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工业帝国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工业帝国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魂合     工业帝国系统txt下载     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1章 深海航线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每条船一千两银子,这是在他们的身上挖肉啊,让他们痛彻心扉,虽然出海贸易的利润很高,但是风险也很大,如果出了事故,很可能会血本无归,所以每条船一千两银子的费用还是不低的,当然,也不是太高,毕竟郑芝龙在南边收取的费用是每条船三千两银子。

    当然,北边的商人贩卖到日本的货物通常都是皮毛、人参等物,与南边贩卖的丝绸、生丝、瓷器和茶叶相比,利润较低,所以他们对于一千两银子的费用感到有些肉疼。

    曹阿瞒和雷洪纷纷开始思考如果自己付出每条船一千两银子的费用,能否赚回本?

    其实还是可以的,现在出海的人少,利润更高,完全可以赚到比以往更高的利润。

    “能不能少一点?”曹阿瞒问道。

    金六斤摇头说:“一分都不能少,你们愿意的就过来交钱,下次我们带你们出海,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当下,就有人开始交钱了,他们的船只泡在港口里发霉,还得给船长和船员发放工资,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出海贸易,才能够维持下去。

    最终,所有的船老板都给金六斤交了钱,金六斤收到了五万两银子的费用,金六斤急忙派人去通知李晓,让士兵来帮忙运银子。

    事情商量妥当之后,众人约好了出海的时间,就各自去准备货物了,一切准备就绪,五十多条的船只在港口里,升帆准备出海了,在李晓的船队的带领下,五十艘船只跟随在后,慢慢驶出了天津卫的港口。

    在李晓船队的带领下,船队直接往外海开去,这个举动吓坏了众多的船长,要知道直接行驶在外海里,没有参照物,很容易迷失方向,一旦失去了方位,就会粮食和食水耗尽,众人都死在了大海之上。

    众人胆战心惊地跟随着李晓的船队行驶,朝着日本的方向驶去。

    众人行驶了十天的时间,由于其他的船只速度较慢,所以李晓的船队只能放慢了速度,等候后面的船只跟上来,如果跟丢了,很可能就是船员死绝的下场。

    又经过了十天的路程,众人还没有看到陆地,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纷纷开始咒骂自己和李晓、金六斤,他们指责自己为何昏了头,竟然相信了李晓的鬼话,如此冒险出海,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正当众人怨天尤人的时候,前方忽然出现了陆地,众人的瞭望手看到了陆地,纷纷大声叫喊,这让众人的心情大起大落,从绝望变成了惊喜。

    众人的船队慢慢驶近了路队,调整了一下方向,然后就直接开到了博多港的外海,众人看到远处熟悉的港口,纷纷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这时他们对于李晓的船队太过佩服了,竟然可以精确地控制好方向和距离,刚刚好到达博多港,这种十分惊人的能力让人感到十分的震撼!

    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太惊人了!

    在大海上航行,即使有熟悉海路的领航员,以及船长,即使沿着海岸线航行,都无法做到如此精确地到达目的地,还有一些偏差和调整才行,没想到李晓的船队竟然做到了如此惊人的事情,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众人兴奋地在博多港靠岸,然后开始了贩卖商品,由于许久都没有船只来了,所以这次的商品卖出了一个更好的价格,众人都是十分惊喜,觉得给的一千两银子值得,之前他们还觉得亏本了,现在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众人在博多港里卖光了运过来的货物,然后采购了一些日本的特产,就跟随李晓的船队直接返回了天津卫,这次李晓的船队依旧是精确地通过外海到达了天津卫的海面,这种惊人的准确性简直就是惊人的!

    跟随在后的船长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这次没有上次那么激动了。

    汪海派在港口里的探子打探到了这个消息,然后传递了出去,汪海知道之后,无可奈何,他也没有在深海里航行的本事,只能靠近海岸线航行,所以汪海知道自己无法封锁天津卫,除非他将海盗船队直接堵在天津卫港口外面。

    但是这样做就等于和明朝宣战了,明朝的水师会集结过来与汪海大战一场的,明朝虽然士兵不擅长战斗,但是骨气还是很足的,轻易不会认输。

    汪海终究是不会堵在天津卫的港口之外,所以汪海只能无奈地撤退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众人纷纷发出了欢呼声。

    李晓看到船队已经进入了正轨,所以他就返回了平安堡,为了平安堡里更好的发展,李晓抽调了几十个识字的军官,让他们筹备情报局,情报局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李晓部下都没有专门的情报人员,这次李晓下定决心创办情报局,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各地的情报。

    为了办好情报局,李晓在系统里花费了3000点的贡献值兑换了很多的情报教科书,李晓按照教科书的指导,训练自己的情报员开展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些情报员总算是完成了训练,拥有了很高的能力。

    其中主管情报局的头目是一个叫做王虎城的校尉,他之前是军队里的校尉,由于勤奋好学,成绩突出,所以被李晓抽调来主管情报工作。

    王虎城得到了每个月3000两银子的费用,他开始招兵买马,分别在京城、江南、广州、朝鲜、日本、清朝和海盗势力之中安插自己的情报人员,还组建了一个情报员的训练机构安全处。

    经过训练之后的情报员开始分赴各地开展工作,他们都是以普通人的身份潜伏在各处,收集公开的各种信息,然后传递回去,供后勤人员分析。

    这个情报网络还比较脆弱,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现在,李晓每个月都可以收到各地传递过来的消息,他能够知道各地发生的情况,这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好转。

    为了避免自己的信息泄露,李晓让王虎城做好本地的防止渗透的工作,王虎城到各地招募了许多识字的童生,他们之中有混得不好的,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考虑在王虎城的手下办事,王虎城给了他们足够养活家人的月俸,然后让这批人开始给平安堡里面的百姓做登记,登记百姓们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对比和核实,能够确认每一个人的身份到底如何,是哪里人,之前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亲戚朋友,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够避免外来的探子混入平安堡之中。

第152章 情报局

    潘松杨是锦衣卫,世袭的锦衣卫百户,之前的二十多年他都是生活在京城之中,领着锦衣卫的钱粮,做着监视官员的任务。

    自从平安堡名声打出来之后,潘松杨就接到了一个任务,负责监视李晓和平安堡,这是帝国惯性地监视官员的一系列行动之一,无可厚非的事情。

    想要混入平安堡里并不是很难,扮作商人和流民,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混入平安保里,但是想要获取平安保里的信息就不容易了,毕竟平安堡里守卫森严,很多地方不允许普通民众接近,想要接近,只能通过长时间的潜伏才能有可能靠近,但是这需要时间。

    潘松杨成为了第一个被派到平安堡的锦衣卫,这是因为潘松杨没有钱财贿赂上官,所以被派到了比较危险的地方,更倒霉的就是被派到清朝那里去的锦衣卫,都是没有钱财贿赂上官并且惹怒了上官的倒霉蛋。

    由于潘松杨做锦衣卫的时间很长了,所以经验丰富,他扮作了一个贩卖小件货物的货郎,挑着担子穿街走巷地卖东西,顺便侦查平安堡里的情况,上报的情况也是根据当地的情况来报告的。

    如果仅仅是穿街走巷,探查不到更多的消息,报上去的消息没有重要的内容,很容易受到上官的惩罚,就是减少经费。

    没有经费,就无法更好地完成情报收集的工作。

    想要收集到更好的情报,潘松杨必须经常与重要的工匠等人物结交,请他们吃吃饭什么的,在喝酒的时候旁敲侧击,打听秘密的情报,经常都会有意外的发现。

    由于重要的工匠都是住在守卫森严的地方,只有当他们外出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近他们,所以机会难得,想要情报就必须成为他们最要好的朋友,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潘松杨缺乏的就是金钱,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到处漏风,没有足够的钱财,所以导致各个阵线都衰落。

    对此,潘松杨也是十分无奈,他只有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除了潘松杨之外,清朝也派来了自己的间谍,那是一个明国人,已经投靠清国多年了,成为了清朝的一员,他从事的就是重要的情报工作,名字叫做卢耀华,卢耀华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年轻人,身材瘦弱。

    清朝的财政状况显然比明朝的要好不少,在总量上清朝不如明朝,但是在质量上就远远超过,清朝的众人都是纳税的,导致清朝的费用很足,给卢耀华的经费十分充足。

    卢耀华因为有资金开了一个小店,专门贩卖北国的皮毛等商品,闲暇之余,卢耀华就接近工匠的家人,经常与他们吃饭喝酒,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喝酒闲聊的时候,说起工坊里的事情,卢耀华都一一记录下来,每个月定期报给自己的接头人,由接头人上报给清朝的官员。

    王虎城主持情报工作以来,深感工作量太大,现在平安堡里总共的人数已经突破十一万,不到十二万,这么多人需要一一盘查分辨来历,工作量太过繁重。

    王虎城就找李晓抱怨,李晓就教了他一个办法,那些固定在某个城堡里的农民不需要过多的盘查,因为他们的生活单一,总是在农田和城堡之中两点一线地活动,他们收集情报的能力很弱,这样的身份不是间谍最好的掩饰身份,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农民之外的商人、工人等,那才是最重要的,其中有可能出现间谍,所以,盘查的重点就放在了工匠、工人和商人等身份的人之上,只要掌握好这些人的来历,就可以将平安堡建设成为没有间谍的净土。

    王虎城恍然大悟,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将重点放在了工匠和工人、军人的身上,平安堡里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工坊和军队,工坊里制造了重要的商品,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是平安堡里利润的来源,肯定会受到外来势力的重点关注。

    军队也是重要的,特别是明朝和清朝,肯定很关心平安堡里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明朝是要防止有人造反,清朝是要找到击败李晓部队的方法,所以了解军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潘松杨和卢耀华都是经验丰富的间谍,他们掩饰的身份很到位,他们原本就是一直做这个的,经验丰富,不会露出马脚。

    王虎城调查了几个月的时间,都没能找到任何势力的探子,这个结果让王虎城很不满意,不是没有间谍,那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间谍没有被找出来而已。

    不得以的王虎城又来找李晓要主意了,李晓也不推辞,开始教导王虎城,只要将所有的外勤情报员分派去跟踪外出的工匠、工人和军人,就可以发现间谍的蛛丝马迹,为什么呢?因为接触这些人的人当中,肯定有外来的间谍,所以,只要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到外来的间谍。

    王虎城得了主意,立即开始实施。

    几百个外勤情报人员开始跟踪8000多个的士兵和工匠、工人,这些人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有可能外出,他们不会同一时间全部外出,这就给了外勤情报员逐一跟踪的机会。

    经过了半个月的跟踪,外勤情报员还真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经常与这些人见面的人,大有可疑,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疑,但是其中有部分的人可疑,可以继续进一步跟踪调查。

    情报局开始广撒网,然后针对一个个可疑到目标,进行了调查,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潘松杨、卢耀华隐藏得比较深,没有暴露出很多的破绽,他们没事,但是两个他们的同行,一个是来自海盗势力的间谍,一个是来自权贵势力的间谍,都被发现了,他们正在打听工坊里的秘密和军队的信息。

    王虎城派出精干的情报人员对两人进行了秘密的抓捕,然后在情报局的大牢之中进行了审讯,总算是找到了两个人潜伏充当间谍的证据,撬开了两个人的嘴巴,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第153章 抓捕

    潘松杨和卢耀华继续潜伏,打探消息,他们之中,潘松杨对于李晓的部队很感兴趣,希望探查到部队里面是否有造反的痕迹,潘松杨作为锦衣卫,自然是倾向于皇帝的,凡是可能造反的势力,都要一一探查清楚。

    卢耀华对于工坊和军队都很重视,他更加希望得知制造手榴弹的秘密,也想要得知这么多的好钢如何制造出来的秘密,李晓的部队战斗力强悍,与强大的装备密不可分,这些装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就很重要。

    王虎城抓住了两个间谍,心里十分高兴和欣慰,总算是没有白瞎这么多的经费和人力物力,但是李晓依旧不是很满意,他知道这里的间谍肯定不止两个人,也不止海盗和权贵势力的间谍,肯定还有别的势力的间谍潜伏在此。

    一场猫与老鼠的战斗就开始了。

    王虎城没有办法,又来找李晓要主意,李晓就教导他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凡是间谍,都会反侦察的能力,走在大街上,会不自然地关注四周的情况,看看自己是否有被跟踪,他们的手脚和肤色都与常人不同,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加是有奇异的地方,只要抓住这些细节,就可以分辨出对方是否间谍。

    这个思路让王虎城十分佩服,他眼前仿佛打开了一道大门,让他看到了大门后面丰富多彩的内容。

    王虎城回去培训外勤情报员,让他们学会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仔细分辨别人的举动是否与常人有异?

    经过一番培训,外勤情报人员的提升很大,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仔细地观察和了解一个人举止的背后含意。

    于是,潘松杨和卢耀华就进入了情报人员的视线,他们虽然都是以普通商人的身份作为掩护的,平时也表现得十分正常,但是一旦来到了热闹的大街之上,或者在僻静的小路上,在远处拿着望远镜观察的情报人员就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不自觉地观察身后的情况,一般人是不会如此频繁地关注身后的情况的,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痕迹。

    还有,他们都喜欢与工匠、工人和军人的家属交往,交往的人比较单一,无非是工匠、工人和军人及其家属,很少与农民们结交,虽然这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痕迹,但是在情报人员看来,这也是一个值得调查的方向。

    虽然有了怀疑,但是王虎城并没有下令抓捕两个人,王虎城还在犹豫。

    按照李晓教导的方法,王虎城开始派人近距离地观察两个人的手脚等各处的痕迹,潘松杨手上有厚厚的老茧,那是经常握刀磨练出来的。

    卢耀华的手指上面也有厚厚的老茧,那是经常射箭磨练出来的。

    一个商人,为何要经常握刀和射箭?

    这是一个疑点。

    王虎城越是观察,越是发现了李晓的教导厉害之处,很多细节其实完全可以证明很多的事情,王虎城终于决定了,开始实施抓捕。

    这天,潘松杨依旧每天挑着担子到各处贩卖商品,他走街串巷,吆喝着叫卖,十分卖力认真。

    做了一天的生意之后,潘松杨敏锐地觉察到了自己被跟踪了,他注意到有几个人从早上就一直跟着自己,他心里有些嘀咕,便返回了自己的家附近,换了衣服之后,他出来到经常吃饭的小酒馆里喝酒吃饭,刚好遇到一个工坊工人的兄弟,两个人早就熟识,便坐在了一起,趁着喝酒吃饭的时候,潘松杨旁敲侧击地询问工坊里生产的情况,这个本地人没有怀疑,随口说了一些听来的情况。

    负责跟踪潘松杨的几个情报人员散布在附近,潘松杨看到了他们,心里感觉不太好,便草草结束了这次的见面,准备返回家中睡觉,此时最要紧的就是镇定,万万不可露出更大的马脚,如果此时激动,匆忙采取行动,一定会引起更大的怀疑,危险接踵而来。

    当潘松杨回到租赁的房子之后,情报人员开始上去敲门,潘松杨就过来开门,看到已经跟踪了他一个白天的人,潘松杨心里暗叫不好,却故作镇定,询问对方的来意,此人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当场将潘松杨抓捕。

    几个人将潘松杨押解到了情报局的牢房,关在了牢房里面。

    王虎城安排人开始对潘松杨进行审问,潘松杨自然是不会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的,但是没关系,王虎城让人将一个疑点掰开了揉碎了说给潘松杨听,潘松杨听得大汗淋漓,低头不语,他知道这次也许自己过不了关了。

    虽然潘松杨还是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只是将自己作为掩护的身份的背景重复了一次又一次,但是他还是无法说服审讯的人员,情报局将潘松杨关押在了牢房里,打算慢慢审问。

    潘松杨坐在狭小的牢房里,开始担心自己的将来,从事情报工作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外派到外地工作,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出事了,真是倒霉啊!

    潘松杨不由想起过往留在京城里的美好往事,那时候潘松杨过得十分自在,不仅工作卓有成效,而且私底下也贪了不少钱财,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没想到这次竟然栽了,他甚至还想不通自己是如何露出了马脚的。

    在平安堡里,负责审案的法官和负责抓捕间谍的情报人员是分开的,情报人员得到对方的证据之后,交给法官来审判。

    情报人员搜查了潘松杨的家,找到了一些用来书写密件的笔墨纸砚,还有用来防身的腰刀,以及一些银两。

    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重要的证据,但是情报人员在潘松杨的家里蹲守了几天,竟然抓到了前来接头的间谍,这是一个负责传递消息的间谍,从潘松杨这里取得消息之后,送到了京城里去,交给上官。

    这个接头的间谍没有看到潘松杨被抓捕的信号,所以放心大胆地过来接头,却被情报人员抓获。

    经过审讯,这个接头的间谍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事情和身份,潘松杨得知结果之后,沉默了很久,终于屈服了。

    潘松杨亮出了自己锦衣卫的身份,要求对方将他释放,情报人员根本就不给面子,继续将潘松杨关押,等候法官的审判。

    撬开了潘松杨的嘴巴的王虎城信心大增,开始实施抓捕卢耀华的行动,这次的行动与之前的行动一样,都是在长时间的跟踪之后,在卢耀华的家里将卢耀华抓住了。

    卢耀华的嘴巴比潘松杨更加紧,因为卢耀华知道自己如果暴露了身份,下场比潘松杨更糟糕,所以卢耀华死都不承认自己的身份。

    王虎城亮出了诸多的证据,卢耀华都狡辩过去,没有承认。

第154章 各方的反应

    至此,王虎城也没有办法了,面对如此狡猾的卢耀华,王虎城办法不多,由于卢耀华在明朝从事间谍工作很长时间了,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说辞,可以解释自己的身份和背景,即使用了反复不断询问的手段,还是没有找到突破口。

    一般来说,面对间谍,只要多次询问对方的来历和背景,找到对方撒谎的地方,就很容易从这里突破,最终撬开对方的嘴巴,让对方承认很多的事实。

    但是这个办法对付卢耀华没有效果,卢耀华十分狡猾,背景都是预设好的,经过了反复的背诵,不会说错漏出马脚。

    王虎城来找李晓询问意见,李晓就教导他一个主意,假装宣布卢耀华已经叛变的消息,让清朝知道,卢耀华留在那里的家人肯定会受到牵连,如此恐吓卢耀华,也许可以撬开他的嘴巴。

    王虎城用了这个办法,果然撬开了卢耀华的嘴巴,卢耀华最是关心自己的家人,他害怕自己叛变的假消息传了出去之后,清朝会将他的家人杀害,所以他只能承认自己的罪过,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家人的生命。

    因此,王虎城在潘松杨和卢耀华嘴里得知了很多锦衣卫和清朝的消息,经过反复的盘问,确认了事实,然后就形成了档案,放在了档案馆里,供李晓随时查看。

    潘松杨和卢耀华都对自己的暴露百思不得其解,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不可能露出马脚,但是事实如此,让他们十分无奈和惊讶。

    在明国京城锦衣卫的官衙之中,锦衣卫指挥使坐在官衙里查阅各地送来的情报,看到平安堡里锦衣卫的消息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来了,他心里暗暗惊讶,知道也许是锦衣卫暴露了行踪,这是很常见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何没有了消息。

    锦衣卫指挥使想了想,然后派出了第二批的锦衣卫,希望能够在平安堡里扎下钉子,获取平安堡的情况,这是王朝的情报机构对于势力庞大的军官的预防措施,防止有人造反。

    指挥使知道自己派去的情报员暴露了,他十分惊讶,他派去的情报员都是老手,轻易不会暴露的,没想到啊,竟然被抓住了,真是丢人!

    在清朝盛京一座官衙里,坐着范文程,他是清朝的情报部门的官员,他敏锐地察觉到来自平安堡的消息延迟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觉得自己派去的间谍很可能暴露了,但是他无法相信,因为他派去的是最好的间谍,不会轻易暴露的,没想到这次竟然失败了。

    范文程想要派去新的间谍,但是他有些犹豫,不知道新的间谍能否成功,如果继续失败,损失那就大了,毕竟明国人的间谍不好找,忠心耿耿的更少。

    很多时候,明朝的城池被清军攻破,就是因为间谍作乱打开了城门所致。

    好的间谍都是稀缺的人才,范文程没有那么奢侈可以浪费人才,他想了又想,决定再派间谍去平安堡,因为平安堡里的李晓军队已经杀死超过3000名的清兵,这可是很大的损失了,足以让清军痛彻心扉,如果不知道李晓的动向,就很难对他采取行动,所以必要的间谍是不可少的。

    各方势力都派了间谍到平安堡里,但是先后都被王虎城抓住了,不论是谁,除非是锦衣卫,其他人一律审问之后处死。

    锦衣卫关押在牢房里,等候上官来领人。

    至此,刀光剑影的间谍大战竟然在平淡之中告一段落,各方势力都不敢再派间谍到平安堡了,损失太大了,简直就是痛彻心扉啊!

    由于李晓是守备了,可以增兵,他招收了两千人的兵马,开始了训练。

    由于安置了十万人的流民,财政十分紧张,所以这些新兵只有兵器装备,没有马匹,只能充当步兵。

    现在李晓一共有三千名士兵,还有退役的一千名老兵,足以防守各处的城堡了。

    现在各处的城堡里已经住满了人,都是新来的农民居多,他们分到了土地,开始种植了土豆,等待收货的季节。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李晓的新兵已经练成,新兵们训练了三个多月,已经基本掌握了必要的技能,各项能力考核达标,成为了合格的新兵。他们装备了长矛、盾牌、火绳枪、腰刀、板甲等物。

    为了增强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李晓决定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米尼弹的工艺,开始教导工匠们制造米尼弹。

    之前使用的滑膛隧发枪,射程短,精度低,威力小,有很多的问题。还有子弹与枪膛之间的游隙大,导致漏气严重,无法发挥出黑火药燃烧的全部威力。

    但是采用了米尼弹之后,就可以让子弹的底部在黑火药燃烧爆炸之后扩张,与枪膛的内壁紧紧结合,导致没有漏气的现象,所以子弹飞得更远,打得更准,穿透力更强。

    虽然米尼弹不容易制造,但是有众多工匠的努力,还是造出来了。

    经过使用米尼弹射击,现在的燧发枪可以射击60米距离的目标,能够穿甲击杀敌人,射程更远了,精度更高了,威力更大了。

    这样一来,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李晓士兵已经可以在六十米的距离攻击敌人,这是清军弓箭抛射的距离,意味着清军的弓箭还没有进入抛射的射程,李晓的士兵已经可以对他们进行攻击了。

    李晓让工匠开始大量制造米尼弹,然后分给士兵们使用,士兵们经过训练,使用米尼弹的燧发枪能够在六十米的距离取得五成的命中率,这个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三千名现役的士兵都开始使用滑膛燧发枪和米尼弹了。

    两千名士兵分别驻守各地的城堡,一千名有马的士兵充当了机动力量,随时支援遭到围攻的城堡,如此李晓的领地里就固若金汤了。

    到了农闲的时候,李晓还会组织农民们军训,将他们训练成知道进退懂得守城的民兵,抵御可能到来的攻击。

第155章 养猪

    陶有胜是天津卫的一个养猪商人,他饲养的猪有五十头之多,雇了工人每天都出去割猪草来喂猪,还有别人不要的潲水,也用来喂猪。

    由于平安堡里有钱人多了起来,导致猪肉需求很大,价格开始升高,将猪贩卖到平安堡成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到平安堡的路好走了,缩短了来去的时间,而且沿途安全了,没有土匪、马贼和清兵骚扰,所以做生意更加方便了。

    陶有胜成为了平安堡里卖猪的大户,每天都能够卖出一头猪,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但是,陶有胜也有自己的烦恼,他发现近来竞争对手多了起来,不仅只有他在卖猪了,别人也在卖猪,而且卖得比他还便宜。

    如果仅仅是便宜,陶有胜倒也不怕,无非是降价而已,赚得少一点。

    但是别人卖的猪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猪肉更肥嫩,味道更好,这就让陶有胜摸不着头脑了,哪里来的卖猪郎,竟然把他的生意都抢走了。

    经过一番打听,陶有胜总算是弄清楚了对方的来历,那是平安堡守备李晓麾下的养猪场里出产的猪。

    陶有胜有心想要探一探那里的究竟,就扮作一个买猪的商人,到养猪场里去看一看那里的猪为何比他养的猪更好?

    养猪场的主管是姜玉郎,他是一个蒙古人,经常给内喀尔喀蒙古部落的首领养牛养羊的,后来李晓给的价钱更高,他就来这里给李晓养猪了,还取了一个汉名。

    姜玉郎与别的给李晓养马、养牛、养羊、养鸡鸭鹅的蒙古人一样,都是为了丰厚的月俸才来了,他们在蒙古部落里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到了李晓的地盘工作,生活富裕了,过得十分的舒心。

    姜玉郎十分热情地接待了陶有胜,带着陶有胜参观自己的养猪场,陶有胜就瞪大了眼睛看着姜玉郎怎么养猪?

    养猪场里有一排排的猪舍,每一间猪舍养猪二十头,有工人定期给猪舍打扫卫生,所以猪舍里虽然有些淡淡的臭味,还算是干净。

    工人给猪吃的是牧草紫苜蓿,这种牧草各家各户都在种植,量大管饱,所以猪吃得好。

    陶有胜看到姜玉郎竟然给猪吃牧草,羡慕得满脸激动,他暗暗诧异,如此养猪岂不是成本很高,那样利润就少了,为何他们的猪还卖得那么便宜?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天津卫里,人都吃不饱,哪里有土地可以用来种植牧草?有土地空闲都用来种植粮食了。

    只有在平安堡里,有了土豆的丰收,导致大家都可以吃饱,额外的土地用来种植牧草,也算是轮种的一种制度,有利于积蓄土地的肥力。

    每一个进出猪舍的工人都必须经过仔细地冲洗,他们都穿着油布做成的衣服,可以用井水冲洗身体,确保不会将细菌和病毒带入猪舍之中。

    陶有胜看到姜玉郎竟然给工人如此好的待遇,让猪生活得无忧无虑,心里暗暗惊讶,这样养猪的成本无疑更高了,为何他们的猪卖的那么便宜?

    两个人继续参观,姜玉郎看到这里的猪膘肥体壮,个头又大,精神又好,颜色有黑有白,都是吃得饱睡得好的好猪,姜玉郎心里暗暗惊讶,这些猪比他养出来的猪好大多了,也肥多了,现在的人都喜欢肥肉,所以猪肥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

    这些猪都是李晓从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出来的种猪生下来的猪,自然继承了前辈的基因,能够长得膘肥体壮。

    姜玉郎那些没有经过严格的选种的猪如何能够与李晓的猪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那是一道天堑般的鸿沟,无法逾越。

    这片猪舍里养了三百多头肥猪,猪群还在不断地扩大规模,每天都能够提供给平安堡里一头肥猪食用,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让百姓们改善了生活。

    “这里的猪怎么卖?我想要买一头活的。”陶有胜希望买一头猪去做种,然后用这种猪扩大自己的猪群规模,希望自己也能够养出这么好的猪。

    姜玉郎仿佛看穿了陶有胜的意图,表情似笑非笑地看着陶有胜,姜玉郎说:“买活猪可以,价格要提高一些。”

    “没问题。”陶有胜为了买到活猪做种,愿意付出高价。

    现在猪群的规模还是太小,无法满足将来平安堡里爆炸性的对猪肉的需求增长,所以扩大猪群的规模是李晓的长期策略,不仅他要自己养猪,也要鼓励周围的人养猪,希望能够给平安堡里富裕起来的百姓提供充足便宜的猪肉供应。

    这就包括了让别处的商人也来养猪。

    所以,姜玉郎对于出售种猪并不反对。

    陶有胜花钱买了一头种族,兴高采烈地牵着种猪回去了,他已经开始想象将来自己的猪圈里生猪满栏的美好景象。

    这一次的参观,陶有胜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不知道养猪场里的各种措施都是李晓让人这样去做的,他只是感到养猪场里学问很多,值得他好好学习借鉴。

    不仅养猪场里如此,养马场、养牛场、养鸡鸭鹅的地方都是如此,由于采用了良种,这些良种都是李晓从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出来的,耗费了他几千点的贡献值,所以这些地方的牲畜和家禽都十分健壮肥硕。

    这些牲畜和家禽将会在未来极大地改变李晓领地里的百姓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马匹骑乘和耕种,让他们能够吃到更加肥美的羊肉,让他们能够吃到更加肥美的鸡鸭鹅。

    除了这些动物之外,李晓还兑换了一些合适的蔬菜等物交给农民们种植,现在粮食危机已经渐渐远离了平安堡,有了充足的粮食之后,接下来的就是要提高餐桌上饭菜的质量,所以需要很多的蔬菜、调味品等东西。

    随着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之前的饿死的阴影将逐渐远离,百姓的精神状态会更好,他们有了更多的富裕时间来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李晓的领地里将会越来越强大。

第156章 米尼弹呈威

    李晓将三千士兵练成之后,他就开始考虑主动出击的事情了,没有道理只有清军可以进入明国的境内烧杀抢掠,而李晓不能这样做。

    正当李晓思考此事的时候,熊廷弼的幕僚冯素来到了平安堡,冯素带来了熊廷弼的命令,命令与李晓的期待不谋而合,熊廷弼希望李晓可以再接再厉,攻击清朝的村庄,解救自己的同胞,同时削弱清朝的力量。

    清朝的村庄在全副武装的李晓部队面前,依旧是一只待宰的羊羔,就像是不穿衣服的美女,谁都可以上去蹂躏一番。

    在熊廷弼的规划之中,自然包括了有朝一日夺回辽东的意图,当然,此事无法急切之间做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要出动大军是要充足的钱粮的,在钱财上面,李晓比较紧张,都是因为安置了十万流民导致的,但是粮食有多,所以李晓可以大胆地用兵,不必担心粮草不足。

    冯素作为熊廷弼的军事幕僚很长时间了,见过很多的兵马,在他看来,最精锐的兵马非李晓的莫属,李晓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技巧高超,纪律严明,是一支强军,别的辽东、辽西的军队都比不上。

    熊廷弼同样将袭击清朝领地的命令传到了辽西各支军队那里,都遭到了无视,这些军官都对袭击清朝领地感到畏惧,除了李晓之外,旁人都胆怯不敢与清军战斗。

    因此,冯素和熊廷弼对李晓的部队评价又高了几分。

    往时,李晓的部队与清军战斗,也有伤亡,但是伤亡的数量比对方的少,这就是一个优势,表明李晓的部队战斗力强悍。

    与别的辽西明军相比,这些辽西明军与清军战斗,伤亡都比对方多得多,几十倍、一百倍的交换比率也是正常的,所以这些辽西明军不敢与清军战斗。

    为了更好地深入清朝的领地执行攻击任务,李晓带领大军来到了大凌河城堡外面,他在这里派出了众多的侦骑,前往大凌河北岸袭击清军的侦骑。

    一百多个侦骑散布在大凌河北岸的狭小区域,袭击清军的侦骑。

    这些李晓的侦骑以十人为一队,负责侦查附近的情况,同时袭击清军的侦骑,清军的侦骑为了能够与李晓的侦骑对抗,不得不编为十人一队,这就导致了清军的侦骑能够侦查的地域小了很多。

    这天,一支李晓的侦骑在附近活动,这里是一片平原地带,草原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此时正是青草最茂盛的时候,所以即使不带草料,战马也能够寻觅到东西吃,当然,带上草料更加能够让战马保持良好的状态。

    李晓的侦骑手拿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情况,有了这些望远镜的帮助,他们可以监视附近很大一片区域,所以侦查能力更强了。

    清军的侦骑没有望远镜,只能凭着肉眼观察,观察的区域就小多了。

    李晓的侦骑看到了远处来了一队十人的清军侦骑,他下令众人准备作战,他们首先选择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地带,然后装填好了火绳枪的弹药,检查了作战用的兵器和板甲,他们纷纷下马手持隧发滑膛枪,准备射击敌人。

    远处的清军看到这里有人,但是看不清楚对方到底是敌人还是同伴,所以他们策马奔驰,来到近处,才看到竟然是敌人。

    清军侦骑纷纷勒住了马匹,换乘了战马,然后他们呼哨着策马冲向了李晓的侦骑,清军的侦骑以为自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毕竟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清军侦骑面对明军必胜,除了李晓的部队之外。

    李晓的侦骑看到清军侦骑策马冲了过来,他们纷纷瞄准敌人的来势,清军侦骑知道明军的火铳打不远,所以十分放心地直线冲锋,来到六十米的距离,清军侦骑正要放箭射击,明军的隧发滑膛枪打响了。

    在这样的距离,清军侦骑以为明军的火铳必定打不准和打不远,纷纷嘲笑明军胆小如鼠,竟然提前开枪射击,白白浪费了不多的射击机会。

    哪知道隧发滑膛枪里,黑火药猛烈爆炸的巨大力量推动米尼弹尾部扩张,紧紧贴住了枪膛,使得黑火药爆炸的力量不会被浪费,米尼弹高速射出了枪口,朝着敌人射去,命中率大概在五成左右,所以有五颗米尼弹击中了敌人的马匹或者身体,加上重复击中的情况,就有三个清军的侦骑受伤倒地,其中两个人被米尼弹射中了身体,米尼弹穿透了铁甲,射入了他们的脆弱柔软的体内,让两个人当场毙命。

    明军侦骑丢下隧发滑膛枪,然后上马,手持小盾牌和长矛,朝着清军的侦骑冲了过去,他们要展开肉搏作战了。

    清军侦骑匆忙释放了弓箭,弓箭射中了明军侦骑的小盾牌或者板甲,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然后双方就猛烈地手持长兵器撞击在了一起。

    明军的侦骑是一半的老兵加上一半的新兵,他们经过严格而刻苦的训练,能够排成密集的阵势,可以在局部以多打少,面对清军侦骑丝毫不落下风,加上他们的装备精良,对方的兵器砍在自己身上,他们不会受伤,而自己的长矛刺中了对方,对方立即受伤倒地。

    这种差距是巨大的。

    这一轮冲锋,清军侦骑倒下了四个人,而明军侦骑只倒下了两个人,双方勒住马匹,转身准备再次冲锋,此时,清军侦骑看到自己损失了七个人,余下的三个人害怕了,纷纷拍马逃跑,明军侦骑冲了过去追杀,没能追上,只好返回战斗的场地。

    李晓的侦骑救起同伴,对敌人补刀,然后带着敌人的尸体,返回了出发的地方,他们将在那里修整一段时间。

    这样的战斗发生在大凌河北岸的各处,李晓的侦骑在所有的战斗之中都获得了巨大的优势,由于隧发滑膛枪和米尼弹的威力,使得清军的侦骑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弓箭射程远,所以,李晓的侦骑打得清军的侦骑痛不欲生。

    冯素坐镇李晓的营地之中,检点侦骑们带回来的清兵尸体,笑得十分灿烂,心里十分高兴,只要这样一直胜利下去,总有一天能够夺回辽东的土地。

第157章 滑膛枪齐射

    李晓的侦骑在大凌河北岸夺得了优势,屏蔽了清军侦骑的查探,使得清军侦骑无法接近,无法探查到李晓部队的行踪,这点很重要,清军侦骑总算是体会到了明军侦骑痛不欲生的感觉,打又打不过,但是又不能不打,所以很痛苦。

    侦骑探查到附近的村庄情况,然后纷纷回来汇报,李晓就让人画出了地图,在地图上标注村庄的位置,经过精心的选择,李晓选择了一处西北边的村庄作为突破口,这处村庄有清人两百多人,还有几百名明国的百姓作为奴隶,负责耕种附近一大片区域的土地。

    这种奴隶制的模式虽然不先进,但是由于清朝的上层人物管理能力更强,所以可以收到足够多的赋税,能够让清人脱产,不断锤炼自己的马术和弓箭技巧,这就是清朝的优势,在面对孱弱的明朝的时候,可谓是战无不胜。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奇才李晓,李晓的领地里工业产值很大,粮食不缺,士兵们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实力十分强大,装备更加精良,足以让清朝人羡慕。

    李晓带着几百人的部队趁着夜色渡过了大凌河,他这次动用了二十艘的内河炮艇,每次可以运送六百人,只要两次就可以将所有的士兵运到了对岸。

    这些人都带着一人三马,机动性极强,他们策马疾驰,朝着选择的村庄冲去。

    由于附近清朝的侦骑少,所以没能及时侦察到李晓部队的动向,李晓的部队在三天之后来到了村庄的外面,他们趁着黎明的时刻发起了攻击,几百人的士兵策马冲入了村庄之中,攻击看到的任何清国人。

    清国人匆促之中展开了反击,但是被轻易碾碎,两百多个清国人纷纷被杀死,解救了几百名的明国人奴隶,李晓的士兵将村庄付之一炬,烧成了一片白地,然后他们带着明国人的奴隶返回了大凌河的南岸。

    此举激怒了清朝,清朝派出了上万人的队伍搜索李晓部队的下落,只可惜他们慢了一步,李晓的部队已经脱离了战场,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之中。

    看似这样的偷袭没有太大的战果,但是效果是明显的,清国人知道距离边境线五天路程的村庄都不安全了,所以他们只能让村庄后撤,撤到安全的区域里去,导致了清国人的实力减弱。

    一次偷袭成功,让冯素十分鼓舞,他希望李晓可以再接再厉,但是李晓知道偷袭只能偶尔来一次,不能过多,过多很容易被清军抓住自己的尾巴,随后调集重兵围攻,李晓不希望自己面对大量的清军围攻,那样他的士兵们会撑不住的。

    所以,这次的偷袭告一段落。

    冯素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接受李晓的决定,李晓可是最强大的部队,所以冯素也不敢无礼相对。

    清朝经过事后的调查,根据间谍发回来的情报,终于确定了偷袭村庄的部队是李晓的部队,所以清朝打算加以报复,清朝派遣两千人的部队渡过了大凌河,然后昼伏夜行,朝着平安堡的方向攻击前进,希望报复李晓。

    两千人的清军绕开了沿途的明军堡垒,来到了平安堡外围,清军的侦骑立即遇到了强悍的李晓侦骑,双方展开了大战,李晓的侦骑自然是大胜几场,让清军的侦骑感到了痛苦。

    李晓接到情报之后,立即察觉到了这有可能是清军的报复行动,所以他下令各地的百姓躲入城堡之中,各地城堡的守军做好准备,准备迎接清军的袭击。

    两千人的清军队伍来到平安堡东北边的一个城堡之外,这里的城堡是棱堡,周长1800米,里面居住了两万人的百姓,城头上有四百人的士兵在守卫。

    城堡里的士兵点燃了烽火,然后派人向李晓求援,李晓带着一千人的骑兵赶过来支援了。

    清军看到自己的偷袭失败了,只好在野外的田地里发泄自己的怒气,他们开始破坏任何见到的东西,但是这于事无补,无法对李晓的领地造成重大的伤害,清军感觉十分痛苦。

    李晓率军来到城堡之外,没有立即冲过去与清军交战,毕竟清军的人数是他的两倍之多,李晓采取了谨慎的防守策略,在城下布阵。

    清军尝试着发动了冲锋,希望能够击溃李晓的部队,挽回一些面子。

    城头上,十八磅的雷音炮发出了响亮的轰鸣,高速飞行的炮弹打在了清军骑兵的阵列之中,登时造成了八道鲜血之路,凡是挡在炮弹前面的东西,例如马匹和人体,都被纷纷打碎,红色的鲜血和残肢飞舞落地,伤兵发出凄惨的惨叫声,让人听了心头发慌。

    清军挨了两轮的炮击,冲到了距离六十米的地方,李晓的一千人部队之中,有八百人手持隧发滑膛枪射击了,猛烈爆炸的黑火药推动米尼弹向前,米尼弹高速冲出了枪口,朝着敌人飞去,米尼弹撕开了敌人的铁甲,射入了敌人脆弱而又柔软的身体之中,有两百多个清兵受伤倒地了。

    这个结果吓了清军的指挥官一跳,这还得了,一下子就损失了两百多人,打仗没有这样打的,李晓的部队的犀利超过了清军的想象。指挥官咬牙切齿地痛恨,但是他不敢就此退兵,如果他就这样回去了,免不了受到重罚,所以他吹号角命令士兵继续冲击,希望可以靠肉搏战击溃对手。

    清军射出了弓箭,但是被李晓的士兵的盾牌和板甲挡住了,弓箭虽然射速高,射得准,但是威力小,无法轻易破甲,这就是弓箭与隧发滑膛枪的区别所在。

    一千八百人的清军朝着李晓的士兵冲去,李晓的士兵前排竖起了盾牌,后排伸出了长矛,密集的长矛仿佛刺猬一般,让人无从下嘴。

    清军冲到阵前,看到没有机会,只好纷纷下马,手持大盾牌和长矛、大刀、狼牙棒等兵器,朝着李晓的士兵攻击而去。

    李晓的士兵排成了一个半圆形,身后是城墙,他们正在与清军肉搏战斗。

    清军的前排很单薄,只有两列,后面的士兵站在二十米开外,这是为了预防李晓的手榴弹攻击。

    李晓的士兵并不害怕肉搏战斗,他们纷纷用长矛去捅刺敌人,将一个个清兵刺伤倒地。

    在城墙上的李晓士兵有四百人,他们纷纷用隧发滑膛枪攻击清兵,清兵竖起了盾牌遮挡,由于米尼弹是铅弹,比较软,穿透力不足,所有无法击穿清军的盾牌。

    李晓看到了这一幕,心想回去就要好好地改造米尼弹,尝试用好钢来制造弹头,希望提升穿透的能力。

第158章 反间计

    清军在擅长的肉搏战斗之中,依旧无法取得优势,他们伤亡惨重,不断有人受伤倒地,不断有后列的清军上前补充前列的缺额。

    清军的指挥官看到自己的损失更大,丧失了信心,便鸣金收兵了,清军纷纷退却,然后上马疾驰,想要逃离。

    此时,李晓的士兵开始装填隧发滑膛枪的弹药,装好之后,攻击了一轮,将两百多个清兵杀死。

    系统因此奖励了李晓3000点贡献值。

    双方的大战在清军的主动撤退之后停歇了,李晓看到清军有秩序地撤退,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的骑兵不足以追杀一倍多的敌人。

    清军回去报告了报复行动的经过,加上各地侦骑与李晓的侦骑战斗的经过,清朝的统治阶层总算是了解了李晓部队的厉害。

    李晓是唯一的一支能够轻松战胜清军的部队,别的明军部队有很少的机会依靠个人的武勇战胜清军,但是过程十分艰难,损失很大。

    清朝的统治阶层在盛京的宫殿之中召开了朝会,黄台吉坐在龙椅之上,面前是两列的文臣武将,大部分都是清人,前面的是黄天吉的兄弟子侄,后面是各旗的将领,还有汉人的文臣站在后面。

    代善作为代表诉说了清军与李晓的部队交战的经过,众人听了心头都是十分的沉重,如果只是一支部队败给了李晓,那就证明这支部队不行,但是如果很多支部队都输给了李晓,这就证明李晓的部队的确是强大。

    众人听说李晓的部队都是装备的钢甲,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钢铁的产量很低,就连清朝集合全国之力,都无法装备几件钢甲。

    而且,代善还说李晓的隧发滑膛枪可以在六十米的距离破甲,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一般的明军的火铳只能在二、三十米的距离破甲,李晓的枪支如此强悍。

    清军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于李晓的部队装备好,没有别的了,其实李晓的部队不仅装备好,而且训练严格,纪律严明,并不输给清军。

    等到代善说完,黄台吉就说:“谁有把握能够战胜李晓的部队?”

    众人都保持了沉默,面对更加强大的对手,办法的确是不多的。

    年轻的多尔衮就出列说道:“我们可以用计,只要散布李晓打算造反的消息,让明国的朝廷对李晓产生了怀疑,就可以借刀杀人。”

    黄台吉点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好,下令潜伏在明国的间谍捏造李晓造反的证据,散布出去。”

    众人闻言都是微笑了起来,明国的君臣十分愚蠢,这个计谋有成功的希望。

    众人继续商量,但是没能找到对付李晓部队的方法,毕竟李晓的装备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制造出来的,清朝根本无法仿制,也没有条件仿制。

    商议最终结束了,任务下达,让潜伏在明国的间谍捏造李晓造反的证据。

    在明国的京城之中,忽然出现了一首歌谣,歌谣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十八子主神器,暗示姓李的人即将主掌明国的命运,这个歌谣让明国的朝廷都十分震惊,毕竟是一首反歌。

    锦衣卫和东厂等机构开始全城搜捕传播歌谣的人,但是没有收获。

    此时,明国不仅士兵不行,就连锦衣卫和东厂等机构都不行了,各级官吏贪污腐化,导致他们的能力很差,根本无法应付可能存在的敌人。

    明国的朝廷对于这首歌谣不敢怠慢,开始思考谁才是歌谣里所说的那个十八子,这个歌谣的意思是明确的,就是姓李的人会出头,所以朝廷的官吏将目标对准了姓李的人,其中李晓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之中。

    对李晓的怀疑大部分来自曾经囤积粮食打算赚钱的权贵,他们这次总算是抓住了机会,要报复李晓害得他们损失了金钱的事情。以令国公为首的权贵纷纷指出,这个十八子就是指的李晓,李晓的部队十分强悍,拥有造反的实力。

    叶向高和魏忠贤两人自然不希望令国公的猜测变成了现实,如果朝廷怀疑李晓,真的有可能逼反李晓,那时候就麻烦了。李晓的部队十分强大,没有几倍的兵力,根本无法围剿李晓,一旦逼反了李晓,李晓就有可能对明国造成巨大的伤害。

    双方争执不下,倒是让海平帝感到了为难,此事不管不行,总不能任由歌谣随便传播吧?但是管了又不行,有可能逼反了忠臣良将,所以为难。

    海平帝只能让锦衣卫和东厂加强侦查和收集情报,看看到底是谁想要造反?

    李晓在平安堡里还没有意识到清朝已经使出了反间计,李晓依旧是每日都处理政务,训练士兵。

    由于李晓的情报局能力很强,所以导致平安堡里间谍很少,外来势力的间谍很容易露出马脚,然后被抓捕,导致了没人敢来平安堡里做间谍,因为太难了,损失很大。

    所以,李晓的平安堡的消息保持了秘密的状态,不会被外来的势力轻松获得,各方势力对于平安堡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不了解。

    此事在一片吵闹之中画上了句号,清朝的反间计失败了,因为众人无法了解到平安堡的实际情况,就没有李晓造反的证据,没有证据,自然不可能怀疑忠臣良将,何况还有魏忠贤、叶向高和熊廷弼等人的力保,所以李晓安然无恙。

    看来只要奋勇杀敌,为朝廷立功,还是能够得到理解的。

    在这一点上面,明国的朝廷没有如清朝预料的那样愚蠢。

    此时,一个意料之外的人进入了众人的视线,此人名叫李自成,乃是陕西反贼的一支,李自成率领一支反贼攻击州县,抢夺粮草,掠夺流民,声势颇大。

    明朝的官员不免怀疑十八子主神器这句话会不会应在李自成的身上?

    李自成是反贼,造反才是主要的,所以很有可能成为推翻明朝的人,根据历朝历代的历史经验,推翻朝廷的有三种人,一个是反贼,一个是权臣,一个是将领。现在明朝之中权臣没有,毕竟有皇帝和锦衣卫、东厂等势力平衡,还有内阁成员彼此之间的牵制,所以权臣没有机会主导朝政。

    剩下的就只有反贼和将领了。

    现在明朝的将领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领兵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领兵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导致了各个将领都不可能造反,实力不足啊!

    所以,剩下来的就只能是反贼了。

第159章 卖酒

    戚威是南京城里专门卖酒的一个商人,他的后台竟然是京城里的令国公曹二久,曹二久不仅经营粮食和海贸,还经营美酒,算得上是很大的商人了。

    酿酒需要粮食,所以一般的酿酒商人也是粮食商人,这是相辅相成的。

    在北方等地,由于缺粮,所以朝廷限制酿酒,酿酒的生意不好做,但是在南方,并没有那么的缺粮,粮食的价格也比较低,所以酿酒的生意大有可为。

    戚威生产的酒名字叫做金华酒,乃是附近闻名的好酒,经常在各家大酒楼里出售,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因此,戚威常常说自己的金华酒就是南边最好的美酒。

    在江南地方,多是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亩产达到两石,所以一亩田地每年的产量是四石,这已经很不错了,粮食的多产使得酿酒的生意很好做,收购的粮食价格并不高,所以酿造的美酒价格就较低,可以薄利多销,卖出更多的美酒,赚取更多的利润。

    江南百姓的生活由于田地里的多产所以比较富裕,他们喝得起美酒,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的时候,美酒就是少不了的享受。而且,江南盛产生丝、丝绸、瓷器等物,百姓的生活比北方富裕得多,消费能力很强,能够买得起美酒。

    与南方不一样,北方只是在京城等有限几个地方人们比较富裕,南方则是在各地人们都比较富裕,富裕的人口差别很大,南方比北方多得多,所以南方的生意更好做一些。

    诸葛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到了江南的,他受命打开江南的烈酒市场。

    诸葛代按照李晓的命令,开始在江南各地选择地方开店铺,销售凤凰烈酒。

    凤凰烈酒的优势是价格低,味道浓烈,更加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南方人也不是完全不喜欢,只是喜欢的人没有北方那么多。

    诸葛代来到江南之后,展开了一次的详细的调查,江南的美酒大多数价格都在一百文一斤左右,这个价格与李晓的凤凰烈酒的价格差不多,都是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其中李晓的利润更高一些,毕竟土豆比稻米便宜得多,酿酒的成本更低,所以利润更高。

    自从来到江南之后,诸葛代的生活就被开店铺和调查市场占据了,他每天都往外面跑,看看各地市场的美酒价格是多少,回来之后,顾不得休息,也在监督店铺开张的事情。

    店铺经过一个多月的仔细装修,终于开业了,开业这天,诸葛代请了人在门口舞狮子,也有燃烧鞭炮助兴。

    店铺的门外,有诸葛代让人送来的礼物,都是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店铺的名字叫做凤凰酒庄,很是大气恢弘。

    许多好奇的街坊站在店铺的外面围观,诸葛代就让店铺的伙计喊话:“便宜又浓烈的凤凰烈酒了!只要一百文一瓶,错过就要等明天了!”

    很多人都在观望,但是没有进去采购,刚开始的时候,凤凰烈酒名气不大,自然无法吸引旁人,等到口碑起来之后,自然生意就好了。

    开张了几天的凤凰酒庄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困难,令国公的代理人戚威听说南京城里新开了一家卖酒的店铺,自然是不高兴的,毕竟竞争更大了,所以戚威就以凤凰酒庄没有加入行会的理由,希望让行会的会首封禁凤凰酒庄,不让它做买卖。

    封禁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凤凰酒庄没有事先加入行会,没有缴纳行会的份子钱,所以不允许经营烈酒生意。

    行会的会首是南京城里的户部尚书薛鼎尚的同乡堂兄薛凌云,薛凌云接到了戚威的要求之后,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开始打听凤凰酒庄背后的后台,只有搞清楚了对方的来历,才能针对情况下决定,否则贸然行事,一旦招惹到了不该招惹的人物,那就会很麻烦。

    经过几天的调查,薛凌云知道了凤凰酒庄的背后后台是北方平安堡的一个守备,守备官位不大,但是毕竟是官场上面的人物,抱着官官相卫的原则,薛凌云本是不应该干扰凤凰酒庄的经营的,但是拗不过戚威的强烈要求,薛凌云只好召开了行会的会议,同时邀请诸葛代参加,争取在会议上解决双方的冲突。

    会议在薛凌云的宅邸里召开了,大家一共有二十多个人,都是南京城里专门卖酒的生意人,他们坐在宽敞的大厅里喝茶,顺便聊聊生意经。虽然这些人都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也是官场上的官员的麾下,彼此之间还保留了几分的客气,不会真的撕破脸。

    此时诸葛代也来了,众人纷纷转头看着进来的诸葛代,表情都是各异,有人不高兴新加入的竞争者,便脸色僵硬;有人喜欢结交各处的官员,希望引为后援,所以态度热情。

    薛凌云是后者,他一贯秉持不得罪人的立场,所以他可以与各人都交好,获得了众人的拥戴,成为了会首。

    戚威就没有这样的胸径,他是前者,不喜欢新加入的竞争者,总想着将竞争对手打倒在地,赚取更多的利润,虽然他的确是能够给令国公赚钱,但是人缘很差,大家都不喜欢他。

    诸葛代走进来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空余的座位了,所以他只好站着,这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众人就是要看一看诸葛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如何处理?这是惯例了。

    薛凌云看到诸葛代站着的时候不卑不亢,气宇轩昂,心里暗暗佩服,薛凌云就说:“你就是新开的凤凰酒庄的掌柜?”

    “没错,是我。”诸葛代已经年长了,不像年轻人那样锐气逼人,所以即使受到了冷遇,也没有愤怒的情绪,而是很平淡地释怀了。

    “你可知道,在南京城里开酒庄,需要加入行会?”薛凌云问道。

    “不知道。”诸葛代说。

    “那么现在你知道了,加入行会,必须得到众人的认可,你说一说自己贩卖的凤凰烈酒如何赢得我们的认可?”薛凌云说道。

    诸葛代就吩咐外面的伙计抬来一箱子凤凰烈酒,然后说道:“我请大家喝酒,品尝一下我们的凤凰烈酒。”

    众人正是好奇凤凰烈酒如何的时候,闻言纷纷流露出了好奇的眼神,诸葛代的伙计倒了几十杯的凤凰烈酒,一一分给众人品尝,装酒的酒杯都是玻璃杯,晶莹剔透,美艳不可方物,让众人见了都是十分吃惊。

第160章 好酒之人的追捧

    薛凌云接过玻璃杯,看了看杯中酒液,发现酒液澄清,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味,心里暗暗惊讶,看起来这个凤凰烈酒不错啊!薛凌云将杯中烈酒喝下,就感觉一股热气直冲腹部,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薛凌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种烈酒太冲了,显然不是南方人喜好的绵柔口感的美酒,所以,薛凌云断定这种烈酒没有很多人喜欢,心里便安心了。

    戚威同样品尝了这种凤凰烈酒,他的感觉就和薛凌云不一样,戚威知道,这种烈酒必定深受好酒之人的喜欢,因为够劲,戚威做生意的眼光还是不错,知道好歹。

    众人品尝了凤凰烈酒之后,大部分的人都放心了,知道凤凰烈酒没法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

    众人放下了玻璃酒杯,诸葛代就说:“我赠送各位一瓶凤凰烈酒和三个玻璃酒杯吧,算是见面礼。”

    众人一听就笑了,觉得诸葛代懂事。

    伙计给众人送上一瓶瓶的凤凰烈酒,都是用陶瓷瓶子装着的,陶瓷的瓶子品质很好,细腻而又光滑,上面还画着一些花鸟虫鱼等图案,显得很有格调。

    这些陶瓷瓶子是李晓的平安堡里出产的,并非什么高科技的产物,只是平常的陶瓷而已,量大管饱,用来做酒瓶最是合适不过,因为价格低廉。

    众人看陶瓷瓶子并无出彩之处,觉得凤凰烈酒也就这样了,知道竞争不大之后,众人都是心中释怀,纷纷露出了笑意。

    只有戚威知道这种酒很快就会赢得好酒之人的喜好,好酒之人是美酒的主要销售对象,如果他们都选择了凤凰烈酒,必然会带动凤凰烈酒名声大振,那时候凤凰烈酒就会大卖,竞争力很强,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我反对他们加入行会。”戚威表明了态度。

    薛凌云微微皱眉,觉得戚威太过小题大做,既然是一款不出众的烈酒,就让他加入行会即可,不要得罪人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对方的后台也是官员。

    众人纷纷不说话,只是看着薛凌云,看他如何处理。薛凌云就说:“如果对方按照正常的程序加入行会,我们没有阻止对方的权力啊!”

    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行会是为了统一美酒的价格,让大家都能够赚到银子,而不是为了保护已有的卖酒店铺,不让新的人加入,这就违反了行会的规矩,所以,戚威的态度得不到众人的支持。

    诸葛代就说了:“加入行会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我一定照办。”

    众人看到诸葛代态度很好,心里暗暗满意,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你们太目光短浅了,这种烈酒如此劲大,自然深受好酒之人的喜欢,将来你们的生意少了,别怪我现在没有提醒。”戚威怒道。

    众人一听,觉得戚威的话也有些道理,纷纷看着薛凌云,看他如何处置。

    薛凌云就说了:“我们行会原本是协调各方的机构,避免大家恶意的竞争,导致美酒的价格下跌太多,但是我们行会没有阻止别人加入,甚至是阻止别人开店铺的权力,只要对方按照规矩来办理,我们就应该接纳他们,否则行会就成为了恶会。”

    众人听了薛凌云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诸葛代说:“加入行会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我一定照办。”

    “加入行会需要各位的认同,也需要缴纳三百两银子的会费,还需要定期参加行会的会议,你能做到吗?”薛凌云问道。

    “可以。”诸葛代立即缴纳了三百两银子的会费,众人就共同主持让诸葛代加入了行会。

    从此,诸葛代就可以在南京城里贩卖美酒了。

    戚威看到众人都不支持自己的意见,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由于凤凰烈酒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不好,所以诸葛代祭出了试饮的绝招,给好酒之人试饮的机会。

    既然是好酒之人,自然是喜欢喝酒的,这些人未免囊中羞涩,因为喝酒太多了,导致钱财不多,他们又好酒,听说这里有试饮的机会,纷纷过来趁便宜。

    由于凤凰烈酒劲大,口味刚烈,所以深得好酒之人的喜欢,在他们的传播之下,凤凰烈酒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的,许多好酒之人纷纷来购买凤凰烈酒品尝,在同等的价格之下,凤凰烈酒的劲更大,深受他们的喜爱。

    凤凰酒庄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销售额逐渐攀升。

    由于好酒之人的带动,许多人知道了凤凰烈酒的好处,口味刚烈,劲大,所以很多喜欢喝酒的人都来买凤凰烈酒。

    在南京城的酒楼,其中有十几间都是魏国公开办的,根据李晓与魏国公达成的协议,李晓的凤凰烈酒可以在魏国公的酒楼里出售,所以诸葛代就给魏国公的酒楼里供应凤凰烈酒,在酒楼里卖酒,使得凤凰烈酒的销售量屡攀高峰。

    虽然很多普通的人不喜欢凤凰烈酒,但是好酒之人喜欢啊,所以凤凰烈酒卖得还是不错的,抢占了许多的市场份额。

    戚威的担心成为了现实,凤凰烈酒果然站稳了脚跟,抢占了不少的市场。

    在好酒之人的带动之下,许多人也慕名前来品尝了凤凰烈酒,虽然评价不是太高,但是也还可以,算得上是中等,不上不下,这个评价导致了凤凰烈酒开始走入了千家万户,销量大增。

    诸葛代看着每日的销售额都增高,心里十分高兴,他已经开始招募新的掌柜,准备在江南开设更多的分店,销售凤凰烈酒了。

    由于平安堡里的土豆大丰收,虽然要支应十万人的流民吃饭,但是依旧有大量的土豆剩余,用来酿酒出售,价高而且量大,十分合适。所以,在平安堡之中,有大量的凤凰烈酒等待出售。

    诸葛代手里有大量的货源,自然要多开分店销售凤凰烈酒了。

    诸葛代以每个月一间分店的速度扩张,很快分店就遍布整个南京城了,凤凰烈酒的销售十分火爆。

第161章 降价

    谢友朝是南京城里的一个普通的酒鬼,他家里是做面粉生意的,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商人家庭,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并不十分富裕。

    年轻的谢友朝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他什么酒都喝,但是主要喝烈酒,越烈越好。

    谢友朝喝遍了南京城里的各大酒楼和店铺,尝试过了许多北方的烈酒,都无法令他感到满意,只能是勉强喝得下去而已。

    虽然谢友朝喝不出烈酒是哪一年生产的,又是用什么原料生产的,但是他凭着好酒,千杯不醉,也算是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在南京城里好酒的人之中,谢友朝也是出名的。

    凤凰酒庄刚开业,谢友朝等人就知道了,他们眼睛未必明亮,但是鼻子一定是灵敏的,哪里有好酒,他们就会循着味道找了过来。

    凤凰酒庄举办了试饮的活动,谢友朝忍不住上前试饮了一小杯,他一喝下去,就感觉这种酒大不一样,味道浓烈,口感刚烈,香醇浓郁,正是他们口中的好酒啊!谢友朝眼睛亮了,他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口中的好酒,这种酒正好适合给他们这些好酒之人喝的。

    这种酒的特点迅速地传遍了南京城,所有好酒之人都来试饮过了,纷纷赞美这种酒。

    在这样的口碑传扬之下,凤凰烈酒迅速地打开了市场,销售额稳步提升。

    谢友朝等人的口碑带动了一大批人纷纷来抢购凤凰烈酒,家里办喜事的,或者好酒的,都来购买。

    现在凤凰烈酒已经成为了李晓的头号赚钱利器,由于市场大,而且利润高,所以赚钱十分厉害,远超奢侈品玻璃器皿、肥皂、精美书籍等,就连量大利薄的羊毛衣也比不上。

    李晓计算过了,每一斤烈酒的粮食成本价是2.5文,加上酿酒的成本和销售的成本,就是二十文的成本,销售价格是100文,简直就是暴利。

    特别是在草原、京城、朝鲜和日本市场,凤凰烈酒的销量很高,利润很大,几乎占据了李晓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好酒之人的推动之下,凤凰烈酒迅速打开了局面,卖到了各处去。

    除了自己喝的,还有一些小商贩前来批量采购凤凰烈酒,打算带回去销售,诸葛代给他们让利,每一瓶只卖九十文,让利十文,这让小商贩们十分惊喜,纷纷采购凤凰烈酒去销售,凤凰烈酒迅速打开了各地的市场,算是为凤凰酒庄的分店落地打好了基础。

    戚威看到凤凰烈酒果然销售不错,虽然未必比得上他的金华酒的销量,但是金华酒已经在这里开店超过十年了,积累了大量的新老客户,销量自然更高一些,而凤凰烈酒只开店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的佳绩,真的是令人惊叹啊!

    又到了每个月酒业行会召开会议的日子,每逢十五日,就要召开一次的会议,大家坐下来商讨有关的事情,得出一个结论。

    诸葛代也来了,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上,里面坐着薛凌云和戚威。

    众人寒暄了片刻,然后就安静了下来,等待别人说话,薛凌云就说:“大家有什么事情要讨论吗?如果没有,我们就去一起吃顿饭。”

    众人都笑了,会议之后是惯例的吃饭,在酒桌上联络感情,才是最舒服的方式。

    戚威说道:“我有意见,我打算下个月将金华酒的价格降低一些,希望能够提升销售量。”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美酒的价格是公认的,每瓶一斤装100文的价格,如果戚威降价销售金华酒,别人为了不落下,也必须降价出售,那样利润就低了,此事十分凶险,一个不好就是亏本的下场,所以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交头接耳的。

    薛凌云微微皱眉,看了看戚威的脸色,心里有些担心,他担心降价出售会压缩大家的利润空间,导致有人亏本,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弄得如此僵硬,所以薛凌云就说:“当初说好了,降价必须得到大家的同意。”

    戚威高深莫测地微微一笑,没有反驳薛凌云的话,只是点了点头。

    旁边有几个人就先后说道:“降价也好,可以卖更多的酒。”

    他们一个个赞同戚威的话,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戚威买通了许多的酒庄掌柜,让他们同意降价。

    随着同意的人越来越多,众人都不说话了,现场陷入了沉默之中。

    薛凌云无法,只好对戚威说道:“你想要降价多少?”

    戚威看了看诸葛代,按照戚威的计算,北方粮食产量低,每亩大概是一石左右,而且全年只能一熟,所以,北方粮价高,高达每石二两银子,有的时候甚至高达每石三两银子。按照每石二两银子计算,北方烈酒的粮食成本价格大概是每斤40文左右,比江南的烈酒粮食成本高得多。

    加上酿酒的成本和销售的成本,北方的烈酒总成本大概是60文左右。

    戚威的金华酒的粮食成本价格大约是每斤20文左右,所以,如果戚威将美酒的价格降到60文,戚威觉得诸葛代的凤凰烈酒就要亏本出售了,那时候戚威的金华酒就可以一统南京城乃至江南的美酒江山。

    “我打算将金华酒的价格降到每斤60文。”戚威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江南的酒商当然知道自己的成本价格是多少,降到每斤60文,他们不至于亏本,还是有的赚的,所以他们没有激烈地反对。

    北方的酒商就愁眉苦脸了,他们的美酒成本价格更高,高达每斤60文,如果美酒的价格降到每斤60文,他们就要亏本出售了。

    “谁赞成?谁反对?”薛凌云无奈问道。

    约有一半的酒商赞成,也有一半的酒商反对,薛凌云看了十分无奈,只好说道:“既然大家超过半数赞成降价,那么从下个月开始,美酒的价格就降到每斤60文。”

    戚威闻言笑了,看着诸葛代,眼神十分玩味,意味深长啊!

    诸葛代不为所动,他知道土豆的价格极低,酿酒的粮食成本价格大约是每斤2.5文,简直就是捡到的一般,就连运费都比酿酒的粮食成本价格更高。加上酿酒的成本和销售的成本,凤凰烈酒的总成本是20文。

    所以,诸葛代根本就不怕降价出售,他还有钱赚。

第162章 激烈的竞争

    众人约定了降价出售美酒,由于赞成的和反对的人都很多,导致了针锋相对,所以众人没有在会后一起吃饭,而是选择了各自离开。

    戚威带着赞成自己的酒庄老板离开了会场,众人来到一处酒楼之中,打算在这里吃一顿便饭,这些人都是江南的酒庄老板,酿的酒也是口感绵柔的美酒,由于使用的是南方的大米酿造的,所以成本较低,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他们不怕亏本,只是赚的少了一些而已。

    众人坐在酒楼里推杯换盏,大口吃菜,交流意见。

    “你们没有看到那些北方佬的表情,真的是太精彩了,他们就像是死了爹娘一般,整个人都傻了!”戚威哈哈笑着说道,好像十分愉快的样子。

    其余的几个酒庄老板都是以戚威为首的,自然是奉承戚威的意见,他们都笑着说:“我们都看到了这一幕,真的是令人高兴啊,这次北方佬要惨了。”

    “这次我们要抢走北方佬的美酒市场,让他们的烈酒卖不出去,烂在手里。”

    戚威看了看众人,他的后台是令国公,自然是位高权重的,看不起一般的官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总想着赚到所有的钱,不得不说,戚威的想法很危险,充满了吃独食的偏好。

    “我们有了戚老板带头,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训北方佬一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旁边一个肥胖的老板奉承地说道。

    戚威虽然是令国公的麾下,但是他是江南扬州人,从小就受到东林党人的资助,成功地考取了举人功名,虽然无法做官,但是他改投令国公门下,受到了相当的重视,被提拔为南京城里的总掌柜,主管金华酒生意。

    由于戚威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所以令国公也对他比较尊敬,轻易不会驳回他的面子,这导致了戚威心胸狭窄、无法容人、睚眦必报,这样的人虽然品德不行,但是戚威的能力还是不差的,能够将金华酒发展成为南京城里的销量最多的美酒。

    众人吃了一顿便饭,然后便各自散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戚威的店铺就请了三十多个少年人,让他们沿街叫喊,宣传金华酒降价的消息,务必使得大家都知道。

    这种落后的宣传手段是无奈之举,现在的宣传手段十分依赖人力,只能依靠少年沿街叫卖的方式,导致了信息传播很慢。

    当然,在各大酒楼里,金华酒降价的消息还是很快就被大家熟知了,这导致了金华酒的销量暴涨。

    原本金华酒就是南京城里销量最大的美酒,符合南方人的口味,现在降价之后,众人更加愿意购买金华酒,所以金华酒得到了很高的追捧。

    在戚威看来,凤凰烈酒肯定会高价销售的,在他的降价金华酒打压之下,销量必定大跌,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消息,戚威派了几个伙计守候在凤凰酒庄门外,看看买酒的客人多不多?

    消息不断传来,戚威坐镇自己的酒庄之中,喝着香茶,吃着点心,优哉游哉地享受着。

    一个伙计仓皇飞奔而来,冲入戚威的房间里,倒是让戚威感到了愤怒,他喝道:“作死吗?为何如此慌张?”

    伙计指着外面的方向,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着,过了片刻,他喘息略定,然后说道:“掌柜的,不好了,凤凰烈酒也降价了,降到了60文一斤。”

    戚威猛地瞪大了眼睛,他一拍旁边的小桌子,让小桌子来回摇晃,戚威顾不得手掌的疼痛,他说道:“不可能,他们的成本就是六十文,按照六十文的价格出售烈酒,肯定要亏本的!”

    伙计喘息着说道:“我们看了好久,他们的确是以六十文一斤的价格出售凤凰烈酒,买酒的人很多,比之前的还要多!”

    戚威气急败坏地坐着思考,但是他想不出凤凰烈酒为何可以如此低价出售,戚威又问:“别的酒庄呢,他们的销售价格和销量如何?”

    伙计说道:“别的北方酒庄都维持了一百文一斤的价格,销量当然是大跌了。”

    戚威眼睛来回转动了几圈,他说:“凤凰烈酒肯定是亏本销售的,你去,把市面上所有的凤凰烈酒都买下来,我要让他们亏个底朝天!”

    伙计答应一声,急忙出去传令了,酒庄的伙计就纷纷出发了,到各地的凤凰酒庄去大量采购凤凰烈酒,瞬间就将各地的凤凰烈酒买光了,花费了一万多两的银子。

    诸葛代坐镇凤凰酒庄南京总店之中,听说各地的凤凰烈酒都被买光了,十分吃惊,按照他的预计,虽然降价出售,但是还不至于如此之快就卖光了凤凰烈酒,诸葛代只要让人到仓库里去搬运烈酒,补充各个酒庄的所需,又吩咐各个酒庄,让他们限制每个人的购买数量,每个人只能买两瓶凤凰烈酒,免得凤凰烈酒被买光了,没有货物出售。

    好酒之人会养成买酒的习惯,如果他们习惯了在这个酒庄里买酒,就会经常来,不会轻易改变买酒的习惯,但是如果这个酒庄里没有好酒出售,那么就怪不得别人改变买酒的习惯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诸葛代自然是懂得的,他要保持住来买酒的顾客的习惯,所以限制每个人只能买两瓶凤凰烈酒,就是为了避免没有酒卖的情况。

    同时,诸葛代又派人坐船送信到天津卫去,要求李晓赶紧发货,凤凰烈酒的库存已经不多了。

    同样是降价出售,金华酒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卖得不错的,销量很大,但是慢慢地,大家都降价了,所以金华酒的销量提升的速度变慢了,逐渐回归了常态,也就是销量有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不快。

    凤凰烈酒就不一样了,之前凤凰烈酒比较昂贵的时候,买的人相对较少一些,但是随着凤凰烈酒降价销售,吸引了很多好酒之人的青睐,口碑逐渐起来了,吸引了很多摇摆的好酒分子来买酒,销量自然是增加较快了。

第163章 强劲的竞争力

    李晓在天津卫的掌柜收到了诸葛代送来的信件,诸葛代催促发货,掌柜不敢怠慢,立即报告了李晓,李晓知道每个月都是有船只定期前往江南的,那时候就带着凤凰烈酒一起去,这样做比较划算一些,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晓等不及定期的船只前往江南了,只能派出了自己的船只。

    一艘盖伦战舰必须带领天津卫这里的船队直航日本,其余的四艘商船和三艘战舰就装载了大量的凤凰烈酒前往江南。

    这次四艘商船里装载了三十二万瓶的凤凰烈酒,价值三万二千两银子,凤凰烈酒的重量比较大,无法像玻璃器皿、精美书籍和肥皂那样大量装载,当然,玻璃器皿、精美书籍和肥皂需求量不大,无法大量出售,但是凤凰烈酒可以大量出售。

    船队直航江南,来到长江口附近,只见这里江面开阔,长江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海天一色,十分壮观。船队驶入了长江之中,在宽阔的江面之上,时不时有船只驶过,这里是繁华的江南,船只很多,一眼望去,船只仿佛星星那样密密麻麻的,让人见了十分惊叹。

    船队沿着长江来到南京城外,在一个码头上停靠了,自然有负责管理码头的官员上来查看情况,由于这里禁海,所以商船的掌柜没有通报自己装载的货物情况,而是选择了隐瞒。

    官员也不是来收税的,毕竟是禁海,哪里有税收?官员只是来看看有没有违禁的物品和人员的,看到熊廷弼颁发的运送军队辎重的文书之后,官员就离开了。

    船队开始招募码头上的力夫帮忙卸货,船队里带来了三百辆的独轮车,每辆独轮车都有两个人操作,每次能够运输三百斤的货物,这是为了适应南方的糟糕路面,也是为了避免招募不到运输凤凰烈酒的车辆,还有一百名的官兵随行保护。

    源源不绝的凤凰烈酒运到了南京城里的凤凰酒庄之中。

    此时,戚威已经得知了凤凰酒庄里缺货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凤凰酒庄不愿意继续亏本卖酒了,所以他让人散布凤凰酒庄缺货的消息,让人败坏凤凰酒庄的名声。

    许多好酒之人知道了凤凰酒庄缺货的消息,都是几十个少年沿街叫喊出来的,所以这些好酒之人就去凤凰酒庄里紧急买酒,由于限制每个人只能买两瓶,所以很多人多次排队,就是为了买到便宜的烈酒,尽管凤凰酒庄的伙计多次解释,说酒庄里的凤凰烈酒并非不卖,只是暂时没有那么多可卖的,需要补货而已。

    但是很多人都不听啊,他们纷纷抢购凤凰烈酒,导致缺货更加厉害了。

    戚威让人散布的谣言就是凤凰烈酒在亏本卖酒,无法持久的,只能坚持一会,很快就买不到便宜的凤凰烈酒了,这个谣言让人十分相信,毕竟大家都知道北方的粮食价格贵,用来酿酒成本自然不低,所以凤凰烈酒亏本销售的谣言很多人相信。

    为了更好地打击凤凰烈酒等北方来的美酒,戚威将金华酒的价格降到了五十文一斤,这个价格已经是极低的了,按照戚威的计算,凤凰烈酒的成本是六十文,如果他们按照五十文一斤的价格出售,肯定要亏本的,每一瓶酒都要亏本十文钱。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戚威想到自己一统江南酒业的时候,脸上自然流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金华酒降价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很多酒庄的老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南方的酿酒老板无奈之下只好跟随,赚的少了,总比没得赚的好,如果他们不降价出售,很快就会销量大跌,那时候再想挽回顾客,就很难了。

    很多北方的酒庄的确实不敢跟随降价,他们的成本更高,降价的话要亏本,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他们都选择了维持六十文一斤的价格,这个价格已经是不赚钱了,他们只能惨淡经营,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恢复之前的销售额。

    戚威坐镇酒庄之中,想象到凤凰酒庄得知他降价的消息之后如何的惊慌失措,脸上逐渐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能够击败强劲的对手,这是戚威最大的乐趣。

    但是,出乎戚威的意料,凤凰酒庄竟然跟随降价,将价格降到了五十文一斤,这个结果给了戚威一个沉重的打击,戚威被这个消息冲击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身在何方?

    戚威恢复了理智之后,他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何凤凰酒庄宁愿亏本也要抢占美酒的市场,难道他们就这样不顾亏本的经营下去,直到最后资金链断裂关门大吉。

    坐在酒庄之中的戚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不通凤凰酒庄的用意。

    其实,凤凰酒庄没有什么用意,因为凤凰烈酒的成本极低,所以才能够降价出售,即使这样也能够赚钱。

    这次戚威踢到铁板了。

    凤凰酒庄到货了三十二万瓶的凤凰烈酒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降价,将每一斤凤凰烈酒的价格降到了四十文,这已经是戚威的金华酒的成本价格了,如果戚威按照这个价格出售,不仅一文钱赚不到,还有可能会亏钱。

    这次的降价沉重地打击了戚威的信心,他想不通凤凰酒庄在搞什么鬼?难道凤凰酒庄资本雄厚,希望凭着雄厚的资本将所有的酒庄都淘汰掉,只剩下凤凰酒庄一家?

    戚威自然是不甘心束手就擒的,但是继续降价他又不敢,如果酒庄亏本了,令国公是要找他的麻烦的,那时候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四十文!”戚威坐在酒庄之中发怒了,他不断地摔东西,将瓷杯、酒瓶等物摔得粉碎,他的嘴巴里骂骂咧咧的:“混蛋,混蛋!真是气死人了!”

    掌柜和伙计们听到了戚威的怒骂声,但是不敢上前劝解,只能等候戚威冷静下来。

    戚威发泄了一会之后,他开始想办法了,现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亏本的,戚威只是令国公的一条走狗,不算是酒庄的主人,他只能给令国公赚钱,而不能亏钱的,所以戚威害怕了,害怕凤凰酒庄的竞争,竞争是他发起的,但是他无法结束。

第164章 无赖

    戚威坐在酒庄之中想办法,他是希望能够用现有的资金去采购大量的凤凰烈酒的,让凤凰酒庄亏得底朝天,但是戚威不敢赌博,万一凤凰烈酒的资本比他更加雄厚,戚威即使耗尽资金也无法让凤凰酒庄破产,那时候怎么办?

    为了稳妥起见,戚威只能是等待凤凰酒庄自己经营不下去倒闭了。

    当然,戚威知道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一些。

    除此之外,戚威也想到了别的办法,他平常都养着一伙无赖,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就是能够捣乱,让你经营不下去,他们不怕坐牢,反正有人付钱,所以他们胆敢冒犯法律做出令人惊讶的坏事来。

    戚威就让自己的管家去将这群无赖的头目谢谷宇带来,谢谷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穿着一件敞开领子的麻布衣服,露出胸前一大片的黑色毛发,他手脚粗壮,穿着一双草鞋,神态自然是桀骜不驯的,脸上经常挂在坏笑。

    谢谷宇站在戚威的面前,表情十分颓废落魄,他低头等候戚威的吩咐。

    对于谢谷宇来说,戚威就是一个老板而已,只要给钱痛快,那么他不介意帮戚威做一些坏事,例如烧了对方的酒庄之类的。

    戚威借重谢谷宇的也是这样的事情,戚威就说了:“你们去打听一下凤凰酒庄的存货有多少?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派人去凤凰酒庄里捣乱一番,让他们无法正常经营。”

    谢谷宇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早就熟悉了,他笑嘻嘻地没正经地说道:“那要多谢戚老板的银子了,没有银子,兄弟们可没有干劲啊!”

    戚威对管家说:“你带他们去领一百两银子花用。”

    谢谷宇嬉皮笑脸地谢过戚威,就跟着管家去领钱了,他领了钱之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家中,谢谷宇住在南京城里的贫民区,这里街道狭窄,垃圾乱扔,到处都是脏兮兮的,臭味很浓,房子都是低矮的,多用黄土和稻草铺设,下雨天到处漏水,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无赖们就住在这里,谢谷宇在自己的家中召集了三十多个人,这些人都是谢谷宇手下的无赖,经常做些作奸犯科的事情。谢谷宇给每个人分了一两银子的报酬,让他们去凤凰酒庄的店铺里捣乱。

    众人得了命令,便分头行事。

    谢谷宇带着几个无赖来到了凤凰酒庄的南京城总店,这里地处繁华闹市,街道宽敞,比较洁净,没有垃圾的臭味,两旁的店铺都是门店宽敞的大店铺,背后财雄势大,很令人敬畏,但是谢谷宇等人不怕,他们原本就是无赖,专门做些无赖的事情,店铺背后的势力虽然大,但是对付无赖并不一定好使。

    几个无赖走到凤凰酒庄门口,一声哎哟就倒下了,他们躺在门口,喊道:“好你个店家,竟然崴了我们的脚,你们如何赔偿啊?”

    店铺里面的掌柜和伙计看到有人来捣乱,纷纷出来喝骂:“哪里来的泼皮,竟然敢在这里捣乱,你们知不知道,这里是平安堡守备大人的生意。”

    谢谷宇的几个无赖手下哪里会害怕什么守备,他们继续呻吟着,阻止店铺继续做生意。

    许多等候在店铺外面的客人看到这几个无赖如此,纷纷责骂,但是无赖们根本就不害怕,继续躺着呻吟,硬是要店家赔偿。

    诸葛代接到报告之后,急忙出来查看,他看到几个无赖想要勒索钱财,知道如果这次给了,那么还会有下一次和无数次,所以诸葛代就让伙计从后门出去,去找官吏来处理。

    过了一会,几个捕快就过来了,他们身穿黑衣,手里拿着铁尺和锁链等物,来到凤凰酒庄的门外,这些无赖原本就与捕快勾结,经常有银子孝敬捕快,所以这些捕快们都没有驱赶无赖,而是开始了拉偏架,捕快们劝凤凰酒庄花钱息事宁人,诸葛代秉承李晓的一贯作风,绝对不会贪污受贿,也不允许向别人行贿。

    之前李晓在做买卖的时候,也向别人行贿过,但是他发现这样做很不好,会给手下一个坏榜样,让手下也变得贪污腐化起来,所以后来李晓就改变了做法,坚决不再行贿了,宁愿多花钱财,也要保持道德上的洁净。

    诸葛代直接拒绝了捕快们的建议,也没有向捕快们行贿,所以捕快们就站在一旁不管事了,看起了热闹。

    诸葛代看到如此,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他低声对伙计吩咐,让伙计去请押送凤凰烈酒的士兵过来处理此事,这些士兵押送凤凰烈酒到来,正在城里的客栈之中休息,他们扮作了普通的商人,没有表露出自己士兵的身份。

    这次前来,李晓的船队和士兵都是扮作商人的,因为如果是士兵和水师,到别地方去,需要有命令才行,不能无故调兵,所以扮作商人可以少很多的麻烦。

    当然,如果遇到不通情理的对头,士兵们就可以拿出熊廷弼颁发的运送辎重的命令和文书作证,避免很多的麻烦。

    至于为何北方的士兵押送辎重到南方来,这就是熊廷弼的事情了,别人也管不着。

    对于很多的部队来说,平时做点买卖赚钱也是正常的事情,所以很多军队都有自己的车队和船队,这是为了经商方便。

    士兵们接到了诸葛代的请求,就派出了十个士兵过来查看,他们也没有穿着盔甲,而是手里提着一根木棍,十个士兵个来到门外,看到几个无赖正在门口呻吟勒索,十个士兵愤怒了,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军饷是李晓利用经商的收入发放的,他们都对李晓的生意十分看重,知道不能出现亏本,现在几个无赖竟然敢在李晓的酒庄门口勒索,十个士兵都愤怒了,他们手提木棍,朝着几个无赖打了过去,将几个无赖打得鬼哭神嚎,几个无赖急忙起身躲避,他们跑到了没人的地方,纷纷躺下呻吟起来。

    几个捕快看到凤凰酒庄如此蛮横,竟然胆敢打人,都是十分的愤怒,想要上前抓人,十个士兵自然是不会害怕几个捕快的,他们连清军都敢打,岂会害怕几个捕快,他们纷纷手持木棍攻击几个捕快,将他们打得抱头鼠窜。

第165章 强援

    几个捕快震惊了,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势力有多大,竟然如此蛮横无礼,几个捕快只好纷纷回到了县衙门,向主管治安的典吏告状,典吏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他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的几个捕快手下有问题,但是对方胆敢殴打捕快,未免太过大胆了,典吏只好带人去凤凰酒庄看一看,远远就看到十几个人站在门口外面维持秩序。

    典吏走到众人的面前,喝道:“何方人物,竟然敢殴打捕快,该当何罪?”

    酒庄这边的士兵什长说道:“我们乃是辽西平安堡守备大人的麾下,负责保卫酒庄的安全,刚才有人胆敢勒索酒庄,让我们给打出去了。”

    典吏一听对方是军官,知道这些人多半是军官的手下,士兵们乃是最暴力的机构,使用暴力是家常便饭,典吏知道如果不好好说话,恐怕对方连他都敢打,所以典吏就说了:“虽然他们是勒索在先,但是你们可以向我们报告,何必打人呢?”

    什长说道:“报告了有用吗?如果有用,我们也不至于打人了。”

    典吏瞪了一眼几个捕快,然后说道:“好吧,你们不要再打人了,大家都散了,没有什么好看的,没事了,大家散了吧!”

    典吏希望息事宁人,所以劝说众人离开。

    谢谷宇看到这个结果,知道硬来是不成的,对方态度蛮横,硬来只能是自己受伤,所以他只能带人暂时离开,另外想办法。

    接到谢谷宇无法得逞的报告之后,戚威坐在酒庄里陷入了愤怒的状态,他气呼呼地在大厅里转来转去,时不时摔打几个瓷杯和碟子,发泄内心的愤怒。发泄了一通之后,戚威知道自己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凤凰酒庄低价卖酒,而且量大管饱,这吸引了很多的客人去买酒,导致戚威的酒庄只能不赚钱卖酒,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戚威只能想别的办法。

    “准备轿子,我要出门!”戚威吩咐管家。

    轿子备好,戚威就去拜访了南京城里的水师总兵邹宇,邹宇是一个身材健硕的汉子,他颇为自己的壮硕身体得意,自己总说这是富贵之相。邹宇是世袭的南京城水师总兵,手底下有四条四百料的战舰,还有十几条两百料的战舰,可以说是附近最强大的水师了。

    戚威得到了邹宇的接见,毕竟是令国公的麾下,邹宇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戚威在总兵衙门里见到了邹宇,戚威就鞠躬行礼说道:“戚威拜见总兵大人。”

    邹宇摆摆手说道:“免礼,请坐,你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吗?”

    戚威坐在,抬起头看着邹宇说道:“我想请总兵大人拦截几艘商船。”

    “为何?”邹宇好奇地问道。

    戚威就说:“这几艘商船贩卖北方的烈酒到江南来,扰乱了江南美酒的市场,他们不顾成本低价倾销,想要将我们所有的卖酒商人都赶出南京城的市场,如此蛮横无理的做法,岂能容他们得逞?”

    戚威颠倒事实和黑白,原本是他想要降价赶走北方的烈酒卖家,现在就成了别人想要赶走他。

    邹宇闻言微微点头,对于南京城里的各种纠纷,邹宇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这样做能够有多少的利益,如果没有好处,他是不可能帮助戚威的。戚威也十分懂事,掏出了一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递了过去。

    邹宇接过银票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就说:“既然是如此,那么我自然要出动水师拦截对方的商船了,绝对不会允许破坏南京城美酒市场的商船进入江南的海面。”

    戚威十分兴奋,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点头说:“有总兵大人出马,肯定会马到功成的。”

    “哈哈哈!”两个人大声笑了起来,显得十分的张狂肆意。

    拜别了邹宇之后,戚威又去拜访了南京城里的卫所指挥使,指挥使是喻力,喻力是一个世袭的指挥使,他是一个身材单薄脸色苍白的中年人,由于卫所里有很多的土地,喻力役使麾下的卫所士兵给他种地,而且还贪污军饷,吃了五千人的空饷,麾下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不足一百人,可谓是一只贪污腐化的大老虎。

    喻力在自己的官衙里接见了戚威,戚威又说了同样的话,请喻力去拦截运送凤凰烈酒的车队,戚威担心邹宇无法成事,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戚威又找了喻力,这就是双保险了,一定要保证凤凰烈酒无法运到南京城里,戚威给了喻力同样的一千两银子,喻力十分愉快地接受了,他答应派人去拦截运送凤凰烈酒的车队。

    当戚威离开喻力的官衙之后,他没有发现,在他的轿子身后,跟随着一个警惕的身影,这个人相貌普通,但是眼神机警,他就是李晓麾下的情报员,由于南京城是江南的重要据点,所以情报局在这里安置了几个情报人员。

    由于戚威曾经与凤凰酒庄发生了竞争,所以情报员开始关注了戚威,经过了几天的调查和跟踪,情报员总算是掌握了一定的情报。

    当诸葛代准备休息的时候,却听到了门房禀告的声音:“老爷,有人来拜访,对方说是李晓大人的麾下。”

    诸葛代不敢怠慢,急忙请客人进来,进来的是一个相貌普通的男人,此人穿着黑色的衣服,站在角落阴影之中,并不希望自己暴露在灯光之下。诸葛代看着此人行为诡异,心里暗暗惊讶。

    神秘客人说道:“我这次来是要警告你的,你的竞争对手戚威今天拜访了南京城水师总兵和卫所指挥使,他想要做什么,我猜测你应该有所预计,事情十分重要,我希望你能够做好准备,不要着了对方的道。”

    诸葛代一听就心里一惊,他屁股底下像是装了弹簧一般一跃而起,几十岁的人了,身手竟然十分敏捷,诸葛代拱手说道:“多谢报信,我一定小心。”

    神秘客人很快就告辞离开了,他观察身后,发现没有人跟踪,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076/ 第一时间欣赏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魂合所写的《工业帝国系统》为转载作品,工业帝国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工业帝国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工业帝国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工业帝国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工业帝国系统介绍:
主角李晓穿越到了一个类似晚明时代的世界,拥有了一个工业帝国系统,能够通过改变历史赚取贡献值用来换取各种物品,有火绳枪、土豆、辣椒、钢铁等物。
此时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內患,动荡不安,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李晓生逢乱世,自然要奋起搏击,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世界。工业帝国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工业帝国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工业帝国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