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文阅读

作者:酸汤折耳根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4章:稳中求进大汉必兴

    从椒房殿出来,刘禅原本想要去兰林殿,但是被张鸳刚才揭穿,他也就放弃了去兰林殿的想法。

    只得又返回到宣室殿。

    回到宣室殿内。

    他现在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做之事,因为国政之事,有丞相诸葛亮与御史大夫徐庶俩人处理,不需要他过多操心。

    因为遇到要紧的大事情,他们两位会直接进宫向他禀报,必然早上像徐庶这样。

    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会选在五日一次的朝会之上说。

    所以重回宣室殿的刘禅,只是随便拿来一卷书,随意翻阅。

    倒是宫外的丞相府,此时却是忙得热火朝天

    虽然汉魏现在因为和亲,暂时停止了战争。

    不过诸葛亮并未对曹魏边境,有任何松懈,该部署的兵力,依然部署着。

    几处重要边境部署了大量兵力,国内的兵员就相对少了许多。

    此时国内能调动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人。

    “丞相!”杨仪问道:“新增兵员,可否学着陛下此前那样?去那些偏远村寨进行招募。”

    这事儿是诸葛亮最近最为头疼的事情,虽然得了关中,但是关中的人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主要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群雄逐鹿,战事不断,此时的关中人烟稀少。

    想要从关中征召兵员,却也很难征召多少。

    杨仪的话,倒是提醒了诸葛亮,他道:“威公所言极是,亮差点忘了这件事了,快让子彦过来。”

    “诺!”

    杨仪应了一声,就退了出去。

    不多大会儿功夫,郭卫就匆忙从外面进来。

    “丞相!”

    郭卫向诸葛亮行了一礼。

    “子彦快坐!”诸葛亮让郭卫坐下,然后才说道:“我大汉经历关中三场大战,兵员消耗甚大,子彦此前曾奉陛下之命,去招募新军。”

    “子彦可否再去征召一些兵员?”

    郭卫是刘禅提拔起来的将领,后来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调入丞相府做起了参军,他很感激刘禅,当然也很敬重诸葛亮。

    关中之战中,他在蒲坂津曾经立下大功。

    如今战事结束,整日待在相府,却也没有太多要紧的事情可做。

    此时丞相突然给他安排任务,他自然是很兴奋的。

    “多谢丞相!”郭卫有些激动的说道:“卫定不负丞相信任。”

    “好!”诸葛亮很满意,说道:“这新兵征召之事,本相就交于子彦。”

    “诺!”

    “子彦切记!”诸葛又道:“兵员征召,需得自愿,不可强征。”

    “我大汉需要的军士,是要敢于上战场,而非强行被逼入伍。”

    “本相唯一要求,宁缺毋滥。”

    “诺!”

    郭卫应诺,随后便领着几个手下,离开相府去征召新兵。

    就在郭卫前脚刚走,御史大夫徐庶,就匆匆来见诸葛亮。

    “元直!”

    征兵的事情安排下去,诸葛亮紧张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毕竟现在暂时不用打仗,征兵的事情倒也不是那么的着急。

    见到徐庶匆忙赶来,诸葛亮一脸的轻松自得。

    俩人先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徐庶便将早上在宣室殿,刘禅与他提到的科举选拔制度,给诸葛亮详细的说了一遍。

    因为他觉得,这科举制度,比起之前的察举制,不但公平而且选材面更宽。

    只是现在大汉内政,虽然由他主持。

    但是,诸葛亮可是丞相。

    诸葛亮治理蜀中近十年,肯定是要比他更了解大汉。

    所以在实施之前,他还是想听听诸葛亮的意思。

    只是,当听徐庶将整个科举制度,详细说完之后,诸葛亮却是眉头微皱。

    此时屋内,只有他们两人。

    “元直啊!”诸葛亮道:“这科举制度虽好,但是却动了世家的利益,即使是益州,从先帝入蜀算起,到现在也就十年光景。”

    诸葛亮是真的担心。

    先不说关中,得说说益州。

    因为关中大汉初得,实施一些新政,倒也可以从容应对,况且关中人口并不多,反对的声音,必然不会太大。

    但是益州。

    目前来说,益州还是属于大汉的根本。

    科举制度一旦施行,世家就不能在举荐人才。

    这——

    “丞相以为;”徐庶想了想,却问道:“若要实施科举制度,当用何种方式?”

    了解了整个科举制度,徐庶现在是完全认可这种制度。

    察举制虽然施行了四百余年,但是其中的弊端,却也是显而易见。

    因为察举,并不一定能面面俱到,举荐的人才多为亲友顾邻,而非真正的有才学之人,往往中间还有各种利益链条。

    但是科举却不同。

    朝廷分科取士,择优录取。

    更重要的一点,其实徐庶这几个月下来,他也看到了大汉的内部危机,那就是氏族派系的问题。

    虽然他没有去蜀中,但是却对蜀中氏族也多少有些了解。

    此番若不是大汉攻占关中,蜀中的氏族依然难有出头之日,因为朝廷重要的官员,基本都是荆州、东州人为主,而蜀中本地氏族,多为低阶官员。

    如今大汉定都长安,需要大批量的官员。

    之前在成都坐镇朝堂的荆州、东州两派主要人员,此时基本都到长安任职,而益州则空出来很多空缺,经过皇帝刘禅的建议,给了益州人一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治理蜀中。

    但是——

    为了蜀中的政局稳定,蜀中的主官,其实还是一些丞相认可的人,比如董允便是,他现在就是蜀中的最高主官。

    至于其他人,也是依靠裙带关系。

    如此长期下去,大汉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氏族的问题。

    徐庶觉得,大汉若想发展壮大,解决内部矛盾,就是关键。

    或许科举制度,能够改善这一颓势。

    因为一旦推行科举,大汉下辖的郡县,无论是氏族,士子,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特别是士子入世之后,将逐渐稀释氏族在在朝廷的隐患。

    他现在主管大汉内政,解决内部矛盾,也就是他现在首先想要做的事情。

    徐庶的分析,诸葛亮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不过对于废除察举制,直接推行科举制,他有不同的意见,他说道:“亮以为,当下的大汉或许可以是察举科举并行,然后逐步推行,最后取消察举制,更为妥帖。”

    相比于徐庶的一刀切,诸葛亮更愿意选择缓步推进。

    “这样也好!”徐庶点了点头,道:“察举科举并行,先让百姓们知道,好好读书,即使是平民,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正是如此。”

    诸葛亮笑着说道:“现在底层百姓基本目不识丁,若察举科举并行,首先提拔一批士子入世,同时也让天下百姓知道,读书将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数年之后我大汉学子必然增多。”

    “届时科举已经开始推行,慢慢取消察举制度,也不会引起太大震荡。”

    ......

第135章:你看了保准高兴

    两个月后——

    大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八月三日。

    益州,汶山郡。

    大寨山。

    傍晚时分,一位年轻的少年,从山林里走出,不远处的一座小村寨,已是炊烟寥寥,忙碌的人们,也都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少年心情似乎挺不错。

    其实从他肩上的那些猎物,也就知道他这个时候,自然是很兴奋的。

    这大寨山村,除了农忙时,村民们主要工作是务农,种些庄稼,闲暇的日子他们会到附近的大寨山里,去打一些野鸡野兔什么的,也算是可以给一家人改善改善伙食。

    少年今天的收获不小。

    三只野兔,还有两只野鸡。

    “哟。”

    “牧歌儿。”

    “今天收获不小嘛。”

    刚走到村口,一位正在大树底下闲坐着的老汉,看着少年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五叔!”少年闻言放缓了脚步,向那老汉走了过去,然后将打来的猎物取了下来,从里面取出一只野兔,递给老汉笑呵呵道:“五叔,给您一只野兔,晚上您老把它炖了下酒。”

    老汉一边接过野兔,一边却还故意推却说道:“不用不用,牧哥儿,这是你辛苦打回来的,你拿回去跟你爷爷补补身子,五叔已经吃了你太多的猎物了。”

    唤作五叔的老汉,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少年却是笑着说道:“五叔,您就别客气了,我今儿打得多,这些够我跟爷爷吃好几天了呢。”

    少年如此说,五叔轻轻拨弄着肥硕的野兔,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那好!”五叔笑着说道:“那五叔就不客气了。”

    “别客气,五叔。”

    “改天我打到猎物了,再给五叔您送去。”

    这五叔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了,他是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儿女早就死于战乱,平日就靠种些庄稼度日。

    不过这几年,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时不时的,还能吃上一顿野味。

    眼前这个少年,姓田名牧,村里有个读书人,还给他取了一个字,叫作厚义,取自他为人厚道仁义。

    不过村子里的人,更愿意叫他牧哥儿。

    田牧家原本并不是这个村子的人,只是因为遇到了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父母皆死于战乱,后随爷爷田毅来到这座小山村生活。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来自哪里。

    也没有人关心这个。

    他们只知道,田毅以前是个当兵的,别的一概不知,村里的人也不关心这个,再说这爷孙两为人厚道,平日与乡里乡邻的相处和睦。

    如今田牧已经十七岁,从小跟随爷爷学习武艺。

    这两年,他经常会去山里打猎,每次回来,都会或多或少的,会将猎物分一些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比如这个五叔,就经常收到他送来的猎物。

    看着正朝村子里走的田牧,五叔夸赞道:“真是个好孩子。”

    这个村子并不大,全村上下,一共也就住着三十几户人家,田牧家住在村东口一间小院子,从村西口进来,一路走回到小院,田牧原本的三只野兔、两只野鸡,到家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只野鸡了。

    “爷爷!”

    田牧刚一走进小院,就高兴的叫喊着。

    院子里一位老汉,正在编制一个竹制背篓,闻得孙儿的喊声,他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微微抬头,应了一声。

    “爷爷,今晚咱们吃鸡。”

    “好!”

    田毅随口应了一声,田牧倒是兴奋,他将弓箭还有他的长枪,放回屋里,就忙着去厨房收拾打回来的野鸡。

    “嘘!”

    “嘘嘘!”

    就在田牧正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只听见不远处几声嘘嘘的声音。

    田牧将野鸡放在盆里,就朝院子外面走去,在小院篱笆墙外面,一个胖乎乎的少年,看到他,就向他招手。

    “牧哥。”

    “这里,这里。”

    “丁二?”田牧有些无语的问道:“你为何躲在这外面,我家院子又没鬼。”

    “嘘!”丁二赶忙示意田牧闭嘴,等到田牧走到跟前,他才神秘兮兮的从怀里掏出一张布告。

    “这是什么?”

    田牧有些莫名其妙,这丁二算是他在这里的玩伴,平日他若不上山打猎,这丁二都会到他家找他玩耍。

    可是今日这丁二,似乎有些奇怪。

    “你看看。”丁二挤眉弄眼道:“看了保准让你高兴。”

    “哦???”田牧有些不解,什么东西能让他看了就会高兴,于是他随手就将布告打开。

    田牧虽然是生活在小山村的少年,但是爷爷除了教他一身武艺,从小也教他识得一些文字,所以看一个布告,他还是很轻松的。

    就在田牧认真的看着布告时,丁二突然低声窃喜说道:“怎么样,是不是很激动,是不是很高兴。”

    “陛下,要推行武举选拔一批领兵将领?”田牧有些疑惑的嘀咕道。

    “对啊;”丁二激动的道:“今日我去郡城时,刚好看到朝廷在那张贴布告,在得知陛下这是要招武将,我便想到了你,于是问那将官替汝要了一张布告。”

    “干嘛替我要?”田牧没好气的问道:“我何时说过要从军了?”

    田牧说着,就将布告还给了丁二。

    丁二翻了个白眼,说道:“牧哥,汝就别装了。”说着他走到田牧的身边,将一只胖乎乎的大手,搭在田牧的肩上,低声说道:“上次朝廷一位将军来咱们村子征兵,汝就想去,只是因为要照顾田爷爷,汝才没去。”

    “胡说;”田牧道:“我从未想过入伍,只想陪着爷爷就好。”

    “好好好,”丁二将布告揣进怀里,笑着说道:“只当是我丁二自作多情好了,这事儿我已经告诉你了,至于你要不要去,随你。”

    说着丁二又补充了一句:“反正我已经给咱俩都报名了,下个月会在郡城举行郡试,郡试前三名,三个月后将会到长安参加京试,进入京试前十,就能成为将军。”

    一番话说完,丁二也不管田牧,一扭头就朝自己家走去。

    田牧看着远去的丁二,脑子里却不断回荡着丁二刚才说的每一句话。

    武举比试。

    这是什么?

    如果能够进入京试前十,就能成为将军。

    这——

    ......

第136章:让爷爷沾沾你的光

    大汉王朝要举行武举考试,这词儿听起来比较新鲜,不过内容并不复杂。

    其实就是各郡城举办的比武大会,然后获得比赛的前三名,将会在三个月后,到帝都长安与其他郡城的前三名,再一次比试。

    最后进入前十的人,将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是徐庶经过与诸葛亮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科举考试,这是一个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是眼下的大汉,以至于东西两汉,人才选拔,都是依靠察举制度,通过各郡举荐人才,然后朝廷再给予官职。

    皇帝刘禅觉得,这察举制,一不公平,二也有些过时。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在过几百年后的王朝,就将会采取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这就是科举。

    这科举制度,御史大夫徐庶很认可。

    不过,丞相诸葛亮觉得,这科举制度虽好,但是若是现在直接推行这项制度,恐怕会引起氏族的反对,因为一旦科举制度得到推行,氏族的利益将会被削弱。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

    徐庶做出了调整。

    他也认可诸葛亮的意见,别说现在的大汉,即使魏国、吴国,其实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氏族派系。

    但是,这科举制度。

    徐庶觉得必须推行,因为科举比察举更加适合王朝的发展,只是他选择了先举行一场武举人才选拔。

    也算是给科举制度,提前试水。

    通过比武,最终选择一批可用之才。

    ......

    田牧,是生活在蜀中汶山郡的一名少年,从小跟随爷爷习武,擅使长枪,箭术也非常不错。

    玩伴突然告诉他,朝廷要举行武举考试。

    通过考试,就可以封侯拜将。

    他有些心动。

    只是——

    爷爷怎么办?

    他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虽然平日里,爷爷也跟他讲过很多天下大事,只是他们现在只是普通百姓,能够平安活下去,就算是老天爷开眼。

    但是,他也听过。

    乱世出英雄。

    从小在爷爷身上,学得的这一身武艺,如今只能用来对付山里的豺狼,是不是有些浪费。

    只是念及爷爷年迈,他还是不忍心为了自己的梦想,就此离开村子。

    一连几日,田牧整日忧心忡忡。

    他想去证明自己,但是又放心不下爷爷。

    一日晚饭的时候。

    “汝若想去,就去吧;”田毅饮了一口酒,随口说道:“热血男儿,理当为国建功立业,汝不用担心爷爷,爷爷可以照顾好自己。”

    “爷爷;”田牧说道:“孙儿就陪着爷爷,孙儿那也不去。”

    虽然建功立业,诱惑很大,但是相比于爷爷,田牧更愿意陪着爷爷。

    只是田毅却笑了笑道:“孙儿啊,爷爷知道汝是一个好孩子,但是爷爷更加知道,我的孙儿,也有自己的理想的人。”

    “去吧!”

    “不用担心爷爷。”

    田毅说道:“若是我的孙儿,能够为复兴大汉建功立业,爷爷也会很高兴的。”

    “爷爷;”田牧哽咽道:“可是爷爷,您怎么办呢?”

    他是真的担心爷爷,他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若是去参加武举考试,一旦取得成绩,必然就很难向现在这样,天天陪着爷爷,若是爷爷生病了,身边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照顾。

    他很担心。

    也是因为这个,他才有了放弃参加武举的想法。

    只是田毅更加清楚,孙儿已经长大了。

    长大了,他就该自由的去翱翔。

    让他留在身边,他永远也无法成长,或许让他出去闯一闯,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用担心爷爷;”田毅笑着说道:“爷爷现在还能照顾自己,你若担心爷爷,就努力闯出一番成绩,然后就可以把爷爷接到身边,让爷爷跟着我的孙儿享享福,沾沾光”

    在爷爷的一再鼓动之下,原本已经决定放弃的田牧,终于还是肯定的说道:“爷爷放心,孙儿一定可以进入京试前十,然后成为大汉的将军。”

    “好!”田毅满意道:“我孙儿有出息,爷爷就等着做将军的爷爷。”

    “诺!”

    田牧欣然应道。

    ......

    翌日清晨。

    田牧起了个大早,既然决定去参加这次武举考试,那就得提前做些准备,虽然他从小就跟着爷爷习武。

    但是往日只需对付山里的豺狼。

    这要参加武举考试,对付的可就是同样身怀武艺的其他对手。

    现在距离郡试,还有二十几天。

    田牧不想连郡试都无法通过,他要去长安,也就是他需要获得汶山郡的前三名才行。

    为了能考出好的成绩。

    就必须提前做些准备。

    一大早起来,田牧就叫上了丁二,然后俩人去开始练习。

    丁二虽然看上去很胖,其实他是因为骨架本来就大,再加上平日胃口也不小,这硕大的体格,倒是给了他一身蛮力。

    这些年他与田牧关系非常好,田牧练习武艺的时候,他也会跟着一起学习。

    久而久之,他的武艺虽然比不上田牧,但是他有力气啊。

    至少在这大寨山村,若是论武艺,同龄人当中除了田牧,还没有其他人能够打得过他,或许也是这个原因,那日在郡城看到布告,他也才敢于报名。

    为了在郡试中取得好成绩。

    丁二与田牧,从此每天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用在了练习武艺,还有练习射箭。

    因为按照布告上说的,此次武举考试,除了一对一比试武艺,还有单独的箭术射击考试,想要拿到郡试前三,可得要多做些准备。

    ......

    大汉建兴九年,九月十日。

    汶山郡。

    今日的汶山郡郡城,要比往日热闹许多,特别是郡守府外的大广场上,那更是热闹非凡,不断有城里的百姓,向这边聚集。

    在那广场的中央,立有一个三尺高的高台。

    在那高台的四周此时已经站满了围观的群众。

    “郡守到。”

    突然一声高喝,一位中年男人缓缓从郡守府走了出来,他便是汶山郡的郡守张程。

    张程,益州人,今年五十三岁,数年之前,曾追随丞相南征立下个战功,前些年大汉迁都长安,他便被任命为汶山郡太守。

    张程出来之后,围观的群众,顿时激动起来。

    因为今天开始,汶山郡将举办为期十几日的武举比试。

    据说只要获得郡试前三的人,就可以去长安参加京试。

    一些人很激动,因为他们很快就会参加比试,但也有一些人有些懊悔,因为他们的犹豫,或者别的原因,没有报名。

    “汶山郡武举比试。”

    “现在开始。”

    张程的话音刚落,一名侍卫,咚的一声敲响了大鼓,鼓声顿时响彻整个广场。

    ......

第137章:武举郡试

    鼓声刚落,张程身边的一位先生模样的男人,走上了那个高台,他向四周看了看,然后朗声喊道:“第一场比赛,杨兴对周林。”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俩人从高台两边快速登上高台。

    杨兴年约二十来岁,体型适中,手持一柄环首刀;那周林身材略显纤瘦,手持一支长枪。

    俩人刚一登台,台下围观的百姓,一个个紧张的盯着高台。

    比赛开始——

    首先杨兴快速向周林扑去,环首刀直接就朝周林劈了过去,不过周林并未被对手的这波攻击吓到,而是从容的向一旁快速闪躲,然后依靠长枪的优势,向杨兴急刺过去。

    俩人才刚一交手,场面就非常的焦作。

    杨兴的环首刀,虽然没有周林的长枪有长度的优势,但是他确实依赖刀法娴熟,还有速度奇快,也让周林很难快速将其击败。

    “这人刀法不错。”

    场下候场的丁二,不由夸赞起来:“我猜那周林,今天必输,牧哥你觉得呢?”

    周林杨兴刚一比试,丁二就看好杨兴,因为他的武器与杨兴一样,也是环首刀,所以即便是周林的长枪,有明显的优势,他也更希望杨兴能够胜出。

    “嗯。”田牧点了点头,道:“周林虽然长枪有优势,但是他的枪法却很一般,若是他的枪法,还有速度再快一些,杨兴基本无法近身,可惜...”

    据了解,汶山郡此次有五十多人报名参加武举考试,田牧是第七个出场,丁二则是第十六个出场。

    没有太靠前登场,田牧觉得这样更好,他可以先看看这些对手,因为这次武举比试,共分为四轮,前三轮每轮淘汰一半的选手,第四轮直接决出最后三名选手。

    也就是现在场上的每一名对手,他们都有可能遇到。

    田牧的目标,就是要进入前三名。

    所以现在场上的每一组对阵,他都非常在意,也看得非常的认真,即使一看对手就不如他,他也看得非常仔细,他要寻找这些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是爷爷教他的。

    战场上,不可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第一天有五组选手参加比赛,田牧与丁二都不用参加,所以他们只需在一旁观看比赛即可。

    第二日,上午第二场。

    终于轮到田牧登场。

    “在下田牧,请指教!”田牧长枪一横,朗声道;而站在他的对面的则是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汉子,他笑道:“小兄弟,认输吧,汝赢不了哥哥的。”

    “还未比试,何谈认输?”

    田牧随口一笑道:“谁输谁赢,比过才知道,请!”

    那中年汉子,也使一杆长枪,看到田牧细皮嫩肉,他并未放在心上,似乎今日一战,他已经稳操胜券。

    哈——

    只见田牧一声爆喝,身子快速向前掠走,而手中的长枪则在地上划出滋滋的脆响,在距离那中年汉子,仅剩三五步距离时,突然手腕一抖,枪杆快速向前刺去,在枪尖即将到达手掌之时,田牧快速紧紧一握,而枪头却嘭的一声,已经抵达那中年汉子的腹部。

    啊——

    中年汉子一声闷哼,脸上顿时有些抽动。

    原本他见田牧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娃娃,想着先让这娃娃两招,免得别人说他以大欺小,可是这小娃娃刚刚一出手,他顿时有些后悔。

    轻敌了。

    在快速出击的瞬间,田牧也发现对手有意让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用枪头攻击,而没有直接用枪尖,若是用枪尖,这一下过去,怕是这汉子已经命丧当场。

    “有两下子!”中年汉子吃痛退至一旁,然后朗声喊道:“看枪。”

    第一招,中年汉子故意让了田牧,而田牧也没有趁势击倒对方,因为他不愿以此来获得胜利,他相信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击败这个对手。

    见识了田牧的第一击,感受到了这小娃娃的力道,中年汉子不敢在小看这个对手,一声看枪爆喝之后,只见他突然向田牧冲杀过来。

    很快俩支木枪撞击中,发出刺耳的脆响。

    “好小子!”中年汉子大笑道:“看来哥哥是嘀咕你了。”

    “少说废话,看枪!”田牧爆喝。

    顶住中年汉子的一枪后,田牧快速回身,长枪在腰间快速滚动一圈,突然向前猛刺过去,直逼那中年汉子的面门。

    田牧的出枪速度奇快,快得那中年汉子急忙向后退走。

    “加油,牧哥!”

    见田牧逐渐占据上风,丁二有些激动的喊道,他自然是相信田牧的武艺的,这几年他没少与田牧切磋,知道田牧的杀手锏。

    就在丁二的叫喊声中,只见田牧先是向后败退,然后等那中年汉子追击过来时,他突然回身一刺,枪尖已经抵在那中年汉子的喉结处。

    “赢了。”

    “哈哈哈。”

    “牧哥赢了。”

    丁二激动得好像是他赢得了这场比赛一样,那中年汉子顿时耷拉着脸,原本以为今天可以轻松击败这个对手,不想他都使出了全力,最后还是被这个看上去还很稚嫩的少年击败。

    “承让了。”

    田牧收枪后,向那中年汉子拱了拱手。

    武举比试,比的就是武艺。

    这汶山郡的比赛,其实只是大汉境内各个郡城当中的其中一场,因为按照朝廷的命令,每个郡都需要按照规定举办武举比试。

    武都郡——

    “在下文单,请指教。”

    一个带着面具的年轻人,出现在擂台之上,他手持一杆亮银枪,向对手拱手施礼,在他的对面,则是一个手持双锤的汉子。

    “汝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持锤汉子没好气的道;文单却笑了:“在下貌丑,怕惊吓到你,所以戴着面具,以免影响汝的发挥。”

    “哈哈哈;”持锤汉子闻声大笑道:“既然你也觉得自己貌丑,那何苦到处丢人现眼,不如早些认输,找个荒山野岭躲藏起来,免得出来吓鬼。”

    呵呵——

    文单却并未生气,笑道:“汝现在笑得太早了些,看枪。”

    文单的话音刚落,手中的长枪立时向那汉子直刺过去,他不想与这人多费唇舌,毕竟若是靠嘴能赢,那这就不是武举比试,那应该是文举。

    文单的枪法很快,刚一出手,很快就已经抵进那汉子的跟前,此前的咆哮顿时化作惊色。

    嘭——

    一声脆响,那汉子便用铁锤去挡长枪。

    只是在他隔档的瞬间,文单突然抽枪过来,顺势枪尖着地,然后身子快速腾空起来,嘭的就是一脚踹向那汉子。

    ......

第138章:给陛下放个假(过年好)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此特别向所有的书友朋友们拜个年,祝福朋友们,新春愉快,阖家安康,万事吉祥。

    ———————分割线———————

    文单猛地一脚袭来,正中持锤汉子的腹部,踢得他本能的就向后踉跄了几步。

    不过文单并未停止攻击,他一脚得手,跟着又连续补了两脚,才稳稳的落到地上。

    也就是在文单落地的瞬间,那持锤汉子,已退至擂台边缘,结果他脚下不稳当即就从擂台上,掉了下去。

    “文单——胜。”

    考官高声喊道,宣布这场比试正式结束。

    随着这一场比赛结束,武都郡郡试的第二轮也就结束了,共计四十人参加此次武都郡郡试,到此时就只剩下十人。

    “公子,您怎么又赢了。”

    文单刚刚从擂台上下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仆人打扮的男人,似乎有些不满的抱怨道。

    “嗯???”

    文单瞪了他一眼:“怎么我赢了,你还不高兴?”

    “公子!”仆人委屈的道:“您不是说就来看看,只是体验体验...”说着话他看了一眼擂台,道:“您要继续赢下去,就得回长安参加京试了。”

    “咋了?”

    “我就不能参加京试了。”

    文单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外走,当他最后坐上马车时,那仆人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说道:“陛下,咱们出来都快半个月了,要是丞相知道了...”

    没错,这个文单不是别人,他就是大汉皇帝刘禅。

    科举制度,是他告诉徐庶的。

    徐庶与诸葛亮商议后,觉得直接推行科举,可能引起氏族们的反对。

    为了最终得以推行科举,徐庶做出了调整,先用武举来试水。

    原定武举考试是要分成三轮进行考试的,分别为县试、郡试、最后才是京试。

    不过因为这是大汉第一次举办,可能参加的人不会太多,所以第一次就取消了县试的考试,直接通过郡试,然后就是京试。

    反正待在后宫,也是无所事事。

    而且还因为和亲同房行刺的事情,让刘禅有些郁闷,于是便拽着福安,乔装改扮来到了武都郡,以文单的名字报名参加了武都郡的武举考试。

    原本也只是想要体验体验,可是不想他却连过两轮。

    “怕什么?”

    “朕又不是去战场,”刘禅没好气的道:“朕都不怕,汝怕什么?”

    “陛下。”

    福安也很无语,此次与皇帝偷摸跑出来,虽然他在暗中也派出了一些禁卫,如此可以保护皇帝的安全。

    可是每次当刘禅登台比试,他都是特别希望刘禅可以输掉比赛,又特别害怕刘禅输掉比赛。

    因为他希望刘禅输,那是因为输了就不用再比了,但是又害怕比试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伤到皇帝可如何是好。

    “汝也不用担心,”刘禅笑了笑说道:“若是遇到打不过的,朕自然会主动认输的。”

    这福安从他穿越过来,他就跟在身边,他屁股一翘,刘禅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看他那副表情,刘禅自然知道他是因为担心他的安全。

    刘禅如此说,福安也很无语。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

    人家是皇帝。

    刘禅在武都郡参加武举考试,除了福安、还有皇后张鸳知道外,就没有其他人知道了,幸好这半个月时间里,朝廷并无什么大事。

    原定每五日要举行一次朝会,只是在刘禅离宫的第二日,皇后张鸳就让人传话说,陛下最近有些劳累,让丞相暂时取消朝会,陛下想休息些日子。

    至于朝廷的事情,让丞相与御史大夫酌情处理便好。

    想着宫里刚娶回两位新皇妃,诸葛亮居然并未怀疑,想着皇帝因该是新娶的两位皇妃,一时抽不开身。

    就当是给皇帝陛下,放放假也好。

    再说那御史大夫徐庶,他这些日子就更忙了。

    因为第一次武举考试,是全国性的比试,长安作为大汉的都城,自然也会组织一个考场,用于京城周边的人报名考试。

    外加这次武举考试,主官就是徐庶。

    徐庶这些日子,那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也就没有时间,去皇宫朝见天子,他只希望这次武举考试,能够圆满完成,为接下来要推行的科举制度,做一个好的铺垫。

    至于丞相诸葛亮,他相对要闲一些。

    征兵的事情,已经交给了参军郭卫、和马谡俩人去处理。

    郭卫主要是负责到那些偏远山区去征兵,马谡则是属于正常征兵,向全国发布征兵布告,然后通过各郡征召适龄兵源。

    如今这内政方面,已经交给了徐庶处理,所以诸葛亮倒是轻松不少,这些日子他整日待在丞相府舞文弄墨。

    当然,他并不是写什么诗词歌赋。

    他可没有这么无聊。

    他是在搞设计。

    或者说,他在研究,研究刘禅之前设计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在武关和潼关都有过惊艳表现。

    不过诸葛亮总觉得,这三弓床弩还可以再改进改进。

    还别说,经过诸葛亮这段时间不断的琢磨,这三弓床弩还真让他捣鼓出了新的花样出来。

    原本这三弓床弩,一次性只能射击一支长枪,射程为六百八十步。

    射程足够惊人,但是经过诸葛亮的一番改造之后。

    “准备!”

    校场上,改进后的三弓床弩,已经准备就绪。

    今天是第九次测试。

    诸葛亮有些期待。

    “放!”

    诸葛乔一声爆喝,一名侍卫猛地扣动扳机。

    咻,咻咻咻,咻——

    数十支三尺多长的羽箭,如雨点般激射而出。

    原本一次性只能射出一支长枪,可是经过诸葛亮的改进之后,这三弓床弩一次性可以射出三十支羽箭。

    羽箭的数量虽然增多了,但是其射程却打了折扣。

    前三次测试,射程为一百多步。

    然后经过诸葛亮继续改进,射程逐渐增加到两百多步,三百多步。

    今天——

    在诸葛亮看来,这是他能力范围内,能够改进的极限。

    现在能射多远?

    随着三十支羽箭射出,包括诸葛亮在内,以及诸葛乔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向前方,等到羽箭全部落地。

    一名侍卫急忙向前狂奔。

    诸葛亮有些紧张。

    此前最远的射程,是三百八十步。

    这相当于单射的一半射程。

    若是没有这个单射六百八十步,此前三十支羽箭可以射出三百八十步,他一定就会特别满意。

    正是因为单射射程达到了六百八十步,此前在武关和潼关,也是因为这个极限射程,才让大汉赢得了这两场战争。

    若是多发齐射,也能达到这样的射程,那下次这三弓床弩再次出现在战场上,就会让敌人后悔与大汉为敌。

    今天的射程——会是多少呢?

    ......

第139章:武都郡决赛(1)

    看着侍卫匆匆的背影,诸葛亮紧张的等待着。

    等待着那侍卫,向他通报。

    “多少步?”

    那侍卫刚跑到羽箭落地的位置,还未等他回报,诸葛乔就急忙问道。

    “五百九十三步。”

    那侍卫扯着嗓子,大声喊着。

    这可让诸葛亮顿时大喜。

    五百九十三步。

    虽然还是未能达到单射的六百八十步,不过一次性射出三十支羽箭,却能射出近六百步,这射程也是十分恐怖。

    若是在战场上,汉军摆出三五十台三弓床弩齐射,这一台就是三十支羽箭,三十台齐射,就是九百支羽箭,而且可以射到五百步以外的战场,若是五十台齐射呢,这一次性不就是一千多支羽箭。

    诸葛亮很满意。

    “乔儿!”诸葛亮当即吩咐诸葛乔说道:“现在汝可以大量生产,为父给汝一年时间,给为父造五十台新式三弓床弩,还有十万支羽箭。”

    “诺!”

    诸葛乔自然是欣然应命,之前他就在负责制造这三弓床弩,虽然现在这三弓床弩进行过改造,但是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一些调整。

    至于十万支羽箭,诸葛乔觉得是最简单的。

    安排两百人生产,三个月他就能造出十万支羽箭来。

    比较花时间的,应该还是三弓床弩。

    此前皇帝刘禅设计的三公床弩,六个木匠需要六七天时间,才能造出一台三弓床弩,现在经过升级,怕是需要十个木匠,也得五六天才能造出一台。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大汉杀器,将由他来督造。

    三弓床弩的设计,一直处于绝对的保密,制造作坊极为隐秘,整个大汉王朝除了皇帝刘禅、丞相诸葛亮,以及负责督造的诸葛乔之外,再无其他人知道。

    至于制造工匠,一共是三百多名木匠,以及两百多名辅助工人。

    这五百人,包括家人在内,全部集中管理。

    他们的衣食住行,全部由朝廷承担。

    至于泄密,诸葛亮曾下过严令,若是谁敢泄露制造机密,将会按照叛国罪论处。

    三弓床弩改进完成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大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十月十六日,而这个时候,各郡的武举考试也已经接近尾声。

    武都郡——

    “此次武都郡的比试,已经进入最后一轮;”主考官是武都郡郡守,他笑呵呵的对众人说道:“进入最后一轮的十个人,将分成三组,第一组四人、第二组第三组各三人。”

    听到这里,下面的人顿时觉得,这似乎不太公平。

    可是郡守根本没有管这个,他继续说道:“每一组将进行车轮战,也就是第一个出场,直到打完最后一人,最后获胜的人,将进入前三名,将直接获得参加三个月后在长安举行的京试。”

    擂台的下面,此时正站着十个人。

    皇帝刘禅,此时叫着文单。

    他就在这十个人当中。

    他们都有些激动。

    他们距离进入长安,就剩最后一步了。

    按照规则,进入长安的人,将有机会面见天子,得到天子的册封。

    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想见的天子就在他们当中。

    “第一组的四人是…”郡守宣布说道:“李震、蒙华、徐冲、文单。”听到自己的名字,刘禅顿时大喜。

    因为进入第三轮的十个人当中,他这一组的剩下三人,他此前有过观察,相比较起来,并不能算是这十个人当中最强者,或许徐冲与他还有得一拼。

    不过按照顺序,他是第四位,也就是说首先出场的是李震对阵蒙华,胜者继续打徐冲,如果赢了,就可以对阵第四位的文单。

    “有戏!”

    这个分组,虽然有四个人,但是刘禅觉得,他只需战胜一人就可以晋级前三,这比起李震来说,他的胜算可就大得太多了。

    “第二组,马武、何力、巨山。”

    “第三组,陈信、刘方、金泽。”

    再听到剩下两组,刘禅顿时更加庆幸,虽然这两个小组都只有三个人,但是他们的实力都不低。

    比如第二组的那个叫马武的,别看他长得是细皮嫩肉的,但是他的九节钢鞭,在前两轮的比赛中,可是让他的对手,吃了不少的苦头。

    然后是第三组,第三组实力最强的是陈信。

    陈信也是这十个人当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是大汉征西将军陈到的次子,今年十九岁,勇猛过人。

    原本他无需参加武举,也可以通过他父亲陈到,直接入伍成为一名战将。

    但是当他得知朝廷要举行武举考试,他便跑到武都郡,来参加考试来了,他要通过武举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朝廷的认可。

    ......

    “第一场比试,开始。”

    随着郡守一声高喊,武都郡武举比试第三轮,正式开始。

    首先登场的便是李震,向他挑战的人便是蒙华。

    第一场比赛,并未持续多长时间,仅仅十几个回合,蒙华就将李震打下了擂台,蒙华顿时大喜咆哮道:“徐兄,该你了!”

    蒙华与徐冲本是同乡,俩人一起来参加此次武举,可是很遗憾,他们最终在进入前三的比赛中,被分到了一个小组,如果他们两人当中最终有人进入前三,那也就表示,另外一人将只能就此止步。

    “贤弟已经战过一场,”徐冲来到擂台,朗声道:“为兄先让汝三招。”

    蒙华闻言顿时不悦,怒道:“兄长何故欺我?如果是兄长让了我三招,我才能取胜,那我蒙华也就没有资格进入前三。”

    “好!”徐冲闻言顿时双刀一横,道:“来吧!”

    霎时间,蒙华也不管不顾,挥着一柄巨斧,就朝徐冲劈去,徐冲原本打算让蒙华三招,毕竟他们是同乡,他不想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可是刚才蒙华得知他要先让三招,感觉到被冒犯。

    嘭——

    一声脆响,蒙华的斧子就劈向了徐冲,不过徐冲的反应也很快,他擅使双刀,而且他的武艺,本身就在蒙华之上。

    所以当蒙华斧子刚刚靠近,他便举起双刀上去隔档。

    首击被挡,蒙华闪身之后,跟着就是向一劈,斧子发出一声破空之声,其速度也是非常的快,若是徐冲稍微反应迟钝一丁点,他很有可能被这斧子劈成两段。

    “哈!”

    连续挡住蒙华的三斧子后,徐冲不想在过多纠缠,只见他的双刀在胸前左右变换,身子则是快速向前冲去。

    “徐冲胜!”

    徐冲的刀法非常快,仅仅一个回合下来,蒙华就被徐冲击败。

    徐冲这组刀法,刘禅此前也有见过,此时再见他将以力量见长的蒙华,只用了一个回合,就将其击败。

    嘶——

    刘禅这还未上场,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

第140章:武都郡决赛(2)

    徐冲击败了蒙华,这第一组进入前三的人,将会在刘禅与徐冲之间产生,刘禅虽然有些紧张,不过相比较起来,福安要更紧张一些。

    “公子!”

    刘禅上场之前,福安皱眉道。

    他很想说,陛下咱认输可好?

    只是他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他知道他家陛下的脾气,若是那么容易认输,他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刘禅提枪便登上擂台。

    “在下文单,请指教。”

    刘禅还是如往常一样,先向对手拱手行礼,今日对阵徐冲,他是发自心里喜欢这人,因为他的实力不差。

    其实这次在武都郡参加比试的四十人当中,武艺高强的其实也不少。

    刘禅暗自有些感叹。

    前世看三国演义时,就知道什么关羽、张飞、马超、吕布、张辽、徐晃等武艺超群的猛将,但是当这些人先后离世之后,特别是在三国后期,如关羽他们这种猛将,似乎就少了很多一样。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蜀汉,能叫得上号的武将,真没几个。

    当然,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主要是塑造前期的猛将,至于后期的很多能人异士,全部都没有过多描写,所以这些人就暗淡了许多。

    现在他才知道,其实民间还有很多武艺不差的人。

    只是可能他们出生的时代不对,他们出生的时候,天下已经分为三国,不再像三国前期那样,群雄逐鹿。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前期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

    可是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间选拔人才,多为举荐,至于像这次参加武举考试的这些青年才俊,若是没有人发现,他们也就只能成为某军的一个小卒,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小将。

    武举考试——

    嗯,这个决定,极为正确。

    因为有了这个考试,给了这些没什么背景的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徐冲看了一眼刘禅,有些不削。

    其实应该是这次武都郡郡试的其他人,都对这个叫文单的年轻人,有些不削,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头戴面具。

    比试好吗?

    您戴个面具,是什么操作?

    所以当刘禅向他拱手施礼,徐冲只是随手拱了拱手,便双刀一横。

    看着对方的不削,刘禅自然没有因此愤怒。

    他反倒是有些兴奋。

    嗬——

    刘禅大喝一声,又如往常那般,长枪斜向后侧,然后身子向前微倾,直奔徐冲冲去,这是他习惯的方式,直到距离对手还有两三步距离的时候,他的长枪才会快速转向,然后猛刺向对方。

    徐冲自然熟悉他的套路,当刘禅的长枪刚刚刺出,他便快速向一侧闪开,然后向刘禅的长枪劈出一刀。

    噹——

    一声脆响,长枪被震得飘向一旁。

    力道十足,刘禅只感觉手掌微颤。

    徐冲算是在武都郡,到目前为止,他遇到的最强的一个对手。

    当然,即使徐冲的实力不俗,刘禅也没有一点畏惧,毕竟他可也是从小跟着常山赵子龙,习得的枪法。

    横刺,左挑、右撩。

    霎时间擂台赛兵器不断碰撞,看得场下围观的百姓,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至于那个福安,额头早就冷汗直冒。

    因为他也看得出来,今日陛下算是遇到了对手。

    “先帝保佑。”

    “列祖列宗保佑。”

    “保佑陛下不要受伤。”

    福安暗自轻声嘀咕道,这个时候,他只能祈祷先帝,还有大汉的历代先帝,保佑这个爱折腾的大汉天子,保佑他不要受伤就好。

    可是——

    福安的祈祷才刚刚,就见那徐冲突然高高跃起,然后在半空中附身落下,在落下的瞬间,看似是双刀猛劈刘禅。

    刘禅连忙向后败退,同时匆忙举起长枪,想要去隔档徐冲的两把弯刀。

    嘭,弯刀砍在枪杆之上,顿时发出刺眼的火花。

    那刘禅只感觉虎口,一阵猛颤。

    我X——

    徐冲虽然不如蒙华那般雄壮,但是其力量也是非常之大,这猛地一刀砍下来,也是震得刘禅使出全身力气,才未使弯刀将枪杆压倒。

    不对——

    他不是双刀砍的吗?

    就在刘禅愣神之间,只见那徐冲突然飞出一脚,径直踹到刘禅的臂膀之上,疼的刘禅连忙向后退却几步。

    好疼——

    待刘禅站稳脚跟之时,他才发现他的右手臂,已被划出一条口子,虽然口子并不深,也就是划破了一层皮,但是此时也是有鲜血不断向外渗出。

    尼玛——

    看到手上的伤口,刘禅顿时暴怒。

    啊——

    他也顾不得手臂疼痛,只见他爆喝一声,就快速向前冲去,同时依靠枪尖撑地,身子顺势跃起,看到刘禅腾空而起,徐冲却是暗自窃喜。

    因为他此前也看过这个叫文单的比试,前面两场到了最后时刻,他都是用这一招击败的对手。

    就是依靠枪尖撑地,然后他趁势跃起,接着便猛的踢向对手,直到将对手踢翻在地为止。

    “还以为你有别的招式,却不想只有这一招。”

    徐冲暗自嘀咕,同时也做好了迎击的准备,等着刘禅向他踢来。

    可是,徐冲向后退了两步,那刘禅已至半空,他却没有如之前那样猛踢向对手,而是就在他跃至半空时,突然将长枪挥起,整个身子就悬于半空,在快速落地的瞬间。

    啪,啪啪,啪。

    长枪猛地挥出,然后连续猛拍到徐冲的身上。

    其实就是在第一拍之后,就已经将徐冲击倒在地。

    落地的刘禅,又跟着补了两枪,虽然徐冲匆忙间,用他的弯刀进行过隔档,但是刘禅的力量还是太大了一些。

    只是几记重拍,就打得徐冲再无还手之力。

    “好!”

    “好!”

    场下围观的百姓,立时叫好起来。

    相比于那些比试的对手,这些围观的百姓,却没有因为刘禅是戴有面具就看他不爽。

    他们反倒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似乎是有些神秘。

    连续挨了几枪杆的重击,徐冲停止了抵抗。

    “文单——胜。”

    随着郡守的一声大喊,第一小组的比赛全部结束,刘禅改名的文单成为了第一小组的胜者,他也是第一个拿到武都郡,进入长安的入场券。

    第一组比试结束后,接着便开始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较量。

    ......

第141章:这人忒能装了

    第二组与第三组的结果没有意外,获胜的是马武还有陈信,虽然他俩都是第一个出场,但是最终他们都战胜了各自的对手。

    三个小组的比试结束后,其实武都郡的郡试,应该可以结束。

    但是,所有参加此次武举考试的人,还有围观的百姓,却没有一人离开,因为他们还想看看,从三个小组脱颖而出的人,到底谁会更强一些。

    改名为文单的刘禅、以及马武、陈信,他们还要继续比赛,因为他们还要决出武都郡的前三名。

    第一场比试,刘禅对阵陈信。

    结果很遗憾,他俩只打了二十几个回合,刘禅就败给了陈信。

    赢了刘禅,陈信自然是很兴奋的。

    因为包括陈信在内,所有参加武都郡郡试的人,基本都对这个从一出场,就戴着个面具的年轻人,本能的有些抵触,或者说不削。

    这人也忒能装了。

    大家都是以真面目示人。

    唯独这人,天天戴着个破面具。

    陈信赢得比试时,场下观看百姓,顿时欢呼雀跃。

    “陈信!”

    “陈信!”

    “...”

    陈信胜了,他就需要继续接受马武的挑战,因为他只有战胜马武后,他才能成为武都郡的郡试第一。

    相比较起来,陈信的实力确实出众,依然只用了二十几个回合,他又胜了。

    陈信赢了马武,如愿成为武都郡郡试头名。

    按照规则,前三名的比试,除了要决出谁是第一,同时也得决出谁是第二谁是第三。

    所以马武与刘禅,他俩也得打一场。

    “马武!”

    “马武!”

    最后一场比试,是两个输给陈信的人之间的较量,按理说着这算不上是重头戏才对,毕竟他俩都不如陈信。

    可是也不知怎的,比赛还未开始,场面反而是更加热闹。

    “尔等觉得,这一场谁会赢?”

    围观的群众当中,一位年轻男子,笑着问身边众人。

    “我觉得应该是马武,他的九节钢鞭,真的很厉害。”

    “厉害啥?”

    “汝不会是家中有待嫁的闺女,”一个中年男人笑呵呵道:“汝莫非是看上了马武人才标致,想要将其招为女婿?”

    “呸!”

    认为马武会赢的人,没好气的碎了一嘴。

    “某倒以为,这一场文单会胜。”

    “......”

    围观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虽然这两人谁胜胜负,与他们并无多大关系,他们纯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主。

    不过等候上场的刘禅,却在暗自较劲。

    输给陈信,朕丢得起这个人。

    但是这个小白脸,朕决不能再输。

    上一场输给陈信,刘禅是真的心服口服,毕竟他早就知道,陈信可是征西将军陈到的儿子,输给大将之后,输了也就输了。

    可是这一场,真不能再输。

    这可是面子问题。

    那马武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长得是眉清目秀的,看那身材若说他是一位女子,绝对很多人都会相信。

    而且也绝对是一个标致的女子。

    可惜了——

    这等颜值,怎么会给了一个小子。

    刘禅暗自无语嘀咕道。

    ......

    少时——

    刘禅与马武的比赛,正式开始。

    马武虽然看上去眉清目秀,但是他一登上擂台,那股子狠劲儿,立即就散发了出来。

    哈——

    马武一声爆喝,手中的钢鞭顿时出手,啪的一声,就在刘禅的身边落下,打得地板为之一颤。

    “好身手。”

    刘禅闪过一边,不忘夸赞了一句。

    “面具侠。”马武嘟嘴一笑,道:“若是怕了,趁早认输。”

    “呵呵——”刘禅冷笑一声,随即又使出他的最得意的一招,也是此前击败徐冲的那一招。

    枪尖快速点地,跟着整个人就腾空跃起。

    “小兄弟,小心了。”

    可是刘禅的话音刚落,马武则是快速出手,啪的一声,钢鞭就已经挥出,而且还将立于地面的长枪缠绕起来。

    这可不好。

    刘禅此时已经跃至半空,而他的身体则依靠长枪支撑,可是这时候长枪被马武的钢鞭扯住,若是让他用力一策。

    刘禅确信,他马上就会摔一个四脚朝天。

    不行,这样子有辱天子威严。

    马武扯住长枪,立即就是用力,想要让刘禅来不及向他攻击,因为此前他也看过几场刘禅的比试。

    就在他用力猛拽长枪时,刘禅急中生智,当即一脚踢向枪杆,然后借住惯性身子整个弹射出去,直接逼向马武。

    马武的反应也是非常及时,就在刘禅踢到长枪的瞬间,他便松开了钢鞭,然后徒手准备迎接刘禅。

    哈!

    哈哈!

    长枪与钢鞭瞬间飞至一旁,而刘禅与马武俩人,则都是徒手搏斗。

    刘禅冲至跟前时,当即就是一拳直逼马武面门,那马武则是身子一仰,然后快速向前滑过,让刘禅的这一拳落了空。

    马武身材纤瘦,所以他的伸手十分敏捷,即使刘禅逼得那么紧,也很难轻易攻击到他,俩人纠缠了几个回合。

    马武也能感觉到,刘禅的拳脚功夫,其实也不差。

    相比于兵刃比拼,拳脚较量看得更加过瘾。

    原本议论纷纷的围观百姓,不约而同的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的盯着前方的擂台,还有那擂台边上的福安,他这个时候是特别的紧张。

    因为他也能看得出来,这个马武实力不可小觑。

    “公子小心!”

    马武一个闪身,就逼到刘禅的背后,吓得福安连忙高声提醒。

    “晚了!”马武爆喝,然后快速出拳,只听得嘭的一声,刚好打在转过来的刘禅的腹部。

    这一拳力度极佳,刘禅顿时吃痛,不由向后跌退两步。

    “我X;”后退两步的刘禅,顿时紧张起来:“看着挺娇弱,这力气却是不小。”

    哈——

    刘禅也是爆喝一声,想要以此缓解被击打的疼痛,然后快速向前冲去,那马武并未闪躲,当即也是迎了上来。

    嘭——

    一声闷哼,拳掌顿时碰撞在一起。

    下一瞬,刘禅抓准时间,反手一绕就拐到马武的胸前。

    啪——

    猛地一掌击出。

    这一掌力道也是不小,那马武顿时吃痛得紧,但是刘禅却没有因为这一掌得手而兴奋,反而是一脸的惊奇,然后傻乎乎的愣在原地。

    就在他愣神的瞬间,那马武快速踢出一脚。

    啊!

    刘禅顿时一声惨叫,连忙向后倒退数步。

    ......

第142章:惹不起就得躲

    女的?

    刘禅跌退后,并未先顾着疼痛。

    反而是惊讶眼前的马武。

    因为他刚才那一掌击中的部位,让他很清楚的知道,马武非男儿,她是一位女扮男装的巾帼女侠。

    此时的马武,并未就此停手,反倒是怒气冲冲的,又朝刘禅冲了过来。

    “我认输!”

    “我认输!”

    刘禅连忙摆手,同时避开马武的攻击。

    正所谓好男不跟女斗。

    刚才那一掌,他也是无意为之,他此前并不知道,这马武是女扮男装。

    此时既然已经知道,继续打斗下去,已是无义。

    况且马武这一脚,踢到了要紧的部位。

    疼,是真的疼。

    见刘禅主动认输,同时刚才又挨了一脚,此时他的表情也很是难堪,马武追了两步,倒也是停了下来。

    因为刘禅的无礼之举,本身也怨不得刘禅。

    谁让她要女扮男装呢?

    刘禅认输,考官当即宣布比试结束。

    而这时,那些现场围观的百姓,顿时一个个笑得是前仰后合,他们自然不知道马武是女的,他们只知道,这个文单被踢到了要紧的地方。

    “这小子可真够狠的。”

    “是啊!”

    “这只是比试而已,怎么能踢人家裤裆?”

    听到下面百姓的议论,再看看有些窘迫的刘禅,马武噗嗤一声,却是笑了出来,她缓步走到刘禅跟前。

    “汝没事吧?”

    马武关心的问了一句,刘禅却是摆了摆手,道:“还好还好,幸好姑...”刘禅刚想说姑娘,却是突然改口道:“幸好小兄弟没有使出全力,要不然我今日就得断子绝孙了。”

    噗嗤——

    马武闻言,又是一笑。

    ......

    比赛结束后,刘禅回到马车上时,身体总算恢复了过来,他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确认马武的那一脚,确实没有伤到他,才放松下来。

    这要是给踢废了,朕接下来的日子,可该怎么过?

    一旁伺候的福安,非常紧张。

    “陛下。”

    “我们先去医馆吧。”

    他是真的很担心,这次陪着皇帝出来疯,若是让皇帝失去男人的功能,他就算有一万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不用。”

    “朕无事。”

    刘禅只是白了他一眼,便不再搭理他。

    回到客舍休息了一日,刘禅便与福安离开了武都郡,先不说他挨了马武这一脚,需要回宫稍微调息调息。

    还有就是,他这次出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体验一下武举考试。

    武都的郡试也已经完成,他的手里,也拿到了武都郡郡守开局的文书。

    再说他们离开长安,也快二十天了。

    若是再不回去,等到丞相发现了他又偷摸出宫,怕是又得与他说教一番,为了不让丞相担心他,所以玩够了,朕就回宫吧。

    十月二十日。

    未央宫。

    偷摸出宫二十多日的大汉天子刘禅,再次回到他熟悉的未央宫。

    “陛下!”

    张鸳见到刘禅,悬在心里的石头,顿时落了地。

    这些日子,她每日都在担心,担心刘禅在外面会不会有危险,担心丞相要是来见刘禅,她却该如何应对。

    幸好刘禅及时回宫。

    “朕离开这些日子,宫中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刘禅刚一见面,便问皇后张鸳。

    张鸳嘻嘻一笑,说道:“陛下不用担心,未央宫有梓潼在,自然不会出什么乱子,这些日子,除了元姬妹妹来找过陛下两次,倒也没有其他事情发生。”

    “哦???”刘禅道:“她找朕何事?”

    刘禅的话音刚落,张鸳一脸的嫌弃,心说您觉得她找您何事?

    这还用问吗?

    人家这才刚入未央宫,你这个皇帝却跑没影了。

    “这个,梓潼就不知道了;”张鸳故意说道:“陛下不妨去兰林殿问问。”

    “不去!”

    刘禅回答的很干脆。

    上次曹绫行刺的事情,到现在刘禅依然还耿耿于怀,虽说王元姬并未参与,后来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这可是三国乱世,刘禅本能的就选择了躲着这俩人。

    正所谓,惹不起朕还躲不起吗?

    而且他也还不能确定,曹绫行刺到底是自作主张,还是曹叡的安排。

    若是前者,那倒还好。

    如果这件事,原本就是曹叡刻意安排的,那王元姬自然也是危险人物,即便她在历史上被评为贤淑有德,他也不敢太大意。

    他没有去兰林殿,他现在也不想去。

    留在椒房殿多好。

    既有他的挚爱张鸳,又有她的掌上明珠小金豆。

    现在的小金豆,已经满了周岁。

    她不用在天天待在摇篮里,也不用天天让人抱着。

    她整日咿咿呀呀,口齿不清的不时蹦出一两个词汇。

    只是让刘禅有些郁闷的是,小金豆这几日常说的就两个字——卟呵。

    “卟呵——”

    “母后!”

    刘禅笑着说道:“跟父皇再说一遍,母后。”

    “卟呵——”

    “卟呵。”

    看着床榻上,刘禅跟个孩子一样,教女儿说话,一旁的张鸳倒也是欣喜,她很享受这样的日子。

    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

    挺好。

    ......

    从武都郡回来后,刘禅基本都待在椒房殿,陪着女儿小金豆与皇后张鸳,他也很享受这样的日子。

    只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232年1月份。

    “陛下!”张鸳问道:“陛下真要去参加京试?”

    “当然!”刘禅笑道:“朕好不容易才拿到京试的参考资格,若不去体验一番,岂不是很可惜。”

    张鸳有些无语,心道这皇帝又回到了从前。

    贪玩。

    ......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1月6日。

    长安。

    一胖一瘦两名年轻人,出现在长安城南街头,那个较胖的年轻人,刚一入城就是一脸的激动,不时东张西望,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这长安,可真大。”胖子惊喜的感叹道。

    在他旁边的那个年轻人并未回应,只是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然后就自顾自的向前走着,他好像对街头的店铺,并没有多大兴趣。

    胖子因为不时左顾右盼,所以他每走几步,就得小跑起来,不然他就跟不上脚步。

    “牧哥!”

    胖子跟上来笑着说道:“汝走这么快作甚?”

    “今日汝又不用参加考试。”

    “今日虽然不用考试;”那年轻人没好气的道:“但我们现在却需要找一间客舍,要不然今晚我们就得露宿街头。”

    “怕甚?”胖子笑呵呵的说道:“长安这么大,还怕找不到客舍?”

    ......

第143章: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胖子名叫丁二,这是第一次来长安,不过他这次并不是来参加武举京试的,因为他在汶山郡的郡试中,成绩并不突出,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这次到长安,丁二就是来凑热闹的。

    那个瘦一点的年轻人叫田牧,之前在汶山郡的郡试当中技压群雄,一举获得汶山郡头名。

    丁二与田牧是同村的小伙伴,虽然他未能进入京试,但是他还是跟着田牧跑到长安来了。

    丁二从小就生活在汶山郡,长这么大,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汶山郡郡城。

    所以当他走进长安城,犹如打开了新天地。

    但是那田牧,虽然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很小就跟着爷爷到了汶山郡,不过他一向稳重,所以长安街头的繁荣,并未让他驻足观望。

    “快点走了。”

    田牧有些无语的道:“马上就要京试了,京城的客舍必然紧俏,我们要不早点找到客舍,后面就更难找到了。”

    丁二有些失望,好不容易来一次长安,却不能随心所欲的观看。

    只得无奈的跟着田牧走街串巷,寻找落脚的客舍。

    ......

    大汉王朝第一次武举京试,朝廷自然是极为重视,御史大夫徐庶这些日子忙得是焦头烂额。

    因为全国近三十个郡,每个郡的前三名都赶到了京城。

    而且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考试,没有先列可以借鉴,一切都得凭着感觉摸索着来,倒是皇帝刘禅,给了他一个建议。

    人数太多,那就分组进行。

    所有参加京试的考生,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当然,这一百多人,并非都是参加过郡试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徐庶留给了那些氏族,毕竟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人才选拔方式。

    所以除了每个郡通过郡试,决出前三名,可以参加京试之外。

    蜀中、南中、关中、陇右各地的氏族,也获得了一定的名额,这部分人不需要参加郡试,他们直接晋级京试,人数有六七十多人。

    加上各郡的前三名,此次参加京试的考生,一共是一百五十人。

    刘禅看着这份名单,有些激动。

    他的名字,自然也在这一份名单当中。

    没错——就是文单。

    宣室殿内。

    刘禅认真的看这份名单,他是想看看,有没有历史上熟悉的名人。

    只是很遗憾,并无他熟知的历史人物。

    虽然没有看到熟悉的历史人物,不过他也给了徐庶一个建议,就是将这一百五十人,分成五组,每组三十人,在长安设置五个考场,同时进行考试。

    这是第一次举办武举考试。

    徐庶采取了刘禅的建议,将京试分成了两个阶段,先进行初试,也就是五个小组在五个考场进行的比试,最终选取每个小组的前四名,总计为二十人。

    胜出的二十人,再进行一个复试,或者可以理解为是决赛。

    初试的考官,由御史大夫府、丞相府两府参军组成。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1月8日。

    参加初试的分组出炉。

    刘禅改名的文单,被分在了第三组。

    京试的比赛,相比于郡试,要求就要复杂一些,除了两两对抗PK之外,每一名参加考试的考生,还需要单独进行诸如箭术、骑术等科目考核。

    因为考核的科目增多,单独PK的输赢,不再直接决定胜负,最终成绩是根据各科成绩相加决定排名。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1月20日。

    经过十天的初试比拼,一百五十名参加京试的考生,完成了初试的较量,最终入围前二十的名单,也就新鲜出炉。

    “夏侯泽、公孙望、陈信、关震、柴山、黄晋、徐平、孙续、马武、田牧、卢顺、文单、史进业、廖宇、魏倘、涂连虎、韩仓、王禹、邓辽、钟毅。”

    “这就是进入复试的二十人?”刘禅看完名单问道。

    “回陛下!”徐庶道:“就是这二十人。”

    刘禅暗自得意,因为他也成功进入到前二十。

    这些人能否真的领兵打仗,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若是论武艺,刘禅对他们多少还是有些了解,因为大部分的比试,他都有现场观看。

    比如陈信,这是让他最为记忆深刻的一人,还有诸如涂连虎、钟毅、公孙旺等人,这些人的武艺也都很出众。

    就在刘禅暗自得意间,徐庶又说道:“陛下,三日后将举行复试,复试之前,微臣想请陛下...”

    “好!”没等徐庶说完,刘禅就抢话说道:“爱卿放心,复试当天,朕自当到场。”

    等等——

    刘禅刚说完,却突然顿住。

    可是徐庶却是很高兴,他说道:“微臣替这些考生躬谢陛下,若是复试当天他们能够得到陛下的训示,他们日后必将成为大汉的栋梁将才。”

    “徐爱卿——”刘禅急忙叫住徐庶:“朕,朕...”

    看着皇帝欲言又止,徐庶一时犯懵。

    他并不知道刘禅想说什么,但是他是真的懵了,因为前一刻皇帝还那么兴奋,这一刻却好像并不是那么激动。

    这是为何?

    莫不是陛下反悔,复试当天不想到现场?

    看着徐庶疑惑的模样,刘禅缓缓道:“徐爱卿辛苦,三日后,朕一定亲赴考场,见见我大汉的这些勇士猛将们。”

    “谢陛下!”

    徐庶总算长舒一口气,这是他的计划之一。

    因为武举选拔将才,这很重要。

    但是,举办武举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后面的科举制度,提前做铺垫的用的,三日后的武举复试,自然就很重要。

    根据安排,复试当天,除了要请皇帝亲自到场观看,大汉王朝现在的主要高官,地方高层,届时都会亲临现场。

    他就是要让大汉的文武百官,世家大族们看看。

    大汉——

    即将迎来新的变革。

    也提前让他们看看,大汉王朝新的人才选拔方式。

    所以这一天很重要。

    三日后。

    长安,城东校场。

    数千长安城百姓,近百名大汉王朝文武百官,早早的就来到校场内。

    二十名进入京试复试的考生,他们个个神采奕奕,接受着擂台下围观百姓们赞赏的目光。

    他们是胜利者。

    他们是从全国近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人。

    而今天,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皇帝的检阅。

    擂台下方,一个小胖子,不时的对台上一少年挥手,显得特别兴奋。

    “牧哥!”

    “牧哥!”

    田牧就站在二十人的中间,他也很激动,不过在这么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小胖子如此惊呼,他还是有些尴尬。

    不过,这份尴尬的状况,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一声高喝,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陛下驾到!”

    太监总管福安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同时四下观望着,只是他们有些奇怪。

    陛下在何处?

    四周并无移动的人影。

    按照正常操作,皇帝驾到,必然是前呼后拥,太监宫女开道。

    可是此刻——

    别说皇帝,就连太监宫女,都没有见到一个。

    就在这时,擂台上原本站定的二十人当中,一个头戴面具的年轻人,缓步走出队列,这可让身边的考生,还有台下的百姓,监考台上的文武官员们都是一愣。

    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中擂台边上一名侍卫,还想上前制止出列的年轻人。

    就见那年轻人缓缓取下面具。

    “陛下!”

    大汉丞相诸葛亮顿时大惊道,他真没想到,这个戴面具的年轻人,居然就是大汉天子刘禅。

    ......

第144章:这是真的吗?

    诸葛亮真的惊到了。

    此前他也看过几场比试,他知道这个戴面具的年轻人名叫文单,因为小时候家里失火,毁了面容,所以才戴了一张面具。

    可是现在当这个年轻人摘下面具,他才知道这个文单,原来就是大汉天子刘禅。

    想想也对,文单二字不就是从刘禅二字拆解出来的吗?

    “相父!”

    刘禅笑道:“朕此前有所隐瞒,还望相父见谅。”

    诸葛亮此时那还计较这个。

    只不过在心里,对这个年轻的皇帝,又多增一层神秘而已。

    当然——

    被惊到的人,自然不只是诸葛亮,还有徐庶以及现场的所有人。

    特别是那个叫陈信的,顿时脸色惨白。

    “他就是天子?”

    “我——”

    陈信暗自惶恐不安,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因为在武都郡郡试的时候,他曾与刘禅假扮的文单,打过一场。

    那时候的陈信,对这个文单很是不削。

    因为所有人都是真面目示人,就这个文单,天天戴着个破面具,搞得神秘兮兮的。

    可是现在他才知道。

    原来这个文单,就是当今大汉天子。

    天啦——

    怎么办?

    我打败过他,我打败过天子。

    陈信很担心,若是天子因此怨恨,他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了,还有他的父亲,现在是大汉王朝的征西将军。

    不过,刘禅并不知道陈信现在在想这些。

    在与丞相诸葛亮说完话后,当即转身对十九名考生说道:“都别紧张,文单就是朕,朕就是文单——哈哈哈!”

    “朕报名参加此次武举,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刘禅大声说道:“朕很在意人才,只要有才能,朕就会给予展示的机会。”

    “在此之前,很多人会说,我怀才不遇。”

    “现在不会了。”

    “武举考试,并非只举行这一次,”刘禅的声音很大,擂台下的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他说道:“从现在开始,大汉武举考试,将会一直推行下去,我大汉王朝绝不会埋没一个人才。”

    刘禅话音刚落,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兴奋起来。

    因为在此之前,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上升通道的,他们无论如何努力,都只能做一个低贱的平民。

    可是现在不同了,朝廷推行了这个武举考试,而且这次武举考试,就是面向全国的,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报名参考。

    这时给了底层人们,一个上升的通道。

    他们能不高兴吗?

    看着百姓们很高兴,刘禅继续说道:“今天是武举京试的复试,进入复试的人包括朕在内,一共二十人,接下来;”说着刘禅指了指十九名考生,说道:“复试结束,朕将根据你们的考试成绩,给你们封赏官职,从此即可为朝廷效力。”

    十九名考试顿时激动不已,此前虽然朝廷公文也说过,但是那有亲耳听到皇帝的承诺,更加振奋人心呢。

    “获得头名者,即为武状元!”

    说着刘禅看了一眼众人,道:“朕期待着我大汉王朝的第一位武状元。”

    武状元。

    大汉第一位武状元。

    十九人更加兴奋,若是能够夺得大汉第一位武状元封号,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机会,从此或许还会青史留名。

    这——

    说完十九人,刘禅又宣布道:“没有进入复试的考生们,也不用沮丧,朕会给你们两个选择;”说着刘禅看向台下那些被淘汰的考生,说道:“其一,你们回去努力练习武艺,然后参加下一次武举考试;其二,进入京试的考生,可到兵部去登记,朝廷会根据你们的考试成绩,安排职务。”

    !!!

    刘禅这话一说完,顿时让那些被淘汰的考生,惊喜不已。

    原本还很沮丧,可是现在发现,虽然考试被淘汰了,但是他们依然改变了命运,凡是进入京试的人,都可以到兵部登记,朝廷就会安排职务。

    这个政策,可就太吸引人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参加下一次考试。

    总之,他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

    ......

    不想做平民,那就努力习武,然后通过武举考试,就能封侯拜将。

    这——

    是真的吗?

    老百姓听到刘禅的一番言论,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台上坐着的百官,还有一些世家大族,顿时有些惶恐不安。

    底层百姓可以通过武举考试晋升。

    这——

    可是现在这个场面,他们即使知道皇帝在剥夺他们的利益,可是他们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

    因为现场还有那么多的百姓。

    皇帝给了百姓上升机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敢于站出来反对,那就是要与天下底层百姓为敌。

    此前一直担心的丞相诸葛亮,不由暗中叫好。

    科举制度,他与徐庶后来也详细研究过,若是得到全面推行,大汉将不用再为无人可用而发愁,后备人才会源源不断的涌入。

    只是推行科举,肯定会让那些氏族们反对。

    因为随着底层百姓,士子们的崛起,他们在朝堂的地位,自然要被削弱。

    可是现在,先举行了一场武举考试,当初为了不让这些氏族们抵触,特别给了他们一定的直接晋级的名额。

    还有就是,武举是选择将领,所以这些氏族们,也没当一回事。

    只是此刻皇帝的一番言论,让他们开始担心了。

    朝廷选武将,可以用武举来选拔。

    那选用各级官员,难道就不能用文举的方式吗?

    不过现在刘禅并不关心这个,他只是想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汉王朝要变革了,要彻底的发生改变,以往依赖氏族推荐人才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

    等到刘禅一番演说结束,围观的百姓中,顿时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他们很激动,他们很高兴,他们终于拥有了上升通道,再也不用一辈子都只能做平民百姓了。

    等到刘禅演说结束,御史大夫徐庶便当即宣布,大汉王朝第一届武举复试正式开始;因为刘禅占据了一个复试名额,这一次复试就只有十九人参考。

    复试与初试一样,将会根据武艺,箭术、骑术等总和成绩,来决定最终的排名,成绩最好的人,将会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一位武状元。

    刘禅自然是不用再参加比赛,即使他想去参考,考官们也只能强行将武状元的身份,安在他的头上。

    因为他是皇帝,即便是各科成绩都是最差,试问又有哪一个考生,敢来和皇帝争抢武状元的身份呢?

    当然——

    这个武状元的身份,刘禅并不在意。

    他参加武举,也没想过要争什么武状元,只是想要体验一把,顺便看看自己的武艺,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经过一番折腾,他成功的闯进了前二十。

    这就够了。

    还有就是,此前他在武都时,已经输给陈信和马武各一次。

    况且这些能够进入前二十的人,可都不是啥善茬。

    之前输掉比试,没什么可丢人的。

    因为那是文单输了,可是现在却不同,现在若是再输,那就是皇帝输了,这可就有损天子的颜面了。

    如果赢了,即使天下人都不说,但是他们的心里,不用想都能知道。

    还不是因为你是皇帝,谁敢赢你?

    刘禅自然懂得这些道理,所以干脆就此打住,这武状元的身份,就留给这些考生们去争夺。

    复试考试,首先要考的是武艺比拼,考生们将会一对一进行较量,只是因为刘禅的退试,导致考生的数量变成了单数,二十人变成了十九人。

    十九人,如何进行一对一较量。

    是从淘汰的考试中增补一人进来,还是说让谁不参加武艺比拼。

    徐庶顿时有些犯难。

    因为这两种选择,都不是很公平。

    首先若是增补的话,只有一个名额,只能从淘汰的考生当中,选择成绩较好者参加,但是初试是分成了五个小组,选任何一个小组的人,对于其他四个小组的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若是让这十九人当中,其中一人不进行武艺考试,那他的武艺成绩是加分,还是不加分,加分对于其他人不公平,不加分对于不参加武艺比试的人,也是不公平的。

    反正就是因为刘禅的退试,让徐庶一时犯了难。

    可就在徐庶琢磨对策时,观战席上的刘禅,却突然高声唤道:“马武!”

    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此时唤出一名考生,他要做什么?

    ......

第145章:原来是你

    “喂!”

    “发什么愣?”

    “陛下在叫你。”

    陈信轻轻推了一下马武,因为马武突然好像犯傻了一般,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皇帝刘禅叫他,他却好像没听见一般。

    “小武!”

    “...”

    在陈信的提醒下,马武终于回过神来,赶忙快步向前走去。

    “拜见陛下。”

    马武向刘禅行了个礼,但是表情却显得有些慌乱,她自然知道,皇帝这个时候叫她,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刚才当文单变作刘禅,马武整个人就不好了。

    因为在武都郡,文单与她较量时,已经发现了她是女扮男装,只不过当时并未揭穿她而已,至于为什么,马武也不得而知。

    这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当时在武都郡比试时,她曾经给了天子一脚,差点就这让大汉天子断子绝孙。

    啧啧——

    “娪儿?”

    马武行完礼,还未等刘禅开口说话,倒是观战席上,一位约莫五十岁的男人率先开了口,他是一脸的不悦。

    ???

    那人的声音不小,他就坐在丞相诸葛亮的身边,此前刘禅并未主意此人,现在他若不是站出来,怕是都会被刘禅忽略。

    毕竟大汉王朝,现在的文武百官,怎么也得上百位。

    他也不可能全部都熟悉。

    那男人惊讶之后,似乎也发现自己的冒失,赶忙走到刘禅跟前,向刘禅鞠躬行礼说道:“陛下赎罪。”

    “汝是何人?”

    刘禅故作不悦的问道。

    “回陛下!”那男人道:“下臣凉州参军马天德拜见陛下。”

    “马天德?”

    “汝就是马天啸的兄长?”刘禅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样子。

    “陛下。”一旁的丞相诸葛亮笑着说道:“天德正是凉州刺史马天啸的胞兄,此番来长安,原本是为了...”

    诸葛亮刚说到一半,马天德瞪了马武一眼,催促道:“娪儿,还不快来拜见陛下?”

    “娪儿?”

    刘禅顿时有些疑惑,这个娪儿的名字,怎生这么熟悉。

    好像在那里听过。

    没等刘禅想明白,那马武又一次向刘禅行了一礼,道:“臣女马娪,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年。”

    “马娪?”刘禅顿时瞪大了眼睛,他自然是想到了。

    前不久徐庶曾给过他一份名单,共计五十多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刘禅最终在那份名单上挑选了两人,一个是他的小姨子张鸯,而另一个就是马娪。

    这是朕的新皇妃——

    刘禅顿时有些激动。

    他此前并不知道,马娪就是凉州刺史马天啸的闺女。

    “小五,免礼吧。”

    刘禅故意唤她小五,因为这些日子,他们也有过一些交集,毕竟他们可是武都郡郡试的三甲,陈信第一、马武第二、文单第三。

    马武变马娪,这让刘禅有些意外。

    目前他的后宫当中,已经有了四位后妃,分别是皇后张鸳、贵人曹绫、王元姬、还有小姨子张鸯,这马娪刚好第五位,叫她小五倒也贴切。

    相比较起来,后宫里的四位虽然也是各有特色,比如曹绫性格高冷,王元姬性格温顺、张鸯则是古灵精怪,皇后张鸳相对稳重一些。

    四人比较起来,曹绫相对要另类一些,这或许跟她的身份有关,毕竟她是曹魏的公主。

    从她新婚之夜,就要刺杀新郎官的行为上来看,她是很不屑嫁入长安的。

    倒是王元姬,还不错。

    温柔单纯,即便刘禅依然对她有所防备,但是在心里还是认可她的。

    至于皇后张鸳以及她妹妹张鸯,她俩刘禅是最为熟悉的,穿越过来张鸳就是他的太子妃,然后他登基后,张鸳直接晋升为皇后。

    还有那张鸯,刘禅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从小就古灵精怪,如今入选为后宫贵人,她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这也得益于刘禅一直将她视作是小妹妹。

    皇帝宠着,该她拽。

    不过她们这四人,看上去好像各有不同,但是在刘禅眼里,她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或许也就是长相,性格的偏差,倒是这个马娪,让他眼前一亮。

    马娪是羌人,此前与她有过短暂的相处,他也了解了一些她的性格。

    豪爽——

    只是现在看上去,略微乖顺了一些而已,不过刘禅更喜欢那个英姿飒爽的马武。

    “请陛下赎罪!”马娪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再次向刘禅行礼道:“那日在武都,不知是陛下,我...”

    现在身份都已揭开,马娪此番入长安,是要入宫为妃的。

    只是她在离开凉州后,就偷摸离开了送亲队伍,然后改名为马武,跑到武都郡去参加了武举考试。

    说到这事儿,也还挺巧。

    原本凉州刺史马天啸,是为了与大汉和睦相处,毕竟现在整个关中已经尽归大汉,马天啸自然也不傻,大汉一直以复兴汉室为国策。

    此时已经占据了关中,大汉若是想要与魏吴争夺天下,按照诸葛亮的形式风格,怕是他用不了多久,就会向凉州用兵。

    即使西羌早就到长安,表示愿意依附大汉,但是马天啸明白,依附并不是归附。

    为了稳固马家在凉州的地位,或许联姻,可以让凉州免受刀兵之灾。

    在得知诸葛亮要给刘禅选妃时,马天啸便派人来到长安,希望将他的幼女马娪,嫁给刘禅为妃,从而致使羌汉永世修好。

    但是——

    诸葛亮并未因为马娪是凉州刺史之女,就特别照顾,反而是将她的名字,写在了备选后妃的最后一名。

    诸葛亮此举,自然是有他的想法。

    西羌虽然表示依附,但是凉州现在可并不归属大汉。

    大汉王朝北伐关中,目的只是为了占据关中吗?

    当然不是。

    仅仅依靠雍益两州,依然还难以与曹魏抗衡,所以在大汉稳固关中局势之后,必然要挥师拿下凉州之地,因为占据凉州之后,大汉就多了一个养马地,从而可以培养一支精锐骑兵。

    一旦大汉拥有了精锐骑兵,即使曹魏现在很强,但是坐拥益雍凉三州,又拥有一支精锐骑兵,还有战场杀器三弓床弩,他日挥师东进,直取宛洛,也还是拥有一战之力。

    若是答应与凉州羌人联姻,短时间大汉就很难找到出兵的理由。

    所以,诸葛亮并不希望刘禅迎娶马天啸之女。

    可是——

    马娪的名字,写在了最后面,还是被刘禅给选上了。

    当然,马娪得知自己要嫁给刘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乐意的,她从小擅骑射,怎可嫁给一个庸碌之辈。

    但是她又不愿违背父亲之命,她也知道父亲是为了羌人的前途命运,才做出的这个艰难选择。

    无奈——

    马娪只得接受,不过她却不想按照规矩,由叔父马天德送去长安。

    在离开凉州不久,她就离开了送亲队伍,刚好就在这个时候,得知大汉天子搞了一个武举考核,说是要为大汉选择领兵战将。

    报考武举,然后打遍大汉的青年才俊,也让那刘禅看看,我羌人即使是一名女子,也是如此英勇无敌。

    可是,马娪也没有想到,刘禅居然也跑到武都郡,而且也改名换姓报考了武举考核,成绩也不错。

    那日若不是她趁刘禅惊慌她是女儿身份,她能感觉到,她是不可能战胜那个叫作文单的面具侠。

    如今她才知道。

    文单即是刘禅。

    刘禅即是文单。

    ......

第146章:羌女马娪

    刘禅自然不会与一姑娘计较,况且那日他也能感觉到,这马娪当时虽然狠狠的踢了他一脚,不过她还是把握了力度分寸。

    要不然,那一脚下去,他真就断子绝孙了。

    “无妨无妨。”刘禅连忙摆手笑道:“这不就是不打不相识嘛。”

    刘禅没有怪罪,马娪长舒一口气。

    “陛下!”马天德这时又开口说道:“此番我西羌与大汉联姻,愿修万世盟好,他日陛下若有任何需求,我西羌必将万死不辞。”

    “哦???”刘禅闻言,故意问道:“真的是任何需求?”

    “那是自然。”马天德肯定道。

    “好,”刘禅很满意,笑道:“有这句话就行,他日切莫反悔就好。”

    “不会不会。”

    马天德很高兴,此番他入长安,除了要将侄女护送到长安嫁与刘禅,还有就是加强与大汉的盟好。

    这次没有率先朝见刘禅,那是因为他这两个月,一直在寻找马娪。

    可是找遍了整个陇右,乃至关中。

    都没有发现马娪的踪影。

    因为刘禅已经选择了马娪为他的贵人,所以按照约定,半年内马娪就必须入嫁未央宫。

    可是三四个月过去了,马娪却找不着人影。

    若是大汉以此为由,进而向凉州用兵——

    逼不得已,前日马天德匆匆来到长安面见诸葛亮,并将事情经过与诸葛亮做了说明,以此避免大汉向凉州发难。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两个月。

    所以诸葛亮并未因此生气,反倒是邀请他参加今日的武举复试。

    却不想在武举复试的擂台上,他却看到了马娪。

    马娪失而复得,凉州的危机解除。

    马天德也顾不得礼数,就在这校场,将联姻的事情给完成了。

    马娪原本就被刘禅封成了贵人,但是此前并未见到本人,今日俩人算作第一次正式见面,等马天德说完话,刘禅便道:“既如此,那朕就封马娪为贵人,赐居合欢殿。”

    “谢陛下!”马天德率先行礼谢恩。

    马天德谢恩之后,马娪也是微微福身道:“娪儿拜谢陛下。”

    看着马娪,刘禅笑了笑道:“娪儿现在既是朕的皇妃,就不用再参加武举考核,现在进入复试的人数为十八人...”

    刘禅说着,徐庶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如此就无需再增减人数。”

    复试的人员单数问题解决,按理现在就可以进行正式开始复试考核。

    但是——

    因为马娪的突然出现,又被皇帝当场册封为贵人。

    不过皇帝迎娶皇妃,可不能如此草草了事。

    所以复试考核的事情,必须要延迟进行。

    随后御史大夫徐庶,当即宣布复试考核延迟到五日后进行,因为接下来需要举行一场迎娶皇妃的礼仪。

    两日后——

    长安城西门。

    伴随着鼓乐声响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长安城。

    短短半年的时间,长安城举行了三次迎娶皇妃的仪式。

    先是曹绫、王元姬入嫁长安。

    接着是张飞次女张鸯。

    如今则是第四位皇妃马娪。

    礼仪基本与曹绫、王元姬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礼仪之后刘禅第一次以新郎官的身份,进入到了马娪的合欢殿。

    前两次除了举行过礼仪,但是所谓洞房花烛夜,一次都没有进行。

    先是曹绫与王元姬。

    刘禅去过曹绫的昭阳殿,但是还未洞房,因为曹绫的行刺,这洞房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在进行。

    接着他又去了王元姬的兰林殿,但是王元姬此时才十五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刘禅,自然懂得保护未成年少女。

    至于后来的张鸯,其实与王元姬同理。

    再说刘禅一直视张鸯为小妹妹,此时张鸯也只有十五岁,他自然还是放弃了新婚之欢,到今日之前,后宫四位后妃,刘禅独幸皇后张鸳一人。

    今日却有些不同。

    马娪时年已经十七岁。

    一番礼仪之后,已至傍晚。

    合欢殿内。

    马娪身着大红嫁衣,端坐于床榻之前,她似乎有些紧张,虽有大红盖头遮面,但是她的身子,却不时微微扭动。

    少时——

    “陛下驾到。”

    当殿外一个太监的声音响起,马娪不由得身子一颤。

    她已经见过皇帝,而且还与皇帝在擂台上较量过,但是此刻她却是莫名的紧张不已,听到皇帝驾到的声音。

    她还是愣了一下,才缓缓站起,等到刘禅走进寝宫,她才微微福身。

    “拜见陛下。”

    “爱妃免礼。”

    刘禅快步上前,轻轻搀扶起马娪,然后将她重新扶到榻边坐下。

    “陛下!”

    待马娪重新坐回床榻,一个宫女就递来喜秤。

    已经娶了四个老婆,可是这掀盖头的事情,刘禅还是头一回。

    说是马娪紧张,其实此时的刘禅他更紧张。

    他接过喜秤,手心不自觉的就有些湿润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

    按理说,他不应该紧张才对。

    毕竟他与马娪已经很熟悉了。

    可是,他是真的紧张。

    拿着喜秤,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伸到红盖头之下,看见秤杆出现在眼前,马娪也是呼吸急促,她微闭着双眼,深吸一口气。

    慢慢的。

    慢慢的。

    当大红盖头一点一点的被掀起,一张精致的容颜缓缓出现在刘禅的眼前,他是见过马娪的,只是此前见到的都是女扮男装的马武。

    但是现在。

    精致的妆容,白皙的面庞,粉嫩的朱唇,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刘禅的小心脏还是不由得砰砰乱跳。

    “陛下!”

    马娪娇柔的唤了一声。

    “娪儿!”

    刘禅没再管她叫作爱妃,他本能的唤她娪儿。

    接着刘禅轻轻捂住马娪的玉手,一旁伺候的宫女,也都识趣的退出寝宫。

    感受着刘禅大手的温度,马娪也不知怎的,离开凉州时,她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要嫁入长安,但是这一刻,她却莫名的觉得很是安慰。

    马娪缓缓靠在刘禅的怀里,聆听天子的心跳。

    砰,砰,砰。

    频率明显快了不少,而她其实此刻也是如此。

    新婚之夜,哪个女儿又不会如此呢。

    刘禅轻轻的搂着马娪,感受着她的体温,呼吸着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他陷入了沉醉。

    少时——

    随着寝宫内的红烛被吹灭,只闻得一声声悦耳的喘息声,唱响合欢殿。

    ......

第147章:如获至宝

    等到第二天刘禅睡醒的时候,已经快到晌午了。

    这一夜,他睡得很香。

    缓缓睁开眼睛,却发现整个寝宫,都没有一个人影。

    “娪儿。”

    刘禅没头没脑的唤了一声。

    可是并没有人回应他。

    什么情况?

    这丫头大清早的,干嘛去了?

    就在刘禅无语的时候,突然听到寝宫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也是听到这阵脚步声,刘禅原本打算起床,却又一次躺平,想是那马娪知道他已经醒了。

    可是,就在他等着他的新爱妃,马娪进来伺候他起床更衣时,等来的却并不是马娪,而是两名合欢殿的宫女。

    “陛下。”

    “您醒了。”

    刘禅顿觉无语,这新婚之夜起床之后,居然不见新娘子。

    “马贵人去哪儿了?”

    刘禅随口问了一句,才缓缓从榻上坐起,两个宫女赶忙拿来衣物,一边替他更衣,一边淡淡的说道:“娘娘一早就起了,先去皇后宫中请了安,此刻正在书房...”

    那宫女说到一半,却是停了下来。

    “现在什么时辰了?”刘禅问。

    “回陛下,快午时了。”

    宫女的回答,让刘禅顿时一惊。

    来三国时代也快十年了,虽然他平时也有赖床的习惯,但是还从未睡到快午时的时候,不过当他脑海中出现昨夜的各种场景,不由得又暗自得意。

    穿好衣服,刘禅深吸一口屋子里还留有的淡淡清香,才缓步离开寝宫。

    从寝宫里出来,外面刺眼的阳光泼洒进来,照得刘禅赶忙伸手遮挡在,刘禅才知道,此前宫女所说快到午时,原来是真的。

    作为天子。

    不就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吗?

    妻妾成群,然后每日睡到自然醒。

    合欢殿是一座四合宅院,正中间是三间正房,中间是花厅、花厅的左边就是马娪的寝宫,花厅的右边则是一间厢房。

    书房就在厢房的一侧。

    等到刘禅刚走到书房的门外,就听见屋内有人好像在翻箱倒柜。

    “娪儿。”

    刘禅进屋,看见马娪正在忙着整理一些摆件,应该是她从凉州带来的一些东西。

    听到刘禅的声音,马娪将手里的物件,轻轻放在桌案上,当即微微一笑,道:“陛下吉祥。”

    “娪儿不必多礼。”刘禅走过去扶起马娪,却是被地上一个木制柜子,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惊奇的问道:“娪儿这是何物?”

    马娪先是一愣,不过当她回头看向柜子的物品,笑了笑道:“回陛下,这是凉州的物件,硝石。”

    “离开凉州时,父亲让娪儿将它带上;”马娪道:“父亲说看见它,就好等于看见了凉州。”

    马娪的解释,刘禅并没有那么在意。

    无非就是当爹的,担心闺女远嫁想家,给她准备了一些家乡的物件,看到这些东西,或可解解相思之苦。

    可是刘禅此时,已经两眼发直。

    “这就是硝石?”他快步走到柜子跟前,将一块石头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遍才点点头说道:“对对对,这就是硝石,这就是硝石。”

    “陛下!”

    马娪有些发懵,不明白这皇帝犯什么糊涂。

    不就是一块破石头吗?

    “娪儿。”刘禅突然有些激动的问道:“何处可采集这种硝石?”

    “啊???”

    这可把马娪问懵了,感情说皇帝陛下,也喜欢这种石头?

    “快告诉朕,何处可以采集这种硝石?”

    看刘禅特别的着急,而且还很兴奋的样子。

    “陛下,”马娪淡淡的道:“这就是普通的石头,凉州有很多。”

    “真的吗?”

    这可把刘禅高兴坏了,他道:“娪儿可知,可知这硝石的作用?”

    “当然知道啊。”

    马娪笑了笑道:“很多术士,就是用这种硝石,炼制各种丹药;”说着她摇了摇脑袋,不削的说道:“不过父亲曾言,那些江湖术士,都是骗子。”

    硝石的作用,马娪知道的也就这些。

    不过看刘禅如此兴奋,她却有些担心。

    因为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说,历代帝王都想要长生不老,于是遍访江湖术士,寻访灵丹长生不老之药。

    可是古往今来,那些想要长生的帝王,却并没有看见谁真的能够长生,反倒是吃了术士们的丹药,活得还不如平常人久远。

    刘禅也是皇帝。

    他不会也想着长生吧。

    所以马娪故意提及那些术士,都是骗人的,毕竟她现在已经是刘禅的妃子,她也不愿意刘禅从此迷上所谓的长生之术。

    可是,刘禅却摆了摆手,说道:“用硝石炼制丹药,这就是蠢驴的做法,吃了这种物资炼制的丹药,不死也得要了半条命。”

    ???

    “陛下?”

    马娪顿时一愣,原本以为刘禅也在意长生。

    可是听他这话,他现在的兴奋,并不是因为这硝石可以炼制丹药。

    “这硝石,可是好宝贝。”

    刘禅很是激动,将手里的硝石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这是硝石的原石,还未经过提炼,看上去确实与普通石头相差不大,或者只是颜色与质地,略有区别而已。

    “娪儿,”刘禅激动的问道:“可否将它赠予朕?”

    “啊???”马娪闻言顿时一惊,随后才是莫名的笑了笑,道:“陛下何出此言,娪儿现在都是陛下的,何况只是一枚石块,陛下若是喜欢,拿去便是。”

    “太好了。”刘禅很满意,像是得到了什么珍贵的宝物一般,随后与马娪说了会儿话,便拿着硝石去了宣室殿。

    宣室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部被刘禅轰了出去,屋内仅留下福安一人伺候。

    一只不大的铜壶,下面架起一个火盆。

    这硝石虽然到手,可是未经提炼的硝石原石,与普通石头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区别。

    刘禅一边提炼硝石,一边对福安说道:“汝即刻去药店,给朕买些硫磺回来,不可让任何人知道。”

    “诺!”

    福安并不知道皇帝要硫磺何用,但是皇帝既然想要这东西,他也只得乖乖的去街上购买。

    相比于硝石,现在硫磺倒是比较常见,百年之前就已经被人研制出来,成为了一种相对名贵的药材,别说像长安这种大城市,即便是相对小一些的西京成都街头的药店,若是想要购买一些硫磺,也还是比较轻松容易。

    有钱就能买到。

    ......

第148章:知识改变命运

    福安办事,一向让刘禅满意。

    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福安就拿着一包硫磺回来。

    而这个时候,刘禅提炼的硝石,也已经完工。

    硝石、硫磺、已经备齐。

    刘禅莫名的有些兴奋起来,作为一个曾在一千八百年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现代人,自然知道有了硫磺、硝石,这将意味着什么。

    只是那福安却是一脸的懵圈,他只见皇帝陛下,取出一些硫磺、硝石、然后又从已经熄灭的火盆里,取了一些草木灰,然后将三种东西混在一起。

    “福安!”

    一切工序完成,刘禅笑着问道:“汝可知此为何物?”

    福安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一般,道:“奴婢不知。”

    “火药!”

    刘禅得意的道:“火药,汝可听说过?”

    福安那里知道,刘禅这也是明知故问,据历史记载,火药是隋唐时期,由江湖术士炼制丹药时,无意中发明出来的产物。

    当然,具体是那个时代发明的,历史上也是有争议的,不过根据刘禅穿越过来这么长一段时间,他基本可以断定,至少现在这个时代,应该还未发明出来。

    即使已经出现,人们也还不知道,它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使用火药。

    看着福安又一次摇头,刘禅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说道:“汝可要记住了,此物绝不可让外人知道,汝可要记住了。”

    “诺!”

    看皇帝如此认真,福安赶忙答应。

    与福安说完话,其实刘禅心里也还是没有底,在前世火药其实很普及了,小时候用的火柴,还有玩具枪,都有用过火药。

    而在上学的时候,他也知道火药是由硫磺、硝石、草木灰配制而成,还有就是他前世本就是一个写网络小说的,虽然只是一个扑街扑到哭的小作者。

    以前写小说时,一直没有成绩。

    他很懊悔。

    早知道,写了一两年也写不出成绩,何苦浪费这个时间。

    但是至从穿越过来之后,他突然感到非常庆幸,庆幸前世做了两年网络小说作者,因为正式这两年写小说的经历,给他现在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他写的小说,基本都是穿越小说,就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然后通过努力,最后成为一个世界的王者。

    可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如何在古代称王称霸呢?

    知识——

    没错,就是知识。

    人们不是常言,知识改变命运嘛。

    在这种穿越小说里,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为了让他小说里的主角,可以一路碾压古人最后走向成功,他的选择就是让主角们,拥有使之不完,用之不尽的知识。

    普通人穿越,想要拥有这些知识,必然很难做到。

    小说里的主角懂不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小说的作者必须得懂,因为主角想要拥有的能力,都是小说作者赐予的。

    比如刘禅的前世,为了让他的主角,拥有不同的本领。

    他就需要去查询各种各样的资料数据,从而获得一些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赋予主角。

    现在,他成为了穿越者。

    前世写小说时,收集的那些资料,早就根深蒂固的留在了他的大脑当中,只要他想要使用,随时都可以做到。

    现在他身处三国乱世,大汉王朝想要问鼎中原,如果只是凭借国力,大汉是很难与曹魏正面抗衡。

    历史上的蜀汉,虽然经过丞相诸葛亮,一生殚精竭虑的努力,却也未能真正做到北伐中原成功,就更谈不上恢复汉家天下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刘禅是穿越者。

    他的脑子里,除了拥有比这个时代的人,都要多出的一部分先知能力,他脑子里还有海量的,未来人们总结的先进知识。

    火药——

    这可是改变时代的宝贝。

    其实早在穿越过来的初期,火药就一直在他脑子里徘徊,因为大汉一旦拥有了火药,别说曹魏了,即使魏吴联合起来,怕也不是大汉的对手。

    只是一直以来,刘禅最为头疼的就是,火药如何配置,他是知道的。

    因为他前世写小说的时候,查过这方面的资料。

    但是一直碍于不知道硝石在何处开采。

    没有硝石,火药如何配制?

    现在好了,马娪嫁入长安,居然就带着一块硝石。

    拥有了硝石,配制火药,那还不得手到擒来。

    只是,看着桌上配制的火药,刘禅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就是这玩意儿真的管用吗?

    毕竟他前世只是查过资料,并未亲自配制过。

    此时桌上那黑乎乎的粉末,若是此前查询的资料没有问题,这就是改变大汉命运,甚至是可以推进人类发展进程的利器——黑火药。

    这玩意管不管用,仅凭看或者是想,自然没什么鸟用。

    得试,即使未来的各种发明家,也都是通过不断的测试,最终才能做出改变人类历史的先进发明。

    刘禅做了一个深呼吸,先平复一下紧张的心情。

    随后让福安离桌子远一些,这火药威力如何,他现在也并不知道,但是安全问题是他必须要考虑的。

    等到福安退到两步以外,刘禅这才将一根木棍点燃,这根木棍差不多得有一米多长,他这是第一次测试,自然是有些紧张的。

    刚刚配制的火药并不多,其重量绝对没有一两,要是用这些做火柴,最多可以做两三盒火柴的分量,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火药放在一张草纸上面,刘禅远远的将点着的木棍,轻轻的放在草纸上,那草纸很快就被火苗点燃。

    点燃了草纸之后,刘禅赶忙向后退却,退到距离桌案差不多两步之外,然后紧张的盯着桌案上的那张草纸。

    做实验,绝对是一件很惊险刺激的事情。

    特别是这种比较危险的实验。

    毕竟火药它可是会爆炸的。

    火苗还在慢慢燃烧,距离草纸中间的火药,还有一点点距离,这个时候的刘禅,那是真的非常的紧张,同时也特别的期待。

    他期待这次测试可以成功。

    他期待那怕是听到一声小小的爆炸声。

    但是——

    就在刘禅万分紧张和期待的时候,火苗已经靠近火药附近,两者相隔仅剩一两厘米,刘禅的小心脏顿时噗通噗通加快了频率。

    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哧哧——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946/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作者:酸汤折耳根所写的《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为转载作品,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介绍:
网文作者魂穿三国世界,化身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先主刘备临终遗言:皇儿,你一定要听话,好好活着——
刘禅:父皇放心,汉室未兴,儿臣岂敢早亡!!!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