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带着红楼到红楼TXT下载带着红楼到红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着红楼到红楼全文阅读

作者:一品眉     带着红楼到红楼txt下载     带着红楼到红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二六章:圣心

    在京畿地区为官,实际上有利有弊,因为毕竟是在天子脚下,做的好了,提拔快,做的不好,提拔的也不好。但戴权是知道贾环的实力的,因为万宝林和焦厂,背后那么多有头有脸有势的人物帮衬他,这官想不做好都难!

    他自己就属于有头有脸有势的一位。

    当然从长远看来,在京畿地区做官还是比不了在翰林院,但在戴权看来这样最起码他的银子稳当了,以后来银子也稳当了,不用像现在小心肝七上八下的‘砰砰砰’乱跳。

    因此戴权再将一片羊肉扔入口中后,说道:“兄弟这次也就是你能得如此圣眷,以后切莫如此了!你先在地方上熬个几年,到时咱们再想想办法到京里来。”

    为了银子,戴权是真心希望贾环别再出什么么蛾子!

    而他的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忠悌王、忠孝王等人的想法——贾环既然犯了事,那就一定要罚,不过板子却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为了银子,或者说为了稳定的来银子,把贾环放在京畿地区是最好的了。

    而文子博等人也是本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思路来的,不过和忠悌王等相比又有所不同,他坚持让贾环留在京畿地区是准备和张越讨价还价的,只是没想到忠悌王、忠义王会如此助力!

    但是戴权没想到的是贾环的胸襟境界己经成长,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从现在的境界来看,贾环觉的在京畿地区发展并不好,毕竟是在天子脚下!

    但现在贾环知道他的处境依然是我命由他不由我,他没得选择,因此向戴权拱手笑道:“多谢大哥提醒,让大哥费心了。”

    戴权摆了摆手。

    ……

    按照态势的发展,戴权以为天泰帝很快就会把贾环放出去,因此这场酒他是当送行酒的。当然朝堂上很多人也这么认为。

    而喝完酒,和贾环告辞以后,戴权就到了秦可卿处,把朝堂的消息和他的猜测向秦可卿叙述了一遍。

    其实秦可卿已经知道朝堂上关于贾环的消息了。原因一是她现在时时刻刻注意关于贾环的信息的,二定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向她献媚的小太监不少。

    其实戴权也是来献媚的!

    不过来向她献媚的小太监份量上自然不如戴权,得到戴权的实锤,秦可卿完全放下心来,然后请求明日戴权带她去看一看贾环——和贾环一路情浓,让她有些难舍难分!

    而戴权却认为秦可卿去东牢看望贾环其实不必,一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天泰帝的不满;第二就是贾环可能明天就被放出来了,何必在牢房里诉衷肠。

    秦可卿听了深以为是。

    当然第二天一早,贾琏、牛继宗、薛宝钗等登门求见,要求再次看望贾环时,戴权对贾琏笑道:“何必再去,估计你也听说了,环兄弟朝廷已有了定策,一会可能就放出来了,你派辆马车到东牢门口等着就是了。”

    贾琏闻言,欣喜应允。其后薛宝钗闻言,一片欢颜。

    所有人都以为贾环会被很快放出来,然而没有……早朝过后,天泰帝照例回到了御书房,批了一阵奏折之后,感觉有些疲惫,天泰帝斜躺在龙榻上,微微闭上了眼晴。

    而看似休息,天泰帝却想着贾环的事情……

    贾环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他自己的事情,怎么处置,关系到秦可卿,或者说关系到秦可卿的安置!

    还是那句话,对于这个养在外面的女儿,因为她母亲的缘故,他一直是极在意的,也是极照顾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安排秦可卿嫁入贾家——他最信任的家族之一!然而贾家的表现却让他深深失望。

    而至于他为什么答应秦可卿去南蛮,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秦可卿苦苦哀求;第二是他考虑到秦可卿现在毕竟是寡妇之身,年纪又如此轻,还是需要找个依靠!而如果和贾环结合,考虑到她以前的身份确实有些惊世骇俗,而且还会影响皇家声誊以及他个人名声——毕竟有很多人知道秦可卿的真实身份!

    而这也是天泰帝同意秦可卿远嫁的重要原因!为了皇家声誊和个人名声天泰帝觉的秦可卿还是不在京师的好。

    第三个原因是天泰帝从家国大事的角度出发的,他觉的以秦可卿的美貌一定可以让柯固变成绕指柔,而得西南安宁,最少是西南一隅安宁!

    但现在贾环与秦可卿居然有了私情,而且还又是代嫁又是劫船的你侬我侬的搞出这么大事情!

    而要是同意两人结合,还是那句话,实在太惊世骇俗,实在有污皇家体面和他个人声誊。

    该怎么办?天泰帝轻轻的揉了揉眉头。

    而天泰帝在这里思索,可背后却等坏了秦可卿以及东牢外的贾琏、薛宝钗等人……

    一上午不见动静,秦可卿情急之下,中午之时,估摸着戴权休息,于是她派人去请戴权。

    而戴权也不知为何天泰帝没下诏,也没猜透天泰帝作为皇帝兼父亲合而为一时的想法,因此只能劝秦可卿稍安勿躁,静待消息。同时也婉转拒绝了秦可卿再次要见贾环的要求——天泰帝不下诏书让他感觉形势紧张,他认为现在最好别有什么异动。

    而贾琏、牛继宗、三春、薛宝钗、晴雯就比较惨了,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到了傍晚贾琏和牛继宗去求见戴权时,却又被门房告知戴权这两日在宫中当值……

    没有办法,贾琏、牛继宗只好舍近求远,去找忠悌王。

    而忠悌王自然也知道朝堂的消息,也估计贾环应该很快被放出,而他可以说是在众勋贵中最希望贾环被尽快、平安放出的,因此答应明天一早入宫去找戴权打探下消息。

    至于询问天泰帝他是不敢的,因为他明白天泰帝知道他的品性,天泰帝肯定能猜出他询问的目的,然后他肯定会挨一顿训斥,说他沉迷黄白之物之类的!

    何必自去寻虐呢!

    当然对于天泰帝没下诏书感到奇怪的还有文子博、忠义王、关内候等人,只是相比之下,这些人心里奇怪归奇怪,心情却没有秦可卿、薛宝钗等人那么急。

第二二七章:石出

    不过忠悌王进宫也没什么用,因为戴权也在在迷惑……

    如此一直到第三天下午,也是史部给进士授职的前一天,天泰帝批完奏折后又再次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拟旨……”

    ……

    手捧着圣旨,戴权急慌慌的往东牢而去,一颗心也是慌慌张张,他实在没想到天泰帝会如此处置贾环,居然会把贾环放逐到西面平曲县去当县令,而且看样子还不想让贾环回来了!

    平曲县是什么地方?那是靠近蛮王的地方,而戴权之所以能记得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乃是因为奏报以及天泰帝的怒火——平曲县己经有三个县令被杀了,目前为止没有县令!

    让贾环去那种地方,回来回不来暂且不,但毕竟是去了,贾环的万宝林和焦厂是否能正常运行实在令他担忧,这毕竟牵扯到他的银子!

    其实这也是众勋贵上书让贾环留在京畿的内在原因,而现在……

    ……

    而此时东牢的牢房里,贾环也慢悠悠的转着圈子,发泄着内心的焦躁——如果不是从戴权嘴里知道天泰帝的态度倒还罢了,现在知道了,事情越拖,他就越安不下心来。

    道理很浅显,迟则生变。

    “也不知戴大哥知不知道内情……回头问问他。”

    贾环正想着,就听铁门“咣当”了一声,紧接着就听戴权喊道:“新科进士贾环接旨。”

    戴权的声音很正规,也很急促,又估计着这是他的事情要水落石出了,贾环急忙按照学过的礼节匍匐在地,而后就听戴权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进士贾环……”

    因为事关自己的命运,贾环听的极认真,可是他也没想到天泰帝会把他放到平曲县去!

    而当贾环起身接旨之后,戴权又板着脸对身后随行的两个小太监挥了挥手,待他们出去后,戴权又从袖中拿出一个描绘金龙的帛绢,一边递给贾环,一边说道:“这是皇上密旨,兄弟你看看吧,哥哥我就不念了。”

    贾环没想到天泰帝居然会给他密旨!停顿了一下,他才接了过来,估计这密旨的内容戴权己经知道了——密旨也需要见证人,不然就是矫旨!于是当着他的面打开了……

    而看了天泰帝的圣旨贾环却有些愣了,因此圣旨里天泰帝的意思是让贾环找一处僻远之处供他和秦可卿安身,可组建一卫名曰永宁卫,以来守护秦可卿安全。

    见此,贾环恍然大悟,天泰帝这一明一暗这两张圣旨其实全是为了秦可卿。

    而实际上正如贾环所想,天泰帝当然想要秦可卿幸福,因此必然会成全贾环和秦可卿,而两人的身份和过往的关系太容易遭人语诟,所以天泰帝才想着把他们放的远远的。

    当然这也是天泰帝不懂经济,对万宝林和焦厂重视不够的缘故。

    同时在天泰帝看来,把贾环放在平曲也是极为合适的。

    首先贾环如果有能力定鼎西南,凭他和秦可卿的关系和情意,那么西南就稳定了,同时秦可卿也可得到幸福,可谓一举多得!

    而如果贾环的能力并不出众,那么有永宁卫保护,秦可卿可得安全,然后,然后,既然不出众,就在山旮旯里生小崽子就是。

    所以从保护秦可卿的角度和大局角度来讲,天泰帝的这个圣旨可谓完美!

    而这一明一暗两张圣旨,对于此时的贾环来讲颇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

    四天了,在这孤寂的时光中,贾环终于明白他从初来时就有的不安感到底来自哪里,它不仅仅来自荣国府的命运,更深层次的是封建社会强加在人身上的奴性与对生命的掌控,与他后世平等、自由的思想的冲突,这种冲突来自灵魂,不可调和!

    一句话来自后世的灵魂不可能愿意将生命放在别人手中,随他人揉捏,由他人决定生死!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所需要的东西,这几天贾环也己经厘清,最关键的是四样东西:时机、地盘、势力、人才。

    而现在天泰帝居然一下子给了他两样——地盘和势力!

    当然贾环也清楚这里面地盘不怎么好,现在这个时期民族的融合并不充分,蛮人的汉化程度不好,对汉人天然敌视,但总是有胜于无。

    而最关键的是有了势力,堂而皇之的势力!也是可以慢慢壮大的势力,也许还可以用它找地盘!

    从这个角度讲,这两张圣旨简直是曙光!贾环慎重的将两张圣旨纳入袖中。

    而这时戴权已经叹道:“哎,兄弟,真没想到皇上居然把你放到那等凶险之地,兄弟你可知道平曲那地方已经接连三个县令被杀了,至今没有县令,兄弟你可要多加小心,皇上既然许你建卫,你可多招些人手,不必在乎银子,兄弟,请。”

    虽然是建卫,但天泰帝所允许的卫实际是王爷、公主的卫队性质的,是私人卫队,并不属于兵部或五军都督府管辖,因此他们也不发饷,需要自理。所以戴权才这么说。

    说白了天泰帝为了秦可卿只是给了贾环组建卫队的权利,同时还限制了规模——一卫最多六千人!

    至于要是超过这个数字,那自然就是逾制!

    对于平曲的情况贾环从文子博那里听说过,实际上县令被杀的并非平曲一县,相邻的平江、济和两县县令也被杀了,只是从平江三个县令被杀之后,朝廷便不在派驻县令,而是由军队代管。

    而贾环在牢里也没什么东西,只有换下的衣衫一套,顺手一拿,然后笑道:“多谢大哥提醒,请。”

    随后两人一起往牢门口而去,而出了牢门,戴权禁不住问道:“兄弟,你去了,你那些家业怎么办?”

    这才是戴权最为关心的问题!

    贾环倒是明白戴权的心思,笑道:“大哥放心,小弟自会安排妥当,还有那么多人要养呢!”

    贾环的话暗指以后将要组建的卫所。戴权也听出了贾环话里的意思,而戴权养军是极费银子的,朝廷有时都为军晌发愁,因此贾环这话的潜意思是生意不能停,也就是说他的生财之道源远流长,因此听了贾环的话,戴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第二二八章:准备

    一边走,一边谈,没过一会儿到了东牢的大门,贾环和戴权作别。

    而在此时,大牢门外薛宝钗、探春、惜春带着莺儿、赵四等正等在外面——戴权并没有告诉贾琏他们贾环不会出来,但也没告诉他们贾环会什么时候出来,所以薛宝钗只有等待。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煎熬,再加上不知天泰帝倒底会对贾环如何,薛宝钗忐忑不定的心情可想而知。

    东牢的大门声响立刻把众人惊动,而看到贾环从大门里出来,薛宝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而多日的不安也禁不住释放,这一刻她暂时忘记了大家闺秀所要时时保持的矜持,提着裙摆飞奔着往贾环飞去。

    而几乎到贾环怀里,她才堪堪停下,然后带着惊喜、也带着些不相信的语调问道:“环弟,你,你没事吧!”

    对于贾环来讲,历经此事,他所求只是保命而已,没想到天泰帝却给了他那么多……

    而同时从心底上讲,因为这件事,贾环对薛宝钗是有愧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代,要是在后世,迎面而来的只怕是两个大耳刮子……”

    看着眼前玉人惊喜的样子,贾环心里默默念叼着,同时情不自禁的抓起薛宝钗的手,摇了摇头,说道:“没事了……”

    而他说话之间,探春、惜春、晴雯等也己经快步赶了过来,‘三弟、三哥、三爷’的几乎齐齐的叫着。

    没有外人,贾环点了点头,随即笑道:“这个地方不好,咱们回去吧!”

    闻言欢喜中众人会心一笑。

    ……

    随后众人鱼贯上了马车,而赵四见众人坐定之后,立刻一扬马鞭,高声喊了声:“驾!”

    “三哥,你,你现在没事了?”

    虽然因为人多,车厢便的拥挤,但刚一坐定,惜春便探着螓首问道,同时雪白的脸颊上堆满了笑意。

    “没事,只是去不了翰林院了,皇上让我去平曲县当县令。”

    为了让众人放心,贾环解释的很清楚,当然他还是隐瞒了很多东西,比如平曲县的危险性,天泰帝的密旨,以及与天泰帝密旨牵扯到的人,比如薛宝钗。

    而对于薛宝钗、三春、晴雯来讲,她们毕竟是闺中女子,并不了解政事,其实也没人向她们说,所以她们并不了解平江的凶险性。

    同时她们对天泰帝处置贾环的理想值也很低,几乎和贾环一样,都认为贾环能保住幸命已经是万事大吉了,因此听到贾环的话都或明或暗的松了口气。

    而晴雯利索,反应也利索,贾环刚说话,她便拍了拍胸脯,说道:“这下好了,总算过去了,三爷这平曲离咱这儿有多远。”

    “很远,二三千里路吧。”

    “啊!”

    ……

    当马车来到万宝林,正蹲在万宝林门口的焦大见贾环从地上一窜而起,丝毫不见老迈,“环哥儿……环哥儿回来了!”下一刻他一边大叫着,一边往贾环身边跑去。而到了贾环身边,他便‘呵呵’着把贾环抱起。

    而对于万宝林来讲,贾环就是主心骨,真真正正的主心骨,贾环出了这等变故,不禁李纨、贾兰、晴雯、林之孝等慌慌张张,即使是小厮、仆役也是士气低落,所以乍闻焦大的喊声,一股风云逝去,碧天开霁的感觉在他们心里油然而生,林之孝、贾福、贾禄等都跟着跑了出来。而嘈杂声也立刻惊动了后宅的李纨、贾兰……

    “三爷。”

    “三爷。”

    ……

    “三叔!”

    最后是贾兰的惊叫声。而贾兰喊完,刚想扑向贾环,李纨已在他身后说道:“兰儿,还不赶快去放炮竹!”

    随即李纨又对林之孝安排道:“林管家,你派人去府里跟姨娘说一声。”

    林之孝闻言这才恍然大悟,急匆匆的跑到贾环跟前,问道:“三爷,你看?”

    “在城里的该说的都说一声吧!其余的我明天请一请,另外再派人去焦厂说一声。”贾环笑道。

    他明白为了他的事,有心焦的,比如赵姨娘、贾琏、牛继宗、柳芳,马尚、山子野等;而也有出力的,比如文子博、忠悌王、忠义王、关内候等。

    不过这些人身份不同,有的只需传信招呼一声,以安其心;有的却需他亲自登门拜访。

    而回到后宅,晴雯、金钏、小鹊立刻脚不沾地,抱柴的抱柴,生火的生火,提水的提水,开始给贾环准备洗澡水洗尘。

    炮竹声起……炮竹声里李纨又恢复了以前的端庄,高座在左上首,安祥的撩了下鬃间的发丝,问道:“三弟,皇上是怎样处置你的?”

    对于她来讲,贾环能安全归来足矣!

    ……

    而没过多长时间,贾府的大门口也响起了炮竹声……没过多久,赵姨娘和贾琏就来到了万宝林。

    而这时牛继宗、忠悌王、柳芳、马尚己经过来了,正和贾环在中堂谈话——其余王爷或许贾环要亲自登门感谢出手相助之恩,但忠悌王是个例外,可以打招呼。

    谈话时首先谈到的是天泰帝对贾环的处理结果。而贾环都没想到天泰帝会这么处置他,忠悌王、牛继宗等自然更没有想到,当下所有人都暗暗吃了一惊。

    而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说忠悌王、牛继宗等是比较失望的——毕竟在他们心里贾环发展的这些产业是和贾环紧密相关的,贾环走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会受挫。

    但是又想到贾环毕竟还在,这些产业还会继续在,而且也没有东家亲自做事的道理,只需指挥掌控就行了,只是距离远点,也不过多累死几匹马的事而已。

    当然忠悌王、牛继宗等人和薛宝钗不同,他们是闻窗外事的,换句话说他们是知道平曲县死了三个县令这件事的,于是为安全计,他们纷纷主张贾环多带家丁。

    天泰帝允许贾环建卫乃是密旨,所以贾环不能明白的说出来,但这永宁卫初始以家丁队的形式出现,贾环觉的倒是很好,也很符合实际——毕竟一卫也不是一下子建起来的。

    于是贾环含笑采纳。

    说话之间,暮色升起,没一会儿,晴雯来报酒席做好,贾环招呼众人入席。

第二二九章:灭烛

    毕竟是心头大事放下,而且经此一事,贾环也清晰的知道了他来此最需要的东西,同时这些东西天泰帝又不失时机的送来了一部分,所以心情畅快之下,在众人的祝贺声里,贾环饮了很多酒。

    宴罢己是明月中空,晴雯和金钏早已倚门而待,听到贾环的脚步声她们立刻迎了上去。

    随后金钏端来了热水,晴雯褪去了他的丝袜,然后金钏也褪去了他的另一只丝袜。

    烛影摇红,玉手芊芊,曲线巧珑,不知为何,看着晴雯和金钏的婀娜成熟的身姿,贾环心里感觉口干舌燥,小腹下仿佛有一团火焰,那晚与秦可卿的疯狂的片段突然在他脑海里闪现……

    “我何必再用前世的道德枷锁来捆绑自己,这样害人也害己,是时候松开了……”

    心念一转天地宽,而在这时睛雯和金钏己经给贾环擦好了脚,站了起来,贾环两臂同时伸开……

    “呀,要死了!”

    “三爷!”

    “噤声。”

    ……

    红烛熄灭,呻吟声起……

    ……

    贾环的归来,以及天泰帝对他的处理结果,实际上让与他与联系人都吃了定心丸,因此第二天万宝林上下都起的晚了些。

    不过相对于贾环来说,晴雯和金钏起的倒是早了些——毕竟是新人,还带着少女的羞涩,醒来后,床上的凌乱让她俩想起昨夜的疯狂,脸儿还嫩,她俩怎么都不好意思继续睡了。

    窸窸窣窣的穿完衣裳,在焦炭炉中提了热水,洗完脸,剪完眉之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改变了发式——把以前的双丫卷在一起,高高盘起。

    贾环虽然听到她们的声音,但不知为何,却懒懒的不想起身,直到晴雯再次来到床前:“爷,该吃饭了。”

    贾环这才从床上起身,抬眼之际,只见晴雯羞眉搭目,雪腮酡红……

    吃饭之间,金钏与晴雯尽心服待,两个不约而同要贾环多吃些,多喝点汤。

    吃过饭之后,贾环带着赵四直奔忠悌王府……

    贾环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事,那就是招兵建卫,而且要招雄兵,方案也己经有了,杀千刀所识皆是刀头舔血之辈,也可谓之曰雄!现在只需静等杀千刀到来。

    不过在杀千刀来之前,贾环觉的可以在兵器物质上做些准备,比如用玻璃生产些望远镜、凸透镜之类的。

    在牢里的几天贾环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若不在了,这世界对他就没了意义,所以在听到他将去平曲的那一刻,他就打算给他自己打造出一个坚硬的乌龟壳,不仅兵要猛,器也要好,也要全!

    到忠悌王府之时,忠悌王正好走出府门,看到贾环之后,他立刻大刺刺的一挥手,说道:“走吧。”

    实际上他也没有想到就这样他会和贾环有了这样一层亲戚。

    ……

    到了黄沙岗之时,山子野、张巧手、鲁塞已在那里。

    而贾环甫一下马,山子野等人以及周围的农夫都围了过来,或远或近的‘三爷、三爷’的叫着。

    其实在贾环出事的这几天玻璃厂的建设停了大半,原因很多,有技术层面的,毕竟玻璃厂是新生事物,虽然到了最后阶段,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到最后越关键,贾环不在,没人指导,山子野以及工匠们不敢贸然动手。

    当然也有心里层面的,贾环事情不定,生死不知,山子野等人不知前途如何,也没有什么心情。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重要性往往在特殊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来,所以昨晚宴席上忠悌王一定要贾环来一趟,以稳定人心。

    而制作玻璃的厂房虽然没有建好,但实验炉还在,在和众人寒暄完之后,贾环带着山子野、张巧手他们来到了忠悌王搭建的凉棚,然后随意抽了一根柴草,在地上划了了一个。一筒子的样子,然后又画了一个凹面镜和凸透镜,画完之后,他才向张巧手说道:“张先生这种东西的模具你能做出来不?”

    张巧手人如其名,有着一双巧手,是这方面的高手。

    而贾环话音刚落,忠悌王就‘咦’了一声说道:“这好像是千里镜?”

    这时的望远镜才刚刚从西方传来,价格昂贵到仅少数人才能拥有,而且是当稀罕玩意珍藏,不过以忠悌王的身份自然见过,而且他也珍藏了一个。

    贾环来此还没见过千里镜,玻璃屏风倒是在王熙凤那里见过,没想到千里镜已经从西方传过来了,他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点了点头,说道:“正是。”

    而听完贾环的回答,忠悌王立刻转头看向张巧手,急速问道:“张先生可行?”

    说话之际,忠悌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张巧手,眼睛泛红,好像血压升高。

    而实际上此时忠悌王的那颗金银之心确实在‘砰砰’乱跳——他收藏的那个千里镜可是一百两金子买来的,这要是能做,用这一文不值的沙子来做其……

    这其中的利益忠悌王不敢想像!

    而张招手与山子野等人还没有见过千里镜,因此他们没有像忠悌王那么激动,而制作这两样东西的模具也很简单,倒是忠悌王的样子把张巧手吓了一跳,迟疑了一下,才点点头,回道:“回王爷,这个倒是简单。”

    “好!做出之后本王大赏!”闻言忠悌王禁不住大声笑道。

    而贾环却知道望远镜制作并非那么简单,望远镜的原理是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也就是说凸透镜和凹透镜要在一定的位置上。

    贾环本想着把这原理向张巧手解释一下,但又感觉这毕竟是新鲜事物,没有实物只怕他很难理解,于是只是点了点头,说道:“你尽快做几个,我有用。”

    闻言张巧手领命而,而左右无事,忠悌王也跟了过去。

    精品的阿莫局制作其实极为简单,没过一会儿张巧手便制作完毕,而在这期间,贾环也让山子野刻了一个木管子,随即实验炉升了起来。

第二三零章:望远镜

    而此时工匠们早己生好了炉子……得沙子火红融化之后,他们将融化的玻璃倒进了磨具中,凉了之后,镜片就出来了。

    忠悌王首先拿了起来,翻来覆去的看了下,然后咧嘴笑着,一边递给贾环,一边说道:“你看这可以吗?”

    实际上他心里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他感觉这镜片和他千里镜的镜片一样。

    贾环接过一看,透明度没有问题,只是在组装时,度数不一定能合格。

    于是贾环便拿着木筒,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装的位着向张巧手说了一下,然后又把望远镜原理细细的解释了一下。

    看张巧手有些似懂非懂,贾环明白以他的物理学常识很难理解,于是说道:“你只需这样安置,安完之后往远处看试试,清楚了就可以了,不清楚你就让人磨,凸透镜磨边缘,凹透镜磨里边。”

    而贾环话音刚落,忠悌王已经笑道:“本王府里倒是收藏一个,回头拿给你看看。”

    说罢转头对他的贴身侍卫喊道:“樊凡,你回府把本王那千里镜拿过来。”

    有了样品,又有这么多能工巧匠,做千里镜只剩下磨的功夫,因此贾环对山子野说道:“多做几个,我有用处。”

    望远镜在军事上可用于侦察,在山林茂密之地更有奇效,而贾环虽然没去过平曲,但凭借前世的学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平曲绝对不会是一马平川。

    总之,一切为了生存。

    而忠悌王也隐约猜出贾环要千里镜干什么,不过他的心里却是‘砰’然一动——这要是配备到军队,他得赚多少银子啊!

    “贾兄弟来咱们合计合计!”

    想到这里,忠悌王对贾环说道,同时因为秦可卿的关系,他暗暗改了对贾环的称呼。

    随后贾环和忠悌王去了凉棚……而两人才刚刚坐下,贾芸、贾芹、马尚、柳芳、牛继宗、鲁塞也过来了——他们是贾环派人叫过来的。

    把他们叫过来的是因为人事要变动,变动的原因一是玻璃厂这块他这方需要有人负责;另一个原因在于他要走了,去的地方太危险,所以他要抽人。

    寒暄了一下,待众人坐定之后,贾环直接宣布了决定,让贾芸与忠悌王一方一起管理玻璃厂以及码头的事,贾芸继续管理焦厂以及煤井的事,林之孝任总账房,管理这两处的账目,牛继宗协管两处的后勤。

    宣布完决定之后,贾环才向马尚、柳芳、山子野、鲁塞说道:“我想请你们随我去平曲,你们意下如何?”

    之所以要带上马尚和柳芳,还是因为以后要建卫,他现在要先把骨架搭好。

    而马尚和柳芳则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是因为马尚和柳芳是最早投靠他的,足以信任;另外一个方面在于马尚和柳芳现任运输大队一大队长和二大队长,实际上有着管理和指挥的经验。

    当然牛继宗更合适,只是贾环考虑着牛继宗和迎春才新婚,这边还要有一个可靠的人,所以才把牛继宗留下。

    而至于山子野和鲁塞,这两人胸中都有大沟壑,可以构建个军事工事什么的,因此贾环感觉很有必要戴上他俩。

    还是那句话,此行凶险,小命要紧!

    而对于马尚和柳芳来讲,他们投靠贾环终极目标自然不是要当什么运输队长长;而山子野和鲁塞则是士为知己者死;因此四人很爽快的答应了。

    而牛继宗则嚷嚷着也要跟去,贾环则含笑回道:“回去我和二姐商量商量。”

    明白自己的份量和态度在贾环跟前其实没那么重要,牛继宗立刻哑口无言。

    计议定后,已是中午,众人在草棚里草草吃了些之后,分头散去。

    而贾环回到京师之后,并没有回万宝林,而是直奔史部衙门,去拿勘合——一种凭证。

    ……

    时光回溯。

    对于万宝林上下来讲,贾环虽然要远去,但毕竟是平安归来,同时在他们眼里贾环这一去也是暂时的,因此万宝林上下恢复了以前的平静。

    而和以往一样,吃过早点之后李纨往万宝林的帐房而去。

    此时万宝林,除了偶尔的达官贵人来存银之外,也并没有什么业务,只是在月未算算出入帐而己,但李纨己经习惯了来此和金钏、小鹊、晴雯一起闲谈——这样时间过的快!

    而李纨来到帐房门边,刚打开门,就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转头一看,果然是金钏与小鹊,然后她就看到了金钏盘起的发髻……

    三年了,金钏早己长成!见此李纨暗暗一笑:“这老三……终于开窍了!”

    随后李纨推开了门,而后小鹊和金钏开始打扫,期间小鹊叽叽喳喳着,询问平曲在哪里,金钏跟去吗,还是晴雯跟去之类的问题。

    对于这些金钏是一概不知道的,因此只能幸福的摇着头。

    而当打扫完毕,给李纨和金钏倒了茶之后,小鹊又叽叽喳喳起来,谈论着贾环什么时候走,以及怎么走之类的事情。

    她在贾环跟前长大,对贾环可以说是不由自主的关心。

    而正谈论之间,睛雯一身大红裙子走了进来,“这,这老三开窍开的也太大了些吧!”看着睛雯高高盘起的发髻,李纨蓦然睁大了眼睛,早己古井无波的心也是波澜横生。

    ……

    吏部的勘合早己开好……从吏部出来之后,贾环便直奔文府,照例在路上买了些酒菜与酥糕。

    然后到了文府之后,松儿便高高兴兴的把他引到了中堂,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中堂外响起了脚步声,贾环回头一看文子博正迈步而入。

    贾环急忙上前行礼,而文子博却长叹一声,摆了摆手——毕竟不进翰林院就无法为相,贾环可以说是文子博最中意的学生,此时此刻文子博对贾环是失望的。

    而贾环也明白文子博这声叹息待什么意思,只是他此时的心境已经不能也不可以向文子博倾吐。

    因此他只能一边行礼,一边说道:“多谢恩师搭救。”

    “坐吧。”

    文子博摆了摆手,然后指了指椅子。

第二三一章:人才

    贾环没有客气……而再说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再说劫船的事以及事件的影响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坐定之后贾环便向文子博拱了拱手:“恩师,可知平曲县的具体情况,周围可有驻军?”

    最后一句话才是贾环来此的目的!

    接连死了三个县令,这里面一定不寻常,为了小命贾环觉的除了强壮自身之外,还需尽量了解平曲的情况,包括周围的。

    而文子博人情练达,从贾环的话里己经听出贾环不愿再提往事,而事已至此,他也明白世人‘情’之一关最是难过,再和贾环提他以前的事也没什么意思,同时他也明白贾环话里的弦外之音,因此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道:“平曲县南就有卫所,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到时你可以自去和他们联系,另外平曲接连三个县令被杀,你要小心,多带人手,尽量察明原因,谨慎处理。”

    文子博之所以要贾环多带人手乃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天泰帝已经给了贾环密旨;而至于要贾环谨慎处理,这是因为虽然案件没破,但差不多朝中对此事已有共识——这案件不用破,这明显的是地方与朝廷之争的结果,或者说蛮汉之争的结果。

    一句话平曲离南蛮太近,而离大虞太远!

    而这其实也是天泰帝派贾环去平曲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给他建卫权的原因——这种事,人少了就是送人头去的,为了秦可卿,天泰帝自然不想让贾环送人头。

    至于文子博不知道卫所的具体情况,这也很正常,层次不一样,毕竟他实际上是一国之相,掌控的是政策、规矩层面的事,不可能记住这些小事。

    而贾环对文子博的提醒也是心领神会,拱手对文子博回了句:“多谢恩师提醒,学生自当小心。”

    见贾环又恢复了以前的聪明,文子博不由得又想起了贾环前面所做的不聪明的事,他禁不住叹了口气,安慰道:“你也不要灰心丧气,以后你还是能回来的。”

    “以前或许是,但现在我却不想……”

    心里嘀咕着,贾环再次对文子博拱了拱手:“恩师所言,环当谨记。”

    随后文子博留客,贾环没有推辞,席间文子博谈了些与蛮王相关的军情以及他所知的南蛮的风土人情,当然还有朝堂之事。

    而于此同时,贾母的三间小屋里,西屋的菩萨像前,贾母虔诚的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嘴里念念有词。

    实际上贾环这件事把她也折腾的不轻,毕竟现在可以说贾环就是贾氏一族的顶梁柱,即使贾环不住在府里,但光辉依然依然笼罩着贾府,在听到贾环出事的那一刻贾母真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而现在贾环虽然没能进翰林院,但毕竟还是放了县令,又有那般财势,总体来讲,只是光辉弱了些,但还是能够庇护贾府。

    有惊无险,所以贾母感谢菩萨保佑,真诚、真心的感谢,而在此时也到了晚定时间,贾宝玉和林黛玉走了进来。

    他们两个是贾母的心尖肉,也是贾府里唯二的能随意进出贾府而不用通报的两个。

    屋子里静静的,两人进入贾母的房间后就听到了贾母的呢喃之声,两人循声而望,却见贾母正在佛龛下,两人轻轻走了过去,静静的站在了贾母的身边,想等一会把贾母扶起。

    而后两人就听到了贾母的祈祷声:“……菩萨保佑,保佑环哥儿平平安安……”

    听到这里,黛玉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随即扭头看了贾宝玉一眼,心中苦涩难言……

    而从贾母处出来以后,林黛玉禁不住轻轻叹了口气,对贾宝玉说道:“宝哥哥,你也该读书,奔个前程了。”

    ……

    贾环从文子博处归来时已是星斗满天,晴雯和金钏正坐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闲话的中心自然是贾环,内容上以她们的见识不在乎是贾环要带什么东西,做几套衣服之类的,只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由于和贾环关系已定,她俩艳如榴花的雪腮上比以往多了一份安宁。

    听到贾环的脚步声,两人立刻迎了出去……

    一些事情就像是坏了开关的水龙头,一旦开了口,就再也关不上。看着铜盆里如白玉般的芊芊玉手,贾环心里一热。

    ……

    按照勘合上的日期,离上任时间还有三个月,因此贾环并不着急,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贾环求见了李纨,主要是为了万宝林的事。

    万宝林事关重大,让其他人掌管贾环确实不放心,因此李纨倒是只合适的人选。

    当然因为李纨是妇道人家,不适合抛头露面,但贾兰已经大了,又受到万宝林的商业熏陶,在待人接物上已经颇为老练,在业务上也很是熟悉。

    另外为保万宝林无事,贾环把林之孝也留了下来,其实从内心里贾环是想带林之孝走的,但一来林之孝年纪大了;二来平曲又是那等凶险之地;第三万宝林也确实需要一个老成之人;所以思忖再三,贾环还是决定将林之孝留下。

    对于贾环的托付李纨自然不会拒绝……而当贾环刚刚和李纨说完话,就听外面一阵马啼声。

    估计是忠悌王来了,贾环急忙告辞,而刚出了月亮门贾环就看到忠悌王正从大门走来。

    “走,看看他们弄好了没有!”

    甫一看到贾环,忠悌王便兴匆匆的喊道,现在‘千里镜’在他眼里完全是一座金山银山。

    贾环本来不想去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想和薛宝钗谈谈。不论是从赴任时间的角度,还是从天泰帝心态的角度,贾环觉的他们的婚期肯定要延迟,和薛宝钗说说,以安其心,当然主要是安薛姨妈和薛蟠的心。

    第二就是要等杀千刀。

    这是因为贾环觉的要招精兵必须要用杀千刀那一帮子人,或者说那一类人。

    这是因为从农家或社会闲杂人员里招人并不能迅速形成战斗力。即使训练了,也是不能,百战精兵,精兵是战出来的!

第二三二章:松林

    而之所以不能成为精兵的原因则在于没见过血的他们骨子里的那份安逸与胆怯,在这方面八旗兵其实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杀千刀所熟悉的那帮子人不同,他们本就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可以说凶厉己入骨里。

    当然这些人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可能会伤到自己,但贾环其实没有选择,毕竟三个月后就要到任,也就是说要奔赴险地,算上旅途时间,其实就是没有时间,自己练兵已不可能,何况练了也不能用!

    不过看忠悌王兴奋的样子,而‘千里镜’又是以后卫队要标配的,而和薛宝钗交谈也不在乎早晚,又想着杀千刀即使来了也是来拿银子的,肯定要等待,于是对忠悌王拱了拱手笑道:“王爷,请。”

    而出了城,忠悌王的兴致更高,放缓了马速,和贾环商议起‘千里镜’的定价情况——以西洋人的价格向军队推销肯定不行,价格太高!

    马上忠悌王口若悬河,向贾环兜售起他的销售方案来:先定好一个合理的价格,然后他亲自去拜访南安郡王、北静王、海内候等带兵的将领,由他们向兵部游说……

    方案很完美,贾环头口商大加赞赏,心里也认为忠悌王确实是一个商业奇才,只是他很想知道南安郡王和北静王听到这个方案会如何——毕竟这也是往他兜里送银子!

    而实际上对于刘平蛮,这个仇贾环记下了,当然以他现在的实力他也只能记下。

    不过忠悌王这一招却在无意间让他稍解腹中闷气,这让他感觉有些意外之喜,于是对忠悌王的方案大加赞赏,忠悌王得意洋洋。

    两人一路走,一边谈笑不提。于此同时山子野正拿着他磨制好的‘千里镜’四处窥视着……

    对于贾环的吩咐,山子野当然不会掉以轻心,实际上贾环走后,他和张巧手、鲁塞等人立刻做磨具的做磨具,搬金刚砂轮的搬金刚砂轮(贾环虽然没说怎么磨,但作为工匠他们都是知道玉器是用金刚砂轮磨的,所以估计玻璃也是,这倒让他们猜准了),忙活到半夜终于将千里镜给做了个大致,今天一早又忙活了一早上,终于将千里镜给做了出来。

    当然这其实也是千里镜没什么特别高技术含量的缘故!

    和所有人一样,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的宝贝,山子野激动的很,也迫不及待的很,把单孔目的千里镜放在右眼上之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他闭上了左眼,举着千里镜四处察看,然后他便看到远处的贾环近在眼前。

    “三爷来了!”

    山子野说了一声,心里有一种献宝时将要得到夸奖的激动。然后他举着千里镜继续四望,然后他就看到灌木丛后一个妇人……

    山子野乃是方正君子,见此骇得轻轻‘呀’了一下,急忙将千里镜放下,然后心里默忖:“此物还有这等功用,有失正大光明,三爷居然还要很多……”

    而在他旁边的鲁塞见他神情惊愕,不由得问道:“怎么了,给我看看?”

    这个时候以山子野的品性自然是不会给他看的,于是不着痕迹的说道:“没什么,看到一只兔子。你等会再看,三爷来了……”

    说着山子野抬步便走……而须臾之间,贾环和忠悌王一行也到了山子野前面。见到山子野手里的千里镜,忠悌王立刻一边下马,一边急匆匆的问道:“怎么样,做到了没?”

    “回王爷,做好了。”

    “给我看看。”

    说话之间,忠悌王接过了山子野手里的千里镜,看到山子野制作的千里镜和他收藏的除了色泽上的差别,其余几乎一样,他不禁喜上眉梢——毕竟这意味着一大笔银子!

    摩挲了一下,忠悌王举起了千里镜,远处的工匠劳作的画面立刻呈现在他眼前,“我以前怎么没想到用这个监视他们!”想到以前自己拖着瘸腿,走来走去的,不知为何,忠悌王感觉自己有些蠢!

    而后他当然四处察看,看有偷懒的没有,对于他来讲,发现工匠偷懒,并且拆穿,是一种愉悦,然后他就看到灌木丛后似乎有动静……

    站在忠悌王的一侧,看忠悌王将千里镜定格在灌木丛方向,头还像鸭子似得往前伸着,依稀可见唇边亮晶晶的口水,山子野不禁心生鄙视:“一个王爷什么女人没见过,居然……”

    而忠悌王看了一阵子之后,也和山子野一样,没把千里镜递给贾环,而是直接哈哈笑道:“好好,和本王那一个一样,山先生这个要多做,越多越好。”

    山子野躬身称了声:“是。”然后又转头向贾环问道:“三爷还有什么要求吗?”

    看忠悌王的样子贾环就知道这千里镜算是成功了,至于要求他倒是有一个,那就是单目的不太方便,不如双目的。

    不过贾环清楚双目的是单目的升级,从长远计,从银子的角度来讲,应当一步步来,不过他应该为忠悌王指明方向,他也好有个好用的,于是贾环说道:“你们跟我来,此事牵扯机密。”

    ……

    贾环和忠悌王、山子野等商议千里镜升级版暂且不提,而与此同时焦厂里谢德铭正向贾芸的办公室走去。

    谢德铭的胖脸上带着舒适的惬意,晨曦照在他的脸上,那微微的笑意好像有了光泽。

    而实际上因为贾环银子拿的痛快,对他又以礼相待,而且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还能倒弄些焦炭,赚些外快,因此谢德铭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福窝。

    而谢德铭去找贾芸自然还是因为银子的事……昨天他刚刚从贾芸手里拿走税银,上交户部时,却听同僚说,西北大旱,需银赈灾,忠信王、文学士、以及他的顶头上司已经筹集了大部分,但还有缺口。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立刻想到了焦厂的日进斗金!

    而谢德铭也深知自己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与他的顶头上司是分不开的,他当急上司之所急!

    反正又不花他什么银子,说句话,试探试探而已!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397/ 第一时间欣赏带着红楼到红楼最新章节! 作者:一品眉所写的《带着红楼到红楼》为转载作品,带着红楼到红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着红楼到红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着红楼到红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着红楼到红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着红楼到红楼介绍:
贾环穿越了,带着一本《红楼梦》,他决定该看的人都给看看。带着红楼到红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着红楼到红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着红楼到红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