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文阅读

作者:酸汤折耳根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txt下载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39章:算计

    费祎的口风终于有了松动,这让卫臻等人顿时放松了下来,至少今日费祎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死咬着原定的条件不放。

    减少割让上谷郡。

    “费先生!”卫臻道:“还是将代郡也一并减了吧,这一次让我大魏丢失了六个郡,我大魏损失很大啊。”

    卫臻说话很客气,犹如朋友之间那种。

    “不不不...”费祎摇头道:“我大汉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这减去了上谷郡,费某此番回去,定然还会被天子责罚,代郡是绝不能再减。”

    卫臻想争取再少给一个代郡,费祎自然也想多要一个郡,俩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如同街市上小贩们谈生意一般。

    “减掉代郡吧。”

    “不行,代郡不能减。”

    “六个郡够多了。”

    “那也不多一个代郡啊。”

    “我大魏损失太大啊。”

    “我大汉损失也不小。”

    “......”

    俩人争论的时候,旁边的魏国大臣们,也是跟着帮卫臻的腔,说话语气也变得出奇的好,一口一个费先生。

    只是——

    即使一人面对大魏群臣,一张嘴面对数十张嘴。

    费祎依然选择了坚持。

    代郡——必须割让。

    原因很简单,虽然魏国这些大臣们说了这么多,但是从他们的语气可以听得出来,他们今天是真想谈判成功。

    这就很简单了。

    魏国人希望换回曹叡,六个郡都已经答应了,也不差再多这一个郡。

    当然,最重要的是,费祎很看好代郡。

    因为代郡隶属于幽州,在雁门郡的东北部,毗邻燕山一线的上谷郡,若是从代郡向南,过了长城就可以直接进入涿州境内。

    现在汉魏虽然在和谈,但是汉魏迟早还会爆发战争的,大汉迟早也会要一统中原的。

    若是占据了代郡,他日若是想要出兵伐魏,大汉就会多一条向曹魏出兵的选择。

    所以——

    代郡必须争取到。

    “费先生!”卫臻道:“代郡真的不能去掉?”

    “真的不能!”费祎故作有些为难的道:“我大汉天子提出的是要割让八个郡,现在费某已经擅自做主,减去了上谷郡,代郡实难减去。”

    “唉!”卫臻故作长叹。

    费祎虽然面色平静,不过听到卫臻这一声长叹,心里多少还是不由得一紧。

    ‘难道今天谈不成了?’

    费祎自然还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魏国本来已经答应了丞相提出的条件,而且还多给了三百车精铁,费祎本可顺水推舟,轻松答应,以此完成丞相交给他的这个任务。

    但是现在,他还想要为大汉再争取一下。

    可是卫臻的表情,让费祎有些担心。

    担心他坚持不让代郡,会不会导致魏国停止谈判。

    只是——

    卫臻长叹一声之后,却也是有些为难的道:“费先生,既然如此,我等也就不为难费先生了。”

    ......费祎突然有些紧张,很期待卫臻接下来的话语,只是这卫臻说话故意放得很慢,这反倒让费祎有些焦急。

    ‘快说啊!’

    ‘说你们魏国同意割让代郡。’

    ‘您快说。’

    费祎心中暗自期待着,只是卫臻说完停顿了好半晌,才无奈的说道:“也罢,为了汉魏万世盟好,我大魏同意贵国的释放条件,连同代郡,共计割让七郡给贵国。”

    卫臻说完话,脸上写满了失落和委屈。

    像是这代郡就是他身上的一块肉一般,不过费祎总算可以心满意足,长舒一口气了。

    ‘七个郡,加上三百车精铁。’

    ‘此番入魏,费某终于完成了丞相交代的任务。’

    就在费祎心中暗喜之时,可是卫臻却又说道:“费先生,代郡我大魏已经答应割让给贵国了,不知贵国可否再做一丝让步...”

    “???”

    费祎闻言,不由得一愣。

    ‘卫臻,汝要干什么?’

    不过没等费祎说话,卫臻却喃喃的道:“我大魏已经答应将代郡割让给贵国,还请贵国先释放我大魏的天子;”卫臻的语气很是客气,而且还有些恳求的意味:“只要我大魏天子回魏,我大魏立即按照贵国的要求,撤出代郡的所有驻军。”

    ‘???’

    ‘想什么呢?’

    费祎顿时无语,他自然知道卫臻这是打的什么算盘,先放曹叡,再从代郡撤军?

    这怎么可能?

    曹叡若是回到了魏国,魏国还有可能履行和议吗?

    呵呵——

    “不行...”费祎回答的很坚决:“大魏必须先从代郡撤出驻军,稍后费某就会传信回长安,让天子派军接管代郡;”说着费祎顿了顿,才又说道:“贵国何时从代郡撤军,我大汉何时释放贵国君臣。”

    “费先生...”

    “此事绝无更改。”

    卫臻想的很简单,想着先答应下来,但是只要天子回到魏国,谁还管你什么和议,到时候别说代郡了,恐怕连其余六郡,大魏也不一定真的会放弃。

    那个时候,所有的决定,都得按照天子曹叡的意思来办。

    可是——

    他也没想到,费祎却是如此坚决的给予了否决。

    “还有...”费祎又一次说道:“贵国只能撤走在代郡的驻军,不得迁走一个百姓,否则...”说到这里,费祎的语气明显提高了音量。

    意思很明确。

    魏国只能撤走你们的兵马,但是老百姓你得给我全部留下,可别想着给我大汉留下一座座空城。

    攻城夺地,只占据一些空城,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卫臻等人顿时有些为难。

    因为同意割让这些郡,这是司马懿等人一致同意的,只是他们的意思是,先答应下来,但是却要大汉释放曹叡。

    若是大汉不同意,实在不行,也可以选择撤兵的同时,随便将百姓一并迁走。

    “费先生...”卫臻刚欲开口,费祎这个时候,却抢话打断说道:“这是我大汉的底线,若是贵国能够接受,这场和谈就可以继续,如果贵国不能接受;”费祎说着,故作无奈的样子:“那费某也就爱莫能助了。”

    现在费祎很清楚,这个时候决不能再妥协了。

    既然魏国都已经同意割让代郡,也就说明他们是愿意以割让州郡的形式,换回他们被大汉俘获的君臣。

    已经知道对方的底线,那只需坚持不松口就行。

    更何况,费祎也不是傻子。

    他自然知道,一旦答应先放人,魏国后撤军,这可是留下一堆的麻烦,而且极有可能让大汉继续与魏国厮杀。

    不——

    这是绝对不行的。

    大汉此番选择谈判,就是想要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可不想到时候为了一个代郡,让这场战争继续延续。

    ......

第240章:兄妹情深

    大汉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10月26日。

    晋阳城,太守府。

    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太守府响起。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御史大夫徐庶向刘禅微微拱手,笑着说道:“用一个曹叡,为我大汉换回了七个郡,还有三百车精铁,值了。”

    “哈哈哈!”刘禅大笑说道:“千值万值!”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费祎派人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赶到晋阳报信。

    汉魏合议——达成。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魏国方面最终还是接受了大汉的释放条件,以太原、河东、乐平、上党、新兴、雁门、代,共计七个郡,以及三百车精铁为代价,换回被汉军俘获的魏国君臣。

    “此番谈判,费祎当居首功!”

    “陛下英明!”

    刘禅接着对徐庶又道:“徐爱卿!”

    “微臣在!”

    “速差人至雁门郡,”刘禅说道:“让魏延立即派兵去接管代郡,切不可让曹魏迁走代郡一个百姓。”

    “微臣遵旨!”

    徐庶当即应命,这事儿确实得抓紧去办,既然曹魏已经答应了释放条件,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避免曹魏反悔闹出什么幺蛾子。

    先接管了代郡再说。

    未等徐庶离开,刘禅又说道:“晋中河东诸郡,也需立即增派兵马驻防。”

    现在看上去大汉已经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汉魏之间绝对不可能因此和平相处。

    为了避免魏国出尔反尔,趁机出兵晋中。

    “诺!”

    徐庶当即应道:“微臣前日已差人回长安,让丞相再调集一些兵马到晋中布防。”

    “好!”

    “好!”

    “好!”

    刘禅连声叫好,一直紧绷的神经,这一刻也终于放松了下来。

    “陛下!”

    徐庶突然说道:“晋中战事已经结束,陛下不如先行回返长安,晋中诸事,微臣自当处理妥当。”

    折腾了这么久,徐庶其实一直有些不安。

    皇帝身临前线,这肯定不是长久之事,现在战事已经结束,汉魏也已经达成了和议,皇帝也就没有必要,在留在晋中前线了。

    “好!”刘禅没有推脱,当即答应道:“朕就随了爱卿的心意,明日吧...明日朕就回京!”

    “多谢陛下!”

    徐庶长舒一口气,只要皇帝回到长安,他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处理晋中之战的后事。

    ......

    次日清晨,大汉天子刘禅,大汉皇妃大宛国公主鳯玘,在老将军赵云的保护下,一路向西回返长安。

    赵云携带的兵马并不多,一共也就五千人,主要是骑兵。

    与刘禅一道回长安的,还有曹魏的皇帝曹叡,因为按照汉魏之间达成的和议,一个月内魏国需要从代郡撤出所有驻军,同时向大汉提供三百车精铁。

    等曹魏履行了他们的义务,大汉就需要将曹叡等人释放。

    但是——

    晋中诸郡,现在虽然已经被大汉占据,但是它毕竟在此之前可是一直是隶属于曹魏的。

    因此将曹叡留在晋阳,不安全的因素还是有太多太多。

    长安却不同,那是大汉的帝都。

    只要曹叡在大汉的手里,大汉就手握一张王牌。

    不过带走的也就只是曹叡与司马师俩人,其余被俘的魏国大将,则全部留在了晋阳。

    ......

    半个月后。

    长安。

    未央宫。

    “陛下!”

    大汉皇妃曹绫一脸的憔悴,带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刚一进宣室殿,就扑通跪匐在地。

    “爱妃快起!”

    刘禅当即上前扶起曹绫。

    “爱妃这是作甚?”

    “快快起来。”

    刘禅虽然嘴上如此说,但是心里自然知道她这是为了什么。

    “陛下!”

    曹绫并未起身,早已是梨花带雨一般的哭泣着,吓得旁边的小男孩也是哭喊着:“母亲,母亲不哭。”

    这个小男孩,他叫刘叡,是刘禅的皇四子,正是曹绫为他所生,今年刘叡刚好三岁。

    曹绫并未在意儿子的劝说,她向刘禅恳求道:“陛下,求陛下开恩,求陛下开恩,求陛下饶恕皇兄...”

    曹绫与曹叡一奶同胞,此前曹绫已经得知,她的哥哥在晋阳被她的丈夫刘禅活捉。

    这可是晴天霹雳。

    作为魏国公主,曹绫虽然是以和亲的方式,不得已嫁到了长安,成为了刘禅的妃子。

    但是,她毕竟是魏国公主。

    哥哥成了大汉的俘虏,大汉岂能轻易饶恕于他。

    这些日子她是心急如焚。

    虽然她也听说了,大汉与大魏正在和谈,但是哥哥一日不回魏国,她就一日不得安心。

    毕竟,曹叡可是魏国的皇帝。

    “陛下!”

    “妾求您!”

    现在曹绫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如此恳求皇帝,希望他能念及他们夫妻一场,希望刘禅能够不伤害哥哥的性命。

    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她才故意带着儿子刘叡来求刘禅。

    “父皇!”

    “父皇!”

    小刘叡自然还不懂得这些大人的事情,只是看着母亲哭成这样,他现在只能希望父亲出马,让母亲不哭。

    “叡儿不哭!”

    “叡儿不哭!”

    刘禅将刘叡抱在怀里,然后握着曹绫的手,肯定的道:“爱妃切勿忧伤,朕不会伤害汝兄的。”

    “现在汉魏已经达成协议,用不了多久,朕自然会释放汝兄回返魏国。”

    看着曹绫依然还在哭泣,刘禅补充说道:“爱妃啊,现在朕是最不愿意汝兄有什么意外,汝可明白?”

    “???”

    曹绫闻言顿时一愣,似乎有些不明白刘禅这话的含义。

    毕竟汉魏两国攻伐多年,那还有不希望敌国君主不死的对手,若是换作是她,她巴不得对方君主死得越快越好。

    “爱妃快起来,听朕与汝细说。”

    “母亲起来。”

    “母亲不哭!”

    刘叡很是聪明,虽然不懂得大人的事情,但是他自然听得出来,他的父皇也在劝慰母亲。

    等曹绫缓缓站起身子,刘禅让其在旁边坐下,然后认真的说道:“汝兄是魏国的皇帝,他无恙魏国定然无恙,他若遭遇不测,魏国必乱。”

    刘禅这话一出,曹绫更是惶恐。

    ‘陛下难道不希望魏国乱吗?’

    ‘魏国乱,大汉可趁机出兵伐魏,进而一统天下。’

    刘禅自然看出了曹绫的疑惑,笑了笑说道:“现在我大汉刚刚经历了两场西征,如今又与魏国在晋中爆发了一场大战。”

    “现在...”刘禅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的大汉,急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若是汝兄遭遇不测...”刘禅故意紧盯着曹绫,问道:“难道觊觎魏国疆土的,只有我大汉乎?”

    “东吴?”曹绫未经思索便脱口而出:“陛下是说东吴?”

    “嗯!”刘禅点了点头,道:“爱妃所言极是,此时若是魏国生乱,我大汉虽然也可以出兵中原,但是因为此前的战事消耗巨大,即使出兵中原,也显得有些捉襟见拙。”

    “但是东吴却不同,孙权这些年,一直觊觎着魏国的土地。”

    刘禅这么说,曹绫自然也是认可的。

    先就别说其他地方了,仅仅就是合肥,那孙权就出兵攻打过好几次,若是现在大魏自己乱了,那孙权还不立即趁火打劫,出兵北上攻伐魏国吗?

    ......

第241章:知己知彼

    看曹绫心情略有平复,刘禅也不想继续深一层的继续讨论下去,毕竟战争还是不要把女人牵扯进来的好,于是故意笑着对儿子刘叡说道:“叡儿...想不想见见舅舅?”

    刘叡见母亲已经不在哭泣,而且好久也没有见着父皇了,这个时候父皇突然提出舅舅两个字,开始有些懵,但是还是本能的点了点头,道:“想!”

    “朕的叡儿想见舅舅了。”

    “哈哈!”

    “走啰,见舅舅去啰。”

    刘禅当即抱住小刘叡就要往外走,可是刚走两步,却发现曹绫依然原地呆坐着,他回头笑了笑,道:“去见见他吧,汝兄妹二人,也有好多年没见了。”

    入嫁长安也已经有五六年,而且现在儿子都已经三岁了,曹绫也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哥哥。

    只是——

    她从未想过,他们兄妹居然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见面。

    “陛下...妾...”曹绫欲言又止,刘禅自然知道她在顾忌什么,于是回身过来牵着她的手说道:“朕与汝兄虽然是对手,但是我们也是亲戚。”

    “今日就当是亲戚走访,暂不论国事。”

    刘禅都这样说了,曹绫也只好跟着刘禅,一起朝未央宫西南角的一座宫殿走去。

    ......

    一座普通的宫殿,院内有一些太监宫女不时走动。

    在里屋里,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脸色阴沉,依靠在一张木椅上,他在沉思。

    ‘朕...愧对列祖列宗。’

    ‘朕...’

    他是曹叡,暂时被软禁于这座位于未央宫的普通宫殿,对于未央宫,他其实并不是很陌生。

    很多年前,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曾有幸来过一次长安。

    只是那时候的未央宫,经过几十年的战乱,这里早已有些破败,如今再次来到这座宫殿。

    他看得很清楚。

    昔日的破败,现在已经被繁华取代。

    现在这里,又成了大汉王朝的帝都。

    虽然他已经是大魏的皇帝,但却并不是这座宫殿的主人,而是这座宫殿主人的俘虏。

    “陛下驾到!”

    就在曹叡沉思间,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高喝。

    这一声陛下驾到,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讽刺,因为他本身也是一朝天子,往日他要出现在某个地方,也会有人在前方这么喊。

    只是——

    现在听到的这一声...已不是对他,而是他一直想要打败的那个对手。

    曹叡没有动弹,依然自顾自的依靠在木椅上。

    过了一会儿,熟悉的身影进入屋内。

    一共来三人,一对男女,一个小孩。

    “皇兄!”

    一声熟悉的声音传入耳膜,只是这声音又显得很陌生,因为往日听到的这个声音,她是多么的灵动清澈。

    可是现在,这呼唤中,明显带着一丝丝悲鸣。

    “皇兄!”

    曹绫快步来到近前,微微福身,欠声道:“臣妹见过皇兄。”

    “绫...”曹叡刚欲开口,却被刘禅一句话给打断,只听刘禅笑呵呵的道:“叡儿...快给舅舅见礼。”

    说完便将刘叡放下,刘叡见着略显憔悴的曹叡,似乎有些胆怯,一双小脚却是挪不开步子,紧紧依靠着父皇刘禅。

    “叡儿不怕...这是舅舅。”

    刘禅微微蹲下,一脸和善的对刘叡说道:“快给舅舅行礼。”

    听了刘禅的话,刘叡虽然有些胆怯,但还是向前走了两步来到曹叡的跟前,然后微微鞠躬,低声道:“叡儿拜见舅舅!”

    舅舅...叡儿...

    曹叡是一脸的茫然,若是说舅舅,妹妹曹绫生的孩子,自然应当称呼他一声舅舅。

    只是——

    叡儿?

    刘禅发现了曹叡的疑虑,笑着说道:“元仲,汝应该还不知道吧,这就是朕与绫儿的孩子...”元仲是曹叡的字,刘禅故意唤他的字,也是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

    刘禅一边说着,一边自己拉来一张木椅,在曹叡的对面坐下一边说道:“朕得感谢元仲,若不是当年元仲愿意与我大汉和平相处,特将绫儿嫁于朕...”刘禅说着,似乎有些感慨,道:“三年前,绫儿诞下皇儿,朕为了感谢元仲,所以给皇儿也取名为叡,也是希望叡儿长大后,能够记得舅舅。”

    原来如此——

    刚才曹叡就在疑惑,刘禅的儿子,怎么会也叫叡,难道这小子是故意想占朕的便宜?

    此时听到刘禅这么说,而且语气十分真诚。

    还有就是一旁妹妹也是微微点头。

    “舅舅!”

    “您怎么了?”

    就在曹叡愣神间,刘叡却奶声奶气的问道。

    在战场上,曹叡虽然称不上战神大将,但是也算是不畏生死的勇士,要不然他也不会敢于御驾亲征。

    只是此时见到刘叡...他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刘叡是他的亲外甥。

    刘叡也是他对手的儿子。

    这——

    造化弄人。

    “乖!”

    曹叡看着天真无邪的刘叡,还是本能的伸手,轻轻摸了摸刘叡的头顶,很是和善。

    “让皇兄受委屈了。”

    一旁的曹绫,关切的说道。

    只是曹叡确实摆了摆手,长叹道:“不...皇兄不委屈,是皇兄无能,愧对列祖列宗。”

    “元仲严重了!”刘禅又笑着说道:“其实朕一直也是很佩服元仲的,大魏在元仲的统治下,国势日盛;”说着还故意叹息一声才说道:“这些年,朕一日也不敢疏忽,生怕什么时候,元仲就率大军杀到朕的身边。”

    “呵呵——”曹叡冷笑道:“但是,现在朕是汝的俘虏。”

    刘禅其实并未恭维曹叡,虽然这些年俩人之间的较量,曹叡一直都是吃亏的一方。

    但是——

    刘禅自然是知道他获胜的原因。

    ‘朕若不是穿越者...朕焉能胜君乎?’

    因为刘禅是穿越者,所以对于历史上的曹叡,他自然是非常的熟悉,虽然谈不上比肩他的祖父曹操,但是却也是一代有为之君。

    若不是晚年他大兴土木,大肆营建宫室,或许后世人对他的评价,还要提高不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叡亲自率军坐镇长安,最终让胜利在望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也只能以失败而归。

    在有就是对于司马懿的任用上,他也是有他的一些手段。

    至少让司马懿没敢轻易造次。

    还有就是对于魏国各种改革等等,其实他在位的这些年,还真的是为大魏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如今——

    只能说他运气不好,遇到的这个刘禅,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刘阿斗,而是一位一千多年后的灵魂,而且他的行为出事,刘禅多少都有些了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不过——

    也是因为刘禅的出现,曹叡这一世的作为,就要优于历史上的曹叡,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大兴土木。

    没办法,他没有时间。

    因为他时刻惦记着关中的刘禅。

    ......

第242章:身不由己

    刘禅是穿越者,曹叡自然并不知晓,所以对于刘禅的话,他都不认为这是恭维他。

    这就是赤裸裸的嘲笑。

    这是来自胜利者的嘲笑。

    “元仲兄!”

    刘禅继续说道:“你我皆身处这乱世,有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说着他看了一眼曹绫,才又说道:“但是朕,是真的从未视元仲兄为敌人。”

    “若是你我身在太平盛世。”

    “朕自当与兄八拜为交。”

    作为大汉皇帝,刘禅天生就与曹叡是敌人,但是这一番乱七八糟的话,却是他的真心话。

    他不喜欢乱世,更不喜欢打仗。

    “元仲兄,咱...别打了...可好?”

    刘禅故意问道?

    这倒是让曹叡闻言一愣,过了半晌,才冷笑道:“汝是胜利者,汝说什么都对...”

    噗嗤——

    刘禅闻言当即笑出了声,不想这曹叡,居然也是个段子手。

    “如果再继续打下去...”刘禅也故意变得严肃起来:“汝也是打不过朕的。”

    刘禅这话一出,曹叡没什么反应,倒是曹绫不由一愣。

    ‘陛下何意?’

    曹绫有些疑惑,不是说今日不谈国事吗?

    但是刘禅这话,明显话里带刺。

    倒是曹叡淡淡笑道:“汝若不想继续打下去...应当...”说着曹叡顿了一下,才肯定的道:“汝应当杀了朕。”

    “皇兄!”

    刘禅还未回话,倒是曹绫抢话道:“皇兄何出此言,陛下已然告诉臣妹,陛下是不会加害皇兄的,过些日子,陛下就会送皇兄回洛阳。”

    “呵呵——”曹叡闻言冷笑一声。

    “是真的,”曹绫补充道:“现在大汉与大魏连年征战,最终受益的,却是喜欢趁火打劫的孙权。”

    “若是大汉与大魏打得两败俱伤;”说着曹绫认真的看着哥哥,又看了一眼刘禅,才说道:“孙权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力。”

    曹绫的话,曹叡自然是听进去了。

    眼下三国的局势,他自然比妹妹知道的更多。

    比如就拿孙权来说,他就更有发言权。

    他自然是知道孙权最喜欢坐上观虎斗,然后趁机占便宜。

    只是——

    曹叡也不想天天跟刘禅打,但是他不打,谁能保证刘禅不会羽翼丰满的时候,去打他吗?

    大汉,大魏...这原本就是一对冤家对头。

    大汉是延续汉祚。

    大魏却是接替了汉祚。

    两方天生无解。

    即使现在刘禅说得那么客气,但是曹叡依然坚信,汉魏之间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

    当然——

    刘禅也是这么认为的。

    对于曹叡来说,刘禅让他忌惮。

    因为这个刘禅与传闻中完全不同,传闻中说刘阿斗,就是一个被亲爹摔坏脑子的傻子。

    不懂朝政,不懂军事。

    蜀汉朝政,皆由丞相诸葛亮一手操持,若是没有诸葛亮,刘禅根本就坐不稳他的位置。

    只是——

    经过这么多年的交锋下来,曹叡才发现,他并不是在与一个摔坏脑子的傻子在争斗,而是在跟一个怪物在较量。

    他刚刚登基不久,这个摔坏脑子的刘阿斗,居然出人意料的兵出子午道,一战夺了大魏的关中之地,同时也切断了大魏与凉州的联系。

    然后两家大战数十场,可是刘禅总能想出一些奇思妙想,愣是打得魏军节节败退,最终逼得曹叡只能用和亲,来暂时缓和双方的矛盾。

    而和亲换来的这几年。

    曹叡虽然在厉兵秣马,想着等到时机成熟,大魏再挥兵进入关中,以报丢失关中的这个大仇。

    可是——

    大魏在发展,刘禅的大汉也在发展。

    而且——

    大汉发展的明显比大魏快很多。

    先说疆域,大汉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不断向西扩张,仅仅几年时间,就将整个西域收入囊中。

    打通西域,大汉就可以通过河西走廊,不断提升大汉的国力,而且还将拥有大量的战马,从而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

    太可怕了。

    曹叡每每听到大汉的消息,基本没有一个,是他愿意听到的。

    也是这个原因,他才会在得知刘禅、诸葛亮俩人分别出兵唐旄和大宛之际,联合东吴孙权,起兵近二十万攻打大汉。

    原因很简单。

    这个大汉,必须尽早诛灭。

    要不然等他稳定了大后方之后,等待魏吴的,必然就是大汉的铁骑,与战刀。

    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只是——

    让曹叡做梦也没有想到,明明刘禅与诸葛亮,一个远在西南的唐旄,一个在更远的西域大宛。

    这看上去大魏胜利在望,可是最终刘禅却突然杀到晋中,抄了大魏的后路。

    原本想着那就在晋中与刘禅决一雌雄,一战击败刘禅,最好是可以趁机生擒刘禅最好。

    但是结果却是——

    他成了刘禅的俘虏。

    “行了...”曹叡突然叹息一声,才说道:“你们走吧。”

    虽然刘禅、还有妹妹曹绫,说话都很客气,但是曹叡现在心情十分复杂,他不想再继续聊下去了。

    毕竟作为一个皇帝,也是有尊严的。

    ......

    从曹叡这里离开后,曹绫此前一直担心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至少皇帝确实没有为难她的哥哥。

    “谢陛下!”

    “多谢陛下善待皇兄。”

    曹绫欠声对刘禅行了一个大礼,不过刘禅却笑着说道:“爱妃免礼,朕也是希望给大汉争取一些和平时间。”

    “汝兄还会在长安待一些日子;”刘禅道:“爱妃无事时可以过来看看他,与他说说话,也免得他胡思乱想。”

    刘禅话音刚落,可是让曹绫顿时大喜不已。

    虽然皇帝没有为难她的哥哥,但是她也非常清楚,她的哥哥毕竟是大魏的皇帝。

    不想刘禅居然会让她没事的时候,可以过来看看哥哥。

    “多谢陛下!”

    “多谢陛下!”

    曹绫又向刘禅行了个大礼。

    “爱妃无需谢朕;”刘禅笑着说道:“即使是天子,也有儿女情长,更何况是亲情呢。”

    说着话,三人已经回到后宫,刘禅走了几步停下说道:“爱妃与叡儿先回昭阳殿吧,朕去看看皇后。”

    “诺!”

    曹绫赶忙伸手去牵儿子刘叡,然后应了一声,便与儿子朝昭阳殿走去。

    看着母子二人的背影,刘禅其实也是五味杂陈。

    曹绫是他的女人,刘叡是他的儿子,那曹叡也就是他的大舅哥,可是因为他们身处两个不同的国家。

    而且还是两个敌对的国家。

    ‘该死的乱世!’

    ‘唉!’

    身处乱世,身不由己。

    一声长叹之后,刘禅这才平复了一下心绪,缓步朝椒房殿方向走去。

    ......

第243章:朕失言了

    椒房殿——

    刘禅刚一进屋,就躺在榻上,像是干了什么大事一般,皇后张鸳欠声问道:“陛下,可是乏了?”

    “嗯!”刘禅随口应了一声。

    张鸳很是体贴,当即坐到塌边,轻轻为刘禅揉捏肩膀放松,同时还温柔的细语道:“陛下远征回京,这几日就好好歇息歇息吧,可别累坏了龙体。”

    “多谢梓潼关心...”刘禅淡淡的道:“朕也想歇息,只是从今往后,朕怕是难有歇息的时间咯。”

    “???”

    张鸳顿时一愣,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张鸳有些不解,毕竟现在晋中的战事已经结束,而且还活捉了曹魏的皇帝,想着短时间内曹魏应该不会再起战端。

    可是——

    刘禅却说没有歇息的时间。

    “刚才朕去看了曹叡...”刘禅说着叹息道:“汉魏之间经过这场战争之后,两国又将重回往日敌对的状态。”

    “不是已经达成了和议吗?”张鸳问道。

    “嗨——”刘禅坐起身子,叹息道:“这场和议能够达成,那也是因为我们抓了曹叡。”

    “嗯!”张鸳点了点头。

    这事儿她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梓潼你想想...”刘禅道:“等那曹叡重回洛阳,他岂能因此善罢甘休?岂能不报被俘之辱?”

    张鸳闻言顿时愣住。

    刘禅的担心并无多余,作为一国之君,结果在战场上做了俘虏,他肯定是要报这个仇的。

    只要让他获得自由。

    他必然会比之前更加努力,更加拼命的变强,然后前来找他的敌人复仇。

    虽然今天曹叡语气平和了许多。

    不再像此前在晋阳时那样。

    每次刘禅见他的时候,他都是气急败坏的叫嚷着,叫嚷着让刘禅杀了他,今天他只是语气稍微生硬了一些,但是却能心平气和的与刘禅和曹绫对话。

    他在忍。

    因为他已经知道,汉魏之间达成了和议,大魏用了七个郡还有三百车精铁,来向大汉赎他的自由。

    若是魏国朝臣现在向他请示,他绝对不会答应。

    只是——

    他现在没有机会拒绝,更没有机会让魏国文武众臣知道他的旨意;他只能先忍着,等到他重回魏国。

    因为现在无论是他怎么折腾,那七个郡还有三百车精铁,都将会送给大汉,他阻止不了。

    大汉若是信守承诺,他将很快重回自由,重回洛阳皇宫。

    哼——

    刘禅能够想得到,一旦曹叡重回魏国。

    他可能会做出两个不同的选择。

    其一应该是暂时隐忍,学着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等到时机成熟,再起大兵攻打大汉,刘禅更希望他做这样的选择。

    但是,他还有可能选择第二种。

    那就是回去之后,立即调集大军前来复仇。

    尼玛——

    这就是刘禅所担心的了。

    晋中之战现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晋中也好,河东、代郡也罢,这些地方大汉都是刚刚获得,急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消化。

    若是这个时候曹叡再起大兵来攻。

    而且可能是倾国之兵,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大汉可能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是刘禅现在最担心的。

    “陛下!”

    张鸳笑着说道:“陛下也不必忧心,我大汉现在文臣武将上千员,即使曹魏来袭,相信丞相与徐御史,一定会想办法应对的。”

    “唉!”

    本想以此宽慰刘禅,不想他听后并未有丝毫放松,反而还是长吁短叹,张鸳说着又笑了笑转移话题道:“陛下!”

    “陛下还有件大事情,可别忘了。”

    “???”

    “梓潼所言何事?”

    刘禅一时有些懵,现在还有什么大事情要做,除了处理晋中的战后事宜,并没有别的什么大事情啊?

    “鳯玘啊!”张鸳脱口而出。

    “啊???”刘禅立时愣住,问道:“鳯玘怎么了?”

    “瞧把陛下心急的...”张鸳嘟囔道:“她没有怎样...只是陛下,您...您是不是应该给鳯玘举行一个迎娶仪式?”

    嘶——

    “多谢梓潼提醒...朕差点给忘了。”刘禅说着摇了摇头。

    从大宛回来,他们直接就去了晋中,一番折腾之后,他还真的忘记了纳鳯玘为妃,这事儿朝廷还未举行过任何仪式。

    也就是说鳯玘现在还不算大汉皇妃。

    皇帝纳妃,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虽然在大宛的时候,大宛国王给鳯玘举行了出嫁仪式,但是大汉这边可什么也没有做。

    按照礼制,皇帝纳妃,朝廷是需要举行一场仪式的。

    刘禅当即对着外面唤道:“福安!福安!”

    “陛下唤他何事?”张鸳问。

    “让他去知会丞相一声,着人选一个良辰吉日,给鳯玘举行一个纳妃仪式啊。”刘禅说道。

    只是福安刚刚进殿,张鸳却让他先出去,然后对刘禅道:“陛下不用那么着急,梓潼今日已经派人告知过丞相。”

    “陛下就好好歇息!”

    “等着迎娶您的新皇妃就好。”

    “多谢梓潼!”

    说完这话,刘禅却好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细声细语的说道:“梓潼,可有埋怨朕?”

    “???”张鸳先是一愣,然后问道:“梓潼为何埋怨陛下?”

    “唉!”刘禅叹息一声,道:“朕登基之时,曾对梓潼有过承诺,朕的后宫只会有梓潼一人...可是...”说到这里,刘禅似乎觉得对张鸳有些愧疚。

    他失言了——

    说好的后宫只有张鸳一人,可是现在呢?

    十几年下来,现在后宫除了皇后张鸳,还有皇妃曹绫、王元姬、张鸯、马娪四位,如今又要纳第五位皇妃娶鳯玘。

    说好的君无戏言呢?

    朕——

    “陛下...”张鸳笑了笑道:“梓潼从未因为这件事埋怨过陛下,这几位妹妹入宫之后,反倒是帮了梓潼不少忙呢。”

    “若是陛下高兴,还可以再纳几位呢。”

    刘禅闻言顿时无语,这张鸳一项贤惠,可是这贤惠是不是有些过了,自家男人不断娶新的女人,她不但不吃醋生气,反而还在这里鼓励多娶几个。

    封建社会害死人啊。

    ......

    五天后——

    经过丞相诸葛亮的安排,刘禅迎娶大宛公主鳯玘的仪式,在未央宫举行,礼仪还是按照纳妃的规格,经过一番礼仪之后,鳯玘正式入住未央宫茝若宫,成为大汉皇帝刘禅的第五位皇妃。

    夜晚——

    茝若宫内,烛光微微,细语柔柔。

    略显羞涩的鳯玘,轻轻依偎在刘禅的怀里。

    ......

第244章:偷梁换柱想得美

    刘禅忙着迎娶大宛国公主,充实他的后宫,算是最为幸福的男人,但是就在他幸福娶妻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汉魏两方却因为一件事,极有可能擦枪走火重开战端。

    公元238年,11月4日。

    代郡。

    “按照双方和议约定,贵国只能撤走代郡的驻军...”魏延厉声说道:“其余人等,一个也不许离开代郡。”

    “魏将军!”一个五十来岁一脸富态的男人,反驳道:“我等并非平民,我家三个儿子,都是驻守在代郡的魏军士兵...如今儿子要撤走,我等自然要跟随他们一并撤出代郡,还请魏将军通融。”

    “汝少拿这些来蒙骗与本将!”

    魏延指着那男人朗声喝道,这已经不是第一起这样的事情,至从他随军进入代郡开始,魏军就接连的各种不配合。

    起初是磨磨蹭蹭,就是不愿交接代郡的军政权,想要拖延时间。

    他们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合理。

    “我等并未接到大魏朝廷诏令。”

    “尔等这是要入侵代郡乎?”

    这是魏延来得早了些,他刚一收到消息,就领着两万骑兵奔赴代郡接管代郡军政。

    不过过了两日,魏国的官方诏令终于传到了代郡,代郡太守周深依然不愿意轻易撤出代郡,但是面对魏延的两万骑兵,他想要硬抗好像又不是对手。

    与此同时,他自然早就知道魏军在晋中战败,天子被汉军生擒的事情。

    本来他们也是想坚守观望,看看最终结果会是怎样。

    汉军软禁魏国天子,然后魏国选立新的君主等等。

    亦或者魏国因此出现内乱。

    若是后者,作为一郡太守,手上有兵有将,他们的选择有很多,稍微有点能耐的,还能以此为根据地,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可惜——

    代郡太守周深,并不是这类人。

    他也在等,不过等的是最终的汉魏结局,想着魏国天子被俘,大汉与大魏的战争是不是要接着打下去云云。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没几天汉军就杀了过来,并向代郡周边诸县宣布,汉魏已经达成和议,魏国已将代郡划归大汉,从此代郡便为大汉的代郡。

    同时要求所有驻守在代郡的魏军,一个月内必须全部撤出代郡,但是不得撤走一个百姓。

    霎时间代郡军政两方,都有些慌乱。

    朝廷战败,他们镇守的州郡被割让。

    当然,慌乱的还有各县的百姓,他们一直是魏国的统治下生活,却不想突然变作大汉的百姓。

    ‘大汉...会像大魏那样吗?’

    ‘我们还是跟着大军撤出代郡吧。’

    ‘我家时代定居代郡...我不想走。’

    ‘大汉的法律十分严苛...’

    总之一时间代郡无论是军政高层,还是底层百姓,对于代郡划归大汉,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担心。

    但是因为大魏朝廷已经发布诏令,令代郡诸县军政官员,以及代郡的驻军,立即撤往上谷郡。

    这是明面上的诏令。

    经过两三天的商议之后,代郡军政高层,决定听从朝廷的诏令,准备择日从代郡撤退。

    不过——

    也就在代郡太守府发布撤退令之后,一连几日,位于代郡城外的汉军大营,霎时间就是人满为患。

    他们是代郡的百姓。

    他们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来向汉军申请,申请随同魏军撤出代郡。

    刚开始的时候,魏延并不以为然。

    因为他們的理由倒也充分。

    ‘我们家儿子是代郡士兵。’

    ‘我爹是代郡的士兵。’

    ‘我...是代郡的士兵。’

    简单的就是一句话,他们申请随军撤出代郡的理由,就是他们家有亲属是代郡的士兵,因为亲属要撤退,所以他们也就得跟着一起撤退。

    刚开始一小部分人的申请,魏延也就顺其自然的应了下来,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

    可是——

    很快就来了很多要求撤退的百姓。

    “从现在开始...”魏延指着众人严令道:“除驻守在代郡的魏军,以及各县县令县长、郡守等等之外,其余人等一个也不得离开代郡。”

    “魏将军!”

    “魏将军!”

    “我儿子都走了,我们老两口留在代郡作甚?”

    “那很好办;”魏延笑着说道:“就让汝的儿子也留下,所有愿意当兵的魏军,本将破格留用,同时每人赏赐稻米一升。”

    魏延也不傻,他似乎看出来了,这必然就是魏国人耍的小把戏,想要以此迁走代郡的百姓。

    因为经过他这几日的了解,代郡整个郡也就六七万人,而这几日来申请随军撤走的人,就多达数万人。

    若是答应这几万人,等魏军全部撤走。

    代郡还不就剩下一座空空无野的县城?

    想偷梁换柱?

    想得倒美。

    可是——

    得知汉军拒绝同意魏军家属随军迁移,代郡太守府立即叫停了撤军事宜。

    “他不同意...那我们就不同意撤出代郡。”代郡太守周深冷冷的说道。

    “郡守高明!”副将黄震,恭维说道:“我等若不撤离代郡,看他汉军如何接管代郡。”

    周深闻言,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也就在两人在太守府闲话间,突然一名小校从外面跑了进来,小校有些焦急的道:“启禀郡守,汉军来了。”

    “汉军?”周深猛地站起,不解的道:“汉军来此作甚?”

    “像是...像是要攻打郡城!”小校如实说道。

    “攻城?”周深顿时一愣。

    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虽然代郡也有一万多驻军,但是代郡的兵马,已经好几年没有打过仗了,此时面对如狼似虎的汉军,他们那能挡住汉军?

    “郡守勿忧!”黄震冷冷的说道:“我代郡驻军也不是吃素的,既然魏延想要强行接管代郡,那就让他用骑兵攻进城来。”

    “......”

    周深脸色阴沉,并未接受黄震的提议,但是也没有反对。

    “郡守,下令吧!”

    “朝廷割让代郡,本身就是属于逼不得已;”黄震又补充说道:“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郡守焉能轻易放弃大魏的疆土。”

    黄震说得倒是一正言辞,可是周深却是犯难了。

    作为一郡太守,自然是肩负守城之责。

    但是朝廷已有诏令,命令他们一月内,撤至上谷郡,同时还让他至少撤走一半以上的代郡百姓。

    这——

    刚开始想着以士兵亲属为由,让代郡百姓随军迁移,可是汉军只答应了不到千人之后,就拒绝了其他百姓申请随军的请求。

    如今汉军已经兵临城下。

    这该如何是好?

    ......

第245章:最后通牒

    代郡城外。

    魏延立于阵前,眼神犀利的看着前方的城池,武力夺取城池这也是他逼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将军!”

    一个中年将领,低声问道:“攻城否?”

    魏延头也没回,随口道:“先等等看。”

    陈兵于城下,并非是他真想直接强行攻打代郡郡城,只是因为这几日代郡无数百姓要求随军迁移,魏延感觉这应该是魏国人的阴谋诡计。

    还有就是,代郡军政高层虽然说是要撤军,但是都好几日过去了,却没有一丝要撤军的意思。

    ‘既然你们不想撤,那本将就逼着你们撤。’

    两万大汉骑兵,面对一座只有万余守军的城池,强行攻打胜算其实也并不大。

    不过魏延此时却是底气十足。

    没办法。

    大汉现在手里握着魏国皇帝曹叡。

    而且魏国已经同意割让代郡,若是代郡郡守擅自做主,拒不执行魏国朝廷的诏令,那大汉就可以此为由,撕毁和谈协议,然后都可以以此拒绝释放魏国被俘君臣。

    ‘周深,汝想欺君否?’

    这是魏延敢于用两万骑兵,佯作要进攻代郡郡城的模样。

    就在魏延率领汉军骑兵来到城下不久,代郡太守周深,也终于出现在城楼之上。

    “郡守!”

    城楼上,守城的小校,似乎有些紧张。

    周深也不由得眉头微皱,他注视着城外的汉军骑兵。

    若是只是一支普通的骑兵,他其实也不是那么的担心,但是如今这支骑兵,可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

    “魏将军!”

    周深看着看着,便高声对城外喊话道:“魏将军何故陈兵城下,莫非是要强行攻城否?”

    现在汉魏的战争已经暂停,双方也已经达成了和议,此时魏延突然率军兵临城下,所以周深故意如此问道。

    “周太守!”

    魏延笑着说道:“代郡已属我大汉所有,今日魏延到此,只是要收回属于大汉的城池,何谈强行攻城?”

    “哈哈哈——”周深闻言朗声笑着说道:“魏将军何故如此心急?日前我们已经约定,我军撤出代郡,汉军再接管代郡军政。”

    “魏延自然不敢忘...”魏延笑着说道:“只是魏延也是为了太守着想,按照约定,代郡的贵军,需得在一月之内撤出代郡,如今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可是贵军还未撤出一兵一卒。”

    “若是时日延误...恐怕...”魏延故意提醒道:“恐怕就会对贵国被俘君臣不利,所以魏延今日前来护送太守出城。”

    “这——”

    周深一时语塞,因为他也知道时间越来越少。

    “魏将军!”周深顿了顿,才又说道:“撤军非同小事,还请魏将军宽容几日,容我军收容收容。”

    目前来说,魏军撤出代郡这是必然之事。

    只是周深还有些顾虑,那就是他在接到朝廷的诏令的同时,还接到了一道密令,想办法撤走至少一半以上的代郡百姓。

    “哈哈哈!”

    “哈哈哈!”

    魏延突然朗声大笑起来,然后看向城头,才说道:“周太守家当倒有多少,收拾了十余日,都还未收拾停当?”

    “要不然我军入城帮助太守搬家?”

    “魏将军说笑了,”周深笑着说道:“撤军之事已然进入尾声,不日我军就会撤出代郡,还请魏将军安心。”

    正所谓能拖一日就拖一日。

    可是——

    原本谈笑风生的魏延,他突然脸色阴沉,语气生硬,朗声对着城头喝道:“本将不管尔等是何道理,但是本将现在告诉尔等,限期三日内,魏军必须全部撤出代郡。”

    “三日后。”

    “不管贵军撤军与否,我大汉都将正式接管代郡军政。”

    最后通牒,魏延不想跟他们继续墨迹。

    “周太守可速速收拾家当,魏延从今日起就驻扎在此;”魏延冷冷的说道:“三日后,魏延必率军入城。”

    说着魏延当即下令兵将就地安营寨扎,原本汉军的大营安札在代郡郡城外十里处,而此时汉军就在城门外数百步的地方,就地安下了营寨。

    “这——”

    “如之奈何?”

    周深疑惑的问身边的黄震,黄震看着城外的汉军,也是冷冷的说道:“那就让他们住在这里好了,三日后他们想要入城,还得问问我们兵将手里的刀剑答不答应。”

    “不可——”周深长叹一声,随后说道:“我们坚守代郡倒是容易,但是我们还不能私自破坏协议。”

    “若是...若是陛下...”

    周深很清楚眼下的局势,让他用这万余兵将挡住魏延的进攻,守住代郡郡城或许无法保证,但是让他坚守十天半月,他还是有自信可以做到。

    只是——

    若是他们真的与汉军发生冲突,最后导致已经达成的和议撕毁,从而让天子出现了危机,那就不是他一个太守可以承担的。

    “撤——”

    周深有些无奈的说道。

    “传令代郡所有驻军,还有周边各县县令县长县尉;”周深当即下令说道:“明日一早,全部撤往上谷。”

    “可是...可是郡守...”黄震不忘提醒道:“可是司空的命令...我等如何完成?”

    这个命令,就是撤出一半以上的代郡百姓。

    这并不是朝廷的诏令,而是随同朝廷的诏令同时来的,这是司空崔林的命令。

    崔林的意思很简单,汉魏这场和议,本身就是大魏逼不得已,因为大魏需要营救天子,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和让步。

    但是——

    就算魏军撤出代郡,也要将代郡百姓撤走,若能全部撤走更好,若是无法全部撤走,最少也得撤走一半以上。

    让汉军最后接管的是一座空空无野的县城。

    只是汉军的反应比魏国朝廷更快,魏国的诏令还未送达,魏延就已经领着汉军来到代郡。

    这——

    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朝廷的诏令先一步到达,他们还可以提前迁走一部分百姓,或者提前告知百姓,趁机从代郡撤走。

    可是现在怎么办?

    汉军就在代郡城外待着,代郡的百姓若是敢于离开,汉军随时可能上前阻拦,若是因此两军再发生冲突。

    周深只是一个郡的太守,他如何承担这份责任。

    所以他才想出了以士兵们的家属为由,向汉军提出申请,要求随军撤出代郡。

    只是现在汉军拒绝了代郡百姓的请求,如今又陈兵于代郡城下,周深现在也是有些无奈,他长叹一声,说道:“按照朝廷的诏令行事吧。”

    ......

第246章:汉军入城

    翌日清晨。

    代郡城中很是热闹,万余魏军已整装待发,郡城军政高层也是携家带口。

    周深缓步走出太守府,再回头看看这座他住了好几年的太守府,似有不舍的摇了摇头。

    “出城!”

    随着周深一声令下,万余魏军整齐有序的从东门而出,跟随大队而行的高层官员已经家属,看着沿街的代郡百姓。

    他们没有一个人脸色看得到一丝笑容。

    即便是普通士兵,也都是阴沉着脸。

    大魏——何至于落魄至此?

    三国当中最强大的魏国,如今却被三国中原本实力最弱的大汉,愣是逼成了这副模样。

    另一边——

    也就在魏军前脚刚走,代郡西门的城门就缓缓打开,城外早就等候多时的魏延,没有做任何思索。

    “入城!”

    两万汉军便跟着魏延,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代郡郡城,紧接着汉军士兵便登上城楼,将那面不知挂了多久的‘魏’字大旗撤下,然后换上了大汉的‘漢’字大旗。

    汉军入城,代郡百姓虽然也是聚集在街道两旁,不过一个个却都是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在大汉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许是看出了百姓们的疑惑,魏延走到城中,距离太守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突然勒住缰绳,然后看向街道两旁的百姓。

    “诸位!”魏延朗声说道:“今日我大汉军马正式接管代郡军政;”说着,他扫视了一圈街道的百姓,才笑着说道:“诸位也无需担心,从今天开始,你们就都是我大汉的百姓。”

    “将军!”

    就在魏延刚刚开口,距离较近的一位中年汉子,突然开口问道:“不知大汉接下来,将如何治理代郡?”

    “闻得好!”

    魏延闻言点了点头,才说道:“如何治理代郡,这个魏延暂时还无法回答诸位,但是...”说着他故意顿了一下,才笑呵呵的道:“但是魏延能告诉诸位的,是我大汉天子爱民如子,经常走访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疾苦。”

    “就拿数年之前,我军进入关中来说;”魏延道:“陛下亲自走访关中各地,后来发现百姓们耕地的犁头笨重费力,于是我们的天子,亲自设计出更加轻便省力的曲辕犁。”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关中的百姓,家家都有吃不完的余粮。”魏延说到这里,满是自豪的样子。

    对于现在的百姓,他們关心的其实不多。

    吃饱饭,不饿肚子。

    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在此之前,魏国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虽然也学着大汉改善了种植方式,不过朝廷的粮税是五五制。

    也就是说老百姓种出一石粮食,朝廷就要征收半石。

    但是代郡这种地方,可不比南方地区。

    即使改善了粮食种植技术,他们的产量也是很难保障,所以眼下的代郡百姓,他们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富裕。

    魏延来到代郡这些日子,他自然是有过了解,于是又笑着说道:“汉军来了,诸位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只是凭借魏延的一张嘴说,老百姓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或许只能用时间来验证。

    不过他们此前也听过魏延的名号,此时他既然这么说,那也只能暂时先相信他,毕竟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他们只在意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且魏国现在是割城赔地,那就说明魏国现在是不如大汉的,作为老百姓,当然也愿意在强者的保护下生活。

    还有就是,魏延说完话,当即又当着百姓的面,严令三军不得骚扰当地百姓,老百姓若是谁发现了有汉军违法,可直接到太守府找他举报。

    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这一条军令,立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很快魏延就入驻代郡太守府,刚一入府,魏延除了安排官员去各县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迅速出城去监视刚刚离开代郡的魏军。

    他们的监视范围是,直到魏军彻底离开代郡疆域为止,然后这支兵马,就在代郡上谷郡交界处驻防。

    ......

    随着代郡和平交接,汉魏之间的和议,魏国算是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因为那三百车精铁,早在达成协议的十日后,就已经全部运到了潼关。

    大汉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十一月十八日。

    长安,未央宫。

    刘禅高坐在御座上,大殿上齐聚大汉的文武众臣。

    “魏国使臣到。”

    随着殿外一个太监的唱喝,魏国少府杨阜信步走入大殿,走到近前,他向刘禅微微躬身行了个礼:“外臣杨阜,拜见陛下。”

    “贵使免礼!”

    “谢陛下!”

    简单礼仪之后,杨阜问道:“陛下,我大魏已经按照双方约定,撤出了代郡驻军,三百车精铁也已经运至大汉,不知...不知陛下...”杨阜顿了顿,才道:“何时释放我大魏被俘君臣?”

    按照约定,曹魏从代郡撤军,因为其他的六个郡,已经无需曹魏撤军,他们的驻军要么被汉军打退,要么就地缴械投降,城池也已尽归大汉。

    所以曹魏只需撤出代郡的驻军,以及给大汉送来三百车的精铁,只要曹魏完成这两个条件,按照约定,大汉就需要释放被俘的魏国君臣。

    可是魏国已于数日前撤出了代郡的驻军,精铁在撤军之前就已经送到了潼关的汉军手里。

    可是——

    时至今日,大汉也没有释放曹魏被俘君臣。

    这可就让曹魏众臣坐不住了,原本他们是在潼关外等着迎接天子曹叡,可是一连等了好几日,他们也没有等到曹叡等人。

    好像压根儿大汉就没有要释放的意思。

    所以他们这才又派出少府杨阜,亲自跑到长安来询问大汉天子刘禅,就是想问问,大汉王朝,你们说话算数不?

    刘禅看着杨阜,并未说话。

    倒是大殿上的丞相诸葛亮,他缓缓出列,然后向杨阜施了一礼,笑着问道:“义山此前可有来过长安?”

    杨阜闻言一愣,不明白诸葛亮这是何意,于是应道:“不瞒丞相,阜本是天水冀县人士,在关中还属我大魏的时候,曾到过几次。”

    “哦???”诸葛亮闻言,似乎有些惊喜的样子,道:“义山家住天水冀县?”

    “正是!”杨阜肯定的道。

    “家中可还有亲人否?”诸葛亮问道。

    只是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杨阜不由眉头微皱,他不明白诸葛亮突然问他这些,到底是何用意。

    毕竟——

    他现在可是大魏的臣子。

    ......

第247章:言而无信

    诸葛亮自然看到了杨阜的紧张,于是又笑着说道:“义山切勿多心,亮问此事,若是义山兄在冀县还有亲人在,我大汉自当加以善待。”

    “多谢丞相!”杨阜赶忙行了一礼。

    杨阜自然也不傻,现在冀县属于大汉,即使他想要蒙骗,也定是隐瞒不了的。

    于是杨阜如实说道:“不敢相瞒,家父家母尚在冀县老家。”

    “嗯!”诸葛亮闻言,点点头,然后说道:“义山兄既然已经来到长安,不妨趁此良机,回家看看亲人?”

    “这——”

    杨阜疑惑了一下,却又说道:“杨阜此番来长安,是代表大魏出使,岂敢因私废公?”

    “陛下!”杨阜说完,却又向刘禅行礼,继续问道:“按照双方约定,我大魏履行承诺之后,大汉应当立即释放我大魏被俘的君臣,陛下...”

    杨阜不知道诸葛亮转移话题的意思,但是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知道他自己的身份,所以又强行将话题拉了回来。

    可是——

    刘禅闻言脸色突然一变,道:“朕要求的是八个郡,曹魏却只给了七个郡,何谈尔曹魏已经兑现了承诺乎?”

    “陛下!”杨阜顿时一惊,急忙说道:“说好的大魏割让七个郡,陛下怎可出尔反尔?”

    杨阜这时候自然是惊慌的。

    这也是曹魏众臣最为担心的事情,因为这场和谈,不管怎么谈,大魏都处于被动,因为曹魏的皇帝在大汉手里。

    除非他們不关心曹叡的死活。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履行了承诺,割让了七个郡,送给了大汉三百车精铁。

    “朕何时说过七个郡?”刘禅反问道。

    “是费文伟...”杨阜刚一开口,然后在大殿上扫视一圈,却怎么也没有找到费祎的身影,然后说道:“是费文伟同意了和议的条件。”

    “哼!”刘禅闻言当即暴怒:“别跟朕提他,此时他正在大牢里待着呢。”

    这——

    杨阜顿时惊慌。

    “费祎擅自做主,将朕要求的八个郡,改成了七个郡;”刘禅说着,一脸的不满道:“但是朕言出必行,说八个郡,就是八个郡。”

    “贵使可速速回返洛阳;”刘禅道:“告诉曹魏的那些大臣们,何时将上谷郡划入我大汉,朕何时释放曹叡。”

    “朕再给曹魏十日,十日之内曹魏必须撤走上谷郡的所有驻军,否则尔等就等着替曹叡收尸吧。”

    刘禅说完话,当即起身,一脸怒气就要离殿而去。

    杨阜急忙叫道:“陛下!”

    “陛下何故失言?”

    可是刘禅却突然停下,然后恶狠狠的瞪着杨阜厉声喝道:“朕何曾失言?七个郡那是费祎应的,而非朕同意的事情。”

    “汝若再出言不逊,朕必杀汝!”

    刘禅说完话,也不管杨阜,当即就朝内殿走去。

    留下杨阜傻乎乎站在大殿之上,倒是一旁的诸葛亮又一次开口说道:“义山兄,这事儿真怨不得我主,那费祎擅自做主,已让陛下震怒,所以已将费祎下入大牢。”

    “丞相!”杨阜还想争取,说道:“汉魏合议,是为了两国争取和平,如今贵国言而无信,岂不断送汉魏的和平乎?”

    “哈哈哈!”诸葛亮闻言当即大笑道:“擅自撕毁和议,也是贵国在先,若不是贵国不顾同盟之义,汉魏岂会打这一仗?”

    “汉魏之间若是没有这场战争,贵国的君臣,又怎会做了我大汉的俘虏?”诸葛亮说道。

    本想说刘禅言而无信,可是诸葛亮这话,让杨阜顿时不知该如何反驳,毕竟这场战争之前,汉魏之间因为和亲,结成了盟友。

    可是曹叡却主动挑起战争。

    若是要说言而无信,还真是曹魏在先。

    ......

    三日后。

    弘农郡。

    司马懿阴沉着脸,屋内还有几位曹魏高层,他们便是司徒卫臻、司空崔林、少府杨阜等人。

    杨阜已将在长安的事情,如实向众人说了一遍。

    “我就说过...”崔林说道:“即使我大魏割让城池,西蜀也不会释放天子。”

    崔林说话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得意。

    大汉不放人,对于他来说有利无弊。

    毕竟一开始他就不建议营救曹叡,要奉立曹叡的长子曹芳为帝,可是卫臻等人却极力反对,他们要求与大汉谈判,然后换回天子曹魏等人。

    若是此时曹叡回返洛阳,然后知道他当初宁愿另立新君,也不管曹叡的死活,怕是曹叡即使不诛他九族,但是崔氏一门,也别想在曹魏的朝堂上,再如往日那般受到重用。

    “现在说这些有何意义?”卫臻当即嘟囔道。

    “大将军!”杨阜上前向司马懿微微拱手问道:“现在大汉拒绝放人,我大魏该当如何,还请大将军速做决断。”

    屋内几个高层议论纷纷,只有大将军司马懿默不作声,他并没有表现得很焦急,只是安静的听着大臣的争论。

    “大将军!”

    “大将军!”

    杨阜连唤两声,司马懿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笑着问道:“少府何事?”

    “大将军,快快拿个主意。”杨阜说道。

    “唉!”司马懿长叹一声,说道:“天子在长安,懿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要求刘禅放人。”

    司马懿故意这么说,看上去好像是真的特别无可奈何。

    “大将军!”杨阜补充说道:“贵公子也在汉军手里,大将军难道就没有一点担忧乎?”

    杨阜故意提到司马师,若是司马懿不担心皇帝,他至少应该担心自己的儿子吧。

    可是——

    司马懿又是一声长叹,道:“比起天子的安危,我儿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何妨,还是计议如何营救天子吧。”

    “大将军!”崔林却又说道:“营救天子,谈何容易?”

    “即使按照刘禅的要求,将上谷郡划给西蜀;”崔林没好气的说道:“崔某以为,西蜀也不会释放天子,到时候刘禅又会提出新的要求,让我大魏就范。”

    “若是一直顺着西蜀的意思,用不了多久,天子没有救回来,我大魏的江山,已经全部割让给了西蜀。”

    崔林越说越说来气,而且他现在所说,也并非是妄言。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这——

    ......

第248章:老狐狸

    崔林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因为现在的状况,与他说的其实也差不多,大魏已经按照双方谈判的要求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大汉要求的七个郡,现在已经全部归了大汉。

    大汉要求的三百车精铁,现在也已经送至潼关。

    可是——

    大汉却并未按照约定,释放被俘的大魏君臣。

    反而是要让大魏继续割让州郡。

    这...明显就是言而无信。

    若是继续顺着大汉的意思,即便是割让了上谷郡,大汉的刘阿斗,他就会遵守约定,将曹叡与被俘的大魏将士释放吗?

    不——

    现在已经没有人相信了。

    “崔司空!”司马懿问道:“以公之见,我等应如何应对?”

    既然大家已经不相信大汉会遵守约定,那总得是拿个应对的主意,这事儿还得面对。

    面对司马懿的问话,屋内的其他人,也是看向崔林,虽然他們已经知道崔林会说什么,但是他们还是希望再次听崔林说出来。

    “咳咳咳!”崔林咳嗽了两声,语气变得深沉,他道:“继续顺着西蜀,我大魏就会一直被牵着鼻子,处于绝对的被动。”

    “西蜀无信——”

    “他们是想以天子为要挟,一直向我大魏不停的索要。”

    目前来看,大汉却是就是这个意思,无论大魏是割地赔款,还是做出任何妥协,他们都不会轻易释放曹叡的。

    “另立天子!”崔林沉声说道。

    这是所有人预料的事情,当初刚一得知天子曹叡被俘之后,崔林就曾提出过奉立曹叡之子曹芳继位。

    可是崔林的话音刚落,屋内顿时陷入沉默。

    另立天子,这事情可没有说得那么容易。

    “若是我们另立天子——”崔林见众人都不说话,于是他继续说道:“西蜀就不能再次以天子为要挟,而我大魏,也将摆脱困境,是战是和,皆由我大魏自己做主。”

    现在崔林是十分坚定要另立新君,倒不是说他是担心曹叡回来会收拾他,而是就现在这个状况,大魏或许唯一的选择,就是另立新君。

    要不然大魏就会被大汉牵着鼻子走。

    割让完上谷,然后可能就要继续割让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如此周而复始,最终或许得将整个大魏割让给大汉。

    如果为了一个已经被俘的天子,导致国家的覆灭,这个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崔林现在需要得到众人的同意,特别是大将军司马懿的应允。

    “大将军!”崔林上前一步,道:“现在我大魏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还请大将军速做决断,要不然,大魏危矣。”

    司马懿沉默了片刻,也在思索此事该如何决断。

    重立新君,这件事牵扯的面有些大。

    “大将军!”司徒卫臻也是上前说道:“大魏危急,还请大将军速做决断。”

    卫臻现在没有再继续坚持与大汉谈判,当然他也没有直接支持另立新主,而是将这件棘手的事情,甩给司马懿,毕竟现在在大魏,司马懿手握重兵,他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份量。

    “大将军!”

    “请大将军速做决断。”

    接着众人齐声请求道,希望司马懿为大魏拿一个主意,以求渡过现在的危机。

    司马懿看向众人,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些人并不是多么的尊重他,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只不过,只不过是他现在手里有兵。

    还有就是,他们希望将这件事的主事人,变成他司马懿,最终导致什么样的后果,都由他司马懿来背。

    “嗯!”司马懿微微点头,然后才长叹一声,说道:“事已至此,是该做出决断了。”

    众人顿时瞪大眼睛,有些期待的看着司马懿,希望他给出一个最佳的办法。

    司马懿却先是看向杨阜,道:“杨少府,公继续前往长安与西蜀周旋,尽可能的让西蜀释放天子。”

    嘶——

    所有人都是愣住,心说这就是您做出的决断?

    这是什么馊主意?

    只是,没等众人说话,司马懿又道:“但是,我大魏绝不会再割让寸土寸地。”说着他认真的看向杨阜。

    “大将军——”杨阜问道:“若是西蜀不同意,又该当如何?”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杨阜刚从长安回来,自然能够想到,他继续去长安,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因为那刘阿斗是铁了心,要用曹叡为要挟,然后让大魏就范。

    其实想想也对。

    毕竟汉魏两国现在已经撕破脸皮。

    敌国之间,谈什么信义呢?

    若是现在大魏抓了刘阿斗,大魏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用对方的天子要挟,可以省去大军的攻伐,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城池或者物资,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唉——

    杨阜话音刚落,司马懿叹息了一声,道:“若是西蜀拒不释放天子——”说着,司马懿看向崔林道:“那就只能依照崔司空之意,另立一位新的天子。”

    ‘老狐狸——’

    众人暗自感叹,这司马懿就是一只老狐狸。

    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能将自己置于安全的地位,他并没有直接同意另立新君,而是一边继续与大汉谈判,但是却并不同意大汉新提出的要求。

    若是大汉拒不释放曹叡,那他就按照司空崔林的意思办。

    这——

    将来若是有人追究,他也有理说得过去。

    更何况这另立新君的主意,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他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支持了这一主意而已。

    “大将军英明!”崔林率先躬身行礼说道。

    现在这也是大魏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崔林悬在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至少以现在的状况,大汉是不可能释放曹叡的。

    曹叡回魏,对于大魏来说,这自然最好的结果。

    但是,对于崔林来说,这就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曹叡回来之后,必然也会知道他曾经提出另立新君,即便是要立的是曹叡的儿子,曹叡也肯定不会待见他的。

    现在好了。

    大汉言而无信,得到了大魏的州郡,还有精铁,却拒不释放曹叡等君臣。

    曹叡不回来,大魏只能是另立新主。

    新主一旦即位,崔林的担心也随之化解。

    只是——

    在弘农郡这些人商议的结果是,若是曹叡最终还是未能重返魏国,那么就直接另立一位新的天子,至于立谁,现在还并未确定,只有崔林是支持奉立曹叡长子曹芳。

    至于大将军司马懿,以及司徒卫臻等人,可并没有同意到时候直接立曹芳。

    还有就是,此时的东海郡和邺城,也有人有了新的想法。

    ......

第249章:暗潮涌动

    东海郡——

    东海王府。

    一个中年男人说道:“殿下,如今天子受难,国又不可一日无君;”说着,他拱了拱手说道:“殿下正可以此继任为君,从而统领诸将讨伐西蜀,为天子复仇。”

    东海王曹霖沉默不语,虽然他也是先帝之子,但是这些年他是从未想过要当皇帝,更何况当今天子曹叡,对其是恩宠尤佳。

    只是——

    天子在晋阳被俘的事情,他也是早就听说。

    眼下朝廷已是乱作一团,有人提出要尽一切努力去迎回天子曹叡,也有人提出要另立曹叡之子曹芳为帝。

    反正就是,眼下大魏的朝廷,已经是分崩离析。

    这个节骨眼上,作为曹叡的兄弟的曹霖,自然也就成了一些大臣们眼里的筹码。

    比如清徐二州就有不少将领,向他进言劝他趁机登基为帝,曹霖自然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着想,若是事成,他们就都有了从龙之功。

    若是最终事不成,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影响,反正登基的又不是他们,罪过自然是得由当事人曹霖来背。

    曹霖怎么想的?

    他现在真的不想当皇帝吗?

    非也——

    要说曹叡在位期间,他没有这个想法,那倒是真的。

    但是在得知大魏按照约定履行了承诺,而大汉却言而无信,依然不肯释放曹叡之后,他也有了这个想法。

    原因无他。

    一旦确定曹叡无法归国,大魏势必要新立一个君主,目前来看朝中大臣有部分人,要立曹叡的长子曹芳为帝。

    只是——

    曹芳现在只有六岁,六岁的娃娃他能做什么?

    曹叡在位,他对曹霖恩宠尤佳,但若是曹芳继位,皇权必将旁落,而且曹芳本就不是曹叡的亲儿子,他是济南王曹楷的儿子,因为曹叡的几个儿子不幸早夭,所以才将曹楷的儿子曹芳收入皇宫抚养,认作为养子。

    曹芳继位,不确定的事情太多。

    作为宗室,曹霖却是已经动了自立的心思。

    不过——

    此刻动了自立心思的人,可并不只是东海王曹霖,还有一人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要高过曹霖。

    而且现在朝廷已经有人动了立他为帝的心思。

    此人便是燕王曹宇。

    曹宇,字彭祖,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时年四十三岁,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为燕王,目前暂居大魏旧都邺城。

    大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邺城。

    燕王府。

    燕王曹宇有些心神不宁,他已经收到消息,大汉拒绝释放天子曹叡已经被俘的大魏将领。

    书房内还有两位中年男人。

    他们一位是燕王府长史王卓,另一位姓卫名元,卫元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司徒卫臻的胞弟,现任大魏黄门侍郎,是刚从洛阳赶到邺城来见他的。

    “燕王!”卫元说道:“陛下回京目前来见已经非常渺茫,燕王您是武皇帝之子,又是德才兼备。”

    “若是天子不能回返京都,大魏必定要重新选立一位新的君主;”卫元说着,叹息道:“崔林等人,意欲奉立齐王为帝...”

    说到这里,卫元刻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曹宇,然后才叹息说道:“现在是多事之秋,齐王年幼,何以当国?”

    曹宇没有说话,他自然知道卫元的意思,也知道他代表的是何人之意,必然是他的胞兄司徒卫臻等人。

    “若是陛下无法返京,”卫元说道:“燕王当以大魏国家为重,继承大魏大统。”

    “公文休要妄言...”曹宇打断说道:“本王虽为宗室,但从未想过觊觎大位,既然朝廷诸公意欲奉立齐王为帝,本王自当尊奉朝廷法度,效忠新主。”

    曹宇自然故意这么说的,他是武皇帝的儿子,倘若天子真的无法重回魏国,能够继承大统,以及想要继承大统的人,何止他燕王一人乎?

    这个时候,还是观望为佳。

    想要继承大位容易,但是坐稳大位,才是关键。

    而且现在的大魏,派系林立。

    如果不能得到大部分朝廷官员,以及世家大族的支持,他即使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也会坐得十分难受。

    “燕王勿忧...”卫元听出了曹宇的心思,于是说道:“若是天子无法回返京都,目前的大魏宗室里,唯有燕王有资格继承大统,我卫氏一门,坚决支持燕王为帝。”

    卫氏——

    陈留望族,算是大魏几大势力较强的氏族,要不然卫臻怎么可能做到三公之列?

    卫元此番来到邺城,自然代表的就是陈留卫氏。

    因为清河崔氏已经确定支持齐王曹芳,陈留卫氏,原本也可以跟着支持曹芳,但是司空崔林,与司徒卫臻,原本在政见上就有诸多不同,俩人虽然没有明面上争斗,但是暗地里却是各种较劲。

    更何况,曹芳年幼,谁能控制还很难说。

    也是这个原因,卫氏选择拥护燕王,若是能够拥立成功,燕王必然念及拥立之功,从而大力重用崔氏一门。

    “燕王殿下!”卫元继续说道:“非是我等不愿拥立齐王,只是眼下大汉越发强大,我大魏却每况愈下,此刻更需要一位年长有德的君主统治天下。”

    “嗯!”曹宇微微点头,道:“公文此言倒是不虚,眼下的大魏,却是内忧外患;”说着他又叹息一声,然后才说道:“还是先以营救天子为上,至于其他,等到日后再议吧。”

    曹宇这话说得很明白,现在大魏危急,若是真的到了需要另立新君的地步,确实应该立一位成年长者为君,而非是立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高坐殿堂。

    至于卫氏拥立他为帝,他并没有完全拒绝,意思就是先想着救天子吧,若是实在救不回来了,咱们再聊不迟。

    卫元又不傻,得到这个答案,自然是心满意足。

    第二天一早,卫元就离开邺城,向弘农方向而去。

    邺城燕王书房。

    燕王长史王卓,笑着说道:“殿下!为何不直接答应卫公文的请求?”

    “本王应该答应?”曹宇故意问道。

    王卓笑了笑道:“眼下的大魏,若是论威望,殿下若说是第二,何人敢称第一?”说着他顿了一下,才道:“只要殿下点头,这大魏君主之位,必属殿下。”

    “哈哈哈!”曹宇闻言,并未回答,只是肆意的朗声笑了起来。

    ......

第250章:制造点麻烦

    公元238年,11月28日。

    长安。

    未央宫,宣室殿。

    刘禅娴熟的将开水冲入茶壶内,然后将第一次倒入的开水倒掉,再向茶壶倒入新的开水,最后才倒入茶杯。

    “相父,请!”

    刘禅将茶杯推到诸葛亮的面前,刚来这个时代时,他算是体验了一把这个时代的茶水。

    简直了。

    这个时代的茶水,严格来说就不算是茶水,而是叫作茶汤。

    为什么?

    因为这个时代的茶水,那是用茶叶以及食盐、姜蒜等物,然后放在火炉上烹煮。

    那味道——

    就跟喝汤没什么区别。

    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更喜欢喝茶水,就是现代的那种茶水,用开水冲泡的茶水。

    所以尝试过几次烹煮的茶汤,刘禅还是未能入乡随俗,从此之后,他喝的茶,都是采用开水冲泡,里面不加任何调味料。

    当然——

    诸葛亮是大汉的丞相,以前时不时要与刘禅坐到一起,与刘禅讲解一些治国理政之事,这就免不了要饮茶。

    久而久之,诸葛亮也喜欢上了这种冲泡的茶水。

    “谢陛下!”诸葛亮端起茶杯,轻轻茗了一口,茶水清香入喉,比起烹煮的茶汤,这茶味更加浓郁香醇。

    “陛下!”饮了一口茶水,诸葛亮轻摇羽扇,笑着说道:“陛下真不打算释放曹叡乎?”

    “哈哈哈!”刘禅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然后问道:“相父以为,朕当放他否?”

    “当放!”诸葛亮肯定的道:“释放曹叡,大汉可再拥有数年安定之日,若是拒不释放,曹魏势必要重立一位新的君主,届时...”说着他摇了摇头,道:“怕是汉魏之间又将战事频发。”

    “嗯!”刘禅点头道:“相父所言极是。”

    这事儿,诸葛亮知道,刘禅自然也是知道的。

    释放曹叡,曹叡就依然是魏国的皇帝,虽然他因为被俘的事情,肯定是时刻想着向大汉复仇。

    但是——

    因为这一仗他成了俘虏,短时间他定然不敢再动刀兵,至少他需要准备得更加充分一些,然后再琢磨向大汉用兵的想法。

    若是另立一位新的皇帝,这事儿就说不准了。

    或许新的皇帝,为了给国民树立一个好皇帝的形象,他以为曹叡复仇为由,再次挑起战端,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刘禅话音刚落,诸葛亮故意问道:“那陛下打算何时释放曹叡?”

    大汉绝非言而无信之国,至少诸葛亮也是一位很在意信义的人,这次魏国从代郡撤军之后,按照原计划,大汉应该立即释放曹叡等被俘魏国君臣。

    但是——

    刘禅却并没有这么做,而且还提前知会了诸葛亮,暂时不放曹叡,所以当魏使杨阜到了长安,诸葛亮当时才会故意东拉西扯转移话题。

    如今魏使已经离开长安多日,今日闲得无事,诸葛亮故意想问问天子的意思。

    “再等等吧!”刘禅笑着说道:“我大汉再养他一段时间,还是有足够的粮米,他吃不穷我大汉。”

    “哈哈哈!”诸葛亮闻言,却是笑了。

    “相父因何发笑?”刘禅故意问道。

    “陛下,何故明知故问乎?”诸葛亮道。

    诸葛亮话音刚落,刘禅顿时语塞,虽然丞相因为没有再经历五次北伐,而且大汉这些年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还有御史大夫徐庶帮他分担国事,他已经比历史上的诸葛丞相多活了好几岁。

    若是按照历史记载,诸葛丞相死于公元234年,也就是第五次北伐的征途中。

    如今时间已经到了公元238年,丞相不但活得好好的,虽然他年龄越来越大,但是他的身子骨,却是十分的硬朗。

    年龄越来越大,丞相相对也有了一些改变,以前与刘禅说什么事情,特别是事关国家大事,他都是直接了当。

    可是现在——

    他也喜欢玩这种自己悟的戏码。

    “听说曹魏已经准备另立新主?”刘禅故意问道。

    “嗯!”诸葛亮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不假,据老臣获得的消息,司空崔林一直力挺支持立齐王曹芳为帝。”

    “曹芳?”刘禅有些无语的样子:“他今年才几岁?”

    “六岁。”诸葛亮比了一个手势。

    “幼主登基?”刘禅摇了摇头:“曹魏无人矣。”

    不过就在刘禅摇头晃脑的时候,诸葛亮却又说道:“还有东海王曹霖...燕王曹宇。”

    嘶——

    刘禅闻言顿时大惊道:“他俩也想当皇帝?”

    曹霖曹宇想要争夺曹魏君主之位,这事儿刘禅是真不知道,之前他选择暂时先不释放曹叡,其实是有想法的。

    因为那日与曹绫去见了曹叡之后,他就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部生擒。

    曹叡他是肯定要放的。

    但是却不是现在释放。

    刘禅还想用曹叡给曹魏制造点麻烦。

    “如此甚好——”刘禅旋即又大喜道:“那就让他们先争一争,看看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哈哈哈!”诸葛亮闻言笑道:“陛下英明!”

    原本刘禅就知道历史进程,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曹叡当皇帝的日子也已经快要到头了。

    按照历史进程,曹叡是公元226年登基为帝,公元239年病逝,而现在已经到了公元238年十一月低,距离239年还有一个月。

    不过通过这段时间与曹叡的接触,他好像身体还不错,没什么大病小病,至少还看不出要死的样子。

    除非,除非现在有人想要弄死他。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按照历史记载,曹叡死后,就是七岁的曹芳登基成为曹魏第三位皇帝。

    所以之前诸葛亮说曹魏的人,有意立曹芳为帝,刘禅并未多么的好奇,只是觉得曹魏立这么一个小屁孩儿当皇帝,这曹魏真的是无人了。

    现在的曹魏,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曹魏。

    历史上的曹魏,经过曹丕、曹叡这些年的统治,实力是越来越强,而且那时候的蜀汉依然还偏居于蜀中,所以只要有一些能臣在一旁辅佐,曹芳虽然年幼,但是当皇帝还是可以的。

    现在呢?

    大汉已经占据益雍凉三州、西南羌地、西域大片地区,如今又将并州收入囊中,三国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这个时候,立一个几岁的娃娃?

    这汉魏吴斗地主的游戏,曹魏这是不打算继续玩下去了吧?

    ......

第251章:君无戏言

    曹魏国内暗潮涌动,各大世家大族纷纷暗自挑边,意欲在曹叡无法回返魏国的时候,选择一位对自己更有利的新君。

    倒是让长安的大汉君臣,一个个暗自得意。

    没过几天,魏国少府杨阜,他又一次来到长安。

    作为坚定的希望曹叡回返魏国的一员,杨阜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再明确不过了。

    恳求大汉天子遵守承诺,按照约定释放曹魏被俘君臣。

    没错,就是恳求。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杨阜此次来到长安,可谓是准备的非常充分,至少在此之前,曹魏的使臣从未如此过。

    杨阜到了长安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觐见大汉天子。

    他在长安待了四五天之后,才决定觐见大汉天子。

    这四五天里,杨阜是真的很忙。

    他几乎每天都是穿梭于长安城的大小街道,不断去拜访那些大汉王朝的朝廷高层。

    送礼——

    对——就是给他们送礼,希望他们能在他觐见大汉天子的时候,替他说说话,帮助他完成迎回魏国的皇帝曹叡。

    只是——

    这一切早就在刘禅的掌握之中,刘禅还特别提醒朝廷官员,凡是杨阜送来的礼物,造单全收。

    不收白不收。

    这可让大汉王朝的高层官员欢喜不易,奉命收礼,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只是很可惜了,杨阜一连几天时间送出去了不少礼物,可是当他到了觐见大汉天子的时候,这些官员也有帮助说话,只是刘禅与他们唱了一回双簧。

    收礼的官员,一本正经的说汉魏应当和睦相处,希望陛下看在汉魏和亲之宜,就放了曹叡吧。

    不——

    刘禅听完一众大臣的劝说后,不但没有就坡下驴放了曹叡,反倒是还是坚持己见,要求曹魏必须割让上谷郡,否则天王老子来了,他也不会释放曹叡,这就是所谓的——君无戏言。

    呜呜——

    杨阜折腾了好几天,最后依然是碰了一鼻子灰,还浪费了不少的礼物,最后只得灰溜溜的又离开了长安。

    刘禅这样做,自然是故意的。

    反正他已经听说了,曹魏国内现在正在琢磨争夺皇位。

    这么精彩的戏码。

    为何不帮助添一把柴火,让几位曹魏王爷看到皇位唾手可得。

    ……

    因为刘禅拒绝释放被俘的曹魏君臣,曹魏诸臣迫于无奈,只得启动另立新君的程序。

    原本司空崔林提议直接奉立曹叡的长子曹芳,这也是比较合理的事情,老子当了俘虏,儿子很自然的就可以继承老子留下了的皇位。

    可是——

    就在崔林以为一切就绪,只等着一道手续,曹芳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

    可就在这个时候,燕王曹宇领兵来到洛阳,他第一个不同意曹芳继位,首先一条,曹芳是天子曹叡长子不假,但是他并非曹叡的亲生儿子,而是认养的皇室子弟。

    “燕王!”崔林拱手说道:“皇长子继位,这是遵循祖宗法度。”

    “放屁!”曹宇没好气的道:“齐王可是天子所出?”

    “非也!”崔林道。

    “既然不是天子所出,何以为是皇长子乎?”曹宇问道。

    “燕王殿下!”崔林反驳道:“齐王虽非天子所出,但也是皇室宗亲,天子承认的皇长子。”

    “笑话!”曹宇依然不认可,他说道:“本王难道就不是皇室宗亲,本王还是武皇帝之子。”

    “燕王殿下!”

    崔林整个人都懵了,他真没有想到燕王这个时候会回来争夺皇位,虽然崔林据理力争,但是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首先燕王曹宇此番是带兵回的洛阳,而洛阳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司马懿,至从回到京城,他就拖病不出。

    司马懿自然是装病,他是故意选择不站队,至于谁做皇帝,他压根儿就不管,这也是让崔林最为恼火的。

    “以我之见!”司徒卫臻突然出列说道:“眼下我大魏十分危机,理应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君。”

    “燕王乃武皇帝之后…”卫臻向曹宇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老臣推举燕王为我大魏新君!”

    卫臻的话音刚落,崔林的脸色立马青一阵紫一阵,现在他也终于知道,燕王进京争夺皇位,原来是得到了卫氏的支持。

    也就在崔林慌神中,又有十余位官员占了出来,他们齐声说道:“我等愿意推举燕王为我大魏新君。”

    嘶——

    崔林有些慌,曹芳则是低头不语。

    曹芳虽然只有六岁,但是朝堂争斗他也多少听大人讲过,现在他并不想争夺什么皇位,即使这个皇长子的身份,也是天子曹叡封的,并不是他主动争取的。

    再说他在曹宇面前,那都属于孙子辈了,孙子如何与爷爷争,而且还是带着大军回来的爷爷辈?

    看着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曹宇自然是心情大好,如今这皇宫内外,已经被他与卫臻控制,就在这皇宫之外,他带来的两万兵马已经整戈待旦。

    “请燕王即皇帝位!”

    卫臻领着十余位大臣,当即向曹宇请求道。

    崔林刚想反对,可是一支御林军突然从殿外闯了进来,一个个全副武装,很快就将整个大殿围住。

    “好!”

    曹宇没有推脱,也就在御林军入殿之后,他大喝一声,信步走上了皇帝的御座。

    “燕……”崔林刚一开口,曹宇反身看向他,问道:“崔司空,汝还要反对乎?”

    就在曹宇话音刚落,刚刚进殿的御林军立即拔出腰间佩剑。

    呲铃铃——

    崔林本是要反对的,看着眼前的这个阵仗,他闭上了嘴巴。

    “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臻率领着一帮文武大臣,当即就向曹宇参拜。

    “众爱卿,平身!”

    曹宇坐在御座上微微一抬手,接受起了文武大臣的朝拜。

    当然——

    登基做皇帝,可不是如此这般简简单单,确定了曹宇登基称帝,接下来就要为他举行一个正式的登基大典。

    “启奏陛下!”

    卫臻拱手说道:“眼下天下局势纷乱,我大魏又刚遭遇战败;”说着他左右看了一圈,然后请示说道:“老臣以为,陛下的登基大典,应该择日举办,以示天下。”

    卫臻推荐曹宇为帝,他自然不愿意出现什么叉子,虽然卫氏在洛阳有一定的势力,但是卫氏却并不是洛阳唯一的世家大族。

    比如那崔林,以及他们的崔氏,他们真的就能轻易认输吗?

    不一定。

    还有——

    称病不出的大将军司马懿……

    ……

    ……

第252章:司马装病

    现在卫臻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司马懿,毕竟他可是手握重兵,洛阳的京畿营现在依然还在他的手里。

    此番另立新君,他没有表示。

    这——

    他到底怎么想的?

    散朝之后,其余大臣均已离开,唯独卫臻选择了留下。

    “陛下!”卫臻皱眉说道:“陛下登基,宜早不宜迟。”

    “嗯!”曹宇微微点头。

    “还有——”卫臻道:“陛下可否亲自见一见大将军?”

    曹宇闻言一愣,对于司马懿,武皇帝在世时,就曾经说过,此人才谋过人,但是绝非久居人下之辈。

    “好!”曹宇点头道:“朕稍后亲自去见见他。”

    虽然忌惮司马懿,但是曹宇也很明白,他现在想要顺利登上皇位,还需得到司马懿的支持。

    要不然,他如果想坐稳这个皇帝的宝座,如果没有司马懿的支持,怕是就没那么的容易。

    “陛下英明!”卫臻拱手说道。

    ……

    事情的进展,似乎出奇的顺利,早在数日之前,卫臻遣人通知还在邺城的曹宇,告知了大汉已经拒绝了释放曹叡君臣。

    皇帝曹叡回不来了,那大魏另立新君的事情,也就迫在眉睫了。

    卫臻的意思很明确。

    燕王立即入京,晚则生变。

    曹宇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之前黄门侍郎卫元去邺城的时候,他还有些模棱两可,但是现在可不是推脱的时候。

    所以曹宇当即从邺城领着两万大军,就急匆匆的赶回了洛阳。

    他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

    这也是他带兵回来的原因。

    可是——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司空崔林有些抵触,但是在卫臻的帮助下,崔林很快就偃旗息鼓。

    现在就差一个司马懿了。

    下午——

    大将军府。

    司马懿在后院舞剑,一旁伺候的司马昭却是有些郁闷,看着亲爹跟个没事人一样,他忍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忍住:“父亲,您如何沉得住气?”

    “燕王都回京城抢皇位了。”

    “父亲!”

    见司马懿没有理他,他又叫道。

    “慌什么?”司马懿并未停下舞剑随口说道:“为父沉得住,沉不住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谁做皇帝,与我司马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说着司马懿看了一眼儿子司马昭:“难道汝想当皇帝不成?”

    司马懿似乎不太满意司马昭,只是司马昭却说道:“孩儿不敢……”说着他顿了顿,才又说道:“燕王要当皇帝,父亲既不支持又不反对……这是何意?”

    司马昭确实有些懵。

    现在天子回不来,另立新君势在必行,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去与新君拉拉关系,以后也才能在新的朝廷立足。

    可是——

    司马懿不只是自己拖病不出,而且还严令司马家上下,这几日均不得擅自出门,全部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

    这……这是何意?

    “事情没汝想得那么简单;”司马懿一边舞剑,一边心平气和的对司马昭说道:“这个时候,静观其变才是正确的应对之法。”

    “父亲——”

    司马昭不解的道:“燕王登基已经是势在必行,我司马家正好与燕王走近一些。”

    “胡说——”司马懿瞪了一眼司马昭,正欲说话,却被外面跑进来的一个丫鬟的打断了。

    “大将军!”

    “燕王来了。”

    丫鬟走到跟前,向司马懿禀报道。

    “人在何处?”司马懿问道,随即收起剑势,然后躺在旁边的躺椅上,看上去有些疲惫的样子。

    “已到府门。”丫鬟说道。

    “好!”司马懿点了点头,然后便吩咐儿子司马昭,说道:“速去迎接燕王。”

    “诺!”

    司马昭应了一声,便跟着那个丫鬟朝前院走去,留下司马懿在内院饰演病号。

    不多时——

    燕王曹宇笑呵呵的走近内院,远远就看着躺在躺椅上的司马懿,他问一旁的司马昭道:“令尊所犯何疾?”

    “回燕王!”司马昭道:“家父前日偶感风寒……”

    “可有传医者医治?”曹宇看上去挺关心司马懿的。

    “谢燕王关心,已经看过了;”司马昭答道:“医者嘱咐,需要多休息休息,就能痊愈。”

    “如此便好。”

    “如此便好。”

    说话间,曹宇已跟着司马昭来到内院,他刚一靠近,就关心的道:“仲达贵体有恙,本王特地上门拜访。”

    “咳咳咳!”司马懿连咳了几声,才有气无力的说道:“多谢燕王关心,不能下地给燕王见礼,还请多多包涵。”

    “不妨事,不妨事!”

    曹宇也是客气的说道。

    司马懿明显就是在装病,曹宇自然是看得出来,只是他想不明白,这家伙为什么要装病?

    曹宇虽然看出了司马懿装病,但是却并没有揭穿。

    因为旁边放着的宝剑,还有司马懿满脸红光,虽然看上去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他没病——

    “仲达啊…”曹宇轻轻拍了拍司马懿的手,缓缓说道:“眼下我大魏是内忧外患,仲达可得快些痊愈,国家还需要仲达。”

    曹宇他是回来当皇帝的,目前虽然有卫臻等人支持,但是想要坐稳那个皇帝的位置,他还是需要争取到司马懿。

    就如同武皇帝曾对先帝说的一样,要尽用其才,同时也要善于防范,不过登基伊始,即便不能等到他的支持,至少也要让他保持中立才行。

    当然——

    司马懿自然也明白曹宇的心思,于是惶恐说道:“多谢燕王关心,眼下国家危难,懿却卧病不起,实在罪过。”

    俩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

    不过说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本来是想要获得司马懿的支持的,可是真到了司马家,曹宇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总不能直接说,我马上就要当皇帝了,爱卿速速好起来,然后辅佐于朕。

    所以折腾了小半个时辰,俩人说的都是一些有的没的。

    等到曹宇离开后,司马懿才笑着对司马昭说道:“此人心机深沉,若是他真做了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

    “父亲何意?”

    司马昭好像没有听懂父亲的话,想着现在满朝皆知,燕王曹宇将登基成为大魏的第三任皇帝。

    可是老爹这话,似乎话里有话,什么叫作若是他真做了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难道他做不了这个皇帝乎?

    ……

    ……

第253章:翻旧账

    司马昭是好奇的,毕竟曹宇很快就会登基成为大魏的皇帝,可是父亲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

    司马懿说着话,便转身朝屋里走去,留着司马昭愣在现场发呆。

    ……

    三天后——

    曹宇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他也正式成为了大魏王朝第三位皇帝。

    中间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状况。

    举行完登基大典之后,曹宇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倒是原本也想争夺皇位的东海王曹霖,在得知燕王曹宇已经登基,他自知若是要去与曹宇竞争,他基本没什么胜算,放弃了争夺皇位的念头。

    虽说曹叡在位时,对他俩都是恩宠有加,只是燕王曹宇手里却掌握着两万青州兵,而曹霖手里却并无兵马,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而已。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

    曹魏这边热火朝天的举行新君登基大典,而长安城的大汉皇帝刘禅,他也没有闲着。

    因为就在杨阜第二次离开长安的第二天,长安又迎来了东吴的使者。

    “退兵?”

    刘禅冷笑道:“孙十万现在想让朕退兵……是不是有点晚了?”

    刘禅说完,冷笑着看向东吴使者。

    “陛下!”东吴使者孙弘闻言急忙说道:“汉吴世代盟好,此番陛下攻占我东吴州郡,岂不是破坏联盟之意?”

    “孙先生好算计啊…只是,”刘禅顿了顿,才又冷笑道:“是朕的记性不好,还是孙先生的忘性太大?”

    “要说破坏汉吴联盟……朕自愧不如汝主孙十万。”

    “孙十万?”孙弘一时发懵。

    “哈哈哈……”刘禅当即大笑了起来:“孙权曾数次北伐,动辄十万大军出动……”刘禅说着,看向大殿上的大汉文武官员,然后才说道:“朕称他为孙十万,有错乎?”

    “哈哈哈……”

    霎时间,整个大殿上的大汉文武大臣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倒是让孙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因为首先刘禅是大汉天子,他自然不需要尊重东吴的皇帝。

    更何况他也没有说错。

    就在众人大笑之时,刘禅微微抬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然后他故意又是板着脸,问道:“建安二十四年…孙十万不就破坏过联盟吗?”

    “白衣渡江,偷袭我军后路;”刘禅越说越是激动:“后来更是截杀我大汉前将军父子…那时候孙十万可还记得汉吴联盟?”

    孙弘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心说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您怎么还翻起了旧账来了。

    再说当初偷袭关羽,还不是因为关羽无理在先吗?

    我主意欲与其结秦晋之好,但是关羽却说‘虎女焉能嫁犬子…’

    孙弘本想以此反驳,可是刘禅接着又说道:“即使这次,难道是朕先攻打你东吴乎?”

    这下孙弘更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因为东吴理亏。

    “别再跟朕提什么汉吴联盟…掣肘背刺之事…”刘禅说着,恶狠狠的盯着孙弘:“你东吴干的还少吗?”

    “趁朕与丞相西征,孙十万就联合曹魏攻打我大汉;”刘禅说着,突然笑了起来:“只是可惜,东吴无人矣,八万大军也未能进入我益州一步。”

    “怎么…”刘禅突然问道:“准许东吴攻打我大汉的益州,就不准许我大汉铁骑攻打你东吴的州郡?”

    “孙先生!”刘禅突然问道:“若是东吴攻占了我大汉的益州,你们会同意撤军否?”

    “这——”

    孙弘虽然是东吴的中书令,会稽大儒,但是面对刘禅的咄咄逼人,却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因为刘禅占理。

    东吴原本想着趁刘禅与诸葛亮远在西征,无暇东顾,于是便接受了曹魏的联合伐汉之计。

    本想着趁机攻占益州,不想八万大军连长江都没有突破,而且更是让李丰率军夺了秭归。

    至于东吴的八万水军,经过那一场战斗下来,剩下的也只有不足两万人。

    而这个时候,建宁太守李遗突然率军攻打桂林、交州,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夺了桂林、交州两郡。

    后来虽然孙权派出陆逊率军五万南下收复二郡,只是很可惜,时至今日吴军也未能撼动二郡之一。

    桂林、交州被大汉攻占,南边的十余郡县,也就不在东吴的控制之下了。

    强行收复不果,孙权这才又派出孙弘出使长安,希望与大汉重修盟好,目的自然只有一个。

    希望大汉从交桂二郡撤军。

    “回去告诉孙十万——”刘禅朗声说道:“想要朕撤军,除非孙权立即去帝号,向我大汉俯首称臣。”

    “陛下——”孙弘瞪大眼睛,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禅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没等他开口说话,刘禅突然一挥手:“送客——”

    尼玛——

    孙弘这个闭门羹吃得。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出使长安居然会是这样的遭遇,他还想说话争取的,只是几名御林军已经上前,做出了请的手势。

    而且他们的脸色都不好看,大有孙弘稍有迟疑,他们就会将他架出去的架势,所以孙弘也只得沮丧的离开大殿。

    出使失败,孙弘没有在长安多做停留,于次日一早便匆匆返回武昌。

    ……

    武昌皇宫。

    当孙弘将刘禅的一番话,一五一十的向孙权汇报之后,孙权顿时火冒三丈气呼呼的吼道:“混蛋,混蛋!。”

    “陛下——”

    孙弘吓得浑身哆嗦,呲溜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说——”孙权厉声问道:“那刘阿斗还说了什么?”

    “陛下——”孙弘那还敢说。

    只是孙权已经气急败坏,作为一国之君,怎可被对方如此羞辱。

    “说,朕让汝说——”孙权嘭的一声,便将面前桌案掀翻。

    “他…他…他还说…”

    “他还说了什么?”

    “说陛下…是是…是孙十万。”

    孙权突然停住,因为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疑惑问道:“刘阿斗何为叫朕孙十万?”

    “是…是…是是是…”孙弘突然有些口齿不清起来:“他说陛下动辄十万大军征伐,所以叫着孙十万。”

    “???”

    孙权突然没有那么生气,至少是这一会儿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十万大军征伐。

    只是他的这份平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只是数息之后,孙权又一次暴怒吼道:“混蛋,混蛋,刘阿斗,汝欺朕太甚!”

    孙权又不是傻子,自然很快明白了刘禅的这个孙十万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说你每次十万大军征伐。

    可有胜仗乎?

    ……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946/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作者:酸汤折耳根所写的《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为转载作品,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介绍:
网文作者魂穿三国世界,化身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先主刘备临终遗言:皇儿,你一定要听话,好好活着——
刘禅:父皇放心,汉室未兴,儿臣岂敢早亡!!!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