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医师1879TXT下载医师1879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医师1879全文阅读

作者:草席     医师1879txt下载     医师1879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九章 容闳

    “你好,容老先生。”

    不等苏力开口给自己介绍,约翰就已经冲着来人上前一步,拱了拱手笑道:“久仰容老先生大名,今日终于能够见到真容,真是三生有幸啊!”

    对于眼前的荣闳,约翰心中很是尊敬。

    第一个来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提议了清政府的留美幼童,并且为了国家的强大付出了很多努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自然是值得约翰尊敬的。

    “呃……”

    听到约翰口中吐出这番话,原本正要和对方握手的容闳顿时愣住了,右手尴尬的停在了半空中。张大嘴巴,两只眼睛就像是青蛙一样鼓了起来,容闳此时就像是见了鬼一样——不是鬼佬的鬼,而是真的鬼——心中更是如同一万头野马奔腾而过……

    “呵呵,容先生不必奇怪。”

    耸了耸肩,约翰呵呵一笑道:“我幼年时曾经在北京住过十年之久,所以不但会说中国话,也懂得一些中国的礼节……不好意思,请问我刚才说的话还算得体吗?”

    “咕咚!”

    后头剧烈的涌动了一下,容闳直到此时才从极度震惊中清醒了过来。

    “得体,很得体!”

    “天啊,真是见了鬼了!”

    嘴上和心里说着不同的话,年近七旬的容闳脸色变得怪异非常。

    约翰曾经在中国生活十年以上的事情,他当然早就从苏力嘴里听说过了。但是眼看着一个鬼佬做出一个标准的抱拳礼,而且说的话还是标准的京片子,这怎能不让他目瞪口呆?

    或许……

    “这次纽约之行,真的可以达到目的?”

    短暂的震撼之后,容闳的心脏突然砰砰剧烈跳动了起来。

    作为耶鲁大学的高材生,容闳对美国实在是太熟悉了,实际上他的人生就从来没有和这个国家分开过。也正因为如此,他分外明白这个国家隐藏着多么庞大的潜力,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美国工业的实力越来越强悍,已经有了全面超过欧洲列强的趋势,也更让容闳看好这个年轻的国家了。

    送中国子弟前来留学,容闳当然求之不得。

    但是就像之前苏力和约翰说的那样,容闳不能不怀疑约翰做这件“善事”的初衷,毕竟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会如此大规模的资助中国孩子来美国留学。但是现在,当容闳亲眼见到约翰本人,然后亲耳听到那标准的中国话之后,他心中的怀疑不由得松动了……

    “苏力,去泡两杯茶。”

    邀请容闳在沙发上坐下之后,约翰先是嘱咐了自己的厨师一句,然后才扭头笑着说道:“容老先生,我特意托人从中国买来龙井茶,平时我也很喜欢喝……事实上,我对咖啡和英国那种红茶没什么兴趣,一直都很喜欢中国茶。尤其是在周末的时候,一壶差,一卷书,当真是神仙也不换啊!”

    “呃……”

    对于约翰的这番话,容闳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

    理性告诉他这时候最好的回应就是顺着话往下说,和约翰谈谈龙井,谈谈中国的茶文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拉进彼此的距离。但是这会儿荣闳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惊中彻底缓过来,这会儿又听到约翰那纯正到不能再纯正的中国味儿,干脆的又一次被震撼了。

    荣闳的迟疑,让约翰有些忐忑不安了起来:“这位容老爷子,怎么有点儿奇怪啊?”

    1828年生人的荣闳,无疑是约翰必须要尊敬的人物。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约翰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史书上记录的多么伟大,那些名人终究都只是一个人,有着普通人没有的才能,也有着普通人所有的缺点。所以在接触过爱迪生、摩根和科赫等人之后,约翰就已经明白了。眼前的荣闳肯定也是一样,但是就他对中国的热爱和贡献,就足以让约翰肃然起敬了……

    片刻之后,苏力端着两杯热茶上来了。

    热情的邀请容闳品尝了一下新茶,约翰这才笑吟吟的说道:“容先生,我们就开门见山吧。我知道您是因为不放心,才会专门跑来纽约见我的,这一点我能够理解。不知道对于筛选留学生来美的事情,您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挑选留学生这件事情,约翰从未想过自己来操作。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洋鬼子“们有着天然的反感。尤其是接下来的几年,义和团会把这种反感放大到极致,约翰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对于容闳来说,既有选拔留美幼童的经验,同时还在国内有着不小的声望,如果肯帮忙就再合适不过了。

    说到正事,容闳连忙把手中的杯子放了下来,沉吟片刻之后道:“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但是……”

    犹豫了一下,容闳苦笑道:“但是苏先生和我说的计划也太庞大了,每年最少三十个人,至少持续十年,那就意味着最少有三百名学生会来美国留学,那可是需要上百万美元的投入,这……”

    “钱不是问题。”

    挥了挥手,约翰微微一笑道:“回头我会让人带您去参观一下我名下的各项产业,大致了解一下情况,您自然就明白我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了!我想现在的关键是,是不是能够放心的把那些孩子交给我,对吧?”

    “……”

    听到这番话之后,容闳沉默了下来。

    对于洋鬼子,容闳从内心深处是不怎么信任的。他在美国求学,自然很清楚白人,尤其是美国白人对待华人的态度。所以哪怕约翰的态度很诚恳,但是把几百个孩子交给这个陌生人,容闳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约翰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他接着笑道:“我看这样吧,如果可以的话,容先生可以先在纽约多住几天,从各方面了解一下我的为人,然后咱们再谈,如何?”

    了解一个人的话,没有什么地方比他的“家乡”更合适了。

    “啊?这……合适吗?”

    容闳眉头一挑,眼中却闪过了一抹满意之色。

    “哈哈,有什么不合适的?”

    哈哈一笑之后,约翰摆手道:“而且正好有件事情我还要和您仔细商量一下,想要请您帮一下忙来着!”

    “什么事情?”

    闻言微微一怔,容闳稍稍有些意外的问道。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淡淡的笑道:“是这样,我最近在上海购置了一些土地,打算建一所新式的大学,想问问您有没有兴趣帮忙筹备一下?”

    ……

    写这种情节,好累。(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无人的小船

    想要取得一个人的信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个中国饱受列强欺负,而且刚刚遭遇了甲午战争失利的时候,作为一个有着“排华法案”的国家公民,约翰想要取得容闳的信任自然是难上加难。

    不过换句话说,约翰也不是很着急。

    如今的大清朝依然还稳稳的统治着中国,甲午战争的失利虽然沉痛,但是真正彻底糜烂还要等到八国联军进京。之后还有十年的时间,中国大地将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所以他一点都不着急。而且既然容闳来到了纽约,说明对方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那么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他去了解、认同自己,答应下来是早晚的事情。

    荣闳来到纽约的同时,东方依然战火连天。

    比历史上晚了一段时间之后,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再一次的发生了。只不过和历史上相比,这个世界的公车上书似乎声势更加浩大一些,梁启超等人顺势站上了历史舞台。而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台湾,战争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为了避免日本人的报复,约翰虽然已经嘱咐自己的人悄悄撤出了战争交易,但是早早运入台湾的大量军火开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上万只德国制造的步枪,数以百万发子弹以低廉的成本价销售给台湾的反抗军,尤其是刘永福手下的军队,然后冲着登陆的日本陆军猛烈开火!

    到了1895年的8月,台湾之战终于进入了最**!

    这一个月之内,台湾反抗军伤亡了八万余人,而日本人也付出了七千人死亡,两万余人受伤的巨大代价。这惨重的损失让日本的军费开支急剧上升,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同时还让他们刚刚凭借战争上升的国际地位急速下降——这么长时间竟然攻不下一个小岛,自然是让他们丢了大人。

    与此同时,台湾之战也影响了中国国内的局势。

    原本公车上书的起因就是甲午战争的失利,如今台湾一地的抵抗就让日本人大失颜面,更加凸显了清军的无能。因此惹得康有为等人更加猛烈的抨击,也得到了全国上下的同情和支持……

    当然这些事情约翰只是默默的关注着,再也没有插手。

    给容闳订了一间豪华的酒店,任由他在纽约城中了解约翰的情况。作为一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容闳不光光在中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同时在纽约也有很多朋友。所以约翰从来不担心他最后不答应,因为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在纽约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本人也是清楚的很。

    所以放下心来的约翰,自然就有兴趣去赴特斯拉的邀请了。

    纽约中央公园,湖畔。

    在一个开阔的小平台上,亨特拉尔家的保镖和仆人们隐隐围成一团,把约翰和安娜保护了起来。撑着一把遮阳伞,安娜的一双眼睛好奇的搜索着平静的湖面,忍不住问道:“约翰,时间应该到了吧?特斯拉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呃……我也不知道。”

    摊了摊手,约翰苦笑着说道。他接到了特斯拉的邀请,只知道对方今天要在中央公园湖面上展示一项先进的科技,但是除了给出一个时间之外,那家伙神神秘秘的什么都没告诉,所以他能做的也只能是静静的等待了。

    有些无聊的玩了一会儿手指,安娜不解问道:“约翰,你和这位特斯拉先生不是合作伙伴吗?为什么……我平时很少见到他,好像你也很少邀请他来家里做客呢?”

    “这……”

    歪了歪嘴,约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第一次见到特斯拉的时候,约翰心里当然也非常的激动,毕竟上辈子喜欢看网络小说他对这位大神可一点儿都不陌生。小说里或者网络上,很多人都把特斯拉给神化了,似乎只要有了这位大神就可以拥有一切似的!

    但是真正接触多了,约翰心里就腻歪的很。

    天才还是天才,特斯拉可以说是约翰见过的最天才的人物,任何技术只要约翰提出一个想法,特斯拉就能用一种让人惊叹的速度给实现出来。但是如果要评论这位大神人品的话……

    说真心话,约翰没有和他做朋友的兴趣。

    原本在他的想象中,像特斯拉这样的大科学家应该是淡泊名利,********做研究的人,但是实际上呢?特斯拉对于名利远比一般人要热衷的多!

    在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亨特拉尔家族的强力支持,特斯拉不仅仅顺利获得了美国国籍,并且成功逃脱了爱迪生和摩根等人的掌控,现在是美国电力、摩托罗拉等公司的股东之一,可以说彻底拜托了另外一个世界悲惨的命运。但是对此约翰却有些苦恼,因为他不知道这对特斯拉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这位大牛现在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日减,但是对政治和赚钱却越来越热衷了。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莫不是如此!

    19世纪末的科学家远不如一百年后的晚辈们想象的那么高尚,比如说爱迪生,比如说特斯拉,再比如说科赫和李斯特等人,不可否认他们都有着惊人的天赋和某些可贵的品质,但是接触多了之后约翰终于体会到了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19世纪的科学家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是那么值得尊敬。

    所以爱迪生为了直流电,可以撺掇政府设置电刑;发现了yimi麻醉效果的医师,为了巨额利润而把人生投入到了专利斗争中去,最终贫穷潦倒;后世另一个被神化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成名后为自己的演讲开出了高昂的出场费。

    所以对于特斯拉,约翰只把他当成了纯粹的合作伙伴。

    对这位现在一心只想要挤进纽约上流社会的大科学家,约翰实在是不想过多的接触,而且暗暗也已经做好了准备,组建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将来取代特斯拉的重要地位……

    “嗡……”

    就在约翰浮想联翩的时候,湖面上突然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一艘小船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并且在迅速朝着约翰等人驶来。

    “咦?”

    原本只是有些奇怪,但是在踮着脚尖看了片刻之后,安娜突然低声惊呼了起来:“约翰,快看!这……这艘船上好像没有人啊!”(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翻脸

    “我去,这不是无线电遥控吗?!”

    看着远远驶来的小船,约翰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一时间目瞪口呆的说不出话来。

    刚刚出现没几年的无线电,竟然已经可以遥控一艘小船了?

    约翰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特斯拉很早就发明了无线遥控,也不知道正是在中央公园的小湖里,特斯拉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因此看到眼前缓慢靠近的小船,心中只剩下了震撼——难道说特斯拉真的像网上写的那样,满脑子的黑科技?

    安娜和其他人的脸上,也都布满了震惊的表情。

    对于19世纪末的普通人们来说,眼睁睁看着一艘小船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行驶在水面上,而且明显是有目的性的航行者,这就像是后世的人在看科幻电影一样。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人们知道科幻电影中的内容可能实现,但是还没有实现,但是安娜等人现在看到的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

    “事实证明,无线电控制是可能的。”

    当约翰见到特斯拉的时候,四十岁的科学家翘着两撇小胡子非常得意的笑道:“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公开实验,肯定会引起纽约城的巨大轰动,摩托罗拉公司又要出名了。”

    “呃……”

    看着特斯拉一脸得意的样子,约翰也只能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短暂的震惊过后,约翰马上就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可能是有点儿大惊小怪了。当然,科技上的任何进步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只不过对于眼前的这位特斯拉先生,约翰的心里却有腻歪。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恐怕已经让这位迅速膨胀了起来,所以接下来对方很可能会再次提出那个被约翰拒绝了好几次的要求……

    “亨特拉尔先生!”

    片刻之后,特斯拉脸色突然一正道:“现在已经解决了无线遥控的难题,接下来完善的工作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完成,那么……”

    “果然!”

    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约翰苦笑着摇了摇头。

    沃登克里弗塔!

    或者可以说是特斯拉塔,约翰当然听说过这个名字。特斯拉用来研究无线电穿越大西洋技术,以及无线电能传输的装置。这个世界因为有约翰的出现,无线电横跨大西洋的研究早已经结束,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最高级无线电发报机,如今已经可以让这种技术尝试着投入商用了。但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特斯拉却还没有开始研究。

    没有开始研究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约翰的反对。

    无线电能传输是否真的可行,恐怕没有谁比约翰更加的清楚,毕竟上辈子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出现了。但是他同样清楚的是,这项技术实现的难度很大,而且即便特斯拉真的天才到可以在一百年前完善这项技术,约翰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利益而已。

    毫无疑问,作为美国电力公司的大股东,约翰是交流电技术的最大获益者之一。而一直以高速发展的美国电力公司,所有技术都建立在有线传送的基础上。正是因为交流电在传输等方面的优势,再加上亨特拉尔家族和摩根等人的帮助,才得以迅速击败了爱迪生和他的直流电,统治了整个美国的电力市场。如果特斯拉研究成功了无线电力输送技术,美国电力庞大的投资怎么办?

    更何况,约翰知道这是一个投入的无底洞!

    历史上摩根曾经给特斯拉投入了数十万美元,最后的结果是马可尼率先完成了无线电横跨大西洋的实验,而沃登克里弗塔最终页惨遭废弃。这一方面说明了实验的难度,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特斯拉并不是那么万能,否则也不会落在马可尼的后面。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约翰都不可能支持这个想法。

    所以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抱歉特斯拉先生,我始终认为无线电力传输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反而无线广播才是除了通讯之外的最大用途,所以……”

    不等约翰把话说完,特斯拉就皱着眉头叫了起来:“可是亨特拉尔先生,我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空想……”

    “好了,特斯拉先生!”

    同样不等对方说完,约翰就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这件事情回头我们再谈,现在我们还是先来聊聊您设计的这艘船,好吗?”

    关于这个话题,约翰真是有点儿烦了。

    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不是特斯拉的粉丝,自然不愿意以牺牲自己利益的方式来满足对方的要求。事实上,投资交流电也好,后来的无线电也好,约翰和对方的合作都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也不欠特斯拉什么。偏偏这位科学家仗着自己发明的一系列专利,再加上庞大收益带来的底气,几次三番的提出这个要求,而且在约翰拒绝后在摩托罗拉公司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你……”

    约翰的干脆,让特斯拉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大声叫道:“如果你不原意让公司投资的话,我会用自己的钱来进行研究!亨特拉尔先生,我必须警告你,如果将来我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你可就不能再享受一丁点的好处了!”

    约翰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且之后还进行过两次扩资,如今占有将近七成的股份。没有他的同意,特斯拉当然不能从摩托罗拉公司拿钱进行研究,能够动用的只有他自己的分红而已。

    当然,特斯拉如今可是身价不菲。

    “当然,这是您的自由!”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淡淡的说道:“不过我们必须先说好,您可以把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无线电力传输的研究中去,但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研究团队不能动,因为我需要他们去研究无线广播技术!”

    “什么?!”

    听约翰这么一说,特斯拉彻底火了。

    不过还不等他说些什么,约翰就脸色一沉冷声道:“特斯拉先生,我必须要提醒您的是,我才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大股东!您想要进行自己的研究可以,只能用自己的钱和自己的人,摩托罗拉公司的一根铁钉都不能动用……”(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达成

    对于特斯拉,约翰其实并不缺少敬意。

    包括人品不好的爱迪生在内,约翰都从来不会因为利益的原因而轻视对方,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的法则,弱肉强食即使到了未来也是一样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约翰就会一味的顺着对方。

    比如说特斯拉,如果他的决定都是对的,在另外一个世界也不会在最后落个凄惨的下场。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除了物理学上的天才之外,特斯拉缺乏在这个时代生存、发展的能力,而另外一方面的话,也和他本人的性格缺陷有关。比如说和约翰之间的争执,最开始的时候约翰都是好言相劝,但是随着特斯拉越来越多成功而膨胀,约翰终于开始不耐烦了!

    “毫无疑问,他将会迎来自己的滑铁卢!”

    看着忿忿而去的特斯拉背影,约翰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过去几年的成功让特斯拉先生太相信自己了,他不明白摩托罗拉终究是一个盈利的公司,实验室现在也只能研究那些有商业前途的技术。而偏偏他想要研究的东西需要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真的没有前途吗?”

    安娜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忍,轻声的问道:“而且……特斯拉先生这么厉害,真的就研究不出来这种技术吗?你看,湖面上那艘小船不也是无线控制的吗?”

    “呵呵。”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轻笑道:“有没有前途,很多时候都不是由技术本身决定,决定的往往是有权利掌握它的人们……”

    ……

    一周之后。

    “大概就是这样。”

    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白人站在约翰的面前,恭恭敬敬的低声说道:“特斯拉先生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并且注入了二十万美元的资金……”

    “他有那么多钱吗?”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毫不犹豫的打断了对方的话。

    不是约翰瞧不起特斯拉,虽然作为美国电力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的股东之一,特斯拉每年都会获得庞大的分红收益,这个数字甚至可能要超过二十万美元!但是对于这位一心融入纽约上流社会的科学家来说,不管有多少钱似乎都能花出去——第五大道上的豪宅、至少三辆极光二代和时常举行的奢华宴会,每时每刻都在吞噬着他的金钱。

    二十万美元,约翰很怀疑他到底能不能拿得出来!

    “当然有,先生!”

    眉毛不知不觉耷拉了下来,年轻白人小心的低声道:“虽然特斯拉先生很小心的演示,但是据我们所知,这些资金很可能来自摩根先生……”

    “果然……呵呵,果然是他!”

    听到这里后约翰先是眉头一皱,随机突然呵呵笑了起来!

    冥冥之中似乎就像是有一根线一样,竭尽全力让这个世界的一切和另外一个世界重合起来。比如说柯南道尔写出福尔摩斯,比如说李斯特就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再比如说摩根资助特斯拉的研究……

    “先生,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

    等了半天没有回应,年轻白人小心的问了一句。

    “做什么?不,不,不需要。”

    微微一笑,约翰淡淡的说道:“无论他们做些什么,都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没有理由去干涉什么!而且如果真是摩根先生资助了特斯拉先生的研究,又有谁干涉得了?呵呵,随他们去吧!”

    如果是别人的话,或许对摩根暗地里在打算着什么还一头雾水,但是约翰哪里可能不明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电力的重要性越发的凸显,美国电力公司明显是前途无限。但是在公司的股份中,亨特拉尔家族一直都保持着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摩根几次用增资的理由想要稀释,都被财力雄厚的约翰轻描淡写的打了回去——真要拼财力的话,亨特拉尔家还真没有怕过谁!

    正面干不过,摩根只好想点儿阴招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电力这个行业里,最近几年美国出现的几家制药公司,利用专利漏洞仿制阿司匹林,还有几家汽车公司等等,背后以隐隐约约都有着摩根财团的影子。只不过在超越时代的技术面前,这几家公司无论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不能和亨特拉尔家族的产业相比。好不容易拉近一点儿距离,约翰和泰勒他们马上就祭出降价这个无上利器,瞬间就可以打的对方溃不成军。可以说在约翰的身上,摩根可是挨了不少闷棍了!

    “那就让我看看,这一次你能不能创造奇迹?”

    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约翰挥了挥手淡淡的说道:“就这样吧,你们可以关注着特斯拉,但是没必要去干涉他的研究,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就可以了……”

    年轻白人刚刚离开,苏力突然匆匆忙忙的敲响了房门,兴奋的说道:“先生,容闳先生来了,现在就在一楼大厅,他希望和您见上一面!”

    “哦?”

    约翰心中一动,连忙站起来道:“走,我们下去!”

    两人快步走下了楼梯,然后约翰很快就看到了正坐在沙发上的容闳。老爷子正一脸微笑的品尝着仆人们送上来的清茶,一边还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约翰家的装饰品。

    “难道说,这位已经想明白了?”

    眼看着容闳那轻松自在的样子,约翰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笑意,快步走过去笑道:“容先生,欢迎您再次光临寒舍!”

    “下午好,亨特拉尔先生!”

    听到了约翰的声音后,容闳连忙站起来笑道。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约翰邀请容闳重新坐下,然后笑眯眯的问道:“容先生,在纽约这几天过的如何?”

    “呵呵,还好。”

    笑了笑之后,容闳正色道:“不过纽约虽好,终究不是我久留之地,我的祖国现在正在遭受为难,同时也在迎来巨大的机会,我必须要尽快的赶回去,所以这次前来就是想向亨特拉尔请辞的。”

    “嗯。”

    点了点头,约翰很明白容闳的意思,于是接着问道:“那么关于筛选留学生一事……容先生在纽约这几天,可想清楚了?”

    “当然!”

    微微一笑,容闳点头道:“如果不是亲自来到纽约,我恐怕很难想象亨特拉尔先生在纽约的声望会如此之高!所以如果能把那些孩子交给亨特拉尔先生来培养的话,我是肯定非常放心的……”(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南丁格尔

    “说到底,还是要努力赚钱啊!”

    送走了容闳之后,约翰乐呵了一会儿之后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莫名的升起了一种紧迫感。

    和容闳达成的协议其实很简单,对方帮他在中国国内精心挑选十岁左右的孩子,每年三十个,送来美国进行培养。在此期间所有的费用由约翰负责,但是这些孩子如何教、怎么教也由他来决定,容闳只有监督之权。三年后如果一切顺利,将会按照约翰的要求增加数量,上不封顶……

    一年三十,十年就是三百!

    先不说以后约翰有多大的野心,就算一年三十个孩子,十年下来就是三百个,一年的开销至少也要十万美元!这还是考虑到约翰打算建起专门的学校,一次性投入后可以节省大量开支的前提下,否则的话至少也要翻上两三倍!当年留美幼童是清政府的国家行为,如今约翰个人要负担规模更庞大的留学,其压力可想而知了。

    好在听容闳的意思,国内不见得就一点儿钱都拿不出来。

    如今甲午新败,国内早已经一片哗然,加上前些年的洋务运动积累,如今国人对留学这件事情可不像当初留美幼童时那么抵触了。如果等到八国联军一进京,很多有识之士甚至还会资助乡邻中的优秀人才出去。所以走之前容闳也是拍了胸脯的,说只要约翰筹划好留学生的各项事宜,他也会在国内尽力的帮忙,争取让约翰少损失一些。

    关于这一点,约翰毫不怀疑。

    容闳是个真正的爱国者,所以就算约翰明确表示自己会负责所有学生的留学费用,他也会尽力的想办法解决一些。毕竟约翰是私人拿钱,谁敢保证人家就一定会一直当这个冤大头——在容闳看来,约翰提出的条件,也就是那些学生们毕业后必须在亨特拉尔家族的中国产业中工作十年的条件,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能带出来多少,就多少吧!”

    一想到未来几十年多灾多难的中国,约翰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他在这个世界赚的钱别说一辈子,就是花一百辈子也花不完,美元对他来说剩下的就是数字意义而已。如果能用金钱给中国积累一些元气,哪怕花的再多又如何?

    更何况一百年之内,谁赚钱的本事能比约翰更强?

    这和个人能力或者知识无关,关键在于超越时代的眼光,比如说新世纪后即将爆发的汽车工业,比如说价比黄金的青霉素,再比如说未来的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等等,用一个美国人的身份,约翰完全可以攫取让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

    “先生,您的信!”

    约翰刚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就一脸激动的冲了进来:“是从英国寄来的……”

    “莉莉小姐!”

    不等对方吧话说完,约翰就无奈的转过头道:“我想我已经和你说过好几次了,除非是特殊的人或者事情,否则就下午找我,你忘了吗?”

    眨了眨眼睛,莉莉小姐面色潮红的叫道:“我当然记得,先生!可是……写信的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小姐!“

    “南丁格尔……小姐?”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约翰怔了一怔,随即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小姐!

    他终于明白莉莉小姐为什么会如此兴奋,甚至等不及到下午就直接把信件送过来了!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后世公认的护理学先驱,近代护理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后世所有护士们心中的圣母玛利亚。一百年后,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而国际护理学界的最高奖也是南丁格尔奖!

    在这个时代,南丁格尔同样是西方世界的女英雄之一!

    对于普通人来说,南丁格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克里米亚战争时,她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同时南丁格尔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护士学校,毕业生们后来去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建立了更多的护士学校……

    一生未婚的南丁格尔,是护理学历史上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

    不过……

    “这位大人物,给自己写信做什么?”

    心中有些意外的同时,约翰伸手接过了莉莉小姐手中的信件,然后点点头笑道:“好吧,谢谢你,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你先出去吧!”

    “先生……这可是南丁格尔小姐的信件!”

    似乎对约翰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有些不满,一向谨小慎微的莉莉小姐竟然大着胆子多说了一句。

    “嗯?”

    皱了皱眉头,约翰略有些不悦的沉声道:“我知道这是谁的信件,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没……没有了。抱歉先生!”

    察觉到了约翰语气中的不悦,莉莉小姐顿时一个哆嗦,连忙摇了摇头出去了。

    “看起来,自己的秘书竟然是南丁格尔的粉丝?”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轻笑一声后拆开了手中的信件。作为一名医师,他对这位现代护理鼻祖当然心怀敬意,但是随着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越久,了解的事情越多,和前世网上看到的一些东西重合起来后,约翰对很多名人的尊崇都慢慢减少了许多。

    这其中,就包括了南丁格尔小姐。

    毫无疑问的,南丁格尔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开创了现代护理学,同时又一手推动了护理教育。她让地位低下的护士成为了一种高尚的职业,大大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南丁格尔无奈的成为了大英帝国扩张途中的偶像!在日不落帝国强势的推行之下,南丁格尔成为了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个名字本身。

    这无可辩驳的事实,让约翰无法控制的心生反感。

    比如说让南丁格尔成名的克里米亚战争,实际上就是英法等国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殖民战争;再比如说之后的几十年,南丁格尔所关注的印度,正是英国女皇皇冠上最大的一颗明珠!可以说南丁格尔的成名之路,其实就是大英帝国的辉煌之路!

    而且真正研究过历史之后,才会发现南丁格尔在专业上也并不是像史书上那么完美。

    还是克里米亚战争,斯库塔里医院的死亡率在南丁格尔到来后不降反升,南丁格尔错误的认为伤病们缺乏营养,直到彻底改善了医院的卫生环境后死亡率才得以改善。再比如说对待霍乱,南丁格尔认为危害印度无数人生命的霍乱不是一种传染病,不需要浪费医疗资源研究,也不需要隔离病人等措施——因为她的崇高威望,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霍乱的现代实验研究发展……

    种种遗憾,让约翰对这位女士有些不太感冒。

    当然,约翰自己也知道这种想法有些偏颇了,毕竟身处在这个时代,南丁格尔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这个时代的限制,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如果从个人品德上来看,南丁格尔的伟大其实没有太多让人质疑的地方,但是……

    “算了,想那么多干嘛?”

    苦笑着摇了摇头,约翰很快就把无聊的情绪抛到一边,开始认真阅读手中的信件。

    信的内容很长,足足有六页之多,文字也非常的工整,约翰看起来毫不费力。不过内容却让约翰有些意外,不久前欧洲那边确定了霍乱的传播之后,第一时间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而看到了论文之后的南丁格尔,第一时间给纽约的亨特拉尔写来了一封信……(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护士学校

    “我真诚地希望,能与亨氏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更多的交流……”

    看到后面的内容时,约翰终于恍然大悟了。

    欧洲那边发表霍乱的相关论文,可以说彻底奠定了霍乱的传染理论,也彻底证明南丁格尔的理论是错误的。但是这位护理学先驱的信件前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感谢约翰和其他人研究工作的同时,似乎对和亨氏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加强交流更感兴趣!

    前面的内容只有一页多,但是后面却有四页!

    “呵呵,果然有趣!”

    看完了南丁格尔的信件之后,约翰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看到后面的时候约翰当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其实承认自己在霍乱等领域的错误不重要,早在三年前汉堡的事情就已经足以让大多数人放弃其他理论了。事实上约翰后来还特意发表了一篇论文,婉转的提出在这个细菌学已经发展起来的时代,任何不懂的实验室研究的医师,都没有资格谈论传染病,得到了英、法、德三国许多大牛们的支持。

    不久前的那篇论文,只是最后做盖棺定论而已。

    不过约翰没想到的是,南丁格尔竟然看上了自家医院的护理部门。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面,除了内外科和妇产科之外,亨氏综合医院发表了至少三十多篇和护理有关的论文,尤其是在外科护理领域更是成果丰硕,让护理部——约翰一力主张成立的部门一跃成为了护理学界的主流力量!

    当然,写论文的大都是医院的医师们。

    后一百年后护士们都经历过高等教育,少部分人可以**撰写论文不同,这个时代的护士们……至少大部分护士们都没有经过什么正式的教育,或者经过教育也不可能是系统化的医学教育,他们学习的大多是配合医师们照顾病人而已。所以想让他们从医学的角度来撰写护理方面的论文,着实有点儿难为人了。不过因为有了约翰的存在,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们对护理的重视远超其他医院,发表一些论文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说白了,论名气肯定是南丁格尔大得多,但是论起护理水平来……

    及时刹车,压住了自己对医学前贤的看法,约翰沉吟了片刻之后干脆提笔写起了回信:“尊敬的南丁格尔小姐,非常荣幸能够接到您的来信……”

    ……

    “听说,南丁格尔小姐给你来信了?”

    刚刚走进约翰的办公室,托马斯就一脸八卦的开口问道:“啧啧,英国的提灯女神给你写信都说了些什么?”

    “呃……你闲得无聊是吧?”

    翻了一个白眼,约翰没好气的问道。

    知道秘书莉莉是南丁格尔的粉丝,所以约翰对托马斯知道这个消息并不是很奇怪,不过他同样知道,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忠实臣子,就算现在已经入了美利坚的国籍,将来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托马斯依然不可能会粉一位英国的女士。不过在日不落帝国强势文化的追捧之下,提灯女神的大名确实传遍了全世界,托马斯不可能没听说过,八卦一下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不是。”

    呵呵一笑,托马斯把手中的一个大纸袋给约翰递了过来:“两家分院的改造方案都已经做完了,这是预算报告……别说你不看,好几万美元的投入,你要是不看一下的话我心里可不踏实。”

    “……好吧。”

    无奈的摇了摇头,约翰干脆的接了过来。

    既然卸任了院长一职,约翰又对托马斯极为信任,本是不想管这些事情的,不过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他不看一下也说不过去。

    不过……

    看着手中的材料,约翰的表情渐渐苦了起来。

    多挣些钱什么的想法还没有开始,这份报告却已经提交了上来,而且上来就是一笔巨款——两家分院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改造等各项费用加起来竟然要三万美元!在1895年的纽约,三万美元相当于数十个中产家庭全年收入,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两家小医院,用得着这么多费用吗?”

    犹豫了一下,约翰苦笑着问道。

    “如果不想降低标准的话,恐怕这些是必须的。”

    同样是苦笑了一声,托马斯无奈的说道:“按照我们的计划,两个分院至少要有四名内科医师,一名外科医师和一名妇产科医师,十名护士,同时还要拥有执行门诊手术的能力,就意味着必须拥有消毒室等投入。再加上改造、装修以及雇佣保安、后勤等人员,三万美元也只是刚刚够用到开业而已。”

    “这……好吧。”

    约翰自己也明白其中的道道,最终也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去建成一家医院的话,当然用不了这么多钱,事实上只要有了房子之后,雇佣一定数量的医师和护士,购置一些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药品即可,根本花不了太多钱。比如说药品,这个时代对成品药的需求不大,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医师们更多需要的是原材料,等需要的时候现场配置。这就是为什么在更早的时候,化学家是以医师们的附庸而存在的,19世纪的医师们同样需要自己配置很多流行的药物。

    但是作为亨氏综合医院的分院,没有人想要凑活。

    虽然从最开始建立的时候,约翰对这两个分院的定位就是社区医院——分流总院的病源压力,降低病人们的成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约翰会降低医院的各项要求,比如说卫生条件、医疗水平等等,所以必要的投入还是要保证的。

    想了一下之后,约翰提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递给了托马斯:“三万恐怕有些紧张,给三万五千美元吧,回头我会派人把钱注入医院的账户,务必保证九月底两家医院正式投入运营……医师和护士都准备好了吧?”

    “医师没问题,但是护士只有三人。”

    接过单子的同时眉头一挑,托马斯无奈的说道:“医师们还好,毕竟实施的是轮转制度,后面还有住院医师们出力,但是护士需要常年在那里工作,几乎没人愿意去,而新招聘的护士培训就要很长时间……”

    “唔……”

    听托马斯这么一说,约翰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事实上不仅仅是分院的问题,随着亨氏综合医院的发展,约翰已经察觉到了现在护理体系的局限性,尤其是没有经过系统医学培养的护士们,很多时候确实有点儿不够用了。

    看了看手中已经封好的给南丁格尔的回信,约翰眉头一挑,突然开口笑道:“托马斯,你说既然我们办了医学院,那干脆顺便办一个护士学校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1901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设了护理课程。

    1924年,耶鲁大学首先成立了护理学院,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

    对于这个时代的美国人来说,跟在欧洲人尤其是英、法、德三国后面跑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比如说社会流行追随英国人,高等教育和科技等追随德国人,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们跟的也不是那么的紧密。比如说护理学校的开办,比起受南丁格尔影响极大的欧洲来说就差了不少。

    所以当约翰提议开办护理学校的时候,遭到了托马斯的强烈反对!

    “……最重要的是,医院的培训体系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说到最后的时候,托马斯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大声道:“如果在医学院中专门招收护理学员的话……约翰,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有一定知识的女孩儿们愿意来做一名护士吗?而如果大幅度降低招收的标准,那么我们拿到学士学位后才可以入学的医学博士们会怎么想?你有没有想过这些?”

    “这……”

    听到这番话之后,约翰顿时苦笑了起来。

    从南丁格尔的来信中得到启发,约翰起了建一所护士学校的念头,用来取代医院里每年培训新护士的麻烦。但是听了托马斯的话之后,约翰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超前了——虽然这年头欧洲已经有了很多护士学校,甚至出现在北美和亚洲,但是基本上都是南丁格尔式的:不管她们是否有医学基础,只要愿意学就行了。

    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足够了。

    不过……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单开一个学校!”

    默然片刻之后,约翰眉头一挑沉声道:“无论如何,护士学校必须要开办,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医院的需要,同时还是为了规范护理行为……托马斯,难道你就不想把我们医院的护理理念想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推广吗?”

    “当然想!”

    不假思索的,托马斯立刻就点了点头,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苦笑着说道:“约翰,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办学的话肯定不能放在医学院,那样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可是要放在哪里呢?经费怎么办?师资如何解决?还有最重要的,护士学校的教材……”

    “没问题,这些就交给我吧!”

    不等托马斯把所有的问题说完,约翰就干脆的摆了摆手道:“既然下定决心要办这个护士学校,我自然会妥善安排好这一切的……”

    ……

    在诸多事情的包围下,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

    1895年6月,亨氏医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库欣等美国人自己培养的真正“现代医学生”拿到了约翰亲笔签名的博士证书,并且以高薪进入到了亨氏综合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还没有结束,为了拿到亨氏医学院认可的执业资格,他们还需要进行最少两年,最多四年的住院医师培训。

    当然如果不愿意的话,他们也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

    在1895年的美国,没有人会逼着他们进行住院医师培训,想要行医的话也没有必要非拿到约翰?亨特拉尔先生颁发的那一纸证书。事实上,这年头在美国大部分地方行医甚至不需要认可,因为有“反智”传统的美国人民并不认为自己从事一项职业需要谁来批准,所以原来的准入制度被取消掉了,直到他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亨氏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和医院早已垂涎已久。

    比如说纽约的众多医院,再比如说远在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医学院和霍普金斯医院,都开出了不低于亨氏综合医院的高薪来吸引这些毕业生们。尤其是深知亨氏医学院实力的哥伦比亚学院,甚至直接开出了担任学院教授的价码,就是想要从约翰手中挖走一两个精英。

    可惜的是,所有人都选择了留下。

    约翰没有威逼或者故意利诱他们留下,事实上如果医院人手充足的话,他反而会鼓励这些年轻人走出自己的羽翼,去将亨氏综合医院乃至医学院的理念传播出去,这也是历史上霍普金斯学子们所做的。但是就像某些智者所说的,知道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无知,学生们都很清楚自己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必须留下来学会如何去实践——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是学不到的……

    三个月后,亨氏医学院第五届新生入学了。

    50名新生的数量,刚好是今年毕业生的整整十倍!每人每年100美元的学费,基本上和美国其他院校持平,但是按照亨氏医学院以往的经验,这些学生每年的开支将会接近五百美元!也就是说,每招收一名新生,医学院每年就要赔400美元,50个人下来就是两万,如果是四年的话……

    无论怎么算,都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当然,现在医学院也有自己的收入,比如说微乎其微的教材版权收入,比如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心电图等专利收入,再比如说埃尔利希原先并入学校的抗毒素血清收入等,但是加上教授们的薪水、研究资金等等,现在约翰每年都要往学校投入超过十万美元!

    这个数字,可比要花在留美幼童们身上的少多了。

    容闳已经回到了东方的上海,按照他和约翰的约定,30名挑选好的幼童将会尽快送来纽约。约翰在纽约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建一所小学,让这些幼童们接受最开始的英语以及启蒙教育。一来因为约翰的充足投入,师资、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有保证,二来也是给这些孩子们一个适应的时间,避免直接进入美国社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为了这些留美幼童,约翰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比如给这些孩子们准备教材可不是那么容易。好在约翰脑袋里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很容易就能凑出一整套出来。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金钱!

    建学校、宿舍、食堂等等要花钱,请人教授这些孩子们要花钱,带他们认识美国社会要花钱,在约翰的筹划之中,这些孩子们每年学业上的开销甚至将会达到大学生们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吃、住、行等生活开销,几乎就相差不远了……

    ……

    没打算太监,也不是故意灌水拖字数。新换的房子要装修,要折腾两三个月,真是没那么多精力,天天累惨了。

    接下来咱们快进,大步买入新世纪吧。(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 那就是挑衅!

    1895年12月底,也就是这一年的年尾,东方的枪炮声终于停歇了下来。

    相对于缺乏祖国支援的台湾来说,日本终究还是太强大了一些,尤其是在日本人砸锅卖铁的贷了一大笔款子之后,更多的军队涌入了台湾,然后轰隆隆的大炮终于让勇敢的军民们暂时的屈服了——整个台湾岛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和另外一个世界相比,结局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在拿到了下属交上来的绝密报告之后,约翰很清楚的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日本人多死了一万多人,而漫长的战争导致的巨额军费几乎耗尽了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丝力量。

    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亨特拉尔家彻底撤出了台湾岛。

    虽然日本人损失极大,但是台湾抵抗军的损失同样不小,这让约翰有些怀疑自己这次筹划已久的行动到底对不对……

    与此同时,容闳终于筛选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们。

    从美国回到了上海之后,容闳第一时间筹备起了学员选拔的工作。按照约翰制定的标准,这些小留学生们应当是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活能力,同时各方面又没有定型,正是重头教育的好时候。其他的除了要求身体健康之外,就没有特别的,倒是容闳自己加上了一条家世清白。

    以容闳的声望而言,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

    所以到了年底的时候,人员的选拔彻底结束。比原计划的30人稍稍多了一些,这些年龄从八岁到十二岁不等的幼童们总计有三十六人,极为巧合的应对了天罡之数,基本上都是江浙地区人士。而且让容闳颇为意外的是,这三十六人之中只有十四人来自于贫寒家庭,其他人家境都颇为殷实,甚至还有四人可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当然,他们的身份都不是家族长子。

    这个结果,让容闳不由得大为惊喜。

    当年清政府的第一批留美幼童选拔的时候,稍有家产的人都不可能让自家子弟出去,只有真正的赤贫家庭才会答应。但是随着这些年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再加上刚刚甲午战争的失利,让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所以当容闳以个人的名义担保,同时又有美国领事馆的私下支持之后,不少人甚至主动把自家的孩子给介绍了过来。

    优中选优,最后确定了这36人。

    而且在容闳的努力之下,经受了甲午战争刺激的国人也是慨慷解囊,尤其是不少乡绅在听说所有费用将会由一个“鬼佬”资助之后,更是嚷嚷着拿出了一笔不小的钱出来,足够这些孩子们在美国一年的花销了!

    这笔折合将近一万美元的巨款,被容闳直接存入了亨氏银行的上海分行。

    说来也是好玩,虽然亨特拉尔银行在美国只有一州的经营权,不能在其他州开办分行,但是在海外的经营却不受限制。所以在约翰的推动之下,亨特拉尔银行很快就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开办了分行,全盘接管了自家产业以及合作公司的业务。而第四个海外分行,就是远东的上海分行,配合着老亨特拉尔名下的亨特拉尔贸易公司运转,同时还管理着约翰名下大量的地皮和房产。

    深知上海地皮宝贵的约翰,1895年开始频频出手了。

    租界里和附近的精华地段要拿下,偏远地方适合建设工厂的也要拿下,而且约翰给亨特拉尔银行上海分行的任务长达十年,他们将会把银行盈利的一半用来购置地产……

    ……

    1895年年低,36名幼童抵达了洛杉矶,休整一番后在1月中旬抵达了纽约。

    “如果在中国的话,很快就是春节了啊!”

    得到孩子们抵达纽约的消息时,约翰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嗯,那可真不容易。”

    听到了丈夫的感叹声之后,安娜也是点了点头。虽然已经重生了将近三十年,但是每年的春节约翰都牢牢记在心上,捎带着连安娜都很清楚这个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一想到三十多个孩子漂洋过海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且马上就要度过一年中合家团聚的节日,安娜都暗暗有些心酸。

    不过此时此刻说这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无论约翰还是负责操作的容闳,都很难去考虑到这些细节。再者说,对于不大的孩子们来说,即使春节后出发又如何?又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吗?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开口问道:“住宿都安排好了吗?饮食呢?”

    “都安排好了。”

    前来汇报消息的中年人连忙点了点头,恭敬的回答道:“先生,学生们的宿舍和食堂早就完工了,而且得到他们从洛杉矶出发的电报之后,我们已经给那里都通上了电,也烧上了暖气,同时采购了大量的食物,一切都很完善。”

    “那就好。”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摆了摆手道:“那就这样,好好的照顾他们,暂时什么都不必做,让他们先适应一下纽约的气候再说……那边派了几个人跟着过来?“

    “两个人,先生。”

    眨了眨眼睛,中年人连忙回答道:“据他说都是中文教师,负责这些孩子在纽约期间的中文教学。”

    “唔……”

    楞了一下之后,约翰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这方面,他当然理解容闳的想法。毕竟这只是一些十岁左右的孩子,哪怕上过蒙学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基础,而送来美国的话,将来可就没有人继续教他们中文了。派过来一两名教师,然后一直教下去倒也不错。

    “先生……”

    眼见约翰心情似乎不错,中年人犹豫了一下小心的说道:“关于这些华人……我们可能稍稍有些麻烦。”

    “什么麻烦?”

    端起茶杯的动作停住,约翰脸上笑容顿时一敛!

    心里咯噔一下,中年人苦着脸解释道:“因为他们的身份,您知道现在纽约对待华人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而且还有盖瑞法案……”

    “砰!”

    不等中年人说完,约翰手中的茶杯突然狠狠的砸回桌上:“我当然知道这该死的排华法案!可是我同样知道,为了让这些孩子们顺利来到纽约,我前后已经扔进去了超过三万美元,就是为了喂饱他们那贪婪的胃口!难道你现在想要告诉我,这三万美元都白花了?“

    “不,不,当然不是。”

    用力的咽了一口吐沫,中年人的脸色白的就像是上了一层粉,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那就给我好好的照顾他们!”

    脸上挂满了严霜,约翰的声音冷的更是如同万载的寒冰:“我不管其他人想些什么,或者想要做些什么,但是这些孩子是我从东方邀请来的客人,最尊贵的客人,任何人……给我听清楚了,任何人如果对他们不礼貌的话,就是对亨特拉尔家族的挑衅!后果极为严重的挑衅!”(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融合

    在北美这个地方,华人的日子似乎就没好过过。

    最初的时候美国劳动力短缺,大批华人被运送来北美,甚至是“卖猪仔”骗来,为美国的铁路及采矿等工业拼命,留下了累累白骨,然后等建设大潮过去之后,这些人又觉得华人抢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恶狠狠的要把他们赶回去。

    排华法案这种奇葩法律,就是这样产生的。

    从来到纽约的火车上,约翰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不友好,那个小女孩儿至今让他记忆犹新。而在纽约城中的各个地方,几乎都能看到这种歧视,比如说报纸上那些恶俗的玩笑,比如说戏院里华人固定的洗衣工和小偷形象……

    满满的,全都是恶意!

    36个孩子来纽约之前,约翰其实就已经想到了可能会遭遇的抵触,而且他相信这种抵触恐怕不只存在于外界,同样还会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人。

    只不过……

    “我希望不要有人忘了,这些孩子是亨特拉尔家的客人!”

    等下属一头冷汗的离开之后,约翰冷笑着说了一句。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在美国并不是最常见的,但是其实也不算少,而在纽约这个地方,当这个姓氏和约翰?亨特拉尔联系到一起的时候,那意味着的可就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姓氏。

    如今的亨特拉尔家族,可不是光有庞大的财力。

    或许约翰并不是那种善于经营势力的人,但是别忘了如今老亨特拉尔可还在。老爷子在纽约的这么些年可不是白过的。尤其是在约翰协助家族产业兴起之后,老爷子可一直都没闲着。充足的财力加上老亨特拉尔的人脉,现在亨特拉尔家可以说成了德裔纽约人的核心,而且老亨特拉尔也投资了不少政界的人士,比如说已经上任警察局长一职的老罗斯福等。

    庞大的财力加上黑白两道的经营,亨特拉尔家族可不是谁都能惹的。

    哪怕强大如摩根,一直都对约翰名下的药厂和汽车公司虎视眈眈,也只能是私底下做点儿小动作,比如说鼓动并投资特斯拉的研究项目等等,真要让对方直接和亨特拉尔家族对抗的话,摩根那个老狐狸也是绝对不敢干的……

    ……

    一周后,约翰来到了新建成不久的亨特拉尔学校。

    按照约翰的计划和安排,这将是一个集小学、初中和高中为一体的学校。这一次约翰也算是下了血本,不但拿出了大片的地皮,同时还把原本的建筑物进行了彻底改造,甚至还让下属的公司火速建成了一个简单的体育场,装上了好几个篮球架。

    “如果只是针对这三十六个孩子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

    陪着约翰走进校园的大门之后,学校的负责人亨利?斯坦福微微皱着眉头道:“亨特拉尔先生,您提供的场地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只是这三十多人的话,很不划算的。”

    “谁说只有这三十多人了?”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笑道:“以后每年都会有至少同样的人数来到纽约,慢慢人数就多了。”

    “可是……”

    稍稍犹豫了一下,亨利?斯坦福苦笑道:“就算每年都会有华人学生前来,但是这个学校实在是太大了,初中和高中部分先不用说,毕竟还没有招生的计划,但是仅仅小学部分就足以容纳上千名学生同时就学,这个规模……每一个年级我们都可以承担两百人入学,而且我们还招聘了那么多的教师,因为学生都是华人的缘故,薪水还很高……”

    “嗯?”

    听到这番话之后,约翰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他当然听出了亨利?斯坦福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学生们都是些华人,在纽约华人的地位这么低,比黑人甚至还要低一些,教师们恐怕都有些不太情愿教……

    “如果谁不愿意教的话,让他们自己辞职!”

    毫不犹豫地,约翰冷声道:“记住,我高薪请他们不是因为学生都是华人,而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值得给高薪,所以提前给我警告他们,我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在学校里谁敢表现出对华人的不友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是,先生。”

    忍不住一个哆嗦,斯坦福连忙点头应道。

    不过快走到教学楼门口的时候,斯坦福心中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苦笑道:“先生,不管怎么说,只有三十几名学生也有些太浪费了啊!就算以后每年都来人,但是现在的话……”

    “嗯,我明白。”

    这次约翰倒是没有发火,而是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所以我决定给大家安排一项福利,只要是亨特拉尔财团旗下的公司,所有员工的直系子女都可以进来这里读书,而费用的话……是纽约同等学校的一半,算是一种福利好了。”

    “呃……好的。”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斯坦福先生点头表示明白了。

    反正请的教师数量足够,哪怕就是小学六个年级都够了。虽说亨特拉尔先生决定只收一半的费用,但是如果入学的人数比较多的话,就算收不回成本至少也可以负担不少。相信只要亨特拉尔先生愿意每年投入一笔钱的话,可以让学校能够持续的运转下去,自己就不用担心失去这份报酬丰厚的工作了……

    没有理会斯坦福先生的小心思,约翰开始期待马上到来的会面了。

    这个学校,约翰当然不会仅仅用来培养那些从中国来的孩子们,因为它同时还会承担起亨特拉尔家族名下各个公司员工的子女教育任务——有点儿像后世中国的企事业单位的子弟学校。

    这一方面,自然是给员工们的福利,可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毕竟在这个时代的纽约,资本家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压榨那些贫苦的工人们,哪怕后世大名鼎鼎的慈善家卡耐基,都要血腥镇压钢铁工人的不光彩记录。约翰的这些福利,自然可以大幅度增加员工们的凝聚力。

    而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为了这些小留学生们考虑了。

    约翰不是没想过建一所封闭的学校,避免孩子们受到外界的干扰,毕竟这个时代的纽约对他们非常的不友好。但是想来想去,约翰还是贮备让小留学生们尽快的融入这个社会——把他们隔离开来虽然能够避免歧视,但是也失去了来纽约留学的意义。

    当年的留美幼童都寄宿在美国家庭里面,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这些事情约翰就不会明着告诉其他人了,远远的看到他之后,一个熟悉的身影迅速的迎了上来:“先生,您来了,孩子们都已经在等你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大神

    “三十六个孩子,全都来了。”

    见到约翰到来之后,亨特拉尔家的中国厨师苏力连忙迎了上来介绍到:“刚来时有些水土不服的几个孩子也都好转了,今天的精神都不错。”

    “嗯,辛苦你了。”

    微微一笑,约翰适时的夸了自己家厨师一句。

    从中国不远万里来到北美,然后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漫长的旅行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自然是沉重的负担。身体的疲惫加上水土不服,好几个孩子一到纽约就倒下了。约翰自然是立刻派出了自家医院的医师,加上苏力的中国菜伺候着,总算是让他们慢慢好转了过来。

    “两位,这就是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先生,这两位是容闳先生派来美国,专门负责照顾孩子们的中文教员,一位是刘福先生,一位是颜正声先生。”

    “早上好,两位。”

    看到两个面色紧张的黄种人,约翰心中突然涌出了一阵亲切感,连忙主动的一拱手笑着招呼道。虽说平时苏力天天在眼前晃悠,但是出于照顾其他人的缘故,两人大多数时间都是用英文来交流,再加上苏力早就剪了辫子,平时也是西式打扮,所以时间久了之后约翰下意识就没把他当成中国人看了。

    眼前的这两位留着辫子,穿着长马褂,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早,早上好,亨特拉尔先生。”

    哪怕早就从容闳口中得知约翰是个中国通,但是眼看着一个“鬼佬”冲自己抱拳,然后说一口顺溜的京片子,两位跟随留学生们而来的中文教师还是瞬间目瞪口呆。好在这两人都是容闳精挑细选出来的,马上就回过神来,颜正声立刻笑道:“亨特拉尔先生的中文说的真好,如果没见人的话还真听不出来您是一个美国人。”

    “呵呵。”

    轻笑了一声,约翰点头道:“两位,我们先进教室去吧,别让孩子们等久了。

    三十六个孩子,一个不少的坐在教室里。

    矮小、瘦弱,这是大多数孩子给约翰的第一印象,一如十几年前他在中国街头看到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在斯坦福等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已经统一换上了或许有些不太合身的校服,而且头上的辫子明显也是经过了清洗打理,没有了那种脏兮兮的感觉。

    就连多数的眼神,见到约翰的时候也是胆怯的。

    “记住,这是1895年!”

    在看到这些孩子的一瞬间,约翰心头颤动的同时也及时的告诫着自己。

    1895年的世界,哪怕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孩子也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比如说美国工厂里大量存在的童工,拿着微薄的收入却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看到来自自己祖国的这些孩子们,看着他们那瘦弱的身体和惶恐的表情,约翰的心头还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和他们相比,一百多年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幸福了。

    约翰上辈子小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这辈子在母亲伊丽莎白和外公老亨特拉尔的庇护下,更是从未受过什么苦,平时接触的大多也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所以乍一看到这些忐忑不安的孩子们,再联想到东方自己祖国的遭遇,心头便是一阵阵的发酸。

    不过现在可不是展现爱国情怀的时候,看到这些孩子们惶恐的眼神,约翰的眉头一皱,随即很快就舒展开来,满脸微笑的温声道:“大家好,我叫约翰?亨特拉尔,算是你们的老师之一……也就是私塾先生的意思,哈哈。“

    约翰流利的中文,自然让三十六个孩子都吓了一跳。

    不过效果也非常的明显,原本这些孩子都被告知今天会来一个大人物,是可以决定他们留学命运的人,本来就是非常的紧张,等约翰进来之后,他一米九的身高更是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压迫感,不少人心中都压力山大。但是此刻从约翰口中听到非常熟悉的中文,而且还是很亲切柔和的语气,一些孩子紧张的情绪顿时便稍稍缓解了一些。

    当然,完全平复下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约翰并没有摆什么架子,而是看似随意的坐在了一个年龄看起来最大的孩子身边,笑眯眯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家是哪里的?”

    或许是因为年龄最大的缘故,直接面对约翰的这个孩子虽然有些紧张,却依然站起来流利的回答道:“先生,我叫颜福庆,十三岁了,是松江府人!”

    “十三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约翰顿时微微一怔。

    按照他和容闳之间的约定,送来美国的孩子应该严格限制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怎么突然跑出来一个十三岁的?

    “抱歉,亨特拉尔先生。”

    见约翰的表情有异,颜正声连忙开口解释道:“这孩子是我的远房侄子……虽然年龄超过了一岁,但是因为基础比较好,而且英文也还算流利,所以我请求容先生把他也给送来了……对了,他所有的学费都是家里支付的,无需占用那三十个名额。”

    “哦,这样啊。”

    听了对方的解释之后,约翰了然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容闳还是很讲究的,当初虽然约翰再三保证会解决所有孩子的留学费用,但是人家容老爷子还是拼尽全力想要帮上点儿忙。所以到最后,虽然人数比约定的超了六个,但是容闳同时还寄来了将近一万美元的巨款,差不多够他们全年的开销了。这些钱有的是开明乡绅的资助,还有四个是孩子家里本身给的费用。

    这个叫颜福庆的孩子,恐怕就是那四个孩子之一了。

    “嗯?”

    刚刚想明白了这孩子超龄的理由,约翰的脑海中一道闪电惊闪而过,让他如同被天雷击中一般瞬间愣住了!

    “咕咚!”

    喉头重重涌动了一下,身子僵硬的转向这孩子的方向,约翰目光有些呆滞的颤声问道:“你……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分别是哪个字?”

    “先生,我叫颜福庆。”

    眨了眨眼睛,男孩儿有些茫然的回答道:“颜真卿的颜,福气的福,庆贺的庆!”

    “我的妈呀!”

    确认对方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名字重合了之后,约翰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差点儿惊声叫了出来!

    这……

    这位大神,怎么也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不爽

    颜福庆!

    想起来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含义之后,约翰忍不住连打了好几个哆嗦,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算是让自己怦怦跳动的心脏勉强平静了下来。

    中国医学史上绝对的大佬啊!

    或许说起这个名字的话,大部分中国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说起长沙的湘雅医学院,说起上海的复旦大学医学院,说起上海的中山医院、肺科医院和华山医院,说起全国最大的学术组织中华医学会,恐怕听说过的人就足够多了吧?

    没错,这几个学校、医院或者组织都是颜老爷子创建或者参与创建的。

    作为第一个在耶鲁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颜福庆回国后和耶鲁的毕业生爱德华?胡美一起,在拥有“领导力”的湖南人首府长沙创办了最早的“南湘雅”,期间参与创建了中华医学会,之后又去“北协和”工作,然后感于在外国人的医院和学校中国人无法做主,干脆跑去上海创办了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医学院……

    看着眼前这个十三岁的懵懂少年,约翰怎么也无法把自己心目中的大神和对方联系起来,哪怕理智告诉他对方叫颜福庆,年龄也差不多,还是上海人,的的确确和那个颜福庆是一个人,约翰这心里一时间依然无法接受。

    “咕咚!”

    忍不住又咽下了一口口水之后,约翰强忍心头的怪异感,和颜悦色的冲着颜福庆笑道:“听他说你的英文不错,底子也很好,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好好学,我看好你哟!”

    在颜福庆一片茫然之中,随意挑几个孩子聊了聊,约翰就心慌意乱的离开了。

    为了不给孩子们添加太多的压力,他今天本来就是来露个面,一方面混个脸熟,另外一方面也是告诫别人自己对这些华人幼童的重视。但是约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里,在自己的学校里见到了一位大神!话说大神的伯父不是上海圣约翰的校长么?怎么就舍得送来美国了?

    不过……

    “这些孩子,必须要好好教啊!”

    心情渐渐平复了之后,约翰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其实如果认真说起来的话,约翰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所谓的精英其实并不见得是最优秀的,比如说这位颜福庆,再比如说另外一位和他齐名的伍连德,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除了个人的优秀和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别人没有的资源!

    这个时代能够全方位接触现代科学的中国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颜福庆之所以有以后的巨大成就,首先是因为他的伯父是上海圣约翰学院的校长,那可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从小就受到了足够好的教育,后来又奔赴耶鲁大学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先天就比别人起点高多了。

    但是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之后,约翰还是下意识的重视了起来。

    虽说颜福庆不见得是同时代最优秀的人物,但是现实是他是第一批被送来纽约的小留学生,而且历史也证明了他有成功的潜质,为什么不可以稍稍倾斜一下呢?至少在约翰看来,他比其他幼童成功的几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

    见到大牛的约翰很是开心,一周后又去见了一次这些孩子们。

    等他们过了在异乡的第一个春节,给他们安排的课程就要开始了。为了能够让这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约翰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亲自给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中文、英文、数学、科学基础、音乐、美术和体育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课外实践,去见识这个国家和城市的方方面面。因为这些孩子还小,并且大多数英文基础都比较差,约翰就没有安排什么繁重的课程,而是让他们先跳出古老中国划定死的条条款款,先去融入这个时代,融入纽约这个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

    ……

    “约翰,事情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在约翰的办公室里,托马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虽然我知道你是好心,而且学校的方方面面条件都不差,但是和那些孩子一起上学让很多人都有些顾虑!而且……说实话,没有拉丁文,甚至没有神学课程,很多人也无法接受啊!”

    “嗯?”

    听了托马斯的话之后,约翰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亨特拉尔小学即将要开学了,约翰就安排人把自己学校将向亨特拉尔家族旗下产业所有员工家属开放的消息,给散播了出去。倒是不是他办学校上瘾,非要以一个教育家为己任,实在是学校规模有点儿大,从中国来的孩子又有点儿少,多招些学生既能让学校热闹点儿,又能给留学生们一个接触同龄人的机会,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让约翰意外的是,自己的打算并没有得到热烈的回应。

    虽然学费很便宜,而且约翰还贴心的让学校免费提供午餐,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十几个工厂工人的孩子报名之外,就连约翰最嫡系的亨氏综合医院和医学院,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理由很简单,同学和学习内容。

    拖着长辫子的清国人无疑是这个时代美国人心目中最低等的人种之一,排华法案的延续加上社会各界的刻意抹黑,让美国人对华人的印象可以说差到了极点。而学习内容的话,约翰也是不走寻常路,主流的拉丁文、神学等内容全都没有,除了中英文阅读和写作之外,其他全都是自然科学、艺术和体育等课程,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逆天的行为!

    要知道,哪怕大学里面可也是神学为主的。

    比如说每年全美大学接受的捐款以及各项拨款里面,神学是绝对的老大,高达数千万美元,各级中小学里面拉丁文和神学也是必修课,哪有像约翰这样搞的——对于约翰这位大佬来说,没人敢管,也没人能管,但是想让他们接受就有点儿不现实了。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约翰淡淡的摇了摇头。

    既然不愿意享受自己的好意,约翰也不可能逼迫对方,不过在不爽的同时,这反而激起了约翰的雄心壮志!

    无论如何,要把学校办好!

    不但要把美国的小学到大学办好,而且还要把位于中国,还在筹建中的亨特拉尔小学到大学办好!约翰不相信,自己脑海中存着上辈子从小学到医学院的诸多课程,而且托穿越的福,凡是从书上或者网络上见到的东西都历历在目,还能比不过这个时代的落后教育体系?

    开什么玩笑?!

    而且……

    最近这些天听多了对华人,或者说对黄种人的不屑之眼,算是彻底把约翰的怒火给激了起来!之前因为清政府的**和社会观念等各方面的因素,加上约翰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他一直忍着没有去帮自己的祖国,但是现在甲午战争落败了,八国联军过几年也要进京,约翰自己也成为了一方巨头,那某些东西就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比如说之前给日本人上的那些眼药,比如说如今在上海正在大批购置并且慢慢开始建设的各级学校,再比如说,这些年约翰利用闲暇时间积累下来的书稿——专门针对中国,给中国人撰写的书稿!

    现在想想的话,差不多也是时候在香港筹备亨特拉尔出版社的分社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最珍贵的礼物

    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钱,有人说军队,还有人说是科技,不同人的看法永远都不相同。所以在上辈子,约翰看过太多太多那种穿越的小说,不少主角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表现的就像一个神一样,总是能让他看得热血沸腾。所以当他真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约翰也曾经一度想要复制那些奇妙的想法,但是真正了解了这个时代之后才发现,那一切都太过于想当然了。

    最根本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缺乏人才!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科技,这个时代的中国和欧美的差距都太大了,根本就不是靠单个人可以解决的事情。哪怕一个人的能力再逆天,除非真的是带着可以凭空造物的系统过来,否则又有何意义?

    但是在约翰眼中,其实培养数百乃至上千的人才依然意义不大!

    其实他上辈子是个简单的医师,这辈子虽然凭借超越时代的目光和知识成功崛起,但是除了那些金手指之外,约翰本质上依然是个普通人,所以什么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东西还是不懂。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开眼去看这个世界,然后准确的认识这个世界!

    在约翰看来,这可比培养一批人才重要多了。

    闭关锁国数百年之后,哪怕经过了洋务运动的冲击,中国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个时代。这一方面自然是中国本身的原因,人才的匮乏和观念的桎梏让他们往往只能粗略的扫上一眼,而另外一方面的话,欧美的列强也只把中国看成一块肥肉,没有人会真心的想要帮助他们——或许一些传教士是例外,但是他们也带着极为强烈的目的性,那就是到中国那个庞大的国家去传播“主的荣光”!

    因此约翰一直准备着的,就是让国人能看明白这个世界。

    或许这个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些,但是好在我们的主角有着自己的金手指,脑袋里装着无数从图书馆或者网络上看来的资料和观点。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之中,每有闲暇的时候约翰都会笔耕不掇,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文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这个时代的国人,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满满一柜子的资料,涵盖了历史、地理、军事技术、教育和科技等各个领域。

    还是那句话,除了脑袋里那些未来的知识和资料,约翰本质上就是个普通人,所以说有些东西约翰是不会去碰的,比如说政治,比如说经济,再比如说军事技能和理论等等,指望他能够系统的撰写出这些资料肯定是不现实的。不过同样的,哪怕是不成体系的堆砌一些文字,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这些资料依然异常的宝贵。

    比如历史和地理,约翰可以把未来那部纪录片《大国崛起》整个搬过来,也可以手绘一副详尽的世界地图,然后给国人大概介绍一些现如今世界各国的现状,甚至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列强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再比如军事方面,约翰对如何行军打仗向来没有研究过,战略战术更是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作为一名伪军迷,他可以向国人介绍当前欧美最主流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介绍西方列强的军事实力,然后含糊的点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又比如科技方面,约翰本人精通的只是现代医学,但是谁都知道在一百年后的世界,恐怕随便一个高中生来到这个时代,或许都能成为理论上的巨人。所以约翰完全可以以一种科普的心态,给国人介绍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对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火车和铁路的巨大优势,介绍汽车的出现和发展前景,介绍航海技术改变世界的经过,介绍无线电和磺胺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等等……

    配着精美插图的资料,将会给国人打开一扇窗户。

    从一个未来人的角度去撰写这些资料,约翰能够做到的事情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甚至就连同时代的欧美人也无法做到。而且更加关键的是,只有约翰才是既真心的对待中国,同时又有能力写下这些东西的人。可想而知,任何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中国人,或许都能借它来了解到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甚至将来可能要发生什么……

    在约翰看来,这些东西和他撰写的另外一整套图书一样重要!

    一整套完整的教材!

    除了想让国人能够开眼看世界,并且看清楚这个世界之外,约翰从未忘记帮助祖国培养人才的决心。因此在资助并培养大量留学精英之外,约翰还给中国准备了另外一份更大的礼物——一份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材!

    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学校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教材!

    在中文领域,约翰只写下了未来发展成熟的汉语拼音方案;但是最重要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课程,约翰却不遗余力的把未来的教材给搬了过来——删掉了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同时筛除了那些未来将会被淘汰的理论之后,这套教材无疑将会是这个时代的经典!

    千万千万,不要小瞧这一套图书。

    对于一百年后的人们来说,这无非就是一个普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的教材而已,几千块钱就能把它们购置齐全了。

    但是毫无疑问,那是经过上百年锤炼之后的结果。

    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

    现在的中国缺少科学家,更缺少能够教授这些知识的教师,所以约翰不得不大量增加篇幅,努力把所有的课程撰写的更加详细,更加浅显易懂,保证一些人哪怕没有任何基础就能从易到难的看懂这些书。此外,这套教材还肩负着规范各种外来名词和科学术语的任务。不要小看这一单,要知道历史上混乱不堪的各种译名,可是让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相对于几百上千个留学生,这些图书才是约翰送给祖国的真正大礼!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先在香港成立出版社的分社,开始筹备并依次出版这些图书,然后等到八国联军进京,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真正开始崩塌,有识之士群起学习西方之时,这套约翰花了二十年积攒下来的珍贵资料,就到了真正发威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亨特拉尔大学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

    在这个时代除了希腊人自己比较兴奋激动之外,开幕式创下八万人的盛大记录之外,其实奥运会真心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比如说参加了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基本上都来自于哈佛等高校,去欧洲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旅游,因此约翰更是在奥运会之后才在报纸上看到了相应的消息。

    看到报纸的一瞬间,亨特拉尔先生大为懊悔。

    现代体育刚刚起步没有多长时间,而且由于经济和各方面的原因,专业运动员人数更是少得可怜,第一届奥运会的水平自然就可想而知。约翰这辈子家庭富足,身高一米九,常年坚持锻炼之下很是健壮,而且网球水平也不错,去参加了真说不定可以拿个牌什么的……

    不过这种事情,懊恼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新来的三十六个中国小学生,牵扯了约翰非常大的精力。为了能让这些孩子们尽快的掌握好英语,并且顺利融入这个城市,约翰可以说是费劲了心力。不但给他们配备了高薪聘请的优秀教师,还有专人组织课外活动教学,带着他们去坐火车、坐汽车,带他们参观工厂、医院,甚至带他们去法庭旁听等等。除了自家的产业之外,亨特拉尔家族在纽约市的影响力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哪怕对这些黄皮肤的小孩儿们并不感冒,但是就连罗斯福的警察局都接待了这群小客人们的参观。

    说到罗斯福,就任警察局长的他接受了亨特拉尔财团的全力支持!

    这个时代的纽约警察局,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坦慕尼时代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散,而且在整个美国贪污**横行的情况下,作为最大城市的纽约同样好不到哪里去。之前罗斯福就因此饱受排挤,因此就任了警察局长之后,罗斯福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激进的改革:定期巡查消防设施;对警员进行年度体能检测;新警员招聘严格依据体能和智力标准而非政治关系;招收少数民族和妇女警员;关闭导致**的、警方运营的商业设施;在所有的分局安装电话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当然遭到了激烈的反抗。

    任何既得利益的损失,都会让持有者拼命的反抗,而承受了巨大压力的罗斯福,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自己的幕后金主,于是老亨特拉尔亲自出马,并且说服了摩根等巨头一起施加压力,不但让罗斯福的位子稳如泰山,而且还保证他的改革措施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并且让他的个人声望进一步大涨……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

    小留学生们的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进入大学之前至少也要十年的时间,所以约翰也不着急。他细心的制定了漫长而科学的计划,然后耐心的等待果实成熟的那一天。

    但是自家的另外一所学校,就不能再等了。

    1896年六月,也就是第二届毕业生正式拿到博士学位证书,选择进入亨氏综合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培训之后,约翰亲自拜访了医学院的现任院长奥斯勒教授。

    “教授,我们的计划必须要开始了。”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认真的问道:“不知道您考虑的怎么样了?是否愿意担任亨特拉尔大学的校长?”

    “嗯,已经考虑好了。”

    微微眯起双眼,奥斯勒教授脸带歉意的摇了摇头道:“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是……说实话,我并没有信心做好一个综合性大学的校长,而且我本人也更希望能够把所有的精力专注于医学教育,所以……很抱歉,约翰。”

    “不不,您没有什么可抱歉的。”

    耸了耸肩,约翰笑着说道:“我可以理解您的想法,而且说实话,后来经过认真的考虑和反思,我个人也觉得您如果专注于医学院的话,对我们应该是个更好的选择!”

    欣慰的点了点头,奥斯勒马上就关切的问道:“那么……你有其他人选了吗?”

    “算是有了吧。”

    犹豫了一下之后,约翰苦笑着点了点头道:“而且还是一个我认为非常合适的人选,只不过那人现在在剑桥,恐怕我必须要亲自去一趟了……”

    离开了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约翰顿时轻松的吁出了一口气。

    两人刚才所谈的,是亨特拉尔医学院扩张的事情。医学院将来不再仅仅是临床医学院,还将包括牙医学院、已经建成并准备招生的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约翰强力推行的药学院。

    另外……

    事实上,这次扩张已经不局限在医学范围内了,约翰打算在医学院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正式开始筹建亨特拉尔大学!一所囊括了文理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建筑学院等院系的综合性大学!

    对于约翰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未来一个医学院都不应该是**存在的,而是应该依附于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从大学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比如说人文、理工等各方面的支持等。这一点,只要看看美国后来医学院的情况,以及20世纪末中国各大医学院的合并浪潮就知道了。

    所以从最开始,约翰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打算。

    只不过当初的资金并不充足,至少和斯坦福大学那样一口气上千万美元的投入是没有可比性的,也比不过霍普金斯庞大的投资,再加上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约翰才决定从医学院开始起步。投资小,见效快,也非常适合约翰本人的身份。

    现如今,筹备大学的时机应该成熟了。

    借助着经济危机的大潮,约翰旗下的各大产业拼命的吞并那些适合自己的公司,尤其是亨特拉尔银行,因为亨特拉尔财团旗下的产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小,所以间接帮助了他的壮大,再加上约翰不停的注入资金,资助他们拼命收购,所以如今规模比起收购之初庞大了十倍以上!

    可以说,亨特拉尔银行创造了一个奇迹!

    不到五年的时间,从一个中等规模的银行变成了纽约最大的银行之一!就连身为华尔街皇帝的摩根,如今对亨特拉尔银行也是非常顾忌,私下里懊恼不应该眼看着这个竞争对手一直壮大起来。

    各项产业的飞速发展,给了约翰足够的底气。

    所以一直以来处于规划中的亨特拉尔大学,终于要开始正式的筹备了。只不过在筹备之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大学选择一个校长,而约翰第一选择就是自己的老朋友奥斯勒教授。并不是因为对方是最适合的,而是出于尊重,约翰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可惜,同时又有点儿幸运的是,奥斯勒拒绝了。

    约翰不知道奥斯勒能否把医学教育上的能力应用于大学上面,他愿意对方去尝试一下,只不过肯定要冒些风险而已。

    不过对于约翰来说,这样也不错。

    至少在他的心目中,其实奥斯勒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他在记忆中找到了另外一位更好的,也更适合自己的人选。如今约翰需要做的,就是亲自去一趟剑桥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洛厄尔

    在这个世界,有两个著名的剑桥市。

    一个在英国的东南部,剑桥郡的首府,英国赫赫有名的剑桥大学就在那里。而另外一个则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所在地。

    约翰要去的,当然不是英国的剑桥。

    1896年七月底,当约翰?亨特拉尔乘坐着马车来到哈佛大学门口的时候,他忍不住让马车夫暂停了片刻,然后下车静静的注视着这座校园,久久没有出声。

    相对于亨氏医学院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1636年成立,仿照英国剑桥大学的全美第一所高等学府,至今已经360年的历史了。从第一届9名学生,到现在注册学生超过两千人,哈佛大学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而这所大学的规模也一路扩大,如今更是在全美首屈一指。

    最典型的数据,就是哈佛大学的哈佛的基金!

    在约翰上辈子穿越的时候,哈佛大学基金总值已经超过了三百亿美元,而在1896年的时候,这个数字也高达数千万美元!现任校长艾略特上任的时候,这个数字时2300万美元,而等他十三年后离任的时候,这个数字将会变成两亿美元!

    想想看,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当约翰投入上百万美元建造一个医学院,被老亨特拉尔认为奢侈的时候,当斯坦福把两千万美元家产全部用来建造斯坦福大学的时候,哈佛大学却已经积累起了近亿美元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已经未来源源不断的校友捐赠,将是哈佛大学未来一百年持续站在世界高校最顶端,声望传及全世界的最大凭仗……

    约翰准备邀请的大学校长,就住在这哈佛大学附近。

    因为已经提前用书信和电报沟通过,所以没费多大的力气,约翰就找到了今天自己要拜访的目标: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很荣幸能够见到您,洛厄尔先生。”

    “这同样是我的荣幸,亨特拉尔先生!”

    两个男人客气而矜持的相互握了握手,然后约翰在对方的招呼下坐下来,静静的打量了一下对方。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1856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好四十岁,但是在良好的保养之下这位大神看起来很年轻。另外,出身波士顿望族的洛厄尔看起来也是绅士味道十足,无论衣着还是脸上的笑容都十分得体,一望过去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与此同时,洛厄尔借倒水的机会也在观察着约翰。

    刚接到署名为约翰?亨特拉尔的信件时,洛厄尔原本以为是恶作剧,因为他很清楚来自纽约的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交流,甚至所处的领域都完全不一致,没理由对方会给自己来信。但是当哈佛大学的医学院院长找到自己,转交了一份电报之后,洛厄尔终于相信了。

    就是纽约的那位亨特拉尔先生,想要亲自来剑桥拜访自己!

    洛厄尔自然是立刻就回复了一封电报,恭候对方的大驾光临,然后今天见到了这位已经开始成为传奇的年轻人!

    “真的好年轻!”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洛厄尔忍不住暗暗感叹了一声。事实上无论谁在了解了约翰的成就,再看到真人的长相之后,恐怕都会发出这样一声感叹,洛厄尔当然也不例外……

    寒暄一番过后,约翰开门见山的说道:“洛厄尔先生,我今天来到剑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要邀请您担任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校长?亨特拉尔大学?”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洛厄尔顿时愕然:“抱歉,我有些不太明白,您那里不是亨特拉尔医学院吗?什么时候成为亨特拉尔大学了?”

    “其他学院正在筹备之中,先生!”

    微微一笑,约翰沉声道:“我准备将医学院扩大为亨特拉尔大学,并且已经在医学院的周围储备了大量的土地,也筹集了足够的资金,目前就差一个校长了!先生,我在这里正式的邀请您前往纽约,担任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且拥有这所大学的所有权力!”

    “咕咚!”

    艰难的咽下一口吐沫,洛厄尔彻底的愣住了。

    他对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今天的来意做出了无数种猜测,但是洛厄尔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是来邀请自己成为一所大学的校长,而且还是一所正在筹备中的大学!

    这……

    洛厄尔虽然对教育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正有意去自己母校哈佛大学担任当代政治体制的一名讲师,但是这毕竟只是打算而已。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为什么突然来到剑桥,然后突然邀请给自己?

    无论怎么看,这也太诡异了吧?

    “呃……”

    看到洛厄尔脸上那诡异的表情,约翰顿时一个咯噔,心头如同打鼓一样忐忑了起来:“难道……自己来早了?”

    事实上,约翰确实来早了。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1909继任艾略特成为哈佛大学的第22任校长,在前任伟大的功绩阴影下,洛厄尔定住了各方的压力,对哈佛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让哈佛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针对艾略特过于自由的选修制而改革了本科生的课程,实施通识考试制度,执行了导师制等等。在洛厄尔的带领下,哈佛大学进一步发展,最后彻底奠定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地位。

    相较于在任的艾略特,洛厄尔或许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但是约翰知道这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所以他来到了剑桥,来邀请这位未来的大牛。

    只不过约翰虽然知道这位大牛,但是明显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发展,所以来早了一些。洛厄尔现在还没有进入哈佛大学,他还从事着自己的法律事务,正在考虑是否成为一名哈佛大学的讲师。

    不过……

    或许正是如此,约翰来的恰是时候!

    波士顿出生同时哈佛毕业的洛厄尔如果接受了哈佛大学的讲师职位,第二年就会升职为教授,第四年成为终身教授。到了那个时候,对哈佛大学感情极深的洛厄尔是否会接受约翰的邀请,去纽约任职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的话,机会肯定要大得多!

    这一点只要看看洛厄尔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了,虽然对约翰的邀请感到极为惊讶,但是在片刻的惊愕之后,洛厄尔的眼神渐渐的亮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挖人

    “是的,杜威先生。”

    面对着眼前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教育家,约翰一脸微笑的说道:“洛厄尔先生已经在认真考虑我们的邀请,担任学校的校长……请相信我,他会是一名合格的校长!”

    “呃……”

    听了对面这个年轻人的话,约翰?杜威顿时满脸的茫然。

    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心理和教育系主任,约翰?杜威此时的名声还不算很响,但是那位洛厄尔先生就更名不见经传了。至少杜威搜遍了自己的记忆,似乎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位先生的名字。

    而且……

    “为什么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会突然来芝加哥邀请自己?”

    眨了眨眼睛,约翰?杜威忍不住暗暗琢磨了起来。

    “杜威大神的长相,比洛厄尔可清秀多了。”

    耐心等待对方回应的同时,约翰静静的观察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几天前约翰还在一千英里外的剑桥,但是几天后他就来到了五大湖区的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约翰?杜威,邀请他前去纽约担任亨特拉尔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

    说实话,约翰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奇怪。

    不过想想对面这位大神的身份,约翰就觉得自己几天的辛苦奔波算不了什么了。如果说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谁的影响最大的话,恐怕就属眼前的这位大神莫属了。就像1949年约翰?杜威九十岁生日的时候,美国《新共和》杂志说的那样:“现代美国教育家中还没有一个能逃脱约翰?杜威的影响。”

    事实上,确实就是如此。

    而之前约翰邀请的洛厄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杜威的影响。而洛厄尔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时候,也正是杜威的思想急速扩大影响的时期。正是因为上辈子偶尔看一篇文章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对洛厄尔发出邀请,对方答应会认真考虑之后,约翰心血来潮坐火车来到了芝加哥,正式对约翰?杜威发出了邀请。

    “杜威先生,我们将给您最高的权限!”

    等待了片刻之后,约翰忍不住开口道:“除了亨特拉尔大学之外,我已经投资建立了一所小学,并且还要建立一所中学,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阶段,我希望您能够到纽约去,彻底的贯彻您的教育理念!那里将会是一张白纸,任由您在上面描绘自己想要的景色!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证的是,除了提供充足的资金之外,我绝对不会干涉其他!”

    “咝……”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杜威终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这都是约翰?杜威的身份,但是要说起他最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还是教育学。所以八年后当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放弃了心理学的研究,而是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其他领域上。

    其实约翰?杜威已经计划在芝加哥建一所中学,来贯彻执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愿意出钱资助他的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又不是完全的配合,就好像两年前建的那所小学,最后的结果就是杜威黯然离去……

    可想而知,约翰的话对他有多么大的诱惑!

    “亨特拉尔先生,您让我冷静一下。”

    用力的晃了晃脑袋,约翰?杜威纠结的苦笑道:“说实话,我对您给出的条件非常心动,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情,请您允许我考虑一下……”

    ……

    直到约翰离开芝加哥,约翰?杜威也没有给出自己的决定。

    对此约翰毫不意外,也没有着急,而是淡定的准备回去纽约后慢慢等待消息。无论洛厄尔还是杜威,现在都有着自己发展顺利的事业。洛厄尔出身波士顿望族,历史上多次向哈佛大学捐献,身价不菲,仅靠高薪是无法打动对方的,约翰能给出的就是贯彻对方办学理念的牌。至于说约翰?杜威的话肯定也不会缺钱,要知道芝加哥大学虽然是和亨氏医学院同期成立,但是投资者可是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那是绝对不差钱的主。所以约翰能打动对方的,也只能是理念上的绝对支持。

    可以说,约翰给的是两人最心动,但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东西。

    或许十几年后或者二十年后,洛厄尔哈佛大学校长的身份可以让他做到,约翰?杜威的声望更是可以影响全国,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先觉者约翰?亨特拉尔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一切!

    所以无论如何,约翰都有八成的把握他们会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话,就是到处挖人了。”

    在回纽约的火车上,约翰认真的考虑着亨特拉尔大学的筹备工作。

    想要建一所顶尖的大学,优秀的教授和各方面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就像亨特拉尔医学院一样,如果没有奥斯勒和埃尔利希等人,如果没有从欧洲而来的教授们,如果没有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们,哪怕约翰从欧洲定制再多的精密设备,学校的教学楼盖得再漂亮,终究也只是一些空架子而已。一所大学的灵魂,说到底还是拥有的教师们。

    不过关于这一点,约翰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重生这么多年以后约翰也看明白了,在美国这个国家,只要有黄灿灿的美金,就不可能有办不成的事情,建一所大学也不例外。

    霍普金斯大学如此,斯坦福大学如此,芝加哥大学也是如此!

    这些最近十年间落成的大学,后面无疑都将成为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大富豪提供充裕的资金。霍普金斯是数百万美元的遗产,斯坦福大学是斯坦福夫妇两千万美元的馈赠,芝加哥大学更是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支持!所以在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相较于这些富豪来说,亨特拉尔财团难道就差了?

    虽然在财力上面,约翰可能短时间内还追不上老牌富豪洛克菲勒,但是别忘了,学校的筹建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约翰给出了总计五年的筹建计划,分摊开来的话每年需要的投入也不算太夸张,他绝对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

    “回去之后,就让他们开始挖人吧!”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意:“先把人挖过来,提供资金让他们开始自己的研究,顺便让洛厄尔和杜威他们研究各种改革制度,等学校建成后马上就可以开始招生……”(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54/ 第一时间欣赏医师1879最新章节! 作者:草席所写的《医师1879》为转载作品,医师1879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医师1879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医师1879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医师1879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医师1879介绍:
关于医师1879:
西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
这一年,爱迪生向世界展示了电灯,爱因斯坦在德国出生,世界科学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这一年,距离引起诊断学革命的x线被发现还有16年,距离药物传奇阿司匹林的诞生和心理学巨著《梦的解析》的出版还有2o年,距离班廷发现开创药物研发新历史的胰岛素还有43年,距离改变现代医学史的青霉素被发现还有48年!
这一年,距离哈佛大学医学院改革已有9年,但是距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成立还有14年,距离弗莱克斯纳报告发表还有31年!
这一年,距离广东博济医学堂成立已有14年,距离上海圣约翰书院设立医学部还有17年,距离爱德华?胡美奔赴长沙还有26年,距离洛克菲勒收购北京协和还有35年,近代中国医学史上的德日系和英美系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未来。
这一年,约翰?亨特拉尔在百感交集中被人拉上一艘远洋轮船,回到了自己母亲的祖国——美国……
医师1879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医师1879,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医师1879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