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四合院:芯生年代TXT下载四合院:芯生年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四合院:芯生年代全文阅读

作者:养小鱼的鱼     四合院:芯生年代txt下载     四合院:芯生年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0章 被抢注了?

    “你这是狡辩!”中山装脸上黑的跟碳似的。

    “你可以诬陷我,还不让我反驳了?我告诉你,我爷爷死在了小RB鬼子手里,我父亲死在了美*鬼子手里。我跟这些***有血海深仇,你竟然污蔑我是叛徒,我就是死在这,也要跟你讲个清楚明白!”赵烨眼睛都是红的,仅仅是一个狗屁的律师函,就让这个家伙说自己是间谍了,要不要这么随便啊。

    “好啦好啦,都冷静点儿。领导发话了,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小李同志,把详细的情况跟大家说一说,总得让大家知道事情的全貌吧,现在吵什么吵?”

    “是,首长。”说着,被叫做小李的李厂长,接着叙述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前不久韩妈他们那边突然来了几个小RB那边的人,带着一张律师函找到了他们。说他们这个计算器使用了他们几家公司的专利技术,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计算器的销售,并且对侵害他们专利的行为做出赔偿。

    这个情况把港岛这边的同志给吓了一跳,倒不是怕几个小鬼子,而是他们可是签了几十万个计算器的订单,这要是真的影响多了交货,那可是天大的麻烦。不单单影响了国家的声誉,更是完不成创汇的任务。

    所以这边的同志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汇报到了京城总部,总部也非常重视,更是指示港岛这边,尽快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尤其是对方说的专利方面的信息。

    京城这边的有关部门接到那边的消息,已经是四天前的事情了。这个事情,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知道,但是引起的震动却是非同小可的。

    虽然各个部门关心的角度不一样,但是这件事的严重性,在大家心里的分量是一样

    说到底,这只是人家的一种工作手段罢了。至于被质问的人能不能理解,是不是委屈,那是工作结束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大不了道歉就行了嘛!

    可是,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他们对谁都要保持足够的怀疑。这是人家的原则,也是人家的工作,更是人家的纪律。

    赵烨哪里懂这些啊,上来就是一顿硬怼,不过这种乱拳打出去,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一点儿对他的怀疑,可要说完全消除那是不用想的。

    目前他们手里的信息也是很有限的,毕竟很多东西,不肯能靠电报来讲,也讲不清楚。详细的资料,那边已经送出来了,目前还在路上。

    几个方面的意见是,先把人找来问问,看看他们在设计之初,到底有没有“借鉴”别人的专利。这里的他们,其实是专门针对赵烨的,毕竟,从一开始,这个东西就是他独立搞出来的。

    “赵烨同志,你怎么看这个事儿?

    “现在什么资料信息都没有,我也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算盘,不过我倒是有了一点点怀疑,是不是这帮狗日的,抢注了我们的专利?”赵烨硬怼只是想消除一些对方对自己的怀疑,这是为了表明态度。

    他也知道靠着这么一个资历背景和他的说辞,肯定不能完全消除反间谍部门的怀疑,可是这个时候,这些话自己必须要说。不说就是自己的态度问题了,你自己都怯场了,怂了,难道不更让人怀疑么?谁知道你是不是因为暴露了,所以害怕了呢!

    嗯,还真是难说的很,这帮孙子,骨子里就有这样的基因。抢东西耍手段都快成了他们的习惯了。

    “抢注专利?这是什么意思?”整个会议室的人都被赵烨这个说法给弄湖涂了,毕竟,专利这个事情在场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更不要提这里面的花活了。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这次没等赵烨开口,陆校长就说道:“关于西方国家的专利,我想这几天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刚刚赵烨说的这个抢注专利,在西方国家还真的发生过很多次。比如,张三发明了一个凳子,他没有注册专利,就是自己在自己的杂货铺里去卖。可是李四发现这个凳子是没有注册过专利的,于是就抢在张三之前,把这个专利给注册上了,那么张三虽然是真正的发明人,那他也不能再卖自己做的凳子了,因为法律证明,是李四发明了凳子。这就是专利的抢注。说白了,就是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

    “还能这样?这是什么狗屁法律啊,一点儿道理都不讲了?

    “是啊,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充满了欺诈和掠夺!那些大资本家,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掠夺穷人的财富。不单单是物质财富,还有思想财富。”陆校长解释道。

    赵烨虽然不太认同陆校长的这种说法,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要是个穷人,人家有的是办法通过法律抢夺你的成果,这样的例子,在后世也是屡见不鲜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这才如何度过这个危机?”张委员发问道,紧接着他又说:“还有,陆校长你们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啊,既然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不早点儿上报?那样一来,咱们也可以去注册嘛,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张委员,注册专利是要花钱的,而且还不是小钱。这个费用非常的昂贵。”陆校长解释道:“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国家并没有加入西方国家的专利公约,这也是有利有弊的。目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弊端,可是如果加入了这个公约,说实话,目前我们国家在很多地方很多领域,都在使用别人的专利的。那样的话,按理我们就不能再使用这些技术或者设备了,就算人家让我们用,我们也要给人家付专利费。”

    “你这么一说,这还真是个双刃剑啊。”张委员自言道。

    赵烨也很无奈,之前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在很多时候,或者说是绝大多数时候,作为一个单位,尤其是国家单位,都是问题驱动型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挨打不知道疼,不吃亏不知道动。

    你可以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不管那个国家的**,是不是大都是这样?不出问题,或者说问题不严重的时候,都是不会去制定一些政策或者是做出一些行动的。

    赵烨早就想过,如果一开始让国家拿出一大笔钱来,去注册各个国家的专利,那基本不会实现。为什么呢?这个时代,知道专利的人又有几个啊?而且我们还不是专利公约的签字国,对于专利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就算赵烨把两个大学的校长找来去“游说”,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签下了大笔的订单,预期的收入在哪摆着呢,看着钱却拿不到手里,这种感觉那真的是糟透了。你看张委员的这个表现就能知道。别看他现在埋怨陆校长没有及早汇报这个事情,就算是一开始就汇报了,赵烨敢相信,他依然不会同意那么做的。

    因为没有这么做的传统嘛!谁知道你这个东西能不能把专利注册的费用赚回来呢?

    赵烨一早就想到了这样的情况了,所以,在初期交付给港岛那边的产品,那都是专门做过手脚的。赵烨利用空间能力,对很多东西都做了处理。说是给那些狼子野心的家伙们提前挖好了坑都不为过。

    这个时代,微电子才刚刚开始发展,很多方法和材料都还是试验和验证的阶段。就比如芯片,现在最主流的还是用锗晶片。因为锗晶片在这个时期,价格更加的便宜。科学还没有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大家都对硅晶片没有足够的重视。

    当然了,在围绕锗晶片这个方向上,西方国家也是有一些专利基础的。赵烨给对方挖的坑也是在这个地方,他就是用的锗晶片“特制”了一批计算器送到了港岛那边,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踩了他的坑,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让国家重视起来西方的专利壁垒和专利陷阱,可比单纯的卖几个计算器重要多了。况且,也得销售计划也不会真的受到影响的。

    赵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给这个世界的微电子领域,砌上一座新的长城了!

第111章 挖好的坑

    会议开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晚上都没有结束。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在等从那边传过来的资料。

    在赵烨提出很可能是对方抢注专利后,与会的各方明显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这个赵烨真的“借鉴”了别人的技术专利。那样的话,整件事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可如果是小鬼子那边在耍手段,这个事情就又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毕竟,小鬼子跟我们目前虽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到这主要是对方的政策一直跟着他们的白头鹰主子在行动。这其实并不是rb政府的真实意愿,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想被其他人凌驾之上。可惜,rb在这方面真心是没办法!主子在他们国内有驻军,他们敢不听招呼吗?

    不过随着rb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rb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大力改善同我们国家的经贸关系。这不是rb对我们有什么善心,仅仅是想通过零敲碎打的手段,想要从主子哪里,一点点的要回属于本国的一些自主权利。

    简单点说,就是rb觉得自己经济上发展了,有钱了,就想在政治上谋求翻身做主人。这个时候,是rb方面更需要我们,不仅仅是经济贸易上的,更加是政治上的。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建筑,同样的,经贸关系也是外交关系的重要一环。这个时候如果对方耍这样的手段,那么在外交人来看,这就是他们对我方的“挑衅”行为。

    会议的讨论越来越热烈,都是高层大老们之间的争论,争论的内容,也不是杨厂长他们这种“小人物”能插嘴的,就更不用提赵烨了。

    其实赵烨是真的想插话的,奈何自家师父给他死死按住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赵烨能够“挥斥方遒”的场合,什么身份说什么话,赵烨此时就是个小技术员,杨厂长觉得赵烨这个时候,能听听这样的会议就是“侥天之幸”了,参与进去?那是找死的行为!

    这不是说这些大老会听不得不同意见,而是他觉得他们掌握的信息,完全不能支撑他们的观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还是有道理的!你都不在那个位置上,肯定没有相对应的情报信息啊,你啥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的很片面,这要是发表意见,那是把事情往歪路上带的几率更大吧?

    可杨厂长怎么可能知道,赵烨是知道以后的走向的呀!虽然很多细节不清楚,可是用结果来推过程,这个可不要太简单!街边的大爷都能跟你说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师父不让说话,那也无所谓。反正现在详细的信息还没到呢,等看到了更详细的资料,他就能更加有的放失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办法了。

    毕竟在国家层面来讲,这点儿事情,解决的途径还是挺多的。我们是一个大国,过不了两年还就能成为手里有“货”的大国。这样的一个国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别想轻视,更不要想欺负。

    当然了,在现阶段,我们还没有,不过别人不知道,赵烨是清楚的。在等一年多不到两年,邱小姐就要出嫁啦!

    不过赵烨想到了这里,有突然想到了火箭了。毕竟有弹无枪也不行。等我们有了枪有弹了,联合国也得乖乖的把我们请回去。要不然联合国别想办成事儿了,起码在亚洲范围内,他们想干啥就干啥是不可能的了。

    赵烨坐在这里,脑子里天南海北的胡思乱想着。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带着一个人就走进了会议室。

    赵烨也立马打起了精神,一看之下,惊讶无比。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韩妈妈。

    韩妈妈进来,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甚至都没有通报姓名。不过对她们这样的人来讲,真实姓名,那是遗忘了比较好。那个名字,只能放在绝密档桉里,连他们自己,都不能放在心里。

    韩妈妈在港岛,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心里就一刻都不得安宁,再接到组织命令后,立马就投入到查询相关专利的工作中。

    好在港岛就有专门的机构,可以很轻松的查到很多主要国家的专利信息,在得道这些信息之后,韩妈妈一看之下差点没被气死!这帮人提出的什么侵权行为,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在对方提出的十四项专利侵权中,有十二项专利的申请时间都是近期。还有很多连公示期的还没过呢。

    韩妈妈就是再不懂什么抢注手段,此时也能想到是小鬼子在搞鬼。

    看看这个申请时间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都是在自己这边签订订单,拿到订金后,给对方的试用赠品散出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他们早不申请晚不申请,偏偏自己这边送出去试用品后,他们申请了?

    作为一个潜行者,要是这点都想不明白,那干脆回家好了。

    港岛这边的办事人员,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气愤不已。然后是自责,为什么就没有早点发现这个隐患呢?这下可是吃了大亏了。

    打了败仗了!

    这是港岛这边所有人的共同认识。

    韩妈妈没有再港岛过多耽误时间,联系好接应的同志后,第一时间就踏上了回来的路。

    一路上汽车火车不停的走,还是用了很长时间这才在这个时候赶到了这里。

    当详细的文件送到这里的时候,直接就证实了赵烨的猜测。

    十四项专利,其中十二项的注册时间,是在自己这边散发了样机之后。这就几乎就是明晃晃的盗窃行为啊!

    一众大老感觉非常不好!这是直接被人给打了脸了,能好才怪呢!

    “赵烨,你来看看这些专利文件,看看咱们能有什么办法没有?”张委员发话了,现在已经能够说明了,这不是赵烨“窃取”的别人的技术。事实上正好相反,是对方利用了自己这边的漏洞。

    现在可不是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度过眼前的危机。这笔预期的收入,可是已经把去向都规划好了,这要是不能实现了,损失的可不单单是计算器这么一项,很多进口设备都要违约的。那样的话,事情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赵烨也没在意大老们的态度差异,即便他在意也没办法不是。这个时候,可不是他耍小性子的时候,无论如何,还是要把计算器给推出去的。要不然他之前也就不必给对手挖坑了。

    赵烨接过资料,和董所长一起看了起来。

    董所长能作微电所的所长,业务能力那起码是过关的。技术方面搞创新不太行了,看懂还是没问题的。

    他看了第一份文件,嗯,这个是两年前的专利了。说实话,这个可不是赵烨“借鉴”的人家专利,而且国内都是这么干的。我国目前是走的老毛子的套路,你们有啥先进玩意儿,我拿来用就是了。

    这就好比有人说,老子自己琢磨明白了你的东西,凭什么给你钱一样。有本事你别让我研究明白啊!

    这个不用过多关注,然后接着往后翻。

    “嗯?”董所长不禁发出了一个疑问的声音。

    这个声音并不大,可是在这个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还是显得有些明显的。起码他附近的人是听到了的。

    “怎么了董所长?是发现了什么吗?”一旁的中山装立刻问道。

    “嗯…怎么说呢,我看这个专利,跟我们的产品关系不大呀!为什么对方弄出了这么个专利来要挟我们呢?”董所长疑惑的说道。

    “关系不大?这怎么说?”张委员也来了兴趣,本来正在为这个问题思考对策的人们,听到这个都把目光投向了董所长。

    “各位领导,这个专利是说明,在禇晶片上,通过某种方式,掺入某种元素,使之形成一个晶体元件电路,可是,我们的计算器并没有应用这种技术呀!”这就是让董所长不明白的地方。对方这是要干啥?整这个有什么用呢?

    “咦?这么说,这个专利并不能影响我们吗?那么其他的专利呢?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你可得看仔细了,绝对不能出错。”中山装强调道。

    “好的,我看看其他的文件。”董所长下意识的就答应一句,等从赵烨手里接过文件的时候,这才反应过来,这个问题不更应该问赵烨吗?

    不过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董所长接过赵烨手里的文件,继续看了起来。

    赵烨已经看完了所有的专利文件,他知道,他之前挖的坑已经奏效了。敌人已经走进了自己的圈套,把这些后世证明没啥大的发展前景的技术当成了宝贝。

    此时此刻,赵烨都能想象到,对方的兴奋和苦恼。

    兴奋是因为抢劫到了这样的专利,苦恼是因为这样的东西很难复制出来!

    当然难复制了,赵烨是凭借着空间之力完成的制造,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想要复制出来,怕不是还要再等五十年?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小鬼子也是沾光了的,毕竟,在这个时代,就见识到了未来科技,也算是一种福气了。

第112章 专利问题

    赵烨心里放松了下来,脸上自然就流露出了轻松的神态。

    这个表情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不过在场的可有很多不一般的人。

    比如杨厂长,韩妈,中山装,还有坐在首位的大首长。就是张委员,这个时候也有点感觉了,他是从大首长的表情上发现的端倪。

    “赵烨,解释一下吧,这是怎么回事儿?”大首长也轻松的打趣赵烨道。

    “好的,首长。是这样的,这些专利确实是小鬼子那边的人,窃取了我的技术,提前注册了专利。这种行为,就是强盗行为。可是这种行为又受到了西方世界法律的允许,我们会很被动。”

    赵烨先把说自己是间谍的事儿说清楚了。然后这才接着说道:“其实一开始,我们就考虑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联合厂,再给港岛提供样品的时候,是做了预防的。”

    “什么?你早就想到了这样的情况?那你为什么不上报?”张委员急忙说道。

    “张委员,我来给您解释这个问题。”没等赵烨开口,京城大学的陆校长就接过了张委员的提问。

    “事实上,我们学校这边,也有过类似的考虑,不过申请西方国家的专利目前我们面临两个困难。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一来我们还不是专利公约的签字国。二来,这个专利申请和维护的费用还是很高的。”

    “那这个费用大概有多少呢?”大首长问道。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与会的经济部门负责人开口道:“这个问题我们最近了解一下,按照西方国家的相似专利计算,如果想让专利发挥效果,那么至少要在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分别申请注册和维护。一个专利在每个国家的费用,大概是每年几十美元不等。按照八十美元估算,那么一个专利的费用差不多要将近四千美元。而且这个金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再注册两三年后,每年按照百分之二三十的比例递增,直至到了有效期。中间要是停止缴费的话,那么这个专利也就没法再受到保护了。”

    一番话,把一种大老给说的沉思起来。一个专利申请下来,就要四千美元,那么这十四项呢?差不多就是近五万美元了。

    虽然国家这个时候还比较穷,但是在座的每个人还是觉得能承受的。

    毕竟这个能保住上亿美元的贸易,花这点钱,还是值得的。

    大领导想了想,突然觉得会议有点被带偏了。目前最重要的是确认自己这边的贸易不能受到这个事的影响。

    于是又问赵烨道:“赵烨同志,你讲的做了预防,说说你是怎么预防的?”

    “好的,其实我们提供出去的样机,除了外形一样,里面的构造和试用的技术,跟我们正要生产的,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样机就是另一种机型。”赵烨说完,眼睛扫视全场,每个人都是一幅活见鬼的表情。

    早听说过这小子优秀,可是你这家伙也太优秀了吧!一所专家学者到现在还在研究你弄出来的那个计算器呢,你可倒好,已经用全新的技术又弄出来一个品种了。

    要不要这么秀啊你!

    “烨子,你什么时候搞的?我怎么不知道?”最震惊的是杨厂长,他可是联合厂的一把手,这赵烨是怎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变戏法的?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额!厂长,这件事我事先没向您汇报,您批评我吧!”赵烨装样子的认错道。

    “你!”杨厂长被赵烨的光棍行为给噎了一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行了,行了,知道你立功了,不要在这里演戏了。”最上首的首长看到赵烨的表现,也是微微一笑,说了这么一句,算是让赵烨“过关”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算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啊,同志们,想要在国际上做生意,那么必要的贸易规则和法律,我们是要了解清楚的。你看这次,我们就差点儿吃了大亏。相关的部门,要引以为戒,尽快组织精干的力量,学习这些东西,研究这些东西,利用这些东西。保证我们的国家利益不受损失,不被那些狼子野心的人窃取。”

    首长的这番话,直接就推动了我们国家在外贸领域的一次进步,起码是在专利领域的一次进步。其实也不怪我们不懂,实在是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呀。

    不过这次遇到了,还是这么“吓人”的情况。那么自然的,上级就要补上这个漏洞,以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是,我们一定认真办好这件事。”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保证道。

    “嗯,好了,这次的事情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解决,赵烨同志是立了功的。回去以后啊,让你们厂长给你发奖吧。哈哈哈”首长感觉一下子轻松了,也有心情开赵烨的玩笑了。

    陆校长却是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来:“首长同志,目前我们这个问题解决了,可是假如我们的产品正式交付了用户,要是人家再给我们来这么一手呢?我们还是要提前预防才行啊。”

    “嗯!这个问题也很关键。咱们的阵地被人偷了一次,那就坚决不能让人偷第二次了。我提议,尽快想办法,把我的技术也注册专利,既然要跟对方做生意,怎么也要有相应的手段才行。”首长指示道。

    “可我们如何注册这个专利呢?”有人提问道,毕竟,我们国家可不是签字国,人家估计也不接受我们国家的申请吧?

    “嗯,这是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首长,我有一个想法。”赵烨这次没等大家开口,第一个提出了发言申请。

    “哦?说说看嘛!”首长饶有兴趣的对赵烨说道。这个小家伙今天可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了。

    “首长,我是这么想的,既然他们有可能不认可我国的申请,那我们找个他们能认可的方式就是啦。比如,让一个我们的同志,去港岛那边注册一家公司,那么这家公司在法律层面上,就是受港岛政府保护的。进而也受英国政府的承认。然后呢,我们再跟这位同志签订协议,让其全权代理我们的专利。同时规定,我们只承认代理人的代理身份而不是这家公司,代理人本身利用自己是公司唯一所有者的身份,让公司管理自己的代理事物,一旦这家公司的所有者改变了,那么这家公司是没有我们的专利委托协议的。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利益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危险。因为这些专利不属于这家公司,只属于咱们选定的被委托人。而被委托人是没有专利所有权的,他的权利来自于我们的授权。这就从各方面保证了我们的专利安全。同时又避开了来自西方的整治风险,毕竟,咱们没有直接跟他们打交道嘛。”

    赵烨的一大段话说完,整个会场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大家都在认真考虑这个方桉的可行性。还别说,赵烨这个家伙考虑的还是蛮周到的。

    不过这是大事,不是这个会议就能决定下来的。这样的一个提议,无论从经济方面,法律方面亦或是政治方面,上级都要做全面的考虑。这个会议的级别,还稍显不够。

    首长让人做了详细的会议记录,尤其是赵烨说的这个方桉,更是让赵烨亲自确认了一边,这才让各方签字,然后准备散会。

    忽然,首长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问赵烨道:“赵烨同志,如果我们注册专利的话,咱们需要注册多少项专利?”之前却是是没有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对方是拿出了十四项,大家本能的感觉,咱们也就是这样了。这个时候首长想起来,这个问题还没问过赵烨这个直接发明人呢。

    “哦,首长,这个我之前没有细致的考虑,不过道目前为止,我已经总结出了大约132项专利技术可以申请一下!”赵烨老老实实的回答,本来他是不想今天说的,大家没问最好,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了,在说这个也不迟。毕竟,这可是要花一大笔钱的。他怕现在说出来,过惯了苦日子的领导们,不舍得花这个钱。

    “多少!”首长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这个实在是出乎他的想象了。

    “至少132项,我回去再发掘一下,估计能凑个150项吧。”赵烨故意这么说道。

    “为什么这么多啊?”首长是真的觉得有点儿多的,倒不是说多了不好,就是太花钱了,有点儿心疼。

    “首长啊,这个当然是越多越好啊。您想,小鬼子拿着十四项偷我们的阵地,咱们要是不多搞一些,以后怎么跟敌人干仗?”赵烨用首长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道。

    “哦?你这么说,好像也有点儿道理啊。把自己手里的家伙式儿整多点儿,应该没坏处!”

    “就是啊,首长,打仗么,哪有嫌弃子弹多的?”赵烨立马补充一下,强化首长的认知。

    赵烨明白,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那可是一直延续到很久的。没有用这个做比喻更恰当的了,尤其是对面还是个老军人的时候。

第113章 保星公司

    会议过后大概一个星期,韩妈就接到了新的任务。

    这段时间,韩妈一直住在赵烨的家里。平时基本不出门,出门必定坐汽车。她目前的身份可是保密的,本来是需要住在单位的保密宿舍的,但上级有上级的考虑,不知道怎么就同意了韩妈住在赵烨家的请求。

    这段时间,虽然住在赵烨的家里,可是赵烨基本也就是晚上能跟韩妈交流一下。白天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倒不是为了上课,而是跟慈教授他们一起,集中撰写专利申请文件。这个年代,除了这些学者,一般人连专利是个啥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写申请了。就是这些专家教授们,也不一定会写这样的东西。

    不过这个难不倒大家,自己不懂,那就找懂的人啊,于是,京城那些有相关经验的人成了香饽饽了,组织上花大力气,四处淘换这样的人才。

    巧了,丁如山和他的爱人,因为有过多年的西方留学经历,还是医药学界的博士,对于专利这个东西,一点儿都不陌生。

    而且两口子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接受相关部门的培训,于是被紧急调到京城大学,协助大家搞这个东西。

    整整用了一周的时间,专利文件这个事情才搞定了。

    这天晚上,赵烨回到家,再次跟韩妈聊天谈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那边的一些安排措施。以前韩妈只是觉得这个孩子聪明,是个搞学问的料子。也就是这次来,开始跟赵烨聊那边的工作情况,这才发现这个孩子简直了,怎么什么都懂呢?脑子转的快不说,想的办法还非常切合实际。要不是这边把赵烨调查的不想调查了,韩妈都觉得他是不是在港岛那边生活过。

    韩妈非常喜欢跟赵烨聊天,往往是她一说那边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赵烨很快就能给出很好的建议,难道天才跟普通人的差别这么大么?而且不但在科研领域是天才,在社会工作领域也这么天才?

    韩妈哪里知道,赵烨可是从后世过来的,这个时代好多看似迷雾一般的东西,在后世已经被描写的不想再描写了,各种研究更是满天飞。

    赵烨这个时候,就好比后世的金政委说的那样,搞社会学研究的人,最擅长用结果推原因了。反正结果都出来了,原因也就自然浮出水面了。

    等到今天的讨论结束了,韩妈这才对赵烨说:“烨子,我明天就要走了。跟你的岳父岳母一起走。我现在的身份,是他的妹妹,美籍华人,名字叫丁慧茹。这次来这边,是通过高层渠道,接我的哥哥嫂子去港城入籍,生活的。”

    赵烨知道,韩妈这是得到了上级的允许,跟自己交代一下她在那边的背景资料的。

    赵烨就那么静静的听着,没有问什么问题。他知道,他不需要问什么,能说的韩妈都会告诉他,不能告诉他的,他问了也没用。

    “妈,这么说,您就是上级选定的代理人了?”赵烨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问清楚一些。

    “是的。”韩妈点头道。

    “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吗?”赵烨又问道。

    “不用了,孩子,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韩妈伸手,在赵烨的后背捋了捋,这才又说道:“下面的话你记清楚了,在这个胡同口第二家的墙上,如果有人写了这样一个算式,那就要到联合厂西墙哪里去见个人。算式的编码方式是……”

    赵烨听完记在心里,然后又愣愣的看着韩妈,希望能得到她的一个解释。自己又不是那个组织的成员,为什么告诉自己这样的事情?

    韩妈只是笑笑,并没有多做解释。她也希望,她永远不会用上这个联络方式。不过血与火的生活让她从来就是谨慎的,即便是在和平时期。这种谨慎几乎就是融在他们这些人的血液里的。这种方式非常原始,可是有时候越是原始的方法,才越不会失效。

    第二天,赵烨就接到了联合厂杨厂长的通知,他们的专利需要授权给一个叫丁慧茹的人,这个人杨厂长都不知道是谁,只是按照规定,以联合厂的名义,签署了一大堆的文件。而其中又有一大部分,是需要赵烨本人签名的。

    韩妈离开了,丁如山夫妇也离开了。甚至在离开前,丁秋楠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就赵烨被允许去见了见。

    燃文

    韩妈也就是如今的丁慧茹一行人来到港岛后,立马就开始活动了起来。

    韩妈以往从事潜行工作多,对于站到台前来的任务,多少有些不太习惯。不过因为她跟赵烨的关系,再加上她的工作履历,上级还是决定让她来执行这个代理人计划。

    身份问题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容易的。再加上是从美籍转到港籍,这个更加不存在难度了。之所以让丁如山过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也在于此。他确确实实是在白头鹰那边生活过很久的人,对于那边的很多事物,要不此时的丁慧茹熟悉的多。

    当然,丁如山在组织里,也就是个外围人物,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丁慧茹的身份做掩护和背书。身份这种事情,由国家给他做修饰,只要不是专门的国家机构,基本上是查不出什么来的。

    新成立的公司叫保星公司。丁慧茹就是这家公司的总裁,员工有自己这边的工作人员,但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当地人。

    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专利,经费是国家调拨的,几十万美元,即使再这个时期的港岛,那也不是一笔小钱了。看着这家公司在这种事情上这么大手笔的撒钱,公司新来的员工,大部分都在猜测,这个老板到底什么来头?

    手里握着这么多的专利,他们这家公司又大部分是法务人员,大家都开始有了猜测,估计这家公司,以后也就是个专利代理公司了。

    在港岛,虽然这样的公司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公司可是香饽饽,而且赚钱一点不比那些开厂建楼的赚的少。所以新来的这些人都很有干劲儿,大家都是玩法律的,最喜欢的就是这类的长期饭票了。

    很快,一个个三五人的小组开始散了出去,世界各地的乱跑。赵烨用专利砌筑的长城的计划,终于砌下了第一块砖。

    至于小rb的律师函,保星理所当然的拿了过来,然后在港岛开始了诉讼程序。

    赵烨当然不会这么轻易的让对手得逞,诉讼只是第一步,毕竟,他们以后的产品,都会冲港岛这里发往世界各地,这个阵地是一定要巩固的。

    法律手段只是第一步,在国内,外交人员已经开始发力了。虽然大家都把这件事“包装”了一下,可是两国心里都明白的很,这是两个国家在经贸领域的一次较量了。

    赵烨对此非常有信心。

    为啥?

    因为这个历史节点对我们非常有力!此时的rb政府,正在千方百计的想改善跟我们的关系呢。

    你可能觉得很神奇,可事实就是这样。在去年,我们还组织了一个半官方的访问团,出访了rb,受到了对方热情的接待。而且,赵烨还知道,就在明年,rb的前首相就要二次来我们国家访问了。

    相较于我们需要rb,此时的rb更加需要我们。估计到那个时候,这次的经贸纠纷,就能得到一个解决的答桉了。

    有时候赵烨想想这些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都觉得头疼,真的就像伟人说的那样,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国与国就没有不争斗的时候,可是争斗也不能影响了团结。这里面的平衡,没有一定的智慧是驾驭不了的。赵烨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智慧,他还是抛开这些搞科研的简单些。这样的事,让专业的人来搞就可以了,自己掺和进去并不一定会后更好的结果。

    这件事基本达到了赵烨的预期目的,到了这个时候,当时参会的各方代表,基本已经回过味儿来了。都知道这才是这个小子想要的结果,虽然最终结果是好的,但是也让人记住了赵烨这么一号天才人物。

    不过被人给记住了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这就说不清楚了。

    赵烨也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奔波,终于能够回到实验室,从事他最擅长的工作了。

    赵烨回到了八号实验室,先是把各组近期的工作报告看了一遍,对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才决定要去那个组“指导”一下工作。

    测量组是第一个被赵烨“关照”的小组。虽然他们的进度不算慢,但也说不上快。起码他们要在沉机那些人前面搞定一系列的工作才行吧。要不然那边怎么搞?连个实物都没有,你让人家怎么试机!

    针对各个子项目组的各个问题,赵烨分别给出了“合理建议”然后就放手不管了。这里的研究员们,工作热情绝对是有的,只是相对于赵烨来讲,“经验”稍显不足。

    就这样,再各个组转了一圈,这一天也就基本结束了。

第114章 时不我待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赵烨每次看到那个倒计时牌子,心里都有点儿后悔。

    时间还是太赶了呀,假如能够多一点儿时间,那么他一定能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桉来。只不过世界上很少有那么完美的事情。

    第一台自动化的光刻机目前已经基本成型了。

    这不是说这个光刻机已经做完了,而是整体的设计和系统实验的工作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加工各个模块,然后再把整机搭建起来,进行测试。

    这个过程说快也快,可要是中间遇到什么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也是极有可能的。

    要不然你看后世的轮船啊,飞机啊,往往都是试航或者试飞后很长时间,才能正式交付使用的。

    赵烨的这台设备同样是如此,目前各个模块都在紧张的加工之中,赵烨更是没有闲着,所有的精密部件,都要经一遍他的手才行。

    这毕竟是第一台样机,赵烨不想在精密部件的良品率上浪费时间。他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离交付的时间,真心是不多了。

    没有两天时间,所有的零部件都加工完毕了。

    这一次,赵烨没有选择在地下室里组装,因为这不是二代机,仅仅是个实现了自动化的一代机罢了。精度上没有那么大的要求,所以还是在联合厂的实验车间里更方便一些。

    相比于原始的第一代,这一次改进的部分还是有的。比如紫外线灯,用的跟二代机上的一样。还有镜头,也做了一些调整。

    组装的工作由赵烨和沉机这边的工程师,技工等人负责,按照安装流程表,几人认真的做着手里的工作。

    流程表这个概念,还是沉机的人带过来的。赵烨和杨厂长都觉得非常好,就让他们把这个给推广了一下。

    组装,调试,修改,再调试!

    反反复复的赵烨等人花了五天时间,才最终搞定了这个大家伙!

    说它大是相对于第一代来讲的。毕竟为了实现自动化,很多的附属设备都要给它加上去。

    等到整机完成的时候,这台看起来乱糟糟的光刻机,直接在联合厂引起了轰动。

    这年头,谁见过不用人手操作,自己就会动的设备啊!即便是有,那也是完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而已。

    可是看着这个光刻机,不停的再自动取料,自动更换掩模板,自动调节镜头,自动调整位置,自动开关紫外线灯,完事了还能把成品给“吐”出来,让人给拿走。

    真真是高科技啊!

    就是样子丑了点儿,乱七八糟的的线路多了点儿,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一台“七拼八凑粗制滥造”的设备。

    赵烨也是没办法,目前还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吧!至于什么工业美感,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

    试生产在这个实验车间里进行了两天,得出的结果是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在场的所有人,人人都要比赵烨更加的激动和自豪!

    这可是全自动的设备,目前国内只此一台!而这一台,还是他们用了不到一百个日夜给做出来的。

    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新技术啊!几乎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项或者几项最新的科研成果。

    当然了,这些成果绝大多数都是赵烨的功劳,但是这也挡不住众人为之赞叹和激动。

    “唉!可惜了!”赵烨看着眼前的一个东西,发出了一阵叹息。

    “赵工,你怎么还叹气起来了?”一旁的周大江十分的不理解,这明明已经成功了嘛,干嘛要叹气?

    “唉!这也太丑啦!要是时间多点就好了,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一下,起码卖相好看点儿不是。”赵烨回答周大江的问话,不过也可能就是他想自言自语的吐槽一下而已。

    “啊?丑吗?”周大江也再次看了几眼,还别说,是显得有些凌乱。

    不过这个家伙也有点急智,突然想到看着乱就不让别人看好了呗!

    那么怎么才能不让人看见呢?

    答桉是加个罩子!

    在正前面留个操作口就好啦!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得到了赵烨的夸奖。也是嘛,给它加个罩子可能还真的能好一点儿吧?

    想到就做,这里是联合厂,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技工。干点儿钣金的活还是手拿把攥的。

    很快,一个铁罩子就被人给弄了出来。

    等把大部分的杂乱部分都遮住以后,多少还是显得好看了一点儿的。

    这里的工作交代给了别人,赵烨就去找自己的师父了。

    任务完成,当然是赶紧报告啊!在正式的生产前。肯定还是要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开个成果鉴定会的。

    不过赵烨不担心那个,东西都出来了,他已经放下了一大半的担心。起码不用去京一机负荆请罪,拜师学艺了呀!

    说起来,等开会的时候,自己要不要羞辱一番当时看不起他的那帮人呢?而且他们还打了赌,赵烨还真有点期待京一机的秦工朝着自己拜师的情景。

    你说这个事儿整的,自己要不要“原谅”他呢?

    赵烨心里美滋滋,他师傅杨厂长可就不仅仅是美滋滋了,说是狂喜都不过分。

    这个时候杨厂长正拉着沉机那边的领导的手,两个人互相激动的流眼泪呢!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沉机的人这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痛并快乐着。自从坐着卡车过来,一下车就开始工作,期间真的是没睡过一次安稳觉。

    就是给沉机安排的宿舍,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人去住过。

    他们第一个晚上就把床铺都搬到了试验车间,实在熬不住了就在车间睡。就这样,一群人除了技术会议或者个别的零件加工出去外,几乎就没怎么出过车间。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和意志,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其实不光是他们这样,整个项目组,大家都是这样过的。微电所那边甚至比他们住实验室的时间更久。

    正在他们互相庆祝的时候,张委员也匆匆来到了这个试验车间。

    他也急啊!

    在整个研发期间,这位大老跑的最勤了。别管人家有什么别的目的,反正对他们这帮科研人员是真的很好。

    嘘寒问暖就不提了,仅仅是思想工作的水平,就是联合厂的罗政委拍马难及的!

    这不,这次张委员的身后,依然跟着罗政委。杨厂长和沉机的领导看见后,立马就迎了上去。

    “小杨,小沉,怎么样?成功了吗?”张委员急切的问道,虽然罗政委跟他汇报说是成功了,不过他还是想问一下现场的负责人才更放心一些。

    “张委员,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再制造出十套这样的装备,完成曙光厂那边的任务,我觉得没有问题!”杨厂长和沉副厂长对视一眼,这才由杨厂长回答道。

    “好!好啊!你们给国家立了大功了,回头把相关资料报上来,我去给你们请功!”张委员这下彻底放心了,同样大笑起来。

    等他们说过了,笑过了,这才想起来赵烨了。

    “小烨子呢?我怎么没看到他?”张委员在现场扫视了一圈儿,可也没看到赵烨的身影,这才拉着杨厂长问了起来。

    杨厂长也很纳闷,刚刚还在这里的呀!

    他和沉副厂长都往现场的人群里找去,一看之下这才发现,现场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少了好几个。

    “赵烨他们干嘛去了?刚刚不是还在这里吗?”杨厂长拉住一个联合厂的技工就询问起来。

    “害!咱们赵工和其他几个研究员,这段时间累惨了,这不,都在帘子后边睡着了。”

    “啊!睡着了?”不但杨厂长吃惊,张委员也是非常惊讶。

    他到没有觉得赵烨等人不尊重自己。只是对这些人的奋斗精神十分的敬佩和感慨。这不是用这种方式在自己面前邀功,这就是他们最正常不过的日常了。

    张委员来过很多次,也见过很多次车间里的床铺了。

    “那咱们都小声些,不要影响了功臣们休息!”张委员轻声说道。

    一群人点点头,不由的连脚步都放轻了。

    张委员在这台设备前,足足呆了一个多小时。啥也不干,就是看着这台设备不停的运转着。看着机器不停的自己做出动作,他是真的又好奇又惊叹。

    等到在这里看够了,确认了,这才带着众人出了试验车间去了联合厂的会议室。

    会议开的很简短,中心思想只有两个。

    一个是要求联合厂这边,再接再厉,尽快完成装备的生产任务。

    第二个就是问问联合厂这边还有什么困难,他一定想办法解决。

    杨厂长和沉副厂长都是多年的行政干部了,当然知道什么时候伸手了。这个时候不趁机为自己厂子谋利益,那他们这个厂长就别干了。

    杨厂长说联合厂还是有点小啊,现在的生产任务已经榨干了这边的所有产能,请示能不能扩建一下。

    另外罗政委也提了一个住房的问题,这边的科研人员太多了,一旦忙起来,根本没时间回家。可是人家发扬风格,厂子里不得不多做考虑。

    接着就是董所长,沉副厂长分别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张委员也是来者不拒,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有下去过。

第115章 曙光一号的更新换代

    张委员是高级领导,对于研发项目的各个单位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记下,承诺众人,一定认真研究,争取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正式的批复就下来了。

    此时的联合厂已经完成了装备的制造,已经全部送去了曙光厂。为这个,李厂长那是亲自带着一众食堂工作人员,来联合厂这边“摆宴席”请客!

    本来是想请这些人过去的,奈何离得稍微远一点儿,这边也还有后续的研究要做,这些研究员实在脱不开身。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李厂长可是很“机灵”的干部,这不带着人,拉着食材就跑到联合厂这边来啦。

    借用联合厂的小食堂,给一众参与研发的研究员和厂领导,技工,开了一个答谢宴。

    这一次李厂长是真的感谢啊,这等于救了他一命!也救了曙光厂一命。

    席间李厂长跟杨厂长喝的最多,这两位是“老搭档”了,颇有一种一醉解恩仇的感觉。

    另外最受这边欢迎的就是曙光厂过来的一位妇女主任。

    为啥?因为人家是职业“媒婆”啊!这个时代的妇女主任,那可是有责任解决职工的个人问题的。

    联合厂也好,微电所也罢,包括沉机过来的人,可是很多都是“和尚”的。反观曙光厂呢,那是女工扎堆的地方啊!

    这个时代搞研究的,还没有后世那么“受宠”,大家都属于工人阶级,工资可能高一点儿,不过生活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啊!

    这有这么好的机会不上心,难不成打一辈子光棍吗?

    曙光厂的妇女主任也高兴啊,这边的可都是优质资源!

    哪个姑娘不想嫁个有本事的男人?这边的人工资高,学历高,现在又是成果不断,妥妥的金龟婿集中营。

    从这一天开始,这位王姓主任就经常往这边跑了。

    赵烨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个事儿的,他不得不佩服起李厂长的机智。这要是把这边的研究员都“俘虏”了,对曙光厂绝对是好处多多呀!

    这个家伙,真特么是个人才啊!

    可是不管他是不是人才,赵烨目前都把工作的重心给转移了回来。

    赵烨在这一天也组织了一次全体会议,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次科技攻关的成果,进行消化,巩固,拓展。

    要知道,很多技术虽然做出来了,但做的还不够好,不够深入,相关的研究员理解的也不是很深刻。

    这段时间,就是大家静下心来,好好消化的时候。

    沉机这边的人同样如此,要借着这次的成功经验,研发他们心心念念的三坐标数控机床。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现在沉机要做的,就是消化这次联合研发中的新技术,新理念。

    借着这次的“功劳”,沉机也在微电所的边上弄到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儿,一个小型的研究所正在准备建立起来。

    沉副厂长已经回去了,跟那边的厂委汇报这次联合研发中取的的成果和经验。

    沉机上下都十分的重视,接着就是有样学样,在他们总厂这边,同样联合了几所院校和研究所,也搞了个联合实验厂。

    不过这个实验厂跟京城这边的沉机数控研究所侧重点就有些不同了。

    总厂这边主攻设计,材料和机械结构。京城这边主攻程控和测量。

    这些建设事宜不用赵烨操心,当然了,他想操心也轮不到他。联合厂这边的建设是罗政委在主持,第一批次建设的,就是家属楼。这次上级很“大气”,直接批复了包括微电所还有沉机研究所两家在内的三十多栋家属楼的建设指标。

    可是,实际开工的确实远比这个数量要多。这年头,土地又不要钱,只要你们厂子有办法,那几乎就是想盖多少盖多少!盖多了没奖励,盖少了有惩罚。

    京城居,大不易啊!很多行政单位也等着蹭房子住呢!你盖的少了,那是要遭“报应”的。

    赵烨这个时候已经又回到京城大学去了。如今他上课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他想着还是要珍惜一下做学生的日子。

    可是他想珍惜,慈教授等人却不这么想,借着这次自动化研究的东风,整个设计组都在其中收益匪浅,对于去年的曙光一号机,他们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如今赵烨好不容易回学校了,当然要抓紧时间搞它一下了!

    多处理器并行运算已经再图纸上成型了,硬盘的接口也已经做了出来。就连显示屏,718厂都出了更新的型号。分辨率虽然提高的有限,不过尺寸倒是变大了不少。

    而且那边的研究员还“突发奇想”,展开了用CRT屏幕代替液晶技术的研究。

    其实这个真心不是很难,要不是赵烨的出现,正常来讲,显示器本身就是从CRT屏幕开始的。

    这个基本上是两种思路,一种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另一种,就是直接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

    转换的话几乎就是把电视机拿来用。代替的话就是修改电视机的成像电路设计,两者各有利弊,就看应用上的取舍了。

    不过就分辨精度和刷新频率而言,后者优势更大一些,也更加专业一些。

    赵烨没有去管这个,只是再给718的技术资料上,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剩下的,就让对方折腾去吧,没准儿还有什么意外收获呢不是?科学研究嘛,就是这些,往往都是想研究个A,结果搞出来了B。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赵烨看着慈教授等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这种热情。总不能真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吧。

    于是告别了课堂,跟着他们来到了实验室里。

    赵烨先是看了他们画的图纸,这个图纸是在曙光一号处理器的基础上改进来的,基本的架构和功能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为了配合多处理器并行运算,在存储单元和总线上做了一些修改。这个修改虽然很小,但是对这个处理器的功能来讲确实是一个大的改变。

    支持多处理器并行的主板,已经在这次的技术攻关中解决了。可是这一次他们大胆的准备使用四块处理器并行的结构。

    嗯,倒也不是不行!

    看到这里,赵烨突然想,既然都准备多处理器并行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多机并行呢?

    咦?这个很有搞头啊!

    赵烨想到这里,自己就先兴奋起来了!这特么不就是后世云计算的理念么?

    当然理念是理念,技术是技术。

    不过应用在小范围的话,还真的是可以的。这对于目前的处理器都不用改动,只要再增加一块“网卡”就行了。

    当然主板相应的要做出调整。不过这个问题不大,毕竟,现在的主板,已经能够支持多处理器并行了,只要再增加一个模块,这个想法就可以实现。

    “老师,我有一个想法!”赵烨自己想了很久,这才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几位教授一听,咦?还能这样吗?可是想想,哈!还真的能这样!

    这个想法可太好啦,这样一来,几乎就可以无限拓展曙光一号的运算效率了。

    当然了,无限是在大家的想象里的,真实的情况不允许他们无限去拓展。因为曙光一号本事是有自己的瓶颈的。

    假如多机并行的话,其中一台啥也不干,所有的算力都用来做数据分配和整合的话,那么理论上支持十几二十台设备应该是可以的。

    不过这是理论,实际能支撑多少台进行运算,那还要看实验的结果。

    想到就开工!几人立马进行了分工,几人在一起开了个小会,共同制定了一下标准,于是就开始忙自己的那一块了。

    赵烨负责“网卡”和“路由器”的设计工作。

    当然了“网卡”不能叫“网卡”,大家定的名字叫做交互适配器。

    路由器这个时候不能叫做路由器,他们给的名字叫做交换机——用来做数据交换的机器。

    赵烨这个时候,依然还是“拿来主义”,在自己的脑海里调出相关的资料,就在这个基础上“修改”了起来。

    改来改去的工作赵烨做了一天,越做越觉得没意思。

    赵烨觉得,为啥要在这里做功能“阉割”呢?为啥不能保留下来更多的功能呢?

    虽然这个时候的数据交互应用只是为了实现多机并行运算的,但是也该为以后多做打算呀!

    于是赵烨在“理念”上开始放水了。

    不在局限于只做多机并行的功能,而且给交互适配器加上“姓名”的功能,也就是后世IP地址的概念。

    为了方便也为了节省资源,赵烨照抄后世的网络IP的编码方式,照样使用了四个字节做地址分配的空间。这就是我们网络IP为什么最大是256.256.256.256,当年的设计者也是感觉这个数量已经足够了。

    赵烨当然知道这个数量远远不够,不过那是后世的互联全球,在当下节省数据空间和算力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下的国内,赵烨相信三十年以内是足够了的。以后不够了再改呗!多大点事儿啊。

第116章 曙光二号

    赵烨他们的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整个团队在这两年里得到了锻炼。

    赵烨早早的就完成了自己这部分工作,他并没有插手别人的工作组,而且找到了沉机和微电所那边去了。

    在八号实验室的会议室内,赵烨又组织了一次小型的会议。

    “今天找大家来,是想请大家帮忙做一个小玩意儿。”赵烨说完,就给在座的人分发资料。

    京一机的秦工这次也在这里,说起来,他跟赵烨打赌输了,真的来找赵烨“负荆请罪”了。当着众人的面,赵烨总不能真的让人家一个快四十岁的工程师给自己磕头认错吧?这又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只不过这位秦工还是个挺轴的性格,非说输了就是输了,一心要给赵烨做徒弟!

    赵烨哪敢真的这么干啊!就是占着理也不行。最后没办法,杨厂长直接把人给“收了”。如今,秦工变成了联合厂技术处的副处长了。

    是所以是技术处而不是技术科,那是因为联合厂的行政级别又升了。技术科也就升级成为了技术处。

    所有人都跟着水涨船高,赵烨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东来不关心这个,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讲,尤其是赵烨这样的,钱根本就不是问题。实在缺钱了,随便找个金矿附近,收取一些含金的石头,分分钟就就能从里面提取出黄金来。这也是赵烨前段时间发现的一个功能。

    “赵工,这是个什么东西啊,看着结构还挺复杂的。”沉机的张主任开口问道。

    “哦,这是我设想的一个软盘读写器,他能配合软盘,存取一些数据。”赵烨给大家解释道。

    “我是这么想的,磁带大家都见过吧?原理上,跟那个有相似之处,不过结构是不一样的。”

    说完,赵烨就在后面的黑板上,画起图来了。先是画了一个圆,然后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再画一个同心圆,一直画了32个。然后在一个最外围的一个圆上,又开始标点,直接把一个圆分成了16份。

    赵烨由重新在黑板的空白处,画了一段弧线,表示其中的一份,在这段放大了示意图上,开始标记了一个64的数字。

    这个时候,赵烨才重新给众人解释了起来。:“大家看,这个就是我想做的磁盘,整体来讲,我们把一个圆形的磁盘,分成32个同心圆,我把这个叫做“磁道”,再把每个磁道分成16份,那么一份就是一个扇区。在每个扇区上,我们在规划出64个字节的存储位置,也就是512个存储单元。在每个扇区的头尾,我们各规划一个字节,用来存放地址信息,这样一来,这个磁盘理论上就能储存15872个汉字信息了。当然,实际要比这个数量少一些,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固定信息需要占用一些空间。但肯定能超过13000个汉字的存储空间。”

    大家听着赵烨的话,心里有点儿搞不明白,你跟我们说这个干什么?这跟我们手里的资料也对不上啊。

    “大家手里的资料是对我设计的这种磁盘做读写功能的设备,大家看设计图……”赵烨详细的跟大家解释了软盘读写器的结构设计,分析这个设备加工制造的难点。

    对于有了一次自动化设计经验的众人来讲,这个东西确实有些难度,但难度也不是很大。伺服电机有现成的设计方桉,读写的磁头,是一个难点,不过难点在于如何做的更小。位置传感器同样有现成的方桉,这个用不上激光设备,不过这个软盘是固定位置的,只要根据读取到的位置信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磁头的位置就能够实现定位的功能了。

    对于软盘的制造,赵烨没打算放在这里,这不是这边的强项。他打算交给718厂,用一个薄薄的塑料片,上面用光刻机的原理,在化学图层上进行紫外线照射,规划出磁道和扇区。再用氧化铁做磁感应材料,填充进规划好的存储位置里,这样一来,只要在上面在覆盖一层高分子材料,阻止氧化铁和空气接触和互相干扰,一个软盘的盘芯就完成了。再把这个盘芯抛光,放入专门的外壳里,一个软盘就算完成了。

    这个东西虽然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太大的存储空间,不过也还是有进步的空间的。比如双面存储,比如扩展扇区的存储单元,再比如增加磁道的数量。

    在后世经典的3.5寸磁盘上,人们做到了1.4MB的存储容量。不过那个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现在赵烨只是在目前能达到的精度上,做到了32KB。假如读写器能搞出来双磁头来,那就能再翻一番,变成64KB。

    小当然是略显小了点儿,可是相比于现在柜子那么大的硬盘来讲,这个小东西还是很方便的。

    软盘读写器或者说是存取器正式开始了制作工艺的研究设计。这个对于目前的沉机,微电,联合厂来讲,难度有,但不大。他们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做的足够小。

    因为他们的设备小了,软盘才能实现小的可能。最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试验,赵烨和这里的研究员,把软盘的尺寸定在了10厘米。也就是说比之后世的3.5英寸大了一点点。

    软盘的尺寸确定了,赵烨也就开始联系718厂那边。生产设备不是问题,赵烨在软盘项目组展开研究的时候,他已经提前弄出了生产软盘的设备了。这对于此时能够生产自动化光刻机的联合厂来讲,真心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无非是简化一下设备,把硅晶圆换成塑料片,调整一下灯光的强度和透镜。

    这个技术的难点是材料,好在这对于赵烨是最简单的问题。

    尺寸最终定了下来,设备也就按照这个尺寸进行调整和固定。最后试生产一下进行检测。

    718虽然是军工单位,可是赵烨他们这个联合厂也算半个军工单位了。再者两家单位毕竟已经配合过多次了,这才还是对于曙光一号的改进工作,所以718厂的领导觉得这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的报告打上去,当天就得到了上级的批准。首台设备当天夜里就送到了718厂了。

    至于软盘外壳的生产,那对于718来讲,不是个大问题,几天时间,就拿出了方桉,跟赵烨确认过后,随即就开始生产了。

    至于软盘读写器,则是在沉机的人在联合厂的试验车间里搞出来的。因为不是大批量的生产,所以也就没有搞专门的生产设备,只用这里的通用机床,加工了一批。当然了,很多精细的零部件也是赵烨带着技工手搓出来的。

    如果将来要批量制造,那到时候就需要让沉机总厂配合研发专门的加工设备了。

    忙忙碌碌中,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又是年关将近,赵烨领着大家再次组装起了新的微型计算机。这一次的曙光一号改进的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大家一致决定,给新弄出来的这个机型取名为曙光二号。

    现在的曙光二号更加的接近赵烨理想中的计算机了。他有两种显示器可以选择,一个是原来曙光一号的那种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只不过比第一代大了一些,不过也大的有限。这个技术真心是不那么容易的。二一个选择就是用电视机代替,曙光二号给加装了信号转换器,机箱上也留出了专门的插头接口。

    此外还有硬盘接口,互联接口,软盘读写器。距离赵烨印象中的电脑,差距越来越小了。这个差距主要存在于处理器的性能上。对于外接设备的理念是,两者几乎快要“达成一致”了。

    这一次,在实验室里,一共搭建起来六台曙光二号,这是为了测试一下多机互联的功能。慈教授他们特意找来计算量非常的大的数据进行试验,以一台做主机,负责计算任务的分解和整合,另外五台计算机在主机的命令下,分别进行运算。计算的数据随时实地的通过主机进行互联,实现了多处理器多机的并行运算。

    测试进行的第一天结束,喜报就被上报到了有关部门。没等测试工作全部做完,上级的生产任务就下发到了厂里了。

    联合厂这边再次投入到了新机型的生产中去了。这次的生产同样是多厂协作,就连任务很重的曙光厂都接到了相应的生产任务。

    为啥,因为所有的自动化光刻设备都在他们那里啊。

    处理器是不能让他们来搞的,但是周边设备所用的一些芯片,那些设备还是能够胜任的。联合厂这边主要利用二代光刻设备加工核心处理器,其他配套厂生产其他的附属部件,然后再次集中到联合厂的组装车间,进行组装。

    赵烨等到整体测试完成,他又有了预感,估计这个春节,又不能在家里过了。

    事实也是这样的。跟去年几乎同样的形式,首批完成的曙光二号,再次要求被第一时间送往大西北,不过这次可不是二十台了,而是两百台。

    单位也不仅仅是一家单位,而是变成了近三十家。不用多考虑,赵烨再次登上了前往大西北的卡车。

第117章 你们想搞互联网?

    晃晃悠悠的走了好几天,赵烨再次来到了去年来过的这个研究所。

    这里外表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不过这里的氛围比之上次,显得更加的紧张了。如今已经是公历的六三年的一月份,距离那个举世震惊的日子都不到两年了。

    时间越是紧张,赵烨就越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这些人做出点什么。

    这次送来的是12台设备,相比于第一代,这次的曙光二号,性能是一代机的好几倍。

    还是那个机房,在曙光一号的一侧,赵烨带着厂里的技术员,开始安装这次带来的设备。

    整个下午,赵烨就和厂里的人忙碌着。这里的机房管理员已经换人了,赵烨一个也不认识,所以双方交流的就少了一些。大家都是埋头干活儿,很少说话。

    直到夜幕降临了,赵烨他们才把所以的“计算机”安装调试完毕。

    赵烨带着厂里的人准备去休息了,这个时候机房的门却是被人给推开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进入视线,赵烨立马又感觉不累了。

    “哈哈,赵烨同学,辛苦你们啦!”还是那个高高瘦瘦的男人,热情的上前跟赵烨握手。

    “陆教授,我又见到您了!”赵烨激动的有一点点失态,说话的声音都都点变形。

    “是啊,我也很高兴能见到你。你可是为我们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所以啊,我今天一听说你过来了,立马就赶了过来,快跟我说说你的新成果!”高瘦男人面带微笑,催促着赵烨赶紧给他们介绍一下新式的的计算机。

    “好的,正好设备都调试完成了。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说起新计算机,赵烨也感到骄傲,这可是他们这段时间来的新成果,不显摆一下,实在是心里痒痒。

    “陆教授,诸位前辈,我们这个新型号命名为曙光二号,是在曙光一号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在在操作上,是有延续性的。以前我们应用的指令集,全部都移植到了新机型上。所以,过去的操作命令,在新机型上也是适用的。”

    大家点点头,这就是说,以前的操作习惯和方法,还是能有保留下来,这点是比较方便的。

    “当然了,我们的新机型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集,相应的,在操作命令上,也增加了一些。这个主要是我们新机型,增加了一些新功能。”

    说着,赵烨已经启动了一台计算机,然后示意其他工作人员,把别的机器都打开。

    “大家看这边,这台设备,我们成为数据交换机,他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几台计算机,让他们做并行运算。”

    听到这里,屋子里的人很多都已经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记录赵烨说的关键点了。陆教授同样在认真听,这个时候也插了一句问道:“你能详细说一下这个并行运算的原理和功能吗?”

    “是这样的,这个多机并行运算啊,还是去年我在这里得到的灵感。一号机大家也知道,在数据量过大的时候容易烧毁。那时候有一位管理员同志说,要是把几台计算机的能力加到一起就好了!所以我回去就跟我们的项目组,研发了这个功能。”

    “也就是说,并行运算就是把几台计算机的算力综合到了一起?”人群中的一个人问道。

    “是这样的!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六机并行,其中一台计算机做主机,负责运算数据的分拆和汇总,调配其他计算机进行运算。这台计算机就相当于一个运算指挥部,把数据分给另外的五台计算机进行运算,而另外的计算机运算完毕后,数据会传回指挥部,供其调配。直至产生最终的结果。”

    “那这岂不是说,把一号机的能力扩大到了以前五倍?”

    “呵呵,严格来讲,是把一号机的能力扩大了二十倍!”赵烨自豪的说道。

    “嗯?这是为什么呢?”这次连陆教授都有点疑惑了。

    “这是因为,我们的曙光二号本身也进行了升级,虽然我们的处理器技术,因为制造设备的问题,提升的有限。

    不过我们把处理器也做了并行处理,现在的曙光二号,有着四块处理器。理论上讲,一台曙光二号的算力,是一号机的四倍。那么联合五台,不就是二十倍么?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实际运行中,大概只是之前的十几倍。因为数据交互的问题,多机并行多少会有些运算时间差,造成一定的降效。”

    “哗哗哗”现场一片掌声!

    “了不起,很了不起啊。一年的时间,你们能把新设备的能力提高这么多。你问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陆教授也在鼓掌,他真的是为我国的微电子研究感到高兴。

    一年的时间,竟然有了这么大的进步,非常了不起!

    赵烨听着这里的掌声,自己也跟着鼓起掌来。

    等到大家的掌声停止了,赵烨这才接着介绍。硬盘连接功能,可以很好的存取数据,特别是大型数据。这一下,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然后去所有的二号机,都能通过数据交换机互联在一起。虽然并行运算只能支持五台,但是相互之间发送数据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功能可是太实用了,这会节省大家多少时间啊!于是纷纷要求赵烨演示一下发送的方法!

    赵烨也不含湖,立马就掏出一张软盘,塞进了一台计算机里。

    “这是什么?”陆教授问道。

    “这个是我们另一个功能,这个东西叫做软盘,这个洞口里面,就是软盘的读写器。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把软盘中存储的数据读取但计算机里。”

    “这么说的话,软盘是不是就相当于大型机的纸带?”

    “确实是这样的!”赵烨回答道。

    “哦!”那人赶紧记了下来。他没用过这个什么软盘,所以也没说那个更好用的话。不过感觉这个更先进吧,要不然就没意义了。

    “这个软盘能存储多少数据?”又有人问道。

    “理论上,这个软盘能存储32kb的数据。当然实际的可利用空间没有这么大,最大只能存储27500个字节左右。”说着,赵烨就在计算机上操作了起来。

    屏幕上还是熟悉的命令行界面,不过这次的屏幕大了一些。

    “启动:A://”

    随着执行按键按下,屏幕上迅速显示出:

    “A:

    (1)曙光二号操作命令集

    (2)曙光二号维护指南”

    赵烨在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用方向键选择了一个文件名,再按执行按键。这个时候,屏幕上就显示出了一篇对曙光二号操作命令的介绍文章。

    “啊!还能存汉字呀!”一个人喊道。

    “你这不废话么,汉字不是数据?”另一个人“鄙视”他道,虽然嘴里这么说,心里也是激动的很,这个方便啊,太方便了!

    随后赵烨又按了返回键,退到了一开始的选择行。

    再用方向键把光标移动到最下面,输入

    发送://A:/(1),(2)/到101.0.0.023//

    再按执行按键,再旁边的一台计算机屏幕上,立刻就显示出了行字。

    “是否接收来自101.0.0.022的数据?(Y/N)”

    赵烨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按了一下“Y”按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接收到的文件名称。

    “哗哗哗”又是一阵掌声!

    大家都对这个功能欣喜不已,这些搞计算机的研究员太贴心了啊,弄出来这样的功能,实在是太方便了。

    “赵烨,你这行数字是什么意思呢?”陆教授指着屏幕问道。

    赵烨一看,是他输入的ip地址。这才又解释了起来。

    “这个我们称之为地址,大家可以理解为这台计算机里面,数据交换器的编号。现在我们把这些计算机通过电线和交换机连接了起来,那么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里,这串数字就是每一台设备的地址或者说是编号,名字。”

    “哦!”众人纷纷点头,然后认真记下。

    “哎?这个网络能铺多大?多远?这要是把这边所有的计算机都连进来,那岂不是就方便了啊!”

    这里永远不乏聪明人,这就想到了“互联网”了!不过赵烨可就让人失望了,目前还不行。

    “额,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交换机提供的电压很小,无法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赵烨回答道。

    “这个也简单啊,把这个信号电流放大就可以了呀!”

    “也不单单是信号强度的问题,关键应该在于交换机的承载能力。你想啊,一台交换机只能承载六台计算机,再加上交换机之间的互联,我想这个在技术上,应该是有一个上限的。”人群中另一个人说道。

    “这个也不是问题啊,可以单拿出来一台计算机和交换机,只用来做各个场站的互联,然后再通过这台计算机,把数据分享给咱们这边的计算机就行了呀!”哪人不服气的说道。

    赵烨听得目瞪口呆,这特么不就是互联网么!你们确定你们是搞邱小姐的?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这都想搞互联网啦?我都没敢想呀!

第118章 再战“邱小姐”

    科学往往就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就是灵机一动改变了世界。

    按说赵烨这么一个穿越人士,除了系统爸爸给的外挂,最大的优势就是“见多识广”了。按理说,最不缺的就是灵机一动了。

    他不是没畅想过互联网,不过觉得现在的计算机才几台?才什么性能?搞那个有啥意义啊!

    可是他太低估这个时代科研人的脑子了,这么一个伟大的东西,人家三两下就给说了个大概!

    不过赵烨想了想,这个想法还真的可行!

    不说多了,把这一带的场站互联一下,应该还是能做到的。反正互相也有电话线连通,借用一下这个网络,理论上可以做到互联。

    正当赵烨思考如何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陆教授又说话了:“好了好了,这个功能是以后的事,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是测试一下曙光二号并行运算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目前急需的。”

    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思路拉了回来。

    赵烨也放下了心中的想法,连忙介绍起并行运算的命令规则。

    二号机是在一号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大多数的操作规则都是一样的。所以这里的人上手很快。

    不过这次虽然没让赵烨动手,然而也没有像上次那样把他“赶出去”。

    他就站在大家的身后,看着这些人操作。虽然眼前只是一群人的背影,看不到屏幕,但是赵烨同样心情激动。想到自己做出来的计算机,正在跟“邱小姐”傲战,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用21号机做主机,22到26号机做并行运算。”陆教授下达了指令。一群人也分别占据了各自的计算机,开始操作起来了。

    因为在曙光二号机的操作台上,贴着一块医用胶布,上面写着这台计算机的ip,所以大家也就直接用尾号称呼起这些设备了。

    “21号机准备完毕!”

    “22号机连接成功,进去准备状态!”

    “23号机连接成功…”

    等到所有计算机准备完毕的时候,陆教授也下达了开始的指令!

    随后,大家就看着屏幕上的数据不停的滚动。

    尤其是21号机作为主机,屏幕上的滚动,快的几乎让人看不清楚。

    接下来,大家只有等待了,这组计算是一个大型运算,其实已经在大型机上做过运算了,而且,还组织了很多人,进行了算盘的复合!

    这个数量太重要了,由不得大家不谨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赵烨同样紧张的不行。

    不知道过了多久,操作员喊了一声:“出来啦!”,所有人的脑袋都下意识的往那边挤过去。

    “快,对照一下!”陆教授赶忙让人去做对照。

    “完全一致!精度比我们计算的还要高一些!我们成功啦!”说完,热烈的掌声淹没了整个机房。

    等掌声刚刚下去一点儿,一个人又大声说:“7分15秒!比大型机的运算速度快了三倍!三倍!”

    “嗷…”所有人这下子更激动啦,这岂不是说,他们以后的计算任务,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啦?这可太好了呀!

    “不不不,你算错了,你没有计算,我们上大型机之前的准备时间,算是那个话,那可不是三倍了!”陆教授也一边鼓掌,一边说道。他脸上的笑容,从数据结果一出来,就没有下去过!

    “太棒了!赵烨同志,你们真了不起啊!”所有人都对赵烨说这样的话,搞得赵烨都有点飘飘然了。

    赵烨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出的机房门,也不知道如何走进的食堂,更加不知道如何躺在了宿舍的床上。

    等他回忆这些的时候,只是感到一阵阵的头疼。

    宿醉真难受啊!

    赵烨感觉自己可能两辈子加起来,也没喝过这么多酒。

    昨天到了食堂,这里可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相比来说,军人才是这里的主干力量。听说赵烨是过来支援计算机的,而且还是最好的计算机,大大加快了这里的研究进程!这还有啥说的?喝!

    只要是在食堂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想过来敬杯酒。

    他们已经在这里坚守几年了,无时无刻不再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只要是能加快这个过程,这些人死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如今有人做到了,这些人从心底里感激他。军人嘛,表达方式比较热烈,一个字,喝!

    不仅仅是赵烨,所有过来支援的人都被放倒了!你不喝还不行,世界上就没人能阻挡我国军人的热情!无论是战场还是酒场!

    第二天醒来的赵烨没有再见到陆教授,他还有其他的工作,昨天赶过来也是为了见一见赵烨这个人。昨晚吃完了饭,他就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去了。

    赵烨昨天喝多了,都没来得及把这次带来的咖啡给他。他只能拜托这边的工作人员,把一个大包转交给陆教授了。

    这次赵烨早走准备,这些咖啡豆还是特意让港岛那边往返的人给他带的呢!一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再加上他偷偷“放水”的数量,这才攒下了这么一大包。

    不但如此,赵烨还贴心的送了个小小的手动咖啡研磨机和咖啡壶,上面刻上了祝福的话语,算是对这些祖国功勋的一份感谢和敬意。

    赵烨之所以要现在就把东西让人转送,是因为他要去其他的研究所了。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次见到陆教授,这才退而求其次的让人转交。

    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好了,赵烨就上了来接他的吉普车。这才可就不是跟厂里来的人一起了,而是赵烨单独被人给请走的。

    目的地那是不能告诉他的,他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坐着就好,总之不会有什么危险就是了。

    车开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赶在天黑前把赵烨送到了地方。

    看着眼前的景象,赵烨一点儿也看不出这是个研究所的模样。不说破破烂烂吧,但也跟高科技挨不上一点儿边。

    “是赵烨同志吧?你好,我是负责接待你的人,我叫郑国森。”正当赵烨四处大量的时候,不知道从那间房子里走出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人。

    “哦,你好,我就是赵烨。”赵烨老老实实的回答,多的话一句没问,问了估计也是白问。

    “哎呀,欢迎,欢迎啊,路上不好走吧?害,我们这个地方确实艰苦了点儿,走走,我们去研究所那边再聊。”郑国森很热情的拉住了赵烨的胳膊,带着他往一排破房子里走去。

    赵烨越来越诧异了,这个破房子难不成就是研究所?这也太夸张了吧,即便是国家再穷,也不会用这样的破房子对付吧?就这环境,能研究个啥玩意儿?

    没等赵烨多想,他们就穿过了这排房子,来到了后院儿。后院很大,车也很多,赵烨还见到了几辆坦克。这下子赵烨就更湖涂了,难不成这里是个军营?

    “赵烨同志,请上车,走过去还是挺远的,咱们坐车过去。”郑国森说着就打开了一辆车的车门,示意赵烨坐上去。

    赵烨心想,刚刚直接做那个车直接过去不好么?为啥还要费这个劲?不过人都到了人家的地盘上了,也只能听人家的安排。

    汽车开了大概有十分钟的样子,就来到了一座山脚下,过了岗哨,再往前就进了一个不算宽阔的隧道。赵烨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要去的估计就是传说中的地下工事吧?

    车子开着灯,一路往前走。不过也没走多远,就到了一扇大门前边。

    赵烨就这样跟着郑国森,下车进门,再兜兜转转的在这个大山腹内的坑道里走着。直到他们来到了一个挂在会议室的门前。

    “赵烨同志,我们到了。”郑国森没等赵烨回答,就先一步喊了声报告。

    得到进去的命令后,赵烨这才跟着郑国森进了这个房间。

    房间里的人很多,大部分都穿着军装。赵烨看到这里,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地方了。

    东风快递公司啊!

    就问你激动不激动?震惊不震惊?赵烨想过很多次,他跟这个公司接触是个什么场景,可是真的来到了这里,却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确实是不知道啊,他连人家为啥接他过来都还没搞清楚呢。更关键的是,人家到现在也没通报人家的身份,搞的赵烨想问都不敢问。

    片刻的安静后,主席台上的人就说话了:“下面我们请曙光二号的总设计师,赵烨同志上台。”

    “哗……”整齐划一的掌声。

    赵烨都懵了,请自己上台这是要干啥啊?

    不过这种时候,不是低头装傻的场合,赵烨只能尽量大大方方的走上了主席台。

    等他在走到了主席台上,刚刚邀请他的那个人这才站起来跟他说道:“赵烨同志,我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我叫孙开山。”

    赵烨赶紧立正喊道:“首长好!”

    “哈哈哈,你这个小伙子,你怎么知道我是首长啊,我觉得你都不一定听说过我的名字吧?”

    “听说过,我听我爸的指导员说起过您,您以前是我爸他们部队的首长。”赵烨赶紧回答道。这还是真的,韩福生确实提起过这个人的名字。

第119章 东风试验基地

    孙开山听了有点儿出乎意料,没想到这个小家伙的父辈还在自己部队当过兵。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我爸叫赵大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他那时候在**师,指导员是韩福生。”

    “你说你是赵大山的儿子?”孙开山一副吃惊的表情。

    “首长,你认识我爸?”赵烨更惊讶了,按说自己父亲就是普通一兵,认识这么大首长的几率可不高。

    “没见过面,不过我记得你爸的名字。攻坚老虎连的赵大山嘛!唉,可惜,倒在了那边,没能回来。”孙开山还真的记得这个名字,其实不单单是赵大山的名字,还有很多在那边牺牲的英雄,他都记得叫什么。如今见到了自己战士的后人,心里也就感觉更加的亲切些了。

    随后,会议才进入主题。其实他一来就进了会场,完全是赶上了。在下面坐着的,大多是这个基地的战士,还有一部分研究员。他们是负责发射的部队,确切的说,是负责“靶场”工作的部队,主要负责试验任务。

    这个时候之所以请赵烨过来,同样也是因为曙光二号的原因。

    这里也申请安装了几台曙光二号机,不过这里可是没有使用曙光一号的经历的。

    为了让这个基地的人更好的利用计算机,上级这才决定,让赵烨过来指导工作。负责教会这里的实验人员,熟练使用计算机。

    赵烨也不太清楚这里的人用计算机做什么,不过这不重要,他只是负责把这些人教会就可以了。

    赵烨很快就进入了主题,在这个会场里,起码坐着两三百号人。赵烨也不清楚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不过既然没有计算机的使用经验,那他就先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说起吧。

    随后的时间,基本就是赵烨的专场报告会了,他从计算机的基本构造,讲到了基本底层逻辑,然后又讲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还有一些使用方法。最后,赵烨才谈到了曙光二号的一些功能。

    在谈论这个的时候,赵烨明显感觉下面的人来了精神,之前的一番话,大家确实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赵烨看到这个情况,也就知道人家这里是使用为主,自己讲那么多的东西,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也正常,后世谁弄个电脑回家是为了研究电脑呢?知道个基本原理也就行了,重点还是应用。

    接下来的时间,赵烨讲解的就十分详细了。从基本的命令讲起,每个命令还要稍待的讲几个例子。下面的人也听得认真,虽然真正去操作计算机的人不可能这么多,不过军队嘛,讲究的是一专多能,难保是谁倒是就需要顶上去了。一点儿都不懂那可不行。

    孙开山听得也很仔细,赵烨他就坐在主席台上,赵烨则是站在一边的黑板下讲解。他甚至能看到这个首长在认真的记笔记。

    你别管有送没有,反正人家的这个学习态度是很好的。

    当赵烨讲完了操作命令,开始讲解计算机的并行机制的时候,这位首长听得更加的认真了。

    一场报告讲完,又是全体起立,鼓掌。

    赵烨都被这样的场景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又不是说相声的,真心对掌声这个东西有点儿抵触。

    等到这里完事儿了,赵烨被孙首长一行人带去了其他“房间”。在这种地方,赵烨老实的很。人家让去哪儿就去哪儿,丝毫不敢瞎逛游。

    “赵烨同志,刚刚我听你讲,你这个计算机,还能互相连接,互相发送数据,是这样的吗?”孙首长没开口,一旁一个戴眼镜的军装男问道。

    “是的,在短距离内可以做到。这个我们没有专门试验过,不知道最远的距离是多少。另外距离远了,传输的效率肯定要下降一些,这个会下降多少,我们也没试验过。说真的,我们让计算机互相连接,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并行运算。发送其他数据只是顺带实现的。”赵烨详细的说明了一下。人家既然感兴趣,那一定是有用途,赵烨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个说清楚一些。

    “那你觉得最大能传输多远呢?”军装男追问。

    赵烨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静静的思考起来。这个他还真不好说,影响的因素距离的因素太多了,电压是一方面,导线又是一方面。

    想了想,他决定还是多问一点儿信息,这样才好做出决定。

    “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赵烨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有些事情,得经过首长批准我才能讲。”军装男说着还看了看身边的首长。

    孙开山也没说话,只是示意赵烨先问。

    “我不问你们用这个功能做什么,我需要知道你们需要多远的传输距离。”赵烨说完,那人明显愣了一下,那意思分明是说,这不是我问你的问题吗?我想传输1000公里,你也得能做的到啊。

    “是这样的,目前我们设计的这款数据交换机,那是为机房内计算机互联准备的,假如你们需要远距离的传输,那么我们可以做出专门的设备来。其实这个就跟电话线,电报线是一个道理,远距离连通的话,其实用的也是我们国家产的通信电缆。”赵烨自信的回答。

    “那样的话,岂不是说,能通电话就能让两台计算机相互连接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赵烨想了想,给了一个这样的答桉。

    “哦!这就很好了。赵烨,我们现在急需这样的装备啊。”孙开山这个时候也绷不住了,给赵烨说了一个自己的需求。

    赵烨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又在脑子里想了一下这个实现的工艺要求,感觉难度还是不大的。

    这又不是后世,有那么多的接入设备,有那么变态的数据量。这个时代的联网需求,顶天就是把“局域网”扩大一下,或者是将两地的多台计算机互联。只要设计一个专门的数据交互机就能够实现了。

    而且,这个时代传输的数据量也非常有限,赵烨感觉,有个百十字节每秒的传输效率就能够用。要是努努力弄到1KB/秒,估计足够他们折腾的了。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别说传视频了,连个图片用不到。毕竟,计算机还不支持呢不是!

    “首长,这样的设备我觉得还是能够提供的。不过我也得知道大致的传输距离,数据量,还有时效性的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为咱们基地提供可靠的设备。”

    “这个应该不算什么重大机密,回头我让人整理一下,上报组织以后,给你送过去。”孙首长考虑了一下回答道。

    几个人说完了这个,又开始聊起了计算机的其他问题,赵烨都一一解答。对于这个领域,说真的,赵烨前世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但是这一世,毕竟很多技术和装备都是萌芽状态,尤其是电子行业。赵烨通过跟这些技术人员聊天,虽然没说什么机密的事情,但是对于军方使用的一些技术,还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的。

    这个时代的雷达也好,火箭也罢,几乎全部都是模拟电路。赵烨也跟这些技术员,聊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模拟电路有他的优势,但是数字电路才是未来。

    赵烨就这个问题,说了很多他的设想。就比如雷达和导弹。他有意的说明,微电子发展对这两种装备的意义。有些想法不但在场的技术人员听得聚精会神,就连孙首长也是津津有味。

    就在赵烨说的起劲儿的时候,门外突然一声“报告”,才让赵烨停了下来。

    “进来。”孙首长说话铿锵有力。

    “哎?怎么是你们呀!今天这是啥日子?怎么你们就过来了?我怎么没收到通知?”孙首长见到来人,立马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朝着来人边走边问。

    “我说孙首长,你动作可真够快的,您这不声不响的,就把我们要请的赵专家给弄到你这里来了,我能不过来吗?”来人一边跟孙首长握手,嘴里还抱怨道。

    “嘿嘿,我这不是着急嘛,上级给送来了这么先进的计算机,可是我们这边一个会用的都没有。我也只能请赵烨来给我们上上课了。”

    “那您也事先说一声啊,您可是不知道,我们今天一早就去了那边,好嘛,人家说被人给接走了。问是谁,还不告诉我们,你说气人不气人?后来呀,我一猜就是您孙首长,这才给这边值班室打了电话,果不其然啊,是被您给抢来了。”来人估计今天跑了不少冤枉路,一肚子火气就朝着孙首长发起了牢骚。

    “哈哈哈,这就叫手快有,手慢无啊。谁让你们去晚了呢!”孙首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大笑。

    “孙首长,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还得赶紧赶回去呢。那边正等着专家呢,您可是让我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来人也不再抱怨了,就想着赶紧赶路,争取天亮前返回他们所在的基地。

    “今天就走?赵烨可是做了一天的车了,这都没怎么休息呢,又要做一晚上?能受得了么?”孙首长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第120章 东风也需要计算机

    不管赵烨能不能受得了,命令到了那就得执行。再说了这些人不也是坐了一天的车了么?人家能受得了,赵烨可不能掉链子。

    匆匆忙忙的吃了口饭,几个人就再次出发了。等走在路上的时候,赵烨这才感觉困意来袭。他坐在后座上,很快就睡了过去。

    他是睡着了,可是苦了驾驶员了,一边要听领导的争取天亮赶回去,一边还得听领导的,不要开的太颠簸。这样前后矛盾的命令,他也不敢反驳啊。一路上瞪大眼睛,仔细看着前边的路,争取少走到坑坑洼洼的地方。

    等到太阳露头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进了基地的范围了。

    赵烨这个时候也睡醒了,说实话,这一晚上给赵烨颠的够呛。也就是他有精神空间,可以把自己的意识沉浸到里面去休息,要不然在这么颠簸的车上,想要睡着那才是人才呢。

    等到天色放亮,他们也走进了基地研究所的大门。来人没有带他去什么会议室,而是直接去了食堂。开车的战士最惨,困得都快睁不开眼了,还得挣扎着往食堂走。现在这个时候,就是想睡也睡不着啊,他还饿着肚子呢。

    风卷残云的吃完了饭,赵烨这才被领到机房。在这里,赵烨看到了几台曙光一号机,他心里也就有点儿数了。

    曙光二号机也搭建完成了,这里的操作员正在熟悉这这个型号的操作。一个个都埋头工作,都没有在意赵烨的到来。

    “赵烨同志,真是辛苦你了,做了一晚上车,累坏了吧。”

    正当赵烨四处看的时候,又一个军装男走过来跟他打招呼。

    “还行,车上睡了一觉。”赵烨连忙转过身,跟来人握手说道。

    “一会儿有个小型会议,是关于我们的东风二型的技术研讨会,领导希望你能参加,怎么样?身体能不能撑得住?”来人很贴心,起码说话的方式很贴心。这里的研究员时间肯定很紧张,要不然也不会连夜把赵烨接来。人家这么问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

    赵烨还年轻,就是一夜不睡也没啥大问题,于是就赶紧答应,跟着那人就去了会议室。

    会议开始前,赵烨又一次签署了保密文件,宣誓保证不泄露这里听到的每一个字,这才进入了会议室。

    会议上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讨论雷达和制导的问题。赵烨也是静静的听着,再听到一些跟自己相关的问题时,他才安静的思考起来。

    他的精神空间,又一次的发挥了作用,一心二用这个技能,早在上课那会儿,已经被他熟练的掌握了。

    赵烨利用会上听到的信息,早精神空间里迅速的构建起了一个模型。各种技术参数,也被他填充进这个模型里面,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赵烨就大致勾勒出了这些人研究的情况。

    对于这次的会议,赵烨已经大致知道了对方的困难和要求。在他的脑子里,一个专用的计算机正在一点点的成型。

    当然了,完整的设计那是不可能的,他考虑的是如何把他们现在现有的技术,融合进这边的需求中。

    随着会议的进行,赵烨在脑海里的勾勒也越来越清晰。

    “赵烨同志,你是微电子领域的专家,你对此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人看向赵烨问道。

    说真的,今天这个会议是之前就安排好的,这次叫上赵烨一起来听,主要的目的是让赵烨了解他们的大致工作。为下一步解决问题,能有一个全局的认识。

    谁都没指望赵烨能听一遍就能有什么技术方桉,他是觉得,赵烨赶过来参加这么一个会不容易,总不能真的一句话都不让人家说吧。自己问一下,一来体现对赵烨的重视,二来也是希望赵烨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一问。毕竟,今天来的人比较全,再想把这么多人凑到一起,也是不容易的。

    赵烨被点名了,思维也就从空间里收了回来,他沉思了片刻,就起身走上了前面的黑板。

    大家都被赵烨的这个举动搞的有点儿懵,不知道这个人要做什么。

    只见赵烨走到黑板前边,拿起粉笔就开始写写画画。几个大方框被画了出来,然后又用线连接起来,最后开始在上面做标记。

    雷达,数据转换器,计算机,电子陀螺仪,引导率,舵机马达……

    众人看着赵烨的标记,心里的开始思考了起来,大家都有一种感觉,觉得赵烨这才一定会说些他们一起没接触过的东西。于是纷纷握紧手里的笔,准备记录赵烨的一些想法。

    “大家好,刚刚听了大家的讨论,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我是这么考虑的,在我的设想里,应该是这么一种逻辑关系。

    雷达测定了数据,然后通过一个数据转换器,把雷达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给弹载计算机,计算机综合雷达数据,电子陀螺仪数据,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导弹的导引律,然后把动作信号传递给舵机马达。”

    “赵烨同志,弹载计算机如何设计?”一个人提问道。

    “弹载计算机我觉得最少要包含三个部分,要有一个数据库,大家可以理解为预存数据,就好比一些公式,而雷达数据和自身姿态数据等等相关的数据,可以作为参数,利用这些预存公式,让处理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导引律,然后根据导引律控制舵机马达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

    我觉得这种方式,要比现在这种制导模式要好一些。当然了,这方面我不专业,我只是根据刚刚大家的讨论,有了这么一种不成熟的想法。”

    “赵烨同志,这种方式是不是更复杂了一些?而且计算机的运算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里,导弹的都已经飞出去老远了,雷达数据,自身姿态数据都改变了很多,那么再的出来的制导数据,能更准确吗?”一个人提问道。

    “您说的问题,却是存在。可是无论那种制导方式,这个问题都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间隔时间,最大限度的缩短。”赵烨回答道。

    “可是,目前计算机的效率可不行啊,算的快的上不去,上得去的算不快。”那人又沮丧的说了这么一句。

    “这个我不知道大家需要的运算量是多少。我也不敢说这个时间间隔有多大。”赵烨只能这么说,而且他是真的不知道的。

    “赵烨同志,我们测试过了曙光一号的运算速度,这次请你过来,也是希望你能解决我们这个难题。你是最懂计算机的人,尤其是小型计算机。你觉得把曙光一号的运算速度提高一到两倍,有没有困难?”坐在主席台上的一个人问道。

    “额!大家有没有测试过曙光二号?”赵烨不解的问道。

    “还没有,曙光二号也是昨天才组装好的,现在操作员还在熟悉的阶段。不过曙光二号的外载设备却是多了不少,使用起来更方便了。”那人说的很诚恳,看来是了解过曙光二号的新功能了。

    “其实,曙光二号的运算速度,已经超过了曙光一号的三倍以上了。只不过,假如要用到导弹上的话,曙光一号和二号的结构和处理器都不合适。需要重新设计。假如只是专门针对固定的运算模式进行重新设计的话,我想以曙光一号为基准,提高到五到六倍的速度,我们在技术上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曙光系列的计算机,严格来讲并不是以计算速度见长的。它们更加适合通用的计算类任务。”

    “你的意思是,可以为我们的东风导弹专门设计一款计算机?你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出方桉和成品?”主席台上的人都有点儿坐不住了,他们大老远的把赵烨请来,目的就是想找他研究一下曙光计算机有没有上弹的可能性的。

    谁知道,他们还没提,赵烨自己就分析了个七七八八了。

    “这是当然了,弹载计算机其实比曙光计算机要简单的多。毕竟,他的功能更单一嘛,我们只是要追求高稳定性和高运算速度。”赵烨理所当然的说道。他早就想把计算机或者说是芯片跟导弹绑在一起了,现在面临这样的机会,那当然不能错过了。

    弹载计算机嘛,这个他很有信心。

    一连好多天,这个基地和京城那边来往的电报好多封。赵烨也最终被留了下来,协助这边搞好调研工作。

    要想设计一款弹载计算机,那起码要搞清楚很多设备的参数。比如雷达的,比如陀螺仪的,比如舵机马达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数据,那些就需要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来研究了。

    毕竟一枚导弹,那可是涉及很多学科的,单单物理学这一个学科,那也涉及很多的分支。比如流体力学方面的,发动机方面的,就连弹体的震动参数,那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第121章 导航的设想

    五九年夏末,太阳已经落山了,西边的晚霞把整个京城装点的更有味道了一些。

    可是赵烨此时却是对这样的景色看都不看一下,他把怀里的一个孩子往上托了托,让他就能够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样才能腾出一只手来,把裤袋里的一个信封给掏出来。

    对照着信封上的地址,赵烨再次看了看面前大门边上的门牌号,总算是到了。

    赵烨低下头,对着一边一個,正扯着自己衣角两个黄毛丫头说道:“大妞儿,二妞儿,咱们到家了,我叔儿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咱们总算是找到了。”

    可惜,两个小丫头一点高兴的情绪都没有,而且神情比刚刚更加的紧张了。

    赵烨看了也是摇摇头,自己带着她们几个也快两个月了,每次跟他们说自己要来这里找自己的叔的时候,她们都会问一句:“你叔不要我们怎么办?”听的赵烨都有点心疼。

    收拾了下心情,赵烨还用闲着的一只手捋了捋头发。已经连续要了两个多月的饭了,步行几百公里走到了京城,现在的形象再怎么整理也脱离不了一个叫花子的模样。

    推开院门,赵烨领着两个小的就往里面走,还没进到院子里,就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从院子里跑出来。

    那小孩儿看到这几个人的打扮,立马就停住了往外跑的脚步,仰着头看了看赵烨,再低下头看了一眼跟着的两个小的。眼睛就是一瞪,接着挺起小胸脯,手一指大门说道:“哪儿来的叫花子!滚滚滚,再不走小爷打死你们!赶紧的,出去。”

    赵烨眉头就是一皱,心说:这孩子也太没礼貌了吧。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两个多月了,一路上要饭,虽说受过白眼儿,可是还是第一次一进门就要把他们打出去的。

    而且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赵烨心里有气,可是他是来找人的,不是来要饭的。所以不能一走了之,也不能直接骂回去。毕竟自己的叔叔住在这里,总不能刚一来就跟这里的人起冲突吧?

    再说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走到哪儿,也会说是他的不对。

    赵烨理智的没有出声,只是抬头往院子里打量。

    这时候,可能是听到了有人喊叫花子上门了,院子里的几个人,都低着头正往屋里走。

    赵烨脸都有点黑了,这是怕自己找上他们要饭吗?

    虽说这样的情景见过了不少,可是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赵烨都有点心酸。

    即为这个时代,也为自己的遭遇。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老头模样的人也走进了院子,小老头很瘦,这也是时代特色了。

    不过这个小老头穿着倒是很精神,起码衣服没有补丁,而且干干净净的。

    衣服的上衣兜里还插着一只笔,赵烨一看这个打扮就有点儿来了精神。

    没等对方先开口,赵烨就连忙上前一步说道:“这位大爷,您好!请问赵中原住这个院子吗?”

    老头一愣,下意识的开口问道:“你是中原什么人?”

    赵烨一听,这没跑了,肯定是自己找对了。

    “大爷,赵中原是我叔,我是他亲侄子。”

    “啊!你是中原的侄子?你这是打哪儿来的呀?不是说中原的老家没人了么?”小老头一脸吃惊的问道。

    “大爷,你这话说的,怎么可能没人了呢?我这不是站在这儿了么?我叔的屋子是哪一间啊?”

    “哦,在前院西厢房南头儿。”小老头儿随手就是一指。

    “哈!那就是啊,大爷我先去找我叔去,回头再跟您聊。”说着,赵烨就拉着两个小的就往那间房走去。

    小老头还是一副皱眉思索的模样,那个小孩也在赵烨跟小老头说话的时候跑出去玩儿了。

    吱呀一声,赵烨推门而入。“啊——”的一声尖叫,紧接着赵烨连忙从门口退了出来。伴随着赵烨退出来的是那个小老头的一声:等等!的喊叫声。

    大意了,大意了。自己这是太兴奋了么?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

    再是亲戚,也不能不敲门就进去啊,这家伙看到了不该看到的,这下可尴尬了。

    此刻,赵烨脑子里被尴尬占满了,已经无力思考为什么自己叔叔家里有个女人。他不记得他叔结婚了呀?

    确切的说,是他没有在原主人的记忆里找到这个小叔叔结过婚的信息。

    赵烨站在院子里深呼吸,以此来平静自己的心情。然后细细“回忆”着这个叔叔的有关细节。

    可是没等他想出什么来,身体就一阵晃悠,眼前一黑就要摔倒。两个小的一看这样,似乎非常有经验的就行动起来。

    一个接赵烨手里的孩子,一个使劲儿咬赵烨的手。

    手上传来的痛感立马又让他清醒了过来,幸好两个小的这次动作快,没有把手里的婴儿摔在地上。

    之前的时候,赵烨摔过好几次了,幸好当时是在土路上。

    “哎!这具身体不行啊,这都不能思考,一思考就昏迷是什么鬼病啊”赵烨无奈的想到。

    房门打开了,一个年轻的女人从屋里走出来。赵烨还没有来得及上前说话,那人就匆匆忙忙的朝着小老头那边走去了。

    “三大爷,这人是谁呀?刚刚生生的往我屋里闯,伱可得给我证明呀。”秦淮茹急切的对着小老头儿说道。

    “额,秦淮茹,刚刚那人可能是中原的侄子。刚刚他是这么说的。”

    “中原的侄子?中原不是老家没人了吗?怎么又冒出个侄子来?”秦淮茹听了一惊,由不得她不吃惊,刚刚她呆的那个房子,还真是赵中原的,只不过两个多月前,赵中原出意外死了,厂里联系了他的老家,可是当地部门说他老家发了大水,已经没人了。

    这件事前前后后闹了两个来月,最后这个风声过去了,她才想尽了办法,占了这两间房子,上个星期才住进来。

    这才几天啊,怎么又来了个侄子?不行,这可是大事儿。秦淮茹顾不得其他了,她得赶紧去找自家的婆婆去。

    赵烨看着两个人直发愣,挺着她们的称呼好悬没站稳。三大爷!秦淮茹?这特么不是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个四合院的电视剧么?

    来了两个多月了,今天刚刚确定自己这是来到了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不行,不行,头晕了,头晕了。得缓缓!

    赵烨也不顾形象了,直接找了个墙根儿就蹲了下去。

    这都是过来两个多月的经验,熟练的很。

    蹲下去也控制不住啊,头还是晕的厉害。

    饿的!

    吃东西。

    赵烨从怀里的口袋摸出一个玉米饼子,三两口就吃了下去,噎的直翻白眼。

    吃了一个饼子,好多了,头还有点晕,不过按照经验,再有个十来分钟就过去了。

    此时他无比怀念前世,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起码吃喝不愁啊。

    自从来了这个缺衣少食的时代,赵烨的兴奋劲都没维持的了一天!为啥?饿呀。

    虽然起点穿越局也给他配发了装备,比如随身空间啦,复制粘贴啦什么的,都是标配。

    可是,也得有个样本不是!

    他来了这么久,别说大鱼大肉了,连个白面馒头他都没见过。没见过就接触不到,接触不到就进不了空间,进不了空间他就不能复制粘贴。

    虽说他的可以粘贴的东西也是受限制的,只有一升的容量,可是起码能吃饱肚子不是。

    只要让他拿到一个馒头,不,半个!他就再也不缺馒头吃了。

    可惜,么的!他迄今为止,接触到的最好吃的东西,就是一块玉米饼子。所以,他们一路上才没有像别的灾民那么惨,起码能吃饱。

    额,也不对,起码没饿死。因为他的饭量实在是太大了。也不知道是为啥,这一世的饭量出奇的大。

    尤其是不能思考,一思考,那家伙就跟直接烧粮食一样,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他肚里那点营养榨干。

    玉米饼子的营养上来了,赵烨的头晕正在逐步的缓解。这也让他能够睁开了眼。

    看着刚刚转身回屋的那个小老头儿,还别说,跟电视剧里的还有那么点像。

    他不禁又回想起两个多月前的生活。

    上一世他也叫赵烨,当年三十八岁,正在开始经历人生中的中年危机。

    大学毕业后上了几年班,然后开始自以为看透了这个世界,开始创业。

    兜兜转转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就是他的生活写照。

    失败了,也失业了,中年危机也开始了。

    老的小的把他找,各种贷款少不了,只有一个同龄滴,还塞一杯枸杞滴。

    哎,咋办?还能咋办!重操旧业呗。

    就在赵烨在家刻苦用功,重拾以前的专业技能的时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打算看一部暖心的电视剧,温暖一下心灵,可惜一不小心点了个四合院。

    标题党啊标题党,这不是害人么?

    整个看下来,他的心又冷了几分。世界如此美好,你说你干嘛扎心呢?

    大家快快乐乐看个电视不好吗?干嘛这样揭露人性呢?还嫌大家现实中见得不够多吗?

    一气之下拔电源。

    一拔电源触电了。

第122章 弹载计算机小组

    走下飞机,赵烨直接上了过来接自己的吉普车。这还是联合厂唯一的一辆车,就这还是杨厂长从轧钢厂带过来的。

    如今的杨厂长,已经不是轧钢厂的厂长了。因为上级已经在年后,把联合厂从轧钢厂的名下剥离了出来,作为独立的工厂管理。新的联合厂虽然规模远没有轧钢厂大,可是级别却一点儿都不低。

    杨厂长考虑再三,最终在大领导的建议下,辞去了轧钢厂的职务,转到联合厂做了厂长。虽然以前他也是厂长,不过那个时候,他是联合厂的厂长。而现在却是名正言顺的联合厂厂长了。

    联合厂合并了曙光厂,而李厂长这个老冤家,再一次成了杨厂长的副手。兜兜转转了两年,李厂长又再次变成了李副厂长!心中的郁闷就别提啦。

    可不管他郁闷不郁闷,如今他也只能在这个工厂里做三把手。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罗政委呢。

    轧钢厂和联合厂拆分,联合厂又和曙光厂合并。这一系列的操作,就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完成了。

    而赵烨的工作,也不知不觉的被转到了联合厂,成为联合厂技术处的副处长。

    小小年纪的他之所以能够走上这样的位置,完全得益于张委员的支持。再者讲,就赵烨这两年折腾出来的事情,还有他在联合厂和微电所的技术威望,没人对这个任命有意见。有意见的也得憋着,论资排辈虽然要讲,但也得分时候。

    如今的赵烨可是各种光环顶在头顶的,背后又有了大佬(张委员)的鼎力支持,在厂里是杨厂长的爱徒,罗政委又是杨厂长的战友,还有联合厂另外三家单位,水木,微电所,京城三所大学的支持和认可,更是隔壁沈机精研所极力想“拉拢”的对象,这样的身份放在这,说实话,技术处的处长陈工,都觉得自己只是帮赵烨“占位子”的。等他毕业了,自己铁定要“退位让贤”的。不让不行啊,现在厂里的一切,自己越来越不懂了。他是机加工方面毕业的,搞电子产业,真心的不在行啊。

    赵烨回到了厂里,莫名其妙的就有了自己的办公室。逢人就称呼自己赵处长,搞的赵烨都一脸懵逼。

    直到来了杨厂长的办公室,他才知道了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厂里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

    随着杨厂长的讲述,联合厂从轧钢厂脱离的那天开始,就已经变成半军半民的性质了。这在这个时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定性,几乎没有先例。联合厂的军工代号为:737厂,在民用方面的名称为红星联合厂。曙光厂作为联合厂分厂,也是同样的待遇。

    “师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干嘛非要弄这么个别扭的体制出来呢?以前不也挺好的吗?”赵烨是真的不了解这些,只能询问自家的师父。

    “呵呵,这不是很简单嘛,咱们联合厂现在的生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电子工业的生产装备制造,另一个是计算机的制造。没错吧?这两类东西,可都是可军可民的。假如改制成了军工厂,那么提供民品就要受军方的管辖,假如不改制成军工厂,咱们又没有生产军品的指标,军方也就只能派个代表来。这样也不利于管理。”

    “所以,就给咱们整成这样不伦不类的样子了?”赵烨觉得,上级的脑洞一点儿都不小啊。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直接让人叫绝。

    其实在他们这个层次不知道的是,上级各个部门反复“权衡”的结果。因为这家工厂直接跟军工和外贸都挂了钩,无论是交给军方管理还是经济部门管理,都要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也就只能整成这个样子了。

    不过赵烨也就是了解一下,具体行政上的事情,都有他师父顶着呢,跟他的关系不大。这也让赵烨明白,为啥他在大西北那边的时候,能够参与进弹载计算机的研究会议中了。

    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身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军工厂的工程师,那么自然,能够参加到了那样的技术研发中去。

    跟杨厂长说完了话,赵烨没有再回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他的八间房实验室。

    他要把脑子里的东西,尽快整理出来,为东风快递,尽到一点点自己的力量。

    弹载计算机的大致结构,其实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成型了。他要做的,就是写出一个工作框架,然后召集人手,填充进这个框架里去。

    赵烨的工作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这个框架给搭好了。这倒不是说他三天就完成了设计,而是完成了这款弹载计算机的框架,比如要处理哪些数据,用什么方式去处理,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为了达到这样的指标,需要如何去规划,如何利用现在的制程工艺等等。

    弄出来这个,剩下的工作就是请人在这个框架内,设计各个功能的数学模型,在把数学模型转变为电子电路。然后在现有制程工艺的前提下,设计处理器的图纸。另外还需要人根据这个处理器的接口,设计外部的电路,设备,以满足弹载计算机的需求。

    赵烨请来了慈教授,现在的慈教授,已经不再担任无线电学的老师了,转而开始研究计算机,现在在大学里新开设的微电子专业任教。

    除了慈教授,水木的张教授,还有微电所的两名工程师,共同组建了这个弹载计算机的研发小组。

    当然,一款计算机再怎么简单,那也不是四个人就能搞定的。在他们的身后,各自都要他们自己的团队。赵烨把自己写的资料分发下去,因为他们已经有过多次合作的经验了,所以也都了解赵烨的做事风格。

    就这样,东风弹载计算机的团队就形成了。就是这么简单,高效!

    一切的核心就是赵烨,因为在这个领域,目前国内没有比他更精通的人了。可能在别人看来,赵烨不就是用来三天的时间嘛,其他人做这个,大不了多用点儿时间,多找些人,估计也能做的像赵烨一样。

    在联合厂和微电所,还真的有这样的声音,而且还不是个例。对付这样的人,微电所的董所长向来简单粗暴。直接给说这话的人下任务就好啦!

    你不是说简单嘛,那就是你能力更强喽,来来来,我这儿有个难题,你来解决一下子。顺便说一句哈,你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急!

    啥?

    做不出来?

    那不能够,你不是常常说,你上你也行嘛,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完不成任务可不行啊,那不是耽误生产了?这可是犯错误嘀!

    整个弹载机小组,就集中在八号实验室工作,项目的资料那是不能带出去的。赵大栓等人也终于等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刻,对于现在的工作,那是积极性和荣誉感爆棚!这可是在为导弹研究站岗放哨啊!想想都觉得光荣。

    赵烨现在可没时间管赵大栓在想什么,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给上级写报告!

    是的,上级要求赵烨写一份微型计算机发展规划的建议性报告,这个上级领导可是要拿作参考的。这个东西,赵烨可不敢瞎写,他现在在这个领域,顶着个天才加专家的名头,这要是写的不好,上级做出了错误的规划,那才是百死莫赎的罪过。

    好在要的不是很急,赵烨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以后的事情。

    比如明年就要开始的“大三线”建设!

    比如马上就要来临的大风暴影响!

    这些赵烨既不能表现的先知先觉,又得通过一些技巧,让上级多给我国的微电子事业一些帮助,还要不能跟到时候的大政策发生冲突,甚至要有利于大环境才更好!

    起码要看起来有利于!

    赵烨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出八号实验室的院子一步,上课的事情,他都没去。

    赵烨在脑子里写了一版有一版,没有个版是满意的。

    这几乎是赵烨自打来了这个世界,最发愁的一次了。因为他“赖以生存”的系统,这次帮不了他一点儿忙。

    赵烨知道,可能他的报告递上去,上级只是随便看看。但是谁能保证上级不会重视呢?如果重视了,那他的报告很可能就会变成,我国未来微电子产业规划的一部分。这样的重担,由不得赵烨不谨慎对待。

    思虑再三,赵烨终于下定决心,这次是在纸上,认认真真的写起了报告来。

    主要内容分为这么几个大块:

    一是说明计算机,主要是微型计算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应用范围,让上级领导知道,发展这个将来能做什么,又能达到什么效果。

    二是说明,如果要发展微型计算机,我们要发展那些产业,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引入数字化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是赵烨用了很大的笔墨,详细描述了技术进步的趋势,未来进步的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就是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了,例如目前正在研发的弹载计算机,展望了一下计算机在舰艇,飞机,战车,高炮,雷达网络上的应用前景。而且更是提出了部队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第123章 给领导“讲课”

    赵烨完成了报告,谨慎起见,先是拿给了自家师父和罗政委看过,让他们给把把关。

    杨厂长和罗政委拿着赵烨写的报告,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读完了再读,反复揣摩。然后互相商量,最后又问赵烨的想法。

    总之就这么几页纸,他们三个又琢磨了两天,反复修改了两次,这才觉得没什么大的纰漏了。

    报告交上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反应。

    赵烨是既高兴又失落,最后也就不去想它了。他又再次背起书包,开始了上学的生活。

    校园的生活就简单的很了,尤其是上了大三,跟赵烨一起上课的少了很多熟面孔,也多了很多生面孔。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很多同学转专业,或是去实习里了。

    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听不懂课而转专业的,大部分都是突然发现自己更应该去学习哪个专业,然后就转走了。虽说现在国家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但总有更同学会觉得,有一个行业更需要自己,然后就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那个专业里。

    就比如微电子这个新开设的专业,在京城大学和水木都大都比较热门。当然了,在这个专业教书的教授也是比较牛的,更有很多也是跨学科转过来的。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远没有后世“人才过剩”的危机。

    最后一种消失不见的,也有彻底放弃理工科学习的,转而投入到了文史类的怀抱。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的大学,通常会受到一些鄙视。因为谁都知道,国家最需要的是理工科人才。不过这类人也是没办法,实在是学不会啊,总不能退学吧?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赵烨最近在学习英语,所以刚刚上完物理课的他,急急忙忙的往西语课的教室跑。以前就是赵烨想学,京城大学也没有这样的专业。那时候,想学英语,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外国语学院。通常来讲,这个学校培养的不是翻译,就是外交官。像赵烨这样玩技术的,那是凤毛麟角。

    这个时代,俄语才是政治正确的。你想学其他语言,那对不起,你这个同志可能有问题!

    不过随着跟北极熊的关系恶化,国内的很多院校倒是被允许教授英语了。这可不是为了让你出国用的,而是我们国家在拓宽科学技术的来源渠道。

    很多国外的资料,变成了英语的了,总不能全部都让翻译先翻上一波吧!那多耽误功夫啊!

    所以,部分院校这才有了这方面的教学。只不过想学的学生要先申请,通过了才能进课堂听课。

    赵烨自然没有这样的障碍,在京大,赵烨算是各位老师,领导眼前的“红人”,在学习方面,自然会被大开绿灯。

    赵烨刚刚走出教室,迎面就遇上了两位穿中山装的年轻人。在两人的身前,还站着自己的老师,慈教授。

    慈教授现在可是非常忙的,能让他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找自己,这个可不容易。

    由此证明,来找自己的人,一定不一般。赵烨忽的就想起了那份报告,不会是为这个找自己吧?

    事实就是他想的那样,来人是**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过来是请他去一趟大内,首长想跟他聊一聊。

    赵烨等这一天可是等“好久”了,可是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

    他突然就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次见面。

    看着赵烨略显紧张的样子,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也丝毫不觉得意外!他们见到的太多了,赵烨的表现还是好的。就是听到这样的消息,激动的昏过去的都有。

    这次跟他一起去的,还有慈教授和大校长。这样的“阵容”让赵烨缓解紧张的同时,又有了一丝担心。

    可不管他是紧张还是担心,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他们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不算大的会议室,在这里,赵烨又见到了一些人。

    除了水木的两个脸熟,其他的都不认识。

    没有等多长时间,先是进来了几个年轻人,随后赵烨就看到了他两世为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那几个身影。

    不同于大型会议的热烈,现场的气氛稍显紧张和压抑。首长们先都各自讲了话,随后就是参加会议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做汇报。

    赵烨这个时候也不敢走思了,即便是别人的汇报,他也认真的在听。这样的几乎可是不多,通过别人的汇报,他也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很多根本听不道的总结和数据。

    工业部门的汇报很全面,各种数据非常的详实。随后是冶金部门,军工部门,农业部门,经济部门…

    赵烨注意到,每个部门只有一道两个人来这里做汇报,只有他们这个领域,一下子叫来了五六个。

    正当赵烨“东张西望”的时候,突然坐在上首的一位首长开始讲话了。

    “今天来的人很全,我们还请来了一些新领域的专家。对于微电子这个领域,在座的有的人知道,也可能有的人不知道。今天除了工作汇报,我们也是让大家听听课,让微电子领域的专家,给我们上上课嘛!”

    现场一阵轻笑,这倒不是嘲讽谁,而是为了配合首长听课的说法。毕竟,他们这些人平时那都是给别人“上课”的,自己“听课”的机会可不多。

    “赵烨同志,你的报告我们看过了,也找了一些人研究过,今天你就在这里,好好的给我们讲一讲。

    听说你还是个学生呢,不过不要紧张,今天你可是老师喽,我们才是学生,你就当时在你们大学的课堂好啦!把我们当成你的同学嘛!那我们这些人,也算是大学生喽!”

    赵烨听了首长的话,自己也笑了起来。这个时候,他反而不紧张了。

    赵烨站了起来,表情也控制的略微严肃一些,这才开口道:“各位首长,还有各个部门的领导,大家好。微电子领域,或者也可以称呼为电子信息领域,数字信息领域。这是近几年来刚刚开始迎来大发展的一个领域。

    可能大家觉得,一个全新的领域嘛,想要发展起来,发挥作用,怎么也得需要个十年二十年的。对此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我打消了这个想法!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或者说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会开启人类社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在未来五十年里,它将在各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赵烨的观点一抛出来,引起了现场一阵惊讶!就连坐在上首的首长们,也是被触动了一下。

    和赵烨一起来的慈教授都被震的一阵恍惚,说实话,他也没看出来,微电子技术未来将能在人类社会里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

    “赵烨同志,你详细讲一讲这个,为什么说信息技术,将会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呢?有什么根据吗?”一位首长问道。

    “首长,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处理器,而处理器的发展将会异常迅速!它不在会像传统行业那样缓慢发展,它的性能会以每年翻一翻的速度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就是,集成在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一到两年都会翻一番。这种技术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速的。

    而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他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也将逐步扩大,涉及到的学科也将越来越多。它的应用,将会涉及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等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在军事上的影响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作战模式。

    比如我们要打击一个坦克集群,现在的方式基本就是派出飞机夺取制空权,然后用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又或者派出炮兵观察员,进行远程炮火轰炸。最后,我们的坦克冲上去,跟敌人的坦克贴身肉搏!进而取的胜利。

    可夺取制空权我们要面临敌人的歼击机和地面防控武器的拦截。火炮覆盖,又面临着敌人可以快速机动的困难。可是不削弱敌人直接用坦克肉搏,我们又要面临巨大的损失。

    可如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就能改变这样的战斗模式。

    比如,我们可以给航弹装上翅膀和计算机,让他能够在敌人歼击机的防区外就能被投掷。再比如,我们给炮兵观察员装备计算机控制的测量仪器,远远的就能把敌人的详细坐标,瞬间发送给后方的火炮,而火炮根本不用集中布置在一起,他们的间隔甚至都能拉开几公里远,甚至随时移动。采取站住就打,一打就准,打完就跑的战术。

    而敌人的飞机要想轰炸我们,就得面对我们的阵地优势了,天上有我们的歼击机,地上有我们的高炮群,就是想躲也有我们的雷达。这样就把敌人的劣势发挥到最大,让他们看得见的打不着,打得着的看不见,能见能打的追不上。

    只要把我们的信息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就能形成不对称优势,让敌人空有一身蛮力而无从施展。”

第124章 没搂住,吹大了怎么办?

    “不对称优势?”在场的很多都是军人出身,就是现在的领导们,哪个不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呢,一听到赵烨这个说法,都起了很大的兴趣。

    尤其是赵烨说的这个不对称优势,一下子就把领导的心给抓住了。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说老实话,我们的军队,在这么多年的成长中,也无数次利用过自身的“不对称优势”的。只不过不同时期,这个不对称优势的体现是不同的罢了。

    “赵烨同志,就像你刚刚讲这个例子,假如我们现在来搞,多长时间能够达成你说的这种效果?”上面的大领导还没说话,刚刚做完汇报的军工系统的领导就提问了。

    理想是很好,可是要多久才能实现这个最关键了。

    赵烨还真的被问住了,他其实就是举个例子,下面的话才是重点啊,可他都没来得及说出来呢就被截住了。

    赵烨闭目沉思,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闭目思考的男人,连大领导也满脸期待的样子。

    赵烨之所以闭眼,是想赶紧进去空间做一下模拟,这个当着大领导的面,总不能信口开河吧!

    赵烨花了“漫长的时间”,在他感觉体内的营养都快流失一半的时候,这才结束了思考,同时睁开了眼睛。

    “首长,我认为要达到那样的作战效果,研发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五年!”

    现场一阵吸气声,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人。

    “这个时间还是太久喽!能不能搞得快一点儿?”大领导说话了,别人吸气是因为赵烨说的这个时间太短,而大领导还觉得太长了!

    可见,这个时候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有多么的紧张。

    “首长,我说的这个五年,是这种作战体系初具规模的时间。我们的研发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是要分成几个波次和步骤的。

    比如,我们可以先做陆军装备。以炮兵为例,我们现在的技术,可以做一款目标指示器,战士只要用激光照射目标,就可以迅速得到目标参数,然后按一下按钮,就把敌人的坐标发送到后面的炮兵计算机上。而炮兵计算机,会根据自身火炮的参数,给出炮击定位坐标。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火炮的效率,也弥补了我们炮兵的不足。”

    “哎?这个东西好啊!那这以后岂不是只要拿着这个机器,每个人都能当炮兵观察员了吗?”一个穿军装的首长说道。

    “也可以这么说吧,因为炮兵观察员的任务就是确定敌人的方位,这本身就是个计算的问题,而且还有固定的公式。别的不用讲,我们目前的芯片技术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计算量。”

    “那定位怎么实现?”这个问题是水木的教授提出来的。这就是搞技术的思维方式了,你说你也不看看场合,这又不是技术探讨会!

    不过既然有人问,自己就得回答,要不然留下说空话的名声可就不好了,尤其他还是技术干部,这个名声可要不得。

    “这个其实也简单,在二战的时候就有过先例了。比如无线电测位技术。

    要实现大规模的定位需求,最好的办法是打几个卫星上天,只要有九颗卫星,就能覆盖整个亚洲范围。

    当然,这个目前我们还实现不了,那么也可以用简易的办法,比如,我们制造三辆定位车,或者研发飞机定位吊舱,都能实现小范围的定位需求。”

    “假如用定位车的话,能实现多大范围的定位?”

    “三辆车配合的话,在开阔地带,百十平方公里问题不大。假如能用飞机吊舱,我估计上千平方公里也有可能。”

    “这个技术要优先发展!我们急需这样的装备!”一位赵烨不认识的领导发话了。

    赵烨点点头,回答了一声就赶紧把话题往回扯。

    他今天可不是过来说军事上的技术应用的,他是来介绍电子产业发展的。

    可是事与愿违,赵烨不想再讨论军事上的事情了,可大领导却是表现的极为感兴趣。

    “赵烨同志,你说的卫星定位技术,你觉得多长时间能够实现?”

    赵烨差点被整蒙了,首长不会是真的想搞gps吧?那个东西可不是现在能整的!现在咱们可是连火箭都没有呢,说什么卫星啊!

    “首长,这个要看我们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发展情况了。我对这个方面不太清楚,拿不出具体的时间表。”赵烨老实回答道,毕竟这不是他熟悉的领域,他可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大领导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赵烨的说法。

    随后赵烨又开始讲他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理念。

    这个东西他就可以随便讲了,毕竟,后世随便一个人都能说出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应用。

    在赵烨的各种“吹”里,大领导最感兴趣的就是赵烨提到的网络化世界。

    在座的领导们,哪个不是是打了半辈子仗的人?对于信息的重要性,了解的比赵烨可深刻的多。

    在赵烨的设想里,一个单位遇到一个技术难题,那他可以怎么办呢?

    现在的模式是向上级提交一个报告,上级再组织相关的力量来攻克这个难题。可是哪个专家更擅长解决这样的难题,那就要看上级有没有这样的信息储备了。

    假如一时间没有这样的储备,就只能指定一个研究所或者大学,组织力量进行攻关。

    可是很可能另外一个省的一个单位,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或者说已经做成同样的事情。可是信息不畅通,造成别的单位根本不知道这边已经有了现成的经验和技术。

    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赵烨他们当时找的灯泡,他根本就没有渠道知道,哪个单位有这样的研发能力!

    可是如果有这个相互连接的网络,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嘛!

    信息共享,能够极大的促进工农业发展,还能避免浪费!这是已经经过后世验证的。

    在场的人听的热血沸腾的!他们都是工作在经济生产第一线的干部,太了解赵烨描绘的这个蓝图的意义了。

    要是真有这样一个网络,不用多,只要把各个主要工业城市和单位连接起来,那将会提供多么大的便利啊!

    别的不说,仅仅是交通费都能省下来不少!

    这个年月,想打个电话都是不容易的,更何况很多事不是电话就能解决的。

    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唯一没啥动静的反而赵烨他们这边的人。

    大家都是搞这个的,赵烨说的这些确实很美好,可是,再美好,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这在技术上面临的问题可是太多了!就现在赵烨的这些想法,慈教授等人分分钟就能给他驳斥的体无完肤。

    但很奇怪的是,谁都没开口。沉默,成了这些专家的一致选择。

    大家不开口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赵烨是这个领域里的公认的天才!是这个领域里的带头人。谁敢说自己比人家看的远啊!

    不说别的,就是在两年前,有人告诉他们,我国的集成电路技术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他们同样是不相信的。

    可事实证明,我们的的确确是做到了!

    现在赵烨吹的这么大,可谁能确定,赵烨说的就是空话呢?

    “赵烨同志,假如要建成你说的这种信息网络,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首长问道。

    “首长,这样的技术研发的话,我想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可网络建设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要看我们需要连接多少城市,建设多大的规模。”赵烨说了一个保守的研发时间,这个时候可不是吹牛的时候。

    “太久喽!这方面要加快研究速度,这个很有意义嘛,能极大的促进我们的工业和国防建设,意义重大,要加快速度。”首长蹙着眉头说道。

    赵烨这个时候有点后悔了,是不是自己吹得太大了?让首长们过分重视了这个事情?又或者自己说的太轻松了?让首长们产生了要建成这个很容易?

    哎呀!这可咋办?

    没搂住,吹大了,这可咋整!

    “首长,要建成这么一个网络可不容易,先不说技术上的难度,就是施工和材料物资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个,这个…”赵烨想说,我就是畅想一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发展计算机的作用和价值,这你们咋就看上了网络这个东西了呢?

    我说的数控机床,多好的东西啊,这难道不是更应该吸引大家吗?咋就偏偏看上“互联网”了呢?

    可不管赵烨怎么想,首长已经一锤定音了,让相关部门,马上规划统计这个网络建设的预算,然后再报上来,讨论。

    等到赵烨晕晕乎乎的走出了大院,整个人都是懵的。

    自己给自己揽到了两个重大的任务!

    一个是军事上的,一个是民用上的。

    哪个都不容易啊!

    慈教授更是一脸愁容,他但不是嫌弃任务重,而且心里毫无头绪。他们才仅仅实现了机房里六台设备的互联呢,这家伙突然提出要全国互联,这是什么超级难度?反正在他的脑子里,能想到的难题都是一大堆了。

    这个赵烨,他能解决这么多的困难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933/ 第一时间欣赏四合院:芯生年代最新章节! 作者:养小鱼的鱼所写的《四合院:芯生年代》为转载作品,四合院:芯生年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四合院:芯生年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四合院:芯生年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四合院:芯生年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四合院:芯生年代介绍:
重生到了四合院的世界
邻里之间各种勾心斗角!
赵烨对此一点兴趣都欠奉
他觉得重活一次,总不能就这样蝇营狗苟的过一辈子吧!
总得干点什么?
别人不知道几十年后的祖国会是什么样,
他知道啊!
他来的时候,“芯片战争”正打的如火如荼呢
没啥说的,哥们儿就选这个方向了!
大家重新开局,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呀!
于是,赵烨心心念念的就想离开这个大杂院,朝着选定的方向一路狂奔!四合院:芯生年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四合院:芯生年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四合院:芯生年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