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李唐传奇TXT下载李唐传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李唐传奇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李唐传奇txt下载     李唐传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七章 初遇

    金陵即是今天的南京,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于今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长干里,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楚国于今清凉山西麓石头山上置金陵邑,称为金陵。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吴国迁都建业,随后,东晋与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史称“六朝”,六朝都城位于秦淮河北。经过三百年的建设,六朝时期南京人口达100多万,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589年隋灭陈以后,隋文帝下令将建康周围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平,改作耕地,仅剩一座内城,六朝繁华荡然无存,唐高宗以后,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大唐的产粮及赋税重地,经过近百年的恢复,金陵又逐渐成为江南的重镇(实际唐朝时南京已不存在,为小说情节的需要,故恢复了它的存在)。

    李月和即墨来到金陵时,元旦刚过,和满目创痍的河北道相比,江南道却是另一番景象,商业繁盛,人口稠密,官道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河道里也是舟船如楫,这里豪富极多,一掷千金者随处可见,无数的平头小民在重税之下虽家境清贫,但多少也有点存粮,暂无饥馑之忧。

    每年的元旦和花灯节是连在一起的,这是自古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果说元旦是农民们新希望的开始,那花灯节却是富人们一年中尽情挥霍的日子,市民们也能沾一点富人的灯光,在天宝十一年的开始时,憧憬或回忆着各式各样的人生浮世图。

    “嗖!”的一声轻响,一只奔跑的野兔,被一支短弩射中,倒在草地上,一名高大的昆仑奴翻身下马,高兴地大叫着跑过来,拎起兔子,朝远处高声大喊着,一名身穿白色长袍的年青人骑着一匹高骏的马慢慢过来,他看了看兔子,摇摇头说道:“不行!劲道太过!,我给你讲过,五十步远只能用七分劲,而你却用了九分。”尽管昆仑奴有点不好意思,但有了猎物的他还是咧开嘴嘿嘿的笑。这两人正是李月主仆,虽然李月告诉过即墨不愿视他为奴,但即墨却不愿意,说他宁死也不能逾越自己的身份,后来李月无法,只好取折中,两人以主仆相称。李月发现即墨射箭极准,即墨告诉他自己从前在故乡时,就是有名的猎手,于是李月便传给他一种短弩,特别适合于冷射猎杀,后来教给他一路刀法,那即墨手长脚长,正适合用刀,而且悟性极强,又能吃苦,所以只练了短短十几天,就把刀舞的象模象样,周身一团雪花。李月现在打扮成一个书生的模样,衣服是安老夫人送他的,道袍已经被安禄山烧毁,不过他已经不在乎穿着了,在江南道,他不认识任何人,由于江南地区不重骑射,所以赤血魔也不象北方那样引人注意,在几乎所有人的眼里,那不过是一匹好马而已。

    二人目前刚渡过长江,正在距金陵城十里的地方,这一带绿树成片、风景秀丽,是金陵市民常来郊游的地方,虽然此时正是冬季,但节日的气氛中,还是有不少人出来透气。正当李月二人在一个小树林里烧烤刚打来的猎物时,旁边的官道上过来了一辆马车,马车很大能容纳多人,且制作考究,装饰豪华,应是属于富商或官宦人家的用物。马车两旁跟着十几个骑马的家人,另外还有四五个武师打扮的保镖,前后保护着马车。马车经过小树林时,停了下来,马车里的人向旁边的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说了什么,那管家向树林方向看看,点点头,下马后朝这边走来,李月早就看见,不过他没理会,即墨烤肉下料极重,两里外都可以闻到香味,那马车里的人也必定是闻到香味,故派家人来看看。管家走近后,见是二人在烤野味,楞了一下,随即友好的笑笑,抱拳离去。他走到马车前低语几句,马车就又往前走了,走了没几步,马车又停了来,过一会儿,马车先是下来二名丫鬟打扮的少女,随后扶下两名少女,在几名家人的护卫下,朝这边走来,即墨一看大惊失色,他猜想后果必是要少掉一半兔肉,忙用征求的意见望着李月,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开吃吧!李月笑笑摇摇头,现在就吃明显太没风度了。不一会儿,两名少女走近,李月向她们看去,两人都生的十分秀丽,只见前面一名少女约十八、九岁,穿一身红色的仕女装,气质典雅、雍容大气;后面一名少女年纪稍小、十五、六的样子,穿一身淡绿色的仕女装,长相甜美、温柔可人。不等她们说话,李月站起来,躬身一礼道:“野外烧烤,多有不周,唐突二位了!”二人见李月长身站起,眼前均一亮,好一个俊朗的青年(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男女青年交往大多没有各种束缚,而到了宋代以后,理学兴起,才给正常的人性施加了一道又一道的枷锁),这和她们平常接触的青年完全不同,她们平常也接触到很多英俊的男青年,其中很多也是堪称才学风度具佳,但他们大都身体纤弱、皮肤细白。而李月却相反,身材高大,皮肤微黑,一张几乎完美的脸庞下,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大气从容的气质,虽然是书生打扮,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健康的气息。

    见李月先施礼,两位少女脸上一红,想要说什么,却说不出口,还是刚才那个管家上前对李月拱手说道:“请问二位的烧烤能否卖点给我们,稍许就可以。”说完拿出十两银子,递给李月笑道:“两条兔腿就可以了。”李月哈哈一笑,取下整只兔子递了过去,“你们既然喜欢我兄弟的手艺,那是看得起他,不嫌弃的话,尽管拿去,不要钱。”那家人闻言,脸色一变问道:“你说这兔是他烤的?”他一指即墨,李月也微微一怔:“正是!有什么不妥吗?”这时那管家转身对两位少女低声说道:“这兔子是那昆仑奴烤的,吃不得!”李月听见,立刻就明白了,原来在当时的唐朝,社会风气虽开放,但等级观念却极重,家人、下人等虽然身份低微,但比较卖身为奴的人,却又要好得多,奴隶的身份最为低贱,尤其是昆仑奴更是毫无地位,他们坐过的凳子一般人都是不碰的,何况还是他们做的烧烤。李月没有说话,而是冷冷地看着两位少女的反应,前面的红衣少女对后面的少女轻轻说道:“敏妹,那就算了吧!”后面的少女没有回答,她上前一步对李月说道:“先生刚才称呼这位壮士什么?”李月知她指的是即墨,听她称即墨为壮士,心中对她的印象稍好一点,便拍拍即墨的肩膀说道:“我叫他[兄弟]!”众人这才听清,一齐大哗,称昆仑奴为兄弟,这在他们的生活中是闻所未闻的。这时,那红衣少女又对绿衣少女说道:“敏妹!我们走吧!”口气已经开始严厉。绿衣少女似乎没听见,她向李月笑笑说道:“这兔子烤得真香,我没有钱,你们能否分我一只兔腿?”李月楞了一下,心中对绿衣少女的印象大好,笑着撕下一条最肥的后腿递给她。绿衣少女用她葱玉一般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接过,扭头对旁边的红衣少女歉意的笑笑:“慧姐,我们走吧!”李月见她们走远,隐隐还听见那红衣少女埋怨绿衣少女的声音。

    待他们走远后,李月拍拍即墨,“咱们开始吃吧!”即墨默默地撕下一半兔子递给李月,刚才那一幕在他过去的生活中是常有的事,他早已习惯!但李月当着众人的面拍着他肩膀叫他兄弟,却再一次的震撼了他的心,吃着吃着,即墨的鼻子猛然一酸,泪水狂涌而出。

第五十八章 花灯

    花灯节又名上元夜,是唐朝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开元盛世年间,长安的灯市规模浩荡,燃灯5万盏,花灯式样繁多,还出现了广达20间、高150尺的巨型灯楼。

    有诗云: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又云: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又云: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在长安,上元之夜是百万人逛街观灯的盛世,在天宝十一年,为取悦杨贵妃,这年的上元夜更为空前,皇帝下旨,全国共庆,一时间,整个大唐帝国的夜晚姹紫嫣红,恍如白昼。上元夜又是唐朝年青人的情人节,只有在上元夜,父母才会不阻止家里女孩的外出夜游,无数的年青人在这几夜里生情断肠,同样也是这样的夜晚,无数的富家纨绔子弟四处游荡,看人而不看灯。

    李月对上元夜早无记忆,这是他五岁以来首次过上元夜,金陵的花灯节早就几日前就开始,到今天达到**,他们住在高升客栈的第五分店,客栈临近金陵城最繁华的白下桥地区,在这里,一条秦淮河把金陵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社会,北面是官宦大贾所聚居的地方,环境优美、治安良好,而南面却是平民百姓的聚居之地,难免鱼龙混杂。白下桥是连接两个地区最大的一座桥,在它周围,店铺密集,南来北往的客商极多,所以白下桥地区自然就成了金陵的商业中心,年年的上元夜花灯,也是以这里为最盛。

    李月领着即墨在金陵的大街小巷上逛着,一群群的小孩们拎着花灯从他们身边跑过,每一盏花灯下都聚满了观赏的人群,但更多的人却是在看人而不看灯,李月高大挺拔的身躯颇引人注目,在他经过的每一盏灯前,不知被多少少女偷偷的注目,少女们大多结伴同行,如果身旁还有几名家人护卫的话,那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女孩了,看着一个个笑妍如花的少女,李月不由想起那个分他一条兔腿的绿衣少女来,想起她白润如葱玉般的手指,李月自嘲的摇摇头,自己这是怎么啦!即墨可不管他的主人在想什么,他手中拿着一大堆小玩意,这都是在一个花灯前比赛射下来的,因为今天是上元夜,花灯的主人也没有因为他是昆仑奴而歧视他,或许只有在这个夜里,大家才会忘记地位、忘记歧视,同乐同笑吧!李月走到一个花灯前停下,这盏花灯扎得颇为别致,别的花灯或扎成花鸟鱼虫,或扎成亭台楼阁和人物形象,而这盏花灯却是用一块白纱做成一块方形牌子灯,牌子上是一个灯谜,字体娟秀,看来出题人是一个女子,灯下站着一个管家模样的老人,正笑呵呵的看着猜谜的人,老人后面是一顶大轿,旁边站着四个家人,看来轿子里坐的正是出题的人,这种情形在上元夜里很常见,很多大户人家的女子不便抛头露面,都是坐在轿子里赏灯,轿子仿佛就成了一个流动的房间。灯下早聚了几十个读书人在一起窃窃私语,这种灯谜是最受读书人欢迎,可以卖弄学问,如果出题人是大家小姐的话还可以博得佳人的好感,今天情形似乎正是应了这个景,猜到的人不能说出来,只能写在纸条上,递给出题者判断,这时已经有好几个人写下自己的答案交给那老管家,老管家看了后都笑着摇摇头,把纸条退回。李月见那字谜只有一个字[萤],谜底是打一字,李月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答案,不过他没有上前,这倒不是他清高,只是他的性格一贯淡然。由于谜语太难,那群读书人都摇摇头放弃了,各自到别处去游玩,灯谜下只剩李月一人,这时,李月叫了即墨正要离去,那老人却叫住了他:“年青人,请留步!”李月回头,见那老管家正向他招手,他上前施礼道:“不知老丈叫我何事?”老管家笑着对他说道:“看先生刚才样子,胸中似乎已有所见,我家小姐请先生不妨一猜。”李月淡淡一笑说道:“在下虽穿书生服袍,其实胸无点墨,适才虽有拙见,却不好随意评说,让真正的读书人见笑。”“此时就先生一人,说说也无妨!”那管家却不依不饶地追问。李月无奈,再推迟就是矫情了,他只好说道:“我猜是个[花]字,不知可对。”管家又问道:“不知何解?”“萤者,不就是草化的吗?”,这时轿中传来一阵掌声,一女子说道:“先生猜对了,我这谜语已经出了两年,先生却是第一个猜到的。”李月觉得这女子声音耳熟,突然想起,这不正是问他要兔腿的那绿衣女子吗?李月笑笑问道:“那日的兔腿可辣?”轿中的女子也轻笑道:“真的很辣,可却很香,我第一次吃到那样的野味,多谢!多谢!”这时管家上前问道:“这谜语的奖品颇大,拿着观灯不便,先生可告我住处,明日送去。”“我们住高升客栈第五分店,我主人姓李。”这却是即墨插口替李月回答,李月诧异的看了即墨一眼,即墨当即脸上一红,平时他总是闷声不响,说话极少,但刚才他也听出那轿中的女孩就是那个肯吃他烤肉的女子,不知怎的,他生怕李月不说,一急之下替李月说出了地址。那管家拱拱手,随即对轿中的女子说道:“小姐,时间不早了,夫人要担心了,回去吧!”那小姐在轿中却没有说话,李月也不知该说什么,一时间,气氛有点干尬。

    就在这时,在前面的的街口处突然一阵大乱,观灯的人们纷纷避让,一阵哭声传来,几个人飞跑过去,李月只听他们边跑边议论道:“雷驴子又来抓人了,今年不知是谁家女子要遭殃了!”李月立刻明白,一定又是谁家的恶少看中了某个少女,调戏不成,强行抢人了,这种情况实在再平常不过,穷人家的女子,生得漂亮一点,有时也是一种不幸,这时哭声已经靠近,几个打手在前面恶狠狠地用鞭抽打挡路的人群,后面八名大汉,分别拎着两个女子的手脚,悬空走着,旁边是几名骑马的人,中间一个蓝衣青年,生得倒是清秀,但眉宇间的淫笑却极为丑恶,周围的人纷纷叹息,却无人敢上来阻挡,这时轿中的少女却问李月:“这是江南道节度使雷大人的四公子,绰号雷驴子,平时里做恶多端,抢了良家妇女无数,不知先生是否敢管?”听了绿衣少女对主人的质疑口气,那即墨不忿,拔刀正要跳出,李月一把拦住,笑笑对轿中少女说道:“自作孽,不可活,老天自然不会放过,小姐认为如何?”说完,手一负,冷冷地看着马上的年青人,那小姐不解,正要相问,突然雷驴子的马突然狂性大作,载着雷驴子一头冲进了秦淮河里,他的护卫和家人一阵大乱,丢下两个女子,去救雷驴子,在路人的帮助下,那两个小娘也乘机钻进人群里,跑得不见了踪影。李月转身对轿中的少女笑了笑,带着即墨扬长而去,潇洒之极,轿内,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注视着李月的离去,眼里尽流露出心醉目光。

第五十九章 情思

    第二日,雷驴子的尸首在秦淮河下游被找到,有消息传出,那雷驴子在落河之前就已经断气,金陵城内的百姓在额首相庆的同时,又深深为除害的英雄担心。

    果然,巳时(清晨七点—九点)不到,金陵城便四门紧闭,无数士兵涌上街头开始大规模搜捕,凡金陵城内所有武馆的人都要接受讯问,凡外来的武林人士或孔武有力的人一律先抓进大牢,凡其他外来的人员也要一一明确身份,记录在案,江南道节度使府所驻地苏州府也有大批的军队向金陵府开来,整个金陵城开始人心惶惶。

    李月主仆二人所住的高升客栈此时尚未被搜到,但客栈内已经乱作一团,稍微有点关系的客人纷纷在金陵城内投亲靠友,而李月却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正坐在房内看书。这时门被推开,掌柜急匆匆地进来告诉李月外面有人找。李月出门一看,认出正是昨夜照管灯谜的那个老管家,他见到李月,拱手说道:“城内形势紧张,小姐命我请先生到府上暂避。”李月微微一笑对老管家说道:“那就打扰了。”李月和即墨牵着马跟管家来到一座府第的后门,李月进了门,就见那绿衣少女站在门前笑盈盈地看着自己,李月心里一跳,忙施礼道:“多谢小姐援手相助!”那少女脸一红,还礼低声的说道:“以公子的身手,怎会被官兵抓住,公子肯来,实在是给我面子,小女子怎会不知,这里多谢了,我叫赵绿敏,父亲是金陵太守赵显,望公子莫见外。”

    李月心里暗赞,这少女果然聪敏,知道自己不是那种趋附权贵的人,故早早坦然相告,以显诚心。李月见少女坦诚,也不愿隐瞒,他想了想说道:“在下李月,现在终南学艺,明年将返回长安家中,至于父亲,届时自当相告,这几日就打扰贵府了。”

    那少女还想对李月说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呆了一会儿,低头说道:“那就请公子先去安歇!”

    说完随身旁的丫鬟离去,在门口处,又停了下来,偷偷的看了李月几眼,正巧李月也在看她,两人目光一碰,少女脸羞得通红,忙跑进屋去了。

    李月来的这个府第正是金陵知府赵显的内宅,赵显,字子为,开元十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为官清廉,在朝中颇有清名,后因得罪李林甫,被贬到金陵任太守,这赵显为人正直,学问极好,最厌恶现在文坛中华而不实的文风,是文坛中复古派的代表人之一。赵显育有二子一女,长子赵容,已于去年中了进士,现在长安弘文馆任职,其上司正好是李月的大哥李照;次子赵漠,从小好舞枪弄棒,现在金陵城中的秦淮武馆学艺;小女儿赵绿敏,今年十六岁,聪慧温柔,最被全家人疼爱。这赵显和李月的父亲李郁交情很深,李郁父子来金陵编撰《东晋史》时,就是住在赵显家里,但这些李月目前一无所知。

    赵绿敏正做在窗前发呆,和所有的少女一样,她也情窦初开了,她喜欢上了李月,在她生活的周围,优秀的年青人着实不少,也有非常多的年青人借各种机会向她表白爱慕之情,尤其是她的几个表兄,隔三差五的写诗给她,她不是不知道,但总觉得这些追求她的人缺点什么,母亲也多次暗示她已经十六岁了,可以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她知道母亲是为自己好,想让自己选一个中意的人,但她实在看不上周围的任何男子。直到在树林里遇见李月,他的外貌固然十分吸引她,但真正让她难忘的是,他居然拍拍那个昆仑奴的肩膀称他为兄弟,这在现在的社会里是非常惊世骇俗的,但赵绿敏却看出李月决非故意做着,而是心里自然的真情流露,这让她非常欣赏,她从小父亲就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能因他们的社会地位底下而随意践踏,所以她也非常同情那些奴隶的悲惨境遇。但真正让她喜欢上李月的,还是在昨日的花灯会上,她居然又碰到了他(她后来一直把这次巧遇固执地认作是上天给她的缘分),李月解出了她摆了两年的灯谜让她非常惊喜,但李月在出手除害时表现的潇洒和高绝的武功却终于使她心醉神迷,自然而然的,她的一颗芳心牢牢地系在了李月的身上。一大早,她就鼓起勇气让管家以避祸为借口,请李月来家,天见可怜,他终于来了。

    看着小姐发呆的样子,丫鬟小荷心里非常明白,她和小姐同岁,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她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小姐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她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和小姐一起长大,身份虽然是下人,但小姐从来把她当作是姐妹,老爷和夫人对她都很好,说实话她也不喜欢小姐的那几个表哥,跟苍蝇似的,为了得到小姐的芳心,还私下偷偷收买她,这让她非常反感,她深知婚姻对于小姐一生的重要性,而且夫人也交给她一个任务,如果小姐有了中意的人,必须马上禀报。

    那天在轿里,她看小姐津津有味地啃那只兔腿,她就对李月有了兴趣,昨夜小姐告诉她,那恶霸雷驴子就是李月除掉的,在她心中,李月立刻变成了英雄,她决定要帮助小姐遂成心愿。此时,她正在一旁考虑怎样去给夫人说这件事。。

    李月在随管家去客房的时候,也有意无意的看了赵绿敏一眼,两人在对眼的一瞬间,李月感觉到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虽然李月对道悟性极高,点化了长乐、李瑶和无方,但那只是他对别人而言,他自己却是一个尚未经尘世的年青人,根本不能和长乐他们百年的人生经历相比,和正常的年青人一样,当爱情到来时,他无从抗拒,尽管他故作淡然,但他答应来赵府,却是他内心对爱情的无法抵御。如果让长乐知道了自己的师弟居然坠入了情网,反应一定是大为惊讶,然后笑爆肚皮,连这小子也终于逃不过这一劫。最高兴的却是即墨,虽然他和李月相处时间不长,但李月却是让他愿意用生命去报答的主人,当那个绿衣少女接过他所烤兔腿的刹那,他就认定了只有这个少女才有资格做他的主母,所以在花灯夜,他替李月说出了住址,他甚至已经想好,如果李月不肯跟老管家走,他就会以赤血魔不服客栈水土为借口,逼李月就范。现在李月又见到了那个绿衣少女,而且那个姑娘似乎也对主人有意,即墨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第六十章 世交

    赵府的结构是当时标准的官宦人家,一共分为四进一园,第一进是下人房,约有百十间;然后第二进是左右两个院落,均是客房,分内客房和外客房,亲戚一般住内客房,外客一般住外客房,还另专有一个小院落是特地准备给尊贵客人居住的;第三进就是主房中的会客堂、主起居室、主书房,还有家中男子的居室等等;第四进就是主人的卧房、内书房,还有就是女儿的闺房、父母的卧房;最后一墙相隔就是后花园。李月被安排住在外客房,即墨自然是住在下人房内,即墨进了赵府后就忙着照顾赤血魔和自己的马,他一直到下午他都没有看见自己的主人,他心里也有一点奇怪,直到快黄昏时,自己的主人才终于出现,细心的即墨发现了自己主人的鞋底似乎有点潮湿。

    同样是在快到黄昏的时候,金陵府突然解除了戒严,四门大开,恢复了人员进出,士兵们也各自回营,刚奔到半路的大批士兵也接到命令返回驻地,所有被抓的人也全部释放,一切又恢复常态,金陵城内议论纷纷,均不知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时,就在赵府的主起居室内,坐着一名中年妇人,穿着考究,气质高贵,她便是金陵太守赵显的夫人,赵绿敏的母亲,此时她正坐在那里非常有兴趣地听女儿贴身丫鬟小荷的汇报,她终于知道了这两天宝贝女儿心神不宁的原因竟是她有了意中人,而且这个年青人正住在自己的府内。

    从心而论,她非常希望女儿嫁给自己的大哥的小儿子王翰之,她大哥任吏部光禄大夫,手中握有实权,而且自己的那个小侄子王翰之从小聪明伶俐、待人接物得体大方,学问也不错,深受她的喜欢,还有她另外几个兄长的孩子也都不错,都很喜欢自己的女儿,为此,她特地安排了很多次机会让自己的几个侄子接近女儿,只是女儿似乎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好感,自己的丈夫也不是很赞成,他不喜欢自己的那些侄子,不过女儿是自己的,只要自己女儿喜欢,老爷就是再反对也没用,经过多次安排不成功,她就认为是因为女儿年纪尚小,还不到时候,她也不再想这件事了,但以防万一,她命令女儿的贴身丫鬟只要有什么动静,必须马上禀报给她,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万万大意不得。

    今天丫鬟小荷的禀报让赵夫人心神大乱,既喜又忧,喜的是女儿终于长大了,终于有了意中人;忧的却是她对这个年青人一无所知,刚才她正好在外客房门口见到了这个年青人,外表非常俊朗有气质,但她却担心自己的女儿涉世不深,是被这个年青人的外表所迷惑。于是她仔仔细细地询问了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当她从小荷嘴里吞吞吐吐地问出,那个年青人就是杀死江南道节度使雷宁小儿子的凶手时,她被惊呆了,虽然这个江南道节度使雷宁处处与他丈夫作对,他的那个儿子自己也知道是个无恶不作的恶魔,但毕竟雷宁是他丈夫的上司,在江南道权势遮天,如果被他知道杀子仇人就住在自己府上,且和自己女儿有关系,那后果不堪设想,她越想越怕,决定先将此事告诉自己的丈夫再说。

    赵显是天快黑的时候回家的,本来节度使的儿子在金陵出事,他的责任重大,从早上起他就接到雷宁的手谕,命他三日内找出凶手,否则就免了他的官职,军队的调动是不归他管的,他只能命令所有的衙役出动去明查暗访,结果查了近一天也毫无所获。其实他和所有的金陵百姓一样,对雷驴子的死大感振奋,那雷驴子被他父亲派到金陵做监军两年,在金陵城内无恶不作,手中的人命已经超过三百多条,而告他的状纸已经堆起近两丈高,他也向节度使雷宁反映过几次,皆毫无结果。

    解气归解气,但节度使的儿子当街被杀,这个责任他还是要负的,正当赵显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节度使的又一道手令到了,此事作罢,不在追究,赵显大为疑惑,那雷宁心胸狭窄,以他的为人,杀子之仇怎肯轻易作罢,后来他悄悄问了那传令的人,才知道了一点眉目。不管怎么说,没事了,他也乐得轻松,命令家人回府,今天可把他累坏了。

    刚到家,夫人就找来了,说有急事,他让夫人来书房叙话,赵夫人就把从小荷那里得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告诉了老爷,赵显听罢,眉头紧皱,和夫人一样,他也担心李月的来历,生怕自己的女儿误交匪人,他在屋内慢慢的来回走着,夫人见状着急着说道:“我听说那雷驴子随身护卫高手众多,有一人还是金陵周家家主周世晨的三子周杰,武功超绝,听说是上届长安武林新人排行榜的第三名,在这么多高手护卫之下,那年青人居然能不动声色地除掉雷驴子,这样的厉害角色绝对不是平常之辈,我真的担心敏儿啊!她什么都不懂,万一被骗怎么办?”

    赵显听了长叹一声说道:“夫人可能还不知道,那雷宁居然不再追究此事了。”

    “那是为何?雷宁可不是这样的人啊!况且还是杀子之仇!”

    赵显苦笑了一下回答道:“我开始也是奇怪,后来才悄悄得知,竟是有人威逼那雷宁了结此事,我今天接的两道手谕都是雷宁从军中发出,说明雷宁一直在军营中,那人居然能在十万军队的大营内闯进戒备森严的中军帐威逼节度使,然后再从容离开,你说这样的人是否可怕?”

    “老爷的意思是?”

    “估计这也是住在我们家的那个年青人干的吧!”

    “可从金陵到苏州少说也有三百里,那年青人一直在我们家,他怎能分身?”

    “他既然能闯十万人的军营,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那老爷,这事该怎么办?”赵夫人更加担心了。

    “别急!我来问你,那年青人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啊!我忘记问小荷了?来人!让小姐的丫鬟小荷速到书房来。”

    小荷被管家叫到书房,见老爷也在,她心里开始打鼓,知道事情闹大了。

    “小荷,我问你,那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详细说来,一个字也不准漏!”赵夫人问道。

    “禀老爷、夫人,他说他叫李月,现在终南山学艺,明年返回长安的家中,他的父亲是谁,他说以后会说的。”小荷想了想回答道。

    “李月?住长安?我没听说过,夫人你呢?”

    “李月?我好象在哪儿听说过这个名字,让我想想,小荷!你刚才说他在哪里学艺的?”

    “禀夫人,他说是在终南山。”

    “终南山?终南山?啊!老爷,我想起来了!小荷这里没你的事了,去伺候小姐吧!”

    待小荷走后,赵夫人急急地对赵显说道:“老爷,你还记得五年前赵王妃来过我们家吗?”

    “记得,那赵王妃五年前来探望赵王,在我们家住了半年,你和那王妃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彼此一直书信往来,前几天她还托人送东西给你呢!怎么啦?”

    “当年秦姐姐和我无话不说,我记得她就和我说过,她生有二子一女,其中次子和女儿是孪生兄妹,因为生在八月十五中秋夜,儿子就叫李月,女儿叫李影,那李月五岁就到终南山学艺,说是十五年后回家,让我算算,开元二十五年,十五年,老爷,不正是明年吗?”

    “哦!如果真是李郁的儿子,这倒是件好事,我不妨去问问他,夫人,如果真是你那好姐姐的儿子,你就不用再给我提你那些侄子的事了吧!”

    “那当然,秦姐姐也非常喜欢我们敏儿,还给我说过将来两家联姻,没想到一句戏言,竟会成真?他是不是秦姐姐的儿子李月是另一回事,但老爷总说我的那些侄子不好,我就不服气,你看翰儿,举止得体,看了就让人喜欢,不知老爷不喜欢他哪里?”

    “你那个侄子号称长安文坛新秀第三,我读过他的文章,文章词藻华丽,却毫无内容,还亏那些所谓的文人前辈那样吹捧他。”

    “老爷!”

    “好了!好了!不讲了,我去客房看看那个年青人,你在这里等着。”

第六十一章 暗访

    李月此时正静静地坐在房中看书,但他的脑海里还在回忆着白天发生的那一幕。

    李月被带到客房后不久,就让即墨去照看赤血魔,没事别打扰他,在即墨刚走,他就离开了赵府,全力催动轻功,越过城墙,风驰电掣一般直奔苏州,自从李瑶传功给他以后,他就感到自己的内功已经不完全是太清道了,好在李瑶的内功并不排斥太清道,还和它相辅相成,所以李月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逐渐把李瑶的内力化为己有,李月后来才知道,这太清道进了木剑境界后,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了,每个人修炼不同,太清道的表现就不同。

    李月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到了苏州城外,他先去了节度使府,得知节度使雷宁在城外的军营内,李月随即就来到城外军营,江南道共有驻军十五万,其中五万散驻各地,而十万人则驻扎在苏州城外,离开苏州葑门没多久,就开始看见一个连一个的军营驻扎,连绵竟有十余里长。守军营大门的军士只觉得眼一花,似乎一个影子闪了一下,但他们也没放在心上,十万人的大营,会发生什么?李月击昏一个都尉,剥了他的军服,大摇大摆直向中军帐走去。离中军大帐还有二里,他就进不去了,这里需要特殊的口令,不过李月不用,他脱掉军服,跃上帐篷顶,如鬼魅一般直扑中军大帐。

    中军帐内江南道节度使雷宁正在生闷气,自己的儿子好端端的在金陵被人杀了,在江南,他就是皇帝,现在居然有人敢在眼皮底下动他,他大发雷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抓住凶手,他已经决定,就算错杀三千,也不能放过一人,如果有必要,就把金陵城内所有习武之人全部杀光。雷宁的军帐是帐中帐,外面是军帐,里面是内帐,帐外有数百亲卫把守,苍蝇也飞不进来,这时雷宁正在发呆,一把短剑却轻轻地搁在他的肩头,他一楞,随即被吓得魂飞魄散,有刺客!他刚想叫,一个冷冷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阁下若敢发半声,就人头落地,不信试试?”雷宁已经感觉到自己流血了,他尽量稳住心神问道:“阁下何为?”来人正是李月,只听他冷冷地说道:“你的儿子是我杀的,现命你让金陵恢复原状,不准再追究!”李月又把一粒丹药塞进雷宁的口中,一拍他的后背,丹药落入腹中,“一个时辰后你的肚子上将长出一个肉瘤,以后每隔一月它会发作一次,如果阁下守信,一年后我自当奉上解药,否则我随时可以催动它要了阁下的命!”说完李月就消失了,那雷宁连刺客的面都没见着,就到阎王殿走了一遭,他何时吃过这种大亏,喝令全军彻底搜查,最后连刺客的影子都没看见,一个时辰后,雷宁的肚子上果然长出一个肉瘤,他越想越怕,在大白天,十万人的军中,那刺客竟然象鬼魅一样来去无踪,他若要杀自己岂不是易如反掌,这等功夫,应只有皇宫才有吧!想到皇宫,他心里陡然一惊,这些年来自己已渐渐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了,难道是皇上派人来警告自己,一阵冷汗突然从他的背上流下,沉思片刻后他立刻发出第二道手谕,不再追究儿子的事,他怕死也不敢赌,儿子虽然重要,但自己的命和前途更重要。

    李月的思绪刚才苏州回来,就听有人在屋外敲门,他开门一看,见门外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长者,青衣小帽,留三缕长须,笑容可掬。只见他拱拱手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公子可否让我进门一叙?”李月忙施礼让长者进来,这长者正是赵显,他换了便装来拜访李月。一见李月,他就喜欢上了此子,此子天生异相,决非俗人,进了屋子,他发现李月在看书,迅速地瞟了一眼,发现那本书竟是兵法《尉僚子》,他心里暗暗点头。见李月转过身来,他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就是金陵太守赵显,请问李公子家父何人?”

    李月一听,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那赵小姐是不会说的,知道自己身份的只能是小姐身旁的那个丫鬟了,不过他并不在意,自己允诺过赵小姐,届时将说出自己的身份。李月微微一笑,躬身向赵显说道:“小子李月,家父长安李郁。”

    “果然是故人之子,哈!哈!哈!”

    “先生认识家父?”

    “岂止认识,你现在住的这间客房,你大哥李照也住过,你大哥儿子的李文,名字还是我起的呢!我曾经和你父亲同殿为臣,私交颇好,后来你父兄来金陵编书,断断续续呆了七年,这七年他一直就是住在我这里,你母亲也曾在这里住过半年,她和内人相交甚好,所以我们听到你的名字,就估计是故人之子,现在特来看看你。”

    “原来是赵世叔,小子离家甚久,不识尊颜,真的无礼了!”

    “哪里,你离家快十四年了吧!自然是不知道,中间可曾回过家?”

    “六年前母亲生病,回家探望过一次。”

    “六年前,你父亲还住在我这里呢!听说你母亲的病被高人所救,估计就是你这小子吧!”

    “小子略通医术,谈不上高手。”

    “那你暗杀了雷驴子那狗贼,算不算高手呢?”

    “杀那恶人,一般人皆可为之,哪里算什么高手?”

    “独闯十万军中逼雷宁就范,一般人是不是可为之呢?”

    “原来世叔都知道了,这次给世叔添了麻烦,实在过意不去!”

    “不用过谦,只恨我不懂武功,否则我早就去杀了雷驴子那恶魔了,他不知害死了多少金陵百姓。贤侄如此武功怎么不去长安武林排行榜大会去露一手呢?那雷驴子的贴身保镖还是新人排行榜第三名,如果贤侄去了,第一名一定非你莫属!”赵显笑着问李月。

    李月摇摇头缓缓说道:“所谓排行榜实为无聊人所为,不过是想讨上欢心,谋取私利,我大唐幅员广阔,人才辈出,草莽之间藏龙卧虎,何止千万,几个跳梁小丑妄自尊大,让人耻笑,但居上位者也大力提倡,则更让人担忧,我大唐盛世已成历史,现朝廷内外危机重重,若大家尽沉溺于此种虚名游戏之中,不务正业,长此以往,非我危言耸听,大唐离亡国不远了,我虽言微人轻,略通武艺,也不耻与他们为伍。”

    “好!说得好!贤侄之言针针见血,字字珠玉,深合我意,若无他事,请多住几日,小女绿敏,也为你母亲所喜,不妨多多相处,我那二子赵漠也喜欢武艺,也烦请公子指教一二。”赵显理理长须笑眯眯地说道。

    “世叔有令,敢不相从,只是身有急事欲赶赴京口,不能多呆,等有空时一定再来拜访。”

    “那两三天也可,不知贤侄去京口办事,我能否帮上忙?”

    李月就把长虚托他的事告诉了赵显,只是他偷换了概念,不说是长虚,只说是师租遗命,也绝口不提河北之事,他想那京口正是金陵府的管辖范围,赵显在金陵多年,或许能有些线索。

    赵显想想说道:“其实最知这段历史的,还是你父亲,你父亲在金陵编史多年,收集各种资料无数,我这明日就派人查查,看看有无线索。”说完告辞而去,回到书房,赵夫人早等了半天,见老爷回来,赶紧问道:“是秦姐姐的儿子吗?”

    “正是!”

    “那老爷觉得他为人如何,配得上小敏吗?”

    “小敏若得李月为夫婿,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也是你我的福气!夫人明日就修书给王妃,早把意向说清,免得被人捷足先登!”

第六十二章 箫琴

    当晚,赵夫人就找到自己的女儿,开门见山便问赵绿敏,赵绿敏大羞,也恨小荷把她卖了,小荷忙跪下请罪,发誓自己是为小姐好,她说如果不讲,李公子很可能明日就离去,那小姐就悔之晚矣,后来她又说出了赵绿敏的几个表哥收买她的事情,赵绿敏才知自己表哥的居心,心中大恨,不过让她高兴的是,这个李月竟然是秦姨的儿子,秦姨虽贵为王妃,但心地善良,待人随和,非常喜欢她,曾戏言让她做自己的儿媳,现在居然应了,难道真是缘分,想到缘分二字,赵绿敏脖子都羞得通红,伏在被子里,抬不起头来,惹得母亲一阵大笑。

    这天夜里,李月正在月光下散步,赵显的一席话,使得他又惊又喜,没想到两家竟是世交,父兄就在这个府第里住了多年,母亲也来过,听赵显的意思,是想把女儿赵绿敏许配给自己,自己还没回京城,难道婚事居然就这样定了,是不是太草率了?不过李月心里也明白,自己真的是喜欢上这个大眼睛的女孩子了,从她问自己要兔腿的那时侯起,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尊重即墨的女孩。李月想到自己还点化了长乐和李瑶,他就苦笑不已,“人之感情,自生即有,若不能去,何必逃避!”想到这里李月心里慢慢的开朗起来。

    他抬起头望天上皎月如玉盘,方想起今天是正月十六。这时,一阵轻轻的琴声从天上飘来,李月细听,是东晋名曲《长相思》,描述一位相思中的少女,思念情郎时的心情,琴声如泣如述,李月仿佛看见一位年轻的绿衣少女坐在一张椅子上,微微低着头,纤指轻舞间琴声如水,闭了眼仔细去听,清澈、婉转、悠扬中又有幽幽低怨,在淡淡的月光中李月听得如醉如痴,他知道这一定是赵绿敏向他吐露心扉了,一时间心醉神迷,他取出暖月玉箫,悠悠淡淡地应和起来,弹琴的正是赵绿敏,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心上人就在府内,却又似远隔天涯,在哀怨之中,她取出心爱的凤尾琴,轻轻地弹了起来,她希望李月能听见,能明白自己的心思,就在她全心投入到琴声中的时候,一阵呜咽的箫声响起,轻轻融入自己的琴声,赵绿敏一阵惊喜,她知道一定是爱郎听到了琴声,以箫回应自己,她听见箫声如歌如泣、如烟似梦,仿佛前世的往日情怀和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又重新回到了今生,琴声和箫声在皎洁的月华下渐渐消融成一体,象两只蝴蝶在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又仿佛一对情侣在水边散步、在乱世中生离死别又在他乡偶然重逢,泪水从李月和赵绿敏眼中同时涌出,两颗年青的心在月光中慢慢融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整个府第都沉醉在优美的琴音和箫韵之中,这时没有了地位的区别、没有了年纪的隔阂,所有的人都在感受、都在祝福,小荷站在小姐身后,听见琴声悠扬、又听见箫声和起,她既为小姐高兴,又为自己伤神,何时有哪位少年郎也为自己吹上一曲呢?即墨也听见了,虽然他不懂音乐,但他还是为箫声所感,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在草原上敲起皮鼓,围火而舞,他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自己被抓走时,他才三岁,这十几年来,他一定长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不知他是否长得象自己呢?赵显夫妇站在窗前静静地听着箫、琴之声,他们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青岁月,半响,赵夫人叹口气对赵显说道:“如果他们成不了眷侣,苍天都会怪罪我们,我要把这箫、琴之声写下来,让秦姐姐也听听。”

    第二天一早,李月醒来,昨夜的琴意终于使他下定了决心,不可重蹈长虚覆辙,既然今生有缘,那今生决不负她。

    他突然听见院内有刀剑相击的声音,推开窗子,见即墨正和一个年青人在对招,那年青人年纪和自己相仿,浓眉大眼,有点象赵绿敏,李月心里一动,知道他一定就是赵绿敏的二哥赵漠。李月猜得不错,那年青人正是赵显的次子赵漠,昨天武馆解禁,夜里他和师兄弟们畅谈了一夜,这几天除掉雷驴子刺客的手法成了金陵城各大武馆的热门话题,当时雷驴子周围高手众多,但居然没有一人知道雷驴子是怎么死的,得出雷驴子在落水前就已死亡的结论是因为他肺中根本没有积水,而雷驴子的尸体上没有任何外伤,他的死就成了一个谜,尤其是金陵周家,这次丢了面子,一直在全力追查,却毫无头绪。

    一大早,赵漠跑回家里补瞌睡,路过客房时发现有人在院内练刀,那赵漠极好武,自然停下来驻足旁观,练刀的是一名高大的昆仑奴,和他小妹一样,这赵漠的社会等级观念也并不强,他感兴趣的是刀法而不是人,他见昆仑奴的举手投足间很平常,似乎没有练过武,但刀法却不错,开始他是不经意的看,但看到后来,越看越惊讶,这黑大汉的刀法诡异精奇,每一刀都神出鬼没,就算是他们武馆里以刀法名震江南道的王副馆主,恐怕也使不出这样的刀法,李漠越看越心痒,终于忍不住拔出剑,跳进院内和黑大汉对练起来,练刀的昆仑奴自然是即墨,他学武极为用功,每天都要练习数回,在赵府他住的地方狭小,没有地方练刀,征得李月的同意后,便来到客房的院内练习,即墨舞刀正在兴头上,突然见一人加入,这是他第一次和人对练,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对拆了几招后他开始慢慢稳下心来,一板一眼地和赵漠对练起来。打了一会儿,赵漠发现对方其实根本不会武功,仅凭一套刀法在和自己对攻,有好几次自己都差点被刀背砍中,要不是他练武多年,经验丰富,又有一定内力,今天很可能就会吃亏。两人对拆了五十余招,赵漠还是拿即墨没办法,他越打越觉得窝囊,找到一个空子,跳到场外,大喊一声“停!”即墨闻言停住,呆呆地看着赵漠,“你这套刀法学了多久了,以前练过武吗?”赵漠问道。

    “禀公子,我以前没学过武,这套刀法只练了十几天!”即墨小心翼翼地说道,多年来的奴隶生涯使他不敢轻易得罪人,尤其赵漠衣裳光鲜,他更不敢无礼。

    “才十几天!”赵漠张大嘴巴,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从小跟府中武师学武,五年前进秦淮武馆,现在居然和一个只练了十几天刀法的人打个旗鼓相当,他不禁又生气又气馁。

    “是谁教你刀法的?”

    “是我主人教的。”

    “你主人现在哪里?”

    “那里!”即墨一指客房的窗户,赵漠才发现有一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年青人正站在窗前看着院内。见赵漠看到自己,李月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家人无礼!唐突公子了。”赵漠见李月长相不凡,彬彬有礼,不禁对李月顿生好感,他也是个豪爽好交友的人,赶紧向李月回礼道:“公子手下刀法不凡,赵漠能否打扰公子片刻?”

    “哪里!见面即是缘,公子若不见外,请进来坐坐。”

    “那就打扰了!”

第六十三章 兄妹

    赵漠进了门,先向李月施礼说道:“在下赵漠,现在秦淮武馆学艺。”

    “原来是二公子,失礼了!在下李月,在终南山学过一点武。”

    “你可是铁剑观的弟子?但看台兄似乎不象会武的样子啊!”

    “和铁剑观有点关系,但不是铁剑观的弟子,在下主要是学医,武学只是略懂一、二。”

    “李兄实在太过谦了,能教授家人那样的刀法,岂只是略懂一、二?我有个不情之请,李兄能否答应?”

    “公子不妨说说!”

    “最近我在学一套剑法,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李兄可否帮我看看?”

    “公子不嫌在下见识浅薄,我愿效劳。”

    赵漠持剑来到院内,手脚动起,刹时满院都是剑光闪闪,看得即墨直咋舌头,原来这公子刚才是让着自己的啊!但在李月看来,赵漠的剑法只能称为剑舞而不是剑法,好看是好看,却不实用,赵漠太看重招式是否正确到位。李月却不知道,这是大唐各武馆最普遍的原则,学剑一定要讲究剑招精确,套路完整。李月摇了摇头,他觉得如果一个老农用锄头上前乱打一气,说不定赵漠就会手足无措,想到这里,他心里一动,见地上有把大扫帚,便用脚挑给即墨喝道:“用这个上前和他练练!”见即墨发愣,李月眼睛一瞪。即墨无法,只好抡起扫帚,劈头盖脸向赵漠打去。赵漠一直在武馆里和各位师兄弟对练,双方使得都是各种剑法,应对之法他早已烂熟于胸,但即墨这种毫无章法的乱打,他真的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样应对。

    李月让即墨停下,笑着说道:“公子可否明白?”

    赵漠似乎有点明白了李月的意思,但又抓不到问题的关键,他躬身向李月长施一礼:“请李兄明示!”

    “剑招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公子舞剑太拘泥于招式,诛不知真正的高手对决,瞬间千变万化,哪容你去思考用什么招式应对,所以必须要忘记招式,以剑意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这才是使剑的方法。”

    “忘记招式,以剑意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这是什么境界啊!”赵漠喃喃的说道,他突然觉得胸中豁然开朗,虽然还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到,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他本身也非常聪明,只是一直不得明师,今天李月的一席话,顿时给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武学境界。他心情万分激动,练武到今天才终于有点明白,李月见他要下跪,轻轻在他腿上一拂,赵漠只觉的腿立刻僵住了,他才明白,李月看似书生,其实身怀绝技,他明白李月的意思,但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岂能放过,他决定即使李月不肯收他为徒,但也一定要结交李月这个朋友。

    正在这时,赵漠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他回头一看,见是小妹房内的丫鬟小荷,他瞥见在院门边上闪过一条裙边,有人藏在院门那里,赵漠走上前去,发现躲在门后的竟是自己的妹妹赵绿敏,手里捧着一把长琴,赵漠一楞,正想问,突然看见妹妹脸上一红,随即明白过来,不用说,妹妹一定是来找李月的,原来这个李月竟是妹妹的朋友。

    赵绿敏一夜未眠,天一亮,她就催促丫鬟小荷一起去找李月,昨夜的箫琴交流使双方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这时正是双方最难为情的时候,虽然赵绿敏非常羞涩,但更怕李月不辞而别,便想以学琴为借口,来找李月。刚到客房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二哥在和李月说话,她等了半天也不见二哥离开,又怕下人看见自己,便让小荷先去打招呼,自己则躲在门后,不料却被二哥看见,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好站在那里害羞。

    李月上前,向赵绿敏躬身施礼说道:“小姐来了!我们这就开始学琴吧!”说完对赵漠说道:“我也懂一点琴艺,经朋友介绍来教小姐弹琴,以赚点川资路费。”赵绿敏见李月替她掩饰,心中感激,忙盈盈回礼说道:“路上被耽误一会儿,来迟了,先生莫怪!”

    赵漠看看李月又看看小妹,心里早明白了大半,一向眼高于顶的小妹终于也有意中人了,他哈哈一笑说道:“今天不是学琴的日子,我想带李月兄弟去我们武馆转转,小妹可否同意?学琴嘛!以后时间长着呢!”他语带双关的说道。赵绿敏脸上一黯,她默默地转身要走,突然赵漠说道:“小妹不是一直就想到我的武馆去看看吗?不如今天一起去如何?”赵绿敏的脸上顿时放出光芒,她偷偷的看了李月一眼,意思是“你同意吗?”,见李月笑着点头,她心情大好地对赵漠说道:“二哥等等!我去收拾一下,再告诉娘一声。”

    见小妹走远,赵漠回过头来盯住李月,直看得李月心里发毛,突然赵漠严肃地说道:“我看李兄满身正气,人品不凡,想必不是普通人,舍妹天真烂漫、涉世不深,望李兄别辜负了她!”

    李月见赵漠一脸严肃,他也肃然说道:“我的身份尊父已经知晓,赵兄放心。”

    “哦!家父已知?”

    “正是!”

    赵漠大喜,虽然他很想跟李月学武,但李月来历人品他还不知道,涉及妹妹的终身幸福,他必须慎重,但他听说自己的父亲也同意了,那李月的人品就没问题了。说实话,他对母亲一直向妹妹推荐的那几个表兄弟也不喜欢,不光没有共同兴趣,更关键是他觉得那几个表兄弟表面掩饰得好,其实人品不端,但又没办法改变母亲的想法。今天李月的出现,他在外多年,凭他的眼光,一眼就看出李月决非凡人,而且李月的武功深藏不露,让他既羡慕又好奇,如果这个李月真成了自己的妹夫,那对自己的学武,岂不是大有益处,不过他又决定晚上要好好问问父亲,千万不能误了妹妹。想到这里,赵漠对李月说道:“刚才自作主张让李兄随我去武馆,莫怪!”

    “不妨,我也从来没有去过武馆,不懂武馆规矩,届时请赵兄多多提醒。”到了这时,他和赵漠的关系近了很多,也不再称他为公子了。

    “没关系!武馆没什么规矩,强者为大。”

    不一会儿,赵绿敏打扮好回来,她换了一条淡紫色长裙,头上戴一竹笠,边上以白色轻纱遮面,站在微风中,裙裾飘飘,宛若仙子,小荷则换了一身绿色的短打扮,和小姐站在一起,很象一片绿叶衬托着一朵淡紫色的鲜花。见李月看得发呆,赵绿敏轻轻地说道:“咱们走吧!”

    赵漠哈哈大笑:“走!走!我来带路!”

    赵绿敏和小荷坐在一辆马车上,几个家人骑马在前头开路,即墨握着刀,在马车后面跟着,赵漠和李月在马车的一左一右,赵漠正向李月介绍金陵的风土人情。

    赵绿敏隔着纱窗偷偷向李月望去,只见爱郎骑在一匹高骏的马上,身材高大挺拔,鼻梁高挺优美、眼眸深如潭水,淡淡一笑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和从容,一时间,赵绿敏看得痴住了。

第六十四章 武馆

    车在秦淮武馆的大门前停下,虽然赵漠也是武馆学员,但他的父亲是金陵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守门的不敢怠慢,忙请赵绿敏和李月入内。秦淮武馆是金陵乃至江南道的第一大武馆,位于秦淮河北面,紧贴河水,占地约六十亩,由一大一小两个馆舍组成,学员有两千余人,大都是金陵城的官宦及富家子弟,也有江南道别的州县来的学员。这秦淮武馆的背景,其实就是江南道的武林世家周家的产业,馆主周世德,正是周家家主周世晨的四弟,周家在长安武林门派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家族中人才济济,家主周世晨为天下十大高手,年青一辈中也有多人挤进武林新秀排行榜(新秀榜一共有人数一百名),其中周世晨的三子周杰还获得新人榜的第三名。

    武馆里非常热闹,练武的地方一共由五大三小八个大厅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大厅占地足有十亩,大厅里正有数百人在练习,或练刀剑、或练拳脚,还有一群人脚负铁沙袋在练轻功,李月跟在赵漠后面边走边看,赵绿敏紧紧地跟着李月,她压根就没看武馆,李月身上传来的淡淡男子气息让她情迷意乱,丫鬟小荷则扶着她,眼睛却四处打量。赵漠不停的和人打招呼,看来他在这里人缘极好,见有人来参观,很多练武的人都停了下来,更多的人则在偷偷打量赵绿敏,虽然有轻纱遮面,看不见容颜,但她如仙子般的气质让无数人发呆,很多人都由小荷来推断小姐的相貌,连丫鬟都这么漂亮,那小姐更不用说了(唐朝的习惯,丫鬟绝对不能比小姐漂亮)。让人好笑的是,有很多人还特地卖弄功夫,以求给佳人留下好的映象。和赵漠熟悉的人都猜到了,这一定就是赵漠的天仙妹妹,这两年,有好事者评论金陵十大美女,赵绿敏因年纪稍小,排在第二,武馆中有很多人都是官宦子弟,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社交场合里曾见过赵绿敏,暗慕她的人不少,在武馆中就不下百人,他们为了赢得赵绿敏的芳心,平时拼命讨好赵漠。这一切赵漠心知肚明,今天他带李月来亮相,也有一点警告李月的意思,追求我妹妹的人多着呢!你小子要知道珍惜啊!

    今天馆主不在,由于昨天有兵上门搜查,馆主一早就回周家汇报去了,今天负责馆中事务的是副馆主王若风,所谓副馆主其实就是首席教练,王若风也是武林世家出身,今年五十岁,曾在少林寺出家,师从苦航大师,后来奉家主之命还俗,为襄阳武林世家王家第二代弟子中最出类拔萃者,襄阳王家在长安武林门派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二,和金陵周家是世代姻亲关系,王若风的妻子就是周家的之女,所以当武馆成立时,金陵周家就重金礼聘王若风为首席教练,王若风以硬功和刀法出名,一套少林罗汉刀在江南道无人能敌。

    王若风老远就看到了赵漠,赵漠是他师弟智冠的弟子,智冠是少林寺的二代弟子,在少林寺以剑法出名,以前和他的关系极好,他担任副馆主后特地赴少林,恳请师傅苦航大师让他的几个师弟来秦淮武馆任教,所以赵漠也算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赵漠为人豪爽、出手大方,又是太守大人的公子,王若风平时对他也很客气,要不是赵漠想学剑,王若风早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弟子。赵漠来到王若风和智冠面前施礼道:“参见副馆主、参见师傅!”秦淮武馆对师徒关系要求极严,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正规门派一样,这和别的武馆不同,如果有叛逆,则会被废除武功,所以武馆授徒的也是真功夫,不仅是招式,还有正宗的名门内功。

    “漠儿免礼!后面的可是你的朋友?”

    “这是舍妹,这是我的好友李先生。”他很谨慎,不愿随便说出李月的名字。

    “你朋友好象不会武功吧!”王若风说道。

    “在下学文,也略通一点医术。”李月一笑说道。

    赵漠知道王若风武功极高,曾是天下第一高手苦航大师的爱徒,现在连他也认为李月不会武,自己好象也没见过李月出手,赵漠心里不禁有些动摇起来。

    “原来如此,年青人!太文弱了可保不住佳人哦!有时间还是来我们武馆学学吧!”

    王若风见赵绿敏紧跟着李月,自己旁边的几个爱徒都脸露嫉色,他极为护短,见爱徒不满,于是就想让李月出出丑,但又自持身份,便出言讥讽。

    李月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李月身后的赵绿敏却有点生气了,她知道李月深藏不露,不动声色地就除掉了雷驴子,她既为爱郎的深沉不浮躁感到高兴,但王若风不顾身份,如此讥讽自己的爱郎,她心里也隐隐希望李月能露一手给他看看。

    这时,赵漠的师傅智冠出来打圆场,众人见智冠说话,也就慢慢散去,但王若风却有点不高兴了,自己是秦淮武馆的首席教练副馆主,你一个读书人,居然敢在我的地盘对我无礼,王若风对手下的一个弟子使了个眼色,看在赵漠的面上就不教训他,让他出个大丑就是了。

    不料王若风的那个弟子也是赵绿敏的一个追求者,他见赵绿敏挨李月那样近,心里早就对李月拔刀了,现在既然有师傅授意,不乘机狠狠教训这个书呆子一顿,难出心头恶气,在情敌面前,他竟失去了理智,悄悄靠近李月,趁周围人不注意,狠狠地向李月的小腿踹去,这一脚,用了十分的力道,如果踹实,李月的腿骨非粉碎不可。王若风和智冠都同时看到了,他俩心里暗叫不好,要出事了,现在还不知道李月的身份,如果有背景的话,秦淮武馆就有麻烦了,出手阻止已经来不及,他俩眼睁睁地看着那弟子的脚踢中李月,只听一声惨叫,整个武馆都听到了,所有的人都赶了过来,只见王若风的弟子握着脚在地上翻滚,王若风和智冠看得清清楚楚,“好哇!竟在我的面前装相!”王若风跳过去,一把拦住李月。

    “你想如何?”李月冷冷地问道。

    这时智冠上来在王若风耳边低语几句,王若风点点头,适才智冠已经问过赵漠,知道李月并无背景,他同时也答应赵漠会手下留情。

    “请阁下露一手,如果超过我的任何一个徒儿,我就放你走,否则….”

    “否则怎样?”李月冷笑着问他.

    王若风刚想说否则你也自断一腿,但见到赵漠企求的目光,又改口说道:“否则就给我的徒儿陪礼道歉,医好他的伤!”

第六十五章 信物

    赵漠心一松,陪个礼算什么,至于医伤就由他出钱好了。就在这时即墨上前说道:“明明是你们动手在先,为什么要我家公子赔礼?”

    王若风一怔,见是一昆仑奴在和自己说话,不禁勃然大怒,他大骂道:“狗奴才,你是什么东西,敢在我面前说话,是谁放这个低贱的人进来的?是谁!”

    本来李月不想多事,但见王若风如此辱骂即墨,心里微微动怒,他冷冷地说道:“这就是秦淮武馆的武风吗?不看也罢!敏妹,我们走!”赵绿敏听爱郎叫她敏妹,心中大甜,忙跟着李月正要离去。旁边的弟子一起大哗:“想跑吗?没那么容易!”尤其是那些暗慕赵绿敏的人,叫得格外凶狠。王若风也不说话,用脚尖挑起一根哨棒,等李月快到门口的时候,叫了一声“休走!”轻轻一跃,哨棒无声无息地向李月捅去,他怕误伤赵绿敏,所以棒尖指向李月的侧身,所有的弟子见副馆主轻身一跃,宛若惊鸿,纷纷鼓掌大声叫好,在喧闹中夹杂着赵漠紧张的喊声:“师伯留情!”

    突然王若风身形大震,猛然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李月离去,众弟子都以为是王若风看在赵漠的面上放了李月离去,赵漠也以为是这样,忙上前感激地说道:“多谢师伯手下留情!”王若风却摆摆手,一声不吭的拉着智冠来到静室,智冠莫名奇妙,他见王若风脸色难看,忙问道:“师兄怎么啦?”“哇!”的一声,王若风吐出一大口血,智冠大惊,忙用内力替师兄疗伤,过了好一会儿,王若风才缓过气来说道:“我竟看走眼了!”

    “师兄,难道这个年青人也是个高手?”

    “何止是高手,师弟你看!”说完把手中的哨棒递给智冠,智冠接过见哨棒好好的,不禁奇怪地问道:“没什么呀!”王若风长叹一声,用食指一敲棒身,棒身刹时变成了一堆木粉,智冠大惊失色,这是什么样的功夫,少林寺的高僧也做不到啊!

    王若风面若死灰,象见了鬼一样,过了好一会儿才颤抖着声音说道:“这年青人伤了我,只说明他的内功比我好,但我的棒并没有碰到他,就成了粉末,这样的内功闻所未闻,但真正让我恐惧的是,他竟照顾我的面子,不让别的弟子看到,竟把内力留在棒中,现在才见结果,师弟你说我们是见到什么人了?”

    智冠也脸色大变,这样的功夫恐怕连掌门也办不到吧!掌门可是天下第一高手啊!他的舌头在嘴里打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他俩知道,李月因照顾赵漠的面子,只是对王若风略施惩罚的话,不知二人又该怎样想了。这件事情他俩终于守口如瓶,没有告诉任何人,只在一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智冠才对苦航说起这件事。他们也不敢去问赵漠李月的来历,如果李月不来找他们,就已经是他们的天大运气了,知道得太多,只会自取其祸。

    赵绿敏坐在车上没有说话,她为二哥的师伯折辱爱郎心里不高兴,也为爱郎的冷静沉着感到欣慰,不过她也微微有点失望,任何女孩子的潜意识里都希望爱人在人前有机会大显身手一把,赵绿敏也不例外。李月斜眼看见赵绿敏在车内发呆,知道她在想什么,微微一笑对她说道:“敏妹!要不要我变个戏法给你看看。”见爱郎叫她,赵绿敏开心地拉开帘子笑着说道:“李大哥要变什么戏法给我看?”不知不觉间她对李月也改称了李大哥。

    李月笑笑,从一名护院家人那里借来一把宽背砍刀,这是用精钢打制的官刀,十分厚重,李月拿在手中掂掂,说道:“敏妹看好了!”说完运起太清道,在钢刀上揉捏,一眨眼的工夫,钢刀变成了钢球,然后又一拉,又变成了铁棒,最后又揉揉捏捏,铁棒又变成了钢刀,只是一个钢刀的形状,李月把钢刀还给家人,抱歉地说道:“对不住了,明天赔你把新的。”

    赵绿敏虽然不懂武功,但李月象揉面团似的把一把刀变来变去,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是了不得的武功,赵绿敏心中大喜,原来爱郎这么厉害,刚才在武馆只是不想和他们计较,这种涵养功夫在自己所见过的年青人中是没有的,她更加喜欢李月了,和李月比起来,现在的年青人实在太浮躁、太幼稚了。

    唯一被吓着的是那个借刀的护院家人,他也会点武功,一直到府里,他的舌头也没能收回来。

    下车的时候,李月刚要离开,却被赵绿敏叫住,她看着李月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她低低地说道:“晚上娘要见见你,你表现要好一点啊!”

    李月心里一荡,他从身后取出暖月箫递给赵绿敏说道:“送给你!”

    赵绿敏接过暖月箫,上面还有李月淡淡的体温,她把玉箫贴在脸上,痴痴地看着李月离去的背影。

    赵漠是傍晚时赶回来的,他先向李月道歉,李月笑笑说不妨。赵漠又跑到妹妹房里道歉,赵绿敏指着她哥哥的鼻子教训道:“你知不知道李大哥是让着你师傅他们,告诉你一个秘密,那雷驴子就是李大哥除掉的。”听了妹妹的话,赵漠一下子呆住了,“能除掉雷驴子的那可不是简单的人啊!难道我真看走眼了吗?”直到赵漠从家人那里看到那把“钢刀”时,赵漠才终于相信了李月真的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欢呼一声,跑去找父亲去了,一定要让李月做自己的妹夫。

    赵夫人是第一次正面见到李月,她本身也是一个大家闺秀,心地善良,否则也不会和李月的母亲成为好友,虽然她希望女儿能嫁给自己的侄子,但那也是人之常情,爱女心切。她一见到李月,心中再次忍不住暗暗喝彩,好一个神采飞扬的年青人,她马上就喜欢上了李月,自己的侄子们虽然也很不错,但和李月比起来,真的就逊色得太多。赵夫人酷爱音乐,女儿的琴艺就是她教的,昨天晚上她听李月吹箫,就知道李月的音乐也造旨极深,她笑着对李月说想看看李月昨夜吹的箫,她听出了那管箫决不是凡品,不料李月脸一红,吱吱呜呜地说箫送人了,赵夫人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李月是把箫送给了她的女儿作定情物了。她微微一笑,从身旁的小盒里取出一物递给李月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李月接过一看,见是一枚小小的月形玉佩,感觉到有些眼熟,他翻过玉佩,见上面细细的刻着一行字,正是自己的名字还有自己的出身日期,李月猛然记起,这是他小时候天天戴在脖子上的玉佩,何时到了赵夫人手中?他把玉佩递给赵夫人,疑惑地看着她。赵夫人笑着说道:“这是你母亲给我的定婚之物,敏儿也有一块玉佩在你母亲手中,当时我们是半开玩笑半当真,没想到真的成了现实,缘分啊!”李月闻言呆住了,他向赵夫人跪倒:“原来夫人早就和我母亲相识,受李月一拜。”赵夫人笑咪咪地接受了李月的叩头,算正式承认了李月。

    李月走后,赵夫人拿着玉佩来到女儿房中,她把玉佩给了女儿,并也告诉她,自己和李月母亲早有婚约的事,赵绿敏又惊又喜地想道:“看来自己和李郎真的是天生姻缘啊!”

    赵夫人问赵绿敏要过玉箫,放在手中仔细端详,最后她非常严肃地对赵绿敏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就是那管传说中的暖月箫了,敏儿,你可知道它的价值吗?”

    “就算他送我一块石头,我也喜欢!”

    赵夫人摇摇头说道:“真不知道那孩子是从哪里得来的!敏儿,这管箫就是梁武帝的那件无价之宝暖月箫了,你千万要藏好,不可给任何人看,否则定会招来人眼红,唉!那李月肯把这个宝贝送你,足可见你在他心中的分量,你就放心吧!”

第六十六章 猎遇

    三天后,李月离开了金陵,李月在离开赵府前把一本有注解的太玄经和一颗少阳丹留给了赵漠,并告诉他少阳丹的用法,得到铁剑门正宗的修行功法,赵漠心中非常感动。在离开金陵的前一天夜里,赵显找到了李月,他拿着厚厚一叠资料对李月说道:“查到一点眉目了,北魏末年共有一万三千户鲜卑人迁到江南,其中到京口的约有一千四百户,这里面由拓拔姓改为郭姓的共三户,一家已经消亡,另一家已经迁往它处,现在还剩的一户却是京口第一大户。”

    “赵世叔果然厉害,两天就查得这样详细了!”

    “别夸我,这是你父亲的功劳,你父亲制史严谨,所以才能找到这么详细的资料,你可知道那剩下的一户郭家是谁?”

    “不知!”

    “你可听说西北名将郭子仪?”

    “啊!难道是郭将军吗?”

    “正是,郭子仪就是京口人(这是作者剧情需要,实际郭子仪是陕西华县人),其祖为鲜卑贵族,我也是现在才知。”

    “那郭将军现在可在京口?”

    “应该还在吧!前几天他母亲过八十大寿,他回来探亲,现在应该还未返回西北军中。”

    “事不宜迟,我打算明天就去京口。”

    “那好吧!大丈夫志在天下,但也别忘了小敏!”

    “请世叔放心!”

    告别李月,最伤心的自然是赵绿敏,她不顾旁人眼光,上前抓住李月的上,仰着头看着李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流满了美丽的脸庞,李月轻轻拍拍她的手说道:“多则两年,少则一年,我一定来找你,看看玉箫就如同见到我!”

    “我等你!”赵绿敏终于哭着说出来,她给了李月一方丝帕,上面绣着一个美丽的绿衣少女,惟妙惟肖,正是她自己,李月当着她的面,郑重地把丝帕贴身收藏起来。

    二个月后,赵王妃的回信到了,她接到金陵赵夫人的来信,又惊又喜又觉得不可思议,再别已六年的儿子居然在金陵出现了,听说身材高大、人品不凡,信中还夹有一幅画像,说是小敏那孩子画的,赵王妃从画中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不禁悲喜交加,这孩子居然和小敏有了缘分,真是天意,当年自己见赵绿敏那孩子美丽聪敏,就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让她做自己的媳妇,没想到两人真的有缘,冥冥中居然自己认识相爱。赵王妃从这幅画就认可了赵绿敏,也亏那孩子,自己才能看到儿子现在的模样。她这件事告诉了丈夫、长子还有祖母太后,大家都觉得太神奇了,缘分一字真的简直不可思议,一定是天意。最后由祖母太后亲自执笔、王爷、王妃签名落款,派人将信和聘礼送到金陵,正式承认了这门婚事。

    接到正式聘书后,金陵赵家全家欢庆,太后亲自求婚,这是何等荣耀,赵绿敏也笑逐颜开,就算李月反悔,也赖不掉了。半年后,赵王妃把赵绿敏接到长安同住,把她安排在李月儿时的房内,一住就是半年,赵绿敏美丽温柔,深得众人喜爱,尤其是太祖母,简直就要把她含在嘴里了,李影也和她成为了闺中密友,李影已经快二十了还没嫁人,这已经成为家中最大的心病。

    京口距金陵很近,不到半日,李月他们便来到京口城外,这一带森林茂密,河流众多,正是狩猎的好场所,即墨看前面有条小溪,溪水清冽甘甜,他欢呼一声,把头伸进溪内喝了个饱,然后又从溪内摸出一只石蟹,笑嘻嘻地来到李月身边说道:“公子,该练弩了吧!”李月笑笑用剑柄敲了敲他的头,“黑大个,是嘴谗了吧!“被主人说中心思,即墨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咧嘴笑着。“去吧!记住要掌握住劲道。”即墨又是一声欢呼,他正要跑开,突然被李月一把抓住,“嘘!听听什么声音。”即墨静下来细心聆听,李月已经听到是群马奔跑的蹄声,还有呐喊声,象是有人在打猎,就在树林的另一端。这时一只小鹿从树林里跑出,停在小溪边上,不敢跳跃,回头冲树林里直叫着,李月见树林又跑出一头母鹿,跑到小鹿旁边,喊声已经越来越近了,很明显,目标就是冲这对母子梅花鹿而来,李月心中不忍,他取下弓,抽出一支箭,就在这时,树林里一支箭射出,闪电般向那母鹿射去,李月的箭也出手了,目标不是鹿,而是那支射向母鹿的箭,只听“咄!”的一声,那支箭被李月的箭射中,牢牢地钉在树干上,有了这个喘息之机,母鹿乘机带着小鹿跃过小溪跑远了,这时树林里有人“咦!”的一声,李月就见一匹雄骏的白马跑出,马上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他把手一摆,后面的随从纷纷驻马,那男子跳下马,来到那支箭旁,看了半天,眼睛里露出惊讶之色,他回过头来,冲李月拱拱手说道:“不知这支箭是否为小友所断?”李月见此人声音洪亮、肤色古铜,满脸布满了苍桑,但那对眼睛却极有威严,目光锐利得让人心惊。李月下马,走上前去笑着回礼说道:“我见那对梅花鹿母子可怜,故出手打断了先生狩猎的兴致,实在抱歉!”那人点点头,又看了看树上的箭,伸出大拇指对李月说道:“小友箭法,堪称神技,老夫从军四十年来,还是首次见到,不知小友高姓。”李月听他自承军人,心中一动回答道:“小子李月,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让将军见笑了,请问将军在何处从军?”那人不答,突然说道:“想知我在哪里从军,再试一箭!”说完抽弓又是一箭,朝已跑到二百步以外的母鹿射去,这一箭毫无征兆,箭如流星,劲道十足,李月几乎是本能,从背上箭壶抽出一箭,连看都没看,也一箭射出,虽然那男子的箭极快,但李月的箭却是后发先至,这次没有去射那支箭,而是在它要射中母鹿的一瞬间,挡住了它的箭锋,又是“咄!”的一声,那支箭射中李月的箭杆,掉在了地上,虽然效果和前一次一样,但却有礼得多。那男子的一名随从上前,捡起箭矢递给男子,他看也不看,就对李月说道:“老夫郭子仪,西北军中服役,能两次见到小友的神技,实在有眼福,不知小友是否有空,可到我府上一叙?”

    李月心道:“找的就是你!”便笑着说道:“那就打扰了!”说完翻身上马随郭子仪而去。

    郭子仪的府第在京口城南,占地颇大,房屋众多,一看便知是个人口众多的大户人家,这里是郭子仪的老家,他在西北另有府第,他排行第二,兄长已去逝,下面还有四个兄弟,子侄众多,不过除了郭子仪,他的几个兄弟皆为平庸之人,郭家的家族观念极强,各房兄弟都住在一起,竟有数百人之多,成为京口的第一大户,位于这个家族最顶端的是郭子仪八十岁老母,郭老夫人。郭子仪现任九原太守兼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为西北名将,这次母亲过寿,他特携带全家从九原赶来,今天无聊去城外打猎,正好遇到了李月。郭子仪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用,他从军四十年,见过无数英雄豪杰,但李月的箭法却是他平生所首见,李月的人、李月的箭法、李月的马,让他顿起爱才之心,所以极力邀揽李月到他府上。

第六十七章 玉佩

    郭老夫人的八十寿辰是三天前刚过的,她虽然已八十岁,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健康、精神极好,目前在郭府主事的是郭子仪的二弟郭子琏,正月里郭家有四件大事,初一的元旦、十五的花灯、十六的郭母寿辰还有就是二十日郭家的祭祖日,明天就是祭祖之日了,全府上下都动员起来,和花灯及寿辰不同,祭祖并不需要张灯结彩,需要的是清扫。

    李月住在客房,住在这里的还有从各地赶来给郭母拜寿的朋友,尽管已经大半离去,但依然有不少还留在郭府,好在郭府房舍众多,也不嫌拥挤。即墨喂完马后就去帮郭家干活去了,他身材高大健壮人又闲不下来,自然而然地帮起忙来,郭府倒不因为他是昆仑奴而轻视他,相反管家对他的能干赞不绝口,他还以为即墨是新来的,李月也懒得去管,由他去。

    李月正在房内看书,他刚刚把赵绿敏的丝帕收回怀里,虽然李月是个拿得起放得下之人,但初恋的感觉却也让他迷醉不已,时时思念赵绿敏让他感到心中无比美好。这时有人敲门,李月开门,见正是郭子仪站在门外,李月赶紧把他让进,郭子仪进来翻了翻李月的书笑着说道:“李小友也喜兵法?”

    “闲得无聊,看着解解闷!”

    “不知小友现在在哪里做事?”

    “暂无事情,目前在终南山学道。”

    “哦!小友是修道之人,但看起来实在不象?”

    “为何?难道我因为见我没穿道袍?”

    “那倒不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净自然、他的身上也自然有一种出世之气,而小友看似平淡,但胸中实怀天下,再说哪有修道之人看兵法的?”

    “将军说得有理,我虽修道,但却不是道士,在我看来,出家入世皆无区别,都是随心随性而为,道在心中,而不在山中,倒是将军长年卫我边疆,保大唐百姓不受异族侵害,这才是真正的修道。”

    “哈!哈!”郭子仪大笑道:“小友说得确实有趣,我在西北杀人无数,哪里是什么修道,我看修魔还差不多。”

    李月也笑笑,并不回答。

    “不知小友这次来京口有什么事,可需要我帮忙吗?”

    “实不相瞒,我这次来京口,正是为郭家而来!”

    “哦!小友请说。”郭子仪笑容一敛,肃然地看着李月,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我想先确认一下,郭家先祖可是北魏末年的北平太守拓拔善?”

    “这是我郭家隐秘,你怎知道?”郭子仪大愕地问道。

    李月心里一松,果然找到了,他想了想说道:“事关重大,此地非说话之处,府中可有静室?”

    在郭府的秘室内,郭子仪和郭子琏脸色凝重地看着李月,虽然李月说出他们郭家的隐秘,但他们知道,李月想说的一定是涉及郭家的大事。

    果然,李月开门见山的对他们说道:“你们可知道拓拔善的次子拓拔怀,也就是郭怀。”

    “啊!你知道我们的曾祖父?”郭子仪脸色大变,噌!地站了起来。

    李月也大惊,“什么?郭怀是你们的曾祖父,他竟有儿子?怎么会?难道是?”

    三人都处于扑朔迷离的震惊之中,最后还是李月先反应过来,紧张地问道:“难道郭怀离家时,他妻子已经怀孕?”

    郭子仪兄弟二人对望一眼,郭子仪缓缓说道:“是有一个遗腹子,不过事关我郭家名誉,小友可有什么凭证?”

    李月从怀中拿出长虚给他的那半个玉佩,递给郭子仪,郭子仪拿着看了半天,他对兄弟说道:“子琏,你可见过这个?”

    郭子琏摇摇头说道:“不曾,不过可以问问母亲。”

    “这.....,”郭子仪犹豫了一下,母亲年事已高,他不想让母亲激动,但这事确实重大,又只能问母亲。

    最后他牙一咬,“也罢!子琏你拿去问问母亲。”

    过了一会儿,门被推开,郭子琏扶着一个颤巍巍的老夫人进来,郭子仪连忙上前扶住。

    那老夫人坐下,看了李月一会儿说道:“小哥,这个玉佩你是从哪里得来?”

    “不知老夫人可识此玉佩?”李月问道。

    那老夫人把李月的半块玉佩放在桌上,又哆嗦着从怀中拿出另一块玉佩,把两个玉佩拼在一起,李月上前细看,只见李月那半块写着[一生]两个字,老夫人那半块写着[相伴]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一生相伴],李月又把两块玉佩翻过来,果然是一只完整的鹿。

    到此,李月就完全确定了郭子仪就是长虚的第五代曾孙,他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夫人,想到外表比她还年青的长虚,不禁感慨万分,他长叹一声对三人说道:“我不知道该怎样对你们说,先从头说起吧!”说完就把长虚告诉他的那个故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三人,听完后老夫人和郭子琏二人也万分感慨,惟独郭子仪铁青着脸,李月知道他有心结未解,便对郭子仪说道:“这是他一生的痛,他的余生都在悔恨此事,虽然他有不可原谅之处,但将军以为这世间真的没有人比他的罪孽更深了吗?”

    郭子仪闻言叹了一口气,他也五十多岁了,人间的不幸他不知道见过多少?薄情无义的人他也见过无数,自己的曾祖虽然给曾祖母带来了一生的孤独,但这只是造化弄人,算不得他的无情寡义,况且他也听说曾祖母最后也得了正果。想到这里郭子仪怒气稍敛,他问李月:“请问小友是从哪里得来这块玉佩?你和我曾祖又有和关系?”李月迟疑了一下反问郭子仪道:“请问郭将军见过最高寿的人,寿有几何?非我不肯直言,有些事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我曾在西北见过一回鹘老人,一百三十余岁。”

    最后李月无法,只得从实相告:“令曾祖已得道,现在尚在人间。”

    “啊!”郭子仪兄弟一起哗然,“我们曾祖还在世上?这怎么可能?”

    “是的!这玉佩就是他给我的,他是我师兄,已经二百余岁了。”

    两兄弟颓然坐下,他们确实无法理解,从未听说世上有二百余岁的人,而且居然是自己的曾祖。

    这时李月却发现老夫人面色平静,她似乎一点也不吃惊,就象知道此事一样,李月心中一动,难道郭家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令曾祖就在终南山方寸山上修道,他快要飞升了,飞升前,必须要解开这个心结。”李月对郭子仪说道。

    “我累了,想去歇息!孩子,我替郭家谢谢你,你既然是他的师弟,也就是我们郭家的人,明天的祭祖请你也参加,好吗?”

    李月点点头,郭子琏扶母亲离去,过了一会儿,郭子仪苦笑着对李月说道:“我该怎么称呼你呢?你是我曾曾祖的师弟。”

    李月笑笑说道:“郭伯父是我长辈,如此而已!”

    “好!我就认了你这个侄儿!”郭子仪紧紧地握住李月的手

第六十八章 恶蛟

    第二天,郭家的祭祖仪式正式开始,祭祖在郭府内的郭家祠堂内进行,由于郭家上下有数百人之多,所以进祠堂的只有郭子仪这一辈的族人,但那也有二十几人,其他人则站在祠堂外的空地上叩拜,主持是郭子琏,主祭是郭老夫人,所有的郭家之人都穿一身黑衣,每年都是这样,但今年大家发现了一件怪事,郭老夫人旁边竟站着一名年青人,也是穿一身郭家的黑衣,众人大惑不解,但见郭子仪和郭子琏都无动于衷,还冲那年青人点点头,大家也不敢在祠堂里随便说话,其中必有原因。

    果然,郭老夫人向大家介绍李月,“这是先祖郭怀的师弟,虽然隔了数代,但确确实实是先祖在道家仅剩的唯一亲人,从今天起,他就是我们郭家之人,没有辈分,和我同辈也和诸位同辈。”一席话,震惊了众人,这里面一大半都是郭怀的后人,也有几个是郭怀大哥的后人,听到了先祖的消息,大家无不惊讶,这祠堂里的灵位第二排供奉的就是郭怀,不过大家还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于是郭老夫人又把那个故事再给大家重讲了一遍,但隐去了郭怀还在世的消息,这样就给大家造成了一个错觉,李月和郭怀是隔代拜了同一个师。

    郭家的祭祖仪式足足进行了半天,接下来是全府会餐三天,开粥棚周济穷人五天,郭家是京口首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城,每年的祭祖竟成了京口的一个传统节日。

    当天夜里,郭老夫人单独会见了李月,她先给他讲述了后来的情景,郭怀离家后,郭怀的父母和他的新婚妻子都伤心万分,但她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一子取名郭思怀,十年后,战争逼近北平,郭怀的父亲拓拔善弃官携全家南逃,一直逃到京口,改汉姓为郭,郭思怀长大成人后,十分了得,做了南朝的几任大官,生下七个儿子,从此郭家就在京口定居下来,制定了严格的族居制度,一直保持到今,郭子仪是郭思怀的第四代嫡曾孙。最后郭老夫人也向李月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郭怀的妻子在郭思怀长大成人后,也出家作了道姑,云游四方,最后在普陀岛得道,六十年前她得道之前曾回过郭府一次,那时郭老夫人刚嫁到郭府没几年,还见过她,已经一百多岁了,还象四十余岁的样子,所以郭老夫人听到两百多岁的长虚,也并不惊讶。李月听了却大为震惊,长虚的妻子竟然也得道了,看来解开长虚心结的关键就是普陀岛了。第二天李月就告别了郭子仪,郭子仪再三叮嘱他,将来办完事后一定要到西北找他,他已经替李月留好了位子,现在李月已经不仅是他看上的人材,而且更是他郭家的人了,郭老夫人让李月带给长虚一本族谱,并在后面附上每一个郭家人的签名,最后一页是李月的签名。

    普陀岛位于江南道越州会稽府外的东海之上(即今天的宁波普陀山),这里是佛教圣地,据说是观音的道场,号称海天佛国,但在唐朝,普陀岛除佛教外,道观也有很多,佛道两教相安而处。

    李月二人只用了三天便来到海边,这是李月第一次看到大海,只觉海天一色,无边无垠,令人心旷神怡。李月在海边找船,不料问了几个人,都说现在不是出海的时候,需要再等二十几天,给多少钱都不肯去,李月无奈,只好每天都在海边巡游,看看能否碰上运气。

    这一天,李月来到一个僻静处,远远看见几个渔民在收拾渔网,看样子似乎是要出海,李月大喜,赶忙上前询问,原来是几个渔民家里实在无米下锅,故准备冒险出海,李月取出一大锭银子,问能否把他载到普陀岛,众人见银子不禁心动,这时一个年纪稍大的渔民说道:“只能到普陀岛附近,再给公子一条小舟,公子自己划上普陀岛,而且出了事也与我等无关!”李月奇怪忙问原因,那人说道:“最近几个月近海来了一条海蛟,经常会把船弄翻,已经伤人无数,极为凶残,尤其在普陀岛附近,出没最多,只有每月的月末几天,这条海蛟才不见踪影。”李月答应,他把马交给即墨,叮嘱他耐心等候,自己一定会回来的,然后李月上船,那船劈开波浪,直奔普陀岛而去。

    李月站在船头,见海面上波涛轻涌,许多白色的海鸥在自己的头顶盘旋,一座接一座的小岛从身边掠过,小岛上均无人烟,渔船边走边下网,一个时辰后已经拉了三网,收获颇丰。离普陀岛还有三里时,海面上开始有乌云涌来,速度极快,风浪也起来了,渔民们见势不妙已经开始掉头返航,那船老大告诉李月,这种天气正是那恶蛟最常出没的时候,必须马上回去,否则就来不及了,李月摇头,他已经看到了普陀岛,怎肯放弃,众渔民苦劝无效,只好放下一条小船,让李月自己上岛,李月从大船轻轻跃到小船上,众渔民见李月会武,也就不再罗嗦,掉过船头逃命去了。

    李月站在小船上,用千斤坠的功夫稳住小船,任海浪把自己推向小岛,这时天空如墨,已经完全笼盖了大海,风浪越来越大,暴雨骤起,茫茫的大海中只见一叶小舟随巨浪起伏,李月已经看不见普陀岛,但他算出距岛只剩一里了。

    突然心魔剑红光大闪,李月也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他紧紧的盯着海面,任凭雨水和海浪在他身上、脸上扑打,在离小船约十丈之处,李月看到了海面上露出一根黑漆漆的棍子模样的东西在迅速向小船逼来,李月突然想到,这一定是那条海蛟的角,古书上有记载,大海深处生活中一种独角蛟,传说是龙和海蟒杂交生出,其皮厚、角硬、齿利、性极恶,人遇则难幸免。李月并不害怕,他决心今天趁这个机会除掉这条恶蛟,他见恶蛟的角露在海面,心里顿时有了定计,他紧紧盯住那支黑角,就在它将要撞上小船的一刹那,李月从船上跃起,一个低翻,正好骑在那海蛟头上,他一把抓住黑角,紧紧抱住,只听一声巨响,小船被撞得粉碎,那恶蛟怪吼一声,从海面上立起身子,足有三十余丈高。

第六十九章 普陀

    李月死死抱住恶蛟的角,他只见一只巨大的头颅从海面上浮起,一直向天上冲去,直冲到三十余丈高,就停在了半空中,李月向下一望,这条海蛟身体并不粗大,但却极长,估计有四十余丈,李月由于是骑在蛟的头上,看不见它的面目,只看见两只灯笼般血红的眼睛,正恶狠狠的向上盯着他,李月顺势提起心魔剑,毫不犹豫地向那蛟的右眼插去,剑应声而入,直没至柄,从左眼透出。

    那恶蛟一声狂嚎,一头扎进大海,李月索性也放开心魔剑,紧紧抓住角,两腿死死绞住那怪的脖颈,运起全身功力,试图扼断那怪的喉咙。那恶蛟在海底疯狂的来回翻腾,有时又飞跃海面之上,弄得整片海水地覆天翻,所有鱼都四处窜逃。但李月手握独角,紧附它身上,任它乱窜乱动,丝毫不为所动。身受重伤恶蛟激发了让人恐怖的潜力,窜高伏低,又不时翻来覆去,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刻,连李月这等无剑境界的高手也开始感到吃不消,手足麻木酸痛,全身僵硬,若换了一般高手,早就被恶蛟抛下,丧生蛟口了。若是一般的刀剑也确实很难伤这恶蛟,不说它的皮坚硬如铁,就是看似柔弱的眼睛,也包有一层坚韧的透明壳,但李月的心魔剑却是一把灵剑,用在战场上和寻常武器并无区别,但对付各种妖兽灵怪,就是它独有的优势了,心魔剑刺穿了恶蛟的头部,随着恶蛟力道的一点点消失,李月也感觉到了它已经没有那么疯狂了,这由于恶蛟刚开始时是激发了所有的潜能,所以一旦开始出现消退势头,力量就会加倍失去,当乌云散尽,海面上又恢复平静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清晨,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李月也筋疲力尽,他抱着蛟身,任海水把他们一起冲上海滩,他想服一粒少阳丹补充体力,却摸了个空,才想起所有的丹药都留给了即墨,李月只好坐下静修,很快他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夜里时,李月醒来,只见面前是无边的大海、月光照在海面上,泛起磷磷波光,和天空点点的星光相映成辉,李月只觉心中宁静,神思又开始无限制地向上延伸,和满天的星星化成一体,在自己的心中仿佛也出现一个星空,李月突然觉得心中的星空炸开,瞬时生成一个黑洞,把所有星体碎片都吸入进去,这黑洞蓦的生出万道光柱,一直向上冲去,冲进了无边无际的宇宙。

    当李月再一次醒来时,又是一个凌晨,太阳刚刚从海面上露出一抹霞光,李月不知道,他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已经三天了。李月站起身来,只觉得浑身清爽,身体仿佛象羽毛一样轻盈,他感觉到自己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

    此时,千里之外的长虚和长乐的心里同时感觉到了李月的变化,他俩对视一眼,都同时流露出了一丝讶色,李月的道心已经形成,换而言之,李月已经入道了,他终于迈过了无剑境界。“师兄,李月现在就入道,是不是太快了?”长乐忧心地问道。

    “不妨,他只是入道,并没有悟道,入道只是身体进入了道的境界,而悟道却是心也入道,他还需去体验世间的人生百态,生成心结,再解了心结后才能真正悟道!”

    “那师兄可知道李月的心结会是什么?”

    “我也不知,但从百年前的天象来看,他的心结,应是天下!”

    李月这时才看清这条海蛟的全貌,长得比赵王府的那条巨蛇还要凶恶,他踢了踢恶蛟,发现它已经死透,李月拔出心魔剑。这时,海蛟的眼睛已经开始液化,身上的皮也开始裂开,裂缝处有绿水流出,李月沉思片刻,他握住那根长角用劲一拔,不料竟一下子连根拔起,李月一呆,自己的力道何时变得如此之大,其实一方面是那海蛟已经死了四天,体内已经开始腐烂;另一方面是李月的武功已经入道,单从内力而言,此时恐怕连长乐也比不上了。

    李月见这根角长约四尺,略成弧形,颜色纯黑,手握之下,粗细、质感皆极佳,李月心中一动,有了主意,他又把海蛟的筋抽出,蛟筋呈灰色,长约二丈,小指粗细,坚韧无比。李月截下一段蛟筋,用海蛟的独角做成了一把式样古怪的黑弓,做好后李月试了一试,没有千斤之力是绝对拉不开这把天下独一无二的弓,他想了一下,决定给这把弓取名“黑龙弓”。收拾一番后,李月大踏步地向山上走去。

    普陀岛其实就是一座山,中间高、两头低,山上庙宇、道观众多,而道观主要集中在左麓,其中专为女道士修行的只有一座道观,名叫念慈观,就位于山脚处,十分好找。李月没费什么就找到了念慈观,这是一座很小的道观,只有屋舍十几间,整个道观位于一片竹林之中,十分幽静,李月上前敲门后,有一中年道姑开门出来,她见是一俗人,有一点惊讶,但还是向李月施礼:“无量佛,请问施主有何事?”

    “我来自终南山,也是修道之人,千里迢迢来贵观,想见你们观主。”李月也回了一道礼。

    “原来是道友,请稍候片刻,我去禀报主持。”说完把门关上,把李月关在门外。

    过了一会儿,门又开了,还是刚才的道姑,“道友请进,主持在正殿等候。”

    李月随她进了正殿,说是殿,其实很小,正中供奉着三清祖师像,除一香案和几个蒲团外,再无别物。李月进来,见一苍老的道姑正在上香,那中年道姑上前低声说道:“师傅,他来了。”老道姑转过头了打量了一下李月问道:“道友是如何上岛的?没碰到那怪吗?”

    “禀师太,那怪已经被我除掉,现在正陈尸海边。”

    “哦!道友可替我们普陀岛和周围的渔民除了一大害,功德无量啊!静心,你速去金宇观告诉出尘子师兄,让他带几个人去海边看看。”

    “是!师傅。”中年道姑领命离去。

    “不知道友来鄙观何事?”

    “请问了因师太是否曾在这里修行?”

    “了因是我师傅,已于六十年前得道仙化,适才听小徒说,道友是来自终南山?”

    “是!”

    “那么道友就是长虚派来的那个人吧!”

    “啊!是这样的。但师太是如何知道的?”饶是李月镇静,还是被一语震惊。

    那老道姑不答,转身跪倒,口中喃喃说道:“师傅,一切皆被你安排,他真的来了。”

第七十章 悟道

    约百年前,悟道后的长虚重返俗世,他云游四方,游戏人间,在徐州时曾遇到一道姑,长虚和她投缘,便结伴共游神州万里河山,十年后,那道姑得长虚点化得道,返回普陀岛静修,她就是了因,也是长虚百年前的妻子,长虚对此却一无所知。三十年后,了因在普陀岛悟天道飞升,飞升前,她把前因后果告诉了自己唯一的徒弟,并告诉她,六十年后,当有一少年来了结这段尘缘,届时可让他去京口郭家,带郭怀后人去见长虚,方能最后了结长虚心结,然后留下一偈,仙化而去。

    知道了前因后果的李月在了因仙化的道床前叩了三个头,离开了普陀岛。

    李月找到即墨,直奔京口,在城外遇见正要返回西北的郭子仪一行,李月便说起了了因的遗言,郭子仪当即表示要和李月同去终南,一个月后,李月和郭子仪来到了方寸山脚下的小村庄里,郭子仪就住在张杰父母留下的房子里(张杰几年前就把父母接去了天祝县)。

    李月上山,在长虚的房内,他原原本本地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告诉了长虚,包括他和赵绿敏的事,

    长虚面无表情,只是静静的听着,只是到了最后李月告诉他,当年和他结伴同游十年的了因道姑,就是他二百年前抛下的新婚妻子时,一行热泪终于从长虚的眼角流出,他接过了因仙化前留的那张帖,上面只有四句话:

    长月百年

    虚影变幻

    归去来兮

    家国何觅

    长虚微微一笑,“长虚归家,她叫我回家,好!好!好!我这就回家!”

    夜里,郭子仪恭恭敬敬向长虚磕了三个头,长虚在李月给他的族谱上,写下了长虚、了因四字,然后把它交给了郭子仪。

    一个月后,长虚在师尊仙化的石室里终于得道仙化,身体化为清烟飘去,只留下一件道袍。临行前,叮嘱长乐、李月二人在一年后开启石室,届时可见到师尊的遗言。

    近一年后,天宝十一年腊月,李月和长乐同受天人感应,同时出关,一年的闭关修炼,李月终于把李瑶的功力全部融合,他此时的武功已经完全大臻,内力收的一丝不露,就算是长乐初次见到他也完全看不出他会武功,连此时的长乐也不再是李月的对手了。

    长乐和李月再次来到石室,距上次进石室,已经过了十二年,李月也已经从一个忧郁的孩童长成了心智成熟的高大青年,当年载李月来方寸山的仙鹤寒塘也已在前天逝去,葬在李瑶的墓旁。

    走过长长的石道,一切还是和从前一样,站在李月当年感悟到师尊的地方,长乐停了下来,他跪了下来,双手放在地上,感受师尊的存在,李月也一样跪下,过了很久,两人默默站起,对望一眼,两人均会意地微微一笑,看来他俩都得到了师尊的某种启示。走到石室的门前,长乐对李月说道:“或许有一天,你我都要走进这个石室,去领悟道和天的关系!”

    “师兄以后有什么打算,一个人在方寸山修行吗?”

    “我已经给青阳说过,打算搬回通天峰后山,你以后来找我,就去铁剑观吧!”

    “那师姐呢?”

    “她也和我一起去!”

    李月点点头,慢慢推开了石门。

    长乐、李月都是第一次走进这间石室,和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这间石室的壁上也镶了块巨大的水晶石,光线透进,使石室里变得异常明亮,外面瀑布被引入,流水在室内形成一条小溪,蜿蜒一圈后又流出室外,室里还种了很多绿色的藤蔓植物,虽然外面是腊月,万物萧瑟,但室内却温暖如春,绿色成片、枝叶茂盛,整个石室异香扑鼻,宛若神仙洞府。李月和长乐都看得呆住,他们谁也没想到洞里是这番天地。

    李月二人来到溪旁,见地上有一领道袍,他们认出这是长虚的道袍,二人明白师兄终于飞升了,于是两人跪下,恭恭敬敬说道:“送师兄归位!”

    在石室最里面,放着一只木龛,里面空无一物,在木龛外放着两只玉盒,一只玉盒上写着长乐,一只玉盒上写着李月,二人知道,这就是师尊留给他们的遗物,二人跪下,向玉盒磕了三个头,长乐先打开,见里面是一张纸,上面有四句话:“青山幽谷,铁剑长存、剑道心道、合而升天。”

    “师兄,师尊也是让你回铁剑观去!”长乐默默地点点头。李月打开自己的玉盒,里面也是一张纸,可李月看来看去,上面什么也没有。

    这时,长乐严肃地对李月说道:“你明白师尊的意思吗?”

    李月突然大悟,师尊的意思就是给他一张白纸,任他在上面挥洒。

    第二天一早,方寸山的的薄雾渐渐消去,阳光照进松林,那斑驳的光线给松林增添了一缕神话般的色彩,小松鼠已经晨起,正忙碌地准备着过冬的粮食,在远方,人间也开始了新年的准备,李月仿佛听到了炮竹的声音、仿佛闻到了腊肉的香味,仿佛看见了母亲期盼的目光。

    他长啸一声,纵身跃下方寸山,向波澜壮阔的大唐帝国扑去。

    卷一完

第一章 酒楼

    天宝十一年岁末,大唐王朝已走过百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已渐渐成为历史,开始走向衰落的大唐王朝,似乎并没有被世人认可,上至皇族下至百姓依然沉浸在盛唐的光环之中。天宝十一年是个安静而平凡的一年,或许在所有人眼中,在即将到来的天宝十二年,就如这漫天的雪花,缤纷而平淡。

    腊月二十五,风雪漫天,雪大,风急而冷。雪越下越大,慢慢地已由鹅毛般雪片变成了团团落下的雪球,整个关中地区弥漫在这百年一遇的大雪之中。

    有诗云: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长安以北的官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踽踽而行,尽管风雪交加,但归心似箭的人们还是渴望能在新年之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时从远方走来两名骑马的人,两人均身材高大,前面一人身穿一件半旧的灰色长袍,戴一顶宽边深沿的竹斗笠,腰佩一把式样古朴的长剑,仿佛是一个落魄的游学士子,后面一人则一身白色短打扮,皮肤黝黑,腰挎长刀,是一名大唐随处可见的昆仑奴。这两人正是李月和即墨。

    李月闭关后,即墨带着赤血魔一直住在方寸山下张杰的旧居里,这近一年的时间,他除苦练刀法外,还开始修习李月口述给他的太玄经,即墨并不识字,所以他是在李月用了三天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五遍后,才开始练习的,所以进步也极快,在李月出关前,他就悟通了太玄经的第一层。由于携带不便,李月把天魔戟留在了张家,便带着即墨离开了终南山,向长安城走去。这时,李月离家已近十五年。

    风雪太大,即墨下马检查了一下赤血魔的腿,发现它已经被冻得青紫,即墨心中大疼,他向李月喊道:“公子,马不行了还是找个客栈暂歇一晚吧!”

    李月见天色已晚,距长安城还有五里之地,就算赶到城门也早关了,他便对即墨说道:“再走一段,前面就有一家客栈,我曾经住过。”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客栈门口,这时跑出一名伙计,“客官!住店还是吃饭?”

    “先吃饭再住店。”“好咧!先把马给我,你请进!”即墨牵着赤血魔随小二而去,李月掀开厚厚的棉帘,走进了大堂。这里依然和六年前一样,胖胖的掌柜还是老样子,由于快到新年,大堂里坐满了急着赶回家的客人,人声鼎沸,热气腾腾,李月安排完住宿后,便走到一张靠窗的桌前坐下,“客倌想要点什么?”

    “一壶酒,两斤熟牛肉、一只鸡,再来三十个肉包子!”肉包子是给即墨的,这是他的最爱。

    “好的!,一壶酒,两斤熟牛肉、一只鸡,再来三十个肉包子,客倌稍等就来。”

    很快李月的菜陆陆续续上来,可即墨却一直不见回来,“安排马怎么要这么长的时间?”李月自言自语的说道。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喧闹声,门帘被掀开,刚才牵马的那个小二满脸是血的跑了进来,众人见了均吓了一跳,大堂里立刻便安静下来,只见那个小二跑到李月面前,大声说道:“快去!你的仆人和人打起来了,是官兵!”

    李月闻言站起来,把竹笠戴在头上,遮住了大半个脸,他脸色铁青,不用说一定又是因为赤血魔,李月深知即墨谨慎,如果不是因为赤血魔,他是绝对不会和别人打架的,李月慢慢来到门口,掀开门帘走了出去。众客人本来想看热闹,但听说是官兵,都不敢跟出去,只透过窗缝,偷偷地向外张望。李月只见六个士兵围着即墨,用刀剑乱砍,而即墨却不敢还手,只用带着刀鞘的刀左右遮挡,死死护住身后的赤血魔,在六个士兵旁边,另有两名士兵扶着一个受伤的军官,看军衔应是一名校尉,那军官捂着膀子,正喝令士兵下死手。原来即墨刚喂好赤血魔,正要进屋,见风雪中来了一队骑兵,为首的是名三十多岁的军官,那军官命士兵把马牵进马棚,也要进屋,即墨见状,忙闪到一边,打算让他们先进去,不料那个牵马的士兵从马棚出来,在那军官的耳边低语了几句,那军官一怔,带着手下人向马棚走去。即墨不放心,悄悄在后面跟了上去,果然,那军官见赤血魔雄健非凡,顿时起了贪念,他上前一把就向赤血魔的缰绳拉去,不料赤血魔向后一退,那军官拉了个空,但他却不甘心,反手一把拽住了赤血魔的缰绳,赤血魔那容他近身,扬蹄正好踢在军官的右膀之上,那军官一声惨叫,被踢出一丈多远,右膀被踢断,他恼羞成怒,喝令手下动手砍死赤血魔,即墨这时再也忍不住,跳出来,护住赤血魔和众军士打了起来,由于对方是军人,即墨不敢真打,只拿刀鞘拦挡,好在他苦练刀法一年,又习了内功,所以尽管对方人多,他还是勉强能对付,这时小二赶到,他见打了起来,吓得大叫一声,却被扶住那军官的士兵反手一刀背,砸在脸上,鲜血直流,他连滚带爬地跑进客栈,等李月出来时,战场已由马棚移到了店门口。

    李月见即墨已渐渐落在了下风,他冷冷地喝道:“出刀!”见主人有令,即墨顺势甩开刀鞘,只间寒光闪起,即墨如猛虎下山一般,顿时变了一个人,紧接着不到十招,就是四名士兵中刀倒下,不过即墨下手极有分寸,皆未伤及他们的筋骨,都是极轻的伤。另外两人大骇,忙跳出圈外,站在那军官的旁边,拿刀看着即墨。那军官见手下人吃亏,又见李?***藕?幔??阆蚶钤麓笊?畹溃骸澳闶悄睦锢吹脑羧耍?以谔熳咏畔露?郑?肆顺?⒚?伲?畹貌荒头沉寺穑俊彼??钤虏欢??衷俅笊?暗溃骸袄献拥谋硖檬寰褪堑苯裨紫嘌罟?遥?闳羰断嗟模??纯娜?鐾罚?庑┮?樱?侔崖砹粝拢?献踊蛐砭腿哪阋惶豕访??缛舨蝗唬?献泳腿萌税涯阕ソ?罄危?媚闵?蝗缢溃 ?br>

    李月点点头,忖道:“原来是杨国忠的子侄,难怪如此嚣张!”他不答话,运起太清道,冲那军官和几名士兵喝道:“滚!”

    那些官兵哪里受得住李月的内力,顿时一齐晕了过去,李月也不理他,让即墨重新把马牵进马棚,自己又回到大堂的桌旁坐了下来,在众人各种复杂的眼光中,慢慢倒了一杯酒,喝了起来。

    那军官和几个士兵醒来后,半句话不敢说,彼此搀扶着逃窜而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78/ 第一时间欣赏李唐传奇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李唐传奇》为转载作品,李唐传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李唐传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李唐传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李唐传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李唐传奇介绍:
李唐传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李唐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李唐传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