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盛唐开始于南海TXT下载盛唐开始于南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开始于南海全文阅读

作者:天街小雪花     盛唐开始于南海txt下载     盛唐开始于南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2章 说不上倒霉还是幸运的伏允(上)

    李二之所以让李承乾加入拜师的队伍,可不是让大儿子重回云浩门下,而是纯粹想要蹭机会,解决自己嫡子的血统问题。

    陇西李氏追根溯源,根子在赵郡李氏那里,这在古代属于正常的大家族开支散叶,李氏皇族的跟脚没什么大问题,可坏就坏在从李渊的祖父李虎那一代以后,为追求家族地位的稳固,几次和异族血脉通婚,李氏的血脉变得混杂。

    李渊的父亲李昞娶了独孤信的第四女,李渊有了一半的鲜卑族血统,李渊娶窦氏嫡女,窦氏嫡出的四子一女不仅有四分之一的鲜卑族血统,还有了一半的鲜卑娄提氏血统,汉家血脉只剩四分之一。

    世家嫡女不嫁皇家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隋唐两代皇室从血脉上讲已经胡化,算不得汉家苗裔。

    到李承乾这一代更完蛋,长孙皇后出身鲜卑拓跋氏,她的几个孩子身上的汉家血脉都快稀释没了,一个个鼻梁高挺,头发微卷。

    平民百姓对血脉这种事情并不在意,可李氏皇族老是被世家抓着血脉不纯的问题不放,让李氏皇族处境尴尬。

    颜之推点墨可不单是能给科学一脉正名,还可以证明这些学生都是真正的汉家苗裔,只要经过他的手,即便没办法改变血脉不纯的事实,但绝对不会再有人拿李二这几个嫡子的血脉问题做文章。

    颜之推当然知道李二的小心思,只不过他没有戳穿,而是坦然的给四个孩子点墨,还给李丽质点了胭脂。

    按照他的原话:“老夫是代天下黎民感谢皇帝的善政。”

    七十二个弟子中有几个人比较特别。

    首先是游谭,云浩会收刘通的这个义子为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对云浩做法很不理解,云浩也懒得和他们解释,郑重的把游谭的名字排在邱项籍之后,他成为科学一脉的六师兄。

    大师兄李泰对这个排名很不满,说一个小太监不该和自己有同样的地位,然后他就被管彤打肿了屁股,云浩把他撵回宗正寺去面壁思过。

    再就是王玄策,二月时已经拜了唐俭为师,再拜到云浩门下有背叛师门的嫌疑,不过唐俭是个豁达的人,他很喜欢这个小徒弟,不介意弟子跟着云浩多学点东西。

    云浩更不在乎什么门户之见,你敢学,我就敢教!

    最后一个是李承道,李建成和李二一样,对云浩是严防死守,绝不允许云浩和自己的长子接触,李承道是趁着李建成在登州还没回来,偷偷到云府求来的拜师机会。

    他从一开始就对科学充满热情,只是之前李建成和云家是敌人,不能和云浩多接触,之后双方和解,李承道进入科学院学习,在李二让李承乾解除师徒关系后,李建成就让李承道退学,跟着自己学习管理道路建设集团的业务,严禁他再和云浩接触。

    李承道有向学之心,云浩没有理由拒绝,答应收他为徒,至于李建成的态度,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整个拜师仪式除了李泰被揍了一顿,其他人都很高兴,仪式结束后,云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有了一众徒弟挡酒,云浩没有醉倒……

    四月十六,李渊带着一群老臣出长安,奔向巡游的第一站,龙潜之地晋阳,之后他会向东北,过幽燕,再转向南下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之后乘船出海去岭南道,最后到崖州皇家别院长住,计划等大明宫建成再回长安。

    李渊出发的时间比预定时间完了一个多月,因为他的宇文昭仪生下了李灵燮,老来得子的李渊心中喜悦,一直陪着宇文昭仪带孩子,直到孩子满月才重提巡游的事情。

    李二送走李渊,开开心心的搬到了大安宫,皇位继承人们得到解放,回到了麟阁。

    四月底,李靖传回战报——伏允跑了,只找到了光化公主

    李二得到这个消息,气的吃不下饭。

    现在的大唐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能达成既定目标就是失败。

    李二超高的心气不允许他失败,他向李靖传信,迎回光化公主,不惜一切代价把伏允带到长安,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

    李靖制定的作战计划非常完善,但也挡不住伏允运气好。

    事情是这样的。

    伏允收到大唐的宣战书,马上重视起来,把在祁连山东麓躲避风雪的部队调往扎隆口,这里的峡谷通道是唐军的必经之路,吐谷浑军十万人在这里设下埋伏圈,想给唐军一个出其不意。

    他们的计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唐军在谷口踌躇不前,被包围在一片谷地当中,吐谷浑军多次发动攻击,但缩成一团的唐军根本不和他们接战,依靠着弓弩和那种恼人的铁丝网把阵前的三百米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敌人的举动正中李靖下怀,他的第一目标就是把面前的十万敌人拖住,给尉迟恭他们创造直扑敌人心脏地带的时间和机会。

    他拿出泾阳之战对付突厥人的办法,在谷口最开阔的地方“画地为牢”,建立阵地,靠着远程武器来阻挡敌人。

    双方在扎隆口拉锯,前后有二十天的时间,秦琼、尉迟恭在这段时间里带队顺利翻越祁连山,到达距离伏俟城不到五百里的清水川,翻越高山过程中唐军损失不小,主要是高原反应带来的非战斗减员,马匹也有一些损失,但是不影响战斗力。

    他们第一时间通过爆破炸开了清水川的城门,一天之内就拿下了这座吐谷浑重镇,秦琼等人不敢耽搁,留下三千人在城内照顾伤员和病号,带兵向伏俟城极速运动,在四月初赶到了伏俟城下。

    伏允被堵在城中,他手里虽然有六万骑兵,但十分忌惮唐军的战斗力,不敢出城迎战。

    唐军把突厥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其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伏允知道自己这些手下的斤两,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和唐军硬碰硬的实力。

    他派人出城求援,想要召集优势兵力歼灭这股唐军。

第153章说不上倒霉还是幸运的伏允(下)(新的一月请多多支持)

    扎隆口的吐谷浑大军听说自家可汗被人堵在了伏俟城里,哪里还有心思和面前的唐军在这里耗时间,打马回城去救援伏允。

    李靖见敌人撤退,知道秦琼已经到达伏允的老巢,也就不再当诱饵,一路跟在吐谷浑大军身后,直奔伏俟城。

    待李靖与秦琼会师,汇集到伏俟城的双方兵力多达三十二万,二十万骑兵几乎是这个时节伏允可以调动的所有力量。

    手中兵力大增的伏允胆气大涨,率先对唐军发动攻击。

    李靖命四千步枪手和步兵组成一个四万人的刺猬阵,堵在伏俟城东门和南门外,让城内的敌军不敢倾巢而出,八万骑兵则聚兵在另外两门前,距离城门三百步,让城内冲出的骑兵丧失冲击距离,无法提速。

    伏允中心开花的战术破产,只能靠城外的十四万人发动攻击,六万骑兵只能在城头看戏。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十四万吐谷浑骑兵因为和城内沟通不畅,发动攻击的时机选择全靠领军将领自行判断,因此无法形成合力,总攻变成了波次攻击。

    唐军抓住机会,分出四万骑兵三面出击,仗着装备优势,先是几轮箭雨覆盖,接着短兵相接。

    唐骑对敌人挥砍过来的马刀视若无睹,手中马朔直刺,如果落空,立即向后倾斜挥动。

    凭借着这一招简单而有效的攻击,唐军很快凿穿敌地方队伍,在与下一波次的敌人接触前调马回头,杀向第一批的敌军,再次凿穿敌军后,迅速换马,重复之前的战术。

    步枪手和步兵组成的大阵坚决不合敌人近战,钢弩配合步枪和多达五层的铁丝网牢牢的把敌人挡在三百米外,敌人和战马的尸体在这条边界上堆积了好几层,直接阻断了后续敌人的路。

    伏允在城头看着战场局势,心知自己的大军要完,马上准备出城突围,突围方向他都选好了,就是东门和南门,在他看来城内的骑兵出城后没办法把速度提到最高,面对唐军骑兵肯定吃亏,而唐军步卒组成的战阵看着很厉害,但其背后不到两百步就是城墙,骑兵即便没有去把速度提到最高,面对步卒依然永有冲击力上的优势。

    伏允想得挺好,可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

    两个城门宽度有限,每次能冲出来的骑兵不过百余,还不够步枪手一个齐射杀的,伏允手下的骑兵损失了两千多人,连唐军的大阵都没摸到。

    伏允又改变方向,从西门和北门出城,结果是唐军骑兵都没有发动冲锋,单靠弓弩就把敌人打了回去。

    伏允有些泄气,开始后悔去撩拨大唐这头猛虎,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军被唐军一点点消灭,自己也会成为唐军的俘虏,他很不甘心,却又没有能力扭转乾坤。

    他下了城墙,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大街上祈祷上苍给他一个奇迹……

    也许是有仙神听到了他的祈祷,在城外的战斗快要结束时,大地突然开始剧烈震动……

    城墙被震塌,城外的战场变得一片混乱,吐谷浑残兵四处逃窜,唐军大阵阵脚大乱,四散的马匹横冲直撞,唐军的阵型在巨大的地震中溃散。

    这场地震持续时间超过两分钟,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伏俟城成为一片废墟,但……伏允和他的卫队毛都没掉一根!

    惊魂未定的伏允突然发现上天真的给了他一个突围的机会,于是他带着卫队趁乱跑了……

    这就是大唐和吐谷浑之战的大致过程以及伏允能跑出唐军包围的原因。

    人力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地球打个喷嚏就可以掩盖一场人类正在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战争。

    伏允逃出去了,只带着自己不到百人的卫队,等到唐军恢复建制,已经找不到他的踪迹。

    李靖派人来到变成废墟的伏允王宫救援吐谷浑王室成员。

    王宫和周围的贵族宅邸损坏严重,大部分建筑垮塌,里面埋着太多人,唐军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救出所有人,从俘虏口中问出光化公主的位置,在一片建筑废墟里挖出了奄奄一息的光化公主。

    光化公主受伤严重,双腿和肋骨出现多处骨折,在废墟里埋了两天水米未进,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

    随军医生帮她处理过外伤,接好断骨,给她灌下盐糖水补充体力,最后又连续注射两天青霉素,第四天光化公主退烧醒转,捡回来了一条命。

    此外唐军还挖出了伏允的儿子尊王,这小子运气不好,左臂长时间压在一根横梁下面,小臂充血坏死,军医为保住他的命,给他做了截肢手术。

    李靖按照计划,拿出李二事先准备好的诏书,宣布册封尊王为吐谷浑新可汗,封大唐伏俟郡公。

    当上吐谷浑可汗的尊王一开始还佷高兴,但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天柱王、西平王两大部族首领不承认他这个大唐皇帝册封的新可汗,势力强大的天柱王声称要和唐军拼到底,为二十万在此次战争中罹难的吐谷浑人报仇!

    唐军看到天柱王使者带来的宣战书,全都囧了。

    唐军是杀了不少人,但都是在战场上杀的,伏俟城里的人他们可是一个都没杀,吐谷浑人死这么多是大地震的锅,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靖懒得搭理天柱王的挑衅,自顾自的在伏俟城外十里的地方扎营休整。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唐军的作战计划,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步枪手和步卒几乎没有损失,他们远离城墙,马匹又交给了骑兵使用,地震除了让他们站不稳,造成的其他伤害微乎其微。

    骑兵的损失严重的多,大地震动惊扰马匹,战马不受控制的乱跑,密集的骑兵队形里许多人被战马甩下马背,受惊的马匹四处乱跑,这些掉下马的骑兵在混乱中被战马踩踏冲撞,死伤惨重。

    战后统计,有四千多人死于马匹踩踏,受伤的有近万人,马匹受伤加上跑散丢失的超过两万匹。

    这样的损失比和敌人正面交战的损失还大,不经过休整战斗力还剩多少,李靖等一干将领心里也没底,他们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天柱王的情况和唐军差不多,嘴上吹牛逼,现实是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让他连部队都无法集结起来。

    大灾当前,士兵哪有心思作战,大部分都跑回家去抢救家人,吐谷浑境内的其他势力情况也差不多。

    一句话可以概括吐谷浑的现状:战争暂停,局势混乱……

    伏允逃出生天,他的国家却变得一团糟,他一路向西,想要进入混乱的西域地区蛰伏起来,待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他不敢去其他部族落脚,一路上客串马匪补充给养。

    伏允的遭遇说不上倒霉还是幸运,总之他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第154章 卡BUG

    伏俟城大地震的波及范围很广,鄯州、兰州、岷州均遭灾,长安、洛阳有明显震感。

    朝廷任李大亮为安抚使,携款到灾区镇灾。

    陇右道不缺粮食,百姓缺的是重建家园的物资,李大亮带着价值二十万贯的云家汇票轻装出行,一进入陇右道便一路采购物资,不到半月,大量物资送到灾区,灾民的安置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

    赈灾顺利,灾区没有混乱的迹象,李二还没有舒一口气,添堵的就来了。

    陇右道地动的消息在大唐传开,有关皇帝德行有亏,引动上天降下地动灾祸的传言甚嚣尘上。

    当初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统一,加强了对国家的掌控力。

    但这是把双刃剑,“君权天授”把皇帝捧上神坛,成为“天子”,代表上天在凡间行使统治权。

    而“天人感应”是套在皇权头上的金箍,一旦有什么大的天灾人祸,儒家和朝臣便念动紧箍咒,逼皇帝反省自己的行为。

    李二也无例外的受到了这样的荼毒,引发大地震的原因就是他行为不检、德行有亏,违背了上天的意志,他需要下罪己诏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李二收到孔颖达执笔、众多文臣大儒联名要求他下罪己诏的奏书时,他是一脸的不敢相信。

    这次地震的中心在吐谷浑,陇右道是受到余波伤害,和老子有什么关系?

    要下罪己诏也是伏允那个混蛋来下,凭什么把这个屎盆子扣到老子头上?

    真真正正是卧槽泥马!

    真以为老子好欺负!

    他先找到云浩,让《大唐风华》和《省身》印发特刊,把吐谷浑之战和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公布于众。

    之后又亲手起草了一份诏书,不是罪己诏,而是惩罚这些联名人的诏书。

    诏书以孔颖达等人不明真相,意图污蔑皇帝为由,决定凡涉事官员一律罚俸半年,官降半级,涉事的大儒暂停授课,每人写一封道歉信公开发表在两家期刊上,什么时候道歉了,什么时候再开课授徒!

    李二和云浩学坏了,阴损又合情合理的操作信手拈来,搞得儒家人一脸懵逼。

    儒家人不是不了解情况,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李二登基以来逐渐强势,儒家不想看到皇权的膨胀,提醒李二他身后还有人盯着,做事时不要过分。

    另一方面则是报复李二在春韦时打了儒家的脸,故意恶心他一下。

    这事还得从三月底的春韦说起。

    今年参加春韦的考生不少,各道州府或推荐或选拔出来的考生一共有两千七百多人,比武德年的春韦多出百余人,这些人来自南海道。

    正常来说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南海道推荐这些考生参加科举是正常操作,但不正常的是这些考生中有八成考的是明经科,其余人考明算科,别的科目没有一个报考的。

    刚开始人们也没多想,毕竟明经科的考试比较容易,南海道考生第一次参加科举,没有经验,选择难度系数低的科目重点攻克,至少可以录取几个,面子上不至于太难堪,大家可以理解。

    只是到了四月初七,考试结果一出来,所有人眼镜碎了一地。

    南海道考生包揽明经科二经、三经的所有录取名额,明算科也被南海道考生砸了场子,五十个名额,他们占了三十二个。

    明经、明算两科一共录取了三百人,南海道考生就占了近一半的名额。

    看到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凌乱了!

    妖兽!这里面绝对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那些落榜的考生疯了一样,先是到朱雀门前请愿,希望朝廷彻查南海道考生集体舞弊一案,李二没有做出回应,让监门卫把他们驱散了事。

    这帮考生不甘心,又跑到现任礼部尚书李孝恭府门前静坐,请李孝恭出来给天下读书人伸张正义。

    知晓内情的李孝恭哪里敢掺和这事,他立刻甩锅,让考生们去找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魏征很郁闷,他看着府门前跪了一地的考生,很后悔这么早回京。

    他是正月里接到的调令,李二能调他回中枢担任御史大夫,说明已经原谅他了,他不敢耽搁时间,快马加鞭的往长安赶,终于在二月中旬回到御史台上任。

    他的第一份差事就是担任春韦的主考官,这时他才明白,自己能回来,不是李二原谅了他,而是让他回来当搅屎棍的。

    正因为他魏玄成是主考官,这次的世间才没有把这次科举的主考班子拖下水。

    老魏不招人待见,但人品绝对坚挺,没有人会怀疑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会有考官敢串通考生舞弊,所以那些落榜考生一直把目标对准南海道考生,没有说一句主考班子的不是。

    老魏虽然是被李二推出来挡枪的,但他不傻,他不想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

    为了平复落榜考生的情绪,他向李二请旨,把南海道考生的原始答卷贴到贡院的外墙上,让考生们自己去看,能不能发现问题就靠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答卷一贴出,所有不满的人都闭嘴了——人家的答卷规规矩矩,条理清晰,考官评语中肯,没毛病啊!

    可也有不少明白人看出了问题。

    第一,南海道明经科考生选经只有三部,《孝经》、《论语》和《毛诗》。

    第二,他们所有人口试和三策的答案有标准答案,他们的答案是围绕着标准答案扩展的,可以说这百十张答卷上的答案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第三,他们使用的字体相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字体,纤细而有力。

    第四,这些南海道考生非常年轻,最大十九岁,最小十四岁。

    这些答卷给人的感觉很怪,一眼望去,如同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仔细观察,又有所不同。

    落榜考生们最后得出结论,南海道考生掌握了一种高效的学习和考试方法。

    这个发现让他们动容,不再纠结春韦有没有舞弊的问题,转而向泾阳汇聚,去找南海道考生求教这种方法。

    学子的情绪得到安抚,儒家的脸却丢尽了。

    这些南海道考生没有一个是儒家弟子,全是科学一脉的学生,据孔颖达所知,这些学生对儒学的认知还不如一个读过三年私塾的孩童。

    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明经科上把儒家子弟打的溃不成军。

    儒家面上无光啊!

    不过孔颖达没有时间去过多的感慨,科学一脉的胜出说明科举存在漏洞,儒家得想办法把这些漏洞补上,省的再让人钻空子。

    唐代科举确实有漏洞,而且漏洞多到云浩有自信靠着这些BUG让科学一脉的所有学生都得到功名。

    不过云浩认为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掌握科举考试的主动权,说什么都白扯。

第155章 花钱如流水(上)

    南海道考生横空出世,横扫明经与明算两科,郁闷的的不只是儒家,民部尚书萧瑀也是郁闷无比。

    李二和云浩在春韦上挖这个坑有两层用意。

    一是两人想要夺回科举考试的自主权,但效果不太好,从进士、秀才、明法等科的录取结果来看,缺少优质后备人才的两家并不占优势,二人此举除了能落儒家的面子,选出一些自己的后备官员外,对大局的影响十分有限。

    他们有些操之过急了。

    二是精力充沛且信心十足的李二对朝廷的一些部门的办事效率不满,尤其是民部。

    李二想要随时掌握国家的财政状况,以便自己在施政时有个基础的参考,于是他命令民部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向自己汇报朝廷的收支情况,可是民部没有这样的统计和计算能力。

    民部的财务汇报一般是分两次报给皇帝的,一次是在夏税征收完毕后,一次是在年底大朝会上做财政报告,从前隋时民部就按照这种流程运转的,很多时候民部主官只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这显然无法满足李二的要求。

    民部召回了一批已经退休的吏员,专门负责月底的财务报表,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这与统计和计算方式有关,民部的账目是传统的流水账,一般的小商人用这种方式问题不大,可民部的账目太过繁杂,想要得到准确结果必须反复核对,效率低下。

    面对这种情况,李二自然想到了盛产账房的崖州,普通人不好进入民部等官方部门帮忙,他就找到云浩,想出了让崖州科学一脉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再进入各级衙门充当会计的办法。

    录取的一百多个南海道考生拿到告身,立马分配到各级衙署,接管账目,民部分到三十一人。

    萧瑀看着这些身穿绿袍官服的年轻人,火就不打一处来。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很怀疑这些孩子的能力,特别是那两个十四岁的娃娃,宽大的官服套在他们身上如同大麻袋,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民部负责统计计算的吏员们一副吃了看戏的样子,等着看这些娃娃的笑话。

    民部的账目一团乱麻,不是你想算就能算得清楚的!

    这三十一个新进会计也不废话,一头扎进账簿房,一人一把十几斤重的铜算盘一字排开,噼里啪啦的埋头苦干四十天,把民部自大唐立国十一年以来的所有账目重新造册核算。

    这些新的账册摆到民部大堂时,萧瑀和一众民部官员差点惊掉下巴。

    原有的吏员进过比对,账册上的数据和他们手里结果误差极小。

    这效率实在变态!准确率完爆历任统计人员!

    有了这样的成绩,民部官员虽然对这些娃娃还有一些排斥,但都认同了他们的能力。

    萧瑀舒了口气,以后皇帝交代的任务总算是能按时完成了……

    民部这里顺利过关,而其他各级衙署就不平静了。

    这些新会计一上任,也是先把账目重新核算造册,之后开始查账。

    不差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大大小小贪污和挪用公款的事件接连爆出,涉及到的官员勋贵多达两百多人,涉案金额高达一百多万贯。

    李二发飙了,他没想到看似清明的官员体系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硕鼠!

    他被刺激到了,下旨彻查涉事官员勋贵,凡是贪墨公款的,限期一个月内补齐,上缴交到刑部,之后根据侵吞的金额量刑,从罢官流放到抄家咔嚓,一共六档。

    那些挪用公款的也没有好结果,不论什么原因,追回款项,官降一级,每人二十大板,绝不容情!

    于是,李二的表哥、原吏部员外郎、窦家三子窦冲被发配两千里,罚金七千贯,李二的大舅哥、尚书右丞韦挺杖二十,罚金一万贯,李二的忠实狗腿、御用搅屎棍程咬金杖二十,降爵位为县公,罚金两千贯。

    这三个人一倒霉,其他涉事者不在奢望能蒙混过关,刑部的办案效率陡然提升。

    整肃过朝堂,李二又把矛头对准喷他的那些官员和大儒,派人一个个的盯着他们,等他们给自己道歉。

    儒家人又碰了一鼻子灰,没有恶心到皇帝,反而是惹了一身骚。

    李二的做法看起来是正常的要求,其内核却十分阴损,一旦儒家人低头,以后他们就失去了可以牵制皇权的一个手段,如果他们拒不认错,他们几百年来营造的光辉形象就会受损,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

    儒家人为了自己的脸面也是够拼的,死咬着皇帝触怒上天这个理由,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且很快他们就有了新的借口。

    从四月初到五月中旬,大唐北方滴雨未落,这段时间正是庄稼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灌溉,连续的高温干旱,今年夏粮减产已成定局。

    六月初,高温干旱引发了蝗灾,儒家抓住机会,再次上书要求皇帝下诏罪己,向上天认错,世家浑水摸鱼,到处散播皇帝恣意妄为、天降大灾以警世人的谣言。

    部分朝臣了解到各地的灾情,也向皇帝施压。

    李二对这些人的呼声置若罔闻,他带着以房杜为首的朝廷智囊团,经过与云家和医、墨、道,以及南海集团、道路建设集团的闭门磋商,六月初九,李二以中旨加传国玉玺的形式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

    这些命令刨除具体的行动指令,核心思想就只有一个意思——花钱,大把的花钱!

    朝廷出钱重新疏通长安周边所有的适航河道,国库拨款一百五十九万贯,由工部和中书省领衔,在关中招募三十万灾民到河边工地挖河道,工期不定,什么时候把这笔钱花完,什么时候结束。

    朝廷给参加疏浚工程灾民每人每天提供两餐,每月发放一百二十枚铜钱。

    除了疏浚河道,国库拨付一百九十万贯给大唐道路建设集团,开工修建洛阳到扬州的水泥路,朝廷占这条水泥路的六成股份,其他差额由道路建设集团补齐。

    这条水泥路从洛阳出发,向东经过山南东道与河南道交界,进入淮南道后直接扬州港,水泥路双向四车道,比长安到洛阳的路还宽,全长近两千里。

    筑路工人在河南府和河南道招募,优先接受当地的灾民,待遇比参与疏浚工程的灾民稍低,每月只有一百文的工钱。

    这两项大工程一下子解决了七十万灾民的生计问题,所有人都让李二的大手笔震惊的说不出话。

第156章 花钱如流水(下)

    李二解决这次危机的办法不外乎四个字——以工代赈。

    云浩早就盯着国库里的那超过千万贯的现金了,大唐市面上现金匮乏,把这些国库里的钱花出去不仅可以救济灾民,还可以活跃市场,百姓手里有了钱才能购买他家的产品,要不然等到云氏集团和南海集团大爆产能的时候,生产出的商品卖给谁?

    因此云浩结合实际情况,给李二制定了一系列的花钱计划。

    李二一开始对云浩这些氪金计划很是怀疑了一番,在云浩拿出这两年的南海道发展的数据后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海南岛是怎么干的?两个字:花钱。

    云氏集团和南海集团把几乎六成的收入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单是大大小小的港口就修了五十多个,沿着海岸线行船,半天航程内必有一个港口,而且这些港口都有四车道的水泥路连接环岛公路,船只在任意港口卸货,都可以把货物运到岛上的所有地方,连黎民的洞寨也不例外。

    正是这种不记成本的基建投入,让岛上的人挣到了钱,便捷的交通又促进货物的快速流通,在岛内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岛上的人创造财富和消化财富的速度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李二想要在内陆复制南海模式,但他是皇帝,大唐也不是海南岛那种弹丸之地,要考虑的东西很多,顾忌也多,只敢进行有限的尝试。

    他给以工代赈的开支设立上线为四百五十万贯。

    疏浚工程和筑路工程的投资为三百五十万贯,占了总投资的近八成,李二的意思是即便尝试失败,至少还可以落下些东西,不至于血本无归。

    此外云浩还建议招募一部分灾区的府兵和灾民,组成几个大型挖井队,专司挖井。

    挖井队会在灾区挖深水井三千八百口,压力井四千两百口,这些井挖好后可以解决三十万亩土地在干旱时的灌溉问题,解决一百五十多万人的生活用水。

    这部分的计划开支为二十八万贯,可以解决万余人的生计问题。

    除了这些,灾区的各个城池会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专项资金三十万贯。

    河北道和河南道新建八百所识字学校,计划花费四十二万贯。

    一系列的工程理论上可以提供超过百万个工作岗位。

    ……

    朝廷花钱如流水,看的人直心疼。

    朝廷的部分官员抨击李二败家,可百姓们和官员的看法不同,在他们眼里,皇帝是在救他们的命,有了做工的地方,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能养活家人,虽然辛苦了些,但至少不会出现挨饿的情况。

    李二的行动换取了百姓的支持,世家点起的火很快被扑灭。

    儒家人傻眼了。

    百姓们是怎么回事?

    你们不应该骂皇帝昏庸吗?

    你们口口声声的称赞这个胡作非为的皇帝是个什么意思!

    他们不能理解升斗小民追求生存所做出的选择……

    孔颖达最先承认错误,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为李二歌功颂德,李二兑现承诺,马上恢复他的职位,让他继续担任国子监祭酒,为大唐培养人才。

    老孔的识时务在儒家其他人的眼里无异于背叛,要不是他有个牛叉的老祖宗,估计一帮大儒能把他从儒家除名。

    老孔让人喷的很惨,几个想要低头的人见状,收起了和皇帝妥协的心思。

    儒家和皇帝的冲突还在继续,花钱的大户悄然而至。

    大唐海外开发集团的先遣船队发回消息,在南洋大岛发现大铜矿,随同这个消息一起传回的还有当地的一些情报。

    情报显示,当地气候湿润温暖,适合农业种植,随便撒一把稻种都有不错的收成。

    岛上森林资源丰富,珍贵木料到处都是。

    大岛上有几个势力比较强大的土王,先遣队的退役府兵与铜矿区的土人势力发生了冲突,虽然打败了敌人,占据了矿区,但不断遭到小规模袭击,加之关中府兵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作战环境,先遣队的损失不小,急需支援。

    情报的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这里有铜矿,还能发展农业,是一块宝地,大唐应该尽快占领这个大岛。

    二是要人、要粮、要装备,朝廷如果不出手,先遣队就要打道回府,这几千人可搞不定大岛上的敌人和环境。

    李二收到先遣队的反馈,紧急召开了一个小朝会,把消息通报给手下的重臣。

    与会者看到先遣队找到大铜矿时,不等李二表态,便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叫嚣着大唐必须征服这个大岛。

    大臣们会这么激动,说到底还是缺铜闹得。

    去年程咬金配合冯盎拿下了南诏铜矿,缓解了大唐铜币缺乏的局面,但因为产能问题,南诏铜矿出产的铜锭所铸铜币依然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市场上的铜币非但没有增加流通,反而大部分都沉淀到了某些人的私库里,也就是海外开发计划启动,这些铜币才又回到朝廷手里。

    近两年国内商业发展迅速,货币供应不足,严重限制大唐的经济规模。

    铜矿卡着大唐经济的脖子,皇帝难受,大臣们更难受,高比例的实物税使得储存成本居高不下,官员还要承担损失国帑的风险,他们是无比期盼用铜钱代替实物税。

    如今又有一个大铜矿出现,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李二对铜矿的兴趣不大,他更在乎的是开疆拓土,既然南洋大岛自然条件优越,他没有理由放弃这份功绩。

    小朝会快速做出决定派出第二波船队前往南洋。

    第二批船队的规模比先遣船队规模大的多,仅武装力量就多达三万人,随船过去的还有他们的装备和后勤物资,以及一支五千人的基建队伍和大量的工具、建筑原料。

    东拼西凑一番,好不容易凑够了海船和人员,民部一计算花费,李二当时就高血压发作,险些晕倒。

    民部报上来的花费超过三百万贯,就这还没算租用海船的费用。

    李二看着几个月前还是满当当的国库在短短四个月就又变得空空如也,心里在滴血,但行动已经开始,他想停都停不下来。

    其实第二批船队的花费没有这么大,民部之所以给出一个天文数字般的支出数字,完全是出于云浩的授意。

    他把后续的投入全部折算到了这次的花费中,为的是保证后续的计划可以顺利实行,不至于让资金链出现断裂,耽误南洋的开发进度。

    南洋是云浩大计划的一个重要跳板,不容有失。

第157章 吐谷浑投降

    云浩的小动作怎么能瞒得过李二,第二批船队还未出发,李二就到云家兴师问罪。

    “云浩,你不要仗着自己的身份胡闹!朕下命令给民部还不如你一句话管用,你让别人怎么想?”

    李二对钱财没有太多的执着,国库里的钱对他来说只是控制帝国的一个手段,他真正不能忍受的是云浩直接插手朝廷的要害部门。

    云浩并不想在权力上去触动李二,他敢这么做也是出自一种无奈。

    “陛下不要生气,气大伤身。”

    “哼!你还有脸笑?”

    “天地良心,我是在帮表哥你分担压力啊!”

    “你还有理了?你直接插手民部,于情于理都不合,你到底懂不懂为臣之道?”

    李二面色铁青,咬牙道:“你要是不懂,朕可以亲自教你!”

    “不懂!”云浩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双手一摊,坏笑道:“我们都是再为大唐服务,分那么清楚干嘛?”

    “你……”李二气结,让云浩这话说的血压升高,手有些哆嗦。

    “朕早晚被你给气死!”

    “别生气啊,我就是开个玩笑。”

    云浩让小影给李二泡了一杯降压茶,待他恢复正常才又开口道:“陛下,我要回崖州一段时间,有些事情我需要提前安排好,这才想把南洋的事情一步到位,南洋的开发计划是大唐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不容有失啊!”

    “我担心中间会发生什么意外,提前安排好下一步的行动,我才能放心离开长安。”

    “回崖州?为什么?你要回去多长时间?”

    李二的气顺了不少,心中虽然还有些不舒服,但一听到云浩说要回崖州,还是有些不舍的,无他,这小子鬼点子多,关键时刻能帮自己不少忙,他要离开,不免感觉有些失落。

    “去美洲的舰队要回来了,有些事情要我亲自去处理。”

    “我这次回去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陛下还记得那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吗?”

    “嗯!”李二点头。

    “船队回归会带回一种重要的材料,有了这种材料,家父设计的蒸汽机便可以量产。”

    “这种机器力量强大,远比人力、畜力和水力强大的多,一台机器就可以带动整间厂房的纺织机,还能在特制的铁路上拉动上百万斤的货物,也可以让船只无风自行。”

    “一旦这种机器普及开来,大唐的所有工厂的产能会暴增,铁路到达的地方会彻底纳入大唐的版图,再次脱离统治的可能性很小,大唐的海船会纵横四海,把大唐的触手遍及全世界。”

    “到那时候,陛下会成为世界之王,大唐会让全世界都敬仰,我们的文化、军队和商品可以击败所有敌人。”

    “到那时候,陛下可以把大唐的边境线推进到目光所及的任意地方!”

    ……

    云浩说的口沫横飞,给李二描绘着一张美丽的大饼。

    李二听得虽不明,但觉厉!

    真的好厉害的样子!

    李二沉醉在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云浩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反应。

    “我要带高明和所有徒弟一起回崖州!”

    云浩出绝招。

    李二一听到自家大儿子的名字,瞬间转醒。

    “不行,高明要留在长安!”

    “你少祸害他!”

    “青雀和恪儿可以跟你回崖州,甚至丽质也可以跟你去,唯独高明不行!”

    云浩翻了个白眼,拉着脸问道:“我有那么可怕吗?”

    “有!你就是个疯子!”

    李二很坚定的点头道:“朕不允许你荼毒朕的接班人!”

    ……

    李二和云浩的谈话一涉及到李承乾,肯定会不欢而散,这次也不例外。

    出了云家,李二第一时间把李承乾从科学院带回长安,云浩回崖州之前,他不打算放儿子回来。

    李二父子俩刚回到皇宫,吐谷浑来的最新战报便出现在御书房那黄花梨制作的龙案上。

    伏俟城大地震后,吐谷浑之战陷入僵局。

    唐军在伏俟城外结寨休整,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士气恢复的不错,伤兵大部分都恢复健康,留在清水川的伤兵也与大军顺利会师,唐军恢复了战前八成的战力。

    天柱王叫嚣着和唐军决一死战,但一个多月都没有实际动作,西平王干脆在放了一波狠话后来了个销声匿迹,唐军斥候探查方圆三百里,愣是没找到两大部族的一个士兵。

    这场战争拖的时间太长了,唐军的后勤通道受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影响变得断断续续。

    李靖不敢再耽搁时间,他先是派人将光化公主送到位于扎隆口的唐军后勤基地,再由边军护送她到长安,之后他带着尊王率全军向西南方向运动,扑向天柱王的老巢。

    天柱王不来攻击唐军,唐军就主动到他老家问候。

    大军以正常的行军速度行进七天,在一个湖边遇到了天柱王麾下的一支前哨骑兵,李靖让尉迟恭亲自出战,生擒其百夫长。

    经过审讯,李靖得知天柱王所部七万人在五十里外驻扎,他命令唐军天黑前在原地休息,天黑后开始牵着马徒步行军,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唐军到达距离敌军驻地不足十五里的地方。

    李靖没有给敌人反应的时间,太阳一出地平线,全军上马,直扑敌营。

    天柱王还未起床,便感受到地面传来的震动,他得到属下汇报,唐军正在向己方冲击,距离自己不到十里了。

    吐谷浑骑兵上马迎战,七万对十万,看起来双方兵力相差不多,何况唐军有很多是骑马步兵,这些人在马背上能有多少战斗力?

    天柱王对自己的部队有十足的信心,ww&#伏允打不过唐军是他太废材,自己只要能击败眼前的唐军,吐谷浑的可汗之位就是自己的,尊王那个废物哪里比得上自己。

    为了鼓舞士气,他身先士卒,挥舞着马刀一马当先的冲向唐军前锋。

    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却骨瘦如柴。

    带着前锋营冲击的尉迟恭和李元吉同时被天柱王那华丽的铠甲吸引,他们仗着座下战马体力好,一个加速便脱离阵型,直冲向面前这个一看就是敌军大将的家伙。

    天柱王的沙场表演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尉迟恭离他还有老远的时候就甩出一个链伽,正中他的马头,战马一个前扑,把他向前甩了十多米,他翻滚了几下,停下时已经没有了声息。

    李元吉打马来到他的尸体旁,横刀出鞘,麻利的砍下他的脑袋,用马朔挑起首级,上马加速回到唐军前锋营中。

    “大唐万胜!”

    唐军骑兵敲响胸前护甲,三呼万胜,士气再次提升。

    反观敌军,还未接战便失去主将,军心动摇,当头的前锋调转马头向两翼撤退。

    唐军前锋没有给他们逃跑的机会,连续三波箭雨落在他们头上。

第158章 回崖州

    唐军骑兵打仗就是三板斧,先是箭雨覆盖,接着马朔一刺一扫,再然后拔刀砍人,如果一次没能打垮敌人,那就再来几次。

    战术是单调了一些,但能抗得住的敌人真不多,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像唐军一样有钱。

    原来唐军还设有“陌刀手”这一兵种,靠铠甲和威力强大的陌刀硬抗敌军骑兵,到大唐的钢铁产量猛增时,骑兵的整体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这个依靠血肉铸就防线的兵种也慢慢消失,懂得运用陌刀手战术的人也只剩下李靖和马三宝等寥寥几人。

    在战争史上,一个兵种的没落往往代表着战争理念的改变和装备水平的提升。

    还在使用老式战术和武器的吐谷浑骑兵哪里是武装到牙齿的唐军骑兵的对手?

    吐谷浑骑兵的失败在一开始就已注定。

    七万人的骑兵被唐军冲击了两次就溃散了,唐军用了两天时间来抓俘虏,而真正作战的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

    收拾完天柱王,李靖命李元吉带着骑马步兵押送俘虏回伏俟城,他则领着三万骑兵西进,去掏西平王的老窝,并顺利活捉了西平王。

    到此为止,吐谷浑境内最有势力的三股力量全部扑街,其他势力的头人汇聚伏俟城,在尊王的带领下向大唐正式投降。

    拿到战报的李二有些遗憾,此战没能抓住伏允给他的光辉生涯抹上了一丝污点。

    他有意让李靖在吐谷浑大面积搜寻伏允,但他不能怎么做,首先是伏允的去向没人知晓,找到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是吐谷浑已经投降,从他们身上弥补大唐的损失才是当务之急。

    李二给李靖下旨,命他把所有的俘虏带回关中,八万多人,卖给云氏集团和道路建设集团可以有不错的收入。

    他让唐俭前往吐谷浑,和他们商谈对大唐的赔偿问题,他给出的底线是战马五万匹,牛羊各五万头,另外吐谷浑要割让清水川至扎隆口一线给大唐。

    唐俭决定李二开出的赔偿条件有些过分,但李二霸气侧漏的说道:“他们要是不同意,朕就让程咬金带五万大军过去和他们谈!”

    “这算哪门子谈判?”唐俭吐槽道:“干脆咱们把吐谷浑灭国岂不是更好?”

    “嗯,唐卿的建议朕会考虑,过几年再说吧,朕现在没心思想这些事。”

    “……”

    唐俭在风中凌乱。

    ……

    这段时间蝗灾爆发的范围没有扩大,但受灾的地区着实不少,李二听从云浩的建议,开始在灾区大量收购蝗虫,三斤蝗虫换一斤粮食,灾民大量捕杀蝗虫,不但换回了救命的口粮,还能靠着卖蝗虫赞下些粮食,再去河边工地或修路工地上打几个月工,今年应该能熬过去。

    在一系列措施下,这场蝗灾比历史上小的多,危害也没有那么大。

    李二和云浩之所以这么重视还是为了打击世家。

    大唐的几大粮商都控制在世家手里,没到有灾荒的时候,他们会靠着囤积居奇、高价售粮来赚取暴利,还会借机大量兼并土地。

    设立义仓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朝廷自己的粮食销售体系,掌握了粮食价格,就相当于掌握了商品的定价权,世家无法靠高价粮赚钱,也无法在灾年兼并土地,他们会慢慢衰落下去。

    义仓的作用很明显,大量来自南方的粮食涌入灾区,当地的粮价只是微副上涨,百姓们活的下去,自然不会贱卖手里的土地。

    世家在这次大灾中没有讨到好处,反而丢了一部分市场,心中不甘,几次企图煽动灾民作乱,但都被府兵镇压,李二不是圣母,乱民被他扔到矿山挖矿,煽动者的脑袋挂上了城头。

    总之,灾区大体上比较稳定,时间进入七月,北方普降甘霖,蝗灾基本结束,一部分灾民返乡,补种一些作物,希望能有一些收获,弥补蝗灾带来的损失。

    ……

    云浩把科学院的事物交给尉迟京全权负责,医学院管理权委托给了医管司,医管司老大窦奉节拍着胸口表示只要窦家不倒,没人能动医学院一个手指头。

    袁天罡和李淳风答应云浩照扶科学院和医学院,识字学校由李二亲自盯着,专业学校的筹备有文华司老大兼司农寺苏令农负责。

    安排好后续的事情,云浩跟着老娘,带着弟弟妹妹和七十三个徒弟外加六百个护卫和三个老头,在七月七日早上出泾阳,一百多辆隶属云氏客运公司的四轮客运马车浩浩荡荡的一路向东,奔向登州。

    李承乾最终还是跟着云浩离开了长安,这也是为何云浩的弟子数量是七十三个的原因。

    李承乾能出来纯属意外,这个意外来自坐在车队第三辆车上的那三个老头。

    这三个老头分别是孔颖达的叔叔、大儒孔平,苏令农的老爹、农家上一代话事人苏煜,以及最大牌的帝师李纲。

    这三人是好友,前几天他们一起考较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提到云家去美洲的船队将要回归的事情,顺嘴说了一句会有高产良种带回来。

    这可引起了苏煜的兴趣,追问之下,得知了土豆、玉米和红薯的产量后,三个老头都坐不住了,向李二请旨,要跟着云浩一起去崖州见识一下这些良种,顺带还要带上李承乾一起去。

    李纲给出的理由是李承乾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只呆在皇宫里是不行的,他需要到民间去了解百姓的生活,见识不同的风貌,唯有如此他才能体会民间疾苦,日后他当家的时候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严格来说李纲不是帝师,历史上他的三个太子学生都没能成为皇帝,甚至还得了一个“太子杀手”的外号,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隋唐两代的皇室教育体系里有着崇高的地位。

    李二不想儿子和云浩多接触,但又不能不给李纲面子,李纲向他保证绝不让李承乾单独和云浩长时间接触。

    李纲人品给力,李二相信他的承诺,这才允许李承乾跟云浩回崖州。

    云浩得知这个消息,在弟弟妹妹面前痛快地唱了一首周董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赶路的过程有些枯燥,云浩躲在车厢里和弟弟妹妹聊天打屁,他的弟子们则人手一份《快乐暑假》,里面写的、读的、背的知识点多如牛毛,整本书比他们一学期的课本还重……

    第三辆马车里,李承乾咬着钢笔头,眉头紧锁。

    大约十分钟后,他放弃挣扎,向李纲救助。

    李纲拿着书,翻来覆去的把题干读了好几遍也没弄明白这道题考的是什么。

    “高明,这个泳池管理员为何要一边给泳池加水又要一边放水?天下真有如此无聊之人?”

    李承乾:“……”

第159章 舰队新船(求票)

    弟子们让云浩出的各种难题给虐得欲仙欲死。

    出自小班的弟子还好,他们已经熬过了苦逼的初级阶段,那些入门才一年多的家伙就惨了,被师傅狠狠的压榨着学习潜力,据说从尉迟京那里转到云浩门下的房遗爱和尉迟宝琪、尉迟宝环三人都有些抑郁了。

    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重到三个老头都看不下去,他们找到云浩理论。

    “云小子,你对这些孩子太过苛刻,教导学生哪有你这样的?”

    李纲拿出李承乾的《快乐暑假》,摆到云浩面前道:“一般的学子每日学习三个时辰便是苦读,高明和你的其他弟子每日要学习七个时辰,他们怎么受得了?”

    “李兄所言极是,孩子们一起床就要背诵各种奇怪的东西,用餐时都手不释卷,在车上要学习,到投宿的时候还要学,多数时候还要挑灯夜读,你这是一点也不考虑他们的感受啊!”

    苏煜摇头,一副心痛的样子。

    “你这样教导学生,违背了圣人的本意,不配为人师长!”

    孔平怒视云浩,花白胡子一抖一抖的,显然对云浩压榨学生的教育方法极度不满。

    云浩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反驳他们,反而是打开李承乾的作业检查起来。

    三个老头见云浩不吭声,有种一拳打空的感觉,他们正要再次发难,突然一个嫩嫩的声音响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头,你们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说话的是云秀泽,她和云涛正在帮云浩修订船用蒸汽机的设计参数,三个老头进来打断他们的讨论,她心里正不爽,又见老头们对自家老哥叽叽歪歪,一时气愤,就忘记了老哥和老爹的交代,忍不住出口维护老哥。

    “我哥怎么教学生是他自己的事,你们不懂就别瞎哔哔!”

    “你们瞪我干啥?咋滴,不服啊?信不信我摇人儿削你们!”

    “……”

    三个老头一脸懵逼,他们根本听不懂小姑娘的意思。

    云浩和弟弟妹妹聊天用的是后世的普通话,和唐代的官话差别极大,何况云秀泽说的还是东北方言,三个老头听得懂才有鬼了。

    “闭嘴!”

    云秀泽也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嘴要出口的话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咿呀咿呀哟”的呓语,她抬头看着三个老头,大眼睛乌溜溜的眨巴两下,一脸呆萌。

    云浩呵斥过小妹,赶紧向三个老头解释道:“家妹正在学说话,口齿还不清楚,三位别和小娃娃一般见识。”

    云家出自己一个妖孽就够了,他不想弟弟妹妹这么早暴露,这会给云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三个老头又是一阵无语。

    云浩兄妹这是真拿自己这三人当傻子啊!

    我们虽然听不懂云家幺女的话,可我们又不聋不傻,小孩子是不是正常说话他们还分清楚?

    李纲突然想起云家人的一些传言,背后渗出一层冷汗。

    “老夫前来不是要质疑你的教学方式,只是想提醒你,孩子们学习要劳逸结合,孩子们需要休息一下。”

    李纲说完就拉着陈平和苏煜离开了云浩的房间。

    “莫名其妙。

    云海挠了挠头便不再想刚才的事情,他算了一下时间,再有两天就能到登州。

    “嗯,趁着这几天还安稳,学生们的功课要加强,一上船他们就没法学习了。”

    他找来程处亮,让他把新的学习计划传达给弟子们,一时间,这个规模不大的驿站里惊呼声此起彼伏……

    三个老头回到自己的房间,六目相对,沉默许久后,孔平率先出言。

    “李兄,苏兄,你们怎么看?”

    苏煜挽起袖口,擦掉额头上的细汗,说道:“云家幺女有宿慧,没想到传言是真的,只是不知云家次子如何?”

    “刚刚云家次子虽未出言,然而其眼神不似婴孩,看着我们与云浩说话犹如看戏,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哪里有如此表现?”

    李纲呷了一口茶,面色复杂的说道:

    “云家真是得了上天眷顾,有一个云家崽还不够,又来了两个小妖精啊!”

    “云家双生子的情况要不要……”

    李纲面露担忧之色,可他的话还未说完,孔平就打断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云家双生子的情况我们三人知晓便可,切不可传于他人,我担心有人会借机生事。”

    “云家的底牌好像无穷无尽,真惹毛了他们,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李纲点头赞同。

    苏煜则说道:“云家手中有可以造福万民的良种,我农家绝不会允许其他人在良种普及前威胁云家!”

    “说得你农家有这个本事似的!”

    孙平面露不屑。

    “老家伙,你再说一遍!”

    ……

    三个老头吵得很欢乐,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远离云家双生子,一直到他们抵达崖州都没有再和两个小人儿打过照面。

    两天后,一行人到达登州,薛万彻在城外三里处迎接,名义上是迎接南华大长公主,实际上心思全放在了和云浩拉关系上。

    老薛之前在云家手上吃过亏,云浩对他的印象不太好,但他心思活泛,通过丹阳公主给云家送了不少礼物,还让侄子薛通拜入云浩门下,两家的关系亲近不少。

    他放下身段自然是有所求的。

    大唐的三只舰队的战舰在逐步更新,南海舰队背靠云家这颗大树,不缺钱更不缺船,冯家也是个大土豪,只有登州舰队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南海船厂造出来的战舰优先供应南海舰队,多出来的船只又被冯家捷足先登,到现在登州舰队还没有一艘新船服役,眼看着和南海舰队的差距越来越大,老薛心急如焚。

    云浩计划在登州休整几天,然后再出海,老薛这几天早晚都来云家找云浩,请他想办法给登州舰队拨付几艘新式战舰。

    云浩被老薛烦的不行,便答应给他三艘新船,但要见到兵部的公文才行。

    老薛激动之下,马上派出心腹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长安。

    看着高兴的犹如一个孩子的老薛,云浩不忍告诉他大唐的舰队再几年后又会再次换装,估计登州舰队的新船还没补齐就又要淘汰了。

    新的战舰设计由云秀泽提出,云浩绘图,以英国1765年下水的“胜利号”为蓝本的一级战舰。

    船舶工程师出身,和历代着名船只的复刻品待了四年的云秀泽在造船方面要比云海和云浩专业的多,她看不上大肚子船和云浩搞的那种不伦不类的小战船,提出要把大唐的造船水平快速提高到风帆时代的顶峰。

第160章 好赌的李渊

    云秀泽心气很高,想看到大唐的舰队纵横四海,云浩也想看到这样的盛况。

    但他不得不给小妹的热情浇上一盆凉水——大唐那么多适合造大海船的木料,而且在这个时代造这么强大的战舰完全没有必要。

    大唐其实不缺木材,但是这些木材的生长过程没有经过人类干预,适合造远洋海船的成材树木并不多,难以满足大量造船的需要。

    东南亚地区倒是有不少的合用木材,可这些地方的开发程度很低,想要把这些木材运出来加以利用,成本会高到让人无法接受,想要得到大量的合格木材,还需要大唐先把这些地方开发出来,所耗时间是以十年计的,这些地方的木材暂时还指望不上。

    再有就是这种变态的风帆战列舰即便是造出来了,那么用它来打谁呢?

    这时候可没有无敌舰队和海上马车夫,威力过剩的装备性价比太低。

    云小妹被说服,对原定的设计进行删改,战舰的最终数据为:舰长五十一米,舰宽十一点五米,主桅高三十六米,排水量一千六百三十吨,甲板分三层,两侧炮位共七十二个,配备船员五百人。

    这型战舰暂定为“孙武级”一级战舰,计划建造四艘。

    另外云小妹还提出三个级别的战舰构想,但还停留在口头上。

    云浩怕她太累,影响身体发育,让她慢慢来。

    ……

    在登州休整了三天,云浩一行人登船启航,登州舰队派出两艘战舰护航,这两艘战舰会把他们护送到扬州港外,之后的护航任务由南海舰队接手。

    大多数弟子是第一次乘坐这么大的海船,船只出港前都很兴奋,在船舱外跑来跑去,好奇的四处打量。

    从今天开始到抵达崖州之前,他们都不用学习,摆脱了繁重的功课,他们的玩闹之心彻底放飞。

    李承乾、李泰和原来小班的学生早早的进入船舱,口里含着陈皮闭目养神。

    李丽质想要跑出去玩耍,严烟抱住她,往她嘴里塞了一块陈皮道:“别去外面,你看他们这会儿闹得欢快,等到了海上有他们哭的。”

    “他们为什么会哭?”

    李丽质很喜欢这个大师姐,一路上都是跟在她身边,把她的两个奶妈都赶到了一旁。

    她满眼小星星的看着师姐问道:“师傅要打他们的屁屁吗?”

    “哈哈……”

    严烟被小姑娘的可爱模样逗笑了,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道:“不是师傅要打他们,是他们要遭受大海的毒打。”

    “大海还会打人?那他岂不是很凶?”

    李丽质满脑子都是问号。

    “对,大海平时看起来波澜不惊,一旦发起火,天地都会变色。”

    严烟点头,又觉得和小姑娘说这些不太合适,她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在小姑娘面前晃了晃。

    “咱们在海上,师姐给你讲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好不好?”

    “好呀,好呀!听大海的故事!”

    船行半日,李丽质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就明白了什么是“来自大海的毒打”。

    小姑娘开始晕船,吐的稀里哗啦,连嘴里的陈平都含不住。

    严烟强忍着晕眩,帮李丽质擦拭身上的呕吐物。

    这种事情本应该是小姑娘的两个奶娘来做的,但两个人已经吐的死去活来,自己都照顾不过来,哪还有能力照顾公主。

    云浩的徒弟们大多是旱鸭子,一出登州港就有几个开始晕船,紧接着其他人也出现晕船的症状,云家家丁们担心这些学生继续呆在外面有危险,就把他们赶进了船舱。

    然后呕吐便犹如瘟疫一般,一个传一个,船舱里都没了下脚的地方。

    云浩也晕船,但症状比他去长安那次轻的多,至少还能到弟子们的舱室去巡视。

    邱项籍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从上船开始就抱着一个木桶不撒手,他没吐到别人身上,却被游谭吐了一身。

    这些学生里有几个异类,在其他人晕船的时候,他们屁事没有。

    程处亮就不说了,这家伙本身就不晕船。

    云浩好奇的是侯杰、张大象、段瓒和房遗爱这四个家伙为什么不晕船。

    他询问了他们一番,没能得到什么结果,四个小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晕船。

    云浩只好把他们归结为和程处亮一样天生就不晕船。

    “这种事也没什么可深究的,反正晕着晕着也就好了。”

    云涛对老哥探求晕船的奥秘有点不以为然:“晕车晕船这种问题没办法解决,我和妹妹就不晕船,这种事情因人而异,你想这么多有毛用?”

    “啪”

    老娘在他的屁股上轻拍了一下,嗔怪道:“怎么和你兄长说话呢?”

    她可是听得懂普通话的。

    “娘亲,我错了,对待兄长要尊敬。”

    云涛很干脆的认错,免得老娘喋喋不休。

    李顺娘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玩闹,心里很高兴,嘱咐云浩道:“海上颠簸,你多照顾弟弟妹妹,别让他们受伤。”

    “好的,娘亲。”

    她对两个小人儿的特异之处已经见怪不怪,只期望他们两个能快些学会走路,都要满周岁了,爬着都费劲,虽然云浩小时候就是这样,可她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快点长大。

    看着孩子成长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幸福。

    ……

    船队经过三天航行,到达扬州港,云海和李渊巡游到了扬州,云浩一行要在扬州停留两天,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云浩老娘进入行宫,参拜李渊。

    李渊佷高兴,他有段时间没见到孙子孙女,想念得紧,让他们在行宫暂住,云浩带着其他人住进了扬州城最大的客栈,让吐了一路的人好好休息一下。

    要说李渊这一路走来可够欢乐的。

    沿途的官府给他准备了许多娱乐项目,他们得到李二的指示,务必要让太上皇玩得开心,挖空心思的给李渊献上各地的特产奇珍,还安排了各种文艺表演,看的李渊心花怒放。

    李渊喜欢赌博,扬州的盐商们投其所好,送了一艘华丽的赌船给他。

    李渊带着一帮老臣在赌船上豪赌一夜,把扬州四大盐商的官盐经营权给赢了回来。

    四大盐商也是有眼色的,输了一半的身家,赢下了太上皇让他们全身而退的承诺。

    淮南道大大小小的盐商听闻太上皇在扬州设了赌局,纷纷登上赌船与太上皇对赌。

    连续鏖战三天,李渊赢回了淮南道所有的盐业经营权,还赢回了三百万贯的赌资。

    自此,扬州盐商成为历史,大唐官营的大唐盐业登上历史舞台。

    云浩被李渊的骚操作弄得哭笑不得,收回盐业经营权而已,至于给自己扣上一顶恣意胡闹的帽子吗?

    他只能摇头感叹。

    感慨自己太年轻,大唐套路精……

第161章遭遇倭国船队

    在扬州休整几天后,云浩一行人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便向李渊辞行。

    李渊在扬州过的很惬意,一时半会儿不打算离开,但他要云浩把武竞泽带走。

    武家女实在是太能闹腾,云海每天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一开始李渊还挺喜欢这个小萝莉,可这次出来,她迷上了各种武器,特别是对手铳有着异乎寻常的着迷,多次试图偷走李渊的黄金手铳,并且她还成功了。

    拿到手铳,她趁着李渊和一帮老臣醉酒,带着两个护卫溜到林子里去打猎,结果不但震折了自己的手腕,还误伤了在林子里“解放”的裴寂,好在是打到了屁股上,伤不重,到云浩到扬州时,裴寂还趴在床上养伤。

    裴寂怎么说都是三公之一,他受伤,李渊总得给他一个交代,可武竞泽才五岁,能拿她怎么样?

    最后的责任还得云海来承担,他向裴寂赔礼道歉,还答应让裴律师到南海道历练,这才得到裴寂的谅解。

    事情解决,武竞泽却不适合再跟着巡游队伍,李渊不想她再搞出幺蛾子,就让云海把她先送到崖州,还没出发,云浩到达扬州,带走她的任务自然落到了云浩头上。

    云浩对这个小师妹也很头疼,她非常敏感,云浩不敢打也不敢骂,万一给她留下什么童年阴影,鬼知道她以后会怎么报复社会。

    无奈之下,只好把她交给严烟。

    武竞泽的性格正在成型期,跟着严烟这种理智的姑娘要比跟着暴力的老娘强的多。

    于是严烟的舱室里多了一个小尾巴。

    乖宝宝李丽质和无法无天的武竞泽一见如故,两个小萝莉整天窝在船舱里说悄悄话。

    船行一日,武竞泽和李丽质都没有出现晕船的症状,严烟从带孩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拿起一本《立体几何》,沉入其中。

    船上的很多人虽然还会晕船,但症状减轻了不少,至少船舱里再也看不到随处可见的呕吐物了,船上的味道好了不少,给云浩省下许多香水。

    ……

    船队行至广州附近海域时,碰到冯家战船在追击一支由七八只小船组成的船队。

    冯家战船有两艘,都是云浩设计那种战舰,双层甲板,一共三十二个炮位,但冯家战船上还没有配备火炮,李二暂时没有授权冯家舰队使用这种划时代的武器。

    所以冯家舰队使用的还是八牛弩和拍杆这样的传统海战兵器,即便如此,凭借着速度和排水量的优势,依然可以撵的敌人抱头鼠窜。

    云浩好奇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赶在冯家的眼皮子底下闹事,南海舰队在冯家舰队正式成军前依然负责广州附近海域的防卫,这些人是疯了吗?

    “张庆,给剑鱼号和白鲨号发旗语,帮忙把那几艘小船拦截下来,如果他们不停船,就把他们击沉。”

    “再派人到冯家的战舰上问明一下情况。”

    云浩倒是想看看是什么人敢在海上挑衅大唐的舰队。

    “是,少爷,小人这就去安排。”

    张庆离开,云浩抱起小妹,让她看看对方的船只情况。

    双筒望远镜对云秀泽来说实在太大,云浩只好一手抱着她,一手帮她扶着望远镜。

    云秀泽把眼睛紧贴在望远镜上看来一会,皱着小眉头说道:“这种船型应该是倭国安宅船的前身,浆和硬帆共用,技术水平不高,排水量二十吨到三十吨不等。”

    “不就是倭国的船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皱眉干什么?”

    云浩胳膊发酸,把云小妹放回到婴儿车里。

    云小妹抓住婴儿车的扶手,勉强坐直身子道:“碰到倭国船队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些船从构造上看,根本不具备远航的能力,乘这种船出远海和找死差不多,是什么情况让船上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乘船来到了这里?老哥,这事它不奇怪吗?”

    “的确奇怪……”

    在云浩兄妹讨论倭国船队的时候,倭国船队里的人都要吓尿了。

    为首的一个中年小矮子惊叫道:“是南海舰队,快停船!命令所有船马上停船!”

    “主家,不能停船啊!唐军一定会把我们遣送回去,苏我虾夷不会放过我们的!”

    “是啊,大人,不停船我们还有机会逃出起,停下来必死无疑啊!大人您请三思!”

    中年人周围的人纷纷出言反对他的命令。

    “八嘎,都闭嘴!”

    中年人拔出一把短刀,“噗呲”一声插入到面前的矮几上,船舱里为之一静。

    “你们这些混蛋懂什么!现在停船投降我们不一定会死,要是不停船,我们马上就会死!”

    “我们面前的是南海舰队,是深海怪物的舰队,看到那两艘战舰上的红色战旗了没有?”

    “他们挂出红色战旗是在警告我们,要是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他们会把我们全部撞沉!”

    听到“深海怪物”这个名字,船上的人瞬间就不淡定了,马上让人传讯停船。

    这些倭国人之所以这么害怕,完全是因为他们被云海打怕了。

    云海刚到这个时代的第二年,联合山东士族开辟了前往倭国的贸易路线,山东士族和云家在短短的几年里从倭国赚取了大量金银。

    苦哈哈的倭国贵族看着国内的贵金属急剧减少,贸易时出超严重,便动起了歪心思,多次伪装城海盗抢劫大隋过来的船队。

    云海和山东士族被他们惹毛了,带着当时的登州水师和士族私兵远征倭国。

    云海是那种对倭国怀有深深敌意的人,既然他们不识相,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云海带着水师战舰摧毁了倭国所有可以远航的海船,摧毁了倭国本州西部的三座城市和九个贵族封国。

    每次战斗,云海都只放一个活口回去报信,其他的人全让他扔到了海里喂鱼,逼得当时的倭国实际掌控者物部氏不得不出面和云海作战,战争的结果是物部氏死伤五万余人,物部氏从此开始衰落,苏我氏兴起。

    苏我氏和云海达成和解,开放滨田为永久通商口岸,“深海怪物”的威名传遍倭国。

    云海年轻时性格温和,但这个时代逼得他不得不凶狠,然后,杀人不眨眼的“深海怪物”出现在世人面前,直到云浩出生,才恢复年轻时的敦厚。

    前些年倭国人得知云海病故,马上取消了滨田的通商口岸地位,只保留一部分港口泊位和仓库保持和大唐的贸易,去年他们从大唐商人口中听到云海回归的消息,立刻宣布恢复滨田的通商口岸地位……

    苏我氏的人都这么怕云海,船上这些家伙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之前的犹豫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剑鱼号和白鲨号见倭国船队超出规定时间还没有做出回应,也不犹豫,两船一轮火炮齐射就大向目标,三十二枚铁蛋有八枚命中,倭国船队里的一艘跑在最前面的小船独中六发,船首下的水线位置直接开出四个大腿粗细的大洞,甲板上的士兵被打的血肉模糊。

第162章 火炮首秀

    这艘倭国船只的船舱内涌入大量海水,底舱的桨手被飞溅的木刺和铁弹打的死伤一片,加上涌入的海水冲击,根本没有能力去堵漏洞。

    只几分钟的时间,这艘没有气密隔舱的小船便翘起了船尾,一时半会儿可能沉不了,但也失去了行动能力,船上的人向下饺子一样跳到海中,向后面的船只游去。

    另外一艘稍大些的船中了两颗炮弹,桅杆断裂,倒下的桅杆和硬帆压塌了不大的舱室,这一下死的人比那艘翘尾巴的家伙还多。

    首轮射击就建功,剑鱼号和白鲨号的炮手大受鼓舞。

    击中敌船的感觉和平时打靶船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种莫名的兴奋感让他们热血沸腾,装填炮弹和复位炮架的速度比训练时还快。

    不到一分钟,第二轮炮弹打出,炮口喷出的硝烟和空中还未散尽的第一轮炮击时留下的烟雾混合,暂时遮蔽了炮手们的视线。

    出堂的三十二发炮弹命中十三发。

    白鲨号射出的十六发炮弹有八发命中敌船,其中六发撞到了那首翘尾巴的船上,把它的船尾打的直接散架,前后通透的船体进水加快,不大一会儿便彻底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另外两发不知为何越过了前面的敌船,把坠在最后的一只小船的船舱开出了两个大洞,躲在里面的倭国人当场被炮弹砸死了三个,还有十几个人被飞溅的木刺扎伤。

    剑鱼号命中敌船五发炮弹,命中率不如白鲨号,但它的的战果远比后者大。

    这五法炮弹把倭国船队最中间的那艘大船的船舱打出了前后通透的十个洞,把里面的人杀死了大半。

    侥幸逃过一劫的倭人中年首领扯掉自己的白色兜裆布,艰难的爬出不成样子的船舱,他爬到船舱顶上,抖搂开长长的兜裆布,把自己当成旗杆,白色的兜裆布随风飘荡,他浑然忘记了上身的短衣遮不住胯下的小鸟……

    白旗升起表示投降,这是云海立下的规矩。

    炮手们也许是没有看到白旗,也可能是懒得把已经填装好炮弹倒出来,当然,也不排除他们被那个中年人风中吹鸟的造型恶心到了,集体手滑,把第三轮炮弹打了出去。

    因为距离拉进,这次齐射的效果更好,三十二发二十一中,排在炮口不足五十米的地方两艘敌船被打成了筛子……

    倭人的中年首领被接到了云浩的船上,他残余的手下则被送到了冯家的战舰上,算作冯家的战绩。

    南海舰队的火炮首秀很成功,虽然对手弱鸡,可依旧无法掩盖这种划时代武器的强大。

    冯家战舰上的官兵看得双眼冒蓝光,恨不得把南海舰队的火炮搬到自家战舰上。

    冯家舰队的代表来到云浩所在的船上,拜见南华大长公主。

    来者是云浩的老熟人,冯盎的胞弟冯泱。

    云浩和他寒暄几句便问起了倭国人的事情。

    “云侯,这帮倭国人五天前在广州港登陆,说是要采购些货物。”

    冯泱捻着胡子,微小说道:“这本没有什么,他们要是规规矩矩做生意,冯家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原本我们也没在意,来广州港的外国客商不少,多他们一个少他们一个都无所谓。”

    “可这帮倭国人开口就要买兵器,要买的还不是一件两件,而是要买可以装备三千人的武器,广州的铁匠铺不敢接这笔生意,还报到了广州府衙,府衙派人询问了一番,得知他们是倭国江户的大名岛津氏,因为受到苏我虾夷的压迫,全族逃到了流求,他们买武器是为了复仇。”

    “这种规模的兵器买卖地方上做不了主,家兄就上报给了兵部,谁知这帮倭国人等不了那么久,半夜里绑了几十个港口铁匠铺的铁匠,要把这些匠人带回到流求帮他们打造兵器。”

    “幸好盯着他们的探子机灵,通知了港口的城防,这才把铁匠们解救出来,不过解救过程中有两个港口的苦力被倭人杀害,家兄大怒,派在下带战舰来追击他们,誓要把这帮倭人做拿归案。”

    云浩听完冯泱的讲述,感觉这事的味道怪怪的,他让冯泱暂时等候,自己则来到弟弟妹妹身边,和他们小声讨论起来。

    三人商量了一会,都觉得这事透着蹊跷,倭国人的行为不像是单纯的生意失败后的过激举动,更像是……盗取大唐的兵器打造技术。

    倭国人在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行动,靠着窃取大唐的技术完成了他们国内社会结构的变革。

    “这事不简单,但这些倭国人杀了大唐的百姓,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我们不管其他,只认准这一条,看看能不能套出些什么东西,关于倭国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云涛和云秀泽对倭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他们的意思是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倭人的心思肯定是没错的。

    云浩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在审问倭人首领的时候咬住他们杀了唐人这一点不放,还加了一个侵占大唐领土的砝码,逼问倭人到大唐的真实目的。

    倭人首领名叫岛津忠时,是岛津氏当代家主的弟弟,他声称自己无意冒犯大唐,更没有侵犯大唐领土的意思,他们只是到流求避难,一切都是误会。

    “误会?”

    云浩看着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岛津忠时,一股怒火陡然生起。

    “张庆!”

    “小人在!”

    “从现在开始你重新问这个倭人话,如果你认为他说的是假话,一次砍掉他一根手指,先从左手小拇指开始,手指砍完了就看脚趾,交趾砍完了就砍耳朵鼻子,要是他还不说真话就隔开他的喉咙扔到海里喂鱼!”

    “小人遵命,保证他每说一句谎话就卸他一个零件!”

    “好,少爷我要和冯先生到船舱里喝茶,别让我们等太长时间!”

    云浩说完就拉着冯泱进了船舱。

    岛津忠时的大唐官话说的比倭语还好,听到云浩和张庆的对话早就吓得魂不附体,贵在甲板上不敢吭声。

    周围看热闹的学生听到师傅的话,赶紧退回来自己的舱室,只留下严烟、邱项籍和一脸懵懂的两个小萝莉还在一旁看戏。

    “老小子,别让某难做,刚才我家少爷的话你也听到了,好好说话,某读书少,要是听漏了几个字你就惨了!”

    张庆狞笑着抽出一把短刀握在手中。

    岛津忠时满头大汗,看了看云浩离开的方向,一咬牙道:“在下是舒明天皇的特使,要求觐见大唐皇帝陛下!”

    “哦?还有这种事?你的使节印信何在!”

    “在上衣里衬内。”

    两个家丁上前,一人拔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一人给他松绑,在他衣服的腋下摸出一个小小的铜印和一张帛书。

    张庆看不大懂帛书上的内容,但上面的印章他还是认识的,“舒明御印”四个字清晰可见,只是里面的内容他就看不太懂了,里面用的也是汉字,可语法与大唐有明显的区别。

    “你们出使不去长安,来广州做什么?”

    “因为我们去不了长安……”

第163章 两极

    钢刀架在脖子上,短刀就要切下自己的手指,岛津忠时的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一股脑的把所有的事情全交代了。

    倭国舒明天皇继位不久,大权依旧掌握在苏我氏手中,舒明在国内找不到有力的盟友,想要扳倒苏我氏就必须引进外援,于是他想到了正如日中天的大唐,希望能得到大唐的支持。

    他偷偷组织了一支使团,以自己的支持者岛津氏族长岛津忠久为正使,准备到长安去求援,不料消息走漏,苏我虾夷抢先动手攻打岛津氏,岛津氏被阖族赶出了倭国,遣唐使之事便不了了之。

    但倭国要派使团到大唐的消息已经经过在倭国经商的唐人传到了大唐,如果取消出使计划,不免惹怒唐皇,苏我虾夷只好打着舒明天皇的名号重新派出了一支使团,这支使团以苏我氏家臣犬上三田耜为正使,副使由出使过前隋的药师惠日担任,交流学者等共计一百八十人。

    出使的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舒明不甘心继续受苏我氏压制,便让逃出倭国的岛津氏暗中组织了一支使团,在犬上三田耜之后出发,企图混水摸鱼,把自己的处境告知唐皇。

    可苏我虾夷一直在防备舒明的小动作,岛津氏的船队在流求海岸遭到追击,岛津忠久和岛津忠时被冲散。

    岛津忠时不敢再继续去长安的计划,转而沿着海岸线南下,到崖州寻求帮助。

    只是他们把广州误认为了崖州,见再次得不到帮助就想要抢一些工匠回去,以流求为基地,恢复力量之后再做他图。

    ……

    “故事编的不错,听起来合情合理。”

    云浩看了一眼岛津忠时,这个小鬼子的话他是相信的,至少他大半的话都应该是真的,因为他的叙述和历史上的倭国派出遣唐使的记录差不多,仅仅是提前了两年而已。

    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大唐的历史已经改变,倭国的事情不一定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

    “张庆,你接着问他同样的问题,不断重复的问,少爷我先到广州拜访越国公,两天后回船上来,到时你再来汇报。”

    吩咐完张庆接着审问小鬼子,他就带着弟弟妹妹和武竞哲上了冯家的战舰,前去拜访冯盎。

    南洋开发的事情还要借助冯家的势力,他手下的士兵有丰富的丛林作战经验,这样的士兵正是南洋开发计划所急需的。

    冯盎今年五十六岁,算的上是年富力强,不过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他是三月初回到广州的,一回来就病倒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

    冯盎看似病的不轻,花白的头发掉落了一半,但云浩清楚的知道这头岭南的猛虎还有近二十年好活,他顺利的熬死了大部分的唐初名臣。

    云浩没有直接到越国公府,而是先到珠江边上的冼夫人庙,祭奠这位“岭南圣母”,“华夏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原名冼英,为冯盎祖母,曾压服诸越,历经梁、陈、隋三代,为女子开府建衙第一人,前隋时封谯国夫人,威震岭南。

    她一生致力于维护岭南安定,审时度势,对朝廷忠而不愚,坚决反对岭南脱离中枢管辖,在岭南拥有崇高的地位,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后世,她的功绩不断被后世的人们所提及。

    她的功绩是其他古代女性难以超越的,连妇好和平阳昭公主都无法比拟。

    冯盎受祖母影响,在唐一统天下后立即归附,保证了华夏的统一。

    对于这样的一位伟大女性,云浩兄妹三人都对其充满了崇敬。

    冯盎非常满意云家兄妹的举动,在他们登门时强撑着病体到门外亲自迎接他们。

    “越国公,小子可承受不起您这样的礼遇。”

    云浩有些受宠若惊,向冯盎深深一揖,接着又是一揖道:“小子代弟弟妹妹和小师妹向您见礼。”

    “哈哈,当了兄长就是不一样,云小子,你懂事多了。”

    冯盎心情很好,调侃起云浩在长安的“光辉事迹”。

    “国公爷说的是,小子受教。”

    “厚脸皮!哈哈,还是那个云家崽啊!”

    冯盎带着他们几个孩子直接来到后宅,摆下家宴招待他们。

    菜过五味,云浩和冯盎说了南洋的事情。

    冯盎答应以雇佣兵的名义借给海外开发集团五千精兵,他不收钱,但要求海外开发集团承担相应的费用。

    “这是自然,哪里有让您又出人又出钱的道理?”

    李二和云浩只是想借兵,并不想冯家在南洋的事情上介入太深,要是冯家出粮又出兵的,到时候打下来的地盘算谁的。

    “陛下说过,朝廷不能亏待冯家,冯家舰队的炮手可以先到南海舰队去进行训练,等火炮的产量上来,直接火炮上舰,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火炮便是对冯家的回报,要想马儿跑,就要让马儿有草吃,这一招李二用的非常纯熟。

    至于要给冯家多少门炮,给什么规格的跑,云浩的考虑没有李二全面,这事交给他头疼就好,云浩只管生产,只要南海舰队能一直占有优势便好。

    “你打算怎么处置那些倭国人?”

    说完南洋的事情,冯盎把话题转到倭国人身上。

    “别的老夫不管,杀人的那几个倭人必须交给国公府,老夫答应死者的家人给他们主持公道,不能失信于人。”

    “国公爷请放心,杀人的倭国人还有一个活着,其他的都被小子喂了鱼。”

    “好,做的好,你和你父亲一样狠!老夫喜欢。”

    云浩听着这话可不像在表扬自己,他想了想,说道:“不是小子狠,家父告诉小子,倭国人畏威而不畏德,你越是对他客气,他越是蹬鼻子上脸,好好教训一下他们,他们才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

    “倭人敢杀我大唐子民就要有遭受报复的觉悟。”

    “岛津忠时还有用,他暂时交给小子来处理,他的那些随从就交给您处理,您也别客气,该杀就杀,该埋就埋,要是您老有兴趣,过几年咱们一起杀到倭国去。”

    冯盎表面上风平浪静,还面露微笑,实则心里已经泛起波涛。

    异族人在云家人眼里仿佛不是人,说杀就杀,云海是这样,云浩还是这样。

    要不是知道他们一直在造福大唐百姓,他一度怀疑云家人有嗜杀的传统。

    冯盎不能理解云家人在对待唐人和外族人时的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度。

    他也不愿意去多想,自己能保持岭南的局势就已是不易,只要云家不对岭南的俚、僚下手,管他们做什么?

    云浩在冯家做客两天,谈妥事情的细节后就又会到了船上。

    冯家战舰把岛津忠时的随从护卫都带走了,据说冯盎要按照俚人的方式处死他们。

    云浩不关心这些倭国人是怎么死的,反正是死有余辜,宁杀错不放过。

    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倭国人内斗的机会牟利。

第164章 坚定的造反派和可怕的历史修正(上)

    云浩再次见到岛津忠时的时候,这小鬼子眼神呆滞,头发散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变得有些迟钝。

    “你这两天到底把他怎么样了?他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云浩要的是情报,不是一个傻子。

    “大少爷,小人按照您说的办法,把他关在一个小舱室里连续文问话,不让他睡觉……”

    “是不是有人捣乱了?”云浩皱眉,才两天的疲劳审问而已,人不会变成这副样子。

    “额……”张庆犹豫了一下,苦笑着说道:“是您的弟子们参与了审讯。”

    “都有谁?”云浩咬牙道:“老子罚死他!”

    见大少爷面色不善,张庆不敢隐瞒,低着头小声说道:“全部都有……”

    云浩感觉自己也和李二一样,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脑袋一阵眩晕。

    “老子这是造了什么孽,收了这么一帮徒弟!”

    “大少爷,这是还真不怪他们。”

    “到底怎么回事?”云浩没好气的说道:“你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

    “是,是,小人错了。”

    张庆把一个马扎放好,待大少爷坐在上面,开口道:“是长乐公主听说小人在审讯俘虏,好奇之下前来观看,谁知公主殿下被这个小矮子的样子吓到了,哭着去找大皇子,然后……”

    说道这里,他面色复杂,不知道该不该接着说下去。

    “然后怎么了?”云浩揉揉太阳穴道:“说吧,本少爷顶得住。”

    “大皇子带着所有……所有师兄弟过来,说是要帮小人审问倭人,小人拗不过他们,就让他们审讯,不到一天半的时间,这个小矮子就成了这副模样。”

    “他们用的是什么刑罚?”

    “没有用刑罚,只是在他的口供和前一次对不上时,每人都会薅他一根头发。”

    怪不得岛津忠时的头发乱糟糟的!

    “七十三个人都薅了?”

    “额,少爷,是七十一个,严县子和公主殿下嫌弃他的头发太脏,只用您的那把戒尺打他的手心。”

    云浩松了口气,还好这些孩子没用什么残忍的方法。

    不过这个小鬼子的心理素质真不行,薅头发都能把他薅的自闭。

    “大少爷,小矮子不是被把了头发才变成这样的。”

    “哪是怎么回事?”

    “是小人告知他您的身份后他才变成这样的……”

    “麻麻批……”

    ……

    云浩来到岛津忠时面前,大声道:“别给老子装可怜,老子就是云浩,云海是我爹!”

    “老子最后再问你一遍,要是你给的答案我不满意,你就去死吧!”

    岛津忠时听到云浩的话,有些回神,他看了一眼云浩,喃喃道:“你是云家崽?你怎么不早说啊……呜呜……你怎么不早说啊……”

    他说着说着就开始抽泣:“我终于找到你了啊……我想死你了!”

    云浩一阵雾寒,推后了两部,一脸戒备的道:“你找我干什么?”

    哭了一阵,岛津忠时恢复了不少精神,再次确定了云浩的身份,把他到广州的目的合盘托出。

    他之前说的情况大致上都是真的,但他隐瞒了一个关键点。

    岛津忠时来崖州代表的不是舒明,而是一个名叫刘红军的人,确切的说,他是想通过刘红军的遗书和云家扯上关系。

    云浩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让人重新搜查了他的随身物品,果然在他随身短刀的刀柄里找到了一封遗书。

    这封遗书上的文字有简体也有繁体,通篇都在用刻意的话语描述自己和云家的关系匪浅,无论是谁把这封遗书交给云家人,就可以得到云家的帮助,如果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崖州,云家会满足他的一个愿望。

    刘红军这个名字云浩在老爹那里听到过,这是当年和他一起穿越过来的两人中的一个,当年在登州起兵造反就是这个人提出来的。

    杨素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们镇压下去,两人阵亡当场,是老爹亲自给他们收的尸,只是不知为何这人会出现在流求,还在那里结婚生子了。

    这件事情的详细情况估计只有刘红军自己清楚。

    这封遗书的内容在一般人看来很不靠谱,要不是落到走头无路的岛津氏手里,正常人都会一笑而过,也就是岛津氏这种情况的人才会去追求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

    从遗书上的字迹看,这封遗书写成的时间不长,也就是说刘红军去世的时间不长,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一些情况。

    凭此还可以判断他去世的时间应该在武德八年九月到武德九年的六月之间,这段时间这是云浩展露头角的时期,否则他不会不知道老爹还在世,如果他知道老爹回归,岛津忠时要找的便不是自己,而是老爹。

    云浩拿着这封遗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确定了上面的暗记,这才相信这封遗书的真实性。

    云浩敢这么肯定是因为这些暗记用的是拼音电码,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估计只有穿越者才能看明白。

    幸好云浩前世见过这种电码表,要不然一时半刻还真拿这里面的信息没办法。

    经过整理,云浩翻译出电码,读过这些信息,云浩不由为老爹捏了一把冷汗。

    老爹真的是非常幸运,幸运到几乎躲过了所有的历史修正。

    刘红军在电码中告诉云浩,他们来到这个时代就是个意外,历史不容更改,让云浩小心些,历史随时会修正错误。

    刘红军遭遇到的第一次修正是和杨素的最后一战,仗打的顺风顺水,眼看杨素被打断了腿,他们正要补刀干掉杨素的时候,大晴天里突然出现泥石流,把他们的部队淹没大半,这才造成了起义的失败。

    第二次是他躲在登州,想要偷袭来视察登州水师的杨广时,一颗陨石陡然出现在他的头顶,他被陨石碎片切断两根手指。

    第三次是他想要干掉途径登州的李渊,结果被一块大冰雹砸得脑震荡,要不是他的帽子里面带着是五九式钢盔,当场就跪了,但意外引爆的手榴弹引燃了他藏身的大树,紧接着在登州引发了全城大火,李渊离开,云海把一半的登州人运到了崖州,这件事情被按到了儒家的头上,史称登州大火。

    第四次是他在流求把火药和火炮弄了出来,想要在那里起兵反唐,结果还未出征,一场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把他的军营埋在了山谷里,他也因此受到重创,即便是拥有穿越时加强的身体也没扛住,在床上苦熬了两年终于要熬不住了,他写这封遗书的时候是武德九年三月底。

    云浩解读完这些信息的第一感觉除了对老爹的幸运表示感叹,再有就是对这个坚定的造反派的不解。

第165章坚定的造反派和可怕的历史修正(下)

    刘红军几十年来坚定不移的造反,他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云浩虽然不能理解他的行为逻辑,但对他的执着深表感叹,毕竟一个人可以把一股执念坚持几十年殊为不易,而且还能在不断的失败中坚持下来,这是种什么精神?

    坚持自己理想的人值得敬佩。

    感慨过刘红军的坚持,云浩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老爹和自己能平安活到现在绝逼是走了狗屎运。

    老爹从一开始便搞出了一堆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东西,幸运的是他的工科男属性让他沉迷于复原技术,而没有深度的去改变历史。

    老爹苟了几十年,直到自己魂穿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影响身边的人,没有对历史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些超出时代太多的技术大部分还停留在纸面上,即便造出了实物,也是藏在密室之中,没有投入实际应用。

    隋唐的历史进程在大方向上没有变化,老爹大部分时间都远离中枢,这可能是他能躲过历史修正机制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如此,老爹的一生也是过的颠沛流离,历史的大巴掌把他拍到了远离中原的崖州,再次出山时,还未影响历史便被世家和儒家再次踢出权力中心。

    老爹的经历整体上是幸运的,他从未想过依靠某个关键人物来改变历史,一开始他的计划就是单纯的想靠科学技术的普及来影响历史,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让他避过了历史修正带来的致命危险……他没有直接干预历史大事件。

    云浩双腿发抖,想想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所作所为,要不是历史变得可以改变,这会儿自己的坟头估计都要荒草丛生了!

    不说别的,就自己直接搞出枪炮这事就可能引来天打雷劈……

    不过话说回来,能活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刘红军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在历史的修正机制失效前成功把自己给作死了。

    当然,要是换到现在,可能要干掉他的不再是修正机制,而是云浩。

    云家父子好不容易让大唐的皇位交接不再血腥,这是大唐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科学传播的一个基础,云浩绝对不会允许有人跳出来挑动动乱从而打断这个进程,世家不行,异族不行,同为穿越者的刘红军也不行。

    就算老爹看在过去的交情上放他一马,云浩也会想办法把这个动乱的根源抹杀掉。

    云浩不是没想过抛开李唐皇室来单干,但这明显是个中二少年才会做出的选择。

    云浩不造反有两层原因。

    第一是云家手中的技术看似可以完虐所有对手,但云家人太少,没有人有管理一个国家的经验和能力,李氏皇族就算有再多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对靠谱的统治者集团,因此和他们的合作便成为云家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那些整天嚷着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的家伙不是脑袋有坑就是得了癔症,妄图靠一两个人和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就要怼天怼地的家伙,查一下他们的身份证,超过三十岁的真的没有几个。

    有了一定的阅历才知道一切都不容易,只有那些还没经过社会毒打的人才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如果遭受毒打后你依然坚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那么恭喜你……你该吃药了。

    云浩不认为自己是龙傲天,他就是个宅男,老爹是个技术控,弟弟是个技术宅,妹妹是个天真的大龄剩女,他不能指望自己一家人能出一个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合格的统治者和学识、见识、经验这些东西无关,只关乎天赋。

    云家人目前都没有这种天赋。

    第二隋末的战乱让人口大量减少,如果再次掀起大范围的动荡,人口数量势必还会急剧下降,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任云家技术再牛叉又能怎样?

    难不成要等百年的时间,等人口基数的恢复?

    这是唐朝,不是那个人口大爆炸的后世!

    动乱还会影响甚至是打断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样的风险是云家人不能接受的。

    ……

    云浩问明了刘红军后人的情况,他打算帮这个作死的穿越者照顾好遗孤,算是尽到自己的一份心意。

    穿越不易,守望相助谈不上,能帮一把也是好的。

    刘红军的遗孀带着一个孩子,现在被岛津氏关在流求鸡笼地区的临时驻地。

    鸡笼港是大唐到倭国航线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补给港,开发程度很低,商船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到那里停靠。

    鸡笼港只有几百个汉民,加上当地的各族山民,人口也没超过两千,还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一丝后世繁华的气息。

    岛津氏残兵两千多人和当地人达成了租用土地的交易,顺利在鸡笼立足。

    云浩没有责怪当地人私自接纳倭人,流求现在还是个孤岛,大唐的势力并没有延伸到那里。

    但他也不会允许岛津氏长期在那里盘踞,流求的位置很重要,在高句丽和百济、新罗还挡在大唐东北方的时候,流求便是针对倭国计划的重要跳板和前进基地,必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云浩承诺岛津忠时,会按照刘红军遗书上的要求给予岛津氏帮助,前提是他要把刘红军的家人带到崖州来,并且重新组建使团到崖州来,过段时间太上皇会到达崖州,到时云浩会帮他们引荐。

    岛津忠时没想到自己有机会接触大唐最尊贵的人,精神很快恢复过来,对着云浩就是连磕三个响头,起身后有深深鞠躬三次。

    云浩让他赶紧起来滚蛋。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祭拜老子呢!

    云浩让白鲨号和剑鱼号跟着岛津忠时去流求,他对小鬼子的人品不报任何希望,交代两舰的舰长道:“要是刘夫人和她的孩子在倭国人那里受了什么伤害,你们直接把鸡笼的倭国人全灭了,不要相信倭国人的任何话,带回刘夫人母子俩是第一目标,其他的你们见机行事。”

    “原则就一条,凡事敢伤害大唐百姓的倭国人,一个不留。”

    云浩这几天身上到处散发着一股戾气,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岛津忠时离开前提出要回他的随从。

    “杀人者死!”

    云浩玩味的看着他道:“你应该庆幸刘先生的遗书救了你一命,敢伤害大唐人,你们就要有付出百倍代价的觉悟。”

    “记住老子的话,回去告诉你身边的倭国人,这条规矩是老子定下的!”

    云浩身上流露出一种奇怪的气息,岛津忠时感觉到不舒服的同时还感觉到了危险,他不敢再提要回随从的事情,灰溜溜的登上白鲨号离开了这片让他心有余悸的海域。

第166章 到崖州

    船舱内,云浩兄妹三人围在一张小桌子前喝鱼汤。

    “哥,刘红军的儿子你打算怎么安排?”

    云涛和云秀泽每人叼着一个装着鱼汤的奶瓶,羡慕的看着老哥大口大口的吃黄鱼肉。

    两个小人儿从七个月后就开始光明正大的喝各种汤,要不是他们还没有牙,估计云浩碗里的鱼肉就轮不到他吃了。

    他俩对自己伙食一直都很不满,有段时间云涛干脆拒绝吃母乳。

    他的心理年龄二十六,比奶娘的岁数还大,每次奶娘给他哺乳,他的小脸都红的跟西瓜瓤似的。

    为了不让这小子饿死,云浩还弄出了奶粉,奶粉加米粉是他这段时间的主食。

    云秀泽好一点,但对母乳的味道也是吐槽多多,心心念念的都是锅包肉、酸菜馅饺子和一锅出。

    他俩平时就靠喝点汤解馋,有时候也喝点果汁和蔬菜汁,每次吃饭他俩只有干看着,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闹出各种动静来影响大吃二喝的云浩。

    时间一长,云浩练就了吃饭时自动过滤外界信息的本事,两个小人儿闹出的动静他只当没听见。

    “老哥,弟弟和你说正事呢!你倒是答个话啊!”

    云涛放下奶瓶,一脸呆萌的看着云浩,等着他的回应。

    云浩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只顾低头对付碗里鲜嫩的鱼肉。

    “涛儿,食不言寝不语,不要打扰你兄长进食。”

    李氏拿这两个小不点儿没办法,他们可没有大儿子小时候好带,人又聪明的紧,只好在他们犯错的时候说一两句,其他时候这两个小不点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她这个母亲也不是多亲近,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两个小人儿喜欢和兄长呆在一起。

    “好的,娘亲,我不说话了。”

    云涛说完,露出一个恶狠狠的表情,把奶瓶叼在嘴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老哥碗里的鱼肉,小鼻子还一吸一吸的。

    他这副表情看在李氏眼里就是小娃娃在发脾气,笑了笑不再管他。

    云浩吃的有点撑,让小影拿了两颗山楂做成的消食丸过来,这大黄鱼做的很好吃,他没忍住就多吃了几块。

    “爽快!”

    云浩申了个懒腰,道:“老二,你刚才说什么?”

    “老大,你别这么叫我,有歧义。”

    云涛打了个哈欠,小嘴张的老大。

    “我是老大,你不就是老二吗?怎么就不能叫了?”

    云浩摁了一下他的小光头,逗的他老大不情愿。

    “小鬼子那里我打算过两年再动手,等南洋那边的事情理顺,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倭国。”

    云浩嚼碎一个消食丸,咋把咋把嘴道:“大唐的货币流通体系有很大问题,靠着铜钱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我们需要石见银山的白银来稳定货币供应,早晚要把倭国主岛拿下。”

    “拿下倭国不但可以得到石见银山,还可以以这里为跳板,可以和河北道两面夹击高句丽。”

    “高句丽可不好打,火器部队是很厉害,但对后勤的要求也高,有了东西两条海上补给线,到时候打仗要轻松点,水陆并进,以极快的速度推进才能尽量在北方的严冬降临前结束战斗。”

    “这几年咱们虽然要安心种田,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我打算支持舒明和苏我虾夷斗,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先乱起来。”

    云浩的计划说的有些乱,一会倭国一会高句丽,明显没有成型的计划。

    “老哥,我觉得你想的有点远,老二刚才是问怎么处理刘红军家人的事情。”

    云秀泽放下奶瓶,拿起袖子就在嘴上习惯性的抹了一把,一如继往的糙汉子做派,比云涛更像个男孩。

    “你就不能注重点淑女形象?”

    云浩很担心这样下去,这辈子她还会嫁不出去。

    “淑女是啥?”云秀泽一脸不忿,她当然知道老哥的意思,撇着嘴说道:“那种精致的小资情调咱可过不惯,你看看那些到咱家拜访的那些个大家闺秀,活的敞亮的有几个?”

    她忘老娘的方向瞟了一眼,见老娘在优雅的吃着餐后水果,没有注意他们几个,小声道:“老娘上辈子没嫁人,这辈子更不会嫁人了,这辈子的条件这么好,不养几个小奶狗实在对不起穿越一场。”

    云浩哥俩听得是满头黑线。

    “你一个没满周岁的小娃子想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云浩咬着牙小声道:“哥哥我把话撂这,你要是敢胡闹,信不信我打断你两条腿!”

    “你这是败坏门风!”

    云涛在一旁起哄道:“没想到你还是个腐女,幸好这是在大唐,要是在明清,你要浸猪笼的。”

    “闭嘴!”

    “云老二,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龌蹉心思!”

    云秀泽不甘示弱,开始揭云涛的老底:“你一看到长乐和武媚娘就流口水,是不是想着以后要把她们收了后宫?”

    “还有你不止一次说要搞三妻四妾,呸!你想的美!”

    “就你这样的出身,能娶一妻一妾就烧高香了,你当你是皇帝呢?皇帝娶媳妇还得安规矩来,你还想开后宫,呸!真是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

    ……两个小人儿的谈话内容和他们自身的画风反差极大,让人不知道怎么形容……!!!!

    云浩第一次知道这两个小人儿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龌蹉心思,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都给我闭嘴!”

    “以后这种话只能在其他人不在场的时候才能说!”

    云浩结束了他们的嘴炮攻击,把歪掉的楼给掰了回去。

    “刘夫人母子我会把他们安排在咱家的前宅。”

    “咱家可以养刘夫人一辈子,但关键是刘家小子,他是不是和我们的情况类似还有待考证。

    云涛脑回路清奇的说道:“希望是个同路人,那样小妹就不用打光棍了。”

    “滚蛋!”

    龙凤胎又吵起来,这个小会是没办法再开下去了。

    云浩无奈摇头,走出船舱,去看看弟子们的情况。

    明天一早就要在崖州港豋岸,原来小班的学生们都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一段时间,云浩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礼物,让他们带给家人,今天就要把礼物发下去。

    其实这些学生不缺钱,他们做出弹簧软床和沙发时,云浩是给了他们专利使用费的。

    云浩不会亏待自己的弟子,小班的学生和李承乾、李泰、程处亮、游谭等人都分到了不少钱,少的一两百贯,多的有六七百贯,严烟和邱项籍更不缺钱,李二给他们的封赏很优厚,两人都是妥妥的小富豪。

    不过云浩把这些弟子带走了这么久,多少要对他们的家人表示一下心意。

    船队在第二天早上顺利靠岸,云浩回到了阔别两年的“老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161/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开始于南海最新章节! 作者:天街小雪花所写的《盛唐开始于南海》为转载作品,盛唐开始于南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开始于南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开始于南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开始于南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开始于南海介绍:
新书《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已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
云浩穿越到了武德年的大唐
穿越这事并不奇怪,潮流嘛
他奇怪的是竟然有人比自己来的更早,
他更奇怪的是,这个来的更早的人竟然是自己这一世的老爹
于是....穿越者越来越多,.嗯......故事开始了盛唐开始于南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开始于南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开始于南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