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那些年,我们正年轻TXT下载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全文阅读

作者:谢长缨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txt下载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老大

    我遇见老大的时候,是去年,去年四月体考,体考三项考完之后,回到酒店,去吃饭,在饭店认识的,当然,之前去拜访岳池一中,也见过,只是没有过多的接触。

    当时我哼着歌,摇着手机,一副很快乐的样子,跟着教练和体育队的队友一起走进饭店,正好进来的时候,可能因为我有点出众,老大喝着酒,笑着,看着我说,“这么高兴啊?考得很好嘛?考了多少嘛?”我停留了一会,回答道:“差哦,不过,管他考的好不好,该高兴还是得高兴嘛,人生得意须尽欢,您说是吧!”“是,今年,岳池一中欢迎你,”“要得,留个微信嘛。”

    于是我们互相留了微信,这时,我的教练和队友已经走进里面我们常用的包间里了。

    其实,体考素质三项还没有考完,我就心情不好了,内心都很郁闷,都很觉得这次完了,等考完后,果然不出所料,没有超常发挥,更没有正常发挥,有的只是“没有发挥”,放歌,是我排忧解难的良药,也是一口消愁酒,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外表快乐,高兴的我,实则虚之,内心却沉入海底,痛苦万分,只是自己不易于表现出来。

    第二次的遇见是我转项跑完后,出场时,老大在外面等他的学生,看到我,顺便带着问了一下“考的怎么样?”“不知道,发挥不好,”“转项可以查分了,你去看看嘛,”“好。”

    我当时,知道自己考很差,碍于情面,难以明说,一出来,差成绩,2.25分,四十分的专业,考了16分,我慢慢的不说话,尽管旁边的队友有喜有悲,我独自一人不动声色的向酒店的方向走去,远离了队友,远离了教练。

    四月的成都,空气湿润,清晨微冷的风中夹杂着细雨,不得不让人加外套以避凉。

    走在成都的小街口,看着层层高楼,不由得悲从中来,前两天,刚到成都,队友说去逛成都,我同意了,我们骑着美团自行车,穿越一条条街道,过了一个个红绿灯,身边走过了许许多多的车辆和行人,这一切,我都看在眼中,对啊!这是一种快的城市,一种潮的城市,一种可以实现梦想的城市,这一切,都让我有一种压迫感,虽然我去过福建,到过广东,走过重庆,有过许多经历,但那些不是匆匆一别就是居于一隅,根本没有来到过市区,走近过市区,根本感受不到城市带给自己的压迫感和无力感。

    又不由得想起了赵雷的“成都”,是啊!现在,是我走在成都的小街口,没有温柔,没有酒,只有阴雨绵绵的城市,只有依依不舍的愁。

    看到这一切,是那么的陌生,我们的政治老师说过,以后我们要买房,一定不要在岳池,广安买,要去成都,重庆这样的城市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已经在这些城市里买了房,买了车,安其居了,只不过,他的“乐其业”是在罗渡,这一隅之地。

    而我呢?该怎样实现这一切?我是迷茫的,前途渺茫,未来不可预知,于是,游了几个地方的成都,我就有点倦意,可能杨洋和郑君浩看出来我的情况,就让郑君浩带我回去,一路骑车,晃晃悠悠,小心翼翼的回到了酒店。

    为此,我真的很抱歉,我真的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耽误了队友的游玩时间,真的,这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再说我的政治老师,他对我的影响最深,是高中对我改变力最大的老师,他总是以生活常识来立人,坚持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生活观,学习观,前瞻性的眼光,也是最关心学生,以身作则的一位良师益友,他对我的影响最大,没有之一,可能也有吧!

    体考后,连夜回到学校,开始两天,有点心情不好,最后想通了,又继续努力,努力了两个多月,直至高考结束,可能这几个月的努力没有那么高,因为体育失败了,积极性也不大,不过,当人失败后,想通后,他就觉得生活给自己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应有的。

    期间,和老大联系过,发了几次周考,月考成绩,老大也时常鼓励我,欢迎我去他的学校复读,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去缴纳复读费,并把成绩截图给了老大看,又向老大问了一些训练安排,老大一一解答。

    八月份吧!体检过了,以为能当兵,我把情况给老大说了,能走就走,不能就回来复读,老大也愉快答应。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世间之事难以预测,我复查体检居然不过,至今我才明白,我是被他们拿个理由刷下来了,可能没有关系,没有钱吧!也可能是我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吧!

    那时候,一度的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自己身体有问题,后来查看,原因不是自己,而在其他。

    复读前一天,我给老大说明了情况,老大微信说欢迎我,就这样,在其他复读同学上了快一个月时间的课时,我复读了,我来到了学校。

    第一天,我问老大明天训练不训练,他说明天不训练,是星期六,一周要休息半天,后天才训练,我回答了好,就准备训练装备了。

    星期天,我因为忘记下午要训练,中午放假回家,返校的时候没带装备,不由得又骑着自行车去拿装备。

    下午五点,群里消息,说开始训练。

    我背着书包,提着水杯,向操场走去。

    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教练和一个漂亮的女老师已经在体育保管室门口谈笑着,等待着。

    我向他们走去,笑着看着老大,他一来就是说,“你怎么又变黑了,才多久啊!”“都在家里,这几天又打了点谷子,是又黑了点,正常,哈哈。”“你暑假去钓鱼没有嘛。”“去过,小河边钓,现在鱼少了,没啥钓头。”

    “可以。”“在哪里换衣服,老师?”“上面。”“好,我去了。”“嗯。”

    老大总是那么幽默,那么风趣,那么温和,除一次仍铅球以外,在训练结束后,把队友结合,重点突出,特别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由此,我不由得不佩服老大的为人处世,人格魅力来,我想,这才是老师,这才是体育队的好老师。

    谨以此,献给老大,献给我的新的体育老师。

    2021年9月24日晚,写于教室和归途

拜水渠江头,问道罗渡山

    九月,秋高正气爽。

    役前训练结束,我前往远方,拜水渠江头,问道罗渡山,最后一次,走了一走我的母校。

    两个多小时的,一百多里的路程,随着窗外的山山水水匆忙而过。

    快到罗渡的时候,看见了那象征性的牌子“千帆竞渡”,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自己在罗渡求学的经历,也想到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思绪万千,慨叹万千。

    人们都说,毕业后,很多人都不喜欢回到母校,更有甚者不会回到母校了,即使要回来,也得学有所成,功成名就,而我,既无学有所成,更没有功成名就,也回来了,厚着脸皮回来了,因为我知道,罗渡的包容之心,很大,很大。

    此行一是为弟弟送棉被,二是访问友人,三是寻人,四是真的想想回来看看母校,毕竟母校有太多太多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走到校外坡道上,抬头便看见“罗渡中学欢迎你”等字样,我也想到了“中国欢迎你,四川欢迎你,岳池欢迎你,罗渡欢迎我啊!”本想拍一张照片以作留念,可午阳耀眼,来往学生太多,拍的照片不清晰,于是作罢,抬脚便入了校门。

    走进校门,发现有了很多的改变,如门口的保安换了,操场的打球的人少了,只有那罗渡的山还是郁郁葱葱,绵延不绝,看着眼前的一切,难免是有一点物是人非,冷冷戚戚之感!

    来到操场,感受跑道的温度,抚摸一下,轻跑跑,轻身的跳动,做一下投球的动作,便向球框走去。

    书包放下,活动活动,凑合着打球,拿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篮球,拍着,拍着,声响不绝如缕,真的是烦闷中带点快乐。

    等把东西给了弟弟,然后寻了人,又带着弟弟看了看渠江,逛了一圈罗渡,一边走,一边说,一边回忆,是啊!罗渡又变化了,此刻,旁边的渠江江水平静,一览无余,近处的铅球场地也杂草丛生,垃圾池外又新增加了一个足球场,我走着走着,爬过一层一层的楼梯,抚摸着栏杆,横栏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的,我高吭引歌,随之,又走到球场,告别弟弟,自己打球。

    好友到来,一起打球,真的,罗渡的学风彪悍,男儿都是性情中人,球场之间亦敌亦友,累了,热了,不免脱衣对博,一直打到下午六点,与朋友,老师,一一挥手道别,就比离去。

    一路上,夕阳陪着我,我心很高兴,也很迷茫。

    渠江的水秋如镜湖,平静凝练;罗渡的山秋如翡翠,四季如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由此可以看出,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发展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是个人,企业,以至于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

    创新是引领个人发展的第一动力。小初时代,每次语文考试的作文,我总是无话可说,无水之源,一直天马行空,东拼西凑,或是用老师让自己背的模板,或是断章取义的抄一些卷子上的小说散文来弥补这几百字的作文,甚至到了高中,有时候,还仍还改不掉这惯性思维,后来,我慢慢的,改变,创新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首先,广泛的阅读。我人生中真正的课外阅读是初二开始的,是我语文老师引导的。

    那时候,语文老师提倡全班课外阅读,在班上开设图书角,同学们都可以把自己的书拿到教室,放图书角,以供大家欣赏阅读,我们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的看书,取而代之的是光明正大的看书,不过,这是限于课余时间。

    我以前看的书,不是从女生哪里借阅的言情小说,就是学校每天送到班上的报纸,后来送报人员失业,我就没有报可读,由此,只要有课外书,被我发现了,我都一一借阅。

    那段时间,我可算是痴迷课外书了,也正是这样,我的语文老师,特意送了我一本“学习改变命运”,确实,这是一本好书,时至今日,这本书,也正慢慢的改变着我的命运。

    以后的时间里,我和语文老师接触越来越多,到了高中,每到放月假,回到兴隆,总是要去拜访,谈话,一谈,长则四五个小时,短则几分钟。

    后来,到了高中,有了更广泛的天地,有了手机,偶尔刷视频,推荐书,我便先记着,有余钱的时候,便一一购之,虽比不上***勤俭刻苦,除了吃饭的钱,其余的钱都购买报纸,但也比同年级学生收获的多,见识的广。

    训练后回教室,困乏之际,随手在我一堆又一堆的课外书中拿下一本,慢慢读之,既解乏,也解孤独。

    有时候,读上了瘾,数学英语课除了看文综,语文之外,小说,散文,传记,随笔……也都加了上来,我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到了高三下学期,考试招生报,广安日报,每期必读,上面内容丰富,所以,面对同学的问答,我总说,“不读书,不学史,不读报,不足以称为读书人,更不足以为人”。

    记忆不由得回到2020年,疫情之间,在家待业,语文老师让我写一篇文章给广安“疫情花开”征文,我刚好在看龙应台的“目送”,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疫情,读了很多关于疫情的文章,作为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我很高兴的接受了老师给我布置的任务。

    也算是东拼西凑吧,找读过的文章的素材,然后加之自己写的,差不多算是成了一篇文章,随后转学校宋主任。

    四月开学之后,训练回来之时,听同学说,语文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以为我咋了,去了才知道,上次写的文章已获奖,整个罗渡中学,每一个班都有人写,就我的获奖了。

    我有点欣喜,也有点责怪自己的“拿来主义”,又想,我这拿来主义是有选择性的,就释然了。

    老师笑着看着我说:“下次回来,送你一本书。”“老师你不是开玩笑的吧,”我笑着注视着老师美丽清晰的脸庞说。“这次不开玩笑的哈,要继续努力哦!”她嘴角微微上扬,酒窝清晰可见。

    “好嘞,那我先回去了哈。”

    “好!”

    过了没几天,老师送给我一本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正放假之余,我捧着书,整整的看了半天,终究没看完,以至于到现在,也没看完。

    当然,除了自己课外阅读外,我们的语文学习,每周也都要摘抄名人名言,所以,这又使我阅读了一些书。

    我的创新学习和改变,我的广泛阅读,终究还是让我的作文不再只有四十一二,不再是低级作文,而我的写作之法也蔚为大观,不同文体,都能写,都能作,也改变了我的读书之法。

    其次,写作,写文章。每天训练之余,学习之余,便拿着手机,或笔记本,坚持写日记,坚持记账,坚持记训练项目,更时不时的写记叙文,由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之中,我的回忆,我的经历,装在手机中,藏在笔记本里,不幸的是,高考前一天,因打球,手机被偷,我大悲,不是悲手机多贵,而是悲手机之中的文章和照片。

    最后,练字,初中已经开始,每周必练,高中停顿了很久很久,为了高考作文得高分,话说“语文不能赢,一切等于零”,我不得又拿出笔,本,抄古诗词,抄名人名言……所以,这时候,我的字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

    即使到了今年夏天,自己孤独无聊的时候,开始写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章,也还能拿得出手。

    由此,输入和输出,我都占有,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为我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创新是引领个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人生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华为作为中国的知名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引领发展,十多年来,华为为了生存和发展投入几十个亿,从而为华为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华为的股份创新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我刷视频得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98.58%)和任正非(持有1.42%),这样的用工制度,员工的积极性怎能不提高?相当于,华为的员工是为自己打工,为自己工作,华为怎能不出众?怎能不成功?

    事实证明,华为的创新,为华为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时至今日,华为依然坚持用创新引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世界的手机行业里竞争力量愈发强大,创新,真正的为企业,为华为插上了翅膀。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为今天的盛世繁华奉献了自己的睿智,后来他又根据港澳台实际情况提出“一国两制”,为港澳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历史证明,***不愧是一代伟人,他的决策,制度创新是正确的,是前无仅有,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他为现在的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开了新局,干了实事,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为祖国之发展增添了活力,他也终将永垂不朽,名垂青史,为人民所牢记。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

    创新,于个人,企业,国家之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故乡的微晨

    我起来的时候,月亮还没有隐退,高高的挂在空中,云雾之间,众星为之闪耀,她照亮着人间,照亮着小道,照亮着我。

    我轻轻的推开门,向小道走去,小道上的草被露水沾满了身,弯弯的低垂着头,眼眸凝视着远方,仿佛还未睡醒,我尽量不踩着,打搅她的睡眠,慢慢的向前走去。

    此刻,河对面的满青山的柏树若隐若现,一片墨绿,闪闪发光似的,还有虫鸣,不知躲藏在何处,低吟浅唱。

    不多时,我来从沟底爬到山上,这里安静的出奇,适合独处,适合远眺。

    脚裤略微的沾了露水,我抖了一抖身,一览众山小,欣赏这六点多的初晨,眼中只有景,也只能有景。

    不多时,身体颇感微凉,不由得小心翼翼的,扪参历井的往山下处走去,是的,这样下去,安全一点,因为,草上的晨露可是会勾人的,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勾着,跌倒在地,人仰马翻。

    对啊,高处不胜寒,加之我只穿了一件衬衣,没加外套,还是有点禁不住的,和学校一样,空调整日的吹,我实在遭不住,于是向教室外走去,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有大太阳,阳光普照,他从不吝啬,每个人都能接受他的普照,仿佛每个人都是他的孩子,机会均等,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因为除了阳光,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从来如此,便对吗?

    教室里是有点冷,而这,没有冷,只有凉,是秋的凉吧!是秋应有的姿态吧!毕竟却道天凉好个秋呢!

    此刻,已经入秋,太阳直射点南移,昼短夜长,天气渐凉,因此,六点半了,天还未亮明,月亮却慢慢隐退,拨云见雾了,只不过今年与去年不一样,今年七八月降水多,气温较低,可九月却气温高,虽有雨,也抵挡不住天气的热,是气节反了吗?还是全球气候变迁了呢?这,我就不得而知。

    于是,我沿着小道又游回到家,准备把训练的要带去的衣服洗一洗。

    先去挑水,然后用桶洗,把洗第一遍的衣服放在盆子里,再清洗一两遍。

    幸运的是,全是夏天的衣服,薄,好洗,洗后,又一一用衣架晾晒,等待今日的阳光的到来。

    我则进房间,坐在板凳上,用手机打字,写文章,期间,有远方的客人到家,来买谷子,我就把板凳拿出招待客人,自己坐在有草背篓上,近旁写,父亲他们则篩谷子壳,我们互不打扰,各自做着自己的事,竟然忘记了煮饭,等写完,肚子饿的时候,才知道,真是草率了,以后得改,毕竟民以食为天!

    洗锅,参米,淘米,洗碗筷,热菜,吃饭,听歌,眼看太阳就要跑出来了,我也想出去跳啊!可无与为乐者,不由得怅然慨之。

    故乡的微晨,总是那么漂亮,那么美丽,如出水芙蓉,美不胜收,似瑶池天仙,倾国倾城。

    又想把此文写完,再写一篇文章,写岳池一中的经历,因为,前几天就想写,虽有手机,却读书,没有时间写,以至于耽搁,总要拿时间弥补吧?

    一上午怕是就这样要过去了,于是,写此文以记之,用以缅怀。

    今天心情颇不宁静。

    10月13日,得知父亲老胃病复发,匆匆请假,一路向东。

    期间,正在月考,焦急的心情和漫长的考试,让我昏昏沉沉,不由得在考场中,低着头,拿出手机,打开微信读书,又重读了一遍龙应台的《目送》,一种书中的亲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油然而生。

    考试完后,又开始训练,吃饭,上晚自习,写请假条,放学,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有序的进行着。

    第二天,六点起床,匆忙洗漱一番,骑车到米粉一条街,吃馒头,又把车停锁在路旁,就往车站走去。

    坐在车子上,又读起《目送》,偶尔停下,像窗外望去,收割后的麦田中,那草已深,绿的发油,一路上,翻山越岭,山山水水,都从车后走过。

    我总是在寻找,寻找,终于,在岳池一中,寻找到了,寻找了到了,寻找到了老师,朋友,武术,于是,从素未谋面到谈笑风生,从独立自主到竞相学习,从你装饰我的梦到我装饰你的窗子。

与先生自学书

    老尹,您好!我有一个事想跟您说哈,就是,我想自学,在家——在亲戚家,在阶梯教室,都可以,如果在家,训练的时候我会按时来学校,当然考试我也会来学校。

    在阶梯教室自学,就一切按学校时间安排,我知道,这肯定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和毅力的,毕竟谁也不是和***一样能在图书馆每天自学那么久,并且坚持了几个月的天才,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天才,争做天才。

    当然,这样就不能减少我的生活费了,由此我中午也不想回去吃饭了,因为来回时间太久,骑车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学习时间太少了,其他同学都过了几遍了,而我,还在路上疲于奔命,我的想法是,学习***,中午自己买馒头吃,买饭吃,吃了就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训练时间,我相信,我能坚持,我也能有所收获,因为我有毅力,有恒心,有不熬夜的习惯,更有白天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的精神精力。

    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复读两月以来,我每天基本除了上政史地的课,其他课我都在自学,苦学,死学的背英语,我发现,在教室背英语,效率不是很高,专注力不是很强,而且从两次的考试来看,我的文综下降了很多,很多,当然,这与我没有全面复习和按时训练以及自身实力没恢复有关,而这两个月,故余虽愚,也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想,我应该需要一个安静一点的环境来专门学习英语和数学,因为我在教室里听不懂课,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第二:我这次回家拿补课费时,我爸爸和爷爷他们又说,为什么又要拿这么多钱,因为上个月给了三千,交体育训练费,高考费,体育费……已经很多了,面对他们的言语,责骂,我竟然无言以对,我向来是贫穷的,因为贫穷,所以节约,因为节约,所以从不乱用钱,也所以,每天写日记,记账。

    而我也知道,我也跟我爸爸爷爷说过,我今年能去当兵,国家给他们钱,我给他们钱用,当不成,读书,他们就要拿钱给我用。

    还有就是可能他们身上也没钱了吧,毕竟这两年修了楼房,入不敷出,家庭财政赤字年年攀升。

    我又想,他们身上还应该有十万左右吧!供我姐弟几人读书应该够了,只是他们的思想还很落后,这不能怪他们,怪我,如果我足够优秀,读书哪里会要这么多钱?毕竟国家的学费已经很多年没提高了,都是1070,当然,这里包括住宿费300。

    我想,您也知道,农村的人现在越来越挣不到钱,而相对的物价,肥料……天天上涨,农村普通家庭,没有外出打工的家庭,哪里有什么收入来源,哪里有什么收入?小农经济的他们只能养家糊口,别说其他的了,就算家里这点钱,也是几代人传下来的。

    父母的生活也很困难,相比而言,我读书,就是一种享受。

    我在家自习,能减少生活费用,我爸爸爷爷也不得再说这说那,甚至骂人,我现在害怕担心,明年又不能考上,以前,总是担心体育不能过,来了岳池一中,有硕师、名人与游,我只担心文化,还有就是,我爸他也同意,毕竟他也不想浪费多少钱在我身上,可是他们毕竟也浪费了很多钱在我身上。

    还有我家有两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我父亲一个人的负担压力不是大,而是很大很大,从他现在不怎么打牌就可以看出,责任重了,打牌自然也就少了,当然,我想,这几年熬过去,等我们毕业了,家庭就会好一点吧,由此我也想为家庭减轻点负担。

    第三:主要还是我在教室学习,我怕明年又考不过,自学,我每天都可以专功一科,我今天也和我的初中班主任探讨过,他也认同,他也说,我有毅力,志气,缺少的是方法,缺少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可以先让我把文科放下,先学英语数学,我深以为然。

    第四:我从小到大,读书都是靠自己,父母从来不管,所以初中我浪费了很多时间,觉醒过后,虽然每天都努力学习,但是因为主观,客观因素,成绩总是提不起,因为我在罗渡三年,把英语,数学的时间全部都用在了文综和语文上,到今年高考后实践证明,我的这条曲线救国的路是行不通的,还是要学习英语数学,而我的数学英语是零基础,放在教室,相当于听不懂,在教室自学环境又不是很好,所以,恳请您批准学生自学。

    至于月考分座位之事,望先生能留学生一亩三分地,学生当归校与先生协商,自学如有效果不好,学生自当驾长车,乘风破浪,返回学校,俯身倾耳,聆听先生教诲。

    师生之情,愿乞自学,望先生放学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学生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文涕零,不知所言。

我们的时代

    寒冷的味道

    四杯酒敬老师

    家长

    同学

    自己

    同桌的你

    沉潜的几年

    觉醒之后

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真的来了。

与自己书

    “对,我一点都不听话,是,我都二十一了,明天大年初七就二十二了,对,你们总是说我吹牛逼,是,我是吹牛逼,从学校到家,十分钟哪能跑得到吗?是,毕竟这么远,就我这个身板也不得行吗?我哪能骑车吗?我有手有脚,毕竟当初说,不骑车,自己上学来回跑步,是我的错,我觉得还是要跑步,身体也锻炼了,不能腐败了,毕竟冬天,骑车冷,还不安全,多的都去了,不充电,不骑车,用脚走,用脚跑,仗量大地,是,路就是书,书就是路,经历也本身是一种文化,毕竟我们认识不在一个水平,我能包容,这点路,有多远?他这点距离我还真看不起,三年体育白练,苦白吃?不对,今年算是四年了,有三年八百米远?累?有跑山远?酸?有一口气跑操场三十多圈远?今天实践,虽然没练中长跑了,还是真的有实力,咱就从今天开始,跑!我是没的水平,没得实力,没得本事,你一天忙什么吗?忙什么吗?你看你姐以前读书两点半才去,我也不知道,我一天在忙什么,我还真的不知道,但是,我还是很忙,对,我以前姐两点半才去上课,我却一点,我饭都没吃完都走了,一天忙的很,是,我的时间少,回来,放假也从来没做过作业,也不在屋里待,我说了的,我作业在班上都做了,我也说过,我是个待不住的人,不喜欢温室,唯独我们班主任要求这么早到班上,我没得法,你去跟班主任说嘛,反正在知识文化上,我在教室里也没学到什么,还徒增伤悲,得不偿失,明年我自己学,那样也不得早出晚归,累死累活,还提不高成绩,是吧!……要不然怎么会复读嘛?还差五分本科,哪里有本事嘛?我也只能吹哈牛逼,靠嘴巴吃哈饭,忍,容,才能成大事,这是司马懿告诉我的,不要问我具体该怎么做,因为我也不会,谢谢您,没有您每天的训诫,我还真不知道,我人生就是被训诫过来的,我还真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将要到何处去,小子现在无以为报,等将来,求学完成之后,再来拜门,一一回报,这个世界,只有我相信自己能行,其他的人能信吗?低头,是为了抬头,微斯人,吾谁与归?时21年11月22日”

与刘洪志书

    ***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枕。”“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罗中,三年以来,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成长,更在于交到了一个诚心诚意,与人为善,努力为同学服务的学弟。

    和他的相识似乎是命中注定,以前训练的每天凌晨五点半左右,我和他总会在铁门旁相遇,我们一起出门,我训练,他帮同学买饭,日久,便和他熟络起来,并建立了深情的友谊。

    以前我也帮同学常带饭,最多一月,便不习惯,因为我不喜欢花费自己的时间而帮同学服务,并且持久一月,而且我这样也只会助长他们的懒惰,所以,不久就借着托辞摆脱了这一服务。

    但是,他从来没有间断过,接近两年,风雨无阻,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我觉得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的,也让我不由想到,人生的意义不正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吗?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让我受益匪浅。

    时至今日,他仍旧努力着,努力的为同学带饭,努力的同学服务,每每看到他那比我还乐观豁达的面目时,我也就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大事了,心情顿时放松开来,昨日,他说帮我带饭,我说这怎么行,你已经一个人带十几二十个人的饭了,已经够多了。没事,你不是快高考了嘛,帮你带带不会碍事的。我平静的答应了他,但内心却已经对他的人格不由赞叹起来。

    磨三年,砺三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唯一收获的最好的朋友不是高三的同学,而是你啊!我为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感到高兴,感到自豪,虽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你真正配得起“高尚”,对得起同学,对得起自己,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遮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时,你虽身处罗中,无法于脊梁相比,但你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我对你的期望很高,惟愿你努力向上,争做中国脊梁,不负青春,不负自己,不负一颗无私奉献的心。

伤逝

    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悄悄地,我走了,就不再走了,我走了,就不再来了,错过就是永远。

挥手自兹去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告别心酸困苦的2021,迎接新的2022,唯愿:

    携手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乘长风,破万浪,击水三千。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忠于自己,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建功立业,把酒话桑麻。

一月的风景

    三轮车一路行驶着,行驶在这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上坡下坡,左拐右拐,摇摇晃晃的,车间的人不免也拐起来了。

    而距离我上一次坐三轮车的时间,已经是四年以前了,那时候初中,早上五点多起床,没车,就坐着伯伯的三轮车,和他的孩子一起到镇上读书,时间匆匆流逝,四年后的今天,我又坐在同一辆车上,开车的人还是老人,坐车的人还是我,只不过,老人更老,我也更壮,更多白发了,可能比老人的白发还多,免不住被老人和父亲调侃,说白发比我们还多,“所以说读书没有那么容易,我这还是比较轻的”我笑道。

    坐在三轮车后面的我,和车一路的颠簸,缓慢的前行,我看着这清晨的一切,车内,歌声震悦,鸭子被捆到在背篓里,交谈声有一两句,车外,满目秋色,一片荒凉,毫无生机,我低着头,沉思者,拿着手机,虽然寒冷,却也一边和老师谈话,我一边低着头,一边在思考,我在思考,在思考脚,没练体育以前,我生龙活虎,无忧无虑,而自从练了体育,满身伤痕,忧愁良多。

    人生的路多且有很多条,我唯独却选择了体育这一条路。

    这一条艰难曲折,曲线救国的路,我想,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吧!

    既然选择,就向前,向前走吧!无畏风雨,无所谓病痛!

未来

    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沉默之中,不知为什么,就不习惯,不习欢开怀大笑,不喜欢在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了,课堂之上余音袅袅,却少了一点生气,我想,我还是回归吧!不再整天的去抱着英语单词,手不释卷,聪明如我,你知道,你是很喜欢很喜欢文综和语文课的,你违背自己的心愿,压抑了接近一年的自己,把自己关在墙角,独自学习那枯燥无味,像圣经一样的英语,不可谓不违己交病,事与愿违,我想,是该做回自己了,真的,分数和快乐,都重要,要学会选择。

    离开了体育,整天坐在教室学习,顿觉生活乏味,饭也比之前训练时吃的更少,甚至不吃,我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是这样:早起,洗漱,下楼,骑车,买馒头,到教室,吃馒头,读书,放学,吃饭,又是这样的重复,时间确乎有时候飞的快了起来,也确有走的慢了,快的是学习的节奏,一坐就是半天,慢的是,每当放学回到家,坐着,总是很累很累,时间就在这一刻为我了慢了下来,可是,我又想抓住时间,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可是,不能。

    我是多么想跑啊!我多想跳啊!我是多么的热爱体育啊!而现在也只有在课余时间打打球,放松放松思想,抖擞抖擞精神,一切都这样结束了,我还没来得及抓住他,他就飞似的逃了,未来还有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今天晚上的梦,注定又是体育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821/ 第一时间欣赏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最新章节! 作者:谢长缨所写的《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为转载作品,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介绍:
“不喜欢鲁迅,你是白痴;不喜欢马里内蒂,你是笨蛋;不喜欢我的文章——你老得没药救了。”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