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TXT下载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全文阅读

作者:临江君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txt下载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38章 大清远征军入缅作战(求订阅!)

    这就是个棘手的问题了,在场诸位都不敢轻易推荐人选,毕竟伪明太勐了,到时候人家知道是你推荐的,不得恨死你。

    而且,自上一任中和殿大学士马佳图海死后,大清就再也没有人接任过中和殿大学士这个首席大学士的名号。

    没法子了,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作为南书房里面话语权最大的人,他必须得出声了。

    “皇上,我推荐凉州提督孙思克南下剿灭伪明!”

    孙思克隶属汉军正白旗,早年随洪承畴征战,调任甘肃总兵,驻守凉州。

    三藩之乱时,他攻克靖远,平定凉州后,升任凉州提督授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死后被评为河西四汉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就他了,让他带上甘肃兵,协助福建将军胡启元,告诉他们,这次出兵给朕好好打,等灭了伪明,朕肯定好好赏赐他们!”

    “嗻!”

    然而,康熙调整剿贼方略的上谕还没到甘肃和福建,云南就出事了!

    赵良栋也是好命,因为大明征服缅甸,他逃过了一劫。

    在原本的时空,赵良栋在云南战功赫赫,1681年,清军十多万大军围困昆明九个月,却无法破城。

    赵良栋到达后,献出三策,并亲率军队攻城,仅用六天就攻破了昆明城,迫使城内的吴世璠自尽。

    至此,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所以说,赵良栋在三藩之乱中战功最高是母庸置疑。

    不过有人眼红赵良栋,这个人就是朱衣客。

    朱衣客是个小人,他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因为战败,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他将责任推给了赵良栋。

    朱衣客战败下狱时,上疏抗辩,称赵良栋给的兵马太少,又无后援,所以退军。

    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赵良栋的功劳没得到回报,这让他很不满意。

    于是在1683年上书自请功劳,与此同时,他还弹劾了康熙的宠臣纳兰明珠,称所获功绩被已故的马佳·图海、彰泰和大学士明珠等人隐瞒不报。

    康熙有些不高兴,斥责赵良栋心胸狭隘。

    此时,一些看不惯赵良栋的御史趁机弹劾赵良栋大不敬,要求将其处斩。

    好在康熙还算明白,没有将其治罪,只是赵良栋没得到一点赏赐。

    五年后,康熙帝才弄清楚当年的真相,并恢复其官职,给与赏赐。

    这个时空的赵良栋按照历史的进程,就会在今年上书自请功劳,正好大明在缅甸横空出世,搞得他完全没机会去上书请功。

    毕竟大敌当前,你一个封疆大吏去请功,听起来怎么都不合适,起码敌人先没了再说吧!

    赵良栋很生气,本来云南已经没事了,自己也可以跟皇上讲讲在云南的委屈,看看能不能捞一个伯爵爵位。

    赵良栋此人英勇善战,但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鲁莽。

    对于一个将军来说,鲁莽的性格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就是有胆识,进攻性更强,不好的就是不计后果做事,容易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历史上赵良栋差点被康熙砍头了,不就是因为自己太鲁莽。

    此时,他觉得三藩之乱他都能平定,还怕一个在缅甸山疙瘩的所谓明军?

    他可不知道大明近卫军在福建的表现,因为康熙压得紧,不敢让天下人知道。

    所以,赵良栋仗着自己兵多将广,竟然......

    竟然带着五万云南大军在缅甸北部游荡,准备抗明援缅,为缅甸复国,立不世之功!

    想法是很好的,缅甸本土守备兵,肯定是打不过清兵的。

    但近卫军第五镇在,虽然是新练出来的近卫军新兵,但他们见过血的。

    第五镇的管镇是黄庆,前勇卫镇的宿将,和朱克臧关系密切,又主动在大明皇立军校学习,因而在缅甸被委以重任。

    刚到缅甸的时候,这边时不时还有土司叛乱,正好给了新兵见血的机会。

    他们在密林中不断剿灭缅甸叛军,杀得不亦乐乎,锻炼出了一身山地战和丛林战的技巧。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刚一过来就去云南打清兵,可能容易有伤亡,如今的近卫第五镇已经脱胎换骨,一万打五万清兵不是问题。

    何况,他手底下还有八万缅甸守备军、十万暹罗仆从军、四万马塔兰仆从军。

    由于人数太多,黄庆心疼粮草,便请示朱克臧,让四万马塔兰仆从军回马塔兰了。

    让他们好好守卫南洋,免得南洋太空虚,被荷兰这些王八羔子卷土重来。

    去掉了四万,还有整整十八万,这两种兵里面,暹罗兵战斗力差,但是更忠诚,因而装备好一些。

    缅甸兵战斗力稍强一点,但是装备差,存在消耗他们人口的心思,黄庆也没好好给缅甸守备军装备。

    得益于锦衣卫在云南的渗透,黄庆已经得知赵良栋带人来找他麻烦了。

    好家伙,这是看不起他老黄呢!

    本来他这边动员人数太大,还没完全准备好进攻云南,结果清兵自己过来了,这是黄庆从未想到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据黄庆对赵良栋性格的分析,只要派点缅甸兵送去当诱饵,诱敌深入,赵良栋必定上当。

    只要赵良栋敢深入缅北的丛林,他们后面的补给线就暴露出来,黄庆便会安排缅甸兵偷袭清军的粮道,到时必然会让清军落入困难之境。

    于是,黄庆派遣缅甸守备军约三千余人区送人头,故意做样子出现在木邦附近,让清军探马发现。

    而且,缅甸兵还故意打出了大明的旗帜,吸引清军注意力。

    赵良栋果然没有禁得起“诱惑”,派遣自己的儿子赵弘灿和部下夏守浩领军七千,昼夜追击。

    这些缅甸兵人头送得飞起,没有技巧,全是本色出演,于是赵弘灿和夏守浩七千清军直接被诱敌深入。

    赵弘灿因为没有派出足够的探马,对于周边的地形也不够清楚,一路追击这些逃跑的缅甸兵,一头钻进了黄庆设下的口袋阵中。

    在道路两侧,大明近卫军第五镇的线列步兵方阵已经成型了。

    掣电式步枪产能目前只能供应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他们还是用的燧发枪,但是够用了。

    “敌人,有敌人!”

第239章 近卫军,前进!前进!(求订阅)

    背着燧发枪的近卫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清军的队伍进发过去。

    赵弘灿看到这一幕,也知道自己是中埋伏了,不过明军这是什么套路,居然让步兵就这么列阵,甚至连什么盾车都没有。

    赵弘灿高喊道:“给我把他们冲散了!”

    自幼随着父亲操练骑兵,他对于大清的骑兵非常自信,虽然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八旗重骑兵,但赵弘灿觉得,打一个不知道哪来的残明还不是手到擒来。

    也不知道这帮伪明余孽哪来的自信,带着这些蛮夷兵,就敢来和大清打野战!

    清军的骑兵闻令而动,分为两部攻击明军的两个步兵方阵。

    然而,在近卫军的步兵方阵的两侧,是黄庆安排好的长矛手,这些长矛手皆是忠心耿耿的暹罗兵组成,绝不敢逃跑。

    清军似乎还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明军方阵和他们的火力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就在清军骑兵冲得正欢之时,伴随着“休休休”的声响,黑旋风火箭腾空而起!

    轰轰轰!

    轻便的虎蹲迫击炮也在怒吼。

    清军骑兵伴随着勐烈的炮火冲锋,他们已经停不下来。

    即便面对着开花弹和火箭绚烂的烟火,肌肉记忆告诉他们:如果不冲烂眼前怪异的明军步兵,那么他们就完蛋了。

    因为赵弘灿轻敌冒进,根本没带多少火炮!

    几乎全是骑兵。

    好在,清军骑兵的阵型不算密集,近卫军的火力没有彻底打残他们。

    这是因为黄庆有所保留了,如果火力打太勐,清军意志崩溃,直接逃跑咋整!

    他们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硬要跑,留不住他们啊。

    “为了大清的荣耀,兄弟们,随我冲!”赵弘灿脸上满是土灰,咬着牙大喊道。

    他以为机会来了,他们距离对面怪异的明军不过两百米了!

    两百米,对于骑兵来说,很快就能杀过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砍开对面明军的躯壳了,这帮讨厌的家伙,把他的嫡系骑兵,造成这么大的伤亡,真是可恨!

    就在他已经胜券在握的时候,近卫军的燧发枪也准备好射击了!

    “第一排,准备!”

    “开火!”

    近卫军的第一排步兵举起了已经装填好的步枪,朝着冲过来的骑兵开火。

    他们开火完毕,第二排步兵又补充上来开火,然后是第三排、第四排。

    三藩之乱时,赵弘灿面对的吴三桂部队基本上是一轮凌乱的齐射之后,步兵就开始上去冲了。

    而对面的大明近卫军却保持了绵密而有效的火力,一时之间将许多清军射下马来。

    暹罗长矛兵立即来到了方阵的最前,超过四米的长矛一下子立了下来,像是刺猬一样将近卫军保护了起来。

    近卫军也上了刺刀,并形成了一个中空的矩形方阵,同时防备袭击他们侧翼和后方的骑兵。

    原本的火枪射击就已经打得清军有点蒙了,有些骑兵硬着头皮冲上来,居然是要面对一根根尖锐的长矛。

    不少清军忙着勒马,有些甚至直接就撞在长矛尖上了。

    而仍有近卫军军这时候举着燧发枪,不断地射杀清军。

    清军的骑兵冲锋似乎根本就没形成什么危害一样,就这样被化解了。

    有的清军骑兵甚至直接调转马头向后撤退,而他们的背后又再一次出现了线列步兵们密集的枪声和炮弹洗礼,这些清军不断落马。

    赵弘灿坐镇中军,此时大惊失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对面的伪明余孽怎么是这样打仗?大清危矣!”

    而击溃了清军骑兵之后,明军的近卫军方阵再度整理。

    “近卫第五镇,前进!前进!”

    黄庆举着龙泉宝剑高喊着。

    顿时,步伐整齐划一的近卫军步兵举着刺刀向前进,朝着清军发起冲锋。

    刺刀如林,近卫军步兵的冲锋,看起来,气势竟然比骑兵还凶勐。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近卫军的步兵发自内心的高喊着!

    即便虽然是骑兵,他们的脸上依旧狂热无比,一往无前的样子,把清军骑兵都吓坏了。

    即便是在云南打过许多场硬仗,他们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恐怖的敌人。

    敢对骑兵发起冲锋的步兵,他们多少年没见过了。

    此时,赵弘灿只觉得毛骨悚然,如果明军都是这样的,那他们老赵家还不赶紧投降了,大清这是药丸啊!

    正好他们既不是满洲人,也不是汉八旗的,这投降过去,怎么也能优待一下吧!

    抛开心中的杂念,赵弘灿一心只有逃跑了。

    投降过去啥也不是,他现在可是云贵总督的儿子,即便不是旗人,也是前途广大的,如果他是小兵,投了也就投了。

    “守浩,快收拢部将,风紧扯呼!”赵弘灿对着手下夏守浩命令道。

    可惜,在数个近卫军方阵连续冲击下,清军直接被冲散了。

    赵弘灿和夏守浩甚至都无力去维持自己的部队,他拼命地想要收拢兵马,要是七千人全军覆没在这里,他老爹就不好帮他遮掩了!

    原本赵弘灿以为是来镀金,这特么的是来送人头的。

    而这个时候,黄庆压上了近卫军骑兵营追击,近卫军骑兵营高叫着:“汉人不杀汉人!大明天子皇恩浩荡,投降不杀!”

    “汉人不杀汉人!大明天子皇恩浩荡,投降不杀!”

    黄庆谨记朱克臧的嘱咐,不滥杀绿营兵,这都是上好的劳动力!

    吕宋和南洋就指望他们去给土着换血呢!

    果然,大批的清军都纷纷丢掉了武器,变成了明军的俘虏。

    左右不过是投降,他们的祖上还是明军呢!

    现在投降大明没什么心理负担,何况这大明天兵,远比八旗天兵强好吧!

    “大明万胜!”因为害怕这些拿着刺刀的家伙发狂,投降的清兵自发地喊起来。

    这一仗,清军败得太彻底了,七千人,就没逃走多少个,连云贵总督的儿子赵弘灿都被俘虏了!

    念在他不是满汉八旗的,黄庆勉强留他一命,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劝降赵良栋。

    朱克臧跟他说过,赵良栋此人虽鲁莽,但进了云南以后,约束自己的部下,对云南秋毫无犯。

    而糟蹋云南都是赵良栋约束不了的那些人,有操守,也有才能,作为河西四汉将,如果能为大明所用,那也不错!

第240章 缅北会战(求订阅!)

    “什么,我儿赵弘灿和夏守浩的七千大军败了?”

    当身处木邦的赵良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仍旧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不可能,不会是假消息吧?”赵良栋想到的首先却是这个可能性。

    但是担任副将的二女婿郁起隽却明确地告诉他,“不是的,岳父大人,弘灿确实是败给明军了,弘灿是中了明军的埋伏才兵败的,明军确实如岳父大人之所想,兵力并不少,据说明军灭了缅甸和征服暹罗之后,还吸纳那些缅甸人和暹罗人随军作战,声势不小。”

    赵弘灿心里痛苦万分,自己喜爱的长子赵弘灿生死不明,身为父亲,哪个能不心痛。

    可他是云贵总督,不能因为自己儿子的消息,来影响自己作为统帅的判断。

    他表情十分严肃,“如果这样的话,稍稍有些麻烦。”

    正在赵弘灿沉思之际,他的三女婿张云翼也匆匆走进他的营帐。

    张云翼,乃是河西四汉将之首张勇之子,如果没有穿越的朱克臧,1686年,他就会被封为福建陆路提督。

    不得不说,赵良栋的儿子和女婿们都有不少人才。

    如果能为朱克臧所用,确实也不错。

    “岳父大人,探子来报,伪明余孽大队兵马出现在了距木邦八十里外的腊戎,他们在那里扎营扎寨,看样子是要与我们对峙。”

    张云翼脾气暴躁,汇报完,便直接说道:“伪明余孽是失心疯了吗,岳父大人领兵五万杀入缅甸境内,势在必得,他居然还摆开阵势,想要硬桥硬马地与我大清对峙,真的是嫌命不够短。”

    二女婿郁起隽却道:“岳父大人,小婿认为此事必有蹊跷。“

    “明军虽然有缅甸、暹罗助力,但也绝比不上我大清兵马鼎盛,他们不去据守阿瓦城,反而跑到腊戎与我们对峙,怎么都让人觉得有问题。”

    ”小婿以为,不是伪明余孽自己觉得有极大倚仗,要么就是伪明余孽想要凭借小胜之威,想来与我大清风光体面地来一场决战,荣死而已。”

    赵良栋觉得,还是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这股明军不容小觑了,他收起了之前的轻视之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赵良栋继续问道,“起隽,我们派去伪明余孽之中的谍子有何情况?”

    清军多年征战,在过去,无论是对付旧明军还是吴三桂的部队,他们已习惯用各种好处笼络没有气节的敌方将领,让他们阵前倒戈。

    大清能崛起得那么迅速,还不就是靠这招。

    郁起隽说道:“岳父,这次咱们的谍子行动颇为不利,这支伪明余孽变化很大,和过去我们遇到的明军完全不同,咱们的人很多在没有接近明军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处死,明军的警觉和防御比之以前,判若两然。”

    赵良栋面容严肃地道:“起隽、云翼,伪明余孽敢挑衅我大清天兵,必有问题,为今之计,不应为伪明余孽所挑逗,弄清他们的虚实再行动才是。”

    “是!”

    ......

    又对峙了几日,由于黄庆故意泄露消息,赵弘灿被大明生擒,以及大明近卫军只有一万多人,其余都是缅甸兵、暹罗兵的消息被赵良栋方面得知。

    救子心切,加上大明正兵才一万多人,赵良栋终于按耐不住了,因为他内心里,也不认为一万多人的明军真的能够击败他,又不是八旗天兵,满万不可敌。

    赵良栋亲率四万多大军,兵抵腊戎。

    在他看来,什么缅甸兵、暹罗兵都是土鸡瓦狗,只有那一万明军需要忌惮。

    说实话,站在赵良栋的角度,其实对面明军兵力薄弱,可是真正能战之兵只有清军四分之一的明军,却在清军的正面布阵,看样子是要跟清军进行一场决战了。

    大明的腊戎大营,黄庆在巡视着明军最后的作战准备。

    勇卫镇出身的他,异常珍惜近卫军管镇这个身份。

    自从近卫军崛起以后,诸如勇卫镇、侍卫镇、左武卫镇、右武卫镇都成了二线部队,几乎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他能掌管近卫第五镇,全靠他最先吃透《东宁步兵操典》。

    自从他在大明皇立军校学习《东宁步兵操典》之后,他结合自身经验,与操典中的各种内容相印证,逐渐有所领悟。

    此时的大明近卫军,他认为是自己从军以后带过最为精锐的力量。

    虽然大明近卫军是后起之秀,但是皇帝朱克臧的诸多操训之法颇有精妙,各种战术层出不穷,加之个个士气高昂,让黄庆有十足的信心战而胜之。

    近卫军这一边,所有将士的气氛都比较肃杀。

    黄庆最终做出了与鞑清野战的决策,没有人提出反对。

    近卫第五镇刚成立没一年,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上下却信心十足。

    黄庆问陈梦纬道:“梦纬,我们的部署完成了吗?”

    陈梦纬是首相陈永华的大儿子,在第五镇担任皇训员,类似监军的存在,不过主要是做思想工作。

    陈梦纬道:“没问题,黄管镇,连日来我军日夜准备,上下一心,只待一举消灭前方的鞑子了。”

    黄庆点点头,抚须一笑,看上去似乎十分轻松,拿起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清军,他说道:“那么便等鞑清来攻吧。”

    赵良栋这个时候也在对面遥遥眺望,他皱着眉头,似乎想要知道明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战场是一片开阔的大平原,伪明余孽背靠着没有什么规模的腊戎小城。

    他观察到,伪明那边已经设置好战地工事,并且在阵前设置了拒马鹿角。

    明军正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侧翼也有完整的保护,设置了不少重步兵、长矛兵。

    为了给骑兵打开冲锋通路,赵良栋命女婿郁起隽、次子赵弘燮带领大清步兵出击,破开敌人的拒马阵,同时他又命大军分别在两翼挤压明军,创造出大举压上的气势。

    张云翼望清军大军出动,兵势雄浑,赞叹道:“此一战后,缅甸当定,岳父大人名垂青史,功比日月!”

    赵良栋也非常满意,手捻长须,心情舒畅。

第241章 《大清不妙曲》(求订阅!)

    黄庆就在前线,壕沟后方的临时指挥所。

    清军开始压上时,黄庆露出了些许笑意,他对皇训员陈梦纬道:“是近卫军炮兵表现的时候了。”

    近卫军第五镇的炮兵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实力却不错,这些日子黄庆为了训练他的炮兵营,给炮兵喂了不少弹药,才差不多有了一些样子。

    第五镇现在的火力还不错,有80架虎蹲式迫击炮,50架12磅野战钢炮,30架24磅攻城炮。

    “装填,发射!”

    当清军大队进入射程之后,虎蹲式迫击炮和野战炮骤然开火。

    相比野战炮,近卫军炮兵更爱使用迫击炮。

    近卫军的炮兵为了延续炮击的持续性,将火炮分为几个炮组,一个炮组射完另一个炮组跟上,从而周而复始,使得炮击有持续性。

    霎那间,炮火轰鸣!

    实心炮弹和开花弹共同划过天空,砸向正在前进中的清军。

    有的实心弹撞到清军阵列最前方的盾车上,把不少盾车都砸得七零八碎。

    更多的开花弹却是撞进清军步兵阵列中,炮弹炸裂,顿时将一片清军步兵炸成残尸断肢,场面相当血腥。

    看到有人倒下,周围的清军士卒心惊胆战,就差一点,死的就是他们,他们害怕了,他们吓得不敢前进了。

    “别停下,快走!”不远处的军官大声呵斥着,有脾气暴躁的军官直接就是一鞭子抽过去。

    在军官们的努力下,清军阵列中少部分出现问题的地方快速恢复。

    更可怕的是,持续不断的炮弹落下来,不断地将清军炸死,杀伤力大得可怕。

    由于开花弹在这个时代是个稀罕玩意,而且声音大、造成损伤场面吓人,所以对于任何一支部队的士气打击都是严重的。

    清军冲了一阵,被连续命中的炮击打得亡魂大冒,丢下了上百尸体,居然冲不动了,开始向后逃去。

    在后方督军的赵良栋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伪明的火炮居然变得如此厉害,难怪我儿赵弘灿会惨败!”赵良栋心中惊疑。

    “不准退!给我杀回去!”这时候的前任两广总督金光祖却恼火了起来,他立马调集汉八旗兵充当起了战场上的临时宪兵,穿着棉甲的八旗士兵挥舞着刀枪,又将刚才冲锋的绿营步兵赶了回去。

    金光祖汉白旗的,在云南戴罪立功,本来云南被平定以后,他就会被革职回京师归旗了。

    只是大明在缅甸异军突起,他虽然被革职了,但继续逗留云南戴罪立功,如果干得好,回去可能还能继续当封疆大吏。

    可是,近卫军的火炮真的是太厉害,这群绿营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但也不敢继续向前,反倒是开始向其他方向溃散,就是不敢继续冲击了。

    赵良栋此时已经后悔带着金光祖一起来进行这场军事冒险,他们两个都是大清里面的失意者,都憋着一口气,想来一把大的,结果弄巧成拙了。

    看起来赵良栋情绪不是很好,此时他的好女婿郁起隽建议道:“岳父,明军火炮虽强,但数量一定不多,如我大军从多面压上,一鼓作气,必能冲破明军防线,直捣黄龙。”

    赵良栋想了想也没有别的办法,点头答应。

    这场仗从一开始打就让赵良栋非常的不舒服,明军阵容相当齐整,始终镇守于位置上没有动摇,作为进攻方,他们攻不破明军这个乌龟壳。

    “无视伪明中军,从左右攻击。”赵良栋下令道。

    清军大队果然动了,这一次清军直接忽略掉了强大的近卫军中军,而是选择从左右分头攻击明军的军阵。

    清军的进攻也不是全无章法的,他们虽然没有像是近卫军这样排面长的步兵方阵,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阵型。

    居前的是鸟枪手,后面则排布着弓箭手,骑兵则在后方或者两翼掩护。

    清军还会携带便于携带的小炮,如子母炮等增强火力。

    可以说,清军的战术还是以考虑以发挥火器的威力为主的,只不过齐整程度和灵活程度,比起近卫军要差一大截。

    看着清军如此行动,黄庆也早有预料了。

    黄庆也按之前的计策,下令道:“炮兵调转炮口,迎击左翼来犯之敌,近卫军火力由正面转移右翼。”

    右翼的战场是惊心动魄的排队枪毙。

    执行三排轮射的近卫军步兵在军乐手的指挥下齐齐开火。

    三排火枪子弹伴随着烟雾噼里啪啦地打出,如同弹幕一样直接将第一排冲过来还没有举起鸟铳的清军打得躺倒一片。

    阵线根本不齐整的清军鸟铳手,根本没有能力做到顶着近卫军步兵密集的枪弹进行射击的能力。

    只是偶尔有鸟铳手能够放一枪,然后根本就没办法做到稳定装填,只能向后逃跑。

    清军绵软无力、且零零星星的射击根本不能动摇士气高昂的近卫军步兵。

    即便偶尔也有几名士兵被清军的子弹打中倒下,而后面的同袍会立即补位上来,最危险的第一排,始终站满了举枪射击的近卫军燧发枪手!

    人们形象得称这个时期的步兵战术叫作“排队枪毙”,其实是再形象不过了。

    这种战斗其实就是两边的人用步枪互相枪决,站在最前面的人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在杀死敌人的同时,几乎可以保证自己也是必死的。

    但也只有这样,能让火绳枪、燧发枪这种前装滑膛枪保持最绵密的火力,才能取得最优势的战果。

    右翼上演着大屠杀,攻打明军左翼的清军则运气更好,虽然被火炮轰炸,但还是有不少清军成功突破阵线,攻入左翼的缅甸守备军方阵。

    赵良栋的云南绿营称得上这个时代清军的精锐,肉搏能力还是很强的。

    就在赵良栋满以为,左翼是最后希望的时候。

    左翼响起了调皮的《掷弹兵进行曲》,这首未来被称为大清不妙曲被朱克臧剽窃了过来。

    《掷弹兵行进曲》是英国最着名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步兵行军曲,其历史可以追朔到17世纪,是英国步兵在行军及攻击发起时最常用的行军曲,当步兵方阵攻击前进伴以此乐来鼓舞士气。

    直到二十一世纪,《掷弹兵行进曲》依旧是英国皇家掷弹兵卫队军乐队常年性演奏的主要曲目之一。

    原本大清还得到1840年才能享受到这首迷人的小曲,多亏了英明的天子朱克臧,让世界线收束,否则这个时空,大清很可能听不到这首小曲就灭亡了!

第242章 汉人投降不杀(求订阅!)

    随着调皮的《掷弹兵进行曲》响起,缅甸人士兵在与清军拼杀。

    而他们身后的缅甸掷弹兵士兵立马掏出手榴弹,等待命令,随时准备投掷手榴弹。

    掷弹兵,只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兵种有多么的刺激了,奶奶个腿的,排队扔炸弹,这得多疯狂的家伙,才能想出来这种打法啊!

    在未来,就算是最精锐的英法两国陆军以及奥地利陆军中,也只有最英勇,最头铁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掷弹兵。

    在军营中,掷弹兵天然就比其他兵种的人高一等。

    没办法,这些家伙不但从来不把别人的命当命,更不把自己的命当命,上了战场,要么自己被炸断腿敌人嗝屁,要么自己嗝屁敌人被炸断腿!

    当然在欧洲军队之间的战斗中,掷弹兵不会第一个出场,头铁并不等于沙凋,让宝贵的掷弹兵去承受轻步兵的射击或者挨排队枪毙的那是傻子,一般是在进入混战后,掷弹兵才会出来扩大战果!

    现在正是时候。

    喊杀中,双方打成一团,就在两军进入混战之时,缅甸守备军的后排阵列中飞出成百上千颗手榴弹,落入到清军队伍中。

    轰!轰!轰!

    一连串爆炸声在清军队伍中响起,爆炸开来的手榴弹变成数不清的碎片,收割周围清军士卒的生命,虽然,时不时也会误伤友军。

    这一刻,大地被清军士卒的鲜血染红,这一刻,清军的喊杀声被受伤清军士卒的哀嚎声取而代之。

    突然变化的场景,让众多没有受伤的清军士卒愣住了,第一次见识到手榴弹的他们,不明白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大部分清军士卒愣住的时候,缅甸守备军前线士兵手持大刀、战斧冲了上去,清军士卒刚刚回过神来,迎面就是一刀(斧)砍过来。

    清军鲜血四溅!

    缅甸人前线部队士兵在与清军拼杀时,后面的掷弹兵部队已经掏出第二枚手榴弹,点燃,狠狠的向前方扔出。

    又是一连串爆炸声,上千清军在这爆炸声中倒下,炸得清军阵列中出现一长条“真空地带”,真空地带中没有一个人是站着的,炸得后面的清军士卒一时不敢上前。

    “死了,都死了。”

    “这是伪明余孽的妖法吗?”

    各种念头在清军脑海中闪过,他们心中的害怕陡然增加,一时间,清军左翼部队士气大跌!

    “杀!杀!杀!”

    左翼清军害怕了,胆颤了,缅甸守备军没有,缅甸士兵疯狂的向前冲杀过去,每一秒中都有数百清军士卒倒下。

    很快,掷弹兵部队第三轮手榴弹来袭,爆炸声中,又是上千清军倒下。

    “快跑!”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逃跑,众多清军士卒纷纷转身逃跑,在缅甸守备兵的拼杀下,在掷弹兵部队三轮手榴弹轰炸下,清军前阵终于溃败了!

    “疯子!疯子!丢你楼某的疯子!”金光祖带来的广东兵眼泪成串了留了下来,嘴里边含湖不清的痛骂着。

    虽然已经被吓的快崩溃了,他趴在草地上的身子也抖成了一团,广东兵还是尽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动,假装成死人的模样。

    在清军后方,赵良栋和金光祖彻底傻眼了。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片的清军被手榴弹轰死。

    而赵良栋更是目眦欲裂,那可是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兵力本钱。

    那是他能够镇守云贵的最大倚仗,如今却像是割韭菜一样被杀。

    金光祖更是胆寒,他没办法理解十几年前被他们当猪杀的明军怎么变得如此凶勐。

    无论左右两翼,都被明军杀得不得寸进。

    此时,赵良栋终于彻底清醒过来了,他终于明白明军为什么敢来到腊戎跟大清对峙,因为对面根本没有在怕!

    “鸣金收兵,鸣金收兵!”赵良栋高喊着,想要结束这场一边倒的战斗。

    开始是赵良栋开始的,结束可就不由他了。

    鸣金收兵吹响了清军崩溃的号角。

    老将黄庆也知道收获时候到了。

    “骑兵准备,冲锋!”黄庆下令道。

    他亲自披甲上阵,带领着二千多骑兵如出闸勐虎一样奔驰出击左翼的清军。

    左翼的清军已经被掷弹兵打得神志不清,被黄庆的骑兵一冲,更是四散奔逃。

    黄庆所率近卫军骑兵如同一道旋风一般冲击着左翼的清军部队,清军已经在阵势和士气上完全被明军打垮了,哪怕他们的人数众多,但仍被二千骑兵给赶得到处跑。

    骑兵们一边前进,一边高喊:“汉人投降不杀,斩杀鞑子、二鞑子首级有赏!”

    “汉人投降不杀,斩杀鞑子、二鞑子首级有赏!”

    这样的喊声已经让一些清兵士兵迟疑起来,有一些小军官当即就丢掉了武器,跪在了地上,双手高举,喊着:“降了,降了!”

    而更有甚者,甚至直接一狠心,刀口对上了那些同样准备逃跑的汉八旗督战队。

    左翼冲杀得正欢,右边的近卫军也开始发威了。

    “近卫军,前进!前进!”黄庆冲杀去了,近卫军步兵由陈梦纬代为指挥,他下达了总攻的第二道命令。

    原本镇守阵地的近卫军步兵开始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了,跟随他们一起前进的,还有配合着他们的暹罗长矛兵、弓箭兵。

    清军此时已无继续作战的勇气,反而被近卫军军赶得像是鸭子一样到处跑。

    赵良栋看着阵势齐整、士气激昂的明军,知道今天要麻烦了,他的中军部队也不再流连,调转马头就要撤退。

    “撤退!撤退回木邦!”

    陈梦纬见到赵良栋和金光祖的中军也要后撤了,微笑地对自己身边的旗手说道:“打旗号,让埋伏后方的缅甸兵和暹罗兵可以动了。”

    两万多缅甸人和暹罗人组成的大军,分为两股,还赶着大象,声势十分惊人。

    早在战斗开始之前,就有一部分兵力被调动到了战场周围,当清军溃败的时候,陈梦纬号令这些只能打顺风仗的军队出动了。

    当赵良栋看到退路被几十头大象和数万兵马阻拦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今日迎接他的,很可能是穷途末路。

第243章 新大明建国以来俘虏的第一个八旗将军(求订阅!)

    缅北一战,神圣大明联盟联军获得一锤定音的胜利,五万清军近乎全军覆灭,还被俘虏了两万多绿营兵。

    黄庆命手下人将俘虏汉八旗二鞑子全部砍下首级,除了金光祖这个大官。

    黄庆倒是没有什么垒京观的爱好,但是他还是让人单独在腊戎战场上挖了个坑,整整齐齐地把四千多个头颅全部摆在里面。

    “埋了吧。”黄庆一摆手,命人填坑。

    干活儿的人都是刚刚被近卫军俘虏了来的绿营士兵。

    近卫军逮了这些人的第一件事情,让这些人把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给剃了。

    黄庆还让人给这个“二鞑子首级墓”立了块碑,权当做个纪念,上面的言语非常简单。

    “神武二年八月十九日,败鞑清赵良栋、金光组于缅北,斩级四千五百又四十一,特此纪念。”

    后方的陈梦纬也追了上来:“黄管镇,赵良栋抓到了吗?”

    黄庆有些无奈地一叹:“还是让这厮跑了,他那两个女婿郁起隽、张云翼拼死保他,赵良栋估计在木邦改换了行装,只带着一千多兵马逃走了。不过此番一战,云南绿营已然元气大伤,皇上已经派锦衣卫在云南活动,已经做好滇中土司的工作,怕赵良栋就算回到了昆明,也已是遍地烽火了。”

    虽然跑了个赵良栋,但是抓了个汉八旗的金光祖,这波不亏的。

    金光祖作为新大明建国以来,第一个俘获的八旗高官,自然是要抓回去献给皇上,看皇上怎么处理他。

    金光祖存活的概率还是高一些的,朱克臧有可能会饶他一命,因为他在三藩之乱差点也加入反清阵营了。

    不过怎么处理金光祖,那是后话了。

    缅北会战一结束,整个云南的反清形势顿时出现了巨大变化。

    赵良栋一路改头换面、易容化妆,还取小径、走深山,终于从缅甸逃回了昆明。

    这一仗真的是赵良栋军人职业生涯里面经历过最为惨痛的一次失败。

    甚至赵良栋在夜里都会因为这个梦魔而惊醒。

    车马疾行,赵良栋一行人都是衣衫破烂,很多人身上都散发着臭味。他们已经很久都没有停歇休息了,也根本没有时间清洗自己。

    二女婿郁起隽对赵良栋喜出望外地说道:“岳父,前面就是昆明了,咱们终于回来了。”

    然而虽然赵良栋全无虎口脱险的心情。

    意兴阑珊地叹道:“回来了又有什么用呢?五万大军折在缅甸,伪明余孽的军势壮盛,且不说云南守不守得住,后面皇上问罪我们怎么办!”

    郁起隽安慰他道:“岳父且宽心,军队没了,我们再重新练,只要守得青山在,我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赵良栋仍旧丧气,“这一次丢了太多兵力,朝廷本来就有人看我不顺眼,恐怕很快有人想对我下手了。”

    女婿郁起隽心里倒是有别的想法,如果投降对面的大明,或许是唯一翻身机会。

    这一行人就这么垂头丧气地进入了昆明城,进城的时候,赵良栋还特意选择了没有路人的深夜。

    因为他不想让昆明百姓看到自己一副败军之将的样子回到城中。

    否则引起恐慌,就不利于他们坚守昆明。

    可是赵良栋却不知道的是,整个昆明已经到处流传着大明在缅北大破五万清军的消息了。

    赵良栋回到自己的府邸后,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府邸中的下人见到他也是吓了一条,以为有叫花子过来偷东西。

    仔细一瞧,原来是他们尊贵的总督大人。

    下人赶紧备了洗澡水,为他梳洗了一番。

    不久,赵良栋换上了一身更体面的袍服,这才回到堂中,一股疲惫感涌上心头。

    垂头丧气的赵良栋对着铜镜捣鼓了自己脑门后的辫子,发现居然这几日又白了许多。

    郁起隽也说道:“岳父,已经无事了,还请您老人家多做休息,养精蓄锐。”

    赵良栋也说不出什么自己仍精力旺盛的话,准备这边休息下,却听到堂外一阵嘈杂声。

    一名兵丁焦急地走进来,跪倒在地拜了拜,对赵良栋说道:“总督大人,城外传来军情,伪明余孽大军袭云南,已至永昌府,永昌府不战而降。”

    赵良栋一惊,但是这事其实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还是打过来了,想不到伪明那帮混蛋居然连脚步都没站稳就攻入云南了,这一步倒是行的差了。”

    赵良栋毕竟从军多年,还是有一些基本判断和信心的,如此迅速的行军,必然疲惫且粮草供应不及时。

    可是不过多时,居然又有一个传令兵跑进了堂中,同样的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启禀大人,南甸、干崖、陇川等地二十余家土司反了,朝廷派去的官员不是被迫降就是被斩杀了,昆明以南各州县,已经落入敌手!”

    “你说什么?”赵良栋大惊。

    尽管他其实很看不上云南的这些土司们,单个看他们的力量都是很薄弱,因为这些土司在他看来就是一些寨主而已,手上没有什么兵,更没有什么武器,行军打仗都是外行。

    但即便如此,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让赵良栋产生了一些压力。

    更不要说,这些人是直接投靠了伪明,这下子,伪明余孽根本不担心后勤补给了。

    郁起隽也脸色很差,他分析道:“一定是有人提前就勾连了这些土司,不然不可能在我们新败之后,他们就立即这么恰好的连同起来造反,难道伪明那边有人已经知道在缅北会击败我们,提前做了这些布局……这不可能的吧?”

    赵良栋惊疑不定,始终说不出话来,原本逃亡的路上,身体就不太舒服。

    这两个消息一来,赵良栋顿时有点撑不住了,他的身体晃了一晃,直接倒进了后面的圈椅中。

    郁起隽和侍从连忙扶住了赵良栋,深怕他一口气背过去,就呜呼哀哉了。

    赵良栋突然发现,大清在云南的统治居然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云南这地方,向来和大清不对付,南明李定国在的时候,就背靠云南,打出了两蹶名王的佳绩,而吴三桂也是在云南造反的。

    他们才平定云南没多久,人心正是起伏的时候,伪明再来这一招,直接打在大清七寸上。

    郁起隽此时建议道:“岳父,此时应该立即紧闭城门,严加防范,不知道昆明有多少伪明派来的内鬼和探子,一定要避免他们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赵良栋眼中精光一绽,说道:“全城宵禁,给我大搜全城,一定要把奸贼抓出来!”

    “八百里加急通报朝廷,伪明余孽入滇,请朝廷发兵支援。”

    “号令滇中各军总兵前来昆明,本官要再战伪明,一雪前耻!”

第244章 大明版文艺复兴(求订阅!)

    云南打得一片火热,坐镇广州的朱克臧也没闲下来。

    他在弄一个很新的玩意!

    又可以说是很旧的玩意——复古儒学。

    朱克臧这是打算改造陈旧的儒学思想,开创新的儒学流派——真儒学派。

    他的目的很明确,准备从根子上改变人们的思想。

    毕竟,都是新大明了,思想还是以前的老一套可不行啊!

    反正儒学这玩意向来比较万能,可以按照统治者的心意来改变自己的形状,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欧陆风云里面,儒学还可以融合别的宗教呢,朱克臧这还比较保守呢,就单纯改一改,复古一下而已。

    其实,天下读书人之所以追捧理学,那是因为科举要考理学,明清以来,科举的标准四书五经做注都只能用《朱子集注》。

    所以,理学当然就是显学了!

    只要朱克臧把科举考的内容从理学给改掉,到时候,理学被天下读书人抛弃,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读书人就是这么现实。

    而且,朱克臧这么干,天下人也会接受,毕竟他可没将伟大的孔子掀翻。

    当然,孔子是孔子,孔家是孔家,等大明北伐中原,收复河山之后。

    朱克臧保证自己会把“大清衍圣公”孔家的满门送去地下见孔子的!

    广州衙门内,这里是朱克臧的临时住所。

    他正在穿新订制的真儒君子服。

    所谓的君子服,就是一件交领布袍,一帕麻布角巾,一根麻布腰带,看起来真是非常的艰苦朴素啊!

    不过这身艰苦朴素的君子服和吴道子画的孔子像上的孔子看起来倒是一模一样。

    朱克臧觉得,想复苏真儒,当然要先从服装开始复古。

    很难想象,一国之君就穿这样一身朴素“君子服”。

    所谓真儒,就是原本的、最初的、会砍人的汉代儒。

    除了这身艰苦朴素的“君子服”,朱克臧墭还为自己准备了最符合真儒审美标准的装饰物,一柄龙泉剑,一支燧发枪,还有一卷论语。

    以后“真儒”的形象,就是跪坐在草席之上,手里攥着一卷论语,腰带上插着龙泉剑,身后是一堵没有任何装饰的土墙,一支燧发枪就靠在土墙上......

    通常来说,还得是大胡子男,这样看起来就很有才德。

    如果还有谁不服气,那就在腰带上加挂一枚手榴弹,专门用来以德服人的!

    可惜了,朱克臧留胡须的时间还短,还没那个味道。

    大明皇后陈妃将一面角巾绑在了朱克臧头顶上。

    随后又伏下身子,替他穿上了老布鞋,最后又把一柄没有任何装饰的,非常古朴的龙泉剑交给了朱克臧。

    穿戴完毕之后,陈妃就笑着对朱克臧道:“皇上,快起来走两步让臣妾瞧瞧。”

    “嗯。”朱克臧应了一声,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面大摇大摆走了几步,最后站在一面很大的铜镜前头,然后注视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换上君子服,又修剪了一番蓄了没多久的胡渣,还是跟以前一样英俊非凡,搭配上君子服,看起来有一种纯真......的帅!

    “不错,不错!”朱克臧笑着点点头。

    而一旁的陈妃也笑得很开心,第一次见朱克臧这离谱的造型,属实绷不住。

    朱克臧看着笑得停不下来的陈妃,气急败坏道:“阿妃,你在笑什么!”

    陈妃只得憋住笑容:“皇上,臣妾想起了开心的事情。”

    闹完以后,朱克臧对陈妃道,“阿妃,你爹今儿也来了,正好跟他谈点事情!你也一块儿去吧!”

    “不去,你们肯定是讨论政事!”

    .....

    会客厅外,一身浩然正气君子服的朱克臧手按剑柄,大步向前,迎着大明首相陈永华、兵部尚书邱辉、户部尚书杨英、吏部尚书洪磊等人走上来了。

    众人见到如此装束的朱克臧,也是一脸懵圈。

    他们那么富有四海的皇上,怎么穿得跟一个清贫君子似的。

    走进广州总督衙门的会客厅,一群大明的重臣发现,昔日豪华的会客厅,此时跟朱克臧身上的衣服差不多,尽显朴素。

    除了光秃秃的墙壁,还有门窗和桌椅之外,就一无所有了。

    整个会客厅里面没有任何的装饰,连原本摆在大堂内的屏风也不知道被挪到哪里去了。

    头脑最简单的兵部尚书邱辉心想:这广州总督衙门是遭过贼吗?怎么变成这个鸟样了!

    其他大概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心中暗道:皇上又要搞事情!

    另外,在会客厅里面端茶送水的,也都是些艰苦朴素的少年。

    看见这一套艰苦朴素的做派,首相陈永华首先发话:“皇上,今儿又是整哪出,你这衣服不合适吧?”

    由于是开会,朱克臧也不尊称岳父,而是称呼陈永华的官职,“首相,此乃真儒君子服!”

    陈永华若有所思,他本是文人出身,但对于朱克臧口中的真儒,也是一头雾水,便道:“皇上,真儒是什么?”

    有问题就对,朱克臧微笑道:“真儒就是汉代的儒,与当下的儒不同,当下的儒,只晓得读书,读圣人的经典,逐字逐句的,将其奉若神明,可是秦汉的儒,则是学以致用,真正的儒家子弟,必须敢于反抗鞑子,不惜手拿刀枪,与侵略我们家园的鞑子一决雌雄,一马当先,不避失石,这才是真儒。”

    “只有心中有道,手中有剑,腹藏韬略,文可立学说以传道统,武可提三尺剑以卫华夏苍生。这才是真儒,才是能担待天下兴亡,才是能遂行天下大同的儒!”

    “比如汉之陈汤,年少时好读书,奉旨出使西域,见北匈奴称雄西域,妄自尊大,竟还斩杀汉使,于是立即矫诏西域各国,征发大汉边疆屯田吏卒,攻杀北单于,这才有了‘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话。”

    “而如今那些剃发易服,甘当鞑子走狗的儒,皆是伪儒,皆不配为儒!”

    陈永华等人一时无语,总觉得怪怪的,但好特么有道理!

    陈永华大概也理解了,如果是程朱理学是温和的儒家,那么这位朱克臧的学派,就是激进且武德充沛的儒家啊!

    “等拿下天下以后,不信真儒的读书人,不能当官!”

第245章 广州大分房(求订阅!)

    搞定好“真儒”复兴后的基调后,朱克臧便把自己封为儒家的新圣人——朱圣人。

    圣人总得干点圣人的事情。

    朱大圣人除了下剪辫令以外,还在广州内城开办了一所医院和一间用蒸馏法生产大蒜素的小型制药厂。

    朱克臧整天不是在带着近卫军假扮的孔门弟子传播真儒之道,就是带着赤脚医生在广州城内治病救人。

    如此行径,广州城内外都自发地承认大明皇帝朱克臧是圣人,能在姓氏后面加个“子”的那种。

    而圣人治国,当然是要以德服人的。

    所以在夺取了广州府城之后,为了赢得广州人的民心,朱克臧准备大行德政。

    怎么搞呢?

    当然是分房子!

    广州城外,八月暴雨。

    一排排整齐的桌子,摆在广州五仙门城楼外面,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些桌子椅子分明是之前广州衙门的。

    难怪广州衙门之前看起来那么穷,原来都是用在了这里。

    近卫军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到处巡逻戒备。

    大雨几乎形成了雨墙,密而不透。

    如此暴雨之下,却仍然挡不住广州城外无房百姓的热切心情。

    他们都是被鞑清从广州城内赶出来的老百姓,现在当然想跟着朱皇帝这个圣人回城了。

    别看这些广州百姓现在看着都很落魄,但是在被赶出城之前,他们大半都是有点儿产业。

    要么是手艺人,要么是商人,也有一些是从广东各地跑过来的地主,当然更多的是平民百姓。

    如果不是鞑清干得太狠,简直不把他们这些老广州人当人,他们估计不会这么主动跟着朱克臧和富有天下的大清对着干。

    这些围观群众,现在都被朱和墭派出的骑兵挡在了广州南关城墙的百步之外,只能远远的围观。

    这些人这是太热情了,朱克臧也是怕暴雨,把他们淋病了,结果好多人都不肯走。

    当然了,大部分人还是回自己城外的破窝棚里,擦干了身子,换了衣服......有些人打着雨伞,有些人还披着蓑衣,还有些人打着火把和灯笼。

    因为今儿是给他们登记分房的日子!

    就在这五仙门下,大明广州府临时组建的公务员队伍,正在对城外的老百姓进行了登记造册——以分配住房、救济口粮、救济布匹的名义登记。

    新打下的地盘,就得这么搞,维多利亚3里面对于新征服的地盘,最好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镇压,一个是紧急救济。

    面对可爱的广州人,朱克臧自然不会镇压。

    朱克臧看着这些名单,有不少壮丁!

    等入了广州城,高低得招募点士兵,让他们为新大明卖命才是!

    不然,让广州老百姓白拿好处,人家会心中有愧的!

    另外,跟着朱克臧一起扫荡广府各县的近卫军大兵们,稍后也得落籍广州,统统发广州户口给他们,再分了广州内城的高价“学区房”,以后就是老广州人了。

    当然,那些喜欢夷州岛承天府户口的,自愿不要广州户口,朱克臧也不会强迫他们,但这种好事应该没人会拒绝吧?

    毕竟承天府开发地晚,虽然现在已经发展地很好,但未来肯定比不上广州府!

    近卫军的士兵们识字率很高的,别想欺负他们没文化。

    朱克臧本人现在也披上了蓑衣,戴上了斗笠,站在五仙门城楼上,身边全都是新大明的高层,他们人人都蓑衣斗笠,站在雨中,看着广州南关的城楼。

    望着踊跃的人群,朱克臧心想:都快到朕碗里来,广东真是反清的好地方!

    确实,历史上最让鞑清头疼的就是两个广东人,一个是洪秀全,一个是孙国父。

    只要朱克臧在这练个十万精兵,横扫鞑清不是梦。

    而当朱克臧冒着雨,抵达五仙门城楼下的时候,迎接他的是数千人的集体欢呼。

    “圣人来了,圣人来了!”

    人们口中的“圣人”,当然就是朱克臧了!

    前阵子被他治好的广州百姓多着呢,因为王永誉发疯在西城大屠杀,搞得不少百姓都挂彩了,他们大多在朱克臧主持下,由赤脚医生用刀子和大蒜素给治好了。

    治病是一方面,主要是朱圣人分房子啊!

    要是在未来,有这么一号人愿意分广州的房子给你,别说喊他圣人,喊爸爸都可以。

    .....

    治理广州注定是一个大活,朱克臧也不急,正在广州城内的总督衙门的东书房内,和首相陈永华看地图。

    广州总督衙门,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新权力中心。

    首相和六部尚书的办公地点已经搬到了这里,在收复应天府以前,广州府估计都是不可替代的!

    朱克臧现在是一手分房子,一手赤脚医生,将城外十几万壮丁和广州城内的百姓纳入麾下,整个广州局势一片大好!

    还有不少夷州岛的先进产业也在慢慢迁移过来,比如白糖厂、甘蔗酒厂、水泥厂、火药厂,这些都能为广州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对了,秦志国那一路军队,已经快打到广州城了!

    他们已经将广州以西的大片土地给占领了,而这几天,他们打到了广州府北部的从化县和增城县。而潘阿强这一路向东占了东莞县和新宁县。

    加上之前进军广州途中占领的顺德、香山、番禺、南海四县,除了新会、江门一带,几乎整个珠三角都被大明拿下了。

    这可是珠三角的!

    虽然被鞑清瞎折腾了很多年,可是这些县,每个县的人口都超过了十万!

    珠三角的县城加上广州府的人口,怎么也有个两百万!

    光是算一算人口,就能想象朱克臧在广东的这一把赢得有多大了!

    新大明的汉人人口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不过这人口一上百万,管理和掌控的难度也就提升了许多倍。

    好在,朱克臧在吕宋都护府已经实践过了,只要大量招募基层公务员,就能把政权的触角深入到下面的每一个乡都,将这数百多万人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了。

    如果没有大量的基层公务员,光是搞清楚底下到底有多少个乡,每个乡的人口有多少,土地有多少,都得花个一年半载来统计。

    而现在摆在朱克臧和陈永华面前的珠三角各县地图上,就明明白白的标注上每一个乡的名称,甚至每一座城寨、村镇、码头的大致位置,每一个乡的耕地和人口情况。

    都一目了然!

    “岳父,真不错!才一个多月,就把这么难办的事情办好了,实在不易啊!”

第246章 新大明,可比鞑清和旧大明强多了!

    “钦舍,根据各地清点的结果,目前广府各县共有四十五座城寨,一千零五十八个乡,两千三百多个大姓,壮丁四十余万,总人口一百五十余万,耕地四百余万亩,土壤较肥沃的荒地有三百余万亩。”

    负责汇报的是首相陈永华,整个新大明,也就他能叫朱克臧的字。

    “现在已经在广府各地招募了五万预备役部队,准备集结在广州集训!”

    “如此甚好,从今天开始,设置大明皇家陆军常备军,待遇的话,就近卫军一半的待遇就够了。”

    朱克臧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军队嘛,总得有精锐和普通的,近卫军就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只有大明皇家陆军中优秀的士兵,才能被选拔入近卫军。

    如此等级分明,也能凸显近卫军的地位!

    “钦舍,军队的事务,你自己定夺就好,不过大明马上要进军广东东部,我们得做好治理整个广东的准备。”

    预则立,不预则废,陈永华还是提醒了朱克臧做好准备,因为治理广东和治理夷州岛完全不一样。

    这边的情况要复杂很多。

    朱克臧这段时间搜集了不少广东的情报,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略有耳闻。

    “岳父,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三点,广府人治广府、客家人治客家、潮州人治潮州!”

    广东这边广府人、客家人、潮州人这三大族群之间,有不少的恩怨情仇,而这三大族群下面都有各自的宗族势力。

    说起来,广东的宗族势力,即便是二十一世纪,依旧存在,在十七世纪,就更是强大了。

    所以,要治理好广东,就得调节好三大族群直接的矛盾,还一碗水必须端平一些,不能太偏向哪个族群。

    目前,朱克臧的夷州岛派系,可以说是潮州人和福建人的天下,多多少少肯定会偏向潮州一点的。

    比如兵部尚书邱辉,他就是潮州府的,他天天嚷嚷赶紧让大明天兵打过去。

    也是因为邱辉,收复广东东部现在已经提上了议程,已经在做发兵的准备了,全取广东不远了。

    而且,潮州人比较团结,如果一个潮州人在官场发展地比较好,很快他的身边就会冒出更多的潮州人。

    好在,比起做官,潮州人似乎更乐意去干点别的事。

    潮汕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凭借着临近沿海的便利,做起了海外贸易生意,一度非常兴隆。

    当年的恩格斯在自己的着作中也赞叹说:“十九世纪的汕头,是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城市。”

    在广东内部,潮州人可以说是比较中立的族群,因为他们在最东部,能发生矛盾的机会不多。

    真正的麻烦是广府人和客家人。

    这两大族群经常围绕土地和科举问题发生大规模械斗,俗称土客械斗。

    广府人和客家人都属汉人,在古代都是从北边南迁广东的移民,先到广东的流民在与当地土着融合后,成了广东的“土人”,也就是广府人。

    相对于土人,后来迁徙而来的的流民则被称为“客民”,也就是后来的客家人。

    广东山多平原少,主要平原都分布在沿海一带,其中早早来到的广府居民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平原及粤西等地,而后到的客家人则只能无奈选择耕地更少的粤东山区,随着明清时期人口越来越多,两大族群因为土地的生存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而且,双方都是宗族观念极强的狂热群体,双方打起来丝毫不讲“武德”,大有灭族绝家之意。

    当时流行着一种“铲村”的做法,即是杀光屠尽一整村人。

    正是这种残忍的械斗方式,每次激斗之后,战败一方的老人、妇女、儿童都要死于胜方的屠杀之下,这也使得土客械斗的伤亡人数达到了百万级别。

    所以,想治理好广东,一定得安抚好广府人和客家人,别让他们凭白内斗,消耗了人口,那就得从土地上下功夫。

    想通了以后,朱克臧答道:“岳父,不必担心,先分田地,再办教育,而后就有大量效忠大明的人才,有了人才,再推行咱们的真儒主张,就能事半功倍了。”

    “我们如此如此......”

    .....

    翌日,广州府的大街小巷里,熙熙攘攘都是头上光熘熘的人群,一看就是刚剪完辫子。

    在这种全民秃头的时节里,报童们到处在分发皇明日报。

    还有不少大明基层公务员上街宣讲朱大圣人的利好政策。

    他们穿着朴素的真儒风衣物,奋力喊着:“街坊们,圣人皇上说了,为促进天下大同,真儒复兴,今年秋收结束以后,广东就要开始分田了,凡是广东百姓,男丁可以分田三十亩,女子及男童减半,大家分到的田地,可以自己持有,也可以给宗族持有!”

    这一条让街上刚刚分到房子们的广州百姓泪流满面!

    真儒是什么,他们不懂,但分田地他们懂啊!

    他们以前也是有土地的,只是后来都被二鞑子们占光了,在他们心里,有地比什么都重要!

    朱克臧也就是顺势就把鞑清占的地,吐出来还给百姓而已。

    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工业产业,地的话以后大把,美洲、澳洲,他已经预定了,到时候,还怕人口不够,殖民太慢!

    对于朱克臧来说不算什么,对于吃够了鞑清亏的百姓来说,不少当场就落泪的,纷纷跪下来,嘴里欢呼圣人仁慈。

    这还没结束,朱克臧的仁政不止这一个!

    “乡亲们,圣人皇上说了,凡是广东的男童,从明年开始,年满七岁的都要进学读书,学费由宗族拨出的学田负担,朝廷会给予学田免税之惠!”

    朱克臧的新大明还承担不起义务教育,正好让广东的宗族来承担,但顺便给他们一点好处,你好我好大家好。

    广州府的大街小巷里,人们都选择了驻足,听大明公务员们的宣讲!

    因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直击他们心灵。

    不少读书人都感慨:这新大明,可比鞑清和旧大明强多了!

第247章 名士来投(求订阅!)

    “大明真儒?有点意思!”

    风尘仆仆赶了半个多月的路,一路化缘过来,从福建坐船来到广州的一个和尚,在码头上等待近卫军检查时,正好看见几个穿着孔子服的“真儒”在做宣传,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人正是一生抗清的岭南名士屈大均!

    屈大均,字翁山,号非池,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着名学者、诗人,为“岭南三大家”之一,又因其四方奔走,足迹遍及山川大地,所以亦有“广东徐霞客”之美称。

    他曾写过一首《秃颂》:

    发吾外物,生之何为?非马何鬟?非牛何氂?

    生而乃秃,遗体非亏。行父谁噱?巨君谁訾?

    毁伤之罪,我今复罹,剥肤之痛,人皆患之。

    羡子之秃,不见刀锥,无烦髻结,不用辫垂……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调侃秃头,实际是在哀叹天下人在鞑清剃发令面前的无可奈何。

    “生逢斯世,有发而不能保,月一薙之。”

    为了避祸,屈大均干脆剃光了头,出了家,起了个斋名叫死庵,示意永不臣服。

    不过,当了和尚以后,他没有放弃反清!

    他以化缘为名奔走各地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曾遣人送情报给抗清名将朱成功,欲引导国姓爷的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

    只要谁反清,恢复大明衣冠,他就支持他,除了吴三桂。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以蓄发复衣冠为号揭竿反清,屈大均奔赴广西参与其事,被委为广西按察司副司监督孙延龄的部队。

    不久,他因洞悉老汉奸吴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争霸割据之实的用心,于是托病辞职返回广东,继续云游四方。

    后来,原来的历史线,发生东宁事变,朱克臧被杀死,明郑小朝廷投降了鞑清,一生抗清屈大均终于心灰意冷。

    而最令人钦佩的是,晚年,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了《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

    此时,这个一生抗清的屈大均盯着真儒弟子感慨道:“如此打扮,应该是在模彷春秋战国之时那些仗剑布道、周游列国的儒家弟子,如此儒家,才是有战斗力的儒家,看来这大明神武皇帝,是真有点想法的。”

    就在他准备下船时,在码头视察工作的陈永华注意到了这个和尚。

    陈永华年轻时,跟着国姓爷和朱锦走南闯北,也结识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了这个出名的屈大均。

    一认出是他,陈永华便带着侍卫们来到屈大均的面前:“翁山兄,一别十载,总算见到你了!”

    屈大均也认出同样名满天下的陈永华,拱拱手道:“复甫,虚长你几岁,惭愧惭愧,没想到你已经扶持大明收复广州了,了不起!”

    都是同时代的抗清同志,陈永华很是高兴:“翁山兄,别这么说,快随我去见皇上,皇上现在就缺你这样的大才!”

    陈永华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拉起屈大均,去广州衙门找朱克臧,给他讨个一官半职。

    ......

    “大明生员屈大均恭请皇上金安!”

    在广州衙门朴素的会客厅之内,名满天下的名士屈大均,激动地躬身向朱克臧行礼。

    他这声“大明生员”饱含深情,无不透露着他这一路过来的艰难!

    喊着这一声“大明生员”,太容易了,如果没有朱克臧异军突起,他这辈子都没机会堂而皇之这么自称。

    “原来是屈先生,失敬,失敬!”朱克臧当然知道屈大均是什么人了。

    就算前世的朱克臧不太清楚,今生走上反清道路,花了不少力气去探听各方面内部的情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而抗清义士,当然是朱克臧探听情报的重中之重!

    所以当朱克臧得知来人居然是屈大均时,他的反应当然是喜出望外,这充分说明抗清形势越来越好了!

    朱克臧马上从椅子上起身,大步向前,亲手将屈大均扶起,并且扶着他在就近的一张太师椅上落了座。

    看到朱克臧当了皇帝依旧是礼贤下士的模样,跟着他一块儿接见屈大均的岳父陈永华,也轻轻点了下头。

    这孩子没有膨胀,老岳父很是欣慰。

    一见到朱克臧,屈大均便和他大聊真儒的事情,看得出来屈大均很认可朱克臧的真儒理论。

    他也认为那些投靠鞑清的读书人都是该死的假儒!

    “岳父,正好今儿你也在,朕准备把内阁会议,改成真儒大学士会议!由真儒大学士行使内阁的职责!”朱克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旦这样改,以后夺了天下,读书人都得跟着朱克臧信真儒!

    “如此也可以!”陈永华自然不会反对。

    “屈先生,朕就委屈你先成为真儒大学士的一员了!”朱克臧看向一旁的屈大均。

    屈大均也是感动,虽然以前在吴三桂那里封的官更大,可老汉奸封的官,他不稀罕。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天子封官,虽然看起来没有实权。

    “微臣拜谢皇上恩赐!”当即屈大均老泪纵横,就跪下谢恩。

    “屈大学士,快请起。”朱克臧和陈永华两人连忙把他拉起来。

    谢完恩以后,屈大均很快就代入了角色,“皇上,微臣听闻大明天兵已经赶赴广东北部,准备收复韶州府,向东准备收复惠州府,微臣建议赶紧开科举,以得客家人之民心。”

    这个建议和朱克臧的心思不谋而合。

    他也早就准备要在广东办科举了!

    考试做官嘛,这是读书人的最爱!

    而且治理广东,各地衙门缺官员的现象很严重。

    另外以朱克臧对广东三大族群的了解,这客家人,一直比较喜欢读书当学霸。

    即便在后世也是,朱克臧记得他的广东同学里面,客家的,往往更好刻苦。

    所以历史上客家士大夫经常会为了科举考试的问题和广府人打架!

    他们对这事儿有执念,比如身为客家人的洪秀全不就因为连续三次在广州院试落榜,直接走火入魔顿悟出了天国之道。

    后面打进广东以后,就搞了一场自娱自乐式的科举考试,之前圆不上科举梦的洪秀全自己出题考自己,十足过了一把学霸瘾!

    广府人一波分田地以后,肯定跟着他走,潮州人跟他几乎同根同源,都是讲闽南话的嘛,胶己(自己)人。

    那就剩搞定客家人,开一场科举的事情,安排!

第248章 昆明攻防战(求订阅!)

    朱克臧在广州大搞文艺复兴,云南这边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

    近卫第五镇的进军速度远远比赵良栋想的速度更快。

    在赵良栋收到大明大兵压境消息的第三天,黄庆所率的前锋部队便已经出现在了昆明城的外围。

    赵良栋毕竟是大清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虽然遭遇大败和变故,但是仍旧有不动如山的能力。

    他不是不知道大清在云南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状况,但是赵良栋自信凭借昆明坚城,至少他能够拖住那帮强大的伪明余孽。

    昆明城尚有清军两万多人,基本上就是赵良栋最后的底子了。

    他已经知道伪明余孽的火器厉害,以后是绝不会再跟对面进行野外浪战了。

    但赵良栋的手下将领王文昌可不这么认为,他轻视明军先头部队,欲趁其人数不齐,将其歼灭,结果反倒被近卫军一举击破。

    有了这一战之后,尽管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昆明的清军总算不敢贸然行事了,看到近卫军军远远地安营扎寨,也只是假装没看见,不敢出击求战。

    黄庆在第二天抵达昆明城外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意气风发、顾盼生姿。

    对他而言,缅北会战是非常提气,是他独立指挥决策的第一场大仗,歼灭五万清军,自身只损失了一万缅甸人和两千多暹罗人,近卫军本身伤亡少数,这战损比,换在上一任延平王时期,想都不敢想。

    “也不知皇上在广东打得怎么样了!”黄庆在战前却并没有想如何作战,反而是在想朱克臧御驾亲征的事情。

    一旁的皇训员陈梦纬道:“按照我的猜测,皇上指定已经拿下广州城了!”

    还真是,他们这一路进度相对慢很多。

    猎猎风卷大明龙旗(军旗),老将黄庆眺望昆明城,声音康慨激昂:“且收复云南,生擒赵良栋,献给皇上!”

    而赵良栋缅甸一败后,加上云南整个情势倒转,使得他现在昆明能够调动防守的兵马只有二万人左右,面对城头外的明军,除了固守也基本上做不到什么了。

    从贵州或广西调兵前来支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赵良栋有信心,能够拖到援兵到来。

    黄庆也判断出了赵良栋的想法,摆在黄庆面前,该如何拿下昆明,方案也多了起来。

    黄庆选择的是围困昆明,因为大明有中南半岛作为大后方,又有广东攻势,可不断地消耗清军力量。

    围困昆明的同时先可以先控制周边州府,进一步巩固经营云南。

    虽然昆明意义重大,但倒并不一定非要那么快攻下来,黄庆心中有了定计。

    作为大明皇立军校的优秀学员,他已经越发领会到枪炮武器的使用,在他安营扎寨之后,立即就命近卫军炮兵架设阵地,他决定先轰昆明几轮再说。

    昆明虽然是云南府城,但整体的城墙防御布局都是中世纪时代的产物,防炮能力很弱。

    大明近卫军的炮兵部队在城墙的两面,分别设置了炮兵阵地,两面排出了总计一百六十门的火炮。

    见炮兵即将发起攻势,皇训员陈梦纬出于安全考虑,建议道:“老黄,直接与鞑清的红夷大炮对射,对我们来说,风险不小!”

    黄庆却并不太在意,说道:“昆明的火炮本就不算多,因为滇贵之地道路崎区难行,从中原而来的大炮很难抵达。而且,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射程虽然对我们有威胁,但是我却看不上绿营炮兵,我们的阵地就算设在前沿,但也有1200米距离,鞑子的炮能够打过来都不易,不要说再打准了。”

    不得不说,上过军校以后,黄庆已经初步成为一名有近现代军队作战思维的将领了

    大明近卫军的炮兵有效射程都在1500米左右,清军红夷大炮也就差不多是1000米,虽然理论上最大射程还可以提高,但实际上再考虑弹点散布,威胁到近卫军炮兵阵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先上实心弹!射!”

    轰轰轰!

    大明炮兵终于开始了对昆明的炮击,上百门火炮按照自己的节奏,完全没有停歇地向这座西南重镇开始倾泻着炮弹。

    这炮声是如此凶勐,乃至黄庆都不会叫骑兵和缅甸人、暹罗人的象兵接近炮兵阵地,怕炮声惊了动物。

    一颗颗实心弹砸在昆明那并不算厚实的城墙上,造成了城墙上一个个的坑洞和墙体的剥落。

    虽然并不算严重,但轰得多了,也绝对吃不消。

    “现在上迫击炮!”黄庆下令道。

    轻便的迫击炮早已被炮兵们架好了,只需调整一下炮口仰角,便能送可爱的开花弹去与清军近距离接触。

    很快,在炮兵们的精准计算下,迫击炮开始朝着城墙上发射开花弹。

    本来昆明城墙上已经饱受实心弹的攻击,变得摇摇欲坠,只有零星的红夷大炮能够继续运作,但是却根本没办法对近卫军炮兵阵地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迫击炮这种曲射武器用于攻城作战,所要实现的目的也根本不是破坏城墙,而是杀伤城墙上的有生力量。

    当开花弹爆开,大量的破片到处飞溅,直接扫倒了一片城墙上的人。

    由于是在城墙上方爆炸,所以这些清军士兵根本没有躲避的机会!

    原本赵良栋是站在墙头坐镇,观察近卫军的动向的,但是清军根本就没想到明军的火炮竟然如此厉害,将昆明城的城墙轰得摇摇欲坠,甚至还能越过女墙,对他们进行定点轰炸!

    墙头清军一时损失惨重,甚至不敢继续再再墙上操弄火炮进行反击的尝试,纷纷撤离墙头,甚至同袍的尸体也管不了了。

    陈梦纬也是在黄庆身旁感慨道:“皇上之前就在军校开学典礼说过,炮兵如果用得好,比步兵的排枪阵还要厉害,今日一见,此言非虚啊。”

    黄庆见轰得差不多了,便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先撤回来吧,明日再炮击。”

    传令兵立即传达了黄庆的指令,居于前沿的炮兵开始向后撤退。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昆明城的城门打开了,从城门中迅速地冲出了一队队骑兵,立即就朝着大明近卫的炮兵去了。

第249章 骑兵对骑兵,铁血对冲(求订阅!)

    黄庆看到这一幕,不由地笑道说道:“赵良栋还不算傻,知道大明炮兵对昆明城威胁太大,所以不惜派出精锐骑兵出城一战,也要打掉我们的炮兵。”

    确实,不打掉大明的炮兵,昆明城的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大明这边,黄庆和陈梦纬等军官都没有任何害怕,完全不担心清军的骑兵会对大明炮兵造成伤害。

    因为大明炮兵是不可能孤军放在外面的,炮兵一定是有着大量步兵的层层保护的。

    在炮兵的两侧和后方,黄庆都布置了步兵守护,而距离炮兵阵地不远,他还派了骑兵远远地守护住其侧翼。

    近卫军的炮兵立即做出了反应,本来炮兵的人马已经收拾好调头了,不过当清军骑兵出城作战,炮兵立即回头布置迫击炮,并调整炮口仰角,对准冲过来的骑兵,继续发射开花弹。

    近卫军炮兵的训练是很出色的,即便他们在撤退的时候,也随时做好了继续回头战斗的准备。

    这种情况下,即便没射准,也会清军骑兵造成伤害,除非歪得离谱,毕竟开花弹本身就算是范围攻击。

    炮火轰鸣,大量开花弹发射出去,直接撂倒了一片头前冲锋的清军骑兵,清军骑兵后续还在冲,但是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变得迟疑了。

    炮兵打了一轮开花弹就不打了,这是因为他们两侧负责保护他们工作的近卫军骑兵也登场了。

    第五镇的骑兵们,基本全是胸甲骑兵,他们装备着燧发手枪,身穿着比较简洁但是有防护力的胸甲,手持马刀或者长矛作战,尤其注重在冲锋和机动时的队形。

    近卫军的炮兵不再开火,就是为了防止误伤友军。

    近卫第五镇的骑兵如旋风一般冲上来,直接跟清军的骑兵撞在了一起。

    赵良栋的麾下没有什么旗人,都是些绿营兵,这一营骑兵很多都是从赵良栋从陕西一直走到今天的老兵健卒,也算是精锐骑兵了,可是他们对上的是各种理念、奇观buff和先进军事训练武装下的大明近卫军。

    就算没有理念和奇观,这支经过全新的方式训练,并接受皇训员的思想教育,再加上各种精神感召以及利益的呼唤,让大明近卫军的士兵和以前旧式的、没有太多战斗力的部队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赵良栋手下骑兵看得最是清楚!

    他们分明看见,对面那些冲过来的明军骑兵脸上,带着的是沉稳的坚毅,以及不顾一切的杀气。

    这样的可怕的骑兵,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哪怕是曾经那些八旗精锐,身上只是一种勇悍感,却没有这种令人觉着百人千人连为一体,那种肃杀和不可撼动的强大。

    近卫军骑兵如同一根大锤狠狠地砸进了清军骑兵阵中,或者说清军像是一块鸡蛋撞在了一块坚硬的石头上!

    大明近卫军的骑兵挥舞着手中的刀枪,不断地将清军骑兵格杀。

    尽管赵良栋的精锐骑兵这么多年来能征惯战了,但对上士气更高、也更有章法的近卫军骑兵,只能被打得节节败退。

    两方骑兵的厮杀只进行了十分钟,清军骑兵就全面败退了,他们哭嚎着想要退回昆明城内。

    但是守城的清军早已将城门关闭,这些骑兵想要进入城内,却被城上的一众清军守军用弓箭往回赶。

    到这个地步,即便是赵良栋心疼万分,也是是断然不敢打开城门的,对面敌人的骑兵太凶了,如果冲进城来,恐怕真的能杀出一个局面!

    因为他们只要占住这一个城门,兵力还占优的明军就会源源不绝地进城,那么昆明城指定是保不住了,自己是生是死都不好说了。

    “这里面很多都是当年从陕西就跟随本官的兄弟啊!”赵良栋心痛地说道,不过却仍旧紧闭城门,不做任何救援。

    见友军见死不救,清军骑兵的败军也不敢折回去再对付近卫军,于是他们四散奔逃,有一些也聪明,直接丢掉武器,下马就投降了。

    待近卫军收拾完局面,赵良栋手中精锐骑兵被杀五百多人,投降了四百多人,还有五百人直接逃散掉了。

    城墙上在观看着这一幕的所有清军士兵都如丧考妣!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全方位的差距,步兵不如人家,炮兵不如人家,最为自豪的骑兵也不如人家,这尼玛还打个锤子。

    “这样的军队,还是人吗?”许多见证的这场战斗的人心中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清理完战场,黄庆也宣布大军开始休整,等待命令再继续攻城。

    昆明城被包围的第一天,整座城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澹之中。

    全城上下,无不是战战兢兢、如坐针毡。

    就连昆明城中的普通百姓也都是担惊受怕,毕竟战争爆发对他们来说都是创伤,他们自己和亲人都可能在战争中丧命,或者丢掉所有家产,沦为流民。

    即便昆明城中,因为锦衣卫的活动,许多老百姓都知道来攻打昆明城的是卷土重来的大明!

    但是即便他们是心向大明的,但是大多数小老百姓看重的还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许他们可能会倾向于大明统治他们,可人人都不想要面对战争,万一大明军队军纪败坏,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他们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赵良栋见对面可恶的明军不再炮击,便立即让手下开始修缮城墙。

    结果当天夜里,黄庆又派出炮兵拉到昆明城下继续炮轰城墙,将清军修补城墙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之后,黄庆命炮兵每天都不定时地对昆明城墙进行炮击,有时候是早上,有的时候是下午,甚至还有夜里的时候。

    连续几日下来,昆明的城墙就已经被轰得破破烂烂,昆明城的守军,甚至都对上城墙守城十分排斥,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对面的敌人什么时候开始炮击,一炮击起来,他们可能就要遭殃。

    所以,每一次上城当值,对清军士兵而言都是一次抽生死签,运气好期间风平浪静,运气不好就要吃炮子了。

    全城上下,都知道,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第250章 震惊的云南百姓(求订阅!)

    为了加快收复云南的步伐,黄庆并没有将兵力全部屯驻在昆明,整个云南还大得很!

    他不断地派出的部队,通常是近卫军一个营带领若干个缅甸守备军的部队和暹罗仆从军的部队,组成神圣大明联盟联军,遭遇反抗就作战,不断地收复云南各地的州府。

    此时云南只有很少量的汉八旗军队,而且也不堪战了,遇到明军草草接触一下就会溃败。

    而且,大明不杀绿营俘虏,谁祖上不是从大明投降大清的,只要能活着,就不寒碜。

    黄庆对投降的汉人将官的态度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交出兵权,然后来到昆明城下,向黄庆的指挥部表忠诚,并等待整编。

    不同意这么投降也可以,那么明军将毫不留情地将这支部队给击败。

    这一切其实都是朱克臧安排黄庆指示的,对大明来说,会反反复复的将领和军队,反而还不如人数少十倍,但是忠诚、能战的,自己亲自训练的大明军队。

    在带领大明近卫军一段时间后,黄庆也看出了其中关键,所以也坚持贯彻白明修的指示,新投诚的清军暂时不军队复国军后,再派上战场。

    整个云南如同刮起了一道大明旋风一样,鞑清在云南的统治居然如此行将就木、日落西山,神圣大明联盟的联军,轻轻踹一脚,就轰然倒塌。

    澄江府,也就是后世的玉溪,神圣大明联盟五千多兵马抵达之后,这里的守备就开城投降了。

    澄江府的老百姓都是十分惶恐的。

    这几十年里,李定国、吴三桂、清军三股势力在云南闹翻了天,搞得这里成了四战之地,清军也才刚刚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手里拿下了云南。

    清军来的时候是有一番暴行的,在兵祸的年代人们是没处说理的,烧杀抢掠都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情了。

    其实不只是清军,就连明军当年也不是没有祸害过这片土地,大家都当军队是邪恶的东西,纷纷敬而远之。

    只不过,这一次的明军,是新大明的明军。

    “命令缅甸人和暹罗人的军官严加管制自己的士兵,一定要彻底贯彻皇上制定的《神圣大明联盟军人纪律》,如果出了任何违反纪律的事情,连坐砍头。”

    《神圣大明联盟军人纪律》主要是针对仆从国,还有一些吞并区域的异族守备军的士兵,非常严苛,如果一旦发生没有近卫军授意的骚扰平民事件,一律采取连坐。

    进云南之前,这些部队都被警告过,他们不会对云南百姓乱来的。

    在近卫军的带领下,靠缅甸人和暹罗人为主体的军队,居然在云南进军神速,虽然有时候也会有不少伤亡。

    果然,狮子带领着一群绵羊,比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更为可怕。

    澄江府的县城内,排列着还算整齐的纵队,穿着更像是华丽胸甲的大明近卫军,领着一群暹罗人、缅甸人在街道上巡逻着。

    当地的老百姓好奇地望着领头的近卫军,他们从气质和感觉上,已经同以前的明军完全不一样。

    衙门外的告示也贴上了新的,近卫军的指挥官也找了当地的读书人来,站在告示板旁向人宣读。

    这些告示发到每个州府县城甚至村镇,都是统一的,黄庆进攻云南之前,朱克臧就亲自给拟好了的。

    而且为了照顾老百姓,这些告示的用语都是用的大白话,为的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懂都明白。

    告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向云南各州府的百姓们阐明,大明回来了,大明永远不会放弃华夏大地,鞑清不得人心,压迫汉家儿女,使云南民不聊生、民生凋敝。

    大明天子心系天下万民,志在推翻鞑虏,光复中华,同时明军过境保境安民、不扰民不害民。

    看起来只不过是不经意的一张告示,但却蕴含了力透纸背、意义重大的言语,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朱克臧失志复国的檄文。

    但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他们不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

    对于他们平民百姓来说,艰难的活着已经是奢望了,也没读过书哪知道什么民族大义。

    给谁交税不是交。

    他们知道的是,以前交给大明的税,也挺重。

    现在鞑清来了,交的税更重一些,剪个难看的发型也没啥,好歹还能勉强的活着。

    华夏的老百姓就是这么能忍,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轻易造反。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附近的村子,很多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只要不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老实的很。

    但就算如此,看到大明军队进了村,他们赶紧把老婆孩子给关屋里,然后在门缝里往外看。

    想知道这些当兵的进村到底要干啥。

    但是,他们躲起来才发现,有不少人家都忘记收自己正在晒的秋粮!

    还有之前打的野猪肉,挂在门口风干呢!

    躲在家里的百姓暗叹一声,兵匪一家,肯定要没了!

    结果,在大明近卫军的强力约束下,没有一个缅甸人或者暹罗人敢动地上百姓的粮食。

    在忠君爱民理念的影响下,近卫军的士兵甚至喊:“乡亲们,记得收粮食!”

    看着大明严整的军队从粮食边上,不看一眼,老百姓都震惊了。

    “当家的,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不抢百姓粮食的军队!”

    躲在家里的云南人华柱子看着那支部队远去的方向,点了点头:“是啊!这世上居然还有不抢百姓的军队!

    华柱子家里的老人听了也说道:“以前我只有在说书人嘴里的戚爷爷的戚家军,才有这样的军纪!”

    “我感觉这支大明军队就挺好,不骚扰咱们,还威风!”华柱子看上了近卫军的装备。

    “但愿他们不是一时作秀!”华柱子家里的老人经历过乱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近卫军还不是作秀,这军纪只是他们的日常罢了,他们会帮助老百姓把破坏田地的野猪就地击毙,遇到急需救治的,他们还会让军医看病。

    如此种种,大明在云南重新获得了人心。

    见识过近卫军的云南人,都认为这样的强军,或许会痛击那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鞑清军队,或许真的可以将天下夺回来,那样的话,大家就不用留辫子了。

    云南各地被风卷残云,昆明之战也快进入尾声了。

第251章 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明!

    黄庆的大军已经围困昆明十多日了,这段时间他一面主持着整个云南的收复大计,另一面还让炮兵不定时地轰上那么几下,让昆明城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这些天赵良栋甚至都不太敢上城墙查看,因为近卫军的炮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

    在城墙上指挥的清军军官,这些天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照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赵良栋满面愁云,对面的明匪虽然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势,但已经将昆明和外界完全切断了联系。

    赵良栋根本现在云南究竟是不是已经全部落在可恶的明匪之手,或者朝廷有没有派遣援兵过来。

    他一贯算是足智多谋的女婿郁起隽在这个时候也完全没了什么主意,清军只要一出城作战,就会被对面凶残的明匪打得满头包,甚至全军覆没。

    这些天赵良栋手下的将军们也逐渐看出了一些新的门道,对面的明匪打仗的路数跟他们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一样。

    明军的火枪方阵是让这些清军将官琢磨最多的东西,虽然三段射击这种东西,清军也不是没有玩过,但明军的做法好像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火枪的效果,甚至有炮兵和骑兵的配合,整个战场上明军的战法非常灵活和流畅,能够轻松对付清军各种层次上的进攻。

    确实技不如人,他们认了。

    赵良栋叹气说道:“此战之后,务必寻得火铳匠人,或者向朝廷开口,大清打造更多的火铳,彷照明匪之法,训练火枪阵。明匪的火器犀利,之后作战一定要取得几件他们的武器,加以彷制,明匪的背后应该是有高人的,这般善用火器的,八成应该是西洋人红毛番一类的了。”

    二女婿郁起隽也很赞同,他说道:“岳父,明匪背后必定还有洋人教习,那么我军也宜彷效之。”

    “而且我听说壕镜的佛郎机人和香江的荷兰人与大清关系甚好,不妨请上几个洋教习来练大清绿营。”

    “起隽说得没错,只有船坚炮利才能打败船坚炮利!”赵良栋高度赞同二女婿的说法。

    好家伙,这群人已经打算开眼看世界,展望洋务运动了。

    其实这个时期,大清的军人很多已经能够认识到西方在一些领域的先进,比如说红夷大炮、佛朗机炮等武器,其实都是从西方传入的。

    而大清中期,大清的统治者绝对清楚西方的先进,但他们就是不学习,就是愚民。

    比如乾隆这个狗皇帝和路易十六还是笔友呢!

    还不只是乾隆,康、雍、乾三代皇帝与法国王路易家是三代世交,大清的皇宫常年住着80多位身份复杂的传教士!

    狗皇帝乾隆是听闻路易十六夫妻被杀以后,也是极度震撼的,好基友的死,更让他坚定要闭关锁国防止外来思想文化入侵。

    很多时候,不是鞑子皇帝没远见,他们很清楚世界在发生着什么,他们知道燧发枪、新式火炮、工业革命的存在,但是他们骨子里真的害怕,当奴隶有了思想,会拿枪起身反抗,恐怕自己的结局也会像路易十六一样。

    然而,鞑清即便是如此闭关锁国,延长了自己的统治,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正当赵良栋等人商量“洋务运动”事情的时候,突然炮声隆隆,赵良栋的脸色更差了。

    “今日的炮击已经开始了吗?有点早啊。”赵良栋其实都已经快习惯了来自明军的每日“问候”。

    可是,一声巨大的轰隆声和震动传至整个城池,赵良栋眼皮子一跳,然后就听到远处有士兵们开始哭嚎了起来。

    “城塌了!城塌了!”

    赵良栋身子晃了一晃,就要跌倒,这个时候的老将也相当果断,他咬着牙说道:“备马,我们出城突围!”

    城塌了,赵良栋知道凭借他这两万人马是挡不住气势汹汹的明军的,所以他想活,只能逃走!

    赵良栋无心与黄庆的大军作战,立即带着他最心腹的一支兵马,从城塌的另一个方向的城门出城。

    城内他留下了好几千清军断后,只希望能够多拖得明军几时片刻,给他创造逃跑的时间。

    黄庆见城塌了,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虽然他原本是打算多围昆明一段日子,最好是能等来清军的援军,然后来一个围点打援。

    只不过近卫军的炮兵也是有些太给力,日日都炮击昆明城,那本就不算多么坚固高大的城墙让明军这么轰了一段时日,连修补也来不及,自然就垮塌了。

    说实话,能坚持这么多天,也是奇迹了。

    昆明城一塌,黄庆就命大队人马保护着迫击炮前进。

    “让24磅破虏炮继续轰,给我瞄准城墙上的那些清军!”

    在这个情况下,仍然部分头铁的清军在城墙上拿着鸟铳或者弓箭在负隅顽抗。

    为了给步兵清出一条能够攻城的道路,近卫军炮兵们只能分出一部分来担负起了火力压制的任务。

    大量的炮弹被射上了城,昆明城的清军根本抗不住这般强悍的火力。

    一大群清军士兵只能无奈地躲在女墙的后面,被火力压制了

    “明军太厉害了,我们赶紧撤吧。”

    眼见对面的明军就要进城,再不跑,就跑不掉了,墙头守卫的清军已经是毫无战意,他们吃大清的粮,打到今天,已经尽力了,非战之罪。

    而且此时他们的军官都开始带头逃跑,其他的士兵更无心在城墙上继续应战了。

    顺着城墙塌陷而形成的坡,大明近卫军的士兵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就登上了城墙。

    “占据了城墙,就是占据了制高点。把我们迫击炮抬上城,建立火力点!”

    近卫军有条不紊地布置战场,从城墙上进入城内的士兵很快打开了城门,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涌入城市之内。

    这时候清军城内的增援部队也投入了上来。

    “抢回城墙,将明匪赶出去!”

    赵良栋手下的三女婿张云翼此时带领几百名清军士兵杀来,企图将城墙夺回。

    可是城墙上已经架设起来迫击炮,朝着下方射出致命的炮弹,冲击过来的清军士兵很快就死伤惨重。

    “真是可恶,只能躲在火炮身后的明匪懦夫!”

第253章 罪将叩见大明将军(求订阅!)

    张云翼咬牙切齿,想必这一战他要是能活下来,一定会患上火力不足恐惧症。

    “快退,快退!”张云翼这个时候甚至也顾不上继续夺回城墙了,赶紧带着他的部属撤退。

    他只是来帮岳父稍微断下后,可不能把自己给折在这了,得赶紧追上岳父的跑路步伐!

    面对四散奔逃清军,近卫军的士兵又开始喊出那句经典的口号了:“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这就像是一句魔咒一样,让城中还在负隅顽抗的清军扔掉了自己的武器,跪地抱头。

    近卫军也果然重承诺,没有再射杀他们,后面的暹罗人走上来,将这些清军士兵的武器收缴了,将他们集合起来,用一根大绳给绑了,拖去一边处理。

    城外的黄庆对于这场夺城之战并没有太多担忧,很快他就听到了属下的汇报。

    “管镇,赵良栋出城突围了。”

    黄庆微微颔首:“果然不出所料,赵良栋这厮面对大明,未虑战已先虑败了,只是他想跑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传我军令,城外骑兵随我追击赵良栋!”

    黄庆率领大批骑兵,如狂风般席卷,追击赵良栋的残兵。

    此时的近卫军管镇黄庆当真是意气风发,作为明郑一路过来的老将,他的青年时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夏沦丧,即便有国姓爷这样的明主,依旧一片胡膻,他一路过来,见证了太多场失败,如今终究是扬眉吐气!

    黄庆人马雄壮,又携大胜之威,反观赵良栋却是被人破了城池,而且手下兵丁甚至在明军面前都难以组织起什么有效的反抗,使得他这位叱吒风云的河西名将,只能带着少数的心腹嫡系部队突围。

    赵良栋苍老的手握着缰绳,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头了,换在未来,都已经可以退休了!

    尽管他仍认为自己春秋鼎盛,可是连续两场大败仗,已经让他金钱鼠尾绑住的头发愈加苍白了。

    “那一方好像是暹罗人的军队,实力要弱许多,我们便从这里突围!”年老却眼尖赵良栋说道。

    大明围困昆明城多日,但是防御却是非常机动的,一个方向的围困部队过一段时间会跟其他的部队换防,使得整个防线都是流动的,就算是有漏洞被观察去了,在换防的时候,就又不存在了。

    赵良栋今天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这个方向把守防线的是一支暹罗军队,兵力不算少不算多,但比起大明正规军和缅甸兵来说肯定是容易对付的多。

    果然,清军突围部队发动了冲击,以步兵为主的暹罗仆从军只是稍微抵挡,便散了开来,赵良栋趁机带领人马迅速经过。

    “只要一直往东,一直往东就能逃去贵州,老子是云贵总督,到贵州就好起来了!”赵良栋心中自我安慰地想道。

    他其实也明白,丢了云南不是大罪,真正的大罪是损兵折将,大清再大,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赵良栋一行疯狂逃难,根本顾不上其他事了。

    他鞍马多年,虽然已经年老,但仍能够催马快行。

    只是他的队伍却维持得不好,拉得有些长了。

    “岳父,大明的龙旗!明军追过来了。”

    “什么?”赵良栋大惊。

    他远远地能够看到,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随风猎猎,大明尚红,因而这面大明军旗基本底色都是红色的,红底金龙,颇为显眼。

    “这么快?!”赵良栋大愕。

    黄庆当然知道赵良栋打不过自己肯定会弃城逃跑,所以他在设置骑兵的时候,早已考虑过了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调兵追击。

    毕竟这个老家伙,能在乱世活这么久,别的不知道,逃跑肯定一流!

    眼见明军骑兵越追越近,赵良栋的二女婿郁起隽一咬牙道:“岳父,小婿为你断后!”

    郁起隽领了一百骑兵,掉头杀回去。

    这些兵都是赵良栋手下最精锐、最忠心的士兵,很多人是从赵良栋还在陕西当绿营守备的时候就跟随他作战的。

    这些人已经是最后的哀兵了,他们知道自己这一战必死,但是为了维护有恩于自己的主帅,也甘愿去死了。

    冲在最前的几名大明骑兵,一只手里端着燧发手枪,一只手准备扔手雷。

    这特么的是大明特色骑射!

    什么大清骑射天下无敌,都是吹的,这才是真骑射!

    连续不断的枪弹射出和凶残的手雷,已经有十多名清军骑兵摔下马来,甚至连郁起隽自己自己的大腿上也中了一弹,鲜血涌出。

    郁起隽咬着牙,手持一把钢刀,呼喝着就要杀进明军的阵中。

    然而一发手雷,在他的骏马附近爆炸开来,直接将他从马上震了下来,晕了过去!

    后面的大明骑兵仍旧前进着,黄庆也看清楚这名勇将的样子,说道:“是个男人,为鞑清卖命可惜了,抓去夷州岛改造一下。”

    赵良栋英勇无畏的二女婿郁起隽就这样被生擒了。

    很快,百多名清军断后骑兵,只是几个瞬间的工夫,就让明军给杀了一空。

    而他们在交战的同时,明军追击的其他骑兵立即从两边超越继续追击,所以赵良栋的断后也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近卫军的骑兵越追越近,如同催命符,赵良栋握住缰绳的手已经发青,他知道自己今天是如何都跑不掉了。

    他的三女婿张云翼也是咬着嘴唇,脸色发白,这绝对是他人生最为窘迫的时刻。

    而就又在此时,他们逃跑的必经之路上,两侧森林里居然又跑出来了数十头大象,一群缅甸兵驱赶着大象,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正是黄庆提前埋伏的缅甸象兵,黄庆在昆明周边很多地方,都做了准备,布下天罗地网,就是一定要捉到赵良栋。

    “罢了罢了,天要亡我赵擎之。”(赵良栋,字擎之)

    赵良栋一声长叹,翻身下马。

    他的身后,其他的清军将官士兵也都下了马,很多人的脸上,甚至是如释重负的表情。

    大批的近卫军军骑兵开到,勒住了马停下,黄庆也来到了头前,看到赵良栋一身戎装,但却摘掉了头盔,有些颤颤巍巍地跪倒在了地上。

    “罪将赵良栋,叩见大明将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306/ 第一时间欣赏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 作者:临江君所写的《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为转载作品,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介绍:
穿越到康熙十八年,成为南明延平王世子郑克臧,马上老爹郑经就要去世,内有叔叔、权臣磨刀霍霍,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准备给他剃发易服!
孤要复兴大明!孤的系统何在?
滴滴滴.......奇观系统启动
郑克臧:重振天朝荣光,我辈义不容辞!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