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超级兵工帝国TXT下载超级兵工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兵工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龙魂在华夏     超级兵工帝国txt下载     超级兵工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七十五章 轰炸日本航母(二)

    与此同时,一群轰炸机开始出现在日本飞行员和日本舰队中的将军和士兵们的视野中。∈♀頂點小說,

    “快!攻击那些轰炸机!”舰队司令官永野少将大声命令道。刚刚从航母上起飞负责保护低空的九五式舰战和九六式舰战立刻向中国空军轰炸机群扑了过去,但此时,在他们的后上方,中国空军的威龙战斗机和初教一也已经呼啸而下。现在每个日本飞行员都面临给一个两难:要拦住敌人轰炸机,就要把屁股暴露给那些中国战斗机,这样做,对于这些菜鸟而言,就是找死,就是自杀。要保命,就得放弃攻击敌人轰炸机的企图,眼睁睁看着他们向帝国的军舰发起攻击。

    在这个时候,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显现出来了。没有一架日本战斗机选择了放弃攻击,他们冒着从6点钟方向射来的炮弹,向中国空军的初教一攻击机还有m30、m40轰炸机发起来舍生忘死的攻击。真要是让这些日本战斗机接近,像m30和m40这些体积庞大的轰炸机也非常危险。不过日本战斗机肯定是无法接近他们了。

    何况日本战斗机的火力很弱,只有一挺7毫米机枪,对轰炸机这样的目标毁伤力太小,但是日本战斗机后面的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却拥有最为强大的火力。这个博弈的结果是,20架日本舰载战斗机全灭,也没有一架中国空军战机受伤。

    接着那些5000多米高空的日本战斗机也被消灭,中国空军无一损失。说实在的,攻击赤诚号和翔凤号航母实在是太简单了。这两条航母上虽然有着数量庞大的高炮,但是这次轰炸行动是采用的高空水平轰炸,由于m30和m40轰炸机都装备了先进的轰炸瞄准仪,而且日本航母速度偏偏又慢得惊人。真是想不被击中都难。

    短短两分钟内,翔凤号航母被3枚50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其中一枚击穿了甲板,在动力舱爆炸,彻底摧毁了她的动力系统。使她从半身不遂变成了彻底瘫痪。赤诚号也没好到哪里去,被直接命中了6枚500公斤炸弹。舷侧也挨了一枚500公斤炸弹。一道大口子立刻裂开了,海水滚滚而入。谁叫赤诚号航母体型那么庞大呢,它不挨炸谁挨?

    尽管有五分之四的炸弹都没有命中日本军舰,但是还是有五分之一的炸弹成功落在6艘日本军舰上。其中赤诚号航母最多,先是6枚500公斤炸弹,接着又有12枚250公斤炸弹。整个赤诚号航母上的甲板都变成一片火海,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起飞的舰载机,全部被炸得粉身碎骨。大量的海水涌入船里,船体开始渐渐倾斜。由于丧失动力。抽水系统无法工作,沉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轰炸机们干完了活,下完了蛋,转过头,扭了扭屁股,跑路了。

    接着威龙战斗机和初教一们,还有炮艇机又开始攻击。虽然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和初教一并不是俯冲轰炸机,但是现在日本舰队已经完全丧失了防空能力。不但舰载机没有一架了,就是那些舰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高射炮全部都哑了。这样倒是可以大胆的用跳弹轰炸的方式来欺负它们。尽可能把这些日本军舰都击沉,因为现在有的日本军舰虽然燃起大火,但是舰体下面还没有被破坏,所以只要灭了火,还是不会沉没的。

    携带着炸弹的威龙战斗机和初教一们迅速降低高度,向那些没有倾斜的日本军舰扑去。

    透过视野良好的前风挡。中国空军飞行员们看到那些日本军舰上开始有火光在闪动,不过就火焰的大小来看,估计是日本的93式2mm高射机枪。这种高射机枪根本打不了这么远,显然那上面的家伙很不专业,这样的射击就是浪费子弹。

    93式2mm高射机枪的射速不高。加上数量也不多,根本就没给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带来什么压力。轻轻地压下投弹杆,一枚枚250公斤和100公斤的炸弹就从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和初教一战机的机腹落了下去。

    日军航母舰队的指挥官,永野少将正在指挥着抢救军舰的工作,这时候他不解的看着敌机在明显远了很多的地方投下了炸弹。“这样怎么可能击中目标呢?”他这样想着,不觉松了口气,突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几乎要把眼眶瞪破了。

    那一枚枚炸弹落到了水上——但没有沉下去,也没有爆炸——它在水面上弹了起来,继续向前飞去,然后又落在前面的海面上,然后又弹了起来,就像一个落在地板上的皮球,蹦蹦跳跳的就朝着他们的军舰过来了。

    永野少将连忙命令各舰迅速向一边打舵,但是一切都晚了,这一枚枚炸弹直接命中了好几艘军舰的侧舷。其中赤城号也被被中了三枚250公斤炸弹,全部都是在舰首的侧舷。巨大的爆炸把一些日本水手向上抛了起来……。很快连赤城号这样的大型航母,都已经严重倾斜,船舷上破了一个大口子,海水正滚滚而入。

    “弃船!全体弃船!”永野少将高声喊道。

    在天津附近的海域,中国空军的轰炸机群也照顾了日本的海军舰队,那些大大小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几乎都被击沉了,日本人初次尝到了没有制空权的苦头。因为中国空军拥有先进的战机,日本帝国的战机太落后了,所以日本人才会败得这么惨。当然这只是开始。

    这一天早晨的战果如此的辉煌,所以所有人都觉得日本人在这些天里该老实一点了。毕竟一次性损失了两条航母,6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换谁都要考虑再在这个大坑里玩下去是不是合算了。日本人总不会打算把另外4条航母全砸在这里吧?

    事实上,当消息传到日本军部后,日本军部就一片哗然。等到确认了损失之后,海军部的那些老家伙们再也坐不住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平上空的鹰

    不仅仅是日本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就是在华北进攻的日军也遭到了中国空军的有力阻击!

    就在轰炸日本航母的同一天,在北平上空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空中大猎杀,当然,被猎杀的对象就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的各式战机了。⊥頂點小說,

    为了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日本陆航派出了二百多架各型轰炸机,再加上一百多架护航战斗机,前往北平执行轰炸任务。不过这一次他们遭遇了中国空军的拦截。

    日军在东北,一共改扩建了10个军用机场,日本陆航的600多架作战飞机就分别驻扎在这个10个机场。

    1936年10月12日早上5点整,现在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不过在淡淡的星光和月光照耀下,无论是吉林省的群山还是人们都还在睡梦中。这个时候吉林南部的几个机场都开始忙碌起来。地勤们开始为一架架战机加油挂弹,经过将一小时的忙碌,300多架作战飞机在几个机场都做好了起飞准备。

    随着日本陆航司令官吉田武的一声令下,一架架日本战机开始滑向跑道!这次日本陆航将要给北平送去一份大礼,这份大礼不但有各式炸弹,还有更新的一种武器,那就是毒气弹!

    夜空被机场上的灯光和飞机的灯光划破,活塞发动机轰鸣声也打破了山区黎明前的静谧。大群的九六式陆攻飞机排着整齐的队伍,摆列在跑道的一端。随着塔台的命令,它们一架接一架的腾空而起,然后融入到黑沉沉的夜空里,只有翼尖的航行灯一闪一闪的亮着。九零式和九五式战斗机是最后起飞的,它们的速度比九六式陆攻飞机快。即使是最后起飞,也能赶到前面去!

    应该说日本的陆航部队一直没能推出一款足够优秀的战斗机。九六式陆攻一直是日本陆航的主力机种。

    远距离的岸基大型轰炸机,在开战时可以直飞敌人后方纵深重要基地,利用鱼雷与炸弹攻击对方舰艇,港口,工厂。机场等重要设施,力争在双方主力决战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敌人的实力,使自己的主力舰队可以在决战中,顺利的击败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敌人。

    于是在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了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开发任务书,要求该机能够用炸弹与鱼雷轰炸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与海上目标,并且具有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日军的航空武器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公司设计,发动机多数靠进口或仿制。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也没有研制过这样性能的轰炸机,当时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多数都还是些双翼飞机,航程一般不过1000公里,这样高的性能指标对日本的航空制造工业与设计能力水平都是个考验。

    不过日本三菱公司居然顺利的完成了该机的设计任务,当时三菱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所以设计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为了提高飞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断的放弃了双翼机设计。使用了单翼设计,并且采用了可收放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则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公司编号g3m。g3m的试飞成功标志着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g3m试飞期间还曾到国外去秀了一把。

    当时欧美国家虽然觉得g3n的确水平很高,但又认为g3n肯定不是日本**设计制造的。一些国家的报纸还发表过报道,认为g3n装的是从欧洲进口的先进发动机,后来干脆推测g3n与更早时期的日本飞机一样,是由日本雇佣的欧洲飞机设计师帮日本人设计的,差点没把日本人气死。

    g3n在1936年正式被海军订购。海军称其为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该机的总设计师是本庄季郎,此外还有久保富天,日下部信彦,尾田弘治,福永说二,高桥己治郎等日本著名航空设计人员参与设计,96式中型攻击机的航程非常大,可以说是当时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为了满足发挥这种轰炸机的训练需要,日本海军特地为96式陆上中攻修建了鹿屋与木更津2个航空基地,训练结束后被部署到了台湾和东北地区。

    这些日本战机满载着弹药和燃油,组成了多个小编队开始向北平方向疾速飞去。这些小编队之间相隔几千米远,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系,因为编队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要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就会更困难。并且大编队的机动性也会比较差,转弯可能会导致战机空中相撞,无线电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战机编队的通信和控制能力。不过日军飞机的无线电性能不佳,经常出故障。

    这些战机不是组成四机编队就是三机编队,四机编队实际上是两个双机编队的复合。两个双机编队组成的四机通常编为四指尖编队,这是德国人发明的,并且一直是后来的主要编队形式。这样的编队形式很像手指的四个指尖,在这种队形中飞机的间距是200米左右,和飞机的转弯半径基本上相当,这就提供了充足的机动空间和良好的交叉视野。这种指尖队形还可以迅速地分为两个编队进行协同攻击和作战。特别是二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大量使用,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迅速提高,战机编队中各机的机动空间和范围要求进一步增大,使得四指尖编队成为了主要的队形。三机编队则是v形队,这种队形的好处是有利于长机更好的机动性,而且不容易把长机和僚机分开,便于集中编队的火力。

    这些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时间,大都是超过200个小时的,不过200多个飞行小时只能算是新手。这次轰炸也兼有训练飞行员的作用,轰炸北平这样的城市很容易,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投弹精度,只需要把一枚枚炸弹扔到城里就够了。所以日军战机的飞行高度都在6000米左右,这样实施水平轰炸的话,不容易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

    很快,近四百架日军作战飞机就快要抵达北平了,不过当他们飞到北平城北郊五十公里处,便遭遇到数量不少的中国空军战斗机拦截。这是因为中国方面设在地面的观察哨提前发现了日本轰炸机群!(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猎杀九六陆攻

    最先拦截日本轰炸机编队的是48架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因这些喷气式战斗机速度最快,而且战斗力最强,所以它们就充当了急先锋。等到发现日本轰炸机编队,它们的飞行员都收了油门,但由于飞机正在降低高度,在重力的帮助下,飞机的速度却并没有下降多少,一直稳稳地维持在800公里左右,现在他们要从高处俯冲下去,用他们的火神炮攻击日本轰炸机群。

    在二战中,只有日本陆航和海航最喜欢三机队形,因为这种队形具有极强的防偷袭能力。因此,中国空军的策略以往是采取两个流动四机编队加上一个双机编队,分别攻击日军的三个三机编队。这种四机编队被称为“流动四机”编队,是由西班牙内战中沃尔纳蒙德斯发明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许多国家的空军都在使用。

    流动四机编队机动是将多个双机编队混合起来,攻击前阶段编队中的飞行员要尽力聚集在一起,战斗结束后则要同时从敌人空域退出。每个双机编队可以根据空中态势分开,但双机编队的两架飞机要保持在一起,分队间通过双向进攻或松散双机战术,互相提供支援。当一个双机编队攻击敌人编队时,另一个双机编队可以提供防御性的上方掩护。

    不过现在由于是使用喷气式战斗机,也就根本不需要管那些了,只要驾驶着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冲入日本轰炸机群之中,就像虎入羊群一样就好。因为还没有一种日本战斗机能够对威龙喷气式战斗机构成威胁。

    日本九六陆攻的飞行员此刻还做着千秋大梦,那就是将北平变成一座死亡之城,他们这次携带了大量的毒气弹,这是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弹种,虽然是被国际上禁止使用的。

    一个小编队的带队长机飞行员村下大尉正在幻想着那些场面,他得意地笑了。

    这9架九六陆攻都是村下小队的成员,通过无线电,赤木对自己的手下喊道:“儿郎们,前面几十公里处就是支那人的北平城了。大家做好攻击准备,用你们的炸弹把这座城市变成地狱吧!”

    就在村下小队的飞行员们正准备下降高度,进入攻击准备状态时。位于编队后面的僚机都遭到了突然袭击,三支编队的六架僚机还不知道从侧后方的上空。三架中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从侧后方悄悄接近,借助云层的遮蔽,对编队后面的六架九六陆攻发起了猛烈攻击!

    此时,三架喷气式战斗机如同一只只迅捷的猎鹰,朝着毫无察觉的日本九六陆攻战机扑去。在这些喷气式战斗机机头下方。火神机关炮在电力的推动下,发出一阵哐啷的转动声,紧接着十数发20毫米炮弹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就以三倍音速朝九六陆攻们屁股后面飞去!

    短短的2000多米距离,这些炮弹的飞行时间也只不过用了2秒多一点的时间,便狠狠地钻入了九六陆攻脆弱的蒙皮之中,然后发生猛烈的爆炸,瞬间六架日本九六陆攻机身上就冒出爆炸的火光和浓烟,紧接着在空中解体,无数的碎片旋转着扑向大地。虽然这些九六陆攻的北部有一个机枪塔,机枪手操纵着7毫米机枪对着来袭的战斗机进行了射击。但那显然是徒劳的,距离太远了,机枪子弹根本就打不着。

    火神炮的威力可不是盖的,再加上威龙喷气式战斗机的高速,简直就是空中无敌的存在,不要说是猎杀日本的九六陆攻轰炸机,就是让后来的零式战斗机来,也是送死。

    空战武器的代差,对空战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火神炮和另一个时空美国的火神炮原版相比,相应的修改了击发装置。把最高射速下降到了4000发/分。不过并没有相应的减小炮的尺寸,这样一来炮管的长径比就变大了不少,威龙喷气式战斗机上的7管火神航炮的20mm炮弹,初速达到1000米/秒以上。弹道性能将比出色。精度虽然肯定没法达到美国火神的水平。但也相当不错了。现在只有一种战斗机能够使用火神炮,那就是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因为火神炮体积太大,另外还有炮艇机可以使用,当然轰炸机要使用也没有问题。

    由于采用了喷气式发动机,威龙喷气式战斗机也没有安装雷达。机头部分基本是空的,可以容下很多东西,现在安装一门7管火神炮,从重量上而言一点问题都没有。而由于这架飞机够大,结构也很坚固,完全可以承受其后坐力。

    本来肖卫国最熟悉的机炮是俄制的双管23mm斯特加航炮。穿越前,中国很多战斗机用的都是这款航炮。这款炮最大的优点是重量轻,射速高。整个炮的重量不超过50公斤,却能达到3000发/分的超高射速。只不过这款航炮的缺点也和优点一样明显:弹道弯曲,精度巨烂无比。对现代战斗机而言,能用到机炮的机会很少,所以对于飞机设计师而言,精度烂一点就烂一点,只要能节约出重量来就是好炮。

    但对于现在这样的以航炮为主要武器的时代,打出去的炮弹满天乱飞这样的缺点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威龙战斗机身上的火神炮,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空战武器。超高的射速加上远射程,还有强大的破坏力,在这个以机枪为主要空战武器的时代,就注定要在空中称霸。

    日本轰炸机群完全乱了,突然遭到对方高速战斗机的打击,日本人的护航战斗机也起不了作用,因为它们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九五式战斗机的性能太差了,不要说跟喷气式战斗机作战,就是跟中国空军的初教一进行空战,那也是完全处于下风的。

    现在日本的九六陆攻们只能赶紧胡乱地投下炸弹,然后拼命逃跑。

    然而它们能逃得过喷气式战斗机的追杀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这次空战完全就是一边倒的空中大屠杀!近四百架日本战机,只有二十多架侥幸成为漏网之鱼而逃掉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日本军部的会议

    在海空军都遭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日本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攻,整个日本国上下都震动了!

    因此在日本军部,首相广田弘毅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关于日本海空力量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还有对支那的下一步行动。

    参加会议的包括海军大臣、参谋总长和次长、军令部总长和次长、参谋本部负责作战事务的第1部长和作战课长、军令部第1部长和作战课长,以及情报部门的官员。及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阿部信行等人赫然在列。

    广田弘毅沉声道:“诸位,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召开这次特别会议,大家都知道最****军损失了2艘航空母舰,还有不少战船,另有三百余架陆航战机被支那空军击落,伤亡的帝国勇士近5000人。现在要讨论的是关于支那空军变得强大的事情,我海空力量这一次是完败呀,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我们对支那的战争进入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我们没有强大的制空权,无法发动下一步的战役。大家说说看,对下一步的行动有何看法。”

    米内光政随即站起来道:“以目前的形势看,我大日本帝国必须要获取制空权,才能够全面占领支那,甚至整个东亚地区。我军的空中力量太弱了,现在还停留在双翼机的水平上,只有少量战机是单翼机,在性能上与支那空军的战机差距太大,这不是光靠帝国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就能克服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德国购买先进的作战飞机,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提升我军的空中作战实力,这样我们才能够像德国一样,发动闪电战迅速占领支那。如果不能取得制空权,也就无法占领支那。”

    广田弘毅听得频频点头,等到米内光政说完,他才缓缓道:“米内君刚才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军不但是空中力量较弱。就是陆军同样也需要提高武器装备的水平。现在支那人也获得了一些先进的陆军武器。而且还有一个龙魂兵工联合体在背后支持,难保支那不会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先进坦克和战车都搬到支那生产,而且根据情报显示,支那人也在生产突击步枪了。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件好事情。米内君的建议值得研究,如果可行的话,我们要迅速制订计划!”

    军令部总长阿部大将站起来道:“是该有所动作了!我们的帝**队损失惨重,这样下去可不是件好事情!我军的装备现在都落后于孱弱的支那军队,米内君。你继续说说有何具体的计划!”

    米内光政见两位最高长官都赞同自己的计划,更加自信地道:“是,总长阁下!我们可以派人到德国,跟希特勒会面,然后两国结盟,德国将最千里的武器装备,比如说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还有喷气式战斗机,大型运输机轰炸机的技术都卖给我国,同时我国也少量进口一些。加以模仿制造,最后让帝国的设计师们设计出大日本帝国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特别是空中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这是我们的重点呀!”

    日本人的行动很快,暂停了进攻中国的步伐,日本帝国立即派米内光政代表天皇到德国与希特勒会谈结盟,两国一拍即合,希特勒甚至同意将最先进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喷气式战斗机提供给日本。另外还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同样也在军售之列,还有m30和m40运输机轰炸机都将提供给日本。当然,日本也有回报。那就是向德国提供稀土等资源,那些是用来制造先进武器用的,现在德国被经济制裁,再加上德国本土缺少这些资源。所以双方有了一个交易。

    不久之后,在日本军部,刚刚上任的首相林铣十郎正在主持军务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是研制新一代海军战斗机的事情。由于得到了德国的喷气发动机设计资料,当然也得到了一百多台发动机,还有二十八架威龙喷气式战斗机。日本军部便让中岛公司和三菱公司开始仿制这种喷气式发动机。由于仿制进展顺利。因此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也提上了议程。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首相林铣十郎,还有南云忠一、山本五十六以及海军军务局的主要军官,另外还有中岛公司、三菱公司、爱知公司、川崎公司这几家飞机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和总设计师。

    首相林铣十郎重地咳嗽了两声,然后大声道:“各位,今天召集大家到这里来,是要讨论大日本帝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计划。虽然从德国购买的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开始批量服役,但是数量太少,而且不能上舰,随着航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帝国海军也需要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大家知道,在前不久的支那战场上,大日本帝国航母被支那空军轰炸沉没,还没建功就栽了个大跟头!这绝非我大日本帝国海军飞行员不优秀,而是敌人的战斗机性能太强大,现在三菱公司也仿制成功了德国教练攻击机,但是这还不够,支那人还在加速生产喷气式战斗机!所以,大日本帝国怎么可以落在支那人后面,我们也要加快研发喷气式战斗机。今天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讨论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山本,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首相林铣十郎说完,便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会议桌左边的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现在可谓风头正劲,现在新上任的海军大臣又非常器重他,视他为左膀右臂,因此他早已把自己看作是海军部的二号人物了。

    山本五十六缓缓地站了起来,扫视了会议室一周,然后才慢慢道:“首相阁下说得很有道理,我认为帝国海军早就应该发展喷气式战斗机了,然而这种喷气式发动机制约了帝国的飞机制造公司,这种发动机虽然先进,但是设计制造都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德国人和瑞典人掌握了这项技术。不过现在,德国人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资料到了大日本帝国手里,那么就注定了帝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顿了一顿,山本五十六又接着道:“关于喷气式舰载战斗机,一旦研制成功,那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是,帝国有好几家飞机制造工厂,到底由哪家工厂来负责设计和制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设计出一款优秀的舰载喷气式战斗机来。所以我的看法是,由各家飞机制造公司提出一个设计方案来,海军部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对这些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只有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提交者才能获得最终的新一代海军舰载战斗机研制开发合同。”(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东亚之鹰

    认识到航空兵在战争中巨大作用的日本军部,已经计划发展本国喷气式作战飞机。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与中国的作战飞机相比,日本的作战飞机存在许多不足,不但速度比中国的主力战机要慢上许多,在机体结构方面也大大不如。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战斗机设计思想,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日本资源缺乏,特别是航空材料,所以在飞机、坦克、战车甚至步枪的设计使用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日本军队装备的作战飞机、坦克都是一些薄皮的家伙,即使是九六陆攻这样的新战机,也是有着打火机的特性,一打就燃,没办法,谁让日本人缺乏资源呢,也正是这样,日本帝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在历史上,日本航空工业创建于1910年。1931年,年产飞机不足400架。1941年年产飞机4800架,1944年达到年产飞机8万多架、发动机4万台的规模。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航空工业水平仅次于美、苏、德、英,居世界第5位。在这一个时空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现在日本人开始用德国提供的先进飞机和技术设计制造本国的作战飞机,毕竟要完全从德国购买是很困难的,也不经济,同时也是受制于人。

    日本军部在一个月前下达了新一代喷气战斗机和轰炸机招标书,要求各大飞机制造公司按照招标书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并在12月中旬举行竞标会。

    12月15日这一天,日本军部一间诺大的会议室就热闹了。来自中岛飞机公司、三菱公司、爱知公司、川西公司、立川公司、川崎重工总共6家飞机制造公司的代表都带上各自的得意之作,准备拿下新一代喷气战斗机项目。

    日本军部在招标书中对新一代喷气战斗机的要求非常高,这架战斗机要求海陆通用,因为海军部已经计划将新一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命名为二式舰战,这意味着哪家公司拿到了最终的项目合同,就要将这种喷气式战斗机进行系列化设计,通过比较小的改动。搞出海军的二式舰战,以及陆军战斗机。

    招标书要求战斗机重量不超过6吨,但是载弹量却要求达到2吨,航程要达到1500公里。巡航速度大于650公里每小时,最大平飞速度大于750公里每小时,最大俯冲速度大于800公里每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大于50米每秒,爬升到10000米高度要求不超过5分种。并且最高升限要达到13000米,动升限14000米,失速速度不大于200公里每小,续航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日本军部这是要把新一代喷气战斗机当成多用途的飞机,不仅要有强大的空中格斗能力,甚至还要求具有轰炸机的能力,这2吨的载弹量,对于一架最大重量不超过6吨的战斗机来说,几乎是一个不能完成的设计。

    首先上场的是日本三菱重工飞机公司,这是一家老牌的飞机制造商了。代表三菱飞机公司进行方案演示的仍然是总设计师掘进二郎。看着台下一向并不怎么对付的海军部和陆军部主要官员都坐到了一起。掘进二郎心里也在纳闷,这两家不是一向不和吗,怎么这次新式战斗机招标居然走到了一起,难道说未来日本军界会有所变动?不过这时候容不得他多想,顺利拿到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项目合同才是他的主要任务。

    掘进二郎在一个月前的海军部也参加了刚刚上任的海军大臣嶋田繁太郎正在主持军务会议,并讨论过研制新一代海军战斗机的事情。当时他还和中岛公司的小山悌意见相左,这次掘进二郎准备用胜利来证明他是对的。

    掘进二郎准备还是非常充分,不但有设计方案的飞机详图,还准备了两架海军型和陆军型战斗机的缩比模型,台下的军部官员们都频频点头。看来还算比较满意。

    掘进二郎整理了一下思绪,大声道:“我们的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在机身尾部安装一台最大推力2000公斤的喷气发动机。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为单人驾驶战斗机。飞行中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采用平直的梯形翼,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共同作用,将进气气流分为四股。同时在机翼前缘内放置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要求。大家请看。它具有大面积的垂直尾翼,以保证飞机高速飞行时的航向稳定,同时为了避开尾喷口气流和高温的影响,平尾设计在垂直尾翼的中部,这样一下平尾的效率会更高,飞机的机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我们不采用现在的战斗机主流气动布局呢?这是因为目前的战斗机气动布局的迎风面积大,阻力大,高速机动性不好,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喷气战斗机的速度潜力不大。我们的喷气战斗机方案陆军型机长8米,翼展10米,机高2米,机翼面积8平方米,空重33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900公斤,机内载油量2000公斤,可以确保飞机航程超过1800公里,同时在外挂副油箱后,可以达到2200公里左右。如果把机内载油量减少到1200公斤,则可以挂载1200公斤炸弹,当然这时候航程会减少到800公里左右,可用于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掘进二郎自信地道。

    “我们的海军型则进行了较大幅度改动,以适应上舰的需要。海军型方案的机翼面积增加到27平方米,翼展也增加到12米,这样可以确保飞机具有较大的升力,能够实现在航空母舰上的短距离起降。空重增加到3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800公斤,机内载油最大1700公斤。为节约航母上宝贵的空间,主起落架外侧的机翼内设有折叠机构,折叠后机翼的翼展减为5米。机翼上装有副翼和分裂式襟翼,襟翼分两部分装在机翼的固定段和折叠部分。机翼前缘没有安装增升装置,所有的气动控制面上均装有配平片。当然,我们的方案还采用了很多新颖的设计,比如说前三点式起落架等等。”掘进二郎仔细地介绍着。(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霍顿轰炸机

    就在日本人进行着本国喷气式战斗机招标的时候,远在瑞典的龙魂兵工联合体,终于完成了飞翼轰炸机的试飞,将这种举世无双的轰炸机投入了批量生产。这次中国方面订购了50架飞翼轰炸机,英国、法国、苏联、美国等大国也都有少量的订购。

    这种飞翼轰炸机被命名为霍顿h-1轰炸机,肖卫国还是把飞翼轰炸机的名字用霍顿兄弟的给命名了,算是还给了他们,毕竟历史上霍顿兄弟也是飞翼机的先驱。而且这种飞翼轰炸机也是霍顿兄弟主持研制的,当然很我关键的设计还是肖卫国提出来的。

    霍顿h-1轰炸机是一种新型气动布局的轰炸机,事实上历史上美国人当中也有一个人对飞翼机特别热衷,并制造了一系列的试验机,当然飞翼机的成功要到几十年后,美国的b2幽灵隐身轰炸机那就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神秘的轰炸机!

    早在1923年,杰克?诺斯罗普就对飞翼抱有坚定的信心。飞翼取消了机身和尾翼,所有的载荷和操纵系统都安装在机翼内,是航空史上下一个重大进步。为了实现飞翼的设想,杰克?诺斯罗普制造了几架小比例验证机进行概念评估。其中之一1940年7月3日首飞的n1m飞翼验证机。

    1941年4月11日美国陆航颁布了一种新型轰炸机的方案征求书,要求这种高空轰炸机能挂载4500千克炸弹飞上16000千米,最大速度要求在7620米达724千米/时,巡航速度440千米/时,实用升限13710米,最大航程19300千米(7620米高度巡航)。最后联合飞机公司和波音飞机公司的方案最后进入初步设计,其中联合公司的方案最终成为b-36。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军方也在1941年5月27日授予诺斯罗普一份合同,对飞翼方案进行研究。要求飞翼方案能挂1吨炸弹在7620米高度飞行12870千米,巡航速度402千米/时,实用升限12190米。载弹量4500千克,低于4月的方案征求书。

    1941年8月诺斯罗普公司收到更具野心的性能要求。1941年9月陆军助理部长罗伯特?莱维特、亨利?h?阿诺德将军和奥利弗?p?埃克尔斯上将参观了诺斯罗普工厂后,陆航启动了飞翼轰炸机项目,1941年10月30日双方签订了正式合同。内容包括支付工程数据、模型测试、制造一架1/3比例的n9m验证机的款项。

    xb-35的详细设计始于1942年初,这和翼龙轰炸机开始设计的时间差不多,不过翼龙轰炸机的进度明显要快于xb-35!1942年7月5日xb-35的全尺寸模型通过审核!为了支援该项目,诺斯罗普公司制造了4架翼展29米的n-9m飞翼验证机。该机的尺寸约是b-35的三分之一,用于验证总体概念的可行性。并用于训练飞行员来如何驾驶飞翼。n9m是木材和金属混合结构,中央段使用了焊接钢管。机身覆盖了木质和金属蒙皮,外翼段为木质蒙皮,不过具有金属翼缝和翼尖。1942年12月27日第一架n-9m首飞,该机在1943年5月19日坠毁,飞行员丧生。

    很显然,龙魂兵工联合体在飞翼轰炸机的设计研制速度上要比诺斯罗谱快得多,这当然是由于有肖卫国这个未来的兵工专家在的缘故!龙魂兵工联合体是直接制造原型机,而诺斯罗谱公司还在用小型的验证机来试验。

    诺斯罗谱公司的4架n-9m验证机后来分别被称为n-9m-1、n-9m-2、n-9m-a和n-9m-b。n-9m最初安装两台290马力的门纳斯克c65-4六缸气冷发动机,通过带液力耦合器的加长轴驱动两副两叶推进式螺旋桨。发动机的冷却空气来自机翼下方的大型进气口。n-9m-b后来换装两台400马力的富兰克林气冷发动机。n-9m可搭载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都坐在单块气泡式座舱盖之下。该机安装有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还配备了防擦尾轮。n-9m在设计中获得的经验被xb-35所借鉴。

    不过即使是验证机,试飞过程也是非常不顺利。这都是由于飞翼式飞机的飞行控制稳定性不足造成的。翼龙轰炸机和美国诺斯罗谱的飞翼验证机不一样,它不但借鉴了美国后来的b2轰炸机外形设计,采用了w型翼,也使用了更先进的双开裂襟翼构型,在飞行控制稳定性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尽管这个时候还没有计算机和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但是也足够让翼龙轰炸机自由飞翔在高空并正常起降了。

    事实上,美国诺斯罗谱公司n-9m验证机和xb-35验证机失败的原因。还不止是因为飞翼式的气动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xb-35复杂的同轴对转螺旋桨导致了很多的问题,不得不停飞改装。到了1948年中期,安装活塞发动机的b-35已严重过时,该项目注定要被终结。螺旋桨轰炸机在喷气时代的速度太慢。而且在当时还不能解决飞翼的飞行稳定性问题,b-35并不能作为良好的轰炸或照相平台使用。

    绰号为幽灵的霍顿h-1轰炸机,也是采用的四具螺旋桨在机身后部向前推进的布局,不过有了风雷涡桨发动机,它就不会出现xb-35的问题了。

    在霍顿h-1轰炸机投入批量生产的时候,采用涡扇发动机的霍顿h-2飞翼轰炸机又开始研制了。这是一种更大的飞翼轰炸机。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它的起飞重量将会超过100吨,航程达到1万公里。比霍顿h-1轰炸机还要大得多,航程也要远得多。这都是因为采用了新的涡扇发动机。(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树梢杀手

    龙魂兵工联合体在不断发展着新项目,其中直升机就是重点项目之一。由于风雷涡轴发动机很快就获得成功,所以直升机项目就列入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研制计划。直升机是一种比早期喷气式战斗机还要复杂的飞行器,所以难度也是不小。

    直升机在这个时候还算是个新玩意,虽然有德国和美国都在搞,但是并不是太成功。1927年,德国的安东.弗莱特开始研究直升机。他制造的一架直升机,利用大型旋翼提供升力,靠螺旋桨推进飞行,配备20马力的发动机。试验中,直升机成功升空,但稳定性不好,突然而至的侧风让该机失去了平衡,落地坠毁,试验终止。1928年,扎斯奇卡在柏林郊外的坦佩尔霍夫机场试飞了由他亲手制造的双旋翼直升机,但该机最终没能上天。

    在西班牙,希拉瓦经过长期的试验,终于解决了旋翼飞机上天的难题。1923年3月31日,他制造的所谓"旋翼飞机"由西班牙空军上尉络嘉驾驶成功升空,从郝塔费到维埃托斯飞行了17千米。成名后的希拉瓦立即前往当时的世界工业中心-英国,开始他进一步的研究,在那里他研制出了"希拉瓦c"系列直升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c-19直升机。c-19直升机引起了德国的兴趣,经过协商,德国购买了c-19mkiv直升机的生产许可,由福克.沃尔夫公司在国内自行组装,公司首席工程师海因里奇.福克博士亲自督阵。这种直升机采用德制sh14b发动机,输出功率150马力。在吃透了c-19的技术后,1933年福克带领技术小组开始研制c-19的衍生机型,即c-30,绰号"蝗虫"。为了和fi-156"鹳"式短距离起降飞机竞争,以c-30为基础,福克.沃尔夫还制造了fw-186直升机,但该机怪异的外形让德**方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一些对直升机有着浓厚兴趣的工程师们也在研制特殊用途的直升机,如一名叫r.施密特的工程师就利用电动机作动力源,研制出了一种采用复杂的共轴式旋翼、并能搭载数名士兵的直升机,无奈德**方对此毫无兴趣。

    1935年。德国海军提出要研制一种可在舰上使用的直升机,看到希望的弗莱特,立即在柏林附近投资兴建了一个专门生产舰载直升机的工厂。没过多久他就研制出了fi-184型直升机,采用150马力的sh14a发动机,三片式桨叶。桨叶直径为12米,在试飞时发现该机性能不佳,遂又研制fi-185。1936年fi-185研制完成,外形上同fi-184类似,但性能还是不太理想。弗莱特毫不气馁,朝着希望继续努力。而此时,福克已经研制出了性能更好的fw-61。

    福克.沃尔夫为了研制真正能够服役的直升机,邀请了德国国内所有的航空科学家,包括杰克尔博士、加斯特博士等。从1931年开始,历时6年。世界上首架真正进入部队服役的直升机fw-61诞生了。该机采用西门子公司经过特殊改进的sh14b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至165马力;采用fw-44教练机的机身,机身两侧焊接了大型金属三角架,架顶安装两个旋翼,每个旋翼采用三片式桨叶,桨叶直径15米。

    不过,比起龙魂兵工联合体的直升机来,德国的直升机fw-61简直就是弱爆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直升机,是肖卫国参照前世他所了解的中国直19轻型武装直升机进行研制的。

    直19武装直升机是二十一世纪初发展完成的专用武装直升机,采用了两台820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空重2529千克,机身内部载油量750千克,执行作战任务时的正常起飞重量为39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为4100千克。多用途改进型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增加到4500千克,有效载荷为1600千克,巡航飞行速度为25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速度为305千米/小时。

    不过现在龙魂兵工联合体研制的这种直升机,就是直19的放大版,在外形和结构上参考了直19的设计。但是由于采用了一台功率达2500马力也就是1800千瓦的风雷涡轴发动机,所以它的起飞重量也达到了6吨,这样它的载重量和航程都得到了提高,无论是发展武装型号还是运输型号,都是非常好的。在外形上它和直19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采用涵道式尾桨,仍然采用的是普通的四叶尾桨,主翼也是采用四翼。

    当然,由于在材料方面还比不上几十年后的水平,所以这种直升机的机体重量要大上一些。这样的动力比德国直升机fw-61大了十倍,所以在性能上就有天壤之别了。

    当第一架直升机的样机被制造出来,呈现在肖卫国眼前的时候,他显得无比的激动,这是一种多么威武的直升机呀。它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长长的桨叶,飞机采用了串列式座舱,最厉害的还是它机头下方悬挂的20毫米火神炮,它在机头位置探出了一个狰狞的炮管,而机身两侧的短翼,可以挂载龙魂兵工联合体研制的多种口径火箭弹,每侧两个挂点,总共可以挂载1000公斤的武器,这样的载弹量比起很多螺旋桨战斗机还高。

    肖卫国满意地点点头,走到这架直升机的旁边,摸了摸它的金属机身,然后绕着直升机走了一圈。其余的人也跟着肖卫国,就连安娜和白婉柔也看得心动不已,这样的直升机就算是不用来打仗,开着它出去兜风,那也是无比的惬意啊。它可以悬停,可以倒飞,可以在简易的地方起降,不需要机场。

    肖卫国凝视着面前这架直升机,激动地道:“太好了,这款直升机就叫它飞虎吧!希望它能够虎虎生威!”(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飞虎冲天

    经过仔细的检查,飞虎武装直升机具备了试飞的条件,这时候最关键的首飞就要开始了,这是牵动着龙魂兵工联合体所有人的一次试飞。飞虎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性是不亚于威龙喷气式战斗机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武装直升机,它的起飞重量达到6吨,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超级直升机了。并且它还有运输型号,当然运输型放大到10吨,可以运载18名士兵,或是2吨物资。

    飞虎武装直升机属于6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采用单发动机、正常旋翼加尾桨布局,四叶旋翼、四叶尾桨,阶梯式纵列双座设计,炮手在前,驾驶员在后,后三点式固定起落架。发动机安装在机身顶部,旋翼采用复合材质,可抗小口径机炮炮弹直接命中,机身采用窄机体设计,纵列双座布局可有效减少被弹面积和风阻,两个乘员座舱互相**,有防弹玻璃风挡和装甲加强。前起落架采用带液压缓冲的重型支柱,在坠机状态可以有效的吸收冲击力以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

    虽然飞虎武装直升机使用一台风雷涡轴发动机,看起来功率有很大的剩余,但直升机作为特殊的飞行器,与飞机有本质的区别,其大部分升力和推进动力都来自于旋翼的旋转,因此其对于动力特别敏感。功率载荷指的是直升机单位重量能分配到的动力功率,实际上相当于固定翼飞机的推重比,但是对直升机来说更为重要,直接影响了直升机的悬停高度、悬停重量、飞行高度、高原起飞重量等能力。

    武装直升机要满足作战需求,需要保证高爬升率、高加速性,因此需要大功率发动机以满足高功率载荷的需求;同时由于作战地域的广泛一般还要求在高温天气和高原环境下保证足够的飞行性能,而高温高原环境下主要是发动机功率因进气不足而大幅度下跌,只有平时显得功率过剩的动力系统在高温高原环境下才有足够的功率裕度满足需求。

    美国陆军航空兵越战期间在环境与云贵高原类似的老挝等地就遭遇了艰难的考验,而更为艰难的是西北部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部分边境地区甚至超过4000米,而大量的7000米以上山脉更是直升机的天然险地。

    以典型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h-64“阿帕奇”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9525千克,比飞虎武装直升机大至少50%。而其早期型采用和s-70“黑鹰”发动机属于同一系列的通用电气t700-ge-701型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285千瓦,后期型换用t700-ge-701c型,单台功率1417千瓦,高原性能和s-70“黑鹰”相当。其在高原地形的阿富汗执行任务,必须减少机炮备弹才能保证满足需要的燃料储备。

    所以飞虎武装直升机,作为一款世界武装直升机,将有可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作战,它的功率就必须要足够大。当然由于是单发,它的安全性肯定不如双发好,这也是由于风雷涡轴发动机是直接用风雷涡喷发动机发展而来的原因。如果是专门设计的涡轴发动机,就可以用两台较小的,达到同样的功率。这样安全性就更高了。

    飞虎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大体和美国在五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用于越战前期的那一批直升飞机uh—1休伊武装直升机相当。不过在飞行性能指标上却和后来的中国直十武装直升机相当。uh-1这种武装直升机虽然不算大名鼎鼎,但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黑鹰直升机却是世界闻名。

    在首次试飞中,飞虎武装直升机两侧的短翼,就挂上了火箭发射巢,采用的是90mm口径火箭弹,每个火箭巢只有19枚火箭弹,两翼总共4个火箭巢,当然三个都是模型,只有一个是实弹。

    这绝对是武装直升飞机的超级大杀器。在它面前,这个时期,包括虎式坦克在内,在遇到90mm火箭弹顶部攻击的时候。都将变成一堆废铁。

    肖卫国满意地点点头,还走过去摸了摸那几个火箭发射巢,多么熟悉的东西,前世的直升飞机上,这可是标配,只是那时候。火箭弹更多是用于集火覆盖。而如今,一旦战争需要,集中大量直升飞机,对集群式的装甲部队发动进攻的话,火箭弹覆盖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当然,要依靠单发火箭弹对付坦克,还是太难了,打的穿,也要打得准才行。

    整体来说,这绝对是一架武装到了牙齿的准现代版的武装直升飞机,和喷气式战斗机一样,它虽然可能只是在研制思路上先进了十年,但绝对是军事技术的一种创新。

    肖卫国大手一挥:“试飞吧。”

    在技术人员最后检查完飞机后,两名飞行员熟练地爬上了飞虎武装直升机,肖卫国等一行人也远离了一些,直升机起飞的噪音和动静并不小,那风能把站得近的人吹得睁不开眼。

    看着飞虎武装直升机在地勤人员的指挥下,开始启动,顶部的螺旋桨由慢到快地旋转起来,最后飞机缓缓地离开了地面,在半分钟的悬停过后,飞机开始迅速升高。

    只见飞虎武装直升机升入五十多米高的空中后,开始再次悬停,随即是向前一阵疾飞,大约250公里的时速向前飞行,不久,直升飞机开始降低高度,沉入了飞机场旁边的树林中,这时,还能隐约听到引擎声传来,这说明飞机并没有降落或者出现鼓掌。

    随后,最先从树梢处出现的是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随后是整架飞机。整个过程,飞虎武装直升机时而悬停,时而疾飞,时而机头不动,保持机身机动,时而又是紧急爬高,整体来看,直升机的性能很突出,机动性能强,强劲的风雷涡轴发动机赋予了它良好机动性与航速。(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获成功

    首次试飞,虎式武装直升机就获得了成功,在首飞中它就飞出了30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平飞速度,250千米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另外,它还爬升到了5000米高度,并在1000米同度进行了悬停。这一系列的试飞动作,看得所有人都是激动无比。

    这又是龙魂兵工联合体继炮艇和潜艇项目之后,又一个重大项目,同时它也是划时代之作。纵观直升机的发展史就可以知道武装直升机是必然的趋势。在直升机上加装武器开始于40年代。德国在fa-223运输直升机加装了一挺机枪。50年代,美、苏、法等国都分别在直升机加装武器,开始主要用于自卫,后来也用来执行轰炸、扫射等任务。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直升机。战争中,其直升机损失惨重,因而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ig,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并用于越南战场。

    梅塞施密特激动地道:“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参与到如此先进的飞机项目中来,飞虎武装直升机必定会像威龙喷气式战斗机一样畅销世界呀!”

    肖卫国呵呵笑道:“武装直升机飞行速度快;反应灵活、机动性好;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机载武器杀伤威力大。武装直升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和装甲目标的武器。根据我的研究,坦克与直升机对抗的击毁概率为12:1到19:1。也就是说,一架武装直升机可以取得十几辆坦克的战果,自身才会损失,而且这种损失更多的是被敌方的防空火力击落。武装直升机的第二大功能是支援登陆作战。还有掩护机降。武装直升机是掩护运输机和运输直升机进行机降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再就是火力支援。武装直升机能有效地给予地面部队行动实施火力支援。”

    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是第一个把反坦克导弹装备在直升机上的国家。1966年,第一种量产的专职攻击直升机ah-1眼镜蛇诞生。有些人认为直升机能够更加轻易地攻击坦克装甲最薄弱的顶部,所以反坦克直升机的出现宣告了坦克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由于从反坦克直升机诞生至今,坦克与直升机之间还没有进行过势均力敌的对抗。

    但是无论如何,配备火箭发射器与机炮的反坦克直升机始终是坦克最大的威胁之一。坦克常常因为视角有限而很难发现直升机。而直升机则可以悬停在空中,从任何角度攻击坦克最脆弱的部分。此外,直升机所配备的武器的射程通常都大于坦克防空机枪的射程,这使直升机经常能够在坦克的火力范围以外发动攻击。

    容克也感慨道:“希特勒把我赶出了自己创办的公司。反倒成了一件好事,要不然我怎么可能参加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我想飞虎武装直升机,不仅仅是能够反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如果把它放在军舰上。它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肖卫国呵呵笑道:“没错,直升机反潜能力很强。因直升机速度远高于反潜舰艇和潜艇,又机动灵活,既可在短时间内搜索大面积海区,又可快速飞向潜艇游戈的海域,不失时机地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和攻击,以完成应召反潜任务。直升机反潜时利用声呐探头放入水中,不易被敌方潜艇发现,且不会因自身的噪声干扰探测效果。特别是使用被动探测器材时,更不易被潜艇发现。这样既能提高探测潜艇位置的准确性。又能在潜艇上空实施突然攻击。还可使用多种探测设备,搜索效果好。直升机可在搜索区使用声学和非声学多种探测设备,如吊放声呐、声呐游标、磁异探测仪等,实施对潜艇的搜索。尤其使用吊放声呐时,可将声呐故人温跃层以下,增大了声呐的作用距离,有效地发挥声呐性能,从而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

    白婉柔显得很感兴趣,她激动地道:“既然是武装直升机,那它一定可以携带武器打击潜艇吧?只是火箭弹好像不行呢!”

    肖卫国笑道:“普通的火箭弹当然不行。但是直升机能用多种攻潜武器。且又能隐蔽接近目标实施突然攻击,无论是投放反潜鱼雷,还是投放深水炸弹,其散布小。命中精度高。潜艇上虽然也有火炮和机枪这样的对空武器,但对反潜直升机尚不能构成威胁。另外舰载反潜直升机可借助载舰的续航力,随载舰到远方海域担负反潜任务,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反潜作战半径。舰载反潜直升机同时具有按潜和反潜能力,既可单独完成反潜任务,也可与载舰协同进行反潜。”

    听到肖卫国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明白了,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发展前景太广阔了!

    在飞虎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后,它的运输型号也开始进行试制,运输型号的代号为河马。它的座舱内设有20副可折叠座椅,每排座椅间距70到75厘米,中间过道宽30厘米,并设有存衣室和行李舱。座舱内装有承载能力为200千克的绞车和滑轮组,以装卸货物和车辆。座舱外部装有吊挂系统,可以用来运输大型货物。机身两侧装有2个外挂油箱。另外还有武装运输型号,在机身两侧设计有两个外挂短翼,每个外挂短翼可携带1个19管90mm火箭发射器,或20mm机炮/7mm机枪吊舱。

    舰载型号也在同步开发当中。当然舰载型号就有很多不同,因为是在海上使用,要考虑到海上的盐分对机体的腐蚀,还有发动机的适应性问题,另外着舰安全性方面也有不同的设计。

    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飞虎直升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忧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德国的元首希特勒,还有意大利的元首墨索里尼,以及日本的首相。因为他们知道,龙魂兵工联合体只要把这种武装直升机卖给英法美中等国,那么他们在未来的战争中就将落于下风,特别是他们的坦克就会成为飞虎武装直升机的靶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飞向东方的霍顿H1

    看到空军在反击日本的战斗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南京政府决定请求龙魂兵工联合体把最先进的霍顿h1飞翼轰炸机技术转移到中国来,在位于重庆的龙魂飞机制造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龙魂飞机制造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了亚洲最先进的兵工厂。在这里不但能够生产威龙喷气式战斗机,m30和m40运输轰炸机,还能够生产霍顿h1飞翼轰炸机。由于有成熟的脉动式组装生产线,还有安东诺夫和王助这样的专家,霍顿h1飞翼轰炸机在中国的生产也是非常顺利,到了1937年初,便已经能够月产30架了。

    在生产霍顿h1飞翼轰炸机的同时,南京政府也秘密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现在东北还在日本人手里,只有通过持续轰炸日本的老窝东京,才能让日本承受不了巨大的损失而屈服,这是肖卫国告诉蒋某人的。

    因为肖卫国知道,要让日本帝国倒下,就得像历史上美军那样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当时美军飞机黑压压地遮蔽了东京上空,炸弹倾泻而下,顿时东京成为一片火海,为了更大程度地打击日本,美军飞机投下大量凝固******,使得地面上的日本人着火燃烧化为灰烬,数万日本人跳进池塘和河流,结果都被沸腾的水煮死,很多日本人逃进防空洞,结果窒息而死。日军拼命以高射炮对空射击,但对b-29望尘莫及。

    那次动用b29战略轰炸机空袭战果远远超过了之前历次所有轰炸的总和,美军三年来一直想要捣毁的二十多个东京兵工厂被彻底焚毁,东京东部繁华区全部消失,二十六万幢房屋被烧成一片焦土,共有十三万日本人被烧死,十万人受伤。在这次空袭中,东京遭受的打击几乎可与日后广岛遭受原子弹打击相比。空袭次日是日本“军人节”,三百余架b-29轰炸机又将日本第三大城市名古屋夷为平地。此后,大阪、神户、横滨等尽遭炸毁。

    比起后来大名鼎鼎的b-29轰炸机来。霍顿h1飞翼轰炸机在性能上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在航程和载弹量上略有不及外,无论是在飞行速度、高度还是爬升率等方面,霍顿h1飞翼轰炸机都让b-29轰炸机望尘莫及。特别是霍顿h1飞翼轰炸机,根本不需要战斗机护航。就可以单独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因为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对霍顿h1飞翼轰炸机构成威胁,日本人战斗机都无法拦截它。这是因为它是一种隐身的轰炸机,并且飞行高度在一万多米,速度也非常快。就算日本人有了少量的威龙喷气式战斗机,也根本无法来得及起飞拦截。

    霍顿h1飞翼轰炸机的训练大纲早就完成了,轰炸机编队从浙江的几个机场起飞,一共有48架霍顿h1飞翼轰炸机,每一架霍顿h1飞翼轰炸机都携带了多达4吨的燃烧弹。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它们终于抵达了日本帝国的核心,然后这些轰炸机快速飞过东京上空,霍顿h1飞翼轰炸机在投下了无数炸弹后,迅速地就爬升到了12000的高度,快速脱离。

    “这是燃烧弹。不是炸弹。火不可能在一瞬间就烧起来……”日本军部,军部的高级将领们正在开会,这时候他们突然改变了脸色,狂呼到,“火!火!烧起来了!”

    板垣征四郎也扭过头去,看到在光明中,突然出现了几百个小火点,就像是天空中的群星一下子投影到了大地上一样。然后这些小的着火点迅速的扩大,东京的防空警报声大作,同时消防车的警报声也响了起来。这些小火点就已经变成了熊熊的大火。

    火光已经把整个的东京的东南角照亮了。大火从东京的那些建筑屋檐处首先烧了起来,火舌向上****着木质的屋顶。屋顶也迅速的燃烧了起来,在大火中,椽木首先断了带着火焰和浓烟坠落了下去。接着熊熊燃烧着的屋梁也断成了好几截。掉进了屋子里。于是柱子,墙板什么的就都烧了起来。

    无数火星乃至一些还在燃烧的小木条,都被被剧烈上升的灼热的空气扬了起来,然后纷纷扬扬的洒落在周围那些还没有起火的房屋的屋顶上,无数个街区的大火几乎在一瞬间就连成了一片。

    大街上,日本的消防人员和警察既控制不了四处乱窜的火焰。也拦不住吓坏了的四处奔逃的人群。人们四散奔跑逃命,像老鼠似地疯狂乱撞,头顶上是雷鸣般的爆炸声,街道上火蛇乱窜,火光中到处是恐怖的尖叫。熊熊的火焰逐渐由桔黄色变为白色,阵阵浓烟升向高空,地面则被火光映成橙色。火焰吞噬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金属融化了,瓦片在火中变成黑色粉末,许多藏在防空洞里的人被活活烤死。

    人们疯狂了,见到水就不顾一切地跳进去,公园的池子里、医院的蓄水池里密密麻麻挤满了想逃命的人,但高温使这些池子变成了大锅,人们成百上千地死去。黎明时分,大风停了,大阪陷入死一样的寂静。透过微露的晨光,人们发现大阪市中心一大平地区已经消失了,只有几根电线杆和铁架子孤零零地站立着。一些电杆上还在冒着青烟。逃难的人群陆续回来了,他们木然地走过隅田川上的小桥,河水已变成了黑色,河面上飘浮着无数烧焦的尸体,分不清是男是女。

    持续的轰炸每天都在进行着,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都拼了命地把炸弹往日本本土投放,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数千吨炸弹落在了日本的主要城市里面。这些炸弹多数都是燃烧弹,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凶残的国家来说,没有必要对他们心慈手软,有一句话不是说得好吗,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霍顿h1飞翼轰炸机一战成名!龙魂兵工联合体此时还在设计制造更大型的霍顿h2飞翼轰炸机,它采用大推力而且又省油的风雷涡扇发动机,不过数量就达到了8台,总推力25吨,最大起飞重量100吨,最大载弹量15吨,最大航程11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达到1000千米每小时,可以说喷气式战斗机也难以拦截。(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地平线级巡洋舰

    霍顿h1飞翼轰炸机在中国的持续生产,以及对日本主要城市的持续轰炸,让日本帝国彻底衰落下来!由于工厂和城市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死伤人数达到了数十万,日本政府自救都来不及,又怎么顾得上入侵中国,再说现在日本帝国的军队根本就无力入侵中国了。因为它的兵工厂大部分被炸掉,军队也没有武器可用,就连正在研制中的喷气式战斗机,也因为大轰炸而搁浅,飞机制造厂都被破坏了,怎么生产?

    趁着这个机会,中**队长驱直入,横扫东北的日军,把整个东北又收复了,日本关东军被迫退到朝鲜。

    在1936年底的第四届斯德哥尔摩国际防务展上,龙魂兵工联合体就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兵工集团,仅仅在防务展上,它就获得了十二亿美元的武器订单!它真正成为了一个超级兵工集团!不,应该说是一个超级兵工帝国!它在世界武器市场上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撼动!不仅是在航空工业领域,在陆军和海军领域它也有产品,虽然海军武器方面只是刚刚介入,但是快速炮艇非常受欢迎,还有潜艇也受到了很多国家青睐。

    有了这些基础和雄厚的资本,龙魂兵工联合体又开始建造更大的军舰。这种军舰就是1万吨的地平线级巡洋舰。因为肖卫国知道,巡洋舰是海军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种舰艇,它的生命力很强,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巡洋舰都还是海军的主力舰种,它可以伴随航母进行远海作战,是航母的带刀护卫。至于战列舰,肖卫国是不会去建造的了,因为战列舰本来就是一条错误的路线,只有航母才是未来海军发展的终极目标。战列舰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发展。特别是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它终究只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地平线的巡洋舰的设计指标也很高,它定位于一种远洋舰艇,可以伴随航母作战。也可以**作战,将来还计划搭载反舰导弹,不过目前研制导弹还有困难。在舰型的选择上,也向未来靠拢。它采用长艏楼舰型,艏部平直倾斜。艏部下方设有球鼻首声纳导流罩。为了防止烟害对武器和电子设备的腐蚀,它又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烟囱和桅杆一体化结构,地平线级作为舰空母舰编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首要使命是防空作战,其次是反潜,同时可用于支援两栖作战。

    所以它配备了强大的火力,特别是防空火力。在舰上一共布置得30毫米12门火神炮,1门203毫米主炮,8门100毫米高平两用炮。它的舰长185米,宽19米。吃水5米,标准排水量9000吨,满载排水量11500吨。动力装置采用2台蒸汽轮机加两台燃气轮机,总功率达到5万千瓦,蒸汽轮机使用了铬钼和镍合金钢材料,适合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且重量较轻、可靠性较好。燃气轮机启动速度快,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同时也用作低速巡航时的动力。

    在这样的配置下,地平线级巡洋舰的最大航速达到34节。续航力10000海里/16节,舰员为650人。除力强大的火炮配置外,它还有四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系统,以及2架研制中的海虎舰载直升机。当然。它还是首艘配备舰载搜索雷达的军舰。

    事实上,这时候的造舰竞赛早就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仍然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讲,巡洋舰是最有用的舰种。在英国皇家海军中,巡洋舰通常担任伴随舰队行动、为舰队提供侦察、加强并担任驱逐舰分舰队领舰和对抗敌方巡洋舰等任务。

    在战时巡洋舰被用来保护贸易航线,在和平时期它则在全世界显示英帝国的存在。这些迥异的任务需要不同类型的巡洋舰。但是由于英帝国广大的疆域,所以这些巡洋舰必须具有较大的续航能力和较好的居住条件以适应远洋航行的需要。当时在英国皇家海军内部有一种说法:“英国决不能冒险将巡洋舰数量降到70艘以下!”,在一战结束时共有120艘有巡洋舰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当英国皇家海军的巡洋舰被用来保护它遍布全球的广大利益时,位于东方的日本扩大自己的海军则是为了夺取这些利益。如果日本海军想在这场争夺战中获胜,他们的各种战舰就需要比他们潜在对手拥有的同类战舰更加强大。日本的这一企图先后让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和远在欧洲的英国感到不安。为了回应日本的挑战,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海军竞赛中。

    由于美国考虑到在日后的战争中其作战范围要包括广大的太平洋,这样则要求巡洋舰要有极高的续航能力,结果美国更倾向于选择排水量大一些的巡洋舰。但是这些巡洋舰增加了的吨位仅仅用来提高其续航能力,而没有使其火力得到增强,从而取得超越日本海军巡洋舰的优势。在美国和日本海军中,巡洋舰通常担任侦察、为其他大型军舰和驱逐舰提供护航和充当小型战列舰的任务。有意思的是美国和日本开始建造的这些新的巡洋舰却不完全适合执行上述任务。这些新巡洋舰的设计只是为了简单地在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同类军舰,而非出于实际的需要。

    地平线级巡洋舰的出现,一下子就打破了海上军备竞赛的平衡!在30年代中期,由于英国的努力,各国建造8英寸火炮重巡洋舰的热潮开始减退,同时将注意力转回装备6英寸主炮的轻巡洋舰。

    由于面对越来越大的空中威胁,许多国家开始建造具有强大防空能力的轻巡洋舰。英国皇家海军在战前建造、战时完工、使用新型130毫米高平两用炮的黛朵级防空巡洋舰非常适合在狭窄水域作战。在这些水域通常会遇到来自于空中与海上的密集进攻。美国建造的同类型军舰是排水量为6000吨的圣迭戈级巡洋舰。该级舰装备16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航速为34节。

    当然,这些巡洋舰跟地平线级比起来,就有较大的差距了。不论是在动力,还是在防空能力,地平线级都要胜出很多。特别是反潜能力上差别就更大了,因为地平线级将搭载两架海虎直升机,这种直升机就是强大的反潜武器!(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海虎直升机

    没错,海虎直升机就是一种以反潜为主要作战使命的舰载直升机,同时它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肖卫国知道潜艇的最大敌人就是舰载的反潜直升机,所以研制多用途的地平线级巡洋舰,又怎么能不为它配备强大的舰载直升机呢?在历史上,舰载直升机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舰载航空装备,主要用于对抗隐蔽性高的水下潜艇目标。现在,肖卫国把它提前放到了地平线级巡洋舰之上,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舰载直升机。

    相对于岸基反潜巡逻机,舰载直升机虽然有航程短、载重能力低、持续攻击能力弱等不足之处,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起降灵活,不需要专用平台,从小到千余吨的轻型护卫舰到大至数万吨的航空母舰均可使用。

    由于舰载直升机可随舰艇机动到任何海域进行作战,所以其航程较短的问题并不会对其作战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而其机动灵活、反应迅速、低空性能好等特点也是岸基反潜巡逻机所无法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直升机技术及航空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舰载直升机的性能和用途也在不断增强,舰载直升机的主要用途也由最初的航空反潜发展到反舰、扫雷、电子战、海上侦察救护、补给、两栖突击、空中预警以及电子战等多种作战任务。

    到后来,中大型的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上几乎百分之百装备有舰载直升机,就连一些中、小型舰艇也能够搭载直升机。最早的舰载直升机是S-61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双发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美**用编号为SH-3“海王”、HH-3A和VH-3,公司编号为S-61。

    1957年9月23日,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获得美国海军的初步合同,开始研制一种用于“协同反潜作战”的两栖反潜直升机。1959年3月11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61年9月开始交付使用。1979年3月11日,原型机首次试飞20周年之际,900架军用型S-61已累积飞行300万小时以上。130架民用型S-61也已累积飞行81.5万小时。大量的“海王”直升机被用作民间海上救援与搜索用机。

    至1980年,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总共制造了750多架各种型号的S-61军民用直升机,其它国家按许可证制造了350多架。美国已于1980年6月停止了S-61系列各型直升机的生产,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专利生产的S-61各型直升机也于80年代末先后停产。日本总共生产了185架S-61各型直升机。

    海虎舰载直升机的着陆装置可满足两栖需要。后三点式起落架。两个主起落架是双轮,液压收放的主起落架向后收入翼梢浮筒内。尾轮为固定式,能自定中心,并能在中立位置锁住。船底式机腹和伸出的翼梢浮筒可使直升机在水上应急降落。机腹有3个理睬式油箱,前油箱容量为1350升。中央油箱容量500升,后油箱1350升,总燃油容量3200升。

    舰载直升机的通用技术与其他军用直升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由于舰载直升机面临的起降条件、气象条件、飞行环境等与陆基直升机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对舰载直升机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例如,外廓尺寸较小;重心低稳定性好;系统可靠性高;可全天候使用;起降性能好;能在水面起降;可维修性良好等。

    舰载直升机使用环境的特点,引起了陆基直升机没有遇到的附加难题。这些特点包括:舰的运动;舰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尾流;飞行甲板有限的降落面积(尤其是搭乘直升机的小型舰船)。除了确定和量化各种舰载飞行条件下直升机的使用能力外,动态对接试验还须评估舰上航空设备和程序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影响舰载直升机安全使用的因素很多。飞行甲板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标记,与舰上部结构的远近,不可预测的舰运动和扰动尾流的影响必然增加直升机舰上使用的困难。

    此外,舰上或周围的照明、飞控系统性能下降、基本直升机飞行特性较差等情况也进一步增大了舰上使用的难度。因此,动态对接试验要求系统地测量和确定这些潜在不利因素的影响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直升机舰上使用包线。除了发展舰上使用包线,动态对接试验还评估和提供舰上相容性资料,评估舰上尾流、废气和舰上电磁干扰等对舰载直升机使用的影响。此外,还须评估舰上目视降落辅助装置、照明及飞行甲板标记的适用性。

    因此海虎直升机的研制难度甚至不亚于飞虎武装直升机,甚至还有过之。当然现在龙魂兵工联合体有雄厚的资本。还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很多国家的兵工人才都慕名到龙魂兵工联合体来求职。

    地平线级巡洋舰的初期用户有两个,一是瑞典海军,二是中国海军。两支海军都是第一次采购如此先进的大型军舰。其中瑞典海军将采购两艘作为主力舰使用,中国海军将采购四艘。

    德国和日本都偃旗息鼓了,只有意大利在做一些小动作。特别是日本,天天挨炸,经济发展都陷入了倒退,每天都有不少的日本人被炸死。这让日本政府很是头痛,但是他们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霍顿H1飞翼轰炸机在中国装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轰炸的强度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出现了大动乱,日本军国主义内阁政府被迫下野,日本天皇任命新的求和派政府,开始寻找谈判。

    因为日本人深知,再这样轰炸下去,日本甚至可能毁灭。而谈判的结果是,日本政府赔偿中国战争损失五亿美元,同时日本将侵占中国的所有土地交还,包括台湾等岛屿。南京政府同意不再对日本进行轰炸。中日之间的战争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落幕,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驶向东方的地平线

    南京政府正好用日本赔偿的战争损失费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另外还用来购买先进武器。其中地平线级巡洋舰就是用日本的赔款来购买。每一艘地平线级巡洋舰的售价也是惊人的,由于性能先进,它比同级别的其他国家巡洋舰贵了一倍多。单价达到了1000万美元。

    南京国民政府,蒋某办公室,嘭的一声响,连外面侍从处秘书都吓了一跳。蒋委员长又在大发雷霆了。果然,不久,国民政府海军部长陈绍宽和财政部长宋子文,外交部长顾维钧三人走进了******办公室。

    “厚甫,你这个海军部长是怎么当的。嗯?看看,看看这些报纸上面都写了什么。海军无舰,贱卖船厂。真是海军无能,连累党国!!”自从中国空军获得长足发展,打得日本人求和赔钱,但是海军却一直发展不起来,江南造船厂也无事可干,蒋某的心情也越来越差,任他总是想维持一副上位者的威严,但却屡屡被震怒所击倒。刚才******问起侍从官,才对海军有个最详细的了解。

    在这之前,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陆军和空军身上的蒋委员长,甚至不知道海军有多少舰船,一问才知道大都是一些破烂的老炮舰,仅仅有十几艘从瑞典购买的快速炮艇,这与中国现在的大国地位不相称,可以说现在中国在亚洲就是最强的国家,但是与欧美强国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中国没有远洋海军,就只能在内河和沿海活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等于是没有海军。

    三人都低头不说话,蒋委员长的规矩是,发火的时候你只能听着,等他发完了火。才能解释。即便他是错误的,也要绝对地低头。

    又骂了一阵,蒋委员长才缓和了一些,“江南造船厂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当年卢永祥贪图小利,将其贱卖给了美国人,甚至连美国驻华公使都是见证人。我们想要拿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江南造船厂这段屈辱的典故。身为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如何不清楚,手下无大舰的尴尬,他比谁都难堪,“江南造船厂确实是海军的巨大损失,不过我们本身的造舰水平确实不够,建造货船还行,如果是建造复杂的军舰,没有详细图纸和建造军用舰只的熟练工人,江南造船厂就算还在我们手里,也是空谈。不过。今年我们向瑞典龙魂兵工联合体订购的两艘地平线级巡洋舰,最迟今年年底就能回国,到时候海军会改变无大舰的历史。”

    “就是1万吨排水量的那两艘巡洋舰,还是我签字同意的。”蒋委员长冷静下来后,也感到极度无奈,只恨国力孱弱,工业落后,难以一展抱负。

    向瑞典龙魂兵工联合体订购的巡洋舰,虽然价值两千万美元,但却是以日本的战争赔款来付款。只是这样的价格太贵了,如果要让中国的海军成为美国,英国一样强大的海军,只怕需要几十亿美元才行。但是中国哪里来这么多钱?如果是自己造的话,这个成本肯定要低很多,但是建造大型军舰太复杂了,中国的船厂还没有这样的能力,还是向龙魂兵工联合体求援?合作造舰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白家那丫头应该能帮自己的国家说上一些话吧?

    一想到这里,蒋委员长心情就好了很多。何不让白家出面,找白婉柔出面解决此事呢?想必肖卫国不会反对自己的老婆,让龙魂兵工联合体再次跟中国合作造船吧?

    陈绍宽敬了一礼,说道:“如果能筹措到一笔特别经费,我建议从龙魂兵工联合体引进技术,自己生产大型军舰。”

    蒋委员长哈哈大笑道:“跟我想到一块儿了!这样吧,咱们购买的两艘地平线级,到了咱们这儿就命名为重庆级重巡洋舰,一艘为重庆号,一艘为南京号。同时,我再让白家出面,同龙魂兵工联合体谈判,让龙魂兵工联合体跟我们合作造船,帮助我国提高造船水平,就像龙魂飞机制造中国有限公司一样,成为我**备发展的核心,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造万吨大舰,甚至我设想还要建造三万吨级舰空母舰,没有舰空母舰,就无法体现我中华大国地位呀!”

    肖卫国见南京政府要合作造船,当然不能反对,他也没有必要反对,因为中国怎么也算是他的祖国,再说他的老婆白婉柔可是中国人。现在日本帝国投降了,中国也没有外敌入侵,但是中国不强大起来,还是会受到列强的欺压,肖卫国可不希望中国人在欧美列强的欺压下过日子。他相信不管是哪一个政府,都不会让中国一直被列强欺侮。

    合作的事情很快就敲定了,龙魂兵工联合体将地平线级巡洋舰、潜艇和炮艇的建造技术都转让到中国来,由龙魂和中国共同投资成立的龙魂江南造船股份公司授权生产这三种军舰。这样的话,中国很快就能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些老旧的炮艇也可以全部替换掉。

    另外,双方还商定,共同合作建造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南京级航空母舰,它的标准排水量3万吨,满载排水量35000吨,将能够搭载40架喷气式舰载机,5架海虎舰载直升机。

    当然,龙魂兵工联合体也在发展更大的航空母舰,不过这需要有订单。现在正好利用和中国合作建造南京级航母的机会,积累航空母舰的技术和建造经验。

    两艘地平线级巡洋舰在1938年底就从瑞典起锚,开始驶向东方的上海。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它们终于抵达了上海的吴淞港,整个吴淞港都是一片人山人海,数十万老百姓都跑到吴淞口来看中国购买的重巡洋舰,当这两艘巨舰出现在人们眼中时,整个吴淞港都沸腾了!

    人们都知道了,龙魂兵工联合体将与中国合作建造这种万吨巨舰,中国也有了有强大的万吨军舰,并且还将继续在上海生产这种军舰。人们都为中国海军的未来感到高兴!

    当然,隆重的庆祝仪式也是少不了的。整个中国的新闻报纸都在报道这一盛况,世界也为之震惊,这意味着中国海军也将变得强大起来!中国人似乎就在站在来了,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龙魂兵工联合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导弹

    龙魂兵工联合体已经是世界兵工巨无霸了,但是肖卫国并没有止步,他接着就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款导弹了!这是一种地对地的导弹,利用火箭炮积累起来的技术进行设计。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效果。简言之,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所以在三十年代末发展导弹,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v2导弹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和使用的单级液体弹道导弹。它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地地弹道导弹。全长14米,重13吨,弹径65米,底部尾翼的翼展95米,弹头重约1吨,弹体中部是壳体结构,内部有一个氧化剂箱和一个燃料箱,分别装5吨液氧和5吨酒精。v-2导弹的推力为260千牛(顿),最大飞行速度7千米/秒,最大射程320千米,飞行时间约320秒,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5000米。

    肖卫国当然不会仿照德国的这种导弹进行设计,因为它的性能太差了。13吨重的导弹,射程才320千米,而且命中精度太差了,就是大口径的火箭炮,误差也不会这么大。比如说后世的中国ws-2火箭弹直径400毫米,总重1285公斤,总长7302毫米。射程达到了360公里,它只有二战时德国v2导弹的十分之一重量,射程却更远,这是因为它使用了固体燃料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不但射程远而且发射准备时间短。不像v2一样发射前还要加注燃料。它由引信、战斗部、控制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和弹体结构等部分组成。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射击精度为600米左右,远远超过德国在二战时的v2导弹。

    当然,龙魂兵工联合体想要搞出一款像卫士2一样的火箭炮或是导弹来,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技术条件达不到。不过,要搞出一款比v2先进得多的导弹,却是可是做到。

    因为这个时候德国正在发展v2导弹,所以肖卫国必须要在这一方面把德国碾压,这样才能让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自动放弃侵略的念头。

    根据肖卫国的记忆。1936年初,多恩伯格和冯?布劳恩等人开始考虑研制大型实用化的a-4火箭,即后来命名的v-2火箭。他们以当时威力最大的德制“巴黎大炮”为参照,确定了a-4火箭最初的性能参数。

    火炮专家多恩伯格据此提出火箭的技术指标:“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出了巴黎大炮,能把直径21厘米、装药22磅的炮弹发射到125千米,新的火箭应当携带1吨**,飞行两倍于此的距离,即250千米,它应符合公路、乡间道路和远距离铁路运输的条件,其最大尺寸应按照欧洲隧道和铁路的转弯曲率来确定。经初步计算。火箭包括尾翼在内的宽度应不超过74m,总长不超过80m。据此研究人员又推算出一系列技术指标,如火箭总重、推力、发射精度和燃料的燃烧速度等。这些指标成为a-4火箭设计的基本依据。

    作为大型火箭,a-4火箭与之前的实验火箭相比有很大的技术跨越,研制中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问题。由于相关的研究文献稀少,研制者们决定由基础研究入手,从各方面探索大型火箭所需的技术。他们集中解决了高速空气动力学设计、大推力发动机设计、燃烧控制、推进剂控制、喷注器设计和弹道控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

    v2导弹或者称a1火箭的燃料舱总长21m,是火箭上容积最大、最重的部分。在注满燃料的情况下,重量约占火箭总质量的2/3。燃料舱分为两个燃料箱,上部为酒精箱,下部为液氧箱。一根导管从酒精箱中引出。穿过液氧箱,向燃烧室输送燃料。在两个燃料箱之间,以及它们与火箭外壳之间充填玻璃纤维,起隔热作用。尾段内部主要有涡轮泵机组、带动涡轮的蒸汽发生器、两个分别装有过氧化氢和********的小箱,以及火箭发动机。尾段外部对称配置了4个稳定翼片,翼片长95m。尾翼后缘均装有可控气动翼,火箭底端喷口处还对称安有4个燃气舵,它们都用于调整飞行姿态。

    a-4火箭工程繁杂。除火箭外,还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研制和其他工作,如固定式发射台、车载机动式发射台、燃料加注设施、供电设施、无线电接收站、地面观测站、规模化生产及装备部队等。固定式发射台即地下掩体,容易被发现,德国人实际采用较多的是车载机动式发射台,它是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万向环,上面装有点火装置,可将火箭从水平发射状态转成垂直发射状态。

    希特勒想要凭借着v2导弹的装备,再次挑起战争。不过他哪里知道,龙魂兵工联合体此时也在研制比德国v2导弹先进得多的地对地导弹。就是龙魂兵工联合体不研制导弹,德国想要凭借一种地对地的导弹,与空中各种先进战机进行抗衡,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龙魂兵工联合体开发的地对地导弹,采用固体燃料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因为它的弹重就要小得多了。设计指标也非常高,导弹长2米,弹径420毫米,弹重2500公斤,最大射程300公里,偏差1500米,每一辆发射车可以装载3枚导弹。(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 洲际客机

    随着龙魂兵工联合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兵器工业各个领域都成为了绝对的领导者,很多军火商都只能做一些龙魂兵工联合体不做的业务,不过很多军火商纷纷找上门来,成为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是授权生产龙魂兵工联合体的先进武器产品。这样一来,龙魂兵工联合体就成为了一家举世无双的超级大企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与之相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肖卫国又决定发展一种能够跨洲际飞行的远程大型客机!m40大型运输机毕竟是一种涡桨客机,它的航程也只有两千多公里,载客人数也比较少。

    现在龙魂兵工联合体的涡扇发动机也成功应用在霍顿h2飞翼轰炸机上,所以肖卫国便计划用这种推力达3000千克的风雷涡扇发动机,设计制造一款远程大型客机,这种客机可是最赚钱的,前世的时候波音和空客把全世界的干线客机市场都分得差不多了,现在肖卫国要让龙魂兵工联合体一家独享,当然像美国波音、法国达索公司等航空企业也成为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代工厂,这样有很多零部件也可以让这些公司生产,但是总装要在龙魂兵工联合体的工厂进行。

    于是,一种150座的洲际客机就开始在龙魂兵工联合体进行设计制造了!这种客机基于肖卫国前世所乘坐过的宽体客机波音787梦幻客机进行设计,当然在重量和尺寸上它要比波音787小很多。毕竟使用8台风雷涡扇发动机,总推力也只有24吨,而波音787是一种双发客机,一台发动机的推力就相当于8台风雷涡扇发动机推力之和。

    这种150座的洲际客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要研制一种百吨级的大型客机,一种跨洲际飞行的客机,难度是相当的大!不过,龙魂兵工联合体有了霍顿h2飞翼轰炸机这种百吨级飞机的研制经验,所以要研制一款同等重量的客机。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最终定下来的设计指标也是令人震惊,这种客机如果成功,将是世界航空运输业的福音!它的载客人数达到了150人,飞机的长度达到38米。翼展36米,客舱宽度达到了8米,最大起飞重量100吨,最大载客航程8000公里,转场航程10000公里。这样的航程比同等尺寸的波音737大了将近百分之五十。这是因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要大二十多吨,因此载油量要比波音737多了14吨,总的载油量达到了36吨。当然它比起波音787这样的洲际客机来,航程就要短一些了,不过在这个时代,能够有一款航程近万公里的大型客机,那是绝无仅有的。

    它比苏联图波列夫设计集团研制的8发动机巨型宣传飞机aht-20“马克辛姆高尔基号”还要大上一倍。Аht-20是一个总功率17000马力、总重近54吨、翼展达65米、可载客80人的庞然大物,在龙魂兵工联合体推出洲际客机之前,一直是号称全球最大的飞机!当然,在翼展方面。它仍然比龙魂兵工联合体的梦幻洲际客机要大,不过那是因为苏联航空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龙魂兵工联合体,才不得不设计成那种无比丑陋的样子,由于采用的是功率小的活塞发动机,它的翼载很小,是一种低速飞机,因此它的机翼面积很大,机翼厚度也大,当然在速度上也完全没办法和梦幻洲际客机相比。两者技术水平相差几代!

    梦幻洲际客机采用翼吊式发动机布局,后掠式机翼。速度可达700千米/小时。机身用铝制蒙皮制造,采用密封式机舱,在万米的高空飞行时平稳性和舒适性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世界上第一种大型喷气式客机是英国于二战后研制的彗星式喷气式客机。它的尺寸比梦幻洲际客机略小,最大起飞重量近70吨,不过彗星式客机曾经出现重大问题,肖卫国当然不会让那些问题在梦幻客机上出现。

    当时,“彗星”号空难事件原因是当时对于金属疲劳并没有多少认识,飞机设计并没有相应的对策。使机体上产生裂纹并扩展。对事故的调查让航空界开始重视对于压力反复变化对飞机结构影响和研究金属疲劳问题,为后来飞机研制解决金属疲劳问题打下了基础。例如彗星客机最初采用方形舷窗,使用加压客舱的客机多次起降,在方形舷窗拐角处会出现金属疲劳导致的裂隙。后来客机舷窗采用圆形或设计有很大的圆角,是为了减小应力集中,提高金属疲劳强度。

    德?哈维兰公司在研制彗星客机的过程中低估了制造比以往飞得更高、更快的客机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在试验中虽然有相当大的安全余度,把飞机结构在机身所承受压力增加到正常值两倍的情况下试验以确保在实际使用中是安全的,但空难证明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梦幻洲际客机的研制当中,就采用了最先进的损伤容限设计方法。这在霍顿飞翼轰炸机和m40运输机当中也有应用,对于龙魂兵工联合体的设计师们来说,他们已经能够纯熟地运用这些设计方法。

    仅仅用了两年时候,龙魂兵工联合体就把梦幻洲际客机送上天空!这样的速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梦幻洲际客机的横空出世,让全世界都为之疯狂!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抛来订单,一时间甚至造成了航空工业各种材料的价格上涨,因为这些订单的数量多达2000架!尽管龙魂兵工联合体又为梦幻洲际客机新建了8条生产线,分别在斯德哥尔摩、中国重庆、中国上海,但是这些订单要全部完成,也需要8年时间!当然,龙魂兵工联合体通过梦幻洲际客机,又将赚到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81/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兵工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龙魂在华夏所写的《超级兵工帝国》为转载作品,超级兵工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兵工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兵工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兵工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兵工帝国介绍:
兵器工业专家肖卫国在一次未来主战坦克的新型动力系统测试中被炸穿越了,来到一九三零年的德国,他变成了克虏伯家族的旁系子弟!且看兵器专家肖卫国如何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建立起一个超级兵工帝国!喷气式战斗机、飞翼轰炸机、火神炮、火箭炮、蒸汽弹射航母、AIP潜艇、各种导弹武器尽在超级兵工帝国!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超级兵工帝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超级兵工帝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兵工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兵工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