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TXT下载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全文阅读

作者:兰了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txt下载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8章 时光飞逝,再飞逝

    2010年12月1日。

    宋雅茹在杭城产下次子蓝俊豪。

    ……

    时光飞逝,一晃,近两年时间过去了。

    2012年,10月11日,晚。

    吃过晚饭,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蓝鑫搂着宋雅茹的腰,坐在二楼客厅沙发上,一边听音乐,一边闲聊。

    聊着聊着,二人聊起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

    宋雅茹说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此影响,他写的小说销量要暴增了。”

    “肯定的。”

    “唯品会直营的莫言小说快卖断货了吧?”

    “没有。”

    “没买莫言的小说?”

    “备了很多货。”蓝鑫微笑道,“之前就预测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意多备存货。”

    “噢——”宋雅茹笑了笑,“你预测的?”

    蓝鑫不置可否一笑,没有接话茬。

    “你看过莫言写的小说吗?”

    “之前在网上看过几章,不是我的菜。”

    “等会儿,我要上网买莫言写的小说。”

    “想买就买吧。”

    “估计买了,也看不完。以前八十年初期,很多人买一本书,自己看几遍,还会借给别人看,翻书翻到破。”

    “听你爸妈说的?”

    “是啊。”

    过了一阵,蓝鑫安顿两个儿子睡觉。

    宋雅茹独自一人泡了一个热水澡。

    洗完澡,穿上吊带睡衣,宋雅茹爬到床上,钻进被窝,主动吻了蓝鑫的嘴唇。

    许久之后,宋雅茹趴在蓝鑫怀里。

    “老公,你是重生人士吧?”

    “没错。”蓝鑫微笑道。

    “真的?”

    “真的。”

    “我能怎么证明你是重生人士?”

    “蝴蝶效应,你知道吧?”

    “知道。你现在是世界首富,改变了这个世界,历史轨迹发生了改变。”

    “说改变世界有点夸张了,但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美国总统***能连任吗?”

    “能。”蓝鑫毫不犹豫地答道。

    “下一届总统是谁?”

    “忘记了。”蓝鑫笑道。

    “如果***能连任的话……”宋雅茹停顿了一下,“他2017年1月份,他才会卸任总统,你是他卸任之前重生的?”

    “你今天问题真多。”

    蓝鑫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妻子的问题。

    宋雅茹转移话题问道:“莫言的小说,备了多少货?”

    “具体存了多少本小说,我不太清楚,反正现在没有卖断货。”

    “能卖完吗?”

    “应该能卖完,其它平台卖断货,就唯品会现在还有货。好像备了大几千万元的货。”

    “折扣大吧?”

    “打六七折卖,有点利润。”

    “你真的是重生人士?”

    “你想让我怎么证明?”

    “明年,国际上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忘记了。”蓝鑫撒谎道,他有随身空间,里面存放着2013年国内国籍大事件的资料。

    “感觉……”

    “你真当我是重生人士啊?”

    “没有了!”宋雅茹微微一笑,“我还没下单买书呢。”

    “我已经下单了,明天,你就能收到了。”

    “你什么时候下单的。”

    “你洗澡的时候。”

    “八五折卖,成不不到五折,毛利有七成,大几千万的码洋,毛利超过也有几千万。”

    “是啊,为了提高莫言小说的销量,莫言得奖的消息一公布,唯品会和淘宝首页都出现了莫言小说的广告链接。”

    “春江水暖鸭先知。呵呵,你就是那只知春江水暖的鸭。”

    “我让你满意吗?”

    蓝鑫继续在妻子身上使坏。

    “满意!”宋雅茹笑盈盈道,“你还想要?”

    “一次就够了,眼看就要过三十岁生日了,我要悠着点了。”

    “三十而立,很多人的事业刚起步,而你,已经站在金字塔顶尖了。”

    “站在顶尖……”蓝鑫笑了笑,“脚有不舒服,尖顶盯着脚心,疼!”

    “会不会高处不胜寒?”

    “有时,会这种感觉。”蓝鑫轻叹了一口气,“有你陪我站在高处看风景,真好。”

    “老公……”

    “想说什么就说。”

    “吧嗒!”宋雅茹亲吻了蓝鑫的脸颊,“我老公真厉害!”

    “必须的!”

    二人沉默了一阵,宋雅茹问道:“你今年生日要大办吗?”

    “不想折腾。”

    “整十的生日啊,不请亲戚朋友吃顿饭,说不过去啊。”

    蓝鑫想了片刻,说道:“算了吧,真的不想折腾。”

    “感觉你不像三十岁,像……六十岁。”

    “嫌我老了?”

    “要嫌,也是你嫌我老。”

    “我哪会嫌弃你啊。”蓝鑫吧嗒一声,亲吻了妻子的脸颊,“你啊,就像水蜜桃,九成熟,最好吃。”

    “过不了多久,就熟透了,要烂掉了。”

    “晕!”

    “想杨蜜了吗?”

    “不想。”

    “口是心非。下个星期,我让她回魔都,我们一起耍。”

    “呵呵!”蓝鑫笑了笑,开心道,“好!”

    ……

    时光飞逝,一晃大半年过去了。

    2013年,6月6日。

    宋雅茹产下一女,取名蓝舒曼。

    生完孩子,宋雅茹在医院住了三天。

    回家后当晚,蓝鑫和宋雅茹躺在床上聊了不少话题。

    “老婆,咱们给舒曼取个小名。”

    “小曼?”

    “小六子。”

    “呵呵!”宋雅茹笑道,“女孩子家,取这个名字,太不好听了。”

    “六月六日,以后,给孩子过阳历生日,这个时间好记。”

    “好的。”

    “生了三个孩子了,你知足吗?”

    “知足了!”宋雅茹甜甜一笑,轻叹道,“现在普通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夫妻生不起孩子,不少人选择只生一个。”

    “现在丁克一族挺多的。”

    “是啊。我感觉过不了几年,国家会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

    “社会在发展,政策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如果我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你会让我再生孩子吗?”

    “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我拒绝回答。”

    “我要不要再生一个,两儿两女,凑两个好字。”

    “如果你真的想再生一个孩子,我是没有一样的,但生儿生女的概率都是百分之五十,不一定能生女儿的。”

    “我在考虑考虑。”

    ……

    时光,过得真快,眨眼间2015年来临了。

    2月14日,情人节,星期六。

    这一天,蓝鑫放假在家休息。

    睡到自然醒,醒来后,蓝鑫起床,回到被窝里。

    宋雅茹被吵醒了。

    “老公——”

    “早上好。”蓝鑫亲吻了宋雅茹的嘴唇。

    “今天,我们晚点起床。”

    “好,赖在被窝里聊天,挺惬意的。”

    “情人节快乐。”

    “节日快乐。”蓝鑫笑呵呵道。

    闲聊了几句,宋雅茹说:“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有关百世快递的报道,去年市场份额居然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五。”

    “今年市场份额还能上涨。”

    “太吓人呢。”

    “相比其他民营快递公司,百世快递的网点更多,寄送快递的速度不慢,收费最便宜,加上有淘宝和唯品会的扶持,百世快递市场份额越来越高是政策的。”

    “你觉得市场份额最高能达到多少?

    “不好说。我希望能够将来稳定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市场份额。”

    “六成,呵呵,垄断地位啊。美国快递公司市场份额最高的是UPS吧?”

    “是的。”

    “UPS在美国市场份额有多少?”

    “肯定不到百分之五十。UPS的国际快递业务做的挺好的,百世快递的国际业务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如果百世单独上市,市值有多少?”

    “这不好说。”

    “如果上市,市值有UPS高吗?”

    “肯定没有。去年,母公司向百世注入三十亿的资金。”

    “和国内的竞争对手相比,百世快递的单件快件的运营成本更低吧?”

    “低不少。说真的,百世快递想要扩大市场份额并不是难事,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咱们吃肉,也要让别人喝点汤。”

    “把所有对手都消灭了,未必是好事。”

    “我就是这么想的,市场份额过高,垄断了,没有对比,搞不好,就会被很多人抨击。现在,百世快递市场份额过半,口碑也还不错。”

    “据我了解,百世的口碑可没有顺丰好。”

    “顺丰贵啊。”

    “百世对高端快件的收费也不比顺丰便宜。”宋雅茹调侃道。

    “百世高端时效件的口碑也不比顺丰差。”

    “百世有特惠电商件业务,顺丰为何不搞啊?”

    “不太清楚。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不好学。快递行业竞争性太大了,母公司字节跳动公司是电商巨头,又有资金上的优势,市场份额都已经超过五成了,如果你不犯重大错误,竞争者想要超过百世太难太难了,不,完全不可能。”

    “老公——”

    “嗯?”

    “你现在有多少钱?”宋雅茹微笑问道。

    “呵呵!”蓝鑫笑了笑,“具体有多少钱,我可不知道,每时每刻,我的身价都在发生变化。”

    “不管怎么变,你的身价都在一万亿美元以上,对吧?”

    “必须的。”

    “老公,你绝对是有史以来最有钱的世界首富。”

    蓝鑫淡淡一笑,没有接话茬。

    “在你眼里,身家财富就是一个数字,对吧?”

    “对。”

    “赚钱,就是数字游戏,对吧?”

    “对!”

    “好玩吗?”

    “一般般。没你好玩。”蓝鑫笑着在宋雅茹身上使坏。

    “你有阵子没有见杨蜜了。”

    “哎——”蓝鑫轻叹了口气。

    “叹什么气啊?”

    “我,不是一个男人,既对不起她,也对不起你,更对不起孩子。”

    ……

    去年5月6日,杨蜜在香港产下一子,取名杨盛华,随母姓。

    ……

    “你想给杨蜜和盛华名分?”

    “不想给,也给不了。”蓝鑫淡淡说道。

    “……”

    “你想什么呢?”

    “我没有后悔怂恿你和杨蜜在一起。”

    “怂恿,贬义词。”蓝鑫亲吻了宋雅茹的脸颊,讪讪一笑,“老婆,委屈你了。”

    “我没有觉得委屈。嫁给你,我很幸福。”

    沉默片刻,蓝鑫问道:“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有担当,好男人,好丈夫,好……”

    “打住!”蓝鑫笑着打断道,“你不要告诉我,在你眼里,我没有缺点。”

    “有啊,缺点就是……太完美了。”宋雅茹微笑道。

    “老婆,此生能娶你为妻,真好。”

    “老公,你上辈子的妻子叫什么名字?”

    蓝鑫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钟丽雅。”

    “钟丽雅,姓钟,畲族?”

    “是啊。”

    宋雅茹好奇问道:“哪里人?”

    蓝鑫淡淡说道:“具体哪里人,就不告诉你了。”

    宋雅茹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的?”

    “2019年。”

    “你真的重生了?”

    “是啊。”

    宋雅茹和蓝鑫在一起的时间不短的路,虽然不能百分之一百确定蓝鑫重生,但她百分之九十五相信涨幅是重生人士。

    “你没有忘记上辈子的记忆?”

    “有些记忆没有忘记?”

    “你……上辈子活到哪一年?”

    “忘记了。”

    “这是秘密,不能说?”宋雅茹嗔道。

    蓝鑫淡淡一笑,没有接话茬。

    “上辈子,你有多少钱?”

    “几个亿。”

    “从事什么行业?”

    “经营连锁水果超市,还有经营了好几家餐厅。”

    “做了几年生意?“

    “你问题真多。”蓝鑫捏了捏宋雅茹的鼻子,“如果哪一天,我成为植物人了,你还会爱我吗?”

    “会。”宋雅茹语气肯定道。

    “愿意照顾我一辈子?”

    “愿意。”

    “老婆,我爱你。”

    蓝鑫紧紧抱住了宋雅茹。

    “老公,我也爱你!”宋雅茹微笑道,“你还想和你上辈子的妻子再续情缘吗?”

    “不知道。”蓝鑫淡淡说道,“可能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她了。”

    “为什么?”

    宋雅茹问道。

    沉默了一阵,夏风答道:“我感觉一年之内,我会去另外一个空间。”

    “感觉回去另外一个空间?”宋雅茹不解道,“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之前,我和你说过,我经常做这样一个梦,在梦中,我就是南汉皇帝刘晟长子。”

    “记得,南汉末代皇帝,一个特别荒唐的皇帝……”

    宋雅茹问道:“最近几年,你还经常做这样的梦啊?”

    “是啊。”

    “做梦而已。”

    “这梦太真实了,我感觉只要我愿意,自己就可以穿越成为南汉后主。”

第1章 朕乃天帝之子,杀人立威

    穿越!

    再次重生!

    这感觉,真棒!

    2009年,蓝鑫做梦初次梦到自己成为大汉皇帝刘晟的长子刘继兴。

    当时,刘继兴的年龄只有十周岁。

    之后,蓝鑫经常做有关刘继兴的梦。

    随着时间的推移,梦中的刘继兴年龄不断上涨,蓝鑫作为旁观者,就像用第一视角看别人玩游戏。

    梦中的刘继兴见过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蓝鑫无法影响梦中的刘继兴的想法,更无法影响他做事。

    蓝鑫早就觉得只要自己的意愿足够强烈,就可以重生,灵魂穿越时空,依附在刘继兴的身体上。

    第一世,蓝鑫没有得到随身储物空间之前,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混得不好,有些时候不得不装装孙子,获得有点憋屈,当他得到随身储物空间,发达后,就不喜欢装孙子了。

    第二世,蓝鑫重生了,他还是蓝鑫,顺风顺水成为世界首富,他更不愿意装孙子了。

    因为不想装孙子,蓝鑫想着等刘晟死了,刘继兴要登基当皇帝了,他再重生,黄袍穿在身,加上随身储物空间里的物资相助,他可以当一个说一不二的强势皇帝。

    刘继兴出生于公元942年,958年秋天登基,十六周岁就登基成为皇帝了,这对蓝鑫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比赵匡胤年轻,同时比对方早当上皇帝。

    大名鼎鼎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公元960年黄袍加身。

    五代十国,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

    相比后周,南汉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要差很多,但并不是没有一争天下的资本,更何况蓝鑫重生了,还拥有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千立方米的物资。

    一统中原,这是蓝鑫的初步目标,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他统领的国家在六大洲都拥有国土,至于一统全球,努力吧!

    2016年月1日1日,凌晨,蓝鑫做梦了,在梦中,他是已经更名为刘鋹的南汉皇帝。

    “重生,我要重生!”

    蓝鑫真的重生了!

    一觉醒来,蓝鑫的灵魂和记忆穿越到了公元959年,附身到了刘鋹的身上,成为皇帝。

    ……

    “众爱卿平身!”

    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我手中,这种感觉真棒。

    蓝鑫很享受坐在龙椅上面上早朝的感觉。

    “今日朕和众爱卿说一件事情,昨日,朕梦游仙境,见到了天帝,原来朕是天帝之子,并得到一些赏赐。”

    蓝鑫说着从空间里取出一个托盘,紧接着从里面取出一个大红薯,放在托盘上。

    “此物,名曰红薯,可果腹,亩产数千斤,相比水稻,更好打理。”

    蓝鑫又拿出了一面全身镜,立在地上,又介绍道:“此物是玻璃镜,可以正衣冠。”

    “此物叫火枪,可以射杀千步以外的敌首。”

    “此物名叫地球仪,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无比巨大的球,有陆地,有海洋,兴王府在此处。”

    这个地球仪,是蓝鑫定做的,地球仪上没有国界,有各种地名。

    蓝鑫不断从随身储物空间中取出各种物品,大殿上的满朝文武看刘鋹的眼神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陛下是天帝之子,真龙天子。

    “龚澄枢,卢琼仙,你们过来,站这边。”

    两个被点名的人往前走了几步,站立在蓝鑫指定的地方。

    蓝鑫盯着这两个人看了几眼,脸上闪过一丝狠辣之色,从随身储物空间取出一把装着子弹打开保险的手枪。

    “啪——啪——”

    实在太近了,尽管蓝鑫的枪法很一般,但他还是一枪爆一头。

    后人是这么评价南汉末代皇帝刘继兴的:

    刘鋹不会治国,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宫女亦任命为参政官员,其余官员只是聊备一格而已。刘鋹又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致于一度宦官高达二万人之多。又相当宠爱一名波斯女子,与之**于后宫,叫她“媚猪”,而自称“萧闲大夫”,不理政事。后来将政事又交予女巫樊胡子,连龚澄枢及卢琼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乱。

    女巫樊胡子,暂时还未出现,蓝鑫不会刻意去寻找此人,而诸宦官龚澄枢和女侍中卢琼仙这两个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奸臣”,他重生之前就想着亲手杀了他们。

    中宗刘晟即位后,滞留南汉的闽国宦官、甘泉宫使林延遇颇受重用。后林延遇病危时,将龚澄枢推荐给中宗。此后中宗一再提拔龚澄枢,先后任龙德宫使、王清宫使等。

    后主刘鋹即位,由于对群臣不抱信任,重用宦官,加澄枢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万华宫使、骠骑大将军,后又改授上将军、左龙虎军观军容使、太师,军国大事一应交予澄枢。

    刘鋹即位并不长,此时,龚澄枢还未成为上将军。

    皇帝用神器当庭诛杀两位大臣,这让其他大臣目瞪口呆,不少人脸上流露出恐慌之色。

    “吾父天帝说了,龚澄枢和卢琼仙是坏了心肠的恶人,早死早超生。”

    “在天帝面前,朕立下宏愿,朕要让大汉境内的百姓都吃饱饭,穿暖衣,有房住。朕用三年的时间来发展国力,三年后,朕要起兵一统中原,希望众位爱卿廉洁奉公,不要学龚澄枢和卢琼仙这等贱人。朕知道有不少人和龚澄枢、卢琼仙关系密切,朕就不搞连诛那一套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朕希望众位爱卿以后廉洁奉公,一心为国为民,努力为大汉繁荣昌盛做贡献。”

    钟允章先开口高呼道:“陛下英明,大汉必将繁荣昌盛,一统中原。”

    众人齐呼:“陛下英明!”

    蓝鑫微微一笑,盯着钟允章看了几眼,微笑道:“钟爱卿,天帝说吾师是大大的忠臣,能臣。朕从仙界带回来不少宝物,明日,朕派人将赏赐之物送到府上。”

    “谢陛下恩赐!”

    钟允章绝对是一个人才,蓝鑫觉得大汉中兴,必须重任此人。

    刘晟当皇帝时,知道有钟允章文才,凡诰敕、碑记和上表朝廷一切文字,多由他执笔。

    钟允章才思敏捷,词藻华丽,文名远播南汉外诸国,刘晟任他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钟允章不仅擅长文字,而且察事敏锐,工于谋划。

    刘晟派他至楚国求亲,未允归报。

    钟允章虽求亲不成,却充分了解楚国的国情国势。

    楚王马希广新立,弟马希萼起兵于武陵争位,兄弟阋墙,国将衰亡,建议乘机攻楚。

    刘晟听取这个建议,决意用兵,派招讨使吴怀恩为帅,率兵图楚。

    ……

    几年间,先后夺取原属楚国的贺、昭、蒙、桂、宜、梧、严、富、龚、象、柳、郴、连13州地。

    因此,刘晟对钟允章恩遇日隆,采纳朝臣奏议命他为皇太子师。

    刘晟死,后主刘鋹继位,推恩旧臣,十分礼遇,升钟允章为尚书右丞。

    刘鋹宠信宦官,宦官当政,内外事均为宦官裁决。

    钟允章可参政,但一切机要均不得与闻。

    刘鋹在位的第二年七月,钟允章毅然上书奏请诛杀乱法的宦官数人,以正纲纪。

    刘鋹不纳,为此,钟允章被结成朋党的宦官所忌恨。

    同年十二月,刘鋹设坛祭天地。

    祭前三日,钟允章率礼官安设神位,登坛布置。

    内侍监许彦真带剑登上祭坛,钟允章当场叱责了他。

    许彦真骑马飞驰入宫,告发钟允章想要在祭天的那一天造反。

    刘继兴不解:“我对待钟允章那么优厚,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

    玉清官使龚澄枢、内侍监李托等人共同作证,证明许彦真的话是真的,于是刘继兴下令逮捕钟允章,把他关押在含章楼下,命令宦官和礼部尚书薛用丕一起审讯他。

    薛用丕平时与钟允章关系很好,就告诉他一定不能免死,求活无望。

    钟允章抓住薛用丕的手,流着泪说:“我今天就刑砧板上的肉,被仇人煮熟了也是分内应该的。只是遗憾儿子钟邕、钟昌年纪幼小,不知道我的冤屈。等到他们长大,你一定要替我告诉他们。”

    许彦真听说后,大骂:“反贼还想让他的儿子报仇吗?”

    于是再次禀报刘继兴:“钟允章与他的两个儿子一起登上祭坛,私下祈祷别的东西。”

    于是钟允章的两个儿子也被一起斩首,暴尸三日。

    从此,南汉朝廷的宦官更加骄横。

    ……

    重生之前,蓝鑫早就想好要重用钟允章。

    除了钟允章,蓝鑫还打算重用潘崇彻。

    潘崇彻,为人勇武,喜读兵书,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刘晟曾派遣大将吴怀恩讨伐桂州的割据者,占领后,吴怀恩却为部下所杀,于是命潘崇彻代之,潘崇彻御众有方,军纪严明,所部军队战斗力为南汉之冠。

    951年,马氏建立的楚国内乱,南唐大将边镐乘机出兵占领原楚国领土,南汉也不甘落后,潘崇彻被任命为内侍省丞,与将军谢贵一起领兵进攻原属楚国的郴州,边镐从潭州发兵救援,潘崇彻在义章设下埋伏,击败南唐军,乘胜攻取郴州。

    952年,原楚国旧将刘言、王逵、孙朗、周行逢等人叛乱,攻占长沙,驱逐了边镐的南唐军队,王逵乘胜向南发展,率军会合洞蛮兵共五万攻击郴州,南汉皇帝刘晟再命潘崇彻救援,双方相遇,潘崇彻登高远远观望武平军队,见其部署零乱,便说:“疲惫而不整齐,可以击败。”纵兵出击,大败王逵,伏尸八十里。

    南汉末代皇帝刘鋹继位后,加授潘崇彻为西北面都统。

    一年多后,刘鋹怀疑潘崇彻有心造反,于是派遣太监薛宗誉前往查看。

    因索贿未成,薛崇誉回来后,竟说潘崇彻每天不理军务,只是以伶人百余衣锦绣、吹玉笛,为长夜之饮,惹得刘鋹大怒,召回潘崇彻,夺其兵柄,潘崇彻自此失意,心内怏怏,颇为不平。

    后来,宋太祖派遣大将潘美等人出师讨伐南汉,南汉军队一败再败,大将伍彦柔阵亡,损失数万人,刘鋹这时才想起潘崇彻,于是任命他为都统,率兵五万防守贺江。

    此时的潘崇彻已经心灰意冷,对南汉政权失去信心,不愿再为刘鋹效力,潘美进军夺取昭州后,潘崇彻即率军投降。

    到了汴京,宋太祖知道潘崇彻并非不忠其主,只是顺应天时,于是授其为汝州别驾。

    潘崇彻死于任上。

    ……

    蓝鑫重赏钟允章,同时给潘崇彻也准备了一份赏赐之物。

    ……

    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只能信任宦官。

    这种狗屁不通的想法,蓝鑫绝对不会有。

    自从梦到刘继兴,好几年了,蓝鑫没少想如何管理好一个封建国家。

    重用宦官,蓝鑫肯定不会干,但他没打算因噎废食,同时,他觉得没有必要太排斥宦官,有能力的宦官可以好好用。

    杀龚澄枢和卢琼仙并不是蓝鑫临时起意的,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杀人可立威。

    加上,蓝鑫可以从随身储物空间里面取出各种来自后世的物品,在古代人眼里,这些东西可称之为天物,他说自己是天帝之子,完全说得通,只要他别把人逼的太狠了,宫里为非作歹的太监宫女也不敢铤而走险对付他。

    当然,蓝鑫心里很清楚,不能轻敌,如果一个不小心,吃进了太监宫女下的毒药,直接挂了,那他可就成为重生穿越界最大的笑话了。

    开局一把屠龙刀,行走在平地上,可血量太低了,被小怪咬了两下,直接挂掉,屠龙刀也被爆了。

    你说,这冤不冤?

    可笑不可笑?

    咱不做一个可笑之人。

第2章 皇帝的审美观发生改变

    “天帝赐名德仁,天帝告诉朕,朕无姓,从今日始,朕改名德仁。”

    德仁!

    蓝鑫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德仁兼备的好皇帝,至于后世倭国有个无姓的家伙也取这个名,他根本就不在乎。

    好东西,拿来主义!

    “国号,也要改,大明。”

    宋元明清,蓝鑫觉得大元,大明,大清,三个国家都挺不错的,相比之下,大宋这个国国号要差一点。

    个人感觉。

    本来,蓝鑫有想过自己取个国号的,想来想去,找不出特别好的国号,比较之后,他觉得大明这个国号挺他心意的。

    “明昊,从今日开始,大明国启用第一个年号——明昊。”

    “朕要推行新的历法,今日是明昊元年元月元日,元旦,阳历年的第一天,阳历,亦可称太阳历,阳历有平年和闰年之分,阳历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天366天,阳历的大、小、平、闰月是固定的,1、3、5、7、8、10、12月是大月,都是31天;4、6、9、11是小月,都是30天;2月份平月28天,闰月29天。”

    蓝鑫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过阵子,朕找人印些小册子,让天下人都知道朕要推行的新历法。各位爱卿记住今天,明昊元年元月元日,元旦,众位爱卿和朕一起见证新时代的来临。”

    上朝之前,蓝鑫算了一下时间,距离除夕还有三十七日,查了一下万年历,公元1959年2月7日是除夕,一对比,他觉得把这一天设定为元年1月1日,明昊元年阳历阴历对照公元1959年的阳历阴历,明昊二年的阳历阴历对照公元1960年的阳历阴历,以此类推。

    “朕要推行新的度量衡……”

    度——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为度,

    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穿越重生之前,蓝鑫就想到,制定推行新的度量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特意在空间里存放了天平秤,卷尺,钢尺和量筒等器具。

    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尺=33.3厘米。

    容量:立方米,公升,毫升。

    重量:公斤,千克,克,1公斤=2市斤,2市斤=10市两,1市两=50克。

    老子是皇帝,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蓝鑫不想迁就别人。

    ……

    翌日,明昊元年元月二日。

    傍晚,钟允章在家准备吃晚饭时,小太监魏行良奉旨送皇帝赏赐之物到钟家。

    “钟大人,这是手表,用来看时间的。陛下说,一日可分成二十四个小时,每个小时六十分钟,每分钟六十秒,一日八万六千四百秒,这条针是时针,转一圈十二个小时,半天时间,这是时针的刻度,一圈分成十二份,这是一,这是二,这是三,这是四,这是五,现在是五点多钟;这是分针,这是分针和秒针的刻度,五,十,十五,二十,现在是二十二分;这是秒针,这里三十秒,这里三十五钟,现在三十九秒,四十秒了。正午时分,就是中午十二点,现在是下午五点二十二分……钟大人,陛下是这么和小人说的,小人也没有完全懂,大人没有听懂的话,下次见到陛下,可以问陛下求教。”

    “谢谢魏公公。”

    “钟大人,你试戴一下,看看合不合手。”

    昨日,蓝鑫让太监测量了钟允章手腕的尺寸,特意准备了一块表带尺寸相配的手表。

    “怎么戴?”

    “让小人帮大人佩戴。”

    刚刚好,不紧不松。

    “陛下说着手表是从仙境带下来的,人间的百姓想要学会制作手表的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这手表很珍贵的,大人可要小心使用。”

    “陛下的赏赐,微臣肯定会倍加珍惜的。”

    “这条项链是陛下赏赐给贵夫人的,还有这面化妆镜,也是给贵夫人的。”

    十几件礼物,几乎每件都价值连城,像手表、玻璃镜这样的的东西,蓝鑫不供货,其他人根本就见不到,这世间更本就不存在。

    潘崇彻,人不在兴王府,但他的一些家人生活在兴王府,派人送礼给潘崇彻之前,蓝鑫先派人送礼到潘崇彻在兴王府的家,以示恩宠。

    钟允章收到赏赐时,潘崇彻的家人也收到赏赐。

    蓝鑫在空间里储备了大量手表和珍珠,他并不打算赏赐给每一位大臣,尽管有这个量。

    赏赐之物不能泛滥,多了,就不珍贵了。

    有赏,还得有罚。

    表现出众的大臣,蓝鑫愿意重赏,加官进爵,金银珠宝,他都不会吝惜。

    表现不好的,赏赐就别想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臣子,免职。

    若是臣子做出天怒人怨事情,不好意思,蓝鑫已经适应杀人了,虽然他不会每次都亲自杀人,但他愿意多处决几个。

    ……

    为了更加了解兴王府底层百姓真实生活面貌,重生后的第五天,也就是明昊元年元月五日,蓝鑫给自己放假了。

    没有上早朝,在宫中吃过早餐,在几位侍卫的陪同下,微服私访。

    在唐朝,帝王每日都是要临朝视事的。

    据引:“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刘继兴不是一个勤勉的人,他登基后,上早朝的时间少于不上早朝时间。

    为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明昊元年元月二日开始,蓝鑫就要求推迟上早朝时间,现在是冬天,天亮的晚,早上八点左右上早朝,等到了夏天,提早一个小时上早朝。

    蓝鑫觉得明天的早朝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如果有重大的事情要议,可以延长时间。

    早朝结束后,各官员便会到各自岗位办公,处理完相关公务,下午四点多下班,中午有免费的工作餐可食。

    ……

    “好多穷人啊!”

    蓝鑫在街上看到不少穿着破麻衣的乞丐,也看到了穿着破旧衣服的普通百姓,而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没见到几个,甚至一些店老板也穿着朴素。

    “幸好在南方,要是在北方,很多乞丐会被冻死。”

    “棉花,我在空间里储备了多个品种的棉花种子,将来一定要大力鼓励棉花种植,让百姓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相比穿衣,乞丐更需要粮食。采购粮食,设立粥棚,赈济百姓。”

    “不,不能这么搞,以工代赈,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

    中午,蓝鑫在一家上档次的饭庄吃了午饭。

    没有炒菜,不是蒸的,就是油炸的,蓝鑫吃着觉得味道还过得去,但和后世高档餐厅的美食相比,差远了。

    “将来,朕要亲自调教御膳房的厨师,将来,朕还要在宫外开设几个饭庄酒楼,各种没事肯定能够吸引很多豪客光顾。说不定将来,朕会成为后世厨师眼中的祖师爷。”

    ……

    自从重生后,蓝鑫一直禁YU。

    刘继兴喜欢胖的女人,而蓝鑫和他的审美观完全不同,之前被刘继兴宠幸的嫔妃在他心里都被打入冷宫了。

    傍晚时分,蓝鑫回到宫中,初次见到一个身材高挑,清秀偏瘦的小宫女。

    “今晚,你陪朕进膳。”

    食不言,寝不语。

    吃饭时,蓝鑫没有和小宫女聊天。

    吃过晚饭,蓝鑫拉着小宫女进了寝宫。

    第一次。

    成功拿下了first血。

    蓝鑫觉得小宫女有些青涩,但感觉觉不错。

    “你叫什么?”

    睡了人家姑娘,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蓝鑫觉得自己太腐败了。

    “回禀陛下,奴婢名叫李暖。”

    “温暖的暖?”

    “是的。”

    “好名字。”蓝鑫笑着亲吻了李暖的脸颊,“你身子暖呼呼的,抱着你舒服!”

    “奴婢喜欢被陛下抱着!”

    “朕封你为贵妃!”蓝鑫笑道,“可好啊?”

    “谢陛下恩赐。”

    “你读过书?”

    “以前在家读过几本书。”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家父是教书的夫子。”

    “难怪朕觉得你身上有书卷气。”蓝鑫微笑道,“你多久回家见父母一次?”

    “两个月一次。”

    “这也太少了。”蓝鑫嘀咕一声,“只要你愿意,将来每半个月可以出宫回家一次。”

    “谢陛下。”

    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中取出一条珍珠项链,亲自帮李暖戴上。

    “喜欢吗?”

    “喜欢!”李暖浅浅一笑。

    “你几岁了。”

    “十六。”

    我靠,未成年人啊,禽兽啊!

    不对,我现在也十六岁,现在是古代,十六岁没有出阁的姑娘可不多。

    沉默了一阵,蓝鑫问道:“你困吗?”

    “不困。”

    “哈——”蓝鑫打了一个哈欠,微笑道,“朕困了。”

    “奴婢要吹灯吗?”

    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拿出手电筒,打开灯,说道:“你去把灯吹灭了。”

    男女之事,蓝鑫觉得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太监宫女站在一旁伺候,他很不习惯。

    李暖吹了灯,回到被窝里,主动依偎在蓝鑫的怀里。

    “你喜欢哪首诗?”

    李暖愣了一下,答道:“杜子美的。”

    “这首诗,朕也喜欢,背来听听。”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朕的理想就是让天下百姓都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服穿。哈……不说了,明日朕还要早起批阅奏折。”

    ……

    明昊元年正月六日。

    上早朝时,蓝鑫说道:“昨日,朕出宫走走,看到街上有很多乞丐,朕知道大明境内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甚至无瓦遮头,而朕锦衣玉食,朕打算拿一些钱出来帮助大明百姓改善生活条件。银子该怎么花,众爱卿议议。”

    “陛下,”钟允章问道,“准备拿出多少银钱?”

    “呃——”蓝鑫反问道,“大明有多少百姓?”

    “一百二十万左右。”

    蓝鑫重生之后,他并没有获得刘继兴的记忆,他重生之前,他做过很多有关刘继兴的梦,知道对方经历的一些事情,但他不知道大明境内有多少人。

    “太少了。”蓝鑫嘀咕了一声,想了想,继续说,“降低盐价,四斤米可换一斤盐。”

    四斤米换一斤盐,盐价已经很便宜了,毕竟要考虑到运输成本,大部分百姓吃的大米,都是自家种植的,就算买米吃,也是买本地产的大米。

    “陛下,盐税是大明税收的大项,如果盐价大降,盐税会大降的。”户部尚书说道。

    “无妨,朕手里不仅有天帝赏赐的金银珠宝,梦游仙境时,还学到了一些赚钱的好法子。以后,大明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朕一文钱都不要。盐价大降后,盐税少了,大明的税收不会变少。等开春后,朕会拿出产自仙界的一些高产粮食种苗,好好培育,只需两年时间,朕就能让大明境内大部分农民种上高产粮食。到时候,大明境内的粮食产量会暴增,粮价会下跌,大明百姓不会再饿肚子,朕要让他国百姓羡慕大明子民。”

    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储备了大量的金银,他不差钱,能够让自己的子民吃饱饭,他高兴,他舍得在这方面花钱。

    说了降盐价的事情后,蓝鑫又提出,给大明境内每个州拨发300两白银,用于教育,专款专用。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蓝鑫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重生之前,他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储备了大量的铜活字,还有大量适合这个时代的教科书,打算在这个时空搞活字印刷,搞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大明科技水平。

    九年,时间太长了,大明国还没有这个财力。

    蓝鑫打算先搞搞六年义务教育,等将来,统一中原了,再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章 重视农业,重视教育,重视金融……

    明昊元年正月十二日。

    蓝鑫在钟允章等大臣的陪同下,到城外的一处皇庄。

    此处皇庄的面积很大,有山有水,还有大片的耕地。

    皇庄里有两百多户人家,都有给皇庄种田的佃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当皇帝真爽,可以不讲理,不,理都在皇帝这边。

    “我现在可不能骄傲自满,后周,后蜀,南唐和吴越国这四个国家的实力远比大明国强,想要一统中原,需要快速增强国力。”

    “不对,我也不能妄自菲薄。随身储物空间里面有大量的枪械和子弹,军事实力,并不比后周差,潜力,甚至财力,远远超过后周,就是人口少了一点。”

    “只要大明国持续推行明政,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其它国家的百姓会主动移民到大明。”

    “休养生息几年,我要训练处一支可靠的铁军,我亲自带军打战,有随身储物空间相助,想要攻占一座城池,太容易了。”

    “更何况,不久的将来,我是天帝之子,并得到天帝的赏赐,这些消息会传遍中华大地,他国臣子中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觉得我是真命天子。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花点钱,招降他国的将军,甚至皇帝,这就更好玩。”

    “死人,能少死人最好少死点,打战是要死人的,唐朝灭亡后,分裂成了好几个政权,常年打战,人口凋敝,我还想着将来一统全球呢,华族人口不能少。”

    ……

    明昊元年二月七日,农历除夕。

    蓝鑫给大臣们放假了,他没有上朝,睡了一个懒觉。

    睡觉睡到自然醒。

    醒来后,蓝鑫见到睡在枕畔的李暖的睫毛动了一下。

    蓝鑫伸手捏住了李暖的鼻子。

    “陛下——”李暖睁开眼睛,撒娇道。

    “刚才有没有偷偷看朕。”

    “有!”李暖略带羞涩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想不想见你父母啊?”

    “不想,陛下是臣妾最亲的亲人。”李暖微笑道。

    “这话朕爱听。”蓝鑫呵呵一笑,“今天就算了,过几日请你的父母进宫,朕陪他们吃顿饭。”

    “谢陛下恩典。”

    刘继兴继位之前,被封为卫王,四个弟弟也被封王,璇兴桂王,庆兴荆王,保兴祥王,崇兴梅王。

    蓝鑫重生后,说自己是天帝之子,自然要和刘家人撇清干系。

    六天之前,二月一日,蓝鑫下旨撤掉刘璇兴、刘庆兴、刘保兴和刘崇兴的王位,将他们软禁在兴王府,在钱财方面,他没有亏待这些人,赏赐了不少金银。

    沉默了一阵,李暖低声说道:“陛下不可独宠臣妾一人,今日除夕,应和宫中所有妃嫔一起吃年夜饭。”

    “朕不想瞎折腾了。”蓝鑫淡淡说道,“过完除夕,宫中的一些嫔妃都会贬为庶人,朕给她们一些财物,让她们出宫嫁人。”

    “这……合适吗?”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朕梦游仙界,在仙界待了很长时间,眼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喜欢的嫔妃,现在看不上眼了,以后不会宠幸她们,让她们在宫中孤老一生,还不如出宫找个好人家嫁了。”

    重生后,蓝鑫庆幸刘继兴没有子女,如果有子女的话,那可就麻烦了,毕竟和刘继兴有血缘关系,没有子女就省事很多,他看不上眼的妃嫔直接贬为庶人,赶出宫,眼不见为净。

    当然,蓝鑫考虑到妃嫔贬为庶人后,身份和地位,以及心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会有人想不开自寻短见,所以,蓝鑫打算亲自和每位被贬的妃嫔聊聊,问问她们的想法,实在不愿出宫的,那就留在宫中待着,但他不会养米虫的,会安排一些活干。

    ……

    明昊元年,2月22日,农历元宵节。

    皇家珍宝阁开张营业,来自未来的玻璃镜,人工养殖的珍珠串成的项链,镶嵌着人造宝石的首饰等等东西都摆在了货架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些宝物最便宜的当属镶嵌着人造红宝石或者人造蓝宝石的925银戒指,整枚戒指都来自未来,零售价50贯,一枚戒指用银不到7克,而一颗人造红宝石宝石只需几元人民币,整枚戒指造价不足50元人民币,以银价计算,利润有两百多倍。

    在蓝鑫眼里,人造宝石不值钱,比白银便宜,但在古人眼里,颜色鲜艳,切割完美的红蓝宝石价值不菲,远比黄金更值钱。

    巴掌大的玻璃镜,配上皇家造办处的精美镜框,这样一面镜子放在皇家珍宝阁中出售,零售价1000贯,利润惊人,如果不配镜框,直接卖镜面,那净利润率更惊人了。

    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在现代,巴掌大的没有镜框的玻璃镜,一克白银能买好几块。

    1000贯,至少可换四万克白银,十万倍以上的利润,算的上惊天暴利了。

    在现代,一条五千元人民币的珍珠项链,放在皇家珍宝阁出售,能卖1000贯,以银价计算,利润好几十倍,以金价计算,利润能再翻几倍。

    相比这个时代,现代金银价比更高,以银价论,现代的黄金比古代黄金更贵,贵好几倍。

    ……

    明昊元年,3月1日。

    蓝鑫创建的皇家印书馆出版发行了第一本活字印刷书籍——。

    翌日,皇家印书馆发行了第二本活字印刷书籍——。

    之后每隔几天,皇家印书馆都会发行一本活字印刷书籍。

    头一年的时间,皇家印书馆总共发行了一百零八册活字印刷书籍,为大明帝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

    三月中旬,蓝鑫亲自来到皇家庄园,从随身储物空间里取出产自未来的甘蔗段,准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种植甘蔗。

    甘蔗育种需要性杂交,而繁殖则是无性繁殖。

    世界各国育成的品种大多是3-5个甘蔗原种的杂交后代,继而进行品种间杂交和回交育成,基本上是同质遗传型组成品种的再组合。故导致甘蔗品种近亲繁殖,遗传基础狭窄,血缘相近,致使甘蔗育种在产量、糖分和抗性等方面一直难有较大突破。

    在五代十国期,地球上还没有人通过杂交的方式培育甘蔗新种,虽然有不少人种植甘蔗,但甘蔗的含糖量远不如后世的杂交品种。

    甘蔗是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糖分来源。

    蓝鑫觉得岭南地区很适合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甘蔗用来榨糖,糖的保质期很长,可以出口道国外,大赚外汇。

    在现代,农民栽种甘蔗,不会用到种子,而是用甘蔗节种植。

    甘蔗是一节一节的,中间的节上会长出一个小枝,直接砍成节后埋到土里就可以。

    如果整棵甘蔗全部用来种,又太浪费了。

    因此,一般用来种植的都是最顶端的部分,这部分糖分少,不适合吃,所以用来育苗最好了。

    一般情况下,一亩地大约需要6000~8000段甘蔗。

    随身储物空间体积有限,蓝鑫不可能存放太多的甘蔗段,他存放了二十多个品种的甘蔗段,种植面积只有十亩,而且种的很稀松。

    甘蔗一旦种下之后就可以连续收好几年,一般来说是5-10年。其中第二、第三、第四年的品质最好。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品质较差。至于可以收几年,则主要看土壤的肥沃程度,土壤越肥沃,就可以多收几年,甘蔗的品质也会更好。

    除了甘蔗,蓝鑫还打算在岭南种植菠萝和香蕉等水果。

    菠萝和香蕉两种水果的方式和甘蔗一样,无性繁殖。

    菠萝是热带水果,原产自南美。

    菠萝成熟后,上面会长得有一个顶芽,这个顶芽不会被扔掉,而是会被放到一起,晒一下。等到把菠萝到收割完毕,重新把菠萝田犁好后,这些顶芽、侧芽、枝芽就会被种栽到土路。方法也很简单,挖个洞,塞进去就可以了。

    香蕉,现代人吃的香蕉是通过杂交育种得来的,这样的香蕉里面没有种子,通过无性繁殖扩大种植面积。

    香蕉繁殖很简单,就是香蕉苗。

    香蕉苗怎么来的呢?

    就是种了一棵香蕉后,它就会在旁边出三到四棵小的香蕉苗,把这些香蕉苗移栽后,第二年又会长出新的小苗,如此循环往复,香蕉林就会越来越多。

    这种繁殖方法,其实和竹子比较相似。

    除了栽种甘蔗和各种水果,蓝鑫派人带着金鸡纳和橡胶两种植物的种子前往湛江等地育苗栽种。

    相比水果,蓝鑫更加重视金鸡纳和橡胶两种作物。

    金鸡纳树皮,树皮含有的奎尼可以治疗疟疾。

    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前,早就知道非洲的存在了,可长时间未能殖民非洲,很大的原因是非洲很多地方疟疾肆虐,欧洲殖民者想要殖民非洲,就要面对疟疾的威胁。

    欧洲殖民者在南美发现金鸡纳树皮能够治疗疟疾后,对殖民全球提供了极大助力。

    黄花蒿是中国本土物种,但从中提炼青蒿素的难度很大,不像金鸡纳树,直接吃树皮就能治病。

    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储存了从黄花蒿中提炼青蒿素的整套技术,以及黄花蒿的种子,但他没有存放整套设备,想要在这个时空制造出整套设备,需要很长时间。

    自产青蒿素之前,蓝鑫觉得通过种植金鸡纳树获得奎尼治疗疟疾是很好的办法。

    蓝鑫很惜命,他在随身储物空间准备不少青蒿素,就算得了他得了疟疾,他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吃药的方式治愈。

    为了对付蚊子,蓝鑫想了不少法子,他在储物空间里存放了除虫菊的种子。

    除虫菊可是好东西,有很大的价值,外用治疥癣,杀灭疥虫,通常制成油膏;或驱蚊,是蚊香的原料,也可制成粉剂或乳油剂;或杀灭孑孓,把除虫菊直接投放于孑孓滋生的水域中或用除虫菊水浸液。

    除虫菊头状花序所含各种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故收割后充分快速干燥,且防潮避光保存;如贮存过久,其杀虫驱虫毒力大减。

    种植金鸡纳树皮之前,蓝鑫就已经在兴王府城外的皇庄撒下了除虫菊的种子。

    现代社会的四大工业原料包括钢铁、石油、橡胶和煤炭。想想钢铁,石油和煤炭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可见橡胶的重要性。

    生产合成橡胶的技术,蓝鑫保存了,存放在随身储物空间的电脑里,他心里很清楚,穿越重生到十世纪,短期内是不可能生产制造合成橡胶的。

    显然,天然橡胶很重要。

    蓝鑫没有想过金鸡纳树和橡胶树种植不成功,该怎么办,他准备了很多种子,且没有一次性就全部拿出来,就算一时失败了,他还可以多次拿着种子,继续种植。

    万一,都失败了,蓝鑫只能派出庞大的船队前往美洲寻找树种。

    南美的热带丛林里存在野生的金鸡纳树和野生的橡胶树

    蓝鑫很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做好了完全的准备,金鸡纳树和橡胶树种植都成功了,多年后,源源不断地提供含有奎尼的树皮和天然橡胶,前者为大明开拓东南亚的疆土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减少将士因得疟疾造成的死亡,后者为大明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

    四月一日,大明帝国铸造的铜钱明昊通宝,以及蓝鑫重生之前让自己旗下公司制造的机制银币——大明银圆,一起上市流通。

    明昊通宝,含铜量九成左右,误差不差过百分之五;

    单枚重四点二克,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五。

    南汉国并不是一个特别缺铜的国家,但蓝鑫重生之前,这个国家滥发铅钱,境内百姓用铅钱,对外贸易用铜钱。

    之所以“内铅外铜”,是南汉朝廷为了控制境内民间购买力、垄断外贸利润,所实行的特殊金融政策。

    民间只流通铅钱,就无法从外商那里直接进口,不得不仰赖有使用铜钱特权的官商专营。

    这样一来,财富自然集中在皇室手中。

    北宋君臣批评南汉君主是“聚敛之主”,是很恰当的评价。

第4章

    蓝鑫重生之后,没过几天,他就要求禁止铸造铅钱,同时改铸铜钱——明昊通宝。

    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里贮备了一些制作精美的母钱,因为空间体积有限,他不可能存放铜锭,或者直接存放铜钱。

    大明国沿用母钱翻砂法来铸造明元通宝。

    蓝鑫存放了大量远比铜更值钱的金银珠宝,他拿出一部分金银珠宝,和邻国的商人,以及番商交易,进口大量的铜,为将来大量铸造明昊通宝做准备。

    和蓝鑫交易的商人赚了大把的钱,对此,蓝鑫并不介意,他觉得自己并不吃亏,只要他能够让大明帝国强大起来,将来统一中原,甚至进行海外扩张,他想要获得金银珠宝不要太容易了。

    大明银圆,面值壹圆,重27克,含银量24.3克,纯度90%。

    有人会觉得在古代一两白银和一千文钱可以对等起来,其实不然。

    一千文钱是一贯,这是对的,而在历史上,白银和铜的价格比例不是固定的,如果银价大涨,那一两白银可以兑换更多的铜钱,反之亦然。

    蓝鑫发行大明银圆之前,一两白银兑换不了一千文,而27克重的银圆含银量不足一两。

    为了省事,蓝鑫直接要求一枚银圆兑换一千文钱。

    以史为鉴,如果按照银价计算,蓝鑫提出这样的要求,算是变相搜刮民间财富,弄不好,会造成货币危机的。

    事实上,蓝鑫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一,不怕仿造,他从现代带过来的机制币,制作精美,有溢价是正常的,凭借这个时代的技术,根本制造不出来,二、信誉,就算他说27克重的银币可以兑换一万文钱,只要运作得到,他和大明国的信誉作保障,依旧有人愿意兑换;三、他可以通过各种办法让银圆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将来,他会不断从随身储物空间里拿出“宝物”出售,买家只能用银圆购买。

    为了完成交易,获得来自未来的宝物,蓝鑫相信商人们肯定愿意拿出他需要的物资卖给他,或者拿铜钱按照蓝鑫的制定的规则进行兑换,从而获得银圆。

    明昊通宝上市流通之初,存量有限,蓝鑫并没有杜绝其他钱币在大明境内的流通,但他要求各地官员贴出告示,告知百姓,在大明境内,一文钱价值四点二克纯铜,其他钱币和明昊通宝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兑换。

    大明银圆,蓝鑫并没有急着在大明全境内推广,毕竟他在空间里仅存放了100万枚银圆。

    白银密度10.5克立方厘米,1立方米白银千克,1050万克,在现代,白银价格以每克4元的价格计算,一立方米白银不过4020万元人民币。

    重生之前,蓝鑫是世界首富,净资产超过一万亿美元,而随身储物空间体积不过一千立方米,全部装上白银,也不过四百多亿元人民币。

    显然,蓝鑫在穿越重生到十世纪之前,在随身空间里存放太多的白银或者银币,特别的不划算。

    蓝鑫两世经商,一世比一世成功,自然不会做特别不划算的“生意”。

    黄金密度19.26克立方厘米,1立方米纯金重达千克,1926万克。

    如果每克黄金计价400元人民币,那么一立方米黄金的市值不足80亿。

    一千立方米黄金市值不足八千亿元人民币,不及蓝鑫净资产的十分之一。

    和现代相比,古代的金银价比更低一些,简单说,以白银计价,和古代的相比,现代的黄金更贵。

    如果可以往返穿越,把现代的黄金运到古代,购买各种物资,再运回到现代,这很不划算,而将现代的白银运到古代,兑换成黄金,把黄金运回现代,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

    重生之前,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准备金银珠宝等死物,除了银圆等少量物品,蓝鑫会考虑这些死物弄到古代,能不能卖出同体积黄金更高的价钱,如果不能,他一般都不考虑携带,不如直接携带黄金更方便。

    这是蓝鑫对待死物的态度,时间放在五代十国时期,先和同体积的黄金比较价格,高了就带,低了就不带,或者少带。

    皇家珍宝阁卖的东西,只要是来自现代的,一般情况下,售价都不会低于同体积的纯金。

    金银珠宝是死物,而各种植物的种子或者种苗,以及各种技术,甚至各种器具,蓝鑫觉得这些是活物,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的。

    穿越之前,携带哪些活物,蓝鑫花费了不少时间思考,他会综合长远利益考虑。

    可能携带某些“活物”不能让蓝鑫赚到钱,但可以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条件,这样的“活物”,他还是挺愿意携带的。

    同一天,蓝鑫创建大明皇家银行在兴王府内开了三间门店同时开张,开展存贷,以及钱币兑换业务。

    顾客拿着价值1000文的钱币或者金银到皇家银行,可以兑换一枚面值壹圆的银圆,不需要手续费。

    大明天子是天帝之子,自从更改国号后,国主颁布了一些利商的政策。

    如今,很多兴王府的富商都挺支持皇家银行的,拿出一些钱币和金银兑换成明昊通宝,以及大明银圆,并存了一部分钱在皇家银行。

    为了获得更多的存款,头一年,皇家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是百分之五,可以提前取款,但没有利息可拿,一年期满之后,才能拿到百分之五的利息。

    古代不像现在,金融业不发达,不可能普通百姓拿着一天的收入来银行就能开户。

    皇家银行对办理存在业务的顾客都设置了门槛,单笔存款低于一百两,就不能开户,贷款的限额也是一百两,低于一百两不贷,至于最多能贷多少款,这个问题,蓝鑫还没有想好,若是抵押物的价值足够高,他可以把随身储物空间的银币都取出来放贷给顾客。

    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在富商眼里,含铜量极高的明昊通宝钱币是良币,兑换之后,存在家里,不愿意拿出来流通,而大明银圆,含银量不足七钱,兑换一千枚明昊通宝,明显溢价了,属于劣币。

    想要从珍宝阁购物,只能使用银圆,加上其他方面必须用到银圆,富商们在不得不使用银圆的情况下,会想办法兑换银圆,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储存太多银圆。

    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商发现银圆比银角银锭好用,不需要每次都称重,还要折算银子的纯度,一枚银圆价值1000文钱,这是对等起来的,定死的,这样大大方便了交易。

    用习惯了,银圆很好的流通了起来,一些商人也不再介意手里存一些银圆了。

    ……

    4月6日,蓝鑫和多位臣子相约来到城外的皇庄,一起下地栽种他从现代带过来的红薯苗。

    之前,蓝鑫已经让他皇庄里的佃户把种薯埋在沙土地里,进行育苗。

    如今,绝大部分红薯都已经发芽了。

    因为看到红薯发芽了,还长得很好,蓝鑫才会把空间里的红薯苗取出来栽种。

    一个种薯,可以培育出不少红薯苗,当年就可以培育出数倍体积的红薯苗。

    正因为如此,蓝鑫在空间里存放的红薯苗远远少于种薯。

    之所以存放红薯苗,就是确保万无一失,蓝鑫可不想空间里的种薯弄到古代,不能发芽。

    不管种薯,还是红薯苗,都是经过脱毒处理的。

    蓝鑫在随身空间里存放了三十多个品种的种薯,大部分品种的存放量很小,一个品种存放二三十斤,而适合岭南气候的几个品种,存放量要大很多,每个品种存放上百斤。

    二十多天后,用红薯培育出的红薯苗陆续移栽到农田中。

    为了得到高的总产量,除了一亩示范地外,其他红薯地里栽种的红薯苗种都很稀松,每公亩栽种六百七十株左右,相当于一平方米仅栽种一株红薯苗。

    三百公亩的农田都种上了红薯。

    一公亩,666.67平方米,不同于南汉之前的亩。

    一公顷等于十五公亩,不同于之前的公顷。

    红薯苗移栽后,每隔半个月,蓝鑫都会亲自来到皇庄观看红薯的生长,看到红薯藤越长越多,越长越茂盛,他心里挺高兴的,他相信这些红薯肯定会高产。

    ……

    5月初,蓝鑫拿出一些西瓜种子,让农民按照他提供的栽种犯法在皇庄种下。

    不管西瓜,还是其他农作物,只要是需要杂交才能育种的,蓝鑫看不上,毕竟种一茬,不能收获种子,以后就不能再钟了。

    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存放的种子,绝大部分是可以自留种的品种。

    据史料记载,西瓜传入新疆地区是在唐代时期,传入种花家内地是在五代时期。

    中曾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蓝鑫重生之前,刘继兴从未见过西瓜,更别提吃过了。

    ……

    6月初,李暖例假来迟半个多月了,太医给李暖把脉,有喜脉。

    得知李暖怀孕了,蓝鑫挺高兴的。

    这天晚上,蓝鑫搂着李暖躺在被窝里聊了很多话题。

    “陛下,臣妾怀孕了,不能伺候陛下,陛下可以从宫中……”

    “怎么不继续往下说了啊?”蓝鑫微笑道。

    “陛下知道臣妾的意思。”李暖嗔道。

    “傻瓜!”蓝鑫轻叹了口气,“将来,朕遇到喜欢的女子,肯定让她做你的姐妹。呵呵,你没有姐妹,太孤单了。”

    “臣妾有姐姐。”

    李暖有个亲姐姐,名叫李雨,嫁给一个木匠为妻。

    李暖被蓝鑫宠幸后,得到了不少赏赐。

    不,是丰厚的赏赐。

    在得到蓝鑫准许的情况下,李暖拿出私房钱贴补娘家。

    蓝鑫闲聊问道:“你姐夫现在做什么事?”

    李暖答道:“做茶叶生意,有些番商知道我姐夫和陛下的关系,愿意和我姐夫做生意。前几日,我姐进宫了,听我姐说,我姐夫的茶叶生意做得不错。”

    蓝鑫提醒道:“下次见到你姐,你和她说,让你姐夫不要做出欺行霸市的事情。”

    李暖说道:“不会的,我姐夫不是那样的人。”

    “就算你姐夫以前是老实人,他有钱了,他的连襟是朕,自然有很多奸滑之人想和他攀关系,带坏一个老实人不要太容易。”

    “噢!”李暖应道,“臣妾知道了,臣妾会提醒姐姐姐夫的。”

    “朕还未见过你姐夫,太不应该了。”蓝鑫淡淡说道,“过几日,你请你父母和你姐姐姐夫来宫里做客,朕陪他们吃顿饭。”

    “谢陛下恩赐。”

    “这算什么恩赐啊?!”蓝鑫淡淡笑道。

    “陛下可是天帝之子,一般人都见不到陛下的圣颜,更何况和陛下一起吃饭。”

    蓝鑫笑呵呵道:“成为朕的女人,你开心吗?”

    “开心!”李暖甜甜笑道,“臣妾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你觉得幸福就好。”蓝鑫乐道。

    ……

    夏天来临,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相比一千年后的一线城市,此时的广州市区平均气温要低好几摄氏度。

    ……

    八月中旬,皇家庄园种植的西瓜第一批成熟了。

    西瓜运进皇宫后,蓝鑫和李暖一起吃瓜。

    “爱妃,好吃吗?”

    “好吃。”

    “西瓜的糖度不是特别高,含水量足,炎炎夏日,多吃西瓜,可以解暑。”

    “陛下在仙界吃过西瓜?”

    “在梦游仙界时吃过。”

    “陛下记得梦游仙界时吃过的瓜果食物的味道?”

    “记得!”

    “仙界有仙果吗?”

    “有。”蓝鑫吃了一口西瓜,笑着说,“仙界有吃了可以增延寿命的仙果,朕梦游仙界,虽然吃了仙果,但这身肉体没有得到仙果的滋润,所有不能因此长寿。”

    “魂魄出窍上天庭?”

    “你可以这么理解。”

    “臣妾也想去天庭上看看。”

    “朕可没有这本事。”

第5章 老天眷顾,风调雨顺

    蓝鑫吃了两瓣西瓜,就不再吃了,把剩下的西瓜赏赐给太监宫女食用。

    西瓜从发芽生长到成熟需要100天左右。

    西瓜是通过种子繁殖的,虽然相比其它一些植物的种子,西瓜种子的体积较大,但和红薯相比,西瓜种子的体积太小了,蓝鑫在空间里存放了多个品种的西瓜种植。

    各个品种的种子都取出一些,种植了一百多亩西瓜。

    西瓜亩产量挺大的。

    蓝鑫和住在皇宫内的所有人一起吃,一起当饭吃,也吃不完一百多亩地的西瓜。

    翌日晚上,蓝鑫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臣子们,有酒有菜,但以吃瓜为主。

    吃饱喝足,大臣们还带走了一些皇帝赏赐的西瓜回家和家人分享。

    一时间,西瓜,成为了兴王府街头巷尾的热门词汇。

    西瓜大量上市后,蓝鑫吩咐拿出一部分推向市场,以每公斤十文的高价出售。

    售价是蓝鑫定的,他觉得价格高一点更好,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提高关注度。

    明年,蓝鑫会鼓励农民种植西瓜等各种农作物。

    如果新农作物的关注度高,农民觉得种植新农作物的收益高,蓝鑫不需要用行政强迫手段,只要让农民得到种植,斌获得相关种植技术,稍稍推广,农民就会抢着种植。

    在兴王府,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西瓜,更别说吃过了,不少人都愿意掏钱花上百文买个西瓜和家人一起尝鲜。

    一些人觉得西瓜卖的这么贵,种植西瓜肯定能赚钱,买到成熟度高的西瓜,切开后,看到成熟饱满的西瓜种子,自然会动了留下种子,来年种植,靠卖瓜赚钱的念头。

    蓝鑫还未主动推广西瓜的种植,第二年,兴王府的西瓜价格就暴跌了,远比米价便宜,尽管如此,种植技术高的瓜农,西瓜亩产量挺大的,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

    十月十日,秋天。

    蓝鑫带着数十位臣子来到皇庄,一起采挖红薯。

    蓝鑫和臣子们一起采挖示范园里的红薯,花了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就将地里的红薯都挖出来了。

    示范园,形状为二十五米宽,四十米长的正方形,整好1.5公亩。

    为了高产,示范园的地里施了很多农家肥,正因为如此,产量特别高。

    除了示范园,另外三百亩红薯地施肥也很足。

    众位看到大量红薯被挖出来,堆积如山,脸上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称重,花了不少时间。

    一点五公亩的示范园,产出整整五千四百公斤红薯,平均每亩三千六百公斤。

    得知示范园的具体产量后,臣子们脸上都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红薯如此高产,大明的百姓不再饿肚子了。”

    “真不愧来自仙界的粮食。”

    臣子们纷纷议论高产粮食红薯。

    中午,蓝鑫和臣子们一起吃红薯,有煮的,也有烤的。

    相比之下,烤的香气更足,味道也更好。

    蓝鑫笑着问道:“众位爱卿,这红薯味道如何啊?”

    “好吃!”

    “太好吃了。”

    “甜,甜如蜜。”

    “香,入口绵软,很适合老人吃。”

    “陛下英明,红薯产量如此之高,将来,大明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了。”

    “不饿肚子不算什么,将来,朕要让大明的子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隔三差五能够吃上肉。”蓝鑫自信满满地微笑道。

    丞相钟允章问道:“陛下,这红薯能存放多久?”

    “来年春天。到了春天,天气变暖,红薯容易发芽,发芽了,就不好吃了。相比稻谷,红薯的存放时间太短了,存放时间段,这是红薯的缺点,而产量大,而且山上的荒地也适合种植,这是优点。”

    钟允章说道:“红薯产量如此之高,就算只能保存两三个月,也能让很多百姓填饱肚子。”

    “这红薯有很多吃法,红薯煮熟了,切成条形状,晒干了,存放在干燥的坛子里,有太阳的时候,经常拿出来晾晒,存放一两年不成问题。还有,红薯可以制成淀粉,红薯淀粉可以做菜吃。红薯粉条,朕在仙界吃过,味道不错。过几日,朕请众位爱卿吃猪肉炖红薯粉条。”

    三天后,蓝鑫上朝时,钟允章说:“陛下,三百公亩的红薯都已经采挖完毕,收仓入库了,总共四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二公斤。”

    “每亩产量超过一千五百公斤,今年,种薯少了一些,薯苗栽种的稀疏了一些,明年加大种植密度,产量肯定会给更高的。”

    蓝鑫停顿一下,继续说,“今年,红薯少吃点,多留点种,明年可种两万亩地,大明帝国半数州县要种上红薯。明天秋天,各州县可拿红薯卖钱,贴补地方收入,每公斤红薯六文钱。再过几年,红薯的价格会比大米低很多。”

    蓝鑫计划明年在各州县的官田里栽种红薯,他免费提供薯种,不要钱,他相信经过他的大力推广,明年红薯收获后,就可以在大明境内广泛流传开来。

    蓝鑫经常关注米价,最近新米上市,米价下跌,在兴王府城内,大米每公斤零售价2文钱左右,每市斤才1文钱。

    在古代,太平盛世,粮价才会便宜。

    除了红薯,蓝鑫还从现代携带了不少可以自留种的高产稻种。

    这些稻钟,除了高产,还有耐寒和适应性强的优点。

    今年,皇庄的水田里栽种了后世培育的多个品种的水稻,产量远比占城稻的产量高,但和红薯相比差的太远。

    红薯,绝大部分人天天吃红薯会不习惯,而天天吃大米,北方人可能吃不习惯,南方人就是天天吃大米长大的。

    占城稻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和适应强的特点。

    蓝鑫重生之前,占城稻就在岭南地区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北宋皇帝宋仁宗当朝期间,大力推广占城稻,长江流域和淮水流域的粮食产量大增,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占城稻,由于原产地地区、真腊)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可自然生长。

    自然发展而出来的占城稻生长周期比较短。

    岭南地区是比较早的种植占城稻的地方,由于光热条件较好,早种的话,通过施肥等手段,能够加快占城稻的生长,故而能够在岭南地区种植两季。

    在占城稻以前,南方地区的水稻,不管是在光热稍低江淮地区,还是在光热水充足的岭南地区,都只能一年一收。

    水稻产量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春种之后久旱无雨,或者发生洪涝灾害,那么一年的收成便就打了水漂。

    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成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一旦天灾发生,农民颗粒无收。

    填不饱肚子的灾民,就会不顾一切的冲破束缚,逃往没有发生灾难的地方。

    大量的难民涌入,将给地方治安带来极大的威胁。

    后来,在长江流域的推广,使得光热条件不如岭南的长江流域,也能够一年两熟,这就离不开后天对占城稻的不断培育。

    中还记载有占城稻的两个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南方虽然较之北方水分充足,但在一年四季中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有时久旱无雨,又有时大雨成灾,这为水稻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条件。

    雨水丰沛时,只要不发生洪涝,尚且可以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将多余的水引走储存。但是一旦发生旱灾,河湖乏水,这时水稻必然受到极大的打击。

    而占城稻的优势,耐旱便体现出了出来,能够抵挡住一段时间的旱情,在下雨过后仍然能够有些许收成,占城稻能够给农民更多的安全感。一年两熟能够上交更多的粮食,因而被宋朝政府大力推广。

    相比水稻,蓝鑫更重视红薯,重生之后,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持续实施鼓励多生育的政策,根本不用担心人口过度,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死了很多人,人口大幅下跌。

    唐朝灭亡后,战争还未停止,人口继续减少。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59年,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万。

    相比后世的十四亿多的人口,现在的中华大地上的人口真的很少。

    “将来,大明一统中原,境内再无战事,需要爆人口,推出一系列的鼓励生育政策,可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太差了,就算百姓们都愿意多生孩子,很多婴儿出生之前,未成年,就挂掉了,还有,人均寿命太短了。

    除了红薯,蓝鑫在储物空间里存储了不少玉米种子。

    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温暖,且湿度大,阴雨天气多,而玉米不耐水涝,因此相比起来,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玉米。

    储物空间里的玉米种子大部分是适合北方地区种植的,蓝鑫不可能资敌,现在自然不会把这样的玉米种子运到北方种植。

    “我怎么有种玩游戏的感觉?”

    “游戏人间,也挺有趣的。”

    “不管如何,我都要让自己过得舒坦!”

    丰收,大丰收。

    老天爷很给面子,这一年,大明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粮食丰产。

    蓝鑫手里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不差钱,他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给农民免掉了各种税赋。

    百姓们,大部分百姓都很感谢天帝之子大明皇帝——德仁。

    蓝鑫重生九个多月了,他是天帝之子的“事情”已经传遍大明境内绝大部分地区了。

    在大明境内,少部分地方还有山贼,也有一些离群索居的小村落。

    ……

    十月二十日。

    大明皇家银行的总经理方秉承向蓝鑫汇报银行第三季度的经营情况。

    蓝鑫好奇道:“上个季度,大明银圆兑换了二十三万多枚,怎么会这么多啊?”

    方秉承回答道:“大明银圆是仙界制造的银圆,此消息在大明广为流传,大明国内的商人,以及国外来大明经商的商客,都喜欢收藏大明银圆,一些番商认为大明银圆能带来好运。”

    “难怪!”蓝鑫淡淡一笑,“以后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过几日,朕去一趟皇家银行总部,拿些仙界的金币出来。”

    蓝鑫不仅在空间里存放了机制银币,还存放了大量机制金币。

    金币面值20圆,重36克,纯度九成,含金量32.4克。

    大明金币发行之前,大明境内,黄金白银价比7:1左右。

    以7:1的比例兑换,32.4克黄金可以兑换226.8克白银。

    面值壹元的大明银圆含银量24.3克,32.4克黄金价值不足10圆。

    以银价格计算,大明金币溢价了,含金量32.4克的金币不值20枚银圆的含银量。

    尽管如此,蓝鑫相信皇家银行开展金币兑换业务,肯定能吸引不少富商来兑换。

    事实就是如此。

    11月1日,大明皇家银行开展大明金币的兑换业务。

    此消息传开后,很多大商家派人来银行门店排队兑换金币。

    聪明的商人,发现金币溢价的问题,心里想着可能在仙界,金银价比更高,特意储备了一些黄金。

    相比白银,蓝鑫在随身储物空间存储的黄金更多一些。

    在白银不贬值的情况下,黄金升值了,蓝鑫存放在随身储物空间里的金币和黄金购买力会大增。

    蓝鑫计划将来大明帝国实行金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白银的价格比率为15:1。

    考虑到将来要抬高黄金的价格,蓝鑫特意要求皇家银行多多储备黄金,但他并没有刻意大量储备黄金,只要大明国越来越强大,他赚钱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蓝鑫一直觉得钱流动起来才算钱,不管黄金还是白银当作收藏品存放起来,这样的金银就不是钱了,将银圆和金币兑换出去,他得到了大量的“劣币”。

    这些劣币,没有在蓝鑫手里焐热,就被他以壮大大明国国力的目的花出去了。

    皇家花钱雇人开荒,花钱雇人修路,花钱雇人修建码头,花钱雇人造船,花钱雇人造房。

    另外,蓝鑫鼓励百姓生育,不是口头上鼓励,只要是大明元年元旦之后出生的婴儿,年满一周岁就可以得到来自皇室的三圆的赏赐。

第6章 第一场拍卖,白砂糖冰糖

    明昊元年,12月1日。

    蓝鑫创建的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第一场拍卖会。

    拍品一共二十八件,蓝鑫提供了其中十五件拍品,另外十三件拍品是从外面征集来的。

    “各位来宾,大家好,佳士得拍卖行首次拍卖会就要开始了,拍卖规则,我就不多介绍了,告示上写的很清楚,如果没有看过告示的,现在可以去那里看。”

    拍卖师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告示,“第一件拍品是有德仁皇上提供的的一把宝剑,无底价起拍,现在开始拍卖,请叫价,每次加价不得低于百分之十。”

    “一千圆。”

    “一千五百圆。”

    “两千百圆。”

    “两千两百圆。”一个波斯商人高举拍卖牌高喊道。

    “两千两百圆,现在有人出价两千两百圆,有人加价吗?”拍卖师环视众人,“德仁陛下提供的宝刀无比锋利,造型优美,来自仙界,价值连城,可以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人。”

    “三千圆。”一个阿拉伯商人举起了拍卖牌。

    “四千圆。”波斯商人再次出价。

    “四千八百圆。”阿拉伯商人再次出价。

    “五千四百圆。”波斯商人出价。

    “六千圆。”阿拉伯商人出价。

    波斯商人盯着阿拉伯商人看了几眼,无奈的摇摇头,价格太高了,他出不起更高的价了。

    最终,蓝鑫提供的宝剑以惊人的六千圆的天价成交了。

    这把宝剑是蓝鑫私人订制的,剑柄和剑鞘上镶嵌了一些人造宝石,花费不足300克黄金。

    蓝鑫从现代带过来的机制金币,含金量32.4克,价值300克黄金的宝剑不值10枚金币,也就是不值两百圆。

    现在以六千圆的价格成交,蓝鑫并不觉得成交价很高,毕竟剑柄和剑鞘上面镶嵌的人造宝石,价值不菲。

    在蓝鑫眼里,这个时空的人造宝石制造技术出现之前,这把宝剑价值在一万圆以上,得知宝剑以六千圆的价格被阿拉伯商人买走了,觉得对方赚到了。

    事实也是如此,阿拉伯商人把宝剑带到中东地区,卖给了一位富裕的酋长,以金价计算,获得了两倍多的利润。

    第二件拍品,也是蓝鑫提供的,皇家印书馆活字印刷版的,上面印有“德仁御赏”,上面还有蓝鑫亲笔写的二十多个字。

    经过几轮竞拍,最终以六百圆的价格成交。

    蓝鑫提供的十五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四千六百圆,而他人提供的十三件拍品总成交价一千二百四十六圆,二十八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五千八百四十六圆。

    拍卖行同时向卖家和买家收取佣金,举办这次拍卖会,佳士得拍卖行赚一成的利润,利润不是一般的丰厚。

    第一次拍卖,就获得了成功,无一件拍品流拍,买家都如期付款了。

    虽然总成交额很高,但蓝鑫并没有觉得意外,毕竟他提供的拍品件件都值得珍藏,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从此之后,佳士得每个月至少会举办一次拍卖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加,不断为皇室赚钱。

    ……

    眨眼间,蓝鑫穿越重生到五代十国,过去一年时间了。

    明昊二年,元月二十二日。

    在早朝上,户部尚书向蓝鑫禀报大明帝国明昊元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

    相比上一年的南汉国,大明帝国去年财政收入仅仅上涨了百分之三,而财政支出整整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

    对此,蓝鑫并不觉得意外。

    刚开始,蓝鑫要求减免各种赋税,朝中大臣本以为税收会暴跌的,没成想,蓝鑫凭借一己之力,居然能增加财政收入。

    巴掌大的玻璃镜零售价1000圆,价格实在太贵了,一般人根本买不起,但他国皇帝,以及大富商,还是能够消费得起的,皇家珍宝阁开店至明昊元年年末,总共卖出两百多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收入超过20万圆。

    通过出售珍珠项链,以及其他珍珠首饰,珍宝阁开业十个月,收入也超过了30万圆。

    镶嵌着人造红宝石或者人造蓝宝石的的白银戒指得到消费者的追捧,十个月时间,卖掉了1万多枚,收入超过50万圆,大部分是被外商买走了,出口到国外。

    除了这三种产品,珍宝阁还出售其他商品,各项收入加起来,数目惊人。

    不管卖什么,八成收入归皇室所有,两成收入算户部的税收。

    如果没有来自珍宝阁的税收,大明帝国的税收至少要下跌百分之八十以上,毕竟蓝鑫减免了很多税。

    至于财政支出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蓝鑫觉得挺合理的,大搞基础工程建设,还有增加大明帝国公务员的薪水等等,财政支出暴增,是政策的。

    入不敷出,蓝鑫通过皇家银行把钱借给户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尽管是免息的,但本金是一定要还的,如果户部尚书不按照约定还钱,蓝鑫这个皇帝肯定会让不开眼的户部尚书滚蛋。

    其实,蓝鑫根本就没有想过户部长时间都还不上钱的问题。

    得知上一年度的的财政收入情况后,蓝鑫微笑道:“明年,税收会翻倍,开支也要翻倍。”

    “陛下,开支翻倍,旧账未还,又借新债?”户部尚书问道。

    “是的,皇家银行有很多存款需要借出去。”

    “将来如何还陛下的钱?”户部尚书一脸为难的表情。

    “朕这个债主都没有意见,你操这个心干什么啊?”蓝鑫爽朗一笑,“将来,大明帝国的税收肯定会大幅增长的,爱卿无需担心。”

    下朝后,蓝鑫再次想到再过一年时间,赵匡胤就要黄袍加身了。

    “赵匡胤登基之前,朕就要不对外动武了,明年明昊三年,朕向南用兵,出兵吴国。不能硬对硬,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要使用计策,就算多花一些金银,也要降低大明将士的伤亡率……”

    ……

    多年以后,大明境内的很多百姓依旧牢牢记着明昊元年发生的变化。

    税少了,有些家庭没有纳税,徭役没了,盐价便宜了,可以赚钱养家的活计多了,多生孩子不需要缴税,还能得到皇上的赏赐。

    短短一年时间,大明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带来的,感谢德仁皇帝!

    ……

    明昊二年,2月1日。

    蓝鑫出席皇家小学首次开学典礼活动。

    除了皇家小学,这一天,兴王府还有两所小学首次开学。

    同一天,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派出亲信出使大明帝国。

    留从效出生于公元906年,字元范,五代十国时期割据闽南地区的军阀。

    留从效,出自寒门,年轻时为本城衙兵,后升任泉州散指挥使。在闽国灭亡前后的福建动乱中,相继夺取泉、漳二州,被南唐封为清源军节度使,累加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等,进爵晋江王。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割据一方。

    留从效在统治闽南的十余年内,采取息兵安民、保守疆土的政策。他重视文教,积极发展农业,又在泉州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发展海运。

    此外,留从效灵活周旋于中原王朝及南唐之间,使泉、漳二州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

    ……

    早在三个多月前,蓝鑫就派出密使送了一份重礼给留从效,希望对方能够归降大明帝国。

    蓝鑫是天帝之子,梦游仙界,从仙界带回了很多宝物,这些事情早就传到清源了,留从效知道这些事情,特别关注大明帝国的变化。

    手表,玻璃镜,拍立得相机等等,留从效见到这些礼物,惊为天物,考虑到自己年龄不小了,而自己无亲子,只有其兄从愿过继之子,且继子年幼。

    “如果清源归附大明帝国,泉、漳二州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我留某人放下手中的权力,当一个富家翁也挺好的。”

    蓝鑫亲自和留从效的亲信商谈清源军纳地归降条件。

    “清源军归附大明帝国,明昊三年,四年,五年,这三年,泉、漳二州境内所有百姓的田税、户税与丁税都免了,商税依旧要征收,三年内,商税的税率不会增加。”

    种花家两千年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

    蓝鑫主动提出减免泉、漳二州税赋,这让留从效的亲信看到他的诚意。

    ……

    2月2日,谈妥清源军归降条件了。

    当天晚上,李暖产下一子,蓝鑫给长子取名仁和。

    好事成双。

    两天后,蓝鑫派出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乘船往泉州,接管泉、漳二州的军政大权。

    ……

    虽然之前南唐没有实际统治泉、漳二州,但清源军名义上隶属南唐。

    蓝鑫暂时还不想和南唐打仗,所以,并没有可以把清源军归降的事宣扬出去。

    显然,这事情不可能瞒住,过了不到一个月,南唐皇帝李璟就知道此事了。

    李璟,大名鼎鼎南唐李后主李煜的父亲。

    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

    李璟也算是一个能人,在位时,南唐疆土不断扩大。

    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江宁府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几个月后,又迁都回到江宁府。

    瞎折腾。

    明昊二年,既公元560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再过一年多时间,李璟就要挂掉了。

    此时,赵匡胤已经黄袍加身,面对威风凛凛的赵宋,南唐无力向大明帝国挑起战事,只能吃哑巴亏了。

    ……

    明昊二年,三月初。

    大明帝国天子创建的太古糖厂生产的白砂糖和冰糖上市了。

    因为产量有限,只有少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大部分被蓝鑫赏赐给了朝中的大臣。

    白砂糖和冰糖上市,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毕竟之前没有人见过这种东西。

    种花家拥有悠久的制糖业历史,古人用甘蔗榨糖,很长时间,古人都没有吃到后人经常吃的白砂糖,因为,甘蔗榨汁制成糖,糖是黑色的,为了让黑色的糖变白,变得好看,古人付出了很多尝试。

    明代,明宋应星的第六卷篇详细叙述利用糖膏自身重力来分离糖蜜,取得砂糖。造白糖的方法:

    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

    季羡林在所着说: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据说,黄泥水淋糖法始于元代,相传在福建南安有一位姓黄的商人,是开小糖坊的,有一天,糖坊的墙倒塌了,墙中的黄泥压盖在他所制的黑糖上面,在清除黄泥时,他发现被黄泥覆盖过的黑糖变白了,于是他反复试验,证实了在黑糖上覆盖黄泥可以使黑糖变白,就用这个方法制造白糖。

    到了明朝,黄泥水淋糖法在国内流传开来,成为创造大量财富的硬核技术。

    欧洲人的制糖技术,本身就比亚洲晚得多。

    我们现在看着极其普遍的白糖,在当时更是奢侈品中的珍品。在当时的英国,白糖是医院里限量出售的“名贵药品”,能不能在病中吃口白糖,就是英国权贵的身份象征。

    而同时期的明朝,白糖却已经渐渐普及到家常用品。

    其实,黄泥水淋糖法出现之前,有人用其他办法制造白糖,就是成本太高了,而黄泥水淋糖法低成本的简单技术,辅以明朝“蔗车”等新型制糖装备,曾经昂贵稀少的白糖,就这样快速大量生产出来。

    因此,明朝的“白糖出口”生意,成了直追丝绸瓷器的火爆产业。

    “隆庆开关”后,明朝每年输往日本数万担白糖,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也靠向欧洲倒卖明朝白糖赚差价。

    绕开“中间商”的英国船队,崇祯年间起每年更是动辄数万担的进货量。

    在明朝已是“白菜价”的白糖,就这样风靡欧亚大陆,甚至“即远如不列颠三岛,亦有华糖踪迹”。白花花的糖,赚足西方世界白花花的银钱。

    ……

    蓝鑫希望大明帝国能靠出口白糖多赚几年的钱,所以,不仅禁止黄泥水淋糖法技术出口,甚至暂时不打算在国内公开这项技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这项技术在国内公开,外商想要获得这项技术就不是一件难事。

    甘蔗种植面积有限,白砂糖和冰糖的产量不高,如果价钱买低了,大家会抢着买,显然这样不划算

    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白砂糖和冰糖的售价不菲,虽然无法做到短期内售罄,但依旧有很多富商愿意购买这种商品,小部分自己享用,大部分运出境,卖给高端顾客。

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

    李暖喜欢吃冰糖,没事往嘴里含一块。

    蓝鑫多次将李暖吃冰糖,猜测自己不在的时候,对方吃的更多。

    “以后少吃点糖,吃多了没好处。”蓝鑫提醒道。

    李暖闻言一愣,慌张道:“冰糖有毒?”

    “无毒!”蓝鑫笑道,“吃糖太多会导致龋齿,人还没老,牙齿就掉光了。”

    “我没有用牙咬冰糖,怎么会导致龋齿?”李暖不解道。

    “呃——”蓝鑫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解释道,“人的口腔里有很多微生物,微小生物,你可以理解成极小极小的虫子,肉眼看不到的,人吃了糖之后,牙齿上会残留一些糖汁,口腔里的一些微生物喜欢吃糖汁,吃的过程中,会损坏牙齿,一次没关系,次数多了,如水滴石穿,牙齿就坏掉了。”

    “此事是陛下梦游仙界时,天上的神仙告诉陛下的?”

    “可以这么说。”蓝鑫微笑道。

    “真想和陛下一起梦游仙界。”

    “朕也想啊。虽然朕是天帝之子,没有天帝召唤,朕无法梦游仙界。”

    “臣妾这辈子能一睹天帝的圣颜,死也值了。”

    “傻瓜。你放心,只要你当一个好媳妇,百年之后,你肯定会见到天帝的。”

    “仙界都有哪些神仙?”

    “不可说。”

    蓝鑫不想瞎编,就此打住。

    “仙女美吗?”

    “不可说。”

    “肯定很美!”

    “呵呵!”蓝鑫笑了笑,没有接话茬。

    “陛下,臣妾要喝水水口。”

    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里取出一杯温开水给李暖。

    “谢陛下!”

    李暖含化口中的冰糖,漱了几次口,每次都把水吞进腹中。

    “想吃点什么?”

    “不吃了。”李暖站了起来,“陛下陪臣妾去花园走走。”

    “好的。最近几日天气好,你应该多走出屋,多晒晒太阳。”

    “臣妾知道了。”

    “以后别吃冰糖了。”

    “一颗也不能吃?”

    “呃——”蓝鑫见对方一脸委屈的表情,微笑道,“五天吃一颗。”

    “好,我挑最大的吃。”

    “冰糖好吃?”

    “好吃,甜甜的,不腻。”

    “过阵子,朕抽点时间,用冰糖给你做点甜食,绝对好吃。”

    “谢谢陛下!”

    ……

    春去秋来。

    蓝鑫穿越重生后的第二个秋季。

    依旧是丰收的季节。

    到了十月,蓝鑫陆续收到大明各地州县官员传来的好消息,红薯大丰收。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境内的红薯产量超过四千万公斤,这是确切的数据。

    漳泉二州归附后,大明人口增加了不少,但不足200万,平均每人二十多公斤,算不上特别多,但也不少了。

    红薯,产量高,味道好,可以当饭吃,虽然和稻谷相比,红薯更难保存,保质期有限,不能吃一年,但对于农民而言,红薯绝对是根治饥饿最好的食物。

    红薯收获后,各地州县将一部分红薯拿出来出售,收入归各地政府所有。

    红薯的美名传播到后蜀、后唐和大宋等国,虽然大明帝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红薯出口,但这阻止不了商人追求暴利的决心。

    蓝鑫早就考虑到走私红薯的人肯定少不了,其他国家的当权者肯定会想尽办法获得薯种,所以,他没有要求严惩走私红薯的犯人。

    走私红薯被抓的人,会下狱,劳动改造几年,如果肯出钱接受高额罚款,吃一个月的牢房,就能提前出狱。

    ……

    番商将产自现代的玻璃镜、珍珠、人造宝石等商品带到了亚欧非各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都卖出了高价,获得丰厚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更多的商人加入到对大明帝国的贸易中。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的奢侈品出口额大增,财政收入也大增,破235万圆,超出了蓝鑫之前制定增长一倍的目标。

    大明帝国实施仁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吸引了境外百姓全家迁徙到大明定居。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明昊二年年底,大明帝国境内的人口不超过220万。

    风调雨顺,加上百姓积极开荒种田,粮食丰产,为了避免粮贱伤农,皇室拿钱出来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稻谷,稳定了粮价。

    大米的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文左右的价格。

    220万人口,235万圆的岁入,平均每人纳税1圆多一点。

    以粮价计算,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很高了。

    事实上,大明帝国高达235万圆的岁入和普通农民的关系不大,工商税是主要税源,大部分农民都没有直接交税。

    清源军归降后,蓝鑫搞了一次大变革,不仅免除了清源军境内未来三年所有土地税,同时免除大明帝国境内其他地区明昊二年的土地税。

    种地不需要交粮,也不需要交税钱,甚至盐税缩减至十分之一,生活必需品的税率都没有增加,百姓的开支大大降低了。

    在粮食丰产的情况下,皇室以保护价收购粮食,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卖粮收入。

    另外,大明帝国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很多百姓提供了赚钱的途径。

    收入增加,开支减少,净资产增加,各项仁政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了,幸福感爆表。

    “天帝之子德仁皇帝真是有德有仁的好皇帝!”

    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

    大明帝国境内,绝大部分百姓心中,德仁皇帝是个好皇帝。

    ……

    明昊三年,公元561年。

    元月初,留从效从泉州乘船来到兴王府,朝见大明帝国的皇帝。

    去年,留从效归降大明帝国后,得到优待,授以泉州刺史,掌管泉州的军政大权,并得到丰厚金钱物质赏赐。

    银币一万枚,金币一千枚,玻璃镜三面,宝剑一柄,珍珠项链三条,人造宝石戒指十枚,皇家印书馆出版过的所有书籍,薯种千斤,花生种子百斤……

    从未种过红薯的农民,第一年种植,能难获得高产。

    蓝鑫特意让皇庄里擅长种植红薯的一个佃户携家带口移民到泉州,给留从效打工,帮助他种植红薯。

    千斤薯种,种了五十亩地,产量超过十万斤。

    亲眼目睹红薯的高产,留从效心里特别高兴,觉得盛世要来临了,庆幸自己归降了大明帝国,让泉、漳二州免受战事。

    蓝鑫给泉、漳二州的百姓免了土地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蓝鑫有想过让留从效来兴王府当京官,但考虑到留从效的根基在泉、漳二州,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特意让对方留在泉州为官。

    留从效主动上表,祈盼能够见到圣颜。

    既然留从效愿意来兴王府,蓝鑫自然不会拒绝。

    留从效来到兴王府当天,蓝鑫就把他招进皇宫,留他在宫中用膳,宰相钟允章作陪。

    吃饭时,留从效见到餐桌上摆着西瓜果盘,不解道:“陛下,这个时节怎么会有西瓜?”

    之前,留从效归降后,蓝鑫的赏赐中有西瓜种子。

    留从效见过西瓜,也吃过西瓜了。

    “留爱卿,看来你对朕还不够了解。”蓝鑫微微一笑,“朕拥有随身乾坤空间,你看仔细了……”

    蓝鑫心念一动,把手里拿着的筷子放入了随身空间,紧接着取出一盘荔枝放在餐桌上,说道:“乾坤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新鲜的水果放入空间,不会变坏。”

    “太神奇了!”留从效惊叹道,“陛下真不愧是天帝之子,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样的神器。”

    “这些荔枝拿去给留刺史品尝。”蓝鑫对站在一旁倒酒的宫女说道。

    “得令!”宫女应道。

    “谢陛下赏赐。”

    “留爱卿,你就不要和朕客气了,见到你身体健朗,朕高兴,保重身体,和朕一起见证盛世的来临。”蓝鑫举起酒杯,“来,钟丞相,一同共饮此杯。”

    酒宴结束后,钟允章和留从效一同离开皇宫。

    “留大人,恭喜。”

    “喜从何来。”

    “陛下很赏识留大人。”

    “微臣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诚惶诚恐,只求能够为大明国多出一份力。”

    “留大人可愿意留在兴王府?”

    留从效闻言愣了一下,盯着钟允章看了几眼,低声问道:“可是陛下的旨意?”

    “不,不,不……”钟允章笑着摆摆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睡觉了,明日再见。”

    得到蓝鑫的批准,留从效明日要参加早朝。

    留从效连着几天上朝,没有讲话,就站在一旁听着。

    1月10日。

    早朝散去,蓝鑫留下留从效一人。

    “留爱卿,你可愿意留在兴王府任官?”

    留从效没有犹豫,拱手施礼,答道:“微臣愿意。”

    “泉州的海外贸易搞的挺好的,市舶司的市舶使很适合你。”

    “微臣遵旨谢恩!”留从效跪下行大礼。

    蓝鑫连忙喊道:“留大人,快快请起,现在天气冷,别跪在地上。”

    ……

    隋朝之前,商业性海外贸易一般称“市舶”,进贡性质的海外贸易称“贡舶”。

    隋炀帝在洛阳定鼎门外设四方馆,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该馆隶属鸿胪寺,下面分设使者四人,其中南蛮使者主要负责南方地区对外交往,包括“市舶”“贡舶”在内的海外贸易名义上都由四方馆管理。

    不过,四方馆设置原则是“量事繁简,临时损益”,加之隋朝存续时间不长,所以海外贸易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把四方馆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海关。

    唐朝中期之前,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兴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

    在此背景下,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唐高宗显庆六年朝廷在广州设市舶使,总管海路方向的邦交和外贸,包括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为宫廷采购外国货物以及管理海外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等。

    在此之前,海外贸易实际上由各地方的行政官员兼管,新设的市舶使则由专官充任。

    市舶使设立后,唐朝政府虽然介入了海外贸易事务,但并没有把关税作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税收看待,设置市舶使的初衷更多是为皇家采购海外舶来的奇珍异品,所以市舶使在管理上多“拱手监临大略而已”,唐朝政府规定“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当时海外客商在广州的指定区域可“列肆而市”。

    五代十国期间,割据在东南的各政权大体也承袭了唐朝的做法,设立有博易务、榷货务、榷利院等机构,职权与市舶使一样,负责管理和发展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到宋朝。

    ……

    泉州是上州,泉州刺史,秩从三品。

    留从效成为市舶使之前,蓝鑫虽然重视海外贸易,也很重视市舶司,但市舶使一直由宦官担任,他没有提升市舶使的品秩。

    如今,蓝鑫赏识的留从效成为了市舶使,他这个皇帝提升市舶使的品秩至正三品。

    从三品,升至正三品,留从效的品秩提升了,算是升官了。

    留从效知道大明帝国的海外贸易很活跃,大明国主从仙界带回来的玻璃镜等物美名传播海外各国,很多海外番商为了获得这些宝物,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兴王府采购。

    对于新的工作,留从效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自己入土之前,能够为大明国主干一番事实,以报陛下对自己的赏识之恩。

    重生两年多时间,蓝鑫大力发展大明帝国的出口贸易,虽然随身储物空间里存着惊天财富,但他觉得单靠他卖这些产自现代的商品赚钱,大明的经济很难健康发展。

    重生之前,蓝鑫没少想到了古代,如何发展国力,特意在电脑里储备大量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其中包括提高瓷器生产率的技术。

    经过两年时间的大力扶持,兴王府的瓷器质量和产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明昊三年开始,瓷器成为大明帝国所有出口产品中单项出口额最高的。

    兴王府产的青花瓷在大宋首都开封府也成为了热销产品,售价超过大宋境内产的几种民瓷,官瓷除外。

    官瓷专供皇家使用的,不会流到市场上出售,没有价格,自然不好比较。

第8章 图谋南疆

    重生之前,蓝鑫特意花时间研究过种花家各个朝代中央组织机构。

    重生后,蓝鑫了解了大明帝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对大明的重要组织机构进行了一些改变,设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旗下设吏、礼、兵、户、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

    内阁设首辅一人,次辅一人,群辅五人。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管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另设和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市舶司,长官为市舶使。

    礼部,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内阁首辅为正一品,次辅为从一品,群辅为正二品,各部尚书为正二品,各部侍郎为正三品。

    在六部,主官为尚书,总管本部政务,侍郎为六部次官。

    六部各司的长官一般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户部市舶司长官为市舶使,秩正三品,算是高配,蓝鑫有意将来让留从效将来担任户部尚书。

    文官之首当属钟允章,他的正式官职名称是内阁首辅,皇帝和朝中大臣一般都称呼他为丞相。

    武官之首当属潘崇彻,内阁次辅兼兵部尚书。

    ……

    ……

    三月下旬,蓝鑫收到一个大好消息,他派出的死士,居然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杀死了吴朝国主吴昌文,准确的说吴昌文被挟持时,被手底下的将军射杀的。

    “好,好,好!”

    蓝鑫相信凭借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灭掉吴朝并不是一件难事,但他不希望在南面的战场投入太多兵力,更不希望造成太大的伤亡。

    考虑再三后,蓝鑫找了几个死士当刺客,给了两把手枪和几个手雷弹。

    为了提高成功率,蓝鑫亲自训练刺客。

    刺客以大明帝国使者的身份前往吴朝。

    得知大明皇帝要和吴朝建交,在边界设立榷场,互通有无,并送上了厚礼,其中一些礼物是大明皇帝梦游仙界带回来的仙器,吴朝国主吴昌文特别的高兴。

    在吴朝大殿上,伪装成使者的刺客拿出手表,称这是来自仙界的计时器。

    吴昌文主动让使者靠近自己,为自己详细介绍手表。

    使者靠近吴昌文后,拿出手枪,勒住吴昌文的脖子,枪头顶住吴昌文的脑袋。

    一位枪手拿出手枪,啪啪啪几枪,射杀了吴朝几位大臣。

    另外一个同伴,投了一个手雷弹。

    轰!

    手雷弹爆炸,炸伤了十几个人。

    面对大明使者的雷霆手段,吴朝的国主,以及大臣们都懵了。

    三位使者挟持吴昌文,乘坐马车出宫。

    吴朝将士尾随,但没有找到机会攻击。

    吴昌文被挟持到大明帝国的快船上。

    吴朝人也登上其他的船,继续跟随。

    眼看大明的船越开越快,吴朝的弓箭手射杀了吴昌文。

    吴昌文被“自家人”射杀,这里面有没有阴谋,蓝鑫没兴趣深究,对他而言,吴昌文被杀,他派出的杀死全身而退,这对他是一个特大好消息。

    吴昌文死后,吴朝陷入动乱。

    蓝鑫的目的达到了,但他并不急着派兵攻打吴朝,想让吴朝乱一阵,消耗吴朝的国力,之后,再派兵攻打。

    ……

    早在二十一年前,公元930年,南汉国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

    931年,爱州守将杨廷艺驱逐了南汉军队,进占交州,自称静海节度使,南汉皇帝刘岩出兵援救不果,只好承认杨廷艺为交州节度使。

    937年,杨廷艺为交州牙将矫公羡所杀,第二年,杨廷艺的女婿部将吴权又从爱州起兵讨伐矫公羡,公羡遂向南汉求援。

    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

    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

    刘龑自己则屯兵海门,为刘弘操的后应。

    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龑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进入白藤江。

    未及南汉军至,吴权已杀矫公羡并先占据交州自立为节度使。

    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吴权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

    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

    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

    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

    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

    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

    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

    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

    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

    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龑恸哭,率残部回国。

    吴权击败南汉军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

    称:“吴权设官职,制朝仪,定服色”,并整顿国内政治,欲为长久之业。史称吴朝。当时吴权所辖的地区“只是北部的中游和平原地区,以及清化—义安的中游和平原地区”。

    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正式从中国独立。

    吴朝是五代十国时期,由吴权建立的安南地方割据政权,越南的朝代之一。因未定国号,所以史称为吴朝。

    吴权,于945年过世,在位共七年。

    在此之前,吴权遗命杨后的兄弟杨三哥辅助其子。

    其后,杨三哥篡位自封杨平王,控制吴权次子吴昌文等人,长子吴昌岌则出逃到茶乡的范令公。

    杨三哥派遣指挥使杨吉利及杜景硕追捕昌岌,往来数次,但范令公却将吴昌岌隐藏到山林间,结果还是不获而回。

    950年,太平、唐阮二村发生叛乱,杨三哥派遣吴权次子吴昌文、杨吉利、杜景硕领兵征讨。途中,吴昌文发起兵变,杜景硕等加以支持。结果,吴昌文得胜,成为吴朝新君王。

    据提到,“自三哥篡立,土豪竞起,昌文复国,政尚姑息,不能相一。”

    纵然吴昌文成为国君,但其管治威信低落,朝廷及地方都充满矛盾和冲突。吴昌文与兄长吴昌岌一同称王,共理国事,但因吴昌岌“擅作威柄”,所以二王之间出现裂痕。

    951年,华闾洞的丁部领“以山溪险固,不修臣职”,昌文、昌岌二王虽曾一同征讨,但也未能剿灭,只把丁部领之子丁琏带回作人质。

    洮江郡人周泰“倔强不服”,吴昌文亲自将之消灭,昌文亦因此而“狃胜而骄”。

    954年,吴昌岌去世。

    ……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因为蓝鑫的出生而改变,吴昌文最后一次征战,是965年亲征太平、唐阮二村,战况惨烈,“才入境,止船上战,为伏弩所中,薨。”

    吴昌文死后,吴朝继续陷于动乱状态。

    吴昌文战死后,吴氏王室的威声,更加低落,他的侄儿吴昌炽也仅能以“吴使君”的名义割据一方。

    简述了当时乱局:

    “南晋亡。群雄竞起,各据郡邑自守。吴昌炽据平桥、矫公罕据峰州,阮宽据三带、吴日庆据唐林,杜景硕据杜洞江、李圭据超类、阮守捷据仙游、吕唐据细江、阮超据西扶烈、矫顺据回湖、范白虎据藤州、陈览据布海口,号十二使君。”

    这些使君各据地盘,在一段时间内,是“海内无主,十二使君争长,莫能相统”。

    ……

    ……

    十月份,红薯丰收。

    去年收获的红薯当薯种出售,每公斤六文钱,全部售罄,各州县无留存。

    据不完全统计,明昊三年,大明帝国境内红薯产量超过8亿公斤,而大明的人口两百万左右,人均高达400公斤。

    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红薯成熟采挖之前,蓝鑫就主动派出使臣和武平节度使周行逢联系,达成口头协议,大明帝国向武平出口红薯,每公斤红薯卖4枚明昊通宝,每公斤四文钱,较武平境内的米价稍微贵一些。

    在大明,明昊通宝面值一文钱,而在武平境内,铅钱和铁钱广为流行,如果武平方面想要用铅钱和铁钱购买红薯,只能按照铅铁两种金属的重量计价,显然,武平方面是不会接受的,毕竟铸造铅钱和铁钱需要成本的。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大明方面做出了一些退让,允许武平方面拿茶叶等地方特产交换。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持续两个多月的运输,两千万公斤的红薯运到武平境内,获得价值八万贯的收入。

    红薯的总产量太高了,明眼人都知道,如果大明境内的百姓天天吃红薯,一年时间也能吃完,但不可能吃一年时间,更不可能只吃红薯。

    出口武平的红薯的收购价是1.5文公斤,比大米的批发价低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除去运费,出口红薯这笔生意赚了不到2万贯的利润。

    在大明境内,红薯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缩小,物以稀为贵,相比之前几年,稻米的价格稍微上涨了一些。

    在蓝鑫的要求下,大明境内各州县官员向百姓推广制作红薯淀粉,以及红薯粉条的方法。

    一些商人发现,收购红薯,制作红薯淀粉和红薯粉条,能够获得不错的利润。

    有利可图,那就做呗。

    一时间,红薯的加工产业搞活了,这对于稳定农民种植红薯面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若是今年红薯卖不上价钱,种植户自己家吃红薯不完,红薯只能等烂了扔掉,那来年肯定有很大比例的农民不远再种红薯。

    种花家人是一个善于学习发明的民族,不知何时,制作鱼丸时加入一些红薯淀粉的方法在大明境内流转开来,红薯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第9章 天然的奢侈品

    十二月,蓝鑫抱着练兵的态度,派出一万五千人的队伍攻打吴朝。

    步枪、火炮,炸药等利器相助,大明帝国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捷报频频传回兴王府。

    虽然之前大明的特使害死了吴朝国主吴昌文,但见过大明特色用手枪杀人和手榴弹杀人的吴朝大臣们,吓破了胆,根本没有人提出对大明进行报复,甚至没有胆子明着迫害吴朝境内经商的大明商人。

    大明的商人去吴朝经商,只要照章纳税,明面上依旧是受欢迎的。

    至于私底下,和以前一样,大明商人在国外经商,被劫被杀的情况依旧存在。

    利润太丰厚了,依旧有很多拥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出海经商。

    ……

    明昊四年,一月下旬。

    蓝鑫看到了大明帝国过去一年的财政收支数据。

    财政收入,326万圆;

    财政支出,388万圆;

    财政支未平衡,赤字62万圆。

    明昊二年,大明户部欠大明银行的钱,大明三年都已经还清了,此项还款算在当年的财政支出中,而大明三年财政赤字62万圆,这部分开支都来自皇家银行的借款。

    考虑到明昊四年要对外用兵,军费会大涨,蓝鑫估计这一年的财政赤字会更惊人。

    对此,蓝鑫一点也不心急。

    蓝鑫相信将来大明一统中原后,通过建新城、建新港口,卖地卖房子,搞活房地产,还有,人心稳定后,可以大搞矿产开采,大搞冶炼业,户部肯定会把欠款还清的。

    相比户部,代表皇家的内府收入更高,高出两倍多,足足880万圆。

    皇家做生意,也是要纳税的,而且不会少纳,只会多纳。

    包括纳税在内的支出,总共850万圆。

    明面上,内府净收入30万圆,而内府的净资产增加远不止这个数。

    相比产自人工养殖的珍珠,蓝鑫更喜欢古代产的合浦珍珠。

    如果蓝鑫没有穿越重生,南汉末代皇帝刘继兴对珍珠很痴迷,以珍珠装饰宫殿,极尽奢侈,为了获得更多的珍珠,在合浦置媚川都,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强逼珠民采珠不择手段,珠民采珠时,将石头系在珠民的脚上,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无数。

    虽然蓝鑫不愿意在采珠之事上耗费太多人力物力财力,但他还是开设皇家合买珍珠机构,在合浦等地设点收购。

    百姓下海采到的珍珠只能卖给皇家,不能私下贩卖。

    皇家收购海珍珠的价格定的不低,对于一些渔民而言,下海采珠也算不错的营生,过去几年,皇室共花费五万圆采购海珍珠,相比皇家珍宝阁出售的人工养殖的珍珠的收入,这点支出根本不算什么。

    在现代,珍珠养殖,可以进行规模化操作,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蚌每个能长二三十颗左右的珍珠,只要养殖时间足够,绝大部分珍珠的尺寸大小有保证,虽然大部分珍珠有瑕疵,但基数大,挑选出正圆大小一致的珍珠并不是难事。

    而在古代,珠民下海采珠,且不说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命随时都可能不保,下海把珍珠蚌采上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不能保证每个珍珠蚌里面都有珍珠,就算有珍珠,通常都是小如粟米,只能充作药用,就算珍珠个头大,形状也可能不好看,采摘一千个珍珠蚌,可能也无法得到一颗尺寸较大的走盘珠。

    在一般人的眼里,皇家珍宝阁里出售的珍珠,可能色泽上比不上合浦等地的海珍珠,但尺寸完胜,而且形状上更圆,整串珍珠项链上的所有珍珠看上去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在其他地方可见不到这样的珍珠项链,虽然售价很贵,考虑此珍珠到来自仙界的因素,卖出天价,也是合理的。

    蓝鑫有想过,将来,可能自己还会重生知道现代,如果自己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储备一些上档次的海珍珠,也是一件好事。

    犀角,象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蓝鑫知道,也深以为然。

    但是,蓝鑫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现在是公元十世纪,地球人口不足三亿,可能不足两亿,犀牛和大象很常见,在非洲,大象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如果他现在说为了保护犀牛大象而禁止犀角和象牙的买卖,大部分人都会说他有病。

    进口的沉香,蓝鑫挺喜欢的,相比现代的沉香,以金价计算,这个时代的沉香更便宜,质量也更好。

    除了采买珍珠、犀角、象牙、香料等奢侈品,皇室投资盖了很多房子,有仓库,有商铺,也有廉租房,这些投资都转化成了固定资产,不亏。

    另外,皇室花钱雇人开荒,增加了皇庄农田的面积。

    其实,蓝鑫在储物空间里储备了足够多的金银,他不缺钱,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从储物空间里拿出大量的金银,乱花钱的话,肯定会造成物价失衡,对大明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

    盖房子,开荒,等等,虽然能够获得收益,但蓝鑫对这些收益真看不上眼,他就是觉得为境内的子民多创造一些就业的岗位,增加子民的收入,增加社会总财富,增强国力,这是有利于多方的好事。

    ……

    明昊四年,四月底。

    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大明军稳扎稳打,收复了静海军原辖所有地域。

    吴朝灭亡。

    其实,这场战,敌我双方伤亡人数都不多。

    长枪可以远距离击杀,两阵对垒,或者攻打城池,放上几枪就能杀掉敌军的头头脑脑。

    大明优待降俘。

    吴朝的将领得知投降后有各种优待,他们都不傻,心里很清楚,自己不投降,面对大明这样的强敌,手下的牙将可要杀自己的头纳投名状了。

    当然,也有宁死不屈的,最终的结果是灭亡。

    为了活命,为了得到优待,吴朝很多将领都投降了。

    为了打这场战,大明帝国付出了三百多位将士的伤亡。

    伤多,亡少,真正被敌人杀死的将士不足三十人。

    重生之初,蓝鑫就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在军中培训医护兵,出征之前,准备了充足的止血散和金疮药,另外,他还拿出了一些产自未来珍贵无比的青霉素给随军医官。

    因为有了青霉素,受伤不重的将士都得到了很好的医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若是没有青霉素,多死上百位将士是正常的。

    在蓝鑫眼里,青霉素价值同体积的黄金,但他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将士们为他这个国主出生入死,受伤了,他多花点钱给将士治病,这是应当应分的。

    吴朝的将士伤亡人数加起来不足三千,不少人是因投降后,抢夺百姓的财物被杀的。

    杯酒释兵权,好办法,自然要学。

    蓝鑫有钱,他暂时不准备在静海军境内征税,愿意投钱贴补静海军的发展。

    吴朝将领投降后,只要安分的,就会得到丰厚的赏赐,投降前许诺的条件,不会改变,但要求这些将领卸下军权,安心当一个富家翁。

    给出兵静海军的将士发饷,给伤亡的将士发抚恤,还有赏赐投降的敌军将士,还有其他各种消耗,为了打这场战,大明帝国耗费了26万圆,户部拨的款,户部花钱速度比收税的速度快,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只能不断从大明皇家银行借钱,

    截止四月底,大明户部欠大明皇家银行贷款额超过一百万圆大关。

    蓝鑫希望静海军能够成为大明帝国稳定的大后方,发兵静海军之前,他就要求随军出行的文官,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要推行惠民政策,想尽办法尽快恢复当地的民生经济。

    高产的种薯随出征将士进入静海军,当年,就有三万多亩地种上了红薯。

    再过一年,只要没有人祸,就算有大天灾,静海军境内也不会出现大范围闹饥荒的情况。

    为了静海军的长治久安,蓝鑫鼓励岭南的百姓移民静海军,赐路费,赐土地,甚至赐购买农具的费用,并为移民建新房开了方便之门。

    同时,蓝鑫要求静海军各州县官员组织境内的一些大族举族迁移到海南等地生活。

    另外,蓝鑫鼓励不同族的子民通婚。

    通过民族融合的办法,蓝鑫相信时间久了,只要他这个国主,对境内的子民一视同仁,静海军大部分百姓都不会想着搞独立了。

    当然了,蓝鑫没有想过一位当好人,总想着闹独立的异族,他是不会手软的,杀了便是。

    ……

    明昊四年,八月下旬的一个晚上。

    蓝鑫独自一人书房里,用笔记本电脑查阅资料。

    “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周行逢就要去世了,张文表兴兵作乱,大好时机啊。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大明帝国的家底够厚的了,没有必要再低调下去了,可以开展版图了。”

    重生之前,蓝鑫就想过公元962年秋天,发兵武平境内。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蓝鑫才会主动和武平节度使周行逢联系,把红薯出口到武平。

    两千万公斤薯种,如果有九成栽种到地里,就算种植技术不够,产量超过四亿公斤,真不是难事。

    相比大明,武平的人口稍微少一些,平均每人不到两百公斤的红薯,一定程度上帮助武平百姓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

    唐朝末年,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割据武平。

    开平元年,后梁建立,马殷被梁帝朱温封为楚王;后唐时正式开府建国,以潭州为都,号长沙府,史称南楚或马楚。

    马殷统治时期,南楚保境安民,依靠农桑纺织和茶叶种植,经济快速发展。

    可惜马殷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统治权连年内战,南唐皇帝李璟乘机发兵,于保大九年灭掉南楚,吞并武平。

    但好景不长,李璟用人不明,导致武平政治混乱,人心不附,再度爆发兵变。

    马氏旧将收复故土,几经厮杀,武人周行逢脱颖而出,稳住了武平局势,建立起周氏政权,史称武平军、武平或周行逢政权。

    本着“楚人治楚”的原则,周、宋朝廷只负责对这个称臣的周行逢封官——武平节度使,其余事务概不过问。

    于是,武平成为十国之外如假包换的割据政权。

    周行逢有九个结义兄弟,其中八人均在争夺武平统治权的厮杀中被搞死了,除周行逢外,硕果仅存者名叫张文表,他与周行逢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建隆三年九月,弥留之际的周行逢却料定,自己死后,衡州刺史张文表一定会叛乱,临终前嘱咐周保权说:

    “我死之后,张文表必叛,一定要让大将杨师璠把他除掉。万一事有不测,宁可举家归服大宋,借大宋的兵力消灭张文表,也绝不能把疆土留给张姓逆贼。”

    在周行逢看来,赵匡胤对前朝旧主尚且放了条生路,周保权穷极往投,应该会有好的归宿;可若是落到张文表手里,周氏一门必死无疑。

    此时张文表担任着衡州刺史,实则衡州以南的永、道、全等州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周保权为了对张文表形成合围之势,派亲信接管永州屯戍。

    这下子可惹恼了张文表,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把开赴永州的将士击溃,随后挥师潭州,大有破竹之势。

    张文表一发难,小孩儿周保权马上慌了,老将杨师璠竟然也慌了。他们对战胜张文表毫无信心,慌张间,把周行逢的两条锦囊妙计合为一条,一面发兵平叛,一面火速向赵匡胤求救。

    事实证明,周行逢的锦囊妙计并不妙,周保权的求救信递到宋廷一个半月,才等到宋廷正式册封自己为武平军节度使的任命。

    ……

    杨师璠出兵不几日就传来张文表已经攻占了潭州的消息,心里立刻着急起来,没想到张文表的速度如此之快。

    军情紧急,于是催动军马急速向潭州挺进。

第10章 宋得南平,明得武平

    蓝鑫在现代看过宋灭南平,武平,后蜀,南汉作战的历史资料,他一直等着周逢行病逝,张文表举兵叛乱的大好时机。

    张文表帅兵攻打潭州时,蓝鑫发动了闪电战,加上金钱开路,不到十天时间,拿下了武平军和大明帝国边境接壤的所有州县。

    张文表刚刚攻下潭州,得知后方失守,被人炒了老家,他迷茫了。

    接下来该怎么走?

    张文表还未拿定注意,蓝鑫的使臣留从效来到潭州。

    蓝鑫选择市舶使留从效出使潭州,劝降张文表,这是两方面的原因,一,留从效之前担任清源军节度使,归降后,得到优待,日子过得很滋润,这是很好的例子,二,张文表对留从效并不陌生,二人隔空打过交道。

    清源军和武平军两个割据政权并不接壤,但张文表早就知道留从效这个人。

    留从效归降大明后,得到优待之事,张文表也知道,但他没有羡慕,他还是喜欢当土皇帝。

    去年,大明帝国出口大量薯种到武平军境内,张文表花钱买了不少薯种,重在自家的土地里,收获颇丰。

    在蓝鑫的要求下,留从效主动给张文表写信,并不远千里派人送礼物到张文表手中。

    得知留从效代表大明帝国造访,张文表立马想到了大明要招降自己。

    见到留从效后,张文表没有发怒,淡淡问道:“留市舶使,你来潭州干什么?”

    “张刺史,明人不说暗话,本使代表大明帝国陛下为招降而来。”

    “招降?”张文表没有表态,直勾勾的额盯着留从效看。

    “德仁陛下说了,如果文表归降大明帝国,可授以潭州刺史,年俸一千圆。”

    “一千圆?”张文表冷笑道,“据我了解,你归降大明,得到了十万贯以上的赏赐。”

    张文表知道在大明帝国境内,一圆就是一贯,在大明的一圆和在武平军的一贯相比,前者的购买力更强一些。

    “文表,你别嫌少,我的年俸也是一千圆,赏赐之物,另计。”

    “能让本官看看你手上戴着的手表吗?”

    “当然可以!”留从效摘下手表。

    侍卫接过手表,呈给张文表。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有趣!”张文表之前听过有关手表的详细消息,“这块手表价值几何?”

    “无价之宝。陛下还未对外售卖过手表,都以赏赐之物赐予臣子。”

    “如果我归降大明,有这份赏赐吗?”

    “有!”

    蓝鑫没有和留从效说过,张文表归降,会赏赐手表给张文表。

    留从效自作主张了,他觉得蓝鑫不是一个小气的君王,如果蓝鑫不愿意给,为了能让张文表归降,留从效也愿意拿出自己的手表给张文表。

    “留大人,明日再给你答复。”

    “好的,留某告辞了。”

    翌日,留从效再次见到张文表,得到了明确的答复,愿归降。

    兵不血刃,就拿下潭州这座大城,花费了小几万圆的财物,蓝鑫觉得有点贵,但很划算。

    得知张文表兴兵作乱,赵匡胤对武平境内的战事的态度是不冷不热。

    大明已经攻占武平多个州县的消息之前,他听到酒坊副使卢怀忠带回的其他消息:“高继冲甲兵虽整,但军队不过三万;年谷虽登,可民困于暴敛。荆南南通长沙,东距金陵,西迫巴蜀,北奉我大宋,臣观其形势,日不暇给,取之易耳!”

    “好!”

    赵匡胤听到关于荆南的报告后,终于燃起了斗志。

    荆南是什么?

    高继冲又是谁?

    这又与武平周保权何干?

    荆南,是正儿八经的十国之一,又称南平、北楚。

    后梁曾以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下辖江陵、归州与峡州。

    后唐同光二年,高季兴受封南平王,建都江陵府。

    与武平一样,荆南算不上完全独立的国家;但与武平不同,荆南只有一府二州,国力贫蹙,地狭兵弱。

    为了维持统治,高季兴和他的继任者们只好靠着劫掠来往使臣商贾、对周边国家称臣骗赏过活,时人称之“高无赖”。

    高氏所据的江陵府南北相通,东西相控。

    只是由于太重要,四面八方的政权反而不敢攻占。因为一旦占领荆南,割据的平衡就被打破,免不了遭到他国围攻。

    现任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是第五位统治者,乃高季兴的曾孙。

    高继冲上任不足一月,年龄才二十岁,夹在烽火硝烟的武平与虎视眈眈的大宋之间,实难保境。

    宋军借着出兵武平的机会,大可把荆南也一并拿下。

    赵匡胤一直没有给周保权回信,就是在等荆南的消息。

    如今,卢怀忠的情报证实了他的想法,一箭双雕正当时。

    ……

    翌日,大明帝国攻占武平多个州县的消息传到了开封城,赵匡胤得知此事,有些惊讶,同时很不高兴,小小明国居然敢惦记朕嘴里的肉,是可忍孰不可忍。

    招来朝臣议事。

    明昊四年,公元96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赵匡胤代表大宋向大明宣战,命武平周保权和荆南高继冲发兵协助。

    开封城里,高官名将都在摩拳擦掌,大宋立国将近三年,至今尚未对外发过一兵一卒。

    大家左等右盼,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

    开封府衙,赵光义尽量让自己不为情绪所染。只是拿着毛笔的手,依旧不听话地微微发抖,“东京留守”四个字写得歪歪扭扭。

    杜太后去世后,皇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连他这个皇弟也不许留在禁军。

    赵光义有点懊恼。

    不过,赵匡胤却给他一个更有料的头衔——开封府尹。

    仅从职权看,开封府尹不过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市长。

    然而,熟悉五代潜规则的人都知道,开封府尹是个敏感的职位,以宗室尹京,往往带有立皇储的深意。

    难道二哥真的要立我为继承人?

    赵光义想入非非起来,一次次的暗示,不得不让他若有所期。

    所以,大军出征在即,他想起了“东京留守”这个临时官职。

    赵匡胤御驾亲征,赵普向来随军。

    这京中第一官,按理当授予赵光义这位准皇位继承人。

    没有皇兄的东京,自己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命行禁止,那种几近至尊的感觉太美妙了!

    建隆四年,既明昊五年,农历正月。

    赵匡胤却下诏: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武平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遣使十一人,发诸州兵会襄阳,以讨大明刘继兴。

    ……

    蓝鑫重生后,对外宣传自己是天帝之子,去姓更名为德仁,但赵匡胤不承认蓝鑫是天帝之子,觉得他在装神弄鬼,虽然他见过玻璃镜,但他不觉得这是来自仙界的东西,和铜镜相比,照得更清楚一些,还在常人的理解范围之内,。

    若是见到拍立得,赵匡胤肯定会惊为天物,有人给他拍照片,骗他说摄走了他的魂魄,他可能也会相信。

    ……

    为什么不是下诏亲征?

    赵光义像泄了气的皮球,烦闷地窝在屋里。

    吃惊的不仅是赵光义,朝廷高官,没有不纳闷地。

    整整十年了,他们早已习惯了跟着天子东征西讨。

    谁能想到,大宋首度出征,官家居然不再上马?

    天下,居马上得之,安可马上治之乎?

    看着满朝文武的惊讶,赵匡胤有点小得意。

    乱世的逻辑要改一改了,谁说打仗一定要御驾亲征?

    朕已经让大将们远离政治,自己这个皇帝,也该摆脱军人的身份,做个正正经经的治国者了。

    朕是治天下的皇帝,不是上战场的将军。天下文治,从皇帝做起。

    当年,郭荣一条腿迈进了治世的殿堂,另一条腿却始终没有离开乱世的泥沼。

    现在,赵匡胤准备拔出这条腿。

    退居庙堂的赵匡胤只对前线做了唯一的战略部署,他对即将赴军的李处耘说:“江陵四分五裂之国,如今我们借道出师,要乘机把它拿下。”

    假途灭虢,哦,现在应该叫“假湖灭荆”。

    不仅算不上诡计,简直连阴谋都不算,只能勉强叫阳谋。

    这样明目张胆地抢地盘,荆南能老实就范?

    能!

    不久前,赵匡胤向荆南下了一道诏书,命高继冲发水兵三千,与宋军一道南下潭州。

    这是一个试探。

    荆南不是一直对中原奉表称臣吗?

    如今朝廷找你一起对付大明,你出不出兵?

    出兵,当然好;不出兵,我正好以此为由,灭掉你这个乱臣贼子。

    赵匡胤虽然公开来抢地盘,但要抢得文雅;要抢得文雅,首先要有个正当理由。

    这是赵匡胤统一天下的第一步,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分蛮横,激起周边国家对大宋的过度防范甚至敌意。

    所以,伐人之国,必须要有理由。

    赵匡胤得到了反馈,高继冲同意出兵——不同意也不行,以三州对抗一百余州,螳臂当车,不敢不从。

    其实大宋完全可以武力吞并荆南,但那样毕竟费时费力,远不如妙取更划算。

    荆南的底线已经暴露,赵匡胤从容下殿,安枕而眠:前方的事情,用不着朕操心了。

    李处耘的使臣丁德裕已经进入江陵城,宣读朝命:王师借道伐明,请贵府提供沿途补给。

    高继冲回复:老百姓怕当兵的,粮饷我们可以供给,但请另行别路。

    丁德裕再入江陵:王师借道伐明,请贵府提供沿途补给。

    一模一样的话,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

    谁都明白宋军不怀好意,可又能怎么办?

    高继冲连忙召集幕僚,商议对策。

    ……

    若是蓝鑫没有出现,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大宋要求南平出兵协助平叛张文表,兵马副使李景威说出这样的言论:给我三千兵马,我可以在荆门设伏,击走宋军;然后回师收张文表,再交给朝廷。功罪相抵,大事可成。

    显然,面对实力远比南平军更加强大的大明,李景威说不出打败大明,收复武平丢失的州县,再交给大宋朝廷之类的言论。

    节度判官孙光宪说:“自周世宗起,天下有混元一统之势。如今圣宋受命,规模更加宏远。现在宋军借道灭大明,难道还有借道回师的道理?干脆献土投降算了。”

    孙光宪可不是一般人,他写成了千古名着,他说的话,自然不是信口胡言。

    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

    大宋立国三年,百废渐兴;赵匡胤文可理政,武能伐兵。

    有这样的强国,有这样的雄主,孙光宪觉得天下必将一统,荆南这巴掌大的地方,如何阻止历史大势?

    孙光宪知道大明的皇帝德仁自称是天帝之子,对于此事,他没有当真,要不然,他会觉得德仁更有资格比赵匡胤更有一统中原的资格。

    “公亦不失富贵。”

    孙光宪知道高继冲在担忧什么,劝说道。

    高继冲动心了,他并不关心荆南能否割据一方,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

    于是,高继冲命叔父掌书记高保寅与衙内指挥使梁延嗣前去宋军大营犒师,探探口风。

    使臣一去未归,等待命运的高继冲陷入空前的恐慌,他以犒劳宋军为由,在境内大肆搜刮钱财。

    反正自己早晚都得被灭掉,玩一把“最后的疯狂”!

    好在赵匡胤听闻后,即时下诏,命高继冲停止搜刮。

    荆南人民才逃过一劫。

    当晚,高保寅的使臣回报:宋军距江陵百余里,慕容延钊、李处耘待己甚厚,借道而已,并无他意。

    慌乱的高继冲终于塌下心来,只待叔父等人平安归府。

    次日一早,睡眼惺忪的高继冲没有等来叔父,却等来了李处耘。

    宋军兵临城下,毫无准备的高继冲仓皇出城十五里迎接。

    李处耘让他待在原地等着慕容延钊;自己率兵先行入城,登上北门。

    待高继冲陪着慕容延钊的大军来到江陵时,城中战略要地早已为宋军所控制。

    这是怎么回事?

    说好的先“假途”后“灭虢”呢?

    你们怎么不按典故出牌?

    高继冲认命了。

    明昊五年,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农历二月初九。

    荆南三州十五县,和平划入大宋版图。

    荆南归附后,赵匡胤做了一些善后工作。

    高继冲继续留任荆南节度使,这让作为降臣的他喜出望外,对自己的性命再无担忧。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改变,高继冲举家归朝,他本人则徙镇武宁军,至开宝六年去世,颇有政声。

    朝廷另派仅次于赵普、李处耘,与吕余庆地位旗鼓相当的枢密承旨王仁赡任荆南巡检,实际管理荆南地区。

    荆南幕府的旧僚也各有升迁。

    趁着宋军跟荆南斗心眼儿的工夫,大明已经占领了武平境内大部分州县。

    显然,宋军大大低估了大明帝国的军事力量,以及大明皇帝争斗天下的决心。

第11章 原来的历史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宋军还未进入武平境内,杨师璠已经击灭张文表。

    显然,这位与周行逢齐名的张文表被严重高估了。

    这时杨师璠才发现,引狼入室,这是多么愚蠢的决策。

    请神容易送神难。

    号称帮助周保权平叛的宋军,在叛乱平定后,不但没有撤军,反而日夜兼程,直驱武平会府朗州。

    周保权小朋友又吓哭了。

    观察判官李观象日察时局、夜观星象,最后得出结论:唇亡齿寒,我们也投降算了。

    不能就这么算了!

    指挥使张从富壮起胆子,把宋军入湘必经之路上的桥全部毁去,船全沉了。

    他大概以为这么一折腾,宋军就会打道回府。

    结果武平收到一纸毫无文雅之风的诏书:“你们来求援,朕这才发兵帮你们平叛。现在妖孽已死,朕对你们有再造之恩。你们不图回报,反而抗拒王师,这是自取灭亡!”

    朗州府衙内,宣读诏书的使臣脸上火辣辣的:耍流氓耍得如此大义凛然,吾愧不如也。

    赵匡胤下了最后通牒,武平幕府一筹莫展。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周保权只能一面吞掉泪水,一面让张从富等率兵抵抗。

    抵抗的结果是,慕容延钊攻破岳州,直捣潭州;而澧州方向,被宋军放回的俘虏们正抱着脑袋四处呐喊:宋军把俘虏都吃了!

    原来在朗州之北,澧州城下,李处耘正在举办一场“食肥宴”。

    他从武平战俘中选出数十个白白胖胖的,当着所有战俘的面,让自己的士兵把这些人吃掉了。

    战争年代,饥荒连连,为了活命,人被迫吃人的事并不少见。

    但刻意举办吃人宴会,吃的还是俘虏,这已难用“残忍”二字来形容了,简直是丧心病狂。

    当然,也不排除李处耘造假的可能——吃的未必是人,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吓唬吓唬他们。

    毕竟李处耘是个宅心仁厚的人,而且在防止宋军在荆湖烧杀抢掠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也只是善意猜测,史无所证。

    丧心病狂的心理战,令武平军民的心理全线崩溃,他们一把火烧了澧州,弃城逃亡。

    宋军乘胜进击,于三月初十攻破朗州。

    张从富枭首,周保权被擒,在告别江陵一个月后,宋军再收十四州一监五十二县,将疆域拓展到长江中游。

    与高继冲一样,周保权也受到了优待,他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的官员,被授以右千牛卫上将军的虚职,太宗时出知并州。

    高继冲与周保权入宋,后来均得到朝廷授命,成为地方官。

    可惜,大概是整日里担惊受怕,二人都不长寿。

    高继冲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周保权年仅三十四岁。

    荆湖一役,大宋不仅得了十七州一监六十七县、齐民二十四万户,扩张了大宋的版图,壮大了大宋的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大宋在长江以南打下了一枚楔子,下瞰南唐,上阻后蜀,南压南汉,在对南战争的战略上抢占先机,也从地理上镇住了南方诸国联合反宋的可能势头。

    战事结束,荆湖十七州迎来德音。

    所谓德音,是当时诏书的一种,专门用于下达宽恤之命。

    大宋朝廷宣布,荆湖地区的死刑犯免死,流刑以下的罪犯释放,已经因获罪而被发配官府罚充劳役的人全部放还。

    此外,将三年以前所欠的田税和地方场院的赋税全部蠲免。

    荆湖地方官吏仍然官居原职,有功的还会加官晋爵。

    参加讨伐的军队将士也有丰厚赏赐,而在战争中被抓的俘虏则全部释放回家。

    十多年前,南唐也曾占领武平。

    李景下达的诏命却是将武平财物悉数运往江宁府,又派遣为人苛刻的官员到武平征税以供应驻湖大军,同时征发当地的人力、物力与南汉争夺原来楚国南部的领土,加之武平统帅边镐驾驭无方,政出多门,终于导致武平人造反,唐军无功而返。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安居其所,众星拱之。

    李景为政不德,祸害一地,终于被官民赶走;赵匡胤传来德音,造福一方,荆湖官民交口称赞。

    当战争的目的由掠夺变为良治,天下距离太平就不远了。

    南方的捷书连绵不绝地递入东京,群臣纷纷上表称贺,恭喜赵匡胤转型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军事胜利。

    不久,他们就会切身体会到,转型的不仅是皇帝自身,还有国号为宋的整个国家。

    ……

    ……

    蓝鑫穿越了,重生了,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显然,和来自后世的蓝鑫相比,赵匡胤的气运好差很多,不再是天选之子。

    蓝鑫觉得自己比赵匡胤更牛。

    重生之前,做了好几年的梦,一千立方米的随身储物空间,充足时间准备物资……这一切,太美好了,让蓝鑫坚信自己是主角的命。

    蓝鑫有想过派出使臣招降赵匡胤,拿出来自现代的拍立得、手枪,平板电脑等产品显摆一下,让赵匡胤相信他是天帝之子,大明帝国一统中原是天命所归。

    “玩游戏,玩的就是打怪升级的过程,一上来就无敌,直接干死最大的BOSS,这样会不会很无趣啊?”

    蓝鑫不确定怎么玩才有趣,但他暂时没有急着一统中原。

    蓝鑫想着和大宋的军队硬碰硬的打几场战,把对方打疼了,让赵匡胤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大明帝国德仁皇帝的对手,再派出招降使带着来自现代的产品去招降,这样的效果才会最好。

    ……

    明昊五年,3月2日。

    大明的军队攻占澧州的第三天,大宋名将李处耘率领大军来到了澧州城下。

    大明军示敌以弱,当李处耘投入大量兵力,一部分将士攻上城墙时,李处耘骑马靠近城墙时,两个狙击手瞄准了他。

    啪,啪,两枪,都击中了,一枪打在脸颊上,一枪打在胸口。

    李处耘当初死亡,摔落马下。

    周围的将士见到李处耘死了,顿时谎了。

    呜呜呜……反攻的号角吹响了。

    轰……轰……

    外面包裹着这一层碎瓷铁钉的黑火药炸药包点燃后,丢到城下,扔到人群中。

    炸药包炸裂开来,火光四溅,鲜血四溅。

    啊……啊……

    直接被炸死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被碎瓷铁钉击中,一时死不了,忍受不住疼痛发出阵阵哀嚎,吓破了周围不少人的胆。

    城门打开,手持马刀、猎弩、手枪、长枪等等武器的将士骑马出城迎战。

    叮叮……

    主将死了,敌人用的武器太先进了,都没有见识过。

    为了活命,副将下令鸣金收兵。

    大明军追击二十里,大宋军伏尸二十里。

    蓝鑫对子弹很珍视,要求持枪手省着用,这一场仗,耗掉了他给军队大半的子弹。

    为了避免大宋军杀个回马枪,追击的主将见好就收,追杀了二十里,就不再追了。

    慕容延钊准备攻打岳州时,遇到在岳州城外驻扎三日的大明军。

    大明造的火炮第一次投入战场,十门火炮齐发,威力惊人,气势十足。

    慕容延钊从未见过战还有这么大的,前锋营冲锋靠近敌军,枪支射击的声音响起,看着前方的将士一个个倒下,慕容延钊心里拔凉拔凉的。

    撤吧,这战打不赢了。

    慕容延钊退兵,大明军主将司马南没有追击,再次派出使者进城劝降。

    司马南是大明军攻打吴朝崛起的新一代将领,年龄不过二十五岁,如今,已经成为官居从三品的虎牙将军。

    岳州的主官站在城墙上见证了看着大明军轻松击退大宋军的过程。

    大宋军干不过大明军,可能大明天子真的是天帝之子,降了,总比战败被俘来得好。

    过了不到十日,李处耘战死,慕容延钊战败,退守江陵,这些消息传到汴京。

    “气煞我也!”

    赵匡胤气的摔了几个茶碗,气得肝疼!

    得知大明使用了来自仙界的杀敌武器,赵匡胤迷茫了。

    “难道大明皇帝真的是天帝之子?”

    “不可能,大明和海外国家贸易频繁,那些武器可能来自海外。就算他是天帝之子,朕……”

    赵匡胤不敢往下想了,如果德仁真的梦游仙界,从仙界带下了各种杀人的利器,高产的红薯,还有大量玻璃镜等宝物,那朕还怎么和他干架啊?

    投降?

    赵匡胤可是百战老将,他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投降的念头一闪而过,立马甩掉了这个想法。

    大宋兵多将广,大明边陲蛮夷小国,怎可战胜大宋,一定是李处耘和慕容延钊轻敌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之前,太轻敌了,等摸清了大明的底细,找到应对之策,大宋一定会赢的。

    岳州归降大明的消息传到朗州,周保权和幕僚商议后,决定向大明投降。

    大明军进入岳州后,对城内百姓,秋毫不犯。

    ……

    过了半个月,大明军攻占了原武平和原南平两军长江以南所有城池。

    蓝鑫让钟允章为自己给赵匡胤写一封国书,主要意思是愿意和大宋划江而治,愿意和大宋互通贸易,同时欢迎大宋使者来兴王府做客。

    另外,蓝鑫准备了一份超级大礼送给赵匡胤。

    手表一块,拍立得相机一台,长枪一把,玻璃镜数面,珍珠项链数条,人工宝石首饰数件项链,大明银币百枚,大明金币百枚,大明产白砂糖一百公斤,大明产的冰糖一百公斤,大明产瓷器四套,大明产的……

    这些礼物净重超过五百公斤,整整十五箱。

    拍立得,拍照片,不是摄人魂,虽然大明使者说了,但赵匡胤还是觉得拍立得有问题,看了使者给旁人拍的照片,不敢让使者拿拍立得给自己拍照片。

    手表,准确的计时神器,赵匡胤很喜欢,有点爱不释手。

    长枪,射程惊人,威力也很强大,赵匡胤知道李处耘被抢射杀的,觉得对方死得不冤。

    可能大明国主真的是天帝之子,既然他主动和我求和,划江而治,就依他。

    赵匡胤打算派出几个机灵的亲戚担任使者出使大明,

    收了大明皇帝的赠礼,赵匡胤自然要送回礼,而他不知道对方的喜欢,只能问大明的使者:“你们皇帝喜欢什么?”

    “瓷器。大明陛下仰慕柴窑已久。”

    使者出使之前,蓝鑫就和他说过,如果赵匡胤主动说回礼的事情,就说要会烧柴窑的匠人。

    我国古代的祭祀礼器多用青铜器,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开用瓷器礼器代替青铜礼器的先河。

    柴荣创建御窑,即后世所谓的柴窑,诏令制造祭祀所用的瓷礼器及皇宫所用的日用陶瓷。

    窑匠向柴荣征求瓷器的颜色时,柴荣指示:“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

    要求把瓷器烧成雨后青天的颜色。

    清梁同书的云:“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柴窑为我国历代名瓷之魁,然而传世真品极为稀少,后人因此多对其赞誉叹惋不止。

    北宋仁宗朝时,已经很难见到柴瓷的真容。

    欧阳修云:“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宋仁宗朝距后周时间并不算长久,当时人们得到柴瓷残片时,却不惜用黄金来装饰,足见其稀有珍贵的程度!

    明代时,皇宫还收藏一些柴瓷,如记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

    但在民间,柴瓷则难得一见。

    明朝末年,文震亨在中就慨叹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明代因此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

    明代之后,柴瓷开始绝迹,无人再见过柴瓷实物。

    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大博物馆均没有收藏一件柴瓷,而网上一些宣称是柴瓷真品的收藏品,也没有得到有关专家的鉴定。

第12章 柴窑,铜,土水泥

    现在全世界只有日本珍藏一件柴窑青百合花瓶,据说是600多年前明朝皇帝回赠给日本幕府将军的礼物,但也是一件残品,即便如此,这件柴瓷残品也被日本人公认为是国宝中的国宝。

    中国历代名窑的瓷器鉴定传承,均有不少实物流传后世,为何独有柴瓷绝迹了呢?

    据专家分析,原因有两点:

    一是柴瓷的流布范围极为有限。柴荣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赵匡胤曾告诫弟弟赵光义说:“服用玩物,珠宝玉器,不可求之过甚,否则亡国之祸立至。汉文帝停楼台之建,唐太宗罢修洛阳宫,皆为惜资财、戒奢靡。朕之德不及汉帝唐宗,若所费太过,如何为天下之君?”

    就是基于这一执政理念,赵匡胤登基伊始,即诏令关停耗资巨大的柴窑,并遣散工匠人员,由此造成了柴瓷的失传和绝迹。

    对于文化界和收藏界来说,实在是一项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业内专家预测:柴窑藏品如果出现在瓷器拍卖古玩拍卖会上,将是国际拍卖行的奇迹。

    ……

    重生之前,蓝鑫就想过要收藏几件柴窑。

    重生之后,蓝鑫有各种事情要忙,加上他相信自己将来毁灭了大宋,一统中原,获得柴窑,甚至让柴窑复烧,都不成问题,所以,他没有急着拥有柴窑。

    赵匡胤发动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创建大宋不过三年多时间,大宋宫内还有不少柴窑瓷器,而会烧制柴窑的匠人都还活着。

    得知大明皇帝喜欢柴窑,喜欢奢靡之物,赵匡胤心里暗自高兴。

    “就算刘继兴小儿真是天帝之子,服用玩物,珠宝玉器,求之过甚,亡国之祸立至。划江而治,过不了几年,朕就要挥师南下,灭了大明……”

    为了招募掌握柴窑秘技的工匠,大明特使花了不少钱。

    赵匡胤不仅同意大明特使在大宋招募掌握柴窑秘技的工匠,还提供了帮助,并把宫中的柴窑都搜集起来,当作礼物送给大明皇帝。

    当蓝鑫看到赵匡胤赠送的柴窑,挺高兴的,多次拿出来欣赏。

    “真是好东西啊,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的颜色就是这样的,真美。以后,柴窑,不,我要改个名字,青如天,明如镜,就叫明窑,明窑民窑,谐音啊,不太好。还是叫官窑得了。柴荣在世时,柴窑就叫官窑,以后,大明一统中原,大明皇室专享的瓷器叫官窑最合适不过。”

    蓝鑫没有想过把柴窑,不,以后叫官窑了,他不想把官窑打造成为行销全球的大众货,就算对外售价很贵,卖出了天价,能赚很多钱,也不没有让这种瓷器成为大明皇室专享的瓷器来的爽。

    掌握秘技的工匠们拥有真本事,在大明皇室重金支持下,在兴王府复烧柴窑成功了。

    见到新鲜出炉的官窑,蓝鑫特别的高兴。

    “再过十几年,每年拿出一两件官窑瓷器交给佳士得拍卖,好好宣传,抬抬价,让官窑成为高官富商争相收藏的顶级名器。”

    ……

    ……

    明昊五年,十月。

    大明户部造币厂在韶州岑水设立分支机构,用胆水冶铜法在此地冶铜,并在此地铸造方孔钱——明昊通宝。

    在种花家古代,除了火法冶铜之外,还有胆水冶铜法。

    胆水冶铜法,利用金属铁从含有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来,然后把铜刮取下来,再经烹炼后,就可以得到铜锭。

    所谓“胆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铜的泉水。

    在我国,含硫酸铜混合物俗称石胆、胆矾。

    胆水的形成是因为天然的硫化铜矿石经风化氧化,一部分便会生成可溶性硫酸铜,经过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会溶解而汇入泉水中。

    胆水含可溶性硫酸铜的浓度足够大,就可以做水法冶铜的原料。

    早在汉代时,我国先民就已经注意到金属铁可置换铜的现象。

    例如西汉古籍上就有“曾青得铁,则〔铁〕化为铜”的记载。东汉成书的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

    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

    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

    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汞齐。

    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汞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

    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

    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就记载了这项“绝技”。

    及至宋代,这种工艺发展到很大的规模。

    据记载,北宋徽宗年间以胆水冶铜的地区有11处,以韶州岑水、信州铅山、饶州德兴三处规模较大。

    在崇宁二年时,全国胆铜总产量达到了斤,约占当时铜产量的12%。

    而在赵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后,所领江南14州的铜产量锐减,而乾道年间胆铜产量仍有21万斤,竟占到南宋当年铜总产量的80%。

    所以宋代的人对胆铜生产非常重视,南宋人张甲曾专门写了一部书,记载了当时胆铜的生产情况。

    关于浸取胆铜的具体操作,有记载:把生铁打成薄片,排放在贮有胆水的槽中,浸渍几天,然后刮取析出的泥状铜,入炼炉化炼。

    当时的效益,大约每用铁二斤四两可得铜一斤,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

    此外,那时还有利用胆土煎铜的“淋铜法”,基本原理与“胆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无穷,若比之矿铜,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过。

    ……

    查看历史资料得知,韶州岑水的胆水存量极大,所有,蓝鑫敢“孤注一掷”,投入大笔资金,在此地设立高规模高标准高产量的冶铜场所,以及铸造铜钱的基地。

    ……

    秋天,收获的季节,明昊五年,大明境内大部分州县粮食丰产。

    丰产,且丰产。

    经济学家把农产品频频陷入丰收但是不增收的怪圈现象,叫作“丰收悖论”。指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低,甚至比歉收年还要低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及生产周期长。

    明白一点说,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就西瓜来说,尽管今年的价格远远比去年低,但是居民相应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跟随西瓜价格的下调而增加。价格下调,需求不增,这就导致农户无法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收入。并且收获量加大,各大农户之间展开价格战,导致价值不断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丰产不等于丰收”。

    有最低保护收购价存在,粮商不可能趁机压价,粮食价格稳定,丰产的农民卖粮赚到了钱更多了,物价没有上涨,日子更好过了。

    还是那句老话,一通百通。

    占大部分人口的农民丰收了,各方面的消费提升了,促进全国经济良好发展。

    ……

    明昊六年,元月一日。

    静海军划分为交趾和安南两府,安南在交趾以南。

    半个多月后,蓝鑫看到了大明帝国明昊五年的财政数据:

    财政收入360万圆,财政支出462万,财政赤字高达102万圆。

    皇室有钱,户部赤字,户部官员并不烦恼。

    皇室有钱,借钱就是了。

    今年,大明帝国的疆域扩大了近一倍,人口翻翻。

    皇恩浩荡,新并入版图的州县免去多项赋税两年,再过三年,这些州县政策正常纳税,大明的赋税会大幅增长,那个时候,财政赤字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过去一年,大明内府收入破1000万圆,支出950万,盈余六十多万。

    为了兴王府经济更好的发展,蓝鑫在房地产业上花了不少心思,皇室旗下的广厦地产公司投资盖建了不少房子,有住房,也有商铺。

    因伤退伍的将士拥有优先购买这些房子的权力,就算有钱买房,也买不起太大的房子,但蓝鑫鼓励退伍军人向皇家银行贷款买房,贷款二十年,没有首付,每个月还一笔等额的钱,一共两百四十期。

    利息和本金加起来,正好是房款的两倍,百分之一百的利息,可以提前还款,但利息不能减免。

    买房未满二十年,未还晚款之前,可以先和银行沟通,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阻止房主卖房,买房的人来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后,剩下未还的利息和本金,可由新房主继续还款。

    贷款买房,分期还款。

    此举大受欢迎,对于那些买不起房,又要待在城里生活,需要租房住的人而言,分期还款,此举太好了。

    租房住,每天都需要支付租金,不管住多久,房子还是别人的。

    而贷款买房,每个月需要还的钱比租房成本高不了的多少。

    买了房子,租出去,可能每月租金比每期还款额还要高。

    有这样的好事找上门,接着就是了,如果拒绝,那就是傻子愣子。

    ……

    明昊六年,二月一日,兴王府的旧城墙拆除工作正式开始。

    要不要建一座更庞大的的城墙?

    这个问题,蓝鑫考虑过很多次。

    考虑再三,决定不建。

    如果强敌攻到城下,高耸的城墙并不能让保证城内百姓的安全。

    重生后不久,蓝鑫开始对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

    在规划图上,兴王府城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

    朱明晚期,广州新旧城合计的面积在18平方公里左右,相比之下,足足多了一倍,可见兴王府城区的规模之庞大。

    考虑到将来一统中原,岭南偏安一偶,不适合长期作为帝国的首都,必将迁都,若不是不然,兴王府城区规划面积会更大。

    之前,兴王府的城墙基础是夯土结构,蓝鑫已经在大明军中推广火器攻城,若是将士反叛,或者敌军攻打,夯土结构的城墙防御力有限,所以,需要用砖石建造城墙。

    建造一个占地40平方公里的城墙,需要投入大笔资金。

    蓝鑫觉得在建造城墙上花费巨资,太不划算了,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应该可以看到大量的汽车在城市道路上奔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准备建新城墙,甚至要拆掉旧城墙,考虑到将来会遭遇的危机,蓝鑫还是拨出一些钱,在城区外围建造一些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几年前,皇家银行就主动找到数十个砖窑场主,主动贷款给砖窑场主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并下了购买大量砖石的订单。

    大规模烧砖,成本降低了一些,一般顾客少量采购砖块便宜不了多少,内府大量采购砖块,成本能降低不少。

    因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制造工艺不达标,蓝鑫搞不出现代的水泥,但他搞出砌墙效果还不错的土水泥。

    生产土水泥的厂房在兴王府城外造了五个。

    兴王府大兴土木,土水泥产量有限,只要天晴,每天生产出的土水泥,刚生产出来,就会拉倒建筑工地上。

    产销两旺。

    为了加速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蓝鑫下旨,让各州县都招募工匠和民工参与到兴王府的建设。

    这不算徭役,算是雇佣。

    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民工为修建兴王府付出劳动,这不是免费的,包吃住,吃的一般,住的也一般,有收入,但不高。

    普工日薪20文,泥瓦匠日薪25文,表现好的另有奖金。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兴王府大部分城墙都被拆除了,剩下的部分,不再拆了,修整一下,当作景点留给后人观赏。

第13章 外贸,金融手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蓝鑫喜欢享受生活,但他也有忧患意识。

    “虽然我是天底下最有钱的君主,凭借火炮、长枪等利器在手,说大明是天底下军事实力最强的帝国也不为过,但北方的大宋,不可小视,虽然签署了三年互不侵,但虎视眈眈的大宋随时都可能攻打大明。对了,远交近攻,要加大和辽国的交往,加深合作关系,朕要给辽国君主送一份大礼。”

    之前,蓝鑫早就知道大明商人和辽国有外贸往来。

    相比大明,辽国的船运业不够发达,虽然有辽国商人贩卖辽国货物到大明,更多的是大明的商人主动将大明境内的商铺通过船运的方式运到辽国贩卖。

    大明商人贩卖货物到辽国,回程时,采购辽国特产,以及沿途购买大宋和吴越两国的特产,载回大明贩卖。

    满船去、满船回,一点资源也不浪费。

    大明帝国主要出口产品附加价值高,因而在对外贸易中,大明处于强有力的地位。

    贸易顺差,钱越赚越多,感觉不要太爽。

    当然,蓝鑫心里很清楚,钱不能当饭吃,金银珠宝也不能当饭吃,赚到钱了,还要想办法把钱花掉,提升生产力,提高大明帝国的综合国力。

    一顺百顺,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大明帝国蒸蒸日上,而后蜀和后唐两国的君主依旧安于享乐,虽然面对强势的大明和大宋,有时,他们也会夜不能寐,更多的时候,美酒女色让他们忘却烦恼。

    耶律璟(公元931年---969年),小名述律,又称兀律、好斡。太亲耶律德光子,世宗耶律阮堂弟。耶律阮被杀后继位。在位18年。是辽朝政治的黑暗时期。

    “辽国现在的皇帝是耶律璟,杀人取胆炼仙药,极品一个。十世纪,中华大地尽出了一些异人。

    耶律璟曾封为寿安王,后立为太子。世宗于公元951年9月被耶律察割杀死时,他正在军中,急忙逃入南山,耶律察割想称帝,却遭到酋长们的反对。耶律璟趁机与宗室大臣耶律屋质等带兵围攻察割。

    察割知道自己就要灭亡,索性把跟从耶律璟围攻他的诸将家属捆绑起来说:“我死之前,先把你们杀了。”

    部将耶律敌律劝他说:“没有你除去了皇帝(耶律阮),寿安王怎能继位呢!以这个为理由,他或许会免你的罪。”

    察割认为有理,就命令耶律敌律去为他自己说情。

    耶律敌律见了耶律璟,却又和耶律璟商定了计策,回来假称寿安王已经同意免罪,请察割出帐见面。

    察割信以为真,走出帐来,耶律璟就密令弟弟耶律娄国上前兜头一刀,把察割杀死在地,平了叛乱。

    九月丁卯日,宗室大臣们与酋长拥奉耶律璟从火神淀进入幽州(今北京市)继位,改年号为“应历”。

    耶律璟在位期间,先后镇压了四次政变。

    对外因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南侵战争,只是应北汉请求,出兵援北汉,抵挡后周,以攻为守,维持现状。

    据说,穆宗杀人是听信了女巫肖古的话,为了取人胆造延年益寿的仙药。

    据《辽史》记载,“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药方,当用男子胆和之。不数年,杀人甚多。”

    为了长生不老,耶律璟竟然听信女巫之言,专杀男人取胆做药引子。

    穆宗的残杀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记载,翻阅《辽史》,耶律璟杀人的记载触目惊心。

    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耶律璟又设立了许多种毒刑,如射杀、烧死、砍手脚、烂肩股、折腰胫、划口、敲碎牙齿、肢解、剁成肉泥等等。

    为了一些很细小的事情,他可以随便残杀贴身奴隶。

    公元965年3月,近侍东儿拿筷子、刀叉慢了些,耶律璟就亲手将他刺死。

    公元967年6月,他一次杀死管鹿的奴隶44人,野蛮的残杀激起了奴隶们的无比愤恨。

    公元969年2月己已日,耶律璟在怀州游猎后回到行帐,近侍小哥、与人花哥、厨子辛古等6个奴隶奋起暴动,将他杀死。

    ……

    “还是算了,耶律璟这人太邪性,朕就不和他打交道。不是朕怕大宋,而是赵匡胤怕大明。”

    蓝鑫暗自嘀咕了几句,微微摇摇头,心想:“赵匡胤身经百战,不可小觑。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军费方面的花费,不能节省,防着点大宋。”

    想到耶律璟做过的事情,蓝鑫放弃了和这个人渣结盟的想法。

    “北面大宋,暂时打不得,东北面的南唐和吴越,暂时也不好搞,大理,还有后蜀,暂不招惹,对了,可以向南,今年就算了,明年可以攻打占城,扩大南方的疆域。”

    占城是大明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去年,大明和占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有二十多万圆,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

    大明从占城主要进口象牙、犀角、香料等物,主要出口瓷器,书籍,丝绸,玻璃镜、药材等物,同时出口铜钱。

    除了铜钱,其他之物都不能算钱,铜钱外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成贸易逆差,用钱买了他国的商品,可事实上,瓷器、书籍、丝绸、玻璃镜和药材等出口商品的附加价值高,大明是市舶使能收到了不少出口关税,进口象牙等物,进口关税额就更高了。

    进出口贸易,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蓝鑫觉得没有必要太计较贸易差,就算不出口商品,直接拿黄金白银购买进口商品,他也不觉得吃亏。

    钱太多了,加上蓝鑫觉得自己赚钱的本事不差,将来他私人掌握的钱财,肯定越来越多,尽管有花不完的钱,他也不敢乱花。

    想想西班牙殖民美洲,获得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贵族资本家级越来越富,而普通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变好,市场上的金银多了,而生活物资是有限的,钱不值钱了,物价上涨了,有钱的贵族和资本家生活吃喝不愁,而物价上涨,会让普通百姓日子更加难过。

    提高生产力,增加生活物资人均供应量,控制好物价,让普通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自己这个皇帝才当的踏实,这也是蓝鑫追求的目标。

    唐朝时,岭南南之田,所种惟稻。

    随着红薯在岭南大面积种植,粮食产量暴增,一般的农民不会再饿肚子了,尽管稻谷有保护价收购,但和种植甘蔗,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相比,种稻的收入要低不少。

    一些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尝到了甜头,吸引了了更多的农民弃稻改种经济作物。

    明昊六年,不管岭南地区,还是纳入大明版图不久的安南和楚地,水稻面积都下跌了,跌幅还不小,尽管如此,因为红薯种植面积有保障,不出现特大的天灾,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闹饥荒的情况。

    ……

    桑蚕,种桑养蚕,蓝鑫重生之前,他就知道在种花家古代,桑丝业很发达,产值极高,只要不禁海,每年出口丝绸都能为国带来不少岁入。

    相比古代的品种,后世改良的蚕种,养好了能够获得更多蚕丝。

    重生前,蓝鑫特意在随身空间里准备了多个品种的蚕卵。

    另外,蓝鑫还在随身储物空间存放了一些高产桑叶的桑树苗。

    明昊一年,蓝鑫拿出几钟适合岭南养殖的蚕种,养殖大获成功,蚕丝产量增加了不少。

    红薯,能够解决天下人的肚子饿问题,种植面积扩大了,流入他国是正常的一件事情,更何况他本来就没有打算阻止。

    对待蚕种,蓝鑫的态度完全不同,要求官员制定严防蚕种流到他国境内的制度,他不希望他在一统中原之前,他国靠他从后世带来的蚕种赚了大利。

    蚕丝产量提升了,蓝鑫改进了织机,提高了纺织丝绸的速度,增加了织女的工作效率。

    另外,蓝鑫提供配方,让皇室旗下企业的员工调配制造出几款适合丝绸染色的染色剂,让丝绸的颜色更好看,更加丰富了。

    相比吴越等国,大明境内的丝绸品质更高,颜色更加漂亮,更吸引番商,虽然价钱稍贵一些,且每年都涨价,但需求量极大,好东西不缺买家,每年都会被卖断货。

    ……

    明昊六年,七月一日。

    大明帝国首次发行重宝铜钱——明昊重宝。

    秦半两,重半两。

    汉隋主要流通的货币是五铢钱。

    铢,重量单位。

    五铢钱字面意思就是重五铢的铜钱,可事实上,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很少有重五铢的。

    得到分量不足的五铢钱,肯定会想着花出去,这样就可以流通起来,而分量足的五铢钱,以铜论价,这样的五铢钱肯定比分量不足的五铢钱值钱,所有,这种五铢钱会被储存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币在市面上流通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到了唐朝,劣质的五铢钱大量流通,唐朝的皇帝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和重量区分开来,重量不一的开元通宝的购买力是一样的。

    唐主要传统的一枚一文钱称作小平钱,钱的币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材质有铜钱和铁钱还有铜铁杂铸的钱,其中铜钱又根据成色不同而币值不同,钱的名称有元宝、通宝、重宝等等。各个的钱监铸造的钱币,很多只能在指定区域流通。

    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各种规格的钱币之间的兑换,困难重重,大大影响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

    铅币,铁币等劣质钱币的泛滥,成为了当权者收割百姓利益的利器。

    蓝鑫有钱,特别特别有钱,他没有想过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收割财富,但是,为了交易方便,必然要发行高额面值的钱币。

    大明帝国发行折十的明昊重宝,重12克,而三枚明昊通宝重12.6克,明昊重宝的含铜纯度没有增加,铸造三枚明昊通宝的材料可以铸造一枚明昊重宝,还有一点多余。

    若是民间有人盗铸重宝,将三枚明昊重宝熔化铸造一枚明昊重宝,利润特别的丰厚。

    蓝鑫准备铸造重宝之前,他就想到将来肯定会有人冒杀头的罪名私铸明昊重宝,无法完全禁止,尽管如此,他还是发行重宝,同时昭告天下,私铸明昊通宝重宝都是死刑。

    明昊通宝折一小钱,大明银币,大明金币,之前只有这三种合法货币,对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大明帝国而言,有点不够。

    特别是大明通宝铸造精美,分量足,含铜量高,不仅大明境内的百姓喜欢使用,其它诸国的百姓也喜欢用,大明通宝经常被外国船用各种海外货物换走。

    铸造发行折十重宝,蓝鑫觉得此举利大于弊。

    一个快速崛起的国家的当权者,需要金融手段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

    一个多月后,在朝会上,蓝鑫向大臣们问了明昊重宝的流通情况。

    得知境内百姓对折十大钱的接受程度挺高的,就是诸国商人来大明卖货,买货,离开之前,大明重宝有留余的,大部分会兑换成明昊通宝带走。

    蓝鑫很乐意看到大明货币流通全球,但明昊通宝是用重4.2克的九成铜铸造的,是有成本的,如果铜价太高,明昊通宝流通海外,铸币可是要亏本的。

    稍稍抬高明昊通宝的购买力,降低铜价,一枚重4.2克的明昊通宝能够购买4.2克以上纯铜的价格,这么操作,通宝流失海外才不会造成损失。

    如果抬得太高了,肯定会有人歹人想着私铸明昊通宝谋利,毕竟铜便宜了,把铜私铸成明昊通宝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明昊通宝购买力抬的越高,利润也就越高。

    蓝鑫没有用猛药,徐徐图之,每隔几天,皇家银行就会稍稍抬高明昊通宝的币值,比如原来820克重的五铢钱(称重,不计个数)可以兑换10枚明昊通宝,明昊通宝币值提升了,想要兑换10枚明昊通宝,需要840克重的五铢钱。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

第14章 小目标,统一全球

    11月初,蓝鑫看到市舶使上书的劄子。

    在劄子上面,蓝鑫看到与大明帝国有海上贸易的五十多位国家的名称,进出口商品的分类。

    进口商品分成四类,分别是手工业制品、金属制品、工艺品和农副产品。

    手工业制品:瓷器、陶器、丝绸、布帛、书籍和漆器等;

    金属制品:铜器、铜钱、铁器、金银和铅等;

    工艺品:玩具、乐器、梳、扇等;

    农副产品:红薯,茶、糖、酒、米、盐、落花生,药材等;

    进口商品分成五类,分别是珍宝、香料、药材、日用品和军用品等。

    珍宝:金银、象牙、犀角、珊瑚、玳瑁、翠羽、玛瑙、猫儿眼等;

    香料:沉香、乳香、龙涎香、蔷薇水、檀香、笺香、光香、安息香、生香、麝香木等;

    药材:苏木、肉豆蔻、胡椒、丁香、木香、鹿茸、白豆蔻、茯苓、人参、麝香等;

    日常用品:吉贝布、番布、高丽绢、绸布、松板、罗板、乌婪木、席、折扇等;

    军事用品:硫磺、硝石、番刀、皮货、筋角等;

    蓝鑫心里很清楚,其中一些所谓的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小部落,人口不足十万人。

    “相比外贸,内需更重要。将来一统中原,进出口关税占到总税收比例会越来越低的。”

    “南唐后主李煜,后蜀后主孟昶,等宋被大明灭了,大名鼎鼎的赵匡胤就成宋后主了。”

    蓝鑫坚信自己可以灭掉大宋,想到大军攻占大宋都城的场景,他嘴角微微上扬。

    “等灭了大宋后,辽国就没有必要存在了。等灭了辽国,朝鲜半岛……可以多留几年。休养生息几年,派兵攻打蒙古草原,陆路丝绸之路要打通。等基本盘稳定了,扫荡东南各岛国。大岛的腹地,不好攻占,海边的城镇都要占领,还有中南半岛。印度也是好地方,现在印度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个城邦的实力都不强,容易攻占,锡兰也要占领……哈哈,朕是不是有点贪啊?”

    蓝鑫微微摇摇头,暗中嘀咕,“朕可是立志一统全球的雄主,穿越重生,六年多时间做准备,一千立方米体积的物资,朕还这么年轻,不统一全球,对不起读者啊!”

    “扯得太远了。”

    “眼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

    明昊七年。

    在唐代,社会进入盛世,经济繁荣,一般商品价格会下跌,特别是粮价,会大跌,而在大明帝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随着大明帝国的国力不断强大,就业岗位越来越多,非从事农业人口越来越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减,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这造成粮价持续上涨,尽管如此,百姓生活的品质并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

    粮价上涨,种植粮食的农户收入增长,这类人赚了钱,消费能力会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作物价格的上涨。

    在城中靠打工赚钱养家的人,吃穿都要花钱,这些人的消费,促进了内需。

    不管境内,还是和其他诸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愈加繁盛,工商税大涨,土地税也逐渐增长,蓝鑫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废除土地税。

    冶铜业,当下重头戏在韶州。

    韶州岑水冶铜产业的已上正轨,每月的铜产量逐渐增长,用此地冶出的铜直接在当地铸造明昊通宝,数量很大。

    铸造钱币,户部可以直接获得财政收入,利润越高越好。

    明昊六年,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大涨,涨了一倍有余,涨至712万圆,而财政支出732万圆,财政赤字20万圆,欠皇家银行的欠款额减少了。

    明昊五年年底,户部欠大明银行102万圆,如果没有这笔欠款,那明昊六年的财政盈将达到88万圆。

    “只要今年(明昊六年)没有大的战事,大明不会再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了。今年,我要加大花钱的速度,让大明更加强盛。”

    “明通重宝,价值不足3文钱的铜铸成折十重宝,户部明摆着能赚钱,但重宝不能铸太多了,多了,就是货币超发,会造成货币贬值的。”

    “以后,我从空间里取出金币银币的速度要降下来,不,应该增加,这些金银拿出来,只有很少一部分用在我头上,大部分用于民生经济建设。”

    “需要适当控制一下经济发展速度。”

    大明帝国政通民和,自从和大宋签署停战协议,境内百姓们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为了增强国力,大明帝国出台了一些鼓励他国百姓移民大明的政策。

    大明与大宋、后蜀、南唐和吴越四国都有频繁的商贸往来,不仅有官方在边界搞的榷场,边民交流也很频繁。

    大明的兴盛,以及大明鼓励移民的政策传到他国子民的耳中,一些日子过得不如意的百姓深思熟虑后,举家迁移大明境内,成为了向大明纳税的子民。

    战乱年代,人口很重要,赵匡胤等对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或下旨明令禁止移民,或暗中阻挠移民,尽管如此,无法阻止奔赴美好生活的决心。

    ……

    明昊七年,二月中旬,大明帝国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准备工作开始了。

    三月一日,凌晨零点,这个时间点之前出生的人,只要还活着,就计入统计人口中,如果是这个时间点之后去世,以及这个点之后出生的人,都不记统计人口中。

    ……

    人口统计工作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4月29日,蓝鑫看到了最终统计结果,人。

    “少了点。”

    统计人口之前,蓝鑫就估计大明境内人口超过260万,不足300万,事实就是如此。

    “后蜀,南唐,两国人口都比大明多,两国加起来上千万,而大宋,人口破一千万。人多,未必代表国强,想当年,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不,不是当年,是后世。”

    “只要我不骄傲自满,勤勉一点,一统中原是必须的。”

    “今年秋收之后,大明攻打占城,来年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占领占城全境。”

    “明年,明昊七年,公元965年,下半年,不主动对外挑起战事。明昊八年,柿子要挑软的捏,年初拿下福州,把吴越的势力赶出闽地。若是能够让吴越钱氏降了大明,那就爽了。吴越的将士打仗不行,但吴越之地,经济繁荣,将吴越纳入版图,好好经营一年,不管南唐,后蜀,还是大宋,都掀不起风浪了。”

    这天晚上,蓝鑫和李暖一起睡觉时,主动聊起了人口的话题。

    “暖妃,你猜大明有多少子民?”

    “两百八十万。”

    “猜的挺准的。总共。”

    “算上陛下了吗?”

    “朕没算,仁和算上了。”

    “相比大宋,大明的人口还是少了些。”

    “我这可不怕赵匡胤。”

    “臣妾当然知道陛下不怕赵匡胤了。”李暖甜甜一笑,“陛下是天帝之子,赵匡胤怕陛下才是。”

    “相比盛唐,如今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少了一半。朕希望在不造成太大杀戮的情况下,一统中原,让大明子民过上安稳的日子。”

    “陛下定能得偿所愿。”李暖停顿一下,“大明境内有很多山野之民,未记录簿册。”

    “这我知道。肯定不是准确的数字。”

    蓝鑫犯困了,打了一个哈欠。

    “陛下困了?”

    “有一点,我们再聊几句。”蓝鑫停顿了片刻,想起了李暖为自己生的皇长子仁和的聪明劲,欣慰道,“仁和越来越聪明了。”

    仁和出生于明昊二年二月二日,如今已经四周岁零三个多月了。

    “陛下教得好!”

    “朕也觉得自己教得好。”

    最近一年多时间,蓝鑫可没少花时间教仁和算术。

    两位数的加减法,仁和一般都能答对,还会背九九乘法表,个位数相乘,不会出错。

    “陛下,再过一个月,苗才人就要生产了。”

    “朕知道。”蓝鑫停顿一下,“等她生下孩子了,再晋封,明日,我抽空去见见她。”

    重生五年多时间了,蓝鑫在这个时空睡了六个女子,其中四人为他生子女,三儿二女,还有一个怀着孕。

    五个手指不一般齐,对自己的女人,蓝鑫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但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对于自己的女人,他从未亏待过。

    蓝鑫对李暖的表现挺满意的,册封李暖为皇后。

    李暖成为皇后,行事端庄,把后宫管理的很妥当。

    去年十月,李暖生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公主。

    李暖侍寝时,为了让皇帝睡好觉,公主会交给奶娘照顾。

    “陛下,时间不早了,早些歇着吧。”

    “好!”蓝鑫应了一声,对李暖的贴身女官钱芬儿,“钱尚宫,吹灯吧。”

    “得令!”钱芬儿应道。

    过了一会儿,钱芬儿吹灭了屋中的几根蜡烛,走出屋,在外面关上房门,低声和站在屋外值夜班的宫女太监嘱咐了几句,便提着灯笼回自己屋睡觉去了。

    蓝鑫重生后,对大明宫女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基本上沿袭唐朝制度。

    和大唐一样,大明女子一般由三种方式入宫,分别是礼聘、采选和进献。

    礼聘:士宦子女没为宫奴。大明豪门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朝廷进行挑选,然后礼聘入宫。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别优待,往往一入深宫就予以册封,成为有名位、身份的妃嫔和女官。

    采选:大明宫廷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

    进献:一些官吏将色艺俱佳的女儿和治下才、色双绝的女子进献给皇上,送入后宫,以求取富贵。

    其他:仕宦获罪,子女没为官奴的是宫女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这些获罪没入宫中的女子往往是宫中最低层的苦役者。

    大明皇宫设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和尚功局,管理宫中一应事务。

    六局首席女官分别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相当于后宫的六部尚书。

    六局、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宝、司衣、司饰、司使、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制、司婇、司计。

    六局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都是每司各二人。

    此外,各司之下各设典、掌以及宫正、阿监、彤史、女史等各级女官,这些女官各有品级、供给,她们分别管理着礼仪、人事、法规、财务、衣食住行等等各项宫廷事务。

    宫官是执事官,所以就不必讲究色、宠,只须挑选良家出身、才德兼备者即可。

    考虑到大明人口少,为了不给百姓增加负担,蓝鑫重生后,不仅没有增加宫女的数量,还将一些到了婚嫁嫁年龄,而他又看不上眼的宫女请出宫。

    宫女出宫嫁人之前,蓝鑫希望她们能够嫁个好人家,都会给一笔不菲的赏赐,算是赏一笔嫁妆。

    大明宫官制度是制定了,但大明皇宫面积人口有限,不可能和大唐相比,加上李暖不是一个权欲重的人,蓝鑫也不希望后宫有太多人,人手够用就行了,所以,很多宫官位上无人,或者一位宫女兼任多个官位。

    翌日早晨,起床之前,蓝鑫和李暖躺在被窝里,聊了几句。

    李暖好奇问道:“陛下,兴王府有多少人?”

    蓝鑫答道:“算上辖下各县,总共三十六万。”

    李暖问:“城区有多少人?”

    “十二万多一点。”

    “这么多啊!”李暖略带惊讶道。

    “你很久没有出皇宫了吧?”

    “有一年多时间了。”

    “过去一年,兴王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明日下午,朕带你出宫看看。”

    “好的!”李暖微笑应道。

    “不说了,朕要起床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蓝鑫重生当上皇帝后,彻底腐败了。

    洗漱之后,吃了早餐,蓝鑫看了几封劄子,移步到朝殿上朝。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09/ 第一时间欣赏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最新章节! 作者:兰了所写的《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为转载作品,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介绍:
都市,灵隐寺,随身空间,富豪,洞天福地;
重生,首富,万亿美元;
穿越,五代十国,皇帝;
元素多多,无限人生!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