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文阅读

作者:酸汤折耳根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79 章:朕答应你

    三弓床弩送与轲比能,这事儿并不是刘禅现在所关心的事情,毕竟在他的脑子里可以改进的武器,还有很多。

    即便是曹魏拥有了三弓床弩,他也有办法去应对。

    不过现在却有一件事,却让刘禅有些犯难,他笑着问诸葛亮:“相父,既然我大汉暂时不能出兵伐魏,那朕该如何回答轲比能的使者?”

    这是刘禅现在琢磨的问题。

    因为轲比能派遣的使者,此时已经到了长安,明日早朝的时候,刘禅就要在未央宫接见他,同时还得给人家一个答复。

    出兵?

    还是不出兵?

    刘禅犯难,诸葛亮却一脸的轻松,他道:“陛下明日大可以先答应轲比能的使者,剩下的事情老臣自有办法解决。”

    “好!”刘禅闻言大喜道:“有相父此言,朕心安矣。”

    对于诸葛亮,刘禅自然是深信不疑,既然他说有办法应对,那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毕竟他可是诸葛卧龙。

    次日清晨。

    未央宫。

    大汉文武百官,齐聚未央宫前殿,一位肤色黝黑,身长七尺的中年书生模样的男人,向刘禅行了个大礼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紧张。

    他便是轲比能派到长安的使者。

    这也是他第二次进入长安,只是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

    上一次那还是半年前,他奉轲比能之命,带着三百匹战马朝见大汉天子刘禅,他到长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代表轲比能来向大汉王朝称臣,从此轲比能的鲜卑部族愿意依附大汉王朝。

    上一次长安之行,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鲜卑愿意依附大汉,这就解除了大汉王朝北部的威胁,大汉王朝自然十分愿意接受轲比能的依附,更何况人家轲比能还送来了三百匹战马。

    结果自然是刘禅欣然接受轲比能的归附,然后赏赐轲比能一些大汉的特产,诸如蜀酒、精盐等物以示友好。

    这些东西,对于草原上的鲜卑部族,当然是十分珍贵。

    但是,他这次临走时,大汉丞相诸葛亮却又送给了轲比能一份大礼,就是大汉王朝独有的三弓床弩,而且还派出了一个匠人随他一起北返,去教鲜卑人如何制造这三弓床弩。

    当然,这件事并未公开。

    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有大汉丞相诸葛亮、大汉皇帝刘禅,以及这位鲜卑使臣。

    所以上一次出使长安,他是非常舒心的。

    这一次却不同,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轲比能依附大汉,并不是真的从此就成为大汉的臣子,只不过是轲比能为了自己发展壮大,不得已才选择暂时依附大汉王朝。

    因为眼下中原三国的局势,已经发生改变,大汉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小朝廷,大有与曹魏一争天下的底气。

    这也让轲比能看到了鲜卑崛起的希望,数十年前,曹魏武帝曹操对鲜卑诸部进行了强有力的镇压,让鲜卑诸部难以再现昔日之勇。

    现在轲比能似乎看到了希望,依附大汉,他或许能够趁机统一鲜卑诸部,然后进而图谋中原。

    这半年的时间里,轲比能在得到诸葛亮赠予的三弓床弩之后,他很快就战胜了他的头号敌人步度根,剩余的一些小一点的鲜卑部落,自然再也无法与轲比能相抗衡,只得选择归顺轲比能。

    此番轲比能联盟依附东吴的公孙渊,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就是要攻占曹魏的幽州之地,而公孙渊则看上了曹魏的冀州。

    于是两家一拍即合,同时出兵伐魏。

    但是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亲统大兵抵达范阳城下,原本一路势如破竹的鲜卑军、燕军现在却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或许鲜卑军、燕军可以出城与司马懿一决雌雄。

    但是,正面与曹魏抗衡,即便是轲比能与公孙渊联合,他们也难以抵挡,所以轲比能与公孙渊,才想到要搅乱天下局势。

    “陛下!”

    鲜卑使者躬身道:“我军现已占据幽州范阳诸城,曹魏的主力也已尽被牵制于幽州地界,陛下若此时东出潼关,定可一战直取洛阳。”

    大汉以恢复汉室天下为立国之本,虽然此前大汉与曹魏和亲达成停战协议,但是天下人皆知,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所以此时鲜卑使者,才说大汉兵出潼关,可一战直取洛阳。

    这个诱惑自然是不小。

    毕竟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已经领着数万曹魏精锐到了范阳,那这个时候刘禅的大汉兵马若是东出潼关,或许真的可以一战而定天下。

    “当然;”鲜卑使者又道:“陛下出兵也能让我家单于,可以更加从容的迎战司马懿的大军,若是陛下不愿出兵,我军虽然骁勇,可面对强大的曹魏兵马,恐怕也难以坚持多久。”

    “好!”

    等那使者话音刚落,刘禅当即欣然说道:“贵使可速回范阳,告诉轲比能单于,朕应了他的好意,克日便兵出潼关,诛灭曹魏。”

    鲜卑使者,顿时大喜。

    他没想到刘禅会答应的如此痛快。

    “多谢陛下!”

    “臣替轲比能单于拜谢陛下。”

    等到鲜卑使者大礼道谢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大汉丞相诸葛亮,缓缓出列先是向鲜卑使者行了个礼,然后才又说道:“兵伐曹魏,事关大汉一统天下。”

    嘶——

    诸葛亮刚一开口,鲜卑使者不由得顿时心惊。

    毕竟眼下的大汉王朝,诸葛亮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即使天子答应出兵,若是诸葛亮不同意,这出兵也很难成行。

    “丞相!”

    鲜卑使者急忙开口,只是诸葛亮笑着道:“使者勿惊,陛下既然已经答应使者出兵伐魏,亮自然会协助陛下,尽早东出潼关。”

    !!!

    鲜卑使者闻言长舒一口气。

    “只是希望贵使早日返回范阳,告知轲比能单于;”诸葛亮淡淡的说道:“伐魏之事并非小事,非今日决定,明日就可出兵。”

    “兵马调集,粮草调度。”

    诸葛亮说着似有难色,但是最后还是承诺道:“请贵使告知轲比能单于,亮自当加快兵马调集,粮草调度,不过还请轲比能单于,一定要拖出司马懿。”

    “这——”

    鲜卑使者顿时无言以对,因为诸葛亮的话,并无不妥之处。

    大军出征。

    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说出兵就能出兵的。

    这兵马调集,粮草调度,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看鲜卑使者有些愁容,诸葛亮又道:“两个月,请轲比能单于再坚持两个月,我大汉必将出兵伐魏。”

    两月——

    听到这话,鲜卑使者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

    因为现在对于轲比能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且现在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将范阳城围得是水泄不通,若是司马懿突然大举攻城,或者曹魏继续增派兵马奔赴范阳。

    轲比能还能坚持住两个月吗?

    只是,这鲜卑使者也很为难。

    毕竟人家大汉皇帝、大汉丞相,都已经答应了愿意出兵伐魏,只是人家需要时间调集兵马粮草,你总不能让人家啥都不准备,就奔赴战场吧。

    诸葛亮此时并不着急。

    但是范阳城内的轲比能,却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

    轲比能咆哮道:“若是继续等下去,汉吴还未向曹魏出兵,我军就已经被司马懿给困死了。”

    “大单于!”公孙渊阻止道:“大单于休要急躁,算算时间,派出去的人应该刚到武昌、长安。”说着他坦然道:“或许再等数日,我们就能收到汉吴出兵伐魏的消息,到时候我军即可出城与司马懿厮杀。”

    这句话,这几日公孙渊已经说了好几次。

    轲比能耳朵都已经听出茧子来了,他摆了摆手说道:“太守等得起,我轲比能却不愿再继续这样空等,若是汉吴不出兵,或者延缓出兵,我等岂不是就要困死于这范阳城?”

    “靠汉吴出兵帮助,不如靠我们自己手里的弯刀。”

    说着轲比能顿时拔出腰间弯刀,冷冷的看向屋外,然后也不管公孙渊是否同意,一边朝外走,一边随口道:“太守若是害怕司马懿,大可以坐守范阳城,我自率鲜卑铁骑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大单于!”

    “大单于!”

    公孙渊急忙追了上去,想要拦住轲比能,可是轲比能已经下定决心,相比于整日这样焦急的等着汉吴出兵,倒不如出城杀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

    况且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

    也一直在关注司马懿的动态。

    至从司马懿将范阳城包围之后,魏军就没有出过大营,或许司马懿压根儿就不敢出营厮杀。

    现在范阳城的鲜卑军、燕军加起来也有五万多人,而司马懿的魏军也不过是五万人而已。

    两军兵力相当,但是鲜卑军却是骑兵为主,若是两军真的拉开架势厮杀,魏军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战胜轲比能。

    轲比能出府之后,当即点齐兵将就奔向城门方向。

    跟在后面的公孙渊,虽然很想拦住他,但是任其如何劝说,这轲比能却并不为所动,到后来公孙渊也放弃了再次规劝。

    “既然大单于一意孤行,”刚至城门口,公孙渊道:“某非是不敢力战司马懿,只是范阳城是我与大单于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若是范阳城有失,某与大单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话,轲比能随口道:“那公孙太守就留在范阳城镇守,本单于这就去踏平司马懿的大营。”

    轲比能话音刚落,便命士卒打开城门,然后领着两万鲜卑骑兵冲出范阳城。

    ......

第180章:火枪袭营

    鲜卑兵跟着轲比能冲出了范阳城,公孙渊便让人关上了城门,然后他登上范阳城的城楼,紧盯着城外奔驰的鲜卑骑兵。

    “儿郎们!”

    城外的轲比能,弯刀一挥,发出刺耳的咆哮:“拔出你们的弯刀,随本单于去掀了司马懿的营帐。”

    “吼!”

    “吼!”

    两万余鲜卑骑兵,顿时发出一声声怒吼,并快速拔出他们腰间的弯刀。

    司马懿的营帐,就按在范阳城城南不远处。

    范阳城被围困十余日,突然城门大开,还从里面冲出来如此多的骑兵,魏军顿时紧张起来,一个小校急匆匆的奔赴中军大帐。

    “大将军!”

    小校刚一进账,急切的说道:“叛军出城了。”

    司马懿闻言并未有丝毫波动,淡淡的道:“知道了。”

    叛军出城,司马懿没有丝毫惊慌。

    “父亲!”

    司马昭顿时跃跃欲试,来这范阳城也有十余日,可是大军整日待在营帐之内,今天终于等到可以出战的机会,他说道:“孩儿愿为先锋,去战叛军。”

    “不急!”司马懿随口道。

    “父亲!”司马昭继续说道:“叛军都出城了,我军怎可继续坚守不出,如此下去,叛军还以为我大魏将士惧怕他们。”

    “呵呵!”

    司马懿无语道:“那就让他们以为好了。”

    “父亲!”

    司马昭也是无语。

    这是他第一次跟随父亲出征,本想浴血沙场,斩敌杀将,可是不想到了战场却是这番景象,天天待在大营吃吃喝喝。

    这还叫打仗吗?

    司马懿在中军帐安坐,可是营外此时已经嘈杂不安。

    从范阳城冲出来的轲比能,来到距离魏军大营百余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大单于!”

    一个小校问道:“魏军不出营,我等该当如何?”

    “骂!”

    轲比能朗声道:“把司马懿骂出来。”

    轲比能也很无语,本想着他来主动挑战,司马懿应该会出来与他厮杀,可是他的大军立于营外已有小半个时辰,这魏军似乎还没看见他们一样。

    依然是寨门紧闭。

    魏军士兵只是如同看戏一般,看着营外的鲜卑骑兵。

    “司马懿!”

    “司马懿!”

    “有种出来决一死战!”

    轲比能高声咆哮道。

    “胆小鬼!”

    “窝囊废。”

    “...”

    当轲比能开始叫骂,两万余鲜卑骑兵,也是跟着叫骂起来,但是魏军营寨却依然安静如初,依然没有要出寨迎战的意思。

    骂过几阵之后,见魏军依然不肯出战。

    轲比能有些郁闷。

    少时——

    轲比能四下看了一圈,突然对身边的一名小校说道:“汝速回范阳城,去将三弓床弩给本单于搬出来。”

    “诺!”

    那小校闻言当即应诺。

    轲比能的脸上则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一个时辰之后。

    二十架三弓床弩就运抵阵前,看着这些三弓床弩,轲比能原本郁闷的心情顿时大好。

    “人言司马多谋,呵呵;”轲比能看着魏军营帐,不由冷笑道:“今日本单于倒要看看,汝用何谋化解本单于的火枪袭营。”

    就在轲比能自言自语间,负责施射三弓床弩的士兵们,已经准备齐备,二十架三弓床弩,每一架床弩上都已经搭好长枪,而那枪头则已经裹上带有桐油的布头。

    等到士兵们点燃枪头,轲比能高声爆喝:“放!”

    嗖,嗖嗖,嗖嗖嗖。

    带着火焰的长枪,顿时飞射而出,直奔百步之外的魏军大营。

    火枪袭营。

    原本待在营帐内无聊的魏军,顿时大惊。

    “不好!”

    “着火了!”

    面对魏军营帐外的各种拒马桩,轲比能的骑兵极难硬冲过去,但是他手上的这些三弓床弩,却可以越过营寨。

    看着魏军大营士兵突然四散奔逃,喊声四起。

    轲比能自然是很高兴的。

    他虽然无法直接冲进敌军大营,但是却可以将火枪射入魏军大营。

    账外士兵高声咆哮,账内原本淡定的司马懿也是一愣,等他匆忙走出大营,却发现不断有带着火焰的长枪飞入营帐。

    “这——”

    司马懿瞪大了眼睛,一旁的司马师却是冷冷的说道:“诸葛村夫。”

    “嗯???”司马懿也是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儿子的话,顿时惊恐的道:“这是西蜀的弩箭?”

    “快撤!”

    “传令全部撤至中营!”司马懿当即吼道。

    “父亲!”司马昭道:“让孩儿率军杀出去。”

    “胡闹!”司马懿瞪了他一眼,说道:“此弩乃是西蜀所有,我军此前已经吃过苦头,现在轲比能用此物袭我营寨,自然是为了逼我军出寨与其厮杀。”

    长枪袭营,这是出乎了司马懿的预料。

    很快司马懿领着众将退至中营,远远看着前方营寨已经燃起熊熊烈火,也就在前营燃烧起来的时候,鲜卑骑兵趁乱打开了魏军营寨大门,便朝中营这边冲杀过来。

    但是——

    看着不断逼近的鲜卑骑兵,司马懿却没有丝毫惧怕,反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就见他向儿子司马师微微点头。

    司马师瞬间秒懂,当即退下。

    “父亲!”

    司马昭有些着急的道:“叛军已经杀过来了,父亲快走!”

    “慌什么?”

    司马懿没好气的道:“为父就怕他们不杀过来。”

    “嗯???”司马昭顿时愣住。

    “汝不是想要杀敌建功吗?”司马懿突然冷笑道:“此时就是汝杀敌立功的好机会;”说着他指向远处正在奔驰的鲜卑骑兵,说道:“汝可率本部兵马,绕到贼兵身后,若范阳城有贼军出城,汝可奋力击之,若范阳城的贼军不出城,汝需将贼子的弓弩夺取。”

    “啊???”

    司马昭顿时不解,都这个时候了,父亲居然想的是要去夺什么弓弩。

    “还不快去?”

    司马懿怒吼道。

    “可是父亲,您这边怎么办?”

    “为父死不了,汝自去便是,无需担心为父。”

    也就在司马懿说话间,却见前方百步外的前营已经乱做一团,不知从何处杀出来的一支兵马,已经与冲入营帐的鲜卑骑兵绞杀起来。

    鲜卑骑兵被挡在了前营,而中营与前营却有一道栅栏阻隔。

    看到这里,司马昭也不在多问,当即领命带着手下就出了营寨。

    而这一边,司马懿却是安稳如常。

    倒是冲入魏军前营的轲比能,冲杀几阵却发现了有些不对劲,因为这魏军的大营与他熟悉的营寨不同,这魏军大营好像是被分成了几座大营。

    至少前营与中间的营寨,它们之间是完全分隔的。

    他此前施射火枪袭营,只是烧了魏军前营,但是中营却并未被波及,而等他们冲入前营之后,突然从四周杀出大量的魏军。

    “不好!”

    “中计了。”

    砍翻几名魏兵之后,轲比能顿感不妙,急切道:“快撤。”

    因为越来越多的魏军冲杀出来,这营寨内到处都是各种拒马桩,鲜卑骑兵想要冲杀,却没有那么的容易,不像营外旷野,可以任由骑兵们驰骋。

    “快撤!”

    “快撤!”

    感觉是中了司马懿的计谋,轲比能急忙领着手下骑士向后退走,可是越来越多的魏军,却并不打算给他们退出营寨的机会。

    “杀!”

    “杀!”

    四面冲来的魏军,他们依靠着拒马桩,还有各种障碍,不断击杀入营的鲜卑骑士,外加此时前营已经燃起熊熊烈火,鲜卑骑兵厮杀一阵,也是左右难挡。

    “快撤!”

    “快撤!”

    轲比能一边冲杀,一边催促手下军士向后撤退,他知道继续往前冲已经没有了可能,现在对于他来说,退出魏军前营才是明智之举。

    经过轲比能的左突右冲,厮杀小半个时辰之后,两万余鲜卑骑士总算从魏军前营退了出去。

    只是当他们退出营寨之后,轲比能却是傻眼了。

    虽然他在魏军前营遭到顽强抵抗,但是他手下也是鲜卑精锐骑兵,所以伤亡骑士也只有两千余人,不过魏军死伤也在两三千人。

    这一仗若是只论伤亡,两军算是半斤八两,谁也没有捞到大便宜。

    但是——

    当轲比能退出大营时他才发现,原本留在营外的二十架三弓床弩,现在就剩下百余名负责施射的士卒的尸体,而那二十架三弓床弩,却全都不翼而飞。

    “大单于!”

    手下小校有些惊慌,原本以为用火枪攻击曹魏营寨,鲜卑骑士可以趁大火烧营,然后冲入魏军大营,如此一战或许就可以端了司马懿的营寨。

    可是他们在营寨内几番冲杀之后才发现,这司马懿的营寨是分隔的几座营寨,前营与中营相隔竟然有数十步的距离,这前营刚刚着火,魏军全部退了出去。

    等到鲜卑军杀入大营之后,魏军又从不同方向杀入营寨。

    而此时二十架三弓床弩丢失,轲比能自然不敢继续去冲杀,于是只得带着手下军士退回范阳城。

    空手而归,还丢了三弓床弩。

    轲比能有些郁闷,但是公孙渊却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单于不必沮丧,我军只需坚守城池,即使司马懿得了二十架三弓床弩又有何妨?”

    “唉!”轲比能却是摇了摇头,叹息道:“愧不听太守之言,如今司马懿得了三弓床弩,来日再战,我军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

    轲比能此刻是真的有些后悔。

    三弓床弩对于他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砝码。

    若是司马懿主动攻城,他可以用三弓床弩对着司马懿乱射,若是能将司马懿射杀,这仗也就不用再打了。

    但是现在——

    司马懿更加不会主动进攻了,如果继续这样被司马懿围下去,几个月之后,范阳城的鲜卑军、燕军就会不战自愧。

    唉——

    原本以为司马懿从此更不会再主动进攻,但是仅仅只是过了三日,司马懿居然就率领大军来到范阳城下。

    司马懿主动进攻,轲比能自然是欣喜若狂,他当即率领鲜卑骑士冲出范阳城,他要与司马懿来一场正面交锋。

    可是两军刚刚列阵完毕,司马懿却向轲比能这边一拱手,然后高声说道:“多谢公孙太守赠送三弓床弩。”

    “什么?”

    轲比能闻言,顿时一脸惶恐的看向一旁的公孙渊。

    ......

第181章:司马发威

    司马懿的话,让轲比能有些懵逼。

    什么叫多谢公孙太守赠送的三弓床弩?

    “大单于,”公孙渊道:“大单于休要中了司马之计,司马是想让你我徒生嫌隙,他便可趁机各个击破。”

    看轲比能那疑惑的眼神,公孙渊自然知道,若不解释,这人说不定就会上了司马懿的当。

    再说这已经不是什么高明之计。

    “大单于,可还记得马超韩遂何以为败乎?”

    公孙渊话音刚落,轲比能顿时一愣,道:“多谢太守及时提醒,险些让本单于中了司马诡计。”

    “司马懿!”轲比能扭头便朗声说道:“汝休要使那曹阿瞒过时之计,今日本单于就送汝去见曹阿瞒。”

    “哈哈哈!”

    司马懿不怒反笑:“轲比能,汝以为真能与天兵抗衡乎?”

    “汝死期将至,尚且还不自知?”

    “哈哈哈!”轲比能闻言,似乎觉得更加可笑:“汝休要鼓噪唇舌,有本事就出阵与本单于大战三百回合。”

    轲比能自然不相信司马懿能够轻易击败他,毕竟他可是草原的雄鹰,大漠的苍狼,即便司马懿侥幸得了二十架三弓床弩,他也并不惧怕。

    野外厮杀,对于鲜卑骑兵来说,本身就有优势。

    这些日子司马懿一直闭寨不出,今日司马懿好不容易主动出寨挑战,他那能放过这个天赐的良机。

    “投降吧,轲比能!”

    司马懿叹息一声说道:“汝已无退路,死战唯有死耳;”说着他顿了一下,才有补充说道:“汝以为我大军到此,只是为了围住这小小范阳城乎?”

    司马懿的话音刚落,公孙渊顿时一惊,没等他反应过来,司马懿呵呵笑道:“汝等只知我司马懿兵临范阳,殊不知我大魏已经收复整个幽州之地。”

    “什么?”

    轲比能顿时愣住。

    “两日前,”司马懿继续说道:“青州刺史田豫已率军收复幽州失地,汝等还要在此做困斗之兽乎?”

    晴天霹雳。

    得知此言,轲比能整个人都傻了。

    当然,公孙渊也有些慌了。

    整个幽州都被青州刺史田豫收复,那他们困守在范阳岂不就是瓮中之鳖,若是司马懿继续围困范阳,用不了几个月,他与轲比能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公孙太守?”

    轲比能急忙问道:“现在该当如何?”

    “事已至此,我等——”公孙渊冷冷的道:“唯有死战突出重围。”

    “好——”轲比能应了一声,腰间的弯刀已经缓缓出鞘,公孙渊所言,也是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

    在此之前,他们还寄希望于汉吴出兵伐魏,但是现在他很清楚,司马懿突然主动出战,他所言幽州已经全部被魏军攻占。

    若真是如此,他们再继续坚守范阳已无意义。

    “杀!”

    轲比能当即爆喝,随即策马扬鞭,领着鲜卑骑士就朝魏军冲杀过去,公孙渊则领着剩余燕军紧随其后。

    “杀!”

    见轲比能与公孙渊不愿投降,司马懿早就有所准备。

    只待司马懿一声令下,魏军顿时万箭齐发,其中也包括收缴的二十架三弓床弩,只是仅仅三日,他准备的长枪并不多。

    但是即便是百余支长枪,杀伤力也是非常惊人的。

    不过此时两军距离较近,只有百步之遥,轲比能与公孙渊又是提前出阵,这些三弓床弩的长枪,也只能射杀后队鲜卑骑士。

    面对如雨点般的箭雨,轲比能倒是英勇,他不断左突右挡,羽箭并未射中他,但是他所领的鲜卑骑士,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霎时间,鲜卑骑士不断从马背上跌落。

    喊杀声,哀嚎声顿时此起彼伏。

    原本紧随其后的公孙渊见势不妙,当即便领着他的燕军向范阳城撤退,本想跟在鲜卑军后面从司马懿的魏军面前杀出去,可是现在看来,想要轻易杀出去已经不易。

    “撤!”

    “快撤!”

    位于后队的公孙渊,带着燕军就退回了范阳城,任由轲比能去冲杀司马懿所领的魏军。

    “主公!”

    一个小校急忙问道:“我们该当如何?”

    回到范阳城的公孙渊,看了一眼城外已经冲入魏军阵中,正与魏军绞杀的轲比能,他冷冷的道:“传令,趁轲比能与魏军厮杀,我军从北门退走。”

    “北门?”

    小校惊恐道:“北门可也有魏军驻守。”

    这范阳城,早就被司马懿的大军团团围住,只是相对而言,南门外面是一片开阔地,易于大军厮杀。

    剩余三门,因为地势原因,司马懿只派出了少数兵马驻守。

    “怕什么?”

    公孙渊瞪了小校一眼,说道:“目前范阳城内,我燕军还有两万多人,冲击北门的魏军还是很容易。”

    “诺!”

    这个时候,公孙渊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要么向司马懿投降,要么死战。

    当然,还有就是趁乱突出重围。

    现在唯有冲出范阳城,然后想办法退回襄平。

    南门的轲比能,并不知道后队的公孙渊已经撤退,他带着鲜卑骑士猛扑曹魏主力,不过经过司马懿的一阵箭雨招呼过后,轲比能所率领的鲜卑骑士还是死伤惨重,跟着轲比能冲入魏军阵中的鲜卑骑士,也只有三四千人。

    “杀!”

    “杀!”

    三四千鲜卑骑士,对阵近四万曹魏主力,轲比能虽然英勇,但是也因人数相差太大,战斗没进行多久,鲜卑骑士就不断被魏军斩杀。

    一个时辰之后。

    满身血污的轲比能,看着手下只剩下不到百骑。

    “大单于!”

    一名骑士提醒道:“快走吧,若是被魏军追上,我等就在劫难逃了。”

    事已至此,也已经没有别的办法。

    逃吧——

    只要逃回草原,就还有机会。

    轲比能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范阳城,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也只能领着这不足百骑,匆匆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另一边。

    公孙渊领着两万燕军从北门退走,只是刚刚冲出北门不久,就遇到埋伏于两山之间的青州刺史田豫。

    “公孙太守!”

    田豫跨马横刀,朗声说道:“田某已在此恭候多时。”

    本以为冲出北门,就已经万事大吉。

    不想这个时候却遇到田豫。

    公孙渊手下还有一万多燕军,他自然不会轻易缴械投降,因为他很清楚他此时若是投降,也是必死无疑。

    “杀!”

    公孙渊冲锋在前,想要与田豫决一死战。

    一万多燕军,想要战胜两万多青州军。

    呵呵——

    仅仅几个冲锋,燕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活捉公孙渊!”

    “活捉公孙渊!”

    霎时间整个山谷响彻魏军的吼声,看着已经溃散的燕军,公孙渊自知继续厮杀也只是一死而已。

    “主公不可!”

    一个小校嘭的一声,将即将划破咽喉的长剑击落,急切道:“我等誓死保护主公突围,主公切不可轻生。”

    十余名燕军,一个个浑身是血,但是眼神却十分的坚定。

    这也是公孙渊仅剩的最后的士卒。

    “汝等投降吧!”

    公孙渊长叹一声,说道:“投降吧。”

    “主公!”

    十余名燕军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但是公孙渊知道,他已无生还的可能,不过临死之前,还有十余名士兵愿意陪他赴死,他也勉强能够欣慰。

    毕竟从范阳城出来的时候,他领着的可是两万多燕军,仅仅几番厮杀,此时就只剩下这十余名兵卒。

    “主公!”

    一名士卒朗声道:“属下愿与主公死战到底!”说着他嗷的一声,就冲向魏军,一边狂奔,一边高声叫喊着:“杀!”

    “杀!”

    接着,剩余的十余名燕军,也是齐声高喝。

    或许是被这十余名兵卒气势感染,原本想要一剑自刎结束生命的公孙渊,也是心一横,顿时发出一声怒吼:“杀!”

    公孙渊与十余名燕军做最后的挣扎,青州刺史田豫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身子一转,然后大手一挥,百余弓箭手顿时松开了弓弦。

    百余支羽箭如雨点般落下,很快就将公孙渊,还有他所领的最后十余名燕军全部射杀。

    看着被射成刺猬的公孙渊,已经向田豫投降的燕军将士,一个个底下了阴沉的头颅。

    历时一个多月。

    公孙渊与轲比能进犯曹魏的战争宣告结束。

    公孙渊战死,轲比能领着不足百骑,逃回了草原。

    倒是进入范阳城的司马懿,他的心情十分不错。

    “田刺史~”司马懿笑着说道:“此战多亏田刺史及时相助,若无田刺史的援军及时赶到,懿焉能如此轻松战胜叛军。”

    “大将军过奖了。”

    田豫笑着说道:“这也是大将军用兵有方。”

    “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司马懿才又说道:“幽州初定,就请田刺史暂代幽州刺史之职,懿克日返京表奏天子之后,再做计议。”

    “诺!”

    田豫当即应道。

    平定了轲比能的叛乱,司马懿并未继续进击草原去追轲比能,而是在平定幽州之后,便领着大军回返洛阳。

    半月后——

    洛阳皇宫。

    曹叡看着面前的三弓床弩,脸色阴沉,他问道:“这就是西蜀的三弓床弩?”

    “回陛下!”司马懿笑道:“正是!”

    “哼!”曹叡不悦道:“西蜀欺人太甚,居然将此弩赠予鲜卑人。”

    “陛下休怒!”

    司马懿笑着说道:“诸葛亮将这三弓床弩送与鲜卑人,无外乎就是想要让鲜卑人袭扰我大魏,以此减缓我大魏发展。”

    “嗯!”曹叡闻言点了点头。

    “只是诸葛亮眼光不行;”司马懿笑道:“就轲比能、公孙渊之辈,即使有了这三弓床弩也是枉然;”说着司马懿轻轻拍了拍三弓床弩,继续说道:“现在这些三弓床弩,还不是归了我大魏!”

    “哈哈哈!”

    “爱卿所言极是。”

    曹叡原本因为诸葛亮给轲比能送武器,而心生不满,但是听了司马懿的话很快也就释然了。

    毕竟汉魏只是暂时休战而已。

    此前大魏关中之战不敌蜀军,就是因为诸葛亮有了这恐怖的三弓床弩。

    但是现在,大魏也拥有了这恐怖的杀器。

    “速传马钧入宫见朕!”

    曹叡的话音刚落,司马懿却笑着说道:“德衡早已在殿外恭候!”

    ......

第182章:阿斗的战书

    马钧,字德衡,现任大魏给事中。

    曹叡获得三弓床弩,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善于发明创造的马钧,不过司马懿似乎早就猜到了皇帝的心思。

    “微臣马钧,拜见陛下!”

    马钧进入御书房,向曹叡行了个礼。

    曹叡问道:“爱卿可识得此物?”

    马钧仔细的看了看三弓床弩,微微摇头,道:“微臣不知。”

    其实马钧已经知道,因为昨日大将军司马懿,已经与他说过此事,虽然他之前确实没有见过三弓床弩,但是司马懿已经与他说过,而且今日让他随同进宫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更何况,大魏此前在关中之战,两次都是被蜀国的强弩击败。

    其实第一次司马懿兵败武关的时候,他就在研究这强弩的事情,只是一直是不得其法。

    此时亲眼看到这三弓床弩。

    马钧顿时有些激动,他仔细看了每一个环节。

    他一边细看,一边不住的点头。

    “妙!”

    “妙!”

    看马钧夸赞,曹叡问道:“爱卿可造得出此物?”

    让马钧入宫,曹叡自然是希望大魏也可以拥有这等杀器,马钧随即向曹叡躬身行礼,然后点头说道:“微臣造得。”

    “好!”

    曹叡大喜:“那就请爱卿,为我大魏造出千架三弓床弩;”说着他顿了一下,然后又认真的说道:“朕要比蜀国更好的三弓床弩。”

    “诺!”

    马钧当即应诺。

    “哼!”曹叡随口说道:“他日再战西蜀,朕也要让他们尝尝我大魏三弓床弩的厉害。”

    曹叡在暗自得意,因为他现在也拥有了三弓床弩,此前一直不敢再与蜀国交战,就是因为蜀国有三弓床弩。

    现在,他不怕了。

    只是——

    让他不知道的是,此时远在关中的大汉皇帝刘禅,却也是朗声笑道:“现在曹叡应该非常得意,哈哈哈!”

    得知司马懿已经击退轲比能的反叛,刘禅自然知道,司马懿必定已经获得了诸葛亮送给轲比能的三弓床弩。

    “陛下!”

    诸葛亮皱眉道:“曹叡得了三弓床弩,陛下为何反而欣喜?”

    “相父!”刘禅翻了个白眼,道:“难道相父不以为喜?”

    诸葛亮顿时语塞,毕竟这三弓床弩是他送与轲比能的,然后让曹魏通过战争获得这三弓床弩,此时他反而问刘禅为何高兴。

    见诸葛亮不说话,刘禅旋即转移话题,兴奋的道:“相父,您的骑兵训练得如何了?”

    ???

    诸葛亮闻言,顿时有些不解。

    因为他不知道这皇帝怎么会突然问他这事儿,以往他可从来不会关心国事怎样,今日却主动询问骑兵的训练。

    “回陛下!”

    诸葛亮淡淡的道:“目前正在训练中。”

    毕竟大汉获得这些战马也才几个月,想要训练一支可战的骑兵,可绝非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

    刘禅闻言却笑道:“相父,朕想与相父打一个赌如何?”

    “赌?”诸葛亮闻言愣住,心说这皇帝今儿是怎么了,先是因为曹魏获得三弓床弩而欣喜,现在又要打赌?

    “嗯!”刘禅认真的说道:“马晟送来的五千匹战马,朕不是正在训练他们吗?”说着刘禅笑道:“朕想在半年之后,用朕的这五千骑兵,挑战一下相父所练的万骑。”

    ???

    刘禅这话,可是让诸葛亮有些惊讶。

    五千战万骑。

    “陛下!”

    诸葛亮刚一开口,却被刘禅抢话道:“相父切勿推却,也不用觉得万骑对付朕的五千骑,就觉得胜之不武。”

    诸葛亮更懵了。

    因为他本就想说,万骑对阵五千,有些胜之不武。

    可是刘禅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你五千骑兵,还能胜我万骑?

    “朕有信心战胜相父的万骑。”刘禅肯定的道。

    “哦???”诸葛亮笑道:“陛下当真?”

    “当真!”刘禅说道:“若是朕不能战胜相父的万骑,朕可以答应相父的任何一个要求,任何要求都行。”

    看刘禅如此胸有成竹,诸葛亮倒也来了兴趣。

    “好!”

    诸葛亮笑着说道:“那老臣就恭候陛下的铁骑!”

    敢于和诸葛亮打赌,刘禅自然也是有一些底气的,这两个月来,曹魏那边是忙着对付轲比能,大汉也因为轲比能的使者,还有东吴派来的使者有一些忙碌。

    但是刘禅可是比较清闲的,因为国事方面,依然不需要他操什么心,对此他突然有些同情同为天子的曹叡。

    因为曹叡不能像他这样,可以将国事完全交于大臣去操办。

    很多事情,他都需要亲自过问。

    刘禅却不需要。

    内政有御史大夫徐庶处理,军事有丞相诸葛亮费心。

    而他这个天子,整日就是安坐后宫,没事与后妃们吃吃喝喝,然后再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

    比如这两个月,他除了要在后宫陪伴他的几位后妃,剩下大部分时间,他会去长安西校场,以及赵云的府上。

    因为此前他将后世的马镫、马鞍、马蹄铁、马刀、斩马刀、骑士弩的图纸,全部都交给了老将军赵云,让赵云安排人手,根据图纸打造出来。

    赵云得此任务,自然是欣喜若狂。

    这几年,因为他上了年纪,丞相出征打仗,都不愿意带他,说什么老将军戎马一生,现在应该安享晚年,若是遇到较大的战事,再请老将军出马。

    可是赵云那里闲得住。

    所以得到刘禅的图纸之后,他对此那是特别的用心,几乎每天都会待在作坊里亲自把关。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刘禅给他的几项新式装备,全部都造了出来。

    其中特别是马蹄铁,这个相对要容易打造一些,因为它个头小,两个月的时间,已经给刘禅的五千凉州马全部配齐。

    特别是第一副马蹄铁打造出来,然后钉在一匹战马的马蹄上之后,他才发现这马蹄铁有多么的重要。

    知道马蹄铁的好处,他自然是更加卖力,然后便让匠人们加紧赶制。

    五千匹凉州战马,全部都钉上了马蹄铁。

    不过刘禅并未就此让作坊的匠人停下,而是让他们继续赶制,因为魏延此前送到蓝田大营的还有一万多匹战马。

    当然,还有此前大汉原有的骑兵,他们也都需要马蹄铁。

    只是,刘禅并未立即让他们将造好的马蹄铁,直接给诸葛亮送去。

    他要等到半年后,与诸葛亮比试之后,才将这些送过去。

    至于剩下的马鞍、马镫、马刀、斩马刀,以及骑士弩,制作的速度就相对要慢了许多,毕竟现在只有两百多人。

    不过刘禅对此提出了他的建议。

    那就是按照马蹄铁、马镫、马鞍、马刀、骑士弩、斩马刀这个顺序生产,首要的当然还是先生产马蹄铁、马镫和马鞍,因为这三样是马上就需要用到的。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

    长安西校场。

    已经全部钉上了马蹄铁的战马,整齐的列队与训练场上,位于最前方的五百匹战马,更是配备了马鞍和马镫。

    刘禅很满意。

    “将士们!”刘禅朗声说道:“战马朕已经给你们备齐,新的装备也会逐渐给你们全部列装。”

    “装备,朕会给你们解决。”

    “你们的能力,”刘禅说道:“就得靠你们自己每日苦练。”

    “如果你们想要成为所向披靡的铁骑,就给朕没日没夜的苦练;若是你们觉得自己是窝囊废,就趁早离开朕的队伍,滚回老家奶孩子去。”

    刘禅话音刚落,骑士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窝囊废。

    而且有了天子给的新装备,特别是已经列装马镫马鞍的士兵,这几日的训练他们明显能够感觉到,有了这新式马镫马鞍,他们骑在马背上会显得更加从容。

    其他的士兵,自然也天天期盼着。

    期盼着早日给他们也装上新式马镫马鞍。

    当然还有就是马蹄铁。

    在没有马蹄铁的时候,他们每天都不敢训练得太狠,因为训练的时候,也会消耗马儿的脚蹄子。

    但是却不同了,他们的战马都钉上了马蹄铁,他们想要变强,每天都可以毫无顾忌的驰骋训练,只要他们自己不觉得辛苦劳累就好。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至从加入到皇帝的骑兵队伍,他们的伙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每天都会吃上一顿羊肉。

    因为魏延与张苞占了河套地区,然后凉州也归了大汉。

    所以长安城现在还真不缺乏羊肉。

    刘禅自然也很清楚,想要这些士兵每天努力训练,那伙食也就必须得跟上了。

    正所谓想要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先吃饱。

    在饮食方面,刘禅一向都比较大方。

    士兵们吃得好,又配备了上好的装备和战马,这些士兵当然都不愿意轻易离开这支部队,所以当刘禅说若是窝囊废,就滚回老家奶孩子去,他们不但不生气反而会哈哈大笑。

    因为他们要做所向披靡的铁骑,而不是什么窝囊废。

    一番训示之后,五千骑兵,便在郭淮、田牧、杨同山的带领下展开训练。

    在长安西校场的旁边,就是一块空旷的原野,这里是非常适合骑兵训练,看着不断飞驰的骑兵,刘禅顿感欣慰。

    “大汉崛起,指日可待矣。”

    感叹过后,刘禅转头就问陪他来观看训练的老将军赵云:“老师!您觉得这些骑兵,该如何训练,才能真正做到所向披靡?”

    ......

第183章:丞相必输无疑

    如何训练,才能让骑兵所向披靡?

    赵云看了一眼正在奔驰的骑兵,淡淡的道:“陛下,想要让这支骑兵所向披靡其实也不难。”

    “哦???”刘禅问道:“老师请讲。”

    赵云是当世名将,如何训练兵马自然是有他的独到见解,而刘禅作为穿越者,让他训练兵马最多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

    “陛下发明的这些骑兵使用的装备武器;”赵云笑道:“只需让所有骑兵都配齐马鞍、马镫、马刀、骑士弩,然后经过不断的训练,这支骑兵自然也就所向披靡了。”

    “啊???”

    刘禅顿时无语,原本以为赵老将军有什么独到的训练方法,不想他居然说的是这个。

    这个道理,谁还不懂乎?

    但是赵云却很认真的样子,刘禅也只能赔笑说道:“那就请老师加紧赶制这些装备吧,如此就可以让将士们全部配齐这些装备。”

    可是赵云却有些为难的道:“陛下,老臣也想加紧赶制,只是...”

    “老师可有难处?”刘禅问道。

    “陛下发明的这些装备,大部分材料都是需要生铁打造;”赵云叹息一声才说道:“但是陛下又不愿提前告知丞相,我们现在急需大量生铁。”

    赵云话音刚落,刘禅似乎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老师,可是生铁不够?”

    赵云微微点头说道:“是啊,此前向丞相申请的生铁,打造了马蹄铁,又打造了五百匹战马的马镫、马鞍……”说着他叹息道:“现在所剩的生铁已经不是很多了。”

    没多少铁了?

    刘禅不由得也有些犯难,此前向丞相提出他要训练这五千骑兵,然后要求他自己配制这些骑兵武器,所以才从朝廷申请了不少生铁。

    可是——

    现在正常的骑兵,所用武器主要是刀剑,当初申请生铁也是根据五千骑兵所需战刀的用量申请的生铁,可是刘禅他是别出心裁,需要制作大量的新式装备,他现在就需要大量的生铁。

    之前申请的那点铁,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生铁那是战略资源,无论是魏吴还是大汉,对生铁的监管都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即使是大汉天子刘禅,想要使用生铁,也需要跟丞相与御史大夫去申请。

    这可如何是好?

    刘禅正在犯难的时候,赵云笑了笑说道:“陛下,不如就将多出来的那一批马蹄铁,给丞相送过去,丞相若是见了这些马蹄铁,自然会欣喜若狂,老臣也好再跟丞相申请一些生铁。”

    赵云自然知道,刘禅这是想要将这支骑兵训练出来,然后再让丞相知道这支骑兵有多么威猛,再将这些新式装备告知丞相。

    目的很简单。

    他就是想要让丞相对其刮目相看,让丞相觉得他这个皇帝还是很聪明的,虽然刘禅没有直说,但是赵云觉得他猜得一定没错。

    反正他知道,刘禅是没有打算永久隐瞒的。

    因为就拿马蹄铁来说,配制完五千匹战马的马蹄铁之后,刘禅并未让匠人就此停下,而是让他们继续赶制,说后面还得给丞相的骑兵使用。

    但是——

    现在赵云确实很为难,他很清楚刘禅这支骑兵,如果真正训练出来,其战斗力绝对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已经领先此前汉魏吴任何一方的骑兵,即便是北边游牧民族的骑兵也很难与之抗衡。

    也就是说,刘禅这支骑兵,胜就胜在武器装备上面。

    只是现在这五千骑兵,别说将新式装备全部配齐,就说马鞍、马镫,也只是配齐了五百骑,至于马刀、骑士弩,现在也就各做了百八十套。

    “陛下!”赵云自然也想赶紧给这支骑兵配齐装备,看刘禅发愣,于是又笑着说道:“反正陛下迟早也会将马蹄铁送给丞相,不如提前送与丞相,如此也能提高丞相的战马使用率。”

    “好!”刘禅闻言,当即点头说道:“那就按老师的意思办,把剩余的马蹄铁都给丞相送去吧。”

    赵云所言不差,这马蹄铁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大汉骑兵的使用率,因为有了马蹄铁,战马的马蹄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因为磨损导致破损。

    他这五千骑是大汉骑兵,丞相所训练的,还有魏延张苞现在在河套地区率领的骑兵,他们也都是大汉骑兵。

    马蹄铁已经列装,作为大汉天子,自然没有必要藏拙掖着。

    得到刘禅的同意,从训练场出来之后,赵云便亲自带着一车的马蹄铁,来到丞相府求见诸葛亮。

    “丞相!”

    赵云刚一入府,就笑呵呵的对诸葛亮说道:“云今日可给丞相送来了好东西。”

    “哦???”诸葛亮闻言一惊,道:“子龙送我何物?”

    “丞相随我看看便知。”

    赵云拽着诸葛亮就往外走。

    丞相府前院。

    “此乃何物?”诸葛亮随手取来一块马蹄铁,有些不解的问赵云。

    赵云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让侍卫牵来他的坐骑,诸葛亮整个都看得有些懵了,不知这老将军卖的是什么关子。

    咯哒,咯哒,咯哒。

    赵云翻身上马,然后骑着马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马儿走得不快,但是却可以听到清脆的咯哒咯哒的马蹄声。

    “丞相!”

    赵云来到诸葛亮跟前,笑着问道:“丞相可发现有何不同?”

    诸葛亮一脸茫然,他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可就在这个时候,从回廊里传来一声妇人的声音,那妇人笑着说道:“老将军的坐骑踩踏地面声音不同,想必老将军的坐骑马蹄定有文章。”

    妇人话音刚落,赵云与诸葛亮都不由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人,笑容满面的向他俩这边走来。

    这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汉丞相诸葛亮的夫人黄氏——黄月英。

    黄月英走到近前,看着诸葛亮手里的马蹄铁,不由眼前一亮,她说道:“原来就是此物作怪。”

    “夫人何意?”

    诸葛亮愣了一下问道,黄月英拿来马蹄铁说道:“此物形如月牙,与马蹄大小差不多;”说着她仔细看了看,才道:“老将军的坐骑一定是钉了此物。”

    “哈哈哈!”赵云翻身下马,笑呵呵的道:“夫人所言不假,云的坐骑确实钉有此物,这是陛下日前发明的物件,名曰马蹄铁;”赵云一边说着,一边抬起他坐骑的前蹄,指着马蹄上的马蹄铁说道:“战马钉上马蹄铁,不但可以保护战马脚蹄,而且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

    听着赵云的讲解,诸葛亮与黄月英都是认真的看着马蹄上的马蹄铁。

    这马蹄铁形如半月,底部并不是光整的,而是制成一些纹路,这么做就是想起到防滑的作用。

    仔细看了一阵,诸葛亮顿时疑惑道:“此物又是陛下发明的?”

    “正是!”赵云的回答十分肯定。

    “难怪——”诸葛亮淡淡的道:“难怪陛下前日与我约定半年之后,他要用五千骑挑战我的万骑。”

    !!!

    黄月英与赵云顿时愣住。

    “陛下向丞相挑战?”

    赵云不解的问道,但是诸葛亮却是肯定的点了点头:“陛下曾言,半年之后他的五千骑,可胜我的万骑。”

    “哈哈哈!”这个时候,赵云却朗声笑道:“丞相,若真是如此,丞相必输无疑,莫说陛下用五千骑可胜丞相您的万骑,在云看来,陛下只需三千骑就可战胜丞相的万骑。”

    天子刘禅训练的骑兵,赵云现在几乎是全程参与。

    这支骑兵训练之后的战斗力如何,他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五千骑挑战一万骑,刘禅明显占了很大的便宜。

    “老将军此言当真?”

    诸葛亮大惊的问道,那日刘禅向他挑战,他本就没有在意,毕竟天子现在也就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训练骑兵,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是现在,戎马一生的常山赵子龙居然说刘禅只需三千骑,就能战胜他的万骑,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些?

    赵云肯定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又疑惑的问道:“就是因为陛下的骑兵,都配备了这种马蹄铁?”

    已知刘禅向诸葛亮挑战,赵云现在也终于知道,刘禅为何会悄悄配制这些武器装备,而并未提前将这些图纸,直接送给诸葛亮的原因了。

    赵云笑着说道:“马蹄铁只是其一,”说着他故意卖起了关子,笑道:“既然陛下与丞相定下了约定,至于其他原因,请丞相恕云不可泄密。”

    “不过,”赵云继续说道:“这些马蹄铁,是陛下让云送与丞相,丞相可让匠人打造一些出来,有了马蹄铁的战马,使用寿命也会延长。”

    虽然只是小小的马蹄铁,但是诸葛亮自然也知道,这马蹄铁对于骑兵的作用有多重要,天子虽然年轻,但是还是懂的轻重缓急。

    没有马蹄铁的战马,无论是训练或者是作战,都不敢太过于浪费,因为马蹄的磨损消耗实在是太大。

    收下赵云送来的一车马蹄铁,接着赵云又道:“云府上还有可供两千匹战马所用的马蹄铁,这些都是陛下送与丞相的,丞相可派人到云府上自取。”

    “多谢子龙!”

    “丞相不比客气,”赵云摆了摆手说道:“丞相肩负重任,云这只是按照陛下的旨意,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说着他才说出此行的来意:“丞相,陛下此番训练这支骑兵,武器装备都有极大的改进,只是此前申请的生铁,已经用尽。”

    说着赵云向诸葛亮微微拱手,道:“还请丞相再批给云一些生铁,云保证在半年之后,让丞相看到一支所向披靡的大汉铁骑。”

    ......

第184章:大事不好

    诸葛亮同意了赵云的要求,接下来赵云需要多少生铁都可以,不在局限于多少兵马使用。

    因为诸葛亮有些期待,期待半年之后可以看看刘禅的这支骑兵,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只是,赵云前脚刚走。

    黄月英却笑着问道:“夫君,子龙将军的战马除了马蹄铁,夫君可还有发现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诸葛亮顿时一愣,刚才他是被这马蹄铁吸引住了,并没有注意其他,还有就是赵云所言刘禅训练的骑兵,只需三千骑就能战胜他的万骑。

    此时黄月英突然如此一问,诸葛亮思索片刻,却是摇头道:“为夫并未注意,还请夫人明言。”

    黄月英摇了摇头,说道:“子龙将军所言不差,陛下的三千骑定能战胜夫君的万骑;”说着她认真的道:“就子龙将军今日的坐骑,就与常见坐骑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诸葛亮认真的听着,并未有打断她的意思,黄月英继续说道:“除了马蹄铁,子龙将军的坐骑,还对马鞍、马镫做了改进。”

    “马鞍、马镫?”诸葛亮顿时愣住,脑中也浮现出此前赵云在院里骑马的英姿,初想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现在仔细回想,他也发现了异常。

    “嗯!”黄月英点头道:“正式马鞍与马镫,寻常的马鞍只是一些皮革加上一些细软之物,对否?”

    诸葛亮闻言点头,黄月英则道:“但是子龙将军的马鞍,可是前后均有一个凸起的东西,人坐在中间,即使战马奔驰,骑士也不会前后移动。”

    “还有他的马镫,也是生铁所制,比起常见的索套,就要实用很多。”

    听着黄月英的讲述,诸葛亮不得不佩服她的细心。

    “夫人可画得此物?”诸葛亮问道。

    “当然——”黄月英说着,便朝内院书房走去,诸葛亮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书房内。

    黄月英凭借脑中印象,便在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一位英姿飒爽的战将豁然出现在纸上。

    当然,画中的战将并非就是常山赵子龙,而是她想让诸葛亮看得更加清楚而已。

    诸葛亮看着画中的战马,很快脑中就出现了赵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

    “原来如此——”诸葛亮大喜道:“多谢夫人,若我大汉骑兵的战马,均配备此等马镫马鞍,骑兵们在马上将会彻底解放双手,若如此,无论是在马上厮杀,还是在马上搭弓射箭,皆可轻松应对。”

    “陛下大才!”黄月英夸赞道。

    当然她也终于明白,刘禅为何敢说用五千骑就要挑战诸葛亮的万骑了,因为他的五千骑全部配制了马镫马鞍,还有马蹄铁。

    而诸葛亮的骑兵,却还停留在常见的骑兵装备之上。

    两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

    “嗯!”诸葛亮认可道:“陛下这些年,确实变化很大;”说着他满脸的欣慰,恭敬的仰天拱手说道:“或许是先帝在天显灵,才让陛下变得如此聪颖过人。”

    “陛下如此聪颖;”黄月英笑道:“夫君也可轻松不少。”

    “是啊!”诸葛亮又道:“如今我大汉入主长安,皆是陛下之功,若先帝在天有知,定然也能瞑目;”说到这里,诸葛亮感叹道:“以陛下之才,大汉复兴有望矣,等到他日一统天下,陛下必能再造一个盛世乾坤。”

    诸葛亮这些年,对于刘禅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

    至于刘禅为何变化如此之大,他并不知道,但是他却很是欣慰,毕竟天子才智聪颖,他这个托孤重臣,也才能真正的完成先帝的重托。

    夫妻二人说完话,诸葛亮又根据黄月英画的画,重新画出了马鞍马镫,然后便差人根据图纸打造。

    接下来的日子。

    诸葛亮又要开始忙碌了,因为获得了刘禅给的马蹄铁,还有黄月英发现赵云坐骑上的马镫马鞍,经过几番测试之后,诸葛亮也研制出来了适合骑兵的马镫马鞍。

    随后除了长安的匠人开始制作这些马镫马鞍,诸葛亮又差人去到河套地区将马蹄铁、马镫、马鞍的制作方法,送与魏延与张苞。

    大汉骑兵,需要提升战斗力。

    至于刘禅,他倒是非常清闲,因为赵云获得了丞相的许可,从此不再为生铁发愁,于是赵云又增派了两百人去作坊帮忙,加紧赶制马镫马鞍,他要用最短的时间,给刘禅的这五千骑兵,全部配齐马镫、马鞍。

    新装备有赵云负责打造,刘禅自然就无需在亲自去过问。

    更何况现在刘禅还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待在未央宫陪陪皇后张鸳,以及贵人马娪,因为她们俩人年初被确定怀孕,到现在也将要临盆。

    九月初六。

    合欢殿。

    马娪挺着个大肚子,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在院子里散步。

    “娘娘,您慢点。”

    宫女小心的伺候着,宫女其实是挺郁闷的,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犯了什么神经,非得让娘娘每天都要出来散步。

    “没事!”马娪随口道:“本宫走走也舒服一些。”

    “娘娘,”宫女关心的道:“娘娘您这马上就要临盆了,还是要多主意一些才好。”

    马娪倒是觉得没什么关系,原本刚刚怀孕之后,她还想天天在榻上赖着,可是刘禅却对她说,每天散散步,有助于胎儿的健康,而且也不至于让她过于肥胖。

    胎儿健康,马娪自然很在意。

    任何一个女人,一旦要当母亲,对于孩子的健康,自然是非常上心的,当然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肥胖。

    她可也不愿意生完孩子,就变成一个大胖子。

    更何况,皇后每日也会在院子散散步。

    而此时,皇后张鸳,就在刘禅的搀扶下,在院子里闲逛。

    “陛下!”张鸳走了一会儿,在一旁的藤椅上坐下,然后笑着说道:“陛下今日可去看过娪儿妹妹。”

    “看过了,梓潼勿须担心。”

    刘禅一边轻轻的给张鸳捶腿,一边笑着说道:“梓潼的话,朕那敢疏忽,如今梓潼与娪儿都怀了朕的骨肉,朕自当都要照顾周全。”

    “嗯!如此便好。”

    张鸳很满意,她是大汉的皇后,也深知后宫妃嫔越是多了,关系若是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后宫争斗。

    现在大汉发展势头不错,作为大汉皇后,她自然是希望后宫不要给刘禅添乱。

    后宫和谐相处,刘禅也就有更多的心思,去学习治国理政。

    毕竟丞相现在也上了年纪,刘禅也无法倚仗丞相一辈子。

    所以这些日子,她时不时就会提醒刘禅,要多用心学习治国理政。

    “陛下!”

    张鸳笑道:“陛下觉得,梓潼这次怀的是皇儿还是公主?”

    “一定是公主!”刘禅笑呵呵的道:“朕最喜欢公主了,瞧咱们的小金豆,现在越来越可爱;”说着翻了个白眼,道:“却不像小子,只会让爹娘操心。”

    只是刘禅话音刚落,张鸳嘟嘟嘴说道:“陛下真是个乌鸦嘴,陛下是大汉天子,怎可没有皇子,梓潼希望这次与娪儿妹妹都给陛下生下皇子。”

    刘禅喜欢女儿,这一点张鸳现在已经深信不疑。

    上一次生完小金豆的时候,张鸳还有些担心,担心因为她生了个闺女,刘禅会因此不高兴,毕竟帝国需要国祚延续,皇子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是她后来才发现,刘禅压根儿没有在意,反而是对小金豆宠爱有加。

    不过现在,张鸳与马娪临盆的时间越来越近,她也就越是紧张,因为刘禅登基也有十年,可是他的膝下,却只有一个闺女。

    “梓潼勿忧,什么皇子公主的;”刘禅笑道:“朕都喜欢,只要是梓潼给朕生的,无论公主皇子,朕都视若珍宝。”

    “嘻嘻!”张鸳笑道:“这一点梓潼当然相信;”说着张鸳突然来了兴趣,笑着问道:“陛下,可有给两个皇儿想好名字?”

    “名字?”

    刘禅顿时语塞,因为这事儿他还真没有想过。

    而且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折腾骑兵。

    突然一说名字,反倒是让他有些犯难。

    可就在俩人说话间,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打断了两人的说话,俩人都是不约而同的回身望去。

    “陛下!”

    “陛下!”

    “陛下不好了。”

    太监福安匆忙从外面小跑进来,他刚一走进院子,就心急火燎的说道,看他那样子就好像这未央宫着火了一般。

    “老东西;”刘禅没好气的道:“何事如此大惊小怪的?”

    虽然看福安很是着急,但是作为天子,刘禅却不能跟着他一惊一乍,更何况现在的大汉王朝,又能有什么着急的事情。

    “陛下!”

    福安急忙说道:“马贵人,马贵人。”

    福安话音未落,首先惊慌的是皇后张鸳,她焦急的问道:“娪儿妹妹?娪儿妹妹她怎么了?”

    这些日子,张鸳最关心的就是马娪。

    因为她是皇后,马娪现在与她同时怀上了皇子,在她们诞下皇子之前,她就不能有丝毫轻松。

    可是现在福安那紧张的模样。

    她自然能够感觉到,这事情恐怕有些严重。

    看张鸳情绪激动,刘禅赶忙先平复张鸳,他说道:“梓潼切勿惊慌,朕这就过去看看。”说着便叫来两个宫女照顾张鸳。

    “陛下速去!”张鸳催促道。

    “好好好,”刘禅道:“朕这就去。”

    刘禅安排完张鸳,急匆匆的夺门而出,直奔马娪的合欢殿而去了。

    ......

第185章:谁有曼陀罗

    刚从椒房殿出来,还没走几步,刘禅就急切的问道:“福安,娪儿出了何事?”

    现在马娪即将临盆,突然说出事,刘禅其实早就紧张得不行了,只是此前在椒房殿里,他强忍着心中的担心,毕竟张鸳也怀有身孕,而且临盆的日子也即将临近。

    此时出了椒房殿,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马娪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走得正匆忙的福安,顿了一下,才说道:“娘娘,娘娘难产。”

    “什么?”

    刘禅闻言顿时愣在原地,倒是福安却还依然在向前急行,听得皇帝惊呼,急忙停下。

    “陛下!”

    “可有传御医,产婆何在?”

    刘禅连连发问,因为他非常的清楚,在如今的这个古代社会,难产意味着什么,他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御医跟产婆都在合欢殿;”福安急忙说道:“他们正在想办法救治娘娘与皇子。”

    福安语气虽然焦急,但是却明显不如刘禅那样急切,或许是在他眼里,妇人难产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急也无用。

    刘禅也不在多问,原本的快步行走,此时已经变成了狂奔。

    “陛下!”

    看着皇帝朝合欢殿狂奔,福安急忙也是跟着跑了起来。

    合欢殿——

    寝宫内马娪的痛苦呻吟,就算在合欢殿外的院子里,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

    整座合欢殿,此时已经忙得是鸡飞狗跳。

    太监宫女来回穿梭,脸上都是愁云密布,脚不沾地。

    妇人产子,遇到难产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他们此刻却是焦急万分,因为他们伺候的妇人,可是当今天子的皇妃。

    皇妃有事,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寝殿内,马娪已是满头大汗,脸色苍白,一旁伺候的宫女婆子们,此时已经不知所措,但是她们也得安抚马娪。

    “娘娘!”

    “娘娘!”

    “...”

    剩下的两名产婆则是手忙脚乱,不断开动思路想办法,处理这棘手的事情。

    “皇子是横胎,”一位产婆轻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一墙之隔的花厅内,几名御医也都是紧皱着眉头,他们有的正在翻阅医书典籍,有的则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刘禅突然快步闯了进来。

    几个御医急忙上前行礼道:“陛下!”

    “娪儿怎么样了?”

    刘禅自然已经不在计较他们的礼数,此刻他只关心马娪的安危,他抓住一个年迈的老御医,焦急的问道:“快告诉朕,娪儿怎么样了?”

    “陛下!”

    “臣等该死!”

    尼玛——

    听到这话,刘禅差点没有吓得背过气去,他现在想知道的可不是这几个御医是不是该死,他只想知道马娪现在是什么情况。

    “谁他妈问你们该不该死?”刘禅当即爆怒,吼道:“快告诉朕,娪儿现在怎么样了?”

    皇帝发怒,御医们顿时更加慌乱。

    “陛下!”

    其中一个中年御医,慌忙说道:“经产婆确认,皇子是横胎,现在出...出不来。”

    闻得此言,刘禅也顾不得继续询问,一把推开那御医,也不顾其他,径直冲向了产房。

    “娪儿。”

    “娪儿,朕来了。”

    “朕来了。”

    冲进屋内的刘禅,强忍着心中焦虑,紧握着马娪冰凉的手,安抚说道:“娪儿,深呼吸。”

    “对!”

    “就这样!”

    “好!”

    马娪听从刘禅的指挥,强行做着深呼吸,但是剧烈的疼痛却没有丝毫的缓解。

    但是却能以此让她稍微放松一些,因为从躺在这张榻上,她就十分的紧张,毕竟这可是她第一次产子。

    刘禅这么做,也是希望她先放松下来。

    等到马娪情绪稍微平复,刘禅这才催问产婆道:“现在什么情况,汝等可有办法接生皇儿。”

    “陛下!”

    两名产婆此时已经吓得浑身哆嗦,原本确认马娪是难产,她们就已经非常焦急了,但是此刻皇帝又跑到产房里来,她们自然也就更加惶恐不安起来。

    但是皇帝问话,她们又不得不认真回答,其中一个产婆如实说道:“陛下,皇子横在娘娘腹中,无法顺利生产。”

    嘶——

    刘禅前世也没有生个孩子,但是他也听说过婴儿出生,正常的应该是头先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顺产。

    此时产婆却说皇子是横胎。

    这——

    怎么办?

    怎么办?

    刘禅顿时也是焦急万分,因为他以前也听说过,古代妇人产子,若是遇到难产,基本就是凶多吉少。

    不行——

    朕得救娪儿。

    朕要救她。

    可是,刘禅并不是妇产医生,此时他就是想要救治马娪,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救治。

    怎么办?

    怎么办?

    焦急之下,刘禅突然发出怒吼:“你们都愣着干嘛?赶紧想办法啊。”

    “诺!”

    两个产婆仓皇应诺,但是俩人却也一时束手无策。

    因为难产的事情,虽然时有发生,但是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产婆有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整个合欢殿寝殿内,顿时弥漫着一股厚重又紧张的气氛,就在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个产婆却突然说道:“陛下,奴婢想到一个主意,或可让娘娘和皇子母子平安。”

    听到这话,刘禅若获至宝,大喜道:“既有主意,那还不快速速施救?”

    “陛下!”那产婆有些惶恐的道:“此法需得折断皇子的锁骨,如此或可将皇子取出。”

    “什么?”

    刘禅闻言暴怒,这是什么狗屁方法。

    皇子尚未出生,就要被人强行折断锁骨?

    这样残忍的做法,刘禅自然是不愿意尝试。

    不过也就在这时,刘禅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于是将其中一个产婆叫到外面花厅,当着几位御医的问道:“遇到难产汝等就没有施救之法乎?”

    看着一个个愁眉不展的御医产婆,刘禅只想臭骂,你们这群庸医,但是他却不能,毕竟这是古代。

    “陛下!”

    “臣等无能,请陛下治罪。”

    几个御医几乎齐声请罪,但是刘禅这个时候,自然不是想来治他们的罪的,现在情况紧急,让马娪安全生下皇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汝等可知剖腹产子?”

    现在这个局面,刘禅能想到的,也只有剖腹产了,这个在他前世是非常常见的。

    只是这个时代?

    刘禅话音刚落,屋内众人皆是愣住。

    他们并非是因为第一次听到新鲜词汇,只是没想到皇帝会提出这个想法,其中一个御医开口道:“回陛下,微臣知晓此法,曹魏先主曹丕便是剖腹而产。”

    ???

    刘禅闻言顿时愣住,他提出这个想法,也只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也想不到其他方法,毕竟三国史上可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外科医生——名医华佗。

    根据三国演义的演绎,华佗先是给关二爷刮过毒,后来因为提出要用利斧劈开曹操头颅,以此医治曹操的头风病,最后却被曹操误以为华佗想要害他,而将其杀害。

    既然华佗都能做外科手术,那会不会有其他名医,也会做这种孕妇产子的剖腹产子手术呢?

    如果有,马娪或可一救。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询问,不想这位御医居不但知道剖腹产手术,而且还说曹丕就是剖腹产而出生的。

    “汝可当真?”刘禅急忙问道:“汝可习得此术?”

    刘禅话音刚落,那御医微微皱眉,然后才点头说道:“回陛下,微臣略懂此术。”

    !!!

    这御医话音刚落,刘禅自然是喜出望外,既然这个时代已经有过剖腹产子的先例,而且这个御医又说他略懂。

    这古人所谓的略懂,基本就表示他会。

    只是,没等刘禅高兴完,那御医又道:“只是——”

    “只是什么?”刘禅急忙问道。

    “只是未有麻醉之药辅助,微臣担心;”那御医眉头紧皱说道:“微臣担心,娘娘抗不过这种手术。”

    愣住——

    这个道理,刘禅自然懂得。

    即便是后世,想要做手术,也需得先将患者麻醉,然后再施以手术,否则一般的人,是很能扛得住医生手里的手术刀。

    麻醉——

    麻醉!

    说起麻醉,刘禅自然又想到了华佗,想到华佗,就不得不臭骂已经过世的曹操。

    只是,现在时间紧急。

    他自然不会在此浪费时间,而是不断思索,寻找前世看过的一些资料。

    正想着,他突然大喜,急忙问道:“汝等可知曼陀罗花、火麻子花?”

    曼陀罗花、火麻子花,原产印度,据《本草纲目》记载:“八月采花曼陀罗,七月采花火麻子,待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不觉痛也。”

    曼陀罗花与火麻子花,就是制作麻醉药的主要材料,若是能寻得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或许即可制成麻醉之药。

    如果能够制出麻醉之药,那位御医就可以采取剖腹手术,如此或可保住马娪的性命。

    只是根据记载,这曼陀罗花、火麻子并非本土花草,现在是三国时代,这些御医手里,会有这两种花吗?

    “陛下!”一位年迈的御医打开药箱,取出一朵干枯的花朵说道:“数年之前,一位西域医者曾送与老臣一朵火麻子花,老臣一直将其带在身边。”

    火麻子花有了,现在就差最重要的曼陀罗花了。

    “谁有曼陀罗花?”刘禅急忙又问道。

    可是,屋内再无一人开口,所有人都是无奈的摇头,表示他们并无曼陀罗花。

    原本已经看到希望的刘禅,顿时又陷入到迷茫之中;也就在这个时候,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妇人的声音:“曼陀罗花,哀家这里正好有一朵。”

    ......

第186章:男人的责任

    闻得妇人的声音,众人皆是一惊。

    下一瞬,就见一位中年妇人,在几名宫女的伺候下,缓步走进花厅,刘禅急忙上前行礼:“见过母后!”

    此妇人并非别人,她便是先帝刘备的穆皇后吴氏,其兄就是大汉车骑将军吴懿,刘禅登基后便尊她为皇太后。

    “皇帝可是想要曼陀罗花?”穆太后随口问道。

    “回母后,是!”刘禅说道:“娪儿危在旦夕,现在唯有剖腹产下皇儿,或可救下她们母子性命。”

    穆太后又问道:“皇帝确定需用此法?”

    穆太后也是女人,虽然她这一生并未育有子嗣,但是难产这种事情,她多少也是听说过的。

    马娪是刘禅的皇妃,也就是她的儿媳妇。

    刘禅登基之后,便晋封她为皇太后,平常也是尊她为母后,对她倒也是十分孝敬。

    现在儿媳难产,作为婆婆,穆太后自然也是非常担心。

    “母后!”刘禅急忙说道:“现在唯有此法,方可救治娪儿性命,若稍有迟疑,她们母子或就性命不保,还请母后赐花。”

    刘禅话音刚落,殿外一个小宫女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手里则拿着一只精致的锦盒。

    “太后!”小宫女将锦盒递给穆太后,穆太后眉头紧皱,但最终还是将锦盒递给了刘禅:“皇帝若是确定无虞,即刻安排御医施救吧。”

    “谢母后!”

    刘禅道了一声谢,急忙打开锦盒,里面真的装着一朵干的曼陀罗花。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的方法,有了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即可制作麻醉药,刘禅也顾不得多想,即使他知道这个时代施展剖腹手术的风险极大。

    但是,眼下看来,这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救马娪的方法。

    接着刘禅便让人取了蜀酒,这是他在成都时,按照后世的蒸馏技术,提纯的高度白酒。

    将曼陀罗花碾磨成粉末,取出部分兑于白酒之中。

    刘禅端着手里的白酒,却不敢进入里屋,因为他并不敢确定,此法真的有效?

    怎么办?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的方法,制作了麻醉药,但是刘禅却又不敢就这样让马娪做这个小白鼠。

    稍加思索之后,刘禅突然端起酒杯,饮下了三分之一。

    马娪是他的皇妃,他不能让马娪当小白鼠,更何况马娪这可是要为他生娃,即便是皇帝,他也得有一定的担当。

    “陛下!”

    “皇帝!”

    刘禅刚刚饮下三分之一的麻醉酒,顿时吓得御医、穆太后都是惊慌失措起来,不过刘禅却摆了摆手说道:“朕先试试此酒可有麻醉效果;”说着他将酒杯递给一名宫女,然后对那名懂得剖腹手术的御医说道:“汝给朕听好了,若是朕服用此酒有麻醉效果,卿即可施展剖腹产子手术,若朕有所不测,卿可另想他法救治他们母子。”

    “诺!”那御医急忙应诺:“微臣领旨!”

    皇帝亲自试酒,御医那还敢不认真对待,不过刘禅的话还未说完,他继续说道:“卿若施展剖腹手术,切记术前需用蜀酒对刀具消毒,否则娪儿若有不测,朕必诛汝九族。”

    “诺!”

    “微臣谨记!”

    就在御医说完话,刘禅突然身子一软,当即就瘫倒在地,这可将几名御医吓得是魂飞魄散。

    “陛下!”

    “陛下!”

    “皇帝!”

    听到外面的御医穆太后的叫喊,产房内的马娪顿时惊恐起来,也是高声叫喊着:“陛下!”

    不过,御医们惊慌之中,却也没有慌乱。

    比如那个懂得剖腹手术的御医,他便是首先对刘禅进行检查。

    “脉搏正常。”御医长舒一口气说道:“陛下无恙,只是暂时昏睡,应是此酒的麻醉起了效果。”

    得到御医的确认,众人将刘禅扶到另外一间寝殿休息,留下一名御医,和两名宫女在此伺候。

    剩余的御医们,此时却是万分紧张。

    因为皇帝亲自测试,此酒确实有麻醉效果的,而且效果还不错,因为皇帝已经被麻翻。

    “李御医!”穆太后说道:“汝可确定,汝真懂得剖腹之术?”

    “回太后!”李御医躬身道:“有了这麻醉药酒,微臣定保娘娘母子平安。”

    “好!”穆太后也不废话,便道:“那就速速施救。”

    “诺!”

    李御医此刻虽然紧张,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是他却也有些激动,因为皇帝当着他们的面,调制了麻醉药酒,而且经过皇帝亲自测试,此酒有效。

    数十年前,神医华佗曾研制出麻沸散。

    后来因被曹操杀害,麻沸散就此失传。

    现在好了,麻醉的药酒再次诞生,作为医者,他能不高兴吗?

    至于剖腹产子手术,他还真的会,十多年前,他曾为一位妇人施展过此术,幸得那位妇人命硬,顶住了手术的疼痛,最终母子平安。

    只是后来,他不再敢于施展此术。

    毕竟不是所有妇人,都能顶住这般疼痛。

    如今可不同了,他有麻醉药酒。

    李御医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便让宫女先将麻醉药酒送进产房,让马娪先行服下,而他则按照刘禅昏睡之前的交代,用蜀酒对刀具进行消毒。

    一切准备就绪。

    产房内,除了留下两名产婆,两名宫女协助李御医,其余人等全部退到花厅等候。

    此前痛苦哀嚎内殿,此刻安静得可怕。

    花厅内的几位御医,一个个眉头紧皱,双手紧紧捏着,他们自然是非常的担心。

    当然,担心的人还有穆太后。

    她也是一脸的焦急,不停的在花厅来回踱步,整个花厅此刻聚集着十余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出声,或者说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紧张、焦急。

    此刻整个合欢殿,死一般的寂静,除了还能听到人们急促的喘息声,便再也听不到其他任何的声音。

    倒是另一间寝殿内,刘禅躺在踏上正呼呼大睡。

    或许此刻也就他还能心绪平静。

    “苍天保佑!”

    “苍天保佑!”

    来回踱步的穆太后,暗自在心中祈祷着,祈祷着李御医的手术顺利,祈祷马娪可以母子平安。

    越是焦急的时刻,时间过得也就非常缓慢。

    等候的御医们,一个个额头冷汗直冒。

    他们也都在祈祷,祈祷内殿里的手术,可以顺利结束。

    ......

    半个时辰之后。

    随着内殿的房门缓缓打开,首先是穆太后快步上前,急忙问道:“怎么样了?”

    开门的宫女,此刻也是满头是汗,不过看到穆太后,却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道:“恭喜太后,娘娘母子平安。”

    “多谢上苍保佑!”

    “多谢上苍保佑!”

    穆太后连忙双手合十,连声感谢上苍保佑。

    就在穆太后感谢上苍之时,一个产婆笑呵呵的抱着一个小婴儿,来到穆太后的面前,和颜笑道:“恭喜太后,娘娘产下了一位皇子。”

    “是皇子?”穆太后顿时大喜,连忙接过婴儿,看着怀中皱皱巴巴的小婴儿,嘻嘻笑道:“好皇孙,哀家的好皇孙!”

    马娪产下一名皇子,作为大汉皇太后,她自然是高兴的,而此刻更加高兴的人,却是合欢殿的所有人,特别是那几位等候的御医们。

    又过了一刻钟后,李御医才如释重负的回到花厅,他向穆太后躬身施礼,然后说道:“回禀太后,娘娘的手术非常成功,微臣已为娘娘缝合伤口,等到娘娘苏醒之后,稍加调息月余,伤口自然就会愈合。”

    “好,好,好!”穆太后怀抱皇孙,高兴的说道:“李御医辛苦了,马贵人伤愈之前,还请李御医暂时留在宫内。”

    “诺!”

    李御医应诺时,神色略有慌乱。

    而其他的几位御医,也是不由得一震。

    但是皇太后已经下了口谕,除了李御医之外,其余的御医则都返回御医院,李御医则暂住在合欢殿的偏殿当中。

    或许是这麻醉的效果太好,等到刘禅重新苏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他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屋内伺候的宫女,稍微愣了一下便问道:“朕睡了多久?”

    “回陛下!”宫女诺诺的道:“陛下睡了整整一日。”

    “一日?”

    “娪儿怎么样了?”刘禅猛地坐起问道。

    “回陛下,娘娘母子平安;”那宫女淡淡的道:“只是娘娘现在也还未苏醒。”

    母子平安——

    听到这几个字,刘禅悬在心里的石头,很快落地,不过对于马娪还未苏醒的事情,他倒是没有那么的担心。

    毕竟他只饮了三分之一的药酒,就睡了一整天,就别说马娪还动了手术,她晚些时候苏醒,倒也正常。

    不过,刘禅自然不会继续待在这里。

    他也不管那宫女,扭头就离开了这座寝殿,然后匆忙跑到马娪的寝宫。

    刘禅刚来到马娪的寝宫,就看见马娪依然安静的躺在榻上,榻边一张木椅上,坐着一位妇人,她就是穆太后。

    “拜见母后!”

    刘禅走到近前,向穆太后恭敬的行了个礼。

    穆太后此刻面色和善,与平日无二,笑着说道:“皇帝醒了。”

    “是,母后!”

    刘禅应了一声后,就来到马娪的塌边坐下,看着面色红润的马娪,这一刻他算是彻底的放下了心。

    他轻轻握着马娪的手,不由得心生感激,又一个女人为了他遭受了磨难。

    看着刘禅有些伤感,穆太后笑着说道:“皇帝不必担心,御医已经诊治过了,马贵人很快就会苏醒。”

    “谢母后!”刘禅道。

    “快来看看汝的儿子吧。”穆太后说着话,便将襁褓中的小皇子,递到了刘禅的怀里。

    ......

第187章:立储(上)

    从穆太后手里接过儿子,才想起他又有了一个孩子,一直在合欢殿照看马娪的穆太后,缓缓起身,与刘禅嘱咐了几句,这才离开合欢殿,返回她的长乐宫。

    长乐宫,并非是高祖皇帝居住的那个长乐宫,这也是未央宫后宫内其中的一座宫殿而已。

    此前刘禅在成都登基时,穆太后所住的寝宫,就赐名为长乐宫,如今迁都到了长安,刘禅依旧是在未央宫内,给穆太后选了一座宫殿,更名为长乐宫给穆太后居住。

    穆太后离开了合欢殿,马娪此时依然还在沉睡,刘禅抱着马娪为他生的儿子,咿咿哦哦的跟儿子说话,当然他也不管儿子能不能听懂他说的话。

    可就在刘禅与儿子说话间,一个宫女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而且是一脸的惊恐状。

    “陛下!”

    “何事如此惊慌?”

    看那宫女惊慌的样子,刘禅没好气的问道;那宫女快步来到近前急忙说道:“陛下,死了,死了!”

    “混账!”

    刘禅闻言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怒斥宫女。

    当然,这个宫女也发现是自己说错了话,噗通一声就跪匐在地求饶:“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说,谁死了?”刘禅呵斥问道。

    他自然知道这宫女必然说的不是他这个皇帝死了,借她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皇帝死了。

    但是刘禅现在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这宫女如此惊慌失措的样子,又说死了死了,必然是有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

    “回陛下!”宫女颤颤巍巍的道:“是李御医悬梁自尽了。”

    “什么?”

    刘禅闻言顿时惊恐,这李御医他自然知道是谁,这可是他与马娪的大恩人。

    正是因为他懂得剖腹产手术,才让马娪难产转危为安。

    他为什么自杀?

    刘禅是真的有些懵,按理说这李御医刚立了一个大功,让皇帝的爱妃转危为安,皇帝必然会对他大加赏赐。

    可是,他怎么就自杀了?

    刘禅也是一时愣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太监又匆忙从外面进来。

    “陛下!”

    “李御医他...”没等太监说完,刘禅道:“朕已经知道了。”

    随后刘禅将皇子交给小宫女,便起身跟着那个太监去了合欢殿的偏殿,也就是李御医暂时居住的地方。

    刚一进偏殿,屋内一切都很正常,并无凌乱之状。

    李御医此时就挂在屋梁之上。

    “快将李御医放下来。”刘禅吩咐道。

    在几个小太监的帮助下,悬梁自尽的李御医被太监们抬了出去,而刘禅正欲离开时,却在旁边的桌案上,看到了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

    刘禅快步过去,拿起书信仔细看了一遍。

    “李爱卿啊,李爱卿!”看完书信,刘禅叹息道:“朕还未来得及赏赐与你,你怎么会如此迂腐轻生?”

    书信的内容挺长,主要讲了三件事。

    其一,李御医说,他只是一个卑贱的御医,却因为接生,目睹了皇妃的身子,这也是他选择自尽的原因。

    其二,详细罗列了接下来马娪的康复计划。

    其三,就是希望天子可以将麻醉酒进行推广,因为他觉得麻醉酒的诞生,对于今后医者手术,有很大的帮助;再有就是他还详细的罗列了剖腹产手术的各个步骤,以及他的一些医术心得。

    最后还特别说明,他已经将剖腹产手术,传与两名协助他手术的产婆,希望两名产婆,可以将他的这个手术,传授给更多的产婆,以后若遇妇人难产,产婆懂得这种手术,就可以减少妇人难产而死的概率。

    看着这封书信,或者可以算是奏表,刘禅无奈的叹息摇头。

    同时他也很懊悔。

    因为他并不是古人,至于李御医因为做手术,看了皇妃马娪的身子,刘禅并不觉得这就是罪过,反而觉得李御医有功,毕竟李御医是为了救马娪母子的性命。

    可是——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古人的思想,刘禅自然并不完全懂得。

    或许在他这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看来,这就是迂腐的表现,但是他却也懂得什么叫作死者为大。

    别人怎么认为,刘禅并不在意。

    “封!”

    数日之后,未央宫大殿上,刘禅朗声说道:“追封御医李谭为仁医候,世袭罔替,以侯爵之礼厚葬李御医,赏赐其家人,蜀锦百匹、锦缎百匹、黄金百两、良田五十顷。”

    “陛下!”

    丞相诸葛亮正欲开口,刘禅却示意暂时先别说话,他继续说道:“李御医医者仁心,其医术堪比扁鹊在世,华佗重生,现在李御医已经仙逝,其志却不可不传。”

    “传旨!”刘禅高声道:“为李御医树碑立传,并将其遗留医术编撰成册,供天下医者参考学习。”

    刘禅说完话,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对他来说,像李谭这种医者,他自然是非常敬佩。

    封赏之后,群臣并无异议。

    刘禅也算是长舒一口气,他是皇帝,这件事对他来说,谁反对也是无效,即便是他一向尊重的丞相诸葛亮,若是他要反对,刘禅也会一意孤行。

    只是——

    诸葛亮并未反对,反而是大加赞赏天子英明。

    处理完李御医的封赏之后,刘禅这才再次回到合欢殿。

    马娪前几日就已经苏醒,她只是比刘禅晚醒几个时辰。

    只是因为手术的伤口,现在她还只能躺在榻上静养,御医院派来了一个新的御医,负责照看马娪。

    看到刘禅进来,马娪呢喃道:“陛下!”

    “娪儿别动,快躺好;”刘禅急忙过去,让她躺好,然后笑着说道:“朕已经安排好了李御医的后世,娪儿勿须担心。”

    “谢陛下!”

    俩人简单寒暄几句之后,马娪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笑着问刘禅:“陛下,皇儿已经出生几日,还请陛下给皇儿赐名。”

    马娪不说,刘禅倒是给忘了。

    这小家伙已经出生好几日,他一直忙着处理李御医的后世,却忘了给这小家伙取名了。

    只是——

    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刘禅思索片刻,笑着对马娪说道:“皇儿出生,多亏李御医高超医术,朕就给皇儿取名——谭,可好?”

    “刘谭!”马娪闻言点了点头,欣喜的说道:“嗯,刘谭好,刘谭好,我们的皇儿就叫刘谭。”

    “娪儿喜欢就好。”

    刘谭,是刘禅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他的皇长子。

    有了儿子,刘禅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激动,至少是没有闺女刘蓉玥出生的时候激动。

    当然,他不记得并不表示他不喜欢这个儿子。

    只是他有些担心,毕竟他是大汉的皇帝,前世也看过不少古装影视剧,这皇子越多,长大后他们为了皇位的争斗,也将越发惨烈。

    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在刘谭出生后的第十六天,皇后张鸳诞下了她与刘禅的第二个孩子,刘禅希望她能再给他生个小公主。

    只是可惜——

    张鸳生的却也是一位皇子,刘禅给他取名为刘谌,因为历史上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就叫刘谌。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刘禅算是蜀国比较有骨气的一位皇子,当邓艾兵临成都时,皇帝刘禅选择投降,而这位北地王刘谌,坚决不投降,还力劝其父刘禅与魏军决一死战。

    只是历史上的刘禅,并未听从儿子的劝阻,依然选择了开城投降,北地王刘谌劝父无效后,不得已选择了先杀其妻,然后在先主刘备灵前自杀殉国。

    刘禅前世看三国的时候,看到刘谌自杀的那一幕,也是非常的感动的,所以当张鸳为他诞下第二位皇子的时候,他选择了纪念历史上的北地王,给他取名为刘谌。

    随着两位皇子的出生,刘禅也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立储的问题。

    是立贵人马娪所生的皇长子刘谭,还是立皇后张鸳所生的皇次子刘谌,这让刘禅有些为难。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汉的朝堂之上,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支持立长,也有人支持立嫡。

    这——

    到底是该立谁为太子呢?

    ......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十一月初九。

    未央宫前殿。

    刘禅安静的坐在御座上,聆听着大殿上群臣的争论。

    “启奏陛下,按照祖宗规制,太子之位理应是立嫡而不立长;”丞相府长史蒋琬,请奏说道:“臣请陛下侧立皇次子谌,为大汉皇太子,以传国本。”

    蒋琬话音刚落,礼部侍郎张毣反对说道:“陛下,臣以为立储应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臣请陛下,侧立皇长子谭为大汉皇太子。”

    俩人话音刚落,大殿上顿时呈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支持侧立皇长子刘谭为太子,另一部分人支持侧立皇次子刘谌为太子。

    刘禅自然是认真的听着,他并未偏向于立谁为太子,因为在他眼里,无论是刘谭还是刘谌,他俩都是他的儿子。

    正所谓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什么嫡庶之分,这是古人的思想。

    不过,现在刘禅却没有说话,他不时的左右环视。

    大殿上,争论的朝臣,有丞相府的人、有御史大夫府的人,还有诸如张毣这种既不属于丞相府,也不属于御史大夫府的官员。

    诸葛亮、徐庶?

    他俩是什么意思呢?

    刘禅一直在观察他们俩,只是他俩却一直安静的待在原地,跟刘禅一样,谁也没有说话。

    ......

第188章:立储(下)

    虽然诸葛亮与徐庶俩人都没有说话,不过今日这朝堂的争论,刘禅却发现了新奇的地方。

    原本他以为,这俩高人年轻时本为好友。

    这些年治理大汉,他俩偶尔也有过不同的意见,也有过争论,但是最终俩人的意见,都能回归统一。

    但是今天似乎不同。

    因为丞相府的人,坚持认定立储就应该是立嫡不立长;而御史大夫府的人,则坚持立长不立幼。

    似乎都没有退让的意思。

    诸葛亮是丞相,丞相府的人,自然代表着诸葛亮的意思;徐庶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府的人,自然就代表着徐庶的意思。

    只是——

    刘禅等了好半天,也没有等到这两位高人发表意见,他们任由朝臣们各抒己见。

    至于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好像他俩并不关心。

    “陛下,臣等请立皇长子谭为皇太子。”

    “陛下,臣等请立皇次子谌为皇太子。”

    两方官员争论之后,一前一后的向刘禅请旨道。

    本来想听听两位高人发表意见,只是大殿上已经争论成这个样子,他俩依然选择不说话。

    当然——

    刘禅自然也不愿意大汉朝廷,因为立储的事情分成两派,从此明争暗斗。

    此前想听听两位高人的言论,也只是想知道,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既然他俩都不说话,刘禅也只能暗自感叹。

    高人啊——

    “诸位!”刘禅突然抬了抬手,笑着说道:“诸位爱卿的意见,朕已听得非常清楚,朕知道,诸位也是为了大汉长治久安着想。”

    争论了近一个时辰,刘禅觉得这场立储之争,可以终止了。

    先是两方安抚之后,刘禅才又说道:“无论是支持立长,还是支持立嫡,诸位说得都有道理;”说着他顿了一下,才道:“但是无论是朕决定立嫡还是决定立长,恐怕都会让另一方不满意。”

    刘禅说话的时候,大殿上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个人开口打断,似乎他们都在等着皇帝的决定。

    即便是诸葛亮与徐庶,也是依然安静的待在原地。

    只是——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两种意见,但是太子之位,却只有一个。

    如何平和两方?

    这似乎很考验天子刘禅。

    这也是所有大臣,安静的原因。

    只是刘禅却并没有觉得为难,毕竟他是来自一千多年后,看过以前多年的皇储之争。

    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

    随着皇子越来越多,最终都难逃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同室操戈,这种事情不要太多。

    比如特别有名的,就有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

    这几日,刘禅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如何避免将来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从而手足相残。

    以前他没有想过这事儿,但是现在他必须得想了。

    无论是张鸳生的刘谌,还是马娪生的刘谭,亦或者是以后的曹绫、王元姬、张鸯,他们都会生孩子。

    毕竟刘禅现在也才二十多岁,而他这几位后妃,又都是青春靓丽,美丽动人,用不了几年,这后宫里,还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个皇子来。

    无论是跟她们谁生的孩子,在刘禅眼里,都是他的亲儿子。

    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这是刘禅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诸位爱卿!”刘禅突然有些疑惑问道:“除了立嫡、立长之外,可还有别的立储之法?”

    刘禅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顿时陷入死一般沉寂。

    大臣们似乎都被刘禅这个问题,给震惊到了。

    短暂安静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丞相诸葛亮,率先出班问道:“陛下此言何意?”

    看诸葛亮终于开口,刘禅笑着说道:“相父,朕是在想,诸位爱卿都说得有道理,一时难以决断,便想着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众人闻言皆惊。

    两全其美?

    这一个太子之位,却有两位皇子竞争,如何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难不成俩人都册立为皇太子吗?

    “陛下,恕老臣愚钝;”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太子之位关系国本,只能是在立长与立嫡二者选其一。”

    诸葛亮的话,得到了大殿上所有大臣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现在就是二选一,没有第三种选择。

    要么是立皇长子刘谭。

    要么就是立皇次子刘谌。

    只是,刘禅却笑着说道:“相父所言极是,侧立太子,这关乎于我大汉国本延续...”说着他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却从怀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匣。

    整个大殿上的文武众臣,皆是不明所以。

    心道皇帝陛下,您这是何意?

    不过,看到那小木匣。

    他们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太子的人选,看来皇帝已经有了选择,只是此前他并未明示而已。

    刘禅将小木匣放于御案之上,顿了顿,才说道:“册立太子之事,朕有一个新的想法,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说完刘禅看向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请陛下示下!”诸葛亮开口道。

    皇帝有了新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并未选择是立长还是立嫡,那又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决定太子之位呢?

    “诸位爱卿!”刘禅轻轻拍了拍御案上的小木匣,说道:“这里有一份诏书,就是册立太子的诏书。”

    “不过,现在朕并不想公开宣布。”

    嘶——

    所有人又都是愣住。

    “朕决定——”刘禅朗声说道:“朕决定,采用秘密立储之法,册立我大汉的太子人选。”

    ???

    包括诸葛亮在内,整个大殿上的文武大臣,无一人不是惊恐莫名,心道什么叫秘密立储之法?

    看着大臣们一脸的懵逼,刘禅自然知道,他们现在都很懵,也都想知道什么是秘密立储。

    因为在此之前,并无什么秘密立储之说。

    这秘密立储,得是一千多年后,一个叫作雍正的皇帝,所发明的一种立储的办法。

    因为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他深知皇室为了争夺皇位,同室操戈,兄弟相残,他不愿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们,也出现这种事情。

    于是他便选择了秘密立储的方法。

    后世很多学者,曾经探讨过,都觉得这秘密立储,比起直接册封太子,可要高明得太多太多。

    首先,因为是秘密立储,所有的皇子都有机会。

    其次,也是因为皇子们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但又都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往常削尖了脑袋,各种勾心斗角,尔虞讹诈,互相残害。

    现在,却没有皇子敢于如此做。

    想让自己最终被父亲看上,就只能拼命努力的表现,让父亲觉得你是一个有资格成为继任之君。

    如此一来,皇子们会将如何坑害兄弟的心思,放在如何表现自己上面,反倒是让皇子们更加刻苦努力。

    所以,刘禅觉得。

    与其立一方,得罪另一方,或者得罪其他皇子。

    倒不如也学雍正皇帝,给每一位皇子都留下希望,然后让他们努力学习,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帝国有用之人。

    只是——

    这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方法。

    刘禅笑道:“此匣朕将悬于这大殿房梁之上,无朕许可,任何人均不得开启;”说着他顿了顿,才又道:“需得等到朕百年之后,由所有臣公一起将其取下开启,依此召侧立新君。”

    这——

    所有人都懵了,他们并未听过这种立储的方法,比如礼部侍郎张毣,就率先出班说道:“陛下,此法古之未有...”

    只是没等他说完,刘禅没好气的道:“张爱卿此言差矣,此法虽古之未有,但是古时没有,现在就不能有乎?”

    “朕问汝,若是朕依照旧制,立嫡或者立长,汝能否保证大汉诸位皇子,就不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朕再问汝,古之旧制,夺嫡之争,尚可少乎?”

    刘禅连续抛出几个问题,闻得张毣顿时懵了。

    张毣是原丞相府长史张裔的长子,后张裔病逝之后,刘禅提拔其为礼部尚书。

    可是此时,面对刘禅的两个问题,他却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没有人能够保证,未立的一方,以及其他的皇子,就不会参与争夺继承人的斗争当中去。

    至于参照旧制,夺嫡之争不要太多。

    远的不说,就是距离现在只有几十年的曹魏,就经历了夺嫡之争,曹操打破了非刘氏不得称王的组训,逼使汉献帝封其为魏王,定都邺城,加九锡,假节钺,为下一代篡汉建国,改朝换代铺平了道路。

    后来曹丕与曹植,就上演了一场夺嫡之争。

    所以,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册立的方法,因为无论是立谁为太子,其他皇子,还有一些世家勋贵,依然有可能掀起争夺继承人的争斗。

    被刘禅问懵的不知是张毣,其实就在刘禅的两个问题抛出之后,大殿上所有大臣,也都在暗自琢磨。

    少时——

    听明白了刘禅秘密立储之法的丞相诸葛亮,率先站出来支持刘禅,他说道:“陛下的秘密立储之法,老臣以为是最为妥当的立储之法,如此既不会导致夺嫡之争,也可使诸位皇子努力学习,从而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材。”

    “丞相所言极是!”御史大夫徐庶,也是点头附和道:“秘密立储,皇储的人选,只有陛下一人知晓,此法甚妥,甚妥。”

    有了诸葛亮、徐庶俩人的支持,其他大臣很快也都接受了这个秘密立储之法的决定。

    这场立储之争,最后以刘禅秘密立储而告终,刘禅也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立储诏书悬于未央宫前殿的房梁之上。

    ......

第189章:用心良苦

    一个多时辰的立储之争,最终是以皇帝刘禅的秘密立储而结束。

    但是——

    结束的,其实只是朝堂上的争论。

    因为在散朝之后,未央宫内和未央宫之外,关于这场立储之争的话题还未结束。

    先说未央宫内。

    散朝之后,刘禅直接就去了皇后的椒房殿。

    “梓潼见过陛下!”

    见刘禅回来,张鸳微微福身,向刘禅行了个礼;刘禅则是一脸疼爱的将其扶起,俩人回到寝宫内,看着摇篮中的皇子刘谌,刘禅呵呵细语道:“谌儿,将来汝可要做一位有为的君主。”

    “多谢陛下!”

    刘谌才刚满月,他自然还不能回答刘禅,最多也是咿咿呀呀的笑笑,算是他对父亲的回应。

    但是张鸳却不自觉的,向刘禅道了一声感谢。

    “梓潼何故谢朕?”刘禅笑着问道:“应是朕感谢梓潼才对,这些年若不是梓潼悉心陪伴,朕岂会有今日?”

    这是刘禅的心里话,因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其实是有些失落的,毕竟他知道历史上刘禅的命运,以及刘禅所统治的这个大汉王朝的命运。

    历史上的蜀汉,就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即使有一代大贤诸葛丞相殚精竭虑,也未能扭转乾坤,更何况是他这样一个未来世界的网文扑街作者。

    何以以小博大乎?

    但是,穿越已成既定事实,刘禅无法让自己离开这个纷乱的世界,除非他选择去自挂东南枝,但是他又不是那种喜欢轻生之人。

    面对已知不堪的未来。

    刚回成都登基那段时间,表面看上去,刘禅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倒是比以前更加乐观一些。

    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很郁闷,他很沮丧。

    他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憧憬,其实是他都不敢憧憬。

    弱汉何以抗衡强魏乎?

    也就在这段对他来说,最为难熬的时间,身边却一直有刘禅的原配张鸳陪着,张鸳经常会给予他鼓励。

    因为张鸳并不知道历史的进程,她只知道她是张飞的女儿,她是大汉王朝的皇后,她相信丞相诸葛亮,她相信自己的丈夫大汉天子刘禅,她相信大汉历代先帝,一定会保佑刘禅,保佑大汉王朝复兴,从而万世永昌。

    天天听着张鸳的鼓励,刘禅对于原来迷茫的未来,慢慢开始有了憧憬。

    正所谓事在人为。

    更何况,自己身边还有一位才智超群的神人孔明。

    于是刘禅才开始了一系列的计划。

    比如给丞相减压,传授诸葛亮与赵云练习太极,以此让前世的偶像,可以活得更久等等。

    如今十年过去了。

    再回头看看他在三国的这十年,他也曾遇到过风险,比如在潼关时,若是他的行动稍微慢一些,要是曹魏反应再快一些,他或许早已三世为人了。

    不过他是幸运的,十年间,他经历了很多事情。

    但是结果都是好的。

    大汉走向了另一条轨迹。

    这一切的功劳,刘禅觉得,都是因为张鸳,正是因为她最初的鼓励,一直的陪伴,才让他改变了这一切。

    刘禅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当张鸳诞下皇子时,他直接为他们的儿子取名为刘谌。

    取这个名字,虽然是有为了纪念原来历史上的蜀汉北地王的意思,当然他也希望他们现在的小刘谌,将来也能像历史上的北地王刘谌那样,做一个有骨气的刘氏皇子。

    至于册立储君,其实在刘禅的心里,早就有了决定。

    唯刘谌不可。

    先不说什么古人尊崇的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长的传统,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张鸳。

    他要让张鸳的孩子,成为未来的继承人。

    唯一的继承人。

    以此来回报张鸳对他的付出。

    可是——

    他却在朝堂之上,选择了秘密立储。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他要保护刘谌,同时提前遏制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夺嫡之争。

    虽然现在他只有刘谭、刘谌两个皇子,但是他今年才二十六岁好不啦,他的几位后妃,年龄最长的张鸳,也才二十五岁,最小的张鸯则只有十五岁。

    他还有大把的好时光,可以让他去挥霍。

    未来他会有很多的皇子。

    若是将来皇子多了,谁能保证不发生皇子争位的事情?

    秘密立储,就是为了防止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发生。

    这件事,刘禅也跟张鸳有过商讨,也得到了张鸳的认可。

    而且张鸳还非常的感动,虽然她只是一阶女流,但是皇室宫廷争斗的事情,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现在她有了儿子,又是嫡子,她自然知道,如果刘禅现在直接册立刘谌为皇太子,将来刘谌极有可能成为各种攻击的目标。

    为了保护儿子,采用秘密立储的办法,却是上佳之选。

    ...

    椒房殿内,一家三口因为秘密立储之事是其乐融融;不过在未央宫之外,有俩人却也是谈笑风生。

    丞相府一书房内。

    御史大夫徐庶,饮下一口清茶,笑着说道:“丞相,现在您可以放心了吧。”

    “元直所言极是,陛下今日之举确实让亮意外;”诸葛亮点了点头,轻摇手中羽扇,感叹道:“这秘密立储之法虽然古之未有,但是却杜绝了将来可能出现的皇子争位,而且还能让所有的皇子,因此努力成材。”

    徐庶也是点了点头,因为今日这场朝堂立储之争,其实就是他与丞相诸葛亮故意为之。

    当今天子登基也有十年之久,可是这十年里刘禅却还未参与治国理政,在徐庶归汉之前,军国大事,全部由丞相诸葛亮决断。

    后来徐庶归汉,被刘禅拜为御史大夫,从此诸葛亮便将内政之事,交给了徐庶治理,而他则主管军事。

    但是——

    诸葛亮很清楚,是人终会老死,无论是他诸葛亮,还是御史大夫徐庶,他们总有一天,也是会老死的。

    而且,他们应该会比天子刘禅,死得更早。

    他俩在世,他们还能替刘禅治理天下,但将来若是他俩先后离开人世,刘禅又该依靠谁来治理呢?

    毕竟他们现在年岁已经不小了。

    正所谓黄土已经埋了半截。

    这件事,一直让诸葛亮有些忧心。

    不过最近几年,刘禅的变化,也让他看在眼里,比如兵出子午谷,最终一战而定关中。

    还有他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些新式武器,以及改善的一些利国利民的技艺。

    诸葛亮对此都很欣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早在迁都长安之时,他就有意无意的开始将一些国事放手给刘禅,让他慢慢开始参与治国理政。

    比如册封徐庶,比如刘禅提出的科举制度,他都没有过多干涉,反而是从旁协助。

    他的目的很简单。

    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刘禅可以全面治国理政。

    如今同时出现了两位皇子,分别是皇长子和皇次子,可是皇长子是庶出,而皇次子却是嫡出。

    要是朝堂之上,出现支持两位皇子的争斗。

    刘禅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所以在今日在朝堂之上,就出现了御史大夫府的人,刻意站到庶出的皇长子刘谭这一边,力劝皇帝刘禅册立刘谭为太子。

    而丞相府的人,则遵循古法,极力支持嫡出的皇次子刘谌为太子。

    两方相争,皇帝需得做出最终决断。

    原本诸葛亮以为,刘禅在面对他与徐庶俩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之时,刘禅或许会陷入两难之境,最后刘禅或许会如往常那样,不得已而询问他的意见。

    可是——

    今日的刘禅,遇到这个两难的选择时,却轻松化解,而且还做出了让两方都不能拒绝的办法。

    秘密立储,古之未有。

    但是,谁能说此法就不可取?

    正如刘禅所问,谁能保证立嫡或者立长,将来就一定不会出现皇子争位的事情?

    但是秘密立储。

    嫡出的皇子有机会,庶出的皇子也有机会。

    况且最终立谁,皇帝并未当下做出决断。

    未来谁都有可能。

    皇子们想要获得机会,就得先努力做到有这个能力,而非是要用非常手段去获取。

    “丞相!”徐庶笑着说道:“看来我们是时候该让陛下,亲自参与治国理政了。”

    “嗯!”诸葛亮也是点了点头,道:“元直所言,正是亮久梦之事,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诸葛亮感叹说道:“如此,你我将来在九泉之下,也才有颜面见先帝矣。”

    “哈哈哈!”

    这场立储之争结束之后,大汉朝廷就发生了一些改变。

    往日有关军政之事,皆是御史大夫府、丞相府做出决定,然后就直接实施执行,若是遇到重大决策时,会在朝会上公议,大臣们商讨出最终结果,然后由皇帝刘禅拍板决断。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

    五日一朝的规制,变得更加严格起来,而且每一次在朝会之上,朝廷各部的事务决断,都会先表奏天子刘禅,在得到刘禅认可之后才会正式施行。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每日都会有数量不等的奏表,送进皇帝的书房宣室殿。

    看奏章?

    刘禅做了十年皇帝,还真没看过多少奏章,一般情况都是在五日一次的朝会上,会有大臣们递上一些奏表,让他御览决断。

    不过大部分奏表,最终都会是根据丞相诸葛亮、御史大夫徐庶的意思做出决断,因为军国大事,刘禅更相信他们两人。

    可是现在,每日送来的奏表,各种五花八门的朝政之事,都是一份份竹简,或者书札,就这样冷冰冰的送到宣室殿。

    刚开始,刘禅以为徐庶跟诸葛亮,只是让他看看就行。

    可是,每天早上送来的奏章,下午御史大夫府,或者丞相府就会有官员进宫,他们会来取回皇帝批示过的奏章。

    “这些奏章朕都已经看过了,请相父与徐爱卿酌情办理即可。”刚开始,这些官员进宫时,刘禅都会如此说。

    可是这些取奏章的官员却道:“回陛下,徐御史、丞相请陛下做出批示。”

    刘禅一时有些发懵,因为他没有批示的奏章,相府和御史大夫府的官员,均拒绝取回,除非刘禅对奏表之事,做出批示。

    这——

    ......

第190章:突来的战书

    以前刘禅除了朝会之日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闲的时候就可以去折腾一些,他想要折腾的事情。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每天都需要准时起床,因为在那宣室殿内,还有一堆奏表需要他亲自去批示。

    若是当日的奏表他未批复,次日一早,或是丞相诸葛亮,或是御史大夫徐庶,就会亲自进宫求见,然后苦口婆心的恳请刘禅及时批复那些奏表。

    刚开始,见到俩人时,刘禅还如往常那样。

    “军国之事,爱卿、相父决断即可。”

    可是每当刘禅这话刚说完,俩人几乎都会说:“陛下如今已经成年,理应决断国政之事,微臣定尽辅佐之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也才明白。

    这两位大贤之臣,这是要放手让他来治国理政,除非遇到他的决断不妥之时,俩人会进宫跟他商讨,然后再由他重新决断,若是他的决定正确,俩人很快就会以此施行。

    经过两个多月的折腾,刘禅终于体会到,想要成为一位有为的君主,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

    虽然诸葛亮与徐庶,有意让刘禅开始参与治国理政,倒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国事,都全部扔给刘禅让他处理。

    他们也懂得循序渐进。

    每日送进宣室殿的奏章,其实也并不是特别多,只要刘禅认真应对,最多半日即可全部处理完。

    这几个月里,刘禅除了每日会批复一些奏章,剩下的时间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这件事,自然就是骑兵的训练。

    五千骑兵,平日的训练,是由郭淮、田牧、杨同山三人负责,老将军赵云,则是加班加点的让匠人们,为他们赶制武器装备。

    大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正月。

    五千骑兵,全部配制了刘禅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装备。

    正月二十日。

    刘禅又一次出现在长安西校场。

    看着骑士们全副武装,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是他想要看到的骑兵的样子。

    不过今日他并未对骑兵们训话,倒是将几位主官叫到了一起。

    “诸位爱卿!”刘禅开口说道:“新式装备,朕已经给你们配备齐全,不知诸位爱卿,打算如何训练这支骑兵?”

    说完话,刘禅刻意看向了郭淮,毕竟他此前还是魏臣之时,就是统领的骑兵队伍,相信他对于骑兵的训练,肯定有一定的想法。

    只是现在骑兵配备了新的装备。

    他会如何训练呢?

    “回陛下!”郭淮拱手说道:“有了这些新式装备,臣等一定勤加苦练,让这支骑兵,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骑。”

    “哦???”刘禅笑问:“不知郭爱卿,具体打算如何训练?”

    郭淮一时愣住,皇帝配制的这些新式装备,他自然知道,这样的骑兵战斗力,绝不是以往的骑兵,可以与之比拟。

    比如此前他所领的骑兵,若是有这些装备,他就不会在潼关败于刘禅与魏延之手。

    因为以前的骑兵,没有马蹄铁,即便是马鞍、马镫也是相对落后的,战场上骑兵冲锋还可以,但是却很难完全解放骑兵的双手,从而轻松的与敌军厮杀。

    现在可不同了。

    更加完善的骑兵装备,可以让骑士们完全解放双手。

    但是——

    该如何训练呢?

    皇帝可还等着他的回答。

    稍加思索,郭淮才淡淡的说道:“陛下,微臣以为,骑兵有了陛下配制的马刀,还有骑士弩,微臣会重点训练骑士们的马上格斗,以及马上射术。”

    “嗯!”刘禅闻言点了点头,道:“郭爱卿所言正合朕意,现在我大汉骑兵,拥有更加实用的马鞍马镫,将士们骑乘会更加安稳,战场厮杀,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骑兵的马上格斗,还有他们射术,这是很重要的战斗方式。”

    刘禅并不懂得训练兵马,也只是前世看过一些相关资料,知道如何提升骑兵装备,但是具体训练,还得依靠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来执行。

    郭淮的回答,他很满意。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这支骑兵,提升了马上格斗,以及在马上就可以从容射箭,以后上战场的时候,大汉骑兵战斗力,绝对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既然郭淮已经指出了训练要点,刘禅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给他们灌输一些纸上谈兵的方法,于是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几个月前,朕曾与丞相打赌,朕要用你们这五千骑兵,去战胜丞相的一万骑兵。”

    ???

    刘禅话音刚落,在场几人均是一愣。

    皇帝跟丞相还有这样一个赌注?

    “诸位,”刘禅站起身来,笑道:“可不要让朕失望哦!”

    这——

    三人先是愣住,但是刘禅话已至此,他们也只得齐声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让陛下失望。”

    短暂训话之后,刘禅又单独与郭淮交流了一番,大体也是关于这支骑兵的事情。

    郭淮对此很感动。

    毕竟他只是一个降将,可是皇帝刘禅,从未拿他当着是降将,反倒是非常的信任他。

    这支骑兵的训练,刘禅便让他成为了主官,而田牧与杨同山只是他的副将。

    当然还有就是,当初他归降大汉的时候,刘禅宁愿释放已经擒获的魏国大将曹真,也要换回他的家眷。

    这些点滴,他时刻铭记在心。

    他要用战功,来回报刘禅对他的信任。

    接下来长安西校场的训练,那是热火朝天,郭淮对于每一次的训练,都是非常的严格。

    对于训练。

    郭淮的安排相对简单,每天其实就是三个科目,一个时辰的骑术练习,两个时辰的马上骑射练习,以及两个时辰的马上格斗训练。

    至于皇帝刘禅,他倒是很少再出现在西校场,一般十天半月才会来看一下,剩余的时间,他基本都是待在未央宫。

    因为他现在特别忙。

    他每天都需要批阅不少的奏章。

    ......

    大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四月初八。

    丞相府。

    十余封刘禅批复过的奏章,放在了诸葛亮的桌案上,诸葛亮还如往常一般,逐一翻阅。

    比起刚开始,刘禅现在的批复,越来越成熟,很多批示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诸葛亮不时微微点头,对于刘禅的批复表示认可。

    可是——

    当诸葛亮打开最后一份奏表的时候,诸葛亮愣了一下。

    因为这份奏表,不是他递上去的奏表,也不是其他朝臣递上去的奏表,被皇帝放错了送回了丞相府。

    因为这份奏表,跟其他奏表有些不同。

    说是奏表,倒不如说是战书。

    因为书札上面,只写着一句很短的话:半年之约已至,三日后朕与相父决战蓝田。

    !!!

    诸葛亮看见这句话,不由得一愣。

    半年之约。

    他自然知道刘禅所言何事,只是他早已经将这事儿给忘记了,没想到刘禅却还记得这件事。

    决战——

    诸葛亮看着这两个字,不由得淡淡一笑。

    同时,他也有些期待。

    毕竟这场所谓的决战,并不是真正的生死对决,只不过是天子刘禅训练的骑兵,要与他的骑兵进行一场比拼。

    回想半年前,刘禅那日对他说的那句话:“半年后,朕用五千骑,可战相父万骑。”

    五千对一万,真的能够赢吗?

    诸葛亮开始有些期待,因为这半年里,他在蓝田大营训练的骑兵,也都已经装备了马蹄铁、马镫和马鞍。

    为了显示公平,这半年里,诸葛亮从未踏足西校场一步,而且对于西校场的骑兵训练,他也从未向任何人,打听一个字。

    诸葛亮很期待,其实在未央宫里的刘禅,他自然是更加的期待,这几个月他虽然很少去西校场,但是这些骑兵的训练,他却也是了如指掌。

    “三日后!”

    “哈哈哈!”

    宣室殿内,刘禅慵懒的靠在龙椅上,哈哈大笑。

    一旁伺候的王元姬,却是有些疑惑:“陛下,就这五千骑兵,真的可以战胜丞相的万骑?”

    “爱妃不信朕乎?”刘禅翻了个白眼。

    “当然不是,”王元姬笑道:“只是,陛下只有五千人,丞相可有一万人,而且陛下也说过,丞相的骑兵,也都已经配制了马蹄铁、马镫、马鞍。”

    “那又怎样?”刘禅说着,一把将她搂在怀里,亲昵的道:“但是朕相信郭淮,还有朕的骑兵,一定是所向披靡。”

    或许是被刘禅搂得太紧了一些,王元姬挣扎了几下,但是却也未能挣脱,最终才不得已放弃,然后才说道:“陛下,决战那日,妾可以去看看吗?”

    “爱妃想看?”

    “嗯!”王元姬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整日待在宫里无所事事,正好趁机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咦!”刘禅一噘嘴,笑道:“爱妃原来是因为在宫里待腻了,想要出宫走走,并不是真想看朕与丞相决战。”

    “才不是呢!”王元姬反驳说道:“妾是真的想看陛下如何用五千骑兵,战胜丞相的一万骑兵。”

    “至于出宫走走,就是随便而已啦。”

    王元姬越是认真解释,刘禅就更加知道,她就是想出去走走,毕竟这天天就待在这未央宫里,日子久了谁也会觉得烦闷。

    不过,刘禅并未再揭穿于她,而是笑呵呵说道:“与丞相决战的事情,咱们先放一放,朕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想做。”

    “嗯???”王元姬闻言一愣,问道:“陛下还想做什么?”

    “爱妃猜猜看?”刘禅故作正经的样子。

    “妾,”王元姬摇摇头,道:“妾猜不着。”

    看着一脸疑惑的娇美人儿,刘禅轻轻一吻她的额头,宠溺的说道:“朕——今晚,想住爱妃的兰林殿。”

    ......

第191章:闪电取胜

    三日后——

    蓝田大营。

    一大早,蓝田大营就显得格外的忙碌,往日这个时候,骑兵们都要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训练。

    但是今天,整座大营没有训练,倒是有一种大战即将来临的紧迫之感,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领兵将领,不过脸上都写着“今日之战,我们必胜。”

    巳时初刻。

    呜,呜,呜呜。

    随着几声清脆的号角声响起,一支骑兵就从蓝田大营疾驰而出,而在大营外面的一片旷野之上,早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整装列队。

    “相父!”

    半山腰处,大汉天子刘禅,笑呵呵的对丞相诸葛亮说道:“今日之战,朕定能胜之。”

    “不然不然;”诸葛亮微微摇头,道:“陛下,为使比试公平公正,老臣也出五千骑;”说着他顿了一下,道:“如此陛下或可小胜。”

    五千对五千?

    不,这不是刘禅想要的。

    “相父!”刘禅拒绝道:“朕要的是以少胜多,而非旗鼓相当胜之;更何况如果相父也出五千骑,那朕即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今日的比试,本就不是生死相博。

    诸葛亮作为丞相,与刘禅虽为君臣但实际上,刘禅一直视他为长辈,所以这场比试,诸葛亮并不想占据人数优势。

    毕竟这大半年来,两支骑兵都在按部就班的训练,但是均还未达到可以驰骋天下的地步。

    本想着,两支骑兵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比试一下也就行了,可是他刚提出用五千骑比试,刘禅却说是胜之不武。

    虽然表面上,诸葛亮云淡风轻,但是心里多少对山下旷野里那支已经列队整齐的骑兵,有了一丝好奇。

    也就在说话间,蓝田大营的骑兵已经来到阵前,站在半山腰的刘禅看得仔细,蓝田大营的骑兵,绝对没有一万人,看上去与他的西校场骑兵,人数差不多。

    “相父,既然您只出了五千骑兵;”刘禅笑着说道:“那朕就用三千骑挑战。”说着便对福安说道:“传令,撤下两千骑。”

    “诺!”

    福安当即应诺,随后便拿出了一黑一白两面小旗,对着山下挥舞了两下,然后快速向后一甩。

    诸葛亮看得很认真,福安这个太监,他自然很熟悉。

    也就在他手里的黑白两旗落下后,山下的西校场骑兵就有了动作,靠后的骑兵当即向后撤退,看上去人数应该在两千左右。

    这一幕,确实让丞相诸葛亮,有些惊讶。

    看来天子今天是胸有成竹啊。

    既然如此,诸葛亮也不好跟着减少兵源人数,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若是他再撤下两千人,或许皇帝也会跟着减少,那如此折腾下去,这比试也就失去了意义。

    “陛下!”

    诸葛亮笑着说道:“比试可以开始否?”

    山下两支骑兵已经列队整齐,就等着这边半山腰的指令,他们就要向对方发动攻击。

    “开始吧!”刘禅淡然道。

    刘禅的话音刚落,立于不远处的一面战鼓,当即敲响。

    咚,咚,咚。

    三通鼓响之后,也就表示今日的战斗,正式开始。

    刘禅相对轻松,倒是坐在离他不远的王元姬,不自觉的紧握双手,紧张的看着山下旷野。

    “杀!”

    山下突然响起一声爆喝,首先行动的便是蓝田大营的骑兵,五千轻骑打马扬鞭,直逼对面的三千西校场骑兵。

    看着对面的骑兵已经启动,郭淮看了一眼田牧,又看了一眼杨同山,三人都是会意一笑。

    原地待命。

    三千骑兵,与郭淮三人一样,就这么远远的看着,看着蓝田大营的骑兵向他们冲杀而来。

    开战之前,两支骑兵相互的间距得有千步之遥。

    蓝田大营骑兵发起攻击开始,两支骑兵的距离越来越近,刘禅仔细的看着,看着蓝田大营的骑兵,他们的状态其实也非常不错,因为他们也都配备了马蹄铁、马镫、马鞍。

    骑士们一边拍马疾驰,一边挥舞着手里的弯刀。

    场面至少比起以前的骑兵,显得更加的从容。

    若是今日就是简单的骑兵格斗,刘禅并不能确定,他就一定可以赢下这场比试。

    毕竟诸葛亮练出来的兵,也不会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战胜的,要知道在历史上,即使蜀汉地小人稀,又稀缺能战骑兵。

    但是,就算是步兵,也能打得司马懿闭寨不出。

    司马懿手里,可是有大量的曹魏骑兵,而且在兵力人数上也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面对诸葛丞相,他也只能选择退避三舍。

    所以想要与丞相正面硬刚,那就是自讨没趣。

    但是刘禅现在并不担心,因为今天他也做出了特别的部署,而且是可以一战定胜负的部署。

    一直待在原地不动的西校场骑兵,就在蓝田骑兵距离他们还剩五六百步时,他们终于开始有了动作。

    分列左右两侧的田牧与杨同山,几乎同一时间,做出了向前的手势。

    只不过,他们所领的骑兵,行动的速度,并不快,都算不上驰骋,应该可以用散步来形容。

    ???

    诸葛亮看到这里,也有些疑惑。

    这是什么意思?

    本来人数就处于劣势,这是要分兵?

    但是很快,他就是一惊。

    因为他已经看到,杨同山与田牧俩人,领着各自手下的骑兵开始向两侧不断延伸,西校场骑兵已经摆成了扇形。

    蓝田大营的骑兵,是由关兴统领,他在奔驰中,也发现了有些不对劲,这天子的骑兵,这是玩的哪一出?

    骑兵对阵,不应该是直接来一个对冲,然后双方进行一场马上格斗,比拼一下双方的骑术,还有武艺吗?

    这——

    没等他想明白,位于中间的郭淮,突然拔出腰间长刀,突然高声喝道:“杀!”

    霎时间,一千人的骑兵队伍,立即启动,直奔关兴所领的蓝田骑兵冲刺而出。

    见对方已经发动攻击,关兴也是来了兴趣,至于两边的杨同山与田牧,他打算先放一边,先将郭淮击败,然后各个击破。

    毕竟他现在可是人数占优。

    可是,郭淮向前冲刺一段,突然又减缓了速度,就在与关兴的骑兵,还剩两百余步的时候,郭淮所领的一千骑兵,突然又停了下来。

    也就在郭淮停下的瞬间,两边的杨同山与田牧,突然又加快速度,他们顿时策马扬鞭,直奔关兴的两翼外围冲杀而去。

    “杀!”

    田牧厉声高喝,霎时间身后的骑兵将士,快速取出一只短弓,一边向前疾驰,一边弯弓搭箭。

    咻,咻咻!

    霎时间箭雨飞射,这可让关兴一时有些懵逼,咱们这是比试,你们这直接放箭这是什么操作。

    想要将我们射杀乎?

    要知道,短兵相接双方还知道手轻手重,至少不会伤害到对方,但是这羽箭可是不长眼睛的。

    “陛下!”诸葛亮也是一惊,急忙问道:“何故放箭?”

    诸葛亮想的与关兴是一样的,毕竟双方都是大汉的骑兵,这只不过是比试而已,比试可以分出胜负,但是不能造成伤亡。

    只是,刘禅却笑了笑道:“相父勿惊,朕怎可射杀我大汉骑兵乎?”说着他指着山下的骑兵,笑着说道:“相父您看!”

    诸葛亮闻声看向山下,只见杨同山与田牧两边的骑兵,羽箭铺天盖地的射向正在奔驰的蓝田骑兵,但是却未见一人落马。

    这——

    怎么回事?

    诸葛亮也是懵逼,毕竟羽箭可是不长眼睛的,更何况既然天子选择放箭,必定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可是,却没有一人受伤。

    而且,此时山下旷野中,放箭的可并不止是两边的杨同山与田牧,就连已经停下的郭淮所部,也是来回游弋趁机弯弓射箭。

    关兴所领的骑兵,此时已经乱了阵脚,没多大会儿功夫,他所领的五千骑兵,已经被西校场骑兵包围,他们只能不断挥舞着弯刀,想要将飞来的羽箭劈开。

    只是,这羽箭速度奇快,而且是越射越多。

    噗——

    一支羽箭噗的一声,就击中了关兴的左脸。

    关兴一脸惊愕,但是惊愕之后,他才发现脸部是感觉到了疼痛,不过像是被人拍了一个巴掌,并未感觉到箭矢刺入身体的刺痛。

    下一瞬,关兴眼睛手快,将一支即将逼近的羽箭抓住。

    这——

    关兴顿时愣住,这些羽箭不但都没有箭头,而且在箭头的地方还包裹着一团细软之物,所以这东西射在人的身上,只会有一阵撞击之感,并不会伤及他们。

    不过——

    看着手上的羽箭,关兴瞬间明白。

    他们输了。

    因为若是这些羽箭,不是这些细软的布头,而是锋利的箭头,他们这些人已经被射杀一大半,还怎么去与对手抗衡。

    就在关兴愣神的时候,原本在蓝田骑兵四周游荡的西校场骑兵,他们慢慢的停了下来,羽箭也停止了射击。

    半山腰处。

    刘禅笑呵呵的说道:“承让了,相父。”

    大局已定,刘禅用三千骑兵,赢了诸葛亮的五千骑兵,而且两支骑兵严格意义来说,双方都还没有正式接触,他们就已经分出了输赢。

    山下的双方都已经停了下来,诸葛亮自然知道,他与天子的这一场较量已经结束,他确实输了。

    因为按照比试约定,比试一旦开始,他们俩人只能作为观众在此观战,至于山下的骑兵们如何进行战斗,他们不能再进行挥。

    “恭喜陛下!”诸葛亮微微拱手笑着说道:“陛下赢了,老臣认输。”

    原本期待一场精彩刺激的较量,却是在如此快速的情况下,战斗就宣告了结束。

    观战的王元姬,似乎都还没没有反应过来,这场比试就已经结束了。

    这——

    ......

第192章:蓝田密谋

    蓝天大营。

    偌大的校场上,分左右站立着今日参加比赛的两支骑兵,关兴所领的蓝田骑兵,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些失落。

    另一边的西校场骑兵,一个个则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以少胜多,居然真的赢了丞相的骑兵。

    点将台上,皇帝刘禅缓步走到台前,朗声说道:“将士们,今天这只是一场比试而已,虽然朕的骑兵,侥幸取胜;”刘禅看向蓝田骑兵们,宽慰道:“这并不是说明,你们的实力不如朕的这支骑兵,这只是他们在装备上占据优势。”

    说着,刘禅拿起一张短弓。

    这张短弓,比起常见的那些弓箭手的弓,要短小不少,西校场的骑兵可是人手都有一张。

    这也就是刘禅所制的骑士弩。

    刘禅说着话,便也取出一支短箭搭在短弓之上,然后用力一拉,短箭顿时离弦而出。

    不过,其射程却要比常见的弓箭手的箭要近很多,其射程差不多也就是五十步左右。

    一箭射出,刘禅又说道:“从今天开始,大汉的所有骑兵,均会配制这种骑士弩;”说着又取出一把马刀,这也是他这次特别打造出来的武器。

    这马刀与蓝田骑兵的弯刀略有不同,刀身更加修长,而且刀身上还有血槽,若是两支骑兵最后要短兵相接,这种马刀不但可以劈砍,同时还可以捅刺。

    位于刘禅后面的诸葛亮等人,他们手里也都有这种马刀,还有短弓,诸葛亮仔细的看着这两件新式武器。

    他也终于知道了为何今天会输得这么快。

    此前他在这里训练的骑兵,其实也有训练骑士们骑射,只是常用的弓箭,在马背上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因为弓弩太宽大,不利于奔驰使用。

    练了这么久,士兵们的射术,其实也不咋地。

    今天的这场较量,他也就压根儿没想过要用弓箭,想着就让两支骑兵,来一场马上格斗也就是拉倒。

    不想刘禅的骑兵,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他短兵相接,更谈不上说什么来一场马上格斗。

    刘禅短暂训示之后,便与诸葛亮回到蓝田大营指挥所。

    屋内就剩刘禅与诸葛亮俩人。

    诸葛亮仔细看了几遍短弓,还有马刀,才笑着说道:“陛下,这种短弓虽好,但是其射程...”

    此前在校场上,他看刘禅射出的哪一箭,射程也就五六十步,似乎效果并不怎么样。

    刘禅却笑着说道:“相父,骑兵奔驰当中,其实不需要太远的射程,当我军抵达距离敌军五十步左右,就可以施射,骑兵的行动速度快,这种杀伤力已经足够。”

    这种短弓,可是让未来的蒙古骑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欧洲重甲兵,打得欧亚大陆那是闻风丧胆。

    几百上千年之后,都能有这样的威力,更别说如今还是三国时代,它的问世,其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今天的比试,其实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切,因为刚才在校场训示之前,诸葛亮也经过查点,他的这五千骑兵,居然有三千多人都被羽箭击中过。

    若是这些羽箭都是有箭头的箭矢,那也就是说,这三千多人今日那就是非死即伤。

    若是再让对方施射一阵,这五千人还能剩下多少?

    即便是他们猛冲猛打,但是最后他们可能还是会全军覆没。

    所以当刘禅说,骑兵使用的弓弩,并不需要太强的射程时,诸葛亮倒是也认可,随后他又看了看马刀。

    就在诸葛亮看马刀的时候,刘禅则从怀里取出了马镫、马鞍、马蹄铁、马刀、斩马刀、以及骑士弩的图纸,放到诸葛亮的面前,笑着说道:“相父,这些图纸朕今日都交给相父了,朕知相父对此十分精通,还望相父将其改良之后,可以装备全军。”

    诸葛亮接过图纸逐一细看一番后,赞叹道:“若论发明创造,老臣那敢与陛下相比,陛下才是这方面的天才。”

    听着诸葛亮的夸赞,刘禅不由得暗自发笑,心道朕那懂什么发明创造,不过就是朕比您多了解近两千年的历史而已。

    若不是前世因为写小说,要查询各种资料,您让朕制作这些东西,即使打死朕,朕也造不出来。

    不过,能被三国神人诸葛先生夸赞,这倒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俩人对武器装备简单交流了一会儿,刘禅又好奇的道:“相父,朕有一事想问相父。”

    “陛下请讲!”诸葛亮道。

    “如今天下依然是三足鼎立,”刘禅淡淡的道:“我大汉虽然占据益雍凉三州之地,但是魏吴依然强势,我大汉接下来应当如何应对?”

    这是刘禅最近一直在琢磨的问题,虽然现在大汉已经不在是历史上的蜀汉,偏居益州一隅,也有了问鼎天下的筹码。

    只是,面对强魏。

    大汉接下来到底该走怎样的道路。

    “蓄积实力,以待时机。”诸葛亮说道。

    现在他不在倾向与主动向曹魏用兵,更倾向于先让自己发展壮大,比如提升国力,加强军事实力,等到时机成熟,再择机出兵一统天下。

    “须待何时?”刘禅问道。

    只是刘禅话音刚落,诸葛亮却反问道:“陛下以为,我大汉可有一战曹魏之力?”

    “未有!”刘禅道。

    曹魏虽然经历了关中之败,但是其根本并未动摇,即使大汉现在加强了武器装备,有了三弓床弩加强版,现在也有了新式骑兵装备。

    但是就凭这些,想要东出潼关,与曹魏决战。

    至少刘禅现在还真没那个底气。

    “陛下英明!”诸葛亮道:“曹魏虽然遭遇了几场失败,但是现在的三国当中,论实力,曹魏依然是最强者,大汉想要角逐中原,还需要等待时机。”

    “嗯!”刘禅点点头,然后又问道:“相父,不知接下来我大汉需要如何提升国力。”

    既然暂时还不能与曹魏正面硬刚,而且现在汉魏有了上次的和亲之后,双方暂时罢兵歇战,这倒是给了大汉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这几个月,刘禅自然也知道,诸葛亮有意让他学习治国理政,所以今日机会难得,正好向丞相求教一些治国谋略。

    比如接下来大汉该如何发展。

    诸葛亮并未立即回答,却是饮了一口茶水,稍微思索了片刻,便站起身来,走向一旁的一张地图面前。

    刘禅见此,也跟着走了过去。

    诸葛亮的羽扇在地图上轻轻移动,不时回头看看刘禅,最后当羽扇缓缓向西移动,刘禅不由自主的道:“西域?”

    诸葛亮闻言,微微点头:“陛下英明,此时中原之地我大汉暂不可图。”

    说着,他在益雍凉划拉一圈,说道:“我大汉现在已经占据益雍凉三州,河套地区也尽收版图;”说着,他特别指了指凉州与河套地区:“河套、凉州原是曹魏养马之地,现在成了我大汉战马供给地。”

    “勿须太长时间,老臣只需五年时间;”诸葛亮肯定道:“五年后,我大汉必将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铁骑,那时若是中原有变,我大汉即可挥兵东出,一战可定中原。”

    “相父高见!”刘禅也是认可道。

    “现在,汉魏暂无战事;”诸葛亮又道:“我大汉可趁此机会打通西域通道,将我大汉的精盐、茶叶、丝绸、蜀锦等物,贩运至西域诸国,从而提升国家财政收入。”

    “嗯!”刘禅肯定的点头。

    不得不说,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打通西域,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很重视西域,曾有班超、张骞等人出使西域,为的也是加强与西方的联系。

    即使在几百年后的大唐,也很在意西域。

    只是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原混战,西域其实算是有些荒废,此前凉州之战时,大汉的疆域,向西也只是延伸道了酒泉附近。

    所以当诸葛亮提出发展西域,刘禅自然是表示认可,他笑着问道:“不知相父,打算如何打通西域?”

    毕竟西域小国林立,想要打通这条生财之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难不成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征伐吗?

    如果那样,这难得的安定的环境,岂不是又要因为战事,而拖累大汉的发展。

    诸葛亮并未直接回答,却是反问道:“陛下以为?该当如何?”

    刘禅顿时无语,本想问问诸葛亮该如何打通西域,却不想他却将这个问题反而抛给了他。

    “先礼后兵!”刘禅随口道:“先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各国,若是愿意归附我大汉便罢,若是西域诸国不愿归附,我大汉即可挥师西进,逐一将其剿灭。”

    ???

    诸葛亮顿时愣住,这皇帝怎么如此爱动刀枪?

    动不动就想给人家灭了?

    咱就没有温柔一点的手段吗?

    没等诸葛亮说话,刘禅又说道:“相比于让西域诸国归附我大汉,互通友好,朕更倾向于直接灭了西域诸国,从此便让西域成为我大汉的后花园。”

    面对中原魏吴两国,现在大汉还暂无一战可胜的机会,但是对于西域的这些小国,刘禅觉得想灭了他们,并不是不可以。

    刘禅话音刚落,诸葛亮心中一顿,他并没有想到刘禅会有这样的想法,居然是直接灭了西域诸国。

    这——

    ......

第194章:灭其国不如诛其心

    至从领兵西征以来,刘禅还从未亲自上阵与敌将厮杀过,此时这大宛国公主上阵,他还真的来了兴趣。

    见那大宛公主正向自己杀来,刘禅并未退却,反倒是高声笑喝问道:“爱妃通名,朕的枪下不死无名之妃。”

    ???

    那女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明白刘禅的意思,只当是刘禅在问她姓名,她冷笑道:“我乃大宛公主鳯玘,汝记下本公主的姓名,下辈子若还不安分,本公主还要杀汝。”

    鳯玘说完,距离刘禅已经只有十余步。

    刘禅自然看得出来,这女子实力不容小视,经他这一番戏弄之后,她已是杀心毕露。

    噹——

    鳯玘飞奔上前,当即就是一刀劈下,不过刘禅快速举枪便挡,刀枪顿时碰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不过,刘禅却能感觉得到,鳯玘虽然勇猛,可是其武艺实力并不算出众,或许可与曹绫一战。

    得知对手实力,刘禅也就心中有数。

    “公主殿下!”刘禅一边接档鳯玘的劈砍,一边继续调笑说道:“公主用力,汝若杀不死朕,朕必娶汝为妃。”

    “找死!”鳯玘一刀劈下,又是一声怒吼:“今日本公主必定杀汝。”

    “汝杀,汝杀!”刘禅又挡一阵,才道:“汝是杀了不了朕的,朕还未娶汝为妃呢。”

    “无耻!”

    “谁无耻?”

    “汝无耻!”

    “汝是谁?”

    “汝是汝!”

    “到底谁是汝?”

    “...”

    刘禅一边从容应对,一边戏谑鳯玘,几番争斗下来,鳯玘早已心乱如麻。

    这是打仗好吗?

    她根本没有想到,这大汉的天子,竟然是一个话痨。

    “汝怎会如此多话?”

    鳯玘一刀劈在刘禅的枪上,并未回刀,而是想要凭借她的力气,将刘禅压制。

    可是,刘禅从小练枪,而且这些年每日也都加强锻炼。

    毕竟身处三国乱世,若是没有一身好的武艺,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

    这鳯玘虽然刀法犀利,不过还在刘禅可控的范围之内。

    此时刘禅与鳯玘咫尺之遥,也能更清楚的欣赏她的容貌;她的脸上未施粉黛,冷淡的脸庞依然清新动人,一双淡棕色的眸子杀气逼人,还有下巴处那一颗绿豆大小的黑痣,犹如镶嵌在美玉上一般,毫不突兀。

    看到刘禅紧紧的盯着自己,鳯玘猛地一推,快速向后退走。

    因为她知道,她并不是这个大汉天子的对手。

    看着远去的鳯玘,刘禅无奈的摇了摇头。

    “陛下!”

    郭淮催马上前,问道:“陛下安好?”

    “爱卿勿惊!”刘禅道:“此女还伤不了朕。”

    郭淮的问话,本就是客套话,因为刚才鳯玘冲杀过来,仅与刘禅对阵两个回合,他就已经看出,鳯玘不是刘禅的对手。

    只是现在鳯玘退走,作为臣下,不得不上前关心一下。

    “此女如何?”

    看着已经退回大宛军阵的鳯玘,刘禅笑问道。

    “陛下喜得此女乎?”郭淮问道。

    郭淮话音刚落,刘禅也看出了郭淮脸上的不屑,知道他应该是想说,皇帝陛下,我们现在是在打仗,别只顾着美女。

    “此女虽好!”刘禅朗声道:“朕更喜得大宛!”

    就在刘禅说话间,鳯玘已经退至阵前。

    看着鳳玘一脸的愁容,一位中年络腮汉子说道:“公主休恼,待末将擒杀此贼,为公主泄愤。”说着,他便弯刀一挥,高声喝道:“杀!”

    随着这名壮汉的吼声响起,数万大宛骑兵,顿时如潮水般向汉军冲杀过去。

    此前一阵,刘禅只当是一道开胃菜,毕竟战将厮杀,更多的还是出现在影视剧当中,真正的战场,除了偶尔有战将出阵厮杀,更多的时候,还是比的双方的兵力。

    看着已经开始冲锋的大宛骑兵,刘禅自然也不能退缩,他赶忙收回心神,手下诸将也是整装待发。

    “田牧、关索!”刘禅吩咐道:“汝二人攻击敌军左翼。”

    “诺!”

    俩人刚一应诺,刘禅又道:“涂连虎、赵统,汝二人攻击敌军右翼,其余诸将随朕中路迎敌。”说着刘禅长枪一指,高声爆喝道:“杀!”

    刘禅的喝声刚罢,左右两翼的田牧等人,立时策马扬鞭,直奔前方冲杀过去,而中路的刘禅郭淮等人,则是缓慢推进。

    刘禅很清楚,鳯玘已经与他厮杀过一阵,大宛人只会死盯着他这个点冲杀,这也是他想要的。

    事实也正如刘禅所想,看到汉军两翼飞驰而出,但是大宛骑兵却并未去搭理他们,而是直奔刘禅所在的中军猛冲过来。

    不过,刘禅往前并未走多远,数万汉军顿时万箭齐发。

    特别是游走到两侧的汉军,他们并不急于冲杀大宛军阵,他们只顾来回游弋,趁机射杀大宛骑士。

    “杀!”

    “啊!”

    大宛骑兵并没有经历过这种厮杀,以往骑兵交战,都是双方对冲,然后就比谁的刀更锋利,谁的力气更大。

    可是这大汉骑兵,根本就不与他们交阵,而是胡乱放箭。

    五十余步。

    只是一盏茶的功夫,大宛军阵已经乱做一团,死伤无数,不过主力框架还在,骑兵们在那中年壮汉的率领下,依然向刘禅这边猛冲过来。

    因为他很清楚,大汉皇帝就在这里。

    只要杀死刘禅,这几万汉军,立即就会土崩瓦解。

    “陛下!”郭淮一马当先,将刘禅挡在身后,其余骑士也是奋勇向前,这是两军对冲,他们自然也很清楚,皇帝若是有丝毫闪失,他们这支骑兵,很快就会溃败。

    “休要管朕!”刘禅拍马上前,爆喝道:“跟朕一起杀敌。”

    刘禅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命很重要,但是他更清楚,天子不怕死,将士们就会更加拼命,这个时候他决不能退缩。

    还有——

    他更加清楚,这一次他御驾亲征的目的,面对曹魏,面对东吴,或许他不敢轻易涉险,因为一旦他在战场上有所闪失,魏吴必然大举反扑,大汉必然危矣。

    但是,这里是大宛。

    相比于魏吴,大宛的实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此番御驾西征,他就是要告诉世人,他刘禅,绝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他要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个敢打敢拼的皇帝。

    这一仗,是他要向世人证明的一场战争。

    “杀!”

    刘禅也不管战场凶险,跟着大部队就向前冲杀过去,而汉军的前队,已经与大宛骑兵交上手。

    若论战马!

    大汉骑兵主要是凉州战马为主,而大宛骑兵基本都是大宛马。

    在前世他就有听说过,大宛马奔跑之后会流出如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汉武帝曾赐“天马”美名于汗血宝马。

    至从占据关中,得到凉州马、河套战马。

    刘禅就对马匹是情有独钟,此番亲征大宛,也是看重了大宛的汗血宝马,若是能够一战征服大宛,从此大汉的骑兵再不缺优良马匹。

    此时看着前方大宛骑士坐下战马,刘禅更是喜不自胜。

    虽然郭淮等人有意将刘禅挡在身后,不让他与敌军接触,但是刘禅几个冲锋,还是冲到阵前。

    “那是刘禅!”

    “杀刘禅!”

    “杀刘禅!”

    一名大宛战将厉声喝道,霎时间位于前阵的大宛骑士,像是疯了一般,都向刘禅这边扑来。

    不过,刘禅也是身怀武艺,身边又有训练有素的大汉骑士,这些大宛骑兵虽然知道阵中那名金甲战将,就是大汉的皇帝,但是他们想要冲杀到他的跟前,还不是那么的容易。

    “杀!”

    刘禅已经杀到阵前,也顾不得多想,遇到大宛骑兵,就是左劈右砍。

    啪!

    一声声清脆的响声,一个个大宛骑士的跌落,还有天子的一马当先,顿时让所有的大汉骑兵士气大震。

    虽然大宛骑兵拥有良种战马,但是在面对大汉的马刀,他们即使冲到跟前,结局也是非死即伤。

    相比于大汉的马刀,大宛骑兵手里的弯刀,颓势尽显。

    原本还有些担心天子以身犯险,但是经过几番冲杀,郭淮一直都紧随在刘禅的身边,看到刘禅如此勇猛,倒是让他眼前一亮。

    皇帝原来如此英勇?

    阵前有汉军两万多人对冲,外围又有两万多汉军施射冷箭,原本想要以逸待劳的大宛骑兵,与大汉骑兵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就是死伤大半,而汉军这边,虽然也有死伤,但是相比于大宛的伤亡,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原本两军人数上,大宛骑兵就处于劣势。

    大汉共计五万骑兵,而大宛的骑兵只有三万人,外加大汉骑兵的坐骑全部配备了马镫马鞍,他们的手里还有新式马刀。

    可是大宛骑兵呢?

    马镫马鞍虽有,但是还是那种无鞍之鞍。

    人数上,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想要以逸待劳,很快也就成了一番空谈,随着大宛骑士死伤越来越多,时至正午时,三万大宛骑兵仅有不足万人撤出战场,狼狈逃回贵山城。

    “追!”

    郭淮高声喝道,可是刘禅却摆了摆手,道:“穷寇莫追,经此一战,大宛人已无抵抗之力,我等尽可等候大宛人的降书!”

    灭其国,不如诛其心。

    大宛不愿臣服大汉,刘禅虽然恼怒,虽然很想直接灭了大宛国,不过相比于直接将大宛灭了,倒不如让他们真心臣服更为妥当。

    远远的看着大宛骑兵败退回贵山城,刘禅并未有丝毫的遗憾,反而是对战场上留下来的数千匹战马来了兴趣。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946/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作者:酸汤折耳根所写的《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为转载作品,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介绍:
网文作者魂穿三国世界,化身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先主刘备临终遗言:皇儿,你一定要听话,好好活着——
刘禅:父皇放心,汉室未兴,儿臣岂敢早亡!!!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