兰人时,反复的用了很多次,而且屡试不爽。

    多尔衮没见过沈浪怎么去对付红毛鬼,但当初他在三岔河西岸,却是被沈浪的欺骗和伪装战术坑了很多次,进退不得,最终惨败。

    可现在是要瞒过长相完全不同的罗刹人,这还是有不小难度的,所以阿勒哈才说风险很大。

    但风险是与收益息息相关的,只要成功,那收获就太大了。

    而在阿勒哈登船之前,他留在夜袭位置的近三百人并没有闲着。

    在天亮之后,他们按照阿勒哈的命令,迅速抽出百余人向南面而去,去围剿那两支被派出去的罗刹小分队。

    只要将这两支罗刹小分队干掉,奥廖克明斯克城内的罗刹人就不会知道他们援军的消息了,己方的计划也就不会提前暴露。

第七百六十四章 心理战术

    看着城外又有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博格达援军抵达,奥廖克明斯克城守军指挥官卡普什金忧心忡忡。

    按时间来推算,自己派到雅库茨克求援的人应该早就已经到了。

    军政长官弗兰茨别科夫肯定也知道奥廖克明斯克城的重要性,一旦失陷,雅库茨克就要直接面对博格达人的威胁了。

    罗刹人南侵的脚步也将彻底的被阻断,这是不能容忍的。

    上次基廉斯克城被博格达人攻占,军政长官就非常生气,奥廖克明斯克城比基廉斯克城重要得多,没有理由不派出援军支援的。

    如果弗兰茨别科夫长官及时的派出了援军,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可现在连援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可能是什么事情耽搁了一些时间,援军肯定已经在路上了,应该要不了几天就能抵达。”

    卡普什金如此猜测,也是如此的坚信。

    而且他相信,博格达人的兵力虽然是守军的近五倍,但他有足够的信心坚持二十天以上,甚至更久的时间。

    有这么长的时间,援军再怎么拖延,也肯定能赶来了。

    而女真人这边,这次赶来的两千援军,其实是和阿勒哈一起出发的,只是阿勒哈不想耽搁时间,自己率精锐骑兵先一步赶到奥廖克明斯克城而已。

    这支后面赶来的队伍,除了运输大量的作战物资,最重要的攻城利器,就是八门红衣大炮了。

    为了更好的策应阿勒哈的行动,给予守城的罗刹人更大的压力,这些援军赶到之后,就立即发起了第一次攻击。

    这次攻击以炮击为主,八门红衣大炮在奥廖克明斯克城西面三里左右的位置一字排开,然后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随着一声声剧烈的轰鸣声,一枚枚婴儿头颅般大小的实心弹砸在城墙上,飞入城内,带起一片血雨腥风。

    面对女真人的炮击,守城的罗刹人却只能看着,因为他们火炮的射程要近不少。

    倒不说是罗刹人的火炮技术达不达红衣大炮的水平,实在是西伯利亚距离罗刹国的统治中心太远了,沉重的大型火炮运输过来非常的麻烦。

    所以,他们在西伯利亚的火炮几乎是以轻炮为主,用来防御还不错,用来野战或者炮战,则完全不占优势了。

    而且,红衣大炮本就是大型火炮。

    如果不是沈浪这个异类的出现,让大明的火炮发展坐上了快车道,红衣大炮依然会是大明最先进的火炮,甚至放在整个世界,也不差。

    正史中,大清与罗刹人的两次雅克萨之战,都没有直接攻下雅克萨,但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一次,仅仅几天时间,就成功的迫使罗刹人主动乞降。

    第二次,不但击毙了敌最高指挥官,而且将守城之敌歼灭了超过九成,迫使罗刹国不得不派出特使请求和谈。

    这两次的战斗,清军取得这般战果,都占了很大的火炮之利。

    如今,女真人与罗刹人之间的争斗比雅克萨之战提前了三十多年,而且更加激烈。

    因为雅克萨之战时,满清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应对国内的三藩之乱和西北准噶尔汗国的袭扰,所以在东北方向对罗刹人的威胁并没有多少的投入。

    两次雅克萨之战,都只派出了两千左右的兵力,即便是胜利了,对罗刹人也比较宽容,只想着尽快平息这里的争端,好应对其他方向的危机。

    可现在不一样,不但中原大地,就连广阔的辽东也没了女真人的生存空间,西伯利亚反而成了他们最后的容身之地。

    为了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女真人不可能与罗刹人妥协,只有将凶残的罗刹人驱逐,才能让女真人不受威胁。

    而对罗刹人来说,广阔的西伯利亚既是他们早就觊觎的肥肉,也是他们继续南下入侵明国的前沿阵地,怎么可能拱手让给女真人。

    根本利益的冲突,让双方几乎没有和解的可能,除非一方彻底的退出这里,否则双方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也绝不会收手。

    正是抓住了这点,所以沈浪才没有对多尔衮赶尽杀绝。

    从目前来看,当初的驱虎吞狼之计还是比较正确的。

    沈浪对双方的底蕴、实力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他宁愿让多尔衮占据整个西伯利亚,也不想让野心勃勃的罗刹人势力接近到大明边疆。

    入侵西伯利亚的罗刹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罗刹国予以支持,而多尔衮的女真则是大明的手下败将,面对着诸多困难,底蕴根本没办法与罗刹国相比。

    一旦罗刹国投入更多的力量到西伯利亚,多尔衮必然难以支持长久。

    所以,沈浪肯定不会让多尔衮在这方面吃亏。

    然后,多尔衮才能从周遇吉手中得到红衣大炮、燧发枪,甚至是传递消息的神器无线电,助他尽快将罗刹人在西伯利亚建立的据点一一拔掉。

    如果没有了这些重要的据点,罗刹人哪怕从西面调兵过来支援,也会面临诸多困难。

    从长远来说,也对大明更加有利。

    所以,面对女真人优势火炮的轰击,罗刹人只能尽力躲避,待炮击停歇,再迅速将兵力布置到西面。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西面将会是博格达人的主攻方向。

    可让人意外的是,炮击之后,博格达人并没有立即组织进攻。

    第二天同样如此,在这一天中,博格达人先后发起了三次炮击,但都没有派兵进攻,似乎是想通过炮击的方式进行迫降。

    果然,下午的第三次炮击结束之后,女真人派出使者前去劝降,表示女真人只需要城池,只要罗刹人愿意投降,便允许他们安全撤离,并带走个人所有财产。

    如果不同意,从明日开始,就不会再手下留情,会直接攻城,将顽抗之敌统统消灭。

    对于凶残的罗刹人来说,怎么可能不战而降?

    而且,就算自己答应,弗兰茨别科夫长官也不可能答应,所以卡普什金根本懒得理会。

    多尔衮也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他本也没想通过这么简单的方式就让罗刹人屈服,仅仅是为了麻痹罗刹人而已。

    毕竟从昨天到现在,进行了多次炮击,却迟迟不发起进攻,这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可他早已经将破城的希望放在了阿勒哈的身上,自然不想在正面攻城中损失太多的兵力,能少发起一次进攻,就尽量的减少一次。

    但是又不能不组织进攻,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如果不给予罗刹人一些压力,到时候阿勒哈抵达时,罗刹人可能就会考虑更多,更加谨慎,阿勒哈成功的可能就会相应降低。

    反之,罗刹人压力太大,急切的想要援军支援,到时候就不会考虑那么多,阿勒哈混进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些。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这种战术沈浪也很喜欢用,比如经常用大喇叭在敌方阵地外喊喊喊,喊得你心烦意乱,喊得你精神崩溃。

    多尔衮也曾经吃过不少这样的亏,所以他现在也开始慢慢的用一些心理战术来对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7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所写的《大明合伙人》为转载作品,大明合伙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合伙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合伙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合伙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合伙人介绍:
一个偶然的机会,走投无路的沈浪发现自家的仓库居然连接大明皇宫,于是便与大明末代皇帝崇祯有了跨越时空的交际。
差点砍了这个不速来客的崇祯帝在得知大明王朝只剩一年寿命时,双方终于有了合作的基础。
合伙人Q裙:931787875大明合伙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合伙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