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锦衣卫指挥使TXT下载末代锦衣卫指挥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全文阅读

作者:铁血坦克兵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txt下载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10章 银元金币纸钞

    从衍圣公府抄来的一千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黄金都已经被送进了紫禁城的内库中,前几日消灭了两淮晋商集团,所得的一千五百多万两银子和五十万两黄金也陆陆续续被送进了紫禁城内。

    朱慈烺和朱媺娖两兄妹站在堆满了金银的内库中,两人的眼睛都发直了。说句老实话,两兄妹从小到大,什么时候见过内库中有如此之多的银子?别说他们懂事的时候是已经穷得叮当响的崇祯朝了,就算是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也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啊。

    信王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已经是万历朝末年了,经过了三大征的万历朝已经没剩下多少银子了。而崇祯上台之后,更是把魏忠贤这只下金蛋的老母鸡给杀了,结果大明内库穷得快要跑老鼠了。

    从朱慈烺和朱媺娖懂事的时候起,偶然进入皇宫内库中,每次见到的都是空荡荡的内库。

    到了李自成进京之前,当时作为太子的朱慈烺跟着父皇进入了内库,崇祯已经是穷得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没有银子,谁来勤王?崇祯号召文武百官捐饷,结果朝中衮衮诸公都哭穷,最后李自成进了京城,这些富得流油的朝着诸公都成了李自成的肥羊。

    “好多银子啊!”见到堆积如山的金银,朱媺娖兴奋地想要拍掌叫好,却想起自己只剩下一条胳膊了,只好伸出手来,往朱慈烺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皇帝哥哥,咱们有钱了!太好了,咱们有了那么多银子,还怕建奴?”

    “陛下,公主殿下,这些银子咱们可不能随便用,咱们要用银子来生银子,有了这些银子做底,咱们才能有更多的银子。若是这些银子拿去充当军饷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咱大明朝的内库又要穷得可以跑老鼠了。”赵鹏说道。

    听了赵鹏的话,朱慈烺突然想到一个心腹大患:“贼将军左良玉作俑八十万大军,可是只知道在武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还有脸向朕讨要军饷?给左良玉军饷,简直就是白白浪费银子!此贼还有脸向朕讨要两百万两的军饷?真以为朕傻?要是真给了他那么多银子,此贼养壮了兵马,恐怕再来个清君侧,连朕都给清了!”

    “皇帝哥哥说的是,左良玉贼心不死,早就不服从朝廷号令了,咱们绝不能养虎为患。”坤兴公主也接上了话。

    朱慈烺长叹了一口气:“可是不给他军饷,此贼竟然以军心不稳,军中闹饷相要挟。倘若此贼真的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朕手头并力不足,又要如何抵挡?”

    赵鹏想了想后,面向朱慈烺行礼:“陛下,依臣之见,军饷还是要给左良玉的,以缓兵之计暂时拖住他,当然不可能真答应给他两百万两,应当派人同其讨价还价,让他体谅朝廷困难,减少一些。据臣的锦衣卫所报,此贼横行湖广,两地的粮饷都被此贼给截留了,左贼贼军日子过得还真不错。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此贼根本不差粮饷,向朝廷讨要军饷,或许就是一个借口。”

    “妹夫,可是今年朕若给了他,明年他再来个狮子大开口,朕该如何是好?”朱慈烺问道。

    赵鹏回道:“陛下,今年讨价还价给他一些,明年他还有机会再来要了?等到明年,我十多万精锐大军练成,还怕平不了区区一个左良玉?”

    朱慈烺又问道:“妹夫,刚才你说有了这些银子,咱们就能以钱生钱了,如何以钱生钱?你说的开办皇家银号,不仅不收商人的银子保管费,反而要给存钱的人利息,这又如何赚钱?”

    赵鹏讲解道:“咱们以较低的利息吸取别人把银子存入咱们的银号,再以较高的利息把银子放贷出去给商人,这一进一出的利息差,就是咱们可以赚到的银子!更何况,有了这些银子做底,咱们就能发型纸钞了。”

    “发行纸钞?万万不可!”朱慈烺连连摇头,“当年太祖还不是发行了大明宝钞,可是最后呢?大明宝钞最后都成为废纸了。”

    赵鹏道:“大明宝钞为何成为废纸,就是因为没有根据户部有多少银子发行多少宝钞,没有金银做底的纸钞最后只能成为废纸。可是臣要发行的纸钞,一开始并非是纸钞,而是小额银票。而且咱们一开始也不是马上发行纸钞,先发行银元和金币,咱们把计算单位略改一下,一两改成一元,当然了,一元的银币其实含银两略低于一两银子,其中可以加入铜、铁,大约占了一成左右,这样咱们用九钱的银子铸造的银币,就是一元钱。”

    含银量九成的银元,含银量已经是很高了。其实当年民间流行的银锭和碎银子,含银量都未必有九成,大明不少民间的银锭中,含有铁、铅之类的杂质,杂质含量绝对超过一成。

    朱慈烺问道:“可是这样,和发行纸币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四千万两银子铸造银币,扣除了成本之后,四千万两恐怕只能赚到两百万两吧?”

    赵鹏点了点头道:“陛下,臣其实一开始考虑的是一元银元只有八成甚至是七成的含银量,但考虑到若是含银量太低了,民间就不会用咱们的银元了,所以才改成九成。其实咱们赚钱并非是依靠铸造银币赚钱,那点利润咱们看不上眼。主要还是改两位元之后,有利于将来发行纸钞。”

    “如何有利于将来发行纸钞?妹夫快说来听听。”朱慈烺连忙追问下去。

    赵鹏道:“改两位元支行,咱们就能发现小额的银票了,譬如说一元钱的银票,五元钱银票,十元钱银票,二十元银票,五十元银票和一百元银票,这些银票不记名的,发行出去后,可以随时去咱大明皇家银号兑换金币、银币和铜币。久而久之,人们拿到了小额银票之后,就不会再来银号兑换贵金属货币了,而是直接在民间流通。这样,咱们就把小额银票偷偷的变成了纸币。”

    听了赵鹏的套路,朱慈烺哈哈大笑:“好办法!果然是好办法!”

    朱媺娖也开心得拉着赵鹏的胳膊不住摇晃:“真是好办法!俺就知道赵郎有的是办法!”

    看着坤兴公主一副开心的样子,赵鹏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公主一开心就喜欢拉着自己的胳膊不住摇晃,那是因为公主只有一条胳膊,没办法和常人一样拍手称快。不过这样,她虽然少了一条胳膊,却变得更加小鸟依人。

    赵鹏又接着说下去:“陛下,公主,搞银号这种事就是要建立金融信用,一旦金融信用建立起来之后,咱们的纸钞就和硬通货一样用了。到时候,咱们的纸钞还能流入建奴的地盘上,把他们的真金白银都给换过来,之后咱们再慢慢贬值,那么建奴的真金白银就变成咱们的!”

    “硬通货?”朱慈烺和朱媺娖两人都愣住了。

    赵鹏解释道:“硬通货就是黄金、白银和铜之类的贵金属,这在金融业中称之为硬通货。”

    “金融业?”又一个新名词让朱慈烺和朱媺娖两人呆住了。

    “就是银行业的意思,咱们的银号,在欧罗巴也被称之为银行。”赵鹏解释道。

第211章 大明造币厂

    南京新军兵营内的工厂区,位于玄武湖边的铸炮厂边上,两间原本用来铸炮的车间被赵鹏临时改成了铸币车间了。

    不过这只是临时的,将来的大明造币厂将会设在大明皇城内,在内库外面盖一座造币厂,位置就放在司礼监的边上。未来将会专门成立财政部,从户部分离出去,

    将来的造币厂将会由财政部和司礼监共同管理。长远的未来,最终会取消太监,等到最后一批太监老去了以后,大明将不会新增太监了,到时候将会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管造币厂。

    目前南京新军兵营区的铸币厂暂时隶属于大明皇室、锦衣卫和东厂共同管理,同大明皇家银号一样都是皇室产业,

    所以由锦衣卫和司礼监管理。

    赵鹏坐在工厂区的办公室内,他的面前坐着匠头王欣和几名老工匠。

    “首先,

    咱们要进行币制的改革,

    陛下已经同意了,以后一两银子就改成一元钱,十块铜板改成一分钱,一块铜板一厘钱。以这个规格进行铸币,铸造不同面额的钱币,上面写着数额。”赵鹏环视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王欣身上。

    王欣问道:“伯爷,既然朝廷要咱们铸币,可有铸币的模板?”

    “各位请看这里,”赵鹏拿出了纸张,弹开在桌子上,指着自己绘制的图片给王欣等人讲解,“这是几种钱币的模板图,咱们规划有十种面额的钱币,有十元金币,重一两,含金九钱五分;这是五元的金币,

    重半两,

    含金四钱七分;这是二元金银混合币,重一两一钱,外面是一圈银质,正中间有一钱重的黄金;这是一元银币,重一两,含银九钱。”

    赵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是五角银币,重五钱,含银四钱七分;这是二角铜银混合币,一面是铜,一面是银,重量三钱,其中含银一钱五分,含铜一钱五分;这是一角铜币,重量八钱,含铜六钱七分,含银五分;这是五分钱铜币,重量四钱,含铜三钱八分;这是二分铜币……”

    王欣接过图纸,放在手中仔细看了半天,然后向赵鹏行礼:“请伯爷放心,

    草民等这几日内可把模板制造出来。”

    接下来连续五日,王欣带着工匠们赶制铸币模板。五日之后,一整套铸币的模板就被他们给打造出来了。

    模板都是钢的,因为铁的熔点比金银铜三种贵金属都高,所以当熔化的贵金属倒入模板内,钢制的模板自己不会熔化。所谓的真金不怕火炼,并非是黄金的熔点高,而是指黄金不容易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黄金被火烧的时候不会发生氧化。

    但是黄金的熔点并不比铁高,因此可以用钢模具来铸造金币。

    所有的钱币都有正反两面,正面是日月同辉符号,日月同辉代表明的意思,反面是大写的数字,如十元,写着拾圆,一元写着壹圆,二元写贰圆,五元写伍圆。

    至于金银混合币和银铜混合币,原本是打算两种不同质地的贵金属采取正反面或者镶嵌的办法铸造,但考虑到技术难度高,因此直接采取了合金的方式铸造。如二元的钱币,采用一钱黄金和九钱白银混合了,再添加了一点铁之类的,看起来金光闪闪的,十分漂亮。

    浇铸钱币的时候,根据赵鹏的要求,除了含银量和含金量必要的贵金属含量之外,其他的杂质类的选择了铁和白铜,使得铸造出来的金币、银币和铜币都十分坚硬,而且银光闪闪的看起来就非常精美。

    其实所谓的白铜就是镍,早在汉朝时期,汉人就已经发现铁矿中有少量的“白铜”这种伴生物,因为不生锈,而且熔点比铁低,比铜高一些,因此被中国人当成了白铜。而这种金属当年传到欧洲,直接被当成了白银。当年因为没有发达的冶炼工业,也没有化学化工业,所以人们不知道这种金属是什么。

    当年没有专门的镍冶炼工业,只是作为炼铁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伴生物,而且不是每座铁矿都有镍的,这种被当成白铜的金属,在当年可也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金属。不过赵鹏知道,其实这种金属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铸造钱币的时候不需要添加太多,只要少量即可。

    浇铸出的一套钱币被装进精美的盒子内,赵鹏带着盒子进宫了。

    还是老规矩,进宫先找自己的未婚妻,再和公主一起去见皇帝陛下。

    走进了柔仪殿内,赵鹏见到公主,两人拥抱了片刻,赵鹏便打开了盒子。

    盒子内各种钱币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出耀眼的光芒,看起来金光闪闪的,十分璀璨多彩。

    “走,进里面去看。”赵鹏关上了盒子。

    走进室内,赵鹏打开盒子,坤兴公主迫不及待地从盒子内取出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币,放在手心掂量了一下,只觉得这枚金币挺有分量的,感觉也很坚硬,再拿起钱币仔细观察,只见这枚写着“拾圆”的金币做工精美考究,写有数字的那面翻过来,是铸有图案的一面,图案为日月同辉图案。

    “好漂亮的金币啊!”坤兴公主感叹了一声,“奇怪了,黄金不是软的吗?怎么会那么硬呢?”

    赵鹏道:“之前和你皇帝哥哥不是已经说过了,十块钱的金币重一两,含金量为九成,其余的一成是铁和白铜。为什么会那么坚硬,就是因为里面有白铜的缘故,而且添加了白铜之后,看起来颜色更好看了。”

    其实镍这种金属本来也不是这样坚硬的,而是和铜一样延伸性很好的一种金属,所以才会被中国古人称之为白铜。但是镍和铁混合之后,就变得坚硬了,掺入了贵金属的钱币中,使得钱币变得更坚硬,而且有着更加美丽的光泽,看起来比纯金纯银的钱币要好看多了。

    坤兴公主爱不释手的紧紧攥着金币:“真的好漂亮,这金币要发行出去,还真的好舍不得。”

    赵鹏笑道:“今后这些金币、银币之类的,咱们多的是,反正是要发行出去的,公主喜欢以后可以给自己留下一批做工最精美的钱币。”

    坤兴公主又拿起两元的金银混合币,因为大部分是白银的缘故,这种金银混合币的颜色比金币浅,是淡淡的金黄色带有白色的金属光芒,颜色看起来比金币还要好看一些。

    无论是铜银混合币还是铜币,看起来都非常漂亮,而铜币也不是纯铜的,而是含有白铜(镍)和少量铁,颜色金灿灿的,一看就让人爱不释手。

    两人带上钱币,去了乾清宫找朱慈烺。

    当盒子被打开之后,朱慈烺看着盒子中的钱币,眼睛都发直了:“真的好漂亮!只是这其中含金量和含银量能不能让人信服?”

    随后朱慈烺令人召来户部官员,对这些钱币的含量进行鉴别。

    半个时辰后,户部的官员来到了乾清宫,看着这一盒钱币,户部官员眼睛都直了。他把钱币一块块拿起来,先是在手中抚摸,然后用秤来称重,再用蜡烛去烤。

    鉴别了一会儿,户部官员说道:“这金币九成含金量,和我大明铸造的金锭相差无几;银币也是如此,和我大明铸造的银元宝含银量相差无几,而且做工精美,若是投入市面上,必然会大受欢迎。”

第202章 大明皇家银号

    南京钟鼓楼边上的保平街上,一座三个月前动工建造的建筑物完工了,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两层楼房,虽然楼不高,建筑结构也相对比较简易,一楼是由砖块和石头堆砌成的,二楼是砖块和木头搭建而成的,

    但占地面积却不小。

    这里原本是南京军户们的兵营,属于魏国公的产业。魏国公府被抄查了之后,这座兵营也变成了绍武皇帝的产业。原本的军户们被迁到城外。他们本来虽然是大明军户,事实上却已经沦为魏国公家的佃户,现在魏国公的田地都被收归皇室所有,这些军户也就变成了耕种皇田的佃户。

    由魏国公家的佃户转变成租种皇田的佃户,

    虽然身份还是佃户,还是和以前一样半耕半农,可是他们由军户变成了民兵,最重要的是,租种皇田,每年只需要缴纳四城的租金,任何苛捐杂税就和他们无关了,军户们身上的压力减少了许多。

    四成的佃租听起来似乎很高,毕竟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农业税税率只有二十五税一,也就是自耕农缴纳朝廷的正税为年收入的百分之四,比起自耕农的税收来,皇田佃租是高了。

    可是二十五税一,只是名义上的正税,到了明末,因为财政收入出现严重问题,朝廷不得不增加各种摊派和加饷,而这些增加的额外税收是不会落在皇室、勋贵和文人士绅身上的,因此各种摊派、加饷都压在自耕农、富农和小地主的身上,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于是自耕农、富农和小地主纷纷破产,变成了士绅文官集团和皇室的佃户,

    地主阶级向佃户收的佃租可是不低的,

    北方的贫瘠之地,收五成税收都算是很良心了。而江南的肥沃之地,佃租往往都是六成以上,甚至可以达到七到八成!

    可是问题在于,这些地主阶级收上来的佃租,又不用向朝廷纳税,所以明末才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崇祯穷得叮当响,各种藩王、勋贵和文官却富得流油。

    如今军户转变成皇田佃户,四成的皇田佃租在江南肥沃之地,可以说是很低了,而且他们缴纳了佃租之后,就不用管各种苛捐杂税,年收入剩下的六成,已经足够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了。

    皇田收入的佃租完全归内库所有,又增加了大明财政收入。

    军营内的原军户都被迁移出了南京城外,变成了皇田的佃户,

    军营就被朱慈烺和赵鹏改成了大明皇家银号。

    大院外面,

    新盖了一座门面店,那是一栋两层楼的店铺,面积极大,长宽各二十丈,内有大厅和柜台,有休息的座椅,还有大客户的休息区和专用办理柜台,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vip专区。

    门面店后面的大营已经被改成了库房、员工宿舍区、银号保卫的兵营、食堂等。

    鞭炮声齐鸣,门面店外大街上,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门面店上的牌匾被人揭开,上面一行大字:大明皇家银号。

    几名银号保卫身穿锦衣卫军余的衣服(鸳鸯战袄、黑色皮甲、六磅尖顶铁盔,锦衣卫军余没有资格穿飞鱼服的),手里拿着铁皮喇叭,卖力的喊叫:“大明皇家银号开业!和以往的钱庄不一样,把银子存入大明皇家银号,不仅不用给咱们保管费,反而还向你们支付利息!大明皇家银号也开办向商户贷款的服务,贷款利息最高不超过两分,最低五厘!”

    “把钱存入银号,不仅不用给钱,还给咱们支付利息?还是头一次听过这样的新奇事。”外面一名商人模样的中年人说道。

    另外一名商人模样的年轻人嘀咕了一句:“不会是骗咱们的吧?”

    “怎么可能?”一名气质不凡,一看就是有捐了贡生身份的商人说道,“你看银号的护卫可是锦衣卫的士兵啊,谁敢在天子眼皮下假冒锦衣卫?那不是找死吗?”

    那名有贡生身份的商人正是盐商江国茂,大明皇家银号开业,他可是第一个前来存钱的客户。要知道这些银子白白放在家里,放着也是放着,不会产生一个铜板的利息。若是拿出去放高利贷,能否收得回本都不知道。

    其实当年借高利贷最大的用户还是各种商人,那些借高利贷给交不起佃租的农民,并非是专业高利贷者干的事情,一般农民交不起佃租,都是直接欠下地主的高利贷,最终的结果是还不起的,只能把家里人卖给地主抵债。

    专门放高利贷的人才不会去赚农民那点钱,而且多半是坏账了,拿个人来抵债,这对高利贷者绝对是亏本的事情,所以专业的高利贷还是放给那些商人。

    商人总有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这时候高利贷者就出现了,以地契、店契之类的抵押,利息是九出十三归,名义上是一毛利,也就是十两银子每个月利息一两,事实上是九出十三归,也就是你借十两银子,我拿出九两给你,直接把第一个月的利息扣除了,三个月后,你还十三两银子。

    对于盐商来讲,有余钱拿去放高利贷听起来自然不错,可是高利贷可不是稳赚不赔的事情,一旦对方出现了亏损,或者船沉了,就只能用抵押的地契、店契来抵债了。有时候这些抵押物还抵不上自己的本钱,这样就亏损了。

    倘若江国茂把自己的余钱交给那些专业高利贷者打理的话,其实很不可靠。因为很多高利贷者,他们的本钱其实也是借来的高利贷,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些高利贷者还不起别人的本钱,只能跑路,那样盐商的银子就打水漂了。

    如今有了大明银号可以存钱,把银子存入大明银号内,总比拿给那些高利贷者去放贷可靠吧?利息虽然不高,可是稳赚不赔啊。

    而大明皇家银号开办的贷款业务,也引起了不少商人的极大关注。要知道做生意的人总是有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以往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去找高利贷者借银子,利息九出十三归,也就是借高利贷者九千两银子,三个月后要归还一万三千两。

    若是赚钱了还好办,倘若一次没赚到钱,一旦亏本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九出十三归,三个月后还不起这一万三千两的话,这一万三千两全部计入本金,继续计算利息,每个月就是一千三百两的利息,再三个月后,就是一万六千九百两,然后还不请了,继续以这个数字计算利息,这样利滚利下去,一辈子都还不起了,只能说把地契和店契都给了别人。

    问题是,地契和店契给了别人,肯定是抵不上利滚利的本息的,高利贷者还有权向他们要债。这样的话,就只能流亡南洋,或是逃去满清的地盘上了。

    银号的大门打开了,一队队香艳美人从大门内走出,站在银号大门口。这些美女都是从秦淮河请来的各青楼头牌,来为大明皇家银号呐喊助威的。

    “那不是陈圆圆姑娘吗?”几名读书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第一排的一位高挑女子。

    见到陈圆圆,那些公子哥一下就来了兴致,纷纷涌上前。

    “那个不是媚香楼的新来清倌儿吗?”

    “那不是幽兰馆新来的头牌吗?”

    “那是水绘园新来的清倌儿!”

第203章 大额银子业务

    江国茂第一个走进了大明皇家银号内,这次他是带了二十万两银子来存钱的,银子就放在外面的车子上,车上装满了银箱,里面装满了银锭。

    二十万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足足有一万两千五百斤,

    装满了十辆大车。车就停在大明皇家银号的门外,有专门的几名商队护卫高手看管。

    江国茂走进大厅内,一眼就看到了身穿紫色飞鱼服,头戴无翅乌纱帽的赵鹏。

    “伯爷!”江国茂连忙行礼,“您怎么亲自在大厅迎接草民了?”

    赵鹏笑道:“江掌柜乃我大明皇家银号第一位客户啊,咱们又是老搭档了,既然你来了,

    俺也得放下身段亲自迎接,

    才显得诚意。既然你是大储户,那就是咱们的第一个vip客户了,里面请。”

    “什么?什么vip?”江国茂愣住了。

    “额,那是泰西欧罗巴的英格兰语,意思就是最尊贵的客户的意思。”赵鹏一边说着,一边把江国茂请到一间上面挂有“至尊vip”牌子的房间内。

    走进房间,里面摆着茶几、茶盘、茶具和炭炉,墙边还有一口大木桶,木桶上面有个开关,赵鹏拿起茶壶放在开关下面,拧开开关,木桶内的水自动流入茶壶。他对江国茂说道:“这里面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水,是杭州运来的虎跑泉泉水,虎跑泉的泉水配上杭州龙井,这才正宗。“

    江国茂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是外面有人在柜台前排队,于是他不解地问道:”为何别人在外面排队等候,

    而我却能坐在里面泡茶?“

    赵鹏笑道:”因为你是vip客户啊,所以你不用和别的人一样在外面排队,你可以到里面来,由我这个银号三掌柜的亲自接待你,而别的客户,只要一般的柜员就能接待了。“

    ”伯爷还是第三号掌柜啊,那大掌柜,二掌柜是谁?“江国茂问道。

    ”既然叫皇家银号,那么大掌柜自然是陛下了,陛下日理万机,当然不可能亲自来,平日里由韩公公韩赞周公公来代替陛下出面;二掌柜的是公主殿下,俺只能是三掌柜了。“赵鹏笑道。

    江国茂问道:”听说你们的利息是八厘,虽然比起民间利是钱来低了许多,可是稳赚不赔啊。我今天是慕名而来,来存银子的,请问伯爷,我的银子什么时候可以存进去?“

    赵鹏回道:”这样吧,俺陪你一起,咱们到外面,让锦衣卫带着你的人把车拉进大院内,然后当众清点银子,

    清点完银子,咱们再回来泡茶。“

    说完,赵鹏站了起来,江国茂也连忙站起来,两人走出门外。

    门外停着悬挂着”康山堂“旗号的一溜十辆大车,每一辆大车边上都站着一条黑衣大汉。这些汉子一看就十分彪悍,个个精壮无比,太阳穴凸起,一看就知道是武功高强之人。

    江国茂对那些大汉喊道:”伯爷来了,准备把车赶到院子里面去。“

    赵鹏也对门外负责保卫工作的锦衣卫大喊道:”去开门,把江掌柜的车队引入大院内。“

    外面的锦衣卫走到大院院门跟前,冲着门口的一名岗哨喊道:”开门!“

    ”腰牌!“哨兵喊道。

    锦衣卫取出腰牌,递给哨兵。哨兵看了腰牌之后,然后打开了大门。

    十辆装满银子的大车缓缓进入了大院内,然后哨兵又关上大门。

    大院内,一群锦衣卫围了上来,围住了大车。只听到赵鹏转头江国茂说道:”江掌柜,可以开始清点银子了吧?“

    江国茂点了点头,对那些押车的大汉下令:”开箱验银!“

    黑衣大汉们把车上的箱子搬了下来,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装满了银锭。

    赵鹏对一名锦衣卫喊道:”把王小公公和刘姑娘叫过来。“

    那锦衣卫”诺“了一声,转身走进了银号门面楼的后门。过了片刻,这名锦衣卫带着一名小太监和一名宫女走了出来。不过今天这两人都没穿宫内的衣服,而是穿着特制的银号工作人员服装。小太监穿着一身整洁的黑色丝绸长炮,宫女则穿着一套白色衣裙,手里还捧着一本本子。

    黑衣大汉们开始清点银子,他们把点过的银子交给锦衣卫,锦衣卫接过银子继续清点。同时,还有专门的人对银子的成色进行了鉴别。

    清点出多少银子,那名宫女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数字,然后那名太监就从袖子中取出印,在本子上宫女写字的地方盖下一个印章。

    二十万两银子,既要清点数量,还要坚定成色,还要称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锦衣卫、银号工作人员、内库的太监和宫女等人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快到中午了,才清点完毕。

    最后,那名宫女把每一张纸上的数字相加,之后得出了十九万两九千九百三十五两的数字,然后在一张纸上记录了数字,再签字。那名太监取出印,在上面盖下了一个印章。之后,宫女再把这张纸张递给赵鹏。

    赵鹏接过纸张,递给江国茂:”江掌柜的,这是清点银子的数目,请过目。“

    江国茂接过来一看,对上面的数字并无异议,他带来的二十万两银子其实也没那么准确,何况还有成色的问题,这些在存入银号的时候也要打一个折扣。他转头对那些黑衣大汉喊道:”你们去对面的茶馆等我。“

    随后江国茂带着记录了数字的纸片,跟在赵鹏后面,从营业楼的后门进入。进入楼内,江国茂看见营业厅内已经挤满了人,不过排队的方式比较新奇,并非是站在柜台前排队,而是每个人都坐在椅子上等候,等候叫号,叫到号的就去柜台前办理。

    从外面大门进来的每个人,都会在门口的锦衣卫那领到一张写有数字的纸张,然后就能坐在营业厅的椅子上等候,等到叫到纸张上的数字,就能去柜台办理了。

    两人回到vip客户房间内,开始泡茶,谈业务。

    坐下来后,赵鹏对外面大喊了声:”陈新元!“

    一位少年走进房间,赵鹏对他说道:”你去叫一名柜员过来。“

    陈新元”诺“了一声走了出去,过了片刻,他带着一名身穿白色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那女子走进了门内,向赵鹏福了一福:”民女参见伯爷!“

    ”我说过多少次了,在银号内办事,除了见到皇帝陛下之外,见了其他人都不必行此大礼,包括韩公公和公主殿下。“赵鹏说道。

    随后,赵鹏让江国茂把手中的纸张交给那女子。

    ”小曾,去给江掌柜的开一张二十万的银票。“赵鹏对那女子说道。

    那女子带着纸张走了出去,过了不久,她就带着一张上面写着贰拾万两银子字样的银票回来了,毕恭毕敬的双手把银票呈给江国茂:”江掌柜,这是您的银票,您还需在上面盖上您自己的印章,然后我们再在您的印章边上再盖个印章。“

    江国茂接过银票,只见这张银票做工十分精美,上面印刷了复杂的花纹,这是雕版木版印刷出来的银票,上面有精美的图案,还有银票的编号。

    赵鹏说道:”银票还有水印,别人很难仿制咱们的银票的。此外,还有您江老板自己知道的一个密押口令,有一样对不上,就取不出银子的。“

    所谓的密押口令,就是当年的密码。其实当年的钱庄已经有密码了。而水印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其实早就有这个东西了。

    银票上面还要盖上江国茂自己的个人私章,去银号取银票的时候,江国茂也要带上私章,只有他身上的私章和银票上的印章对上了号,再对上密押口令,才能取出现银。

    密押是写在银票上面的,但是上面的字和代表的意思不同,一般人看到那些字就像是看天书,只有银票的主人和银号的柜员才知道那些字的意思。

    给江国茂办理完存入二十万两银子的业务之后,赵鹏告诉江国茂:”咱们大明皇家银号不仅在南京有门面店,在扬州、苏州、杭州、淮安、徐州都有门面店,将来还将会在武昌、长沙、广州都有银号的门面店,你拿着银票,到了任何一地大明皇家银号,都能取出现银出来。只不过异地取银子的话,我们要收一个千分之一的运费。“

    千分之一,二十万两就是两百两了,但是对于一个商人来讲,这点银子不算什么,总比随身带着二十万两现银划算得多。

    最后,赵鹏又说了一件事:”其实二十万两的银票你取现银的时候,可以不用全部取出,譬如说你可以取出两万两,那么柜台就会给你换一张十八万两的银票,这比别的钱庄可是方便多了。“

第204章 银元的流通

    “怎么给的是鹰洋,不是银元宝?”正当赵鹏和江国茂在vip房间内交谈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

    赵鹏和江国茂两人站起身来,走到外面去。问了大厅内担任保卫工作的一名锦衣卫,才知道柜台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一名客户前来办理贷款业务。他的地契、店契都审核通过了,银号还派了人去了他的田庄和店铺现场实地查看了以后,收下他的地契和店契,

    按照合约书给他放了一千一百两银子的贷款。这一套程序从头到尾很快,一个上午就办完了。

    可是这名商人拿到现银的时候,才发现拿到自己手中的银子不是银元宝,而是一块块银元。他一时没仔细看,还以为是佛朗机人的鹰洋,于是喊叫了起来。

    其实当年大明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贸易的时候,

    也是收过银元的。但是银元的重量和大明的一两相差极大,

    在国内流通的时候不便于结算,因此大明收到的鹰洋都给熔成了银锭,

    再制成便于分割的银元宝和碎银子。

    当年人们购买货物,结账的时候比较麻烦,取出银子结算,对方要找钱,就是直接切割下来一块碎银子,或者是找碎银子给买家,若是还有零头,就用铜板找回去。商家都要准备好秤,以便于称银子的重量。

    柜台的柜员向这名商人耐心的解释道:“这位客官,这不是鹰洋,是咱大明皇家银号发行的银元,除了银元,还有金币和铜币,您仔细看,

    上面有大明皇家银号几个字,还有日月同辉图案,每一块银元重一两,

    一元就是一两,和银元宝、碎银子一样可以用的。”

    “我只怕买货的时候,店家不肯收,非要让俺换成银锭或碎银子。”那商人道。

    柜员耐心地说道:“客官,您不必担心银元用不出去,店家肯定会收的,若是店家不收,您再回来兑换成银锭。”

    就在此时,背后传来了赵鹏的声音:“给他换一千两银元宝,剩下的一百两,换成银元给他。”

    “伯爷?”柜员看着赵鹏,犹豫着要不要给商人换。

    “怎么?连本伯说的话都听不进去了?”赵鹏脸色一版。

    “诺,小的这就给这位客官换。”柜员连忙回道。

    不一会儿,满满一箱的银元宝就给这位商人准备好了。虽然只有一千两的银元宝,而剩下的一百两银子给的还是银元,但这名商人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外面的高利贷都是九出十三归,每个月的利息都是一毛利,

    而这里是贷款三年期限,

    利息一分,借一千一百两银子,每个月利息才十一两,三年下来利息才三百九十六两,而且还是分期还款的,每个月还款四十二两银子。

    这样的贷款已经是非常便宜了,一个月才还四十二两,三年还清,对于商人来讲毫无压力。那么低的利息借到了一千一百两银子,就算是拿到一百两不能用的银子,也不吃亏,外面高利贷砍头息都不止那么多。

    于是这位商人欣然收下了一千两的银元宝和一百两银元,其实不是一百两银元,其中有五十元的银元,还有五块金币,加起来刚好一百两银子。

    贷款到手的商人心情大好,这是一位东林党豢养的海商,他刚好是一笔资金周转不灵才来贷款。拿到银子后,他准备去进一批生丝贩卖到东海对面的东瀛去。

    这名商人心想:既然那一百两当成碎银子用,那不如去对面的酒楼请几位合伙人好好的吃一顿大餐,看能不能把这些碎银子花出去。

    商人让人把满满一箱的一千两银子先送回自己的商号去,自己身上带着一袋子钱币,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在身上又揣了二十两碎银子,随后坐上车往南京城有名的清江楼走去。

    这位商人到了清江楼后不久,负责送银子回去的伙计带着商号内的几名掌柜就赶到了。刚刚好八个人,上了清江楼二楼的一间临江的雅座包间,点了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等酒足饭饱,结账的时候,这名商人问店小二:“多少两银子?”

    店小二回道:“客官,一共七两银子。”

    商人从怀里摸出了钱袋子,打开钱袋子取出七块银元:“这个可以结账吗?”

    “客官您稍后,小的这就把掌柜的叫来。”店小二道。

    不一会儿,掌柜的上楼了。他看着前面的银元,先是把银元拿起来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然后在手心掂量重量,最后让人称重。称完了重量后,对商人说道:“可以的,刚好七两银子。”

    这位商人花出了七两银子的银币,当晚又去了一家青楼消费,只一个晚上,剩下的九十三元银元和金币就全部花出去了。

    大明皇家银号开业的这一天,也刚好是南京新军和锦衣卫发军饷的日子。

    “发军饷了!”王全和何兴等人兴冲冲的来到军营账房领军饷。不一会儿功夫,他们就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军饷。

    “怎么是这种东西?”看着到手的银元,何兴问道。

    账房先生道:“今后发军饷,发的都是银元了,一块银元刚好是一两,以后交易不要切割银子了,用起来方便得多了。”

    “可是店家能收咱们的银元吗?”何兴问道。

    “收,怎么不收?咱们的银元成色好,使用又方便,怎么会不收?”账房先生道。

    众锦衣卫将信将疑的带着刚刚领到的军饷,前往粮店给家里人买米。走进了粮店,他们要了一石大米,掏出两块银元结账。

    店小二和掌柜的先是鉴定银元成分,然后称重,称完重量后,收下了银元,一石大米就让何兴给扛回去了。

    王全道:“各位兄弟,俺无家无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今天发了军饷,俺请各位兄弟们好好的喝一顿!”

    何兴笑道:“兄弟,你还是省着点花吧,留点银子娶青竹姑娘用。”

    王全道:“无妨,平日里在军营内又不能喝酒,今日发了军饷,俺花点银子请各位兄弟,反正俺是猎鹰队的,军饷还算比较高,今天俺做东了,请各位兄弟。”

    一行人来到北市楼,酒足饭饱,王全拿出了银元结账,一共消费了三两银子,他每个月的军饷是五两银子,这可是一下就去掉了一大半了,不过他没有丝毫心疼,反而为这种银元在市面上大受欢迎而感到高兴。

    发了军饷的南京新军和锦衣卫们在南京城内大肆采购货物,消费银子,这些新发行的银元很是大受商家的欢迎,但是还是出现了找银子的现象,银元无法切割,商人们只好拿出自己的碎银子,从上面切割下来几钱找还给当兵的,再有零头,就用铜板找钱。

    “张掌柜的,你怎么不去银号换点零钱?有了零钱,以后就不用切割碎银子了,也方便多了。”这时候对门一家布店的老板走了进来。

    酒楼掌柜担心的说道:“我倒是听说过大明皇家银号发行了零钱,有五钱银子的,两钱银子的,一钱银子的,还有折合一分银子的铜钱,两分银子的铜板,可是我还是不大放心啊。”

    布店老板笑道:“既然是大明皇家银号,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成色肯定是足的,张掌柜你看,这些银元做工多精美啊?而且每块都比市面上的银元宝成色更足,毕竟是大明皇爷的颜面啊,若是造假,陛下不丢脸了?”

    张掌柜担心的说道:“俺不是怕陛下造假,陛下肯定不会,只怕市面上的一些小人造假啊。”

    布店老板笑道:“造假就是让皇帝陛下丢脸,那不是死罪吗?谁敢造假啊?”

第215章 军饷货币流通

    也就在南京新军和锦衣卫发了军饷,银元和金币开始进入市场流通的时候,黄得功和高杰的江北两镇(本来的江北四镇,刘良佐已经被杀了,刘泽清叛逃去投靠了大清)也发下军饷,同南京新军和锦衣卫的军饷一样,都是发的银元和金币。

    派遣去同左良玉谈判军饷事宜的陈子龙已经到了武昌,

    听说是朝廷派来同自己商议军饷事宜的,左良玉也不敢怠慢,举行了比较隆重的接待仪式。

    陈子龙见到了左良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把左良玉开出的两百万两银子的军饷给压低到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一百二十万两?”听到陈子龙回报的军饷数字,朱慈烺愤怒的说道,“左贼坐拥湖广富庶之地,原本楚王的肥沃田地都归他所有了,

    湖广赋税基本上被他截留了,还有脸向朕要那么多银子?依朕看,十二万两银子给他都嫌多了!”

    “陛下!”边上的赵鹏劝道,“一百二十万两还是给左贼吧,此乃缓兵之计,今年给他军饷,明年咱们兵也练成了,还用再给他吗?陛下,如今我大军尚未练成,还是先忍忍吧。更何况,咱们也刚好利用飞左良玉发军饷的机会,把咱们的钱币推送道湖广一带,让湖广士绅军民百姓都知道咱大明皇家银号的银元和金币,这岂不是利用左良玉帮咱们打了广告?”

    “广告?什么意思?”朱慈烺不解道。

    “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因为目前湖广一带知道咱大明银号的人不多,咱们就借助这个机会,

    向湖广一带的广大百姓告知这件事,这样就刚好把咱们的金币银币在湖广打开了销路。而左贼手下的士兵用上咱们给的军饷之后,

    必然会那种钱币去消费,也就让咱们的钱币在湖广进入流通。”赵鹏向朱慈烺做了一番解释。

    “虽然钱币是咱们自己的银号铸造的,可是毕竟都是真金白银啊,朕拿出去喂左贼,心中实在是不甘啊!”朱慈烺感慨道。

    赵鹏笑道:“陛下,只要咱们大明银号的钱币在市场上大量的流通开来,在暗度陈仓以发行小额银票的方式发行纸币,那样咱们要多少银子就有多少银子了,还在乎这一百二十万两?依臣看,这一百二十万两暂时稳住左贼,给咱们争取到一年时间还是很划算的。”

    最终朱慈烺还是答应给左良玉拨发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军饷,三日之后,这批军饷装上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驶往武昌。

    船队中,除了一艘是给左良玉运送军饷的运银船之外,另有十多艘船只是运送火炮、鸟铳、冷兵器、铠甲等武器的船只,那些船只是开往襄阳同李自成贸易的船只。

    运输军火的船只还有许多空舱位,这些船只抵达武昌之后,将会就地购买粮食,装船之后随着军火一起送到襄阳,

    连粮食和军火一起卖给李自成。

    等那些同李自成贸易的船只返回南京的时候,船上将会装满黄金白银,这些黄金白银送达南京,又会进入内库,然后交给造币厂铸造成金币银币再流通到市面上。

    果然不出赵鹏所料,这批银元金币给左良玉的士兵发放下去之后,立即被左军士兵拿去花销,于是这些钱币就流入了湖广的市场上。

    金币银币在湖广的市场上,口碑和江南市场上一样,做工精美、用料十足、使用方便的钱币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逐渐的人们就习惯了使用这种不需要鉴定和称重的钱币,这样对于商家和顾客来讲,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事。

    当然了,随着钱币在市场上的大量流通,不少铸造假币的不法分子也出现了,这些不法分子以少量白银内掺入铅和铁来假冒银元,以少量黄金内掺入铅和铜来假冒金币,以此牟取巨额利润。当假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锦衣卫很快就盯上了这件事。

    多地出现的假币案接连宣布告破,各地衙门的捕快纷纷出动,大批铸造假币的不法分子被逮捕,随后送入大牢中。

    铸造假币在历朝历代都是重罪,这些不法分子被逮捕之后,地方官员立即对假币案进行审理,那些铸造假币的家伙被没收家产,送上了断头台。

    市场上流通的钱币是活的,不久之后,不仅大明的控制区内大量流通大明皇家银号铸造的钱币,就连李自成的控制区、张献忠的控制区、大清控制区,甚至是朝鲜和日本,也开始大量的出现了大明皇家商号铸造的货币。

    大明皇家银号所在的大院外面,一座牌匾上写着“拍卖所”的店铺开业了,另外一座建筑物上的牌匾揭开之后,牌匾上写着“聚宝楼”几个字。除了这两座规模最大的建筑物之外,还有一座不是很起眼的小店面上,挂上了“大明日报社”的牌匾。

    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大明日报社”几个字却显得这家小店铺来头不小。

    凌晨寅时,也就是相当于凌晨三点,大明日报社开业了,日报社门面店后面的院子内,有一排小房子,房子内坐着一排排工人,工人们把一个个铅活字按照顺序排入版面之中,然后覆盖上一张蜡纸,再用一个特殊的机械压紧了蜡纸和活字,这样蜡纸上就刻出了字。

    随后蜡纸被铺在一台手摇式印刷机的滚筒上,工人摇动手摇式印刷机,随着纸张一张张的送入手摇式印刷机内,出来了之后就变成了一张张印刷有“大明日报”几个大字的报纸。

    卯时,早晨五点,报社外面已经挤满了北方下来的流民儿童。

    大院的门开了,孩童们纷纷涌入了大院内。

    一名锦衣卫拉开嗓门对这些孩童说:“各位把自己的路引或户籍证明押在报社内,然后一个人拿上一百份报纸去卖,一份报纸售价两个铜板,卖出两份报纸,可以拿到一个铜板的抽成。傍晚酉时,带上没有卖完的报纸和卖报所得的铜板回报社交差,再取回你们的路引或户籍证明。”

    孩童们排着队,有人给他们一个人发了一叠报纸,然后让他们去走街串巷的叫卖报纸去了。

    “大明日报!今日发行,内容众多,您可以知道南北方发生的事情,可以知道北方闯贼和建奴的交战情况!还有连载小说。”报童们走街串巷,开始卖力的叫卖报纸。

    这年头,识字的平民百姓并不多。但是在南京京城,识字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购买报纸的对象多半是士绅和读书人,还有酒楼、茶馆的老板们,也是购买报纸的客户。尤其是茶馆的老板们,他们买到了报纸,可以交给说书先生,由说书先生把报纸上的内容说给不识字的老百姓听。

    南京国子监前,郑森和几名监生听到外面的吆喝声,连忙走了出来。

    “报纸多少钱一份?”郑森问道。

    “两个铜板一份。”报童怯生生地回道。

    “给我来一份。”郑森递上两个铜板。

    接过报纸,郑森一下就被报纸上各地生丝、茶叶、陶瓷价格给吸引住了。这些商品的价格,对于郑家海商来讲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216章 玻璃制品

    距离崇祯十八年新年越来越近了,过了崇祯十八年的新年以后,大明朝廷将会改元绍武元年,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年前,南京新军的兵营都已经全部完工了,大营共分为二十多个营区,每个营区有五十间漂亮的砖瓦营房,

    一座营区居住五百人,每十二名士兵居住一间大房子,各军官有自己的小单间,营区内有一座公共澡堂,一座食堂,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各楼房和营房都有公共卫生间。

    二十多座营区都有道路通往中间的大型综合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内有三层的军官办公楼,

    一座大型会场兼讲堂,一条商业街,还有一座学校。

    学校是提供官兵们的家属居住的,兵营周围有家属居住区、铸炮厂、钢铁厂、玻璃厂和水泥厂等各种新建的工厂。

    赵鹏带着朱慈烺、坤兴公主和韩赞周等人走进了兵营内一座大门上没有牌子的工厂。

    “别的工厂都有挂牌,为何偏偏这座工厂就没有挂牌?”坤兴公主好奇的问道。

    赵鹏轻轻揽住坤兴公主的腰,在她耳边吹了口气,轻声道:“公主殿下,这里面造的可是咱们的赚钱利器呢,是赚钱的秘密武器,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于人。”

    “什么东西那么神秘啊?”坤兴公主眼中流露出期盼、好奇的神情。

    朱慈烺哼了一声:“不就是透明琉璃吗?有什么稀奇的?”

    “陛下此言差矣,您看到了自然就明白了。”赵鹏故意卖了个关子。

    走进了透明琉璃厂内,只见工人们按照匠头王欣的指导,把石英砂倒在筛子上不断摇晃,一些黑色的杂质从筛子中漏了下去,落在地上,最后留在筛子上的是颗粒比较大的沙子。随后他们把沙子和碱土、过滤过的石灰石碎片混合在一起,烘干了后送入炉胆中。

    炉火熊熊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

    朱慈烺发现这些炉火并非是用煤或者木炭燃烧的,而是通过一根铁管连接的一口炉子,工人只要拧开开关,再点燃了一张纸,放在炉口上一凑近,炉子里面冒出蓝色的火焰。之后炉子的炉门被关闭上了,然后由一名工人摇动手摇式鼓风机,不断啊新鲜空气送入炉子内。

    “这炉子不用烧煤,也不用烧木柴和木炭,烧的是什么?”朱慈烺好奇的问道。

    赵鹏回道:“这炉子烧的是炼焦厂炼焦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气体,泰西欧罗巴人称之为瓦斯,咱们叫它煤气,这种气体拿来烧炉子,温度可以轻松达到熔化钢铁的温度。”

    炼焦厂就是为了钢铁厂服务的,练出的焦炭可以用来炼钢。而炼焦的时候,炉子内会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这些气体被赵鹏下令收集起来,用来提供给玻璃厂炼制玻璃所用。因为烧制玻璃的炉子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无论是木炭还是焦炭,都要专门的高炉才能达到这样的温度,

    而焦炭是用来炼钢铁的,

    炼焦产生的“废气”就刚好用来炼制玻璃。

    由于炉子和外面隔热,因此炉内的温度非常高,炉子的温度高到可以把钢熔化的地步。

    炉膛上方的l炉胆内的原料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红色的液体,液体流入槽内,一名学徒在王欣的指挥下,不断的对灼热的熔液进行搅拌。

    其实欧洲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造出平洁内无气泡的玻璃,只有威尼斯的玻璃工匠才能做得到这样,当年的欧洲人都以为威尼斯工匠一定掌握了什么机密,所以造出的玻璃内中没有气泡。后来商业间谍费了很大的劲,才窃取到威尼斯玻璃匠的秘密,最后拿到秘密的欧洲人哑然失笑,原来秘密就是两个字:搅拌。

    通过搅拌,可以让熔化的玻璃熔液流入很大的一块平板型模具内,从而制出大块的玻璃板。而这个技术,目前欧罗巴人都还未掌握,原本的历史时空中,直到一六八八年,欧洲人才掌握了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

    这时候的欧洲还要四十多年才能制出大块平板玻璃,而赵鹏的玻璃厂已经可以制造了。

    其实很多技术也就是薄薄的一张窗户纸,不捅破的时候没人知道,捅破了才知道原来这些所谓的技术就是那么简单。

    灼热的玻璃液体倒入一口口耐热的容器内,等到玻璃熔液变成粘稠状时,有工人拿着一根管子伸入容器内,以铁管挑起一部分粘稠的液体,再用嘴对着铁管的一端拼命吹起,玻璃液体就像是吹泡泡糖一样被吹了起来。

    为了不让已经吹出来的玻璃掉下来,还要一边吹的时候一边转动。

    过了一会儿,已经开始稍微有些变硬的玻璃被放在铺着青石板的平台上,等到完全冷却,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透明玻璃瓶就出现在人们面前。

    “哇!”坤兴公主兴奋地惊叫了起来。要知道这些玻璃瓶在这个年代的大明可是无价之宝啊,当年的透明玻璃瓶,可以卖出水晶瓶一样的高价,这些玻璃瓶随便一个拿去卖钱,都可以卖出不少银子。那么多玻璃瓶,岂不是大明就要发大财了?

    这时候,另外一边制造出一块块的玻璃板,看着长两尺、宽一尺的大玻璃板,朱慈烺的眼睛都发直了:“那么大块的透明琉璃板,这得多少银子啊?朕只知道小时候宫内一块不到一尺见方的透明琉璃板据说都是价值连城的。”

    “东西多了以后就不值钱了,现在趁着别人还不知道,咱们可以好好的大捞一笔!这些透明琉璃可以卖到建奴那边去,也可以卖去东瀛,卖去朝鲜,也能卖去南洋给泰西人。”赵鹏微笑着说道。

    一部分玻璃板被工人们送到了隔壁的一间车间内,赵鹏也带着朱慈烺和坤兴公主走进车间内。

    只见车间内的工人们把玻璃板小心翼翼地擦洗干净,然后放在墙边。另外一边,有人把磨碎的银粉倒入液体内,搅拌均匀,然后均匀的涂在玻璃板的一面上,涂上去后,再往上面涂上一层液体,没过多久,玻璃板就变成了银白色闪闪发光了。

    工人又在镀银的那一面涂上了一层铜黄色的漆,其实那不是油漆,而是用镀铜的办法覆盖住镀了银的玻璃板,以保证里面的银粉不会脱落。

    赵鹏拿起一面大约两尺长,一尺宽的已经与两日前完工的镜子,这面镜子已经安装上木框了,有周边凸起的木框保护,玻璃镜就不容易破碎。

    当镜子立在坤兴公主面前的时候,她目瞪口呆地看着镜子内的一位宫装美人,嘴巴张得老大的,过了许久,才呆呆的问道:“这是镜子?镜子里的是我自己吗?真的好清楚啊!”

    这当然是坤兴公主第一次照那么大的玻璃镜了,第一次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全貌,把她自己给震惊到了,镜子里的自己是那么美丽端庄,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质。

    以前用的都是铜镜,清晰度远不如玻璃镜子。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晰的自己,坤兴公主自然是兴奋异常。

    “这种大镜子目前只有两面,一面给公主殿下了,另外一名给陛下。这两面镜子目前都是非卖品,不对外出售的,”赵鹏说道。说着,他走到货架跟前,拿下一面小镜子,指着小镜子说:“这种才是咱们准备出售的镜子,陛下您看,这种镜子一面可以卖多少银子?”

第217章 透明琉璃拍卖会

    小镜子不大,是圆形的,直径大约半尺左右,但做工精美,镜面光洁,看起来十分清晰。朱慈烺估算了一下,说道:“这种镜子一面怎么说也可以卖个十两银子吧?”

    赵鹏笑道:“陛下好眼力,差不多可以卖十两银子一面,咱们可以优惠一些,一面镜子只卖八两银子即可,其实一面镜子的成本也即是一两银子。”

    后世的镜子后面的涂料是镀铝,成本低得多了。而赵鹏制造的镜子后面镀的是银,因此成本还是比较高昂的,一面小小的镜子放在后世,也就是几块钱人民币,但是采取镀银的镜子,一面镜子的成本价大概是一两银子左右,可以卖八到十两银子。

    除了镀银的缘故比较贵,还有这时候生产玻璃的成本也不低,所以一面小小的镜子成本就差不多要一两银子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铝,若是采取镀锡和水银的话,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但是水银有毒,在制作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制造镜子的工人中毒。赵鹏可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黑心商人,从工人们的身体健康角度考虑,他采取了成本更高的镀银镜子。

    其实在这个时代,最贵的东西不是镀在镜子背面的一层银子,而是玻璃本身。

    这个年代的一些大户人家家里有银镜,就是用银子打磨成的金属镜子,价格可不便宜,但是清晰度肯定不如玻璃镜子。

    一面玻璃镜拿出来,可以卖到纯银镜子的价格。在江南,有钱人多的是,根本就不怕这些镜子销售不出去。

    朱慈烺和坤兴公主准备起驾回宫的时候,赵鹏令人把当今世上仅有的两面大玻璃镜子小心翼翼地装入一口大箱子内,还加了很多层厚纸保护,封箱之后,把箱子送入宫内。

    回到兵营内吴小妹居住的小院子内,当吴小妹笑颜如花迎上来的时候,赵鹏就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枚圆形玻璃镜子递上去。

    吴小妹接过丝绸包,打开来一看,只见里面躺着一个半尺见方的琉璃镜子,镜子上,自己的容颜十分清晰。吴小妹顿时心花怒放,小心翼翼的把镜子收紧怀里,又把脸凑了上前,在赵鹏脸上留下一个香吻。

    “那么贵重的礼物,妾身不知该如何感谢伯爷。”吴小妹按耐不住心中的欢喜说道。

    赵鹏一把揽住了吴小妹的纤腰:“让俺好好的抱抱你。”

    “讨厌,你就没句正经话。”吴小妹红着脸跑开了。

    三日后,是腊月二十二了,很快就是小年了。就在这一天,大明皇家银号对面那座写着“拍卖所”的店门门开了,有人从内中抬出一块大木牌,牌子上写着:“透明琉璃拍卖会”几个大字。

    大明日报早就把今日要开透明琉璃制品拍卖会的广告发出去了,自从大明日报问世以来,这一个多月来报纸的生意非常好,京城无论是士绅官员、商人武夫,落地书生,还是认得几个字的小地主之类的,都很喜欢大明日报。

    因为从报纸上可以看到最新发生的大新闻,譬如说建奴在潼关又打了一个大败仗了,譬如说建奴分出一部分兵力攻打朝鲜了,譬如说鲁王又一次击败了假建奴了等大新闻,也有各自小道消息,最多的是秦淮河哪个歌姬又看上某位书生了,某青楼的某个头牌思春了之类的八卦新闻。

    最深受各茶楼欢迎的,还是大明日报社连载的小说,目前正在火爆连载的是一部叫什么《射雕英雄传》的武侠小说,各大茶馆把每日连载的内容都请了说书先生来说了出来。

    透明琉璃制品拍卖会的消息广告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京城达官贵人、各路商人的极大兴趣。达官贵人只是单纯的想给家里添加一些奢侈品,而商人却灵敏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尤其是郑森这样的大海商大海盗的儿子,更是迫不及待的赶来想要目睹透明琉璃制品,试图从中发现商机。

    早上巳时,九点钟,站在门口的锦衣卫和宫女拉开了拦住门开的绸布条,早已守候在外面的人们立即涌入了拍卖所大厅内。

    郑森第一个走进了大厅内,进入大厅内,就见到摆放在铁栅栏后面的各种展品,展品柜用铁栅栏同大厅隔开,里面摆放着各种晶莹剔透的透明琉璃制品,有水晶一样的透明琉璃瓶子,又造型别致的透明琉璃灯罩,有银光闪闪的透明琉璃镜子,还有各种颜色的透明琉璃杯子等展品。

    走进大厅的人们见到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展品,纷纷发出一阵惊呼声。

    “天啊,这里任何一个展品可都是价值连城啊!”一名三品文官模样的官员惊叹了一声。

    “真是奇怪了,不知道皇爷从哪里搞来了那么多珍惜玩意儿。”一名商人说道。

    一名海商模样的人说道:“听说这些是陛下从佛朗机人那买回来的珍稀玩意儿。”

    “也不对,新皇登基之后就酷爱抄家,抄了不少勋贵和歼商的家了,那些家伙富可敌国,谁家里还不是有几件珍稀之物啊?”一名武将模样的人说道。

    饶是郑森见多识广,也惊呆住了,他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多珍稀琉璃制品?这还是第一次见过。也不知道这些珍稀之物是从哪里来的,毕竟这种高等级的商业机密,赵鹏只会对皇帝和公主说,其他人一概不知,就连郑森这样的小兄弟,他也没有告知过。毕竟他同郑森之间只是商业合作伙伴,而皇帝和公主,才是自己的家人。

    所有人进入了拍卖所的大厅内,这座拍卖所的大厅面积很大,长宽足有二十五丈,足足可以容纳上千人坐在里面。大厅内中间摆放着一张张椅子,参加拍卖会的客户们坐在椅子上。拍卖大厅的前方正中间有一座木头台子,约有一尺高左右,台子上放着一张桌子,桌子后面还有三张椅子。台子的后半部分,摆放着即将拍卖的货品。

    赵鹏、韩赞周和王欣走了进来,在中间的桌子后面坐了下来。

    “各位来宾,明日便是腊月二十三了,北方的规矩,明日便是小年,南方的规矩,后天是小年。在这小年前夕,本伯精心准备了这场拍卖会,请各位都来参观,若是有中意的,可以购买回家,当成新年的吉祥物。”赵鹏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铁皮喇叭,拉开嗓门喊道。

    接下来,是韩赞周说了一番话,最后是王欣站起来,拿起铁皮喇叭,指着身后的一口带有各种花纹的透明琉璃花瓶说道:“第一件拍卖物,水晶琉璃花瓶,起拍价一千两银子!”

    两名锦衣卫抬起玻璃花瓶,放在桌上。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那个玻璃花瓶上,只见这透明琉璃的花瓶没有一点杂质,晶莹剔透,花纹图案精美,一看就不是一件俗物。这样的精品开价一千两银子,真的不贵。其实赵鹏心中有数,这个玻璃花瓶成本价不过才几两银子。

    “一千一百两!”有人大喊了一声,亮出了牌子。

    “一千二百两!”另外一人不甘示弱的喊道,也亮出了牌子。

    “一千三百两!”马上有人亮牌又喊出新的价格。

第218章 火爆的拍卖会

    “三千两银子!”终于有人喊出了一个最新的高度。众人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喊到这个价格的正是怀远候常延龄。

    会场上,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再敢和这个家伙竞拍了,毕竟三千两银子的数字也太可怕了,明末江南地价一亩地大约是四到五两,三千两银子可以购买六、七百亩地了。一掷千金的人没几个,能出价出到三千两银子的人不是一般人了,

    但怀远候常延龄可不是一般人,常延龄是常遇春的后人。虽然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死后,国公的封爵就被将为侯了,可是常家近三百年的荣华富贵,积累的财富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一掷千金对常延龄来讲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没有人敢再和常延龄竞拍,就连有钱任性的郑森也不敢和常延龄斗富,郑森是有钱,可是他更希望的是能够同赵鹏谈妥一笔大业务,大批量的购入透明琉璃制品,以便于向海外销售。所以说,郑森购买东西更注重的是利润,而不是摆在家里观赏。

    “三千两第一次,三千两第二次,三千两第三次,成交!”随着王欣的锤子重重落在桌子上,这件透明琉璃花瓶被怀远候常延龄所购得。

    常延龄取出了大明皇家商号的三千两银子银票,走到台子跟前,把银票递给赵鹏。

    赵鹏收下银票,交给坐在他身边的韩赞周,然后亲自捧起透明琉璃瓶,双手把这件精美的透明琉璃花瓶递到常延龄的手上:“恭喜怀远候拍得此宝!”

    躲在屏风后面,一身男装的坤兴公主捂着嘴,努力不让自己发出声,笑得心花怒放:“此物成本极其低廉,听赵郎说不过一两银子的本钱,这就卖了三千两了,这银子也太好赚了吧?”

    接下来,赵鹏指着身后的一个淡黄色玻璃屏风说道:“透明琉璃屏风,起拍价一千五百两。”

    淡黄色屏风被人抬上了桌子,众人朝着这面屏风望去,只见这面屏风长约五尺,宽两尺,除了外面的紫檀木框架之外,整面屏风都是淡黄色的透明琉璃所制作的,屏风上还绘着一副画,看起来像是临摹唐伯虎的层楼拔嶂图。

    别的不说,单是那么大的一块透明琉璃,估计都是价值连城了,虽然这块透明琉璃并不是那么透明。从一面无法看到另外一面,但单是那么大的一块,价值都不菲了。这时候,赵鹏又令人在屏风后面点燃了蜡烛。

    光亮透过屏风,坐在大厅内的人们好奇的看着屏风亮了起来,只见灯光透过屏风,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屏风上临摹的唐伯虎画也变得愈发光彩夺目。

    “三千两!”第一个竞拍的是常延龄,他一口就把价格给翻了倍。

    台下的灵璧侯汤国祚同他的家人交头接耳了一番,其中一名家人说道:“此物价值连城,咱们可不能三千两便宜了姓常的那小子,此物至少也值一万两银子。”

    于是,汤家的人喊出了五千两银子的价格,并举起牌子。

    常延龄一听有人和他抢,立即把价格再提高到七千两。

    汤国祚不甘示弱,又把价格抬高到九千两银子。常延龄也不肯让步,直接喊道一万两千两。

    躲在后台的坤兴公主心花怒放:此物造价不过十多两银子,最值钱的不过是临摹的画,竟然有人出价到一万两千两了,这生意太好赚了。

    可是这还没完,汤国祚丝毫不肯让步,又把价格抬高到了一万五千两银子!

    常延龄见灵璧侯竟然和自己争个没完没了,把心一横,直接喊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两万两银子!”

    汤国祚这下不敢争夺了,只好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

    “两万两第一次,两万两第二次,两万两第三次!成交!”王欣重重一锤敲了下去。

    常延龄转头对跟随自己来的随从耳语几句,过了一小会儿,两名常府的仆人从外面抬进来一口大箱子,打开了箱子,箱子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黄白之外。

    两名锦衣卫上来清点了箱子内的钱物,数了一下,共计有黄金一千五百两,白银五千两。随后锦衣卫把箱子关上,抬到台子的后面去:“殿下,这里是两万两银子。”

    赵鹏让人把屏风从桌子上抬下来,交到常延龄的手中:“恭喜怀远候拍得此宝。”

    韩赞周也站了起来,向常延龄道喜:“恭喜怀远候!”

    赵鹏让常延龄先回座位上做好,然后拿起桌子上的铁皮喇叭,拉开嗓门大喊道:“各位客官,今日拍卖会的高潮要到了,请看后面。”

    众人顺着赵鹏手指的方向,朝着他的身后望去,只见台子上放着一块用红色绸布遮住的物体,那物体大概有六尺高,三尺宽的模样。随着两名锦衣卫掀开了绸布,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是一块非常大的透明琉璃银镜啊!

    “哼,赵哥哥竟敢骗我和皇帝哥哥,他手头明明有更大的镜子,却说那两个小一号的是仅有的稀罕宝贝!反而把最大的拿出来给卖了!看一会儿本宫怎么收拾你!”坤兴公主心里暗暗骂着。

    站在台上的赵鹏拉开嗓门大声喊道:“此乃今日拍卖会的最后一件宝物,此物乃泰西意呆立国所造珍稀宝物,世上仅此一件,起拍价为五千两银子。”

    人们纷纷朝着透明琉璃银镜的方向看去,只见这面银镜长六尺,宽二尺有余,安放在一个巨大的镜框内,镜框是檀香木所制的,镜框上面还镶嵌着各种精美的珠子,镜框内似乎还有光源,只要点燃了镜子后面的灯火,镜框两边和镜框上方就有柔和的灯光照在镜子上。

    如果是刚刚的透明琉璃屏风已经是稀世珍宝的话,那么这面特大透明琉璃镜子,那就是一件绝色珍宝了。起拍价五千两银子,台下的竞拍者们都在心里默默估算着价值。

    “这件宝贝,至少也得两万两银子了吧?”常延龄转身对管家说道。

    “何止两万两,这可是银镜啊!刚才比这小了一号的屏风,侯爷您都买了两万两了。”管家道。

    拍卖场上已经有人开始举牌出价了:“六千两!”

    常延龄立即跳了出来:“七千两!”

    汤国祚立即把价格加了上去:“八千两!”

    “一万两!”常延龄当然不让的抬高了价格。

    汤国祚不甘示弱的喊出:“一万两千两!”

    “一万五千两!”常延龄急了。

    汤国祚立即举起牌子:“两万两!”

    常延龄才不会把这块绝色珍宝让给别人:“两万五千两!”

    “老爷,咱们府里的现银恐怕不够了。”管家提醒道。常府虽然有钱,可是能够随时动用的现银却只有五、六万两左右,大部分的财产不是田地就是店铺,还有一些商人那边的股份,以及家中的各种稀世珍宝。刚才在拍卖会上,已经花掉了两万三千两了,剩下的银子要是全买了这个宝贝的话,那么府中的日常开销就没有那么多银子了。

    “好像可以消费贷款。”常延龄说着,举起牌子。

    但是这次汤国祚似乎不肯让出,也举起了牌子:“三万两!”

    常延龄怒了:“四万两!”

    这下就没人再抢了,场上鸦雀无声,王欣大喊道:“四万两第一次,四万两第二次,四万两第三次!成交!”

    随着锤子重重的落在桌子上,透明琉璃银镜一锤定音。

第219章 分期消费贷

    以四万两银子的价格拍到了这块透明琉璃镜子后,常延龄又感觉有点后悔了,毕竟刚才拍得两件物品花费了两万三千两银子,若是再掏出去四万两银子的话,恐怕家里也没那么多现银了。他转头询问管家:“常福,咱们家里还有多少现银?”

    “回老爷,咱家里只剩下三万六千多两现银了。”管家回道。

    常延龄的脸一阵青一阵绿的,

    表情显得异常尴尬。竞拍他拍下来了,可是现银不够啊。倘若这时候找那些店铺,要他们把来年的分红提前给了,看样子不大可能。若是去退股、卖店、卖地,那么自己不仅亏大了,还会落下一个败家子的坏名声。

    该怎么办呢?难不成向赵鹏告知,

    说自己银子不够了,

    不买了?那多丢人啊。

    就在此时,管家轻声说了句:“老爷,大明皇家票号不是可以贷款吗?不如让老奴问一下忠勇伯,咱们竞拍到的商品银子不够了,能否贷款?”

    “恐怕不行吧?别人贷款都是做生意的,都是商人去贷款啊,哪有听说买稀世珍宝不够银子了找人借钱的?这样吧,常福你就随便问一下忠勇伯。不行咱们就放弃了,再从后门偷偷溜出去吧。”常延龄轻声说道。

    常福准备上台去找赵鹏,却被常延龄喊住:“稍等一下,等厅里面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再上去,现在起给老爷我丢人现眼啊?”

    于是等到拍卖大厅里的客户陆陆续续的离开后,常福才战战兢兢的走到台上,向坐在台上的赵鹏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然后俯身,在他耳边轻声问道:“忠勇伯,咱们老爷可能银子不够了,不知道银号能否贷款?”

    赵鹏问道:“还差多少银子?”

    常福掰着手指算了算:“大概还差一万两左右吧。”

    赵鹏微微一笑:“这当然可以贷款了!你们已经付了三万两银子了,

    差了一万两,咱们肯定可以给你们办理贷款啊。”

    “忠勇伯,

    不是听说是商人做生意银子不够了才贷款吗?”常福问道。

    “不一样的贷款,那是商业贷,咱大明鼓励做生意,商业贷的利息很低的。你们这种买东西差了一点的,叫消费贷,利息嘛,比商业贷高了一些。譬如说商业贷最高不超过一份,而你们消费贷的利息是一分五。”赵鹏回道。

    “一分五啊,老奴回去和老爷商量一下。”常福转头下了台。

    “一分五?这利息很低了!还不赶快去向银行办理贷款?”常延龄道。

    常福再次走了回去,向赵鹏询问贷款的事情。赵鹏回道:“一万两银子利息一分五,分期十二个月还款,每个月还款九百八十三两银子。这是看在怀远候的面子上,咱们才没有用砍头息。若是一般人,办理消费贷购买奢侈品,都是砍头息的,也就是贷款一万两银子,咱们提前扣除了一千八百的利息,

    实际给的只有八千二。既然是怀远候,

    我们就按照一万两给你们了。但是办理完贷款后,你们拍得的宝物必须抵押给我们。”

    “抵押给你们?那不是咱们一年内不能拿到这件宝物了?这还不如先放你们那保管着,等我们有了银子再来买下。”常延龄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走了上来,听到宝物要抵押给银号,他有些急了。

    赵鹏笑道:“抵押给我们,物品又不用放在我们银号里,只要你们和我们签订一份物品所有权抵押的合约书,东西你们可以拿回家去,但是物品所有权暂时归咱们银号,你们在一年的期限内还完,我们就会销毁物品抵押合约书;若是出现连续三个月为归还贷款的现象,我们有权拿出合约书找你们收回宝物。”

    常延龄一听,就放下了心来,他们怀远候府怎么可能会连每个月不到一千两的贷款都还不起?于是他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银号签约吧?”

    赵鹏笑道:“怀远候,不必去银号,就在这里就可以签约了,拍卖会上就有银号的人,韩公公和我赵某也是银号的人,有权给你办理贷款。”

    不一会儿功夫,一名宫女模样的小姑娘就捧着一叠文件走了过来。她把合约书放在桌上,然后赵鹏指着合约书对常延龄说道:“怀远候,这是合约书,您先请过目。”

    常延龄自己对合约书之类的一窍不通,于是让管家常福去看。

    常福拿起合约书,看了好一会儿,一边看着一边点头:“确实一丝不苟啊,对双方都很公平,也没有任何漏洞。”

    “既然如此,怀远候您可以在上面签字画押了吧?”赵鹏笑着道。

    “好,我马上签字画押。”常延龄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看到常延龄在合约书上签字画押,赵鹏心中窃喜:一块不值钱的玻璃镜子,就收到了三万两的现白银,另外还有一万两的欠条,一年下来,还能赚到一千八百两的利息,就算到了明年年底,常延龄还不起了,咱们也不亏啊,东西还能收回来再拍卖了。反正这种大块的玻璃镜子,玻璃屏风在几年内不可能大量生产。

    物以稀为贵,即使现在有生产玻璃的技术,赵鹏也不会大量生产这些大块玻璃,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会生产小块的玻璃镜子,还有望远镜镜片、化学实验器皿之类的玻璃制品。所以说,这种大块玻璃制品至少在几年内不会贬值。

    无论是望远镜镜片,还是化学实验器皿,都是为军事服务的。

    望远镜镜片可以用来制造望远镜,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望远镜能够使得自己的军队对敌人实现单项透明。而化学实验器皿,则是用来生产硫酸、硝酸之类的化学物品用的。

    硫酸是化工之母,可是目前工业还没有达到可以工业化生产硫酸的地步,因此只能采取实验室法小批量的生产硫酸。

    工业化生产硫酸需要一种叫铂的催化剂,也就是白金。这种东西在金矿中可以得到,可是这种东西十分稀少,获得十分困难。因此赵鹏暂时放弃了工业化生产硫酸的想法。

    而采取实验室生产硫磺的办法,就需要大量的玻璃试验器皿,以目前玻璃厂的产量来看,连提供实验室法生产硫酸和硝酸的器皿都还不够用,又怎么可能拿去大量生产奢侈品?

    有了硫酸之后,就能用硫酸制造出硝酸,而硫酸和硝酸都有了之后,那就意味着能够造出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和烈性[炸]药之类的大杀器,今后在战场上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虽然实验室法的掺量极低,但是给一小部分精锐部队在关键的时刻用还是够用的。

    而且玻璃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以生产安全火柴和手榴弹的拉弦火帽之类的。火柴的原理就是那一层摩擦的纸张上不仅有红磷,还有玻璃粉末,增加火柴火帽的摩擦力。

    而新式的手榴弹将会采取火帽式拉火的办法,同火绳点燃式来,士兵身上不需要携带火绳,伏击战的时候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同燧发式点火的方式比起来,火帽式拉火比燧发式点火简单多了,可靠性也更高了。

    常延龄已经签完字了,又拿出怀远候府的大印,在合约书上盖下大印。合约书一式三份,常延龄自己保管一份,韩赞周保管一份,赵鹏一份。

    除了合约书之外,常延龄还签了所有权抵押证明和欠条。这两样东西只有一份,也就是归大明皇家银号保管。

    一切都签完了,常延龄心满意得的令人把透明琉璃屏风和透明琉璃银镜搬上了车,拉回常府。

    在回去的半路上,坤兴公主气鼓鼓地质问道:“好你个赵鹏,还敢骗俺和哥哥,说那两面镜子是绝无仅有的!哼!今天卖的,比咱们兄妹俩的加起来都大!”

    赵鹏连忙安抚坤兴公主:“公主殿下,等以后咱们成婚了,一定准备一个比这个还大的镜子,还有更大的透明琉璃,咱们要弄个透明琉璃的落地窗,让大家都羡慕咱们。”

第220章 小额银票

    次日,迎来了崇祯十七年的腊月二十三,赵鹏他们既然到了南方,就按照南方的规矩来,腊月二十四才是过小年。过了小年,就意味着崇祯十七年即将过去,很快就将迎来绍武元年了。绍武元年,

    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明天就是过小年了,今天下午集训完之后,去讲堂领军饷,这个月不仅有军饷,还有双饷和年终奖金,今晚在大食堂内聚餐,明日放假一日,

    腊月二十五正常集训,

    腊月二十八起再放年假,

    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以后,但是在年假期间,听到集合的号令,和平日一样集合。”龚小大站在他的千人队跟前,向大伙们宣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其实像龚小大这些从老的明军系统转过来的老锦衣卫,对放年假并未有太大的兴趣,毕竟以前在老的系统工作的时候,原有的明军体系能有三日一操都算是精锐了,哪里比得上加入锦衣新军后要每日一操?在老的明军体系中,只要没有任务,每天都是放假。

    精锐部队才有三日一操,原来的京营的军队,一个月有没有一操都不知道。

    不过虽然龚小大对放年假兴趣不大,但双饷和年终奖,这可是他头一次听说过。以前的大明军队哪有双饷过的?若是有,也是拖欠了三四个月饷银了,发军饷的时候一下发了两个月的。

    下午的训练到了申时,

    也就是下午三点,今日的训练提前结束了。

    “领军饷了!”何兴大喊了一声。

    众锦衣卫们兴奋的往锦衣新军营区的讲堂涌去,进入讲堂内,在各级教官和军官们的喝令下,大伙们在椅子上坐了下去。

    诸如龚小大之类的几名教官依次上台讲话,过了大约一刻钟时间,只听到一声喝令:“忠勇伯到!全体起立!”

    众人们纷纷站了起来,只见赵鹏大步流星走进了礼堂,走上了前台。

    赵鹏站在台上,环视了讲堂内一圈,然后比了请坐下的手势:“各位请坐!”

    众人落座,赵鹏也坐了下去。他拿起桌子上的铁皮喇叭,拉开嗓门大声喊道:“各位兄弟们,明天就是小年了,为了让各位兄弟们过个好年,今天把军饷发了,今天发的军饷是双饷,也就是发两个月的军饷,

    还有根据表现发一定的奖金!只要没有比较严重违反军纪受过惩罚的兄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奖金,

    晚上大家一起聚餐!大家好好开心一下!”

    接下来,

    赵鹏简短的讲解了一下今年一年来的成绩,肯定了锦衣新军每一名兄弟的努力,然后宣布:“发放军饷!”

    两名亲兵抬着一口箱子走上台来,赵鹏打开箱子,开始叫人的名字。

    “龚小大!”

    “末将在!”龚小大走到台前。

    赵鹏从箱子内取出了一封上面写有龚小大名字的红皮新闻,双手递给龚小大:“这是你的饷银,请收好。”

    龚小大接过红色信封,道谢之后退了下去。

    “王全!”

    “末将在!”王全走到台前。

    赵鹏双手把一封写有王全名字的信封递给他:“这是你的饷银。”

    龚小大和王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看着手中那轻飘飘的红色信封,他们两人心里想着:怎么那么轻?这里面的是军饷吗?

    打开了信封,里面没有银子,而是一叠做工精美的银票,这些银票的面额都不大,最大的面额只有一百元的,也有五十元、二十元和十元的,甚至还有五元和一元的超小额银票。

    等到赵鹏给所有的锦衣卫们发完了饷银,他才拿起铁皮喇叭,拉开嗓门喊道:“各位兄弟们,你们也许会奇怪了,今天发的军饷怎么和以往的不同了?对,确实是不同了,今天发的没有沉甸甸的现白银,也没有铜板,而是一叠叠的纸张!这些纸可不是普通的纸,而是小额银票!各位兄弟们拿到了这些小额银票,可以去咱们大明皇家票号兑换现银!其实也可以不需要兑换,直接可以拿着小额银票去购买年货和商品……”

    王全清点了一下自己到手的小额银票,发现自己居然领到了近三百块钱的军饷!信封里面还夹杂着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王全,锦衣卫猎鹰行动队总旗,腊月军饷八元,双饷八元,满勤奖六元,年终奖十四元,特别训练补贴五元、训练成绩优异奖五元,特别任务奖十元、杀敌斩首真奴十二级,可获二百四十元,共计二百九十六元。

    二百九十六元钱,共计有有两张一百元。一张五十元、一张二十元,两张十元,一张五元,一张一元的银票。

    王全为自己这个月能够领得到那么多军饷感到兴奋,有了这笔钱,他就有资格和青竹成婚了,这笔钱可以在南京城外购买一间砖瓦房,还能买上二十亩地,剩下的钱还能办婚礼,好好的宴请自己的几位兄弟吃一顿。

    是夜,锦衣新军食堂内聚餐,酒菜还算挺不错的,两千多号锦衣卫聚集一堂,两百桌饭桌摆得满满当当的,火头兵们忙忙碌碌着进进出出,把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了桌。

    大块的红烧肉、大盆的糖醋鳜鱼、肥美的粉丝炖鸡、糖醋排骨、炒年糕、南京盐水鸭、炒鳝鱼等美味佳肴一盘盘上了桌,众锦衣卫们得到赵鹏的允许,今日破了军营内不能喝酒的例子,大家可以开怀畅饮,好好的喝个够,一醉方休。

    青竹和一群女兵们来到王全的猎鹰队所在的男兵这一桌敬酒,兄弟们打趣的开王全他们的玩笑,结果王全和青竹都被灌了许多酒,就连赵鹏也亲自给他们敬酒。

    “今天大家开心,多喝点!”赵鹏端起酒杯,亲自向这对情侣敬酒,“过完年,找个良辰吉日,把你们的婚事也办了。”

    一直开怀畅饮到深夜,王全不知道被锦衣卫的兄弟们灌了多少,反正他回去的时候,是两位兄弟一左一右扶着他回去的,回到宿舍,连洗漱都顾不上洗漱,直接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次日上午,一直到了接近午时的时候,王全才醒了过来。

    “不好,今天要去银号兑换现银,怎么起来那么晚?”王全一咕噜坐了起来。他急匆匆的穿上一身老百姓的衣服,随便抹了一把脸就出了军营,直奔大明皇家银号。

    可是到了银号门口,却被门口担任保卫的锦衣卫给拦下来了:“今天的号已经排满了,要来提取现银的,明日再来吧。”

    王全朝营业厅里面看了一眼,只见里面坐满了当兵的。昨天发军饷,不仅是锦衣新军发了小额银票的军饷,南京新军也是发小额银票的军饷,江北两镇——黄得功和高杰部来南京集训的士兵,昨天发的军饷也是小额银票,结果今日银号就人满为患了。

    其实扬州、徐州等地的兵营发的军饷全部是小额银票的军饷,没有一分现银,只要所在的城市有大明皇家银号的地方,一律发小额银票军饷。

    眼看着今日排不上号了,王全十分懊恼,恨自己昨天怎么就喝了那么多,要是早点起来就好了。但是银号的锦衣卫十分尽职,说里面人满了就是不让进去,说什么都不让进。

    王全亮出了锦衣卫的腰牌:“两位兄弟,咱们都是同行,通融一下吧。”

    门口看门的两名锦衣卫冷笑一声:“今天来咱们银号的锦衣卫可是多了去了!大厅里面几乎都是当兵吃皇粮的,还有多少锦衣卫没能进去!别跟我们来这一套!反正今天人满了,明天再来!”

    王全被锦衣卫赶了出去,在大街上茫无目的的走着,可是走着走着,只觉得自己胃里翻江倒海的十分难受,人走在路上,脚底下就像是踩着棉花一样,全身都没有力气。

    “鸭血粉丝汤?还是进去喝一碗热汤吧。”王全自己对自己说道。

    虽然身上一块铜板都没有,可是他心里想着:自己怀揣近三百两银子的银票,反正这些小额银票都是不记名的,应该可以当成饭钱吧。

第221章 热闹的小年

    饿得饥肠辘辘,又因为宿醉而浑身难受的王全要了一份鸭血粉丝汤和一份灌汤小笼包。

    不一会儿,店小二把吃食送了上来:“客官,您要的东西上齐了。”

    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下肚,只觉得胃里一下就热乎起来,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王全捧起碗,“呼嗤呼嗤”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很快就把满满的一碗汤给喝光了,碗里还剩下粉丝、豆干、鸭血和鸭杂等。他喊了声:“小二,能加汤吗?”

    “客官,当然可以了,免费加汤,您要几碗随便加,

    小的这就去给您加汤。”小二走了上来。

    过了一会儿,小二捧着满满一碗汤上来,

    放在王全桌上:“客官请慢用,要是不够了,您叫一声,小的再去给您加汤。”

    王全很快又喝完了一晚汤,再要了第三碗,再开始慢慢的就着鸭血粉丝汤吃着灌汤小笼包。风卷残云般消灭了小笼包和鸭血粉丝汤,王全喊道:“小二!”

    “客官,来罗!”店小二走了上来,“不知道店小二有什么吩咐?”

    王全从怀里摸出了小包,打开小包问道:“小二,俺身上没带现银,也没带铜板,不知道这些小额银票能用否?”

    店小二回道:“这个小的不敢做主,还是问问咱们掌柜的,客官您请稍候。”

    不一会儿,掌柜来了,他拿起王全递上来的一张一元的小额银票,

    只见银票做工精美,上面写有大明皇家商号的字样,

    但他也不敢肯定这种小额银票能不能用,于是他对店小二说道:“小王,去把隔壁丝绸店的张婶叫过来看看。”

    店小二应了声,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店小二带着一名大约四十多岁中年妇女走进店内。

    那中年妇女拿起银票,仔细看着花纹,然后再把银票拿起来对着门边光亮处,只见银票内还有做工精美,图案清晰的水印。

    “这是真的银票,只是这种面额只有一两的银票,老身也从未见过。不过刘掌柜的,这种银票应该可以放心用的。昨日南京日报你没看?说今年的军饷都改成银票了,不发现银。既然今日来店里用小额银票直接付账,那定是军爷了。此物难以伪造,何况昨日才发行,总不可能今日就有假的。”张婶仔细查看着银票说道。

    掌柜的点了点头,对店小二说道:“把银票收下吧,

    一碗鸭血粉丝汤,

    一份小笼包,一共是四文铜板,找他六个铜板,其他的找五毛的银币和铜币。”

    店小二给王全找了钱,一共找了一块五毛钱的银元,四块一毛钱的银铜币、一块五分钱的铜币,两块两分钱的铜币和六块铜板。

    掌柜的收起银票,却递给张婶:“张婶,俺是小本生意,基本上不会去银号换现银的,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就去一趟银号,帮俺换成现银,邻里乡里的,帮个忙。”

    张婶笑道:“当然可以了,本来老身帮人兑换现银,都要收跑腿费的,一两银子收一个铜板。看在刘老板咱们那么熟的份上,就不收你的了。”

    本来刘掌柜的以为今天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谁知道又陆陆续续进来不少当兵的,吃完饭后,支付的都是小额银票。一日之内,他收到了五十三张一元钱的小额银票,把店里的零钱都给花光了,迫不得已,只好用一张银票向隔壁的张婶兑换了零钱和铜板。

    不仅是鸭血粉丝汤的小店,今日南京城内,无数商家都收到了小额银票,从一元钱的小额银票到十元钱的银票都收到了。

    当晚,因为是小年夜,南京城内各大酒楼、秦淮河畔的青楼生意异常火爆。

    因为昨日发军饷,今日每一名当兵的荷包里都是鼓鼓的,不要说军饷本来就高的南京新军和南京锦衣卫了,就算是高杰、黄得功他们那些被派过来训练的那些兵,昨天也领到了双饷,按照大明一名战兵一个月军饷二两五钱两银子来算,高杰和黄得功的每一名士兵昨日至少可以领到五两银子,加上一些在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兵还有二两到五两的奖金可以拿。

    所以说今日即便是黄得功和高杰的客军,每一名士兵也是钱包鼓鼓的。包里有钱,心里不慌。大头兵们包里有了钱,今天又是放假,各大酒楼自然生意兴隆。

    而南京新军和锦衣卫的一些军官,他们领到的军饷就更高了,一名百户或者把总月军饷为六两,双饷就有十二两了,再加上奖金之类的,平均下来每一名军官大约能拿到二十两银子。每个人有二十两,几个人凑起来,也够去秦淮河的中档青楼好好的玩耍一晚上了。

    南京新军和锦衣新军的军纪,平日里不能在军营内喝酒,今天是放假,在外面喝酒没人管。而且赵鹏也没有反对官兵们去青楼耍、去逛窑子,这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既然官府没有禁止,那么军队中自然也不会禁止。

    不过赵鹏对赌博是绝对的禁止,不管是平日还是放假,只要士兵参加赌博的,一律严惩不贷,最轻的也是领二十军棍,再关十日紧闭,出来后扫一个月厕所。屡教不改,烂赌的赌徒,更是毫不留情的直接斩首。

    其实赵鹏自己并非不懂得赌,反而是一名赌术高手。正因为自己是赌术高手,所以很清楚十赌九输这个道理,一旦赌博上瘾了,输光了可是六亲不认,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干得出来的。

    所以赵鹏反对赌博,但是不反对士兵逛窑子上青楼,毕竟年轻人血气方刚,有正常的需求也是人之常情。

    热闹的小年夜,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南京城内的各大酒楼和青楼都收到了小额银票。绝大多数的老板都开心的收下这些纸片,也有少数不开眼的老板拒收,结果被锦衣卫教训了一顿。

    紫禁城内,赵鹏、朱慈烺和朱媺娖三人坐在一起享用家宴。

    ”陛下,昨日傍晚发放军饷,南京城内共有南京新军一万五千余人,锦衣卫两千余人,外来来训练的客军六千余人,这两万三千余人全部发了军饷,发到手的都是小额银票。今天一整天,大明皇家银号可是挤爆了,两万三千多人来兑换银子,陛下您想一下,这大明皇家银号一日最多只能给两千人兑换成现银,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万一千人没能换到现银。但今天是小年,又是军营放假,那些当兵的就拿着小额银票直接去消费了。“赵鹏笑着向朱慈烺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朱慈烺喜笑颜开:”若是民间商号逐渐接受了咱们小额银票的直接流通,那么咱们岂不是以后直接印纸钞就能换到东西了?“

    ”对头,以后就能逐渐收回金银铜等贵金属,直接发行纸币。“赵鹏点了点头道。

    但朱慈烺随后又担心起来:”可是取消了金币和银元以后,这纸币不会贬值吧?最后变成当年的大明宝钞一样的废纸了。“

    赵鹏笑道:”请陛下放心好了,因为咱们的纸钞其实是一种小额银票,可以直接兑换成金银的,所以我们手头有多少金银,再按照多少金银的量适当的多发行一点纸钞。正因为这些纸钞可以直接兑换金银,所以不容易贬值。等以后经济发展上去了,纸钞和金银脱钩,到了那时候,咱们可以找到别的物品替代金银,根据市场上有多少物资发行多少纸钞,这样就不容易贬值了。“

    其实赵鹏还有一个包藏祸心的计划:纸钞的发行,将来可以对大清展开经济战!

    随着大明纸币的发行,财政困难的大清迟早也会效仿大明发行纸钞。到了那个时候,赵鹏就能抓住大清的漏洞发起致命一击,让大清的黄金白银和物资大量流入大明,最终导致大清财政破产。

第222章 纸币的流通

    小年过后的第二日,收到小额银票的商人们纷纷前往大明皇家银号去兑换现银。

    可是他们到了银号门口,才发现银号门口排着长队,都是当兵的人在排队,这些商人们连排队的号都拿不上,被门口的锦衣卫告知:“今天没号了,明天再来吧。”

    绝大多数的商人都没有江国茂那样的VIP,自然不可能受到特别接待,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像江国茂那样不用排队就能在VIP房间内办理业务,哪怕是秦淮河最大的青楼老鸨,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门口等待取号,取不到号的,那对不起了,请先回去。

    就在商人们准备失望而归的时候,银号外面驶来了两辆马车,前面的一辆是乘人的客车,后面一辆是堆满了箱子的货车。

    众人见到货车上悬挂的康山堂旗号,认出是盐商江国茂商号的车。于是众商人纷纷围了上来,围住了江国茂的马车。

    江国茂下了车,一群商人围上来,手里拿着小额银票恳求道:“江掌柜的,您是大明皇商,同忠勇伯和皇爷关系好,又是银号的什么VIP客户,听说您不用排队的,您能不能帮咱们一个忙,把咱们手里的这些银票兑换成现银?”

    “大家都是熟人了,若是不帮你们这个忙,情面上也过不去。但是拿了你们的银票进去兑换,又要结算两次,十分麻烦。这样吧,俺今日刚好是来存入银子的,这样吧,俺先帮你们问一下,能不能以小额银票存入银子,若是可以的话,俺直接和你们兑换了不就好了?各位也不用进去等候了,俺在这里就用自己的银子帮你们换了。”江国茂说道。

    说完,江国茂走了进去。询问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之后,里面的人告诉他:“当然可以了,江掌柜的您手头的小额银票就是银子,当然可以存入咱们银号,换成大额银票了。”

    “那这样吧,外面那么多人排队等候,其中有些是俺的老朋友了,俺拿现银给他们兑换了银票,再进来把小额银票给你们兑换成大额银票。”江国茂道。

    “当然没问题,江掌柜的去和他们换吧。”工作人员道。

    江国茂走到门口,下令商队的护卫把箱子打开,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银子。

    “江掌柜,帮个忙,俺这里有八百两!”

    “江掌柜,帮个忙,俺这里有三百五十两。”

    人们纷纷涌了上来围住了江国茂,奋力递上手中的小额银票,从江国茂手中换回了白花花的现白银。不一会儿功夫,江国茂带来的五万两白银就全部换成了手中一叠叠的银票。

    还有许多商人没能换到现银,看着江国茂已经被清空了的马车,也只能无奈的回家去了。

    江国茂走进了银号内,因为他是VIP客户,不需要排队,直接就在VIP房间内,把手中五万两小额银票递了上去,不一会儿,银号的工作人员就给他填好了五万两的银票。

    “两位官爷,这种小额银票能否直接向皇家农庄收货?”江国茂问道。

    “当然可以了,江掌柜,小额银票就是银子啊,只要是银子,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工作人员回答道。

    “那好吧,过了年俺要去进货,到时候兑换一些小额银票放在身上,重量轻,比带着沉甸甸的银子可是方便多了。”江国茂说道。

    接下来的几日内,仍然有许多未兑换成现银的士兵和锦衣卫,拿着手中的小额银票到处消费,采购年货。而收到小额银票的商人们,也开始用小额银票进货,找零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小额银票开始在市面上流通了起来。

    与此同时,江北的扬州、徐州等有大明皇家银号分号的城市,军队的军饷一律发了小额银票而不是现银,就这样,江北也开始流通起小额银票了。

    又过去了几日,在大年夜之前,朝廷也开始发俸禄了,今年的俸禄和往年的不一样,发下来的都是小额银票,而不是现银。

    朝廷官员们虽然更喜欢白花花的现银,而不是一张张的纸片,但朝廷发的是小额银票,他们再怎么不喜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朝廷官员的俸禄拿到的不是银子和铜板,而是无用之物,这在大明一直有这样的先例,大明朝廷喜欢万朝来拜的感觉,来大明的外国使节越多越高兴。

    外国使节来大明朝贡,进贡的很多都是对大明朝廷来讲是无用之物,譬如说什么檀香、花椒、香料之类的物品,甚至还有一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大明内库中堆满了这些会坏掉的,又一时间用不出去的东西,于是当年的弘治皇帝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些对国库来讲无用的东西都当成了俸禄,发给了朝廷的官员。

    结果刘健、李东阳他们家里堆满了各种香料,可以说是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香料,就算他们拿着香料当饭吃都吃不完。

    既然有这样的先例了,朝官们拿到了纸片当俸禄,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更何况,这些朝官们本来就不是依靠俸禄来生活的,倘若大明的官员都只依靠俸禄没有别的收入的话,每一名官员都要饿死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大明的大清官海刚峰,为官多年穷得连肉都吃不起,只能自己在家里种菜养鸡。一次海瑞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两斤肉,结果惊动了督师胡宗宪。

    胡宗宪曾在开会的时候,与众多官僚玩笑,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听起来一名四品的知府年俸禄有二百八十八石大米,按照这时候的大明物价,折合银子也有七百多两了。可是大明的官员的衙役、师爷、轿夫、车夫都是知府自己掏腰包养活的,就那么点银子,又要养活衙门里的人,又要打点上面的,若是只有俸禄没有额外收入的话,想想都知道日子有多么不好过了。

    所以说,这些大明的官员们根本就没指望这些俸禄能够用出去,拿到手头的纸片,又听说今年军饷都是发的这种东西,大头兵们排队把银号的门槛都给踩坏了,结果还是换不到现银,于是他们心中想着,罢了罢了,就当成今年没拿到俸禄吧,反正家里也不差这点钱。

    但是这些官员们的俸禄怎么说也有几百两银子啊,就这样弃之不用岂不可惜?尤其是清水衙门翰林院,那些翰林们可是没有任何灰色收入的,全靠朝廷的俸禄生活,俸禄肯定是不够用的,就靠着家里补贴。

    穷翰林们可舍不得把这些纸片当成废纸丢在家中弃之不用,而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拿着小额银票去银号兑换现银。

    结果排在前面的官员们换回了白花花的现银,而后面的官员们排不上队,无法换回现银。后来听说这些小纸片可以直接购买年货商品,于是他们抱着试看看的态度,果然换回了年货。

    “看来,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真的可以直接用啊!”买到了年货的翰林们喜极而泣。

    其实这段时间下来,商人老板们早已习惯了这些小纸片了,毕竟每天都要去兑换十分麻烦,而且还不一定排上号。而这些纸片反正可以兑换真金白银,所以也能放心大胆的用。

    当然有人担心,这些纸片会不会和当年的大明宝钞一样最后变成废纸。得到的回答是,不会和大明宝钞一样变成废纸,因为这不是宝钞,而是银票,可以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银票,十元钱的小额银票可以换到十两银子或者一两金子。

第223章 不一样的春耕

    大年夜,南京城内爆竹声声,烟花齐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崇祯十七年过去了,大明迎来了绍武运年。江南的繁华,使得南方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自己已经处于乱世之中。北方的战火纷飞,饿殍遍地似乎和南方毫无关系。

    事实上这时候的大明很不太平,北方有大清和大顺进行旷日持久的激战,而四川等西南地区,又有张献忠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四川。

    四川著名的女将秦良玉已经年迈,威风已经大不比当年。白杆兵征讨张献忠,结果遭遇了一位白袍小将,白杆兵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后来赵鹏才了解到那名白袍小将的资料,他叫张定国,是张献忠的四位义子之一。

    秦良玉虽然已经年迈,当毕竟威风还在,居然被张定国这位名不经常的小将给击败了,而且还败得那么惨。张定国又是哪位名将?怎么历史上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历史小白赵鹏百思不得其解,终于他脑中灵光一动:原来是他!李定国!因为他是张献忠的义子,所以改姓张。张献忠死后,他才恢复了本姓李。

    赵鹏虽是历史小白,但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所以他最终还是想起来了,张定国其实就是李定国。

    张献忠横行四川,可是镇守武昌的左良玉,根本就不敢想四川的张献忠发起攻击,左良玉虽然兵多将广,但同张献忠交手多次,每次都被张献忠打得落花流水。

    对于一个对外不能抗击满清,对内不能平定贼寇,只知道欺压百姓的左良玉,赵鹏是很想尽快除掉此人,可是目前他手头的兵力还不是很足啊。

    想要迅速扩大南京新军的规模,除了打造武器训练军队之外,粮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年华夏大地的产粮区主要是在湖广,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湖广目前控制在左良玉手中,大明朝廷几乎无法从湖广获得赋税。

    本来江南也是产粮区,可是随着明末海贸的发展,江南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大批江南产的丝绸和棉布远销全世界,所以江南的士绅地主已经不再让佃户耕种水稻田了,而是让农民们种植桑树,种植棉花,以满足自己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

    佃户们种植出的棉花,养的蚕吐的丝,最后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然后粮商又用银子去湖广购买粮食,运到江南出售,农民从粮商手里购买粮食。

    过完了年后不久,新的一年的春耕就要开始了。

    孔杰是一名从曲阜下来的农民,他就是在曲阜拖家带口的那条汉子。一家六口到了南京后,因为孔杰年龄已经三十多了,并不适合加入战兵队伍,于是被编入了皇庄军户之中。

    刚开始,孔杰听说自己变成一名军户心中不悦,因为大明军户的地位比农民还低,若是说明初的军户还有自己的农田。可是到了明末,一般的军户哪有自己的土地?早就沦为军官们的佃户了。同样是当别人当佃户,军户比农户地位可是低得多了。

    赵鹏并没有欺骗他们这些农民,他们帮助明军运输银子南下,每一名农民都发到了五十两银子,小孩发二十两。孔杰一家六口,一共领到了二百四十两银子。

    按照孔杰的原计划,手里有了这些银子,到了南方就能买上几十亩好地,好好的过一辈子了。谁知道到了南京后才知道,在南方想要买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孔杰到了南京之后,不仅跑遍了南京附近到处询问买地,甚至还跑去了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湖州、杭州等地,想购买一块好地,可是都无果而返。

    在人多地少的江南一带,想要买到一块好地又谈何容易?有出售的地,也就剩下一些石头众多的山地或难以耕种的低洼沼泽地。

    来到南京三个月来,孔杰一直没买下地,可是总不能坐吃山空吧?他也只好认命了,又听说租种皇庄的农田,除了四成佃租之外,不需要再向朝廷纳税,也不用负担徭役之类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

    这半年来,孔杰的妻子加入了南京皇庄军户所开办的纺织厂,成为一名女工,每个月可以领到三两银子的工钱。靠着妻子的工资,孔杰家里才没有坐吃山空。

    孔杰参加了皇庄的劳动之后,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的工钱可以领,头一个月干的活是在南京城内修建房子,改造城内的兵营。

    把城内的兵营改建成南京大明皇家银号的工程,就有孔杰和大批军户们的功劳。在军户们的努力之下,原本破破烂烂的南京军营焕然一新,面貌完全改变了,破烂的营房经过加固、翻新,变成了漂亮的宿舍区和库房,兵营的围墙内也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大楼,变成了一家门面店。

    经过军户们的辛勤劳动,南京老兵营变成了大明皇家银号,而原来居住在兵营内的原南京军户被迁到了城外他们耕种的农田附近。

    完成了南京皇家银号工程之后,军户们又在城外开始挖掘低洼地,垫高旱地。

    一开始,孔杰不知道他们做这些事是要干什么,还以为是为了修建南京城的外围城防工事。直到春耕的前夕,他们才被告知:“挖低的地方是修建鱼塘,垫高起来的是要种植桑树,桑树和桑树之间的农田用来种植水田。”

    可是作为一名外来户,孔杰在分配耕田的时候却没能够分到上好的水田,就连比较好的旱田都没有分到,而是分到了一块丘陵上的梯田。

    “都怪你,在外面瞎晃了三个月,地没买到,咱们分配耕地的时候,还分到了最差的地!”浑家心中怨愤的责怪孔杰,“就这样的地,也没多少收成,还好俺学会了织布,还能养家糊口,只是你,以后出去被人说是吃软饭的,靠老婆养着,丢人不?”

    “这能怪俺吗?咱们是外来户,又不是当地的军户,好的地当然是他们南京本地人拿走了,能给咱们山地都不错了!”孔杰辩解道,“实在不行,就干脆给伯爷打工吧,盖盖房子什么的,一个月还有个二两银子可以拿。”

    春耕的种子分配到手了,孔杰分配到的种子并非是稻谷或麦子,而是一块块的块茎状的物体,还有一些瓜果种子、菜籽、茶籽之类的。

    给军户们分发种子的总旗说道:“这些一块块的块茎,那可是好东西啊,这叫番薯,乃是一种高产作物,种好了,一亩地一年可以收成好几千斤呢,收获的番薯可以吃,也可以磨成粉,叶子可以用来炒菜,茎可以拿去喂猪。这可是全身都是宝啊。”

    现在的这些小旗、总旗、百户可不是原本魏国公系统的世袭军官了,原本的那些南京军官,因为魏国公谋逆案受到了牵连,全部被打倒了,剥夺了世袭军官身份,赵鹏挑选出一批种地的好手来担任小旗、总旗和百户之类的基层军户军官,而且不是世袭的,五年一届,由军户们选举产生,做的不好的,五年之后换人。

    这些基层军官的作用是教军户们如何耕种田地,指导他们种植茶叶、桑叶等经济作物,农闲时带着军户们进行军事训练,而现在的军户其实是半农半兵的民兵。

    总旗告诉孔杰:“找一块不大的地,对番薯进行育苗,等番薯长出了芽之后,然后切割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上面都要有芽,然后把带有芽的块种下去,到了夏季就能收成了。菜籽、茶籽之类的也种下去,菜籽种在平整的菜田里,茶籽种在坡地上,茶叶可以收成,结出的茶籽一部分留作种子,一部分可以用来榨油。”

第224章 新式皇家农庄

    根据总旗教会自己的办法,孔杰带着儿女(妻子在纺织厂上班,无暇顾及种地)先对番薯进行了育苗。这些做种的红薯都是个头大、外观整洁、没有伤口的上等红薯。

    孔杰根据总旗教他的,在自己的屋子后面没有阳光之处专门开辟了一小块育苗田,同儿女们一起把土地细细翻松了之后,把红薯埋入地下。大约十日左右,埋在地下的红薯长出了嫩芽,孔杰和儿女们一起把红薯挖了起来,发现每一颗红薯上都长出了二十多到三十多棵嫩芽。

    把红薯切成了小块,每一块小块上都有一株嫩芽,然后把这些小块埋在山坡上的贫瘠土地中,嫩芽朝上,定期的浇水浇肥即可,大约四到五个月即可收成。

    后世在南方种植的番薯只要三个半月到四个月即可收成,但是在这个时代,番薯的品种还没有后世的那么好,而且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天气较冷,农作物生长期也长了一些,所以比后世的番薯生长的时间会比较长。

    种下番薯的时候是二月份,大约七月份能够收成。

    孔杰根据总旗的指导,在山坡上的梯田中种植番薯,又在比较平整的地里种植油菜,在梯田和梯田的缝隙之中种植茶叶。

    天气一天天转暖了,总旗又给孔杰家里送来了一大纸盒的小鸡仔:“老孔啊,庄子里没给你们家分到好地,为了补偿你们家,俺给你们送来鸡仔,你们把鸡仔就放养在山上吧。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一个鸡窝,每天晚上把鸡赶回鸡窝,白天放养到山上,鸡就会自己去吃虫子。”

    “多谢老爷。”孔杰连忙跪在地上千恩万谢。

    总旗扶起了孔杰:“老孔,这事不必谢俺,要谢的话,应该感谢咱们伯爷和陛下才是。俺本来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军户,都是伯爷让俺过上好日子的。”

    这一窝小鸡仔大约有五十只,总旗还给孔杰带来了一袋子杂粮、麦麸和米糠,用来喂养小鸡。临走的时候,告诉孔杰,说皇庄里面有卖杂粮、米糠和麦麸之类的,可以买来喂养小鸡,那些杂粮和下脚料非常便宜。

    几日后,总旗又给孔杰家送来了一条黑色的小狗:“老孔,这是俺家刚出生的小狗,有了它,你家的鸡就不用怕被黄皮子(黄鼠狼)偷走了。”

    小鸡仔成长需要粮食,在粮食收成之前,皇庄有给军户们一定的银子补贴。加上这段时间孔杰夫妇打工的收入,还能购买得起粮食。夫妻俩除了购买了自己吃的米面之外,还买了一些米糠和麦麸之类的,专门用来提供给鸡仔吃。

    孔杰的女儿和儿子都非常喜欢这条小狗,每天除了喂养它,还对小狗进行了训练。一段时间后,鸡仔逐渐长大了,小狗也渐渐长大了。

    每天早上,经过训练的小狗把鸡从家里的鸡窝驱赶出去,晚上又把鸡赶回鸡窝。亚成年的鸡上了山之后,自己就会去找虫子吃。

    孔杰站在自家的山坡上,鸟瞰山下其他军户们的农田,只见山下的稻田、桑林和鱼塘相互交错,鱼塘的水桶水稻田通过沟渠相连,沟渠又连接到河里,这样鱼塘的水就是流动的活水,在鱼塘和沟渠的连接处,有网挡住,以保证鱼儿不会逃出鱼塘。

    鱼塘里面除了养鱼,还养了鸭子。鸭子虽然会吃掉一部分的小鱼,但是鱼儿的繁殖能力极强,鸭子吃掉了少量小鱼,并不影响鱼塘的产出。

    桑树林就在鱼塘边上,桑树的落叶,以及农家蚕儿的蚕粪,刚好就成为鱼儿的食物,而军户们还定期挖掘鱼塘底部的淤泥,挖起来的淤泥刚好当成水稻田的肥料。这样就是一套生物生态圈的循环系统,桑树、蚕、鱼、鸭子和水稻之间循环,各种养分得到合理的利用。

    孔杰家种植的油菜已经开花了,一部分鲜嫩的油菜心被他们摘了下来准备出售,其余的油菜留在地里准备结果,结出的油菜籽可以用来榨油,生产菜油所用。

    销售蔬菜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孔杰去操心,皇家农庄里面的百户就是兼职从商。

    赵鹏创建的新式皇家农庄,总旗以上的军官是没有分配农田的。千户以上领取军饷,他们的任务是管理皇家农庄,对军户们的年收入进行统计,并根据收入来收取皇庄的佃租,同时还要不定期的对民兵进行训练。

    而百户军官其实就是皇家农庄内的商人,他们负责从民兵手里采购农产品,送到城内贩卖;总旗就是专门执行指导军户们种地,负责保管种子、鸡仔、猪仔之类,按照各家农户分配到的田地和他们的技能进行分配。

    小旗军官就是皇家农庄内的养猪专业户,他们不干别的事情,就专门负责养猪。

    四个月后,孔杰家养的小鸡逐渐长大,五十只小鸡,长成了四十二只,有八只鸡仔死了。剩下的四十二只鸡,其中有三十九只母鸡,三只公鸡。

    母鸡开始下蛋了,三十九只母鸡,平均每一天可以下三十只左右的鸡蛋,这些鸡蛋除了少数被孔杰家自己留下来食用之外,其余的都卖到村里百户开的店铺去。一只鸡蛋一文钱,每天卖鸡蛋的收入就有三十文钱。

    不过孔杰被百户军官告知,这些钱不能全部用掉的,因为所有的收入都要计入账本之中,到了年底上缴佃租的时候,百户军官会根据军户们的收入和成本进行统计,然后收取四成佃租上缴国库。

    皇家农庄收入的佃租并非是上缴户部,而是直接上缴到朱慈烺的内库之中,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既增加了皇室收入,也增加了军户的收入。

    其实赵鹏让百户军官兼职军户所的商人,也是减少了流通环节的支出,保证皇室和军户们的利益最大化。

    转眼之间,就到了绍武元年七月份了,孔杰家的番薯到了收成的季节了。当孔杰带着儿子女儿去地里刨出番薯的时候,他们被番薯的高产量给震惊了。

    刨出来的番薯堆积如山,他们一家人租种了十亩皇庄土地,收成的番薯高达惊人的上万斤之多!看着地里刨出来的番薯堆积成一座小山,孔杰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啊,这种东西产量竟然高到如此地步!”

    根据总旗教会他们的食用方法,孔杰在地上挖了一个土坑,把番薯埋入土坑内,然后在上面堆起了柴火点燃了,等到火熄灭了,再把番薯刨出来。

    烤熟的番薯放在手心一拍,剥开了皮,里面是鲜红香甜的番薯肉,放进嘴里咬一口,只觉得味道甘甜美味,特别是小孩子,非常喜欢这种食物。

    番薯吃多了肯定是胃里会不舒服,所以大部分的番薯都是卖给了村里的百户军官。百户军官再把一部分的番薯制成淀粉,淀粉除了可以直接出售之外,还能用来制作番薯粉条。而大部分的番薯都是被赵鹏直接收购了。

    赵鹏收购的番薯,被装上船,直接运往襄阳,当成粮食卖给了大顺。他从农民们手里收来的番薯价格和卖给大顺的价格相差数倍,这样一转手,赵鹏又狠狠的赚了一大笔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594/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锦衣卫指挥使最新章节! 作者:铁血坦克兵所写的《末代锦衣卫指挥使》为转载作品,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锦衣卫指挥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锦衣卫指挥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介绍:
现代兵王来到崇祯十七年的1644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十九,成为了一名守卫皇城的锦衣卫,历史上也就是这一天,李闯的农民军攻破了京城。主角试图救下崇祯未果,却救出公主和太子……末代锦衣卫指挥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锦衣卫指挥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锦衣卫指挥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